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培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08:37:22

师资培育

师资培育范文篇1

一、钢琴集体课对各学科内容进行“整合”,更符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的要求

通常在钢琴的“个别课”上,教师的教学内容比较注重演奏技巧。而钢琴集体课在课时安排上经常是两节连上,因此在一堂钢琴集体课中所包含的教学内容就极其丰富,并增强了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内容的安排上通常也包括乐曲的演奏,但由于是面向二、三十个学生,这就必须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集体打节奏、唱音符、集体弹奏;在课堂上做一些熟悉键盘的移调练习;即兴创作小乐曲;利用多媒体视频给学生介绍所弹奏乐曲的作曲家以及创作背景,了解作品的风格,欣赏名家的范奏;等等。学生在打节奏、唱旋律、唱音符的同时也就是在练习视唱的过程,教师在要求学生唱单旋律或低音旋律时必须说出音程之间的关系,如果声部较多,还可以要求说出几个声部之间的音程关系,这样学生的视唱练耳自然得到增强。学生在课堂上做一些熟练键盘的五指练习,包括一些移调练习,熟练运用一些固定伴奏音型、和声编配伴奏以及即兴创作等。这实际上也是在学习和声、作曲以及简易即兴伴奏的过程。教师给学生示范或是运用视频和多媒体手段给学生进行演示和播放,同样增加了音乐欣赏的内容。这样教学内容中就涵盖了视唱、和声、简易即兴伴奏、音乐欣赏、作曲等各门类音乐基础学科的内容,实现了以学习钢琴弹奏为核心的大部分音乐基础学科的课程的融合。这与艺术师资培养中所要求的课程整合是不谋而合的。因此从课程整合的角度来看钢琴集体课比起个别课更符合艺术师资的培养。

二、钢琴集体课对教学资源、教学手段进行“整合”,更符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新理念

将数码钢琴、总控制台、多媒体设备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引入课堂是实施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必备的物质条件。在引入声像多媒体组合后,教学手段由单纯的书面教材转变为综合采用声像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广泛便捷的音乐形象、音乐内容、音乐意境、音乐风格等学习和体验的机会。例如在弹奏一首新乐曲之前,教师可以将一些名家的范奏或是与乐曲风格有关的其它门类的艺术形式———舞蹈、器乐、戏剧等视频播放给学生看,也可以根据音乐的意境制作或剪辑一些幻灯片,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起通感联想,尤其是针对美术方向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更容易理解音乐的意境,帮助他们更快地掌握乐曲风格。艺术师资培养的新理念是倡导“营造艺术能力形成的氛围,建立多门艺术的沟通与交融,促成综合艺术能力的形成”①。钢琴集体课对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的融合又与艺术课程所倡导的新理念不谋而合。

三、钢琴集体课在教学对象上也体现出综合性

师资培育范文篇2

论文关键词;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培养模式

教师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中等教育师资人才的主要基地。12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高科技、信息化时代,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前途与命运,作为教育事业基础部分的基础教育与中等专业教育以及职业技术教育等必然要顺应时代的要求,这对我国传统的师范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然而,在我国教师教育改革过程中仍面临不少问题,笔者结合湖南科技大学的实际情况,就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作进一步分析。

一、我校教师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观念逐渐淡化。湖南科技大学是由湘潭师范学院和湘潭工学院两所本科院校合并而成,有几十年教师培养和培训的历史,它凝集子几代人在教师教育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在社会上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两校合并后虽然保留了原有的师范专业,但学校基于提升学科水平、提高师范毕业生考研和到非教育领域就业的竞争能力等方面的考虑,将工作的重心转向了追求专业的学术性和综合性,教学内容向综合性大学靠拢,直接导致了师范专业的教师教育特色的削弱。比如我校从2(0刃年到205年,师范类的招生人数依次是1841、1955、1553、1772、1589、1492,在校师范类学生人数呈下降趋势。

(二)教师教育的现状与未来的需要存在较大差距。我校目前尚缺乏教师教育的整体观念,对教师行业的师资培养缺乏整体性的制度安排,师资培养并没有把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师资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从而导致教师培养和培训一体化程度不高,与各级各类学校的师资衔接不够。高等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缺乏衔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辐射与职业教育师资的养成缺乏衔接,教师的双专业特征没有能够体现,不利于教师资源的整合。

(三)教育类课程设置不合理。在传统的“学科本位”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提高学生的学科水平,因此,学生的本体性知识掌握良好,而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太小,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较差。近些年来,实习单位和社会用人单位对我校师范生的普遍评价是教育教学能力不强,我们的学生不是自己“不会”,而是老师不知道怎么教学生“会”。目前,在我校的师范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教育类的课程一般是“老三门”,即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论,再加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测量与评价。以我校2(0)4级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类课程为例,教育心理学犯学时(2学分)、现代教育学犯学时(2学分)、现代教育技术犯学时(2学分)、教育测量与评价犯学时(2学分)、语文教学论70学时(4学分)。教育类课程总学时为189学时(共12学分),仅占总学时数的8.2%。而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类课程普遍在20一30%之间。如美国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为73%(教育实习占21%),法国占巧%,德国占03%,新加坡占60%。

(四)教学实践环节薄弱。教育实习时间短,模式单一,成为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我校师范生基本上采用四年级利用6周的时间集中到中小学进行实习的模式。在此期间,实习生除了进行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工作实习外,还要进行课外活动指导、教学实验、社会实践、教育教学调研等。由于实习时间短,上述许多内容只是走过场,很多实习生刚刚进人角色,实习就已结束,加之实习期间经常受到就业和考研的干扰,使得教育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另外,目前的实习只是一次性的,不重视“模拟实习”和“见习”的作用,实习生缺乏对中小学的感性认识,更不了解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规律。这样的实习,难以使师范生迅速积累个人实践知识,形成教育教学能力。

二加强我校教师教育的若干举措

(一)建立组织机构,加强教师教育研究和管理

1.成立教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任顾问,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组长,另一名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师教育工作相关的职能处室和教学院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教师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艺术三个研究小组,分别由教务处处长和人文学院、教育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和研究小组组长。

2加强教师教育理论研究,在学校教研经费中拨专款积极支持教育类课题的立项与申报工作,使教师教育研究常规化并提高针对性,以课题研究带动和提升教师教育整体水平。

3.每年从教学经费中安排专项经费,逐步建设好教师教育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训练的物质平台。

4教师职业技能课程实行归口管理。教师基本技能归口人文学院,班主任工作技能、多媒体教学设计与操作、CIA课件制作等归口教育学院,艺术类课程归口艺术学院。提高教师授课的专门性,提高教学的质量,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二)创新培养模式,适应不同人才的发展需要

根据教师的双专业性质和学生的不同需求,积极探索师范类专业培养方案的“3l+”模式及部分非师范类专业培养方案模块化,努力提高教师质量规格和专养成,后一年进行专门的教师技能训练,享受师范生的待遇。培养方案模块化即非师范类专业在第四年都安排一个教师培养模块和专业深化模块供学生选择,以发挥非定向型师范的学科优势,并培养各种类型的师资(尤其是职业教育方面的师资)。

(三)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

1.优化课程结构,加大教育类课程比重,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教育类课程主要由教育理论课和教育技能课两部分组成。教育理论课开设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和职业道德与教师专业发展等。教育技能课开设教师教学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学科教材教法、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教师基本技能训练等。通过调整,逐渐使教育类课程达到总学时的02%左右。

2精选课程内容,提高教学内容对不同专业的适应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大师范类专业的师德教育;公共基础课的内容要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进行合理的取舍和选择,做到有用和够用;选修课程要合理规划,必须有利于满足专业加深、专业转换或职业适应等需要而系统开设,以利于促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

3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互通共享,提高利用率。协调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推进教师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加强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发挥CIA课件和网络等媒体资源的作用,实现多种媒体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

(四)加强教育实习,增强实践教学实效

1.教育实习是教师职前教育中强化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基本途径。为了切实增强实习的实效,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强化教育实习:一是创造条件保证低年级学生每年都有一定的时间到中小学见习,增加师范生对未来职业的感性认识和归属感;二是增加试教、模拟实习的机会,充分利用观摩教学录像、“微格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丰富和充实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真实情景感受;三是延长实习时间,逐渐探索周乃至一个学期的实习模式,让教育实习真正成为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重要一环。

2要建立一支稳定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提高师资培养的质量。采用“校内教师+校外导师”相结合的模式,聘任校外有丰富基础教育经验的教师担任专业发展导师,充分利用校外导师所具备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开展专业拓展活动。

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要建立所比较稳定的实习学校,每年投入一定建设资金,使其成为教师教育的实训基地和改革阵地。

(五)改善育人环境,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1.充分调动教职员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积极性,尤其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示范作用。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思想状况。

师资培育范文篇3

本文着重分析和探讨学前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学前英语教师培养的模式等,旨在促进学前英语教育,提高学前英语教学质量,推动学前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

一、学前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

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1]

由于教师职业的独特性质和价值,教师被人们寄予更多、更高的期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已成为教师综合素养的最简洁的概括,也是教师职业发展追求的最高境界。笔者认为,一名合格的学前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必须具备较为系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知识

