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6:53:09

三农发展

三农发展范文篇1

关键词:三农问题,现代化,实地考察,理论研究,国外学者,三农研究的高潮,农村衰败,改革开放。

随着改革开放度的不断加大,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传统的中国农村应该怎样应对现代化的挑战”这一延续百年的争论更加突出的摆在我们面前。在此之际,回顾百年来中国三农研究的发展,再现仁人志士对中国农村的倾心探索的历程,重温历史上关于中国三农与现代化的探讨,必将有利于我们深刻的理解三农问题,深入的研究三农问题,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

一、二十世纪上半页:农村的衰败与三农研究的第一次高潮

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启动现代化进程以来,作为现代化“弃儿”的农村和农民就一直在衰败和危机中挣扎。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党统治时期,不仅没能遏制农村的衰败和危机,反而全面激化了自晚清以来乡村社会所凸显的矛盾,酿成二十世纪前期农村空前的大动荡。日益严重的三农问题,引发了当时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试图寻找治病的良方,由此在三四十年代掀起了中国三农研究的第一次高潮。

1、漱溟,晏阳初为代表的“乡村建设运动”

社会变革一次又一次的兴起,结果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这引起了一些社会精英对中国现代化方式的深刻反思。他们感到西方理论并不适合中国,中国以农立国,只有走社会改良的道路,改造农村体制,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小农经济才能解决农村的问题,乃至中国的问题。于是以社会活动家,学者为主,在国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运动”兴起了!

梁漱溟,晏阳初等人先后创办了“乡村建设研究院”“中国农村复兴联合会”等机构。一方面进行理论研讨,一方面训练乡村服务人员。他们还组织大批学者深入农村进行调查和实验。后来在国民政府支持下选河北定县,山东菏泽等地进行“县政建设实验”:改造基层政权实行民主监督,兴办公民学校和保健机构以改造农民,组织农村互助社,改良手工业。后因日军侵华被迫中止。但影响深远,美国国会在1948年通过“晏阳初条款”,规定对华援助的十分之一用于中国的农村建设;菲律宾,危地马拉,印度,加纳等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曾专门到中国学习乡村建设的经验。

2、以为代表的共产党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几经反复形成了全党共识,把农村问题的根源归结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剥削压迫,其核心问题是土地问题,即不合理的地权关系。他们还认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是农民,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是解决土地问题,农村革命的成败关系到整个中国革命的成败。因此,中国共产党制定的革命纲领和政策一直十分重视农村工作的开展。一些马克思主义学者如薛慕桥,千家驹,孙冶方等运用经济分析方法对中国农村问题进行了研究,作品集中发表在《中国农村》杂志上。

中国共产党尤其重视实地考察。二十年代对湖南农民的考察,三十年代对江西长岗乡,长溪乡的调查。陈翰笙在中统区秘密组织了对保定,无锡和广东等地农村的调查。42年对陕北农村进行调查,写出了《绥德米脂土地问题的初步研究》《米脂县杨家沟的报告》等文章。

3、孝通为代表的“学院派”的研究

除了上述两种出于“救国救民”的政治需要而解决农村问题外,也有一些职业社会学者,从纯学术的目的出发,进行更科学的社会实验,更标准的调查报告,更来客的理论分析。他们被称为了“学院派”。

1926年,李景汉就带领燕京大学生对京郊持甲屯等四村进行调查,写出《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一书。冯和法写的《农村社会学1929》不仅交代了农村社会学和农村社会的基本状况与问题,并讨论了中国农村的社会变迁。言心哲的《中国农村人口之分析1935》对农村人口的现状和历史变迁都有专门研究。

特别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大学期间就在于曾到广西家县花税务瑶从事农村调查。后来在人类学大师马林诺夫斯基指导下,在江苏吴江庙港乡开弦弓村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写出农村社会学名著《江村经济》。后与张子毅一起,调查了昆明滇池附近的绿村,玉村,易村,先后写出《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等以农村社会水害为主题的理论著作。这一切奠定了他在中国三农研究中的首席地位。

4、解放前,外国学者、团体对中国三农的研究

外国的研究就其目的来说,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术性研究。主要有金陵大学教授卜凯,通过对中国7省17县2866个农场进行为期五年的大规模调查,写出《中国农家经济》,认为农村问题的根本是人口过剩,过密造成的农场面积零碎,南成规模。庐江大学的库尔普对广东潮州凤凰村的家族进行调查,写出《华南乡村生活:家族主义的社会学》。另外还有日本学者林惠海,福武直六次调查江苏苏州近郊农村等。

另一类是为本国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美国著名学者在《美国与中国》中对中国农村进行了专门介绍,是美国政府和国会较为重视的对华资料。另外主要是日本1907年开始在大连设置的“南满洲铁道株氏会社”,其主要目的就是收集中国的社会经济情报,为侵华提供资料信息。他们的调点即是农村,范围和内容随侵华战争的扩大也不断扩展和深入,主要方式是在各地抽样调查。这项调查积累了大量的宝贵资料,目前发现的调查报告和文章就有10514种之多,被各国学者公认为是了解和研究二十世纪上半页中国乡村的重要资料。

二、50-70年代,国内研究的基本停滞和国外研究的缓慢发展。

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由于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因此中国在50年代之后,迅速进入农村集体化。从此知道70年代,三农问题研究的主线基本上是围绕农业集体化展开的,并由此展开在意识形态层面的争论,这一时期三农研究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再加上社会学等学科研究因“革命需要”而撤销,直到1979年,初农民革命和农民战争的主题外,中国境内的三农研究基本停滞下来。

与之相比,国外的一些小规模研究仍在继续。旅美华人杨庆堃根据50年代初在广州郊区鹭江村的调查写成《共产主义过渡初期的一个中国农村》。威廉•韩丁在时期的陕西长弓村的调查经历,使他写出《深翻:一个中国农村的继续革命》美国汉学家陈佩华等人对广东一些村庄进行调查,并出版了《陈村:时代一个中国农民社区的现代史》《一个中国村落的道德和权力》。此外在台湾和香港主要是帕斯特奈克的《两个中国村庄的血缘和社区》和英国人类学家华德的《多样化的农民意识模式》等。

三、80年代以来,农村的改革和三农研究的第二次高潮

1978年开始兴起的农村改革,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二十多年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乡镇企业,再到村民自治,新事物层出不穷。同时,以前掩蔽和积累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也逐步显露,甚至于激化,这都为三农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为三农研究提供了宽松的意识形态环境,再加上80年代后西方社会科学的大量引进和我国社会科学的全面恢复,为三农研究提供了优越的研究条件。这样,在学术界和政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三农研究得以不断深入和拓展,形成了三农研究的第二次高潮。

1、80年代前期围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展开的农村经济研究

这一时期的研究主题紧跟政策的发展,基本是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与呼,或是对集体化,公社活动进行批判与反思,或是调查论证改革开放给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的各种变化。

2、80年代后期关于乡镇企业,人口流动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基本解决了生产动力和生产积极性问题。但剩余劳动力的大量闲置有造成了新的挑战,以致我国农村依旧无法摆脱只增长不发展的低水平状态。可贵的是改革开放后农民身上迸发出的巨大创造力与想象力并没有就此打住,以“离土不离乡”的乡镇企业和“离土又离乡”的进城农民工两种形式,自醒地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这两种形式也是这一时期三农研究地两大热点。

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林毅夫的《制度,技术和中国农业发展》马戎的《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历史与均等机制》。袁亚愚的《中国农民的社会流动》,黄平的《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研究》,辜胜阻的《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王春光的《社会流动与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等等。

3、90年代开始对农村政治体治改革的研究

90年代开始村民自治逐渐在全国范围推广和实行,这项做习题举从根本直改变了传统的授权方式,通过民主方式重建国家权威,通过民主所动员的民间力量监督基层干部。这种乡镇政府,村民自治委员会,农民三级关系结构。实现了行政效率和民主精神的强强联合。但就实现形式,自治程度,村委会定位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引发各界对此问题的持续关注。

这个时期除在关于村民自治方面的研究外,三农研究也在不断拓宽领域,深化专业,农村体制改革,农民生活状况,剩余劳动力问题,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民教育,农民素质,人工智能口与流动,社会化与整合,社会组织与文化,社会保障,婚姻家庭,社会问题社会变迁,以至外国农村,农村史都必须成为三农研究的课题和方向,成果空前丰硕:如陆学艺的《改革中的农民问题》,曹锦清的《当代浙北乡村的当代浙北乡村文化变迁》、《黄河边的中国》,王沪宁的《当代中国村落文化》,王铭铭的《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周晓虹的《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以及陈吉元的《中国乡村社会经济变迁》。

4、2000年以来的“新乡村建设运动”与大学生支农调研

迈入新千年,在不断深化和拓展的三农研究中,有两股力量异军突起,一股就是社会活动家们掀起的“新乡村建设运动”。他们以晏阳初,梁漱溟为楷模,用更理性,更人性,更科学的态度重新审视、理解中国农村,并积极与政府合作,参与农村社会体制改革。《中国改革》总编温铁军构想了一个可持续发展,完整和理想的农村社会,包含环保,人权,网络等多种现代化因素,并希望能成为广大农村发展的模板和参考。华中师大的贺雪峰在洪湖等地实验时,成立了村老会,希望能发挥老人的智慧指导村民事务,配合年轻一代的热情与活力,共建农村。北京周鸿陵在沙洋县天村开展基层民主培训,内容包括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贺民主选举等等。

