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基本道德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13:41:46

社会基本道德

社会基本道德范文篇1

一、构建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着眼点

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构建应当把握四个着眼点:一是着眼于“中国”,要正确处理道德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二是着眼于“当代”,要正确处理道德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三是着眼于“基本”,要正确处理公共生活和各种不同领域道德要求的关系;四是着眼于“多数人”,要正确处理道德现状和道德建设的关系。

道德必然反映人们的价值诉求,是人们为了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必须倡导或反对的价值要求。道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之分。前者适用于一切社会、一切时代、一切阶级,是人们普遍的道德价值要求,如:善、公正、诚实、自尊、谦虚等等。后者则与之相反,不同民族不同阶级或同一民族同一阶级在不同时代,往往奉行不同的乃至相反的道德规范。例如,在大多数国家,妇女都可以露出面孔,而应该遮住乳房和臀部,可是,在非洲的许多地区,妇女却应该裸露乳房和臀部。而在传统的阿拉伯社会中,妇女应该遮住全身,等等。m这就是道德的差异性,特殊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道德规范与准则除了遵循道德的普遍性之外,还应该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要求。

道德准则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经济关系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当代中国,经济关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这对人们树立适应新形势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提出了现实课题。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独立和平等竞争,这对人们的道德价值标准提出了新要求,有利于形成讲求实效、公平竞争、发扬科学民主精神等新的价值观。其二,高新科技的发展冲击着人们的道德领域,带来了新的伦理道德问题。如“克隆”对人伦关系冲击的争论,“安乐死”是否合乎道德,等等。其三,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展望,又是对人们道德价值的内在诉求,它必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道德观念。

社会生活存在方方面面,在公共生活和不同领域都有不同的道德要求,而基本道德准则是要求人们普遍遵守的最起码的行为准则。2001年中共中央出台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中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这既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的内容,也包含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的内容,同时也体现了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特点,是每个公民都应当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我国的道德现状如何?不可否认,从总体上看,中国的道德现状和道德建设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并有与时代进步相一致的发展趋势。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现实中的道德滑坡也是毋庸质疑的客观事实。“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种种现实已非常明显地折射出当代中国人面临的道德困惑与冲突,更折射出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一定要正确对待当前道德现状与加强道德建设的关系,不断加强对道德建设的研究,扎实稳步推进道德建设,以改变道德滑坡和道德失范的现状。

二、构建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核心理念

当前,面对经济的转轨,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必将发生深刻的变革,形成种种适应新形势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在此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树立适应时代要求的先进的道德理念,并用于指导当前我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构建。主要包括:

1.公平和正义

所谓公平正义,是指“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它表达一种人类合理性的价值追求。自古以来,公正都被人们看作是人类社会普遍遵循的道德基本准则。公正就其实质内容来看,反映的是人们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利益关系。当前,确立公正理念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核心理念之一是社会主义伦理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不仅在法律和经济地位上是平等的,而且在政治文化、人的尊严与社会权益上都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尊重,互惠互利,互助友爱,平等待人。另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也需要公正原则予以规范和调节。

2.权利和个性

在中国传统的宗法制度里,其道德价值观的核心和根本导向是强调个体利益服从家庭、宗族和国家利益,反对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这种传统道德准则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对人的权利和个性重视不够。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与之相适应的当代社会基本道德准则必须体现人的主体性,重视个人基本权益的满足以及个性的充分发展。正如马克思指出:“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习市场经济肯定个人追求正当利益的合理性,这就要求我们从道德上肯定人们的正当利益,树立公正、竞争、效率和责任意识。同时,市场经济是一种充分尊重个性、展示个性魅力的经济形态。个性的充分发展有利于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从而真正体现人的主体性。

3.和谐和共生

和谐,在现代汉语中具有协调、融洽、合作、共生等意义。因此,和谐和共生具有相同的含义。中国传统道德的最高境界就是主张人和自然和谐交融,亲密友善,最终达到“天人合一”和“天人合德”这种不可分割的统一关系。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必须体现或着眼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和谐发展。

4.科学和文明

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还必须贯穿科学和文明的理念。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的历史时期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时期的基本道德准则。其中就明确指出要崇尚科学和文明,反对愚昧无知。当代人们在追求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要树立科学的理念和科学的价值观,尊重科学、崇尚创新、遵纪守法、文明向上,克服过去那种无视人与自然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只顾局部,不顾全局;只图眼前,不顾人类未来的狭隘意识和把科学技术用于战争的非理性行为,使科学技术真正为人类服务,从而不断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和持续和谐发展。

三、构建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主要内容

面对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种种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必须根据形势的发展而大力拓展其主要内容。主要包括:

1.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主人,自然万物是为人而存在的。因此,人类不断对自然进行无限制的索取和利用,结果造成了当前困扰整个人类的“生存困境”和“全球性危机”。可见,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而是相互平等、共存共荣、和谐发展的关系。因此,当代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准则的主要内容必然包括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具体说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即指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维护自然界的平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协调统一。

2.关于义利关系

我国传统的义利观以重义轻利思想为代表,并一直影响着国人的价值选择。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深入以及西方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念逐渐被否定。因此,当前加强道德建设,首要的问题就是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义利观。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指出,……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可见,当前的新义利观,最根本的就是在对目前多样化的义利观“扬弃”的基础上,坚持“义利并重”,达到义和利的辩证统一。具体来讲,就是要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但又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坚决反对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侵犯和损害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实现个人和社会利益总体增进。

3.关于群己关系

群己关系,通常意义上又称为人我关系、公私关系。当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社会在群己关系方面,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利人利己互利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最低要求,也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在市场经济中的最直接、最根本的表现形式。互利原则不仅从道德上肯定了经济人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以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关系,而且具体规范着经济人的市场经济行为,引导经济人严格按照等价互利的原则进行商品交换,反对损人利己的不道德行为。

社会基本道德范文篇2

关键词:道德准则;道德规范;道德理念

道德,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和社会意识形态,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同样,作为道德的基本原则和本质体现的道德准则也会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发生变化。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也随之改变,我们己经不能完全用传统的道德准则来评判人们的行为了,而需要形成种种适应新形势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因此,构建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是时展给我们提出的现实课题与客观要求。

一、构建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着眼点

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构建应当把握四个着眼点:一是着眼于“中国”,要正确处理道德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二是着眼于“当代”,要正确处理道德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三是着眼于“基本”,要正确处理公共生活和各种不同领域道德要求的关系;四是着眼于“多数人”,要正确处理道德现状和道德建设的关系。

道德必然反映人们的价值诉求,是人们为了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必须倡导或反对的价值要求。道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之分。前者适用于一切社会、一切时代、一切阶级,是人们普遍的道德价值要求,如:善、公正、诚实、自尊、谦虚等等。后者则与之相反,不同民族不同阶级或同一民族同一阶级在不同时代,往往奉行不同的乃至相反的道德规范。例如,在大多数国家,妇女都可以露出面孔,而应该遮住乳房和臀部,可是,在非洲的许多地区,妇女却应该裸露乳房和臀部。而在传统的阿拉伯社会中,妇女应该遮住全身,等等。m这就是道德的差异性,特殊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道德规范与准则除了遵循道德的普遍性之外,还应该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要求。

道德准则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经济关系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当代中国,经济关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这对人们树立适应新形势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提出了现实课题。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独立和平等竞争,这对人们的道德价值标准提出了新要求,有利于形成讲求实效、公平竞争、发扬科学民主精神等新的价值观。其二,高新科技的发展冲击着人们的道德领域,带来了新的伦理道德问题。如“克隆”对人伦关系冲击的争论,“安乐死”是否合乎道德,等等。其三,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展望,又是对人们道德价值的内在诉求,它必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道德观念。

