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因素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07:21:37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范文篇1

现代化如何丰富社会主义因素,应当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在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应当促进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因素的发育和成长,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在得到迅速提高的同时,自身社会主义因素也得到发展。按照马恩经典作家理论,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愈发达,它离社会主义不是更远了,而是更近了;在落后国家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则进一步促成了社会主义因素的不断丰富,进一步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更坚实的物质基础。

按照马恩经典作家的设想,社会主义社会应当建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但20世纪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几乎都是在落后国家产生。这就给现实的社会主义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一个资本主义因素都很不发达的国家,当有利的革命形势出现后,通过革命夺取政权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宣称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形成社会主义因素,而是通过自身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社会主义因素。这是一个较为漫长过程。如果没有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要使社会主义因素极大丰富是不现实的。

对落后国家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这些国家性质的判断却不能以意识形态为依据,马克思在论述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时曾有以下经典论述:

“在考察这些(历史)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

马克思这段经典论述说明,必须把表述变革的意识形态表象与变革的真正历史内容区别开来。当一国社会主义因素还十分缺乏,一国的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足以进入社会主义,而历史又为共产党人提供了夺取政权的机会时,共产党人自然不应当放弃这一历史机遇,不应等待到社会主义因素极大丰富时才夺取政权。共产党人取得政权后,可以在向社会主义方向努力的同时丰富社会主义因素。这说明,革命可以使共产党人取得政权,但共产党人却无法超越现实的经济基础。

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把社会主义区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类,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贡献。什么是合格的社会主义呢?合格的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因素极大丰富,并吸收了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因而这种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更优越、更先进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形态,也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合格的社会主义,一般说来,应当是从资本主义母体中产生,因而吸取了资本主义全部文明成果,克服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相对于资本主义具有全方位的优势。

如果社会主义不是从资本主义母体中产生,而是从较为落后的社会形态通过夺取政权而建立的社会主义,要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则需要通过漫长的道路,通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丰富社会主义因素,并在各个方面显示出比资本主义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才有可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

落后国家建设的社会主义,由于这种社会主义不是从资本主义母体中自然产生的,而是跃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向社会主义方向迈进,这些国家原先基础极为薄弱,因而社会主义因素严重缺乏。这些国家虽然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但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社会主义因素还处于弱势,需要一个较长过程丰富自身社会主义因素。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中国目前仍属于不合格社会主义。应当说,这是一个十分科学的论断。中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谓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没有达到合格社会主义水平才这样称谓的,自然属于不合格社会主义范围。虽然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现代化进程取得了长足发展,社会主义因素得到了极大丰富,但人均收入水平仍排在世界100多个国家之后,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距离,从总体上看中国社会主义仍属于不合格范畴。

不合格的社会主义,是相对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言的。对于同样没有经过资本主义这一发展阶段的国家来说,选择社会主义或是资本主义,其发展的速度,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程度是大不相同。在这方面,落后国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可更多显示其优越性。

要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因素,涉及到对社会主义自身的理解,需要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作一简要回顾,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有一清醒认识。

恩格斯在1880年写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一文中认为,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社会主义已经从空想变成了科学。[2]恩格斯的这篇文章发表已经一个多世纪了,社会主义百年来的实践说明,特别是20世纪社会主义兴衰历史表明,经典作家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现在看来仍然有一些局限性。正因为此,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

在马恩经典作家看来,社会主义只所以能够克服资本主义的弊端,是因为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只有在公有制基础上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有计划的生产,而这种社会主义的计划性就能克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无序混乱的缺陷,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因此,公有制和生产的计划性长期以来是作为社会主义重要特征,社会主义重要因素来看待的。

马恩的设想是,社会主义革命应当首先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不能容纳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国度中产生,一旦无产阶级取得革命的胜利,社会占有全部的生产资料,消除商品货币关系就是一种必然。然而现实中的社会主义革命并没有首先发生在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薄弱环节、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国家首先产生。在这些国家建立的社会主义,由于自身的社会主义因素严重缺乏,按照经典作家的构想,通过消灭商品货币、消灭私有经济、通过“一大二公”等方式建立的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进行竞争时,从长期发展的趋势看,并没有显示出多少优越性。

按照马恩经典作家所设想的那样,社会主义革命首先是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产生,就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这些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就可以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就可以消灭私有经济吗?现在看来,且不说19世纪的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不可能,就是21世纪最发达国家的美国,也很难设想这个答案能够成立一种科学的思想,即使能够全面反映当时的实际,也未必能够反映变化了的实际,特别是马恩逝世后的这一百多年,资本主义本身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而这些变化是经典作家当初没有想到的。马恩的继承人,包括列宁、斯大林、在内,虽然他们在很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长期的实践中也对社会主义消灭商品和货币基本上持一种保留态度并试图进行一些改革,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总体上都没有克服马、恩的局限,即认为只有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才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资本主义划等号的观点。由于自身社会主义因素的缺乏,这是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竞争时,没有显示过多优越性的基本原因。

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世界经济总体上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它们通过其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新自由主义和贸易自由化为旗帜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但与此同时,资本主义自身也总是处在不断的变革中,这种不断的变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包括吸收社会主义的很多做法,这是资本主义至今仍然保持顽强生命力的奥秘所在。

《共产党宣言》问世到现在已经有150多年了,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50多年,资本主义自身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而社会主义因素则在其中的一些变化中显现出来,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资本主义组织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马克思时代,股份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马克思认为:股份公司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应当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马克思以后的100多年,股份制形式有了新的发展,而且不断出现新的资本组织形式。与原先的个别资本相比,大股份公司、大垄断资本特别是国家垄断资本,他们的“社会性”、“社会化”程度要大得多。马克思之所以把股份公司看作是资本主义私人财产的“消极扬弃”,是因为作为新的资本组织形式,它直接触动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则是对资本主义财产所有制的进一步扬弃,表明资本的社会性、社会化大大提高。而这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其中含有一些的社会主义因素,他们为社会主义的实现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

资本主义组织形式发生重大变化还表现在,与以往资本主义经济自发发展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在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不断自觉进行自我调节和调整,使得生产的计划性大大增强。这既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也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需要。例如,在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方面,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将计划因素引入市场经济,实行政府调控,也就是将“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结合起来,用“看得见的手”引导“看不见的手”,政府主要利用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调节着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趋于缓和。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一直在平稳增长,即使出现70年代的滞涨局面,但总体来看,没有出现如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现象。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经理阶层出现。20世纪,资本主义的一大变化是经理阶层的出现,经理阶层的出现与资本追逐利润的本能是一致的,表明资本并不是追求的企业的位置,而是利润。让能干的人去管理,这样就出现了财产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经理阶层的出现,管理者不再是资本家,而是管理方面的专家,也就使得股权多元化,因为资本家必须让出一部分股权才能够吸引和激励管理人员。而股权多元化,使得传统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已经改变了模样。从股权广为分散的角度可以说,资产阶级人数增加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整个社会生产的矛盾大为缓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愈来愈呈多样化和社会化。

二是中产阶级出现。中产阶级,也就是知识分子阶层的出现,并呈日益扩大趋势,这是20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的新现象。随着各国的现代化进程加速,大量就业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中产阶段已经成为就业人口的主体。在主要发达国家,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贫困状况》中所揭示的一贫如洗的无产阶级从整体上说已经不复存在。即使一些国家目前仍存在一些一贫如洗的贫困人口,但数量很少,已不是原来意义的雇佣劳动者,很多是非法移民等因素所致。经典作家关于雇佣劳动者,即无产阶级是指主要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产业工人,工人所得的工资只能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的劳动力的价值。

由于目前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已经向信息化、高科技化转变,与此相适应,劳动者的科技知识和文化也有了很大提高,并向脑力化、知识化、白领化发展,有知识的劳动者正成为发达国家劳动者的主体。以美国为例,传统意义上的无产阶级已成为消失或正在逐渐消失的阶级,美国的工人、农民已经成为知识分子的一部分。

3、社会所有程度的提高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个人积累财富的绝对量在增加,通过各种经济和社会手段将公民个人的部分财产转变为社会财产,转化为社会所有,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的新现象。如通过遗产继承税、对高收入者征收收入累进税等经济手段使个人的部分财产转变为社会所有;通过发展慈善事业,通过第三种调节——道德调节方式等社会手段对社会财富进行收入调节等。社会所有程度提高实质是资本和利润的社会化和公有化程度在提高。

资本和利润的社会化程度提高是整个社会化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资本主义条件下所形成社会主义因素在增长的重要标志。资本和利润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也意味着公有化程度提高,这对社会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意义,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社会主义的未来取决于资本和利润社会化或公有化的程度。

社会所有程度的提高,具体表现是福利国家的出现。随着社会所有程度提高,社会大多数成员都可以较为充分享受社会财富的积累给个人带来的好处。例如,完善的社会保障系统和社会福利事业使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员可以充分享受社会财富的增加对自己生活质量提高所带来的益处。诸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济、最低收入保障线的确定等。由于普遍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劳动者最低生活得到了保障,最低贫困线的划分,最低工资标准的确立,每周工作时间的确立,这一切,就大大缓和了劳资对立,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很多国家的法律明文规定,股份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要有一定比例的工人代表参加。这些措施缓和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这应当看作是对私人资本和私人财产扩张的限制,是对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一种扬弃。

4、社会公正程度的提高

社会公正和社会平等是人类的基本价值和基本政治权利。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组织形式的变化,以及资本主义社会所有程度提高,资本主义在社会公正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主要表现为不同的社会阶层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市场公正、司法公正、新闻舆论公正等方面得到了较大程度改善。

社会公正程度提高,主要由于以下一些因素的作用:全社会教育、文化、科技水平的提高,选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新闻监督作用的发挥,社会各阶层利益能够得到较为充分表达,政治制衡机制的进一步健全。

上述资本主义新变化,其中含有的一些社会主义因素的增强,是资本主义自身发展中呈现的必然过程,也是现代化过程中一种规律性现象。

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上述新现象和新特点,可以从两个层次上进行考察。一是适应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生产高度社会化的需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现形式和体制模式有必要作相应调整和发展;二是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和发展中,扬弃和否定资本主义自身的某些新的经济因素也在发展,这些新经济因素很大程度上就是社会主义因素。正是这两个层次的变化与发展,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看,资本主义新变化,特别是社会主义因素的出现,表明资本主义不是离社会主义更远了,而是更接近社会主义。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本身以主宰着自然界变化的必然性产生出它自身的否定:它本身已经创造出一种新的经济制度因素——实际上已经以一种集体生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只能转变为社会的所有制。”

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的因素会不断发展与扩大,并将不断扬弃和削弱资本主义私有制度本身。当社会主义因素积累到一定规模时,就会通过较长期的自然发展过程,通过部分质变的不断积累逐渐转向社会主义。这一历史趋势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也是历史发展必然规律。

现代化进程对社会主义因素的影响和推动,可以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种不同形态的社会做一分析看出。