英语教师首先是教师,是教育工作者,其基本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必须具备普通教育工作者应有的基本素质。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英语教师十分重要,英语教师应当研究和掌握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教学原则,熟悉教学组织的步骤和措施,努力提高英语教学的组织能力和教育实施能力;英语教师应当研究和掌握心理学,特别是儿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熟悉儿童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更科学地开展英语教学活动。

2.必须具备较为系统的现代语言学理论知识

英语教师是语言教师,必须具备较为系统的现代语言学理论知识,对语言和语言的本质特征、交际能力的本质、语言理论的发展趋势等要有所了解,并能自觉地利用语言学方面的知识来指导英语教学;对英语语音、词汇、语法、语意和语用方面的知识,不仅要知其然,并且要知其所以然。

掌握语言学知识对语言教师有两大作用,一是能使自己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人类语言的本质,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二是能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地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选择并使用符合语言运用规律的教学方法,不但能明确“教什么”,还能知道“如何教”。英语教师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教学法知识。外语教学史上曾出现过许多教学法流派,这些教学方法都是在一定的语言学和心理学等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英语教师应该了解这些外语教学法产生的理论基础和背景以及优缺点,运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它们,并结合我国国情,取长补短,为己所用,努力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

3.必须具备较为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英语教师是外语教师,不仅必须具备较为扎实的英语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语言知识,而且必须具备较高的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因为,在我国英语教学一般都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和充足的语言输入,英语教师不仅是学生外语输入的重要提供者,而且是外语输入质量的控制者,英语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对英语教学活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英语教师掌握英语的文化背景知识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学习英语也是学习一种文化,对英语语句的正确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文化的了解,这就要求英语教师不但要对本族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有较深刻的了解,还要善于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避免交际过程中的语用失误现象。

4.必须具备较为扎实的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英语教师是从事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较为扎实的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应该掌握学前教育与社会、幼儿发展的关系,了解托幼机构的教育任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形成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发展观,用现代教育思想思考和解决学前教育问题;应该了解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研究方法,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以及各个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应该正确把握学前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从事学前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5.必须具有运用艺术手段组织英语教学的能力

英语语言知识能造就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但借助艺术手段的外语教学能够造就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包括掌握教学语言的艺术、运用板书的艺术、运用各种直观教具的艺术等,也必须具备绘画、书法、唱歌、指挥和编导等艺术才能。比如,直观教具和直观手段的恰当运用,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营造英语学习情境。再比如,学前英语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要求安排大量的课堂活动,活动内容与学生自身的生活和体验有密切关联,活动的形式比较多样,这些活动的组织和开展都离不开教师的巧妙设计、精心组织、适时引导和共同参与,教师既要当好“导演”,又要当好“演员”。

6.必须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

英语教师要实现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角色转换,教师自身就应该是一位积极的、有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教育教学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教师必须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走进课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教学理论和实践,抛弃“教书匠”的角色定位,学会自我反思,在反思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通过反思,检讨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反思,更新观念,转变行为,提高教学水平;通过反思,使经验升华为理论。另外,教师的教研能力还体现在教师个人在教师群体中的协调和合作的能力,教师在教研过程中,要善于在与同伴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交流和冲突中吸取宝贵的经验,互相学习、彼此帮助,共同成长。

二、学前英语教育师资的培养模式

根据上述学前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结合我国学前英语教育师资培养方面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学前英语教育师资的培养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

1.“英语+学前教育”的复合型学前英语教育师资培养模式

在我国,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不是一个新概念,它是一个经过艰苦努力和不断探索实践而形成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和经济建设领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同时也给我国高等教育外语专业教育带来了两大挑战,一是培养方向的挑战;二是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挑战。随后少数外语院校开始了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1998年,教育部高教司以司局文件形式颁发了《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标志着高等教育外语专业对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共识和模式探索渐趋成熟。大多数外语院校以外语语言教学为基础,以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要求,以学校现实基础为起点,遵循逐步建设、注重质量、拓宽专业、巩固升级的方针,逐步由单科性的专业外语教育发展走向了多科性的外语人才培养之路,形成了六种培养模式:(1)外语+专业知识;(2)外语+专业方向;(3)外语+专业;(4)专业+外语;(5)非通用语种+英语;(6)双学位。[2]对于复合型学前英语教育人才的培养,我们可以主要采用“外语+专业”的模式,具体来讲就是“英语+学前教育”的模式。在“外语+专业”的模式下,我国有关高校先后增设了新闻类、经济类、管理类和国际政治类几个大类等11个文科专业,但是还没有增设学前教育专业。复合型学前英语教育“英语+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以不牺牲英语教学质量为代价的前提下,强化学前教育专业知识教学。课程设置包括三大模块,即英语课程、学前教育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英语课程模块设置基础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阅读以及学前英语教育等核心课程;学前教育课程模块设置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课堂活动与设计等核心课程;专业技能课程模块设置教师口语、音乐基础、琴法、舞蹈和美术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英语课程、学前教育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三个模块之间的有效平衡和有机融合,真正培养出复合型的、应用型的学前英语教育人才。当然,为了加快复合型学前英语教育人才的培养步伐,也可以采用“外语+专业知识”、“外语+专业方向”等培养模式。

2.学前英语教育师资多层次、多规格培养模式

总体上讲,我国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一直在沿着幼师———幼专———师范院校学前教育系(或师范院校教育系或心理学系的学前教育专业)的道路发展。然而,大多数发达国家把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任务交给各类大学的教育、初等教育、儿童发展、早期教育、家政及家庭教育等系科或机构。这种培养模式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各类办学机构能办出特色、公平竞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合理定位,比如社区学院(专科)和普通大学(本科)主要以培养合格的师资为主,而实力较强的大学则偏向于培养更高层次的师资(如研究生),可谓各有所长,层次分明。而我国现阶段各师范大学大多设有学前教育专业,重点师范院校也是从专科到博士研究生教育一应俱全,缺乏分明的办学层次和培养重点,这与多数发达国家的培养体系形成鲜明的对比。[3]上述情况只是针对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学前英语教育师资培养可以说至今未形成一个体系。需要指出的是,原有的“幼师———幼专———师范院校”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模式已经被打破,主要原因是,经过近年来的教育机构整合,幼师和幼专基本上被合并组建为高职高专院校或升格为本科院校。因此,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和建立新的、比较完善的学前教育师资,包括学前英语教育师资培养的体系和模式。

对于学前英语教育师资的培养,我们可以采用多层次、多规格的培养模式,也就是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合理构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硕士、博士)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实现人才培养从单一规格向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多模式培养的转变。

专科层次主要是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由高职高专院校承担。为实现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的目标,就必须注重外语教学模式改革,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实用性为方向切实改革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本科层次主要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由普通高等院校、高等师范院校和外语院校承担。为实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外语人才的目标,就必须重视前文提及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模式,并进行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努力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研究生层次培养研究型、创新型人才,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外语实践水平,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翻译和外事外交等工作的高级外语人才。

3.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养模式

双语教育(BilingualEducation)就是对幼儿进行的汉语和外语两种语言的训练,旨在培养幼儿汉、英双语的兴趣,促进幼儿认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协凋发展,丰富幼儿多种语言经验。在对幼儿进行双语教育时,注重幼儿的认知经验,使经验成为两种语言学习的纽带和载体。比如,在学习动物单词时,我们就借助幼儿对动物认识的经验,配上图片、实物以及教师的肢体语言,幼儿就能一下子了解这一单词的意思,并不需要教师刻意的翻译。

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可以采用浸入式教学法(ImmersionApproach),这是一种以外语为各学科教学语言(除母语学科外)的教学方法,能将英语教学活动渗透到幼儿的生活、学习、运动和游戏活动中,对4至6岁处于语言敏感期的幼儿尤为适合。浸入式教学使英语教学从单纯的英语学科教学发展为英语语言与多种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大大增加了学习、运用英语的时间及范围。在幼儿园使用浸入式英语教学活动应正确处理母语(汉语)教学活动与英语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可以在开展汉语教学活动的基础上,适当使用英语进行各种教学活动,即半浸入式英语教学活动。

双语教育不仅在加拿大、美国、新西兰、卢森堡等双语国家或多语国家实施获得了成功,而且在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单语国家实施也获得了成功。我国双语教学实验已经开始,相关法规和政策比较滞后,应尽快研究和制订有关双语教学的政策与法规,使得双语教学有法可依。另外,我国现有的双语教师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双语培训,他们从事双语教学还大多出于自愿的性质。

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双语教育的前提条件是要有合格的双语教育教师。在双语教育教师培养方面,普通高等院校、高等师范院校和外语院校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研究双语教育教师培养模式,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既要加强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又要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因为双语教育教师不仅要会外语,而且必须精通学科内容。

4.在职学前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培训

为了缓解学前英语教师短缺的问题,除了加强学前英语教师职前培养工作之外,还可以对现有从事学前英语教学工作和准备从事此项工作的在职在岗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促进和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这样可以逐步建立学前英语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模式。

