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01:36:58

期待范文篇1

行政文化是行政体系的深层结构,是行政管理之魂。任何一个行政体系的组织结构、运转程序、决策过程以及行政人员的行为、态度、价值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行政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转轨变型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民社会的壮大,社会结构发生了以国家和社会、政府和公民两元分化为特征的新变化。虽然国家和政府仍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但社会和公民越来越显示其相对独立的性质,对国家和政府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制约、支配和监督作用,从社会和公民的角度来审视、评判和指导行政文化的价值、意义和塑造,有利于在更高层次促进行政文化的有机融合和全面升华,从而引导和凝聚整个行政体系作出适应市场经济和民主社会本质要求的系统变革和全面创新。一、领域分离:尊重公民期待的可能性公民期待是公民对政府地位、性质和作用的主观要求,也是对自己利益要求、权利资格和权力地位的心理预期。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公共权力的最终来源。从实质上讲,公共权力是一种委托权,体现一种委托关系:公民把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一部分权力委托给政府,后者按委托依法实施公共行政。所以,充分尊重公民的权利,尽可能满足公民的价值期待,无差别地为公民提供服务,是社会主义公共行政的题中应有之义。塑造和培育以公民期待为评判标准和价值依归的行政文化,是当代中国行政发展的本质要求。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发展,私人领域逐步从公共领域中分离出来,塑造充分尊重公民期待的行政文化,才有了现实的可能性。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为何难以产生充分尊重公民期待的行政文化呢?首先,这是由计划经济条件下特定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所决定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以“一大二公”的公有制作为经济基础,以国家计划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强调经济的大一统,以及国家对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的直接控制。与这种特定的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状况相联系,整个社会呈现出以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一元从属关系为核心的领域合一的结构形式。在这种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形式下,公民个人、社会集团、政府自身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整个过程,都由政府部门来加以安排统筹,公民和社会失去自身独立行为的领域。一方面,社会无法依靠自身的组织结构而独立存在,社会和公民失去在社会资源分配中应有的一份积极参与的权利,只剩下消极接受分配的义务;另一方面,政府不得不发展从中央到地方一套组织结构以管理社会生活的几乎所有领域。行政文化作为行政思想和行政心理的复杂综合体,深刻根源于现实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中。社会从属于国家,公民依附于政府,政府直接管理广泛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必然集中表现为行政文化领域中的公民权、民主、独立和自由观念的缺失以及政府全能主义的盛行。全能型行政文化认为,政府是全能的,社会是散漫无度的,政府有能力包揽所有的社会事务,政府中的个别精英也是道德高尚、能力超人,能够管理一切行政事务,公民只能消极被动地等待和接受政府部门管理和服务。独立人格的缺失使得公民难以从自身的根本利益、权力资格和权力地位出发来对政府性质、地位作出合理的价值评判和要求。其次是传统行政文化的综合滞留。我国传统行政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官本位”,为官高人一等,“官”往往被看作道德和智慧的化身。家长制、长官意志、“官念”为本、官级为准、官贵民贱等思想盛行。与“官本位”相应的是臣民文化,多强调依附和服从,忽视和轻视人的独立人格、自由、尊严和利益。这些消极落后的文化现象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中找到滋生的土壤,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残存公共行政的管理体制中,表现为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政府体系中官僚主义、特权思想、老爷作风、长官大量存在,一些政府机构或政府工作人员仍主张或默认权大于法,居高临下地治民、“牧民”,忽视和轻视人的权利和利益。另一方面是公民的权力、权利和利益观念,自主、民主观念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公民既无可能产生对政府地位及自身权利的正当期待;政府亦无可能充分地理解和尊重公民的价值期待。虽然党和政府积极倡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走群众路线等行政文化,但人民究竟要求政府提供何种服务?如何提供服务?要使诸如此类积极的行为行政文化落到实处,恐怕还得以公民期待得到政府的理解和尊重作为前提条件。中国经过几十年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最终确立了以市场为价值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逐渐由领域合一转向领域分离,从而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职能模式、管理体制和权力结构,以及更深层次的行政思想和行政心理。塑造充分理解和尊重公民期待的行政文化,开始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首先,领域分离的结果是市民社会的壮大,形成对政府的相对独立的制约力量,公民期待的满足和尊重有了坚强的后盾。政府为了培育市场,顺利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逐步从直接的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中退出,腾出力量来对经济和社会生活进行宏观调控。国家和政府的收缩,为具有相对独立性质的市民社会的成长创造了条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政府的行政推动下,社会经济组织和公民的力量不断壮大,虽然由于市场经济尚未完全成熟,市民社会的力量仍然有限,其组织结构和竞争规则仍不够完善,但毕竟成为一股具有相对独立自治地位的力量,制约着政府行为。虽然政府相对于公民而言仍具有相当强大的权威性和支配性,但在强大的市民社会力量制约下,不能不开始对公民的价值期待给予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其次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观念,为以尊重公民期待为核心的新行政文化的塑造提供了新的思想源泉。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经济运行模式,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运行模式,它孕育出自由、平等、竞争等社会所普通认同的现代价值观念,必然对传统的“官本位”文化、臣民文化、依附人格形成强劲的冲击。其结果是行政文化得到全面的刷新,“官”念日益淡化,神圣的权威的和全能政府形象,在大众心目中日益世俗化。市民社会的生成过程,同时也是广大民众由臣民心态向以独立人格为基础的公民心态的转化过程,随着公民独立自主意识的增强,政府如何满足公民的需求,如何为社会服务等问题就会提上日程。二、信任危机:尊重公民期待的紧迫任何政府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有牢固的合法性基础。虽然合法性包括法治、效率、择优、专业分工等衡量标准,但测量合法性最重要的尺度是获得和保持公民的信任。在现代公民社会,处理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应当遵循体现市场经济本质特征的自由平等契约关系原则,公民对政府的认同、支持与信任,是以政府充分理解、尊重公民的利益要求、权力资格和权力地位为交换条件的。80年代开始的国际公共行政改革是由于公民对公共行政的信任危机引起的。根据一次民意调查,1978年美国公民对其政府不信任的人数比例为58%,信任人数比例仅为34%。(注:左然:《当代国际公共行政的发展与改革(下)》,载《中国行政管理》1997年第10期。)在改革过程中,西方各国除了限制政府职能规模、调整政府权力结构、优化公职人员队伍等硬件上大刀阔斧以外,还特别注意在行政文化的软件建设上塑造企业家精神,倡导“让顾客坐在驾驶座位上来”选择服务方式和服务人员,为社会提供无差别服务来满足公民期待,以达到增强公民以政府的信任度,重新确立公共行政在人们心中的“合法地位”的目的。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优化经济结构、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整合社会利益矛盾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体制性驱动、管理、平衡和服务作用。与计划经济时代相比,政府的综合治理能力、运行效率和决策水平均有较大的提高。但我国目前正处于转轨变型的特定历史时期,由于新旧体制的摩擦冲突、社会利益分化、价值取向多元、外来文化冲击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政府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水平、质量和意识,跟社会和公民的价值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政府权力越界。个人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需要政府的干预。然而政府的权力并不是无限的,政府的权力必须限定在某个界限内:不损害个人和社会的权利和利益。在现阶段,由于旧的权力框架已被打破,新权力框架还没有完善,法律、公民权利还不能有效发挥其对公共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作用,公共权力由于本能扩张的冲动时时有着越界侵权的危险倾向;有些政府部门利用业务和职能的方便依靠公共权力控制商品价格,左右需求行为,谋取高额利润,大搞权钱交易,对市场进行非理性的干预和分割。还有一些地方部门把其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基本职能和经济利益挂钩,弹奏服务变奏曲,在服务的前奏下收取高额费用。二是决策随意冲动,政策是最大的政府行为,所以制定政策应是一个科学、有序的动态过程。政府应当对社会和历史负责,必须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三是组织机构臃肿。由于现代化的艰巨任务和繁重的社会事务需要政府有庞大职能规模;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旧有行政管理体制还会发生惯性作用;许多国家公务人员迷恋于制度内的既得利益、缺乏自我牺牲精神等原因的存在,我国虽然进行了若干次行政机构改革,便都难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庞大的机构,众多的人员,不仅需要巨大的运行成本,使社会及公民不堪重负,而且由于机构重叠、人浮于事造成严重的内部运行损耗、官僚主义,极大地降低了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上述种种非理性行政行为的存在,很大程度削弱了行政能力,损害了政府权威,影响了政府形象,降低了行政效益,使得政府的社会统治、管理、平衡和服务的能力和公民不断增长和丰富的行政需求之间形成了较为严重的矛盾,公民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和不信任感有了一定的增长,表现为政治参与过度(如集体上访等大量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政治参与冷漠两种极端形式。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挑战。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市场经济尚未成熟到内生出主要动力的程度。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导动力是政府的体制和政策驱动。政府权威的削弱、合法性基础的动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政府这一驱动作用的发挥,进而影响到现代化建设的质量和速度。消除政府的非理性行为,提升政府的管理、平衡和服务能力,重建公民和社会对政府的忠诚和高度信任,不仅对于政府的存在和发展,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与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基本走向:行政文化和公民期待的吻合我国正在进行革命性的第七次机构改革。这次机构改革的宏观背景,和以往历次机构改革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很大成效,市场经济有初步发展,公民社会开始成长壮大。根据九届人大关于行政改革目标模式的设定,一个充分尊重市场经济客观规律和公民期待的系统的、动态平衡的社会调控体积系可望建立起来,不仅为以后很长一个时期内行政行为提供制度化的依据,而且会成为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公共行政管理与变革的坐标。(注:张康之:《“公正”行政是公共行政的新观点》,载《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9期。)当一种优良的行政体制建立起来后,要使它充分有效地发挥主导、调控规范和驱动功能,就必须确立改革的整体思路,有意识地塑造与新体制相应的行政文化。(注:刘歌宁、彭国甫、颜佳华:《行政文化学》,湖南地图出版社,1992年第9期。)否则,新体制就会徒有其表,而无其实,所蕴含的能量难以发挥作用,甚至由于旧文化的惯性作用而引发种种矛盾。前一个时期的行政文化建设,多着眼于行政系统的内部管理,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塑造共同的价值观,关心人的需要的满足和价值的实现来调动广大公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内向性的行政文化建设,曾经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传统行政文化中的“官本位”、等级观念和官僚主义,提高了行政效益,增强了行政机关的活力。在新的历史时期,行政系统内“以人为本”的行政文化还要继续发扬光大,并且要根据实践的需要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但不能仅止于此。行政文化必须在行政系统之外开辟新的领域。与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的本质要求相适应,行政文化应当从社会和公民的全新视角来审视政府的地位、性质和作用,公民的需要、利益和权利以及政府和公民的权力关系、权利关系和利益关系。简而言之,新行政文化必须充分体现对公民期待的理解、尊重和满足。唯有如此,所蕴含的“公意”才能转化为公务人员的自觉行动而落到实处。那么塑造何种行政文化才能符合和满足公民期待呢?1.效益取向。行政效益是价值的投入和价值的产出之间的比率。它的基本内涵在于:①政府投入与政府产出之间的比例。这显示了政府的效率。②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比较充分地体现低成本原则,即政府是廉价政府。③政府行为充分体现公民需求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行政效益反映和体现政府满足公民期待的能力和基础,是评价行政体制和行政管理活动好坏优劣的科学标准。传统公共行政学甚至把效率和经济视为公共行政的基本原则、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在现代社会,效益应当成为行政文化的价值核心之一。各级政府应努力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建设廉价政府,甚至可考虑把利润动机引进为公众服务的活动中,“使管理人转变为企业家”,使花钱政府变为赚钱政府,尽可能使公民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满足。2.民主取向。在公共行政中,民主的基本含义是多数人的统治管理,实际运行中的行政民主是在多数人同意、委托、监督和制约之下进行的少数人的管理。行政民主是公民表达利益、行使权力和保护权利的最有效的途径。大哲学家罗素曾经指出,民主政府真正赖以存在的基础是民主成为人们日常行为中的无意识习惯。在行政文化建设中必须培育民主观念,推动行政民主化。一是体现民意观念。体现民意是民主的基本内涵,也是尊重公民期待的同义语。它要求一切行政活动都必须反映尊重公民利益、需求和意志。二是参与行政观念。行政参与意味着普通公民可以通过各种合法的方式参与行政生活,并影响行政体系的构成、运行规则和决策过程。改革开放以来,行政文化逐渐呈现出大众参与的特征。参与式管理也日益成为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1989年《行政诉讼法》的颁布,使公民参与行政活动,保护自身合法权利、监督行政机关的法律依据正式得以确立。只有当公民确实有了自己的权益意识,自由发言和合法参与的机会时,公民期待的满足和实现才有了可靠的保证。三是公开行政观念。公开行政是民主的本质特征,是公民参与行政的前提条件。通过公开行政,公民可以了解国家和政府的机构设置、权力结构、职能规模、运行机制和决策过程,公民可以根据自身的利益、权利对政府运行进行价值评判和效果检测,进行推动公共行政趋向公民期待。为此,要鼓励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政治生活的重大问题进行广泛公开的全民辩论;政府自身要勇于针对行政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失误,进行公开检讨。3.公正取向。社会公正是公共行政的终极目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共权力经由人民代表大会,由公民委托给政府。受这种权力契约关系的支配和制约,政府必须着力于扩大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公民公正的生活秩序。在行政文化中,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在于社会公正,在于促进公民社会所拥有的以社会公正为核心的基本价值,如自由、秩序、正义、民主等。行政的公正性取决于权力的公共性程度。当行政权力不仅为受委托者所掌握而且为受委托者所占有时,这种权力可能用来为特定的利益集团服务,甚至可能被用来谋取私利。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有真正的行政公正。所以,权力的受委托者—各级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必须自觉定位在服务行政体系之中,无差别地为社会提供服务,不允许有个人私利渗在其中。正如弗雷德里克森指出,“社会公平强调政府提供服务的公平性,社会公平强调公共管理者在决策和组织推行过程中的责任与义务;社会公平强调对公众要求做出积极回应而不是以追求行政组织自身需要满足为目的。……总之,倡导公共行政的社会公平是要推动政治权力以及经济福利转向社会中那些缺乏政治、经济资源支持,处于劣势境地的人们。”(注:H.GoogeFrederkson:《NewPublicAdministration》,TheuniversityofAlabamaPress1980,P6—P7。)以上行政文化三个方面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效益是基础手段,民主是制度保障,公正是最终目的。在行政文化建设过程之中,三种价值观念的塑造必须同时进行,为政府满足公民不同层次、但同时存在的需要创造良好文化氛围。

