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市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04:55:04

新型城市

新型城市范文篇1

刚才,张家盟书记就推进我市新型城市化工作作了一个全面的报告,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取得的成绩,深刻阐述了新型城市化的内涵和要求,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市城市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省建设厅张厅长对我市如何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作了重要指示,对我市下阶段城市建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张书记、张厅长的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实际,切实把会议精神贯彻好、落实好。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如何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再讲四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是省委、省政府在认真总结我省推进城市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我省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在指导思想上的一次新飞跃。新型城市化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这次会议的精神上来,充分认识**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意义。

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不光是一种理念,更要落实到具体实践和工作中。城市工作事关全市发展全局,与广大城镇人口以及渔农村居民紧密相联。作为一项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全市城乡的协调发展,涉及产业布局、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涉及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等方方面面,因此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市化道路,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果我们的城市化不走这一道路,城市建设就会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撤地建市”以来,特别是近五年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至20**年底,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61.1%,高于全省城市化水平(2005年56%)近5个百分点,我市城市化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由于海岛地理条件的先天劣势,土地资源紧缺,基础设施薄弱且共享性差,造成我市城市发展现状与全面跨越发展的要求,与突飞猛进的周边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海岛上建设现代化的城市,更需要我们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城市化的客观规律。

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是实施“以港兴市、全面跨越”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一座拥有独特区位优势和丰富港口资源优势的港口城市,**的城市发展离不开港口的繁荣,港口繁荣也离不开城市的发展。港城互动互促发展,正是**城市化的特点和优势,也是**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当前,**的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港兴市、全面跨越”的总要求,和“扎实推进海洋经济强市、海洋文化名城、海岛花园城市、海岛和谐社会四大建设,全面打造富强、文明、秀美、和谐的新**”的新目标、新任务。体现在城市工作中,所谓“以港兴市”就是要以港立城,港城互动,推动港口城市的大变化;实现“全面跨越”就是要实现城市空间由海岛时代向半岛时代跨越;“四大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快推进海岛花园城市建设,等等,这些都是对城市工作的新要求。我们一定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标,进一步深化城市工作,努力走出一条有**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是积极迎接大桥时代的迫切需要。2008年底,**大陆连岛工程将全线贯通,亘古以来与大陆地理隔绝的**群岛将变成中国东部的黄金海岸,**经济社会也将会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化。这是**腾飞的重大契机,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事件。面对这一历史性的重大机遇和挑战,我们在谋划大桥经济、调整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与大桥相关产业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等方面的重大问题,积极应对大桥贯通后可能出现的巨大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加快建设大桥沿线的经济产业带和城市景观带,推进本岛和相连岛屿一体化,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城市工作助推大桥经济打开新局面,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渔农村的必然选择。要建设社会主义新渔农村,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三渔”问题,必须着眼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努力突破城乡界限,切实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渔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渔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渔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渔农村辐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创造良好的条件。近几年来,我市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大力实施“暖人心、促发展”工程,实施渔农村新社区60岁以上老人以奖代保制度,全面建立渔农村新社区,积极开展渔农村小康社区建设,走出了一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是不谋而合的。我市的实践已充分证明,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渔农村的必然选择。

总而言之,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实际,是“以港兴市、全面跨越”在城市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全市上下必须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努力使**真正走上科学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二、加强统筹,深化规划

规划是城市化的龙头。城市化发展水平高不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规划水平高不高。应该说,在这些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市里和各县区都非常重视规划工作,投入了很大的人力、财力、精力,还邀请了一些国内外知名机构和专家参与规划编制,对指导我市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随着我市“以港兴市、全面跨越”新征程的开启和大桥经济的来临,从长远发展角度看,我市的城市规划的深度和系统性还不够,对大桥架通后的城市空间布局和市域整体布局还缺乏深入细化的研究;城乡规划决策机制不健全,规划和建设之间还存在比较严重的脱节现象,城乡建设“两张皮”,“三组团”之间没能有效衔接,城乡布局缺乏整体优化的理念。因此,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必须在科学规划、统筹规划和规划的管理、执行上下功夫。

规划理念要体现科学性。城市规划不同于一般的专项规划,不同于某一个单纯要素的配置规划,它既是涉及到整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性规划,更是围绕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规划。因此,规划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城市功能区域划分、具体设施布局等各个环节,都充分考虑居民生产生活的现实需要,方便群众的就业、居住、出行,使规划更好地贯穿服务意识,真正建设“宜居城市”。另一方面,规划需要着眼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必须依据资源要素保障能力、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和人口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发展目标。**是个资源要素非常紧缺的城市,规划要十分突出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既要引导人口合理流向,又要集约利用土地、水等资源,还要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即便是具体到一个城市建设项目,也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率、集聚效应等,充分体现环境、资源、效益、成本。城市规划只有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引领新型城市化。

规划思维要体现前瞻性。过去我们编制的一些规划,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前瞻性不强,有些规划甚至只过了二、三年,就落后、跟不上形势了。这一方面说明,近年来**发展迈上了快车道,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对**的发展态势、总体布局以及区域功能定位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认识还不够到位。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围绕市委“以港兴市、全面跨越”的总要求,着眼全市大局,紧紧把握大陆连岛工程即将贯通的重大历史机遇,重点抓好市域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科学描绘**今后发展的蓝图。要以前瞻的眼光,统筹布局城乡居民点、产业发展空间、生态保护空间、农田保护空间和基础设施廊道,统筹布局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完善新城、定海城区、沈家门城区、岛北新区的分区规划,编制金塘、六横等主要经济大岛的规划,嵊泗县、岱山县也要各自编制县域总体规划。这些规划的编制必须强调全市“一盘棋”,在事关全市建设和发展的区域性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布局、资源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上,必须与市域总体规划搞好衔接。

规划内容要体现统筹性。着力优化空间布局,在空间布局上定下规矩方圆,这是规划编制的重点。新型城市化是统筹发展的城市化,规划的空间范围应当克服“就城论城、就乡论乡”,突破城乡、区域分割,努力实现规划在区域内全覆盖,实行全市城乡一体化规划。要以大桥沿线规划为抓手,营造有**特色的经济带、景观带,特别是要把大桥及其延伸线两侧的城市景观带规划,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按照本岛“南生活、北生产”和“一体两翼”的大格局,实施本岛和相连岛屿一体化规划,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明确区域和相关岛屿功能定位,使城市规划编制进一步深化、细化、具体化。要把城市规划和宁波-**港规划结合起来,在发展港口产业、开发生产性岸线的同时,保留一定的公共服务岸线和生活性岸线,为下一轮规划和城市的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要注重有关规划的衔接,处理和协调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发展等各类规划的关系,使政府规划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各规划功能互补、有机衔接,更好地体现规划的权威性。

规划管理要体现统一性。城市政府对所辖行政区域范围内城乡规划工作实行统一管理,是国务院和省政府的明确要求。当前,我市城乡规划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规划管理不统一。必须从源头抓起,进一步完善规划决策机制,成立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作为全市城乡规划决策机构,负责审议城市总体规划、县域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重要地段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等重大规划以及上述规划的调整,审议市级重大建设项目选址等事宜。市规划局要切实担负起全市城乡建设规划的日常管理职责,要健全规划统一管理机制。市本级与定海、普陀两区在规划管理上的关系究竟是“垂直管理”还是“双重管理”,如何过渡,待会后具体研究后再确定。但必须把握一条,就是管理体制要有利于规划统一,有利于促进以新城为重点的中心城区发展,提高建设效率,有利于调动县(区)的积极性,做到集聚不集权,使城乡规划统一管理的要求落到实处。规划管理统一后,在具体运作中暂时可能会有一些矛盾,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加强上下沟通衔接,服从全市整体发展大局。此外,要完善城乡规划专家咨询机构,充分发挥其在规划决策审批中的先期审查、咨询作用,全面实施“阳光规划”,通过提高规划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来保证规划的刚性。

三、加快发展,完善功能

城市的辐射集聚作用,关键取决于城市功能。转变城市发展原有模式,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是在新形势下,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富强、文明、秀美、和谐新**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要发挥好城市的作用,必须更加重视城市功能的完善和整体素质的提升。通过加快建设和发展,切实完善城市功能,为实现新型城市化目标打下扎实基础。

(一)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城市是人口、要素集聚的产物,相对于农村,在功能上更具备提供公共服务的先天优势。这些年,我们的城市建设力度大,进展快,成效也十分明显。与以往比,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管理都有了长足进步。但与此同时,我们的城市也出现了城市管理相对滞后、城市交通落后拥挤、中心城区三组团之间衔接不够紧密等常见的“城市病”。这其实都是城市公共服务功能不完善的表现,严重影响着我们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我们要看到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这项工作的紧迫性,抓住重点,破解难题,力争在五年内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有明显改善。一方面,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公共服务的硬环境。要围绕大桥经济发展和本岛“南生活、北生产”这一城市建设大框架,加快推进以**本岛及相连岛屿等为重点区域,以交通、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供电、通信、燃气供应、垃圾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快构筑适应**未来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要出台政策,加大投入,注重对接,完善新城、定海、沈家门城区功能,尽快使三组团形成联系紧密、各具特色的一体化中心城区,强化“同城效应”,避免重复建设。新城建设既要遵循发展客观规律,又要把握发展节奏。新城已建成区,要优化配置公共资源,尽快配套公共设施,早日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促进人气集聚。要坚持公交优先,积极推进连接新城、定海、沈家门三组团和南北两大区域的快速路网建设,加快建设布局合理的城市交通枢纽和停车场,切实加强城市交通管理,解决好行车难、停车难问题。按照合理布局、综合开发的要求,加强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城市社会事业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努力保证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推进到哪,城市建设就跟进到哪。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和改进综合管理,优化城市公共服务的软环境。进一步改革城市管理执法模式,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强化市容环境整治、交通秩序管理、城乡环卫一体化、“城中村”改造等工作,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拓展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积极探索城市综合管理的有效途径,加强城市社会综合治理。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推进“数字城管”,通过构筑统一、高效的信息平台,提高城市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水平,为广大居民工作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这里特别要强调,城市的公共服务功能绝不只是面向城市内部,而应当不断扩散延伸,充分发挥以城带乡的效应,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渔农村延伸,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城乡均衡共享。

