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视野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22:38:47

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范文篇1

关键词:期待视野;阅读教学;活跃;兴趣

一、“期待视野”的由来

纵观文艺学发展的历史,不同时期的理论各有其侧重点。19世纪中叶,受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出现了“传记式批评”和“社会历史批评”两种模式。“传记式批评”侧重探讨作品与作者的关系,强调作品是作者天才的产物。“社会历史批评”侧重研究作品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强调社会现实对作品的决定作用,将文学作品等同于社会现实的简单再现。这两种模式都被视为文本外部研究。20世纪初期产生的所有形式主义潮流一致摒弃了这种文本外部研究,强调对文本本身的研究,形成了“文本研究”模式,进入了文本内部研究。但这些理论都只注重了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提出的著名的文学四要素说(作品、作家、宇宙、读者)中的前三项,真正将读者提到重要地位,开始将读者和作品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体,并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及接受的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德国学者姚斯和伊瑟尔提出的接受美学理论。

伊瑟尔提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阐释科学去发现的神秘之物”[1]。而姚斯则说:“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界”[2]。这两位大师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作家创作的作品与在阅读过程中将作品具体化的读者之间的融合。那么读者是如何融入到作品之中,并赋予作品新的意义的呢?这里我们就要引入接受美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即“期待视野”。“期待视野”应当既指作家层面的预期期待,又包含读者层面的审美期待。本文中,因更多涉及对学生阅读的指导,所以我们更强调读者的“期待视野”。读者的“期待视野”就是指在阅读接受活动中,自身各种经验、素养、知识、心理等形成的对作品的要求和期望,也就是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阅读过程中,这种期待不断被证实和打破,读者便融入到作品之中,进而解读和理解作品。

二、“期待视野”的形成因素

“作品的接受是以读者的审美经验为前提的”[3]。这表明,我们在阅读前或阅读时,总会猜测该文中还未阅读的事件或信息,这种期待在贯穿我们的阅读过程。“期待视野”这个名词虽来源于文艺学理论,但在阅读其他材料,如报刊、杂志、专业文献时同样适用。学生的“期待视野”主要来源于学生的世界知识(生活常识)和文本知识(文本内部关联)。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下列因素会帮助学生在具体阅读中进入“期待视野”:

1.不同文体,不同期待

在阅读中,我们往往期待体验小说故事的高潮,期待获知新闻中的新信息,期待读到笑话的发笑点,期待听到辩论中正反两方的声音等等。这表明,我们在阅读一篇具体的文章前,就因为我们对相应文体规范、法则、标准的原有认识而对该文章的阅读有了“期待视野”。我们以德国著名作家贝哈尔特·施林克1995年创作的以豪劳考斯特(注:即Holocaust(音译),焚烧的意思,专指屠犹。)为背景的作品《朗读者》(注:也译作《生死朗读》。)为例。该作品一经出版,有关该作品是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文学著作的信息可谓铺天盖地。读者在阅读前已知该作品的文体,或者说有些读者就是冲着这是一部文学作品而去阅读的。而作为一般的读者,我们对此有相关的知识储备,也就是: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被出版,一定有其撰写的动机和目的。因而读者在阅读中总会不自觉地企图从作品中读出或体会出该作品的写作意图和出版的意义等。

2.审视标题,注意开篇

对一篇文章的标题或第一段的阅读是读者接触该文本的开始,也是读者开始形成相应“期待”,产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时刻。如我们在课堂上曾开展这样的试验:开始,学生只得到一张写有标题“世上最高的人”的字条,接着便进入了对正文内容的期待,如:此人的身高、姓名、国籍、年龄、职业、生存环境、长高原因等。经过讨论之后,我们让学生对第一段进行了阅读,学生们获知,这个世上最高的人有他苦闷的地方。于是,学生们又期待通过下文内容的阅读,搞懂此人为什么苦恼,苦恼什么,能不能解决他的苦恼等。所以在很多报刊或专业文章的阅读时,读者往往通过标题及开头的阅读,就能把握整个篇章的大概。但这一惯例却不适合文学作品的阅读,因为很多文学作品的标题或开篇都非常不确定(注:这里的不确定指有很多的空白点,可导致很多的可能性。),读者一般不能确定相应的具体场景,或读者对标题和开篇描述的内容存在不止一种期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期望在下文的阅读中能够打破先前的这种不确定性,建构起对作品内容的“期待视野”。《朗读者》这一标题同样允许我们有所期待:由于“朗读者”既不能视为一项职业,也不能当作一种爱好,所以,谁在朗读?给谁朗读?为什么要朗读等一系列问题在下文中的阐释我们都有期待。通过第一章的阅读,我们得知《朗读者》讲述的是一个15岁小男孩和一个中年妇女之间的故事,至此,三个问题中的前两个已得到明确的回复,还遗留一个问题。也正因为这个问题,我们又有了要继续阅读下去的期待。

3.语言手段,语义手段

通过语言手段和语义手段,也可以获得相关期待。一方面,副词、连词或短语会给我们一些启示。比如在一篇文章的阅读中碰到像“首先”、“第一”、“从一方面说”之类的词语,我们势必会期待在下文的阅读中找到相应的“其次”、“第二,第三”、“从另一方面说”等相应的表达。另一方面,指称手段,特别是后指称手段的运用也是进入期待的惯用手段。德国语言学家Dressler说过:“篇章后指称功能特别适用于唤起读者对新信息的好奇和期待”[4]。这也是为什么后指称手段在文学作品和报刊新闻中频频使用的原因。在小说《朗读者》中就运用了该手段。作者以“但是,我知道那个人就是她。她站在那儿,望着我,一切都晚了。”结束了第一章,但我们并不了解这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因为这一句话起着后指称作用,它所包含的语义内容通过后续阅读才可获知,所以这句话激发起我们继续阅读第二章的兴趣,也正是在第二章的阅读中我们才得知“一切都晚了”的含义:由于男主人公的一时犹豫错过了与女主人公的告别。

4.文章结尾,出其不意

一般来说,文章的结尾往往代表信息、事件、故事等的结束,但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会读到一些开放式的结尾。也就是说,虽有结尾,却无结局。读者对故事的进一步创作会产生自己的假设或想法。笔者认为,这种假设或想法也可以看作是对作者未明确给出结尾的一种期待。小说《朗读者》的结尾就可看作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读者在完成该作品的阅读后,会产生诸如:汉娜为什么会自杀?男主人公或社会对此要负什么责任?该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它想诉说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也就是说,读者对作家未明确给出的结尾也能产生相应的“期望视野”。如果把这些问题综合成对整个作品创作意图和目标的探究,那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就是对读者审美期待的回复。

5.相同作者,相似期待;不同读者,期待各异

同一读者对不同的作家,或不同读者对同一作家也有不同的“期待视野”。比如在中国,读者总是期待从鲁迅那儿读到尖锐的、犀利的批评或讽刺,从张爱玲那儿感受到爱情的凄美,从刘墉那儿学会生活中做人的道理。如果一个侦探小说家突然写了一部爱情小说,那么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定会下意识地去寻找爱情故事中侦探小说的蛛丝马迹。当然反过来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期待”。一个导游期待在一本旅游书籍中找到有关景点的详细介绍,而一个普通游客也许只期待从中得到景点目录或者相关的美食信息。这也是为什么“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尽管会因个体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期待视野”,但是因为一部作品所营造的具体框架或场景对所有读者来说是一致的,所以这些“期待视野”貌似不同,但终因基于相同的篇章,而具有共通之处。

概括地讲,能使读者产生“期待视野”的因素不外乎语言内部(注:本义是指“指称词”和“关联词”的指称关系属于语言系统内部关联。也就是说,文章内容在语言系统中能引起期待视野,如:上文提到的副词、连词或一些语言表达等。)和语言外部(注:本义是指“指称词”和“关联词”的指称关系,狭义上来讲超越了语言系统,是基于交流双方的经验和知识储备,或者从语义上来讲,包含了说话人和受众的经验和世界知识。)两种关联。

三、“期待视野”的培养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否形成“期待视野”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技巧和手段,教师应立足于“期待视野”形成的各种因素,努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利用篇章内外关联,形成阅读的“期待视野”。

1.掌握外语篇章框架

教师应当首先了解学生对非本国语各种文体的掌握程度,对不同篇章类型、文体类型进行划分,研究不同篇章类型所特有的语言或非语言表达手段,分析宏观结构中不同篇章类型间的差别,探讨不同篇章类型的开篇、主题展开及结尾的不同形式,帮助学生熟悉各种不同的文体类型,消除他们对不同于母语的各篇章类型的陌生感,促使学生分析体裁的框架结构,引导学生做出一般性的规律总结,以便针对各种不同的文体,产生相应的“期待视野”,加深他们对篇章的理解。

2.重视文化差异教育

教师应当结合自70年展起来的新学科“篇章语言学”的知识,引入篇章语言学对文化背景的重视理念。因为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对一个民族来说是天经地义、习以为常的事,对另一个民族来说可能会显得完全陌生、不可思议。此外,一些特定历史文化情景下运用的语言或故事只有借助于一定的文化背景才能理解,读者必须置身于故事发生的场景中才能真正深刻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寓意。学生所受的本土教育、所掌握的本土知识在外语阅读时,可能会因为文化的差异而阻碍“期待视野”的形成,造成理解不当,或不能理解。所以,教师必须在传授正确语言形式的同时,教授学生社会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所传授的内容才不是一堆缺乏生机的枯燥符号。外语教学中,社会文化的传授应包含词汇文化(注:不同的词汇在不同的国家的寓意不一样,如与中文不同的是,猪在德语中有好运的意思。)、历史文化、交际风俗、礼仪规范、价值观念等。

3.体验“期待”变化,提高阅读效率

在阅读进程中,学生的“期待视野”部分会被证实,部分会被打破或全盘否定,教师要做好整个阅读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学生的“期待视野”被证实,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会提高,老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这种正确的“期待视野”产生的因素,使之变为下次类似阅读的前期经验,同时要让学生在下文的阅读中继续检阅其“期待视野”是否与文中内容相符,告诫他们不要忽略细节,要关注文章内容或故事情节的变化。学生的“期待视野”被打破,此时学生的反应有两种,一种是受到挫折,影响继续阅读,一种是产生好奇,迫切想要继续阅读。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找到“期待视野”被打破的原因,鼓励学生形成新的“期待视野”,并在下文阅读中进行检验。这样,学生在“期待视野”被证实与打破之间,不自觉地带着求知欲阅读完作品,既提高效率,又激发起阅读的兴趣。

4.“阅读期待”对于写作的借鉴

在总结一篇阅读文章时,教师还应当让学生体会到一部好的作品是如何在上述各个“期待视野”产生的条件下,在证实和打破读者的“期待视野”上下功夫的。因为一部作品如果完全符合标准、符合规范,读者的“期待视野”能畅通无阻地进入作品文本,那么这样的作品势必由于规范化而导致模式化、僵化,从而失去生机和活力。但如果一部作品完全不合规范,背离读者可能产生的一切“期待视野”,那么阅读过程可能会因此而阻塞,读者的“期待视野”也会因无法得到积极响应而导致阅读心理的冷淡。所以,阅读的“期待视野”对于写作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创作作品时,一方面要符合相关的文体规范、标准或形式,另一方面又要有所创新,要灵活把握证实与打破读者“期待视野”的尺度,使接受者摆脱消极被动的地位,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参与作品的再创作。

参考文献:

[1]伊瑟尔.文本的召唤结构[M]//瓦尔宁.接受美学.慕尼黑:威廉·劳克出版社,1975:236.

[2]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M]//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27.