社会生活存在方方面面,在公共生活和不同领域都有不同的道德要求,而基本道德准则是要求人们普遍遵守的最起码的行为准则。2001年中共中央出台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中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这既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的内容,也包含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的内容,同时也体现了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特点,是每个公民都应当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我国的道德现状如何?不可否认,从总体上看,中国的道德现状和道德建设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并有与时代进步相一致的发展趋势。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现实中的道德滑坡也是毋庸质疑的客观事实。“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种种现实已非常明显地折射出当代中国人面临的道德困惑与冲突,更折射出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一定要正确对待当前道德现状与加强道德建设的关系,不断加强对道德建设的研究,扎实稳步推进道德建设,以改变道德滑坡和道德失范的现状。

二、构建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核心理念

当前,面对经济的转轨,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必将发生深刻的变革,形成种种适应新形势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在此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树立适应时代要求的先进的道德理念,并用于指导当前我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构建。主要包括:

1.公平和正义

所谓公平正义,是指“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它表达一种人类合理性的价值追求。自古以来,公正都被人们看作是人类社会普遍遵循的道德基本准则。公正就其实质内容来看,反映的是人们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利益关系。当前,确立公正理念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核心理念之一是社会主义伦理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不仅在法律和经济地位上是平等的,而且在政治文化、人的尊严与社会权益上都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尊重,互惠互利,互助友爱,平等待人。另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也需要公正原则予以规范和调节。

2.权利和个性

在中国传统的宗法制度里,其道德价值观的核心和根本导向是强调个体利益服从家庭、宗族和国家利益,反对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这种传统道德准则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对人的权利和个性重视不够。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与之相适应的当代社会基本道德准则必须体现人的主体性,重视个人基本权益的满足以及个性的充分发展。正如马克思指出:“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习市场经济肯定个人追求正当利益的合理性,这就要求我们从道德上肯定人们的正当利益,树立公正、竞争、效率和责任意识。同时,市场经济是一种充分尊重个性、展示个性魅力的经济形态。个性的充分发展有利于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从而真正体现人的主体性。

3.和谐和共生

和谐,在现代汉语中具有协调、融洽、合作、共生等意义。因此,和谐和共生具有相同的含义。中国传统道德的最高境界就是主张人和自然和谐交融,亲密友善,最终达到“天人合一”和“天人合德”这种不可分割的统一关系。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必须体现或着眼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和谐发展。

4.科学和文明

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还必须贯穿科学和文明的理念。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的历史时期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时期的基本道德准则。其中就明确指出要崇尚科学和文明,反对愚昧无知。当代人们在追求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要树立科学的理念和科学的价值观,尊重科学、崇尚创新、遵纪守法、文明向上,克服过去那种无视人与自然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只顾局部,不顾全局;只图眼前,不顾人类未来的狭隘意识和把科学技术用于战争的非理性行为,使科学技术真正为人类服务,从而不断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和持续和谐发展。

三、构建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主要内容

面对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种种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必须根据形势的发展而大力拓展其主要内容。主要包括:

1.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主人,自然万物是为人而存在的。因此,人类不断对自然进行无限制的索取和利用,结果造成了当前困扰整个人类的“生存困境”和“全球性危机”。可见,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而是相互平等、共存共荣、和谐发展的关系。因此,当代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准则的主要内容必然包括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具体说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即指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维护自然界的平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协调统一。

2.关于义利关系

我国传统的义利观以重义轻利思想为代表,并一直影响着国人的价值选择。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深入以及西方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念逐渐被否定。因此,当前加强道德建设,首要的问题就是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义利观。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指出,……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可见,当前的新义利观,最根本的就是在对目前多样化的义利观“扬弃”的基础上,坚持“义利并重”,达到义和利的辩证统一。具体来讲,就是要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但又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坚决反对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侵犯和损害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实现个人和社会利益总体增进。

3.关于群己关系

群己关系,通常意义上又称为人我关系、公私关系。当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社会在群己关系方面,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利人利己互利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最低要求,也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在市场经济中的最直接、最根本的表现形式。互利原则不仅从道德上肯定了经济人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以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关系,而且具体规范着经济人的市场经济行为,引导经济人严格按照等价互利的原则进行商品交换,反对损人利己的不道德行为。

社会基本道德范文篇3

关键词:道德准则;道德规范;道德理念

道德,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和社会意识形态,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同样,作为道德的基本原则和本质体现的道德准则也会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发生变化。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也随之改变,我们己经不能完全用传统的道德准则来评判人们的行为了,而需要形成种种适应新形势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因此,构建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是时展给我们提出的现实课题与客观要求。

一、构建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着眼点

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构建应当把握四个着眼点:一是着眼于“中国”,要正确处理道德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二是着眼于“当代”,要正确处理道德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三是着眼于“基本”,要正确处理公共生活和各种不同领域道德要求的关系;四是着眼于“多数人”,要正确处理道德现状和道德建设的关系。

道德必然反映人们的价值诉求,是人们为了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必须倡导或反对的价值要求。道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之分。前者适用于一切社会、一切时代、一切阶级,是人们普遍的道德价值要求,如:善、公正、诚实、自尊、谦虚等等。后者则与之相反,不同民族不同阶级或同一民族同一阶级在不同时代,往往奉行不同的乃至相反的道德规范。例如,在大多数国家,妇女都可以露出面孔,而应该遮住乳房和臀部,可是,在非洲的许多地区,妇女却应该裸露乳房和臀部。而在传统的阿拉伯社会中,妇女应该遮住全身,等等。m这就是道德的差异性,特殊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道德规范与准则除了遵循道德的普遍性之外,还应该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要求。

道德准则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经济关系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当代中国,经济关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这对人们树立适应新形势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提出了现实课题。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独立和平等竞争,这对人们的道德价值标准提出了新要求,有利于形成讲求实效、公平竞争、发扬科学民主精神等新的价值观。其二,高新科技的发展冲击着人们的道德领域,带来了新的伦理道德问题。如“克隆”对人伦关系冲击的争论,“安乐死”是否合乎道德,等等。其三,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展望,又是对人们道德价值的内在诉求,它必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道德观念。

社会生活存在方方面面,在公共生活和不同领域都有不同的道德要求,而基本道德准则是要求人们普遍遵守的最起码的行为准则。2001年中共中央出台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中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这既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的内容,也包含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的内容,同时也体现了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特点,是每个公民都应当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我国的道德现状如何?不可否认,从总体上看,中国的道德现状和道德建设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并有与时代进步相一致的发展趋势。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现实中的道德滑坡也是毋庸质疑的客观事实。“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种种现实已非常明显地折射出当代中国人面临的道德困惑与冲突,更折射出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一定要正确对待当前道德现状与加强道德建设的关系,不断加强对道德建设的研究,扎实稳步推进道德建设,以改变道德滑坡和道德失范的现状。

二、构建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核心理念

当前,面对经济的转轨,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必将发生深刻的变革,形成种种适应新形势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在此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树立适应时代要求的先进的道德理念,并用于指导当前我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构建。主要包括:

1.公平和正义

所谓公平正义,是指“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它表达一种人类合理性的价值追求。自古以来,公正都被人们看作是人类社会普遍遵循的道德基本准则。公正就其实质内容来看,反映的是人们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利益关系。当前,确立公正理念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核心理念之一是社会主义伦理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不仅在法律和经济地位上是平等的,而且在政治文化、人的尊严与社会权益上都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尊重,互惠互利,互助友爱,平等待人。另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也需要公正原则予以规范和调节。

2.权利和个性

在中国传统的宗法制度里,其道德价值观的核心和根本导向是强调个体利益服从家庭、宗族和国家利益,反对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这种传统道德准则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对人的权利和个性重视不够。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与之相适应的当代社会基本道德准则必须体现人的主体性,重视个人基本权益的满足以及个性的充分发展。正如马克思指出:“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习市场经济肯定个人追求正当利益的合理性,这就要求我们从道德上肯定人们的正当利益,树立公正、竞争、效率和责任意识。同时,市场经济是一种充分尊重个性、展示个性魅力的经济形态。个性的充分发展有利于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从而真正体现人的主体性。

