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03:36:57

童话

童话范文篇1

一、幼儿童话舞剧教学可以激发幼儿艺术幻想,进而在舞蹈动作中表达情感,提高幼儿的表现力

幼儿童话舞剧的教学,首先就赋予了丰富的幼儿童话故事。童话舞蹈剧有着丰富的艺术幻想,应该发挥童话舞剧特有的,富有贴近幼儿生活、充满童趣的舞蹈想象力和表现力,将幼儿的艺术幻想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以舞蹈的形式经过教学实践将其进行艺术加工、组织、整理,与优美起伏的节奏和旋律一起构织成为舞蹈的内容。一方面,幼儿可以通过自身对童话故事中的艺术幻想,用自己对舞蹈的理解和认识大胆的表现出来,让幼儿去充当童话故事中自己喜欢或者想扮演的角色,用心去感知美、体验美。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童话舞剧中的贴近幼儿生活的素材,在模仿童话舞剧中角色的各种动作的基础上,借助夸张、拟人、幽默的艺术手法,培养幼儿的艺术模仿和创造的表现能力。以童话舞剧《小熊请客》为例,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将童话故事向幼儿进行展示,并布置好舞台的相关场景、道具和饰品,观看“狗、鸡、熊、猫、狐狸”等动物的生活中颇具典型的动作的录像,让幼儿模仿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动作,播放歌曲《到小熊家里去》、《我才不管你》等,并请每一个孩子边唱边把自己想象成歌中角色进行表演,在教学实践的时候根据剧情,设计舞蹈动作,完成童话歌舞剧《小熊请客》的表演,显然,幼儿的艺术幻想得到了满足,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幼儿童话舞剧教学融入了幼儿心理特点和生活情趣,培养了幼儿人文主义审美情操

从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幼儿童话本身就是幼儿的最爱,童话舞剧的教学,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和生活情趣,培养了幼儿的人文主义审美情操。我们都知道,幼儿是人生的幼年阶段,天真活拨,知识不多,对生活的各类现象充满好奇感,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决定了童话舞剧的教学必须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而事实上呢,幼儿童话舞剧恰好将幼儿的个性和幼儿童话般的年龄心理特征结合得完美无瑕。童话舞剧中的离奇而又充满想象的故事情节,将想象中的事物和现实的事物结合起来,带着夸张而又幼稚的故事情节,成为幼儿舞蹈剧中的核心和灵魂。因此,我们抛开歌舞不说,单单是从童话故事本身来看,就蕴含着无穷的人文主义精神财富,这些深远的意味,显然不能靠简单的说教来实现,要想正儿八经地进行教育往往既费力又收效甚微,童话舞剧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媒介。不仅仅是幼儿年龄心理上的原因,更是因为缺乏自身的情感体验,而取得的人文主义审美情趣都是苍白无力的。只要借助童话舞剧的内容和形式,才能更有效的引导和启发幼儿,获得童话故事以外的精神认知和行为,在获取童话舞剧本身人文主义艺术审美情趣的同时,让幼儿童话舞剧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和道德力量成为幼儿的潜意识和规则意识,让幼儿们终身受益。如我们可以根据《格林童话》中的《狼和七只小山羊》设计一场幼儿童话舞剧,将一只假冒羊妈妈的狼和七只小山羊的故事用歌舞演绎出来,将故事情节中符合幼儿天真幼稚的思维融入进去,力尽将幼儿的善恶观、生命观展现出来,通过舞蹈、音乐、语言等等将幼儿的的善良、美好的意愿充分的展现出来,无疑,是对幼儿人文主义审美情趣的有效培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幼儿童话舞剧的教学启迪了幼儿的心灵,在丰富幼儿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情趣,将幼儿诚实、机智、勇敢和合作互助的精神等一系列的人文主义审美观展现在幼儿面前。

三、幼儿童话舞剧教学可以为幼儿创设交往的情境,有效的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童话范文篇2

童话作文是一个开放的七彩世界,能调动学生内在的生活积累,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构建童话作文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童话世界里自由畅想,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又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更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那么,如何组织童话式作文教学,结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大量阅读,打好基础

童话故事是儿童最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门户。对儿童来说,再没有比童话故事吸引人的了,孩子们从幼儿到小学阶段,接触的各种动画片、连环画、故事,大都是童话。为了增加孩子们的阅读量,我鼓励他们课后多读童话,让学生亲近童话,去感受斑斓色彩童话世界。

我还推荐了一些经典童话,让学生喜爱童话,亲近童话,首先要让学生走近它、了解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想实际、阅读能力,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学生选择,向学生推荐一些文质兼美的童话读物。《谁动了我的奶酪》《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系列、《郑渊洁童话系列》《西游记》里的神奇故事,格林兄弟、安徒生、等名家创作的传世童话,都是童话写作创作的源泉。教师引导他们去寻找现实里的童话影子,去体会作者创作的心情,让他们明白童话素材源于生活。当学生进入到自觉、主动参与的轨道后,我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愿选择读物。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主体地位,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去读。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对故事有更深的理解,能在阅读之后进入自己创作的境地。让这些童话故事与孩子们的生活更加贴近,让故事中的人物和孩子们更加亲密,让故事与当今的时代更加融合。因此,让学生广泛地阅读,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是引领学生进入童话作文的第一步,能够让学生的语言更加完美,能让学生渐入创作佳境,使学生学会写。

二、唤起童心,营造学生想象空间

童话最基本的特征是其丰富多彩的幻想,幻想是童话的灵魂。在童话作文的教学中,首要是营造一片幻想的空间,任其无拘无束自由在幻想的梦境中畅游,打开通向另一种生活的窗子。

1、根据原版讲童话,培养再造想象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智力的核心。在学生看、听童话故事的前提下,我启发学生大胆说话。如《丑小鸭》这篇童话故事,我首先引导学生如何观察童话中的插图,然后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这样一幅画面,也就是让学生自由想象。最后让学生把看到的、想到的丑小鸭经受种种生活的磨难,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学生很感兴趣,七嘴八舌,各抒己见。学生们通过对思维的表达,即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也大大提高了自己“述说”的能力。

