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2 22:17:09

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范文篇1

一、调研背景

2018年,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明确提出要做好美育工作。同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教育,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论断。将“美育”置于重要的地位。2019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使高校美育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重要保障。“美育”的概念最初于18世纪由著名的德国作家、思想家席勒提出。席勒在《美育书简》一书中,对美育的性质、内容、任务及社会意义都作了相当全面的论述。中国的“美育”概念是王国维于1903年发表的《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才提出的主张。后来蔡元培在1917年提出“美育代宗教说”,美育教育逐步受到重视。在他的后续教育事业中,成立了“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代社会不仅要规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应该关注个体的精神状态。美育教育影响其性格、情感、气质等方面,对于个体的影响会更加全面与深入,从而间接影响整个社会,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美育对于个体发展来说也至关重要,一个人如果想成事,除了有理性的头脑和卓越能力以外,良好的心态、宽广的胸襟等诸多内在优秀品质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美育是实现人类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学校教育尤其是高校作为美育教育的主要平台,能够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显得尤为重要。上海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和社会对于新时代综合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改革多门通识教育课程,通过不断创新全人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公民意识、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并能应对之后种种挑战的综合型人才。上海大学作为综合类高校,其艺术学科相对较完善,包含电影、美术、音乐、文学等多种学科。以此为基础拓展出以下三类美育教育课程体系。核心通识课体系:包含理工、经管、人文三大领域。三大领域中包含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经济发展与全球视野、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政治文明与社会建设、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创新思维与创业教育六大模块。从工程技术到全球金融,从政治历史到艺术美学均有涉猎。艺术实践平台:上海大学拥有包括弦乐团、管乐团、打击乐团、民乐团、钢琴协会以及舞蹈团等多个平台并向全校师生开放。极大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让有兴趣的同学在学有余力的同时,通过艺术团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艺术展演平台:上海大学联合社会团体定期举办活动,通过画展、影展、音乐会、话剧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师生普及艺术知识、提高艺术修养、培育对于艺术美的审美认知。

二、课程调研情况

上海大学开展音乐素质教育核心通识课程近七年,积累了一定经验。本人全程参与《外国经典音乐》与《中国经典音乐》两门课程。经过近一年的跟踪调查,结合多位任课老师的采访,特地制作一份调研问卷,调查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情况。通过问卷反馈分析上海大学实施核心通识课程的美育效果、育人效果,为后续教学规划与改革提供一些支持。(一)专业与年级分布状况。该问卷的目标人群是2018—2019学年,冬季、春季学期选修《中国经典音乐》或《外国经典音乐》这两门音乐类核心通识课程的上课学生。有效问卷共512份。问卷显示大二的学生的比例为最高,达54.7%,超过半数,这一点与学校对核心通识课程的学分要求以及大一因大部分学生未分专业而限制了总学分的原因有一定的关系。大一、大三、大四学生分别占了17.2%、22.7%、5.4%。在专业方面,理工类学生因本身在学校的基数较大而占有约63.1%的比例,其次是经管类约16.2%,人文类约14.7%,艺术类约5.3%,其他约0.8%。上海大学开设核心通识课程与通选课的理念是希望本科生在大学的四年里,跨专业学习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根据调研人群的专业分布可见这两门音乐类课程确实达到了这一目的。(二)参加问卷的课程分布。在选修音乐类通识课程方面,核心通识课程《外国经典音乐》与《中国经典音乐》占比分别为42.2%和39.5%,剩下18.3%选择了音乐学院开设的音乐类任意选修课:《时代音画》和《素质教育音乐会》。(三)参加课程的原因统计在学生参加课程的原因方面,最主要是对音乐感兴趣,包括但不限于音乐本身、音乐发展、文化历史、中外乐器等方面,其次是同学推荐、拓展视野等原因,以下是两个课程各自的人数统计。在《外国经典音乐》课程中,有效调研对象为212人,其中有188人是因为对音乐有一定兴趣才选择此课程,另外24人表示是同学推荐或其他个人原因选择此课程。在《中国经典音乐》课程中,有效调研对象为228人,其中184人表示对音乐有一定兴趣选择此课程,剩余44人是同学推荐或其他个人原因选择此课程。由此可见,学生在选择艺术类通识课程时,较大原因是自身对于音乐的喜爱,即内在驱动力,这一点和上海大学开设核心通识课程的理念不谋而合。(四)课程反馈。本次问卷调查不仅涵盖了对选修课程学生的基本情况的了解、课程内容的合理性、同学们对于课程学习的收获以及对于本课程满意度等问题,也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学校不断改进教学,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据统计,87.6%的同学不同程度表示在选修音乐素质教育核心通识课后,对音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音乐的认知不再局限于流行音乐,并开始在生活中有意识地接触中外经典音乐。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也激发了学生自身对于经典音乐学习的兴趣。通过对经典音乐的初步学习,开阔了学生的音乐学习视野,了解了经典音乐的历史背景及社会文化,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鉴赏能力。也有少部分同学表示,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在课程中略显吃力。正如一位同学在问卷中反馈:“在大部分同学中,上大学之前会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接触、学习艺术,在大学如果没有这类课程,恐怕绝大多数非艺术专业的同学将不会在年轻时培养出对艺术美的欣赏意识,人文素养的缺失将有可能成为终生遗憾”。确实,从调查问卷上来看,上海大学为上大学子提供了接触艺术的良好平台与机会,核心通识课体系初步达成了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培养前瞻性思维的教学目标。

三、调研分析

在看到优势与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了解并改进尚不完善的方面。根据问卷的反馈,大部分学生对于当前上大的音乐素质教育方式相对比较认可,但由于每个调查对象对于音乐教育的需求层面不同而导致调查对象的调查结果不同,从问卷整体反映的结果来看,学生相对不满足现有的教学模式。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我国音乐教育模式基本上是以经验为基础,以知识和技能传授为根本目的。在课上,教师讲解示范占绝对比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注重知识灌输,让学生熟练掌握已有经验。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对于音乐能力的发展,学生主动性相对较低、缺少独立思考能力、缺乏分析音乐以及感受音乐的能力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之一。就课程的实施效果来说,也存在一些较突出的问题:例如有些授课老师的授课内容仍然局限于音乐史——即音乐本身,很少涉及音乐以外的知识,综合知识与应用知识较少。核心通识课要注重多学科的教育,重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相结合,才能真正体现核心通识课的育人效果。只有把握好课内和课外扩展第二课堂的互动,才能真正发挥音乐通识课程的最大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能否在教学环节上进一步改进。上课之前将下节课要讲的知识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有一个充分的准备,这样可以更好地在课堂上提高与学生的知识互动效率,根据课程内容需要,适当布置课后作业,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经典音乐的机会。通过由浅入深、课前预习、课堂提问等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课堂质量,也可以将学生主动性调动出来。面对传统课堂填鸭式教学方法,将老师主讲的比例缩小,逐步探索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去准备某一课时中的某一块内容,这样既锻炼小组学生的收集、整理资料、演讲等能力,也能丰富课堂内容,拓展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性、增加成就感等。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进,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尤其是音乐鉴赏水平。发挥音乐学院的专业优势,加入课堂展示,让专业学生在课堂中向同学们演奏乐器等,这样既可以使同学们近距离感受音乐、与演奏者直接交流,同时也可以为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展示、锻炼的平台。

目前在传统授课模式的基础上,同时采取了微信群解答问题,使用BB(Blackboard)电子教育平台,布置与批改作业。线上教学的大规模应用情况,初步证明了线上教学的成效。将线下、线上结合起来,使用互联网让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加科学化、信息化是课堂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现场或通过网络平台观摩音乐学院定期举办的素质教育音乐会。既可以将音乐类通识课程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阿瑟•艾夫兰著,邢莉、常宁生译:《西方艺术教育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0页。

[2]徐倩:《综合性大学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教育——以上海大学为案例的研究》,2008年上海音乐学院硕士论文。

上海大学范文篇2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钱伟长在办学实践中长期思考的问题。他说: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1]239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科技工作者,首先是一个爱国者,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修养、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有专业知识的人。[2]我们首先培养的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能负责的公民,其次才是一个专门家。[3]278钱伟长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单是培养专门人才,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重视和推行素质教育。为此,钱伟长从德、智、体、美等方面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关于德育教育。钱伟长特别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他说:“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学生中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特别是加强道德教育,目前显得尤为紧迫。”[3]184对于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问题,钱伟长说:“德育工作应该由全体教师共同承担。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每位教师都责无旁贷。”[4]305“每一位教师都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5]针对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钱伟长提出了批评,并对德育和智育的关系作了阐述。他说学校教育是两个方面的教育:第一,要转变你们的人生观,使你们生活有目的。第二,你们要获得建设国家的技术和知识。一个是给你们武器,一个是坚定你们的方向。[6]225所谓“给你们武器”,指的是智育教育,学生到学校学习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技能。但仅仅学习知识又不够,学习还要有目的。所谓“坚定你们的方向”,谈的是德育教育,就是要加强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我们的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有学问的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3]129教师“应该给知识以生命,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7]1关于体育教育。钱伟长素来重视体育教育。在他看来,体育教育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体育是意志的锻炼,是培养人战胜自我的重要手段。其次,体育可以培养人的团队精神,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钱伟长称自己一生都在拼搏,在奋斗,这种拼搏、奋斗的精神正是来自体育训练的启示。关于美育教育。钱伟长认为艺术是人不可或缺的素养,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需要重视艺术、审美素养的培养。在他倡导下,1999年,上海大学成立了实施艺术素质教育的专门机构———艺术中心,学校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学生艺术中心的建设,还邀请艺术家,如剧作家黄佐临、音乐家贺绿汀、书法家钱君匋、国画家王个簃、影视艺术家谢晋、钢琴家刘诗昆等人到学校指导,从多方面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

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

钱伟长把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视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他看来,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必须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培养国人爱国家、爱民族的情感。他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贯彻爱国教育是目前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我们绝对不能把爱国主义教育和某一专门的业务教学分开来看,把它单纯地看作只是现阶段的一个政治任务。[8]显然,钱伟长把能否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人才看作教育成败的标志。对于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钱伟长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其一,从中国历史中发掘爱国主义思想资源。“历史和地理课程,不能仅仅作为一门传授知识的课程,而忽视这些课程在国民教育中所具有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意义。应该通过中国历史和地理教育,使爱国主义精神深入青年学生的思想之中,并成为指导他们行为的内在力量。”[3]185钱伟长十分欣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句名言,1987年,他在上海工业大学教学工作会议上说:“我们的先哲对我们的教育是很多的,譬如像范仲淹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就是很精彩的!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要为天下着想,这个天下现在就是中华民族。”[6]105其二,从传统文化中去寻找爱国主义教育的知识资源。钱伟长在《中国古代的科学创造》等文章中指出:“我们祖国有着丰富的历史遗产,有着光辉无比的科学创造”,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足以证明历史上中国的光辉伟大”,足以证明“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钱伟长主政上海大学时,十分重视中国文化史课程的建设。中国文化史不仅是文学院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全校文科学生的必修课程,而且还向理工科的学生开放选修。2003年春,91岁高龄的钱伟长邀集中文系教师,商谈编撰《中国文化读本》一事,并委托治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董乃斌教授主持编写。书成付梓之际,钱伟长又欣然作序。他在序中说:“历代先人在哲学、史学、文学、艺术及道德伦理、育人修身、处世智慧诸方面的种种创造,不仅光耀史册,而且沾溉万世;不仅有助于塑造崇高纯洁之人格,而且确能转化为现代化建设之推动力。对于这份丰厚遗产,我们应当妥善继承,发扬光大,绝不可轻视冷落,而贻无知不肖之讥。我上海大学师生,文科者自需负起加强研究和弘扬传统文化之责,即使理工科师生,也应以一定时间涵泳学习,俾能提高文化素质,养成品位高尚、发展全面之社会栋梁。”[9]其三,教材的编写应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他以物理教学为例,将物理教学如何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作了具体的说明。有人认为物理学是纯科学,与爱国主义教育搭不上边。钱伟长对这种看法深不以为然,认为物理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是可以有爱国主义内容的。中国古代在物理学上有许多发明和发现,例如在力学方面,《墨子•经说》中关于权衡的学说,便是杠杆原理的说明。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桔槔,这是杠杆原理的具体应用。从汉代起,我们祖先便已知道利用反作用力作滑翔飞行的试验,到北宋初年更作了喷射推进的设计,《武经总要》记载有宋太祖开宝二年(969)冯义升、岳义方作的火箭法。在电磁学方面,我们的祖先早在战国时便已发现磁石和它的吸铁性,并已经懂得利用磁石指南,发明了“司南”。钱伟长呼吁,中国物理学界在编写教材时,应注意发掘中国古代物理学的发明和发现,使物理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以增强青年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提倡通识教育,培养通才