期待范文篇2

在教学中,常听到不少学生说怕写作文,究其原因,当然有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知识积累不丰、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等主观原因,但也不能忽视我们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过分地强调写“好”,即对学生作文的要求不合实际等客观因素。

我提倡,作文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在作文批改与讲评中要善于发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多给予肯定和表扬。作文讲评课要少“揭短”,多表彰,使学生像期待参加表彰会那样地期待写作,期待写作讲评课,以此培养学生们喜欢写作,乐于写作,甚至期待写作的兴趣。

关键词

多发掘优点多肯定表彰形成心理期待

在学校里,不少学生都反映怕写作文,不愿意写作文,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其中自然有学生自身的因素,诸如知识面狭窄,生活积累不多,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等等,而更主要的,我认为,还是由于老师对他们作文的要求过高造成的。在教学中,由于我们对学生作文的要求过高,使学生们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看到的往往都是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体验到的大多是失败与沮丧,久而久之,学生们的写作兴趣自然就会越来越淡,从而越来越不喜欢写作,越来越惧怕写作了。

每当谈及这个话题,我都会为自己的过去而庆幸。记得我小时候,可能是因为自己的父亲是个“秀才”的缘故吧,所以,我很早就有机会看到其他孩子所难得看到的一些“闲书”,因此,我平生第一次写的作文,就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读给同学们听了。而那时,正是一个孩子最渴望荣誉,最需要老师表扬与鼓励的年龄。老师那次无意间的表扬,在我的心目中,就如同上帝在我的脑门盖下的一个大大的印章,使我认定自己天生就是一个能写作文的“料”。

也许正是自己小时候的那次经历,使我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都始终是同龄人中最爱写作的一位。

但是,每当我回顾来路,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时,我们会吃惊地发现,我们带给学生的,与学生们心里所渴望的往往恰恰相反。为什么?因为我们平时带给学生的成功与喜悦太少,带给学生的表扬与肯定也太少,而带给他们的批评与指责往往却太多,让他们感受到的失败与打击也太多了。因为,我们不少老师总是喜欢用一些理想化的,甚至于自己都无法达到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在老师们的眼里,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中总是存在着许多这样那样的不足,哪怕是写得再好的作文,老师也非要从鸡蛋里挑出几根骨头,找出几处“不是”,然后再扣它几分下来。久而久之,纵使学生们有再高的写作热情也难以抵挡这无边的“黑暗”了。

高标准地要求学生,给学生以努力的方向,这当然是没有错的,但是,我们必须明白,学生们从不会写作到学会写作又总是要经历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又总是循序渐进的。我们不能无视学生在不同年龄,不同学段的要求和特点,而一味地强调写“好”。同时,我们还万万不能忘记的是,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学习过程,没有兴趣的参与,没有兴趣作动力,那么,这个过程定然是非常枯燥与乏味的,要想完成这个过程也必然是非常艰难的。

因此,我越来越感到,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避免一味地走“上层路线”,应该多从学生作文的“低处”入手,在作文评改中多发现和彰显其“长”,无声处则提醒和消除其“短”,让学生在不断感受成功的过程中享受写作,让他们就像期待成功与表扬一样期待写作,这对提高我们作文教学的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如何从学生的“低处”入手,发现和彰显其“长”呢?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让题目更容易写,更好写

要想让学生喜欢写作文,首先要让他们对作文题目有亲近感。为此,我决定先从选择学生们感兴趣的作文题目开始。

我根据不同学段学生们学习和训练的需要,选择设计那些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们感到亲切,熟悉,又有兴趣的题目(或话题)写。因为只有这样的题目,他们才会感到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才会感到写得轻松。

除此之外,在作文题目的选择上,我还会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主选择的余地,甚至允许个别学生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更改老师的题目,选择自己能写,会写的题目写,以使作文更能贴近他们的心理诉求。

(二)写前充分准备,树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

为了让学生们有信心写好每一篇作文,除了考场作文外,我都会将作文题目提前告诉学生,以便让学生在课外有充分的时间作准备。这样,既能减少写作的难度,又能让学生对写好本次作文更有信心,同时也提高了本次作文的质量。

(三)、作文批改少“挑刺”,多“欣赏”

我很喜欢阅读学生们的作文,而且,我还总是将作文的批改过程看成一个发现的过程,一个欣赏的过程,一个肯定与表扬的过程。

我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力求多从他们的作文中发现和挖掘长处,并在教师评语中给予热情地肯定与鼓励。力求让每一个认真写作的同学,都能从老师的批改中得到至少一两句肯定的评语,都能感觉到来自老师的关怀与鼓励,都能发现自己作文的优点与进步,都能感觉到自己是能写好作文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同学们作文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对于学生作文中的不足,我采取的是分别对待的态度。

一方面,对于学生作文中那些普遍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是在课堂上统一辅导的办法,而尽量避免有当众“揭短”之嫌。

另一方面,对一些学生作文中确实存在的必须纠正的问题,老师应尽量采用商讨与建议的口吻,有针对性的给予每人一两个方面的提醒或辅导。而至于作文中存在的其他问题,则留在以后的时间里陆续解决,而没有必要一一列出。

(四)将作文讲评课上成表彰课,欣赏课

作文讲评课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对上一篇作文的总结,又是对今后作文的辅导。而且,老师的讲评方式与讲评的内容都对学生们今后的写作态度有着重要影响。

也正因为如此,我一改传统作文讲评课历数学生“不是”的做法,而将作文讲评课上成了以表扬、品评为主要内容的表彰课,欣赏课。

为了上好这节讲评课,我在每一次的作文评改中,都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闪光点”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录和仔细地整理编排。在作文讲评时,我会将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这些“闪光点”做成若干张电脑幻灯片(有时也结合实物投影),带着学生一一进行欣赏和品评。

如:

书写认真,字体工整的作业;

恰当、新颖而有吸引力的标题;

生动而有意义作文的材料;

生动而富有个性的语言;

新颖而有创意的文章构思;

独特的写作方法;

恰当的用词,巧妙的语言;

新颖的立意,独特见解;

文中人物的高尚风格,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有效的学习方法;

等等。

我不仅带着大家欣赏这些好的内容,还指名道姓地表扬这些作文的作者。不仅表扬作文方面的优秀生,更表扬那些虽然作文的整体水平不高,但作文中也有“闪光点”的后进生。因为,他们往往比优秀生更需要关怀与鼓励,更渴望成功与肯定。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其实,我们对学生作文的讲评过程,品评与欣赏的过程,也是学生们间接学习的过程。因为,学生们会从老师肯定赞许的态度中,从这些成功的例子中,找到了自己学习的榜样,了解到了好作文的标准,自然也明白了写好作文的方法。