2、抛头去尾填童话,培养创造想象能力。

听童话故事到一定程度之后,我让孩子们把童话故事写下来,当然这样的故事不必拘泥于“原版正宗”。写过一定数量之后,我尝试着讲头留尾或留头讲尾,让孩子们自己去编织一个又一个的梦幻。如学完《丑小鸭》这篇故事,我见学生个个学得兴致勃勃的,于是我便灵机一动,要求学生编写一篇《丑小鸭变成天鹅以后的故事》。第二天,我读了学生的故事,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跃然纸上。有的写丑小鸭重新回到茅草房看望曾经奚落他的老婆婆和母鸡,感谢他们让它在那儿避风;有的写丑小鸭飞到鸭场看望鸭妈妈,受到了兄弟姐妹们截然不同的众星捧月般的待遇,甚至那只高贵的具有西班牙血统的鸭夫人也黯然失色;有的则从反面写出变成天鹅之后的丑小鸭忘记了过去的经历,沉醉在幸福之中,变得骄傲起来……我诧异了,这些不经意的流露,不期而遇的温馨,是一种无法预约的精彩,简直就是生命拔节的声音。

3、结合插图学编童话练习。

图画形象直观,借助图画来帮助学生变童话,可以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去编,不必拘泥于一定的模式。在练习时我引导学生从多幅画开始,因为多幅图画提供的内容较多,有较完整的故事内容,只要一幅幅编下来,并加以想象,肯定能编出一个完整的童话故事来。重要的是一定要放开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大胆地去幻想,不要拘泥于图画原本。要能够看到画面以外的东西,使情节、故事更加丰富和精彩起来。在编《小喜鹊请医生》的童话故事时,我要求学生先从整体上看四幅图画的大意,然后根据图意进行想象,把每一幅图的意思看明白、说清楚。最后请学生把四幅图的意思连起来,加上开头和结尾,完整有条理地编一编。结果,学生编得头头是道。

当学生用多幅图编童话较为熟练后,我就尝试着让他们用单幅图来编童话。单幅图提供的只是部分画面,需要学生创造性地联想,把单幅图扩展成多幅图,展开想象。有时,还可用续讲故事的形式展开,培养了学生的幻想能力。

4、依据一定的事物,进行想象编写。

如鼓励学生借助玩具学具、图片插画等进行想象,学生有不少玩具,带到学校就成了一个玩具王国。几个动物放在一起,孩子们立即就能编出许多有趣的故事。

5、延伸课文内容,续编童话故事。

学生的想象力是无所拘束的。课文中凡涉及想象的,学生中边不乏奇思妙想。创新的火花,往往就在不经意中迸发。如学完《会走路的树》后,让学生想象老驯鹿带着小鸟回家后的故事;学会《狐假虎威》后,假象老虎又一次遇到狐狸会怎样……

6、拓展生活空间,用童话反映生活。

让学生用童话来反映身边的生活,把想象和现实巧妙结合。记得有一次上课时,教室里飞来了一只小麻雀,我马上抓住这机会,让学生进行观察,然后进行想象。后来,有学生饶有兴趣地在作文中写道:我们班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在我们头顶叽叽地唱歌,好像在为我们跳舞解闷,又好像是爸爸妈妈派来的侦察机,在观察我们怎么上课……

三、童话作文不忘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

鉴于中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教师从一开始就不能放松对学生作文习惯的培养。

1、有意观察的习惯。

作文,也就是通过观察来感知生活,选取作文材料。教师有责任教导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2、多向构思的习惯。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从顺向发展到逆向,以至多向。在作文指导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选取作文材料和谋篇构思中,从各个角度寻找写作材料,整理写作思路。

3、一气呵成的习惯。

尽可能做到笔头跟上思路的展开而进行,即使有不会写的字词,也不应该停下来使文思中断,这样的文章才能前后连贯,融于一体。

4、阅读、积累的习惯。

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头脑,推荐好书、名著,让他们自己借阅欣赏,并组织指导,使学生的阅读更为有效。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对故事有更深的理解,而且能在阅读之后进入自己创作的境地。

四、享受成功

学生的童话创作经历了取材、构思、评议、加工等环节,可以说作品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在童话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作文成果的激励作用。

童话范文篇3

【关键词】童话世界;超越性要求;把握方式;真实。

通常说起童话,人们的直觉反应就是想到孩子。童话是属于孩子们的,他们有七色花,有格林童话、也有安徒生和丑小鸭,还有最近的哈里波特。可是,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吗?有的人也许会补充说,童话也属于曾经的我们,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的确,真实情况的一部分是这样的,那么另一部分呢?这让我想起了那部著名的法国童话《小王子》。《小王子》是圣·德克旭贝里(也译作安东尼·圣修伯里、圣爱克苏贝里或者安托万·德·圣埃克絮佩里)的作品,它写于1943年。如果在互联网上搜索关于它的介绍,就能看到许多关于它的数据。比如:全球阅读率仅次于《圣经》的最佳书籍,全球发行量已超过5亿册,译本至少在102种以上。这些数据告诉我们一个有些让人惊讶的事实,也可以引用关于这部童话的另一种介绍来描述:“它是一部写给成年人的童话故事”。真实情况的另一部分就是:这个世界上除了孩子,许多成年人也在看童话;不仅是在他们小时候看,长大之后也看;不只是重温他们小时候看过的童话故事,也看新的、可能是专门写给他们这些大人的童话。真实的情况就是,人们需要童话。

