畜牧水产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15:14:31

畜牧水产

畜牧水产范文篇1

一、畜牧水产生产情况及畜产品价格现状

(一)畜牧水产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据畜牧部门预计,年全市生猪存栏108.19万头,同比增长12%;牛存栏33.4万头,同比增长5%;羊存栏14.64万只,同比增长12%;存栏禽451.5万羽,同比增长15%。出栏猪88.55万头,同比增长15%;出栏牛4.9万头,同比增长5%;出栏羊7.59万只,同比增长10%;出栏禽460.83万羽,同比增长18%。肉类总产量9.58万吨,同比增长11%;禽蛋产量4272吨,同比增长10%。全市水产品总产量786吨,同比增长8%以上;水产养殖面积93公顷,同比增长2%。

(二)畜产品价格稳中有降

据定点调查显示,目前仔猪价格平均每公斤24.4元,环比下降12%,同比增长16%;待宰活猪平均每公斤16.6元,环比增长4%,同比增长19%;去骨带皮猪肉平均每公斤26.0元,环比持平,同比增长8%;鸡蛋平均每公斤12.36元,环比增长3%,同比增长3%;活鸡平均每公斤15.6元,环比增长4%,同比下降3%;牛肉平均每公斤33.0元,环比增长2%,同比增长32%;羊肉平均每公斤34.0元,环比增长1%,同比增长31%;玉米平均每公斤1.62元,环比增长1%,同比增长8%;小麦麸每公斤1.55元,环比增长1%,同比增长15%。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加大督促检查力度

近几年,我市畜牧业发展迅速,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提高,畜牧业正由传统的家庭副业发展成为我市农村的一大支柱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市委市政府把加快畜牧业发展摆在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市发〔〕1号文件明确提出,把加快畜牧业发展作为新形势下抓好“三农”工作的重点,对做好今年全市畜牧业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结合全市畜牧业发展实际,将各项畜牧业发展目标纳入对各县区党委、政府和市畜牧部门的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为抓好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及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我局以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等形式,对全市畜牧水产业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畜牧业目标任务分解至各县区及本局各科、室、站、所,并纳入对各县区畜牧部门及本局各科、室、站、所的工作目标考核内容,积极采取措施,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围绕畜牧业生产发展目标,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切实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坚持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原则,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项目资金的支持,争取信贷资金用于发展畜牧业的发放额度,鼓励和引进市内外企业投入发展畜牧业。财政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地方支农资金的投入向畜牧业倾斜。全市本着“渠道不变、用途不变、捆绑使用”的原则,将畜牧业发展的有关项目资金实行捆绑使用,大力支持畜牧业发展。年,市级投入发展畜牧业的专项资金共计642.21万元,较年增加144.21万元。

(三)抓好畜牧水产养殖实用技术的推广

以畜产品基地为主战场,以“三推广三普及四提高”畜牧业综合配套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动物防疫、品种改良、人工种草为重点,大力推广牛羊杂交改良、三元杂交猪生产、人工种草养畜、秸杆处理、肉牛肉羊短期规模育肥、动物疫病监测检测等实用技术,采取专门培训、现场培训、科技下乡活动等形式,广泛开展了养殖实用技术的培训。全年全市共举办畜牧水产养殖实用技术培训班480余期,培训人数达3万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万余册。

(四)加大畜牧业生产的扶持力度

一是认真抓好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和能繁母猪保险工作。到目前,全市共完成能繁母猪投保2952头,保金达17.71万元,理赔2394头,赔付金额达239.4万元。年度能繁母猪补贴工作将于近期全面展开。二是建立种猪补贴制度。对购进优良种公猪的农户每头补助800元、纯种母猪每头补助500元、二元母猪每头补助300元。三是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今年,继续招收200名村级兽医员进行中专学历培训,不断充实基层防疫员队伍,提高基层防疫员的整体素质。四是加快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步伐。今年,向省争取了420万元资金对7个规模养殖场和6个养殖小区进行扶持,帮助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提高健康养殖水平。五是为加快我市养牛业的发展,丰富城乡居民的“菜篮子”,我局于年代市政府拟草的《关于促进养牛业发展的意见》,已于年5月17日市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通过,该文件下发后,将从资金、技术、科技等方面对全市养牛业的发展给予重点扶持。

(五)切实抓好畜牧业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

年1月13日以来,持续一个多月的雪凝天气给我市畜牧业造成了严重损失,畜牧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全市因灾累计死亡畜禽177797头(只),其中牛1597头、猪16862头、羊26077只、禽127453羽、马37匹、兔5699只、黑豚50只、竹纽22只。倒塌和损坏圈舍3408间50266平方米,畜禽养殖场水电设施严重受损,鱼种场及池塘养鱼受灾严重,各项直接经济损失累计达到9393.937万元,其中畜禽死亡损失6689.592万元,圈舍损失1102.3万元,畜禽规模养殖场水、电等设施损失249.57万元,牧草损毁5.54万亩、损失1108.4万元,渔业损失136.84万元。

面对严重的灾情,我市各级畜牧部门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农业厅、省畜牧局关于抗灾救灾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积极组织广大畜牧技术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组织指导养殖场、户采取措施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尽最大努力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在工作中,一是加强对抗灾救灾和恢复畜牧业生产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恢复畜牧业生产的各项措施,及时调度畜牧业生产灾后恢复情况,加强灾区畜产品市场信息监测,做好产销衔接。二是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和受灾严重的乡镇调查了解灾情,组织指导养殖场、户落实升温保暖、修补圈舍、科学饲养、防病治病等措施。三是及时下拨灾后重建补助资金,强化对救灾资金的管理,确保救灾补助资金用到受灾严重的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四是强化动物疫病防控,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努力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五是积极协助种畜禽企业做好畜禽种苗调配工作,尽力提供恢复生产所需种苗、饲料等物资,确保灾后恢复生产需要。五是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支持,增加灾后恢复畜牧业生产的资金投入。加快生猪补栏,尽快修复损毁的畜禽圈舍和水电等基础设施,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六是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科技下乡、科技进场、科技入户活动,指导和帮助养殖场、户解决恢复生产面临的技术问题。七是组织养殖农户加强对饲草地的管理,采取追施肥料、挖沟排水、清除杂草、补播补种等措施,促进饲草萌发生长和草场的恢复,保证饲草供应。至目前,全市共修复加固受损畜禽圈舍4614间138480平方米。补栏生猪11896头,其中母猪3860头、商品猪8036头;补栏牛2183头,其中母牛1166头、商品牛1017头;补栏羊12140只,其中母羊7632只、商品羊4508只;补栏禽161000羽,其中蛋鸡22600羽、肉鸡135800羽、鹅2600羽;补栏兔6420只。全市规模养殖场全部恢复供水供电,3个种畜禽场恢复正常生产。组织向灾区调运饲草料486吨,组织畜牧技术人员14800人(次),深入灾区帮助指导养殖场(户)恢复灾后生产,发放技术指导资料12000本(册),补种牧草48000亩,发放防疫药品4680公斤,免疫畜禽1323.74万头(只、羽)。

(六)强化畜牧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牲畜品种改良工作。目前,全市有牛杂交改良点208个(其中新建20个),预计到年底可完成牛杂交改良配种5.1万头,产杂交犊牛3万头。有羊杂交改良点104个(其中新建11个),预计到年底可完成羊杂交改良配种2.6万只,产杂交羔羊2万只。有猪杂交改良点655个(其中新建32个),预计到年底可完成能繁母猪配种10万头次。推广杂交猪212万头(其中三元杂交猪112万头),推广良种禽501万羽。二是加强动物防疫工作。为切实抓好今年春秋季动物集中防疫工作及常年补针工作,制止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我局于3月27日组织召开了全市畜牧工作会议,对今年全市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与各县、特区、区签订了动物防疫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同时,分别于2月28日和8月5日组织召开有各县、特区、区分管局长、兽防站长和疫情测报人员参加的春季和秋季动物防疫专题会议,分别对全市春季和秋季动物防疫工作作了安排部署,要求各县、特区、区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责任,确保领导到位、人员到位、物资到位、经费到位和措施到位。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防疫责任区域,坚决杜绝防疫死角。由于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按照“牲畜口蹄疫、禽流感免疫密度达到100%,猪瘟、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密度达到95%以上”的要求,在今年的春防工作中,全市除羊口蹄疫免疫密度为应免数的99.6%外,牛、猪口蹄疫和禽流感免疫密度均达到了应免数的100%,猪瘟、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密度均达到应免数的95%以上,免疫密度和质量有所提高。目前,我市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已在全市范围展开,预计11月中旬可全面完成防疫工作任务。三是加快饲草饲料工作步伐。坚持草畜配套、以草稳畜、以草促畜的原则,进一步加大了人工种草工作力度,以推广种植紫花苜蓿、黑麦草、三叶草、菊苣等优质牧草为重点,扩大人工种草面积。预计到年底全市可完成人工牧草种植5.47万亩、秸秆科技处理14.4万吨、工业饲料推广11.86万吨,完成冬闲田土种草5.11万亩。

(七)加快畜产品基地和项目建设

继续抓好已实施的盘县优质肉牛基地、六枝优质肉猪基地的巩固工作,充分发挥其幅射带动作用。按照项目建设内容及要求,扎实推进钟山区优质家禽、盘县优质肉羊、水城县优质肉牛、六枝优质家禽基地建设,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启动实施盘县优质肉猪基地、水城县优质家禽基地、钟山区优质肉猪基地和六枝良种猪推广、水城县良种禽推广和钟山区良种猪推广项目建设。通过优质畜产品基地和良种畜禽推广项目建设,实现科技、资金、物资等畜牧业生产要素的配套集中投入,确保基地项目在加快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八)加大畜牧业投入品的监管力度

兽药、饲料等畜牧业投入品的质量直接影响畜产品的质量安全,今年全市进一步加大了对兽药、饲料经营、使用的监管力度,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基础上,组织专门力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放心农资下乡、农资打假专项行动等范围广、影响大的农资监管专项活动,对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和奶牛饲养场进行了全面检查。至目前,全市累计出动农资执法人员1861人次,检查饲料经营户2446户(次)、兽药经营户1444户(次),查处兽药、饲料经营违法案件32起。开展了兽药、饲料、畜产品抽样检验工作,到目前没有发现经营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情况,畜产品兽药残留抽样检测合格率达到100%。

(九)进一步抓好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和渔政管理工作

全市上下加强领导和组织,扎实开展渔政管理及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一是组织开展了春季禁渔工作。全市共组织统一执法检查行动15次,出动渔政执法人员120人(次),张贴《省渔业条例》100份、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省渔业条例》宣传小册子150本,悬挂宣传横幅6幅;张贴标语150幅。二是开展渔业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规范了渔船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确保我市渔业行业安全生产,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目前,该项工作正在组织实施当中。三是开展水产养殖业专项执法行动。规范养殖生产秩序,强化养殖用药管理,推进水产健康养殖,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四是抓好渔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市—2020年渔业发展规划》已于年7月30日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文正式印发。六枝、水城、钟山的渔业发展规划草案已编制完成,目前正在作进一步修改,待论证修订完成后即可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出台。五是积极开展查禁非法经营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行为的活动。采取发放办证通知及相关宣传资料等措施,进一步督促驯养繁殖经营利用鲟鱼等国家保护的二级水生野生动物的养殖场(户)、餐馆、饭店办理《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六是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我市水产品消费安全。今年以来,我市结合春季禁渔工作的开展,多次组织渔政人员到水产品批发市场、水产品超市及重点养殖场(户)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查。在检查中,各受检查对象均能出示相关的合法证明,未发现违规用药的水产品流入市场及养殖过程违规用药情况。七是认真组织开展年整治非法捕捞作业专项行动。根据省渔业局的要求,我市年整治非法捕捞作业专项行动充分从月22日开始,市畜牧局于9月19日专题研究部署整治行动工作,制订了工作方案下发到各县、特区、区。目前,该项工作正在组织实施当中。八是抓好水产技术的推广。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发展冷水鱼养殖,市、县渔业术人员多次深入生产第一线,指导水城县白马饮业冷水鱼养殖场开展虹鳟、金鳟等冷水性鱼类的流水养殖,指导盘县红庄特种鱼类科技养殖示范场做好流水养鱼池的规划、布局和修建工作。水城县白马饮业冷水鱼养殖场于年元月份从云南省嵩明县喷水洞冷水鱼养殖场引进体长25~30cm、体重250~350g的大规格三倍体虹鳟鱼种500kg和体长1.5~2.4cm、体重2~3g的三倍体虹鳟鱼苗2000尾进行试养。到目前,体重分别达到1000克和500克以上,长势良好,试验取得初步成功,我市发展冷水鱼养殖实现了零的突破。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投入不足制约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广大养殖农户发展畜牧业的愿望强烈,但缺乏投入生产的资金积累,争取信贷资金又十分困难,难于扩大养殖规模。

