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7:30:46

体制建设

体制建设范文篇1

一、县乡财政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山东省为例

山东省现有总人口9125万人,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下辖17个地级市(其中青岛为计划单列市),142个县级单位,1691个乡镇级单位。近年来,通过采取推进县级综合改革、实施强县带动战略、支持欠发达县改革试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山东省县域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县乡财政实力不断增强。1994年到2006年,县乡地方财政收入由75.86亿元增加到1355亿元,年均增长22.7%;县乡财政支出由126.06亿元增加到1832.62亿元,年均增长24.99%。与其他沿海先进省份相比,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仍显缓慢,县乡财政建设比较滞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增资政策的连续出台及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县乡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县乡财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

(一)县乡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政收支平衡是以牺牲部分必要的公共支出为代价按照事权与财力配套的原则,县乡财力应当满足本辖区基本的公共管理服务、公共事业发展和指导社会经济走向等三个层面职能的需要,而目前的县乡财力距离这一需要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随着新农村建设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推进,县乡支出需求进一步加大。2002年至2006年间,日照、济宁、泰安、聊城4地的县乡财政支出年均增幅比财政收入年均增幅分别高出4.8、2.18、4.24、0.57个百分点。[1]目前县乡财政收支平衡是在不允许出现赤字预算的情况下,以牺牲部分公共支出为代价的平衡。

(二)县乡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公用事业发展滞后在现行财政体制下,基层政府(包括地、县和乡)担负着相当沉重的支出责任,特别是县乡两级,它们共同提供庞大而重要的公共服务,包括70%的预算内教育支出和55%-60%医疗支出。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地区基层政府几乎丧失了自有收入来源。由于县乡财政收支矛盾较大,县乡财政多维持在“吃饭”的水平上,用来提供其他公共产品与服务等“办事”的能力非常有限,根本没有能力履行公共财政的部分职能。

(三)部分财政困难县乡存在欠发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现象山东省困难县乡主要集中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欠发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问题是其财政困难的集中反映。县乡欠发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的具体表现有两个:一是在时间上欠发,即不能及时发放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二是在标准上欠发,即不能足额发放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近几年中央非常重视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发放,并加大了工资转移支付力度,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问题并没有在山东省部分财政困难县乡完全解决。

(四)县乡基层政府债务问题较为严重调查发现,债务问题是县乡基层政府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债务数额大、欠债时间长、原因复杂;债务由名目繁多的贷款、借款、欠款等组成;债权人多样化;不仅表现为显性负债,还有各种隐性负债和或有负债。例如:淄博市某区,1999年全面爆发了基金会问题,为及时对付股民股金,2001年区财政被迫向上级财政借款6.42亿元,计划分8年还清,每年还本付息近1亿元。而该区当年一般预算收入只有2.7亿元,还款一托再延,至2007年底未归还的本金仍有5.26亿元。沉重的债务包袱严重影响着该区财政的正常运转。[2]目前,在县乡两级财政中潜伏较深的债务风险正悄悄地演化为财政风险,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旦爆发,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县乡财政建设中存在问题的体制性原因分析

(一)财政级次过多,与分税制之间存在不相容性1994年,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构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制度框架。五级政府、五级财政框架下,要把众多事权和20多个税种的财权在五级财政级次间按分税制要求切分,且不说欠发达地区,即使是在发达区域,省以下的四级如何分税,按现在的基本框架和具体情况看仍然是“一锅粥”。过多的政府级次使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关系复杂,机构和人员重复设置,不仅增加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成本,也给省以下转移支付带来困难。县乡两级处于政府级次的末端,转移支付链条过长,在经过了几次不怎么规范和透明的转移后,真正到达县乡财政的转移支付资金往往寥寥无几,从而弱化了转移支付的功能。另外,政府级次过多使各级政府难以划清职责与权限,上级政府往往越位行事,职责转嫁,侵蚀下级政府财政的权限,从而导致基层财政财力紧张。

(二)政府事权界定不清1、政府事权与市场事权界定不清。目前,县乡政府仍然承担一定数量的应由市场承担的事权。如在山东省县乡政府的沉重债务负担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由政府办企业或为企业提供担保等造成的。尽管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改制步伐加快,但一些地方政府仍以管理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2、各级政府间事权划分不清,县乡基层政府承担过多应由上级政府承担的事权。事权下移、财权上移使得各级政府间事权与财权脱节。目前,县乡镇政府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很多方面替上级政府承担了很大支出责任却未得到相应的财力,造成县乡财政压力很大。3、上级政府对县乡政府的财政管制较多,侵蚀了县乡有限的财权。基层政府经常要面对来自上级的财政管制,这种财政管制主要表现为“上出政策,下出资金”。支出政策权在上级,资金供应在下级,直接制约着县乡财政支出规模和支出方向,影响着县乡财政的预算平衡。

(三)分税制财政体制收入划分不规范,地方税体系不完善一是县乡政府缺乏主体税种,财力越来越多地集中在上级政府尤其是中央财政,制约了地方财政职能的有效发挥。特别是经济薄弱的山东西部地方,县乡政府更缺乏足够而稳定的税收来源。二是地方政府缺少税收立法权,立法权高度集中于中央,地方无权开征新税种,使得本可以从一些具有区域特征的零星税源取得的地方财政收入白白流失。三是税收分享比例“一刀切”,强化了地区间的收入差距。中央与地方共享税采取收入分享制,这一方式存在税收分享比例“一刀切”的缺陷,且具有累退效应,不利于达到缩小地区财力差别、实现资金再分配。[3](四)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一是专项补助不仅比重偏高,而且项目立项不规范,能否立项取决于地方有无配套资金和公关能力。从县乡财政得到的转移支付构成来看,专项拨款约占半数,均等化转移支付规模偏低,导致了部分地区县乡财政困难有所加剧。二是税收返还制度固有的缺陷,影响了转移支付的公平分配。县乡广义转移支付中,税收返还占比重较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一般转移支付比重过低、额度较小。2006年,日照、济宁、泰安、聊城4地县乡税收返还占广义转移支付的比重为分别为20•6%、19.3%、29.7%、38•2%。[1]从税收返还看,上缴中央“两税”超基数部分按1:0.3予以返还的制度,造成了越是经济条件好、发展速度快、新增“两税”多的地方,税收返还越多,财力状况越好;反之,财力状况差,加剧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三是转移支付分配规范性差,透明度不高。不少转移支付补助分配缺乏科学依据,要么根据基数法,要么根据主观判断,具有较大随意性,一度使财政“均等化”变成了“差距化”。

三、国外政府县乡财政建设的体制经验借鉴

(一)“三级次”是目前世界各国政府体制和财政级次的普遍模式在联邦制国家,以州政府为“母体”诞生上下两级政府,形成了联邦中央、州、地方三级政府体制。根据中央政府的资源优势,州政府向上让渡了如宏观经济调控权、收入再分配权、促进经济稳定权等权力;根据地方政府的资源优势,州政府向下授予地方政府部分权力,如对本地方教育、交通、治安、社区服务等公共事务的管理权等。这种三级政府模式,充分利用了各级政府的资源优势,被认为是最为简洁、高效的政府体制。单一制国家如日本,政府体制直接分为中央、都道府县、市盯村三级;新西兰也分为中央政府、区域(地区)政府和市、区政府三级。法国作为单一制国家,其地方政府设置较有特色。根据1982年《权力下放法案》,法国确立了大区作为一级地方政府的法律地位,建立了包括大区、省和市镇在内的三级地方政府体制,现在共有22个大区、96个省、36,900多个市镇。大区和省政府都是中间政府,尽管大区具有一级地方政府的地位,但在具体职责上,只负责一些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事务等,与省政府相比,实际上处于权力“虚化”地位。可见,“三级次”是目前世界各国政府体制和财政级次的普遍模式。尽量少设中间层次政府或将其中一两个级次“虚化”,是我国在财政体制改革值得借鉴的做法。

