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18:30:25

社会转型期

社会转型期范文篇1

“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1]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主义这一关于存在和意识关系的基本原理,是我们研究和认识年轻一代思想状况、基本特点的指导思想。循着这一思想去分析,年轻一代思想的基本特点表现为:

(一)经济体制转型——使年轻一代道德取向呈现出多元性

道德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为社会经济关系服务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道德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或准则,其作用是调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集体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身完善之间的关系。道德的基本问题是道德和利益的关系,其中分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物质利益和道德哪一个方面起决定作用;二是,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利益如何对待。道德的实质是义与利的问题。用当代年轻人最流行的话来概括,就是“讲奉献还是讲索取”。在奉献和索取二者之间的取向不同,使道德观念呈现出千差万别,导致道德取向的多元性。

年轻一代道德取向的多元性,可以具体分为:只奉献不索取;多奉献少索取;少奉献多索取;不奉献不索取;不奉献只索取。有奉献就应有索取,多奉献就应多索取,是当代大多数年轻人道德的主要信条。这种奉献与索取并重的观念,是对新中国建立后50~60年代道德取向的一种否定和超越。那些年代只能讲奉献,不能谈索取,只重视人的社会价值,忽视人的自身价值。这种道德取向的单一性和片面性,是同计划经济体制相联系并以其为基础的。

在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意识形态的嬗变中,年轻一代道德取向呈现多元性的状况,不仅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是实现道德观念更新的一种进步趋向。如何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人们道德观念的要求,建立起新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道德观念,是当前社会主义德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思想战线的现状——使年轻一代思想观点存在兼容性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长期斗争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战线的指导地位。但是,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迄今封建阶级的思想、资产阶级的思想依然存在,并同无产阶级继续进行较量。

正在成长中的年轻一代,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对于处在嬗变中的真善美、假恶丑不仅没掌握正确的识别标准,也缺乏相应的识别能力。他们在学校里接受的是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在家庭和社会活动中却无法避免地受到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封建阶级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借机沉渣浮起,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腐朽的生活方式也乘机渗入,原有的单一计划经济思想尚在发生作用。先进与落后、新生与腐朽,总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思想影响并存。年轻一代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现实面前,头脑中有无产阶级思想,也有资产阶级的思想,还有一些封建阶级的思想。这些不同阶级的对立的思想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均未形成体系,也未构成对峙的矛盾冲突,是一种兼容并存的状态。如何发挥德育的导向作用,用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占领年轻一代的思想阵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清除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观念和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是德育工作者的一项长期的任务。

(三)国际政治斗争新形式——使年轻一代政治方向带有模糊性

“两大社会之间的斗争,必然会成为政治斗争。……在阶级反对阶级的任何斗争中,斗争的直接目的是政治权力。”[2]政治对于个体来说,是他们的政治观点、信念和信仰的表现。由于国际、国内历史的、现实的诸多因素的影响,也由于年轻一代尚未成熟的主观原因,对年轻一代来说,应坚持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带有模糊性。具体表现为: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为什么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和分裂是以共产党失去政治权力和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为标志;社会主义最后战胜资本主义是不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低潮;中国建立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不是唯一的选择,为什么历史和现实有许多令人疑惑的问题等等。这些从理论到实践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年轻一代还没有真正地解决。因而,他们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上还不是坚定不移,在行动上也不是坚持不懈。坚持无产阶级的政治观点、观念、信念、方向尚不是他们中间大多数人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二、思想特点产生的社会根源

一代人的思想状况及其特点,总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综合作用的反映。“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下,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3]

(一)道德观念是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和人才规格质量的变化而改变

新中国建立后,在近三十年的时间内,我国在经济领域推行的是计划经济模式,在分配方式方面,搞的是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在政治领域,一切活动由一个意志来决定,在人才规格方面塑造的是依附性人才。社会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才生产都限定在严格的政策范围之内。道德观念也因适应计划经济和统一意志的要求产生局限性。那种年代,社会只为人做奉献开辟道路,同时却关闭了人可以索取的一切途径。于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只讲奉献,不讲索取。奉献被视为是品德高尚公而忘私的光荣行为,索取则被看作是思想落后自私自利的可耻行径。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最终导致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享受相近或相同的物质待遇,逐步消磨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助长了人们的消极性、被动性和依附性。这种只强调人的社会价值,无视人的自身价值的片面的道德观念,在艰苦的战争岁月中有其必然性和积极作用,而在进行全面建设要发挥人的才能时期则显示出明显的局限性。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人们开辟了根据自己的专长选择职业的蹊径,人可以进行独立思考,在较广阔的空间内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一切由上级组织安排的僵化的人事制度开始被打破,依附性的人格也向独立性人格演化。转型中的社会现实,为年轻一代具有新的道德观念提供了基础。他们在人的社会价值、人的自身价值;在奉献、索取等方面观点的突破,使道德取向呈现出多元性。而这种多元正是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一元道德观念,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旧的道德观念规律性的过程。

(二)思想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各种思想在人主观上的反映

我国的年轻一代在学校中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他们的头脑中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阵地,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还可能是主阵地。

我国有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封建阶级传统的思想影响和习惯势力根深蒂固。新中国建立后,封建阶级被消灭,而它的思想影响依然存在。年轻一代从出生起就生活在充斥封建意识、传统习惯势力的环境之中,受其影响和熏陶,头脑中有封建意识、迷信思想是不难理解的。

对外开放的十几年来,我国在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设备的同时,西方资产阶级的哲学、心理学、伦理学思想也被作为学术观点介绍进来。如萨特的以极端强调个人存在和个体自由的“存在主义”,尼采、叔本华的以意志为宇宙本体、意志高于理性为核心的“唯意志论”,弗洛伊德的从性的本能中寻找人类动机的“精神分析理论”,都在年轻一代,特别是大学生中产生了影响。这些现代唯心主义的思想流派被介绍进来,对于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改造我国传统的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成分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有不可忽视的消极作用,加剧了年轻一代思想上的混乱。(三)政治方向只有在某种观点、信念、信仰使人坚定不移时才是明确的,反之,必然出现方向模糊

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发生过一些失误,尤其是象那样严重的错误,损害了党的形象,降低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些失误和错误虽然都得到了修正,但是在人们心中留下的创伤还难以短期内平复。特别是近年来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蜕变,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解体,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走入低谷。这些历史、现实问题的综合作用,使年轻一代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对共产党的领导,对共产主义运动的前景产生疑虑,出现政治信念、信仰危机。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资产阶级为缓冲同无产阶级的矛盾,为摆脱周期性的经济衰退,不断转换斗争策略以维持其统治。特别是二战之后,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使资本主义经济依然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美、英、日、德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迄今在物质文明方面还优于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扩大国际之间的交往交流,改变了过去闭关锁国时期的一些片面的政治宣传,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泛普及,使人可以成为远方信息的直接接受者,这又使年轻一代接触了西方的资产阶级的精神文明。从赞赏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向往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到接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腐朽没落生活方式的诱惑,又使年轻一代中的不少人产生“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错误认识。

国际政治斗争形势的剧烈变动,国内改革开放发生的深刻变化,人们在思想上要有一个认同过程和适应过程。新旧思想、新旧体制的矛盾碰撞反映在人们的思想上,使人产生迷惘、困惑,出现心态失衡,情绪不稳,活动方向不明等一系列问题。这是社会经历深层次变革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现象。

三、学校德育的对策

同志说:“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是对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是我们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指针,也是德育思考对策的根本指导思想。

(一)用邓小平同志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武装头脑,转化观念,建立现代科学的德育观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必然发生变化。学校德育工作者要审时度势,首先在理论上要全面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它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作用,然后,进一步弄清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和个性;市场经济给德育带来的正向效应和负向效应;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西方现代思想文化,从建立新的思想文化出发怎样批判、继承、借鉴;在国际国内社会转型期间怎样坚持学校德育的导向作用;按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年轻一代应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和人格特征;学校德育怎样在实践的过程中改革创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具备哪些新的素质,以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等等。这些具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德育工作者不仅应在理论上真正弄清楚,而且要以正确理论和认识指导德育的实践。

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其特点,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者确立全新的德育观,即现代科学的德育观。包括:德育的社会观,即克服把德育看作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孤立的社会活动的狭隘德育观,建立开放性的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全方位的大德育观;德育的目标观,即克服以培养依附性人才为目标的传统德育观,建立既培养高尚人格,又发展有个性、自立性、竞争性人格的现代德育观;德育的素质观,即克服不问教育对象身心发展水平,都施以同一教育,脱离实际的德育观,建立既有统一素质要求,又分层次,成为系统工程的德育观;德育的效益观,即克服追求表面整齐划一,把外显行为作为评价成果的形而上学的德育观,确立讲内化效应,讲长远效应,终身受益的辩证发展的德育观。

(二)研究社会变革时期人们道德、思想、政治观念多元的状况,找准德育的战略位置

在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学校德育工作者转化观念,端正思想,明确方向,找准德育的战略位置,是正确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

找准德育战略位置的工作之一,是面向社会生活,深入实际,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的调查研究。了解人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心理动态和行为取向;了解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了解人们思想意识的倾向及构成要素;了解社会舆论对于年轻一代的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了解年轻一代已有的思想基础和发展趋向,选准开展德育工作的起点。

找准德育战略位置的工作之二,是研究学校德育的总目标和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具体任务。围绕德育总目标和要求,从各自的层级出发,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选择有效形式,完成既定任务。每一层级的德育都以低一级层级为基础,并为高一级层级的德育打好坚实的基础,在系统工程中不出现薄弱的环节。

找准德育战略位置的工作之三,是正确把握形势,增强全局观点,坚定不移地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从培养“四有”新人的根本目的出发把德育放在工作的重要地位,深入持久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进行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教育,使年轻一代的成长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德育要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处理好德育内部和外部的关系;一是德育内部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各自的任务和相互依附渗透的关系;二是德育作为一种教育实体,有相对独立性,同形势变化、社会焦点、热点问题的关系;三是德育坚持教导、疏导、诱导原则同严格制度、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关系;四是学校德育的核心作用、规范作用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五是德育的社会效益与德育工作者自身修养的关系。

(三)构建学校与社会全方位的德育网络,形成德育工作的社会合力

同志说:“政治思想工作,各部门都要负责任。”[5]现代科学的德育观是大德育观,要求学校德育与广泛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形成一个既有党委、政府、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心下一代协会参与的纵向德育工作体系,又有由学校和家庭、社会相配合的横向德育关系。各方面都围绕培养“四有”新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构建成多经纬、多频道、多方位的德育组织网络。目标一致,相互沟通,形成合力,打一场持久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攻坚战”,在实践中体现无产阶级德育的革命性、战斗性和科学性。

学校德育从古至今在年轻一代思想观念的形成中居于重要地位,具有主渠道作用、导向作用和规范作用。

学校德育的明显特点之一,是它的主渠道作用。学校德育的方向性、目的性,以及在施教过程中严密的组织性、计划性、恒常性,是其它任何教育单位、渠道无法比拟和不可取代的。社会变革时期,学校德育主渠道作用“只能大大加强,不能有丝毫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止步不前。”[6]如果学校放弃了主渠道作用,社会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和要求就失去了全面贯彻、系统实施的唯一阵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失去了相互配合的核心。

学校德育明显的特点之二,是它的导向作用。这是由学校德育的先进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决定的。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党和国家最新的道德、思想、政治观念最积极、最彻底的宣传者和维护者。学校德育历来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最先进的和最正统的,是年轻一代选择正确人生道路和自我修养的客观依据。

学校德育明显的特点之三,是它的规范作用。学校德育总是反映社会共同的期望和要求,用社会准则去规范年轻一代的思想和行动。提供什么、允许什么、限制什么、反对什么,都态度严肃,旗帜鲜明。代表的是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思想观念。特别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观念出现多元的形势下,学校德育的规范作用更有其现实和长远意义。没有学校德育一元规范的作用,就不可能消除多元思想文化的局面,也不可能在新的基础上形成新的道德、思想、政治一元的观念。

总之。在当今社会变革过程中,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社会影响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并存,年轻一代受到的是来自四面八方,各种思潮的冲击,处在一种迷惘、困惑之中,也使学校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遇到严峻的挑战。学校德育在新形势下对年轻一代思想观念的形成还能不能发挥主渠道作用、导向作用和规范作用,怎样才能发挥这些作用,已成为德育理论家和实际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课题之一。严峻的挑战,往往也是改革德育最好的机遇,德育工作者必须振奋精神、开拓前进,徘徊不前或知难而退不是社会主义学校德育工作者的本色。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70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84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49页。

社会转型期范文篇2

(1)社会转型期的界定。

社会转型期是指当代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由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转变的时期。

(2)政府管理创新的内涵。

何谓政府管理创新,主流观点认为:“政府管理创新是指由于行政环境、行政任务等的变化引起的行政职能、行政方式、行政作风、政府的政策法规、行政体制等方面的一系列新变化”。

政府管理创新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培育和树立创新观念是政府管理创新的前提;改革和简化行政审批制度是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规范管理的一种手段。其主要内容有: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职能创新;转变工作作风,推进行政作风创新;转变政府管理机制,推进行政体制创新;加快政府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构建电子政府、发展电子政务;建立健全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构建责任政府;解放思想,积极借鉴西方国家行政文明成果,努力建立学习型政府;等等。

②政府管理创新是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体系,根据诸多方面创新之间的关联性,可以构建为具有8个层次的政府管理创新体系;第一个层次涉及管理人员、方法与手段;第二层次是运行机制;第三个层次是组织机构;第四个层次是行政体制;第五个层次是政治体制;第六个层次是社会治理结构;第七个层次是政府管理的系统哲学;第八个层次是社会公共物品基础建设。政府管理创新是一个系统的体系,这八个层次之间相互关联,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要全面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③“政府管理创新是指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所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而对自身的职能定位、管理方式、组织结构、运行机制、业务流程、工作方法、技术手段等诸多方面所作出的创造性调整和变革。”

2社会转型期政府管理创新的动力和阻力因素分析

在任何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两种力量,变革的驱动力和变革的抑制力,即动力和阻力。在通常情况下,当驱动力强于抑制力时,变革发生并能持续下去;反之则不能发生;当两种力量作用相当、相互抵消时,组织则会维持现状。

2.1政府管理创新的动力因素分析

“改革的启动在于两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改革的动力与发动改革的时机和方式”。创新是需要动力的,动力为目标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因而动力也就是一种客观的需要或潜在的利益。政府管理创新的动力,就是指政府创新系统在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诸种外部环境因素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下,管理创新行为产生的机理。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动力。

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政府管理创新的第一推动力是经济发展力。一方面,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进行管理创新。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可以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如资金、办公设备、管理的手段和技术等,使创新具有强大的后盾支持。

(2)机构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是内部动力。

①机构改革的推动。政府机构是政府体制的载体,机构改革意味着政府体制的内部结构调整,机构改革一直是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从总体的和一般的角度来考察,政治、经济体系的运行逻辑是:经济上的每一点相对重大的变化,都可能改变政治运行状态乃至改变政治运行规则。