(一)“不能只注意专才的培养”

1952年,我国高校实行院系调整,是按照苏联培养“专才”的模式进行的,专业设置过窄、过细,也带来了种种问题。1957年,钱伟长发表《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一文,对当时工业大学“专业分得过细过专”提出批评,并明确提出“大学的专业不要分得过细”的主张。1980年代初期,我国的高等教育仍然延续50年代的那套做法。1984年10月,钱伟长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目前我们的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而专业教育不适应新的社会,很多新的东西不属于哪一个专业,常常是两个专业或几个专业合在一起产生的。而这些新东西往往是关键性的。专业教育不能满足这个要求。”[10]他举例子说,学轧钢的不懂炼钢,学栽桑的不懂养蚕,教理论力学的不懂材料力学,教材料力学的不懂理论力学,这样的局面应尽快地改变。钱伟长担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后,就提出“拆四堵墙”,其中一堵墙就是“各学院与各专业之间的墙”。

(二)理工科学生必须懂人文科学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是理、工、文分家,各自发展,重理轻文的现象突出,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人文素质普遍偏低。由于缺乏人文知识的修养,洛阳的建筑工程师在施工中炸毁古墓;泰山的地质工程师为采集标本,竟把“经石峪石刻”这样的稀世珍宝毁坏。钱伟长在痛心之余,大声疾呼:“长期以来,理工分家,文科和理工农各科分家的现象,业已明显地影响建设四化人才的培养质量,现在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4]90钱伟长曾就大学生文化素养问题对《文汇报》记者说:“理工科学生也必须懂人文科学,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方面的素养。”他在上海工业大学学生政工干部的一次会议上也讲道:“我们是一个工程学院,从某种意义上看,工程学院出去是当工程师的,专门搞技术的。我认为他首先是社会的人,要适应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懂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还有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学、美术,要有一定的素养。”[6]67上海大学的课程设置也体现了钱伟长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办学思想。在自强学院(现更名为“钱伟长学院”)的课程设置中,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史、社会学概论等人文基础课程是必修课,而文学院的学生也必须学习高等数学。在文理渗透想想的指导下,学校建设了一系列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公共课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培养口径宽、基础厚的综合型人才

早在1950年代,钱伟长就认为,过分注重专业教育,忽视了基础知识训练,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进入1980年代以后,钱伟长对专业教育的弊端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多的批评:“现在大学里有两个大缺点,一是太死,二是太专。你们的基础应该宽,基础宽才爬得高,这如同盖房子一样,基础是很重要的。光靠专业是站不住的。”[1]33为了培养口径宽、基础厚的创新型人才,钱伟长在担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期间,推行前两年不分专业,完全学习基础课,第三年才分专业。1986年,上海工业大学率先试点了“学分制”,1993年,开始推行全面学分制,同时又是全国最早实行选课制的学校。钱伟长大力推行这两项制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1994年,新上海大学组建后,钱伟长培养口径宽、基础厚的通才教育思想得到了全面的推行和实践。各学院按宽口径招生,学生入学时不分专业,两年后选择专业,进入各系学习。以文学院为例,学院为一年级学生设置跨专业的课程平台,要求学生不论今后进哪个专业,一年级都要修读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和中国文化等学科的平台课程。同时,钱伟长先前倡导的学分制、选课制也得到了全面落实。[11]

(四)提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民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深受西方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科学教育大行其道,有以科学教育取代人文教育的倾向。实际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非对立之两极,它们可以相容互补,因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中有科学的基础与珍璞;同样,没有人文的科学,也是残缺的科学,科学中有人文的精神和内涵”。[12]钱伟长是自然科学家,同时又是一位有强烈人文关怀的教育家,他重视科学教育,又不忽视人文教育,力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1994年5月,新上海大学成立,钱伟长担任校长。新上海大学组建之时,是一所以理工科见长、人文学科相对较弱的学校。钱伟长上任伊始,大力加强人文学科建设,他经常约文、史、哲等基础学科的教师座谈,畅谈自己对人文教育的认识,并用自己的学习体会启发和引导教师上好人文课。他说:“大学的人文教育应该重视文学教育。通过文学教育引导学生接近人文理想。好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充满了真善美的激情、美好的人性光辉。我相信,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会使学生获得心灵的丰富,懂得人世间美好事物的价值,使自己的精神、道德趋于完善和美好,实现人文精神的传承。”[7]1

四、钱伟长人文教育思想的渊源

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总是有原因的,钱伟长的人文教育思想也不例外。我国悠久的人文教育传统为他这一思想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他本人生活的家庭环境、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也深刻影响了他人文教育思想的形成。首先,家庭教育为钱伟长人文教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钱伟长1912年10月9日出生在江苏无锡县七房桥村。七房桥钱家素以诗书传家,恪守“子孙虽愚,诗书须读”的祖训,对族中子孙的教育非常重视。早在乾隆三十年(1765),钱家就置义庄,创书塾,兴义学,开展家族教育,鼓励族人读书习业。[13]到钱邵霖时已建有怀海、清芬、宏远三所义庄,兴学育才,救济孤贫。钱伟长的祖父钱承沛是清末秀才,由于体弱多病,三次乡试不中,遂在七房桥开馆授徒,成为一名私塾教师。父亲钱挚从常州府中学堂毕业后就回到家乡,在怀海等三所义庄的支持下,创办又新小学,任校长,致力族中和家乡教育。[14]四叔钱穆自18岁起便在无锡乡间任教,在苏南的无锡、苏州做过18年的中小学教师,一生没有上过大学,靠自学苦读成为国学大师。①六叔钱艺、八叔钱文后来也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知识分子。在父辈的影响下,钱伟长深受传统文化的滋润与熏陶。幼年时期的家庭教育,对钱伟长日后的成长起了重要作用。”在钱伟长成长过程中,四叔钱穆对他的影响尤大。1919年秋,钱穆任后宅小学校长,把年仅7岁的钱伟长带到学校住读。钱穆在后宅小学教书两年,一边教书,一边苦读,在他读书时,总有钱伟长在一旁陪读。钱伟长晚年回忆这段读书生活时说:“陪四叔读书几年,使我养成爱好读书的习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养成良好的习惯于童蒙,终生受用。四叔除读书外,便是练字,纸张贵,就在旧报纸上练字,字越写越好。我也跟着练字,画图画。我对文史方面的兴趣,得益于四叔的熏陶和影响。”[15]4101928年,钱伟长考入钱穆任教的苏州中学,他仍像当年在后宅小学一样随四叔从旁伴读,经、史、子、集,多有涉猎。在钱穆的培养下,钱伟长的文史成绩在全班一直名列前茅。高三时,写出了第一篇历史论文《春秋日蚀考》,还获得了江苏省教育厅的奖励。钱伟长在一篇回忆四叔的文章中深情地写道:“我到苏州中学读书,学费杂费、生活开支全由四叔负担。他在苏州任教时,朝迎启明、夜伴繁星的苦读,经、史、子、集,无不精读,时而吟咏,时而沉思,时而豁然开朗。我看他读书的滋味,简直胜过任何美餐。与当年一样,我仍从旁伴读。有时还听四叔讲文学,从《诗经》、《史记》、六朝文赋讲到唐诗宋词,从元曲讲到桐城派、晚清小学,脉络清楚,人物故事有情有节,有典故,有比喻,妙语连珠,扣人心弦。就这样,我和他朝夕相处,耳濡目染,学到了不少东西。记得我考清华大学时,考卷中有一道题,问二十四史的作者、注者和卷数,许多考生觉得很出人意外,被考住了,而我却作了完满的回答,得了满分。这些都是从四叔平时闲谈中获得的知识。”[16]411-412其次,老师的言传身教也丰富了钱伟长人文教育思想的内容。在苏州中学期间,钱伟长受到一批名师的指导,除了他的四叔钱穆外,还有西洋史教师杨人缏、中国史教师吕叔湘、地理教师陆侃舆、音乐教师杨荫浏、英文教师沈同洽等。考入清华大学之后,钱伟长更是遇到不少名师,如理学院院长叶企孙、物理系主任吴有训、体育教授马约翰,还有校长梅贻琦。在钱伟长眼中,叶企孙教授“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有功于国家的爱国者”。[3]199而体育教师马约翰对钱伟长的影响,与他日后重视体育教育又有莫大的关系。马约翰是清华大学的体育教授,也是清华大学体育教育的开拓者。当时钱伟长的身体不好,马约翰教授教导他:“要重视锻炼,不要退缩,退缩救不了国,没有健康的体格,科学也是学不好的。”[1]45在马约翰教授的带领下,钱伟长加强体育锻炼,还成为清华越野队的一员。在一篇回忆老师的文章中,钱伟长深情地说道:“我拼搏了一辈子。拼搏精神的养成要归功于我的清华老师马约翰,是他把我培养成有拼搏精神的人。”[16]471清华校长梅贻琦的通识教育思想,对钱伟长的影响尤大。梅贻琦是现代著名教育家,自1931年起,即钱伟长进入清华大学读书之时,担任该校校长达17年之久。针对当时大学教育过分注重专门化之弊,梅贻琦提出了通识教育主张。他说,大学教育,通专固应兼顾,但“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应以“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17]105梅贻琦主政清华期间,大力推行通识教育,规定所有学生必须选修一定数量的人文课程,把体育课定为必修课,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梅贻琦的教育思想深深影响了钱伟长。钱伟长在担任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大学校长期间,大力推行通识教育,强调为学应先学做人,主张通专结合、文理渗透,这无疑是受了梅贻琦通识教育理念的影响。另外,梅贻琦的“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名言,也深深影响了钱伟长。后来钱伟长明确指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办好大学的关键。”[17]278最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对钱伟长的影响。中国古代教育重视人文,儒家强调德性教育,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的完善,《大学》开篇即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可以说,中国传统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受教者学会做人,教育的基本精神主要表现为从理想上创造人、完成人,要使人生符合于理想,有意义,有价值。中国有重视美育教育的传统,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所谓“游于艺”,就是生活要丰富多彩,应追求艺术化的人生。

五、结语

上海大学范文篇3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第一个校园BBS—水木清华社区诞生以来,校园BBS(论坛)蓬勃发展,成为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发展的新载体,成为各高校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在校园文化建设、社会舆论导向等诸多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高校BBS一度融入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其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及其个性心理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G•H•米德认为:角色是一定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个体的特定地位、社会对个体的期待以及个体所扮演的行为模式的总和表现。那么高校BBS在校园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随着社会论坛对高校BBS的冲击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呢?本文主要从校园文化的成分以及高校BBS的发展阶段来探讨高校BBS对校园文化的传承机制,也为校园论坛能够在众多社会论坛中有立足之地开辟可行途径。

