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8:35:44

食用菌

食用菌范文篇1

关键词:FTA;食用菌;DTL;TC

一、引言

中韩两国地理位置临近,历史文化相似,贸易往来频繁,自1992年中韩正式建交以来,两国的贸易发展也十分迅速,韩国已成为中国在亚洲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的食用菌贸易也呈总体增长趋势,从1992年的537.65万美元上升至2015年的1.94亿美元,增长了约35倍。经过14轮的谈判,两国政府在2015年6月正式签订中韩自贸协定,该协定的签订必然会推动两国贸易的发展,对两国食用菌贸易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中韩两国食用菌贸易现状

我国食用菌贸易发展迅速,食用菌品种高达900多个,已成为世界上食用菌生产、消费、出口的大国。韩国食用菌起步较晚,但韩国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实施工厂化栽培管理,尤其是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成本不断降低,产量和贸易量都呈不同程度的上涨趋势,韩国食用菌产量已在2008年进入了世界食用菌产量的前十位。中国是世界食用菌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2015年中国食用菌总产量已超过世界总产量的2/3,出口额占世界食用菌总出口额的85.5%,韩国作为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国,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饮食习惯相似,是我国食用菌贸易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而中国已成为韩国食用菌最大的进口市场。从表1可知,中国对韩国食用菌贸易呈巨额顺差,且顺差在不断扩大。2001-2015年中韩两国的食用菌贸易额总体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速为122.14%,两国食用菌贸易发展速度很快。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两国的食用菌贸易额有所下降,2012年韩美FTA正式生效,中韩两国的食用菌贸易也受到了影响。

三、中韩食用菌贸易的关系

通过贸易结合度指数(degreeoftradelinkageindex,DTL)和贸易互补性指数(tradecomplementarityindex,TC)来进一步分析中韩两国食用菌贸易的关系紧密程度。1.贸易结合度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是用来衡量两国在某类产品贸易上的相互依存度,通常用DTL表示,其数值越大,说明两国作为贸易伙伴在贸易方面的联系越紧密,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i国(中国)对j国(韩国)的食用菌贸易的结合度,表示i国食用菌出口总额,表示i国食用菌的出口总额,表示j国食用菌进口总额,表示世界食用菌进口总额。若>1,表明i、j两国在贸易方面联系紧密,若<1,表明i、j两国在贸易方面联系松散。从表2可看出2001至2015年中韩食用菌贸易结合度指数始终大于1,说明两国在食用菌贸易方面联系密切。2.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是指一国出口某类产品与另一国进口该类产品的贸易互补性。用TC表示,公式如下:其中,表示i国(中国)k类产品(食用菌)出口与j国(韩国)k类产品进口的贸易互补性指数,表示用出口衡量i国在k类产品上的比较优势,表示用进口衡量j国在k类产品上的比较优势,表示i国k类产品的出口额,表示i国总出口额,表示j国k类产品的进口额,表示j国的总进口额,表示世界k类产品出口额,W表示世界的总进口额。当≥1时,说明i国k类产品的出口与j国k类产品的进口之间存在贸易互补关系,且的值越大,贸易互补性越高,当<1时,说明i国与j国在k类商品不存在贸易互补性。从表2可看出,除了2008年,中国食用菌的出口与韩国食用菌的进口贸易互补性指数均大于1,这是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了两国贸易的发展,整体来说,中国食用菌的出口与韩国食用菌的进口之间存在贸易互补性。结合中韩食用菌贸易的贸易结合度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来看,中韩两国食用菌贸易关系紧密,互为重要的食用菌贸易伙伴,应该抓住中韩FTA的契机,大力发展两国的食用菌贸易。

四、中韩食用菌贸易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我国食用菌产品标准化水平低。目前,我国食用菌的制种技术和生产加工技术水平相对比较低,我国食用菌产业规模化、工厂化、集约化程度不高,产品的附加值低,标准化水平不高,经常遭遇韩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我国应该利用中韩FTA的契机,引进韩国相对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水平,积极与韩国沟通,了解韩国食用菌进口的标准,同时我国也应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提高科学研发水平,增加我国食用菌的产品附加值,提升质量水平,促进两国食用菌贸易长久发展。2.韩国技术性贸易壁垒严苛。农林业是韩国的敏感产业,韩国通过设置较严苛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的食用菌产业免受我国的冲击,我国应该努力提高食用菌的质量和标准化水平,减少贸易摩擦。

参考文献:

[1]曾杨梅等,中国食用菌产品出口竞争力和贸易潜力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6(6):8-17.

[2]李杨等,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影响研究[J].东北亚论坛,2015(6):91.

食用菌范文篇2

##市食用菌协会第一届代表大会,在全体代表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预定议程,现在就要闭幕了。这次大会的召开,得到了国家食用菌协会和省供销社、省食用菌协会的高度重视,国家协会##副会长亲临指导,省供销社、省食用菌协会,市供销社、市食用菌协会领导也光临大会。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刚刚当选的各位理事表示热烈的祝贺。刚才,##会长对我市食用菌协会创建及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和具体要求,大家要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就充分发挥食用菌协会作用,努力做大做强##产业,服务市域经济发展,我讲两方面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成立食用菌协会

食用菌协会的成立是培植“支柱”之要,是长远发展之需。

第一,成立食用菌协会,是提高现代食用菌产业竞争力的要求。各类专业协会、行业组织是新形势下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部门。日本管理经济的部门只有一个通产省,而协会却有2000多个,大量工作要靠协会完成。而目前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普遍存在着规模不大、覆盖面小、实力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和稳定性较差等问题,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组织和团体欠缺,这就使我们在争先抢滩中国市场的国外农产品行业组织和跨国公司面前处于分散和弱势地位。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这充分证明,发展壮大行业协会已成为农村经济走向市场、适应世界、逐步实现繁荣不可缺少的基础建设。在入世的大格局下,我国作为世界食用菌生产第一大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和农林副产品资源,食用菌品种多、质量优,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20*年,我国食用菌已出口到世界11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黑木耳干品7767吨,创汇2507万美元;食用菌从业人员达2000万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姜春云也对食用菌产业发展寄予厚望,认为它“既是一个传统产业,又是一个新兴产业,也是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很大,前景广阔,应该做大做强”,并着重强调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指导、协调和服务作用”。黑龙江是全国黑木耳主产区,而我市作为全省乃至全国黑木耳生产大市,这一产业的发展兴衰关乎食用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为此,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充分重视并发挥好食用菌协会在加强科技研发、技术推广、信息交流、技术培训、产品销售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农民有组织地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抢占市场,赢得市场。

第二,成立食用菌协会,是推进全市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我市食用菌发展早、产量高、质量好,在80年代就被商业部命名为部优产品,##也被确定为部级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市,在行业内##产量和质量始终居全国之首。食用菌会长对此给予了较高评价,亲笔提词“##,中华第一品”。经过30多年发展,我市食用菌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年,发展袋料木耳##亿袋,产量##吨,产值##亿元,仅此一项,全市农村人均纯收入就达##多元;全市食用菌产业已基本形成市场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链条。针对今年食用菌产业发展快、效益高、市场好的特点,市委、市政府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决定将其做为“富民、立镇、强市的主导产业中的支柱产业”来抓,提出了“几大班子抓一个产业,争当全国食用菌生产第一市”的目标。然而,随着规模膨胀和基地扩张,我市黑木耳生产也暴露出生产方式落后、技术力量薄弱、信息不畅和产品粗加工、附加值低等问题。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广大菌农迫切要求建立属于自已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因此,成立食用菌协会,将创建连接千家万户农民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载体,符合菌农的根本利益,更是黑木耳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由途径。

第三,成立食用菌协会,是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快建设无公害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市的要求。##成为“国”字号基地市,为我们进一步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提供了大好机遇。建设部级无公害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市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无公害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的环境、原料、菌种生产等都有完整的标准化技术规程,开展对各项标准的落实、监测、检查工作必须有完备的组织网络。食用菌协会成立后,将组织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在统一标准下实现食用菌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一体化经营,能够推动一家一户家庭经营方式的变革,扭转传统经营抗风险能力低、融资困难、技术获取成本高等被动局面,有利于实施标准化生产和加快无公害食用菌示范基地市建设步伐,从而更有效地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大发展、快发展。

