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价值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10:41:36

社会价值

社会价值范文篇1

在现实世界的话语体系里,我们习惯于将“经济社会”或“经济和社会”笼而统之地进行表达,如“经济社会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等,这些说法细究起来,不难发现它们潜含了极为丰富的内容。但是,在“经济”和“社会”混而论道的情形下,这种丰富性被相当程度地消解了,尤其是其中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未能得到较好的界定和阐释,也给现实生活实践带来了许多的困惑。一我对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区别,一直存有某种不大不小的疑问。现代社会的学科主要是以研究对象的不同来区分的。大致说来,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们的社会行为、社会问题和群体现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人们的经济行为、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我的疑问是,“社会”是一个大概念,“经济”是一个小概念,它们之间,应当是“属种关系”,即“社会”覆盖了“经济”,或者说,“经济”是“社会”中的一部分。相应地,“社会学”就应当包括“经济学”。但实际上,两者不是这样的关系,它们并列而在,各自独立。我从未听到过“经济学”是“社会学”一个分支的说法。这个疑问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有种分类就让我几乎认同了这样两种不同学科各有其不同特征,以及它们相互之间并不存在“你中有我”或“我中有你”的关系。这种分类认为,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群体的行为,而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个体的行为,鉴于“群体”和“个体”的可观察性差异,这两个学科的边界就有了。在较长的时间段里,我就是按照这样的理解来看待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经济学是我的主业,社会学只是选读过一些著作,并未深入研究,但大多也与经济问题研究相关。在经济学中,“个体”的行为是经济学的基础,即每个人都被假定为“经济理性人”,人人都会去比较“成本”和“收益”,“个体行为”是一模一样的,由此展开对关联经济现象的研究。社会学中的“群体”行为,是以某种“社会现象”的观察来归总的,如“沉溺网络游戏”“追星族”等,通过对这些“社会现象”的分析,探求这些“群体行为”形成的原因,寻求解决相关问题的途径。从这一点看,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区别,首先就在于两者理论演进线路不同———前者是从“个体行为”的假定,去解读显现于我们眼前的经济现象;后者是从存在的“社会现象”中,去挖掘背后“群体行为”的奥秘。也就是说,经济学中人的行为是事先既定的,而社会学中人的行为是不确定的,需要去探究。由此出发,两种学科所追求的目标,显然大不相同,并存在某种内在的对抗性。

经济学假定每个人都是“经济理性的”,经济学一般的、基本的或最高的追求,就是试图让这种“理性”发挥到极致,达到最佳的“经济结果”,我们听得烂熟的“经济价值最大化”,便是这门学科所期待的人世间最高境界。社会学所追求的,则是从既已存在的“社会现象”中努力发现背后的原因,从人的行为上找到驱使根源,并在“有益于”或“有害于”社会的判断下,提出“扬善去恶”的解决途径,期望并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化”。在这里,学科目标的不同,其实是可以作为不同学科划分标准的。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我们的重点是由此引申出来对“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理解。举例说,“沉溺网络游戏”现象,经济学通常是不会将它作为经济问题来研究的,若研究也只会聚焦在“网络游戏”的企业价值、行业规模,对产值、税收、就业等的贡献方面,这种研究大多会基于“经济理性人”的设定,探求何种市场环境、制度、调控工具等,能够最佳地实现这个行业“价值最大化”;社会学则大为不同,对这种现象首先做出基本判断,如果“沉溺”的人数达到某种量级,那一定“有害于”社会,需要挖出“沉溺”的行为动因,对症下药开出治理药方,限制“网络游戏”的无度扩张,最终消灭这种社会的弊病。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各自目标,都无可厚非,但搁置一起,就有矛盾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不只是不同,相互之间还存在某种明显的对抗。这也意味着,“经济社会进步”或“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这类目标,在深层次上要理解和解决好“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及其关系的认知问题。要知道,一个“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是以“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均衡、和谐关联发展为基础的。从本例来看,就是“网络游戏”可以有“经济价值”的大发展,但要有“社会价值”的约束。二在现代社会里,经济价值都是以货币来计量的,任何事情的经济价值都可以直接比较大小。如生产一定量的大米收入五百元,快递服务若干次赚取一千元,相比而论,后者的经济价值大于前者,并且高达一倍之多。假定“生产大米”和“快递服务”所耗费的时间、人力成本等资源完全一样,仅从经济价值的角度看,社会就应当舍弃“生产大米”,而将资源全部投入“快递服务”之中,赢得“经济价值最大化”。

社会价值则不然。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价值,不可同日而语。“生产大米”和“快递服务”对于社会而言,一个是提供产品,一个是提供服务,存在性质差别,却都必不可少,舍弃它们中间的任何一种,都将使社会生活失衡,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就是说,只有双双保全它们,才能够实现“社会价值”的最高目标,尽管“经济价值”不能达到最大化。而且,也因为两种价值的性质差别,社会无法简单地评价它们之间价值的大小,通常只能说明它们各自对于社会的重要性,舍弃其中的任何一种都没有足够的理由。从理论上讲,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经济价值是统一的和抽象的,它的外在表现只是“价值量”,即表示大小差别的各种数字,“价值”的内容仅仅只在观念上存在;社会价值则是个别的和具体的,大多会有可见的物理形态、特殊的功能或人的行为过程,看得见也摸得着。第二,经济价值消灭了一切事物的实体或实际可观察内容,因而不同事物的经济价值可以进行直接比较;社会价值则保有事物的具体属性,只能就事论事来看待这种价值,不同事物之间的价值无法直接比较。第三,在一定意义上讲,经济价值不是社会生活的目的,只是实现社会生活目的的手段,社会价值则是社会生活目的本身———抽象的“经济价值量”只有运用起来,转化为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事项或活动,才能给人们带来社会实质性的满足。在现实生活中,最普遍又经典的事项就是“用钱购物”,当“钱”没有转化为“物”时,“钱”永远只是在观念上对人们“有用”,或者说仅有“经济价值”而无“社会价值”。理论源自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而理论一经形成并被广泛认同,它就会反过来,成为新的实践前提。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颇具意味的是,与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分离,以及“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分离相对应的,是人们的现实生活分为“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两大领域,而且看起来两者之间的边界还较为清楚———人们一方面在“经济生活”中,努力去赚更多的钱,普遍地追求“经济价值最大化”,不断地积累财富;另一方面,又在“社会生活”里,吃喝拉撒(生理需要),吹拉弹唱(精神需要),你来我往(社会交往需要),构造出另一个人类生活、存在和创造的时空。隐隐约约地,“经济生活”总是在显现某种工具的特点,似乎就是为“社会生活”这个目的服务的,也就是说,人们在“经济生活”中追求“经济价值”是为了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更大的“社会价值”。这一点表明,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很复杂的关系,但互为因果的关联是较为明晰的。任何事情的分离,都会出现分离者各自独立发展的情形来,导致一个整体内部出现不一致、不均衡和某种对抗。当人们的全部生活分为“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时,必定无疑会出现这样两种生活形态各自发展的轨迹,只要某一方面未能兼顾到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就会出现畸重畸轻的局面:要么过于追求“经济价值”而忽略了“社会价值”,资源被过度倾斜在经济回报大的方面,整个社会的发展可能一面是“过剩”,一面是“短缺”;要么过于追求“社会价值”而忽略了“经济价值”,人们的经济潜力未能激励到位,整个社会的资源未被较高效率地利用,经济“短缺”可能成为主要的问题。三这不只是一种理论逻辑的演化,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真实经历。从人类社会的历史来看,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社会价值”的考虑被放置在超常的高度之上,整个社会以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物质平衡为基础,一个宏大的计划安排,几近包括所有“社会价值”事项的类别,面面俱到,却由于人的经济潜能被“计划”框定,或无法受到激励而充分发挥作用,结果不只是“经济价值”总量无法实现较好的增长,就是“社会价值”也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这样的经济形态被学者们冠名为“短缺经济”,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重大的教训。在市场经济的制度下,人类社会则出现过另外一种情形。那就是唯“经济价值”马首是瞻,以经济回报为最高导向,唤起人们内心深层的逐利性,激励人们追求“经济价值最大化”;同时,将一个社会的“社会价值”实现,寄望于市场运行自动调节来达到较为理想的程度,相应的人为制度安排和监督、调控力量,则完全配合或服从于市场的规则。结果是,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导致人们经济行为的疯狂无序,短期内各种资源大量、迅速地向某些高收益行业集聚,经济运行的畸形格局形成,最终表现为一面是以“产品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爆发,另一面是大量的“社会价值”堆积性缺失。在这样的制度下,一个社会发展的均衡性,时常需要周期性的“危机”来进行毁灭性的重塑,强行地对市场严重失衡进行修复,付出的社会代价极为巨大。