另一股是大中专院校学生,寒暑假进行的支农调研活动。该活动有共青团中央发起,知名学者率领,个院校学生社团组织,每次活动都有上万人次参加。他们或调查研究,写出三农问题的报告,或运用所学知识为农民服务,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以致用,一方面有利于青年更深刻地了解农村,感受现实。

5、80年代后国外大规模的三农研究

中国的改革者首先在农村开始并获得了巨大成功,也日益引起了国外政府部门贺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时期国外研究有三个特点:一是领域广泛。西方的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运用各自理论,对中国农村展开研究,涉及中国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二是研究力度大。许多国家的政府,民间组织,基金会和一些国际组织都提供资金支持中国三农研究,如美国福特基金会,卢斯基金会,卡特中心,英国汉学会,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平研究所等。三是以实证研究为主,国外研究尤其重视实地考察,绝大多数研究者都亲自到中国农村深入了解过。

较著名的研究成果有: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杜赞奇的《文化权利与国家:1900-1942的华北农村》(完)

参考资料:

肖桂云《农村社会学》

袁建歧《农民与城市化》

吉尔茨《中国社会调查》《费孝通与中国农村》

三农发展范文篇2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南麓,干沙漠北缘,河、河、河在此交汇形成河源头,东北与市接壤,西南与地区县交界,西连县,南部与地区县、县相邻。县域总面积1.30万平方公里,辖5乡3镇3个农业企业,123个行政村、9个社区、34个农企连队,总人口25.27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农、工、贸全面发展的综合经济县,素有全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中国棉城、中国之乡、中国之乡和文化之乡的美誉。2012年,预计实现地方生产总值27.3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15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1.7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3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201元。

截止8月末,全县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4家(不含农业发展银行),各项存款35.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1.01亿元,涉农贷款余额16.77亿元。其中信用联社存款14.33亿元,占存款总额的40.83%;信用联社涉农贷款余额12.45亿元,占涉农贷款投放总额的74%,信用联社已经成为我县网点最多、服务范围最广、支农力度最大的金融机构。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解民忧,全力支持安居富民工程建设。农民建房资金短缺一直是影响安居富民工程建设进度的最大问题,为切实解决广大农牧民的困难,真正使安居富民这一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我们按照“农户自筹为主,政府补助和信贷资金支持为辅”的原则,深入调查测算资金需求,想法设法筹措资金,确保资金供给及时、足额到位。一是严格控制贷款额度,按照政府补助、农户自筹和信贷支持相结合的原则,贷款额度控制在安居富民工程总投资额的50%以内。二是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在期限上给予适当放宽,最长期限为5年,结合农户年收入情况,合理制定分期还款计划,缓解农户还贷压力。三是加强信贷资金管理,坚持专款专用,信贷资金采取一次性发放、分批使用的办法,农户在支取信贷资金时,按照工程进度情况,由村委会审核签批后,才能支取信贷资金,严防资金挪作他用。自2009年6月以来,县信用联社累计发放安居富民贷款1.95亿元,支持农户10461户,从发放贷款以来未出现一笔不良贷款,农户的还款积极性非常高。经过连续三年的信贷支持,一幢幢崭新的房屋拔地而起,农户的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2009年和2011年分别授予县信用联社“抗震安居建设优秀单位”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贡献单位”。

(二)助民富,积极推进妇女及大中专毕业生创业。为支持妇女创业就业,我们于2010年9月,开展了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业务。一是成立了县小额担保贷款担保中心,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通知》、《小额担保贷款实施细则》、《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等文件,建立健全贷款考察、评估、审批、放贷管理制度和运行程序,实现了小额担保贷款服务网络全覆盖。二是规范工作程序,扎实做好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工作,了解掌握妇女生产经营情况和贷款需求。按照合同约定,采取联保发放、按季结息的方式,贷款利率按人行基准利率上浮3个百分点执行,贷款期限为2年,贷款最高额度为8万元,重点扶持妇女从事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种植业、养殖业等项目。三是健全工作机制,始终把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作为扶持劳动者积极创业的“造血型”民心工程来抓,与妇女及大中专毕业生创业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建立了1+3工作机制(享受贷款一次,参加创业培训一次、享受社保政策一次、提供就业扶持一次),实现了小额担保贷款的良性循环。四是实行全程服务,建立了由政府职能部门、专家学者、企业法人和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组成的专家服务团,为妇女及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创业指导、信息咨询、项目开发等“一条龙”服务。制定完善小额担保贷款责任追究制,规范资料初审、实地查看、初步审核、资料复核、贷款发放、跟踪服务、贷款回收等工作,严把贷前调查、贷时审核和贷后服务关,有效提高了小额担保贷款的质量。截止2012年8月末,我县累计发放2783户,金额8692万元,其中发放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2754户,金额8446万元,发放大中专毕业生创业贷款29户,246万元。通过信用联社近两年来的信贷支持,农村妇女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一批大中专毕业生走上了自主创业致富的道路,有效地带动了我县就业与再就业工作。

(三)树诚信,深入实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2003年以来,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农村信用联社为主体,大力推进“信用工程创建”工作,使全县农村信用体系日趋完善,农民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截止2012年8月末,全县共有37017户农户建档,建档率达98.25%,已评定信用户37017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98.25%。其中AAA级信用户5563户,占比达15.03%;AA级信用户16554户,占比达44.72%;A级信用户14900户,占比达40.25%;评定信用村34个,评定信用乡(镇)2个。通过“两推一创建”工作开展,一是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讲诚信、讲文明”信用观念深入人心;出现了家家争当信用户,村村争当信用村的局面。农村信用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二是密切了基层党政与信用社、农民的关系。三是为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贴息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妇女创业贷款是一项惠及广大妇女的民生工程。近年来,通过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户对政策已经基本掌握,妇女申请贷款的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但借款发放后,财政贴息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截止目前累计拖欠三个季度利息326万元),严重影响了后续贷款发放和农户个人信用。

二是存款与贷款比例失衡。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财政穷县,产业结构单一县域工业基础薄弱,组织资金反哺“三农”的现象困扰信用社多年,同时社会上还对农村信用社或多少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到农村信用社存款有风险。农村信用社虽然采取各种措施,做了大量的宣传和实质性工作,但财政性存款的市场份额一直很低,存款组织工作举步维艰,资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县农村信用社为了支持“三农”,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今年一季度联社存款市场占比为41%,而贷款市场投放比例高达85%,存贷比例严重失调,一季度末已高达90%,历史最高存贷比例曾达到130%,给信用社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隐患。目前,仍有部分农户的信贷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部分农户多次到政府上访,给信用社和政府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

三是支农再贷款申请规模有限。我县受农业季节性影响存款波动较大,加之信用联社资金缺乏,农户信贷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就目前情况看,全县计划新建富民安居工程5021户(其中包括3月9日在地震中倒塌需重建的761套),按每户贷款5万元计算需资金2.5亿元;另外为支持畜牧业发展,计划发放畜牧业贴息贷款8000万元,前期调查工作已完成,但受上述因素影响,贷款均无法发放。

四、几点建议

一是合理、科学的配置财政存款,将有限的财政存款合理配置到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大的金融机构中去。

二是各职能部门要协调统一,按时将政策性贷款的贴息资金拨付到位。

三农发展范文篇3

陕北黄土高原虽然缺水干早,无霜期短,但光热资源充足,雨热同期,具备开发建设早作高效农业体系的基本条件。氢有关统计数字表明:陕北黄土高原年降水量为314—730tnm,但降水利用潜力很大,如果按每1~降水生产Ikg粮食的降水利用的先进水平估算,每公顷粮食产量可在4500kg—ii000kg,经目前的实际产量高得多。无霜期虽然仅为135—224d,但自北到南脱水、脱肥现象,导致收获指数和产量下降,同时,地膜覆盖的增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以耗竭土壤肥力,特别是有机物质为代价的,如果长期连续覆盖膜必然恶化土壤生态条件,难以持续高产。因此在确定地膜筱盖模式时,必须考虑底墒、作物生育期降水,地膜覆盖的阶段性和肥料的施用等。其次是扩大塑料大棚的数量、种植类型。

塑料大棚是农民致富的重要举措.它不仅打破农业生产的时令限制,而且将农业生产推向车间化的生产模式一个。.5亩的日光温棚,一般年收入在万元以上。可这一技术在陕北,只在城郊的川道地里建为数很少的单一的蔬菜大棚。其实农村有不少闲置的庭院和宅基地,多数农民在自己的庭院打了水井扩展,如果将这些宅基地改建为温室大棚,并由只种植蔬菜而扩展为种植如西瓜、葡萄、桃子等水果作物.那它的经济价值是相当可观.

