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10:19:10

商业地产

商业地产范文篇1

[致辞]

商业地产狂潮正在以惊人速度和能量席卷着中国的每一块土地。这股狂潮淹没了许数人的创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业努力,同时也成就了少数人构筑商业地产业王国的宏伟梦想。

在商业地产界风云变幻、起伏跌宕的激烈竞争之中,缺乏对商业地产运作的专业化理解,把握不准商业和地产的最佳契合点,始终是困扰许多开发商的难题,时代呼唤专业化的商业地产管理顾问公司。

一贯秉承诚信、合作、专业、共赢的处事态度,华夏凯英始终致力于搭建一个使商业和地产和谐共舞的平台,使整个资本流动过程和物质流动过程的参与者都能够中享受生活乐趣的同时,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和极致化。

华夏凯英——始终坚持与有能力掌控未来的人展开策略,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增值和完美展现。

[简介]

北京华夏凯英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性的顾问公司。自1993年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专注于为商业地产及零售业企业提供商业地产策划、招商服务、营销推广、商业物业管理、经营管理以及商业地产相关设计等综合性服务的。

凭借多年的商业地产及零售业策划与开发经验,北京华夏凯英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已在国内多个重点城市和地区成功地筹划了以购物中心、商业步行街、shoppingmall为主导产业的商业地产项目数十宗,成为国内最卓越的商业地产顾问及策划机构之一。

[核心服务]

商业地产策划

对商业地产项目进行定位、定性规模建议、市场策略确定、项目概念设计建议、项目商业组合建议、设计方案的市场化调整等。

商业地产市场咨询

对商业地产项目进行市场环境分析、市场竞争分析等,从而对该项目的规模、定位、市场策略等做出基于市场调查的定量判断,并对商业策划的内容进行量化修正,最终进行项目的财务评价,为开发商提供投资决策及项目设计、融资、招商等所需要的数据依据。

商业地产决策咨询

以商业地产项目的项目背景为基础,结合开发商的资源、资金背景,为开发商提供项目投资与否,以及在何种资本框架下,进行投资的方案。

商业地产管理咨询

针对商业地产开发商、管理运营商在项目开发、运营过程中所碰到的管理架构、erp、公共关系、人力资源等问题,提供专业管理咨询。

商业地产营销

对商业地产项目进行出租、出售。商铺出租的费按照商户租约的月租金计;商铺出售的费,具体协商。

商业地产相关设计

商业地产广告设计、商业企业的ci、vi设计、dm海报制作、商业地产项目招商手册的设计、印刷业务。

[接洽流程]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1、初步考察

与项目方初步接洽,对项目进行初步考察,掌握基本情况和信息,对项目的可操作性做出初步结论。

2、签署工作协议

确定项目操作的总体思路后,则与项目方洽谈合作事宜,签定《项目顾问服务合同》,明确合作双方、合作方式、合作内容、时间、权利、义务,付费标准与付款方式等。

3、实地调研

根据初步考察的结果,制定详细的正式市场调查计划,组成市场调研小组和策划专家组,开赴项目所在地做正式市场调查。

4、由专家对项目建设规划设计提出指导性建议

对项目的整体发展战略、开发内容、开发模式、市场形象、项目主题、项目规划、、设备设施、服务功能、物业管理和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提出具体意见。

5、撰写各类报告

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核心报告。

6、召开方案论证会

召开合作双方负责人及有关专家的论证会,对提交的方案报告进行研讨、论证与审核。由策划组人员根据讨论结果对方案做进一步的完善与改进。

7、完善策划,促使项目成功

商业地产范文篇2

关键词:商业地产短线操作

近几年我国推向市场的商业地产项目,多数采用“商铺全零售”模式或“产权式商铺全零售”这两种模式,“商铺全零售”是指开发商将大的商业项目分割成若干个中小商铺,然后再将具有特定位置的商铺卖给众多业主,这些业主可以自行经营,也可将商铺再转租给其他人经营;“产权式商铺全零售”模式是指开发商将商铺的产权全部分割出售,购买者拥有的不是一个个独立的商铺,而是根据份额拥有对整个商业项目的产权及其收益权,它类似一种融资工具,由业主们根据拥有的商铺面积大小推举物业管理公司对整个项目进行管理。

近二三年我国商业地产在“产权式商铺全零售”模式基础上,又发展起“售后返租”的模式,售后返租又称返租销售,或售后回租,是指房地产商为促进销售,销售产权式商铺时,与买家约定,在出售后的一定年限内,由买家把经营权交由房地产商行使,开发商承诺每年给予一定的固定租金给买家。在上述两种模式下,由于利益关系,开发商往往只关心商铺销售情况,不可避免地存在短线操作问题,即只关心前期销售,不管后期运营。

在“售后返租”的这一模式下,售后包租实际上是开发商卖铺的一种噱头,演变为开发商套取现金的一个财务技巧。从表面上看,开发商可以开出比较高的年收益率,如8%、10%甚至12%的售后包租收益率,但实际上,他们通过提高商铺售价,完全可以将今后要付给投资者的利息预提出来。因此,一旦开发商将商铺售出,该商业项目与开发商利益已无太大关系。因此,开发商在商业地产开发中存在短线操作问题。

于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商业项目销售场景火爆,销售后商业城日渐萧条的局面。并经常形成开发商、经营商、物业管理商三方矛盾,许多项目还引起了众多小业主与开发商纠缠不止的经济纠纷。

目前的我国这种赢利模式类似十几年前我国台湾地区多数商业地产项目采用的模式,据台湾有关资深人士透露,采用这些模式的项目仅有一家能持续成功经营,其余的则出现多次的经营调整,最终亦难以成功。

笔者认为我国商业地产开发商只有将目前这种划整为零的分割出售的模式,转到只租不售或整体出售的模式中,才能把开发商的利益捆绑与商业地产运营捆绑在一起,才能解决商业地产短期操作模式问题。

商业地产短线操作原因分析

(一)商业房地产开发利润远远高于商业经营利润

房地产是目前公认的为数不多的一个暴利行业。据政府部门调查显示,全国房地产行业利润高达到20%以上,而福州市物价局调查的结果显示,福州的房地产行业利润在于20%-40%之间,高的一些项目甚至超过100%。而商业地产价格又比住宅高出数倍,因此,商业地产的利润是非常高的,这也是近几年我国商业地产迅猛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由于房地产开发利润远远高于商业经营利润,多数开发商都想快点把商铺销售出去,进行新的地产开发项目,赚取更多的利益,而不是想长期从事商业营运。因此,多数开发商只是把商业作为获取暴利的一个手段,而不是目标。这是造成众多开发商在商业地产开发短线操作的一个内在重要原因。

(二)商业地产承受着巨大的资金压力

一个商业地产项目的投资往往少则要几亿元,多则几十亿元,而开发商往往仅能投入10%一20%的自有资金,其它资金主要来自银行贷款、商铺预售和其它融资渠道。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向银行贷款的难度很大,其它融资渠道融资又很困难;信托资金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能融到的资金对于资金缺口来讲,也只是杯水车薪;开发商在自身的高速发展期和外部环境日渐恶化的情形之下.需要最大限度地迅速回笼投资,但商业地产项目,特别是大容量的商业地产项目的成熟需要一个较长时间(往往需要几年时间,甚至十多年)的市场培育,即使开发商引进了一些具有很高的经营水平、品牌效应、强大消化能力的主力店客户,此过程依然无法逾越。因此迫于资金压力,开发商不可能长期持有商业地产产权,更不可能等到项目运营成熟后再出售变现。这是造成商业地产短期操作的一个重要外在原因。

(三)开发商缺少商业地产的开发经验

商业经营模式迥异于地产的开发,国内房地产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一些开发模式已十分成熟。但是,这些成熟的开发模式仅是住宅的开发模式,相对于住宅开发,商业地产的开发模式则显得复杂得多。它不但要求能销售出去,而且要售后不乱,保证项目能持续成功经营。这就要求开发商除了具备拿地、建造、销售等经验外,还必须具备商业规划、商业招商、商业运营等方面的经验和专业人才。特别是对一些大型项目而言,如ShoppingMall,是一种新引进的业态,国内鲜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难度更大。因此,由于商业意识不足及优秀的商业人才奇缺的原因,商业地产开发商不得不扬长避短,沿用“卖完就走”的住宅开发模式,加快资金回笼速度,避开商业人才缺乏的短处,将商铺经营问题留给大型商家或买家自行处理。

商业地产短线操作带来的问题

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造成商业资源和社会资源严重浪费。由于商业地产短线操作问题,不少开发商根本不怎么考虑商业地产后续怎么经营这一问题,只要能把物业卖出去就行了,这往往导致一些地产商在开发商业地产项目时,认证不充分,建设开发盲目,招商项目定位与市场脱节,贪大求全,脱离当地消费水平。造成了阶段性结构性的网点布局地区不平衡和不合理,并引发不利就业、扰民、影响交通、破坏环境等一系列问题。这种投资自发性和盲目性突出表现网点布局上,东部多,西部少,老城市多,新城市少。业态结构上大型百货店过剩,新型业态发展缓慢,许多开发商重复建设造成商业资源和社会资源严重浪费。