二、高校BBS在校园文化中的角色扮演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它是由大学校园里的师生长期共同创造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具有多方面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导向作用;②凝聚作用;③塑造作用;④约束和规范作用;⑤激励作用。从校园文化的功能可以看出,它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能够推动高校的发展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而在网络时代,我们应充分认识并重视网络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尤其是高校BBS。学生参与到BBS中,把校园文化带进了网络之中,从而丰富了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1.高校BBS特点及其与校园文化的渊源。作为20世纪90年代进入大陆高校校园的一种网络技术的应用形式,高校BBS为师生构筑了一个个网络虚拟社区,也亲历了这十余年中国互联网成长发展的历次考验。作为“虚拟校园”,BBS具有网络社会的共性特征,兼具虚拟与现实的复杂互动关系。但同时还存在自身的独特个性:一是作为校园网络平台,不可避免地与所在高校的文化传统和校情校史具有内在共源性,打上一定的高校特性和文化个性。二是BBS的技术架构和内容管理,使其平台功能以信息服务和网上交流见长,从而区别于门户网站、SNS社区和新媒体。三是校园BBS创始之初多是高校学生自发,而日常运营也多由青年学生团队具体负责。除了上述特性,高校BBS还有比较明显的倾向,以上海大学乐乎社区为例,上海大学乐乎社区成立于2008年3月15日,是在原来上海大学乐乎论坛的基础上进行改版而成,它的前身上海大学乐乎论坛成立于2006年9月,目前日均发帖量已经超过3000。与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南京大学的“小百合”、上海交通大学的“饮水思源”、华中科技大学的“白云黄鹤”一样,乐乎社区的发展与校园文化息息相关。实践中,它具备一些为师生所公知的传播特点,即相对限制性、周期性以及反复性。

2.高校BBS在校园文化传承中的角色解读。作为高校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BBS的综合性决定其内容的多样性,其中很有可能掺杂着与社会利益、校园利益、师生利益不符的内容,言论须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这是校园文化的形象作用,尤其是与时俱进的新媒体窗口,这就是高校BBS传承校园文化的窗口角色。目前不少高校开通了官方微博,言论谨小慎微,这与高校BBS相比,资源的共享和信息的交互比较缺乏,所以说高校BBS才是相对限制性的校园文化网络窗口,也是朱润萍在《高校BBS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的作用》一文中所提到的“飘窗角色”。校园文化以活动为载体,有常规的活动,也有特殊的活动,但制度的健全使校园日常的各项活动和时间安排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这使得不同的时间段高校BBS呈现出不同的关注热点,这样就使论坛中帖子的出现呈现一定的频率性和周期性,继而呈现出稳定的校园文化,让别人能够从周期的交流内容和稳定的校园文化中了解、认可学校。高校BBS中谈论的话题推动校园文化品牌的建设,将品牌文化通过错综复杂的网络多方位推销至社会,这比传统媒体便捷、反应更为迅速,从而打造开放性文化舆论氛围。高校BBS中会有一些问题被反复提及,比如高校师生对于各种国内的社会热点要闻和国际大事都予以高度关注,由于特定的契机或某些言论的带动会将一些尘封的话题重新敞开,这种反弹性或者反复性与校园文化紧密相关,没有校园文化当作“诱饵”,这些反弹或许不会出现,进而带动着校园文化的创新。无论是校园文化主动地要求传承还是被动地接受传播,其本质就是传播,而传播的载体就是媒体,网络新媒体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媒体,校园文化同时也要求高校BBS具备一定的核心价值和工作重心。

三、高校BBS对校园文化传承机制分析

1.高校BBS促进校园文化从“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过渡。传统校园文化类似于“精英文化”的一种文化形态,在以往传统的校园文化参与方式下,参与者主要是一些团干部、社团活动的积极分子,或在某些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从客观上来说很多同学被排除在活动之外。在这种校园文化下同学们出现了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参与热情不高。而校园BBS的平台建立,是校园文化具备了大众化特征,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只要你想,你可对任何感兴趣的事发表评论或参与讨论。

2.高校BBS推进校园文化的社会化。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是社会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必然要受到文化大系统的影响,另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个文化子系统,又有其独特的结构与表现形式,这是认识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出发点。随着校园网络的建立,社会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度空前加大,校园BBS的作用更加大了这种影响程度。比如,BBS上的许多帖子都是转自社会网站或纸质媒体,这些转发的帖子都具有较强的经典性、针对性或可读性,对校园文化影响较大。作为社会文化登陆校园的主要桥梁,高校BBS促使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的辐射作用也不断扩大,校园文化中一些受关注的文章、帖子等会持续在社会论坛中不断被转载、交流,这些都表明了校园文化被高校BBS带上了社会这样一个舞台、一个熔炉,因此机遇和挑战并存。正因为有高校BBS在传承、辐射校园文化,有着较强的自我管理功能,校园文化才不至于在社会文化中淹没,才不至于迷失方向。高校是小型社会,校园文化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接受社会文化的熏陶,高校BBS自然成为校园实践育人的有效平台。

上海大学范文篇4

【关键词】家访家校合作高校学生

家访不是一个新鲜词,尤其是大学之前的教育,近些年高校也逐渐兴起家访,但是高校家访倾向于针对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从培养学生和构建和谐家校合作关系的角度来看,高校家访是非常重要的。

一、家访的原则、目的和意义

学校教育要本着“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这一原则适用于各个阶段的教育,高校家访正是体现这一原则的载体。家访是为了让学校和老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思想动态,同时也为了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寻求家庭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支持与配合,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并形成家校育人的合力。此外,家访还能够帮助老师建立起与学生以及学生家长更有效地沟通和对话,从而确保学生工作和家校合作的持续性与有效性。

二、家访的形式

家访包括上门走访、电访和函访三种形式。高校家访应该将“普及性”与“重点性”相结合。如今大学基本都是开放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之前所受到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差异很大,我们很难把握学生,也就很难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工作,培养好人才。因此,在新生入学之初(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在新生入学前)开展家访工作。在基本了解学生情况的前提下,今后的家访工作就应该是有重点的进行了。

上海大学在钱伟长校长“发挥学生家庭的作用,共同教育学生”的理念指导下,一直将家访工作尤其是新生家访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个别学院还专门成立了家访项目组,将家访工作作为学院的专项工作。每年新生入学不久,学校就开始组织新生家访工作,各学院也根据各自的特点,纷纷开展有学院特色的家访工作,当然现在上门走访还主要是针对上海本地学生,外地学生主要是函访和电访。

三、家访对象与家访实施

3.1家访的对象与措施

第一次新生家访应该针对所有新生进行普及性的家访,在这个阶段时间要尽可能的短,并且将上门走访、函访与电访充分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确定需要进一步回访的学生,如家庭发生变故、单亲或者离异的家庭等。除此之外,通过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了解,确定需要跟踪访问的学生,对于之前通过函访和电访的学生,要进一步进行上门走访。

3.2实施过程

这里以新生的第一次家访为例。第一次家访可以参照如下程序进行:

(1)家访前的准备工作

前期的家访预案,这是家访实施的保证。

组织并动员各部门共同参与家访。家访不只是辅导员的事情,要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动员其他部门参与家访,这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更好地培养学生。

家访老师在家访前应该对被访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家庭背景等相关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学院甚至有必要进行家访培训。在培训会上,包括对家访的原则、意义和学院的教学计划等内容,以及被访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阐释。

对于需要上门走访的学生,家访老师要提前与家长约好时间。

上门走访的老师自备好鞋套。现在很多家庭进门都需要换鞋,如果家访老师能够自备鞋套,无疑会给家长留下好印象,看似一个很小的细节,也能够促进家访工作的开展。

(2)家访实施过程

如果是电访,要选择恰当的时间,并且在征得家长同意的情况下与家长进行电话沟通,并做好记录。如果是函访,函访的材料应该有需要家长反馈的内容,并且对所反馈的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与关注,确保家访的有效性。

上门走访要在事先与家长约定好时间的前提下,家访老师要严格按照约定的时间进行家访,并注意交谈的时间。第一次家访主要任务:一是介绍,介绍所在大学的基本特色和学院、专业的特点,提醒家长要对孩子特别关照的方面;二是倾听,听家长说,必要时给予解释并回答家长的疑问;三是纠正,很多家长和学生在入学前都认为考上大学就是成功了,大学不需要像高中那样辛苦,大学应该是很轻松的,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家访老师在家访过程中需要对这种认识进行纠正。

(3)家访总结

家访结束后,家访老师需要对家访反馈进行认真分析,并撰写家访小结,必要时召开座谈会。在小结和座谈会上家访老师要反馈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并告知学生辅导员和学生导师。与此同时,学院和学校都需要召开家访总结会议,根据家访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需要的话要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修改。

新生家访工作只是构建家校育人合力的开幕,在接下来的学生培养与教育工作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新生家访的基础上,辅导员和学生导师必要时需要进行回访和跟踪家访。90后的大学生的确有着他们这一代人的特点,虽然他们整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他们的个性特征更加明显,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可能性较大;同时作为独生子女,对他人的依赖性也较强,这又可能导致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如今仅仅依靠学校很难做到把每个学生都培养好、教育好。因此,寻求家庭的帮助是高校教育必不可少的途径。

四、家访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即便像上海大学这样重视家访并一直坚持家访的高校,在实施家访的过程中也还是存在一些困难。总结起来,家访存在的困难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调动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积极性?

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基本到了成年的年龄,加上如今高校都走开放性、综合性的发展道路的形势下,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明显少于中小学。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召开日常的家长会显然是不现实的,上门家访就更加不可能。即便像上海大学这样的高校每年组织新生家访,但也集中在对本地学生入学初的上门家访。“发挥学生家庭的作用,共同教育学生”的教育理念不是一个阶段的理念,应该贯穿学生教育始终。然而在现在的体制下,在高校进行经常性的家校沟通是有很大的挑战,但对学生的成长却是至关重要的。就学校和老师而言,现阶段必须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做到家校沟通经常化,并拓宽家校沟通的渠道,寻求家校育人的合力,尽可能的帮助每一个学生成长与发展。

从以往经验来看,家长对大学进行家访在惊讶的同时都表示欢迎,但是更多的家长只是被动的接待来访的老师,家长缺乏参与家校合作的积极性,即便有这种热情,也不知道如何参与其中。学校缺乏较为完善的机制和相关的制度。因此,要建立家校合作的长效机制,需要成立家长委员会或者类似的组织,建立和完善家访制度,从而调动起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学校、老师可以借助家庭的力量,加强家校沟通,给家长一些理性的指导和帮助,毕竟一个学生的成长关系到一个家庭几代人的幸福。

(2)学校如何更好地引导家庭教育走向科学化?

曾经我的一个大一学生,入学后不久,他的家长每周来宿舍帮他打扫卫生,走前还削好苹果,并留字条“苹果已经削好,放在……”。虽然在日常工作中,学校、老师也会对家长进行适当的提醒,对学生进行引导,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在学生工作中,我们认为有时候不是学生能力不行,也不是学生不愿意去做,而是学生家长不愿意放手,他们包办各种事情,他们的行为超越了职责,变成了剥夺孩子的权利。如何让家长放手,让孩子独立成长,有时也许只需要家长退后一小步,学生就能够前进一大步,但是家长很多时候却拉住学生前进的脚,害怕他们出错,担心他们受挫。因此,要教育、培养学生,首先要“教育”家长。

家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的家庭孩子的差异很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毫无疑问父母的言行举止、生活方式、自身素质和思想观念以及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现代独生子女家庭很多,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的所有期望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尤其在今天这样的知识经济时代,封建时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还影响着父母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家长“望子成龙”期望值普遍偏高,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固然离不开家庭教育。从胎教到婴儿的启蒙教育再到入学后的跟踪教育,如今到了大学父母依然不肯放手,很多家庭还是用以往的教育方式教育着大学孩子,甚至一些家庭溺爱、迁就、放纵,不知道如何科学的教育孩子。而且现代家庭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教育方式等方面参差不齐,孩子的差异也很大,到了大学这种差异性就更加明显。因此,孩子进入大学,父母的教育方式也应该有相应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成才、成人观念,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特征,家庭教育应该科学化。

(3)面对如此之多的大学生尤其是外地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家访?