猪涧县宽州镇康家讫台村的薛文于2000年建了一个四位一体(猪圈、菜棚、厕所、沼气池连为一体)的温室大棚,利用蔬莱的下角料养猪,猪粪和人粪尿进入沼气池,利用沼气做饭照明。沼液又是种菜的优质肥料。这样种养结合的方式,既节省了憔料和电费,又省了不少买化肥的钱。同时大大提高了大橱的经济效益。这一个大棚年纯收入在两万元以上。第三应继续推广垄沟耕作技术.垄沟耕作清涧县农科所薛梅桂百一农﹂问题纂赣黝依次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间作套种、复种等多种栽培模式的需要。光热资源充足,年日照高达1900—214oh,年平均太阳辐射量高达498.23—602.90)/c时远远高于关中及陕南地区,有利于玉米、豆类、薯类、糜谷等作物的高产。陕北高原另一特征是人少地多,耕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27hm,—。.52h二,,是全省平均人口密度的1.72—3.23倍。因此农业生产有很大潜力和美好前景。

发展陕北黄土高原的农业,就得取长补短,因地制宜。根据陕北黄土高原干早少雨、无霜期短的特征,首先须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地膜覆盖具有保水保肥等功能,能够有效克服农业生产中诸多不利因素,是高原地区粮食增产的重点技术,即使在干早年景,该项技术的推广使粮食单产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它的单项增产潜力为65%—80%,可使水浇地的粮食单产达到6800一8600kg,各类旱平地、宽幅梯田的粮食单产可达到4100kg左右.清涧县店则沟乡邓家楼村李宏彦在两亩川地上利用地膜板盖西瓜套种玉米的技术.西瓜每年卖钱8000多元,玉米亩产超过千斤.加上其他收入,李宏彦一家年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

但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表明,地膜覆盖有时因作物生长前期土壤水分和养分耗蝎严重,后期出现严重技术是当前陕北黄土高原可以大面积推广的耕作技术,单项技术可实现粮食单产增长25%—55,单产可达1500—2100kg,笔者于1988年指导清洞县石咀释镇牛家沟村种植坝地垄沟早播玉米105亩,亩产在1000kg以上,省地县的领导和有关技术专家曾在这里召开现场会。诸如此类科学的耕作技术还有好多,如增肥培土、推广优良品种、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等等,笔者不再一一枚举.如果适合黄土高原的每一项科学的种植技术都能综合地运用于所有的可耕地上,陕北农民能增加多少收入?

综上所述,陕北黄土高原区农业资源丰富,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使农民尽快富起来,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通过各种培训方式,让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科学的技能。

二、县乡领导千部和科技人员深入到每家每户,根据具体情况,为每户农民确定一项年收入在万元以上或种或养,或加式产品的项目。

三农发展范文篇4

1.继续引导和发挥乡镇企业对中小城镇聚集的重要作用

乡镇企业对城镇化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是不可替代的。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道路应主要是根据当地的现实条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专业市场、特色产业,通过它们的纽带作用,实现向中小城镇人口的聚集和产业的集中、规模的扩大,加速“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向多元城镇的流动,进一步推动非农产业和城镇的发展,形成农村劳动力大容量转移载体和城乡市场一体化,从而实现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进而使城乡居民在生活、收入、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方面逐步消减差别,达到社会公平、效益公平,广大农民群众享有的文明、民主和组织程度可与城市居民相匹配。

2.重视各类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推进城乡一体化

发达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带动乡镇与乡村,现在大体有5种参考模式:

一是珠江三角洲模式。依托毗邻香港澳门的区位优势,发展“三来一补”加工贸易起步,每年转移我国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数千万,等于带动和支持了全国“三农”发展,同时也发展了本省的商品农业,进而发展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村中有城、城中有村的格局,80%的农业劳力已转移到二、三产业,城市人口占总人口近50%,为率先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江浙模式。浙江城镇化是“农村社区化、工业园区化、园区城市化”。通过改制增强了乡镇企业的活力,提升工业化水平,到2003年,全省乡镇集体企业改制面达到97%,带动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全省农村集体资产总额也不断增加。苏南以乡镇企业发展和改制,带动城乡一体化。以工补农,以工建农,协调工农关系,稳定农业,建设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推动农业机械化、良种化、服务社会化,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加快农业结构的优化和城镇化进程。

三是上海模式,1984年开始城乡统筹规划,以上海城乡为整体,统筹城乡建设,合理调整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生产要素配置,促进城乡资源的开发,加速城乡各项社会事业的共同发展。

四是北京模式,实行工农协作、城乡结合的办法,由城市工业提供设备、资金、技术、管理人员,由乡村提供厂房和劳力联营。

五是青岛模式,在带动上下功夫,采取扩散、渗透和融合,形成城乡多层面的互动:通过城市工业集群化与农村工业化的互动,实质上是城市大工业向农村扩散、渗透和融合的过程,发育新型工业并提升与改造农村传统工业;通过壮大城市服务业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互动,来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吸引农民进城务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城市组团发展与农村城市化的互动,加快以城带乡的城市化进程;通过大工业支持与农业自身发展的互动,为“三农”注入资金、引入先进管理、开拓国内外市场。

3.克服城镇化中存在的扩大“二元结构”、继续拉大城乡贫富距离的现象

一是户籍改革的重点与人口流动的方向脱节。我国尽管放开了在小城镇的落户限制,但由于小城镇经济规模和就业岗位有限,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够。大量转移出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实际上主要流向了大中城市及东部地区城市圈内的小城镇。大中城市则只对有较高技术层次的人才和具有投资能力的人放开落户限制,而大量在城市工作多年、有稳定收入的进城农民,尽管同样为所在城市的发展提供服务,仍不能成为稳定的城市居民。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实际上会影响城市的人、地、空间的和谐发展。

二是大多数进城农民不能享受城镇基本社会保障服务。将进城务工经商农民的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纳入社会保障的工作刚刚起步,进城农民的养老保险尚未纳入统一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由于大多数进城打工的农民难以成为当地市民,社会保障集体账户不能随个人流动,农民工集体账户的社会保障积累实际上留给了打工所在地,不能尽享社会保障积累的好处。

三是城镇税源分布严重不均,一些贫困地区缺乏相应收入。现行税制中税收主要来源是工业生产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主要来源于产业的聚集而不是人口的聚集。基层城镇政府难以从人口规模的扩大中获得税源,缺乏稳定的、能随人口增加而增长的财政资金渠道。这是城镇政府不愿意接受农民进城落户、热衷于盲目开发和经营土地、以及压低征地补偿金侵害失地农民利益的体制性原因。

新型工业化带动“三农”的发展思路

1.以乡镇工业为根基,走集群化的农村工业化道路

集群化对城镇化和农村工业化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将产业集群概念扩展到集群化,增加企业集群和市场集群的内涵,是基于我国沿海地区立足农村千家万户的企业、产业、市场聚合的体制创新。改革开放以后,沿海地区形成了专业镇、专业村、特色工业园区。浙江诸暨大塘镇的袜集群,就是织袜、缝头、印染等不同企业、产业和专业市场集群。这种集群化,对城镇化和农村工业化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国乡镇企业多处于分散的非专业状态,集群化,有利于培育具有地区特色产业的形成;有利于资源共享,包括基础设施、交通信息、生产服务的共用;集中治理污染,降低治理成本,使农村工业和城镇化发展中的污染治理难题得到有力的保障;企业、产业和市场增加的利润推动小城镇的市政建设,吸纳更多人口向小城镇聚集。由于集群功能的形成,促劳动生产率提高,服务成本、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降低,从而带动企业、产业和市场平均成本的降低。集群化具有明显的知识溢出效应,技术信息,经营经验相互交流。集群化使行业产品质量提高,花色品种齐全,形成专业市场,并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市场信息的反馈,又使产业和企业不断创新,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集群化使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更为活跃,这种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农村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商品生产基地、龙头企业、支柱产业和市场群落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四个支撑点,四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城市化的进展。建设商品基地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化的前提条件,也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从单个龙头企业到多个龙头企业或企业群的成长,奠定了城市化的要素集聚基础;从单个支柱产业到区域性支柱产业群的培育,构筑起城市化的产业支撑;从集贸市场到专业批发市场,从单个市场到市场群的演进,成为城市化的重要诱导力量。二是农村城镇化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是:市场贡献,拉动农业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结构贡献,拉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高级化;就业贡献,拉动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规模贡献,为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的扩大创造了条件;资金贡献,大量反哺农业。

近年来,农村工业现代化在整个农村经济中的份额逐渐上升,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农村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就业,来自农村现代化工业和非农产业的收入不断增加,为农村经济的繁荣积累了资金和增添了活力,其带动(反哺)功能成效显著。随着农村新型工业化的改革深化,实施外地打工族移民本地化举措。打工族是移入地经济发展重要基础之一,以往受户籍和各种歧视性待遇,打工的大量收入通过各种方式转回老家,直接影响移民转入地区发展要素的积累,延缓了民间资本的增加和形成,也阻碍了本地区的人力资本的积聚,影响产业升级和地区创新。推进外来人口本地化举措,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本地长远发展问题。

2.新型工业化带动农村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带动农村工业化,主要是两者的整合、对接与融合。通过加强区域间分工合作,促进和提升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龙头产业,将众多的产业、企业集群特色化,借以解决我国农村工业化中各产业和产品同构化、价值链低级化以及竞争无序化的难题。从根本上说,工业化能够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变革。工业化为农业提供生产力基础、技术基础、市场基础、人力资源基础,促进农业增长的集约化、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和农民知识和技能的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将逐步带动农村实现现代化。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农村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就业,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不断增加,为农村经济的繁荣积累了资金和增添了活力,其带动功能成效显著。

