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传媒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2 23:55:31

校园传媒

校园传媒范文篇1

校园传媒作为高校思想宣传阵地和信息交流工具,它包含教育、经济、文化、娱乐、体育等众多内容,满足了大学生学习、娱乐、交往的需要。作为高校德育对象的大学生,他们在与校园传媒接触的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校园传媒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超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因此,认真分析校园传媒与高校德育的关系,利用校园传媒做好高校德育工作是摆在校园传媒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两者的关系应该是既互相结合又互相促进的关系。其互相结合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能经常接触校园传媒的德育信息

由于校园传媒几乎覆盖了学生所有的信息来源,无论是听广播,看报刊、宣传栏、电视,或者是上网,校园传媒在课余时间成了与大学生相依相随的生活、学习的伴侣,大学生在与校园传媒接触的过程中也有意或无意地受到德育信息的影响。这为高校德育信息的选择、定位、宣传,做好高校德育与校园传媒的结合提供了新途径。

2大学生愿意接受校园传媒这种教育形式

由于高校的报刊、广播、电视和校园网所采取的讨论、深度分析报道、广泛参与等教育形式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了学生情感共鸣,所以,更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因此,大学生愿意接受这种形式的教育。这为高校改变德育方法,做好德育与校园传媒的结合提供了新的契机。

3大学生乐于参与校园传媒的各种活动

由于校园传媒能为大学生提供大量的各种实践机会,所以很受学生欢迎。大学生既是校园传媒的受众,又是校园传媒的参与者,有的参与了校园广播的编辑、播音和撰稿,有的成为高校校报的作者、新闻记者和通讯员,有的担任了高校电视的播音员、主持人,还有的成了校园网的维护者和管理员,他们在主动参与校园传媒的活动中提高了能力,受到了教育。这为高校拓宽德育形式,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提供了切入点。

4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在校园传媒中能真实地得到反映

由于大学生乐于参与校园传媒的各种活动,他们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把自己的思想体现在所创作的作品中,无论是他们创作的诗歌、散文,喜欢的人物、歌曲、关心的国内外大事,在网上发表的观点、意见,进行的各种交流、讨论,都能流露出他们真实的想法。这为高校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动态,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好高校德育与校园传媒的结合提供了重要载体。

二、校园传媒与高校德育的互相促进

在加强对高校德育与校园传媒互相结合的研究的同时,还必须积极探讨二者的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问题,不断探索借助德育促进校园传媒的和谐发展和利用校园传媒创新高校德育的新路子。

1校园传媒是消除现代大众传媒负面效应的中坚力量

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大学生来说,大众传媒的多元文化以及良莠不齐的传媒信息,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面对现代校园传媒给高校德育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高校德育工作者单纯地采取“堵”的办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高校应该主动出击,充分利用校园传媒这一宣传、教育阵地,用先进的思想文化来教育、引导青年学生。针对现代大众传媒中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的来袭,我们要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重建东方优秀的传统文化,用深层次的稳定的内涵文明,充实浅层次的脆弱的肤浅文明,充分展现高校的文明形象和人文精神,增强校园传媒的文化含量;同时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现代大众传媒的本质,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传媒素养,增强他们对现代大众传媒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和筛选能力。

2校园传媒为高校德育提供了坚强阵地

校园传媒是高校理论建设、文化建设、思想建设、道德建设的有力工具和重要阵地,也是开展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因为,校园传媒直接面向大学生群体,能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的甚至与大学生形影不离,并且传播的信息具有及时性、针对性和知识性等特点,所以它在大学生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将相关德育信息随时通过校园网、校园电台、校园电视台自办节目、校报、系报、社团刊物、橱窗、板报、横幅等传媒手段,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职业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教育以及将所开展的相关活动的信息,传递给大学校园的学子们,发挥校园传媒的育人功能。

3校园传媒已成为当代高校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

校园传媒弥补了高校德育课堂教育的不足。高校可利用校园传媒各媒体的优势,促进高校德育的有序开展。校园报刊传媒具有易于收藏保存、随身携带、反复阅读、相互传阅等优势,高校可利用这一优势对大学生关心的国内外社会热点问题做深度报道,刊登相关的理论文章,使大学生在阅读报刊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启发和鼓舞,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维。高校广播作为一种新闻传播媒体,有着快速、灵活、生动、覆盖面大等优势,是高校的重要舆论宣传阵地之一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是学校育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双重任务;高校广播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栏目,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师生的思想,引导他们的行动,配合课堂教育,完成教育任务。校园宣传栏是师生相互交流、沟通、传递信息、探讨学术的园地,它具有内容替换方便自如、常换常新、形式设计多种多样等优点,尤其是大学生自己设计和制作的各种各样的宣传板面,不仅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更是学校德育潜移默化的催化剂。校园网具有数字化、高速化、交互性、全时性、丰富性、开放性等特点,它真正地实现了把只有老师说教的“单向式”德育改为师生、生生交流的“双向式”“多向式”德育,把以处罚为主要手段的“管理式”德育改为以引导为主的“引导式”德育,把单调、呆板的“单一式”德育改为生动活泼、声图、音像并茂的“多样式”德育,把靠堵截为主的“封堵式”德育改为面向社会的“开放式”德育。

4校园传媒的丰富与发展有助于高校德育取得实效

校园媒体作为独特的校园舆论宣传工具,一直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特别是近几年得到了飞速发展。它由原来的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等单纯传媒,发展到今天拥有校园网、手机等多种传媒;它由原来较单一的校内舆论宣传、文化服务等功能,发展到今天多样的社会化、开放性、人文性、信息化导向性等功能;它由过去大学生的“被动接受式”,发展到今天的“主动吸纳式”;它由原来自身设置的单一栏目,发展到今天的合理、多样的栏目;各栏目的内容由过去的呆板单调,发展到今天的图文并茂;由过去单纯的纸质信息发展到今天拥有数字化等多种信息;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它将有着更大、更惊人的发展。从校园传媒的发展趋势中可以看出,它的丰富与发展有助于受众获得更多的德育信息,有助于对大学生的思想困惑进行及时指导;有助于大学生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受到德育的自我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及早了解德育信息;有助于德育工作者采用多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由此可见,校园传媒的丰富与发展,使高校的德育信息和德育内容更广泛、更快捷也更多样化了,并且为高校德育的创新提供了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使高校德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5高校德育的创新有助于推动校园传媒的和谐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德育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者如果惯用以往的一些德育理论、德育工作方法与途径,就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带来的新要求。校园传媒作为高校德育实施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在高校德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高校必须借助于在大学生中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校园传媒,来促进高校德育的发展。因此,高校应对校园传媒的发展规划做出统一部署和要求:一方面要加大校园传媒建设的投入力度,优化和整合校园传媒资源,为校园传媒的和谐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保障;另一方面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各传媒的的栏目设置和主要任务,用具有时代特征的高校德育信息,不断去更新校园传媒内容,以自己的特色去应对社会媒体的影响;对校园传媒中出现的不良信息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治。同时要实现校园传媒间的有效互动,发挥协同效应,构建校园宣传强势,以达到多个传媒之间相互造势增值、延伸各个传媒功能的目的,实现对大学生的有效教育和指导。

参考文献:

[1]鄢万春.论高校主流传媒德育潜功能的实现[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戴怡平.现代大众传媒对学校德育的挑战[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3]葛晨光.高校校园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

校园传媒范文篇2

关键词:校园传媒;高校德育;大学生

一、校园传媒与高校德育的结合

校园传媒作为高校思想宣传阵地和信息交流工具,它包含教育、经济、文化、娱乐、体育等众多内容,满足了大学生学习、娱乐、交往的需要。作为高校德育对象的大学生,他们在与校园传媒接触的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校园传媒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超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因此,认真分析校园传媒与高校德育的关系,利用校园传媒做好高校德育工作是摆在校园传媒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两者的关系应该是既互相结合又互相促进的关系。其互相结合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能经常接触校园传媒的德育信息

由于校园传媒几乎覆盖了学生所有的信息来源,无论是听广播,看报刊、宣传栏、电视,或者是上网,校园传媒在课余时间成了与大学生相依相随的生活、学习的伴侣,大学生在与校园传媒接触的过程中也有意或无意地受到德育信息的影响。这为高校德育信息的选择、定位、宣传,做好高校德育与校园传媒的结合提供了新途径。

2大学生愿意接受校园传媒这种教育形式

由于高校的报刊、广播、电视和校园网所采取的讨论、深度分析报道、广泛参与等教育形式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了学生情感共鸣,所以,更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因此,大学生愿意接受这种形式的教育。这为高校改变德育方法,做好德育与校园传媒的结合提供了新的契机。

3大学生乐于参与校园传媒的各种活动

由于校园传媒能为大学生提供大量的各种实践机会,所以很受学生欢迎。大学生既是校园传媒的受众,又是校园传媒的参与者,有的参与了校园广播的编辑、播音和撰稿,有的成为高校校报的作者、新闻记者和通讯员,有的担任了高校电视的播音员、主持人,还有的成了校园网的维护者和管理员,他们在主动参与校园传媒的活动中提高了能力,受到了教育。这为高校拓宽德育形式,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提供了切入点。

4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在校园传媒中能真实地得到反映

由于大学生乐于参与校园传媒的各种活动,他们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把自己的思想体现在所创作的作品中,无论是他们创作的诗歌、散文,喜欢的人物、歌曲、关心的国内外大事,在网上发表的观点、意见,进行的各种交流、讨论,都能流露出他们真实的想法。这为高校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动态,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好高校德育与校园传媒的结合提供了重要载体。