(二)加快城市经济发展,完善城市产业提升功能。城市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展现先进生产力的平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独特作用。因此,我们要立足发挥好自身优势,把城市的产业提升功能发挥好,推进全市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是要优化产业布局,加快重点区域开发。总的来说,**的产业层次还比较低,企业规模还比较小,产业发展在空间布局上还没有整合到一个比较合理的状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国家宏观调背景下,土地、水、电、人力资源等要素制约和环境容量制约日益显现,对我市经济的下步快速健康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要认真落实本岛“南生活、北生产”城市发展规划和“一体两翼”产业布局,把本岛北部临港工业集聚带作为今后我市海洋经济特别是是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以深化规划为先导,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基础配套,制定鼓励政策,引导“要素集中、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培育全市海洋经济的核心支撑点和主要增长源,促进城市经济空间布局优化。要牢牢把握规划管治、沿线绿化造林、重要节点整治、山体宕口复绿、周边环境整治等工作重点,坚持生态性、特色性和畅通性三大原则,积极推进大陆连岛工程及本岛主干道景观建设工程。力争到大陆连岛工程正式通车前,基本建成富有**特质、海岛风情和现代气息的交通顺畅、环境优美、整洁大气、绿色生态的大桥沿线景观交通线。各级各部门要分工负责、紧密配合、积极协作,认真地把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落实好。二是要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海洋经济,是新兴特色产业的综合体,符合**城市的禀赋特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新型城市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依托**“港、景、渔”优势,围绕“3×3”产业重点,坚持“以港兴市”、“工业强市”、“服务富市”,因地制宜做大做强船舶修造、海洋旅游、港口物流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城市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和科技、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业态,积极打造城市服务集聚区,以此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三是要切实增强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要全面落实我市推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以建好省海洋经济研究院为重点,充分发挥城市服务集聚区作用,通过构建创新研发平台、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加大科技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吸纳集聚优质生产要素,增强我市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引再创新能力,为我市的海洋经济发展服务。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完善城市可持续发展功能。实践证明,与资源要素配置分散配置的渔农村相比,城市的集约化程度更高,也有利于集中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生态保护。因此,城市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完善城市可持续发展功能,尤其是加强生态保护。我们要根据生态市建设的总体要求,科学规划、建设和保护城市生态功能区,积极开展绿色生态**建设,重点实施生态廊道、城镇景观林带、沿海防护林和生态公益林改造“四大工程”,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加强对港口岸线、海洋资源、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和绿色循环经济。抓紧做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城镇污水达标排放。加快城市垃圾处理设施改造,做好危险废弃物处理工作,推进城市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加强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加大二氧化硫、机动车尾气等废气治理力度,继续保护好**清新的空气。

(四)建设海洋文化名城,完善城市文化传承功能。城市的发展和变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缩影,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个与历史割裂的城市,缺少文化底蕴和特性的城市,不可能是高品位、富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城市。**是一座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有佛教文化、海洋文化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许多历史文化古镇、名村和文保单位,还有两个部级风景名胜区和两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必须深入发掘城市自然和人文资源,建设海洋文化名城,塑造具有生命力的现代化城市形象。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严格依法保护各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延续城市文脉,保留城市记忆;充分发挥观音文化、海洋文化的影响力,加强“海天佛国?渔都港城”的品牌宣传,大力实施“海洋文化六大工程”,彰显城市个性,增强城市软实力。

四、深化改革,狠抓落实

改革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这些年,我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与我们始终坚持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是分不开的。新型城市化作为一项全新的工作,会面临许多困难,更需要我们加快制度创新,突破城市工作中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的关系。城市化与投融资有着紧密联系。多年来,政府为了推动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建设方面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其中有相当部分是金融机构贷款。目前我市城市建设资金已负债15亿元,每年仅利息就要支出近1个亿。从我市现有经济实力来看,背着这样重的债务包袱,显然是不利于新型城市化的。因此,我们必须从现在起想方设法地逐步减少债务,不能越积越多。一是城市建设新的投入一定要严格执行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和管理程序,区分轻重缓急,量体裁衣、量力而行。二是盘活资产,减少债务规模,降低利息支出成本,提高资金运作效率。同时,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改革城市建设的投入机制,创新筹资方式。要坚持政府主导,通过引入市场经济运行中有效的投融资方式,进一步促进国资、民资、外资共同发展,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外来资金参与城市建设,特别是参与经营性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只有把投融资体制改革这盘棋走活了,新型城市化道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二是正确处理好政府管理与基层管理的关系。新型城市化需要新型的城市管理体制。一方面,要创新政府管理模式。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把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放到突出位置。要加大城建系统的改革力度,理清政府供养的机构、人员的职能定位,把可以从现有体制中剥离出来的机构人员剥离出来,坚决推向市场。要改革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模式,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另一方面,要创新基层管理机制。当前重点是强化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作用。要围绕和谐社区建设,整合社区资源,加强依法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在办理公共事务、组织居民活动和提供社区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引导和规范民间组织健康发展,逐步形成政府管理与公众自律互补、行政职能和自治功能互动的良性体系。

新型城市范文篇2

一、面临的形势和基础条件

(一)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推动沈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

创新型城市是指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突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高,区域辐射带头作用显著的城市,具有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资源聚集、创新效率高、创新效益好、创新辐射面广和引领示范作用强等特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创新型城市是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柱,是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推进沈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我市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对于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来说,经济结构不够优化、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等矛盾仍然突出。我市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形势下,破解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实现由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转变、由“沈阳制造”向“沈阳创造”转变,推进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已成为加快产业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推动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国家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我市在优化经济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保护生态环境、着力改善民生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突出成效。当前,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迫切要求我们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创新措施,通过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中当好排头兵。

——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推动沈阳经济区建设的客观要求。沈阳经济区改革与发展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既是沈阳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机遇,也是沈阳经济区建设的内在要求。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和创新辐射源,建设创新型城市,创新发展模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创新资源集成和综合配套能力,在区域范围内促进创新资源统筹协调、优化配置和开放共享,有利于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促进形成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发展方式的创新,为东北乃至全国类似地区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发挥领军示范作用和提供成功范例。

(二)沈阳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优势。

——经济发展优势。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592亿元,经济总量由副省级城市第10位提升到第8位。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55816元(超过8000美元),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5∶508∶447,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就超过了40%,迈过了从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变的起始临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

——创新资源优势。2009年,全市拥有科技人力资源近50万人,两院院士28人,拥有普通高等院校40所(其中本科高等院校19所),拥有市级以上独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07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6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66个。部级技术创新平台26家,其中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81家,其中部级13个,均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2009年专利申请770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920件;专利授权363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02件。2006年以来,全市获得国家科技奖励49项,获得省级科技奖励567项,取得了R0110重型燃气轮机、正电子扫描成像系统等60多项世界级重大科技成果。变压器、鼓风机等部级行业研究所及技术检测中心设在沈阳。初步建立起以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和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体制环境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沈阳市多次承担国家的重要改革试点任务,先后2次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有10余项综合配套改革和20多项单项改革试点在全国首开先河,积累了改革经验,夯实了改革基础。近年来,沈阳市在深化国企改革、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科技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均取得显著成果,先后成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沈阳经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城市,沈阳市业已确定科技体制创新为全市开展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主要任务之一。改革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创新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全社会形成了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

——区位条件优势。沈阳是辽宁省省会,沈阳经济区(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东北地区的交通中心、经济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区域,东北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结合部,是欧亚大陆通往太平洋的重要门户、物流服务和交通枢纽,是国内参与东北亚经济循环的中心地带。推进沈阳经济区一体化,是辽宁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从2005年开始,沈阳经济区8城市(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和铁岭)就开始建立高层协调机制,各城市已签署60余项合作协议,促进了区域内优势产业整合,加速形成了对内对外开放与合作的良好区域环境。目前沈阳经济区已成为国内城市群发育最好、经济区域合作进展最快、基础最扎实的地区之一。2010年4月,国务院批准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阳经济区肩负起在特定领域先行先试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为全国老工业基地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光荣使命。

(三)沈阳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制约因素。

一是城市创新尚未形成合力。由于体制机制不够完善,部门分割,条块分割,工作缺少协调配合,公共政策统筹协调不够,财政投入没有形成合力,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缺乏有机协调。

二是创新体系尚不完善。沈阳还没有完全形成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互动机制,企业创新缺少外部支撑,高校、科研单位成果未能充分向应用领域转移。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尚不完善,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的服务和条件仍显不足。

三是高端创新人才不足。缺少重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人才,缺少高端服务业领军人才,缺少高端管理人才,制约我市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创新发展为目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创新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营造创新友好环境,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壮大创新主体,集聚创新人才,发展创新文化,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实现“沈阳制造”向“沈阳创造”的跨越,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变,不断提升城市的持续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全面创新,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原则。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三次产业发展,统筹科技、产业、社会文化创新,把坚持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取向,全方位实施城市创新战略,全面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经济科技融合,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原则。加强经济系统与科技系统的融合,加强科技发展路径与经济发展路径的融合,加强经济组织系统与科技创新系统的融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坚持产业创新为主导,着力强化企业主体地位的原则。把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摆在突出地位,以市场为导向,突破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瓶颈,着力实现科技创新,突出重大共性和关键产业技术。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向研发前移,引导高校院所研发重心向应用转移,促进技术和产业向价值的高端延伸,提升持续创新能力。

——坚持区域互动,着力集聚创新资源的原则。充分发挥开发区建设创新型城市策源地的作用,通过开发区的示范效应,带动全市经济与科技结合,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结合,从而形成集成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的服务、辐射和集聚功能,引领区域互动,带动区域创新,在更大层面上集聚创新资源。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5%以上,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年均增长25%以上,在现代产业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60%以上,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5%以上。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在国内率先建成创新体系完善、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机制高效、创新环境优良、创新人才荟萃、创新实力雄厚、创新成果丰硕、经济社会效益好、辐射引领作用强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有机结合的区域创新中心,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升级并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为建设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快推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

(一)创新发展理念。

以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突出沈阳的科教优势,带动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优化经济结构,突破资源制约瓶颈,促进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方式由外延粗放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发展路径由资源消耗向生态循环转变、发展空间由一维向多维转变,实现产业链和价值链由中低端向高端提升。促进和谐城市建设,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体制机制。

——完善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引导,促进创新资源的集成与整合。建立创新资源共享机制,鼓励创新资源开放共享,促进公共创新资源使用的公开、公平和社会化。建立创新资源合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产学研紧密合作。

——完善创新激励保护机制。健全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营造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人才发展环境。健全利益分配机制,鼓励技术、知识、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联合打击侵权行为。建立信用监督机制,促进社会信用自律,保护创新活动。

——完善政府管理服务体制。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制定支持创新、服务创新的政府考核制度,建立高效服务型政府。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管理决策程序,健全听证公示、社会咨询、专家论证和效果评估制度,提高创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深化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教育、文化事业、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消除人才流动的体制障碍。

(三)创新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着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增强第一产业发展能力,优化第二产业结构,提高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比重,全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形成以高效农业为基础、优势产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新兴产业为先导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环保制约机制,建立生态环境资源账户,对重点行业开展生态调整,对新兴行业和新建园区实施生态定位,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改造。完善资源节约长效机制,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循环型生产模式,加强低碳经济研究,促进节能减排,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

——促进科技进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进技术转移,创新科技投入机制,创新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合理配置科技资源,优化创新发展环境,促进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培育新兴产业迅速壮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创新社会发展模式。

——建设学习型城市,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的发展融为一体、相互适应的学习型城市。提高优质教育供给水平,从早期教育抓起,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加快发展远程教育,建设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丰富面向社会的教育方式,健全社区教育管理体系,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建立基本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和运行模式。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加强文化建设,促进城乡文化服务均等化。以承办第十二届全运会赛事为契机,加快建设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按照结构合理、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要求,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进艺术中心、艺术大厦、全运场馆、博物馆等重大文体设施建设,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构建村、镇(乡)、县(区)三级文化体育服务设施,全面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建设工程;加强社区、农村基层体育设施建设,促进体育设施向全民开放。充分利用村村通宽带的资源,加强网络开发利用,普及文化、科技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整合村级公共服务资源,构建村级文化活动平台,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消费,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加快文化项目建设,培育品牌文化企业,培育文化产业增长点。

