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19:58:01

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范文篇1

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多层次、综合性的范畴。经济增长相对于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固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但如果经济增长了,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社会风气变坏,不平等加剧,那么这种发展与社会现代化就是不协调的,违背了社会有机体的整体性,违背了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系统性及其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它不仅妨碍社会的全面进步,也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五个统筹”要求各发展要素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从而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般规律。

“五个统筹”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从我国近20多年发展的实践来看,经济高速增长,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统筹兼顾不够。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地区间的差异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障碍。城乡差别扩大,农村人口多,人均占有资源量少,“三农”问题,城乡失业和贫困等问题十分突出。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仅有经济增长不能导致中国社会走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因而,加强统筹协调已经是刻不容缓。“五个统筹”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以系统优化与整体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着眼点,从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和国内、国外系统的整体联系中把握经济、社会、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形成了一个连接现在和未来、横贯中外、贯穿自然与社会的“立体式”发展模式。只要我们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进行现代化建设,我国将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能顺利实现。

“五个统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这就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13-14页)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现代化建设不是一个游离于人之外的预定的自然过程,而是一个以人作为主体参与其间并影响其进程的历史过程。人既是现代化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其建设成果的占有者和享受者。发展不仅要表现为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也要体现在民主、文明、法治、人权保障等多方面。如果只注重发展的物质因素,而忽视发展的人文因素,忽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寿命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提高,就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运动,是以人民为主体、为人民谋利益的运动。因此,“五个统筹”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所决定和要求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人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的。社会主义的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都是为了人。人的发展既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目标,是衡量社会主义发展进步的根本尺度。“五个统筹”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把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协调起来;就把人们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统一起来,把人们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一致起来;把人们的文化科技水平、思想文化水平、劳动创造水平同步起来;把人们的身体健康、思想健康和行为健康统一起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只要我们始终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去做,坚持以人为本,让人们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享受到越来越多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过上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人们社会主义建设的创造热情就会持续得到极大迸发。

“五个统筹”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各方面建设的内在关系。“五个统筹”以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为内容,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整体推进为目标,以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为途径,涵盖了改革、发展所要解决的一系列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是“五个统筹”的基本要义。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所组成的相互作用的有机体。其中,经济是基础,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和保证;思想文化则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给予经济和政治以巨大的影响。这三个方面互相影响和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在各个实践领域孤立地决策和行动,而忽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三者的协调发展才是健康的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五个统筹”深刻阐明了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社会的进步是依靠协调发展来实现的,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五个统筹”要求城乡协调发展,切实改变目前的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良性互动的机制;统筹区域发展,按照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实行东西互动的发展态势,逐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正确处理发展中凸现的社会问题,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加快推进改革,在发展中实现速度、效益、结构和质量的协调,实现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的协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尊重自然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相和谐,经济与生态相和谐;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抓住机遇赢得发展。总之,统筹就是为了兼顾,统筹就是为了整合,统筹就是为了保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增强党和国家承受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它是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我们在实践中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

坚持“五个统筹”要着眼于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作用。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坚持“五个统筹”要妥善处理当前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现代化建设涉及方方面面,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调节并处理好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反映和兼顾各方面的利益。既要保护发达地区的利益,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的利益;既要保护优势产业的利益,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比较困难的行业的利益;既要保护通过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人们的利益,又要关心普通群众的利益,特别是高度重视和关心农民、城市低收入居民和其他困难群众的利益。要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形成统筹兼顾的利益协调机制,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五个统筹”要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搞好统筹兼顾,要考虑方方面面,但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突出重点,尤其要关注农村、中西部地区、传统工业基地。因此,要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作用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政府调节各方面利益关系的作用。要对规划、政策、法规、科技、资金、市场、体制等各方面统一考虑,调动公共资源,引导社会力量,支持重点区域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范文篇2

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推动经济逐步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15649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3.6%;人均生产总值31684元,年均增长12.5%;地方财政收入1298亿元,年均增长2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35元,年均分别增长10.8%和7.9%。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主动接轨上海、推进长三角合作与交流,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境外投资连创新高,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高效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市化协调推进,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发展加快,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环境污染整治初见成效,循环经济发展力度加大,生态省建设扎实推进。“五大百亿”工程如期完成,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社会和谐稳定呈现新局面

全面建设“平安浙江”,社会政治保持稳定。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社会管理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成效显著。建立领导干部下访、约访等信访工作制度,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及时化解了一大批社会矛盾和问题。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完善公共安全应急机制,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力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功战胜了“非典”、禽流感等疫情和多次强台风的袭击。

文化综合实力实现新提升

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不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团结和谐的思想舆论环境进一步形成。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全面实施,文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段教育基本普及,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建立,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增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体育事业加快发展。

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

积极建设“法治浙江”,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一步落实。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加强,“一个核心”、“三个党组”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壮大,民族、宗教、对台、侨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发挥。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逐步完善,依法行政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措施得到落实,全社会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建设进一步加强,双拥共建活动成效明显。

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

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武装工作深入推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明显的实践、理论和制度成果。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顺利完成了市、县(市、区)、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开展了大规模干部培训,班子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先锋工程”建设深入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全面完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扎实开展。加强了机关、学校、国有企业等党建工作,扩大了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城市社区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全面加强领导干部和机关作风建设,联系服务群众制度不断完善。率先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加强对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力度,严厉惩处腐败分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明显成效。

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五年的发展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经济增长中的高消耗、高排放等问题仍然突出,资源要素制约问题还比较严重,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社会建设和管理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仍然不少;文化建设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有待加强,社会法治化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特别是工作方式方法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一些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还不强,一些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铺张浪费还比较突出,消极腐败现象在有些领域还易发多发,有效的防范措施需要进一步加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五年来的实践,我们有许多经验和体会值得总结:

一是必须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中央重大战略思想。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中央精神与浙江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我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浙江的实践。

二是必须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惠及人民。尊重和保护群众的首创精神,大力弘扬浙江精神,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注重解决民生问题,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统筹兼顾各方利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三是必须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发展举措。用改革的办法破除体制障碍,用创新的举措破解发展难题,以“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理念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以“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思路拓展发展空间,努力保持发展的良好势头。