二、校园传媒与高校德育的互相促进

在加强对高校德育与校园传媒互相结合的研究的同时,还必须积极探讨二者的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问题,不断探索借助德育促进校园传媒的和谐发展和利用校园传媒创新高校德育的新路子。

1校园传媒是消除现代大众传媒负面效应的中坚力量

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大学生来说,大众传媒的多元文化以及良莠不齐的传媒信息,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面对现代校园传媒给高校德育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高校德育工作者单纯地采取“堵”的办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高校应该主动出击,充分利用校园传媒这一宣传、教育阵地,用先进的思想文化来教育、引导青年学生。针对现代大众传媒中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的来袭,我们要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重建东方优秀的传统文化,用深层次的稳定的内涵文明,充实浅层次的脆弱的肤浅文明,充分展现高校的文明形象和人文精神,增强校园传媒的文化含量;同时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现代大众传媒的本质,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传媒素养,增强他们对现代大众传媒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和筛选能力。

2校园传媒为高校德育提供了坚强阵地

校园传媒是高校理论建设、文化建设、思想建设、道德建设的有力工具和重要阵地,也是开展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因为,校园传媒直接面向大学生群体,能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的甚至与大学生形影不离,并且传播的信息具有及时性、针对性和知识性等特点,所以它在大学生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将相关德育信息随时通过校园网、校园电台、校园电视台自办节目、校报、系报、社团刊物、橱窗、板报、横幅等传媒手段,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职业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教育以及将所开展的相关活动的信息,传递给大学校园的学子们,发挥校园传媒的育人功能。3校园传媒已成为当代高校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

校园传媒弥补了高校德育课堂教育的不足。高校可利用校园传媒各媒体的优势,促进高校德育的有序开展。校园报刊传媒具有易于收藏保存、随身携带、反复阅读、相互传阅等优势,高校可利用这一优势对大学生关心的国内外社会热点问题做深度报道,刊登相关的理论文章,使大学生在阅读报刊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启发和鼓舞,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维。高校广播作为一种新闻传播媒体,有着快速、灵活、生动、覆盖面大等优势,是高校的重要舆论宣传阵地之一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是学校育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双重任务;高校广播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栏目,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师生的思想,引导他们的行动,配合课堂教育,完成教育任务。校园宣传栏是师生相互交流、沟通、传递信息、探讨学术的园地,它具有内容替换方便自如、常换常新、形式设计多种多样等优点,尤其是大学生自己设计和制作的各种各样的宣传板面,不仅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更是学校德育潜移默化的催化剂。校园网具有数字化、高速化、交互性、全时性、丰富性、开放性等特点,它真正地实现了把只有老师说教的“单向式”德育改为师生、生生交流的“双向式”“多向式”德育,把以处罚为主要手段的“管理式”德育改为以引导为主的“引导式”德育,把单调、呆板的“单一式”德育改为生动活泼、声图、音像并茂的“多样式”德育,把靠堵截为主的“封堵式”德育改为面向社会的“开放式”德育。

4校园传媒的丰富与发展有助于高校德育取得实效

校园媒体作为独特的校园舆论宣传工具,一直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特别是近几年得到了飞速发展。它由原来的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等单纯传媒,发展到今天拥有校园网、手机等多种传媒;它由原来较单一的校内舆论宣传、文化服务等功能,发展到今天多样的社会化、开放性、人文性、信息化导向性等功能;它由过去大学生的“被动接受式”,发展到今天的“主动吸纳式”;它由原来自身设置的单一栏目,发展到今天的合理、多样的栏目;各栏目的内容由过去的呆板单调,发展到今天的图文并茂;由过去单纯的纸质信息发展到今天拥有数字化等多种信息;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它将有着更大、更惊人的发展。从校园传媒的发展趋势中可以看出,它的丰富与发展有助于受众获得更多的德育信息,有助于对大学生的思想困惑进行及时指导;有助于大学生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受到德育的自我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及早了解德育信息;有助于德育工作者采用多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由此可见,校园传媒的丰富与发展,使高校的德育信息和德育内容更广泛、更快捷也更多样化了,并且为高校德育的创新提供了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使高校德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5高校德育的创新有助于推动校园传媒的和谐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德育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者如果惯用以往的一些德育理论、德育工作方法与途径,就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带来的新要求。校园传媒作为高校德育实施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在高校德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高校必须借助于在大学生中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校园传媒,来促进高校德育的发展。因此,高校应对校园传媒的发展规划做出统一部署和要求:一方面要加大校园传媒建设的投入力度,优化和整合校园传媒资源,为校园传媒的和谐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保障;另一方面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各传媒的的栏目设置和主要任务,用具有时代特征的高校德育信息,不断去更新校园传媒内容,以自己的特色去应对社会媒体的影响;对校园传媒中出现的不良信息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治。同时要实现校园传媒间的有效互动,发挥协同效应,构建校园宣传强势,以达到多个传媒之间相互造势增值、延伸各个传媒功能的目的,实现对大学生的有效教育和指导。

参考文献:

[1]鄢万春.论高校主流传媒德育潜功能的实现[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校园传媒范文篇3

(一)新媒体抢占广播电视份额

广播同报纸一样,目前看来已经成为一种夕阳媒体。随着电视取代广播成为第一媒介之后,加上新媒体的迅速崛起,持续侵占了广播本来就不多广阔的传媒市场份额。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以及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催生了全新的、更为便捷的、信息功能整合度更强的媒体,此外,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媒体的进一步成熟,将会诞生越来越多的功能发达传播信息的渠道和平台。故而,广播这种孤立存在的单一媒介所能占领的市场将会大大减少。而电视这个第一媒介的地位正不断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今天新媒体新闻的即时性,交互性和超媒体性又使得电视新闻丧失了即时播报和信息容量上的优势。随着新媒体争夺对观众的注意力的和侵占广告市场,电视媒体受到新媒体变革的挑战压力越来越大。在传媒市场上的进一步挖掘和开发上,传统电视的发展潜力受限,主要源于电视媒体自身在信息传播方面所具有的特点,诸如地域局限性,时效性比新媒体滞后等,相反,新媒体的一系列特质正好补给电视媒体的这些弱点,成为人们新的兴趣点和关注点。

(二)社会对传媒人才重新定位

据数据统计显示,近年来新闻类高校毕业生到传统媒体(报社、广播电视、电视台)工作的人数递减,这反映出新媒体环境下就业市场对高校新闻类的传媒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就业困难和新媒体行业诸多岗位难以胜任的双重问题使得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伴随着频道专业化的经营策略,新媒体环境下需要复合型的创新人才。

二、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学人才需求

(一)具有复合型媒体才能

近年来,我们的新闻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做出一些有力的尝试,“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已经成为共识。对于新生的新媒体,瞄准市场特殊需求培养专业型的复合新闻人才,是当今新旧媒体大融合的环境之下新闻教育改革急需探讨的重要课题。复合型要求能够在影视传媒文化,以及在多个领域发挥重大作用的跨文化的复合型人才。此外,新媒体的诞生预示着广播电视新闻学人才不但要拥有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相关知识,而且务必了解并且充分支配或运用一定的媒体技术知识来娴熟使用各种新媒体。

(二)具备创新能力

如何顺应数字新媒体时代的受众诉求,重新发掘自己的媒介优势,变被动为主动,走向新生,这已经成为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应该把主动创新摆在重要位置,在电视新闻的理念、内容形式、管理层面、机制等要作出创新。因此,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人才培养策略

(一)调整广电专业的人才的培养目标

随着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的传媒形态层出不穷,新媒体形态不断呈现,发展和逐步成熟。这时候,要求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能够更新已有的知识,适应新媒体的需求,传媒人才培养需要重新定位。可是由于现在高校在新媒体即使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并且倾注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去做科研,也难免稍稍滞后于新媒体的发展,以致广大传媒专业学和接受新媒体发展的前沿知识存在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高校在调整广电专业的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将高校自身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传业正确定位,结合高校自身优势和市场的需求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定位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二是设置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只有制定合适的课程体系才能实现专业定位目标;三是广电专业的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目前新闻传播专业就业率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与市场需求供求关系失衡;四是要重视跨专业的发展趋势,引导广播电视新闻学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职业定位,只有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对未来的职业方向有一个清晰的多元化定位,他们才可以符合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实际。

(二)创建有益于广电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凸显引导功能,要创建有益于广电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高校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合乎时宜的重新整合。首先,创建有益于广电专业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体系在教学内容上要重视社会人文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在教学策略上要重视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作用。最后,在课程实施上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题作用。譬如讨论式教学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案例法教学引导学生关注新媒体的现实环境,思辨式教学塑造学生的传媒立场,国际化交流开拓学生视野,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等等都是创新性且高效的教学策略。

(三)创建有益于广电专业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体系

校园传媒范文篇4

一、市场环境下校园媒体现状

校园报纸刊物、有线广播电视、文化宣传栏和校园网是校园媒体的四大支柱,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文化宣传栏的功能,逐渐与校园网相互交融、相互弥补。为了更好地发挥校园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和宣传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在校园媒体的硬件设施改建和软件设施的完善方面,高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由于校园自身教具封闭性的特点,内部依然是事业化运作体制,发展势头比较缓慢。因此,要加快校园媒体的改革力度,就要借鉴市场化媒体的经验,使其更加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开创一个高速发展、更新更合理的校园媒体运作模式。