第二个问题:如何发挥好食用菌协会作用

食用菌协会成立后,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作用发挥如何利害攸关。要突出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协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食用菌协会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活跃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之一,对繁荣农村、搞活市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刚刚闭幕的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将我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城市,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高度重视特色农业的基础作用,在优势主导产业培育上求精、求特。协会与经纪人上接市场、下联农户,在生产、销售间架起了的桥梁和纽带,其生产经营活动有利于完善农业产业链,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组织、引导农业生产与市场实现有效对接上,能够充分发挥载体和通道功能。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食用菌协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摆上位置,投放力量,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开展工作,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要进一步健全协会组织网络体系。目前,我市食用菌协会网络已基本形成,但覆盖面、组织体系、运行机制等方面均亟待完善。下步工作总的要求是,健全网络体系,抓好规范运作,强化服务功能,在增强自身实力过程中,实现助农增收。具体工作中,要坚持自上而下的原则,以行政村为基础,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协会组织网络,上级协会应广泛吸收下级协会或专业协会成为自己的会员;要以农民和经纪人为主体,在必要的政府引导下,使农民和经纪人真正做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要健全规章制度,确保各级协会都能有章程、有组织地独立运作;要突出能人领办,以一个能人带动一批能人,以一批能人搞活一方经济。对已建的各类专业协会,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规范,坚决杜绝“牌子挂在门外,名单贴在墙上”的形式主义。协会不论规模大小、入会人数多少,都必须定期召开会员代表大会,按照规定程序民主选举产生理事会,并通过《章程》,成为真实、合法的协会;都必须依据各自章程,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其具体动作都必须体现联合合作、民主管理和服务“三农”的要求。尚未组建协会的,要抓紧制定规划,落实责任,尽快组建并发挥作用。

三要进一步强化协会服务功能。针对当前我市食用菌协会规模小、实力弱、服务功能不尽完善的实际,有关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扶持开展经营服务,不断增强发展实力。目前看,以收取会员费解决协会经费不足问题只能是一种辅助措施,今后可以通过为会员签订定单,从客商处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可以与供销社联合,利用闲置资产开展资本运营,所得收益按协议分享;也可做农资生产厂商的经销商、商,实现合理创收,以多种灵活方式推进自身不断发展壮大。更为关键的,则是充分发挥功能,努力“在服务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各级食用菌协会必须突出服务主旨,及时向农民传递准确、适用的市场信息、科技信息、经济信息,帮助农户应用技术、销售产品,实现生产与科技、市场的有效对接;随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代表农户与龙头企业、客商开展产销衔接,提高农户的谈判地位,自觉维护农民利益,真正地便农、利农。

四要进一步发挥好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典型,树立一批过得硬、叫得响、学得了、做得到的先进典型,并利用多种渠道大张旗鼓地加以宣扬。##村的##就是我们树起的成功典型。几年来,他担任村食用菌协会会长,无私、无偿地服务菌农,今年带动全村发展黑木耳超1000万袋,功劳卓著。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该同志已被上报为“20*年中国食用菌产业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下一步,我们要通过召开形势分析会、经验交流会、总结表彰会、座谈讨论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典型,推广成型经验,形成联带效应,努力发展壮大“能人经济”。

食用菌范文篇3

论文摘要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常会受到一些不良的环境因子和物理化学因子的影响,而出现生长发育中的生理性病变,导致产量下降,品质降低,严重时甚至绝收。分析了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并提出了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是指与食用菌争夺养分和空间,危害食用菌生长发育,造成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下降的微生物及害虫。病害有2类,为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虫害一般有昆虫、线虫、螨类及软体动物。

1侵染性病害与防治

1.1真菌性病害

1.1.1蘑菇湿泡病。蘑菇湿泡病也叫疣孢霉病、白腐病、菇癌,是蘑菇最主要的病害。秋菇出菇期遇高温,极易暴发成灾,严重时颗粒无收。发生症状,首先是出现一些白色斑点,并在菇床和培养料上扩展,寄生于子实体,使子实体发生畸型,早期块状,后期有菌盖偏小、菌梗偏大,蘑菇后期变成褐色、软、湿,并流出橙褐色的清液,伴有恶臭味。发生原因主要是高温和通气不良。防治方法:一是搞好环境卫生,注意菇房清洁和覆土材料消毒,覆土材料消毒可用甲醛密闭薰蒸36h;二要选好栽培季节,第1潮菇出菇期温度避开25℃以上高温;三要及时处理病斑,防扩散,并做好治虫防病,以防昆虫携带传播;四是药剂防治,可用1∶800多菌灵或托布津喷洒。

1.1.2轮枝霉病(褐斑病、干泡病)。主要发生于蘑菇,感染后产生褐斑,早期子实体发育不良,颜色灰白,幼菇感染成洋葱菇;中期有唇裂现象,质地较干,不流水滴,无难闻气味。防治方法:采取有效防虫治病,病菇周围用2%甲醛、500倍多菌灵或1000倍百菌清喷洒。

1.1.3鱼籽菌。粒状,园球状,乳白色,也叫尿素病。感染该病后培养料发酸发黑,菌丝疏而稀少,若早期感染,菌丝难于定植。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培养料含水量过高和发酵不良。防治方法:搞好培养料的发酵工作,加强菇房管理,做好通风透气,发现感染时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1.2细菌性病害

1.2.1蘑菇细菌性斑点病。常在春菇后期,逢高温、高湿,特别是菌盖有水膜时极易发生,使菌盖产生褐斑,但不危害菌肉。防治方法:保持恒温,减少变温,喷水后加强通风,菌盖上不能有水珠残留,发病时用1%漂白粉液喷雾。

1.2.2金针菇细菌性斑点病。菌盖上的病斑不规则,外圈颜色较深,呈深褐色,条件适宜时很多病斑连成一片,使菌柄、菌盖变黑褐色,质软,有黏液,最后整朵腐烂。防治方法:控制出菇温度不大于15℃,发生时可用1%的漂白粉液喷雾。

2生理性病害与防治

2.1菌丝生长阶段

2.1.1菌丝徒长。当培养料中含氮量偏高,菌丝大量进行营养生长,不扭结出菇的现象。主要预防方法是配好培养料,加强通风换气,产生菌皮时用器具挑去菌皮。

2.1.2菌丝萎缩。主要原因一是料害,料中氮量偏高,产生氨中毒;二是水害,喷水过多,造成缺氧;三是温度过高烧菌。

2.2子实体阶段

子实体阶段发生的生理性病害主要是地雷菇、空心菇、硬开伞、死菇等,预防方法主要是加强管理。

3食用菌害虫及防治

3.1闽菇迟眼蕈蚊

闽菇迟眼蕈蚊又名尖眼菌蚊、菇蚊、菌蛆、菇蝇,主要发生于双孢蘑菇、凤尾菇、平菇、黑木耳、毛木耳、银耳、金针菇、香菇、茶树菇等。主要危害是幼虫取食菌丝体,造成菌丝萎缩,菇蕾枯萎,幼虫可从子实体基部钻蛀,造成窟窿,并伴有难闻腥臭味,成虫不直接危害子实体。

防治方法:①搞好卫生,减少虫源,门窗安装60目纱门、纱窗;②灯光诱杀,可在菇房装1盏黑光灯或白炽灯,在灯下放1盆水,滴上几滴农药,白天开灯诱杀,晚上关灯;③药剂防治:可用25%澳氰菊酯1500~2000倍液喷洒,在一批食用菌采收后施用,采前7d禁用。

3.2嗜菇瘿蚊

嗜菇瘿蚊又名瘿蝇、小红蛆、菇蝇。所有食用菌都可受其为害,主要是取食菌丝,钻蛀子实体,引起烂菇,严重时颗粒无收。防治方法:同菌蚊;也可对培养料停止喷水,使幼虫停止生殖和缺水死亡。