新型工业化带动“三农”要有新思路。一是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要“新”在以信息化带动并达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物质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新”在从国情出发,使农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促农村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以及企业集群,调整升级,联系市场集群形成规模和整体效应,加大对农村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带动作用。二是新型工业化要突出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农村工业和农用工业的全面改造,重点振兴农村工业装备制造业,提升制造业水平,鼓励农村企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促进农村企业集群的规模化、品牌化和国际标准化,提高农村传统产业和农村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三是要审时度势,努力发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能带动农村千家万户的一批主导产业、跨国集团公司以及区域优势的集群经济带,应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挑战。四是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要以充分就业为先导,充分发挥吸纳农村劳动力主渠道的作用。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内部结构升级,进一步增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比较优势。处理好资本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关系,大中小企业的关系,促进农村富余劳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这既有利于农村人口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也有利于缓解农业人地资源矛盾,促进农业的发展。五是继续扩大开放度,实现区域间的分工合作,谋求新的发展空间。发达地区重点要加大信息工业和产业带动“三”发展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和工业规模化,实施大企业战略,加快构建国际性制造业基地,加强节能、节水及节约其他资源的技术开发,发展循环经济,完善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生态工业体系。新型工业化带动并支持村庄整治的规划以及水利、供水、交通、绿化、污水治理,整体推进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中西部地区在加快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中,要实施城市工业化同步带动农村工业化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工业建设规划,高度重视高新科学技术武装城镇工业和农村工业,优先从国内外的技术项目库中选择一大批实用技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发挥连接农村千家万户集群化优势,培育各种新产业、拉长产业链、产品的竞争优势,还要争取东部地区的项目支持,防止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特别要禁止技术落后、市场过剩、污染严重的项目向西部扩散。

信息化带动“三农”的发展思路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特征。农业信息技术是一个多维技术体系。从农业产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角度来看,农业信息化是种植业信息化、林业信息化、畜牧业信息化和水产养殖业信息化的综合;从农业经济活动的过程来看,它是农业宏观决策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农业市场信息化和农业科技推广信息化的综合;从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形式来看,它是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生产与执法过程管理调度系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专家系统、精确农业系统、农业流通系统和农业教育培训等系统的综合。

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科技及农业生产中的战略作用体现在:可以增强对农业研究对象的量化描述和认识;为农业生产过程提供先进高效的技术手段;为农业科技提供新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和转化;提高农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促进农产品市场的贸易和流通;还可以促进农村教育水平的提升、农民素质提高与农民增收。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农业经营的架构仍将以农户经营为主的背景下,要解决好高度分散的农民与国内外大市场,以及与科学技术、教育的有效联接,农业信息技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动向主要有:农业资源和农情监测上,朝着高时空高光谱分辨率及遥感应用的农学机理研究方向发展。农业生产系统模型的前沿领域是把动植物生长模型与环境模型、生理生态模型与形态模型进行结合,向解决机理性和通用性方向发展。在微观水平上与作物育种、基因工程相连接,逐步从机理上量化生物信息与生长发育、物质同化及分配的关系;在宏观水平上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结合,为精确生产管理提供定量化决策工具。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不如其他经济部门,问题甚多。主要有:(1)对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研究力量和研究目标分散。(2)缺乏具有带动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技术、重大产品和重大系统;缺乏必要的农业信息技术规范和标准。(3)农业信息资源的种类不全、精度不高、采集技术落后、共享程度低。(4)农业信息技术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之间严重脱节。

信息化带动“三农”,主要是在整合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同时,在广大农村建立国家绿色信息高速公路,为农民“产、加、销”和“科、工、贸”提供全方位的“准信”。

农业信息化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大环境,从提高政府宏观调控和综合服务能力出发,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当前,应着力解决农村信息服务滞后问题,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服务。

近年来,很多地方都建立了信息网络,开通了互联网站,但信息化建设远不适应,“有路无车”的现象比较普遍。信息资源匮乏不仅制约了信息服务的开展,也降低了信息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因此,必须调整建设思路,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强调资源的开发,要加大应用软件的开发力度。

针对我国国际信息资源相对匮乏的现状,必须强化国家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国外农业信息的采集和分析预测,为农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必要的支撑。农业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产品应满足生产者、营销者、消费者以及政府管理部门的不同需求,要做到既有国内信息,又有国际信息;既有宏观性信息,又有微观性信息;既有事后的统计信息,又有前瞻性的预测性信息。

三农发展范文篇5

可以说除腐败问题以外,我国目前存在的几个重大问题,如贫富悬殊、就业、贫困、人口、生态环境等均与“三农”问题有密切的联系。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我国沿海地区的加工制造企业遭受严重损失,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占据了很大比重,而消费则显得相对不足。近年来,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偏高,2007年甚至达到了72%,可见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很不合理。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且不论质的提升,仅从量上考察,中国的重大经济问题,都依赖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

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出路是刺激国内需求,即拉动内需。而在国内需求的组成中,农村市场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可以这样说,农村市场一旦崛起,我国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纪元。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出现了以“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农民负担沉重”为核心的“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给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有九亿农民,农村地区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实际上,自从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买方社会,社会需求严重不足。国家不得不采取各政府措施来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而对于大中城市来说,这些供大于求的大部分商品已经饱和。而正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农村经济发展出现停滞状态,农民出现增收困难,使得农村消费处于很低的水平,农村人口的人均消费是城市人口的三分之一。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近70%,而消费额仅为全国消费总额的39%。1998年,仅仅9%的农村居民有冰箱,23%有洗衣机,33%有彩电,有很多的发展空间。假如使农村家用电器的普及率与目前的城市相同,中国的家电产业还有至少10年多的高增长。而现实情况是,不仅像汽车、电话、大屏幕彩电、电脑、热水器等耐用品等,也是农民渴望而不可及的。这些产品在城市中,已经很难再开拓大的市场,所以要维持这些产业的发展,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是必然的选择。据统计,农村居民每增加一元的消费需求,将带动整个国民经济新增两元的消费投资。但是,消费需求来源于经济收入,没有经济收入的增长,拉动消费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实际上可以带动牵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说,农民太多,一方面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农村落后的主要标志,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其关键就是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如果把农村人口的收入和消费提高到城市水平,将会创造出巨大的市场,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以及政治环境。“三农”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和政治问题。首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生存的第一需要。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吃饭没有保障,一切都无从谈起。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能够保证,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仍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中国人口基数太大,而且还在增加。随着人口的增长,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中国人均可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任何时候,中国人民的饭碗只能端在自己的手里,中国人必须养活自己。三农问题不解决好,国家粮食安全就没有保证。其次,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在中国,如果没有2/3以上的农村人口的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中国经济要想获得长足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客观现实已经要求我们必须拿出切实有效的、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措施来解决“三农”问题。

一是要切实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供给。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闪失。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供给。

二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最重要的是扩大农民就业。要内外结合、多措并举,既要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做足种植业结构调整、耕地精耕细作的文章,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又要拓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增收空间,还要广辟外出务工经商的转移渠道。把壮大县城经济作为一项大战略,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

三农发展范文篇6

21世纪,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粮食市场全面放开,这一切使得作为以体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为主体的农业发展银行,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文化的支持。构建具备政策性金融特色的企业文化,对于促进收购资金封闭管理,推动农发行改革与发展,把农发行建设成真正的现代农业政策性金融企业,更好地服务“三农”,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那么,农发行的企业文化该如何构建?笔者拟在阐述农发行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现状的基础上,对农发行企业文化的架构及其构建举措,做一些描述和思考。

一、农发行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现状

(一)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与一般特性

1、基本内涵。企业文化一般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并被企业员工普遍认同和遵从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的总和,它渗透于生产经营的各方面,是企业独特的内涵、素质和风格,是企业的灵魂和持久动力。它是整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以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它强调,在企业内部,要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归属感、使命感;在企业外部,强调企业对社会的适应性和社会对企业的认同程度和信誉程度,以最终达到企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一般特点。企业文化主要特点表现为:一是柔软性,似一种无形的力量,让员工有一种柔性压力感;二是潜移默化性,象无声的命令,促使员工朝着同一目标前进;三是连续性,绵延发展,多年培育而成;四是变迁性,不断变化、积累和革新;五是群体性,由全体员工的行为共同作用形成。

3、主要功用。企业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归结起来有导向、提升、教育、凝聚、激励、约束、辐射、稳定、改善人际关系、规范企业形象、促进有效管理、提高经济绩效等等。美国学者的研究表明,文化特色鲜明的企业在寿命、业绩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企业。作为柔性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文化主要发挥着粘合剂和指示灯的作用,它为企业的员工树立了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能够代替权威机构来协调员工的行为,保证为了激发员工的创造性而采取的放权措施不会导致混乱;并可以为所有的员工指明奋斗的目标和行为准则,利用员工的创造性来做出相关的决策。

(二)农发行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企业文化的异同点

1、相同点。在市场经济前提下,树立以市场为导向、客户为中心、效益为目标的现代经营理念,打造现代银行,是银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共同目标。

(1)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与商业性银行一样,农发行的文化建设也必须融入社会主流文化,紧扣“三个代表”这个主旋律,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

(2)金融是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防范控制道德风险、经营风险的任务很重,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形式。因此,与商业性银行一样,农发行的企业文化具有风险文化的特征。

(3)同商业性银行一样,农发行是一级法人,对于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核心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和奋斗目标,各分支机构必须与总行保持高度一致,全体员工要富有团队精神。

