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储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00:32:07

物资储备

物资储备范文篇1

1.目的

为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及时有效供应物资,维护正常的社会生产秩序和社会安定,将突发公共事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降至最小程度,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省国民经济动员办法》、《市国民经济动员办法》、《国家物资储备应急预案》、《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初级产品、成品油料等物资严重短缺时的物资储备应急处理工作,以及应对区物资储备危险品仓库发生的突发事件。

适用范围将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

4.工作原则

(1)健全制度,科学预警。完善区级物资储备应急预案体系,为突发公共事件物资储备应急处理工作提供系统科学的制度保障。提高防范突发公共事件的意识,对突发公共事件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切实做好我区物资储备应急响应工作。

(2)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区发改委根据区政府授权对储备物资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落实各级应急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及指挥权限。

(3)常备不懈,确保供给。区级物资储备系统要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做到品种适宜、质量可靠、数量充足、常备不懈,确保储备物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之需。

(4)协调配合,快速反应,区级物资储备系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要与相关部门密切协调配合,做到信息及时准确传递,应急处置工作反映灵敏、快速有效,保证储备物资调得出、用得上。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1.储备物资专项应急协调指挥部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由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根据应急处理需要,成立区储备物资专项应急协调指挥部(简称专项协调指挥部)并启动《物资储备应急预案》。

专项协调指挥部总指挥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区发改委主任担任,成员单位包括区财政局、区农办、区卫生局、区城建局、公安分局、区药监局等有关单位。

专项协调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发改委,办公室主任由区发改委主任兼任。

(1)专项协调指挥部职责

①决定启动和终止本预案;

②决策储备物资调动、投放等重大处置措施;

③协调相关部门工作;

④提出对外新闻方案;

⑤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2)成员单位职责

成员单位要依据各自职责,在储备物资投放过程中给予物资、财力、治安、运输等方面的保障。

(3)办公室职责

①执行专项协调指挥部的决定;

②组织信息收集、传达、通报、工作;

③检查、督导专项协调指挥部决定的执行情况;

④对应急储备物资的投放、使用、效果进行总结、评估,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⑤完成专项协调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2.二级管理机构体系

区级物资储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依托各成员单位及其所属物资储备仓库二级管理机构体系,对应急储备物资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动。

(1)区发改委生产计划科履行指挥部办公室物资储备管理职责。

(2)各成员单位负责应急储备物资的日常管理,执行区专项协调指挥部的物资调动指令。依据本预案,比照区专项协调指挥部的组成和职责设立本级指挥机构,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三、物资储备和应急响应

1.物资储备

(1)充分利用大型企业集团正常的生产经营库存,将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区级物资储备系统的基础,进一步整合已有的粮食和医药等专项区级物资储备,同时建设必要的应急物资综合仓库,建立和健全区

级物资储备系统。

区发改委协调应急煤炭储备。

区农办负责应急粮食和食用油储备。

区卫生局、区药监局负责提出应急药品和医疗器械储备计划和应急药品及医疗器械储备,并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

区城建局负责应急水泥和部分建筑预制件储备。

充分利用现有仓库作为区政府应急物资储备库。从本区商业部门现有空余库容中选择确定必要的仓库作为区政府应急物资仓库,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同时,选择合适的工厂车间改造为区政府应急物资储备仓库。选定交通便利现已停产的工厂或车间,由区财政拨付必要的经费,由相关单位承担改建任务,并负责日常性管理工作。

(2)区发改委负责区级储备物资的统一管理,根据应急需要制定区级物资储备计划,建设和租用区级物资储备所需仓库,负责应急储备物资的存储、调动和更新等工作。

(3)区财政应给予必要的专项经费,保障区物资储备仓库的建设和租用,应急物资的购进、储存和更新。

各有关部门、公司应按照下达的区级储备物资计划,具体落实各自的物资储备任务,并负责日常的物资保管。

(4)区级储备物资主要用于区政府对重大及较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需要,经区政府批准也可用于街道(镇)或局部较大和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需要。区级物资储备仓库在完成区级物资储备任务的同时,也可为街道(镇)提供储备服务,支持街道(镇)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2.分级响应标准

(1)根据国家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级别划分(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级>、一般<IV级>),结合区级物资储备应急职能的特点,按照市、区两级政府分工,区级主要应对较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储备物资的应急响应,并就需要做好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前期处置工作。各街道(镇)和相关部门主要应对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的储备物资的应急响应。

(2)区级物资储备系统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盗窃等重大事故,视危害程序按国家、省、市、区有关规定,确定级别,进行应急处置。

3.分级响应程序

(1)当发生重大或较大突发公共事件后,由区专项协调指挥部下达处置指令,各成员单位根据指令,调动储备物资,保证调动的储备物资品种、数量、时限、地点符合专项协调指挥部的要求。专项协调指挥部应及时将处置信息上报区应急委员会。

(2)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当我区储备物资不能满足需要时,区专项协调指挥部应及时向区应急委员会汇报,由区应急委员会向市里提出物资支援的申请,争取市里支持。突发事件发生地储备物资不能满足需要时,相关街道(镇)可向区政府提出物资支援的申请,经区政府批准后,专项协调指挥部向各成员单位下达任务,由各成员单位具体组织实施物资支援,并及时将处置信息上报区专项协调指挥部。

4.响应措施和应急保障

(1)区发改委根据区政府指示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工作,保障应急救援物资及时到位,并将落实情况向区政府报告。

(2)区财政局按区政府或专项协调指挥部的要求办理有关事项,对调动区级储备物资所需资金予以保障。

(3)公安分局应当指导、监督区级物资储备系统做好应急物资调出、运输、在目的地的储存和保管、投入等实施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

(4)区级物资储备系统各级机构接到紧急动用命令,要按照本单位的具体预案做好应急物资调动准备以及储备品种与数量调整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执行命令,并加强与公安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共同做好应急工作。

(5)区级物资储备系统各级机构要针对区级物资储备危险品仓库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突发事件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对发生的灾害事故、突发事件,应当按照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救援、控制和处置措施,有关单位或部门应当全力予以协助配合。

(6)本预案启动后,区级物资储备系统各级物资储备机构应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及时收集信息,在第一时间内报送,保持区级物资储备信息网通畅。信息报送内容应准确、完整、及时,不得瞒报、谎报、报、迟报。加强与相关单位、部门的联系,掌握物资流动状况,做好记录并及时上报情况,确保应急物资按要求安全送达。储备物资应急调动一般不对外新闻,确需新闻的由专项协调指挥部按《物资储备应急预案》有关要求处理。

(7)承担区级物资储备任务的各成员单位需将物资储备应急预案,报区发改委备案。

(8)区级物资储备系统依托信息中心建设物资储备信息网,及时了解和掌握本级机构储备物资库存品种、数量和储备地点,随时做好储备物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9)各成员单位物资储备机构应加强人员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建立一支能够符合储备物资紧急调动要求,训练有素的应急队伍。

四、评估与恢复

1.突发公共事件结束或暂时告一段落后,专项协调办公室应及时组织由相关部门专家组成的评估委员会,对区级物资储备应对事件处置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究提出改进措施,完善预案。

2.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结束后,由专项协调办公室会同有关单位及时补办动用或收储物资手续,及时结算物资资金及费用开支,并报区财政局审批。

物资储备范文篇2

关键词:物资储备;储备资金;代储代销

物资储备是指物资在脱离生产但又未进入再生产过程,以各种形态停留在流通领域或生产领域之中的物资。物资储备是制定储备资金定额的依据,储备资金是物资储备的货币表现形式。它具有两重性:积极的一面是保证企业生产不间断进行;消极的一面是储备起来的物资暂时脱离生产,不能及时加工升值。同时,为保存它的使用价值,还要付出一定的人力、财力,增加了保管费用。在煤矿企业,储备资金一般占流动资金的80%左右。因此,加强物资储备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一、煤矿企业物资储备现状