当今的世界,是由市场经济制度主导的。这种制度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地激励社会每个成员积极地创造“经济价值”,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和其他制度一样,市场经济制度也是利弊兼有,它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带给了人类诸多的困境甚至灾难。不过,人类社会在不断地汲取历史经验教训中,发现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人为管理这只“看得见的手”,如果配合运用得当,就能够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改善社会整体福利,让“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长期地处于较好的动态均衡之中,避免人类社会生活的大起大落。然而,“两只手”的配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市场经济制度下人们追求“经济价值”的力量,源自人性底层的基本规定特别强大,强大到只要没有约束,就可能走出畸形的结局来。因此,就现实世界而言,在对待“经济价值”或“社会价值”畸重畸轻的问题上,我们需要更多关注的,还是在防止一味地追求“经济价值最大化”而导致大量的“社会价值”被消解的方面,在保有市场经济制度优势的同时,有效防止市场极端性的波动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和某些“社会价值”不足而引发的多种社会“危机”。

作者:陈彩虹

社会价值范文篇2

我光荣的参加了年3月28日的第54期高级党校学习。在这短短几节课上,我受益匪浅。我认识到党员义务是党员对党应尽的责任,更是党员自身素质的要求,预备党员必须先对其有正确地认识。义务中提到的先锋作用是党实现有效领导,完成党的各项任务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一个员是否具有觉悟的重要标志,每名员都要时刻记住自己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要注意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员是人民的公仆,时时处处要为人民的利益着想,作为党组织的成员,就要以党的利益为重,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多做贡献,要具有自我牺牲精神。每名员都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身为党员一定要做到严格保守党的秘密,百折不挠地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员还都要站在党性的立场上,同一切危害党的团结统一的言行作坚决地斗争,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这八项义务明确了做一名合格员的具体标准,提出了党员应尽的职责,规定了党员的行为准则,对每个党内分子都有约束力。我必须要懂得它的精神实质,熟悉每项具体要求,并经常对照检查,严格要求自己,切实付诸实践。其次,我进一步明确了入党的基本条件和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的重要性。通过步步深入的学习,我对入党要求的认识渐渐从朦胧走向清晰,明白了不仅要在学习中创造入党条件,更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进步,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发展对象。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具有持久不衰的动力,刻苦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把对事业的忠诚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起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积极作出贡献;才能够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尽力摆正党和人民的利益同个人利益的关系,逐步培养和树立起甘愿“吃亏”、不怕“吃苦”、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生价值观;才能够正确对待争取入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当周围的同学比自己先入党的时候,不会因此而沮丧和急躁,而是加倍努力。同时,也真正认识到只有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事业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作为入党的唯一动机,才能在入党的道路上越走越近,越走越快,才能真正领悟和实践“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感到一定要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在周围同学当中时时处处体现出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使我有了更明确的努力方向: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些科学的理论体系,他们是无产阶段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有了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武装头脑,才能确定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才可以防止和排除种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和干扰,少走弯路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另外一方面要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只有认真学习理解才能去很好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二、坚定信念,认真学习通过开展班级工作进行实践锻炼,不断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能力,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是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漫长的过程,并不断循环往复,才能够获得的。

要通过身边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对党和事业的认识,强化正确的入党动机。

三、加倍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新世纪,新发展,要求我们这一代人要有新的知识结构。

只有多掌握一些科学知识,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不被时代所摒弃,做时代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为祖国的强大尽一份力量。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只有努力做到学一科,爱一科,精通一科,勤勤肯肯,踏踏实实,才能不愧于员的光荣称号,才能更好地发挥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社会价值范文篇3

一、贸易自由化与WTO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一项政策被大多数国家所青睐,那就是推进贸易自由化。毫无疑问,贸易自由化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利益。首先,它导致了更大的经济增长。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编著的《贸易走向未来》一书中指出:一个明确的数据显示出自由贸易和经济增长的统计相关性,所有的国家,包括最贫穷的,都可以依靠自己的“比较优势”的资源(人力、自然、科技、及金融)生产商品和服务进行国际贸易买卖,从中获利。其次,贸易自由化可以为发展中国家融入世界经济和减少贫困作出贡献。根据世界银行2001的研究,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贸易的开放给他们带来了高增长的收入、更长的人均寿命和更好的教育,这些国家也相应的调整了自己的国内政策和制度以便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与国际援助相比,贸易自由化具有更大的潜力,使穷人收益,使国家收益。第三,除了上述的经济利益,贸易自由化也带来了可观的非经济收益。由于大多数国家都在参与国际贸易,他们进行跨国界的接触和交换意见,这可能有助于更好地相互了解。在一个自由贸易的世界,人们更容易视他人为生意伙伴,而非敌人。因此,贸易的增长是减少战争的激励机制。

WTO是一个以实现全球贸易自由化为宗旨的国际经济组织,在它的法律框架下的诸多协议反映了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如在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协定《马拉喀什协定》序言中规定到:“世贸组织的各成员方认识到在处理它们在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大幅稳定增长以及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为目的”;同时成员方“期望通过达成互惠互利安排,实质性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的歧视待遇,从而为实现贸易自由化作出贡献”。简言之,贸易自由化是WTO的核心原则,其内容包括减少贸易壁垒、增加市场准入及消除贸易歧视;这些规定散见于WTO的各个附属性文件中。

二、其它社会价值和利益与WTO

虽然贸易自由化使得所有的国家卷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其中大部分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增长,摆脱了贫困;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国家在融入全球经济的过程中都是这样成功的。依据2001年的世界银行报告,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中东、以及前苏联的一些国家约有2亿人被抛在了后面;平均而言,这些国家的经济体正在收缩,贫穷在加剧,教育水平提高的也很慢。很显然,全球化的好处远远没有被平均分配,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或团体开始对经济的全球化表现出了不满。在发达国家,西雅图、布拉格、蒙特利尔、日内瓦、热那亚和苏黎世发生的大规模的街头示威活动显示了“反全球化的态度”。华盛顿国际经济研究所2008年的研究表明,相当多的美国人反对贸易自由化的进一步发展,他们认为移民和外国直接投资给美国人民的就业机会和工资带来了负面影响。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疑虑变得也越来越强烈。这些发展中国家普遍指责发达国家利用“贸易自由化”打开了他们的市场,但仍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农产品、纺织品和服装)紧闭着自己的市场;他们认为贸易自由使发达国家赚足了荷包,给他们却留下了环境污染等沉重的后果;他们的人民对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也开始出现了敌意。

基于此,“贸易与其他社会价值、利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何保护其他社会价值在多边贸易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WTO自成立之日起就提出了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旨在使国际贸易与其他社会价值、利益的保护取得协调。其在《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定》序言中明确提出“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各成员方应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和维护环境,并以符合不同水平下各成员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在WTO启动的多哈回合谈判中,世界贸易部长重申:“我们坚定地重申我们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正如在马拉喀什协议的序言部分中表述的:“我们深信,WTO在坚持和维护一个开放的、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的目标,并为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我们认识到,在WTO规则下,没有国家被阻止采取措施保护他们的人民、动物和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他们的环境。”由此,可持续发展、其他社会价值的保护也成为WTO的宗旨之一,在WTO的规则下,各成员国可以为了保护自己国内的公共健康、环境等社会利益而制定法规或政策来禁止或限制贸易的进出口,而这些看似违背贸易自由化的措施是得到WTO肯定的。