(二)财政体制普遍实行分税制,中央与各级地方财政相对独立,事权划分明晰,财权事权基本统一1、按照公共产品受益范围的大小程度确定各级政府的职责和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把公共财政支出范围限定在“市场失灵”领域,并普遍将事关国家范围内的整体利益的支出,需要统一规划的支出划归中央;而与地方利益有直接关系的支出:需要因地制宜安排的支出,外溢性较小的支出,一般划归地方政府。经过长期的磨合与调整,形成了各级政府间财政支出与其职责范围密切的对应关系。2、集权与分权适度,各国政府间主要职责和财政支出范围划分趋于一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财政支出与事权划分的实践,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集权与分权相统一、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思想和原则。这种实践,对我们在事权与财权划分方面的改革,不仅意味着要借鉴他们的具体做法,其改革的思路与原则,更值得我们思考。[4]

(三)转移支付制度法制化、资金投向公共化、方式多样化、过程程序化和标准公式化1、各国转移支付制度最大的共性是都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制度的法制化是保证转移支付有效运行并实现相应政策目标的根本保障。2、转移支付资金投向公共化。西方发达国家的转移支付主要投向教育、医疗、交通、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环境保护、社区发展等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改善等方面,使各地居民均可以享受到相同或相近水平的公共产品和服务。3、转移支付方式多样化。一般来说,最主要的两种形式是无条件拨款和专项拨款。通过多种转移支付的配合使用,既可以发挥地方的自主性,又保证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4、转移支付过程的程序化和转移支付的标准的公式化,保证了实际操作过程的客观公平。这就增加了转移支付的透明度,避免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经常性的讨价还价,有利于真正实现均等化目标。

四、加强县乡财政建设的几点体制改革建议

(一)积极推行“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

改革试点,减少财政级次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大体不变的情况下,进一步推动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的改革。可考虑先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取消市管县体制,实行省级财政直管县(市)财政。市、县行政不同级但财政可同级,市级财政只管市辖区;缩小地市级政府对所属县的管理权,赋予县级政府更大的自主权,增加县级财政的收入分享比例,“强县扩权”;虚化乡财政,将乡镇预算内容归入县级财政管理,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为将乡镇变为县级政府派出机构创造条件,逐步形成和完善中央、省、市县三级财政体制。实行中央、省、市县三级体制,可以避免因财政级次过多而形成层层集中模式,增强省级财政对县(市)级财政的指导和协调功能,从而为规范省以下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建立结构合理、职能规范、运行高效的地方分税制奠定基础。[6]

(二)科学界定政府事权范围

科学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是完善财政体制的基础。在事权的划分上,涉及国家安全、国防、内政、外交、宏观调控等支出项目由中央财政负责。省级财政负责区域性的经济结构调整、环境改善、中观目标的调控和本级机关的职能运转等地方性支出项目。县(市)财政负责本级政府管辖范围内的经济、行政管理和事业发展等具体支出事宜。对于涉及全体国民基本素质、国计民生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支出,如基础教育、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等,应作为中央、省和县(市)的共同职责,以保证不同地区的公民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上的无差异性,体现公共财政的公平原则。另外,还要从法律上对各级政府的事权作出规定,否则,财政支出管理中“上级挤下级、下级求上级”的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应当通过完善《预算法》、制定《财政法》等措施,逐步实现政府间事权划分的法制化。

(三)合理划分县级税收收入和税权

按照税种并兼顾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确定各级财权,合理划分县级税收收入和税权。一是设立县级税,确立县级主体税种,逐步建立和完善县级税制结构,增加县级固定收入。可以考虑将营业税和财产税作为县级主体税种,形成以财产税、营业税为主体税种,其他税种相配合的地方税税制结构和科学规范的地方税系。二是适当提高共享税的县级分成比例,使县级的财政收入保持相对稳定并逐步有所提高。三是赋予县级适当的地方税收管理权。四是在有条件的县,可以试点赋予县级一定的税收立法权。使县级可以因地制宜挖掘税收潜力,发挥税收调节作用。[5]

(四)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1、明确财政转移支付的目标。现阶段,转移支付目标应定位于为各地提供实现基本公共产品与服务均等化的财力保障并以此为基础,运用科学的“因素法”,将地方政府的基本行政经费、教育经费和公共卫生经费作为基本因素引入到均等化转移支付公式中,合理确定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数量。

体制建设范文篇2

一、转变政府职能,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行政管理体制、政府运作模式和施政方式上的变革和创新,是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治本措施,也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根本措施。

一是要深化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服务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防止政府“越位”的突破口,也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决改革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切入点。从党风廉政建设角度看,行政权力对经济活动的广泛干预,即“权力寻租”环境的存在是腐败产生的重要根源。减少行政干预和行政审批,是铲除“权力寻租”活动的治本措施。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改革,应可能地以市场机制来替代权力的运作,最大限度的取消审批范围。对确需保留的要加强监督,要制定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监管措施;要按照现代政府勤政廉洁高效的要求,着力解决行政过程中有意无意的拖、卡、压和推诿、扯皮等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是建立综合审批机制,努力营造绿色通道。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实行“窗口式办事”、“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和“进一道门办成,盖一个章办好,缴一次费办完,按承诺时间办结”的目标。

三是大力发展和规范中介机构及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监督、服务作用。发展规范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是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要抓紧规范和发展中介机构,抓紧培育一批熟悉并自觉遵守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规则,具有较强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控能力,能体现经济发展优势的行业协会。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服务、监督和纽带作用,逐步建立起政府统一监管、协会自律管理、中介机构依法执业的社会监督服务体系,形成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机制,使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成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一环。

二、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营造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同志指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制,只有法制完备,社会和经济秩序井然,才能使经济发展快、效益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得住脚。”当前,法制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一些部门受利益驱动,“三乱”现象时有发生;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执法司法不公的现象;少数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滥用职权,执法犯法,徇私枉法。这些问题经过多年的惩治还不断有反复,说明还存在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深层次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加大改革力度,落实治本措施。

要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行政,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各级政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坚决克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坚决惩治乱执法、滥执法、不按程序执法的行为。要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的司法环境。公正执法、严格执法是实现有法必依的重要环节。实践中大量事实告诉我们,执法不严将会造成人们对法规规章的权威性产生怀疑,进而动摇对法规规章公正性的信心,以致造成社会法度严重废弛的严重局面。因此,强化行政领导和行政机关的法制观念、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改革行政执法方式、完善执法手段,是保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重要措施。

要源头治理,釜底抽薪,铁心硬手治理“三乱”。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曾是纠风专项治理的重点项目,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屡禁不绝,因而必须从源头上抓好制度的落实。要进一步加强“收支两条线”规定的落实,严格执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制度。要按照中纪委第二次全会的要求,继续推进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快推行预算管理改革,实行部门预算。从根本上杜绝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这种无异于拦路打劫的行为,从体制机制制度上防止利用“三乱”来“改善办公条件”、“弥补经费不足”、增加小团体的福利等不正之风和贪污受贿的腐败问题。

三、推进“阳光工程”,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公平竞争。维护这一原则,保障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市场的开放、统一和有序。

1、建设统一开放的市场,保护公平竞争。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继续完善并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标拍卖、产权交易进入市场和政府采购等四项制度。建立和完善有形建筑市场,不断扩大工程项目进入市场的覆盖面,加快重点和专业工程进入统一市场交易的步伐,坚决杜绝场外交易、规避招标等现象的发生。同时要严历查处违纪违规案件,要开展针对这些项目的执法监察,督促相关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做到关口前移,防范在先,防止任何个人和单位违规操作,使市场主体获得法律上和经济负担上的平等地位,都能机会均等地在市场上取得生产要素。

