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研究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05:45:13

实践研究

实践研究范文篇1

[关键词]绿色港口;智慧港口;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

一、背景和意义

随着“互联网+物流”的发展,智慧化、绿色化已成为港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几年在物流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日益成熟,并在港口物流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数据处理能力,提高了企业的决策水平,绿色发展也成为新形势对港口物流业提出的新要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与学,推动着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培养满足港口物流业智慧化、绿色化发展的新时代港口物流人才为目标的新教育模式呼之欲出。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作为开展实践教学的基本支撑条件,在培养现代港口物流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未来绿色智慧港口的物流实践教学平台除了完成传统的教学任务外,需要进一步扩展其功能和其服务的主体范畴,以新的运作和管理理念为支撑,形成学生、教师、学校以及社会资源的良性互动。鉴于自动化、智能化、高效环保等是下一代港口及港口物流的主要特征,因此,在港口物流类专业的教学中,应开设绿色化、智能化、自动化相关理论课程,同时,为了改变由于设备、场地、作业环境等限制对实践教学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探索新一代港口物流实践教学模式,研发一套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发挥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通过对国内外具有相关专业的高校进行深入调研和对港口物流类重点企业的实地走访,广泛吸收了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先进经验,并准确掌握了港口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港口物流类人才为目标,规划和设计出一个仿真绿色智慧港口物流环境氛围、管理机制、作业流程的现代化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方案,体现了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科学性、先进性、综合性和实用性。

二、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现状

港口物流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和专业,必要的设备投入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保障。绿色智慧港口实践教学平台可模拟港口物流利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进行各种物流活动。计算机仿真技术具有可视化、成本低、无场地环境限制、可控性强等优势,运用该技术模拟各种物流系统的实际运作,使学生清楚、直观地认识各种物流系统,是物流实践教学的有效方法。目前,国内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研究与实践存在主要的问题有:第一,多元化信息技术融合度不够。近期的前沿型实践教学平台项目,对专业技能要求更高,比如增加实验场景的3D效果,这些变化决定了多阶段的工作整合在同一平台上变得非常复杂。第二,教学资源开放与共享程度需要提高。按照教育部对实践教学平台的基本要求,实践教学资源和项目的开放共享程度需要大力提高,在更大的范围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须创建“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特点需要的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与运营模式[1]。港口物流是在近年物流发展的基础上兴起的,国际大港已纷纷在绿色智慧港口物流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实践,在我国较为典型的绿色智慧港口码头有厦门远海港、青岛港、洋山港等,这些为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案例支持和校外实践基地[2],虽然上海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河海大学等均已经建立了相关的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但国内现有的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仍不成熟、不完善,目前还少有高校将港口物流相关实践教学平台与智慧化、绿色化结合起来,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的理论与实践尚且薄弱。

三、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培养现存的问题

1.传统的实践教学计划是将实习安排在授课之前或之后,致使实习与授课内容脱节,学生在实习中,往往难以区分哪些内容是重点,哪些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习效果。2.港口物流专业及其教学体系不成熟、不完善。港口类、物流类的一般性研究与实践较多,而把港口物流作为统一的系统来研究的较少。将港口物流相关实践教学平台与智慧化、绿色化结合起来,构建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的研究尚未见到。3.绿色智慧港口物流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水平相差较大,制约了教育水平的整体进步。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差距导致了不同地区培养的绿色智慧港口物流从业人员能力参差不齐,进而影响到整个绿色智慧港口物流业的发展潜力和前景。此外,把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引入到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无论理论还是实践,在国内都近乎空白[3]。

四、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构建模式设计

(一)研究目标。首先,建立一套统一的技术标准、可实现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资源共享的应用平台。这其中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按互联网技术架构与校园网相统一的网络平台(这一点学校已经具备);二是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结合,采用统一的应用平台(操作系统统一、数据库统一、通信协议统一)。其次,按协同集成的要求,实现各环节、各系统软件的应用集成。把各环节、各系统的软件集成在一个平台上,用三层架构的技术,通过浏览器/服务器的方式来实现应用,使各个系统之间实现互连互通、功能互动、信息共享。(二)研究内容。本项目建立的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以我国国际港口物流业务流程为实践对象,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深刻的理解绿色智慧港口物流的运作流程,增强实践流程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激发学生实践的积极性。1.教学过程全部使用仿真实训软件,在仿真系统上可反复操作,操作过程可实时跟踪并由系统给出测评,学生可掌握实际生产中的多项应用技能。2.实践教学平台硬件设备区与软件管理区形成一个互动的一体化模拟区。硬件设备区的作业指令由软件管理区发放,软件管理区的处理数据来自硬件设备活动相关的业务流程,使学生在实验室环境下便能掌握现实绿色智慧港口物流作业的全业务处理流程。3.实现实践教学内容、类型、方式的多样化。建立课程实验平台,提供网络实验条件。具体的课程设置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基础性实验:通过对仿真软件的学习,了解仿真软件的功能,以及操作方法。第二层次,专业基础实验:安排与专业相关的实验让学生操作,使其进一步掌握专业知识。第三层次,专业实验:由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及基础实践经验的学生完成。第四层次,创新性仿真实训:根据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运用已有的仿真软件或者借助仿真软件二次开发来解决问题。4.建立和完善了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的方法体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坚持手工手段与电子手段相结合、模拟手段与实操手段相结合、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灵活运用情景式、互动式、激励式、角色扮演式等教学方法,将枯燥无味的实验教学内容融于游戏、欢乐和趣味之中,在一些模块的实验项目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模块,自主选择学习时间,自主选择学习进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4]。5.整合优化了课程体系,增设了一些专业主干课程,并组织编写了相关的教材。例如:开设了“港口物流概论”“交通港站课程设计”等课程,并编写了以公路、港口物流系统为特色的“现代物流概论”课程教材以及“交通港站课程设计”课程教案。6.建立了合理的实践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将学校的学分制考核与企业的绩效考核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学校、学生、企业三方深度合作的制度化、标准化。建立了合理的实践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教学改革的预期效果。

五、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进展与成效分析

通过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课程教学团队在学生素质培养、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不断进行研究,开展了广泛的教学科研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平台建设方面。1.制定了适合绿色智慧港口物流教学培养特色的港口物流类教学大纲,完善了相关电子教材及其配套的电子教案。2.建设网络合作教学平台,根据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需要,建设了一个既可加强校企、师生互动,又可长期使用、随时更新的港口物流类网站及其网络教学平台。3.建设了校内外现代物流仿真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以港口物流仿真实验中心为主,基于复杂系统仿真软件Anylogic、道路交通仿真Vissim软件、物流仿真软件Flexsim,开发了港口物流领域的覆盖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的多个物流仿真实验平台,获软件著作权2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并有多个子系统已开发完成进入测试阶段。与校外多家港口物流机构共建产学研实训基地,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等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获取国际学术资源和国际智力支持。4.建立了校企合作共赢的产学研平台。承担了多项交通部、水利部、各省及相关厅局委托的课题,与港口物流相关组织和管理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并与多家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基地协议,推进了校企联盟建设(均在江苏省科技厅备案),此外,与丹阳飓风、江苏政成物流共建了江苏省物流工程技术中心。(二)研究成果。方面发表港口物流相关论文30篇,其中SSCI/SCI检索论文12篇,EI/ISTP收录近10篇,出版专著1本,申请发明专利8项,参与编制物流行业地方标准3项;主持省部级相关项目30余项,研究成果均高质量完成并在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受到委托单位和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其中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研究成果还得到了中国交建、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振华重工等企业和英国卡迪夫大学等单位的认可,应邀参加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9年度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大型港口智能化建设关键技术联合研发与示范”的申报,并负责智能港口物流平台子项目的申报和研究。研究成果获得伯明翰大学、伯明翰城市大学认可,并应邀联合申请国际合作项目1项。并应邀联合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基金1项。(三)社会服务方面。研究成果已被上海市建筑垃圾(南汇东滩N1库区渣土消纳处置项目)港口物流、连云港港、林森物流、江苏河海物流、江苏诺得物流、江苏政成物流等20个国内知名港航物流公司采纳,应用于港航物流系统的运营中,在港航物流系统的绿色智慧运营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成果的应用给行业内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如:江苏政成物流三年合计新增利润6366万元,新增税收7115万元,节支总额13181万元,同时单位周转量能耗降低近20%,节能减排效益显著。(四)人才培养方面。在绿色智慧港口物流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绿色智慧港口物流类专业人才为目标,建立了一种企业、高校共同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绿色智慧港口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小组方式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不同的项目当中。经过教改教学培养的学生参加各项科技大赛成绩突出,在部级、省级大学生科技大赛中获奖十余项;并设置了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物流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班。在教学上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大多成为科研院所、生产单位的主要技术骨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参考文献

[1]王伟,黄莉.项目主导的港口物流类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228-233.

