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意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18:31:52

宪政意识

宪政意识范文篇1

本文对宪政意识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宪政意识源于生活在某种文化中的人们对宪政实践的经验总结,深受特定历史时期文化的影响。本文以此为起点重点分析了宪政意识的三大特性:民族性、稳定性以及借鉴性。

宪政意识不仅是对宪政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反映,同时它对推进宪政建设具有重大的作用。正是由于对宪政意识本身界定的模糊不清和认识上的缺乏,导致现实中宪政意识的作用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鉴于此种情况本文在对宪政意识本身进行概念分析的同时,将重点分析宪政意识的三个互为联系的特性。

宪政意识的概念分析

宪政意识如何界定,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大致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1]

1宪法意识是指人们凭借一定的经验和知识,在日常的生活体验中形成的有关宪法和宪法现象的认识、思维和心理活动。也就是说,宪法意识是人们对宪法的内容、特点和作用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以宪法为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并促进宪法的实施和完善的意识形式。

2宪法意识是指人们对宪法内容和宪法精神的理解和认识,是法律意识的基础和核心。从内在结构上讲,宪法意识是由宪法基本认识和宪法观念两大块构成。前者是人们对宪法规定和相关宪法知识的了解,后者是人们在宪法基本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宪法精神和宪政内涵的深刻理解,是相对稳定的理性化概念体系。在宪法意识体系中,宪法基本认识是初级阶段,是对宪法宪政的感性了解和粗浅认识;宪法观念是其高级阶段,是人们通过对宪法感性认识的消化、提炼而得到的宪法理性认识,表现为一种稳定的思想体系,是宪法意识的主体。[3]

3宪政意识是法律意识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果说成文宪法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宪法作为法律规范只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而宪政意识应当包括全体社会成员的意识。宪政意识与成文宪法相对而言,是一种观念上的宪法,涉及到广泛的领域。在内容上是多层次的、多元的。它可以是人们关于宪法的明确的思想体系,也可以是有浓厚感情色彩的心理感觉和态度。[1]

4宪法意识是指人们关于宪法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统称。反映了公民对国家宪法的制定、执行、保障、修改、存废等重大问题的基本认识。内容上包括了人们对宪法的基本看法,对现行宪法的态度和要求,对宪法本质和作用的理论观点,对国家工作人员和公民行为合宪性的评价,以及人们关于宪法的知识和修养等。层次上划分为宪法心理和宪法理论两个层次。宪法心理是人们对宪法现实不系统的自发形成的直观感觉,以及各种情绪和愿望等。它是宪法意识的感性认识阶段,是宪法理论形成的基础。宪法理论又称宪法思想体系,是人们对宪法问题一种系统化、抽象化的思想观点,是对宪法的理性认识,它是宪法意识的精髓,在整个宪法意识中占据支配地位。同时,在表现形式方面,根据宪法意识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个体宪法意识和集体宪法意识。前者是指个人对宪法的基本看法和评价,以及个人对宪法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修养。后者是社会群体对宪法的基本看法和评价,以及对宪法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所持的理论观点等。[2]

分析以上几种观点,前三种观点都是从法律意识的角度出发,缺乏对宪政意识特殊性的分析,没有厘清在法律意识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宪政意识与其他法律意识的区别。第四种观点从认识论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来把握宪政意识,符合哲学上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但是同样缺乏对宪政意识的区别性特征的分析。其实,宪政作为一种“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要考查其历史轨迹必须将其置于特定的文化土壤之中,可以说宪政本身就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由各种文化条件不断酝酿的产物。离开某一特定的文化土壤宪政意识无从产生。因此讨论宪政意识时必须将其与一定的文化形态联系起来,任何离开社会文化条件这个基本出发点去讨论宪政意识的做法都是不足取的。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宪政意识就是生活于特定文化条件中的人们对历史上已经发生的或现实中正在发生的宪政实践活动的认知和评价。分析这一概念具有以下意义:

第一宪政意识是一种主观认知和评价,相对于客观现实而存在,与现实生活中的宪法相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对宪政活动有反作用。具体说来可以促进宪法创制、宪法实施以及民主政治建设。在宪法的创制过程中,统治阶级的宪政意识决定了宪法的性质及内容。尤其是在法制传统薄弱的国家里,普通民众不知宪法为何物,宪法仅为精英阶层所知悉,宪政意识成了精英意识。在这种情况下,精英阶层所具有的宪政意识明显地直接决定着宪法的创制。一定意义上,囊括了精英阶层的统治阶级的宪政意识直接决定了宪法的命运。

第二宪政意识的形成来源于生活在特定历史时期和文化条件下的人们对历史上或现实中宪政实践状况的总结。一方面,宪政意识的主体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这里的人,既包括个体意义上的人,也包括群体意义上的人。在社会生活中,由于人们所属的社会阶级和阶层的不同,他们接受的法律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也不同,因此这就使得宪政意识具有了个体性的差异。这种个体差异说明宪政意识的复杂性。同时,人又总是生活在社会情况相对稳定的群体中,他们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背景和法律传统,因此又使得宪政意识具有了在一定范围内的共同性。这种主体的不同是宪政意识划分为个体宪政意识和阶层宪政意识的依据。另一方面,宪政意识形成的客观依据是宪政实践。不同时代的人由于其所处的历史阶段的不同,宪政活动内容不同,因此所形成的宪政意识也不同。

宪政意识的特点分析

宪政意识的民族性

宪政意识作为对宪政实践的主观认知为特定的人所拥有。每一个人又属于一个特定的民族,因此这就使得人们形成的宪政意识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打上深深的民族文化的烙印。每个民族在其历史繁衍的漫长进程中,都发展了一套独特的文化系统。各个民族的差异,最鲜明的体现在文化的不同上。可以说文化的差异是构成不同民族的最主要因素。而宪政意识的主体为归属于某一特定民族并且从事认知活动的人,不可避免地受到其所在的民族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要想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宪政意识必须把宪政意识放在各个具体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视野中去探寻。宪政意识的产生孕育于特定的民族文化,宪政意识产生后的发展和完善也同样受制于该民族文化,离开某一特定的民族文化来抽象地谈论宪政意识必然导致认识上的偏差和失误,宪政意识失去其民族文化的土壤,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如王人博所说西方人对宪政的追求是对宪政自身的价值的追求,是对自由、平等、民主、共和、人权的追求。而在中国,宪政成了人们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昌盛的一个工具,人们希望宪政能成为实现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手段。在西方,“宪政自身的价值及其目标与思想者所期望的东西是一致的:宪政就是通过防御性的制度设计来控制政府权力,以便为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保有一个充分的空间。中国的知识分子则不同,他们从中国的历史场景出发,把由西方宪政本身所提供的那些价值放在一边,最感兴趣的是:‘宪政能为国家的富强做些什么?’由此出发,他们一开始就把西方的复合式政治结构分拆成一个个独立的单元,并强行使之与中国的富强目标发生联系。”[4]

正确理解宪政意识的民族性,就会知道不同国家和民族由于各自具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以及所处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各国的宪政道路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在宪政模式的选择上,各国都要从自己本身的现有条件和法律文化资源去考虑,在尊重本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谨慎地选择宪政发展道路,使宪政建设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与本国文化土壤融合,这样的宪政模式才是最好的。否则,任何脱离本民族文化、舍弃现有的法律资源,通过刻意模仿别国宪政模式而设计出来的宪政道路都是不合适的。这样设计出来的宪政以及建立起来的相应法律体系不管拥有多么华丽的外表,都不可能持久地发生作用,最多不过是昙花一现。

宪政意识的稳定性

与宪政意识的民族性紧密相联系的是稳定性。由于宪政意识的产生依赖于特定的民族文化,而民族文化是该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不断沉淀的产物,因此具有极大的稳定性,这样就使得宪政意识也具有了稳定性。不错,传统文化是已经存在的历史的产物,是已经发生的事件的积累和沉淀,但是它不仅仅属于过去,更重要的是,它随着历史的延续而一直保存下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也属于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熟悉的英国宪政发展历史来说明宪政意识的稳定性及对其尊重的重大意义。英国几百年的宪政发展历史体现的是对传统的尊重,遵从的是一种政治审慎原则。它建立在英格兰民族对其历史传统和古老经验尊重的基础之上。作为英国宪政道路外在表现形式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个漫长过程。从最早1215年体现王权有限性的大宪章开始,到1688年发生的一直为英国人引以为荣的“光荣革命”为止,历经四百多年的漫长过程。通过一步步的过程最终把国王从至高无上的地位逼到狭隘的宫殿里,使之成为仅仅具有象征意义的虚位元首。这一过程体现的就是英格兰人稳重的品格。正如英国宪法学家布赖斯所说:“英国宪法是任何作者也作不出透彻说明的一组智慧的产物,它所具有的性质是在几个世纪中逐渐浸染而成的”。[5]

宪政意识的产生既然源于各国宪政实践的长期经验积累,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因此它反过来也影响到各国宪政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宪政模式的选择。宪政建设就要考虑到本国已经具有的宪政意识,谨慎地选择与其相适应的发展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宪政模式的选择能否在尊重本国宪政意识的稳定性的基础上做出是决定该国宪政建设状况好坏的主要因素。因为法律不轻言变革。从宪法的实施效果来看,有的国家的宪法与国家的政治生活融为一体,规范着国家政治权力的运行,成为人们的生活规范;有的国家的宪法既不反映现实状况,也不起实际作用,宪法规定的国家权力体系与现实生活中的运作情况脱离,是谓标签性宪法。前一种宪法取得成功的深层原因与对该国宪政意识稳定性的尊重不能说没有关系。

宪政意识的借鉴性

如前所述,宪政意识由于所处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和宪政实践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内容。但这并不是说宪政意识是一成不变的,实际上宪政意识还具有可资借鉴性的特点。对特定历史阶段宪政实践的经验总结而形成的宪政意识是人类在这一阶段所积累起来的文明成果,而任何一种文明成果都必须具有可借鉴性的特点,否则就不能称之为文明成果。

就宪政意识借鉴的路径而言,其孕育和完善是一个学习和选择的过程,绝非简单照搬或刻意模仿。既然是学习和选择的过程,一方面应当允许宪政意识在内容上的相异和外在化途径的不同。另一方面,宪政意识不仅要求光大本国传统中符合时代精神的部分,同时又要吸取当代思潮。这是一个保留和吸收的双向过程,单一的固守传统或完全的替代都是宪政实践失败的原因。反思清末百日维新的失败,将原因简单地归结为光绪帝的孱弱或梁启超等人的思想落后,恐怕难以服人。更深层次上的原因应当是在当时“民智未开”的情况下,匆忙照搬西方制度。综观宪政意识的历史演变过程,无论是以时间的先后作为叙述轨迹,还是以人物、国别及权利的实现为线索,都可以看出宪政意识可借鉴性的特点。[5]宪政意识的借鉴性不仅表现为不同历史阶段的纵向借鉴,同时也表现为大致处于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之间的横向借鉴。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宪政意识的发展体现了纵向借鉴的特点。苏格拉底的时代是一个思想分化的时代,哲学与宗教的分离导致了政治思想的发展。苏格拉底最早较为系统地探讨了近代政治法律思想所探讨的一些重要问题,诸如正义、权利、义务等。他比较了君主制和僭主制等国家政体。柏拉图借鉴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思想,对政体进行了分类,提出混合了政体学说。而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更以“吾爱吾师更爱真理”的精神在批判性借鉴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套政治法律思想,成为古希腊宪政思想的最高代表。在他的政治学伦理学等著作中探讨了民主、法治、自由、正义等问题。他对雅典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158个城邦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对政体进行分类,阐明各种政体的特点以及各种政体发生变化的原因和维系的因素。同时他还指出虽然可以从理论上说明各种政体的优缺点,但是更重要的是必须从各国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政体,政体能使人们达到身体和灵魂的善,这样的政体才是最好的政体。“最后他从中庸观点出发,提出他所认为最好的共和政体。这体现的是宪政意识的纵向借鉴。

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的宪政意识是一个成熟时期。这一时期宪政意识的发展体现的是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横向借鉴。这主要表现在英、法、美三国之间。这一时期以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为起点,以自然法思想和社会契约论为基础,奠定了近代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人民主权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有限政府原则和法治原则等。在英国主要以霍布斯和洛克为代表。霍布斯提出“自然状态”的假设,在此基础上论证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思想,其最终的落脚点是建立一个强大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洛克的思想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总结。他从一个与霍布斯假定不同的自然状态出发,论证了立法权、人民主权、天赋人权等思想。把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执行和对外权,立法权是最高的权力,对外权是执行权的一部分,这就是他的分权理论。光荣革命的完成和洛克思想的阐释标志着宪政意识中心从英国转向法国。孟德斯鸠崇尚的是英国式的君主立宪政体,他继承和发展了洛克的思想,提出了完整的分权制衡学说。但是最能充分体现宪政思想在不同国家之间借鉴的是美国宪政意识的形成过程。对于十八世纪的美国来说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因此不存在其自身历史上宪政意识的纵向借鉴问题。它完全借鉴和吸收了欧洲大陆的政治法律思想,只不过加进了具体的实用主义设计,使欧洲大陆的宪法思想与美国的国情相结合而创造了美国的政治制度,由此形成了美国的宪政意识。