3.3蚤蝇

蚤蝇又名厩蝇、粪蝇、菇蛆、菇蝇。主要为害双孢蘑菇、风尾菇、平菇、银耳、木耳、杯蕈等。

防治方法:同菌蚊;接种后关好门窗,以防成虫飞入菇房内繁殖为害。

3.4食菌大果蝇

主要发生于蘑菇、平菇、银耳、木耳等,幼虫取食菌丝体和子实体,当为害木耳类时可造成流耳。

防治方法:同菌蚊;也可在菇房悬挂敌敌畏药液布条,击到果蝇;还可用酒∶糖∶醋∶水按1∶2∶3∶4的比例配制,并加几滴敌敌畏进行诱杀。

3.5星狄夜蛾

主要是幼虫取食菌丝和子实体,并排出大量粪便,影响菌丝生长扭结,污染菇体,降低品质。

防治方法:安装纱门纱窗,可用20%速灭杀丁或菊酯类5000~8000倍液喷杀。

3.6跳虫

主要取食菌丝,有时也钻蛀子实体,降低商品价值。

防治方法:可用0.1%的鱼藤精或1∶150~200除虫菊喷洒。

3.7螨类

螨类主要有菌虱、红蜘蛛,能为害所有食用菌。主要咬断菌丝,咬食小菇蕾,也可直接为害子实体,并能使人全身奇痒难忍,产生过敏反应。

防治方法:①菇房彻底消毒,杜绝虫源;②停止出菇管理,用敌敌畏密闭熏蒸菇房;③可用1500倍菊乐合酯喷杀。

3.8线虫

主要咬食菌丝体,为其他病虫害的入侵创造条件,诱发各种病虫害交叉感染。

防治方法:①可用蒸汽、培养料堆温、热水浸泡来杀灭线虫;②使用清洁水源,可在水中加入适量明矾净化水质;③药剂可用1∶500倍马拉松乳液喷杀。

4参考文献

[1]李晓明,郭新荣,杨祥.食用菌生理病害及防治[J].西北农业学报,2004(3):182-186.

食用菌范文篇4

一、我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

食用菌产业是个短、平、快项目,具有投入小、产出高,不与果牧争利、不与农林争时等独特优势,是我县农民增收的首选项目。

(一)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据调查,20*年全县栽培各类食用菌1200余万袋,产量2568吨,占全市食用菌产量的60%以上,其中白灵菇、杏鲍菇、姬菇等珍稀食用菌类约200万袋。当年新发展药用菌猪苓20万窝,累计达到65万窝,天麻41万窝,当年新翻猪苓10万窝,以猪苓为主的中药材产量达776吨,占年计划663吨的117%,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

(二)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据调查,20*年全县食用菌产量达到3000余吨,产值达到一个亿,仅此一项为全县农民人均提供纯收入1200元以上,以猪苓、天麻为主的中药材产值达到1000万元以上,实现农民人均增收150元以上,两项收入为全县农民人均提供纯收入1350元以上,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发展较快,特别是20*年,由于2006年食用菌市场回升,产品利润丰厚,农户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大力利用枝桠、梢头、农作物秸秆,推行“沼菌”结合形式大力发展食用菌,全县13个乡镇,3000余农户12000余人从事食用菌生产,农户覆盖率达到30%以上,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四)管理机制不断规范。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协作下,我县食用菌生产已建立起了以控制菌种、菌材两个阀门为主的管理机制,全县食用菌生产规模控制在1000万袋以内,户均生产6000袋以内。由县药材食用菌发展办公室制定生产计划,乡(镇)、村按资源状况分配到生产农户,林业部门按户办理菌材指标,再按菌种生产单位与生产农户签定的《袋料食用菌栽培技术服务合同》,分配菌种、菌材生产计划,使其规范化生产,基本形成了产业持续发展、农民稳步增收的格局。

(五)龙头企业发展较快。

从制种到接菌、管护、生产、销售服务的服务体系,延长了产业链条,推进了产业化经营,促进了食用菌产业效益的提高。

(六)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完善。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县人民群众的参与下,食用菌产业显现出市场引领农户、农户自发生产、自主销售的格局,形成了“政府+科研,科研+基地,基地+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示范基地,示范基地+技术服务”的发展模式。目前,全县现已成立食用菌协会10个,为广大菇农提供了较好的生产、销售、技术、信息等服务,西安朱雀、胡家庙两个蔬菜批发市场已建立了销售网络。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目前,我县的食用菌生产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概括起来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菌种生产不规范。从母种、原种到生产种的繁殖和供应呈多、乱、杂的局面,对制作菌种的资质条件、设施设备、人员培训、资质认证等方面缺乏有效管理,管理权分散,政出多门,极不利于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二是品种结构单一。全县食用菌品种主要以香菇为主,珍稀食用菌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如双孢菇、金针菇、草菇、口蘑菇及猪苓、茯苓(药用)虽然也先后试种成功,但生产技术和效益不够成熟稳定,尚未形成规模,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近年来,我县虽然积极扶持松夏、秦南两食用菌龙头企业,但刚起步,规模小,加工层次低,缺少名牌带动,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是没有知名品牌带动。据调查,9的香菇很有知名度,但没有品牌,主要以初级产品销售为主。9气候条件独特,产菇期长,不仅弥补了我国南方香菇市场的夏菇货源不足,而且其肉厚、质优、味美、色好、价廉、无污染等特色,也深受外地客商的青睐,以平均每斤20元的价格源源不断地销售到浙江庆元、山东腾洲、湖北三里岗、湖南长沙、福建古田等食用菌交易市场。经包装后出售,以每斤50元,每斤净增值30元,社会效益相当可观。

五是规范化生产有待加强。作为9食用菌的产地大县,至今还没有进行产地、产品的质量认证。受利益驱动,部分农户超量生产,造成资源利用与经济效益、发展数量与生产质量之间矛盾突出,规范化生产有待加强。

六是产业布局不合理。通过调查了解,我县食用菌产业主要分布在资源薄弱区的城关、汤坪、四亩地、筒车湾等乡镇,而资源富集区的新场、江口、丰富等乡镇规模较小,丰富乡至今还是空白乡镇。

七是行业协会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大多乡镇虽都建立了食用菌产业协会,但作用发挥不够,特别是对食用菌市场行情宣传不到位,菇农不知道该产业国际、国内市场供求变化,盲目生产。

三、我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品种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的自然环境,决定了我县发展食用菌具有独特的优势条件。

(一)省上对食用菌产业的重新定位。

全省食用菌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我省未来几年食用菌发展的目标:食用菌产业要以陕南三市为重点,加快发展关中,积极开发陕北。到2010年,全省食用菌产量达到60万吨(鲜菇),产值达到30亿元;到2015年,全省食用菌产量达到80万吨(鲜菇),产值达到45亿元。促使该产业向规模化、规范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增加产业总量,扩大产业规模,提供产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这一目标,为我县食用菌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具有丰富的食用菌种质资源。

我县地处秦岭中段南坡腹地,地形复杂,地貌多样,降水变率大。这种复杂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小气候类型,孕育出了丰富的生物种类,属生物多样性的典型区域,有丰富的食用菌物种资源。9的食用菌种类繁多,据调查,有食用菌和药用价值大型真菌176种,除了常见的木耳、香菇、天麻、猪苓、茯苓外,还有许多是至今尚无人工栽培的珍稀野生菌,如牛肝菌、羊肚菌、大口蘑、鲍鱼菇等,确保了我县食用菌发展的多样性。

(三)具有优越的林业资源条件。

全县现有森林面积306万亩,林分畜积约2970万立方米,其中栎类资源和以阔叶为主的杂灌资源极为丰富,每年因计划采伐、抚育间伐、沼菌结合,产生大量的枝桠、锯末等是发展木腐菌的理想原料,可为我县发展食用菌产业提供稳定而充足的原料。

(四)具有大量的作物秸秆原料。

9县具有耕地5余万亩,其中年种植水稻1.6万亩,玉米3.4万亩,年可产以稻草、玉米秆为主的秸秆约5万吨,除少量用作牲畜饲料,绝大部分秸秆可作栽培草腐菇的良好原料;同时还可以利用快捷的交通优势,收购调运关中平原的秸秆来发展食用菌,使其变废为宝,走绿色经济循环发展之路,保障我县食用菌生产原料的供给。

(五)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我县处于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县境内最高海拔2965米,最低海拔540米,垂直差异大,境内兼有南北气候特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适宜各类食用菌和药用菌的繁衍生长,只要合理安排,就可以周年生产食用菌。

(六)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西汉高速公路的通车,使9融入西安、汉中等大中城市的半日经济圈,快捷的交通运输,广阔的消费市场,必将更进一步引领我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七)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