(二)传统饲养方式比重仍然较大,饲养水平还不高。目前,我市畜禽养殖仍以分散、小规模的传统饲养为主,人畜混居、畜禽混养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养殖方式落后,养殖水平不高,制约着我市畜牧业的发展。

(三)基础设施落后,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疫病防治体系不健全;畜禽品质鉴定、疫病检测、诊断及卫生监督基础设施水平、畜产品标准体系、质量监测检验体系、饲料产品监测检验体系和市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滞后;基层畜牧兽医队伍不稳。这种现状远远不能适应依靠科技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畜产品质量的需要。

畜牧水产范文篇2

紧紧围绕县委“建设一个中心,打造五个县”的总体目标,发扬“居弱图强,后发快进”的精神,解放思想,创新工作,健全动物防疫体系、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畜牧兽医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夯实养殖业发展基础,大力实施“万千百”工程(县级办好几个年出栏1万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每个乡镇至少发展1个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每个村发展1个年出栏1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示范户,力争3年内全县新增年出栏生猪10万头以上),着力打造高山无公害生猪养殖县,全面提高养殖业现代化水平。

(二)工作目标

主要畜禽渔生产指标比上年平均增长6%以上,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比上年增长30%以上,畜禽水产品质量合格率达98%以上。实现养殖业产值增长3%以上。确保重大动物疫病不发生区域性流行,确保不发生重大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确保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争创省、市、县先进单位,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等工作进入省市先进行列。

(三)工作措施

1、培育发展优势,提升规模养殖效应。全面落实国家扶持政策,抓好年4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扩建项目建设,确保一次性验收过关。积极向上争资立项,鼓励经济能人、成功企业投资兴办规模养殖企业,着力引进境内外大型养殖和肉食品加工企业到汝城投资设点,提升改造我县养殖业规模和质量。积极扶持省级良种扩繁场龙丰公司长岭养殖场、德峰公司年出栏5万头瘦肉型生猪养殖场、金丰禽业20万羽蛋鸡养殖场等龙头企业建设,促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发挥更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草食动物,推进品改网络建设。突出优势特色,引导扶持发展野生甲鱼、冬芒竹鼠、野鸭等特色产业。

2、加强疫病防控,筑牢公共安全屏障。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完善“三位一体”免疫管理模式,突出抓好四种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确保应免尽免。强化产地检疫,创新检疫手段,切实提高产地检疫率。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全面开展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工作,抓好屠宰检疫、市场检疫、边境检疫工作,严格检疫检验,消除疫情隐患。加强疫病监测,提升重大动物疫情应急能力。加强乡、村动物防疫员和乡村兽医的培训管理,创新管理模式,严格奖罚兑现,提高防疫质量和效果。抓好田庄、文明、岭秀、城关等乡镇动物防疫中心站基础设施建设和乡镇示范站建设,改善办公、生活环境,规范站务管理,提高疫病防控水平。

3、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养殖生产效益。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健全乡镇畜牧兽医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大力推广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技术,重点推广“猪-沼-果”、鱼鸭工程、生物发酵床技术等生态养殖模式,扩宽服务渠道,增强服务意识,不断建立适应现代化养殖发展的社会服务体系。

畜牧水产范文篇3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引领畜牧业,坚持用现代物资条件装备畜牧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畜牧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畜牧业,用现代经营管理手段推动畜牧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畜牧业,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调整畜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以畜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切实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促进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及任务

畜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以上,畜牧业产值同比增长10%以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以上,肉类总产量同比增长10%以上,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10%以上。

计划新建牛综合改良点10个,完成牛杂交改良配种5.5万头、羊杂交改良配种2.5万只、猪配种改良10万头(次)。推广种植优质牧草3万亩、冬闲田土种植一季牧草6万亩,秸秆青贮、氨化13万吨,推广工业饲料10万吨。牲畜口蹄疫、禽流感免疫密度达到100%,猪瘟、鸡新城疫免疫密度达到95%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狂犬病免疫密度达到60%以上;确保畜禽死亡率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努力推进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发展现代畜牧业

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发展现代畜牧业,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畜牧业质量、效益和安全水平,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畜牧业生产环境优化和资源节约,保障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实现畜牧业资源能量的多级利用与物质循环再生,结合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养殖小区建设、畜牧业“100强村”建设和沼气工程的实施,加大圈舍改造力度,加强畜禽养殖污染处理,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再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化学物质的输入,降低畜牧业生产活动给人类和环境带来的的风险。要以加快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建设为重点,加快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建设步伐,转变畜牧业养殖方式。积极培育适应市场的新型主体,密切生产者和畜产品市场之间的联系,完善利益联接机制,转变畜牧业经营方式。进一步转变畜禽流通和屠宰方式。加快科技进步,加强畜牧兽医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开展养殖户、基层兽医员和输精员、饲养职业技能鉴定、动物疫病防控、实验室诊断监测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等技术培训,加大科技入户力度,转变畜牧业科技支撑方式。充分发挥各地资源优势,调整结构布局,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加大产业保护力度,逐步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完善畜产品质量监控和追溯制度,实施畜牧业发展全程化监管,转变畜牧业管理方式。

(二)提高组织化程度,推进产业化经营

积极扶持和发展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鼓励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参与畜牧业项目建设,推行适度规模养殖,发展养殖小区和专业村,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认真落实国家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强对水城奔牛食品有限公司、钟山区裕丰牧业有限公司、六盘水市中心区机械化屠宰厂等畜牧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和引导,加强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开拓市场,增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与养殖农户通过利益联接机制实现产销和服务对接,形成围绕龙头建基地、建小区,依靠龙头建基地、带基地的格局。加强对现有畜禽及其产品交易市场的设施完善、服务配套和秩序维护,逐步建立健全畜产品市场体系,努力营造良好的交易环境。

(三)抓好畜牧业基地及项目的实施,逐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把调整畜牧业结构、优化畜产品区域布局、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养殖小区建设、工业饲料推广、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发展生态养殖等工作有机结合于一体,是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和促进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各地要加强基地建设项目管理,严格执行基地项目管理办法和统计报表制度,强化财务管理,加强人员培训,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建设进度和质量。要进一步巩固基地建设成果,加快优质畜产品生产,认真做好基地项目建设工作总结,发挥好基地项目建设对提高本地优质畜禽比例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作用。采取项目覆盖,集中技术力量和资金投入等措施,扎实推进畜牧业“100强村”及其它项目的实施工作,强化组织管理和技术服务,加强项目的跟踪管理,确保项目按计划完成。

(四)加强和完善服务体系建设,保障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

1、加强畜禽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牲畜品种改良工作,稳定和巩固已建牛品种改良点,加大牛冻配点的建设力度,提高冻配率和单罐输配数,力争牛杂交配种产犊率达到55%以上。加强对本地山羊的提纯复壮和杂交改良工作,逐步改善和提高本地山羊个体质量和群体结构。巩固和扩大猪改点,加快三元杂交猪繁殖基地建设,提高优质杂交猪比重。抓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工作,加强地方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畜禽品种改良,加强管理,优化服务,努力扩大良种畜禽的推广面。积极探索、创新畜禽品种改良工作和管理机制,搞好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品种改良技术水平与经济效益。

2、加强饲草料生产、加工和利用体系建设。实行草畜配套、以草稳畜、以草促畜,进一步加大人工种草工作力度,扩大人工种草面积,积极引导农户种草养畜。推行林间种草和粮、经、饲三元结构种植。推广粮草畜、林草畜生态养殖模式,提高种养效益。大力开展引草入田,有效解决畜禽冬春饲料不足的问题。认真抓好种草养畜示范样板,引导农户自主投入资金发展种草养畜。加强对天然草场的保护,提高天然草场资源的利用率。指导农民搞好农作物秸秆青贮和氨化,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加工利用率,提高农作物秸秆科技处理利用率。抓好全价饲料、浓缩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推广,提高工业饲料的入户率。

3、加强动物防疫检疫体系建设。根据《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省动物防疫条例》及有关规定,认真落实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制,抓好春、秋季集中防疫和常年补针工作。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强化动物卫生监督,加强动物产地检疫工作,规范屠宰检疫。加强红果省际间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管理,强化省际间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检疫监督检查,防止动物疫病传播。各县、特区、区实验室要全面开展实验、诊断、监测工作,强化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提高动物疫病监测、诊断水平和实验室人员业务素质。抓好辖区内养殖场(猪50头、牛20头、羊30只、鸡1000羽、鸭200羽、鹅30羽以上)免疫、监测、消毒、检疫等动物防疫措施的落实。

4、抓好牧(种畜、鱼种)场管理工作。按照《种畜(禽)管理条例》、《水产苗种管理办法》及有关要求,加强种畜、水产苗种生产管理,提高种畜、水产苗种质量。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各畜牧(种畜、鱼种)场改善生产条件,发展多种经营。通过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创新,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养殖生产效益,促进企业增效、职工增收。

(五)抓好水产养殖技术推广、渔业行业管理和渔业行政管理工作

巩固和发展稻田生态渔业,积极推广种草养鱼、多品种混养等节支增效的养殖技术模式。积极开展水产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工作,积极发展山塘生态渔业和城郊休闲渔业,探索我市水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新路子,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实行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制度,做好大水面渔业规划,加快实施养殖证制度,加强水产养殖质量安全宣传,规范渔药使用管理,切实落实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各项措施,提高水产品质量。根据《渔业法》、《*省渔业条例》及有关规定,推进依法治渔,加强渔政管理,巩固我市禁渔成果,深入开展查处电、毒、炸鱼和打击非法捕捞等专项执法行动,科学规划和组织实施人工放流,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及渔船监管,维护渔业正常生产秩序。

(六)加强畜牧业投入品监管,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按照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要求,推行健康养殖方式,加强兽药、饲料及畜产品安全监管,全面开展兽药GSP制度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大畜产品中兽药残留和饲料中违禁药品的监测力度,扩大抽检范围,提高抽检密度,确保省下达兽药、饲料抽检任务的完成。深入开展违禁药品专项整治。加快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加强养殖场(户)和养殖小区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动物防疫档案、畜禽生产档案,强化畜禽养殖环节投入品监管,初步建立可追溯的养殖全程监管模式。

(七)坚持依法治牧,营造畜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各地要认真做好《畜牧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畜牧法》,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认真履行应尽的义务。继续贯彻《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省动物防疫条例》、《草原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种畜(禽)管理条例》等畜牧业法律法规,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增强依法管理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同时,加强调查研究,密切关注各项法律法规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

(八)加快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步伐

针对目前兽医管理体制中存在的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清晰、体系不完善、队伍不稳定、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薄弱等问题,各地要根据国发〔2005〕15号和黔府发〔2006〕18号文件及有关会议精神,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各级畜牧兽医技术支持体系,明确职能,理顺关系,整合资源,完善和加强动物防疫体系,提高动物卫生监管执法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争取在6月底前全面完成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把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兽医体制改革的重点,切实加强乡、村级畜牧兽医体系建设,稳定和不断壮大基层畜牧兽医队伍,改善兽医装备条件,增加设施设备,提高服务功能。