期待视野范文篇2

受众期待视野的构成分析

依据接受美学的理论,艺术作品的艺术生命,始于它成为社会的意识中的事实之时,始于它与人的世界观和审判标准发生之时。一部文学作品的生命力,没有读者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读者虽然不是文学文本的直接作者,却是文学作品的间接作者。电视传播过程与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不能同等相比,但是,我们从中或许能获得某种启示。

接受美学观点认为,文学的接受活动具有社会接受和个人接受两种形态。所谓社会接受,指一部作品脱胎之后,到达读者之前,已经取得社会的占有形式。在作品产生和个人接受之间存在的各种“社会中介机构”,如出版社、文学批评、文学宣传等。它们从不同社会的、阶级的、集团的角度指导读者如何评价作家作品。社会接受是作品达到读者中的必经途径,但社会接受又是以个人为前提的。虽然个人接受必须在社会接受的基础上和指导下进行。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认为,无论任何作品,读者都是以自己一“生活的和文学的期待视野出发去看待的。”

我们把电视传播的过程置之于这种接受美学的分析置之,可以看到,任何一个电视节目都是通过某一具体的传授机构进行的传播的。如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报社、电台、电视台都是政府办的,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党和政府要求它们为其服务,贯彻党和政府的意志。这种社会接受规范我们的电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关系,它在个人接受之前、之中和以后,影响着观众对每一具体电视节目的评价、认识和了解。而作为每个个体观众的接受又是与其生活的期待视野和节目的个人期望密不可分的。观众的生活期待事业包括所初的地位和状况,他所受教育的水平,生活经历和经验,他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性格等多方面。作品的期待视野表现为,他对电视传播规律性的认识,以及他的审美观、审美情趣等。可见观众的期待视野的差异,形成看电视的不同动机,和对某一类型节目的兴趣和需要的选择。

因此,观众的期待视野不仅决定着对电视节目的选择,同样也决定着电视传播发生影响的可能性,以及看电视的可能性,并且表现在对节目的评价过程中。借鉴接受美学的理论分析电视传播,我们可以判定观众期待视野的构成对电视节目价值生成的影响作用。

从不同阶级状况和生活方式的差异看,电视把节目传播给不同阶级状况的观众。作为接受对象的个体,其社会结构心理状态的差异对节目的传播效果构成影响。马克思的阶级划分方法认为,阶级是一种由社会结构决定的客观存在,它由社会的物质、社会或者经济的存在条件所决定。有着共同经历的人往往在对共同利益的追求中达成共识。对于传播的信息,观众往往依据自己群体的共同经验进行解码。

各种不同的接受群体中,生活方式的差异是其显著的标志。它构成不同群体对电视传播的不同期待。人们生存条件的不同,对他们的心理、行为思想、情感等性格方面的深刻影响,表现在对传播价值取向之中。电视传播的意义需要观众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进行解码。每个人采用与自己社会地位相等的接受经验对信息进行解码。如果电视节目能够表达他们的兴趣,观众从中可获得愉悦。而当传播内容与观众观念相悖时,观众往往从不同社会立场出发加以评判,或屈从或否定。

社会分类理论把大众传播的接收对象因年龄、性别、种族、职业等方面的特征,划分为各自的“社会集合体”,属于同一集合体的观众抱有比较一致的社会观、价值观,他们大体选择相同的传播工具,接触相同的内容。另一方面,电视节目把各种不同阶层、不同生活状况的内容源源不断地传输给大众,吸引广大的受众。有数据研究表明,电视具有“提前社会化的”功能。电视传播的内容对广大的观众而言,能够满足他们对不同生活状态的好奇和实现自己梦想的心理期待。即便这种生活方式离自己十分遥远,也并不能阻断他们的期待愿望。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是社会化过程中完成的,而大众传播早已被视为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大众媒介所传播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对受众起着直接的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通过媒介了解进而确认媒介所描绘的生活方式,正是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而积极参与传播过程。同时人们通过媒介而感到并接受的生活方式,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其他各阶层的人。因此,社会公众的社会心理期待视野便成为传播中的重要研究依据。我们常说的雅俗共赏正是建立在对受众这种可能的接受心理之上的。

从文化程度与媒介观念的差异看。近十几年国内各地的受众调查反复证明,文化水平通常是媒介接触和使用最具解释力的一项人口特征。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孙五三女士做过统计分析,她认为文化程度和媒介接触行为的水平的关系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媒介接触频率,二是对媒介内容的选择。一般文化程度高的居民有较高的媒介接触倾向,而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在选择媒介内容方面有广泛性和单纯性差异。高文化程度的居民倾向于选择较多类型的内容,低文化程度的居民使用媒介内容的范围比较窄,内容也较简单化。由此可见,文化程度的高低制约着人们信息需求的深广度,左右着人们的收视行为。

电视传播的价值受到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二方面的影响。接受美学观点认为,创作意识来源于传播者,实现其作品价值必须依赖于观众的接受和理解。一条新闻的选材和报道角度,一档节目的创意和拍摄手法运用都必须得到观众的肯定。观众的接受态度支配传播者在节目的创作过程中,从策划设计、传播内容到表现形式诸方面自觉地估计和预测观众。观众期待视野的形成,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文化程度的高低,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社会文化心理和审美心理的期待状况。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不同文化程度的观众在看电视的方式、兴趣和观念上呈各异特征。但这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文化水平对受众的行为构成直接的因果效应。它需要受众媒介观念的中介和传导。较高文化程度的受众媒介观念的现代化程度较高,导致受众有较高频率的媒介接触。他参与媒介的接受活动较多,主动识别、归纳、分析传播信息的能力较强。如果一个人虽然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但媒介观念的现代化程度较低,他在接触媒介时也可能表现出低文化程度受众所具有的特征。因此,对电视观众研究不仅是对其文化水平的关注,更需要从媒介文化的角度去体察人们在接触电视传播时表现出的文化方面特征。媒介占有情况,媒介接触频率以及不同的媒介内容爱好,构成相同文化程度观众的不同接受心理。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的调查显示:受众媒介观念越积极,越偏好媒介纪实类、现代戏剧类和说服类内容。

二、电视观众期待视野的层次特征

在物质生产领域,一件产品的制造者总要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要来设计产品,并把使用者的能力、素质等在产品的构造上体现出来。电视传播同样也如此。接受美学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伊泽尔认为:在文学本文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头脑里始终有一个隐在读者,而写作过程便是向这个隐在的读者叙述故事并进行对话的过程。无论是何种媒介的传播都会在自觉或不自觉中为接受者设计某种作用,这是接受美学给予我们的启示。

电视传播强调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能动作用。电视编导拍摄出的电视作品,是给人看的;只有观众自觉地、主动地接受,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实现。观众的积极、主动的收视与其期待视野能否兑现密切相关。如今的电视观众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自主意识的增强,对电视传播的期待更显多样化、复杂化趋势。每天面对几十个频道,不停地调换手中的遥控器,观众的自主选择意识增强,参与意识加强,对电视的服务性的要求也呈多样化。观众对节目的选择与否直接关系到收视率的高低,广告收入的多少,关系到各家电视台的生存。以受众为传播中心的意识,随着市场化机制的引进深入电视人的传播观念之中。研究观众、研究观众的收视心理,提高电视制作水平,满足各类型观众的收视需求已成一种电视传播时尚。

可是旧的电视节目运作体制的影响和节目采编人员对节目的受众研究得不够,仍使我们的电视荧屏在传播的满意度上与观众的收视心理期待方面产生差距。我以为评价电视观众的期待视野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1.社会文化层的视野

首先,电视传播体现不同社会发展时期社会主流文化倾向。改革开放不仅是经济行为,也是文化行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由对经济发展的关切上升到文化发展的关切。国民所得增加,社会流动频繁、闲暇时间增多,财富分配及各种机会渐趋平等化;传播、交通、教育的发展等等,打破了中国社会文化格局的沉寂,一种新型大众文化出现。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它不是商品,但是作为物化形态,需要通过市场得到传播时,它又成了商品。电视作为大众文化的主要载体,代表民意,体现时代精神。通过大众传媒,文化突破时空,有利于优秀文化产品的传播与普及。但它以市场为导向,追求一种商业价值,注重娱乐,突出流行性,又造成文化消费的媚俗、低级等倾向。不可否认,电视观众的收视需求也在这种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得到满足。但是,在我国大众传媒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起着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的作用。电视发挥文化引导功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更是责无旁贷,电视观众的需求主流也应以政府工作的中心、难点、热点为重心,兼顾其他。

2.个人兴趣的视野

随着社会分工的多样化,社会群体分化也日趋复杂化,新的阶层不断涌现,新的行业层出不穷,观众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兴趣爱好逐渐分化。过去计划经济下单纯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被市场经济下一个个新的群体心态所替代,人们的价值观发生诸多变化。如从不同年龄群体兴趣看,儿童感兴趣动画、游戏,青年人热衷于情感类节目、体育、文艺、各种时尚;老年人对医疗保健、商品服务、家庭生活更关心。从不同阶层、职业的爱好看、机关干部、教师和一般白领阶层对有情调、有内涵的节目感兴趣。普通工人、市民较关心娱乐、消遣。从文化层次看,文化水平高的热衷思考类节目,对有深度、有审美情趣的节目感兴趣。一般文化水平,对晚会、消遣、宣泄娱乐性节目更喜爱。但是,即便是同一阶层、同一职业、同一年龄阶段的受众,由于个性的差异,对相同的电视节目也还会表现个性化的特征。尤其是在接受传播的过程中,其期待视野会因个性化思维的差异而呈多样化。今天的电视观众群体的细致分化与个性化的加强,导致观众对节目期待视野的多元化特征。

3.超越自我的审判视野

电视是线性传播,节目在单位时间里依次播出。观众顺时间收视,对自己喜爱和关注的栏目的收视必须受制于电视传播。随着电视频道的增加,节目的丰富,竞争的加剧,观众拥有了随时随地对频道节目的自由选择权。快节奏的生活,工作的压力使许多人内心浮躁,对节目的收视也缺乏耐心,一旦发现节目与自己的期望相悖,往往换频道。这些因素的存在,使电视传播面对的观众较之以前更难于琢磨。如今的观众对节目的播出内容、播出时间以及具体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形式都有了更多的自己的要求。对自己不知或知之较少的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和欲知的渴望。希望通过电视拓宽视野超越自我。过去电视播出不太讲究编排和形式,对观众的审美兴趣缺乏研究,因而不讲求策划,品牌意识不强。现在各家电视台都已意识到如果忽视观众的主体意识,忽视观众这种自主选择频道的自由,和电视观众特殊的审美兴趣,栏目要想成功只能是空话。

观众的期待视野是个体在电视传播中作好的一种准备。在这种期待视野的作用下,观众会从自身积蓄的各种经验中不由自主地把那些同他的期待联系着的现象挑选出来,并摆到自己意识的中心地位。观众在收视时受这种期待视野的影响,符合他们的心理期待,就能调动他们发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和评价节目。反之,将影响传播效果的生成。因此,传播者分析观众的收视状态就是要学会适应和调动这种期待视野。只有善于分析,勤于改变,才能提高我们的电视传播的质量。

三、电视传播与观众期待视野的契合

现代传播讲究尊重受众、平视受众,调动受众参与传播活动的积极性。传播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内容的信息去影响改变受众。在实际传播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同一内容的信息因传播方式和手段不同,对受众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产生不同影响,其社会评价也常有所差别。采用恰当的传播策略,刺激不同受众的心理依据,调动其期待视野积极进入传播过程之中,会获取更好的传播效果。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了解观众收视心理状态是传播策略实施的关键所在。

首先,注重观众调查的作用。电视台都有观众收视调查一项工作。而目前这项工作在多数电视台只是收视率的统计,调查目的主要是了解节目收视人数、以确定收视排行榜。这种排行榜主要是为广告收入、节目播出时间服务的。观众调查是现代电视节目生产的重要环节,不能仅限于收视率的简单结论。我们应该通过观众调查摸清节目播出的质量和效果,提高节目的美誉度,反馈和预测观众对节目的评价,了解创办新栏目的可能性和价值意义。至于有些电视台创办新栏目,只是几个编导参阅兄弟台的节目形式,大家讨论讨论,杜撰栏目的方式更是不可取。

其次,加强电视策划的针对性。电视传播引进市场机制以后,不仅纳入了市场化的管理方式,在节目的产出环节上同样也引入了产品生产的模式。面对千千万万的不同群体,具有强烈自主意识的观众,我播你看的传统电视节目的生产制作模式已经过时。消费群体需求的多元化、复杂化、兄弟电视台的频频高招,都使电视传播在每个环节上带有了商品化的色彩。对观众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之后,科学地进行栏目的策划、设计已成共识。如各省级电视台的纷纷上星,对中央台来说,构成广泛的竞争对手,而中央台高技术、高品位的节目质量和内容,也从各省级台抢走大量观众。如今的电视节目竞争,不仅仅是比制作水平、拍摄技巧,主持人好坏,更主要的是比谁的栏目有吸引力,比的是电视人的智慧和能力。关键在于急需建立一整套电视策划的科学、有效的运作机制和方法。

譬如利用传播策略的心理分析,引导受众心理活动有意识地关注某种媒体传播对象。全面地制造舆论,形成受众对事态发展的关注和耳闻目睹的期待心理,从而达到传播的最佳效果。这就是我们俗称的“炒作”。它的目的就是强化受众的注意。此外,我们从观众社会心态的变化入手,切入其期待视野,才能真正做到产销畅通。现今的观众拥有社会阶层自我导向倾向,自主传播的欲望、自主议政兴趣、自娱的审美倾向。同时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和挤压下惶惑、无奈等也困扰着他们。电视屏幕上新闻分析背景报道的红火,自娱式的综艺节目的火爆,各种流行时尚的展示和对象性明确的栏目之纷纷问世,无一不是观众期待视野的体现。长期以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讲求一律,而现在逐步分散化发展。单一性的传播策略无法应付观众的心理需求。因而,广泛采用分析、引导、讨论、辩论的方式达到传播目的,是一种符合受众心理的手段。但是,各类节目不可过多过烂,互相“克隆”。常变常新,个性鲜明,才是观众永恒的期待。