近年来,煤矿企业物资储备有上升趋势,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材料计划准确率低,管理制度不完善,多头采购。从主观上看,对储备工作缺少一套严格有效的管理方法,特别是制约产生超储积压的有效办法。煤矿需用的物资品种多,批量大,计划多变,计划准确率低。不少品种不储不行,储少了也不行,储了可能不用,机动性很大,在管理上造成一定困难。目前,供应处内部规章制度不完善,不能严格执行,制度流于形式,对储备工作管理不认真、不严格是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决策和处理问题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就难免发生失误;另一个原因就是多头采购。供应处是物资采购的专职部门,而其他各二级生产单位也可对外自行订货采购,这些物资入库验收、保管、保养、发放仍由供应处所属仓库办理,出现了多次采购、重复进货、盲目进货、分散管理的现象,这也是造成储备资金失控超储严重的原因。

(二)观念老化造成个别物资积压。这本来是流通领域中的老问题,却有愈演愈烈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客观原因是过去几年生产资料供不应求,原材料是卖方市场,企业对通过其他渠道或市场上采购的生产所需物资,不论价格高低和数量多少,能买到的尽量多买多存。“手中有料心中不慌”,“不怕十年积压,就怕一时着急”,抓材料成了物资部门的首要任务。

(三)煤矿物资设备更新换代快造成积压。煤矿物资设备配套性强,新设备更新换代快,配套的材料、配件储备过多,等设备淘汰时造成这些储备物资的积压。

二、煤矿企业物资储备管理对策

针对当前煤矿企业物资储备上升的情况,应做好以下工作:

(—)加强计划管理。加强计划管理,是降低物资储备占用的前提。物资供应计划是以实物为计量单位的物资需用量预算,是计划期物资供应活动的科学预见和反映。其特点是以最少的物资消耗和合理的物资储备来保证生产建设的需要。由于计划要求不够,许多物资需用计划没有预见性,计划编制也不规范,有的盲目采购,买而不用,造成库存积压,储备资金上升。

针对这种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计划审批程序。凡是生产用计划,都必须经过分管领导审批,不经审批的,一律不予采购;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编制计划从实际出发,从生产需要出发,及时掌握生产一线物资消耗规律;三是坚持定额、定量和限额相结合的办法供应。供应处与有关生产单位相结合,根据上级下达的物资指标结合本单位原煤成本费用落实到基层、车间、班组及单台设备上去。做到物资数量上按核定指标供应,如对炸药、电缆、钻杆、矿灯等按核定定额供应;四是坚持对生产单位物资计划的考核管理。提高基层单位生产队(部)材料员的业务水平,提高编制计划的准确性。

(二)实行代储代销。实行代储代销,是降低物资储备占用的保证。代储代销是指在经济领域里供需双方签订经济协议或合同,供应厂商为需方储存物资或将物资送达需方指定的存储地点,需方将这些物资代为储存并在一定周期内对消耗完的物资向供应厂商支付货款的物资采购方式。企业根据消耗规律和生产建设进度制定较为准确的需求和采购计划,适时适量进货。凡实行代储代销的物资,供需双方必须签订代储代销协议或合同,企业只有在需要时才去提货或让供应厂商送货,如此可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

物资储备范文篇3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救灾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切实增强灾害救助快速反应能力,有效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应急物资储备工作事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是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级民政部门依法行政,履行救灾职责的重要任务。2008年初南方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救灾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不断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大力加强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工作,才能有效应对各种突发灾害,及时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各级民政部门要从提高减灾救灾能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抓紧抓好。

二、建立健全救灾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各地要按照救灾工作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在各级救灾预案中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内容,统筹做好各项工作。在救灾应急储备物资采购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公开招标采购;要制定并严格执行救灾应急物资的入库验收制度,严把质量关,杜绝假冒伪劣物资流入储备环节;要进一步加强中央和地方救灾应急储备物资管理,明确各级救灾应急储备物资采购、管理、调拨和使用的权限与程序;要建立健全救灾应急储备物资日常管理的规章制度,制定救灾储备物资采购、储备、调拨和回收等各个工作环节的程序和规范,特别要严格防止仓储过程中的物资流失、变质和不当损耗;要建立和完善救灾储备物资统计报告制度,完整、准确记录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和使用情况并定期逐级上报,确保账物相符;要加大救灾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力度,实现各级救灾应急物资储备信息共享,充分发挥救灾应急物资储备网络的整体效能。

三、进一步增加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品种和数量。各地要按照24小时救灾物资到位的目标,特别要充分考虑应对大灾的需要,在现有储备的基础上,增加救灾物资储备品种和数量。多灾易灾地区每年都应储备一定数量的帐篷、棉衣、棉被、食品、饮水、照明和取暖设备等救灾应急物资,并建立物资储备更新、轮换的财政补偿和核销制度;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救灾应急物资生产厂商信息,对食品、饮用水等不宜长期保存的物资,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严禁将过期食品用于救助,在适量存储的基础上,可与有关企业签订应急供货协议,应急期间实行先征用后结算的办法,保障救灾应急物资供应渠道畅通,确保灾害应急期间,受灾群众能够得到及时、全面救助。

四、积极推进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是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各地要按照《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和地方减灾规划要求,遵循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反应迅速、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原则,科学编制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规划;要根据灾害特点和救灾工作需要,合理确定各级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库规模,因地制宜,可以采取新建、共用或租借等方式解决存储场所,充分利用已有库房和设备,避免重复建设;县级以上区域一般应设立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场所,乡镇和村可结合避灾场所建设,积极开展救灾物资储备,逐步形成中央和地方救灾应急物资储备网络体系,扩大救灾应急储备物资的有效服务辐射范围。

物资储备范文篇4

一、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现状

年以来,我镇在对各类应急资源进行普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镇级应急资源数据库,基本实现了对应急物资的动态管理,较好地保障了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的需要。同时,结合可能发生的灾害和事件特点,重点加强了交通工具、救援设备、专用物资、生产和生活必需品等物资的储备。我镇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和应急需要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应急物资综合调度平台尚未完全建成,社会动员和普查机制还不健全,专用物资储备库不够多,不能很好地对储备物资进行有效调控;二是物资储备种类不全、数量不足,特别是非地产物资存储亟需加强;三是部分地区和单位对储备应急物资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到位,思想不够重视,这是影响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进度和效果的根本原因。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的战略防范意识,加强政府引导,扩大社会参与,完善体制机制,储足储好各类应急物资,不断提高设施装备水平,全面增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建设原则

(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政府要发挥好主导作用,社会各方面要共同参与;要采取政府直接储备、民间储备、商业网点储备和企业储备等多种方式,有效降低储备成本,提高储备效能。

(二)集中管理,分级负责。属国家统一管理的资源性应急物资储备,如电力、成品油等,由镇各有关主管部门集中管理。其它应急物资储备实行分级负责,镇级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本系统的应急物资储备;各村按照属地原则,负责组织好本辖区的应急物资储备。

(三)整体推进,重点突出。坚持通用物资与特殊物资储备并重,区分轻重缓急,有序推进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其中,政府有关部门、单位重点储备防化、防暴器材及防震、防火、防汛、防疫、防污染等重大抢险救援所需的物资和设备。

(四)储备适量,分步实施。应急物资储备要立足现有财力,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增长幅度,分阶段、分步骤调整和充实。