比如,美国有4.5万个购物中心,其中只有5%超大型购物中心,即我们现在说的MALL,不是所有的购物中心都可以称上MALL的,在美国有邻里购物中心、生活购物中心,这些面积大都在1.5万平米左右。但是现在我国实际情况是,不少购物中心建设时片面贪大求全,造成招商过程中,受到种种限制,无法招到足够数量的品牌商和理想业态,甚至有的购物中心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在商业街步行街开发上也有类似问题。由此,造成商业资源和社会资源严重浪费。

商业设施利用率低。由于开发商对后期项目营运考虑得少,缺乏市场调查和市场定位这一主线,在建筑设计中,开发商往往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很容易为了便于销售而规划设计、为了便于出租而规划设计、为了使用面积最大化而规划设计、为了建设成本最低而规划设计,却忘记了营造良好的商业服务氛围,无法充分营造健康、舒适的休闲购物空间以尊重消费者休憩、观赏、停留和交流的需求,它必然造成商业地产后期营运上的困难

商业地产后期营运困难,规模优势难以发挥。在目前商业地产短线操作模式下,开发商总是希望尽快将物业售出,以尽快回笼资金。而一旦商业地产被拆零卖掉,所有权与经营权分散归属业主或租户,地产商无权干涉。因此在商业地产的后续管理中地产商往往缺乏对项目的整体控制力。对商铺业主而言,业主既是所有者,又可能是经营者,其有权支配自己的商铺。而小业主一旦要出租时更多的是从自身利益角度考虑,更倾向将商铺出租给高租金的商户,不考虑经营项目或商品品种、档次,很难顾及到租户对整体的影响,这就会形成一些业态、店铺、经营项目简单随意地拼凑在一起,势必造成大型购物中心经营及布局无序、无特色,项目交叉重复,杂乱无章,服务功能残缺,更谈不上良好的企业形象和效益。

即使是在售后返租的模式下,开发商或管理公司对众多小业主在经营上有一定的调控权,但由于涉及到开发商(或管理公司)、业主和经营者三方关系,利益关系变得非常复杂,在处理一些问题,如在日常市场推广、物业改造等方面相关费用分摊由谁出,出多少等等,非常困难,从而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发展后劲。

容易造成经济纠纷,引起社会问题。商铺买家花巨资把商铺买下后,一旦发现与预期目标相出甚远,其不满情绪就会滋生。特别是在售后返租形式下,把问题延期解决,极容易造成经济纠纷,引起社会问题。商业已是微利行业,其平均利润率根本达不到开发商承诺的8%-10%的返利,甚至出现项目中许多商铺租不出,这时,巨大的亏空不知该由谁出,我们知道房地产开发企业是项目企业,一旦项目做完,这个公司很可能就解散了,数量众多的小业主们往往最后就会找到政府,由此引发社会问题。

解决商业地产短线操作问题的建议

(一)重新调整自身定位

开发商在整个项目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是主要的角色,要尽快尽早放弃惯有的思维模式,杜绝商业地产卖完就走的错误思路,努力实现从地产开发商到商业经营者角色的转变,改变过去重建设、重销售、重招商,轻服务、轻经营、轻规划的落后做法,确立地产开发和商业运营并重的经营格局。

开发商应认识到随着商业地产竞争日趋激烈,购买者观念日趋成熟,如果还抱着卖完就走的短线操作思想,极有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

(二)建立商业地产新型资金筹措模式

在国外大多数的商业地产是由市场基金支撑运营的。在美国199家基金和171家公开上市基金拥有全国购物中心一半以上的投资,日本和南美情况也是类似的,在欧洲和东南亚,购物中心多半是由专业购物中心开发商运用自有资金来发展的。而我国的商业地产融资的渠道还比较单一,主要来自间接融资渠道.即银行的贷款,直接融资渠道还不多。全国地产业银行信贷依赖水平在70%一80%之间.而部分大型城市开发商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依赖度已超过90%。

融资问题不解决,商业地产短线操作的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商业地产开发经营的成功经验,引入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的开发模式。运作时首先应由具有商业地产开发意向的公司与信托机构或投资银行等部门共同成立REIT。此时,REIT一般采用股份公司或信托的形式(也可直接利用已经存在的REIT),再由REIT发行受益凭证,募集投资者的资金投入商业地产项目的开发中,并委托或聘请专业机构和人员对该商业地产实施具体的经营管理。

(三)适时引入运营的专业中介商

开发商业地产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除了要鼓励商业企业和地产企业的强强联合之外,还需要通过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吸引和培养一些必要的中介商,如专业的物业管理商、信托基金投资商等。这些专业机构起到做大做强市场的桥粱和润滑剂作用。只有地产开发商、投资商、零售商和管理商各方通力协作,才能使商业地产项目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得到保障,从而使各方的利益都得到有效的实现。

(四)推动商业资本与地产资本融合

所谓商业资本与地产资本融合指的是一个企业既从事地产开发也从事商业经营。商业地产在世界上基本上是两种开发形式,一种是欧美形式,地产业跟商业分开,各搞各的,一个搞投资开发,一个搞后续经营。日本则逐步实行两者的结合,资本互相渗透,建立共担风险,这样有利于促进两者之间更好的发展。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推进我们商业地产的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最近我国有不少大型的零售业介入了地产的开发,而地产业也引进了零售业,这种资本的渗透结合,有可能是一种方向性的探索,对解决商业地产开发中短线操作问题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加强政府对商业地产的宏观调控力度

各地要抓紧制定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在市场经济情况下,商业地产发展有它的规律性,商业网点,特别是大型的商业网点应该符合这一规律,在我国商业网点布局存在着很严重的随意性和无序性。我们要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城市的功能定位来制定各地商业地产网点规划。现在很多项目的盲目开发,是缺少对市场的了解和整体布局上的科学规划,比如购物中心,现在全国已经建好的和在建的有263个,整体面积应该已经超过三千万平米,已经积压了1500亿到1700亿资金。是不是每个地方都需要、都能够、都应该建购物中心呢?实际上购物中心的建设,必须考虑到经济发展的需要。一般的情况下,人均1000美元以下的城市不要考虑购物中心建设问题。人均在1000到3000美元可以进行适当的试点,也就是说有一些大城市已经达到收入两万多了可以搞试点。3000到5000美元应该说是我国购物中心发展的起步,像北京、上海已经进入这个时期。5000以上的进入到发展期,10000以上进入了成熟期。我们应通过商业地产网点规划颁布实施,使商业地产布局分布更加合理,这样商业地产开发的风险才能降低到最小。另外要抬高商业地产开发的门槛,让品牌好有实力的开发商进入商业地产领域。同时,要关注商业地产商的融资方式,进一步规范售后还租的开发模式,对实行售后还租一般要求开发商对将来应付给的买家的固定回报,要有资产抵押,或者有其它企业担保,以确保买家未来的利益。

(六)加强商业地产理论研究

商业有它的规律,地产有它的规则,操作商业地产两者必须结合起来,两者相脱离就会产生很多问题,因此,需要加大商业地产理论的研究力度,加快培养一批既懂地产又懂商业的复合型商业地产人才,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商业地产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石玉,石磊,浅谈商业地产面临的主要矛盾与对策,大众科技,2004

商业地产范文篇3

本文认为商业地产运营是个系统工程,并从商业地产运营的构成分析入手,结合成功案例和具体实践,从系统角度对商业地产运营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商业运营商占商业地产运营主导地位的新型商业地产运营模式。

商业地产运营构成研究

商业地产运营环节构成

本文认为,商业地产运营环节应主要由地产开发、商业运营和资本运营等三块构成。在商业地产整体运营中,商业是核心和本质,项目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其商业运营的成败;地产开发是基础和表现,没有主要包括拿地和建设的地产开发,附着其上的商业运营则失去了必要的基础和载体;资本运营是线索和目的,商业地产运营的各环节都由资本运营实现耦合,并且任何商业项目都是以良性的资本运营为最终目的。

商业地产运营主体构成

根据运营环节构成,相应的运营主体应包括地产开发商、商业运营商和资本运营商。在商业地产实际运营中,可能出现主体重合的现象,比较常见的是地产开发商同时承当了资本运营商的角色,并且承当了部分商业运营商的工作,这是我国现阶段商业地产运营的一个显著特点。

商业地产运营中的常用模式

地产开发商占主导地位

所谓地产开发商占主导地位是指地产开发商除完成地产开发外,还参与项目选址、商业运营商的选择,并主导整个运营过程的资本运营。

从功能来讲,地产开发是商业地产运营的基础和表现。地产开发是个阶段性行为,而商业地产运营是个长期性行为,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考虑,地产开发商并不适合整体运营的主导地位。但地产开发商具有资金雄厚、土地储备丰富、拿地、建设和销售流程熟悉的优势,并且由于商业地产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被认为首先是地产开发,然后才是商业经营。地产开发商占商业地产运营的主导地位,具有先天优势。

万达模式是地产开发商占主导地位类型的代表,其创新性和优势在于:地产商充分发挥自身领域优势,通过模块化的标准开发可大大降低项目建设成本;通过耦合大型商业,实现了商业地产运营的内在逻辑流程;在资本运营上,也不仅仅局限于住宅的短期销售模式,而是以地产为载体(分零销售、整体销售、整体上市等)实现资本运营。

但万达商业地产模式有几个特点值得我们关注,它们分别是:

商业地产运营中的地产开发具有地产项目本身的周期长、投资大的特点,以地产耦合商业,地产占主动对其在整个项目中的利益博弈并无益处,商业运营商可能的变更对地产运营商影响巨大。除通过地产的载体、租金的形式外,资本运营未与商业运营实现耦合。商业运营与地产开发商通过契约方式的耦合,在实现商业的持续经营上(尤其是在商业低迷阶段时)存在一定隐患。