社会主义建设范文篇3

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与我国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同步的。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便利用规律来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者毕生孜孜不倦的追求。这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这些成就为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也给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启示。

(一)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方法和基本方针,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旗帜鲜明地提出要“以苏联为戒”,走出一条不同于苏联模式的建设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形态发展到科学阶段。他们对这种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上的“历时态”的社会主义模式的种种特征提出了天才的构想;但在如何建设这种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他们只是强调要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去创造。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重大的历史性胜利则使社会主义又由科学构想变成了现实制度。在如何建设这种与资本主义制度共存的“共时态”的社会主义问题上,列宁曾实行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转而退却实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时期又形成了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起来,但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这是我们党面临的全新课题。鉴于我们党对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知之甚少以及经验理论和思想准备不足的现实,曾号召过“学习苏联”。这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并且收到了积极的效果,但苏联的经验并不都是成功的,苏联成功的经验并不都适合于中国的情况,学习苏联终究不能代替对自己建设道路的寻求。中国共产党20世纪的历史证明,道路问题是构成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因素;解决了道路问题,其他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富有创新精神的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坚决反对照抄照搬苏联模式、把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做法,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做法总觉得“不满意”和“不舒畅”,缺乏个性。特别是苏共二十大揭露出来的苏联经济工作的错误和我国照抄苏联经验所暴露出来的弊病使他开始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什么样的道路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研究。他认为,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他说,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在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实际表明已开始思考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问题,这种探索首先主要表现在他在1956年4月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做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这个报告是同志在听取了农业、工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等34个部门工作汇报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思考的重要文章;报告确定的基本方针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的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报告论述的十个问题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以苏联为鉴戒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执政党建设等方面,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先声。

(二)关于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即在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明确指出我国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是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题中之义。2003年7月1日,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把“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作为我们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的征程中将长期面对的三个重大课题之一。回顾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不难发现,传统社会主义失败的总根源是没有正视和解决社会主义的一般逻辑出发点与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之间的矛盾。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比抽象的理论设计丰富复杂得多,这就要求人们用审慎的眼光看待既有的观点,准确分析自身的实践特点和历史方位,不用“未来的砖头”营造“现实的社会主义大厦”。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历史和逻辑起点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不是中国资本主义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而是在世界资本主义链条体系中最薄弱环节撕开的社会主义革命的突破口,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是其突出的特点。如何认识这种社会主义,找出其共性和个性来建设和发展它,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一项新的伟大任务。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且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和观点。

第一,从我国国情出发,严格区别了“建立社会主义”和“建成社会主义”这两个不同的概念。1956年1月,在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指出,社会主义是进入了,完成了没有呢?还没有。这个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进人,但尚未完成。1957年2月,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更加明确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为了更加明确社会主义的“建立阶段”和“建成阶段”的差异,从生产关系的完善程度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的理论视角和物质基础的实践层面进行了剖析。他认为“建立阶段”之所以不同于“建成阶段”,一方面是因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但它又还很不完善,还有一个需要继续巩固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建设刚刚开始,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还不充分,还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时期使社会主义生产力有较为充分发展的阶段,建立起现代化的工业基础和农业基础。

第二,在总结“”和化运动的失误、挫折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和化运动的错误,负主要责任,也是党内较早觉察其失误的第一人。他在领导“”和化运动受挫以后,开始总结经验教训,反思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他先后在1958年的第一次郑州会议、八届六中全会和1959年的第二次郑州会议上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所有制、按劳分配、向共产主义过渡等问题。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期间,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他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我国目前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这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一次伟大的理论创新。

第三,阐明了在中国建设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认为要把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中国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因为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快地发展起来,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年的时间是不行的。他反复告诫人们: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了,要使中国变成一个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五十到一百年的时间。

从“超阶段”和急于求成地建设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思想的产生,以及对建设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的准确估计,表明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在一步步地深化和前进,尽管它表现为一个曲折的过程。

(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并提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

研究和探讨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就在于科学地确定社会主义的本质,把握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保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一部社会主义历史,从最简单的意义上来说,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史和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及其趋势,是正确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必不可少的理论准备和前提。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曾作过某些原则的论述,表现出了经典作家的深邃洞察力,但限于历史条件,他们还不可能对此作出全面的解答;列宁虽曾提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的重要思想,但未能系统地回答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坚持唯物辩证法,并根据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思想,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作了系统的理论上的阐发。这主要集中体现在于1957年2月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以及在此前后的一系列讲话中。

第一,指出了“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观点的危害性。1936年苏联宣布建成社会主义以后的一个长时期中,斯大林曾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是“完全适合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之间在政治上和道义上是一致的。这种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认识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正如所指出的: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天真的想法。正是由于斯大林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否认苏联社会存在矛盾,因此对现实政治生活中出现的矛盾问题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结果导致混淆敌我矛盾的严重错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有矛盾,就会在社会矛盾面前缩手缩脚,处于被动地位;同样,不正确地了解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状况和性质,也就不懂得在不断地正确处理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将会使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统一和团结日益巩固。

第二,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概念。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规定为“社会基本矛盾”,并认为这种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他曾经指出:将来全世界的帝国主义打倒了,阶级消灭了……那个时候还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表明“社会基本矛盾”适用于一切社会(自然包括共产主义社会在内),是一切社会矛盾的总根源。

第三,指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不是进行社会革命,而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这些论断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哲学依据。

对社会主义矛盾的理论创新,一方面为我们指明了一切社会的矛盾运动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形态,从而有助于我们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则使我们根据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运动状况和特点,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性质和特殊规律,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一定意义上说,它代表了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课题最早、又是非常重要的理论上的探索和回答。

(四)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即提出了“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满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深刻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尽可能地增加生产的总量。列宁也指出: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早在中国革命胜利前夕,他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告诫全党: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不能盲目地乱抓乱碰,把中心任务忘记了。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站不住脚,我们就会失败口j。新中国成立后,他的这一思想更加明确。1957年2月,针对我国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的情况,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更加鲜明地指出: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并且号召:全国各族人民要团结起来,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二者相互联系;它们是对“搞社会主义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的不同层面的回答。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始终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这也是党执政为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亦即国计要为民生。曾在《论十大关系》中强调的我们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即导弹和面包要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我们一方面要积累资金,发展我们的生产事业;同时另一方面也要搞好消费,改善人民生活;顾此失彼就会酿成大祸。尽管在后来的实践中,并没有把他的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坚持贯彻下去,在处理二者关系问题上还做得不够完善,但我们不能否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思想成就。