(五)资源共享,保障有力。坚持军地结合、专群结合、海陆结合、上下结合,加快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统筹调度和多向联动机制,尽快实现资源共享;运用法律、行政和市场等多种手段,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管理、调拨和征用,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调得足、用得上、用得好。

四、建设目标

到年,争取建成比较完善的重点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基本满足各类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工作需要。到年,建成配备合理、储备适量、管理有序、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为防范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打下坚实基础。具体目标:

一是坚持实物储备和生产储备相结合、专业储备与社会储备相结合,加强对应急物资的动态管理,依托现有专业物资储备体系和网络资源,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统计、监测网络和生产、采购、储备、调拨、征用、紧急配送体系;

二是依托市综合应急平台,建立应急物资保障指挥调度网络平台,实现与市应急物资保障网络的连接,形成区域之间、部门之间、上下之间应急物资余缺调剂和保障机制,增强应急物资综合保障能力;

三是加强特种装备体系建设,购置大装备、好装备、新装备,为应对重特大突发事件做好充分准备。

五、应急物资分类及储备要求

根据《国家应急平台体系信息资源分类与编码规范》、《省省级应急平台数据填报说明》及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的紧急程度,将应急储备物资分为以下七类:

Ⅰ类(生存必需品类):即突发事件发生后,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病能够得到及时医治等生存必需品类物资。主要包括:粮食、饮用水(矿泉水)、帐篷、衣被、药品、医疗器材等。其中,粮食储备可供10天;饮用水(矿泉水)储备量可供3天;药品及医疗器材储备量可供10天;帐篷、衣被等物资的储备量要满足应急需要,储备期限为长期。

Ⅱ类(生产必需品类):即保障生产正常运行的必需品类物资。主要包括:电力(发电机)、通信、煤炭、成品油、燃气等。其中,电力、通信储备以有关企业储备为主,以能应对较大级别突发事件所需储备量为限;煤炭、成品油、燃气储备量可供10—20天。

Ⅲ类(抢险救援类):主要包括吊车、自卸车、装载车、挖掘机等。此类物资主要以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和相关企业储备为主,储备期限为长期。

Ⅳ类(专业物资类):即防化、防暴等应急处置所需物资。主要包括:灭火装备、防护装备、侦检器材、堵漏器材、交通器材、杀伤性武器、排爆类装备等。此类物资主要以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储备为主,储备期限为长期。

Ⅴ类(生活必需品类):即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必需品类物资。主要包括:猪肉、蔬菜、食用油等。此类物资主要以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及企业生产、镇场流通储备为主,储备量可供7—10天。

Ⅵ类(军用品类):主要包括军用品、作战分配物资。由驻地部队和镇武装部统一储备管理,储备期限为长期。

Ⅶ(其他应急物资):指除上述六类应急储备物资以外,需储备的物资。主要镇政府(管委)、村(居)委会及各类企事业单位,根据应急处置工作需要进行储备。

六、储备任务及工作分工

应急物资储备主要以居民生存、生活及抢险救援需要为重点,储备量以全镇5万常住人口为基数计算。

镇有关部门、单位及镇武装部等,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快完成下列应急物资储备任务。各村要参照镇里的应急物资储备计划,落实好本辖区应急物资储备任务及工作分工。所有应急储备物资要争取2011年到位,以后每年可根据人口增长情况及实际需要,实行轮换、更新和充实。

(一)粮食

责任单位:镇粮所

储备任务:按照国务院“保持6个月销量”地方储备的要求,全市城镇非农业人口、缺粮农民、城市流动人口等需吃商品粮人口共计0.2万人,每人每天按0.5公斤原粮计算,需建立地方粮食储备0.2万吨。鉴于成品粮不宜储存且轮换成本较高,可建立50吨成品粮应急储备,其余部分以原粮方式储存,并同有关生产厂家签订委托加工供货协议。

(二)帐篷、衣被、矿泉水

责任单位:财税局、民政办

储备任务:我镇现已储备帐篷900顶、棉被600床、衣物2000件,其余所需棉被、衣物和矿泉水,可以生产储备方式,同有关生产厂家签订供货协议。

(三)药品、医疗器械

责任单位:医院

储备任务:药品应急储备量至少保证日常10天用量。目前,

全镇年人均消耗药品约为100元,即每人日均消耗0.35元。我镇储备的药品大部分为常用药品,基本能维持10天的日常用量,但急救药械、消杀器材和血浆等应急药品和医疗器械较为短缺,应加强储备。按照职责分工,三院、龙须卫生院、西霞口医院负责医疗卫生机构的急救药械储备,以及有关制药厂、零售药店的急救药械储备。

(四)电力

责任单位:供电所及电力用户

储备任务:建立和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库和调用制度,加强对发电、供电设施的维护保养,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备应急状态下保障全镇重要生产、生活10天用电量的能力。供电所应储备能作为启动电源的应急电源车1台以上,确保在电网大面积停电时及时启动电源、恢复供电;党政机关、医院、金融、通信、矿山、等重点电力用户应储备发电机,保证在无电力供应的情况下,可正常开展工作;组织镇、村储备防汛抗旱等应急需要的小型发电机约40台。

(五)煤炭

责任单位:经发局

储备任务:我镇生活用煤数量较少,重点以企业生产用煤为主。全镇煤炭年消耗量约为60万吨左右,按煤炭储备量不小于15天消耗计算,共需储备煤炭约1.6万吨。

(六)成品油

责任单位:经发局

储备任务:全镇成品油年销售量约为2.4万吨,按成品油储备量不小于15天销售量计算,共需储备成品油约0.45万吨。

(七)通信

责任单位:经发局和网通公司、移动公司

储备任务:按照在网设备0.5%的储备标准进行物资储备。各通信公司除同设备厂家签订生产储备协议外,还需储备以下应急设备:各类光缆6公里、接头盒20只、尾纤100根、套管50只、备件50块、子管50只以及移动小型油机1台和各类专业通信设备若干。

(八)抢险救援物资

责任单位:水利站、医院院、公路站、林业站等所有承担抢险救援任务的部门、单位,以及武装部。

储备任务:按照社会储备与专业储备相结合的原则,对各类抢险救援设备进行储备。在社会储备方面,要与相关企业签订征用协议,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征用到位。

(九)防化类物资

责任单位:消防队

储备任务:根据我镇生产、储备、经营化学物品单位和场所的实际情况,市消防支队要储备灭火类物资(包括干粉0.05吨、氟蛋白泡沫0.1吨、多功能泡沫0.1吨、抗溶性泡沫0.1吨、高倍数泡沫0.3吨、高倍数泡沫发生器3套)、个人防护类物资(包括重型防化服1套、轻型防化服3套)。各有关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储备必需的防化类物资。

(十)防暴类物资

责任单位:派出所和消防队

储备任务:目前,已配备了必要的武器及防护类、排爆类等

防暴物资,基本可以满足应急处置工作需要。具体物资主要包括:防暴枪、长条警棍、盾牌、防毒面罩、手持金属探测器、安检门、开门器、单兵攀登包、水罐车、干粉泡沫联用车、防爆车等。今后,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不断增加有关物资储备,并及时完善和更新。

(十一)防污染事故类物资

责任单位:环保所

储备任务:根据污染事故特点和防控处置需要,加强有关物资储备。具体包括:应急指挥装备、监测装备、防护器材、处置器材、处置物资和辐射监测器材等。

(十二)猪肉

责任单位:经发局

储备任务:按照活体储备原则进行猪肉储备。按每人每天100克、储备量可供7天的标准计算,共需储备7吨猪肉。目前,我镇已活体储备生猪1000头,按每20头猪出肉1吨计算,共储备猪肉100吨。