(九)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畜牧水产业投入

各级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增加畜牧业投入,配足畜牧业项目资金,同时要积极争取中央及省财政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试点示范项目等方面的投入,增加财政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地方支农资金及农村小额信贷资金的投入额度。充分调动和保护社会各方面参与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动员社会资金投入,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工作,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资以及社会闲散资金进入畜牧水产业开发领域。增加银行信贷,在确保有偿性、安全性、效益性、流动性的前提下,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大对畜牧水产业的贷款力度。鼓励、引导和支持企业和个人创办龙头企业,或以资金、技术参股,联合其它经济实体,组建龙头企业。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合并、租赁等形式扩大经营规模。通过多渠道投入,加快畜牧水产业发展。

(十)切实加强领导,加快畜牧水产业发展

各级畜牧部门要进一步转变思维方式,运用市场经济学理论及循环经济学原理指导畜牧水产业生产。转变工作思路,鼓励企业和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参与畜牧业项目建设,将部门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维护市场秩序和防范风险上来,推进事务型向服务型转变,加强督查监管,加大产业保护力度,促进基层公益性和经营服务性职能分离。

加强畜牧水产业信息网络建设,构建六盘水畜牧水产业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各地信息员队伍,广泛宣传各地发展现代畜牧水产业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为现代畜牧水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借鉴发达地区的畜牧水产业发展经验,指导畜牧水产业生产。

加强畜牧部门自身建设,创造性开展工作,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工作经验,突出畜牧水产业发展的特色和闪光点,突出在农民脱贫致富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探索服务新模式,努力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加强对基层畜牧兽医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基层畜牧兽医科技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各级畜牧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充分认识畜牧水产业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切实增强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握机遇,锐意创新,扎实工作,重视细节,狠抓落实,推动全市畜牧水产业发展。

畜牧水产范文篇4

1.1金城江区水产畜牧兽医局成立由区、乡、村三级兽医技术人员组成的“水产畜牧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河池市、金城江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负责辖区内的水产畜牧产品质量安全工作。1.2金城江区水产畜牧兽医局把水产畜牧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作为重量的议事日程常抓不懈。有统一督查行动时,每个组由局班子成员带队,负责各自相应对口乡镇的工作进行现场督查指导,发现可疑督促相关单位限期整改。

2整合资金,给予补贴

一直以来,金城江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不断积极引导全区的水产畜牧养殖业逐步走向了规模化、机械化的生产模式。去年以来,还引领大型水产畜牧养殖企业积极参与脱贫攻坚项目建设,通过整合涉农、扶贫领域资金,给予大型规模水产养殖企业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进行补贴。

3加强档案信息查阅管理

3.1督促养殖场(企业)按时将生产、销售、养殖投入品(饲料、疫苗、兽药等)的购进使用、免疫、消毒、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出栏检疫申报等基础信息进行纸质登记,有条件的养殖场(企业)要进行养殖数据信息化形成电子档案保存管理,以便监管部门随时查阅。3.2组织执法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饲料生产、兽药经营企业的统一监管,认真查阅企业是否有饲料、兽药产品溯源档案记录,发现问题督促其限期整改。

4加强督查,排查隐患,确保实效

每逢重大节假日前,水产畜牧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负其责,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深入城区市场、定点屠宰场、学生食堂及收购、贩运水产畜牧产品经销商等进行节前食品安全现场督查指导,确保辖区内无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5加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严格执法

5.1通过加大对辖区内各养殖场动物疫病、饲料“瘦肉精”等采样监测工作的抽样力度。对拒不配合、不履行采样监测、检测义务的养殖场(企业),性质恶劣、影响严重的案件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立案查处。通过典型案例的处理起到警示和震慑的作用,促使养殖场(企业)真正落实法律规定的主体责任和义务。5.2动物卫生监管理部门与水产畜牧养殖场(企业)签定“水产畜牧产品安全生产责任书”,重点强化和落实养殖场(企业)为水产畜牧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6加强宣传力度

加强水产畜牧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印发宣传资料、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普及涉及食品安全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养殖场(企业)的防疫意识,形成自觉接受监督和全社会群防群控的工作氛围。

7几点建议

畜牧水产范文篇5

一、总体要求

一是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当前,正值全国上下全力以赴抗击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关键期,切实保障畜牧水产养殖产品充足和安全供给,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各村在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决不能放松畜牧水产养殖生产发展,决不能因疫情防控工作而忽视畜牧生产,决不能在关键时期给疫情防控大局添堵添乱。要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政治担当,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强化组织领导,拓宽监管模式,坚决把畜牧水产养殖生产发展工作抓细抓实。

二是切实做好统筹协调。各村要抓好疫情防控与畜牧水产养殖生产,做到“两手抓、两手硬”指导精神,协调各种工作关系,维护畜牧水产养殖产品市场稳定,狠抓“菜篮子”动物及其产品生产供给,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农服中心要结合自身职能、任务,统筹考虑,科学安排,要突出畜牧水产养殖生产发展工作这个中心。

三是切实夯实技术服务。各村要科学分析疫情防控新形势下生产供应可能出现的情况,结合畜牧水产养殖农业生产的实际,谋划好当前畜牧水产养殖生产工作。采取结合入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转变工作作风,力求解决问题,既要了解面上的情况,又要调查了解农户实际需求,多措并举做好畜牧水产养殖生产发展的服务工作。

二、目标任务

1.生猪产业:养殖生猪26500头;

2.肉牛产业:养殖肉牛650头;

3.家禽产业:养殖家禽59万羽;

4.水产产业:养殖水产920吨;

5.乌骨鸡产业:养殖乌骨鸡38.8万羽。

(各村畜牧水产养殖目标任务详见附件)

三、组织保障

为确保畜牧水产养殖目标任务的完成,继续坚持做好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站所配合抓、上下合力共同抓的领导机制。镇政府成立工作领导组,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组长,负责统筹全镇畜牧水产养殖生产发展;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负责牵头畜牧水产养殖生产发展工作,完成畜牧水产养殖目标任务;农服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为成员,负责具体抓实畜牧水产养殖生产发展工作,同时做好全面技术指导服务,收集各村目标任务推进情况汇总上报。

畜牧水产范文篇6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预计2011年,全县可出栏生猪98万头,同比增长6.5%;出栏家禽4000万只,同比增长37.1%;存栏生猪50万头,同比增长14.8%;存栏家禽1000万只,同比增长17.5%;存栏奶牛2.2万头,同比增长29.4%;实现肉类总产15万吨、蛋类总产5万吨、奶类总产6.2万吨、水产品产量5.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5%、16.2%、77%和6.3%。截至目前,全县未发生一起畜禽批量死亡病例,也未发生一起畜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在历次农业部和省、市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中,我县畜水产品合格率均达100%。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规模养殖实现新跨跃。2011年以来,全县共新增各类规模养殖小区(场)120个,其中建成标准化养鸡小区16个,在建发酵床养猪场、地方猪保种场近20家等。完成11家特色水产品基地初验,并接受市级验收。鑫顺、联盟双玉、森科等3家企业通过省级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示范场(小区)验收。东瑞公司还接受省级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验收;截至目前,全县共发展各类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5000多个,规模养殖比重达80%以上。全县共拥有部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资子公司6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并且还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农产品品牌。

(二)养殖业投资取得新成绩。今年以来,我县共争取中央、省、市财政资金近4000万元,并连续三年被省财政厅、省农委纳入国家肉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示范县,2011年获得中央财政扶持资金500万元。首次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生猪良补项目实施县,获得中央财政扶持资金140万元。新建奶牛场以及引进良种奶牛获得省市财政奖补资金近1800万元。继续执行存栏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可争取省级以上财政资金近350万元。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县畜牧、财政等有关部门还联合出台了《县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使用实施方案》和《县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现代养殖业开发。据测算:截至目前,全县共投入养殖业建设资金2亿多元,财政投入与带动社会投入比达到1:13,显示出我县养殖业蓬勃发展的又一新亮点。

(三)渔业产业结构得到新优化

今年我县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发展迅速,新建特色水产品生产基地18家,直接投入8000万元以上。河蟹池塘养殖快速发展,石塘镇王铁居委会600亩种草移螺养蟹模式试点成功;网箱黄鳝养殖面积达29万平方米,新增9万平方米,形成了以张集乡为核心的网箱养鳝产业基地,辐射响导、陈集、古城、八斗、石塘、店埠、撮镇、长临河等九个乡镇,财政奖补资金对于拉动渔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杠杆作用凸现。县长临渔场、管湾渔场实施了省2011年扶持“菜篮子”产品(水产)生产项目,管湾水产养殖场名列第五批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省市级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工作全面开展。县内有部级水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省级水产养殖龙头企业1个、市级水产养殖龙头企业9个、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个、省级渔业标准化生态养殖示范区1个、市级标准化水产养殖示范区6个、市级水产良种场2家、市级农(渔)业科技示范园3家,省级农(渔)家乐示范点1个,市级二星级农家乐示范点4个、各类休闲渔业基地20多处。鳜鱼、黄鳝、龙虾、优质商品鱼四大产业带(基地)初步形成。

(四)招商引资迈出新步伐。目前我县已与温氏集团商定,在梁园、八斗等4个乡镇投资约5亿元人民币,建成集科研、饲料加工、种猪繁育为一体的公司+养殖场养猪新模式。项目建成后,可年出栏商品猪40万头。安泰公司正在建设部级种公猪站项目,项目建成后,可覆盖全省并可销往周边地区。年创税收约2000万元的上海大江集团正式投产,投资1.2亿元的上海天伟新型材料已与循环经济园正式签订协议。另外,通威、湘大、新希望、大北农集团在我县投资建设的饲料加工项目现正发挥效益,形成了全省最大的饲料产业集群,年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吨以上,有力地带动了基地规模扩张,极大地提高了畜禽产业的集成度和发展层次,全县家禽、生猪、奶牛、渔业产业化水平已跃居全省前列。

(五)动物防疫实现新突破。严格按照“六统一、五不漏”的防控工作要求,突出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等强制免疫工作,切实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强化基层防疫员技能培训,把疫苗的有效、规范使用纳入乡镇和村级动物防疫员动物防疫工作绩效考核,并与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劳务报酬挂钩。加强实验室硬件设施配置。我县已腾出一座建筑面积达240㎡的独立办公楼作为兽医实验室用房,目前接样室、档案室、洗涤消毒室、病原室、血清学检测室、无菌室等六个功能区建设已全面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积极开展血清学检测,运用检测结果,指导科学防控。全县共随机抽取畜禽血样1000余份,全县禽流感、口蹄疫防疫率100%,抗体检测合格率80%以上。以村为单位免疫档案和规模养殖场饲养档案建档率达100%。先后多次接受国务院食品安全督查组、农业部、省、市动物防疫专项监督检查,受到有关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截至目前,全县未发生一起畜禽批量死亡病例,也未发生一起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六)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现新成效。切实加大动物饲养、屠宰及动物产品生产、贮藏等10大环节的全程监管力度,不断巩固和完善禽流感政企、技企和官方兽医监管联系制度,对全县存栏家畜100头以上或家禽500只以上的养殖企业全部落实了安全监管责任人。积极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饲料添加剂、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和滥用兽药的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县共发放张贴《“瘦肉精”专项整治告知书》等宣传材料6800余份,共出动执法车辆102台次,执法人员360人次,检查生猪养殖场(户)1512户次,检查生猪定点屠宰场52家,检查生猪屠宰企业2家,检查饲料加工作坊75户,检查兽药经营企业150户次,检测尿样1088份,抽取饲料样336份,经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主要采用“盐酸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两种试剂条筛选检测)。并且还代表省接受了国家督导组对我县“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的督查指导,受到了国家督导组的充分肯定。在历次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中,我县是全市唯一抽检合格率均达100%的县。