(五)关于对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即突破了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藩篱,提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实行商品交换的必要性,主张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

中国社会是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走向社会主义的。这一特殊的历史前提使得社会主义在中国“开始容易、继续困难”。因为我们面临着两个现实的问题:一是没有现成的建设理论作指导,没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二是没有与先进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相抗衡的物质基础。这种现实社会主义在生产力水平和物质基础上的“先天不足”使其不可能站在资本主义的“肩膀上”而立即显得比资本主义更高、更优越;相反,在相当长时间内,至少在经济上,社会主义还要矮于发达资本主义这个“巨人”。由于中国相对落后的现实社会主义与世界先进的、仍有潜力的资本主义同时存在;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中就面临着一个如何对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问题。

在对待商品经济的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宝贵的思想。

首先,提出商品经济本身不构成社会生产方式,而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相联系。同志反复强调,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商品生产,商品经济总是和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相联系的,要看它与什么经济相联系;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

其次,分析了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根本原因。认为:只要存在两种不同的所有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极其必要、极其有用;社会主义社会不仅存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而且还有个体所有制等经济成分,这是不能取消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根本原因。

第三,强调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社会主义社会,只有实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才能正常进行城乡经济交流,才能巩固工农联盟,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他说,通过商品交换,既可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又可以等价交换物资,满足公社生产上和社员生活上日益增长的需要。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商品经济观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思想:一是商品生产作为一种生产方式在各个不同的社会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并非资本主义的特产;二是商品生产作为一种生产方式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在强调重视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同时,还肯定了价值规律的客观存在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他在第一次郑州会议上深刻指出,在我国,还存在商品生产,价值规律还起作用。1959年3月他又进一步强调,价值规律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法则,它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的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在对待资本主义的问题上,提出了“消灭了资本主义,又可以搞一些资本主义”的重要思想。1956年12月他在天津约见民建、工商联负责人的谈话中阐明他的重要观点:现在国营、合营经济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私人可以开工厂,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开私营大厂,定个协议,十年、二十年不没收。华侨投资的,二十年、一百年不没收,可以开投资公司,还本付息,可以搞国营,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一些资本主义。他把这称之为“新经济政策”。在看来,允许一部分私人资本主义再搞,让它存在和发展,仍有积极的和进步的作用。它可以满足人民的部分生活的需要,可以把资本主义闲散的资金和定息利用起来,用于社会主义生产建设,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可以吸引华侨回国投资,既可以解决资金短缺和外汇短缺,又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同时,由于少数私人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还可以对社会主义工商业起一个促进和竞争的作用,以利于社会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肯定了三大改造完成以后还需要私营经济的存在,这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中所有制结构问题的重要突破。

资本主义的发展早已把世界联成一体,国家的进步、民族的振兴都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也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才能获得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为此,不仅强调了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更提出了“向外国学习”,尤其是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主张,并且系统阐述了为什么要向外国学习?学习外国什么?怎样学习等一系列问题。他认为: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不然它为什么能够存在?为什么能发展?同时,每个民族也都有它的短处。有人以为社会主义就了不起,一点缺点也没有了,哪有这个事…?因此,向他人学习就是取他国之长,补本国之短,以此来推动本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学习别人什么呢?他还认为: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有益的东西,我们都要学……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东西,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用人少、效率高、会做生意,这些都应当好好地学,以利于我们的工作。但强调,学习外国的东西,尤其是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必须要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把引进和创新结合起来;坚决反对教条主义的态度,反对照搬照抄甚至“全盘西化”的做法。的“向外国学习”的主张为中国叩开世界大门、走向世界创造了思想条件,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政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探索也是一种开拓。因此,总会有成功也会有失误,尤其是面对崭新的事业,面对从未有人走过的路,探索出现失误是可以料想的,而且任何杰出的历史人物的思想和实践不能不带有那个时代的局限。应该看到,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间更短,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和我国的基本国情获得全面的、正确的认识不能不经过艰苦的探索,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曾在《十年总结》一文中说过: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要以第二个十年时间去调查它、去研究它,从其中找出它固有的规律,以便利用这些规律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J。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中,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贡献往往与失误相互交织或交替出现。他提出了许多有重要理论价值的思想观点,有的还不够成熟,有的处于萌芽状态,有的未能付诸实践,有的没能坚持下去。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当实事求是地肯定在探索中提出的许多真知灼见和获得的规律性认识,确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也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启示。

(一)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正确与否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表明:我们什么时候获得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律性的认识,我们就能找到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方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会顺利发展;否则,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遭受挫折。正如所指出的:革命事业是不容易的,是科学,经济建设也是科学。说经济建设也是科学,就是要求我们在经济建设中去认识其规律性,遵循规律,依照规律办事。如果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不认识,或者认识不清楚,或者违背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我们就会碰钉子,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二)学习和实践是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有效途经

深深地懂得,能否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社会主义事业十分重要,而获得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的有效途径就是学习和实践。1962年他在七千人大会上强调:社会主义建设对于我们全党来说,知识都非常不够。我们应当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积累经验,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逐步加深对它的认识,弄清楚它的规律。读书,尤其是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是学习的主要形式,是获得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的间接方法。新中国成立后,多次号召全党认真读书,并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领导和指导全党读书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方法论,加深了对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因此,当时全党阅读马列著作的过程,实质就是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马克思主义化两者相结合的过程。现在,我们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府和学习型政党就是为了提高我们党认识社会主义规律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能力需要。