(十三)蔬菜

责任单位:农业办

储备任务:因蔬菜不便长期保存,且占地面积较大,因此仍以基地储备为主。目前,我镇各类蔬菜基地可以全年供应蔬菜0.5

万吨,基本可以满足应急储备需求。

(十四)食用油

责任单位:镇粮所

储备任务:按照城区需建立确保可供市场10天以上的成品油应急储备要求以及市下达的食用油储备计划,确定建立10吨食用植物油地方储备。

(十六)军用品类物资

责任单位:武装部

储备任务:武装部分别负责本单位的军用品物资储备和管理。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快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是提高应急保障能力的重要前提之一。各有关部门、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务求抓出成效。镇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对全镇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实施统一领导;各有关部门、单位也要明确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组织实施好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的物资储备工作。

物资储备范文篇5

关键词:应急物流;大数据;库存控制;采购管理

我国应急管理经过机构改革后,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但是从突发需求和应急物资的供应效果来看,应急物流在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反应、信息沟通、合理库存、社会参与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用,大数据在应急管理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构建大数据环境下应急物资储备供应模式,建设应急物流信息管理平台,合理布局物流网络,科学控制库存,鼓励社会参与,是应急物流发展的必由路径。

1应急物资储备概述

应急物资是指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公共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所必需的保障物质。应急物资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三类:一是生活物资,主要指粮油食品、食宿照明用具等;二是工作物资,主要指突发事件中使用的专业性物资,包括防护用品、救援运载、动力燃料、工程设备、器材工具、通讯广播、工程材料等;三是特殊物资,主要指针对少数特殊事故处置所需的物资,如爆破装置、一些特殊药品等。应急物资采购、储备、运送过程形成应急物流,应急物流不同于一般物流的活动,它具有突发性、需求的随机性、时间的紧迫性、峰值性、弱经济性等特点。应急事件的突发是随机性的,无论是应急物资的品种规格、数量、时间要求,还是供需地都有着很大的随机性。紧迫性是为了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流量的不均衡性决定了应急物流必须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运送大量物资。相比普通物流,应急物流更加强调在突发状况下的效率。

2我国应急物资储备的现状

目前应急物资储备大多是由政府职能部门自行组织开展,但是从灾后需求及应急物流所要达到的目标看来,应急物资储备在基础设施、快速反应、信息沟通、合理库存、社会参与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2.1应急物资储备基础设施不健全。储备点较少、设备设施不完善,网点分布不均衡,储备种类和数量不能满足应急问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设了许多生产、流通领域的物流中心来满足社会的生产、生活的需求,但是针对应急物流方面的投入不多。2.2我国应急物资库存控制薄弱。我国应急库存管理模式简单化,传统的应急中心对于应急物资的管理主要是根据物资的价值和数量的进行分类,缺少库存控制的经验和库存成本核算的意识,造成应急物资库存过多、过期失效、不足等现象。商业合作储备尽管已经进行了尝试,还是存在很大差距。2.3应急物流信息不畅通。西方发达国家在应急物流上大多已经实现了信息化的控制模式,突发事件来临时,系统就可以立即响应。我国目前应急物流信息化程度不够高,信息孤岛效应严重,当出现突发事件后,指挥部层层下达指令,再对每个物流中心进行布署,浪费掉了很多宝贵的时间。2.4社会力量企业参与应急物流的积极性不高。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应急管理模式,不利于社会力量对应急物流的积极投入,如果不能从应急物流管理项目取得回报,那么企业就没有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应急物流的实施往往需要紧急调动大量应急物资,这些资源大部分都存在于生产领域、流通市场,合理配置、利用市场资源是应急物资管理的新课题。

3大数据环境下应急物流物资储备供应模式的构建

3.1依托大数据建设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大数据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更高的信息运用能力,其核心是大数据分析,从大量、多样、繁杂、价值密度低和动态性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识别社会现象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发展大数据分析增进应急管理的适应能力,可以提升应急响应的效率。应急物资的特点要求快速传递信息、快速响应、及时准确配送物资。建立一套先进的、技术领先的应急物资信息化软件平台,将各级基层政府储备、委托管理、协议单位的物资整合建立应急物资备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做到信息共享。运用互联网、局域网、北斗卫星定位、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应急指挥部门随时与物资储备单位建立联系、即时掌握库存数据、车辆设备位置,实时、准确地监控救援物资去向,根据需要优化救援物资的运输路线。3.2合理布局储备节点,构建物流网络。快速准确的运送应急物资是应急响应的关键目标。保证应急物资充足、运力饱满、线路规划准确,才能使应急物流准确通畅。物流基础设施包含物资储备设施、通信体系、交通运输网络和物流信息网络等,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程度对保障应急物流的顺利实施起着关键的作用。合理布局储备节点,集中与相对分散相结合,保证区域全覆盖。根据道路状况、工业布局、水利设施、居民分布等情况合理规划、准确选址,优化配送线路。建设基于物联网的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做到随时调度指挥、掌握库存实时数据、物资在途情况。对所有节点、库区、货架、货位以及道路统一编制地址码,以便信息传统准确清晰,所有车辆及大型工程机械装备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托盘、周转箱统一编码,加装RFID芯片,储备节点、车辆、现场救援人员配备无线手持终端,即时采集信息,确保车、货数据的可控性。3.3科学管理物资,合理控制库存。应急物资的品种种类多、形态差异大,大量采购存储将导致占用资金巨大,因此采购方案必须进行严格计划,对常用、普通的物资和非常用、特殊的物资采用不同库存方案,在储备应急物资时先进行对应急情况和物资使用的大数据分析。收集整理既往各类突发事件救援中应急物资的需求情况,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应急物资的使用时间、数量、批次等特点,建立各种类型的突发事件中各类应急物资的需求模型,包括应急物资种类、数量、时点,突发事件初发、早期阶段的需要,后续需求,物资调集速度。结合物资的采购提前期或生产周期,设定各类物资的库存数量、存放位置、交通预案等,编制应急物资储备计划。突发事故初发、早期阶段时是应急处置的关键时刻,各个部门储备应急物资要能够满足突发事故初发、早期阶段的应急处置需要。提高应急物资的管理科学性和标准化,实现应急物资单元化和标准化的包装、标识,保持应急物资的活性系数,以便于迅速响应,符合应急物流的特点要求。3.4建立主体多元化的采购与储备的模式。我国应急物资储备往往注重应急物资的实物储备,形式简单,基本没有利用生产储备和市场的储备,建立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共同合作的应急物资储备模式,调度各种社会力量和资源,全民参与、降低储备成本、提高应急效率,是应急物资管理的发展方向。因此多元化的应急物资储备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政府与企业的相互合作,制定有效的供应方案,签订物资供应协议,能够保证在应急事件发生时的有效供应。主体多元化的采购与储备的模式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种储备方式:①专门储备。应急职能部门采购实物,储备在特定场所,由各部门自我管理。这是当前基层政府储备应急物资的主要方式,此方式主要针对少量专业物资、通讯设备,满足突发事故初发、早期阶段的物资需要和保障通讯指挥系统。②委托储备。各应急管理部门采购实物,储备在特定场所或者委托给第三方,由第三方负责应急物资的维护保养和管理,支付一定的维护保养和管理费用。此方式主要针对危险品、化学品、冷冻冷藏品等特殊储存需求的物资。③协议储备。应急职能管理部门不实质性采购实物,与生产、经营储存应急物资的单位签订协议。引入供应商管理库存(VMI,VendorManagedInventory)的理念,由应急物资供应链上的上游企业,根据应急物资需求信息、储备信息,由供应商根据和应急管理部门的协议,对所需物资进行储备、生产、管理。由协议方储备实物或生产能力,确保一定的库存应急物资可供征用,或能够应急生产、调拨。这种储备方式主要是针对应急物资中的工程机械、设备工具,大量的生活物资、建材类、燃料、运力等,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随时掌握库存实时数据,实现数据共享。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企业能够快速响应,遵从指挥,保证物资的调拨、运输。根据协议,政府每年给予合作企业一定经费,作为保管、损耗、补偿等费用。在应急救援中实际发生的物资消耗、设备租金、运费等按照协议价格事后结算。协议储备的成功实施的关键是选择合适企业,需要考察企业规模、生产能力、资信状况,还必须形成检查、监督制度。3.5建立跨行政区域的信息共享、联合调度机制。我国应急管理经过机构改革后,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但依然存在条块分割等现象,特别是行政区域之间,信息阻隔,各自为政。地理位置临近的行政区域要形成信息共享、资源共用、联合调度的机制,共同管理、利用应急物资储备,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4结语