三、2012年工作安排

(一)工作目标

2012年,全县出栏生猪100万头、家禽4200万只同比分别增长20%、5%;存栏生猪53万头、家禽1100万只、奶牛26000头,同比分别增长6%、10%、18%;实现肉类总产15.6万吨、蛋类总产5.3万吨、奶类总产7.2万吨、水产品产量5.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6%、16%、4%;新增规模养殖场150个,规模养殖比重达83%以上。

(二)重要任务

1、推进良种繁育建设:改扩建瘦肉型猪原种场1个,全县新增瘦肉型原种猪供种能力5000头以上。配合农业部良种项目实施,新建定远黑猪保种场1个,存栏基础母猪150头以上,公猪10头以上。新建种公猪站1个。改扩建祖代种猪扩繁场5家,年提供父母代种猪5万头以上。通过引进、扩繁和选育,建成良种奶牛繁育基地1个,实现高产奶牛核心群2万头以上。围绕渔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需要,重点建设龙虾、河蟹、黄鳝、鳜鱼、泥鳅等名优水产苗种生产基地,提升水产苗种综合生产能力。新建、扩建龙虾、河蟹、网箱黄鳝等特色水产品养殖基地30个,要建一个,成一个,通过市级验收一个。

2、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肉禽产业项目建设:建成标准化肉禽场10家,建筑面积达45000平方米以上。

3、推进畜水产品加工体系建设:以万润公司等肉类加工厂为基础,全面提升屠宰行业的工艺、设备和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深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改扩建规模肉禽加工企业1家,引进肉禽产品加工生产线,研发或引进肉禽冰鲜产品、分割产品、熟食深加工工艺,全面提高肉禽深加工能力。以现代牧业()有限公司为基础,建成以巴氏奶、常温奶为主,奶饮料和保健乳制品为辅助的加工体系。

4、加强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围绕“养殖、屠宰、流通、经营和外来报验”五大关键环节,不断加强全程质量一体化监管和系统化管理,不断提高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5、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按照“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方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控制重大动物疫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为目标,以建立和完善兽医行政、执法、技术支持体系为依托,以加强兽医法制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重大动物疫情的预警预报、快速反应、控制扑灭和动物防疫检疫监督管理能力,建立起与养殖业发展相适应的动物防疫体系,基本实现动物防疫的信息化、规范化、法制化和现代化。

(三)主要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市局统一部署,按照专项方案的具体安排,坚定产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群众安全消费目标不动摇,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危中求进的劲头不懈怠,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抓紧推进。以真抓创业绩、以实干求发展,确保全县疫情稳定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实现,不断开创畜牧水产事业新局面。

2、强化政策落实。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生猪调出大县、水产大县、畜牧业保险、畜牧良种补贴、免费强制免疫、税收优惠、用地用水等一揽子优惠扶持政策,广泛宣传,积极争取,严格程序,规范操作,最大限度发挥政策引导、扶持作用,努力使企业和场户在发展养殖生产中增收受益,使养殖业经济在更长时期实现更快速度、更高水平的发展。

3、强化目标管理。以推进动物防检监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为载体,对养殖业生产、动物防疫、畜产品安全监管等各项工作进行目标化责任管理,完善设置科学、目标明确、运行有效的目标考核评价体系,不断规范行业管理。细化和分解年度工作任务,建立专项工作的系统化、责任化推进、执行和落实机制。加大对畜牧中心中心、监督分所乡镇的考核奖惩力度,加强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的效能监察和跟踪问效,不断推动行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4、突出三个“统筹”。立足我县养殖业发展实际,从战略上调整养殖业生产力布局,构建可持续发展框架。

一是统筹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主动实施“有进有退”战略。调整我县养殖业生产力布局,打破“小而全、大而全、遍地开花”的发展格局。按照全县养殖业总体规划要求,科学划定禁养区和非禁养区,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城镇居民区和近郊区,有步骤地退出养殖环节;重点发展畜禽水产品加工、出口和饲料、生物技术等资金密集型产业。加快渔业传统养殖品种生产,突出发展良种产业和休闲渔业。重点提升我县生猪、家禽、山羊、奶牛、2814渔业产业区的产品档次,从而达到我县养殖业总量稳步增长,区域协调发展。

二是统筹养殖业与动物疫病防治的协调发展,积极实施“退户入区”战略,适应农村城市化和现代防疫的需要。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建设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带领农民利用土地实行资源入股,突破土地对养殖小区发展的制约,与大型龙头企业建立工厂化、标准化养殖基地和养殖小区,走养殖小区化、小区标准化的路子,“防养并举”,从养殖源头抓好动物疫病的防控。

三是统筹养殖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大力实施“粮(秸秆)变肉(奶)”战略和畜牧环保战略。把发展养殖业与种植业、农村能源、林业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农牧结合、林牧结合、生态环保、立体开发”等类型养殖小区,着力提高养殖业的综合发展能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为治理养殖业发展环境,防治动物疫病奠定基础。切实做到种、养、加、销四个协调发展。

5、加强良种改进。坚持“引进、选育、保护、开发并举”的方针,进一步加大畜禽水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力度,重点抓好生猪、家禽、肉羊、水产四大良种工程,突出发展父母代繁育场和特色、优势品种。着力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骨干养殖产品生产,不断完善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产业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畜牧水产范文篇7

按照我局开展“争做受群众欢迎的干部,树立水产畜牧队伍新形象”为主题的特色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为进一步把学习实践活动推向深入,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从实际工作出发,深入基层养殖一线,联系服务养殖企业,关心和帮助养殖企业解决困难,构建稳定、健康、高效的现代水产畜牧业,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践行群众路线,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水产畜牧业健康发展”为主题,牢固树立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进一步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牢固树立“实干就是能力,落实才是水平”的理念,以为民的本色、务实的作风、清廉的品质,汇聚科学发展的正能量,充分发挥实干、苦干精神,为建设富裕和谐新提供坚强的保证。

二、活动对象

(一)帮扶对象:县域范围内有关养殖企业(场);

(二)帮扶人员: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具备专业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

三、工作目标

(一)党员干部受教育,思想和工作作风有明显改进。通过深入养殖一线,使广大党员干部对一线养殖的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对养殖生产发展中存在困难和问题有更为直观感受,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化为基层、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增进与群众的感情。

(二)科学发展上水平,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紧密联系各养殖企业工作实际,努力帮助养殖企业做好发展规划、疫病防治、政策指导、项目争取、增主增效。推动水产畜牧业经济科学发展,使各项工作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四、时间安排: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

五、主要内容:

按照注重实效原则,根据养殖企业的具体情况,实行“一帮一”结对技术帮扶。

(一)生猪养殖技术服务、生猪养殖场发展规划、猪场减排设施技术服务、猪舍设计及猪场规划、生猪标准化建设技术服务;

(二)肉鸡饲养技术服务;

(三)合作社发展规划及饲养技术服务;

(四)肉牛饲养技术服务;

(五)山羊圈养技术和羊舍建设;

(六)肉兔饲养技术及兔场建设技术服务。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各帮扶党员干部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突出“用真心、献爱心、聚民心”,着眼于稳定社会,创建和谐环境。

(二)强化责任。各帮扶党员干部应根据与帮扶对象的具体情况,明确责任,按照要求,切实做好结对帮扶工作。

(三)严格纪律。各党员干部在结对帮扶中,不搞形式主义,不干扰基层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不增加养殖企业的负担,以良好的形象影响群众、带动群众、取信于民。

第二篇:禁渔期制度实施方案

2014年是实行漓江禁渔期制度的第四年。为进一步巩固成效,确保今年漓江水域禁渔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漓江禁渔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市2014年漓江禁渔期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禁渔范围

我县实施禁渔期制度的范围主要是漓江流经的大圩镇河段,其中上游自大圩镇嵅村村委上力脚村民小组与雁山区柘木镇龙门村委小龙门村民小组交界处起,下游至大圩镇茯荔村委吴家村民小组壁岩角止。

二、禁渔时间

2014年4月1日12时至2014年6月1日12时,禁渔时间为2个月。

三、禁止的作业类型

禁渔期间在禁渔水域范围内禁止所有的捕捞作业。

四、管理目标

以陆上检查为主,把好码头、水上停泊点、市场管理关,同时坚持水陆结合,切实加强水上监督检查,确保漓江禁渔期制度的顺利实施,努力实现“江上无生产渔船、水中无作业网具、市场无捕捞江鱼”的“三无”管理目标。

五、禁渔期渔民生活保障

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采取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生活补助、实物救济、减免税费、开辟生产门路等多种措施,妥善解决禁渔期间专业捕捞渔民的生产生活问题,确保社会稳定。禁渔期渔民生活保障由大圩镇政府负责,所需生活补助经费由县人民政府解决。

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渔民,由县民政部门将其纳入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按照低保政策规定予以保障。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渔民(无田无地),凭有效捕捞证由县人民政府发给2个月的禁渔期生活补助,标准参照当地民政部门制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放(已享受国家渔船柴油补贴的渔民不在禁渔期生活补助范围之内)。

县水产畜牧、民政等部门和大圩镇人民政府负责做好禁渔区渔民身份认定工作。

六、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4年4月1日前)

1.组织领导

(1)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成立县漓江禁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禁渔工作的组织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2)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县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和安排相关新闻媒体的记者及时宣传报道我县禁渔工作情况。

县公安局:禁渔期间,派出干警协助县渔政部门在辖区内的水面、市场、酒店实施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违规捕捞和违法经营。

县民政局:负责做好禁渔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将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困难渔民纳入保障范围。

县财政局:负责协调解决我县漓江禁渔期制度实施的相关经费。

县交通运输局:协助渔政部门实施禁渔期制度的有关工作。

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大圩镇人民政府:负责禁渔工作的宣传发动,标识设置,协调有关部门的工作;禁渔期间,检查辖区内禁渔工作的落实情况,定期向县人民政府报告。

县工商局:协助县渔政部门在辖区内的水面、市场、酒店实施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违规捕捞和违法经营。

2.制定方案。按照要求,结合实际,制定禁渔实施方案,明确管理任务,落实管理职责。

3.宣传发动。召开全县漓江禁渔工作会议,将有关漓江禁渔的文件精神传达至各有关渔业生产单位和个人。充分利用电台、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宣传漓江禁渔制度。组织工作组深入渔区、渔村、码头、水上停泊点、市场等场所悬挂横幅,张贴标语、通告,制作发放宣传手册,确保漓江禁渔制度在全社会,特别是在渔区、渔村、渔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取得渔民以及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为禁渔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搞好调查摸底,建立档案。要组织力量深入渔区开展调查摸底,切实摸清禁渔渔船数量和渔民家庭人口、数量、生活情况,并进行造册登记,建立禁渔渔船、渔民档案,保证禁渔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和监督管理的有效开展。

5.及时发放补助资金。切实关心渔民生产生活,想方设法把渔民生活补助资金拨付到位,及时发放到渔民的手中,确保禁渔期间渔区的社会稳定。

6.加强检查与指导。组织落实好禁渔监督管理的综合执法队伍、执法船艇等相关准备工作,确保应禁渔的渔船一律停港、封网。

(二)实施阶段(2014年4月1日至2014年6月1日)

1.禁渔工作启动。组织漓江禁渔期制度实施启动仪式,并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活动。4月22日在青狮潭水库及甘棠江码头举行2014年漓江段的增殖放流活动。

2.严格监督检查。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巡航执法行动,强化禁渔期间的监督管理。采取水上检查与市场检查相结合、重点突击检查与早晚常规检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监管措施,严厉打击违反漓江禁渔期制度的违法违规行为。对违反禁渔规定的渔船要在媒体上曝光,抓住反面典型,达到“处罚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

3.加强安全管理。漓江禁渔期间,要在渔村、码头、水上停泊点加强安全管理,采取措施防火、防盗,消除隐患,做好禁渔安全工作。坚决禁止渔船非法从事旅游运输活动,严厉打击渔船从事载客载货等违章行为。

4.建立举报制度。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大圩镇人民政府、大圩派出所设立专门的举报电话,向社会公布,接受广大群众和舆论的监督,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各种违规捕捞案件。