②民主政治建设的推动。政府为了完成改革和发展的繁重任务,必须长期保持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稳定是实现政府创新的必要条件,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就不可能正常发展。政治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关键环节,政治稳定则社会稳定;而政治要稳定,则必须跟随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进行创新,尤其要进行政府管理创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

2.2政府管理创新的阻力因素分析

政府管理创新真正的难点在于克服阻力,与政府管理创新的动力因素主要来自行政管理体制的外部相反,政府管理创新的阻力则主要来自体制的内部,主要表现为:

(1)传统观念对政府管理创新的影响。

人的观念总是受制于时代的局限、传统的束缚、环境的制约以及个人的经验;在特殊的制度环境下,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加之个人认识水平的不同,观念一经形成,就很难转变。政府管理创新是包括管理技术创新、管理观念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在内的一个整体系统;所以,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如果观念没有及时更新,则会变成强大的阻碍力量,影响管理制度创新和管理技术创新的成效,甚至扼杀管理制度创新和管理技术创新。

(2)利益矛盾对政府管理创新的制约。

首先,利益矛盾表现为行政机构内部的角色冲突。作为一个行政单位,在社会转向市场经济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它除了代表党和国家的利益之外,也在不同程度上生长出了团体的利益。而当这两种利益发生冲突时,也就有可能以损害党和国家利益的手段来维护和增加小团体的利益。其次,利益矛盾还表现为行政行为相对成本的差异。也就是说,在完成一件行政任务时,不同的人员若付出的成本不同时,面对着同一任务便会产生利益矛盾。再次,利益矛盾表现为各个利益主体对待改革的态度。改革在本质上是对利益的再调整和再分配。社会总是要分为各个利益集团的,这些利益包括权力、地位、身份、经济利益及其相关的社会权力。有些利益集团当然希望传统体制改得多一点、快一点,而在传统体制内获益比较多的人,改革的动力就小一点,阻力大一点。

(3)管理制度短缺及其负面效应造成的阻力。

新制度经济学派认为:制度是一种公共物品,具有排他性;制度是一种约束机制,它所提供的一系列规则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和国家、政府制定的正式约束以及实施机制共同构成,制度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政府的一切行为,也无时无刻不在制度的约束之中,制度对政府管理的成败得失影响非常重大,正如邓小平反复强调的:最重要的是一个制度问题,制度是决定因素。

3积极推进社会转型期政府管理的创新

3.1政府管理创新的核心是政府职能的转变

政府职能的转变表现为职能总量的调适变化,要求实现政府职能结构的优化配置并改善职能实现的方式。目前,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在于加快政府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这需要从政府的体制结构和功能行为上创新政府服务理念、端正服务行为、发挥政府服务功能、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使政府真正成为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政府竞争力的强弱,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这就决定了政府必须加快职能转变,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1)推进政府职能创新,改进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方式,重视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政府要把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精力要更多地放在推进社会发展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

(2)要坚决实行政企分开。

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和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特别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确立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建立和完善民主决策制度,推进行政作风创新。

要把科学民主决策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坚持下去,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决策责任制度,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4)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实皿政府从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实施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己成为人类的共识和选择。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经济增长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实现社会发展的手段,发展的根本目标应当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增强人们全面发展的能力,提高人类发展水平。服务型政府是指政府以公民本位、社会本位为指导理念,以服务为宗旨,向公民、社会和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真正体现和落实好“为人民服务”。

3.2制度创新是进行政府管理创新的主要途径

制度作为一种稀缺性的资源,也是政府的公共产品之一。就国家形态而言,制度是指以宪法、法律、法规为基本内容的正式规则和以习俗、传统、习惯等形式存在的非正式规则交织构成的一整套的规则体系及其实现机制。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和维护制度环境,实现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并向社会提供制度选择,是政府基本的公共职能。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制度环境决定政府行政改革的基本方向,制约其基本的价值选择以及具体的政策选择。在社会转型期进行制度创新,首先要深刻理解制度创新的科学内涵。

第一,制度创新是全方位的制度创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制度创新,也应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全面创新。

第二,制度创新是多层次的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社会的基本制度或根本制度的创新,基本制度体现社会的基本性质,决定其他层次制度的性质和方向,其创新形式主要表现为自我完善。第二层次是具体制度的创新,是由基本制度表现出来的社会各个领域所形成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体制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创新。具体制度是社会制度体系中最为活跃的部分,既为社会的基本制度服务,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制度创新在这个层面上有较大的自由度和空间。第三层次是各种具体的规章制度的创新,是各个工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制定的具体的办事程序、规则和行为规范的创新。

3.3提高政府效能是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社会转型期范文篇3

“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1]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主义这一关于存在和意识关系的基本原理,是我们研究和认识年轻一代思想状况、基本特点的指导思想。循着这一思想去分析,年轻一代思想的基本特点表现为:

(一)经济体制转型——使年轻一代道德取向呈现出多元性

道德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为社会经济关系服务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道德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或准则,其作用是调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集体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身完善之间的关系。道德的基本问题是道德和利益的关系,其中分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物质利益和道德哪一个方面起决定作用;二是,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利益如何对待。道德的实质是义与利的问题。用当代年轻人最流行的话来概括,就是“讲奉献还是讲索取”。在奉献和索取二者之间的取向不同,使道德观念呈现出千差万别,导致道德取向的多元性。

年轻一代道德取向的多元性,可以具体分为:只奉献不索取;多奉献少索取;少奉献多索取;不奉献不索取;不奉献只索取。有奉献就应有索取,多奉献就应多索取,是当代大多数年轻人道德的主要信条。这种奉献与索取并重的观念,是对新中国建立后50~60年代道德取向的一种否定和超越。那些年代只能讲奉献,不能谈索取,只重视人的社会价值,忽视人的自身价值。这种道德取向的单一性和片面性,是同计划经济体制相联系并以其为基础的。

在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意识形态的嬗变中,年轻一代道德取向呈现多元性的状况,不仅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是实现道德观念更新的一种进步趋向。如何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人们道德观念的要求,建立起新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道德观念,是当前社会主义德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思想战线的现状——使年轻一代思想观点存在兼容性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长期斗争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战线的指导地位。但是,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迄今封建阶级的思想、资产阶级的思想依然存在,并同无产阶级继续进行较量。

正在成长中的年轻一代,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对于处在嬗变中的真善美、假恶丑不仅没掌握正确的识别标准,也缺乏相应的识别能力。他们在学校里接受的是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在家庭和社会活动中却无法避免地受到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封建阶级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借机沉渣浮起,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腐朽的生活方式也乘机渗入,原有的单一计划经济思想尚在发生作用。先进与落后、新生与腐朽,总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思想影响并存。年轻一代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现实面前,头脑中有无产阶级思想,也有资产阶级的思想,还有一些封建阶级的思想。这些不同阶级的对立的思想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均未形成体系,也未构成对峙的矛盾冲突,是一种兼容并存的状态。如何发挥德育的导向作用,用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占领年轻一代的思想阵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清除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观念和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是德育工作者的一项长期的任务。

(三)国际政治斗争新形式——使年轻一代政治方向带有模糊性

“两大社会之间的斗争,必然会成为政治斗争。……在阶级反对阶级的任何斗争中,斗争的直接目的是政治权力。”[2]政治对于个体来说,是他们的政治观点、信念和信仰的表现。由于国际、国内历史的、现实的诸多因素的影响,也由于年轻一代尚未成熟的主观原因,对年轻一代来说,应坚持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带有模糊性。具体表现为: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为什么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和分裂是以共产党失去政治权力和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为标志;社会主义最后战胜资本主义是不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低潮;中国建立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不是唯一的选择,为什么历史和现实有许多令人疑惑的问题等等。这些从理论到实践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年轻一代还没有真正地解决。因而,他们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上还不是坚定不移,在行动上也不是坚持不懈。坚持无产阶级的政治观点、观念、信念、方向尚不是他们中间大多数人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二、思想特点产生的社会根源

一代人的思想状况及其特点,总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综合作用的反映。“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下,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3]

(一)道德观念是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和人才规格质量的变化而改变

新中国建立后,在近三十年的时间内,我国在经济领域推行的是计划经济模式,在分配方式方面,搞的是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在政治领域,一切活动由一个意志来决定,在人才规格方面塑造的是依附性人才。社会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才生产都限定在严格的政策范围之内。道德观念也因适应计划经济和统一意志的要求产生局限性。那种年代,社会只为人做奉献开辟道路,同时却关闭了人可以索取的一切途径。于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只讲奉献,不讲索取。奉献被视为是品德高尚公而忘私的光荣行为,索取则被看作是思想落后自私自利的可耻行径。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最终导致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享受相近或相同的物质待遇,逐步消磨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助长了人们的消极性、被动性和依附性。这种只强调人的社会价值,无视人的自身价值的片面的道德观念,在艰苦的战争岁月中有其必然性和积极作用,而在进行全面建设要发挥人的才能时期则显示出明显的局限性。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人们开辟了根据自己的专长选择职业的蹊径,人可以进行独立思考,在较广阔的空间内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一切由上级组织安排的僵化的人事制度开始被打破,依附性的人格也向独立性人格演化。转型中的社会现实,为年轻一代具有新的道德观念提供了基础。他们在人的社会价值、人的自身价值;在奉献、索取等方面观点的突破,使道德取向呈现出多元性。而这种多元正是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一元道德观念,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旧的道德观念规律性的过程。

(二)思想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各种思想在人主观上的反映

我国的年轻一代在学校中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他们的头脑中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阵地,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还可能是主阵地。

我国有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封建阶级传统的思想影响和习惯势力根深蒂固。新中国建立后,封建阶级被消灭,而它的思想影响依然存在。年轻一代从出生起就生活在充斥封建意识、传统习惯势力的环境之中,受其影响和熏陶,头脑中有封建意识、迷信思想是不难理解的。

对外开放的十几年来,我国在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设备的同时,西方资产阶级的哲学、心理学、伦理学思想也被作为学术观点介绍进来。如萨特的以极端强调个人存在和个体自由的“存在主义”,尼采、叔本华的以意志为宇宙本体、意志高于理性为核心的“唯意志论”,弗洛伊德的从性的本能中寻找人类动机的“精神分析理论”,都在年轻一代,特别是大学生中产生了影响。这些现代唯心主义的思想流派被介绍进来,对于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改造我国传统的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成分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有不可忽视的消极作用,加剧了年轻一代思想上的混乱。(三)政治方向只有在某种观点、信念、信仰使人坚定不移时才是明确的,反之,必然出现方向模糊

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发生过一些失误,尤其是象那样严重的错误,损害了党的形象,降低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些失误和错误虽然都得到了修正,但是在人们心中留下的创伤还难以短期内平复。特别是近年来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蜕变,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解体,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走入低谷。这些历史、现实问题的综合作用,使年轻一代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对共产党的领导,对共产主义运动的前景产生疑虑,出现政治信念、信仰危机。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资产阶级为缓冲同无产阶级的矛盾,为摆脱周期性的经济衰退,不断转换斗争策略以维持其统治。特别是二战之后,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使资本主义经济依然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美、英、日、德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迄今在物质文明方面还优于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扩大国际之间的交往交流,改变了过去闭关锁国时期的一些片面的政治宣传,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泛普及,使人可以成为远方信息的直接接受者,这又使年轻一代接触了西方的资产阶级的精神文明。从赞赏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向往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到接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腐朽没落生活方式的诱惑,又使年轻一代中的不少人产生“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错误认识。

国际政治斗争形势的剧烈变动,国内改革开放发生的深刻变化,人们在思想上要有一个认同过程和适应过程。新旧思想、新旧体制的矛盾碰撞反映在人们的思想上,使人产生迷惘、困惑,出现心态失衡,情绪不稳,活动方向不明等一系列问题。这是社会经历深层次变革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现象。

三、学校德育的对策

同志说:“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是对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是我们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指针,也是德育思考对策的根本指导思想。

(一)用邓小平同志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武装头脑,转化观念,建立现代科学的德育观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必然发生变化。学校德育工作者要审时度势,首先在理论上要全面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它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作用,然后,进一步弄清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和个性;市场经济给德育带来的正向效应和负向效应;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西方现代思想文化,从建立新的思想文化出发怎样批判、继承、借鉴;在国际国内社会转型期间怎样坚持学校德育的导向作用;按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年轻一代应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和人格特征;学校德育怎样在实践的过程中改革创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具备哪些新的素质,以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等等。这些具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德育工作者不仅应在理论上真正弄清楚,而且要以正确理论和认识指导德育的实践。

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其特点,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者确立全新的德育观,即现代科学的德育观。包括:德育的社会观,即克服把德育看作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孤立的社会活动的狭隘德育观,建立开放性的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全方位的大德育观;德育的目标观,即克服以培养依附性人才为目标的传统德育观,建立既培养高尚人格,又发展有个性、自立性、竞争性人格的现代德育观;德育的素质观,即克服不问教育对象身心发展水平,都施以同一教育,脱离实际的德育观,建立既有统一素质要求,又分层次,成为系统工程的德育观;德育的效益观,即克服追求表面整齐划一,把外显行为作为评价成果的形而上学的德育观,确立讲内化效应,讲长远效应,终身受益的辩证发展的德育观。

(二)研究社会变革时期人们道德、思想、政治观念多元的状况,找准德育的战略位置

在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学校德育工作者转化观念,端正思想,明确方向,找准德育的战略位置,是正确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

找准德育战略位置的工作之一,是面向社会生活,深入实际,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的调查研究。了解人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心理动态和行为取向;了解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了解人们思想意识的倾向及构成要素;了解社会舆论对于年轻一代的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了解年轻一代已有的思想基础和发展趋向,选准开展德育工作的起点。

找准德育战略位置的工作之二,是研究学校德育的总目标和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具体任务。围绕德育总目标和要求,从各自的层级出发,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选择有效形式,完成既定任务。每一层级的德育都以低一级层级为基础,并为高一级层级的德育打好坚实的基础,在系统工程中不出现薄弱的环节。

找准德育战略位置的工作之三,是正确把握形势,增强全局观点,坚定不移地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从培养“四有”新人的根本目的出发把德育放在工作的重要地位,深入持久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进行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教育,使年轻一代的成长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德育要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处理好德育内部和外部的关系;一是德育内部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各自的任务和相互依附渗透的关系;二是德育作为一种教育实体,有相对独立性,同形势变化、社会焦点、热点问题的关系;三是德育坚持教导、疏导、诱导原则同严格制度、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关系;四是学校德育的核心作用、规范作用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五是德育的社会效益与德育工作者自身修养的关系。

(三)构建学校与社会全方位的德育网络,形成德育工作的社会合力

同志说:“政治思想工作,各部门都要负责任。”[5]现代科学的德育观是大德育观,要求学校德育与广泛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形成一个既有党委、政府、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心下一代协会参与的纵向德育工作体系,又有由学校和家庭、社会相配合的横向德育关系。各方面都围绕培养“四有”新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构建成多经纬、多频道、多方位的德育组织网络。目标一致,相互沟通,形成合力,打一场持久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攻坚战”,在实践中体现无产阶级德育的革命性、战斗性和科学性。