此外,调查研究的实践是把握客观规律的直接方法。认为,要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必须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来进行研究,而且必须经过胜利和失败的必较。反复实践,反复学习,经过多次胜利和失败,并且认真进行研究,才能使自己的认识合乎规律。这就是说,通过实践,从我们自己走过的道路、积累的经验和经历的挫折教训中学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出社会主义建设中固有的而不是主观臆造的规律,才能制定合乎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三)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永无止境、需要不断创新的过程“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教条地规定未来,只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了新世界。他们坚决反对人们对其理论的“奴隶式的盲目崇拜”和“简单模仿”,要求人们把它当作对未来社会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永远是不完全的,需要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加深对规律的认识;特别是当客观情况发生变化以后,要注意对新问题、新规律的研究和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亦是如此。我们不仅需要探索和研究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也需要探索和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特殊规律。正如所说过的: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果单用《实践论》《矛盾论》,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就是说,如果我们还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成结论上,不结合新的情况进行理论创新,是无法建设好社会主义的。因此,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把“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作为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大任务。我们只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之上,不断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才能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由“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

社会主义建设范文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王季愚;教育实习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基础教育,但教师资源相对匮乏;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综合大学展开教育实习,服务当地师范教育。此时,王季愚担任黑龙江大学校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1963年春,学校派外语系俄语专业学生深入黑龙江省各地市中学进行教育实习。1964年3月9日至5月9日,数学、物理、中文、外语四系的应届毕业生339人与教师43人,先后前往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阿城、双城、宁安等七个市县的十八所中学进行教育实习。

一、教育实习的指导思想

教育实习既是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劳动教育在教学领域的职业情感延续。教师职业情感决定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行为,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源动力。教学情感仅凭理论知识难以实现,需要在合适的场域有目的地培养和再造。教育实习搭建了职业信仰实践平台,便于学生对教师职业价值和职业技能进行深入的情感体验。教育实习是教师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教育实习的质量直接影响区域基础教育水平的优劣。通过教育实习,可以提高师生对中学教师工作的认识,检验各专业教学质量,摸索专业教学实习经验。教学中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思想经典著作研读,强调教学反思,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学中开展对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的学术思想批判,使每位参加教育实习的学生深刻认识到“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1],为新时代培育红色基因,书写红色家谱,传播红色声音,传递红色能量。

二、教育实习的基本情况

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黑龙江大学校长王季愚亲自指导教育实习。教育实习一般为四周,第一周为听课环节,了解中学教学实际情况,在指导教师帮助下努力备课,掌握课程目标与内容;第二周和第三周为课堂讲授与相互评议环节,评选观摩公开课;第四周撰写实习心得,组织参加当地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报告会。实习单位充分意识到给青年创造良好的教育实践场所是基础教育义不容辞的义务,不仅明确接受教育实习生是党和国家交给他们的任务,同时迫切希望教育实习能促进本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实习单位的热情接待,促进了实习学生的备课积极性。“每天从早到晚直到十一、二点钟,个别同学到下半夜三点钟,试讲不是一次而是四五次甚至更多次,教案修改不是二三次而是七八次”[3],确定第一次讲课的学生到上课前还要进行两三次试讲,相互吸取经验。指导教师明确教育实习的任务与职责,提出“教学实习、全面负责、指导工作”的原则。“教学实习”是教育实习的核心,从实战要求出发,完成学生教育实习训练的基本内容;“全面负责”意味着不单纯负责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思想、生活和作风也要负责;“指导工作”要求指导教师善于启发实习生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觉性、积极性,培养实习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力求做好“三从”“四抓”和处理好三个关系。所谓“三从”即从难、从严、从实战要求出发,对目标中的困难要充分估计,从最困难的地方入手,向最困难的地方打靶,把最困难的任务完成;在教学过程中要有严密的计划、严格的要求、严肃的态度、严谨的训练,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从学科特点出发,使实习生专业知识、技能得以锻炼,初步体验中学教学的基本特点、过程、教学法等,初步了解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在中学贯彻执行的情况。所谓“四抓”即抓思想、抓教学、抓生活、抓作风,善始善终。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处理好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关系、与实习生的关系、与兄弟院校实习队的关系。

三、教育实习取得的收获

黑龙江大学在教育实习开展过程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好充分的教育实习准备工作,指导教师严格要求,实习学校师生大力支持,取得丰硕成果。思想方面,实习生对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了解,从而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教育实习使得实习生思想提高,认识升华,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解加深。实习生纷纷表示要听党的话,服从组织分配,在中学教书大有作为。教学方面,实习生初步熟悉了中学教学的特点与方法。俄语系、中文系、数学系和物理系学生在教育实习中感受到工具课的性质与学习价值,初步熟悉了备课、写教案、上课、分析课、批改作业、评定成绩、辅导补课、课外活动等各种教学工作。教育实习结束以后,学生基本能独立地进行各项教学活动。招生就业方面,教育实习检验了应届毕业生的培养质量,为综合大学改进教学方式提供了依据。“实习生组织纪律强,顽强劳动,清晨做操,晚上读报,唱革命歌曲,扫院子,扫雪,在食堂擦桌子,扫地”[4],给教育实习单位带来革命的风。各教育实习单位普遍赞扬实习队的政治风气正,觉悟高,专业知识掌握扎实,充分展现了黑龙江大学“博学慎思,参天尽物”的优良学风与校风。

四、教育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及反思

各系对教学实习十分重视,从实习准备到组织领导等工作做得都很细致,和实习所在学校的配合也很密切,发扬了谦虚谨慎、互助合作的优良作风,从而受到各实习单位的欢迎和好评。但教学实习过程中也暴露出以下一些问题。第一,部分实习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熟练。例如,有的中文系学生讲授汉字时“上课时标音,低头看一眼,抬头写一笔,结果写的是第二声,标的是第四声。”[5]俄语专业实习生在口语和书写中出现大量错误,课文朗读示范很少能使带队教师满意。数学系实习生讲立体几何时谈及旋转面分三类:圆柱面、圆锥面和球面,分类方式违反逻辑原则。第二,对教材的钻研和掌握不够深入细致。不少实习生在确定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时存在困难,在教材分析研究方面的独立工作能力不强。例如,指数函数复习课教学目的是通过复习课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指数函数的定义、图像及三个性质,使学生能结合图像进行记忆。不少实习生平铺直叙地罗列重复讲过的知识,没有研读教学目的与教学重点,讲授中没能体现出复习课的价值。第三,不善于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独立学习能力。实习生多用“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方法,讲的多练得少,甚至有人未执行教学计划,而把相关大学内容引入中学教学。有些实习生不善于运用教学语言,废话、土语多,经常加不必要的修饰词,说话啰嗦,抓不住关键点。针对教育实习反映出的问题,实习队提出改进建议。首先,实习基地需长期固定。除教育实习期间外,与实习基地多联系、多协作,积累教育实习经验,提高工作质量。其次,教育实习需提前至第七学期或更早。教育实习结束后回校总结不足、弥补缺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第三,实习生实践授课时数需统一。实习时数过少,不利于全面考察实习生教学技能及评定实习成绩;时数过多,会导致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交流时间过少,无法实现教育实习的初衷。第四,每五名实习生配备一位指导教师为宜。授课时数多少决定审阅教案、试讲、听课、评议会等一系列工作量的大小,实习生每人授课时数为8~14节为合理。