1.校园报刊。校园报刊是高校内部信息与交流的重要舆论平台之一,校园报刊可分为报纸和杂志两大类;报纸又可分为校级报纸、院级报纸、社团报纸三类;杂志可分为专业学术期刊、文艺期刊、综合期刊三大类。按照报纸的成熟度,校报、院报、专业学术期刊一般受到学校党政宣传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有专业的采编队伍、严格的工作分工以及专门的办公设备和经费,整体质量较高。专业学术期刊一般拥有国内统一刊号,具有合法身份。校级报纸风格严肃,党性强,主要内容为校内教育教学工作最新动态,出版周期一般为一周一期或一旬一期。院级报纸、社团报纸以及文艺类、综合性期刊一般针对校内特定群体,免费发放,主要起到宣传交流作用。高校各类校园报刊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成本较高、周期较长、内容重复、风格雷同、人才缺失、制度落后等问题。尤其是社团类报纸是学生社团自发创办的,缺乏资金、稿源等方面的支持,创办时间往往较短,而除校报和专业学术期刊外,因均为非专业人员负责,质量不高的问题也一直存在。因此,要重视校园报刊赖以生存的三大资源:人才、资金和稿源。

2.校园广播电视。校园广播曾经是承载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工具。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作为传统的传播形式,校园广播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生存空间被挤压。在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会员媒体中,广播台的数量相对纸媒和网络媒体显得非常弱势。在2010届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执行主席团中,只有一位同学隶属于广播媒体。校园电视是市场化的产物,早期的校内电视是学生休闲娱乐的工具,后期校园电视成为商家宣传的终端,兼具休闲娱乐功能,在校园媒体中不占据主流地位。作为传统校园媒体,这样的位置多少显得有些尴尬。当然,新媒体的崛起、纸媒对于新闻热点的专攻都是其衰退的外因素,但长期以来理念落后、视野狭窄、制度链缺失、发展意识匮乏是导致电视广播未能在校园传媒中找到自身清晰定位的主要原因。

3.校园文化宣传栏。因为校园文化宣传栏兼具户外广告的效果,各类商家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宣传自己的产品,因此,宣传栏是目前校园媒介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校园文化宣传栏橱窗和校园文化灯箱成为高档次品牌展示的窗口,而普通文化宣传栏则通常为各类印刷广告所占领。

4.校园网。校园网的建立使校园媒体得到了极大的整合。报纸传媒实效性不强,广播电视传媒信息稍纵即逝,校园网的建立弥补了这些不足。此外,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也被分为网上和网下两个部分。大学生通过网络联络感情,讨论问题,交流信息,在网络上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文化交流系统。这样的交流,不仅对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网络自身就是一种独立而新鲜的生活方式。目前校园网自身虽有一定程度的市场化运作,但市场化程度不高,在宣传内容方面一直是报纸广播的翻版。

二、校园媒体的市场分析

校园媒体首先面对的是以学生为主的高校师生员工,作为要借助校园媒体实现自己产品价值升值的商家而言,应该研究校园媒体的特点,进而有效利用校园媒体达到自身的宣传目的。因为从投入而言,校园媒体远低于普通大众媒体,而且目标客户单一,如能有效利用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细分学生客户群。尽管校园以学生为主体,从整体看针对性较强,目标客户也比较单一,但是,作为广告主仅有这样的定位显然是不够的,而且容易误导广告策略的制定。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校园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缩小的社会,学生的消费水平、消费能力、消费习惯千差万别,只有对校园环境做全面分析,对大学生群体的特征有深入理解,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2.充分利用校园媒体的特性。校园媒体在很多方面受学校各方面的管理和限制较多,这一特点往往被广告主认为是一个瓶颈。但这一特性如能被充分利用,在活动中得到学校认可与指点,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广告商应主动跟学校联络沟通,通过企业赞助,邀请专家讲座,提供实习或培训,以取得校方认可,并适当以此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这是媒介软宣传在校园内的一种主要形式,从实际宣传效果看是很不错的。

3.正确看待校园媒体的价值。很多人认为校园媒体不可能迅速做大做强,客户群也不可能无限扩大。但是从校园媒体自身价值去分析,这一认识是不完全的。校园媒体不同于一般大众媒体,对于广告主而言,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不断求新求变的学生群体,相对制造轰动效应而言,最大程度地维系与培养他们的品牌忠诚度才是最重要的。

三、借鉴市场媒体运行方式,突破校园媒体运作管理瓶颈

校园媒体的运作管理,以往一直采用行政化措施来实行,但是这一管理方式也有许多弊端,如理念落后、视野狭窄、制度链缺失、发展意识匮乏等问题。因此在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校园媒体要借鉴市场媒体的运营方式来突破运作管理瓶颈,使其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市场化,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需要。

1.明晰定位、细分受众群体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介同质化取向严重,不少媒体自身定位比较模糊,尤其是校园媒体更是如此。要做好宣传工作,校园媒体的管理者不仅要重视宣传的广泛性,更要重视宣传的针对性,合理选择固定受众,培养潜在受众,整合资源。要努力打造校园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凸显其核心价值体系,同时不断完善组织内部管理体系,增强组织内部成员技能水平,真正发展校园媒体,壮大校园媒体的综合实力。

2.加强管理,合理配置管理团队校园媒体中由于管理人员往往由上级指派确定,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有效激发团队能力,在校园媒体管理团队建设中要借鉴市场化运作模式,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同时不断为校园媒体从业人员创造提升机会,激发团队凝聚力和工作积极性,鼓励他们完成各项宣传工作。

校园传媒范文篇5

独立学院属于自筹经费自主办学的学校,其相对普通高校而言,学费较高,由此可见,独立学院学生一般家境条件较好,主要以独生子女居多,大多变现为自我意识较强。分析独立学院学生的思想特点主要变现为:热心关注国家大事及时事,但只注了解不注重思考,看不透食物或现象的本质。具备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却缺乏责任感。面对大事时政治立场不坚定。缺乏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另外对新事物能够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且思维较为活跃,但却缺乏低于外界干扰的能力。比较热心关注新鲜及流行事物,但在生活中往往缺乏理性。大部分学生对生活没有具体的目标,理想较多却不现实,并且难以辅助行动,因此普遍具有眼高手低的现象。新媒体的发展,如微信、微博等给独立学院的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学生的视野更为开阔,但由于新媒体的影响,许多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转变,甚至较为模糊。因此,对于独立学院而言,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新媒体作为载体,利用新媒体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思想。

二、新媒体背景下独立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方法

学校是传播文化的基地,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对于独立学院而言,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确保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保障。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采取一些手段,如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才能将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1.利用新媒体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

对于独立学院学生来说,新媒体是他们主要的信息了解渠道,例如校园网站、博客等,独立学院在文化底蕴,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较大不足,新媒体没有充分发挥其教育的作用,为了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应对校园传媒体系进行完善。首先独立学院应将校园媒体的定位和宗旨进行明确,校园媒体必须以体现办学方向、传承校园文化、树立学院形象、反应师生思想、报道时事要务为主。其次,独立学院应对其校园媒体的发展历程、传媒理念、传媒风格和规律等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改革,确保校园媒体更具规范化、专业化及协作化。最后,独立学院应对校园媒体加大投入力度,并对其进行合理策划,创造强大的传媒队伍。对于新媒体而言,硬件设施的投入和从业人员的付出是其发挥作用的前提,那么,独立学院应该在经费上大力支持新媒体,对其基础设施加大建设,并对传媒设备进行及时更新。

2.搭建新的思想政治工作平台

在建立校园网的过程中,为了消除一些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影响,独立学院应该对校园网上的信息进行监控,并通过有感染力、说服力及可行性的文章信息对一些典型人物或事物等进行宣传,以满足学生求新、求乐的心理,过滤有害信息。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学生的交际范围更为广泛,,利用新媒体进行对话具有速度快的特点,并且人的隐私得到保护,每个人可以利用新媒体说真话。独立学院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应以不同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新媒体方式,如利用QQ、微信等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不仅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学生也更容易表达真实的思想。同时在此基础上,将思想政治工作应用于其中。通过新媒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并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独立学院还可利用微博进行思想真政治工作,学院以院系为单位建立官方微博。由于微博属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重要的传媒方式,独立学院的学生几乎均使用微博,学校可充分利用微博这个平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如学校在微博上定期一些学生思想政治有利的信息,同时留意学生的微波动态,若发现学生的一些负面思想,教育工作中可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

3.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

由于独立学院的学生相对于本科学院学生而言,会面对更多的困难和压力,不仅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在心理和思想上。因此,独立学院的思政教育者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将学生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以人为本。例如学校可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行学分制,对课程进行认定,并将相关信息在网络上公布。通过与科技创新中心合作,对学生的科研立项、研究等进行指导并实行激励机制。开放校园网络平台,在网络平台上开展竞赛,并设置专门的负责人对学生的疑虑问题进行解答,组织学生干部团校培训,并建立奖励机制,并将相关结果予以公布,学生还可在院长的邮箱留言。学校可利用网络论坛对学生积极引导,如开展艺术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三、结束语

校园传媒范文篇6

关键词:就业需求;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

新闻传播学是一种应用型的学科,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以及广播电视学等都在其范畴内,主要特色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强。新兴媒体的出现对新闻传播学的实践教学“制定”了更高的标准,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就业形势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实践教学成为高校新闻传播学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当前就业形势对实践教学的要求

(一)实践性、应用性是重要特色。目前,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很多的公司和企业在招收传媒毕业生时,不仅会对学生的学历门槛进行筛选,还会对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提出要求。希望学生一进公司就能为企业工作,迅速适应的同时还要有能独当一面的气势。然而,我国高校在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更偏向于理论知识传输,对于实践和市场需求关注较少,导致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较低,毕业后在就业方面处于劣势。(二)人才需求向“复合型”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让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和贸易交流越来越多,而传媒领域的产业化让新闻行业发展迎来新的春天,国内外的许多投资者都在我国投资设立传媒行业公司,想要在这个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相关企业和公司在招收就业人员时,除了能胜任本职工作外,在组织能力和策划能力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复合型”人才成为新闻传播企业迫切需要的员工。(三)“大传播”的需要扩大了传媒就业空间。现在所说的“大传播”不仅仅包括新闻传播,还有政府传播。根据相关材料显示,现在新闻传播学毕业的学生大多数都不会选择去专门的媒体公司就职,普通企业像广告公司、党政机关的就业人数大大上升,媒体、出版、广告、营销和策划的就业人员需求量在不断增加。