在开始关于童话这种现象的全面考察之前,首先我要弄明白什么是童话。《辞海》对童话的解释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1]这种从文学体裁的角度对童话的解释,让我们了解了作为大的文学现象的一部分的童话是什么样子的,也了解到了想象、幻想和夸张对它的重要性。不过,这些似乎还不足以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童话,和人们需要的童话到底是什么的问题。那么把视线转向童话本身来试试,看看童话里面都有什么。乡村、农场、城堡、公主、巫婆、精灵、士兵、小女孩、会说话的各种动物和植物、能实现愿望的花、能画出真东西来的毛笔、骑上去可以飞上天的扫帚,甚至是别的小行星上面来的小王子……这些东西里面有的在现实里(或者说在历史上的现实里)就能找到,比如农场、城堡、公主、士兵、小女孩和小行星;可是我们没见过动物和植物说话,也没见过会飞的扫帚,更没见过用氢气球做太空旅行的叫做小王子的小男孩。这些显然不是我们眼中现实世界里面的存在物,它们违背了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基于理性和逻辑的认知。那它们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这些虽然不曾在现实世界里面出现,却又是似曾相识的,来自我们记忆深处的某个地方,在那里这些似乎就是我们对世界的印象的一部分,它们以记忆碎片的形式被保存下来了,而存储了这些碎片的地方的时间坐标就是童年。也许这样我们就能知道了,童话是一个用真实的和想像的材料共同搭建起来的孩子眼中的活的世界,当这个世界被以文学的形式再现出来,就是童话。童话的世界,和我们所在的这个真实的或者说现实的世界相比,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海德格尔认为“作品存在就是建立一个世界”[2]童话的本质和魅力就在于它构筑了一个和我们所生活着的现实完全不同的世界,人们看童话,就是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同时,又因为童话是以孩子的眼光去创造和发现的世界,人们看童话,也是回到一个过去的旧的世界。童话就是一个不同的世界。

童话世界与现实世界不同,在于对世界的把握方式不同。童话是孩子眼中的世界,孩子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捕捉关于他们眼前的这个世界的信息,再去建造一个属于他们的世界。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认知,更不知道什么是理性和逻辑,他们甚至分不清现实和想象的差别。对于一个孩子,世界可能就是一片叶子、一只蜻蜓、或者天空中的一团云彩,或者这些东西的简单混合物。在这个世界里面,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是有生命的,有思想和有感情的,那是一个活的世界。与之相对或者说相反的是属于成年人的现实世界。(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所说的孩子和成年人不只是年龄上的区分,而是一种认知方式或者生存方式的区分,比如一个成年人可以拥有孩子的心境,拥有自己的童话世界,而一个孩子,在他长大的过程中也可能失去童话世界,而完全进入现实世界。)现实世界里面,人们对世界的把握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认识性的,把世界作为客体和对象来加以认识。另一种是实践性的,它遵循价值原则和功利原则,旨在处理好自己和作为客体和对象的世界的关系。而这两种把握方式其实并不是他们选择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被赋予的,或者被强加的,伴随着每个人受到的教育和他们的成长,这种把握世界的方式渐渐成了他们的内在本质,于是童话的世界消失,世界失去了生命,成为严谨的、丰富的却也是对象化了的现实世界。一个人对世界的把握方式,决定了他拥有什么样的世界。孩子满怀生命热情的眼睛里面,有一个充满各种可能的活的世界,他们自己就是这世界的一部分,这世界也是他们的一部分。成年人的眼中也有一个世界,他们用冷静的眼睛去认识这个充满秩序和法则的世界,他们在世界之外,世界也在他们之外。作为文学体裁和文学现象的童话,则是那些还没有完全失去童话世界的成年人对于童话世界的怀念和再现。

现在,知道了童话是什么,就要解决另一个问题了——人们为什么需要童话?人们生活在自己的现实世界里,他们在现实世界里面呼吸,喝水,吃饭,睡觉,学习,工作。他们为什么需要童话的世界呢,为了放松和娱乐吗?可是他们有杂志、电影、电视节目、健身房和游乐场,这些都比童话更能让一个工作疲惫的成年人感到快乐。为了显示对过去曾经有过的生活的怀念吗?那么从前的玩具、旧相片,日记和回忆录就能实现这个目的,并且会更生动更具体。为了探寻人的意识和心理更深层次的奥秘吗?可那样读童话就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种需要,而变成一种工作了,那显然不是我所要研究的作为人类生活中一种现象的童话了。那么到底是为了什么,人们要对这个并不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显示出这么大的兴趣和热忱呢?这可能要从更广阔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去寻找答案了。

首先,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看,人们对童话的需要来自于对他们所在的现实世界的超越性要求,这种超越要求体现在童话现象中,既是通往未来的,又是指向过去的。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童话世界可能就是他的世界,是他的世界的全部内容。而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童话世界却变成了这个巨大的、无处不在的现实世界之外的一个奢侈的小角落。绝大部分的时间里面,人们只能在现实世界里面遵循着现实世界的法则,以一个成年人的身分生存着,童话世界只是作为一种有时模糊有时清晰的记忆存在在他们的脑海里面,只在偶尔的哪一刻,以一本童话故事的形式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里。两种世界的这种巨大的差别和距离感,让我想到了宗教和现实的关系,宗教之于现实,是一种彼岸和此岸的的关系。当人们在此岸世界感到挫折和空虚,就会倾向于呼唤一个彼岸世界的存在,把希望寄托在那里。因为有了彼岸世界的存在,此岸世界的种种不如意之处才显得可以容忍了。童话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和这种关系有些类似,但又不太一样,童话世界是可以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的,它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或者说可以相互替代的,而是共存的。但是人们对童话或者说童话世界的期待,却和人们对宗教彼岸世界的希望一样,是出于一种超越现实世界及其法则的深层心理的需要。人的大脑和心灵是很复杂的东西,它们并不是现实世界和它的理性法则和功利法则能够完全规范在内的。事实上,正因为身处在现实生活之中,人们才更想跳出现实世界,去拥有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生命体验,而这正是童话所能带给他们的,如前面提到的,既是进入一个新的世界,又是回到一个旧的世界的感觉。从这种意义上说,人们看童话,就是从现实世界中暂时逃离出来,躲到童话的世界中去度假,或者说疗养。