——创新社会保障体系,统筹改善城乡民生。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各种保险制度,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医疗救助政策,推进社会福利设施建设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和完善工伤保险制度,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

(五)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以绿色发展为主线,推进国家环境建设样板城创建工作,全力打造绿色经济、静脉产业、环境宜居、绿色政府、公众参与、低碳城市等6大示范城。积极推进大浑南样板新区、部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和谐、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城市,为推动沈阳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环境支撑。

四、着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一)加快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针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需求,推广高新技术应用,有效促进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化工等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沈阳新型工业化进程,力争成为国家“两化融合”试点东北三省先行城市。加快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催生新兴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立足于东北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金融、物流、商务会展、商贸、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着力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和质量,实现集聚力、辐射力和竞争力的全面提升,构建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大都市和东北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以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为主体,开展部级优化金融生态综合试验;依托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和沈阳金融街,完善金融业发展体系,大力发展股权投资、金融外包服务等新型金融产业,推进金融要素市场建设,开展区域间金融合作,加快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加快发展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壮大第三方物流企业,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把我市打造成为东北地区物流中心城市及东北亚重要的国际物流节点城市。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超大体量的高端商务设施,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和地区总部入驻我市;依托沈阳的区位优势和沈阳经济区的产业基础优势,放大“制博会”、“世园会”、“冰雪节”等展会的品牌效应;着力构建以总部经济为主导,以会展业、中介服务业和广告业为支撑,其他商务服务为补充的现代商务服务体系。加快完善都市商贸中心、区域商贸中心、社区商服中心三级商贸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发展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特色街区、专业市场,增强对区域的服务辐射能力。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关东文化、工业文化特色,丰富的旅游资源,完善的文化旅游设施等优势,优化相关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链条,重组沈阳经济区文化旅游资源,推进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构建沈阳经济区大文化旅游圈,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特色工业旅游等,建成东北地区重要的旅游中心城市。

(三)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强化发展基础。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推动设施农业、高效特色农业和都市观光农业建设,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转变,引导农业功能向经济、生态、文化等多方面拓展。建设农业主导产业区、农业经济区,大力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发展,培育、引进有牵动力的大型农事龙头企业,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生物技术育种、农业信息技术、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深加工等,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加快农业规模化、标准化进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外向型农业,促进农产品出口。深化农业担保体系、农业保险、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等农村改革。

(四)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充分发挥新兴产业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立足沈阳产业基础优势、人才集聚优势、技术装备优势,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技术、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信息、生物医药、航空、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七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壮大新兴产业规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先进装备制造业。依托沈阳机床、沈鼓、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中科院沈阳计算所等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以提高先进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重点发展重大技术装备、高档数控机床、IC装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轨道交通装备、物流技术装备。重点建设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基地、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基地、IC装备产业基地、物流技术装备产业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和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重大技术装备,重点发展大型煤矿采掘及洗选成套设备、大型工程施工成套设备、特(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百万吨级乙烯装置成套设备、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关键设备、煤气化燃气—蒸气联合循环机组关键设备等。高档数控机床,重点发展高速加工中心、大型镗铣加工中心等。IC装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重点发展PECVD设备、罗茨干泵与系列真空阀门产品、凸点封装涂胶显影及单片湿法刻蚀设备、IC装备机械手及硅片传输系统系列产品、工业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和成套设备、汽车电子、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等。轨道交通装备,重点发展高速客车接触线和承力索、信号系统等高速铁路装备,通风环控系统、AFC自动售检票系统、BAS设备监控系统等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物流技术装备,重点发展AGV物流自动装卸设备、智能化物流仓储设备、配送及交通系统等。

——信息产业。依托东软集团、沈阳先锋、沈阳昂立、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等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积极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加速融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装备制造业水平,提高工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推进三网融合。重点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通信、数字视听、物联网技术及设备、动漫和创意文化产业。重点建设数字视听产业基地、软件产业基地、动漫产业基地、创意文化产业基地、通信产业基地和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园。软件和服务外包,重点发展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信息安全软件,承接国际外包等。通信,重点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和产品,建立从终端到系统的完整产业链。数字视听,重点发展大屏幕数字高清平板电视、激光电视、网络智能多媒体终端等。物联网技术及设备,重点发展物联网所需关联器件与设备,下一代互联网技术设备,超级计算和信息处理技术设备等。动漫和创意文化产业,重点发展原创动漫及其衍生品生产和推广,游戏研发设计,动漫加工代工,广播电影电视及音像制作,艺术创意设计,文化艺术品创意创作等。

——生物医药产业。依托沈阳三生制药、辽宁诺康制药、东软数字医疗、辽宁成大、东北制药集团、沈阳药科大学等骨干企业和高校,促进医疗设备和新医药项目研发、中试和产业化,重点发展生物医学工程、现代中药、化学新药、生物新药、生物医药产业服务外包。重点建设浑南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区、棋盘山眼科生物医药产业园、新民生物医药产业园等。生物医学工程,加快发展生物医学设备、生物人工器官、生物医学材料等,重点发展多层CT扫描设备、MRI、PET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多参数心电监控仪、高强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新型医用内窥镜、生物分子核医学显像等设备,新型骨关节、血管支架等产品;现代中药,重点发展用于肿瘤、肝病、心脑血管病等重大疾病治疗的中成药,质量稳定可控、技术含量高、具有显著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中药新药,中药制药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等。化学新药,重点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针对艾滋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结核等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对治疗常见病和重大疾病具有显著疗效的小分子药物,控释、靶向等各类新型制剂等。生物新药,重点发展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重大疾病以及单基因遗传病治疗的基因工程药物,生物疫苗,单克隆抗体药物,眼科生物药品、诊断试剂、新型酶制剂、核酸类药物等。生物医药产业服务外包,积极开展新药研发及生产流程外包服务,引进著名医药外包企业,培育生物医药产业新的增长点和创新发展模式。

——航空产业。以沈阳国家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为基础,依托沈飞、黎明、601所、606所、626所、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重点发展支线飞机及部件、航空发动机、通用飞机、飞机维修及服务。重点建设浑南航空产业基地和北部通用飞机产业园。支线飞机及部件,重点发展波音和空客飞机大部件转包、冲8-Q400总装及大部件转包、C系列飞机转包、直升机及航空结构件、ARJ21国产支线飞机配套部件、C919国产飞机配套部件。航空发动机,重点发展大型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CF34-10A发动机总装和维修、大机匣及短轴等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转包,R0110系列重型燃气轮机等航空发动机技术衍生产品。通用飞机,重点发展塞斯纳L—162轻型飞机总装及零部件生产、SAC—10商务飞机总装及零部件生产。飞机维修及服务,重点建设南航A320系列飞机维修基地、中一太客商务航空有限公司商务航空总部基地、通用飞机飞行员培训基地。

——新材料产业。依托东大冶金、中科三耐、中科院金属所、东北大学等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重点发展金属新材料、有机高分子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先进复合材料。重点建设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基地、金属新材料产业园、现代建筑产业园和现代陶瓷产业园。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服务于机械装备、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的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材料、多金属复合材料,高技术新型金属结构材料、功能性特种合金材料。有机高分子新材料,重点发展丙烯酸橡胶、合成纤维等精细化工材料,新型酶制剂、高性能水处理剂等生物化工材料,新型高性能工程塑料、有机硅、有机氟等化工新材料,高性能、新型催化剂及助剂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服务于建筑业、航天航空、军工等领域的现代节能环保建筑材料、高效环保添加剂、高性能陶瓷制品以及产品性能改良剂等。先进复合材料,重点发展碳纤维原丝、聚丙烯腈碳纤维、碳纤维预浸料、碳纤维复合电缆芯、碳纤维复合材料风力发电叶片等。

——新能源产业。依托沈阳鼓风机集团公司、沈阳远大集团公司、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沈阳华创风能有限公司、沈阳工业大学风能技术研究所等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以新能源开发利用为重点,开展传统能源清洁利用,推进康平、法库等风电场建设,加快智能电网建设。重点发展15MW—3MW单机大容量风电机组等风电装备,核电用泵、阀等核电装备,新型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及相关配套产品,半导体照明应用产品。重点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和风电装备产业基地。

——节能环保产业。依托沈阳隆达环保、沈阳禹华环保等骨干企业,把加强环境保护与发展循环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垃圾处理余热发电、秸秆综合利用、污水处理厂中水余热供热、区域热电联产、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工程。重点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余热余气循环再利用、燃煤催化燃烧节能、工业废水沼气发电、变频器调速节能、干熄焦、热泵节能等技术和装备等节能关键技术和装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治理成套设备、大气污染治理成套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置成套设备、环境监测和环保监控仪器设备等环保关键技术和装备。重点建设沈阳市静脉产业示范基地。

(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建设全国文化名城,使沈阳成为文化创新的活力之都、魅力之都。成为优秀文化人才辈出、优秀文化产品不断涌现、文化设施先进和文化活动丰富的文化高地。

——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充分发挥国家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核心带动作用,激发文化发展的内在潜能,加强文化载体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形成国内领先的文化产业创新体系。整合沈阳经济区中部城市演艺、传媒、影视、出版发行等资源,不断扩大部级文化创意示范区的影响。

——建设文化产业服务平台。加强文化产业公共技术、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建设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基地,推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出口。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推进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棋盘山国际创意谷等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做大做强沈阳杂技集团、沈阳出版发行集团等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和著名品牌,提升壮大传媒出版、演艺娱乐、艺术培训业,重点扶持创意设计、数字动漫、数字游戏、影视制作等行业,做大作强创意产业、传播产业和文化服务产业等文化产业集群。

五、注重加强创新体系建设

(一)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建设。

——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健全创新服务体系,建立企业创新投入的激励机制,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为主导、产学研资介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探索财政、税收和政府采购政策支持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新模式,支持企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加速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发展一批自主创新骨干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推动企业成为产学研合作主体。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股份制科技企业,引导和鼓励企业以新体制、新模式建立研发机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流动站)。推动形成以企业为主导、以科技合作项目为龙头、以产权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实现科技开发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推动企业成为成果转化应用主体。加快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购买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果在我市转化。引导驻沈高校和科研院所面向市场确定研究课题,就地转化科技成果。鼓励我市企业购买、引进国内外发明专利。

——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评价体系。围绕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对全市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定期评价、分析,采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

——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完善支持中小企业的多层次科技金融体系,支持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加速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二)促进创新人才集聚。

——实施人才引进工程。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和服务方式,积极实施“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凤来雁归工程”等各类人才引进工程,使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鼓励和支持用人单位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围绕沈阳重点发展领域,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等方式,引进我市急需的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加快形成各类创新人才聚集沈阳的良好局面。对引进创新型、高层次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予以资助。对引进的高层次、紧缺和急需人才在购房、交通以及子女就学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

——强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实施创新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依托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加快培养一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科技拔尖人才和创新型企业家。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有机结合和资源集成。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与我市优势产业相关学科的建设,为沈阳培养优秀创新人才。鼓励民办培训机构参与政府主导的技能人才培训,支持企业建立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实施农民科技研修计划和科技示范户培训工程。

——构建人才交流平台。建立以市场为主导、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全面推进多层次多门类人才市场建设,形成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的人才市场体系。构建人才中介服务体系,使其成为我市配置人才的重要渠道。

