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02:27:14

外部范文篇1

关键词:研究对象历史逻辑理论逻辑

OntheStudyingObjectofInternationalFinance

一、问题的提出

界定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体系建设的首要问题,也是一门学科的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关于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观点。MauriceObstfeld&KennethRogoff,(2000)认为,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或者称之为国际金融)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发散。这表现在对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本身缺乏一个统一的定义和统一的分析框架,从事这方面研究和教学的学者对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有着各自不同的定义。

在国内长期以来的代表性观点是: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是国际经济的货币方面,也就是国际间的货币金融关系。如陈彪如在其所著的《国际金融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的序言中认为:“国际金融应以国际间的货币金融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既要说明国际金融活动的主要问题,又要阐明国际间的货币和借贷资本的运动规律”。钱荣堃在其主编的《国际金融》(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的序言中认为:“国际金融研究的是国际间的货币关系和金融活动”。

对于这一观点,姜波克(1999)对其进行了批评,认为随着现实的发展尤其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形势的迅猛变化,有很多问题是在这个框架内难以解释,如国际金融学与银行学的关系问题;与现实情况的比照问题;与国际上学科发展的协调问题等[①]。基如此,姜波克提出,国际金融是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均衡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独立科学。内外均衡是经济在开放条件下面临的两个主要目标,这两者常常存在相互冲突的现象,因此如何确定开放经济条的内外均衡目标并进而同时实现它们,构成了国际金融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然而内部均衡的概念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诞生之后才出现的,因为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为一国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此之前的古典经济学世界,市场的力量将使得经济自动达到平衡状态,因而根本不存在内部均衡问题。内外均衡冲突问题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初期由米德提出,而在此之前,国际金融理论已经得到较充分的发展。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内外均衡的冲突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但已经不是主要的问题。因此姜波克将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内外均衡同时实现也是存在问题的。

本文认为,国际融理论是研究在内部均衡约束条件下的外部均衡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外部均衡的方案,包括政策规则、市场力量和制度安排设计。因此国际金融的研究对象是一国的外部均衡问题。在宏观经济学中讲到一国政府将努力实现四大政策目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因而有人将前三大目标合起来成为内部平衡而将最后一个目标称为外部平衡。因此讲到外部均衡,我们就自然而然的认为是国际收支平衡,但是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实际上,外部均衡概念是不断演变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标准。而作为研究外部均衡的国际金融理论随着其研究对象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变化。

二、外部均衡标准的历史逻辑

(一)古典主义时期的贸易收支平衡

在早期各国的经济联系是以贸易为主,因此这一时期的外部均衡体现在贸易收支平衡上。而在理论上,最早涉及外部均衡问题的是重商主义,由于重商主义者错误的将货币等同于财富,因而重商主义者认为获取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是发展对外贸易,求得贸易顺差,从而增进一国的货币财富,这就是货币差额论,主张尽量将货币保留在国内而不使之外流。而晚期的重商主义者在这一问题上的看法被称之为贸易差额论,这比早期重商主义者大大的前进了一步,认为不一定要限制货币流出,只要有出超,国家就能积累货币财富。总之,重商主义者的外部均衡就是尽量取得贸易顺差,从而不断积累货币财富。

重商主义的这一论点受到古典主义者大卫·休谟(DavidHume)的反驳。休谟以古典货币数量论为基础提出了意义深远的价格—铸币调节机制(Price—SpecieAutomaticAdjustmentMechanism),来说明一国不可能长期获得贸易顺差。休谟认为,一国贸易收支如果处于不平衡的状态,那么货币黄金将会流入或者流出这个国家,在货币数量论的假设下,货币黄金的流动,影响一国的物价水平,从而改变着一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实际汇率,最终使得该国的贸易收支不平衡自动消失。因而休谟以其优美的理论的模型,驳斥了重商主义者和贸易保护主义者的论点,主张自由贸易,而黄金货币的国际自由流动是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唯一手段。

由休谟的分析所提出的问题,直到两次世界大战的年代里,一直主导着国际金融领域的著述。实际上影响一国商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除了相对价格外,还有另一个重要变量—名义汇率,但在金本位制的固定汇率时期,一直没有进入理论分析,直到金本位制崩溃。在两次世界大战间隔时期,各国竞相实行汇率贬值以期改善本国的贸易收支状况。而贸易收支的弹性分析法,从局部均衡的角度,得出了汇率贬值与贸易收支的关系,即马歇尔—勒纳条件。虽然,其后一些经济学家不断的对其进行修正和扩展,结论也越来越复杂,但马歇尔—勒纳条件仍然是实际分析中的重要工具。

由于两次世界大战间隔期间的浮动汇率制和投资性国际资本流动的经验,使得实行固定汇率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并且严格限制国际资本流动,因而这一时期的吸收分析法同样是以贸易收支作为外部均衡的标准,但它强调的从整个宏观经济平衡的角度去分析贸易收支问题。从凯恩斯四部门国民收入核算等式开始,吸收分析法将国内的居民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定义为吸收,因而如果一国的吸收超过本国的产出,则必须由国外部分来弥补,表现为贸易收支逆差,反之则表现为顺差。因此一国想要改善贸易收支,就必须求相对于吸收提高产出。吸收分析法对外部均衡的分析是基于1930年代诞生的凯恩斯主义及其经济干预哲学,因而具有相当鲜明的政策含义:即支出增减政策和支出转移政策。由于在凯恩斯主义的世界中,价格是刚性的,因而休谟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不起作用,同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汇率是固定的,弹性分析法的结论同样不适用。因此在布雷顿森林体系

限制国际资本流动的情况下,外部均衡的标准又回到重商主义者的老路上,那就尽量取得贸易顺差,以积累美元储备。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标准

1950年代,随着欧洲一些国家特别是德国在二战后的逐渐崛起,其货币迈向可自由兑换,与此相伴的是国际资本流动不断的增长。历经布雷顿森林体系初期的稳定,人们似乎逐渐淡忘了国际资本流动这把“双刃剑”不利的一面,而将注意力集中于它所能起到的为经常收支账户融资的作用。因此外部均衡问题表现为包含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以反映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的央行的国际储备作为外部均衡,将“货币最重要”这以货币主义的核心观点贯穿到对国际收支平衡的分析上。货币分析法认为国际收支不平衡实际上就是一国货币供求不平衡的结果,这种国内货币供求之间的缺口体现为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因此货币主义者主张,国际收支严重逆差的国家,必须紧缩国内信贷,减少国内货币供给。这一主张被广泛的应用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国际收支严重失衡的国家。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及其在外部均衡调节上的思想,与休谟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那就是通过国内货币的紧缩以改善外部均衡。但是国内货币的紧缩对国内经济有紧缩作用,因而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与价格铸币流动机制都是以牺牲内部均衡为代价从而换取外部均衡的改善。这在古典主义的世界里之所以行得通,是因为在工资价格充分弹性及货币数量论的经济学假设下,内部均衡将自动达到,政府根本就没有维持内部均衡的必要。然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这种以牺牲内部均衡为代价的外部均衡调节思想很难实行。这是因为1930年代诞生的凯恩斯主义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支持,而一个民选的政府也必须维持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的政府在内外均衡的问题上有时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而这种尴尬的境地是以前的国际金融理论所无法解决的,无论是吸收分析法,还是货币分析法。为解决内外均衡的冲突问题,经济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基础性的工作由荷兰的经济学家首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出丁伯根给出,其理论精髓被总结在“丁伯根法则”中。在此基础上,米德给出了丁伯根法则一个实际中的一个特例,从而将丁伯根法则运用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冲突的实际中。

针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日益发展,蒙代尔在它的模型中给国际资本流动在内外部均衡调节中以重要地位。在凯恩斯主义IS—LM模型的基础上,蒙代尔将其扩展到包括国际收支平衡的开放经济条件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它既是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宏观经济政策效力的重要工具,也为解决内外均衡冲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蒙代尔认为,根据丁伯根法则要实现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这两个政策目标,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两个政策工具,但是必须以货币政策来调节外部均衡,而一财政政策来调节内部均衡,因为货币政策在调节内部均衡时将会恶化外部均衡,而财政政策调节外部均衡的效果是不确定的。

虽然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代表了内外均衡调节的最高理论成就,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蒙代尔关于内外均衡调节政策组合存在两个重要缺陷:首先,它遗漏了关于国际资本市场中存量均衡的讨论,因为在模型中,蒙代尔认为国际资本流动是利率差别的唯一函数,因而只要存在利差,资本就会一贯的流动从而弥补任何水平的经常项目不平衡,而在现实中各国间的利率差别普遍存在。第二个问题是,在外部均衡的标准上蒙代尔非常强调资本账户,而国际资本流动是利率差别的唯一函数,因此如果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只有通过提高国内利率以吸引资本流入,但是这既是一个挤出私人投资,又是依靠对外债台高筑的取得外部均衡的政策。因此无论是货币主义的以储备衡量的外部均衡标准—国际收支平衡,还是蒙代尔强调的资本账户的外均衡标准都存在缺陷。

(三)牙买加体系时期的汇率均衡标准

还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处于鼎盛时期时,特里芬就指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美元作为清偿力和对美元信心的“特里芬悖论”。而早在特里芬之前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代表弗里德曼在《可变汇率论》中就主张通货汇率的自由浮动来调节国际收支,从而使得作为外部均衡标准的国际收支平衡自动实现,这样一国政府就可以致力于内部均衡,因而政府在内外均衡调节的尴尬境地将不复存在。而一些主张实行固定汇率制的经济学家如纳克斯论证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隔时期浮动汇率实践所带来的灾难。由此关于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优劣的论战开始。

