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4:40:46

文明建设

文明建设范文篇1

一抓领导是企业文明建设的关键

实践证明,精神文明建设能不能搞好,关键在领导,一个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搞的是否有起色、有成就。主要取决于企业的领导对抓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程度和工作力度;取决于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是否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由此看来,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一把手不但要亲自抓,而且必须负总责,必须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两个文明建设作为企业统一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必须做到“三个到位”:一是认识要到位。企业领导要认识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解决“一手软、一手硬”的问题;二是工作要到位。企业的领导干部要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企业的大事来抓。经常研究、指导、督促精神文明建设。企业的领导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实绩,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的依据,要层层签订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与客户直接接触的基层和窗口单位;三是责任到位。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责任到人,职责不清、任务不明,是造成精神文明建设弱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企业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细化、量化、层层落实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做到指标到岗,责任到人,保证自上而下“一本经念到底”。四是投入要到位。经济发展离不开物质条件,精神文明建设同样也离不开物质基础。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没有必要的物质保障,精神文明建设的许多任务就难以落实”。所以,企业每年要列出精神文明建设的专项资金,保证创建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使精神文明建设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内抓素质,外树形象是企业文明建设的重点

企业的文明程度,主要取决于员工素质的高低。所以,文明建设要突出抓好企业员工队伍的行业共同性建设和企业性建设,全面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第一,抓教育。要教育员工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广泛开展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三德”教育。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对员工普遍进行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纪律的岗位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文化业务水平。第二,树典型。企业要培养树立一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这是提高员工素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法,员工中隐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要使这种积极性发挥出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抓好典型,树立榜样,可以把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引向深入。开展创建不同级别的文明单位、文明示范窗口、文明标兵、青年文明号等,都是推动文明建设的好办法。对培养树立的典型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使企业内部形成“唯旗必争、唯先必夺”的浓厚氛围。第三,纠行风。行业风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文明程度。过去由于少数干部职工借助行业的特权,以权谋私,损公肥私、吃拿卡要等,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形象。所以,纠正行业风气,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是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

三广泛参与是企业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企业全体员工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发动和吸引员工广泛参与,要精心组织广大员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这几年的创建活动实践证明,员工在活动中是被动还是主动参与,效果截然不同,只有员工积极参与,他们才会对企业取得的成绩更加珍惜,才会更加热爱自己的企业,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必须有明确的前提,至关重要的一条是把促进经济建设作为开展一切活动根本的出发点,围绕企业党委、行政的中心工作任务去进行,这是几年来我们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所取得很大成绩的根本原因。企业要围绕这个前提应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抓活动。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精心设计,组织各具特色的活动形式,广泛开展教育活动,使员工在广泛参与中受到教育,必须克服形式主义,防止搞“花架子”。第二,办实事。要立足于解决客户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力求办一件就成一件,使客户满意高兴,而不能使客户厌烦。要利用企业优势,及时给客户提供新业务信息、新标准规定和新业务的操作使用,使客户能详细了解所提供业务的使用方法和利用什么样的使用手段能使客户更经济、更方便,来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第三,抓细胞。企业的基层单位是企业的“细胞”,各企业是行业的“细胞”,要提高行业的文明程度必须从“细胞”做起,这就要求必须紧紧抓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科室、文明班组等活动,把文明创建活动落实到基层。在新的时期,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科室、文明班组、青年文明号等活动,要把行业创建的目标和企业内部创建的目标结合起来,要不断提出新的标准,调整和充实活动内容。

四强化机制是企业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有效的机制是搞好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精神文明建设不是短期行为,而是长期任务。因此要有一套适合企业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一是要制订企业文明建设的发展规划,并纳入到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这是企业文明建设有效运行的前提,规划要明确一个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方针、措施、原则、规范。企业要有规划、有步骤地安排好通信设施、营业场所的“硬件”投入,为企业文明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二是要有强有力的管理机制,要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业务流程、规范操作规程、明确职责,使精神文明建设在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下有效运行。三是要有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把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与经济利益挂钩,精神文明建设达标了,也要发奖金、晋级和加薪。对精神文明建设成绩突出,经济建设成果显著的干部,组织部门予以重用;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政绩平平的干部,即使经济工作有成绩,也要提出严肃批评或戒免谈话。实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一票否决权”进而扭转个别部门存在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局面。四是要强化监督检查机制。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必须以制度来保证:要建立起监督检查制度,从监督检查的原则、内容、方式、途径、奖罚等方面进行规范和明确,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要拓宽监督检查渠道,切实加强职能部门对企业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检查和督导,充分发挥“180”投诉台、社会监督员、举报电话等外部机制的作用,多渠道、多方位地进行监督检查。

五窗口建设是企业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电信行业点多、线长、分布面广,业务工作琐碎、繁杂,涉及千家万户,文明窗口示范点建设标准高、要求严,社会影响大,窗口服务中渗透着企业内部以及用户方方面面的联系,抓住窗口建设的主要矛盾,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对于创建企业文明示范窗口、对于整体推进企业文明建设至关重要。通过这几年企业创建的实践来看,在窗口建设中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在思想认识上要处理好优质服务与文明窗口建设的关系。文明窗口创建活动较优质服务活动层次更高,标准更严。笔者认为,文明窗口创建活动涵盖着优质服务活动的内容,优质服务是文明窗口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不能把文明窗口创建与优质服务活动划等号,二者不尽相同。

基点不同。优质服务活动是针对社会上一时蔓延的行业不正之风而提出的。是遏制行业不正之风的一项举措。而文明窗口建设活动是在实现行业作风基本好转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新尝试。标准不同。优质服务活动当时是电信行业转变工作作风的一项措施,它作为一般号召,具有突击性和单一性,没有严格的规范和考核标准。企业优质服务活动效果没有与经济利益挂钩,不具约束力。而文明窗口创建活动是企业创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树立自身良好形象,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它具有持续性和整体性。有着科学规范的考核标准。文明窗口建设中的服务承诺制,直接涉及到企业经济利益和形象,对企业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地位不同。优质服务活动作为对企业的普遍要求,具有广泛一般性。而文明窗口作为一个企业的集中代表,具有明显的典型示范性。

(二)在基础建设上,要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创建文明窗口的“硬件”建设,主要指改善通信设备、营业设施和营业场所的建设等等。“软件”建设主要指人的素质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等等。

“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突出抓好以员工素质为重点的“软件”建设,尤其重要。一是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员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不是固有的,要采用在岗学习、短期培训、脱产轮训等办法,经常不断地对职工进行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规范企业行为,树立企业新风,经常组织员工学习新业务、新技术,不断提高员工业务技术素质,适应高标准的工作需要。二是建立规范的考核激励机制。现代管理理论说明,规范的考核,适时地激励,有利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在实践中,可见员工完成的数量、质量以及用户的评价、员工评议、组织考核等要素结合起来,定期考核。考核结果向员工公布、优秀的予以奖励,不合格的予以批评教育直至下岗。保证“窗口”的工作人员处于动态管理之中,增强危机感,激发不断进取的精神。从而达到“用心服务”,建文明窗口,培育“四有”新人的目的。

(三)在服务内容上,应处理好公开承诺与依法经营的关系。承诺要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承诺作为一种契约,一旦公布,即具有法律效力,对企业具有约束力。承诺制的实施,对企业的综合素质是一个全面检验。承诺应与企业的实力相适应,不能作茧自缚。属于企业范围内的内容,在现有条件下能做到的,必须承诺;现有条件不成熟,但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应该承诺;现有条件完全不具备的,暂缓承诺。

文明建设范文篇2

关键词:沙河市,村镇,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村城镇化的加速,使得农民收入大大提升,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环境问题越发严重,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如果连首要的环境污染问题都得不到及时解决,那么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将会付之东流。因此,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要不断的反思、不断的调整、不断改善,使得其关系一直保持着健康的循环状态,良好状态的运行可以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进步,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研究区域概述

1.1生态文明的概念。在学术界对于生态文明的定义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另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社会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术界的一些学者将生态文明定义为一种被遗弃了工业文明负面影响的新型社会形态。余谋昌教授认为,“用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是世界历史的根本变革。从自然规律到人与自然的文明,这是人类第三次新的文化革命”[1]。学术界的另一部分指出,生态文明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悠久历史,存在于人类所经历的各种文明形态中。它不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它们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对应,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张云飞教授认为,生态文明“由于每个社会形态和文明都有自己的文明物质文明结构”,它“这是贯穿所有社会形式和各种文明形式的基本要求”[2]。1.2沙河市概况。沙河市隶属于河北省,位于其南部,沙河市面积999km2,下辖290个行政村。沙河市在城市规划期间定位为“新型工业化卫星城市”,高起点、高标准一直是沙河市发展的目标,近年来,沙河市加强城市和乡村的建设和管理力度,进一步的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城市功能更加全面,城乡协调发展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沙河市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国著名的无烟煤、铁矿石产地。沙河市主导工业产业,环境保护抓牢不放,实现科技强市、创新强市,打造工业化新型生态城市。

