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16:22:47

实践发展

实践发展范文篇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品质,在于它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科学发展观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结晶和升华,它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所具有的鲜明实践性,对于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领会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在汲取和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包括发达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我国长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结晶。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在一段时期内,出现了片面追求高速度、高积累、高投资的情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失调。经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使问题得以克服,但后来又走上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确立并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国民经济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并在总体上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也应看到,在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也有一些值得认真总结的教训。比如,在创造和积累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出现了资源消耗过多和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的问题;在克服平均主义的同时,出现了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教训弥足珍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全面总结了长期以来我国发展实践的经验教训,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实践的艰辛探索,凝结着几代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心血和智慧。

科学发展观也是在深入分析我国现阶段发展实践的重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以后,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进入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发展机遇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矛盾和困难,如: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能源、资源、环境制约因素日益突出,农业基础的薄弱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等等。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党中央着眼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着力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而进行的重大理论创新。

实践在前进,指导发展的思想也在前进。只有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用科学发展思想、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应对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挑战,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实践发展范文篇2

语文是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同时,作为文化的载体,这个工具又有着特殊之处,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的记载,是民族文化、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的积淀,是民族价值取向与审美意识的折射,是哺育下一代的智力基础、知识和精神的宝库。“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没有哪一门学科如此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同时,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激剧变化的现实社会,为语文这一工具的运用提供生动情境、丰富素材和创造力发挥的土壤。可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常见这样的现象:讲风太盛,繁琐分析泛滥厂‘启发式”异化成向答式;着力在课文内容上兜圈子,学生接受的是空洞的结论,却忽视了对富有灵性的语言的感悟,忽视语言的积累;标准化答案机械死板,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语文学习的范围狭隘单一,与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社会生活相割裂。如何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好地体现其工其和人文的特性,如何培养学生白如地使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在学习使用_f具的同时接受道德、精神的熏陶,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提升,能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初步养成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我们苏州市语文中青年骨千教师研究中心组确定了“加强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研究课题,开展了系列研究和实践探索。

二、课题的内涵

关于“实践活动”。实践,指人类在具体的现实世界中有目的的活动,也是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全部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活动是作为主体的人存在和发展的惟一方式。关于“自主发展”。自主发展,指社会现实中的人自觉、能动地运用自己的物质、精神力量,积极参与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使客体留下主体的烙印,使自然界成为人化的白然。在把自己内在的潜能运用到对象化的活动中,使对象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在这一过程中,同时改造自身,发展主体的意识和能力,最终使人和人类成为推动自身发展的自由自觉的主体。人通过劳动和实践创造了人本身。就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人积淀和升华了自我意识,影响和制约人的需要层次,生成和发展了人类的主体能力。关于“加强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此指学生在教师加工、选择的语文学习环境、条件和未经教师加工选择的社会环境中,以语文的学习为目的、对象和中介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外显、内隐活动,自觉、能动、创造性地感知、感悟、积累、运用语言文字,接受语文人文内涵的熏陶,使语文材料、语文内涵这些学习对象成为自身主体的一部分,发展自身的语文能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发展综合素质,发展、展现、提升自身的潜能。

三、操作的原则

1.信任鼓励原则。教师的信任、鼓励,能为学生创造自由宽松、和谐安全、母爱似的亲和气氛,使各种性格类型的学生都自觉自愿地乐于表现出其主体性,积极主动投人语文实践活动。

2.以读为主原则。以朗读、默读为主要形式的读书活动,应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首要活动。在世世代代的社会交往中,人类已经在神经中枢内生.成了接受与识别那种千变万化的“表层语法结构”后面的、为数不多而带有普遍性的“深层句法结构”的能力,先天具备着语文识别的图式,所以语言可以通过“习得”去丰富发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把读作为首要的活动有着扎实的心理基础。让学生充分地读,借助读正确地感知语言材料,必然地也会逐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最根本的是能培养学生顺畅的语流、语感。

3.语文价值原则。语文实践活动以发展学生语文能力、语文人格为宗旨,所以一切实践活动,都应以是否具有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积累、迁移、运用的功能为衡量的价值标准,讲究实效,力避虚浮。

4.整体效应原则。语文教学要注重把握语文这一“工具”与“人文”互为表里的特性,并且充分发挥这一特性,实现整体的育人功能。反对机械的纯技术性的练习,注意引导学生以语言文字为凭借,以科学的阅读理解规律作通道,借助必要的辅助手段,深入语言文字的内部,体悟其思想情感的内核,从而荡涤自己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并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发现美,以语言文字去表现美、赞颂美,通过语文学习,提高完善自我、投身社会实践的主体能力。

四、途径与方法

语文学习包含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多项任务。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为集中精力,本研究的语文实践活动以阅读教学为主要阵地,再由此向外扩展。为便于阐述,我们以时间为序,把语文实践活动分解为课前、课中、课后三时空组块。

1课前语文实践活动。语文教材的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自然、科技、社会历史、现实生活,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语文阅读教学虽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要任务,但要感知、感悟那些承载知识的工具、材料—语言文字,没有一些对相关知识或背景的感性积累、间接铺垫,仅靠教师课堂上的口耳相授、间接描述,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感悟就会遇到障碍。我们提倡在学习新课文前,以所学课文内容为纽带,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

(l)直接经验的亲历活动。有些课文所写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较紧密,在生活中学生周围往往有其相同或相似的客观实在,如课文中写到的植物、动物、建筑、景物、自然现象、人物及活动场景。但这些客观实在又不能都搬到课堂中来。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学生在课文学习前开展观察、参观、访问、调查、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对事物、现象的形状、色彩、大小、声响、结构、运动变化等状况及原理,有多种感官的综合感知,有亲历感,有直观的了解。在此种情况下再学习课文,可以缩短时空距离,消除知识障碍,学生在内心容易直接浮现、建构起语言文字描写的形象,或者由相关表象部件组合、再造出新的形象。

(2)间接素材的积累活动。有些课文内容,由于时空的限制,学生不可能在周围找到对应物。在这种情况下,布置学生阅读有关书籍、文章,了解有关事物的背景知识、发展变化的基本状况,以及相关的知识。这样在课文学习中,学生头脑中对有关知识有较开阔的背景,有较多的“相似块”,便于同化,便于接受新知识。在这样的内部心理机制的支撑下,语言文字的感悟就能顺利得以实现。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寻找相关的图片、声像等素材资料,这也可起到类似直接经验亲历活动的作用。

2.课堂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具有丰富性,除了一些直接亲历的活动外,更多的是模拟性活动。除了外显性活动外,还有许多内隐性活动。不能把实践活动仅看做是外部操作。语文课堂上的实践活动,我们大致确定为以下儿类。

(l)接收加工型活动。语文阅读教学,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吸收、积累作为前人文化财产的典范书面语言,充实自己的语言仓库,改造个体语言,使之逐步走向规范,使俗语言向典范语言靠拢。所以我们在实验中确定了以读为语文实践首要活动的原则,就是基于这一考虑。朗读、默读等读书活动是语文实践活动中最经常、最主要的活动。对于一篇课文的教学来说,应以读为先导活动,并且把读贯穿在一篇课文教学始终。变换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读正确,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颠倒字,读通顺,读流利。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了准确感知,对课文的内容也就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会激起对课文重点词句、段落的有意注意。后续教学过程中的感悟、积累也离不开“读”的活动。需指出的是,“读”的活动绝不是单向的主体声音对课文文字符号的转换活动。“读”的过程是主体对读物内蕴主动建构的过程,事物的形状、大小、色彩、质感,人物的表情、语态、动作,在主体内心逐步生成,立体丰满。所以“读”的活动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首位活动。在“读”的同时,还可以辅以“思考”、“圈点”、“批注”、“讨论”等侧重于内部思维加工的实践活动。阅读除带领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表意义外,还要逐步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隐含的深层意义,如引申之义、弦外之音、文外之意、不言之义,体会用词、造句的精妙,布局谋篇的基本方法,这更多地需要发挥思维的求索力。通过这种加工活动,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

(2)情境体验型活动。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数篇章都描写塑造出了生动的形象,倾注着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意,构成了真切的情境。我们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促进主体的成长,教师的作用就是要为学生主体性的生成创造适宜的环境。而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就是教师该作用发挥的体现。在教师的组织下,师生通过实物演示、画图再现、音乐渲染、角色表演和想像描述等实体性现场操作、模拟性相似操作和符号性趣味操作的活动,共同进人形象化、有感染力的场景,使大脑中枢中的情、知系统都充分开启,在课文语言与学生个性化语言或非语言活动的对应互动中,获取直觉的、综合(包括认知、情感、态度、观念等)的内省体察。

