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性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22:19:46

显性化范文篇1

先看早期工业化国家: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绝大多数福利国家的政府出现被称为“福利病”的财政危机。里根政府大幅减税以刺激经济从而引发天文数字的财政赤字,美国国内关注财政安全的呼声鹊起;90年代后进入长期萧条的日本力求通过政府投资带动整个经济复苏,因此大量发行国债,也使财政安全堪忧。再看新兴工业化国家:拉美、东亚、东南亚的新兴工业化国家80年代以来相继出现外债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三种危机交织到一起,互为作用,财政是这些危机的最终承担者,一些国家的政府不得不求助于国际经济组织的援助,接受结构性重组,丧失部分财政主权。还有转轨国家:转轨国家的政府一方面失去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收入基础,另一方面还要承担转型的代价,承担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支出责任,同时还要利用财政政策稳定经济,财政困难尤甚。

可以这样说,世界上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无一例外地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财政安全隐患。这一现象已受到各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典型的表现是,致力于协调世界经济平稳发展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组织曾专门组织有关专家与各国财政部门合作研究一国的财政可否持续。综上所述,我们足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财政安全问题正在世界范围内呈显性化之势。

财政安全问题的显性化激发了理论界对其根源的反思。

在市场经济制度与财政安全的关系上似乎存在一个悖论。一方面,根据经典经济理论,市场经济内生财政平衡。公共财政学告诉我们,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只需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执行经济职能。有限的作用领域决定了政府的支出规模是有限度的,而以支定收的税收理论依据也排除了支大于收的可能。虽不能排除经济萧条时期出现财政赤字的可能,但从整个经济周期考察,财政预算基本能达到周期性的平衡;也就是说市场经济国家不应存在财政安全问题。或者退一步说即使出现财政安全问题,也至多是某些国家的特例。而事实上是新老市场经济国家都面临着财政的安全问题,这是为什么?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又内生财政不安全因素,因为经济风险是市场经济固有的,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都面临风险,财政风险不可避免。这种观点虽有道理,但又不符史实。我们说过,市场经济建立之初的200年间都没有出现过这种普遍存在于各类国家的财政风险,而恰恰是在当今市场经济制度日益成熟之时,在政治法律制度日臻完善之日,财政安全问题反倒在世界范围内凸显,这又该作何解释?

更多学者试图寻找制度以外的原因: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财政安全问题凸显的原因。但经济史实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前的第一轮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早期市场经济国家并没有发生财政安全问题。可见,经济全球化既不是财政安全问题凸显的充分条件,也不是财政安全问题凸显的必要条件。有人认为政府从资金与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向私人部门担保者的角色转换带来了财政风险,但不直接提供资金服务恰好不给政府带来直接的支付负担,何以祸及财政安全呢?有人认为是财政机会主义倾向造成政府过多的隐性的、或有的负债给财政安全造成了威胁,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为什么要有机会主义行为呢?

可见,上述观点都能从某个角度说明财政安全问题凸显的原因,但都没有抓住财政安全问题何以产生的全貌,没有找到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为此,笔者主张对上述观点用逻辑的、历史的方法进行梳理,以对该问题有个全面的认识。

(一)市场经济中财政职能的扩展是财政安全问题显性化的根本原因。

1资源配置和调节分配。市场经济建立之初人们把财政的职能定位在资源配置和调节分配。这种定位是亚当斯密自由放任经济思想在政府财政领域的反映,即政府以提供公共物品的形式参与资源配置,并主要以税收的形式调节分配不公。这种财政职能观决定了政府收支是有限度的,并可基本保持平衡,代议制和行之有效的法律(主要是预算法案)为政府收支平衡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史实亦是如此,20世纪30年代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能保持预算的年度平衡。现在看,那个时期充分就业状态是预算平衡的宏观经济背景。

2稳定经济。资源配置和调节分配的职能观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30年代的大危机催生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凯恩斯论证了总需求对产出的决定作用(现在看应该加上非充分就业这个前提),这就意味着财政支出作为总需求的一部分对产出的决定作用,从而为财政的第三个职能--稳定经济打下了理论基础。此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虽先后经历了战后的迅速增长、70年代滞胀及80年代的复苏,经济理论界也曾出现新古典综合派、新自由主义学派、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各领一时风骚的局面,政府的支出和收入作为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组成部分始终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杠杆。

有了理论的导航,世界各个地区的政府规模和职责范围都不同程度地扩大了。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财政的稳定职能在抵消经济波动的同时为自身埋下了安全隐患,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财政安全问题的显性化的原因之一。首先,政府为拉动经济增加公共投资必须大量发行国债,这就给政府带来偿付风险。同时,政府要偿还国债利息,这样就间接承担了市场利率风险。国债是政府稳定职能带来的第一项安全隐患。其次,国债筹集来的资金多用为公共投资,投资项目建成后还要发生维护费用需要续投资,也要由政府承担。而且,公共投资项目的收益和成本状况也要随市场价格波动,面临市场风险。

因此,公共投资的维护是政府稳定职能带来的第二项安全隐患。最后,大危机后为平稳消费及社会安定,政府主导建立了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基金面临市场利率风险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偿付风险等。这是政府稳定职能带来的第三项安全隐患。3促进发展。财政是否应具有推动经济发展的职能,至今在理论界还颇受争议,但事实上以东亚、东南亚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政府一直在实践着这项职能,所以我们在此先抛开理论争论确认这项职能。新兴市场国家政府促进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多种多样,在此无需赘述,但这些措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政府力图依赖市场而不是代替市场促进发展,这是市场经济观念的典型表现。经济有效率地发展还是要靠民间和企业的作用,政府不应“作为增长的直接提供者,而是作为催化剂、合作者和促进者”。这种观念体现在具体做法上,就是政府尽量避免采取预算内补贴或直接为公共产品融资等措施,而是以政府担保形式为银行和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这种市场主导型做法本身无可非议,但它却为财政自身的安全埋下了隐患。政府担保等并不出现在传统的预算内,但它们在特定情况下(如金融危机)确实又会构成政府支出,而一旦这些特定情况发生。政府就可能陷入财政危机,P0lackova把这种支出叫做“显性或有负债”(见表1)。典型的显性或有负债包括:银行倒闭或地方政府支付危机转移给财政的负债以及政府担保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遇到困难由财政承担等。显性或有负债的特点有三:其一,不出现在传统的预算之内;其二,与传统预算内出现的支出不同,这类支出不一定发生,其发生与否视特定事件是否发生,所以称之为“或有的”;其三,是法律明确规定政府要承担的义务。或有负债并不是新鲜事,早期工业化国家政府也有或有负债,如美国地方政府为企业的担保,但由于这些国家较早建立了或有负债的披露机制且对其风险管理严格①,加之金融系统较完善,需要政府担保的事例并不多,且这些国家的金融系统较为稳定,“或有”并没有变成“现实”,因此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但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让人们认识到了或有负债的重要性。或有负债是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另一个经济联系通道,政府为银行提供担保引起道德风险,从而加剧了银行系统不良债务,而一旦银行系统不良债务累计到一定程度引发金融危机,政府就要拿出大量资金救助,或有负债就变成了真实负债,对或有负债没有任何准备的政府就此面临财政危机。

4推动转轨。推动转轨职能更是在经典财政学教科书中找不到的字眼,但确实是在世界经济生活中发生并对整个世界经济状况产生巨大影响的事实。如果早期工业化国家政府面临的财政安全隐患主要来自公共投资和社会保障,新兴工业化国家政府的财政安全隐患还加上了来自政府担保引发的显性或有负债,那么转轨国家的财政安全则面临包括以上两者在内的更多的隐患。由于转轨方式分为渐进和激进两种,而不同转轨方式面临的财政安全隐患又不相同,这里因主题所限不能分别详述,在此仅以渐进式转轨的中国为例做简单个案分析。

向市场经济转轨,政府首先要把资源配置的主角地位让位给市场,从而失去了原有的收入基础。同时,政府还要把原来由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能承接过来,以执行调节分配和社会稳定职能,这给财政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以中国为例,就有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失业救济金缺口和医疗保险缺口,加之过早进入老龄社会和国有企业改革等又给这些支出项目上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构成了中国财政安全的一大隐患。中国财政还要承担稳定经济职能,1998年开始的积极财政政策就是一例,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政府带来了巨额国债以及未来的利息支付和后续公共工程投资维护义务。推动转轨--或者说改革开放,给中国财政带来的安全隐患更多,如各种政策性银行的债权、各级政府部门的融资、各级政府部门为引资进行的担保、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等等(见表2)。

(二)经济全球化是财政安全问题显性化的催化剂。

上文中我们通过史实论证了经济全球化既不是财政不安全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它的必要条件,但经济全球化对财政安全的影响确实不容忽视。

经济全球化加大了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而金融危机会在短期内给政府带来巨额财政负担,甚至引发财政危机。经济全球化导致大量私人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经济依赖,也加剧了一国国内金融系统和企业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新兴工业化国家和转轨国家尤甚。“各种风险--高汇率高利率带来的政策风险、国内资产价值泡沫、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过度借款--可能引发投资者短期内迅速抛出各种证券、国债和货币”,这就是金融危机。金融危机骤然加剧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危机后经济萧条造成税基锐减,政府要为金融系统重组埋单,政府还要支付其他形式的担保(如公共设施、道路桥梁)等等。如果说金融危机给财政支出带来的压力是短期内骤然出现的,那么经济全球化给财政收入带来的冲击则是危及财政安全的中长期因素。一个冲击来自税收竞争。资本高度流动下,各国为吸引投资纷纷降低公司税率和所得税率,减税成为世界潮流。另一个冲击来自跨国税费逃避。跨国公司利用越来越开放的经济管制,在国际间进行税收筹划,使得自己的税收负担最小化,使各国财政收入不可避免受到影响。

至此我们就能弄清楚经济全球化与财政安全的关系:并不是经济全球化导致了财政不安全,而是财政职能扩展造成财政本身的运行机制存在威胁自身安全的隐患。这些隐患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下极易变成现实,所以说经济全球化可被喻为财政安全问题显性化的“催化剂”。

(三)财政机会主义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财政机会主义是我们不得不提到的第三个原因,虽然这是很多国家政府不愿面对的指责。什么是财政机会主义?结合Easterly和P0lackova的论述,可以这样定义:当有诸如议会、国际经济组织等外部机构监控政府的预算内收支时,政府就会利用预算外收支短期内并不会给财政平衡造成影响的机会,产生从事预算外收支活动的偏好,而这种暂时隐匿的影响迟早会在中长期体现出来。上述我们提到过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政府担保等行为即是财政机会主义行为典型的表现。这些国家政府在最开始进行担保时应该是以利用市场机制为初衷的,但随着政府认识到这类行为不像直接发债那样影响预算平衡,便不自觉地产生了不计实际效率而继续这种行为的偏好,导致政府担保等行为过多。财政机会主义行为是危险的,因为一旦诸如金融危机等事件发生,它带来的过多的或有负债就会变成真实的政府负担。