近年来,由于南方食用菌主产区的原料、人力成本上升,全国食用菌生产大有南菇北移之势,而我县随着农村主导产业调整步伐的加快和退耕还林的稳步实施,外出务工人员不断返乡,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

(八)市场需求旺盛。

自从我国加入WTO后,食用菌以价格低、品质优、产量多在国际市场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据世界著名食用菌权威张树庭教授介绍,人工食用菌:双孢蘑菇、香菇、平菇、滑菇等,国际贸易额为270-300亿美元;野生菌:松茸、牛肝菌、羊肚菌和块菌等,国际贸易额为30亿美元左右;据中国海关统计:2006年中国食用菌产量占全球的70%以上,产值590亿元,出口创汇11.2亿美元,预计今年食用菌出口有可能达到13亿美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预计我国食用菌的消费数量将大幅增加。据资料预测,香菇世界消费量由1996年的7.73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15万吨,增长94%;中国消费量由4.2万吨增加到12万吨,增长119%,因此食用菌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在国内外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四、对我县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结合贯彻全省食用菌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共9县十三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打造“秦岭富硒菇”的发展目标,应采取以下措施,促进食用菌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强菌种管理,规范经营行为。

一要以落实《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为载体,加大菌种管理执法力度,整顿菌种市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菌种、无证生产经营、乱引滥繁等违法行为,净化菌种市场,维护菇农的合法权益。二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对生产规模小、品种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和技术服务不到位的食用菌菌种生产单位和个人,通过市场竞争实行自然淘汰,扶优扶强,从菌种源头上提高我县食用菌的品质和质量,实现企业与农户的责任共担、利益共享,提高产业的市场风险抵御能力,保障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

(二)不断培育新品种,优化品种结构。

根据市场需求,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在稳定药用菌、猪苓、天麻生产的同时,不断扩大鸡腿菇、黑木耳、双孢菇、平菇等珍稀食用菌生产规模。要以松夏、秦南两个食用菌龙头企业为载体,加大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今年松夏公司在城关镇寨沟村建立一个10亩的黑木耳生产示范基地(以秸杆屑为主、每袋可节省木屑2/3)。秦南在江口镇新庄村建立一个10亩的平菇生产示范基地、车站和仿生两个菌种厂分别引进一个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

(三)培育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发展。

通过外引内联,积极扶持松夏、秦南两个食用菌龙头企业,引导企业为栽培农户进行菌类栽培设施、原辅材料、优良菌种引进筛选与菌种生产,栽培技术服务与指导,产品回收与加工等,实行产、加、销一条龙服务,推行以“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进行规模化、标准化栽培,提高食用菌生产的产业化、规模化水平。并积极鼓励企业参与食用菌的生产、流通、加工、出口等经营活动,实行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加工、品牌化销售,延长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食用菌产业效益。

(四)打造“秦岭富硒菇”品牌,抢战市场高地。

要树立品牌就是特色、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效益的理念,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全力打造“秦岭富硒菇”品牌。一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9富硒区的普查和申报认定工作;二要精心策划秦岭富硒菇的包装,提高卖点,要借用省、市各种文化节、展销会和组织推介会进行宣传促销,从而提升“秦岭富硒菇”的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三要以打造“秦岭富硒菇”品牌为载体,建立9最大的食用菌交易市场。立足我县的区位、生态优势,以陕南为重点,向关中、陕北辐射,通过努力,力争把948万吨(鲜菇)食用菌的60%在9交易,实现产值14亿元,税收560万元,管理费200余万元;年销售香菇(干品)3000吨,实现产值2.4亿元。减少销售中间环节后,农户每斤多卖2元钱,菇农人均增收1000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收200万元,可带动上万人就业,真正实现产业兴县的目标。

(五)科学规范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本着“青山常在,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求全县年发展袋料食用菌规模控制在1000万袋以内,户均不超过5000袋。要大力推行栽培新技术,优化发展模式,最大限度的减少林木资源消耗。一是要强化技术培训,大力推广袋料栽培。逐步利用林木枝、丫、梢、头和农作物秸秆,发展食用菌生产,减少林木资源的浪费,保护生态环境;二是大力推行沼菌结合,减少林木资源消耗。据测算,建一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每年可产沼气大约400立方,可为农户节省木柴2500公斤以上,经过三年努力,我县到2010年有沼气池7000余口,全县50%的农户使用上了沼气,则每年可节省木柴约1750万吨,可发展袋料食用菌400余万袋;三是结合退耕还林的实施,大力培植速生林资源。要按照“发展5000袋,培植1亩速生林”的原则,加大后备资源的培备,实现永续发展;四是大力发展珍稀食用菌,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我县山大人稀,山林中有大量生长的黄丝菌、刷把菌、包谷菌等野生菌类,可逐步进行人工栽培。要不断扩大百灵菇、双孢菇和鸡腿菇等珍稀食用菌的发展规模,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在“优、珍、精”上做文章,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六)注重品质增效益,合理布局求特色。

我县的食用菌生产已有一定的规模,但是在求量的同时,还要注重品质。应结合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要求,组织菇农进行规范化操作,提升食用菌生产和质量水平,积极争取全国无公害食用菌一体化认证,加快实用科技的转化和应用,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种菇效益。另外,根据我县海拔差异、气候特征、科技布局、区域生产,建立以平河梁为界限的三个特色食用菌生产基地:一是以广货街为代表的高山珍稀食用菌生产基地;二是以旬阳坝为代表的反季节夏菇生产基地;三是以城关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的架栽黑木耳生产基地。同时,根据《9省秦岭生态资源保护条例》在县境内三个区域不得从事食用菌生产,一是生态旅游开发区、封山育林区、自然保护区和集镇周边区;二是山脊线两侧500米以内和西汉高速公路、210国道沿线两侧直观坡面区;三是在陡坡、岩石、裸露等生态环境脆弱区。

(七)发挥协会作用,搞好组织引导和信息服务工作。

食用菌范文篇5

【关键词】:食用菌营养深加工

食用菌是指可被食用的一类大型真菌,是继植物性、动物性食品之后的第三类食品――菌物性食品,是一种营养丰富并兼具食疗价值的食品,其食用部分为具有产孢结构的子实体。从古至今,一直被视为特殊食物,在我国被誉为“山珍”、“灵丹妙药”。在日本被推崇为“植物性食品的顶峰”,在罗马被视为“上帝的食物”。[1]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针对食用菌的营养价值,栽培特性与产品深加工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综述了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使人们了解它的加工必要性;综述了食用菌的加工现状,使人们认识到它市场生产的可行性。

1食用菌的营养价值

1.1食用价值

从营养角度而言,食用菌类食品是一类高营养价值的保健食品。食用菌子实体的蛋白质含量约为鲜重的3%-4%或干重的20%-40%,介于蔬菜和肉类之间,含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种类齐全。此外,还有较多的核酸和多种维生素。其矿质含量也较丰富,尤其含磷质较多,不仅滋补脑力,而且有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的功效。

表1几种主要栽培食用菌的营养成分分析[2]

品种水分粗蛋白

(N×4.38)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灰分能量

(焦耳)

总碳无氮化合物

双孢蘑菇78.3-90.523.9-34.81.7-8.051.3-62.544.0-53.58.0-10.47.7-12.01373-1415

香菇90.0-91.813.4-17.54.9-8.067.5-78.059.5-70.77.3-8.03.0-7.01620-1632

金针菇89.217.61.973.169.43.77.41582

美味侧耳92.225.01.159.2---12.09.11093

草菇89.125.92.4---45.39.38.81156

木耳89.14.28.382.263.019.84.71470

1.2药用价值

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末年,其中记叙了365种药物,就有十几种是大型真菌,并且详细记载了这些菌类的形态、颜色和功用等。随着科技的发展,食用菌的药用价值日益受到重视,食用菌作为一种天然药物,医疗作用是多方面的。

1.2.1抗肿瘤的效应野生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对细胞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20多年的研究证明,食用菌的抗癌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据日本的石川久雄报道,食用菌热水浸出液对小白鼠肉瘤S-180的抑制效果很显著。见表2

表2几种食用菌对肿瘤抑制效果[3]