3.和谐和共生

和谐,在现代汉语中具有协调、融洽、合作、共生等意义。因此,和谐和共生具有相同的含义。中国传统道德的最高境界就是主张人和自然和谐交融,亲密友善,最终达到“天人合一”和“天人合德”这种不可分割的统一关系。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必须体现或着眼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和谐发展。

4.科学和文明

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还必须贯穿科学和文明的理念。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的历史时期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时期的基本道德准则。其中就明确指出要崇尚科学和文明,反对愚昧无知。当代人们在追求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要树立科学的理念和科学的价值观,尊重科学、崇尚创新、遵纪守法、文明向上,克服过去那种无视人与自然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只顾局部,不顾全局;只图眼前,不顾人类未来的狭隘意识和把科学技术用于战争的非理性行为,使科学技术真正为人类服务,从而不断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和持续和谐发展。

三、构建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主要内容

面对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种种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必须根据形势的发展而大力拓展其主要内容。主要包括:

1.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主人,自然万物是为人而存在的。因此,人类不断对自然进行无限制的索取和利用,结果造成了当前困扰整个人类的“生存困境”和“全球性危机”。可见,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而是相互平等、共存共荣、和谐发展的关系。因此,当代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准则的主要内容必然包括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具体说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即指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维护自然界的平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协调统一。

2.关于义利关系

我国传统的义利观以重义轻利思想为代表,并一直影响着国人的价值选择。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深入以及西方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念逐渐被否定。因此,当前加强道德建设,首要的问题就是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义利观。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指出,……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可见,当前的新义利观,最根本的就是在对目前多样化的义利观“扬弃”的基础上,坚持“义利并重”,达到义和利的辩证统一。具体来讲,就是要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但又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坚决反对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侵犯和损害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实现个人和社会利益总体增进。

3.关于群己关系

群己关系,通常意义上又称为人我关系、公私关系。当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社会在群己关系方面,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利人利己互利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最低要求,也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在市场经济中的最直接、最根本的表现形式。互利原则不仅从道德上肯定了经济人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以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关系,而且具体规范着经济人的市场经济行为,引导经济人严格按照等价互利的原则进行商品交换,反对损人利己的不道德行为。

社会基本道德范文篇4

关键词:道德准则;道德规范;道德理念

道德,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和社会意识形态,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同样,作为道德的基本原则和本质体现的道德准则也会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发生变化。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也随之改变,我们己经不能完全用传统的道德准则来评判人们的行为了,而需要形成种种适应新形势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因此,构建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是时展给我们提出的现实课题与客观要求。

一、构建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着眼点

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构建应当把握四个着眼点:一是着眼于“中国”,要正确处理道德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二是着眼于“当代”,要正确处理道德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三是着眼于“基本”,要正确处理公共生活和各种不同领域道德要求的关系;四是着眼于“多数人”,要正确处理道德现状和道德建设的关系。

道德必然反映人们的价值诉求,是人们为了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必须倡导或反对的价值要求。道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之分。前者适用于一切社会、一切时代、一切阶级,是人们普遍的道德价值要求,如:善、公正、诚实、自尊、谦虚等等。后者则与之相反,不同民族不同阶级或同一民族同一阶级在不同时代,往往奉行不同的乃至相反的道德规范。例如,在大多数国家,妇女都可以露出面孔,而应该遮住乳房和臀部,可是,在非洲的许多地区,妇女却应该裸露乳房和臀部。而在传统的阿拉伯社会中,妇女应该遮住全身,等等。m这就是道德的差异性,特殊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道德规范与准则除了遵循道德的普遍性之外,还应该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要求。

道德准则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经济关系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当代中国,经济关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这对人们树立适应新形势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提出了现实课题。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独立和平等竞争,这对人们的道德价值标准提出了新要求,有利于形成讲求实效、公平竞争、发扬科学民主精神等新的价值观。其二,高新科技的发展冲击着人们的道德领域,带来了新的伦理道德问题。如“克隆”对人伦关系冲击的争论,“安乐死”是否合乎道德,等等。其三,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展望,又是对人们道德价值的内在诉求,它必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道德观念。

社会生活存在方方面面,在公共生活和不同领域都有不同的道德要求,而基本道德准则是要求人们普遍遵守的最起码的行为准则。2001年中共中央出台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中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这既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的内容,也包含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的内容,同时也体现了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特点,是每个公民都应当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我国的道德现状如何?不可否认,从总体上看,中国的道德现状和道德建设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并有与时代进步相一致的发展趋势。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现实中的道德滑坡也是毋庸质疑的客观事实。“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种种现实已非常明显地折射出当代中国人面临的道德困惑与冲突,更折射出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一定要正确对待当前道德现状与加强道德建设的关系,不断加强对道德建设的研究,扎实稳步推进道德建设,以改变道德滑坡和道德失范的现状。

二、构建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核心理念

当前,面对经济的转轨,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必将发生深刻的变革,形成种种适应新形势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在此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树立适应时代要求的先进的道德理念,并用于指导当前我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构建。主要包括:

1.公平和正义

所谓公平正义,是指“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它表达一种人类合理性的价值追求。自古以来,公正都被人们看作是人类社会普遍遵循的道德基本准则。公正就其实质内容来看,反映的是人们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利益关系。当前,确立公正理念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核心理念之一是社会主义伦理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不仅在法律和经济地位上是平等的,而且在政治文化、人的尊严与社会权益上都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尊重,互惠互利,互助友爱,平等待人。另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也需要公正原则予以规范和调节。

2.权利和个性

在中国传统的宗法制度里,其道德价值观的核心和根本导向是强调个体利益服从家庭、宗族和国家利益,反对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这种传统道德准则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对人的权利和个性重视不够。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与之相适应的当代社会基本道德准则必须体现人的主体性,重视个人基本权益的满足以及个性的充分发展。正如马克思指出:“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习市场经济肯定个人追求正当利益的合理性,这就要求我们从道德上肯定人们的正当利益,树立公正、竞争、效率和责任意识。同时,市场经济是一种充分尊重个性、展示个性魅力的经济形态。个性的充分发展有利于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从而真正体现人的主体性。

3.和谐和共生

和谐,在现代汉语中具有协调、融洽、合作、共生等意义。因此,和谐和共生具有相同的含义。中国传统道德的最高境界就是主张人和自然和谐交融,亲密友善,最终达到“天人合一”和“天人合德”这种不可分割的统一关系。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必须体现或着眼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和谐发展。

4.科学和文明

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还必须贯穿科学和文明的理念。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的历史时期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时期的基本道德准则。其中就明确指出要崇尚科学和文明,反对愚昧无知。当代人们在追求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要树立科学的理念和科学的价值观,尊重科学、崇尚创新、遵纪守法、文明向上,克服过去那种无视人与自然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只顾局部,不顾全局;只图眼前,不顾人类未来的狭隘意识和把科学技术用于战争的非理性行为,使科学技术真正为人类服务,从而不断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和持续和谐发展。

三、构建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主要内容

面对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种种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必须根据形势的发展而大力拓展其主要内容。主要包括:

1.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主人,自然万物是为人而存在的。因此,人类不断对自然进行无限制的索取和利用,结果造成了当前困扰整个人类的“生存困境”和“全球性危机”。可见,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而是相互平等、共存共荣、和谐发展的关系。因此,当代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准则的主要内容必然包括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具体说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即指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维护自然界的平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协调统一。

2.关于义利关系

我国传统的义利观以重义轻利思想为代表,并一直影响着国人的价值选择。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深入以及西方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念逐渐被否定。因此,当前加强道德建设,首要的问题就是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义利观。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指出,……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可见,当前的新义利观,最根本的就是在对目前多样化的义利观“扬弃”的基础上,坚持“义利并重”,达到义和利的辩证统一。具体来讲,就是要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但又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坚决反对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侵犯和损害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实现个人和社会利益总体增进。