[2]陈福财.面向广西北部湾的港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3]谢丽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现代物流实验中心项目规划[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实践研究范文篇2

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接触经济社会,感受到行业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本次专业认知实践从企业引进真实项目。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和专业认知实践对学生的要求,任务导向教学法中的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小组合作法和张贴板展示法等教学方法科学巧妙地综合地运用起来。首先,根据项目内容,明确具体任务,收集相关信息。然后就如何开展调查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接下来就是分析任务,在充分的民主讨论和谨慎论证的基础上,调整并选取更为合理可行的调查方案和进度计划。此后就是实施具体调查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要检查是否已经按要求完成,要分步检查各阶段的调查结果,检查调查计划的进展情况。最后评估调查工作完成的质量。学生以张贴板的方式进行成果展示,企业、指导老师和学生三方进行评估,为学生的专业认知实践进行最后赋分。

二、专业认知实践的具体实施

1专业认知实践的准备工作为了保证专业认知实践教学工作的效果,商务英语专业选派专人负责联系企业,商讨校企合作项目,并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两位专职指导老师。在确定了合作企业和具体项目后,通过集会对学生进行动员,说明专业认知实践的作用和相关要求;同时请企业人士为学生做讲座,就公司运作,项目情况,对学生的能力的要求和培养等进行介绍。

2专业认知实践的基础工作针对企业提供的三个真实工作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项目,按照各项目的要求进行分组。企业项目负责人就相关项目对学生进行了培训。通过培训,学生掌握了项目的相关信息、调查技巧、调查范围和有效调查表的要求。这些工作确保了专业认知实践的顺利实施。

3专业认知实践的具体实施学生在了解了项目的相关情况后,通过小组讨论对项目进行分析,分解为不同的任务,制定实施计划,确定每天完成的任务量,小组内具体分工,共同去完成项目任务,每天返校后就项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遇见的问题进行整理,与指导老师和企业项目负责人探讨,共同解决问题。对项目任务完成困难比较大的小组,指导老师亲自陪同外出进行调查,帮助完成任务。

4专业认知实践的检查与评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企业每天就上交的调查表进行审核,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提出整改意见,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调查。任务完成后,按照专业认知实践方案中成绩评定标准,企业、指导老师、学生三方综合进行评估,确定学生的综合成绩。企业主要是根据完成调查项目完成的质量和数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分。学生小组成员根据各自的表现进行互评。指导老师就学生的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张贴板成果展示效果进行评价。

三、总结与启示

实践研究范文篇3

1.1一般资料。选取我校2014级中职护理学专业的四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两班为实验班(n=92),另两班为对照班(n=96)。四个班学生在年龄、性别、入学成绩、教材、课程内容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1.2方法。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先由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再开展实验课,教师演示完成后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同步巡回指导。实验班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对照班及实验班的教学课时和内容相同、同期进行、教材和任课教师均相同,仅实践课和理论课比例不同,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课程设计。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内容并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要求,确立合理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案,重点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两个转变:①把对职位的能力要求转变为学习领域。将针对护理工作所需要掌握的专业能力和技术转变为教学过程中所要求掌握的能力,并建立不同的学习领域。②把学习领域转变为学习情境。将学习某些具体能力的内容重新组合,要求理论和实践相互穿插,将学习内容分成不同的学习情境。(2)提出任务。授课前,教师布置给学生一个护理工作任务,任务内容为相关的临床案例。学生则需分析所给临床案例中的护理工作是否存在问题,找出可能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由此编排一个可行的护理操作程序。(3)组织完成。实验班学生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授课模式。教师课上先对提出的临床案例进行分析,了解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然后再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演示,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同步巡回指导,最后对护理操作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并完成课堂总结。1.3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包括两个班的理论成绩、实操成绩、沟通成绩及实验班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其中理论成绩的评价方法为:课程结束后,学校统一安排理论考试,两班试卷难度相同、阅卷标准一致,成绩≥60分为及格,取各班平均分进行比较。实操成绩评价方法:分班进行,评分标准统一,成绩≥85分为及格,取各班平均分进行比较。沟通成绩:在实验考试过程中对学生的沟通能力进行评价,包括操作前后的解释嘱咐及操作时的说明,总分20分。教学效果的评价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课程结束后,向实验班学生统一发放我校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进行评价,学生严格按照自身真实感受作答。问卷发放时采用无记名的方法以确保其有效性。本研究共发放问卷92份,回收92份,回收率100%。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作比较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班理论成绩、实验成绩及沟通成绩比较。实验班的理论成绩、实验成绩及沟通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班(P<0.05),见表1。2.2实验班学生教学效果评价。课堂气氛更活跃项目认可率92(100%),语言沟通能力提高认可率83(90.2%),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89(96.7%),感受到临床气氛92(100.0%),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87(94.6%),培养了职业情感92(100.0%),同学间交流合作能力提高88(95.7%),学习兴趣提高88(95.7%),掌握知识更加牢固86(93.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临床护理技术和水平的快速发展,传统教学模式与临床护理需求的巨大差距已成为目前各院校护理教育面对的主要问题[4]。为缩小学校教学与临床的差距,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临床的工作情境和工作任务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提高实验课程的比例,改善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护理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护理学基础》中各项基本技术操作是护士日常护理工作必备的重要技能也是护士职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4]。传统的教学工作往往以老师讲授为重点,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质量不理想[5]。通过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提高,有利于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该方法将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真实案例搬到教学活动当中,把课堂设在模拟病房,并模拟真实工作情境,学生互相扮演患者和护士的角色,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练习过程中,着重训练学生的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学生需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与“患者”交谈,体会不同言行带给患者的感受,从而增加对患者的理解和同情,提高护理质量。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转变,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完美结合,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及综合应用的能力增强,进一步缩小了教学与临床的差距,提高了《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班的理论成绩、实操成绩及沟通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班(P<0.05);100%的实验班学生认为培养了职业情感、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感受到了临床气氛;95.7%的实验班学生认为学习兴趣提高;93.5%的学生认为掌握知识更加牢固等。以上结果表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确实能有效提高《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综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职业能力,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鲁俊华,关红军.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实践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34(2):109-111.

[2]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6.

[3]王晓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护理学基础精品课程[J].卫生职业教育,2016,19(34):132-134.

[4]应利华,王丽华.基于上作过程的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8):79-80.

实践研究范文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复合型人才

在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其重要的环节,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贯穿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全方位的育人,全程育人,要不断开创我国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新局面。在进行专业课程的思政实践中,要建立“全课程”的育人体系,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问题,要培养专业教师的科学而全面的辩证思维,帮助老师实现专业化的成长;要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要为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商务英语在专门用途英语中是其一个分支,它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是国际商务和英语语言相互渗透后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其跨越了经济贸易和管理类的学科,是以英语为本、商务为纲的学科结构。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不但具有语言方面的才能,高端的文化知识,还具有策略管理能力,能够满足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商务活动在人才方面的需求。只有深入挖掘商务英语在专业课程思政中的内涵,努力提升课堂教学中育人方面的能力,实现人才全面而专业化的发展,这既是高职院校所坚持的社会主义办学理念,而且也是德才兼备的技术型人才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1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实践