(3)积累储存型活动。语文是工具,这一工具的构成离不开语言文字做材料。一篇课文学完后,学生仅记住些泛泛的知识和抽象的观念,对语文能力的提高帮助并不大,许多经过精选和打磨的典范课文成为过眼烟云,实在可惜。一个人在少年时代,“物欲未染,多记性,少语性”。充分利用这一时期的记忆优势,多背诵积累一些典范的诗歌和文章,增加一个人的语言库藏,对提高人的语文能力大有益处。没有积累的阅读课不是真正的、完整的阅读课,每篇课文的教学都应有一定的背诵积累的任务。背诵也是语文实践活动方式之一。为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背诵活动的效益、效率,可以对背诵实践活动加以改革优化,吸纳其他活动方式一同参与,使学生“多重记忆,立体积累”。①听读欣赏。即在充分感悟、理解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聆听整篇课文的配乐朗诵录音,同时结合看挂图、录像或多媒体课件,一面静听默察,一面展开各自的想像。也可小声跟读,细细咀嚼品味。通过看、听、想、;钻一体的听读欣赏活动,在对课文语言材料有了从形式到内容的多层面、立体化的支撑下,实现积累的优化。②演读背诵。即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对课文进行表演性的诵读。可以是有感情有动作的单独朗诵,也可以分角色演诵,还可以改编成课本剧来表演。这是对课文投射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切身感受之后的一种创造性的“超原型”阅读。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技巧,辅之以表情、动作,创造性地重新表现课文的形式美、音韵美、形象美和意蕴美。这样,课文的“符号语言”才会成为学生“感于内而发于外”的现实语言;课文所表现的人、事、物、景,才会由于学生赋予了情感与生命而得以复活;课文中隐含的思想、观念,才会因为与学生的经历接通而产生巨大的说服力与震憾力……

3.课后语文实践活动。语文的学习不仅仅发生在课堂上,不以课文教学的完成而完成。应与校内外生活结合,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学生学语文就有了现实的情景及需要,可以补充课堂学习的不足,丰富学习资源,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过程中锻炼真正的才干,培养创新能力。课后语文实践活动可以有以下两类。

实践发展范文篇3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发展路径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救济途径主要有举报、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举报是指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机关予以调查处理。这一救济方式简单易行,但公民一般不能及时得到答复。实践中,这也不是公民首选的救济方式。行政复议作为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具有专业、全面审查的优势,但公民有“官官相护”的心理忧虑,对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持有不信任的态度。①从而,政府信息公开诉讼成为公民主要救济通道。但在实践中出现了信息公开不规范、当事人胜诉率低等现象,本文探索提出以下新的方式途径,促进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良性发展。

一、合理界定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

解决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核心就在于审查政府信息是否属于公开范围。“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为行政机关指明了信息公开原则和方向。如何界定政府信息成为了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和难点,如过程性信息、内部信息、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的认定。在此,通过界定政府信息进一步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为政府信息公开诉讼提供依据。首先,根据《条例》第二条第三十七条关于政府信息公开主体的规定,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其次,行政主体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对外部主体权益产生影响的信息为政府信息,否则属于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管理中产生的过程性信息。再者,政府信息的来源主要包括按上位法授权制定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开展具体工作中制作的《交通事故认定书》等,以及从其他行政机关、组织或公民处获取的基本信息,如公民企业的纳税情况、权属登记等信息。②最后,政府信息是以一定的载体媒介存在的,包括纸质文本、互联网电子平台信息等,这是行政相对人能够感知和获取信息的途径。从高效便民性角度出发,可以规定行政机关信息途径和载体,以及公民获取信息的方式。

二、行政复议作为救济纠纷的主渠道

《条例》第33条第2款没有对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复议前置作出特殊要求,根据《行政诉讼法》第44条的规定,除非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当事人在寻求救济时,可以自由选择行政复议或是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制度作为诉前救济程序,并非绝对能够化解矛盾,但确实具有过滤争议、减轻法院审判压力的功能。从2018年全国各地市一审诉讼案件数来看,百分之八十的案件都是未经过行政复议程序,直接诉讼;从法院的判决结果来看,百分之六十的结果要求被告重新审查并答复当事人。这就意味着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质审查权在行政机关手中,法院的判决并没有实质解决纷争。随着社会司法实践的发展,也开始发生变化,司法救济当然是最有力,但未必是最有效的救济手段。③政府信息公开的责任主体是各级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内部有自我纠错、自我约束的救济能力。美国早在2007年修订《信息自由法》时,就设置了政府信息服务办公室,并赋予其处理信息公开纠纷的职责,以行政机关的内部救济手段为主保障公民信息公开的权利。④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政府解决信息公开纠纷的司法实践,可以规定复议前置,同时建议设立专门的信息公开委员会,专门负责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争议,这不仅有利于纠纷的专业化化解,减轻司法负担,也使行政复议成为解决行政纠纷的主渠道探明了路径。⑤

三、限制不具有正当目的的滥诉行为

实践发展范文篇4

深刻认识学习方永刚事迹的重大意义

方永刚是思想理论战线的楷模,是新时代的先锋,学习方永刚的先进事迹具有重大意义。

推动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它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方永刚深入学习、坚定信仰、积极传播、模范践行党的创新理论,架起了理论与实践、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学习方永刚先进事迹的过程,也就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过程。

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方永刚的身上,体现着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度政治觉悟和优秀品质。向方永刚学习,就必须坚定信仰党的创新理论,努力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这样才能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这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方永刚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向方永刚学习,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于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增强人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把学习方永刚活动同推进工作相结合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应当把学习方永刚活动同**市的实际结合起来,更好地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央和辽宁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沿海对外开放的双重机遇,把**建设成为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发挥龙头作用。近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对外开放取得重大突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团结奋斗、真抓实干的结果。应通过深入开展学习方永刚活动,进一步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着力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进一步用党的创新理论析事明理、解疑释惑、统一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推进市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城市文明水平。近年来,**市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显著提高,文明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深入开展学习方永刚活动,为**文明城市建设增添了新内容、提供了新动力。应把学习方永刚活动与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努力创造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化环境;与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水平;与加强青少年教育结合起来,从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高度,着力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践发展范文篇5

一、*为什么要走统筹城乡发展之路?

*之所以要走统筹城乡发展之路,是由宏观经济形势、客观发展规律和*基本县情决定的,是认真总结自身发展历程、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积极谋求科学发展的结果。

首先,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来自于对中央政策的深刻理解。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从“两个趋向”到“两个阶段”,从打破二元结构到推动科学发展,中央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的理论指导越来越成熟、工作思路越来越清晰、推进方法越来越有力。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说到底就是要学会运用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着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障碍,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让全体人民群众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其次,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来自于对客观规律的理性把握。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一体化浪潮迅速席卷全球,以欧盟为代表的无国界合作促成了欧洲经济的迅速崛起,以珠三角为代表的跨区域合作促成了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腾飞,都是经济发展逐步走向集中融合的成功例证。与此同时,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基本完成之后,不约而同地都在着手谋划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学习借鉴这些地区的先进经验,就是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打破行政区划分割、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在更大区域内优化资源配置、重组生产要素,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步伐。

第三,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来自于对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全省为数不多的无煤县,市场资源两头在外,依靠自身积累发展实现超常发展是不可能的,必须坚持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道路;作为省城太原和晋中市的卫星城,距离中心城市很近,经济社会发展与中心城市的关联度和融合性较强,必须坚持走城郊型经济的发展道路。这就决定了*必须把主动融入大太原经济圈、主动融入榆太同城化作为自己的发展定位,通过积极主动地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尽可能地提升放大既有优势,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转变发展方式,尽可能地创造形成全新优势,切实增强对中心城市和外来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和集聚力,积极推动“两个主动融入”向纵深发展。

二、*的统筹城乡发展之路是什么样的?

*县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是“一城两镇三大经济区域”的功能划片和“六个一体化”的发展框架。就是要以县城、胡村镇和范村镇为核心辐射周边乡村,规划建设三大经济区域,以此为基础积极推进城乡发展总体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城乡体制改革一体化“六个一体化”进程,逐步实现城乡经济互融互动、协调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统筹城乡城乡发展的模式有许多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是自觉性。大多数发达地区统筹城乡发展都是在生产力发展到较高阶段后进行的,基本模式是以工业化、城市化为基础,以城市带动农村、以工业反哺农业,带有较强的自发性。而我县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模式,是在发达地区已经迈向城乡统筹阶段的大形势下,立足于在欠发达的现实条件下,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共同发展,是对具有*特色的科学发展道路的积极探索,带有较强的自觉性。

二是系统性。*县以“一城两镇三大经济区域”为战略构架、以“六个一体化”为基本内容、以“一二三产互动、城乡经济相融”为内在机制、以“生态经济县和休闲度假区”为发展方向的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建立在区域发展定位基础之上,建立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五位一体”共同发展之上,是*借鉴先进经验、整合社会资源、彰显独特优势、走向科学发展的理性选择,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

三是开放性。*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着眼于“主动融入大太原经济圈”,力求通过优化基础环境形成“洼地效应”,通过优化发展机制促成“筑巢引凤”,最大限度地吸引外来资本、外来技术、外来人才的落地生根,最大限度地促进外来机遇、外来动力、外来理念的引进转化,积极推动全县经济发展方式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由粗放型向科技型转变,进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

四是科学性。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是*县委政府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全新实践,是*在全省率先走向全面小康社会的积极探索。在工作理念上,更加注重运用统筹兼顾的办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通盘考虑、整体推进;在方法步骤上,更加注重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抓住重点、实施突破,兼顾全面、有序推进;在评价机制上,更加注重切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以人为本、惠及于民。

三、*怎样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之路?