第三,提高电视传播的文化品位。电视传播每时每刻从不同方面反映和折射着社会生活。这就决定电视节目的制作对宏观的社会文化大背景必须有所认识和把握。进入90年代以后,商业文化大潮冲击着电视荧屏,无主流、无深度、一次性的消费文化泛滥,电视传播的文化品位下降,一种迎合市场、讨好观众的传播心态流行。追求一定的商业价值,而忽视人文精神,注重娱乐性而失去对生活底蕴的理性思考,突出流行性而失去对创作个性的追求。我们倡导对观众期待视野的关注,并不等于简单的屈从。电视蕴含的文化意识在总体上体现对时代精神的追随和倡导,健康的、有品位的节目是时代的主流文化。电视传播不仅需要对观众市场的分析、了解市场需求的状况,有的放矢。同时,还具有对高雅、先锋的精英文化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的能力。一部电视连续剧《围城》的成功,使钱钟书先生一下子成了街谈巷议的大众名人,小说畅销百万册,还有数种盗版。足以说明,作为大众文化表现渠道的电视对高雅、精英文化的消化吸收功能。可见,提高电视节目的品位与观众提高自身审美鉴赏的愿望是一致的。

提高电视传播的思想性和文化品位,内容上追求雅俗共赏,形式上向大众靠拢,普及高雅文化之长,强化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对高尚审美情趣的追求。关键是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和欣赏习惯,逐步优化我国的电视传播文化环境。中国的电视传播才能真正在主流意识、大众品位中寻到发展之路。

注释:

张讴《电视符号与电视文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第95页

期待视野范文篇3

关键词:期待视野;阅读教学;活跃;兴趣

一、“期待视野”的由来

纵观文艺学发展的历史,不同时期的理论各有其侧重点。19世纪中叶,受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出现了“传记式批评”和“社会历史批评”两种模式。“传记式批评”侧重探讨作品与作者的关系,强调作品是作者天才的产物。“社会历史批评”侧重研究作品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强调社会现实对作品的决定作用,将文学作品等同于社会现实的简单再现。这两种模式都被视为文本外部研究。20世纪初期产生的所有形式主义潮流一致摒弃了这种文本外部研究,强调对文本本身的研究,形成了“文本研究”模式,进入了文本内部研究。但这些理论都只注重了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提出的著名的文学四要素说(作品、作家、宇宙、读者)中的前三项,真正将读者提到重要地位,开始将读者和作品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体,并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及接受的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德国学者姚斯和伊瑟尔提出的接受美学理论。

伊瑟尔提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阐释科学去发现的神秘之物”。而姚斯则说:“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界”。这两位大师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作家创作的作品与在阅读过程中将作品具体化的读者之间的融合。那么读者是如何融入到作品之中,并赋予作品新的意义的呢?这里我们就要引入接受美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即“期待视野”。“期待视野”应当既指作家层面的预期期待,又包含读者层面的审美期待。本文中,因更多涉及对学生阅读的指导,所以我们更强调读者的“期待视野”。读者的“期待视野”就是指在阅读接受活动中,自身各种经验、素养、知识、心理等形成的对作品的要求和期望,也就是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阅读过程中,这种期待不断被证实和打破,读者便融入到作品之中,进而解读和理解作品。

二、“期待视野”的形成因素

“作品的接受是以读者的审美经验为前提的”。这表明,我们在阅读前或阅读时,总会猜测该文中还未阅读的事件或信息,这种期待在贯穿我们的阅读过程。“期待视野”这个名词虽来源于文艺学理论,但在阅读其他材料,如报刊、杂志、专业文献时同样适用。学生的“期待视野”主要来源于学生的世界知识(生活常识)和文本知识(文本内部关联)。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下列因素会帮助学生在具体阅读中进入“期待视野”:

1.不同文体,不同期待

在阅读中,我们往往期待体验小说故事的高潮,期待获知新闻中的新信息,期待读到笑话的发笑点,期待听到辩论中正反两方的声音等等。这表明,我们在阅读一篇具体的文章前,就因为我们对相应文体规范、法则、标准的原有认识而对该文章的阅读有了“期待视野”。我们以德国著名作家贝哈尔特·施林克1995年创作的以豪劳考斯特(注:即Holocaust(音译),焚烧的意思,专指屠犹。)为背景的作品《朗读者》(注:也译作《生死朗读》。)为例。该作品一经出版,有关该作品是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文学著作的信息可谓铺天盖地。读者在阅读前已知该作品的文体,或者说有些读者就是冲着这是一部文学作品而去阅读的。而作为一般的读者,我们对此有相关的知识储备,也就是: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被出版,一定有其撰写的动机和目的。因而读者在阅读中总会不自觉地企图从作品中读出或体会出该作品的写作意图和出版的意义等。

2.审视标题,注意开篇

对一篇文章的标题或第一段的阅读是读者接触该文本的开始,也是读者开始形成相应“期待”,产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时刻。如我们在课堂上曾开展这样的试验:开始,学生只得到一张写有标题“世上最高的人”的字条,接着便进入了对正文内容的期待,如:此人的身高、姓名、国籍、年龄、职业、生存环境、长高原因等。经过讨论之后,我们让学生对第一段进行了阅读,学生们获知,这个世上最高的人有他苦闷的地方。于是,学生们又期待通过下文内容的阅读,搞懂此人为什么苦恼,苦恼什么,能不能解决他的苦恼等。所以在很多报刊或专业文章的阅读时,读者往往通过标题及开头的阅读,就能把握整个篇章的大概。但这一惯例却不适合文学作品的阅读,因为很多文学作品的标题或开篇都非常不确定(注:这里的不确定指有很多的空白点,可导致很多的可能性。),读者一般不能确定相应的具体场景,或读者对标题和开篇描述的内容存在不止一种期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期望在下文的阅读中能够打破先前的这种不确定性,建构起对作品内容的“期待视野”。《朗读者》这一标题同样允许我们有所期待:由于“朗读者”既不能视为一项职业,也不能当作一种爱好,所以,谁在朗读?给谁朗读?为什么要朗读等一系列问题在下文中的阐释我们都有期待。通过第一章的阅读,我们得知《朗读者》讲述的是一个15岁小男孩和一个中年妇女之间的故事,至此,三个问题中的前两个已得到明确的回复,还遗留一个问题。也正因为这个问题,我们又有了要继续阅读下去的期待。

3.语言手段,语义手段

通过语言手段和语义手段,也可以获得相关期待。一方面,副词、连词或短语会给我们一些启示。比如在一篇文章的阅读中碰到像“首先”、“第一”、“从一方面说”之类的词语,我们势必会期待在下文的阅读中找到相应的“其次”、“第二,第三”、“从另一方面说”等相应的表达。另一方面,指称手段,特别是后指称手段的运用也是进入期待的惯用手段。德国语言学家Dressler说过:“篇章后指称功能特别适用于唤起读者对新信息的好奇和期待”。这也是为什么后指称手段在文学作品和报刊新闻中频频使用的原因。在小说《朗读者》中就运用了该手段。作者以“但是,我知道那个人就是她。她站在那儿,望着我,一切都晚了。”结束了第一章,但我们并不了解这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因为这一句话起着后指称作用,它所包含的语义内容通过后续阅读才可获知,所以这句话激发起我们继续阅读第二章的兴趣,也正是在第二章的阅读中我们才得知“一切都晚了”的含义:由于男主人公的一时犹豫错过了与女主人公的告别。

4.文章结尾,出其不意

一般来说,文章的结尾往往代表信息、事件、故事等的结束,但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会读到一些开放式的结尾。也就是说,虽有结尾,却无结局。读者对故事的进一步创作会产生自己的假设或想法。笔者认为,这种假设或想法也可以看作是对作者未明确给出结尾的一种期待。小说《朗读者》的结尾就可看作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读者在完成该作品的阅读后,会产生诸如:汉娜为什么会自杀?男主人公或社会对此要负什么责任?该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它想诉说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也就是说,读者对作家未明确给出的结尾也能产生相应的“期望视野”。如果把这些问题综合成对整个作品创作意图和目标的探究,那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就是对读者审美期待的回复。

5.相同作者,相似期待;不同读者,期待各异

同一读者对不同的作家,或不同读者对同一作家也有不同的“期待视野”。比如在中国,读者总是期待从鲁迅那儿读到尖锐的、犀利的批评或讽刺,从张爱玲那儿感受到爱情的凄美,从刘墉那儿学会生活中做人的道理。如果一个侦探小说家突然写了一部爱情小说,那么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定会下意识地去寻找爱情故事中侦探小说的蛛丝马迹。当然反过来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期待”。一个导游期待在一本旅游书籍中找到有关景点的详细介绍,而一个普通游客也许只期待从中得到景点目录或者相关的美食信息。这也是为什么“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尽管会因个体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期待视野”,但是因为一部作品所营造的具体框架或场景对所有读者来说是一致的,所以这些“期待视野”貌似不同,但终因基于相同的篇章,而具有共通之处。

概括地讲,能使读者产生“期待视野”的因素不外乎语言内部(注:本义是指“指称词”和“关联词”的指称关系属于语言系统内部关联。也就是说,文章内容在语言系统中能引起期待视野,如:上文提到的副词、连词或一些语言表达等。)和语言外部(注:本义是指“指称词”和“关联词”的指称关系,狭义上来讲超越了语言系统,是基于交流双方的经验和知识储备,或者从语义上来讲,包含了说话人和受众的经验和世界知识。)两种关联。

三、“期待视野”的培养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否形成“期待视野”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技巧和手段,教师应立足于“期待视野”形成的各种因素,努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利用篇章内外关联,形成阅读的“期待视野”。

1.掌握外语篇章框架

教师应当首先了解学生对非本国语各种文体的掌握程度,对不同篇章类型、文体类型进行划分,研究不同篇章类型所特有的语言或非语言表达手段,分析宏观结构中不同篇章类型间的差别,探讨不同篇章类型的开篇、主题展开及结尾的不同形式,帮助学生熟悉各种不同的文体类型,消除他们对不同于母语的各篇章类型的陌生感,促使学生分析体裁的框架结构,引导学生做出一般性的规律总结,以便针对各种不同的文体,产生相应的“期待视野”,加深他们对篇章的理解。

2.重视文化差异教育

教师应当结合自70年展起来的新学科“篇章语言学”的知识,引入篇章语言学对文化背景的重视理念。因为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对一个民族来说是天经地义、习以为常的事,对另一个民族来说可能会显得完全陌生、不可思议。此外,一些特定历史文化情景下运用的语言或故事只有借助于一定的文化背景才能理解,读者必须置身于故事发生的场景中才能真正深刻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寓意。学生所受的本土教育、所掌握的本土知识在外语阅读时,可能会因为文化的差异而阻碍“期待视野”的形成,造成理解不当,或不能理解。所以,教师必须在传授正确语言形式的同时,教授学生社会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所传授的内容才不是一堆缺乏生机的枯燥符号。外语教学中,社会文化的传授应包含词汇文化(注:不同的词汇在不同的国家的寓意不一样,如与中文不同的是,猪在德语中有好运的意思。)、历史文化、交际风俗、礼仪规范、价值观念等。

3.体验“期待”变化,提高阅读效率

在阅读进程中,学生的“期待视野”部分会被证实,部分会被打破或全盘否定,教师要做好整个阅读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学生的“期待视野”被证实,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会提高,老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这种正确的“期待视野”产生的因素,使之变为下次类似阅读的前期经验,同时要让学生在下文的阅读中继续检阅其“期待视野”是否与文中内容相符,告诫他们不要忽略细节,要关注文章内容或故事情节的变化。学生的“期待视野”被打破,此时学生的反应有两种,一种是受到挫折,影响继续阅读,一种是产生好奇,迫切想要继续阅读。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找到“期待视野”被打破的原因,鼓励学生形成新的“期待视野”,并在下文阅读中进行检验。这样,学生在“期待视野”被证实与打破之间,不自觉地带着求知欲阅读完作品,既提高效率,又激发起阅读的兴趣。

4.“阅读期待”对于写作的借鉴

在总结一篇阅读文章时,教师还应当让学生体会到一部好的作品是如何在上述各个“期待视野”产生的条件下,在证实和打破读者的“期待视野”上下功夫的。因为一部作品如果完全符合标准、符合规范,读者的“期待视野”能畅通无阻地进入作品文本,那么这样的作品势必由于规范化而导致模式化、僵化,从而失去生机和活力。但如果一部作品完全不合规范,背离读者可能产生的一切“期待视野”,那么阅读过程可能会因此而阻塞,读者的“期待视野”也会因无法得到积极响应而导致阅读心理的冷淡。所以,阅读的“期待视野”对于写作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创作作品时,一方面要符合相关的文体规范、标准或形式,另一方面又要有所创新,要灵活把握证实与打破读者“期待视野”的尺度,使接受者摆脱消极被动的地位,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参与作品的再创作。

参考文献:

[1]伊瑟尔.文本的召唤结构[M]//瓦尔宁.接受美学.慕尼黑:威廉·劳克出版社,1975:236.

[2]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M]//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27.