——优化人才创业环境。鼓励各类创新人才以知识、技术、成果、专利、管理等要素创业。推动建立人才资本产权制度,完善落实各类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充分发挥创业型人才特别是企业家在自主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快实现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化。支持高层次人才以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创办、领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公务员之家

——激励人才创新。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创新人才的奖励力度,对在技术、研发、金融、文化、管理创新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给予奖励。大力宣传我市杰出创新人物和优秀创新企业。

(三)提升科技成果研发转化能力。

——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界互动合作,携手促进全市的自主创新。建设与创新型城市相适应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科技领域,布局建设若干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基础设施。深化产学研合作,在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航空等新兴产业领域,新建一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实现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重点突破,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

——提升技术成果产业化能力。根据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发展战略,在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组织实施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推动应用研究成果产业化。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化效益好的创新型企业,促进产业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四)构建创新平台体系。

——构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依托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现有的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建立一批市场化运作的开放式公共技术平台,向社会和中小企业提供研发、中试、检测等技术服务。鼓励大型设备仪器等科技资源共享。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

——构建创业孵化平台。以规模化孵化器为重点,以专业孵化器为补充,大力支持以沈阳高新区为龙头的综合型孵化器和专业型孵化器建设,鼓励在沈高校建设大学科技园,吸引国内外名校来沈投资兴建创业园和孵化器,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科技创业孵化体系。坚持孵化器与标准厂房建设相结合,积极探索孵化器建设的新模式。

——构建中介服务平台。鼓励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培育科技经纪人队伍,推动中介机构向专业化、社会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发展区域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支持非上市中小股份制科技企业产权流通。

——构建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加强对外开放,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密切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承接国际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向沈阳转移,探索国际合作新形式,以企业为载体建立一批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鼓励跨国公司以合资、合作、独资等形式在沈建立研发机构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探索在国外建立科技合作窗口,支持企业“走出去”,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或产业化基地,并购海外科技型企业和研发中心,积极获取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资源。支持产学研单位及社团举办高水平国际科技展览、学术会议等活动,畅通对外科技合作交流渠道。

六、不断优化创新发展环境

(一)弘扬城市创新文化。

积极引导全社会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育以合作与竞争互动为特征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激发创造热情。提倡“崇尚创新、勇于突破、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理念,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通过新闻媒体开辟“专题”、“专栏”等方式,做好创新型城市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在全社会营造起激励创新、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加强创新文化精品创作,开展各类创新竞赛活动。通过城市景观和网络宣传等,展示城市创新文化。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切实维护企业家的各项合法权益,强化企业家作为自主创新活动的核心地位,吸引和培育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企业家,使沈阳真正成为创业者的乐园。

(二)完善创新投融资体系。

——引导创新多元投入。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鼓励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对创新创业的多元投入,引导各类银行对高新技术项目、自主创新产品出口给予信贷支持。完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天使基金,为国家及省支持项目按规定进行配套,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业务,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保险试点等,探索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新融资渠道。

——完善创业投资体系。通过参股、提供配套投资和奖励等方式,吸引境内外资金来我市开展创业投资业务,鼓励境内投资机构来沈阳设立创业投资公司和投资基金。发挥科技投资公司、创投公司作用,引导企业或个人以多种形式投资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开展信用沈阳建设,推动形成市、区两级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支持担保机构为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自主创新项目提供担保,健全财政资金对融资担保机构的风险准备金补助机制。

——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资产重组、股份制改造设立股份公司,推动企业创业板上市工作,储备拟上市优质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支持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申报代办股权转让系统试点。对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给予补贴和奖励。

(三)推进城市管理创新。

提高创新型城市的管理服务水平,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人居环境。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政府投资监管、国有资产监管、政府决策等方面制度改革,完善公共服务监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确保公共财政向公共事业等民生领域倾斜。鼓励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并形成互动,加快数字化城市建设,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建立科学、严格、精细、高效的城市管理模式。实施多元联动的综合开发模式,科学确定开发建设时序,优化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合理规划社区规模,增大公共活动空间,改善人居环境。

(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工程。

认真实施《沈阳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立以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等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体系,完善知识产权地方法规政策体系,支持企业创造、使用、保护知识产权,支持建立以行业协会为主导的国际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

——加大专利科技经费投入。认真落实《沈阳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扶持各类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重点支持原创性发明和有产业化前景的专利,鼓励企业申请国际发明专利,加快专利技术产业化步伐。

——完善名牌(商标)培育机制。在全市广泛开展创建名牌产品活动,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快培植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高市场占有率的知名产品,在政府采购等方面对企业开发获得部级名牌称号或拥有驰名商标的自主创新产品予以重点支持。同时每年扶持一批有望入围中国名牌或驰名商标的企业,走品牌兴企、品牌兴市之路。

——重视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技术标准的制定,对企业技术标准被批准为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给予奖励支持。整合检测资源,构筑沈阳经济区检测协作平台。

(五)加强社会服务创新。

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内容多样化,实现公共资源均衡化发展和优化布局。促进社会事业供应主体多元化,满足社会群体多样性和多层次需求。规范和发展社会组织,促进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险制度,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慈善事业共同形成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创新发展后顾之忧。按照“绿色、生态、环保”标准,打造精品小区,建设具有地方风格特色的生态住宅,建设接近自然、低能耗、无污染、环境宜人的生态社区。完善交通、教育、医疗等配套环境,建设国际化商务中心区和高标准住宅区,满足创新人才工作生活需要。

(六)提高公众创新素质。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加强科普载体建设,建立科普工作的社会化运作机制,广泛发动传媒界、教育界、科学界和社会团体等多方面力量,把科普教育、科普宣传工作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单位,推进社区和农村科普工作。通过全民读书月、科技活动周等活动,广泛宣传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加快基础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合理开发利用教育资源,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切实贯彻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全民学习计划,建设学习型社会。深入开展文明社区、文明行业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文明城市建设。

七、全力实施区域创新合作

(一)构建沈阳经济区创新合作体系。

——加强沈阳经济区区域创新合作。发挥中心城市服务、辐射带动作用,以城际连接带建设为纽带,促进区域内部创新要素合理流动,着力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产业转移和城市功能互补,与经济区其他城市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建立区域创新协调机制。整合沈阳经济区内现有科技资源,编制区域发展的科技规划,制定区域性创新的政策法规,协调区域内科技资源配置及利益分配,组织实施区域内科技体制运行的监督评估等。围绕区域特色资源和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形成区域产业协作和战略联盟,促进创新资源在经济区内实现优化配置。

——建立区域科技研发共享平台。整合经济区现有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资源,建立研发共享平台,围绕经济区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共性、关键性重大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以产业技术升级带动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各市现有各类科技信息资源,建立沈阳经济区区域性文献信息网络、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用网络、科教信息网以及包括专家库在内的各种数据库信息网络,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建立区域技术产权交易共享平台。依托沈阳技术产权交易中心以及经济区内各市技术产权交易机构,建立沈阳经济区共享技术交易网络,共享技术产权交易平台,共享科技投融资渠道,联办展览及展示活动,共同开展计划项目招标以及共享科技成果拍卖业务等。

(二)推进铁西新区、浑南新区、沈北新区创新能力建设。

——以产业为纽带,推进铁西新区、浑南新区、沈北新区等三个重点产业聚集区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创新引领、示范和先导作用,为沈阳经济区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铁西新区重点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将机械装备制造业建成规模大、产业密集度高、产业体系完整、大型企业聚集和产品技术水平领先、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环境友好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改造示范效应。

——浑南新区重点发展软件、动漫、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动漫、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开展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专项试验,引导创新资源向创新产业基地集聚,使之成为带动沈阳自主创新的“火车头”和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充分发挥其在沈阳经济区内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

——沈北新区重点布局农产品精深加工、光电信息、文化创意、商贸服务等产业,充分发挥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先导示范区作用,支撑沈阳市“五大发展空间”和谐发展,努力建设成为沈阳老工业基地加速振兴的新引擎,将新区打造成为现代化、高品质、国际化的“生态新区”。

(三)促进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

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发展的空间承载力,形成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的空间优势。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土地资源开发格局,积极推进节约用地和集约用地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模式,做优发展空间,以空间整合促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把握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促进产业技术相互渗透融合和资源优化整合,催生新产业和新业态发展,拓展城市发展的产业空间。完善基础设施,构建中心城市的支撑体系。开拓虚拟空间,优化虚拟空间管理,培育虚拟空间产业。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沈阳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市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市委宣传部、市委教科工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规划管理委员会、市环保局、市农经委、市中小企业局、市服务业委、市外经贸局、市文广局、市质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统计局、市金融办、市国资委、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部门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全面推进、统筹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分别设在市发展改革委和科技局,负责全市创建创新型城市工作的指导协调、督办、检查和落实。

(二)完善创新投入体系。

把科技教育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按照法定增长要求,保证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优化财政科技资金配置,整合科技发展扶持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设立创新型城市建设专项资金。促进创新与金融结合,综合利用政府资助、科技贷款、创业投资、资本市场和发放债券等手段支持企业创新。加快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风险投资等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创新投入机制。

(三)营造政策法制环境。

创新公共政策理念,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充实政策内容,改善政策环境。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的各项政策,结合创建创新型城市工作实际,抓紧制定配套政策及其实施细则,建立创新政策落实效果监测与反馈机制,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

加强创新法制环境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障创新人才合法权益,营造创新发展环境,推动自主创新工作进入法治化的轨道。

新型城市范文篇3

二是专利发明大幅增加。专利发明是衡量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准。我市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鼓励申报资助专利技术,促进了专利申请数量的稳步增长。20*年,全市专利申请数为1546件,专利授权量达678件;20*年,全市专利申请数为1609件,专利授权量达1156。两年时间里,我市专利授权量增长近80%。被授予“全国知识产权工作试点城市”。科技创新、自主创新、体制创新方面都已有了较大的改善。特别是体制创新方面,20*年9月,*市政府与贵州大学合作建立贵州大学*研究院,*市政府每年向研究院投入300万,作为科研经费,现在该院针对*产业发展重点已建立了10个专项研究所,为一些企业设计了方便实用的软件和提供了一批科研成果。

通过两年多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我市知名企业和品牌不断增加、产业结构得到了极大优化,有力地推动了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应该说明,*加强自主创新已经具备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人才基础和智力资源。但是在城市环境、公共服务体系、政策环境等方面也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我们仍然要提高对创新的认识,总结创新经验。每一位企业家、党政领导干部都要认识到创新是*的灵魂,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宝贵的财富。如果没有创新,*的发展将一无所成。很多实例早已证明,凡是创新做得好的企业,它的经济效益、社会环境都比较好,而那些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唯唯诺诺的企业,他们永远跳不出自己的门槛。*的“老干妈”就因为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而成为了全国知名的食品企业。一个城市要有创新型的企业,才能成就创新型的城市。目前,*市在建设创新型城市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科技人才、工程师、测量师、评估师、会计师、律师等人才*现在还很缺乏,中介机构很少,比如理发师评个职称也要到外省。*在建设新型城市上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去普及,去创造,去创新。*市的很多党政干部创新能力、学习力度、学习积极性、吸收知识的紧迫感还不够强。如果不创新,*就无法发展;如果不创新,*就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果不创新就是*市党政领导干部的失职。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作为是*市党政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要求。没有创新*就会失去生机,失去活力,就不会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的党政领导干部要将创新作为精神支柱来激励我们、鼓励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振奋精神,抓住机遇,坚定走自主创新之路的决心和信心,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较高技术水平、较大产业优势、较强区域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为加快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不断增添新的动力。