统筹城乡发展既是一个发展目标,也是一种工作理念,只有细化分解为具体工作任务和年度奋斗目标才能落到实处。结合*实际,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抓起:

一是必须从发展规划这个最基础的环节抓起。做好发展规划是推进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以往我们在制定规划时,很多时候都是在做具体的产业规划,而不是战略性、区域性的发展规划。为了弥补这一欠帐,在统筹城乡发展起步之年,要把制定完善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尽快出台全县《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纲要》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推动农村户籍制度改革、调整城乡教育布局、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医疗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等八个方面的发展规划或工作方案。这些发展规划和工作方案既要结合省市大的发展方向、承接全县“十一五”发展规划,充分体现工作的承接性;又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区域功能划分、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充分体现规划的指导性。同时,不仅县委政府要制定总体发展规划,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抓紧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部门详规;在总体规划制定出台以后,要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地抓好规划的执行落实,坚决防止制定规划与落实规划“两张皮”的问题发生。

二是必须从环境建设这个最关键的部位突破。加强环境建设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从目前来看,我县环境建设方面的欠帐较多、差距较大,还不能够承载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要求。为此,我们积极致力于打通*到太原的一级公路,努力争取龙城高速和大西高铁途经*,抓紧规划建设南山一线旅游公路,这些都是为改善发展环境而做出的努力。下一步,我们仍然要坚持把环境建设摆放到重要位置来抓。从道路交通、园林绿化、城乡环境等方面入手,下大力气改善硬环境;从政府职能、社会风尚、文明进程等方面入手,下大力气创优软环境。通过着力营造有利于吸纳生产要素、有利于凝聚发展动力、有利于推动创新发展的软硬环境,切实提升*经济社会的开放度、包容度和融合度,努力增强*对外来资本、外来人才、外来机遇的吸引力、集聚力和转化力。

三是必须从经济发展这个最核心的内容推进。推动经济发展永远是第一要务。没有经济发展做支撑,统筹城乡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就难以落到实处。因此,县委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农业作为立县之本、坚持把工业作为强县之基、坚持把旅游作为活力之源”。按照“一城两镇三大经济区域”的发展格局,在水秀胡村规划建设新型工业园区并与太原开发区达成合作意向,在南山一线规划建设旅游专线,在县城区加快改造城中村,都是县委政府为推动农业生态化、工业集群化、旅游特色化而采取的有力措施。就是要把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任务,落实到统筹城乡发展的整体工作布局,具体到促进各产业各区域的科学协调发展,努力推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四是必须从社会和谐这个最宽泛的领域拓展。促进社会和谐是我们执政的最终目标。在积极推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把“一切发展依靠人民、一切发展为了人民”作为根本理念,切实加强县委政府对公共秩序的坚强维护、对公共事务的全面管理、对公共财政的合理分配、对公共人群的广泛关注。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别、各阶层、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的强大合力;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努力提升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让人民群众更加充分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要切实加强和改进事关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民主法治、精神文明、群众信访、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工作,着力营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四、*怎样保证统筹城乡发展战略顺利实施?

为了扎实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切实把查找解决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发展环境、作风效能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摆放到重要位置来抓,为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扫除障碍、创造支持、提供保证。

一是要以解放思想为动力。解放思想是个老话题,发达地区在讲,我们也在讲;过去讲,现在讲,将来还要讲,但讲法要有所不同,要从讲在口头上、写在报告中转变到落实在工作上、体现在实践中来。要通过采取“走出去”到发达地区培训取经、“请进来”举办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有针对性地诊治党员干部头脑中存在的各种影响改革发展的思想症结;通过建立健全衡量评价干部思想解放的科学机制,积极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打破落后僵化的思维定势。特别是要学习发达地区在贯彻执行上级政策时不迷失理性判断,不唯上、不盲从;在面对重大发展机遇时不满足等待观望,善于争、敢于抢的做法;学习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和方法,活学活用上级政策要求,只要是上级政策有明确规定的事情都要态度坚决地执行,只要是上级政策没有明确禁止的事情都可以大胆去尝试,敢于办成前人没有办成的事,敢于走出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真正形成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的强大思想动力。

二是要以改革创新求突破。改革创新是时代的主题、发展的要求,唯有改革才有创新,唯有创新才有发展。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尤其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针对薄弱环节、选准重点方向、谋求创新突破,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就是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打破一切不合时宜的陈旧体制和僵化机制,在改革创新中获得突破、求得发展。要积极推进“土地向规模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三个集中,努力打破传统的行政分割、城乡界限和产业划分;要紧紧抓住市县机构改革契机,重新调整界定政府职能及部门机构,积极推进工作机制的整体创新。要积极整合行政资源,优化党委决策、提升行政效能,强化部门职责、调动社会参与,积极推进党政领导体制的整体创新。要挖掘塑造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环境优势、体制优势、机制优势,努力形成推动统筹城乡发展强大合力。

三是要以对外开放谋发展。面对*境内无矿产资源,产业产品级次相对较低的现状,要想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坚持走对外开放的路子。要切实加强软硬两个方面的环境建设,加快打造“生态良好、功能齐备、政策宽松”的县域基础环境,着力营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资创业环境,努力形成“亲商富商安商”的浓厚氛围,吸引各种生产要素向内集聚转化,促进县域经济向外拓展;要扎实推进农业生态化、工业集群化、旅游特色化进程,通过三次产业向外延伸,不断赋予三次产业新的内涵,提升县域经济的整体外向度,有效拓展三次产业增效空间。要依托水秀胡村新型工业园区做好承接高新技术企业转移落户工作,以新型工业园区带动全县工业经济转型发展,以外来高新企业带动全县工业企业整体升级,努力把开放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

实践发展范文篇6

十九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工业化发展到以大机器和生产流水线为主要生产方式的阶段,企业经营者主要关心的问题是生产效率和投入产出比,在这种条件下,泰勒的科学管理模式和韦伯的“科层制”的应用就导致了一系列理性化的科学管理实践,但是,它们都是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经济的报酬。科学管理理论对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当时的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世纪*到*,“霍桑实验”使人们注意到组织中的人际关系、非正式群体等因素对组织效益的影响,开始关注包括自我实现在内的人的社会性需要,于是导致了一系列激励理论的出现。这些理论强调人际关系在管理中的重要性,以人的社会性为基础,提出用“社会人”概念来代替“经济人”的假设。五六十年代系统论的应用和权变理论的发展导致了*组织管理在*的“战略热”和“系统热”,即重点由组织内部的管理转向战略管理,强调组织结构和系统的协调与适应能力(徐联仓,1993)。*初,随着日本企业的崛起,人们注意到了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进而发现了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的融合——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领导人用其在企业创业阶段形成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教育新成员,并在此过程中将全体员工的价值认同和行为方式进行整合成统一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管理模式,以文化的力量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是*管理理论在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组织的文化价值、经营理念、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业绩的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

二早在*,在我国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中,就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如鞍钢宪法、大庆铁人精神等,当时虽未冠之以企业文化的概念,但实际上发挥着企业文化的价值功能和整合功能。后来,随着人们对精神激励作用的客观认识和对物质激励手段的运用,人们迅速从精神控制的桎锆中觉醒起来,这些“企业文化”也由于未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而逐渐衰落了。从*末到九十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在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又被引入我国的企业中。一时间,许多企业都风起云涌地搞起了企业文化,在全国掀起了企业文化的热潮。有些企业模仿外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一些形式,如热中于搞文艺活动、喊口号、统一服装、统一标志,有些企业还直接请广告公司做CI形象设计,认为这样就是塑造企业文化。固然这些都是塑造企业文化的一般做法,但是,由于多数企业忽略了在这些形式下面的内涵和基础,因此就给人一种误导,似乎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开展的文化活动或企业形象设计。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中国的企业文化热才逐渐降温,许多在当时企业文化热中涌现出来的明星企业也纷纷星辰坠落。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在此期间,也曾有学者对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表示过担忧,他们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在当时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冷静地思考时,就不难看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所走入的几个误区:

1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根据企业文化权威爱得加.沙因所划分的层次,位于企业文化最核心的是基本假设,其次是价值层面,再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层面,位于最表层的才是企业文化的各种表现方式,包括各种符号、英雄、活动等。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活动和企业CI形象设计都是企业文化表层的表现方式。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2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使企业文化脱离企业管理

有些企业家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或企业的圣经,而与企业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有学者曾经指出,企业文化就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这种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企业组织和事业性组织都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们不同于教会的信念共同体,它们是要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的。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的,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因此不能脱离企业管理。

