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金融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02:38:31

小微金融

小微金融范文篇1

一、围绕小微金融服务,当前应积极调整金融结构,培育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促使不同的金融机构在小微金融服务中找到其定位,使其与小微企业的实际需要相匹配据统计,当前中国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小企业数量10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贡献了中国60%的GDP、50%的税收,创造了80%的城镇就业机会。央行的《2011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末,小企业贷款(含票据贴现)余额l0.76万亿元,同比增长25.8%,比上年末下降3.9个百分点。全国工商联调查显示,规模以下的小企业90%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小微企业95%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中小企业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与其获得的金融资源相比明显不匹配。特别是在经济紧缩时期,金融机构容易将更为稀缺的信贷等金融资源向大型企业倾斜,客观上形成对小微企业的挤压,加大了小微企业的经营压力。要逐步缓解这个问题,需要针对小微金融的不同金融需求,为不同的金融机构找到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商业定位与可行的商业模式,一方面要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等小微金融机构,同时要推动大型的商业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大型商业银行要通过建立差异化的考核机制和商业模式推进客户结构调整。

二、适当放宽金融市场准入,鼓励小贷公司等小微金融机构的发展当前金融业的严格的准入管制,使得面向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明显不足,即便是在民间融资十分活跃的2011年,主要面向小微企业的小贷公司在年底贷款余额也仅仅达到3914.74亿元,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其实,不仅小贷公司,从整个金融机构的分布看,在小微企业较为集中的中小城镇,能够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十分有限,金融服务的供应不足,也使得面向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市场竞争不充分,从而使得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相对较高。从这个意义上说,面向小微企业服务的金融业的严格准入管制导致竞争不充分,直接提高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而且严格的准入管制,带来了显著的牌照溢价,也使得金融机构往往习惯于依赖牌照管制带来的溢价等来经营,内在的改进经营管理的动力不足。因此应当适当放松管制指标,以促进小贷公司等小微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并通过引进新的小贷公司促使竞争来降低小微企业贷款成本。

三、以支持小微金融机构发展为突破口,推进利率市场化,探索小微金融机构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小微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小微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所获得的收入可以覆盖其营业成本和资金成本,以实现其独立生存并不断发展壮大,小微金融机构的财务可持续性是其主要内容之一。从总体上看,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促进小微金融机构本身的财务可以持续发展的发展。从发展历史看,中国的一些早期小额信贷经营状况欠佳的原因之一是政策导向上一度错误地认为低利率才是“扶贫”,这一方面使得商业化的金融机构不愿意从事小额信贷业务,或者从事小额信贷业务的机构只能依靠扶持性质的特定外部资金,从而无法实现小贷公司的财务独立;另一方面低利率可能导致的寻租现象往往使得真正需要资金的小微企业无法获得信贷机会和资金扶持。可见,要促小微金融机构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使其能够通过正常经营获取必要的利润,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逐步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放开利率的管制。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小微金融机构应聚焦小微企业的客户定位,提供那些最能体现小微企业需求的金融服务,并发挥小微金融机构区域特征明显、信息成本较低以及业务审批速度快、交易成本较低的优势,集中精力发展有潜质的小微企业客户,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风险管理创新,调整业务结构和业务竞争能力,走与大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有差异化的发展道路。这样在客观上也有利于推动整个金融结构的调整。

四、应鼓励优秀的小贷公司转制成村镇银行现行的关于村镇银行的管理规定是2009年6月中国银监会下发《小额贷款公司转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其中允许符合条件的小贷公司转为村镇银行,该文件对希望改制的小贷公司,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但是从实行该规定以来,小贷公司目前尚没有一家改制为村镇银行。其实,对比《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和《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两份文件不难发现,小贷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的条件在许多方面要高于投资者直接申请设立村镇银行的条件,这种看似正向的引导实际上反向封堵了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的道路。从机构规模以及客户定位方面看,村镇银行客观上可以结合大型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二者在提供小微金融服务方面的一些优势,例如大型银行的风险管理制度和监管框架,以及小贷公司的区域特色和灵活机制。因此,有必要在坚持“只贷不存”的前提下,必要时适当放松其他制度限制参数,从而让那些在实际经营中表现非常优秀的小额贷款公司晋级为村镇银行,以扩大其在提供小微金融服务方面的能力。同时,小贷公司谋求向银行转型,实际上是尝试将小贷公司的资金来源直接与公众资金联系,相应地在监管方面自然应当根据商业银行监管的一般要求相关强化。

五、应适当放松小贷公司从银行融资比例的限制

实践中由于小贷公司自身信用资质较弱、增资扩股难度较大,并且小额贷款公司被定性为特定性质的金融机构,使其不能进入同业拆借市场,而只能是以工商企业身份从银行获取贷款,贷款利率受目前银行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0.9倍的限制,导致其融资成本明显较高。同时根据《意见》的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实行“只贷不存”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使部分规模较小的民间资本纳入正轨,但是在吸收大规模的民间资金方面竞争力有限;在“只贷不存"制度框架下,小额贷款公司主要以股东投入的自有资本放贷。虽然《意见》允许小贷公司向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不超过自有资本50%的资金,但是l:0.5的杠杆率对小额贷款公司来说是一个明显的硬约束,这就使得原本资金来源狭窄的小额信贷机构进一步面临“资金供给瓶颈”,往往在小贷公司发展到后续阶段时使其现金流出现问题。对比当前监管机构确定的担保行业10倍、银行业10多倍的杠杆,在坚持小贷公司的“只贷不存”原则前提下,适当放宽小额贷款公司的负债率上限,允许风险控制能力强的小贷公司能从银行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这样既可以有效地替代民间融资,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潜在风险,又能提高小额贷款公司放贷规模,更好地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还能提高小贷公司的经济效益和小贷公司合法合规经营的积极性。当然,为了控制风险,在提高上限的过程中应强化一些风险约束,例如提高小贷公司的注册资本要求、建立小贷公司的评级制度、建立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对小贷公司的检查评估制度等,一方面约束一些风险控制能力差的小贷公司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促使经营能力强的小贷公司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六、应尽快出台针对小贷公司的扶持政策,降低小贷公司税收负担《意见》适当放松了贷款利率上限,贷款利率最高可以为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4倍,某种程度上给了小贷公司的小微金融服务提供了一定的风险补偿空间。但财政部2009年开始实施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以及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均未将小额贷款公司纳入政策补贴范围,目前在国家层面也没有其他针对小额贷款公司的优惠或者奖励性的财政税政策,反而对小额贷款公司在日常经营中征以5.5%的营业税附加和以及25%的所得税,在开业的前期也无任何的减免和优惠。这种政策冲突削弱了小额贷款公司在替代民间融资方面的相对竞争力,也使得小额贷款公司面对借款人时更多倾向于选择高利率,以求自身的盈利和发展。这种对小额贷款公司利率和税收上的硬约束客观上加大了“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此外,高企的税收成本也增加了小额贷款公司为追求回报而推高利率水平的冲动,这将导致一方面中小微型企业的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增加小额贷款公司客户选择过程中事实上的高风险倾向。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民间借贷活动在事实上不需要缴纳税款,不受严格的监管。因此,较高的小额贷款经营成本使得其与民间借贷竞争中并不具有优势,反而促使一些社会资金不是通过规范的小贷公司进入市场,而是直接走向民间借贷。如果能够在税收政策以及财政补贴政策上向小额贷款公司倾斜,适当地推出针对小额贷款公司的优惠政策,不仅能有效调动小额信贷行业的积极性,增加民间资本合理向合法经营的小额贷款行业回流,也能使得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监管的范围,利于金融环境的稳定发展。

小微金融范文篇2

(一)服务对象范围广,普惠性与商业性共存1990年中期以后,秘鲁明确小额信贷专业机构、正规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公司均可以经营小微金融业务。不同的机构分别服务不同的客户群体,银行类及城市小微金融机构主要服务于城市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农村小微金融机构主要服务于农村地区的客户,而EDPYME由于可以跨省经营,且牌照具有全国性,所以服务对象更加灵活。同时,秘鲁的小微金融兼顾了“福利主义”和“制度主义”,既包括如孟加拉乡村银行强调扶贫解困,又能像玻利维亚阳光银行强调商业化经营,关注盈利和可持续发展。

(二)通过“业务下沉”和“转型升级”等多种模式开展小微金融服务一方面,秘鲁正规金融机构通过新设专属机构或业务单元等形式涉足低端市场,从事小微金融业务,称之为“业务下沉”。另一方面,有部分的非营利组织转型为受监管的正规银行类金融机构开展小微金融服务,称之为“转型升级”。例如秘鲁的MIBANCO,由非营利组织发展而来,现已成为专业提供小微金融服务的全功能银行。

(三)放宽资金来源,保障非存款类放贷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小微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公众存款以及第三方贷款,其中公众存款约占全部资金来源的74.5%,是小微贷款的主要来源。EDPYME不能吸收公众存款,其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本地商业银行贷款,以及秘鲁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等。监管机构将EDPYME外部融入资金上限放宽到自有资本的10倍,并允许符合条件的EDPYME申请更换牌照,变为可吸收存款的金融公司,鼓励EDPYME不断完善经营能力,提高金融服务竞争力。