结语

以法治国,首先就是以宪治国,树立宪法至上的权威,实施这一治国方略的过程就是宪政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法律制度的现代化,但是,在更深层次上,实际上是宪政意识的现代化。因为,实施这一方略,是一件伟大事业,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这一过程需要的不仅仅是社会法律制度和社会控制模式的改变和重构,更需要人们对宪政的认知和理念的革新。一国法律体系的建构和完善毫无疑问应当以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为核心,同时宪政意识又是人们对包括宪法在内的整体法律制度认知的核心部分。因而,不管是以宪法为基础的具体法律制度体系的现代化或是法律技术手段的革新,还是法律意识的普遍提升,宪政意识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主导角色。没有与现行宪政体系和宪政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宪政意识为其提供深层次的稳定支持,法治将会变成空洞的口号,法律则会蜕变成为世俗政策的工具,不可能成为人们生活的终极目的和关怀。

宪政意识体现着人们对宪法的尊重和理解。在行宪的过程中,宪法能否得到悉心的遵从,能否成为社会控制的权威力量,能否成为人们的贴切生活方式,能否树立起公民对其的敬仰,依靠的不是宪法条文数量的多寡和立法技巧的娴熟,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宪政意识,取决于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发挥以及由此人们对宪法的认同。宪法实施需要人们心理上的普遍接受和支持,形成一种对它的依赖情结。当宪法随时代的发展而需要变迁时,宪政意识也是一种内在的支撑力量。因为,从政治角度而言宪政就是民主政治,如果绝大多数公民把宪法作为崇高的政治信仰,并理解和支持宪政的革新和发展,宪法的变迁就建立在深厚的群众基础之上。

「注释」

[1]注:以下几种观点中出现的宪法意识实际上是本文讨论的宪政意识。

[1]华玲:《宪政意识研究》,载于《探索》1994年第1期。

[2]王薇:《论公民宪法意识》,载于《当代法学》2001年第4期。

[4]王人博:《宪政的中国之道》,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43-244页。

「参考文献」

[1][6]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6—18页。

[2][4][23]周叶中主编:《宪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63—164页,第40页,第50页。

[3]参见刘江琴;《从宪政意识角度析民初有宪法无宪政的原因》,发表于《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2年第1期。

[5]:《新民主主义论。选集》人民出版社1968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页。

[8][9][14][25][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0—31页,第210页,第366页。

[10][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11][27]王人博:《宪政的中国之道》,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43-244页,第253-254页。

[12]梁治平:《法辩-中国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0页。

[13]转引自[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6—17页。

[15]尹伊君:《社会变迁的法律解释》,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15页。

[19][29][3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1965年版,第81页,第344页,第332页。

[16][日]佐藤功:《比较政治制度》,法律出版社1984年版,第109页。

[17][18][英]埃德蒙·伯克:《法国大革命》,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33页,第219页。

[20][美]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前言第5页

[22][法]伏尔泰:《哲学词典》,“法律篇”第26页。

[21][24][34]秦前红:《宪法变迁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8页,第129页,第126页。

[24秦前红、叶海波:《论社会主义宪政》

[22][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页。

[26]《康有为政论集》(上),中华出版社1981年版(台湾),第339页。

[28]参见程华:《略论宪法观念的历史演变与发展》,《法学评论》2001年第1期。

[30]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贺卫方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46页。

宪政意识范文篇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发展,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人们欣喜地看到一个以宪法为根本,包括一系列重要法律在内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已经建立,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已有法可依,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走向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依法治国的根本是依宪治国,依法办事首先应当是依宪办事。

当代大学生是将来社会的精英,他们的宪政意识直接影响到推进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其宪政意识如何呢?为探究这个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即对宪法关注程度,宪法理念,宪法功能,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实施等,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当代大学生的宪政意识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了当代大学生宪政意识的整体状况,提出了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观特别是宪政意识的有效途径。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课题主要采取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资料。调查对象理学生10人,占4.4,工学生116人,占51.3%,文学生6人,占2.7%,医学生50人,占22.1%,法学生18人,占8%,经济和管理学生26人,占11.5%,(本文的百分比是指收回有效问卷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下同),体现了调查对象的广泛性。为了调查能较客观、真实地反映被调查者的观点,笔者设计了五项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关于宪政内容的问题,共21个子项,并且在编制问卷时,尽量做到文字浅显,用语明晰,同时保证了每一个问题的中立性。调查采取不记名方式。笔者发放问卷26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226份,有效率为86.9%。对回收的调查问卷,笔者进行了认真的统计和分析,数据的处理也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从调查的内容、数据和比例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宪政意识总体状况比较好,但距我国法治建设进程尚有一定差距。第一,对国家机构、结构和政权组织形式等宪法常识性知识了解不够,宪法常识是主体理解宪法原理、分析、判断和评价宪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公民对宪法最基本知识的理解。宪法的常识,应当是公民普遍掌握的基础知识,但统计结果不十分令人满意。宪法常识性知识四个问题中,知晓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产生的程序的56.6%,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的60.1%,准确的宪法条文数量的仅有19.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期限的75.2%;第二,宪政理念有待提高。所谓宪政理念是主体对于宪法思想和宪政基本原理的信仰,也就是公民对于国家与公民、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它是宪法意识的高级形式。因此,宪政理念是公民在掌握了一定宪法知识的基础上,对宪法问题、宪法现象进行的理性思考。在宪法理念凋奄的三个问题中,认为学习宪法意义重大的76-3%,对宪法是国家用来规范和约束政府权力并保护公民权力的法律、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应该受到人民权力的制约、宪法必须进入诉讼领域成为法院判案的依据等三个选项抱无所谓的态度有75.5%;对宪法的本质日的是保护公民权利的15.2%,是限制国家(政府)权力12.7%,是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30.1%,是作为制定其他法律的“母法”36.5%,不清楚的5.5%。众所刷知,国家不是超历史的,也不是超阶级的,宪法的制定权主体是人民,宪法是民意的体现,国家的权力归根到底是来自全体人民的授予。现代宪法理论进一步表明,人民是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主人,民主和人权是宪法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宪法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约束也就成了现代法治国家最重要的法律理念。洛克认为:“人民为了自身的利益,让渡一部分权利以组成国家,假如国家不能保障人民的权益,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民有权收回让渡自己出去的权利”。所以,列宁曾经说宪法是“写着人民权利的纸”;第三,对宪法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认识有待加强,宪法功能,是与宪法作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指宪法规范通过调整宪法关系主体的行为从而最终对社会关系产生的影响。学者普遍认为该影响是对社会有机体的正面效应,因而是…种价值的体现,强调“实然”性。在此项调查中,89.4%的人认为我国存在权力腐败的原因是权力缺乏制约;62.1%的人认为加强宪法的地位和作用与惩治腐败之问有联系。宪法的主要功能是规范和约束国家权力(power),以便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打tS)。权力腐败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究其根本,最主要的是在于权力缺乏有效制约。西方有位哲人说过,“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防止和惩治腐败的主要措施就是建立和健全有效制约权力行使的制度或机制,而宪法具有规范和约束政府的功能,所以,必须提高宪法的权威,充分发挥宪法的限权和控权功能,也就是对国家机关权力进行必要的限制与调控,包括合理分配政治权力,规范并控制国家权力来平衡各种利益:第四,权利意识淡薄。从调查问卷分析,答题的正确率较低,30%的知道我国“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写入宪法的年代:45.1%的人知道迁徙自由国际人权公约做了规定;对我国公民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状况不太满意的53.3%:认为权利受到侵犯找法院的62、人大常委2.9%、人民政府9.6%、人民检察院12.5%、不知道的13%;同意我国宪法应当加大对公民个人财产的保护力度,像保护国家或集体公共财产那样77.9%。宪法所确认的公民的基本权利被称之为“宪法权利”。法国1789年的《人权宣言》中日,凡权利无保障的社会就没有宪法,宪法是基本权利的宣言,基本权利保障成为各国宪政实践的中心课题。我国1982年宪法在起草过程中,立宪者们吸取了“”的惨痛教训,把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写入宪法,体现了对人类价值的尊重和保护。第五,对宪法在实施过程中的功能认识欠到位。调查问卷中,认为我国宪法实施效果好的0.9%,比较好的31%,比较差的40.2%,差的19.8%,不清楚8.1%;对我国现行宪法的文本看过的3.6%,随手翻阅过的16.4%,没看过的80%。这些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宪法实施的成绩和不足。宪法实施是指宪法规范在现实生活中的贯彻落实,即将宪法文字上的、抽象的权利义务关系转化为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并进而将宪法规范所体现的人民意志转化为具体社会关系中的人的行为,现行宪法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确认并规定了一些既反映社会转型时代要求,又力求弥新的重要观念和原则。

三、启示与对策

从上述调查和分析可窥当代大学生宪政意识之“一斑”。令人担忧。对本国的根本法了解程度尚且如此,谈何其它法律?更谈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大学生这些所谓的高智商群尚且如此,又何谈中国众多文盲半文盲的普通民众呢?

调查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的缺乏。学校、社会和个人都应该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培养学生宪政方丽的知识和能力已刻不容缓。中国要走依法治国之路,首要必须走依宪治国之路,而想走好这条路,必须要有一一批在思想上能理解并认同今天法治战略精神的公民,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法治社会秩序的构建,并影响、带动全体公民信仰法律、接受法律、运用法律,使我国传统中本来罕有的法治精神要素根植于我们的民族精神之中,成为我们民族的有机的精神价值。这一重担无疑将落在时代的精英——大学生的身上。她们思想开放,能接纳和认同新的思想和观念,有着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和忧国忧民的时代责任感,是我国法治战略希望所在。依靠什么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特别是宪政意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在此谈谈拙见。

众所周知,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能称其为人才的,首先必须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在这点上,人才的培养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而来改善这一现状。

(一)德法并重,双管齐下

道德教育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重心,但却不能由此而忽视了法制教育。道德和法律是相辅相成的两种社会调控手段,前者提高人的内部心境,后者规范人的外部行为,不可偏废。道德对社会成员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调整个体的道德心理,影响道德思想,以此去指导道德行为,主要是通过调整个体和组织的外部行为,以其产生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问的和谐协调关系。法律对社会成员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调整个体和组织的外部行为,形成法治信念,以此指导法律心理,以使各种法律关系主体正确认识与处理权利与义务、权利与权力、权力与权力等法律关系,使社会进入有序、公平、理性而稳定的状态。可见,两种规范的功能指向或发力向度虽然不一一样,但其归宿都是建立一种合法有序、公平合理的理陛或德性社会。一手抓普及道德教育,一手抓法制建设,道德与法律并行兼施不仅可收互进互补之效,而且可获得相得益彰之果。因此在保证道德教育的同时,学校也应把法制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德着重强调义务,而法在强调义务的同时,还包括权利的行使和保护。

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一些重要的、基本的法律知识,而且要培养较强的宪政意识,能够在履行宪法义务的同时注重自己的宪法权利。宪政意识,是主体在有关宪法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公民关于宪法知识、观点、心理和思想的总和。在过程上包括主体对宪法现象的认识、情感和意志;在内容上包括宪法知识,宪法评价和宪法要求;在层次上包括宪法心态,宪法思想和宪法理论。公民宪政意识是推动宪法实施和国家民主、法治进程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衡量国家法治成就的重要标准。宪法是法治社会的基石,学校应将宪法精神运用到教育工作中,以树立起学生对宪法的信仰与尊崇之心。

(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学校作为事业单位,自身的守法、用法、行法也尤为重要。现今,许多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具体表现在机构繁杂,权利义务关系不甚明确,甚至有不法行政现象出现,严重侵犯了学生的权益。因此,学校的管理也要体现“法治”思想,严格依章办事。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处理日常学生工作中,也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将法律精神特别是宪法精神浸润于学校的具体管理体制和学生学习生活中。当然,客观地说,一所学校若要实行法治,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可能会牺牲一些原本属于学校、领导、老师的利益。如果权力受到制约,因而权力在质和量上都有所缩减,权力的使用范围和程度也会受到限制,权力的灵活性和自由度也会降低,从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会出现一时的脱节,进而使学校的工作效率甚至是经济效益降低,也许也会出现学生更难管理的情况。这些思想准备是应该具有的,但是从根本上和长远上来说,这些都不是大问题,最终的结果还是利大于弊。总而言之,学校自身如能率先垂范,行宪路,扬宪德,那将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熏陶。

