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德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06:00:35

现行德育

现行德育范文篇1

现今社会对德育下了科学的定义。所谓德育既是思想品德教育,是指借以形成和发展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政治观点、思想观点和道德行为规范的体系。它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凭借,是受教育者学习的客体。

“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具有不同的性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总以本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道德规范去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因而,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不同民族思想观点、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体系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因而具有民族性;同一国家、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具有差异性,但“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因而有继承性。

当前,我国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教育必须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培养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要从“总体布局的高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同样,德育的重要性也要从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认识。德育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决定着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又是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及有力的思想保证。学校德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担负着特别重大责任。全国在校学生占全国人口近l/5。如果对他们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他们的优良道德风尚和品质,不仅可以保证学校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而且对改变社会风气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尤其对21世纪提高中华民族的政治素质,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产生深远影响。德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它也要受一定年龄阶段教育对象的思想、心理、特别是品德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根据我国的教育现状一般把我国的学校德育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一般学生应以“五爱”的公民道德为德育目标,这一目标与现实的经济(政治)状况相吻合,也与广大群众的觉悟相适应。

第二、共青团员学生,应进一步要求他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一致起来,树立社会主人翁思想,在各项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

第三、共产党员学生,要从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高度去进行教育,使他们自觉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理想,勇于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作出牺牲和贡献。当前,则要为实现社会主义四化事业这个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努力奋斗。此外,对中小学校学生与高等学校学生也应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而从内容上来看根据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现状及受教育者身心和思想品德发展水平一般把学校的德育分为劳动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等。其中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并且卓有成效。而同样是德育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三观”教育,却是学校德育的弱项。“老师讲的不是我们想的,我们想的,恰恰没人回答。”《北京青年报》上一位中学生发自肺腑的声音,代表了许多中学生对目前学校德育的看法。现行的学校德育中,很多因素与它有关系。

第一,教师的水平。德育教师的素质如何,人格如何,直接影响着德育教学过程。单纯而孤立地对学生进行政治引导、思想教育、知识传授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在不同的生理时期在知识、情感、兴趣等一系列心理状态上的变化,并予以主动积极的辅导。只有这样,品德教育才能真正深入每一个学生复杂多变、奇妙无穷的心灵。因此,一名优秀的德育教师应该同时又是一名出色的心理学家。

第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否反映社会动态发展、是否为学生所乐于接受,直接影响德育教学质量。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国家教部委颁布的《教育大纲》和各级教育领导部门下达的教育任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依据,这是一种宏观指导。具体到每一位教师的工作方案,就需要教师根据班级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把指导性的东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讲学生心里所想的、讲学生想知道的。

第三,教学条件。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生动、直接地反映教学内容,起到强化记忆的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根据不同的德育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场合,既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以使学生在亲身感受中体会德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达到教育目的。

第四,学生的素质。教学质量的高低,同学生的素质即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有密切关系。学生不同的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区域的学生差异性也较大(如农村和城市)。教师选取的德育内容必须和学生的素质特征相吻合,才能起到效果。

第五,教学管理水平。包括各级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政策和业务水平;教学计划及各类教学文件的完整、科学;各种规章制度的健全及其实施状况,它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可以给学生和老师创设一个好的教育环境,相反与规律相违背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只能使学生和老师产生抵触情绪,最终不能把德育教学搞好。

基于上述因素,我觉得如今的学校德育出现了几处观念的碰撞:

一、德育目标:是培养膜拜师长、迷信权威的守旧者,还是造就崇尚真理、勇于开拓的创造者?

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重申了党和国家对学校德育的一贯要求:“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本身就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开拓性的崭新事业,作为继承者和参与者理所当然地应该是崇尚真理、勇于开拓的创设者。实际工作中,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却在有意无意地培养膜拜师长、迷信权威的守旧者:讲演作文习惯重复名人或英雄的豪言壮语,一举一动只能听命于老师或家长的“细心教导”,书本上写的、老师说的都是对的,不敢也不愿有自己的见解……久而久之,思维受到束缚,思想变得苍白,创造精神压抑以至泯灭。

二、德育内容:是唯上唯书,还是面对实际?

不少教师习惯于从上级文件中找具体的德育工作内容,他们甚至希望上级布置的德育任务越具体越好:学什么事迹?读什么书籍?开什么班会?……如果离开了上级精神便茫然不知所措。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国家教委颁布的《教育大纲》以及各级教育领导部门下达的德育任务,无疑是德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依据,但这毕竟只是一种宏观指导,而非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工作方案;即使是学校的德育工作安排,也不能取代每一位班主任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在与上级精神一致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也必须面对学生实际,确定我们的具体德育内容。陈云同志曾说:“不唯上,只唯实。”德育工作者同样应该充满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

三、德育教师:是“学生保姆”、“班级警察”,还是“灵魂工程师”?

“有关教育与教学的问题中,没有一个问题不总是和教师培养的问题有联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改革也必然要在实践中失败。”(皮亚杰语)仔细观察一下一些德育的失误,追根寻源无不与教育者本身的弱点相联系:学生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这往往是教师“慈母般无微不至关怀”的结果;学生个性特点淡化,习惯封闭自己的心灵,言谈举止总是被动服从,这是教师“严加管教”的结果。而这种“保姆型”、“警察型”的班主任至今还被一些人推崇。这样的德育教师是难以培养出人格健全的现代化新人的。德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是“塑造灵魂”。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是专家、思想家和心理学家——他应具有某一专业博大精深的知识结构,并且在学科教学上令学生由衷敬佩;应该具有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现代观念,重视理论学习与研究,不段吸取各种新的思想养料,关注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敏锐的预见未来对当今教育的影响;他善于让每一位学生都乐意向自己敞开心扉,同时不知不觉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与他们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使学生不但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科学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风貌,而且具有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

四、德育情感:是长官,还是朋友?

师生之间存在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在学生的心目中如果老师是威严的长官,而在教师眼里,学生不过是顺从的臣民,那么德育情感很难产生,德育效果很难出现。“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古训,“我说你服”,“我打你通”、“我管你从”等旧的德育观念使学生对老师敬而畏之,畏而远之,使德育失去了动人心魄的感人力量。在这种管教下,学生逐渐丧失了自我教育能力,也缺乏起码的独立思考能力。我认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教学相长”,“当仁不让于师”的至理名言应体现在德育之中。教师与学生还须是处在平等基础上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朋友关系、同志关系。教师发自内心地把自己看做是与学生一起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才能使德育产生应有的力量。

五、德育艺术:是“泥塑”,还是“根雕”?

青少年的可塑性最大。德育到底是教师随心所欲的“泥塑”还是“因势象形”的“根雕艺术”?要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中找答案。他认为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块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田地。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教学上讲究因材施教,德育也是如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这种萌芽。德育“根雕艺术”的实质在于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屏弃思想教育的“一刀切”,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乐于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接触学生的心病;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展示其某一方面的独特优势,使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六、德育方法:以灌输为主,还是以引导为主?

在德育中灌输和引导都是需要的,然而一味地灌输未必使德育真正得到强化。作为德育的常规方法还是以引导为主,这不但符合德育中因势利导的原则,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最后一条便是“保密”:“在自然而然的气氛中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是使这种影响产生高度效果的条件之一,换句话说,学生不必在每个具体情况下知道教师是在教育他。教育的意图要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无束的相互关系气氛中。”我们的教育目的要明确,但我们的教育痕迹要淡化,春雨润物的德育感染往往比慷慨陈词的德育说教更为奏效。

七、德育过程:是虚假,还是真诚?

通过德育培养出品格诚实的人,这是每一位德育工作者的真诚愿望。但是我们却时常看到:想与说的不一样,说的与做的不一样,言不由衷的作文,口是心非的演讲等。纠其原因便有:其身不正,偏要正人;己所不欲,硬施于人;为迎接检查,弄虚作假等等。所有这些无不是在言传身教地教学生怎么作假!真诚只能用真诚来唤起,信念只能靠信念来铸造,作为的遇工作者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应该是起码的职业道德。

八、德育环境:是封闭,还是开放?

常常听到这样的言论“学校教育一点钟,抵不过社会一分钟!”因此不少德育工作者便修筑了学校德育的“铜墙铁壁”:不准学生与社会上的人接触,尽量减少学生与校外的联系,严格控制学生放学后回家的时间如此等等,使学生与社会脱节,造就纯而又纯的德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改造社会、创造未来。我们应该提倡德育开放:德育向家庭开放,让学校德育引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协调于学校教育;德育向社会开放,帮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引导学生在社会风浪中明辨是非,经受考验;德育向未来开放,教育者要站在21世纪现代化中国的高度来审视当今的教育,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现代意识。

九、德育管理:“人治”,还是“法治”?

不少班主任已经习惯于德育管理中的“人治”:大事小事由教师一锤定音;班风好坏直接取决于班主任个人素质的高低。这种“家长制”、“一言堂”的管理从表面上看学生集体秩序井然、纪律良好,但潜在的负效应要大得多:学生的主人意识受到制约,创造精神受到束缚,自育自律能力受到压抑;班级只有教师的绝对权威,而无学生的集体意志;学生只有服从的义务,而无参与的权利。通过“法治”管理,使班主任的权威转化为集体的权威,使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制度化、“法律化”,使学生民主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得以增强和提高。在“法治”管理中,学生与教师有同样的权利,也具有相同的义务。德育管理中变“人治”为“法治”,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方式的改进,更是一种德育观念的更新,它必将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时代潮流的必然趋势。

十、德育评价:是片面测估,还是科学衡量?