其次,从深层心理结构上看,对童话的需要源自人类早期经验中对世界的独特的把握和感知方式。童话和童话世界代表了一种人类早期阶段把握和感知世界(这里所说的世界也包含他们自身)的模式。在人类文明前进的过程中,这种早期的把握世界的方式逐渐被更为复杂也更为精确的理性认识和逻辑推理所代替,而沉淀为人类深层心理结构内容的一部分。这一演变过程也被再现在了人类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儿童以一种非己非物的态度去认识世界,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有生命的的混沌一体的世界,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想象与现实……所有这些后来出现的东西在那里都是融为一体的,而这就正是童话产生的心理基础;随着儿童成长为少年,青年,直至成为完整意义上的成年人,他开始更多的用理性思维方式去认识面前这个对象化的世界,用归纳和分类的方法去收集和整理来自于这个世界的信息,用逻辑判断和推理去解决这个世界里面的具体问题,用现实性的实践原则和功利原则去处理自身与世界的关系。这样,儿童时期所拥有的世界和拥有这样的世界所依赖的把握世界的方式就成为了一个人的个人历史的内容,就象作为整体的人类早期把握世界的方式成为人类历史的一部分那样。而这段个人历史通常不是被肯定的,至少不是被重视的,人们对待它的态度就是把它当场第七个烧饼之前的某一个烧饼,或者认为它是在通往真理的路上必经的坎坷。但是即使不被肯定和重视,作为童话和童话世界的心理基础的这段历史却实实在在的人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了痕迹,成为超越了理性所能把握和解释的领域的深层心理结构的一部分,而对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正是这种人类早期(包括群体早期时代和个体早期阶段)把握和感知世界的思维情感模式的存在和影响,人们才在现实世界里面感受到了对童话世界的需要和呼唤。读童话,进入童话世界,会让人产生一种故地重游的亲切感和幸福感。

关于童话现象的考察,还有第三个问题,那就是童话的意义问题,也是关于童话的价值判断问题。这就要谈到童话和真实的关系问题,它决定了我们从“真”这个具有终极价值判断性质的层面上对童话的价值做出怎样的判断。

通常,人们谈起童话,就会自动地把它和“美好的”、“奇妙的”这样的词语联系起来,对他们来说,童话的魅力正是在于它不是现实。这样是不是说童话就不是真实的?或者对童话的价值判断不能从“真实”的层面上去进行探讨了呢?这涉及到了我们对于“真实”的定义和“真实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什么是真实?是否我们所见、所闻、所感的东西和所被告知的关于这个世界的那些“常识”就是真实的?事实上,比起真实来,这些更应该是属于现实(包括当下的现实和历史的现实)的范畴。胡塞尔认为这是“自然的态度”和“历史的态度”,他以“悬置”的方法对这两种态度加以限制,并试图以此实现对它们的超越,从而走向一种“面向事物本身”的态度。“面向事物本身”就是通过“现象学还原”回到认识过程的始源和客观性,只有在认识的始源处才能获得“真实的实在性”。胡塞尔现象学体系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意向性”,也支持了他关于“真实”的这种看法,他强调一切对象都是在意识中生成的意向对象,而一切意识都必须指向意向对象。也就是说,人们习惯了的“真实”(实际上是“现实”)其实只是在意识中受到了意向性限制和被它构造出来的,每个人都只能拥有事实的一角或几角而非全部。这样,“自然的态度”和“历史的态度”就失去了它们的根基,成为了被置疑和超越的对象。根据现象学的这些观点,现实不能等同于真实,真实不是像现实那样直接就可以获得的,它需要通过努力来实现把握。现实不等于真实,那么作为与之相对应的概念的童话,它和真实的关系是什么呢?童话世界里面有许多我们在现实世界里面无法见到和无法实现的东西:会说话的蜘蛛、会飞的扫把……然而是否这样童话就是不真实的?如果这样去判定一种事物是否真实,那就仍然是一种认识的态度和一种自然的态度。要真正理解童话和真实的关系,我们就要回到童话作为文学作品的本质角度来看。在海德格尔看来,文学是存在的“显现”,文学作品所构成的世界就是在呈现被遮蔽了的存在本身,因此它就可能比我们的常识状态下体验到的现实生活的本身更接近真实。童话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比起现实世界中人们对世界的对象化的认识态度,更接近于现象学的“本质直观”,正因为不够明晰和确切,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如童话的世界不会简单地否定某种事物存在和表现的可能性,而是采取一种平等的态度,去感受它们的存在,探究它们的的意义,这就减少了因为过分追求对象的明晰所带来的那些源于意向性的限制。童话世界中那些由想象生出的各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个世界更本原的面貌的体现。比如童话中那些会说话的动物和植物,通过“语言”这种特殊的能力的获得,它们重新拥有了与人类进行对话的平等的身分,而这正是摆脱了我们人类中心主义立场之后所显现出来的真相,童话就是以这种简单的方式揭示出了人类与自然环境和其他生物关系的命题。童话所反映的是另一种真实,它是不同于现实生活的“在者”的真实的更接近于海德格尔的“存在”的真实。童话与真实的这种关系,也许正是它具有真正巨大的魅力的最终原因。我们也可以说,童话的最高价值就在于它的真实。

【注释】

[1]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第4049页

[2]尔伯特·霍夫塔特《诗歌,语言,思想》44页见《西方美学通史》第六卷《二十世纪美学》上蒋孔阳朱立元主编朱立元张德兴等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471页

【参考书目】

童话范文篇4

关键词:幼儿教育;童话教学;“三策略”

在儿童文学中,童话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所以,很多幼儿园已经将儿童文学纳入教学实践中,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充分了解童话教学的深层次含义,仅仅将其视为传播知识的一种方式,期望能够对儿童品德的塑造、知识的积累以及语言的发展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是对幼儿审美感知能力的极大忽视。在儿童文学中,童话所独具的典型的教育功能以及认知效果的判定都需要基于幼儿审美感受而有所体现。

一、基于幼儿心理,优化童话教学

很多人也会将幼儿童话叫做幼儿童话故事,这一体裁主要是针对幼儿而创作的,所以故事的讲述也需要结合具体的对象,虽然是相同的事件,但是在向不同的对象进行表达的过程中,会存在显著的不同。如果面向的是成年人,那么描述应当更细致,情节更具曲折性,事件应更感人,语言自然要成人化;如果面向的对象是幼儿,那么不管是人物的刻画还是事件的讲述,都应当简单,可能不需要过于感人,但是语言表达一定要幼儿化。只有当所有的文学要素都能够和接受者的心理相吻合,才能够使其畅通无阻地感受作品的内涵,以此保障教育效果。例如:有个幼儿在听了《乌鸦喝水》这个故事之后很有感触,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具有智慧的小乌鸦。所以,在生活中,经常把自己比作小乌鸦,“小乌鸦渴了,要喝水了。”“小乌鸦饿了,想要吃饭。”在孩子的心灵内,对于乌鸦的智慧非常佩服,所以特别渴望成为那样极具智慧的人,但是能够用于表达自我的素材有限,也不会使用过于复杂的表现语言,所以,很多孩子都会以乌鸦自比,这也是典型的幼儿心理简单的集中体现。对于幼儿童话而言,具有非常显著的特征:语言拟人化,说话做事具有儿童的特点。所以,童话的创编必须要充分了解儿童的典型心理特征,这样才能够创编出具备这两个特征的童话。在教学童话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充分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其分析必然肤浅;如果在研究童话教学的过程中,不突出其心理特点,就难以把握教学根本。