3将企业文化视为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直接运用

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用文化来管理企业,如有些企业家认为应该用儒家学说来管理企业,还有些企业家认为应该用老子学说来管理企业。这些学说作为中国文化的思想代表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理念,应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用传统文化来把握当代人的心理,来把握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来调整对中国员工的工作激励,这需要找到适当的切入点,找准其中许多具体的联系。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对家庭的归属、对权力的依赖,重感情、重面子,突出以人为本、知人善用等,将这些文化因素和传统思想应用于企业管理,营造一个充满情感、和谐共存的文化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实现对人性的超越,实现人与社会的共存,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应该说突出了中国特色。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思想中充满了哲理与思辩,可谓左右逢源,在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实践中时,需要将其操作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和经营理念。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不利于企业创新和企业发展的因素,如知足长乐、枪打出头鸟等,这些都是抑制企业创新的隐型杀手。另外,人情交往是中国人最主要的交往方式,许多企业家长期依赖于由人情交往所编织的社会关系网即社会资本,而不把重点放在企业创新上,认为这样也能赚到钱,这样下去会逐渐形成对关系的依赖,而削弱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这种现象的盛行固然有其社会的原因,但是,随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资本伸展的空间越来越狭小,加入世贸后,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越来越规范,那些津津乐道于依赖社会资本的企业被打垮、被击败就在所难免。所以要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不能简单而为之。企业文化不是对社会文化的玩赏,而是用文化的氛围和文化价值去管理企业,为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

4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

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综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方方面面都大体相似,但是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其实,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同样属于日本文化,索尼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开拓创新,尼桑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顾客至上;同样属于美国文化,惠普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对市场和环境的适应性,IBM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尊重人、信任人,善于运用激励手段。这说明,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三中国的企业文化发展之所以走入以上四个误区,其原因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

首先,从经济基础来看,中国的企业发展规模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企业文化现象之所以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和日本迅速发展,这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的阶段有关。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较高级的文化管理模式,它需要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一定阶段,才能将原有的价值、理念整合成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很难想象小作坊和路边快餐店能塑造出整合程度高、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事实上,也没有必要。许多优秀的企业文化都出现在有一定实力的大集团、大企业中,因为这些企业都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需要用文化价值来进行整合。而且,这些企业有高素质的管理层,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有充裕的资金投入,所以有能力塑造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也才能够对企业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因此,发展中国的企业文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企业要明确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而不要盲目追求建设企业文化的形式。

另一方面,也有其社会原因。企业文化、企业创新表面上看起来是企业自身的问题,然而,如何从总体上把握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如何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这就涉及到社会引导、社会支持、社会评价和社会激励等许多社会的因素。政府对企业文化的发展现状做何判断,对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做何预期,又如何实施,中国企业文化具体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政府、社会、企业和研究机构分别在企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究竟起何种作用,这几方面又如何协调,共同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等等,这些问题不是靠简单地舆论引导和喊空口号能够解决的。其中,首先,政府的一方面要加强体制改革,为企业文化的创新提供充分的伸展空间,另一方面,要从政策和舆论导方面引导企业首先要发展自己的经济实力,在达到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塑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而不是盲目追求形式、赶时髦。其次,社会应当通过一定的评价机制,对企业文化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鼓励企业文化的创新,促进企业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再次,研究机构和企业咨询机构应当为企业文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使企业文化更能反映企业自身的价值观,在表现形式上更具个性化。

再者,走入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反映出我们对企业文化的实质和企业文化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理解得还不够深入,这是由于在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直接引进了企业文化的管理形式,而对企业文化的内涵、实质及适用条件等缺乏认真细致的研究,致使人们对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企业文化的表层形式与企业文化的实质的关系等问题的基本理解上出现了偏差。与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理论研究到九十年代应用研究的迅猛发展相比,中国的企业文化研究显得十分薄弱,这表现在:首先,中国的企业文化研究还停留在粗浅的阶段,虽然也有一些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但是大多数是以介绍和探讨企业文化的意义及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企业创新等的辨证关系为主,真正有理论根据的定性研究和规范的实证研究为数甚少;其次,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严重滞后于中国企业文化发展实践,许多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时主要是企业内部自己探讨,有些有专家学者的介入和参与研讨的企业文化,就明显地好于没有专家指导者。但是由于许多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对该企业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该企业文化的定位、企业文化的变革等问题缺少长期深入系统的研究,许多企业文化实践缺少真正的科学理论的指导,缺少个性,因此,难以对企业长期发展产生文化的推动力。

四综观国外企业文化的发展过程和中国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面对*的到来和中国加入WTO,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的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的企业和企业管理也面临着与国际化接轨的严峻课题,既要面临同行业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同时又面临着全球化经济和网络时代所带来的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文化的创新已成为企业创新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就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把握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要加强企业文化的研究,提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的科学理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适应于改革开放的需要,适应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体需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加强企业文化研究

从国外企业文化现象的发现到企业文化研究二十年的迅猛发展来看,他们走的是一条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道路。*中期,在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结构进行探讨之后,便马上转入对企业文化产生作用的内在机制,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组织气氛、人力资源、企业环境、企业策略等企业管理过程的关系的研究,进而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进行量化的追踪研究。定量化研究是在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用于企业文化测量、诊断和评估的模型,进而开发出一系列量表,对企业文化进行可操作化的、定量化的深入研究。*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应该坚持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主要侧重于以下三个方面:一,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探讨中国企业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企业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关系等,提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二,加强企业文化的应用研究,关于企业文化的测量、诊断、评估和咨询的实证研究,在此过程中,推动企业文化实践的发展;三,加强企业文化的追踪研究,企业文化的塑造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作品,它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化而作出及时的调整和改变,才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对企业文化进行追踪研究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第二,要正确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是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又通过其新技术、新产品所倡导的理念引导市场潮流、引领社会时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观念,从而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丰富社会文化的内涵。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产生影响的途径之一是通过企业家这个载体,将其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运用于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行为规范、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企业产品的文化品味。这是社会文化渗透于市场经济运作过程的一种重要形式。一种开放的、适应性强、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很明显是多数成功企业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源泉和基础,而这样的企业文化来源于企业家对社会发展方向的把握,来源于企业家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对当代社会文化变迁过程的深刻理解,来源于企业家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观念和素质。没有这些对社会生活的深厚积累,要塑造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并把握其发展是比较困难的。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发展产生影响的另一个途径是对市场和社会环境的渗透。不同的社会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市场的价值选择和对市场的适应性,社会文化的变化也会引起人们在价值选择和对市场的适应性方面的变化,影响人们对产品的认同程度和心理需求。例如,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观念由原来的注重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转变为在严格对待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产品的品牌、售后服务、环保性能和更新换代的前景,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多样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因此,企业在塑造自己企业文化、确定企业经营理念时,一定要把握社会文化变化的趋势,在产品的目标定位、企业的经营策略、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方向上作出相应的调整,使产品、经营和社会文化之间产生协调与相容,在此基础上,企业为社会提供的就不仅仅是一种产品,而且是一种文化。

第三,注重企业环境变化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

*是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企业环境包括企业的技术环境、人力资源环境、金融环境、投资环境、市场需求环境等,这是企业发展所依存的客观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短期效益和生存,力度较大。此外,还有政策、法制、社会评价、公平竞争、社会信誉等主要由人为因素控制的社会发展软环境,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看起来较为隐含较为间接,然而实际上对企业长期的经营业绩和企业的竞争力有着潜在而深刻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在*会呈现出更加复杂的联系和难以想象的变化,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其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方面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企业文化的内涵也要反映出环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对企业内部要保持较高的整合度,对外要有较强的适应性,通过对企业主导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改革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转变,使企业文化成为蕴藏和不断孕育企业创新与企业发展的源泉,从而形成企业文化竞争力。

实践发展范文篇7

(一)

——明确创建“发展型”领导班子的目标和标准,不断提高抓经济促发展的能力。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五种能力”的标准和“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的领导班子建设“十六字”总体要求,林场(所)创建“发展型”领导班子目标为:把林场(所)领导班子建设成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班子;善于学习、素质过硬的班子;善谋全局、善抓大事的班子;真抓实干、执政为民的班子;团结奋进、合力攻坚的班子;廉洁自律、敬业奉献的班子。

根据对目前全区11个林场(所)的分析,有70%左右的班子接近“发展型”班子标准。按照上述创建目标,遵循加快发展、突出实绩、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的原则,全区林场(所)领导班子**年内要有60%达到“发展型”班子要求;**年要有80%左右的领导班子达标,争取三年内林场(所)领导班子全部跨入“发展型”领导班子行列。

创建标准:

1、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把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作为思考问题、进行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敢想敢试、敢于打破旧的传统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树立干大事业、求大发展的新意识;善于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及省、市的有关要求同本单位的实际紧密结合,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林业三大改革的契机,冲破“小打小闹”的思维模式,从“小富既安、不富也安”自我感觉良好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振奋精神,敢争排头,奋发有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善于学习、素质过硬。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领会十六大精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入脑入心;班子主要领导对领导科学、现代经贸知识、法律知识、WTO等方面知识掌握全面,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通过学习逐渐达到由只熟悉政治工作向政治经济工作都熟悉转变,由只懂林业生产向既懂林业生产还懂多种经营转变。

3、善谋全局、善抓大事。班子主要领导能从政治上观察和考虑问题,具有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凡事从全局出发,从维护整体利益或从多数人利益出发,立足发展,着眼长远,计划和规划制定可行且有预见性和长期性;能够抓住事物主要矛盾,集中精力办大事,全部身心谋大事;班子主要领导既勇于负责,坚持原则,又能充分发挥班子所有成员的作用善于听取不同意见,集思广益,班子整体功能发挥的好。