(三)改革传统型法律教学模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转型,传统的法律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代大学生的要求。学校的法律教育,大致可分专业型与普识型,即对法科专业学生的教育和其它各专业门类学生的教育。两者的授法途径不外乎两种,一是正规的课堂教育,二是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教育,只是它们的侧重点不同。但不论哪种教育,都亟需教学模式的革新。要改变高校学生单一守法目的,除了守法教育,还要教导学生如何维法、护法、用法,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当今的世界是权利的时代,权利的世界,大学生作为公民中的一员,理应学会依法维护自身的基本权利,同时依法履行应尽的义务。权利意识是法的内核,没有对权利的要求,便不可能产生对法的需要和对法律的渴望,因此,我们的教育要突出以公民个体权利的保护,倡导和确立以权利为核心的人际关系,以此不断强化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权威信念,从而通过其内心原动力培育起大学生坚守的法治精神。

宪政意识范文篇3

论文关键词:对抗性理念;宪政;宪政意识

一、对抗性理念与宪政文化

对抗理念是从对专制统治的对抗到对国家权力的一种对抗,对抗的本质也从反抗压迫,追求自由、平等到不受国家权力的干涉,以权利对抗权力,追求人权的信念。宪政,是指一种使政治运作法律化的理念和理想状态,它要求政府所有权力的行使都被纳入宪法的轨道并受宪法的制约。…宪政意味着从对抗到妥协,是一种对抗制度下的状态,而这种制度的孕育并成熟是在一种特殊的背景之下的,这个背景,就是我们所说的宪政文化。宪政文化植根于各个国家独特的文化背景之下,受着不同因素的不同影响,使整个世界的宪政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是这种文化的发展背景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宪政文化也体现出了一定的共性,我们发现对抗性就是这样的一种共性。笔者试从西方宪政发达国家的宪政的发展历史人手,并通过对西方和我国对抗性理念差异的分析,提出提高我国公民对抗性宪政意识的解决方案。

二、西方宪政发展史中的对抗意识

(一)英美法系

英国宪政发展的历史,是一部多元主体对抗性的历史。对抗性理念从最开始只存在于贵族到后来普及到民众,随着对抗性理念的增强和统一,反抗压迫,制衡强权的宪政的意识逐步蔓延,使得英国宪政的建立。它最早源于“国务需协商决定”的悠久历史传统。1066年前夕,已形成这样一条公认的准则:“国王未征求意见和得到同意不得行动。”可见英国从很早开始就存在着与国王对抗的理念。1215年英国《大宪章》是世界第一部具有宪政意义的文件,就是当时英国贵族成功迫使国王妥协的产物。近代,对抗性理念不但在当时的贵族阶层得到了体现,随后爆发了苏格兰人民起义,在人民的压力下,议会和军队组成的最高法庭处决了查理一世,标志着对抗专制统治的一大胜利。

美国是世界上成功实现宪政的国家之一。美国的对抗性的宪政文化,体现了一种多元主体性和普适性,无论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还是适用范围最小的规章,都体现出了一种对抗后妥协;无论是上至掌管国家立法的议会,还是下至普通的老百姓,都不轻言妥协和放弃,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而与对手抗衡,而这种对抗性的理念正是现代多元主义的立宪主义理论的思想根基。首先,美国宪法的诞生是一部从反抗殖民压迫到权力之间相互对抗的历史。其次,美国宪法基本原则与制度上,对抗性理念也得以体现。如三权分立和联邦制度。两种制度的精髓充分体现了对抗性的理念。再次,在美国宪法实施过程中对抗性理念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违宪审查制度的建立,使公民具有提起违宪审查的资格,任何受到法律损害的公民都有权提起违宪审查。正是由于防止政府权力通过制定法律的形式为侵害公民的基本权利创造“良好”的理由,它赋予了公民对抗“恶法”的可能性,增强了公民对抗公权力侵害的反抗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公民的宪政意识,使宪法真正融人公民的生活,成为真正保护公民基本权利限制公权力的法律。

(二)大陆法系的宪政对抗性理念

法国、德国等国家并没有系统的研究过宪政对抗性理论,但是从其宪法文化的发展以及成文的宪法典中,如法国的《人权宣言》和德国《德国基本法》强调人之尊严不可侵犯,尊重并保护之,是“所有国家权力之责任义务”,明确了公民基本权利的最高价值定位,并明文规定了公民具有抵抗暴力的权利。大陆法系国家虽然宪法文化体现了的特点,形式也各有不同,但是都以宪法条文的形式确保公民对抗性权利能够得以实现。

通过对以上几个国家宪法发展和宪政文化的研究,我们发现:对抗国家公权力的权利被每个国家明示或者默认的方法纳入公民的基本权利体系中。随着对抗性理念的逐步增强和统一推动了民众宪政意识的提高,促使民众积极的参与到宪政的建设之中,而正是有了这种大众的参与,宪政才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并成熟起来。

三、近代中国宪政之路堵何处

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党人在推翻了满清统治之后,在1912年颁布了《中华民国I临时约法》。这是一个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随后全国掀起了一轮新的立宪高潮,南方各省开始提出“联省自治”的主张。湖北、江苏、浙江、江西、贵等各省纷纷自行制定宪法,并选送代表制定联省宪法。这一时期,省宪运动虽然开展的相当热烈,但是实施不力,仍然是有宪法无宪政。

回顾这一百多年的宪政发展史,虽然宪政文化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在宪政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宪政发展与民主、人权无关,统治者是为了宪法而制定宪法,是为了中国独立而实施宪法,宪法沦为一种工具。中国的宪政完全是照葫芦画瓢照搬西方的模式,没有结合中国的国情,没有解决中国国情,了解民众真正的需要。这种缺乏大众基础的宪政是注定要失败的。

与西方宪政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并不只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更是传统文化带来的差异。西方人普遍认为人性基础是“性恶论”,作为西方的宪政思想精髓的权力制约的思想,就是建立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之上,即认为政府是一种“必要的邪恶”。正是因为人性是“恶”的,那些掌握权力的人更不例外,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恶性膨胀,民众不仅需要从对抗性的制度上更会从行动上去加以限制和约束统治者。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性基础则是“性善论”,它强调统治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并通过统治者自身的表率作用来影响人们。这是建立在对掌握权力的人充分信任的前提上的,它所注重的是掌握权力的人内在的道德自律,而不是外在法律的制约。民众也充分相信统治者,即使在受到侵害的时候,也坚信统治者总有一天能够改正错误。正如林语堂先生做过的一段精辟的分析:“中国人只知道政府是人民的父母,……是以吾们人民把‘便宜行事’的权利交托于政府,便予以无限的信任……吾们又赋予此辈无限的政治权力,亦从不计自卫吾人之权益。吾们只把他们当作圣贤君子看待。”这样,何谈对抗呢?中国的宪政文化的发展呈曲线型发展。在鸦片战争之后和军阀混战的两个历史阶段,中国曾出现了两个宪政发展高潮,除了和当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有关,不可忽略的是当时知识分子普遍的宪政意识,即一种对抗性的理念。他们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深受西方的先进思想影响,主张人们反抗封建压迫和专制统治,力求在乱世中争取自由和人权,实现西方式的宪政之路。可是他们高涨的立宪意识和民众普遍的宪政意识的缺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普通大众知识贫乏,根本不懂什么所谓的宪法宪政,更加不明白只有以权利和政府权力对抗才能争取自由和权利,加之长期受到权力的奴隶的封建思想影响,更加不敢反抗,即使零星的力量和思想在镇压后,也变的唯唯诺诺。正是由于民众宪政意识的缺乏,立宪运动缺少了大众的参与,民众如同看戏般的注视着一部又一部所谓的根本大法“宪法”的颁布,然后又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在历史中,民主也好,宪政也好,不仅无法阻止战乱,反而成了战火不熄的借口,在民不聊生的社会中,规定宪法中的公民权利只能是欺骗。对抗的本能被长期压抑,即使在宪政文化发展时也没有得到承认,在任何一部成文宪法中也没有肯定对抗这一基本权利。对抗理念的缺乏导致宪政意识的缺乏,而宪政意识的缺乏,也使民众没有对抗的理念。于是我国近代的宪政之路终是未能通畅,我们始终还是权力的奴隶。公务员之家

四、对抗性的宪政意识培养

受历史和传统文化造成了公民以国家权力本位和公民义务本位的精神底蕴,权利意识淡漠,许多公民把那些公正、廉洁的干部奉为“青天”和“父母官”,习惯对权力的依赖和服从,而不知道对权力的对抗和制约。宪政的精髓在于对权力的控制和对权利的保护,权利对抗权力的对抗性宪政意识的缺乏将阻碍我国的宪政之路的进程,如何提高公民基本权利的对抗性的宪政意识,成为当前紧迫的任务,针对中西的对抗性宪政意识差异造成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提高我国公民的对抗性宪政意识:

1.创造一个良好的推行宪政的政治环境。“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逐渐唤醒了公民的法律意识,十七大报告肯定依法治国的基本战略,并同时提出要加强民主建设,这些政策都为宪政的实施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环境。由于民众长期以来对权力盲目信奉和崇拜,对政府官员的信赖,目前我国的宪政意识培养还需要政府在其中采取主导地位,但宪政的实施,对抗性宪政意识的培养始终是对政府权力的一种削弱,在这种矛盾的状态中,政府需要保持开明的政治姿态,一以贯之的走宪政之路,坚持依法行政,坚持控权意识的培养,并引导和培育公民参与宪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公民能够对政府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和批判的民主和自由。只有这种政治环境创造好了,宪政才能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

2.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宪政是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它要求商品交换平等的进行,由此产生了自由、平等、财产权等权利观。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市场经济的普遍发展会形成社会成员强烈的权利意识,这不仅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各自的权利,更要求国家承认和保护社会成员的权利。公民的权利意识的觉醒要求国家的统治方式发生转变,因为绝对的不受限制的国家权力必然会践踏公民的权利,所以市场经济形成的权利意识会唤醒人们自觉地用公民权利约束和限制国家权力,这样对抗性的宪政意识才有了普遍的社会心理基础。公务员之家

3.通过有效的制度创新,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宪政发展初期对抗性意识影响宪法制度的制定,反过来,宪法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具有培养公民对抗性宪政意识的作用。培养公民的宪政意识,我们不能忽视制度的重要作用。首先,应该在宪法中明确赋予公民对抗权。我国《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可以说,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公民对抗权的默认。但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我国宪政秩序的和谐与稳定,为行政法领域的抵抗权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为了公民能明确正当的行使对抗的权利,我们应该向西方各国学习,在宪法文本中肯定公民的对抗权。其次,对权利的保障始终离不开救济,一切有救济的权利才能真正得到实现。为了保障对抗性权利的实施,从而提高公民的宪政意识,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并结合我国的情况建立违宪审查制度,赋予公民具有对抗不合理制度,保护自己的基本权利的诉权,让宪法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让宪法在维护基本权利上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束之高阁的法律。这是培养对抗性宪政意识的关键之处。

宪政意识范文篇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发展,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人们欣喜地看到一个以宪法为根本,包括一系列重要法律在内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已经建立,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已有法可依,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走向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依法治国的根本是依宪治国,依法办事首先应当是依宪办事。