(4)农发行是面向粮棉企业特定客户的窗口行业,与商业性银行一样,其企业文化具有服务文化的特征,必须与大众文化、农村文化等有机地融通。

(5)同商业性银行一样,信贷业务也是农发行的主体业务,其企业文化又具有典型的信用文化的特征。

2、不同点。农发行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企业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其所担负的经营与管理职能的特殊性决定的。农发行经营业务的政策性(经营的贷款属国家政策性资金)、客户群体的特定性(仅限于国有粮棉购销企业)、资金来源的借款性(主要为中央财政借款),与商业性银行经营业务的商业性、客户群体的广泛性、资金来源的吸储性相对应的。这体现在企业文化上,商业性银行必然注重在外部文化环境上下功夫,将通过丰富的金融文化扩大“吸储”来源放在第一位;而农发行则把侧重点放在内部文化管理和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归属感、使命感上,以运用企业文化规范员工管理行为、正确履行职责为第一目的。具体而言,农发行的企业文化主要体现出两个方面的特色:

(1)突出执行政策的刚性。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必须把执行政策放在首位,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关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政策、农村经济与金融政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政策等,这是其立行之本,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办行方向始终不能动摇。

(2)凸现服务“三农”的特性。农发行工作的重心就是服务“三农”,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支持农副产品收购,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促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1、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进展。农发行成立10年来,已经成为支持国家购销政策落实、保护农民利益的重要金融工具,其经营方式、管理经验、机构体系、干部队伍,都日趋成熟。不论从业务营运,抑或从内部管理的角度看,都已成功地探索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经营理念。各级行都坚持以人为本,结合自身实际,举办了大量学习培训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展了学习“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财经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十字”行风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活动,“执行政策、服务大局;求真务实、团结创新;爱行爱岗、文明从业;廉洁自律、勤俭办行”已经写进农发行的员工行为守则,还有总行倡导的“清正严实”和“爱岗敬业、廉洁从业、艰苦创业、建功立业”的职业精神,“团结进取、务实创新”的团队精神和“机构精干、素质优良、管理严谨、手段先进、效率一流”的管理理念等,正在逐步转化为员工的理想和信念,农发行企业文化的理念和氛围正在逐步形成,建设的力度逐步加大、内涵逐步深化,取得了可喜成绩,打下了一定基础,服务“三农”的社会形象也逐步得以塑造。

2、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不足。10年来农发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不可掩盖的事实是,其经营业绩靠制度刚性约束取得的成分居多,靠文化柔性聚捻取得成分偏少。理论界把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归结为五个阶段:混乱阶段(仅限于基本认识)、片面阶段(尚未形成个性和统一的核心理念)、系统阶段(能够正确认识并进行系统建设)、实践阶段(理念转化为企业的制度、流程、策略等各项行为)、省悟阶段(“形神合一”的最高境界)。从农发行的现实情况来看,应该界于片面与系统之间,由片面向系统阶段转换,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从表现形式看,不足之处主要反映为:

(1)缺乏对企业文化的全面理解。对文化理念的认同不够协调和统一,尚未准确理解和把握农发行企业文化的内涵,未真正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于经营与管理、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往往把企业文化建设混同于开展一些文明服务活动、业务文体活动或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重业务经营、轻文化建设的思想,且在实际中关注更多的是企业文化外在的表现形式,存在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搞两层皮的现象。结果外表看热热闹闹,内里依然故我,步入了形式化、肤浅花的误区。

(2)缺乏强有力的建设手段。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是“摸着石头过河”,缺乏系统科学的调研手段、提炼提升技术和内化外宣的控制能力,企业文化建设研究缺乏一定组织形式载体,激励机制也相对滞后,导向作用不够。有的行甚至对抓好企业文化建设感到无从下手,理不清头绪。

(3)缺乏持续长期的建设机制。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投入也不足,使得物质文化层面上的一些东西不够成熟。闲时或经费多时就想起搞一些企业文化活动,忙时或经费少时就少搞,甚至不搞,缺乏一种常抓不懈的机制。同时,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其业务范围有严格界定,其运行机制表现出明显的非盈利性和非竞争性,使得其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一种持久的原动力。

(4)缺乏经过整合的推进系统。上下之间、部门之间尚未形成合力,造成企业文化“虚化”,各级行在文化建设上随意性较大;同时,引导教育和沟通不到位,职工参与度不高,业务部门常常觉得与自身不搭界而游离于企业文化建设之外,且存在员工进取心不强,工作推委,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现象,使得凝聚力作用显现不够。

(5)缺乏差异化和特色。一方面,行与行之间缺乏特色。现实中不少基层行所搞的企业文化建设往往是大同小异,缺少本地区农发行行业特色,缺乏本单位个性和创意,陷于低水平重复怪圈。另一方面,不同经营阶段重点不突出。农发行在业务经营上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但每个时期并没有准确地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氛围。

二、农发行企业文化的架构

农发行的企业文化架构应包含三个层次:物质层、管理层、精神层,这种由外到内的分布构成不是静止、孤立的,而是相互融合,浑然一体,缺一不可。精神层是企业文化的内核、主导动力源,是农发行之魂,决定其他两个层次;管理层是精神层和物质层的中介,精神层直接影响管理层,并通过管理层影响物质层;物质层和管理层是精神层的体现,以外在形式体现企业文化的水平、规模和特色,体现农发行特有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念等。

(一)精神文化层:价值理念系统。

精神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作用领域、员工结构等各种因素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农发行的精神文化层应主要由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发展目标、经营思想、企业道德等内容,构筑价值理念系统。

1、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是指农发行内部成员对某事件或某种行为好与环、善与恶、正确与错误、是否值得仿效的一致认识,是农发行企业文化的核心。农发行核心价值观应体现“以人为本、团结协作、创新进取、和谐发展”四个基本特点:一是以人为本,尊重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坚持“以人为本、公平竞争、选贤任能、人尽其才”的人本理念,将农发行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人发展目标相结合,构造农发行与员工的命运共同体,达到农发行与员工共同成长。二是团结协作,强调团队精神。这是推进农发行改革与发展的所必须具备的。三是创新进取,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观念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全方位的创新活动。四是和谐发展,客户是农发行生命所在。积极开展客户营销,支持客户开拓市场,培植优质资产。

2、企业精神。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必须放在企业精神的确立上,这是实现核心价值观的最有效方式。“执行政策、加强经营、引入竞争、服务三农”应是农发行企业精神的精髓,既找准农发行的职能定位,又提炼出农发行人的价值取向。执行政策是农发行的立行之本,服务三农是农发行的职能所在与价值体现。加强经营是农发行可持续发展的出路,依托经营目标的完成来保障政策性目标的实现。引入竞争方使农发行获得持久不衰的内在发展动力,在金融全球化与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不仅在业务经营上勇于创新、敢于竞争,在内部工作的完成、文化建设的参与上也应引入、培育竞争精神。

3、发展目标。农发行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明确的、可实现的目标作牵引。“打造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应是农发行的目标方向,对于农发行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可依据总行的定性:努力把农发行打造成为发展目标明确、治理结构合理、资产状况良好、经营管理规范、内控机制健全、管理手段先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政策性银行。

4、经营思想。农发行应突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银企和谐共存”的经营思想。在政策性银行商业化运作的进程中,融洽银企协作,健全自身体制机制,加强经营核算,合理有效地动员和配置金融资源,提高金融效率与经营绩效,在实现“社会贡献最大化”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运行成本,追求最佳利润,实现社会效益和自身经营效益的和谐统一。

5、企业道德。企业道德与伦理是农发行经营管理活动能够绵延存续的内在凝聚力。“爱岗敬业、廉洁从业、创新立业、团结兴业”,树立开放型思维,引进先进因素,弘扬新时代敬业精神、自律精神、创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应是农发行道德伦理文化的应有之义

(二)管理文化层:管理规范系统。

企业管理文化是承接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纽带,是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之外的企业文化的总和,是以企业管理行为为形态的企业文化。农发行的管理文化,应包括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

1、制度文化。即企业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目标对员工行为给予一定限制的文化,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依托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和规范的制度运作链条,培植农发行的动力机制、决策机制、控制机制、评价机制、保障机制、监督机制。

2、行为文化。即企业及其员工在生产经营、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主要包括企业管理行为文化和员工行为文化。企业管理行为文化体现为培训文化、风险文化和网络文化。培训文化的着力点在于构筑梯次结构的培训系统,为员工提供成才和提升自我价值的平台;风险文化表现为风险意识的形成,风险预警、防范机制的建立与运作等;网络文化则是着眼于“科技兴行”的战略,加快农发行电子信息化建设,应用网络平台,实现决策层、管理层与员工层之间政令快车直达的“扁平化”管理和高效管理的目标。员工行为文化,体现为自律和他律的过程。自律,即严格、高标准要求自己,克服不良习气,养成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他律,即“依法办事”,在管理实践中让制度规范渐入人心,使之演变成农发行全体员工的习惯行动。

(三)物质文化层:形象识别系统。

企业物质文化是由企业的各种物质设施、行业标识及其生产经营的产品等构成的器物性文化。农发行在物质文化建设中,需要导入CI形象标识系统,构建标识文化、服务文化和环境文化,形成包括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的全方位的农发行形象识别系统。