德育工作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一个班级的德育好不好如果只看:班级的升学率高不高;计划、总结的分数;纪律,卫生的分数;做好人好事的次数……。如此“德育量化”非但不能真正反映出一个学校或班级的德育水平,还会诱导、助长教师和学生弄虚作假。我认为衡量德育效果,既要看定量分析,也要看定性描述;既要看短期效果,也要看长远效应;既要看学生一事一时的是非,也要看学生一生一世的行为;既要有学生在校时的表现记载,也要有学生离校后的跟踪调查……不能只做片面的测评,要科学化。

参考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文选》

《中小学德育大纲》

《爱心与教育》——李镇西

《超越与创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现行德育范文篇2

当前,我国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教育必须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培养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要从“总体布局的高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同样,德育的重要性也要从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认识。德育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决定着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又是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及有力的思想保证。学校德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担负着特别重大责任。全国在校学生占全国人口近l/5。如果对他们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他们的优良道德风尚和品质,不仅可以保证学校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而且对改变社会风气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尤其对21世纪提高中华民族的政治素质,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产生深远影响。德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它也要受一定年龄阶段教育对象的思想、心理、特别是品德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根据我国的教育现状一般把我国的学校德育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一般学生应以“五爱”的公民道德为德育目标,这一目标与现实的经济(政治)状况相吻合,也与广大群众的觉悟相适应。

第二、共青团员学生,应进一步要求他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一致起来,树立社会主人翁思想,在各项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

第三、共产党员学生,要从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高度去进行教育,使他们自觉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理想,勇于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作出牺牲和贡献。当前,则要为实现社会主义四化事业这个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努力奋斗。此外,对中小学校学生与高等学校学生也应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而从内容上来看根据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现状及受教育者身心和思想品德发展水平一般把学校的德育分为劳动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等。其中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并且卓有成效。而同样是德育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三观”教育,却是学校德育的弱项。“老师讲的不是我们想的,我们想的,恰恰没人回答。”《北京青年报》上一位中学生发自肺腑的声音,代表了许多中学生对目前学校德育的看法。现行的学校德育中,很多因素与它有关系。

第一,教师的水平。德育教师的素质如何,人格如何,直接影响着德育教学过程。单纯而孤立地对学生进行政治引导、思想教育、知识传授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在不同的生理时期在知识、情感、兴趣等一系列心理状态上的变化,并予以主动积极的辅导。只有这样,品德教育才能真正深入每一个学生复杂多变、奇妙无穷的心灵。因此,一名优秀的德育教师应该同时又是一名出色的心理学家。

第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否反映社会动态发展、是否为学生所乐于接受,直接影响德育教学质量。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国家教部委颁布的《教育大纲》和各级教育领导部门下达的教育任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依据,这是一种宏观指导。具体到每一位教师的工作方案,就需要教师根据班级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把指导性的东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讲学生心里所想的、讲学生想知道的。

第三,教学条件。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生动、直接地反映教学内容,起到强化记忆的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根据不同的德育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场合,既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以使学生在亲身感受中体会德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达到教育目的。

第四,学生的素质。教学质量的高低,同学生的素质即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有密切关系。学生不同的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区域的学生差异性也较大(如农村和城市)。教师选取的德育内容必须和学生的素质特征相吻合,才能起到效果。

第五,教学管理水平。包括各级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政策和业务水平;教学计划及各类教学文件的完整、科学;各种规章制度的健全及其实施状况,它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可以给学生和老师创设一个好的教育环境,相反与规律相违背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只能使学生和老师产生抵触情绪,最终不能把德育教学搞好。

基于上述因素,我觉得如今的学校德育出现了几处观念的碰撞:

一、德育目标:是培养膜拜师长、迷信权威的守旧者,还是造就崇尚真理、勇于开拓的创造者?

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重申了党和国家对学校德育的一贯要求:“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本身就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开拓性的崭新事业,作为继承者和参与者理所当然地应该是崇尚真理、勇于开拓的创设者。实际工作中,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却在有意无意地培养膜拜师长、迷信权威的守旧者:讲演作文习惯重复名人或英雄的豪言壮语,一举一动只能听命于老师或家长的“细心教导”,书本上写的、老师说的都是对的,不敢也不愿有自己的见解……久而久之,思维受到束缚,思想变得苍白,创造精神压抑以至泯灭。

二、德育内容:是唯上唯书,还是面对实际?

不少教师习惯于从上级文件中找具体的德育工作内容,他们甚至希望上级布置的德育任务越具体越好:学什么事迹?读什么书籍?开什么班会?……如果离开了上级精神便茫然不知所措。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国家教委颁布的《教育大纲》以及各级教育领导部门下达的德育任务,无疑是德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依据,但这毕竟只是一种宏观指导,而非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工作方案;即使是学校的德育工作安排,也不能取代每一位班主任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在与上级精神一致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也必须面对学生实际,确定我们的具体德育内容。陈云同志曾说:“不唯上,只唯实。”德育工作者同样应该充满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

三、德育教师:是“学生保姆”、“班级警察”,还是“灵魂工程师”?

“有关教育与教学的问题中,没有一个问题不总是和教师培养的问题有联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改革也必然要在实践中失败。”(皮亚杰语)仔细观察一下一些德育的失误,追根寻源无不与教育者本身的弱点相联系:学生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这往往是教师“慈母般无微不至关怀”的结果;学生个性特点淡化,习惯封闭自己的心灵,言谈举止总是被动服从,这是教师“严加管教”的结果。而这种“保姆型”、“警察型”的班主任至今还被一些人推崇。这样的德育教师是难以培养出人格健全的现代化新人的。德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是“塑造灵魂”。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是专家、思想家和心理学家——他应具有某一专业博大精深的知识结构,并且在学科教学上令学生由衷敬佩;应该具有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现代观念,重视理论学习与研究,不段吸取各种新的思想养料,关注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敏锐的预见未来对当今教育的影响;他善于让每一位学生都乐意向自己敞开心扉,同时不知不觉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与他们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使学生不但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科学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风貌,而且具有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

四、德育情感:是长官,还是朋友?

师生之间存在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在学生的心目中如果老师是威严的长官,而在教师眼里,学生不过是顺从的臣民,那么德育情感很难产生,德育效果很难出现。“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古训,“我说你服”,“我打你通”、“我管你从”等旧的德育观念使学生对老师敬而畏之,畏而远之,使德育失去了动人心魄的感人力量。在这种管教下,学生逐渐丧失了自我教育能力,也缺乏起码的独立思考能力。我认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教学相长”,“当仁不让于师”的至理名言应体现在德育之中。教师与学生还须是处在平等基础上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朋友关系、同志关系。教师发自内心地把自己看做是与学生一起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才能使德育产生应有的力量。

五、德育艺术:是“泥塑”,还是“根雕”?

青少年的可塑性最大。德育到底是教师随心所欲的“泥塑”还是“因势象形”的“根雕艺术”?要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中找答案。他认为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块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田地。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教学上讲究因材施教,德育也是如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这种萌芽。德育“根雕艺术”的实质在于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屏弃思想教育的“一刀切”,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乐于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接触学生的心病;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展示其某一方面的独特优势,使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六、德育方法:以灌输为主,还是以引导为主?

在德育中灌输和引导都是需要的,然而一味地灌输未必使德育真正得到强化。作为德育的常规方法还是以引导为主,这不但符合德育中因势利导的原则,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最后一条便是“保密”:“在自然而然的气氛中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是使这种影响产生高度效果的条件之一,换句话说,学生不必在每个具体情况下知道教师是在教育他。教育的意图要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无束的相互关系气氛中。”我们的教育目的要明确,但我们的教育痕迹要淡化,春雨润物的德育感染往往比慷慨陈词的德育说教更为奏效。

七、德育过程:是虚假,还是真诚?

通过德育培养出品格诚实的人,这是每一位德育工作者的真诚愿望。但是我们却时常看到:想与说的不一样,说的与做的不一样,言不由衷的作文,口是心非的演讲等。纠其原因便有:其身不正,偏要正人;己所不欲,硬施于人;为迎接检查,弄虚作假等等。所有这些无不是在言传身教地教学生怎么作假!真诚只能用真诚来唤起,信念只能靠信念来铸造,作为的遇工作者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应该是起码的职业道德。

八、德育环境:是封闭,还是开放?

常常听到这样的言论“学校教育一点钟,抵不过社会一分钟!”因此不少德育工作者便修筑了学校德育的“铜墙铁壁”:不准学生与社会上的人接触,尽量减少学生与校外的联系,严格控制学生放学后回家的时间如此等等,使学生与社会脱节,造就纯而又纯的德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改造社会、创造未来。我们应该提倡德育开放:德育向家庭开放,让学校德育引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协调于学校教育;德育向社会开放,帮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引导学生在社会风浪中明辨是非,经受考验;德育向未来开放,教育者要站在21世纪现代化中国的高度来审视当今的教育,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现代意识。

九、德育管理:“人治”,还是“法治”?

不少班主任已经习惯于德育管理中的“人治”:大事小事由教师一锤定音;班风好坏直接取决于班主任个人素质的高低。这种“家长制”、“一言堂”的管理从表面上看学生集体秩序井然、纪律良好,但潜在的负效应要大得多:学生的主人意识受到制约,创造精神受到束缚,自育自律能力受到压抑;班级只有教师的绝对权威,而无学生的集体意志;学生只有服从的义务,而无参与的权利。通过“法治”管理,使班主任的权威转化为集体的权威,使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制度化、“法律化”,使学生民主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得以增强和提高。在“法治”管理中,学生与教师有同样的权利,也具有相同的义务。德育管理中变“人治”为“法治”,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方式的改进,更是一种德育观念的更新,它必将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时代潮流的必然趋势。

十、德育评价:是片面测估,还是科学衡量?