3.关于群己关系

群己关系,通常意义上又称为人我关系、公私关系。当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社会在群己关系方面,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利人利己互利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最低要求,也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在市场经济中的最直接、最根本的表现形式。互利原则不仅从道德上肯定了经济人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以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关系,而且具体规范着经济人的市场经济行为,引导经济人严格按照等价互利的原则进行商品交换,反对损人利己的不道德行为。

社会基本道德范文篇5

诚信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诚信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道德基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人与人之间应当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才能处理好各种矛盾,实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才能克服一些地方存在的道德冷漠症,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不信任,培育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

第二,诚信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也是信用经济、诚信经济。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违约背信的现象大量存在,这既加大了企业交易成本,也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失信行为还从经济生活蔓延到政治领域,滋生了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第三,诚信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决定因素。政府是国家形象的代表。政府信用关系到社会的信任、信仰乃至社会稳定。政府要成为社会诚信的楷模,言必行,行必果,引导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社会诚信水平的提升。

第四,诚信是整个社会系统协调发展的精神支撑。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任何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诚信的规范和支持。如果一个社会不能在公民中普遍地培育起诚信的道德素养,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就不可能协调,人与人之间就不能做到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社会生活就不能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社会基本道德范文篇6

[关键词]法治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1](P379)教师不仅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神圣使命,也是明道、信道、守道的传播者、践行者。在当今法治社会进程中,人们对于社会主体道德的要求往往以法治为重要视角,对于教师也不例外。强调:“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1](P133)“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1](P133)在德法并举理念下,师德较之以往任何时候都备受社会关注,而教师基本道德规范是教师的基本遵循与最后守护,是弘扬高尚师德、推进依法治教、加快法治社会进程的最有力抓手。

一、教师基本道德规范的内涵及其法治意蕴

伦理学界通常认为,基本道德规范是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社会主体在调整利益关系中符合“善”的最基本要求,而都应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义务。这里的“基本”突出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社会规定性,突破此基本就意味着失去作为“社会人”的主体资格。道德具有层次性,基本道德规范侧重于作为社会化的人在生活实践中遵守反映社会共同意志的道德规范的最低限度,具有社会行为的普遍制约性、社会意志的广泛渗透性、社会利益的互惠互利性等基本特征,承载着行为所应有的认知、调节、评价、教育等社会功能。道德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了基本道德规范的时代感。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2](P471)今天,我们对于教师基本道德规范的认识,只有把它置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下才更为理性。基本道德规范的生成与实现,不仅依靠人的自觉能动性与广泛的社会舆论,而且有赖于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也是道德的屏障”。[3](P204)道德蕴含法律的精神内涵,法律体现的是法治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二者共同指向道德的底线。基本道德规范与法律一道奉行自我义务、他人权利、公平正义等原则,使道德法律化、法律支撑道德成为可能。在法治社会进程中,法律是法治的核心与外现,基本道德规范通常不断地被法律所采纳,道德法律化成为有效发挥基本道德规范制约功能的重要形式。因而,将教师基本道德规范的理论与实践置于法治社会的进程中加以研究,才具有更好的现实意义。基本道德规范可以分为行业基本道德规范与个体基本道德规范两个最为重要的类型。基于职业的特殊性,教师基本道德规范从社会公共属性而言是从属于行业基本道德规范,从社会个体属性而言则从属于个体基本道德规范。教师基本道德规范除了有着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一般意义上相同的内涵与法治意蕴以外,还有其立德树人、安于教学、学术创新、团结协作、名利得失、公正仁爱、遵纪守法等方面的内在规定性。这种内在规定性主要体现于《教师法》及教育部等部门颁行的《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教育法律法规,对教师所规定的职责、义务条款。

二、教师基本道德规范于法治社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产生于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并为之服务的道德,与法治一起同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两者相辅相成,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要素。在我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克难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经济转型,法治社会所依托的教育道德环境与教师道德观念随之改变,作为调和教师利益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对法治社会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1.营造法治社会内需的良好道德环境。基本道德规范可以大力促进教师依法执教的高度自觉性。学校是现代法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法治是法治社会进程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教育法律法规赋予了教师拥有教学、科研、管理、培训、工作条件等权力,但如果没有基本道德规范的有力支撑,师权寻租、专业不专、学术腐败、管理不实等很容易成为权力的代名词,使本应肩负的立德树人、潜心施教等义务、使命突破师德底线。《高等教育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了对教师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实绩进行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聘任、晋升、奖励的依据”,这条规定实际上是对高校教师基本道德规范的设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就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方面对教师做了基本规定。从法律体现基本道德规范这个角度而言,严格依法执教就是恪守教师基本道德规范,而在此基础上谈及全心全意为师生、为社会更好地服务,则需要不断提高基本道德规范标准,使依法执教归依于高标准的职业道德,从而实现师德践行、依法执政的高度自觉。基本道德规范是教师利益关系的有效调和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竞争性、利益化等基本属性,在拓展经济自由发展空间的同时,由于市场法治仍在完善,一定程度上也留给了社会主体突破基本道德规范的缝隙。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恶性竞争、私欲膨胀等不良师风污染教育环境,学生的受教育权不时受到侵害,教育法治的成本也由此加大。在法治社会视角下,教师的利益关系同其他社会主体一样本质上也是法治关系,而这种法治关系是与特定的教师基本道德规范体系互为一体的。正如黑格尔意义上的“需要的体系”所言“需要的目的是满足主观特殊性,但普遍性就在这种满足跟别人的需要和自由任性的关系中,肯定了自己”。[4](P204)主体利益的最大化是建立在抽象的道德普遍性即基本道德规范体系基础之上,尽管教师由于职称评定、项目研究、绩效考核等形成了某种特殊的利益关系并被制度制约,但就现实而言,具有普遍制约性、互惠互利性特征的基本道德规范仍然是潜在的重要影响因素,推动着教师利益关系逐步走向法治轨道。教师基本道德规范成为大数据时代改进和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着力点。大数据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影响着所有的社会组织与个人。在大数据时代,随着自媒体与网络力量的广泛渗透,因监管无序导致的虚假宣传、恶意诽谤、低俗文化泛滥等突破基本道德规范现象,给学生的思想带来了难以摆脱的困扰。由于可操作性的网络监管法治体系尚未健全,作为公共属性的教师基本道德规范就成为学生自觉抵制异端邪说、倡导正确价值观的有力缰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六条把“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引领社会风尚”作为“为人师表”的道德义务。教师在尊重学生网络空间交互自由与私密性的同时,应把好基本道德规范关口,充分利用课堂、社会实践、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教育、引导学生坚守公序良俗与网民道德操守。2.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最具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评价体系,不仅富有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思想道德内涵,而且蕴含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法治理念,彰显了思想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的一体性、互动感。无论是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从个人层面观之,思想道德内涵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折射民族文化传承基因,是对基本道德规范的肯定与升华;而法治理念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诉求,是基本道德规范的制度化、稳定性共识。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5](P163)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道德和法治两个层面加以整合,以达到社会秩序、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的需要。教师的立德树人使命,使得其在自我践行的基础上,要在广大学生群体中力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道德认知趋同、道德践履合规做向导,为法治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人力资源。法治社会进程中,社会主义道德观与法治观兼容激荡,有着独特的“发展自觉”规律,这与“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5](P164)“要用法律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5](P165)要求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系的是社会主体之间合乎伦理、法律制度的社会基本关系,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利益格局的悄然变化,与之相适应的基本道德规范就会表现出动态性。基于此,教师要重在不断“培育”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领悟“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5](P146)的要义,不断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与坚定的法治信仰。3.整合教师的道德意识与法治意识基本道德规范植根于、外显为社会主体道德意识,社会主体的多样性决定了道德意识具有个体性和社会化两个基本特征。基本道德规范的广泛渗透性会对置身于社会场域中的个体道德意识缓慢转化,从而实现个体性到社会化的道德意识趋同。所以,教师会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与教育实践中,将个体性的基本道德规范潜移默化到社会化的教师基本道德规范当中,完成“个体人”到“教育人”的道德意识角色转变。既然基本道德规范的制度化体现为法律,道德意识共识就成为孕育法治意识的精神条件,而法治意识反过来又能够固守基本道德规范。这样,基本道德规范作用下的道德意识与法治意识就能有效整合,道德与法律的社会功能就可以交互作用。从一般意义上看,法治是基本道德规范之原则,二者都告诉教师“应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如教育部颁行的行政法规《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规制的就是高校教师学术方面的基本道德规范,这就需要在道德意识与法治意识相统一的条件下内心遵从、积极践行,“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6](P7)

