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体性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08:13:17

学生主体性

学生主体性范文篇1

1.教学活动中的德育功能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活动和交往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功能。首先,教学活动中师生交往是最严密的、目的性计划性最强的交往。课堂教学是神圣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它是一个整体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其次,它所使用的教材具有很强的教育性,这使得教学本身充满了教育性,真正领会并贯彻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就会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同时,通过教学过程的严格训练,培养学生刻苦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学科知识的规律性、严谨性,学习的氛围,都是隐性的教育因素。尤其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育者——教师的人格魅力,高尚师德,他的言谈、举止、穿戴、情感(特别是对学生的情感)、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都将给学生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以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2.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教学活动包含三个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内容和方法。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将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完成认识性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教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与“听众”。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使教学本身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它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有着巨大潜力的人的存在。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课堂教学目的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识方面的发展。我们应该提出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完整的人的教育,把学生看作是活动的主体,调动其积极性及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好学、会学,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情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能力等等。这一切虽不是一节课上能够完成的,但必须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每节课来实现,将其渗透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才能体现出育人的本质。二、课堂教学应定位在育人高度

1.从育人高度看课堂教学的德育过程

如果我们能把课堂教学活动定位在育人的高度,真正把它看作是德育过程,我们就会自觉地将学生看作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一个人只有作为主体,独立自主地支配自己的意识和活动,才可能是有个性的人。弘扬人的主体性,就是要发扬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创造性。文同志在《素质教育与人的发展》一文中谈道:“促进人作为人而不是作为工具的发展,促进受教育者独立人格意识与生存能力的逐步形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性要求。无论是‘建设者’还是‘接班人’,他们首先都是人,不是知识的容器,也不是被动的任由教师去捏塑的泥巴。只有抓住学习者作为人的全面主动发展,才算是抓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精髓所在。”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按既定目标去培养人,那就要求教育者要设法激活学生的内部动机,使他们感到自己的不足而自觉地去求足。教育人的艺术就是使教育者的意图由受教育者自己提出并转化为自己的要求,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受教育者自我教育。

2.站在育人高度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就必须具备如下的学生观:学生是资源主体,是未开发的富矿,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别差异的活生生的人。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先天禀赋,它是学生的资源基础,这个基础决定其可以被开发成才。学生之间又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表现在接受教育的不一致性。社会对人才要求是多样的,教师就要注意扬每一个学生之长,避每一个学生之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只要条件具备,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学生是有发展权利的和需要理解尊重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生命力,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有自尊心,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学生生命力的表现。如何使学生处于主体能动状态是使他们生命火花迸发出来的基础,而学校的问题常常是忽视了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学校要为学生这个资源主体创造适合其开发生长的条件。学生的主要经历是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就是这个资源主体开发的中心活动,提高学生主体素质是围绕教学活动开展的。

辽宁省特级语文教师魏书生可以说是成功地开发了学生资源主体的光辉典范。他从教育对象,从人的整体性出发,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把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他的语文课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课,而是一个“大语文”。他站在培养21世纪人才的高度,使整个社会和课堂息息相通,他把教育学、心理学、信息论、控制论引进课堂,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他加强了德育、智育、体育的互相渗透和影响,加强各科教育之间的横向联系,贯穿在“知情行恒”统一的过程中,形成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自学能力等一整套新的教育方法,使语文教学进入一个新天地。而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民主和科学。他尊重每一个学生,他用民主的方法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之间架起了一座可以自由来去的桥梁,在学生的心里培养了一个终生相伴的老师。他把学生看作是自己教学的助手,充分调动起他们的自主意识。他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为己任,他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博大精深的知识功底影响和教育着自己的学生。

学生主体性范文篇2

素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挑战,也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能够实现从传统教育向主体性教育的一种转变。主体性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应用到课堂上和日常生活中。主体性教育能够得到很好地贯彻与学校、任课教师的培养和教育分不开,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教育是终身体育习惯培养的基石,下面将对主体性教学的内涵与特定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小学课堂教学中,主体性发挥的方法与策略。

2.主体性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2.1主体性教学的内涵。主体性教学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引和教育下,表现出一种能够独立的对问题进行思考,对困难进行解决的一种功能特性,具体可以表现在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主体性教学最本质的目的就是要确保学生在课堂教育中的主体位置不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在达到教学目的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人格,对不同的学生实行因材施教,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完成课堂的知识的学习。主体性教学能够让每一个学生更好的培养自信心,更好的学习知识,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2.2主体性教学的特点。学生是课堂学习的发展的主体,在课堂上学会知识是学生的根本任务。在体育课堂中实施主体性教学,首先要确定学生是学习主体,围绕此目标,教师进行备课,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设置。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锻炼的能力,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培养,因材施教,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得到锻炼。在现代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体育精神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体育精神的树立和体育能力的培养比学会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技巧更为重要,主体性教学就是从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体育精神入手,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帮助学生不仅仅学习体育知识,更是主观能动性的学会认识体育、了解体育。在体育课堂上,落实主体性教学也是加强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一种表现。