当代大学生是将来社会的精英,他们的宪政意识直接影响到推进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其宪政意识如何呢?为探究这个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即对宪法关注程度,宪法理念,宪法功能,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实施等,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当代大学生的宪政意识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了当代大学生宪政意识的整体状况,提出了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观特别是宪政意识的有效途径。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课题主要采取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资料。调查对象理学生10人,占4.4,工学生116人,占51.3%,文学生6人,占2.7%,医学生50人,占22.1%,法学生18人,占8%,经济和管理学生26人,占11.5%,(本文的百分比是指收回有效问卷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下同),体现了调查对象的广泛性。为了调查能较客观、真实地反映被调查者的观点,笔者设计了五项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关于宪政内容的问题,共21个子项,并且在编制问卷时,尽量做到文字浅显,用语明晰,同时保证了每一个问题的中立性。调查采取不记名方式。笔者发放问卷26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226份,有效率为86.9%。对回收的调查问卷,笔者进行了认真的统计和分析,数据的处理也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从调查的内容、数据和比例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宪政意识总体状况比较好,但距我国法治建设进程尚有一定差距。第一,对国家机构、结构和政权组织形式等宪法常识性知识了解不够,宪法常识是主体理解宪法原理、分析、判断和评价宪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公民对宪法最基本知识的理解。宪法的常识,应当是公民普遍掌握的基础知识,但统计结果不十分令人满意。宪法常识性知识四个问题中,知晓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产生的程序的56.6%,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的60.1%,准确的宪法条文数量的仅有19.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期限的75.2%;第二,宪政理念有待提高。所谓宪政理念是主体对于宪法思想和宪政基本原理的信仰,也就是公民对于国家与公民、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它是宪法意识的高级形式。因此,宪政理念是公民在掌握了一定宪法知识的基础上,对宪法问题、宪法现象进行的理性思考。在宪法理念凋奄的三个问题中,认为学习宪法意义重大的76-3%,对宪法是国家用来规范和约束政府权力并保护公民权力的法律、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应该受到人民权力的制约、宪法必须进入诉讼领域成为法院判案的依据等三个选项抱无所谓的态度有75.5%;对宪法的本质日的是保护公民权利的15.2%,是限制国家(政府)权力12.7%,是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30.1%,是作为制定其他法律的“母法”36.5%,不清楚的5.5%。众所刷知,国家不是超历史的,也不是超阶级的,宪法的制定权主体是人民,宪法是民意的体现,国家的权力归根到底是来自全体人民的授予。现代宪法理论进一步表明,人民是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主人,民主和人权是宪法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宪法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约束也就成了现代法治国家最重要的法律理念。洛克认为:“人民为了自身的利益,让渡一部分权利以组成国家,假如国家不能保障人民的权益,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民有权收回让渡自己出去的权利”。所以,列宁曾经说宪法是“写着人民权利的纸”;第三,对宪法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认识有待加强,宪法功能,是与宪法作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指宪法规范通过调整宪法关系主体的行为从而最终对社会关系产生的影响。学者普遍认为该影响是对社会有机体的正面效应,因而是…种价值的体现,强调“实然”性。在此项调查中,89.4%的人认为我国存在权力腐败的原因是权力缺乏制约;62.1%的人认为加强宪法的地位和作用与惩治腐败之问有联系。宪法的主要功能是规范和约束国家权力(power),以便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打tS)。权力腐败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究其根本,最主要的是在于权力缺乏有效制约。西方有位哲人说过,“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防止和惩治腐败的主要措施就是建立和健全有效制约权力行使的制度或机制,而宪法具有规范和约束政府的功能,所以,必须提高宪法的权威,充分发挥宪法的限权和控权功能,也就是对国家机关权力进行必要的限制与调控,包括合理分配政治权力,规范并控制国家权力来平衡各种利益:第四,权利意识淡薄。从调查问卷分析,答题的正确率较低,30%的知道我国“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写入宪法的年代:45.1%的人知道迁徙自由国际人权公约做了规定;对我国公民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状况不太满意的53.3%:认为权利受到侵犯找法院的62、人大常委2.9%、人民政府9.6%、人民检察院12.5%、不知道的13%;同意我国宪法应当加大对公民个人财产的保护力度,像保护国家或集体公共财产那样77.9%。宪法所确认的公民的基本权利被称之为“宪法权利”。法国1789年的《人权宣言》中日,凡权利无保障的社会就没有宪法,宪法是基本权利的宣言,基本权利保障成为各国宪政实践的中心课题。我国1982年宪法在起草过程中,立宪者们吸取了“”的惨痛教训,把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写入宪法,体现了对人类价值的尊重和保护。第五,对宪法在实施过程中的功能认识欠到位。调查问卷中,认为我国宪法实施效果好的0.9%,比较好的31%,比较差的40.2%,差的19.8%,不清楚8.1%;对我国现行宪法的文本看过的3.6%,随手翻阅过的16.4%,没看过的80%。这些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宪法实施的成绩和不足。宪法实施是指宪法规范在现实生活中的贯彻落实,即将宪法文字上的、抽象的权利义务关系转化为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并进而将宪法规范所体现的人民意志转化为具体社会关系中的人的行为,现行宪法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确认并规定了一些既反映社会转型时代要求,又力求弥新的重要观念和原则。

三、启示与对策

从上述调查和分析可窥当代大学生宪政意识之“一斑”。令人担忧。对本国的根本法了解程度尚且如此,谈何其它法律?更谈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大学生这些所谓的高智商群尚且如此,又何谈中国众多文盲半文盲的普通民众呢?

调查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的缺乏。学校、社会和个人都应该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培养学生宪政方丽的知识和能力已刻不容缓。中国要走依法治国之路,首要必须走依宪治国之路,而想走好这条路,必须要有一一批在思想上能理解并认同今天法治战略精神的公民,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法治社会秩序的构建,并影响、带动全体公民信仰法律、接受法律、运用法律,使我国传统中本来罕有的法治精神要素根植于我们的民族精神之中,成为我们民族的有机的精神价值。这一重担无疑将落在时代的精英——大学生的身上。她们思想开放,能接纳和认同新的思想和观念,有着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和忧国忧民的时代责任感,是我国法治战略希望所在。依靠什么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特别是宪政意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在此谈谈拙见。

众所周知,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能称其为人才的,首先必须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在这点上,人才的培养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而来改善这一现状。

(一)德法并重,双管齐下

道德教育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重心,但却不能由此而忽视了法制教育。道德和法律是相辅相成的两种社会调控手段,前者提高人的内部心境,后者规范人的外部行为,不可偏废。道德对社会成员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调整个体的道德心理,影响道德思想,以此去指导道德行为,主要是通过调整个体和组织的外部行为,以其产生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问的和谐协调关系。法律对社会成员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调整个体和组织的外部行为,形成法治信念,以此指导法律心理,以使各种法律关系主体正确认识与处理权利与义务、权利与权力、权力与权力等法律关系,使社会进入有序、公平、理性而稳定的状态。可见,两种规范的功能指向或发力向度虽然不一一样,但其归宿都是建立一种合法有序、公平合理的理陛或德性社会。一手抓普及道德教育,一手抓法制建设,道德与法律并行兼施不仅可收互进互补之效,而且可获得相得益彰之果。因此在保证道德教育的同时,学校也应把法制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德着重强调义务,而法在强调义务的同时,还包括权利的行使和保护。

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一些重要的、基本的法律知识,而且要培养较强的宪政意识,能够在履行宪法义务的同时注重自己的宪法权利。宪政意识,是主体在有关宪法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公民关于宪法知识、观点、心理和思想的总和。在过程上包括主体对宪法现象的认识、情感和意志;在内容上包括宪法知识,宪法评价和宪法要求;在层次上包括宪法心态,宪法思想和宪法理论。

公民宪政意识是推动宪法实施和国家民主、法治进程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衡量国家法治成就的重要标准。宪法是法治社会的基石,学校应将宪法精神运用到教育工作中,以树立起学生对宪法的信仰与尊崇之心。

(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学校作为事业单位,自身的守法、用法、行法也尤为重要。现今,许多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具体表现在机构繁杂,权利义务关系不甚明确,甚至有不法行政现象出现,严重侵犯了学生的权益。因此,学校的管理也要体现“法治”思想,严格依章办事。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处理日常学生工作中,也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将法律精神特别是宪法精神浸润于学校的具体管理体制和学生学习生活中。当然,客观地说,一所学校若要实行法治,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可能会牺牲一些原本属于学校、领导、老师的利益。如果权力受到制约,因而权力在质和量上都有所缩减,权力的使用范围和程度也会受到限制,权力的灵活性和自由度也会降低,从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会出现一时的脱节,进而使学校的工作效率甚至是经济效益降低,也许也会出现学生更难管理的情况。这些思想准备是应该具有的,但是从根本上和长远上来说,这些都不是大问题,最终的结果还是利大于弊。总而言之,学校自身如能率先垂范,行宪路,扬宪德,那将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熏陶。

(三)改革传统型法律教学模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转型,传统的法律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代大学生的要求。学校的法律教育,大致可分专业型与普识型,即对法科专业学生的教育和其它各专业门类学生的教育。两者的授法途径不外乎两种,一是正规的课堂教育,二是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教育,只是它们的侧重点不同。但不论哪种教育,都亟需教学模式的革新。要改变高校学生单一守法目的,除了守法教育,还要教导学生如何维法、护法、用法,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当今的世界是权利的时代,权利的世界,大学生作为公民中的一员,理应学会依法维护自身的基本权利,同时依法履行应尽的义务。权利意识是法的内核,没有对权利的要求,便不可能产生对法的需要和对法律的渴望,因此,我们的教育要突出以公民个体权利的保护,倡导和确立以权利为核心的人际关系,以此不断强化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权威信念,从而通过其内心原动力培育起大学生坚守的法治精神。

宪政意识范文篇5

本文对宪政意识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宪政意识源于生活在某种文化中的人们对宪政实践的经验总结,深受特定历史时期文化的影响。本文以此为起点重点分析了宪政意识的三大特性:民族性、稳定性以及借鉴性。

宪政意识不仅是对宪政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反映,同时它对推进宪政建设具有重大的作用。正是由于对宪政意识本身界定的模糊不清和认识上的缺乏,导致现实中宪政意识的作用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鉴于此种情况本文在对宪政意识本身进行概念分析的同时,将重点分析宪政意识的三个互为联系的特性。

宪政意识的概念分析

宪政意识如何界定,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大致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1]

1宪法意识是指人们凭借一定的经验和知识,在日常的生活体验中形成的有关宪法和宪法现象的认识、思维和心理活动。也就是说,宪法意识是人们对宪法的内容、特点和作用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以宪法为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并促进宪法的实施和完善的意识形式。

2宪法意识是指人们对宪法内容和宪法精神的理解和认识,是法律意识的基础和核心。从内在结构上讲,宪法意识是由宪法基本认识和宪法观念两大块构成。前者是人们对宪法规定和相关宪法知识的了解,后者是人们在宪法基本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宪法精神和宪政内涵的深刻理解,是相对稳定的理性化概念体系。在宪法意识体系中,宪法基本认识是初级阶段,是对宪法宪政的感性了解和粗浅认识;宪法观念是其高级阶段,是人们通过对宪法感性认识的消化、提炼而得到的宪法理性认识,表现为一种稳定的思想体系,是宪法意识的主体。[3]

3宪政意识是法律意识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果说成文宪法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宪法作为法律规范只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而宪政意识应当包括全体社会成员的意识。宪政意识与成文宪法相对而言,是一种观念上的宪法,涉及到广泛的领域。在内容上是多层次的、多元的。它可以是人们关于宪法的明确的思想体系,也可以是有浓厚感情色彩的心理感觉和态度。[1]

4宪法意识是指人们关于宪法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统称。反映了公民对国家宪法的制定、执行、保障、修改、存废等重大问题的基本认识。内容上包括了人们对宪法的基本看法,对现行宪法的态度和要求,对宪法本质和作用的理论观点,对国家工作人员和公民行为合宪性的评价,以及人们关于宪法的知识和修养等。层次上划分为宪法心理和宪法理论两个层次。宪法心理是人们对宪法现实不系统的自发形成的直观感觉,以及各种情绪和愿望等。它是宪法意识的感性认识阶段,是宪法理论形成的基础。宪法理论又称宪法思想体系,是人们对宪法问题一种系统化、抽象化的思想观点,是对宪法的理性认识,它是宪法意识的精髓,在整个宪法意识中占据支配地位。同时,在表现形式方面,根据宪法意识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个体宪法意识和集体宪法意识。前者是指个人对宪法的基本看法和评价,以及个人对宪法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修养。后者是社会群体对宪法的基本看法和评价,以及对宪法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所持的理论观点等。[2]

分析以上几种观点,前三种观点都是从法律意识的角度出发,缺乏对宪政意识特殊性的分析,没有厘清在法律意识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宪政意识与其他法律意识的区别。第四种观点从认识论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来把握宪政意识,符合哲学上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但是同样缺乏对宪政意识的区别性特征的分析。其实,宪政作为一种“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要考查其历史轨迹必须将其置于特定的文化土壤之中,可以说宪政本身就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由各种文化条件不断酝酿的产物。离开某一特定的文化土壤宪政意识无从产生。因此讨论宪政意识时必须将其与一定的文化形态联系起来,任何离开社会文化条件这个基本出发点去讨论宪政意识的做法都是不足取的。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宪政意识就是生活于特定文化条件中的人们对历史上已经发生的或现实中正在发生的宪政实践活动的认知和评价。分析这一概念具有以下意义:

第一宪政意识是一种主观认知和评价,相对于客观现实而存在,与现实生活中的宪法相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对宪政活动有反作用。具体说来可以促进宪法创制、宪法实施以及民主政治建设。在宪法的创制过程中,统治阶级的宪政意识决定了宪法的性质及内容。尤其是在法制传统薄弱的国家里,普通民众不知宪法为何物,宪法仅为精英阶层所知悉,宪政意识成了精英意识。在这种情况下,精英阶层所具有的宪政意识明显地直接决定着宪法的创制。一定意义上,囊括了精英阶层的统治阶级的宪政意识直接决定了宪法的命运。