万达商业地产模式要求作为项目主体的地产开发商同时拥有商业经营、资本运营方面丰富的能力。

商业运营商占主导地位

所谓商业运营商占主导地位是指商业运营商除完成商业运营外,还参与地产开发(主要是商业选址、商业设计和商业规划),并主导整个运营过程的资本运营。

商业地产运营的核心是商业运营,无论是地产开发、资产运营,最终的盈利都需要商业运营来体现。商业运营商承担商业地产运营的主导地位有以下优势:商业运营商主导项目选址和前期规划,为后期商业运营的成功提供良好基础;商业运营更具稳定性和持续性;资产运营可与商业运营耦合,而不仅仅以地产为载体,可拓宽商业地产资产运营渠道和手段。

下文以颐高商业地产模式为例,分析商业运营商占主导地位的具体情况。

颐高是一家以专业数码连锁业务为基础,IT蓝色房产、IT网络资讯为核心业务,融合IT相关产业于一体的全国性大型IT集团公司。其商业地产具体运营模式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地产耦合:颐高早期采用租赁、品牌输出等形式实现商业扩展;近年逐渐采取购置、联合开发等形式进入商业地产运营的前端,直接与地产开发商在资产上进行耦合,占据商业地产运营的主导地位。表现在:参与并主导商业物业的选址;用资产的形式与开发商形成强耦合;在项目之初即与开发商建立完善的开发商退出机制,获得项目建成后的资产处置权。

资本运营:颐高通过购置、联合开发等形式获得房屋的产权处置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兼顾商业经营和物业资产的资本运营模式。

总结颐高资本运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点:资产介入商业地产开发,建立完善开发商退出机制,完成开发商的资本周期(投入并获得合理回报);通过物业资产的部分销售、物业抵押、经营型贷款或引入信托投资等形式,平衡前期资产投入;部分物业长期持有,通过持续经营获得持续的商业收益,物业增值,满足投资人、信托基金的投资回报。

颐高商业地产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商业运营商占据商业地产运营主导地位的商业地产运营模式。该商业地产运营模式的创新点在于:

充分发挥了商业运营商在商业领域的专业性,通过资产的强耦合关系实现商业运营在整体项目运营的主导地位,进而实现商业地产运营以商业运营为核心;充分发挥了地产开发商在地产开发领域的专业性;完善的退出机制,保障地产开发商利益的同时,强化商业运营对项目的主导作用;除传统商业地产资产运营模式外,还可实现以商业经营为载体的资产运营,使商业地产的运营更具有持续性;颐高商业模式事实上是实现了以商业为核心,以资本为杠杆的商业地产运营。

颐高商业地产模式对商业运营商提出了新的要求,除商业运营的领域能力外,还需要具备利用资本杠杆把控项目整体运营的能力。

比较分析

商业地产范文篇4

关键词:商业地产商业协调发展

随着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我国商业地产建设发展很快。商业的发展、交通格局的变化、私家车的普及、住宅的郊区化等城市发展的结果促进了商业业态的转化,也为商业地产发展提供了基础和需求。如何营造与商业的协调发展的商业地产,成为日益关注的问题。

商业地产的产生与发展

商业地产的产生与发展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城建市、以市兴城、城市一体、协调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主题。商业繁荣是众多大中型城市所选择的发展目标之一。许多城市旧城改造工作紧锣密鼓,购物广场和商业步行街的兴建如火如荼,大型住宅区加紧建设,这都对商业地产产生了大量的需求。与此同时,居民消费能力也不断增长,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需求多元化趋势明显,这为商业地产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也为商业地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同时,随着我国零售业的完全开放,许多国际零售、娱乐、家居、餐饮业的商业巨头为抢滩中国市场,纷纷在国内大中城市建立连锁店,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国外品牌竞相在中国选址开店,加大了对商业物业的需求。同时国内大型零售企业为保住其市场份额也纷纷加紧扩张,在兴建大卖场的同时,连锁店也呈遍地开花之势,构成了对商业物业需求的另一主力。此外,很多中小投资者也纷纷看好商业市场的投资潜力,成为商铺的强有力的购买者。三股势力激烈竞争,改变着大中城市原有的商业布局,形成了对商业物业的巨大需求。

商业地产与城市发展互相促进、互为制约

商业地产是一个高投资、高回报、高风险的行业,从其投资周期和使用周期看,对城市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商业地产是城市商业重要的商务环境,其质量、数量、分布、使用效率影响城市的商业功能的充分发挥,其相对价格高低决定城市的商业成本,直接影响商业企业的收益,影响城市创造能力和竞争力。因此,商业地产对城市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促进商业的发展,也可能会阻碍商业的发展。

随着城市的发展,商业地产应运而生,而城市的不断发展也对商业地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城市商业的运营商,商业地产应该是一个与城市、与商业协调发展的和谐商业地产。

商业地产的和谐发展模式

与商业发展速度相适应

商业的发展引导着消费的时尚和潮流。商业地产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看到商业的这种特点,从前瞻性和开放性角度出发,做到适度超前,而不能不顾城市发展的实力和市场的承受能力盲目开发、过度开发。与此同时,商业地产的发展速度也要与支撑商业地产需求的几个重要指标—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商业面积等指标的增幅相吻合。

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

首先,商业地产的发展要与商业业态的变更相适应。从西方商业业态的发展规律看,商业业态的变更是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GDP密切相关的。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处于1100美元以下时,商业处于与农业经济相匹配的原始状态;当人均GDP处于1100—2000美元时,商业业态将出现升级,百货商场、商业街、批发市场等将取代农业时代下的庙会、集贸市场;当人均GDP达到2000—4400美元时,商业形态将出现质的飞跃,多样化、规模化的现代商业应运而生,如大型购物中心、超市、专卖店、精品店等;当人均GDP达到4400美元以上时,超越商业范畴的广义商业如ShoppingMall、旅游地产、物流等综合商业形态开始出现。这就要求在项目建设的初期就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与商业业态相适应的商业地产。

其次,商业地产作为跨行业的领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按国际惯例,商业地产的发展需要2—3年甚至更长的培育期,为统一经营和管理,国外企业一般对商业物业拥有95%的持有率,只租不售是商业地产的主流经营模式。另一方面由于商业业态存在多样性,不同业态在选址和物业结构等方面的要求各不相同,所以一般采取先招商,再根据商家对物业结构的不同要求进行建设,即“订单式开发”。这就要求开发商在建设初期,不仅要注重商业地产项目本身的持续发展,更要注意商业地产项目开发与外部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浪费,以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商业地产的开发中,开发商、投资者、经营者、物业管理者形成一个环状结构,其多方利益是密切相关的。开发商只有从为商业经营服务角度出发,兼顾自身开发利益的同时,考虑到整个环路的其他利益者,才能维持整个环路的发展。

保证生态的平衡性

商业地产的生态平衡主要指商业地产的发展要与周围环境保证和谐一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商业地产的总量一定要与市场需求相符,商业地产的发展不能脱离当地市场的实际情况;大中小商业的结构比例要达到合理的配备,且在业态上要形成互补;商业地产的布局一定要符合城市规划和商业网点的规划;大型商业设施的建设要以人为本,与周围环境、交通相协调,保持商业与地产的生态平衡。

我国商业地产发展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脱离了商业发展的速度

近几年,我国商业地产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近五年来全国商业地产投资平均每年增长28.9%,新开工面积年均增长28.4%。其中今年上半年,全国商业营业用房投资778亿元,增长23.8%。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支撑商业地产需求的几个重要指标——近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速为11.6%,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增速为8.6%,这些指标均低于商业地产的增速。

究其原因,一是商业地产的价格较高,宏观调控后,部分开发商从投机住房转向商业地产,一些原本从事商业地产的企业也加大了投资规模。二是地方政府为追求短期效益,注重形象工程不顾本地市场和消费需求,盲目加快对商业地产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商业地产的发展不是过热,而是发展速度过快,脱离了商业发展的需要。据商务部统计,个别城市人均商业网点面积已经达到了2-3平方米,是发达国家的两倍,却仍在兴建大型商业设施。

违背了商业地产发展的客观规律

国内商业地产刚刚兴起,开发商普遍缺乏经验,往往是先建设后招商,许多商业项目在选址、内部结构、动线规划、仓储设施等方面无法满足商业经营的要求,形成大量无效供给,成为城市商业地产中的烂尾楼。

现阶段我国很多开发商主要依靠短期银行贷款、施工队垫款等渠道筹集资金,迫于还款期限压力,开发商往往通过分割销售快速回笼资金,这同时也转嫁了投资风险。但分割销售后又因缺乏统一管理,出现经营困境。

忽视了可持续发展性

空置面积的增加造成了社会资源浪费;上半年,全国商业营业用房空置面积增长21%。空置商业营业用房沉淀了大量的资金,并浪费了土地资源。大型商业设施过于集中,同质化明显,竞争加剧。网点过分集中,导致商业企业间的超度竞争,企业整体效益下降,特别是小规模商业企业倒闭增多,影响了经济运行的质量。潜伏着金融风险。据金融部门统计,个人购买商业用房贷款余额是商业用房开发贷款余额的3倍以上,全国用于个人购买商业用房贷款额不低于1500亿元。而个人还贷主要依靠出租商铺的租金或开发商承诺的投资回报,从目前商业地产的经营状况看,这部分贷款的风险较大。以上几种因素,会造成投资者对商业地产领域造成发展的悲观预期,不利于商业地产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和谐的商业地产策略