建设创新型城市,今后*要突出“一个重点”,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强化“一个主体”,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四个方面”;把握好“五个更加注重”。

突出“一个重点”,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中体现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当前,为了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国内各个城市特别是发达地区城市都高度重视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高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完善和发展创新体系,力争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获取主导权。从*“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来看,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铝工业、磷化工、烟草、装备及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产品、新材料、煤化工、现代中药、特色及绿色食品、电力等十大产业,而高新技术企业又主要集中在我们的几个开发区、循环经济园区和工业集中区,虽然这些园区发展良好,已实现了产业发展相关要素的集中和主导产业的聚集,产业集群效应已初步显现,但是总体上看,*大部分工业园区(包括两个部级开发区)还只是处于由不同行业、为数众多的企业集结而形成的企业“堆积”阶段,产业关联度不强、企业之间的相互配套协作不紧密。如小河区的詹阳公司生产挖掘机的主要液压件依赖进口,今年由于液压件供应紧张,詹阳公司虽有市场订单却不能开足马力生产。又如老干妈公司由于产品产量激增,我市为其配套玻璃瓶的市一玻、二玻不能满足需求,企业只能远到柳州玻璃厂去购买玻璃瓶。这样的事例在我市企业中还很多。可以说,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差距主要就在于产业链短、产业配套差和产业集群能力不足。因此,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时,我们必须立足*的实际,大力延伸产业链,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强化“一个主体”,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是经济的细胞,是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载体,当然也是自主创新主体。近年来,我市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从整体上看,企业的创新意识还不够强,创新投入不够大,研发水平不够高。因此,进一步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加强我市自主创新工作,增强产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着力“四个方面”。一是大力倡导、大力发展自主创新。做好在花卉、蔬菜、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工作。二是继续坚定不移地进行科技创新。统筹好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是完善体制创新。加强政府与高校的合作,推动科技体制改革,鼓励企业在体制机制上积极探索。四是积极为建设创新型城市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新型城市范文篇4

市被科技部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去年4月。这是继我市胜利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正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乡村的关键时刻,迎来的又一次打造乡村名片、推动发展的大好机遇。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市建设国家创新型乡村动员大会,旨在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有效地推进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稍后,科技部和省科技厅领导还要做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代表市政府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理解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高认识。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柱,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对创新型国家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十二五”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提升中心乡村核心竞争力,机遇在于创新,动力在于创新,希望在于创新,根本在于把经济发展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率先实践“四个发展”首推力。

要着力推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体会议提出。奋力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胜利之路。作为省会乡村,省内人口最密集和经济要素最集中的地区,推进“四个发展”中,肩负着排头兵的责任。但我清醒地看到目前,环境资源对我市经济发展的约束趋紧,而现行经济结构、发展方式、产业竞争力、发展后劲等与实现“四个发展”要求存在一定差异。迫切需要把发展转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良性发展轨道。因此,建设创新型城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顺应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四个发展”现实需要。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打造生活之城、幸福之城的重要基础。

十二五”期间要把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宜人的生活之城和充满活力、体现实力、彰显魅力、富有亲和力的幸福之城。经过多年的不懈奋斗,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体会议提出。胜利创立了全国双拥模范乡村、国家优秀旅游乡村、国家园林乡村和国家卫生城市,有效提升了乡村品位和乡村竞争力。今天,将通过创新乡村建设,进一步在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和生态维护方面加快科技创新,用现代科技效果来改善城市的环境条件、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进一步优化人居、守业、投资和发展环境,加快生活之城、幸福之城建设。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发挥东部乡村群核心作用的保证。

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做强、服务全省,建设以为中心的东部乡村群。充分发挥在东部乡村群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体会议提出的要求。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安排、强化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需要我加快创新型乡村建设步伐,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更大范围内寻求资源优化配置和科技资源的有效拓展,增强创新型城市建设在乡村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使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孵化地和扩散源,成为资源综合利用、生态文明建设、科技研发创新的服务保证基地。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创新能力走在全省前列的关键。

强卫书记指出,今年的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要在提高创新能力、提高文明水平、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上走在全省前列。要通过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具有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构建创新模式、搭建创新平台、培养创新人才、营造创新环境,把建成全省科技创新中心,使的创新能力走在全省前列,发挥好在全省的辐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二、把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突出重点。

把自主创新贯穿于乡村建设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要根据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乡村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推进“5568科技创新工程为抓手,建设创新型乡村必需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最大的依托是产业。加强重点产业领域的创新。一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园区为基础,打造产业技术联盟,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使新能源、新材料、特色生物资源精深加工、现代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带动我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依托我省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优势,重点发展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资料、新型合金资料、新型化工资料和新型建筑资料,使成为西部重要的新资料产业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示范基地。二是加强特色优势产业科技创新。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特色优势产业,优化产业链。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时提高工业科技创新能力,使特色优势产业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三是加强现代都市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创建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提升农牧业科技创新和转化应用能力。加快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走具有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之路。

(二)强化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实施自主品牌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集群。二要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着力构建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科技信息与技术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等,推进资源共享,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技术交易本钱,为建设创新型乡村提供全面有效的服务。三要推动技术创新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构建和发展。支持企业主动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立足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和产业链关键技术突破,开展联合攻关和人才培养,实现创新效果产业化。

(三)培养和集聚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引领者和开拓者。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优秀科技人才作为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任务。一要继续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训网络,重点培养一批高层次、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尤其是自主创新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二要加强科技人才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让更多的创新人才在市创新型乡村建设中施展才干、成果业绩。三要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和人才服务机制,为各类人才提供人尽其才的发展机会和良好的守业环境。四要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主动发现人才,大胆使用人才,建立健全对科技创新人才、行业领军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的评价和奖励机制。

(四)高度重视民生科技。民生科技是科技的重要组成局部。创新型乡村建设中我必需把民生科技放在重要位置。使科技效果更多地惠及全市人民,让更广泛的人群更便捷、廉价、快速、充分地享受科技的效果。一要围绕改善人居环境,重点在生态建设、水源维护、节能减排等关键领域,推动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二要围绕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重点在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重大流行疾病和高原病、地方病、多发病的预防控制与卫生保健、食品药品平安、生物平安等方面推进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三要围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平安,重点在生产平安保证、自然灾害预防、公共环境平安保证、交通平安保证等方面开展技术研发创新。四要围绕公共信息服务,加快形成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支撑的公共服务和民生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推广运用金融、物流、网络教育、传媒、医疗、文化旅游、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信息技术和关键产品。

(五)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推动科技创新需要宽松的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保证有力的环境氛围。一要优化创新机制、增强创新的动力和活力。用足用好国家和我省推进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确保科技资源集中投入到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新技术产业、事关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性科技创新、事关乡村核心竞争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重要方面。二要加强知识产权发明、运用和保护。加快知识产权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知识产权发明、运用、维护和管理能力,扎实推进我市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试点。鼓励企业和个人申请专利,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实现产业化。加大对知识产权的维护力度,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三要完善科技政策体系,健全管理创新体制。研究出台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新政策,尽快形成健全的地方科技政策体系,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科技管理体制。四要培育企业家精神,健全企业家守业发展的支持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方式,完善企业家生长环境,维护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企业家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核心作用。

三、形成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强大合力。加强组织领导。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不懈努力。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形成工作合力,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扎扎实实地推动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创新型乡村建设工作的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分类指导,以创新的理念、思路和方法破解难题、推动工作。要充分认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推进创新型乡村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任务,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年度计划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有力措施,精心组织实施,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工作取得效果。

(二)加强协调联动。主动加强与省上部门的沟通与联系。推进产学研结合,实现研发机构与企业对接。主动加强与东部沿海发达乡村的科技交流与协作,寻求科技支撑与技术依托。主动加强与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合作,为企业融资守业服务发明条件。主动加强与全市“创城”创模”守业型”乡村建设工作的衔接,协调互动,相互配合支持。主动加强与“十二五”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达到目标统一、步伐一致。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部的支持,借助部省合作平台,充分运用好给予的政策支持、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

(三)加大创新投入。一是强化企业投入的主体意识。推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二是强化政府投入的引导和激励作用。要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类企业积极开展基础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科技效果转化。三是强化金融资金的支持。坚持把发展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措施来抓,努力扩大科技信贷投资规模。四是强化税收政策调控效果。完善科技税收激励政策体系,激励企业、个人和非营利机构增加投入,五是做好项目争取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各类创新项目和资金,依托项目提升创新型乡村建设水平。

新型城市范文篇5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金融支持;金融支持系统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城市化进程面临包括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创新文化环境营造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1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1.1创新型城市的内涵

对于创新型城市的内涵的理解一般有两种:一是指通过创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另一种是指以创新驱动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本文认为应把两者结合起来,从而可以得出创新型城市的科学内涵是:以城市内部创新要素为支撑,最初是通过创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逐渐形成城市持续创新能力,实现建立在城市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之上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双赢发展)。

1.2创新型城市的特征

创新型城市是相对于传统城市发展形态而言的一种新的城市发展形态。因此,它拥有一些处于传统发展形态的城市所不具备的特征。而这些特征是设计创新型城市建设蓝图必须给予充分关注的基本方面。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创新性是创新型城市的最基本特征。这种创新性主要表现为城市发展观念的创新和发展模式的创新。对于城市内部而言,这种创新性表现在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的综合创新,其中科技创新包含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城市创新的核心表现形式,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是城市创新的基础和保障条件。一个城市只有具备了创新性这种基本的特征,才有资格被称作为创新型城市。

(2)相对完善的城市创新体系。相对完善的城市创新体系,具体来说应包括科学化的创新管理调控体系、多元化的创新要素投入体系、高效化的创新活动服务体系、制度化的创新人才保障体系。这四个子体系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以保证创新的顺利进行,共同促进产业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3)可持续性。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型城市必然具备可持续城市的发展特征,这种可持续性表现在几个核心层面:一是可持续的城市经济,能够持续的创造就业与财富;二是可持续的城市社会,能够保证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三是可持续的城市环境,能够建立协调稳定的生态系统。以可持续性为特征的创新型城市兼具“生态城市”特征,即: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可持续性既是创新型城市的一个核心特征,也是创新型城市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和目标。

(4)创新型城市的集聚性。集聚性是创新型城市的重要特征,创新型城市集聚着大量的关联程度相当紧密地创新性产业和企业。同时,创新产业和企业的集聚带来了专业化创新人才的集聚,而专业人才集聚在一起,又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热情,有利于新思想和新技术的产生。这样,创新产业和创新人才的集聚就出现了一种自强化机制,推动城市经济良好发展。

2金融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要素构成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城市系统中许多创新因素的支持,特别是各因素之间的整合和协同支持。在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各种因素中,金融支持因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创新型城市的金融支持,从性质上可以分为政策型金融支持和市场型金融支持两种类型:一方面,创新型城市需要的金融服务离不开市场机制的作用,基于市场的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引导社会资金进入企业创新活动,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另一方面,创新型城市还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即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以及制定和贯彻政策等方式,引导创新型活动所需要的资金导向,从而体现出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政策倾斜,促进创新的成功实施。从以上两种金融支持的类型,我们可以得出金融支持条件的主要要素构成:

(1)政府。从美国奥斯汀和西雅图,印度的班加罗尔、芬兰赫尔辛基等许多著名的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可以看出,政府在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金融支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首先,政府对城市金融业改革和发展规划具有组织和领导功能,如:政府制订城市金融业发展的政策,确定城市金融业阶段性发展目标,组织、引导和协调各金融机构等;其次,政府具有对各类金融资源进行整合和推广的功能,如:对外进行宣传,定期举办国际或国内金融论坛,为国际、国内金融人才搭建交流平台等;最后,政府具有金融服务功能,如:完善金融机构发展的配套体系,为金融机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可持续的资金支持等。

(2)金融机构体系。建立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主体,其它多种类型、多种所有制形式的金融机构并存、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现代金融机构体系有利于达成城市金融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利用,从而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良好的金融环境。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中的各个金融机构都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中国人民银行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政策依据;政策性银行往往是创新型城市建设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商业性银行为城市建设提供了许多产品,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非银行金融机构有利于城市建设中的风险分散和风险担保等。

(3)金融市场体系。一个健全的金融市场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够高效率地聚集、分配资金,有效地调节社会资金的配置,并且促进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完整的金融市场应该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每个市场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金融支持都不可缺少。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资本市场的作用尤为重要。如:货币市场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达到资金的高效率利用;资本市场里的中长期银行信贷市场为城市建设提供长期的资金支持;证券市场为许多企业提供了更好的融资渠道,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证等。

(4)金融服务及配套体系。创新型城市既需要各种投融资服务,也需要其他丰富多彩的金融服务、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诸如信贷、保险、信托、证券发行和交易、金融衍生交易、风险投资、票据、担保、融资租赁、外汇管理、货币经纪、资产管理、财务顾问、征信服务等。社会化的金融服务配套体系在金融支持创新型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会计、法律、评估、评级等服务机构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通过发挥审计、咨询、评估、监督等作用,保证创新型融资活动的顺畅进行。创新型城市建设也离不开健全的金融法律制度的支持。金融能否支持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有赖于金融法律制度是否鼓励金融创新,能否为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和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

3金融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作用机理

(1)金融支持系统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筹集资金的功能。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许多从事自主创新的企业存在着诸多金融支持诉求,这种诉求主要包括:一是资金瓶颈。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性的长期活动,其不确定因素多,资金需求大。缺乏适当的融资渠道与平台而造成的资金瓶颈,已经成为我国大多数企业技术创新的重大障碍。二是缺乏流动性。与其他投资不同,技术创新投资具有很强的资产专用性,而这导致了技术创新项目相关资源投入缺乏流动性。三是高风险对应性。由于技术创新项目本身的基础、难度和复杂性、外部市场等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企业自身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技术创新过程存在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对技术创新项目不感兴趣。金融支持系统的筹集资金功能就是使得通过开发设计一系列金融产品、金融工具,提供投融资服务,为技术创新企业发展和城市自主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2)金融支持系统的价格发现功能。技术创新过程涉及研发人员、风险投资基金、政府相关支持部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很多经济主体。技术创新顺利进行及其实现的基本前提是相关主体对于技术的价值和价格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判断,并且在双方可以谈判接受的范围之内,而最终达成一致。真实的技术价格是在金融机构参与技术创新过程中通过竞争自然形成的。这种价格通过金融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向外界相关各经济主体传递,从而使这一“发现”的技术价格成为一种现实价格。这样,就为技术创新相关主体之间契约的达成奠定了重要基础,从而有力促进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

(3)金融支持系统具有分散风险功能。针对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在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金融支持系统可提供风险投资、私募、信贷、股权融资等不同的金融产品和工具,以分散和转移风险,满足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主体往往难以独自承担全部风险,而金融支持系统的该项功能就是使得技术创新风险发生转移和分散,以达到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合理配置,从而为技术创新的融资提供可行渠道,保证创新的成功。

(4)金融支持系统的第四项重要功能就是项目筛选。技术创新过程实质是一个包括技术创新方向的筛选确定、创业合作伙伴的选择、战略联盟对象的确定、融资方式选择、技术创新调整等的不断筛选择优的过程。所以,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内在机理之一,就在于金融系统能够对技术创新项目进行优选,择优汰劣。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以资金供求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源优化配置过程。整个社会的资金在不断的项目筛选过程中,引导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提高。公务员之家

(5)金融支持系统的信用约束功能。技术创新主体在筹集到资金的同时,还要接受来自资金提供者以及金融市场施加的各种约束。一是来自股东的监督,包括风险投资者等在内的股东关心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二是来自债权人的监督,包括商业银行等在内的债权人对企业的监督;三是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企业经营好坏影响其金融产品的价格,价格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四是来自社会的监督,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也对企业形成有力的监督。这些监督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肖鹏,李兴文,刘国新.创新型城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展望[J].科技与经济,2006(5):51~54.

新型城市范文篇6

目前,我国已启动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宁波、深圳、上海、南京、昆山等城市已经开始了“智慧城市”的建设。与此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在这一时期提出。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智慧城市”与新型城镇化基本上是在一个时期提出,它们在概念上有所区别,在建设内容和建设方法上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在本质上却是一致的,即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为核心,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让人们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

2智慧城市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2.1智慧城市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方向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重任,与传统的城镇化相比,放弃了土地财政,以产业升级、优化和产业空间结构调整为经济增长手段,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内涵,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与协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利用物联网、传感器网和互联网,构建新型城镇的信息基础设施,在这一信息基础设施上,基于云计算平台,通过对感知数据的智能挖掘和分析,为城市发展提供科学和智能的决策依据,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这实际上也就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技术和内容。因此,以建设智慧城市的方式完成新型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方向。

2.2新型城镇化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在需求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技术活动,从技术角度讲,智慧城市更强调的是在物联网这些信息基础设施上的“协同运作、全面整合、激励创新,并且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自我成长和自我创新能力”。从结果和效果来看,智慧城市包括政治、管理、文化方面的东西,更强调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理念。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城市生活环境,让城市更加智能,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优化的对策和创新,形成可持续的发展内生源动力,构建人性化、生态化、协同化、公平正义的城市环境。新型城镇化的结果同样是创造一个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环境。从这一点来讲,新型城镇化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在需求。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思考

3.1加强顶层设计

为避免新型城镇化下的智慧城市建设出现像城市信息化中那样重复建设、无序建设、低水平建设导致的“信息孤岛”、部门壁垒,建设效益大打折扣的情况。应当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引入顶层设计的思想,统筹考虑智慧城市建设中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探求智慧城市建设之道。应该兼顾新型城镇化中各地区发展过程中的基础设施现状、经济、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差异性,从而引导各地方智慧城市建设理性化、差异化发展。利用顶层设计,对智慧城市建设统一规划、按步实施,统一构建数据采集、交换、共享及应用标准体系,整合各类资源,探索适应新型城镇化要求的智慧城市建设道路。

3.2注重以人为本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应当抛弃唯技术论,尽管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是有了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才有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根本支撑。但是,我们不能走向唯技术论的极端,在建设过程中一味追求高、新、特。将智慧城市建设简单等同于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无论是新型城镇化,还是智慧城市,其核心都是以人为本,为人们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种类、不同要求的智慧化服务,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智慧城市建设,应当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为导向,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都应当如何围绕加大生态文明的建设力度、提高整个城镇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提升为人们服务上开展工作,着力解决雾霾、食品安全、交通拥堵、城市型灾害、环境权益等社会突出矛盾。

3.3引导产业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建设所需资金不可能长期依赖土地出让金和财政补贴,关键在于培育城镇自身的造血功能,以产业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对智慧城市建设来说,物联网、云计算等相关技术,将带动大规模产业链的形成,包括上游的RFID和传感器的呢过数据采集设备制造产业、中游的物联网设备与终端制造业、物联网网络服务业、物联网软件开发与集成应用服务业等、下游的海量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服务业,这些产业的落地,可给当地城镇带来一次产业升级,也会带来新产业的产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持续动力。因此,智慧城市建设,要注意相关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引导相关产业向城镇地区落地,助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4结束语

新型城市范文篇7

关键词:知识创新;创新型城市;产学研

结合党的十八大强调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报告中就建设创新型国家又作了新的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关于创新型城市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Marryann提出了变革传统城市发展模式的重要性[1]。CharlesLandry提出了构建创造性城市动力机制的7要素[2]。JamesSimmie认为两种核心“城市资本”即高质量的知识劳动力和便利的基础设施与通讯是创新型城市成功主要依靠[3]。国内于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开始进行城市创新的探索,但到2006年,对创新型城市的研究才真正活跃起来,研究涉及到创新型城市的内涵、构成要素、评价体系、评价标准等方面。杨冬梅[4]、胡钰[5]、张向阳[6]、王默[7]等分别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标准对国内外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模式进行了总结,学者们的研究为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从理论研究看国内外对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兴起较晚发展较快,但还属于理论前沿领域。本研究主要分析了我国目前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知识创新与科技创新视野下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一、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方向,十六大提出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03年上海首先提出要创建创新型城市创新体系与机制,使上海在中国甚至国际成为知名创新中心。合肥则在2004年11月被科技部定为中国第一个科技创新试点市。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提出了到2020年最终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城市的持续发展和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与竞争要求城市必须解决产业结构失衡、生产方式粗放和源头创新不力、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了国家全面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决策。2006年以来,全国超200个城市纷纷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2008年,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深圳出台了第一部自主创新规划———《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2010年国家发改委根据城市的经济影响、基础创新能力、创新要素聚集程度和城市区位优势等因素又批复了大连、青岛等16个城市作为我国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试点城市。十几年来,我国分别形成了深圳模式、上海模式等不同特色、类型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然而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瓶颈”,甚至一些城市还在一味模仿,“失真”严重。主要表现在城市基础研究被忽视,过于重视产业化;孤立发展,忽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系统性特点;政府各部门职责模糊,没有鲜明的分工合作;制度环境不健全,法律保证不充分;支撑平台徒有虚名,没有提供预期的服务;城市特色不明显,城市间模仿严重,缺乏创新。对创新型城市的进一步探索有利于科学确立城市发展目标和正确定位,有利于城市依托自身资源,借鉴他人经验,扬长避短,在发展理念与建设实践上少走弯路,不陷误区,健康发展。