2、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市场秩序是市场环境的重要一环。要纠正市场交易当中的违规行为和不正之风,例如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要求县以上和国有企业所办的非赢利性医疗机构都有要对国家规定列入招标采购范围的药品实行集中招标采购。坚决纠正和查处规避药品集中招标、违规操作、向投标企业乱收费等行为。要加强药品招标后合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总结药品招标工作经验,完善药招标各项制度,使药品招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又如政府采购,都要采取招标采购,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3、利用政府职能,整顿市场秩序。要利用政府保护职能,通过合理政策引导,帮助企业规避市场风险,努力实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利益最大化。同时按国际惯例加大对生产者、消费者的保护,对农业产业给予扶持,保护知识产权,查处假冒伪劣,打击偷税骗税、经济欺诈等不法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四、努力提高社会道德水平,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

要充分认识建设信用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一个信用缺失的社会或国家无论如何是不能够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因此,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大力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势在必然。

体制建设范文篇3

1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加强先进性建设的重大课题

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执政党的先进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的先进性、奋斗目标和基本纲领的先进性、成员素质和组织原则的先进性、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先进性。这四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可见,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体制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内涵,一是指党内组织机构设置和权限划分的制度,二是指党领导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机构设置和权限划分的制度。党的工作机制也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内涵,一是指党内各机构的相互关系及其工作方式,二是指党在领导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生活过程中同国家各职能机构的相互关系及其工作方式。领导体制决定工作机制,工作机制体现和保证领导体制。从某种意义上讲,党在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的先进性、奋斗目标和基本纲领的先进性、成员素质和组织原则的先进性等,都需要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来保证、来落实。因此,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既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内容,又对保持党的先进性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我们党加强先进性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我们党始终注重加强先进性建设,成为执政党以后又将先进性建设同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坚持把它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产生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十六大以后又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而始终保持党的思想理论的先进性。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仅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整个先进性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的创新,党的奋斗目标和基本纲领的与时俱进,党的队伍的不断壮大和组织结构的不断健全,都同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不断完善密切相关。

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仍然是一个紧迫任务。在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执政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至关重要。党的先进性是一个动态的建设过程,在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基本纲领、成员素质和组织原则既定的前提下,党的先进性建设就主要体现为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改革和完善。第二,我们党现行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方面。第三,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也是需要随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对我们党完善执政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也必须与时俱进。

2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基本原则

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总的要求是保证我们党走在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列,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为此,要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坚持宪法确定的党的领导地位和领导体制不动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的选择。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国实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这从根本大法上确立了党在整个国家生活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和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基本领导体制。实践证明,这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全体中国人民意志的领导制度和领导体制的。

第二,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在五十多年的执政实践中,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其中包括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经验。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需要认真总结和运用。同时,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认真研究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我国社会生活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研究党的历史方位和主要任务的变化对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出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新思路、新办法、新途径,使我们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更加科学、更有效率,保证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第三,坚持科学性与高效性相统一。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基础之上,无论是党内组织机构设置和权限划分的制度,还是党领导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机构设置和权限划分的制度;无论是党内各机构的相互关系及其工作方式,还是党在领导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生活过程中同国家各职能机构的相互关系及其工作方式,都必须科学合理,严密周全。

3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当前,需要着重研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进一步完善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机制。这是把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到国家生活中的需要,是完善党的领导体制的需要。作为执政党,我们党必须坚持对整个国家的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集中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决定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及大政方针,并善于把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领导立法,依法治国。要在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各级党委对同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政治协商机关和司法机关的领导。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党委探索出“一个党委,三个(人大、政府、政协)党组”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委除决定同级人大、政府、政协的重大问题外,不直接干预这些机构的日常工作,而是通过其党组和在这些机构工作的党员领导干部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来贯彻党委的意图,达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目的。这种方式值得推广并不断完善。

第二,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方式、执政方式与执政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密切相关。总结我们党50多年来执政的基本经验,借鉴国外执政党的经验教训,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使党始终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执政方式,实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大飞跃。进一步探索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方法和途径,提高执政能力,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任务。

科学执政。首先是要按照科学规律执政。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执政活动建立在更加自觉地运用规律的基础上。其次,必须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来指导执政实践。科学的思想、理论决定执政党执政目标体系的科学性。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善于把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善于用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其三,必须有科学的制度和方法作保证。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民主执政。首先是坚持为人民执政。我们党是受人民委托执政的,必须始终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各种利益关系,既要保护发展活力,又要兼顾社会公平,特别是要始终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在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其次,必须依靠人民执政。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必须充分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畅通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和社会建设与管理的渠道,把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好、发挥好、保护好。

依法执政。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国,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首先,必须领导立法。执政党必须加强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其次,必须带头守法。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执政党的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其三,必须保证执法。加强和改进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支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和保障。以保证司法公正为目标,逐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形成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为实现公平和正义提供法制保障,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

第三,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对关系国家发展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作出正确决策,是执政党的重要职责,也是实现领导和执政的主要途径之一。保持决策机制的科学性、先进性,是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建立健全决策信息公开和公布制度。凡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决策制定、重要干部任免、重大建设项目管理和大额度资金使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处理,除涉及党和国家秘密之外,都要及时公开决策的事项、依据、程序、结果。其次,要健全完善民主、科学决策的程序。在决策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特别要注意听取少数人的意见,坚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对关系重大、涉及面广的重大决策,应先行试点,检验决策的可行性,取得经验后再作出正式决定。其三,要健全完善民主、科学决策保障制度。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决策咨询与论证制度、决策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和决策信息支持系统。其四,建立健全决策评估系统和纠错改正机制。应建立相对独立于党委、政府而又服务于党委、政府的决策评估系统,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决策效果进行科学的和客观的评估,对决策方案执行后的相关影响进行追踪性研究,加强对决策活动的全程监督。其五,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健全具体的责任追究办法,明确决策者的权限及相应责任,实现权利和责任相统一。

第四,进一步完善各级党组织内部的运行机制。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中央和地方党委是重大决策的主体。要按照实现党内生活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各级党组织内部的运行机制,发展党内民主,保证科学决策。一是进一步强化党代会和党委全委会的功能。在认真搞好试点、积累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党代会常任制或代表常任制,进一步确立党代会在本级党组织中的权威地位,使党代会真正发挥对党内重大问题的决策权,以及对党内决议执行情况的监督权,确保全委会和纪委会严格执行党代会的决议,使全委会和纪委会的工作严格接受党代会的监督。从建立健全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的具体制度入手,进一步强化全委会的功能。二是进一步完善全委会、常委会的工作规则。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党委内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凡涉及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问题,都应在充分论证基础上,通过召开全委会会议讨论决定,并在全委会监督下实施。完善全委会、常委会表决制度。三是进一步完善科学规范“一把手”权力的制度。按照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对班子的权力进行合理分解。一些地方规定“一把手”不分管人、财、物的具体业务,这种做法值得推广。四是进一步完善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制度体系。积极探索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活动载体,为维护党员民主权利提供保障,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体制建设范文篇4

论文摘要:公民文化是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混合型政治文化。中国公民文化继承了传统儒家的政治文化,同时又融合了现代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特点,表现出传统与现代两个层面的基本特征。公民文化建设对完善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促进其目标的实现以及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公民文化建设之未来展望则显得尤其重要。