(五)搞活动,办专栏,放大和延伸荣誉

期待范文篇3

期待可能性思想萌芽于霍布斯的名著《利维坦》,产生于1897年德意志帝国法院对“癖马案”的判决。被告是一马车夫,受雇驾驭一双架马车,一马有用尾绕缰之恶癖,极其危险,马车夫曾多次要求换马,雇主不允且以解雇相威胁,马车夫迫于生计不得不继续驾驭该马车。一日,该马癖性发作,马车夫制御无效,该马失控将行人撞伤。检察官对马车夫起诉。一审法院判马车夫无罪,检察官抗诉,但德意志帝国法院维持了原判。理由是:要认定被告具有过失责任,仅凭其认识到该马有以尾绕缰的恶癖并可能伤人的后果还不够,还必须以马车夫基于此认识而向雇主多次提出拒绝驾驭该马为必要条件。但事实上无法期待马车夫不顾丢失工作的危险而向雇主提出拒绝驾驭此马,故马车夫不应负过失责任。

该判决引起关注,其原因与当时通行的心理责任论有关。该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责任理论中具有支配地位,它以道义责任论为基础,认为责任的实体存在于行为者对自己行为的心理关系之中,刑事责任的实质就在于行为人自己的心理关系或故意、过失的心理态度,责任就是确定行为者对待行为的心理态度。它把行为者的这种心理态度分为对结果的认识(预见)与认识(预见)的可能性,前者称之为故意,后者称之为过失,进而又把从心理角度把握的故意与过失看成是责任的两个种类,将责任解释为故意和过失的总和。因此,如果责任能力者具有故意或者过失,则行为人即有责任。就本案来说,马车夫显然有过失,因为他已知癖马存在危险,只因雇主拒绝更换且以解雇相威胁,才不得不继续驾驭该马,故对于癖马伤人,他已具有认识的可能性,负有过失责任,而依当时的心理责任论,他承担刑事责任是理所当然的,而法院判被告无罪的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遂引起关注。

迈耶、弗兰克、戈登施密特等先后对该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修密特大体完成了期待可能性理论,经过上述学者的研究与探讨,期待可能性理论在德国逐渐取得通说地位。

二、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积极意义

1.期待可能性理论体现相对意志自由,为刑事责任提供了哲学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既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那么行为人在按照自己的意志选择行为时就有一个有没有选择自由的问题。而期待可能性问题正是对人的相对的意志自由的反映。当一种行为,可以实施,也可以不实施,可以这样实施也可以那样实施时,如果行为人通过自己的意志选择了危害社会的行为那就表明这个人在主观上有忽视甚至蔑视社会利益的因素,国家就有理由要求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的意志自由程度较大,则其主观性重,应承担较重的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的意志自由程度较小,则其主观恶性小,故应承担较轻的刑事责任。但如果行为时没有选择自由,只能实施犯罪行为而不可能实施其他行为,那国家就没有理由谴责行为人,没有理由要求他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相对的意志自由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哲学依据。期待可能性理论正是借助相对的意志自由科学地说明了行为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的原因解决了刑法的基本问题―刑事责任承担的哲学依据。

2.期待可能性理论符合人性论

康德指出,法律不可能对这样的一个人处以残酷的刑罚:当生命处于极端危险中而牺牲他人生命以拯救自身。因为法律的惩罚的威吓不可能比此时此刻完全丧失生命的危险具有更大的力量。因为一个尚未确定的威胁——例如,法庭判决无期徒刑——甚至是死刑——不能超过那种灾难的恐怖。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当一个人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且无其他选择的情况下,苛求行为人选择适法行为是有悖于人情且不人道的,追究此种情况下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更是对人性的漠视。而期待可能性理论正是基于人性论而产生的科学理论,具有较强的合理性。

三、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必要性及相应措施

正是由于期待可能性理论存在诸多合理性,所以要将该理论引入我国,但应注意的是,引入该理论的原因并不在于我国不存在期待可能性理论,而在于我国对这一理论的运用还不够,还未充分发挥其保障人权的功能。我国刑法典在很多方面已经体现了该理论。如刑法总则中第17条至第19条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精神病人、醉酒的人以及盲聋哑人犯罪的规定;刑法分则也有类似规定,如刑法第134条规定的重大责任事故罪,犯罪主体不包括被强迫违章作业的人员;而司法解释中也体现了期待可能性理论,如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对于那些迫于生活困难、受重男轻女思想影响而出卖亲生子女的,可不作为犯罪处理。在审判实践中,妇女因遭受自然灾害外流谋生而重婚的,因丈夫长期外出下落不明造成家庭生活严重困难而与他人结婚的,因强迫或包办婚姻或因婚后受虐待外逃而重婚的,因被拐卖而重婚的都不以重婚罪论处。

尽管我国刑事立法有很多体现期待可能性理论的规定,但受我国的严格的罪刑法定思想的约束,对于未明确规定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司法问题却无法适用该理论,从而造成了一系列司法难题,如这样一个案子:一妇女遇一男子企图抢劫,其在反抗过程中该将男子打昏。因其受到惊吓,加上天已黄昏,故投奔一独门独户的农家,农户家中当时只有一老太和女儿在家,二人对该妇女的遭遇深表同情,并安排该妇女留宿其家,与农家之女同宿一室。深夜,老太的儿子回来(此人即企图抢劫该妇女之人),从其母口中得知该女寄宿其家,遂生杀人恶念。儿子在问清该妇女与其妹各自所睡位置后,抹黑进屋,朝该妇女所睡的位置连砍数刀。谁知该妇女因白天受惊吓而未能马上入睡,对于母子二人的谈话听得十分清楚。鉴于当时已无其他其他方法逃脱,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她便与同寝的老太之女换了睡位,结果老太之子将其妹砍死,该妇女则趁母子二人毁尸灭迹之际逃出。对于案中妇女行为的处理,理论界分歧很大,有人认为可定正当防卫,有人认为可定紧急避险。上述两意见均不能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首先,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而案中该妇女的行为却是针对无辜之人;其次,紧急避险所避免的损失只能大于遭受危险的损失,而案中该妇女却是以她人生命换取自己的生命,二者是等价的。而该问题适用期待可能性理论可以迎刃而解,但却没有学者利用此理论,原因恐怕与刑法未明确规定此类行为可适用期待可能性有很大关系

诸如此类的司法难题还有很多,如何解决这类问题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而这也正是笔者明知我国刑法中已有关于期待可能性的规定仍坚持再引入这一理论的原因。当然,这与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定性有很大关系。目前大陆法系国家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定性有法定阻却责任事由说与超法规责任阻却事由说之争。笔者认为,采取何种学说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法制健全程度有很大关系。凡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民生活较为富裕,社会保障制度健全,法制水平较高的国家如德国,一般将期待可能性作为法定的责任阻却事由,因为现实中人们出现期待不可能性的情况已较少,完全可以规定在法律的范围内;

相反,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民生活较为贫困,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形成的国家如我国,将期待可能性作为一个超法规的责任阻却事由才是明智之举。

当然,期待可能性作为一个超法规的责任阻却事由在具体适用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便是它对法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要求法官必须在对刑法的精神做出全面详尽的把握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判断。而这对于法官素质普遍偏低的我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具有相当挑战性却又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因为素质低下的法官不仅可能无法理解期待可能性的精神,还可能以此作为其实施司法擅断的理由,不仅无法保障不具有期待可能性的行为人的合法权益,还会扰乱整个国家的法律秩序,从而阻碍法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如果将其作为法定的责任阻却事由,将期待可能性的适用限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这样做风险固然小,但它却无法解决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诸如上例的那种司法难题,从而无法保障与上例中的妇女的遭遇相同的行为人的合法权益。面对两难境地,笔者认为只能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将期待可能性作为超法规的责任阻却事由规定在刑法中,当然,此处的“超法规”并不是完全不受法律限制,而是不具体规定到每个犯罪中,鉴于我国刑法总论制约分论的特点,笔者建议将期待可能性规定在总论犯罪和刑事责任部分,可以将第十条修订为:“一切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或者不具有期待可能性的,不认为是犯罪。”也可以在总论第十二条之后单独规定一条:“行为人实施行为时不具有期待可能性,不能要求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当然,最终具体如何规定应当由立法者决定。另外还要提高我国法官的素质,笔者认为除了加强法官自身的业务素养的培养,抬高法官的进入门坎以外,别无他途,而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需要长期的努力。

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大力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让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功能,才能最终实现刑法保障人权的功能。

参考文献:

[1]蔡墩铭.刑法总则论文集.台湾:五南图书出版社,1983.

[2]李立众,刘代华.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中外法学,1999(1):32—33.

[3]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一切权利的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7―30.

[4]王立志.待可能性理论的产生及适用.中国检察官,2007,(3):65-66.

[5]陈兴良.刑事法判解.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313—314.

期待范文篇4

关键词:期待视野;阅读教学;活跃;兴趣

一、“期待视野”的由来

纵观文艺学发展的历史,不同时期的理论各有其侧重点。19世纪中叶,受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出现了“传记式批评”和“社会历史批评”两种模式。“传记式批评”侧重探讨作品与作者的关系,强调作品是作者天才的产物。“社会历史批评”侧重研究作品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强调社会现实对作品的决定作用,将文学作品等同于社会现实的简单再现。这两种模式都被视为文本外部研究。20世纪初期产生的所有形式主义潮流一致摒弃了这种文本外部研究,强调对文本本身的研究,形成了“文本研究”模式,进入了文本内部研究。但这些理论都只注重了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提出的著名的文学四要素说(作品、作家、宇宙、读者)中的前三项,真正将读者提到重要地位,开始将读者和作品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体,并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及接受的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德国学者姚斯和伊瑟尔提出的接受美学理论。

伊瑟尔提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阐释科学去发现的神秘之物”[1]。而姚斯则说:“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界”[2]。这两位大师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作家创作的作品与在阅读过程中将作品具体化的读者之间的融合。那么读者是如何融入到作品之中,并赋予作品新的意义的呢?这里我们就要引入接受美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即“期待视野”。“期待视野”应当既指作家层面的预期期待,又包含读者层面的审美期待。本文中,因更多涉及对学生阅读的指导,所以我们更强调读者的“期待视野”。读者的“期待视野”就是指在阅读接受活动中,自身各种经验、素养、知识、心理等形成的对作品的要求和期望,也就是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阅读过程中,这种期待不断被证实和打破,读者便融入到作品之中,进而解读和理解作品。

二、“期待视野”的形成因素

“作品的接受是以读者的审美经验为前提的”[3]。这表明,我们在阅读前或阅读时,总会猜测该文中还未阅读的事件或信息,这种期待在贯穿我们的阅读过程。“期待视野”这个名词虽来源于文艺学理论,但在阅读其他材料,如报刊、杂志、专业文献时同样适用。学生的“期待视野”主要来源于学生的世界知识(生活常识)和文本知识(文本内部关联)。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下列因素会帮助学生在具体阅读中进入“期待视野”:

1.不同文体,不同期待

在阅读中,我们往往期待体验小说故事的高潮,期待获知新闻中的新信息,期待读到笑话的发笑点,期待听到辩论中正反两方的声音等等。这表明,我们在阅读一篇具体的文章前,就因为我们对相应文体规范、法则、标准的原有认识而对该文章的阅读有了“期待视野”。我们以德国著名作家贝哈尔特·施林克1995年创作的以豪劳考斯特(注:即Holocaust(音译),焚烧的意思,专指屠犹。)为背景的作品《朗读者》(注:也译作《生死朗读》。)为例。该作品一经出版,有关该作品是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文学著作的信息可谓铺天盖地。读者在阅读前已知该作品的文体,或者说有些读者就是冲着这是一部文学作品而去阅读的。而作为一般的读者,我们对此有相关的知识储备,也就是: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被出版,一定有其撰写的动机和目的。因而读者在阅读中总会不自觉地企图从作品中读出或体会出该作品的写作意图和出版的意义等。

2.审视标题,注意开篇

对一篇文章的标题或第一段的阅读是读者接触该文本的开始,也是读者开始形成相应“期待”,产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时刻。如我们在课堂上曾开展这样的试验:开始,学生只得到一张写有标题“世上最高的人”的字条,接着便进入了对正文内容的期待,如:此人的身高、姓名、国籍、年龄、职业、生存环境、长高原因等。经过讨论之后,我们让学生对第一段进行了阅读,学生们获知,这个世上最高的人有他苦闷的地方。于是,学生们又期待通过下文内容的阅读,搞懂此人为什么苦恼,苦恼什么,能不能解决他的苦恼等。所以在很多报刊或专业文章的阅读时,读者往往通过标题及开头的阅读,就能把握整个篇章的大概。但这一惯例却不适合文学作品的阅读,因为很多文学作品的标题或开篇都非常不确定(注:这里的不确定指有很多的空白点,可导致很多的可能性。),读者一般不能确定相应的具体场景,或读者对标题和开篇描述的内容存在不止一种期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期望在下文的阅读中能够打破先前的这种不确定性,建构起对作品内容的“期待视野”。《朗读者》这一标题同样允许我们有所期待:由于“朗读者”既不能视为一项职业,也不能当作一种爱好,所以,谁在朗读?给谁朗读?为什么要朗读等一系列问题在下文中的阐释我们都有期待。通过第一章的阅读,我们得知《朗读者》讲述的是一个15岁小男孩和一个中年妇女之间的故事,至此,三个问题中的前两个已得到明确的回复,还遗留一个问题。也正因为这个问题,我们又有了要继续阅读下去的期待。

3.语言手段,语义手段

通过语言手段和语义手段,也可以获得相关期待。一方面,副词、连词或短语会给我们一些启示。比如在一篇文章的阅读中碰到像“首先”、“第一”、“从一方面说”之类的词语,我们势必会期待在下文的阅读中找到相应的“其次”、“第二,第三”、“从另一方面说”等相应的表达。另一方面,指称手段,特别是后指称手段的运用也是进入期待的惯用手段。德国语言学家Dressler说过:“篇章后指称功能特别适用于唤起读者对新信息的好奇和期待”[4]。这也是为什么后指称手段在文学作品和报刊新闻中频频使用的原因。在小说《朗读者》中就运用了该手段。作者以“但是,我知道那个人就是她。她站在那儿,望着我,一切都晚了。”结束了第一章,但我们并不了解这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因为这一句话起着后指称作用,它所包含的语义内容通过后续阅读才可获知,所以这句话激发起我们继续阅读第二章的兴趣,也正是在第二章的阅读中我们才得知“一切都晚了”的含义:由于男主人公的一时犹豫错过了与女主人公的告别。

4.文章结尾,出其不意

一般来说,文章的结尾往往代表信息、事件、故事等的结束,但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会读到一些开放式的结尾。也就是说,虽有结尾,却无结局。读者对故事的进一步创作会产生自己的假设或想法。笔者认为,这种假设或想法也可以看作是对作者未明确给出结尾的一种期待。小说《朗读者》的结尾就可看作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读者在完成该作品的阅读后,会产生诸如:汉娜为什么会自杀?男主人公或社会对此要负什么责任?该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它想诉说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也就是说,读者对作家未明确给出的结尾也能产生相应的“期望视野”。如果把这些问题综合成对整个作品创作意图和目标的探究,那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就是对读者审美期待的回复。

5.相同作者,相似期待;不同读者,期待各异

同一读者对不同的作家,或不同读者对同一作家也有不同的“期待视野”。比如在中国,读者总是期待从鲁迅那儿读到尖锐的、犀利的批评或讽刺,从张爱玲那儿感受到爱情的凄美,从刘墉那儿学会生活中做人的道理。如果一个侦探小说家突然写了一部爱情小说,那么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定会下意识地去寻找爱情故事中侦探小说的蛛丝马迹。当然反过来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期待”。一个导游期待在一本旅游书籍中找到有关景点的详细介绍,而一个普通游客也许只期待从中得到景点目录或者相关的美食信息。这也是为什么“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尽管会因个体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期待视野”,但是因为一部作品所营造的具体框架或场景对所有读者来说是一致的,所以这些“期待视野”貌似不同,但终因基于相同的篇章,而具有共通之处。

概括地讲,能使读者产生“期待视野”的因素不外乎语言内部(注:本义是指“指称词”和“关联词”的指称关系属于语言系统内部关联。也就是说,文章内容在语言系统中能引起期待视野,如:上文提到的副词、连词或一些语言表达等。)和语言外部(注:本义是指“指称词”和“关联词”的指称关系,狭义上来讲超越了语言系统,是基于交流双方的经验和知识储备,或者从语义上来讲,包含了说话人和受众的经验和世界知识。)两种关联。

三、“期待视野”的培养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否形成“期待视野”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技巧和手段,教师应立足于“期待视野”形成的各种因素,努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利用篇章内外关联,形成阅读的“期待视野”。

1.掌握外语篇章框架

教师应当首先了解学生对非本国语各种文体的掌握程度,对不同篇章类型、文体类型进行划分,研究不同篇章类型所特有的语言或非语言表达手段,分析宏观结构中不同篇章类型间的差别,探讨不同篇章类型的开篇、主题展开及结尾的不同形式,帮助学生熟悉各种不同的文体类型,消除他们对不同于母语的各篇章类型的陌生感,促使学生分析体裁的框架结构,引导学生做出一般性的规律总结,以便针对各种不同的文体,产生相应的“期待视野”,加深他们对篇章的理解。

2.重视文化差异教育

教师应当结合自70年展起来的新学科“篇章语言学”的知识,引入篇章语言学对文化背景的重视理念。因为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对一个民族来说是天经地义、习以为常的事,对另一个民族来说可能会显得完全陌生、不可思议。此外,一些特定历史文化情景下运用的语言或故事只有借助于一定的文化背景才能理解,读者必须置身于故事发生的场景中才能真正深刻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寓意。学生所受的本土教育、所掌握的本土知识在外语阅读时,可能会因为文化的差异而阻碍“期待视野”的形成,造成理解不当,或不能理解。所以,教师必须在传授正确语言形式的同时,教授学生社会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所传授的内容才不是一堆缺乏生机的枯燥符号。外语教学中,社会文化的传授应包含词汇文化(注:不同的词汇在不同的国家的寓意不一样,如与中文不同的是,猪在德语中有好运的意思。)、历史文化、交际风俗、礼仪规范、价值观念等。

3.体验“期待”变化,提高阅读效率

在阅读进程中,学生的“期待视野”部分会被证实,部分会被打破或全盘否定,教师要做好整个阅读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学生的“期待视野”被证实,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会提高,老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这种正确的“期待视野”产生的因素,使之变为下次类似阅读的前期经验,同时要让学生在下文的阅读中继续检阅其“期待视野”是否与文中内容相符,告诫他们不要忽略细节,要关注文章内容或故事情节的变化。学生的“期待视野”被打破,此时学生的反应有两种,一种是受到挫折,影响继续阅读,一种是产生好奇,迫切想要继续阅读。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找到“期待视野”被打破的原因,鼓励学生形成新的“期待视野”,并在下文阅读中进行检验。这样,学生在“期待视野”被证实与打破之间,不自觉地带着求知欲阅读完作品,既提高效率,又激发起阅读的兴趣。

4.“阅读期待”对于写作的借鉴

在总结一篇阅读文章时,教师还应当让学生体会到一部好的作品是如何在上述各个“期待视野”产生的条件下,在证实和打破读者的“期待视野”上下功夫的。因为一部作品如果完全符合标准、符合规范,读者的“期待视野”能畅通无阻地进入作品文本,那么这样的作品势必由于规范化而导致模式化、僵化,从而失去生机和活力。但如果一部作品完全不合规范,背离读者可能产生的一切“期待视野”,那么阅读过程可能会因此而阻塞,读者的“期待视野”也会因无法得到积极响应而导致阅读心理的冷淡。所以,阅读的“期待视野”对于写作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创作作品时,一方面要符合相关的文体规范、标准或形式,另一方面又要有所创新,要灵活把握证实与打破读者“期待视野”的尺度,使接受者摆脱消极被动的地位,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参与作品的再创作。

参考文献:

[1]伊瑟尔.文本的召唤结构[M]//瓦尔宁.接受美学.慕尼黑:威廉·劳克出版社,1975:236.

[2]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M]//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27.