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中的社会主义因素

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中,可以看出现代化对社会主义因素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是生产的组织形式愈益社会化。股份公司、股份制集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跨国公司,是生产愈益社会化由低到高的不同形式;在生产资料占有的形式上,相继出现了从个人直接占有向个人间接占有,再向非个人占有的转变趋势,特别是雇员股份所有制呈蓬勃发展之势;

二是混合经济的出现。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显著增强,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即“用看得见的手”引导“看不见的手”,从而提高了市场的计划性,避免了经济出现较大波动,提高整个社会效率;

三是较为完善的社会制衡体制,个人的基本权利得到了充分保障,人们的言论、出版、集会、集社自由成为现代化国家的基本标准;

四是较为成熟的新闻舆论监督体制,正是通过强有力的舆论监督体制的建立,使得社会公正成为主流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

五是社会保障体系几乎覆盖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人口,由于社会财富的迅速增长,社会每一个人的生老病死有了较为充分保障;

六是不断完善的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措施,如遗产继承税的征收等,市场在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在体现效率的同时也兼顾到公平,使收入差距的扩大能够控制在较为合理的、可接受范围内。

2、社会主义因素在中国的培育和发展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中国在向社会主义方向努力的同时,自身的社会主义因素也得到极大丰富。特别是自90年代初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明确提出中国改革开放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社会主义因素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比如,贫困人口大面积消除,人民基本生存权利得以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导致人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改善,政府调控经济手段的成功运用等。

但也应当看到,由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目前还很不完善,要向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还需较长过程,因而这必然影响到社会主义因素的出现和发展。比如,由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部门差距所致,中国收入差距呈现严重不公平,基尼系数已经超过警戒线,收入差距过大显然不属于社会主义,但这种收入差距过大,并不是传统意义上贫富差距过大所致,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市场不完善所致。以部门差距过大为例,部门差距过大,一个重要因素是垄断,垄断不属于社会主义,因为它抑制了竞争,容易产生腐败,属于市场不公正。

社会主义因素在中国的培育和发展,受到生产力发展限制。比如,全民的社会保障无疑属于社会主义因素,但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障还很不完善,几亿中国农民还难以享受到社会保障。即使一些地方考虑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如一些地方为农民提供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但保障水平也很低。中国的社会保障,目前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城市居民享有社会保障,几亿农民很少享受社会保障,这无疑影响到中国社会主义的合格程度。

社会主义因素在中国的培育和发展,也受到转型时期体制不完善的制约。比如,对高收入者征收收入累进税,将个人的过多财富转为社会所有,这无疑应看作是社会主义因素,但由于受到财产的申报制度和税收征收制度不完善的影响,很多高收入者的收入难以得到征收,这也是导致中国目前收入差距过大的一个原因。而要将高收入者的过高收入征收为社会所有,依赖于市场体制下一系列制度建设,依赖于市场体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社会主义因素在中国的培育和发展,还受到不完善的政治体制的限制。比如,党所代表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如何协调统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利益呈现多元化特点。人民群众除了上述一些根本利益、一致的利益外,还有一些具体利益。并且,这些具体利益有时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在一定条件下是对立的。因此,如何处理和协调好根本利益与具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一个重要而现实的问题。当前面临的问题是,人民群众的一些合法权益和具体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产生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是,一部分群众的合法利益缺乏相应的团体和组织机构进行反映和维护。而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利益协调和表达机制,不仅需要有相应组织和机构反映和维护群众的具体利益,还需要在制度层面上保障和规范各群众团体、社会中介组织和派的职责和权利,使相应团体和组织机构能够通过法律规范自己行为,表达人民群众呼声。只有这样,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才能得到协调统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才能得到切实保障,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社会因素范文篇2

本文作者:郑岩工作单位:长春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我国传统文化对居民体育需求和体育消费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作为以富裕的大河流域为依托的民族,世世代代生息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自然环境中,习惯了宁静、和谐以及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所以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以修身养性为主,卫生保健为辅的特征,中国人的体育锻炼普遍采取平和的、静态的方式;激烈的、刺激性强的体育活动必将受到影响。体育消费作为经济行为的一种,也必然会接受“文化之手”的制约,传统的体育文化以其历史的惰性力,时至今日仍然对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影响,人们日常的消费行为也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它的制约。所以正是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诸多特点,决定了现代体育消费与体育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托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是一种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的具有开放的、动态结构的文化,也就构建了一种独具时代特征的文化新格局,必将会对体育经济与体育消费产生厚重的影响。具有现代文化视角的消费者,不在于其经济水平的高低,但在他的消费价值导向、情操陶冶、精神追求等现代文化动力驱使下,将把体育当成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离开现代文化的驱动,体育消费若想健康的发展也是不现实的。

在一个消费型的社会里,消费者怎样消费什么、如何消费可以帮助个人建构身份认同以及实现自我肯定,之所以能够做到这点,是因为人是一种社会动物要想实现在社会上的定位是需要他人对自己进行评价的。这种他人对主体的普遍性的评价反映到人的心理,会影响一个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以及社会认同的阶层性。体育消费是以满足锻炼身体或愉悦身心需要为目的经济活动。体育消费的主体是消费者,在这种强大的社会心理力量作用下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整个体育消费行为必然会受到社会心理的影响,社会心理也必然成为体育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心理对体育消费多个方面产生影响,消费者在某个时期内所形成的体育消费观就深深的受社会心理的影响。例如,体育消费过程的从众还可以彰显个性,在赛事的选择上表现出是要以观赏为主还是注重能否参与其中。正是由于这种观念的差异从而导致体育消费行为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对体育消费者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众多,个体的体育消费心理也不尽相同。所以,无论何时,即使经济条件全相的同体育消费主体,也不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消费行为。在社会心理支配下形成的体育消费行为也会影响体育消费需求的波动。

不同的社会心理会导引不同的体育消费行为和方式,从不同角度对体育需求产生影响。例如,体育改革的起始阶段体育消费品种相对于体育市场比较单一和短缺,从国外引入的呼啦圈、保龄球、旱冰等运动可以快速的风靡大江南北,而在体育市场繁荣的今天,很难有一种运动在如此大的范围内快速流行。社会心理也会受的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如经济制度、社会文化甚至地域等等。所以当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时,由于社会境的不确定性,社会的主体意识会发生动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体育消费者行为以一种无序状态存在。而在社会心理相对平稳的环境中,体育消费者行为方式就具有较强的可预见性。社会心理对体育消费行为的影响是一种内隐性质的影响,个体心理对社会心理的认同程度决定了它产生影响的大小。从这个层面上说社会心理对体育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是一种非强制性的影响,更多的是体现出个体对社会主流意识的认同。综上,体育消费的发展不是单一的经济行为,他的发展也不是孤立的,必然受到社会文化现代化程度和社会心理的影响。甚至这种非经济学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

社会因素范文篇3

【自杀未遂;自杀行为;心理社会因素;病例对照探究

0引言

自杀是人类重要的死亡原因,我国每年自杀死亡人数达28.7万,居世界首位[1].自杀未遂者是发生自杀死亡最危险的人群之一,其中25%有重复自杀行为[2].生活事件、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是促发自杀行为的主要因素,而社会支持对应激起缓冲功能,对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有重要意义.我们对一组自杀未遂者生活事件、抑郁状况和社会支持进行评定和比较,以探索心理社会因素对自杀行为的影响,为帮助自杀未遂者消除自杀意念,进行心理干预提供参考.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0301/200501以服药、服毒、割腕或其他方式自杀未死亡者,92例.另选同期住院的无自杀行为的患者,按1∶1配比设计,进行病例对照探究.自杀未遂组中男21例(22.8%),女71例(77.2%);对照组中男22例(23.9%),女70例(76.1%),两组间性别无差异(χ2=0.03,P>0.05).自杀未遂组和对照组平均年龄分别为(43.3±16.4)岁及(40.1±17.7)岁,两组间无差异(u=1.25,P>0.05).两组在发病至就诊时间、平均住院日、门诊住院例数、职业、婚姻、文化程度、地域等均无差异(P>0.05).

1.2方法

使用自编的自杀未遂调查表了解一般人口学资料等.使用社会支持量表[3],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三方面进行评估.使用生活事件量表[3],对1a内所经历的生活事件进行评估,生活事件紧张总值=生活事件频数×刺激强度×持续时间.使用Hamilton抑郁量表[3],对自杀未遂者的抑郁程度进行评价.使专心理卫生筛选表[4],初步筛查自杀未遂者中的精神障碍患者.使用DSMⅢR诊断结构式临床晤谈指导手册[5],对目标人进行轴Ⅰ精神障碍诊断.由12名受过心理学专业培训的急诊临床医师和1名精神科主治医师,对自杀未遂组通过询问填写自杀未遂调查表,对照组患者了解相关情况,进行上述各项量表的评定,然后对心理卫生量表筛查阳性者家属了解其具体的病史情况,并对患者进行精神状况检查,按DSMⅢR诊断标准做出精神病学的临床诊断.排除其伤害目的非自我毁灭和自杀未遂致记忆、智能等意识活动障碍者.测查时向被调查者说明探究的目的及被调查者的权利,并且患者或其合法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收集自杀未遂病例92例,18例急门诊病例,74例急住院病例,其中10例从急诊记录本中查得,采取访问调查方式填写调查表和多项心理问卷,余82例现场评定调查.对照组92例,19例急门诊病例,73例急住院病例,调查过程同自杀未遂组.

统计学处理摘要:全部资料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u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2结果

2.1抑郁和精神疾病自杀未遂组中有42例(45.6%)符合DSMⅢR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其中抑郁20例(47.6%)、心境恶劣9例(21.4%)、乙醇依靠3例(7.1%)、焦虑症5例(11.9%)、脑器质性精神病2例(4.8%)、创伤后应激障碍1例(2.4%)和精神分裂症2例(4.8%).在对照组中,符合DSMⅢR精神疾病诊断的只有11例(12.0%),其中抑郁4例(36.4%)、心境恶劣3例(27.3%),和自杀未遂组相比,只有抑郁和心境恶劣有差异(χ2=55.40,P%26lt;0.01).其他,如乙醇依靠、焦虑症、脑器质性精神病等两组无差异.对抑郁严重程度进行比较,按照HAMD分值,自杀未遂组HAMD分数18.7±11.9,对照组6.2±4.8,两组间有差异(u=9.32,P%26lt;0.01).

2.2生活事件评分自杀未遂组在最近1a内有生活事件发生的频数和负性生活事件量表分值、生活事件紧张总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ab1).表1自杀未遂者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量表评分(略)

2.3社会支持量表评分比较自杀未遂组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的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ab2).表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略)

2.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自杀未遂组的HAMD分值(x1),过去1a内生活事件频数(x2),正、负性生活事件(x3,x4),生活事件紧张总值(x5)、主观支持分值(x6),客观支持分值(x7),对支持利用度分值(x8)等8个因素为自变量,自杀行为为因变量(y)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在a=0.05的显著水平上筛选出影响自杀行为的主要因素,只有x1,x4,x6三个自变量进入方程,结果提示负性生活事件、主观社会支持和HAMD分值对自杀行为产生主要影响.由Beta可见,负性生活事件对自杀行为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主观社会支持和HAMD分值.决定系数R2说明x1,x4,x6解释了y的大部分变异,同时提示尚存其他因素需进一步挖掘,即还有其他心理社会因素影响自杀行为的产生(Tab2,B为回归系数,Beta为标准回归系数).