三、WTO体制下贸易自由化与其他社会价值

1.两者关系的基本原则

社会价值范文篇4

1.新闻的现实分析

如今对于新闻的存在及发展的现实应该辩证的对待,有其良好方面,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具有一些负面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新闻业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发展,新闻业在社会及国家整体的发展中占有很大的一席之地,并就其种类也是五花八门,涉及各行各业,如有动态新闻、综合新闻、事件新闻、述评新闻、非事件新闻、人物新闻等,通过网络、电视等各种途径进行传播,在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实终归是现实,现实是残酷的,是一个大染缸,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发生的概率。在新闻的发展中,一些新闻的失真,虚假报道、丑闻事件等有违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宗旨的情况发生得十分频繁。这些新闻的出现有的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有的却被广大人民所关注,如一些“艳照门事件”、“八卦新闻”。甚至一些事实在报道中就胎死腹中,并不被人们所知,侵犯了人们的知情权,如一些只报喜不报忧的新闻报道,对于那些“喜”的新闻报道大大赞扬,而对于一些“忧”的新闻报道并没有通过媒介往外传播,而是进行封杀。总之,新闻的现实是一个大杂烩,什么情况都会发生,该报道的不报道,不该报道的反而积极报道,无趣的、有趣的一起报道等,形成了一个真正的新闻现实。因而,作为一个关注者只能对其进行辩证看待,否则将会迷失方向。

2.新闻的社会价值

新闻的价值实现是在于引起受众对其所报道的事实的关注程度。而其关注度是通过第一时间和第一报道来实现的,新闻的价值体系包括新闻的信息价值、新闻的道德价值、新闻的审美价值等。而新闻的社会价值的体现正是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是集合新闻所有价值为一体的一种体现。新闻的社会价值是融合了各种价值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透视着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宗旨、理念。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坚持什么样的价值就决定着在发展中建设什么样的文化,一个社会应该构建什么样的文化也就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情况,同时还对该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影响作用,并且主要影响其价值问题。而新闻的社会价值正是应该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之下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新闻的社会价值应该是“以人为本”的,这是该价值体系的核心理念,这是顺应社会发展形势的。新闻报道的事实在满足一定公众关注的情况下,还需要更多的重视对其信息的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等其他价值的考虑,形成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以其为核心构建一个价值体系,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社会价值体系。在该价值体系的指导下,才能更好的使新闻得到健康发展。

3.新闻的现实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任何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辩证统一的,对于新闻的现实和其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更是如此。在当前这个大发展环境下,“以人为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发展的主流,而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也是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才能更好的在社会上立足。新闻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新闻社会价值体系的构建,在新闻业的良好发展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正是在国家的方针政策之下,探索如何发展,如何进行新闻报道,在报道事实方面有所考虑,这样其健康发展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关注度也随之提升,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心理及精神方面的需求,为社会文化体系的构建、社会核心价值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一些信息失真,虚假报道、丑闻的出现,虽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并且其关注度还是非常的高,但是有些都是有违社会道德要求的。正如“艳照门事件”一样,这样的新闻报道虽说产生了一定的价值,获得了很多的金钱回报,但是从人的本性出发,实在是有些不妥的。众目睽睽之下将个人的隐身公布于众,让世人看热闹,明显的表露出了当今社会道德的沦丧,同时也透露出了新闻社会价值的现状以及建设新闻社会价值的重要性。因而,新闻的现实影响着社会价值的状况,对新闻现实重新的认识并有效的进行规制,才能更好的引导新闻更好的健康发展。

社会价值范文篇5

一、贸易自由化与WTO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一项政策被大多数国家所青睐,那就是推进贸易自由化。毫无疑问,贸易自由化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利益。首先,它导致了更大的经济增长。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编著的《贸易走向未来》一书中指出:一个明确的数据显示出自由贸易和经济增长的统计相关性,所有的国家,包括最贫穷的,都可以依靠自己的“比较优势”的资源(人力、自然、科技、及金融)生产商品和服务进行国际贸易买卖,从中获利。其次,贸易自由化可以为发展中国家融入世界经济和减少贫困作出贡献。根据世界银行2001的研究,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贸易的开放给他们带来了高增长的收入、更长的人均寿命和更好的教育,这些国家也相应的调整了自己的国内政策和制度以便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与国际援助相比,贸易自由化具有更大的潜力,使穷人收益,使国家收益。第三,除了上述的经济利益,贸易自由化也带来了可观的非经济收益。由于大多数国家都在参与国际贸易,他们进行跨国界的接触和交换意见,这可能有助于更好地相互了解。在一个自由贸易的世界,人们更容易视他人为生意伙伴,而非敌人。因此,贸易的增长是减少战争的激励机制。

WTO是一个以实现全球贸易自由化为宗旨的国际经济组织,在它的法律框架下的诸多协议反映了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如在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协定《马拉喀什协定》序言中规定到:“世贸组织的各成员方认识到在处理它们在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大幅稳定增长以及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为目的”;同时成员方“期望通过达成互惠互利安排,实质性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的歧视待遇,从而为实现贸易自由化作出贡献”。简言之,贸易自由化是WTO的核心原则,其内容包括减少贸易壁垒、增加市场准入及消除贸易歧视;这些规定散见于WTO的各个附属性文件中。

二、其它社会价值和利益与WTO

虽然贸易自由化使得所有的国家卷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其中大部分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增长,摆脱了贫困;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国家在融入全球经济的过程中都是这样成功的。依据2001年的世界银行报告,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中东、以及前苏联的一些国家约有2亿人被抛在了后面;平均而言,这些国家的经济体正在收缩,贫穷在加剧,教育水平提高的也很慢。很显然,全球化的好处远远没有被平均分配,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或团体开始对经济的全球化表现出了不满。在发达国家,西雅图、布拉格、蒙特利尔、日内瓦、热那亚和苏黎世发生的大规模的街头示威活动显示了“反全球化的态度”。华盛顿国际经济研究所2008年的研究表明,相当多的美国人反对贸易自由化的进一步发展,他们认为移民和外国直接投资给美国人民的就业机会和工资带来了负面影响。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疑虑变得也越来越强烈。这些发展中国家普遍指责发达国家利用“贸易自由化”打开了他们的市场,但仍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农产品、纺织品和服装)紧闭着自己的市场;他们认为贸易自由使发达国家赚足了荷包,给他们却留下了环境污染等沉重的后果;他们的人民对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也开始出现了敌意。

基于此,“贸易与其他社会价值、利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何保护其他社会价值在多边贸易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WTO自成立之日起就提出了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旨在使国际贸易与其他社会价值、利益的保护取得协调。其在《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定》序言中明确提出“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各成员方应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和维护环境,并以符合不同水平下各成员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在WTO启动的多哈回合谈判中,世界贸易部长重申:“我们坚定地重申我们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正如在马拉喀什协议的序言部分中表述的:“我们深信,WTO在坚持和维护一个开放的、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的目标,并为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我们认识到,在WTO规则下,没有国家被阻止采取措施保护他们的人民、动物和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他们的环境。”由此,可持续发展、其他社会价值的保护也成为WTO的宗旨之一,在WTO的规则下,各成员国可以为了保护自己国内的公共健康、环境等社会利益而制定法规或政策来禁止或限制贸易的进出口,而这些看似违背贸易自由化的措施是得到WTO肯定的。

三、WTO体制下贸易自由化与其他社会价值

1.两者关系的基本原则

社会价值范文篇6

论文关键词:经济学;农村;社会价值观;变迁

0引言

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的推进,“中国社会价值观范型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农村社会价值观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层面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的态势。笔者主要以陕西关中地区农民这一群体为主,对西安市的户县、成阳市的甸邑、淳化、三原、乾县、宝鸡市的扶风、渭南市的合阳等30个自然村的500户农民以调查问卷及访谈形式进行了调查。了解当前该地区农民的社会价值观现状,透过关中地区农村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得与失,探索其发展路径,为关中地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些参考。