从而危及财政安全。可见,财政机会主义行为并不是危及财政安全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还是政府职能的扩展。因为如果没有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推动,财政机会主义就失去了原动力,也就不会发生。但财政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过多的或有负债确实增大了财政风险,所以给它的角色定位应该是“推波助澜”。

显性化范文篇2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物资采购管理;显性化平台

1物资显性化管理平台的构建

物资显性化管理平台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将物资采购、库存、消耗、质量4类数据以图形、报表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展现物资管理现状的系统。1.1实现数据融合。通过信息的互联互通,将路局各业务处、财务处与物资管理数据紧密地融合,实现对全局物资成本管理的动态监控。1.2全面分析优化。通过对计划、采购、库存、消耗、质量等各类数据多角度分析、挖掘、提取,按照不同维度、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以不同形式供物资、财务及生产经营部门分析总结提炼,形成分析月、季度和年度报告等,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1.3科学决策参考。通过对计划、采购、库存、消耗、质量等关键指标数据深度钻取、准确呈现,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优化生产成本管理和经营策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1.4动态预警管控。通过对物资库存、消耗和财务成本数据的统计、分析,形成以各专业系统、站段、成本项目、修程、车型为主题的分析、预警展示界面,实现物资库存、消耗的显性化和动态管控。

2物资显性化管理平台的实践应用

物资显性化管理平台包括采购管理、库存管理、消耗管理、质量管理和辅助决策5个模块,通过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动态监控、显性管理、科学决策等主要功能,不断赋予物资管理新的内涵。2.1采购管理。平台能够按系统和物资类别分析全局各站段上报的物资需求计划合理性及各级采购部门计划落实情况,从采购方式、采购价格和采购来源等各方面进行监控,实现物资从计划到采购的全过程科学管理。2.1.1提高需求计划集中提报比例。应用显性化平台以前,全局物资需求计划集中提报率在60%左右。应用显性化平台后,对站段需求计划进行实时专题展示、比对排序、分析评价和考核通报,集中提报率达到95%左右,有效发挥了规模采购优势,最大限度减少了单一来源采购。2.1.2实现大额采购监控。利用平台对全局10万元以上的物资全部纳入重点监控范围,每日进行采购数据的钻取查询、比对分析,对大额物资采购合规性进行审查。确保大额物资采购过程依法合规,采购结果科学合理,有效降低采购风险。2.1.3实现采购价格差异分析。利用平台对单笔物资采购价格与全局加权平均价进行比较,差异超过20%的均要说明采购理由,并按采购权限由相关领导或采购监督人员核实确认。采购价格差异较大且无合理理由的,将对采购人员严肃问责。2.1.4规范站段零星物资采购。应用显性化平台以前,站段超范围采购,化整为零采购现象时有发生,有的采购价格与路局集中采购价格差异较大。管理部门只能靠现场检查发现问题,解决时间滞后。应用显性化平台以后,站段全部的物资采购都通过平台公开显示,路局每月进行专门分析评价,对问题突出的单位进行问责,有效规范了站段零星物资采购行为。2.2库存管理。平台能够按照年、季、月、日等时点,对全局、专业系统、站段、车间、仓库、物资分类、物资编号和物资在库状态等进行检索,实现对全局及各单位库存指标进行分组展示,对库存超储、积压情况进行预警,对库存资金周转次数进行同比和环比分析,从而强化成本管理,将库存物资控制在科学合理水平。2.2.1规范信息系统库存核算管理。在平台测试物资管理信息系统(2.0)初期,暴露出个别单位使用不规范数据失真的问题。按照财务款源、物资属性、功能用途等性质,统一设置为运营维修、机车专用柴油、线上料、修旧利废等12个标准仓库类别,要求站段凡是生产经营和建设所需具备实物形态的物资采购都要纳入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核算,从而真实地反映了全局库存情况。2.2.2动态掌握全局库存。对库存进行日报分析预警,督促各站段及时进行收、发、存作业,做到日清月结。对全局和各站段的库存物资动态查询、显示和分析,通过站段间、系统间的数据对比、指标排序,促进各单位积极采取措施优化库存结构,压缩库存资金占用。2017年12月末,全局运营维修物资库存31081万元,较年初33977万元减少2896万元,较定额37839万元减少6758万元。2.2.3实时监控积压物资。实现了库存无动态物资按6个月至3年分时间段进行查询。积压物资会在平台突出显示,产生积压物资的单位必须逐笔填写理由,并通过平台监督整改情况,有效提高了积压物资处置效率。2017年,全局已列销、利用积压物资429万元。2.2.4代储物资资源共享。利用显性化平台建立全局代储代存物资信息库,将分散各地的代储代存物资资源整合为全局储备信息公开,各站段根据生产需要互享共用,进一步提高了代储物资利用效率,缩短了供应组织时间。2017年,共对动车配件、和谐机车配件、客车配件、货车配件、电务配件、机车轴承、劳保用品等12个大类,80余个品种约2800万元的物资实行了代储共用。2.3消耗管理。2.3.1动态掌握物资消耗情况。管理者可以通过平台对物资消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可以随时了解物资消耗情况,总结消耗规律。通过对同期、同修程所消耗物资情况的对比,清晰地看到各系统、各单位、各项目的差异情况、节超情况,及时发现消耗异常。2.3.2加强风险预警。对消耗数量与定额不匹配、消耗数量明显不合理、不同时期消耗差异过大等问题进行风险预警,分析成因,制定解决措施,进而指导运输生产。2.4质量管理平台首页醒目位置设置警示版块和提示版块,内容每日更新,对前一日平台监控到的风险内容进行及时预警,提醒操作者仔细核对。对可能出现的错误设置第一道防火墙,起到事前警示作用。2.4.1质量管理内容具体化。平台预警有提示、说明能查询、重点很明确,使监督的内容更加全面、方式更加便捷,极大地提高了监督的针对性和时效性。2.4.2质量管理考核科学化、公开化。平台通过图表的形式将中国铁路总公司、路局在物资质量监督检查、信用评价、质量事故等方面发现的问题及处罚结果公开展示,促使各单位加强物资质量验收把关,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2.5辅助决策分析平台实现了物资计划、采购、节支、库存、消耗、质量等主要物资指标的综合统计分析,为物资管理方针目标制定、政策措施创新、流程环节控制提供大数据支撑。通过平台数据分析,站段能及时发现物资管理问题,制定措施解决。路局相关部门能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规范物资管理工作。通过各单位主要物资指标考核排序及点评分析,建立各专业系统和系统内各站段“红黑”榜,实现主要业务指标评比的公开化、透明化、显性化。

3强化应用过程控制、不断完善显性化平台功能

显性化范文篇3

关键词:隐性知识;显性化;策略研究

1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概述

1.1隐性知识含义、特征及分类

1.1.1隐性知识的含义目前,对知识分类最具权威和最流行的是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GD,1996)的分类方法,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是依据知识的属性和传递的难易程度而划分的。显性知识是指通过书籍、报刊、光盘、数据库等载体,能够以语言,文学、数字、图表等清楚地表达的知识,易于编码和存储,便于传播和共享。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体化的、难以形式化的或沟通的、难以与他人共享的非编码型知识。

1.1.2隐性知识的特征①隐性知识的内隐性。内隐性是指隐性知识以某种潜在形式隐含于个体的意识之中,以个人经验、印象、感悟、技术、诀窍,团队默契和组织文化等形式存在,难以用文字、语言、图表等形式加以明确表达。②隐性知识的专有性。专有性是指隐性知识属体在占有上的垄断性的及运用上的专属性,表现为:一是除非通过学习和亲身实践,否则某一属体的隐性知识难以转移给另一属体;二是掌握某一隐性知识的属体转换方向去掌握另一类自己未曾拥有的隐性知识,所付成本高昂。③隐性知识的难以模仿性。隐性知识的难模仿性主要体现在它的过程参与性、完整性和不明确性。④隐性知识具有路径依赖性。隐性知识的积累必须以一定的隐性知识存量为基础,缺乏相关的隐性知识积累,企业无从习得和吸收其它知识。企业的增量隐性知识严格依赖于企业的存量隐性知识,这就是隐性知识所表现出来的路径依赖性。

1.1.3隐性知识的分类①员工个体的隐性知识。个人拥有的隐性知识,它也不易用语言表达,是个人长期创造和积累的结果,它存在于所有者的潜在素质中,与所有者的性格、经历、年龄、修养等因素有关。②团队层面的隐性知识。团队中的个体由于彼此紧密的互动和直接沟通,通过模仿与练习、感悟和领会,形成彼此能够会意却不可言传的隐性知识。③企业层面的隐性知识。根据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原理,企业的隐性知识既不能脱离企业中的个体和团队的知识而独立存在,又不是个体或团队隐性知识的简单加总,其具有单个个体和团队所无法具有的知识特质。

1.2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运行机理

1.2.1员工个体之间隐性知识显性化分析对于可以显性化的隐性知识,经过挖掘、整理和总结等方式外在化后,在员工个体之间交流共享。

1.2.2员工个体与团队之间隐性知识显性化分析员工个体与团队之间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是双向进行的,有两条途径:第一,是对某些可显性化的个体隐性知识尽量显性化和编码化,通过外在化模式高效交流从而转化为团队的显性知识。第二,是对难以显性化的团队隐性知识,可通过组织学习方式便于团队对员工个体的影响和员工自己的感悟,以社会化方式流动与转化为个体隐性知识,而对其中某些可显性化的团队隐性知识尽量总结并编码化,形成员工的工作惯例和准则,这就转化为个体显性知识。

1.2.3员工个体与企业组织之间隐性知识显性化分析对于员工个体某些可显性化的隐性知识通过综合化方式,不断系统化,与企业组织拥有的多种知识有效整合,从而转化为企业组织的显性知识。

当然,在分析企业隐性知识运行机理时,其中团队与团队之间、团队与企业组织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组织也存在着隐性知识相互显化的过程,在此,我们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故此简略。本文讨论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这一论题,特指员工个体的隐性知识显化出来为企业所共享,因此,选取从员工个体角度,来探讨隐性知识显性化运行机理,做了以上三种分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制约因素

2.1隐性知识客体特征的局限

2.1.1隐性知识的内隐性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和难以规范化的各种内隐性知识,也很难用文字、语言、图表等形式加以精确表述。从而导致其在表达、收集和交流方面的困难,影响隐性知识显性化工作的开展。

2.1.2隐性知识的难以度量由于隐性知识难以定型化、结构化、编码化,很难找到具体有效的评价标准、手段、方法及工具对其进行精确的度量。隐性知识在运用过程中,受主观性影响非常大,显化出来的隐性知识成效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所有者的意识,容易导致机会主义产生,使得对其进行监督难或者说监督成本高。