二、当前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不足、建设经费不足、实习方式单一以及实践教学与实际的媒介运营发展速度不相符四个问题。高校在学生培养时更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综合的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较少,导致学生的专业度不高。经费不足致使校园里的一些实践活动场所建设不全。近些年来,开设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传媒行业的学生不断增加,但是市面上的媒体企业招收的实习人员是有一定限制的,学校组织的实习最终只能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另外,从目前的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去向以及社会需求来讲,现在的新闻传播公司和企业对复合型、专业型、具有国际化视野以及管理能力的人才需求十分庞大,但是很多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距离这个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加强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规划与创新实践教学的模式

(一)保证校园实践计划的实施。校园实践是指利用一切能够在校园里进行的实习、实训和实验,进行实践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实践教经常化、课外活动专业化、模拟实习专业化。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例如:利用校园刊物、广播台等,指导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用专业的新闻理论去分析媒介运行的规律和新闻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可以通过第二课堂的模拟化训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和学院可以定期组织一些主持人大赛、金话筒和新闻采访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各项能力。(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外实践训练学生专业综合素质。校外实践是指学生在假期、或上学期间进行的实习或实训,可以通过学校组织的课程实习、假期实习、毕业实习以及特色鲜明的项目制实习或主题实习来帮助学生在真正的实践场所担当成员或组织策划者,提升学生的业务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作为媒体人应有的素质和精神。(三)开设专业特色班,适应新闻媒介。对高层次复合人才的需求我国的新闻媒介发展正处于快速上升的阶段,为新闻传播行业的学生提供就业市场的同时,对学生的知识背景、国际化视野有了特别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影响着毕业生能否就业。因此,为适应新闻媒介对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需求,高校可以开设专业特色班。在特色班的实践教学中,除了专业的理论知识教学外,还要开设与之相关的综合性课程,建立和完善一专多能的课程体系,培养出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四、结论

综上所述,新媒体的迅速普及给传媒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专营新闻和媒体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专业型向复合型调整,在这种就业需求下,我国高校应该正视在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教学方式不断改进创新,在就业需求下指导教学实践,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帮助高校新闻传播学教学实践取得良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张秋鸣.就业导向下高校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的思考[J].传媒论坛,2018,1(04):128.

[2]宋亮.地方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建构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26(01):33-36.

校园传媒范文篇7

关键词:高校校报;传媒;多元化;信息资源;整合

高校校报是中国报纸序列中特殊的一族,从1895年天津北洋大学的匕洋大学校刊》创刊算起,已经历了112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全国高校校报总数已超过100o余家,约占全国报纸总数的1/3。在校园媒体成长的历史中,高校校报可谓当仁不让的“老大哥”。

2005年6月15H,由教育部制定出台的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关于高校校报工作的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公布,高度评价了高校校报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意见》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高校校报在推动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和师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使广大校报工作者深受鼓舞。

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多元媒体的迅猛发展,校报面临着空前的生存危机,其主导媒体地位已岌岌可危,生存价值已受到高校师生的质疑。

1高校校报内忧外患的生存现状

1.1“先天局限性”制约校报发展

国家新闻出版署曾明确规定:校报归高校主管,经费由高校投入,不得刊登广告,不得经营赢利,以报道本校教学改革等工作为主要内容。校报的特性使其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很难摆脱“小作坊”式“自产自销”的命运。

1)信息量少,出版周期长,时效性极为滞后。根据2003年版《中国报纸名录》的记载,笔者进行了统计,全国28个省区市的577家高校校报中,4开4版的小报有532家,比例高达92.2%。在所有报纸中周报占7.94%,旬报占10.36%,半月报占39.55%,双旬报和月报占4o.41%,季报和不定期占1.73%。由此可见,校报不仅版面普遍偏少,而且过长的出版周期使得校报与读者见面时,所报道新闻信息的新鲜性几乎已丧失殆尽。

2)特定的办报宗旨和服务对象,限制了办报的规模和发行范围。据笔者所悉,全国有超过1000家高校校报,却没有一家真正实现市场化运作,实行“自负盈亏”,且总发行量很小,约为300万份,还抵不上一家全国性大报的发行量。虽然国家新闻出版署1998年[342]号文件,设立了全国高校报类统一刊号,校报被列入到公开出版报刊系列,但实质上还是一张局限于校园内部的报纸,影响力很小。

3)内容模式化,信息含金量低,新闻失值。首先,因高校工作有其周期性、重复性,校报内容往往呈现出周期性的雷同,缺乏新意;会议新闻泛滥,以领导身份、单位大小区分版面显著程度的编排方式降低了报纸在广大学生读者中的吸引力;另外,由于新闻线索少,信息资源不足,往往出现以长篇通讯、领导讲话稀释新闻、填充版面的现象,大大影响了校报的质量。其次,作为高校的党委机关报,出于稳定、育人、形象宣传等多种因素的考虑,校报普遍存在新闻评论薄弱、新闻监督力度不够的问题,一般报喜不报忧、“只打苍蝇,不摸老虎”,回避敏感、负面的话题,呈现出公文式、居高临下的报道模式和四平八稳、一成不变的报道面孔,这种不敢触及现实,漠视受众关心切身问题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读者对报纸的信任,也降低了正面宣传的效果。此外,目前高校校报普遍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栏目。从笔者收集的200家不同高校的校报来看,栏目设置上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根本不设栏目,二是栏目泛滥或是一期一变,缺乏延续性。

4)采编人员不足、编辑待遇低等问题影响了报纸质量的提高。高校校报专职人员少,劳动量较大,工作较为辛苦。据中国高校校报研究会调查数据显示,全国绝大多数高校没有按“周报不能少于9—10人,旬报不能少于6—7人”这个标准来定员、定编,1~2人办旬报,3—4人办周报的现象在全国为数不少。校报编辑多数属教辅人员,缺乏明确的角色定位,待遇普遍偏低。国家新闻出版署规定,高校校报编辑人员不能评新闻系统职称,不能发记者证,校报人员只能参与高校出版系列参评。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据笔者所知,在全国高校校报编辑队伍中,具有正高职称的实属凤毛麟角,校报编辑队伍职称普遍偏低。

1.2多元化传媒竞争挑战校报生存空间

1)受到校园网络和网络媒体的冲击。相对于传统的新闻传媒,网络新闻具有明显的优势:从传播速度来讲,对突发性事件可实现“零时差传播”,将新闻时效性发挥到极致;从信息容量来讲,网络的海量传播是传统媒体所无法相比的——在流速上,它接近于电的速度。在流量上,一个9个G的硬盘可以储存45亿汉字的信息量。“《电脑报》56个版,在其网站的一个电子版子站就绰绰有余地放下了。删网站的其他栏目也日日更新,的信息量是报纸的数倍,周期是报纸的七分之一;每天上网信息约5MB,约合250万个汉字的数据量;最高一天流量达到2GB,相当于10亿个汉字的信息量。”从传播手段、信息表现形式来讲,因特网可以减少传播的中间环节,方便地存储、加工信息,使所有网上信息直接面向受众,其优越的交互性使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网络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传播信息,既增添了受众的乐趣,也有利于网站不断地更新和发展自己。

2)面临高校广播、电视等校园传媒的竞争压力。当今的大学校园里呈现出传统媒体和网络传媒共存的局面。互联网的迅速崛起给校报带来的冲击最为强大,有线广播、闭路电视的发展也使得高校媒体多元化竞争更为激烈。校园广播具有短、平、快的优点,能够达到有声传播和时效性的较好结合;受众面广、相对固定以及听众的收听在客观上带有强制性更是校内的广播所独有的优势。而有线电视的出现,使校园新闻的视觉冲击力和现场感大为增强,成为广受师生欢迎的一种校园传媒形式。而且,当前电视传媒的优势在高校尚未充分发挥,一旦进一步受到重视,校报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内忧外患的生存困境并不意味的高校校报会走向消亡,事实上,传播业已经走进了一个网络与传统媒体联动的共赢时代。据总部设在巴黎的全球报业协会2001年6月4日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球报业总体走向在经过10余年的低潮以后出现了复苏之势,开始重新从其他媒体中夺回读者、赢得青睐。调查显示,2000年日报的种类在26个国家出现增长,如印度销售量比前一年增长20.2%,读报人口增长28.7%。中国大陆报业销售量较前一年增长12.7%,每日报纸总流动量超过5000万份。虽然竞争的态势仍很激烈,但有理由相信,高校校园各种传媒的扩张是在新的、更高层面上的一种解构和整合;高校校报仍具有其他媒体所不能替代的优势,完全可以从多元媒体的竞争压力中看到新的发展机遇,转变观念、适应形势、拓展自身的生存空间。