1971年5月,在一连串的投机攻击之后,美国割断了美元与黄金的联系,并在1971年12月使美元对主要货币贬值,由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特里芬的预言变成了现实。从1973年开始,战后的浮动汇率制时代到来,这意味着在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的论战中浮动汇率暂时占上风。然而19世纪70、80年代的浮动汇率实践表明,汇率的完全自由浮动,也并不意味着一国就不存在外部均衡问题,汇率的剧烈波动使得国际经济往来的不确定性增加,这增加了国际经济交易的成本,因此确定一个合理的均衡汇率水平成为浮动汇率制下外部均衡的应有之义。这一时期有关汇率决定的理论在两次世界大战间隔的浮动汇率时期发展的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理论的基础上得到更进一步的充足发展。多恩布什的超条模型建立在价格粘性的假设前提下,这克服了弹性价格货币模型假定价格完全弹性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假定价格完全刚性的缺陷,从而开创了汇率动态学之先河。而汇率的资产组合分析法则将流量因素与存量因素结合起来并注意到不同资产间的不完全替代性。

19世纪80、90年代以来,有关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优劣的争论逐渐被统一到一个新的理论中,即最优货币区理论。该理论表明,如果两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多个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如贸易量和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流动自由流动程度)相当紧密,则他们之间采用固定汇率甚至使用共同货币优于实行浮动汇率,反之,浮动汇率优于固定汇率。欧元的诞生使得最优货币区理论由理论变为实践;而美元、欧元以及日元三大货币汇率的自由浮动则是最优货币区理论反方向的证明。但是,还有一点必须强调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及1973年以来的浮动汇率实践经验表明:当各国只顾本国利益而“各自为政”时,任何汇率体系都无法良好的运行,包括欧洲货币同盟,而全球的平衡和稳定政策是任何国际货币体系成功运作的前提,因而国际间的政策协调应该成为各国直接追求的最终目标。1985年广场宣言公布以来,各国都努力在政策上采取协调合作的姿态,因而有的经济学家将1985年以来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联合干预时期”,以区别于1973年以来的“牙买加体系”。

(四)1980年代后期以来的经常账户跨时均衡标准

然而1973年以来的浮动汇率经验只对货币主义所力主的浮动汇率制提供了部分证实。首先在有限的资本流动性条件下,依靠浮动汇率使国际储备流动而自动达到平衡,基本上等于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自动平衡。然而,有了储备以外的有效方法解决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不平衡,理论上没有必要在短期内用浮动汇率来平衡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用不降低中央银行国外资产的国内向国外借贷的方法,完全能够填补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差额,这就是融资还是调整(FinancingorAdjusting)的问题,因为对于短期的经常项目不平衡融资是较好的政策,而调整则是痛

苦的(在资源由不可贸易部门向可贸易部门转移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交易费用)。其次,经验表明,浮动汇率本身不能阻止既大而又持久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不平衡的出现。同时,由于国际资本流动问题日益突出,资本在国际间的自发流动中出现了导致汇率剧烈变动而引发出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等严重问题。因而,1980年代以来,外部均衡的含义又有了深刻变化。一方面,一国仍有必要对经常账户乃至整个国际收支的结构进行控制;另一方面,理论研究的深入使人们认识到简单要求经常账户平衡是不必要的。一国应该利用经常账户可以调节储蓄与投资差额的性质,根据经济的不同特点,不同发展阶段来确定相应的经常账户目标。经常项目的跨时均衡是这一时期的外部均衡标准,它表明对于短期的经常项目不平衡,可以通过融资的方式调节,而对于长期的经常项目不平衡则需要通过调整来解决。经常账户的跨时分析法类似于以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等式为出发点的吸收分析法,但在分析时引入了时际预算约束。奥伯斯特菲尔德通过一个非常简单的经常账户跨时分析模型表明,短期内经常项目逆差并不是坏事,与封闭的经济相比,一个处于经常项目逆差的国家的经济运行甚至更好,因为跨时贸易使得消费在不同时期“平滑”成为可能,这会使消费者能达到更高效用的无差异曲线。在一个较粗略的定义中,奥伯斯特菲尔德认为外部均衡是维持与经济预期的时际预算约束相一致的、能稳定的最高消费水平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也就是经常项目的跨时均衡是外部均衡的标准。[NextPage]

三、外部均衡标准的理论逻辑

以上主要以历史逻辑为线索,概述了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外部均衡的历史演变,以及针对不同的外部均衡标准的外部均衡调节理论。为了更进一步说明各个理论的之间的逻辑关系,下面围绕国际金融学的核心问题—外部均衡问题,来论述国际金融学的理论逻辑,以期得到一个合理的、严密的理论逻辑框架。

对于纷繁复杂的外部均衡调节理论,从经济哲学的根本上讲基本上是强调两种外部均衡调节的力量:市场力量和政策干预力量,而在这两种力量的背后,关于外部均衡调节的制度安排是保证外部均衡实现的制度保障。虽然在国际金融理论上,市场力量和政策力量的划分不是绝对的,但是从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上讲,古典主义是强调市场力量的自由主义,而现代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政策无效性”命题的忠实坚持者,因而也是强调市场力量对经济的自发调节作用的;而凯恩斯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则是典型的政策干预主义,强调政府在经济调节的重要作用;货币主义虽然以反凯恩斯主义者出现,强调市场力量的作用,但在具体的政策实践上却强调货币政策的重要作用,因而现代的宏观经济学更多的是将货币主义整合进凯恩斯主义的模型中,有时被称之为“货币主义—凯恩斯主义综合”。因此在国际金融理论逻辑的分析上,我们将与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有理论渊源的划分到强调市场力量的对外部均衡的调节,如,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以及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汇率波动理论等;而将与凯恩斯、货币主义有理论渊源的国际金融理论划分到强调政策干预力量对外部均衡的调节中,入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关于外部均衡调节的制度安排是两种外部均衡调节力量得以发挥作用的制度保证,是影响外部均衡的重要因素,在国际金融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尽管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都极力从理论和政策实践维护外部均衡,然而还是避免不了外部均衡的严重失调事件的发生,如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题的崩溃,1980年代初爆发的世界性的债务危机、1992年爆发的里拉和英镑危机、1994年爆发的墨西哥货币与金融危机、1997—1998年爆发的亚洲货币金融危机,这些都为都严重的冲击着各国外部均衡的实现,并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剧烈动荡。这些事件激发着经济学家对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其传播机制进行研究,并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即货币危机理论。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是克鲁格曼的第一代和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

外部范文篇2

所谓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指企业或部门聘请外部审计人员来执行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人员由企业内部转向企业外部。内部审计外部化并不是内部审计定义的变化,而只是内部审计主体的变化,这是其与内部审计最根本的不同点。

一般而言,内部审计外部化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形式:①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与外部审计人员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②企业不设内部审计机构,而是与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审计服务机构签约,由其提供职业内部审计服务。

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劣势分析

(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势

1.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其行为必然受到企业最高管理当局的干预、这样就会损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而使内部审计职能弱化。而内部审计外部化则能克服其独立性差的弱点,外部审计人员在提供审计服务时,要严格地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要求实施审计,而不受企业管理当局的约束和控制,这将极大地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从而保证审计结论的正确性。

2为企业节约成本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企业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内部审计的传统职能已不能满足企业增加价值的需求,因此,内部审计为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不断扩充其职能,逐渐向风险管理和管理咨询拓展。风险管理和管理咨询业务的开展需要金融、会计、财务、人事、工程、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人士来共同完成。此时企业将面临高额成本。而外部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降低企业成本:①节约招募、培训费用和维持成本。外部化可以避免内部审计人员的招聘费用,为更新和扩充知识而发生的培训费用以及支付专业人员的高额薪金。②节约开发软件和新方法的成本。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内部审计面临的新环境,为适应网络环境下的审计,必须不断开发新的审计软件以及对新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这会给企业带来高额的开发费用。如果外部化,咨询机构的这些开发费用可以分摊在多个客户身上因而降低了使用企业的成本。③降低雇佣成本。外部咨询机构之间的竞争可能导致在相同的价格下企业可以通过比较,选择更为优质的服务。

3.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随着会计职业界的发展,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咨询必将得到极大的发展。而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业务的拓展,使得一大批各方面的专家如工程技术、投资评估、计算机、市场策划、税务、人事管理、经营管理人员汇集于事务所,使得会计师事务所人员的知识结构远比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优化,这是一种十分难得的社会资源。企业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人才的知识而不必再去培养自己的内审人员。

此外,外部会计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技术上能完全胜任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这样,由这些具有良好社会声誉、拥有丰富知识的外部专家提供的内部审计报告更会得到管理当局的重视,其建议更会得到贯彻执行。因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讲,内部审计外部化也是一种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劣势

1.放弃了内部审计自身的资源优势

首先,内部审计人员熟悉本公司的管理政策、业务程序、经营活动和人事状况,了解企业的组织文化、业务过程和风险控制方面的特点,能更好地提供符合管理当局长期战略和风险特点的咨询服务。而外部咨询机构只能通过一些公开的资料以及通过询问和观察来确定服务的重点。往往由于保密的需要,企业不可能向他们提供完整的资料,这势必影响到外部咨询机构的判断和对企业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影响咨询服务的质量。其次,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有着很高的忠诚度。他们是企业的成员,企业的发展壮大是他们的目标,企业经营效益的好坏与他们自身的利益休戚相关,再加上他们对组织的文化有强烈的趋同感,因此,他们会比外部审计人员更加投人地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2.使内部审计职能失去灵活性

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比较熟悉本单位的情况,可随时掌握各种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建议,采取措施。而外部审计人员却不能一直驻在委托单位,只是在接受聘用期间提供临时的服务。内部审计人员相比而言具有更高的忠诚度和责任感,更愿意接受加班或出差的任务,而外部审计人员不可能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3.破坏内部审计职能的整体性