(四)利率自主定价,促进市场竞争和提高市场透明度秘鲁法律未对贷款的利率作强制性规定,允许小微金融机构自主决定利率水平。监管机构认为只要信息充分披露,客户可以自主选择合适的产品,人为限制利率会降低小额信贷的可获得性,利率通过市场竞争会降至合理水平。同时,由于小额信贷的利率高,但金额小、时间短等原因,能够很好地覆盖信贷风险和市场风险,而相比于高利贷市场,小微金融机构无疑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二、秘鲁小微金融的监管经验

(一)监管机构由于秘鲁小微金融市场上各类机构并存且相互竞争,因此秘鲁注重对产品和服务的监管,而不是机构本身的监管。秘鲁小微金融的监管部门是银行、保险与年金监管局(简称SBS)。同时,秘鲁还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征信系统,有4家征信机构,其中3家为私有征信机构,另外1家国有征信机构设在SBS。国有征信机构的系统与秘鲁的身份证系统以及税务管理部门的系统相连,信用信息主要来源于一般金融机构、小微金融机构以及其他机构提供的债务信息。SBS信用系统针对一般债务人和特定债务人设立了两套不同的信用报告系统。设立于2001年的一般债务人信用报告系统记录了债务人的债务余额、信用额度、贷款转让情况以及担保情况。特定债务人是指非零售的信用组合占总信用组合25%以上的债务人,特定债务人信用报告系统设立于2012年,该系统非常详细地记录了那些特定债务人的信用情况,包括信用的设立与退出、风险模式、相关担保和转让情况。

(二)审慎监管内容

1.最低资本和资本充足率。秘鲁对小微金融机构的最低资本要求为27万美元,远远低于银行520万美元和金融公司260万美元的最低资本要求;资本充足率要求为9%,与银行要求一致。

2.不良贷款。秘鲁将逾期天数作为小微贷款分类的主要标准,分为8天以内、9-30天、31-60天、61-120天以及120天以上5个等级。在客户不能按时偿还全部或部分贷款的当天,该笔小微贷款应立即被认定为不良贷款,而小微金融机构应将该笔贷款全部余额(而非仅发生拖欠的额度)记录为不良贷款,停止计算利率收入,为逾期贷款提足拨备,同时在不超过90天时间内,冲销已入账而未实际收到的利息收入,或者为这部分利息收入的逾期损失计提拨备。

3.贷款损失准备金和贷款冲销。根据不良贷款的5级分类,小微贷款的损失准备金比例分别是1%、5%、25%、60%和100%。在贷款确认为最高风险级别被计提100%准备金后,该笔贷款应该认定为完全损失并全额冲销。为了实现财务连续性,冲销的核准需要每月进行,贷款冲销后,应该将客户情况上报给SBS征信系统。

4.关联贷款。禁止小微金融机构为其董事、主要股东和管理层及其亲属提供贷款。对于雇员和小额股东,单一客户关联贷款占净资产的比重不得超过0.35%,而全部关联贷款总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37%。同时关联方不应在获得贷款的难易程度上有额外便利。

(三)非审慎监管内容为了规范小微金融机构的发展,SBS对小微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准入、费用收取、信息披露、合同管理、防范过度负债、投诉处理等内容作了全面的规范。

三、秘鲁小微金融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一)建立全面统一的行为监管制度目前我国发展小微金融业务的机构包括:正规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或国内公益组织等。与秘鲁类似,我国从事小微金融业务的机构中,既有存款类银行,也有小额贷款公司等非存款类放贷机构。但是与秘鲁不同的是,我国小微金融机构的监管体系相对复杂,包括人民银行、银监会、金融办、农工办、扶贫办等多个监管部门,由于秉持机构监管理念而非行为监管理念,对从事相同业务的不同类型的小微金融机构,监管标准差异很大。实践中,由于监管规则差异存在监管套利,大型正规银行和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由于监管成本较高,其小微金融业务发展规模远低于农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另外我国部分监管部门实施监管的依据是规范性文件,没有法律授权,如农工办对农民资金互助社的监管尚无法可依。为统一监管标准,避免监管套利,促进公平竞争,我国应借鉴秘鲁的监管经验,从机构监管转向行为监管,以小微信贷业务为基点,构建与其业务特征相适应的法律和政策框架,并适用于从事该业务的各类机构。

(二)完善小微金融业务的非审慎监管内容

1.放松利率管制。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已经放开,但是小额贷款公司等非存款类放贷组织仍然要遵守最高人民法院确立的4倍贷款利率上限,实践中小额贷款公司为了覆盖资金成本降低业务风险,只能发放单笔金额较大的贷款,最终导致“小贷不小”和“小贷不贷”等现象。为鼓励小额贷款公司发放小微单笔贷款,促进金融包容程度,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我国可以借鉴秘鲁的成熟经验,放开小微金融机构利率管制,最终通过市场竞争利率会稳定在合理水平。

2.培育社会评级机构。完善的评级制度可以为差异化分类监管提供依据,我国可以借鉴秘鲁经验,培育发展社会第三方评级中介机构,不断完善小微金融机构注册设立程序和日常监测程序,建立系统性的小微金融机构评级标准。监管部门可以根据评级结果奖优罚劣实施差异化监管,提升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

3.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建立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监管指引相互配套、逐步细化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法律框架。推广实施合同概要说明表客户签字确认制度,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保护客户知情权和决策权。加大合同签订各个环节的审查和监督力度,禁止小微金融机构滥用合同条款侵害客户权益。关注债务人过度负债风险,建立过度负债风险指标体系,要求小微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前进行风险测评,杜绝发放掠夺性贷款。

4.加强征信系统的建设。根据我国《征信业管理条例》,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信贷信息,目前央行征信中心正在允许小额贷款公司有序接入征信系统。但是实践中仍有一些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社等放贷组织尚未与征信中心的数据库相连。同时我国征信行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许多私有征信企业的征信数据覆盖面和数据量还有待提高。建议进一步培育和鼓励征信行业发展,发挥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后发优势,运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开展征信服务。培育和鼓励社会主体依法建立征信机构,不断拓展征信系统覆盖范围,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征信制度对违约风险的约束作用。

(三)改进小微金融业务的审慎监管框架目前我国小微金融机构的监管框架以审慎监管为主,尤其是金融办、农工办等监管部门的监管框架,基本上是参照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银行审慎监管框架建立的,忽视了小微金融机构尤其是非吸收秘鲁小微金融监管实践对我国的启示存款类机构的特点,难以完全适用。因此,在监管框架上,我们应当针对小微金融机构的特征,对现有审慎监管框架进行适当调整。

1.寻找设置最低资本要求的平衡点。首先应根据市场中金融中介的经济规模设定最低资本要求,既要足以应付机构的启动成本和一定的损失准备,也要避免准入门槛过高限制充分竞争。尤其是对非吸收存款类的小微金融机构,资本金门槛不宜太高,避免资金闲置成本过高导致贷款大额化倾向突出。

2.推广运用合理的不良贷款分类标准和损失准备。我国一般对小微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分类和损失准备的设定都是参照银行的五级分类来执行的,银行的标准建立在长期数据分析基础上,这对小微金融机构来说数据量不足而且程序过于复杂,小微金融机构很难掌握。可以借鉴秘鲁的做法,按照逾期贷款的天数对小微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分类、设置相应的贷款损失准备,并及时进行核销。

3.打破区域经营限制,促进市场有效竞争。出于防范风险、便利监管的考虑,目前我国的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小微金融机构都是哪里审批哪里经营的审慎监管原则,如监管部门要求小额贷款公司只能在审批县域范围内经营,不能跨区域开展放贷业务。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阿里小贷等线上跨区域发放贷款的小额贷款公司已经出现,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促进市场有效竞争,发挥市场配置资金作用考虑,我国应打破小微金融机构的区域经营限制。如允许小额贷款公司获得省级人民政府牌照在省内跨区域经营,鼓励符合条件的小贷公司跨省发放具有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小额贷款。

(四)拓宽非存款类小微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提升商业可持续性除了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外,小额贷款公司等其他小微金融机构都是禁止吸收公众存款的,同时由于自身的非金融机构属性限制,无法获得再贷款融资,导致商业模式难以持续。因此,我们应当借鉴秘鲁经验,采取多种方式拓宽非存款类小微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

1.鼓励符合条件的非存款类放贷机构向存款类金融机构转化。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例,虽然根据我国的规定,小额贷款公司符合一定的条件可以转制为村镇银行,但是现行村镇银行股权结构的制度设计对于小额贷款公司的投资者而言,将最多只能有10%的股份,这显然会严重影响小额贷款公司改制的积极性。建议应该借鉴秘鲁的经验,通过立法规定,只要达到一定的条件,小额贷款公司就可以改制为正规金融机构,且拥有绝对的控股权,从而能够通过吸收公众存款来拓展融资渠道。