1农村社会价值观发展现况

1.1经济层面在调查“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精神文明是否也相应的丰富”中,有54%的人填写物质和精神都缺乏(其中38%的人属于经济状况较好地区),36-4%的人认为物质财富增长但精神生活匮乏,仅有9.6%的人认为物质及精神都丰富。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从关中地区农村经济整体收入增长形势来看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远比资源匮乏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在调查“您认为社会贫富差距如何”中,有51.4%人认为贫富差距大,有45.1%人认为贫富差距巨大。

1.2政治层面在“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发生;中突时如何处理”的调查中,有20.4%的人认为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在“当前社会司法现状”的调查中发现中,有t0%的人认为司法公正,有42%的认为权大于法。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主观上由于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切身感受到党的富农惠农政策,党的向心力、凝聚力增强。客观上大众媒体对农村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以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的满足农民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1.3文化层面抽样调查显示,文盲半文盲的占18%,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我国义务教育政策在农村的贯彻实施,以及2005年国家实施“两免一补”政策,这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家庭子女教育成本的负担,增加了他们受教育的机会,更新了农民陈旧保守的观念,提高了农民尤其是“农二代”的文化素质,改善了农村风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不断深入。

1.4人生价值观层面对“人活着的目的”的调查中,57.8%的人选择了发家致富、光宗耀祖。调查结果说明,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的内心的满足感、幸福感,表现出关中农民淳朴而又温暖的人生价值观。而大多数农民对安全的渴求成为主要态势,反映出人们对生活和未来预期的某些担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主观上农民健康投资观念、风险观念、共济观念淡薄,农民参加农村医疗合作的比例高。

2农村社会价值观发展中的问题成因

2.1社会因素“社会变迁与价值观变迁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一方面表现为两者的互动,即两者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另一方面表现为两者互为前提的关系。”政治生活的纯洁是民众的基本诉求,司法公正和国家政策的有效监督同样是农民的需求。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各项公共福利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权利,从社会层面看,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员工、城市无业人员、农民这四类群体在享受社会福利上是有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农民远离政治生活。

2.2经济因素农村中贫困家庭由于资金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使他们知识储备、技术技能掌握少且浅,知识的运用能力弱,家庭经营开展难,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农民从事非农活动较少,收入增长较慢。使他们只能从事简单的、经济效益低下的种植业,短期内很难摆脱贫困状态。而因为优越的地理条件或者某些优惠“政策”(如拆迁补偿政策下产生的食利阶层)使农民纯收入增长较快地区的农民则小富即安,影响工业等非农业产业的发展,从而影响了农村社会价值观的发展。

2.3文化因素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劳动文化程度与家庭人均收入的高低成正相关关系,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经济增长缓慢,农民纯收入较少的地区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乏,人口素质较差,人们的职业价值观、婚姻价值观变化不大,大多数农民保持着传统的、朴素的思想观念,诚信与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观体系较为稳定。

3路径选择与展望

3.1提升主导价值观的社会认知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的物质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但精神世界却发生着微变,市场经济的物质意识、西方宣传的“自由”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现在的农村人。政府的主导宣传的意识形态并没有受到抵触,但也没有收到预想的社会认知效果,这就必须要重视这个问题。

3.2加强农村经济建设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增长人民的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创造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竞争、法制的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妥善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劳动、资本、知识、技术与管理等生产要素的作用,才能调动起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使资源合理配置,从而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

3.3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政府管理体制和社会保障体制,进一步完善城乡基层政权、基层自治组织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完善法律制度和司法体制机制,坚持司法为民,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

3.4发展文化产业陕西关中地区是以西安为核心有十三朝古都的历史文化背景,传统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发展农村经济和建设农村社会价值观,笔者认为可以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载体,发展文化产业,既丰富了农村人的精神世界,同时又可以带来经济利益,这是一个路径选择。

社会价值范文篇7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价值观内涵特点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其终极理论来源而言,源自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然而在具体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却呈现出与马克思恩格斯所预期和设想的不同的形态。这固然是社会主义理想与中国现实相结合的结果,更为主要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理解、选择和设计的结果。因而,邓小平究竟以什么样的标准和尺度来评价、选择和设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邓小平的社会价值观进行研究,既有助于人们以全面、客观、理性的态度来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以及作为其指导思想的邓小平理论,正确认识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发展的进程,也有助于为某些重大战略性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

一、邓小平社会价值观的概念化理解

概念,作为人类的思维形式,既是我们对客体把握、描述、解释的思维工具,也是我们解释、规范和反思主体思想和行为的工具。由此而言,对邓小平社会价值观的概念化界定是我们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由于价值本身的研究流派纷呈,观点各异,因而,对社会价值观,在学术界没有形成一个共识性的认识。出于研究的需要,我们必须借助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目前价值研究的主流观点,对其梳理、比较,进行逻辑的推断和理性的抽象,以求获得对邓小平社会价值观的概念化理解,进而作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不仅意味着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性和客观性,也意味着不能把人类社会生活归结为类似自然系统那样单纯的物质系统。任何意义的实践活动,包括物质生产活动,本身都是包含着主观设定的意义和目的的人的自觉活动,不仅改变着世界的既定自然状态,而且将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嵌入其中,依照自身的需要和目的来确定客观事物能否满足自身需要和目的以及怎样使客观事物满足自身的需要和目的。因此,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必须会同周围世界形成一种价值关系。这种价值关系反映在人们头脑中就形成了价值观念。

从这一意义理解,价值体现为关系范畴,是指客体对主体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进而,价值观则可以表述为人们对各种价值现象比较系统的、稳定的、深层的观点和看法,它是包括价值主体的确定、价值目标和选择、价值评价的标准、价值实现的途径在内的观念系统。

如果把我们的研究视野从一般主客体关系具体到社会生活领域,审视和评判特定社会模式、社会状态能否满足主体发展的需要和目的以及怎样使社会的发展满足主体发展的需要和目的,借助上述的表述方式,社会价值观可近似地表述为以社会系统为客体,以主体的需要满足程度和满足方式为内在机制的目标和尺度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们对某种社会状态或某些特定的行为方式比其他社会状态和行为方式更加赞赏、更加喜欢的持久信念,亦即在行为主体的价值序列中,对于诸如、平等、发展、稳定、安全、现代化等特定状态和行为方式的选择与排列,以及如何在社会制度的建立和选择、设计中、在纲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贯彻自己的价值选择等问题,同时也包括价值目标和价值尺度,即用以衡量某一社会状态是否建立或维护,一定方针、政策、方式、方法、道路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愿望和要求,是否符合实现既定社会目标和社会理想的判断。

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和共产党人杰出的代表,其社会价值观体现了共产党人在评价、选择和设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社会模式以及制定相应政策时所坚持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与尺度的总和。具体而言,就是以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发展为导向,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的价值体系的观念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为始端,这一观念系统逐渐成为支配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选择和规范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模式的内在尺度,规定着21世纪乃至将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可能性方向。

二、邓小平社会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社会发展是以物质生产实践为深刻基础的社会有机体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由于人的活动既受客观的、历史的诸种条件的制约,受主体本身的需要结构、价值观念的,参与社会发展进程的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因而社会发展的图式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社会历史的必然性不是预成的,而是在人类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实践活动中生成和展现的,社会发展是客观规律与主体选择的“合金”。因此,各个国家和民族在尊重客观条件和历史必然性的前提下,发挥主体能动性和主体选择能力,选择正确的社会发展道路和方向,是至关紧要的。

实现社会主义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性的价值追求,也是一个顺应“历史必然道路”的实践过程。共产党人实现自身的理想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而在社会发展存在多种可能性的关头,理想性的追求对于社会发展方向的选择起着关键性的影响。因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的选择和设计,不仅是历史条件的决定,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共产党人对历史阶段的认识程度以及由此确定的社会价值观。在这一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价值观的调整、调适过程,也是邓小平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成熟并成为主导的过程。