2沙河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研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从以下两点入手:1)在分析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时,不能孤立的看待农村现存的问题,应该深入探析农村环境问题的存在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及国家政策的关系,从国家,农村,农民,企业和城市的角度全面分析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国家政策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2)在研究如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时,政府固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另一个主体———农民的角度分析,同样大有可为[3]。2.1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近年来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各式各样的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层出不穷,但是农民缺少对这些产品的了解,科技水平也有限,农民的滥用化肥和农药,造成了土壤的压实,使得土壤周围的水分完全富营养化,最终导致农作物的污染和败谢,残留在表面的化学品伴随食物的摄入,留在动物和人类的体内,长期积累,对身体造成了极大地危害。施用于土壤的肥料,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被农作物所吸收利用,同时有少量的化肥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固定在其表面和内部,大约有1/2的化肥被水吸收和冲走,水又分解一部分并将其释放到大气中。在雨季的时候,经过灌溉的水带着残留的化肥和农药再次流入江河和湖泊,造成了水质的二次污染,带来了大面积的水系富营养化,破坏了水系的生态平衡。2.2乡镇企业污染严重。由于历史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沙河市中小型工业企业比较多,涉及各个领域,大多为医药化工、钢铁煤矿加工以及造纸、建材、纺织等高污染企业,同时大多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和各村,给环境治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另一方面随着沙河市乃至全国环保力度的加大,一些企业迫使搬离城市进入农村,但是农村的企业入驻量已至饱和,农村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同时,农村个体生产作坊也在逐步发展壮大,虽然乡镇企业的发展和新兴改变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并提供了一部分就业岗位,使得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得以利用,加快了农村的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但是任何发展都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工业企业的入驻和农村企业的发展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农村健康可持续发展,无时无刻不腐蚀着人们的生活。个别地方乡政府把经济指标作为自己的政绩,对于污染较大的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断给这些企业开绿灯,放纵成习。作为中小型企业,为追求利益,将设备的和技术的更新抛之脑后,甚至不顾安全红线,违规生产,同时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企业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在生产过程中未及时做好环境保护措施,将工业废气和废料直接排入大气和江河,就这样成为了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2.3能源利用不足。农村地区,煤炭、农作物秸秆燃烧作为主要的能源来源,天然气、液化气等新型能源较少。尤其在秋收季节,农村普遍存在农作物秸秆燃烧,但是秸秆并没有完全燃烧和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大量的烟雾排入大气造成了环境污染。大部分农村,沼气系统不够完善,甚至没有利用沼气,人畜粪便和农作物秸秆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部分乡镇为了追求单方面的经济利益,一些稀有的自然资源被过度采伐,自然资源大大减少,威胁到农村地区的生态平衡。

3沙河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建议

3.1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紧紧抓住生态保护不动摇。高标准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实现道路绿化,灌溉排水系统生态化,基本农田转换,重要节点景观资金投入多样化。加强水利建设,利用好现有的水利资源,并加大对中小河流的治理力度,确保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积极开展植树造林计划,将湿地保护和环境修复提上议程,打造生态宜居的自然环境。3.2城乡协调统筹发展。增强小城镇带动能力。全面落实沙河市城乡统筹规划,加快以县城建设为核心,基于新农村社区的小城镇新城镇体系,重点打造城镇化发展模式,进一步实施强镇的政策,逐步培育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特色鲜明的经济强镇,区域乡镇和文化旅游城镇。3.3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对乡镇企业在农村的发展应该给予合理的规划,在生产过程中对于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问题也应该加强监督管理,加强环境立法,完善执法与监督机制,农村环境保护法应该得到完善,并且积极落实到位,严格执行。一切都要事先确定好,而不是后发制人,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计划。政府应明确公共产品主要提供者在社会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将环保指标纳入政府考核机制中去,用绿色的GDP代替片面的经济指标。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建立教育保障体系,加强对村民的素质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上,上好学,使得环保意识深入每一个家庭。3.4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民自身的意识,对于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因此,农民应该从自身做起,转变观念,提高保护意识,积极主动地走循环经济的道路。第一,要明确“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新观念,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状况,不能单纯以经济发展为目的,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第二,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转变观念,转变生产方式,关注环境保护,积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用科技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培育绿色食品、绿色作物。第三,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提高生态意识,增强环保意识。以自己为中心带动整个家庭,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好环保工作,从而带动整个村镇健康可持续发展。3.5加强企业自身建设作为企业,必须要有担当,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挑起保护环境的重担,在企业不断发展,不断壮大的同时,要遵守国家以及地方的法律法规,合理合法的排放废气和废料,避免造成第二次污染,要做到诚信经营。定期要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加强员工的环保意识,并不断更新厂里设备,引进更加先进的技术,从源头上杜绝污染,对于不按照规定进行处理的员工要及时纠正,总结经验,让企业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执行者。

4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并将其纳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中。树立保护先行的观念,充分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提前规划,提前预测,既要落实当前的领导,又要有绘制到底的蓝图,任何一届政府都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位,同时保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方案的科学性,持续性和严肃性,防止自然资源以及有限能源的浪费以及避免环境二次污染。紧紧抓住以农民为主体的结构,积极鼓励参与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企业的投入,更需要政府管理和引导,同时,还需要整个社会的后续维护,我们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稳定,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8-79.

[2]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65-66.

文明建设范文篇3

【关键词】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工程;路径

党的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开启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新征程。建设美丽中国的起点和基础是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则是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形式,已经成为生态文明的一部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短板,应给予重视,因此要加快实现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变迁。

一、乡村振兴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一)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并提到战略高度,是党中央实现城乡一体化、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新时期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明确了重点,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不仅要求农民富,农业强,更要求农村美,其关键在于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报告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更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乡村振兴既是乡村和乡村产业的振兴,也应是乡村生态文明的振兴。乡村振兴既要为农民提供“安居、乐业、增收”的生活环境,又要为农民提供“天蓝、地绿、水净”的自然环境,从而实现乡村“生产、生态、生活”的和谐发展。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在乡村振兴总的战略指导下改善乡村自然环境的同时建设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既要保留原有的乡土风情,保护好乡村生态系统,又要将这种生态理念运用于乡村建设的其他方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经济与环境携手共进,切实让乡村人居环境美起来、人民生活富起来。(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程。习指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2]。当前要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走进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其关键一步在于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提高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就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生态宜居”就是强调要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宜居”贯穿于“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发展的全过程,并为其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而这四大要求也只有在“生态宜居”的基础上才能建设得更好。将生态理念贯穿于“产业兴旺”的要求中可发展乡村生态经济;贯穿于“乡风文明”的要求中可发展乡村生态文化;贯穿于“治理有效”的要求中可发展乡村生态政治和乡村生态环境。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就是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乡村发展的各个方面,从而实现乡村现代化、生态化建设。

二、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一)乡村生态治理投入不足,环保基础设施不健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无论是资金投入力度还是科技、政策方面的倾斜度,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都弱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生态建设只靠农民自己发展是不行的,没有政府物力、财力的支持很难出效果。乡村环保基础设施不健全,尤其是垃圾处理设施和废水处理设施。农民生活垃圾、家禽粪便等随处可见,没有统一集中的垃圾中转站,造成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有些乡镇村庄设有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净化厂,但由于成本高、人员少、村民自觉性差等多种因素而停止运转,形同虚设。绝大部分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向池塘、沟渠,既污染水源又污染空气。(二)乡村生态知识宣传不到位,农民生态意识淡薄。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人们关注的焦点仍是经济利益的获得,对生态效益的作用却不够重视。首先,一些乡村领导干部只拿政绩说话,甚至为了获得政绩效益大搞形象工程,单纯追求GDP增长而忽视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领导干部,自身缺乏这种生态意识,就很难向下面群众做好宣传工作。其次,由于农民文化程度不高,接受新的思想观念较慢,再加上生态文明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明显,短时期内让村民感觉不到它所带来的好处,这就导致大部分村民生态环保意识淡薄,只看眼前利益而看不到长久利益。(三)乡村生态制度政策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由于乡村发展的滞后性,乡村的一些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也存在缺陷,尤其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方面不健全。如: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推进机制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缺少相对的监督机制等。这些都造成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很好地落到实处。