2.2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环境制约

2.2.1技术环境制约技术环境是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的前提条件之一。计算机网络使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扁平化,营造了隐性知识共享的环境,共享由隐性知识显性化而形成的新的“知识资本”。但是,我国企业对计算机网络的运用尚处在起步阶段,专门从事企业知识管理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人员相当缺乏,且企业业内人士重视不够。

2.2.2企业组织方面的问题①组织结构。要有效利用隐性知识的重大作用,组织决策权的转移势必会导致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趋势。科层组织结构分工细致,从而导致整体事物的分割,将系统的工作流程分割成不同的岗位,造成解决一个具体问题的整体知识分割为若干“知识片段”;由于科层组织管理严密、内部层次必将增多,从而延长垂直的信息沟通渠道,阻碍了员工、团队和组织相互之间隐性知识的交流与传递,也阻碍了他们利用自己独特的洞察力对瞬间变化的市场信息的掌握。②组织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根深蒂固于人们心中,常规和规范往往为企业理解和处理熟悉与不熟悉的情况的方式方法定型,于是可能形成企业的思维定势,使成员的创新性思维僵化,从而抑制组织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造成企业知识创新的障碍。③缺乏有效的组合激励机制。企业员工所拥有的隐性知识来之不易,涉及到是否愿意交流的问题,“只许激励、不可压榨”。激励机制是否合理,对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有极大的影响。我国企业尚未建立由物质和精神等多方面激励形成的高效组合激励机制,严重阻碍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顺利进行。④缺少知识主导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隐性知识流动、转化与创新有巨大的影响。我国企业内部缺少一种能促进知识流动、转化与创新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远未形成较完善的以人为本的知识主导型的企业文化。⑤员工的独占心理。“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这是对拥有“绝技”的隐性知识所有者在显化知识时独占心理的描述。我国企业“知识交易”不公平现象的普遍存在,隐性知识员工知识交易后的价值得不到保证,促使掌握隐性知识的员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3解决政策和建议

3.1政府的宏观政策

3.1.1健全隐性知识产权交易①隐性知识产权的界定。通过隐性知识产权的界定,使隐性知识所有者这一人力资本载体拥有隐性知识产权,并能自由处置其隐性知识,实现其隐性知识的供给主体由国家变为个人;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成为自主的需求主体。②构建隐性知识产权市场化定价制度。一是隐性知识价格的市场机制调节制,即由隐性知识资本市场的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来形成和调节;二是隐性知识价格由供求双方协商谈料来决定。③构建隐性知识产权市场的服务体系。首先,社会应该建立多种中介服务机构,为隐性知识这一人力资本价值的确认提供服务。其次,国家应该为企业,提供一个完善的制度框架,最后,企业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实行多种分配形式,为隐性知识这一人力资本价值的量化提供多种形式。④健全隐性知识产权市场的政策法规体系。政府应通过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如对隐性知识投资、开发、使用、流动、交易等方面的法规和管理机制来保证隐性知识产权市场规范和高效地运行。

3.1.2加强隐性知识产权的保护构建隐性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在法律上确认隐性知识产权属于其所有者;在法律上约定公司的整体行为,建立交易主体的约束机制,减少交易双方损害对方权益的行为。提高隐性知识产权的法律地位,使隐性知识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享有同样的权力。公务员之家

3.2企业的微观措施

3.2.1创建适合的“场所”和利用适合的传播方式我国企业应加快创建各种适合的“场所”,为隐性知识显性化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企业可以将拥有特殊知识与能力的一些人组成各种项目小组,让他们在互动场所中彼此相互启发,将隐性知识转变为显性知识。建立知识管理平台和多维空间的“知识社区”。利用“总结”等方式对交流与转化隐性知识也具有重要帮助。

3.2.2改革与创新企业组织体制我国企业应改革与创新组织体制,尽快建成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大趋势要求的团队与等级制相结合的学习型组织。既可以实现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柔性化和网络化,加快企业各种知识的交流、转化和创新,又可避免“退化的风险”。企业还应设立知识主管等知识管理人员,组建专门的知识管理机构,对隐性知识实施高效的间接性管理,促进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

3.2.3建立组合激励机制企业应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采取平衡高效的组合激励措施,对那些贡献出隐性知识的个人、团体、部门进行相应物质或精神激励,来促进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通过确立知识合同来引发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并给予法律或法律意义上的认可,从而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公司与员工间协调共进。同时,对于创新性高、价值大的隐性知识成果,通过帮助创新员工申请知识专利的方式来保护其利益,以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2.4营造知识主导型企业文化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远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尽快营造一个知识主导型企业文化,创造一种能促进学习、交流、转化和创新知识的良好氛围,是加快企业隐性知识流动、转化与创新的关键措施之一。

4结论

企业是一个由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构成的知识集合,企业内部存在一个知识整体市场,在隐性知识子市场中,交易双方分别为隐性知识提供方与隐性知识需求者。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实质上就是隐性知识交易双方基于各自价值与风险上进行的博弈过程。在企业中,隐性知识作为稀缺而又极其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形式,要促使隐性知识显化出来,必须对隐性知识主体采取组合激励。当然,企业要真正最大程度上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还得有赖于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法律体系、文化体系等社会总体制度环境的完善。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励隐性知识所有者显化其知识,形成知识传播、扩散、共享和创造,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进而促进整个社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郁义鸿.知识管理与组织刨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程德俊.知识的分布与组织结构的变革[J].南开管理评论.2001.(3).

[3]李毅,熊阳武.知识管理、激励与组织学习[J].南开管理评论.2001.(3).

[4]张庆普,李志超.试论企业隐性知识管理[J].学习与探索.2002.(4).

[5]张方华,林仁方,陈劲.企业的社会资本与隐性知识[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6).

显性化范文篇4

农民工是我国特定环境下产生的特殊群体。他们为城市经济、社会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历史、制度等因素,农民工在城市中没有获得相应的待遇和尊重。本项研究是以石家庄市为个案,通过实证调查,考察农民工权利意识和权利保障的现状,思考相关政策的合理性,为提高农民工权利意识和更好地实现农民工权利,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一、调查方法:范围、方式和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共发放问卷342份,回收342份,有效问卷328份。有效率为93%。调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选择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建筑工地、企业、饭店、火车站等为调查点。

调查数据处理用spss16.0软件,对相关数据给出表格统计数据描述或图形描述。

调查的主要内容:城市农民工权利现状,包括劳动就业、劳动报酬、社会保障、文化生活;权利意识情况,包括参政意识、维权意识、法制意识。

二、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关于农民工的性别调查结果显示:在外务工的农民工男性占75.6%,女性占24.4%。可见,农民工以男性为主,女性外出务工还是少数。

关于农民工年龄的调查结果显示:18岁以下的农民工占总人数的2.9%,18-30岁的占44.7%,31-40岁的占33.5%,41-50岁的为15.3%,51-60岁为3.6%。40岁以下的农民工占了绝大多数。

关于农民工在外务工年限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外务工不满一年的占24.1%,1-3年的为33.5%,3-10年的为31.2%,10年以上的为9.7%。

关于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小学及以下的文化程度占总人数的7.9%,初中文化程度占51.5%,高中、职高文化程度的为27.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2.6%。总体上,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较低,但有提升的趋势。

关于农民工从事行业的调查:在此次调查中有31.6%农民工从事建筑(装修),有14.6%在工业工作,有20.2%在餐饮娱乐及其他服务业工作,1.8%在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工作,7.9%是个体工商户。可见,农民工主要从事劳动强度比较大的行业。

三、农民工权利实现及权利意识状况

1、就业渠道:

农民工外出务工通过老乡、亲戚介绍的有135人,自己找的有125人,通过劳务中介介绍的有6人,用人单位直接到家乡招聘的有7人,包工头带出来打工的有22人,通过招聘会、招聘广告找的有17人,政府或有关部门介绍或组织的有2人。农民工外出找工作的渠道很多,但主要还是通过熟人介绍等比较原始的方式,以建立在相互信任和帮助的基础上。而政府提供的帮助和服务非常有限,中介机构起的作用也非常小。

2、农民工劳动权利保障状况的调查:

(1)农民工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资相对低。调查显示:农民工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的有176人,占总人数的51.5%;8-10小时之间的有137人,占总人数的40.1%;8小时以下的有21人,占总人数的6.1%。农民工一般都有加班经历,并且没有假期。每月加班次数的统计显示:每月加班0-4次的有183人,加班5-9次的有96人,加班10-14次的有19人,加班15次以上的30人,各占总人数的55.8%、29.3%、5.8%、9.1%。过长的劳动时间,过大的劳动强度必然对农民工身心造成一定伤害。而关于农民工月工资的调查显示:46.8%的被调查者月均工资为1000元以下;月均工资800元以下的有37人,占总人数的10.8%,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低于当前最低工资标准。(每月750元);33.6%的月均工资1001-1400元;12%的月均工资1401-1800元;16.4%的月均工资为1800以上。农民工工资比较低,一般在1000元左右,而且工资增长缓慢。只有有一技之长或包工头性质的管理者收入相对较高。

(2)农民工工资克扣、拖欠时有发生,仍然困扰着农民工群体。农民工领取工资的形式多样,其中按月发放的占56.7%,按月发放但要扣一部分保证金的占6.1%;“年终结算,平时借支生活费,年终结不清来年结”的占19.2%,工资在工程完工后发放的占11.3%。农民工的工资拖欠比较严重,偶尔被拖欠的占39.9%;经常被拖欠的占7.9%。另外,还有其他形式变相的克扣。农民工加班后,不给加班费的有65人,占总人数的19.8%;给不给加班费全由老板自己定的有67人,占总人数的20.4%;按平时工资标准支付的有147人,按平时150%、假日200%、节日300%的标准支付加班费的有49人,分别占44.8%、15%。尽管相关部门已经加大劳动监察力度,但农民工工资拖欠、克扣仍然比较严重。尤其,在农民工从业比较集中的建筑行业更加突出。但随着农民工就业市场的逐渐成熟,有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对农民工薪酬标准的态度也开始趋于客观公正。

(3)劳动用工行为不规范,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凭证。调查显示:49.7%的被调查者只有口头约定,没签正式合同;还有21.3%的被调查者或者没有任何形式的约定,或者由用人单位拿走而失去制约作用。只有95人,占29%签订了书面合同。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农民工法律维权意识不强,另一方面处于相对强势的用人单位不严格执行劳动法,为逃避责任找各种借口不和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另外,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农民工为求就业,不敢提出要求,屈服于用人单位。因此,目前签订劳动合同在农民工劳动力市场还不普遍。由于缺乏劳动合同的约束,农民工劳动权益很容易被侵犯。在法制社会下,要树立正确的法律维权意识。农民工应该习惯于运用劳动合同,主动维护自身权益。