上海大学现在外地学生也已经占到40%左右(其他学校外地学生比例更高),并且还会逐步扩大,面对这么一个大群体,如何进行家访?目前是以函访为主、电访为辅以及部分上门走访。对于外地学生,可以采取外地老师利用回家、探亲的时间(如节假日、寒暑假)对同地区或者临近地区的学生进行家访,并且打通各学院的关系,合理地进行资源整合,最终形成全校资源共享。

(4)如何保证足够的经费支持?

家访尤其是上门走访一般是利用假期开展工作,那么对假日工作的老师来说,应该给予一定的补助;与此同时,老师家访的路费、通讯费等费用由谁来支付?仅仅依靠学院或者学校支付,远远不够,那么就需要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当地政府部门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这样才能够解决家访工作的后顾之忧。

虽然对大学生进行普遍的家访存在很多困难,但是相信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随着家访工作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以及人们对家访的日益重视,一定会突破家访工作的瓶颈,从而更好的发挥家访对学生工作的促进作用。

上海大学范文篇5

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是难以预料的,覆盖范围、替换速度、处理能力都无法掌握,但其始终都是在追求更卓越的发展。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紧跟网络发展进程,在明确教育建设目标的同时,也为其提高管理效率保驾护航。高校管理工作所涉及的主体部门较为复杂,工作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时效性更是硬性要求。尤其是高校教育管理覆盖范围广、涉及人数多,学生、教师、行政人员及校外工作的对接,都对管理效率与管理成本的协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收支情况也决定了管理效率和效能的上升空间。高校信息化建设在重新整合高校各部门工作业务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了校园运行效率。例如高校新生入学,以往新生办理入学手续烦琐,涉及管理部门如教务处、后勤处、财务处等极为分散,给新生入学造成了一定困扰,但如今信息化建设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学习期间都处于信息化管理的便捷方式中。2013年新生入学季,北京科技大学2013级3000多名新生能够在“迎新网”上完成“电子”报到,新生登录“迎新网”后,填写一张个人基本信息的电子表格,之后入校后的住宿条件、宿舍楼房间号、床铺位置、图书证号等就会准确地显现出来。新生入校后,学校迎新人员只需扫描通知书上的条码或刷学生的二代身份证即可瞬间完成身份的核验。南开大学2013级4000多名研究生也可使用该校开发的“研究生新生服务网”完成报到手续。以往新生烈日下排队办手续的情况有所缓解,使新生及高校工作人员的压力也大为减轻。但这只是高校信息化建设在管理工作方面的革新,教育方面也同样在制造着惊喜。随着实验教学的大量投入使用,传统实验室已经日益无法满足广大师生的实验需求及提高实验创新能力,各大高校现已陆续研发、使用网络虚拟实验室,以满足各层次的实验需求和目的。虚拟实验室是一种基于Web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开放式网络化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是现有各种教学实验室的数字化和虚拟化。虚拟实验室由虚拟实验台、虚拟器材库和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组成,可供学生自己动手配置、连接、调节和使用实验仪器设备。教师利用虚拟器材库中的器材可自由搭建任意合理的典型实验或实验案例。近年高校扩招,实验室的使用率和实验设备的耗损率都大幅提高,实验室的供不应求也使学生的理论储备与实践操作产生了分化。高校虚拟实验室的构建及时拓宽了实验操作渠道,这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学习主动性都产生了积极效果。学生只要在网络上即可操作虚拟实验仿真系统和教学系统,使实验操作不再受时间空间限制,在虚拟实验平台达到高校实验教学始终追求的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目的。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带来的技术革新,不断提高着管理效率、工作效率、教学效率及高校核心竞争力,在切实给高校建设带来裨益的同时,日积月累、急速递增的数据量也给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数据积累给高校教育管理带来了什么

信息时代,数据在碎片化信息充斥的信息环境中,给我们提供精准的指导性意见。但随着高校非结构化数据的飞速更新,迫切需要数据积累,却又难于数据挖掘。海量数据库面临解析难题,背后却指示着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效率与质量的答案。上海大学的新生在大一阶段没有具体专业划分,只是根据高考志愿填报的学科大类接受通识教育,大一结束后,每个人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高考成绩以及大一成绩排位等填报具体的专业志愿,学校最后根据新生填报的志愿分流。2013年9月,上海大学2012级的4400多名学生完成了专业分流。在这次专业分流前,上海大学提供了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以及来自用人市场各行业人才需求等信息,学生可根据往届毕业生就业去向、签约单位以及不同行业的用人需求等数据信息,选择其大学期间所读专业。据专业分流后的统计数据显示,第一志愿满足率达到59.3%,前三志愿满足率达到85.7%,这两个数字都大大高于传统高校先填专业后录取的志愿满足率。新生中,前六志愿都未满足继续被调剂专业的学生比例低于5.5%,而在普通高校,调剂专业平均率为12%。同样,经过2000年-2011年上海大学招收的春考生、秋考生及插班生的平均成绩分析,2012年上海大学决定退出上海春季高考。无论是分门别类的数据组还是10年累计叠加的参考值,都显示着这些数字背后庞大的数据量及繁杂的数据分析。用数据说话,就要有海量数据库做支撑,而随着时间流逝,这将是无法估计的数据量。数据积累、分析,对于高校招生、教育、管理、就业,甚至解决已经出现却未显现的问题,都是影响改革方向的决策之一。面对海量增长的非结构化数据,其数据格式多样、数据存储分散、数据总量大、增长速度快、数据分析难,却是高校提升教育管理效率,引导教育管理改革的参考指标。但数据信息更新迅速,收集不及时、整理不完善、分类不明晰、归纳不科学、分析不专业的情形,又给高校数据整合提出无法一蹴而就的现实考验。数据积累给高校教育管理改革指引着方向,却也设置着障碍。随着数据量的倍速积累,高校信息化建设正在为这一难题寻找着解决方案。

三、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行走在云端

上海大学范文篇6

关键词:学校体育;公共体育;体育教学;高校

《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6)》显示,大学生体质状况远不如中小学生,尤其是耐力方面[1]。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距今已3年有余,但由于高校体育教育先天不足、中小学体育教育衔接失衡,使得大学生仍然处于“三无”状态,即:无运动技能、无健身意识、无运动习惯[2-3]。王志威等[4]就高校公共体育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了有效辩析,程传银[5]、汪正毅等[6]多位学者认为中国高校公共体育应逐渐走向俱乐部化,也有学者指出大学之间应该成立大学体育联盟,实现体育课程外包是将来发展趋势[7]。从理论取向上而言这些均是比较好的选择,然而现实中面对全国2000余所高校,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强化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功能是一个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本研究选取近年来开展较好、具有代表性的4所高校进行研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望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1四所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动向

1.1强制体育:清华大学百年经验。1911年清华建校,在1914年清华大学就开始实施强迫运动。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是“强迫运动”推广者,让著名文学教授吴宓推迟一年出国的“体育不过关者不能出国留学”政策正是马约翰制定的[8]。何谓强迫运动?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将其描述为:“早期实施的以强制性行政手段督促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做法”。清华大学强制体育体现在3个方面:(1)“4+2+2”的体育课程体系,即前4个学期为必修课,可获得4个学分,第1个2也是必修,但没有学分,第2个2是选修,可以获得2个学分,这意味着本科生4年中有6个学期必修体育课。同时,该校按照学习者运动能力高低进行分层教学。A班是基础班,主要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形成相应的基本运动能力与技术,并采取“素质测验分数占60%+所学项目占40%”的考核标准予以保障。B班为中级班,主要注重运动能力的培养,以形成一定的运动能力与技术为核心,并采取“素质测验分数占40%+所学项目占60%”的考核标准予以保障。C班为高级班,以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核心,并采取“素质测验分数占30%+所学项目占70%”的考核标准予以保障。(2)常年坚持长跑制度。长跑一直是清华大学体育教学的首选内容。从1928年开始,清华大学体育课上要求每堂课都要跑1英里(大约1609m),现在的体育课程评价中长跑测试和课外“阳光长跑”在体育课程评价中占30分。(3)每天下午“四点半”强制锻炼,学生自己打卡签到,以此来保障学生对体育的锻炼热情。显然,清华大学的强制体育既保证了国家体育教育基本素质目标的达成,又重视了学习者的意愿,发展了潜能,实现了国家体育教育目标引导性与学生需求的相互融合。一方面通过课外“阳光长跑”+“每周3次锻炼刷卡签到”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投身到体育活动中并在各项活动中得到提高,逐步增强对体育学习的认知、热爱与认同。另一方面通过选项学习来尊重学习者的意愿,实现因材施教。这种做法打通了统一教学与自由学习之间的通道,既保留了必考项目在通识教育上的主导,又给予学生选项学习的自由,实现了共享性知识与开放性知识的融合,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上走出了优质教育的新意。1.2专项体育课:上海大学专项技能引领下的体育教学模式。上海大学的“专项体育课教学”改革始于2011年,按照大学终身体育目标的要求聚焦1~2个运动项目进行持续学习,帮助学生加深对其理解和掌握,实现学生终身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的养成。具体做法是,入校新生一年级第1学期选定“兴趣项目”进行体验,并进行全面的健康知识教育、运动知识教育、保健知识教育。第2学期实行“选项”教学,并进行一贯制的专项技能学习。在2个学年的4个学期中,由浅入深逐步递进增加难度,逐渐提高学生的专项技能水平。3~4学年则按照“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体育社团”相结合的模式,通过体育社团活动和竞赛实践提高技能水平,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形成。分析发现,上海大学的专项体育课教学改革是建立在上海市正在施行的“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基础之上的。在调查中了解到上海大学施行专项体育课教学改革后取得显著效果,充分发挥了上海市体育教育办学条件的优越性。一是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明显发生了变化;二是学生运动技能明显提高;三是专项体育课教学改革后体育教师自我提升动力明显增强,课余时间开始主动练习运动技能,研究课程内容的教授原理与方法。资料显示专项体育课这一做法早在20世纪50年代一些大学里便有所开展,但在10年动乱中被取消。1994年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中针对其科学性和可行性展开过激烈讨论和争鸣,学者们普遍认为,专项体育课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发挥了体育教师的专长,挖掘了各个项目的育人特点,但是面对诸多运动项目学生的兴趣是多元化的,有限的专项教师一般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项目需求[9]。因此,专项体育课的顺利开展必须要求学校具备充分的师资条件和办学资源。1.3三元一体: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体育教学模式。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为主干学科,具有鲜明特色的涉外商科类应用研究型大学。其体育部教师仅有19人,但充分发挥团队智慧,将体育课堂教学、体育社团和竞技体育俱乐部三者有机结合,开启了“三元一体”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有效地解决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蜻蜓点水”式的不足,以及使学生的运动学习停留在“初步体验”的水平上且很难学深学透的问题。与传统体育学习不同,该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彼此互动的学习机会,易使学生真正掌握运动技术和战术,并受到体育文化的熏陶。研究显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三元一体”体育教学模式[10],实则驻足于美国学者西登托普的“活动教育论”,其改革方式是以准备律(志向)、练习律(成功)和效果律(体验)为依据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素质、技能等状况,在体育课堂教学、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三者之间进行选择和流动,三者均计入学时和学分,统一纳入大学体育课程管理。运动技能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选择路径A,进行常规体育课学习;在某一项目上有一定运动基础的同学可以选择路径B,以体育社团的形式进行学习,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各类体育社团已达26个;运动技能水平比较高的同学可以选择路径C,进入某个竞技项目俱乐部代替体育课(见图1)。比如在篮球方面,该校参照NCAA(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模式组建了校园篮球联盟,联赛组织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以联赛为平台、以体育竞赛为手段提高学生运动能力的目的。篮球联盟学生组织者认为:“在整个篮球联盟的管理和组织竞赛过程中,学生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学到了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三元一体教学模式增加学生选择的空间和灵活性,学生每一学期可以根据自身技能水平和个人兴趣进行a、b、c、d、e、f等6条学习路径的灵活选择。比如某学生本学期可能在某个高水平俱乐部,而下学期可能选择路径c,进行另外一个项目的体育课堂初级学习。图1大学体育三元一体课程模式关系[10]根据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体育部主任崔树林介绍,该校“三元一体”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创新:其一,突破了传统大学体育“统一模式”的硬性流程,将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纳入体育课程化管理;其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素质、技能等状况,在三者之间进行选择和流动,最大限度满足了学生的体育需求;其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其四,为学生搭建了综合实践活动平台,促进学生成才和综合素质的提高。1.4“1+3分级分类分层”:怀化学院融合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模式。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与学校教育形成良性互动[11-12]。怀化学院虽然没有上海、北京等高校的办学实力,但体育教学改革独具特色。怀化市地处湘西,为侗、苗、瑶等31个少数民族聚居区,该地区主要几个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就有100多种,每年24节气均会安排一些民俗体育活动,然而近些年来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正在逐渐消失。面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缺失、学生身体素质连年下降的实情,怀化学院依托地方特色开启了“1+3分级分类分层”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并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学校重要的校本课程内容。访谈得知,该教学模式始于2008年,其中“1”是指第1学期上基础体育课,“3”是指第2、3、4学期上选项课。“基础体育课”主要是把太极拳为主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教学内容,目的是通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锻炼学生身体素质,为以后的选项课学习奠定基础。课时安排为90min的“五五制”,即第1节课由任课教师分班教授16式太极拳,第2节课选用一些难度不大、对器材要求不高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身体素质练习。如:扭扁担锻炼手臂力量;划旱船锻炼腰腹肌、腿部力量;跳龙门、踢毽子培养灵活性和协调性;押加锻炼全身静力性力量等。“选项课”分为形体运动项目、球类运动项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时尚运动项目4个大类。其中,在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方面,该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舞龙、舞狮、木球、板鞋、毽球、射弩等10余门课程。“选项课”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初、中、高3种不同层次的课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在3个学期中可以选择1~2个运动项目,最终必须要达到中级水平。体育教学评价方面,加大了身体素质占成绩的比重。技能与技评成绩占40%,身体素质测试成绩占45%(耐力素质为1000m跑(男)、800m跑(女)占15%,力量素质为1min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占10%,立定跳远占10%,速度素质50m跑占10%),学习态度与理论考试成绩占10%,进步奖励成绩占5%。考试方法的改革采用教考分离和汇报演出的方式,任课教师尽量不考核自己所授班级。怀化学院经过近10年课程改革,使课程内容充分融入了地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了自身的校本课程特色。该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而且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复兴。学生经过两学年学习,基本能够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人人会几项民传项目”的目标。按照现代教育思想,这一做法既较好地体现了“意义学习”的建构,也榫接了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是值得研究和肯定的。1.5四个个案共性经验总结。以上4所高校为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经验,其教学秩序的良好建立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以增强体质为基础目标定位。虽然体质的成功不代表体育课的成功,但体质仍然是高校公共体育存在的话语权之一,是体育教育所追求的特性和底线。面对近年来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实情,以上4所高校均采取刷卡签到、体育教学评价中加大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成绩所占比例等规定性措施,以强制性的增强体质目标导向与因校而宜的教学形式相结合,为学生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其二,充分挖掘高校公共体育立德树人功能。学校体育既要育体也要育人,增强体质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教学实践中不能追求体质的增强却萎缩了体育的功能。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无体是无德智也。”可见体育是育人的基础,体育课程对于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无论清华大学常年坚持长跑制度下的意志品质教育,怀化学院的校园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上海大学充分挖掘各个项目育人特点的专项体育课教育以及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开展如火如荼的校园竞赛联盟式教育,均展现了“体魄与人格并重”的教学原则,凸显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其三,以学生健康生活习惯养成为最终价值取向。“健康中国”大战略背景下,培养学生拥有健康生活习惯是现代教育宗旨之一。运动技能、健康知识、锻炼习惯是大学生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4所高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因校而宜设定教学内容,将健康知识融入到体育课程当中,采取选项制、分层教学、课内外一体化等手段保证每个人都有接受体育教育的机会,激发每一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内生动力,为学生掌握健康的生活理念以及形成1~2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提供了保障,一定程度上对终身体育生活化教育理念进行了有效诠释。