小微金融范文篇3

一、调查内容及样本描述

本次调查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小微企业基本情况;二是当前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三是小微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情况;四是小微企业在融资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五是对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建议。

本次调查以书面填报结合电话访谈的形式进行,保证了填报信息的客观真实性。为使本次调查对我区小微企业及区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从我区目前产业实际情况出发,本次被调查小微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抽样方式,共选取25家企业,使样本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1.被调查企业分类

按主营业务分,制造业10家,占40%,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5家,占60%。

按经济类型分,国有2家,占8%,私营23家,占92%;按企业人数分,10人以下的1家,占4%,10-50人的6家,占24%,50-100人的9家,占36%,100-500人的9家占36%。

2.生产或经营场地情况

在被调查企业中,拥有白己的厂房(经营用房)企业有10家,占40%,租用的厂房(经营用房)企业有15家,占60%。

二、调查情况总体分析

(一)影响企业发展因素调查

本次调查中列举了影响小微企业发展的6种因素,即人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成本上升、市场需求不足、缺乏创新能力、资金紧张、其它等。

2.生产或经营场地情况

在被调查企业中,拥有白己的厂房(经营用房)企业有10家,占40%,租用的厂房(经营用房)企业有15家,占60%。

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制造业发展的前三个因素依次分别是人力成本(90%)、资金紧张(80%)、原材料成本(60%),影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发展的前三个因素依次分别是人力成本(93%)、原材料成本(86%)、资金紧张(33%)。

调查结论,人力成本上升、资金紧张、原材料成本上升是当前影响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人力成本上升因素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影响略大于对制造业的影响,原材料成本上升因素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影响大于对制造业的影响,资金紧张因素对制造业影响大于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影响。

(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调查

1.近三年资金缺口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近三年存在资金缺口企业19家,不存在缺口企业6家,存在资金缺口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76%,不存在资金缺口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24%。其中,存在资金缺口企业的19家企业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1家,制造业8家,分别占被调查企业中该经济类型企业的73%和80%。

调查结论,近三年近80%的小微企业存在资金缺口,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资金缺口比制造业略微明显。

2.小微企业弥补资金缺口渠道选择

调查中列举了弥补资金缺口的12种渠道,即金融机构贷款、企业职工自筹资金、国家财政投入、票据融资、民间借贷、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股票市场融资、债券市场融资、企业自身积累、私人资本投入、企业之间融资及其他等。调查结果表明,小微企业弥补资金缺口最常选择的方式前4项依次为企业自身积累、金融机构贷款、私人资本投入和国家财政投入(其中后两项并列),而股票市场融资等其他8种渠道均很少小微企业采用。企业最希望获得融资途径前三项依次为金融机构贷款(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40%)、企业自身积累(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16%)和国家财政投入(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12%)。

调查结论,企业自身积累和金融机构贷款是小微企业在弥补资金缺口时最普遍也最希望选择的渠道和途径。但小微企业因大多没有自有厂房(经营用房)而无法取得金融机构贷款,所以在弥补资金缺口时,只能选择企业自身积累这一渠道,而调查显示,这种渠道并是小微企业弥补资金缺口的次选渠道,金融机构贷款仍为小微企业弥补资金缺口的首选渠道。这表明,企业通过金融机构贷款渠道弥补资金缺口的意愿是最强的,同时也从反映出,通过自身积累方式解决资金缺口而达到企业快速发展的效果是非常不明显的。

3.企业希望获得的融资途径

调查结果表明,小微企业面对资金缺口,希望获得的融资途径前两位依次为金融机构贷款和国家财政投入。其中选择金融机构贷款的企业12家,占被调查企业的48%,其中制造业4家,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8家,分别占该经济类型企业总数的40%和53%、选择国家财政投入的企业11家,占被调查企业的44%,其中制造业6家,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5家,分别占该经济类型企业总数的60%和33%。

调查结论,无论是制造业还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希望获得金融机构贷款的意愿是大体相同的,而对获得国家财政投入的期望却又明显差异,制造业要远远高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主要原因是目前,国家省市各级对制造业企业支持的各项政策较多,而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支持相对较少。

(三)小微企业融资中的困难和问题调查

1.小微企业银行贷款情况调查

小微企业银行贷款情况调查结果为,在被调查的25家小微企业中,近三年,8家企业有过贷款,1家企业有过民间借贷,16家企业没有发生过贷款。

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难易程度调查结果为,在被调查的25家小微企业中,6家企业反映贷款难易程度为一般,9家企业反映比较困难,10家企业反映特别困难。调查结论,目前,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比较严重,近三年,只有32%的企业取得了银行贷款,远远小于有资金缺口企业(76%),而无法取得银行贷款的小微企业为了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只能采取民间借贷等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资金缺口。

2.小微企业银行贷款存在问题调查

调查中列举了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中存在的9项主要问题,即手续烦琐、审批时间长、贷款政策不透明、中介评估费用较高、银行服务产品不够、对企业及产品了解不够、对担保、抵押要求过严、对企业信用等级要求过高及其他等,调查中要求被调查企业在银行贷款存在问题中选择三项,并按轻重程度依次确定为首选、次选和末选。

调查结果表明,在小微企业申请贷款过程常见的9种问题中,企业反映比较多的前3位依次为手续烦琐(占被调查企业的76%)、对担保、抵押要求过严(占被调查企业的64%)和审批时间长(占被调查企业的52%),均超过了被调查企业的半数以上。而作为小微企业申请贷款首选问题的前两项依次为手续烦琐,两者合计占被调查企业的84%。其中,手续烦琐占被调查企业的52%,占被调查企业中反映该问题企业的68%、对担保抵押要求过严占被调查企业的32%,占被调查企业中反映该问题企业的50%。

调查结论,手续烦琐和对担保、抵押要求过严是企业申请贷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首要问题,而手续繁琐是企业在银行贷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这对担保、抵押要求过严对于没有白己的厂房(经营用房)的小微企业尤为显现,具体到行业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因规模较小,大多租用生产经营用房而表现比较突出。

3.小微企业融资难内外因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18家小微企业反映造成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主要内因是企业缺乏抵质押担保,占调查全部内因的72%,其中制造业5家,占该经济类型企业总数的50%,占反映该问题企业的28%,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3家,占该经济类型企业总数的72%,占反映该问题企业的72%;造成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主要外因依次为金融机构支持不足和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分别占调查全部外因的45%和37%。

调查结论,缺乏抵质押担保是造成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内因,这一点对于没有白己的厂房(经营用房)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表现更加明显,金融机构支持不足和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是造成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外因,这也反映了企业对获得金融机构支持与政府扶持的渴望。

(四)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建议调查

调查中,列举了政府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提供优惠创业信贷、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开辟绿色通道,降低创业门槛、建立有效的产权保护制度,为支持创业,银行提供便利的信贷服务、增加培训机会、提高小微企业领导人社会地位和声誉、设立更多专门服务于小企业的小型银行、拓展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普及小企业金融服务知识等9种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方法和途径,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结果表明,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即政府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提供优惠创业信贷、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拓展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分别占被调查企业的96%、80%、72%。

三、几点建议

学习外地商会的经验,探索建立小微企业联保机制,为非公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提供担保和小额贷款融资服务。

一是加强辅导和培训。在非公企业中联络和选拔一批创业精英,定期聘请成功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对我市小微企业进行系统辅导和培训,在企业管理、投融资、技术、财务、人事、法律、市场与战略等方面对其进行引导与释疑,帮助小微企业管理者提高自身素质,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从而帮助小微企业快速成长。二是规范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相关收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对有关小企业贷款的抵押质押登记、评估、公证、担保等中介收费标准进行全面清理,统一规范小微企业贷款的中介收费标准,不断降低小微企业贷款的外部成本。

三是设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基金。在总结部分地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设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基金,以政府对放贷银行进行补偿的模式,鼓励商业银行在信贷规模上向量大面广的小企业重点倾斜。

小微金融范文篇4

[关键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金融机构

1引言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生力军,在繁荣经济、吸纳就业、改善民生、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研判肺炎疫情影响时,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列为“六保”任务①之一,要求大力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上半年,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达35.6万亿元,其中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7万亿元,增长14.27%;普惠小微贷款户数2363万户,增加251.4万户,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得到明显提升。但面对疫情影响,客观来看小微企业发展环境仍十分不利,地方政府配套支持不够、金融资源供给不足,小微企业自身发展存在缺陷等问题严峻,需要多方发力有效破解。

2山西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现状

近年来,山西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落实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要求,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转变经营思路,优化运营模式,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方式,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环境持续得到改善。

2.1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

工行、农行、建行、交行等驻晋银行均设立了小微企业金融部或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实行业务专营、人员专业、前中后台一体化管理。其中,农行山西省分行在该省11个地市各建立1家“示范性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建行山西省分行配备100余人专司小企业金融业务。民生银行太原分行提出“做小微企业银行”战略定位,设立小微金融部、零售风险部、零售评审部等专职团队。招商银行太原分行建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三级体系,其中总行建立远程专职审批中心,分行建立市场营销室、风险管理室、贷后管理室,支行组建小微客户信贷团队,确保小微客户服务便捷、专业。晋城银行设立36家小微专营支行,从事小微信贷人员近500人。山西省农村信用联社成立三农小微部,对全省农信系统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进行指导,全省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180个。