三、扎实推进四大“生态工程”作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文明建设范文篇4

**年年初至今,**县长涂镇新渔农村建设指导组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方式,就**县渔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对其主要做法和推进中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和对策。

一、**县推进渔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小康社区创建过程中,**县党委政府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注重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多种手段来繁荣、活跃和丰富渔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的科技素质,努力在渔农村塑造了“知荣辱、明礼仪、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新风尚。其主要做法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积极推进渔农村社区群众活动场所建设。几年来,**县紧紧抓住创建舟山市“海岛百花工程”、舟山市渔农村小康社区的有利契机,大力完善和建设各种群众活动场所,为渔农村群众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撑。截止**年底,全县渔农村新社区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176**平方米,主要载体为村级老年乐园,有31套健身路径安放在全县渔农村各个公园或广场中,成为群众乐于参与的露天活动阵地。如长涂镇政府投入40余万元资金建造了面积2000平方米的渔港文化广场,修建了长西和倭井潭两个休闲公园,为每个社区建造了门球场、安装了健身路径,建造戏台、社区活动场所、老年活动室,添置社区图书室的书籍,其中长西社区还建成了全市第一座人工草皮门球场,从硬件设置上充分保证了群众对多种群众性文体活动的选择。

(二)努力组建过硬的渔农村群众文体队伍。**县各级党政十分注重培养新农村、新社区渔农民的文艺骨干,建立起各种文化活动骨干队伍,大大增强了渔农村新社区文化建设的造血功能。至20**年底,全县各乡镇及渔农村以群众自发队伍为基础,建立起业余文体团队31支,大多数乡镇建立了1—3支具有本地特色的民间文艺表演队伍,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如高亭镇的渔鼓秧歌、金钱铜棍队、渔歌号子队,岱东镇的男女舞龙队,长涂镇的老年丝竹乐队,衢山镇的心连心业余艺术团、花船队,秀山乡的小蜜蜂乐队和丝竹乐队等民间艺术表演队伍,成为**县渔农村逢年过节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生力军。

(三)定期开展群众科普文化活动。全县各乡镇每年开展以展示海洋文化、海岛民俗风情为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5--6次,努力满足群众的需求。如长涂镇的“伏休社区一台戏”渔家乐系列活动,岱东镇的沙滩文艺活动,岱西镇的滩涂文体技能比赛,高亭镇的“渔丰杯”渔民系列文体活动,衢山镇的送文化下渔村、风筝、织网竞赛活动、秀山乡的生态旅游文化活动等,同时科技部门定期组织技术人员送科技下乡,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这些都吸引了广大渔农民的广泛参与,活跃了渔农村文化生活,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四)切实抓好农民科技文化道德素质的培训工作。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广泛依托乡镇成人教育学校、社区教育学院、家长学校、老年协会等平台,积极打造学习型社区,建设学习型家庭。同时结合现代渔农民教育活动,着力抓好现代渔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和劳动技能培训、市场经济知识和经营创业本领的培训、科普知识和公民道德教育培训,帮助渔农民提高发展致富的本领,提高了渔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道德综合素质和文明素养,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打下了良好的人力基础。

(五)着力加强渔农村民主法制建设。近年来,随着**县区位与资源优势的凸显,一批大项目大工程相继落户本县,开发力度日益加大,由此也带来了许多发展中的矛盾,作为处于社会矛盾已经尖锐激化后的前沿阵地的渔农村社区,加强渔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为此,该县结合新农村主题教育,切实加强对渔农民的法规政策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和道德素质,进一步建立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如省重点工程金海湾大型修造船基地建设项目在长涂落户和动工兴建两年多来,针对建设过程中在征地、拆迁以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与矛盾,镇政府、社区、村积极做好疏导、稳定工作,加强渔农村普法工作,努力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两年多来没有因为征地、拆迁、施工等引起越级上访、群访闹事等情况;针对全县外来人口快速增加现象,加强对外来人口的引导和管理,如长涂镇、东沙镇相继建立新居民服务管理中心,组建镇、社区、村(企业)三级外来人口管理网络,实行外来人口网格化管理等,专门成立义务宣传队、义务巡逻队,向外地新居民分发宣传资料,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治安防范。同时积极做好外来民工的服务工作,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使外来新居民融入到当地生活中,提高了他们的遵纪守法意识;长涂镇还以创建富有特色的社区小报、在社区主要村道路口安置“社区居民沟通窗”、设立道德点评台等形式,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法律法规等,搭建了社区与居民沟通交流的平台。同时严格执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对涉及村、社区的项目建设和投入,充分尊重渔农民的意愿,规范运作程序,财务公开透明,使群众心顺、气平,促进了平安社区、和谐社区创建和渔农村稳定和谐。

二、**县推进渔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若干制约因素

(一)群众参与的主体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广大渔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更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推动者。没有群众的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失去了持久的原动力。最近,**县新渔农村建设指导组对遍布全县7个乡镇39个社区的1000名渔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2份。在调查项目“如果采取农民自己投资或投劳的办法来建设社区(村)里的项目,您愿意参与哪些项目”时,有26%的群众选择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仅次于发展集体经济。而当问到“您认为新渔农村建设主要依靠谁来建设”时,53%回答主要依靠政府,21%回答依靠社区(村)干部,26%回答依靠社区(村)群众。从调查来看,群众对渔农村新社区乡风文明特别是文化建设呼声强烈,愿望迫切,期望值很高。但是有超过半数的被调查渔农民认为主要依靠政府,而对渔农村群众的主体作用认识不是很足,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渔农民的主体参与意识。

(二)渔农村社会风气有待于进一步转变。渔农民问卷调查显示,当问到“您觉得您所在社区(村)在社会风气方面主要存在哪一问题”时,25%回答是问题,13%回答村里的社会治安不好,15%回答村里迷信现象普遍,9%回答村里讲排场比阔气的现象普遍,5%回答村里不孝敬老人的现象突出,33%认为自己村的社会风气还不错。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渔农村的社会风气问题普遍较多,特别是问题、迷信现象、社会治安问题等比较突出。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渔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

(三)民主管理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是渔农村民主监督的重要手段,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1000份调查问卷中,当问及“您所在社区(村)的事务有没有及时公开”时,78%的调查人群回答所在社区(村)能够及时公开,22%回答所在社区(村)没有及时公开。对于社区(村)事务及时公开的村,当问到“您对所在社区(村)事务公开内容满意吗”时,54%回答满意,13%回答不满意,33%回答说不清楚。调查结果表明,尽管被调查的大部分渔农民所在村能够做到村务及时公开,但对于村务公开的内容,很大一部分渔农民不满意或说不清楚,这说明目前在村务公开的内容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社区和村的民主管理制度还存在着民主管理重形式轻内容,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不够完善,农民群众参与决策不够,离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尚有距离。

(四)群众文化投入力度相对不足。群众文化建设是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渔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渴求的需要,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从调查情况来看,**县新渔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着基础设施差,文化经费短缺等问题。具体表现在:1、文化经费短缺。由于**县乡镇一级财政长期陷于困境,海岛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文化设施建设经费短缺。以2005年为例,全县乡镇文化事业经费投入总额为1**万元,其中用于活动经费37.5万元,用于硬件投入45.15万元,人头经费25.35万元。按全县15万渔农民数计算,文化活动经费年人均仅为2.5元,低于其它三个县(区)。(定海4元;普陀5元;嵊泗3.5元)。2、文化阵地建设落后,设施简陋。全县相当一部分社区文化硬件建设滞后,场所条件简陋,缺少必要的活动设施,开设的室内活动项目基本上以室和电视室为主,老年活动中心只有几张麻将和桌,目前仅少数社区拥有图书报刊阅览室。相反,与群众文化阵地缺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宗教场所。据统计,至20**年底,全县有合法宗教场所32处,小宫小庙102处,建筑面积达26000平方米,涉及面涵盖了全部39个新社区,90个行政村,而未经审批而改建的非法宗教场所面积达到21538平方米,占地约56000平方米,数字非常惊人。3、载体和内容单一。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雷同,缺乏特色与新意,不能满足渔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关部门组织的“三下乡”服务活动,虽然气氛热烈,但有限的次数,使渔农民实际得到的科技文化指导很少。

(五)思想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组织力量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目前,仍有为数不少的基层干部在思想上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认为新渔农村建设应将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现象。同时由于渔农村社区普遍存在工作繁重人手偏紧情况,社区工作人员疲于应付各类日常工作,对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显得力不从心,组织领导力量薄弱。