内部审计的评价、监督、咨询的职能是相互支持、互为基础的一个整体,能为企业增加价值的咨询活动是建立在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的基础之上的,而咨询意见增加价值的咨询活动是建立在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的基础之上的,而咨询意见的采纳和顺利实施需要对过程进行监督,并且对绩效和风险进行评价,保证过程按预期方向发展。因此,将任何一项职能外部化都不利于内部审计发挥其整体性功能

4.当外部审计人员同时提供内审服务时,独立性可能会受到损害。

一方面,对大多数事务所而言,法定年度审计只是其收人来源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当从一个客户那里所获得的收人过大特别是来自与非法定审计的业务收人过大时,外部审计的独立性会受到损害。另一方面,如果有关改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建议是由外部审计人员提出的话,他们就无法进行客观、无偏见的观察和评价。

由以上的优劣势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内部审计外部化能否实行的关键是内部审计部门和外部审计部门二者中谁更会为企业利益着想,谁能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职能,结论是由管理层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和需要来决定的,更是由内部审计部门和外部审计部门的竞争来实现的。在内部审计部门和外部审计部门之间如何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远不是根据成本效益比率就能确定的,因为内部审计业务本身的价值就是不确定的,是因企业而异的。因此可以预见,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结果,必将是内部审计部门和外部审计组织相互结合开展内部审计业务,结合的比例会因企事业单位的规模、行业的特点及内部审计部门的能力等不同而不同。

三、我国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行性分析

1.理论上看:按照受托责任学说,审计是在会计提供的各类受托责任报告的基础,对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和结果进行重新认定、计量和报告。由于公司外部各委托人往往以自己确定的标准来评价公司最高管理当局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所以,公司最高管理当局会依据这些“委托人标准”来评价其下属各部门受托责任的履行结果,这样最高管理当局对外是受托人,对内是委托人。这说明内部受托责任是外部受托责任向公司内部的延伸,内部受托责任的基本目标就是完成外部受托责任。这种内、外部受托责任的一致性,使外部审计取代内部审计成为可能。

2.法律上看: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各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1995年颁布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也规定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及金融机构等需要建立内部审计机构。

因此对我国部分企业而言,内部审计功能完全外包对有些企业可能是行不通的,但是企业根据需要实行部分审计功能的外包在法律上是可行的。

3.现实上看:随着我国加人WT(),市场竞争将愈加激烈。企业管理层将越来越重视内部经营过程的有效性、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和知识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我国显然没有足够数量合格的内部审计人员。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会计市场的开放,国外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业务范围逐渐扩大,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掀起了兼并联营浪潮,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竞争也趋向白热化。会计师事务所业务也由单纯的会计、审计、评估、税务业务扩大至新的专业服务领域。内部审计将为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新的业务领域和盈利空间,因此,内部审计外包可以成为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双赢战略。

四、我国内部审计外部化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会计事务所而言,应建立严格的风险控制制度,明确规定内审服务业务的承接、人员配置、业务开展、责任限制、报酬等相关事项,从而降低事务所的风险,及时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内审服务。

外部范文篇3

关键词:农地流转正外部性内在化优先购买权农地互换

Abstract:Thepurposeofthepaper:thetransferofthecontractualrightoflandishelpfultodevelopscaleoperationstepbystep,theexternaleconomyisaphenomenonthatthebuyercanobtainextrabenefitandneedn’tcompensatethesellerinthetransferofthecontractualrightofland.Theexternaleconomyleadstotheinsufficientsupplyofthefarmlandintherurallandmarketandisdisadvantageoustotheestablishmentandtheconsummationoftherurallandmarket.Soitissignificanttocorrecttheexternaleconomybyusingsomecorrespondingmethods,thenrealizessupplyanddemandbalanceintherurallandmarket;Meansoftheoreticalanalysisandeconomicalanalysiswasemployed;Theconclusion:thereasonofinsufficientsupplyofthefarmlandisthattheseller’sbenefitdon’tobtainedthecompleterealization,sothesystemwhichbuyergivessellersubsidyineconomyisestablishedtocorrecttheexternaleconomy;Atthesametimefarmlandshouldbesendinlargescare,andtheneighboringfarmland’speasant-householdshouldhavetheprioritytoobtainthecontractualrightofland,soastoincreasethepossibilitytodevelopscaleoperation.

Keyword:thetransferofthecontractualrightoflandexternaleconomycorrectionthepriorityrightfarmlandexchange

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进一步指出“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可见农地流转已经得到了党和国家的认可和支持,并把土地流转作为促进农地规模化和现代化经营,进而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农村改革第二次飞跃的路径选择.

现阶段土地的有序、合理流转不仅面对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缺陷的制约,还受到城市化水平不高,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及农业比较效益低下,投资农业的积极性不高等因素的限制.更为重要的是农村土地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承包人转出土地因自身权利在经济上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再加上对农地转出后对“后路”的顾虑重重,造成农地市场上供给量的不足,这是[1]农地流转正外部性造成市场失灵的一个体现.因此研究农地流转正外部性内在化,对于促进农地规模化经营,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由于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农村土地产权不明晰等都制约着农村土地流转的产生、发展以及利益的合理分配.因此在研究农地流转正外部性内在化时,应首先提出假设条件是农村土地市场是完全竞争性市场,即农村土地市场满足完全竞争性市场的4个基本条件:(1)市场上有大量的农地供应者和需求者;(2)市场上提供的农地都是完全无差别的;(3)农村土地产权明晰,在承包期内承包人对其享有的承包经营权具有处分权,所有农地在市场上具有完全的可流动性;(4)信息是完全的.

一、农地内部流转正外部性的概念

外部性是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外部性的存在使市场难以单纯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外部性是指经济当事人的行为不经过市场交易而对其他当事人的经济利益产生影响.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经济当事人的行为使其他当事人获得了额外的收益,并且该当事人并不需要为获得该外溢的利益而对行为人进行补偿;负的外部性是指经济当事人的行为使其他当事人遭受了额外的损失,并且该当事人不能因遭受该外溢的成本而得到相应的补偿.外部性的最终结果是收益或者成本的外溢.同时根据经济活动的类型,外部性还可分为生产上的外部性和消费上的外部性.

农地内部流转是指不改变农业用途的前提下,农地上所附的权利义务关系在不同主体之间的转移.具体的表现形式有农地的转让、转包、作价入股、出租、互换、继承、反租倒包等.农地流转的正外部性是指原承包人(转出方)的农地流转行为带来的收益外溢而使他人(如转入方)受益,转出方却不能从中得到额外的补偿.

二、农地内部流转正外部性的表现形式

(一)农地规模化经营

虽然家庭承包联产经营制带来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但是也造成了农地的零碎化经营,不利于机械化和规模经营程度的提高.万光华等经过研究发现“土地零碎化不但降低了土地的规模经济效应,而且严重地影响粮食产量”(万光华程恩江,1996);车裕斌认为“在农地市场化流转的制度框架下,通过加快农地市场化流转的进程和扩大农地流转规模以获取合理的农地经营规模,并相应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方法以及高效的管理手段,农业经营的获利空间仍然存在”(车裕斌,2004).可见合理得农地流转能够带来规模化经营的额外利润.

农地流转的目标就是促进农村土地的合理集中,为农地的规模化和现代化经营创造条件.就目前而言,农地流转对于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贡献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农地资源原始配置

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总耕地不足7%,而人口却占世界人口的20%以上,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来说较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按人口、按位置、按质量平均分配的思想,进一步使耕地零碎化.

表1-1世界各国平均每个农业经济活动人口耕地面积情况表(单位:公顷/人)

国家

面积

中国

0.3

日本

1.7

韩国

0.7

加拿大

120.1

美国

59.1

法国

21.5

德国

12.2

意大利

6.4

俄罗斯联邦

15.5

英国

11

资料来源:2004年国际统计年鉴(2001年)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每个农业经济活动人口的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并且低于世界和亚洲的同期平均水平,就连人口密度大于我国的日本和韩国此指标也远远高于我国.

有研究表明,我国现有农村经济体制下,户均30亩左右的耕地规模的土地产出率最高,粮食产量可达2.07万千克(郑建华罗从清,2005),按户均人数为4人来计算,我国的户均耕地规模还处于低规模的经营状态.因此通过农地流转使土地向种田大户或者专门的农业经营公司集中,并充分发挥其在资金、技术、管理方面的优势及市场驾驭能力,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地经济效益.

2、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和管理水平

家庭承包经营制下的耕地面积小、地块分散,不利于现代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引进和采用,这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现代化程度的提高.我国目前农地机耕率为53%,机摘率为27%,机收率为14%,灌溉水利用率为35%,可见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张术环,2005).

表1-2亚洲各国单位耕地面积机械使用台数情况(单位:台/公顷)

国家

单位耕地面积拖拉机使用量

单位耕地面积收割机使用量

亚洲

15

4.1

中国

7.7

1.4

日本

456.2

234.4

韩国

118.6

51.8

印度

9.4

---

泰国

14.7

4.6

越南

25.1

35.7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单位面积耕地的机械使用台数低于亚洲其他国家的水平,机械化程度低直接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成为制约我国农地规模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因此通过农地流转实现农地的适当集中,对于先进农业机械的引进及国外农业先进管理方法的采用,进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3、提高土地利用率

农地流转提高土地规模化程度,可以实现耕地集中连片经营,这样就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下起土地临时边界作用的田坎的重要性大大降低,农地集中可以使地埂的数量减少,这样就节约了不必要的土地浪费,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根据2003年柳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表资料显示,耕地面积为334849.3公顷,其中田坎面积为50533.8公顷,田坎与耕地的比例约为7:1.因此通过农地流转归并小田块,减少田坎的数量,相应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

(二)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

通过农地流转带来的地块合并,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承包户的总数量会减少,这样可以避免相邻农户之间相互行使通行权而引起的人行或者牲畜对土地耕作层的过度踩踏.