2关于深化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虽然以上4所高校为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些有益启示,然而面对全国2000余所高校,必须清醒认识到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依然存在。鉴于此,研究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提出以下建议。2.1和而不同的个性化教学将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和”是宏观层次的思考,强调各部分的协调整合,“不同”强调各部分可以具有不同的风格、发展模式。针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每所高校可能有不同的体育课程结构,但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本质不能变。因此,和而不同的理念也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思路,这也是《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作为一种指导性文件突出指导性而非指令性的意义所在。从上述4所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出差异,无论是上海大学以专项技能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还是怀化学院的“1+3分级分类分层”体育教学模式以及以自然教学班为主的传统型教学模式等,均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关键是根据学校的现实条件因地制宜办学,真正落到实处。和而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能够淡化统一的、千篇一律的模式,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要,制定有个性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目标,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学生个体而言均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关于高校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的开展,研究提出以下总体建议。1)在体育教学模式选择上,高校公共体育要体现高等教育的自主性,充分根据学校自身的现实条件办学。很多学校盲目追求新的教学模式,但在教学实践中缺乏实质跟进,造成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类似的换汤不换药的弊端。比如:深圳大学体育俱乐部办学已有20余年历史,其有效落实的前提是学生运动技能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基本达成,且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配备较为完善的条件下。若在欠发达地区盲目进行效仿,则会造成有其名而无其实。上海大学的专项体育课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上海市正在实行的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基础之上的,需要充足的专业师资、场地、器械等,所以并不是所有地区都具备这样的实力,在其它学校也不一定是个好的办法。2)在教学内容的开设上,应突出选择性和实用性。选择性是指高校体育项目的开展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对每个学生而言应该进行少而精的专项性深度学习[13]。清华大学开设课程可达50多门,但普通高校不可能具备所有专项教师,这就要求在运动项目开设的选择上要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教学项目开设尽可能考虑到体育教师的专项能力,比如有多少个项目的教师就安排多少项目内容的学习,避免面面俱到,应尽可能把深受学生喜爱的且普及性强的篮、排、足、乒、羽、网、体育舞蹈等项目作为主教类项目。实用性是指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可以结合本校学生的职业取向、将来从事职业所需要的身体素质,选择实用性强的校本课程内容。比如航天航空院校根据将来学生所从事的职业特点,如要求具备较高的前庭器官稳定性和灵敏素质与反应能力,在教学内容开设中可增添铁饼、滚轮、跳水、竞技体操、游泳和滑冰等项目。3)对于学生体育教学目标的定位,注重基础性和差异性。基础性是指学生最终要达到高校公共体育所要求的基本目标,差异性是指刚刚入校大学生运动能力差异较大,运动项目兴趣各不相同。整齐划一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只会使部分学生受益,最终导致多数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针对学生运动能力参差不齐问题建议进行分级、分层教学,针对不同水平层次设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对于初学者以技评为主,达标为辅;随着学习时间的不断增加,运动技术应用能力和达标的比重也应逐步提升,同时兼顾学习态度和进步程度。当然,要想使分层教学真正落实下来还需要建立可操作性、层次性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4)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做到综合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综合化评价是指对学生的评价要达到《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中4个领域的目标。个性化评价是指评价过程中,一方面要顾及到学生个体的差异,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让所有学生在体育课中受益;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的发展需求,尽可能与未来的社会生活相适应。2.2青少年运动技能水平等级标准制定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突破点。高校公共体育作为体育教学工作的最后一站,熟练掌握两项以上的运动方法和技能是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目标。然而何为掌握?毕竟刚刚入校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运动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以上4所高校虽然实行了分层教学,但在调查中发现实施过程并不理想,甚至存在一些学生为取得高分一直选某个项目或一直待在初级班的现象。因此,为客观评价学生是否学会一到两项运动技能,制定学校体育系统内部的运动技能学习标准成为问题解决的突破口。运动技能水平等级标准的制定为学校体育分级、分层教学提供依据,避免了学生个体因身体素质差异而造成的考试成绩不均现象,使得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技能掌握的达成度有了评判标准,同时也使国务院“27号文件”中关于开展运动技能标准制定的政策要求得到有效落实,并且一定程度上建立了贯通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标准渠道。普通儿童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制定应充分考虑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以《美国体操1~10级运动标准(2013—2021)》《国际网球联合会ITN等级评价工具》和我国各项目《运动员等级标准》为参照,结合每个项目结构特点确定指标体系。首先,根据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确定一定数量等级(可以暂定1~12级),1~3级为“入门级”,4~6级为“普及级”,7~9级为“提高级”,10~12级为“预留级”。入门级是指每一个学生在运动环境条件下必须达到的技术要求,难度不宜过高。比如游泳,学生入门级达标考试可以在没有时间限制下,要求学生完成25m练习即可,主要以培养学生参与兴趣为主,暂且不考虑技术动作的规范要求。普及级是指随着运动技术等级的提高不断增加技术难度和控制时间,逐步融入比赛元素,注重学生比赛能力的培养。此区间可以设为普通大学生必须要达到的运动技能等级区间。提高级则与国家体育总局所划分的运动员等级3、2、1级对接。预留级主要针对健将级以上运动员。2.3加强“健康管理”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关照点。伴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颁布,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体育课在承担青少年体质健康中的作用备受关注。教体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中明确规定加强学生体质检测与评价,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制定干预措施[14]。这就要求高校公共体育课不能仅满足于教学,更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科学锻炼身体,毕竟授课对象是针对年龄分布在18~25岁之间的大学生群体,其生理、心理已经基本成熟。据调查,目前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在实践课教学中并没有进行与健康有关的知识教育,对健康的概念、健康的认识趋于模糊。即使是本研究中4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学生运动技能、体育参与意识明显提高,但是必须清醒认识到体育与健康课程并未真正融合,体育教师健康管理能力仍较缺乏。根据徐伟等[15]对基层学校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体育教师缺乏体育科学知识与方法,不了解教学对象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心理、社会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何为健康管理?台湾将健康管理教材分为运动保健(含健康体能内容)、运动安全、运动与营养、运动与体重控制、运动伤害与急救、运动处方制定等[16]。因此,要深化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师理应顺应时代需求,提高健康管理能力。当然,体育教师健康管理能力的提升,最终还是取决于将健康管理纳入到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中以及体育教师健康管理课程衔接体系的有效构建。2.4强化与社会体育有效衔接是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最终落脚点。源于中学、高于中学的高校公共体育既是高中体育的延伸,又要形成高校体育特色。高校公共体育应该更加注重个性化内涵,教学内容做到与社会体育相融合,适应学生未来社会生活和职业需求。目标定位不能仅满足有效教学,更应该充分利用高等教育资源,通过有效开展校内外体育竞赛、体育社团、俱乐部等杠杆手段,实现与社会体育有效衔接。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每学期不到40小时的体育课难以达到遏制学生体质下降的目的,而课内外一体化,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模式才是学生终身体育的最佳选择。因此,要通过俱乐部、拓展公共体育第二课堂等手段促进大学生体育意识的提高。目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施行的“三元一体模式”,即“体育课堂教学-体育社团-竞技俱乐部”一体化模式为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好的借鉴,有效激发了学生体育参与的积极性。此外,还要充分发挥竞赛杠杆的推动作用。一些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日本等都非常重视体育竞赛的作用,并且开展的非常广泛。正如王登峰司长所言“教不会、轻比赛、条件差”仍是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教育面临的3大问题。运动竞赛缺乏难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学生只有在上学期间保持锻炼热情,踏入社会之后方能保持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因此构建校园竞赛体系,定期开展校内、校际比赛是现实之需。