3.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学的几点建议

3.1创设情境,让学生当主角。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单纯的听教师教授知识,与教师的互动也较少,尤其是在体育课堂上,这种现象更为明显。主体性教学就是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到调动和辅助作用。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相应的情景,让学生成为主体。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需要与教学任务灵活这设置课堂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就能更好的参与到课堂中。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秩序井然,课堂气氛热烈。3.2给学生以自主的空间,教会学生学会求知。在体育课堂上,学生的想法和认知应当占据主导地位。如果体育课堂上,只是教师一直在讲授知识,学生参与度较低的话,学生就不能很好的体育教师教授的体育训练方法和要点。整堂课也会变得死气沉沉。所以为了更大程度的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的特点,教师可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指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时间,完成在课堂上想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把握住两点,第一是教学前,可与学生共同确定学习的目标和学习的内容,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是培养学生在课堂上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教师对学生起到指导作用,但整个的学习过程要学生独立自主的去完成。这样,才能给予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3.3巧妙运用教学语言,增加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在体育教育中,因学生的个体的不同差异,学生的体育能力也不同,对于相同的体育训练,有的学生表现的突出,有的学生对于训练内容的完成度可能并不是特别好,这是由学生的自身素质决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不能按照同一套标准去要求,对于训练效果并不理想的学生,应当多鼓励,多指导,而不是批评、呵责。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巧妙的运用教学语言,增加学生课堂学习的灵活性,即针对不同学生,按照学生的特点和个人爱好设置多种教学内容。3.4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果。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对学生而言,当其在学习上取得进步,解决问题时得到老师的肯定赞许,他们便兴高采烈,心情愉悦;反之,他们兴致索然。成功,像一支兴奋剂,让学生能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能不断激励他们积极进取。所以教师要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尽可能多的尝试成功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体育教学与普通的文化课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实际操作,反复练习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掌握体育技能。主体性教学方法把三分理论与七分实践的教学方法融为一体,以讨论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代替填鸭式教学,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在实训中理解理论知识原理。

本文从对主体性教育的内涵和本质出发,介绍了体育教学中需要主体性教学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主体性发挥的策略和方法,本文的阐述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参考文献:

[l]景财.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J].学周刊,2016(3):156-157.

[2]赵军.小学体育教学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7(4).

学生主体性范文篇3

1.德育活动设计的成人化。德育活动目标在于学生道德养成与践行,因此,只有当学生作为德育活动主体参与活动时,德育目标才可能达成,活动的功能才可能发挥。而当前许多德育活动都是由教师或德育工作者根据社会价值取向与教育目标设计的,学生是被规划和实施的对象客体,而不是活动主体。这种成人视角设计的德育活动有其合理性,它有力地确保了社会本位价值。然而正因此压抑了学生的个体本位价值。它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内在发展需要,忽视了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这些由校领导、班主任教师设计的活动,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按照活动设计进行,导致学生参与活动兴趣不高,把它作为一项“任务”去草草完成、敷衍了事。

2.德育活动内容的空洞化。一般来说,德育活动是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规划,将活动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抽离出来,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而且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大为迥异。加之德育活动基本上是由教师主导,德育内容源自成人社会化视角,使得活动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经验世界。因此在学生看来这样的德育活动内容空洞、脱离实际。比如,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一向是学校德育活动的重点,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三观”的养成与践行,这符合了社会本位价值取向要求,而个体文明修养、思想品行、社会公德,这些真正与学生为人处世密切相关的个体需求培养却比较缺失。换言之,当前学校德育活动内容较为忽视个体价值取向的要求。

3.德育活动形式的制度化与表演性。学校有一些常规性德育活动,如班会活动、升旗仪式、团队会活动、宣讲报告会,还有每逢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而开展的特定活动,如“3.5学雷锋日”等等。这些活动有其固定步骤和程序,长期以来形成了制度化的活动形式,这就保证了学校德育工作在一定时间内有序化、持续性开展。但是日益制度化的活动形式呈现出陈旧呆板、封闭僵化、缺乏新意等弊病。呆板枯燥的德育活动不能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难以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另外,德育活动也表现出“表演性”。一方面是对学校组织者而言。在中高考的指挥棒下,学校承担着升学的重压,不少学校把全部精力放在知识教学上,德育工作被边缘化。但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各种检查或指示,德育活动便被学校当作“任务”或“表演”去组织开展,一旦完成“指定动作”,便又立刻回到教学的轨道中去了。另一方面是对活动的参与者而言。学生活动本来应该是自由轻松的,但是制度化的德育活动有其严肃的规训和约束力,无形中给学生某种束缚和不自由之感。因此,当学生对这些德育活动不感兴趣却又必须参加时,就往往采取表演的心态在形式上“听师由命”地完成“演出”任务。结果活动完成后往往了无印象。

4.德育活动价值追求的矛盾性。德育活动是由教师精心设计安排,体现了成人化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要求,开展德育活动是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价值规范,培养其良好的德行修养。换言之,德育活动寻求学生品德发展,然而,学生参与活动的情感体验和心理状态却被往往被忽略。不少学生感到德育活动很枯燥没意思,由于被迫参加,便应付了事。这样德育活动流于形式,成效自然低下。这就是德育活动价值追求的矛盾性,即发展性和情感性的矛盾。德育活动追求学生品德发展,实施规范化、体制化的德育活动,但是作为活动主体却需要积极的心态和情感体验介入活动,否则难以取得良好德育效果。这种矛盾性实际上体现了德育目标与德育手段的分离。这就是说,德育活动成了达成德育目标的手段,德育目标外在于德育活动过程。可事实上,德育活动过程本身也就是德育目的。在德育活动中,没有道德主体自由的、积极的心理情感投入,如何能形成其积极的道德情感和自觉自由的道德行为能力?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始终坚持“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其实就是教育的过程,除教育自身外别无目的。因此,德育目的就在德育过程本身。德育活动价值追求的发展性与情感性看似矛盾,实则应该是统一的。

二、德育活动中学生主体性缺失的主要原因

如前文所述,德育活动从设计、组织到实施基本上一个非自主过程,表现为学生主体性的全程缺席。学生在德育活动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谈何培养学生独立自由的道德行为的能力?这样德育活动不但是低效的,还可能是负效的。因为长此以往无疑会削弱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甚至形成虚伪人格,这与德育活动的初衷背道而驰。究其原因,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既有教育观念的因素,也有现行德育活动机制的因素,还有学生自身的因素。