二、基于幼儿想象,优化童话教学

在幼儿的世界中充满着想象力,如果仅仅基于表面上来看,他们的想象似乎好笑又幼稚,但是在促进思维能力的健康发展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童话世界中,儿童可以放飞心灵,尽情徜徉,他们的感性认知会逐渐过渡至系统化以及逻辑化的方向。例如:通过《小兔乖乖》这个故事,幼儿可以自主分析并得出由于小白兔的细心和谨慎,连大灰狼都骗不了它的结论。随着情节的起承转合以及幼儿粗浅的二次加工和想象,能够形成对创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有效训练。由此可见,童话形象和童话事件能够在儿童脑海中形成动态发展的鲜活印象。爱因斯坦就曾经提出过这样的观点:相比较知识而言,想象能力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但是想象是无边的,它能够推动进步,是促进知识进化的源泉所在。夸张、虚拟的故事特征能够与儿童富于想象的心理特征相吻合。当他们听到故事中的角色遭遇困难时,迫切渴望知道具体的解决方法和结果。此时教师可以基于提问或者也可以借助引导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想象,使他们自主思考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故事能够为儿童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只需要教师把握恰当时机,使幼儿能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体的想象能力以及创造力。

三、基于幼儿情感,优化童话教学

成人大都认为幼儿的情感体验少且肤浅,实际上并非如此。在幼儿欣赏故事的时候,他们的反应着实让人吃惊,既敏感又丰富。他们会随着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而体现出不同的反映:既感受着故事欣赏所带给他们的快乐,这是来自于求知欲的充分满足;同时,童话本身所具有或诙谐幽默、或惊险刺激、或高兴悲哀的情节,也会激发孩子情绪的激荡。可能有些时候幼儿的情绪或者情感会在心底有所隐藏,然而一旦外露,幼儿就会表现得非常激动,可能眉飞色舞,甚至还会手舞足蹈,充分暴露着他们的天真活泼的神态。在《白雪公主》这出童话剧的表演过程中,在“王子”的号召之下,大家一起呼唤已经昏迷的白雪公主,孩子们的呼喊声一声比一声响,甚至是旁边扮演“坏皇后”的孩子也在卖力地呼喊着,此时不会有一个孩子吝啬他的声音;在听《老虎外婆》这个故事时,孩子们瞪大着双眼,于是老虎成为坏蛋的代名词,甚至有一天,当我打开课本,有老虎的地方,被黑色的蜡笔涂抹了,“吓”得我不得不向孩子们解释:“这不是真的。”又如:在听完《三个强盗》之后,一个非常胆小的小朋友说:“他们实际上一点都不可怕,因为他们总在帮助别人。”在我读完《白雪公主》这个故事之后,其中一个小女生认为,这个皇后肯定不漂亮,因为她认为,她的心地不好。此时,便能够充分说明,孩子们已经能够明确区分内在美以及外在美,并能够了解内在美的重要性。实际上每一个童话在创作时,作者都希望向孩子展示真善美,期望能够通过耳濡目染对他们的情感形成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总之,在研究幼儿童话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掌握童话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应当充分理解童话的内容,这样获得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具备扎实的根基,才能够经得住考验,才有可能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杜和林.引导幼儿走入童话世界[J].学前教育,2016(11).

童话范文篇5

这本书是由雅可布.格林和他的弟弟威廉.格林合写的,你们可能以为他们只写童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他们研究范围涉及到语言学、哲学、文艺学等诸多领域。

他的故事素材来源于三种,第一种是巫术/神魔童话,如《石竹》、《白雪公主》、《熊皮人》等;第二则是动物以及动物与人的故事,如《小红帽》、《狼和七只小山羊》、《猫和老鼠交朋友》等;第三是常人童话就像中国的“民间故事”一样,《月亮》、《三兄弟》等都是这类作品。

他写作的特点也有三点。首先,格林童话充满了浪漫诗意的想象。比如,月亮可以一小块一小块地被剪下来;一睡就是一百年;胖仆人能一口将大海的水喝干……。其次,这些童话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温馨。因为格林兄弟早年丧父,青年丧母,兄弟俩人相依为命,共同经受了人世间的忧患困苦,因而更加懂得人间的温情,如《三兄弟》……。最后,也是格林童话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赞美勇敢、机智的人物,善与恶,美与丑的对比,宣扬善良必将战胜邪恶的主题,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灰姑娘》和《白雪公主》了。

童话范文篇6

《安徒生童话》它立足于现实生活,充满对人类美好的愿望,这些作品的艺术魅力震撼了世界文坛,揭开了世界文学史上童话创作的新篇章。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入口处的海面上,有一座铜像冒出水面。它告诉人们这就是丹麦,因为它是丹麦的一个象征。但它既不代表丹麦的开国元勋,也不代表丹麦某一个王朝的杰出英雄,而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她坐在一块石头上,若有所思地望着大海。她在沉思什么呢?谁也猜不出来。也没有人能叫出她的名字。她没有腿,只有一条鱼尾,原来她是人鱼—-“海的女儿”,丹麦作家安徒生所写的一篇童话的主人公。

《丑小鸭》它一生下来,因为生得很丑,人们和动物们都不喜欢它。寒冷的冬天,它在森林里受尽了折磨。后来它靠自己的努力,终于飞起来。它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丑小鸭变天鹅靠的正是她自己的努力。它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不要怕自己笨,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能成功的。

《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是个生活在贫困家庭中的孩子。她的童年充满了黑暗,充满了寒冷。新年的前夕,正在下雪的夜晚里,一个光头赤脚穿着单薄的旧围裙的小女孩,又冻又饿地缩在一个墙角里,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回不了家,最后她抽出一根火柴来取暖的时候在她面前出现了许多空虚的幻境,但最后却冻死街头。