第二宪政意识的形成来源于生活在特定历史时期和文化条件下的人们对历史上或现实中宪政实践状况的总结。一方面,宪政意识的主体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这里的人,既包括个体意义上的人,也包括群体意义上的人。在社会生活中,由于人们所属的社会阶级和阶层的不同,他们接受的法律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也不同,因此这就使得宪政意识具有了个体性的差异。这种个体差异说明宪政意识的复杂性。同时,人又总是生活在社会情况相对稳定的群体中,他们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背景和法律传统,因此又使得宪政意识具有了在一定范围内的共同性。这种主体的不同是宪政意识划分为个体宪政意识和阶层宪政意识的依据。另一方面,宪政意识形成的客观依据是宪政实践。不同时代的人由于其所处的历史阶段的不同,宪政活动内容不同,因此所形成的宪政意识也不同。

宪政意识的特点分析

宪政意识的民族性

宪政意识作为对宪政实践的主观认知为特定的人所拥有。每一个人又属于一个特定的民族,因此这就使得人们形成的宪政意识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打上深深的民族文化的烙印。每个民族在其历史繁衍的漫长进程中,都发展了一套独特的文化系统。各个民族的差异,最鲜明的体现在文化的不同上。可以说文化的差异是构成不同民族的最主要因素。而宪政意识的主体为归属于某一特定民族并且从事认知活动的人,不可避免地受到其所在的民族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要想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宪政意识必须把宪政意识放在各个具体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视野中去探寻。宪政意识的产生孕育于特定的民族文化,宪政意识产生后的发展和完善也同样受制于该民族文化,离开某一特定的民族文化来抽象地谈论宪政意识必然导致认识上的偏差和失误,宪政意识失去其民族文化的土壤,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如王人博所说西方人对宪政的追求是对宪政自身的价值的追求,是对自由、平等、民主、共和、人权的追求。而在中国,宪政成了人们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昌盛的一个工具,人们希望宪政能成为实现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手段。在西方,“宪政自身的价值及其目标与思想者所期望的东西是一致的:宪政就是通过防御性的制度设计来控制政府权力,以便为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保有一个充分的空间。中国的知识分子则不同,他们从中国的历史场景出发,把由西方宪政本身所提供的那些价值放在一边,最感兴趣的是:‘宪政能为国家的富强做些什么?’由此出发,他们一开始就把西方的复合式政治结构分拆成一个个独立的单元,并强行使之与中国的富强目标发生联系。”[4]

正确理解宪政意识的民族性,就会知道不同国家和民族由于各自具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以及所处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各国的宪政道路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在宪政模式的选择上,各国都要从自己本身的现有条件和法律文化资源去考虑,在尊重本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谨慎地选择宪政发展道路,使宪政建设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与本国文化土壤融合,这样的宪政模式才是最好的。否则,任何脱离本民族文化、舍弃现有的法律资源,通过刻意模仿别国宪政模式而设计出来的宪政道路都是不合适的。这样设计出来的宪政以及建立起来的相应法律体系不管拥有多么华丽的外表,都不可能持久地发生作用,最多不过是昙花一现。

宪政意识的稳定性

与宪政意识的民族性紧密相联系的是稳定性。由于宪政意识的产生依赖于特定的民族文化,而民族文化是该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不断沉淀的产物,因此具有极大的稳定性,这样就使得宪政意识也具有了稳定性。不错,传统文化是已经存在的历史的产物,是已经发生的事件的积累和沉淀,但是它不仅仅属于过去,更重要的是,它随着历史的延续而一直保存下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也属于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熟悉的英国宪政发展历史来说明宪政意识的稳定性及对其尊重的重大意义。英国几百年的宪政发展历史体现的是对传统的尊重,遵从的是一种政治审慎原则。它建立在英格兰民族对其历史传统和古老经验尊重的基础之上。作为英国宪政道路外在表现形式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个漫长过程。从最早1215年体现王权有限性的大宪章开始,到1688年发生的一直为英国人引以为荣的“光荣革命”为止,历经四百多年的漫长过程。通过一步步的过程最终把国王从至高无上的地位逼到狭隘的宫殿里,使之成为仅仅具有象征意义的虚位元首。这一过程体现的就是英格兰人稳重的品格。正如英国宪法学家布赖斯所说:“英国宪法是任何作者也作不出透彻说明的一组智慧的产物,它所具有的性质是在几个世纪中逐渐浸染而成的”。[5]

宪政意识的产生既然源于各国宪政实践的长期经验积累,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因此它反过来也影响到各国宪政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宪政模式的选择。宪政建设就要考虑到本国已经具有的宪政意识,谨慎地选择与其相适应的发展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宪政模式的选择能否在尊重本国宪政意识的稳定性的基础上做出是决定该国宪政建设状况好坏的主要因素。因为法律不轻言变革。从宪法的实施效果来看,有的国家的宪法与国家的政治生活融为一体,规范着国家政治权力的运行,成为人们的生活规范;有的国家的宪法既不反映现实状况,也不起实际作用,宪法规定的国家权力体系与现实生活中的运作情况脱离,是谓标签性宪法。前一种宪法取得成功的深层原因与对该国宪政意识稳定性的尊重不能说没有关系。

宪政意识的借鉴性

如前所述,宪政意识由于所处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和宪政实践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内容。但这并不是说宪政意识是一成不变的,实际上宪政意识还具有可资借鉴性的特点。对特定历史阶段宪政实践的经验总结而形成的宪政意识是人类在这一阶段所积累起来的文明成果,而任何一种文明成果都必须具有可借鉴性的特点,否则就不能称之为文明成果。

就宪政意识借鉴的路径而言,其孕育和完善是一个学习和选择的过程,绝非简单照搬或刻意模仿。既然是学习和选择的过程,一方面应当允许宪政意识在内容上的相异和外在化途径的不同。另一方面,宪政意识不仅要求光大本国传统中符合时代精神的部分,同时又要吸取当代思潮。这是一个保留和吸收的双向过程,单一的固守传统或完全的替代都是宪政实践失败的原因。反思清末百日维新的失败,将原因简单地归结为光绪帝的孱弱或梁启超等人的思想落后,恐怕难以服人。更深层次上的原因应当是在当时“民智未开”的情况下,匆忙照搬西方制度。综观宪政意识的历史演变过程,无论是以时间的先后作为叙述轨迹,还是以人物、国别及权利的实现为线索,都可以看出宪政意识可借鉴性的特点。[5]宪政意识的借鉴性不仅表现为不同历史阶段的纵向借鉴,同时也表现为大致处于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之间的横向借鉴。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宪政意识的发展体现了纵向借鉴的特点。苏格拉底的时代是一个思想分化的时代,哲学与宗教的分离导致了政治思想的发展。苏格拉底最早较为系统地探讨了近代政治法律思想所探讨的一些重要问题,诸如正义、权利、义务等。他比较了君主制和僭主制等国家政体。柏拉图借鉴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思想,对政体进行了分类,提出混合了政体学说。而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更以“吾爱吾师更爱真理”的精神在批判性借鉴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套政治法律思想,成为古希腊宪政思想的最高代表。在他的政治学伦理学等著作中探讨了民主、法治、自由、正义等问题。他对雅典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158个城邦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对政体进行分类,阐明各种政体的特点以及各种政体发生变化的原因和维系的因素。同时他还指出虽然可以从理论上说明各种政体的优缺点,但是更重要的是必须从各国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政体,政体能使人们达到身体和灵魂的善,这样的政体才是最好的政体。“最后他从中庸观点出发,提出他所认为最好的共和政体。这体现的是宪政意识的纵向借鉴。

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的宪政意识是一个成熟时期。这一时期宪政意识的发展体现的是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横向借鉴。这主要表现在英、法、美三国之间。这一时期以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为起点,以自然法思想和社会契约论为基础,奠定了近代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人民主权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有限政府原则和法治原则等。在英国主要以霍布斯和洛克为代表。霍布斯提出“自然状态”的假设,在此基础上论证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思想,其最终的落脚点是建立一个强大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洛克的思想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总结。他从一个与霍布斯假定不同的自然状态出发,论证了立法权、人民主权、天赋人权等思想。把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执行和对外权,立法权是最高的权力,对外权是执行权的一部分,这就是他的分权理论。光荣革命的完成和洛克思想的阐释标志着宪政意识中心从英国转向法国。孟德斯鸠崇尚的是英国式的君主立宪政体,他继承和发展了洛克的思想,提出了完整的分权制衡学说。但是最能充分体现宪政思想在不同国家之间借鉴的是美国宪政意识的形成过程。对于十八世纪的美国来说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因此不存在其自身历史上宪政意识的纵向借鉴问题。它完全借鉴和吸收了欧洲大陆的政治法律思想,只不过加进了具体的实用主义设计,使欧洲大陆的宪法思想与美国的国情相结合而创造了美国的政治制度,由此形成了美国的宪政意识。

结语

以法治国,首先就是以宪治国,树立宪法至上的权威,实施这一治国方略的过程就是宪政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法律制度的现代化,但是,在更深层次上,实际上是宪政意识的现代化。因为,实施这一方略,是一件伟大事业,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这一过程需要的不仅仅是社会法律制度和社会控制模式的改变和重构,更需要人们对宪政的认知和理念的革新。一国法律体系的建构和完善毫无疑问应当以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为核心,同时宪政意识又是人们对包括宪法在内的整体法律制度认知的核心部分。因而,不管是以宪法为基础的具体法律制度体系的现代化或是法律技术手段的革新,还是法律意识的普遍提升,宪政意识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主导角色。没有与现行宪政体系和宪政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宪政意识为其提供深层次的稳定支持,法治将会变成空洞的口号,法律则会蜕变成为世俗政策的工具,不可能成为人们生活的终极目的和关怀。

宪政意识体现着人们对宪法的尊重和理解。在行宪的过程中,宪法能否得到悉心的遵从,能否成为社会控制的权威力量,能否成为人们的贴切生活方式,能否树立起公民对其的敬仰,依靠的不是宪法条文数量的多寡和立法技巧的娴熟,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宪政意识,取决于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发挥以及由此人们对宪法的认同。宪法实施需要人们心理上的普遍接受和支持,形成一种对它的依赖情结。当宪法随时代的发展而需要变迁时,宪政意识也是一种内在的支撑力量。因为,从政治角度而言宪政就是民主政治,如果绝大多数公民把宪法作为崇高的政治信仰,并理解和支持宪政的革新和发展,宪法的变迁就建立在深厚的群众基础之上。

「注释」

[1]注:以下几种观点中出现的宪法意识实际上是本文讨论的宪政意识。

[1]华玲:《宪政意识研究》,载于《探索》1994年第1期。

[2]王薇:《论公民宪法意识》,载于《当代法学》2001年第4期。

[4]王人博:《宪政的中国之道》,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43-244页。

「参考文献」

[1][6]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6—18页。

[2][4][23]周叶中主编:《宪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63—164页,第40页,第50页。

[3]参见刘江琴;《从宪政意识角度析民初有宪法无宪政的原因》,发表于《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2年第1期。

[5]:《新民主主义论。选集》人民出版社1968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页。

[8][9][14][25][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0—31页,第210页,第366页。

[10][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11][27]王人博:《宪政的中国之道》,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43-244页,第253-254页。

[12]梁治平:《法辩-中国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0页。

[13]转引自[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6—17页。

[15]尹伊君:《社会变迁的法律解释》,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15页。

[19][29][3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1965年版,第81页,第344页,第332页。

[16][日]佐藤功:《比较政治制度》,法律出版社1984年版,第109页。

[17][18][英]埃德蒙·伯克:《法国大革命》,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33页,第219页。

[20][美]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前言第5页

[22][法]伏尔泰:《哲学词典》,“法律篇”第26页。

[21][24][34]秦前红:《宪法变迁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8页,第129页,第126页。

[24秦前红、叶海波:《论社会主义宪政》摘自

[22][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页。

[26]《康有为政论集》(上),中华出版社1981年版(台湾),第339页。

[28]参见程华:《略论宪法观念的历史演变与发展》,《法学评论》2001年第1期。

[30]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贺卫方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46页。