期待视野范文篇4

关键词:期待视野;阅读教学;活跃;兴趣

一、“期待视野”的由来

纵观文艺学发展的历史,不同时期的理论各有其侧重点。19世纪中叶,受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出现了“传记式批评”和“社会历史批评”两种模式。“传记式批评”侧重探讨作品与作者的关系,强调作品是作者天才的产物。“社会历史批评”侧重研究作品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强调社会现实对作品的决定作用,将文学作品等同于社会现实的简单再现。这两种模式都被视为文本外部研究。20世纪初期产生的所有形式主义潮流一致摒弃了这种文本外部研究,强调对文本本身的研究,形成了“文本研究”模式,进入了文本内部研究。但这些理论都只注重了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提出的著名的文学四要素说(作品、作家、宇宙、读者)中的前三项,真正将读者提到重要地位,开始将读者和作品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体,并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及接受的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德国学者姚斯和伊瑟尔提出的接受美学理论。

伊瑟尔提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阐释科学去发现的神秘之物”[1]。而姚斯则说:“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界”[2]。这两位大师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作家创作的作品与在阅读过程中将作品具体化的读者之间的融合。那么读者是如何融入到作品之中,并赋予作品新的意义的呢?这里我们就要引入接受美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即“期待视野”。“期待视野”应当既指作家层面的预期期待,又包含读者层面的审美期待。本文中,因更多涉及对学生阅读的指导,所以我们更强调读者的“期待视野”。读者的“期待视野”就是指在阅读接受活动中,自身各种经验、素养、知识、心理等形成的对作品的要求和期望,也就是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阅读过程中,这种期待不断被证实和打破,读者便融入到作品之中,进而解读和理解作品。

二、“期待视野”的形成因素

“作品的接受是以读者的审美经验为前提的”[3]。这表明,我们在阅读前或阅读时,总会猜测该文中还未阅读的事件或信息,这种期待在贯穿我们的阅读过程。“期待视野”这个名词虽来源于文艺学理论,但在阅读其他材料,如报刊、杂志、专业文献时同样适用。学生的“期待视野”主要来源于学生的世界知识(生活常识)和文本知识(文本内部关联)。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下列因素会帮助学生在具体阅读中进入“期待视野”:

1.不同文体,不同期待

在阅读中,我们往往期待体验小说故事的高潮,期待获知新闻中的新信息,期待读到笑话的发笑点,期待听到辩论中正反两方的声音等等。这表明,我们在阅读一篇具体的文章前,就因为我们对相应文体规范、法则、标准的原有认识而对该文章的阅读有了“期待视野”。我们以德国著名作家贝哈尔特·施林克1995年创作的以豪劳考斯特(注:即Holocaust(音译),焚烧的意思,专指屠犹。)为背景的作品《朗读者》(注:也译作《生死朗读》。)为例。该作品一经出版,有关该作品是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文学著作的信息可谓铺天盖地。读者在阅读前已知该作品的文体,或者说有些读者就是冲着这是一部文学作品而去阅读的。而作为一般的读者,我们对此有相关的知识储备,也就是: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被出版,一定有其撰写的动机和目的。因而读者在阅读中总会不自觉地企图从作品中读出或体会出该作品的写作意图和出版的意义等。

2.审视标题,注意开篇

对一篇文章的标题或第一段的阅读是读者接触该文本的开始,也是读者开始形成相应“期待”,产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时刻。如我们在课堂上曾开展这样的试验:开始,学生只得到一张写有标题“世上最高的人”的字条,接着便进入了对正文内容的期待,如:此人的身高、姓名、国籍、年龄、职业、生存环境、长高原因等。经过讨论之后,我们让学生对第一段进行了阅读,学生们获知,这个世上最高的人有他苦闷的地方。于是,学生们又期待通过下文内容的阅读,搞懂此人为什么苦恼,苦恼什么,能不能解决他的苦恼等。所以在很多报刊或专业文章的阅读时,读者往往通过标题及开头的阅读,就能把握整个篇章的大概。但这一惯例却不适合文学作品的阅读,因为很多文学作品的标题或开篇都非常不确定(注:这里的不确定指有很多的空白点,可导致很多的可能性。),读者一般不能确定相应的具体场景,或读者对标题和开篇描述的内容存在不止一种期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期望在下文的阅读中能够打破先前的这种不确定性,建构起对作品内容的“期待视野”。《朗读者》这一标题同样允许我们有所期待:由于“朗读者”既不能视为一项职业,也不能当作一种爱好,所以,谁在朗读?给谁朗读?为什么要朗读等一系列问题在下文中的阐释我们都有期待。通过第一章的阅读,我们得知《朗读者》讲述的是一个15岁小男孩和一个中年妇女之间的故事,至此,三个问题中的前两个已得到明确的回复,还遗留一个问题。也正因为这个问题,我们又有了要继续阅读下去的期待。

3.语言手段,语义手段

通过语言手段和语义手段,也可以获得相关期待。一方面,副词、连词或短语会给我们一些启示。比如在一篇文章的阅读中碰到像“首先”、“第一”、“从一方面说”之类的词语,我们势必会期待在下文的阅读中找到相应的“其次”、“第二,第三”、“从另一方面说”等相应的表达。另一方面,指称手段,特别是后指称手段的运用也是进入期待的惯用手段。德国语言学家Dressler说过:“篇章后指称功能特别适用于唤起读者对新信息的好奇和期待”[4]。这也是为什么后指称手段在文学作品和报刊新闻中频频使用的原因。在小说《朗读者》中就运用了该手段。作者以“但是,我知道那个人就是她。她站在那儿,望着我,一切都晚了。”结束了第一章,但我们并不了解这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因为这一句话起着后指称作用,它所包含的语义内容通过后续阅读才可获知,所以这句话激发起我们继续阅读第二章的兴趣,也正是在第二章的阅读中我们才得知“一切都晚了”的含义:由于男主人公的一时犹豫错过了与女主人公的告别。

4.文章结尾,出其不意

一般来说,文章的结尾往往代表信息、事件、故事等的结束,但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会读到一些开放式的结尾。也就是说,虽有结尾,却无结局。读者对故事的进一步创作会产生自己的假设或想法。笔者认为,这种假设或想法也可以看作是对作者未明确给出结尾的一种期待。小说《朗读者》的结尾就可看作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读者在完成该作品的阅读后,会产生诸如:汉娜为什么会自杀?男主人公或社会对此要负什么责任?该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它想诉说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也就是说,读者对作家未明确给出的结尾也能产生相应的“期望视野”。如果把这些问题综合成对整个作品创作意图和目标的探究,那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就是对读者审美期待的回复。

5.相同作者,相似期待;不同读者,期待各异

同一读者对不同的作家,或不同读者对同一作家也有不同的“期待视野”。比如在中国,读者总是期待从鲁迅那儿读到尖锐的、犀利的批评或讽刺,从张爱玲那儿感受到爱情的凄美,从刘墉那儿学会生活中做人的道理。如果一个侦探小说家突然写了一部爱情小说,那么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定会下意识地去寻找爱情故事中侦探小说的蛛丝马迹。当然反过来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期待”。一个导游期待在一本旅游书籍中找到有关景点的详细介绍,而一个普通游客也许只期待从中得到景点目录或者相关的美食信息。这也是为什么“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尽管会因个体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期待视野”,但是因为一部作品所营造的具体框架或场景对所有读者来说是一致的,所以这些“期待视野”貌似不同,但终因基于相同的篇章,而具有共通之处。

概括地讲,能使读者产生“期待视野”的因素不外乎语言内部(注:本义是指“指称词”和“关联词”的指称关系属于语言系统内部关联。也就是说,文章内容在语言系统中能引起期待视野,如:上文提到的副词、连词或一些语言表达等。)和语言外部(注:本义是指“指称词”和“关联词”的指称关系,狭义上来讲超越了语言系统,是基于交流双方的经验和知识储备,或者从语义上来讲,包含了说话人和受众的经验和世界知识。)两种关联。

三、“期待视野”的培养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否形成“期待视野”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技巧和手段,教师应立足于“期待视野”形成的各种因素,努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利用篇章内外关联,形成阅读的“期待视野”。

1.掌握外语篇章框架

教师应当首先了解学生对非本国语各种文体的掌握程度,对不同篇章类型、文体类型进行划分,研究不同篇章类型所特有的语言或非语言表达手段,分析宏观结构中不同篇章类型间的差别,探讨不同篇章类型的开篇、主题展开及结尾的不同形式,帮助学生熟悉各种不同的文体类型,消除他们对不同于母语的各篇章类型的陌生感,促使学生分析体裁的框架结构,引导学生做出一般性的规律总结,以便针对各种不同的文体,产生相应的“期待视野”,加深他们对篇章的理解。

2.重视文化差异教育

教师应当结合自70年展起来的新学科“篇章语言学”的知识,引入篇章语言学对文化背景的重视理念。因为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对一个民族来说是天经地义、习以为常的事,对另一个民族来说可能会显得完全陌生、不可思议。此外,一些特定历史文化情景下运用的语言或故事只有借助于一定的文化背景才能理解,读者必须置身于故事发生的场景中才能真正深刻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寓意。学生所受的本土教育、所掌握的本土知识在外语阅读时,可能会因为文化的差异而阻碍“期待视野”的形成,造成理解不当,或不能理解。所以,教师必须在传授正确语言形式的同时,教授学生社会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所传授的内容才不是一堆缺乏生机的枯燥符号。外语教学中,社会文化的传授应包含词汇文化(注:不同的词汇在不同的国家的寓意不一样,如与中文不同的是,猪在德语中有好运的意思。)、历史文化、交际风俗、礼仪规范、价值观念等。

3.体验“期待”变化,提高阅读效率

在阅读进程中,学生的“期待视野”部分会被证实,部分会被打破或全盘否定,教师要做好整个阅读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学生的“期待视野”被证实,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会提高,老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这种正确的“期待视野”产生的因素,使之变为下次类似阅读的前期经验,同时要让学生在下文的阅读中继续检阅其“期待视野”是否与文中内容相符,告诫他们不要忽略细节,要关注文章内容或故事情节的变化。学生的“期待视野”被打破,此时学生的反应有两种,一种是受到挫折,影响继续阅读,一种是产生好奇,迫切想要继续阅读。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找到“期待视野”被打破的原因,鼓励学生形成新的“期待视野”,并在下文阅读中进行检验。这样,学生在“期待视野”被证实与打破之间,不自觉地带着求知欲阅读完作品,既提高效率,又激发起阅读的兴趣。

4.“阅读期待”对于写作的借鉴

在总结一篇阅读文章时,教师还应当让学生体会到一部好的作品是如何在上述各个“期待视野”产生的条件下,在证实和打破读者的“期待视野”上下功夫的。因为一部作品如果完全符合标准、符合规范,读者的“期待视野”能畅通无阻地进入作品文本,那么这样的作品势必由于规范化而导致模式化、僵化,从而失去生机和活力。但如果一部作品完全不合规范,背离读者可能产生的一切“期待视野”,那么阅读过程可能会因此而阻塞,读者的“期待视野”也会因无法得到积极响应而导致阅读心理的冷淡。所以,阅读的“期待视野”对于写作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创作作品时,一方面要符合相关的文体规范、标准或形式,另一方面又要有所创新,要灵活把握证实与打破读者“期待视野”的尺度,使接受者摆脱消极被动的地位,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参与作品的再创作。

参考文献:

[1]伊瑟尔.文本的召唤结构[M]//瓦尔宁.接受美学.慕尼黑:威廉·劳克出版社,1975:236.

[2]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M]//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27.

期待视野范文篇5

【关键词】《雄狮少年》;期待视野;电影口碑;现实主义;“新国风”动画

CG(ComputerGraphics)、3D等数字媒体技术的成熟精简了传统动画的复杂制作工序,给动画电影带来更丰富多元的表现形式,使动画不再是依靠逐帧处理画面形成的虚构影像,而有了再现真实的可能。这种“再现真实体现为制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摹写,他们极力追求影像与现实事物的相符性,试图通过逼真的模仿使画面直接指向现实,从而达到一定的认识论目的,这其实是对完整电影神话的数字化延续。”[1]《雄狮少年》(2021)以CG、3D动画再现现实,借广东乡村留守少年拜师学舞狮的故事,集中探讨留守儿童、小镇青年、家庭变故等社会议题。影片跳脱传统动画改写古典神话的创作路径,是国产动画电影进行现实主义转向的一次有效尝试。本片在第一轮点映后斩获1700万票房,甚至被业内行家预期成为新一届的“国动之光”,做出了票房破20亿的预估,但最终仅以2亿票房草草收官。尽管众多KOL(KeyOpinionLeader)在社交平台上纷纷发文赞赏,但对本片的负面评价特别是有关人物造型的争论自点映即伴随始终。本文将从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出发分析《雄狮少年》口碑两极分化的原因,探究国产动画电影进行现实主义转向时的得与失。