肇始于鸦片战争的近代中国社会,内忧外患,先进的知识分子为实现民族自由和国家富强而苦苦求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林则徐到孙中山,从变法维新到暴力革命,从西方借来的“普罗米修斯火种”,都没能解决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课题。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完全抛弃了西方政治思想和社会学说,否定了资产阶级在地位及其革命方式,转向寻求更为科学的理论和理想的社会模式,“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仅给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提供了解释历史和现象的科学理论,而且送来了有可能根本解决一切问题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以及实现理想的可行性方案,这正是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渴望已久的思想武器。因此,共产党成立之时就坚定地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终极理想,对俄国社会主义的复制和模仿,表明它已经奉马克思主义为规范自己一切行动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尺度,并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评价、选择和设计本国发展的社会模式。

但是,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富有平均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因素的文化背景,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上存在着狭隘和偏差。马克思主义断言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并不因为它在道德上不可取,而是因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这一历史评价的标准和推断在中国“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文化意识和“大同”理想追求的文化背景中演化道德评价,从而共产党人选择社会主义不是因为其生产力发展迅速,而是试图避免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社会分化,把平等甚至平均置于经济、社会发展之上。这一价值取向,使得中国共产党难以容忍过渡性形态及至社会主义社会中必然存在的某些不平等现象,从而导致建国初期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对忽视生产力的发展,加速生产关系的变革,以求尽快实现理想目标的“左”倾错误,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严重挫折。

结束和时代主题的转换,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邓小平以其战略家的恢宏气魄和辩证思维,在历史和的深刻反思基础上,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课题。

与早期共产党的理论家不同,邓小平一开始就把社会主义的理想扎根于现实生活中,而不用理论来框定现实。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果断决定结束“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把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从阶级斗争为中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移和80年代初时“三步走”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标志邓小平社会价值观的初步形成;十三大确立的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社会转型全面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框架初步形成,也标准邓小平社会价值观的正式形成并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价值;十四大前后,社会主义本质、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邓小平社会价值观已经成为规范和支配中国社会发展的走向和制度设计内在尺度。这一过程中,邓小平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他把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放在生产力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上,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同富裕为目标来规范和设计社会主义制度,从而在平等与发展、公平与效率等价值序列的选择中,把发展视“硬道理”,把稳定视为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从而确立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蓝图。

任何社会体制的构建都是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为基底的,并由这种价值观念赋予其“合理性”意义。共产党人社会价值选择由平等向发展的转变,必然使旧的社会体制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同时也为“市场化”为特征的社会体制的建设了提供了“合理性”的依据。因此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取决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从而对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设计、构建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观念的东西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它可以改变人,而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邓小平社会价值观为特色社会主义的构建提出了“合理性”的支撑,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构建和发展,同时也失去了邓小平理论本身的发展。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邓小平社会价值观的特点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想,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价值观。与早期社会主义思想先驱和各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价值观相比,这一社会价值观都表现出鲜明的特色:

第一,邓小平社会价值观的精髓——实事求是、讲求实效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和邓小平价值观的精髓。实事求是内在地要求讲求实效。针对“”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及其产生的“假、大、空”等弊端,邓小平鲜明地提出凡事都要讲求实效,“看效果”,“拿事实来说话”。因而,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追问及由此而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如“三步走”发展战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都深刻体现着实事求是的光芒。“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是讲求实效的真实写照。

第二,邓小平社会价值观的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同富裕

建国初期,特别是社会主义初步建设和探索过程,囿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社会发展阶段认识上的偏差,中国共产党人把应加快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精力转向了利用革命胜利的有利形势,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大搞阶级斗争,以求尽快实现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纯洁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没有意识到,现代化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真正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邓小平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想,则是把实现现代化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主要目标,而不是把建立纯之又纯的社会主义作为价值目标。由此,在社会主义体制的设计和社会行为的选择上,以及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过程中,实现现代化和共同富裕成为规范共产党人一切行为的根本尺度。

第三,邓小平社会价值观的评价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

价值目标的调整、价值取向的转换,必然引起评判标准的根本性变化。在传统社会主义时期,是以姓“资”还是姓“社”为标准来评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决定取舍的基本立场是社会主义的还是资本主义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这一标准制约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邓小平同志依据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深刻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一标准的提出,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改变了我们闭关锁国的状态,为学习世界行进技术、文化和管理模式,开拓社会主义的新领域、社会发展的具体形式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成为新时期价值观念体系的价值标准和评判尺度。

总之,邓小平社会价值观是完整的观念体系,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设想,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范着21世纪乃至中国未来的社会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于凤政:理想与现实之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孙正聿:哲学修养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社会价值范文篇8

关键词:低碳经济;社会价值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发展目标是为新能源的发展提升广阔的发展空间,低碳经济是相对于高碳经济而言,相对于能源高消费、高污染而言,低碳经济降低环境污染,是绿色环保的新型经济。要发展低碳经济,对其概念、内涵的理解掌握尤为重要,对低碳经济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对社会价值进行再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低碳经济概念的界定

所谓低碳经济是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导向,通过全面的制度创新,全方位的技术革新,通过主要的产业转型,采用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有效的手段,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以及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做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既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很好的保护环境生态,达到两者双赢为目的,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形态,也被列入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之一。

二、低碳经济的主要特点

(1)遵循市场经营原则。低碳经济的发展完全遵循市场化、经营化的原则,完全遵循市场有关经营机制,完全适合市场经济化的发展原则,具有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2)推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就是要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以及保障相关福利待遇的提升,生活水准的提高,最重要的是人们生存环境的优雅,生态环境的存真,一切接地气,人们可尽情地享受自然环境美,绿色生态美的享受。好的生活品质得到有效提升,低碳经济有力地推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发展的新方向,对于节能减排,降低环境污染起到了重要作用。(3)发挥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在低碳经济下,人们在努力改变着传统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大中小城市,每一户都拥有着1-2辆小汽车,而绝大多数用户的汽车都选用高碳经济的汽油能源在保持车辆运行,这样一来在人口密集、车辆密集的大城市,车辆排放着燃油烧后的有害气体量就越大,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与此同时,国家在低碳经济理念指导下选择制造新能源汽车,可充电给汽车产生动力保障运行,大大减少了汽油燃烧的排放量,大大减少了有害气体排放量,保障了人们的身心健康。由此,低碳经济具有节能减排的重要特征。

三、低碳经济的社会价值

(1)低碳经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以往人们经济活动范围受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的气体,可得到自我调节,我们的环境仍然保护很好。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一些传统的轻工业不断改造最终升级为重工业,大批机器为重工业所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日益增加,对生态平衡起到了破坏作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以往前经济发展只追求经济收入的增高,严重的忽视了环境生态美的问题,而低碳经济理念的诞生,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可靠理论依据,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低碳经济调节着经济合作矛盾。当今,各国经济学专家、学者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的发展进行精准的分析,国际经济合作成为国家发展经济的基础。国家经贸的主要方式就是国际合作,国际合作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在国际合作中,通过整合和利用资源,经济利益达到最大化,但环境污染问题容易忽视。这样一来,发达国家与非发达国家的合作矛盾,在影响问题上越来越恶化,污染空气的温室气体流动性是客观存在的,对环境的保护成了可有可无的问题。而低碳经济的宗旨缓解了国家合作矛盾,在合作开始就将环境保护列入重要指标,对其指标的评判都邀请环境保护专家专门考察做出结论,将低碳经济融入国际经济学,意义十分重大。(3)低碳经济改变着生产消费模式。国家各类产品出口,物质的进口都要发生国际贸易关系,这些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结构,即表现为国际贸易结构。实践证明物质消费进程中,各种各样经济矛盾都会出现的,而低碳经济理论就解决这些突出的矛盾,人们的生产生活在满足时考虑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好生态环境,引导人们消费方式的转变,经济得到有效调节。(4)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低碳经济已纳入经济学研究之中,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人们之间交流的工具变化之快,经济市场循环、交流也在不断变化之中。而我国低碳经济交流工具的应用相对滞后,还有待不断完善。然而这种开发也被纳入经济学的范围,丰富了经济学研究的内容,这时也往往会忽视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对环境的考察没有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而在低碳经济下,经济学专家要重新审视各方面的经济状况,各方面的自然环境状况,各方面的生态环境状况,也考虑气候变化的实际,以此对经济结构与环境各方面做出重要判断,谋划经济发展新方向、新部署,低碳经济理论也为新的经济结构的创立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这种新型的经济模式,主要是降低了环境污染,很好地保护了生态资源,是提升经济效益的新方式。低碳经济推动着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是当前研究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研究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这是目前我们的主要任务,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务必深入研究探讨,获取佳绩。

参考文献

[1]王骊.低碳环境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转变分析[J].时代经贸,2018(33).