食用菌种类香菇金针菇平菇松口蘑长柄侧耳滑菇银耳猴头茯苓猪苓黑木耳

抑癌效果%80.781.175.391.872.386.580.891.396.999.542.2

在试验中发现食用菌中抗肿瘤的活性成分主要是多糖体。这些多糖的抗肿瘤活性是因为其活化了宿主的免疫系统,而不是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

1.2.2降低血液胆固醇有效成分是“腺嘌呤核苷衍生物”。据报道,从木耳的水浸物中分离出来破坏血小板凝聚的物质,它可以抑制血栓形成,后来证实这种物质是腺嘌呤核苷。亚洲人经常食用毛木耳,因此粥样动脉发生率低。

1.2.3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体内的自由基可破坏正常细胞而导致机体老化,并破坏机体的抗病、防御能力,导致可能诱发各种疾病。食用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能增强免疫力和抗衰老。

总之,食用菌具有抗癌、降血压、降糖、调节机体代谢、健胃、保肝等多方面的医疗保健功能,每一种食用菌都可称为保健佳品。

2食用菌食品的开发

近年来,随着真菌学、遗传学和生理、生化等学科的发展,把食用菌的栽培和加工技术推进到科学化阶段。1978年产量仅为6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1994年产量约达264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3.8%,2004年已达1038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食用菌生产正以15%的年增长速度发展[4]。食用菌产量的大幅提高。为食用菌深加工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我国,菌类保健食品的较大规模开发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处已逐渐成为保健食品开发的重要领域。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有近百家科研单位从事菌类保健食品的研究,有近200家企业从事菌类保健食品,其中约半数为专业性生产厂家,已进入商品化生产阶段或尚停留在中试阶段的产品约有500种,尚有近200项产品已通过省级以上成果鉴定或已获得专利发明认可。在对菌类保健食品的开发研究中,迄今为止,灵芝、虫草是国内开发热点[5]。目前,我国菌类食品主要有以下几个系列:

2.1食用菌菌丝体的加工

食用菌菌丝体含有同子实体同样丰富的营养物质。采用食用菌深层液体发酵技术制得的菌丝体,能够经胶体磨使细胞壁破碎后进行酶解,加工成营养饮料。如饶绍信食用真菌营养饮料的研制,高庆初食用菌发酵饮料的研制,宁超美等以香菇层发酵液为原料,采用乳酸菌发酵制得的香菇营养保健可乐饮料,王沁等香菇发酵饮料的研制等。饮料中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多糖、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是新型营养保健饮料,符合现代饮料健康营养的需求。菌丝体培养也可以用以提取营养和风味物质。香菇菌丝体来提取香菇鲜味成分。据分析,所提取的鲜味成分有14种氨基酸,能够作为调味品或食品添加剂使用。国内菌丝体的加工只见报道,市场上未见成品。食用菌的深加工仍以子实体为主。

2.2食用菌子实体的加工

2.2.1食用菌休闲食品利用食用菌的独特风味,制成各类休闲食品。例如,胡志和以银耳为原料,研究试制即食银耳食品。产品色泽洁白,甘甜宜人,既可干食,又可冲饮。李文香利用植物油萃取法分离香菇中的异味成分,生产出无异味香菇脯等。

2.2.2食用菌饮料食用菌饮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食用菌果肉饮料,例如邓勇的带肉平菇饮料,赵国华等香菇带肉保健饮料;另一类是食用菌复合饮料,这饮料品种较多,大体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食用菌植物蛋白复合饮料,主要是食用菌大豆复合饮料,例如,萧红的金针菇大豆复合饮料、食用菌大豆酸奶等。一类是食用菌果蔬复合饮料,大多以食用菌为原料,制成食用菌原汁后和果蔬汁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进行均质杂菌处理,例如张金水报道的芦笋银耳蜜汁的生产、陈辉报道的银耳果汁饮料的研制等。从总体上看,根据食用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价值高的原料特点,以一种食用菌或与其它营养物质复合,加工成营养更均衡更益吸收的方便快捷的产品,市场开发潜力大。

2.2.3食用菌药酒主要采用灵芝等名贵食用菌为原料,经食用酒精浸提后得到的具有保健作用的药酒。例如赵帜平报道的灵芝酒剂的制作技术是把灵芝的子实体干粉置于提取容器中,加入食用酒精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抽提,把提取液过滤后真空浓缩除去食用酒精,最后用白酒勾兑成酒度为25度左右的酒剂等。食用菌药酒即将食用菌子实体内可溶于酒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能滋补强壮,扶正培本,并且工艺简便,便于推广。

2.2.4食用菌提取液这是将食用菌自溶或外加酶作用,将食用菌中的有效成分抽提出来,经过滤、浓缩制得一类产品。例如,赵谋明等草菇抽提工艺,朱培根等原木灵芝提取浓缩工艺等。

3存在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的食用菌加工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食用菌加工的整体水平还不高,体现在三个方面:

3.1名优产品少,加工者质量意识淡薄,加工过程缺乏规范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导致名优产品比例偏低。

3.2高附加值产品少,先进加工设备利用率低,加工设备简陋、烘干技术落后等,导致深加工、精加工产品比例低。

3.3市场推广少,缺乏市场为导向的研发理念,许多产品停留在开发阶段,难以适应国内外市场食用菌产品多样性、多层析的需要。

4发展策略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也应着眼新技术,如液体深层发酵技术,超细粉体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使食用菌行业更快的方展起来。

4.1生产规范化。食用菌产业的开发应推行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以骨干龙头企业为主,按照产销一体化的要求,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生产经营体系,从品种选育、栽培、加工、包装、贮运、销售等方面建立一整套生产管理规范,实行规范化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市场要求[8]。

4.2加工增值化。一方面,应加速先进食用菌加工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改造粗放的加工设备,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加强对加工工艺条件的控制,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高食用菌制成品的品质和规格。另一方面应加速食用菌深加工、精加工的研制和开发力度,利用食用菌子实体和菌丝体丰富的营养物质、生理活性物质和药用成分,有针对性的开发各种营养食品、保健品和药品,进一步使产品增值增效。

4.3市场需求化。加大市场调研力度,对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尽快淘汰,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增加科研力量与资金投入,尽快使产品出现在市场上。当前食用菌深度开发做了大量工作,但形成规模效益的范例不多。因此,选择有条件的企业,以当地有代表性的大宗品种和传统优势产品入手,瞄准市场,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联合攻关,开发有影响有自主产权的系列产品。

参考文献

[1]杨新美,食用菌栽培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梁敏,邹东恢.食用菌的功能性与产业开发.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04):99-101

[3]肖林榕,林莉.菌类草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0

[4]陆中华,陈俏彪.食用菌贮藏与加工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8

[5]赵义涛,唐玉琴,刘萍.食用菌深加工与功能性食品开发.中国农学通报.2003(02):109-110

[6]张志军,刘建华.食用菌类食品的开发利用.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01):19-21

[7]向敏.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中国蔬菜.2006(6):1-3

[8]吴清平,吴军林,韦明肯.食用菌深加工和质量安全技术研究进展.广东农业科学.2004(06):72-75

[9]饶绍信,熊大维,范贵增.食用真菌营养饮料的研制[J].江西科学,2000,(4).

[10]魏善元.猴头菇大豆复合饮料的研制[J].食用菌,2000,(1).

[11]宁超美,范贵增.香菇营养保健可乐的研制[J].食品工业科技,1997,(2

[12]胡志和,戚忠利,吴芸芸.即食银耳产品的研究与开发[J].食品科学,1996,(8).

[13]李文香,李经道,张华云.香菇异味成分的分离及香菇脯加工工艺[J].食品工业科技,1998,(4).

[14]邓勇,陈旭明.带肉平菇饮料的加工技术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1994,(1).