安徒生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一种天真与朴素的特有气质。像许多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样。书中的天堂是那么“美”。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地方,《安徒生童话》犹如一朵鲜花,绽放在每个人的心里。

童话范文篇7

去年的圣诞节,圣诞老爷爷在那天悄悄的给我送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那就是《安徒生童话》这本书。提起《安徒生童话》,恐怕世界上没有人不知道了。有令人捧腹大笑的《皇帝的新装》,有趣味十足的《甲虫》,有优美感伤的《海的女儿》等等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就是《买火柴的小女孩》。

书的第一个故事《买火柴的小女孩》深深地吸引了我,故事说在一个寒冷的夜里,一个小女孩穿着妈妈的鞋出来卖火柴,可没想到,因为那双鞋太大了,在她穿马路时,被飞驰而来的马车弄丢了一只鞋,另一只鞋她送给了一个可怜的小男孩,就在雪花飘飘寒冷的夜里,女孩赤脚走在大街上卖火柴,天太冷了,没有人来卖火柴,她没能把火柴卖掉,怕爸爸骂她,她不敢回家;要知道那天是圣诞节啊,富家人正在吃着丰盛的圣诞大餐,那香味真是诱人,可惜那小女孩只能闻而吃不到,又冷又饿的她蜷缩在墙角下,点燃了第一根火柴,让她感到了温暖,就好像自己坐在火炉旁,不一会儿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只看见雪花在飘,她点燃了第二根火柴,看见了一桌丰盛的圣诞大餐,当她刚要去吃时,火柴灭了,大餐没了,肚子还是扁扁的,她点燃了第三根火柴,她见到了一个装饰的很美的圣诞树,但当她伸出双手要想去抱树时,火柴又灭了,树也没了,她点燃了第四根火柴,她看到了自己慈祥的奶奶,她怕奶奶和大餐、圣诞树一样很快消失,她点燃了所有的火柴,透过火柴的光她见到了奶奶,奶奶把她搂在怀里,带着她去了一个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世界;

看完这个故事我觉得那女孩的生活很悲惨,如果当时有人买她的火柴,如果她有一个慈善的爸爸,如果她能遇到像她一样善良的好心人;那么她不会被奶奶带走,看到了这卖火柴的小姑娘让我想到了,前些日子在印尼发生的海啸,让很多儿童和小姑娘一样的可怜,但那些在海啸中失去了亲人的孤儿和那小姑娘不同的是他们得到了世界各地的援助,还是要比女孩幸运,和他们比,我要比他们幸福几千几万倍,我有关心我的老师,有疼爱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从不用担心会饥饿会冻着,我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美好的时光,珍爱身边的亲人,要善良真诚的对待每一个人,尽自己的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爱在身边发光,让世界充满爱。

读后感

童话范文篇8

鉴于此,在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上,我重点进行了如下两个方面的探索:

一、情状生异法。

如《会说话的鱼娃》这个作文题,我给学生的材料是:被钓上岸的鱼娃在鱼笼里无法脱身,请同学们给鱼娃想个解救的办法。文章的体裁是童话,同学们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对鱼娃作拟人化描写。动笔前,我先让学生口头表述故事的梗概:“鱼娃被钓上岸来,害怕极了,哭闹着要妈妈,要回家。它对钓鱼人说:‘您放了我吧!以后我会报答您的。’钓鱼人可怜它年幼,就把它放回了水中。”同学们的叙述,几乎众口一词。对此,我点拨说:“难道鱼娃就没有别的法子求生了?”心有灵犀的学生,一经点拨,茅塞顿开。一个学生说:“有啊!鱼娃要是小脑筋急转弯,一定会用计谋解救自己的。”“用什么计谋呢?”我进一步加以引导。“鱼娃要能了解钓鱼人的心理,准会说:‘我被您钓上岸来,我的伙伴都会吃惊吓跑的,当然您就不会再钓到鱼了。不如把我放回去,让我把它们都找回来,让您钓个够。’这样,鱼娃不就可以金蝉脱壳了?”

一位学生这样说。“不,”另一位学生又站了起来:“依我看,鱼娃不如用‘鱼家话’向妈妈呼救,让妈妈去请虾兵蟹将,同时让龙王兴风作浪,还愁回不了家?”文思的“泉眼”被点破了,学生一个个话语如流,为自己设想的“方案”而激动。这次作文果然写得不落俗套。

二、反思求异法。

这种方法要求学生从正向思维的反方向来思考问题,由果探因,标新立异。

童话范文篇9

先来说说安徒生的〈丑小鸭〉,这是一篇看似普通却是如此寓意深刻的故事,说的是一只长得又大又丑的小鸭子,打从出生就受到其他动物的岐视和欺侮,后来还被自己的亲生母亲及兄弟姐妹抛弃,从此孤苦伶仃的流浪在外,饱受了风吹雨打、严寒酷暑的折磨。有一次,它发现了湖中来了一群美丽的天鹅,无比地羡慕着天鹅的优雅和华丽,同时,也更为自己的丑陋感到自卑,它连做梦都不敢去奢望有一天能变成像它们一样。可是,又有谁会想到,后来正是这只又丑又大的鸭子,当它鼓起勇气朝天鹅们游去的时候,竟受到了它们的欢迎,因为自己竟梦想成真地变成了一只更为美丽的白天鹅!于是,它回忆起此前遭受的种种痛苦与不幸,觉得非常有益,可使它更珍惜今天的幸福,并看到了更为美好的未来。

这让我不得不想起一个人,那就是张海迪,一个坚强的女性。她是一个残疾人,对于正常的人来说是不完美的,甚至还可以说是一个有生理缺陷的人。但她不是克服了生理缺陷造成的心理障碍,顽强地与生活抗争,拼命地吸收知识,最终取得了成功吗?而且,她还成为了一个名人,其光辉的形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真正的成为了众人所崇拜的“天鹅”。所以,〈丑小鸭〉这篇童话不但让自卑的人充满信心,还告诫人们,千万不可轻易小看那些曾经比自己条件差的人,说不准哪一天他会你更优秀呢!