三、对策和建议

建设和谐新渔农村,打造全面小康社会,不光是吃穿有余、钱袋鼓鼓,而是要在这个社会里有安全感,要身心愉悦,要有人文关怀,要有国民素质的提升,要有文化底蕴的积淀与弘扬。所以,要清醒认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从传统的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从旧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确立与建设和谐新农村相一致的思想、文化理念。具体建议如下:

(一)以加强班子建设为根本,切实增强渔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子强不强,关键看班长。”村级两委班子作为村各项事业的组织者和指挥者,班子建设的好坏特别是班长选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全村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党组织及有关部门的政策和指示的执行。如果渔农村党支部软弱涣散,失去威信,没有号召力,即使政策再好,也无法落实。乡风文明建设也是如此。实践证明,凡是社会风气和谐、群众文化活跃、环境整洁优美的渔农村,必定有一个坚强有力的班子。因此抓好班子建设对于乡风文明的形成非常关键。一是要加强社区(村)级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在心灵深处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用扎实的工作作风推进各项工作;二是要开展社区(村)级干部业务培训,提高社区(村)干部的工作能力。要有针对性地对村干部进行业务和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三是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理事的工作格局,通过抓制度建设和落实,逐步达到村级事务管理的制度化和村干部行为的规范化;四是要积极开展党员主题实践活动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发挥先进模范作用。通过这些活动,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俗,搞好社会治安,弘扬传统美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二)以宣传为先导,提高群众参与渔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意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府不可能大包大揽,群众也不可能坐享其成。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越深,参与度就越高,效果就越明显。同志指出:“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随着乡风文明建设的日益成熟,政府要逐渐转变角色,最终使群众成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为此,要切实加强宣传和引导,在“多对群众教育、多请群众参与、多让群众知情、多与群众联系”这四多上下工夫,激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热情。要通过召开会议,面对面讲形势、鼓干劲,宣传新农村建设有关政策;组织群众外出参观,充分认识差距,增强群众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愿望,调动群众出谋划策的积极性;要大力开展“建设新农村,我来献一计”金点子征集等活动,充分激发农民群众“知晓新农村、规划新农村、共建新农村”的热情;要坚持典型引路,通过文明家庭、文明示范户、平安家庭、文化示范户、科技示范户等评选,挖掘、培育、推广一批乡风文明建设先进典型,用身边的典型来示范和带动广大群众自觉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中。

(三)以各类活动为载体,激发群众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热情。丰富多彩的活动,是乡风文明建设的活力所在;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是乡风文明建设的生命力所在;让群众真正得实惠,是乡风文明建设的持续力所在。为此,要着力开展四类活动:1、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利用村民学校、墙报、宣传栏等形式,组织农民群众学文化、学科技、学法律、学礼仪,使广大农民群众懂科学,用科学,守法纪,讲文明。2、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定期组织开展文艺、体育评比竞赛,巧借民俗活动自娱自乐,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农村文化的桥头堡。3、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每个社区都要建立起公德薄、光荣榜、评议栏,建立道德点评台,让一些地方的好风气、好习惯、好人好事得到宣传,得到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的认同,弘扬正气,形成比爱心、比奉献、比卫生的和谐竞争局面。4、广泛开展多种创建活动。在文明镇、社区(村)、“科技示范户”、“文明诚信户”、“好公婆”、“好媳妇”、“文明家庭”、“绿色家庭”、“平安家庭”等创建评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创新创建内容和形式。

文明建设范文篇5

一、贵州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乡风文明建设缺乏主体和载体。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是农村农民,载体是农村文化。由于经济欠发达,一些地方农村人口流失严重,传统农业产值低造成土地荒置无人耕作,大部分人选择长期在外省外地发达地区打工。虽然政府一直在各方面帮扶农村小康创建,但只是保证了农民受益的主体地位,农民的建设主体地位易被忽视。许多村子常年处于“空心村”,在贵州农村的主体人群大多属“三六九”人员(即妇女、儿童和老人),因此很多村子村民自治实际上是村中老年人自治。老年人对新文化接受程度低,封建迷信思想占主导地位,对于道德讲堂、农业科技文化交流,村中妇女老人参与不积极,反响效果不明显,青壮年的缺失使得先进文化和创新文化传播无法开展。农村文化生活单调乏味,参与性普及性不强,大部分村镇的集体活动就是打麻将,为恶习滋生创造土壤环境。(二)部分农民道德失范,封建思想顽固。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农民的获得感远未跟上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许多农民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价值观、是非观裂变,产生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勤俭节约、厚仁贵和、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滑坡。过去在宏观上重经济轻文明的农村建设负面效应开始凸显,农民人际关系淡薄、重利轻义、“笑贫不笑娼”,为追求个人利益甚至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近几年一些地方民间非法宗教、封建迷信呈蔓延之势,一些乡村兴建庙宇求神拜佛,部分甚至发展成邪教性质,2012年河南光山校园伤害案、2014年山东招远邪教故意杀人案等造成社会重大恐慌。贵州农村偏远地区近些年封建迷信活动泛滥,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假借宗教之名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不仅影响农村文明工作建设,还带来严重治安问题。(三)文化基础设施分布不均,权利制度建设亟待完善。贵州一直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一些地方农村建设长期重经济轻文明,所谓的重视经济“实”指标,忽视文明“虚”功夫,乡风文明建设没有标准,见效慢,还往往吃力不讨好。通过贵州省文化厅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1434个,镇均文化站0.79个,文化补助资金7553万元,人均文化事业费42.51元,文化发展资金在本不多的农村文化建设资金使用中,由于各种原因实际用在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上的屈指可数。资金投入不充分,只有城市周边农村的文化设施相对完备,离城市越远的地区公共文化资源越少。在对部分农村的走访调查中还发现很多农村的文化设施带有随意性和应付性,常见的是图书室和活动室形同虚设,不是空壳就是长期未对农民群众开放,只在有上级部门检查的时候才“开门迎客”,造成极大的公共资源浪费。权利机制建设不健全,文化建设投入方向不清楚,上级负责下任务,对实际建设情况不跟踪了解,既不批评也不嘉奖,一些基层工作队伍不积极,提不起干劲。(四)农村法制建设不完备。乡风文明建设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基层法制建设决定农村治安状况。我国这几年大力推进法制建设,填补了一部分农村基层法制空白,但在实际操作中还面临诸多困难。首先是长期以来农村建设主要依赖政策,与法律时有冲突,立法层次低且在农村过于理论化,缺乏效率。一些地方农村自治制度多年来仍未普及,农民能实际参与村务管理的村并不多,在民主选举过程中暗箱操作非法获取选票的行为仍然存在。其次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也是农村法制建设中的一大问题,农村执法机构通常由基层人员代执行,一些地方人员不足、素养不高、司法不公,“人治”大于“法治”,因征地拆迁、道路建设、山林权属的纠纷解决途径成了“走后门”“送红包”,“苍蝇乱飞”也加剧农民对政府的不信任甚至对立。有的农村基层法制建设问题引发社会治安混乱、风气败坏,不利于乡风文明建设。(五)人才流失,传统民俗文化沦落。农村建设人才队伍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引进外来人员,包括大学生村官、农业龙头企业人才等,另一类是农村乡土人才,如本地种植养殖大户、返乡创业人员等。其中文化人才缺失很大程度影响乡风文明建设。首先当前大学生村官培养机制亟须完善,下乡的多,走的也多,很多人只是把基层工作经历作为日后转岗的铺垫,不愿意长期留在农村工作,一旦发现调离无望屡有辞职出走现象,文化专职岗位人员离岗经商,很难留住人才。农村企业家更多的是为挣钱,年龄过大、文化素质不高,很难作为文明建设主力军发展。本地培养出的大学生毕业后大多在外工作,不愿意回乡发展。其中本地人才流失更是造成传统民俗文化资源闲置无人继承的窘境,许多民俗文化传承断裂濒临消亡或边缘化,虽然近几年地方政府关注民族特色文化,积极引入外来资本注资农村民俗文化产业,但缺少专业人才的引导,各地区民族文化过度开发失去原有特色,呈现单一化、统一化,民间民俗文化面临断代失传的危险。