师资培育范文篇4

在我国,传统艺术教育始终宽泛地包括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各个领域,且多以分科教学的方式存在。然而,真正将艺术教育明晰定位在“艺术”,且将其以综合的方式呈现的是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的国家基础教育改革。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在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中开展艺术课程,这是在我国已有的音乐、美术分科课程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一门全新的综合性课程。艺术课程打破传统艺术教育分科而教的界限,注重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不同门类以及与其他非艺术领域之间的融合,强调以人文精神为主线,知识技能为辅线,密切艺术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的联系,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整合发展之目的。为了避免与以往的艺术教育在概念上发生混淆,中小学界常称之为“艺术课”、“综合艺术课”或“艺术综合课”。

无疑,这样一门艺术课程,它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都作了全方位的改革,这对业已习惯了传统分科教学的广大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现在从事中小学艺术学科教学的教师大都是原来从事单科音乐或美术教学的教师,目前情况下,跨学科教学存在现实的困难。5个年头过去了,师资问题自始至终存在甚至困扰和阻碍着改革的进程。如何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艺术教育师资队伍,以深化艺术教育改革,推进课程与教材新体系的构建,着力使艺术学科的价值与功能更大地体现出来,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远在改革之初,学院为适应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成立了小学艺术教育系,主要承担我省贯彻实施国家新课程——小学艺术课程的师资培养、培训和研究任务,也是学院创建特色学科、精品课程的重点科系,同时也成为我国基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在艺术课程师资培养和研究领域的开创者之一。自2002年起在全国率先培养五年制专科层次小学专职综合艺术师资以来,小学艺术教育系紧紧围绕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依托课改实验区基地鲜活的案例和交流互动的大平台,以科研促教学,以实践带科研,深入研究小学艺术课程师资培养的新模式和较完整的架构,为我省小学艺术课程师资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艺术课程的核心是综合,综合性艺术教育已成为当前国际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现代社会出现的课程综合化倾向是课程发展历史进程中否定之否定的结果。“当时代要求人与其生活的世界和谐共生的时候,当时代要求学科文化向生活世界回归并与‘大众文化’融合的时候,当时代要求人格整体发展的时候,课程的综合化就成为必然。”[1]

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国有一个零点计划,其逻辑前提是科研人员的文化艺术素质导致美国空间技术的落后,所以要以零为起点,重新审视艺术教育。我国在进入21世纪这样一个信息时代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艺术教育,其高瞻远瞩的意图不言而喻。我们知道,信息时代的教育特征是将工业时代的封闭性、单向性、继承性、统一性和专门性转向开放性、双向性、创新性、个性化和综合性。也就是说,“教育必须从传统狭窄的学科视野中走出来,以一种开放的眼光和综合的架构参与社会发展。”[2]“使之从培养某一学科的专门教师逐步过渡到培养有较为宽广知识背景的和多方面能力的教师,再到可以进行跨学科教学的教师或能够进行综合课程教学的教师,以便为通才教育准备师资。”[2]

可以说,综合是科学发展的需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求。因此,综合艺术教育既要让学生掌握“艺术”的语言,用于人际交往、美化生活、美化自然、“经世济用”、“改造客观世界”;也要让学生乐意在艺术世界中徜徉,陶冶性情、美化自我、“修身养性”、“改造主观世界”。在本次课改所颁布的艺术课程标准中还确定了艺术课程的人文性,明确指出,艺术课不是一种单纯传授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技术课程,而是一种旨在提高学生艺术水平和人文素质的人文课程。

由此可见,艺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夏中义先生曾提出“精神成人”的理念。应该说,人的精神世界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了创造精神产品的能力,还包括了人对社会已有精神财富的享受能力。所以,艺术教育是学校美育的核心。如今,艺术教师应该既是创造型教师、引导型教师、交流型教师,也是方法型教师,更是因材施教型教师;既是传递人类文明的纽带,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浇灌艺术之花的园丁。因此,在现代艺术教师的素质内涵上,要求具备可靠的政治素质,优秀的思想品质,良好的道德素养,先进的教育思想,广博的文化涵养,健康的身心素质,高尚的审美素质,坚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和高超的教育技能。也就是说,艺术教育要求素质发展全面的教师。

二、探索与实践

我国小学艺术师资的培养主要依赖于艺术师范类院校的培养。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作为全国率先培养小学艺术师资的学院,其中,艺术教育系以招收初中应届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大专学历为培养模式。为使未来的小学艺术教师在五年的有限时间里完成多项的学习内容,努力达到全才型的教师的目标,我们在培养目标、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培养模式以及师资培养规格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思考、探索与实践。

(一)一专多能型的培养目标定位

在培养目标上,我们将之定位为: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适应艺术教学需要的理论、知识、能力、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具有艺术教育整合与发展能力和开拓精神,“多能一专”,适应小学艺术课教学的合格师资。我们认为,作为小学艺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应该比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素质更高更全面才行”。多能就是“必须具备所学专业各个方面的教学能力。”也就是“应该在自己的本专业方面尽可能地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3],所以,一专多能就是素质“素质更高更全面”,我们期望每一位学生都“尽可能地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二)紧扣《艺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

在课程理念上,根据国家基础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在大艺术观的背景下,从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艺术教育能力,进行教学分析、评价、总结的能力,发展学生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跨域转换的能力,组织教学和组织活动的能力,具备处理现代教育信息的能力等,还应使学生具有深刻的人文精神,学会尊重、关怀、友善、合作、分享,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在此课程理念下,我们在课程方案的制定上,注意把握以下四个方面: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综合性与创造性相统一,思想性与师范性相一致,“共性”与“个性”相渗透。

(三)基础全面专业凸显的课程结构

在课程结构上,我们打破了传统学科本位的狭隘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文化课和音乐、美术、戏剧与舞蹈为主的学科基础课、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以人文素养与多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贯穿融合,促进学生在体验性、探究性,反思性和愉悦性学习中,将艺术学科内部质性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同时将艺术与其它非艺术学科有机的联系起来,发展学生各项能力。此外还设立了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的综合类活动课程体系,通过各种艺术实践、讲座、观摩、体验、表演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艺术能力训练,确保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

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

1.公共必修课:政治、语文、外语、历史、地理、小学教育学、小学心理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教师口语、体育等。

2.专业必修课:乐理基础、钢琴、声乐、舞蹈、音乐欣赏、合唱指挥、戏剧表演、美术基础理论、素描、图案、色彩、国画、手工、书法篆刻、中外美术简史、工艺设计、电脑设计、艺术欣赏、艺术概论、美学、小学艺术教学法等。

3.专业选修课:(根据学生主辅修的方向进行选修)民乐、管乐、电子琴、电脑音乐制作、儿童歌曲创编、环境设计、服装设计、摄影技术与赏析、壁画设计、工艺雕塑、室内设计、广告设计等。

4.综合类活动课程: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艺术采风与实践、各类知识讲座等。

(四)“2·2·1”的课程方案

根据我院招收五年专学生的特点,我们制定并实施了艺术教育“2·2·1”(既普修、主辅修与整合)专业培养课程方案。

“2”(指1—2年级)为普修期,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文化课和音乐、美术、戏剧与舞蹈为主的学科基础课、综合活动课。为三、四年级主辅修期进入音乐或美术学科高一层次的学习打下宽实的基础。

“2”(3—4年级)为主、辅修期。面向全体学生继续开设公共文化课,根据学生特长,分别开设主修音乐辅修美术和主修美术辅修音乐两大课程,为学生提供音乐或美术学科专业性较强的知识与技能的课程,在主修音乐或美术的同时,辅修其中一门专业(美术或音乐),并溶入艺术其它门类综合活动课、艺术创作、艺术实践、教育见习、实习。

“1”(5年级)为整合期。第五年的第一学期安排必修课程之外更多是选修课程与活动整合,其中包含8周的实习,外出艺术采风和毕业创作与毕业汇报。第二学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与答辨以及参加12周的毕业实践活动。

(五)专业与教育能力兼备的培养规格

在培养规格上,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具备艺术专业基本能力与教师的基本教育能力。具体来说,由以下五部分构成。

1.音乐基本能力:含音乐理论与音乐技能两个部分,音乐理论方面,要求具有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与音乐文化素养知识,具有一定水平的中外音乐作品鉴赏能力,了解地方民间艺术的种类及其特点。音乐技能方面,每生毕业时必须同时具备三项基本功与一项专长(3+1)。三项基本功分别为“弹”、“唱”、“跳”,一项专长即会演奏一件民乐器或管乐器。

2.美术基本能力:含美术理论与美术专业技能两方面,理论方面要求具有扎实的美术理论基础知识与美术文化素养知识。具有一定水平的中外美术作品鉴赏能力,了解地方民间艺术的种类及其特点。技能方面要求每生毕业时必须同时具备三项基本造型能力与一项专长(3+1),三项基本造型能力分别为色彩、装饰、国画,一项专长为工艺制作。

3.舞蹈基本能力:含舞蹈理论知识与舞蹈专业技能基础知识,具有鉴赏评析中外舞蹈作品的基本能力、能够表演中国民间、民族等舞蹈片断及小品,能够表演和创编少儿舞蹈。

4.戏剧基本能力:了解戏剧的主要种类及其发展史,具有鉴赏评析中外戏剧作品的基本能力、能够表演戏剧片断及小品,能够创排简单的儿童剧与戏剧小品。

5.教育基本能力:

(1)具备教育学、心理学,尤其是小学生心理学与音乐教育学、美术教育学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2)具备良好的艺术通识通感理论和实践的能力,能运用美学艺术理论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3)掌握小学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即“三笔”“两Hua(话、画)”一报,三笔就是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两Hua即简笔画与普通话,“一报”即板报设计。

(4)具备处理现代教育信息的能力,要求每位毕业生能够运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像,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制作的课件,会运用多媒体进行艺术教学。

(5)具备组织教学与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能够利用乐器进课堂组织教学,能够组织小型的文艺演出活动,能够参与校园环境的美化工作。

(6)具有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和对专业教育理论及发展动态进行研究的能力。因为就目前而言,艺术教师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面临更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靠教育研究者研究好了由教师来实行,更主要的是靠教师结合实际自己的研究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

三、成效与反思

师资培育范文篇5

一、工作思路

根据“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科教兴农、人才强农、高素质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按照坚持政府主导、尊重农民意愿、立足产业培育和突出培育重点的原则,以造就高素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目标,以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促进农业从业者职业化为导向,强化项目管理,创新培育模式,提升培育质量,加快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着力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示范作用

2020年,我县重点任务是开展教育培训和认定管理,制定和落实支持扶持政策,创新机制模式,健全制度体系。按照省州统一部署,结合实际积极探索,认真组织好培育工作。

三、任务完成情况

一是完成情况。实行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坚持以高素质农民、新型农民经营主体带头人共完成370名,其中:完成遴选培育经营管理型306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创业孵化1人(2019年),农业经理人15人(其中省级调训4人、州级调训11人),专业生产型48人。县级培育354人评价率86.6%以上,其中培训学员主要来自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主要培训种养殖实用技术,并且兼顾搞好安全用电、艾滋病预防等培训,对符合条件者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并配套2020年基层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创设相关政策予以扶持。二是开展示范培育。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为引领,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2019年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1人(2019年1人),农业职业经理人4人,依托该项目开展为期3年的培训指导、创业孵化、认定管理、政策扶持、跟踪服务等工作。三是建立健全培训体系。探索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机构、培训单位、实训基地、农民田间学校的准入标准,加快建立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省职工大学、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省农业大学、西昌学院等农业职业院校等专门教育培训机构为主体,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省农科院、省畜科院、州农科院、州畜科院和农民合作社等多元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开展培训工作。

四、实施内容

(一)遴选培育对象。财政补助资金重点培育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及返乡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等涉农创业者、建卡贫困户为主的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适当兼顾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县按照茶叶、毛驴等主导产业摸底调研,掌握培育对象的产业规模、从业年限、技能水平、培训需求、政策要求等信息,建立个人档案,纳入培育对象库,并结合实际制定出台符合本地农业生产实际的新型职业农民遴选标准,让真正从事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提升素质和生产技能的农民优先接受培育。原则上培育对象年龄不超过60周岁。

(二)确定培训机构与师资,搞好培训工作。县农牧和科技局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按照相关条件分区域、分产业、分类型对多方资源进行遴选,确定县植保站、县农技站、县种子站、县经济作物管理站、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县畜牧站、县动物疫病防控中心为培训机构,向社会公开并进行备案管理。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牵头组织落实本县培育工作,按要求选送学员到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和实训基地进行培育,防止以分派培训任务的方式招标培训机构。要积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吸收市场主体充分参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培育效率。县根据需要遴选一批优秀师资纳入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库,对入库师资严格把关。建立师资库使用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资源配置和考核管理机制,原则上选派入库师资开展教学培训工作,并对入库师资实行考核评价和动态管理,及时清退不合格师资。发挥好入库师资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三)明确补助标准和合理开支。根据省州相关规定和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新型职业农民经营主体带头人的补助标准为:2020年下达项目资金(甘财农[2020]3号)用于2020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创业孵化人,农业经理人,农业产业精准扶贫人员。补助标准按照2020年2月《省农业厅关于做好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的预通知》执行。

项目总资金130万元(甘财农[2020]3号)。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农民课堂培训及实训、参观交流、聘请师资等相关支出,不得用于高素质农民职业教育学杂费补助。

1、2019年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对象暨2020年创业孵化省级培训1人0.35万元,课时15天;

2、农业职业经理人省级培训每人8000元,培训时间不低于15天,4人合计3.2万元;农业职业经理人州级培训每人8000元,培训时间不低于15天,11人合计8.8万元。农业职业经理人调训共计12万元;

3、经营管理型县级培训,每人3600元,培训时间不低于15天,共培训306人合计110.16万元;

4、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县市级培训,每人1600元,培训时间不低于7天,共48人合计7.68万元。

培训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培训、认定管理、学员补助、教材教具、信息化手段和后续跟踪服务等相关合理支出。

(四)强化创新机制。一是创新培育机制。突出需求导向,开展全产业链培养和后续跟踪服务,对考核合格者进行统一认定。加强认定后职业农民的管理和知识更新。坚持农民自愿,我们积极探索“财政补贴、机构让利、农民出资、先学后补”等机制,原则上政府补贴一部分、农民自己出一部分,推进培育机制创新。二是创新培育模式。实行“一点两线、全程分段”培训,县以茶叶、毛驴等产业发展为立足点,以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为两条主线,分段集中培训、实训实习、参观考察和生产实践相结合,按照不少于一个产业周期全程进行培育。强化分类指导,做到“一班一案”,建立指导员制度。三是创新培育内容。我县参照农业部的培训规范,结合我县实际,选择科学、权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教材。根据产业发展、市场情况对农民实际需求开展摸底调查,制定针对性强的培育计划。培育机构设置了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四是创新培育手段。为适应现代远程在线教育发展趋势,我县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开通短信、视频等在线信息技术咨询、全程跟踪管理与考核评价等,开通新型职业农民网络课堂,提高培育针对性、有效性和规范性。推进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相衔接,构建多层次培养职业农民立交桥,定向培养职业农民,探索职业农民学历提升教育。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我县农业、财政部门切实强化工作协调和组织领导,我县成立了由分管农业副县长任组长,农业、财政等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进度安排、监督考核、认定管理、扶持政策等,完善运行机制,确保任务落实,工作方案于2020年5月12日前报州农牧农村牧局新型职业农民与家庭农场科备案。

(二)突出项目监管。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会同县财政局按照《省财政厅省农业厅关于印发<省农民培训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结合项目管理要求,明确工作责任,落实管理措施,强化过程督导,严格资金监管,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对于挤占挪用、骗取套取补助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师资培育范文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近年来,高职院校十分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并与企业方面合作共同培育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现如今高职院校学生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高职院校教育具有必要性。但是,由于教育开展的时间相对较短,当前尚未形成完善的文化育人体系,存在与专业教育融合不足、师资队伍不够完善以及缺少文化实践活动等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文化育人成效。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合,将其有效融入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以传统文化的感染和影响,助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一、高职院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

首先,有助于培育学生人文素养,在教育实施开始前,要求高职专职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备系统化的认知和把握,确保课堂教学以及各种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的发展,将其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以及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对其自身的发展形成正确的引领,对于强化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具有积极推动意义。人文素养作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育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能够更加有效地巩固人文素养培育成效,让学生在进入社会工作岗位后能够回馈社会,创设具有人文关怀的社会氛围,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其次,有助于提升学生道德修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诸多精髓思想观念,例如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均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道德规范和修养的基础性内容。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高职学生道德修养,有助于学生不断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在融入社会后能够自觉肩负责任与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中,关于社会关系与人际交往的内容,同样为高职学生展开人际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准则,规范使其更加懂得尊重和谦让他人,真正实现优秀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发扬。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文化交流平台和氛围,能够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与修养形成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有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为民族精神,是培育党的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且为大学生成长和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通过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并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形成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始终坚定不移的弘扬传统文化精神,避免受到消极文化和西方不良思想的影响。

二、高职院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一)与专业教育融合不足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通常是以独立课程体系的形式或设立选修课程开展教育,并未与高职专业教育充分融合,所导致的教育问题,则是高职学生本身需要学习自身的专业课程知识和技能,对于需要占用课时学习的传统文化教育缺少兴趣,并不愿意参与课程教学中。与此同时,由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衔接都不足,导致学生无法探寻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和契合点,难以真正实现,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必然会导致学生在日后工作岗位中,难以真正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且现阶段由于课程体系和教材开发的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二)师资队伍不够完善师资队伍是保障

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效果的重要力量,只有具备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才能提高文化育人的实效性。纵观我国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育,普遍存在师资数量不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不足、教学能力相对薄弱等问题,整体师资队伍的发展相对滞后。首先高职院校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并未组建专职师资队伍,通常是由思政教师和语文教师作为课程教师。其次,高职院校在进行师资引进的过程中,由64于教师工作岗位设置存在问题,变为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学需求,导致人才引进存在诸多问题。最后,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师,缺少定期的专业培训所储备的知识内容并未得到有效的更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同样止步不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文化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缺少文化实践活动