食用菌范文篇6

关键词:食用菌;品牌;创建;新路径

品牌是企业无形的资产,也是品牌产品发源地的名片,品牌建立能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为城市经济增添动力。建立食用菌品牌能帮助明确食用菌市场定位、树立食用菌品牌形象,使当地食用菌在市场竞争中胜出,拥有更高的知名度和更稳定的客户群。总之,打造食用菌品牌具有重要意义:其一,在同类产品中,品牌产品质量优质,突显独特性;其二,推动产品持续健康发展,增强客户黏度;其三,提高消费群体满意度,架起消费者和品牌的桥梁,提升食用菌价值,有助于开拓市场。和顺县以“晋佳晋品”“养菇良”“九恋源”“和之钰”香菇,“太行和顺”“表里山河”“和美和顺”黑木耳为引领,擦亮老品牌、创响新品牌,实施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功能农产品品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为核心的品牌战略。为了推动食用菌产业由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功能农业、绿色农业转变,本文致力于探索食用菌品牌创建新路径,践行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农业生态的发展理念,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市场前景,扩大食用菌知名度、提升美誉度,助力食用菌畅销全省、走向全国。

1和顺县食用菌产业品牌发展基础

1.1区位优势是食用菌产业品牌创建的根基

和顺县地处山西省东陲、太行山中段、清漳河上游,西通省府太原、东临华北平原,总面积2250km2,辖5镇3乡1城区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76个行政村。特殊的地理位置能够有效吸纳周边的农村劳动力、降低劳动成本的同时保证食用菌产量、产值及销售空间的稳定提升;和顺县立足当地条件,围绕“西牛东猪中菌菇、一园两区三龙头”发展布局,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义兴镇、松烟镇大力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和顺县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季节分布明显,光、热、水资源配置均匀,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6.4℃,年降水量582mm,素有“天然空调”之称,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独特的气候条件能够促进食用菌产业优化升级,为培育品牌产品扎下根基,和顺县玉米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6666.67hm2(10万亩)以上,为食用菌栽培提供了充足的基质原料,例如,香菇采用优质的“辽东栎”作为主要原材料,产量高、品质优,市场认可度高,特别是5—10月份,高温使多地食用菌栽培都处于停产状态,而和顺气候冷凉,产品填补了食用菌的市场空白,也成为名副其实的“抢手货”。

1.2绿色生态为食用菌生产提供环境保障

和顺县山大坡广、林丰草茂,森林覆盖率达37%,地形地貌大致为“八山一水一分田”。食用菌生产基地周边工矿企业少,避免了水污染和工业污染;生产过程中农药用量小,甚至不使用农药,农药残留少,病虫害发生率低,多使用通风、覆盖遮阳网等物理方法防病治虫;此外,将废弃菌棒用作农家肥而集中放置,还能有效避免环境污染。这为优质香菇、平菇的生产提供了有利的先天条件,使其在品相、颜色、味道、营养品质方面占有市场优势,为打造品牌产品提供了保障。据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营养品质鉴定报告显示:和顺县香菇富含蛋白质,粗纤维、蛋白质、干物质,实测值分别为1.05%、3.70%、14.3%,可溶性糖实测值为0.59%;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检查报告分析,香菇基质和加工用水中均没有检出汞、砷、镉、铅,从土壤环境来看,主要含有镍、铅、铜、铬、汞、砷等8种重金属元素,而根据山西农业大学专家测定和相关部门监测资料显示,和顺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大气环境和水环境均在标准值以内。

1.3政策扶持为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近年来,“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省、市、县都有扶持政策,鼓励经营主体提升品质,提高市场认知度,促进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为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结合脱贫攻坚实际,狠抓食用菌产业扶贫工作,且出台了《和顺县特色农业产业扶持实施办法》,突出“举龙头、壮产业、促脱贫”,在全县组织实施了蔬菜、食用菌等特色农业产业扶持项目,发展了一批带动能力强、生产经营优的农业产业基地,扩大了规模,提升了品质,促进了食用菌产业品牌化建设。

2食用菌产业品牌发展现状

2.1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国家良好农业规范”(简称GAP)、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安全品牌建设中,如双孢菇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安全品牌认证,平菇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有机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安全品牌认证,香菇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GAP等安全品牌认证,木耳已获得有机产品、GAP等安全品牌认证。食用菌品牌建设详细情况:2015年双孢菇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基地面积3hm2;2017年平菇、香菇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基地面积分别为2、4hm2;2018年香菇、双孢菇(复查换证)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基地面积分别为8.1、3.0hm2;2020年香菇取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基地面积分别为9.0、8.1hm2;同年平菇、香菇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占全县6个名特优新农产品的33.33%。2021年香菇、平菇、木耳取得有机认证,香菇、木耳取得GAP认证。品牌建设已有了好的开端,为食用菌产业品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龙头企业带动提质增效

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领下,打造优质食用菌示范基地,推进品牌建设。2015年至今,获证经营主体从1个增加到6个,获证产品从1个发展到4个,其中5家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带头推进品牌建设,打造农产品自主品牌,建设优质食用菌示范基地,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商品化水平,增加食用菌产品附加值。以山西顺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例,其以“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为运行机制,以种植、加工、销售一体为经营模式,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人才,不断扩大规模,充分发挥国外示范种植带动作用,香菇菌棒已出口韩国和日本,下一步计划将平菇、羊肚菌等输出到国外。产品先后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GAP等安全品牌认证,为打造特色产业基地提供了质量保证。例如,和顺县和之钰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食用菌园区生产的平菇、香菇,既是有机产品,又是“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和顺县九恋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平菇、香菇连续6年为无公害农产品,香菇(干品)已取得有机认证;银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黑木耳取得有机和GAP认证,并注册了“太行和顺”品牌。

2.3协同共享优化产业

企业携手,共创品牌,合作共赢,以发展“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为目标,企业联动,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品牌建设培育“强能力”。通过做大做强、做精做优农产品品牌,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商品化水平、创建自主品牌,将食用菌价值增值更多地保留在经营主体中,并利用基地优势,引进技术和人才,山西顺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了“晋佳晋品”和“养菇良”香菇商标,和之钰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注册了“和之钰”香菇、平菇商标,把企业品牌打响叫亮,集团公司强强联合,充分带动和顺县食用菌产业品牌建设并取得新成就。

3食用菌产业品牌发展新路径

要实现食用菌产业品牌化发展,就要保障食用菌品质、产量、竞争力、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这离不开乡土人才卓越的种植技术,离不开常态化监督管理,离不开运营模式的积极创新,离不开技术团队的深入钻研,更离不开宣传销售平台的搭建。按照县域布局,和顺县规划建设3个以义兴镇、松烟镇为主的食用菌标准化产业园:顺民农业香菇标准化产业园,易地搬迁后续产业食用菌标准化产业园、银漳黑木耳标准化生产及深加工产业园。反季节设施食用菌种植基地的建立可延长食用菌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进而为食用菌产业建设品牌夯实基础。

3.1培育乡土人才,优化食用菌品质

在食用菌生产经营主体中,一是培养农业经理人,重点面向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提升其经营管理及市场培育开拓能力,推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成立食用菌行业协会,形成一整套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二是培养高素质种植能手,面向具备一定程度的科技文化知识和相应专业技能的农业劳动者,开展实用技术、操作技能等培训,提高食用菌生产队伍组织能力和技能水平,优化食用菌品质;三是培育返乡下乡创新创业带头人,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创新的高素质“领头羊”,补齐农业农村知识短板,厚植知农爱农情怀,提升创业能力,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带动小农户发展的能力,破解人才瓶颈制约,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输送“技能”,为食用菌品牌建设培育“强能力”。

3.2强化监督管理,保障食用菌安全

深入推进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优化食用菌品牌建设,提升质量安全水平。一方面,积极开展生产基地的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和标志检查工作,对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和安全生产进行指导监管,确保安全用药、用肥、用标等,从源头上消除隐患。通过网络及时向品牌建设经营主体市场信息、标准宣贯等,开拓新产品,培育农产品安全品牌。另一方面,鼓励绿色食品监管员、内检员及业务人员积极参加专业技术及追溯培训,了解绿色食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品牌建设的标准和最新标志许可审查及监管制度,提升内检员审核和监管能力;此外,品牌认定现场需做到精准到位、精心指导、精细审查,以保障品牌认证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保障食用菌安全,助力品牌建设。

3.3创新运营模式,开辟食用菌新市场

一方面,采取市场化运营,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进行管理,带动农民广泛参与产业发展各个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股份分红和劳务务工实现稳定增收,培育以农户为骨干的本土食用菌生产队伍,推动食用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实现食用菌产量稳步提升,为食用菌产业品牌化经营输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聚焦绿色生态食用菌产业链环节,挖掘潜力资源,培育食用菌内生动力,探索新发展理念,精心打造食用菌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完善冷链物流设施,建立营销团队,加强宣传推介,开拓市场,发展废旧菌棒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提高食用菌产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食用菌品牌建设增合力。