1、标识文化。统一行徽、统一行服、统一行歌、统一办公楼外观形象设计、统一佩证上岗,体现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特色,体现农发行人简洁、干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服务文化。农发行是应国民经济发展要求而生,只有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客户、服务于大众,才能取信于社会、取信于客户、取信于大众。农发行在办理金融业务时,应讲究文明用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提供超值服务。抓好营业窗口建设,从礼节礼仪、交际规范等方面提升员工服务水平,将简单的办事程序升华为高层次的服务文化。改善农发行在龚断经营下形成的官商作风,以客户为中心,从不断发现与解决客户、社会、大众的不满意来完善管理,努力在客户中树立优质、诚信形象,在政府树立有为、有位形象,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负责任、讲奉献形象。

3、环境文化。注重办公、生活设施建设。农发行的物质环境整体布局应体现自己的特色,突出自己的风格,使员工在简洁、宁静、庄重、神圣的文化氛围内既感受到环境对自身言谈举止和行为的规范,同时也感受到在这种环境中工作精神上的愉快和自豪,自觉自律、爱岗敬业、心情舒畅地做好本职工作。因地制宜,多方筹措资金,花小钱,办大事,搞好农发行“共性文化”和各行“个性文化”的结合,充分利用本地、本行“亮点”,创建自身特有的特色文化,使之成为一种品牌文化,产生品牌效应,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档次,为提高业务经营效益服务。

三、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综合考虑企业文化的一般内涵和农发行的职能特点,笔者提出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十字诀”,即农发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应从“规划、孕育、引导、激活、凝聚”十字上下功夫。

(一)加强组织领导,规划企业文化。首先,提高领导者素质,强化领导者作用。企业文化的首席设计师是企业家。要重视各级行领导班子的选配、教育、培训、评价和监督,把各级行行长塑造成现代化农业政策性银行家。各级行行长应具备五项基本素质:通晓现代金融和农业政策性银行经营理论与实务;道德价值观高尚,品格修养完善,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洞察力与创造力敏锐,有坚韧不拔的勇气、毅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组织控制经验丰富,掌握领导艺术,知人善任;具备较强风险意识及处置、抵御风险的实际能力。

其次,成立推进中心,建立工作机制。要建立党委(支部)领导,行长负责,工会协调,各部门共同参与,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并在协调部门下设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中心,从人员上配备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工作;从资金上保证必要投入,尤其是对试点单位给予重点扶持,以推进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第三,整体规划,稳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可考虑在物质、管理、精神三个层面上,由外向内,先试点后推广,利用3~5年的时间,分三步推进:

第一步,侧重物质文化建设,结合农发行文化理念,聘请社会中介机构进行CI形象设计。

第二步,侧重行为文化建设,制订长期培训计划和年度培训计划,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增强员工的信用、风险、效率与学习意识;同时,联系实际,根据需要,分年度制订文化活动计划,建设好“员工文化”,增进员工彼此友谊,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第三步,突出制度文化建设,完善制度规范体系,健全制度运作链条,把文化理念转化为制度、流程、策略等实践行为,把按制度规范办事转化为员工的共同习惯,推动企业文化逐步由“员工文化”向“行文化”、“家园文化”过渡。

(二)强化培训交流,孕育企业文化。要通过强化教育、培训、学习、交流,培育员工的企业文化理念。一是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加强培训。一方面,以培训研讨、以会代训等形式,对各级行行长和推进中心干部,加强企业文化理论与实务培训;另一方面,采取专题研修与学术探讨、学历教育与资质考试、送出去培训与自办培训班相结合的形式,经常性地对员工分期、分批、分类开展业务技能、观念及素质教育的再培训,在学历教育上可加强与大专院校的联系,为员工提供在职深造的平台,并建立培训档案,掌握员工的培训状况、知识结构与专业特长。三是创建学习型银行。完善学习制度,健全学习机制,让工作本身成为学习过程,让学习升华为创新,让农发行保持恒久生机与活力。四是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行际交流、部门交流和本部门员工之间交流等形式,增进彼此友谊,团结和睦相处,互相学习共进,在农发行内部营造一种“流动”的企业文化,把员工多元的价值取向融入到农发行统一的主流价值观之中。

(三)注重典型宣传,引导企业文化。先进典型是企业精神理念的人格化、组织机构力量的集中体现和企业文化的力量源泉。农发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不断挖掘、培养、树立典型,用榜样的力量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用先进典型的人格魅力引导企业文化的成型。典型应包括三种类型:默默奉献、忠于职守、业绩突出的职工典型;办事严谨、严于律己、高效精干的管理“精英”;又红又专、思路敏捷、开拓创新的各类“人才”。具体操作,应借助先进典型的宣传,对内利用局域网、各类会议等渠道,深化对企业文化的宣传,引导广大员工认知企业文化,自觉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对外利用报刊台及互联网等新闻媒介,深化对“农发行”品牌的宣传,提高农发行的知名度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四)完善激励机制,激活企业文化。要根据现实情况研究激励的层次、效用和方法,对单位和个体实施有效的激励,激活企业文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一方面,建立严密科学的企业文化建设量化考核机制。结合农发行实际,对各级行企业文化建设细化考核项目、量化考核指标,实行动态检查、考核验收机制。具体由推进中心制订考核办法,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另一方面,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专家认为:人才在工作中寻求的无非是三方面的回报:现实收入、工作挑战、发展空间。农发行要留住并吸引人才,就必须在这三方面下功夫。在现实收入方面,全面推行岗位工资制,技能、岗位价值决定岗位工资,贡献、绩效决定年度总收入,发挥市场价值最后留人的比较效用,实现外部公平。在工作挑战方面,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推行目标管理。对于管理型、专业型和操作型三种职业前途,当每一名员工跨入银行的大门时,都会被告知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职业前途,通过努力,若干年后可能会达到什么高度。这样,就让每位员工都能有一个体现自身特点的奋斗目标,依托农发行事业致力自身人生价值的实现。在发展空间方面,用技能鉴定和业绩考核等方法确定员工上岗的资格,员工根据自己的业务能力和身体状况等条件选择合适的岗位,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变对管理人员“相马”式的委任制为“赛马”式的竞争聘任制,并实行“在岗要受控,升迁靠竞争,届满须轮岗”的管理模式,为每一位员工创造竞争的均等机会。同时,逐步完善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管理,为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提供人尽其才的发展空间。

(五)建造温馨家园,凝聚企业文化。一是加强职工之家建设,创造人文环境。规划办公、居住环境,实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营造“绿的格调、美的享受、爱的氛围”;同时,建设和完善信息网络系统、图书室、健身室、活动室、荣誉室等文化设施,营造高品位、深内涵的人文环境,增强员工对农发行这个“家”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农发行事业的兴衰紧紧捆绑在一起,风雨同舟,荣辱与共。

二是开展文明创建工作,营造文明氛围。深入开展“文明行(部)”、“文明处(科、部)室”、“文明楼栋”、“文明行员”、“文明家庭”等的创建评选活动,在丰富内容、提高质量、突出实效、优化形象上下功夫,从深度和广度上把文明创建引向深入,提升员工的思想境界,构建一种文明、竞争的机制。

三是举办文化活动,承载文化内涵。经常性地开展文艺联欢、文体比赛、书画、摄影等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满足员工精神多样化需求,寓教于乐,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以文化品位提升精神和道德品位,使员工在文化娱乐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提高,不断渗透和深化企业文化理念,达到企业文化建设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三农发展范文篇7

关键词:;“三农”思想;乡村振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事业以农村作为突破口,以农村改革推动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形成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丰富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三农”思想,为新时代开展“三农”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探索对邓小平“三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对于深入理解党的“三农”理论,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邓小平“三农”思想的继承

邓小平有关“三农”的思想内涵丰富,对指导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影响深远。继承了邓小平“三农”思想,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赋予其更深刻的时代内涵。(一)坚持“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邓小平把“三农”问题的解决放在突出位置。中国的改革始于农村,邓小平把农村作为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即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所以,我们首先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调动了全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的积极性。”[1]65基于以上认识,邓小平认为我国的改革首先应该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全面经济改革提供指导和借鉴。党中央从1982年起连续5年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中央一号文件”由此成为中共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专用名词。“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2]4从战略高度明确了“三农”工作的基础性战略地位。他指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2]3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3]658的“三个必须”,将“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3]658视为新时代开展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和根本要求,并进一步提出了“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4]428的“三个坚定不移”,以谋求早日实现上述目标和要求。多次前往农村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对“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他指出:“农,天下之大业也。”“务农固本,国之大纲。”[2]7“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5]这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农业基础性地位的再一次重申。(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包干“保证书”,实行分田到户,不再向国家要钱要粮。次年,小岗村粮食大丰收,产量相当于全村1966—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邓小平充分肯定了小岗村“大包干”的做法。他指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6]32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的鼓励和支持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新成果,也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产物,经受住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并且提出了3个方面的政策要求:第一,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第二,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农民家庭承包的土地既可以由农民家庭经营,也可以通过流转经营权由其他经营主体经营。第三,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农民承包土地的权利。指出,要让农民有更稳定的政策预期,吃上发展现代农业的“定心丸”;要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提出:“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2]56这是针对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现状的又一政策主张,致力于让农民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真正受益者。(三)走中国特色农业发展道路。邓小平指出:“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29他多次强调农业的发展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邓小平说:“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必须坚持,特别是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是不能动摇的。”[7]133并且结合我国农业农村实际“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情况的道路”[7]126。这条道路就是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不变的前提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经营手段,允许土地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在不同承包者之间流转;保证对农村的资金、技术、人才投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保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继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事业,从各个方面推动农民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的全面进步。邓小平强调:“一定要让我们的人民,包括我们的孩子们知道,我们是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我们采取的各方面的政策,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为了将来实现共产主义。”[1]112认为,“三农”问题的出路,根本方法在于深化改革,结合中国国情和农情的不断变化,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村经济、增强农民工务工技能、强化农业支持政策、拓展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等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他指出,“三农”向好,全局主动。2017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壮大集体经济,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农民受益。”[8]当前,重点问题是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等途径解决好农业经营主体的问题。强调:“农村改革不论怎么改,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9]在农业农村发展道路上,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四)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业。1982年10月,邓小平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1]17改革开放前,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相当落后,种子、化肥、农药等都不能有效保障。邓小平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说:“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1]275邓小平把这一思想贯穿到农村经济发展中,提出了“科教兴农”战略。他还亲自参与和推动了“星火”“燎原”等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的策划和实施,使我国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对农民的专业技术培训等,真正将“科教兴农”战略落到了实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现代化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党的十八大之后,指出:“要舍得下气力、增投入,注重创新体制、激发活力,着重解决好科研和生产‘两张皮’问题,真正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3]664现在我们必须比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和依靠科技力量,以农业科技进步支撑和推动“三农”事业取得新突破。2017年10月,在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10]在农业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不断提高我国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延伸农业资源的产业链、价值链,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良好收益,提高农民收入,从实质上改善农民生活。农业科技化发展道路既符合我国农业农村实际,也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对邓小平“三农”思想的发展