开发商调整定位

开发商在整个项目的发展过程中,是主要经营者。这就要求开发商要尽快放弃惯有的思维模式,实现从地产开发商到商业地产经营者角色的转变,从战略角度对组织机构作相应的调整,确立以商业经营、客户服务为重点的机构形式,改变过去先建设后招商、卖完房子走人、追求短期利益的做法。开发商在其开发初期一定要明确项目建成后由谁来经营(Who)、经营什么(What)以及怎么经营(How),即2W1H原则,这样才有利于统一管理、稳定经营。同时,要加强投资论证,从城市规划、经济发展、商业环境、消费习惯、人口结构、交通组合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充分考虑商业地产特有的规律,确保投资规模的科学化和专业化。

寻求最佳经营模式

不同的商业业态对商业地产的要求也不相同,仓储商店注重层高、建材超市要求承重、百货商场注重外在形象,只有与商业功能结合起来,体现商业业态和商业形态的特征,商业地产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项目开发初期,尤其是大型商业项目的开发,要通过研究零售、餐饮、休闲、娱乐、专卖等各种业态来确定比例关系和业态组合,设计最佳的业态结构。另外,从国外商业地产的发展看,只租不售和订单式地产是商业地产经营的主流模式,应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发展模式。

建筑规划以商业经营、消费习惯为本

商业地产应以商业经营为主,充分体现经营概念和特色,实现聚集人流的功能。由于项目所在的城市发展水平不同,地方文化具有差异,这就要求规划设计部门应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特别要注意研究当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使建筑风格符合消费者的审美观,为消费者营造健康、舒适的休闲的购物空间。目前,强调体验式消费为主,表现为商业街区形式的“第四代商业模式”已引起了业内的关注,成为“新商业运动”的主导模式。

强化开发商的商业经营能力

由于国内商业地产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产权、经营权、管理权的分离不可避免的造成各主力店与产权商铺都把各自的利益放在首位。这就要求开发商要具有创新头脑,树立以“投资者、经营者、消费者”为导向的服务意识,在充分了解商业结构中各种业态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协调管理。同时,专业的商业管理团队的作用日益重要,要加大力度培养商业地产领域里的管理团队。这支管理团队既要包括物业管理方面的人员,又要包括商户管理方面的人员以及营销方面的人员,既要包括不同业态的商业专家,又要包括不同专业的设计专家,在专业协同下,使项目各个环节有效的串联、衔接与配合,这样才能发挥出各种资源应有的价值。现阶段迫切需要行业协会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建立商业地产行业分析师、职业经理人等行业标准,加快行业人才的培养。

商业地产范文篇5

一、商业地产开发企业成本管理策略

1商业地产开发的目标成本管理商业地产开发的目标成本管理属于事前控制,将控制重心放在生产开始之前的预测、决策和准备阶段,将不必要的消耗和支出控制在事发之前,尽力使成本方案达到最优。目标成本管理是以目标管理的理论、方法为指导原则,结合公司发展的现状提前做可行性研究,充分激发公司内部潜力,运用科学的手段确立该时期的成本额度和成本管理的目标。然而我国的投资公司发展起步晚,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众多问题,例如没有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体系、管理观念与管理方法不科学、执行力不够等。目标成本管理的关键在于控制,控制项目成本制定的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预测、计划、实施、核算、分析和考核等等。(1)建设目标成本管理制度。投资公司应成立专门部门或个人负责目标成本管理,设定规范的各类规章制度、合理的岗位职责和严格的控制流程等。商业地产开发项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公司、部门,如果没有合理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会使整个流程混乱,增加不必要的耗费。(2)实时监控掌握项目合同进度。目前大多数商业地产开发投资公司都是在项目合同洽谈结束后才进行目标成本的核算,但是这样缺乏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控制,容易造成超合同付款现象。投资公司应该在项目开发的全程内实时了解最新的动态成本状况,这样就会避免合同签订后的才发现无法弥补的问题。2商业地产开发的设计阶段成本管理商业地产开发的设计阶段工程成本管理主要体现在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我国投资公司在对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还存在一定问题。设计方案应在对实际情况充分调查后,针对环境、交通规划以及建筑用途等方面,准确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然而我国目前的绝大多数投资公司只是为了通过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审批,设计了简单的建筑布局后就进入施工设计阶段,没有预先进行合理的造价推算,最后根据后期的施工图进行造价计算。这样的设计流程的出的成本必然不是最优的结果,由此造成的额外成本消耗也是巨大的。(1)提高商业地产开发的设计水平。投资公司应该选取专业的商业地产开发人员,用先进的设计理念与科学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工作,并且严格按照设计流程完成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投资公司还要充分考虑工艺、材料、技术等方面的选取与采用,运用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法,使商业地产项目的性价比达到最优。(2)为设计阶段提供充足的准备资源与时间。投资公司一般为了加快投资速度与较少前期投资现金,大都减少为设计单位提供设计所需基础数据,甚至压缩设计时间和降低设计费用,这些都会使设计质量受损,而最终反作用于投资公司的经济效益上。所以,投资公司应该注重设计阶段,为设计准备充足的地质、环境等基础数据与资料,避免后期施工造成损耗过大等现象的发生。3商业地产开发的施工阶段成本管理商业地产开发的施工阶段成本管理是整个商业地产开发项目的关键环节,是对前面的目标和设计最终实现的过程。为了确保达到最初设定的成本预算,投资公司要认真严格对待此过程的经济问题,最大限度的控制商业地产开发成本,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1)优化施工方案。优化施工方案是降低施工成本的主要途径。投资公司应组织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审评和更改。确定合理的施工工期和各阶段施工工艺的选择。投资公司要及时把握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遇到技术等问题不要自己武断决定,要咨询现场工程师科学解决,努力寻找节约商业地产开发投资的潜力,从而控制施工阶段成本,获取更高公司利益。(2)建立材料询价制度,严格把握项目材料成本。商业地产开发的工程材料费用一般要占总开发60%的成本,显然投资公司必须牢牢控制材料成本的支出。投资公司应该设立专门的材料询价制度,确保购入的材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达到成本最低。尤其在发生设计变更的情况时,投资公司更应该坚持先算账、后花钱的原则,随时掌握商业地产开发费用额度,避免产生超预算现象。同时,做好投资公司对商业地产开发项目的支付控制和管理,防范出现现金流缺口给投资公司造成财务风险。4控制商业地产开发项目的管理成本商业地产开发管理是一个庞大的项目管理,涉及到多方面的管理人员,其中产生的人力、管理成本也是非常巨大的。投资公司需要设立合理的相互制约的组织部门,配置科学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者能力与素质,制定有效的员工激励制度,来减少人力资源的损耗与管理成本。虽然对公司员工进行培训会增加投资公司的人力成本,但是有效的培训会提高员工专业能力与素养,有利于实现投资公司的战略目标,减低公司运营成本,促进效益的提升。此外,对于投入运营的商业地产企业来说,做好招商工作,选配合理的物业管理单位与运营单位,也是做好集约化管理,节约成本的重要途径。

二、结论

综上所述,商业地产开发企业必须树立科学的优化成本管理理念,通过具有前瞻性的市场分析,合理的优化各阶段成本,达到成本管理的最优,以优异的成本领先战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股东利益,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作者:崔婧单位:大连时代豪庭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财务部

商业地产范文篇6

1.1问卷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松原市投资者为研究对象,从11月25日至12月2日,在江南江北地区发出556份问卷,其中包括502份调查问卷和54份访谈问卷。调查问卷中472份有效,有效率为94.02%。

1.2问卷设计

本次问卷在问题的设置上共有20个题目,都是选择题,1-2题调查松原市的商业地产现状与趋势,3-8题调查投资者投资动机、9-14题调查投资者对商业地产的要求,15-16题投资者接触媒体以及投资影响,17-20题为投资者个人信息。

1.3数据分析方法

使用SPSS进行方差分析。

2研究结果

2.1松原市房地产现状分析

2.1.1蓝湾都汇强力的三个竞争对手实际上在松原商业地产在建项目里和已经经营的商业地产项目里只有金钻江南秀和中东大市场是本项目的主要竞争对手,其他如前郭尔罗氏大厦、温州城皇金大道、新天地、巴特尔等都难以对本项目构成威胁。

2.1.2松原市商铺平均价格水平被调查者中认为松原市商铺价格太高的过半。商铺价位偏高,我们在商铺格局划分和价格定位上可以根据这一点做出多样性的细分定位策略,留出足够的价位差异空间。

2.1.3江北地区商铺未来价格走势70%的被调查者认为江北商铺未来价格走势会相对稳定或者上升。在广告宣传中我们可以执照稀缺,增加受众紧迫感,使其不再犹豫不定,加强购买欲望。过半的受访者认为目前的商铺价格过高,实际上是开发商与投资者期望相反的反应,值得欣喜的是70%受访者认为江北更有投资价值,为我们今后进行项目推广增添了信心。

2.2投资者投资动机与意向分析

2.2.1投资者近期投资意愿分析——没有投资的比例最大被调查者中有投资意向的和不一定的占近58.61%,对有投资欲望的人群进行广告宣传时,着力宣传我们特有的优势,满足他们的需求,坚定其投资意向;而在对“不一定”的人群进行广告宣传时要刺激他们的投资欲望,转“不一定”为“有”,从而变其为实际顾客。