学校德育从古至今在年轻一代思想观念的形成中居于重要地位,具有主渠道作用、导向作用和规范作用。

学校德育的明显特点之一,是它的主渠道作用。学校德育的方向性、目的性,以及在施教过程中严密的组织性、计划性、恒常性,是其它任何教育单位、渠道无法比拟和不可取代的。社会变革时期,学校德育主渠道作用“只能大大加强,不能有丝毫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止步不前。”[6]如果学校放弃了主渠道作用,社会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和要求就失去了全面贯彻、系统实施的唯一阵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失去了相互配合的核心。

学校德育明显的特点之二,是它的导向作用。这是由学校德育的先进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决定的。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党和国家最新的道德、思想、政治观念最积极、最彻底的宣传者和维护者。学校德育历来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最先进的和最正统的,是年轻一代选择正确人生道路和自我修养的客观依据。

学校德育明显的特点之三,是它的规范作用。学校德育总是反映社会共同的期望和要求,用社会准则去规范年轻一代的思想和行动。提供什么、允许什么、限制什么、反对什么,都态度严肃,旗帜鲜明。代表的是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思想观念。特别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观念出现多元的形势下,学校德育的规范作用更有其现实和长远意义。没有学校德育一元规范的作用,就不可能消除多元思想文化的局面,也不可能在新的基础上形成新的道德、思想、政治一元的观念。

总之。在当今社会变革过程中,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社会影响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并存,年轻一代受到的是来自四面八方,各种思潮的冲击,处在一种迷惘、困惑之中,也使学校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遇到严峻的挑战。学校德育在新形势下对年轻一代思想观念的形成还能不能发挥主渠道作用、导向作用和规范作用,怎样才能发挥这些作用,已成为德育理论家和实际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课题之一。严峻的挑战,往往也是改革德育最好的机遇,德育工作者必须振奋精神、开拓前进,徘徊不前或知难而退不是社会主义学校德育工作者的本色。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70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84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49页。

社会转型期范文篇4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德育特点根源对策

时代面貌的更新,国际政治集团之间斗争格局的变化,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发生的变革,使一代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全新的特点。教育专家和教育实践工作者对年轻一代的思想状况、基本特点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他们做出的判断性结论,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出现对立性的分歧。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和估价年轻一代的思想状况、基本特点以及产生的根源,本文谨就这些问题作些分析。

一、年轻一代思想的基本特点

“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1]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主义这一关于存在和意识关系的基本原理,是我们研究和认识年轻一代思想状况、基本特点的指导思想。循着这一思想去分析,年轻一代思想的基本特点表现为:

(一)经济体制转型——使年轻一代道德取向呈现出多元性

道德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为社会经济关系服务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道德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或准则,其作用是调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集体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身完善之间的关系。道德的基本问题是道德和利益的关系,其中分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物质利益和道德哪一个方面起决定作用;二是,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利益如何对待。道德的实质是义与利的问题。用当代年轻人最流行的话来概括,就是“讲奉献还是讲索取”。在奉献和索取二者之间的取向不同,使道德观念呈现出千差万别,导致道德取向的多元性。

年轻一代道德取向的多元性,可以具体分为:只奉献不索取;多奉献少索取;少奉献多索取;不奉献不索取;不奉献只索取。有奉献就应有索取,多奉献就应多索取,是当代大多数年轻人道德的主要信条。这种奉献与索取并重的观念,是对新中国建立后50~60年代道德取向的一种否定和超越。那些年代只能讲奉献,不能谈索取,只重视人的社会价值,忽视人的自身价值。这种道德取向的单一性和片面性,是同计划经济体制相联系并以其为基础的。

在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意识形态的嬗变中,年轻一代道德取向呈现多元性的状况,不仅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是实现道德观念更新的一种进步趋向。如何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人们道德观念的要求,建立起新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道德观念,是当前社会主义德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思想战线的现状——使年轻一代思想观点存在兼容性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长期斗争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战线的指导地位。但是,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迄今封建阶级的思想、资产阶级的思想依然存在,并同无产阶级继续进行较量。

正在成长中的年轻一代,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对于处在嬗变中的真善美、假恶丑不仅没掌握正确的识别标准,也缺乏相应的识别能力。他们在学校里接受的是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在家庭和社会活动中却无法避免地受到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封建阶级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借机沉渣浮起,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腐朽的生活方式也乘机渗入,原有的单一计划经济思想尚在发生作用。先进与落后、新生与腐朽,总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思想影响并存。年轻一代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现实面前,头脑中有无产阶级思想,也有资产阶级的思想,还有一些封建阶级的思想。这些不同阶级的对立的思想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均未形成体系,也未构成对峙的矛盾冲突,是一种兼容并存的状态。如何发挥德育的导向作用,用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占领年轻一代的思想阵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清除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观念和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是德育工作者的一项长期的任务。

(三)国际政治斗争新形式——使年轻一代政治方向带有模糊性

“两大社会之间的斗争,必然会成为政治斗争。……在阶级反对阶级的任何斗争中,斗争的直接目的是政治权力。”[2]政治对于个体来说,是他们的政治观点、信念和信仰的表现。由于国际、国内历史的、现实的诸多因素的影响,也由于年轻一代尚未成熟的主观原因,对年轻一代来说,应坚持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带有模糊性。具体表现为: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为什么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和分裂是以共产党失去政治权力和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为标志;社会主义最后战胜资本主义是不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低潮;中国建立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不是唯一的选择,为什么历史和现实有许多令人疑惑的问题等等。这些从理论到实践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年轻一代还没有真正地解决。因而,他们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上还不是坚定不移,在行动上也不是坚持不懈。坚持无产阶级的政治观点、观念、信念、方向尚不是他们中间大多数人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二、思想特点产生的社会根源

一代人的思想状况及其特点,总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综合作用的反映。“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下,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3]

(一)道德观念是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和人才规格质量的变化而改变

新中国建立后,在近三十年的时间内,我国在经济领域推行的是计划经济模式,在分配方式方面,搞的是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在政治领域,一切活动由一个意志来决定,在人才规格方面塑造的是依附性人才。社会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才生产都限定在严格的政策范围之内。道德观念也因适应计划经济和统一意志的要求产生局限性。那种年代,社会只为人做奉献开辟道路,同时却关闭了人可以索取的一切途径。于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只讲奉献,不讲索取。奉献被视为是品德高尚公而忘私的光荣行为,索取则被看作是思想落后自私自利的可耻行径。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最终导致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享受相近或相同的物质待遇,逐步消磨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助长了人们的消极性、被动性和依附性。这种只强调人的社会价值,无视人的自身价值的片面的道德观念,在艰苦的战争岁月中有其必然性和积极作用,而在进行全面建设要发挥人的才能时期则显示出明显的局限性。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人们开辟了根据自己的专长选择职业的蹊径,人可以进行独立思考,在较广阔的空间内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一切由上级组织安排的僵化的人事制度开始被打破,依附性的人格也向独立性人格演化。转型中的社会现实,为年轻一代具有新的道德观念提供了基础。他们在人的社会价值、人的自身价值;在奉献、索取等方面观点的突破,使道德取向呈现出多元性。而这种多元正是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一元道德观念,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旧的道德观念规律性的过程。

(二)思想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各种思想在人主观上的反映

我国的年轻一代在学校中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他们的头脑中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阵地,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还可能是主阵地。

我国有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封建阶级传统的思想影响和习惯势力根深蒂固。新中国建立后,封建阶级被消灭,而它的思想影响依然存在。年轻一代从出生起就生活在充斥封建意识、传统习惯势力的环境之中,受其影响和熏陶,头脑中有封建意识、迷信思想是不难理解的。

对外开放的十几年来,我国在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设备的同时,西方资产阶级的哲学、心理学、伦理学思想也被作为学术观点介绍进来。如萨特的以极端强调个人存在和个体自由的“存在主义”,尼采、叔本华的以意志为宇宙本体、意志高于理性为核心的“唯意志论”,弗洛伊德的从性的本能中寻找人类动机的“精神分析理论”,都在年轻一代,特别是大学生中产生了影响。这些现代唯心主义的思想流派被介绍进来,对于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改造我国传统的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成分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有不可忽视的消极作用,加剧了年轻一代思想上的混乱。

(三)政治方向只有在某种观点、信念、信仰使人坚定不移时才是明确的,反之,必然出现方向模糊

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发生过一些失误,尤其是象那样严重的错误,损害了党的形象,降低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些失误和错误虽然都得到了修正,但是在人们心中留下的创伤还难以短期内平复。特别是近年来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蜕变,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解体,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走入低谷。这些历史、现实问题的综合作用,使年轻一代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对共产党的领导,对共产主义运动的前景产生疑虑,出现政治信念、信仰危机。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资产阶级为缓冲同无产阶级的矛盾,为摆脱周期性的经济衰退,不断转换斗争策略以维持其统治。特别是二战之后,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使资本主义经济依然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美、英、日、德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迄今在物质文明方面还优于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扩大国际之间的交往交流,改变了过去闭关锁国时期的一些片面的政治宣传,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泛普及,使人可以成为远方信息的直接接受者,这又使年轻一代接触了西方的资产阶级的精神文明。从赞赏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向往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到接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腐朽没落生活方式的诱惑,又使年轻一代中的不少人产生“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错误认识。

国际政治斗争形势的剧烈变动,国内改革开放发生的深刻变化,人们在思想上要有一个认同过程和适应过程。新旧思想、新旧体制的矛盾碰撞反映在人们的思想上,使人产生迷惘、困惑,出现心态失衡,情绪不稳,活动方向不明等一系列问题。这是社会经历深层次变革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现象。

三、学校德育的对策

同志说:“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是对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是我们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指针,也是德育思考对策的根本指导思想。

(一)用邓小平同志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武装头脑,转化观念,建立现代科学的德育观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必然发生变化。学校德育工作者要审时度势,首先在理论上要全面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它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作用,然后,进一步弄清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和个性;市场经济给德育带来的正向效应和负向效应;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西方现代思想文化,从建立新的思想文化出发怎样批判、继承、借鉴;在国际国内社会转型期间怎样坚持学校德育的导向作用;按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年轻一代应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和人格特征;学校德育怎样在实践的过程中改革创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具备哪些新的素质,以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等等。这些具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德育工作者不仅应在理论上真正弄清楚,而且要以正确理论和认识指导德育的实践。

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其特点,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者确立全新的德育观,即现代科学的德育观。包括:德育的社会观,即克服把德育看作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孤立的社会活动的狭隘德育观,建立开放性的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全方位的大德育观;德育的目标观,即克服以培养依附性人才为目标的传统德育观,建立既培养高尚人格,又发展有个性、自立性、竞争性人格的现代德育观;德育的素质观,即克服不问教育对象身心发展水平,都施以同一教育,脱离实际的德育观,建立既有统一素质要求,又分层次,成为系统工程的德育观;德育的效益观,即克服追求表面整齐划一,把外显行为作为评价成果的形而上学的德育观,确立讲内化效应,讲长远效应,终身受益的辩证发展的德育观。

(二)研究社会变革时期人们道德、思想、政治观念多元的状况,找准德育的战略位置

在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学校德育工作者转化观念,端正思想,明确方向,找准德育的战略位置,是正确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

找准德育战略位置的工作之一,是面向社会生活,深入实际,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的调查研究。了解人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心理动态和行为取向;了解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了解人们思想意识的倾向及构成要素;了解社会舆论对于年轻一代的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了解年轻一代已有的思想基础和发展趋向,选准开展德育工作的起点。

找准德育战略位置的工作之二,是研究学校德育的总目标和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具体任务。围绕德育总目标和要求,从各自的层级出发,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选择有效形式,完成既定任务。每一层级的德育都以低一级层级为基础,并为高一级层级的德育打好坚实的基础,在系统工程中不出现薄弱的环节。

找准德育战略位置的工作之三,是正确把握形势,增强全局观点,坚定不移地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从培养“四有”新人的根本目的出发把德育放在工作的重要地位,深入持久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进行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教育,使年轻一代的成长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德育要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处理好德育内部和外部的关系;一是德育内部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各自的任务和相互依附渗透的关系;二是德育作为一种教育实体,有相对独立性,同形势变化、社会焦点、热点问题的关系;三是德育坚持教导、疏导、诱导原则同严格制度、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关系;四是学校德育的核心作用、规范作用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五是德育的社会效益与德育工作者自身修养的关系。

(三)构建学校与社会全方位的德育网络,形成德育工作的社会合力

同志说:“政治思想工作,各部门都要负责任。”[5]现代科学的德育观是大德育观,要求学校德育与广泛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形成一个既有党委、政府、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心下一代协会参与的纵向德育工作体系,又有由学校和家庭、社会相配合的横向德育关系。各方面都围绕培养“四有”新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构建成多经纬、多频道、多方位的德育组织网络。目标一致,相互沟通,形成合力,打一场持久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攻坚战”,在实践中体现无产阶级德育的革命性、战斗性和科学性。

学校德育从古至今在年轻一代思想观念的形成中居于重要地位,具有主渠道作用、导向作用和规范作用。

学校德育的明显特点之一,是它的主渠道作用。学校德育的方向性、目的性,以及在施教过程中严密的组织性、计划性、恒常性,是其它任何教育单位、渠道无法比拟和不可取代的。社会变革时期,学校德育主渠道作用“只能大大加强,不能有丝毫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止步不前。”[6]如果学校放弃了主渠道作用,社会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和要求就失去了全面贯彻、系统实施的唯一阵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失去了相互配合的核心。

学校德育明显的特点之二,是它的导向作用。这是由学校德育的先进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决定的。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党和国家最新的道德、思想、政治观念最积极、最彻底的宣传者和维护者。学校德育历来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最先进的和最正统的,是年轻一代选择正确人生道路和自我修养的客观依据。

学校德育明显的特点之三,是它的规范作用。学校德育总是反映社会共同的期望和要求,用社会准则去规范年轻一代的思想和行动。提供什么、允许什么、限制什么、反对什么,都态度严肃,旗帜鲜明。代表的是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思想观念。特别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观念出现多元的形势下,学校德育的规范作用更有其现实和长远意义。没有学校德育一元规范的作用,就不可能消除多元思想文化的局面,也不可能在新的基础上形成新的道德、思想、政治一元的观念。

总之。在当今社会变革过程中,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社会影响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并存,年轻一代受到的是来自四面八方,各种思潮的冲击,处在一种迷惘、困惑之中,也使学校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遇到严峻的挑战。学校德育在新形势下对年轻一代思想观念的形成还能不能发挥主渠道作用、导向作用和规范作用,怎样才能发挥这些作用,已成为德育理论家和实际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课题之一。严峻的挑战,往往也是改革德育最好的机遇,德育工作者必须振奋精神、开拓前进,徘徊不前或知难而退不是社会主义学校德育工作者的本色。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70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84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49页。

社会转型期范文篇5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德育特点根源对策

***

时代面貌的更新,国际政治集团之间斗争格局的变化,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发生的变革,使一代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全新的特点。教育专家和教育实践工作者对年轻一代的思想状况、基本特点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他们做出的判断性结论,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出现对立性的分歧。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和估价年轻一代的思想状况、基本特点以及产生的根源,本文谨就这些问题作些分析。

一、年轻一代思想的基本特点

“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1]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主义这一关于存在和意识关系的基本原理,是我们研究和认识年轻一代思想状况、基本特点的指导思想。循着这一思想去分析,年轻一代思想的基本特点表现为:

(一)经济体制转型——使年轻一代道德取向呈现出多元性

道德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为社会经济关系服务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道德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或准则,其作用是调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集体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身完善之间的关系。道德的基本问题是道德和利益的关系,其中分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物质利益和道德哪一个方面起决定作用;二是,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利益如何对待。道德的实质是义与利的问题。用当代年轻人最流行的话来概括,就是“讲奉献还是讲索取”。在奉献和索取二者之间的取向不同,使道德观念呈现出千差万别,导致道德取向的多元性。

年轻一代道德取向的多元性,可以具体分为:只奉献不索取;多奉献少索取;少奉献多索取;不奉献不索取;不奉献只索取。有奉献就应有索取,多奉献就应多索取,是当代大多数年轻人道德的主要信条。这种奉献与索取并重的观念,是对新中国建立后50~60年代道德取向的一种否定和超越。那些年代只能讲奉献,不能谈索取,只重视人的社会价值,忽视人的自身价值。这种道德取向的单一性和片面性,是同计划经济体制相联系并以其为基础的。

在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意识形态的嬗变中,年轻一代道德取向呈现多元性的状况,不仅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是实现道德观念更新的一种进步趋向。如何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人们道德观念的要求,建立起新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道德观念,是当前社会主义德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思想战线的现状——使年轻一代思想观点存在兼容性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长期斗争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战线的指导地位。但是,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迄今封建阶级的思想、资产阶级的思想依然存在,并同无产阶级继续进行较量。

正在成长中的年轻一代,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对于处在嬗变中的真善美、假恶丑不仅没掌握正确的识别标准,也缺乏相应的识别能力。他们在学校里接受的是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在家庭和社会活动中却无法避免地受到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封建阶级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借机沉渣浮起,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腐朽的生活方式也乘机渗入,原有的单一计划经济思想尚在发生作用。先进与落后、新生与腐朽,总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思想影响并存。年轻一代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现实面前,头脑中有无产阶级思想,也有资产阶级的思想,还有一些封建阶级的思想。这些不同阶级的对立的思想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均未形成体系,也未构成对峙的矛盾冲突,是一种兼容并存的状态。如何发挥德育的导向作用,用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占领年轻一代的思想阵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清除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观念和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是德育工作者的一项长期的任务。

(三)国际政治斗争新形式——使年轻一代政治方向带有模糊性

“两大社会之间的斗争,必然会成为政治斗争。……在阶级反对阶级的任何斗争中,斗争的直接目的是政治权力。”[2]政治对于个体来说,是他们的政治观点、信念和信仰的表现。由于国际、国内历史的、现实的诸多因素的影响,也由于年轻一代尚未成熟的主观原因,对年轻一代来说,应坚持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带有模糊性。具体表现为: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为什么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和分裂是以共产党失去政治权力和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为标志;社会主义最后战胜资本主义是不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低潮;中国建立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不是唯一的选择,为什么历史和现实有许多令人疑惑的问题等等。这些从理论到实践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年轻一代还没有真正地解决。因而,他们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上还不是坚定不移,在行动上也不是坚持不懈。坚持无产阶级的政治观点、观念、信念、方向尚不是他们中间大多数人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二、思想特点产生的社会根源

一代人的思想状况及其特点,总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综合作用的反映。“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下,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3]

(一)道德观念是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和人才规格质量的变化而改变

新中国建立后,在近三十年的时间内,我国在经济领域推行的是计划经济模式,在分配方式方面,搞的是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在政治领域,一切活动由一个意志来决定,在人才规格方面塑造的是依附性人才。社会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才生产都限定在严格的政策范围之内。道德观念也因适应计划经济和统一意志的要求产生局限性。那种年代,社会只为人做奉献开辟道路,同时却关闭了人可以索取的一切途径。于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只讲奉献,不讲索取。奉献被视为是品德高尚公而忘私的光荣行为,索取则被看作是思想落后自私自利的可耻行径。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最终导致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享受相近或相同的物质待遇,逐步消磨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助长了人们的消极性、被动性和依附性。这种只强调人的社会价值,无视人的自身价值的片面的道德观念,在艰苦的战争岁月中有其必然性和积极作用,而在进行全面建设要发挥人的才能时期则显示出明显的局限性。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人们开辟了根据自己的专长选择职业的蹊径,人可以进行独立思考,在较广阔的空间内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一切由上级组织安排的僵化的人事制度开始被打破,依附性的人格也向独立性人格演化。转型中的社会现实,为年轻一代具有新的道德观念提供了基础。他们在人的社会价值、人的自身价值;在奉献、索取等方面观点的突破,使道德取向呈现出多元性。而这种多元正是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一元道德观念,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旧的道德观念规律性的过程。

(二)思想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各种思想在人主观上的反映

我国的年轻一代在学校中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他们的头脑中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阵地,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还可能是主阵地。

我国有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封建阶级传统的思想影响和习惯势力根深蒂固。新中国建立后,封建阶级被消灭,而它的思想影响依然存在。年轻一代从出生起就生活在充斥封建意识、传统习惯势力的环境之中,受其影响和熏陶,头脑中有封建意识、迷信思想是不难理解的。

对外开放的十几年来,我国在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设备的同时,西方资产阶级的哲学、心理学、伦理学思想也被作为学术观点介绍进来。如萨特的以极端强调个人存在和个体自由的“存在主义”,尼采、叔本华的以意志为宇宙本体、意志高于理性为核心的“唯意志论”,弗洛伊德的从性的本能中寻找人类动机的“精神分析理论”,都在年轻一代,特别是大学生中产生了影响。这些现代唯心主义的思想流派被介绍进来,对于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改造我国传统的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成分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有不可忽视的消极作用,加剧了年轻一代思想上的混乱。

(三)政治方向只有在某种观点、信念、信仰使人坚定不移时才是明确的,反之,必然出现方向模糊

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发生过一些失误,尤其是象那样严重的错误,损害了党的形象,降低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些失误和错误虽然都得到了修正,但是在人们心中留下的创伤还难以短期内平复。特别是近年来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蜕变,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解体,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走入低谷。这些历史、现实问题的综合作用,使年轻一代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对共产党的领导,对共产主义运动的前景产生疑虑,出现政治信念、信仰危机。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资产阶级为缓冲同无产阶级的矛盾,为摆脱周期性的经济衰退,不断转换斗争策略以维持其统治。特别是二战之后,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使资本主义经济依然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美、英、日、德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迄今在物质文明方面还优于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扩大国际之间的交往交流,改变了过去闭关锁国时期的一些片面的政治宣传,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泛普及,使人可以成为远方信息的直接接受者,这又使年轻一代接触了西方的资产阶级的精神文明。从赞赏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向往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到接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腐朽没落生活方式的诱惑,又使年轻一代中的不少人产生“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错误认识。

国际政治斗争形势的剧烈变动,国内改革开放发生的深刻变化,人们在思想上要有一个认同过程和适应过程。新旧思想、新旧体制的矛盾碰撞反映在人们的思想上,使人产生迷惘、困惑,出现心态失衡,情绪不稳,活动方向不明等一系列问题。这是社会经历深层次变革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现象。

三、学校德育的对策

同志说:“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是对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是我们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指针,也是德育思考对策的根本指导思想。

(一)用邓小平同志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武装头脑,转化观念,建立现代科学的德育观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必然发生变化。学校德育工作者要审时度势,首先在理论上要全面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它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作用,然后,进一步弄清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和个性;市场经济给德育带来的正向效应和负向效应;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西方现代思想文化,从建立新的思想文化出发怎样批判、继承、借鉴;在国际国内社会转型期间怎样坚持学校德育的导向作用;按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年轻一代应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和人格特征;学校德育怎样在实践的过程中改革创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具备哪些新的素质,以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等等。这些具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德育工作者不仅应在理论上真正弄清楚,而且要以正确理论和认识指导德育的实践。

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其特点,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者确立全新的德育观,即现代科学的德育观。包括:德育的社会观,即克服把德育看作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孤立的社会活动的狭隘德育观,建立开放性的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全方位的大德育观;德育的目标观,即克服以培养依附性人才为目标的传统德育观,建立既培养高尚人格,又发展有个性、自立性、竞争性人格的现代德育观;德育的素质观,即克服不问教育对象身心发展水平,都施以同一教育,脱离实际的德育观,建立既有统一素质要求,又分层次,成为系统工程的德育观;德育的效益观,即克服追求表面整齐划一,把外显行为作为评价成果的形而上学的德育观,确立讲内化效应,讲长远效应,终身受益的辩证发展的德育观。

(二)研究社会变革时期人们道德、思想、政治观念多元的状况,找准德育的战略位置

在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学校德育工作者转化观念,端正思想,明确方向,找准德育的战略位置,是正确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

找准德育战略位置的工作之一,是面向社会生活,深入实际,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的调查研究。了解人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心理动态和行为取向;了解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了解人们思想意识的倾向及构成要素;了解社会舆论对于年轻一代的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了解年轻一代已有的思想基础和发展趋向,选准开展德育工作的起点。

找准德育战略位置的工作之二,是研究学校德育的总目标和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具体任务。围绕德育总目标和要求,从各自的层级出发,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选择有效形式,完成既定任务。每一层级的德育都以低一级层级为基础,并为高一级层级的德育打好坚实的基础,在系统工程中不出现薄弱的环节。

找准德育战略位置的工作之三,是正确把握形势,增强全局观点,坚定不移地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从培养“四有”新人的根本目的出发把德育放在工作的重要地位,深入持久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进行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教育,使年轻一代的成长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德育要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处理好德育内部和外部的关系;一是德育内部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各自的任务和相互依附渗透的关系;二是德育作为一种教育实体,有相对独立性,同形势变化、社会焦点、热点问题的关系;三是德育坚持教导、疏导、诱导原则同严格制度、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关系;四是学校德育的核心作用、规范作用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五是德育的社会效益与德育工作者自身修养的关系。

(三)构建学校与社会全方位的德育网络,形成德育工作的社会合力

同志说:“政治思想工作,各部门都要负责任。”[5]现代科学的德育观是大德育观,要求学校德育与广泛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形成一个既有党委、政府、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心下一代协会参与的纵向德育工作体系,又有由学校和家庭、社会相配合的横向德育关系。各方面都围绕培养“四有”新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构建成多经纬、多频道、多方位的德育组织网络。目标一致,相互沟通,形成合力,打一场持久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攻坚战”,在实践中体现无产阶级德育的革命性、战斗性和科学性。

学校德育从古至今在年轻一代思想观念的形成中居于重要地位,具有主渠道作用、导向作用和规范作用。

学校德育的明显特点之一,是它的主渠道作用。学校德育的方向性、目的性,以及在施教过程中严密的组织性、计划性、恒常性,是其它任何教育单位、渠道无法比拟和不可取代的。社会变革时期,学校德育主渠道作用“只能大大加强,不能有丝毫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止步不前。”[6]如果学校放弃了主渠道作用,社会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和要求就失去了全面贯彻、系统实施的唯一阵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失去了相互配合的核心。

学校德育明显的特点之二,是它的导向作用。这是由学校德育的先进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决定的。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党和国家最新的道德、思想、政治观念最积极、最彻底的宣传者和维护者。学校德育历来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最先进的和最正统的,是年轻一代选择正确人生道路和自我修养的客观依据。

学校德育明显的特点之三,是它的规范作用。学校德育总是反映社会共同的期望和要求,用社会准则去规范年轻一代的思想和行动。提供什么、允许什么、限制什么、反对什么,都态度严肃,旗帜鲜明。代表的是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思想观念。特别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观念出现多元的形势下,学校德育的规范作用更有其现实和长远意义。没有学校德育一元规范的作用,就不可能消除多元思想文化的局面,也不可能在新的基础上形成新的道德、思想、政治一元的观念。

总之。在当今社会变革过程中,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社会影响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并存,年轻一代受到的是来自四面八方,各种思潮的冲击,处在一种迷惘、困惑之中,也使学校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遇到严峻的挑战。学校德育在新形势下对年轻一代思想观念的形成还能不能发挥主渠道作用、导向作用和规范作用,怎样才能发挥这些作用,已成为德育理论家和实际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课题之一。严峻的挑战,往往也是改革德育最好的机遇,德育工作者必须振奋精神、开拓前进,徘徊不前或知难而退不是社会主义学校德育工作者的本色。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70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84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49页。

社会转型期范文篇6

任何一个阶级社会都有着自身的政治道德。在西方政治文化中,政治道德原则体现在自然法这一传统理念中;在中国封建政治文化中,政治道德则体现在“天理”或“天道”观念中。政治人是政治道德的载体,政治道德在政治人的观念和行为中得以体现。与此同时,政治系统的性质也以政治人的政治观念和政治行为为媒介显示出来。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政治道德并不是自然形成的,它是特定的历史文化时空中政治主体自觉努力的结果,它标志着政治主体意识的自觉程度及其文化反思的深度和广度。

社会转型期是一个文化的再铸期,也是政治道德的建构期,这是因为政治道德作为一种特定历史文化时空中人们自觉努力的结果,是政治理性在道德层面上对社会发展中的基本矛盾认识和理解的产物,具有对策性价值。社会转型是社会各种矛盾寻求深层解决的一种集体自觉行为,政治道德的建构便是这种自觉行为中的必然。因此,在我国社会转型期政治道德的建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首先弄清我国公民政治意识的基本状况。

一、我国社会转型期公民政治意识的基本特征

社会转型过程也是公民政治意识嬗变的过程。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不仅拓宽了人们的政治思维空间,同时也自觉或不自觉地为他们提供了多元的政治价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客观上在锻造着一种“市场人格”,即一种具有独立自主意识的自由意志。无论是合法的政治参与的范围和力度,还是非法的政治参与的规模和强度,都能反映这一点。

就我国转型期的公民政治意识而言,主体意识的形成和参与意识的增强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与这一过程平行的还有一些具有负面意义的倾向:公民政治心理的矛盾性,即人们在社会转型中因为利益分配结果的差异而形成的人们对政治系统的认知心理的差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执政党所推行的政策的支持情感的差异;政治价值观的模糊性,即由于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诸如政治腐败和一些下岗职工生活水平的下降以及一些农民负担过重等现象导致的人们对凭借灌输而形成的政治价值观念的怀疑;政治取向的个人功利性,即人们在市场经济中形成的强烈的个人功利意识从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人们政治行为的选择,使其政治取向呈现出明显的个人功利主义色彩;社会观念的复杂性,即在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过程中人们立足于自身利益需要和价值取向而自主形成的政治观念的错综复杂性;政治态度的不确定性,即在上述诸种因素的作用下而形成的人们对现存的政治系统的积极支持与消极抵触的不稳定态度。[1]此外,由于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人们政治意识中表现出来的“软骨症”和政治冷漠,以及通过政治腐败和政治风波等形式反映出的被扭曲了的政治主体意识也是不可忽视的负面现象。[2]