4、真抓实干、执政为民。能“以勤政服务于民,让群众满意;以廉政取信于民,让群众放心”为目标,坚持发展是永恒的主题,用发展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把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大发展快发展上,落实到为民办实事上,把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管理情况、城镇建设水平、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等同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紧密结合,全面落实执政为民的要求。

5、团结奋进、全力攻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自觉在大局下行动;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之间能以事业为重,以诚相待,心怀坦诚,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强。

6、廉洁自律、敬业奉献。坚持按《廉洁从政准则》办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正气,坚决防止和反对以权谋私,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以事业为重,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忘我工作,有共产主义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有时间观念、效率观念。

——健全林场(所)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评价体系,不断加强对创建“发展型”领导班子监督考核。按照市委制定的《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办法》,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了《乌马河区开展林场(所)创建“发展型”领导班子的实施方案》和《乌马河区林场(所)领导班子考核评价体系》,区委领导高度重视,把创建活动当做重点工作,纳入重要日程,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局)长为组长的创建林场(所)“发展型”班子领导小组。对此项工作具体指导。为开展好创建活动,达到预期效果,区委召开了由各林场(所)党政领导参加的动员大会,明确了对创建“发展型”班子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同时,要求各林场(所)通过一切能利用的形式广泛宣传,大力营造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使班子成员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使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对班子提出合理化建议,对班子进行有效监督。为完成好创建活动达到跟踪问效的效果,区委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专项推进此项工作。由区委组织部牵头,以纪检、政法、宣传、计划、财务、人劳、林政、生产营林、农业、非国有、特色经济办、文化、计生委等部门为成员单位,抽调专人组成推进检查组,采取听党政一把手汇报、查阅资料、与群众座谈、实地查看等多种形式,对11个林场(所)创建工作情况进行阶段性检查推进。年终区委根据创建标准,对林场(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一次科学准确全面量化考核,具体包括任务指标完成情况、划区管护、特色经济、民有林、质量指标效益指标、农业多种经营、林政森林防火、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11项指标,对上述11项内容的考核,根据各基层自报工作成果,并由相关区直部门提供法定数据核实认定,经量化打分,最后形成综合评价档次。考核采取查阅资料、采集数据、审计核实、实地考察、专项调查、征求意见等方式进行;同时对领导班子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考核,主要采取查阅资料、民主评议、民主测评和考察谈话等方式进行。同时在领导班子述职的基础上进行工作实绩的民主评议、班子建设的民主评议。及时分析考核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把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基层单位,增加考核的透明度,并把检查验收结果做为林场(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目标,用发展的成果和现实表现做为确定干部取舍,调整领导班子的一项重要依据。

——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民主科学决策水平。几年来,乌马河区委始终把林场(所)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重要日程,紧紧抓在手上。一是强化理论学习的深度。为使林场(所)一班人能够坚持用十六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来解决新形势下国有林区的林场(所)在改革、发展和稳定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我们通过加强学习、举办各种培训班、利用电教媒体等多种渠道,结合开展“三个带头人”和“两风”活动来提高班子的整体理论水平,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把发展做为第一要务,做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全新发展理念,围绕加快经济发展,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决策,以此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以此来适应“发展型”班子要求,使班子的整体理论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二是加大调研的力度。在区委的帮助和指导下,各林场(所)都能够紧紧抓住良好的历史发展机遇,对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和那些对今后改革发展影响大、难度大的课题及早调研,同时扩大视野,把本区(局)与外区(局)调查相结合,在比较中找到差距和不足,学到知识和经验,特别是对本单位发展战略规划和大的经济项目进行科学论证。三是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各林场(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本单位实际特点,在反复研究、反复酝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民主决策能力,对关系到单位的各项工作进行科学系统的谋划,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出了以森林资源管护经营和发展优势特色经济为主线,结合发展林冠下经济和职工家庭经济等多业并举的发展思路,并制定出了明确的年度目标和长远的发展规划,开创了加快发展的新局面。

——配齐配强领导班子,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活力。林场(所)领导班子是林区领导改革和建设的前沿指挥部,具有其独特的功能。从一定意义上讲,能否加快林业发展关键在组成一个好班子。在实践中,区委坚持干部选拔任用的标准,不拘一格,大胆起用素质好、能力强的人进入林场(所)党政班子,打破界限,破格提拔使用优秀人才,对那些事业心差、工作能力弱,不能为群众办实事的林场(所)领导班子及时予以调整。在班子结构上,注重选那些既懂党建,又懂经济的干部;既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干部;既有年轻干部,又有年龄较大干部;既有独立性强,能发挥一个或几个方面特长的人,又有适应性好,在各种环境和条件下都能够施展领导才干的人。使其尽其所能,用其所长,适职适位,改善了林场(所)班子的文化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气质结构,形成了优势互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把土生土长或在一地任职时间较长,确因各种人际关系制约而影响发挥作用的干部,调到其它林场(所)任职;同时把相对集中的优秀干部向需要加强力量的林场(所)交流。从而增强了林场(所)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一年来,我区共调整了6个林场(所)的领导班子共13人,使部分年轻后备干部走上了机关科室负责人的领导岗位,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二)

从总体上说,目前我区林场(所)领导班子建设的状况是好的,这支队伍是可以信赖的,但比照“发展型”领导班子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

一是从林场(所)班子自身建设上看,一些林场(所)班子成员的理论政策水平普遍较低,对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缺乏明确的认识和足够的思想、理论准备,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和必要的法律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科技知识和领导艺术,面对新时期林区实施天保工程,实行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发展民有林,发展特色经济等问题,或急于求成、简单命令,或束手无策,怨天尤人。其次,从区委对工作的指导上看,还有不到位地方。只重视林场(所)工作指标完成的如何,而对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缺乏有效指导。一些部门脱离实际,对林场(所)要求过高,各念各咒,各唱各歌,林场(所)领导班子在执行上级任务与群众需要之间无所适从,特别是各种检查评比活动过多,给基层造成很大压力,使林场(所)应接不暇,没时间考虑自身建设问题。再次,从体制上看,林场(所)领导干部选拔视野不宽,难以形成竞争机制。第四,从“发展型”领导班子目标和考核指标体系上看,还缺乏科学严密性。对于考核指标的设置还没有达到科学合理,对于发展质量和速度、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考核比重规定不是很合理;对于考核的手段方法跟不上新时期的发展需要,仅仅限于听汇报,搞座谈,看资料,如政绩审计,可持续发展等评价方式运用不多;评价的标准过于单一,不能很好地解决林场(所)因个体差异的存在而产生的结果,这样就导致考核结果不是十分真实、准确。

(三)

通过实践,在创建林场(所)“发展型班子”方面,有以下几个问题还需要深入探讨。

一是优化领导班子结构的问题。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是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创建“发展型”班子活动的前提。近年来,区委在选任林场(所)班子成员时,特别注重班子结构建设,使林场(所)领导班子更加趋于合理。从目前我区11个林场(所)班子的结构看,对于班子成员的年龄、文化程度、专业、性格气质结构等都有明确规定。同时,也针对不同实际,做了相应的调整。

二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问题。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当前党的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创建“发展型”班子的目的所在。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提高执政能力建设,我们认为领导班子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等方面的建设都要围绕提高执政能力这个关键来进行,要找准提高执政能力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提高执政能力建设,关键是提高领导能力执政水平,主要是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目前,至关重要和迫切的是提高干事创业能力,干大事、创大业的能力。我们林区属贫困地区,在各级干部队伍中、特别是林场(所)的干部队伍中,由于受传统观念、阅历及知识水平的制约,思想观念滞后、工作思维守旧单一、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所以,在加强班子建设中,要明确提高执政能力的途径和措施,加大领导干部培训力度,提高理论武装和业务水平;加大交流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的力度,转变观念,开阔视野。