二、贵州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对策分析

(一)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拓展载体途径。乡风文明建设主体在农民群众,关键在政府主导。文明创建必须以人为本,受益者是农民,创建者也应该是农民,只有农民自身才明白自己所需所求。要强化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农民更多地参与到乡风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农村内在机制作用,激发乡风文明建设内生动力。例如我省部分县采取的自治“村规民约”:锦屏县对名目繁多的酒宴制定统一标准,去除铺张浪费的繁文缛节,遏制近些年大盛的办酒之风;从江马安村规定若家中有上学儿童,则必须留一个成年人监管学习生活,防止留守儿童现象发生等,这种群众参与自治“村规民约”的方式应该在全省范围推广。要提升农民素质,加强思想道德宣传宣讲和科学文化普及,继续加强基础教育,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美丽乡村吸引力,通过人才引进、就近择业政策召回外出打工人员,防止农村人口继续流失。要弘扬传统文化,深度发掘本地民族民间文化和传统文化资源,结合时展创新先进文化,加快推进农村基础文化设施网络化数字化建设,拓展农民文化活动方式,除传统歌舞戏剧外应兼顾老中青三代需求,增加体育比赛、读书征文、电影放映等文艺活动,引导农民自办文化,鼓励城市文体团体多下乡演出交流。(二)加强道德建设,弘扬清风正气。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精神文明是国家强盛的根本保障。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农村道德建设应为政府主导,提供经济基础、制度建设和法律援助,引导农民正确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推广农村“道德讲堂”,实现“文化墙”、广播电视、微信等宣传载体全覆盖,宣传工作常态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形成崇尚科学、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的良好风尚。破除封建迷信,严厉打击利用宗教活动违法乱纪的组织和个人,让农民在法律范围内明辨是非善恶。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要强化基层组织建设,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监督,把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要求延伸到农村、建设好“最好一公里”,规范基层党员干部法纪和道德行为,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农村社会风气。(三)完善农村法制体系,强化制度建设。乡风文明建立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上,农民的法律意识培养是乡风文明建设内容之一。依法治国先要有法可依,农村发展长期依赖政策而轻法律,要及时建立完善农村法律体系,通过法律的稳定性和政策的灵活性互相协调,共同实施对农村的管理。由于我省少数民族众多,实际情况较为复杂,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原则下还需考虑民族文化和习惯特点,融入部分民间法规,建立有别于城市的农村特色法律体系。定期为农民做好普法工作,可以开展一些法律知识比赛,设置奖励激励农民积极性,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违反法律法规的现象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促进农村司法公平公正,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四)鼓励本地人才返乡就业,保护传承乡村文化。政治建设在于任贤,乡风文明在于人才。由省市县有关部门根据农村人才需求情况,组织到高校、企业招纳良才,对本地户籍人才给予政策照顾,吸引他们返乡创业就业。建立农村文化组织,在保留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结合时代潮流进行二次创新,引入社会资本力量兴办文化实体,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在政府主导下多种所有制协同建设的农村文化产业格局。贵州应更加注重本土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将民族特色浓厚乡村作为试点,打造集民族文化展示、特色商品产销、民族旅游村为一体的综合民族特色村寨。发掘民间文化传承艺人,将优秀文化传承人建档管理,建立保护和激励机制,给予补贴和正面宣传,注重培养下一代传承人,展示民俗文化,传承民族记忆。(五)开展农村卫生环境综合治理,落实小康创建指标体系要求。深入落实和推广贵州100个示范小城镇小康建设指标体系要求,在全面小康进程中实现饮水安全、污水处理、垃圾清运、人均公园绿地等指标要求,促进卫生健康和乡风文明建设。加强农民环境卫生意识教育,农村学校教育青少年增强环卫意识,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农村环境集体管理,环境治理人人参与,共同营造健康家园。建设农村垃圾处理站,健全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的运作机制,改掉随手扔垃圾陋习,组建由村民轮流担任的农村自治保洁队伍,政府负责环境卫生规划、垃圾分类指导,实现农村卫生队伍规范化管理。重拳整治河道、水渠、道路垃圾。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以农村“厕所革命”照亮每一村每一户的“小角落”,全面治理不留死角。把农村环境卫生纳入考核监督,对环境文明户实施奖励,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推进农村环境卫生长效治理机制建设。

作者:黄毓骁 陈卫洪 单位: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文明建设范文篇6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坚持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线,着力推进干部职工思想道德建设。

二、积极创建文明单位,不断夯实精神文明创建基础

(一)突出省文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创建。积极争创省级文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卫生城市。通过大力参与开展文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创建,大力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我局新形象。

(二)创建文明单位。强化工作的日常指导和动态管理,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动态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参与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新路子,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情况调研,了解各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实情,积极创建文明单位。。

三、开展各项活动,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一)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做文明城市人”系列活动。以“讲文明、树新风,做文明城市人”为主题,着力加强干部职工公共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着力加强公共环境和秩序文明引导,着力提高窗口行业文明服务水平。重点开展好文明礼仪知识宣传教育实践,城市清洁、低碳、节约、绿色、健康生活宣传教育,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社会志愿服务,“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社区文明小使者”道德实践,“不文明行为大家评”等系列活动。开展社会文化环境专项整治活动,

(二)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2012年9月20日公民道德宣传日期间,以“做文明城市人”为主题,结合“三城同创”,深入宣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开展公民道德演讲、窗口行业技能竞赛、文明礼仪宣传手册发放、便民义务服务、文明交通宣传活动和县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激发广大群众关心、支持、参与道德建设和三城同创的热情,不断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三)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按照《中共县县委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和省、市、县领导关于学习朱贤度等人英雄事迹的批示,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项目。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开展文体、卫生、科技、法律、环保、应急等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宣传“奉献社会、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宣传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和心路历程,营造支持、参与志愿服务的社会氛围。

文明建设范文篇7

关键词:报告;生态文明建设;法治

党的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在报告中占了很大篇幅,分量很重,表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显著提升。报告专门就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论断和安排部署,为我们绘就了一幅新时代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跨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强化法治理念,将其贯穿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个过程。生态文明建设走法治化之路是必然选择,运用法治方式和法治思维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已成为广泛共识。[1]

一、党的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大部署

(一)十八大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从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时间里,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担当,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党中央不仅提出绿色发展的新理念,而且作出一系列顶层设计、决策部署和制度安排。2013年5月24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以两个“最严”闻名的生态“法治观”,充分表达了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决态度和坚定决心。同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2014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则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这是对“最严”生态法治观的进一步贯彻落实。2015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绿色发展新理念,成为指导我国发展全局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在这些重要会议精神的指引下,五年来,我们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重大变化,生态环境状况有了较大改善,取得的成效令世人瞩目,为我们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二)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要论断和重大部署。从报告的内容来看,对生态文明建设部分着墨颇多,其中,“生态文明”一词被提及12次,“绿色”一词被提及15次,“美丽”一词被提及8次。报告的第一部分对生态文明建设五年来的成效做了总结;报告的第三部分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个基本方略之一;报告的第四部分将“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纳入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的奋斗目标,将“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纳入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报告的第九部分完全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是对今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所做的全面部署。报告坚持并创新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大势,总揽全局,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我国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在报告中,不仅“生态文明”、“绿色”和“美丽”这些词汇被多次提及,而且首次出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这一表述,“美丽”一词被列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报告就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的这些新论断和安排部署,标志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国家今后面临的生态文明建设任务仍然很艰巨,可谓任重道远。作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重大政治论断,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是环境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环境质量变化只是环境问题的表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对于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而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依赖于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这正如报告所指出的:“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于已经步入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报告指出了环境问题的现状,包括各类污染排放导致的大气、水、土壤、农业面源等的污染,丢弃固体废弃物和垃圾,以及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地质灾害等。报告分析了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包括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以及过去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忽视,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等。报告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千年大计、基本国策、体制改革等不同角度指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路径。报告做出的这些重大判断和部署,对于今后一段时期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是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遵循和指南。

二、建立和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立法体系

在生态文明建设地方立法方面,国内多地尽管已有较大发展,但仍存在大量问题,表现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的赔偿制度还不完善,违法成本过低、收益过高导致违法的驱动力强等等。这方面可以借鉴贵州经验,多年以来,贵州高度重视绿色发展,持之以恒的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绿色贵州建设,在生态文明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方面做了一系列有益探索,成效明显,目前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规近80件,有的是对全国性的上位法进行补充细化,有的是以解决贵州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问题为导向。贵州省内多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也都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本地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来对待。2014年施行的《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是我国首部省级生态文明建设法规,该条例针对生态保护设立“红线”,同时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生态补偿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范式。近年来,贵州省加快了在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领域的立法步伐,2016年7月颁布实施《贵州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7年1月颁布实施《贵州省水资源保护条例》,8月就《贵州省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接下来还将进一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循环经济发展等领域的立法,有的已进入正式立法程序,同时不断完善土壤、森林、湿地保护、能源资源节约、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规章体系框架基本成型。“生态环境良好”、“生态产业发达”的“贵州模式”逐渐形成,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个典范。从贵州等省的经验做法来看,科学的进行地方立法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对照国家制定的耕地、水资源以及森林、草原等的保护管理制度,出台地方性相应法规、规章,进行认真落实。(二)及时总结和提炼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中出台的政策、措施,条件成熟后可以上升为地方立法。(三)积极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增强制度执行力,将保护生态环境的这道制度屏障使用好,适时制定和完善有关“三废”排放标准的地方性法规。(四)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考核评价制度,通过地方性法规增加干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考核评价权重,实施绿色GDP干部考核制度。强化相关责任追究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使地方性政策法规和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处于人大和司法的严格监督之下。(五)充分行使民族地方立法权,加快生态自治立法。学者姚霖曾提出,“少数民族文化中蕴藏了丰富的生态制度文化”。[2]民族地区应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将生态法治理念融入各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之中,建构体现民族地方特色,以依法治国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以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为主要规范形式的生态保护法律体系。