农地流转后踩踏率的降低,有利于提高土壤的疏松程度,使土壤表层保持良好的通气性,土壤通气性良好,O2充足,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快而彻底,氨化过程加快,也有利于硝化过程的进行,故而土壤含氮量高[1],这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改善土地质量.

同时农地流转后农地的规模化经营程度的提高,可以更加合理地对农地进行沟路渠及抽水站等田间配套设施进行综合布置,并提高配套设施的利用效率.因此农地流转后规模化程度的提高,降低了农地踩踏率,改善了田间配套设施,这样不仅提高农地质量,同时也有利于田间生态系统的改善,使田间的物质能量循环向着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向集聚,提高土地产出率.

三、农地流转正外部性不效率的经济学分析

各种形式的外部效应都将造成不利的后果,即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有效状态.因为无论是正外部效应还是负外部效应,它们的存在都会引起私人成本(利益)与社会成本(利益)的差异,因而外部经济总是供给或消费不足,而外部不经济总是供给或消费过渡.所以一旦存在外部效应,价格体系就不能有效运转,经济运行结果也将不是最优的,资源配置效率受到损失,从而导致市场失灵[2].

农地流转有利于规模化经营程度的提高及农地质量的提高,这都有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进而使农地流转的转入方的收入有所提高.假如农地流转前的双方的种地收入分别为w1和w2,农地流转后转入方的种地收入为w3,根据前面的分析,一般情况下w3>w1+w2,即农地转入方获得了一部分额外的收入.而在农村农地流转过程中,由于流转行为往往具有自发性,并且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农地转出方的利益常常得不到基本的保障,因此承包人往往缺乏进行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农地流转所产生的正外部性,将导致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上供应量小于需求量,影响到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有效运转,导致土地资源的低效率配置.用图分析如下.

上图中的MSR代表农地流转的边际社会收益,MPR代表的是农地流转所带来的边际私人受益,由于农村土地市场为完全竞争性市场,所以价格(农地出让方从受让方出得到的补偿费用)完全由市场决定,并且供给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重合.根据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均衡条件:P=MR,则根据市场价格等于边际社会收益所决定的均衡数量(市场上的可供流转的农地数量)q2*大于根据市场价格等于边际私人收益时所决定的市场均衡数量q1*.故而在农村土地市场上的,土地市场上可供流转的农地总体表现为供应不足.这主要是由于承包人流转土地产生的正外部性收益外溢部分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而产生的.

四、农地流转正外部性内在化的途径

(一)经济途径

关于外部性的解决途径,著名经济学家庇古提出了这样一个法则:如果要使社会福利达到极大化,必须使得任何经济活动的社会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成本相等.对于外部经济,政府可以通过补贴使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边际个人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收益,从而克服其均衡产量过低的市场配置低效率[4].农地流转所产生的正外部性,使农地流出者的利益在经济上没有完全得到体现,直接导致了农地市场上可供流转的农地数量供应不足,大量农地供应者处于徘徊状态.

因此,根据庇古理论,可以采取对农地转出方给与经济上的补贴的形式,使得其的边际个人收益等于或者接近边际社会收益,通过这样的经济补贴提高无力耕种或者不愿耕种的承包户转出其承包地的积极性,弥补市场上农地供应不足的状况,提高农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并且保护农地流转双方的经济利益.

对于农地流转正外部性采取的补贴,需要解决的主要是:补贴的主体和数额.因为农地流转使得农地转入方获得因农地规模经济的额外利益,因此补贴采取的主要形式是农地转入方向农地转出方进行相应的经济补贴;因为国家在农地流转的过程中是间接收益者,故而地方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农地流转,对农地转出方在就业及社会福利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优惠照顾;关于农地转入方对于转出方的补贴数额,本文认为应该根据一定的比例关系,在流转双方之间对农地流转外溢的收益部分进行分配,至于各方取得比例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二)制度途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各农户所承包经营的地块不仅面积小,而且比较分散,据研究表明平均每户仅有0.65公顷耕地,且被分散为9.7块(曾维忠何训坤,2002).单纯依靠经济手段解决农地流转正外部性,虽然能够刺激农村土地市场上的农地供应量,弥补市场上农地的供给不足问题,但是存在的问题就是:转入与转出的农地不一定恰好相邻,并通过流转刚好实现地块合并.农地流转的正外部性的产生是建立在农地流转带来的规模经济基础之上的,如果农地流转不能实现农地合并和促进规模化经营,那么农地流转的正外部性是根本不存在的.所以在采取经济补贴的手段刺激市场供应的同时,还应该采取相应的手段,解决土地流转后的土地合并经营等问题.具体措施如下:

1、成片发包

就是集体经济组织在向农户发包土地的时候,要尽量地把成片的土地发给承包方.具体措施是把全村的土地按质量分成优(Y)、中(Z)、劣(L)三等,然后再将优等地和劣等地搭配起来发包、中等地单独发包,按照本地各种质量土地的产量情况,计算出多少优等地和劣等地的年产量刚好等于同等面积的中等地的年产量,据此确定每户承包地的数量.这样各农户的承包地的数量将控制在1-2片,大大减少了各农户的承包地块的数量.这样就有利于农地的成片流转,降低农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的难度.

2、赋予农地转出者相邻地块的承包经营者以优先购买权

所谓优先购买权是指在农地承包者转让其承包经营权时,在流转价款、流转期限等主要内容相同的条件下,其相邻地块的承包人享有优先于其他人获得该承包经营权的权利.这样通过赋予相邻地块的承包经营者以优先购买权,可以使农地流转时相邻地块合并经营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3、农地互换

在赋予相邻地块承包经营者优先购买权的前提下,如果出现某些特殊情况,比如相邻地块的承包经营者放弃其优先购买的权利时,这样在农地流转后,并没有实现流转地块合并经营.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鼓励流转后,通过新农地经营者之间通过互换的方式,实现农地地块的合并.互换就是土地承包户之间互相串换土地.这种流转形式一般都是为了实现连片种植,以便耕种、管理、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业,以求降低成本和发展规模经营[4].但是互换一般应该在集体经济组织的协调下完成,并且签订书面协议.

4、成立农地储备中心

在通过以上两种方法仍不能解决地块合并经营时,可以仿照城市土地储备的方法,成立专门的农地储备中心.先将需要农地流转的农地在农地储备中心储备起来,由储备中心负责经营管理,然后实现农地的成片流转.例如余姚市建立土地流转储备制度,把有意向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对外招租,实现成片流转[4].农地储备中心代为流转土地,在选择交易的另一方时,应考虑一下几个因素:(1)尽可能实现农地的合并经营;(2)保护农地转出者的利益;(3)不得转变农地的农业用途.

参考文献:

[1]白朴.农业的栽培环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3:120.

[2]肖殿荒,何德.微观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3:268.

外部范文篇4

〔关键词〕房屋共享;外部性影响;法律规制

1978年,MarcusFelson和JoeL.spaeth在《美国行为科学家》杂志中首次提到的“合作消费”的新理念被认为是共享经济的雏形。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崛起,共享经济逐步从理论变为实践。2011年,美国《时代周刊》称共享经济模式将成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创意之一。

一、房屋共享的现状及特点

(一)房屋共享的现状。共享经济中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房屋、空间以及车辆领域正方兴未艾。自2014年来,政府不断推行“互联网+”战略。基于共享房屋具有刺激经济增长的优势,在政策上更是秉持“创新友好”的理念,大力支持发展。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首次放宽了在线度假租赁等新业态的经营许可。同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农家乐、民宿、长短租公寓等新型的旅游形态,以满足消费者对于旅行的多式多样的需求。2016年3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十部委出台《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看重共享房屋的“绿色”形态。2017年10月,国家旅游局出台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对民宿的规范、等级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鼓励创新、包容审慎”成为主基调。2017年共享住宿交易规模约145亿元,比上年增长70.6%,参与者人数约为7800万人,房客达到7600万人。然而根据《中国共享住宿发展报告2018》,通过平台共享的房源仅占我国空置房源的4%左右,共享房屋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待挖掘。(二)房屋共享的特点。1.房屋式体验,满足多样化需求。不同于酒店、宾馆格式化的房屋摆设,共享房屋体现为“千房千样”。中国产业调研信息网显示国内短租仍以公寓需求为主,占整个短租市场产品结构的51.5%。公寓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想要体验做饭、洗衣等多样化消费的需求。其次消费者可以选择不同风格的房屋,提高出行质量。共享房屋的房东一般都为8090后,提供的房屋也更容易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2.房屋共享的供给主体更为多元化。“共享房屋”利用的是闲置资源,个人提供房源占据了较大份额,而酒店宾馆提供的房间多为目的性建造。多源的房屋供给主体,不仅缓和了旅游旺季淡季的季节性影响,而且还很好地利用闲置资源,从而拉动个人收入,以促进经济增长。3.消费方式多样化,满足不同价位与情感需求。共享房屋按照住宿方式可分为合租模式与整租模式,合租模式适应了低层消费者的旅行需求。其对房屋质量的要求不是很高,并且借鉴青年旅舍的发展理念,更好地适应爱好交流、体验民俗的消费者的需求。整租模式对于更享受私密独处的家庭、朋友更为适用,并且相较昂贵的酒店套间更具有人情味,成为人们出行的另一选择。