2.2.2投资者趋向的投资方式分析——自营是主流相对于租赁和投资,松原的投资者更趋向于自营的投资方式。

2.2.3投资者对商铺面积的要求分析——越小越精神被调查者中面积需求在15-80平的比重占绝大例,我们在商铺格局的布局上可以在这个范围设计有所侧重。

2.2.4投资者愿意接受的价格——越低意愿越强烈被调查者能够接受的价格在40万以下的比重在75%以上。

2.2.5投资者考虑因素地段价格和交通客流量成为投资者的首要考虑因素。我们北临滨江大路南邻松花江地段交通优势明显,在广告中可以作为一个卖点着重宣传。我们在价格上,做出更好的有足够吸引力的定位。

2.2.6投资者商铺类型的要求分析——商业街很热调查显示,被调查者最倾向的是商业街类型的商铺,占比达到41.72%,我们可以设置江边步行街和室内步行街与之相匹配。投资者的投资意愿还是比较强烈的,他们希望购买商铺后以自营为主,对于商铺的升值属性还没有明确地认识,项目的规划能够满足投资者对投资环境的期望。

2.3投资者对商业地产的要求

2.3.1对装修类型的要求分析——简装是中间路线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选择简装修,近三分之一的人选择精装修,所以我们在选择装修方式前要充分了解投资者的需求和能力。

2.3.2投资者希望相关优惠政策分析——减免租金最实惠49.34%的受访者更青睐减免租金的政策,希望减免管理费的比重有36.42%。可以看出有投资意愿的消费者希望从开发商那里得到更切实的优惠。

2.3.3投资者愿意接受的付款方式分析——分期付款第一选择银行按揭和分期付款成为投资者投资的主导方式。今年以来的利率上扬对投资者的影响并不大,我们在促销策略和广告宣传可以推出多种支付方式,满足不同需求情况的投资者,以分期付款和银行按揭为主导。

商业地产范文篇7

关键词:商业地产;成本控制;管理;优化

在目前的发展中,商业地产在建设完成之后,一般会通过招商或者出售等方式进行初期的盈利。而为了获得利润支持企业的长远发展,相关人员应当针对商业地产企业投资回报周期长且盈利方式独特的特点,做好成本管理以及控制工作,对成本管理的问题做好有效的解决,通过长期租赁以及股权投资等方式拓展自身的收益,并强化成本管理,以便提高自身的整体效益。

1商业地产企业项目成本概述

商业地产在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时间较短,但是目前整体发展活力较大,并且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对商业地产进行拓展时,由于商业地产整体行业项目投资成本过高,整体资金回收周期较长,在成本控制当中,会存在土地成本费用以及前期费用等。且对于小型的商业地产,其前期的宣传费用也相对较高,使得企业利润较小,影响了企业的盈利情况。因此商业地产企业项目应当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对整体的成本费用支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节约成本支出,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2商业地产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商业地产项目前期整体开发周期较长。商业地产项目的整体开发周期及时间跨度较长,尤其是在项目的土地论证取得以及商业地产的设计上,需要根据当地的建设情况,请行业内部专家以及设计师等进行实地考察,并经过多次推敲之后才能够确定最终的建设模型。而在整体建设以及设计论证阶段中,缺乏足够成熟的经验进行支撑,因此有可能会出现整体周期设计较长的情况。而在初期设计完成之后,在整体的施工中,由于施工情况较为复杂,且有可能在施工中面临当地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在建设中会进行不断调整,这也使得施工周期不断拉长,增加了施工成本。而且不同于居民住宅的施工,商业地产项目开发中,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安排有可能会进行不断调整,这方面人力资源的挑战也会使得商业地产项目开发企业增加用工成本。而且目前商业地产项目过于火爆,使得市场竞争相对激烈,有可能会出现不顾成本而盲目扩大规模的情况,这有可能会使得商业地产项目在后期难以进行招商或者出租,浪费企业成本。2.2商业地产宣传成本过高。随着目前商业地产的火爆,商家在选择商业地产位置以及类型时具有更高的可选择性,因此商业地产项目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的宣传力度,吸引商家进行入驻,才可以在后期实现更好的盈利,同时提高商业地产的整体升值可能性。因此为了能够更多的吸引商家,同时保证所处商业地段的繁华程度,商业地产项目需要加强宣传,但是目前很多广告宣传方式效率较低,如果没有形成足够的品牌效应,就会导致宣传成本与最终后期的收益不成比例,浪费企业的整体资本投入,而且目前的商业地产营销手段较为落后,也会降低商业地产项目寻求客户的效率,从而增加整体的项目成本。2.3商业地产项目成本控制体系问题。商业地产项目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在整体的成本控制体系方面并不完善,更多地参照原有的居民住宅等项目成本控制方式。首先,现阶段商业地产内部组织形式上缺乏一定的严密性,在经济效益控制方面,仅仅将项目成本由财务部门进行管理,财务部门与商业地产项目的其他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很难将商业地产前期施工到后期整体的招商以及股权投资等方面的成本进行分析并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无法对整体的商业地产展开工作进行有效约束。其次,在成本控制的着重点方面,目前商业地产企业对工程造价成本较为重视,而对后期的一系列投资等财务成本投入较为忽视,导致商业地产行业的实际盈利情况有可能与财务管理情况出入较大。

3加强商业地产项目企业成本的管理以及控制的措施

3.1加强合同内容约束,控制好整体造价。为了有效降低由于整体投入周期过长带来的成本压力,商业地产项目企业需要对合同方面的内容进行强化管理,加强整体合同的约束能力。在前期的项目设计阶段,商业地产项目企业应当对设计过程加强有效监督,对整体设计人员的设计意识以及设计能力进行专门培养,做好资金的控制工作,而且对于部分项目施工设计图纸应当在规定的周期内完成,防止由于设计周期过长而带来的成本浪费以及对后续施工的影响。在设计过程中,商业地产项目的设计合同签订方面应当做好内容的规划,在保证商业地产项目既定战略目标实现的基础上,针对整体的原材料使用以及投入的人工,还有施工成本等进行充分考虑,做好设计的协调性工作,避免由于整体造价过高带来的施工困难,并对整体的开发项目做好及时地监督调整,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降低造价成本,以便达到节约费用的目的。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商业地产项目企业应当对设计以及施工之间的联系进行充分重视,根据设计情况做好施工周期的规划工作,并对施工中的不同部门以及人员的权利和责任进行明确,同时加强财务部门对于整体施工动态的了解情况,将财务工作以及整体的施工阶段相融合。比如可以派遣专门的财务工作人员进驻施工部门,并通过实地考察等方式对施工情况以及施工中的项目成本进行了解;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将有关施工数据上传,帮助财务工作人员对施工情况进行及时地监督;对成本变动与最初的预算结果进行比对,实现动态的调整,既保证施工的有效进行,也能够对施工中出现的不规范操作等进行及时调整,防止由于人员推卸责任而发生的施工周期延误问题,提升施工效率。3.2优化商业地产营销方式,综合提升项目收益。商业地产的整体营销方面需要对营销方式进行改善,同时也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探索新的营销方法,提高整体的项目收益,以较低的成本做好宣传工作,降低商业地产项目的宣传成本。在当前形势下,商业地产项目企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目前的网上以及线下等宣传方式结合的方法,进行自身商业地产项目的宣传工作。比如,商业地产项目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目前网络营销体系设计好专门的营销网页,并帮助客户在网络上进行浏览,了解整体商业地产项目的信息,将商业地产项目的特色以及优势进行着重推广,提高商业地产项目对于潜在客户的吸引能力,提升转化率。此外,对于商业地产项目的工作人员,整体队伍建设方面,管理层也需要加强重视,由于商业地产是近些年来新兴的产业,因此在商业地产项目的开发以及推广还有后续的管理方面,员工整体素质较低,缺乏优质人才形成带头作用,无法对商业地产项目做好有效地推广以及管理工作。因此,商业地产项目的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应当加强力度,既提升销售端员工的整体素质,促进产品性能提升,同时也需要对商业地产的管理型人才进行重视,加强培训以及引进工作,通过优化队伍建设,降低整体的商业地产管理以及维护成本,并提高商业地产的盈利。3.3完善商业地产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商业地产项目成本管理体系的完善,首先需要商业地产企业对商业地产的管理模式进行重新认知,了解商业地产成本控制的特殊性,改变以往的管理方式,从较为科学的方面加强对于商业地产项目的成本控制以及管理。比如,在企业内部可以通过专门的培训工作,将商业地产成本控制以及后期管理经营的特殊性,在公司内部进行全面推广,从商业地产项目的长远发展以及长期盈利方面对商业地产的成本控制进行解读,帮助员工了解商业地产项目成本控制中不同因素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商业地产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其次,在成本控制体系建设中,应当特别注重对于资金的管理,加强财务部门对于整体商业地产项目资金的控制能力,由于商业地产项目的资金运作较为复杂,因此需要商业地产项目企业提升财务部门的整体工作质量,由之前的核算型会计为主转为管理会计为主,通过对财务部门整体工作人员技能的培训,提高整体会计工作质量,从战略性的角度维护好商业地产项目的整体资金使用,做好投资的规划工作,以便降低由于规划风险等带来的成本损失。此过程中财务部门可以通过引入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的方式,对商业地产项目的整体规划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时了解,做好资金的调配工作,注重财务成本的节约。另外在成本控制体系的建设中,为了降低盲目性带来的成本损失,商业地产项目企业还应当建立起专门的监督部门,做好风控方面的管理工作,避免由于盲目投资而导致的盈利空间降低的问题。对开发以及经营过程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行重视,做好开发工作以及经营工作的衔接,保证商业地产项目企业现金流的稳定,防止由于急于吸纳资金而盲目将商业地产项目进行销售或者租赁的情况。此外在商业地产项目成本控制体系的建设中,还应当做好整体商业地产项目竣工之后的规划,通过多种形式对商业地产项目进行综合利用,如采取租赁销售以及股权投资等多种形式综合运用的方法,提高商业地产项目的盈利,保证商业地产项目的保值增值,实现前期投入与后期收入的整体成本收支协调。

4结语

商业地产项目的成本管理以及控制,不仅需要从前期就加强重视,对设计以及施工方面加强管理,同时对于整体项目周期中的资金等也需要做好专门的维护工作,防止由于资金不稳定而带来的影响,实现商业地产项目预期的收益,同时对商业地产项目的整体盈利方法也应当进行探索,提高商业地产项目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涯.我国商业地产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J].中国商论,2019(11).