社会价值范文篇9

论文摘要: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旅游业,摆脱了物质产品体系的既有规格和规范,依托各民族恒常的自然景观、鲜活的人文资源,借助游客这一消费群体的流动,来实现其市场价值.此外,又能驱动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互动,发挥其它产业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

现代意义上的旅游,包括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从业人员和旅客四大因素。民族旅游是指旅游目的地文化与游客所属文化互异的特种旅游活动,民族旅游在这四大因素中均表现出民族性来。首先是由自然和人文要素构成的旅游资源总是处在特定的民族分布区内,要将各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转化为旅游对象,要将特定民族文化的运作产物作为人文资源纳入旅游体系,必须借助相关民族的已有知识,并得到其认可和协助,因而旅游对象建构必然打上民族印记;其次是旅游设施的规划和兴建,既要考虑到本民族的文化特异性,又要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民族游客的需要,也就是在民族文化的兼容性与特异性之间求得某种程度上的平衡;再次是作为旅游对象和游客沟通者的旅游从业人员,都有自己特定的民族归属和长期习得的民族文化,而他们的服务对象却来自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族旅游就是一个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服务与接受服务的过程,旅游从业人员就是文化沟通和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必须对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和异民族的文化背景要有较深的理解;最后是游客不仅有自己的民族归属,而且游客和旅游对象之间还是一个文化互动的关系。可见民族旅游是旅游中具有跨文化性的特殊项目。在民族旅游中,语言和习俗的差异,会给游客带来生活上的不适应。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差异,使得游客在理解、认识、鉴赏旅游对象时,需要经过特殊的磨合才能与旅游对象之间形成共鸣。宗教和伦理观的差异,会使旅游对象、旅游设施和旅游从业人员都有可能触犯游客的禁忌而引起游客的特殊刺激,从而获得族内旅游不会有的新感受。

以上情况说明,民族旅游是一个涉及到社会诸多层面的特殊旅游项目,其经营目标虽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但民族旅游的价值绝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层面,它在民族经济发展进程中有着自身的行业特征和不同于其它产业的社会价值。

第一,现代农业和工矿业必须建立在高度标准化基础之上,行业间要求相互衔接,直到形成终极产品。而民族旅游业却可以摆脱这些物质产品体系的既有规格和规范,将不同加工取向、不同加工级次的产品直接提供给市场,因而具有其他行业所不具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当达国家与民族,其生产的组织、财富的形成、新产品的消费都得按集约化的方式运行。任何一个新兴企业要想得以建立,产品完成更新换代,都要考虑到行业的标准化以便与并行企业相互衔接。电脑是更新换代最快的现代高科技产品之一,但新电脑同样得遵守统一规范以便与已经上市的旧电脑产品相互兼容。离开了这个基点,新兴的行业和产品就很难在市场上找到立足之地。其它产品也是如此在其飞速发展的背后,规范、统一的标准越来越严格,对并存产品的兼容程度越来越高。比如生产钢铁的企业,必须瞻前顾后,对前要看到原料、设备、动力的生产规范和产品规格;对后又要看到汽车、机械产业乐于接受的规格和规范。可以说,当代的第一、第二产业,虽然行业分化越来越细和越来越精,但是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也越来越紧密,任何一种行业都不能简单地做到异军突起,只能在前人铺垫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这个问题上,它们不可能有完全独立的自由空间。

民族旅游业则不然,它虽然也要利用其它产业所形成的物质产品,但却可以摆脱这些物质产品在现有市场体系的既有规范和规格,甚至摆脱产品评估标准,把已经淘汰的产品用起来,推入旅游市场,在经营过程中别出心裁,独树一帜,体现出民族特色。比如,旅游区内的交通工具,既可以使用现代化的高档汽车,也可以使用己经退出历史舞台的老爷汽车,还可以使用极富民族特色的各类代步工具(如马车、坐骑、轿子)。又如,高度电气化的国家在其旅游经营中,其室内照明完全可以排除电灯,而改用蜡烛替代。高度都市化的国家同样可以用帐篷、茅屋、中世纪的古堡接待游客。当然,发展中国家和民族也可拼死一搏,在旅游区替发达民族的游客构建一个他们所熟悉的“现代”生活环境。但若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按照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去构建游客不曾见过甚至不曾想到过的生活环境,让游客在文化反差中体验恍如隔世的古风古韵或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其收效可能更大。可见,现代第一、第二产业的产品规范,不会对旅游业的营运构成不可逾越的规约力,所以民族旅游业的经营也就无须刻意追求与并存行业在规范上保持一致。由此看来,民族旅游业确实具有其他行业无可比拟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它完全可以根据经营的实际需要而不断变花样、出奇招。民族旅游业的这一特点,可使一个第一、第二产业基础较差的民族,也有能力建立起第一流的现代旅游业来。

第二,现代工矿业所消耗的资源多是不可再生的自然物,因而其发展前景受到了很大的制约,而民族旅游业所依托的是各民族恒常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因而在资源利用方面具有其他行业不可比拟的无限性和丰富性。

当今世界上,众多产业对资源的消费都是一种硬性利用,即任何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都得调适于资源的既有现状和特点。而且,资源本身一经形成,就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作任何形式的更改,因而都是不具备调适能力的“死”资源。更重要的是,象煤、铁、石油等资源都具有不可再生性,以这些资源为基础的传统产业的发展前景总会令人十分担忧。

民族旅游业所依凭的资源,则是可以反复利用的自然环境和始终处在延续与创造中的民族文化。其表现方式,一是被各民族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的自然景观(如撤尼族对云南石林的人格化和藏族对珠穆朗玛峰赋予的象征意义);二是作为文化外观的名胜古迹、民居建筑、各类工艺品和作为文化内核的各类民俗(如以生产、消费、流通为载体的物质民俗:以家族、村落、民间组织、礼仪、岁时节日为载体的社会民俗;以信仰祭祀、口承语言、民间艺术、民间游戏娱乐为载体的精神民俗等)。作为旅游资源的自然景观,因其具有鲜明的文化象征意义和强烈的文化反差,因而招徕了四方游客。这些景观是各民族亘古即有的生产、生活家园,具有可供反复利用的恒常价值,即使受到局部毁损,也可以动用传统文化的维护机制而使其重获新生。更重要的是,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这些自然景观,还会得到各民族的刻意保护,因而不存在像不可再生资源被消耗后的那种危机。