2高校校报应对多元媒体竞争的发展策略

2.1明确功能定位,调整角色定位,扩展目标受众

要应对多元化媒体竞争、办出精品校报,《意见》中明确校报的功能定位:“高校校报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高高校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高校校报担负着引导舆论、交流信息、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维护稳定和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其次,校报的角色定位应该与时俱进进行调整:从“党委喉舌”向“喉舌兼助手”转变;从单向灌输式“宣教员”向双向互动的沟通媒介转变;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从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转变;从“信息平台”向“育人园地”转变。同时,高校校报必须拓展目标受众的定位:具体来说就是要跳出固守校园一方土的老框框,开拓社会市场,寻找立体空间。据调查,全国高校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在全国所有部门中雄居首位,但转化为生产力、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只占20%~30%,而同期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为65%~80%。以前各高校校报目标受众只局限于高校师生。新形势下,高校校报应扩大社会影响,有选择地向主流社会群体渗透,不同类型的院校可根据其特色找准相应的社会目标受众群,如河海大学是以水利为特色的重点高校,校报除服务于校内师生外,还可以向广大水利战线上从事生产、研究、推广工作的群体提供信息、咨询、资讯、参考等服务,为我们的科学技术成果及培养的人才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提供更为多元的渠道。再如面向高中生、学生家长征订校报,介绍历届校友事迹并赠送校报等,都是扩大校报发行范围、提高其关注率的有效举措。

2.2挖掘独特优势,加强新闻策划,走精品办报之路

校报要谋求自身发展,就必须正视自己存在的“先天不足”,辩证地看待其他媒体的优势,扬长补短,找到自己的生命力所在。

比如,网络传播的高速度,必然导致报道缺乏深度;信息的大容量,必然导致主次不清、重点不明,使受众淹没在海量信息中难以选择;受众接受信息有一定的设备(如固定的电脑、网络配置)要求,使多媒体传播这一优势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成为一种限制;而互动性和匿名性使网络成为一个良莠不齐的言论场,甚至成为一些网民恶意攻击、谩骂、发泄私愤的渠道,大大降低了信息传播的可信度、权威性。再说广播电视,虽然其生动性、感染力强过报纸,但线性传播的方式只能一听(看)而过,没有报纸那样方便保存;强调视听上的冲击力,依靠感官刺激吸引受众,自然产生和网络一样的信息内容肤浅的问题;此外,高校广电媒体管理体制显然不及校报成熟与健全:高校校报有很强的规范性和严密的组织性,全国各高校校报几乎无一例外属于党委宣传部管辖,省一级有“全省高校新闻(校报)学会”,全国有“中国高校校报协会”,而目前各高校的广播站(电视台)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省级、部级则没有一个管理高校广电的部门和组织。

由此可见,资料性、公信力、权威性是校报独特的魅力。这就要求校报在内容上增强深度和前瞻性,可借助新闻策划,克服常规性报道多的问题,下力气挖掘深度,选好角度,搞活形式,以深见长,以宽见新,以活见优,以新闻作品的思想性、理论性、精辟性吸引读者,弥补校报时效上的缺陷;加强专版策划,在纵向的发展上,有比较一致的传承,在横向比较中,有比较明显的特征,以纠正校报信息容量少、信息功能弱的不足;加强栏目策划,尤其着力经营体现大学特色的品牌栏目,以“三贴近”原则选稿、组稿,改进、压缩会议报道,“不拘一格选头条”,以改进校报模式单一,信息含金量低的现状。同时,在形式上要注重版面语言的恰当运用,加强图片的比重和新闻性,加强版式和风格的策划,做到重点突出、和谐美观,让读者看到报纸就产生亲切感和阅读兴趣。

2.3硬件装备走向高科技。软件建设走向规范化

报业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使新闻纸与计算机、通讯、信息处理、网络联系在一起,信息多元化传播背景之下的校报不能再停留在“钻木取火”的时代。装备计算机、数码相机等设备并实现上网,是现代校报最基本的硬件要求,更多校报编辑部希望拥有更强大的科技后盾:如拥有自己的照排系统,可提高排版的速度和质量、加快修改、编辑文字稿件的效率;配备“数码相机+手提电脑+移动电话”的高科技摄影装备,以充分发挥新闻摄影“现场直播”的可信性。

面对第四媒体的挑战,大学校报要建立4支队伍:专兼职编辑队伍、评报员队伍、教师和学生通讯员队伍、发行员队伍。要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确保这些队伍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招聘制引进人才,吸引优秀的学生记者、毕业研究生充实到校报队伍;吸引社会媒体的骨干到校报担任顾问或名誉主编,会给校报带来全新的办报理念。清华大学向全社会公开招聘《新清华》主编的做法,值得其他高校借鉴。对报社现有工作人员,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培养,保证他们有学习、提高的机会;完善配套政策,在诸如职称、待遇等方面有公平合理的政策和措施,解决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编辑部要建立良好的内部协调机制,通过竞争、制约、激励、协作等措施,克服校报工作任务重、人手少的问题,使校报管理工作真正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道路。

2.4整合校园传媒。优化资源配置。创建多元化信息传播平台

1)纵向:吸纳其他媒体优势,加强联动,整合校内传媒资源。这里的“整合”包含功能上的互补、资源上的联动和管理体制上的重构3层含义。在媒体多元竞争的背景下,高校校报应借鉴其他媒体之长,拓展自身功能。如借鉴电视优势,增强报纸图片的视觉冲击力以吸引眼球;吸收广播的优势,汇编新闻附赠现场活动光盘等。既使报纸有了更丰富的附加形式,同时也弥补了广电在保存性、资料性方面的不足。借助网络时效性高、信息量大、交互性强、信息修改方便及可以全天候驻留等优势,各高校校报近年来广泛开展了“报网融合”的实践。尽管目前多数上网的高校校报仍停留在简单“翻版”的水平上,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报纸和网络的嫁接必将从简单重复纸质母报信息的“校报电子版”过渡到增加网上投稿、信息链接、网上评论等互动功能的“校报网络版”,进而发展为随时刊登当日新闻,最新信息滚动的校园网首页的新闻板块,最终成熟为不但刊登校报新闻,还综合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视频点播、数字广播、在线访谈等多种形式新闻的独立的学校新闻网。报网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将大大扩充校报的服务范围,弥补校报的天然局限性,为传统新闻媒体注入新的活力。

除了功能上的互相借鉴,校园媒体间的联动也是让校报焕发活力的有效途径,如通过广播电视节目进行校报内容预告、导读;开辟报纸与广电、网络的联动板块,邀请采写对象当节目嘉宾;以音视频文件的形式保存广电节目,通过校园网络传播;在报纸上刊登广电节目海报及评论、赏析文章;通过网上的在线调查和BBS论坛增强传统媒体的传播效果等。

我们一定要树立这样的意识:校报是高校党委的机关报,校园其他媒体也都是在高校党委领导下的重要的宣传思想阵地,校园媒体是一个整体,只有优化其资源配置,才能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才能推动学校中心工作的开展。

要优化校园媒体资源配置,首先必须从管理体制入手,建立起一家主管、一家主办的新型管理体制。建议成立高校新闻中心,隶属于校党委宣传部,中心下设校报、校园广播、有线电视、校园新闻网等部门。由新闻中心建立一支统一管理的校园记者、通讯员队伍,以统一汇总、调配各种校园信息,使新闻中心成为统一的信息资源集散地。新闻中心要加强协调。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分别向各媒体提供和协调稿源,让深度报道、热点聚焦等时效性相对不强的稿件向校报倾斜。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组建的学生记者团“传媒梯队”,就是这一理念的积极尝试,在实际工作中已收到明显成效。

2)横向:同城高校组建联合校报、联合网站。高校之间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各有不同,然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基本功能却是相同的,因此师生员工有着相同的信息需求,这为创办城市高校联报、组建共同网站、共同信息提供了契机。由于院校的合并,一些高校校报刊号开始闲置,也是增出城市高校联报的机遇。

校园传媒范文篇8

(一)信息传播方式发生改变现如今,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人们了解信息的基本途径便是网页,之后,腾讯所推出的QQ成为最主要的通信工具,并且所延伸出的各种QQ空间、QQ游戏一度成为青年人最为主要的交流形式。近几年,以微博、微信为主的交流工具不仅打破了QQ垄断的局面,并且以独特性、便捷性成为当前人们最受欢迎的工具之一。甚至部分政府将微博作为传媒中的主要工具,形成微博问政的局限,新闻行业也利用微博了解事件发生的近况,便于记者在第一时间内赶赴现场,获取新闻素材。

(二)无线设备成为媒体发展的载体在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各种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的运用,使我国从3G网络跨越到4G网络,这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发展,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媒体的发展范围得到扩大。近几年,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成为了人们的首选,在智能手机的运行下,无线设备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除此之外,在手机设备中安装客户端,能够浏览网页信息,发表事件看法,与他人聊天、交流等。除此之外,各种生活服务信息、软件运用,都逐渐成为新媒体的发展载体,成为当前传媒发展的前进方向。

(三)新技术的运用改变信息的内容结构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信息传播的方式以文字为主,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中,在线视频逐渐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并且逐渐朝着直播化、图像化、声音化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信息传播的本质发生变化。其中,从视频技术的角度而言,在线直播成为当前社会最为主要的视频播放模式,在线直播的形式非常多,甚至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下,个人能够利用客户端进行视频直播,比如手机客户端、QQ在线视频等。除此之外,该类模式的发展不仅具备即时性,并且在画面上比较清晰,能够满足用户对画面的需求,并且用户可以将自己所看到的社会现象传播到网站中,这使得网络媒体的信息量得到增加,并远远超出了媒介信息的承载量。除此之外,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中,校园网络传媒也有所影响。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查找学习资料,比如,图书馆利用计算机技术,不仅方便学生查阅资料,并且也扩大了校园网络传媒的影响力。另外,学生在娱乐、交往方面,也受到其影响,与过去传统的娱乐、交往方式相比较,新时代中的QQ、微博、微信、互联网成为了学生娱乐交往的主要途径与工具,学生可以在线聊天,也可以视频聊天,可以进行网络活动,在与他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利用多种方式。另外,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手段更加新颖。由此得知,在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中,校园网络传媒也得以快速发展与进步。