上海大学范文篇7

根据2014年5月,由瑞士圣加仑大学的小企业和创业研究所组织实施的[1],两年一度的“全球大学生创业精神调查”了《2013年度全球大学生创业精神国际调查综合报告》,2013年全球在校大学生创业为5.5%,比2011年的2.5%提升了3个百分点。创业率位于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阿根廷(29%)、马来西亚(27%)、墨西哥(16%)、列支敦士登和哥伦比亚(13%)。其中调查显示,37%的人参加创业教育时间不会超过学习时间的10%,21%的人用11%~20%的学习时间接受创业教育,9.1%的人接受创业教育的时间占总体学习时间的31%~40%的学习时间参加创业教育,用50%以上时间参加创业教育的人占13.2%。可以知道在全球范围内,大学生创业率的增加和大学生参加创业教育所花费的时间占据的较大比例都体现出了大学生对于大学创业教育需求的提升。在国内,高等教育中与创业教育有关的课程由于重视程度不高,课程相关性不大,故开设此类课程较少。再加上课程比较零散,很难成体系,从而也就难以培养出适合和敢于参与自主创业的人才。相反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有相当成熟的创业教育体系。在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一直是深受重视,并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和影响力。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一套比较适合实际运作的大学生创业指导与教育框架[2]:由高校组织MBA学生—企业安排项目—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相关研究中心负责指导帮扶。而这一模式主要表现在高校大学生商业计划竞赛,并已逐步成为美国高校中久负盛名的重要赛事。商业计划竞赛要求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小组,并围绕这一产品或服务策划一份符合市场规律,可以实际运行的商业计划书,并通过商业计划书评出优胜团队,再从创业人和创业团队管理出发,给予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以实质性支持。该项大赛自启动以来,吸引了无数大学生参与其中,使得整个美国的创业氛围有很大的普及和提升。著名的企业公司Yahoo!、Excite等都是在美国校园的创业氛围中产生的。又如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泡沫经济崩溃后,意识到了风险企业对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由此开创了将政府、产业、学校紧密联合起来的“官、产、学”合作模式。经济产业省、厚生劳动省等将创业教育作为国家重点培育课题。企业和公司提供大量实习机会和风险资金,并协同学校编写创业教育教材、开办创业教育课程等。学校也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开展不同形式的创业教育。同样在英国,随着创业教育扩展到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学生[3],创业教育面临一个重要的挑战,即如何将创业理念融入大学的核心价值体系,如何将创业整合到大学的其它课程之中,促进教学模式、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的改变。英国高等教育学会(HEAcademy)为大学提供创业技能教学的材料,利用学会的各种小组以及各个学科中心的工作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学术支持。学会在全国发起了“大学生创业技能”(En-trepreneurshipSkillsforGraduates)计划,目的是在各个专业的本科生课程中嵌入有关创业技能的内容。这个以学科为核心的项目在10个学科中心(SubjectCentres)展开,学会的高级顾问和项目官员做一些协调和支持的工作。而且,英国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为提高大学教与学的质量,启动教与学优异中心基金(CentresforExcel-lenceinLearningandTeaching,CETLs),鼓励和奖励优秀教师,投资教学设施,推广优秀教学实践案例。最近,几个创业教育的教与学优异中心相继成立,如谢菲尔德大学、约克大学和利兹大学合作成立白玫瑰创业教与学优异中心(WhiteRoseCentreforExcellenceintheTeachingandLearningofEnterprise,CETLE);利兹首都大学设立“创业协会”(InstituteforEnterprise);诺丁汉大学成立“综合学习进步中心”(CentrefortheAdvancementofIntegra-tiveLearning)。经过60多年的发展,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高校已成为创业教育的主体[4],创业教育课程、创业学位授予、创业学术期刊和常设创业研究中心为一体的完善教育体系。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2002年4月教育部开始启动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试点。以此为分水岭,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各高校陆续推行创业教育,尝试通过创业教育提高在校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但由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时间短、起点低,在课程设计、师资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据调查,全国112所211高校中,开设创业相关课程的高校仅41所;开设的课程单一,且多为入门的引导式课程,专业度与深度都不够;创业创新教育也尚未纳入正规的教育体系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至今还没有列入对高校进行考核评估的指标体系,与原有的教育体系存在两张皮的现象[5],难以得到高校的真正重视学校通常通过开设一些选修课,或者办几个强化班,举办几场创业大赛,开展几次创业活动等开展创业创新教育,一般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统筹创业创新教育,这项工作分散于高校的学生工作口子,如团系统学生工作部门就业指导部门等。创业创新教育在大多数高校属于“课外、选修、活动”没有真正发挥经管类院系在创业创新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创业创新教育基本上还停留在学生活动层面或者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补充。很多现象都揭示了一个问题:中国的创业教育还亟待完善。为了帮助构建国内大学相关创业教育的完整体系的建设,该论文以真实有效的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结合国内外与大学生创业相关的文献资料的研究,对国内大学创业教育现状及其缺陷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国内大学生的创业心态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国情与国外大学创业教育经验,总结出一套相对完整的大学创业教育体系。本问卷的分发对象为上海金融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上海杉达学院5所大学的学生,共计1000份,收回883份有效问卷,所得数据真实有效。在883份有效问卷中,男性292位,女性591位;在校的大一学生182位,在校的大二学生520位,大三学生128位,大四学生48位,刚毕业没多久的学生4位。由于问卷发放范围中非理工类院校占据三席,也和回收问卷中男女比例近似1∶2相照应。问卷发放范围横跨整个上海,处于东北位置的金桥大学园区和西南位置的松江大学园区均有涉及。再加上问卷的发放数量较大,因此能够较为完整全面的反映就读于上海的大学生对于创业现状和相关问题的看法。问卷中就创业意愿、创业认识、所受创业教育状况和对电子商务创业的认识四大方面对问卷填写者进行了提问。其中,创业意愿环节中询问了问卷填写者是否愿意参加创业及其原因;被调查者与创业教育部分中着重询问了所在学校是否有创业相关的培训和希望接受的相关培训;被调查者的创业认识部分从所认识的人参与创业的状况、创业信息获取来源、创业方式选择多个角度对被调查者对于创业的认识进行了解;而其中电子商务创业认识部分对被调查这对于电子商务的了解和认识,以判断创业中电子商务在所需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中所应该占有的比例。

2问卷数据分析

在883份有效问卷中挑选出富有针对性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883人中,358人有创业想法,但还不敢实现,312人表示从来没有想过创业,和表示愿意在未来某一天参加创业的196人相比多出不少。尽管大部分大学生都有创业的意愿,但能够做出实际行动的是绝少数。不难看出,就读于上海的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行动力还是比较弱的。问题“您没有创业意愿的原因”针对的是选择“有创业想法,但还不敢实现”和“从来没有想过创业”的对象,共670人。毕业以后可以有一份比较理想的工作105人、创业成功率太低,风险太大158人、时机尚未成熟198人三个选项的选中率较高。可以看出自主创业的风险和创业者自身条件的不足是上海大学生在选择创业时,最顾忌的因素。可见,创业阻力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具有直接的显著消极影响[6]。此外,创业初期的资金问题以及由于自身条件不足带来的压力过大问题也是使学生不选择创业的两大重要因素。而在选择未来参于创业的196人中,选择创业的原因主要是,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以及创业会更加自由。其中选择较少的两项,即“创业条件充足,想试一下运气”和“就业难,摆脱失业压力”,反映出当前创业条件不是很充足,有少数创业者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参与创业的。此外,当前就业压力虽然很大,但是在创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下,不少同学还是宁可参与到汹涌的求职大军中。对于创业中阻拦其成功的最大困难的认识,同学普遍认为创业期间的资金周转难是最大的难题,其次创业相关专业知识的不足和选择的创业方向竞争激烈也是两大困难。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创业环境中缺失最严重的就是资金的注入以及创业教育的普及。再加上国际创业环境发展迅速、国内高校基数庞大,导致在创业时目标市场方向竞争激烈。对于什么是创业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创业者的自身素质345人和灵通的消息渠道和良好的人脉247人成为被调查者中认同率最高的两个因素。本题同样反映出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建设的重要性,无论是心理素质或是专业知识都急需专业、系统的培养,由此才能带来自身创新素质的提高。在教育上的需求也充分体现在了调查结果上,越有2/3的被调查者都已经了解到了教育的必要性。通过大家对自己所在学校创业指导的情况的了解,发现“不清楚”、“没有”占据了60%左右的比例。可以看出上海的大多数院校创业教育做的还是不够完善,或者说相关的宣传工作没有做到位。通过对问卷收集的结果分析,对于上海大学生的创业心态的了解和对上海大学创业教育现状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1)上海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确实不强,真正愿意参加创业的大学生的比率十分之低。这一结论与麦可思研究院调查编著的《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2013年毕业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低比率是相印证的。在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逐年严峻的情况下,政府已经意识到大学生自主创业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和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已经在逐步的推出诸多大学生创业帮扶政策,以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如在江苏从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杭州市工商局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若干意见》中“零首付、零门槛、零收费”的三零政策;黄冈市出台包括提供实习实训补贴、开通“绿色通道”、发放生活津补贴、住房保障、创业扶持、税费优惠、投融资支持、就业培训和搭建创业孵化平台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吸引大学生创业。虽然有政府的诸多政策保驾护航,但是大学生的创业激情依旧反响平平。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大学生对于创业政策和自主创业本身的了解和接触少,创业的大环境不够好,使得大学生对创业的风险预估较大而不敢参与。由此可知,大学创业教育的第一步便是建造让大学生群体了解创业市场和政策动向的平台,营造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氛围。(2)从问卷的分析结果可知,个人因素和团队因素决定大学生是否参与创业两个比较关键的条件。在个人专业知识不强、个人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大学生普遍不会选择创业,而在调查的大学生人群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因为对自己的专业知识的不自信而不愿选择创业,可见现在阶段的大学教育中所受的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同样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示希望通过企业实习的途径对市场及相关行业进行了解。在进行专业知识的教授过程中注意添加与实际市场相联系的创业知识也是一个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应该有的重要部分。除此之外,参与调查的大学生普遍认为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更倾向于和团队成员一起商量解决方案。那么在大学教育期间,增加在校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和团队协作的机会,将十分有利于大学期间优秀创业团队的出现,也有利于优秀的领导者的培养。(3)问卷结果显示,大学生身边鲜有自主创业的成功范本,使得对创业的了解不是十分透彻,从而打消了一部分自主创业的积极性。相当多数量的大学希望和有创业经验的人进行交流以获得创业所需要的各方面信息,能对自己的创业选择提供许多方向性的指导。综上问卷分析结论所述和前期的相关文献研究分析,本文推出由大学生创业者个人素质培养模块、大学生创业团队素质培养模块、创业经验交流模块和大学生创业后勤支持模块四个模块组成的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型,如图1所示。既满足培养有创业能力的个人和团体的需求,又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政策信息交流和讲解平台,让在校大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市场中的创业动向,对其进行创业启蒙以及培养其创业信息搜寻和创业市场动态分析的能力,同时也满足创业者之间经验交流的需要。

3创业教育模型

3.1大学生创业者个人素质培养模块

大学生创业者个人素质培养模块包括创业知识、创业意识与品质、创业能力三部分。(见图2)其中创业知识可以由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的必备知识组成。着重培养的是创业方向方面知识的加强和创业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另外在这两方面的加强可以依靠具有实践性的一些社会实践和课题研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扎实专业知识,并接触到现实中要处理的问题所需的非专业知识,使得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为完整。创业意识与品质中的创业意识[7]可以包括市场意识危机意识等,而品质可以包括坚毅果敢等,此类素质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需渗透在教育的点点滴滴的细节中去。或许可以通过定期的成功创业者的经验交流或者是创业相关实训训练让大学生提前接触市场,树立其创业意识和使他们有意识地去锻炼培养自己的意志以适应成为一个合格的优秀创业者。创业能力包括很多方面,例如经验、胆识、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等。经营管理能力,比如风险、竞争的市场意识[8],战略眼光,专业技术能力,创新精神,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这些能力是书本和学校所很难教授的,就必须让大学生真正参与到创业的模拟中去。与美国相似的创业商业方案大赛等权威性比赛的历练,会让大学生学会如何与团队其他成员相处,学会完成自己的责任学会方方面面的能力。国内很多大学生创业失败,很大的程度上是创业者本身的素质不够——不能抗压不能忍耐的心理素质和管理、分析市场的创业能力不足。还有很多说法认为国内大学生虽然不甘于人下,不想为别人打工,但想创业却承受不了创业期间的压力和辛苦,所以始终没有迈出创业的那一步。这些都是大学生身上阻止他们迈出创业第一步的自身的缺陷。因此大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就尤为关键,通过创业知识的教授、创业意识与品质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来帮助大学生克服创业初期的心理压力。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和关于成功创业者具备的素质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创业意识与品质,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等三个维度。在一个完善良好的创业教育体系中,对于大学生这三个方面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只有完善了大学生自身,让他们有能力和自信去面对创业过程中的艰难险阻,他们也才敢迈出创业的第一步。