德育工作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一个班级的德育好不好如果只看:班级的升学率高不高;计划、总结的分数;纪律,卫生的分数;做好人好事的次数……。如此“德育量化”非但不能真正反映出一个学校或班级的德育水平,还会诱导、助长教师和学生弄虚作假。我认为衡量德育效果,既要看定量分析,也要看定性描述;既要看短期效果,也要看长远效应;既要看学生一事一时的是非,也要看学生一生一世的行为;既要有学生在校时的表现记载,也要有学生离校后的跟踪调查……不能只做片面的测评,要科学化。

参考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文选》

《中小学德育大纲》

《爱心与教育》——李镇西

《超越与创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现行德育范文篇3

现今社会对德育下了科学的定义。所谓德育既是思想品德教育,是指借以形成和发展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政治观点、思想观点和道德行为规范的体系。它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凭借,是受教育者学习的客体。

“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具有不同的性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总以本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道德规范去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因而,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不同民族思想观点、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体系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因而具有民族性;同一国家、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具有差异性,但“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因而有继承性。

当前,我国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教育必须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培养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要从“总体布局的高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同样,德育的重要性也要从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认识。德育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决定着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又是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及有力的思想保证。学校德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担负着特别重大责任。全国在校学生占全国人口近l/5。如果对他们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他们的优良道德风尚和品质,不仅可以保证学校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而且对改变社会风气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尤其对21世纪提高中华民族的政治素质,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产生深远影响。德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它也要受一定年龄阶段教育对象的思想、心理、特别是品德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根据我国的教育现状一般把我国的学校德育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一般学生应以“五爱”的公民道德为德育目标,这一目标与现实的经济(政治)状况相吻合,也与广大群众的觉悟相适应。

第二、共青团员学生,应进一步要求他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一致起来,树立社会主人翁思想,在各项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

第三、共产党员学生,要从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高度去进行教育,使他们自觉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理想,勇于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作出牺牲和贡献。当前,则要为实现社会主义四化事业这个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努力奋斗。此外,对中小学校学生与高等学校学生也应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而从内容上来看根据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现状及受教育者身心和思想品德发展水平一般把学校的德育分为劳动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等。其中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并且卓有成效。而同样是德育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三观”教育,却是学校德育的弱项。“老师讲的不是我们想的,我们想的,恰恰没人回答。”《北京青年报》上一位中学生发自肺腑的声音,代表了许多中学生对目前学校德育的看法。现行的学校德育中,很多因素与它有关系。

第一,教师的水平。德育教师的素质如何,人格如何,直接影响着德育教学过程。单纯而孤立地对学生进行政治引导、思想教育、知识传授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在不同的生理时期在知识、情感、兴趣等一系列心理状态上的变化,并予以主动积极的辅导。只有这样,品德教育才能真正深入每一个学生复杂多变、奇妙无穷的心灵。因此,一名优秀的德育教师应该同时又是一名出色的心理学家。

第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否反映社会动态发展、是否为学生所乐于接受,直接影响德育教学质量。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国家教部委颁布的《教育大纲》和各级教育领导部门下达的教育任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依据,这是一种宏观指导。具体到每一位教师的工作方案,就需要教师根据班级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把指导性的东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讲学生心里所想的、讲学生想知道的。

第三,教学条件。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生动、直接地反映教学内容,起到强化记忆的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根据不同的德育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场合,既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以使学生在亲身感受中体会德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达到教育目的。

第四,学生的素质。教学质量的高低,同学生的素质即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有密切关系。学生不同的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区域的学生差异性也较大(如农村和城市)。教师选取的德育内容必须和学生的素质特征相吻合,才能起到效果。

第五,教学管理水平。包括各级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政策和业务水平;教学计划及各类教学文件的完整、科学;各种规章制度的健全及其实施状况,它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可以给学生和老师创设一个好的教育环境,相反与规律相违背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只能使学生和老师产生抵触情绪,最终不能把德育教学搞好。

基于上述因素,我觉得如今的学校德育出现了几处观念的碰撞:

一、德育目标:是培养膜拜师长、迷信权威的守旧者,还是造就崇尚真理、勇于开拓的创造者?

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重申了党和国家对学校德育的一贯要求:“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本身就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开拓性的崭新事业,作为继承者和参与者理所当然地应该是崇尚真理、勇于开拓的创设者。实际工作中,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却在有意无意地培养膜拜师长、迷信权威的守旧者:讲演作文习惯重复名人或英雄的豪言壮语,一举一动只能听命于老师或家长的“细心教导”,书本上写的、老师说的都是对的,不敢也不愿有自己的见解……久而久之,思维受到束缚,思想变得苍白,创造精神压抑以至泯灭。

二、德育内容:是唯上唯书,还是面对实际?

不少教师习惯于从上级文件中找具体的德育工作内容,他们甚至希望上级布置的德育任务越具体越好:学什么事迹?读什么书籍?开什么班会?……如果离开了上级精神便茫然不知所措。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国家教委颁布的《教育大纲》以及各级教育领导部门下达的德育任务,无疑是德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依据,但这毕竟只是一种宏观指导,而非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工作方案;即使是学校的德育工作安排,也不能取代每一位班主任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在与上级精神一致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也必须面对学生实际,确定我们的具体德育内容。陈云同志曾说:“不唯上,只唯实。”德育工作者同样应该充满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

三、德育教师:是“学生保姆”、“班级警察”,还是“灵魂工程师”?

“有关教育与教学的问题中,没有一个问题不总是和教师培养的问题有联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改革也必然要在实践中失败。”(皮亚杰语)仔细观察一下一些德育的失误,追根寻源无不与教育者本身的弱点相联系:学生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这往往是教师“慈母般无微不至关怀”的结果;学生个性特点淡化,习惯封闭自己的心灵,言谈举止总是被动服从,这是教师“严加管教”的结果。而这种“保姆型”、“警察型”的班主任至今还被一些人推崇。这样的德育教师是难以培养出人格健全的现代化新人的。德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是“塑造灵魂”。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是专家、思想家和心理学家——他应具有某一专业博大精深的知识结构,并且在学科教学上令学生由衷敬佩;应该具有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现代观念,重视理论学习与研究,不段吸取各种新的思想养料,关注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敏锐的预见未来对当今教育的影响;他善于让每一位学生都乐意向自己敞开心扉,同时不知不觉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与他们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使学生不但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科学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风貌,而且具有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

四、德育情感:是长官,还是朋友?

师生之间存在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在学生的心目中如果老师是威严的长官,而在教师眼里,学生不过是顺从的臣民,那么德育情感很难产生,德育效果很难出现。“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古训,“我说你服”,“我打你通”、“我管你从”等旧的德育观念使学生对老师敬而畏之,畏而远之,使德育失去了动人心魄的感人力量。在这种管教下,学生逐渐丧失了自我教育能力,也缺乏起码的独立思考能力。我认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教学相长”,“当仁不让于师”的至理名言应体现在德育之中。教师与学生还须是处在平等基础上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朋友关系、同志关系。教师发自内心地把自己看做是与学生一起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才能使德育产生应有的力量。

五、德育艺术:是“泥塑”,还是“根雕”?

青少年的可塑性最大。德育到底是教师随心所欲的“泥塑”还是“因势象形”的“根雕艺术”?要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中找答案。他认为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块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田地。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教学上讲究因材施教,德育也是如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这种萌芽。德育“根雕艺术”的实质在于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屏弃思想教育的“一刀切”,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乐于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接触学生的心病;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展示其某一方面的独特优势,使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六、德育方法:以灌输为主,还是以引导为主?

在德育中灌输和引导都是需要的,然而一味地灌输未必使德育真正得到强化。作为德育的常规方法还是以引导为主,这不但符合德育中因势利导的原则,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最后一条便是“保密”:“在自然而然的气氛中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是使这种影响产生高度效果的条件之一,换句话说,学生不必在每个具体情况下知道教师是在教育他。教育的意图要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无束的相互关系气氛中。”我们的教育目的要明确,但我们的教育痕迹要淡化,春雨润物的德育感染往往比慷慨陈词的德育说教更为奏效。

七、德育过程:是虚假,还是真诚?

通过德育培养出品格诚实的人,这是每一位德育工作者的真诚愿望。但是我们却时常看到:想与说的不一样,说的与做的不一样,言不由衷的作文,口是心非的演讲等。纠其原因便有:其身不正,偏要正人;己所不欲,硬施于人;为迎接检查,弄虚作假等等。所有这些无不是在言传身教地教学生怎么作假!真诚只能用真诚来唤起,信念只能靠信念来铸造,作为的遇工作者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应该是起码的职业道德。

八、德育环境:是封闭,还是开放?

常常听到这样的言论“学校教育一点钟,抵不过社会一分钟!”因此不少德育工作者便修筑了学校德育的“铜墙铁壁”:不准学生与社会上的人接触,尽量减少学生与校外的联系,严格控制学生放学后回家的时间如此等等,使学生与社会脱节,造就纯而又纯的德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改造社会、创造未来。我们应该提倡德育开放:德育向家庭开放,让学校德育引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协调于学校教育;德育向社会开放,帮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引导学生在社会风浪中明辨是非,经受考验;德育向未来开放,教育者要站在21世纪现代化中国的高度来审视当今的教育,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现代意识。

九、德育管理:“人治”,还是“法治”?

不少班主任已经习惯于德育管理中的“人治”:大事小事由教师一锤定音;班风好坏直接取决于班主任个人素质的高低。这种“家长制”、“一言堂”的管理从表面上看学生集体秩序井然、纪律良好,但潜在的负效应要大得多:学生的主人意识受到制约,创造精神受到束缚,自育自律能力受到压抑;班级只有教师的绝对权威,而无学生的集体意志;学生只有服从的义务,而无参与的权利。通过“法治”管理,使班主任的权威转化为集体的权威,使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制度化、“法律化”,使学生民主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得以增强和提高。在“法治”管理中,学生与教师有同样的权利,也具有相同的义务。德育管理中变“人治”为“法治”,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方式的改进,更是一种德育观念的更新,它必将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时代潮流的必然趋势。

十、德育评价:是片面测估,还是科学衡量?