一、“公民文化”的界定

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和维巴在《公民政治文化》一书将人们政治心理取向模式的政治文化界定为三种类型:地域型文化、臣民型文化和参与型文化。西方学者后来根据阿尔蒙德和维巴的这种分类归纳出这三种类型政治文化的具体含义。他们认为:“一、地域型政治文化是指人们只能朦胧地意识到一个中央政权的存在,他们对于这个政权的感情是不确定的或消极的,也没有把任何规定他们与政权的关系的准则内化。即人们对政治系统,它的如何运作以及作为能动参与者的自我,均缺乏起码的认识和情感;二、依附型政治文化‘又称驯顺型或臣民政治文化)是指人们对政治运作的取向明确,但是他们与政治系统的联系是一种被动的联系。有这种政治文化取向的人对国家的政治系统只是情感的、规范的,而非认识的;三、参与型政治文化是指社会成员对整体的制度和政治系统的运作均表现出明确的取向。同时,个人在政治体系中倾向于一种自我活动者的角色;个人对这种角色的情感取向和评价的取向,可能接受也可能反对。

任何国家的政治文化都不是绝对单一的文化类型,往往是不同类型的政治文化以不同的程度和方式结合、融合或混同在一起,从而形成各国政治文化最显著的特征。这正如阿尔蒙德的“公民文化”学说:公民文化是由这三种类型政治文化交汇而成的,它是一种混合型政治文化。公民文化指的就是参与型复合政治文化。它不是一种现代文化,而是一种复合的,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因此,它既带有传统文化的特征,又带有现代文化的特征。中国的公民文化也不例外,它是一种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混合政治文化。

二、中国公民文化的特征

首先,人文主义与专制主义的有机结合,并具有极强的封闭性和排异性。它所强调的往往是人的义务,而不是个人的价值。同时又把人性也分为若干个等级,诸如圣人之性等等。

其次,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流是儒学,而经学又是传统儒学的制高点。这种经学的思维方式把自己的思维视野囿于儒家经典之内,同时把圣人之言、经传所云视为人的政治行为的规范和治理国家的准则。川由于政治文化的历史继承性,不可避免地使中国当前政治文化带有传统政治文化的痕迹。

2.传统的公民政治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中国国内经济政治体制的转型,西方许多具有现代特征的政治价值观念也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等级观念与西方政治文化中平等自由思想共存,传统人治思想与现代法治思想共处,王权主义与三权分立思想的并存的特点。同时也使当前中国政治文化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分化。这必然导致中国民众政治心理复杂多样且政治价值取向不一,阻碍了政治文化的凝聚力和整合功能的发挥。但相对于主流政治文化的理性化和世俗化而言,政治文化的分化处于次要从属地位,其消极影响也是次要和局部的。

3.中国公民政治文化纵向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首先表现在其纵向分布上领袖阶层公民政治文化与大众阶层公民政治文化的基本一致:大多数干部和群众具有共同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信仰,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具有共同的政治情感和政治认同倾向,即爱祖国、爱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的国家制度、支持和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赞成和维护国家宪法、法令及政策。在对政治现象的评价上,也具有基本一致的政治价值观,在对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关系的认识上也具有基本一致的态度。

4.中国公民政治文化横向的差异性。公民政治文化的一致性只是当今中国公民政治文化的一个方面,在中国现阶段公民政治文化结构内,但其水平和程度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和不平衡。其主要表现在各阶级阶层、各职业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各年龄层次、各文化层次及性别不同的公民之间的差异。它包括政治认识、政治热情、政治评价、参与意识、效能意识、政治安全感和政治自信心各变量的吻合与分歧:包括人们对政治制度、政治结构、政治权力、政治人物、政治过程、政治改革、政治透明度、政策产品的偏好和取舍等等。

三、公民文化建设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诉求

1.公民文化建设推动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任何政治系统都是由政治体制和政治文化两大部分组成,两者分别构成政治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关系密切。有人曾形容说,公民文化似大海里的水,而政治体制则是漂浮在海上的冰山。社会的政治机构与政治过程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设定,又在一定的文化中生长。当代中国公民文化既然是当代中国现实政治的反映,它也必定是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研究当代中国公民文化,就是揭示公民与政治体系、政治文化与政治体制的互动过程,从公民文化的角度来认识中国的政治体制,规定其改革的方向、目标与任务,增强改革的可预见性。长期以来,中国形成了一个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这种体制正是公民文化不发达的产物,反过来它又进一步阻碍了公民文化的发展。它压抑了人民群众对政治的自主参与和对国家事务的有效管理,造成公民主体意识低下、政治效能感下降、政治感情冷漠,而政治体制的弊端因此能长期存在下去,形成公民政治文化与政治体制的恶性循环。由此可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革新公民政治文化,只有培养现代民主的公民文化,政治体制民主化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2.公民文化建设完善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邓小平进行了长期的思考,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党政分开,主要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权力下放,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地方各级的权力下放;精简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从广义上来说,是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体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本质上是王权主义,突出体现为泯灭个性、重人治轻法治和愚民政策。而现代公民文化建设是对这些传统政治文化的扬弃,进而发展为尊重个性,重民主和法制建设,重政治主动参与性,从而促进政治体制改革中的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这种公民文化建设的价值观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体现是一致的,它们共同体现了实现民主和法制的要求,这也进一步调动了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并维护、支持和促进了民主政治的正常、健康运行。

四、公民文化建设之未来展望

公民文化建设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朝着良性、健康的方向上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加强公民文化建设则显得尤其重要。

1.要大力培养公民意识。公民文化建设需要大力培养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一种理性处世论事的政治意识,它是民众对权力公共性质的认可以及监督;它是对公共利益的自觉维护和积极参与。具体说来,公民意识就是民众对自己在国家政治和法律生活中所处地位的认识,在认知上对其自身公民角色的了解;在情感上对国家和特定社群的认同,懂得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在价值选择上奉行有序参与、平等节制、妥协宽容的理性议事规则。公务员之家

公民意识包括政治主体意识、政治认同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首先,政治主体意识是置身于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对自身的反省意识,是公民自立为政治主体并对于自身的政治主体地位、政治主体功能、政治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政治主体自主性和能动性的观念表现。其次,政治认同意识,没有政治认同,就没有政治目标的统一,也就没有公民文化的一致性。再次,政治参与意识也是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只有实现广泛的真正的公民的政治参与,中国的公民文化建设才能达到更高一级的程度。

2.加强公民的政治实践。公民文化建设成功的关键是加强公民的政治实践,在大量的政治实践中丰富公民文化,推动公民文化不断向前发展。公民的政治实践,是指公民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维护个人权益和公共利益,实施公共监督,参加社团组织等等。政治实践是客观政治世界达之于人们主观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最重要的桥梁,一次成功的政治实践比十堂政治课更有效果。

3.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以法制来保障民主。要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公民就必须要拥有各种基本的政治权利。如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批评建议的权利,有检举控告的权利。公民有权选举他们认为合格的人作为行政首长,并有权撤换和罢免不合格的行政首长;公民有权了解政府的决策依据、决策程序和决策结果等。但仅仅拥有各种政治权利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要有明确而又具体的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由于政府公权力具有相当的扩张性,因而它成为公民政治权利的最大敌人,这就需要建立健全各项法律制度。

体制建设范文篇5

一、行政体制改革与廉政建设的相互关系

1、行政体制改革将推动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或者说,廉政建设本身也是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目标。改革实质上是一场体制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要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现象必须通过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来实现。

首先,从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来看,“”结束不久,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改革政治体制以克服官僚主义的弊端。他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就要严重地脱离广大群众。”只有对这些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人民才会信任党和政府,才会支持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

其次,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将从根本上逐步消除腐败现象赖以滋生的土壤。譬如政企分开,政府职能转变为统筹规划、制定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为主,这不仅有利于落实企业自主权,强化政府对企业的宏观调控,而且也使在旧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下严重存在的“官商”结合的弊端得到克服o

2、廉政建设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与重要保证。不加强廉政建设,行政体制改革便难以顺利地继续向前推进。首先,加强廉政建设是保障和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从改革的过程看,由于存在“时间差”,由于行政体制改革的具体步骤、具体措施不可能尽善尽美,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很快地配套,缝隙、漏洞、薄弱环节很多,就难免产生腐败现象。这些腐败现象不同程度地干扰了改革工作的正常进行,如果不坚决开展反腐败斗争,任其泛滥,不但行政制改革不能顺利进行,还会葬送我们的整个社会主义事业。