三、导致法治社会进程中教师基本道德规范滞后的两个重要因素

1.法律的滞后性特征影响了基本道德规范的认知即时性。法律的创制相对于社会现实而言,是一个较为缓慢、不同步的过程,法律从其产生时起就具有滞后性特征。尽管我国加快了教育法律法规的创制进程,但相较于经济社会与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仍然囿于法律的滞后性特征,使本应由教育法律法规调整的社会关系而得不到及时调整。如现在反映强烈的轻教学、重名利,侵害学生受教育权;科研数量多、质量差,浪费大量科研资金;学风不端、学术腐败,急功近利歪风盛行;工作倦怠、不求上进,职业幸福感低下;等等。这些不该发生的突出问题,应该有教育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制,但只是更多见于行政法规与高校自身制定的规章制度,且监督、考核、惩处条款笼统、抽象,不易于操作,而狭义上的法律则不多见,这给少数教师敢于冒犯师德留下了余地。实际上,履行好教书育人、规范学风学术等职责是教师的基本义务、应有担当,由于法律的滞后性导致了现有教育法律法规对此规定模糊或缺漏,影响到教师对其基本道德规范的认知即时性及其严重法律后果,基本道德规范危机也就客观存在。2.处于法治社会进程中的法治治理能力波及基本道德规范信念。基本道德规范的失守往往意味着违法行为的产生,翻越基本道德规范的行为需要具备国家强制效力的法治治理参与,虽然基本道德规范是一种比较温和的义务论。这时,法律能否成为基本道德规范屏障、惩罚违法失德以引领道德风尚,“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1](P117)就要看法治治理能力的表现。为了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提高党和国家的法治治理能力,“必须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备的党内法规体系”。[1](P119)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方式方法仍在探索,这也意味着法治治理能力处于不断提升过程当中。教育法治治理能力产生于上述所及的立法、法治实施、法治监督、法治保障、党内法规等构成的法治生态系统,当这一法治生态系统还处于生长期,仍不尽善尽美的时候,教育法治不实、“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等现象难免时有发生。在法治社会进程中,教育法治是教师基本道德规范的最有力守护,并引领师德风尚,如公权力拥有者法律知识肤浅、法治理念不强、法治能力有限,就会动摇教师的基本道德规范信念,使师风衰微、教育伦理旁落。

四、在法治社会进程中努力守护好教师基本道德规范

指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就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1](P134)德法并举,是当今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法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教师最起码“良心”的基本道德规范,不仅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有力维护,而且是推进法治社会的有效驱动力,必须守护好、建设好。1.筑牢基本道德规范并不断追求高尚道德。道德的层次性与多样性、多变性的合法利益诉求,决定了师德应是基本道德规范与高尚道德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基本道德规范处于道德体系的基础层面,能够被广大教师普遍遵从,契合法治社会的行为规范立足点。基本道德规范的评价标准,应满足大多数教师的道德基本现状,才具有可行性意义,可以解读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获得个人合理、合法利益。另一方面,法治社会着眼于教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性作用,并非忽视其高尚道德的引领价值。教师拥有较高的学历和学识,立德树人职责使其应该成为追求较高道德风尚的社会群体,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与人格魅力向社会焕发出道德正能量。这种道德正能量反过来又可以提升教师基本道德规范的“高度”,养成置身于法治社会的主观能动性。2.把成熟的基本道德规范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指出:“要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1](P134)从法律体现基本道德规范与师德建设而言,这里的“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说的也是教师基本道德规范并把其上升为法律规范。所以,前文列举的导致教师基本道德规范危机的多种表现形式,既然社会反映强烈,广大教师也热切期盼改变这些极不正常现象,就应该把其及时、合理地上升为法律规范。应加快教师基本道德规范法律化速度,树立法律规范鲜明的道德价值导向,进一步提高教育立法质量和立法技术,科学立法、规范立法。只有形成完备的教育法律体系、健全的民主监督制度、公正严谨的执法程序和廉洁自律的执法队伍,才能实现全社会师德“良法善治”。3.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和法治宣传教育。指出:“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使人们发自内心信仰和崇敬宪法法律;同时要加强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1](P135)教师基本道德规范的困境,意味着职业自律松懈、依法治教旁置与立德树人共识难以凝聚,这与“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提升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的时代要求格格不入。现代法治社会呼唤教师“道德人”“法治人”双重属性的存在,大力加强师德建设与法治宣传教育有其必要性、紧迫性。中华民族传统师德“得于心而见于行事者也”,[7](P263)是教师基本道德规范的集大成者、教育文化自信的本源,师德建设必须以此为立足点。而正处于教育改革中的教师群体,激烈的生存与发展竞争很容易导致其基本道德规范的规制被解禁,法治的严谨、透明与稳定性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普法行动应切实深入教师群体,法治宣传教育可以赋予教师“教人以伦”、渗透法治理念、普及法治常识,实现立德树人与依法治教和谐共通。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阳,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5]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6]陶行知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社会基本道德范文篇7

〔论文摘要〕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的道德合理性,因为其深度追求的价值向度符合人类“善”的生活目的。市场经济的“善”性规定了市场经济道德“为己利他”的本质属性。市场经济道德内含“基本道德”和“理想道德”两个层次;以“基本道德”为基础,以“理想道德”为指导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推动力量。

经济学研究起源于道德哲学,经济活动深度追求的价值向度符合人类“善”的生活目的,市场经济因而天然地具有内在的道德合理性。道德作为人类高尚追求的意义向度,内含着“完善的成就”的价值底蕴,这注定赋予经济合理发展的伦理可能。作为迄今为止得到公认的最有效的经济方式,市场经济为其自身的发展创设了可靠的伦理支撑,并在其道德生成中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和发展有赖于“基本道德”和“理想道德”的有机整合与良性互动。

“基本道德”是维系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一种基于人的本性和本质的“利己型道德”。基本道德的实质是在满足自己需要、实现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不侵害别人的利益,而不提倡个体的“自我牺牲”。“基本道德”的基本特点是对主体的要求不高,主体能做到的往往不被视为“道德”,做不到的则被谴责为“不道德”。在这个意义上,基本道德所指向的是人与人之间能够“和平共处”的伦理要求的最低容忍界限。

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由于“原罪”的存在,人类害怕上帝的惩罚,在人格深处萌生的敬畏意识与忏悔意识时刻警醒人们避恶从善。“基本道德”也存在于这种宗教道德之中,宗教道德首先是一种“罪感”道德,人们因为背负不起心灵的十字架而不敢亵渎基本的伦理规约的价值,否则就会恐惧并且有深深的负罪感。这种被逼无奈而不越轨的行为逐渐形成主体的道德意识:保全自己要做到自我“免而无耻”,即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完成“权利主体意识”的逐步觉醒。但基督教道德对人的要求更强调的是“克己”而不是“利己”。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欧洲社会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运动,即“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社会价值主导逐渐由等级共同体转向平等的个体——人的价值的普遍提高。在社会道德意义上,更为强调个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这就意味着“基本道德”成为“主体性”道德,为了实现个人的生存权利、生活追求,人要对自我行为做某些必要的限制,因此形成了在人与人之间普遍发挥作用的道德规范。同理,人的经济生活是人类为达到一种合目的的价值生活的基本方式,不可能存在某种纯粹的经济行为。