1.教育观念的因素

传统的教育观认为(制度化的)教育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教育必须满足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要求,因而教育目的就在于培养各类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求人按照现实社会主流价值标准、人才素质规格和角色要求来塑造自己,从而在人与社会之间建立起一种适应性关系和认同性关系。在这里,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被忽视,社会发展需要成为绝对主宰,人的内在发展需要则处于从属地位。整个教育变成一部人才规模化生产的大型机器,学生在教育的流水线上被组装成一个个符合社会规格要求的“产品”。学生生动鲜活的个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被修剪甚至被抹杀。这种教育强调统一化、规格化,与此相适应的教育方式必然是机械的、呆板的、灌输式的、成人化的,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长期处于被规训和被压抑的状态。

2.德育活动机制的因素

长期以来,德育活动是从教师根据既定的德育目标和成人意愿来设计的,德育活动从设计到组织实施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过程。德育活动的内容多是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理想信念教育等比较宏大的主题,实施起来有其制度化的仪式和程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世界相脱离,内容空洞,形式呆板,缺乏新意。学生参与活动就好,不需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发表意见也不会被重视。大部分德育活动学生被强制性要求参加,基本没有自我选择的余地。这种德育活动机制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使其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3.学生自身的因素

应试教育以考试为中心,学生在校的主要学习生活紧紧围绕知识教学和考试进行,题海战术的反复训练日益麻木学生心灵。应试教育忽视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不断禁锢着学生的主体性,造成学生主体意识淡薄。另外,学生长期在应试教育的酱缸里浸泡,心灵也不知不觉中熏染出一丝功利主义的色彩。由于繁重的学习压力,当前大部分学生对德育活动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远不及语数外等知识学科课程。学生虽然天性好玩,但是习惯性地把教师要求参加的德育活动视为一项任务、一项“作业”。一提到德育活动,就想着尽量快点完成,留下更多的时间给知识学习或者能真正给自己带来乐趣的课余娱乐活动。

三、德育活动中学生主体性发挥策略

德育活动中学生主体性的缺席极大影响了德育工作效率,难以有效达成德育目标,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问题成为当前德育活动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1.树立学生为活动主体的德育观念

现代研究认为,德育活动具有真实情境体验的特性,学生是道德活动的主体,也是道德实践的主体。学生只有在道德活动中呈现能动的、主体的、独立的心灵状态,才能养成自由、独立的、主体的道德实践。强制的、灌输式的、空洞的、虚假的、分离的德育活动不可能培养出积极的、自由主动的道德实践主体。作为德育活动设计教师,首先要转变德育观念,真正把学生当作活动的主人,充分尊重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个性和兴趣爱好,顺应其自我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要明确学生主体性发展既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手段,也是德育目的。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大力引导、鼓励学生争当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始终保持自主、自动、自觉,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思考和抉择,培养道德实践的能力。

2.改革现行的活动开展机制

当前德育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全过程主要由教师单方面控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活动开展机制。这种机制僵化封闭、不够灵活,容易脱离群众基础、脱离学生经验世界。为此,在德育活动设计上,不能只由教师单方确定德育活动主题,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根据活动目标,由师生双方共同商讨活动主题。在活动内容上,不再局限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应从学生学习生活中发掘问题。如针对学生爱虚荣,好攀比的心理,可以设计“学校是否要统一着装?”“今天还需要艰苦朴素的作风吗?”等辩论活动主题。针对家庭两代人的沟通问题,可以开展“我和父母谈谈心”等德育活动。由师生共同确定的活动方案,从学生生活实际中发掘问题,更能激发学生活动兴趣,使学生陶醉其中,从而更好地促进品德养成。在活动形式上,不可一成不变、固定僵化,可以开放、灵活多样地开展。例如,就两代人的沟通问题,可以采取书信、微信、茶话会、演讲会等多种形式开展。从活动追求上来说,要让学生自由自愿,要关心学生的情感反应和情绪体验,不要让大部分学生感到活动的无趣和厌烦。要让学生既沉醉于活动的愉悦和忘我状态,又能体验德育情境的真实性和严肃性。

3.建立有效的活动激励机制

学生主体性范文篇4

摘要:研究性学习比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只有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正确实施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中的主体性包含了选题的主体性、研究过程的主体性和评价的主体性。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主体性选题研究过程评价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能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人,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素质教育的核心和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传统的以传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和以接受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所无法完成的。研究性学习就是适应这一形势而产生,并在全国迅速推广的。在实践中,关于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怎样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应遵循哪些原则等问题正被热烈地讨论着。笔者认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征。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者由传统教学中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探求者。更重要的是研究性学习不仅在于获得问题解决的结果,更注重学习创造性和主体性的人格培养。换言之,研究性学习是主体性教育的最高境界,而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

一、课题选择和组织的主体性

确立课题的实质就是发现问题。确立课题是研究性学习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一般说来,事物的论证过程有三个阶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而长期以来,人们似乎单单把目光投向后两个方面,因为他们认为分析能力和解决手段是表征能力的最佳方面。然而他们却忽略了这三个论证过程有一个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没有“发现”哪来的“分析”,又哪里来的“解决”?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忽略了“发现问题”这一重要环节,因而制约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而研究性学习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缺陷,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但在目前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中,不少学校往往采取教师提出课题,由学生选择的办法,这在研究性学习剐剐开始启动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但我们不能局限于此.还应该允许学生从自身出发提出课题。因为在教师提供的有限课题中进行选择,限制了学生的思考范围,学生的自主性并不能充分发挥。没有了自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无法凸显,兴趣也就大打折扣。缺少了兴趣,学生追求的也只能是为完成任务的结果了,这样势必背离研究性学习的主旨。

因此在选题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以选题的充分的自由。学生既可以选择教师提供的、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也可以从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中自行确定课题。作为教育者特别应该鼓励后者。

那么,怎样才能促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呢?