二、社会转型期公民政治意识现状与政治道德建构

社会转型期公民政治意识现状固然有其积极的意义,但其消极性亦是明显的。首先,公民政治意识中具有负面价值的倾向作为一种消极力量阻碍着政治系统的正常运作,并制约着社会转型的顺利进行。例如,政治心理的矛盾性和社会观念的复杂性隐含着人们不能在思想上“拧成一股绳”的危险,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各自“是其所是,非其所非”便是其逻辑的必然;政治取向的个人功利倾向的存在以及在这种因素作用下其政治态度的游移不定,导致了一些手中有权的政治人在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关系上举措失当,政治腐败由此而得以滋生和繁殖,其结果是执政党的政治凝聚力下降,政治系统的运行负荷以及为此而付出的政治成本增大,政治风险也随之而增大,同时,政治系统对社会经济运行的投入也因此减少。如此循环,必然会使我国社会转型更显艰难。其次,在政治主体意识日趋强烈的过程中,公民政治意识中的负面因素会对政治系统形成额外的高压,干扰政治系统的常规运行。因此,政治系统不仅要同作为其运行软环境的公民政治意识中的极端个人主义、极端自由主义进行斗争,同时,它还必须自觉抵制其自身的异化。执政党的“反腐倡廉”就是防止政治系统异化的举措之一。再其次,“市场人格”独立自主意识的内涵与政治系统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倾向之间的矛盾往往直接对政治系统造成压力,并打破政治系统的运行常规,造成政治生活的局部震荡。因此,在官僚主义盛行的地方,“市场人格”大规模地政治角色化也许会与政治系统发生正面冲突。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某种个性,但个性却不能取代共性。在“市场人格”成熟的条件下,官僚主义的压抑与市场人格的反压抑不仅可能以个人与领导集体摩擦的形式出现,而且还可能会以社会群体与整个政治系统对抗的形式反映出来。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

鉴于以上原因,政治系统自觉建构政治道德就显得非常必要。政治道德建构是以政治人为对象,以政治系统运行的目标为参照,以政治人的政治观念现状为出发点的,因为人是政治体系“原子”。从政治发展的意义上讲,政治系统的“卸载”从根本上将表现为政治人与政治系统之价值追求相一致的道德完善,而引导人的政治道德走向完善又必须同时关注人们的政治意识现状和社会转型过程中表现出的某些必然性。

三、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政治道德建构原则

政治道德建构是政治主体的一种自觉行为,是在政治道德层面上对社会现实矛盾反思的结果。从我国社会转型的实际情况来看,它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克制转型期我国公民政治意识中负面因素的需要。笔者认为,转型期的政治道德建构应该坚持如下几个原则:

1.充分尊重人权。人权问题是国际政治舞台中争论和斗争的焦点之一,也是关涉自由化和人道主义的一个敏感性问题。人类,作为具有共性的存在物,有着某种共同的利益要求。在人类理性不断觉醒的过程中,当这种共同的利益要求借助于某种权利话语表达出来的时候,人权的观念也就形成了,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历史文化时空中,带普遍性的利益要求所借以表达的话语不同,从而使人权概念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变体而已。人作为类的共同性及其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因而隶属于不同

政治发展是社会转型的形式和内容之一。从我国的历史和国情来考察,社会转型是否能顺利进行,关键之一就在于政治发展的取向与速率,这两者又取决于政治人的政治道德素质。因此,研究我国社会转型中的政治道德建构乃是一件关系到我国是否能实现平稳的社会转型并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重大课题。

任何一个阶级社会都有着自身的政治道德。在西方政治文化中,政治道德原则体现在自然法这一传统理念中;在中国封建政治文化中,政治道德则体现在“天理”或“天道”观念中。政治人是政治道德的载体,政治道德在政治人的观念和行为中得以体现。与此同时,政治系统的性质也以政治人的政治观念和政治行为为媒介显示出来。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政治道德并不是自然形成的,它是特定的历史文化时空中政治主体自觉努力的结果,它标志着政治主体意识的自觉程度及其文化反思的深度和广度。

社会转型期是一个文化的再铸期,也是政治道德的建构期,这是因为政治道德作为一种特定历史文化时空中人们自觉努力的结果,是政治理性在道德层面上对社会发展中的基本矛盾认识和理解的产物,具有对策性价值。社会转型是社会各种矛盾寻求深层解决的一种集体自觉行为,政治道德的建构便是这种自觉行为中的必然。因此,在我国社会转型期政治道德的建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首先弄清我国公民政治意识的基本状况。

一、我国社会转型期公民政治意识的基本特征

社会转型过程也是公民政治意识嬗变的过程。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不仅拓宽了人们的政治思维空间,同时也自觉或不自觉地为他们提供了多元的政治价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客观上在锻造着一种“市场人格”,即一种具有独立自主意识的自由意志。无论是合法的政治参与的范围和力度,还是非法的政治参与的规模和强度,都能反映这一点。

就我国转型期的公民政治意识而言,主体意识的形成和参与意识的增强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与这一过程平行的还有一些具有负面意义的倾向:公民政治心理的矛盾性,即人们在社会转型中因为利益分配结果的差异而形成的人们对政治系统的认知心理的差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执政党所推行的政策的支持情感的差异;政治价值观的模糊性,即由于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诸如政治腐败和一些下岗职工生活水平的下降以及一些农民负担过重等现象导致的人们对凭借灌输而形成的政治价值观念的怀疑;政治取向的个人功利性,即人们在市场经济中形成的强烈的个人功利意识从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人们政治行为的选择,使其政治取向呈现出明显的个人功利主义色彩;社会观念的复杂性,即在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过程中人们立足于自身利益需要和价值取向而自主形成的政治观念的错综复杂性;政治态度的不确定性,即在上述诸种因素的作用下而形成的人们对现存的政治系统的积极支持与消极抵触的不稳定态度。[1]此外,由于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人们政治意识中表现出来的“软骨症”和政治冷漠,以及通过政治腐败和政治风波等形式反映出的被扭曲了的政治主体意识也是不可忽视的负面现象。[2]

二、社会转型期公民政治意识现状与政治道德建构

社会转型期公民政治意识现状固然有其积极的意义,但其消极性亦是明显的。首先,公民政治意识中具有负面价值的倾向作为一种消极力量阻碍着政治系统的正常运作,并制约着社会转型的顺利进行。例如,政治心理的矛盾性和社会观念的复杂性隐含着人们不能在思想上“拧成一股绳”的危险,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各自“是其所是,非其所非”便是其逻辑的必然;政治取向的个人功利倾向的存在以及在这种因素作用下其政治态度的游移不定,导致了一些手中有权的政治人在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关系上举措失当,政治腐败由此而得以滋生和繁殖,其结果是执政党的政治凝聚力下降,政治系统的运行负荷以及为此而付出的政治成本增大,政治风险也随之而增大,同时,政治系统对社会经济运行的投入也因此减少。如此循环,必然会使我国社会转型更显艰难。其次,在政治主体意识日趋强烈的过程中,公民政治意识中的负面因素会对政治系统形成额外的高压,干扰政治系统的常规运行。因此,政治系统不仅要同作为其运行软环境的公民政治意识中的极端个人主义、极端自由主义进行斗争,同时,它还必须自觉抵制其自身的异化。执政党的“反腐倡廉”就是防止政治系统异化的举措之一。再其次,“市场人格”独立自主意识的内涵与政治系统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倾向之间的矛盾往往直接对政治系统造成压力,并打破政治系统的运行常规,造成政治生活的局部震荡。因此,在官僚主义盛行的地方,“市场人格”大规模地政治角色化也许会与政治系统发生正面冲突。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某种个性,但个性却不能取代共性。在“市场人格”成熟的条件下,官僚主义的压抑与市场人格的反压抑不仅可能以个人与领导集体摩擦的形式出现,而且还可能会以社会群体与整个政治系统对抗的形式反映出来。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

鉴于以上原因,政治系统自觉建构政治道德就显得非常必要。政治道德建构是以政治人为对象,以政治系统运行的目标为参照,以政治人的政治观念现状为出发点的,因为人是政治体系“原子”。从政治发展的意义上讲,政治系统的“卸载”从根本上将表现为政治人与政治系统之价值追求相一致的道德完善,而引导人的政治道德走向完善又必须同时关注人们的政治意识现状和社会转型过程中表现出的某些必然性。

三、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政治道德建构原则

政治道德建构是政治主体的一种自觉行为,是在政治道德层面上对社会现实矛盾反思的结果。从我国社会转型的实际情况来看,它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克制转型期我国公民政治意识中负面因素的需要。笔者认为,转型期的政治道德建构应该坚持如下几个原则:

1.充分尊重人权。人权问题是国际政治舞台中争论和斗争的焦点之一,也是关涉自由化和人道主义的一个敏感性问题。人类,作为具有共性的存在物,有着某种共同的利益要求。在人类理性不断觉醒的过程中,当这种共同的利益要求借助于某种权利话语表达出来的时候,人权的观念也就形成了,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历史文化时空中,带普遍性的利益要求所借以表达的话语不同,从而使人权概念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变体而已。人作为类的共同性及其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因而隶属于不同

的政治集团的阶级性决定了人权具有双重属性,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人权等同于抽象的人性要求,也不能通约为阶级利益的体现。如果这种判断能成立,那么,西方人权理论中是不乏可资借鉴之成分的。当然,人权的内容是具体的,具有历史文化时空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构不仅导致物质生活层面的巨变,而且还诱发了精神层面的革命,“市场人格”的形成就是社会转型中人们精神层面革命的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在基本的生存权得到满足的同时,人们对自由、自治、有效的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以及保护这些权利的诸如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等其他权利要求日趋强烈。这种权利意识的觉醒和增强迫切地要求把尊重人权当作我国政治系统建构其政治道德的一个基本原则,因为,对人权的尊重不仅起着保护业已形成的“市场人格”并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健向前发展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公民的政治主人翁意识,有利于根除我国政治系统中长期存在的官僚主义和政治腐败,尤其是将尊重人权确立为我国政治系统运行的基本的政治道德原则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社会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为此,政治系统在自我调整过程中应该形成相应的结构,完善相应的制度,为基本人权的实现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必须培养公民,尤其是那些处于不同权力机构的公民尊重人权的意识。应该说,这是建设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内容。当然,人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形态应该具有其特殊性,它与集体主义和全局观念不仅不应该相悖,而且应该是统一协调的,极端个人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也不是其应有的“义项”。

2.自觉地平衡利益。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的个人功利意识增强,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的抉择中明显倾向于个人利益的现象已不罕见,因此,把平衡利益作为政治道德建构原则是必要的。这里的平衡利益指的是平衡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在确保社会利益服务于普遍的个人利益的前提下,提倡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服从社会利益和整体利益。为此,我们既不能无原则、无条件地用社会利益、整体利益或集体利益来压制个人利益的实现,也不能以前者的名义来否定个人利益,更不能以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利益、集体利益服务于个人利益的本质属性或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之和为由,无限抬高个人利益的地位,从而忽视社会利益的重要性。片面强调一方而否定另一方都是有悖于作为社会的人的理性的。人作为社会的动物,对社会具有依赖性,这决定了每个社会成员有义务向社会提供后者可资再分配的某种资源。当社会成员拒绝这种义务时,社会就会因为其资源匮乏而丧失其功能。这种理论上的假设客观上要求处于不同社会集团中的个人自觉地将自己所拥有的包括个人能力和智力在内的资源的一部分按照某种比例分割出来交给社会或者群体进行再分配;同样,取之于个人的社会资源必须以一定的方式和比例返还给个人,对人们因自然能力造成的差异实行某种程度的社会性补偿,从而缓解人们需求的多样性和能力的单一性之间的矛盾。从理论上讲,平衡利益对于政治道德建构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即使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也未曾忽视过对这种必然性和必要性的研究和倡导。

平衡利益既是政治系统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也是公民应该自觉考虑的问题。政治系统坚持平衡利益的政治道德建构原则,不仅要合理地从个人资源中划分出属于社会的那一部分,确立个人所得和社会所得之间的合理的比例关系,并运用行政手段乃至法律手段确保这种比例关系落实;更重要的是要建立既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又有利于社会稳定、社会政治关系和谐的分配制度,为人们平衡各种利益提供一种宏观的制度框架和政治法律保障。目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屡禁不止的乱摊派、乱收费现象的普遍存在表明,把平衡利益确立为我国政治道德建构原则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对于个人而言,平衡利益原则要求公民全面认识自己的属性:人是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社会与个人在本质上的相互依存关系客观上要求他们应自觉地将自身所拥有的资源按一定比例分割一部分给社会。由此而推知,人们不能将市场竞争理解为一场你死我活、你亏我赚的,更不能以此为借口为极端个人主义进行辩护。事实上,竞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不仅不能取消人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义务,相反,它还强化着个体对社会的依赖,并因而客观上强化着个体对社会的义务。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极端个人主义倾向实际上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内涵是相对立的。因此,在市场经济的“语境”中,把平衡利益当作我国政治道德建构原则也是必然的。

3.理性地自主自律。市场人格的形成在政治生活中同时表现为公民的自主性,也就是说,他们的政治价值判断是他们自己根据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利益需要,依靠自己的理性来完成的。这种自主性同时也会以一定的社会组织方式体现出来,群众性的自治组织就是一例。在社会转型期,通过系统结构的调整为公民自主性的表达创造条件既是我国政治发展应该坚持的方向,也是政治主体建构政治道德的基本原则。公民的自主性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内涵在社会政治事务中的必然扩展,而且与社会主义的性质具有一致性。此外,它也是尊重人权的逻辑延伸。公民缺乏政治生活中的自主,其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自主就可能会失去保障,“市场人格”的发育也就不可能臻于完善,其最终结果当然是市场经济的受阻。政治系统坚持这一政治道德建构原则,关键是要生发出一种有利于自主意识发育、自主行为展开的组织结构,完善自主意识得以表达的法律程序,并赋予和确保它们的法律地位。近几年来,在中国农村已经初见成效的村民自治就是一种极好的尝试。从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的趋势来看,这种尝试还应该在更大的层面和领域进行,同时,自治的形式和内容的法律效率亦待提高。当然,自治并非社会成员自由意志的任性,它与自律是共生的。既然政治道德建构原则的确立是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中“市场人格”的形成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那么,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人们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中赖以自律的根本规范: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法制原则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条。这些观念形态的东西从宏观上决定着人们的自治行为和方式。从转型期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政治系统在坚持这一原则时应当

注意营造宽松的政治环境和宽厚的政治氛围,并以此为基础,在不断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过程中,逐步引导他们凭借其独立的理性内化上述规范。仅仅依靠空洞的理论灌输或者行政命令甚至强制性手段都是于事无补的。另一方面,公民应该加强自律意识的自我修养,以合法的方式实现自己的自主权利,在既定的政治法律道德规范之内保障自己的自主权利。从我国国情出发,对这些规范中暴露出来的弊端的克服也应该在自律的前提下进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社会失范所造成的动荡。

只有坚持上述政治道德建构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政治发展和社会转型才能沿着既有利于稳定又有利于发展的方向推进。

【参考文献】

社会转型期范文篇7

关键词:家庭体育;绿色体育;绿色发展;社会转型期

体育锻炼是提高国民身体素质、身心健康的核心手段,而家庭体育是众多体育锻炼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体育是指一人或多人在家庭生活中安排的或自愿以家庭名义参与的,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获得运动知识技能、满足兴趣爱好、丰富家庭生活、达到休闲娱乐、实现强身健体和促进家庭稳定为主要目的教育过程和文化活动[1]。家庭体育不仅是锻炼身体,还有娱乐休闲、家庭教育等功能,还能推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稳定,所以也可以把家庭体育看做是一种文化活动。家庭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细胞,社会转型期如何促进家庭体育的绿色发展,对于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意义重大而深远。