德育工作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一个班级的德育好不好如果只看:班级的升学率高不高;计划、总结的分数;纪律,卫生的分数;做好人好事的次数……。如此“德育量化”非但不能真正反映出一个学校或班级的德育水平,还会诱导、助长教师和学生弄虚作假。我认为衡量德育效果,既要看定量分析,也要看定性描述;既要看短期效果,也要看长远效应;既要看学生一事一时的是非,也要看学生一生一世的行为;既要有学生在校时的表现记载,也要有学生离校后的跟踪调查……不能只做片面的测评,要科学化。

参考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文选》

《中小学德育大纲》

《爱心与教育》——李镇西

《超越与创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现行德育范文篇4

关键词:隐性德育;德育功能;课程改革;价值取向

学校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阵地,是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主战场。我们的学校德育从内容到形式既全面又精致的德育体系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改革开放以后,学校德育在多元化的道德环境中,出现了与显性德育并存的隐性德育,并对年青一代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都将远远超出显性德育的期望效果。

一、隐性德育及其功能

目前对隐性德育的概念还没有一致的说法,本文是借鉴我国西南师范大学靳玉乐教授关于“潜在课程”的界定。从“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自身的努力使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中引申出来的。所谓隐性德育,是通过社会和社会关系结构的各种环境有意或无意、自觉或不自觉地传递给受教育者的非规定性的信息影响活动。隐性德育作为一种独立的德育形态,就其内涵来说,它是非学术性的,不直接规定学科内容。也不直接决定受教育者学业的进程。它更多是属于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如社会公德、行为规范、道德氛围等.它是显性德育之外所获得的一切德育成效,是显性德育本身或显性德育以外的隐蔽的、无意识的或被受教育者完全认可的那部分信息。其外延不仅超出学校显性德育所规定的范围,而且延伸到社会上各种不确定的却又对受教育者发生潜移默化影响的非规定性的信息。因此。就其外延来说,可以把隐性德育分为如下几大类:

一是学校层面的隐性德育,包括:(一)显性德育课程背后隐含的隐性德育。学校显性德育课程大体有如下三种:一是各种“正规”的政治理论如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等。二是校外与课外的各种班团活动、校内外的德育活动及各种集会与活动中的道德教育。三是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教育者在显性德育课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理论灌输和说理教育时,传递了很多自认为有用的东西,但受教育者“学会”的或“获得”的并不一定就是这些课程的设计者和传授者所预期的结果。可能是设计者和传授者所预期的东西,也可能是部分甚至完全与预期教育目的相反的东西。这“相反的东西”就是这些显性德育课程背后的隐性德育内容的反映,如宿舍生活、治学态度等品德养成教育。(二)是“硬件”——空间规划的隐性德育。它指的是学校建筑物、教学设施、生态环境和校园规划等物质方面的“硬件”和空间环境方面的布局,对受教育者所发生的潜移默化的隐性作用。校容校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与反映着教育者(尤其是学校领导)的价值取向,因此,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指出:“物体在空间里的摆放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房间以其物理形式表示着该场所与物体的精神灵魂。一位教师的房间可以告诉我们他的性格以及他正在干什么。的确,“硬环境”起着隐性德育的作用。(三)是“软件”——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软件”是指一种“软环境”的规划,这种“软环境”主要包括制度形态层面的和精神形态层面的两种隐性德育。制度形态层面的隐性德育.主要是指学校的各种规章、规则、规范和领导、教学、生活与一切活动,以及教育评价等多种组织方式的隐蔽形式.影响着受教育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道德品性与行为方式。例如在受教育者的操行评定中,大都写着迟到、旷课扣多少分等.但在做好事等方面却可以累计加分,分数互相抵消甚至加分比减分更多时,能宣布他(她)操行好还是不好?又如我们的考评制度中对受教育者考试作弊采取的“不能参加正常补考”等的处罚措施,其本意是为了教育受教育者,严肃考场纪律,加强考风建设。而考生除了“不能参加正常补考”外.还可以参加最后一次性补考,只要考生在这“最后一次补考”中“努力学习”,通过了就照样可以毕业。这种考评制度除了给受教育者“平时可以不学习,主要最后关头努力一跃就可以,平时的迟到、旷课又算得了什么”的一个负面隐性德育信息外,就没有什么有意义的作用。精神形态层面的隐性德育,是指集中体现和反映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校园特征.以及学校成员共同持有的目标追求、价值体系、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等,对受教育者发生深刻的、非规定性影响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师生关系、教师人格等精神、心理因素。“它所传载、倡导的道德价值和校园精神已浸透和附着在校园内的多种环境因素及学校成员身上.而且赋予学校以特有的个性魅力,从而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位学生都深刻影响。”

二是社会层面的隐性德育。包括:(一)体制和制度层面的隐性德育。主要是指经济体制的根本转换。伴随着其他体制转变的过程,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一些消极现象所带给受教育者的模糊认识和影响。这些直接或间接地成为隐性德育并对受教育者产生负面的价值影响。(二)观念和行为层面的隐性德育。是指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格局下,西方的价值、政治等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在渗透的过程中,给受教育者造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对我国受教育者影响最大的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和物质主义社会思潮。这不仅使受教育者的观念错位,更导致受教育者行为的偏差,如:旷课是自由的表现。经济发展等同于追求金钱等。隐性德育作为一种非规定性的精神文化,与显性德育相比,对受教育的“隐性”作用具有广泛性、潜隐性、易受性和主动性等特性。广泛性包括隐性德育内容的广泛性和影响对象的广泛性。隐性德育的内容不仅包括道德的、文化的,还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审美的、心理的等所有的社会信息。影响对象在本文主要是指在校接受教育的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即所谓的受教育者。潜隐性是指隐性德育通过传媒把有关道德的、政治的、经济的、知识的经验等的折射,对受教育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易受性是指隐性德育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非强制性的。受教育者对隐性德育的接受往往出于自尊、自重的心理体验,自觉地接受。比起教育者“苦口婆心”的劝诫易受性更强。主动性是指不象显性德育那样被动地接受,而是根据自己独特的认识结构和情绪体验.对隐性德育传递的信息进行有选择的摄取和加工.体现出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

由隐性德育涵义和特性所引发出来的隐性德育的功能有:一是整合功能。受教育者自觉地把社会上的各种信息反映到自己的头脑,进行不断地筛选、加工,整合成为自己可以接受的“信息”。这整合功能会发挥其巨大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品德结构的优化或异化发展。二是导向功能。是指“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和道德品质的提高具有的引导、激发和鼓励的作用。激发他们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热忱。鼓励他们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从而教育和引导他们树起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三是约束功能。隐性德育具有“内在驱动力’,良性的隐性德育因素在一定的道德范围和道德水平上具有制约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言行的作用。它对与良好道德环境不协调的思想动机、行为举止总在责令和规范,警醒受教育者随时随地进行自我约束。四是反德育功能。任何一个教育者都知道:“学好三年,学坏三日”。当受教育者所接收的隐性德育信息与我们的显性德育内容相悖时.任由教育者再“灌输”正面的道德内容,找出很多正面的英雄事例,“甚至用‘霸权性语言’来‘统治’德育空间的对话形式与气氛”。祈求进行“拨乱反正”,然而,总因“证据不充分”和背离时代现实而显得苍白无力。

二、隐性德育与德育课程改革

与隐性德育的效应相反的是,当前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忽视人的真实感受和生命体验,忽视受教育者对求真、向善、创美的心理追求及行为实践。从教育内容上看“只注重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知识原理的认识教育和历史典故、英雄人物的事例讲解”,或者以反面案例来“教化”受教育者,却忽视了受教育者认识情感和意念这些隐性德育的具体的深层次的内容。从方式方法看,基本上是教育者以“道德的权威、真理的化身”和教者自身的人格来进行道德教化和道德知识的灌输,忽略了隐性德育中的自然的非拘谨的千差万别的形式。因此,德育教育改革呼唤隐性德育参与其中。

(一)改革的原则

改革并不是随心所欲地改或革,而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来进行。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在德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实事求是就是要求强调突出隐性德育的同时,并不否认、排斥显性德育.而是强调二者在功能上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人所共知的是显性德育在提高学生认识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道德规范和伦理要求主要还是通过显性德育来传递的,忽视道德知识的灌输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不可能达到理想的德育效果。同样,不注重隐性德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个体觉悟的提高,德育的实效就不能令人满意.只有通过相互融合才可能获得最大的德育效果。因此,我们“德”的内容选择和“育”的策略运用,都必须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加以讲解、分析,既不夸大德育之功效,也不隐瞒或回避隐性德育的效能。

二是整体优化的原则。上述理论告诉我们,德育的内涵丰富深远,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既有观念层面的,也有行为层面的,不管哪种层面,其所反映的隐性德育均对受教育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要重视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共同构成的德育环境(有人称之为德育场)对受教育者施加的影响,在“德”的内容选择上。构成其主题内容的各章节体系由浅人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构建其“德”之整体结构,使之达到优化有序的重组。在“育”的策略运用上,按照内容决定形式的理念,选择单一与多元、简单与复杂、传统与现代的“育”之灵活运用,使“德育”取得最大的效果。公务员之家:

三是真善美统一原则。德育最大的价值便是使受教育者求真、向善、创美。德育课程改革要使德育内容的知识价值科学价值和审美价值达到高度统一,引导受教育者去求真、向善和创美,实现行为价值和道德价值的完美结合:而受教育者所处的是个大环境,深受着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的显性和隐性德育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是深刻并且难以预料和控制的。所以,德育课程改革过程既要兼顾理论层面的真善美统一原则,又要注重让受教育者在自己的实践中探索和体会,创造好的隐性德育,消除不好的隐性德育,要辩证地看待他们的交往和实践活动。对在活动中受到的正面或负面影响.给予正确、适当的引导或消解,引导他们在复杂的环境中经受锻炼,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去接受考验,使他们真正增强抵抗力,形成内心的、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

四是灵活创新原则。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深刻挖掘显性德育课程的“言外之音”;要精心设计学校空间环境和文化环境,让“硬件”蕴涵高尚的灵魂;要民主制订学校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受到良好的隐性德育的洗礼;要积极稳妥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塑造美丽的精神家园。