为了更好的满足商务英语的专业课程思政方面的需求,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结合访谈的方式,来抽取了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大二的学生100人,从学生的实际思政需求点出发开展调查,学生选择缺失自身的目标价值的占31%,“自身能力的欠缺”的占18%,“心理状态失衡”的占10%,“网络信息困扰”的占17%,“家庭造成的困扰”占9%,“其他”的占14%。因此可以看出,缺乏信念,自卑,自我的管理能力不强,网络环境困扰等是困扰高职学生自我实现、发挥其潜能的重要因素。所以,要结合商务英语专业的特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构建自信、开阔视野等,这才是开展商务英语课程思政的意义,而这当中重点是对人才的培养。1.1高等职业院校英语专业和人才培养的定位。高等职业院校的英语专业指的是通过高职院校来对其所设置的实用型和应用型的英语专业负责,它是属于大专那个层次,主要是英语和相关专业的组合体。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要求学生不但有扎实的英语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相关专业的知识,不但能将英语运用在工作和交流中,而且还能很好的在现代服务业和服务部门进行运用。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不仅让英语成为一门研究的语言,而且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好专业的技能,对相关行业也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英语在实际运用中,能加深中国和西方国家文化的差异的理解,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让其成为高水平的英语应用人才。以前,高等教育模式不但更加重视知识和理论,而且还能对实际运用能力进行评价,知道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的能力,适应工作的能力。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指的是在培养学生知识的掌握度之外,而且还要了解现在的服务业。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成为专业的应用型人才。1.2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经济进入了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实行了“一带一路”的政策,为了适用国家“走出去”的战略,需要一批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商务专业性强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相照应。课程思政要在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渗透,而不要过于唐突而引起学生抵触,要从理念、职业素养、心理健康等方面来让学生实现其价值和品格进行塑造。英语交际能力。英语交际能力包括四项内容:语法的可能性,实用可行性,现实真实性和场合适应性。这四项交际能力反映了说话的人和听者在语法、社会文化、心理语言学和现场语言运用中的能力。所以,学生要有扎实的语言知识,而且还要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以及在商务活动中运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商务运作能力。指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具体是指语言技能外的商务工作中所具备的基本技能。比如:商务领域的业务运作能力和操作能力、问题的处理能力、沟通能力、信息和网络应用能力等。这种能力是商务英语人才在工作和发展中必要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指的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现在是经济知识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只有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好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保证其在发展过程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要遵循“一条主线,三个突出”,表示的是主线是英语的运用能力,三个突出指的是突出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突出职能技术的培养,通过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能够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得以生存和发展。1.3育人实践中的课程思政。(1)跨越学科,帮助其形成健康的心理。在行为影响中,自尊是其唯一的影响要素。在学生行为的背后往往反映了教育经验的不足,而自尊心不强是其背后的原因。很多学生把自我价值和颜值、成绩等相对应,而更多的学生认为自己被忽略、不受认可,而使得其自卑感越来越强。要想化解这一心理的障碍,就要让其充分的进行自我认知,将自我认知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比如说商务英语的课程人际管理单元,如果只是教授学生青年经理人要掌握的策略等内容,学生很难有什么收获,而如果借助马斯洛需求和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来进行教学的话,通过多媒体设备,在学生获取自我人格的评价之后,引导学生要自我剖析,要用辩证的唯物主义科学观来看待健康方面的问题,要树立自由、平等的价值观。而自我尊严感强的学生则要积极关注,通过专业的智慧和正确的教育等来对个体原生家庭所造成的遗憾进行弥补,帮助学生成长、成人、成才。(2)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文化的自信。对于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来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其根,文化自信是其本。从实践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的价值理念是要给当代人提供思考。专业老师要随时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他们要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形成文化的自豪感。在进行商务英语的翻译当中,要让英汉翻译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文化思潮相互碰撞,学生势必会在这当中迷失自己,因此如何传播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拥有民族文化自豪感,发扬民族的创造力等就成为了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职责所在。要让学生明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让他们树立“修生起家治国平天下”的意识,要认识到民族的认同感和民族特征是群体的智慧结晶。同时也要知晓东西方文化不同其所代表的哲学思维也不同的道理,让其在文化比较当中树立普世文化和跨文化的交际观念。(3)案例分析,强化职业的素养。在塑造高素质的人才方面,对人才实施道德和法律的教育,通过一定真实而有效的案例来开展和分析,让其能够发挥借鉴、反省和警示等作用。2014年以来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破坏市场公平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等的行为,威胁到生态环境,影响了质量的安全。商务英语在第一册《市场》中选取了相关的案例比如产品造假、转包分销等来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通过换位思考,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开展诚信教育等。(4)校企合作践行工匠精神。比如“涉外函电”课,在遵循ABC法则的同时也要在拼写、形式、语法等方面做到精益求精、慎重严谨,要促进商务有效的开展和交流。但是,涉外函电的教材往往让人不知所云,教师获取知识不是从语言的角度来获取,而是从工作流程的还盘、报盘等每个环节进行相关训练的开展。课堂上也要采用模拟演练的方式,通过练,让学生能从中培养务实的精神,提升职业能力,塑造职业品质,践行工匠精神。

2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育人实践反思

专业老师是课程思政开展的引领者、组织者和评价者,老师要以学生作为其指导的对象,要加强价值领域、道德塑造、情感疏导等方面的柔性管理。所以,要不断加强专业教师自身的素质培养。2.1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素养。对于专业教师来说,具有过硬的政治素养、精湛的业务能力、高超的水平是其根本要求。教育者要先接受教育,要能够很好的承担其学生在健康成长中指路人的角色。专业的教师还要关注时事政治,关注国家的发展,通过把国家的前途和个人的职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来为培养接班人和社会主义建设者提供指导方向。2.2创新教学理念,担当育人责任。专业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思想,让课程思政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体验。专业教师不能简单的把知识能力和人的综合素养等同起来,要认识到社会环境是怎样影响个人认知的,现阶段进入到了全球化的时代,学生的想法很多,所以以教师的权威为主导,学生只是单纯的接受这种方法难以开展。所以,要创新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让第二课堂等平台成为学生教学的载体,让学生能有所获。2.3夯实专业知识,深入实践锻炼。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时代快速在变更,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专业老师要学习最前沿的商务知识,要了解语言发展的最新动态;因此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师要不断的学习,除了本专业的知识外还要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扩容。并且专业教师还要认识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来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教书育人是实现人才水平提升的手段,其中育人起到关键作用,尤其教师本身要高度重视,摒弃教书匠式的埋头教书,需要根据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的起到辅助作用,在如今普遍重视育人和思政的大背景下,教师要提升认识,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叶素红.高等院校英语类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研究——以某职业院校英语类专业学生为例[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6).

[2]王希峥.商务英语专业影视欣赏与表演实践课程创新性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6).

[3]杨爱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及反思[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

[4]陈晶.中高职英语课程体系衔接研究与策略[J].才智,2018(21).

实践研究范文篇5

关键词:精准扶贫;脱贫;对策

贫困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将扶贫开发工作放在重点突出的位置,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扶贫战略先后呈现出逐级递进的关系:改革扶贫—开发扶贫—攻坚扶贫—定点扶贫—精准扶贫。扶贫政策不断变化的过程就是我们党立足基本国情,对扶贫工作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内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在取得突出成效的同时也暴露一些精准扶贫在施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精准扶贫在实践中面临的困境

(一)精准识别机制存在不足——纵向识别与横向识别的困境。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纵向识别是自上而下的,中共中央先后出台了多个扶贫文件标志着脱贫攻坚“四梁八柱”性质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国家政策在地方施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变质走样”等情况,“瞄准偏差”就是这样产生的。“瞄准偏差”产生,既可能源于技术难题,即瞄准机制的简约性要求和社会环境复杂性现实之间的矛盾;也可能源于政治过程,即扶贫的社会福利诉求与国家治理的政治性诉求之间的矛盾;还可能源于文化难题,即扶贫中文化污名的社会排斥。[1]如何确保顶层设计能够落地生根是现阶段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横向识别对识别主体专业素质的要求较高,基层扶贫人员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对扶贫政策认识不清、识别标准吃不透可能会存在误评、错评现象。纵向识别与横向识别的矛盾使得精准识别面临困境。(二)精准帮扶环节存在问题——“输血”与“造血”的困境。在精准扶贫帮扶工作中,扶贫资金一次性交予贫困户,对资金的使用情况不做后期追踪,使得游走在贫困标准线的贫困户一接受帮扶就能快速脱贫,一遇天灾人祸就迅速返贫。这种“输血”式帮扶弱化了贫困户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滋生了“等、靠、要”的不良风气,导致扶贫工作在实践过程中出现“越扶越贫”的悖论困境。由“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的转变也绝非易事,扶贫对象因自身组织化程度不高,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扶贫项目与其实际承载力不符;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科学管理,没有市场竞争力,项目实施后无法得到后续政策的支持等一系列问题使得贫困户无法从根本上实现脱贫致富。“输血”式帮扶使得部分贫困户丧失脱贫斗志,依赖国家政策,以“争当贫困户为荣”。“造血”式帮扶又因贫困户自身能力受限,无法在短期内达到预期成效。改变贫困户“智贫志困”的现实困境,是当前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贫困人口的自我造血是精准扶贫的应有导向[2],只有把贫困户自身的内生动力激发出来,以“助人自助”为基本遵循,才能真正意义上脱贫致富。(三)精准考核过程中存在问题——“面子”与“里子”的困境。精准考核是针对扶贫工作情况全过程的考查,既要考核扶贫工作中不同层级扶贫部门的工作成效,又要保证扶贫政策措施的深化落实。当前,为保全“面子”,部分基层干部把扶贫工作“文件化”“会议化”“表格化”;把大量的资金用在垒大户、堆盆景、制作精美挂图展板上;在考核评估过程中弄虚作假,组织群众统一口径应付上级检查。要想顾全“里子”,则需要扶贫干部真正深入贫困户,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为其提供脱贫致富的“点子”而不是片面给予他们解决温饱的“票子”。建立起完善的考核监督体制机制,邀请第三方社会服务机构介入协助考核监督是精准考核的中心环节。针对扶贫政策、措施在施行过程中具有阶段性、特异性的特点,精准考核体系应因地制宜,切忌一刀切。精准考核须完善激励和问责机制,体制外监督与体制内自我监督双管齐下,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使权力在阳光下行使。