3讨论

自杀行为受心理、社会和生物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相互功能,心理社会因素在自杀行为的产生中起着重要功能.我们选取已采取自杀行为的自杀未遂者为调查对象,通过量表测量被试产生自杀行为的心理社会因素,对象的选择较好地代表了该人群的总体特征情况,和对照组在相同的调查环境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克服了病例对照探究常见的偏倚.本探究显示,在调查的自杀未遂组中符合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的为45.6%,显著低于国外90%报道,而和国内40%~50%的报道相符[6,7].抑郁、心境恶劣、HAMD分数、过去1a内生活事件频数、生活事件紧张总值、负性生活事件分值、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的分值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负性生活事件、主观社会支持缺乏和抑郁严重程度是和自杀行为的发生高度相关的因素.负性生活事件引起人们的心理压力,破坏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对个体既可能是一个应激事件,同时可能是促发自杀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对自杀未遂者自杀行为起到“扳机”样的功能[7-9],自杀未遂者经历了较多的负性生活事件,生活事件紧张总值也比对照组高,提示负性生活事件的强度刺激对自杀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社会支持是自杀形成的重要保护因素,在精神应激的状况下,良好的社会支持是社会心理刺激一个很好的缓冲系统,社会支持缺乏往往预示情感反应的结局不良,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在应激时能从家庭、朋友和同事等处获得的物质和精神支持.本探究中自杀未遂者明显缺乏主观社会支持,说明自杀未遂者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足度低,以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也较低.自杀未遂组中抑郁为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且HAMD分数高于对照组,表明抑郁状况、抑郁症是导致自杀行为重要因素,这和国内外探究结果一致[2,6,7,10].自杀行为是在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彼消此长的影响下,个人素质和应激相互功能的产物,也就是说,个人心理状态(抑郁、缺乏主观社会支持、人格和心理特质等)是自杀未遂行为的内因,达到一定强度的负性生活事件构成自杀未遂行为的诱发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功能.因此,针对性解决自杀未遂者的心理危机因素,增加社会支持量,避免遭受负性生活事件,提高他们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摆脱困境的勇气,对急诊就诊的自杀未遂者进行心理评估和危机干预,都是减少自杀行为的有效办法.

【参考文献

[1]PhillipsMR,LiXY,ZhangYP,etal.SuicideratesinChina1995-99[J].Lancet,2002;359摘要:835-840.

[2]刘连忠,肖水源.自杀未遂者的随访探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4)摘要:253-256.

LiuLZ,XiaoSY.Afollowupstudyofsuicideattemptors[J].ChinMentHealthJ,2002;16(4)摘要:253-256.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摘要: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摘要:127,101,220-223.

[4]沈渔.精神病学[M].第2版.北京摘要: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摘要:237-238.

[5]SpitzerRL,WilliamsJBW.InstructionmanualforthestructuredclinicalinterviewforDSMⅢR(SCID,6/1/88Revision)[S].NewYork摘要:BiometricsResearchDept.1987.

[6]PitkalaK,LsometsaET,HenrikssonMM,etal.ElderlysuicideinFinland[J].IntPsychogeriatr,2000;12(2)摘要:209-220.

[7]李献云,许永臣,王玉萍,等.农村地区综合医院诊治的自杀未遂病人的特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0)摘要:681-684.

LiXY,XuYC,WangYP,etal.Characteristicsofserioussuicideattemptstreatedingeneralhospitals[J].ChinMenlHealthJ,2002;16(10)摘要:681-684.

[8]刘连忠,肖水源.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自杀未遂者[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2;12(2)摘要:103-104.

LiuLZ,XiaoSY.Lifeevents,socialsupportandsuicideattemptors[J].JClinPsycholMed,2002;12(2)摘要:103-104.

[9]高宏生,曲成毅,苗茂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探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9)摘要:765-768.

社会因素范文篇4

剖宫产作为分娩方式可供孕妇选择已成为事实,且逐年上升。本院从九十年代的20%左右,上升到现在的55%~60%,其中社会因素已成为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现对本院因社会因素剖宫产369例作回顾性分析,并从护理方面提出一些对策。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7年1至6月,本院分娩总数1445例,其中剖宫产821例(剖宫产率达56.8%),属于社会因素剖宫产369例(占44.9%),其中初产妇326例,经产妇43例,年龄21~43岁。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依据剖宫产指征标准[1],并根据术前讨论时记录的孕妇及家属要求剖宫产原因作为社会因素剖宫产的依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1.2剖宫产原因分析

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原因有以下7类:(1)认为剖宫产安全、方便、无痛苦96例,占26.0%;(2)对自然分娩感到恐惧79例,占21.4%;(3)不能忍受疼痛63例,占17.1%;(4)认为剖宫产对小孩有利54例,占14.6%;(5)认为自然分娩后致盆底肌肉松弛,害怕影响以后性生活质量29例,占7.9%;(6)有迷信思想要求择时生产26例,占7.0%;(7)医务人员因素22例,占6.0%。

2护理对策

剖宫产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难产和某些高危妊娠,挽救围生儿和孕产妇的生命。多数文献资料显示,剖宫产率控制在20%~25%,高危围生儿病死率、新生儿窒息率能降低到相对的最低水平;剖宫产率如再升高,高危围生儿病死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下降趋势,徒增产妇的手术近、远期风险[2]。因此,如何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已成为当前关注的问题。

随着剖宫产手术方法的改进、麻醉技术的进步、抗生素的发展,以及术后镇痛技术的应用,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大有提高,产妇术后痛苦减少。与此同时,由于大多数初产妇对分娩知识的缺乏,对自然分娩感到恐惧,担心胎儿的安全、担心试产失败,惧怕产痛,担心阴道分娩后阴道松弛影响性生活质量,导致对阴道分娩缺乏信心,故选择“方便安全”的剖宫产术终止妊娠者也越来越多。另外,错误地认为剖宫产是安全、完美的分娩方式,剖宫产儿聪明、产妇痛苦少且能保持体形,甚至因封建迷信思想而提出择“吉日吉时”分娩的要求;不良的医疗环境和紧张的医患关系,也使产科医生不愿承担风险而有选择剖宫产的心理趋向。以上因素导致社会因素剖宫产成为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针对不同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需要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现就护理方面总体上提出如下几点。第一,加强产前宣教。举办孕妇学校,讲解分娩有关知识,包括自然分娩的过程、分娩时如何减轻产痛、如何配合,大力宣传自然分娩的好处。解说剖宫产的利弊,剖宫产是解决难产的方式,毕竟是一种手术,对母体是一种侵入性创伤,对胎儿来说,由于缺少了产道的挤压,新生儿患呼吸窘迫、湿肺、感觉统合失调均较阴道产儿多。并让家属共同参与,让其充分认识到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努力创造阴道分娩的和谐环境。另外,产前让孕妇熟悉分娩环境,熟悉医务人员,尽量减少由此引起的恐惧感。第二,开展特需服务,加强产时护理。开展导乐分娩,实行一对一服务。产房护理人员要注意态度温和,言语规范,多予宽慰性、鼓励性语言,要有更多的爱心与耐心,给予产妇尽可能多的心理支持,以减轻或消除其焦虑恐惧心理。并要注意及时与家属沟通,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积极开展无痛分娩,减少因无法忍受产痛导致的剖宫产。加强产时监护,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纠正,保障母婴安全。第三,加强医务人员自身素质提高。加强工作责任心和业务学习,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努力提高处理难产的水平,加强对剖宫产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的认识,对无剖宫产指征的,多从孕产妇角度出发,做好耐心的解释和沟通工作,给予充分的试产。有报道,无指征的剖宫产中有1/3可以自然分娩,如果经产科医生及孕妇共同努力使之自然分娩,剖宫产率可大为降低[3]。第四,正确的舆论引导。为医务人员创造安全的医疗环境,完善医疗纠纷处理制度,改善医患关系,给予医务人员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减轻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有助于医务人员以科学态度来选择分娩方式,而不是怕负责任而任意选择剖宫产。反对迷信思想,进行科学知识宣传,消除少数人的不正确观念。降低剖宫产率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同时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83.

社会因素范文篇5

语言是为了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它总是和社会中各种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同社会群体的人们有不同的社会生活,因此在语言方面也就反映了不同社会群体的差别。长期以来,人们已经注意到语言中的性别差异,在大多数国家和社会里,男性和女性所使用的语言是有区别的,尽管这些区别并不妨碍彼此的交流。女性语言在其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特征,而作为一种语言变异,这些特征必然是由各种社会因素引起的,印次从社会角度去研究女性语言的形成是有价值和意义的。

二、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

很久以前人们就已经注意到语言中的性别差异,但直到二十世纪初,“语言和性别”问题才真正引起语言学家的关注。最早从语言学角度研究“性别语言”的,应当首推丹麦语言学家奥托•叶斯帕森(O,Jespersen),早在1922年,叶斯帕森在其颇具影响的语言学著作《语言:本质、发展及起源》中阐述了女性语言的特点,如女性在词汇和句子的构成等方面的特点。我国的语言学界对性别语言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并局限于外语界,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理论介绍和研究综述;反映在语言上的性别歧视;性别语言的表达方式;言语交际上的性别差异。

三、个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参考近年来对女性语言研究的论文,大多是在欧美的影响下对英语中的女性语言特色进行分析,其实用的调查结果和语料甚至举例都相仿,而对于女性语言的形成原因——社会因素大多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只是在结语处一带而过。鉴于前人在研究女性语言时大多把重点放在语音、词汇、语法的特点上,在此次论文中,计划将重点放在社会因素对女性语言的影响上,从社会角度来分析女性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其难点是社会心理因素对女性语言的影响。

四、具体计划

(一)时间安排

从现在至明年三月期间分为四个阶段:

1.20**.11搜集资料;

2.20**.12—20**.1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进行社会调查;

3.20**.2深入研究已整理的资料并形成初稿;

4.20**.3与导师交流并对初稿进行修改。

(二)提纲

1.导言

2.社会分工对女性语言产生的影响

3.社会地位对女性语言产生的影响

4.教育因素对女性语言产生的影响

5.社会心理因素:(1)自我保护意识;(2)自我展示意识;(3)协调合作意识

6.结语

五、已参阅的文献目录

1.陈松岑.《社会语言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

3.[英]玛丽•塔尔博特.《语言与社会性别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4.张爱玲.《论女性语言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1).