2.2实行单独的信贷规模管理

工行山西省分行对小微企业信贷规模实行专列,对小微贷款发放按月监测、按季考评、专项奖励。农行山西省分行开展“百群千户暨集群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营销大赛”活动,采取“以大链小、综改圈小、百年强小、产业助小、政府扶小、电商联小、三板优小、商圈惠小”八种获客方式,全面推进小微金融服务工作。建行山西省分行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三个不低于”纳入KPI考核,多维度考核推动工作。交行山西省分行将小微贷款纳入绩效考核,调动全行营销积极性。兴业银行太原分行拿出不低于全行信贷规模的30%支持小微企业。晋城银行实行“三单一专”管理,即:单列小微信贷计划、单独人财管理、单独贷款审批、专业团队营销,对小微企业信贷营销、审批、放款、管理一站式服务。

2.3创设小微企业专属信贷产品

工行山西省分行推出小企业周转贷、银政通、网贷通等产品,分类支持小微客户。农行山西省分行推出科创贷、税银通、厂房贷、智动贷等产品。邮储银行山西省分行推出了流水贷、信易融等纯信用产品和互惠贷、助保贷等弱担保产品。民生银行太原分行推出了网乐贷、流水贷、税单贷等信用贷款产品和云账户、二维码收银台、微多盈等新型贷款产品。兴业银行太原分行推出了创业贷、兴e融、积分贷等,服务初创期小微企业。渤海银行太原分行开办了专利权、版权、排放权、知识产权、广告投放权等贷款业务。晋城银行推出POS贷、的哥贷、接力贷、快续贷、仓储贷、分期贷等系列产品。山西省农村信用联社引导农信系统推出了50余种具有本土特色的小微金融产品,全省110家县级法人机构均与税务机关签订合作协议,推出了守信纳税企业“税易贷”业务。

2.4优化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流程

工行山西省分行将1000万元以下小微贷款审批权下放二级分行,对小企业贷款申请1天内做出反应,3天内做出结论,提高了办贷效率。农行山西省分行实行小微客户分层管理,推行“一次调查、一次审查、一次审批”,对500万元以下的微贷业务推行自助循环贷,便利客户提款、还款。邮储银行山西省分行推出“快捷贷”,将小微客户贷款从受理到发放缩短为5天。民生银行太原分行改进贷款评审模式,推行模块化管理,24小时内完成受理、审批。山西省农村信用联社构建了“乡村金融服务站—区域办贷中心—县级审批中心”三级快贷体系,对小微客户贷款快速调查快速授信、快速服务,契合小微融资短、平、快特点。

2.5实施单独的考核激励措施

工行山西省分行把小微业务“三个不低于”列为二级分行“一把手”考核指标,对超额完成或贷款负增长的,按内部转移资金的50bp分别给予价格补贴或成本扣减。建行山西省分行对新增小微企业基本户奖励3000元/户、新增非基本户奖励2000元/户。民生银行太原分行、招商银行太原分行、晋城银行制、晋商银行等机构认真落实小微信贷尽职免责机制,主要基于主观因素进行判断,在排除道德风险前提下实行免责。山西省农村信用联社制定《小微授信工作尽职免责管理办法》规定:有充分证据表明授信部门和工作人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办法和制度勤勉尽责的,在出现风险时免除授信部门和相关人员合规责任。

3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3.1经济下行压力剧增,金融机构开展小微业务难度较大

一方面,在经济下行过程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订单不足、经营效益下滑、财务状况恶化等现象,部分企业甚至面临被市场淘汰出局的风险。银行作为资金提供者,要平衡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在拓展小微业务时可能设置的风险控制措施较以往增加。另一方面,小微企业受经济下滑影响销售额大幅下降,利润摊薄,部分企业保守经营,主动缩减业务,融资需求降低。这些因素都影响小微企业金融业务开展。

3.2小微企业信贷产品同质化,金融创新仍待加强目前,山西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虽然推出了诸多小微企业专属信贷产品,但各银行之间小微企业信贷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仍较突出(如税银贷),而同质化导致服务对象的趋同性,趋同性导致金融业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对单一行业支持足够,对其他行业支持不足。因此,银行业在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上,产品待创新、流程待优化、服务待提升。

3.3小微企业贷款问责较严厉,有效激励仍显不足

尽管山西省金融机构大多制定出台了小微企业授信与贷款管理尽职免责办法,但银行纪检部门大多要求“有损失、必问责”,且山西省多数商业银行在不良贷款核销管理上规定:对于申请核销的不良贷款,必须责任人明确,且处罚到位。这些管理措施,决定了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客户经理的尽职免责制度在实际执行中不到位,导致基层银行分支机构在营销开展小微企业金融业务方面顾虑较大,积极性不高。

3.4小微企业诚信状况欠佳,银企之间互信程度较低

近年来,山西省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但在实体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形势下,部分小微企业信用状况恶化,刻意隐瞒重要经营信息,存在逃避债倾向。部分小微企业由于互保联保极易造成坏账连锁反应,当一家企业出现经营困难违约时,往往出现其他联保企业或联盟企业集体违约。部分小微企业在自有资金充裕、具有还款能力的情况下,拒不承担还贷义务和担保义务,银企之间信任危机加剧。

3.5小微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不到位,影响获贷能力

该省小微企业大多处于生产下游低价值产业端,从事低层次生产,部分企业生产水平较低、产品竞争力不强、技术创新能力弱、持续经营能力差。多数企业生产规模小、资产价值低,缺乏抵质押担保物。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资金体外循环严重,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真实信息获取渠道不畅通,银企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部分企业内部管理粗放,经营决策随意,缺乏稳健长远的发展规划,经营不稳定。

3.6政府配套机制不完善,小微融资帮扶作用有限

一方面,基层市、县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规模较小,且多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资金“沉睡”,为小微企业担保意愿不强,担保作用发挥有限。另一方面,多数市、县政府未建立鼓励银行业加大小微信贷投放的风险补偿基金或奖励办法。再一方面,多数市、县地方政府未建立转贷资金,即使设立的也资金规模不足,手续过于烦琐、手续费较高、管理不规范,无法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转贷资金支持,难以缓解小微企业到期贷款“周转难”问题,信用缓冲作用发挥不够。

4解决小微企业融资服务问题的路径和建议

4.1政府方面

4.1.1完善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强化小微金融服务激励要坚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准公共定位,强化支小支农,降低担保费率、减少或取消反担保要求,强化对小微企业的融资增信功能。要进一步搭建企银融资桥梁,推动基层政府壮大“过桥资金”,高效用好、用活转(续)贷基金,解决企业“周转难”问题。要出台针对小微企业融资信贷奖励办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财税政策,适当放宽对小微企业贷款呆账核销条件、核销手续,加大支农支小业务正向激励力度。4.1.2建设小微企业信息共享平台,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要推进工商、税务、海关、环保、质检、水务、电力、房产、司法等公共信息整合,建立小微企业综合信用平台;鼓励各类中介服务机构、互联网创新平台进入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政府、银行、小微企业、第三方中介充分合作的“大数据”信息共享机制。要进一步完善纳税信用评价,深入推动“银税互动”。鼓励小微企业抱团发展,成立信用保证协会、合作担保机构,解决担保不足问题,提升小微企业获贷率。4.1.3强化政银企互动机制建设,创造良好的金融获客基础地方政府部门要在银行和小微企业之间当好牵线搭桥角色,加强银企互动,定期组织有融资困难的小微企业和银行面对面洽谈,做好小微企业融资项目推荐;建立小微企业信息沟通联系机制,定期中小企业产行业政策和重点扶持企业名录,便于金融机构与企业对接;定期组织银行业机构开展“金融入企”活动,倾听企业呼声,加强与小微客户的直接交流,完善产品政策,改进金融服务,创造良好的金融获客基础。4.1.4加强社会信用环境治理,营造良好小微企业信用环境地方政府要将信用治理纳入政府考核目标,常态化推动,培育健康、诚信的金融生态环境。各级司法、纪检部门要积极协助金融机构催收小微企业贷款拖欠,对恶意违约企业及业主加大曝光力度,形成舆论高压态势;要建立小微企业不良贷款诉讼绿色通道,提高该类案件的立案、诉讼、处置效率,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营造良好社会信用环境。