5.加强信息报送。禁渔期间,要及时掌握本辖区禁渔进展动态,及时将禁渔进展情况、典型案例及成功做法逐级向上汇报。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4年6月1日至2014年6月20日)

禁渔期结束后,参与禁渔工作的各有关单位要认真总结,肯定成绩,查找不足,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并写出书面总结材料,于6月2日前报县禁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办公室汇总报送县人民政府审核后,于6月15日前上报市禁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三篇: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方案

一、明确目标任务,落实防控责任

(一)总体防控目标。努力确保县外重大动物疫情不传入,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人畜共患病同比减少,常见多发疫病得到有效控制。

(二)具体目标任务。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等四种强制免疫疫病,畜禽群体免疫密度应常年维持在90%以上,应免畜禽免疫密度应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应保持在70%以上,动物免疫档案记录规范、完整。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三)落实防控责任。各乡镇(含公平区,下同)要进一步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强化养殖企业、养殖户的防疫责任和义务,建立有政府、兽医部门指导和监督,以养殖企业和个人为主体的强制免疫模式。完善防疫责任追究制,抓好领导、机构、人员、经费、责任和制度“六落实”,将免疫、监测、流行病学调查、消毒、应急处置等任务分片包干、落实到人,确保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二、突出工作重点,狠抓防控措施落实

(一)扎实做好免疫注射。春季集中免疫时间从2月28日开始至5月10日结束,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第一阶段:2月28日至3月31日,主要完成猪瘟、猪、牛(羊)口蹄疫的免疫以及规模场的禽流感、鸡新城疫的免疫工作。

第二阶段:4月1日至4月30日,主要完成猪蓝耳病、家禽散养户的禽流感的免疫工作。

第三阶段:5月2日至5月10日,县人民政府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组织有关人员对春季动物防疫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并对检查验收情况进行通报,各乡镇对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各乡镇一要确保免疫密度。对应免畜禽要按免疫程序规定实施全覆盖免疫,对抗体水平达不到规定要求的畜禽,要及时补针。二要确保免疫质量。要加强疫苗运输、保藏等环节的管理,确保疫苗质量;规范免疫操作,确保免疫注射质量。三要加强免疫监管。要把疫苗运输、保存、发放、使用等作为重点环节加强监督,确保免疫工作做到“真苗、真打、真有效”。四要切实落实村级防疫员免疫注射工作补助。各乡镇要落实本乡镇村级动物防疫员免疫注射工作补助经费,确保免疫工作有人干、干得好。

(二)扎实做好疫情监测。坚持“定时、定点、定量、定性”监测制度,切实抓好口蹄疫、H5N1、H5N2、H7N9亚型禽流感等重点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监测、病原学监测。对举报的可疑疫情及时进行核查,严格按规定处理阳性畜禽,妥善处置,排除隐患。加强规模场和养殖密集区的疫情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风险评估,及时预警预报动物疫情。

(三)扎实做好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加强养殖场、屠宰场、畜禽交易市场、公路沿线村屯、养殖密集区的疫情监测和排查力度,扩大监测范围,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迅速上报,及时处置。切实加强活禽市场管理,严格消毒制度。

(四)规范免疫档案管理。猪、牛(羊)、禽、犬免疫后,村级防疫员要准确、完整地填写全县统一的免疫档案和动物免疫证明,并交一份免疫证明给畜(禽)主保管备查。同时,要对本辖区每一个养殖场(户)家畜(禽)存栏、出栏及免疫等情况详细记录到免疫薄。规模养殖场严格按照规模场的免疫档案规范做好记录。

(五)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物资管理力度。县、乡镇落实专人负责,做好疫苗的领用、运输、发放、报废登记工作,按照县水产畜牧兽医局统一制定的《重大动物疫病防疫物资入库记录》、《重大动物疫病防疫物资出库记录》以及相应的电子表格规范建立物资管理台账。

(六)切实抓好人畜共患病、常见疫病的防控。对生猪布鲁氏菌病要加强监测;对牲畜炭疽、猪链球菌病、家犬狂犬病等要扎实做好免疫注射。发现阳性人畜共患病牲畜,必须按规定扑杀、无害化处理。对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等常见猪病,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防控,遏制疫病流行、蔓延。

(七)实行免疫周报制度,及时报送信息。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落实专人负责做好免疫信息收集、汇总、统计、上报等工作,并及时汇报免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集中免疫期间,实行周报告制度,各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要在每周三上午10点前将上周疫苗使用和免疫工作进展情况报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5月10日前将春防汇总表和春防工作总结交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八)扎实做好应急准备。各乡镇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切实做好应急物资、技术、资金等各项储备,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应急联动机制,把应急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基层,提高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坚持领导带班和专人值班制度,加强应急值守,确保信息畅通。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要按规定报告疫情,果断处置,防止蔓延和扩散。

三、做好督促检查工作

春防工作结束后,县人民政府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各乡镇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检查结果将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依据。对督查过程中发现的存在问题,要及时纠正、整改,务求防控工作到位、取得实效。

(一)检查内容

1.各乡镇春防工作组织及有关措施落实情况。

2.抽查各乡镇畜禽免疫密度(以免疫证明及免疫耳标为准)、免疫抗体合格率及实地检查免疫工作效果。

(二)检查办法

采取听汇报和实地抽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检查,以实地抽查为主,抽查方法如下:

1.规模场

规模猪场,每个乡镇抽查1个;

规模禽场,每个乡镇抽查鸡场或鸭场1-2个;

牛、羊场,全县抽查3-5个。

2.散养户

每个乡镇抽查2个村委,每个村委抽查2个自然村,每个自然村抽查5户。

3.抽查时间

2014年5月4日至2014年5月10日,进行实地抽查和采样抗体自行监测。

第四篇:领导班子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案

根据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建立领导联系点的精神,在我局教育实践活动中,局班子采取“进乡驻企”方式建立联系点,每人定点联系指导村(或企),以更好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成效。现就建立联系点提出如下方案:

一、联系点具体安排

二、联系指导乡(镇)、村的主要工作

(一)到联系乡(镇)、村实地调研指导。联系领导到到农村基层一线调研,实地考察农村村屯、社区、养殖企业等,通过召开小型座谈会、与干部群众互动交流等,直接听取对反对“四风”和对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以技术支持、项目支撑、资金扶助等多种形式做好联系点实际工作。

(二)建设实践活动总结。6月下旬,搞好活动总结,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加以有效解决,形成实践经验,建成反对“四风”、加强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三)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好事。

根据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建议,结合县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切实为联系点办一、两件实事好事,突出教育实践活动实效。

三、有关联络服务工作

局教育实践办负责联系指导工作的统筹协调。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协调服务。根据联系领导到联系点指导活动的要求,协调有关方面搞好各项服务工作。二是上传下达。及时向联系点传达联系领导的指示精神,将联系点活动情况整理上报联系领导。三是督促落实。督促联系点认真贯彻落实联系领导的指示精神,扎实搞好教育实践活动。四是宣传报道。统筹做好联系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新闻报道工作。

第五篇:清洁养殖专项活动工作方案

根据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关于印发<“清洁养殖”专项活动工作意见>的通知》(桂渔牧发〔2013〕58号)精神,结合水产畜牧业生产实际,特制定“清洁养殖”专项活动工作方案。

一、主要目标

通过全面开展畜禽养殖场户环境卫生整治、畜禽规模养殖场户标准化改造、粪污综合治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农村人畜分离,建立畜禽养殖集中区,实现畜禽清洁生产,推进畜禽养殖场户规范化、生态化发展。通过池塘标准化改造、健康养殖示范场和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创建、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和水域滩涂养殖证核发,改善养殖育苗条件,美化场容场貌,规范养殖生产秩序,促进水产养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实现水产养殖生态健康发展。

(一)到2013年12月,全面开展畜禽养殖场户环境卫生整治,实现养殖场户环境卫生整洁;规模养猪场病死动物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发动宣传,开展水产养殖业专项整治,进一步提高养殖场、育苗场业主的依法生产、健康养殖的自觉性。活动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二)到2014年12月,全县大中型规模养殖场户的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养殖环节死亡畜禽全部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农村畜禽散养户养殖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

二、工作任务

(一)严格实施畜禽养殖备案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壮族自治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管理办法》规定,严格实施畜禽养殖备案管理,禁止在生活饮用水源、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核心区和城镇居民区兴建畜禽养殖场;在养殖密度较大,防疫条件较差,土地承载消纳能力相对饱和,可能给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区域降低养殖密度,减少畜禽饲养量,控制新建养殖场,防止超过当地环境承受能力;在养殖密度小,土地承载消纳粪污能力大,远离居民区,水电路较便利的区域统一规划布局,设定总体养殖规模,新建畜禽养殖场要申请备案和审批。

(二)加强水产养殖业的规划实施。按照《县2011-2020年养殖水域规划》要求,结合当地渔业实际,加强休闲渔业、水产良种体系建设,指导产业开发,促进布局合理,与当地渔业实际相符,与环境相和谐的产业的形成。

(三)执行畜禽养殖场户环境影响评价。新建、扩建、改建畜禽规模养殖场要按照环境保护和水产畜牧兽医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执行规模畜禽养殖场准入制度和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制度。畜禽养殖场规划建设,粪污污染防治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措施须在畜禽养殖场投入运营时予以落实。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或使用,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不能发放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不得投入运营。

(四)大力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推广水产养殖场应用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实行养殖容量控制,科学管养。鼓励水产养殖场、育苗场对池塘养殖、育苗废水进行处理,达标排放。

(五)实行畜禽养殖场户标准化改造。对已经建成或投产的畜禽规模养殖场户,没有污染防治设施或者有设施但排污不达标的,根据养殖规模大小,对周围环境污染程度,选择相应的技术模式,重点对畜禽粪污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等方面进行标准化改造。对规模猪场,要求建设与处理量相匹配的“化尸池”,对死亡畜禽实施无害化处理。在规定的时间内,改造整顿达不到标准的,依法进行相关处理。

(六)加大池塘标准化改造工作力度。在开展示范性池塘标准化改造的同时,带动辐射周边养殖户开展池塘改造。加强水产苗种管理,规范水产苗种场的建设与生产,推动水产养殖清洁生产,健康养殖,质量安全。

(七)开展养殖栏舍环境卫生大扫除。全面掀起畜禽养殖场户环境卫生整治高潮,实现养殖场户环境卫生整治全覆盖。要求所有养殖场(户)必须严格按规定对死亡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每天打扫卫生,物品合理固定堆放,环境整洁,始终保持良好的养殖卫生环境。

三、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为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3年4月至6月)。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工作组进村入户开展大宣讲、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印发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资料,发放到场、到户,广泛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和清洁养殖的意义与内容。

(二)全面推进阶段(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明确活动范围、任务、时间和标准,落实责任主体,落实工作分工,落实奖惩措施,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三)巩固提升阶段(2014年3月至10月)。继续实施工期较长、尚未完成的整治项目。适时对活动实施的项目和内容进行“回头看”,进一步加强活动存在问题的整改,巩固活动成果,完善长效运行机制,巩固提升整治成效。

(四)验收总结阶段(2014年10月至12月)。组织验收考评组,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验收考评,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验收考评结果作为绩效考评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活动开展好、成绩显著的,给予奖励表彰;对活动开展不力、验收不达标的,追究相关负责人责任。

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一)制定清洁养殖的验收标准,引导广大养殖场(户)自觉开展清洁养殖生产。

(二)县乡两级制定清洁养殖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责任,加强督查。

(三)由村级防疫员兼任清洁养殖监督员,强化基层监督作用。

(四)持续推进“清洁养殖”系列活动。经过一年半的集中整治、5-8年的持续推进,使我县的养殖环境和养殖污染物排放发生根本性改变。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县水产畜牧兽医局成立“清洁养殖”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分为宣传组、资金项目组、畜牧组、渔业组、防疫组、督查组等6个工作小组。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各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成立“清洁养殖”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上报县水产畜牧兽医局“清洁养殖”专项活动办公室备案。