社会因素范文篇6

关键词:财务会计;社会责任;A公司

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在发展的历程中享受到了国家和社会所给予的资源及便利,同时也享受到了社会给予的帮助,在享受资源、便利、帮助的形势下企业就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帮助政府和国家回馈社会和帮助社会发展。就如今全球企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而言,企业社会责任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并已然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下对企业的基本需求。对于企业来说,其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形势下,已然不能只单纯的追求经营利润,更要将自己定位于以社会发展为己任上去。企业作为市场的经济骨干力量,其关系到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尤其是交通运输企业,其在我国经济体系和市场结构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因此需要深入的对交通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立足多视角评定理念分析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

二、财务会计角度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影响因素

(一)企业的内在利益因素。著名研究学者韦德克和格雷夫利用财务回归分析方法,从企业财务绩效与社会责任上进行研究,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企业的财务绩效的制度的提升与企业社会责任改进呈正相关。实际上从目前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影响表现上来看,关注点还在于企业财务的绩效理念智商,缺乏对深层次的财务角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从企业财务角度下的内在利益因素上来看,企业的社会责任义务履行情况与企业的财务制度决策的制定有着密切的关联。多数企业在进行战略制定的时候一味的将其作为战略性决策进行思考,对社会责任履行的战略价值考虑比较多,忽视了社会责任履行的本质目的,是为了回馈社会整合使得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时候,很大程度上还是以提高自身经营利润为目标来进行开展的。从市场经济角度来看,市场因素的影响下让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存在兑换“经济激励”的表现,对于企业的财务角度上来看,企业就会为了获取经济激励而选择性的进行社会责任履行,其本位还是利润难以让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呈现出较好的积极性。从内在利益的另一角度上来看,企业目前尚未能够调节好社会责任的解决的财务部署,是影响企业社会责任重要因素,很多企业在进行社会责任履行的时候并没有预先对社会责任履行的财务预算进行建设,这就使得社会责任履行过程中存在任意性和自由性。并且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缺乏财务内审机制的建设,缺乏财务方面的组织能力及动态财务分析,这一问题就导致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时候难以直观的了解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所能够带来的优势和价值,长此以往就会使得企业对履行社会责任产生负面想法。换言之,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义务,就需要从内部财务角度进行反馈,并将这些反馈的信息有效的传输到企业的决策层和管理层,并随之让其对社会责任履行产生一定程度的认可感,加强企业管理者对于社会责任履行的价值,从而实现企业履职的发展和推动。以A公司为例,该公司的发展并不是单纯的商业追求,并没有将商业利润获取作为企业的最终决策目的,而是选择围绕着多种动机来构建企业决策的驱动力。此外,该集团还将社会责任与管理层价值观进行结合,以确保社会责任履行的有效开展。A公司管理层在制定员工制度与企业运营制度时,综合考虑了环保、职工健康、慈善事业等多个社会责任,给予职工多种补贴,给予老人、学生等多个弱势社会群体多种乘车优惠,并不断发展自身的运营体系,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二)外部市场经济因素。围绕着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形势,通过财务视角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下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承诺存在一定的差异化,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大型企业、国有企业而言,这种差异化相对比较明显。我国的大型企业、国有企业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偏重相对较高,而市场经济下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经济分配及经济表现存在减弱趋势。从市场的整体表现上来看,目前我国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行为的时候,其行为受到市场经济干扰比较明显。从企业财务条件和竞争状况因素上来看,企业受到的约束相对明显:(1)企业财务相对较差或者企业长期处在不良的经济环境中的时候,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就会存在减少趋势;(2)企业竞争长期处在利润空间压缩和非正常经济需求的时候就会导致企业行为存在偏差。就财务角度而言,外部市场经济因素还可以从企业的生产成本角度进行分析,若企业长期所处的市场经济形势较差的时候,就会导致企业的生产守则约束力增强,进而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生产效益降低。此外,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其往往与外部市场经济表现密切相关,纵观国内市场,如何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决策的干扰和约束。尤其是在我国当前经济体系转型、产业升级的大环境下,要想保障企业能够表现出良好的社会责任履行行为就要控制好企业政治行为与非政治行为对企业的干预表现,让企业能够在良性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发展,进而保障企业行为表现。

三、控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影响因素的方法

(一)制度建设保障机制建设。制度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的建设,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第一,国家要重视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从法律方面对企业要遵守的社会责任进行规定,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当企业不履行法律规定的相关社会责任时,相关政府部门要根据规定做出一些判定与惩罚,促使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第二,在行业内建立较为完善的自我监督机制,促使企业自觉地履行其社会责任,这种机制尽量建立在国家政策支持基础上。另外,当行业危机到来时,政府要有权利对行业进行干预。第三,独立的民间机构,如非政府组织、社会组织、机构投资者和新闻机构等要监督企业行为,并在必要时敦促企业采取某些行为改变,企业也将更有可能会自觉主动的提高自身社会责任感。第四,在教育领域,如果重要的商业出版商、商业院校和其他涉及企业管理者的教育机构已经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做出规范性要求,并且企业在这种环境中运作,那么企业行为将会更多可能是对社会负责。(二)内部宣传教育。内部宣传教育对提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感及提升企业对社会责任行为的落实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内部宣传教育的时候,企业可以先围绕着股东、利益相关者、管理层进行宣传教育,让上层能够形成社会责任意识及社会责任感,进而向下进行传递,保障企业上层的社会责任感,对于增强企业中下层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生产和经济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企业在进行内部宣传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外部社会服务和内部员工服务,确保员工们能够切实的感受到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履行所带来的价值,让员工们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的调动,进而形成产能提升和业绩提升的目标,企业只有注重对员工的服务建设,并从员工着手开展社会责任履行,才能确保自身内部凝聚力大幅提升,产值和产能也会进一步增强。最后,企业一定要注重自身的社会责任形象的建设,并保障企业在社会公众中具备良好的形象。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其要履行的社会责任是较为多元化的,本文以A公司为例,从财务角度上阐述了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因素及控制因素的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我国的企业更好的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加强行为落实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引导。

参考文献:

[1]李蕊.财务会计视角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为例[J].陇东学院学报,2019,30(02):120-123.

[2]董明.环境治理中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实逻辑与推进路径——一个新制度主义的解析[J].浙江社会科学,2019(03):60-73+49+157.

社会因素范文篇7

关键词:体育消费影响因素社会学分析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体育运动的社会作用发生了较大的演变、对体育消费的价值观的认识也有所改变。体育消费已经广泛地进人社会各类人群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就现阶段影响我国体育消费因素进行初步研究。

一、体育消费的基本涵义

体育消费是指人们用于体育活动的各种物质消耗的经济投人和观赏体育活动方面的消费支出。体育消费包括狭义的体育消费和广义的体育消费。狭义的体育消费是指那些直接从事体育活动的个人消费行为。广义体育消费包括一切与体育活动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个人及其家庭的消费行为,是作为社会一般消费中以个人及其家庭通过支出货币所得到的各种体育效用,即各种体育的(包括物质的、劳务的、精神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体育消费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消费的一个方面,它是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前提下,所引发的适应更高层次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决择,是一种伴随对体育功能作用的主观认识基础上的一种新型消费类型。体育消费在人们生活中的导人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在满足基本的生存消费之后,追求发展和享受等方面需要的个人及其家庭的消费行为,由此可见,体育消费的程度、水平、状况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

二、影响我国体育消费的因素

2.1文化因素

我国人民生活在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中、从出生就开始接受周围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并逐渐建立起与这种文化相一致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讲,它能决定一个人的消费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由于生态环境、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等不同,其价值、消费观也不尽相同。不同的体育教育程度、也会表现出不同的体育价值观和消费观。体育文化的认识和欣赏水平与国民教育水准有着密切的关系。国民教育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公众对体育文化认识和欣赏水平较高。由于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4%左右,目前,每年有近百万学龄儿童因交不起学费不得不辍学,12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1.8700,这些无疑影响着他们对社会文化教育和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由此也会影响他们对体育的参与和消费。可以说,目前我国整体文化教育水平偏低是影响我国体育运动和体育消费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2经济因素

经济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相应的交换、分配、消费或日常生活中个人及其家庭收支状况。我们这里所涉及的体育消费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个人以及家庭收入在体育消费中的实现程度我国居民对体育消费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家庭收人和闲暇时间两个因素。根据(1997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为5160元(约合G30美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2090元(约合255美元),而中等收入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204。美元。萝仅管1999年通过调资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人普遍有所提高,但与中等收人国家相比我国的国民收人仍处于很低的水平。根据恩格尔定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人中或总支出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越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收人不断增加,收人中或家庭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将下降。”大量研究表明,只有当恩格尔系数达到G5写时,才开始出现娱乐性体育消费;当恩格尔系数达到50写以下时,这类消费可呈现稳定的持续性增长。目前,我国城市居民消费开支75%仍用于吃穿用等基本物质生活,占全国人口74%的农民还以手工艺的方式解决温饱,处于解决基本物质生活条件的低层次向小康型过渡生活需要的基点上,尽管目前我国实行了五天制工作时间,广大城市居民有一定的,闲暇时间,但无宽裕的经济收入,因而,在短期内不可能有较高的体育消费水平。

2.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指社会阶层、群体环境、闲暇时间等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2.3.1社会阶层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目前,我国社会阶层可分为三个阶层,第一阶层是高收入阶层,这个阶层占人口的1%-2%,他们的消费观念是追求名牌、高档次、高质量是他们消费观的主流。同样在体育消费上也表现出一种舍得花钱、讲究体育愉悦身心的作用,更注重体育消费的名牌效应、第二阶层是中等收入阶层.这个层次约占我国人口73%左右.这类消费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培养.他们需要丰富的文化生活.其消费观念注重物美价廉,注重使用价值和效果。在体育消费上他们追求的是健康、长寿、文明、高雅,讲究科学锻炼,参与型体育消费是主流。第三阶层是低收入阶层。这个阶层一般是劳动阶层。这个阶层占我国人口73%左右,这类人的消费观念正处在“生存需要”为主体,并逐步向“发展需要”为主体过渡阶段,他们对体育消费虽有消费的强烈愿望,但无实现的经济能力,或者仅有较小一部分的消费能力。

2.3.2群体环境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群体环境是指在形成一个人的思想、态度和信仰时给他以影响的人群。人们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必然要与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关系,彼此相互影响。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消费者生活方式和消费偏好有影响的所处的群体环境大致可分为3类。第一类对个人影响最大的相关群体,如家庭、亲朋好友和邻居;第二类个人所处的社会团体和工作单位;第三类个人所崇拜的体育明星。这些相关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体育消费行为必然对周围的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模仿、循环反应、行为感染和认同等作用。

2.3.3闲暇时间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闲暇时间的多少与体育消费有着直接的关系。近几年来.由于我国工时制度的改革,我国城市居民的余暇时间明显增加,但实际用于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并不多,主要原因是:(1)由于家务劳动自动化程度差,用于料理家务.时间所占的比重较大;(2)对子女的教育培养时间花的较多;(3)受上下班交通条件及社会化服务完善程度等因素的限制。目前,一方面工时制度的改革使城市居民的余暇时间增加,另一方面人们还无法完全摆脱家庭事务等的困挠,这种矛盾同样制约着体育消费。公务员之家:

三、结论与对策

3.1结论

综上分析表明,现阶段影响我国体育消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经济因素起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还很低,还谈不上拿出很多钱来进行体育消费,即使存在体育消费,也只有个别的或少部分人的消费。为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快经济发展,更新体育消费观念,提高体育消费水平。

3.2对策

3.2.1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收人,繁荣体育市场。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降低体育消费资料价格。

3.2.2全面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加强体育文化教育,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日、消费观,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社会因素范文篇8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会化;影响因素

前言

流动人口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近年来的热点问题。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成为城市中的流动人口。随着大规模的流动人口进入城市,进城农民工家庭化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流动儿童的人数在不断上升。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00年11月,流动儿童的数量为14,096,842人,占流动人口数量的13.78%。[1]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些流动儿童是被迫随他们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来到城市的,他们有的就是在城市本地出生而继续留在城市,有的是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但无论如何,他们已成为当今城市社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

综观学术界对流动儿童的研究,发现大多数学者关注的是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关注他们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但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并不仅仅是这些方面,还应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健全的体格和人格的塑造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等许多方面。社会学中社会化的视角正基于此,它研究一个个体如何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与社会的互动,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一个符合社会需要的社会人。

流动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是城市的第二代移民,成长环境具有特殊性,他们能否顺利完成社会化,不仅关系到他们今后一生的成长发展,而且也是一个关乎我国国民素质提高与城市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探讨影响流动儿童正常社会化的环境因素,分析这些环境因素对他们社会化有何影响,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一、相关文献综述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很多学者就开始进行流动儿童问题的研究,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流动儿童的受教育问题

这被认为是研究流动儿童的核心问题,这也是教育学和社会学比较关注的问题。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吕绍青、张守礼的《城乡差别下的流动儿童教育》,[2]韩嘉玲的《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3]李雅儒、孙文营、阳志平的《北京市流动人口及其子女教育状况调查研究》,[4]段成荣的《我国流动儿童状况》[1]等,这些学者分别从学生、家长、教师、国家制度、社会环境等多个层面深入剖析中国目前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当前对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两种基本途径(即入学公办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关注流动儿童家庭状况问题

冯帮从理论角度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进行分析后认为,家庭教育是流动儿童教育的“软肋”。[5]李伟梁在《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问题的因素分析》中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家庭内部环境、其他学校、社区等外部环境和社会制度因素进行了分析。[6]还有些学者对农民工家庭的城市生活状况进行了研究,从而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7]

(三)关注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融入和城市适应性问题

宋蓓在《农民工子女的城市融入》中认为,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融入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社会化问题,他们的生活缺乏稳定性和安全感。[8]吴新慧从社会排斥的视角分析了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状况和城市适应状况,他们认为生活在城市里的流动儿童存在着制度上的排斥、经济上的排斥、社会文化的排斥等等,这些排斥不利于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融化。[9]郭良春、杨变云等则通过实证调研,分析了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状况,认为流动儿童只是局部的适应,他们仍然处于边缘化的地位。[10]

(四)关注流动儿童社会化问题

这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国内外学术界对人生的各个阶段的社会化都有研究。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通过研究证明了儿童怎样形成和发展了感情经验和为人处世的技能等社会化问题。[11]国内有关早期社会化的研究也较多。但是从社会学视角来研究流动儿童社会化,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论述。赵向利对洛阳市两所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进行实证调查,比较全面的研究了流动儿童社会化状况,分析了流动儿童的社会化现状,从性格与行为特征、生活技能、生活目标、社会交往、自我认识五方面进行了现状概述。[12]高梅书对江苏两地的民工子女社会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民工子女社会化的不良社会化因素,并对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13]

(五)流动儿童其他方面的研究

如从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学科角度关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陈晓康认为流动儿童存在着边缘化的身份、心态和文化认同,他们身份定位尴尬和自我意识迷茫,缺乏归属感,应该从社会文化心理、政策制度、家庭学校教育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教育管理。[14]梁拴荣则从“边际人格”的形成模式入手,分析了农民工子女的边际人格形成原因,并对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15]史柏年从城市二代移民的职业期望来分析他们的自我意识,从而分析社会工作的介入情况。[16]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有关流动儿童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流动儿童受教育情况和家庭教育情况方面,从社会学角度来探讨流动儿童社会化的研究还非常少。在已有的流动儿童社会化的经验研究中,研究者多是用以问卷调查为主的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较少。本文运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访谈,分析影响城市流动儿童正常社会化的因素,以期能丰富流动儿童和社会化相关领域问题的理论研究,加深人们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1.城市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是指7至15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儿童少年,或称“流动人口子女”。[10]“城市流动儿童”,是指随父母进入城市的儿童少年,他们有的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有的从出生就一直生活在城市。

2.社会化

对于人的社会化涵义,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各个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解释。即使在社会学界,对社会化的界定也有许多不同的角度。德国社会学家G•齐美尔用社会化概念形容群体的形成过程。美国社会学家创始人W•萨姆纳和W•托马斯等从文化的角度把社会化看作接受人类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延续的过程。C•库利等从个性发展的角度把社会化看作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T•帕森斯等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把社会化看作社会角色承担、扮演的过程。本文所指的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17]82-83

(二)研究方法

1.资料收集方法

本文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通过实地观察流动儿童的生活、学习等环境,得到一个经验层次上的认识;通过访谈,从更深层次把握研究对象的情况。由于研究对象年龄的限制,本文采取的是一般性访谈引导法。从笔者的视角和被访谈者的视角来探讨影响流动儿童社会化的因素。

笔者对学校里的学生和老师进行深度访谈。考虑到年龄问题,笔者共访谈了15位学生,四、五、六年级分别5位。在选取访谈对象的过程中,笔者分别就访谈对象的年龄、性别、来南京年数等变量来进行选取。在选取老师为对象的访谈中,笔者共访谈了两位老师,一位是班主任老师,中年,她已经在该校教书有两年时间了;另一位是普通任课老师,是公办学校退休教师,她2006年刚来学校。另外,考虑到学校整体的概况,笔者还对该校校长进行了访谈,以期全面了解影响流动儿童社会化的因素。

2.资料整理方法

对研究资料的整理,具体方法如下:

(1)编码方法

A、类别的编码:以每类问题的汉语拼音缩写来表示:家庭环境方面为“JH”(JiaHuan),学校环境方面为“XH”(XueHuan),同龄群体方面为“TQ”(TongQun),社会环境方面为“SH”(SheHuan)。

B、案主类别编码:以访谈对象的英文词语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如学生为“S”,老师为“T”,校长为“H”。

C、个案的编码:以英文CASE的第一个字母C表示,以数字表示序号,如个案C1,个案C2,依次类推。

(2)编码示例:如“JH—S—C1”表示在家庭环境方面个案1的回答或观点。

三、影响流动儿童社会化的因素

人的社会化过程涉及到一系列社会化主体,这些主体包括家庭、学校、同龄群体、社会环境等。对于一个健康、正常的儿童来说,社会化过程的完成有赖于他所处的环境中是否具备社会化所必需的社会条件。如果剥夺了某些必要的社会环境条件,社会化必然出现重大缺陷而无法达到正常水平。[17]88

(一)家庭

家庭作为一个社会化的机构,是儿童社会化最早的执行者和基本的执行者,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处于绝对重要的地位。家庭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文化氛围、心理气氛、父母的教养方式无不对个人的社会化产生深刻影响。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非常重视父母对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影响,认为儿童会将父母的道德观念内化并成为其以后自律的源泉。[13]23尤其在中国,由于父母包办过多而造成了儿童社会化阶段漫长,因此,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于个人的早期的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有重要的影响。

1.家庭客观环境的不利因素

客观环境包括父母职业、父母文化水平、家庭经济状况等,这些因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0]490-491

流动儿童的父母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平均文化水平只有初中水平,有的只有小学文化甚至没上过学。他们无文化、无技术,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父母做的都是工作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等脏累苦差的职业,他们有的做生意,包括卖菜、卖鱼、卖干货、卖水果等,有的是靠出卖劳动力养家,如在公司做保洁、做物业等,还有的开修车铺,跑车的。这些工作的特点是流动性大、劳动强度高、劳动时间长、因此赚钱很不容易,与城市居民相比,他们家庭的收入依然偏低,生活状况不好。经济上的困难不能为子女提供必要的或充分的书籍以及教育物资条件,他们无法让孩子接受公办学校正规的教育,一些父母也没有能力承受这种那种的课外辅导书籍,对孩子的教育,他们也只能尽力而为。与当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缺失了更多智力或非智力发展的有利条件。

“我们买那种课外辅导卷,在公办学校家长是百分之百的支持,这儿就不行,有的(家长)就不愿买,买多了还会说。我们在公办学校的时候五六年级,课外辅导资料都是三本四本的,只有是买学习上的东西,家长舍得花钱,他认为这是投资,像什么奥数班、奥语班啊,普语班,普数班啊,都上。他们认为:我尽力了,你学不好是你的问题,我不给你上是你的问题。这里的家长是,老师叫你买什么卷子啊,迟迟不给钱,就算是老师垫上来,他也迟迟不给钱,这在公办学校是没有的现象。”(JH—T—C17)

一些父母早出晚归,孩子甚至一天也见不到面,家长不了解孩子的情况,这也造成了他们很难为子女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

2.家庭主观环境的不利因素

主观环境主要包括家长的教育期望、教养方式和家庭气氛。这些主观环境因素是可以由家长人为地调节的,当这些因素发生某些缺陷时,通常只要提高家长的自觉性就可以弥补。[20]490-491

(1)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水平的影响

有关研究发现,家长对于子女的期望水平越高,则子女对自己学习成就的愿望越强烈,其学业成绩也普遍提高。在家庭这样的凝聚力很高的初级群体中,子女一般很难使自己的行为违背家长的期望。“行为被塑造或被制止,差异仅仅在于社会性的期待上”。[21]家长对子女的较高期望带有一种隐蔽的强化作用,使他们或在自己意识水平上或在自发无意识水平上受到良好的激励,产生较为持久的学习努力。[20]488

一方面,大部分流动儿童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都很高,一般都希望他们能念到大学学历,分数也都要求在优良成绩以上。这可能是他们在求职工作过程中受到的挫折中领悟到的。现实社会对知识的重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能顺利进入城市中上阶层,而他们这样的低文化水平的却在城市社会低层徘徊,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家长认识到了知识改变命运,渴望子女通过教育获得更好的前途,能“识几个字好找工作”(JH—S—C5)不希望上一代的这种贫困被下一代延续。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他们自身文化水平、工作环境等原因,他们又没有实际行动把对子女的期望变为督促子女学习的动力,使“大学学历”这种教育期望仅仅变成了“理想”,而实际上是走一步算一步的心理。

“这些孩子就是学习基础差,自制能力比较差,学习态度都有问题,这与家长的教育态度有关,因为家长就是整天在外面忙着工作、做生意,他们没时间多管自己的孩子。孩子经常是整天见不到父母,父母每天忙到那么晚,小孩睡了他们才回来,早晨醒来之前,他们又走了。”(JH—T—C16)