[2]信春艳.探究商业地产企业项目成本的管理及其控制[J].商场现代化,2018(01).

[3]蒋乐平.我国商业地产企业融资优序探究[J].中国市场,2018(05).

[4]王文欣.商业地产成本管理措施探究[J].会计师,2015(22).

商业地产范文篇8

主题文化商业地产项目的价值链就是将所有相关的利益主体串连在一起,从而创造出共同的价值和利益。商业地产就是利用建立价值链的方式将所有存在利益关系的主体都串连起来,使开发商与其他有利益关系者同时获得利益。商业地产的运营是要满足多方面人员的利益需求,对市场消费者、投资者、开发商、运营商以及政府的利益都要考虑。在满足了不同主体的利益时就可以使所有人都参与进来,相互依赖,共同创造价值,共同获得利益,在这一点上商业地产体现了它的商业价值,让所有相关人都能通过商业手段获取利益,完美的实现了利益兼容,让人们受益的同时求得多方面的发展。这也就是主题文化商业地产项目价值链存在的意义。商业物业价值是一种投资形式,它是通过生产、交易、消费等商业经营手段来将地产和商业价值融合,从而创造它的金融价值。商业物业的价值是需要长时间的经营和发展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商业物业价值同样可以使利益兼容,使利益相关者通过商业物业价值的提升来获取利益。商业地产的价值链活动在开发前期要使投入人员共同来开发设计商业规划与建筑规划方案,综合完成项目的开发与运行,才能共同创造价值。

二、投资模式与投资主体合作方式分析

传统的地产开发项目利益化较明显,并没有特别的主题模式。而高速公路服务业主题文化的商业地产项目则是根据实际地区情况建设主题文化类的商业地产项目开发,增添城市主题文化色彩。充分发挥城市新功能,提升城市的经济繁华程度,创新商业地产的项目类型,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一)备选的投资模式。在主题文化商业地产的开发中首先就是要进行项目融资工作,主题文化商业地产的项目融资与一般私人企业项目开发融资一样,要在项目启动之前向政府机关申请,获得许可之后方能进行融资、建设和开发等活动。融资是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资金后进行资金融合,其最实用的模式是BOO(Build-Own-Operate)模式,BOO代表某一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所有与经营。主题文化商业地产具有一定的金融价值,进行融资的渠道有商业性金融机构贷款、资本市场融资、相关产业民营机构资金、财务投资者和自有资金等多种渠道。最后在投资人的项目财产所有权问题上与其他传统的私人企业的模式相同。(二)投融资主体的合作方式。商业地产项目的开发是由多种利益关系组成的,就是之前所说的商业价值链,将市场消费者、投资者、开发商、运营商以及政府的利益同步化。商业地产项目就是一个合作者共同发展的舞台,所有的利益主体都在舞台上发挥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将房地产开发与商业经济这两个领域的特点结合起来实现主体间的互利共赢。在进行文化商业地产融资之前要先进行项目调查,将项目的开发预算、能让消费者消选择的优势、投资者能够得到的回报预算以及投资者关心的所有问题进行事先调查。其中在消费者方面要从消费群体、消费经济层次、消费模式和消费选择方面进行详细调查分析。然后进行项目融资,将参与项目的主体进行组织协商,共同设计项目具体的执行方案,组建完美的商业合作团队。融资结束后,多家合作企业要共同参与项目的设计与开发,在进行项目方案研究时要注意研究重点是要保证市场营销的承受力,同时还要考虑顾客消费的自由选择权能否得到满足。要围绕文化主题进行前期定位、项目招商、运营管理三个阶段的工作,做到主题特色鲜明、产品形式新颖,项目结构完整,品质有保证,才可以实现长期战略经营,让消费者的物质与精神都得到满足。在招商引资前期,要根据备选投资模式分析来开展。在上面介绍过的投资模式是对建设、经营主题文化商业地产合作方式的协商,对于项目设施财产权方面是不会有变动的。这就与普通私人企业的BOT模式基本相似。以此方式进行合作商讨,推出能够使所有合作商共赢的项目方案。

三、关于主题文化商业地产投资方案的设计

(一)服务区建筑的设计要求。服务区的建设不能对自然环境产生破坏,要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建设。在此前提下将民族文化的特点、文化主题科学合理的设计进去,要有商业空间设计的特点,在空间设计时利用天然的空间环境,将主题文化融入自然景观,将空间赋予浓郁的艺术感。服务区就是为人们提供休息、娱乐服务的一个区域,而主题文化商业地产服务区是结合了服务区与商业地产两个领域特点,再加入主题文化元素进行设计。在建设中要让消费顾客体验到自然景色与民族文化特色完美的结合,满足消费者的艺术审美需求。从而实现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成为城市历史文明的标志建筑,将商业项目变成富有文化艺术气息的服务空间。(二)服务区多元化发展。将服务区向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趋势,改变商业以购物消费为主要形式的现状,将服务区项目内容进一步开发,增加文化、休闲、娱乐等元素。尤其是文化元素,将自然环境与文化特色进行组合,引入新型业态,增加文化性、知识性的体验空间,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项目形式增加进去,例如增添艺术展览、茶道、陶艺等文化元素,让消费者体验多元化的服务区建设。(三)维护统一文化主题形象进行招商。企业可以考虑围绕一定的文化主题进行统一招商,确保业态布局主题突出、结构合理、打造品牌。同时,注重长线经营,进行文化氛围的长期培育,平衡消费者对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追求。要完成以民族文化为特色的业态布局,有赖于前期的招商推广是否围绕统一文化主题定向进行。在招商过程中将坚持宁缺毋滥、优中选优的精细原则,围绕统一文化主题进行统一招商。围绕文化主题进行定向招商,特殊商户给予招商优惠。结合“以点带面、特色经营”的功能定位,针对具有较高文化、艺术、科技含量的商家,将对其给予优惠,确保商业项目的文化主题得到充分体现。

四、革新城市面貌助力区域增长

主题文化商业地产建设有开放式交通展示窗口和交流平台、符合时展趋势、商业文化特色突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等几大优势。在建设中对本地自然资源充分的利用,民族文化气息浓厚,提高文化主题经济发展效益,成为当地城市经济的核心竞争力。革新城市面貌,对区域增长提供助力。(一)推进文化传承与发展。主题文化商业地产建设对文化传承与发展有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是将文化主题以商业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将文化底蕴加入到引领时代潮流的服务区里,既弘扬了中华民族文化,也实现了商业经济的长期发展,也为人们提供了更高端、更优质的服务品质。(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推动。主题文化商业地产建设因其民族文化特色突出、自然环境条件优美等优势成为城市文明的标志性建设。再加上项目开发企业对外界的大力宣传推广,就不难增加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会有很好的发展平台,吸引各地消费者前来,在市场上赢得更好的发展前景。如此一来,就会带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增加地区知名度,促进地区开发更多的文化服务产业,扩大地区发展市场,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力推动。(三)对商业地产行业形象的大力提升。建设高速公路优良的商业地产,增强服务区建设的形象与品质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有助益的,让广大司机、乘客消费者对商业地产行业的建设与服务更加认可,将商业地产行业的形象通过建设良好的管理体制、优秀的服务团队以及良好的精神风貌等方式得到提升。从而增强社会各界对主题文化商业地产行业的认可度。通过将主题文化与商业地产建设完美的结合,完成高速公路新形势下的文化服务建设。对主题文化商业地产项目进行开发建设,通过一系列开发流程,建设出促进行业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文化产业,传播优秀的文化主题,增添商业地产特色,推进高速公路服务业的发展,也可以为城市经济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蒙蒙.基于服务型建造的建筑企业商业地产开发运营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商业地产范文篇9

关键词:商业地产企业;会计工作;问题;对策

虽然近几年商业地产企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同时也受到人们的欢迎以及市场经济的需要,但是商业地产企业由于自身的发展特点,资金使用量大,工期时间长,因此给商业地产企业的会计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处。众所周知,会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商业地产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配合,提供完整真实的会计报表数据,才能有利于商业地产企业构建完善的会计工作制度。会计工作也是最真实地反映商业地产企业数据的工作,所以对会计工作需要重视,认真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有效地解决问题,规避会计风险,才能够最终建立完善的会计管理体系。便于商业地产企业管理者及时地掌握企业的发展动态,发挥会计工作的作用,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做出科学的计划。