3.4引进技术团队,增强食用菌竞争力

以专家团队为技术支撑,一方面,引进人才,建立科研团队,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开展菌种研发,为食用菌产业提供优质品种;另一方面,引进食用菌精深加工技能,打造精深加工团队,如香菇酱、香菇饼干、食用菌罐头等食品,完善产业链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提升产品价值,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3.5搭建销售平台,推进食用菌品牌市场化

以宣传培训树品牌,品牌促市场、市场推认证的发展模式,推动食用菌产业品牌繁荣发展。一方面,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为契机,面对面讲解食用菌品牌认证程序、质量安全、市场效益等相关内容,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另一方面,以各级各类农博会、绿色食品宣传月等活动为契机,为品质优、味道佳的农特产品进行产销对接,为对外交流搭建平台,为和顺县品牌产品的大范围、高规格提供机会,唱响农产品品牌,为农特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奠定坚实基础。品牌打造以校企合作为载体,聘请专业品牌建设团队,全方位立体式指导品牌Logo设计、宣传、生产、包装、销售等方面,全力打造特优农产品,推动食用菌产业走向全国。深化专家团队、项目工队、营销战队“三队”包联服务,积极开展指导工作,为企业牵线搭桥,解决实际问题,助力乡村振兴。例如,和之钰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菌菇与北京、石家庄、郑州等地区建立稳定的销售平台;山西顺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香菇菌棒出口韩国和日本,仅2021年出口约11万棒,出品额10.12万美元。

4小结

食用菌范文篇7

**县地处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对外开放区,版图面积1357平方公里,辖10镇四乡,人口63万,是**的故里。我县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上世纪60年代来广大农村就开始利用棉籽壳生产平菇,自2003年被省科技厅确定为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县以来,食用菌生产健康快速发展,连续三年来先后被省市有关部门评为食用菌工作先进单位。现将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县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星火科技示范县建设现状

在省市科技、财政等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按照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县建设的总体要求,强化措施,狠抓落实,项目进展顺利。至目前全县已建成食用菌大棚21000个,种植面积500万平方米,食用菌产量达1.8亿斤,产值2.1亿元,纯收入1.26亿元。已形成10个食用菌生产重点乡镇,种植专业村320个,菇农1.8万余户,种植户年人均增收2000余元。县内现有食用菌加工企业6家,年加工能力5000吨。建有食用菌菌种场6处,配套完善达到一级菌种场标准的3处,年产食用菌菌种50万袋,建立了种质资源库,引进开发了14个适宜当地种植的食用菌品种,主要有香菇、白灵菇、小白平、灰平菇、木耳、金针菇、银耳、灵芝、杏鲍菇、鸡腿菇等。

市场和龙头企业建设得到了提高和加强。在食用菌交易大市场原占地30亩的基础上,今年春季又投资30多万元将二期工程扩大到60亩,并硬化市场路面,规范市场管理,现已成为鲁北最大的食用菌批发交易市场。现建有**等6家食用菌加工企业,开发生产的食用菌保鲜真空包装、食用菌罐头、食用菌酱菜、食用菌饮料等产品,已销往京津沪等近百个大中城市,部分产品已销往俄罗斯。

示范园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在**镇占地100亩的中心园区内,已建成高标准食用菌大棚110个,投资40万元为种植户提供建棚用砖、水泥立柱、竹杆、大棚操作间等,投资30万元在园区内架电、打井、修路、建桥等。园区现已成为集科研、成果转化、生产、技术培训于一体的省级示范园区。

二、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为保障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县项目的顺利实施,县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任组长,县科技局、蔬菜办、财政局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县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总体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监督等。三年来,共举办各种类型的食用菌技术培训班12期,培训菇农7000余人次。连续三年举办食用菌经贸洽谈会和赛菇大会,评比蘑菇状元,并大张旗鼓地进行奖励表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级领导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关怀,省科技厅、财政厅、农业厅、农科院的领导多次来**县指导工作,省食用菌专家顾问团蔡德华教授、宫志远研究员等专家多次来**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解决食用菌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有利地促进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在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我县以山东省农科院、省食用菌工作站等为技术依托单位,以实施省科技厅各类计划项目为动力,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建立健全了食用菌技术推广体系,大力组织科技攻关,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根据我县食用菌生产以香菇为主导产品的实际,为解决香菇生产原料资源持续化的问题,我们于2004年进行了棉籽壳、桑杆、棉杆、玉米芯、杂木屑、果树木屑等各种原料的配方试验,取得良好效果。经我县多次实验并成功推广的用塑料膜封闭高温灭菌代替砖体灭菌灶技术、双层栽培袋替换用胶布封接菌口技术,大大减少了投入,降低了杂菌污染率,节约资金80余万元,增加经济效益1000万元。2003年在香菇越夏反季节栽培试验方面取得成功,2005年种植反季节香菇大棚500多个,增加农民收入300多万元。试验推广了桑菌、菌菜、菌菌轮作栽培模式,特别是利用8万亩的桑蚕生产基地优势,成功探索和推广了符合惠民实际的以桑促菌、桑菌结合的“3+1”发展模式,即每发展3亩桑园配套建一个高标准蚕菌两用大棚,实现了冬春养菇、夏秋养蚕、桑秆养菌、菌糠肥田的良性循环。我县利用这一模式发展了5000个蚕菌两用大棚,增加经济效益5000万元。引进推广白灵菇大棚800个,增加社会效益400多万元。

三、项目建设总体目标及今后工作打算

实施食用菌星火示范县建设三年来,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县委、县政府已把发展食用菌生产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科技富民”工程的重要手段列入工作日程,发展目标是到2005年底全县建成食用菌大棚24000个,栽培面积600万平方米,总产量8万吨,产值2.4亿元,菇农年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消化农作物秸秆、木屑等8万吨,有机肥还田5.5万吨;培植壮大加工企业3家,年加工能力1万吨,利税1000万元。为保证任务目标的完成和实现,今后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投资40万元,完成中心园区的后期建设工程。增建80个标准化大棚,使园区示范棚达到180个。启动一处标准化菌种场建设,尽快解决园区周围3000个大棚的菌种供应问题。

2、目前全县尚有各种农作物秸杆、果树木屑等下脚料5万余吨没有得到转化。通过项目实施的逐步推进,争取每年增加利用原料1万吨,增加经济效益2000万元;同时通过食用菌生产,实现种养结合,减少环境污染,优化生态环境。

3、通过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带动木屑加工业户200家以上,食用菌运输专业户200个以上,从业人员达到3万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方向。

4、2005年底,总投资1亿元、以食用菌加工为主业的**公司一期工程上马投产。投产后,实现加工能力5000吨,产值5000万元,利税500万元,可带动全县食用菌产业上一个大的台阶。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县”项目实施三年来,得到了省科技厅和省食用菌专家顾问团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项目合同规定的各项任务均已得到了完成或超额完成。借此机会,我们表示衷心地感谢。今后我们决心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强化措施,加快发展,把食用菌科技示范县创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努力把我县建设成品种优质化、种植规模化、质量标准化、设施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生产加工产业化的无公害食用菌科技示范县,为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食用菌范文篇8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快发展食用菌产业的重要性

我县海拔高,年平均气温3.5℃,7--8月份平均气温也在20℃以下,高寒阴湿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中、低温型食用菌的生长,特别是夏季,南方及周边地区没有中低温型食用菌生长的适宜温度(15℃左右),而我县大部分地区独具这一优势,发展食用菌产业,能将气候劣势转化为反季节优势。食用菌生产的原料主要是农作物秸杆和畜粪,生产过程有节水、省地的行业特点,因此,发展食用菌是探索高效农业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农业规避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是变废为宝的重要方式。在二阴山区、多灾地区和牛羊集中地区加快发展食用菌产业,不仅有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而且可以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各乡镇、各部门要把加快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的新亮点,进一步统一思想,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切实增强加快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领导,不断开创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二、明确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遵循“四大战略、四大品牌、五大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坚持“宜菌则菌、宜菜则菜、宜畜则畜、宜果则果”因地制宜的发展方向,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总体目标,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和潜力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为核心,以基地为依托,以行业协会为纽带,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推进产业化经营。依靠科技,不断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基地,实现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奋斗目标