三、依法和创新履行行政执法职责

报告明确将统一行使行政执法职责作为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一直以来,生态文明行政执法难、环境执法力度弱的问题困扰着各个地方,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块短板,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机制存在很多问题,执法不规范、不严格等的现象大量存在,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如在产业投资环境审批方面,或受利益驱动,或出于地方保护主义,存在把关不严,随意审批的现象。企业废气、废水、废渣排放超标的现象仍然不容忽视,在企业环评验收环节,不按验收标准测评和打分,存在责任监管不到位,执法力度弱等问题,诸如此类的生态文明行政执法漏洞较多。按照报告提出的“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要求,解决生态文明行政执法难的问题,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依法行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报告在论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时,对“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做了具体要求,其中之一是党员干部要坚持“法治思维”。所谓法治思维,在本质上区别于人治思维和权力思维,其实质就是各级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时刻牢记人民授权和职权法定,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则和法定程序,必须切实保护人民权利和尊重保障人权,必须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自觉接受监督和承担法律责任。[3]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领导干部须具备的法治思维包括:一是法律至上,党员干部分析问题、开展工作要始终把合法性放在第一位,所有思考和决策都必须围绕合法性展开,严格按法律办事,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二是权利本位,在生态文明行政执法时,既要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行政相对人的正当权利。又要杜绝滥用职权,损害群众的利益,坚持积极依法履行政府职能。三是公平正义。在生态文明行政执法时,以公平正义为衡量标准,对合法的生态权益诉求依法维护,兼顾当前与长远,全局与局部,经得起法律的检验和社会的监督。(二)做好生态文明行政执法体制的顶层设计,规范执法,健全行政执法体制做好顶层设计,创新环保部门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式,完善执法保障体系。要合理渗入现代文明元素,采用生态修复、改良和保护等措施,保持农村“天蓝、山清、水绿、地净”的优美环境,体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4](三)创新多种执法手段政府部门应当创新执法手段,购买环保服务,试行第三方治理,有效运用大数据技术,推行信息公开,采取信用约束等多样化的治理手段。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应该积极承担政府生态责任,即为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而运用政治、经济、教育、法律等手段,积极地履行其生态保护的职责与义务。[5]

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生态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报告要求“坚持全民共治”、“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以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一)加强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和教育通过传统媒体和各类新媒体,加大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力度,引导生态文明上升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6]让每个人都谨记的谆谆告诫:“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7]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培育社会大众的生态文明道德,增强公众对于环境建设项目的知晓程度、参与程度。引导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积极作用”[6]。(二)加强法治教育,树立全民生态法治理念有日本学者曾说道:“法不只是靠国家来加以维持的,没有使法成为作为法主体的个人的法的秩序维持活动,这是不可能的————大凡市民社会的法秩序没有作为法主体的个人守法精神是不能维持的。”[8]《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树立理性、积极的舆论导向,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宣传,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科学知识等,报道先进典型,曝光反面事例,提高公众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6]要使广大人民群众知晓并自觉遵守保护生态和自然的各种法律法规,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三)发挥高校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作用大学应重视“生态人”的塑造,在此理念基础上,提倡将“生态教育”的课程融入到大学教育中,并让生态文明成为校园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9]将各专业与生态环境学科相融合,开设新学科,弥补高校在生态文明教育的空白。[10]鼓励省内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绿色校园建设,启发学生以校园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课题研究。党的之后,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时代。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务必牢固树立法治理念,运用法治思维,通过制定、完善法律法规,构建完备的生态法治体系。注重生态文化环境打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法治意识,以法治治理方式规范、引导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使我们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长期保持下去。

参考文献:

[1]陈松松.关于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思考[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96-98.

[2]姚霖.生态文明建设不应对忽视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采撷[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6):78-82.

[3]袁曙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A]//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何丽芳.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传统生态文化传承与发展[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11-14.

[5][美]理查德.T.德.乔治,经济伦理学[M].李布,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6.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N].光明日报,2015-04-25.

[7]的“两座山论”有了顶层设计[N].学习中国,2015-09-12(1).

[8][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M].申政武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19.

[9]朱善璐.大学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先锋作用[N].贵阳日报,2014-07-12(7).

文明建设范文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三农”工作;“中央一号文件”;农村生态文明

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之本,也是各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之要。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所以只有古中国能够延续至今并持续稳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重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国度。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1]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面对因不断加快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而引起的自然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在加强城市工业污染防治的同时,高度重视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其污染问题的治理。作为凸显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战略安排、工作部署和建设目标的重要载体,历年所颁发的事关“三农”工作“中央一号文件”既是各个历史时期各地区开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研究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历程的重要文本。

一、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加强“三农”工作、妥善解决“三农”问题的同时,也对其建设、发展和完善进行了科学的战略决策和顶层设计。就历年事关“三农”工作“中央一号文件”来看,关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一)保护农业自然资源。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农、林、牧、渔业一直是我国重要产业,其所依托的耕地、林地、草原和水资源,是其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如果它们遭到破坏或污染,在很大程度上就会直接影响农业的健康发展,最严重的后果则会造成食物短缺,进而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因此,为确保这些基础性产业稳健发展,历年事关“三农”工作“中央一号文件”都有对农业资源严加保护的具体要求(见表1)。(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确保农、林、牧、渔业等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例如,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保证农作物得到及时灌溉以及规避水患等风险,还可以改善和美化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再如,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可以提高耕地粮食生产能力,而且可以极大改善农业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使得相关地区的农村因之而成为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在历年事关“三农”工作“中央一号文件”中,都有相关规定要求各地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见表2)(三)发展农业科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并把它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各部门各领域,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一方面可以提高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水平,规避其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风险;另一方面,现代农业科技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也是治理和解决农村自然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历年事关“三农”工作“中央一号文件”中,都有针对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应用的详细要求(见表3)。(四)治理农村污染问题。作为农村、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重视和强化农村、农业自然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推动“三农”工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头戏。在历年事关“三农”工作“中央一号文件”中,针对农村、农业污染问题,都有具体条款进行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见表4)。其中,既有资金投入的具体要求,也有科技介入的详细规定;既有重大生态保护工程的统筹安排,也有具体治污工作的详细规定;既有对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职责要求,也有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主体之一——广大农民的殷切希望,进而构建起一套体系完善、权责明晰、方法科学、措施得当的农村、农业污染问题治理体系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五)发展生态农业。坚持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是目前各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一直强调我国工农业发展要走绿色发展之路。就农村、农业而言,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就是要发展生态农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农业产业生态化,是解决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破坏或污染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历年所颁发的事关“三农”工作“中央一号文件”中,都有具体条款对发展生态农业进行决策部署(见表5)。(六)人居环境治理。相比较于城市,目前广大农村人居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脏、乱、差”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缘于农村百姓和城市居民不同的生活方式、工业和农业不同的生产方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因素的综合性影响。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仅仅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方面,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才能确保广大农村“村容整洁”“生态宜居”“农村美”,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顺利实现。在历年事关“三农”工作“中央一号文件”中,对开展和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都有较为详细的规定(见表6)。(七)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2]这深刻体现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系统观。农村、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或污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土壤污染,也有水源污染;既有林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也有草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导致农村、农业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或污染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农业生产因施用大量化肥和农药而形成的面源污染,也有乡镇企业(工业)超标排放而形成的点源污染;既有缘于广大百姓生活方式而导致农村人居环境的“脏、乱、差”,也有缘于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而导致的对农村、农业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农村、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生态文明思想,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历年事关“三农”工作“中央一号文件”中,党中央、国务院以一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为抓手,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见表7)。