五、结语

新时代教育实习应继往开来,借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教育实习的经验,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作为教育目标,逐步完善师范教育,制定合理的教育实习内容及有效的实施方案,完善组织管理,合理进行教育实习评价,建立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实现教育实习多元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18-01-31)[2021-03-12].

[2]黑龙江大学教务处教学研究室.教学通讯1963-1964年第八期(总第38期)[Z].黑龙江大学教学资料(档案编号:1965-6).

[3]黑龙江大学教务处教学研究室.物理系五九级教学实习汇报[Z].黑龙江大学教学资料(档案编号:1965-6).

[4]黑龙江大学教务处教学研究室.黑龙江大学外语系俄语专业60年级教学实习工作总结[Z].黑龙江大学教学资料(档案编号:1965-6).

社会主义建设范文篇5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正确指引下,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特别是市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以来,市委、市政府着眼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一手抓国企改革,一手抓非公经济发展,并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壮大。目前,我市私营企业已达到2.4万户,个体工商户6.7万户,注册资金403.2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由**年的17%上升到53%,“半壁河山”局面基本形成。非公有制经济在拉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活跃城乡市场、方便群众生活、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全市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政治上有觉悟、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对人民有贡献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他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自觉把企业的发展与首府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群众的富裕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妥善安置下岗职工,主动投身社会公益和光彩事业,热心救助困难群众,并在抗震救灾、扶贫开发、捐资助教和城市绿化等各个领域,为我市和全疆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今天,市委统战部等五部门联合表彰的30名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就是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的杰出代表。他们虽然来自不同行业,但都是在各自发展中,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爱国敬业、诚信守法,在发展企业、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回馈人民中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和表率作用。大力表彰这些优秀企业家,对于彰显他们的业绩和贡献,树立民营企业家的先进典型,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担负起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的神圣责任,加快推进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衷心希望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珍惜这份荣誉,发扬这份成绩,在今后事业中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加入到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行列,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的跨跃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近日,党的**胜利召开,这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科学描绘了新世纪第二个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蓝图,对于我们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未来的五年,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国际商贸城建设的关键时期。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和新世纪能源发展战略的确定,以及乌昌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加快实施,进一步凸显了**发展的历史机遇和广阔前景。“**”期间,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紧密团结和依靠全市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按照市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以来确定的发展目标和思路,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全力推进我市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法制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为2010年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加快把**建设建成现代化国际商贸城而努力奋斗。

完成“**”目标,实现我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需要所有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团结奋斗,需要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共同努力。希望全市所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把思想统一到党的**精神上来,进一步增强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企业的发展同新疆的振兴、首府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我市新阶段的改革发展中建立功勋、成就事业。要围绕我市即将出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抓住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新机遇,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乌昌经济一体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之中,在推进我市都市工业、资源型工业、对外贸易等发展的各个领域寻求新的商机,谋求更大发展。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变化,沉着应对市场竞争的新挑战,进一步强化自身素质,完善经营理念,积极推进管理和技术创新,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广大民营企业家要进一步增强敢为人先的勇气,创造一流的气魄,加快扩张的胆识,在挑战中先行一步,在竞争中独树一帜,努力造就一批在全疆和全国叫得响的民营企业排头兵,形成一个享誉国内外的优秀民营企业家群体,真正把我市建成一个民营大市和经济强市。

爱国敬业、诚信守法、奉献社会,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应当坚持的努力方向和人生追求,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应当具备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胸怀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将报效祖国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担当应尽的社会责任,争做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要弘扬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的社会公德,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守诺践约,公平竞争,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作出积极贡献。要恪守诚实劳动、依法经营的守法品格,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守市场规则和行业规范,在开展经营和发展企业的过程中,维护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维护社会正常的秩序,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做勤劳致富、遵纪守法的带头人。要牢固树立致富思源、回报社会的贡献意识,坚持“义利兼顾、德行并重”的市场价值观,继承和发扬参与光彩事业的精神,更多地关注国计民生,更多的注重社会和谐,大力支持我市社会慈善和公益事业发展,积极协助党和政府搞好扶贫开发、就业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社会主义建设范文篇6

不容质疑,,邓小平都坚信共产主义乃中国建设的方向;在落后的社会基础条件上,依靠先进社会制度的作用实现国家腾飞,是他们的共同意识,而且这种意识主导着他们的建设思路。

但是,他们之间的差别在于对“超前”尺度的把握。有着强烈的超速发展的主观愿望,所以他更注重先进社会机制条件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邓小平虽然也肯定先进社会机制条件对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但他坚信社会机制条件与社会基础条件只有相互适应,社会才能正常发展.