1.创设问题情景,形成学生发现问题的沃土

首先,开设各种讲座,拓展学生的视野。比如开设科普讲座,引导学生探究身边事物的科学原理;介绍学校周围或所在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探讨自己的学习、生活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其次,注意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惟书、不惟上,客观介绍本学科的学术进展,敢于怀疑教材上现成的结论和权威的观点。教师要允许学生怀疑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不搞一言堂。再次,经常组织讨论、辩论,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学生形成的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推动学生找到有价值的、有可行性的课题。

在指导学生选题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提供的是问题情景而不是课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才是成功的指导。

2.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使学生有充分的思考余地

问题情景的创设,仅仅为学生产生问题提供了条件,学生能否产生问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作保证。只有给学生充分的酝酿时间才能产生和发现问题。在这个时间内,学生需要相互交流,查阅文献资料,形成一定的研究假设,考虑研究所需的主、客观条件。但是目前有相当多的学校,为了迅速地显示研究性学习的效果,急功近利,要求学生必须在短期内完成课题。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不可能完全自主地确定课题,只有选择教师提供的课题。这样的研究性学习从一开始就背离了其初衷,背离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3.实行动态管理,允许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改变课题

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发现了与原课题相关的另一问题,他们要放弃原来的课题,来研究他们发现的新问题。这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应该受到鼓励的。因为,这样不但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思考,而且可以促进课题的升华,使研究课题更有价值,更符合实际。不过也要教育学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课题的变更,防止心猿意马“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不良倾向。

二、研究过程的主体性

研究性学习突出“研究”二字,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在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结构中,学生的主体性是很难充分发挥的,因为传统的课程体系中教学目标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学生不能选择学习内容,也无法选择学习的深度,更无法决定学习的时间。而研究性学习则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这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甚至只是合作者,在这里,学习什么,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由谁来指导,都可以让学生选择。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体。在研究实施过程中,如何才能保证主体性原则的贯彻呢?

1.了解学生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所积累的知识为基础的。只有从原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才能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作为指导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这是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逻辑起点。有了这些就可以进一步判断学生容易做到什么,不容易做到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具体的、有效的指导策略和计划。否则,这些都会使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受到限制。

2.耐心等待

在学生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过多干涉甚至包办来代替,而要善于“等待”。“等待”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与学生共同活动,不断地、深入地观察学生,搜集学生有关的问题和信息,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出现的问题,只有在学生提出指导的要求时才进行指导。教师通过等待观察,可以使学生增加理解的机会,把握理解的具体线索和方法。

3.鼓励学生

在研究性学生中,教师的鼓励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至关重要,不论是在学生成功时或失败时,不论是在顺利时还是困难时,都要采取鼓励的态度,因为鼓励可以给学生增加精神动力。在指导过程中要特别鼓励学生探索新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对于新的问题,即使最终并没有研究出什么结果,其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学生从中获得的感受和体验是以前任何教学活动中所无法获得的。

三、评价的主体性

学生主体性范文篇5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普遍出现了教育民主化的浪潮,为摆脱高等教育出现的财政危机、学生来源危机、质量日益下降危机、公众信任等多重危机困境,美国等西方国家着力进行高等教育的改革,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不同天赋、目的、个性学生的多样化需要,让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负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成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民主化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美国大学模式基本上引领了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代表着大学组织发展的方向。

二、理念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每个人先天素质的差异性,所处环境的不同,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个性;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不同,学习在客观上也存在个体差异性;作为现在教学组织基础的班级授课制在照顾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上先天不足,致使很多学生的学习不是从自己现有的基础和自身的需求出发,结果导致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有的“不愿吃”,有些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入口”。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管理模式,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从哲学上看。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从事自觉的活动,驾驭人自身的发展,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能动地改造世界。教育活动必须让学生以其自身发展的主动意识参与全过程。让学生在接受外部影响的同时,主动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促进多方面素质的提高。从心理学上看,教育实践和研究表明,学习的基本因素是有两大系统构成的。一个是认知系统,主要体现在智力因素上;另一个是情意系统,主要体现在非智力因素上。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主动权基本上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有赖于价值观的确立和反复的训练。从教育学基础上看,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和修身的观点,除了强化课堂书本知识体系的学习之外,应尽可能搭建类职场环境平台,站在他们前面引导,站在他们旁边辅导,站在他们后面督导,促使他们当好教育和学习实践活动的主人。建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大学学生管理模式,在教育过程中时刻要以学生为中心,每一个环节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为直接目标,搭建系列化的类职场活动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平台