大部分高职院校军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开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体系,对学生展开理论知识教学,但由于缺少与之相配套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在实践中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然而实质上举办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相比枯燥的理论知识教学,对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且有助于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文修养,对其日后参与实践工作岗位有诸多积极影响。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认知和理解不足,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机构给予的扶持力度相对较小,很难依靠单一力量组织丰富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学生缺少融入社会实践的机会。

三、高职院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打造政企校协同育人机制

1.政府方面高职院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予以支持,并加强政府与社会资源整合,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机融合。可以由政府部门带头联合社会组织,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组织多样化社会活动,同时也可以承担志愿者相关职务,有效培育高职院校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文化传承意识。例如我国山东省威海市精神文明办则组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讲堂的活动,诸多高职院校学生有序参与其中,在志愿者活动的同时,高职院校学生能够加强对社会的认知和了解,这也是激发学生内心家国情怀的有效教育方式。总而言之,政府方面应予以高度重视并加强多样化的文化宣传和交流活动创设,为高职院校学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濡染拓宽路径。2.企业方面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均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企业的资源优势,将企业文化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中,有效培育高职学生职业素养。高职院校要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则需要大家融入传统文化教学中,组织多样化的传统文化活动,使其贯穿于整个专业教育教学中,切实培育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以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可以与高职院校所在地区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引入企业的多元化资源组织学生共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专业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培养高职学生感恩意识、诚信意识以及创新精神,进一步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效。3.学校方面高职院校方面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对广大学生形成长期潜移默化的浸润和影响,强化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效果。高职院校应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区域文化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契合的内容,共同建设校园文化,打造具有独特内涵和文化底蕴的高职院校环境。例如,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可以将其与地方非遗文化相结合,创设和谐、仁爱、礼敬、诚信的校园文化氛围。与此同时,还可以打造儒家文化、非遗文化等主题校园,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以传统手工艺为文化传承的载体,营造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氛围。

(二)构建教育融合的师资队伍

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是高职院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保障力量。当前由于师资不足,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果,所以,必须着力打造专兼结合,具有较高文化育人能力的高质量师资队伍。1.建设兼职师资库当前我国诸多企业和社会组织机构,均引进或着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高职院校在打造兼职师资队伍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从企业中选取优秀员工作为兼职教师,聘请其定期到高职院校内开展专题讲座、授课等活动,强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认知和理解。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调研,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企业中的运用,以及对企业员工职业素养、道德规范提出的要求,了解企业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同形态,继而重新定位自己的职业观。另一方面,当前有一些社会组织机构,专门开展国学教育、传统文化教育,高职院校可以从中吸纳优质师资,纳入兼职师资队伍中。2.引进民间传承者根据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以及所在地区的文化资源,通过聘请民间工艺传承者进入高职院校、进入课堂的方式,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专业教学的充分融合,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了解传统技艺,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精髓,培育大学生的文化底蕴、人文修养。3.培育专职师资队伍高职院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应选取对传统文化具有学习兴趣的专业教师,以及在书法、音乐、美术领域具备特长的教师,通过专业化培训来构建高职院校专职师资队伍。定期和不定期对专职师资队伍组织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题培训,教师之间可共同展开教学研究、课程开发、备课、参观等,在相互沟通交流中不断强化自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能力。

(三)开发教育融合课程与教材

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是高职院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我国教育部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颁布的相关纲要,对课程教学提出了相关要求,主要应加强爱国主义精神弘扬,培育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人文修养以及道德品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融入课程教学。在此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应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整合,并借鉴企业对此提出的教学建议和指导,邀请行业专家和资深人士,共同对课程设置展开探讨分析,重点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与专业教材开发相结合,与企业人才需求相契合,切实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高职院校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内容部分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经典研读、技艺传承和实践力行。在经典研读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专职教师,可以选取优秀的传统文化书籍,如《弟子规》《论语》等,循序渐进的选取与学生学习能力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在技艺传承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高职专业教学和区域文化特点,提高技艺传承课程开展的针对性。同时,可以组织相关技艺大赛,让高职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技艺,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例如,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教学的过程中,传统技艺的融入,可以选取书法、珠算等,设计专业则可以融入剪纸、绘画等,音乐专业则可以引入传统茶文化作为选修类课程,让学生通过实际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实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除此之外,在实践课程方面,可以将孔子学堂、国学教学课堂作为载体,让学生能够进入场馆学习茶艺、书法、音乐、礼仪等,实现全方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而内外兼修,进一步巩固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效。

(四)建设多维度实践教学体系

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一步延伸的有效途径,是对理论知识教学的有益补充,能够促进高职学生身体力行的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校内实践,凸显高职院校特色一方面,借助高职院校多样化的学生社团,组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在学生群体中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组织,可以打造多种优秀传统文化社团,例如书法协会、文化志愿者协会、汉服社、茶社等,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并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学习中。例如,汉服社可以在春季鲜花盛开的时节,举办花朝节,组织高职学生共同身着汉服祭拜花神,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文化志愿者协会则可以组织爱心义卖、日行一善活动,帮助当地的福利院、养老院,以及具有先天性疾病和自闭症的儿童。另一方面,在校园内组织竞赛活动,例如经典诗文朗诵大赛、书法大赛、茶艺表演大赛等等,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多个层面和维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在此过程中学会关爱他人、孝敬父母,切实强化人文素养。2.校外实践,发挥地方资源优势高职院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校外实践体系构建,第一,应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对区域文化资源展开深入挖掘,为传统文化教育输送源源不断的资源。例如,可以与当地的博物馆、民俗文化村建立合作关系,在当地构建教学参观基地,让学生可以在此参与社会实践,开拓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视野。同时,与当地的敬老院、福利院、残疾儿童学校等社会机构,共同组织公益类活动,实现对社会的关怀和爱护,培育大学生良好的仁爱意识。第二,与民间工艺师傅协同,开设校外技艺传授班,通过学徒制的形式,让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学习传统手工艺,让传统文化入脑入心,自觉形成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累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其中包含人际交往以及道德规范的诸多内容,对高职院校学生成长成才和发展具有良好的指引作用,是引导高职学生形成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予以高度重视,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打造政企校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教育融合的师资队伍、开发教育融合课程与教材、建设多维度实践教学体系,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促进高职院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取得更加理想化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燕梅.工科类高职院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探析[J].才智,2019(30):125.

[2]李彦湄.高职院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与路径探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9,35(5):52-55.

师资培育范文篇7

2020年,全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指导性任务为409人。其中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121人,专业生产型及技能服务型人才培训288人,参训农民满意度达到85%以上。

二、补助对象

经过农业农村部门认定的可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承担实训任务的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

三、补助标准

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不少于120学时,按人均3500元标准进行补助;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人才培训不少于40学时,按人均1200元左右标准进行补助。贫困村致富带头人按所属类型即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或专业生产型、技能服务型标准进行补助。

四、资金管理

按照“钱随事走”的原则,高素质农民培训资金主要用于农业农村部门及培训机构、田间学苑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全过程的支出。主要包括招生、培训、跟踪服务、职业技能鉴定、宣传以及管理人员、教师等参加业务培训的支出。教材购置费用原则上不超过补助资金的3%,纳入中高职学历教育的可适当提高,但不超过10%。跟踪服务留存费用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5%。

差旅费、会议费和培训费有关问题可参照吉财党群〔2019〕162号文件、吉财党群〔2017〕1059号文件执行。

五、遴选标准

1.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重点面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带头人,连续稳定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年龄不超过55周岁。

2.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人才。重点面向稳定在本乡本土为农业经营主体或服务主体提供产业技术或服务支持,或本人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或加工等服务的农村劳动力,年龄一般不超过60周岁。

3.贫困村致富带头人。重点面向2018年、2019年已培训的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开展再次培训。

同时,特别要加强受肺炎疫情影响的留乡人员培训,帮助其就地就近就业。

六、实施进度

(一)分解落实培训任务

市农业农村局结合产业发展需求认定培训机构并及时分解落实培训任务。市农业农村局和市财政局负责编制《市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并填写《省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县名额分解表》(附件1),于9月20日之前报省里备案。

(二)认定培训机构

培训机构由市农业农村局认定。必须是具备专业技术人员或教师队伍的公办教育培训或农技推广机构。认定培训机构要遵循自愿申报和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并向社会公示。凡申报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项目的培训机构和单位要填报《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培训机构认定审批表》(附件2),由市农业农村局审核盖章后报省阳光办备案。各培训机构可根据本地产业特点和培训内容确定县级实训基地,也可依托省级实训基地开展实训工作。开展田间学苑培训模式试点,依托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和其他运行规范、设施设备齐全、承担意愿较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田间学苑”。主要承担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培训,总培训人数100人,每次培训任务不超过50人,由各培训机构申报,省农业农村厅认定。

(三)遴选培训对象

各培训机构要结合实际,根据我市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人才的遴选标准遴选学员,让真正从事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提升素质和生产技能的农民优先接受培育,同时要组织培训对象登录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农民教育培训申报系统”或手机下载“云上智农”APP报名参加培训。