二、精准扶贫研究思考

(一)用人精准——不忘初心。精准扶贫是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所实施的一项惠及民生的政策思想。好的方针政策需要优良的队伍和负责任的执行者来实现。中国共产党人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他们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3]强调,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精准扶贫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最根本的生存权。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必须严格要求全党全社会高度明确精准扶贫的理念初衷,不忘初心。真正做到用人精准,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发挥好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脱贫攻坚才能赢在起点,胜在终点。(二)基层治理——民主协商。精准扶贫是国家基层治理的典型代表,是实现基层服务平等化的有效途径。将脱贫攻坚放在治国理政的新高度上,基层治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精准扶贫的成败。精准扶贫在施行过程中识别、帮扶、管理、考核等环节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驻村干部不仅能推进村民民主政治建设还可以帮助农村发展经济。驻村干部是连接党和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纽带,是普通老百姓的“传声筒”。赋予每个村民公正客观表达自己意见和建议的权力,倡导基层民主。通过驻村干部,将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落地,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事。通过民主协商,充分调动扶贫对象的内生发展动力,在基层干部与扶贫对象之间编织一张运行良好的扶贫网,形成基层协商民主的良好局面。(三)措施精准——健全机制。要想准确识别贫困户,就必须完善建档立卡机制,摸准贫困底数,提高精准识别质量。清退“错评”的贫困户,对脱贫人口给予有效关注,防止脱贫人口再返贫。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做到“脱贫即出、返贫即入”。完善贫困人口统计监测体系,强化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共享使用,健全贫困退出机制,使贫困户脱贫能够精准成效评估和核查监督。坚持制度和政策的精准,通过寻找致贫原因,从制度和政策的角度去制订措施,完善资源分配和加大社会资源的投入:保持财政扶贫资金投入高速增长,进一步加强社会资源支持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严格执行“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并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省级党委、政府的扶贫成效考核制度中有所体现。为了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最终摆脱贫困的目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加贫困者的政策性收入,例如纳入居民低保、购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银行贴息获免息贷款;二是增加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提高村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利;三是增加贫困者的劳务性收入,通过外出务工增加劳务收入,实现转移就业脱贫。建立和完善考核评估机制,考核是全面从严治党在脱贫攻坚领域的重要体现,是倒逼各地抓好落实、检验脱贫质量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时期的突出问题,我们要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整改,纠正不严不实不精准,特别是要纠正形式主义。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满足公民期望的结果是政府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结果导向是政府管理的指导理念,也是绩效评估的基本原则。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每年会组织脱贫攻坚督查巡查,纪检监察机关和审计、扶贫等部门也会按照职能开展监督工作。第三方的精准评估是整个考核工作的关键环节,要求第三方机构开展工作时具有独立性,保证评估人员专业素质过硬,评估结果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从而加强扶贫工作多元化的监督机制。

三、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国深入贯彻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背景下,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建立了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党的明确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为突破精准扶贫在实践中的困境,要求我们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精准施策,以更有力的行动、更扎实的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陆汉文,黄承伟.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7):精准扶贫的顶层设计与具体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2]顾东辉.精准扶贫内涵与实务:社会工作视角的初步解读[J].社会工作,2016(5).

实践研究范文篇6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开展“中队经营”,满足少先队员“快乐生活”的自身需要。

“快乐生活”是当今少先队员身心所迫切需求的,“快乐生活”会给少先队员带来幸福童年的回忆,生活的信心、学习的动力、健康的心态和对美好的向往。“快乐生活”是通向勤奋学习和全面发展的桥梁,非常重要。我校开展的中队经营就是围绕“一切为了队员、为了队员的一切、为了一切队员”的宗旨,通过中队经营,让队员自己来创造快乐和感受快乐,就是要队员自己共同创建快乐的中队集体,在快乐的集体中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快乐地发展。

2、开展“中队经营”,满足和谐发展少先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更有效地发挥少先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合力,一个学校只有将少先队文化和校园文化和谐发展,才能使两个文化的优势互补,才能达到民族文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进而便可加速推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进程。目前,我校正致力于“生成教育”的研究,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树立了这样一种教育观,那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智慧和人格的不断生成。学生的智慧和人格是在师生和生生互动中生成的。生成的关键是教师促进学生自觉学习和自我教育。我想,从这样的定义中大家不难发现,“关注人格,师生和生生互动以及自我教育”都是明显带有我们少先队工作作风特质的关键词,因此,我校的中队经营是统整于生成教育之下的一种快乐队建形式。我们认为,只有寻找出少先队文化与校园文化和谐发展的结合点,才能创造出新经验,取得新成功。

3、开展“中队经营”,满足少先队自身建设的需要。

少先队有着光荣的传统,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表明,自身建设是我们做好全部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在“全队抓基层,全队抓落实”的工作要求下,我们以“中队经营”创建为平台,从抓理念、抓项目、抓标准、抓培训、抓评价等方面整体推进我校“中队经营”的开展。我们将中队经营建设与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相整合,吸引更多的中队辅导员自觉地加入到少先队理论研究中来,通过深入各中队调查、子课题跟踪指导、每月的经营者论坛、阶段成果展示和评选优秀等形式,全面增强我校各中小队的活力。

“中队经营”的界定: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经营”一词不再仅仅局限于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经营一词的定义:1、筹划并管理(企业等)2、泛指计划和组织。

在我们的字典里我们是这样诠释“中队经营”一词的:中队经营是以每一位队员为主体,把中队作为队员在校生活的基本单位,通过小队自主创立、维护、管理中队事务,并在交往、合作,感受服务与被服务的不同角色体验过程中,习品德、学做人、练本领、增才干、促发展。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我们通过上网、专家咨询了解到,目前,台湾在班级经营方面的研究颇有建树,许多做法都值得我们借鉴,我校早在2005年年初,就已经把班队经营作为生成性德育研究的方向,我校德育处在班队经营方面已经开始了尝试,并积累了许多案例。我校的创新之举,是要将班级经营转化为少先队的中队经营。少先队的基础是中队组织:中队以学校班级为单位建立。队的教育不是可被代替的活动教育,而是儿童群体性组织教育:即自主性集体的教育。发挥队的组织教育作用,就要加强建立在组织的中队集体建设,使班队集体建设一体化。我校的中队经营的实践研究就是立足于“以队促班”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我们把经营的目标定位于“快乐”二字,通过快乐经营,我们要实践爷爷对我们少年儿童的期望——快乐生活。在区快乐队建及我校生成德育的引领下,我们一中心小学的队员们将“以队促班建集体”,开展少先队的“中队经营”。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对“少先队中队经营的实践研究”,从创立、维护、管理三个纬度来构建“中队经营”的操作流程,形成一套少先队快乐队建构建的新模式;使队员增强自主意识、形成快乐体验。同时,促进辅导员提升辅导力,以活力小队推进快乐中队的创建,凸显少先队组织的魅力。

2、探索开展中队经营的原则、途径、方法,形成并总结一套有效的经验。

3、探索实施中队经营的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方案,包括评价方法、评价内容(项目)、评价指标、评价手段等一系列内容。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有关理论的研究:

(1)“中队经营”的概念界定。

(2)从创立、维护、管理三个纬度来构建“中队经营”的操作流程、基本特征。

中队经营的操作流程:(如下图)

制订中队精神表达共同愿景

共谋经营策略锻炼你我才干

快乐我型我秀扬个性展才华

创立

服务功能

保障功能

激励功能

管理

维护

经营主体

经营后援

(3)在少先队快乐中队创建中开展“中队经营”的意义。

2、调查研究:

(1)目前“中队经营”在少先队快乐中队创建领域的发展情况。

(2)当前“中队经营”在我校中队建设中的实施现状。

3、“中队经营”在少先队快乐中队创建中应用的研究。

(1)从创立、维护、管理三个纬度来构建“中队经营”的操作流程,明确此队建模式的框架结构、内容上的构成要素以及模式内部经营方面的原则性要求。

(2)探索“中队经营”在少先队快乐中队创建中运用的基本条件、运用手段及运用途径。

(3)研究的初步成果在快乐中队创建中的实效和进一步改进完善的措施。

(4)探索、建构评价的方案,明确评价方案的要素、方式、手段、项目和指标。

(5)“中队经营”在少先队快乐中队创建中对队员增强自主意识、形成快乐体验及辅导员辅导力地提升的培养实效。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1)查阅有关的理论书籍、文章,借鉴企业经营、班级经营的内涵、发展情况和目前的研究成果等信息。