1商业地产企业的发展特征以及会计管理的重要性

1.1商业地产企业的发展特征。商业地产企业需要在国家的法规政策范围内参与市场的竞争,才能保证企业的发展合法合规。同时商业地产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具有全面性的特点,商业地产企业的工程大,工期时间长,花费的资金多,可以带动很多第三产业的发展,还能够解决劳动力剩余的问题,所以说商业地产企业具有全面性的特点。商业地产企业的经营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在保证自己基本利益的同时,重视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保证资金得到合理的使用。商业地产企业还具有适应性的特点,因为商业地产企业的项目工程选址、征地、建设、审批、融资、环境等方方面面都需要重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商业地产企业应该适应大环境的发展,才能提高管理水平。1.2商业地产企业会计管理的重要性。商业地产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由于商业地产企业的经营重点不同,因此会计工作的重点也不同。对于商业地产销售企业来说,会计工作的重点应该是提高思想认识,总结销售工作的会计数据,为商业地产企业的成本与销售之间的关系提供可分析的数据,更好地帮助企业的管理者促进销售,增加收益。对于商业地产企业重视建筑工程工作而言,会计管理的内容就很多,涉及的会计数据内容复杂,需要各部门的积极配合,然后发挥会计工作的优势,尽可能地给企业管理者提供真实的财务数据,便于了解资金的使用情况,会计管理工作能够有助于商业地产企业完善内控制度,有利于对风险的分析,最终采取措施规避风险。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有利于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合理编制预算,保证商业地产企业的资金安全,最终促进商业地产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2商业地产企业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商业地产企业会计对会计工作重视度不够,风险意识差。商业地产企业的管理制度与经营制度不完善,管理者很多的管理经验与新时代的要求相悖,缺少创新的管理意识。商业地产企业的管理者习惯性地独断专行,日常管理中对会计工作的重视不够,没有意识到商业地产企业的经营决策数据的主要来源都是财务部门,只是认为会计工作就是提供报表和数据,对报表的真实性不关心,会计报表的数据无人管理,所以会计管理处于失控的状态。由于商业地产企业的竞争压力大,企业的发展需要风险意识,目前的商业地产企业经营和管理的主要问题就是管理者忽视风险意识。这对于商业地产企业来说,经营不善,一定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商业地产企业由于需要大量的资金,负债情况严重,但是因为企业缺少风险意识,开展盲目的负债,没有对企业的实际偿还债务的能力进行思考,偿还债务的能力弱,所以会导致企业的经营失败,影响企业的社会信誉。导致企业的融资具有很大的风险,严重情况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成败。2.2会计基础薄弱,报表数据有瑕疵。商业地产企业由于自身发展的特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还处于不完善的状态。企业内部部门多,项目多,工程量大,所以企业内部管理比较困难,给会计工作增加难度。就报表管理来说,企业管理者认为现金流是可以依靠报表体现的,但是就报表的真实性没有进行考察,一旦使用不真实的报表,那么现金流的数据也是不真实的。这种会计报表记录收支数据不利于企业管理者作出真实的判断,容易造成企业的数据之间的误差,这种以现金流报表作为基础的会计报表是缺令科学性的。会计报表体现的是一定时间内商业地产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投融资活动,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不利于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企业的会计人员不能清晰地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就进行账目的记录,这不符合会计的制度规定,导致商业地产企业的财务报告不真实,容易出现信息造假的问题。2.3商业地产企业的会计监管制度不完善、缺少权威性。对于商业地产企业的发展来说,会计工作监管机制的建立很重要,它能够保证企业的资金安全,还有利于及时地发现会计工作问题并进行制止,减少经营危机。但是商业地产企业的发展实际情况是商业地产企业内部的监管制度不完善,监管部门的组织机构不健全,很多都是受到企业管理者权利的制约,因此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不能放开手脚,遇到监管的问题不及时地纠正,害怕得罪人。虽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信息化的公开给监管部门的工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但是监管部门的工作权利依然没有真正地得到,还是缺少公平性和权威性,真正的作用发挥不出来。虽然有的商业地产企业重视监管制度,但是一般都是事后的监管,仅核对账目,对会计数据的原始凭证没有进行有效的核实,这样的监管也不容易发现问题。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还需要加强,认真对待工作压力,最终用政策法规维护自己的工作权利。2.4会计工作的目标定位不准确。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依然处于探索的阶段,因此商业地产企业的会计工作也需要制定一定的目标,目标的设定应符合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与政府的目标一致,这是商业地产企业处于市场经济中的必然要求。但是目前由于商业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结构多元化,有融资、债券、贷款等,所以导致发展结构失衡,因为不同的资金来源渠道的管理不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收益情况,以及发展的结构特点等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会计工作目标的设定一般也都没有进行区分,都是按照商业地产企业的结构特点进行的,所以这种会计工作的目标的定位不准确,不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也都是短期的工作目标,缺少长期的发展规划。

3解决商业地产企业会计工作问题的对策

3.1商业地产企业需要重视会计工作。商业地产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与资金的管理有很大的关系,还需要提供完善的会计报表为基础,所以企业需要提高对会计工作基本工作内容的了解,管理者还应该重视会计工作的作用,增加对会计工作的认识,不仅注意会计的内部数据的管理,还要注意企业的财务数据变化。企业管理者重视学习能力的提高,提高管理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然后按照商业地产企业的会计工作准则,培养专业的财会人员,重视整体素质的培养,定期检验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商业地产企业的管理者带头学习会计的知识,提高风险意识,对会计工作中潜在的风险要有高度的敏感度,重点在于发现问题,解决会计的问题,坚决禁止权利的集中,不断补充新的会计知识,把握好企业的发展方向,筹划未来。3.2完善会计管理制度,优化企业会计报表管理。商业地产企业依据自身的发展和经营的复杂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会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人员的工作有章可循,便于规范管理会计人员。同时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明确好工作职责,强化工作责任感。对部门的设定要有依据,各部门之间和会计部门工作要合理沟通,在重视会计数据的真实性的基础上,重视会计的报表管理。强化部门责任以后还应该对重视内部控制的管理,为会计工作的制度完善打基础。商业地产企业对会计报表做充分的分析,有利于做其他的决策。对会计的现金流量表可以分为业务活动现金收支、筹资活动收支以及投资活动收支三大部分,做好与企业会计制度的衔接工作,及时反映固定时期的现金流入和支出情况。还要重视会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构建完善的会计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信息平台的优势,规范管理会计报表。3.3完善会计监管工作机制,加强监管部门的作用。监管部门的工作主要职能是防止会计工作中出现失误,所以监管部门首先要明确好自己的工作职责;其次保证自己工作的独立性。监管人员按照相关的监管部门的法律法规,对会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管,便于调动会计人员积极工作性。还要完善监管部门的建设,便于查缺补漏,及时地发现会计工作中的问题,为商业地产企业的发展减少损失。企业管理者应该主动放权,给予监管部门更多的权利,认真地对待监管部门的工作,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为企业的发展扫清障碍。同时商业地产企业的发展也应该重视社会监管的力度,对于可以公开的会计数据,对外公开,便于国家和社会大众的监督,更加有利于商业地产企业参与市场的发展,也能够获得社会的支持,为商业地产企业的融资做准备。3.4明确会计工作的目标。商业地产企业要根据会计工作环境的特征,真正满足我国会计信息的使用,能够实事求是地制定相应的会计工作目标。会计信息的使用首先是国家的职能部门和银行,其次才是商业地产企业的投资者和普通大众,所以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很多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商业地产企业需要依据自己的发展战略,制定完善的会计工作目标,目标的设定不能是盲目的,要有前瞻性,应该符合市场的动态和经济政策,最主要的是能够保证在商业地产企业内部的实施,为商业地产企业的发展减少损失,合理地规避风险。

4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了解到商业地产企业的经营特点以及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依据商业地产企业会计工作实际情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然后总结出商业地产企业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按照新会计法的指导,需要提高对会计工作的思想认识,明确会计工作目标,重视监管作用,完善会计工作制度,规范管理会计工作程序,增加工作人员的责任感等对策,最终将工作落实到实处,提高商业地产企业的会计水平,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利展开,为商业地产企业的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张艳茹.新形势下商业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与控制探析[J].国际商务财会,2014(11).

[2]占伟强.分析商业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新经济,2016(3).