再说说〈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这则故事虽然是发生在遥远的西方时代,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也可屡见不鲜。故事中的皇帝其实是一个虚荣的、自欺欺人的傻瓜。但是,他非常自命不凡,才让两个骗子可以乘虚而入,最后把皇帝骗得大出了洋相。皇帝相信了那两个骗子的话,认为他们能织出神奇美妙的布帛来,只有愚蠢至极的人才看不见它。没想到,皇帝与他的大臣们一样,聪明反被聪明误,当他光着身子在街上游行,却被一个小男孩诚实地说出他根本什么都没穿时,他才醒悟过来,这真是可悲!

在现实生活中,不难见到有这样一些人,一些虚荣的、自以为是和唯利是图的人,他们为了眼前的小恩小利,不惜上当受骗,结果付出了更大的代价。骗子们在现今社会上仍然络绎不绝,任何人都该吸取〈皇帝的新装〉这则童话的教训,提高警惕,免得最终落得后悔不及的下场。

《安徒生童话》中,我最喜欢的故事还是〈海的女儿〉,它不仅描写了美奂美伦的海底童话世界,还有最凄美、最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最小的海公主是一条最漂亮的美人鱼,她的皮肤像玫瑰花瓣一样柔嫩,还有一对像湖水一样湛蓝的双眸。她虽然生活在神奇而绚丽的海底宫殿,却十分向往着岸上的世界。当她从几位姐姐口中得知海面上那灯光闪烁的大城市、美丽的天空、青翠的树林时,她显得是那样的兴奋。而她浮上水面看到的却是一个英俊的王子,还是一个令她一见钟情的王子。暴风雨的袭来击毁了王子所在的船帜,是她歇尽全力救了王子的生命。可是当王子从昏迷中醒来,看到的却是一位路过的公主。美人鱼深深地爱上了王子,她不惜为了王子抛弃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放弃了宠爱自己的亲人,还舍弃了自己甜美的声音,忍着巨痛换到了一双人类的双腿。可是,王子并不认识她,只是把她当成一个会用眼睛说话的侍童罢了,他爱上的是那位以为是自己救命恩人的公主。美人鱼却还是这样默默无闻地爱着王子,心甘情愿地讨他欢心,最终还为了成全王子的幸福变成了泡沫,消失在偌大的空气中了。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其实爱一个并不一定要占有他的身体,或者掠夺他的灵魂,只要他能够幸福,自己付出的牺牲也是值得的。只有在美人鱼的身上,才让我们看到了真爱的光环在眩目地闪耀。

童话范文篇10

[关键词]语言习得童话转喻逻辑思维

童话故事伴随着每个人的成长,它不仅给儿童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就连成年人也难以忘记童话曾经给他们童年带来的快乐和难以泯灭的温馨记忆。中外著名的童话作品可谓举不胜举,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小红帽》、《丑小鸭》、《白雪公主》、《蓝胡子的故事》等西方童话故事;在中国也涌现出许多作家为童话的发展和儿童的成长做出巨大贡献,如:《玩具店的夜》、《亭亭的童话》、《怪老头儿》、《唏哩呼噜历险记》等等。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作品的一种,具有其独特的体材特征,是儿童必不可少的阅读材料。语言学家主要从童话的体裁特征、童话故事对儿童成长以及对个体童话作品的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但对童话中屡见不鲜的转喻现象在促进儿童语言的习得和发展给予很少的关注。本文将对童话中的转喻进行探究,认为转喻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连续性、儿童形象逻辑思维的形成,阅读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概念转喻

认知语言学诞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此后迅速成长为具有较牢固的哲学基础,较完备的理论体系,有着新颖理论见解的语言学流派。许多语言学家也从新的视角对转喻进行了探究。“转喻(metonymy)”一词源于拉丁文denominatio,最初出现在公元前1世纪的拉丁文献《修辞和解释》中,一直被视为是一种修辞工具,体现一种替代关系。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家们认为转喻不仅是语言层面的问题,也是一种概念现象,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机制。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给转喻下定义,试图想囊括所有的转喻现象,但却没能找到令所有人都能满意的定义。如在牛津字典中,转喻被定义为:

Thesubstitutionofthenameofanattributeoradjunctforthatofthethingmeant.

该权威字典从传统的修辞角度给转喻下的定义,即转喻是名称之间的替代。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家从认知的角度定义转喻。如Radden&Kovecses(1999):

Metonymyisacognitiveprocessinwhichoneconceptualentity,thevehicle,providesmentalaccesstoanotherconceptualentity,thetarget,withinthesamecognitivemodel.

认知语言学家各抒己见,从不同的研究视角阐释概念转喻。Lakoff&Turner从认知域的角度定义概念转喻;WilliamCroft基于“认知矩阵”的概念,认为转喻的映射发生在单一的认知域矩阵中;AntonioBarcelona认同转喻是域突显现象;认知语法的创始人RonaldLangacker在认知语法框架内解释转喻现象等等。对转喻的分类,传统修辞学试图归纳所有多样繁杂的转喻表达形式,而认知语言学家则对各种转喻现象进行系统的概括。Radden&Kovecses(1999)根据理想的认知模式中转喻喻体和转喻目标之间关系给出了较全面、系统的分类。转喻分为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转喻和整体中不同部分之间的转喻。

二、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的历史久远,其雏形是神话传说。人们将现实与想象融合在一起,试图对未知世界或某些自然现象寻求合理的解释。童话源于西方,直到近代中国才出现童话这一概念,随之繁荣地发展起来。童话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安徒生是这一过渡时期的典范。童话的形式从约定俗成的公式化变成与其它文学体裁形式相交融,呈多元化趋势发展,如:童话小说、童话诗、童话散文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一些童话故事中增添了科幻的色彩。就其内容而言,传统的童话故事主旨鲜明,叙事方法单一,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现代文学终于将文学的指针明确指向儿童的心灵世界,试图运用儿童特有的思维方式表达童话时代的美妙想象。比较传统童话,现代童话不只是在内容上反映时代的变化,呈现出更为多样的艺术形式和更为丰富的思想内涵。童话故事的语言同样与儿童的思维模式相匹配与儿童语言习得规律相吻合,采用简洁精练的词句突现事物的本质和特征。转喻不仅是童话故事表现手法之一,同时作为人们的认知机制顺应了作家的创作心理和儿童的阅读心理。