(二)改革目标的价值取向

按照“价值取向正,课改前瞻远,信息含量大,可操作性强”的改革目标,重构德育课程新体系,从宏观理论创新出发.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当前的德育体系进行创新。其中,理论上的创新包括德育课改理念、目标、内容的创新;实践上的创新包括德育课改实施、评价的创新。人们常说“智育不行是次品.德育不行是废品”,德育的重构将影响到今后一代甚至是好几代的“教育产品质量”问题。因此,在德育课程改革目标的指引下必须明确德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这里所指的“价值”并非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里讲到的“抽象劳动的凝结”,而是指经由多学科的整合后,关于个体的嗜好与快乐、职责与义务、欲望与需要、愿望与诱惑等许多倾向性的形式。换句话来说,“价值”实际上就是人们“所渴求的、令人向往和应该去追求的东西。”如果按照马克思主义“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利益”的本义,“价值”就是人类主体的利益,更严格地说就是对客观事物、主观思想的“好坏、真假、优劣”的判断标准。由此引申出德育课程改革必须“改什么”?“怎么改”?“改后对人类主体的利益有什么帮助或损害?”等就成了改革者和教育者的共同心愿,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课程改革”的判断标准或价值取向了。为了实现课改的价值追求与目标,我们要思考德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关于课改决策的两个影响因素。

现行德育范文篇5

关键词:德育管理;功能;内容;方法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为我们提出了德育工作的新要求,学校德育工作管理面临更新观念、改进内容、构建适应时展的新课题。

要改革和加强德育,就必须对学校德育功能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德育的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中的人。他具有两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学校德育具有多种功能,最基本的两个功能是:满足社会需要和青少年自身发展需要。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要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需要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服务,这是在任何情况下是不能动摇的。同时,还要通过德育使青少年懂得人的尊严和价值,使他们生活得更有意义,心理结构更趋完善,人格情操更趋高尚。这丽方面功能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忽视哪一方面,都会造成德育失重、失效。

一、学校德育工作管理,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德育功能观。

既要注重发挥德育社会性功能,也要注意发挥德育个人性功能,这样,就会大大拓宽德育改革的思路,使德育改革的路子越走越宽。许多德育改革的探索者,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出发,在优秀传统内容基础上注人新的时代精神;针对青少年精神需求,将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准备教育、环境道德教育、创业精神教育等,充实到学校德育内容中来。德育内容新领域的开拓,将原有德育内容,逐渐扩展为面向21世纪的生存适应教育,使学校德育更贴近于改革开放的社会现实,更贴近于青少年自身发展的精神需要。转变学校德育工作观念,不仅为学校德育注入新的活力,而且也为当代青少年所乐于接受,从而为新时期学校德育建设展示了宽阔的前景。

二、学校德育工作管理要不断改革学校德育内容。从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来看,我们必须在德育内容上加以更新,以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

其一,创业意识教育。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就是一项开创性事业,需要人们具有较高的创业素质。创业素质包括创业精神和能力,这是现代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l世纪国民素质的必备要素。而现在多数学生缺乏自主能力和开拓创业精神,由学校到社会从业有段适应期,随着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其二,开放意识教育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经济,在开放过程中,既要大胆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又需要坚决抵制一切腐朽消极的东西。当代学生生长在中华民族开放的历史新时代,他们在课堂上、社会上、大众传播媒介中接受教育,接受的观念使他们思想意识更具有开放性,但是应该看到学生开放意识不够健全和成熟,与时代要求还很不适应。

其三,能力意识教育。市场经济需要“知识+能力的人才,当代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中,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能力较差,因此应注意学生能力培养,把学生放到社会实践中去,让他们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所学知识,倡导自主、自立、自强,使之在学业上、能力上全面发展。

其四,竞争意识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优化组合竞争中,机遇和风险同在,成功与失败同行。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竞争观,激发他们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积极进取,敢于竞争,善于竞争,敢于承受竞争失败的风险。

其五,法制教育意识。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法制经济”,要求用法律来全面规范社会经济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行为,也要求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主体懂得经济法规,遵守经济规范,运用经济规范约束自己、保护自己。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中心,学校法制教育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尤其是实行市场经济,更需要加强经济法规的宣传教育,使学生懂得遵纪守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公务员之家

三、学校德育工作管理要多管齐下,点、线、面结合。学校要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新格局。

1.学校管理中贯穿德育这一条主线。在党政统一领导下,以教导处为枢纽,以政治教师、班主任、团队干部为主体,各支队伍优化组合,形成合力,发挥德育教育的整体效应。在配备力量,要舍得把精兵强将放在从事德育的岗位上,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第一位。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全程教育、全面教育原则。做到好、中、差学生一起抓,尤其对差生,要特别关心。高中低年级一齐抓,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都贯穿德育,使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所有教职员工都应负起“育人”的职责,“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把“育人”作为全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务员之家

现行德育范文篇6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监控模式

一、大职业教育概念的构建

职业教育,顾名思义是为职业做准备的教育。事实无可辩驳,一个人不管接受多少教育,当他离开学校,参加工作走向职场,那么之前他所接受的所有教育都是为从事一种职业做准备,职业可能是工程师、科学家、文艺工作者,也可能是一线工人、农民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所有的教育,即使是家庭教育也可以被囊括到职业教育之中,我们把这种为所有职业做准备的教育称之为大职业教育,以区分一般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或职业技术教育。现行教育体制下职业教育之外的教育形式称之为普通教育,高中阶段普通教育称之为普通高中,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称之为中等职业教育,高中后阶段教育称之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把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统称为职业教育,但这样的划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方法是否正确是有待商榷的。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通篇讲的都是物质生产过程,旨在说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劳动并不一定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诸如在生产过程中从事生产指挥、组织管理、产品设计、产品检验以及从事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服务劳动,都是“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1]。这是笔者提出大职业教育的理论依据。现行的教育体系把职业教育单列为一种教育类型,其目的是为了适应工业化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而设,这种教育类型有把人培养成“机器人”的倾向,而不是“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与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宗旨背道而驰,其引发的教育伦理体系的混乱给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德育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导致现行职业教育德育的理论构建步履艰难,高等职业教育德育效果也屡屡遭社会诟病。

二、现行职业教育体制的反思

现行教育体制下,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划分标准为学生的高考或者中考分数,考试分数高的学生上普通本科或者普通高中,而考试分数低的则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或中等职业教育。但是这种依分数划分普、职教育的方法是否合理还值得进一步论证。疑点有五:第一,按照这种划分方法,分数一分之差可能就是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差距,可是一分之差真的能够区分出学生是适合上普通高校、普通高中还是上职业院校?我们如何看待和划分那些经过补习考取高分的学生?如果按其补习之后的分数划分可能他能够进入普通高中或者普通高校,如果按其补习之前的成绩,那么他应该上职业院校,可见依分数划分普、职教育的方法本身存在悖论。第二,这种划分方法的一个前提假设是考试分数高的学生更适合学习理论,而考试分数低的学生更适合学习技术,而事实上这个假设也经不起更多的推敲,因为影响学生分数高低的因素很多,学生的努力程度、教育水平的高低、社会环境、家庭因素都可能影响学生的成绩,所以仅仅依靠学生考试成绩来划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理论假设是站不住脚的。A省能上本科的高考分数在B省可能只能上职业学校,教育条件的优劣使得用考试分数划分人才培养方向的方法出现了明显的漏洞,也有失公平;第三,从大国工匠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学好技术的前提是喜欢、爱好并且需要“够用的”理论支撑,更需要辛勤的付出和顽强的毅力。很多在基础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学业成绩不高的学生恰恰缺乏了这些品质,而研究者访谈了多个职业院校的教师也反映,有些学生的文化课学不好,学技术技能的时候也学不好,归根到底是学习动力不足或学习习惯不好,那么这些学习动力不足或者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能否成为合格的一线员工还是一个未知数;第四,在人工智能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代,对技术工人的文化基础要求也水涨船高,文化课基础将会在将来的技术工人培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把文化课考试分数低的学生划到职业教育的范畴,很难培养出技术过硬的现代产业技术工人;第五,现行普职分类教育更多“考量的是企业行业的诉求”[2],而非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的教育本源,“将会在无意识中把学生当成了技术的容器,试图使其将来成为掌握实用技术的高级‘机器人’,这与教育的本性背道而驰”[3]。这给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有效性带来较大冲击。现行的按照考试分数划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方法暗含的意义是:“不好好学习,去职业院校学技术”,职业院校和技术被贬低如斯,怎么能激发职业院校的学生去认真学习技术?而没有文化基础的技术教育能否行得通也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