“基本道德”的要素必然内蕴在经济生活中,如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不能靠欺骗、偷盗、抢劫随心所欲地达到自己的目的,必须通过等价交换的方式完成交易。经济行为本身也不能脱离基本道德,假设没有普遍的道德规范的束缚,任何人的经济活动只是短期行为,就会造成社会的无序和经济的停滞不前。

作为目前得以公认的人的利益实现最合理、最有效的经济样态,市场经济是一种十分重视规则约束的经济。市场本身就是一个规则体系,它通过“看不见的手”指导市场主体在“可做”与“不可做”之间做出选择。作为市场主体的道德追求就蕴涵在市场规则体系之中。也就是说,市场经济的竞争与合作的规则蕴涵着市场经济的“基本道德”。首先,虽然市场经济的人性基础是“经济人”,市场主体作为“利己”的存在,每个人都有权争取和维护自己的利益;但市场规则在客观上对追求利益的行为是有约束的,即个人利益的实现是以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实现为前提的。否则,就会导致市场无序,正常的市场活动无法展开,个人利益也就无法实现。正如“囚徒博弈”给人们的重要启示:合作比不合作好。要彼此尊重、自由交易、平等互利,在“利己”时不能够妨碍他人“利己”,不得损害他人的利益,在这一约束下实现自利最大化的行为才是道德的。其次,“基本道德”是以“公正”为基本内容的。“基本道德”对市场主体的要求不高,只要行为的后果是“利己不损人”或“损己不损人”,那么,这个结果就是公正的,就是道德的。可见,“基本道德”在市场经济中是一种发挥重要基础性作用的伦理支持。相对于市场经济体制而言,“基本道德”主要表现为一种“制度道德”。

“理想道德”指的是要求市场主体利己行为的价值目标不能锁定在“利己不损人”的底线伦理水准上,而是要以“利己利他”为其利益行为的价值目标。当市场主体之间或市场主体与经济体系整体利益之间发生冲突时,市场主体应当以“损己利人”的利他主义的道德自觉去努力地“克己”。在这个意义上说,“理想道德”是一种“律己型道德”。“理想道德”以“利他”为重要特征,主要是依靠主体的道德自觉而不是自利本能。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它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利益行为主体既承担谋取经济利益的全部成本支付,并取得了相应的经济总收益,同时又增加了整个经济体系的经济总收益,这种利益行为就是高水准的“理想道德”行为。“理想道德”主体生存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为更高尚的道德理想去奋斗。所以,这种道德要求不具有“强制的”普世性,做到了是“高尚的”,做不到一般不会被谴责为“不道德”。

现代市场经济所倡导的“理想道德”绝不仅仅是人们市场行为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也不仅仅是人的基本生存之需要,而是与人的经济生活的质量紧密相关。人的经济生活的目的首先是为了能够生存,并在生存的同时,使自身的生活过得更好。所以,经济活动作为追求物质“善”的目的的基本方式,具有符合人类目的的价值意义。但是,人类不单纯如动物一样为了维持其肉体的存在而奔波,不但追求基本生存需要的满足,实现“生活好”的基本目标;而且还有追求体现人生更高的价值,实现“好生活”、让生活更有“意义”的价值目标。由此看来,“理想道德”不再仅仅是外在于人的消极的规范,而是人们希冀“好生活”的一种内在的要求,有道德地活着才是人生意义的根本内容之一。人类对于这种更高境界的人生意义的追求从根本上讲是“超越”性的,而人类的经济行为也是在“超越”一个又一个目标,促使人类的物质财富不断增长,同时不断实现并提升着人类自身的道德价值和意义。所以,“理想道德”不是悬空无着的精神幻觉,本身体现和扎根于人类正当的经济生活之中;作为经济生活中较高的价值层次,同时也是主体“在路上”尽可能完善地“超越”自我的表达。

“基本道德”和“理想道德”在市场经济的生成、完善和发展中同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主体不仅要遵守自利行走于社会中不伤害他者的规则,还要在经济发展中道德地为他者的发展设置合作的可能。“基本道德”和“理想道德”之间的区分统一和互动,对于充分、正确地发挥社会主义道德作用,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将市场经济道德区分为“基本道德”和“理想道德”,既有利于区别传统道德和计划经济道德,又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传统道德和计划经济道德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否定个人利益的道德合理性,否定人性中自利的一面,进而否定了人的独立性、平等性,自然也谈不上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把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放在首位,把尊重人、关心人、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的根本目的。从而人格的独立和平等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的人格基础,恢复了人的独立、平等和尊严以应有的地位。人们通过遵纪守法、诚实劳动的自利行为及其劳动成果,得到法律保护与道德上的尊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文明之花,已经结出也必将结出更多、更丰富的物质文明之果。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2.市场经济道德中的“基本道德”与“理想道德”的统一,既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也有利于经济主体道德人格的完善。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发展提供价值支持。承认人的自利性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人性基础,同时它也拒斥极端利己主义,拒斥那种毫不利人专门利己的人。因为,市场等价交换实现的前提条件是交换双方有一定的互信度,也就是每一方在想自己获利的同时必须顾及到对方的利益,至少要做到“利己不损人”,最好做到“利己又利人”。从而通过市场交换行为实现“基本道德”与“理想道德”的统一,以确保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既符合经济必然性又具有道德合理性。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是经济主体道德人格养成的价值保证。

“经济人”和“道德人”反映的是健全人格的两个方面,从市场经济道德的两个层次来看,“基本道德”反映市场主体的自利属性,“理想道德”则主要揭示市场主体的利他属性。因此,“基本道德”与“理想道德”的统一是健全人格的伦理表达。正如马克思所说:“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善。”〔2〕“基本道德”与“理想道德”在经济主体完善自我的过程中呈现为“底线”和“目标”的价值视域。

3.“基本道德”与“理想道德”的互动是社会主义经济道德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推动力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着“基本道德”和“理想道德”统一与互动的价值意蕴,内涵着“经济人”(利己)与“道德人”(利他)的有机整合。“基本道德”与“理想道德”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是人性的内在矛盾的反映。正如人在利己与利他的矛盾运动中走向完善和崇高一样,“基本道德”与“理想道德”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不断进步。总之,市场经济道德体现为人性价值的外在化。遵从市场经济道德可以使人们在“双赢”或“共赢”的合作中,获得在激励中前进的力量,并在诚信的价值追求中靠近经济活动的更高目的和意义。在这个意义上,“为己利他”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永恒的“发动机”,它不断地推动“经济人”获得实现自我的价值源泉。“经济人”的“善行”说明,人类不论怎样都要完成有利于自身的幸福的实现,而这种幸福本身就是与永恒的“善”密切相关的人生价值的题中应有之义。“为己利他”即把市场中的合作者看成是具有平等价值的主体。“利他”为“利己”指明了道德的方向,在关注自我发展的同时,为他者提供发展的契机和可能,理应成为市场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的道德准则。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道德的生成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仅就二者的根源关系而言,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道德的制度之源,市场经济道德依附于、服务于市场经济体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道德的进步有赖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因为经济的深度发展总是以人的幸福的获得为价值依托;道德的形上提升也必然在“完善的成就”获得中得以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本道德”和“理想道德”的互动与进步提供了广阔的现实空间,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要以“理想道德”为指导,以“基本道德”为基础,使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社会基本道德范文篇8

概括起来,“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之所以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根本要求,主要在于能够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精神的基础上,坚持在对社会主义的现实和本质的统一、思想道德规范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先进文化建设中传统与现代的统一的认识中,寻找到最佳结合点。

“八荣八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八荣八耻”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在我国,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与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因此,要从保证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高度,构建能真正体现效率与公平、义与利、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符合的道德规范体系和市场经济的联系是内在的、不可分的,它不仅仅在于提倡一种社会所共同认可的价值导向,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发挥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指导、规范、调节作用,使其真正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指南。