期待范文篇5

受众期待视野的构成分析

依据接受美学的理论,艺术作品的艺术生命,始于它成为社会的意识中的事实之时,始于它与人的世界观和审判标准发生之时。一部文学作品的生命力,没有读者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读者虽然不是文学文本的直接作者,却是文学作品的间接作者。电视传播过程与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不能同等相比,但是,我们从中或许能获得某种启示。

接受美学观点认为,文学的接受活动具有社会接受和个人接受两种形态。所谓社会接受,指一部作品脱胎之后,到达读者之前,已经取得社会的占有形式。在作品产生和个人接受之间存在的各种“社会中介机构”,如出版社、文学批评、文学宣传等。它们从不同社会的、阶级的、集团的角度指导读者如何评价作家作品。社会接受是作品达到读者中的必经途径,但社会接受又是以个人为前提的。虽然个人接受必须在社会接受的基础上和指导下进行。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认为,无论任何作品,读者都是以自己一“生活的和文学的期待视野出发去看待的。”

我们把电视传播的过程置之于这种接受美学的分析置之,可以看到,任何一个电视节目都是通过某一具体的传授机构进行的传播的。如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报社、电台、电视台都是政府办的,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党和政府要求它们为其服务,贯彻党和政府的意志。这种社会接受规范我们的电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关系,它在个人接受之前、之中和以后,影响着观众对每一具体电视节目的评价、认识和了解。而作为每个个体观众的接受又是与其生活的期待视野和节目的个人期望密不可分的。观众的生活期待事业包括所初的地位和状况,他所受教育的水平,生活经历和经验,他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性格等多方面。作品的期待视野表现为,他对电视传播规律性的认识,以及他的审美观、审美情趣等。可见观众的期待视野的差异,形成看电视的不同动机,和对某一类型节目的兴趣和需要的选择。

因此,观众的期待视野不仅决定着对电视节目的选择,同样也决定着电视传播发生影响的可能性,以及看电视的可能性,并且表现在对节目的评价过程中。借鉴接受美学的理论分析电视传播,我们可以判定观众期待视野的构成对电视节目价值生成的影响作用。

从不同阶级状况和生活方式的差异看,电视把节目传播给不同阶级状况的观众。作为接受对象的个体,其社会结构心理状态的差异对节目的传播效果构成影响。马克思的阶级划分方法认为,阶级是一种由社会结构决定的客观存在,它由社会的物质、社会或者经济的存在条件所决定。有着共同经历的人往往在对共同利益的追求中达成共识。对于传播的信息,观众往往依据自己群体的共同经验进行解码。

各种不同的接受群体中,生活方式的差异是其显著的标志。它构成不同群体对电视传播的不同期待。人们生存条件的不同,对他们的心理、行为思想、情感等性格方面的深刻影响,表现在对传播价值取向之中。电视传播的意义需要观众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进行解码。每个人采用与自己社会地位相等的接受经验对信息进行解码。如果电视节目能够表达他们的兴趣,观众从中可获得愉悦。而当传播内容与观众观念相悖时,观众往往从不同社会立场出发加以评判,或屈从或否定。

社会分类理论把大众传播的接收对象因年龄、性别、种族、职业等方面的特征,划分为各自的“社会集合体”,属于同一集合体的观众抱有比较一致的社会观、价值观,他们大体选择相同的传播工具,接触相同的内容。另一方面,电视节目把各种不同阶层、不同生活状况的内容源源不断地传输给大众,吸引广大的受众。有数据研究表明,电视具有“提前社会化的”功能。电视传播的内容对广大的观众而言,能够满足他们对不同生活状态的好奇和实现自己梦想的心理期待。即便这种生活方式离自己十分遥远,也并不能阻断他们的期待愿望。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是社会化过程中完成的,而大众传播早已被视为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大众媒介所传播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对受众起着直接的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通过媒介了解进而确认媒介所描绘的生活方式,正是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而积极参与传播过程。同时人们通过媒介而感到并接受的生活方式,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其他各阶层的人。因此,社会公众的社会心理期待视野便成为传播中的重要研究依据。我们常说的雅俗共赏正是建立在对受众这种可能的接受心理之上的。

从文化程度与媒介观念的差异看。近十几年国内各地的受众调查反复证明,文化水平通常是媒介接触和使用最具解释力的一项人口特征。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孙五三女士做过统计分析,她认为文化程度和媒介接触行为的水平的关系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媒介接触频率,二是对媒介内容的选择。一般文化程度高的居民有较高的媒介接触倾向,而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在选择媒介内容方面有广泛性和单纯性差异。高文化程度的居民倾向于选择较多类型的内容,低文化程度的居民使用媒介内容的范围比较窄,内容也较简单化。由此可见,文化程度的高低制约着人们信息需求的深广度,左右着人们的收视行为。

电视传播的价值受到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二方面的影响。接受美学观点认为,创作意识来源于传播者,实现其作品价值必须依赖于观众的接受和理解。一条新闻的选材和报道角度,一档节目的创意和拍摄手法运用都必须得到观众的肯定。观众的接受态度支配传播者在节目的创作过程中,从策划设计、传播内容到表现形式诸方面自觉地估计和预测观众。观众期待视野的形成,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文化程度的高低,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社会文化心理和审美心理的期待状况。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不同文化程度的观众在看电视的方式、兴趣和观念上呈各异特征。但这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文化水平对受众的行为构成直接的因果效应。它需要受众媒介观念的中介和传导。较高文化程度的受众媒介观念的现代化程度较高,导致受众有较高频率的媒介接触。他参与媒介的接受活动较多,主动识别、归纳、分析传播信息的能力较强。如果一个人虽然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但媒介观念的现代化程度较低,他在接触媒介时也可能表现出低文化程度受众所具有的特征。因此,对电视观众研究不仅是对其文化水平的关注,更需要从媒介文化的角度去体察人们在接触电视传播时表现出的文化方面特征。媒介占有情况,媒介接触频率以及不同的媒介内容爱好,构成相同文化程度观众的不同接受心理。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的调查显示:受众媒介观念越积极,越偏好媒介纪实类、现代戏剧类和说服类内容。

二、电视观众期待视野的层次特征

在物质生产领域,一件产品的制造者总要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要来设计产品,并把使用者的能力、素质等在产品的构造上体现出来。电视传播同样也如此。接受美学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伊泽尔认为:在文学本文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头脑里始终有一个隐在读者,而写作过程便是向这个隐在的读者叙述故事并进行对话的过程。无论是何种媒介的传播都会在自觉或不自觉中为接受者设计某种作用,这是接受美学给予我们的启示。

电视传播强调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能动作用。电视编导拍摄出的电视作品,是给人看的;只有观众自觉地、主动地接受,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实现。观众的积极、主动的收视与其期待视野能否兑现密切相关。如今的电视观众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自主意识的增强,对电视传播的期待更显多样化、复杂化趋势。每天面对几十个频道,不停地调换手中的遥控器,观众的自主选择意识增强,参与意识加强,对电视的服务性的要求也呈多样化。观众对节目的选择与否直接关系到收视率的高低,广告收入的多少,关系到各家电视台的生存。以受众为传播中心的意识,随着市场化机制的引进深入电视人的传播观念之中。研究观众、研究观众的收视心理,提高电视制作水平,满足各类型观众的收视需求已成一种电视传播时尚。

可是旧的电视节目运作体制的影响和节目采编人员对节目的受众研究得不够,仍使我们的电视荧屏在传播的满意度上与观众的收视心理期待方面产生差距。我以为评价电视观众的期待视野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1.社会文化层的视野

首先,电视传播体现不同社会发展时期社会主流文化倾向。改革开放不仅是经济行为,也是文化行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由对经济发展的关切上升到文化发展的关切。国民所得增加,社会流动频繁、闲暇时间增多,财富分配及各种机会渐趋平等化;传播、交通、教育的发展等等,打破了中国社会文化格局的沉寂,一种新型大众文化出现。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它不是商品,但是作为物化形态,需要通过市场得到传播时,它又成了商品。电视作为大众文化的主要载体,代表民意,体现时代精神。通过大众传媒,文化突破时空,有利于优秀文化产品的传播与普及。但它以市场为导向,追求一种商业价值,注重娱乐,突出流行性,又造成文化消费的媚俗、低级等倾向。不可否认,电视观众的收视需求也在这种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得到满足。但是,在我国大众传媒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起着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的作用。电视发挥文化引导功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更是责无旁贷,电视观众的需求主流也应以政府工作的中心、难点、热点为重心,兼顾其他。

2.个人兴趣的视野

随着社会分工的多样化,社会群体分化也日趋复杂化,新的阶层不断涌现,新的行业层出不穷,观众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兴趣爱好逐渐分化。过去计划经济下单纯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被市场经济下一个个新的群体心态所替代,人们的价值观发生诸多变化。如从不同年龄群体兴趣看,儿童感兴趣动画、游戏,青年人热衷于情感类节目、体育、文艺、各种时尚;老年人对医疗保健、商品服务、家庭生活更关心。从不同阶层、职业的爱好看、机关干部、教师和一般白领阶层对有情调、有内涵的节目感兴趣。普通工人、市民较关心娱乐、消遣。从文化层次看,文化水平高的热衷思考类节目,对有深度、有审美情趣的节目感兴趣。一般文化水平,对晚会、消遣、宣泄娱乐性节目更喜爱。但是,即便是同一阶层、同一职业、同一年龄阶段的受众,由于个性的差异,对相同的电视节目也还会表现个性化的特征。尤其是在接受传播的过程中,其期待视野会因个性化思维的差异而呈多样化。今天的电视观众群体的细致分化与个性化的加强,导致观众对节目期待视野的多元化特征。

3.超越自我的审判视野

电视是线性传播,节目在单位时间里依次播出。观众顺时间收视,对自己喜爱和关注的栏目的收视必须受制于电视传播。随着电视频道的增加,节目的丰富,竞争的加剧,观众拥有了随时随地对频道节目的自由选择权。快节奏的生活,工作的压力使许多人内心浮躁,对节目的收视也缺乏耐心,一旦发现节目与自己的期望相悖,往往换频道。这些因素的存在,使电视传播面对的观众较之以前更难于琢磨。如今的观众对节目的播出内容、播出时间以及具体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形式都有了更多的自己的要求。对自己不知或知之较少的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和欲知的渴望。希望通过电视拓宽视野超越自我。过去电视播出不太讲究编排和形式,对观众的审美兴趣缺乏研究,因而不讲求策划,品牌意识不强。现在各家电视台都已意识到如果忽视观众的主体意识,忽视观众这种自主选择频道的自由,和电视观众特殊的审美兴趣,栏目要想成功只能是空话。

观众的期待视野是个体在电视传播中作好的一种准备。在这种期待视野的作用下,观众会从自身积蓄的各种经验中不由自主地把那些同他的期待联系着的现象挑选出来,并摆到自己意识的中心地位。观众在收视时受这种期待视野的影响,符合他们的心理期待,就能调动他们发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和评价节目。反之,将影响传播效果的生成。因此,传播者分析观众的收视状态就是要学会适应和调动这种期待视野。只有善于分析,勤于改变,才能提高我们的电视传播的质量。

三、电视传播与观众期待视野的契合

现代传播讲究尊重受众、平视受众,调动受众参与传播活动的积极性。传播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内容的信息去影响改变受众。在实际传播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同一内容的信息因传播方式和手段不同,对受众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产生不同影响,其社会评价也常有所差别。采用恰当的传播策略,刺激不同受众的心理依据,调动其期待视野积极进入传播过程之中,会获取更好的传播效果。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了解观众收视心理状态是传播策略实施的关键所在。