2、邓小平的建设社会主义方式比较

2.1民众建设热情的激发

对于人民建设热情的激发,毛的时代和邓的时代有着重大的不同:前者依靠的是用精神鼓舞、崇高的理想信仰去激起人们的建设热情,而后者则主要利用利益、欲望来激发。

2.2对国情的认识不同

要提出正确的治国方略,首先要正确地认识国情。虽然也认为中国的特点是“一穷二白”,“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②但他认为这既是坏事,也是好事,“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③然而他对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建设社会主义的困难,估计不足。他认为中国可以很快向共产主义过渡,超越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因而急于求成,急于过渡。到“”期间,又主张建立一种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对国情特别是社会主要矛盾和发展阶段的错误认识,是长期犯“左”的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认真总结了过去犯“左”的错误的教训,以国情特别是社会主要矛盾和发展阶段的认识有了很大变化。对于国情,他认为中国有两个重要特点:一个是“底子薄”,一个是“人口多,耕地少”,由此决定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就是尽快地发展社会生产力,解决这个矛盾。由于对国情特别是社会主要矛盾和发展阶段有了正确的认识,所提出的治国方略自然是符合中国实际的。

2.3对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关系的认识不同

在时代,当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也想尽快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对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必须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这个道理不可谓不清楚。但是,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长期敌视,封锁;波兹南事件等一系列东欧事件的发生;国内反右派斗争的开展,使得错误地判断了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立即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经济建设。他在1975年的全面整顿中,就提出要集中力量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总结了晚年所犯的错误,作出了把全党工作中心从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这是邓小平治国方略的最重要、最根本的特点,也是对正确治国方略的重大发展。

2.4在治国目标上对“实事求是”的把握不同?

邓小平和都把实事求是看作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但由于他们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因而他们的实事求是观既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又展现着不同的时代特色。

思想活的灵魂就包括: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其中最能体现思想本质特征的则是实事求是。讲究实际,强调一切决策都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但是,在晚年,在一些方面理论和实践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脱离了中国的具体实际。

邓小平在坚持实事求是路线上保持了前后的一贯性。他把实事求是具体化为“三个有利于”标准,使各项工作的是非得失有了一个可靠的评价尺度,从而使我国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始终保持着正确的方向。在三年困难时期,当一些地区的农民实行包产到户的时候,邓小平就借用经常讲的“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的话,大胆地给予支持。这个“猫论”,充分体现了他求真务实的现实主义精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的这种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发扬。为了尽快地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他果断地作出了转移全党工作重心的重大决策,实行改革开放,建立起了一种完全符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模式。

3面临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3.1时代

从历史上看,凡是经过长期动荡,战争后进入和平年代的人,往往表现为对执政者的高度信赖,甚至崇拜,易于形成统一的信仰。

有效地利用了各种机遇并创造了利于激发全民热情的良好环境,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热潮。在利己主义思想的支配下,作为公有的财产的管理者们,是很容易倒向以权谋私的道路上去的。

3.2邓小平时代

邓小平所处的时代,中国与周边邻国较为和睦,国际环境相对平和;国内经历了十年浩劫的人民身心俱疲,重整国民经济成为人民最关心的事情。面临的挑战,一是传统体制,二是资本主义的冲击。

改革初期,邓小平抓住了机遇,利用美苏争霸的有利时机,一心发展经济。经济改革逐步解放了被传统体制束缚的生产力,而对外开放则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综上所述,在时代,人们高举理想之旗。邓小平时代则发展了人性的另一方面,推动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两者都产生于人性中的需要。他们都代表了社会生活中最突出的需要,解答了时代的紧迫问题。在时代,中国人民面对的紧迫问题是救亡图存,打破旧中国所陷于其中的那种贫困、动乱、外族入侵的恶性循环,把中华民族凝聚为一个整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有邓小平时代的改革开放,才能有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他们都以自己的突出的个性特征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并分别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了一个时代,这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个性使然,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59页

[2]《著作选读》下册,第743页

[3]《红旗》1958年第1期

社会主义建设范文篇7

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执政理念,是执政党领导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理性认识和观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这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特别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中形成的新的执政理念??突出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强调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要紧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具体地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落到了实处。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我们党在执政理念上新的飞跃,解决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问题。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大家一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了新力量,在增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的同时,也巩固和扩大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形成人人都可以成才、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的观念。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以人为本是对只注重经济增长,单纯追求GDP指标,过分突出短期物质成果的片面发展观念的纠正,是我们党在我国社会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后获得的新认识。坚持以人为本,一是明确人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我们在使用GDP考核指标时,还应当辅之以其他指标,如社会成本指标,环境、资源、生态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指标。把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优质、高效地提供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二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三是要把以人为本与尊重自然规律相结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马克思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294页)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使人的内在创造性激发出来,创造更多财富,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与此同时,强调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尊重并掌握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突出以人为本,既汲取了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同封建社会的“民本”思想有本质的不同,也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本主义”。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我们党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集中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强烈地表达了我们党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尊重人民的创造精神,确保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权利。

统筹兼顾的发展机制

我们党主要通过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党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统筹兼顾就是这一原则的生动体现,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统就是统揽、总揽,筹就是筹划、协调,兼顾就是照顾到方方面面,平衡各种关系。总起来说就是兼顾方方面面的利益,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化解方方面面的矛盾。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兼顾确定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的一条战略方针。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党面对的社会利益主体更多,领域更广,利益关系也更复杂,因而要求党一定要坚持做到统筹兼顾。在总体把握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在具体实践上,要坚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积极稳妥,全面准确。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社会条件的新变化更加突出了统筹兼顾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我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如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行业之间的差距以及居民收入差距成为突出的问题,农民增收缓慢、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针对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十六届三中全会及时提出“五个统筹”的根本要求,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使它们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统筹兼顾,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是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原则。坚持统筹兼顾各种利益关系,必须重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处理和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包括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尽最大可能满足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要求,各项改革措施都必须使人民群众总体受益,使全体社会成员越来越充分地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统筹兼顾,协调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遵循规律,全面谋划,因势利导。今天我们党讲统筹兼顾,不是要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搞一平二调,也不是抽肥补瘦,更不是平均主义。而是既承认差别,突出重点,又使各方面利益都能得到保护和实现。统筹兼顾要求东部加快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要振兴,中部也要崛起。这就要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鼓励竞争,反对垄断,使所有的市场主体获得平等的机会,能够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时进一步加强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增强转移支付的能力,高度重视对农民和困难群众的扶持,维护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

在统筹兼顾的执行机制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既要深化改革、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又要考虑人们的承受能力、维护社会稳定;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通过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人们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以及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既要发展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又要维护党和国家的团结统一、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既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又要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统筹兼顾当中,更要善于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调动群众积极性,调动地方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不能一切事都由中央包办、政府包办、上级包办,要让群众想办法、社会各方面想办法。