当前,社会保障对农民工覆盖率低。调查显示:农民工用人单位没有给上任何社会保险的有170人,占总人数的51.8%;只上工伤保险的有48人,占14.6%;只上养老保险的有6人,占1.6%;只上生育险的有2人,占0.6%;还有23人,占18.3%不知道单位上没上。其原因主要有: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还未实现一体化,农民工的流动性使他们在城市参保收益不确知,甚至难以获得。这使用工企业和农民工双方都对参保不积极。用工企业为降低成本,不愿因为农民工交纳保费而增加“包袱”。农民工对社会保险不了解,根本没有考虑参保。访谈中了解到,农民工体会到与城市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但对其重要性的认识还不是很充分。但农民工对工伤保险、养老保险有较多的关注。

劳动缺乏安全保护。农民工工作环境因行业不同而有所差别。如建筑、运输等重体力劳动,工作环境比较差。餐饮服务业相对较好。用工单位的安全管理也参差不齐。调查显示:反映用人单位采取了安全防护措施的有75.7%;免费发放劳动保护用品的有39.2%;有安全保护但不免费发劳动保护用品的有17.8%;没有安全措施的有18.7%。由上可见,在劳动法的约束下,大多数用工企业积极为农民工劳动环境的改善和劳动保护采取了一些措施。

(4)农民工在工作中受歧视严重。对“您在就业过程中受到何种歧视”的回答中,有238人,占总人数71.4%,选择在薪酬、福利,工作安排,工作升迁,应聘时或多或少遇到过歧视;只有95人,占总数的28.6%,选择没有遭遇歧视。农民工大多户籍不在本地,流动性强,用人单位为了加强对农民工的控制,要求农民工交纳押金(或培训费、服装费)或扣押证件。调查显示:被用人单位要求交押金、扣证件或二项皆有的有118人,占总人数的36.2%;什么都不要,但要有担保人的有39人,占总人数的11.8%。当然,仍有95人,占27.8%反映什么都不要。这说明目前农民工就业仍然因身份而普遍受到不公平待遇。

(5)农民工业余的文化生活贫乏。调查显示:农民工在务工之余,“睡觉”的有103人,占总人数的31.4%;看电视或电影(露天电影)的有128人,占39%;聊天的有91人,占27.7%;上网的有99人,占30.2%听广播的有45人,占13.7%;看书看报的71人,占21.6%;打电话的有44人,占13.4%;学习业务的有20人,占6.9%;家务劳动的有35人,占10.7%;玩的有44人,占13.4%;参加体育活动的有29人,占8.8%。大部分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比较原始,与城市居民的娱乐文化相比显得单调。睡觉、看电视、聊天是农民工主要的业余文化活动。农民工看电视、听广播主要是为了娱乐,但已经出现一些新趋势,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关注法律、国家政策、招工消息等与自己利益有关的栏目。文化程度较高,较年轻的农民工也开始上网,看书看报。

6、农民工权利意识不足。调查显示:目前,农民工最关注的问题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工资发放。但对“您知道现在石家庄市最低工资保障线是多少?”的回答中,只有11.4%的被调查对象知道,其余或完全不知道或不能准确说出。至于“平时加班及法定节假日的加班支付标准”,有203人,占总人数61.9%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不知道;有125人知道,占38.1%。86.8%被访者不知道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的电话号码。农民工对用工单位是否应该给上社会保险的认识,认为应该上的有225人,占总人数的65.8%;认为“不知道”和“上不上无所谓”的有102人,占31.1%。这反映了当前维权实践和维权意识现状。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农民工经常很困惑,不知道怎么去维权。有67人,占19.6%选择忍了就算了;找当地朋友帮忙或找老乡帮忙有34人,占10%;找劳动部门,找包工头,求助法院,找妇联、寄托于政府的各占20.5%,16.4%,10.2%,0.6%,6.7%。当发生讨薪案件时,您知道可以免费请律师?调查显示:有186人,占56.7%不知道;104人,占31.7%知道但觉得不太现实;知道,也准备试试的有38人,占11.6%。可见,农民工的法律维权意识不足;政府有关部门在维权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很有限。

农民工对政治权利的认识差强人意。对村民选举态度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对回村参加选举的态度较消极。请假回家参加选的有58人,占总人数的17%;“挣钱最重要,不参加选举”的有91人,占26.6%;“别人参加,我就参加”的有50人,占14.6%。在访谈中了解到,影响农民工回村参加选举积极性的因素有:村民选举的一些弊端,如内定、贿选等因素使选举形式化,很多在外打工的农民工认为与其回家参加没有实际意义的选举,不如留下来多挣点钱。另外,工作单位不愿意因回家参选而耽误工作,一般不会批准,农民工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而放弃回家参选。农民工对选举权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充分。对城市居民权利的态度的调查显示:认为应该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权利的有230人,占总人数的69.7%;没想过的有59人,占17.9%;无所谓的34人,占10.3%;不应该的有7人,占2.1%。相当部分的农民工已经意识到应该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权利。这代表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权利意识的成长。

由上可见,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或缺乏对相应政策和法律的了解,农民工权利意识还处于较低层次。但农民工权利意识在逐渐增强,或显性化即他们开始敢于申张自己的权益。

四、改善农民工权利状况的对策

1、加强农民工就业与劳动权益保障

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民工权益越来越为相关政策所关注。在现行的社会管理体制下,农民工仍然是边缘化的弱势群体。其权益经常得不到保障。如就业的非正规性、工资拖欠和克扣问题、劳动合同、安全保障、社会保障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农民工工作地和所在的农村的政府应该有组织地提供和就业招工信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平台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劳动力供需网络。这样可以使农民工劳动力市场规范化,减少农民工就业风险,增加农民工工作的稳定性。

(2)加强社会中介的作用,规范社会中介组织。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如有规范的机构名称、组织章程、业务范围与管理制度及服务办法;专项开展职介服务,并有相应的固定服务场所、办公设施等。建立职业中介机构年审制度,申报期内无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有效投诉,无不良诚信记录,自愿开展免费职介服务,统一安装并使用职业介绍软件。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职介服务补贴标准,鼓励职介服务发展。

(3)加大劳动监察部门的工作力度,加强监督用工单位行为。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用人单位的处罚力度。加大工资清欠力度,确保不发生新的拖欠。对恶意拖欠情节严重的,要责令停业整顿或关闭,对有关人员要依法予以制裁。

(4)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有效推进制度执行。不断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根据当地工资标准确立合理的缴纳额度,尽快建立跨区保险服务,以解决农民工流动带来的不便。实行低标准进入、渐进式过渡,调动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

(5)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制度,推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坚决遏制违法强制超时劳动。

(6)加强对农民工维权的法律援助。

2、改善农民工文化生活,将其纳入城市文化生活体系。

农民工游离于农村与城市社会生活,很难享受到由政府提供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也难以挤进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受众行列。农民工文化生活单调、贫乏。改善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已成为确保社会稳定、打造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环,为农民工文化生活解渴应该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课题。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1)彻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统筹城乡发展,赋予农民工同等的国民待遇,使农民工分享城市社区文化资源和文化参与机会。将农民工的文化设施的需求纳入规划内容,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供给文化设施。

(2)改变农民工与本地居民的隔离和排斥。社区组织应有意识地扩大文体活动内涵的包容性,选择适宜农民工参加的社区文化活动,积极引导社区内农民工参加各类社区文化活动组织。

(3)改善农民工文化生活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应发挥主导作用,增加财政投入,制定激励制度;用工单位应发挥主体作用;此外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的关注和关怀,形成政府-用工单位-社会“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用工企业必须提供基本的文化设施或组织文化活动。采用多种形式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如免费送电影,与有关部门联合组织开展“文化进工地”活动,开辟工地阅览室、电视放映房、文体活动中心等。

3、建构体系化、系统化、常规化、制度化的农民工培训制度,实现农民工继续教育可持续化。具体措施包括:

(1)建立具有战略意义的农民工培训制度或政策,把农民工素质的提高作为一项系统化、长远的政策稳定下来。明确政府在农民工素质培养中的责任。经常对农民工实际需要进行调查,以开发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就培训内容、培训组织机构、培训对象、设施建设、筹资方式等作出系统、具体的规定。

(2)协调整合劳动和社会保障、扶贫办、安全生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多家单位以及社会力量共同规划农民工培训,避免多头管理,各自运行,造成的资源浪费。培训资源共享,如培训设施、培训资料、师资等,以降低培训成本,增加培训机会。

(3)建立规范的培训管理考核机制。目前,对各部门委托培训机构举办的各种培训实际效果的考核主要以参加培训的农民工人数为标准,缺乏有实际意义的硬性的量化考核标准。以技能增长、农民工实际感受等能反映培训质量为指标建立考核标准。

(4)不断扩展政策层次,将针对性的培训逐步扩展为更广意义的农民工素质教育,增加其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如开办农民工夜校、放宽电大、职业学校的入学门槛。

4、加强宣传、教育,在城市社区增加农民工权利实现的制度空间,培养农民工权利意识。农民工权利意识较弱,这导致政策制定过程中角色缺失,从而影响政策的回应性。这不利于推进当前民主决策、民主政治的建设。

显性化范文篇5

[关键词]缄默知识;体育教师缄默知识;显性化

缄默知识自被英国物理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MichaelPolanyi)首次提出后就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被引入到教育教学领域由此形成了新的关注热点。学界从教育教学的不同角度对教师或学生的缄默知识进行了探究,其成果主要集中在缄默知识对教学改革的启示、缄默知识与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教师缄默知识的生成与显现等方面。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离不开大量缄默知识的运用,缄默知识对教师的教学认知和教学实践有着促进或阻碍的双重作用,其功效取决于缄默知识与教学内容的契合性,以及教师对它的洞察和有效使用。近年来,体育学界同样关注缄默知识对体育教学各方面的影响。透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体育教学中的多数研究主要是从缄默知识的概念出发,对体育教学过程中诸多缄默知识现象的揭示及其作用进行了描述性和解释性研究。如吴耘对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缄默知识现象进行了探索,在《缄默知识和体育教学中的缄默知识现象》一文中,简要地介绍了缄默知识及其特征,以及对体育教学中的教师缄默知识及其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为人们认识体育教学中的缄默知识提供借鉴[1];阮永福等在《对缄默知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思考》中对“缄默知识”的含义和特征以及体育教学过程中所蕴含的“缄默知识”及其作用进行了描述性研究,并认为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缄默知识”几乎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2];石江年等在《论缄默知识在体育教学中的存在与传递》一文中认为,缄默知识存在于体育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师生的运动技能之中,体育教学中缄默知识传递主要有“学徒制”和缄默知识“显性化”两种形式[3];侯建斌在《体育缄默知识的转化及显性策略研究》中,从知识螺旋理论角度提出体育缄默知识的显性化策略[4];孙晓东在《谈缄默知识显性化》中认为,体育教师关注显性化的体育知识远大于缄默知识。他提出可以通过将体育教师的缄默知识显性化来促进体育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最终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5];陈新萌在《身体的“在场”与话语的“缺席”》中,以“在场”和“缺席”的哲学话语诠释了武术传艺者和学艺者之间缄默知识的存在、显示与传递[6]。尽管学界对体育教师缄默知识的含义、特征、作用及其显性化等有了初步研究,但无论是从关注度、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的任一方面来看,在体育教育教学领域对缄默知识的重视程度及研究深度都还远远不够。有鉴于此,有必要深刻认识“缄默知识”在体育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挖掘其在体育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发挥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功效,为推动体育教育教学事业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助力。