首先,注重观众调查的作用。电视台都有观众收视调查一项工作。而目前这项工作在多数电视台只是收视率的统计,调查目的主要是了解节目收视人数、以确定收视排行榜。这种排行榜主要是为广告收入、节目播出时间服务的。观众调查是现代电视节目生产的重要环节,不能仅限于收视率的简单结论。我们应该通过观众调查摸清节目播出的质量和效果,提高节目的美誉度,反馈和预测观众对节目的评价,了解创办新栏目的可能性和价值意义。至于有些电视台创办新栏目,只是几个编导参阅兄弟台的节目形式,大家讨论讨论,杜撰栏目的方式更是不可取。

其次,加强电视策划的针对性。电视传播引进市场机制以后,不仅纳入了市场化的管理方式,在节目的产出环节上同样也引入了产品生产的模式。面对千千万万的不同群体,具有强烈自主意识的观众,我播你看的传统电视节目的生产制作模式已经过时。消费群体需求的多元化、复杂化、兄弟电视台的频频高招,都使电视传播在每个环节上带有了商品化的色彩。对观众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之后,科学地进行栏目的策划、设计已成共识。如各省级电视台的纷纷上星,对中央台来说,构成广泛的竞争对手,而中央台高技术、高品位的节目质量和内容,也从各省级台抢走大量观众。如今的电视节目竞争,不仅仅是比制作水平、拍摄技巧,主持人好坏,更主要的是比谁的栏目有吸引力,比的是电视人的智慧和能力。关键在于急需建立一整套电视策划的科学、有效的运作机制和方法。

譬如利用传播策略的心理分析,引导受众心理活动有意识地关注某种媒体传播对象。全面地制造舆论,形成受众对事态发展的关注和耳闻目睹的期待心理,从而达到传播的最佳效果。这就是我们俗称的“炒作”。它的目的就是强化受众的注意。此外,我们从观众社会心态的变化入手,切入其期待视野,才能真正做到产销畅通。现今的观众拥有社会阶层自我导向倾向,自主传播的欲望、自主议政兴趣、自娱的审美倾向。同时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和挤压下惶惑、无奈等也困扰着他们。电视屏幕上新闻分析背景报道的红火,自娱式的综艺节目的火爆,各种流行时尚的展示和对象性明确的栏目之纷纷问世,无一不是观众期待视野的体现。长期以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讲求一律,而现在逐步分散化发展。单一性的传播策略无法应付观众的心理需求。因而,广泛采用分析、引导、讨论、辩论的方式达到传播目的,是一种符合受众心理的手段。但是,各类节目不可过多过烂,互相“克隆”。常变常新,个性鲜明,才是观众永恒的期待。

第三,提高电视传播的文化品位。电视传播每时每刻从不同方面反映和折射着社会生活。这就决定电视节目的制作对宏观的社会文化大背景必须有所认识和把握。进入90年代以后,商业文化大潮冲击着电视荧屏,无主流、无深度、一次性的消费文化泛滥,电视传播的文化品位下降,一种迎合市场、讨好观众的传播心态流行。追求一定的商业价值,而忽视人文精神,注重娱乐性而失去对生活底蕴的理性思考,突出流行性而失去对创作个性的追求。我们倡导对观众期待视野的关注,并不等于简单的屈从。电视蕴含的文化意识在总体上体现对时代精神的追随和倡导,健康的、有品位的节目是时代的主流文化。电视传播不仅需要对观众市场的分析、了解市场需求的状况,有的放矢。同时,还具有对高雅、先锋的精英文化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的能力。一部电视连续剧《围城》的成功,使钱钟书先生一下子成了街谈巷议的大众名人,小说畅销百万册,还有数种盗版。足以说明,作为大众文化表现渠道的电视对高雅、精英文化的消化吸收功能。可见,提高电视节目的品位与观众提高自身审美鉴赏的愿望是一致的。

提高电视传播的思想性和文化品位,内容上追求雅俗共赏,形式上向大众靠拢,普及高雅文化之长,强化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对高尚审美情趣的追求。关键是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和欣赏习惯,逐步优化我国的电视传播文化环境。中国的电视传播才能真正在主流意识、大众品位中寻到发展之路。

注释:

张讴《电视符号与电视文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第95页

期待范文篇6

关键词:阅读期待语文质量

我们的语文教学,由于应试教育的主宰,容不得学生的任何自由和创新,一切以标准答案为依据。一篇文章,教师说分三段,分四段就是错误。学生在阅读上受到严重的束缚和压抑,对语文课兴趣全无。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深感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之弊,也常常为之困惑、苦恼,为此进行不懈的探索,寻求阅读教学的新境界。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真切地体会到“阅读期待”在阅读教学中起着无法取代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从阅读功能看,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在学生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比如见到标题)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自然,读者从接受的信息中产生的内驱力强弱、有无,对其内在阅读兴趣和积极性的有无或强弱起关键作用,对其阅读行为是否进行和怎样进行产生重要影响。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阅读质量呢?

一、适当的煽情

当代格鲁吉亚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阿莫那什维利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如果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阅读,那么这个教师就不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愿意阅读,那他就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全体学生都喜爱阅读、热衷于阅读,那他就不仅是一个好教师,而且是一个优秀教师。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受感动;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这个过程若缺乏审美热情,阅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例如,教学《梳羊角辩的小姑娘》时,我带着一脸的神秘说:“这是篇写人的记叙文,老师特别喜欢。它与过去学过的课文在写法上有许多不同,你能找出多少点不同?当然越多越好。”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就投入到课文的阅读中去。结果有发现课文主要通过对话的,有发现三件事是连贯的,有发现三件事可以组成一件事,有发现用词很讲究,有发现结尾意味深长的等等,学生的审美阅读就此开始。当然,教师要煽情,要动情,也不是任意地让感情泛滥,要以自己的独特、真挚、强烈、坦荡的情怀与学生见面,扣击学生的心弦,使自己、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

二、驰情其中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这座桥梁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需要我们的“情感的王子”——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挖掘出来,才能与作者会面,达成情感的契合。

启动情感。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那得需要外力的推动。这种外力须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如从课文中选取一个美好的场景,一个或几个角色的鲜明形象,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于是孩子情感的小河荡漾起情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份关注,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期待着故事将怎么发生,将怎么一步步进展。如教学《月光曲》时,我以贝多芬的《月光》作为背景音乐,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部分,之后引导:这是一首多么美妙的曲子!贝多芬是怎样谱写成的呢?牵住情感。儿童的情感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可以由生成——发展——稳定;也可以由生成——淡化——泯灭。在学生初读课文入情后,教师需倍加珍视,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只要教师巧妙地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必然会惭惭地涌动起来。如教学《月光曲》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时,通过图片、音乐引学生进入《月光曲》的意境,从而进行感悟、欣赏。再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走进茅屋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找出贝多芬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使学生仿佛看到了,也仿佛听到了,用整个心灵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驰而神往,激起孩子极大的兴奋,拨动他们的心弦。

推动感情。儿童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开始转向课文本身的语言,老师应从孩子的面部表情,从朗读的声调,从发言的措辞,敏锐地觉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孩子心头涌动,这是阅读成功的契机,应及时把握,并顺势将阅读过程推进课文精彩片断词句,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注意那些深浸着作者情感的词句,读出其神韵。当学生通过音乐和图画,对《月光曲》的内容有了深刻的感悟并陶醉其中时,水到渠成了,让学生尽情地朗读。学生在朗读中,读出了音乐的优雅、轻盈、热情和不可遏制的沸腾,读出理解,读出情感,读出韵味,使学生走进了贝多芬的情感世界。痛快抒发。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发起来了。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说,想抒发情感。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通过抒发,可以使儿童的情感更加明确。及时引导儿童抒发内心的情感,不仅是阅读的需要,而且也是儿童心理的需要。当学生对课文《月光曲》不仅仅停留在喜欢,而且有了深层的感悟,对贝多芬有了更深的敬慕。他们明白,正是贝多芬这样的音乐家,才能创作出这样美妙的音乐,把穷苦兄妹俩带到了这样的光明美好的世界!此时就要让学生痛痛快快地去评,去赞美,进一步把情感推向高潮。

三、张扬个性“差异”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产生感悟,必然会带浓重的个性化倾向。同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学过的课程一样,但由于经历上的差别,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个体的心理差异,因此所体现出来的“阅读期待”也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位学生阅读时有着自己注重的焦点。如有的想印证自己预想的结果,侧重于情节的发展;有的则仅是猎奇,关注是否能获得新奇的信息;有的想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对阅读的方方面面都有兴趣。作为教师首先应该保护好这宝贵的积极性,对学生这一倾向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理解。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对课文内容的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即为提升语文素养而阅读,为提升个人的审美情趣而阅读。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时,教师更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应是多元化的、开放性的。“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首诗,体会也不会完全一样。

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中的“碧玉”,既可以理解为质地纯正的绿宝石,也可以理解为“小家碧玉”的美貌女子。学生在情绪、兴趣、注意、思维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同一种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在传授学法时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让他们把不同的看法、独特的见解都表述出来,从而使每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我的战友》一文的烈火烧身时,我问学生打算怎样学习这一部分课文,结果发现学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说:“边看插图,边读课文,用插图来帮助理解。”有的说:“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体会。”有的说:“边读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体会。”……我便放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学生立刻忙碌起来,有的有滋有味地读;有的埋头圈、点、写;有的与小组同学小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进行自主的学习。全班交流时,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体验,纷纷发表各自的独特见解。通过阅读过程中空间的拓展,学生的自主性真正加强了,学生的头脑不再是储存知识的容四、尝试评论阅读教学中,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教师应用自己智慧的火种,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

期待范文篇7

关键词:阅读期待语文质量

我们的语文教学,由于应试教育的主宰,容不得学生的任何自由和创新,一切以标准答案为依据。一篇文章,教师说分三段,分四段就是错误。学生在阅读上受到严重的束缚和压抑,对语文课兴趣全无。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深感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之弊,也常常为之困惑、苦恼,为此进行不懈的探索,寻求阅读教学的新境界。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真切地体会到“阅读期待”在阅读教学中起着无法取代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从阅读功能看,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在学生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比如见到标题)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自然,读者从接受的信息中产生的内驱力强弱、有无,对其内在阅读兴趣和积极性的有无或强弱起关键作用,对其阅读行为是否进行和怎样进行产生重要影响。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阅读质量呢?