二、计算机技术中传媒发展变化分析

在传媒行业的发展中,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媒的发展模式。1994年,我国接入因特网之后,传媒迈出了第一步;1996年,我国开始使用因特网,部分公众具有上网的实践,随后,部分电视台与广播电台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其中以中央电视台为主,在利用因特网中,从根本上促进了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与进步。直到1997年,我国传媒行业利用因特网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并在该阶段,人们利用因特网所带来的及时性、方便性,开始对后期进行改革。其中主要表现在对内容更新、网页设计、制作技巧上。在利用计算机技术中,传媒领域对自身报道的内容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报道模式和内容的局限性。传统传媒报道内容以国内外新闻为主,但是在利用计算机技术之后,各种新闻事件应运而生,各种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不乏引用国外著名节目模式。另外,在网页设计上,传媒领域也得到发展。

三、结语

校园传媒范文篇9

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历来是学校培养人才第一位的目标――无论是邓小平同志的人才培养理论,还是国家教育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都把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21世纪,人才竞争全面展开,社会更加开放,社会对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需要人们有更加坚定的政治信念、远大的价值理想和抱负,开放的环境、激烈的竞争需要人们有更强的事业心、成就感和敬业精神,以高科技为手段,以分工进一步细化为特征的社会生产运作机制需要人们有高度的协作精神,市场经济发展的逐步成熟需要人们树立起守法、诚实、守信、勤奋、节俭、负责、尊重他人的道德人格。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大学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高级专门人才的预备队,这支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类产业是朝阳产业,*传媒学院作为培养传媒类高级拔尖人才的本科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与综合类高等院校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但*传媒学院大多数专业是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办法与普通院校不同,专业特征也十分鲜明,这又使*传媒学院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水平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存在着某些差异,从而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呈现出特殊性。本文在对*传媒学院学生进行采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回顾*传媒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绩,查找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提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若干思路。

一、*传媒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绩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得到落实,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

近年来,随着*传媒学院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水平的提升和社会影响力、美誉度的提高,学院党政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院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学院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成立了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开设了“传媒先锋”网站,配备了一批专(兼)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形成了院党委领导,党委学工部、学生处管理,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办公室等党群部门密切配合,系部总支和行政具体组织实施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到*年5月,*传媒学院全日制学生6200余人,有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人员70人,其中政治辅导员26人,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13人,职能部门管理人员20人,专任教师11人。这支队伍中有博士1人,硕士10人,本科58人,1人本科在读。另拥有一支由班主任、德育课任课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人员组成的约100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兼职队伍。较为完善的网络在*传媒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创新,形成了传媒特色

1、“两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积极发挥作用。为切实推进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学院加强了“两课”教育的师资配备,在学院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比例只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比例只有%的情况下,社科部11名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教师8名,占比例为72.7%,副高及以上教师6名,占比例为54.5%。“两课”兼课教师也大多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社科部积极开展课程建设,推行“两课”教学改革,德育课课程实行理论课与实践课分开,理论课由资深专家、教授和党群领导讲授,实践课由系总支书记、辅导员负责,从而使德育课在理论和实践两个环节上都得到加强。*年起,社科部还推出“两课”教师联系系制度,每个教师必须选择一个系作为联系单位,全面参与联系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做到了因材施教。

2、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机制,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有力。党建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党建工作创新方面,针对生活区学生集聚、生活设施尚不完善等现状,*年,校播音系学生党支部把温暖送进学生公寓,在学生公寓开辟了“学生党员之家”,学生党员轮流值日,“家”里订有青年学生喜爱的报刊、书籍和党建类杂志,备有针线包、常用药、茶水,定期开展理论学习、专题讨论和丰富多彩的活动,邀请广大团员青年参加。党支部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创新形式深受学生欢迎,今年年初,这一经验开始在全校各个学生党支部中推广,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活力、战斗力增强,为学校改革和发展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3、以社团为抓手,以培育以浙广精神为核心的特色校园文化形成。为培育“敬业、博学、求真、创新”的浙广精神和具有*传媒学院独特风格与内涵的校园文化,学院精心打造社团文化,成立了摄影协会、电子协会、时代剧社、凡石文学等多种社团,全校70%以上学生进入社团组织,社团活动结出了累累硕果。时代剧社《雪落无声》在全省大学生戏剧大赛中荣获金奖,影视作品《漂流》选送波兰国际大学生影展,《无题》荣获第二届中国艺术院校大学生媒体作品大赛“最佳音乐片奖”和“最佳摄影提名奖”,校辩论队参加*省“联通时空”杯辩论赛荣获季军,“摄影协会”“凡石文学”两大社团获省级优秀社团称号,动漫社团参加国际电脑节COSPLAY比赛获优秀奖,动画作品被新浪网选登。精品社团真正成了学校出精品文化、学生骨干、专业骨干的摇篮。学院还经常邀请校内外影视专家、文化名人如余秋雨、张纪中、徐克、童自荣、周传基、敬一丹等来校讲座,每年组织大规模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大型文娱竞赛活动,从而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学院组织的文化艺术节活动、鸦儿川支教活动、主持人大赛等,学生参与面广,中央和地方有关媒体都进行了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大学生整体精神风貌积极向上,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明显

近年来,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传媒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明显。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上突出地表现为对学校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强。*年学院经历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件大事――升格为本科院校和迎接省教育厅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评估期间,*传媒学院师生一致充分表现了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在评估专家随机组织的各类各层次座谈会、调查问卷中,学生“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维护学院声誉的强烈的爱校护校意识和整体性原则给所有评估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年12月,在本科合格评估结束时,评估专家高度赞扬和肯定了*传媒学院师生的精神风貌,认为这是学院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此外,*传媒学院学生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相比更为明显的特征是:乐于接受新事物,对革新和变革持开放态度;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对公众关注的问题乐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关注现在或未来,思想乐观。

二、*传媒学院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最终体现在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上。*传媒学院学生在整体素质上虽表现出了令人欣喜的一面,但在诸多具体微观层面却不容乐观,尤其是学风建设仍任重道远。4月中旬,我们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对190名学生进行了*传媒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采样调查,其中男生57人,女生133人;农村生源85人,城市生源105人;大一学生27人,大二学生143人,大三学生20人;普通文科生72人,普通理科生54人,艺术类学生64人;专科生114人,本科生76人。所统计的数据反映出了*传媒学院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上的“冰山一角”,经过梳理,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政治观念淡泊,缺乏抱负,价值理想失落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接近一半的学生缺乏对自己未来蓝图的勾画,有的同学认为追求理想、谈“三观”是幼稚可笑的,毕业后找个经济效益好、地理位置优越的工作单位才是实际的。本着这种急功近利、实用主义的处世哲学,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他们认为与就业直接相关的专业课学习十分重视,但对重大时事、政治事件缺乏足够的兴趣,对《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教育》、《思想道德修养》等公共德育课、基础课重视不够,上课不专心,迟到、早退、旷课现象严重,缺乏从思想上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的观念。

2、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差。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一周用于学习的时间22%的学生在5小时以下,平均每天不到1小时,只有25%的学生在15小时以上;有24%的学生较多或经常上课迟到或早退,另有5%的学生经常缺旷课。在对学风情况的总体评价调查中,有71%学生认为*传媒学院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比较严重或十分严重;有72%的学生认为大多数学生不热爱学习。

3、部分学生片面强调个性,缺乏集体意识。在对待外部评估、检查中,*传媒学院学生“爱校如家”的精神是值得高度肯定的。但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层面,*传媒学院学生则往往表现得“自我中心”有余而集体意识不足。部分学生热衷于举办个人书画展、自办社团,或忙于社会兼职,营造个人的小社会,因个人社会活动或参加比赛上课请假的情况时有发生。对学院或系部组织的全院性的知识竞赛、文体活动等反而参与热情不高。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对团委、学生会组织的各项校园集体活动明确表示感兴趣的只占18%,而对能充分发挥个性、施展个人才华的活动兴趣持肯定态度的则高达75%。

4、部分学生漠视人文素养的陶冶和积累或人文精神失落。有些学生对中国历史很模糊,对现实世界、现实社会的认识很肤浅,对唐诗宋词的了解也仅限于小时候学的那几首,有的甚至连自己国家的地理环境、省会城市都说不出来。对学院举办的各类开阔眼界、开启智力、陶冶情操的人文学术讲座,感兴趣的学生较少,以至学院在开办类似的活动时不得不以行政手段(如指定班级,实行点名)保证听课率,这与普通高等院校学术讲座会场座无虚席的情况形成强烈反差。另外,部分学生缺乏艰苦朴素意识,不懂自尊和尊重他人,在调查中发现,只有22%的学生对高消费持否定态度,29%的学生认为,只要经济条件许可,大学生高消费无可指责,而49%的学生对此不置可否或认识模糊。一部分学生追求高档服饰,讲究时尚,他们意识不到自己还未赚钱,而父母亲给的钱是用于学习和吃饭的。

(二)成因

从客观上看,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社会深刻变革时期各种价值观念碰撞冲突的结果。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更加深入,深刻的社会变革、新旧体制和价值观念的碰撞冲突及铺天盖地的高新技术、信息的视听冲击,使当代大学生在惶惶然中还未确立起科学理性的精神,从而在理想和信念上出现了错位,*传媒学院学生也不例外。