1家庭体育功能的发展内涵

1.1促进家庭成员健康成长的功能。家庭体育的基本目标是通过一定的体育锻炼活动,使家庭内部成员的身心健康得到较大的提升,形成一条可持续的健康成长之路。首先,在社会转型期,就业压力、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给家长带来一定的精神负担;而学习压力、考试压力、升学压力则影响到家庭里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还有一些退休老人因为缺乏亲人的关爱与陪伴,涌现出失落与焦虑之情,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其次,我国的城市文明病有着越来越高的发病率,加上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使得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2]。可见,国民的身心健康水平已成为社会转型时期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家庭体育作为一项身体锻炼和娱乐休闲的主要方式,能够促进家庭成员的健康成长,对于缓解压力、增加家庭关爱、降低文明病的发病率有着较大作用。1.2提升子女家庭教育效果的功能。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它主要是以亲情为联系纽带,强化对未成年人进行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的各种手段。家庭教育有着自由灵活、方式多样、时间跨度大等特色,将教育充分融入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在社会转型期,家庭教育有效延伸和拓展了学校教育,特别随着互联网上各种思潮的涌动以及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社会及家长对孩子家庭教育越来越关注和重视。从家庭体育的基本特性看,它可以视为家庭生活的一种游戏活动,将亲情、智慧、关爱、帮助和一些科学锻炼规则有机结合在一起,在达到强身健体基本目标的同时,还能娱乐身心,帮助孩子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品德和团队精神,并使孩子的智力得到有效开发。所以,在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家庭体育已成为家庭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强化和发挥家庭体育的教育功能,有利于家庭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1.3推动家庭关系和谐发展的功能。家庭是整个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在社会转型期,家庭这个微观的社会窗口,集中体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包括未成年人价值观扭曲、家庭婚姻危机、道德伦理缺失、养老问题被忽略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到家庭的稳定安和,制约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家庭体育活动不但能够促进家庭成员的健康成长,还能通过各种娱乐休闲、团结共进的方式,活跃了家庭气氛,对于家庭成员的情感维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家庭体育推动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了解,有利于他们深入体会到体育的公平与正义,感悟激励人心的正能量,使得家庭内部形成融洽、友爱、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奠定了家庭内部成员归属感、忠诚感和幸福感的生长基础。总之,只有家庭和谐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家庭体育对于推动家庭关系的和睦稳定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意义深远,这是家庭体育功能最核心的发展内涵。

2社会转型期家庭体育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

2.1绿色体育的内涵。绿色体育是新时期的一个生态概念,将绿色元素与体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体育的绿色发展。在绿色体育背景下,体育精神和人的道德品质紧密融合既构建起一种纯洁的关系,也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趋势。绿色体育绿属于一个动词,代表着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人类和社会的关系、人类本身发展的规律,从本质上看应该是一种生态绿,使得体育不仅融入到自然生态中,还融入到社会生态和经济生态中,最终转化为高层次的人文生态[3]。绿色体育也是一个共生体,包含了体育和文化的发展体系、体育和生态环境的发展体系,各种元素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促进人类身心健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世界和平相处成为当前绿色体育的主要价值支撑点[4]。从体育的发展史来看,实际上也蕴含着诸多的绿色元素。例如古代希腊获得体育冠军的运动员会戴上橄榄枝做成的桂冠,现代奥运会奖牌也刻有橄榄枝图案,这些都寓意着体育本质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追求的是社会和谐、人类和平。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绿色体育,它代表着中国人民对体育终极发展的呼声,倡导绿色体育应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诉求之一。2.2绿色体育是家庭体育发展的必然之路。家庭体育的发展内涵有很多元素与绿色体育相吻合,包括和谐、健康、友爱、公平等主题,而绿色体育能够从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指引家庭体育的发展。由此可见,绿色体育是家庭体育发展的必然之路。2.2.1现代家庭自身的发展需要绿色体育观念的融合。家庭体育是一种典型的家庭内部需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需求:体育增进健康的需求;体育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体育促进家庭和谐的需求。家庭体育有助于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发展,还能满足包括家庭教育在内的精神生活需求,同时能够构建家庭和睦关系,推动家庭的和谐发展。家庭体育必须要走绿色发展之路,这是家庭内部需求和绿色体育融合的结果。(1)首先,绿色体育是家庭体育目标实现的根本保障。绿色体育的价值使命在于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尊重自我,展现出科学进步的健身方式,强调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符合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绿色体育的以人为本理念和健康第一思想,都非常契合家庭体育的可持续发展;(2)绿色体育是家庭目标实现的必然路径。从意识层面看,绿色体育代表着公平公正、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既是整个社会都需要弘扬的伦理规范,也是每一个家庭都需要践行的基本理念。从微观层面看,绿色体育代表着人、运动、环境的有机统一;从宏观层面看,绿色体育代表着生态环境、社会发展、人文环境的和谐发展。所以家庭体育走绿色发展之路,有效继承了绿色体育的价值理念。2.2.2社会转型期国民的生活方式需求回归绿色自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领域发展是我国时展下的基本国情,无论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还是整个社会的发展,都还处在发展中,离成熟阶段尚有一定距离。如今,我国正步入社会转型期,同时也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和谐因素。如何正视这些不和谐因素?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只有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确保社会健康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是属于粗放式的,由于过度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强调工业发展和城市开发,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保护成为当务之急。此外,“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社会格局,使得一些人的价值观发生了扭曲,过于追求物质享受和功利化思想等思潮在整个社会蔓延,这些有违我国的基本国情的种种现象给社会公平正义和公共道德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我国要更加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社会转型期的公共道德体系进行重塑。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的弘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符合时下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国情。绿色体育重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社会和谐的追求,必将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的风向标。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走绿色发展之路有利于环保意识在千家万户普及,促进“回归自然”绿色发展宗旨的落实和践行。2.3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发展需要家庭体育支撑。从我国当前的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状况来看,还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公共体育设施不健全、政府对群众体育的发展管理不力、群众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居民体育锻炼意识不强等,严重制约家庭体育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解决家庭体育这种被动受阻的发展格局,需要有一个系统性的理论支撑,即家庭体育应借助于一个有机的共同体,形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基于这一观点,考虑到家庭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延伸,而家庭又处于社区之中,所以“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发展”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应成为支撑和促进家庭体育发展的一个新理念、新思路[5]。通过“共同发展”这一共同体内的各种资源调配,在系统运作下构建起适合家庭体育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形成一种发展合力。(1)首先,家庭虽是家庭体育发展的内部因素和直接环境,但家庭体育的发展也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撑;(2)学校即便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核心场所,但家庭体育也应成为学校体育的有力补充;(3)社区是由若干个家庭所组成的,可以看做是家庭的粘合体,许多家庭体育活动就是在社区内开展的。可见,学校、家庭、社区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有效结合各自拥有的资源优势,强化彼此的联系,构建一个能够互助互补的一体化发展的有机系统。对于家庭体育本身来说,这种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能够有效弥补家庭里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不足的问题,通过互动渲染带动人们广泛参与体育活动,强化了孩子和家长的体育锻炼和终身体育意识,使得全民健身“家喻户晓、人人参与”,有利于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健康发展和全民健身的进一步推进。此外,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体育互动发展,还可以吸引民间体育组织的加入,借助社会资源力量缓解群众体育事业基础设施缺乏的困境,为家庭体育、社区体育的社会化发展奠定基础,这是当下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新路径之一。

3社会转型期家庭体育绿色发展的对策

3.1家庭应树立起正确的健康观和体育观。家庭体育绿色发展,首先需要每一个家庭都应树立起正确的体育观念,包括健康观念、锻炼观念和教育观念等。(1)树立起正确的健康观念,正确定位家庭健康的合理途径。健康不仅是指身躯上没有疾病,还应当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全与最佳状态[6]。家庭体育的健康观念应符合健康标准,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但是我国的绝大部分家庭对于健康的认识,依然还停留在生物医学的认识观上面,认为没有疾病、人的机体可以正常运作才是健康的标准。如果仅仅依靠医学仪器对人的身体健康水平进行衡量,而忽略心理健康乃至社会健康,则家庭体育的健康观念将会陷入一个误区。根据我国的传统健康观,人的健康是靠静养或者药物保健所实现的,体育锻炼仅仅是一种辅助手段,可有可无,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更是长期得不到重视。因此,树立起正确的健康观念是家庭体育绿色发展的核心所在。(2)树立起正确的锻炼观念,对体育所蕴含的价值、本质以及功能有一个科学的认知。在许多人的传统观念中,每天坚持体育锻炼的人通常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这个错误观念在整个社会都非常普及。这就需要树立起正确的锻炼观念,因为体育不仅仅是身体锻炼,还是一种娱乐休闲的活动,体育锻炼能够增进身心健康,还能开发人的智力,这对于家庭成员的思想品质提升、个性塑造、家庭的社会化发展都能起到重要作用。(3)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家庭体育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有不少家庭并不重视家庭体育的教育作用,而是强调孩子的文化教育,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智力成长,忽略孩子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不仅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如果家庭教育仅仅是文化补习,或者是兴趣班学习,则孩子会缺失体育锻炼意识,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合理的体育锻炼安排并不会耽误学习,更不会玩物丧志,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使家庭教育的层次得以提升。3.2强化政府对家庭体育协调和服务能力。家庭是一个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体育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对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政府要重视家庭体育的发展,在支持家庭体育方面要强化自身的协调和服务能力。(1)要做好相关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在社会上全面普及正确的家庭体育理念,从思想上推动家庭体育的快速发展。例如可以通过当地的电视台、广播、报刊杂志,或者通过政府的官网、微博、微信公共号等媒介平台,对家庭体育的相关知识进行大范围的宣传,形成家庭体育科普知识宣教的良好局面,在社会上搭建起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和氛围,使人们从在思想上有认识,行动中有安排,进而实现家庭体育的“家喻户晓、人人参与”。(2)要协调好“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发展”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在共同发展中积极开展各种协调组织工作,为家庭体育的社会化发展提供必要的协调服务。

4结论

社会转型期范文篇8

一、师德内涵相关问题研究

(一)师德的基本内涵

从语义学的表层来看,师德即为“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而按照学术界对这一概念的界定,“师德”有着三种不同的内涵表述:一是指教师在职业中形成的稳定的观念、规范和品质的总和。这层含义认为师德是已经形成的观念、规范和品质的总和,它强调的是一种已然状态而非应然。二是指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原则及与之相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等。这种观点在界定教师职业道德主体时,认为师德的主体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当然也包括教师之外的党政、管理人员等;三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具备的品德。显然,第三种表述对“师德”的内涵界定最为科学,既强调了教师这个道德主体,又强调了“应然”的目标本质。师德,对教师的教育行为的规范基点自然是伦理道义层面,用以规范所要秉持的思想、情感和意志从而指导和优化教书育人的行为体系,以在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输出教育绩效和履职。道德本就是对利益关系的调整,因而构建师德同样是在教育活动领域内部对师生、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个体与教师群体、教师个体与职业群体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的系统调整。师德体现了教师的个体道德和集体伦理、客观行为和主观意识、思想规范和思想品质的统一。对师德的科学、系统的理解需要注意这几个方面:从师德的主观性认识属性来看,师德是教师对直观的、现实的教学活动及其中的伦理关系的发生和改善的认知与思考,其本质是教师自觉总结形成于教学活动中的具有是非自省和价值判断意味的思想、观念体系;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师德是对教师各种教育行动的约束和规范,以优化教学效果、改善教学关系。师德通过明确的目标性对现存的教师道德常态进行改善性干预和导向性约束;正是这种能动性和规范性,师德才具备评价标准的资质和功能,能够对教师教学实践进行是非善恶的判断和评价。

(二)我国师德观念内涵

作为文明古国,我国传统文化孕育的师德观念自然源远流长,内涵绵亘深厚。在同样久远的教育史上,传统的师德观念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历程中不断展现中华民族特有的智慧和价值观念。早在西周之前所谓的“学在官府”、“政教”合一,官员即是教师,因而师德即是官德的分支。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伴随着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勃兴,教育学术开始从政治分化出来,形成了民间私学,孔子便是民间私学背景下最伟大最典型的教育家,通过儒家思想体系系统承袭发展了周代的德教萌芽“五典之教”(五伦),奠定秦汉至宋明“德为教先”的基本格局。中国传统师德内涵包括君主、社稷对教师的道德要求,处理师生关系的道德要求,以及教师自身修养等,具体如下:1.“有教无类”的教育公正观。孔子主张的“有教无类”就是不论贵贱、夷夏、贤愚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机遇,虽然是基于对当时贵族垄断文化的一种反对,但它在客观上倡导了一种可贵的教育公平理念。2.“以身作则”的教育示范观。以儒家思想为轴心的师德观强调的是一种基于现实行动示范作用的师德观。《论语》中众所周知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而朱熹在《朱子语类》卷三四中也指出教师“为之是仁圣之道,诲之是以仁圣之道诲人”,反映出我国传统师德的实践本位。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发展观。中国传统师德强调教师要永不满足的终身学习,继而对学生不知疲倦的勤奋教导,也较为明确的总结出教师对学生基于情感关怀的教育接受观。4.“循循善诱”、“格物致知”的教育科学观。《孟子•告子上》中“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指出教育必须从立志入手,强调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朱熹“孔门教人甚宽,今日理会些子,明日又理会些子,久则自贯通”,强调教育要遵循规律,经历一定的过程阶段。这些都展现出中国传统师德朴素的科学观。5.“教学相长”的教育辩证观。中国传统师德强调教与学是互相促进、彼此包含的一对范畴,因而教师也要不断的刻苦学习钻研。清代学者段玉裁注:“学所以自觉,下之效也;教人所以觉人,上之施也,故古统谓之学也”。

(三)西方师德观念概述

西方世界对师德的重视同样源远流长,无论是现代教育中心的美国,还是传统教育基地的德国,都有着比较明确师德传统。西方国家都相继围绕各自国家的教育国情推进师德的制度建设,纷纷制定师德的伦理性规范以及行政法规以确保师德的操作性和可评价性。从特征来看,首先,西方师德的核心是师生关系,这与西方长久的自由主义和人权观念相符合。师生关系被认定为学校中的基础性关系,从而决定着其他关系的展开,也决定着师德的内涵。师生关系作为一种潜在的决定性因素往往影响学生受教育程度,影响着教育过程乃至整个教育质量和水平。其次,西方师德规范往往是结构性、层次感强。受西方思想界结构主义、分析性思维方式影响,西方师德原则的构建表现出极强的层次感。在西方学校里师德往往表现为具体的应该持有的基本目标,而师德规则是教师个人在教育实践中应达到的具体要求,具有操作性、个体性和实践性。西方师德观念往往表现为具体的行为规则而非空洞理想,往往能够直接制约教师个人的执教行为与教师群体的道德修养。而富于层次感和结构性的师德规范则发挥着多样化又极具针对性的结构性功能。最后,西方师德规范具有明细化、可操作特点。西方国家强调师德规范应用于学生教育的实效性,因而重视规范的操作性和明细化程度。在具体实践运用中往往是操作有抓手,实践有根基,评价有条目。