宪政意识范文篇6

论文关键词:宪政意识:调查;依法治国

一、引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发展,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人们欣喜地看到一个以宪法为根本,包括一系列重要法律在内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已经建立,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已有法可依,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走向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依法治国的根本是依宪治国,依法办事首先应当是依宪办事。当代大学生是将来社会的精英,他们的宪政意识直接影响到推进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其宪政意识如何呢?为探究这个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即对宪法关注程度,宪法理念,宪法功能,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实施等,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当代大学生的宪政意识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了当代大学生宪政意识的整体状况,提出了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观特别是宪政意识的有效途径。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课题主要采取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资料。调查对象理学生10人,占4.4,工学生116人,占51.3%,文学生6人,占2.7%,医学生50人,占22.1%,法学生18人,占8%,经济和管理学生26人,占11.5%,(本文的百分比是指收回有效问卷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下同),体现了调查对象的广泛性。为了调查能较客观、真实地反映被调查者的观点,笔者设计了五项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关于宪政内容的问题,共21个子项,并且在编制问卷时,尽量做到文字浅显,用语明晰,同时保证了每一个问题的中立性。调查采取不记名方式。笔者发放问卷26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226份,有效率为86.9%。对回收的调查问卷,笔者进行了认真的统计和分析,数据的处理也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从调查的内容、数据和比例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宪政意识总体状况比较好,但距我国法治建设进程尚有一定差距。第一,对国家机构、结构和政权组织形式等宪法常识性知识了解不够,宪法常识是主体理解宪法原理、分析、判断和评价宪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公民对宪法最基本知识的理解。宪法的常识,应当是公民普遍掌握的基础知识,但统计结果不十分令人满意。宪法常识性知识四个问题中,知晓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产生的程序的56.6%,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的60.1%,准确的宪法条文数量的仅有19.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期限的75.2%;第二,宪政理念有待提高。所谓宪政理念是主体对于宪法思想和宪政基本原理的信仰,也就是公民对于国家与公民、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它是宪法意识的高级形式。因此,宪政理念是公民在掌握了一定宪法知识的基础上,对宪法问题、宪法现象进行的理性思考。在宪法理念凋奄的三个问题中,认为学习宪法意义重大的76-3%,对宪法是国家用来规范和约束政府权力并保护公民权力的法律、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应该受到人民权力的制约、宪法必须进入诉讼领域成为法院判案的依据等三个选项抱无所谓的态度有75.5%;对宪法的本质日的是保护公民权利的15.2%,是限制国家(政府)权力12.7%,是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30.1%,是作为制定其他法律的“母法”36.5%,不清楚的5.5%。众所刷知,国家不是超历史的,也不是超阶级的,宪法的制定权主体是人民,宪法是民意的体现,国家的权力归根到底是来自全体人民的授予。现代宪法理论进一步表明,人民是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主人,民主和人权是宪法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宪法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约束也就成了现代法治国家最重要的法律理念。洛克认为:“人民为了自身的利益,让渡一部分权利以组成国家,假如国家不能保障人民的权益,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民有权收回让渡自己出去的权利”。所以,列宁曾经说宪法是“写着人民权利的纸”;第三,对宪法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认识有待加强,宪法功能,是与宪法作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指宪法规范通过调整宪法关系主体的行为从而最终对社会关系产生的影响。学者普遍认为该影响是对社会有机体的正面效应,因而是…种价值的体现,强调“实然”性。在此项调查中,89.4%的人认为我国存在权力腐败的原因是权力缺乏制约;62.1%的人认为加强宪法的地位和作用与惩治腐败之问有联系。宪法的主要功能是规范和约束国家权力(power),以便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打tS)。权力腐败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究其根本,最主要的是在于权力缺乏有效制约。西方有位哲人说过,“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防止和惩治腐败的主要措施就是建立和健全有效制约权力行使的制度或机制,而宪法具有规范和约束政府的功能,所以,必须提高宪法的权威,充分发挥宪法的限权和控权功能,也就是对国家机关权力进行必要的限制与调控,包括合理分配政治权力,规范并控制国家权力来平衡各种利益:第四,权利意识淡薄。从调查问卷分析,答题的正确率较低,30%的知道我国“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写入宪法的年代:45.1%的人知道迁徙自由国际人权公约做了规定;对我国公民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状况不太满意的53.3%:认为权利受到侵犯找法院的62、人大常委2.9%、人民政府9.6%、人民检察院12.5%、不知道的13%;同意我国宪法应当加大对公民个人财产的保护力度,像保护国家或集体公共财产那样77.9%。宪法所确认的公民的基本权利被称之为“宪法权利”。法国1789年的《人权宣言》中日,凡权利无保障的社会就没有宪法,宪法是基本权利的宣言,基本权利保障成为各国宪政实践的中心课题。我国1982年宪法在起草过程中,立宪者们吸取了“”的惨痛教训,把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写入宪法,体现了对人类价值的尊重和保护。第五,对宪法在实施过程中的功能认识欠到位。调查问卷中,认为我国宪法实施效果好的0.9%,比较好的31%,比较差的40.2%,差的19.8%,不清楚8.1%;对我国现行宪法的文本看过的3.6%,随手翻阅过的16.4%,没看过的80%。这些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宪法实施的成绩和不足。宪法实施是指宪法规范在现实生活中的贯彻落实,即将宪法文字上的、抽象的权利义务关系转化为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并进而将宪法规范所体现的人民意志转化为具体社会关系中的人的行为,现行宪法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确认并规定了一些既反映社会转型时代要求,又力求弥新的重要观念和原则。

三、启示与对策

从上述调查和分析可窥当代大学生宪政意识之“一斑”。令人担忧。对本国的根本法了解程度尚且如此,谈何其它法律?更谈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大学生这些所谓的高智商群尚且如此,又何谈中国众多文盲半文盲的普通民众呢?

调查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的缺乏。学校、社会和个人都应该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培养学生宪政方丽的知识和能力已刻不容缓。中国要走依法治国之路,首要必须走依宪治国之路,而想走好这条路,必须要有一一批在思想上能理解并认同今天法治战略精神的公民,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法治社会秩序的构建,并影响、带动全体公民信仰法律、接受法律、运用法律,使我国传统中本来罕有的法治精神要素根植于我们的民族精神之中,成为我们民族的有机的精神价值。这一重担无疑将落在时代的精英——大学生的身上。她们思想开放,能接纳和认同新的思想和观念,有着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和忧国忧民的时代责任感,是我国法治战略希望所在。依靠什么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特别是宪政意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在此谈谈拙见。

众所周知,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能称其为人才的,首先必须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在这点上,人才的培养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而来改善这一现状。

(一)德法并重,双管齐下

道德教育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重心,但却不能由此而忽视了法制教育。道德和法律是相辅相成的两种社会调控手段,前者提高人的内部心境,后者规范人的外部行为,不可偏废。道德对社会成员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调整个体的道德心理,影响道德思想,以此去指导道德行为,主要是通过调整个体和组织的外部行为,以其产生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问的和谐协调关系。法律对社会成员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调整个体和组织的外部行为,形成法治信念,以此指导法律心理,以使各种法律关系主体正确认识与处理权利与义务、权利与权力、权力与权力等法律关系,使社会进入有序、公平、理性而稳定的状态。可见,两种规范的功能指向或发力向度虽然不一一样,但其归宿都是建立一种合法有序、公平合理的理陛或德性社会。一手抓普及道德教育,一手抓法制建设,道德与法律并行兼施不仅可收互进互补之效,而且可获得相得益彰之果。因此在保证道德教育的同时,学校也应把法制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德着重强调义务,而法在强调义务的同时,还包括权利的行使和保护。

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一些重要的、基本的法律知识,而且要培养较强的宪政意识,能够在履行宪法义务的同时注重自己的宪法权利。宪政意识,是主体在有关宪法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公民关于宪法知识、观点、心理和思想的总和。在过程上包括主体对宪法现象的认识、情感和意志;在内容上包括宪法知识,宪法评价和宪法要求;在层次上包括宪法心态,宪法思想和宪法理论。公民宪政意识是推动宪法实施和国家民主、法治进程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衡量国家法治成就的重要标准。宪法是法治社会的基石,学校应将宪法精神运用到教育工作中,以树立起学生对宪法的信仰与尊崇之心。

(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学校作为事业单位,自身的守法、用法、行法也尤为重要。现今,许多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具体表现在机构繁杂,权利义务关系不甚明确,甚至有不法行政现象出现,严重侵犯了学生的权益。因此,学校的管理也要体现“法治”思想,严格依章办事。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处理日常学生工作中,也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将法律精神特别是宪法精神浸润于学校的具体管理体制和学生学习生活中。当然,客观地说,一所学校若要实行法治,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可能会牺牲一些原本属于学校、领导、老师的利益。如果权力受到制约,因而权力在质和量上都有所缩减,权力的使用范围和程度也会受到限制,权力的灵活性和自由度也会降低,从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会出现一时的脱节,进而使学校的工作效率甚至是经济效益降低,也许也会出现学生更难管理的情况。这些思想准备是应该具有的,但是从根本上和长远上来说,这些都不是大问题,最终的结果还是利大于弊。总而言之,学校自身如能率先垂范,行宪路,扬宪德,那将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熏陶。公务员之家

(三)改革传统型法律教学模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转型,传统的法律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代大学生的要求。学校的法律教育,大致可分专业型与普识型,即对法科专业学生的教育和其它各专业门类学生的教育。两者的授法途径不外乎两种,一是正规的课堂教育,二是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教育,只是它们的侧重点不同。但不论哪种教育,都亟需教学模式的革新。要改变高校学生单一守法目的,除了守法教育,还要教导学生如何维法、护法、用法,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当今的世界是权利的时代,权利的世界,大学生作为公民中的一员,理应学会依法维护自身的基本权利,同时依法履行应尽的义务。权利意识是法的内核,没有对权利的要求,便不可能产生对法的需要和对法律的渴望,因此,我们的教育要突出以公民个体权利的保护,倡导和确立以权利为核心的人际关系,以此不断强化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权威信念,从而通过其内心原动力培育起大学生坚守的法治精神。

宪政意识范文篇7

论文关键词:法制意识;宪政意识;民主意识

实现宪政,关键是培育社会主体的宪政意识,因为宪政意识是宪政制度得以产生、运行和发展的必要的精神条件,宪政意识是推动宪法实施和国家民主、法治进程的重要精神力量,是衡量国家法治成就的重要标准。目前我国的宪政教育还处在开创阶段,当代大学生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宪政意识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进程。加强大学生宪政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宪政素养,增强他们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人权意识是高等院校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一项系统教育工程。

一、大学生宪政意识的现状

1.大学生的民主意识。民主自由是人类最高的追求,大学生也是心向往之,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资本主义民主缺乏具体、深刻的了解,对“西方民主”存在模糊的认识,往往只做形式上的简单对比,甚至简单地认为民主就是可以自由言论,随便批评政府,随便上街游行。在真正需要他们行使民主权利的时候,却又不屑一顾,潦草行事。例如在选举活动中,大学生表现冷漠,参与选举的热情明显滞后于选举的需要和发展水平。不少大学生对选举或是不参与,或是象征性参与,在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对自己民主权利的敷衍。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大学生的自主择业,自由、平等、竞争观念深入到大学生的内心深处,从对自己人格尊严的强烈维护到自己民主权利的行使,无一不显示出民主意识的增强。大学生的民主意识有几个特点:一是强烈的平等、竞争意识。当代大学生随着自主意识、独立意识的增强,其当家作主的意识也日益增强。他们既关注政治民主,也关注管理方面的民主权利。他们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直言抨击社会的腐败现象及社会治安秩序问题。二是主流正确,参与意识强烈,认识更加成熟。多数大学生的民主意识是正确的、健康的,他们能够立足于国情,正确认识“法治”的重要性,懂得民主必须有法律作保证。他们懂得如何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对社会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敢于讲真话,对党内的贪污腐化、贪脏枉法、侵犯公民权利的现象表现得疾恶如仇。他们这种仗义执言的精神是民主精神的一种体现。三是一些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存在不良倾向。大学生涉世未深,对民主有理想化的倾向,部分大学生缺乏对我国民主制度的正确了解,不顾我国目前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会表现出盲目偏激、轻率和不稳定的思想和行为倾向。一方面,部分大学生有较强的民主意识,追求自由,重视权利;另一方面,法制和纪律观念薄弱,对自己的民主权利不甚了解,又反对任何束缚,我行我素,不能正确看待民主和法制,自由和纪律的关系。

2.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人之为人最首要的就是其言行举止无不受到各种规范的约束,其中,最基本的规范应当是道德和法律。大学生更应如此。然而,部分大学生很难说他们具备了与其身份相称的法治意识。他们或者动辄恶言相向,无事生蜚,恶意攻击他人;或者不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或者根本无视法律的存在,最终不得不受到法律的制裁。像这样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如轰动全国的云南大学生马加爵的恶性杀人案件等。大学生法治意识具有比较鲜明的特征:一是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具有一定的不平衡性。多数学生对法律基本理论不感兴趣,宪法意识弱于部门法意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宪法意识也应在法治意识体系中居核心地位。然而,大学生对宪法的学习兴趣和认识普遍低于部门法。在具体的部门法里,大学生的民法意识、经济法意识、刑法意识、婚姻法意识、继承法意识等普遍高于行政法意识。大学生的实体法意识普遍高于诉讼法意识。诉讼法是解决法律程序的法律,实体法则是解决责任归属、大小等实质问题的法律,但是大学生对诉讼法律意义和参与诉讼的法律意义、社会意义没有足够的认识,在遇到自身利益受侵犯时,部分同学就不能充分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利益。二是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在总体上具有一定的矛盾性。大学生一方面对我国的法制建设非常关心,表现出了要求加快和完善法制建设的迫切心情和强烈愿望,也认识到法律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对法律教育的一定程度的接受,对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对现行的法律对人们生活的保障作用等问题一般都持肯定态度,承认法律的社会价值。但是另一方面,有部分同学对我国的法制状况仍持冷漠、偏激的态度,甚至对我国法制建设表示怀疑。有的学生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可能在现实中得到实现,我国目前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没有多大的进展。这种认识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对法制的疏远,甚至对法律的恐惧心态。三是大学生大多认同法治观念,但缺少对法律的信任。大学生对于法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有充分的认识,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建立之初,法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司法体制、执法环境、执法人员素质、普通人的法治意识等因素的影响,法律在大学生心目中并没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法律并未获得大学生们的信任。