“八荣八耻”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本要求

“八荣八耻”反映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也决定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内容,确认了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首先就是通过调节人际关系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对巩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起到保障作用。但是也必须看到,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在制定道德规范时必须充分考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做到先进性和层次性的统一,既要高举道德理想主义的旗帜,又要照顾到大多数人的道德现实主义的基本要求。“八荣八耻”作为一种现实的、可操作的、符合绝大多数人的道德标准的道德规范体系,它的重大意义就是在现阶段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弘扬正气,有利于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从而达到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效支持。

社会基本道德范文篇9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20个字可以再细分为这样10个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需要分别对这10个道德规范的内涵进行深入的认识。

(1)关于“爱国”。爱国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基本要求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牢固树立中华民族的意识和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自觉维护祖国的独立、统一、尊严和利益;二是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作力所能及的贡献。

(2)关于“守法”。守法不仅仅是法律层面的要求,也是道德层面的要求。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守法”强调公民遵守法律,不只是出于对法律的畏惧,更主要的是出于对法律的自觉认同。因此,一个有道德的公民,不应当将法律简单地认为是消极的行为规范,而应当积极自觉地学法、懂法和守法。

(3)关于“明礼”。明礼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从狭义上讲,明礼就是讲究起码的礼节、礼仪和礼貌,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职业场所和个人家庭生活中,行为举止都得体、适宜;从广义上讲,明礼就是讲文明,特别是注重公共场合中言谈举止的文明,如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等等。

(4)关于“诚信”。诚信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基本内容是诚实、诚恳、信用、信任,也就是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诚信”道德规范既是市场经济领域中基础性的行为规范,也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

(5)关于“团结”。团结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基本内容是强调在追求共同理想目标的基础上,公民通过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形成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各个人群的凝聚力,最终汇集为全民族、全社会的凝聚力。

(6)关于“友善”。友善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基本内容是友好、友谊、友情、善良、善意、与人为善等等。

(7)关于“勤俭”。勤俭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基本内容是勤劳、勤奋、勤快、俭朴、俭节等等。

(8)关于“自强”。自强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基本内容是自尊、自励、自立,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9)关于“敬业”。敬业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基本内容是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德艺双馨、遵守职业道德。

(10)关于“奉献”。奉献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基本内容是克己为公、服务社会、助人为乐、造福于人类。

社会基本道德范文篇10

[关键词]德性;道德单元;道德教育;价值

一、道德单元及其特性

道德意识是一个内在完整的系统,由相互联系的诸部分组合而成。从道德意识的各个部分中,又可以解析出更小的基本单位——道德单元。所谓道德单元,是指借助于思维的抽象化过程而从道德意识中提取的最小单位,是构筑任何一个道德体系所必需的最基本的道德要素。诸如勇敢、节制、勤勉、忠诚等等,当将它们从与其它各种因素的联系中剥离出来,仅剩下其自身的规定性时,它们便是此处所谓的道德单元。一种意识能不能称作道德意识,一个体系能否构成道德体系,主要看是否能从其中解析出道德单元。因此,道德单元就成为道德意识与非道德意识、道德体系与非道德体系的区别之所在。

一种道德意识与另一种道德意识之间,或一个道德体系与另一个道德体系之间,往往存在着重大的甚至根本性的区别或差异,但是,这样的区别或差异并不源于基本的道德单元。也就是说,道德单元的基本涵义,并不能标示出不同道德意识或不同道德体系的根本差别。恰恰是凭借这种最为基本的涵义,一个纯粹的道德单元,才可以存在于不同的道德意识之中,成为不同的道德体系的构成要素。例如,“勇敢”作为一个基本的道德单元,既可以存在于利己主义的道德体系中,又可以存在于利他主义的道德体系中。利己主义者和利他主义者一般都会接受“勇敢”的基本涵义,因此,人们不可能依据“勇敢”这一道德单元的基本涵义从根本上区分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一个纯粹的道德单元,在不同的道德体系中,甚至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其基本涵义不会有显著变化。某一道德单元的基本涵义,表征着这一道德单元的自身规定性,是将这一道德单元与其它道德单元区别开来的内在依据。每一道德单元的自身规定性,仅为其自身所独有,而不能与其它道德单元所共享或分享;某一道德单元的内容,不能为其它道德单元所完全涵盖。

与大于道德单元的其它非基本的道德因素或道德部分相比较,道德单元有两个鲜明的特性。

1.单纯性

道德单元的单纯性,是指其基本涵义的简单性和确定性。任何伦理学派,任何道德体系,对纯粹的道德单元进行语义分析,都可以取得对于它的基本涵义的共识。在不同的伦理学说中,在不同的道德理论中,剔除它们各自包含的社会历史变量之后,都可以解析出一些基本的道德单元。道德语言交流的进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纯粹的道德单元的共识,甚至相互对立的道德体系之间的道德指责,有不少也是以对于道德单元的共同理解为前提的。它们之间的分歧,往往不是表现在如何理解道德单元的基本涵义,而是表现为怎样使用这些单元、以什么样的道德目标统领这些单元。正因为道德单元的基本涵义是简单的,它才可能被复合为复杂的概念,组合成道德判断或命题,进入不同的道德体系;正因为道德单元的基本涵义是确定的,才使得道德对话乃至道德争论具有意义。

2.价值中性

纯粹的道德单元,因为没有进入一定的价值系统,没有受到一定的价值目标的制约,所以,其自身的价值尚处于不确定状态。这就是道德单元所表现出的价值中性,或价值不确定性。价值中性的道德单元,虽然也可以称之为道德要素,但并不具有真实的或现实的道德价值。例如,“勇敢”作为纯粹的道德单元存在,在价值上就是中性的。正因为它是中性的,所以,具有不同价值体系的社会个体,都可以吸纳“勇敢”这一道德单元。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依托于主客体之间的特定关系。纯粹的道德单元,其外部对象尚未确定,即尚未进入特定的关系之中,因此,纯粹的道德单元就不具有现实的、真实的、明确的道德价值。道德单元的这种价值中性,或价值不确定性,仅仅用以表明纯粹的道德单元尚未有价值,而不是说道德单元不可能有价值。道德单元的价值中性或价值不确定性,同时也就是价值可能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与一定的外部对象相联结,处于特定的关系之中,道德单元就会表现出价值。由于纯粹的道德单元所可能实现的价值尚未确定,还未能知道它与何种价值对象相联系,亦即其价值实现的方向尚未确定,因此,我们把纯粹的道德单元称为道德标量。标量即是有大小而无方向的量,方向确定的量则叫做向量或矢量。

二、德性:主体化为个体品质的道德单元

道德单元是从道德系统中抽象出来的最小单位,它因此而成为一种作为研究对象的客体性存在。而且,只有将道德单元当作一种抽象的客体性存在而对其进行客观的研究,人们才可能最大限度地排除主体差异性的影响,从而获得对其本然面目的真知。但是,人们又不能满足于对道德单元的本然面目的认知。任何伦理学方面的研究,其最终目的乃是为了促进道德价值的生成。而为了使道德单元的潜在的道德价值转化为现实的道德价值,就必须使道德单元主体化,使其借助于主体的行为而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其价值。道德单元的主体化,就是使道德单元内化为个体的品质,即使得客体性的道德单元成为个体内在的德性。所谓德性,就是已被个体吸纳为自身品质构成因素的道德单元。作为研究客体的道德单元,因经过多重抽象而暂时撇开了它与其它因素的联系。而道德单元一旦主体化于个体的内在品质结构之中,就与个体品质结构的其它因素形成有机的联系。因此,德性,或主体化为个体品质的道德单元,就不再是一种孤立的客体性存在,而是受到个体品质中其它因素的制约,打上了鲜明的主体烙印。在诸种制约道德单元的主体因素中,对实现道德单元的道德价值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个体的价值取向系统或价值对象系统。在个体品质结构中的价值取向系统的制约下,道德单元除了自身固有的规定性之外,又获得了一种外部规定性:指向确定的外部对象。由于个体的价值取向系统的磁化,道德单元被牵引到确定的方向上。这样,原本是道德标量的道德单元也变成了道德矢量,价值中性就为价值向性所取代。德性与道德单元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是否有价值向性。如果不进入个体的品质结构,没有受到确定的价值取向系统的制约,那么,道德单元的道德价值即不确定。也就是说,未带有任何价值向性的道德单元,虽然人们知道它具有价值可能性,但却无法确定它具有的是何种价值可能性?它可能生成的价值究竟是正价值还是负价值?或者是大价值还是小价值?只有在一定的价值取向系统的牵引下,道德单元才开始显示出明确的价值倾向性。不同的价值取向系统指示出不同的价值对象,