一、适当的煽情

当代格鲁吉亚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阿莫那什维利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如果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阅读,那么这个教师就不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愿意阅读,那他就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全体学生都喜爱阅读、热衷于阅读,那他就不仅是一个好教师,而且是一个优秀教师。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受感动;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这个过程若缺乏审美热情,阅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例如,教学《梳羊角辩的小姑娘》时,我带着一脸的神秘说:“这是篇写人的记叙文,老师特别喜欢。它与过去学过的课文在写法上有许多不同,你能找出多少点不同?当然越多越好。”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就投入到课文的阅读中去。结果有发现课文主要通过对话的,有发现三件事是连贯的,有发现三件事可以组成一件事,有发现用词很讲究,有发现结尾意味深长的等等,学生的审美阅读就此开始。当然,教师要煽情,要动情,也不是任意地让感情泛滥,要以自己的独特、真挚、强烈、坦荡的情怀与学生见面,扣击学生的心弦,使自己、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

二、驰情其中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这座桥梁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需要我们的“情感的王子”——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挖掘出来,才能与作者会面,达成情感的契合。

启动情感。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那得需要外力的推动。这种外力须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如从课文中选取一个美好的场景,一个或几个角色的鲜明形象,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于是孩子情感的小河荡漾起情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份关注,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期待着故事将怎么发生,将怎么一步步进展。如教学《月光曲》时,我以贝多芬的《月光》作为背景音乐,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部分,之后引导:这是一首多么美妙的曲子!贝多芬是怎样谱写成的呢?牵住情感。儿童的情感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可以由生成——发展——稳定;也可以由生成——淡化——泯灭。在学生初读课文入情后,教师需倍加珍视,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只要教师巧妙地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必然会惭惭地涌动起来。如教学《月光曲》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时,通过图片、音乐引学生进入《月光曲》的意境,从而进行感悟、欣赏。再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走进茅屋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找出贝多芬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使学生仿佛看到了,也仿佛听到了,用整个心灵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驰而神往,激起孩子极大的兴奋,拨动他们的心弦。

推动感情。儿童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开始转向课文本身的语言,老师应从孩子的面部表情,从朗读的声调,从发言的措辞,敏锐地觉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孩子心头涌动,这是阅读成功的契机,应及时把握,并顺势将阅读过程推进课文精彩片断词句,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注意那些深浸着作者情感的词句,读出其神韵。当学生通过音乐和图画,对《月光曲》的内容有了深刻的感悟并陶醉其中时,水到渠成了,让学生尽情地朗读。学生在朗读中,读出了音乐的优雅、轻盈、热情和不可遏制的沸腾,读出理解,读出情感,读出韵味,使学生走进了贝多芬的情感世界。痛快抒发。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发起来了。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说,想抒发情感。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通过抒发,可以使儿童的情感更加明确。及时引导儿童抒发内心的情感,不仅是阅读的需要,而且也是儿童心理的需要。当学生对课文《月光曲》不仅仅停留在喜欢,而且有了深层的感悟,对贝多芬有了更深的敬慕。他们明白,正是贝多芬这样的音乐家,才能创作出这样美妙的音乐,把穷苦兄妹俩带到了这样的光明美好的世界!此时就要让学生痛痛快快地去评,去赞美,进一步把情感推向高潮。

三、张扬个性“差异”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产生感悟,必然会带浓重的个性化倾向。同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学过的课程一样,但由于经历上的差别,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个体的心理差异,因此所体现出来的“阅读期待”也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位学生阅读时有着自己注重的焦点。如有的想印证自己预想的结果,侧重于情节的发展;有的则仅是猎奇,关注是否能获得新奇的信息;有的想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对阅读的方方面面都有兴趣。作为教师首先应该保护好这宝贵的积极性,对学生这一倾向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理解。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对课文内容的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即为提升语文素养而阅读,为提升个人的审美情趣而阅读。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时,教师更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应是多元化的、开放性的。“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首诗,体会也不会完全一样。

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中的“碧玉”,既可以理解为质地纯正的绿宝石,也可以理解为“小家碧玉”的美貌女子。学生在情绪、兴趣、注意、思维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同一种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在传授学法时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让他们把不同的看法、独特的见解都表述出来,从而使每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我的战友》一文的烈火烧身时,我问学生打算怎样学习这一部分课文,结果发现学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说:“边看插图,边读课文,用插图来帮助理解。”有的说:“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体会。”有的说:“边读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体会。”……我便放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学生立刻忙碌起来,有的有滋有味地读;有的埋头圈、点、写;有的与小组同学小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进行自主的学习。全班交流时,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体验,纷纷发表各自的独特见解。通过阅读过程中空间的拓展,学生的自主性真正加强了,学生的头脑不再是储存知识的容四、尝试评论阅读教学中,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教师应用自己智慧的火种,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

期待范文篇8

广州因亚运的到来而变得更加美丽,更富有色彩。

作为东道主的我们也要围绕这“祥和亚运,绿色亚运,人文亚运”,的标准为亚运的成功举办贡献我们微薄的力量。我们需要多了解广州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饮食文化,不仅我们自己要保护名胜古迹,更要向大家灌输广州文化,和保护名胜古迹的知识,让每一个广州都能对广州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有了深刻的印象和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让外来客人更解了解广州,让广州走向世界。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半年的时间,做好充分的准备:中国一直以来被誉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有“礼仪之邦”之称,到那个时候,广州一定令我们刮目相看:

在那个时候,街上全是一棵棵翠绿的小树——一片碧绿的景象。你们只要吸了一口气,就可以发现这里的空气比以前好了很多,更清新了。你们再到城市的周边走一走,转一转,一定能发现:这里有很多的高山,而且山上种满了绿树,给人以清新的感觉。大街小巷都装饰得漂漂亮亮,在宽阔的马路上,见不到往常的交通堵车,因为大家纷纷改换了出行的方式,尽量少开私家车,主动改为步行,乘坐地铁、公共汽车;为了空气不受污染,许多工厂自发节能减排,改造排污系统,不再让那浓烟污水去熏染碧蓝的天空;小溪水也不会肮脏了,。你们再看一看:运动场馆,场馆被绿树环绕着,好像是绿草中开放着的一朵鲜艳的小花。环境真的变好了:天空蓝了、树木多了、工厂少了、溪水清了……这一定是因为要开亚运会了,所以有关部门把一些工厂迁移了、多种了一些树还把水质恢复了原来的状态。就连小鱼也能在碧绿、清澈见底的河里自由地追逐、嬉闹。这种感觉多么令人向往啊!我想,亚运会期间天空蓝蓝的,就能给运动员们创造最佳生态环境,让他们在绿色环保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这时,身边的每一个广州人,都会伸出温暖的双手,捧出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帮助、去关怀身边每一个需要关怀、需要帮助的人。在公共场所,人们不再随地吐痰,都能带头遵守和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在公共汽车上,大家不再因为坐位你争我抢,都会主动谦让给年纪大的老爷爷老奶奶;在各个角落上,再也看不到随手扔掉垃圾的现象;在奥运赛场上,无论是运动员还是观赛的人们,人人都会自觉遵守各项规定,文明参赛、文明观赛。公务员之家

又因为这里的人们的淳朴和善良,对每一位人都报以真心的笑容,使每一位来参与盛会的人,都能感到这里的美丽,感到人们对此的骄傲,更能感到广州这如同家般的温暖,使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

期待范文篇9

现实:耕地内有75万多个坟头

殡葬改革是一项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市是一个农业市,人均耕地不足1.2亩。对于我市的广大农民来说,土地依然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据调查统计,全市耕地内有坟头75万多个,约占耕地1.1万亩,且每年又有约1

.5万人土葬,每年仍将吞噬200多亩耕地,相当于剥夺了200多人的口粮田。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矛盾相当突出。

同时,土葬还造成其他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全市每年因土葬浪费掉的木材就多达1万多立方米,加之群众不得已而为之的丧葬活动大操大办,加重了群众的经济负担。近几年,我市农民办一起丧事一般就要花去3000多元,每年全市因丧事需要花去4500万元。此外,乱埋乱葬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民对农田的机械化收割耕作,还造成了地下水、空气的污染,直接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的对外形象和投资环境。

由于土葬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殡葬改革工作一直步履维艰。从2000年开始,我市加大殡葬改革力度,殡葬改革稳步推进。

成效:火化率逐年上升

市政府2000年4月4日了《漯河市殡葬管理实施办法》,2001年5月16日修改后重新。各县(区)结合实际,先后出台了有关殡葬管理具体规定。市、县(区)成立了殡葬管理委员会,设立了殡葬管理所,成立了殡葬执法监察大队,大多数村庄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全市殡葬管理工作不仅实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开展殡葬管理工作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法律依据,而且层层有了组织保证。各级领导对殡葬改革给予高度的重视,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把具体火化任务列入乡(镇)、村干部的责任目标,并实行责任追究制。

由于措施得力,我市的殡葬改革工作成效显著,火化率呈逐年上升势头。2002年,我市火化率达66.3%,比2001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2003年,全市火化率达96.7%,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0个百分点,由全省第三名上升为第一名。

目标:骨灰进入公墓与平坟扩耕

从2001年开始,我市加快了公益性公墓建设步伐。截至今年6月,全市已建成公墓871座,占应建公墓的70%。但入墓率只有10%,骨灰二次装棺土葬和乱埋乱葬现象严重。让骨灰进入公墓成为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难题。

平坟扩耕工作由源汇区、临颍县南街村带了个好头。1995年,源汇区政府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采取强硬措施,一举平除了辖区内所有的坟墓,扩耕还田1000余亩。临颍县南街村从1999年1月1日起,村民亡故者一律实行火化。全市大范围内平坟扩耕工作今年也要稳步展开。

在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的旧习俗并不那么容易改变,因此,要完成火化率100%、骨灰进入公墓及平坟扩耕的殡葬改革目的,必须各个难题各个击破。市民政局负责人认为,关键是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进一步加大领导力度。少数领导干部对殡葬改革工作重视不够、领导不力,存在畏难情绪和等待观望的思想,在殡改中不起带头作用,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反而拖后腿,引起群众的不满,影响了殡改的步伐。

继续抓好村级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并组织检查验收,为骨灰进入公墓和平坟扩耕打好基础。切实加强对丧葬用品的管理,严格审批制度,坚决取缔棺木市场和制作源地。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逐步根除人们心中的旧观念。

加大殡葬执法力度。要充分发挥市、县(区)殡葬管理所、殡葬管理检察大队的职能作用,严格执法、强化管理,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举报一起查处一起。

期待范文篇10

关键词:期待视野;阅读教学;活跃;兴趣

一、“期待视野”的由来

纵观文艺学发展的历史,不同时期的理论各有其侧重点。19世纪中叶,受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出现了“传记式批评”和“社会历史批评”两种模式。“传记式批评”侧重探讨作品与作者的关系,强调作品是作者天才的产物。“社会历史批评”侧重研究作品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强调社会现实对作品的决定作用,将文学作品等同于社会现实的简单再现。这两种模式都被视为文本外部研究。20世纪初期产生的所有形式主义潮流一致摒弃了这种文本外部研究,强调对文本本身的研究,形成了“文本研究”模式,进入了文本内部研究。但这些理论都只注重了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提出的著名的文学四要素说(作品、作家、宇宙、读者)中的前三项,真正将读者提到重要地位,开始将读者和作品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体,并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及接受的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德国学者姚斯和伊瑟尔提出的接受美学理论。