三、对现行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有关探讨

(一)关于职业教育德育的语义分析。德育即育德,育人之为人的德行,在教育语境下即为育学生之德行,在职业教育的语境下即为育职业院校学生之为人的德行。育人之为人之德是所有德育的基础,其教育内容为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法纪规范和心理需求[4],而职业教育德育的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5],可见职业教育德育比普通学校德育多了职业素养这样的内容表述。从字面意思来看,这也是职业教育德育区别于其他类型学校德育的特点,所以现在我们对职业素养的理解也就成了理解、界定职业教育德育的关键尺度。用这个尺度去界定职业教育德育与普通教育德育其实是有危险性的,因为职业素养所指向的不仅仅是狭义职业教育所独有的范畴,大职业教育范围之内的所有职业都需要与职业相匹配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一个人从事一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责任心,这种基本素质是一个人能够在后天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的从事一种职业的基本技能要求,事实上,银行柜员快速的点钞技能与优秀教师用“三块糖”教育学生的娴熟技能在各自的职业中所占的比重同等重要。当职业素养教育这个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分界点被质疑了以后,还能有什么标准能够为我们所用去区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呢?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这些德育范畴是职业教育独有的教育内容吗?我想没有一个大学能够说我们学校德育课程没有这些内容。(二)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重要意义的探讨。职业教育研究者们对德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充分肯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德育教育是整个职业教育的前提,离开了德育,职业教育也就会迷失或偏离方向,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6]。“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中,良好的思想道德是核心要素。”[7]“要把高职德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上。”[8]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观点中的职业教育元素去掉的话,这些观点依然是成立的。可见把德育分为普通教育德育与职业教育德育是没有实际意义的,硬性的区分普通教育德育与职业教育德育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德者,才之帅也”,这里面的德应该不仅仅是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普通本科教育同样适用,所以,以上观点中高等职业教育这个因素不是观点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也从侧面证明了高等职业教育德育实际上与普通高等教育德育是一致的,都是培养人之为人的德育,不存在职业教育德育与普通教育德育之分。我们要从大职业教育观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本质和范畴。(三)现行高等职业教育德育模式的探讨。德育模式是使德育能够取得良好实效的途径。现行职业教育研究范式语境中,部分专家学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德育要体现职业性,如陈开梅认为“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理念,作为保证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德育工作,就要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努力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9]。这些对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研究有一定的道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有指导意义,但是这些观点同样也存在疑点。总结上面的研究成果,高等职业教育德育有效性的一个前提假设是,学生如果处于职业环境中,就一定会爱上工作的环境,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的效果就会有明显效果。这样的前提假设同样经不起推敲,颠倒了因果关系,一个人从事一项职业的前提应该是喜欢这个职业,而不是因为从事了某一职业就一定会喜欢这一职业。(四)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现状进行的探讨。德育效果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考量指标。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高等职业教育德育效果不佳的原因在于对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研究比较少,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对象研究较少,对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本质把握不准。马长世认为,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对德育理论缺乏了解和研究,对德育规律把握不够,势必影响德育成效[10]。唐红辉认为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德育问题研究比较少[11]。张晓峰认为目前高职院校的德育状况概括起来是“五多五少”:大范围灌输多,个别交流少;大好形势宣传多,针砭时弊分析少;技能训练多,素质培养少;一次性教育活动多,系列教育活动少;专业素质培养多,人文素质培养少[12]。林玲认为,在对高职学生进行德育时,若只是仅仅强行地灌输枯燥的说教,或用一些政治思想、理论原则来简单地代替德育工作,是不可能了解到高职学生的个体差异、弱点及其心理需要的[13]。研究者认为之所以会产生“五多五少”的现象和采用“强行灌输枯燥说教”的教学方法的原因之一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德育本质把握得不准,所以不能采用“精准德育教育”,不能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德育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林韧卒认为,德育内容同高职学生思想品德实际发展水平与需要相脱节,形成知行不一的虚假人格,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德育的实效[14]。这种脱节同样是因为对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本质把握不准的缘故,还有一个原因是德育基础不牢固,致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接受更高层次的德育教育时接受能力差。(五)对德育评价机制的探讨。德育评价是对整个德育工作进行控制、检查、督导、评估与反馈,推动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正确认识学生的道德发展状况和德育教育效果的有效手段。我国专家学者对德育评价的研究取得了建设性的成就。明确提出了德育评价的主体是多元性的,评价的方式有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等多种方式[15]33,而且必须构建德育评价体系[16]95,因为思想道德评价对调节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普遍存在着“一张考卷定高低”的现象,但是,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并不是考出来的,是通过学生自身修养和日常操行而逐渐形成的[17]。这些真知灼见对我们提高德育教育水平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四、大职业教育德育观构建与高等职业教育德育

(一)黄炎培大职业教育观的时代意义。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之一黄炎培先生的“劳工神圣”“金的人格”“敬业乐群”等大职业教育德育思想对我们进行高等职业德育研究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地位不高,受社会传统观念的排斥和歧视,即只有学习成绩不好、考不上大学的学生才就读职业学校。黄炎培的“敬业乐群”思想从根本上纠正了这一旧的观念。他认为,上什么学校不要紧,关键是要树立一种正确的职业观。只有“敬业”才能达到“乐群”,才能服务社会、服务大众,达到职业教育的目的[18]。他认为,各行各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一样都是平等的、神圣而光荣的[19]35。黄炎培先生的德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思想高度吻合,都认为职业不分贵贱,人应该多向度的发展,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二)人本主义视野中的高等职业德育教育。我国研究职业教育德育的部分专家学者们从人本主义角度对高等职业教育德育进行了深刻的阐述,首先是承认人在德育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是被动的承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陈晓莉认为,德育视野下的人格教育,强调对个体德行人格的塑造,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促进人的道德发展和德行人格的提升[20]。卓高生认为,“社会发展最终体现为人的本性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体现为人的创造性活动的拓展和创造性能力的提高”[21]。其次是承认人在接受德育教育时的个体差异性,陈中建认为,德育目标的定位应该区分共性与个性,考虑不同层次、不同思想状况学生的可接受程度[22]。再次,杜威的“生活即教育”思想也暗含了德育教育的原理。高德胜认为,生活是德育的基础,是德育的意义之源,道德感是在人的生活的种种关系中生成的,它是对生活的领悟。生活也是德育不可避免地要回归的地方[23]。钱伟荣等人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德育要贴近职业,贴近学生,德育工作者要爱学生、懂学生[24]。由上述材料分析可知,高等职业教育德育应以人为本,重视个体的差异化教育,与工作、生活实际相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德育开展比较好的形式,重视课堂德育与家庭德育,多管齐下,高职德育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三)高等教育精英化到大众化对德育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之后,特别是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兴起,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达到48%以上,与扩招之前比较而言,一些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也升入大学进行学习。与此前精英教育模式相比较,扩招之后的大众教育模式下的大学生(包括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用精英教育阶段的思维看待大众教育阶段的学生会觉得大众教育阶段的大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用精英教育阶段的管理模式管理大众教育阶段的大学生也会觉得力不从心,用精英教育阶段的德育教育模式也觉得很难教育大众教育阶段的大学生。而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必然历史进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这个事实,不断探究新形势下的德育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德育,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基本规律,形成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理论,用以指导高等职业教育德育。(四)德育教育的木桶原理。黄炎培倡导人格修养,强调“人格必须完整”,提倡培养“金的人格”[25]35。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学生在基础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学业成绩不佳的原因在于人格的不完善,这里所讲的不完善并非指学生的道德品质差,而是学生在学习努力程度、学习方法方面有欠缺,特别是学生的毅力、专注力、学习能力的缺失是导致初高中阶段学生成绩不佳的重要原因。这些影响学生成绩的道德品质是可以通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得以改善的。换言之,学生在初高中阶段的学习成绩不佳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效果不佳的后果,当然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校的原因,也有社会和家庭的因素。初高中的学生没有形成“金的人格”,即基础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的德育存在短板,才导致他们的学业成绩出现问题。(五)有关高等职业教育德育问题的探讨。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有必要对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概念进行重新阐释,高等职业教育德育应该是高中后所有教育形式的德育,而不能专指现在在高等职业院校就读学生的德育。(2)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实质是补课教育,是完善人格的教育,是补齐人格的短板,补足在中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的不成功之处,以形成“金的人格”,对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进行深入研究,真正了解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德育短板,实行精准教育,补齐短板,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和技术的内生动力,培养学生的毅力,以适应将来的学习型社会对学习能力的要求。(3)职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和基础理论课的夯实,这三项对于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不可或缺,而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更是基础中的基础,根基不牢、地动山摇。有职业学院的教师认为学生学习文化基础课成绩差,他们同样学不好技术。这是因为文化基础是学好技术的前提和基础,在技术对文化基础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时候,文化基础不扎实,对技术的原理也难以理解,也就很难掌握现代工艺技术了。所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特别是德育的前提是有足够的文化基础作为支撑,否则接受职业教育只能是照猫画虎,反类其犬。(六)改善高等职业教育的外部环境。目前从内心深处愿意接受职业教育的人较少的原因是:(1)从事技术的工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低。(2)社会的人才消费观念扭曲,一些技术含量极低的岗位动辄要求应聘人员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给人们的成才观念带来极大的困扰,给职业教育带来较大的冲击。(3)接受职业教育意味着社会的上升渠道狭窄,让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感觉前途无望,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不良心理反应。因此,赋予职业教育应有的地位,提高其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加快建立技术系列学位授予制度,吸收技术工人入党、提干的比例,增加人代会一线工人代表比例,规范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并严格执法提高技术工人工资水平,淡化职业教育名称,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立交桥,引导普通高校毕业生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弥补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术工人短缺的现状。(七)高等职业教育德育内容的选择。德育内容是进行德育的载体,我们要选择哪些德育内容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内容,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如何选择适合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内容。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基础文明、公民道德、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思想教育等是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教育内容。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文明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这部分内容教会学生做人;第二部分是与职业相关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教育,这部分内容教会学生做事;第三部分为心理素质教育,这部分内容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能够应对来自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因为研究者认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而做事是生活的基础,经济独立才能很好的生活,这三个方面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在高等职业教育德育中要按照年级的变化进行逐步安排。

五、高等职业教育德育评价机制的探索

现行德育范文篇7

现行德育课本上的一些纯粹理论化的知识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甚至会由于理论过于枯燥而引起他们的反感。在我们对山东省某高中三个年级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中发现,认为目前德育课程内容生动、有吸引力的不足20%;认为自己接触的各种现实生活实例对自己的心灵、观念影响更加深刻的占到了60%。调查还发现,高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着比小学、初中生更加多元化的道德诉求需要满足,但当前的德育内容设置很显然没有很好的做到“有的放矢”。比如,认为学校德育课程能够很好的解决自己道德困惑的人数只有23%。

二、当前高中德育实践对“以人为本”理念的疏离

(一)德育课程的考核标准与“以人为本”理念失和

高中新课程改革对德育提出的总目标就是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从以上目标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新课程改革对德育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以人为本”的,是以全面提升人的道德素质,实现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但对人道德水平的评价很难有一个量化的指标;再加上升学压力的影响,各个学校对德育课程的考核大多采取的是与其它学科一样的笔试形式,很难做到全面评价学生的真实道德水平。

(二)德育教学内容的设置与“以人为本”理念脱节

德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是直接影响德育课程吸引力,进而影响德育效果的重要环节。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存在着多元挑战的时代、我国也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关键时期,人们在道德领域中遇到了许多新问题、新困境,也就是说,高中学生对德育有了更多元化的诉求。笔者调查发现,当前高中德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以理论化、规范化见长,而实践性、可操作性相对较差。比如,在对集体主义进行讲授时存在着将重义轻利;重公轻私;重理轻欲绝对化的倾向,而对如何尊重、保护人们合理个人诉求的内容相对不足。同时,在现行的教学内容中,案例教学、讨论话题等部分设置较少,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教学印象。当前的德育教学实践已经证明,传统的德育内容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人们对德育的诉求,在新的时展趋势下对其进行与时俱进的扬弃势在必行。