我们提出“学生主体性”的管理模式,并不是以往的工作不重视或者不强调学生主体,相反,更加突出的高举学生主体性的旗帜,据此探索管理育人最优的实现途径,更好的服务教育教学培养活动。在实践这个理念过程中,核心的是必须建立一个可操作的、便于落实为教育教学实践的平台体系,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高度融合。(一)环境育人建构平台。1.公民意识培养:在校道、操场、草坪等等校内公共场所划分各学院文明责任分区,以班组为单位“领养”管护,倡导环保理念,美化校园环境,提升文明素养。2.人文素质大讲堂:邀请各方名家,持续开展各类人文与科技知识讲座,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3.党团活动:党支部组织生活(民主生活会、党员评议、支部活动等)、组织推优,指导团支部、班委会开展班团活动,协助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等。党员与团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发挥党员和优秀团员在学习、工作、活动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优良校风、学风。(二)个性发展与个性兴趣发展展示平台。1.心理健康教育:朋辈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课程开设、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发展辅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实施心理危机“三预”工作。2.科技文化艺术节:以科技创新着眼点,注重学生实践能力,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生艺术思维和人文素养,发挥激励和表彰功能推进高水平项目的突破。3.校园晨读:面向新生,以晨读为途径,以班级(组)、自主学习团队等为实施对象,以英语、文学、传统文化经典为诵读内容。倡导早起习惯,克服贪睡陋习,服务课堂教学,锻炼语言表达能力。4.各类文体活动组织、协会:完善学校各类体育运动、艺术协会组织规程,强化学生自主管理与自主活动,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三)专业知识学习支持平台。1.自主学习团队:根据考研、考证等各种不同的显性需求,成立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的各类自主学习团队,使之成为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组织单位,一个资源共享的帮扶平台,提升学生互助式、自主式学习能力,实现学生显性目的。2.学习支持中心:以专业导师、职业导师、学生志愿者为主体的学业咨询支持机构和资源服务中心,服务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业发展、职业发展。(四)通用能力开发平台。1.通用能力与素质拓展项目:通过应用文写作、读书协会、计算机信息处理大赛等,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等能力。2.挑战杯、数学建模等各类竞赛:招标相应的团队,组织不同届别的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定期举办的赛事,以赛促学,提升学校形象。3.核心能力训练团:以学生职业发展为中心,有针对性地培养培训学生适用于各种职业和岗位变换的职业核心能力,服务于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全校分层推进。(五)职业意识养成与职业规划平台。1.专业前瞻行动计划:面对新生,在入校伊始就明晰本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和职业定位,确立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积极性是大一新生第一学期的活动重心。从迎新开始组织,建立学生的学校认同、专业认同、发展认同。2.职业规划大赛:主要面向二三年级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和职业志向进行比赛形式的自我规划和定位,提升就业指导客观效果,结合国家和全省比赛,以赛代学、以赛代训,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3.职业发展综合课程:整合“三课”主体内容,加强学校针对性,突出应用性,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一体化,强化职业意识养成效果,提升思想道德、文明意识的职业性向。(六)创新创业与社会实践体验平台。1.大学生创业园:利用创新创业园面向全校筛选科技创新、创业项目,组织创业团队,实操实练激发创新意识。2.校园模拟市场:面向全体学生,服务大学生创新科技园项目筛选,激发创新意识,锻炼创业能力。3.寒暑假社会实践:整合既有的实践项目,形成特色和品牌,锻炼学生自我。4.校园勤工助学岗:拓宽助学渠道,规范申请、招聘、最终确定的环节和过程,发挥教育功能,建立学校认同,服务学校发展,勤工助学管理实践教育化,让学生借此熟悉就业求职和招聘的相关环节。

参考文献:

学生主体性范文篇6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入学的孩子,对学校生活怀有浓厚的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孩子的学习兴趣渐渐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再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就成为一句空话。可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阅读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短、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故事、儿歌、图画等不同形式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喜欢阅读,从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如在学《影子》一课,先让学生在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的变化。再让学生说一说影子的特点,使学生感同身受。产生对儿歌的兴趣,主动去阅读儿歌,体验儿歌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使学生尽快走进文本。

二、改进学习方式。体现学生主体

1.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虽然引导学生读懂了文本。却不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限制了他们创造思维的发展。所以在语文课堂中要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给学生一定的学习空间,把自主选择权交给学生。如在学《四季》一课时,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认真朗读。在全班交流读后感受。这样既重视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又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2.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中提倡小组合作学习。首先给小组确定一个目标。如学《小松鼠找花生》时,我提出这样的学习目标:(1)我会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可自由读、大声读、合作读等;(2)我会问:在小组内提出不理解地方,共同交流解决;(3)我会讲:把你读文后的感受讲给小组伙伴听。学生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自觉地给自己的小组提出学习目标,使每位学生都成了课堂的主人。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鼓励质疑问难。培养思维能力

1.消除心理障碍,使学生敢问。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采用的是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这样教学,压抑了学生好问的天性,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使思维处于懒惰状态。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消除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改变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一旦学生提出了问题,无论质量如何。教师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作出合理的评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产生成功感,而敢于大胆提问。

2.教给质疑方法。使学生善问。“授人于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要使学生善问,必须“教人以渔”。课堂上,学生有时提出的问题抓不住要领;有时提出的问题太简单。没有价值;有时冥思苦想提不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质疑。如(1)读题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2)读文质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质疑,促进学、思、疑、问、悟的结合,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教《阳光》一课,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说阳光比金子还宝贵?”这个有思维强度的问题,通过读书思考。联系前面讲到的“有了阳光树更高了,禾苗更绿了,小河成了长长的锦缎了”,学生就能体会出阳光的宝贵。(3)学后质疑。在学完课文之后,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再质疑.启发学生从课文内容,字词方面提出不同的看法。

学生主体性范文篇7

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它是以一定的思想品德为目标,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和的活动过程。没有活动就没有德育,活动使主客体发生联系。在学校,活动是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感染的过程。活动是德育的生命。

我们过去对于校园中德育活动范畴的熟悉经常陷入一种误区,以为它仅指那些课堂教学以外的专门组织的有很强政治性的活动,比如升国旗、听报告、学雷锋做好事等等。这些确实是必要的德育活动,但假如仅限于此,那我们实际上就等于放弃了德育活动的最主要的形式——课堂教学。学校中师生最基本的交往活动就是课堂教学,一个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假如德育活动不和学生的主要实践活——课堂学习相结合,就难以实实在在地按教育者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这恐怕也是我们过去德育活动缺乏实效性的症结之一。