二、管理伦理学相关问题研究

(一)管理伦理学发展历史管理伦理学

(BusinessEthics)最早形成于美国。基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频发的企业丑闻及社会公众的强烈不满,1962年美国政府公布了一个报告《关于企业伦理及相应行动的声明》(AStatementonBusinessEthicsandaCallforAction)。同年,学者威廉•洛德(WilliamRud-er)在美国管理学院联合会(AmericanAssemblyofCollegiateSchoolsofBusiness)所属成员中,发起了一项有关开设管理伦理学必要性的调查,被调查者几乎一致支持管理伦理学成为管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74年11月在堪萨斯大学召开了第一届全美管理伦理学研讨会,标志着管理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得到相应确立。此次研讨会所汇编成《伦理学、自由经营和公共政策:企业中的道德问题论文集》,此后一批有影响的管理伦理学方面的著作相继问世。到了80年代,美国企业界一度开展有关企业伦理道德问题的大讨论,由此全社会尤其是高校意识到注重管理行为和企业行为中的伦理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故而高校系统开设管理伦理和商业道德方面课程。著名的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是最早强调管理伦理方面教育的学院之一。1988年哈佛大学商学院在杰出校友约翰•沙德(JohnShad)的巨额赞助和倡议下,在商学院副院长和众多教授研究、创新、辩论与实验的共同努力下,首次推出“决策与伦理价值”(DecisionMakingandEthicsValue,DMEV)的新课程。截止1993年,美国九成高校开设管理伦理学领域课程。1996年,管理伦理学荣登全美最佳10所商学院开设的9门最受商学院普遍重视的MBA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继而向欧洲许多大学扩散。至于相关著作,美国知名学者哈罗德•孔茨(HaroldKoontz)和海因茨•韦里克(HeinzWeihrich)在1988年出版《管理学》(第九版)中便新增“道德决策模型”与“政府工作人员的道德准则”等内容。美国多所大学用做MBA教材的罗宾斯所著((管理学》一书也加入大量有关伦理的各种实例和伦理难题,以提供MBA学生进行深刻的思考。美国学者詹姆斯•A•F•斯托纳(James.A.F.Stoner)等人在1995年出版的《管理学》(第六版)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管理理论的五个重点领域,即质量、小企业、企业伦理、国际化、多元化。国际著名的市场营销学权威菲利浦•科特勒在1997年出版的《营销管理—分析、计划、实施和控制》(第七版)前言中,把“重视伦理营销”视为营销管理的发展趋势之一。欧洲的管理伦理的问题同样受到学术界的重视。1983年,荷兰商学院设立欧洲首个企业伦理学讲座。1986年,荷兰特温特大学商业管理学院也设立了相同内容的讲座。1987年,瑞士圣加仑州开设了相类似的讲座。1989年,荷兰两个最新的企业伦理学讲座在林堡省大学和阿姆斯特丹基督教大学建立。另外,法国里昂高等商学院和一家法国公司合作,开设以《商业伦理和欧洲文化》为主题的讲座,主要目的是把企业伦理与欧洲最优秀的文化传统结合起来。而英国、比利时、西班牙和德国也成立了管理论力学相关研究机构,各自独立开展工作并相互借鉴。而在出版的著作中,豪斯特•斯特曼(HoustSterma))和阿尔伯特•卢安(AlbertaLion)在1986年6月编著的《管理伦理学》是较早较全面的论述有关这方面的著作。此外,意大利米兰的马利•乌尼亚(MaryWoolley)创立的《伦理学与公共事务》,是欧洲最早出版的管理伦理学方面的杂志。

(二)管理伦理学内涵体系

管理伦理学是管理科学与伦理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产物,其研究对象是组织管理、组织行为中的道德关系范畴。它的基本理论框架取自管理学体系,而分析框架和观点方法又来自伦理学,其实质是分析管理行为尤其是决策行为的道德完成度。管理伦理学的开创并介入相关领域的研究,其优势往往是深度和广度上引导对管理行为的整体绩效的进一步的反思,继而引导组织管理和组织行为,尤其是组织各种能动的规范化行为从伦理层面更加符合当代复杂化社会的要求,以推动社会进步。管理伦理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是研究管理过程中的道德现象、道德评价体系、道德标准及道德发展的规律,因而兼具实践的应用性和理论抽象性,继而能够对管理过程中的伦理构建起到指导和规范作用。当然,伴随现代社会经济社会结构的复杂化、综合化程度加深,社会现象呈现出整合、交叉、互构态势,因而对此的解伦理释、规范和指导则很难依靠单一学科门类完成。这就内在推动了管理伦理学的全面多角度发展,也就是要求探讨所有管理活动中的伦理道德问题,而不囿于企业管理。结合国外管理伦理学的发展历程、管理实践以及国内学术界、实业界的借鉴发展,初步界定管理伦理学的研究内容。1.管理与伦理的关系问题。管理伦理学从本质上,就是揭示伦理在社会管理总系统和具体管理各个子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及发挥的途径和方法,进而揭示伦理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管理过程中的作用。2.组织行为中的伦理内涵、伦理取向和伦理影响机制问题。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多角度、多维度系统,因而管理伦理学也就要研究复杂的组织行为中的伦理规范问题及其准则,从而促动整个社会系统的组织行为趋向于有序并符合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3.管理者行为中的伦理内涵。在组织行为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均是伦理的主体,但就其在组织管理中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而言,管理者的行为影响具有更显著、更主动的作用。管理伦理学就是要通过提供系统的、自觉的伦理内涵评价指标来导引管理者明确自身行为在组织伦理建设中所产生的作用。4.被管理者行为的伦理内涵。同为伦理主体,被管理者的行为同样会对组织伦理准则和伦理环境构建产生影响,而且一旦作出决策后,组织的具体行为很多都要靠被管理者来执行,其行为同样会体现出组织的整体伦理倾向。

三、管理伦理学与现代师德

(一)管理伦理学对于现代师德研究的理论适用性

1.基于转型期的当代社会时代背景。讨论任何理论体系的适用性,都不能封闭的就理论谈理论,必定要以开放视野、由外而内的看待理论与现实的互动关系。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运行是社会转型的核心助推,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经济利益及其正当性得到了充分肯定,理性的个体利益最大化逐渐构筑现代人的常态处世规则。同时,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开放式、全球化的资源配置方式,也加速了外来文化的进入,西方化、后现代强调个体价值的思潮加速剥蚀了传统的强调集体至上的一元文化的裂变,使之逐步转变为以平衡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尊重个体合理需求为核心的多元文化,人的价值回归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管理伦理学的兴起与现代繁荣也正是顺应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的转型社会背景。首先,管理伦理学是对传统科学管理的一种扬弃,强调管理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考量和关照,将人本定位于管理价值的核心位置而取代物本。在管理伦理学的视野中,组织退居为人释放才智、整合资源、实现价值的平台,而人不再是单纯实现组织利益最大化的人格化工具、环节和流程。其次,作为管理伦理学探讨的基本原则,义利关系可视为以人为本价值理念在组织管理目标上的展开,是对组织运行的绩效和目标的要求体现。管理伦理学视野中的义利关系是统一的,这种义利统一的原则往往规定了的一个在常规下追求管理效益的组织行为,必须还要在效益规范的基础上符合管理行为背后乃至全社会的道德要求,从而将自身组织行为与其他组织行为、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乃至全行业全社会的整体利益有意识的整合协调,以义统利,超越扁平的利益分配格局,打造一种经济利益与社会公益立体共存的整体格局。现代教师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一分子,所面临的新背景下的新变化新形势,恰恰对管理伦理学所依托的社会时代背景是内在统一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管理伦理学也揭示了与时俱进的现代教师身份地位及其思想状态的变化。2.基于现代师德的内涵重构。以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来看,师德是教育活动、教育行为、教育事业的综合体系的反映。社会转型期给教育社会存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势能,引起了诸如产业结构调整、社会阶层分化等在教育领域的体现,自然会引发包括师德在内的教育社会意识的变革。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不断凸显的师德困境、失范等现象的压力下,现代师德除策略性、针对性的发现问题、寻找对策外,一个更关键的问题,就是要顺应转型期的时代潮流重构其内涵。首先,现代师德要立足教育行为的特殊性、专业性,避免泛化。这里的泛化有两个倾向,一是泛专业化,一是泛伦理化。形成于前市场经济时代的正统师德具有泛伦理化倾向,即混同于一般的道德规范,将教师的专业性边界模糊化。这种师德内涵界定往往过分强调教师的道德义务甚至将其边界扩大化,使师德承担的一般性伦理规范、教育领域之外伦理规范的额外负担,从而束缚压抑了教师的个体积极性。而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现代师德,伴随市场经济对个体利益的逐步释放,师德内涵界定则从泛伦理化又转到泛专业化,即将师德与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混为一谈,甚至将后者纳入师德内涵中。这种内涵界定往往是对前一种界定的矫枉过正,是对现代科学技术引入改善教育行为的过度推崇,

(二)基于现代师德的现实困境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现代师德必然遭遇现实的困境,这种困境不仅是外引的,也是内源的。1.基于师德对象的不稳定性而造成的困境。师德作为一套规范系统,教师自是其施用对象,其约束、规范、评价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这个对象系统的稳定性。在传统时代和计划经济时代,教师作为一个群体其职业身份是相对稳定的,因而对其行为进行约束、规范和评价的师德系统也具有稳定性、效用性。而在市场经济成熟的时代下,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所带来巨大的社会结构分化效应下,全社会的人才流动范围和速度都在加大,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其流动性的加大也日益瓦解其以往的稳定性。高速的教师人才内外、上下流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师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的职责边界和底限效应,也造成了教师群体的模糊性,如教师兼任行政职务,有校外经营行为,其他人员兼职代课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剥蚀着师德曾经硬性的、权威的约束性和适用性。2.基于教师道德行为的结构断裂而造成的困境。教师道德行为结构可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进行理解,即知行合一,彰显的是教师主体的完善人格。而这种结构的断裂则表现为教师的知行断裂,一方面“知其不可而为之”,也就是在市场竞争和消费社会的压力和感召下,慢慢将对现实的利益考虑作为支撑自身生活、事业所必需的信念信用,因而在教育行为的框架内尽可能的规避道德约束而贴近经济利益,客观上形成了对师德评价体系的蚕食渗透;一方面是“知其可为而漠之”,同样是处于对利益的考量,对自身个体价值的过度化珍视而对触及师德底限的行为漠然视之,客观上形成了对师德评价体系式微过程的放任和助推作用。现代师德遭遇的困境呈多样化,但总结起来基本上是市场经济引起的个体利益意识崛起和价值多元效应形成的对师德的剥蚀作用。作为社会存在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改变,市场经济形成的个体利益崛起、价值多元的社会生态也不可取消,而需要变通的恰恰是师德本身,需要进行转型。而这种转型,管理伦理学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牵引是必要的。

四、管理伦理学解困重构现代师德的对策

(一)塑造转型期现代师德的时代性目标

从管理伦理学的角度,目标塑造是组织管理的首要任务,由此展开的目标管理才有效率。而传统师德的“义务型”、“约束型”目标在市场经济、个体利益意识和价值多元时代则有必要转型为“素质型”、“激励型”目标。长期以来对教师塑造的目标一直有着“德在才先”过度抽象化倾向,这种目标无法量化,而往往出现泛政治化趋势,造成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某种程度的忽视,从而造成目标的扭曲。而现代师德转型就要塑造具有时代内涵的目标,表现为“德才兼备”的师德观,即在师德的目标内隐含着“师者,有才便具德半”的意义,从而避免“无才便是德”的消极取向。因此要通过构建这种目标,尤其是要对“德才兼备”这一目标进行量化,要对“德才关系”进行相对有操作性、实证性的解释和规定,从而明确师德是教师从事教书育人这一社会化劳动的职业道德,“育人”不能脱离“教书”,强调“学高为师”。虽然“才”不能脱离“德”而独立,但“德”同样不能脱离“才”而存在。而且,“才高”可以“德半”,但“德高”却丝毫不必然直通“才学”。因为现时代师德转型就是要逐步明确“德才”关系的具体的、可量化的关系,从而构建具有现代意义的师德目标。

(二)凸显转型期师德价值体系中的个体性价值

管理伦理学强调的是对组织管理中人的价值,并对人的物化、对人的科学技术化认知的一种解构和超越。从这个意义来讲,现代师德的解困,就必须要直面关于个体价值这个根本问题。道德说到底是一种用于调整利益关系的规范思想体系,因而也必然与一定的利益、需求和价值相联系,没有利益或需求也就没有道德内化为行为的发生。因而在促进现代教师师德转型的过程中,势必要变革过去在意识形态的过度干预下,过多地强调社会或集体的利益和需求,而忽视或轻视了教师个人的利益和需求的现状。在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的效应下,个体利益意识和价值的崛起,而师德如果仍然高度强调对这种客观潮流的抵制态度,则很难找到健康转型和稳定执行的路径。这种对于教师个体利益和价值的尊重,既是对管理伦理学的正向顺应,也是对传统师德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逆向拓展。

(三)构建转型期师德管理体系中的“素质”、“激励”主线

如前文所说,传统师德是一种“义务型”和“约束型”,从本质层是对教师个体的自由意志的一种“去自由化”,这种师德塑造标准虽然在一定时期甚至很长时期有着正向意义,也符合一定的教育行为原则,但在转型期对这一标准的反思和适度调整则是必要的,这一点仍然是基于市场经济所形成的竞争机制、人才资源意识和现代管理制度中的激励机制。传统师德是将“道德”看成是与“素质”相外在的因素,是一种统摄因素,因此才会有“以德为先”的德育观,而从管理伦理学的诉求来看,“道德”本身就是一种素质,从而消弭了教师的“德”与“才”的对立倾向,而构建了融合趋势。将师德转型为一种特殊的、更为重要的“素质”,是现代师德转型的一个内在主线,这就需要在现实的师德转型建设中加强对这一素质的量化处理从而有助于其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运行。同样,师德一旦被激活其“素质”本位,则对教师的“约束”就转变为“激励”,而激励机制正是基于现代管理制度和管理伦理学对于个体价值的重视体现。师德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而促进其转型则是每个时代背景不可逾越也不可多得的重要机遇期。伴随教育宏观环境的复杂化和机构化,师德转型所面临的困境也更加趋向多维,从而增加了解困的难度。这就决定了师德自身的转型驱动,不仅要强调对教师个体内在自律的一种外在的、意向化的激励,而且要着力构建一套用以推进师德自身持续供给和发展的发生培养机制,从而确保转型期下全新师德潜质的现实化并转化为教师内在的、稳定的长效机制行为。

作者:郝一峰 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2]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伦理研究的一个新领域[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4,(1).

[3]张文芳.初探公共管理伦理[J].华东经济管理,2002,(4).

[4]徐阳春.社会转型期的师德及师德建设[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05,(2).

[5]周丹.专业化:传统师德向现代师德的转型[J].教育探索,2006,(1).