一、影片文本与观众期待视野的深层互联

“期待视野”是姚斯进行文学接受研究时提出的重要概念,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2]这一概念在电影中依然有用。审美主体在观影时心理上已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即“审美经验的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主体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艺术文化素养、一般文化视野、对电影的鉴赏能力以及过往的审美经验的综合。“审美经验的期待视野同一般的认识心理图式的机制相似,起着两种相反相成的、类似于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提到的同化与顺应的作用,即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3]这种“审美经验的期待视野”类似于一个深藏于人脑的巨型“数据库”,观众在观影时总是无意识地在同步运转的数据库中检索与以往审美经验类似的数据,并将其与当下鉴赏的文本中的数据一一匹配,然后将不太符合审美期待的数据剔除出去。也就是说,观众喜好的作品某种程度上就是对特定数据的不断求同。这种求同心理就是“定向期待”在起作用,它促使观众定向选择某一特定的电影类型或电影风格。定向期待作为阅读主体性的凝聚,究其本质而言,乃是主体的一种自我显示,一种主体本质的对象化。[4]定向期待并非一成不变。当审美主体长期观看符合过往定向期待的影片时,创新期待便开始起作用。观众希求在同质化的内容中窥见新事物,期待全新的事物对固有的审美体验进行挑战。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全新”应建立在过往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而非完全的陌生。完全的陌生会使观众萌生疏离感从而对新事物产生抵触情绪。审美经验的期待视野就是在定向期待一次又一次地被打破,创新期待一次又一次地被唤醒中潜移默化地发生更迭与改变。口碑与票房是观众对一部电影最直观的反馈,也是观众的期待视野能否得到满足的直接表现。高票房、高口碑的电影作品往往极好地平衡了观众的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以50.35亿的票房收获中国内地票房总榜第四的宝座;高票房、低口碑的作品或是凭借营销刺激了目标观众的“猎奇感”,放大了观众的创新期待,或是借助其他影片的“红利”暗示影片内容符合观众的定向期待,但最终的呈现效果却和预期截然不同,如《大鱼海棠》《姜子牙》,前者展现国风情怀,后者借“魔童哪吒”的红利,打着续作的旗号招揽观众;低票房、高口碑的作品往往满足了特定观众的定向期待,却没能满足更广大受众的创新期待;低票房、低口碑的作品则需进一步探索对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的满足。作为一个典型的“低票房、高口碑”的样本,《雄狮少年》在一定程度上考量了观众“审美经验的期待视野”,但在“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之间的平衡上还有欠缺。

二、现实主义转向对观众期待视野的满足与突破

《雄狮少年》从现实世界中取材,利用CG技术在动画世界中描绘了一个集现实与虚拟于一体的城乡景观,尽管这一景观并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是“现实生活之外的虚拟景象”。但《雄狮少年》所呈现的“虚拟景象”具备现实逻辑,是对深层社会存在的表层再现,呈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

(一)打破“神话引擎”:现实主义语境下的“新国风”

在《雄狮少年》之前,一种依托于神话改写的“新国风”动画电影被反复提及。2021年优酷年度会将其定义为“用当下年轻人喜欢的动画形式和语言,重新解构中国传统武侠情怀、历史故事、神话传奇,彰显属于民族的文化自信。让动画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同时,让传统文化赋予动画属于民族的优秀价值观。”[5]这种“新国风”缘起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奠基于《哪吒之魔童降世》,并在《白蛇·缘起》《姜子牙》等片中日渐成型。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概念,“新国风”与“中国动画学派”一脉相承,继承了立足于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欧美、日本动漫产业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动画风格。但“新国风”实际上并没有跳脱出早先《画皮》《新倩女幽魂》《西游·降魔篇》等中国魔幻电影的叙事框架,只不过套上了动画的外衣,“旧酒装进了新瓶”,固守于满足传统观众的定向期待。《雄狮少年》未恪守成规,毅然抛弃了“神话引擎”和“魔幻现实”的模式,转向了现实主义创作,立足现实世界,拆解社会现状,观照人生百态,诉诸真实情感表达。这种转向并非对传统文化的背离,它仍然立足于传统,选取“舞狮”作为架构故事的基本元素,但在其他方面都在尝试打破“新国风”的“成功模板”。画面风格上,影片前半部分定格于主人公阿娟生活的岭南乡村,展现出既具备动画性又真实自然的现实景观。后半部分则用沉稳阴冷的调子烘托了独属于城市的清冷,清晰地复现了广东城区拥挤却冷漠的人潮、冰冷的混凝土建筑。细节处理上则1:1复刻了传统“关羽狮”“张飞狮”的狮头造型,同时,巧用武术、杂技、舞蹈元素让舞狮的动态表达更丰富,且赋予了其“人”的特质,让“舞狮”表现出拟人化的情绪。因此,所谓“国风”不应只限定在传统武侠、历史故事和神话传奇上,“新国风”不是与神话挂钩而将现实隔绝在外的产物。只要带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内蕴,即便放在现代环境下也可以是崭新的国风表达。当下的“新国风”动画太过依赖驱动“神话引擎”进行同质化创作,《雄狮少年》给“新国风”带来了一丝烟火气,预示着国产动画发展的新方向。

(二)祛除“异化审美”:写实人物形象争议

本片塑造出一组十分贴近现实生活的小人物群像:有心思敏感但勇敢追梦的留守少年,有为生活焦头烂额的邻家夫妇,有质朴勤劳的外来务工人员。跳脱出以往国产动画热衷于塑造英雄形象的窠臼,让观众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化身”(avatar),产生共情体验。基于此,《雄狮少年》在人物头身比例、五官大小、皮肤毛发、骨骼肌理、服饰造型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契合整体基调的写实化调整。特别是眼睛的塑造非常接近真人比例,神似传统绘画中的“丹凤眼”。但也有人认为,这种写实造型不具美感,是迎合西方审美的“辱华”之举。为何有观众作出如此解释?首先,观众的期待视野会预先决定审美认识和理解方向。但当下观众的期待视野是建立在被“被西方化、日本化”的审美体验上的。不论是孤岛时期的《铁扇公主》还是《一人之下》《镇魂街》等漫改动画片,抑或《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新兴动画电影,欧美、日本动画的元素并不少见。中国观众被动地、不自知地处于被异化的审美状态,然后无意识地以一种由他者而来的美反过来定义本土的美。此外,观众很容易被现实环境、舆情舆论影响。本片上映的时间节点很微妙,一边是数部动画电影的成功将观众的期待值拔高到一个新界限,另一边是民众对“辱华”元素高度敏感:前有真人版《花木兰》和电影《尚气》里“傅满洲幽灵”的再现,后有知名品牌“三只松鼠”的模特争议,国人对有“辱华”意味的事物的容忍度已经到达临界点。这使得后续进场且在角色设计上有“迎合西方主流审美”之嫌的《雄狮少年》面临更多争议。《雄狮少年》试图剥离异化元素,用“写实”的方式找到属于中国的美的全新表达,这是一次微小但意义显著的尝试。但对固有审美体验的改变并非朝夕之间,只有持之以恒,不断进行多元化的尝试,才能找到真正独属于中国动画的美的表达。

三、现实主义转向中期待视野的失衡表现

本片从故事主题、人物塑造等各个方面致力于满足观众的定向期待,一定程度上也突破了这种定向期待,满足了观众对全新视听体验的创新需求,但对于二者之间的平衡的把握仍有欠缺。

(一)拼贴与戏仿语境中意义的消解

偏向写实风格的场景描绘和角色设计使得本片与具有魔幻元素的作品相比在视觉体验上大打折扣。因此,本片以拼贴和戏仿的方式意图给予观众熟悉的审美体验。首先是《情书》式的镜像角色安排。同名的少男少女在广东陈家村的相遇让观众很容易回想起岩井俊二镜头下两个“藤井树”的青涩爱恋。其次是对港式元素的活用。遍布全片的“无厘头”笑料、广东话念白、武侠电影插曲,毫不避讳地展现出对“大湾区”武侠电影的怀念。这种戏仿与拼贴的确能使观众更容易找到作品与自身视野的连接点,唤起观众心中的记忆,从而使观众获得愉悦感。但对经典元素的杂糅也使本片想要传达的现实话语的社会意义被大幅度地削弱甚至趋于消解。观众越是沉湎于“功夫喜剧”和“无厘头”的“搞笑”基调中,越是会减少对其中反映的社会问题的思考。

(二)超仿真还原背后人物心理动机的缺乏

“当动画还原现实时空和当代生活达到相当水准时,不仅仅因为‘照相写实主义’,也因为动画媒介的双重虚拟的假定性,会产生一种让人愉悦的指向真实的奇观性。[6]”《雄狮少年》的现实主义式的处理带给了观众一定的真实体验,满足了观众对中国动画的创新期待,但本片还没抵达指向真实的奇观,细节把控上仍有缺憾。《雄狮少年》采用了ACES(AcademyColorEncodingSpecification)颜色管理空间,渲染的光影效果和色彩样式非常接近人眼的直接体验,实现了对现实的超仿真还原。但所谓的电影“现实主义”不是与现实的完全等同,影片在视觉效果上虽然完成了对现实的复现,但这种复现并不能带给观众完全意义上的真实感。真实不是对客观世界机械化的复制,真实是一种需要细节烘托与内心共鸣的情感体验。本片中很多角色的行为举止普遍缺乏应有的心理动机支撑。尤其是女性角色和反派角色都统一成为烘托主人公成长和推动剧情发展的工具。对比同类的日本现实主义动漫佳作不难发现,他们的同类作品在放大现实景观的同时,在人物塑造上搭建了强有力的因果逻辑,为观众的认同感、信服感做好了支撑。比如今敏的《东京教父》不仅细致放大、还原了流浪者、变性人、外国移民的真实生活情景,还仔细交代了主要出场角色的背景,让每个角色的行为都有心理支撑。四、结语尽管《雄狮少年》的现实主义转向突破了“神话改写”的创作模式,用写实的人物形象挑战了被异化的审美体验,重新定义了新时代语境下的“新国风”动画电影。但口碑、票房的两极分化还是显现出本片在应对观众期待视野上的缺憾。偏写实的角色形象设计超出了观众能承受的创新阈值,对塑造真实场景的专注忽略了人物心理动机的搭建,同时,对经典类型电影的戏仿与拼贴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影片实际想要传达的现实话语。国产动画电影在进行现实主义转向的过程中不但要进行技术上的升级和观念上的革新,也要时刻思量观众的审美经验,把握好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之间的平衡。或许现实主义风格动画在《雄狮少年》这里没能得到广泛的认可,但现实主义动画的步伐已经迈开,关于普罗大众的书写也不会停止。

参考文献:

[1]孙少华,段晓昀.“超离”与“切实”:关于CG动画建构的思考[J].当代电影,2016,(10):163-167.

[2][3][4].朱立元.接受美学[M].人民出版社,1989.

[5]动画学术趴.2021年为何瞄准“新国风”动画?深度解读优酷年度会[EB/OL].

期待视野范文篇6

关键词:探寻人工智能;期待视野;审美距离

纪录片《探寻人工智能》第一季和第二季分别于2017年和2019年在江苏卫视首播,该片是我国最早系统梳理人工智能研究的纪录片,诞生于人工智能研究第三次浪潮中,为普通受众提供了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机会。导演刘宏宇将《探寻人工智能》定位为“一个文科生的人工智能之旅”,更注重纪录片的表达对受众理解的帮助。该片从内容到形式对受众在人工智能技术的了解和启发方面有一定的帮助和意义,相关前沿的专业性话题能通俗易懂的呈现给普通大众,本文试从接受美学理论浅析该纪录片或许有新的收获。

一、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作为文学理论,开拓了文学研究方法的新领域。姚斯在《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中首次提出接受美学的观点。[1]他强调读者的中心地位,将研究焦点从作品作者、作品文本转移到读者。读者在阅读一部作品之前根据以往自身经验等背景有一定的审美期待,在阅读时找寻自己期待与作品内容的交汇点以满足阅读感受。由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可想到观众对纪录片的重要性。因此,本文根据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和“审美距离”探讨纪录片《探寻人工智能》对受众的关照。

二、期待视野

《探寻人工智能》制作团队认为媒体人有义务和责任让人们了解人工智能,导演刘宏宇被采访时提到自己是由于AlphaGo的成名以及人工智能的热度感受到该技术的发展,充满着对人工智能、未来世界的好奇和期待以媒体人和母亲的角度与观众分享和探讨。①“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是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2]读者会根据自己已有审美经验和生活经验形成新的期待,所以观众在观看《探寻人工智能》纪录片时会根据自己已有知识等“前理解”对纪录片的形式和内容有一定的预判和期待。[3]《探寻人工智能》第一季豆瓣评分8.5分,制作方根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情况和受众回馈调整其作品,第二季首播后于2019年9月到11月期间屡次位居省级卫视综艺节目收视率排行榜前列。从受众的角度看,该纪录片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求知和放松娱乐的期待。(一)满足好奇的期待。《探寻人工智能》第一季于2017年首播,据2016年KRC机构调查得知仅18%被调查者表示对AI了解很多,②制作组正是在同一年开始对人工智能的“探寻之旅”。2019年第二季于江苏卫视首播,同年,猎豹用户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显示仅20%被调查者表示对AI比较了解或非常了解,多数被调查者对AI依然不够了解,其积极情绪主要为期待、好奇。③好奇心作为个体对未知事物预知的倾向,是个体所有情感中最表面化的情感,也是个体重要的内部动机之一。[4]“有一天我们是否会被机器人取代?”“世界各地顶尖实验室正在发生着什么?”“机器会将人类的智能拓展到什么样的边界?”第一季第一集中杨澜带着这些问题踏上探寻之路。制作组到达5个国家的20多座城市,实地走进30多个最前沿实验室及机构采访多位行业专家去探寻什么是人工智能,从人工智能历史追溯、社会问题、人机关系等方面的探讨随着时间流逝和空间位移,《探寻人工智能》在内容和形式上通过由浅入深的呈现方式满足了普通受众对人工智能的好奇。日本长崎豪斯登堡的机器人酒店从办理入住到饮食卫生都由各类机器人完成、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人工智能与文化课程的跨学科教学、医院里人工智能技术为病人手术等都展示了人工智能的生活应用及研究水平。(二)获得娱乐的期待。弗洛伊德认为追求快乐是人的天性,纪录片有传达科学知识的责任,但为了吸引观众也应加入其令人轻松娱乐的部分。AdMaster公司的《2019纪录片内容及用户报告》中纪录片用户观看视频的主要动机69%为放松心情、68%是扩充知识面、58%是休闲娱乐,放松心情和求得娱乐是观众观看纪录片的基础动机。④倘若纪录片内容只能满足少数领域内专业人士的好奇与需求,受众范围会大大减少,更多非专业普通观众在紧张学习和工作之余可能不会选择看这样的纪录片。杨澜在镜头前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亲身体验使观众观看时感受到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可爱之处,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足球赛、“奇快酒店”恐龙外形机器人前台的招待、东京大学副教授高桥智隆制造的身高仅34cm交流型机器人Robi笨拙且可爱的舞蹈、俯卧撑,交流语言、声音和外形可爱呆萌,深受小孩喜爱。观众难免被这些颇有趣味高科技所吸引并获得精神放松。