2、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招生规模扩大的结果。从*年开始,我省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迈进。*传媒学院也由此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机遇。*年,*传媒学院(*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仅有全日制在校生800余人,*年原*省广播电视学校与*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年学校由部委管理转为省部共管、以省管为主,*年学院升本,在一系列的大变革下,院党政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各项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至*年,*传媒学院全日制在校生数已达6200余人,相比*年扩大了7.5倍。但招生规模扩大的负面效果是生源整体素质在某种意义上的下降。加之艺术类专业招生的特殊性,*传媒学院学生年龄、阅历、文化基础、价值观念同普通高等院校相比更具有复杂性和多层次性。

3、大学园区化造成的管理上的真空尚未消失。建设高教园区是*的一大创举。*传媒学院于*年7月整体搬迁至下沙高教园区。由于种种原因,园区作为“大学城”其相关建设至今尚未到位,师生生活所需的基本设施建设滞后,周边治安环境复杂,目前*传媒学院除数量较少的教工单身宿舍外,基本没有配套的教工住宅。尽管学院实行了政治辅导员随住学生宿舍制度和中层干部值班制度,但广大教职工与学生缺乏课后的交流与沟通,这就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从学院教育的主观上看,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仍较薄弱。*年以来,*传媒学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专兼职队伍建设,初步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但与新时期学院建设的任务和目标相比,这支队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总体素质上都不相适应。就政治辅导员队伍而言,按照*传媒学院“一个年级配备一名政治辅导员”的设想,目前政治辅导员的缺口在40人左右。另外,这支队伍学历层次偏低,硕士研究生以上比例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数;且大多数属近年新分配应届毕业生,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较为缺乏,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上办法不多,急需加强培训。

2、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两张皮”现象。即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两张皮”,思政工作与教学管理“两张皮”。特别是后“两张皮”,相当一部分教师和行政管理工作者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群部门和思政教师的事,与自己无关。很多老师授课过程中不注重育人,与学生的交流仅限于课堂45分钟,上完课就走,对学生课堂以外的情况不闻不问,漠不关心。甚至一部分系主任也认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分管的,自己可以超然与外。“两张皮”现象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3、缺乏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传媒学院在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思想政治教育上有过很多办法,作过很多尝试,建立了很多制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往往是抓一段,好一段;抓一抓,放一放,没有持之以恒。有制度却不执行、不考核的情况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长效管理机制的缺乏使学院学风状况时好时坏,*传媒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任重道远。

三、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的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环环相扣、上下联动、内外结合、整体协调的系统工程。为使思想政治教育适应当前新形势的发展和要求,适应*传媒学院升本后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需要,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不断总结*传媒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特色,通过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成长环境,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道德水准和专业水准的社会有用人才。

(一)以队伍建设为核心,构建开放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

1、重点建设好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努力提高这支队伍的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专业化程度。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直接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人员自身的道德水准、素养和业务能力非常重要。一名优秀的思政工作者,他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结构,特别是要学习了解所处院校的特色专业知识,能与学生在相关专业领域内进行对话交流;他要积极接触社会现实,要有健康的心态,要学会尊重学生,以平等、开放的姿态与学生相处;他要掌握管理艺术与管理科学,既能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和道义说教,又能以开展体验式教学、心理辅导等多形式的教育活动获得学生的尊重和认可。为此,我们必须大力加强专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教育和培训,设立专项培训经费,努力提高这支队伍的自身素质、理论修养和专业化水平。

2、提高全院教职工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内联动机制,真正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育人”局面。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成为单一的行为,不然的话,其教育效果很容易被负面的东西抵消。因此,要努力形成一个开放的、联动的机制,使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不断强化、巩固。这种联动机制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第一,手段联动。各种思政教育手段要互相关联、互相激发、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从而形成立体化的态势。第二,人员联动。思政教育不仅仅是专职思政教学和管理人员的事,也是每一个教职员工份内的事,这种意识应该贯穿学院的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学风问题关键在教风,我们这次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内,学生们认为,对自己世界观影响最大的人是任课教师。因此,专业教师一方面要提高专业水平和讲课艺术,使学生热爱学习、热爱课堂,另一方面要有思想政治教育意识,要做学生的表率,通过在专业课中贯穿思政教育内容,通过人格魅力、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管理和服务部门的要人员互相配合、相互呼应,在各自的管理和服务行为中体现相互融合的思政教育内容,使育人真正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第三,环节联动。要打造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环环相扣、紧密协作的流程,让学校的行政、管理、后勤、媒体等环节环环联动,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

3、高度重视、充分利用社会、家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努力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形成合力。21世纪的高等学府,不再是与社会远远隔离的象牙塔,学校无法保证学生不接触社会,而社会的现状和发展也不可能按学校的教育口径来迎合学生。因此,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现实,必须与社会衔接好,面向社会开放;要尽量减少学生与社会的疏离感,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融入社会。要发挥好*传媒学院建立的各类社会实践基地、校友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通过请专家来校开展讲座、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设计,举办“常回家看看”毕业生成才报告会等多种形式,“请进来,走出去”,通过社会化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另外,家庭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摇篮,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利用家庭教育的力量。*传媒学院近年坚持开展的新生家长会,是学院与家庭建立沟通联系的良好渠道,应进一步完善、拓展,使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合力。

(二)结合专业特点,构建有传媒特色的实践育人体系和校园文化育人体系

*传媒学院是以培养广播电视及其他传媒专业人才为己任的高等院校,专业特性使*传媒学院学生个性特征明显。他们大多性格活泼、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对僵化、死板、传统的东西比较排斥。因此,必须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构建有*传媒学院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1、以专业为依托建立实践育人体系。一方面,可结合专业大力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如播音、公关礼仪专业可组织学生为名胜、古迹、展览馆提供义务讲解活动,音乐舞蹈、文艺编导专业可开展“心连心”文艺下乡活动,美术动画类专业可开展志愿者采风活动,普通文理专业可开展扶贫助学、社区见习等活动,深化学生对人文、科学与社会关系的认识,使他们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接受集体主义教育和实践锻炼,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些活动形式因能充分施展学生个人的才能,往往会得到学生的认同和喜爱。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结合专业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要充分利用*传媒学院已建立的遍布全国各地的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好队伍,选择题材,摄制精品专题片,形成学院品牌,让学生在共同的专业实践中发挥主体的创造精神,达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的。

2、进一步创建有传媒特色的校园文化育人体系。一要进一步打造好以社团文化、艺术团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精品校园文化,鼓励学生多组织社团活动、文艺活动,多参加主持人大赛、DV大赛、动漫大赛,从他们的兴趣爱好出发,把观念的东西用活泼的形式表现出来,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寓教于乐。二要建设好、利用好*传媒学院特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让学生参与实验电视台、“未来之星”电台的实践和积极创办系刊、班刊、党刊、团刊,让学生在媒体的宣传实践中,用节目的形式、用作品的形式使自己受到教育。三要高度重视网络的作用,建好“传媒先锋”网站,使校园网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本次被调查的学生中,课余生活主要用于上网或看电视等娱乐活动的占35%,在所有的选项中(其它选项有:“学习”、“运动”、“外出游玩”、“其它”)占第一位。而在各种媒体对学生的影响中,网络媒体也占了最高比例,在男生中比例尤其高。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来正确影响、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非常值得研究。学校的校园网要成为学生网络交往的主渠道,形成健康交流的网络社区,使学生的想法得到交流,合理化建议得到采纳,情绪得到疏导。还可以通过举办一些有正面引导作用的网络大赛等,引导学生在网上参与健康的活动,以利于学生的成长。四要多举办高品位的人文学术讲座,大力支持社科部、图书馆等推出的“阳光讲台”,定期不定期邀请专家学者、社会名流和知名人士来校交流、访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制定和完善学生德育考评制度和评优评奖制度,构建以长效管理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体系

校园传媒范文篇10

关键词:人物专访;高校新媒体;传播效果

一、人物专访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的功能

人物专访是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体裁,因具备文化熏陶、榜样引领、富有针对性、影响力广等特点驰骋在新闻报道的宽广领域。[1]与其他新闻体裁相比,人物专访对采访对象的选择具有权威性强、知名度高、新闻性强、有新思维等特性。结合文字、图片、GIF动图、音频、短视频的综合应用,新媒体传播形态下人物专访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发挥着一定的功能,引导舆论、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教化育人等效果明显。(一)舆论引导功能。高校党委宣传部门是对内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除了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和学科特色、专业建设、校园动态等及时信息、上情下达,高校新媒体传播工作也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推动实际工作。人物专访作为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体裁给受众带来了思维引领、方法启发,使师生洞悉校园时事,是了解与贴近师生、为师生排忧解难的重要途径。(二)培育校园文化功能。作为校园文化的横切面,人物专访在教育管理、活动开展、效果反馈等过程中,通过新媒体平台的发声实现校园文化的培育。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挖掘与采访报道,鼓励个体本身不同的发展方式和自我实现方式,并逐步引导发展全新的校园文化组织形式。全新的文化组织形式需要具备交互式、人性化的特点。通过各方的有效协调,形成良好的新媒体环境,要加强师生对校园文化的理解,逐步形成集体认同。(三)教化育人功能。对高校来讲,通过新媒体推广优秀案例、事迹,是一种全新的科学教育措施,能有效地实现对师生价值观的养成。人物专访通过关联热点话题、解码重要事件等方式产生传播力和影响力,促进师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通过新媒体“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运用“植入式”“渗透式”的教育形式,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能量。