一、教学活动就是德育活动

1.教学活动中的德育功能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活动和交往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功能。首先,教学活动中师生交往是最严密的、目的性计划性最强的交往。课堂教学是神圣的布满生命活力的,它是一个整体的师生相互功能的动态过程,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其次,它所使用的教材具有很强的教育性,这使得教学本身布满了教育性,真正领会并贯彻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就会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熟悉社会熟悉自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同时,通过教学过程的严格练习,培养学生刻苦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学科知识的规律性、严谨性,学习的氛围,都是隐性的教育因素。尤其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育者——教师的人格魅力,高尚师德,他的言谈、举止、穿戴、情感(非凡是对学生的情感)、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都将给学生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以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2.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功能

教学活动包含三个要素摘要: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内容和方法。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将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完成熟悉性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教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和“听众”。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使教学本身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它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有着巨大潜力的人的存在。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课堂教学目的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熟悉方面的发展。我们应该提出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完整的人的教育,把学生看作是活动的主体,调动其积极性及学习喜好,使他们乐学、好学、会学,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情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能力等等。这一切虽不是一节课上能够完成的,但必须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每节课来实现,将其渗透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才能体现出育人的本质。

二、课堂教学应定位在育人高度

1.从育人高度看课堂教学的德育过程

假如我们能把课堂教学活动定位在育人的高度,真正把它看作是德育过程,我们就会自觉地将学生看作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一个人只有作为主体,独立自主地支配自己的意识和活动,才可能是有个性的人。弘扬人的主体性,就是要发扬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创造性。文同志在《素质教育和人的发展》一文中谈道摘要:“促进人作为人而不是作为工具的发展,促进受教育者独立人格意识和生存能力的逐步形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性要求。无论是‘建设者’还是‘接班人’,他们首先都是人,不是知识的容器,也不是被动的任由教师去捏塑的泥巴。只有抓住学习者作为人的全面主动发展,才算是抓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精髓所在。”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按既定目标去培养人,那就要求教育者要设法激活学生的内部动机,使他们感到自己的不足而自觉地去求足。教育人的艺术就是使教育者的意图由受教育者自己提出并转化为自己的要求,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参和的积极性,引导受教育者自我教育。

2.站在育人高度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熟悉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就必须具备如下的学生观摘要:学生是资源主体,是未开发的富矿,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别差异的活生生的人。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先天禀赋,它是学生的资源基础,这个基础决定其可以被开发成才。学生之间又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表现在接受教育的不一致性。社会对人才要求是多样的,教师就要注重扬每一个学生之长,避每一个学生之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只要条件具备,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学生是有发展权利的和需要理解尊重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生命力,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有自尊心,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学生生命力的表现。如何使学生处于主体能动状态是使他们生命火花迸发出来的基础,而学校的新问题经常是忽视了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学校要为学生这个资源主体创造适合其开发生长的条件。学生的主要经历是参和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就是这个资源主体开发的中心活动,提高学生主体素质是围绕教学活动开展的。

辽宁省特级语文教师魏书生可以说是成功地开发了学生资源主体的光辉典范。他从教育对象,从人的整体性出发,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把德育过程和智育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他的语文课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课,而是一个“大语文”。他站在培养21世纪人才的高度,使整个社会和课堂息息相通,他把教育学、心理学、信息论、控制论引进课堂,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他加强了德育、智育、体育的互相渗透和影响,加强各科教育之间的横向联系,贯穿在“知情行恒”统一的过程中,形成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自学能力等一整套新的教育方法,使语文教学进入一个新天地。而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民主和科学。他尊重每一个学生,他用民主的方法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之间架起了一座可以自由来去的桥梁,在学生的心里培养了一个终生相伴的老师。他把学生看作是自己教学的助手,充分调动起他们的自主意识。他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为己任,他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博大精深的知识功底影响和教育着自己的学生。

学生主体性范文篇8

关键词:主体性;体育教学

对师生关系进行阐述,是由于对师生关系的研究是主体性体育教学中争鸣的热点中的热点,对师生关系的研究也是对主体性教学进行研究的完善,到目前为止,对师生关系的研究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教学三体论

此观点认为,在体育教学中要处理的是体育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之间的“三体问题”。教师和学生在对环境的关系上都是认识的主体,但是他们又彼此发生认识论上的关系:体育教师要对学生施加影响,就要把学生当作认识客体来研究,而自己则在对学生的关系上成为认识的主体;与此同时,学生也在不断地了解教师,这使学生就成为认识的主体,而教师则成为认识的客体。在这两者的关系中,教师是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中心人物,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体育教师要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接受自己施加的影响,就要使学生充分发挥其自主、能动作用。

二、主导主体说

这种观点认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是教主体性体育教学研究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统一。学这个主体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这个主导是对主体的学的主导。既然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必须是能动的、主动的、独立的活动,教师包办代替不了,那么学生作为认识主体,则需要自己做主。应该说,教师为学而存在、为学服务的。否则,教师的主导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据和意义。教师主导作用必须也必然有一个落脚点,这个落脚点只能是学生的学习。因此,单从学习这个角度来观察,学为主体是毫无疑义的。即使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统一起来观察整个教学,学生也是主体。

三、复合主体论

这种观点认为,整个体育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所组成的。教师与学生虽然存在着认识与实践水平的差异,但都是具有认识与实践能力的人,因此共同构成教学的主体。教学主体就是由教师与学生所共同构成的复合主体。这种复合主体内部的矛盾运动体现为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对立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地位是不同的;统一是指他们都是具有认识与实践能力的人,因而都属教学主体。他们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各自的角色地位是相对的,而作为主体来完成这种活动则是对的、共同的,由此构成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运动,这种统一实际上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特征。人作为教学主体,无论以什么形式出现,其主体性和主体地位,并不具有绝对单一和固定不变的意义。按照不同的条件和场合,可以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转化,或者一身而二任。