4.2银行方面

4.2.1坚持专业化经营理念,完善小微企业信贷专营机构要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主动性,推进小微企业信贷中心及专营机构建设,培育服务团队,完善小微企业客户推荐和业务销售模式,改进小微企业贷款获客方式。在小微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要设立相应的专营服务网点,借助互联网和网银渠道等现代媒介,拓展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确保信贷资金直达小微企业。要积极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渠道,包括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和其他渠道服务小微企业,并加强应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工具,研究发展网络小微企业融资平台。4.2.2聚焦小微企业金融需求,提升小微企业信贷创新能力要深入开展小微企业调研,聚焦小微企业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挖掘产品潜力,强化定制化服务。要加速推广“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和“小微融资服务平台”,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要积极创新小微企业贷款担保方式,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探索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模式。要全面清理政府部门、商业银行和中介机构对小微企业融资不合理收费,降低政府性融资担保费率和过桥续贷基金费用,降低融资成本。4.2.3实施精细化差异化信贷管理,创新小微企业营销方式要鼓励银行业机构单列小微信贷计划,针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特点和风险水平,设计简捷、实用、高效的差异化业务流程,提升客户满意度。要针对小微企业特点大力实施精细化管理,对客户进行分类分层,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实施不同的授信政策和管理措施,当前特别是要加大对行业集群、转型升级、新兴业态企业的营销,如医疗、养老、文化、体育、互联网等小微客户群体的信贷投放,提升小微信贷服务品质。4.2.4强化小微企业信贷激励政策,推动小微金融服务开展要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信贷服务激励政策,完善专业运作机制建设、单独业务考核管理、绩效奖励和尽职免责,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好的银行,金融机构要给予更多的绩效或费用倾斜。金融监管部门要实施差别化的监管,适度放宽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风险监管考核容忍度,更好地调动银行业机构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3企业方面

4.3.1引导小微企业强身健体,提升小微企业规范经营水平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自身管理,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增强信息透明度,消除与银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内部人员配置以及生产技术方面,要提高管理水平和劳动力素质,完善生产方式。同时,要建立小微企业信用自律机制,注重征信信息积累,以实际行动维护自身信用,拓展生存发展空间,改善自身融资环境。4.3.2推动小微企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要强化小微企业发展规划和科学引导,构建城市、县城、乡村不同地区各有侧重的小微企业产业结构。城市地区小微企业要借助现代技术,积极延展产业链条,拓展以创新技术为核心的行业新领域。县城及其城郊小镇的小微企业要充分利用连接城乡的优势,加快技术改造,加快产品更新和产业升级。乡村小微企业要积极立足当地资源,围绕粮、畜、果、菜等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链条,发展现代农业,以特色化、专业化经营提升小微企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政策吹风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量增、面扩、价降”[EB/OL].(2020-08-25).

[2]中国银保监会,发展和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关于做好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监管工作的通知[Z].

小微金融范文篇5

小微金融的三大认识误区

尽管小微企业的营业收入、资产规模、从业人员和应缴税收都存在差异,相对于大中型企业,其规模上的“劣势”一目了然。值得关注的是,这类为特定目标客户提供特殊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项目或机构,他们追求自身财务自立和持续性目标。也就是说,小微金融机构自身应是有商业可持续性的,只有这样,它才会成为整个大金融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越来越有生命力的一个部分。事实上,一旦企业的营业收入、资产规模受到限质,它的赢利能力、纳税实力也可见一斑。由此,引发了一些社会甚至业界对小微企业的主观判断和潜意识归类。这些判断和对号入座容易使小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面临一种认识上的瓶颈,综合各方观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误区之一———小微企业难以赢利,因此小微金融也难以获利。但是,这一认识至少忽视了小微金融所在主体,即小微企业的两大特征。一是企业的发展性,企业生命周期本来就是一个由小到大、循环往复的过程,几乎所有企业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即便是可以从头做大的国有企业,也有一个从无序到有序、从超规到合规、从国内到国外的发展历程。这是每一家企业都不能,也是难以跨越的过程。今天的小微企业可能就是明天的跨国企业,微软、宜家、三星等国际知名企业都是如此。二是企业的赢利性,企业的规模往往与其赢利不对等。简单地说,大企业虽然规模大,但可能亏损厉害、赢利能力不强;小微企业可能规模小,但也可能赢利能力卓越,利润率较高。目前,世界上存在这样一类小微企业,规模虽小,但几乎垄断了整个细分的行业,堪称“隐形的世界冠军”。一些学者指出:小微金融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以小微型企业以及贫困或中低收入群体为特定目标客户;二是由于客户有特殊性,所以它会有适合这样一些特定目标阶层客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于是,有人认为小微金融准入门槛较低,什么样的金融机构都可以加入进来。然而,他们也忽视了小微金融所在主体,即小微企业的两大特征。一是小微企业正因为其规模较小,多处于企业发展的早期、初期,因此风险较高,可能的贷款坏账要高于大中型企业。二是正因为小微企业的这类特征,因此需要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科学的评估,而这种评估的方式方法可能与传统的大中型企业不同。三是正因为存在上述评估分析的差异,因此建立一套独特的、及时的、全面的且成本较低的模块化、流程化评价体系迫在眉睫,成为金融机构风险和信贷评估的一项重要课题。做无论从生态位、组织理论,还是结构金融的观点,小微金融的服务对象是小微企业,服务提供者往往被视为中小金融机构的专利。事实上,中小金融机构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确实具有一定优势:一是立足本地,了解实际;二是服务便利,决策灵活;三是熟悉环境,共享信息。可是,大型金融机构难道就不具备这类优势么?依据目前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当地的金融机构也具有上述特征。主要的差异在于:大型金融机构的分支难以拥有决策的独立性、灵活性,需要依靠总部的政策来决定服务的对象和规模等,信息的传递和政策的落地也需要时间。不过,我们注意到一些大型金融机构推出了针对性的策略,用以满足小微金融的及时性和灵活性。不仅如此,影响小微金融的宏观政策和举措也不容忽视,小微经济也影响着宏观经济的走势,2011年11月,财政部和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在未来3年免征小型微型企业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减轻小型微型企业负担。

小微金融的发展对策

生态位是生态学的重要概念之一,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基础,并逐渐发展到组织领域。该理论其源于生态学,随后的演进和发展将其不断引入组织领域,在企业定位策略、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组织发展战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依据企业生态位理论推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处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构成的生态环境中。银行生态位既反映银行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中的生存位置,也反映银行在该环境中的自然、社会和经济资源等银行生态因子所形成的梯度位置,还反映银行在生存空间中的物质、资金、人力、技术和信息流动过程中扮演的角色。银行如果没有先行优势,那么谋取小生位应该是较好的战略选择。小生位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正式提出。小生位强调的核心是企业的成功依赖于它所处的小的生态领域中的有效地位。所以,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也存在自己生存的空间,但需要尽快细分市场,确定自己的位置。例如:中小银行能借助联盟成员的实力更好地巩固生态位,通过联盟能与大银行抗衡,很好地防御与守护自己的小生位。曾有一类观点认为,让大银行服务小微企业是“不合适的”,“杀鸡焉用牛刀?”。但是,中小企业在任何国家都是最普遍、最基础、最具活力的经济成分,小企业层出不穷、数量巨大。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小微企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其本身的数量就不可小觑,比如淘宝网的各类网店就是一例。已经形成规模的大型银行要加强自己的品牌体系,完善网点布局和产品层次,以实现对各级目标客户的全面覆盖;要加强与媒体和社会的沟通,定期和及时合理披露相关信息,避免出现“店大欺客”的负面舆论;要注重外部宣传,特别要详细说明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加强客户对品牌这一无形资产的认同;要加紧对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服务,适时推出银银平台和外包业务,借力发展依靠自身独立渠道的小微金融服务体系。在银行的生态位竞争中,同样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原则。由此,出现了一批金融寡头和国际银行大鳄,它们都位于银行生态的第一集团。通常而言,中小银行相对于大型银行特别是跨国银行在当地有着更多的社会资本和客户资源。因此,中小银行要立足本地,科学计划和估算相关信息和指标,避免跨地域的无限扩张;依靠地缘认同,持续专注自己的特长,逐步培养关注、满意和忠诚的客户群;凭借地缘优势,争取获得更加广泛深入的当地信息,利用信息不对称的益处,抓住时机发展适合自身的存贷业务和中间业务。从金融历史特别是经济周期上看,每当周期性经济波动来临和金融风暴来袭时,往往是资产规模较小的企业和中小银行破产在先。这种定期和不定期的冲击考量的并非银行名称和扩张速度,而是实实在在的资本规模和经营能力。一旦小银行失去了中小企业等“衣食父母”,除了发展小微金融外,还应集中力量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和服务,然后通过外包、互换、购买等模式实现交换和共享,互利互惠。例如:加快针对个人客户的迷你产品、经典产品的设计和创新,不能“把鸡蛋都装在一个篮子里”。目前,在国内一些地区,中小企业被地方性金融机构“边缘化”,一方面存在中小企业这一产品和服务的“真空”,以致民间融资等以地下形式乘虚而入,替代正规金融机构涉足传统的借贷金融领域,出现了白色、灰色和黑色金融的现象;另一方面,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幻莫测,建立“国家中小企业银行”迫在眉睫、呼之欲出。毕竟,中小型金融机构在信贷投放过程中,一般较易将竞争力强的中小企业甄选出来,这正是中小银行的优势。因此,应当大力发展地方金融,加速金融服务市场细分,中小银行要定位适合自身的市场,专注自身的比较优势,细化各自的产品,量身定做小而精的“专属”服务,以优质服务稳定客户资源。科学合理的金融体系不是大小通吃,而是大小并存、各得其所。在此,中小银行更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能一味追求跨区域发展,揠苗助长地做大做强,更需要强调全面、稳健、长期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作者:蔡宁伟