(三)德育教学过程对受教育者的定位忽视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德育是人们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是人类所从事的特殊社会实践活动,其最根本的“特殊性”在于它所改造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了较强的主观能动意识和能力,是具有主体性的特殊客体。因此,在高中阶段的德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可能要求广大的高中生只是消极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施教,这是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漠视,是典型的对“以人为本”理念的疏离。长期以来,高中传统的德育模式将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即师生)明确分割为对立的两方,德育过程由教师完全主导,这种情况很容易使教师渐渐形成高高在上的自我定位,将自己变成了机械的说教者;另一方面,日趋走向成熟的高中生们的主体意识长期被忽视,在德育过程中只能居于服从者的地位,最终导致完整人格的缺失和个性的扭曲。

三、“以人为本”理念在新时期德育改革中的贯彻与运用

(一)德育课程考核机制应“以人为本”,有助于培养“和谐人”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人不是单纯的自然人、更不是“经济人”,而是拥有和谐特征的“和谐”人。所谓“和谐”人,就是实现了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高中学生已经有了相当的思考、逻辑分析能力,再加上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们有了更多关注社会、关心环境等现实问题的热情和机会,希望现代的高中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对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不负责任的表现。要想在高中德育教学中实现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目标,现行的德育课程考核体系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革。过去用一份试卷来判定一个学生道德水平的模式必须改变,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完全可以细化为多个部分,比如,道德理论(以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考察为主);道德素养(要求学生对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道德实践(考察学生在校、在家、在社会实践中的综合表现)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评价的人不应仅限定为德育课的任课老师,可以运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结合的评价体系。

(二)德育教学内容应“以人为本”,关注人们的道德诉求,做到有的放矢

目前,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巨大的社会转型冲击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带来了整个社会道德观念的巨大变化。正处于身心尚不完全成熟阶段的当代高中生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许多道德困惑,而当前高中德育内容体系“重物轻人”、“宽泛高难”、“重公德轻私德”的弊端使其与学生们现实的道德诉求渐行渐远,逐渐失去了自身的吸引力,严重影响了德育教学效果。在调查中,认为在高中德育内容中应该加入生态伦理、性伦理、网络伦理内容的学生分别占到受测学生数的68%;26%;59%。由此可见,学生们对高中德育教学内容的期望绝不再仅仅是空洞、机械的理论说教,而是能让他们自愿接受并自觉遵循的可操作性规范,进而指导他们有针对性的解决道德困扰。

(三)德育教学过程应“以人为本”,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德育实效性

现行德育范文篇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倡导“德育为先”,自觉地发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积极促进有效的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积极响应国家的人才战略,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整个社会特别是学校德育工作者们最为迫切的历史使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十五讲》一书共有十五个章节。第一章是传统文化教育总论;第二章列举了传统文化教育中的读经问题;第三章概括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意义;第四章讲述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术意义;第五章介绍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第六章讲述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则与方法;第七章分析了传统文化教育的乱象与问题;第八章探讨了传统文化教育与课程建设;第九章探讨了传统文化教育与教材建设;第十章探讨了传统文化教育与教师的关系;第十一章回答了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经典的问题;第十二章介绍了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世俗的关系;第十三章分别介绍了传统文化教育与蒙学;第十四章分析了传统启蒙教育的借鉴意义;第十五章论述了传统书院的现代价值。该书倡导既要重拾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德育工作的相关依据或范本,利用道德约束人们的行为,又要注重对人性的培养,构建良好的心灵氛围。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性的理论与认识,可以为现代德育工作提供借鉴。而践履我国优良传统,则可为现行德育工作提供具体的工作方法与途径。我国传统著作中就有关于教育思想方面的论述:“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讲的是好的政治,不如好的教育。政治好,百姓会惧怕,教育好,百姓才会爱戴,突出了教化的重要性。书中还强调“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教化百姓,要注重道德的感染,用礼节来约束人们的日常行为与思想观念。

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得到普及,教育人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理解,培养人们的忠悌孝义,与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相符合的道德理念,使人们清楚明了人伦与孝悌,从而达到整个社会以礼为重的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十五讲》一书全面系统地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进行梳理。对于青少年来说,不能仅仅学习课本中的知识,而应该积极接受道德的教化。有才能却无德行,不是我国现行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相反,德才兼备才是我国现行教育的标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十五讲》一书中涉及的很多教育理念与我国科教兴国的教育思想是一致的。科教兴国提倡以教育为中心,通过教育促进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实现科学技术向第一生产力的转化。国家的兴旺发达,必须以人才作为基础。若要实现科教兴国的理念,就必须与教育紧密联系,使教育思想更加具有科学性与实效性。在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如何把教育做好,必须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基础。该书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科教兴国教育理念相结合,倡导构建新时期复合型人才标准,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同时该书也做到了批判继承,强调传统文化有优良也有糟粕,要求教师能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与糟粕进行区分,从而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思想指导。对于文化糟粕要敢于剔除,还要虚心地向他国优秀文化学习,从而起到丰富我国德育工作内容的目的。总而言之,对于我国当下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十五讲》一书对其追根溯源,以我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为当下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虽受到了世界各民族不同文化的影响,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观念是经受了长久历史的考验才逐渐形成的,因此它与我国人民基本价值观念相符合。继承并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对于学校的德育工作者来说,应立足德育并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笔者在开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招标项目“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升研究”(项目编号:18VSJ009)及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重点课题“基于慕课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研究”(项目编号:PJY201702)过程中研读了此书,认为只有清晰地认识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了解其特殊性,并在传承与发扬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德育体系的构建,有效地为我国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彭晓宽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讲师

现行德育范文篇9

关键词:德育积分;系统设计;实现

大学生德育测评结果是衡量大学生在校期间德育表现的重要指标,在高校奖学金评定细则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德育测评工作的顺利开展,直接与高校德育工作的价值导向、大学生价值观培养、自我内在发展等相关[1]。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德育评价逐步用“德育评分制”代替“德育等级制”,即用积分数值取代“优良中差”的等级评价。这一制度是把学生在校的政治思想、遵章守纪、日常行为等进行量化,将德育教育的过程和结果以积分的形式体现出来。德育评分制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德育评价主观性过强、评价标准过于模糊、评价方向过于片面的问题;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民主意识的不断提升,德育评分制在推进过程中暴露出操作方法不当、评价机制不合理、教育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一、德育积分管理系统开发背景

(一)德育评分制存在的问题

1.德育评价操作方法落后首先,在提交方式上: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德育评价一般为一学期一评,提交方式是excel表格形式,一班一表。这种终结式的提交方式,容易引发不客观、公允的猜想,认为是班主任或管理员主观臆断,形成误导,从而使德育评价成为一纸空文。其次,在德育项目的加分上:一般采取学生自报的形式,报什么项目加多少分,不报不得分;而学生自报项目的真实性则无从考证。再次,在德育项目统计上:依赖人力统计,很可能存在误报、漏报、漏填现象,从而影响德育总分。最后,在汇总各类信息上:一般时间会定在期末或开学初,由于时间过长或不自觉遗忘,会导致数据差异。另外,对于加分项和减分项,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多报加分项,有意忽略减分项;由加减分差异、数据缺失或不完整造成的德育评价误差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德育评分制的可信度,导致德育分值缺乏说服力。2.德育评价机制不合理德育管理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工作,德育评价不仅是对德育结果的考核,也是对形成过程的综合考量。现行的德育评分制,太过强调结果“分数”,而完全忽视这个结果“分数”的来龙去脉。例如,某个学生德育成绩为96分,我们只看到了96,尽管德育文件已经明确显示,但其他学生仍不知道96分由什么构成,认定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因此,那些想要提高自身德育成绩的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处下手。也就是说,现行的德育评价中缺乏过程性、动态性指标,而这正是影响德育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德育项目报送以自报为主,很难提供有力的事实依据,即监督机制、日常记录机制不健全;现行的德育评价方法无法满足学生查询、自证、质疑的需求,公开、透明、双向沟通更是无法达到,这便大大降低了德育的教育效果。

(二)建立德育积分管理系统的意义

1.有助于推进德育评分制,增强德育评价的公开透明德育积分管理是落实德育评分制的重要内容。建立德育积分管理系统可以更好地将德育数据系统化、具体化、清晰化。首先,从数据信息的完整性上看,通过技术手段批量导入,既确保准确性,又充分考虑到完整和唯一性;其次,从德育积分的管理和后续维护上看,透过这一系统,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学生的发展过程,可以开展学生与学生、班级与班级之间的比较与可持续研究;再次,从数据信息的客观性、科学性上说,该系统预设了学生本人、班级德育管理员、系级德育管理员、系级德育工作人员、班主任、德育辅导员等多个管理角色,以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和可校验性;最后,通过系统设置,可以赋予不同角色以不同权限,既可以满足“查询”“申报”“质疑”等需求,又可以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增加安全性。总之,建立德育积分管理系统,不管是在栏目设计上还是功能使用上,都充分体现了德育评价的公平、公开、透明。2.有助于推动德育管理信息化,增强校园德育宣传建设和教育力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且要求“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2]。设计开发大学生德育积分管理系统,是社会信息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技术的发达,高校不断拓展德育教育平台,从官方网页到微信公众号,从微博QQ到网络自媒体,无一不是用数字和信息说话。大学生德育积分管理系统可以将学生日常行为用数字量化,形成数据信息;因此,该系统的运行、推广,可以让学生获得真切的体验,感受到德育积分与每个人的行为直接相关,从而起到鼓励学生上进、鞭笞后进的作用。