和谐相处的社会目标

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理性地发展,强调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追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既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也是社会得以发展进步的条件。

首先,需要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只有经济社会和谐,才能充分挖掘潜力,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不因经济社会矛盾造成社会动荡,从而团结全体人民更快地实现既定目标。科学发展观使我们党的执政目标从自发的探索变为自觉的追求,使所有人尽可能得到公平的发展机会,关注人们个体的差异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执政要不断把社会各阶层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求反映到各项政策中,通过政策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进一步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是党执政富有创意的社会发展目标,注重和谐,尊重创造,鼓励成功。

社会主义建设范文篇8

一、规范服装行业创新自主自强

山西作为我国的能源大省,重工业基地,一直以来,相比于重工行业的勃勃发展,轻工业的发展是比较欠缺的。而在1995年,有限公司的成立却在山西甚至全国的服装行业掀起了一场变革。公司凭借过人的市场洞察力,充分挖掘市场需求,以所有产品全部一百元的营销方式迅速占领了广阔的裤装市场,并在全国率先提出“无论从那里购买的裤装到本店都可终生免费熨烫,缭边”的先进服务理念。这一举措,不仅规范了服装市场价格混乱的现状,也为服装行业服务理念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998年,百圆裤业更是在服装行业率先走上了连锁经营的模式,并依靠这一先进的经营方式牢牢的抓住了市场的先机,依靠过硬的质量和优秀的服务,在全中国的服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也向全中国展示了山西服装企业的风采。

经过十二年的不断发展,的加盟网络如今已经遍布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加盟店达到1300余家,每年与各地消费者发生近八百万次的亲密接触,已经成为足以让全中国服装界都另眼相看的一股力量。百圆裤业的全体员工同心同德,奋力拼搏,以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信念,以把企业的壮大和太原市的发展相结合为宗旨,终于在继肯德基之后获得了我国特许行业的最高奖项----“中国特许奖”,成为我国服装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这在以重工业为主的山西,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伴随着集团化的发展,如今的已经从以往单一的服装行业拓展到餐饮、运输、人力培训以及对外贸易等多个方面。而作为支柱产业的裤装销售更是长年位居全国首位,企业的社会形象也逐年提升,在全国各地的广大消费者中可谓家喻户晓,有口皆碑,销售网络正稳步向更加广阔的市场辐射。随着市场和业务的不断扩大,新品质,高价位的新也即将推出,这也必将为百圆的发展注入崭新的活力。

二、秉承晋商精神放眼天下市场

晋商文化,源远流长,明清山西商人称雄国内商界五个多世纪,他们取得的巨大成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每一个晋商人的身上都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精神,它将进取,敬业,群体的思想自觉不自觉的融合到自身的灵魂之中,成为其为人经商的准则,成就了晋商的百年兴盛。而百圆裤业的逐步壮大,也是与晋商精神离不开的。

十余年来,我们在经营管理中一直把晋商精神作为自身学习的典范。百圆人勤奋敬业,对于每一个百圆人来说,勤奋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良好品德,敬业更是事业成功唯一源泉;百圆人团结相与,在百圆裤业,团结不仅是存在于同事邻里之间的美好感情,更是经商活动中业务扩大与商业竞争的需要;百圆人勇于进取,每一个人都带着强烈的开拓信念和坚韧精神,每一次的成功都展现出百圆人非常的气魄和胆略……

伴随着我国加入WTO,山西的情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已逐步成为全球市场和商业竞争的一部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新的机遇面前,清醒的认识到,仅仅凭借勤劳和诚信是难以在日后的市场中立足的。多年来,花大力气进行科技的创新,人才的创新以及文化的创新,放长眼光,转变理念。与各界人士广泛合作,积极开发新的市场。,进军国际市场,在阿联酋开设了分公司和直营店,并凭借优质的质量和良好的服务远销周边多个国家,影响中东及非洲市场,为公司跨出国门,走向国际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发展企业科技创新企业文化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全方位的,只有产品或者只有服务都是不行的,这就要求企业要在方方面面进行创新。只有不断的突破,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有新人才的加入,企业才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多年来坚持“不断开拓,勇于创新”的理念,坚持科学发展,提倡自主创新,立志成为特色化的,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民族品牌。多年来,公司坚定的走在大力发展技术创新,大力培养全面人才的可持续道路上。广州研发中心的成立,人才管理中心的不断发展,公司培训制度的日益完善,无不为百圆裤业在技术上和人才上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的不断壮大,离不开优质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更离不开广阔的市场和长远的眼光,技术人才的创新固然重要,企业文化的创新更是关键。业这么多年一直流行着一种传承文化,讲的就是要不断的从晋商精神以及其他一些积极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为我所用,目标就是将其融合成为我们自己独特的文化。这不仅是企业对文化的继承,更是对文化的创新。可以说,拥有先进人性的企业文化,是百圆裤业能取得今天如此成就的重要条件。

四、企业以法为准经商以诚为先

多年的发展,一直将守法经营作为自身的准则。公司在一直以来的经营管理当中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把遵守社会主义市场法则,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文明放在企业管理的第一位。不仅自身坚持守法,更要求公司数以千计的加盟商们知法守法。公司对加盟商的培训不仅仅停留在业务上,更上升到制度法规上。的近千名加盟商每年接受多次专家级的培训。在-,五名加盟商在有全国几千名优秀加盟商代表参加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全国仅有的50位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颁发的“中国优秀加盟商”称号。

多年来,依靠守法经营,诚信相与的经营模式逐步壮大。在取得大量成就的同时,也为山西的服装行业赢得了众多荣誉。-,百圆裤业连续三年被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评为“中国优秀特许品牌”;被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并成为“全国青年创业培训实践基地”;,更是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众多荣誉的取得,是社会各界对坚持守法经营,诚信服务这一原则的肯定与鼓励。企业多年来与时俱进的高质量服务,充分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也将企业带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路。