三、儿童语言习得

儿童如何习得语言一直是心理学家和认知语言学家关心的焦点。语言天赋论认为儿童自出生就具有习得语言的能力,即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习得能力;行为主义认为人类习得语言过程是反复模拟、操练和强化的过程。韩礼德从语言的功能角度认为儿童习得语言就是学会与其周围的人进行交际。他们试图将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划分成不同的阶段,由于先天的原因、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智力开发程度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儿童语言习得存在个体差异,各阶段之间的界限并不分明可见。儿童从出生到具有熟练口语能力大致分为4个时期。1.发声练习期(出生至6个月左右);2.语言准备期(7至11或12月);3.语言发展期(1岁至两岁半左右);4.语言成熟期(两岁半至4.5岁或5岁)。此后,儿童后天的教育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成效更为明显。儿童语言习得与认知过程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幼儿2岁时能够把已有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例如能把形状、大小、颜色和性能各异的车辆称为小汽车。5-6岁时,儿童开始对概念进行抽象压缩和提炼。儿童的词汇量非常有限,表意能力较弱,为了减少交流的阻碍,基于转喻思维模式,他们会采用重复、多义词、上下义词、词性转化等等方法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四、童话故事中的概念转喻与儿童语言习得

童话不仅娱乐儿童,同时为他们的语言习得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童话故事中的转喻促使儿童去感受词句以及词句所产生的意象和概念,使他们在心理世界重新整合。这样日积月累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渗透,必将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及形象思维和系统逻辑思维的形成。

1.有助于儿童语言连续的发展

语言学家对儿童语言习得阶段的划分不尽相同,但都不可否认这一过程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理性和灵活的方法,可以使儿童言语技能大大的加强,使语言习得变得更加顺利而连贯。行为主义者认为人的语言可以通过强化、训练塑造或模仿等来自外界的刺激来习得。童话故事语言短小精悍、流畅上口、且含蓄、凝练,是适合儿童反复吟诵的好资料。儿童大脑中原有的概念是构建其它联想的出发点。Langacker认为,转喻就是一个参照点现象,由转喻词语指定的实体作为一个参照点,为被描述的目标提供心理可及,并同时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到目标上。在编续故事或创编故事过程中,基于转喻的思维模式,儿童可将记忆深刻,特征突出的事物用表意简单的语句表达出来。虽然多数情况下他们不能恰当准确的将自己的思想描述出来,但他们有运用的欲望和要求。儿童语言重在培养感觉和灵性,这种简单量的积累会实现质的飞跃,从而使语言运用能力得以提高,增强表达的形象性,提高语言的使用价值。

2.有助于逻辑思维的培养

儿童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与语言紧密关联。儿童语言的发展是概念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催化剂。某一事物也可能具有很多特征,其中既有本质特征(关键特征),它决定着事物的分类;也有无关紧要特征,它不决定事物是否属于某一类。儿童最初习得的可能并不是本质特征,而是一些其他的特征。这些非本质特征通常具有突显性,易于识别和感知,因此能给儿童留下难以抹去的深刻印象。童话的创作通常是基于此基础之上。作家选用一些具有鲜明特征的语言表达以吸引儿童们的注意力。如:小主人公戴的小红帽在《小红帽》这篇童话中是故事的中心信息,它为其他相关信息提供预期。这一外貌特征让小读者就儿童的衣着特征有初步的概念。周国光和王葆华(2001)认为,早期儿童的认知结构简单,语言知识贫乏,他们只能从大量的实际经验到的具体实物中,以归纳的方式抽取出来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这一过程包括辨别、抽象、分化、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和概括等,从而获得某些初级概念。童话中的转喻对于儿童意义潜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公务员之家

3.增强阅读和理解能力

童话作品的故事性很强,通常具有较浓的传奇色彩,使儿童在虚拟的时空中漫游。这样就要求各故事情节衔接紧密,从而使故事跌宕有致,给小读者的心灵以触动,产生心理上的共鸣。方卫平和王昆建(2009)认为,儿童读者的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所以他们更喜欢阅读情节环环相扣、事件娓娓道来的故事。某个事件总是由一系列子事件构成,如初始事件、中心事件、最终事件等。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提及某个事件的子事件就激活整个事件以及其他子事件。如:故事《蓝胡子的故事》中“蓝胡子”这个男性的面部特征贯穿整个故事的始终,“蓝胡子”代指文中长着蓝胡子的富人。小朋友们从自己的爸爸爷爷那里了解到普通男性的胡子是黑色、灰色或白色的,但没有见过蓝色的胡子,这便激起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童话故事中的语言色彩感较强。色彩是认知对象重要的外部特征,具有较强的突显性,儿童借助于色彩可以对认知对象产生强烈的直观感受。这种感知特征为进一步理解这个事物提供心理通道。基于儿童的经验,长着蓝色的胡子的人可能是个怪人或坏人,他们便试图揣测“蓝胡子”富人的性格和行为。带着这样的阅读心理儿童在情节紧凑,波波相连童话中寻找答案,验证自己的假设。转喻是一种直接、明晰的表达方式,通过转喻这种表现手法和思维模式,可提高儿童对文章的分析、理解和领悟能力,促使形象逻辑思维的形成。

五、结束语

童话故事语言的选择要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心理需求和阅读习惯。孙亚(2008)认为转喻的过程是用一个概念实体来触发另一个概念实体,或者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转喻涉及两个概念实体,其中用以指称或触发另一实体为参照物或载体,而被触发的实体被称为目标,二者属于同一认知域,在概念层次上有邻近关系。童话故事中的转喻的使用减轻儿童的阅读压力,增强儿童对童话故事的理解,促进儿童语言的连续发展。

参考文献:

[1]Radden,G.&Z.Kovecses.TowardsaTheoryofMetonymy.InK.Panther&G.Radden(eds.).MetonymyinLanguageandThought.Amsterdam:JohnBenjaminsPublishingCompany,1999.

[2]LangackerR.Reference-Pointconstruction[J].CognitiveLinguistics,1993,(4).

[3]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8-132.

[4]李卓.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与儿童语言习得.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