3.2大学生创业团队素质培养模块

大学生创业团队素质培养模块包括团队分工协作培训、危机应对培训两个部分。(见图3)团队分工协作培训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测试,让团队的每位成员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在团队中担任怎样的角色让团队的工作效率最高。在试验中找到自己在团队里的合适位子,不仅能很好的将自己的能力在团队里发挥到最大,而且也能学会在其他团队里快速找到自己的角色。另外,团队分工协作培训也要让团队成员适应“团队”的协作模式。由于个人与个人之间思维的差异,容易造成团队内部的不团结与不协调。大学生创业教育除了培养专业素养过硬的优秀个人以外,培养配合默契的团队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团队内的成员是相互依附、感情上相互影响的,因此就要求在行为上有共同的规范。在适应了各自在团队中的角色后,更要注重团队合作过程,团队合作是分工的有机整合,通过培养各个成员的协调机制,能够高效的完成既定目标。危机应对培训是团队训练解决现实生活中各种创业危机状况。创业的风险就在于无法预知的风险,在大学生实际参加创业之前就让其学会如何应对危机,让学生更了解市场,无疑是增加了学生创业的胜算和自信。对于创业初期由于市场环境的不了解和目标不明确,危机应对培训可能着重关注于各个成员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而在创业达到一定的程度和规模后,危机应对培训将更加关注于创业方向市场的变动造成的影响,提高市场环境分析能力以及挖掘产品的发展突破口等。创业的成功仅仅靠优秀的创业者这一环还是不够的,毕竟一个人的认知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更别说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了。团队为的就是弥补个人认知的缺陷。在和其他个人接触的同时,学生将更容易遇见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增加在校培训团队转换成创业团队的机率,减少创业期间团队磨合的时间,使其在创业初期就能注意力放在市场上,增加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3.3创新创业经验交流模块

其中大学生创新创业经验交流模块包括名人演讲和创业校友经验交流两个部分。(见图4)名人演讲是指定期请商业圈中一些比较成功的人士进入校园进行演讲,向学生进行经验的分享。名人演讲的范围无需过于限定,因为同学着重学习的是他们的创业思维和行动,而不是特定市场内的运营技巧。创业校友经验交流是指请所在学校中有参加过创业的校友返校和在校的学生进行经验的交流。这样的交流更加贴近不同学校各自的情况,一方面类似名人演讲能够学习到创业思维,更重要的一点是树立起创业成功的典范,激励学校的学生参与创业。现在大学生最缺乏的就是实践锻炼,也缺乏大量从实践中得出的经验和知识。通常来说,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会遇到种种无法预料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这些新情况、解决这些新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创业意识的形成过程和创业能力的锻炼过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还有利于缩短将来步入社会、面向社会的适应期,是大学生提前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可以促使书本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培养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创造能力等多方面的才能。同样也可以对现有市场有一定理性的了解,从而可以根据市场动向做出更加有益的判断。然而,大学生由于生活学习所限,时间和精力比较有限,无法通过实践来全面透彻地了解市场,这时,利用已经有创业相关体验的前人的经验总结,可以帮助期待创业的学生更加轻松地获知创业市场的规则。经验是前一代创业者实践所得到的结果,无论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对于在校的大学生来说,都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可以使在校学生参与创业时,抓住市场中的机会、避开暗藏的陷阱,缩短将来步入社会、面向社会的适应期,增加成功的机率,进而增加整个大学生创业圈的信心。

3.4大学生创业后勤支持模块

其中大学生创业后勤支持模块包括政策信息平台、政策信息讲解平台和专业的导师指导团队。(见图5)政策信息平台是学校将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汇合起来定期向在校学生,掌握政策的动脉从而寻找到更多的机会。政策信息讲解平台向前来咨询的学生解释相关的政策意义,并根据学生的情况,相关的有帮助的政策信息。导师指导团队能利用到时团队掌握的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经验,帮助解答学生在创业前期或中期遇到的问题。大学生在创业教育中肯定避免不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专业的教师咨询团队会让大学生在创业中遇到的理论问题有很好的解决,也有助于其在创业路上更轻松前行。关于创业,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们肯定会遇到和产生很多困难,而这些困难光靠自己和自己团队有限的力量是很难解决的。这时,提供一个完整而专业的后勤支持模块帮助他们快速应对和处理这些问题也是一个大学的创业教育体系应该做到的。这对于学生创业的成功是有很大意义的。该文总结建立的大学创业教育体系模块细节如上所述,这个体系从完善创业者个人素质、创业者团队素质、丰富创业者创业经验和全面掌握创业相关信息四个方面着手,充分解决困扰着大学生创业的难题,及早的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启蒙,提供接触和留意创业的机会,相信对提高中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积极性会有深远影响。

4教学实证验证

以上海金融学院为例,上海金融学院在2013年开办创新创业学院并于15年上半年度更名为就业与创业指导处。旨在开展全校性的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指导以及相关活动的组织;举办国际国内学生创新创业专题研讨和交流;负责部级和市级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负责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和创业园区的日常管理等工作等。创新创业学院官网将创业资讯、创业政策、创业故事等有助于学生创业的信息有机整合在一起,如图6所示,初具该文中提出的创业教育模块化模型的雏形。在公开透明的政策、资讯下,上海金融学院已经成功举办了多届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并已有一批能够参与到上海市级乃至部级的创新项目。项目共分为3大类: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其中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交流等工作;创业训练项目主要开展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创业实践项目则需要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该文作者之一的蔡君文同学就在大三上半学期成功凭借《创意产品孵化平台-Q4》获得了14年上海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的支持。在立项阶段,他首先通过大一大二两年积累的人脉找到了指导教师,并且设计了一份具有可操作性的计划项目书,详细列举了项目方案、市场分析、竞争分析、创新点等具有实质性的创新要素。在经过指导教师和院系的审核后,通过了多位专家老师的校评审专家组审核,得到了立项支持。(项目编号:201411639061)在团队组成方面,三名同学分别负责总设计总开发、服务器维护及宣传和法律条款咨询、数据统计分析。三人分别是大学和高中的好友,都拥有很强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高中都取得过市级的科技类竞赛奖项,加上默契的团队合作,拥有很强的创业团队素质。在一个项目发展的初期首要解决的就是资金问题,上海金融学院对于立项项目的支持使得此项目中的服务器购买和维护费用、UI设计费用等不再成为创业时的阻碍,团队成员只需要关注于项目中各项功能的实现以及商业运作的细节。团队拥有一整年的时间去完成计划书中提到的任务,即使是从零开始学习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或是熟悉一个新的编程语言时间都比较充裕。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团队不仅得到了国际金融学院领导的支持,还得到了信息管理学院张高煜老师的帮助,使得平台的开发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这得益于学校对于创业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学校开设“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提升、科学研究方法与创新”等多项课程,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此同时,教师的鼓励和支持也给学校的创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不可否认,在学校贯彻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上海金融学院做到了一个良好的典范,相信本文中的大学创业教育模型一旦能够普及,上海大学生的创业数量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5结语

上海大学范文篇8

优化组织设置,把党支部树立在最活泼的细胞上

应对转变,逐渐推进党组织设置变革。教工层面,校党委于2003年在前提成熟的二级学院进行试点,依照与教育、科研组织相对应的准则,树立了核算化学、钢铁冶金、高功能核算学科等三个学术团队党支部,开端在学术团队上树立党支部的新探究。2004年,在上海大学第十次党的建立任务会议上,黉舍党委专门下发了《关于在学术团队中增强党的建立的定见》,就立异底层党建思绪、增强学术团队建立提出了明白要求,然后有力地推进了此项任务。到当前为止,在校承当教育科研义务的103个教工党支部中,以学科团队、立异平台、严重项目组、重点实行室、教员任务室等组织单位成立的党支部数有45个,所占比例到达43.7%。

学生层面,在教室内设立“课程班党员中心小组”,在社区中树立“社区党员中心小组”以及“党员红卡任务室”,在学生社团、意愿效劳团队中成立“暂时党支部”,不时扩展学生党建任务的掩盖面。在2010年世博时期,还专门成立了世博会意愿者任务暂时党委和13个暂时党支部。

此外,依据一些严重攻关项目、重点课题研讨的实践需求,在多学科人员构成的穿插型学术团队中,设立暂时党支部并展开多种主题运动。在这些新型的党支部建立中,注重打通教员党员与学生党员之间的墙,在课题组、重点实行室中引入本科生、研讨生,并注重调查他们的思维政治显示;在大学生科技竞赛组中,强调发扬党员教员的指点示范效果。

把好关隘,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黉舍高度注重支部书记的选拔培育任务。在学术团队、重点实行室、学科组党支部的支部书记确定中,校党委和二级学院党委遵照“营业过硬”、“群众反对”、“精神充分”三个准则,把学术造诣深、党性准则强、群众声威高的学科担任人、学术主干选拔到支部书记岗亭上来,发扬其人格魅力、召唤力、影响力和引领效果,确保党支部政治中心效果浸透到教育科研、人才培育等中间任务中去。几年来,一多量高学历中青年教员和学术中坚力气开端走上支部书记岗亭。

还,黉舍把这些中青年教员和学术主干作为培育和选拔黉舍干部的主要后备力气,列入后备干军队伍库,经过举行支部书记进修班、钻研沙龙等方式,对他们进行按期、系统、有用的进修培训,起劲使其成为一支理论功底扎实、战役力强的支部书记步队。在学生社团暂时党支部、意愿效劳团队暂时党支部、“社区党员中心小组”以及“课程班党员中心小组”等学生党组织中,黉舍也选拔了一批政治本质高、营业才能强、具有较强组织治理才能、擅长做学生任务的优异党员学生、党员教员担任学生暂时党支部书记或中心小组召集人,并经过举行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等方式对他们增强培训,让他们在社团、社区、意愿效劳团队及课程班中更好的发扬示范带头效果。

激起生机,立异党支部运动方法。校党委依托“底层党建好项目”这一载体,对这些党支部的各项任务和运动予以支撑、指点和推行,在“好项目”的立项和评选任务中,关于各类活泼细胞上的党建项目准则上都予以立项和资金支撑,在评奖和宣传中予以重点存眷。经过近十年起劲,构成和培养了“学科组及重点实行室支部书记培训系统”、“青年教员培育准则”、“机械人竞赛暂时党支部”、“红卡任务室”等近十个优势成熟项目,使得越来越多的最活泼细胞上的党支部积极参加到“底层党建好项目”中去。

这一行动对立异支部运动发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根本完成了支部运动方法的“两个转型”,即:由封锁型转向开放型,由单一型转向多样型。现在,支部运动已逐渐走出学院、面向全校,走出校门,面向社会;支部运动由班级向课程班、社区、社团、学科团队、社会理论等方面延长,构成“多渠道、全掩盖”的任务新形式。与此还,党支部运动的主题愈加丰厚,愈加聚集于教育、科研、人才培育等多方面任务,使党支部更具生机、更具吸引力。