(2)家长的教养方式的影响

精神分析理论、八阶段理论和认知策略理论等众多社会化理论的一个共同之处是都非常重视个体的早期经验对个性形成的重要影响。儿童早期是培养自主性、勤奋性、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时期,如果这一阶段不能给孩子创造一定的环境满足其需要,则会大大影响孩子这些方面的发展。[13]26由于工作原因,流动儿童的父母都是早出晚归,对孩子基本采取的是放任自流的方式,他们没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细心管教孩子,而且他们也不太清楚如何管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亲子关系不紧密,与子女沟通较少

积极的亲子关系,会使子女感受到爱与被尊重,对自己、他人和周围环境有积极、乐观的认识和期望,而不良的亲子关系,易导致子女对自己、他人和周围环境产生不良认识和消极体验。[22]问及流动儿童与父母的沟通交流情况,回答是这样的:

“没有时间和我聊天,爸爸天天夜里十二点就去拿货了,妈妈天天五点钟就起来了,晚上八九点才回到家,他们很辛苦。”(JH—S—C1)

流动儿童的父母,尤其是父亲闲暇时间有限,他们把几乎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高强度的工作中去了,而无暇顾及,甚至忽略了对子女的照顾。

B、父母自身条件所限,无法督促子女学习

流动儿童父母文化水平不高,这影响到了他们对子女学习的辅导、监督。笔者访谈的15位同学,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不会对他们进行学业上的辅导。尽管父母对他们都有学习上的要求,但是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来,对子女进行教育的家长少之又少。只有极少数学生说“会,我爸爸会”,而那也是因为“我爸爸念到初三。”(JH—S—C8)有了一定的文化水平。更多的被访者的回答是“不会,他们对我的题都不会。”(JH—S—C13)

“每天就是在学校了,老师管啊。下午放学老师布置家庭作业,回家做,多数都是在学校,由老师承担(责任),家长负责任太少。家长也很无奈,他们一是没时间,二是文化层次不高,小孩不会(作业),即使家长在跟前也无能为力。”(JH—T—C16)

这种现象不仅导致了家庭教育的缺失,也影响了家长与学校老师的沟通,使家庭、学校双管齐下、共同督促的渠道难以发挥。

C、奖惩方式危害大,存在金钱教育

如果孩子没有达到父母预期的成绩,或者孩子做错了事情,父母容易走上或是一味责骂、惩罚孩子,或是心灰意冷、弃之不管的两个极端。严厉专制型的父母容易导致孩子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且在能力、自信和自我控制里方面一般;而放任型的父母容易导致孩子的不成熟,使他们具有很强的依赖性,遇到新奇事物或紧张事物会退缩等。这些简单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合适的,家长只有采取民主的、宽容的、说理的方式,才能使自己的观点易于被孩子接受,从而对孩子的社会化真正起着积极引导的作用。[22]在本次调查中,流动儿童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仍存在着体罚、打骂等简单的身体惩罚的方式,“考不到他就会很严厉地说我”(JH—S—C14),“如果做错事情了他们会很凶地骂我,会打我”(JH—S—C6)这也与父母的文化程度有关,因为,“高等文化水平的家长,更倾向于民主型的教养态度,而中等、初等文化水平的家长,则较多倾向于放任型、溺爱型或专制型的教养态度”。[20]478

在奖励方式上,存在着金钱教育,家长往往采取的是物质上奖励的方式。

“每次如果我语文达到85分以上,我爸爸就给我买一双鞋子,如果考得非常好就给我买衣服。”(JH—S—C1)

“考得很好,比如会给我钱,或者会给我买东西。上次三门都考了90多,给我买了衣服,压岁钱一人给我二百块钱。”(JH—S—C4)

劳顿的研究指出,物质上的奖励会降低儿童对行为标准的内化,阻碍认知能力的发展和良好的社会功效感的发展。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物质奖励就像体罚一样,只是一个外部动因,仅仅使用这种方式,父母就很难帮助儿童建立自我内部控制机制。[19]

(3)家庭气氛的影响

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动及其影响,始终是在一定的家庭气氛之下发生的,因此家庭气氛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家庭的冲突易导致儿童产生挫折感和不安全感,长此下去,可造成他们的人格蜕变或情绪障碍,从而影响到他们正常的学校和健康的心理发展。

“他们会吵架,经常吵得很厉害,都是为了一些小事,有时候也是为了其他事,会影响家庭关系,好几次吵架都说要分居。”(JH—S—C7)

“经常会吵架,因为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就会吵起来,我觉得会影响到家庭关系,有时候吵架的时候我妈就要闹离婚,我爸不肯。他们每次吵架的时候都只顾着吵,我们都让他们不要吵,可他们都会把我们推到一边,不管我们。他们吵架的时候感觉家里非常的压抑,让我们感觉到读书读得很困难。”(JH—S—C10)

(二)学校

从社会学角度看,学校乃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群体,或者是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是受社会委托、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进行教育活动的组织,有一定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学生施加影响,以使他们实行社会化。[20]357学校是儿童继家庭环境后的又一个重要的社会化场所。学校环境主要包括作为社会实体的学校本身——其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好坏,组成学校的基本单位——班级,学校教育的主体——教师等几个方面。

由于学校从本质上来说还不是正规的公办学校,没有公办学校的学制体系,也没有教育部门的经费支持,实际上还是按照一所私人学校的方式来进行运作,很多方面都不正规,如学生进入学校不用像公办学校那样要进行考试,老师是临时工性质,师资力量不稳定等。因此,其存在的不利的影响因素也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周围环境混乱,学校师资条件较差

通过观察,笔者认为,与公办学校相比,该校的教学条件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该校现在是“官管民办”形式,即管理上是按公办学校管理,收费这块又按民工学校的收费,因此,学校的一些教学设施还远远没有跟上公办小学,缺乏一些必要的体育、文教用具。学校有两栋教学楼,一个操场,这些就构成了学生上课、活动的地方。由于民工学校的性质,该校所在地也是有大量农民工居住的地方,这有利于他们的子女就近入学。该校地处南京市郊区,交通不便,学校周围居住的大多是外地人口,环境吵杂,做生意开小店的多。这些人大多文化素质不高,没有较高的收入,经常在学校外的街面上看到打麻将的、打扑克的等等,整体文化氛围不利于儿童良好的社会化。

另外,学校本身的师资水平也不高。学校只有语文、数学和英语的专职老师,体育、音乐、自然、品德等课程则有主课老师来兼任,这些老师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而且要教不止一门课程,教学任务繁重,几乎没有时间来研究如何改进教学。不要说这些副科的教学质量,就是主科的教学质量也很难保证。该校为了缓解老师的教学压力,也让一些高校学生来担任副科老师进行义教,但由于高校学生也是兼职教师,他们的教学也具有临时性,缺乏系统性、长期性和稳定性。所以,与南京市的公办学校相比,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课程要单调的多,很多公办学校设立的课程都成为了自习课。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性别社会化、情感社会化、道德社会化、角色社会化、文化社会化”,对学生的人格发展、身体发展、社会行为的发展都有影响。[13]39-40在对流动儿童的访谈中,大部分的儿童都流露出想去公办学校上学的想法。

“想到公办学校去上学。本来我在马群住,我爸爸叫我到太阳城上学,但那太贵了。我想在那上学。”(XH—S—C1)

“以前那个学校是公办的。我觉得是那边条件好。因为我家搬到这边来了,在那边上学太远了,所以就到这边来了。”(XH—S—C2)

影响流动儿童到正规的公办学校上学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公办学校高额的学杂费,流动家庭大多都负担不起;二是他们的居住地往往都是在流动人口聚集地,这些地方往往都是在城市的郊区或偏僻地方,不能方便的上学,而大多数农民工子弟学校都是建在流动人口聚集比较密集的地方,所以他们选择了方便同时价格也比较低的农民工子弟学校。

2.学校老师没有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学校没有教学质量要求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主要并且首先是通过教师在班级中所组织的各种活动来实施的,教师的状况制约着教育效果。该校的教师上大都是外聘的。一部分是公办学校的退休老师,还有一部分是一些下岗的老师,他们从前在公办学校教书,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但是没有教学资格证,年龄都在40多岁。老师的福利是按临时工,每月签订合同,像临时工的待遇,正因为此,所以老师的流动性很大。“我们都不知道换了几个老师了,我们都记不得了”(XH—T—C17)。该校的老师普遍认为,这里的孩子难教,不仅难教,而且家长不配合老师的工作,因此,学校并没有给他们教学质量上的压力。“如果质量上再给我们压力的话,那就没有人肯干了”(XH—T—C17)。作为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承担者,教师要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符合社会要求的影响,但是,如果如该校老师所说,这些民工子女并没有学习到相应的科学文化,没有接受正规的文化教育,内化价值观念,学校人类创造的智能结晶,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化,只是得到老师敷衍的教育,那么他们根本就无法进行很好的文化传承,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

3.学生流动性大,存在转学、辍学现象

“流动儿童”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他们的流动性。由于家长们工作很不稳定,今天在这儿工作,明天就有可能失业而不得不到别处去找工作,颠沛流离,流动频繁。子女们只好跟着家长到处流动,辗转各地,一些跟着家长在各大城市迁移,一些可能又因为家长能力所限从城市又转回农村。在频繁的迁徙流动中,流动儿童上的学校也频繁更换,少的转了一次两次,多的甚至达到了四次五次。

“我转过三次吧。从一年级从富贵山半山园学校转到红山小学,然后从红山转到这儿来了。”(XH—S—C6)

“转了很多次,最开始在仙林那边,然后回到老家,再回南京到了红山那边,然后又回到老家,再回来转到孝陵卫那边,再到这边来了。”(XH—S—C7)

如此频繁的转学,客观上使流动儿童的课程经常被耽搁,学习没有连贯性,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造成他们在新学习环境中的学习不适应。

“有时候转过来刚开始一下子不太适应,像教材书都不一样,老师教课的方式也不一样,这个老师是这样教的,那个老师又是另外的方法教的。”(XH—S—C7)

“(转学)有一点跟不上,就是英语,因为这边的英语都是以前老师教,现在都有一点跟不上,跟以前老师教得不一样。”(XH—S—C10)

生命历程理论认为,生命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深受社会结构的影响,而前者反过来又会影响到个体的角色扮演。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对人的生命历程有重大影响。时间和空间规定了不同生命所拥有的生活机会、权力和回报。生命有时间安排,即一个社会对个体生命历程中特定角色和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和后果的期望。[17]94-95

流动儿童在本应该一心一意学习的时期却由于父辈的原因而到处迁移,频繁更换学校,学习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这对他们生命历程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其中一个后果就是造成了“大龄现象”,本来应该上初中的学生却还在上小学五六年级。