(二)强化技术支撑,加强示范与服务。切实加强与院校、科研院所和技术推广部门的合作,大力推广治理效果好的畜禽清洁生产技术,加大技术示范、培训和推广力度。成立专家指导组进场入户实行点对点指导服务,抓1个以上畜禽清洁生产技术示范点或1个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点,不断总结经验,以点带面,辐射推广。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强各级水产畜牧科技推广人员及广大养殖场户技术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科技人员、养殖场户经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快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三)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规范养殖行为。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壮族自治区动物防疫条例(修订)》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培训,加大监督抽查力度,督促指导养殖场户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养殖行为。

(四)加大资金整合和政策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资金支持,应用“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引导养殖场户加强粪污综合治理、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整合现有的“菜篮子”水产畜禽产品生产项目、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等项目资金支持水产畜禽养殖场户开展清洁生产;落实养殖业用地、用水、用电等优惠政策;加大养殖业信贷扶持。

(五)加大养殖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实现养殖场户环境卫生整治全覆盖。利用全县水产畜牧兽医系统“三个万名”大行动,加大养殖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全面掀起水产畜禽养殖场户环境卫生整治高潮,要求所有养殖场(户)每天打扫卫生,物品合理固定堆放,环境整洁,始终保持良好的养殖卫生环境。

(六)加强监督执法,加大监管力度。加强执法力度,做到严格执法,违法必究。重点加强养殖污染、投入品使用以及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监管和执法,为推进畜禽清洁生产提供法律保障。严格执行规模畜禽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制度,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不发放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不得投入运营;达到规定要求投入运营的要加强日常监管,违反相关规定的,依法进行相关处理。对不按要求进行粪污综合治理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养殖场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严格处理。

畜牧水产范文篇8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回顾2008年全市畜牧水产工作,对各项业务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全面分析全市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并就贯彻落实省农业工作、畜牧兽医和水产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我市2009年畜牧水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刚才,徐水、涿州分别就奶业整治和动物防疫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做了典型发言,会议还印发了高碑店、容城、涞水等9个县(市、区)的典型书面材料;贾局长、刘局长、李局长、赵总分别就各自分管工作讲了具体意见;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2008年全市畜牧水产工作简要回顾

2008年对于全市畜牧水产系统来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各级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和要求,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强化举措、狠抓落实,全面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我们较好地完成了奥运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任务,共同应对了“三鹿奶粉事件”对奶业乃至养殖业造成的冲击,有效阻击了来势汹汹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和A型口蹄疫疫情,积极应对了国际金融海啸对养殖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市畜牧水产业保持了稳定、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畜牧水产业平稳较快发展。据业务统计,2008年全市肉、蛋、奶总产分别为56.8万吨、35.59万吨和57.5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1%、5%和10%;牛存栏40.82万头,同比增长35%,其中奶牛存栏22.79万头,同比增长44%,牛出栏26.27万头,同比增长14%。猪存栏372.07万头、出栏561.96万头,同比分别增长31%和26%,羊存栏194.46万只、出栏208.02万只,同比增长15%和7%。禽存栏3949.06万只、出栏4422.12万只,同比增长25%和3%,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全市畜牧水产总产值161.2亿元,同比增长33%,占大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37.73%,比2007年提高4.84个百分点。

二是扎实开展奶业专项整治工作,奶业发展迅速恢复。自去年9月份以来,全市畜牧水产系统紧紧围绕省、市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安排部署,积极落实“两整顿、一集中、一补贴”等具体措施。通过整治,全市取缔奶站144个,新建奶站55个,运营的奶站199个,其中经整顿符合“五有一符合”条件的合格奶站99个,正在整顿和验收的奶站100个,奶站经营实现了许可证制度,发放生鲜乳收购证99个,乳品加工企业自建奶站和托管奶站数量达到58个。我市奶业整治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国务院、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主要领导以及省委书记张云川、代省长多次到我市调研。省政府、省农业厅先后3次在我市召开现场会、调度会,推广我市的经验和做法。我们代政府起草了《关于规范奶业发展促进奶业振兴的意见》等文件,在水、电、资金、土地、补贴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扶持政策。这些具体政策的出台和补贴资金的落实,对奶牛向规模养殖小区集中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目前,全市奶牛存栏达到22.79万头,比三鹿奶粉事件前增加了3万头。全市新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奶牛规模养殖场(区)55个,在建奶牛规模养殖场(区)78个,改扩建的奶牛规模养殖场(区)100个。全市奶牛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总数达到385个,进入小区和规模养殖场的奶牛15.6万头,占全市奶牛存栏总量的68%。

三是加强奥运期间动物及其产品监管,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按照省、市政府“助奥运、保安全”的要求,全市各级畜牧水产部门把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和供京、供奥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作为奥运安保的重要内容,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把全市2个动物产品批发市场、10家兽药生产企业、73家饲料生产企业、569家兽药经营单位、338家饲料经营单位、3982家养殖场全部纳入监管,建立了质量保障制度。对其中26个供京(含1个供奥)企业,实行驻场监管、批批检测。动物产品安全工作实行日报告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开展,实现了供京、供奥产品安全供应。

四是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生产方式转变。以猪、牛、羊、鸡四大品种为发展重点,推广杂交改良、冷配和胚胎移植技术,全市新建改良站点120个,移植高产奶牛胚胎260枚,良种覆盖率明显提高。积极推广全株玉米青贮,青贮专用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到47万亩。完成玉米青贮240多万吨,其中全株玉米青贮47.22万吨,氨化4.6万多吨,微贮6.5万吨,打包、压块3万多吨,秸秆利用率达35%。通过培育和扶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逐步提高深加工率和附加值。全市规模较大、辐射作用较强的加工龙头企业29家,龙头企业年产值达20亿元。加快无公害动物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全市申报产地认定企业78家,通过验收54家,19家通过产品认证验收,全市通过省级认定、认证的企业分别达到194家和30家。积极做好全市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对全市2万多个畜禽及水产污染源普查对象全部进行了入户调查。我市承担并完成了农业部畜禽养殖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的测算工作任务。我市污染源普查数据的录入、审核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五是动物防疫体系逐步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继续强化。结合“3341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了市县乡村四级防疫网络,在全市选拔培训了6361名村级防疫协助员。22个县通过了全省GSP达标验收,超额完成了省局确定的年度任务。农业部在我市开展了动物防疫法律、知识进村入户活动。组织了基层动物防疫员防疫技术及操作大比武活动,带动了全市基层防疫人员学技术、比业务的热潮,兽医工作水平明显提升,为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持全市全年无大疫奠定了基础。全市畜禽重点疫病强制免疫率100%,合格率全部达到规范标准,耳标佩带率达100%。全市落实防疫经费1500余万元,其中,市本级动物防疫专项经费593万元,保证了防疫物资储备及重点动物疫病防控需要。

六是着力优化投资环境,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今年以来,我们把优化环境,争取项目作为为民办事,促进产业发展的关键来抓,积极伏下身子搞服务,内引外联争项目,取得了预期效果,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并受到了市政府通报表彰,全年争取资金共计18290.21万元。此外,民间资本也增加了养殖业投入。满城县昊宇万头优质奶牛养殖场,采取集资入股的方式,已统一从新西兰进口2000头优质奶牛;望都旺盛敏达建设年出栏10万头猪场,一期工程已经开工兴建;徐水大午与新希望合资2.25亿元建设年出栏10万头商品猪猪场项目已签约,项目预计年内动工兴建。

七是抓好白洋淀及其上游水域增殖放流,特色渔业发展迅猛。争取省政府增殖放流资金及*市政府赔偿资金共85.2万元,在白洋淀放流河蟹537.5公斤,约7500万只;鲢、鳙、鲤、草大规格鱼种38000公斤,约42.5万尾,对渔业资源的恢复和渔业生态环境的修复起到了良好作用,促进了城市水源地的水域环境的保护及净化。“中华鳖优势产业带”、“西北部山区冷水资源产业带”两大产业带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市温棚中华鳖养殖面积达1900余亩,新增300余亩,中华鳖年产量可达1900余吨。全市冷水鱼养殖企业发展到32个,流水养殖面积300余亩特色渔业发展到22个村、803户,养殖面积6045亩,产量近3000吨。全市有部级健康养殖示范场2个,省级3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1个,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6个。

二、2009年畜牧水产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养殖业发展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供给敏感性增强,市场波动性加剧,质量安全风险增大,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加之去年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农业领域的冲击没有结束,今年全市畜牧水产业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一是畜牧业带动农民增收难度增大。我市是养殖业大市,但养殖方式比较落后,增长质量不高,加工企业规模偏小,知名品牌不多,养殖户与加工企业利益链接机制不健全,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受到一定限制。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暴发以来,消费市场受到冲击,产品价格总体下降,养殖效益下滑,形势不容乐观。

二是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增大。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检测体系尚不完善,人员、队伍不能满足监管工作需要,某些监管环节存在漏洞,技术人员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养殖业投入品来源广泛,环节复杂,不法分子掺杂使假的手段和方式不断翻新,兽药残留把关不严,一旦出现质量安全事故,难以溯源,成为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巨大隐患。

三是奶业整顿和恢复难度增大。质量安全问题对乳品消费心理的影响还没有结束,我市新建的奶牛小区又出现了卖奶难的问题。要实现在年底前奶牛规模养殖率100%的目标,还有许多艰苦工作要做。

四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难度增大。境外疫情不断发生,国内疫情散毒面广,病毒适应性变异速度加快,我市动物疫病也存在点状散发的情况,健康畜禽带毒情况也较多,原有措施和手段亟待改进。防疫队伍、机构不健全,个别地方工作经费、人员经费不落实,对防疫工作造成很大影响。个别养殖场消毒、管理等综合防疫措施落实不到位,存在死角、死面。

在充分估计困难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养殖业发展也存在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

一是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中央连续6年出台有关“三农”的1号文件,明确提出了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资金补贴力度大,惠及面广。我市也把“一牧二菜三林果”作为调整农业产业机构的基本思路,畜牧业作为农业第一主导产业,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养殖业发展,投入力度加大,为加快养殖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是养殖业的平衡发展,为有效应对市场波动打下了良好基础。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动物产品的消费数量越来越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对养殖业发展产生了持续拉动力。养殖科技发展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不断涌现,为养殖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是规模化养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潜力。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分散饲养比重逐年下降,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方式逐步成为养殖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大量社会资本涌入养殖行业,大型动物产品加工企业纷纷将产业链条延伸至养殖环节。全社会防疫意识和健康愿望明显增强,动物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质量安全意识进一步强化。

四是我们拥有一支敢打、能打硬仗的干部职工队伍。全市畜牧水产系统干部职工讲团结、讲政治、讲大局,团结向上,勤奋敬业,默默奉献,整体素质较高,敬业精神较强。经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迎奥运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及三鹿奶粉事件等应急处置工作的考验,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险阻,创造新的辉煌。

三、2009年全市畜牧水产工作目标和重点

2009年,全市畜牧水产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重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基础、扩内需、保增长,促进畜牧水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争取和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对畜牧水产业发展的政策、资金支持,健全完善良种繁育、疫病防控、饲料保障、动物产品质量监管四大体系,积极推进规模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不断加快传统畜牧水产业向现代畜牧水产业转变,进一步巩固、提升畜牧水产业在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地位。2009年全市畜牧水产工作的任务目标和重点工作是:

(一)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畜牧业,支持规模化饲养,加强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控,为畜牧水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也连续制定出台了若干含金量很高的具体政策,对畜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之大、惠及面之广前所未有。要把这些政策用好用活,做好有关政策措施的对接和落实,不断拓展政策的实施空间。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把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国务院《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省政府91号、市政府156号等文件精神作为中心任务和重要工作来抓。要认真学习,吃透精神、全面理解、深刻掌握这些政策的内容和具体要求。认真兑现扶持畜牧水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和优惠措施。加强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小区、乡镇基层站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监管。同时,要利用国家大幅度增加投入,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时机,积极争取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支持。一是研究国家资金投资重点,积极跑部进厅。努力争取十七届三中全会重点支持的“规模化饲养、品种改良、疫病防控、肉食品安全”等基础建设项目,以全市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技术支撑体系、基层畜牧兽医站、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产业化经营等建设项目为重点,加大引进市外项目及资金的力度,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服务保障项目。二是充分发挥项目资金和市外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吸纳和动员社会资金投入畜牧业,特别是奶业发展项目。支持奶业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省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争取国家、省对奶业产业化项目支持。三是抓好已签约和开工项目建设。突出抓好满城昊宇优质奶牛繁育场、望都旺盛敏达顺平万头良种猪原种场、徐水大午30万头商品猪场、徐水万丰万头奶牛牧场等在全市有重要影响的大项目建设和2004年以来所有畜牧项目的监管、督导、检查、验收工作。四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投资环境,争取民营资本、信贷资金、社会资本和外商资本,参与养殖业基地、开发和建设。积极建议各级政府协调金融部门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通过小额信贷、养殖户联户担保贷款、龙头企业担保贷款、奶牛抵押贷款等多种形式,帮助养殖户(场)解决生产资金需要。此外,搞好在建项目管理,使全市畜牧水产业项目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发挥项目的最大效益。

(二)规范奶业秩序,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市政府156号文件明确了奶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思路。今年是集中精力,抓好贯彻落实的攻坚年。要把奶业整顿作为提高我市奶业发展素质,促进奶业由速度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契机,以规模养殖、奶站整顿、饲料治理为重点,全面实现奶业振兴,进而促进全市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的全面提升。一是积极推进规模化养殖,促进生产方式转变。目前,我市农民小规模、庭院养殖业的比例仍然很高,人畜混居,效率低下,特别是饲养、用药、防疫不规范,成为动物防疫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隐患和薄弱环节,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必须积极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促进生产方式转变,奶牛规模化养殖要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省政府《关于大力整顿奶业秩序促进奶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市政府《关于规范奶业发展促进奶业振兴的意见》要求,把目前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尽快使奶业发展走出低谷。落实省、市财政对现有规模养殖场(区)扩建、新建规模养殖场(区)给予支持的具体政策,加快建设速度,积极引导散养奶牛入区养殖。2009年,全市要新建奶牛规模养殖场(小区)120个,增容65000头,现有散养奶牛全部进入规模养殖场小区集中饲养,奶牛规模养殖比例达到100%;二是加强养殖环节监管,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在养殖环节,全面掌握规模养殖场(区)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情况,对规模养殖场(区)要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实现100%备案、100%建立健全养殖档案、100%落实监管责任人、100%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四个100%”目标;三是规范奶站经营,强化乳品质量监管。2009年,要按照市政府制定的《*市2008—2009年奶牛规模养殖场(区)、奶站建设规划》,把奶站全部纳入监管范围,支持加工企业、规模养殖场(区)和奶农合作社按照市政府的规划新建奶站和改造规范原有奶站,防止出现新的卖奶难问题。要加快创新经营机制,引导乳品加工企业通过托管、收购、入股、租赁等形式经营管理奶站,实现乳品加工企业、奶站、规模养殖场(区)有效衔接,一体化管理。完善奶农与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以奶农为基础、基地为依托、企业为龙头的奶业产业化经营方式。2009年新建奶站120个,年底前,全部奶站实现乳品加工企业经营管理,奶站运行全部落实行政许可制度,奶站实现常态化监督管理。四是组建奶农协会。按照市政府165号文件要求,组织奶牛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奶牛养殖户和奶站代表组建“*市奶农协会”,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以及在价格协调机制中的话语权。五是加强《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宣传贯彻。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舆论媒体和其他渠道,把《条例》的主要内容向全社会进行宣传,提高全社会的质量意识和防范意识,营造全民参与质量监管的良好氛围。严格按照《条例》规定,强化奶牛养殖、投入品使用、奶站运营等环节的监管,确保乳品质量安全,恢复消费信心和乳品市场。

(三)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为畜牧业发展及人民身体健康提供保障。坚持预防为主方针,统筹考虑,精心安排,周密部署,统一行动,有力有序有效地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扎实做好春秋两季重点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一是强化集中免疫,构筑免疫屏障。要结合实际,制定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点疫病免疫工作方案。组织力量开展集中免疫,规范免疫操作,提高免疫质量,做好免疫效果监测,建立免疫档案。二是强化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要充分发挥动物疫情测报网络体系和村级动物防疫协助员的作用,重点加强对种畜禽场、养殖小区、活畜禽交易市场和边远地区的畜禽疫情监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强化疫情报告责任。三是强化防堵,防止境外疫情传入。发挥省际公路防疫检查站的作用和功能,强化动物检疫监督和疫情监测,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四是强化防疫条件审核,提高防控水平。要指导养殖场(户)、养殖小区做好防疫工作,加强疫病防治技术培训,加强防疫条件检查,提高动物疫病防治水平。09年,启动规模养殖场(小区)动物疫病科学防控与依法监管工程。力争3年内我市规模养殖场(区)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其他动物疫病得到基本控制,个别动物疫病稳定控制;较大规模场(小区)达到严格规范、中型场(区)基本规范、小型场(区)接近规范;继续做好规范养犬及其它宠物的管理工作,建立长效机制,严查严管,常抓不懈,坚决杜绝反弹。力争重大疫病不发生,其他疫病少发生,不出现重大社会兽医公共卫生事件。五是强化监督执法,保证监管措施落实。要严格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依法加强对动物饲养、运输、交易等活动及场所督查。加强屠宰检疫和市场监督基础建设,完善检疫、监督手段,改善检疫、监督条件,推行快速检疫技术。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要求,切实加强活畜禽交易市场监管。启动和强化动物标识和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今年在涿州开展试点工作,力争3年内,全市所有牲畜全部佩戴二维码标识,配齐识读、出票打印等相关设备,建立起完善的养殖档案,实现数据传输与检索利用网络化,建立起系统完整、运转有序、符合国家要求的动物标识和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六是强化应急准备,提高突发疫情处置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明确责任,建立健全应急体系,及时协调落实应急物资储备。积极争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防疫物资储备库”项目,适时组织开展应急预备队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七是强化水生动物防疫和水产品检疫工作,防止水生动物疫情发生。

(四)加强兽药饲料和产品质量监管,全面提高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落实省、市政府关于成立监管机构,建立监管队伍的要求,按照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建立工作机制的原则,在政府协调领导下,争取编制、充实人员,建立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各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机构;积极争取市动物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完善市动物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软硬件建设;13个奶牛养殖大县建立区域动物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其他12个县(市、区)争取和创造条件,尽快建立本地动物产品检测中心,扎实开展动物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一要强化违禁药品治理。要抓好源头监控,深入开展饲料和养殖环节监管,切实加强屠宰环节检验,改善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检验条件。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广瘦肉精速测技术,扩大三聚氰胺试剂盒筛选工作面。提高动物产品及投入品检验检的密度和频率,市动物产品检验检测中心要确保完成省局下达的材料送检任务和自定的检测任务。二要加大执法力度。要依法行政,加强监测检验,严格处罚制度,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形成对违法添加使用违禁品的高压态势;三要严格饲料市场管理。加强饲料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要全面开展饲料安全监督监测,重点对饲料生产企业、饲料经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指导企业完善饲料质量控制制度,提高全市饲料质量安全水平。积极推进饲料企业质量认证工作,实施饲料产品名牌战略,努力提高饲料和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能力,保障合格、安全的饲料供应。四要加强制度建设。要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制定动物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加强饲料、兽药安全监管和检测体系建设,严格执行禁用兽药和休药期规定,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五要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继续扩大标准化生产面,2009年新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企业20家,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企业5家,全市通过产地认定企业总数达到160家,产品认证企业达到20家,绿色食品认证力争实现零的突破。

(五)突出*特色,促进渔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继续贯彻落实《中国水生野生动物养护行动纲要》,进一步恢复大水域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保护及净化城市水源地的水域环境。做好白洋淀及各大水库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在白洋淀及西大洋、王快、安格庄等水库投放河蟹幼体550公斤,池沼公鱼卵2亿粒,鲢鱼、鳙鱼、鲤鱼、草鱼等大规格鱼种15万公斤。二是配合省水产局做好“白洋淀渔业规划”的编制工作,进一步规范淀区的渔业生产。三是抓好中华鳖优势产业带、西部山区冷水资源带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渔业生产及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年新增中华鳖养殖面积200亩,鲟鱼等冷水鱼养殖面积100亩,全市分别达到2000亩和500亩。

四、做好2009年畜牧水产工作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做好2009年畜牧水产各项工作,重在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全市各级畜牧水产部门要健全三个责任体系,完善三个工作体系,强化两项基础工作,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健全责任体系。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草原防火工作是畜牧水产部门承担的三大政治任务,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畜牧水产业健康发展和农业农村经济增长,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我们必须把这三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健全责任体系,逐级分解落实任务,明确工作目标、工作标准和具体要求,确保各项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一要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体系。按照“政府负总责,部门各司其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动物防疫活动中各级政府、畜牧兽医及相关部门的责任。落实各级动物卫生监督、疫病防控机构和基层动物防疫监督站、村级动物防疫员和养殖场户的责任。各级责任主体之间分别签定动物防疫责任状,形成纵向连接、横向联系的责任体系,确保各项防疫措施落到实处。二要健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县级畜牧水产部门增设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基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明确专人从事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运行机制,整合执法力量,搞好工作衔接.落实各级畜牧水产部门及各职能部门、各养殖场(户)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各责任主体之间逐级签定责任状,形成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责任体系。加强工作督导,强化绩效考核,构建合力推进的监管机制。三要健全草原防火责任体系。全面落实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部门、单位领导负责制,按照《草原防火条例》和《河北省草原防火责任制实施意见》,市与有草原防火任务的县,层层签定责任书,县级草原防火部门与村镇或农户要落实好责任制。

二是完善工作体系。投入品检测、动物产品质量监测预警、畜牧水产市场预测预报是全市畜牧水产部门及时把握生产动态,了解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掌握工作主动权的重要手段,我们要着力加以完善。一要完善畜禽及其投入品检测体系。加快检测机构建设,逐步建立布局合理、职能明确、专业齐全、运行高效的市、县二级检测体系。市级检测中心要进一步提高检测能力,尽快通过计量认证。13个县级动物产品质检站基本建成并开展检测工作。实施畜禽养殖场(区、户)、奶站、畜产品生产企业和各类投入品生产、经销企业全覆盖的检测行动,健全以面上监测为主、点上抽检为辅的检测网络,综合运用检测结果、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整治,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二要完善动物产品质量监测预警体系。坚持定期监测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在主要动物产品生产大县确立监测点,针对不同动物种类,确定检测重点,实行定量不定点、随机抽检制度,及时对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发现某项指标超标可能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和综合分析,并向当地政府报告。对发生安全事故风险较高的动物产品,要进行风险性检测预报,并视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重大事故发生。三要完善动物产品市场预测预报体系。对生猪、奶牛、禽蛋等大宗畜产品生产情况实行定点调查跟踪,定期分析预警,建立畜牧生产长效预测预报机制。

畜牧水产范文篇9

今年元月中旬我局收到文件后,局领导高度重视,专门召开局党组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制订活动方案。我局将分为动员部署、组织落实和参加表彰奖励三个阶段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我局创先争优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落实。根据局党组研究的意见,我就如何开展好我局干部职工创先争优活动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局作为推进全州畜牧水产发展的业务部门,作为政府的组阁局,是州委、州政府协调各县市畜牧水产发展、联系群众的枢纽和桥梁,在落实中央、省委、州委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促进全州畜牧水产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局深入开展以“转变作风、提高效率、服务基层、推动跨越”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深化拓展创先争优活动要求的重要载体,是带动全州畜牧水产系统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举措。我局干部职工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争创“十佳百优”(十佳领导班子、百名优秀干部)为主要内容,围绕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树一流作风、创一流业绩,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大胆试、大胆闯、敢为人先,敢与强的比、敢向高的攀、敢同勇的争、敢跟快的赛,努力营造干事创业、增比进位、你追我赶、加速发展的良好氛围,着力在转变作风、提高效率、服务基层、推动跨越上取得新成效,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中走前头、作表率,为实现我州畜牧水产发展“十二五规划”,加快推进畜牧水产发展历史性跨越提供坚强保证。