以文化作为主要资源的民族旅游业,它与第一、二产业有着极为不同的内涵。第一、二产业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一系列规约中进行生产和营销的,企业的创办和产品类别的选择,要求符合传统文化下的心理常态和消费习惯。比如,中国近代工矿交通业举办之初,在传统文化和封闭环境下,大多数民众都认为工厂的烟囱会“坏风水”,修建铁路会“断龙脉”,这对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极为不利。所以,第一、二产业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往往是以对立的姿态出现,传统文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种制约因素。新兴企业要想得以顺利成长,要么就得突破传统文化的羁绊,要么就得调适于传统文化的惯例,为自己找到一个赖以生存的立足点。民族旅游业的魅力就在于凭借文化反差使游客获得一种异质文化的刺激、异样的生活感受和工作之余的消遣,从而达到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去创造财富的目的。各民族都十分珍爱自己的传统文化,以人文环境和民族文化作为主要资源的民族旅游业,不会像其他产业那样出现与传统文化的紧张关系,因为二者具有高度的同一性。蕴藏于民众之中的人文环境和传统文化涵盖面极广,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就不会有资源危机。还有,民族旅游资源并不会局限于本民族,还可以广泛借鉴异民族文化。出于旅游经营的考虑,可以把异民族的人文环境和文化因素移植过来。如山区民族在推销自己的文化产品时,还可以利用海洋民族的生存拜境,在山区里建人为“海底世界”,让游客在另外的情景里欣赏海中景观。也可以把异民族的自然、人文景观用微缩的形式移植过来,以达到同样的效果。所以,民族旅游业在资源利用上具有其他行业不可比的无限性和丰富性。

第三,其他产业或行业除了受制约于技术、各种既有规范和规格之外,还要受到环境的制约,民族旅游则可因地制宜,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因而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独创性。

民族旅游是一种最少受环境制约的产业。地球上的环境总是千差万别,具体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总会对第一、二产业的某些项目有利,而对另一些项目造成障碍。比如说,在崎岖不平的山区,就很难实现机械化耕作。在干早的沙漠中,很难指望建立耗水的造纸工业来。在矿产资源缺乏的情况下,相应的冶金企业也绝对发展不起来。但民族旅游则不同,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地方不能发展民族旅游业。比如,青藏高原人迹罕至的高海拔区,任何现代化的第一、二产业都难以建立,但探险式旅游却可以对这一不利地区加以有效的利用。干早的沙漠条件极为艰苦,根本无指望发展高效农业,但若用于发展沙漠旅游,同样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光顾。正是民族旅游业具有这些无可比拟的优势,发展民族旅游业对于那些处在恶劣环境下的民族来说,简直是一道福音。他们虽然无法在其它产业中与发达国家民族竞争,却可能在民族旅游业中实现与现代社会的接轨。像尼泊尔那样的小国,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现代产业很难在此生根,只有旅游业能将其不利的自然因素转化为招徕游客的旅游抢手卖点,致使接待登山探险的游客、学者和宗教旅游的香客,成了该国创汇的主要来源。就此意义而言,民族旅游业是一种可以最大限度地摆脱环境制约的特种产业。

第四,现代农业和工矿业是依靠物质产品的流动和交换去实现产品的价值,而旅游业则是依靠游客这一特殊群体的流动来实现其社会综合价值的,因而具有更多的主体性和人文性。物质产品依据区位、价位的差异进行有序流动,按照集约化生产的要求,相同质量的物质产品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大批量、稳定的规格和较低的运输成本等。物质产品的运输,批量越大,运输费用越低,规格越稳定,运输的手续越简洁,其竞争力就越强,获取的利润就越大,这乃是集约化产业经营的必然结果和共同特征。

旅游业依靠特殊的人员—游客的流动获取市场价值。游客的流动,不仅能带来可观的餐饮、住宿、交通、景点门票等方面的收入,而且还能为那些难于运输、不便批量生产、不需稳定规格的高度地方化、民族化的特种产品(如地方性产品和民族工艺品),提供一个切入市场的机遇,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和民族能够在没有实现集约化生产的情况下,就能让自己的传统产品或珍稀产品有了进入市场的可能。更主要的是能够带来单纯经济部门所不具备的社会综合价值。从游客的心理来分析,外出购物、纯粹的花钱消费,不是其出游的初衷,而观赏风景名胜、了解异质文化,才是其主要目的。因而,民族旅游不仅具有其它产业所不具备的特殊经济价值,而且具有超越经济层面的社会人文价值。因为民族旅游为世界上的一切人提供了一个密切接触异族文化的良机,创造了一种可以任意选择、参与异族文化下正常生活的可能,使民族间的误解和猜忌降低到最低程度,从而推进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实现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互补和异质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达到克服民族本位偏见、消除民族虚无主义,增进各民族的相互理解,促进世界一体化的目的。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承认民族旅游业的上述优势,是一切其它产业都不能具备的。它能够为一切发展中国家和民族提供一个难得的机遇。民族旅游业虽然不是发展中国家和民族摆脱经济困境、实现现代化的唯一希望,但却是一条可行的、值得一试的途径。它能使其在不利的环境下,以平等的机遇跻身于世界市场,参与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和民族的成功实例,已经证明了民族旅游在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从这一认识出发,如何将民族旅游的可用价值,运用到我国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国家对中西部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的扶贫政策中,就显得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l、杨慈陈志明张展鸿主编.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2、[日]栗本慎一郎著.王名等译.经济人类学.商务印书馆,1997.

3、[瑞典]汤姆·R·伯恩斯.周长城等译.结构主义的视野:经济与社会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9.

5、[德]西美尔著.刘小枫译编,顾仁明译.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学林出版社,2000.

6、[德]瓦尔特·欧根著.李道斌译.经济政策的原则.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社会价值范文篇10

【关键词】孔子社会价值观精神

儒家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影响极为深远。而价值论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那么儒家道德价值论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之主导,而孔子的思想却是儒家思想之原典、源头所在。孔子的思想经孟子、荀子继承和发展,董仲舒等弘扬和尊独,宋明理学各派的阐释和复兴。孔子的思想一直被统治者奉为正宗学派,作为统治思想,孔子本人也被推崇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诸侯混战的时代,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天下征战自诸侯出”、“八佾舞于庭”(《论语•季氏》)的环境。而孔子又是一个博学多才、畅怀大志的“弘道”之人,面对乱世,他主张道德、经济、政治等价值相结合,以达到复礼的地步。而他在社会价值观上一系列的观点思想影响是深远的,其提出的仁义道德对于治理国家、巩固政权、统治人民的价值功能思想;提出关于仁义道德是维持人类社会的根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以道德作为社会的支撑、以正名作为社会的原则、以“庶、富、教”作为社会的条件、以“修己安人”作为社会的宗旨。这一系统的社会价值观在当时虽没有被统治者所充分利用,但其思想价值却是深远而重大,这一思想也被后世一直继承发展并推崇。其其中的意蕴很值得我们反思。

一道德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支撑

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需要内在的动因和外在的动力的结合并促动支撑的。而其社会的发展无外乎需要四个基础:经济基础、社会制度、军事力量以及精神文化。正是这四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社会的存在发展的支承点。离开这四个支承点,一个社会很难得以维持和发展。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一个始终存在的理念就是把道德与政治相结合,以道德来指导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的贯彻。孔子在这点上是这一思想的发创也表现尤为突出。在孔子的思想里,社会存在发展必然需要经济、军事、制度以及的道德的支撑,并认为道德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支承点,也是核心和主导。

《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在孔子看来,任何人的生存、任何社会的维持、任何国家的存在,是需要先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生活资料的,“足食”是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但同时作为一个国家尤其是在战乱纷争的时代,要想不被欺凌和侵略还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足兵”是维持最基本的存在;再加上拥有一套完善的社会制度,“使民以时”,在中国这样的以农立国的农业大国,其国家经济就是农业经济,而其发展的条件是必须要具备一个完善的制度来保证“使民以时”的,从而促使人民安定生产而粮食充足。

但在孔子心目中,认为一个社会、国家光具有丰富的经济基础、强大的军事力量、完备的社会制度仍然不够,而最根本最重要的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核心、主导是“信”,是“仁”之贯彻,即是仁义道德要在社会生活得以贯彻、得以普遍。只有这个核心之支撑才能让一个社会、国家真正得以生存与发展。

孔子认为只有道德才能够做到“尚贤”,只有统治者具有仁义道德才能表率、感召人民,才能更好的统治,才能“子欲善而民善之”,“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只有道德作为社会的原则才能治国平天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只有道德才能使“民信之”,只有道德原则的贯彻,才能够是整个社会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社会才能安定、稳定。