二、房屋共享外部性影响引起的法律问题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最早提出了“外部经济”的概念,为了更好地促进房屋共享的发展,现着重对其外部性引起的问题予以分析。(一)占用社区公共资源,不安全因素增多。20世纪90年代开始,封闭住区大量涌现。封闭住区满足了居民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更是社会空间私有化的具体表征,其严格的安全把控增加了居民的内心安全性。房屋共享的出现则突破了已经建构起来的封闭安全性,不断更换的房屋共享者不仅干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例如占用小区公共资源,如绿地、车位,噪声扰民等,其次还带来了较大的不安全性。不同于房屋租期较长的租赁合同,房屋短租是以天为租用单位的。尤其是在旅客出入较为频繁的城市,居民内心不安全感从外部扩展到了居住社区,频繁变换的陌生人给社区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二)不健全的信息信用体系影响他人选择。互联网时代下,交易评价作为人们在选择消费时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具有较强的外部影响性。共享经济体系下,平台作为第三方主体会对供房者课以责任,如住百家首次推出了3D立体看房模式。然而,大量的信息仍存在失真现象,更有网络水军大量刷单,虚假宣传。其次,消费者的后评价并不能充分表达消费体验,不利于其他消费者的选择。知乎上的一用户披露了在途家的一次不愉快的经历,其选择了价格较高的民宿,一进门,发现外观虽与途家平台上相符,房屋内部却有浓重的甲醛味道,在与客服交涉时也耗费了较长时间,不健全的信息信用体系影响了消费者的体验。(三)冲击传统市场,影响社会公平实现。房屋共享冲击了原有的长租市场以及酒店宾馆行业。易观的《中国在线短租C2C市场专题分析2016》显示,在线短租正成为住宿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10月活跃用户超过了住宿领域的1/5,并且已经达到快捷酒店月活的一半,市场认可度不断扩大。平台与既有企业的竞争已经打响,然而,由于相关规范的不完善,平台与传统企业的竞争游走于“灰色地带”,涉及不正当竞争。在美国,最近曝光的“美国酒店与住宿协会”的会议内容中透露出其将与美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限制Airbnb的扩张。其次,一些房主将自己所居住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作为短租房屋租用,对于其他纳税者不公平,也违背了此类房屋存在的意义。(四)弱化现有税收规定,税收监管困难。共享房屋市场方兴未艾,现有税法的征税规定却不明确,导致了大量税收流失。现有税收不仅没有明确房屋共享的纳税主体究竟是房主,还是共享经济的网络平台,又或是第三方支付平台,而且还在税率的选择上模糊不清。这些不仅导致许多共享房屋交易主体因为规定不清逃避税收规制,造成税收的大量流失。此外各地方标准不一,对税款的收取采取选择主义,对同行业的共享经济企业不公平,也对原有的传统经济主体不公。

三、房屋共享外部性影响的法律规制

(一)限制房屋共享时间,弥补公共设施损失。基于共享房屋可能会对社区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借鉴国外相关规定。例如,2016年,巴黎市政府就规定房屋所有者在将主要住宅进行短租时,不能超过4个月,否则就认定主要住宅具有除居住以外的经济职能,必须获得额外批准。同时要求共享房屋企业对违反规定的房屋进行冻结,否则就予以行政处罚。限制共享房屋的共享时间,其实是对其“利用闲置资源”的恰当诠释,也符合“睦邻友好”的概念,避免较长时间干扰社区的正常运转。若有较为完备的税收机制,可对短租者进行收税,并将税收中的一部分弥补社区公共资源的损失。(二)加强平台信息信用建设,促进主体间信任。平台作为大量信息的提供者,应制定内部规制的标准,例如首先应对房主及房源的信息进行全方面验真,切实杜绝虚假宣传的现象;其次,应鼓励已经消费的消费者对消费体验披露,例如可以通过提高其信用分,赋予免押金权益来切实鼓励消费者进行后评价。平台还应当细化评价标准,将消费者在选择时容易忽略的信息点覆盖,从而避免虚拟的网络带来的不确定与不安全性,引导消费者在复杂的信息中选择合适自己的优质房源。(三)促进平台与传统行业正当竞争,完善社会公平机制。政策法律应当引导平台运用自身优势在“新增市场”健康发展,避免公权力介入对传统企业过度保护。2017年初,《旅馆业治安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了房主进行短租业务时应当获得行政许可,该规定抑制了房主的积极性。对其规制时应当秉持公平原则,在合理认定平台性质的基础上,利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规制。针对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进行短租业务的现象,可结合当地情况,例如应规定较长的房屋自住时间,确保不改变其自住属性,而这点的贯彻有赖于地方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法规规章。通过以上措施保障新业态的发展,并且探索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四)明确平台的性质,合理进行税收规制。共享房屋交易模式属于一次性的随机交易关系,基于平台在实现卖方与买家交易之间的较强控制力,认定平台具有经营性质已毋庸置疑。然而对于房主是否纳税,则需判断营业的有无。首先在友好及公平的理念下,税法应当明确不同主体的法律地位及征税标准;其次,平台应当切实掌握房屋提供者的信息,并向有关部门进行信息披露;再者,由于共享房屋模式下消费者大都利用第三方平台进行交易,可创新制度设计,减少繁琐的税收模式,发挥第三方支付平台代缴税款的功能。合理进行税收规制,才能更好地促进其稳定发展。

四、结论

共享房屋领域现今面临着规制不足的问题,法律应在保证共享房屋降低资源闲置率、拉动就业等诸多优点下对其外部性影响进行妥当规制,实现鼓励创新、追求公平的双重目的。法律不应对共享房屋领域回避,立法、司法、执法等机关应当加强彼此间的合作,针对新出现的现象及时应对,保障对房屋共享的外部监管,降低法律滞后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房屋共享的外部认可度,更好地促进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盼盼.共享房屋已上线,你想住吗?[N].中国青年报,2017-06-30.

[2]张新文,戴芬院.共享经济的外部性解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8-16.

[3]廖政军,王远.房屋共享模式在规范中逐步完善[N].人民日报,2016-07-29.

[4]董成惠.共享经济:理论与现实[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6(5).

[5]蒋大兴,王首杰.共享经济的法律规制[J].中国社会科学,2017(9).

[6]刘家林,刘智丽.共享单车的外部性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J].交通运输研究,2017(4).

[7]冯海宁.共享房屋看潜力也要看问题[N].中国商报,2017-06-20.

[8]李波,王金兰.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税收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6(5).

[9]魏宗财,刘玉亭,林允琦.居民主观感受视角下的广州保障房住区空间共享[J].规划师,2017(7).

外部范文篇5

财务政策一般指财务主体利用一定的办法有意识地改变财务对象,以达到企业理财目标的指针。

就国家主体而言,财务政策是国家以财务规则、制度等形式对企业财务方面所作的规范,它是一种强制执行性的财务政策。其基本目标是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一种配合,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规范和限制。从财务政策的内容上看,主要包括资本金的来源形式和管理的规定、现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办法的规定、成本开支范围和标准的规定、利润及其分配政策的规定等;从财务政策的表现形式上看,主要是《企业财务规则》和各行业的财务制度。

就企业主体而言,财务政策是企业在国家财务政策的指导下,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现实要求所制定或选择的一套自主的理财行动指南,它是一种自主选择性的财务政策。其基本目标是配合企业经营政策,调整企业财务活动和协调企业财务关系,力求提高企业财务效率。从财务政策的内容上看,主要包括风险管理政策、信用管理政策、融资管理政策、营支资金管理政策、投资管理政策和股利管理政策等;从财务政策的表现形式上看,它是一套自主的、灵活的内部财务制度。

2财务政策选择的外部影响因素

(1)经济周期因素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作为市场经济主题的公司被推向市场,不仅要自主经营,同时要承担盈亏责任。市场经济不同于以往计划经济,她有着一定的周期性,即必然要经历复苏、繁荣、衰退、萧条这四个阶段的循环。与此相对应,上市公司在不同阶段所选择的财务政策也不同。一般来说,在繁荣期,市场需求旺盛,市场供给也成上升趋势,投资政策选择上应增加投资以扩大生产,同时要在短期内筹集资金来满足投资需要;在萧条期,由于整个宏观环境不景气,市场需求减少,可能给上市公司造成大量产品库存,企业现金流不畅,并且难以找到新的可行性投资项目,促使企业采取紧缩的财务政策。

(2)产业政策因素的影响。

产业政策是国家制定的关于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方针和策略。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上市公司要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这就加快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原有一些受政府保护的传统产业受到冲击,而依靠新技术优势发展起来的高新企业日益壮大,这种产业结构变化必然导致社会资源的转移,毫无疑问,不同的上市公司面对这些政策性导向,会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财务政策。一般来说,对于受政府保护的传统行业,它们积聚了大量国有资本,在政府逐步放开管制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的融资、投资、资金营运都应采取较为谨慎的财务政策,以便成功适应转轨时期,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减少经营风险;而对于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优质企业,应顺应国际形势,充分利用政府的政策,寻找最佳突破点,合理选择各项财务政策。

(3)金融环境因素的影响。

随着政府行为的减少,外资金融机构准入限制的逐步开放,上市公司融资渠道、方式呈现多样化,金融市场,金融货币政策、金融体制等金融环境的变化,制约着企业投融资政策的选择。如作为企业投融资场所的金融市场,其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的逐步完善,为企业投融资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组合方式,上市公司不仅可以在国内市场上融资,也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融资,融资工具的日益丰富,既可以单独选择股权融资或负债融资,也可两种融资方式并用。相应的,这就加大了金融风险,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应对不同的融资方式所产生的资金成本进行比较,选择资金成本较低的渠道来融资。当然。除了资金成本外,还应考虑融资渠道的资金潜力、约束条件、风险率的大小以及公司本身的资金结构、投资方向,不要从事高风险的投融资事宜,以免公司资不低债,甚至破产。