构建大数据环境下应急物流物资储备供应模式,合理布局物流网络,科学管理物资,严格控制库存。鼓励社会参与,采用专门储备、委托储备、协议储备等多元化主体的采购与储备的模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应急响应运行便捷通畅,制定应急物资供应预案,进行事前的预防和演练,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灾害采用各异的应急预案。形成检查、监督制度,保证应急物资的顺畅供应。实施应急救援人员的技能培训,除救灾专业知识外,还要加强商品养护、物联网运用、采购管理等方面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游倩如.基于公私协同视角的应急物流系统快速响应机制研究.现代商业[J].2019(08):32-33.

[2]王永桐.浅析“互联网+”时代应急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才智,2019(08):236.

[3]罗妙巧.应急物流运输中的车辆调度策略分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07):58.

[4]凌斌涛,等.电子商务下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6(11):111-113.

物资储备范文篇6

建立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储备制度,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为全面加强我县的应急物资储备工作,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物资保障能力,建立健全我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市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意见》(株政办发〔2008〕27号)的精神和要求,现就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

从2009年开始,用3年时间,建立健全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满足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及时提供救助救援,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储备原则

(一)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应急物资储备要实行统筹规划,分级实施,统一调配,资源共享。县直各部门要加强对本系统应急物资储备的指导和统筹工作。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各乡镇、办事处要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工作。

(二)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应急物资储备要结合实际,针对常发的、影响大的灾种确定物资储备的种类,先急后缓。应急物资储备数量要与当地实际人口、经济发展规模和社会发展状况等相适应。

(三)形式多样,节约实效。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利用市场资源,开拓社会代储渠道,探索多样化应急物资储备方式。积极探索建立实物储备与商业储备相结合、生产能力储备与技术储备相结合、政府采购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方式。重要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以委托企业储备为主,有关单位实物储备及要求相关企业保持一定数量的商业储备为辅;基本生活必需品以政府补贴、委托企业储备为主,要求相关企业保持一定数量的商业储备为辅;应急处置装备以有关单位实物储备为主,委托企业储备及要求相关企业保持一定数量的商业储备为辅。充分发挥投入资金的放大效应,提高资金的使用效能。

三、储备内容

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能认真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具体分工如下:

县发改局:负责审核全县应急物资储备规划。

县粮食局:负责粮食、食用植物油等应急物资的储备。

县商务局:负责生活必需品应急物资的储备。

县公安局:负责交通事故拯救、消防救生、反恐、防爆等应急物资的储备。

县民政局:负责救灾救济等应急物资的储备。

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地质灾害等应急物资的储备。

县建设局:负责建工安全、城市公交供水等应急物资的储备。

县交通局:负责公路抢险工程机械和水上交通事故等应急物资的储备。

县水利局:负责防汛抗旱等应急物资的储备。

县农业局:负责农作物种子、农作物疫病防治等应急物资的储备。

县畜牧局:负责动物疫病防治等应急物资的储备。

县卫生局:负责医疗救援和公共卫生事件等应急物资的储备。

县环保局:负责环境污染事件等应急物资的储备。

县林业局:负责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控等应急物资的储备。

县安监局: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等应急物资的储备。

县电力局:负责电力应急抢险物资的储备。

县广电局:负责广播电视网络应急抢险物资的储备。

县盐务局:负责食用盐和工业用盐的储备。

中国电信××分公司、湖南移动××分公司、中国联通××分公司:负责通信应急抢险物资的储备。

县直其他有关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能和需要储备相关应急物资。

各乡镇、办事处应按照以上要求相应做好本地应急物资储备工作。

提倡全县各基层单位和居民家庭,根据当地实际和自身应对突发事件的需要,储备基本的应急救援物资和生活必需品。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领导。县人民政府成立××县应急物资储备工作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以上承担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职责:审核全县应急物资储备规划及县直有关单位应急物资储备方案;掌握全县各单位应急物资储备情况;统筹全县应急物资的使用调配;必要时请求市政府支援应急物资;指导各乡镇、办事处应急物资储备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县应急办负责,县应急办要建立全县应急物资储备数据库,定期对全县应急物资储备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根据需要统筹调配应急储备物资。

(二)加强资金保障。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应急物资储备的资金保障。各级财政要将应急物资储备资金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应急物资储备资金主要用于应急物资的购买、储备管理、调配补贴等。

物资储备范文篇7

1.1目的为了保证我局在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或重大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下应急物资的有效调度和供应,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本预案是根据《*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邢政[2007]4号)和《*市人民政府突发事件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的要求制定。

1.3工作原则突发事件物资储备调度应当贯彻“安全第一,及时调度、满足急需”的基本原则。

二、组织指挥体系

2.1市商务局成立应急物资储备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业务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应急物资储备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应急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我局突发事件应急物资储备的调度和供应。

2.2应急物资储备领导小组在市应急管理委员会统一指挥下负责监测市场物资调度供应情况,认真履行相应职责。

2.3市商务局应急管理办公室在接到预警后内迅速将定点储备物资集结到位,立即投入市场供应工作,确保应急储备物资到位。

三、应急储备物资调度

3.1应急储备物资调度应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护”的工作方针,坚持“定额储备,及时调度,满足急需”的原则,重点支持遭受洪涝、干旱灾害地区防汛抢险、抗旱及其它应急物资的供应需要。

3.2紧急情况下,应急物资实行“先征用、后结算”的办法。应急物资使用后,申请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落实结算资金,结算价格参照市场合理确定。

3.3应急物资储备由市商务局突发事件管理办公室负责储备、调度和管理,原则上实行有偿使用。应急物资的储备数量、品种、规格要求,由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下达,市商务局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落实。

3.4市商务局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建立应急物资供应储备信息库,确保应急物资调度及时有效。信息库的内容包括储备物资的种类、规格、数量、地点、储备单位、负责人、保管员、联系电话等。