五、关怀关爱员工回报回馈社会

对于一个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向心力是必不可少的;企业员工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息息相关。一直以来,对员工日常的文化生活极为重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各项活动,每年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员工大会,每两年要举行一次加盟商大会。,一千余名加盟商齐聚北京九华山庄,为百圆未来的发展献计献策,成为当年服装界的一大盛景。足球、篮球、毽球、羽毛球、演讲、唱歌……众多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不拘一格的文体活动不仅使员工锻炼了身心,更大大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公司有着丰富完善的福利,保险系统,员工住宅楼也于去年建成,极大的解决了员工们的住房问题,开山西民营企业为职工建房之先河。力图最大限度的关怀员工生活,多年来的持之以恒,使得每一位员工都为企业的无微不至而感动,企业也受到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拥护。公务员之家

社会主义建设范文篇9

提问:十年“”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损失?设想一下当时人民最大的希望是什么?教师小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三年恢复和三年改造,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也开始在实践中探索建设本国社会主义道路。但是,由于我党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和正确的理论指导,走过了一些弯路。尤其是“”和“”十年动乱,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在拨乱反正中,终于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今天,我们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后导入新课。

2.新课知识内容的学习指导和“探究”过程

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及伟大历史意义。教师首先放一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录像,让学生先从直观上感受这次隆重的会议,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概括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之后教师出示所带来的危害。

领域

危害性

政治

党的组织和国家政权遭到极大削弱,大批干部惨遭迫害,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

经济

国民经济损失近5000亿元。

教育

教学无法正常进行

文化

历史文化遗产遭到巨大破坏

思想

极端个人主义、宗派主义等严重泛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遭严重毁弃。

通过的危害,对比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于我党我国人民来说是多么的及时与必要,理解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历史性转折的的伟大历史意义。最后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展开讨论: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决定把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心及时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就为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科学文化的极大繁荣,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开始全面纠正“”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扭转了粉碎“”以后两年的徘徊状态,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开始全面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会议不但恢复和发展了中共八大确定的正确理论和政策,而且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这就启发了党和人民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新的理论和政策探索;会议在大力纠正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同时,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使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有了保证。

关于改革开放。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史料,分析经济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展的原因(结合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生活一直比较贫困,历史上多次农民起义,在##“没有农民,便没有革命”的理论指导下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分析),农村经济改革的过程和的结果重点从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和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两个方面的措施分析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改革逐渐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发展)。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教师重点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难度和改革的重点(主要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最后教师要求学生以身边的事实说明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

关于改革开放的成就。教师应分为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部分进行讲述。对内改革应着重于目的和在农村和在城市的具体措施。

3.归纳总结的过程

由学生归纳整理本课知识体系。

4.课后学生活动的提示

社会主义建设范文篇10

一、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组织保障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既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考验。从我镇情况看,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还存在四个不适应:一是思想观念不适应。部分党员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创新意识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锐意进取精神。二是素质能力不适应。有些党员干部,在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农村和谐社会上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本领不强,没有真正发挥带头、带领、带动作用。三是工作方法不适应。有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没有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不善于做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难以担负起团结带领群众齐心协力谋发展的重任。四是经济基础不适应。我镇大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缺乏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影响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切实解决好农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农村党组织先进性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以思想教育为主线,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头脑,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以组织建设为基础,及时调整基层组织设置,不断扩大农村党员的工作覆盖面;以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关键,全面提升素质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不断规范村级事务管理,形成民主科学的运行体系,真正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改进农村党组织设置方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农业产业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现途径和基本目标之一。随着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市场、行业协会、中介组织、股份合作社等新兴经济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大批农村党员和优秀人才聚集到农业产业链条上来。面对大量出现的新兴组织这一现状,党的建设如不及时跟进,势必会造成“缺位”和“断层”。因此,必须不断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全面提高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能力,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整体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素质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培养素质能力较高的农村干部、党员和实用人才三支队伍,使他们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

首先,精心选育农村干部,立足培养新农村建设的带头者。通过村民自治,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人,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而又能共事、不出事的人,选进村党组织班子,尤其要选好配强村总支书记。同时,不断强化对农村干部的教育培训。注重运用县乡党校、示范基地、远程教育、院校教育、学习考察、研讨交流的培训模式,构建良好的农村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善于发挥农村干部先进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

其次,抓好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立足培养新农村建设的推动者。农村党员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是新农村建设的先锋队和主力军。现实告诉我们,必须注重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农业科技素质,通过在思想上扶志、发展上扶业、生产上扶技、政策上扶贫,培养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的“双带型”农村党员。

第三,大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立足培养新农村建设的示范者。造就一支数量可观、素质优良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和现实所需。广泛实施把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农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农村干部的农科培训工程。近年来,由于政府支持和鼓励,南庄的一批农民老板不断地到蒙自、石屏等地学习石榴、枇杷和杨梅管理技术,致使这些农作物产业在我镇发展迅速,其中石榴产业已成为我镇农民致富增收的一个黄金产业,南庄石榴已远销东北、华北、华南等地。实践证明,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和作用发挥力度,才能促其在新农村建设中走在前面、干在前面。

四、发挥农村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循序渐进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循序渐进推动,切忌急功近利。

(一)明确思路,科学规划。正确的思路和科学的规划,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不加规划、一窝蜂冒进、走“”老路会激发农村各种矛盾,我镇共有58个自然村158个村民小组,村情不一,条件各异。这就决定了建设新农村的内容、途径、模式不能千篇一律、一个模式。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立足实际,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村、培育现代农民的总体要求,逐村制定出搞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科学确定近期、中期及远期目标,明确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工作思路和实施步骤,使广大党员群众有章可循。当前,特别要在理清思路、制定规划上狠下功夫,尽量不走或少走弯路,避免造成不应有的浪费。

(二)树立榜样,有序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的统一。既要有长期艰苦努力的准备,又要有具体现实的行动。这就要求坚持科学的态度,从现有条件和实际状况出发,从农民生产生活中最紧迫的实际问题入手,突出着力点,找准切入点,有计划、分步骤扎实推进。当前,我镇主要把条件成熟的高家营村、绵羊冲移民新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加以规划,规划成功后再向全镇分批逐步实施。“十一五”期间,按照“谁积极,支持谁”的原则。我镇计划每年规划建设3至5个村社,预计到2020年,我镇所有自然村都基本得到规划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