其次,加强廉政建设可以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一切腐败现象总是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严厉惩治腐败,加强廉政建设,既符合群众的愿望,又能提高民众对通过体制改革来治理腐败问题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使改革获得不竭的动力。

再次,加强廉政建设可以为行政体制改革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由于腐败现象所带来的极大社会危害,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进而导致社会动荡,人心不稳,体制改革无法顺利进行。只有惩治腐败,加强廉政建设,才能使社会政治经济秩序获得稳定,为改革提供内在的动力和外在的有利条件。

总而言之,行政体制改革与廉政建设两者目标是一致的,我们要把行政体制改革与廉政建设辩证地统一起来,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廉政建设,标本兼治,才能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围绕“建立廉洁政府”加快行政体制改革

行政体制改革是指国家推行政务所建立的管理体制的改革,改革的目标可以概括为服务、效率、廉洁三个方面,也就是为市场经济服务、提高行政效率、建设廉洁政府。针对我国现行行政体制的弊端,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改革。

1、分权。改革权力过分向个人和部门集中的状况,对容易滋生腐败的权力进行合理分权,形成互相制衡机制。一是对易于发生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的关键部位,实行权力分工,改变一个人说了算的权力结构,变一个管多权为一权多个管。二是将办事的“受理”和“办理”两权分离,实行“大窗口”服务,受理者不能办理,办理者不得受理,使两者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分权制衡要注意建立与分权相适应的配套措施,防止相互推诿、扯皮,以提高办事效率。

2、放权。当行政权力配置过度集中的时候,适当地下放权力是必要的。放权主要包括:一是政府向企业放权,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二是中央向地方放权。如在财政体制上分阶段实行的“财政包干”、“分税制”等放权让利的改革。三是政府向事业单位放权。按照政事适当分开的原则,政府部门要改变对事业单位包得多、统得过死的状况,增强事业单位的自身活力。通过下放权力,切实改变过去那种管得过多、过细、过死,“管不了,也管不好”的现象。

3、减权。调整政府管理权限,逐步减少和限制审批权力,切实加强重大决策的指导和宏观管理。推行企业直接登记制度,减少政府直接干预市场作用和限制企业自主经营的权力。

4、集权。行政权力的过度分散,会造成权力流失,也不利于统一效率的行政指挥系统的运作。因此,在实行权力下放的同时,还要强调合理的集中。通过科学合理的集权,加强行政权威,提高行政效率和对权利的监控。

5、理顺党政关系,实行党政职能分开。一是党的决议必须通过法律程序才能成为指导整个国家生活的大政方针;二是党必须支持政府机关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负责地行使自己的职权,保证政府各部门充分主动地进行工作;三是一切党组织、党员的活动都必须既符合党章,又符合宪法和法律。只有这样,才能使党委、政府置身于法律的监督之下,克服领导人“以言代法”,避免领导人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权,致力于法律之上,减少许多因权力磨擦和权力真空而造成的弊端,从而在政治体系输入、输出方面杜绝权力异化、流失。

6、改革政府人事制度,推行公务员制度。建立健全各项人事法规,严格依法管理人事;坚持功绩制原则,建立功绩考核制度,充分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坚持公平、平等和择优原则,将竞争择优机制引入公务员制度。缩小委任制,扩大选举制,改变权力自上而下的委任为自下而上的选举,变少数人按自己的意志选贤为广大人民群众按自己的意志选贤,要把对领导人和管理者的选举权还给人民,使干部的进退掌握在人民手中,真正解决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问题。实行选举制,还应该试行竞选。竞选尽管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但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它是对封建专制的一种否定,是普选制的重要组织部分,通过竞选把勤廉兼优者推上政治舞台,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7、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实行政务公开,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对外职务行为置于广泛的社会监督之下,一方面有利于保障民主,保证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管理,行使民主权利,反对官僚主义;另一方面,有利于人民群众实施监督,保证政务活动的公正,防止与克服公职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以权谋私。

体制建设范文篇6

关键词:农村社区;城乡一体化;管理体制;途径

现阶段,随着我国不断推进的城乡统筹发展,使农村社会的转型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并初步形成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模。而相比于城市社区建设,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却与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相比还远远滞后。为此亟待对农村社区管理进行创新,既要承接和过渡现有的框架体制,同时又要与城乡统筹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一、城乡一体化对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提出的挑战

改革开放之前,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是二元结构体制,而随着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以及缓慢的城镇化进程,也逐渐加大了城乡发展的差距。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凸显了二元结构体制弊端。为深入推动农村社会转型发展,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方略,一直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工作。而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中,一此地方政府也不断加大了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的力度,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也日益模糊了传统的行政建制村的功能,行政村建制正在被农村社区建制所取代。然而相比于农村社会的转型发展,现行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却远远滞后,传统村级政务不能严格分开。在国家的惠农政策下,只有妥善处理好村级组织与乡镇政府的关系,才能提高纠纷调解成功率,并获得相关部门的更多支持。而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开始明显增加了农村社会的村务和政务。而受制约于自身的人力和物力,对于繁多的公共管理和服务事项,村委会还不能很好地解决。同时,村委会的行政化行为也再无资金支持。这种行政化管理体制与现阶段农村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不符,也有悖于服务型政府功能。

二、城乡一体化对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要求

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就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能够相互协调各项管理体制,自由流通各种资源。现阶段,已经逐渐暴露出“乡政村治”的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为此亟待对农村社会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在职能上,农村村委会和城市社区居委会差异非常显著。农村村委会作为一个多功能的组织,具有明显的行政化倾向,主要负责多项事务,如社会管理和生产经营等。但自从诞生农村合作社等集体组织后,村委会的重任,就是增加收入,一些地方村干部职能交叉,管理相对混乱。而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应完善村民自治,充分借鉴城市社区的管理经验,对农村公共设施进行改善,通过资源的高效整合,进一步完善农村社区管理。(一)加强公共服务供给。作为基本的公共服务承载平台,鼓励多方主体参与公共服务,在农村基本服务领域中,投入更多的财政资金,对农村社区居民对公共产品的多样化需求给予满足。改善过去农村公共服务“边缘化”的状态,形成社区式的公共服务,促进农村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二)完善村民自治。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应变革行政村建制为社区建制,及时纠正行政村的行政化倾向,对社区的自治功能进行凸显。在农村社区管理中,为了使村民能真正享有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就需要政府加大公共服务下乡投入,将农村社会的生命力激发出来,以真正实现村民自治。(三)高效整合资源。相比于城市社区,农村社区承载了包括文化管理、服务管理在内的各项管理功能。需要对传统文化资源和人才物力等大力整合。而农村又往往缺少各项资源,具有相对薄弱的基础。对于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问题,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为此,为了加强农村社区管理,应吸引多方主体经济参与,形成合力,对农村社区的发展和建设,发挥积极地推动作用。