一、体育教师缄默知识的理论逻辑与界定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关于“缄默知识”的认识贯穿了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在认识论的历史中,人们长期重视显性知识而排斥非显性知识,直到1958年波兰尼在《人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这种注重非理性、实践操作性、个体感觉的知识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随后几十年,中外学者对缄默知识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波兰尼将人类的知识分成两种,一种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达的显性知识;另一种是不能系统表述的、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知识。由此,他提出了著名的认识论命题——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7]25;斯腾伯格认为,缄默知识是智力行为的隐性基础,不能被语言明晰地传授,而且往往甚至不能用词语表达[7]26;斯顿麦克同样提出,缄默知识是难以用言语清晰表述,它存于人们的手上和头脑里,只有通过行动才可以使它们凸显的知识类型[7]26;斯彭茨认为,知识本身就是由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组成的,两者是不能分割的[7]26。缄默知识是“不能轻易用言语表述,仅存在于人们的手上和头脑里,只有通过行动才可以使它们突现”的知识类型[8]。我国学者在前人对隐性(缄默)知识研究的基础上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学者方明将缄默知识的定义为:高度个体化的、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知识,通常以个人经验、印象、感悟、团队的默契、技术诀窍、组织文化、风俗习惯等形式存在,而很难用文字、语言、图像等方式表达清楚的知识类型[7]14。其实,缄默知识并不是不能表达,只是比较零散、主观、缺乏逻辑结构,表达起来不像显性知识那样有严密的逻辑性,让人可以借由语言逻辑轻易理解。关于教师知识构成的研究,学界大多认为其知识构成由学科(学科原理)知识、课程知识、教育教学(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教学环境的知识、实践性知识、有关教育情境的知识、个人实践知识、案例知识、反省的实践经验等组成。上述知识结构可以划分成两类:一类是具有明显的显性知识特征,如学科(学科原理)知识、课程知识、教育教学(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而另一类,如具体教学情境中的知识、突发事件处理的知识、集体合作的实践性知识、个人的实践行知识、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反省的经验总结、有关对学生的个性化认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体验与感悟等方面的知识,这类知识则含有相当多的缄默知识成分。与人类有两种知识形态的广义论逻辑相同,体育教师同样具有两种类型的知识结构,即可清晰表达的显性知识和不能清晰表述的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缄默知识。有研究指出,无论是在体育教学教师个体(群体)间、学生(群体)间的交流过程中,还是体育教学内容选择、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过程、运动技术的形成过程和教学过程控制等环节都存在大量缄默知识的应用。长期从事体育教学的老师一定会在教学实践中遇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问题,如球类中的“球感”“游泳的水感”、运动技能掌握的“顿悟”或对运动理论与教学理念的个性化理解,或教师对科学研究形成的个体感悟等,其中那些很难用语言清晰表述的知识就属于缄默知识的范畴。另外,从教师成长的视角看,专家型教师或研究型教师与一般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的最大区别是专家型教师或研究型教师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在特定的专业领域中拥有丰富且对教育活动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缄默知识。体育教师的缄默知识是否就是关于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和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个体性特征突出的实践类知识?从现有的研究文献研究和长期在一线工作的体育教师群体的经历是可以验证这个假设的。笔者长期从事体育排球专业和大学体育排球项目的课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深刻体悟到在教学实践中存在大量的个体实践性而难以清晰表达的知识。如排球教学组的老师在教授同年级、同专业的排球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教学阶段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语言、师生关系处理以及对运动技巧的理解和内容的语言表达等方面存在不同的风格与特点,而这种差异完全是基于自己教学经验与“感觉”而形成的,具体“为什么”“依据什么”则难以清晰表达,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动作呈现的差异较大,结果是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教师之间的教学效果差异明显。基于以上分析,可将体育教师的缄默知识定义为:体育教师在学习工作、教育教学实践及成长经历中,经过理解感悟自我建构形成的个体化的且难以用语言表达或沟通的从而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经验、认识及实践操作类知识,它通常是以个人经验、印象、感悟、团队的默契、技术诀窍、组织文化等形式存在的。

二、体育教师缄默知识类型与价值

(一)体育教师缄默知识的类型与呈现。学界对缄默知识的类型有了比较丰富的研究,一般来说,主要有从个体发展历史、行业与领域、主体、功能、内容等方面进行分类[7]94。个体发展历史主要是从人生角度把缄默知识的存在分为前语言阶段和可用语言明确表达知识的阶段;行业与领域是将其分为一般性缄默知识与特殊缄默知识;主体角度则将缄默知识分个体层次、群体层次和种群层次三个层次;功能角度分为技巧、心理模型、应付问题的方法、组织常规等;内容角度分为世界图景、准则、信念和科学思维方式[7]193。结合以上分类方法,笔者从层次和内容的微观角度对体育教师的缄默知识进行分类。从个体与行业的角度来看,体育教师有体育教师个体和体育教师群体,体育教师的缄默知识从层次上可分为教师个体和群体的缄默知识。个体主要是指教师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对体育教育理论、基本教学理念、学科知识的默化后形成“自己的感悟”和在教育教学与科研实践中形成的实践性知识,如个体对体育教学理念的自悟、信仰、价值解读,以及对群体间关系的认识和运动技能自我掌握、科研与教学的诀窍与经验等;群体则是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教学共同体内经过长期实践而形成的一种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教学规范、合作方式等,如体育教师教学共同体内的一些教学用语、集体遵循的教学运作方式等。从内容上看,可分为体育教学观念类、体育教学学科知识的认识类、体育教学过程的经验类。体育教学观念类主要是指在体育教师的成长过程中默会形成了具有自身个性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经验的缄默知识,如体育教育价值观、学生观和师生观等,主要表现为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理解、态度,教学过程中对教学难点的个性化处理等;教学内容学科知识类则指教师对教学内容、运动项目的技能形成的体验与重构,如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对教学内容的调整、分解、重构与设计等;教育教学过程经验类指教学的方法与管理、对学生学习程度的把握、教学设计、师生关系处理、危机处理方法等,如体育教师在运动技术教学过程中自己独特且有效的教学过程设计与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习练过程中不同于传统的自创性的经验指导、教学过程中教师处理师生关系的方式与方法,等等。(二)体育教师缄默知识的特征与价值。体育教师的缄默知识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特征。一般性特征主要是波兰尼及后来研究者提出的共性性质:难以用语言逻辑明确表达的个人知识或私人知识,以及难以进行自我“批判性反思”的、直接指导与支配个体的行为和具有偶然性与随意性的知识。特殊性表现为:第一,高度的个体差异性。缄默知识是具有不同经历的体育教师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理念、学科知识的默化后“自己感悟”而形成的知识结构。第二,胜任性。缄默知识是体育教师从事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知识的重要知识成分,是一种胜任工作的智力与能力。第三,共通性。体育教师教学共同体内形成的一种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规范、合作方式等缄默知识,这种知识也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经过碰撞、磨合、认同而形成的。体育教师缄默知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理解力,也是一种关乎行动能力的知识。缄默知识的获得源于实践经验,是个体对经验的建构、调整优化后的沉淀。斯腾伯格也有关于缄默知识是“智力行为的隐性基础、是一种实践智力”的观点论述。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育教师的缄默知识就是一种指导体育教师从事体育教育教学任务所必须的智力与能力,是影响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质量与效果和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知识,它无意识地支配和驱动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同时,由于体育教师的缄默知识具有高度的个体差异性,内涵着教师个体在多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因而体育教师的缄默知识对教学具有双向的影响力。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导致教师犯经验错误,阻碍进步和创新。因此,应当重视对体育教师缄默知识的考察与研究,强化体育教师对缄默知识教学影响重要性的认识,进而促进体育教师反思和利用好自己“深藏于心”的缄默知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体育教师缄默知识的显性化途径

显性化范文篇6

关键词:艺术院校;德育;隐性课程;显性化

高校德育显示课程和隐性课程是高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两种最基本形式。目前,德育显性课程是主渠道,德育显性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在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外来思想文化的冲击,德育隐性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越来越大,要加以重视,尤其要促进德育隐性课程显性化。艺术院校大学生有其自身特点,其德育隐性课程显性化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加以实施。

一、德育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含义及特点

德育显性课程是目前我国高校德育采用的最主要的形式,其主要是高校根据国家统一规定,有明确的教学大纲,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实教,有相对固定的教育场所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德育教育过程。显性课程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的,其具有系统性。比如在高校中会系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具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其教育目的非常明显,从课程的名称也能看出。在课程讲授中也具有强烈的目的性,要求学生在课程规定的时间内接受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德育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清楚自己要学什么。教师也非常清楚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其目的明确。因为具有系统性和目的性,其教学效果也非常明显,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国家、社会要求学生掌握的德育内容,达到一定的德育水平。德育隐性课程在我国古代虽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思想很早就出现在相关的著作或典籍中,比如我国北齐时期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慕贤》中曾说:“潜移暗化,自然似之。”指的是人的思想认识会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感染、影响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西晋时的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说明客观环境在人的成长中影响非常大。这实际上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隐性课程的思想。在西方,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注意到班级育人作用,实际上体现了班级隐性教育功能。进入近代,最早提出“隐性课程”的是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其在1968年《教室生活》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现在一般认为隐性课程是指与显性课程相对,它是指学生在学校开设显性课程之外,学校教育目标或学校教育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单独地或伴随着显性课程或活动而获得的兴趣、爱好、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的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但起到的作用是长久的。隐性课程因为没有固定的教学计划、场地,所以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学校中的教育教学政策和制度、校园文化、校园人际关系、第二课堂等都蕴含着德育隐性课程。因为德育隐性课程不是采用课堂灌输的方式教育学生,其体现在人际关系、班风、学风等方面,因而具有渗透性特征,而这些隐性课程一旦被受教育者接受,它对受教育者的品德、观念等的影响是长久的,甚至是终生的。

二、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

艺术院校学生具有鲜明的特点,其思想活跃,且个性很强。专业基础比较好,但文化课相对来说比较薄弱。有时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缺乏自制力。有时甚至与集体对立、我行我素,不能很好地处理集体与个人、民主与集中、纪律与自由的关系。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不良文化以及艺术圈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多艺术生的德行品质需要进一步提高。艺术院校学生是未来艺术家或艺术工作者的后备力量。其德育水平直接影响未来整个艺术界的德行修养,影响到德艺双馨艺术家培养的质量。如何加强艺术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提高他们的德育水平。仅仅通过艺术院校德育显性课程是远远不够的,更要加强艺术院校德育隐性课程建设,同时也需要不断促进德育隐性课程的显性化,以提高德育效率和效果。