实践发展范文篇8

一、近年来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市教育局、教育工委始终坚持把教育人才建设摆在教育发展的首要位置,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把教育打造成为南京人才的新高地。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积极推进干部公开选拔。我们以探索和完善“公选”制度为重点,扩大用人视野,拓宽选才渠道,竞岗举贤,“赛马”选能,营造有序竞争、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环境和机制。2002年底,我们采取“三统三分”(市统一方案、统一报名、统一考试,区县分别组织面试、考察、公示任用)的方式,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市、区(县)联动,拿出83个单位的93个职位,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处级和校级领导干部。共有1300多人报名参加,通过笔试、面试、考察、公示及录用等程序,共有279人进入考察,最后71人被录用。这样,自1999年我市教育系统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干部以来,全市已有300多人通过“公选”走上教育领导岗位,其中绝大多数“公选”干部成为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的佼佼者。坚持把公选作为干部选拔的重要方式,不仅突破了教育系统传统的人才管理壁垒,促进了全市教育人才资源的整合,而且进一步疏通系统内部人才流动的渠道,发现、选拔和储备了一大批优秀教育人才,在全市、全省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2、不断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我们在区(县)委及组织部门的支持下,打破传统的干部管理界限,在更大的范围内选人,在全系统范围内推进干部交流。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单位)流动干部交流面达到了68%。为更好地培养、锻炼青年干部,2001年,我们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校长助理制,选拔了48名35岁左右的优秀教师、干部,集中培训后异校担任校长助理,并对这批校长助理进行跟踪培养和考核。现在,大部分助理已走上校级领导岗位。为使教育行政干部更多地了解、熟悉基层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情况,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学校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南京教育改革健康、有序、快速发展。2002年以来,市教育局还安排了16位45周岁以下的机关干部分期分批到基层学校挂职锻炼,收到较好的成效。干部交流力度的加大,为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3、建立新教师“凡进必考”制度。为了真正建立起一支政治业务良好、结构合理、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在实行教师人事制度、解决人员能进能出问题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调研和多方听取意见,2004年我们建立了新教师“凡进必考”制度。《中国教育报》对此这样评价:“凡进必考”是南京市在多年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探索的基础上实施的,它的意义在于建立了一个民主的选人、用人机制。“凡进必考”拓宽了人才选拔的视野,使那些热爱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也进一步改善了教师队伍结构,使有才能的人走上讲台。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说,这种民主的选人、用人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使靠背景、关系、人情用人的现象没有了市场。

4、大力加强人才培育工作。2000年,我们启动“四五园丁工程”,确立了“宁可少盖一座楼,也要拿出钱来培训教育人才、提升队伍素质”的发展理念。建立了省市培训、区(县)培训、校本培训三级培训体系。到今年,全市5万多名专职中小学教师、校长已经完成一轮培训,培养了113名在全国有一定声望的名教师、名校长,500余名在全省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5000余名活跃在全市各学校、各学科的教学骨干。2000年起,我们与南师大等高校联合办学,委托培养教育硕士,现已有1000多名中小学教师、校长在职攻读教育硕士,总人数超过全省其他12个城市的总和,在全国各类城市中名列前茅。我们大力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培训工作,已有3万多名教师通过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4万名教师通过了480学时的新课改培训。实施“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培育具有国际视野、世界眼光的教育人才。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先后在澳洲昆士兰理工大学教育学院、美国的犹他大学、加州大学以及加拿大渥太华市英语教育中心等地建立境外教育人才培训基地,每年挑选100名骨干教师、20名校长和教育行政人员出国进修深造;另一方面,聘请英国、美国教育专家组来宁讲课培训,介绍世界教育发展前沿成果。为培养高层次教育管理人才,去年,我们与中央教科所联合创办了“全国校长发展学校”,被教育部纳入“21世纪中国教育家成长计划”。中央教科所有关专家来我市调研后说:“南京的教师、校长培训工作,想得早,做得好,基础实,潜力大。”

5、积极优化人才激励措施。我们坚持推进师德建设工作,用教育事业的社会价值感召人,用个人发展的事业前景吸引人,引导教育人才在本职岗位上实现人生的价值。近三年全市涌现出省、市级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90人,其中五里行知小学杨瑞清被评为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中青年教师十杰。我市加强师德建设的经验和做法,也被教育部向全国推广。我们坚持绩效优先、奖惩分明的评价制度。去年开始,我们教育局机关实行全员工作评价制度,对综合评价得分排名居前者,进行表彰和奖励;对排名靠后者则进行警示谈话或职位调整。2003年我市评聘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在全省开创了完善中学教师职称系列之先河,为基础教育专家学者的成长和脱颖而出创设了新的平台。我们积极突破体制壁垒,对在课程结构改革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的南师大附中、在提高初中办学质量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溧水县东庐中学、在国际学术论坛上获得较高声誉的江敏老师课题组以及杨瑞清等,给予了重奖。在进行物质奖励、荣誉奖励的同时,对那些忠诚事业、不断上进的优秀人才,我们还注意给予参加培训、出国进修等发展机会的奖励,激励优秀人才创新创业,展现才华,成就事业。我们坚持把严格要求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切实关心教育人才的生存状态,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组织的关怀,情感的激励,凸显尊重人才理念,体现爱才惜才真情,使许多教育人才激发起更大的工作热情和强劲的事业动力。

在推进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中,我们有这样的体会:一是人才建设必须适度超前。人才建设周期长、显效迟,只有加强对人才建设的现状分析、需求预测和对策研究,才能充分把握人才建设的前瞻性,赢得教育发展的主动权。二是人才选拔必须公开透明。公开透明是建立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机制的基础,没有公开透明,用民主的办法选拔人才的机制就无法落实。三是人才使用必须注重实绩。必须以“做事”为核心构建选人用人的机制和环境,真干实干是德,能干会干是才,在使用人才方面,“做事”应当成为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最基本的使用原则和最有效的试金石。

南京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虽然在促进全市教育人才均衡发展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城乡教育人才梯度发展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在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之间也存在明显差距;高层次、创造性、引领性的教育管理人才、教育教学人才、教育科研人才仍然不足;教育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虽然有了较大提升,但尚未完全转化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这些问题和困难,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今后工作中加以克服。

二、对下一步推进教育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认识

推进教育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转变观念是前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克服在人才问题上不合时宜的观念,方能把“人才兴教”、“人才兴校”战略转变成为自觉的实践,因此特别需要进一步树立全面的科学的人才观。

推进教育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统筹规划是关键。规划是把矛盾对立转化为和谐统一的有效工具,人才建设因为其基础性、长周期的特点,进行系统性、前瞻性的统筹规划就显得尤为必要。全国、省、市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以后,我们举办了南京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专家论坛,并开始着手“十一·五”期间南京教育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的研究,进一步把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到更加科学规范的轨道上来。

推进教育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完善机制是根本。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离开了具体制度和务实操作,科学的人才观必然论为空谈。实践证明,教育系统近年来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的探索是富有成效的,应当对这些好的做法进行认真总结完善,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努力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教育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机制。

我们认为,推进南京教育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下一步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坚持和完善:

1、进一步健全以竞争择优为核心的人才选拔使用机制。

改革的实践表明,只有打破用人上的职务终身制和人才单位所有制、工资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教职工积极性,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真正建立一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水平、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和校长队伍,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和效益的提高。今后几年,一要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研究探索在推进校本建设和内涵发展目标下的校长职责定位,在完善监督约束制度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校长的管理自主权。二要推行中小学校长任期制。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市教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和推行校长任期制,结合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校长聘任办法》的有关要求,建立与校长任期制相配套的一系列制度,推动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为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促进优秀校长的脱颖而出,从机制上创造条件。三要探索中小学校长资格证书制度。落实教育部的规定要求,探索实行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定期培训、定期审核的办法,建立适应南京教育发展特色的校长资格证书制度。四要完善新教师“凡进必考”制度。通过改进和完善新教师“凡进必考”制度、教师聘任制度,建立充分体现凭能力素质要求的人才录用标准,健全教师队伍能进能出的良性循环机制。

2、进一步建立以能力绩效为导向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

切实改革和完善教育人才的履职机制、管理机制、考评机制,进一步激活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等三支人才队伍,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教师和校长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和发挥教育人才资源的内在潜力,把我市教育人才资源转化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一要建立校长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结合中小学校长任期制的推进,研制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既要坚持传统考核工作中注重素质考核的合理要素,又要积极探索绩效考核的办法和措施,认真总结和借鉴普通高中绩效评估推进率的成功做法,建立起适用于全市中小学及教育事业单位的校级领导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二要深化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结合教育部、人事部即将颁布的新的教师职务条例,改革“轻教学、重论文”的评审模式,突出对教学能力、教学成果和管理学生的能力的考核评价,探索建立真正反映教师专业水平和贡献的职称评审办法,进一步激发全体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满腔热忱。三要完善中小学教师管理考核机制。认真落实南京市中小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手册要求,研制对教师、教学管理及研究人员更加有效的考核办法。四要探索校长职级制度。在校长任期制的基础上开展校长职级制的研究,进一步探索建立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校长成长规律的管理体制。

3、进一步完善以务实有效为要求的人才培养培训机制。

人才培训是实现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才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育人才培训要强化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宗旨,真正对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有所帮助,切实发挥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执行法规政策,促进教育发展的作用。一是师德建设与师能建设相结合。在加强师德建设的同时,必须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坚持做好教师、校长培训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分层分级组织好上岗培训、基本功培训、专业化培训、国际化培训等,不断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通过严格把关、加强教育、制度约束、考核奖励等多种方式,引导广大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自我剖析,自我锤炼,自我提高,日臻完善,成为既具良知又具良才的一代良师。二是骨干培养与团队建设相结合。认真抓好“四五园丁工程”二期的实施,切实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名”、“特”、“优”教师对全体教师专业成长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既要为“名”、“特”、“优”教师拓展广阔的工作舞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创造性;也要严格要求,加强考评,充分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在培养骨干、重用骨干的同时,一定要十分注重加强校风、教风建设,塑造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团队精神,积极营造充满正气、人人争先、人心思进、团队合作、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三是动力牵引与压力助推相结合。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学习和自我更新是一项权利,更是一种义务,一份责任。通过积极探索人才培养培训与人才选拔使用、考核评价、保障激励相结合的有效办法和途径,充分激发人才培训的内驱力,形成既有动力、又有压力的人才培训培养机制。