(4)财税政策的影响。

财税政策作为收入分配政策,对上市公司资金供应和税收负担以及生产经营和财务效益有着重要影响,若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税赋增加,其利润必然减少,因此财务政策的选择离不开财税政策的影响。一般来说,当国家紧张时,有可能会增加税收,公司就应当采取适当的投资方式和规模,由于无论投资什么形式的公司或是何种项目及业务,都不可避免的要面临不同的税收政策,这时上市公司可以选择投资国债,因为购买国债的利息可以免税,在融资政策上,可以采取负债融资,因为负债融资的利息费用可以税前扣除,在股利分配政策上,应处理好积累和分配的关系,既要满足再生产的需要,又能保障股东的基本利益;而当国家财政宽松时,税收的减少使公司财务政策选择更为灵活。此外,应根据国家财税作好纳税筹划,这有利于选择出最佳的融资方案、投资方案、资金营运方案和利润分配方案。

(5)法律环境因素的影响。

法律环境主要是指影响企业理财的各种法律因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依法治国的思想逐步形成,国家对企业的干预由原来的行政手段转变为经济、法律手段,特别是法律手段正不断增强。如今,我国已制定了很多经济法规,从各个方面对企业财务行为进行了规范,同时也为企业正常的理财活动提供保证。因此,在这样一个法制环境中生存的上市公司,其财务政策的选择必然受到影响。一般来说,只有充分认识法律环境,在法律容许的范围内从事理财活动,避免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才能使上市公司持续发展。比如税法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公司地处不同的地区,经营不同的产品,属于不同行业,其承担税赋各不相同,如何通过各项融资、投资、利润分配组合以达到企业税赋最轻,是进行财务政策选择时需要研究的。此外,还应不断增强财务政策选择过程中法律、法规意识,充分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其利益。

(6)外部利益相关者因素的影响。

①政府。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和公共规划、提供优化信息指导、改善生态环境、建立公共设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支持,这就要从企业的剩余中获得税收。不可否认,政府是影响企业财务政策选择的最重要的外部利益相关者。一般来说,企业在选择财务政策时,除了要实现企业自身的经营目标,还应关注企业的社会效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外部范文篇6

中小企业已成为支撑和推动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力量。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其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更加突出,如何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支持,已经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

目前,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同时,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80%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再就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为缓解就业压力。另外,我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完成的。

然而,中小企业享有的银行贷款资源不到1/5,而且,这些资金基本上是短期的,主要是用来解决临时性的流动资金,很少用于项目的开发和扩大再生产等方面,中小企业比较难获得长期、稳定的资金保障。据统计,只有2%-3%左右的中小企业才能拿到两年以上固定资产贷款。

二、外部融资困难的原因

1.自身经营风险较大且信用观念薄弱。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自有资本较少、负债较多、生产技术落后,企业经营面临较大的风险。而银行贷款的风险管理责任追究日益强化,使得许多基层银行存在“惜贷”心理,信贷员为了避免日后的企业违约风险,便严格控制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以减少坏账隐患。加上中小企业信用观念薄弱。许多中小企业还款意识淡薄,人员素、还款能力差,银行更愿意贷款给信用良好的大型企业,因此种小企业融资面临很大的困难。

2.财务不透明,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许多中小企业财务透明度低且不规范,加上多中小企业还款能力差、还款意识淡薄,银行对这些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贷款资金用途及发展前景等情况难以了解,不敢轻易提供信贷支持。此外,中小企业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寻求担保非常困难,大多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如果不能提供抵押和担保,中小民营企业因难于满足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获得贷款的机会大大降低。

3.金融危机的影响。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波动较大、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而人民币升值,使得国外需求量减少,企业出口量减少,这就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此外,银行本身受到次债的影响,加上房地产按揭贷款的坏账大幅提高,从控制自身风险角度出发,惜贷现象非常严重,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的成本大大提高。

三、关于企业外部融资的建议:

从政府角度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畅通离不开政府的扶植和支持,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及完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应尽快健全中小企业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各项相应的政策法规。以《促进法》为指导,制定《中小企业担保法》、《中小企业融资法》等一系列相配套的法律来提高中小企业的地位,确保中小企业的权益,使中小企业的各种融资渠道都有法可依。

2.完善以政府为主体的信用担保体系。建立风险防御机制,各级财政应该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建立信用担保补偿基金;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再担保制度,建立再担保基金,帮助担保机构分散风险;鼓励不同经济成分的资本参与担保公司的投资,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特别是一些比较小的信用担保机构,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3.尽快建立和完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体系,改变中小企业融资单一依赖银行的局面。

一方面,要积极开发国有银行对中小银行的信贷支持措施,拓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存贷款业务,加大贷款投入。另一方面,要根据各地区具体情况,建立各种中小金融机构和完善现有银行功能,构建新型金融体系。此外,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提供不同的个性化的融资产品,加大金融产品研究和创新,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和服务。

4.给予中小企业更多的资金支持,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优惠贷款等,对一些高新技术和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企业,国家可以调拨更多的专项资金支持,从而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良好的保障。

从中小企业自身角度分析:

(1)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建立透明真实的财务制度,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企业要切实提高其信用意识和信用水平,遵纪守法、讲求诚信、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拓展融资渠道,多方面进行融资。逐步规范民间融资,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补充途径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有利于企业广泛吸收利用各种闲散资金,获得良好的资金支持。

外部范文篇7

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要么刚刚成立,要么处于高速成长的阶段,这时的企业发展更多地倾向于利用自身的优势大力发挥其核心竞争力,开拓市场新渠道,注重内部建设等,往往忽视了财产物资的安全性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缺乏风险意识等。这种矛盾可以通过采用内部审计外部化的途径来解决,一方面能使企业更专注于自身经营发展,另一方面内部审计的实效性也能够得到保障。

(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涵义

内部审计外部化,顾名思义,其是中小企业通过寻求外部资源的协助对自身的经济活动和内部控制,进行审查和评价的一种咨询与保证活动,它是将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全部或部分的分离开来,交由外部独立的审计组织来履行的方式,内部审计外部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细化的一种必然结果,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内审的作用,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势

内部审计外部化在现实工作中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专业的技术和服务,以提高审计质量,也可减少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招募成本、相关培训费用等的支出。再加上外聘人员可以较为客观、独立、直言不讳地阐述问题,也使得审计结论更受到中小企业管理层的关注,审计职能能够实事求是地发挥出来。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大多数工作人员都具有特别扎实的专业性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外部审计人员在内审外包业务中,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通过审计对企业财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有助于中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也可以使企业的会计人员从中学到最新的专业知识,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动向。另外,内部审计外部化具有灵活性,企业可根据自身的需求,更具弹性地选择外部服务公司的相关资源,还可以使企业更加集中精力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行性分析

在现今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中小企业势必要权衡来自于生产、销售、财务各方面的经营风险,并发挥其优势保持发展势头以应对来自国内外、行业间的各种挤压。因此,中小企业的高层势必迫切需要通过各方面的严格把控以提高经营效率,降低企业风险,这样一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就成为中小企业领导层的可行选择。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者因缺乏后续内部审计而显得内控流于形式化,再加上领导层又多忙于战略事宜,没有办法集中精力投入于具体的管理事务之中,使得很多想法和指导方针因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而没有落到实处,这时的内部审计外部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实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审计人员一般达不到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的了解程度

由于有投资者或银行贷款人等的介入,大多数企业被要求出具相关资质证明,这些报告通常都是具有权威性外部的专业机构出具的,但是,外部人员做不到像内部审计人员那样,对企业的文化、经营等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这就无形中延长了内部审计的时间,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时效性。

(二)外部审计人员忠诚度不够,容易外泄商业机密

外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可能会触及企业的机密,由于外部人员没有企业归属感,企业的规章制度对其没有约束力,有的人就会借此机会,在行业间泄露各家商业机密以谋求私利,因而,内部审计外部化使企业的机密泄露风险更高。

(三)外部审计人员一般不可能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

企业经营成果审计一般都是审计近三年的成果,而且都是已经过去的年份,只有企业会为自身的发展做出切合实际的预算,外部人员仅会对审计结果提出意见而不会对未来要发生的经营方向等做出预估评判,故外部人员在审计时大多不会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及经营绩效。

(四)市场易被垄断,审计费用过高

由于中小企业过分依赖外部人员,会使得外部咨询行业形成垄断,供需双方地位不平等导致这些企业处于被动状态。企业只有在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专业性人才,才能逐渐把握主动性,使得内外部资源达到和谐统一。

四、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实施对策

(一)强化中小企业管理层的外包管理理念

中小企业管理层的管理理念是决定外包成败的关键。如果企业的管理理念不清晰、不先进,就无法确定内审外包的地位、形式及外包人员的选择等,进而就无法合理优化企业的组织机构,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强化中小企业管理层的风险识别意识、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

中小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势必伴随着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企业领导层要是没有识别风险的警觉意识,就可能失去审计工作的现实意义,使企业陷于经营失败的尴尬局面。因此,企业管理层必须认清自身所处的阶段,强化事前风险意识防控,利用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价值进行自身建设,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企业的动力,是企业的风向标,内部审计外部化往往不会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一定要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不能让短时的利益动摇了企业的发展方向,结合内部审计外包的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找出最适合自身发展的举措,利用核心竞争力开拓新市场,向企业的战略目标迈进。

(三)积极增强企业会计人员与审计人员的交流

企业管理层应当深刻认识到,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目的,并不是短期性地获取审计意见,而是为了提高企业自身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程度,提高企业自身财务管理能力。所以在内审外包业务中,管理层应当要求企业会计积极同审计人员进行合作,积极向外部审计人员提供审计所需的资料和企业信息,并将外部审计人员对企业会计人员的审计评价作为考核依据,促使会计人员积极向审计人员学习,从而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

(四)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法律法规

由于内部审计外部化在国内仍属新兴的业务范畴,为了防止外部市场被垄断现象的发生,注册会计师协会应该将该项业务纳入统一的治理和指导中来,制定指导性的文件用来规范行业间的竞争秩序,并使得该项业务在法律法规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五)完善对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监管制度