(四)开展培训指导

1.制定培训计划。根据市农业农村局下达的培训任务类型和数量,培训机构要科学论证、精心制定培育计划,并经市农业农村局确认后组织实施。

2.设置培育课程。按照国家教育培训规范,根据市农业实际和高素质农民生产、经营及服务领域需要,按省里制定的培训大纲执行,培训机构要科学合理设置培育课程,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带头人线上学习时间不能少于总学时的1/10。

3.确定培训师资。要加强培育师资队伍建设,省阳光办会根据培训需要,不断充实完善全省培训师资库。各培训机构应在省级师资库中根据专业课程选择师资,从师资库内选择率应达90%以上,原则上不再聘任师资库以外的教师授课。培训机构要为聘请聘任的专家或教师颁发授课证,授课教师须佩戴授课证授课。省阳光办对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训师资库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并有计划地开展师资能力提升培训,定期开展师资评定考核,鼓励“双师型”教师任用。

4.优选培训教材。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训教材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各培训机构以选择省里推荐教材为主,教材选用的原则要注重教材的实用性、科学性、权威性、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避免过多过杂。

5.规范班级管理。各培训机构要建立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各培训班要选好配强班主任,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要成立班委会,建立微信群,加强学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教师之间、学员与培训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自我管理,保证培训工作顺畅有序。

6.做好考试考核。对不同类型的高素质农民每期培训结束时,培训机构都要组织参训农民进行理论考试和实践实训考核,并通过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和“云上智农”平台对培训教师、培训基地、培训班组织和培训效果进行线上评价,对考试考核合格者要颁发《高素质农民培训证书》。

7.加强培训档案管理。建立培训、考核、发证、监管、后续指导服务等环节档案,实行全过程跟踪培养,及时记录其接受教育培训情况。按照农业部高素质农民信息管理系统要求录入学员信息,进行计算机管理,并填写《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台账》(附件3)和《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项目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人才培训台账》(附件4),使培训工作档案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市农业农村局和培训机构应按照《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项目档案管理规范》的要求建档。

8.技术指导与后续服务。利用“12316”、“12582”专家热线和吉农科教云平台进行技术咨询和指导服务。培训机构要指定本单位或聘任的技术专家作为技术指导员,根据培训对象要求定期指导服务,并能及时解决他们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帮助他们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经济发展。

七、监管措施

(一)启动申请。培训机构在培训工作启动前7天要向市农业农村局提交申请和培训计划,并填写《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办班申请表》(附件5)和《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办班计划表》(附件6),待确认后组织实施。

(二)日常监管管理。在培训机构开展培训期间,市农业农村局和市财政局派人到现场核查,并邀请审计或纪检监察部门参加。现场核查后填写《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项目培训现场核查表》(附件7)。要加强日常监督管理,采取不同方式和手段进行随时抽查,做好监管记录。

(三)检查验收。培训机构完成相关任务后要及时做好总结,并向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市农业农村局和市财政局根据培育机构的申请组织检查验收工作,填写《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检查验收表》(附件8)。

(四)实施农民满意度在线评价。依托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和“云上智农”平台对培训教师、培训基地、培训班组织和培训效果进行线上评价,逐步形成以农民满意度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提高线上评价覆盖率。加强信息化管理,实现培训班次和学员信息100%上网,确保培训过程全程可追溯。

八、实施要求

(一)明确工作思路。2020年全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以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满足农民理念知识技能需求为核心,以提升培育质量效能为关键,深入推进农民教育培训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全省培育一批覆盖所有乡村、扎根农业、服务农民的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我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科学制定培训内容。按照综合素养课、专业能力课、能力拓展课三大类设计课程内容。综合素养课包括但不限于思想政治、农业通识、农业农村政策法规(例如绿色发展等)、文化素养等课程;专业能力课程包括但不限于乡村治理、农业生产技术(例如:玉米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航化作业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信息化服务技术、鲜食玉米生产技术等)、农村电子商务、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营销、休闲农业、厕所维修技术等课程;能力拓展课由培训机构根据培训对象和培训目标自行设计。各门课程学时安排,按照《高素质农民培训模块要求》(见附件9)执行。

(三)灵活确定培训形式。根据疫情防控情况,优化组织集中学习、线上学习、实习实训、案例观摩交流等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遵循农民教育培训特点和规律,强化实训实践,组织农民学员到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实操演练、观摩交流,在实战环境中提升能力水平,确保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实训教学达到3天。充分利用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开展在线学习、在线服务和在线管理,运用好培训形成的大数据,加强在线课程开发和规范化建设,确保线上培训质量。

(四)抓好培训组织。一要按规定程序实施。我省已制定了《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管理规范》《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师管理规范》《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大纲》,农业农村部科教司也已制定了《高素质农民培训规范(试行)》。各培训机构在培训过程中请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执行。

二要加强系统应用。农民教育培训数据库是开展教育培训和数据统计考核的基础平台,各培训机构在开展培训时,必须从数据库中提取培训对象进行组班、培训、评价和上报。

(五)做好学历教育融合。一是做好中职教育融合工作。要牢牢抓住农民培训项目实施的有力契机,精心遴选一批优秀农民,尤其是新生代农民,把项目培训内容和课时纳入中职教育体系,加大力度培育一批农业农村发展所需的中等职业人才。二是做好高职教育融合工作。各培训机构要大力动员和鼓励培训过的符合条件的农民参加高职教育,可以积极同涉农高职院校进行联合,把项目培训内容和课时纳入高职教育体系,合力培育具有高职学历的高素质农民。

师资培育范文篇8

关键词:山东省;职业农民培育;问题;对策

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振兴。培育新阶段职业农民是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经营体系和实现农业发展方式改变的战略选择,是关系乡村振兴成败的关键选择[1-4]。国家高度重视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要求完善新时期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培养一批既能深耕细作的行家里手,又兼容并蓄的复合型职业农民。2021年初,中央两办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农民培育提出了新颖课题,为构建新时期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指明了方向。山东是我国重要种养大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常年位居全国第1位,农业农村人才资源丰富。自“十二五”以来,山东通过大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为全省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了大量人力支撑,逐步解决了未来“如何种地、谁来种地”,推动了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山东成为全国首个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一万亿元省份(2020年10190.6亿元)。我们以山东省为例,调查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现状,剖析了新时期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好新时代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一、山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显性特征

(一)教育培训体系日益健全,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全国农业科技教育工作会重点提出要“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之后,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启动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项目,以提高基层农民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创新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由此,新时代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逐渐成为了农业农村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先后建设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47个县次,有48个县次被遴选为省级示范县,覆盖全省农业大县比例近80%。在开展试点的过程中,山东农业系统以项目为抓手,坚持规划引领、项目推动、示范带动、督导促动,逐步建立了职业农民培育规范。2016年,山东印发了《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2016-2020)》,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以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公益性机构为主体,各级农业科研院校、农技推广机构等广泛参与,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社会服务组织、农业园区等协作发展的新格局,构建了上下贯通、部门联动、保障有力的“一主多元”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农广校+乡镇教学班+村级农民田间学校”五级联动抓农民培训的生动局面,真正做到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办在农村、办进农业产业、办入田间地头,基本实现了“产教融合、资源整合、相互链接、优势互补”。

(二)教育师资力量日益增强,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根据新时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工作需要,山东率先组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库,广泛吸纳“产+学+研+推”等机构专家教授为主要师资;同时,有序引导社会多元力量源源不断充实到师资队伍中来,兼职教师队伍和“乡村专家”培训队伍发展壮大,师资能力素质水平逐步提升,全省农广校体系专兼职教师已达到4000人,基本覆盖全省主要农作物、畜牧兽医、农机服务、农村政策和农业创业等专业。同时,聚焦农民教育培训质量提升,专注专业课程体系研发、教育培训管理制度规范完善,根据各类培训目标和培训对象,分产业研究编制了符合省情农情的农民教育培训教学大纲和培训管理制度,为教育培训质量提升提供强大政策保障。

(三)专用服务平台日益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提升

山东强力推进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先后开发了省农村“人才管理服务平台”和农民“在线教育平台”,采集发展潜力巨大、带动能力强的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负责人等“头雁”信息5万余条,基本形成了“全省高素质农民人才地图”。融媒体平台功能不断完善,开展咨询、指导和宣传服务范围不断扩大,覆盖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农业政策宣传等多方面。创新开展了“五新”(新时代+新平台+新服务+新农民+新动能)主题对接服务模式[5],举办了形式新颖、喜闻乐见的高素质农民技能竞赛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大众日报客户端、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和山东广播电视台乡村频道、农科频道等进行线上宣传培训,在山东广播电视台乡村频道、农科频道播出《锵锵新农民》和《山东农广校之窗》等专题节目近4000期,基本形成了多媒体推动、线上线下创新融合的现代化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四)教育培训成果日益成熟,教学模式叫响全国