社会因素范文篇9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选择性要素

社会道德要求是思想政治品德的重要内容,实现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性的主要对象。强调,“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是指个体通过各种积极的形式对先于自己存在的道德资源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时代的需要,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以求将主体自身的本质力量和要求渗透融合到其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在教育者的帮助下或在其他社会教育因素的作用下,接受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并转化为个体意识。这种转化不仅使大学生真正地相信、接受和遵守社会道德要求,而且使大学生自愿将这些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与行为依据。对外界输人的各种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决不是被动适应和接纳社会道德要求的客体,而且同时是一个积极主动创造和选择道德的主体”。影响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因素,既有个体主观因素,又有外部客观因素。

一、影响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主观因素

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首先需要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但归根结底要通过大学生自身思想的矛盾运动才能实现教育目的。因为,大学生是有思想、有主见的社会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不会消极、被动地接受施教,而是能动地接受。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过程中,影响大学生理解、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个体的认知水平、个体的道德需要和个人经验等。

(一)个体的认知水平是实现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先决因素

个体的认知水平是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过程中的基础条件。因为“个体的品德发展与认知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智力作为个人的一般认知能力,对个体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对道德判断、道德行为都有重要影响”。

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是个体对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等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理解和认知。它包括了社会道德要求概念、道德要求判断及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等。社会道德要求概念是对社会道德要求现象、行为及其内在关系的抽象概括;社会道德要求判断是运用社会道德要求概念对行为是非、善恶、美丑进行的评价。个体在进行社会道德要求概括和判断时,必须能够正确认识、理解社会道德要求,在此基础上才能很好地接受它,并将其转化为个体内在的意识动机,从而完成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过程。很显然,没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就不能很好地实现社会道德要求的个体化。

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因个体智力及其他客观因素的不同而呈现差异性。不同认知水平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立场也不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社会要求的道德内容,他们会从自身立场出发,选择自身能够认同的道德要求;在进行社会道德要求概念的概括和判断时,由于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结论,有时甚至会产生错误的结论。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提高个体认知水平,以推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提高认知能力。由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接受教育程度及个性心理的不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也不同,有时甚至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通过相应的途径和方式,使大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他们认知问题的能力。其次,促进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必须坚持层次性原则,从大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出发,制定符合大学生认知层次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大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注意开发和利用一切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推动社会道德要求的个体化。

(二)个体需要是实现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关键因素

“需要”是个体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和要求,也是个体从事实践活动的内在驱动力,个体的需要程度决定着个体对将要接受事物的兴趣。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过程中,个体的需要对于是否接受社会道德要求有重要的影响,“个体对于能够满足自己道德需要的对象和表象,一般采取肯定的、积极的态度;而对于阻碍自己道德需要满足的对象或现象时,一般采取否定、消极的或拒绝的态度”。

作为教育主体的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在教育过程中既有实现自我的发展愿望和主观需求,又有维护自尊心和保持自己正确的愿望。这种需要和愿望的满足程度,决定了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并转化为个体意识的程度。如果社会道德要求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愿望,则能增强大学生的兴趣,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使之积极接受教育要求;反之,大学生就会消极对待教育要求,甚至是拒绝接受。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个体道德需要,使大学生从无道德需要发展到有道德需要,从非道德的需要发展到道德需要,从低层次的道德需要发展到高层次的道德需要,以此促进高校学生的社会道德个体化。

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在合理的需要中,有些是当前能解决的,有些是一时还解决不了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必须深人了解和分析大学生的各种道德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以激发大学生的潜能;同时通过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理想、信仰、道德品质,调节暂时还不能满足的需要。对于不切实际的和不合理的需要,要做好说服教育工作,以正确的价值导向,促进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与社会道德要求的统一,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合理需要,以满足大学生物质需要为立足点,引导大学生追求高层次的精神需要。

(三)个人经验是影响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重要因素

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过程中,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支配着一个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对于个体来说,个人经验是十分可贵的。但个人经验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使个体的眼界和思维方式产生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使个体经验地对教育要求发生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个体原有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对外部灌输的社会道德要求起到鉴别、筛选的作用。如果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人经验相“对位”,个体就比较容易接受这些教育要求;当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体原先的个人经验不一致时,个体不会轻易否定自身的经验,而往往是坚持个人经验而不愿接受教育要求。即使在认识和接受与个人经验比较“对位”的社会道德要求时,由于原有经验的作用,也难免带有主观倾向性。所以个体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道德要求的个体化。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个人经验,既不迷信个人经验,也不排斥个人经验。在不断的实践中,注意不断丰富学生个人经验中的积极因素,克服其中的消极因素,减小个人经验对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影响。

二、影响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客观因素

(一)社会道德要求的内容影响个体的信息接收

随着时代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不断地提升,教育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不能“照本宣科”。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外界灌输的社会道德要求不仅仅要体现时代精神,更要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大学生的需要,这样才能很容易被其接受,并转化成他们的内心信念。

高校德育内容必须面对现实,坚持战略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系统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民族性与全球性相结合、主体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着力改革创新,始终紧扣理想信念教育核心,对大学生进行深人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深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以基本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教育;树立系统观,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教育方式影响个体的信息接收

通常感性的教育方式更容易为个体接受,而纯理论的表达方式,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说,比较难以接受。

为此,必须创新高校德育方法,实现从“灌输型”向“疏导型”、“经验型”向“科学型”、“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增强社会道德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渗透力。其次,开辟新领域,拓展德育工作的新空间和新渠道。再次,心理咨询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从更深层次上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增强高校道德教育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知社会道德要求,提高学术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选择能力。最后,加强校内外协调与联系。增强学校、家庭、社会在社会道德教育活动上的一致性,优化社会道德教育过程。改变只依靠学校思想政治课传授的片面做法,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去,拓宽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渠道和途径,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习、生活和其它活动中去。公务员之家

(三)外部教育环境对个体接受社会道德的影响

社会因素范文篇10

摘要:在创新教育实验研究中,学校内部的社会学条件发挥着十分突出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学术界早就注意到宏观社会学因素与科学技术创造的关系,而对于教师因素这一重要的学校社会学条件则缺乏必要的研究。文章试图从学校社会学和知识社会学角度对影响创新教育的教师因素进行分析。

创新教育的社会条件早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在我国开始推行科技和社会的创新时已经充分估计到体制、机制和群众心态的正负面效应。论文百事通《创造性社会心理学》的作者则证实了社会促进、示范作用、环境因素和动机定向等的制约作用。贝弗里奇更特别关注在创造发明中社会的鼓励和报酬的价值。章韶华等从马克思主义人类观出发,指认创造为人类社会需要所规定。在四川省普教科研项目“中小学、幼儿园创新知识与技能教育的实验研究”(以下简称“课题”和“课题组”)结题中,分析研究过程和结果发现,社会学条件对参研教师有着突出影响。

创新教育的实践者是教师,教师的社会境遇、学历、性格、角色意识、年龄等从不同角度影响其对创新教育的兴趣、参与和投人,推动创新教育对骨干教师的意义显著。

一、投入创新教育的积极性不受教师社会境遇的影响

教师的经济收人和文化处境是其社会境遇的主要标志。在课题开始时,有人认为这样两个条件的差别会使境遇不佳的教师难以参加实验研究。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教师,在我国属于生活有基本保障的群体。从收人的绝对值看他们不是富裕阶层,由于国家干预,教师的收人在当地都属于稳定而有节余的一类,属于地方“中产阶级”或“准中产阶级”。课题实验学校分布在四川省内三种地区。较差的有旺苍、洪雅、南江、仁寿、彭山、内江等县;中等如绵阳、德阳、峨眉等市;比较好的是成都市城区。以这三类地区教师的收人相比,差距明显。但与当地其它行业从业者相比,教师的收入应在中等或中等以上程度。如果教师入不敷出,他们会产生双重体验,即经济人的无奈和知识人的追求。在显露这类矛盾时,教师的职业特性就更明显。即使存在这种现象,也不影响教师专注于日常教学,同时,还能够投身于另外的活动。对于生计低于起码水平的教师,课题组也进行过发动,但是效果不佳。正如列宁所谓,生活无着,怎样去谈普及教育。

按理,教师的待遇与教师的教学密切相关,学校给予教师的待遇决定于对其贡献的评价。然而,这只是单向的对应关系。教师对职业活动的理解是多向的、多层次的、综合的和复杂的。其中,教师的志趣、处事需要和能力等经济以外的因素可能在创新任务的旗号下重新组合,使创新教育高度合理化,即力图保持“创新是教育的常态”的职业尊严。积极参加创新教育实验的教师,一是能感受到自己的任务在于发展学生;二是在与学生交流和碰撞中,面对天真的、富有想象力的问题,必须使自己保持活力。比如课题组中贫困学校主研教师在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坚持研究,乐此不疲,成果丰富,备受称赞,且多被借鉴;大城市处境不错的教师同样如此。可见,这是教师内在精神因素发挥作用的结果,是教师对创新的兴趣所致,与所处境遇无关。这与格兰布斯对教师角色的研究结论一致:教师洛守中产阶级的行为准则与经济信条,还示范着中产阶级的德性,和谐、整洁、有秩序感、极富爱心和耐心。当社会强力地提出和推行创新教育时,教师必然积极响应制度文化的要求,不能有所懈怠。这是由其价值观和行为标准所决定的,与实际境遇无关。

在课题组所掌握的材料中,教师的实际表现与前述要求是一致的。几家业务经费极差的学校,参研教师的热情同样非常饱满。由于余钱剩米有限,又不愿放弃课题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他们经常采取违规超载节约车费、超员住宿节约房费、想方设法节约餐费等尴尬的方式,以达到参与研讨的目的。课题研究进人实质阶段,教师大致掌握了操作方法,创新教育兴趣与热情中完全掩盖了经费短缺的不安,课题组的活动已经超然于物外。

在创新教育研究中,教师劳动的成绩这种精神刺激,替代甚至淡化了有关报酬的需求,对创新教育实践过程及相应结果的关注超过了经济的吸引力。赫兹曼指出人的发展,服从于“社会经济/社会心理/个人发展”的法则,而我们根据实证结果把它修改成教师的发展公式:“社会要求/个人兴趣/个人发展”。社会要求指对创新教育的普遍期待;个人兴趣指对创新教育实践所转化而来的持续热情;个人发展指在创新教育研究中取得成功的个人经验以及创新教育能力的增长。事实证明,在一般经济处境下,教师的创新动力并非来自经济方面的诱因。

创新教育必然涉及教育观念的更新、转变或重塑,按照过去的经验,其形成和发展过程有赖个人接触和占有的社会文化资源。处于不同文化环境中的教师,无论在信息采集,还是交流机会方面,肯定有所不同,比如是否方便,是否丰富,是否具有直接引用的的特征。处境有利的教师沐浴在丰富而新异的信息源流中,容易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常常得风气之先。“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使他们领先一步了解教育改革的势头,能够获得形势的推动。处于信息相对贫乏环境的教师,其身处的环境与个人智慧极不相称。“春风不渡玉门关”,很难有最新信息的浇灌和影响,他们的教育兴趣及教育灵气也因缺乏新异的刺激而渐渐褪去。所以,经验认为,文化处境的差异会制约教师在创新教育中的表现。