四、储备品种、定额、地点和方式

4.1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种包括防汛物资、生活必需品等。

4.2应急物资储备定额由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下达。

4.3承担应急物资储备的定点企业按其正常周转储备数量确定。应急物资储备承担单位自行负责储备物资的轮库更新工作。

4.4申请市政府根据应急物资储备数量,安排储备贴息资金,列入市级财政预算。

4.5加强储备物资的管理与维护,防止被盗用、挪用、流散和失效,物资缺失或报废后必须及时补充和更新。

五、应急物资调度办法

5.1应急物资的调用根据“先近后远,满足急需,先主后次”的原则进行。

物资储备范文篇8

关键词:防汛物资;储备管理;对策分析;江苏省

江苏地处长江、淮河流域下游,东临黄海,10.72万km2的国土面积要承受上中游近200万km2来水,且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长江、淮河、沂沭泗、太湖洪水经江苏下泄入江入海,全省80%国土面积处于洪水的威胁之下,素有“洪水走廊”之称;加之江苏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重要城市和大部分人口都分布在沿江、沿河、沿湖、沿海地区,一旦发生汛情,容易造成重大损失。每年汛期,江苏的防汛任务都异常艰巨。多年来一直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防大汛、抗大洪、保一方平安摆在各项工作首位,立足超标准洪水防御,精心调度水利工程,前置防汛抢险力量,储运防汛抢险物资,有效防御了洪水、台风等各类水患灾害,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防汛物资是抗洪抢险、防洪保安全的物质保障,防汛物资及时有效供应,直接关系到防汛抢险的成败。本文分析了江苏省省级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进一步加强防汛抢险物资储备管理能力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1江苏省省级防汛抢险物资储备现状

1.1储备体系。江苏省现行防汛抢险物资储备实行省、市、县“分级储备、分级管理、分级使用”原则,其中省级物资由省水利厅负责购置、储备和管理,主要用于支闸泵站、水库及重灾区的防汛抢险,救助受洪水威胁群众等。遇特殊水旱灾害年份,防汛抢险物资由省防指统一调配。1.2储备物资。当前,全省共储备防汛抢险物资30余个品种,包括编织袋、复膜编织布、快速膨胀堵漏袋、橡皮舟、冲锋舟、打桩机、救生器材等。其中:省级主要有三袋770.8万条,彩条布138万m2,土工布103.3万m2,防汛块石101.2万t,移动泵车17辆(总流量5.8m3/s),水泵1257台(总流量294.4m3/s);市县主要有三袋3497万条,彩条布9万m2,土工布240.36万m2,防汛块石82.05万m3,移动泵车268辆(总流量93.3m3/s),水泵17038台(总流量2068.8m3/s)。在省级镇江仓库代储了折叠式抢险金属网箱、冲锋舟等20个大类25个品种的中央防汛抗旱物资。1.3储备管理。省级防汛抢险物资除块石就近存放在险工患段和靠近重要防御地域外,其余主要存储在江苏省水利防汛物资储备中心下属徐州分中心、苏州分中心、镇江分中心、扬州分中心、南京分中心5个分中心和省骆运水利工程管理处、省防汛防旱抢险中心、省泰州引江河管理处3个省属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主要分布在长江两岸、太湖和沂沭泗地区,仓储总面积近3.6万m2,其中除了苏州、徐州2个储备点仓库系近年修建外,其他储备库均年代久远,装卸设备老化,与现代化仓储条件相距甚远。每个设区市和县(市)均有1~2个仓库,储备相关防汛抢险物资。1.4保障情況。历年来,防汛抢险物资在我省防汛抢险、防台风袭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历次抗洪抢险、抗击强台风侵袭、应对太湖流域和沿江区域特大洪水等期间,防汛抢险物资使用量价值达数亿元,有效地保证了防洪抢险救灾的需要。以江苏省水利防汛物资储备中心为例,2003年,江苏淮河流域发生了1954年以来的最大洪水,调运防汛块石8.5万t、编织袋660万只、草包179万只、土工布50万m2、彩条布117万m2、木桩1.45万根。2020年7月,长江、太湖大洪水,调运给丹徒土工布1万m2,镇江块石2300t;淮河大水,调运编织袋10万只、杉条木80m3急送盱眙用于淮河流域抢险救灾。中心所属镇江分中心作为中央防汛物资定点储备库,充分发挥中央级防汛抢险物资库的作用,仅2020年7月,驰援安徽省防汛抢险,调用复膜编织布50万m2,玻璃钢冲锋舟14艘,配备40马力船外机14台,编织袋220万只,10万m2土工布,救生衣24000件,升降照明灯3台,移动升降灯塔4台;驰援江西南昌抗洪抢险救灾,调运复膜编织布40万m2、帐篷150顶,移动泵车15台、排水单元8台套;驰援湖南常德土工布20万m2。

2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虽然江苏省省级防汛物资储备管理工作在汛情防御上取得了突出成效,但随着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和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省级防汛物资储备无论在储备数量上、储备品种上、储备经费上,还是仓储体系和物资管理手段上,都逐渐开始难以完全满足“防大汛、抢大险”需要。2.1储备总量不多,现代化设施偏少。目前,省级储备防汛抢险物资30余个品种,价值仅2亿元,与水利部2004年出台定额(SL298—2004)《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编制规程》标准初步测算的3.8亿元还有较大差距。与兄弟省份也有明显差距,浙江省现储物资总价值量约为3.86亿元,山东省“十四五”规划拟将物资储备额设定为20亿元。目前所储防汛物资主要以传统常规品种为主,主要为三袋、块石、水泵(车)、土工布等常规物资品种,推土机、挖掘机、潜水泵、倒虹吸等抢险工具不足,科技含量高、作业范围广、能够在极端条件下快速实施抢险的设施设备更少。2.2硬件条件不够,储存条件比较差。根据水利部定额初步测算,省级仓储总面积需要约5.2万m2,我省现有省级防汛物资储备基地8个,总库房面积3.6万m2,缺口依然较大,不能满足物资储备需要,且在防汛重点地区里下河和沿海地区无储备基地,网络不健全,布局不够合理。现有基地仓库大多建设年代久远,设施老化、设备陈旧,硬件条件较差,与防汛物资储备的技术要求差距较大,难以满足现代化保管要求。2.3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化应用不足。有的仓库工作比较粗放,还处在以人工作业为主的状态,作业时大部分靠肩扛人抬,只有少量的机械设备。仓储基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智能化改造相对滞后,对储备物资的标准化管理落后,不能及时掌握库存情况,现代化仓储、信息化仓储管理手段尚未建立,存在装运人员、机械、运输车、船载数量偏少等困难,在分秒必争的抢险紧急时刻显得效率不高[1]。2.4工作经费欠缺,运行机制不完善。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省级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办法的通知》(苏财规〔2012〕18号)明确,省级物资包括物资购置经费、更新经费和储备管理费,属于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由省级财政在防汛经费中安排资金。机构改革后,防汛抢险物资储备尚无固定增加储备和正常管理的经费渠道。仓库人员配置较少,普遍年龄较大,缺乏专业的管理、物流、操作、维养人员。防汛物资管理还没有达到规范统一,管理制度办法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