四、双主体论

这种观点认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双边过程,就参加者来说,教学过程的主体,不仅包括学生,而且包括教师,是双主体而不是单主体。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两者间并不构成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当这两个主体间发生联系时,其表现出来的不是两个主体的抗衡,而是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则是教的对象、教的客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则同教学内容一样都成为学的对象、学的客体。在对师生关系的争鸣中,还出现过教师单主体论、学生单主体论、轮流主客说、教学主体的滑移位错说、否定主体论等观点,之所以出现对师生关系的主客问题争论不休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一下近年来发表的几百篇、部论文及专著的论点、论据和论证,就不难发现:这些论争是从不同的立场和出发点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分析的,当然会得出不同的答案。

第一种观点的教学三体论因其主张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都是主体,故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错误的。第二种观点是主导主体说,这一命题是对教师单一主体和学生单一主体两种主张加以折中和修正的基础上形成的。第三种观点是复合主体说,这种观点承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双主体,无疑是正确的。但谈什么主体性和主体地位并不具有绝对单一和固定不变的意义,或者体育教学的参与者一身而二任,从而把师生关系抽象化,无法使人洞彻其深刻的内涵,更无法将其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以指导教学。第四种观点双主体论,用分离“教”和“学”来解释“双主体”,则造成这样一种局面:在教的过程中出现“教师中心”,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学生中心”,整个教学过程作为教和学的叠合,就有“两个中心”,难免会出现,甚至是经常出现“两极相反”的不协调现象。

教和学只能从思维上加以解析,实际上是不可能分离的。任何教学活动一开始,就不会有教和学的先后更替,而是同时发生的,教伴随着学,学伴随着教。这种互为主体的解释,实际上是把教和学作为两条平行线,而无法找到两者的祸合点。

五、结语

在体育教学领域,对于师生关系的研究,迄今共形成以下四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教学三体论(二)主导主体说(三)复合主体论(四)双主体论。本文在对师生关系在综述及评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主体性体育教学是指体育教师通过引导、启发学生内在的体育活动需求,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体育教学情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体育教学活动,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与实践的主体。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一种共识性的完整的主体性体育教学理论。它是一种新型的把人作为教学目的的体育教学理论;是一种凸显学生主体性的体育教学理论;是一种使体育课成为学生最爱上的、充满着成功和欢乐的体育教学理论。

参考文献

[1]王道俊.关于教育主体性问题的几点认识[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3.1

[2]洪焕珍.论体育教学中的“双主体”.山东体育科技[J],1999.3

[3]侯槽.浅谈体育教学中主体的主体性.体育科研[J],1997.2

学生主体性范文篇9

关键词:学生主体性;教学设计;教学策略

在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势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为更好地突出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主体性蓄势。那么具体到实际教学,教师应该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呢?

1更新教育理念强化两种意识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性,首先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应充分意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要让他们从以往的“要我学”改为“我要学”。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两种意识,一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二是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是自己责任的充分体现,在此基础上培养并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只有学生真正动起来,他们的主体地位才会明显,也才会真正实现学生内化。

2优化教学设计突出学生主体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不仅会让学生耳目一新,还会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认真总结,勇于对问题做出探讨和分析。因此,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主体性,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上下大功夫,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和接受程度,以学生为中心制定教学方案,凸显由浅入深的教学过程,努力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历史学习中来,让学生既能巩固旧知识,又找到新知识学习的切入点,真正实现新知识的迁移和转化。

3创新教学策略增强学生参与性

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便是展示、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过程,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敢于创新教学策略,通过设疑、讨论、学生主体活动等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性。3.1讨论交流。鉴于历史学科特点,教师可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这样学生在讨论中不仅能有效巩固知识点,还能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拓展自己的视野,增强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的同时,指导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及时地总结自己的讨论结果。大量的实践证明,通过讨论这一过程,学生不仅记得牢,还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且课堂气氛活跃,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3.2小组合作。在历史教学中,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可以适当使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一些知识面涉及较广的问题放到小组中去,让学生通过小组内的合作学习,实现课堂内的有效互动,让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碰撞,从而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3.3引导学生自学。高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和自学能力,对于一些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鼓励他们自己去分析、去总结。这样可以让学生自主发现历史的学习方法,很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古人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例如“原始社会中的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到底区别在哪儿”,如果教师让学生自己来观察、来发现的话,学生印象肯定深刻。也可以让学生画一画他们的人像,在画的同时,一定要观察二者的异同。这样学生自然会兴趣盎然,用心观察。在学生一笔一画的描绘过程中,不仅印象深刻,其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3.4学生自我总结。历史知识比较繁杂,在每学过一章或一单元内容之后都要进行梳理。为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教师不妨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学生通过画图表或建立知识树的形式,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从而完成整个知识点的建构。这个过程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总之,高中历史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性,最关键在于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在于教学设计的进一步优化,在于教师善于对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做,这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会增强,学生自主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肖亚歌.有关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调查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123~124,149.