三、受众审美距离的远和近

姚斯认为,人们若把既定期待视野与新作品之间出现的不一致描绘成审美距离,审美距离可以衡量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5]由于期待视野是受众以往审美经验和生活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思维定向,所以,受姚斯“期待视野”和“审美距离”启发,本文中“审美距离”主要指普通受众日常生活经验对人工智能的了解与《探寻人工智能》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呈现之间的审美距离。《探寻人工智能》主要以人工智能技术及其研究为内容,由于不同受众对其了解程度差异大且了解程度较浅,所以该片利用不同角度远近交替对作品与受众的审美距离进行把控,从科幻电影到现实生活、从专业实验室到日常生活、从探索未知技术到现实技术反思等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分享。(一)科幻电影——现实生活。科幻电影往往以未来世界的事物满足受众或映射现实世界,很多元素对人类现实生活距离遥远,是虚拟现实,而纪录片忠实于客观事实,这拉远了纪录片受众的审美距离。第一季中穿插《模仿游戏》《2001太空游漫》等多部科幻电影,但当杨澜说到“我们不再羡慕钢铁侠,人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超级管家”,从电影到现实生活的转换将受众的审美距离拉近。机器人酒店智能机器人的服务、日本福利院中智能机器人对老人们的陪伴、奥迪的自动驾驶汽车等技术展示将内容拉向现实,观众看到了科幻电影部分元素已成为真实,电影到现实的转换拉近了观众的审美距离。(二)专业实验室——日常生活。(1)抽象实验——儿童游戏。人工智能技术专业问题对于普通受众抽象难懂,这无疑加大受众理解难度。纪录片中提及很多人工智能已经解决和未解决的难题,如深度学习、卷及神经网络等概念,这些概念与普通受众自身经验和常识的审美距离较远。纪录片巧妙利用儿童初识世界的过程向观众解释了机器的视觉进化,第一季第5集“给你一双慧眼”,介绍视觉在人工智能感知系统的重要性时加入了儿童识图的镜头,斯坦福大学教授吴恩达把机器想象成婴儿的大脑,让机器自己学习试图建立更大的神经网络,片中儿童跟老师看图识物的例子让受众对机器的学习豁然开朗,进一步拉近受众生活经验与纪录片的审美距离,降低普通受众对人工智能技术了解难度。(2)专业研究——生活应用。技术最终的目的是要服务人类,研究者将视角转向运用动物肢体结构解决各种情况下机器人应用的难题,片中加入动物行动原理的讲解使观众能更直观的想象ANYmal、蛇形机器人等工作原理。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马尔科•赫特教授研发的ANYmal进入昏暗污水系统自主检查下水道设施来解决人类必须应对的恶劣环境。日本京都大学松野文俊教授研发的蛇形机器人将利用蛇形的灵活性在灾难现场进行勘测。实验室的计算和数据离普通大众日常生活较远,纪录片虽展现出实验室一些简单的操作,让观众身临其境,但镜头下的专业实验与受众有着较远的审美距离,技术最终落地产品渗透到日常生活才能被人们熟知。(三)探寻未知——现实反思。2017年《探寻人工智能》第一季播放时普通受众对人工智能了解甚少。对人工智能的探寻从最早“人工智能之父”阿兰•图灵利用机器对决德军密码机恩尼格玛讲起,而后在美国、日本等五个国家的世界顶级人工智能实验室展开探索,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结合将一张宏大的人工智能研究地图和未知问题展现在观众眼前,对人工智能了解甚少的受众来讲是陌生和新奇的。时隔两年,第二季于2019年播放,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化更接近人类生活,与大众的审美距离也逐渐拉近,人工智能技术渗透各行业且新产品层出不穷,更关照受众生活体验和思考。片中部分特别策划更拉近受众审美距离,创新工场CEO李开复等数位研究者对人工智能教育在下一代培养中给出建议。随着人工智能发展负面问题也日益凸显,人类都会关心技术威胁到自身隐私、安全以及未来的问题,第二季也更注重纪录片对观众的启发和思考,片中相关问题的探讨引发观众思考。纪录片利用“远”—“近”的角度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人们的联系清楚的呈现出来。

四、结语

近年来,人工智能研究在快速推进,国家愈加重视。正是因为《创新中国》《你好,AI》等国内多部相关纪录片相继上映,对于人工智能多人数由陌生或仅停留在“机器人”外形等浅显认识到有了更多的了解。《探寻人工智能》两季间隔两年,该纪录片是我国最早将人工智能研究进行系统梳理的纪录片,从接受美学角度关照到观众的期待和审美,从内容到形式不仅满足大众初识人工智能技术时的好奇心,寻求到人类因科技而提高生活质量、增添生活乐趣,而且帮助大众普及人工智能相关研究且对未来社会技术发展有很大启发和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16.

[2][5]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6-31.

[3]刘斌.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文化节目《朗读者》研究[D].河北大学,2018.

期待视野范文篇7

关键词:期待视野;阅读教学;活跃;兴趣

一、“期待视野”的由来

纵观文艺学发展的历史,不同时期的理论各有其侧重点。19世纪中叶,受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出现了“传记式批评”和“社会历史批评”两种模式。“传记式批评”侧重探讨作品与作者的关系,强调作品是作者天才的产物。“社会历史批评”侧重研究作品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强调社会现实对作品的决定作用,将文学作品等同于社会现实的简单再现。这两种模式都被视为文本外部研究。20世纪初期产生的所有形式主义潮流一致摒弃了这种文本外部研究,强调对文本本身的研究,形成了“文本研究”模式,进入了文本内部研究。但这些理论都只注重了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提出的著名的文学四要素说(作品、作家、宇宙、读者)中的前三项,真正将读者提到重要地位,开始将读者和作品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体,并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及接受的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德国学者姚斯和伊瑟尔提出的接受美学理论。

伊瑟尔提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阐释科学去发现的神秘之物”[1]。而姚斯则说:“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界”[2]。这两位大师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作家创作的作品与在阅读过程中将作品具体化的读者之间的融合。那么读者是如何融入到作品之中,并赋予作品新的意义的呢?这里我们就要引入接受美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即“期待视野”。“期待视野”应当既指作家层面的预期期待,又包含读者层面的审美期待。本文中,因更多涉及对学生阅读的指导,所以我们更强调读者的“期待视野”。读者的“期待视野”就是指在阅读接受活动中,自身各种经验、素养、知识、心理等形成的对作品的要求和期望,也就是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阅读过程中,这种期待不断被证实和打破,读者便融入到作品之中,进而解读和理解作品。

二、“期待视野”的形成因素

“作品的接受是以读者的审美经验为前提的”[3]。这表明,我们在阅读前或阅读时,总会猜测该文中还未阅读的事件或信息,这种期待在贯穿我们的阅读过程。“期待视野”这个名词虽来源于文艺学理论,但在阅读其他材料,如报刊、杂志、专业文献时同样适用。学生的“期待视野”主要来源于学生的世界知识(生活常识)和文本知识(文本内部关联)。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下列因素会帮助学生在具体阅读中进入“期待视野”:

1.不同文体,不同期待

在阅读中,我们往往期待体验小说故事的高潮,期待获知新闻中的新信息,期待读到笑话的发笑点,期待听到辩论中正反两方的声音等等。这表明,我们在阅读一篇具体的文章前,就因为我们对相应文体规范、法则、标准的原有认识而对该文章的阅读有了“期待视野”。我们以德国著名作家贝哈尔特·施林克1995年创作的以豪劳考斯特(注:即Holocaust(音译),焚烧的意思,专指屠犹。)为背景的作品《朗读者》(注:也译作《生死朗读》。)为例。该作品一经出版,有关该作品是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文学著作的信息可谓铺天盖地。读者在阅读前已知该作品的文体,或者说有些读者就是冲着这是一部文学作品而去阅读的。而作为一般的读者,我们对此有相关的知识储备,也就是: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被出版,一定有其撰写的动机和目的。因而读者在阅读中总会不自觉地企图从作品中读出或体会出该作品的写作意图和出版的意义等。

2.审视标题,注意开篇

对一篇文章的标题或第一段的阅读是读者接触该文本的开始,也是读者开始形成相应“期待”,产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时刻。如我们在课堂上曾开展这样的试验:开始,学生只得到一张写有标题“世上最高的人”的字条,接着便进入了对正文内容的期待,如:此人的身高、姓名、国籍、年龄、职业、生存环境、长高原因等。经过讨论之后,我们让学生对第一段进行了阅读,学生们获知,这个世上最高的人有他苦闷的地方。于是,学生们又期待通过下文内容的阅读,搞懂此人为什么苦恼,苦恼什么,能不能解决他的苦恼等。所以在很多报刊或专业文章的阅读时,读者往往通过标题及开头的阅读,就能把握整个篇章的大概。但这一惯例却不适合文学作品的阅读,因为很多文学作品的标题或开篇都非常不确定(注:这里的不确定指有很多的空白点,可导致很多的可能性。),读者一般不能确定相应的具体场景,或读者对标题和开篇描述的内容存在不止一种期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期望在下文的阅读中能够打破先前的这种不确定性,建构起对作品内容的“期待视野”。《朗读者》这一标题同样允许我们有所期待:由于“朗读者”既不能视为一项职业,也不能当作一种爱好,所以,谁在朗读?给谁朗读?为什么要朗读等一系列问题在下文中的阐释我们都有期待。通过第一章的阅读,我们得知《朗读者》讲述的是一个15岁小男孩和一个中年妇女之间的故事,至此,三个问题中的前两个已得到明确的回复,还遗留一个问题。也正因为这个问题,我们又有了要继续阅读下去的期待。

3.语言手段,语义手段

通过语言手段和语义手段,也可以获得相关期待。一方面,副词、连词或短语会给我们一些启示。比如在一篇文章的阅读中碰到像“首先”、“第一”、“从一方面说”之类的词语,我们势必会期待在下文的阅读中找到相应的“其次”、“第二,第三”、“从另一方面说”等相应的表达。另一方面,指称手段,特别是后指称手段的运用也是进入期待的惯用手段。德国语言学家Dressler说过:“篇章后指称功能特别适用于唤起读者对新信息的好奇和期待”[4]。这也是为什么后指称手段在文学作品和报刊新闻中频频使用的原因。在小说《朗读者》中就运用了该手段。作者以“但是,我知道那个人就是她。她站在那儿,望着我,一切都晚了。”结束了第一章,但我们并不了解这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因为这一句话起着后指称作用,它所包含的语义内容通过后续阅读才可获知,所以这句话激发起我们继续阅读第二章的兴趣,也正是在第二章的阅读中我们才得知“一切都晚了”的含义:由于男主人公的一时犹豫错过了与女主人公的告别。

4.文章结尾,出其不意

一般来说,文章的结尾往往代表信息、事件、故事等的结束,但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会读到一些开放式的结尾。也就是说,虽有结尾,却无结局。读者对故事的进一步创作会产生自己的假设或想法。笔者认为,这种假设或想法也可以看作是对作者未明确给出结尾的一种期待。小说《朗读者》的结尾就可看作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读者在完成该作品的阅读后,会产生诸如:汉娜为什么会自杀?男主人公或社会对此要负什么责任?该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它想诉说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也就是说,读者对作家未明确给出的结尾也能产生相应的“期望视野”。如果把这些问题综合成对整个作品创作意图和目标的探究,那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就是对读者审美期待的回复。

5.相同作者,相似期待;不同读者,期待各异

同一读者对不同的作家,或不同读者对同一作家也有不同的“期待视野”。比如在中国,读者总是期待从鲁迅那儿读到尖锐的、犀利的批评或讽刺,从张爱玲那儿感受到爱情的凄美,从刘墉那儿学会生活中做人的道理。如果一个侦探小说家突然写了一部爱情小说,那么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定会下意识地去寻找爱情故事中侦探小说的蛛丝马迹。当然反过来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期待”。一个导游期待在一本旅游书籍中找到有关景点的详细介绍,而一个普通游客也许只期待从中得到景点目录或者相关的美食信息。这也是为什么“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尽管会因个体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期待视野”,但是因为一部作品所营造的具体框架或场景对所有读者来说是一致的,所以这些“期待视野”貌似不同,但终因基于相同的篇章,而具有共通之处。