二、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建议

1.科学规划定位,推动城市知识创新。发展规划是创建创新型城市成功的前提。政府主导的发展规划首先应该明确根本定位,一旦定位就应尊重规划,树立规划的权威性即定格了的规划就是至高的权威和无上的执行力,不能因为领导人的变化和某个重要领导人对规划缺乏足够了解而一时心血来潮的讲话或其它原因就任意对规划添加或弃置,随意改动,尤其是对高新区的规划。我国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应加强规划,在制定规划时既要考虑科学性、前瞻性,协调性,又要考虑其继承性、连贯性、统一性,更要考虑执行期间的严谨性与约束性。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树立这种尊重规划、遵守规划,依据制度,依据法规的发展理念,当然,其前提是规划是科学的,具有长期指导力的。2.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我国基础研究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总投入大幅增长。科研环境得到改善,整体水平大幅提高,原始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学引领支撑作用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基地建设也不断巩固发展。创建了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启动实施了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基础队伍也不断加强,国际科学影响力不断提升。然而,我们必须明白,我国目前的基础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管理机制不健全,原创成果少,基础研究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不强,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例偏低。我国目前高新技术较发达的一些城市很多都具有一些同类问题。尽管这些城市经济发达,但科教资源明显匮乏,高等教育力量薄弱,这与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城市并以此为基点来追求国家、国际创新型城市建设为目标是极为矛盾的,没有学科优势,缺乏知识外溢效应是这些城市的劣势和面临的难题。改革开放之后虽然建立了一批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科研机构与设施,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创新源泉,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缺乏对基础研究的科学认识与足够研究,目前重复投入,分散投入,缺乏专业人员,技术关键领域没有突破,监督评估方法不科学等现象到处可见。因此,要实现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就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涉及到的部门较多,在有关科技制度、体制方面要大胆探索,加快改革,政府要进一步强化科技工作的宏观统筹与协调沟通,还应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作用,应科学配置资源,加大经费投入,在关键领域组建一批产学研资联盟,推动协同创新。要通过建设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和转制院所重视基础研究并加强投入。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加强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的建设,努力推动更多的学科挺进世界前列。围绕国际科学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进行超前部署,集中力量攻克一批重大科学问题,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研究基地。同时,要优化市场机制与环境,把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创建创业平台和营造宽松基础研究学术环境。3.提升高校研发力,利用科教资源,鼓励产学研结合。高校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是基础教育和高技术前沿领域原始创新成果的重要来源。高校的科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或地区科研开发的能力。如果没有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学科优势、先进试验技术优势,技术创新将迟早会失去动力和源泉。如果不加速发展和优化高等教育,城市科技创新力和城市竞争力必将缺乏后劲支持。产学研是高新技术发展的源泉。目前,我国创新型城市产学研结合在积极进行中,在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创新要素和提高创新要素的效率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然而还存在许多问题。首先,迄今为止,没有专门针对产学研结合的法律条文,一些散见于法律条文中的相关规定不系统,不专业,且缺乏操作性,在实施过程中不便于对责、权、利的履行、监督与实施,既做不到约束也起不到保护。其次,缺乏有效的产学研结合平台评估机制,不利于对产学研结合项目的立项、管理、验收与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成果的转化也不顺畅,目前的转化平台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满足不了成果的转化需要,且大多数成果转化机构功能单一,专业能力不强,提供信息不准确、不及时,导致很多有心寻找项目的企业难以了解技术发展状况,而学校难以找到合适的伙伴,一些最具权威的平台也没有及时提供信息。而其它服务平台也只强调了资源共享,而非知识的复用,缺乏对知识成果的有效整合,平台之间知识资源缺乏整体布局与协调。最后,产学研各自的主管部门没有形成合力,缺乏协调机制,耽误了知识产品的转化。政府在立项和实施监管、推广方面必须有所作为,在项目管理上强调产业、协会和第三方组织机构作用,政府不仅应从制度建设、氛围营造、调动创新意识上发挥作用,而且应从技术发展方向、人力资源统筹、与国际接轨、参与组织立项等方面加大管理。4.加强科研项目与成果的管理。随着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增加,科研成果丰硕,而成果转化率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不少科技成果鉴定后就成为了“展品”,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两低”局面明显。主要原因表现在很多方面如科技成果本身的问题,转化机制体制问题如知识产权评估、价值分析、交易、转化、质押、投融资、运营、托管等机制还不够完善,知识产权评估运营工作体系部健全,从而极大地影响了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和运用。一些科研项目在立项时就不考虑成果的科学性、实用性、成熟性与商业价值,这种先天不足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在项目验收时评价标准更是不考虑该项目对经济的贡献率如某些高校的考核只注重论文和获奖成果。而且一些项目研究者在研发时把时间、精力和投资主要投入了项目研发的第一,第三阶段即项目开发和业化阶段,而对第二阶段即二次开发和中试阶段不关心。目前我国许多高等院校与科技机构暂不具备这一环节所需要的中试设备,不具备中试与业化的条件,于是在科研项目组织规划初期就没有对中试与业化环节进行安排,技术就很难进入生产环节。同时,企业也不愿意冒险投入,而政府的资金主要投入到了第一和最终环节,没有对这一阶段予以足够的重视。因此,倡导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从事科研项目申报与研究时应树立社会责任感,以提高成果的应用价值为追求目标。政府要改变以和申请专利为主要评价科研项目的做法,而要导向科研工作者把出发点和目标定在最终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如果不管取得成果如论文、专利、样机是否有用,一些获奖后的成果就不能不束之高阁,这些年已经发现高校科研项目不少且成果丰硕,可这些论文和专利根本就没有实用价值,这就不能不使一些优秀成果的鉴定会城了追悼会。因此应转变对科研人员评价的标准与体系,提高科研成果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升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水平。避免产生科研成果国内一流,国际领先可实用价值落后的情况。同时,政府也应该在成果走向企业、走向社会时使科技研发人员得到一定回报,而科研项目研究者不应在前期就追求政府的奖励,追求职务发明成果转化的高收益高回报。此外,我国要加大对前沿性、关键性、共性技术的支持力度,在现有重大专项和科技计划中,发现和挖掘与新兴产业相关的科研成果,促使其产业化。5.培养专业品质的科技中介机构。科技中介机构是国家或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各种创新主体的粘合剂和创新活动的催化剂,是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工具,对提高国家与城市竞争力和国际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应学习国际创新型城市的先进经验,创造性地发展和推动各种中介机构建立和走向完善,应尽快健全相关法制法规,加强对中介机构在经营方面的管理,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导向的作用,鼓励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创新,推动创新资源与企业的紧密结合,建立有利于科技中介机构健康发展的组织制度、运行机制、政策法规环境,加强监管与指导,使中介机构有序、专业、合法发展。按照“组织管理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要求,培养骨干中介机构,对从业人员要求专业化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与服务功能,政府还可通过典型示范,来促使更多的中间机构提供优质的服务。6.改善制度环境,培养城市精神,营造知识创新氛围。自主创新的制度环境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首要前提。政府、学校、企业在这个文化与制度环境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作用。首先,营造富有激励性和创新性的制度环境和知识创新的氛围离不开政府机构的支持。政府各个机构应该通过各种行动为创新型城市建设营造富有创业创新精神的环境与氛围。比如,为高新技术产业制定具有倾向性的自主创新政策和规划,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信息以及技术支持,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非常有利的经济支持,帮助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与自主创新有关的许可证以及尽量不要干涉企业的自主经营等。其次,制度一定是激发创新,能促使经济增值为目的而不是以约束限制为前提和结果,任何约束创新活动与创造性行为的制度必须废除、取缔和修正。最后,除了出台新的激励政策外还应梳理已有的政策,加强已有政策的配套、衔接与完善,合理集聚与科学整合,同时探索政策的统筹、评估、调整与修正机制,加大协调与监督,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投入的整体绩效。此外还需培养创新型城市文化,以大学为依托,积极倡导,大力宣传一种科学、求真、自由、创新为核心的学术和人文精神。

三、结语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和引擎。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实践,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处在新的发展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精神指引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应加强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握先进城市的发展规律,认真借鉴先进城市的发展经验,在学习、追赶国际先进城市中实现自我超越和提升。同时充分发挥城市禀赋优势,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一批高层次人才聚集、高科技产业发达、区域创新体系完备、创业环境一流的国家国际创新型城市。

参考文献:

[1]MaryannP.Feldman,DavidB.Audretsch.InnovationinCities:Science-basedDiversity,SpecializationandLocalizedCompetition[J].EuropeanEconomicRe-view,1999,(43):409-429

[2]CharlesLandry.TheCreativeCity:AToolkitforUrbanIn-novators[M].London:EarthscanLtd,2000.35-38.

[3]JamesSimmie.InnovativeCities[M].London:SponPress,2001.41-45.

[4]杨冬梅.创新型城市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67.

[5]胡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经验和途径[J].中国软科学,2007(4):32-38.

[6]张向阳,张涵.深圳高等教育对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支持思考,[J].特区经济,2014(9):63-67.

新型城市范文篇8

(1)加大科技投入。天津市、青岛市科技投入呈加速度增长,两市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逐年增长。(2)以企业为自主创新主体。深圳市的自主创新活动几乎全部集中在企业内部进行。无锡市高新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3)重视科技成果转化。武汉培育了一批高科技转化企业,天津市建设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广州市通过积极推动孵化机构建设,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必要的空间。(4)注重凝聚创新型人才。深圳市自2006年开始设立“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使每万人中专业技术人员数达到3000人。(5)优化自主创新环境。广州市、无锡市制定政策,优化创新环境。综上所述,各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推行时间并不长,都是根据自身条件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战略,许多都在探索阶段。

2理论与现实分析

2.1理论分析

国内外对创新型城市的理论研究对我们的课题研究有很大的启示,同时结合兰州市实际情况,我们对兰州市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作一些理论分析。从兰州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客观情况看,应按照“TheInnovativeCity”模式,驱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为核心,并不断融合社会发展的理念和思路展开。我们提出实施科技计划、基础能力、应用能力、创新支撑、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改造、产业服务、城市空间、创新文化、开放合作十大工程;围绕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科技进步创新、产业发展创新、社会文化创新的有效措施。力争到“十二五”末,把兰州市建设成为一个创新体系完善、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效率高、经济效益优化、社会环境良好、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创新型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2.2现实分析

兰州市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首要问题,也是本课题系统分析的重点。2.2.1推进兰州市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优势兰州作为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聚集了全省80%以上的科技人才,人才密度列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综合科技实力列全国第九位,具有雄厚的科技人才实力和研发优势。着力推进十大工程建设,努力完成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任务。(1)出台了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各项规划计划。市政府相关部门围绕《兰州市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出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分别制订了《指导意见》和《实施办法》等。(2)创新资源基础较强。全市拥有各类研发机构255个。有1个国家实验室、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3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73个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50个(其中省部级38个)工程技术中心和中试基地,96个高校科研机构,36个企业科研机构,3个部级大学科技园,16个科技企业孵化器;搭建科技研发平台,组建了“兰州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兰州大型科研仪器资源共享平台”、“兰州工业设计创新服务联盟”等公共研发平台;深化与省内外科研院所的全方位合作,。全市共有原创性研究人员11428人,占全省原创性研究人员的77%。R&D人员中具有博士学历的有2190人,占全部R&D人员的12.18%;具有硕士学历的有4069人,占全部R&D人员的22.63%;具有本科学历的有6987人,占全部R&D人员的38.85%。(3)新兴产业具有优势。通过培育引导,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形成了生物制品、现代中(藏)药、生物医学工程、兽医生物制品等10多个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专业化生物产业园区;新材料产业领域重点支持了兰州金川科力远公司二次电池及电池材料,金川科技园公司高纯金属材料等项目开发;信息技术产业领域扶持了甘肃紫光智能交通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甘肃万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甘肃动漫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航空航天产业领域重点研究开发清洁高真空获得设备、安全智能防护与监控设备和风电变桨电动机等项目;节能环保产业领域加大了环保热电主要技术及装备、节能变频器等输变电设备的技术提升改造,加大了冶金工业废水处理回用、垃圾渗滤处理及资源利用、生物膜反应污水处理及回用成套化设备的研究开发力度。(4)创新氛围良好。2012年以来,兰州市获批成为国家发改委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结合基地、国家第二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兰州高新区成为国家科技与文化融合科技示范基地;市商务局组织争取并成功获批了国家科技兴贸新材料创新基地;城关区被确定为全省首个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县区。安宁区已建成交大科技园、新城孵化大厦、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专利孵化园等6个科技企业孵化器。2.2.2改进兰州市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劣势近几年来,兰州市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但是,与创新型试点城市的要求存在着较大差距。(1)建设创新型试点城市需要全面、有效贯彻已出台的各项科技计划。但是,注意力更多的是集中在技术领域中的创新,对技术研发部门和产品生产企业的创新,特别是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重视不够。(2)兰州市研发机构数量较多,但是,市属研发机构数量无较大变化,客观上研发机构对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度有限,特别是对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发挥的作用不够。(3)不均衡特性明显,呈“三多三少”特征,即传统产业多,新型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加工型产业少;高耗能产业多,环保节能产业少;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偏少,支柱性产业特征不明显,普遍缺乏牵动性、带动作用大的高科技项目。(4)支撑创新资源有限。一是园区土地资源约束加剧。二是园区内活力尚显不足。三是园区管理体制亟待更新。四是园区缺少特色优势的培育。五是发展定位不明确。六是服务功能不完善。七是创新管理人才短缺。(5)兰州市缺乏整合市内科技资源的有效机制。市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不但实质性合作较少,而且交流也不多,对外科技合作和交流各自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