因此,同一道德单元,在不同的价值取向系统的制约下,便可能生成不同的道德价值。个体品质结构中的德性将道德单元与正确的价值对象系统连接起来,使道德单元始终指向一个正确的价值对象序列。在这种情况下,道德单元就总是具有生成正价值的可能性。相反,如果道德单元始终指向错误的价值对象序列,那么,这样的道德单元就只可能产生负价值。即使是指向正确的价值对象序列的道德单元,其所实现的正价值亦有大小之分的问题。价值对象序列中的各个价值对象,分别与某一道德单元连接起来时,在其可能实现的价值的量上会呈现出一定的级差。因此,人们就不能满足于在德性中一般地实现道德单元与价值对象系统的连接,以确保正价值的生成,而且还应当更进一步,在每一次具体的道德选择中,使道德单元与价值序列中处于较高位的价值对象连接起来,以确保生成最大的正价值。

显然,对于个体的德性来说,价值取向系统和道德单元都不可或缺。如果一个人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系统,但缺少某些基本的道德单元,那么,这个人所选择的正确的价值目标就难以真正实现,他的人生价值就要大打折扣。例如,某人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但缺乏“勇敢”这一道德单元,一旦遇到艰难险阻,在发现对于这种理想的追求甚至可能要以热血和生命为代价的时候,他就可能畏缩不前,导致理想变成空想。在历史上和现实中,更为多见的是这样一种情况:有些人往往并不缺乏基本的道德单元,但选择了错误的价值取向。这样的人,即使其道德单元是齐备的,但仍有可能给社会带来相当的恶,人们还是有理由斥之为“缺德”,既缺乏必要的德性。因此,要成就完全的德性,仅仅有道德单元是不够的,还必须将道德单元纳入正确的价值取向系统的制约之中,使道德单元始终服务于正确的价值对象。

德性虽然将道德单元与价值对象连接起来,以保证道德单元始终指向正确的价值对象,从而将道德单元原有的价值可能性确定为实现正价值的可能性,但这样仍然不够,因为可能的正价值毕竟不等于现实的正价值。要从正价值的可能性过渡到正价值的现实性,主体内在的德性就必须外化,即最终以客观的物质过程及其结果实现主体德性的全部价值。德性外化的具体表现就是地道的道德行为。德性是道德行为的自因。只有由德性这一自因驱动的道德行为,才是真正的、完全的道德行为。德性作为个体行为的自因,为个体的行为提供内在的指南。因此,有德性的个体的外在行为,是个体的自我约束行为,即自律行为。出自德性的自律行为,内蕴着个体从事这种行为的自觉与自愿。没有自觉与自愿,就不是德性主导的自律行为,而只可能是偶然的或被强制的行为。亚里士多德在论述“公正”这一德性时曾经说过:“不管做事公正还是不公正,都要有意地来做。如若是无意的,那就不是做不公正的事,也不是做公正的事,而是凭着机遇。”这里,所谓“凭着机遇”的“无意”行为,即是不自觉的行为。亚里士多德又说:“不自愿行为是不知道,或者虽然并不是不知道,但是身不由己,受到强制。”。不自觉或不自愿的行为,虽然有可能在表面上与德性要求相一致,但由于不是出自德性,没有自律性,故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德性的全部价值,必须也只能通过真正的道德行为来实现。不自觉或不自愿的行为,由于不是出自德性,故不可能体现德性的价值。

三、道德教育的双重任务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使个体形成完整的德性。由于德性既包括各种必要的道德单元,又需要价值取向系统为道德单元提供确定的价值对象,因此,道德教育便有双重任务,即:道德单元教育与价值对象教育。道德单元教育与价值对象教育都十分重要,二者缺一,就会使道德教育总的目的付诸东流。尽管如此,但并不意味着二者必须同时并举。正确的做法是根据个体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在某一时期突出道德单元教育,在另一时期着重于价值对象教育。

在个体发展的少儿期,应当重点进行道德单元教育。少儿心理的幼稚性,少儿活动的简单性,少儿之间单纯的伙伴关系,是这一时期的个体形成道德单元的基础。由于缺乏对于人际关系的深刻洞悉,缺乏确定的价值体系的引导,因此,少儿的道德活动,是一种初级的或肤浅的道德活动。在这样的道德活动中,少儿还不能从整体上系统地把握外部道德世界,他们所感知到的道德现实往往是零散的、支离的、表层的。在此基础上,他们只可能逐步萌生出分立的、单纯的道德单元,而无法形成以复杂的、成熟的社会意识为背景的价值对象系统。少儿期的个体具有模仿性强的特点,这一特点,无疑有助于道德单元的习得。少儿缺乏成熟的思维机制,还不能从理性层面、在实质上把握外部道德形象的内在精神世界。因而,只有通过对直观道德形象的感性层面的模仿,他们才可能有效地从外部吸纳道德单元。少儿在对于道德形象的不断模仿中,可以逐步养成与道德单元的基本涵义相吻合的行为习惯。道德单元一旦变成习惯而稳定下来,就会对个体产生持久的、难以磨灭的影响。

在个体发展的青年期,应当重点进行价值对象教育。青年期的个体,思维能够达到对社会生活事件的意义进行概括的水平,逐步形成抽象的理论思维,对历史与社会的本质有可能产生比较深刻的认识。青年的自我意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能够经常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并有可能从自我与外部的关系、现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的关系来促动自我完善。这一时期的个体,对于人应当以什么作为奋斗目标、人为什么活着等等问题,往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也就是说,对于价值对象及其选择等问题十分感兴趣。显然,这些情况为进行价值对象教育提供了良好条件。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假如价值对象的客体是少儿期的个体,那么,这样的受教育者既不会对教育内容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又限于心理发展水平而难以真正理解这些内容。

道德单元教育是向个体传输最起码、最基本的道德要素,故属于道德教育的基础层次。而价值对象教育是指示出道德行为的正确方向,是在个体已具备道德单元的基础上更高一级的层次。这两个层次尽管互有区别,但又互相联系,都为完整的道德教育所必需。并且,道德教育这两个层次的任务并不是界限绝对分明的两个阶段。在低幼儿童中,尽管不宜于进行系统的价值对象教育,但在进行道德单元训练的时候,也可以根据他们的理解能力尽可能地强化一些价值对象方面的意识。例如,做好事的勇敢应当得到鼓励,做坏事的“勇敢”应当给予批评;对好人忠诚是对的,对坏人“忠诚”是错的。在适宜于进行系统的价值对象教育的年龄段,也不能完全排斥道德单元教育。在重点进行价值对象教育的时候,对于某些尚不具备或尚不稳定的道德单元,仍然要尽可能地予以补充或巩固。总之,我们将道德教育的双重任务层次化,其实就是主张在个体发展的适当时期,针对个体的年龄、心理特点,突出重点地实施某一层次的道德教育,但并不完全排斥另一层次的道德教育。个体的不同发展时期,尽管以不同层次的道德教育为重点,但这两个层次的道德教育的内容又在不同时期内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如果把道德教育的高低有别的两个层次,当作截然隔离的两个阶段,那仍然是无法取得道德教育的良好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