二、德育积分管理系统概述

德育积分管理系统是在现代网络技术基础上的发展起来的,利用数据库、网页设计工具依据德育测评文件要求而开发的数据统计工具。一方面,伴随着传统德育管理操作的问题逐渐显现,如何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迫在眉睫。信息化的理念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德育积分管理系统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德育测评文件的逐步完善,也急切需要新的积分管理方式与之相匹配。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德育测评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而以德育评价实施细则为主体的德育测评文件为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板块样板。德育积分管理系统可以根据高校德育量化考核文件,自行调整修改评价条目和分值。前台可以统计班级和学生不同时间德育积分情况,后台可以添加各项加分项或减分项。学生可随时查看、询问。另外,系统功能上,则着重体现便捷性、安全性、公开透明性、沟通双向性。

三、德育积分管理系统的设计

(一)系统主要技术路线

在数据信息收集管理上,利用“金数据”这一平台,并形成德育信息数据库;在德育积分查询、认定、沟通上,采用网页链接数据库的形式达到实时、准确、有效;借助微信公众号进行申报、查询,实现移动端和网页版的自由切换,满足便利需求[3]。

(二)系统内容模块设计

1.在“金数据”平台上建立横纵两条线在纵向上,根据活动的流程,设计活动申报、报名、参与(签到)、获奖等表单;在横向上,依据历年高校德育活动开展情况设计分项、分类活动表单,具体如:报告座谈类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类活动、文体素质类活动、遵章守纪(宿舍获奖、违规)、学业成果(技能大赛、创新创业比赛、省、院级课题)等。通过横纵两条线将德育管理基本内容囊括进去。另外,其表单分项也可根据德育测评文件的修订进行相应的增加或删除。2.系统网页网页栏目和内容依据高校德育工作实践需要设立,具体包括:通知公告、预约报名、德育管理、答疑解惑等。通知公告:主要大学生德育积分管理认定时间、认定办法的通知,当前大学生执行的学校德育管理文件。预约报名:建立当前或以后一段时间内要举办的活动设计报名链接,便于后续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德育管理:在申报页面上,设立班级德育信息提交入口和个人申报德育积分、查询德育积分入口;在信息管理页面上设立学生信息管理、学业成果管理、社会实践管理、德育积分管理、系统设置等模块(见图1),确保德育评分数据清晰、完整。答疑解惑:针对积分申报过程中出现的操作方法、积分认定规则有疑义的,可直接登录对话。

(三)系统角色权限职责分配

德育评定包含多项内容,涉及多个部门、人员[4];而德育积分是奖学金评定的重要依据。因此,每项积分的给定需要有明确的标准和操作办法。德育积分管理系统中主要涉及的角色有:学生个人:在规定的时间期限内,根据自身德育活动情况,选择自主申报参与的德育项目或通过班级德育管理员在系统中申报;可随时登录系统查看自己的德育积分情况。班级德育管理员:主要负责统计班级同学的德育活动情况,对集体性的活动进行统一系统填报,对个别同学德育积分项目进行删除或增补。系级德育工作人员:从系级层面将有关德育积分项目导入系统,具体有上课考勤、英语、计算机考级、宿舍管理等。系级德育管理员:根据学院综合测评文件、德育积分具体评分细则,对不同的德育活动进行分类、分项,对上报的德育项目积分进行审查,并负责指导和督促各班德育管理员工作,解答同学提出的问题。班主任:全面了解和掌握班级同学的德育积分情况,对德育积分管理系统中学生个人综合表现进行1—3不同分值的打分。德育工作辅导员:根据学院奖助工作流程,确定德育项目申报、审查、审核时间和标准,并对最终评定进行审核。

四、德育积分管理系统实现

为了真正实现德育积分管理信息化,德育积分管理系统预设了用户端和管理端,具体操作如下:

(一)用户端

1.用户界面模块用户首先登录微信账号,搜索某高校公众号,并关注;在菜单栏“微平台”上找到“学生德育管理平台”,点击进入“大学生德育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开始进行“个人德育信息申报”;进入申报页面,则需要填写班级、姓名、学号、联系方式、参会名称、参会日期、参会时间、参会地点,选择参会类别,并上传参会凭证。如有特别事项,则可在“申报人备注”中加以注明,然后,点击“提交”即可。2.个人管理中心模块该模块分三部分实现:一是用户通过账号(学号)、密码登录德育积分管理系统,可对之前申报的活动积分认定进行“申报进度查询”,查询条件设置为“学号”;二是通过“学生自主查询入口”,输入“姓名”且“学号”,则可获得当前学期已认定的德育积分情况;三是对德育积分统计有异议的,可点击“答疑解惑”,在页面最下方填写异议内容及其依据,并提交给德育积分管理员。

(二)管理端

1.用户管理模块管理员登录系统后,需建立在校学生数据库,信息内容包括班级、姓名、学号,并保证信息的真实唯一;及时将教学环节考勤、宿舍获奖、宿舍违规、英语、计算机考级信息、专业技能证书信息、院、省级课题、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技能大赛获奖、违纪违规处分信息等导入德育管理平台,并依据测评文件给予相应的赋分;对个人提出的可申报项目有异议的提供政策性和实用性解答。2.栏目管理模块在“通知公告”栏,及时最新的德育管理信息和通知;在“预约报名”栏,对即将和正在举行的活动项目及时和填写表单信息;在“德育管理”栏,依据院、系每周的考勤、学籍管理、处分文件进行信息更新;在“答疑解惑”栏客观、有效地解决疑难问题。3.信息统计模块按照奖学金评定方案,一学期为一统计周期。通过系管理员账号进入系统后台,填入班级名单,点击“查询”,即可导出班级数据,整理汇总,提供给班主任和系德育工作辅导员。

五、结语

大学生德育积分管理系统的设计是提高学院德育管理效率的一次探索,是高校德育管理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改变人类工作、生活的例证[5]。这一系统的使用,能够使学生管理工作更为有序、有章可循;既弥补了以往德育工作主观性过强、缺乏强有力的量化指标的缺陷,又提升了德育工作的公开、公平和透明度,大大提升了德育管理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张君枫.学生德育管理系统的设计[J].硅谷,2012(16):42-43.

[2]黄晋.高校信息化建设研究[J].福建电脑,2013(8):68-69.

[3]王明宇.基于大学校园二手资源的回收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26):68-71.

[4]赵伟.大学生德育量化管理系统的设计及研发[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4(8):152-153.

现行德育范文篇10

根据《中学德育大纲》的要求,高中阶段德育的基本内容分8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2)爱国主义教育;(3)国际主义教育;(4)理想教育;(5)道德教育;(6)劳动教育;(7)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8)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我们根据三个学年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接受能力,将上述8方面内容进行分解,落实到各个学年,有的内容覆盖整个高中阶段,有的则落实到其中一个或两个学年。具体安排如下:

一、高中一年级

1、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

进行经济常识教育。按现行高一思想政治教育教材进行,由政治课教师实施。

2、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进行爱父母、爱家乡、爱母校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为祖国富强,人民富裕贡献青春的远大理想。实现途径:望儿山德育基地、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班团会等。

3、道德教育

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纲要》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教育、现代文明方式和交往礼仪的教育以及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观念教育。

此项教育由政教处、团委、学生会统筹,班主任、班委会

团支部组织实施,政治、语文、英语等学科密切配合。实现途径要把理论学习与行为实践结合起来,注重训练,养成习惯。

3、劳动教育

组织学生参加校园草坪、花卉、树木的栽植、施肥、防治虫害等劳动实践,学习吃苦耐劳精神和有关劳动技能。劳动教育由总务处安排,生物老师进行指导,班主任和班委会协助做好组织工作。

4、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

开展青春期卫生课和心理健康指导、心理咨询活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开设研究性学习课、音乐欣赏课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此项教育由校医、政治教师、音乐教师组织实施,班主任密切配合。

二、高中二年级

1、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

进行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按现行高二政治思想课教材进行,由政治课教师实施。

2、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进行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优良传统教育,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影响。

此项教育由历史教师、政治教师、语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渗透,并通过学校艺术节和校本课程进行,学校政教处、团委、班主任密切配合。

3、道德教育

继续进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纲要》教育,在高一基础上侧重进行提倡共产主义精神的教育。组织实施的办法见高一“道德教育”部分。

4、劳动教育

组织学生参加校农田作物管理,学习并掌握农作物种植管理知识技能。实施办法见高一“劳动教育”部分。

5、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

组织学生参与公安分局的共建活动,体验公安干警的生活与工作,请公安干警作治安形势和法制报告,提高遵法守纪的自觉性,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等活动和学生参与民主管理学校的活动,了解我国的民主制度,增强民主意识。

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由政教处统筹,班主任积极配合。

6、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

继续开展心理健康指导和心理咨询活动,开设美术欣赏课和研究性学习课,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得到进一步发展。

实施办法见高一“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部分。

三高中三年级

1、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

进行政治常识教育。按现行高三思想政治课教材进行,由政治课教师实施。

2、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进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教育,配合毕业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升学与就业观念。

3、国际主义教育

对学生进行我国独立和平外交政策及热爱和平的教育,发展各国人民之间友好合作的教育和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教育。国际主义教育要通过政治课和时事报告会进行,由政治课教师、学生党团组织和政教处组织实施,班主任搞好配合。

4、理想教育

进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和立志成才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理想教育由政教处、团委组织实施,政治教师和班主任密切配合。

5、道德教育

继续深入地进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纲要》的教育,使学生进一步提高道德水平,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实施办法见高一“道德教育”部分。

6、劳动教育

组织学生去省果树研究所参加果树管理和改良劳动,增强科技意识,学习科学的果树管理技术。

实施办法见高一“劳动教育”部分。

7、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

在高二的基础上,通过《政治常识》的学习,使此项教育更加系统化和理论化,培养学生进一步了解民主和法制的意义,进一步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实施办法在高一“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的基础上,增加政治课教师的参与。

8、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

在高一、高二的基础上,重点加强良好意志性格的教育,保证学生在完成高三繁重的学习任务中,以良好的意志性格克服困难,创造优异的成绩。

实施办法见高一“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