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县双孢菇面积达到140万平方米,产值达到7000万元,其它品种稳定在800万袋左右,产值3000万元左右,全县食用菌产值达到1亿元。以双孢菇种植为主,特色食用菌开发为辅,全县建成6个双孢菇栽培生产示范基地,建成食用菌研发中心及良种繁育中心,培育1个龙头加工企业,初步形成科研、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的产业格局。

(三)、品种定位

根据我县的资源条件和农牧民投入能力,结合市场需求,今后五年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品种定位是:大力发展双孢菇,适度发展金针菇、白灵菇等特色食用菌,稳定发展平菇。

(四)、区域布局

按照“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畜则畜、宜菌则菌”的原则,食用菌主产区主要是二阴山区和海拔较高、没有更好产业条件的区域,形成层次分明、互为补充的产业板块,促进山、川、林区产业均衡,畜、菌、菜、果协调发展。双孢菇的发展以赛什斯、安远、哈溪、朵什、西大滩、炭山岭6个乡镇为重点,打柴沟、松山、石门、华藏寺等四个乡镇的浅山二阴区为补充,辐射其它乡镇的宜菌区域共同发展;华藏寺镇邻城郊的几个村适度发展平菇;抓喜秀龙、安远、打柴沟、石门等四乡镇适量发展金针菇、白灵菇等品种。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食用菌产业在县特色农业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科技、农业等部门要负责搞好科技研发、技术指导和培训,财政、农牧、科技等部门要严格考核验收,做好政策兑现。有关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负责各自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工作。要严格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制,县政府把食用菌产业发展作为考核乡镇和有关部门的重要内容之一,确保将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强化技术服务。加强科研单位和科研队伍建设,加大科技攻关,大力开展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新资源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品开发,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能人和大户为主,组建食用菌专业技术协会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对内搞好服务,对外协调产销,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到村到户,推广先进适用的食用菌生产技术。强化食用菌产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以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分期分批培训菌种生产人员、科技服务人员、质检人员、管理人员、农民技术骨干,建成一支多层次、结构合理的食用菌专业技术队伍。要注重发现和培养典型,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以户带村,以点带面,逐步推开。

食用菌范文篇9

一、充分认识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县食用菌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成为我县农业的一大特色产业,为农民的脱贫致富作出了贡献。但由于受原材料、市场、价格、劳动力等因素制约,我县食用菌产业面临生产规模萎缩、产品开发滞后、发展缺乏后劲等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食用菌产业的稳定发展事关全县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事关产区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序推进。因此,各有关镇乡、部门要从执政为民的高度出发,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加大扶持力度,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确保食用菌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发展重点

1.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产业增效、菇农增收这一总体目标,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和潜力为前提,实现"四个转变",即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传统生产方式向标准化生产方式转变、由单一品种向多品种方向转变、由分散栽培模式向设施栽培模式转变,推进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2.目标任务:通过三年的努力,达到年种植食用菌3500万袋,争取4000万袋,产值1亿元以上;引进试种新品种3个以上;鼓励发展建立集中连片标准化基地;加强技术培训;出口鲜菇6000吨,出口额超亿元。

3.产业发展重点:

(1)优化区域布局,推进品种结构调整。安文区域重点发展花菇、杏鲍菇,玉山区域发展秋冬菇,盘山区域及墨林、窈川、双溪等乡镇发展高温菇、杏鲍菇。引进推广808、庆科20、939等香菇优新品种,提高香菇抗逆性和产量质量。大力推广杏鲍菇等珍稀品种,争取年生产规模达1200万袋以上。

(2)加快科技创新,增强产业发展后劲。一要加快名、优、新、特品种的引进、选育、驯化、贮备和推广工作。二要加速推广食用菌高优栽培模式,大力发展工厂化设施栽培,提高其产量和质量。三要提高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注重研究食用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大力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从源头上控制农药残留超标和重金属污染问题。四要努力拓宽食用菌的开发应用领域,特别是要通过开发具有保健功能和药用效果的产品,引导食用菌产品向营养化、保健化方向发展,提高食用菌产品的附加值。五要推广废料循环再利用技术,利用杏鲍菇废料种植高温菇,变废为宝,提高种菇效益。

(3)强化标准化生产,提升质量安全水平。一要加强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广泛开展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普及标准化生产知识,使标准化生产成为生产者、经营者的自觉行动。二要鼓励企业建立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以点带面推进标准化生产的发展。三要加强过程控制和质量监督,重点强化对原辅材料、消毒药品、土壤、水等物品的监测,并积极引导食用菌生产基地和经营企业搞好原辅材料与产品自检。四要进一步完善食用菌标准体系建设,在原已建立的产品标准与标准综合体的基础上,修订栽培技术规范,努力做到按标准化组织生产。五要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用菌产品,全面提升食用菌产品的卫生质量水平。

(4)培育经营主体,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带动力的食用菌生产与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大对食用菌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努力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休闲食品和营养食品,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同时,要积极引导菇农组建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提高组织化程度。

(5)规范菌种管理,保障产业健康发展。菌种是食用菌生产的关键,菌种管理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到产业的健康发展。要严格按《菌种管理条例》,切实抓好食用菌菌种管理工作。一方面要做好菌种检验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的培训考核,严格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审核、发放工作;另一方面要完善菌种监督抽查制度,做好出菇试验,确保菌种质量。

(6)疏通流通渠道,拓展国内外市场。要加强国内外食用菌市场供求信息的搜集、处理和反馈工作。要充分发挥现有的食用菌集散市场的作用,进一步完善软、硬件建设,规范市场秩序,提供优质服务,加快食用菌生产与市场需求对接的步伐,促进食用菌产品的市场流通。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培育"峰牌"食用菌中心品牌,扩大品牌影响,发挥品牌效应,全方位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我县食用菌产品的生产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三、注重保障,加强政策扶持

1.明确职责,加强组织领导。产业主管部门要明确分工,配齐力量,各司其职,做好生产的协调、规划,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技术培训,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菌种、原材料质量监管及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工作。此外,还要加强食用菌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其待遇与所在乡镇的食用菌种植数量和效益相挂钩。各镇(乡)政府要一如既往地将食用菌作为农业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抓紧抓好,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确保产业规模的稳定。

2.加大扶持力度,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1)鼓励发展杏鲍菇等珍稀品种,实行栽培种补贴。对菌种生产单位给予每袋0.50元的补助。

(2)扶持食用菌生产大户。对年种植食用菌规模达5万袋以上的,经验收每户补助2000元。

(3)鼓励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经农业部门统一安排,对新品种、新技术试验试种的,每袋给予0.40元补助。

(4)新建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50万袋以上的,对基地棚架实施主体给予每袋0.08元的补助(已经上级项目补助的不再补助)。

(5)对购置食用菌生产先进机械,参照农机购置补助标准给予补助。

食用菌范文篇10

大家好!

东风送暖含笑意,紫雁衔泥报佳音。值此千山披绿、万物萌发的初夏时节,在全县食用菌产业迅速发展的沃土上,如意山镇高新食用菌产销专业合作社今天正式成立了。借此机会,我代表如意山镇党委、镇政府向合作社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关心、支持合作社发展的县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致以真诚的感谢!

高新食用菌产销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标志着我镇食用菌生产户从此有了自己的专业组织,这必将为我镇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壮大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长宏同志是我市“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专修班”首批毕业生之一,多年来,李长宏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勤奋创业,扎实苦干,潜心发展食用菌栽培,尤其是在参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专修班”学习毕业后,运用在职业学院学习的实用技术和营销知识,使所经营的食用菌产业迅速发展壮大,靠自主创业走上了致富之路。同时,他致富不忘众乡亲,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帮助周围群众想办法,谋出路,发展食用菌产业,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收到了可观的效益。今天,在县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李长宏同志不负众望,继续扩大发展规模,带头成立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使食用菌产业不断壮大壮强。在此,希望李长宏同志要借合作社成立的东风,一如既往地把食用菌产业发展好,把合作社的各项工作管理好。同时,要立足市场定位,突出特色优势,充分发挥领头雁的龙头带动作用,为全镇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出计献策,靠专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使古庙村以至全镇的食用菌栽培户不断增加,规模不断壮大,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