三、城乡一体化视角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创新途径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构建完善的农村社区运行机制。首先,只有充分发挥组织、载体和平台的作用,才能加快构建农村社区组织。通过建立多元参与的、上下联动的社区民主协商机制,以高度契合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治。为了构建完善的农村社区的运行机制,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规范实施和运作农村社区自治管理。农村社区管理的助推器,就是党和政府的主导。为此,政府应加大公共服务力度,通过农村社区居民的社会保障的完善,对于农村社区自治进程,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其次,为了实现农村社区民主公正的自治管理,还需要构建完善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农村社区的藕合剂就是民主自治机制,是通过民主协商、互助合作的方式,调动村民广泛参与,为农村社区的良好运行提供保障。为了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通过构建农村社区的市场机制,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为此,需要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农村社区物业管理中,以实现集约高效的物业管理;同时,将竞争机制和市场机制引入到农村社区经济管理中,拓宽资金来源,提高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以此促进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大幅提升。(二)合理安排农村社区管理制度,调动多方力量参与农村社区管理。城乡一体化视角下,应对城市居民小区管理经验充分借鉴,并与农民集中居住的特点相适应,尽快理顺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打破过去单一的管理模式。具体的制度建设是农村社区的运行与管理的必要保障,只有对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和健全,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社区自治,调动包括政府、市场、社区、社会等多种力量参与农村社区管理中,以有效运行农村社区督导机制、自治机制等。借鉴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理顺农村社区管理体制。一是建立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现阶段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瓶颈,就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为此,需要对一种合理的供给制度进行构建,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和市场优化,提供多元化和全方位的供给,以真正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二是建立资源与整合制度。现阶段,还没有完全建立农村社区市场体系,需要在政府财政的支持下整合与配置资源,以集体资产为支撑,利用市场化运作,对各种闲置资源充分利用,对农村人力资源积极整合,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实现对经济资源的高效开发;三是建立完善的文化制度。文化的主要功能是规范、整合和凝聚。而维系社会成员的重要纽带,就是社区文化。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产物,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意义重大。为此,应以制度为保障,营造特色文化和教育氛围,使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能够有声有色的开展;四是建立监督机制。将社区相关信息定期在社区公开栏上公开,成立专门的监督委员会,采用多种形式和具体的措施,对社区监督机制进行完善,以形成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的局面。(三)建立一支稳定的社区管理队伍,提高农村社区管理水平。在当前农村社区管理建设中,最紧迫的任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为提高社区管理水平,社区管理人员应以原有村组干部为基础,向社会或社区公开选聘部门管理人员,或是从乡村干部中分流。今后应将轻新型管理人才逐步引进,构建一支稳定和专职的社区管理队伍。明确社区管理人员的经费来源、报酬和级别,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二是组织筹建物业委员会,加强新社区组织与原行政村相互间理解,促进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对农村居民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培养。通过协商和探索,构建协调工作机制和纠纷处理机制,使之具备高效率和制度化;三是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开展帮贫扶弱工作,构建失地农民的创业机制,将更多的公益性岗位为其提供,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四是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农村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四、结论

新的历史时期,城乡一体化成为国家公共事业发展的重点,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农村社区管理应立足于农民需求,对城市社区管理的做法和经验积极借鉴。全面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以真正适应农村一体化趋势,对农村居民的新需求给予满足。

【参考文献】

[1]胡文秀,李壮.治理理论视角下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5(3):84-89.

[2]黄延廷,贾园园.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农村经济,2014(1):44-48.

[3]李学斌.论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改革[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61-66.

[4]黄启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革新——物业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2(11):43.

[5]柴海瑞.郑州市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探讨[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20):43-44.

[6]赵伯松.海南农垦社区管理体制创新初探[J].中国农垦,2011(7):40-42.

体制建设范文篇7

著名的国际反腐败组织透明国际,在给各国防腐反腐的建议中有一个“苹果理论”,其主旨是说,防腐反腐体系的建立应着重于考虑把一筐苹果放在什么容器里和什么条件下,才能使苹果不容易腐烂,而不是把精力用在不断地从筐里往外捡烂苹果上。也就是说要关注整个的系统,而不是局限于具体的个人。这一理论是从各国廉政建设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同时各国廉政建设的效果也一再印证了它的有效性。

世界各国廉政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反复说明,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是铲除腐败滋生的关键。发达国家也好,发展中国家也罢,之所以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腐败泛滥的现象,究其原因,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迁,传统体制不能适应,从而失范无序,使权钱交易盛行造成的。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是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了。因此,改革传统的体制、建立新的制度并使之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就变得异常重要。

英、美是率先进入现代化的西方国家。英国在进入19世纪后,美国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先后出现了以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为代表的改革社会运动,并成为推动体制改革的强大力量。

1853年,英国当政的自由党首相帕累斯顿为回应民众对政府腐败和无能的抨击,答应对英国的吏制进行改革。1854年,由当时的国会议员诺斯科特和杜维廉根据广泛的调查,提出了一项改革方案,即著名的《诺斯科特-杜维廉报告》。《报告》把政府官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政务官,他不经考试,属于政治任命,随政府的更替而进退;另一类是事务官,他经考试任用,如不犯错误即终身任职。这个《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这些建议后来均以法令的形式逐一采纳并加以实施,这样英国的近现代文官制度开始逐步建立起来。

在美国,1883年国会通过了乔治治彭德尔顿参议员提出的“文官制度法”,史称“彭德尔顿法案”。该法案规定:建立一个不受党派控制的文官委员会负责对联邦文官实行统一管理;对部分官职实行竞争性考试,择优录用;禁止文官(公务员)参加党派活动或利用官职分配作为竞选者的政治资本;规定实行文官职业保险和建立统一的文官体系。这个方案的通过,标志着美国文官制度建立的正式起步。此后用于政党分肥的职务越来越少。

英美正是随着文官制度的实行,废止了“政党分肥制”,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腐败现象才逐步得到有效的遏制。二战后,发达国家为了自身的长治久安,还在不断地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同样是致力于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如英国对文官制度的改革和一系列国家建立起财产申报制度、政党国家补贴制度、公务回避制度、利益冲突制度等等。

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在廉政建设中,发展中国家的路径选择呈现出多样性,如能人反腐、运动反腐、政变反腐或是全盘西化式的反腐等等。但是在一些国家由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权力运作和制衡监督机制,体制的问题依然如故,能人反腐、运动反腐和政变反腐虽能取得一时之功效,但是不可持续,通常是人亡政息或是重蹈覆辙;而在另一些国家虽然引入了西方式的民主制度,有了西方民主的外壳和形式,但是由于没有民主传统,造成体制机制不健全,不能发挥作用。所以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腐败依然困扰着这些国家,很难跳出治乱循环圈。而像新加坡和智利之所以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效地遏制腐败,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其经验也在于从体制入手,加强制度建设,并不断地加以完善。

如新加坡总统选举的改革,便是着眼于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制衡。从1993年开始的新加坡总统选举,由过去的议会选举产生变为由全体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同时加强了总统监督、制衡政府的职权。其中几项直接与廉政相关:确保政府不会滥用国家储备金;为维护公共服务的廉洁和正直,总统有权批准或拒绝委任国家的一些要职人选;总统负责监督贪污调查局的调查权力;总统必须超越党派政治,必须保护全体人民的利益……

体制建设范文篇8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公路建设改革开放后投融资方面的问题,探讨完善公路建设投融资体制的对策和思路。

面对“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艰巨任务,我们不仅需要继续推动公路建设的投融资体制改革,筹集更多的建设资金,更需要创新观念,完善公路建设投融资体制,在公路建设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更快更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我国公路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历程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公路建设投资主体单一,各级政府是唯一的投资主体。各级政府由于财力有限,难以保障公路的发展建设,致使公路建设长期落后于经济发展,成为制约各地、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各级政府把解决公路建设资金问题摆在了首位,开始了公路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和探索。八十年代,国家明确了各级政府“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思路,九十年代以法律形式对政府收费还贷、国内外经济组织投资收费公路及公路收费权转让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些改革措施极大的调动了各级政府公路建设的积极性,并在实践中创新了许多有效的投融资方式,大致有如下几种:

①以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作业主,收费还贷;②各级政府集资修建收费路;③利用外国政府和银行贷款修路;④鼓励国内外各类经济组织投资修建高等级公路;⑤出售现有收费公路的全部或部分经营权;⑥选择经济效益前景好的高等级公路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发行股票,在金融市场融资。