外部范文篇8

关键词:项目管理;物资采购;EPC;提质增效

某新投建乙烷制乙烯项目,建设地址在外地某工业园区,距总部近700km。该新建项目以周边油气田天然气中分离出来的乙烷为原料,新建乙烯工厂,同时,将乙烯深加工制成聚乙烯等产品。此项目计划全部为EPC总承包管理。但实际执行中,既遇上了百年难遇的疫情,又遇上了石油价格暴跌。为此,在提质增效精神以及“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下,最终形成了EPC和PC建设模式共存的情况。项目开展中,物资采购方面整体执行较好,总承包单位与业主配合也比较好,但仍存在有与业主沟通不足、对施工单位采购物资管控不足、物资采购方案和采购结果未按照统一规定的要求向业主报审等一系列问题。

1总承包的特点及优缺点

1.1工程总承包的特点。(1)责任目标明确。总承包是从项目最初的可研,到批复、设计、设备物资采购、施工、安装以及试运行,总承包商承担几乎全部的责任。(2)便于交叉作业,更有利于工期控制。总承包商从最初的可研就可以参与进来,随即开始某些工作,如施工队伍的安排、设备材料的选购、与设计并行的某些施工等,因此,可以有效控制工程建设的整体工期。(3)业主方能更好地控制总投资。总承包合同一般是以总合同或者是固定总价合同的形式发包。(4)有利于整体质量的控制。设计、采购与施工责任的单一化激励,使得总承包商更加注意整体项目的质量。1.2存在的优缺点。1.2.1主要优点。(1)使得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互为一体,相互制约;(2)为控制工期和投资、保证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3)不仅是理顺体制和管理问题,更体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1.2.2问题及缺点。(1)干扰的因素较多,致使一些方案无法实施;(2)总承包单位注重自身利润,从而使得设备物资采购质量、工程质量整体下浮;(3)总承包单位自身力量不足,设计、采购、施工等各环节管理脱节或失控;(4)业主对于总承包单位的不完全信任,事事过问并参与决策,影响工作效率。

2目前项目的采购模式、进度及存在问题

2.1目前项目的采购模式。对于目前正在建设的某乙烷制乙烯项目,主装置中的乙烯装置、高密度聚乙烯装置、公辅装置均为EPC模式,由四家EPC单位分别总包;全密度聚乙烯装置为E+PC模式,设计和采购施工总承包由不同单位承担。根据集团公司相关要求,进口物资由项目部配合总包单位向集团公司机电办报审采购方案,中油物资公司组织招标、谈判,乙烯装置由EPC单位寰球工程公司负责签订合同,聚乙烯装置由中油物资公司签订合同;一级物资带量采购由总承包单位根据集团公司《一级物资目录》对计划采购物资进行甄别并报项目部,项目部配合总包单位向集团公司管理部门报审采购计划,根据批复意见由招标采购单位组织实施,总包单位签订合同。一级定商物资、定商定价物资及二级物资全部由总承包单位负责采购并签订合同。2.2当前采购进度。项目建设方面,落实集团公司、石化公司提质增效措施,根据集团公司批复提前采购长周期设备清单,项目部配合集团公司、总包单位完成了全项目进口长周期设备共20项和国产长周期设备共15项的采购;完成全厂28项框架物资采购;按照集团公司进口机电产品采购管理办法规定,完成了进口甲采设备和仪表共556台67个标包;配合EPC单位完成了提前投用部分共145项物资的采购工作;公用工程和乙烯装置前期采购工作基本完成,大批量物资陆续到货,FDPE和HDPE装置采购工作已完成80%以上。项目部自主采购方面,生产准备物资213项,已全部完成。2.3项目部物资采购存在的问题。在项目部实际的物资采购中,目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物资采购存在不必要的限制条款,厂商参与适量少;二是两次招标失败转谈判项目多,过度强调质量,价格权重占比低;三是与同期进行的重点工程项目联系不够紧密,推动联合采购积极性不高;四是电商采购业务流程尚未细化,电商采购的品种和范围不够大;五是项目本身远离本埠,无法充分利用大公司的供应商和社会库存资源。

3目前承包单位存在的问题

3.1总承包(EPC)方面。总承包商对EPC的理解和准备仍有不足,部分总承包商缺乏战略性的管理思路和控制手段。设备物资采购出现了不少问题,工作表现较差,主要有:(1)招标采购过程混乱、拖沓。(2)重前期采购,轻合同执行。(3)与业主沟通存在不足。(4)技术文件未确定就组织商务谈判问题。(5)对施工单位采购物资管控不足,放任施工单位自采,对材料质量管理管理存在漏洞。3.2设计单位(E)方面。在实际执行中,不论是EPC总承包商的设计部分或者是单独的设计单位,同样出现了不少问题,尤其是配套设备物资采购方面,主要有:(1)设计出图进度慢,影响设备物资采购和施工进度。(2)设计、采购人员综合能力不足。(3)MR文件未升级采购的问题。(4)询价文件打包存在问题。(5)存在工作拖沓严重、工作不够认真的问题。3.3采购施工总承包(PC)方面。对于目前正在建设的某乙烷制乙烯项目全密度聚乙烯装置为E+PC模式,其中采购施工总承包分为两个标段,由集团公司内部的两家单位分别承担。目前,设备物资采购方面主要有以下问题:一是催交资料,不仅是设计方面的,还包括采购进度慢而致使的设备基础资料无法按时提供;二是督促总包单位的三方合同签订、款项支付等,这些如果进度慢将使得施工进度缓慢,并且已经订货的设备物资也无法按时提供;三是审核采购方案和数据表等难度加大。

4建议和对策

4.1从思想和制度层面统一认识。一是转变思想:由原来的石油化工生产转换为项目建设管理模式,在此种模式下,项目部发挥好“桥梁”作用,做好各单位之间的衔接,不消极懈怠,不因循守旧;二是高屋建瓴:项目部部要尽快对自身的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尤其是物资采购部分更是重中之重,将采购管理管理纳入其中,做到有章可循,并严格执行。4.2做好采购前的技术确认工作。(1)MR文件。对项目中没有采购的设备物资,与设计院对接好目前设计进展情况,并继续督促设计院按时完成MR文件的编制及升版工作。(2)技术交流。总承包商牵头,项目部和监理公司配合,做好交流计划的安排、潜在交流厂家的选择、技术交流会议组织、会议纪要及交流总结的编制等工作,设计部门必须参加技术交流工作,每次交流完成如需要升版MR文件,必须与设计部门达成一直意见,保证设备物资采购受控。(3)采购计划。采购计划仍然有总承包商提出,采购计划必须包含设计文件,项目部对计划和设计文件进行审核,严把技术关,保证计划正确、全面。对一级带量采购物资,必须填报《集中采购需求计划表》并加盖公章,由项目部统一上报集团公司。4.3采购进度、质量管控。(1)采购进度。对于已采购的设备物资,督促总承包商抓紧完成进度付款,从而严格控制制造进度和交货周期;对于尚未采购的设备物资,则要根据施工进度,敦促总承包商完成采购计划,尽早签订采购合同。(2)采购质量。物资质量的监管过程中,首先,要能够对各类物资本身的数量和类型做出较合理的分析;其次,要能够抓好总承包商的质检过程控制;最后,是结合施工整体质量把控。(3)到货验收及交工资料管理。货物到货验收,项目部要组织专人验收,相关部组要积极配合;对于交工资料,一方面是登记完备整体移交总承包商以便施工需要,另一方面项目部要纸质版和电子版集中保存,以便装置开工投产后检维修使用。

5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EPC总承包可以实现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全过程的控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质量的不稳定因素。但总承包商也是要盈利的,因此,就需要业主加强管控。尤其是EPC物资采购管理过程中,对于业主来说常见的问题包括质量检查问题、质量跟踪问题等,这类问题的存在都会导致各类材料本身的采购和使用质量和设计标准不符。针对项目部来说,在采购方面就应该做到,一是公开招标拓市场、强化联合采购扩规模、推进电商采购引竞争、执行战略框架降成本,从而不断促进采购成本持续下降;二是支持内部企业增效益,抱团取暖共度难关。

总之,在强化总承包商管理的基础上,项目部做好自身建设,挖潜增效,一定能够做好总承包管理模式下的物资采购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吴刚.PC总承包建设模式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当代化工,2009,38(001):83-85.