三、艺术院校德育隐性课程显性化的途径

1.艺术学科中的德育思想显性化。学科中包含有育人思想,尤其是美术、音乐、设计、影视等艺术学科中蕴含丰富的德育内容。艺术学科中包含的理念、价值观、学科思想等内容,以及艺术学科老师在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课堂组织,甚至师生关系等课堂表现,都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艺术院校学生教育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其中德育元素,挖掘其中的“真善美”,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发现美的意境。比如在艺术学科教学中可以有意加强学生之间团队合作,培养合作精神。在这些艺术课程教学中总结德育思想,并形成一定的范式,使其在课堂上形成一定的规范,让学生能感知到,使其逐步显性化,达到育人目的。2.艺术院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显性化。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物质文化包含学校建筑设计、空间布局、活动场所等。“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K•瑞安在总结二战后美国道德教育的得失后,提出了五个‘E’新的教育模式,即采取‘榜样’、‘解释’、‘劝解’、‘环境’和‘体验’五个英语单词的第一个字母。这一模式可以说是多元道德教育模式相结合的新产物”[1]艺术院校有自己的学科优势,要利用设计类相关学科,营造非常好的校园环境,时刻体现艺术院校的特色,把物质文化显性化。比如南京艺术学院最近几年一直致力于达到精致化校园,对校园建筑等物质文化进行精细化布局和管理,打造精品、精美校园,突出艺术院校物质文化的特色。虽然其校园整体面积不大,但已经成为整个南京市著名的景点,每天吸引大量的校外市民参观、游览。这无形中增强了在校艺术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发现美、爱护美的自觉性,在这样优美环境的熏陶下,对于学生艺术品位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艺术院校精神文化是艺术院校经过若干年的积淀,学校所特有的气质、文化内涵等精神面貌。这种气质、内在精神面貌,比如南京艺术学院的“闳约深美”、中央音乐学院的“勤奋、求实、团结、进取”、新疆艺术学院的“传承创新,德艺双馨”等。这些校训实际上都浓缩了各艺术院校的精神文化内涵。大多数都表达了在这些艺术院校中,艺术生不仅要学好艺术,更要用艺术去修养自己的品格、志向等德育元素。所以要把这些精神文化显性化,比如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和所有学生日常教育中,围绕各校的精神文化编写校本教材,开发校本德育课程,使其隐藏的德育内容凸显出来,进行显性化呈现。学校的制度是进行学校日常管理的规尺。邓小平曾经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坏人无法做好事。”制度文化既要有刚性的要求,也要有弹性和人情关怀。制度文化要在日常管理中凸现出来,特别是艺术院校的制度要刚柔并济,用制度育人,把制度中隐性德育要求通过显性课程体现出来,通过他律而达到道德自律。3.艺术院校校风、学风、班风德育功能显性化。艺术院校校风、学风、班风是艺术院校德育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校风、学风、班风对学生学识、敬业精神、道德风范以及艰苦奋斗作风的形成非常重要。艺术院校学生有其自己的特点,一般来说,专业比较强,但文化课基础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这就更需要强化校风、学风、班风建设,并且要常态化。比如定期开展文化和专业知识竞赛等活动,有计划地开展“学习标兵”、“进步标兵”、“纪律标兵”等学习典型的评选活动,并明确相关奖励措施。“运用典型人格来教育人,运用动人事迹来影响人,能够使我们的大学生在接受榜样范例的潜移默化中认同社会主流道德的原则、要求和规范,自觉追求道德楷模所崇尚的道德境界和人生价值取向。”[2]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榜样具有感染力,通过榜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步形成相互促进,相互竞争的氛围,激发你追我赶的学风、班风,使潜在的隐性课程变得显性化,让校风、学风、班风成为能感受得到,无时无刻都在学生身边的力量,达到德育目的。

参考文献:

[1]陈俊珂.美国学校德育的特点及启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1):109.

显性化范文篇7

这些基本内容中的每一项既包含显性知识又包含隐性知识,而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具有不同的特点。

显性知识表达明确,易于传播,可以通过印刷品、电脑等保存,广泛准确传播而不“变形”,反复复制而不失真,可以实现短时间、大规模、低成本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要在媒体上公布,不论哪级党员干部都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相同的原汁原味的信息。显性知识表达的是具有普遍性的事实和原理,有些还是公理、原则、规律——人们必须遵循,如马列主义、思想、党章、法律、规范等等,如有违背,肯定不会成功。但要解决复杂多变的现实问题,必须将显性知识和自己的经验、认识(包括他人对类似问题解决的正反经验)等隐性知识相结合,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隐性知识则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隐性知识往往可把握、难表述,如厨师的“火候”、群众工作中“度”,因此就难以比较不同个体之间所掌握的隐性知识是否完全相同,也不便对所掌握的程度作定量分析。它的传播依赖于人际间的直接交流、不断模仿和体验。且在传播过程中往往因个体价值观、洞察力、感悟性、经验、心理情况的不同,而使隐性知识在传播中不断“变形”。相对于显性知识,它的传播速度慢,传播中易失真,传播成本较高。但在当前显性知识非常容易获得的时代,隐性知识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决定性因素,体现了人的能力,是人的创造力的源泉。

在我们的干部培训中,显性知识已有长期的积累和较完整的教材体系,并因其有表达明确、易于传播的特点,当今文化素质普遍较高的干部既可经由培训也可通过印刷品、广播电视及网络等途径学习和掌握。而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身处当前社会转型的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随时需要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甚至各类突发性公共危机和群体性事件,目前广大干部更需要获得能指导“怎么看”“怎么选”“怎么干”的知识,其中就包括隐性知识,希望能通过培训切实提升执政理念、加强执政能力。

显性化范文篇8

关键词:隐性知识;职业教育;应用

一、隐性知识的含义和特点

对隐性知识的研究始于国外,英国皇家学会成员、国际科学哲学学会成员迈克尔?波兰尼于1958年出版的《个人知识》和1966年出版的《隐性方面》是西方学术界最早对隐性知识进行较为系统地探讨和分析的著作[1]。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2]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他说,我们能够从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张脸中认出某一个人的脸。但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却说不出我们是怎样认出这张脸的:“这类知识的大部分都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

在波兰尼之后,许多学者如哈耶克、朱克曼、斯腾伯格、石中英等人纷纷从法理学、经济学、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教育学等不同角度出发,对隐性知识做出了自己的理解和阐述。业已经形成一些共识: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在特定情景下的、难以明确表述的知识;它的获得一般很少通过他人的帮助或者环境的支持来习得,必须通过个人亲自去体验、实践和领悟来获得;隐性知识与个人经验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它对一个人价值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具有实际的价值;隐性知识是相对的,它反映了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和应用它追求个人价值目标的能力等等。

按照斯滕伯格的观点,隐性知识有三个关键性的特征:隐性知识主要通过个人的经验来获得;隐性知识是程序性的,是与行动紧密联系的、关于如何去行动、以行动为导向的知识;隐性知识对个人有实际指导实践的价值。隐性知识的三个特征相互联系,只有共同具备这三个特征才是隐性知识,仅仅具有其中一个特征并不能说明那就是隐性知识。

二、隐性知识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波兰尼认为,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的关键部分”,是人类所有显性知识的“向导”和“主人”。隐性知识研究了隐含在人们头脑中的经验、体会、直觉、诀窍等知识的价值与转化、学习的规律,揭示出隐性知识是当今世界上个人、组织、乃至国家竞争和成功的关键。对任何一个组织,隐性知识的数量和重要性远远大于显性知识,是“知识资产的冰山下部”。

职业教育院校同样是一种组织,其竞争力同样倚重于深藏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内心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在职业教育院校自身建设中属于核心竞争力部分,职业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组织者、领导者必须充分认清这一点,加强知识管理,特别是要从制度到实施等层面大力保障隐性知识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与其作用相匹配的重要地位。

隐性知识对于职业教育系统自身来说关乎到核心竞争力,那么它在学生的知识体系当中应该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呢?或者说,在教育教学教程中应该如何处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关系呢?波兰尼在《个人知识》一书中关于聚焦感知和附带感知的区分,为我们处理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路。其理论大体如下:当人们依赖对A事物的感知来认识B事物时,人们便附带地感知到了A事物。这时,B事物作为人们认识的焦点决定了A事物的意义。作为聚焦点的B事物总是明确的;附带地感知到的A事物可能是不明确的。这两种感知是相互排斥的:当人们把注意力转到曾经是附带地感知到的A事物时,A事物就失去了以前的意义。这一理论对我们的启示意义是要求教学的焦点从知识(A)和能力(B)之间作有机的转换,才能最终达到理想的效果。也就是说,课程设置应当先以(显性)知识为聚焦感知的焦点,这时学生们附带感知的是(隐性)能力,这是第一个环节;当学生们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之后,要通过实践活动把能力作为聚焦感知的焦点,学生们在运用知识处理问题的过程当中培养了能力,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的附带感知,这是第二个环节。理想的过程应该是基于显性认识的第一个环节和基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第二个环节之间的反复无限循环,人们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训练可以达到完美的结合。职业教育中由于受时间、师资、软硬件设施以及与企业的双向互动程度等具体限制,如何根据具体条件做出合理的课程设置就是问题的关键了。总体说来,职业教育教学应当是基于传授显性知识的,以隐性知识为终极目标的教育过程。

三、隐性知识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当中含有大量隐性知识,它既是一个传递和掌握显性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通过实践活动领悟和获取必要的隐性知识或直接体验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使隐性知识显性化、符号化,从而得到检验、修正与利用的过程。“教无定法”也侧面反映出教学领域中存在着大量有效方法和尚未规范化、显性化的知识,这就是波兰尼的著名命题“我们知晓的比我们能够说出的多”在教学领域的反映。教育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远不止已经被教育专家发现、归纳和格式化的、编码为各分支的教育科学知识,更丰富的知识和才能还积聚在每一个教师的教学和教育经验中。