概括地讲,能使读者产生“期待视野”的因素不外乎语言内部(注:本义是指“指称词”和“关联词”的指称关系属于语言系统内部关联。也就是说,文章内容在语言系统中能引起期待视野,如:上文提到的副词、连词或一些语言表达等。)和语言外部(注:本义是指“指称词”和“关联词”的指称关系,狭义上来讲超越了语言系统,是基于交流双方的经验和知识储备,或者从语义上来讲,包含了说话人和受众的经验和世界知识。)两种关联。

三、“期待视野”的培养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否形成“期待视野”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技巧和手段,教师应立足于“期待视野”形成的各种因素,努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利用篇章内外关联,形成阅读的“期待视野”。

1.掌握外语篇章框架

教师应当首先了解学生对非本国语各种文体的掌握程度,对不同篇章类型、文体类型进行划分,研究不同篇章类型所特有的语言或非语言表达手段,分析宏观结构中不同篇章类型间的差别,探讨不同篇章类型的开篇、主题展开及结尾的不同形式,帮助学生熟悉各种不同的文体类型,消除他们对不同于母语的各篇章类型的陌生感,促使学生分析体裁的框架结构,引导学生做出一般性的规律总结,以便针对各种不同的文体,产生相应的“期待视野”,加深他们对篇章的理解。

2.重视文化差异教育

教师应当结合自70年展起来的新学科“篇章语言学”的知识,引入篇章语言学对文化背景的重视理念。因为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对一个民族来说是天经地义、习以为常的事,对另一个民族来说可能会显得完全陌生、不可思议。此外,一些特定历史文化情景下运用的语言或故事只有借助于一定的文化背景才能理解,读者必须置身于故事发生的场景中才能真正深刻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寓意。学生所受的本土教育、所掌握的本土知识在外语阅读时,可能会因为文化的差异而阻碍“期待视野”的形成,造成理解不当,或不能理解。所以,教师必须在传授正确语言形式的同时,教授学生社会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所传授的内容才不是一堆缺乏生机的枯燥符号。外语教学中,社会文化的传授应包含词汇文化(注:不同的词汇在不同的国家的寓意不一样,如与中文不同的是,猪在德语中有好运的意思。)、历史文化、交际风俗、礼仪规范、价值观念等。

3.体验“期待”变化,提高阅读效率

在阅读进程中,学生的“期待视野”部分会被证实,部分会被打破或全盘否定,教师要做好整个阅读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学生的“期待视野”被证实,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会提高,老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这种正确的“期待视野”产生的因素,使之变为下次类似阅读的前期经验,同时要让学生在下文的阅读中继续检阅其“期待视野”是否与文中内容相符,告诫他们不要忽略细节,要关注文章内容或故事情节的变化。学生的“期待视野”被打破,此时学生的反应有两种,一种是受到挫折,影响继续阅读,一种是产生好奇,迫切想要继续阅读。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找到“期待视野”被打破的原因,鼓励学生形成新的“期待视野”,并在下文阅读中进行检验。这样,学生在“期待视野”被证实与打破之间,不自觉地带着求知欲阅读完作品,既提高效率,又激发起阅读的兴趣。

期待视野范文篇8

“期待视野”是指“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已有的对于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与期盼”[4]。学生之于教学实践,前期已经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审美素养和知识储备,之于以上的储备已经形成一种预设的前精神状态。前期储备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期待就是课堂教学的“期待视野”,包括学生之于课堂要件构成诸如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情境设置的期待和教师对于学生技能练习掌握、课堂氛围的期待等等。

2.体育教学中的“期待视野”

体育教学活动之前,各自“前理解”对思维方向的指令在之前形成,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教师和学生接受的态度。体育教学中的期待视野同样包括学生个体期待和教师期待,这是双边教学构成的必然,体育期待视野中既包含隐形隐性因素也包括显性因素,隐性因素是之于教学背后审美心理效应的达成,显性因素是之于教学可测试指标的达成。体育教学中的“期待视野”可以概括为:“教学中学生对授课教师和教学内容的期待;教学中学生对体育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考核评价的期待;教学中学生对体育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手段的期待以及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接受、认知水平的期待四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期望是第一位的。在满足教学双方“期待视野”过程中,体育教学的效率提高,丰富了传统体育教学理论。课堂教学在教学双方的碰撞、沟通、契合双向交流活动中的知识转移、发现和技能掌握。

3.期待视野范畴内提升体育教学对策

3.1时尚、适用教学内容体系是关键

“时尚、实用、难度适中教学内容体系是实现课堂教学期望的关键”[5]。教程内容难度适中,对学生才能形成一种“能力强学习兴趣积极性,能力弱能够得着”的状态。时尚教学的内容不仅局限于传统体育,新兴的、社会大众化的项目也激发出极大兴趣。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的同时,对一些喜爱的体育项目有一种倾向要求深入。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选取应体现其实用性、文化性、兴趣性和深度性。

3.2高超的教学艺术是基础

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人格魅力是学生对教师期待视野的主要构成成分,学生往往在教师优美的示范动作所折服,耐心细致的讲解所感动,阳刚或者阴柔之美所期待,热情阳光的性格所倾倒,所以体育教师要想完成高质量的体育教学过程,必须具备对于课堂过程完善的调控力,具备扎实的理论与技术储备,具备传到授业解惑的真本领,熟悉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熟悉各种现代化手段的应用。灵活驾驭课堂,了解自己授课对象的心理预期,积极探寻自己的授课实践与学生的期待视野相互吻合的方法和措施。

3.3评价科学、环境创设是保证

效果评价是以教师和学生的成长的基础,激发教师和学生双向积极性,保证体育教学质量在很高的层次。此外,体育教学环境的影响是双向的,不仅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是微妙的,正面教学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对学生的积极作用,学生自主锻炼意识被激发,兴趣、爱好得以达成,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这样的环境是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保证。

3.4师生之间学习氛围的营造是动力

学习氛围取决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学生的言语姿势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之间由于各自达成目的的矛盾所形成的心理距离,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肢体语言暗示以及鼓励,比如当学生技能练习过程表现出的努力给予微笑方式鼓励,会是学生感觉到自身的成功的喜悦以及教师的关爱。如果教师是“情感”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游刃有余,才能为学生学习留下一个良好的形象,否则即使方法手段非常先进也很难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技能学习,教师的冷漠是学生兴趣的最大扼杀。因此,构建师生学习氛围是实现课堂教学的原动力。

作者:韩军 单位: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刘建中.大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期待视野"的研究[C].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2006.

[2]唐彦博,王祥全.基于期待视野理论的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期待目标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29(1):92-95.

[3]何波,杨彬,石方勇.期待视野下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透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40(3):91-95.

期待视野范文篇9

纵观文艺学发展的历史,不同时期的理论各有其侧重点。19世纪中叶,受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出现了“传记式批评”和“社会历史批评”两种模式。“传记式批评”侧重探讨作品与作者的关系,强调作品是作者天才的产物。“社会历史批评”侧重研究作品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强调社会现实对作品的决定作用,将文学作品等同于社会现实的简单再现。这两种模式都被视为文本外部研究。20世纪初期产生的所有形式主义潮流一致摒弃了这种文本外部研究,强调对文本本身的研究,形成了“文本研究”模式,进入了文本内部研究。但这些理论都只注重了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提出的著名的文学四要素说(作品、作家、宇宙、读者)中的前三项,真正将读者提到重要地位,开始将读者和作品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体,并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及接受的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德国学者姚斯和伊瑟尔提出的接受美学理论。

伊瑟尔提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阐释科学去发现的神秘之物”[1]。而姚斯则说:“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界”[2]。这两位大师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作家创作的作品与在阅读过程中将作品具体化的读者之间的融合。那么读者是如何融入到作品之中,并赋予作品新的意义的呢?这里我们就要引入接受美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即“期待视野”。“期待视野”应当既指作家层面的预期期待,又包含读者层面的审美期待。本文中,因更多涉及对学生阅读的指导,所以我们更强调读者的“期待视野”。读者的“期待视野”就是指在阅读接受活动中,自身各种经验、素养、知识、心理等形成的对作品的要求和期望,也就是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阅读过程中,这种期待不断被证实和打破,读者便融入到作品之中,进而解读和理解作品。

二、“期待视野”的形成因素

“作品的接受是以读者的审美经验为前提的”[3]。这表明,我们在阅读前或阅读时,总会猜测该文中还未阅读的事件或信息,这种期待在贯穿我们的阅读过程。“期待视野”这个名词虽来源于文艺学理论,但在阅读其他材料,如报刊、杂志、专业文献时同样适用。学生的“期待视野”主要来源于学生的世界知识(生活常识)和文本知识(文本内部关联)。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下列因素会帮助学生在具体阅读中进入“期待视野”:

1.不同文体,不同期待

在阅读中,我们往往期待体验小说故事的高潮,期待获知新闻中的新信息,期待读到笑话的发笑点,期待听到辩论中正反两方的声音等等。这表明,我们在阅读一篇具体的文章前,就因为我们对相应文体规范、法则、标准的原有认识而对该文章的阅读有了“期待视野”。我们以德国著名作家贝哈尔特·施林克1995年创作的以豪劳考斯特(注:即Holocaust(音译),焚烧的意思,专指屠犹。)为背景的作品《朗读者》(注:也译作《生死朗读》。)为例。该作品一经出版,有关该作品是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文学著作的信息可谓铺天盖地。读者在阅读前已知该作品的文体,或者说有些读者就是冲着这是一部文学作品而去阅读的。而作为一般的读者,我们对此有相关的知识储备,也就是: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被出版,一定有其撰写的动机和目的。因而读者在阅读中总会不自觉地企图从作品中读出或体会出该作品的写作意图和出版的意义等。

2.审视标题,注意开篇

对一篇文章的标题或第一段的阅读是读者接触该文本的开始,也是读者开始形成相应“期待”,产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时刻。如我们在课堂上曾开展这样的试验:开始,学生只得到一张写有标题“世上最高的人”的字条,接着便进入了对正文内容的期待,如:此人的身高、姓名、国籍、年龄、职业、生存环境、长高原因等。经过讨论之后,我们让学生对第一段进行了阅读,学生们获知,这个世上最高的人有他苦闷的地方。于是,学生们又期待通过下文内容的阅读,搞懂此人为什么苦恼,苦恼什么,能不能解决他的苦恼等。所以在很多报刊或专业文章的阅读时,读者往往通过标题及开头的阅读,就能把握整个篇章的大概。但这一惯例却不适合文学作品的阅读,因为很多文学作品的标题或开篇都非常不确定(注:这里的不确定指有很多的空白点,可导致很多的可能性。),读者一般不能确定相应的具体场景,或读者对标题和开篇描述的内容存在不止一种期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期望在下文的阅读中能够打破先前的这种不确定性,建构起对作品内容的“期待视野”。《朗读者》这一标题同样允许我们有所期待:由于“朗读者”既不能视为一项职业,也不能当作一种爱好,所以,谁在朗读?给谁朗读?为什么要朗读等一系列问题在下文中的阐释我们都有期待。通过第一章的阅读,我们得知《朗读者》讲述的是一个15岁小男孩和一个中年妇女之间的故事,至此,三个问题中的前两个已得到明确的回复,还遗留一个问题。也正因为这个问题,我们又有了要继续阅读下去的期待。

3.语言手段,语义手段

通过语言手段和语义手段,也可以获得相关期待。一方面,副词、连词或短语会给我们一些启示。比如在一篇文章的阅读中碰到像“首先”、“第一”、“从一方面说”之类的词语,我们势必会期待在下文的阅读中找到相应的“其次”、“第二,第三”、“从另一方面说”等相应的表达。另一方面,指称手段,特别是后指称手段的运用也是进入期待的惯用手段。德国语言学家Dressler说过:“篇章后指称功能特别适用于唤起读者对新信息的好奇和期待”[4]。这也是为什么后指称手段在文学作品和报刊新闻中频频使用的原因。在小说《朗读者》中就运用了该手段。作者以“但是,我知道那个人就是她。她站在那儿,望着我,一切都晚了。”结束了第一章,但我们并不了解这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因为这一句话起着后指称作用,它所包含的语义内容通过后续阅读才可获知,所以这句话激发起我们继续阅读第二章的兴趣,也正是在第二章的阅读中我们才得知“一切都晚了”的含义:由于男主人公的一时犹豫错过了与女主人公的告别。4.文章结尾,出其不意

一般来说,文章的结尾往往代表信息、事件、故事等的结束,但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会读到一些开放式的结尾。也就是说,虽有结尾,却无结局。读者对故事的进一步创作会产生自己的假设或想法。笔者认为,这种假设或想法也可以看作是对作者未明确给出结尾的一种期待。小说《朗读者》的结尾就可看作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读者在完成该作品的阅读后,会产生诸如:汉娜为什么会自杀?男主人公或社会对此要负什么责任?该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它想诉说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也就是说,读者对作家未明确给出的结尾也能产生相应的“期望视野”。如果把这些问题综合成对整个作品创作意图和目标的探究,那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就是对读者审美期待的回复。一、“期待视野”的由来