3结束语

新型城市范文篇9

在探讨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中,首先要谈的是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要性问题。我们认为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对接国家与自治区发展战略的需要

一方面是与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对接的需要。党中央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审时度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高瞻远瞩,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施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着重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指出:“目前,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我们必须下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使命。”他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力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m要“坚持把创新精神贯穿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才能得到发挥,保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完善创新机制,宽容创新挫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所以,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相一致的。

另一方面,是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的走创新跨越之路相吻合的。《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桂发[2006]12号)中提出:我们要“提高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跨越之路”,“走创新跨越之路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本质要求,是我区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在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突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集成创新,鼓励原始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力争在特色优势产业中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动大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建设一批创新型企业。”这是全区今后五年开展自主创新工作很重要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自治区政府主席陆兵在全区科技大会上指出:“目前,我区已进入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到2020年,要实现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2.5番、达到人均生产总值3000美元、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这些都表明今后广西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以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来实现广西发展的目标,走跨越发展之路,赶超先进省市。

百色要加快发展,就要把自己的发展战略与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对接起来,主动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和自治区的发展结合起来,所以,百色市要加大创新力度,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二)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百色主要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都是主要靠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实现百色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首先,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是使城市的发展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来驱动,这样可以降低城市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高度依赖性。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为城市经济的转型提供了空间。

其次,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相吻合的。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鼓励科技创新,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正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城市发展路子。[

再次,建设创新型城市可以使我们的干部群众形成更科学的资源观和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城市,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发展百色,降低自然资源对百色经济发展的决定性意义,可以使我们的干部群众更加意识到人才、知识、科技、管理、人文环境、基础设施等在一定意义上是比自然资源更为重要的资源,对经济发展具有更强大、更持久的支撑力。

(三)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是百色赶超先进城市的需要

首先,没有创新,我们在城市竞争中就会落伍。低科技、低管理水平往往会降低我们企业的竞争力。根据广西统计局的资料:2006年,百色在规模以上工业243个企业中,亏损企业106个,亏损面达43.62%,亏损企业亏损额11573万元,在亏损企业中,小型企业97个。为什么?原因有二:一是上半年全国性煤、电、油紧张,工业用电不足,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二是企业经不起市场竞争所致。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企业的发展主要不是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来发展的。其实城市的竞争又何曾不是如此?

第二,创新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强大动力。作为后发展城市,我们除了借鉴先进城市、发达城市的发展经验之外,还应该借助创新,借助世界科技进步的成果,这样我们就能够跨越发展前进中的某些局部、某些过程,实现跨越式的推进。事实上,区外很多地方,甚至国外的经验也证明,借助创新,借助世界科技的最新成果是完全有可能实现跨越的。在百色,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据了解,百矿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的,CAD/CAM]CAPP技术,缩短了新产品研发的周期,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步伐;银海铝业公司、平果铝业公司、平果百合化工公司等企业,全面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监控生产,使产品成本下降20%左右,有的产品降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大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所以,百色要赶超先进城市,必然要建设创新型城市。那么百色有没有可能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呢?

二、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可能性

百色市通过大力实施“科教兴百”战略,把经济增长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2005年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已达到43%,2006年达到47%。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大有希望,因为:

(一)百色有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强烈需求

百色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的需求越来越大。一方面,提升老企业的竞争力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企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另一方面,新企业的创办需要有新技术的支持。

(二)百色拥有了一定的创新资源

一方面,百色有一定的人才和知识基础。2006年,百色国有企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有58839人,各个高校、科研机构和一些其他单位也有一批高级职称人才,还建设有科技人才专家库。今后随着百色高等教育的发展,百色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

另一方面,百色有日益雄厚的创新资金后盾。2006年,百色GDP达293.63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全年财政收入40.08亿元,比上年增长23.82%。如果我们每年投入GDP的2%,那就是每年约6个亿,就是财政收入的2%,也有约8000万。

(三)创新机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是拥有了一批高校,如百色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百色职业学院等,并且它们的发展都很快,其中百色学院今年获得了两项部级社科资金项目,右江民族医学院正在积极申请硕士点。

二是有几个人才小高地,聚集了一批人才,已经建立了“现代农业人才小高地”、“百色铝产业链人才小高地”、“百色临床医学人才小高地”。并且推进了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认真实施“75321”创新计划。全市四个县(区)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田阳县、平果县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市35个乡镇通过市、自治区“乡镇科技进步”考核,8个乡镇评为“全区科技进步先进乡镇”。

(四)创新机制建设有一定的基础

为充分调动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百色召开全市科技工作会议,都会表彰一批在科技创新方面作出突出成就的单位和个人,有一套激励评估体系。

(五)百色是一个有改革创新传统的城市

百色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城市,在党的领导下首创了农家课堂,为新农民的培养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由于成效显著,已在全区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新型城市范文篇10

[论文摘要]创新型城市代表了当代世界城市的未来发展,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对接国家与自治区发展战略的需要,是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百色赶超先进城市的需要。在落后的民族地区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的,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创新思想观念。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在世界上是最近20年来的事情,在国内是近两年多的事情,但其发展却是惊人的。我们发现创新型城市代表了当代世界城市的未来发展,国内的主导城市也纷纷加入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行列。创新型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来驱动发展的城市,对其他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简单地来讲,就是主要依靠创新来发展有巨大影响力的城市。百色是一个后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要跟上世界城市发展的潮流,必然要建设创新型城市。

一、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要性

在探讨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中,首先要谈的是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要性问题。我们认为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对接国家与自治区发展战略的需要

一方面是与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对接的需要。党中央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审时度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高瞻远瞩,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施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着重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指出:“目前,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我们必须下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使命。”他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力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m要“坚持把创新精神贯穿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才能得到发挥,保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完善创新机制,宽容创新挫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所以,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相一致的。

另一方面,是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的走创新跨越之路相吻合的。《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桂发[2006]12号)中提出:我们要“提高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跨越之路”,“走创新跨越之路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本质要求,是我区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在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突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集成创新,鼓励原始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力争在特色优势产业中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动大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建设一批创新型企业。”这是全区今后五年开展自主创新工作很重要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自治区政府主席陆兵在全区科技大会上指出:“目前,我区已进入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到2020年,要实现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2.5番、达到人均生产总值3000美元、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这些都表明今后广西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以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来实现广西发展的目标,走跨越发展之路,赶超先进省市。

百色要加快发展,就要把自己的发展战略与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对接起来,主动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和自治区的发展结合起来,所以,百色市要加大创新力度,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二)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百色主要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都是主要靠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实现百色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首先,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是使城市的发展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来驱动,这样可以降低城市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高度依赖性。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为城市经济的转型提供了空间。

其次,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相吻合的。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鼓励科技创新,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正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城市发展路子。

再次,建设创新型城市可以使我们的干部群众形成更科学的资源观和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城市,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发展百色,降低自然资源对百色经济发展的决定性意义,可以使我们的干部群众更加意识到人才、知识、科技、管理、人文环境、基础设施等在一定意义上是比自然资源更为重要的资源,对经济发展具有更强大、更持久的支撑力。

(三)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是百色赶超先进城市的需要

首先,没有创新,我们在城市竞争中就会落伍。低科技、低管理水平往往会降低我们企业的竞争力。根据广西统计局的资料:2006年,百色在规模以上工业243个企业中,亏损企业106个,亏损面达43.62%,亏损企业亏损额11573万元,在亏损企业中,小型企业97个。为什么?原因有二:一是上半年全国性煤、电、油紧张,工业用电不足,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二是企业经不起市场竞争所致。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企业的发展主要不是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来发展的。其实城市的竞争又何曾不是如此?

第二,创新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强大动力。作为后发展城市,我们除了借鉴先进城市、发达城市的发展经验之外,还应该借助创新,借助世界科技进步的成果,这样我们就能够跨越发展前进中的某些局部、某些过程,实现跨越式的推进。事实上,区外很多地方,甚至国外的经验也证明,借助创新,借助世界科技的最新成果是完全有可能实现跨越的。在百色,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据了解,百矿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的,CAD/CAM]CAPP技术,缩短了新产品研发的周期,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步伐;银海铝业公司、平果铝业公司、平果百合化工公司等企业,全面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监控生产,使产品成本下降20%左右,有的产品降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大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所以,百色要赶超先进城市,必然要建设创新型城市。那么百色有没有可能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呢?

二、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可能性

百色市通过大力实施“科教兴百”战略,把经济增长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2005年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已达到43%,2006年达到47%。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大有希望,因为:

(一)百色有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强烈需求

百色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的需求越来越大。一方面,提升老企业的竞争力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企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另一方面,新企业的创办需要有新技术的支持。

(二)百色拥有了一定的创新资源

一方面,百色有一定的人才和知识基础。2006年,百色国有企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有58839人,各个高校、科研机构和一些其他单位也有一批高级职称人才,还建设有科技人才专家库。今后随着百色高等教育的发展,百色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

另一方面,百色有日益雄厚的创新资金后盾。2006年,百色GDP达293.63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全年财政收入40.08亿元,比上年增长23.82%。如果我们每年投入GDP的2%,那就是每年约6个亿,就是财政收入的2%,也有约8000万。

(三)创新机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是拥有了一批高校,如百色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百色职业学院等,并且它们的发展都很快,其中百色学院今年获得了两项部级社科资金项目,右江民族医学院正在积极申请硕士点。

二是有几个人才小高地,聚集了一批人才,已经建立了“现代农业人才小高地”、“百色铝产业链人才小高地”、“百色临床医学人才小高地”。并且推进了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认真实施“75321”创新计划。全市四个县(区)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田阳县、平果县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市35个乡镇通过市、自治区“乡镇科技进步”考核,8个乡镇评为“全区科技进步先进乡镇”。

(四)创新机制建设有一定的基础

为充分调动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百色召开全市科技工作会议,都会表彰一批在科技创新方面作出突出成就的单位和个人,有一套激励评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