(2)依托我校是华师大普教实验基地的便利条件,聆听相关的讲座。

2、调查法

(1)调查分析对当前中队经营在我校快乐中队创建运用中的各类看法。

(2)调查了解目前中队经营在快乐中队创建中的发展情况、实施原则、系统结构。

(3)进行阶段性的队员问卷、辅导员座谈,了解队员与辅导员在快乐中队创建中开展“中队经营”的看法、建议等。

3、行动研究法

(1)层层推进,展示成果

1)以自主报名的形式确定试点中队,制定中队经营方案,重点研究如何吸引全体队员自主积极地参与到中队经营中来。

2)不断组织研究试点中队和辅导员开展中队经营的实施情况。①试点中队方案设计②教育札记选③试点中队辅导员经验交流

3)其他中队辅导员在观摩和学习试点中队经营的基础上制定各自计划并推行富有个性化的中队经营。

(2)阶段反思,强化推进

1)参与中队经营的辅导员,以教育札记的形式记录在中队经营过程中的体会,通过自己的真情实感,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形成一套有自己特色的中队经营的经验。

2)组织中队辅导员针对自己的反思和总结,进行有目的的有专题的交流,开展合作学习,提高中队辅导员专业化水平。

3)组织市区有关专家对中队辅导员在中队经营中的反思总结进行有目的有专题的指导和交流。

研究“中队经营”在少先队快乐中队创建中对队员增强自主意识、形成快乐体验及辅导员辅导力地提升的培养实效。

4、经验总结法

按研究的实施步骤分四阶段进行不同层次的总结、撰写报告。

第一阶段:撰写课题方案

第二阶段:撰写资料综述

第三阶段:撰写实验中期报告

第四阶段: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4)

1、调查分析:

分析目前中队经营在快乐中队创建过程中亟待改进的地方和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2、理论研究:

学习有关企业经营、班级经营的理念在中队经营中加以运用的理论,并加以归纳整理,找出基本方法和途径。

3、资料研究:

收集、查阅目前对中队经营在少先队快乐中队创建中应用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有关的进一步完善的设想。

第二阶段:基础研究阶段(、5——、8)

1、资料汇总、撰写调查报告。

2、从创立、维护、管理三个纬度来构建“中队经营”的操作流程,明确此队建模式的框架结构、内容上的构成要素以及模式内部经营方面的原则性要求。

3、撰写资料综述。

第三阶段:实验研究阶段(、9——2007、9)

1、层层推进,展示成果。以自主报名的形式确定试点中队,制定中队经营方案,引导队员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在小队中学会与人相处、交往和合作。大队部密切关注、深入了解试点中队和辅导员开展中队经营的实施情况。

2、阶段反思,强化推进。参与中队经营的辅导员,以教育札记的形式记录在中队经营过程中的体会,通过自己的真情实感,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形成一套有自己特色的中队经营的经验。同时,大队部组织中队辅导员针对自己的反思和总结,进行有目的的有专题的交流,开展合作学习,提高中队辅导员专业化水平。

3、探索“中队经营”在少先队快乐中队创建中运用的基本条件、运用手段及运用途径。建构评价的方案,明确评价方案的要素、方式、手段、项目和指标。

4、撰写中期报告。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07、10——2007、12)

1、通过对前一阶段中队经营研究实践的阶段性小结,进行取舍、调整、补充,明确进一步研究方向,并再次进行实践研究。

2、总结经验、专家论证,撰写研究报告。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成果形式

主要研究阶段

阶段成果形式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1——、4)

撰写课题方案

第二阶段

基础研究阶段(、5——、8)

撰写资料综述:《少先队中队经营》

第三阶段

实验研究阶段(、9——2007、9)

撰写中期报告:《创立、维护、管理——少先队中队经营操作流程的研究》

第四阶段

总结阶段(2007、10——2007、12)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少先队中队经营的实践研究》

2、最终完成时间:2007、12

最终成果形式:论文《少先队中队经营的实践研究》

十、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本课题立项之前,学校已经进行了一年的中队经营地探索,在理论上、实践上都已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为本课题的立项夯实了基础。

本课题的负责人诸晓燕老师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组织能力,曾参与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及多项市级课题的研究,是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撰写的论文多次在各级各类书刊杂志发表;学校聘请的张声远教授长期从事心理学研究,目前,正致力于我校开展生成教育的研究;梅元钧老师多年从事少先队管理与研究工作,积累了少先队研究的宝贵经验,掌握了少先队研究动态及情报资料;严薇副校长是一位专家型、科研型的领导,自己本身又有多年的大队辅导员经验,不仅对我校开展的少先队研究给予大力支持,同时自身领衔的多项科研课题获市级等第奖;德育教导周琦老师目前正在着力于生成德育的研究,也为我校开展的中队经营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黄红燕、顾迎来、沈健、徐春娟老师都是第一线的中队辅导员,她们各个优秀,所带领的中队先后获市区级红旗中队、快乐中队的荣誉,沈健老师个人是市的优秀中队辅导员。她们可以搜集中队经营过程中第一手的信息与资料。总之,研究队伍专业结构完整,年龄结构科学,在研究过程中任务各有侧重,优势互补。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家对本课题的研究充满了信心与热情,积极投入研究工作。

课题组所在学校是区的科研先进集体,科研氛围浓厚,学校领导重视少先队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给予极大的支持。

十一、其他有关问题和保障机制:

资料设备方面,学校具有各种现代化的网络、电子设备,并订阅了《教育科研》、《教育参考》、《少先队科研》等多本教科研专业杂志,也可通过区教师进修学院信息中心、区科研室查阅电子期刊,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对课题经费估算(包括研究所需的出差、调查、试验、资料、上机和小型会议等)

图书资料费:1000元

专家咨询费:1000元

小型研讨会:2000元

外出学习费:1000元

成果结集印刷:5000元

实践研究范文篇7

关键词:歌唱颤音搏动速率波动幅度

在歌唱艺术领域里,颤音(vibrato)是个很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尽管歌唱颤音是音乐表演艺术颤音的起源和典范,但在认知和实践上还存在着片面性和随意性。由于缺少有效的学习途径和学术交流,众说纷纭的歌唱颤音给声乐教学带来颇多困惑和神秘色彩。因此,笔者就歌唱颤音的若干问题,谈谈个人的观点。

一、颤音的起源与作用

根据心理学理论分析,当人们的内心感到激动与兴奋、忧愁与悲痛、喜悦或愤怒时,其说话的声音总会带有不同程度的颤抖,这是由于内心强烈的情感激动所至。这种颤抖的声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的内心情感。《礼记·乐记》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这说明了人们的内心活动受到外物影响而激动起来,然后通过声音表达出来。《诗·大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的思想情感表达从语言到歌唱乃至舞蹈的递进过程。可以想象,人的情绪随着表达形式的发展而高涨,内心波动不已的情绪导致声音的颤抖,从而出现在言语、嗟叹和歌唱的情感表达之中。著名萨克斯演奏家拉里·蒂尔说:“尽管歌者从歌唱之初大概就采用了颤音,但在器乐演奏领域里,颤音得到人们的认可却是个缓慢的过程。”①这既是对歌唱颤音产生运用于“歌之初”的一种推理,也说明了器乐颤音的发展过程。虽然在诸多的音乐文献与著作中,关于运用歌唱颤音的时间也无明确定论,但是我们根据语言与歌唱的关系来推理,结合歌唱心理与情感表现的原理来分析,歌唱颤音源自于内心,初始于语言,形成于歌唱,发展于器乐,其为音乐艺术颤音的起源和典范是毋庸置疑的。

在音乐表演艺术范畴里,尽管声乐颤音与器乐颤音的技术不尽相同,但对颤音的定义基本相仿。尤其对颤音在音乐表现和情感表达上的观点,十分相似与一致。拉里·蒂尔认为,萨克斯基本上是一种抒情乐器,它的声音和使用让人们联想到人声。由于人们通常认可颤音为声乐修饰和润音,所以从逻辑上讲,萨克斯也应照此办理。著名小提琴家卡尔·弗莱什说:“把音和深深潜藏在我们下意识中的心理上的动力自然而然地混糅在一起,这样的结果即所谓颤音。”②因而我们可清楚地认识到,虽然器乐颤音起步较晚,但在颤音的研究和教学上都有不俗的成就。所以我们在研究歌唱颤音的同时,分析器乐颤音显得尤为必要,从中可以得到很多启发。艺术实践告诉我们,音乐艺术的颤音已普遍被公认为在丰富音色,烘托气氛,增强艺术表演力和感染力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著名声乐理论家林俊卿说:“颤动的作用,如能很自然地始终跟着歌唱者的感情而起伏变化,无疑可以大大增加歌声的表现力。”③斯坦利认为,嗓音的颤音训练是(歌唱)教师教学艺术最重要的一方面,最终将建起一个明确的标准,凭着它几乎能够完全根据学生的颤音效果估价他的嗓音。著名声乐理论家尚家骧说:“正常的颤音给人一种平稳、庄重、宁静而富于生气之感。”④“任何想在音乐会或歌剧上获得成功的人,必须使他所唱的差不多每一个音都具有颤音。”⑤由此可见,良好颤音是演唱者内心率动和情感表现的反映,也是演唱者进一步深刻揭示和表达歌曲情感的载体,更是音乐表现和情感表达最重要的技巧之一。