3.大学生的人权意识。改革开放之后,人们对人权问题开始关注。在人权入宪的背景下,我国高校人权教育也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大学生在人权教育方面仍面临一个现实矛盾,一方面是人权价值取向的稳固确立,另一方面是人权知识的严重缺乏,其对人权的理解是非常笼统和模糊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对自身的利益和自由也更加重视。他们对作为国家公民所享的权利和作为受教育者所享有的权利更加明晰,对“权利”的内涵也有了更科学的认识。

虽然大学生的权利意识从总体上看己有所提高,但是权利的主体意识不够清晰,对权利的认知也不稳定。一是对人权的渴望与对人权的认知存在矛盾。权利被社会日益尊重和关注,成为大学生们渴望的对象。他们希望重视个人利益,渴望平等权利的实现。但是,很多大学生对自己作为国家公民和受教育者应该和实际享有哪些权利和自由却不清楚,权利认知十分模糊。他们的权利意识多源于从众心理,虽然大学生的权利意识从总体上已有所提高,但是权利的主体意识不够清晰,对权利的认知也不稳定。二是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不协调。有的大学生不能理解权利和义务间的辨证关系,他们强调自己权利和价值的实现,却忽视了履行义务,承担责任;有的大学生一味地追求个人自由,企望摆脱来自学校、社会、家庭和其它方面的各种束缚,甚至置社会规范于不顾。他们重视自己的稳私权、名誉权以及获得学位证、毕业证的权利等,却不履行“努力学习、遵守学生行为规范”等的义务,也不考虑自己在行使权利时是否侵害了学校和他人的利益,是否对学校和他人造成不良影响。这种权利义务天平失衡的结果导致有的大学生个人主义急剧膨胀,社会责任感淡化,把义务视为负担,对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增强形成极大阻碍。

二、大学生宪政意识薄弱的成因分析

1.自然环境及社会历史传统的影响。宪政意识之所以在我国这块土地上很难生长,是因为国人长时间以来没有独立的宪法至上的意识,宪法只是权力的工具,在这一观念背景下,宪法既得不到统治者的遵守,也得不到民众信任。在百年的我国法律史上,宪法在很多时候给人的感觉是无人问津的。我国近代的民主与法治思想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关于宪政、民主、法治这些理论对我国公众来讲还是一种抽象理论,它要实现本土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也就是说,它要为我国公众所接受是十分困难的。同时我国政治文化缺乏法治传统,宪法的神圣性和至高性从未进入社会文化心理,因此,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我国公民的民主宪政观念的发育是极其困难的。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公民”和公民的权利与自由已写进神圣的宪法,但是长期以来,国家没有全面系统地开展过宪政教育,所以人们不可能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宪政意识。改革开放后,经过几次全国大规模的普法宣传教育,人们的宪政意识才逐步有所提高。公务员之家

2.学校教育问题。对大学生而言,学校实际上是一个微型社会,有其独特的地位、角色、价值标准,它作为向大学生系统传授、灌输政治知识、政治技能和政治价值观的专门场所,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形成的政治感知方式和政治视野,并通过较为正规严格的系统培养,将其政治素质提升至一个更高水平。学校教育影响大学生政治素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正式课程教学的灌输、教育与引导,二是通过校园文化等隐蔽方式来传递教育观念与教育内容。校园文化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大学生的政治素质产生重要影响的,使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无意识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与校园文化相融,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宪政意识范文篇8

一、充分认识学法用法的重要意义,增强使命感,是学好法、用好法的前提

自觉学习法律、宣传法律、贯彻法律,关键是要提高思想认识,认识有多深,决心就有多大。我认为要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关键是要认识到“五个有”:

一是依法治国有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确定为党和国家的基本方略,并写进了宪法,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治“官”,从“人治”走向法治,从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依靠法律手段管理,都需要一支法律素质较强的领导干部队伍,才能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方针的落实。

二是党和国家有号召。党中央、国务院在批转、司法部“四五”普法规划时,都把领导干部列为重点。江总书记也多次强调领导干部对法律知识要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些。中央从1994年以来连续举办了十四次法制讲座,做到率先垂范,以身作则,领导干部必须响应中央号召,抓住有利契机,以极大地热情投入到带头学法中去。

三是改革开放有需要。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为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先后制定了近四万部法律法规和规章,其中有80%以上是由政府执行的,作为领导干部要掌握保护市场主体权利,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管理以及与国际经济交往涉及的惯例等方面的法律知识。特别是前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更需要通过学法来更新观念,尊重市场经济运行规则。

四是自身建设有要求。领导干部分别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是各项事业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决策者,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带头人,学法用法这个头带得好不好,自身法制观念强不强,严格执法做不做得到,直接影响到主管的一大片部门能不能依法办事的问题,领导带了头,学在前,用在前,还能调动广大干部和群众学法用法的积极性。

五是人民群众有愿望。通过多年来法制教育,广大公民既积极要求国家机关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又能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据统计,在上访案件中有百分之七十左右涉法,同时“民告官”案件也逐年增多,这进一步说明领导干部学习法律不是可学不可学,而是非学不可,势在必行,必须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二、坚持与时俱进,讲究学习方法,是学好法、用好法的重要基础

学法是知法、用法、守法的重要基础。在学法上,我坚持紧贴实际,持之以恒,与时俱进,扎实高效,法律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学法要突出重点。中组部、、司法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领导干部学法重点,包括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同志关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重要论述,宪法和法学基础理论,公共行政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加入世贸组织和世贸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通过学习,我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民主法制的关系,正确理解了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对法学的基本原理和保护市场主体权利、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及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学法要有针对性。针对我所分管的工作,我重点加强了财政、招商引资、自身建设等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较好地掌握了领导干部履行工作职责所必需的专业法律知识,以及我国刑法中有关职务犯罪的规定和其他与反腐倡廉有关的法律知识。针对全区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我又及时学习有关法律知识。比如,结合企事业单位改革,我集中深入学习了《公司法》等有关法律,进一步提高职能部门依法指导、推动改革的能力和水平,有力推动了企事业单位改革的顺利进行。在征地拆迁工作中,为使干部对有关政策理解得更深,把握得更准,我对《土地管理法》、《农业法》以及征地拆迁的各项具体政策、法规进行了全面系统学习,提高了政策水平,有效推动了征地拆迁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严格依法办事,是学好法、用好法的关键

学法是前提,用法是目的。只有将学法与用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推进各项事业顺利健康发展。在学法用法过程中,我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努力做到“研究问题先学法,制定决策遵循法,解决问题依照法,言论行动符合法”。在用法方面,我的体会是要做到“三个坚持”。

宪政意识范文篇9

[论文摘要]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到今天,其最根本的成果就是以宪政制度为核心的民主政治制度,或者说宪政制度是当代政治文明的根本标志。宪政制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在于社会全体成员对它的接受和信仰,也即宪政意识的支持。可以说,如果脱离了宪政意识在全社会成员中的植根、认同和普及,政治文明的建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认识和把握宪政意识与政治文明的这种内在关系,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不可或缺的思想认识前提和理论基础。

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到今天,其最根本的成果就是以宪政制度为核心的民主政治制度,或者说宪政制度是当代政治文明的根本标志。宪政制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在于社会全体成员对它的接受和信仰,也即宪政意识的支持。可以说,如果脱离了宪政意识在全社会成员中的植根、认同和普及,政治文明的建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认识和把握宪政意识与政治文明的这种内在关系,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不可或缺的思想认识前提和理论基础。

一、政治文明的核心在于宪政制度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表现在政治活动、政治过程、政治制度和政治理念上的逐步开化和前进的程度。近代以来政治文明的发展主要是和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形成相联系。在同封建专制集权长期斗争的过程中,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发展出了以民主政治为核心的诸多政治文明理念,如人民主权、权力制约、法治、人权、责任政府等,这些政治文明理念被载入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根本的一整套政治法律制度,即宪政制度,并以此为基础进而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制共和国。这不仅是近代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标志,更重要的是它还推动了政治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

近代政治文明发展的目标途径在于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存在和运行则通过宪政制度得到保障。因此,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集中体现为宪政制度。首先,作为同封建专制集权斗争的产物和结果,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国家政治文明的诸多理念是通过以宪法为基础的一整套政治法律制度得以确认、落实和贯彻的。也即宪政制度是对近代政治文明以法律制度形式做出的确认,是近代政治文明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宪政制度的诞生为人类的政治活动从腥风血雨的野蛮和暴力下解放出来,进而走向文明、有序的政治提供了最好的制度保障,并成为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追求和选择。其次,宪政制度又是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并规定了民主国家政治文明的基本走向和基本原则。政治文明的诸多理念集中体现在民主政治中,它们要求民主政治的基本方向应当是实现政治权力运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政治权力的分配、政治制度的设计、政治权力的实现。宪政制度就是在现代民主国家中以其特有的制度功能最大限度的满足民主政治的要求,同时对可能的针对民主政治的破坏进行预防和限制,引导和保证政治文明的发展方向。再次,宪政制度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的一个成熟的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政治文明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政治只是少数奴隶主和封建贵族享有的特权,他们通过对国家权力的专制垄断实现对其他社会成员的人身占有和对全社会的财富占有。即使在古希腊奴隶制的民主制度下,享有民主权利的成年公民也不过仅占人口的百分之十。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以后,政治思想和政治活动的民主化逐步成为政治文明发展的主要方向。民主、自由、人权的基本理念,代议制度、政党政治等政治体制逐步成为政治文明发展的主要内容。这些发展成果最终通过以宪法为基础的一系列政治法律制度得以确认和加强。可以说,宪政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到今天的最高表现。

二、宪政意识是宪政制度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宪政制度的产生、实施、贯彻不仅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场影响深远的制度革命,要求和实现宪政首先更是一场深刻的政治观念的革命。追溯政治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时代的政治活动总是内含着特定的政治观念。这种政治观念为一定的政治体制的建立、存在和发展提供着强大的道义和精神支持资源。一方面它使生活在该政治体制内的不同的种族、民族、宗教和其它社会群体保持了政治认同目标的一致性,并排斥任何可能导致背离该政治观念的政治行为。另一方面,这种高度的政治认同使得政治体制从中获得共同的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使政治体制具有权威性和合法性,政治体制的过程和目标才能得以畅通无阻和贯彻实施。作为现代政治体制根本的宪政制度的存在及其制度功能的有效发挥同样也离不开一定的宪政意识的支持。

宪政意识是现代社会成员对建立在宪法和以宪法为核心的政治法律制度基础上的现代国家的政治活动的本质、特点、规律的认识和反映。与古代封建专制政治制度下的政治活动相比,现代社会民主政治最根本的特点在于政治权力的民主化,即政治权力产生、构成、更迭来必须自于公民的选举,必须得到人民真实的授予;政治权力的运做过程和决策目的必须保障和实现公民的依照宪法享有的权利和自由。这意味着现代社会的政治活动首先必须建立在社会成员的认同基础之上,必须体现出社会成员普遍追求的价值观。这种普遍的认同和价值观反映在现代法律政治制度上就是宪政制度。宪政意识对宪政制度的意义概括地讲主要体现在:

首先,宪政制度是宪政意识作用于政治活动的结果。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告诉我们,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即有意识的活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正是通过这种有意识的活动得以实现。正如列宁所说的:“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m[};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是如此,人们的社会政治活动亦不能例外。19世纪法国政治学家托克维尔在考察美国的政治制度时指出,美国取得成功的因素有三个:“第一是上帝赐予美国人的特殊和偶然的状况。第二是他们的法律。第三是他们的习惯和习俗。”在这三个要素中,“最具有生命力的是第三个要素—人民的精神、感情、信念,开宪政意识的产生,宪政意识则是宪政制度建立的精神之母。

其次,宪政制度的完善依赖于宪政意识的不断培育和提高。如前所述,宪政制度是宪政意识活动的产物和结果,因此宪政制度必然地要体现出宪政意识的要求和价值取向,并以此作为制度设计的目的及其功能实现的基础。这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宪政意识,就必然有什么样的宪政制度,宪政制度不能脱离宪政意识而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宪政制度不仅是以宪政意识作为自己的起点,以制度的形式满足宪政意识的要求和价值取向,同时宪政制度又是以不断成熟和完善的宪政意识作为自己强大的精神动力,维持和保障着现代政治文明。