近年来,山东突出教育培训重点对象,面向发展潜力较的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负责人等创业创新“头雁”,坚持因地因材施教,推动分层、分类、分期的培育模式,切实提高新时期职业农民培育的精准性和高效性,基本实现了从职业农民“培训”到“培育”的转变。据测算,十二五以来,山东已累计培训农民200多万人,学员在农业农村各个领域不同程度地发光发热、贡献力量,许多学员成为所在行业的骨干力量或有用之材。据统计,各届学员中被推选为省级及以上劳模的近100人,获选省级及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有200多人,获得省级及以上“三八红旗手”表彰的有100多人,有近14万人担任了村干部,还有约5.3万人成为乡村农技推广骨干。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先后被教育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多部委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育才兴农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山东农民创业培训”入选全国十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典型模式。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一)轻视培育前调研,培育对象资源库有待建立

在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前期充分开展农业产业状况、培育对象情况等调查是做好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基础[6]。通过调研并结合过去几年的实践表明,凡是调研工作做得扎实的地区,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开展就比较顺利,培育成效显著。但,目前仍有很多未针对培训对象开展调研工作或调研不扎实的地区,由于缺乏调查研究,培育工作目标不明,培育工作经常陷入被动应付状态。

(二)学员选拔标准低,缺少规范严格的遴选手段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是否针对性选拔“有培育意愿”、“有思想认识”、“有知识需求”、“有创业潜力”的农民学员是整个培育工作的关键[6]。目前山东部分地区在开展职业农民培育前存在学员选拔方式单一、标准不高,学员接受培训意愿不强、认识不高、比例失调等问题。其结果是组织培训越来越难,培训内容受到一定的限制,学员反映千差万别,培训效果高低不齐。

(三)培育主体不明确,师资能力建设缺乏长效机制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民培育的对象、内容、方式都出现了新变化。新阶段要求更加突出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民,还要面向农业农村现代化,培养更多的从事乡村治理、社会事业发展、基层组织等带头人。目前山东工作重心更多放在“农业”和“农村”,对“农民”事业关注还不够。随着农业科研院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各类社会力量参与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工作交叉、职责不分、责权不明,效率低下等问题逐步凸显。同时,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培训师资的个人综合能力[7]。目前山东仍然存在高水平师资缺乏、生产一线师资配比太低、师资实践指导能力不强、知识更新不够等方面问题。

三、优化新时期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把握发展机遇,全面优化职业农民培育体系

政策保障是实现新阶段职业农民培育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解决学员遴选难、培训组织难等问题关键[8,9]。近年来,国家重视越来越重视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国家领导多次批示指示要培养更多高素质农民和知农爱农人才。连续多年的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等都对农业农村人才工作和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做出了系统部署,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等培训机构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中的作用。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应紧紧抓住新发展机遇,积极主动作为,充分调动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校、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社会力量,构建“一主多元”的新时代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体系,强化优势互补、共建共享、高效协作,加快提升农民教育培训能力,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中发挥更关键作用。

(二)加强条件建设,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水平

一是加强培育基础设施建设。为适应新阶段我国职业农民培育需要,以重点提升公益性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基础条件为核心,探索实施线上课堂、田间课堂和流动课堂等一体化建设,为职业农民培育及就业创业提供必要的教学设施、实训条件等。二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眼新时代新征程,要推动教师队伍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分级分类开展培训,更新完善知识体系,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要以求是的态度,务实的举措、扎实的作风为农民群众干实事、办好事,树立一批作风优良、技术过硬、成效显著的先进典型。三是创新职业农民培育模式。依据“三类协同”(生产经营、专业技能、社会服务)的原则分别确定教育培训对象,实施精准培训。根据农民学习需求和特点,创新教育培训模式,促进理论教学与生产经营融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高效性。四是建立职业农民培育与成人教育的衔接机制。通过建立累计学分制度、科学设置课程等办法,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使职业农民培育可以像其他职业教育,获得学历认证,实现职业农民培育与成人教育的有效衔接。

(三)打造特色品牌,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参谋助手

让新型职业农民的产品在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是做好新时期职业农民培育和扶持工作的核心。一是举办“农业品牌建设培训班”等特色培训,通过理论培训和生产实践等多种形式结合,助推职业农民培育产业转型升级。二是打造新时代职业农民特色品牌,鼓励职业农民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积极协助申报绿色食品、地理标志产品等认证,引导职业农民共同参与挖掘农业农村的多元价值。三是探索“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合作社+企业”、“产品+文化”等多类别的产销模式,供新型职业农民选择。四是创建全省新型职业农民产品品牌,以此作为平台,吸引各地新型职业农民加入,同时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品牌的管理、宣传等工作。

(四)创新方式方法,激发推动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是要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方面的全面振兴,必须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在培育方法上,一定要结合当地农民学习和生活特点,以方便农民为出发点。可以举办技术培训、现场观摩会,通过发放技术明白纸、开设农业宣传栏、制作农业技术指导短视频等,多渠道多方式宣传农业农村政策、农业科学技术和农村创业典型[10]。在培训方式上,要做到“与关键农时季节”和“与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等多方面相结合,在关键农时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下乡活动,通过召开现场示范观摩会,组织各级“产+学+研+推”等部门农业专家现场教学指导[11]。通过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与创新性,增强农民对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责任感,从而激发推动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五)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职业农民培育良好氛围

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不仅需要科学规划,更需要技术支撑。宣传引导是深化群众思想认识、加速营造职业农民培育良好氛围的重要举措。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新闻媒介要强化对职业农民培育公益性的正向宣传;积极推介优秀农民创新创业典型,加速形成“教育有料、培训有效、学有所为”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加强对农技中心、农机中心、农广校等农业农村部门工作成效的宣传,因时、因地、因苗、拿出技术方案,线上线下开展技术培训,做好连接科学技术和农民的重要桥梁纽带。要密切关注数字农业发展,积极利用最新信息化成果,提高农业农村智慧化水平,加快形成“领导重视、社会关注、农民欢迎”的社会氛围。

四、结语

师资培育范文篇9

关键词:艺术教育;问题;出路

一、我国艺术教育所存有的问题

当前,国内艺术教育还存在着很多缺陷,总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第一,艺术教育在社会上热度持续加大但传统管理并没有革新。在我国每年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中,除专业艺术高校录取率较低的情况外,大部分非专业化教学的学校也在招收艺术类学生,甚至会出现很多省级师范类高校单个艺术专业一届几百个学生的现象,造成我国“艺术教育”热潮一直居高不下;但和社会在艺术教育上热情保持上升态势相反的却是在艺术理念上的落后,比如说现今依然存在将艺术教育学习当作专业化技术学习而非艺术素养文化教育的情况,特别是将其当作产业发展创收目标的话,主要对象是现今各类专业艺术院校所培育的复合型人才,而非师范学校、综合学校在模仿中所培育出的人才,其完全没有考虑到社会需求与本身情况,未能在功能与阶层上准确分工,形成了单一化趋势。第二,艺术教育师资力量在质量与数量上不能满足要求。伴随艺术教育迅猛发展,在师资上的要求明显有所提升,而现今的教师队伍则很难满足其需要。首先是大多数学校在教师学位学历上的要求逐年提升(比如博士、博士后),而原有艺术教师本身学历较低,现在两者之间的差距拉得更大了。其次,艺术类教师在传授相关技能上的注重程度与现代化艺术教育理论、规律存在较为显著的对比。再次为各类专业与学生的增加,导致在教师队伍数量与质量上问题较为明显,因为传统艺术教育多为面对面技能教学,所以其缺少大量的专业化教师与新添加专业合格专业化的教师科研队伍。因此,从艺术师资的基础问题来讲,为怎样同时兼顾艺术专业水准与学位培育需求。第三,教育手法很难追上现今教育的前进速度。近年来,各大高校教学现代化水准不断提升,但在艺术教育上手法却相对单一,方式滞后,而传统艺术教育一对一的教学手法极大约束了现今多媒体手法的应用,利用网络手法整理的资料与多元化教学手法也很难实现。第四,缺乏投入经费和支持度。艺术教育中最大的基础为设施条件与成本,其中包含重型乐器费用、一对一教育费用、排练场地与训练所需费用、原材与设计费用、演出费用等等,皆要求其要投入大量的经费,然而因为当前艺术教育收费受限较大,很难从基础上满足艺术教育的自给自足,也就形成了违规教育增加费用的粗犷教学。