伊瑟尔提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阐释科学去发现的神秘之物”。而姚斯则说:“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界”。这两位大师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作家创作的作品与在阅读过程中将作品具体化的读者之间的融合。那么读者是如何融入到作品之中,并赋予作品新的意义的呢?这里我们就要引入接受美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即“期待视野”。“期待视野”应当既指作家层面的预期期待,又包含读者层面的审美期待。本文中,因更多涉及对学生阅读的指导,所以我们更强调读者的“期待视野”。读者的“期待视野”就是指在阅读接受活动中,自身各种经验、素养、知识、心理等形成的对作品的要求和期望,也就是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阅读过程中,这种期待不断被证实和打破,读者便融入到作品之中,进而解读和理解作品。

二、“期待视野”的形成因素

“作品的接受是以读者的审美经验为前提的”。这表明,我们在阅读前或阅读时,总会猜测该文中还未阅读的事件或信息,这种期待在贯穿我们的阅读过程。“期待视野”这个名词虽来源于文艺学理论,但在阅读其他材料,如报刊、杂志、专业文献时同样适用。学生的“期待视野”主要来源于学生的世界知识(生活常识)和文本知识(文本内部关联)。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下列因素会帮助学生在具体阅读中进入“期待视野”:

1.不同文体,不同期待

在阅读中,我们往往期待体验小说故事的高潮,期待获知新闻中的新信息,期待读到笑话的发笑点,期待听到辩论中正反两方的声音等等。这表明,我们在阅读一篇具体的文章前,就因为我们对相应文体规范、法则、标准的原有认识而对该文章的阅读有了“期待视野”。我们以德国著名作家贝哈尔特·施林克1995年创作的以豪劳考斯特(注:即Holocaust(音译),焚烧的意思,专指屠犹。)为背景的作品《朗读者》(注:也译作《生死朗读》。)为例。该作品一经出版,有关该作品是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文学著作的信息可谓铺天盖地。读者在阅读前已知该作品的文体,或者说有些读者就是冲着这是一部文学作品而去阅读的。而作为一般的读者,我们对此有相关的知识储备,也就是: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被出版,一定有其撰写的动机和目的。因而读者在阅读中总会不自觉地企图从作品中读出或体会出该作品的写作意图和出版的意义等。

2.审视标题,注意开篇

对一篇文章的标题或第一段的阅读是读者接触该文本的开始,也是读者开始形成相应“期待”,产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时刻。如我们在课堂上曾开展这样的试验:开始,学生只得到一张写有标题“世上最高的人”的字条,接着便进入了对正文内容的期待,如:此人的身高、姓名、国籍、年龄、职业、生存环境、长高原因等。经过讨论之后,我们让学生对第一段进行了阅读,学生们获知,这个世上最高的人有他苦闷的地方。于是,学生们又期待通过下文内容的阅读,搞懂此人为什么苦恼,苦恼什么,能不能解决他的苦恼等。所以在很多报刊或专业文章的阅读时,读者往往通过标题及开头的阅读,就能把握整个篇章的大概。但这一惯例却不适合文学作品的阅读,因为很多文学作品的标题或开篇都非常不确定(注:这里的不确定指有很多的空白点,可导致很多的可能性。),读者一般不能确定相应的具体场景,或读者对标题和开篇描述的内容存在不止一种期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期望在下文的阅读中能够打破先前的这种不确定性,建构起对作品内容的“期待视野”。《朗读者》这一标题同样允许我们有所期待:由于“朗读者”既不能视为一项职业,也不能当作一种爱好,所以,谁在朗读?给谁朗读?为什么要朗读等一系列问题在下文中的阐释我们都有期待。通过第一章的阅读,我们得知《朗读者》讲述的是一个15岁小男孩和一个中年妇女之间的故事,至此,三个问题中的前两个已得到明确的回复,还遗留一个问题。也正因为这个问题,我们又有了要继续阅读下去的期待。

3.语言手段,语义手段

通过语言手段和语义手段,也可以获得相关期待。一方面,副词、连词或短语会给我们一些启示。比如在一篇文章的阅读中碰到像“首先”、“第一”、“从一方面说”之类的词语,我们势必会期待在下文的阅读中找到相应的“其次”、“第二,第三”、“从另一方面说”等相应的表达。另一方面,指称手段,特别是后指称手段的运用也是进入期待的惯用手段。德国语言学家Dressler说过:“篇章后指称功能特别适用于唤起读者对新信息的好奇和期待”。这也是为什么后指称手段在文学作品和报刊新闻中频频使用的原因。在小说《朗读者》中就运用了该手段。作者以“但是,我知道那个人就是她。她站在那儿,望着我,一切都晚了。”结束了第一章,但我们并不了解这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因为这一句话起着后指称作用,它所包含的语义内容通过后续阅读才可获知,所以这句话激发起我们继续阅读第二章的兴趣,也正是在第二章的阅读中我们才得知“一切都晚了”的含义:由于男主人公的一时犹豫错过了与女主人公的告别。

4.文章结尾,出其不意

一般来说,文章的结尾往往代表信息、事件、故事等的结束,但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会读到一些开放式的结尾。也就是说,虽有结尾,却无结局。读者对故事的进一步创作会产生自己的假设或想法。笔者认为,这种假设或想法也可以看作是对作者未明确给出结尾的一种期待。小说《朗读者》的结尾就可看作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读者在完成该作品的阅读后,会产生诸如:汉娜为什么会自杀?男主人公或社会对此要负什么责任?该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它想诉说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也就是说,读者对作家未明确给出的结尾也能产生相应的“期望视野”。如果把这些问题综合成对整个作品创作意图和目标的探究,那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就是对读者审美期待的回复。

5.相同作者,相似期待;不同读者,期待各异

同一读者对不同的作家,或不同读者对同一作家也有不同的“期待视野”。比如在中国,读者总是期待从鲁迅那儿读到尖锐的、犀利的批评或讽刺,从张爱玲那儿感受到爱情的凄美,从刘墉那儿学会生活中做人的道理。如果一个侦探小说家突然写了一部爱情小说,那么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定会下意识地去寻找爱情故事中侦探小说的蛛丝马迹。当然反过来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期待”。一个导游期待在一本旅游书籍中找到有关景点的详细介绍,而一个普通游客也许只期待从中得到景点目录或者相关的美食信息。这也是为什么“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尽管会因个体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期待视野”,但是因为一部作品所营造的具体框架或场景对所有读者来说是一致的,所以这些“期待视野”貌似不同,但终因基于相同的篇章,而具有共通之处。

概括地讲,能使读者产生“期待视野”的因素不外乎语言内部(注:本义是指“指称词”和“关联词”的指称关系属于语言系统内部关联。也就是说,文章内容在语言系统中能引起期待视野,如:上文提到的副词、连词或一些语言表达等。)和语言外部(注:本义是指“指称词”和“关联词”的指称关系,狭义上来讲超越了语言系统,是基于交流双方的经验和知识储备,或者从语义上来讲,包含了说话人和受众的经验和世界知识。)两种关联。

三、“期待视野”的培养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否形成“期待视野”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技巧和手段,教师应立足于“期待视野”形成的各种因素,努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利用篇章内外关联,形成阅读的“期待视野”。

1.掌握外语篇章框架

教师应当首先了解学生对非本国语各种文体的掌握程度,对不同篇章类型、文体类型进行划分,研究不同篇章类型所特有的语言或非语言表达手段,分析宏观结构中不同篇章类型间的差别,探讨不同篇章类型的开篇、主题展开及结尾的不同形式,帮助学生熟悉各种不同的文体类型,消除他们对不同于母语的各篇章类型的陌生感,促使学生分析体裁的框架结构,引导学生做出一般性的规律总结,以便针对各种不同的文体,产生相应的“期待视野”,加深他们对篇章的理解。

2.重视文化差异教育

教师应当结合自70年展起来的新学科“篇章语言学”的知识,引入篇章语言学对文化背景的重视理念。因为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对一个民族来说是天经地义、习以为常的事,对另一个民族来说可能会显得完全陌生、不可思议。此外,一些特定历史文化情景下运用的语言或故事只有借助于一定的文化背景才能理解,读者必须置身于故事发生的场景中才能真正深刻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寓意。学生所受的本土教育、所掌握的本土知识在外语阅读时,可能会因为文化的差异而阻碍“期待视野”的形成,造成理解不当,或不能理解。所以,教师必须在传授正确语言形式的同时,教授学生社会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所传授的内容才不是一堆缺乏生机的枯燥符号。外语教学中,社会文化的传授应包含词汇文化(注:不同的词汇在不同的国家的寓意不一样,如与中文不同的是,猪在德语中有好运的意思。)、历史文化、交际风俗、礼仪规范、价值观念等。

3.体验“期待”变化,提高阅读效率

在阅读进程中,学生的“期待视野”部分会被证实,部分会被打破或全盘否定,教师要做好整个阅读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学生的“期待视野”被证实,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会提高,老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这种正确的“期待视野”产生的因素,使之变为下次类似阅读的前期经验,同时要让学生在下文的阅读中继续检阅其“期待视野”是否与文中内容相符,告诫他们不要忽略细节,要关注文章内容或故事情节的变化。学生的“期待视野”被打破,此时学生的反应有两种,一种是受到挫折,影响继续阅读,一种是产生好奇,迫切想要继续阅读。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找到“期待视野”被打破的原因,鼓励学生形成新的“期待视野”,并在下文阅读中进行检验。这样,学生在“期待视野”被证实与打破之间,不自觉地带着求知欲阅读完作品,既提高效率,又激发起阅读的兴趣。

4.“阅读期待”对于写作的借鉴

在总结一篇阅读文章时,教师还应当让学生体会到一部好的作品是如何在上述各个“期待视野”产生的条件下,在证实和打破读者的“期待视野”上下功夫的。因为一部作品如果完全符合标准、符合规范,读者的“期待视野”能畅通无阻地进入作品文本,那么这样的作品势必由于规范化而导致模式化、僵化,从而失去生机和活力。但如果一部作品完全不合规范,背离读者可能产生的一切“期待视野”,那么阅读过程可能会因此而阻塞,读者的“期待视野”也会因无法得到积极响应而导致阅读心理的冷淡。所以,阅读的“期待视野”对于写作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创作作品时,一方面要符合相关的文体规范、标准或形式,另一方面又要有所创新,要灵活把握证实与打破读者“期待视野”的尺度,使接受者摆脱消极被动的地位,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参与作品的再创作。

参考文献:

[1]伊瑟尔.文本的召唤结构[M]//瓦尔宁.接受美学.慕尼黑:威廉·劳克出版社,1975:236.

[2]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M]//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