二、颤音的速率和波幅

根据西肖尔的观点:“一个好的颤音是音高的一种跳动,通常伴有在响度和音质上的同步跳动,其程度和速度赋予乐音以一种喜人的灵活性、柔和与丰满。”⑥《歌唱医学基础》作者冯葆富对颤音的定义是:1.音高波动上一般约在半音音程之内。2.颤动周率大致在每秒钟六回(5.5—7回之间)。3.颤动的程度随声音的变化而变化。⑦歌声波动的强度变化是二至三分贝。⑧

良好的颤音是音高、音量、音色变化的有机统一体。由于产生颤音的方法不同,对音高、音量变化的侧重也不一样。而歌唱颤音产生的机理与方法历来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与方法:1.以音高波动为主,音量、音色变化为辅;2.以音量波动为主,音高、音色变化为辅。这样的观点在器乐颤音中也同样存在。当然,大多数的拉弦乐器的颤音是以音高波动为主的;部分气鸣乐器和簧管乐器的颤音,则是以音量波动为主的。但无论从对颤音的控制上,还是从艺术效果上来看,音高波动为主的颤音更为精致,也更适合人们的最佳欣赏情趣。所以,笔者更倾向于以音高波动为主的歌唱颤音。这种颤音对音高波动的幅度,即围绕着本音作上下变化的幅度大小和正确与否就显得尤为重要,是掌握音高波动为主的歌唱颤音的重要环节。

从理论上讲,音高波动的音乐艺术颤音主要有三种形式:1.在本音上方颤动的音波,如古钢琴的Bebung;古筝的颤吟;2.在本音下方颤动的音波,如小提琴家伊凡·加拉米尔主张的揉弦;3.以本音为中心的对称性颤动的音波。这是演唱(奏)艺术实践中最常用的颤音,即音高以本音为中心作上下对称性有规律的高低变化。其音高波动的幅度一般上下各在1/8音—1/4音之间,总的幅度范围不宜超过半音。歌唱机理与技巧的作者威廉·文纳列举了15位著名歌唱家颤音音高波动的幅度,最大幅度是0.59音(1人),最小幅度是0.30音,平均幅度0.41音。所以,那种在半音之差,甚至超过半音幅度的颤音,由于音高波动幅度太大,会产生一种在两音之间的摇晃的感觉,致使本音在摇晃中已难以分辨。由于音高波动幅度太大,往往还会影响到正常的搏动速率,使得颤速减慢,从而进一步加强摇晃的幅度,形成恶性循环。那种类似“打摆子”“号泣”的声音,只会给人带来烦恼和不安,也就谈不上真正的艺术感染力了。

良好的颤音要求音高、音量、音色等因素必须重合在一个搏动速率的曲线上。因此,颤速则是颤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威廉·文纳所列举的15位歌唱家颤速,最多的每秒7.4次,最少的每秒6.2次,平均每秒6.6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欣赏情趣也在不断变化,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颤音的颤速和幅度在朝着较慢和较小的方向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拉里·蒂尔测得的每秒5.6—6.3个颤速就是个证明。

每个人采用的基本颤速和波幅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会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作相应的调整而产生变化颤速和变化波幅。而且每个人采用的基本颤速和波幅,以及变化颤速和波幅,与他人的颤速和波幅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歌者的艺术个性与特征。这些代表着各自声音特征的颤速与波幅,称之为个性颤速与波幅。而这些个性颤速与波幅的总和,就构成了适合人们最佳音乐欣赏情趣的共性颤速与波幅。目前大家公认的每秒6至7次的颤动速率;1/4—1/2音的波动幅度,就是共性颤速和波幅。我们所说的“抖动”和“摇晃”的声音,就是突破了共性颤速与波幅的限度。所以,一般说来,个性颤速与波幅存在着合理的差异性,但不超越共性颤速与波幅的范围。

众所周知,每种演唱方法、声乐学派无不带着强烈的主观意识,当然这就是形成演唱风格的因素之一。对歌唱艺术来说,风格就是歌者在声音、语言、艺术处理等方面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在声音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这样的差异性也同样反映在歌唱颤音上。由于歌者的艺术情趣、审美观点、欣赏习惯存在差异,所以就会产生各自不同的基本速率和波动幅度。具体反映是在同一时值内搏动速率和波动幅度的不同,即搏动次数有多有少,波动幅度有大有小。这就形成了每个演唱者所特有的、独一无二的颤音。把威廉·文纳所列举的15位著名歌唱家的颤音搏动速率和波动幅度分开逐一对比,其中有相同或一致的。但把每个人的速率和幅度合起来作比较,15个人却无一相同。所以,认识不到歌唱颤音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就会把那些代表个性特征的颤音与颤音技术相混淆起来,这也是产生颤音是“先天的”,既无法教也无法学的错误观点的原因所在。三、颤音的运用与实践

颤音是加强和丰富音乐表现力的一种手段。从理论上讲,只有适合音乐表现需要时才可使用,但事实上当今的歌唱颤音几乎是连续运用的。如此分析并不等于说对所有的音不加研究都用上颤音。颤音的运用不仅是主观因素的反映,而且还须具备必要的客观条件,即该音须具有能够运用颤音的相应时值。一般说来,在1拍4个搏动速率以上的时值(每分钟80—96拍),都可以运用不同的颤音加以润色,而时值较短的音只能用平直音。如果不分时值的长短,对所有的音都用上颤音,其观点是荒谬的,效果也是极为滑稽的。在实际运用中,除了颤音与平直音的相间运用外,还可在一个音上作平直音与颤音相结合的运用。如在一个较长的音上先唱出平直音,然后再开始颤动地被称之为“迟到颤音”或“延时颤音”。除了这样先直后颤的运用外,还有先颤后直,两头直中间颤等等。总之,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颤音,能更加丰富歌唱颤音的表现力。另外,关于音与音之间的颤音连接,斯坦利认为,“在唱连音和强音时,波动仍然是存在的。”⑨也就是音的连接尽可能不要干扰正常的颤速,做到在波动中进行连接。这样的连接取决于前音的结束与后音的开始是否正好在对称性颤音的中心线上。如果不在中心线上,无论是偏高还是偏低,都会造成不稳定感,偏离越多不稳定感越大,而这样偏离中心线的连接就意味着颤音搏动的停顿。虽然在实际演唱中,音与音之间的连接,颤音似乎总有瞬间的停顿。但这种停顿越短,音乐就越连贯、流畅。因此演唱者对时值与速率,音高与幅度的准确控制,是音与音之间颤音完美连接的重要因素。

在歌唱实践中,颤音的颤速与波幅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乐曲的风格和意境,音量的强弱,音色的明暗,音区的高低、速度的快慢等不同要求作相应的变化。其一般的变化规律是,演唱强音时速率稍快幅度略大;演唱弱音时则反之。音量渐强时速率由慢到快幅度由小变大,音量渐弱时则反之。高音区速率稍快幅度变小,低音区则反之。速度较快的乐曲,颤速适当加快,反之适当放慢。明亮的音色速率稍快幅度稍大,暗淡的音色则反之。表现欢快热烈的气氛时,速率与幅度快而大。描写抒情恬静的意境时,速率与幅度缓而小。以上所述,只是一般规律而言并非绝对的。在如何运用颤音上,绝不能用以偏概全的态度和生搬硬套的方法。艺术实践告诉我们,颤音的本质是极其精致的,其颤速与波幅的变化又是十分微妙的,是由音乐表现、情感表达、乐曲内容、作品风格等诸多因素所决定的。所以必须对歌曲作认真仔细的分析和处理,对颤音作不同的设计与安排,做到疾缓、动静相间,浓淡、刚柔相宜。总之,演唱者高超的技巧水平、完美的控制能力、高深的音乐修养、丰富的艺术构思是正确掌握与运用颤音的关键所在。

结语

歌唱颤音是歌唱艺术中的重要技巧之一。如何在理论上正确、全面地认识它,但最终只能在实践中才能掌握和发展它。

注释:

①拉里·蒂尔.董克,崔如峰译.萨克斯演奏艺术[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1.