[6]王自贵.转型期高校师德发展趋向及应对[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9).

[7]陈稷玲,林桂梅.社会转型期高校师德建设的难点及对策思考[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4).

社会转型期范文篇9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价值多元化;德育改革;求同存异

一、价值多元化的产生

价值多元化是指在同一个社会同时存在两个以上的价值观念体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原来计划经济中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整合的,关系破打破,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政治因素、多种文化价值并存的局面。传统的以社会为本位的“主流价值”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社会价值体系开始由封闭、绝对,追求共性的一元化价值向开放、相对、允许个性共存的多元化价值转化。面对社会转型期引发的意识形态的嬗变和价值多元化的趋势,思想活跃但缺乏辨别力的大学生群体受到来自四面八方各种思想的冲击,处于迷惘困惑的状态,这使得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种形势下,如何才能做好高校德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对高校德育工作加以改革的社会根源——价值多元化进行思考。下面笔者具体分析价值多元化产生的原因、现状和各方面的影响。

(一)经济体制转型使大学生价值取向向多元化发展

价值是一种外显内隐的看法,它影响着人们对行为方式、手段和目的的选择。在价值背后,是一整套有关人对自然、对人在自然的位置、对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处理人与人、人与环境关系时值得做或不值得做的看法构成的系统,美国人类学家Kluckhohn称之为“价值取向”。价值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价值取向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人们对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关系的不同看法和现实选择上。

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和竞争机制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传统道德规范对人们的制约作用被削弱。如“注重实用,追求功利”的价值观开始取代传统的“重义轻利,默默无闻”的价值观,并在人们的思想中占了上风。在全社会改变了过去只讲集体发展、讳言个人利益的大环境下,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的大学生开始对传统的人生价值体系进行批判性的思号,在对纷至沓来的新思想、新观念选择、接受的过程中,他们将重新定位自己的价值取向。在“讲奉献还是讲索取”这一基本问题上就有多种不同的选择,例如:只奉献不索取,多奉献少索取,少奉献多索取,不奉献不索取,不奉献只索取等。这种价值取向由一元向多元的变革是社会转型带来的必然结果。

(二)思想领域的复杂现状是多种价值观并存的重要原因

大学是青年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但受外界因素影响,大学生对于嬗变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现象不仅缺乏正确的识别标准,也缺乏相应的识别能力。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不同的思想观念在大学生头脑中互相撞击,又都未能完全占领大学土的思想阵地,于是就形成了多种价值观并存的状态。大学生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树立科学世界观的同时,并未彻底摆脱封建意识和迷信思想的束缚,其中一些大学生在西方资产阶级拜金主义、享受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腐朽没落生活方式的诱惑面前难以坚决抵制,因而在各种思想观念并存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在人生目标上出现了迷失或偏离、此外,西方哲学思潮的输入与传播,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西方人生哲学的自我至上价值观与大学生膨胀的自我意识,在反传统、反主流文化的轨迹上汇合在一起,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根本道德准则的社会本位价值观日趋淡漠,甚至形成自我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这种由于社会转型期思想价值多元化带来的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上的复杂现状,对于高校德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

价值多元化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诸多的冲突和挑战也是由社会转型期的思想发展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造成的。在此,笔者对目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分析如下。

(一)传统德育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校要培养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合作日趋加强,国内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作为未来国家建设者的大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和人格特征,是高校德育工作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基本上以“书生型”为主,具有内向、谦虚,长于逻辑思维,重义轻利、不善交际等特点-这些虽然对于掌握科学知识,深入钻研书本有—定帮助,但限制了他们自身其他重要能力的发展,如创新能力、自主能力及社会活动能力等。市场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动摇了“书生型”模式的教育基础。现代社会更需要思想开放、精神独立、讲究合作的新型人才。过去高校德育一味强调人的社会价值,湮没了个人的自我价值和个性发展,这些狭隘观念已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而大学生自身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走出书斋,实现自我价值”的迫切性,商品意识、价值规律以及合理的利益观念逐渐成为其价值观的基本组成要素。面对上述变化,高校德育要更新观念,倡导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价值观.如新型的金钱观、消费观、就业观和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然而,我国当前的高校德育内容体系对此却缺少应有的回应。

(二)强制式德育方法与学生主体需要不相符合

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传统德育方法是强制式的,即教师在教学中居于中心地位,学生处于从属地位,通过由教师制定道德规范、向学生灌输唯一价值准则的方式进行。这一崇尚一元化的价值观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仍以此种方法从事德育工作似乎就难以奏效了。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主体需要大大增强了。

当代大学生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的选择。学校德育不可能无视社会的复杂变化,强行向大学生灌输其中任何一种价值观念。而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异常活跃,他们热切关注市场经济的进程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独立地观察社会、审视人生,他们对绝对化、结论性的观点常常产生怀疑,他们大多是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乐于接受新思想。正是受这种崇尚个性、崇尚自主的自我意识的驱动,大学生日益表现出思想主体化特征。可以说社会转型、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张扬个性、突显自我价值的舞台。当前大部分高校仍沿用强制式的德育方法,忽视了学生强烈的主体需要,阻碍了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道路。

三、对高校德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了解了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突出病症,对此笔者提出几点改革的建议。

(一)面对现实,引进多元化价值体系

目前高校德育工作所表现出来的对价值多元化的种种不适应,是由于教师尚未接受价值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价值多元化的取向未融入其工作实践中。要摆脱困境、赶上时展,高校德育工作必须面对现实,大胆引进多元化价值体系。具体来说,就是高校德育工作要打破落后、封闭的一元化价值体系,在平等的基础上、开放的环境中,自觉接受、引进多元化价值,积极促成学生对高校德育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使学生在自我判断和自主选择中树立健康开放的现代多元化价值观。

首先,平等是引进多元化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在一元化价值的社会背景下,在将道德作为知识、将知识作为标准答案的学校德育中,很难做到真正的平等。而在价值多元化的前提下,教师权威受到挑战,学生主体性突显,师生平等已成为必然。价值多元化冲击着“主流价值”观念,社会各种价值取向已不存在“主流”、“非主流”之分。在新旧思想观念的激烈冲突、嬗变中,人们不再用单一的、绝对的观点去评判事物和社会现象。反应敏捷又不受传统观念束缚的大学生,价值观也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分化。再加上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教师想要继续凭借其权威,灌输已失去支配地位的“主流价值”或其他任何一种价值取向,无沦如何都是行不通的。因此,教师只有放下高学生一等的道德权威观念,真正做到师生平等.才是面对现实、自觉进行教学改革的正确态度,这也为学校德育引进多元价值体系提供了可能。

其次,开放带来了价值多元化,那么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德育了作就应该且必须树立开放理念。在这个开放的年代,许多传统道德品质受到质疑,各种“非主流”价值取向纷至沓来。对此,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因为其违背传统而将这些价值观念拒之门外,而必须连同传统的价值取向一起介绍给学生。教师应联系特定事件让学生作出思考,学会自我判断,这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是至关重要的。尤其进入网络时代,各种信息渠道畅通,各种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生活方式更加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网络的开放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在给思想尚未成熟的学生极大诱惑的同时,也为学生理解、接受多元化价值提供了途径。高校德育工作应该抓住机遇,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保证网络交流的自由、开放和民主,使学生在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中自主表达、充分交流,逐渐形成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最终树立健康开放的现代多元价值观。

(二)求同存异,引导学生学会共同生活

社会转型期范文篇10

摘要:由于现阶段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各方面不稳定因素增多,部分公民常常诉诸于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以卖现自身利益。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形式和内容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关键词:政治参与;非制度化;民主政治;社会稳定

1目前我国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1、1当前我国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表现形式

公民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政治参与的扩大是国家政治发展和国家民主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把政治参与界定为“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政治参与活动也出现多种形式:(1)越级上访,或违规上访。主要是上访者没有遵循法定程序逐级反映情况,而是跨越下级部门直接向上级部门反映问题,试图通过上级的行政命令来解决问题。(2)行贿行为。主要是公民或团体为了自己或团体的某种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进行贿赂。如农村中对村干部行贿、各级人大代表的贿选等。(3)非理性的网络参与。互联网络的发展给公民提供在网上充分享受信息和言论自由权的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也使得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网上虚假信息,散播反动言论,从而破坏社会稳定,阻碍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4)非法聚集。近几年,由于城市居民在房屋拆迁、农民在耕地征用问题上遭到许多不公正的待遇,自身利益受损得不到合理的解决而到政府门前静坐和示威游行等。这些活动有时还有一些邪教或者地方恶势力的参与。(5)暴力抗法。主要指一些公民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因不满有关决定而产生的抗拒行为。他们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为了维护自己或团体的利益而对法律法规、有关决定采取不服从的态度。(6)暴力攻击干部、冲击政府机关。近年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经常受到暴力恐吓、威胁。直接暴力攻击执法人员的行为时有发生,更有甚者冲砸国家机关和政府。

1、2当前我国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特点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社会矛盾不断激化,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现象也呈现出许多新特点:(1)参与动机的狭隘性。非制度化参与的主体多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只有在自身利益受损后才进行参与。这种政治参与本身并不是参与者的目的,“他们的利益要求通常是向某个官员或政治家提出的个人或家庭的利益”,重视的是短期效应。(2)参与方式的网络化。“互联网是一种信息能够在瞬间生成、瞬间传播、实时互动、高度共享的传播媒介,是一种新的政治参与手段”,通过互联网可以降低公民非制度化参与的成本,提高公民非制度化参与的能力。(3)参与行为的非理性。由于非制度化参与的主体主要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文化水平相对比较低,守法意识不强,在参与过程中常不通过法定渠道,对自己行为是否合法以及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不加考虑,所以很容易导致严重的后果。(4)参与过程的非组织性。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主要是个人或小团体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聚到一起的,只有当利益受损时才临时组织起来,没有一定的组织和规章制度,常呈现无秩序和无组织的特征。(5)参与结果的低效率。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在行为上常采取极端的手段,缺乏合法性,所以不容易达到预期的参与目的,参与效果不甚理想。

2我国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原因分析

2、1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与制度化参与的高成本

经济的发展可以增加国民财富和提高公民教育程度,从而会增强人们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社会资源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日益突出,社会两极分化极其严重。城乡间、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导致弱势群体、落后地区的不满。在我国,由于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主体主要以弱势群体和“草根阶层”为主,其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把大部分的财力和精力投入到政治参与中来。只有当他们的利益受到侵害,忍耐到一定极限时才被迫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进行政治参与。另外,现实中一些不合理制度的存在,有些政府部门的不负责任、打击报复等行为也让人们对政府失去了信心,对通过合法渠道的制度化参与极度不信任。

2、2公民的文化水平和法律意识淡薄

公民的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政治参与的水平和质量的高低,“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因为有健全的认知技巧,学历高的公民政治关心程度也高,这在某种程度上强化着教育与政治参与的相互关系”。由于受教育水平的影响,我国公民对法律、制度、政策的了解不够深入,且缺乏相关的参与技能,这就使受教育水平比较低的公民在利益表达的时候不考虑参与的方式是否恰当,在参与的过程中很容易采取激进的方式,导致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发生。另外,由于我国封建历史比较悠久,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人宁愿相信“关系”,“门路”的力量,也不愿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行事,从而导致“潜规则”的流行和非制度化参与的不断发生。

2、3正常的参与渠道不畅和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与制度化政治参与密切相关,呈此消彼长的关系。英国工党著名的理论家哈罗德·拉斯基曾指出:“人们一般是习惯于服从的,如果他们离开了政治行为的常规,那就是说明国家存在有严重弊端”。一般地说,如果利益表达机制健全,公民能通过正常的渠道来表达和维护自己的利益,那么就不会采取非制度化的参与方式;反之,公民就会转向通过非制度化参与的形式来达到目的。在我国人民群众进行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渠道主要有:居委会、乡镇机构等基层组织;人大、政协系统;信访系统,司法系统;新闻媒体行业协会等,这些渠道为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途径和保障。但由于诸多原因,这些参与制度和参与途径效果并不理想,致使群众的利益得不到维护,从而导致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现象日趋严重。另外,成熟的民间自治组织的存在也是公民进行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但在我国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民间组织的数量,所以难满足一些利益主体参与政治的要求。

2、4政府行为的失范与监督制衡机制的失效

从理论上讲,政府职能部门的权力是人民委托授予的,为人民服务是政府部门应尽的责任,因此政府行为在公民政治参与过程中的作用是很大的。但由于政府工作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漠视公民权利、野蛮执法。导致政府行为失范的现象日趋严重,特别是有些基层干部官僚主义严重,不依法办事,态度蛮横,很容易激化矛盾。

3我国当前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

3、1发展经济,为公民正常的政治参与提供物质基础

一个社会的政治参与水平同它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水平的政治参与总是与更高水平的发展相伴随,而且社会和经济更发达的社会,也趋向于赋予政治参与更高的价值”。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经济,使公民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政治参与中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这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所以我们要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为公民的制度化参与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

3、2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培养公民参政议政能力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公民文化素质,从而为有序、理性的政治参与的形成奠定基础。第一,发展教育,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整体素质。一般来说,人们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对民主的要求也会越高,这是增强公民政治参与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第二,培育新型政治文化,增强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法制意识。“所谓政治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政治文化一旦形成,将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3、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高政府的威信与政治文明程度

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可以实现政治民主化、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减少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第一,加速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政治参与的调解机制。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开放政治自由的空间,促进民间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发展,在制度建设上为公民的有效制度化参与打开通道。同时,政府应注重构建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以预防和处理各种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活动。第二,提高政府威信,使政府能够取信于民,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以适度介入的方式来帮助社会克服内部冲突。尤其是规范政府行为,增强政府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建立“阳光政府”。减少政府侵害群众权益的扰民行为,使政府真正能够代表人民的利益。

3、4完善政治参与制度,拓宽制度化政治参与渠道

公民的政治参与离不开制度化的渠道作保证,公民有效的政治参与是靠一整套健全的制度来保障和实现的。第一,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社会转型期,利益主体多元化,我们要正视这些利益群体的存在,保障他们的权利。首先,扩大代表的覆盖面,给予不同阶层充分表达本阶层利益要求的机会。其次,建立人民代表的资格审查和信息公开制度,提高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最后,健全人民对代表的监督和评议制度,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第二,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由于当前的基层民主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首先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的法律体系,实现基层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其次,加强对基层民主制度的监督机制的建设。不仅要发挥法律的监督作用,还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第三,改革信访制度。信访制度是沟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对信访制度进行改革可以回应现实的挑战。首先,加快信访立法,实现信访工作的法制化。其次,明确信访程序和信访职能,实现信访工作的程序化、制度化和法制化,提升人民群众对于政府的支持和信任。最后,加强基层信访工作,畅通群众信访渠道,并不断开辟出新的信访渠道。第四,健全政务公开制度。政务公开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政务公开可以有效地监督政府行政工作。从而也有效的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通过大众媒介、互联网络等将信息公开,可以改变公众与政府公共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为公众政治参与提供真实的信息,推动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美]亨延顿·纳尔逊,汪晓寿译,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7

[3]用巍·中永丰,论互联网对公民非制度化参与的影响反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6

[4]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