二、人物专访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的应用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简称“文传”)微信公众号目前开辟了3档固定专栏《芸芸倾听》《学子风采》《就业明星》,同时每年根据国家和形势特点的变化不定期推出其他专栏策划。《芸芸倾听》是学院资深专家、优秀教授、优秀教师的人物报道,旨在对话文传优秀人物、记录文传发展历史、打造文传文化名片。《学子风采》《就业明星》通过采访学院优秀在校学子、校友,为学生提供专业学习和生活经验参考,通过榜样引领帮助学生增强专业自信、明确未来目标。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人物专访的应用可以分为采访前、采访中、采访后3个部分。(一)采访前:选题策划、资料搜集、人物分析、提纲撰写。选题的价值性和话题性要求选择人物时需注意挖掘时代特点、拨动受众心弦、契合对应主题。结合对国家新闻宣传工作的阶段性要求、学校特点、当下热点等的综合考虑,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定期推出人物专访。例如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院特别策划了《我和我的祖国》系列报道,特邀请了文传专家教授从自身成长经历、求学经历、职业生涯、精准扶贫等方面解读70年来和改革开放40多年来祖国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2020年,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凶猛异常,并迅速蔓延全国及世界各地。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学院策划了《疫情观察》正能量传播栏目,引导学生在战“疫”中观察与思考,关注现实,与祖国共同成长。采访前的资料收集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要取得与专家学者对话的资格,必须肯下功夫,尽可能多地阅读与其专业方向相关的普及读物和资料,向专家的助手或弟子请教等都不失为良好的方式。长时间的耳濡目染有助于记者对专家的个性特征、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业余爱好等方面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更易获得良好的采访效果。[1]分析人物、撰写采访提纲是对记者思维与观察力的一次重要训练。对科学家,要了解其研究方向、主要科研成果及获奖;对作家或艺术家,要了解其主要作品、基本风格、最近作品等;对劳模,要了解其主要事迹……对家庭环境、教育背景、职业生涯、性格特点、价值观念等进行分析,有利于提高提问设计的精准度。从个人成长、求学经历、职业生涯、教学理念和未来规划等方面多角度切入,指导老师再补充观点,与学生反复沟通讨论,最终形成采访提纲定稿。(二)采访中:现场采访、聆听同期、稿件写作修改。现场采访时,指导老师会亲自带领学生与被采访对象见面,进行深入细致的交流。学生现场提问,老师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补充采访。采访中,学生有比较深刻的感受、敏锐的观察力,在作品中才能写出独到的见解、故事和情感。在注意每个人的不同个性的同时,看到人的个性与共性[2]。结束现场采访,接下来进入聆听同期、完成稿件写作。聆听同期是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再次训练。问题梳理、回答梳理、逻辑厘清、重新整合成稿,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十分考验学生的耐心和毅力。郭梅尼认为,“七分采访,三分写作”。用营销学的说法,意思是讲求新闻卖点、写出人物的个性、通俗易懂、科学性与新闻性结合[2]。在老师二改、三改的实践指导中,学生完成技术打磨、技能升级。内容展现的饱和度、文章的形式美感都是指导老师在改写与教学指导中的重点。(三)采访后:图文排版、文章。文字是社交媒体内容的核心,排版是社交媒体内容呈现不可或缺的部分。文字校对中,三审三校是保证文章严谨性与权威性的必要流程。除了对内容质量有要求,受众也会看重阅读体验,因此图文排版十分重要。美编需要熟悉基础排版、适当优化排版,同时避免过度排版。好的排版可以实现“1+1>2”的效果,对新闻稿的排版也是如此。《芸芸倾听》《学子风采》《就业明星》3档固定专栏分别有各自的头图、尾图、专栏卷首语,文章结构相对固定又自成体系,逐步形成了专栏标识。图文排版是对美编审美能力的检验,相关的色彩搭配知识、排版风格舒适度、字体颜色不超过3种等排版技巧既是对图文排版细致入微的讲究,也直接影响着文章后的阅读量。在新媒体传播实践中,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排版风格——简约、质朴、清新。这样的风格定位有利于突出学校品牌形象。人物采访排通过大气、简约、知性的风格排版,使受众对学校建构起积极印象,由“路”转“粉”。专栏下的评论是编辑作者与读者互动的绝佳空间,文章后,从评论中可以了解受众反馈。

三、人物专访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的传播效果

学院文化建设初期,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的新闻内容以常规新闻报道为主。随着发展日益完善,截至目前,内容构成上形成了以常规新闻、大型活动报道、时事专栏、人物专栏、读书专栏为主体的新闻报道内容。内容生产和运营团队建设逐渐成熟。经过近4年的师生团队建设、悉心经营,学院微信公众号、微博在四川省高职高专类院校中影响力多次排名前10名。(一)内宣——用户思维指导下的优质原创内容,正向舆论引导与形成品牌效应。第一,用户思维指导下的优质原创内容形成正向舆论引导。在全媒体时代,内容传播从单一传播转变为多向传播,内容生产者从受众思维转变为用户思维,需要更多地考虑用户的需求。学生作为校园中基数最大的群体,是服务的主要对象。如今高校中的学生大多是90后和00后,精神特质是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因此在新媒体传播的过程中,将学生作为传播主体,表现出鲜明的个性以及价值观,从有个性的人格化视角采写,能够吸引更多学生的关注。传统媒体记者对新闻事件具有较高的敏锐度,选题策划较为严谨。人物专访可以成为校内资源整合的必然方式。高校的新媒体传播要实现好的传播效果,需要站在用户视角,考虑学生群体的个性特征、信息接收特点、兴趣点及问题特点。人物专访的被采访对象是学院中的资深教授、专家和优秀学子。教授专家常常给人以“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之感。专家有丰富的业界经验和实战技能,有独特的行业认知,课堂上的教学使专家熟悉学情,独到的观察分析能给学院管理层提供智库建议,反哺学校建设与发展。3档专栏以引导与激发学生对校园的关注、对学习的关注、对成长的关注、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为目标,助力文传学子的成长,打造校园文化品牌,营造丰富多彩、内涵与活力兼具的校园文化氛围。第二,意见领袖的榜样引领,使专栏形成品牌效应。好的人物专访既能激发读者兴趣,又能展现丰富的人物形象。通过合理运用悬念、冲突、情节、节奏等元素,人物专访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全能视角、穿插背景材料、且叙且谈等叙事形式使文章更加丰满。通过采访资深专家教授和先进优秀学子,从他们身上学习行业经验,看到他们如何自强不息、开阔眼界,启发自身努力的目标与方向。针对学校发展阶段的不同,采访对象的选择与侧重点会有所区别,以学校阶段性发展目标为导向进行有的放矢的宣传是有必要的,以此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挖掘和表现人物身上的时代精神,奏响时代强音。《芸芸倾听》是“高大上”的专家访谈,《学子风采》是接地气的学生故事,校园文化的塑造需要“高大上”与接地气相结合。资深教授和优秀学子是各自所在领域的意见领袖,对他们的深入报道有利于其他群体对学校、学生、专业、行业有更多深入的认识。《学子风采》采访各专业优秀学子,发挥意见领袖的榜样引领作用,搭建学校、老师、同学之间的桥梁。从意见领袖的独特身份视角,能够看到老师与学校看不到的点与面,给予学校、老师更多优质建议与反馈、反哺。通过凝练特色文化、打造个性品牌,人物专访最大限度地发挥着新媒体的宣传优势,使更多人了解学校办学情况,提升学校知名度、美誉度。(二)外宣——讲好文传人文故事,提升校外传播的社会影响力。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现在形成了校园网站、微博、微信、校园电台、电视台、校报、抖音、今日头条、外媒多位一端的新媒体矩阵。传播渠道多元化,新媒体矩阵以原创内容生产为主。《芸芸倾听》《学子风采》是精细打磨的原创内容中的精品。优质内容的不断积累,使学校与外媒的联系不断加强,校园外宣成效显著。2018年1月15日,学院的官方微博发出“思修期末考试放大招,认不出思修老师扣41分”的博文,并@了四川高校知名博主,随后该事件迅速被扩散,被知名媒体广泛转发,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与讨论。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等多个部级媒体微博转发,最后被BBC、国际商业时报等国际级媒体报道,先后共34家媒体转发报道。2019年9月,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前往扶贫对应点甘孜州石渠县长须贡马乡开展精准扶贫调研,在教育扶贫的过程中,学生记者偶然抓拍到一位藏族少先队员用校服衣角擦拭国旗上的水珠的画面并制作成短视频,这一幕打动了很多人。短视频很快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共青团中央等媒体微博转载,微博话题阅读量达到了2000万+,视频播放量达到了780万+,拍摄的学生记者本人也受到央视记者采访并登上《新闻直播间》,视频引起了热烈反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三)教学的延伸——学生实践平台,打通教学与实践的“最后一公里”。高校新闻宣传需要在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服务学校的中心工作。这就势必需要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有预见性、针对性地开展必要的宣传引导和事先的宣传解释,把握舆论主导权,提供思想舆论保障,形成宽松、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思想文化氛围。同时,还要面向社会公众进行新闻宣传,向社会展示学校改革发展成就,树立学校的社会形象,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人物专访是专业教学老师的课堂延展,专业教师课堂教学会给学生讲授人物专访的基础知识、采访技巧、写稿技巧和注意事项。学生采写、稿件后,老师会在课堂上反馈稿件的优点、不足与优化建议,帮助学生记者提升自己。依托学院宣传处新媒体中心平台,实现了课堂教学与新闻采编实践的融合,教学课堂输入、宣传平台输出的闭环形式。在尊重学生特质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唤醒和激活学生的内在学习力和驱动力,实现专业学习上的自我生长,老师辅以引导和指导,从而打通教学和实践的“最后一公里”。

四、结语

经过媒介融合的转型潮,当下各大高校新媒体不断完善、日益成熟。各高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整合本校新媒体与社会新媒体资源,优化信息传播渠道,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新媒体在全媒体时代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章玉兴.人物新闻采访与写作[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