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内容

按照州委、州政府的要求,在州直机关深入开展以“转变作风、提高效率、服务基层、推动跨越”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统一思想认识。要围绕转变作风统一思想认识。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大力弘扬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大力弘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精神,着力解决我局在机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如迟到早退、脱岗离岗等。要紧紧围绕实现“十二五”奋斗目标,始终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坚持在转变作风中统一思想,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务求实效,着力形成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共识,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促进我州畜牧水产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要求上来。

(二)转变机关作风。针对在我局干部职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群众观念意识淡薄、服务群众意识不够强,庸、懒、散等方面的问题,要切实围绕提高效率转变机关作风。一是要严格考勤,认真上下班,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脱岗离岗、有事先请假;二是要严肃工作纪律,严格遵守局机关各项工作制度;三是要加强学习,提高业务工作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四是要规范行政行为,减少办事环节,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办事效率,提高干部执行力和落实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

(三)确定活动主题。要围绕服务基层确定活动主题。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基层反映的热点作为我局服务的重点,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着力为基层和群众解难事、办实事,使创先争优成为我局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全面完成州委、州政府各项工作任务的内在要求。要紧紧围绕我州畜牧水产“十二五”奋斗目标,紧密结合我局履职要求和机关实际,开展以“深入调研、优化服务、促进发展”为主题的活动,努力争创“十佳百优”。

(四)夯实基层组织。要围绕推动跨越夯实基层组织。要把加强局机关党的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进一步扩大党组织覆盖面,提高党员素质,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着力提高局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增强局机关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通过转变机关作风,努力提高基层和群众的满意度,着力建设服务型、责任型、效能型机关。

(五)发挥示范作用。要围绕狠抓落实发挥示范作用。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在转变作风、提高效率、服务基层、推动跨越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作出表率、狠抓落实,以党员领导干部带动广大党员、以党员带动广大干部职工,着力在全州畜牧水产系统中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对制定的目标、承诺的事项,要逐项快速推进。对查找出的突出问题,要制定具体整改措施,逐条整改落实。

三、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步骤

这次创先争优活动,从现在起到今年底结束,时间为一年,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按照文件要求,第一阶段应从年月日到月日结束,但因我局收到文件时间为1月中旬,因此,结合我局实际,我局第一阶段开展时间为年月至月底。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动员部署、查找问题、制定工作目标、向社会公开承诺等。

(二)第二阶段:时间是月到月,本阶段主要工作是,结合我局制定的创先争优工作目标,认真组织,抓好落实;对查找出的问题进行逐项整改落实。

(三)第三阶段:时间是今年月底,为总结表彰阶段。

四、加强领导,落实措施,为创先争优活动提供保障

(一)成立领导机构,落实领导责任。按文件要求,局党组负责全局的创先争优活动,局党组书记负总责,按照创先争优活动部署,紧密结合州委创先争优主题,认真抓好创先争优活动。局班子全体成员积极参与指导创先争优活动。为此,我局成立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对全州畜牧水产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领导小组组长由我担任,副组长由局党组成员和副局长担任,各站、所、室、科、中心、支队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王勇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由局机关党支部、局办公室人员组成,负责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确保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有效推进。

(二)强化教育。局党组将结合本单位职能职责和“十二五”奋斗目标,紧紧围绕转变作风、提高效率、服务基层、推动跨越这一总要求,及时在我局进行动员部署,认真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十次全会,以及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最近召开的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全面把握我州畜牧水产“十二五”奋斗目标的具体内涵,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州委的要求上来。

(三)查找问题。我局要以加强作风建设为切入点,通过自我剖析、征求意见、交心谈心等方式,对思想上、工作上、服务上存在的与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要求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进行一次深入排查、深入分析,尤其要认真查找在办事效率、服务态度等方面影响和制约我州畜牧水产发展的突出问题。

(四)公开承诺。我局要结合查找出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到位的思路和打算,在转变作风、提高效率、服务基层、推动跨越等方面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以及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完成时限。要通过报纸、网络、党务公开栏、政务公开栏、手机短信等平台进行公开,接受监督。

(五)增比进位。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提高效率、服务基层、推动跨越。要认真组织我局及本系统的党员干部职工全力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在促进我州畜牧水产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生动实践中创先争优、增比进位。对查找出的问题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

(六)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宣传栏、州草地畜牧业简报、农业网州畜牧局子网等,大力宣传我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经验做法和实际效果。组织学习国家、省、州英模劳模先进事迹,努力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

(七)开展群众评议。要采取电话调查、网络调查、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广泛调查统计基层群众、服务对象、州“两代表一委员”等对我局在完成年度工作目标、承诺办理事项,以及工作作风、服务群众、办事效率等方面的情况。

(八)评选表彰。按照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积极向上级党组织推荐全州畜牧水产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参加省、州表彰奖励活动,进一步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比超先进的氛围。

畜牧水产范文篇10

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现代畜牧产业为目的以转方式调结构为核心,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为目标,围绕“稳步推进生猪家禽,强力突破牛羊水产,规模发展特种养殖”工作思路,着力实施“肉牛、肉羊、大鲵”三大产业发展带动战略,努力抓好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及蜜蜂品种改良,动物疫病防控,种草养畜,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和畜牧业项目建设,积极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和畜牧龙头企业,创新经营体制和发展模式,加快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把畜牧渔业建成我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任务目标:实现生猪出栏40万头,牛存栏达到10万头出栏2万头,山羊存栏达到5万只,出栏2.5万只,家禽出栏100万只,肉类总产量38200吨,发展大鲵10000尾,蜜蜂2000群,水产品产量1000吨,蜂蜜产量50吨,禽蛋产量3500吨,畜牧渔业产值6亿元,完成动物检疫费征收60万元。

二、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狠抓良种羊繁育场、良种牛繁育场、大鲵苗种繁育场、蜜蜂养殖协会的建设,确保良种羊繁育场按时建成验收,建成县内良种肉牛及大鲵苗供应体系。加强对现有畜禽良种场、蜜蜂养殖协会的扶持与指导,督促指导畜禽良种场按种畜禽生产规范进行良种繁育,确保生产的种畜禽合格。继续加大外二元母猪的推广,逐步建立外三元商品猪生产体系;充分利用人工授精、冷配等技术,抓好牛羊改良。根据需要,合理增设猪、牛、羊品种改良站点,不断增大猪、牛、羊改良面。加大良种禽的推广力度,逐步建立良种禽推广体系。加强科学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饲草饲料,做到“良种良料良法”相配套,增加优质高产畜禽品种比重,努力提升畜禽品种质量和优质品种覆盖面。

(二)切实强化动物疫病防控。一是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全面落实好各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实现群防群控。突出抓好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好村级防疫员的作用,确保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二是强化畜禽免疫消毒。坚持程序免疫和集中免疫并重的原则,狠抓春、秋两季集中防疫和程序化免疫,推行动物免疫公开承诺服务制度、散养畜禽春秋集中免疫加月月补防的免疫制度,扎实做好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积极做好猪伪狂犬病、鸡新城疫、狂犬病等重点疫病的免疫。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应免畜禽的100%,免疫抗体检测合格率在70%以上,动物标识佩戴率达100%,畜禽死亡率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着力加强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和高温季节的消毒灭源,强化粪污和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消除疫情隐患。三是加强动物疫病监测。重点加强对畜禽主产区、种畜禽场、规模养殖场疫病的监测。四是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全面落实产地检疫和实施屠宰检疫,确保动物屠宰和产地检疫率达100%。五是切实做好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进一步健全应急体系和机制,完善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经费、物资储备制度。加强应急队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水平。一旦发生疫情,按照“早、快、严”的原则,做到反应迅速、指挥有力、处置得当。六是抓好动物检疫费征收,确保防疫员工作报酬。切实加大征收力度,确保全县60万元检疫费考核任务的完成。县政府将对乡镇征收情况进行考核,以60万元为检疫费算账基数,动物检疫费超出60万元的,超出部分的10%由县财政调控,剩余部分的70%返乡镇用于防疫工作及工作奖励、30%划县畜牧产业发展办公室用于防疫工作,对完不成算账任务的乡镇,从其它分成款中抵扣。

(三)进一步抓好饲草饲料生产及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利用我县丰富天然牧草地、退耕还林地、撂荒地和农作物秸秆资源,抓住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以及国家对农民购买牧草加工机械实行补助的机遇,狠抓人工种草和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

(四)狠抓渔政管理,加强水产资源保护。抓好休渔、禁渔期工作,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增殖水产资源。坚持以打击电、毒、炸鱼等专项整治活动为重点,保护渔业资源。落实水上安全责任,确保渔业生产安全。充分利用稻田资源、河流资源大力发展青田渔养殖和冷水鱼养殖。

(五)狠抓“肉牛、肉羊、大鲵”三大产业建设。根据资源优势,结合实际,切实加大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加大投入,把抓好“肉牛、肉羊、大鲵”三大产业作为全县今后畜牧业发展的主攻产业,从发展育肥场、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着手狠抓三大产业建设,确保今年新增发展肉牛10000头,肉羊10000只、大鲵10000尾。

(六)突出抓好畜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一是加快畜禽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以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为抓手,重点对畜禽粪污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等方面进行标准化改造。选择一批生产条件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养殖场,开展标准化养殖示范。二是抓好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在巩固完善好现有标准化养殖小区的基础上,结合茶区、林果区、蔬菜生产基地建场(小区),按照畜沼茶、畜沼果、畜沼菜等生态循环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各类畜牧养殖小区。三是抓好畜禽养殖污染源头控制,推进健康养殖。认真开展畜禽养殖场登记备案。加强与环保等相关部门的联系,积极推进畜禽养殖环境评价。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畜禽养殖场严格执行环保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制度。

(七)突出抓好畜牧龙头企业发展,提升畜牧产业化发展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资金与人才从事畜牧业养殖、新建畜产品加工企业。强化对畜牧龙头企业的跟踪服务。加大对现有龙头生产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壮大生产规模。加大畜牧业对外开放力度,引导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多角度、深层次开发新产品,创立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发展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切实加强对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扶持和服务,完善机制,规范运作行为,健全组织形式。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组织形式,不断完善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八)狠抓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桴焉乡“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扶贫养羊项目和班竹乡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养羊项目建设以及项目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按时顺利验收。切实抓好庙塘镇、土坪镇、市坪乡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养羊项目建设,同时抓好2011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石漠化治理种草养畜等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加强对项目建设计划执行情况、资金使用和管理、建设任务完成情况、项目管理情况的督查,及时纠正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和问题,确保项目投资发挥其应有的效应。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畜牧工作,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发展机制,将目标责任细化、量化,分解到单位,落实到人。各有关单位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通力合作,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二)落实惠农政策。县财政、发改、扶贫、畜牧等部门要加强沟通、衔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确保惠农政策按照规定及时足额落实到位。落实好中央、省、市、县人民政府政府已出台的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各项政策性措施。

(三)强化责任落实。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监管等重点工作,组织签订动物责任书;建立健全动物防疫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动物防疫责任溯源问责,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畜产办要加大监督,确保各项动物防疫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四)强化宣传培训和技术信息服务。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发动,加大技术培训。建立畜牧技术人员技术信息服务机制,落实技术信息服务责任制,切实加强畜牧渔业技术指导和技术推广,及时传递新技术信息,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应用,引导和鼓励规模养殖场(户)发展健康养殖,推广标准化养殖模式。引导养殖者按照市场要求组织生产,大力宣传规模养殖、发展畜牧生产的做法和成功经验,不断增强养殖者的积极性,促进畜牧生产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