外部范文篇9

关键词:内部审计外部化;审计质量;现状;可行性;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管理层把关注焦点放在了经营效益、风险管理水平等方面,这就要求内部审计将经营审计作为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并且向战略审计方面发展。安永、毕马威等全球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提出内部审计外部化,他们认为内部审计是企业的一个成本中心,不能为企业增加价值,应该将内部审计交给外部审计机构来完成。

一、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现状分析

我国内部审计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对加强企业管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1.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在我国现有的体制下,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丧失了形式上的独立性,而且审计范围也难以触及高层的决策。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依附于企业,并从中获取经济利益,一方面维护所有者的利益,对经营者进行监督;另一方面要听命于经营者。这样难以做出客观的职业判断。

2.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整体素质偏低

现代经济是高速发展的复合型经济,它要求内部审计成员具有会计学,管理学、心理学、工程学、经济学、法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来自于财务会计部门,外部相关专业人士及知识多样化的审计人员较少,从而导致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单一。

3.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主要停留在财务收支的查错防弊上

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的重点还在财务收支审计方面,而对于经营审计(又称经济效益审计)仍居于次要地位。西方发达国家已将经营审计作为企业内部审计的主流且内部审计开始向战略审计方面发展。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已经不适应但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4.内部审计手段落后于会计核算的发展

在我国,现代电子信息及通信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是惊人的,就以会计电算化来说,已远远走在审计前面。西方发达国家已开始探索更有效的审计程序,通过开发新的审计软件、改进计算机审计来适应这种变化。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仍停留在传统手工查账的基础上,审计手段的落后增加了审计难度,影响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5.内部审计发展跟不上企业的需求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经营多元化的发展,投资方和高层管理者要求内部审计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层次发生根本的变化,以便监控企业经营业务的执行和经营成果的形成,但利用有限的、集中的资源提供企业所需的内部审计服务变得很困难,这就出现了内部审计的缺乏与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需求的矛盾。二、我国推行内部审计外部化可行性分析及应采取的对策

1.我国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行性分析

(1)我国存在内部审计外部化的需求市场。企业愿意采用部分外部化、完全外部化的形式,从外部聘请专业审计人员履行内部审计职能。一则提高内部审计质量,防患于未然,更好地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达到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二则可减少企业成本。企业不用负担内部审计机构大额业务开支,而只需付少量的审计费用;三则由于公司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内部审计外部化后,企业可以把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上,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我国具备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供给方(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储备了大量的知识结构多样化、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增多,特别是国外著名会计师事务所的加盟,在传统业务方面其竞争异常激烈,迫使会计师事务所拓展业务服务范围,内部审计业务必然成为其首选目标。

(3)我国在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方面不存在法律障碍。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29条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各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健全内部审计制度。1995年颁布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也规定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及金融机构等需要建立内部审计机构。1996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印发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中要求注册会计师保持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在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执行过程中,只要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内部审计资料不涉及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核算,不行使管理当局的职能,其独立性就可以得到保证。

2.我国推行内部审计外部化应采取的对策

内部审计外部化可以解决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问题,但是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势、保证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成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国际内部审计标准》规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即内部审计人员(机构)需独立于他们所需要审计的活动,以不受约束,客观地开展工作”。可见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最大特点,是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

(2)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素质。首先,要更新审计理念,树立审计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审计责任约束机制,保持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其次,要加强培训,强化审计人员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审计人员对内审工作的综合驾驭能力;最后应应吸收新鲜血液,优化审计队伍,补充审计力量。

(3)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将从查错防弊转向为内部管理服务。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应将以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及生产经营监督的审计,转换为以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与有效性,评价决策的科学性,评价资源利用的效率与效果,评价过去经济活动的效益优劣,评价项目和投资的可行性等,作为内部审计重要内容和日常工作。

(4)狠抓内部审计质量,实现内部审计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是衡量内部审计工作的标准。当今计算机已广泛的应用,一方面要配备与会计电算化、现代经济管理的审计设备,另一方面,要培养审计人员利用先进设备来开展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5)企业应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决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形式。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而言,内部审计的部分外部化(内外部审计人员共同协作)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企业可依旧设置内部审计机构,配备熟悉企业情况、业务水平精干的内部审计人员,并根据企业需要聘请注册会计师等外部审计人员或者其他专门人才配合内部审计人员共同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而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内部审计任务不多,设置单独的内部审计机构并配备专职的内审人员是不经济的,内部审计的完全外部化则可能是较好的选择。

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我国企业存在对内部审计外部化的需求和供给,内部审计也将为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新的业务领域和盈利空间,内部审计外部化会成为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双赢战略。

参考文献:

[1]刘雅荣: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几点措施[J].会计之友,2006,(10).

[2]吴灵辉:浅议内部审计外部化[J].商场现代化,2005,(12)

[3]欧阳春花:我国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财会研究,2003,(6).

[4]宋建波蒋晨霞:内部审计外部化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2004,(11).

外部范文篇10

(一)

历史地看:内部审计理论是由财务审计发展到管理审计,更进一步地是从服务于管理当局的管理审计发展到对管理进行审查的管理审计。在内部审计领域倡导由外部注册会计师进行的管理审计,需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个是注册会计师自身的素质,另一个是组织方面的条件。

先看注册会计师从事管理审计的胜任能力。

管理审计是管理的智囊系统,它要对整个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和计划的制定、执行、控制及程序等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因此,管理审计师必须是训练有素的多面专家。注册会计师作为熟练的鉴证专家,都受过正规的训练,并经过考试,所以在专业能力上多强于内部审计师,这是导致注册会计师涉足管理审计领域的重要因素;同时,注册会计师多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这样,即便在某项管理审计业务上缺乏某种管理技能,也可利用以往接受培训所学的审计专业知识和企业业务知识,使其具有执业管理审计的能力;再者,由注册会计师执行管理审计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现在虽有一些执业指南,但注册会计师仍可利用财务审计的一些概念和原则,并兼及利用与管理审计相关的某些领域的概念和原则,来完成管理审计业务;最后,注册会计师在管理咨询服务方面的实践,大大提高了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从事管理审计的能力。

由注册会计师从事内部管理审计可以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11A)对美国、加拿大一些公司经理选聘外部注册会计师从事内部审计的动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节省审计成本”是主因(美60%,加32%),除此之外的其他几个动因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美17%,加33%):“替代不合格的内部审计师”(美10%,加10%):“更加相信注册会计师的能力”(美13%,加5%)。正像审计上很难将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划分清楚一样,在一个组织里也很难将财务事项和非财务事项划分清楚;不论是审查管理的哪个方面,都离不开财务会计信息。注册会计师正在从事财务报表审计,让其充任管理审计师,他可以根据内部审计业务的需要,利用在各地的分支机构和固有渠道,合理地配置资源,从而避免了内外部审计人员的重复劳动,节省了审计成本,提高了审计效率。再者,注册会计师对一个组织同时进行外部财务审计和内部管理审计,可以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从而加大审计深度,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果。

(二)

注册会计师有能力从事管理审计,只是一个必要条件,只有当组织方面的条件也具备之后,内部管理审计外部化才能成为现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倡导管理审计的约瑟夫·多德韦尔对此作过科学的分析:

为了对付社会经济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企业的规模在不断地增大,企业的经营也日趋多角化和复杂化,此时就必须在管理当局和各业务部门及控制部门之间锻造一个新的链条;在快速的企业增长、竞争及边际利润的影响下,最高管理当局不得不将权力下放给更广的经营领域,首先是下放给中层管理部门,然后再下放给下级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于是就产生了另一级次的授权机构;这样,每一次新的授权就建立起一个经营链条,其完整性决定着整个公司的效率和获利能力;授予的权力和责任,没有实体,只有控制的外表,而管理当局恰不能提供合理的报告制度来评价业务管理控制的存在性和适应性,但不评价这些业务控制又行不通,因为它们对管理当局的业务计划、项目及方针都是至关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如果不进行连续的、客观的评价就会在管理当局和责任人之间形成一个信息真空,从而导致控制失效。于是管理当局和客户就求助于注册会计师职业界来帮助评价和解决业务领域存在的问题,注册会计师拓展其服务范围的机会到来了。

由于注册会计师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都是财务报表的鉴证师和管理咨询服务的咨询师,所以,组织在决定是否聘任注册会计师从事内部管理审计之前,有关独立性的问题就早已存在了。

(三)

让注册会计师从事服务于管理当局这一受托人的管理审计,正是回到了注册会计师的本行上。历史地看,注册会计师的本行就是充当公司顾问或咨询师,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来进行财务调查(6nancialmvestagation),其专业能力受到了公司内外的高度评价,赢得了会计职业专家的地位。按照先驱会计史学家和会计思想家利特尔顿教授的观点:19世纪90年代的注册会计师主要从事财务调查,它是“服务于管理之审计”活动的主要形式。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企业扩张兼并和会计职业崛起的时代,是服务于银行投资决策的注册会计师财务调查报告发挥重大作用的时代。阿瑟·安达森公司在追述其公司发展史的专集中明确地写到:“公司提供的财务调查报告,除了反映财务与会计事项之外,还要揭示劳工关系、原材料利用、产品、市场、组织效率和企业前景等情况。编写财务调查报告的方法涉及研究企业的方针及其效果,研究管理当局执行方针政策的情况。”这种工作虽具有风险性,但由于深得投资银行和其他金融企业的欢迎,故有助于建立会计公司的信誉。1929年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迅速削减了财务调查业务,但财务调查的某些技术已被公司的定期审计程序所吸纳。

另一个国际性的会计公司厄恩斯特兄弟合伙公司在这个时期所创造的“建设性会计”同阿瑟·安达森公司的思路是一样的,他们不仅要审查财务会计事项,而且要分析整个经营过程,包括组织结构、责任分派、实体资产布置、部门间的关系等方面,为银行家的投资决策提供可信的信息,为客户的管理当局提供改进管理的建议。

财务报表审计制度的确立,使注册会计师在业务上为管理当局服务的职能同为外界利害关系人服务的职能逐渐相分离、相独立,前者分化为内部审计,后者分化为外部审计。正像IIA的“内部审计师责任说明书”所讨论的那样,这样分化出来的内部审计,要适应公司管理当局对扩展业务的各项要求,使其职能和目标也不断地扩展。受内部审计发展的强烈刺激,注册会计师所从事的外部审计虽然被置于传统审计的位置,但现在也开始关心起管理审计了,这就迫使管理当局不仅在形式上而且要在实质上再检验、再认识重新成为公司内部顾问的注册会计师的作用。

(四)

由注册会计师进行的内部管理审计与传统的内部审计不同,它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果为宗旨来评判管理的业绩及其形成的原因,以使受托人更好地履行受托管理责任。因此,这种审计与其说是一种防护性审计,不如说是一种建设性审计、实质性审计。倡导由注册会计师进行的管理审计,并不意味着忽视传统财务审计,实质上传统财务审计依然是基础,管理审计是财务审计的有效延伸。正如罗伯特·塞勒所说:我们要永远保持依靠财务审计这条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