纵观文艺学发展的历史,不同时期的理论各有其侧重点。19世纪中叶,受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出现了“传记式批评”和“社会历史批评”两种模式。“传记式批评”侧重探讨作品与作者的关系,强调作品是作者天才的产物。“社会历史批评”侧重研究作品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强调社会现实对作品的决定作用,将文学作品等同于社会现实的简单再现。这两种模式都被视为文本外部研究。20世纪初期产生的所有形式主义潮流一致摒弃了这种文本外部研究,强调对文本本身的研究,形成了“文本研究”模式,进入了文本内部研究。但这些理论都只注重了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提出的著名的文学四要素说(作品、作家、宇宙、读者)中的前三项,真正将读者提到重要地位,开始将读者和作品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体,并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及接受的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德国学者姚斯和伊瑟尔提出的接受美学理论。

伊瑟尔提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阐释科学去发现的神秘之物”[1]。而姚斯则说:“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界”[2]。这两位大师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作家创作的作品与在阅读过程中将作品具体化的读者之间的融合。那么读者是如何融入到作品之中,并赋予作品新的意义的呢?这里我们就要引入接受美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即“期待视野”。“期待视野”应当既指作家层面的预期期待,又包含读者层面的审美期待。本文中,因更多涉及对学生阅读的指导,所以我们更强调读者的“期待视野”。读者的“期待视野”就是指在阅读接受活动中,自身各种经验、素养、知识、心理等形成的对作品的要求和期望,也就是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阅读过程中,这种期待不断被证实和打破,读者便融入到作品之中,进而解读和理解作品。

二、“期待视野”的形成因素

“作品的接受是以读者的审美经验为前提的”[3]。这表明,我们在阅读前或阅读时,总会猜测该文中还未阅读的事件或信息,这种期待在贯穿我们的阅读过程。“期待视野”这个名词虽来源于文艺学理论,但在阅读其他材料,如报刊、杂志、专业文献时同样适用。学生的“期待视野”主要来源于学生的世界知识(生活常识)和文本知识(文本内部关联)。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下列因素会帮助学生在具体阅读中进入“期待视野”:

1.不同文体,不同期待

在阅读中,我们往往期待体验小说故事的高潮,期待获知新闻中的新信息,期待读到笑话的发笑点,期待听到辩论中正反两方的声音等等。这表明,我们在阅读一篇具体的文章前,就因为我们对相应文体规范、法则、标准的原有认识而对该文章的阅读有了“期待视野”。我们以德国著名作家贝哈尔特·施林克1995年创作的以豪劳考斯特(注:即Holocaust(音译),焚烧的意思,专指屠犹。)为背景的作品《朗读者》(注:也译作《生死朗读》。)为例。该作品一经出版,有关该作品是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文学著作的信息可谓铺天盖地。读者在阅读前已知该作品的文体,或者说有些读者就是冲着这是一部文学作品而去阅读的。而作为一般的读者,我们对此有相关的知识储备,也就是: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被出版,一定有其撰写的动机和目的。因而读者在阅读中总会不自觉地企图从作品中读出或体会出该作品的写作意图和出版的意义等。

2.审视标题,注意开篇

对一篇文章的标题或第一段的阅读是读者接触该文本的开始,也是读者开始形成相应“期待”,产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时刻。如我们在课堂上曾开展这样的试验:开始,学生只得到一张写有标题“世上最高的人”的字条,接着便进入了对正文内容的期待,如:此人的身高、姓名、国籍、年龄、职业、生存环境、长高原因等。经过讨论之后,我们让学生对第一段进行了阅读,学生们获知,这个世上最高的人有他苦闷的地方。于是,学生们又期待通过下文内容的阅读,搞懂此人为什么苦恼,苦恼什么,能不能解决他的苦恼等。所以在很多报刊或专业文章的阅读时,读者往往通过标题及开头的阅读,就能把握整个篇章的大概。但这一惯例却不适合文学作品的阅读,因为很多文学作品的标题或开篇都非常不确定(注:这里的不确定指有很多的空白点,可导致很多的可能性。),读者一般不能确定相应的具体场景,或读者对标题和开篇描述的内容存在不止一种期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期望在下文的阅读中能够打破先前的这种不确定性,建构起对作品内容的“期待视野”。《朗读者》这一标题同样允许我们有所期待:由于“朗读者”既不能视为一项职业,也不能当作一种爱好,所以,谁在朗读?给谁朗读?为什么要朗读等一系列问题在下文中的阐释我们都有期待。通过第一章的阅读,我们得知《朗读者》讲述的是一个15岁小男孩和一个中年妇女之间的故事,至此,三个问题中的前两个已得到明确的回复,还遗留一个问题。也正因为这个问题,我们又有了要继续阅读下去的期待。

3.语言手段,语义手段

通过语言手段和语义手段,也可以获得相关期待。一方面,副词、连词或短语会给我们一些启示。比如在一篇文章的阅读中碰到像“首先”、“第一”、“从一方面说”之类的词语,我们势必会期待在下文的阅读中找到相应的“其次”、“第二,第三”、“从另一方面说”等相应的表达。另一方面,指称手段,特别是后指称手段的运用也是进入期待的惯用手段。德国语言学家Dressler说过:“篇章后指称功能特别适用于唤起读者对新信息的好奇和期待”[4]。这也是为什么后指称手段在文学作品和报刊新闻中频频使用的原因。在小说《朗读者》中就运用了该手段。作者以“但是,我知道那个人就是她。她站在那儿,望着我,一切都晚了。”结束了第一章,但我们并不了解这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因为这一句话起着后指称作用,它所包含的语义内容通过后续阅读才可获知,所以这句话激发起我们继续阅读第二章的兴趣,也正是在第二章的阅读中我们才得知“一切都晚了”的含义:由于男主人公的一时犹豫错过了与女主人公的告别。

期待视野范文篇10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与国外的交流日趋紧密,旅游行业对外开放的力度与广度都不断加强。旅游翻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对外交流及人文环境建设的水平。随着宣传意识的增强,旅游翻译的质量已大为提高,但现实中国外民众对我们旅游翻译的认可度、接受度仍然不高。鉴于此,本文试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对如何提高旅游翻译质量进行初步的探讨。

二、接受美学理论概述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上世纪60年代起源于德国的一种文学批评范式,它源于现象学、阐释学、俄国形式主义等文学理论,是以读者的接受实践为研究主体的一种理论体系。在传统文学理论的视角下,作品的意义是绝对的,否认社会存在对作品的制约作用,读者只能被动地对其单向静观,这割断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否定了读者的能动参与作用,将文学活动中作者、作品、读者这一动态过程切割为封闭的、互不相连的片断。作品作为审美客体只具备潜在的审美价值,是一种“可能的存在”,读者的阅读活动是将其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实现审美价值的唯一途径。[1]23接受美学理论强调读者在接受过程中的能动参与,认为其对作品意义的实现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作品的历史本质不仅仅是作家对作品的创造,更是读者对作品的接受。[1]52作品并不是向每一位读者都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更像是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作品意义的实现是作品本身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一个运动过程,它是一种动态产物,不是绝对静止和绝对客观的东西。[2]608-609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任何作品的接受和判断都必须以下列因素为基础:对文学规范的预先认识,对已经熟悉的作品的形式技巧和艺术风格的了解,以及过去积累的审美经验。[1]80这些认识和经验先于读者对该作品的主观理解和心理反应。一部作品会通过公开或隐蔽的信号、人们所熟悉的特点或含蓄的暗示,把它的读者引向一种特定的接受方式,它一定唤醒读者对过去作品的记忆,引起一定的审美期待。[2]606读者不是被动地做出反应,而是积极地参与,作品通过读者的这种参与,才进入一种连续变化的经验视野中。

三、接受美学对旅游翻译的启示

接受美学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应用于翻译研究领域,并对当代翻译研究产生重大的影响。[3]接受美学理论强调读者中心论,其对翻译研究的重要启示就是要转换视角,把研究重点转向目的语读者。从这个角度来看,翻译的成败取决于译文能否被读者理解和接受,其直接关系到翻译目的和文本功能的实现。[4]目的语读者积极地介入到原文、译者、译文三方所形成的对话关系,这有着两层含义:一是目的语读者能动地接受和吸收原语文化;二是目的语读者的期待视野发生着变化,其期待视野在译文的传递过程中逐渐扩大,期待视野的扩大反过来又影响其对译文的接受,两者相辅相成。[5]旅游翻译以外国人为对象,以推介旅游为目的,其翻译效果取决于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情况,这与接受美学的立论精神是一致的。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探讨接受美学对旅游翻译的启示。

(一)发挥译者的主体性

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来看,翻译过程中发生至少两次视野融合:第一次是译者的视野与原作视野的融合,第二次是第一次融合后形成的新视野与目的语读者视野的融合,目的语读者所接受的是两次视野融合后形成的产物。译者在视野融合中不是“隐身”的,而是积极参与的,任何译者都是从自己的期待视野出发,译者既是理解者又是解释者,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译者可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承认译者的主体性,并不是说译者可以脱离原作恣意妄为,而是指译者在以原作为依归的前提下,允许出现“创造性的叛逆”。[6]作品作用于接受者的期待视野所引起的“审美距离”的大小决定了作品的艺术价值,作品视野如果大大超出了一般接受者的审美期待,其虽然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可能在一定时期内不被人或只为少数人所理解,只有当接受者普遍的期待视野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升到某种高度时,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才为广大接受者所认识和理解。旅游宣传材料包含了许多中国历史、地理、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知识,对于中国人来讲属于大众化的通俗读物,但对于国外民众来讲,其所带来的审美距离较大,非一般读者可以理解。译者在翻译HUIWENXUE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一点,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考虑到他们的审美要求和接受水平,灵活地使用变通手段调动其审美参与,使译文让国外民众看得懂并喜闻乐见,从而达到传递信息并激发旅游欲望的目的。

(二)在文化层面上关照目的语读者

翻译是两种不同文化间传递信息的活动。对于旅游宣传材料中的文化差异,译者在翻译时,要在文化层面上关照目的语读者,关照其文化思维,好的译文不仅仅是被理解,更应是被接受。例如某些旅游材料是反映中国特色文化的,包含着深刻的涵义,对于这类材料的翻译,译者不能局限于中国文化,更应该考虑到目的语文化,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接受。因此,译者应立足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上,关注其作用和地位,在选取翻译策略时,应从文化层面关照目的语读者,充分调动其审美体验。例如某旅游网站对秦始皇的介绍:原文: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秦氏,名政,因生于赵都邯郸,故又称赵政,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前246年至前221年为秦王,前221年统一中国,成为秦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译文:QinShiHuang(259BC-210BC),Alexan-dertheGreatofChina,personalnameYingZheng,outstandingstatesman,militarycommander,kingoftheChineseStateofQinfrom246BCto221BC,unifiedChinaandbecamethefirstemperorofQinDynastyaswellasChinain221BC.在汉代以前,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派生出来的,当时的古人又有以出生地、居住地为姓的习惯,所以才有上面的“嬴姓秦氏”、“故又称赵政”等措辞,如果译文照搬原文、亦步亦趋,纠结于这些文化信息,只会使目的语读者一头雾水。译者巧妙地在文化层面对目的语读者进行了关照,直接将秦始皇的名字译为“personalnameYingZheng”,并在译文中增添了AlexandertheGreatofChina,将秦始皇比拟为中国的亚历山大大帝,充分考虑了英语读者的文化思维,该译文符合其期待视野,又略高于其期待视野,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和参与,达到了旅游信息传递的目的。

(三)在审美经验上关照目的语读者

一个民族的社会历程及文化传统常体现在其美学思想上,这是该民族独特历史及文化在民族心理上的积淀,反映了其独特的审美观和人文思想。在旅游材料翻译中,原文的审美水准常远超出一般目的语读者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期待,所以译者在翻译时应在审美经验上关照目的语读者,使译文符合其欣赏水平、审美观、阅读习惯,以引起目的语读者的共鸣,实现视野的二次融合。例如:原文:“烟水苍茫月色迷,渔舟唱晚栈桥西。乘凉每至黄昏后,人依栏杆水拍堤。”这是古人赞美青岛海滨的诗句。青岛是一座风光秀丽的海滨城市,夏无酷夏,冬无严寒。译文:Qingdao,whosebeautyoftenappearsinpo-etry,isacharmingcoastalcity.Itisneitherhotinsum-mernorcoldinwinter.上面的旅游宣传材料中引用了古人的诗句来强调青岛深具文化底蕴,这符合中国人审美心理与接受习惯。但如果将原诗翻译出来,将显得用词过于雕饰,冗长拖沓、华而不实,不符合目的语文化的审美心理。译者巧妙地将其译为“whosebeautyoftenappearsinpoetry”,关照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审美经验,译文简洁朴实,又能唤起读者的兴趣,符合其文化心理和审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