3进一步加强防汛抢险物资储备管理的建议

3.1制定增储计划,丰富储备品类。为积极应对超标准洪水,本着“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的原则,加快制定增储计划,分批、有序增储防汛抢险物资。进一步丰富储备品种,制定省级防汛抗旱物资名录,增储品种可借鉴参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应急保障重点物资分类目录(2015)》,并按照“专、特、多”要求进行安排。侧重于市县级不宜储备的专用、特种应急物资和用量大、储备不足的应急物资。应急照明类,增储移动灯塔、便携式聚/泛光灯、抢险照明车、移动发电机组等;水上救援类,增储冲锋舟、救生圈、气胀式救生衣、水上救人飞翼、便携式折叠船、抛投器等;抗旱排涝类,增储移动式排水单元、拖车式排水泵站等;新型高科技类,增储定位导航设备、铝合金组合式防洪挡板、装配式箱型防洪子堤、巡堤查险无人机、水陆两栖救援车(船)等。3.2完善仓储体系,加快基地建设。按照配备合理、储备充足、管理有序、资源共享、保障有力要求,构建全省防汛物资应急物资储备仓储体系,形成点面结合、上下联动的防汛抢险物资储备网络。省级储备基地建设上,在原8个储备点基础上,增加连云港、盐城2个沿海储备点和淮安(里下河地区)储备点,实现13大市基本全覆盖,储备保障更高效有力。加快老基地更新改造力度,在完成苏州、徐州新建工作基础上,对其余6个尚未完成的基地,加快与地方政府沟通协调,尽快完成前期工作(包括土地问题),加快建设进度,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管控平台。3.3升级管理手段,提高保障效率。推进物资储备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加快补齐省级防汛物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推进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应用、功能性信息化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加快建立全省物资管理信息化资源大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精细化、动态化管理;推进智能仓储建设,建立智能感知体系,提升仓储空间利用效率、装卸作业效率。加快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建立全省防汛抢险应急物流保障指挥调度平台,实现不同区域、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之间应急物资的余缺调剂和保障机制。建立应急物流调度和运输决策支持系统,解决不确定条件下全省防汛抢险物资的资源配置、车辆调度、运输路径优化方案,实现抢运的全过程监控与管理,增强综合物流保障能力[2]。3.4落实经费渠道,加强物资管。理尽快落实防汛物资增储固定经费,提高防汛物资管理费标准比例。安排专项经费,加快推进老旧仓库改造,完善仓储设施,提高建设标准,提升库区环境。加强储备物资安全管理,组织开展对管理人员宣讲培训,提升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确保储备物资安全。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防汛抢险物资的监督、检查、指导,对物资接收检验、仓储保管、日常维护保养、出库调运、发送签收实行全过程监管,提升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水平,确保防汛抢险物资储得足、管得好、调得出、抢得上。

4结语

通过对全省防汛物资储备现状分析,指出防汛物资储备管理不足之处,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高标准编制江苏省省级防汛物资储运管理能力建设十四五规划,加大防汛物资储备数量,优化储备品种,加快储备仓库能力建设,落实防汛物资储备管理固定经费,提升管理水平,确保防汛物资在应急度汛中发挥坚实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伟.江苏省省级防汛物资储备管理标准化体系研究[J].江苏水利,2019(7):58-63.

物资储备范文篇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实力的不断提高,自2000年以来,江苏省每年都在持续加大防汛抗洪物资储备成本的投入力度,2002~2003年共投资0.4亿元防汛抗洪物资资金;2004~2006年,用于防汛抗洪物资的投资超过了0.5亿元,可见,逐年加大的物资储备力度已成为防汛抗洪抢险的强有力保障。截止到2010年,江苏省省级防汛抗洪物资储备共有块石近30万t、编织袋1000余万只、木材2500m3、彩条布256万m2、土工布110万m2、钢丝笼5万只、救生衣近5万件、冲锋舟70艘、橡皮船38艘、灯具1112只、移动灯塔10只、发电机14台套、钢管610t、装配式围井9940片、水子堤6000m、滤垫近20000块;木材1500m3、应急灯1000只。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省在汛期使用的防汛抗洪物资呈逐年递增趋势,财政几乎每年都拨出专项资金用于补贴防汛抗洪物资采购。近年来,江苏省在采购增补防汛抗洪物资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创建出新的防汛抗洪物资采购模式,从以往的单一物资合同采购到各地方自行组织招标采购,发展到现在的政府集中统一进行物资储备采购。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现行的政府集中统一物资采购模式,不仅规范了物资采购程序,并且保证了资金充分利用,有效地杜绝防汛抗洪物资采购中的不正之风[2]。为适应经济发展需求、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需要,政府对防汛抗洪、抢险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各级政府在抗洪抢险中,要快速反应、快速处理、办法得当,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险情迅速控制。长期以来,我国的防汛抗洪抢险工作主要是以人工为主,依靠当地广大群众的参与,抢险效率低下,措施单一,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更大险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随着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增长,我国的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组织群众性质的抗洪抢险队伍难度加大。所以,应尽快转变观念,从原有的以群众性抢险为主的防汛抗洪物资储备转变成为以专业防汛抗洪抢险为主的物资储备,并储备如装配式围井、挡水子堤、土工、滤垫等新型的防汛抗洪抢险物资,采用新技术的防汛物资有着操作简单、装配高效的特点,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防汛抗洪抢险的效率[3]。防汛抗洪物资储备管理需要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汛情的前提下对人力、物力和资金进行科学、合理调配。长期以来,我国的抗洪物资储备配置都是源于以往的经验管理,对物资数量批配、管理规范、科学调度、信息传达等重要因素都缺乏考虑,这为管理者在汛期时的重大决策带来了巨大困难。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计算机技术为防汛抗洪物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开发和升级防汛抗洪仓库物资管理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在内部局域网上应用具有盘点、出入库、调库、数据审核和文件审批等功能的防汛抗洪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实现了仓库物资日常管理的精确化、规范化,还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的防汛抗洪物资储备管理业务模式,使日常对防汛抗洪物资的品种、规格、数量、存期、破损、统计、分析等的管理工作变得简易可行、精确无误,既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又提高了物资储备管理工作效率。二是建成全省防汛抗洪物资管理调度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直观了解和掌握物资储备的动态情况,实现对全省防汛抗洪物资的动态查询、统计,并为汛期的物资调度提供决策依据。物资管理调度平台可以与国家相关机构的数据库对接,从而实现国家、省和基层一线的仓库数据互通,使全省防汛抗洪物资工作真正跨入信息化阶段[4]。为全省的防汛抗洪物资管理能够科学、合理、可持续地发展,江苏省针对省级防汛抗洪物资的储备、调用等管理工作出台了《江苏省省级防汛抗洪物资管理办法》,对防汛抗洪物资储备的各项工作职能、管理职能、物资调用、物资采购、成本管理等进行明确规定,同时出台《江苏省防汛抗洪物资管理细则》,详细规定防汛抗洪物资管理程序,对保管要求较高的防汛抗洪物资的包装、存放都进行了详实的规定。

在现有对防汛抗洪物资保护、人工、仓库等相关管理费用按照总成本的7%进行拨付的基础上,对防汛物资管理成本实行精确化管理,并进一步从严执行汛前检查制度、防汛物资管理岗位责任制等,为防汛物资管理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物资的保管保养是物资储备工作的核心内容,应当针对各种不同的防汛抗洪物资特点、性能,结合本地的气候特点、仓库存放条件,对物资采取科学的保管保养措施,切实做到物资存放完好无损。在日常的实际工作中,防汛物资保管应当达到“三清”、“两齐”和“三一致”,即:存放物品的数量清、质量清、规格清;仓库环境整齐,堆放整齐;物资的财账、卡、实物互相一致。防汛抗洪物资要达到合理存放,确保防汛物资不会因保管不善而出现损坏、废弃的现象。此外,应当合理确定物资的存放位置,并将防汛物资的存放地点与编号统一起来,输入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以便于管理、查找和调库。要着力健全防汛物资储备调用和管理制度,对防汛物资实行专仓储备、专人管理,建立台帐,帐物相符,并做好正常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对超期、变质、不能使用的物资和设备及时进行处理,及时进行补充更新,确保物资和设备处于良好待用状态。当前,从全省级防汛抗洪物资的储备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的物资都属于采购时间已久、老化严重不能正常使用,且实物与台帐不相符,所以,应做好防汛抗洪物资的清仓盘点工作,确保仓库内所调出的物资能切实发挥作用。防汛仓库保管员要定期对物资进行盘点,检查实存数与账面数是否相符,有无超储备年限物资,有无损坏、锈蚀、变质、鼠咬等现象,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妥善处理。足量的防汛物资是防汛抗洪的可靠保障,相关部门应当严格按定额要求足额储备防汛物资,并建档立卡,同时还应组织动员易发险情地段的群众储备相关的防汛物资,以备抢险急需。要按照“以人为本、讲求实效、保障急需”的要求,进一步储备防汛物资品种,规定防汛部门必须储备袋类、土工布、黄土、砂石料、块石、铅丝、桩木等主要防汛抢险物资,以应防汛急需。防洪工程重点必须按照国家防汛物资储备定额标准储备防汛物资,电力、交通、城建、石油、通信、供销、卫生、民政等部门要参照相关定额标准,结合行业防汛应急抢险实际需要,进一步补充防汛物资储备,尤其要将停电、停水、停信息和夜间抢险需要的物资作为必需品储备。