2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公路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收费路多,收费站多。这一问题不但增加了运输成本,而且制约了某些地方的经济发展,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各级政府财力不足,无法充分保证公路建设资金。

2.1公路是基础产业,从根本上讲是公共产品,应由政府无偿提供。公路建设资金需求巨大,各级政府财力无法满足,但国民经济发展对公路发展要求的迫切性,各地运用“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加快公路发展的同时,形成了较大数量的收费公路。

2.2从经济规律看,由于存在道路级差效益,适度建设收费公路是符合公路经济规律和公平原则的。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也存在一定数量的收费公路。但发达国家在修建收费公路时,一般比较重视道路的级差效益,主要提供与收费公路平行的不收费公路供公路用户选择,使用者可选择是以支付公路通行费为代价来换取增加运输量、降低运输成本、缩短运距、节约时间、减少交通拥挤等道路使用效益,还是以忍受不便为代价来换取公路上的免费通行的权利。我国在规划、建设收费公路时,没有充分考虑道路级差效益,常常出现多条收费公路并行现象。

2.3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改革初期,公路资源严重匮乏,技术等级普遍较低,形成大量的收费公路;现在高速公路纵横交错,高速公路作为体现道路级差效益的高等收费公路,人们从心里上能够接受,但对普通路的收费已不能接受。目前,按国家的规定,各级政府已明确要逐渐取消二级路的收费站点,还路与民,这项工作已全面展开。

3完善投融资体制的思路

国务院对收费公路作出了明确界定:高速公路连续里程30公里以上;一级公路连续里程50公里以上;中西部地区二级公路连续里程60公里以上方可设站点收费。这一规定是符合我国国情,符合我国公路发展阶段性实际的,也是符合公路发展规律的。由于目前我国公路投融资体制还存在一些缺陷,各级政府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困难。为此,笔者认为完善投融资体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3.1国家财政应承担起一般国道的投资责任。长期以来国家基本不向一般国道建设投资,主要由地方政府投资实施。这是造成一般国道收费站点多的主要原因。现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国家财力大大增强,中央财政对今后一般国道建设应承担主要投资责任。

3.2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性资金对公路建设的投资。各级财政对公路建设投资严重不足,地方公路建设以前主要靠养路费,现在养路费取消以后,各级财政应从公共财政理念出发,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支出。

3.3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中西部地区的二级公路,仍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项目业主多层化、筹资方式多元化的改革方向,加大筹资力度,加快建设步伐。

3.4由于公路所具有的巨大的外部经济性,各级政府要继续从土地、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公路建设优惠。

体制建设范文篇9

摘要:司法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保障。实现司法公正必然要以司法独立为必要条件。实事求是地讲,我国司法独立制度还处于一个探索和改革阶段。司法独立的最大障碍来自于行政权。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落实到进一步推进司法独立制度的建设上来,从制度建设上摆脱对行政的依赖性。

关键词:司法独立制度建设

一、推进司法独立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改革进行了30周年,已经发展到关键阶段,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必然反映到推进我国司法独立制度的建设上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在各个领域深入贯彻落实,必然要求我国司法制度改革与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司法独立的制度建设必然首当其冲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宏伟蓝图从外部上也为推进司法独立制度的建设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面推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时代特征,是推进司法独立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查权”,为推进我国司法独立的制度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障。

二、推进司法独立制度建设需要破解的难题

我们要推进司法独立的制度建设,正如有的学者所分析的,我们面临着一些需要进一步破解的深层次问题,一是要破解如何建立宪法监督机构和违宪审查制度的难题;二是要破解如何使地方司法机关摆脱地方人财物管理体制束缚的难题;三是要破解如何科学界定党委同人大、政府、司法之间的职责权限的难题。在我国公、检、法三机关实行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然而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逐渐发现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与司法独立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在司法实践中已经造成诸多负面影响,这也是现实存在的难题。综合以上各种难题,可以考虑从政党、立法、行政、司法等形成有效的权力制约与权力分配机制,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至于具体的司法独立制度如何建构,则应鼓励和保护有关方面的大胆探索和试点,从中总结经验,成熟时加以推广。

三、推进司法独立的制度建设

(一)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党管干部的制度

首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对司法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加强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是司法独立应遵循的首要原则。坚持司法独立不是司法工作要脱离党的领导,而是通过党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司法机关则应把凝结在法律中的党的主张实现好、落实好。其次,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党对司法机关干部的领导不是说司法机干部无条件地服从党委某个领导的意志,党对干部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来实现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

(二)完善司法独立审判制度,确保司法权独立于行政权

我国国家权力是人大领导下的权力“分工”(行政权、审判权、检察监督权),而不是权力“分立”。从司法实践来看,法院的人、财、物受制于同级政府,使得司法权受制于行政权,事实上司法权也是屈服于行政权的。司法改革必须把司法权力从行政权力中剥离出来,改依附、

隶属关系为互为独立的关系,建立相对独立的财政、人事管理体制,改变政府对法院的人事、财政等的控制,有效排除政府可能对司法工作造成的干涉,从体制上保证司法机关独立审判的权力。司法独立制度应有之义应该包括理顺和完善党、人大、政府和司法机关的关系,保证司法权的独立,这是一项基础性的现代法治原则。司法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从权力分配和权力监督的角度,既要使司法权受到相应的制约,又要使司法权能够真正独立。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的司法机关与地方党委、人大、政府的关系被扭曲,司法机关基本上是受命于党委、受制于政府,成为党委的附属物、政府的附属品。这既是我国司法改革的症结性问题,也是进一步深化司法改革的关键所在。多次强调“:我们绝不能以党代政,也绝不能以党代法因此,必须从中国政治经济、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的实际出发,将司法改革纳入到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通盘考虑。从司法独立与党的领导的关系来看,司法独立与党的领导的关系是确立司法独立原则和改革有关政治体制的根本问题。

(三)建立现代法院制度,确保法院审判权独立

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实现法治的进程中,司法体制的改革通常是比较缓慢、被动的,也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始终与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密不可分。在现行体制下,地方各级法院的法官归同级地方党委管理、审判员由同级人大常委会任免、经费由同级地方财政拨付。这种管理体制,严重影响了法院的独立。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通过司法体制改革,最低限度地保障法院在人事、财政经费、法官管理等方面的独立性。一是探索人民法院的设置改革。积极探索将法院设置由按行政区划设置转变为跨行政区域设置,建立地方法院与中央法院两大体系,建立上下垂直的法院体系,组建可以超越地方利益的中央法院、大区法院,防止地方干扰和地方保护主义,防止司法权力地方化为人民法院依法公正、独立行使审判权提供组织保障。二是探索人民法院经费保障体制改

革。探索建立人民法院的业务经费分别列入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体制,由地方政府拨款改为国家财政统一拨款,避免司法机关在财政上受制于地方政府。三是改革法院内部行政化管理和运作模式。推进法院工作人员的分类管理,改变法院似乎是一个行政机关,而不像一个司法机关的现状。

(四)建立现代法官制度,保证法官独立

法官制度改革是司法改革的突破口。目前,我国法官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诸如法官管理行政化、法官选任资格简单化、审判职能行政化等问题。因此,改革现有法官制度,建立符合法治国家要求的现代法官制度,是我国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一、建立法

官考试录用制度。严格担任法官的条件和任命程序,保障法官的职业地位,提高法官职业准入条件,建立职业化、精英化的法官队伍。由权力机关牵头组成的专门机构,从通过资格考试的优秀法律人才中选拔法官。同时保障法官的职业待遇,确保法官职业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二、建立法官终身任职制度。确保法官在任用之后非经法定事由和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也不得给予任何可能影响其职务公正的处分和其他不利决定,从而使法官不会因为害怕被调离、降职、免职而屈从于权势的压力。同时要建立严格的弹劾程序,对法官队伍中出现腐败或渎职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弹劾。三、健全法官晋升和福利