发扬党组织功用,具体促进黉舍事业科学开展

构成了任务新机制,更好地推进党建任务的新开展。经由几年的试点和推行,在校级层面构成了黉舍党委指导支撑、本能机能部分指点反省、学院党委直接担任的任务责任制,在学院层面构成了学院党委一致指导、行政共同支撑、党政构成合力抓党支部建立的任务机制,然后确保一旦发生学术团队等新的行政组织,党的组织就能在第一工夫进入,党员也能在党支部指导下积极任务、发扬效果。还以“创先争优”运动为契机,制订并逐步完美对党支部任务的审核鼓励系统,并拟以“党务公开”任务为打破口,强化支部任务的目的责任制订以及群众称心度审核,力图构成上级组织关怀指点、党支部盲目举动、党员榜样带头的优越场面。

上海大学范文篇9

公共艺术是作为人类审美活动的产物,要能够体现一定的形式美的原则和功能。例如:1979年9月落成的,由张仃先生主持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大型工笔重彩壁画《哪吒闹海》和袁运甫先生创作的《泼水节》大型壁画群,标志着一个思想解放运动和文艺创作人文精神新时代的到来,是公共艺术感应社会脉搏并影响时代进程的一次集中体现。艺术家在面对国家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和变迁背景下,用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展示了一个国家新文化时代的复苏,激活了文化的社会功能,发挥着独特的社会作用。体现了一批艺术工作者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以及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融合的文化自觉意识。改革开放后,公共艺术创作逐渐展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文化寻求开放,努力探索创新,逐渐确立本土文化特色,增强自信,加强文化主体意识的进程。随着国家的迅速发展,社会环境的改变,艺术与生活、与大众的关系也日渐紧密起来,公共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例如:2000年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为“东方绿舟”创作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在表现形式上,“东方绿舟”公共艺术创作更注重环境、建筑与城市化生活的紧密联系。无论从表现手段到制造工艺,都呈现出多样化、丰富性和产业化的趋势。也体现了上海作为代表中国经济、文化、科技“领航”城市,为了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一次全新的探索,为城市文化建设和青少年教育发展模式进行了积极的开拓和创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公共艺术发展,反映了中国文化寻求开放,努力探索创新,遵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基本文化秩序。逐渐确立本土文化特色,增强自信,加强文化主体意识的进程。

2公共艺术的城市文化建设

当今的公共艺术活动,应该建立一个体系。要以文化艺术的角度来叙述中国人对现代社会的认识,应该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从而在公共艺术创作中自由体现出对文化的自觉。始于2006年的上海“现场张江”大型公共艺术活动,目的在于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作为公共艺术的现场,将公共艺术的概念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致力于开展都市公共艺术为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提升城市人文环境品位,打造城市区域特色文化。2006年“城市进行式•现场张江”活动选取的是城市发展的课题,集结中国两岸四地(内地、港、澳、台)当代文化界跨学科领域多股重要力量,共同撰写艺术与科学间有意味的对话。2007年以“诗意的停•流”为主题的公共艺术活动则十分注重艺术作品的“实用性”、材料的“永久性”和参与艺术家的“国际性”。2008年“现场张江”的主题为“悬浮特快”,不仅与上海双年展的主题“快城快客”相衔接,还与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相呼应,更体现出当地高科技园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对于人的生存和“人的城市化”双重的深切关怀。其指导思想是“立足张江、表现上海、宣传中国”和“服务社区、营建家园、塑造城市”。作为城市文化建设内容之一的公共艺术已经成为当代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一种十分重要的当代文化现象,代表了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公众、艺术与社会等关系的一种新的取向。为了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促进社区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作为中间人的城市管理机构有责任有义务加强公共艺术的宣传,在社区、公众、艺术家之间进行组织、斡旋、调和。特别是公共机构更应为公众与艺术家创造有利的条件,否则,公共艺术就不称其为公共艺术,艺术也就发挥不了它对公众应有的作用。艺术与文化从来都是整个社会完整系统的一部分,从不孤立存在于社会系统之外。因此,现代公共艺术的运作机制必须服从经济规律、市场规律。信息时代,纯艺术与纯设计越来越体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即设计艺术化、艺术设计化,学科交叉所形成的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正是这种趋势的集中体现。首先,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这就为在提升公共空间艺术、文化品位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其次,国民文化教育水平与民主意识的不断提升,也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功能和文化需求得到提高。

3结语

上海大学范文篇10

1901年,邓中夏入私塾读书。1913年,以优异成绩考入郴县第七联合中学。1915年夏,考入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文史专修科文科乙班,与蔡和森同学。其间,他受到伦理学教授杨昌济先生新思想的影响,是鼓吹新文化运动的《青年杂志》的热心读者。曾赋诗斥责阴谋复辟帝制的袁世凯,表达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1917年夏,邓中夏毕业于湖南高师,又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入校后,他一心攻读古文,是个幻想通“古”入仕的“古文迷”。

此时,新文化运动正在蓬勃开展。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也是新旧文化、新旧思潮激烈斗争的场所。校长蔡元培奉行“兼容并包”、“学术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支持学生组织各种社团活动。北大的学术讨论和自由争辨之风盛行,使一心只钻故纸堆的邓中夏受到震动,志趣发生极大变化。他经常去哲学系、经济系听课,广泛涉猎新知识,参加哲学研究会,探索中西哲学及时事问题。他给自己取笔名“大壑”,要象峡谷那样容纳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有用的知识,开始冲破封建思想的禁锢,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1918年底,邓中夏和几位同学一道利用假期到唐山矿区接触工人。现实生活的体验,使他愈加感到提高“民德民智”的迫切性,立志要为唤醒民众而奋斗,遂逐渐产生“教育救国”的思想,积极协助将“学生救国会”改组为“国民社”。翌年一月,《国民》杂志创刊,邓中夏任编辑干事。他针对国内外政治生活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的评论,向广大民众揭露北洋政府的卖国罪行和帝国主义的强盗行径。三月,他又发起组织了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并选为总务干事。他在北京东便门演讲了《家庭制度》、《现在的皇帝倒霉了》等题目,很受群众欢迎。

1919年5月初,巴黎和会无理拒绝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取消列强在中国的特权、收回中国山东权益等七项要求,并且决定把德国在山东侵占的权益全部交给日本。这个消息传到北京大学,爱国学生被激怒了。5月3日晚,在北大学生大会上,邓中夏愤慨地说:我们要不做亡国奴,就要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我们要求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我们要抗议,要用实际行动反对帝国主义。

5月4日凌晨,邓中夏和北大学生一起,参加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反帝爱国运动。一位北洋政府教育部的次长跑来劝阻,邓中夏指着那位次长说:“你身为教育部次长,自己不爱国,还不准学生爱国,你是中国人吗?!”

“五.四”的爱国示威游行,遭到北洋政府残酷镇压。邓中夏参与火烧赵家楼后,也险遭逮捕。当晚,北大学生干事会成立,邓中夏负责干事会文书股工作,编《五七》报。随后,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成立,邓中夏任北京学生联合会宣传股主任。

“五.四”那天,邓中夏曾赋诗抒怀:

“觉悟的门前,

便是刀山剑树,

兄弟姊妹们啊,

我们开门呢?

不开门呢?

刀山剑树的那头,

便是我们朝夕希冀的地带----

光明的愉悦的地带。

兄弟姊妹们啊,

我们去呢?

不去呢?”

强大的号召力,使人振奋,催人向前。邓中夏自己更是身先士卒。5月5日起,他率领平民教育演讲团走向街头,连续讲演十多天。5月下旬,他作为北京学联代表前往湖南,和一道组织了湖南学联,发动并参加领导了全省学生的罢课斗争,有力地支援了北京等地的学生爱国运动。

1920年3月,在的领导下,邓中夏和高君宇等人发起组织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邓中夏这时开始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著作,并深入工农群众中进行宣传。

1920年9月,以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成员以骨干,发起组织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邓中夏作为小组成员之一,协助工作。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向工人进行社会主义宣传的通俗小报----《劳动音》周刊,由邓中夏负责编辑。1921年1月,他又创办了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免费招收学生,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2年5月1日,邓中夏出席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被选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总部主任。7月,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参与著名的党的二大“宣言”及一系列决议的制定。会上,他被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1923年,邓中夏接受中共党组织派遣,担任上海大学总务长,主持学校行政工作,着手实现党的培养人材的计划。到上海大学后,他改名邓安石,决心学王安石锐意革新、进取不息的精神。他改革学校建制,聘请一批著名的共产党人及进步教育家、文学家来校任教。上海大学完全成为当时培养革命干部的“红色大学”。

1923年,邓中夏任中共上海地方区委会委员长。不久被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团中央组织部长。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创刊后,他任主要编辑,写了许多文章,教育青年。1925年,邓中夏去广州主持筹备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后被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兼宣传部部长,留在广州工作。

1925年,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爆发了。为声援上海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受中华全国总工会派遣,邓中夏、苏兆征等抵香港,发动工人群众,策划省港大罢工。省港大罢工开始后,邓中夏、苏兆征主持召开了省港罢工工人代表大会,成立了省港罢工委员会,邓中夏被聘为顾问,兼罢工委员会的中共党团书记。邓中夏亲手组建了两千多名队员的工人武装----工人纠察队,对香港实行封锁。这次大罢工坚持了一年零三个月,给英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

1927年6月,邓中夏任中共中央秘书长,负责处理繁重的中央日常事务。大革命失败后,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邓中夏在会上严厉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坚决拥护中共中央关于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方针。这次会议上,他被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任江苏地下省委书记。次年,调任广东省委书记。随后,去莫斯科参加赤色职工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中共六大和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

1930年7月,邓中夏从莫斯科回国,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去湘鄂西苏区与、周逸群一起领导湘鄂西的武装斗争,任湘鄂西苏区特委书记和红二军团政治委员。

1931年初,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统治全党,对一批同志搞残酷斗争,无情打击。邓中夏也被撤掉全部职务,调回上海作“检查”。由于没有生活来源,一家人生活十分艰难。对自己刚刚生下的孩子也无力抚养,只得忍痛送人。

1932年初,党组织又给邓中夏分配了工作。同年秋,担任中国赤色互济总会主任兼党团书记。1933年5月15日晚,他去找互济会援救部部长林素琴商谈工作,不幸被法租界巡捕逮捕。次日,设在法租界的国民党江苏省高等法院第三分院开庭审讯。邓中夏巧妙周旋,据理力争,并请史良等著名律师帮助辩护;党组织也设法营救,迫使法庭判处邓中夏五十天监禁。但是,与邓中夏同时被捕的林素琴不久叛变,供出邓中夏的真实身份。得知消息,大喜过望,用现洋一万元买通法租界各级官吏,将邓中夏引渡给上海公安局,并立即押往南京宪兵司令部。

在南京宪兵司令部,先派邓中夏以前的好友前来“劝降”,但被邓中夏骂得狗血喷头,狼狈而去。随后,国民党的中央委员和国民党的所谓“理论家”也前来说降,都被邓中夏一一驳斥。监狱的同志看到邓中夏接连几天都以“贵宾”的身份被国民党请去,便以监狱共产党地下支部的名义,通过一位难友对邓中夏说:“同志们很关心你,问你有什么打算?”邓中夏听后激动地说:“一个革命者到这个时候,同志们是应该关心他的政治态度的。请你告诉大家,就是把邓中夏的骨头烧成灰,邓中夏还是共产党员。”

国民党宪兵又用种种酷刑想使邓中夏屈服。邓中夏以一个共产党员的钢铁意志战胜了敌人的残酷摧残。一次严刑毒打之后,一个特务对邓中夏吼道:“你还这样强硬,难道你不想出去了吗?”邓中夏凛然道:“我没有进来之前,倒是想到有一天会进来的。现在进来了,却从未想到会出去。”

在狱中,邓中夏给难友们上党课,讲马列主义,讲共产党员的理想和气节,讲工人运动。有一次,他刚受完重刑回牢房,稍息片该,便接着讲上次未讲完的题目,讲着讲着,牵动嘴角和鼻子边上的伤口,血不断地流出来。难友们都被他坚毅的精神所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