小微金融范文篇6

关键词:金融科技;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服务方式;策略;高科技

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行各业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技术不断取代传统技术,这不仅是社会的进步,同时也是时代快速发展的体现。对于金融行业而言,通过新技术的融入,将对其传统的服务方式进行优化,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同时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还能够帮助银行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服务效率,增强风险控制能力,这就能够为银行扩展业务奠定基础,使银行不断放宽自身的信贷条件,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更大的帮助。另外,通过金融科技的引入,银行还能够及时进行智能化服务以及产品的推出,促进金融服务变革,推动自身顺应时代变化,满足更多企业的融资需求,推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当前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提升,数量不断增加,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相关数据信息可知,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小微企业法人达到了二千八百万户,个体工商户达到了六千二百万户,在总体市场中所占据的比例高于百分之九十,且2018年又有新增。如此之多的中小企业为社会创造了大量财富,并且在繁荣市场、稳定经济增长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十分有利的作用。同时,小微企业也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为多位人员提供了就业岗位。根据相关信息可知,当前我国劳动力人数有八亿之多,就业人数基本达到了七点七亿,仅小微企业就解决了三亿人口的就业问题。另外,小微企业还是创新的推动者,因为其规模小、体量小,所以经营较为灵活,能够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服务或者产品的创新,并催生多种新型业态和新兴模式。由具体信息可知,我国小微企业完成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和百分之七十的发明专利。虽然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速度较快,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十分大的有利作用,但是很多小微企业在实际经营中都面临着融资难题。近年来,政府对小微企业的发展提升了重视度,并积极采取促进融资、降低收费、税收减免等一系列措施来带动小微企业发展,但是从实践方面来看,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存在。根据2018年世界银行的相关报告可知,我国中小企业潜在的融资需求为4.4万亿美元,但是融资供给却仅有2.5万亿美元,缺口达到了1.9万亿美元。详细来看,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小微企业自身原因,多数小微企业都难以达到银行放贷准入的门槛。我国小微企业的资产较轻、业务缺乏广泛性和稳定性,并且财务往往不够透明,没有较强的风险抵抗能力,寿命周期基本都在三年左右,无法满足银行的贷款审批标准。第二,银行方面的原因,多数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都持慎重态度。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存在较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且对中小企业开展风险评估具有较大的难度,与大型企业相比,银行服务小微企业所需付出的成本更高。第三,国内信用体系不健全,比如数据结构不统一、数据通道较为缺失,也给小微企业融资带来了不利影响。

2金融科技助力小微金融创新与发展的路径

2.1大数据技术能够提升金融机构风控能力。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风险定价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传统技术模式下,金融机构往往掌握的信息有限,且技术较为落后,无法对小微企业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汇总与分析,因此对其风险的防控力度较轻,无法提升风控能力。而在金融科技大力发展的当前,金融机构则能够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对小微企业进行精准画像,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且还能够构建新型的数字化风险防控体系。比如,在贷前,大数据风控模型能够根据位置、设备、偏好以及行为等信息精准化分析客户特征,将恶意欺诈用户过滤掉;在贷中,能够对客户的还款意愿以及还款能力进行监控;而在贷后,如果客户出现了失联或者违约情况,那么也可以通过多场景分析对借款人的信息进行挖掘,及时找到借款人,降低不良贷款率。通过金融科技的运用,金融机构的资源配置效率可以全面优化,风险定价能力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能够对小微企业贷款进行更为个性化的定价,更好地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2.2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提升金融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人工智能技术是当前运用最广泛的金融科技之一,通过图像识别系统、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识别技术等能够提升金融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最具代表性的应用场景有智能运营、智能客服、智能营销。智能运营指的是通过对金融机构业务运营构架、内控管理模式、风控机制、服务流程等有效改革,实现网点的智能化、科学化转型。智能客服主要是为了解决人工客服成本高的问题,通过相关信息可知,2018年国内银行业客服中心的从业者达到了六万多人,银行需要在人工客服方面投入较多的成本,而通过引进智能客服,则能节省很多成本,基本每年可以为银行业节省百亿元成本。智能营销通常是为了解决精准获客问题,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对客户进行全面化筛选,对客户的行为数据信息进行搜集,帮助金融机构构建精准化的营销方案,从而推动其营销水平的全面提升。另外,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金融机构还可以搭建小微企业交易、生产等不同类型的场景,这就能够促进其全渠道战略的实施。2.3云计算技术能够降低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金融机构通过运用云计算技术,能够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汇总、分类、筛选等,这就能够为自身更好地运营提供较大的作用,促进运营成本的全面降低。并且线上金融平台构架还能够与衣食住行娱等各个生活场景平台实现对接,这就能够帮助金融机构扩大业务覆盖面,促进其获客效率的全面提升,而且能够有效降低其运营成本。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更为成熟,根据相关信息可知,云计算技术已经被多个金融机构所使用,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将自身的核心业务系统、辅助业务系统以及渠道类业务系统迁移到云计算平台中。这里我们以中国平安为例进行分析,平安云平台中涵盖了集团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业务子公司,并且其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业务系统投产都有云平台来支撑,该平台能够延伸到外部的金融机构和直销银行,承载了超过一亿个互联网用户。另外,金融机构借助于云计算技术还能够云化自身的内部系统,这就能够降低单位信息化成本,从而减少小微业务分摊的成本。

3金融科技助力下金融机构优化发展的对策

在金融科技助力下金融机构必须要对自身的业务模式进行转型与升级,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和趋势做好创新,如此才能够更好地发展,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更多的服务。具体来看,在金融科技助力下金融机构优化发展的对策有如下几方面。3.1转变服务方式,线上线下并重发展。在移动互联网快速普及的当前,小微客户的行为习惯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变化,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做好服务模式的创新,全面分析小微客户的需求,及时改进服务。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对传统线下服务模式进行改变,推动自身线下线上共同发展。这里我们将商业银行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商业银行线下线上发展是具有较多优势的,比如其业务运营更加专业、信息科技更为领先、线上渠道更为成熟等,其一方面能够对网点进行持续智能化改造,推动网点具有更强的综合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对自身的金融产品与非金融产品进行科学化组合,从而形成客户服务的闭环,如此才能够为自身更好地发展奠定较好的基础。3.2提升获客能力,围绕链圈批量拓展客户。通常来看,小微企业具有较为显著的集群性特征,大部分小微企业的风险特征以及融资需求都较为类似,如此就能够推动金融机构批量化获客。金融机构可以与商圈电子支付系统、核心企业ERP系统等有效对接,提升自身与不同类型协会以及其他组织的合作,从而更好地提升批量化获客的水平。另外,还可以围绕担保公司、政府、产业链、商圈等新增平台进行客户拓展,如此不仅能够提升小微企业服务的整体效率,而且能够降低运营成本以及获客成本。3.3全面引入新技术,不断降低风险。金融机构应当积极进行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合理对各个方面的数据进行挖掘与整合,对小微企业信息进行有效掌握,降低自身风险的同时提升小微企业的服务效率。首先,要积极进行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获取更深层次的数据,打破“数据孤岛”的现象。其次,要提升机器学、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更好地对用户进行精准识别。最后,要对智能风控的应用场景进行完善,全面发挥金融科技的优势,促进自身风险的全面降低。3.4要加强合作,打造共赢生态圈。金融机构要想更好地适应金融科技发展,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推动自身优化发展,就必须加强合作。一方面要与银行合作,推动业务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比如可以引入银行的智能风控模型,提升自身风控的能力与水平。另一方面要与运营商、电商平台等外部公司加强合作,将融资、理财、支付等服务嵌入到各个类型的生活场景中,打造共赢生态圈。只有如此才能够帮助自身拓宽发展道路,在小微金融创新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4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日新月异,带动了金融行业的全面发展,也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化解提供了契机。在这种背景下,各个金融机构应当加强努力,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水平,积极将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引入进来,推动自身的服务更加全面、降低运营成本,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服务。

参考文献

[1]杨莎,寇家豪.大数据助力商业银行小微金融创新发展路径分析[J].时代金融,2018.

[2]龚强.监管科技助力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J].清华金融评论,2018.