②卡尔·弗莱什.姚念赓等译.小提琴演奏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9.

③林俊卿.歌唱发音的科学基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④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⑤维克托·亚力山大·菲尔兹.李维渤译.训练歌声[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⑥威廉·文纳.李维渤译.歌唱——机理与技巧[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实践研究范文篇8

【论文摘要】实践美学萌芽产生于五六十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展更盛,涌现了诸如朱光潜、李泽厚、蒋孔阳等著名学者,八十年代以来,发展更是繁荣,朱立元、张玉能、徐碧辉等知名学者都在坚持发展完善实践美学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力图在实践本体论的基础上建构当代美学的发展和未来趋向,可以说对我国美学理论发展研究做出了巨大推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

本文力图通过对实践这一概念的由来,实践概念在美学学科中的发展演变历史轨迹进行梳理,明确其历史功绩及依旧存在的问题,并且深入探讨实践美学观能否真正带领美学走出困境,能否解决“阿碦琉斯的脚踵”疑案,以及我们对于此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方法来作出判定。

一、实践的哲学阐释和美学流变

实践并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的标识,更是一个饱含哲学范畴的历史进程。从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直到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康德、黑格尔等人,其著作理论都蕴含了对实践的言说和阐述。当然,首先明确提出实践这一明确概念的还是马克思,并且在马克思主义那里实践真正具有了唯物主义的性质,社会亦在真正意义上开始了现代化进程。

实践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范畴,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时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它把类看做自己的本质或者把自身看做类的物”。

此外,诸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文集中都有关于时间的论述,这里不再一一赘述,由上可以看出:在马克思那里实践主要指的是人的生命活动,自由自觉的类的活动,人的感性的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时物质生产,即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并且明确的指出全部社会的本质都是实践的。

国内最早论述实践概念的首推,他在《实践论》中说: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时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一切活动得东西。并且在相关论述中把实践划分为三类: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这一划分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从此,中国学术界便有了主要赖以划分实践类型的依据。

实践概念与美学的结合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历史过程,最早可以追溯至前苏联,其美学家在40年代左右首次使用实践概念,在中国实践概念和美学联系在一起凝聚了几代人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学术界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针下,美学学派出现了四个比较有影响力的派别:以吕荧为代表的主观派,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派,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以及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客观社会派。

其中,朱光潜先生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生产实践说,并且力图通过生产实践这一概念来构建主客观统一说。李泽厚则通过对自己学说的发展扩充逐渐形成比较系统的实践美学,他在系统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巴黎手稿》等基础上,首次明确地运用了实践概念,把自然的人化等哲学命题引入美学,来解释诸如美的本质,美的根源等一系列问题,无论从根源还是在出发点上李泽厚都是以实践为其基本范畴的,与李泽厚同时期的还有蒋孔阳,同样其美学体系也是以实践论为基础构造起来的,但又有新的地方:总体上讲,蒋孔阳先生的美学思想是以实践论为基础的,但并不是以实践概念来界定美,而是以“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为主要依据,从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历史形成入手,来揭示关于美和美感的本质和根源。

八十年代以来,实践美学体系逐步完善,学术著作纷纷问世,研究人员大量涌现,逐渐成为美学的主流意识形态,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朱立元、张玉能、徐碧辉等,这一时期的主要成果是进一步把实践内涵扩大,等同于人生,力图在同一序列同一层次上打通实践、生存、语言和人生。

朱立元是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美学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并且在李泽厚、蒋孔阳等老一辈美学家或淡出或故去之后,成为实践美学乃至整个美学界的领军人物,其理论著作颇具体系,学术观点日趋成熟,其对实践界定为: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实践是人生在世的生存方式,形成了有所突破和创新的实践存在论美学观。

张玉能则主要从构建实践的多层累性和开放性入手,把实践划分为三个层次:物质交换层,意识作用层,价值评估层。并且详细阐释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总之实践的含义和结构是多层累性的和开放的,因而内在于实践的美和美学问题也是多层累性的和开放的,实践的含义和结构也就内在的规定了美和美学问题的特征。同时,张玉能还界定了实践的类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实践美学观。

徐碧辉和前两者又有不同,其主要致力于对实践概念的重新界定,认为以前的实践观是有很大缺陷的,过多地强调了物质性,现实性等,如“实践是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现实活动”,“实践是人或人类对象之间进行的物质交流活动”,“人是以实践的方式存在的”等等说法。

新千年以来关于实践的界定依旧层出不穷,观点也颇为新颖,但是大多是对实践观的质疑。

二、能否走出困境

在对实践概念以及在实践美学当中所起的作用的梳理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出其中令人可喜的地方:心态由高高在上到心平气和,体系由简单重复到结构严谨,方法由空洞推想到注重考证等等,但是,实践美学依然存在着很多缺陷,概括地说:在实践的性质上过多强调主体的群体特征而忽视个体的独特价值,在实践的过程中过多强调理性的必然性而忽视感性的偶然作用,在实践的结果上过多强调历史的积淀作用而忽视其现实的突破意义。

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持实践美学观的学者可谓汗牛充栋,他们对实践美学的突破发展创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亦为此欣慰,其最大的理论贡献就是把实践引入美学,找到了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和中介,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得以逐步消亡,这些不仅促使实践美学一派取得长足进步,同时,能更快更好更深入地促使当代美学跟上时代步伐,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氛围中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但是,以实践观为哲学基础所构建的实践美学同样存在着许多缺陷,无论从宏观着眼,还是在微观分析,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从整体上,实践美学依旧采取了西方传统本体论意义上的形而上学思考方式,虽然触及了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但实质上并没取得根本性的进展,同样,历史和逻辑并不能也不可能成为普适性的价值体系,因此在这个路子上走得越远,越容易导致理性的高扬,不可避免导致对感性生命的贬抑,诸如实践美学无论是在哲学范畴还是在美学自身上都更强调群体性,理性,现实性等,而忽视个体性,感性,理想性等。在微观上,实践美学更注重理论的扩充和探索,对具体的美学现象缺乏应有的关注,因此,在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无法区分人与自然的真正关系,无法区分群体与个体,无法区分认识、伦理与审美。这样就理所当然地会造成对自由等个性化表达方式的忽视。因此,虽然实践美学的拥护者不遗余力地弥补自身体系的理论缺陷,但实践美学是否真正可以统辖一切,还需要更多更认真的考证。

三、路在何方

进入二十一世纪,新旧交替趋势愈发明显。社会的发展模式由原先的单一传统计划逐渐向多元流行市场模式转变,整个社会出现了由现代向后现代转变的端倪。社会乃至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指向现代化的全面转型,后现代与全球化的理论世界和生活世界动荡颠覆,美学出现了一些新的时代特征和自身特色:如因消费文化衍生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呼喊,因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呈现的生态美学的试探,此外生存美学趋向,超越美学趋向,古典美学趋向等,这一系列美学趋向都力图在自己的理论框架内建构阐释关于美的一系列问题,在这股大潮流下。美学学科也出现了摆脱自己发展瓶颈的契机,美学学科开始从实践美学的牢笼中,由单一转变多元美学研究,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获得了重大突破。

但是各个体系仍旧存在着各自的缺陷,我们仍旧以实践美学为例,不可否认,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实践美学确实解决了很多美学问题,但是存在的问题依旧明显,在实质上并没有增加新的东西,对诸如美的本质等一系列美学问题的阐释仍太空泛,我们从方法论的立场上分析一下,不难发现,传统的形而上学的哲学思辨仍然在此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角色,过去那种解决了哲学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一切问题的想法已经不适应现在的美学研究,如实践美学在实践等核心命题上大做文章,后实践美学则把生命生存等哲学范畴作为自己的理论支撑,都力图提出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问题,但这种为了体系的需要而不顾甚至违背具体的审美实际的现象是不正确的,应该是我们美学研究应该力求避免的一种思路。

既然哲学思辨模式已经行不通,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呢?通过下面一段话也许会给我们提供另外一种思维模式:“同样如果你一边挂着洛克的头,你就会倾向这一边,但这时,你要是在另一边挂上康德的头,你就恢复正常了,不过你可陷入了可怜的苦境之中,有些人就是这样想用永远不停的调停负荷来使船只保持平稳,啊!你们这些笨蛋啊,如果把这些大头都抛到海里去,你们不就可以轻松顺利的航行了吗?”