实践发展范文篇9

一、南通市某区农业保险的实践

该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是从2008年开始的,当年主要种植业品种的承包面达到80%以上,能繁母猪和奶牛做到应保尽保,当年共收保费1669.42万元,理赔140.9万元。2009年该区在巩固发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能繁母猪和奶牛6个种植、养殖业品种保险的基础上,扩大农业保险保障范围,全面启动农业设施大棚保险试点。主要种植业品种的承保面达到90%以上,能繁母猪和奶牛做到应保尽保。高效设施农业的承保收入达到农业保险总保护费收入的1%以上。当年种植业参保面积139.13万亩,争取省以上扶持资金1501.16万元,农户缴纳保险费共750.57万元。新增设施农业保险1523亩,收保费30.06万元。全年种植业受灾面积51697.53亩,理赔411.27万元。能繁母猪理赔1913头计191.3万元。全年共收保费2687.63万元,是上年的1.56倍,理赔602.57万元。2010年主要种植业品种的承保面达到了90%以上,种植业各品种面积按各镇区良种补贴面积确定;对能繁母猪和奶牛做到了应保尽保;高效设施农业投保率达到了现有面积的80%以上,且保险额达到种植业保险保费收入(含上级财政补贴费)的7%以上。当年承保小麦40.15万亩;油菜46.43万亩;玉米8.12万亩;水稻45.19万亩。承保能繁母猪18588头。全年查勘报险油菜共计4200亩,理赔32.96万元;小麦共16600亩,理赔120.84万元;全年查勘报险玉米共5700亩,理赔74.74万元;水稻报险理赔96700亩,计348.6万元。查勘报险设施大棚共330亩,理赔1.17万元;另已理赔能繁母猪1800头,计180万元。全年共收保费2668.28万元,理赔758.31万元。2011年进一步全面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扩大保险保障范围,进一步完善经营机制和发展模式,主要种植业品种的参保面达到了90%以上,能繁母猪和奶牛参保面达到100%,高效设施农业和能繁母猪的参保收入都达到了种植业总参保费的25%以上,总参保费比上年的2668万元增加10%,达2900万元多,加上2010年未结算小麦、油菜保费约830万元,总参保费将达3830万元左右。

二、当前农业保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就农业保险补贴政策设计来说,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

1.农业保险补贴内容比较单一,体系不够健全。目前我国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主要集中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农业保险管理费补贴和再保险补贴政策在我国仍处于空白阶段,而在发达国家这两项重要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已普遍实施。

2.农业保险补贴政策与其他支农政策没有有效衔接。从国外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实践来看,多数国家采取其他补贴政策与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相配合的方式以保证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就当前而言,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我国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并未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支农政策相结合。

3.就种植业而言,保险的补贴品种覆盖面仍较窄。目前,我国种植业保险的补贴品种主要集中在粮食作物,如玉米、水稻、大豆等;而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保险补贴品种则较少,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不足直接导致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从而限制农业保险的覆盖面。

(二)就农业保险具体工作而言,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

1.各地农业保险工作开展不平衡。由于各地区对其重视力度不同,导致各地区农户参保比例差距很大,没有形成与地区农业均衡发展的态势,在个别地方,此项工作甚至被视为可有可无。

2.宣传发动的渠道不灵活。由于多数农民除了村里广播外,没有更多渠道和途径获知农业保险及保费补贴相关信息,对具体操作细则包括理赔情况等并不了解,从而影响农民做出购买决策。另外部分村将理赔款进行平均分配也不利于发挥农业保险的作用。虽然农户在灾害不严重的年份获得略多于保费补贴的理赔款后会愿意继续购买农业保险,但当遇到严重灾害时农户所得理赔款不足以用来恢复生产,会大大挫伤农民继续购买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3.理赔管理方法还不规范。尤其是在养殖业的理赔上,问题尤为突出。以能繁母猪为例,近年来理赔数上升很不正常,如在存栏量基本相同情况下,2008年全区能繁母猪仅理赔65头,2009年出险率和理赔额高于上年十几倍,2010年出险率和理赔额同样很高。

4.种养两业的保费发展不平衡。两者保费收入比约为9∶2,这与大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一农村不相匹配,无法支持正在培育规模发展的养殖业,另外近年来保费收入规模成长不快,应对农业巨灾风险保障不足。

三、建议

1.政府在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上应有所作为。首先,政府应该重视农业保险在未来农业风险防范中的作用,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对经营农业保险的有关机构给予税收优惠,或者合理利用WTO框架下的“绿箱政策”以及建立农业风险基金来补贴农业保险,在保险公司达到较高的总赔付比例后给予相应补助,以增强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动力。其次,政府要积极推进农业再保险公司建立和开展再保险公司承保农业保险的再保险业务,开办农业再保险业务能够分散原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也可以扩大农业保险的承保能力,提高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在农业保险经营机构较少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的业务容量。

2.积极创设有效益的保险品种。如在种植业上可把保险重点放在盈利性明显的农作物火灾、雹灾保险、林木保险上;在养殖业上可把保险放在具有一定规模、进行科学管理的养殖项目上。目前先把这些项目做起来以打好基础,积累经验、循序渐进,以致逐步成熟和完善。

实践发展范文篇10

科学发展的新实践

近年来,我们按照中央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推动鹿泉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提出了“夯实基础、突出中心、科学发展、争先进位”的工作思路,并一以贯之地狠抓落实,全市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综合经济实力一直位居河北省十强之列,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河北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河北省宜居城市金奖等荣誉。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56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0.0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460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80.2%、156.2%和54.9%。

1.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发展方式发生深刻转变。按照“调优一个产业、新兴三大产业”的思路,重点发展新型建材、电子信息、休闲旅游服务、食品加工四大特色主导产业。一是着力调优新型建材业。去年以来,全市共拆除水泥机立窑49座,3条日产4000吨旋窑水泥熟料生产线正在抓紧建设,推动了建材业优化升级。二是优先发展信息产业。依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54所、13所的技术优势,建设总规划面积14.5平方公里的石家庄信息产业基地。目前,一期投资5.4亿元的8个项目已投产见效,信息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三是全面发展休闲旅游服务业。围绕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制定了西部山前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建成了抱犊寨、植物园、野生动物园等一批旅游景区,启动了龙山国际旅游等一批居住、旅游、服务项目,初步形成了纵贯南北的旅游景观带。四是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建成了三鹿乳业、三鹿乐时等4家乳品加工龙头企业,投资6.8亿元的三鹿高档乳品、珠江啤酒扩建、中京酒业等项目正在建设。目前,全市在建重点项目达59项,前期谋划筹备项目72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0项,涉及主导产业33项。

2.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省会西花园”建设初见成效。一是做美做靓主城区。重点实施了北斗路拆迁改造、海山公园建设、太平河综合治理等一批市政工程,投资15亿元的中心区改造项目正在紧张施工,城市承载功能明显增强,容貌发生较大变化。二是高标准建设西部山前生态新区。按照“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会议博览、高档社区”的功能定位,完成了管委会筹建和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工作,开发建设全面启动。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03年以来,全市共投资16亿元用于公路建设,特别是去年新建和改建了京赞线等6条道路,使我市直接连通省会的道路达到10条,基本形成了连接省会、沟通城乡、贯穿景区的路网框架。四是狠抓节能减排和环保工作。重点加大以降低水泥粉尘排放量为主的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改善环境质量。2007年,全市二级及以上天数达281天,比2002年增加216天。五是强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去年以来,累计拆除违章、危陋建筑95.6万平方米。2007年,全市森林绿化覆盖率达29.3%,比2002年提高10个百分点。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发展日益协调。一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制定了《鹿泉市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二是以文明生态村创建为抓手,积极扶持和引导村民开展净化、硬化、绿化、改水改厕和文化阵地建设,广大农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2007年,全市47%的村达到省级或石家庄市级示范型标准。三是以上庄等5个全国或全省试点小城镇为重点,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镇区吸引力、聚集力进一步增强。2007年,我市城镇化率达33.2%。四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完善村级财富积累机制,农民收入持续增加。2007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66%。

4.社会事业投入和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免除了农村和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投资1.6亿元建成了一中新校区,改建、扩建了部分农村中小学校舍,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率先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合率达97.12%,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建了市疾控中心,完成了市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实施了创建农村标准化卫生院、卫生室工作,开展了健康教育促进工程,全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建立了城乡“两个低保”,完善了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济、弱势群体医疗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扩大了城镇居民养老、工伤、医保覆盖面,建立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制定了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办法,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2008年,全市共安排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涉及民生的财政资金2.0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32%。

5.和谐鹿泉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一是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探索人大民主监督、政协参政议政的有效形式,大力开展“五五”普法、民主议政日等活动,群众民主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二是信访稳定形势稳中趋好。坚持市级领导每月18日集中研究解决信访案件等制度,充分发挥“三位一体”大调解、“50+1”民调员机制的作用,解决了一批重点案件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信访工作基本步入规范化轨道。三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四是政务环境不断改善。推行了“全程一站式”和“一口对外、封闭管理、限期办结”的管理模式,开展了行政效能监察、阳光投诉、行风评议等活动,行政审批效率和工作透明度明显提高。