学生主体性范文篇10

一、什么是学生的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是指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主体性是一个综合概念,既包括人的能力方面,也包括人的情感和意志方面,其根本特征是从人本体方面呈现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其中创造性是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的,它是个人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和最高层次,是人的主体性的灵魂。学生的主体性则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性。其含义也有三个方面: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是指学生要有“主人翁”思想和独立的意识及见解;主动,是指学生要有积极的心态和主动精神;创造,是指学生要有创新意识、创新品格和创新能力。

二、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经济主要是建立在生活个体主动行为基础之上的,是以生活个体(由个体构成的生活群体)参与经济竞争的积极性和效益为主要推动力的经济。从这个意义上看,市场经济就是一种以个体为本位的自主性经济。它要求充分解放个性,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培植人的主体性;它要求每一个公民都要对自己负责,人人都应当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体。没有主体意识的公民,将在社会、经济变革中被淘汰。而我们现在的学生——未来的社会主人,能否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不断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当前素质教育中的主体性培养。

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是时代的要求。放眼世界,21世纪是以知识创新和运用作为重要标志的时代,在知识经济凸显的社会中,高创新性是核心。创造是促进社会变化的动力,创造是获取竞争胜利的重要途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在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关键因素。因此,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有着特殊的使命,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摇篮。”我们应该看到,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以主体意识的培养为基础的。学生能够有独立的、有自己特色的思考本身就非常有意义,它的价值不是表现在结果上的新异,而是表现在形成思想的基础以及过程的个性方面。

加强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是对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反思的结果。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针对他们“被动学习,死板读书”的现状,强调学生应该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应该重视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学习意志的培养而提出来的。我们培养的是新世纪的建设者,我们的教育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帮助学生创造自主谦爱和朝气蓬勃的人生,教育和完善学生的主体人格。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价值观就是将学生当作听命于教师指挥下消极而被动的对象,使我们的教育走入了种种误区:在教育目的和价值取向上,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对立起来,过分注重教育适应社会的价值而忽视教育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当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一味牺牲个人价值去迎合社会需要,不重视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盲目地急功近利地跟在社会需要的后面跑。在教育的过程中,仅仅把学生当做教育的对象和客体,重老师不重学生,重传统而不重探索,重管教而不重自觉,重统一而不重多样,片面强调学生受动的一面,抹杀学生能动的一面,既压制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也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鲁迅先生曾说:“驯良之类并不是恶德,但发展下去,对一切无不驯良,却决不是美德,也许简直倒是没出息。”“中国一般的趋势,却只向驯良之类——‘静’的方向发展,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才算一个好孩子……活跃、健康、顽强、挺胸仰面……凡是属‘动’的,那就未免有人摇头。”

为此,我们迫切需要改革妨碍学生主体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主体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培养,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开发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人的主体性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通过人自觉能动活动而获得和创设的。正如法国著名作家孔巴兹所说:“未来的学校应该是培育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主人。”学校教育,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和弘扬学生主体性的主要阵地。

现代教育论认为,课堂教学是由五个要素构成的,即: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效果。在这五个要素中,最活跃的要素是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这是教师能够控制的主要变量。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应当是:以建构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为教学宗旨,突出学生参与,突出学法指导,突出启发方式,突出教会学习,突出师生情感交融等。教师应该紧紧围绕培养学生主体性这个核心,自觉地为学生的学习动安排较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在课堂上自主学习、能动学习的组织形式。

1、设置学习目标

针对学生“自我目标”缺失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在自愿、自主的基础上建立学习的目标。

(1)变“教纲”为“学纲”

从高一年级开始,师生共同学习课程标准,使学生初步了解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在识记、理解和应用方面的基本要求。

(2)了解每册教材的要点和能力培养的要求

教师抽出专门课时组织学生自己学习教材体系,让学生了解每册教材的内容、要点、重点和难点。

(3)实施“先学后教”的教育理念

教师在教学之前,把每个框题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重点和难点告诉学生,便于学生自学。

2、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创设各种情境,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去表现、展示自我,从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变“讲堂”为“学堂”

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更多的自由去学习,去讨论,不要让“教室”成为教师一个人的“专利”。

(2)开展各种活动

让学生自己组织各种社团和兴趣小组,去探索和研究问题,去新闻、出墙报、出刊物、进行社会调查和从事各种社会实践。

3、增强参与意识

学生的参与程度越高,主体性地位就越明显。针对学生“参与意识”缺失的情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积极参与的机会,调动他们内在的潜能。

(1)培养课文预习习惯

努力改正课前不预习,课堂被动听讲的弊病。力求做到“学生带着课本走向教师”。

(2)强化课文自学意识

教师讲课前要求学生自学课文,充分利用一般工具书,结合国内外时事热点等钻研课文,完成力所能及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课,以此培养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

(3)建立“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

大胆改革课堂结构,实施“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内化”过程。如:教师先提出问题,学生自学思考,发表意见,教师点拨归纳;教师印发讲义,学生自学答题,组织讨论,必要时可开展辩论,最终达成共识等等。

(4)写好每课知识小结

指导学生掌握每课内容的目的、要求、重点和难点,并把阶段知识形成结构体系;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对知识加以补充或深化,让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

4、培养良好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教。”教师要教会学生“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良好习惯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居于主动地位,成为学习的主人。

(1)培养阅读的习惯

帮助学生养成阅读报纸、收看新闻的习惯。具体要求是: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阅读习惯;养成认真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阅读习惯;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阅读习惯;养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阅读习惯。

(2)培养训练口才的习惯

第一,课前一分钟即兴口头演讲。对自己所学的政治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进行再组合、再加工。第二,课堂上进行辩论训练。要求学生主动答题、相互质疑、明辨是非,做到政治术语运用准确、得当,并注意表达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5、培养方式

改变旧观念、旧习惯,尊重学生的主体,注重评价(成绩评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具体操作形式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放手。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特长,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不断提高自信、自强、自理、自控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质疑、积极讨论,真正做到“我要学”。

(2)缓判。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或课堂口头回答问题时,凡属学生有主见而又无明显错误的,一般应延缓裁定,以鼓励学生深入思考,通过其他方式求得最终正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