二、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简析

(一)农业资源保护有待进一步加强。农业自然资源是农、林、牧、渔业发展的基础。党中央历年所颁发的事关“三农”工作“中央一号文件”,都一再强调要对农业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并制定和出台了相关经济补偿和政策补偿等政策。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的耕地、林地、草原和水资源,都得到了较为妥善的保护和开发,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和不断壮大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仍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例如,耕地撂荒问题、工业用地与民用住宅占用耕地问题、林地无序无度开发或滥砍滥伐问题、草原过度放牧而导致的草原退化问题和养殖业水体资源遭受污染问题等,在不同地区都不同程度存在。据统计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耕地面积呈递减趋势,只有少数年份是增加的。例如,1952年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0791.9万公顷,1957年达到最高值,为11183万公顷;1957-1964年,我国耕地面积经历了一次快速滑坡期,年均减少106.4万公顷;1965-1977年,我国耕地减少的速度有所放缓,年均减少31.3万公顷[3]。(二)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新中国成立后,为切实改变农业生产落后面貌,我们党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历年颁发的事关“三农”工作“中央一号文件”都有相关条款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事宜进行决策与部署。但是,就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而言,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一是一些地方的农业基础设施还不十分完备。例如,灌溉问题仍然是许多地方农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大难题,特别是遇到干旱年份。二是一些地方的农业基础设施损毁情况严重。例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配套工程——灌溉渠,由于都是利用水泥预制板进行构建,在务工人员的施工踩踏、农民耕作期间的反复来往和农业耕种机械的反复碾压等外力作用下,不少灌溉渠遭到严重损毁,加之年久失修,导致不少灌溉渠丧失了灌溉功能。三是一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堪忧。由于一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经过层层转包,部分无良建筑商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置工程质量于不顾,这也是导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容易遭受损毁的一个原因。(三)农村污染治理有待进一步深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的污染(水体资源污染、垃圾污染、土壤污染等)得到了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由过去的“脏、乱、差”变成了目前的“净、秀、美”,特别是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策部署后,村容村貌更上了一个大台阶。宜居的农村生活环境,已成为不少市民艳羡的居住之处。当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不一,部分地区农村的村容村貌仍然存在“脏、乱、差”现象,特别是一些中西部地区的农村,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农村污染的治理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四)生态农业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温饱问题的全面解决,人们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愈来愈高。原生态、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的首选。“从生态学意义上讲,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涵盖对优美环境、安全食品、安全饮水、优良空气的需求”[4]。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走生态化之路十分关切,这在事关“三农”工作“中央一号文件”中多有体现。就目前情况而言,农业生态化已经成为各地区农业部门研究制定本地区农业政策、指导农业科学化发展的重要理念。生态农业也已经成为各地区农业发展的重头戏,生态产品正不断契合与满足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绿色化需求。农业生态化和生态农业化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共识。当然,由于地域条件的限制以及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少地区农业生态化条件还不够成熟,传统耕作方式和种养方式仍然存在,这自然而然会导致这些地区的农业经济效益不高、农民致富困难等问题。因此,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既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农民更加富裕的重要对策。(五)人居环境治理有待进一步强化。从广义上看,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包括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范畴之内。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农村经济的不断繁荣,农村各种服务型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建设与完善,广大农村的村容村貌与旧中国的农村面貌相比较而言,不啻天壤之别。目前,城市居民所享有的现代化生活设施,广大农民也正享有,城乡差别正不断缩小,一个个生态宜居的新农村正不断在祖国大地上涌现。毋庸讳言,一些地区的农村人居环境还比较差,这在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村庄道路还是泥巴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农村垃圾随意丢弃的现象还较普遍,不仅污染了水源,而且脏乱了环境;农户杂物乱堆乱放,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的整洁和美观;大规模的鸡、鸭、猪等畜禽散养,其废水废渣因为缺少无害化处理而导致水源污染、周边环境臭气熏天;此外,农村无规划性的自建房以及无序的乱搭乱建,即使是建造了诸多漂亮的小别墅,在不协调的整体氛围中也显得不伦不类……因此,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不仅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各项基础性设施建设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管窥的投资力度,还需要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所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者的共同努力,唯有如此,一个个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新农村才能真正实现。(六)农民环保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既需要外力的推动,也需要人本身内生动力的促发。长期以来,广大农民一直保持着传统的耕作、生产和生活方式。例如,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生活污水的任意倾倒、家中畜禽的散养而导致畜禽粪便遍地以及其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等等,都是导致农村人居环境的脏、乱、差的因素。“农民长期生活在小农社会中,容易受到传统生产模式、生活方式的束缚……并且在农民习以为常的行为中,他们并不能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于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5]。随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逐步实施,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较之于以前有了显著提高,爱护环境、保护环境、讲究卫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理念在广大农民之间得以越来越大幅度的普及,农村人居环境也因之得以较大幅度的改善与提高,农业强、百姓富、农村美的目标正在各地农村普遍实现。但缘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方式,以及农村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固化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农民的环保意识还不强,环保行为还不普遍,“只要自家的生活和室内卫生搞好了,周边环境的好坏与自己无关”等之类的漠视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行为和思想意识还存在。广大农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不断加强对广大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和教育的力度、广度和深度,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也是事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

三、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前瞻

文明建设范文篇9

关键词:海洋生态;生态危机;公众参与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012年,党的十八大更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2015年5月,国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层层递进的纲领性文件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我国的国家战略层面,,进入正式实施阶段。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重要形态,它的核心是主动维护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是它的动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是它的终极目的。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海洋是最大的生态系,海洋文明是原生态的起源,是生态文明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海洋生态安全缺失,会产生连锁性的生态灾难,地球的生态安全注定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不可替代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海洋占据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人类的生产、生活与海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的现代生活更是与海洋密不可分。当今,陆地资源面临枯竭、人口压力巨大,海洋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凸现。海洋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海洋生态的健康和谐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安全。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洋大国,东、南方向被海洋环绕,大陆岸线18000km余,海岛1万余个,岛屿岸线超过14000km,管辖海域近300万km2。对一个国家来说,海洋国土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关乎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从另一个角度说,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是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战略空间。它的核心内容应包括:发展海洋事业、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

1海洋生态文明的实质

海洋是地球表面的低地,悲惨地沦为人类的垃圾场。人类制造的所有垃圾,不论放在哪里,大部分都会因风、雨、径流等自然现象的作用,进入大海。众所周知:工业革命创造出的生产力超过了有史以来的生产力总和。而与此同时,人类制造的废弃物和垃圾也大大超过了有史以来的总和。海洋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当海洋的承载能力超过极限,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就有大爆发的危险,直致海洋生态系统严重失衡、崩溃。20世纪是人类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空前的时代,也是对海洋生态环境破坏最巨大的时代。海洋环境破坏和海洋灾害发生的频率也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严重。空前的问题导致空前的觉醒,人类终于把目光聚焦在海洋,开始正视自身的妄行导致的海洋危机。可以说,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就建立在这一基础上,海洋生态文明的实质由此逐渐展现。

1.1海洋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形态

海洋生态文明是在人类为了延续生存和生存环境的理性共识下产生的文明形态。它包括:人类遵循人、海洋、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人与海洋、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文化伦理形态。

1.2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历史责任与任务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大局、事关长远、事关子孙后代,是战略问题。它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由事态的现实、事态的发展、人类的理性和智慧共同催生的,它的应运而生有其必然性,是人们意识到自己的历史责任之后的综合考量与决策。当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也不是孤立的保护,必须协调好保护与利用、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保护海洋环境,而是要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谋保护,进而形成更高层次的良性互动、良性循环,最终达到海洋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海洋环境更健康、更富活力的和谐共生的局面。

1.3海洋生态环境危机催生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进入21世纪,我国全海域污染日益严重。达到轻度污染的海域面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005年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面积13.9万平方千米,2006年达到14.9万平方千米。而近岸海洋生态系统更是深受污染之害。海湾、河口污染日甚,滨海湿地告急,大部分地区生态系统受损严重,水体富营养化及营养盐失衡导致严重生态灾难,很多河口产卵场功能几近丧失。监测表明,海水温度升高和海平面上升可能是未来危及我国国土安全的杀手。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我国沿海和内陆发生的大量气候异常现象都与海洋变化有密切关系。海洋环境的任何异常都可能导致生态灾难,造成难以预知的损失。海洋环境的破坏和恶化,已经导致严重灾害,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已刻不容缓。