小微金融范文篇7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模式;小微企业;网络联保模式

小微企业因生存年限较短、风险能力偏弱等问题,较难开展融资,甚至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受到一定的挑战。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逐渐成熟,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相互形成了新型的商业模式。互联网金融,已成为新的融资力量,妥善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并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如何实现小微企业良好发展,是现阶段必须思考的问题[1]。

一、小微企业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意义

(一)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因传统金融模式,大多数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着成本高的问题,小微企业多采取民间借贷的方式,来增加融资。但现阶段,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还能借助电子平台筹资,融资门槛要求较低,且扩充了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二)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互联网金融的形式,不仅为微小企业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血液,还促进小微企业灵活性发展,可充分鼓励有志之人进行创业,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具有无限潜力。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还可改善民生的就业问题,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还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和商品,满足民生的消费需求,促进了微小企业的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的创新

(一)善融商务平台。随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银行可通过自身专属平台,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同时,通过建设个人或企业商城,创建全方位的服务模式(提供个人服务、信贷服务、循环贷款),并提供贷款申请等相关问题。(二)网络信用池信贷。电商平台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进行征集,信用较好的小微企业,将会放入专门的网络信用池里面,依据借贷者自身的需求,通过电商平台自身的名义,进行借贷。该模式需要小微企业有较高好的信用信度,小微企业若在借贷过程中,出现违约等特殊情况,需要赔偿电商平台的贷款,同时,电商平台需向商业银行偿还债务责任,来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2]。(三)网络联保模式。网络联保模式是联保模式发展中的延伸,建立在3家及以上的小微企业共同组成,进行自愿的融资联盟。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组成联保体,彼此间需相互信任、愿意彼此担保,传承了联保的连带责任,向银行申请贷款,更加符合金融行业的发展,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传型,简便了借贷流程,可直接在平台上进行申请、审核等交易过程,融资的额度由加入融资的联盟者共同协商决定,依据自身资产能力进行借贷,实现了小微企业的互联网金融,在借贷过程中的网络化发展[3]。电商平台还可对小微企业,进行信用统计、评估,为信贷额度提供标准和依据。

三、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决策优化

(一)优化小微企业的决策。当微小企业面临缺乏资金的周转时,需结合全自身企业的发展,进行全方位、多因素的考虑,充分了解每种借贷的模式(对比利率、注意事项、借贷流程等)。(二)优化商业银行的决策。商业银行在进行小微企业的信贷、贷款中,需优化风险防范机制,进而推动分析的决策。借贷之前,需了解真实的网络交易信息等运营情况,防止小微企业通过虚假记录,增加信用等现象,对小微企业进行严格监控,核对各种交易信息、借贷相关证明的真实性。通过商业银行、电子平台、小微企业三者间的合作,进行资金、物流、信息的整合,实现实时对微小企业的监控。若发生违约情况,将其拉入黑名单,降低个人信用,增加违约成本。(三)优化电商平台的决策。电商平台需建立网络的信用征信体系,根据小微企业的信用等级等进行综合分析,建立多种网络评估,了解企业效益,考量是否具有还贷能力,降低违约风险。在进行借贷时,需充分利用连带责任,降低担保额等的方式,电商平台还需加强考虑贷款利率,是否合理等因素,全方位考量偿还能力(意愿)。总之,在借贷前,需全方位加强审核力度、贷后实施多角度的监控,降低信贷风险。

四、结语

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但生存环境收到严峻的考验,融资问题是普遍小微企业面临的最突出以及最核心的问题。在互联网逐渐发展的当下,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是当下小微企业融资的首选方法,将电商平台、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进行资源融合,给小微企业带来新的发展生机,推动了商业经济的发展,降低国民创业的门槛,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实现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张清凡,张萍香,洪小燕,等.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5).

[2]刘畅,徐睿.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时代金融,2017(29).

小微金融范文篇8

民间金融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手续简便、放款快捷、利率灵活等特点广受中小微企业的青睐。近些年来,随着民间金融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1、民间金融市场缺少监管机制。民间金融由于其形式多样,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造成政府监管出现很多空隙。不能与正规的金融机构开展公平竞争,在金融业务运行中会影响正常的金融秩序。同时,民间金融得不到法律法规的保护,导致其发展不规范、业务单一化,影响其健康快速发展。

2、民间金融机构缺少抵御风险的能力。民间金融机构大部分是吸收社会上闲散资金,投资给需要的中小微企业。由于其经营时间短,规模小、资产少,不具备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民间金融由于其担保物少、利率高,在遇到金融危机时容易出现收不回投资额和利息,使民间金融机构濒临倒闭。

3、民间金融影响正常的金融秩序。民间金融机构由于其投资利率远远高于正规金融机构投资利率,导致金融市场中存在非正常竞争、容易出现非法集资,对整个金融秩序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容易引发社会问题,造成社会不安,影响金融秩序正常运行。

二、分析中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一)中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中小微企业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微企业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他们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活跃市场、解决就业、创造价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中小微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资产少、发展迅速、相当一部分集中于高科技产业。他们拥有高学历、高技能的优秀人才,这些企业的特点是工作效率高、科技创新能力强、创造利润高。中小微企业由于自身的优势在快速发展中,缺乏大量的资金支持,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发展速度。因为其资产规模小、抵押质押金额少、信用等级低、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导致他们在正规的金融机构融资低、贷款难等困境。

(二)中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中小微企业融资少、贷款难一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因为其成立时间短、资本少、信用度低、可提供的抵押物少等特点,无法在大型的商业银行获得贷款,导致其发展出现瓶颈,阻碍中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存在问题既有外部原因,也有企业自身原因。外部原因是与我国国情和金融体制有关,内部原因和中小微企业自身的特点分不开。正是由于这些因素,才导致我国中小微企业贷款少、融资难的困境。

1、我国市场经济的特点及实施的金融政策。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的经济体制既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制度性特征。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国有企业,政府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国有商业银行由于有各种政策支持对国有企业贷款也积极配合,提供丰富的资金资源。

2、中小微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中小微企业虽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他们数量多、规模小,能够用于抵押质押的资产少、信用等级低、财务不健全等特点,从商业银行融资相当困难。商业银行有各自的审贷系统,中小微企业的申贷资料在银行系统中评分较低,能够获得贷款数额很难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

3、中小微企业融资路径有限。尽管中小微企业盈利水平高,但是由于其资本少,风险承受能力低,不具备上市筹资的条件。这样导致这些企业不能在资本市场上融资,限制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阻碍其发展和壮大。

三、民间金融与中小微企业的相互作用

(一)民间金融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积极作用

民间融资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相比具有期限灵活、手续简便、融资快等特点,深受中小微企业的信赖。具体作用有以下几点:

1、手续简便、融资快成为中小微企业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正规金融机构因为中小微企业成立时间短、贷款综合评分低、财务信息不健全,抵押质押物价值不高等,审核贷款程序繁琐,放贷时间长,有可能延误中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动。但是民间金融可以克服这些问题,及时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满足其发展的需要。

2、融资费用低,能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虽然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低于民间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但是高抵押质押也需要一定的成本,相应的其他融资费用也会增加。最后导致实际利率高于民间金融机构的利率,同时、还可能审核通过的贷款金额少于申请数额,误失投资商机,影响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二)中小微企业对民间金融的促进作用

1、中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民间金融的发展。中小微企业向民间金融机构融资后发展迅速,可以及时还清贷款,从而促进了民间金融机构的再投资,有助于资金的高效利用,对民间金融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中小微企业的特点也有助于民间金融的发展。中小微企业具有地域性特点,大多是实体经营,风险可控。民间金融机构将资金投向这些企业,大大降低了投资风险,促进了民间金融的快速发展。

四、如何完善金融体制使中小微企业走出融资困境

在正规金融机构难以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时,民间金融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力量,将会有效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发展民间金融,不仅可以有效调节市场经济中的资金配置,让中小微企业走出融资困境,帮助其发展壮大;而且能促进金融体制更加健全,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地快速健康发展。

(一)完善我国金融体制,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使民间金融有法可依、健康发展

我国现有的金融体制中缺少对民间金融的有关规章制度,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健全民间金融法律法规。明确规定金融市场合法与非法的区别,让借贷双方清楚明了地进行投资,保护各自的经济利益。从而使民间金融机构和正规的金融机构有公平的竞争环境,更好地体现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特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

(二)引导民间金融投资方向,避免和降低风险的发生

现阶段我国民间金融市场发展比较混乱,近些年来出现很多投资担保公司,用吸引人的高利率借入资金开辟市场。但是时过不久这些投资担保公司纷纷倒闭,老板跑路造成投资者损失惨重,不仅没有得到高的投资回报率,就连本金也收不回来。所以国家在制定规范民间金融机构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也要引导其选择投资的合理方向,防范投资风险的发生。同时让民间金融机构参与大型项目的融资,使民间金融机构的投资更加多元化,达到分摊风险,降低损失的目的。

(三)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使利率逐渐走向市场化

现在我国央行已经设定正规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设定最高上浮比例。这为我国利率实施市场化已经迈出了一大步,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宏观调控作用。民间金融存贷款利率在国家规定范围内,也应根据央行利率变动实施上下浮动。使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平等竞争,促进金融市场的繁荣。

(四)建议中小微企业完善自身,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小微金融范文篇9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小微企业;融资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的出现和应用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小微企业的数量逐渐增加,小微企业的发展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如何促进小微企业的良好发展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小微企业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有效的缓解了这一问题。本文以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成果,接下来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的现实意义,最后探讨了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具体创新策略。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

如何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从而更好的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就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问题展开了相关研究,综合分析现有的研究成果,笔者将其分成了两大类:

(一)关于互联网金融提供融资的相关研究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学者Merton和Bodie开展了关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空间的研究;2013年,我国学者和毅对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互联网的出现和应用为传统的商业银行运行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应该顺应时展的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改革。