再次,宪政意识的普及是宪政制度得以贯彻实施的保障。宪政制度的作用在于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和实现公民依照宪法所享有的权利和自由。但宪政制度本身只不过是一种制度选择,是一种工具,其作用的贯彻和实施从根本上必须依靠具有宪政意识的社会民众的参与。如果只有制度的建立,而缺乏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共识与毫无异议地接受,它也不会真正得以实现并持续长久的。这正如哈耶克在《走向现代化》中指出的那样:“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因此,宪政制度的实现除了需要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相应完备的政治法律体系外,还需要在广度和深度上大力培育社会成员的宪政意识,以此来保证宪政制度真正的得以贯彻和实施。公务员之家

三、宪政意识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人类政治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是与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相联系,并最先在资产阶级国家以制度的形式获得实现。它体现出资产阶级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和革命的作用。也正因如此,从空想社会主义者到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把资本主义社会称之为文明社会。但这并不意味着政治文明只能属于资产阶级,只能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专利品。恰恰相反,政治文明首先是对以往整个人类丰富的政治生活经验的历史总结,它所蕴涵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已经超越了个别的阶级和个别的政治体制而对于整个人类政治生活及其进步和发展都具有一种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它是属于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的财富,也是当今不同政治体制可以共同享有的价值资源。

如本文开始所说,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到今天,其最根本的核心成果就是宪政制度。因此,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必然要求首先选择宪政建设,要在全社会树立起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的观念,并在理论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真实的体现和保证宪法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基准和法律体系中最高规范的地位,不允许任何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存在。这也是今后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我国政治文明程度的关键和方向性保证。有鉴于此,当前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我们面临的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社会成员宪政意识的淡薄。这里既有中国文化传统的历时性继承因素,同时也与新中国成立以来宪法功能实际上的不到位的现时性因素密切相关。公务员之家公务员之家公务员之家

从文化传统上看,中国封建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在于民对君(其产生不是来自竞争性的制度程序,而是传统关系的合法性和纯粹的魅力)的单向发生的义务和服从。在这种义务服从本位观念下,君主统治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可改变,体现的是一种忠孝文化。这种在中国历久难衰,影响至今的文化严重地扼杀和阻碍着为宪政需要的个人自由、个人权利的实现和保障,并以此为基础选择和限制统治者及其权力提供认同和发生条件。近现代以来的清朝宪政改革和国民党时期的《中华民国宪法》的失败都与此相关。而宪政从根本上讲是追求个人自由的结果。对自由的热爱和追求、为实现自由而衍生的一些基本权利要求、及为实现自由而参与、斗争和制衡,这是宪政得以生成的强大动力。同时,从现代民主国家宪法发展历史的轨迹来看,个人权利作为生活的核心所在,从来就是宪法史的主线。没有这种对个人自由、权利的信仰和追求,缺乏对个体的关怀,宪政是不可能建立的。

宪政意识范文篇10

对抗理念是从对专制统治的对抗到对国家权力的一种对抗,对抗的本质也从反抗压迫,追求自由、平等到不受国家权力的干涉,以权利对抗权力,追求人权的信念。宪政,是指一种使政治运作法律化的理念和理想状态,它要求政府所有权力的行使都被纳入宪法的轨道并受宪法的制约。…宪政意味着从对抗到妥协,是一种对抗制度下的状态,而这种制度的孕育并成熟是在一种特殊的背景之下的,这个背景,就是我们所说的宪政文化。宪政文化植根于各个国家独特的文化背景之下,受着不同因素的不同影响,使整个世界的宪政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是这种文化的发展背景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宪政文化也体现出了一定的共性,我们发现对抗性就是这样的一种共性。笔者试从西方宪政发达国家的宪政的发展历史人手,并通过对西方和我国对抗性理念差异的分析,提出提高我国公民对抗性宪政意识的解决方案。

二、西方宪政发展史中的对抗意识

(一)英美法系

英国宪政发展的历史,是一部多元主体对抗性的历史。对抗性理念从最开始只存在于贵族到后来普及到民众,随着对抗性理念的增强和统一,反抗压迫,制衡强权的宪政的意识逐步蔓延,使得英国宪政的建立。它最早源于“国务需协商决定”的悠久历史传统。1066年前夕,已形成这样一条公认的准则:“国王未征求意见和得到同意不得行动。”可见英国从很早开始就存在着与国王对抗的理念。1215年英国《大宪章》是世界第一部具有宪政意义的文件,就是当时英国贵族成功迫使国王妥协的产物。近代,对抗性理念不但在当时的贵族阶层得到了体现,随后爆发了苏格兰人民起义,在人民的压力下,议会和军队组成的最高法庭处决了查理一世,标志着对抗专制统治的一大胜利。

美国是世界上成功实现宪政的国家之一。美国的对抗性的宪政文化,体现了一种多元主体性和普适性,无论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还是适用范围最小的规章,都体现出了一种对抗后妥协;无论是上至掌管国家立法的议会,还是下至普通的老百姓,都不轻言妥协和放弃,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而与对手抗衡,而这种对抗性的理念正是现代多元主义的立宪主义理论的思想根基。首先,美国宪法的诞生是一部从反抗殖民压迫到权力之间相互对抗的历史。其次,美国宪法基本原则与制度上,对抗性理念也得以体现。如三权分立和联邦制度。两种制度的精髓充分体现了对抗性的理念。再次,在美国宪法实施过程当中对抗性理念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违宪审查制度的建立,使公民具有提起违宪审查的资格,任何受到法律损害的公民都有权提起违宪审查。正是由于防止政府权力通过制定法律的形式为侵害公民的基本权利创造“良好”的理由,它赋予了公民对抗“恶法”的可能性,增强了公民对抗公权力侵害的反抗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公民的宪政意识,使宪法真正融人公民的生活,成为真正保护公民基本权利限制公权力的法律。

(二)大陆法系的宪政对抗性理念

法国、德国等国家并没有系统的研究过宪政对抗性理论,但是从其宪法文化的发展以及成文的宪法典中,如法国的《人权宣言》和德国《德国基本法》强调人之尊严不可侵犯,尊重并保护之,是“所有国家权力之责任义务”,明确了公民基本权利的最高价值定位,并明文规定了公民具有抵抗暴力的权利。大陆法系国家虽然宪法文化体现了的特点,形式也各有不同,但是都以宪法条文的形式确保公民对抗性权利能够得以实现。

通过对以上几个国家宪法发展和宪政文化的研究,我们发现:对抗国家公权力的权利被每个国家明示或者默认的方法纳入公民的基本权利体系中。随着对抗性理念的逐步增强和统一推动了民众宪政意识的提高,促使民众积极的参与到宪政的建设之中,而正是有了这种大众的参与,宪政才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并成熟起来。

三、近代中国宪政之路堵何处

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党人在推翻了满清统治之后,在1912年颁布了《中华民国I临时约法》。这是一个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随后全国掀起了一轮新的立宪高潮,南方各省开始提出“联省自治”的主张。湖北、江苏、浙江、江西、贵等各省纷纷自行制定宪法,并选送代表制定联省宪法。这一时期,省宪运动虽然开展的相当热烈,但是实施不力,仍然是有宪法无宪政。

回顾这一百多年的宪政发展史,虽然宪政文化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在宪政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宪政发展与民主、人权无关,统治者是为了宪法而制定宪法,是为了中国独立而实施宪法,宪法沦为一种工具。中国的宪政完全是照葫芦画瓢照搬西方的模式,没有结合中国的国情,没有解决中国国情,了解民众真正的需要。这种缺乏大众基础的宪政是注定要失败的。

与西方宪政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并不只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更是传统文化带来的差异。西方人普遍认为人性基础是“性恶论”,作为西方的宪政思想精髓的权力制约的思想,就是建立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之上,即认为政府是一种“必要的邪恶”。正是因为人性是“恶”的,那些掌握权力的人更不例外,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恶性膨胀,民众不仅需要从对抗性的制度上更会从行动上去加以限制和约束统治者。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性基础则是“性善论”,它强调统治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并通过统治者自身的表率作用来影响人们。这是建立在对掌握权力的人充分信任的前提上的,它所注重的是掌握权力的人内在的道德自律,而不是外在法律的制约。民众也充分相信统治者,即使在受到侵害的时候,也坚信统治者总有一天能够改正错误。正如林语堂先生做过的一段精辟的分析:“中国人只知道政府是人民的父母,……是以吾们人民把‘便宜行事’的权利交托于政府,便予以无限的信任……吾们又赋予此辈无限的政治权力,亦从不计自卫吾人之权益。吾们只把他们当作圣贤君子看待。”这样,何谈对抗呢?中国的宪政文化的发展呈曲线型发展。在鸦片战争之后和军阀混战的两个历史阶段,中国曾出现了两个宪政发展高潮,除了和当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有关,不可忽略的是当时知识分子普遍的宪政意识,即一种对抗性的理念。他们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深受西方的先进思想影响,主张人们反抗封建压迫和专制统治,力求在乱世中争取自由和人权,实现西方式的宪政之路。可是他们高涨的立宪意识和民众普遍的宪政意识的缺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普通大众知识贫乏,根本不懂什么所谓的宪法宪政,更加不明白只有以权利和政府权力对抗才能争取自由和权利,加之长期受到权力的奴隶的封建思想影响,更加不敢反抗,即使零星的力量和思想在镇压后,也变的唯唯诺诺。正是由于民众宪政意识的缺乏,立宪运动缺少了大众的参与,民众如同看戏般的注视着一部又一部所谓的根本大法“宪法”的颁布,然后又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在历史中,民主也好,宪政也好,不仅无法阻止战乱,反而成了战火不熄的借口,在民不聊生的社会中,规定宪法中的公民权利只能是欺骗。对抗的本能被长期压抑,即使在宪政文化发展时也没有得到承认,在任何一部成文宪法中也没有肯定对抗这一基本权利。对抗理念的缺乏导致宪政意识的缺乏,而宪政意识的缺乏,也使民众没有对抗的理念。于是我国近代的宪政之路终是未能通畅,我们始终还是权力的奴隶。

四、对抗性的宪政意识培养

受历史和传统文化造成了公民以国家权力本位和公民义务本位的精神底蕴,权利意识淡漠,许多公民把那些公正、廉洁的干部奉为“青天”和“父母官”,习惯对权力的依赖和服从,而不知道对权力的对抗和制约。宪政的精髓在于对权力的控制和对权利的保护,权利对抗权力的对抗性宪政意识的缺乏将阻碍我国的宪政之路的进程,如何提高公民基本权利的对抗性的宪政意识,成为当前紧迫的任务,针对中西的对抗性宪政意识差异造成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提高我国公民的对抗性宪政意识:

1.创造一个良好的推行宪政的政治环境。“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逐渐唤醒了公民的法律意识,十七大报告肯定依法治国的基本战略,并同时提出要加强民主建设,这些政策都为宪政的实施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环境。由于民众长期以来对权力盲目信奉和崇拜,对政府官员的信赖,目前我国的宪政意识培养还需要政府在其中采取主导地位,但宪政的实施,对抗性宪政意识的培养始终是对政府权力的一种削弱,在这种矛盾的状态中,政府需要保持开明的政治姿态,一以贯之的走宪政之路,坚持依法行政,坚持控权意识的培养,并引导和培育公民参与宪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公民能够对政府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和批判的民主和自由。只有这种政治环境创造好了,宪政才能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

2.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宪政是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它要求商品交换平等的进行,由此产生了自由、平等、财产权等权利观。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市场经济的普遍发展会形成社会成员强烈的权利意识,这不仅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各自的权利,更要求国家承认和保护社会成员的权利。公民的权利意识的觉醒要求国家的统治方式发生转变,因为绝对的不受限制的国家权力必然会践踏公民的权利,所以市场经济形成的权利意识会唤醒人们自觉地用公民权利约束和限制国家权力,这样对抗性的宪政意识才有了普遍的社会心理基础。

3.通过有效的制度创新,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宪政发展初期对抗性意识影响宪法制度的制定,反过来,宪法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具有培养公民对抗性宪政意识的作用。培养公民的宪政意识,我们不能忽视制度的重要作用。首先,应该在宪法中明确赋予公民对抗权。我国《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可以说,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公民对抗权的默认。但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我国宪政秩序的和谐与稳定,为行政法领域的抵抗权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为了公民能明确正当的行使对抗的权利,我们应该向西方各国学习,在宪法文本中肯定公民的对抗权。其次,对权利的保障始终离不开救济,一切有救济的权利才能真正得到实现。为了保障对抗性权利的实施,从而提高公民的宪政意识,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并结合我国的情况建立违宪审查制度,赋予公民具有对抗不合理制度,保护自己的基本权利的诉权,让宪法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让宪法在维护基本权利上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束之高阁的法律。这是培养对抗性宪政意识的关键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