制度。提高法官对物质诱惑的抵御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保障法官有优厚的福利待遇和广阔的职务晋升空间,这也是预防司法腐败的基本策略。四、健全法官培训制度。从培训内容、方式、管理以及法官培训机构师资选配等方面进一步健全,强化法官的职业道德教育。五、建立法官违反职业道德的惩戒制度,使法官必须依法维护国家公共利益和公民利益,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忠于人民、法律,忠于职守,始终保持独立与中立的地位,抵制各种歪风邪气的侵袭;强化法官的人格素质教育,保持崇高的品质与情操,成为实现正义和廉洁清正的群体。

(五)建立科学民主的诉讼程序制度,保证诉讼的有序高效进行

有效的法律要建立在科学程序规则的基础之上。诉讼运行的前提是有科学的诉讼结构(法官中立、双方平等的三角结构)、规范的诉讼制度、正确的诉讼意识。对此马克思作过形象的比喻“审判程序和法律二者之间的联系如此密切,就象植物的外形和植物的联系、动物

的外形和血肉的联系一样。审判程序和法律应该具有同样的精神,因为审判程序只是法律的生命形式,因而也是法律的内部生命的表现”当前,我国审判方式改革、证据制度改革、审判组织改革等措施已经取得很大成就,再审制度改革、诉讼程序的简易化、促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即“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等也稳步推进。我国仍然存在原告的诉讼权利难以有效行使、审判权的独立性难以有效保障、对行政机关的行政权力难以有效监督等问题。因此,必须坚持以正当程序保护当事人的权利、实现司法公正的要求,在进一步完善法院调查制度、证据开示制度、证人作证制度、执行制度等制度的基础上,坚持“实体和程序并重”的现代司法理念,深化诉讼程序改革,建立一套科学、公正、合理、严密的司法程序,确保程序正义。一是建立和健全科学民主的诉讼程序制度。比如,改革和完善死刑案件审判程序和复核程序,确保死刑案件的质量;改革刑事证据制度,进一步贯彻落实保障人权和无罪推定原则;改革民事管辖制度,克服跨地区民事案件中的不当干扰问题;改革行政诉讼制度,特别是解决行政诉讼中的管辖问题,从制度上排除干预行政审判的各种因素;改革庭前程序,探索建立规范的民事诉讼简化程序和小额诉讼制度,提高诉讼效率。二是建立和健全违反诉讼程序的法律制裁制度。要通过完善诉讼程序制度,明确凡是违反诉讼程序的行为都没有法律效力,对违反诉讼程序严重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从而树立和维护诉讼程序的权威。

(六)建立司法审查制度,真正树立起宪法的权威

1989年行政诉讼法颁布,建立行政诉讼制度后,法院依法享有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权力。据此可见我国行政诉讼法已建立了一种通过司法权制约行政权的机制。许多学者认为我国已建立了司法审查制度。但是司法审查是指违宪审查,是由专门的机关对法律行为的合宪性审查。另一种观点认为“司法审查的标志是对行政机关的抽象行为的合法性审查。值得探讨的是法院能否对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很多学者支持法院应当享有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权力。笔者认为,为保障宪法的正确实施,确有必要赋予法院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权力。

(七)改革人民陪审员制度,让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并监督司法的重要形式,也是我国法律历来所采纳的一项制度,但值得主意的是,1982年宪法并没有规定人民陪审制度。

我国的陪审制度虽然也冠以“陪审”,但与英美国家的陪审制度完全不同,在形式上与大陆法系国家的参审制度是极为相似的。陪审制与当事人主义的审判方式是联系在一起的,而与职权主义则是相互矛盾的。在中国“官本位”的传统习惯下很难接受陪审制度,从现实考虑,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实行英美法陪审团制的条件。但人民陪审制度作为人民群众监督法院严格执法、防治司法权滥用以及密切法院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一整套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在陪审员参与程序、陪审方式、陪审员选择、陪审员权力义务、陪审员待遇、法律职业知识和道德培训等方面进行改革、试验。推进我国司法独立的制度建立任重道远,不可一蹴而就,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地进行,理顺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关系、改革司法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人财物管理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制度等等。十七大把如何有效地推进司法制度建设问题提到了新的高度,司法独立的制度建设也必将得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3]罗豪才,王天成.中国的司法审查制度.中外法学.199(16).

[4]莫纪红.宪政新论.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版.

体制建设范文篇10

一、我国公路建设发展的现状

(一)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不断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那么在住行这方面的发展也要不断的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公路的建设是不容待缓的,要使得交通不断的发展,四通八达。这样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我国在改革开放的时候,还没有在交通这方面投入较大的精力,对这一块的关注还不够深所以,我国的公路建设发展还有待提高,要不断的去发展。要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更加的发达那么就应该从从我国的各个领域中来发展经济,只有兼顾到各个领域的发展,这样才能够使我国的整体经济向前发展,国民经济才会发展的越来越快、越来越好。

(二)我国现在实行的过路要收取费用这是为了能够为公路的建设筹集资金,现在在高速路上,每过一段路程就会收取费用,这是国家实行的政策,这不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来解决公路建设资金巨大的问题。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国家的政策起着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了国家的扶持我国现在的公路里程才会有了那么大的提高。

(三)公路建设的资金大加大了公路建设的过程,也同时促进了我国GDP的不断增长。建设一个比较大的工程项目的花费本来就是很大的,那么公路建设也不例外,它所需要花费的资金当然也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建设高速公路,因为建设高速公路是比其他普通的公路的建设的流程要繁琐得多,它要建立的道路也是有很多条的。高速公路的建设要求是很高的,因为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这是一见很严重的事,所以,必须要保证质量达到要求,要使得车的承载力能够满足要求,承载力必需是非常强的,要使它的寿命时间长,这样才能够减少成本的花费,才能够更好的完成一个项目的建设。所以,对路基、路面、桥梁及及隧道都有很高的要求,在开通隧道的时候,一定要保证隧道是坚固的,不然就很容易发生倒塌的事故。还有要保证一定的土地面积,高速路上要建立上行下行的路道,还要有很大的绿化面积,所以,它的占地面积是比较大的。高速公路的建设经历了许多的时期,最初的时候那些搬迁问题是比较小的,花费的金额也没有现在那么多,因为那时候所花费成本还不高,建造时所需要的材料的成本是比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也是较低的。当时的车流还算的上大,运营的状况还比较好,而现在随着投入的力度增加,所以成本也在不断的增加。

二、关于完善公路建设工程投融资体制的思考

(一)国家的财政部门要承担起一般国道的投资责任。在发展长期以来,国家一般对国道的投资力度少之又少,一般都是由当地的政府部门来建设的,他们所花费的成本是很大的,那么既然道路是他们负责修建的,设立收费点这个问题当然也是由他们自己来决定,为了能够很快的收回成本,那么他们就一定会多设立几个收费站点,这是很不科学的。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快、越来也越好,中央财政部门就应该担起这主要的责任,减少收费的站点。

(二)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各行其政、各司其职,现在,公路建设的投资问题还比较突出,而且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对它的投入力度不够。现在许多的公路建设资金费用都是从养路费来获得的,但是这并不是长久的计策,还是要相出其他的方法来解决的。重要的是要去防止养路费用的挪用,这是一笔很大的资金,主要应该是用在国家的公益项目中,为公益项目筹集相应的资金,这是非常有利的,对国家的发展方向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因为公路建设的资金是巨大的,所以各级政府要从不同的方面来实行优惠政策,使公路建设的项目能够持续下去,不断的发展经济。

(四)整理收费点。像那些已经成功建立的公路,一旦到期就应该要停止收费,那些高级的公路与一般公路就应该采用级差效益原理,在未来的时期就不应该再建设收费路点,让人民自己来选择。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