(二)关于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相关研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学者Udell和Berger通过分析小微企业的运行情况,指出了小微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融资困难的问题;21世纪初,我国学者林毅夫、孙希芳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指出了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

二、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的现实意义

(一)融资模式创新是国家战略需求与政策扶持的双重推动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探讨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策略是国家战略需求与政策扶持双重推动的结果。具体来讲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互联网金融可以有效的缓解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窘状,从而使得我国的小微企业获得持续的发展;第二,小微企业作为互联网金融的服务对象,有效的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创新,从而使得互联网金融日趋完善和成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十分重视小微企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对互联网金融和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关注度逐渐增加。我国颁布了《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互联网金融和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政策支持。

(二)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的协同合作优势

小微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小微企业的发展中,融资困难问题是限制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和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互联网金融具有的优势是:普惠性、便捷性以及针对性,这有效的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充分显示了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的协同合作优势。

三、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

现阶段,笔者认为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主要有四种,分别是点对点融资模式、基于大数据的小额贷款融资模式、大众筹资融资模式以及电子金融机构-门户融资模式。

(一)点对点融资模式

所谓点对点融资模式指的就是小微企业以互联网为媒介寻求可以提供融资机会贷款方。点对点融资模式的优势是:第一,有效的减少了融资时的成本投入,缓解了小微企业的资金压力;第二,融资行为的风险较小;以互联网作为媒介可以接触到多个贷款方,从而使得小微企业更加容易获得融资机会。

(二)基于大数据的小额贷款融资模式

所谓基于大数据的小额贷款融资模式指的就是利用小额贷款公司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基于大数据的小额贷款融资模式的典型代表就是阿里巴巴集团,阿里巴巴为小微企业提供了小额贷款公司服务。基于大数据的小额贷款融资模式具有下述优势:第一,对小微企业的要求相对较少;第二,小微企业可以快速获取资金;第三,小微企业可以自主的选择融资方式。

(三)大众筹资融资模式

所谓大众筹资融资模式指的就是小微企业借助互联网向社会公众寻求融资机会。现阶段,常见的大众筹资融资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股权众筹模式,第二种是创新项目众筹模式。

(四)电子金融机构-门户融资模式

所谓电子金融机构—门户融资模式指的就是小微企业借助互联网对信贷产品进行比较,然后通过电子金融机构来获取融资资金。电子金融机构—门户融资模式的最大优势就是将小微企业、互联网和电子金融机构紧密的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一体化的融资服务。

四、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小微企业的数量逐渐增加,小微企业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融资困难的问题,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作者:唐萌培 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徐洁,隗斌贤,揭筱纹.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

小微金融范文篇10

1中小微企业的重要性

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已经转变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意识到中小微企业的重要性,为改善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环境,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得益于这些措施,中小微企业的总量规模得到扩大,产业分布更趋合理。主要表现在:首先,中小微企业的潜力被不断激发,在规模数量上发展迅速。在数量上由2013年的954.6家上升到2018年的1526.5家,增长了166.9%。其次,在创造就业岗位上和吸纳社会就业方面,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主体。再次,我国中小微企业区域发展越来越合理,在东部地区保持优势的前提下,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微企业得到迅速发展。而且产业分布更趋合理,信息技术类产业持续发展,制造业企业占比有所回落。最后,在中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微型企业发展迅猛,今后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2疫情对中小微企业带来的影响

2.1中小微企业收入出现大幅度下滑

首先,疫情对交通运输、旅游、娱乐、住宿、餐饮等行业影响最大,这些行业恰恰是中小微企业聚集的领域。因此,疫情发生后中小微企业的收入大幅减少。其次,为了疫情的防控,在疫情期间很多企业延迟营业,物流中断,交通受到阻碍,这些问题都会影响中小微企业正常生产和创收。最后,海外疫情的迅速扩展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进出口贸易,而且中小微企业已经超过外企成为对外出口结构中的最大主力,因此,中小微企业的对外贸易收入也受到沉重打击。

2.2增加了中小微企业的成本

第一,为了应对疫情,主管部门要求企业必须做出相关的防控工作,如提供口罩和消毒用品,这些工作产生的物资和人员成本大部分是由企业自己承担。第二,疫情的突然扩散,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冲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想出去旅游、外出就餐等,这种情况也间接地增加了企业的成本。第三,在国内外疫情的影响下,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状况都不容乐观。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融资环境更加严峻,面临巨大的现金流压力。根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信心状况出现断崖式下跌,融资状况已处于历史低点。

3Y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政策

3.1减免企业融资费用

由于疫情的影响,中小微企业的相关成本已经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增加,增加了运营难度。为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Y银行推出在业务办理过程中抵押物评估费、抵押登记费、公证费均由银行主动承担,已经基本实现贷款业务利率之外“零收费”。这一举措大大降低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规范了收费标准,为疫情后中小微企业的复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2持续降低贷款业务利率水平

为更大力度地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解决疫情给中小微企业带来的困境,Y银行不断压低贷款业务利率水平。从2020年初到2020年6月,仅半年时间贷款利率下降了1个百分点。这一政策无疑是对中小微企业融资上的最有利的支持,大大降低了融资成本。

3.3开办延期还本付息业务

由于疫情的扩散导致许多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出现现金流不足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Y银行针对一些前期还款意愿良好且后期有恢复能力可能的客户开办了延期还本付息业务,延期期间不收取罚息和上报逾期征信。首先,对存量客户进行排查并逐个进行电话回访,了解客户受疫情影响的情况,对于因疫情影响短期资金周转困难且还款意愿良好的客户,积极通过电话进行延期邀约,远程办理延期还款业务,较好地为客户解决了疫情期间的临时困难。其次,对于一些已经提出要延期的客户,Y银行开辟绿色通道,为中小微企业办理延期,当日生效,确保工作落实到位。最后,做好后续跟进工作。客户经理持续关注客户经营状况和后续疫情影响情况。若客户恢复还款能力,第一时间办理还款事宜。

3.4加快推进

“线上”业务为解决疫情期间避免面对面接触的难题,Y银行将“线上”贷款作为最重要的金融服务工具,加大线上贷款宣传推广力度,实现无接触放款,很好地解决了疫情期间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线上贷款产品是线上全流程操作的一款贷款产品,同时也是Y银行推出的信用类贷款,这很好地解决了中小微企业因无法提供抵押物而无法获得贷款的难题,一举两得。

4融资支持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Y银行推出的融资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降低了融资成本,但对于今后的长远发展来说仍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才有利于银行和中小微企业的长期共同发展。

4.1中小微企业自身条件不足

第一,目前部分中小微企业产品及工艺都逐渐落后,市场竞争力下滑,同时也缺乏创新意识,实现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比较困难。银行虽然有融资优惠政策,但这终不是长久之计,想要实现长远发展,中小微企业必须依靠自身的发展。提高产品质量,更新工艺才是其发展的长久之计。第二,中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增加了银行风险管控难度。中小微企业真实的财务及经营信息难以获得,因为历史和自身因素,中小微企业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透明、经营成本高、经营风险大等特点。银行在判断中小微企业是否可以及时还款时没有准确的依据,增加了其风险管控的难度。第三,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方式单一。目前中小微企业主要以抵押、保证、信用为主要贷款方式,无法提供房产、土地等抵押物,因此只能获得小额贷款或者无法取得贷款。

4.2银行风险控制难度加大

由于中小微企业自身发展条件不足,银行纷纷推出信用类贷款产品,线上线下全覆盖。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商业机构,需要评估企业的风险状况,在企业能获得贷款的前提下,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信用类贷款产品主要考察中小微企业的纳税、开票历史、生产经营情况、负面信息等,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对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限制,但是这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的风险控制难度。

4.3银行中缺乏融资专业人才

随着银行等金融机构招收人员的增多,具备专业金融服务素质的人员越来越缺乏。大部分金融服务人员只顾干好表面工作,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对行业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求甚解,无法对未来经济发展形势作出准确的预测。专业人才的缺失对金融机构和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都是相当不利的。

5解决问题的相关政策建议

5.1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银行为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推出信用类贷款,但中小微企业存在经营不够规范、信用意识不强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风险管控的难度。因此,建议政府全力推进小微企业信用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企业征信平台,创建诚实守信氛围,在小微企业中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理念。

5.2培养专业金融人才

专业金融人才的缺失不利于银行和中小微企业的长远发展。金融机构要有意识地注重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首先,金融机构可以通过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来壮大本机构的队伍。其次,对现有的金融在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通过开办讲座、座谈会等形式来提高在职人员的专业服务能力。最后,支持人员交流。在不同省、市金融机构之间进行人员交流和外出学习,可以增加金融机构人员之间的交流,相互学习先进的经验。

5.3加大对银行惠企投放政策的扶持力度

银行为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对中小微企业实行减费让利,虽然大大降低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度,但同时也增加了银行的经营成本,降低了经营利润。为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继续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积极性,政府相关部门可对支持中小微企业效果明显的金融机构进行奖励或表彰,也间接支持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