2近海海洋生态危机

2.1海洋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尽管实行了严格的休渔期管理,我国海洋经济物种还是持续衰退。对有限的海洋渔业资源来说,50万艘机动渔船是一个可怕的数字。过度捕捞严重破坏了渔业资源的良性再生能力,导致海洋渔业资源物种失衡严重,底栖动物和游泳动物食性种类显著减少。陆源排污导致的海洋污染几乎摧毁了近海海洋生态系统。近海珍稀濒危物种数日渐增加,濒危程度加剧。大规模的围海造田和大型海洋工程使传统的鱼类的产卵、育肥场被蚕食,回游通道被切断。近海海洋生物的多样性被严重破坏。近海环境的严重局面,导致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出现严重问题。有些海域由于陆源排污已成无生物区。

2.2陆源排污造成海洋生态环境严重受损

我国沿海有大量的陆源排污口,大量污染物排放入海,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使适于进行海水养殖的水域面积急剧缩小,海产品污染物超标,食用风险增加。同时,河口、海湾和湿地等典型生态系统受到的损害越来越严重,海洋生物的栖息和繁衍受到严重损害。海水浴场、港口受到污染,使沿海人口的正常生活受到直接威胁。

2.3赤潮频发对海洋生物资源构成严重威胁

根据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统计,进入21世纪,我国赤潮年发上百次已不鲜见。2003年我国全海域发生赤潮达119次,2005年82次,2010年69次。这种由浮游生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短时间内突发增殖或聚集引起的海洋灾害是海洋对人类肆意排污的报复,它动辄将成千上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变成死海。一些赤潮生物具有较大毒性,它们巨大的毁伤力不仅大规模杀伤海洋生物,危害海洋生态平衡,还会通过食物链对危及人类。赤潮是威胁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大敌。

2.4油轮溢油致造成生物灭绝

石油是工业国家的黑色血液,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中国海域是很多国家油轮的必经航道,近海海域溢油事件频繁发生,仅2005年就有16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近海海洋生态破坏。溢油造成的生态危害主要表现在:漂浮在海面的油膜可以减少海洋产氧量直接造成海洋生物窒息死亡,对周边海洋渔业和养殖业造成毁灭性伤害,海鸟等生物一旦黏附石油便难逃死路;有毒物质进入海洋生物食物链,毒害海洋生物的同时也会对食用者的身体造成严重伤害;油膜凝聚以后的物质是潜伏在海洋中的长期杀手,难以清除的细微残余物将对海洋生物和人类安全构成长期威胁。

2.5近海经济开发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严重影响

海洋开发和环境保护是一对相生相克的冤家,也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兄弟。破坏性的无序开发利用和充分考虑海洋生态承载力的开发利用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有些填海造地、海上工程建设严重影响了海洋生态环境的正常状态,破坏了原有海岸带的动态平衡,影响了岸滩的冲淤变化,而回填和疏浚工程使海岸带的形态发生非自然改变,海洋生物的传统栖息地被毁坏。盲目的海砂开采活动,导致了海岸侵蚀、海水倒灌,耕地、植被、道路、堤坝等被破坏,态环境损害的代价无法估量。缺乏对海洋环境进行综合论证评价的大型港口建设、石油开采、高速公路建设、筑坝等大型沿海工程建设也对近海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3最大限度的公众参与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因素

2015年7月,国家海洋局印发《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划出了时间表,旨在用5年左右时间,即“十三五”期间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完善。《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计划从10个方面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包括规划、管理、科技、监督执法、人才建设、宣传教育和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包括31项主要任务。作为国家最高的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海洋局深刻领会中央的方针政策,抓住机遇,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了蓝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从此有了经纬。这是一件让国人为之振奋的大事,让人看到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看到了可以预见的海洋事业的未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伟大的战略工程,它的实现需要诸多条件,而提升国民的海洋意识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只有公众具有高度的海洋意识,认识到海洋事关国家兴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人民生活和子孙后代,才能形成万众一心、群策群力的局面。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应尽最大可能提高公众的参与度,让公众在参与中学习、在参与中提高、在参与中影响更大的人群,海洋生态文明的基础才能更牢靠、更坚固。这对一个传统的农耕国家尤其重要。只有发动群众、教育群众、依靠群众、“全民总动员”、形成共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航船才能顺风扬帆、乘长风破万里浪。

作者:张更农 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1]国家海洋局.2006中国海洋年鉴[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

文明建设范文篇10

农村文明户创建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精神,促进农民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提高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尚,加快推进农村文明进程。根据县文明办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在我镇开展农村文明户创建评选表彰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户、致富文明户、信用文明户、文化文明户、孝老文明户等文明户创建,评选出一批在生态、致富、信用、文化、孝老等方面在具有典型示范带头作用的文明家庭,加快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农村文明进程,引导我镇农民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二、评选标准

(一)文明户的基本标准是: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身体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模范遵守公民道德规范,群众公认;居住环境卫生整洁,家庭成员有较好的卫生意识和行为习惯。每个农户在同一届评选限参加一个奖项的评选。

“生态文明户”创建标准:具有热心公益、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社会公德;具有安全饮用水、医保或社保的健康保障意识;家中有封闭式垃圾桶箱或收集点,有卫生厕所;屋前房后绿化美化好,无损坏生态环境行为。

“致富文明户”创建标准:带头发展生态经济,带头艰苦创业,带头合法经营,带头参加助学、济困、救灾等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家庭人均住房条件及收入高于全村中等以上水平。

“信用文明户”创建标准:具有强烈的诚信意识,从事生产活动坚持质量至上,从事经营活动坚持信守契约,从事服务工作坚持优质规范,在合作者和服务对象中享有高度信誉;在人际交往中,真诚待人,实心做事;参加农户信用等级评价,评定当年信用等级达到AAA等级,且无违约借贷行为。

“文化文明户”创建标准:热心组织、积极带头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文化活动上有一技之长,有方便群众活动的场所和设施,文化服务群众在当地有较大影响。

“孝老文明户”创建标准:模范践行家庭美德,长期悉心照料体弱病残的老人,使他们享受晚年幸福;在家人亲属有伤病、残疾等困难情况下,做到不离不弃、守护相助、患难与共。

(二)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参与评选:1.家庭成员发生违法违纪案件的;2.家庭存在封建迷信、黄赌毒及邪教活动等丑恶现象的;3.违反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行为的;4.家庭有不赡养老人、存在家庭暴力现象的;5.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达不到相关要求的;6.在信贷活动中有违约行为的。

三、具体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

时间安排:今年9月—10月

具体要求:抓好前期宣传发动,进一步统一创建思想,营造创建氛围。

1、召开会议、统一思想。召开试点村两委会认真学习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详细介绍创建方案,争取支持;召开文明户创建动员会议现场发动,层层动员,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凝聚创建合力。

2、整合资源、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网络、黑板报、宣传栏、横幅、标语、宣传车等宣传阵地广泛开展宣传,开设文明户创建活动专栏,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帮助广大群众明确创建的目的、意义、内容、程序,自觉加入到创建队伍中来。

3、逐户走访、全面发动。组织党员干部逐户上门走访,开展宣传发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对创建工作存在疑惑的群众答疑解惑,鼓励符合创建条件的农户积极参与,营造出“人人参与、争创文明”的积极氛围。

(二)具体实施阶段

时间安排:今年10月-11月

具体要求:文明户评选按照“自报公议,民主评定”的原则分步进行。第一步,由农户按照评选标准自我申报;第二步,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由群众民主评议,对入选农户进行公示;第三步,经所在乡镇信用联社、妇联、文化站、派出所、计生办等审核后,由乡镇党委、政府予以命名表彰;第四步,择优向县文明办推荐县级文明户。

1、加强领导,建立组织。在镇、村两级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具体办事人员任组员的农村文明户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全程科学指导文明户创建。

2、调查摸底、筛选申报。采取民主恳谈、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民主推荐等多种形式,开展调查摸底,组织符合文明户参评条件的、群众认可程度高的农户申报年度创建户,并进行公示公告,营造比、学、赶、超的文明户创建氛围。

3、精心指导,合力创建。根据文明户创建标准,对参于评选农户进行逐一检查指导,严格执行违反计划生育、参加邪教等一票否决制度,确保评定的每一户农户符合文明户创建要求。

4、考核验收、命名表彰。按要求对创建户进行考核并通过专家评分、组织评分和群众评分的方式评定文明户家庭,经公示后,对评定的文明户家庭进行命名表彰,在授予生态文明户、致富文明户、信用文明户、文化文明户、孝老文明户荣誉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四、创建要求

1、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围绕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将创建活动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分步组织实施,做到全面覆盖、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评选。

2、结合实际,务求实效。将创建活动与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信用体系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平安家庭创建、“春泥计划”实施等有机结合,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确保创建活动成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