三农发展范文篇8

一、当前“三农”存在问题

(一)“三农”存在的突出问题

1.农民负担仍然很重

国家从2000年开始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农民除交纳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外,不再承担其他任何收费。2004年,国家又宣布5年内取消农业税,2006年全部取消农业税。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并不意味着农民负担重的问题就彻底解决了。农业税减免后,地方政府还面临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县乡财政减少,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差距变大;农民收入增加存在不确定因素;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面临冲击。减免农业税极大地减轻了农民负担,但在乡镇财政无法充分满足公益事业建设资金需求的情况下,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将举步维艰。除此以外,国家财政支出历来向城市倾斜,而忽视了农村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忽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致使本来应该由国家财政负担的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费用由农民承担。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如果国家不调整财政支出政策,不把该由国家财政负担的项目承担起来,农民的负担依然很重。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在我国,农村人口占据总人口的绝大多数。我国农村人口多,但可耕地面积少,且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可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一家一户的自然经济的耕作方式,加之农业科技含量、现代化程度低,导致农业生产的效益不高,农民仅从事农业生产很难养活全家老小。因此,从事其他行业、外出打工也就成了农民的必然选择。二、“三农”问题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而农业劳动生产率又低,导致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低,受教育程度低,而这些反过来又造成农业技术水平低,生产率低,这样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两大支柱,如果农业长期滞后于工业的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就不可能协调发展。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农”问题的出现如不及时得到解决,必然会使城乡差距拉大。这种城乡差距会引起越来越强烈的不公平感,而这种不公平感积聚起来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全社会的安定。同时,也会影响“四个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三、“三农”问题与城市化发展

(一)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城镇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比重逐渐减少,城镇人口逐步增加,这是城镇化的一般表现形式;二是乡村文化向城市文化发展,城市文化在全社会的主导地位日益提高,乡村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小,这是城市化的文化特征;三是社会从业人员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第一产业从业人员逐渐减少,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逐渐增多,这是城市化的最本质特征,也是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和决定性因素。

1.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城市化的前提和关键是必须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农民工进城务工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就业,否则即使进城,也会因为无法生存而被迫离开城市。城市要大力发展工业及第三产业,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同时,也要鼓励乡镇企业创造条件往中小城市集中,充分利用城市的各种资源条件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积极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到企业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推进城市化进程。

2.彻底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取消以往“农转非”式的户籍迁移方式,实行按属地和职业划分户口类别,以身份证为唯一合法有效证件的自由迁移、登记制度,即由户籍出生地的申报、批准制改为属地的登记制,允许居民在城乡之间、乡村之间、城市之间自由流动,只要在某地能够谋生发展,就给予户口登记。一些只有城市居民才能享受的待遇逐步取消,或者与外来工一样享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户籍的自由流动和自由登记。

3.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展小城镇。通过撤乡并镇,选择具有地区优势、资源条件好、人口规模大的中心城镇作为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强化小城镇的管理权,扩大小城镇的管理范围。对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带,采取扩建和并镇的方式,发展成为中小城市,发挥城市的带动和辐射功能。各级政府及规划部门要充分发挥行政管理职能,科学而合理地进行城市规划,扩大城市规模,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二)加强城镇化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的目标是把城镇化率从47.5%提高到51.5%,并要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1.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从根本上讲,城镇化是非农产业集聚和发展的结果,必须有产业、能就业,使进入城镇的农村居民真正转为非农产业劳动者,这样他们才能在城镇长期、稳定地生活下去。

2.做好城镇建设和发展规划。在总体规划基础上,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紧凑型”、“复合型”理念规划建设城镇,加快公共交通、供水、供热、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把公共资源更多地投向农村,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推进城镇化,必须打破城乡之间二元分割的体制,除了搞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外,更重要的是在突出以产业为基础、就业为根本的前提下,努力增强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承载能力。加快发展新型社区,促进小城镇产业和人口集聚。

(三)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三农发展范文篇9

一、深刻认识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县先行先试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的有利基础上,以市成为广东省首个农村信用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及社会信用环境,全面建设诚信社会,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我市建设全省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循环经济和人居环境建设示范市、广东富庶文明大西关的重要举措。各单位、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加快推进我市信用体系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来统筹谋划信用体系建设,全力加快推进信用体系试点市的各项创建工作,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各单位、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当前形势下的金融支农工作,坚持“多予、不取、放活”方针,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各金融机构要正确处理好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三农”发展的关系,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不断提高涉农贷款的投放比例,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使农村经济金融实现良性互动和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示范区建设,着力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加强社会管理

(一)完善农村信用评价体系,加快推进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在当前我市全面建设市、县两级征信中心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信用评价指标,加快建立中小企业和农户电子信用档案,加快推进农村地区中小企业和农户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征信中心企业和农户非银行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开发运用,为社会各方运用信用信息数据为“三农”服务创造便利条件。各金融机构要建立健全信贷业务及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充分利用农村经济主体信用档案资料,创新信贷支农模式,逐步形成“农户(公司)+征信+信贷”、“信用户+担保基金+信贷”、“公司+农户+担保+信贷”等信贷支农模式。

(二)以“勿坦模式”信用村为起点,全面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创建工作。在总结县“勿坦模式”信用村创建经验并进一步健全完善创建标准和程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创新工作力度。以“勿坦模式”信用村为起点,结合全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农村综合改革等农村工作,按照“以点带面、先易后难、稳步推进”原则,扎实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创建工作,不断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加快建立和推进农村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打造“诚信、幸福”。

(三)加大信用知识宣传力度,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的良好社会氛围。继续加大信用宣传力度,积极开展适合农村特点、形式多样的信用及相关金融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涉农金融机构网点、行政村委等农村机构部门的有利位置,充分利用圩日、村委广播等形式,广泛深入征信宣传和全面普及信用及相关金融知识,加强对农村经济主体金融观念、消费观念与信用行为的引导,提高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产品与服务的认识。同时,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加强对守信典范与失信典型的宣传或公示,增强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和风险意识,积极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信用环境。

三、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作用

(一)进一步发挥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全市农村信用社要以深化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继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不断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进一步拓宽农村金融服务领域,简化信贷审批程序,扩大农户小额贷款、联保贷款覆盖面,积极推广“农信社+专业合作社+农户”等联保贷款新模式,大力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的金融产品。要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周期、农产品经营资金周转频次和农业贷款的不同用途合理确定贷款期限,确保信贷资金与农户生产经营在时间上的合理衔接。继续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建设,对农户种养殖业贷款利率原则上要少上浮或不上浮,切实减轻农民的利息负担。

(二)推动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加大涉农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各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要创新涉农金融管理模式,积极为农业龙头企业、县域中小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高端集约化金融服务和批发贷款业务。鼓励农业银行大力提升“三农”金融的高端、精细和专业化服务水平,积极拓展以“惠农卡”为载体的农户信贷业务,积极开发贴近“三农”的金融产品,并适当下放分支行的贷款审批权限,加大对“三农”的信贷供给。鼓励各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积极参与发起组建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一步拓宽金融服务“三农”的途径。

(三)积极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服务“三农”领域和范围,加大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农业发展银行要积极开展面向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政策性金融业务,探索科学有效的政策性金融支农模式,在保持粮棉油收购与储备贷款业务支持力度的同时,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不断拓展服务“三农”的领域和范围,切实发挥政策性金融弥补县域金融服务的作用。

(四)充分发挥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地缘和网络优势。邮政储蓄银行要依托邮政运营网络深入农村的地缘优势,进一步扩大金融支农业务的覆盖面,积极为农户开办小额贷款、消费贷款业务,通过高效便捷的信贷服务,有效实现邮政资金回流农村。鼓励邮政储蓄银行发挥网点网络优势,积极参与农村地区社保、医保等相关的基础性金融服务,并针对广大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积极与涉农金融机构合作办理资金批发业务,努力推动涉农信贷扩面增量,切实增强“三农”信贷资金投入。