随着现代化防汛技术的发展,防汛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工作要实行信息化,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以便迅速、准确了解库存物资的详情,进行情况分析,满足现代化防汛的需要。同时,各水管单位要不断探索物资管理的新方式、新方法,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经济效益观念和战略观念,既要搞好管理又要搞好经营。储备的物资在确保防汛需要搞好相应管理的前提下,应结合市场情况进行吞吐更新,盘活资产存量,减少储备损失,实现保值增值。笔者认为,只有加强防汛物资储备规范管理,严格定额足额的储备防汛物资和资金,通过精细化管理来强化物资储备的存放和保管,才能够有利于保障防汛物资的供应,切实满足抗洪抢险工作的需要。

本文作者:李德俊工作单位:江苏省水利防汛物资储备中心

物资储备范文篇10

关键词:电力应急物资;储备现状;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电力需求攀升,人们越来越重视用电系统的安全和电力应急物资的储备。电力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只有保障电力供给的高效率,才能在突发状况发生时予以强有力的后援,降低经济发展受干扰程度。纵观2008年发生的两起事件,即二月发生在我国南方的特大冰雪灾害和五月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市的8.0级强震,如果没有强大的电力供给保障,或许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也将蒙受更巨大的损失。一系列的重特大灾害和突发事件对我国政府和电力行业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如何保障电力应急物资储备的充足,如何提升电力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水平,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挑战严峻,因此,保障电力供给的通畅,将突发灾害和突发事故的损失减小到最低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目前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情况

常规的电力物资管理是将企业所需的电力物资通过计算机系统按量、及时地传输给需用单位,以保证电力生产的顺利进行。电力物资管理是企业电力生产的保障,电力生产是统筹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的全过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电力物资管理的战略定位已转向以实体市场需求为主的营销新模式[1]。但覆盖面不广,供不应求暴露的缺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根据现代化的电力需求制定发展策略是可行的,但在一些传统的手工业务处理方面,计划替代管理的程度不高,新兴的管理模式未能全方位、精准地把握手工业务处理的精髓,出错率居高,资源浪费较多。在电力企业目前的物资管理中,常出现资金占用、采购实况与名义不符等现象。另外,单位内各采购流程不统一,造成库存电力物资管理缺乏规范;单位采购权限分配不合理使供给—需求单无法采用按需采购的模式,这既助长了电力物资采供的不正之风,也会使电力企业社会形象大打折扣,降低电力物资管理的质量水平。在电力物资的仓库管理中,由于手工操作的工作量较为庞大,从物资的备料、领料、用料、结余、回仓,这众多环节人工工作时长不一,效率很难提升,传递区间较大,经济效益与工作效率自然无法等效配比。在企业利润的创造上,传统手工预算容易造成工程成本核算不健全。常态下,电网企业的物资管理依靠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体系和供应链管理体系,在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货源组织管理、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日趋规范化。但当面临突发事件状态下的应急物资管理时,电力企业仍旧广泛缺乏有效的应对举措,我国的电网企业应急物资管理体系是在近几年才逐步建立的,与此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仍不完善,相关的法制监管也未全面到位。有效提升应急物资管理体系的建设水平是尤为必要的,应急物资管理保障也需加强,在这一方面还缺乏卓有成效的研究。

2探索关于现代化的电力物资管理体系的建设

电网企业的应急管理体系在突发事件面前,既需政府作为,也需强大的电力供应后援。电力应急物资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总体系包含预案、预警、组织、事件分级、应急处置、应急协调、应急保障等几大方面的组成部分,发挥好每一组成部分的效用,统筹好总体系与各部分间的关系,明确电网企业的应急物资管理定位是十分重要的。这对提升现代化应急物资管理体系的水平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优化应急物资管理,才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解燃眉之急,降低能耗和经济损失[2]。1)发挥指挥天网系统的中心效用。当遭遇自然灾害时,难免会出现交通不便利的状况,道路堵塞、拥挤,这时便要适当地、及时地发挥出电力指挥天网系统的中心效用,并就事后灾情进行系统的分析,做好行之有效的策略部署。如制定最优的物资运输方案,并完善相对应的配套设施建设,确定城区交通枢纽布防规划,制定时效性能大的应急物流配送线路。2)运用RFID先进技术管理电力应急物资及相关设备。运用RFID先进技术,建立有关应急物资分类、数量、预算、传输的现代化电力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为应急指挥提供较为精准的物资信息。做好独立应急储备库的建设工作,逐一规范下辖的电力应急物资管理部门。只有兼顾全面,管理对口,明晰责任所在,才能做到应急状态下的管理机制准备充分,从而为整个电力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现有的电力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指导以及对外的政府预案规划和对内的企业预案规划双重规化的基础之上,对与电力有关的突发事件进行规范化的系统分类。如过去发生的损失较为严重的两起自然灾害,2008年2月发生在我国南方的特大冰雪灾害和同年五月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市的8.0级强震,这些自然灾害发生后,对电力物资需求较大,分类做好物资需求准备,为下一步的物资供给保障提供后备支援。除了自然灾害,还有重大故障、恐怖袭击、燃料库存危机等,对应不同级别条件下的电力应急物资需求,创建严密的物资供给采购、仓库储备,最大化地发挥供给效益,才能有效把控好电力物资的调度过程,避免人为兼顾不到位而出现的种种问题。最后的关键一步,便是在熟练操作后巩固电力备品的需求预测模型,基于不同的电力突发事件级别和种类,对不同条件下的电力备品需求做好预测[3]。在近几年内,如地震、洪水等突发事件往往都是跨流域、跨地区性的,因此建立跨省的电力物资管理十分重要。地区突发事件的需求不同,把应急物资管理体系中的物流管理和协调机制这两方面的建设做好就显得尤为关键了,对于跨省的物资调度,可以通过政府层面的统筹,加上其他辅助如社会、行业、企业多方辅助统筹,完善电力应急物资供应链管理,以最大幅度提升电网企业跨省的应急物资管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电力应急物资通常都是电力应急调配中心针对电力突发情况受灾区,借助储备库调度到受灾需求点上的。这个过程时长一般不好把控,注意应急物资的时效性原则,保障物资高效地运送到需求点,进而减小电力突发情况造成的损失。

3结语

电力应急物资保障关系到受灾民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如何把控突发事件造成的能耗和损失,使受灾民众得到有效的保障是电力应急中心人员的主职责及义务。除了将验证可行的措施落实到位之外,更需在强化对应管理职责之上建设一支有精准技术能力的急救援队伍,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以期能够为电力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梁灿.浅析供电企业的物资管理状况[J].广东科技,2010(8):121-122.

[2]陈剑英.电力集团的物资管理中心及功能分析[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06(4):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