6.党建工作不断加强,各级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一是认真开展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实施了“三考一推”干部选任机制及干部公开选拔等制度和措施,各级班子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二是建立实施了“三推六制四提高”工作机制,制定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考核办法》和农村干部养老保险奖励制度,农村工作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07年,全市农村“两委”班子群众满意度达93.8%。三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述廉评廉考廉等制度和措施,健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监督网络,广大党员干部的反腐倡廉意识进一步增强。

新起点上的新问题

尽管近年来鹿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与群众的新愿望、新期待相比,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集中表现为:

1.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仍然很重。一是产业发展不够协调。2007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0.4%、63.2%、26.4%,其中服务业发展滞后的问题比较突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7%。二是产业布局不够合理。现有的工业园区功能定位有局部重复现象,项目摆放盲目、布局分散,难以形成具有较强聚集度、关联度的产业集群。三是产业升级步伐不快。2007年,电子信息、休闲旅游服务、食品加工、新型建材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仅占全市GDP的37%。四是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现有企业以中小规模为主,集群层次较低;一些项目投资强度、科技含量、容积率不高。如何引导鹿泉由资源依赖转向开放创新之路,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2.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仍然较重。一是节能减排形势比较严峻。2005年,我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为2.78吨标准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28倍。二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生态环境整体质量还不高,森林绿化覆盖率偏低;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生态建设不够平衡,市区北部山场植被破坏严重,农村仍是薄弱环节。如何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蓝天白云和清新的环境,是今后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课题。

3.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不高,与建设宜居宜看宜游城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是重建设、轻规划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城市规划的起点和标准不够高,执行不够到位,致使城市布局不够合理,功能定位不够明确,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二是精品建筑较少,城市品位不高,对城市文化底蕴保护和挖掘不够,缺乏从细节上对城市进行精雕细琢,与现代化、人性化要求不相适应。三是城市管理方式比较粗放,管理体制尚未理顺,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致使集贸市场和部分小街小巷环境状况较差。四是市民的文明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4.新农村建设水平偏低,城乡发展不够协调。一是对“三农”的投入相对不足,部分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农业结构比较单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导致农民增收不快。二是农村规划建设和管理不够到位,村庄建设仍在低水平徘徊,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三是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阵地建设相对滞后,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配套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

5.改善民生工作仍然存在薄弱环节,经济与社会发展还有不协调的地方。一是社会保障救助体系不够完善,保障水平还不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仍然较低;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偏低;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参保率较低。二是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不快。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技术力量不足;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标准化程度不高,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产生问题的根源

深刻剖析以上问题产生的根源,固然有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局限性等客观原因,但更重要、更深层次的是市委班子在全面理解、把握和运用科学发展观上还有一定差距。

1.无论发展经济还是改善民生中的差距,无论指导工作还是思想作风中的不足,所有问题产生的首要原因,在于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理解和把握不够系统、不够深入。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存在忙于事务性工作、突击阶段性工作而有所放松的现象,缺乏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存在急用先学的实用主义倾向,缺乏站位全局进行系统学习、深入研究、理性思考;存在一知半解的肤浅问题、片面性问题,缺乏全面理解、把握其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存在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的问题,缺乏带着问题学、有针对性地学。正是由于对科学发展观学得不深不透,导致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有时不够自觉,思想认识水平不够高,全神贯注地抓科学发展的意识和氛围还不浓,系统地谋划、部署和落实科学发展还不到位,在全面抓、深入抓、具体抓上仍有一定差距。

2.经济社会发展中许多矛盾和问题的出现,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思想解放程度不够高,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不够适应。一方面,联系实际解放思想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差距。尚未完全摆脱传统的、僵化的思维习惯,用经济的、法律的、市场的办法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有差距,用世界眼光、国际取向、沿海意识指导和推动发展有不足;满足于现状的“老八成”思想仍然存在,跳出鹿泉看鹿泉、站在全国看鹿泉不够,“小进则满、小富即安”的思想还没有根除;联系实际创造性理解和执行上级政策有差距,主动争取上级支持不足;大胆探索和创新不够,工作中还有凭感觉思考、凭经验办事的现象,率先改革、率先开放、率先发展的理念还未真正树立起来。另一方面,抓干部思想解放的制度和措施不够到位。虽然能够对解放思想经常抓、长期抓,但真正从深层次问题上解难题相对较少;方式方法还不够灵活,有针对性地研究具体办法和措施较少。

3.许多问题的产生,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领导方式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够适应,在于树立统筹意识不牢、运用统筹方法不够、落实统筹措施不到位。无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还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管经济结构中的矛盾,还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从思想上树立统筹意识不牢,在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够,在于对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关系的处理不到位,在于领导方式、工作方法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不适应的地方。

4.一些问题从表面上看出在发展方式上,出在基层和干部身上,但从深层次上反映出市委在工作指导上的差距,特别是在建立健全制度机制促进科学发展上还有不适应的地方。面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虽然我们有从制度机制上进行改革的意识,也在企业改制、机构改革等方面付诸了许多努力,但从总体上看,改革的决心仍然不大,魄力仍然不足,对触及制度机制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缺乏敢为天下先的思想和勇气,特别是对科学发展观新理念带来的重大变化理解不深刻,对如何发挥制度建设在引导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指挥棒”作用认识不到位,对如何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制度机制研究不及时。如现行的干部考核机制强调追求GDP较多,对事关民生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治理、安全稳定等内容考虑不够,使用权重不足,致使干部考核机制对促进科学发展观落实的导向作用发挥不充分,应认真研究解决。

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通过深入分析检查,市委一班人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差距和不足,明确今后要紧紧围绕建设“科技新区、生态鹿泉”的总体目标,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推动发展,努力引领鹿泉走好科学发展之路。

——坚持把“践行科学发展观目标要求”作为今后发展的重要标尺,在树立科学发展新理念上实现新突破。把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作为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人生修养、自觉追求,切实增强科学决策、领导科学发展、解决实际问题、做好群众工作、统筹协调、改革创新“六种本领”,努力将市委班子锻造成科学发展的先锋、团结务实的楷模、民主决策的表率。积极探索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教育新途径,努力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忠实信仰者、实践者、推动者。今后市委班子要在以下七个方面树立新理念: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努力构建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树立好字优先的理念,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建设宜居宜看宜游的“省会西花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树立改革创新的理念,创新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制度机制;树立科学执政的理念,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树立服务群众的理念,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提升经济实力、活力和竞争力上实现新突破。对全市按照主城区、西部山前生态新区、信息产业区、生态涵养区、西北部新型建材区、休闲旅游度假区、仓储物流区七大功能区的划分,进行统筹规划和发展,努力形成布局合理、功能明确、主业突出、协调有序的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培强做优四大主导产业,尽快建成现代化新型建材基地、信息产业带、现代物流园区和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力争到2010年,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0%以上。

——倾力打造“省会西花园”,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在实施节能工程、落实减排措施、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下最大决心,坚决淘汰水泥、造纸、铸造等行业的落后产能,2008年关闭全部42家滑石粉企业,2009年6月底前拆除所有剩余26座水泥机立窑。从实施西部山前生态新区和主城区“双核”战略出发,着力抓好投资50亿元的环境治理、生态绿化和旧村改造等“七大工程”,加大西部矿山治理和生态恢复力度,力争经过3年努力,初步将鹿泉建成山水相依、城林相融、宜居宜看、生态良好的魅力新城。力争到2010年,全市森林绿化覆盖率达33%以上,80%以上村庄达到“五个好”示范创建标准,二级及二级以上天数达300天以上。

——着力构建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在不断改善民生、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全民健康教育促进工程,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积极优化社会救助机制,救助范围逐步扩大,救助标准明显提高。深入开展科学发展文化创建活动,城乡居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把靠土地吃饭的农民转化为敢闯市场、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市民。下大力转变工作作风,落实服务承诺,对市委承诺今年要办的加强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农村标准化卫生室和健康教育室、已婚育龄妇女免费检查等20件实事,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抓紧解决;对今后一个时期要办的农民免费健康体检、联村集中供水等8件实事,明确目标,分解责任,限期解决。

——积极创新科学发展机制,在不断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成果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建立加强市委班子自身建设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开门寻策问计,共谋科学发展”主题活动,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二是建立完善党建管理长效机制,创新公共行政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各级班子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三是建立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机制,使干部考核真正发挥促进科学发展观落实的导向作用;四是建立完善加快经济发展长效机制,进一步修订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土地利用等规划,提高发展质量;五是建立完善民生财政增长机制,确保每年财政资金用于民生支出的增速不低于全市财政收入增速;六是建立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机制,不断保护和恢复生态,建设宜居宜看宜游新鹿泉。

链接古邑新城鹿泉市

鹿泉市位于河北省中西部,西倚太行山,东环省会石家庄市。全市面积603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平原大体各占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