首先,要高度重视实践活动在培养能力、传授隐性知识中的重要作用。隐性知识的有关理论表明:实践性教学、直接经验的获取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逻辑地位。再好的讲解式教学,即便是启发式的教学,也不能代替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或亲身参与的方式来获得相应的隐性知识。德鲁克认为:“隐性知识,如某种技能,是不可用语言来解释的,它只能被演示证明它是存在的,学习这种技能的唯一方法是领悟和练习。”因此,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机会参与实践,要认识到在学生掌握了一定背景知识的前提下,适机把其认知焦点转变到能力上来,是非常明智的方法。也就是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种模式的有机循环,系统发挥聚焦感知和附带感知两种认识模式对同一知识类群或能力目标的认知功能,以期对同一认知目标既得到显性知识又得到隐性知识。理论上这个过程应当是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现实中也是伴随着职业生涯始终的,但学生在校时间毕竟有限,因此在这种有限的时间里把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这一无限过程中相对完整的一环展现给学生,让他们从中体会到学习的流程、目标和方法才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教材中的隐性知识是指隐蔽在教材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在掌握教材中基本的显性知识之后,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也是对他们的一种能力训练。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教材中有些名称、概念的命名本身就反映了这一事物或这一概念的某些属性,应认真挖掘这类隐性知识;从教材习题中可以挖掘出一些正文中没有出现的、而且往往是与生产、生活、社会相联系的隐性知识;表格常常列举了事物的某些性质,对于表格中的数据、性质等要善于分析和归纳,这样既能挖掘出其中的隐性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注释是为了说明、解释正文的,这里面也可以挖掘出隐性知识;插图形象直观地反映了事物的属性,起到文字不能替代的作用,因此要仔细分析插图的涵义,挖掘其中的隐性知识。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必须具备诸如分析、概括、归纳、综合等挖掘能力。教师在教学当中要注意传授教材中的隐性知识,训练学生对教材中隐性知识的发现和挖掘能力,而且要把隐性知识有机结合,与显性知识一道进行梳理、归类,构成知识的整体。

再次,在学校成员中实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良性转化。这种转化既存在于教师之间,也存在于师生之间,同时还存在于教师或学生自己身上:一是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这主要指的是教师将自己的隐性知识转化到学生身上,同时也包括教师之间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除了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身接触来实现之外,借助信息技术建立虚拟知识社区、BLOG等,则为在更广范围内实现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创造了条件;二是要将隐性知识尽可能的转化为显性知识,因为隐性知识并不稳定,而且难以把握,只有将其显性化得到精确表述之后,才更有利于保存、交流和传播。这种转化主要发生在教师与教师之间,当然也不排除发生在师生之间。隐性知识具有高度的个人性,但并非没有显性化的可能。某些人身上的隐性知识虽然自己说不清楚,却有可能被具有同类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同行从他身上挖掘并明确表达出来,或者是在他人的帮助下本人自己把隐性知识显性化。这个转化常用的方式有类比、隐喻和假设、倾听和深度会谈等。当前的一些智能技术,如知识挖掘系统、商业智能、专家系统等,也为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提供了手段。三是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这意味着,学校里的显性知识转化为各成员的隐性知识。也就是说,知识在学校成员间传播,成员接收了这些新知识后,可以将其用到工作中去,并创造出新的隐性知识。团体工作、干中学和工作中培训等是实现显性知识隐性化的有效方法。这方面,也有一些协助工具,如电子社区、E-learning系统等。

总之,隐性知识理论的提出要求职业教育工作者对知识进行重新审视:思考隐性知识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等基本问题、探索隐性知识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等现实问题,从而达到把职业教育进一步推向前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肖广岭.隐性知识、隐性认识和科学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8):18-21.

显性化范文篇9

关键词:图书馆隐性知识知识管理知识共享

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管理机构,长期以来只注重对显性知识的管理,而忽略了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实际上,隐性知识一直以无形的方式隐含在高校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中,只是在决策和行动时才体现出来。如何进一步加强图书馆隐性知识的管理,促使隐性知识有效地流动和转化.是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必须研究的一个全新课题。

一、隐性知识的含义

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1958年在其代表作《个人知识》中首次提出了隐性知识这个概念。隐性知识亦称内隐知识、默会知识,简单地讲它是指不能系统阐述的知识或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波兰尼证明隐性知识存在的最经典比喻是:“我们在成千上万张脸中认出某一个人的脸,但是,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却说不出我们是怎样认出这张脸的。”对于隐性知识的含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归纳起来,主要是指隐含在人脑中的,高度个人化和情景化,难以用文字、图表、公式等表达,难以传播和交流,不易被观察和了解,尚未编码和显性化的知识,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别人拿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的,而恰恰正是这些深藏于人们内心的尚未成型的隐性知识,在当今世界上创造的价值最大,同时价值的流失也最大。

二、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构成

图书馆隐性知识是指图书馆及其馆员在长期的工作和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存在于馆员个体和图书馆内部各级组织,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难以规范化、难以言明和模仿、不易交流与共享、也不易被复制或窃取、尚未被编码和显性化的各种隐性知识,同时还包括通过流动与共享方式从图书馆外获取的隐性知识,如其他馆先进的办馆经验、技术手段等。从图书馆不同层次知识主体的角度,可以把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划分为4个层次:个体层次的隐性知识;部门层次的隐性知识;整体层次的隐性知识;图书馆或馆员从外部获得的隐性知识。

2.1个体层次的隐性知识

个体层次的隐性知识包括馆员隐性知识和用户隐性知识两个部分。馆员隐性知识主要是指馆员在图书馆工作中和为用户提供服务时所体现出来的灵感、经验、技能、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精神风貌、学习新知识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灵活处理图书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及其对人生、事业的价值观和立场,馆员个人的理想愿望、知识结构、思维模式、兴趣特长、生活阅历、人际关系等。图书馆员个体层次的隐性知识是高校图书馆最宝贵的财富,是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用户隐性知识主要是指用户存使用网书馆的各项服务中积累形成的技巧、方法、经验等,包括查找资料、了解图书馆开放时间、馆藏资源及其位置、图书馆的机构布局、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图书馆员的工作能力及如何利用图书馆、咨询图书馆员等方面的经验这些隐性知识对其他用户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而且对网书馆开展的读者服务活动也有很好的参考作用。另外,用户隐性知识还包括那些用户没有明确表达出来或难以表达的对图书馆的发展有用的意见或建议等此,高校图书馆应想方设法搜集用户的隐性知识,并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2.2部门层次的隐性知识

高校图书馆中的每一个部门中的个体由于彼此紧密互动和直接沟通,经过长期的模仿学习、感悟和领会,形成了许多彼此心领神会却不可言传的知识,主要表现为各部门所掌握的技能操作过程,部门各岗位上约定俗称的工作方式、方法,包括部门成员的默契合作和沟通协渊能力.以及他们长期以来通过相互交流和协作所形成的共识等,同时还包括部门主任在工作中处理问题的经验教训。部门层次的隐性知识既不能脱离部门中各个成员的隐性知识而独立存在,但又不是成员隐性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对成员和部门从内部获得的各种隐性知识有效转化、整合而形成的。

2.3整体层次的隐性知识

整体层次的隐性知识不能脱离馆员个体或部门的隐性知识而独立存在,它是以馆员个体和部门的隐性知识为基础,但又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它必须具有个体或部门所无法具有的知识特质。高校图书馆整体隐性知识是指图书馆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实践中摸索、积累起来的共同的经验和知识,包括办馆思想、办事原则、价值体系、图书馆的形象、图书馆文化、图书馆机制和图书馆惯例,还包括图书馆对内外环境及事件的应对能力和协渊能力,图书馆对外服务的整体水平、信誉及服务态度,同书馆内部的亲和力与凝聚力以及体现在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思想和行动中的共同工作理念、道德信仰和精神风貌等。这些都是难以清晰说明,却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知识。

2.4图书馆或馆员从外部获得的隐性知识

任何组织都需要新鲜液的补充为此,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借用,引进人才,聘请图书馆、科研单位的专家举办、井座,交流经验,定期安排馆员外访、参观学习、参加专业性会议等形式,获得来自图书馆外部的隐性知识。此外,网书馆外部社会环境中存在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等认识类隐性知识对图书馆自身的隐性知识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些从外部获得的隐性知识最终由图书馆不同层次的知识主体或图书馆整体所掌握,从而成为图书馆的知识。

三、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

图书馆隐性知识存一定条件下具有向湿性知识流动和转化的趋势。它的流动和转化是高校同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核心,这种流动包括同书馆员之问,馆员与部门之间,图书馆各部门之间,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单向和相互流动。在流动的基础上,经过各种知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有效整合,才能实现各种转化,最终使得隐性知识显性化,以便于对这些知识进行共享和应用,并引发和促进知识的创新。

3.1馆员之间隐性知识的流动和转化

图书馆员之间隐性知识的流动和转化是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础和起点。馆员之间可以通过社会化方式交流难以性化的经验、技能、诀窍等隐性知识。如某个馆员通过观察、体会、反复实践,逐渐领悟和掌握了另一资深馆员的隐性知识。转化成自己的隐性知识。馆员也可以把能够性化的隐性知识经过挖掘、整理和总结,使之成为显性知识,通过传播途径进行交流和转化、如编目人员通过整理总结自己对图书分类的经验和诀窍,传播给另一个馆员,然后逐级传授,变成显性知识。

3.2馆员和部门之间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

馆员与图书馆部门之间的隐性知识是双向流动和转化:第一,馆员的隐性知识向相关部门知识的流动和转化,馆员可以通过社会化方式交流.把难以显性化的隐性知识转化为部门的隐性知识。如高校图书馆某个部门的业务骨干通过演示、指导,让部门的全体人员来逐渐领悟、感悟自己的工作经验和诀窍,使之成为整个部门的

隐性知识。当然,也可以是部门的业务骨干将可以显性化的隐性知识经过整理和总结,显性化后交流和转化为部门的显性知识。第二,部门的隐性知识向相关馆员知识的流动和转化。部门可以通过自己的影响和馆员自己的领会、感悟把部门所掌握的难以显性的隐性经验和技能,群体成员的默契和协调能力,转化为个体馆员的隐性知识。对可以显性化的部门隐性知识,可尽量编码化和显性化.使之成为部门的工作条例和规范,从而转化为馆员的显性知识。

3.3部门与部门之间隐性知识的流动和转化

部门可以通过各个部门的合作及协作,将一个部门难以显性的工作经验和诀窍以及默契和协作能力被另一个部门领悟和学习,各个部门之间相互交流和切磋,可以使对方隐性知识转化成自己部门的隐性知识。同时,各个部门也可以把能够显性化的隐性知识加以整理和总结,使之在各个部门之间进行交流,转化为另一个部门的显性知识。

3.4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隐性知识的流动和转化

高校图书馆与其他图书馆之间可以通过相互合作及协作来影响对方,它们之间的交流和切磋,使得难以显性化的兄弟馆的工作经验和诀窍以及默契和能力被自己馆领悟和学习,从而转化成自己馆的隐性知识。同时,本馆也可以把能够显性化的隐性知识通过挖掘、整理和概括总结,形成业务规范、工作规则和管理制度,在各馆之间进行交流,转化为其他馆的显性知识。

经过上述流动与转化,隐性知识不断地转化为隐性知识或显性知识,个体知识不断地转化为组织知识,零散的知识不断地转化为系统知识,知识不断地实现创新,知识不断地螺旋式上升和放大。

四、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策略

隐性知识管理的主要作用是为隐性知识的流动、转化、创新和应用提供和创造良好的机制、体制、文化氛围、各种有利条件和技术条件等,使存在于图书馆员头脑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提高隐性知识的可见度,达到知识共享和创新的目的。当前尤其要加强以下几个问题的思考。