二、艺术教育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

之所以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中国教育机制约束了艺术教育的发展。普通艺术教育可以看作是全人教育,也是走向素养教育的必经渠道,但是,当前国内教育一直存在一种奇怪现象,“大张旗鼓地高喊素质教育的口号,脚踏实地地主抓应试教育”,对艺术教育的落实实施影响巨大,从根本上来讲,国内应试教育机制很大程度上约束了艺术教育的前进发展。所以,最大的源头便是应试教育,在我国教育中只要还有筛选,各类高校尚未提供一定容量接纳全部学生,便必然需要选用“考试”作为筛选学生的一种方式,那应试教育也不能消失,真实的艺术教育唯有给其让路,且存在情况日渐式微,真实的素养教育也转变为了一个美好的梦想。应试教育体制致使人才培育目标严重偏离了轨道,也是艺术教学于学生素养教育中不足的原因所在,引发了非艺术类大学学生与中小学生艺术素养的格外缺乏。我国若要转变艺术教育的尴尬现状,便要将应试教育体制转变成全民素养教育制度,充分利用艺术教育作为提升全民素养教育的责任,并从根源上调整与革新应试教育体制。首先需要调整我国教育目标——由干部培育转为全方位提升国民素养。从艺术教育本身来说,我国艺术教育需和民族文化建设的主要需求真实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不断调整与转变当前教育系统里中西方艺术、西方文化价值核心、课程核心提纲的现状,设立一套凸显民族主体、层次多元、内容繁多并与发展需求相结合的特征明确的民族艺术教育系统。大中专院校将不是选取与培育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将其打造成广泛提升全民素养的教育手法、教学类型多元化,学校逐渐发展内部挖掘模式,以此不断优化学校和需要受教育者的数量配比等。第二,艺术教育本身的落后对现今艺术教育发展道路产生影响。国内艺术教育本身发展较为落后,具体体现为:艺术教育理论基础滞后,前苏联教育原理与方式对国内普通艺术教育的影响较大,现今缺少较为先进的教育教学原理引导,导致如今艺术教育向德育、专业艺术教育原理与实训逐步靠近,形成了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形式。而导致其发展落后的因素重点有两个:其一是因为应试教育未能和素质教育完整结合,导致在艺术教育上的重视度不够,多数教育均是形式化存在。现今,我国不断加大素养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发展力度,但因为评估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优劣的标准依然为统考成绩、升学分数、升学率等,而艺术教育则和统考、升学之间关联较小,因此,部分学校管理者在艺术教育上的认知严重不足,关注度不够,觉得艺术教育为“小门”,不存在统考与升学压力,也就忽视了音乐、美术等课程教育,经常会出现语文、数学等课程替代的现象。其二为组成艺术教育的不同环节发展落后,虽然从改革开放之后,国内艺术教育获得的进步较大,然和素养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全新需求之间差距依然很大,很多教师以为全方面推行艺术教育意义不大,仅仅找出几个艺术“尖子生”,可以参加学校演出、竞赛便可;当然也存在部分教师觉得艺术教育服务于德育教育,只须教导学生革命歌曲便可;部分教师觉得艺术主要的作用为娱乐,帮助学生在学习紧张期间缓解自身情绪。此类对艺术教育的错误认知致使艺术教育较为宽松,很难全方位培育与提升学生素养,与艺术教育的核心目标严重违背。素养教育的一个重点是需要艺术教育培育学生对美赏析与创新的能力,须利用艺术教育全方位提升学生素养,而现今艺术教育基本全部为专业艺术教育,与运用普通艺术教育培育全方面人才目标差距较大;若要转变当前艺术教育发展滞后现状,使其得以持续、长远发展,便必定要改变践行艺术教育的态度,选用合理正确的指导思想与态度,精确认知艺术教育本身的重要性,遵循艺术特征与艺术教育发展客观规则,应用科学的教学手法与教学方式,促进艺术教育全方位持续发展,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与审美素养,推动并提升学生整体素养。

三、我国艺术教育的革新和出路

现今我国艺术教育存有缺陷较多,若要转变现况并让其持续发展,革新是必选的途径,那如何确立国内艺术教育目标?第一,转变理念,向“创智派”教育转型。21世纪将是跨学科统整的融合教育,国际教育方向在STEM(代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的基础上增加“Arts”转变为STEAM,这意味着“技能派”教育逐渐向“创智派”教育转型,未来的人才将不只懂数理化,他们更是能透过艺术视角运作实用技能的创意精英。所以,应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扩大了教育思维方式,认同人类全方位发展的教育价值几乎超过知识技巧教育价值,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改变,同时综合文化走进艺术学科教学目标与技能,与文化素质培育一起发展为增强、认同培育艺术家在知识整体上的扩展方式等,这些均从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将艺术专才作仅有目标的人才培育方式。然而从根本上来说,艺术教育理念要得到普遍认可仍需两个前提:从精神文化角度上来说,艺术理念是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多彩进而逐渐确定;且把艺术视作是人对人全方位发展价值得以存在的必备条件,进而实现理想艺术教育的目标提升素质教育,模糊艺术专业与非艺术专业概念等,此时的艺术教育比较普遍,也突显了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的技巧性手法。简单来说,对不同种类艺术教育模式加以区分,转变单纯的手把手艺术教育方式,实质性改变艺术教育理念。第二,扩展艺术教育思绪。比如,艺术不等于画画,关键在于建立孩子创造力思维系统。艺术的理念是让孩子在艺术的氛围中发现自己,建立属于自己的创造力思维系统,以“艺术、人文、生活”为三大领域,让孩子一步步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能表述自我的想法,能回应充满挑战的世界。”相较于培养创造力,现代艺术更希望进一步建立孩子的创造力思维系统;相较于通过创作保有自我,现代艺术更重视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突破自己;相较于要孩子练习艺术流派与风格,现代艺术是将艺术当作思维土壤,让孩子的意念能有所附着、有养分可以发芽、茁壮成长;相较于只注重结果,现代艺术更加专注于教育的过程。第三,提升师资培育速度。艺术教育师资力量在数量与质量上一定要快速提升,包含提升学术文化水准、学历学位组成、差异化师资数量等,艺术师资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是难以实现文化修养与专业技术同时进步,很多艺术师资具备良好专业技术但文化素养上却很难达到普通高校教师水准,因此,从一个角度来说此类教师依照传统手把手教授模式所培育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化素质低的现象,这在大型赛事上表现的尤为明显;而从另一角度来讲,其本身相对缺乏在艺术学术上的探讨能力,缺乏科研与学术论文写作能力,这两年我国已然选用了多类方式对此类现象进行转变,一为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全国选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6个高校面向全国录取公共艺术师资硕士政策;二为我国国务院已经审批通过,32个高校从2005年开始录取相关艺术专业硕士学位(FMA)研究生,历经几年时间艺术师资培育必然会有所改变。第四,扩大艺术教育思考思路。艺术教育所需成本较高,须投入更多资金,其中包含有关恰当扩大与加宽收费标准,然此类投入方式仍需选取科学合理的支持建设模式。例如,于我国拥有优良艺术教育基础的重点学校与最佳艺术专业高效中设立艺术研究基地,承担艺术科目与艺术教育主要课题研发的责任,促进艺术科目前进。艺术研究基地的优势是集中人才,担负重点课题研究,推进艺术教育革新。依据近年来艺术科目学术质量与专业的特征,在此建议于专业艺术院校中设立讲究基地,单个基地一年可投入40万元左右资金,实施招标与必备条件约束选取向融合的模式来建立。

参考文献:

[1]崔巍.中国艺术教育的问题与改革发展[J].电影评介,2009(19):112.

[2]刘雅莉.艺术教育的方向和发展趋势[J].艺术教育,2009(02):140-141.

[3]周星.中国艺术教育的问题与出路[N].中国文化报,2009,01-13(007).

师资培育范文篇10

一、培训目标

围绕2018年、2019年已培育过的94名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以进一步提升创业和带贫能力为目标,健全培训机制,完善培训体系,大力开展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市农业农村局承担全市94名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2020年再培训工作,对其进行专业生产型和技能培训型培训,每人培训经费1200元,确保2020年10月1日之前对全市94名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再重新培训一次,切实培养一批政治思想强、创业意识强、带动能力强的致富带头人。

二、培育时间和名额分配

市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要在今年10月1日前完成,共培训94人。

三、主要任务

(一)健全培训机制。市农业农村局要充分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育、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等工作,将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纳入培训计划,制定实施方案,选择培训机构,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建立形式多样的创业带贫能力提升机制。

(二)强化培训内容。市农业农村局结合本地脱贫攻坚任务、扶贫产业,构建多层次、模块化的培训课程体系。根据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不同创业阶段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组织培训。要充分利用各类创业培训资源,采取互动式教学模式,开展创业实训、观摩游学、创业指导等创业与技能培训。培训内容要注重与村域、镇域、县域扶贫产业发展相结合,以致富带头人实际需求为导向。鼓励尝试利用互联网开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互联网”创业培训模式。

(三)选优培训机构。我市依托市畜牧局职工教育学校和具备条件的实训基地,对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提供切实有效的系统化培训。

(四)优化师资队伍。市农业农村局要优化师资库,选择教学能力强、乡村创业培训经验丰富的师资承担培训任务,完善创业师资库登记、考核、进出机制。在省级师资库中根据专业课程选择师资,师资从库内选择率应达到90%以上。

(五)选好实训基地。可根据我市产业特点和培训内容确定实训基地,也可依托省级实训基地开展实训工作。要选择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较为先进的实训基地。

四、保障措施

(一)抓实组织领导。高度重视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培训方案,落实职责分工,确保高质量完成培训任务。

(二)加强资金保障。省扶贫办等八部门已经明确补贴支出渠道,所需资金可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资金、就业补助资金、东西部扶贫协作财政援助资金和扶贫资产收益等相关资金中合理安排,按规定办理补贴资金申领,落实培训补贴政策,符合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资金专账列支条件的可优先从中列支。市农业农村部门积极与市扶贫办、市财政局沟通协调,落实培训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