(五)加快培育有利于农村金融业良性竞争的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地方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的统筹规划和积极引导下,鼓励各金融机构会同产业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等各类社会资金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和组建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充分发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灵活便捷的经营服务优势,大力拓展农村金融业务品种和服务范围,切实增强对“三农”领域的支持力度。同时,鼓励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积极参与支农服务,降低中介费用,为农村金融网点、农户和农业企业提供有效的配套服务。

四、根据我市农业产业布局,突出重点、有扶有控,力促信贷政策与农业政策有效契合

(一)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原则,加大农村金融投入,增加服务“三农”信贷供给。各金融机构要结合我市“三农”发展的特点,找准金融支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原则,合理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对“三农”的信贷资金投入。要围绕高效农业、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村信用工程等农业重点发展环节,支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和快速推进城镇化建设,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互动机制。对符合条件的涉农贷款申请,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要加快审批,及时放款,尽可能保持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上年,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全面满足我市“三农”发展的信贷资金需求,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及时的信贷支持和有效的金融服务。

(二)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各金融机构要大力支持农村具有还贷能力、贷款担保落实的农网改造、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江河防洪等农村基础设施和荒山开发、植树造林等生态环境项目建设,支持促进农村改善生产生活方式的技术开发企业环境建设项目的合理资金需求,为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居住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

(三)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切实加大对农业和农户生产经营活动的信贷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要找准金融和农业科技创新的结合点,提高对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金融服务质量,发挥金融在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促进作用。要积极利用信贷资金扶持先进适用的高效种植、养殖技术,节水旱作农业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以及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推动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的全面升级,不断增强我市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大力开发对农村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的信贷创新产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各金融机构要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基地建设,积极为现代农业产业链中的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开发各种涉农金融创新产品,加大对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的信贷支持力度。大力支持有竞争力、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推动和发展“公司+农户+信贷”、“公司+基地+农户+信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信贷”、“公司+专业市场+农户+信贷”等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信贷模式。要围绕我市畜牧发展、生物制药、粮食生产以及肉桂、沙糖桔、无核黄皮等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等具有资源和产业优势的特色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示范园区建设,着力支持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和绿色农业、品牌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发展壮大优势农业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五)增强对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增加农村消费信贷投入。各金融机构要支持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品连锁经营,支持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连锁化“农家店”,加快现代物流网络建设。积极支持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在农村延伸营销网络,推动农村商贸综合服务网点建设。研究开发适合农村消费市场特点的消费信贷品种,完善消费信贷方式,增强消费信贷对活跃农村消费的支持作用,促进农村消费结构的升级。

(六)认真贯彻落实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进一步拓宽强农惠农融资渠道。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落实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不断加大县域信贷资金投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搭建“政、银、企、农”合作交流平台、制订出台相关奖励措施不断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合理引导金融机构增强县域金融支持力度,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五、围绕宜居城乡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实现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

(一)着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推行农村金融便捷服务工程。

一是各金融机构要深入落实近年来中央关于强农惠农的政策方针,在符合国家政策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县域分支机构的贷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手续,对申请贷款的涉农企业和农户要及时审批,对重点优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实行贷款营销审批“绿色通道”。积极推广使用农户贷款证制度,按照“一次核定、随用随贷、随借随还、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原则,及时便捷地满足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季节性、临时性资金需求。鼓励金融机构结合农户信用评级情况,通过优惠利率、扩大信用贷款额度等激励措施,提供差别化金融服务。

二是大力发展以信用为基础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户贷款和农村中小企业联保贷款。各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成果,积极发放免抵押担保物的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不断扩大农户贷款和农村微型金融的覆盖面。鼓励金融机构通过零售、批发或转贷等多种方式参与农村小额贷款投放业务,努力满足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商业、服务业、流通业、小手工业和建筑业等专业化市场的资金需求,积极支持农民特别是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和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

三是积极发展以农村财产抵押、权益质押为基础的多元化抵押质押类信贷产品。各金融机构应依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房用地制度改革以及林权制度改革,扩大农村信贷抵押担保品范围,积极创新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企业存货、农业固定资产、水域滩涂承包经营权、渔船和不动产经营权等为抵押标的的金融产品,丰富涉农贷款增信的有效方式和手段。各金融机构要大力发展农产品订单、仓单、应收账款、收费权、股权、农产品收益权和农业保险单等质押贷款业务,贴近农村抵押担保物的实际状况进行金融创新,满足农村不同主体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四是积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人口入户城镇提供新型金融服务,促进城乡基本金融服务均等化。各金融机构要积极为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提供金融服务,积极为农民工外出创业和返乡创业提供贷款支持,积极为农民工进城提供其他延伸金融服务。金融机构要大力发展农民工进城贷款、购房贷款、农民工子女助学贷款、农民工进城消费贷款等创新业务,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大力支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五是加大农村保险业务创新力度,建立“信贷+保险”的银保互动机制。各保险公司要探索以行政村或乡镇为投保单位,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为被保险人的意外保险保障计划,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旅途安全、意外伤害等小额保险服务。鼓励各保险机构探索开发费率低、保障适度、投保理赔简便等符合农村经济主体需求的保险产品,积极拓展农、林、牧、渔保险、农民简易人身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等业务。鼓励各保险公司加强与涉农银行业机构、农村信贷担保机构及相关中介机构的合作,探索开发新型的“信贷+保险”金融服务产品,建立农村保险与农村信贷有效结合的银保互动合作机制,破解农村贷款困境。同时,扩大农业小额信贷保证保险试点覆盖范围,防范和分散涉农信贷风险。

(二)建立广覆盖的现代化农村支付清算网络体系。各涉农金融机构要加快构建功能完善、有序竞争的多元化支付结算服务体系,提高农村金融的科技化、电子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农村支付结算服务,提高农村资金使用效率。加快ATM、POS机具在农村地区的布放,促进银联卡在城乡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网通用。要加大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在农村的宣传推广力度,加快推进小额支付通存通兑业务发展,积极推广银行本票、商业承兑汇票、银行卡等各类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畅通农村资金支付清算渠道,实现农村结算服务现代化。鼓励和支持涉农金融机构推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农民工银行卡等,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手段电子化,逐步普及医疗卫生、商业保险、社会保障、财富管理等网络化交易。鼓励涉农金融机构面向农村养殖户、种粮大户、个体工商户和个体私营企业等主体推行支农、惠农信用卡。鼓励和引导农村经济主体在农村地区的批发市场、农资交易市场、小商品市场等场所使用支票。

(三)加强国库管理和业务创新。各级财政部门和金融机构要根据当地财政金融业务发展以及保障民生的需要,主动参与地方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收缴等各项重要改革,积极协助人民银行办理涉农补贴、家电下乡等多种政府补助资金项目的直接支付业务,并使之常态化。积极开展国债及国债知识下乡活动,推动农村国债市场的较快发展。加大国库信息化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国库服务“三农”发展的水平。

六、整合金融财税政策,建立促进金融支持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

(一)充分发挥货币与信贷政策工具作用,加大支农惠农金融支持力度。一是充分发挥支农再贷款对金融支农的杠杆作用,积极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农户贷款和其他涉农贷款。对涉农贷款占比较高、农村金融产品创新较多、贷款管理完善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优先安排支农再贷款。二是积极运用再贴现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涉农中小企业的短期再融资支持。三是继续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对涉农贷款占比达到规定比例的农村金融机构法人,实行有差别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对涉农贷款占比下降严重或经营偏离“三农”领域农村金融机构法人,要按有关规定及时运用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工具加以调控,引导其信贷投放更为审慎。四是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完善涉农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合理确定涉农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合理调整或降低农村经济主体的贷款利率,切实减轻农户和涉农中小企业的财务负担。五是积极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融资,不断增强资金能力。

(二)加强协调联动,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认真落实农业贷款风险补偿管理办法,积极探索信贷与保险合作方式,转移和分散农村金融风险,保障金融资产安全。继续强化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农村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有效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切实防范道德风险。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在优化政策环境、改善法制环境的基础性作用,打击各种非法金融活动,建立良好的农村金融秩序;打击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切实维护金融债权。

(三)加快推进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努力降低贷款风险。支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类资本共同参与设立涉农融资担保基金,成立县域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贷款担保公司,积极为农村经济主体提供贷款担保。鼓励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或参与组建信用担保公司。鼓励各类担保机构进入农村市场,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涉农贷款担保业务。

三农发展范文篇10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机构

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等局班子领导为常务副组长,相关股室人员为成员的“三农”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项目推进中心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日常事务工作。

二、主动协调配合,做好服务

积极配合开展“三农”工作,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全力做好涉农项目审批(备案、核准)等服务保障工作,加强项目跟踪服务,用项目带动投资、推动发展,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力推进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县农用地安全利用与治理修复项目等项目建设。全力推进脱贫攻坚项目建设,加快2020年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户人居环境提升等项目实施。做好20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申报工作。加大农业项目前期工作的审批协调力度,争取尽快落地和开工建设。

三、加大宣传力度,助推各项工作开展

通过多次召开党组会、职工会进行新村建设工作政策的学习,积极宣传、贯彻、执行相关政策。通过学习,使全体党员干部加深对三农工作、农民增收工作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9个1”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鼓励他们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主动参与,为我县三农工作、农民增收工作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经济稳定发展事业献计献策,不遗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