商业地产范文篇10

关键词:商业地产;企业品牌建设;碧桂园

新经济环境下,电子商务逐渐兴起,在线购物体验满足了诸多民众的新需求,对线下商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我国商业地产企业不得不考虑转型发展问题,在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逐渐升级的背景下,注重线下体验成为商业地产企业应当抓住的发展机遇。可以说,我国商业地产企业的发展既面临机遇,也存在挑战。因此,商业地产企业应当注重自身核心价值的提高,通过品牌建设实现长远发展。本文对于新经济环境下我国商业地产企业品牌建设问题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在分析相关问题的同时,提出了商业地产企业品牌建设策略。

一、我国商业地产概况及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1.我国商业地产概况。商业地产是指以商业用途为主的房地产,广义上涵盖批发零售、餐饮娱乐、办公、休闲等用途的房地产形式。主要经营模式包括只租不售、出售以及租售结合。从总体上来看,商业地产的开发投资额占整体房地产的开发投资额比重呈现下降趋势。2018年上半年,商业地产的开发投资额同比下降9.9%,其中商业营业用房与办公楼相比,整体占比下降幅度较大。2.商业地产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性。新经济环境下,商业地产企业要实现长远发展,就应当走品牌建设之路,提高投资者对品牌的认知。第一,品牌建设是商业地产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力手段。近年来,进入市场的商业地产企业越来越多,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商业地产企业只有通过自身品牌建设,才能获得购买者的认可。企业之间只有通过品牌才能具有更高的辨识度。第二,品牌建设是商业地产企业提高产品定价和销售速度的重要途径。商业地产企业在建立品牌之后,消费者才能对企业更加信任,根据消费习惯才能选择购买产品,这对企业产品定价是十分有利的。企业在有一定的知名度之后,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而提高销售速度,第三,品牌建设是商业地产打破同质化现象的关键因素。我国的商业地产整体存在同质化的问题,定位、功能等方面雷同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地产企业只有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才能打破同质化的制约,走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二、新经济环境下我国商业地产企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1.新经济环境下我国商业地产企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机遇。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兴起冲击了线下以价差模式为主导的商业地产,而消费者的休闲娱乐体验则完全从在线获得,因此体验式的发展模式成为商业地产企业发展的新机遇。商业地产企业只有抓住发展机遇,才能在转型发展中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带动自身不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升级,新零售模式开始发展起来,新的主题特色、新的人文情怀等新兴商业模式开始出现,这为商业地产的品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商业地产企业在品牌建设中应当加入创新元素,以便适应新商业模式的发展。2.新经济环境下我国商业地产企业品牌建设中面临的挑战。第一,缺乏品牌意识。对于我国的商业地产企业而言,大部分企业并不重视品牌建设,缺乏品牌意识。这主要是由于企业自身对品牌认知不清,认为品牌就是口号、宣传活动,没有充分认识到品牌的核心价值。另外,商业地产企业员工也缺乏品牌意识。员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如果员工未能从思想上重视品牌建设,则会对品牌的建立和发展形成制约。缺乏品牌意识,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就不会注重自身服务水平的提升,工作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不利于主人翁意识的培养,可能出现损害企业利益的短视行为。第二,品牌建设的整体水平不高。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商业地产企业的品牌建设年限还比较短,品牌的含金量并不高,因此整体品牌建设水平也不高。品牌建设的水平低则无法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形成有力推动。另外,品牌价值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品牌的影响力决定了企业的产品定价水平,品牌建设水平高,消费者比较认可,企业产品定价水平自然就会提高。从目前来看,很多商业地产企业都是通过低价、折扣策略进行营销,这样不利于地产企业快速收回成本,无法获得预期收益。第三,企业品牌与项目品牌混淆不清。从商业地产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消费者往往关注企业某一项目的品牌,也更容易记住项目的品牌,例如××特色小镇、××一体化商圈等。这主要是由于项目品牌更易于记忆,且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但是,在项目结束后,消费者对商业地产企业的品牌印象并不深刻,品牌影响力无法得到有效发挥。项目品牌固然重要,但只有企业品牌才是商业地产企业长久发展的利器,才能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增加消费粘性。因此,商业地产企业应当倾注更多精力在自身品牌建设和发展上。

三、我国商业地产企业品牌建设成功案例分析———以碧桂园为例

碧桂园集团是一家高科技综合性企业,在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的同时,发展现代科技和现代农业,致力于打造现代化的城市风貌。该集团的商业地产业务涵盖酒店开发、装修、物业等多方面。碧桂园以“做有良心、有社会责任感的阳光企业”作为企业价值观,一直注重品牌的建设和发展。2018年8月,碧桂园文商旅集团成立,预计2019年要再开10个商业项目。在碧桂园商业帝国的发展中,品牌战略发挥了积极作用。1.碧桂园。logo设计有利于品牌传播碧桂园的logo整体展现出一只飞翔的凤凰形状,颜色丰富,充满阳光与活力,呈现出很好的视觉效果。凤凰形象在中国是吉祥的象征,logo设计中蕴含丰富的文化之美,让消费者一眼看上去有亲切之感且印象深刻,有利于品牌的传播。同时,碧桂园的logo还体现了和谐之美。Logo设计将“天人合一”思想运用的恰到好处,符合中国大众的审美,让人易于接受。通过碧桂园的logo,消费者可以深切体会其品牌理念和价值内核,对品牌形象的塑造具有积极影响。一方面,碧桂园的logo塑造了品牌个性,与其他的商业地产企业具有明显差异。另一方面,碧桂园的logo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结合,有利于树立品牌的良好公众形象。2.工匠精神是碧桂园的品牌内涵。商业地产企业要进行品牌建设,就应当赋予品牌丰富的内涵。而“工匠精神”就是碧桂园品牌的重要内涵。质量一直是碧桂园发展中的生命线,在品牌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年间,碧桂园的销售额达到三千亿元,依靠地就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将品牌做大做强是其发展目标。SSGF是碧桂园首创的高质量建造体系,该体系的运用为其商业地产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SSGF体系是碧桂园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为提高其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将工匠精神融入品牌内涵,也有利于企业员工品牌意识的提升。有了良好的品牌意识,才能避免损害商业地产企业利益的短视行为。3.社会公益展现品牌担当。多年来,碧桂园一直热衷于公益项目,注重社会价值的创造,有效提高了品牌形象,彰显了品牌担当。从创办免费学校到设立大学教育基金,为我国教育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从创办儿童关爱基金到救助困难群众,碧桂园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得到认可。另外,碧桂园还在春节期间策划春节回家为出题的公益广告,得到主流媒体的一致好评,引发网友的热议,对其品牌传播具有积极影响。商业地产企业的品牌不仅应当彰显其经济价值,还应当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效益,实现共享价值的创造,才能有力推动品牌的建设和发展。

四、新经济环境下我国商业地产企业品牌建设策略

1.树立良好的品牌意识。一方面,商业地产企业自身应当树立良好的品牌意识。商业地产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程度,在日常运用中将品牌理念和文化传播给大众,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同时,商业地产企业应当注重品牌的宣传,树立正面的企业形象,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这样才能有效激发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另一方面,商业地产企业应当注重培养员工的品牌意识。品牌意识的培养可以增加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其在工作中注重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升。碧桂园品牌内涵中的工匠精神对员工品牌意识的树立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品牌的建设和发展大有益处。2.不断提高品牌建设水平。商业地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应当不断提高品牌建设水平。首先,商业地产企业应当对品牌进行规划和设计,确立企业品牌的口号和标志,实现品牌的有效传播。品牌的口号和标志应当符合商业地产企业的发展战略与愿景,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性。其次,商业地产企业应当进行科学的品牌定位。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综合实力,商业地产企业应当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避免盲目效仿其他商业地产企业的商业规划模式,将品牌进行合理定位,提高品牌的建设水平。最后,商业地产企业应增加品牌的核心价值。品牌的核心价值应当符合商业地产企业的发展战略,应当有利于企业形象的提升。3.提高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商业地产企业在提高项目品牌影响力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企业品牌的建设和发展,不断提高品牌的号召力。企业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往往是基于对品牌的认可和信任。商业地产项目一般都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成本高的特点,要在项目建设后尽快回笼资金,就要依靠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吸引消费者来投资。同时,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也有利于商业地产企业定价策略的发挥,从而助推品牌策略发挥营销优势。如果商业地产企业品牌缺乏号召力,则企业很难在短期内收回项目投资,不利于资金的流动性,甚至可能对企业的正常运营产生不利影响。4.通过社会公益创造社会价值。社会公益是我国每一个企业都应当积极参与的社会活动,是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体现。而将社会公益与企业品牌建设相结合,则是企业品牌担当的有效体现。碧桂园集团之所以在商业地产领域发展迅速,与其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提升品牌理念、增加品牌内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商业地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自身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也应当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完成企业对社会的使命和责任。另外,更多地参与社会公益也有利于企业品牌形象的提升,商业地产企业只有树立正面的品牌形象,才能得到更多的认可,消费者在投资过程中才更愿意选择相关企业。

五、结论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诸多措施鼓励企业品牌的建立和发展,充分说明了走品牌化发展之路是企业的必然选择。特别对于商业地产企业来说,只有品牌建设才能转变现有的同质化发展模式。新经济环境下,商业地产企业应当实施多样化的企业品牌策略。首先,商业地产企业自身和员工都应当树立良好的品牌意识,进而增强使命感。其次,从口号、标志、定位和核心价值入手,提高企业的品牌建设水平。再次,商业地产企业应当不断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最后,通过社会公益创造更多社会价值,从而展现商业地产企业的品牌担当。

参考文献:

[1]严鹏.商业地产竞争优势与品牌建设[J].商场现代化,2016(04):255-256.

[2]中国产业信息网.2018年中国商业地产市场现状分析及行业数据统计[EB/OL].[2018-8-2].

[3]陈晴.商业地产转变策略迎接机遇与挑战[N].中国商报,2018-12-21(P05).

[4]徐益.上铁地产品牌建设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4):96-98.

[5]杨蕾.商业地产企业品牌经营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26):104-105.

[6]刘小慧,李玉洁.商业地产企业的营销策略分析———以碧桂园为例[J].中国商论,2018(34):48-49.

[7]周杨,薛媛.碧桂园logo设计美学理念及其品牌传播[J].设计,2018(11):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