然而,令人感兴趣的是,课题组内发生的情形却与通常经验不一致。教师对创新教育的态度取决于他们的认识倾向和职业责任,与教师的文化处境没有相关关系。不管是在教育信息迅捷便利的大城市,还是在教育信息相对闭塞的边远地区,一旦教师成为创新课题研究的成员,他们几乎都能积极利用共享信息,倾心于接受培训和指导,专注于课题的研究和实施,包括认真进行初级学习,即模仿。不同地区的教师之间在创新教育研究上所显现的差别,不是地理环境,而是参研教师本人对于创新教育的知识面和技能决定的。如利用废旧材料进行教学,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教师作品更富于生活意味和实用性,还具有鲜明的特色。

二、创新教育的成就与教师学历没有明显关系

课题组在组织研究集体时曾经有一个当然之想,尽可能邀请专科、本科甚至研究生等学历的教师作为主要研究成员,理由是他们水平较高、思维相对活跃、有一定理论修养。但是,在研究中却发现,在创新意识,特别是在结合教学实际设计和插人创新知识和技能方面,他们没有超过学历较低教师的表现,更不用说突出表现了。在取得较好研究结果的学校中,专科及以下学历的教师占45%。

究其原因可能是:第一,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高学历和低学历教育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都役有特别重视。第二,高学历师范教育突出了学生的理论培养,而对实际操作技能培养不足。如果高学历教师与其他低学历教师相比,他们就会因操作基础的缺陷难以进人研究的前线。既然高学历教育陷人这种误区,也就难免使受其影响的教师,在进人创新教育时不能超过低学历者。

另外一点也非常重要。学历的差异只能反映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接受学校教育的经历,这种经历中有客观水平上的差异,但不能代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经验的增长和技术的提高而形成的教学能力。在人力资源问题上一直强调,学历不能代表学力。学历的高低可以相对地衡量一个人的学业能力,但不能充分证明一个人向未来发展的综合能力,尤其是他在某种职业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是教学的常态,所以,这种能力重要的一面,就来源于教学上的创新积累。中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对创新教育的兴趣,与其在教学中对学生思维发展和学习能力上产生的问题的敏感性以及解决问题的紧迫性有关,这种相关性不是教育所能带来的,也就不是学历所带来的。事实上,与教师克服职业生涯中的倦怠感的努力有关,是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观念,产生新思维,理解、掌握和运用新技术的结果。如果高学历的教师,在任教之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愿望,他们的学历优势就难以变成现实而与低学历者相比在操作中处于有利地位。

三、性格是取得高效能创新教育的重要条件

既然教师对创新教育的认识和参与热情与其境遇和学历无关,那么,是什么因素在推动教师的创新行为?实验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显示,教师的性格特征是一个重要因素。

社会学对群体性格的研究,关注的是社会组织及其存在与发展的氛围,尤其是达成组织目标的外部条件影响和反映的群体特质。不同的学校环境,成为性格塑造的条件。学校提倡创新教育,从开始到真正实践,需要参与者改变教育观念,继而改变教学行为,其间究竟要经历多少时日,这是不容易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主要决定于学校群体性格等。在课题组中,启动迅速、维持稳定、结题规范的子课题组(人数大约在巧人以内)的成员其性格特征,比如士气和凝聚力非常高,动力性比较充沛。成都市一所学校,首先响应课题组的邀请,所派出的研究人员全部属于特别喜欢个性化教学和出新的教师。

思想活泼开明的学校在发展中会逐渐地形成积极向上的、主动出击的集体意志,愿意挑战落后,迎接先进。当这种意志、态度和行为倾向在实践中趋于稳定时,就会形成集体无意识。这些属于群体的性格表现,会渗透、贯穿在学校的思想传统、学习和见识、民主宽松的学术氛围中,形成默契、挺身而出、活跃、开放的行为品质,其左右学校目标的力量当然不言而喻。所以,当学校把创新教育作为集体目标时,基于学校的集体意志,这一目标的可接受性和达成度应该有较好的基础,学校教师群体的态度和行为倾向容易朝新任务方向上激活,使创新教育的局面能迅速打开。

换言之,在进行创新教育实验研究的学校中,如果说学校的研究过程能够顺利进展,且又有比较丰富的、质量上乘的研究成果,这大多与学校教师群体对创新教育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有关。这正是推动创新教育,促进教师继续教育说理取得成功的内部动力,是实现教育改革的动力机制。如果说这也是“随波逐流”的话,应当给予正面注解。随“群体性格”之波而逐“创新教育”之流,用教师群体性格营造创新教育的外部条件,既是创新教育所要依赖的重要条件,也达成了创新教育之目的。

创新教育是现实教育的一个焦点和难点。研究之初,有人说:“素质教育都没搞清楚,又来一个创新教育”;也有人认为”创造力不能培养”。这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阻力。创新教育进人课堂教学时,必然要求改变教学习惯,对传统教育中不利于师生间的课堂互动,不能满足学生求异思维的需要,不能激活学生创造思维的教学行为等进行反思和调整。面对这个过程,除群体性格在对抗负面影响外,必然涉及个人的认识。在课题组中,大家看到了个人坦然的性格因素,他们能够力排众议,坚持工作,表现出敏锐的眼光、独到的见解、勇气和信念、不惧失败、克服困难以及对不被理解的准备,等等。

四、角色意识是教师投入创新教育的重要动力

在学校中推行创新教育,基本性质还是社会责任。教师是否能够为此行动起来,还决定于他们从自己的角色地位出发对这项工作所作的价值判断。绝大多数教师,他们对于角色地位的认知,及所意识到的角色责任就是启动实际活动的关键。事实上,现行的与指挥棒相类似的成文和不成文的规定和限定,抑制着教师投人创新教育。只有从长远的、根本的教育理念上看待创新教育才可能摆脱这种局限。课题组中的积极参与者,确实能够理解创新对学生和自己的价值,把教育创新当成教育的职责、宗旨和常态。角色地位也就是行业利益与自身利益。教师能否认识到创新教育对其工作和自身的意义,需要宣传解释;而具体的课题操作是否与提高教学能力有关则是最重要的的宣传。

“真正的思想应当是能被操作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者,创新教育的思想只有与教师操作的平台结合在一起,成为教师工作的一部分,才能为教师真心地接受,并转化为教学行为。这符合教师的职业需求。全美教学与美国未来委员会指出,“每当我们谈到大范围的改革,我们总是依赖国家、州或地方的指令,就好象行政性指令是一股带魔力的风,可以横扫整个学校,给其带来奇妙的变化。可是所有的批文和官方命令充其量不过是一阵飞扬的、看似带有仙气的尘土。当学校里的教师根本不知从何人手并缺乏获取帮助的来源时,任何教育改革项目都不会成功的……”。成功的研究组织必须使教师知道如何下手。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是其任务之所在。把创新教育研究的主渠道锁定在课堂教学中,把研究的目标与教学的目标紧紧联系起来,使教师能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角度去理解创新教育,是很能贴近教师的角色地位的。这样安排也不会增加教师的额外负担,在实验和教学时间上不易发生冲突。

教师的课堂角色具有个性化特征。传统的分类法基本属于静态研究范畴,把教师分为正式角色(包括学习动机的激发者、学习资源的指导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课堂行为与学习效果的评价者)和非正式角色(包括教育知识的分配者、学习交往的控制者、课堂气氛的营造者、社会标签的张贴者)。然而,以这些静态分类为尺度,难以理解教师在不断变化的课堂情境中的意义,与当今时代对教师的社会期待和法定文化要求不完全匹配。尤其是在推行创新教育的课堂上,教师的角色构成更应是丰富的,多元的,动态的,是兼具正式角色和非正式角色,并突出非正式角色的综合结构。他们应该具备创新鉴赏力,能诱发多向度的思维与想象活动,尤其是要促成无边际的发散,等等。这些概念已经超越了传统教师的意义,在一般教师的角色意识水平上接受创新教育可能出现困难,所以,课题组面临着从新的角度动员教师的任务,就是养成新的教师价值观。

本课题强调创新知识和技能,为教师津津乐道。在知识社会学中,强调教师作为知识人,他要依赖知识系统,参与知识的传递。按照最新的观点,必须参加知识的发现,特别是教育技能的发明和发现。在课堂创新教学中,突出用教师教创新的知识和创新地教来体现新的教师观。事实上,在课题组中形成了教师教学工作的更高级的复合系统,即教的内容的知识和教的方法的知识,以及教师参与知识的方式的系统。课题组以“教、学、研”三种方式的同期互动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知识的传授方法、方式、技巧和艺术上去研究和突破,在此间产生着创造成分,教师一旦有了知识的更新或创造体验,对他们的专业刺激会更有力。

教师对角色地位的认同促进其专业成长,特别在今天的招聘制和聘任制中,教师要想保住位子和提升,都必须做出成绩,其中就有创新研究的成绩。这种要求,更激发了教师的科研热情和干劲。而用教育科研来推动教师群体和个体的专业成长,是教师继续教育最可靠的方式之一。随着这一观念在教师心目中的不断深化,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也在创新教育实验中增强。他们找到了自身专业化发展的新路径,因而对创新教育的实际投人和取得的成效就不一般了。

五、年轻教师有参与创新教育的特殊优势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教师对创新教育的兴趣与其年龄有关,年轻教师比年长教师对待创新教育的兴趣更高。如某校教师群体中,中老年教师和青年教师的比为1:l。其中,青年教师占课题组总人数的90%,主要担任设计和操作;10%是老年教师,他们也只是课题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没有实作者。

这些钟情于创新课题的年轻教师有这样的特点:第一,他们读师范的时候,接触过有关课程的训练,而老年教师没有这种经历。第二,他们更加好奇,更愿意接近和进人信息世界,老教师则喜欢另外的闲暇方式。第三,他们还没有成家或没有感受到家庭生活的压力,有时间和精力参与和应对新的教育要求。第四,参研的年轻教师有一种突出的优势。在校长心目中,他们对新的动向有较高积极性,有较强的教研活动的能力和业绩,是学校教育科研的“生力军”。所以,本课题主要由这批人支撑,一点也不为怪。

创新是一种科学事业,肯定要教师具备相应的心理能力,其中既受年龄心理特点的影响,也受成人社会化过程中提高教师群体和个人的社会地位的影响。青年教师思维开阔、活跃,对新生事物比较敏感;他们喜欢求新、求异、求时尚;他们在思维的独立性和求异性方面有较快的发展。创新教育需要打破原有的一些教育教学习惯,在新和异方面体现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成绩,而创造性劳动本身就需要教师能摆脱思维的依赖性,利用自己对教与学的好奇心来重新设计教学,寻求课堂教学的新境界。此外,从教师群体和个体的发展而言,面临社会地位的分化,对教师的成长有所触动。特别是对年轻教师来说,他们需要尽快做出一定的成绩来回应对教师的要求。同时,实现向上的成层流动。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是这个意思。只是要求上出现了新的特征。所以,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对创新教育的兴趣,反映着社会的客观要求,他们必然会在现实教育环境中抓住自身发展的着力点。公务员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