这里为我们解答了关于理论探讨常存在的一个误区,那就是习惯用两种理论的综合来构建新的理论,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上述全部抛掉的做法太过偏激,但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美学研究依然任重而道远,可喜的是,各位同仁学者老师依旧在构建美学体系,促其完善发展的道路上踏步前行,在这里也希望美学能够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54-57

[2].《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实践研究范文篇9

关键词: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产学基地;模具

随着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推进,我国的工程教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强调理论学习到重点培养实践能力和技能训练、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工程教育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建设适应工程实践教学需要的新型校内基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愈益为众多的高等工程院校所认识[2]。为此,天津大学仁爱学院组建了“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践产学基地”。该基地的建设以教学改革为根本目的,让师生参与到企业的横向项目中,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并将工程实践总结为工程案例进行教学改革,使教学贴近工程,缩短学生从“校门”到“厂门”的时间,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基于CDIO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天津大学仁爱学院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加强基础,拓宽口径,重视实践,培养能力”的办学原则。针对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我院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的实际情况,学院将机械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的人才培养定位为:培养掌握较强机械基础知识,具有模具结构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和模具使用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培养出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毕业生,我院制定了具有独立学院自身特色的机械类应用型模具人才的培养计划与教学实验室建设方案,制定了将CAD/CAM技术引入到教学中,突出应用性、适应性,强化实践能力训练,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不断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2建设以案例驱动、任务导向的课程体系。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课程教育中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3]。“模具方向实践产学基地”建设之后教师与学生可参与到企业项目中,与企业工程师一起完成项目的研发。通过参与模具的开发锻炼师资队伍,通过教师不断接触工程实践提升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教师还可从项目中遴选工程案例服务于教学,将工程案例以知识相关性为基础拆分成若干个部分,形成若干个子案例,应用于不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课程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自主、交互式学习方式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在教学中让学生结组、将教学案例以任务形式布置给学生,学生自主进行查阅资料、讨论后得出结论。不同小组将题目整合后得到课程相应知识点,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不同的课程都按照此方法进行案例教学,学生对于同一工程案例涉及的知识点则理解更为深刻,在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环节中可以熟练运用相关知识进行设计,提升工程实践能力。1.3优化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注重能力培养、质量评价。对于理论课程,主要采用“工学结合”“实例分析”“任务导向”的教学理念,将专业岗位技能知识融入到教学的重点内容中。使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课程的考核方式设置为开卷。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实践的能力[1]。对于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以案例驱动、任务导向”的课程体系,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缩短学生从“校门”到“厂门”的时间。因此,这些课程鼓励学生考取政府认定的职业资格证书,学生考到一定的分数便认为通过该门考试。实践教学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将实践教学与国家认证职业资格考试相挂钩,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认可及评定,也是我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学生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掌握了职业基本技能,熟悉行业的运作及管理模式,并且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将来的就业有极大的竞争力[4]。1.4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交叉、融合,显著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我系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的实践课程有冲压模具课程设计、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机械CAD软件应用实训、计算机辅助模具设计实训、毕业设计等等。这些实践课程中有些题目是来自工厂的真实题目,在完成实践题目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从具体的工程问题出发,分析解决这一问题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培养工程分析能力。通过在实践操作中不断翻阅相关资料提高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2实践基地的建设

我系通过对现有实验室设备进行了增补和功能完善,成立了“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践产学基地”,并与两家制造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2.1模具设计与制造校内平台建设。我系在深入调研模具行业特别是合作企业的基础上,发现了自身在实验室资源上的短板,对实验室的设备进行了增补,并对功能进行了完善。整合新建和现有实验室资源,将校内资源划分为三部分:模具数字化设计平台、数字化制造平台、模具小型资料库。这三部分资源资源共享,分工明确,互为补充,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产学基地。模具数字化设计平台建设的任务是依托校内“机械产品参数化建模与工程分析实验室”,根据中小型模具企业在模具设计、工程分析等方面的需求,将企业的真实产品引入实验室,企业工程师与教师、学生共同完成产品的模具设计、模具参数化建模、工程分析。数字化制造平台包括“CAD/CAM计算中心”“数控制造实训中心”“模具实验室”。该平台建设的任务是解决企业产品的模具设计、零部件加工制造、装配试制的需求。同时,该平台给学生提供了模具的拆装和测绘实验,使学生对模具结构更为熟悉;为学生提供了加工制造模具主要零部件的场所,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对工件进行参数化模具设计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模具设计能力。购买有关冲压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等方面的书籍资料,成立模具数字化建模与制造实践产学基地小型资料库。2.2基于机械工程系模具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课题组通过调研,与两家制造企业确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与两家企业的合作涉及塑料模具的设计、制造和样件生产过程。通过这些环节,使承担任务的教师和学生能获得较全面和具体的工程锻炼,提高了师生的工程分析、模具设计、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这些环节为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丰富和宝贵的工程案例资源。

3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实践基地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为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提升空间:一方面参与到企业横向课题中增强科研和工程能力;另一方面进入合作企业见习,完成企业相关产品的设计制造任务,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同时,教师们紧密围绕基地建设的成果开展教学内容的优化与创新,从实践基地汲取营养来提升自身的工程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鼓励青年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成为理论和实践课程均能胜任的“双师型”教师,助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践基地还聘请了企业专家作为实践基地的导师,提升团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5]。

4结语

综上所述,“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践产学基地”的建设在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建设实践教学设施,建设科研水平、工程能力及教学水平过硬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提升学生的工程分析、工程实践能力方面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今后继续加强”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践产学基地”的建设机制及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新成,建军,春锋,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训练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5):223-226.

[2]费从荣.创新与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95-98.

[3]徐丽娟,张春福,孙晓娟,等.基于CDIO模式的工程图学融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4,(3):267-268.

[3]代显华,李荣钢,葛一楠.校企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4):110-113.

实践研究范文篇10

关键词:新课标;农村;德育模式;探索;问题;对策

古往今来,道德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诸多困难,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存在着效率低的情况。对此,本文展开具体的讨论,并提出几点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促进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一、目前农村中学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通常是在课堂上自行讲述知识———无论是概念还是需要学生理解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价值。在新课程标准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指导者,所以教师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味地讲解,不能把学生作为德育知识的传声筒,而是应该关注学生的具体需求。(2)忽视德育过程的渐进性。德育过程也是有层次性的,就像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对道德的判断也有不同的标准。所以,教师应该关注德育目标在实施过程中的渐进性,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螺旋式上升和发展。教师开展德育工作时,应该准确掌握德育概念、拥有科学的德育观念、理解德育过程的渐进性。急功近利,会使德育效果适得其反。(3)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在课堂上,为了讲解更多的知识点,很多教师不关注学生是否有全盘接受的能力和心态,将德育知识一下子灌输给学生们。这常常导致德育目标无法实现,甚至起到消极的作用,影响学生人生发展的方向。(4)忽视德育的实践性和整体性。任何理论都离不开实践,包括学校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本来农村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比较少,而道德教育在一些师生眼里并非主要课程,所以非常容易被忽略,这导致德育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一来,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学生虽然理解道德教育的意义,却无法采取具体的行动来辅助表现,即出现两种不同的道德选择态度,致使德育工作的目标无法实现。(5)德育课程内容陈旧。德育课程是实现道德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但在教育条件和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其德育课程大多还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新时代学生的需求不相适应,这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或抵制。另外,农村学校的德育教学方式仍然只是通过思想品德课程传授德育知识,不具备多种多样的教学途径和方式。长此以往,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就会逐渐降低。

二、对新时期农村德育模式的有效探索

(1)加强德育基础性课程建设。在农村中学,道德教育主要体现在思想品德课中,道德教育的内容穿插在思想品德课程的知识点之中。在思想品德课程建设上,教育者应该加强建设农村道德教育的基础性课程,即在原有思想品德课的基础上适当地多安排一些德育培训和辅导,并且多关注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2)提高学生的道德自觉性。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道德教育的内容及意义,从而有力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自觉性,也就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并通过教学方法的革新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或者丰富课堂语言,让学生沉浸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自觉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3)构建多层次德育方式。德育是一个宏大的教育工程,也是一个系统的网络。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情构建出合适的教学网络,让每个学生都将其作为自己基本的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几乎所有的课程都涉及道德教育,所以,各科课程教师都应该在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树立处处有德育的观念。另外,学校及教师应该适当地组织学生参加德育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4)改革德育课程内容。德育课程包括三种类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对于农村教育来说,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学科课程和隐性课程,在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应加强各学科课程的德育渗透,给学生提供道德分析判断以及选择的空间,然后利用已有条件安排活动课程,尽量让学生体会自己在社会复杂关系中的道德选择,从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三、结束语

农村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是当前农村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相应的解决对策:加强德育基础性课程建设、提高学生的道德自觉性、构建多层次德育方式、改革德育课程内容。

参考文献:

[1]蒋红斌,宋双.农村中学德育低效的教师问题研究———基于对湖南省湘阴县的调查[J].教育科学研究,2011(07).

[2]孙青.提高农村中学德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