在孔子的社会价值坐标中,仁义道德是高于其他社会支承点的,高于一切价值。道德高于生产、经济、利益、军事、艺术、宗教等等。早整个价值体系里,仁义道德是处于最高的层次,居于最上的地位。

孔子身怀救世之情怀,一方面为社会的存在发展寻求到其支承点的所在,认为社会的存在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基础、军事力量、社会制度以及道德精神之上的,而且在另一方面还同时把道德做为社会的最根本的支承点。这一思想具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也是以后的统治者当作统治国家的思想发扬广大。

二正名主义是社会存在发展的最基本的原则

孔子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让孔子感到一个社会的存在发展需要有支承点之外,还需要正名定分,认为“政者,正也”。他目睹当时各种制度的崩坏且人伦失常,他认为当时各国之所以出现“子弑父、臣弑君”、“天下征战之诸侯出”的状态,是因为名分不正、人伦不常,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是要“正名”,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论语•季氏》中记载“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认为如果“名不正则言不顺”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就会导致一个社会的崩溃。所以应该要“克己复礼”以正名。

一个社会的正常发展应该需要一个明确贯穿于整个社会领域的原则,孔子面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就是认为这个原则就是“正名”。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只有正名,才能挽救秩序的崩溃,促进周礼的复兴;也只有正名,才能恰当的运用刑罚,制止邪说暴行的产生和流行;只有正名,才能使得一个社会得以正常的发展。

在孔子的理想中,一个美好的社会应该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伦有常的,应该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的社会,而贯彻这样的社会的最重要的原则就应该是“正名”。通过正名字、定名分、寓褒贬来使得整个社会处于“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状态,使得每个社会成员能够各司其职、各安其分、各敬其事,做到“在其位谋其政”。

孔子这一思想也是给后世之影响深远且重大,后来被董仲舒等发扬广大,且一直被后世的统治者作为治世的重要原则。另这一思想对于人们的正常人伦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给人伦的正位提供重要的原则。

三“庶、富、教”是社会存在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

在中国传统思想里面,一个社会的良好模式莫过于人口众多、生活富裕、道德文化发达。而这把人口众多、人民生活富裕、人们道德高尚三者并重是孔子。

在春秋时代,儒墨道法等都在寻求着一个社会的良好发展模式,而其中大多都认为人口是十分重要的资源,因为在当时,无论是作为生产力最重要的主体还是作为军事力量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人口众多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强盛的标志之一。孔子也看到这一点,并认为社会存在和发展、国家兴盛和强大,首先应该要惠政于民以发展人口。而在当时发展人口有两条途径:一是使本国人民安居乐业,生儿育女,从而繁殖人口,另一个就是通过本国的各项惠民政策使得其他地方民众来到自己的邦国以增加力量。而在孔子看来对于发展人口的具体举措就是《论语•子路》中记载: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近者悦是因为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蒸蒸日上;远者来是因为声名远扬,吸引外地人才。朱熹说得好:“被其泽则悦,闻其风则来。然必近者悦,而后远者来也。”(《论语集注)卷七)所以,首先是要为人民谋幸福,增强国力,使“近者悦”。使得本国的人口得以安居乐业。其次就是广开言路,知人善用以“尚贤”,使得外地人才闻风而至。

孔子在看到人口因素的重要性外,还主张应该惠民爱人,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富裕起来,因为在孔子思想里一个社会真正的兴盛不是作为君王和官员的富裕,而应该是百姓人民之富裕。《论语•颜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此是孔子弟子有若答鲁哀公所问“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时所言。也即是发挥孔子“政在使民富”(《说苑政理》)的儒家思想。孔子认为,民富在于薄税敛“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见‘其子富而父母贫者也”(同上)。孔子认为一个社会要想长足发展必须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择其可劳而劳之”、“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要仁民、富民,主张限制对人民的剥削、压迫,应该使人民在一定程度上富裕起来,这样一个社会才真正谓之发展,一个国家才得以有强大的民众基础。

在注重人口因素和人民生活的问题上孔子还看到了精神文明和教育的重要性。物质生活的丰富固然能够带来精神文化的进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但同时在另一方面物质生活的丰富往往也伴随着道德的沦丧,“饱暖思淫欲”,随着物质财富、享受欲望在不断积累和增加,“无耻者富,多信者显”,贪婪无耻,自私狡诈,阴险毒辣等现象也随着增多。孔子正是看到这一点,所以提出在“富”的基础上发展精神文化的建设和对人民的“教之”。在这一点上,孔子可以说极其睿智、眼光长远的,极大地超出了当时各家学派有识之士的思想。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培养出众多之人才,他深深的看到了精神文化的塑造、教育对于人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日:“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尧曰》),认为作为统治者应该要加强精神道德的塑造,要进行对人民教育宣传,要使得“民信之”。

而且孔子把“德”与“礼”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认为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要做到以“礼“统摄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以说孔子是有机地把社会发展的三个基本条件:人口因素、生活水平和精神信仰结合统一起来。他看到了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往往会伴随着道德沦丧的现象,这就需要进行道德文化建设。这一思想也值得我们今天所借鉴。

四修己安人是社会存在发展的最主要的宗旨

孔子一生中以君子具有“仁“之品德是为“成人”。而“仁”的内容却包含多重,但无论是“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还是“忠恕”之道,映射到社会领域那就是“修己安人”的价值观。

《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孔子怀着“修己安百姓”的终极情怀,而落实这“修己安人”的社会宗旨。在他看来,通过”修己“而达到“安人”的目的,进而起到改变社会的作用。“安人”是经世之道、治世之道。可以说安人之道体现了孔子的强烈社会历史责任感。

在孔子的思想中,济世救民的社会最高宗旨是子贡所提出的: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在孔子看来,“博施於民而能济众”是最高的社会宗旨,是达到“仁”的最高境界“圣”了。在孔子肯定“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为圣境的同时并认为其落实到社会生活层面上就是“修己安人”。而“修己安人”这一社会宗旨是通过“为仁由己”从而“能近取譬”般推己及人,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落实的。

孔子认为“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十分重视主体的作用,通过自我修养,“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自律的方法,来大到”仁“的境界。然“为仁”、“修己”的内省、自律截是为“立人”、“达人”进而到“安人”的目的。孔子带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舍生成仁之信念,怀着“博施於民而能济众”的终极情怀,把“修己安人”作为社会存在发展的最主要的宗旨,并认为通过“内省”自律达到“修己”进而“立人”、“达人”、“安人”,实现“老者安之,友者信之,少者怀之”的价值理想。

孔子这一思想后来在《大学》中被进一步发展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的思想。也说明了孔子这一社会价值观对后世影响深远并被后世发扬成重要的社会宗旨。

五孔子社会价值观的当代意义

孔子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脉,礼乐文明的重要依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所依,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价值。而孔子一生对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其社会价值观为后世治国治世提供了重要标准和规范,也是值得我们现在探索和寻思的。

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必然离不开其系统的社会支承点结构;也离不开社会本身各项条件的存在;另作为人与人所结成的社会必然要有重要的原则和主要的宗旨,而人与人关系的调整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个体发展,另一方面又同时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助,而这就需要既要明确人伦,使得各得其位,还要人际关系是互利双赢,从而使得一个社会得以正常健康有序的发展。

而目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时期。一方面社会发展迅速并取得一定的成绩,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物质资料得到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另一方面,目前社会问题还比较众多,矛盾还比较突出,金钱至上、信仰缺乏、精神空虚、职责不分、权责不清等等一系列现象尚存在严重,而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的正常健康有序的运行和发展。这也就需要我们既要从现实状况寻找原因,同时还要充分寻求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尤其孔子的社会价值观来匡正人心的迷失、精神的迷乱、信仰的缺失,要充分发扬其中的理念和经验来为我们社会的发展所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参考书目】

1赵馥洁著:《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赵馥洁著:《中华智慧的价值意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赵馥洁著:《价值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张岱年著:《中国伦理思想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匡亚明著:《孔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6钱穆著:《孔子传》,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

7王恩来著:《人性的寻找—孔子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版

8李中华主编:《中国人学思想史》,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