4.1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管理理念上,必须从传统的“以书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隐性知识的载体是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的要素,计划要人去制订实施,技术要靠人去开发,知识要靠人去传授,所以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在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指导下、以严密的组织制度,宽松的学习环境,公开透明的管理公平正确的评价为基础,在全馆员工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平等、信任、尊重、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一个以人为本,鼓励知识交流、共享和创新的主导型图书馆精神和图书馆文化。通过对馆员的关心关怀影响馆员的心理活动,从内心深处来激发馆员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馆员自觉自愿地不断进行知识创新,井将自己的知识、思想、智慧等奉献给图书馆事业,为图书馆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提供平台,真正实现隐性知识管理的预期目标。

4.2创建学习型图书馆

隐性知识作为一项创造性知识活动,它的产生以及传播依赖于良好的沟通和组织结构。学习型组织是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为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弹性的、扁平化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它是适应图书馆知识管理需要的柔性的、扁平化的、网络化的组织形式,是未来图书馆组织管理的理想模式。具体讲,学习型图书馆是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增强图书馆学习为核心,以“学习+激励”为动力和以团队学习为特征的对用户负责的扁平化组织系统,核心在于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升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不但使人勤奋工作与学习,而且更注意使人更聪明地工作与学习,努力实现自我超越和不断创新,从而求得图书馆整体的长远发展在学习型图书馆中,员工参与问题的识别,并且有权力、有能力对识别到的问题自主地提出并采取解决措施,图书馆通过培养和提升员工的学习能力来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

4.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图书馆知识库

建立图书馆知识库的目的是将图书馆的知识集中起来,使图书馆每个人、每个部门创造的知识都存储到图书馆的知识库中,同时使需要知识的人能从知识库中找到所需要的知识。因此图书馆知识库起到了“纽带”与“蓄水池”的作用。图书馆知识库建立最重要的是如何使知识库有效地运转起来。为此,图书馆必须提供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技术基础,二是物质基础。技术基础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而建立的知识存储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是图书馆内部局域网、专业数据库及因特网,图书馆员工可以在此进行知识的自由存取与交流;物质条件是指具体的隐性知识内容,包括图书馆领导和员工各种经验、诀窍、模式、备选的技术方案以及各种用于支持决策的知识。一般来说,信息库包括3个主要内容:问题的特征、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决策的结果。其作用有,第一,信息库是储存隐性知识的系统化机制,以便使图书馆员工根据问题的具体特征再使用隐性知识;第二,信息库中包括了过去决策成功与失败的内容,因此能对决策者起预警作用,有助于决策者找到哪些特征是在解决问题时应特别关注的重要信息。这种通过隐性知识的流动和转化,不断积累和共享的知识库,可以使图书馆内的每个成员通过共享这个知识库来不断学习和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隐性知识交流、共享与创新的进程。公务员之家:

显性化范文篇10

论文关键词:高校隐性知识管理策略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管理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知识密集型的专业服务组织—高校实施知识管理在现时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蕴藏着丰富的知识资源,而隐性知识又是知识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师生员工会产生大量隐性知识,包括经验和经验化形态的技术,以及隐含于教师所认同的理念中的知识,这些知识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支柱,对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强隐性知识管理,转化高校的隐性知识,使知识势能低的主体共享其知识,将有利于高校自身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组织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更重要是有利于知识的增值、裂变、聚合,从而使高校真正完成其传播知识、创新知识,将知识服务于生产,推动我国知识经济发展的使命。

一、高校隐性知识管理的内涵

1958年,波兰尼在其代表作《个体知识》中认为知识分为两类:explicitknowledge和tacitknowledge即今天所言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严格的数据、科学公式、公理、文字等符号表达出来,可以编码化的,易于存储、交流和共享的知识。隐性知识是高度个性化的和难以格式化的知识。显性知识容易学习传递沟通,也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隐性知识是难以模仿的,不易被窃取或复制,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全面、更能创造价值,是组织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高校隐性知识则是指存在于高校的知识势能极高的教师员工的头脑或组织结构和文化之中的,很难用数字、公式和科学法则以及文字、语言来精确表达的,难以明确的被他人观察、了解、让他人获知的知识。诸如教学、科研、管理专长、学术研究经验、创作灵感以及对行业的洞察力、判断力等等。这种知识是通过个人经历来获取的,它深藏于个人的头脑之中,没有与知识的所有者分离开来。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难于编码,是尚未文献化的零散的非结构化的不系统的知识,高度的个人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隐性知识都是隐含而难于获得的,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加深,一部分隐性知识将不断实现转化,而新的隐性知识也会不断产生。因此,如何使隐性知识显性化并促使其在高校内部流传与共享,从而创新高校知识,增加高校知识存量,则是高校知识管理的重点,也是生存发展的关键。

所谓隐性知识显性化是指将隐性知识编码化,使其转化为显性知识,易于人类的学习和借鉴。隐性知识管理就是对这个过程以及这个过程涉及的诸多问题的管理。由此高校隐性知识管理的内涵可以表述为:高校隐性知识管理是高校设计优质良好的知识转化环境,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进行管理,使隐性知识顺利实现显性化,以达到高校的目标和功能的过程。

二、高校隐性知识管理过程中的障碍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高校知识管理的重点在于隐性知识的共享与转化,以实现个人和高校知识价值最大化,培育高校核心竞争力。然而知识管理是一项巨型的复杂系统工程,目前在知识储备、知识传递、知识创新的高校实施知识管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管理步伐缓慢,笔者认为,其中主要的障碍有:

1缺乏先进的技术手段

我国高校知识管理刚刚起步,大多数尚未建立以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基础的知识管理系统,缺少知识交流与共享的开放交互式技术平台。“知识地图”、“电子讨论系统”、“最佳实践”数据库、视频工具等先进技术手段很少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的范围和效率。

2.高校传统组织体制的制约

我国高校目前实施的是科层制的管理体制。一方面科层制的管理体制组织结构僵化,等级森严,缺乏活力和创新精神。这种组织体制的弊端是中间层次过多,缺乏适应性和灵活性,组织内部的沟通有着难跨越的层级鸿沟,阻断了教职员工面对面的互动式交流,科层制的管理体制的价值追求是成员遵循原则处理、解决问题,它压抑了组织和成员的活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科层制的管理体制会导致不良的组织文化。科层制是以行政权力为核心的管理体制。行政权力是它的中心,这样一种管理体制会形成一种围绕行政权力展开的组织文化。“教而优则仕”正是这样一种文化的写照。由此造成的必然是对组织的行政权力的关注和追逐,以及对组织内的知识或者说学术权力的忽视和淡漠,严重制约了组织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

3.缺乏合理的激励制度

合理的激励措施是知识转化的动力,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在知识转化领域普遍存在着激励措施不当、不合理甚至缺乏的情况。一方面,由于以“性善论”为前提,再加上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书育人,使社会对教师拥有过高的期望,一般对知识的转化不实施激励。另一方面,高校的知识主体并不是单纯的“经济人”,高校的知识转化往往是难以量化的,因此按照“经济人”假设为前提对知识转化主体进行激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4.对隐性知识显性化重视的程度不够

隐性知识转化问题是知识管理的核心问题,不论是在高校还是在社会其它领域。人类实践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显性知识的获取、传播、应用,而忽略了隐性知识的存在及作用。我国高校的知识管理尚处在诞生阶段,对隐性知识显性化重视的程度不够。我国高校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关注比较少而且大多处在自发阶段。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书本显性知识的转化;科研过程虽然由于频繁的师生接触可以传递大量的隐性知识,但是由于我国高校的师生比例失调,科研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是可望不可及的;而师生直接服务社会的活动也处在自发阶段,没有形成一定的格局。因而对大量高校的学生而言,他们更多的接受的是显性知识而不是隐性知识。

三、高校隐性知识管理策略

针对高校隐性知识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的障碍,现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1.建立合理而有效的激励机制,保证知识流动、转化知识势能高的个体在创新知识、开发知识时需要在智力、体力、财力等面给予大量的投人,如果在转化、共享其成果时不能有所收益,甚至连回收其成本都困难时,势必影响知识生产者的积极性,限制知识的转移,也将造成知识的浪费;同时,知识接受者接受知识的积极性越高、知识存量越大,则知识转移率越高,知识转化也越充分。二者都需要激励,只有激励两者才会积极参与其知识的转移,隐性知识才可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转化。激励机制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机制,两者都是高校组织为促进隐性知识转化而必备的制度。物质激励主要是以薪酬激励作为重要手段,组织要建立“学历提升奖励”、“知识开发补偿”、“按知识贡献分配”等制度,从物质上激发教师员工提高自身的知识存量,积极开发知识,转化个人隐性知识。精神激励则包括环境激励、目标激励和情感激励等。

环境激励主要是创造优良的环境,激发教师员工的热情,为其提供知识共享、知识创新所需的资源;情感激励和目标激励则通过建立平等互敬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制定与高校发展目标一致且与教师员工实际需要相符合的奋斗目标,激发其使命感,进而形成其内在的动力。这样,从物质和精神等方面激励高校教师员工隐性知识转移的积极性,使隐性知识最大程度地实现转化。

2.重视学校组织的文化建设

与传统管理一般只重视规章制度建设不同,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校知识管理强调组织文化建设,每一个成功的学校必须有自己的学校精神,用一种共同的价值观来熏陶全体教职员工,独特的组织文化全面地影响着各项管理职能的实现以及集体效力的发挥。所以在高校要尽快营造一个以人为本的知识主导型组织文化,建立学习型学校,形成一种能促进学习知识、交流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知识的良好氛围,建立自觉合作、自觉交流、自觉共享的价值观体系,在学校内创造一种信任、合作和深度会谈的精神,鼓励教职员工积极贡献出自己的隐性知识和丰富经验,加快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3.重构高校管理机构和体制

传统的学校内部组织结构,是按照刚性管理的要求设计的,教职工与领导之间、教职员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等级差别,教职员工的信息、意见和建议要通过这一组织结构逐渐汇报,不能超越,从而给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设了障碍,严重制约了组织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知识管理要求打破这种设计,建立能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知识型学校组织结构,撤销一切形式化的组织和冗员,实现管理层的纵向缩减和管理人员的全面精简,从而实现组织结构扁平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上下级沟通顺畅,信息充分流动,教师们有较大的自由度和自主的权力,易于把个人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连接起来,具有较强的积极性和较高的创造激情,因而有利于知识交流、转化、共享与创新,从而实现知识价值的最大化。

4.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在进行隐性知识管理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利用互联网、内部网、群件技术、知识库、数据挖掘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在互联网上应用专家系统加快专家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速度;借助软件等开发工具,总结教职员工技术、经验和诀窍等,在一定程度上加快隐性知识交流,共享与创新的进程,对大多数难以编码的隐性知识,有效办法是建立“寻人数据库”、“知识地图”、专家网络系统等,让教职员工迅速找到拥有某种隐性知识的人员,还可通过视频工具使分处两地的人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消除距离所造成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