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与协调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17:48:49

平衡与协调

平衡与协调范文篇1

关键词:经济法利益冲突市场运行环境社会道德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状况在总体和谐的同时,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为使经济续顺利向前发展,实现更大程度上的社会和谐,国家有必要采取各种手段对利益冲突加以平衡和协调。而在这当中,经济法担负着自己独特的历史使命。

1经济法对利益冲突平衡与协调的两大前提

1.1以社会本位作为平衡与协调利益冲突的价值基础

市场机制是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率的最有效手段。与此同时,在正常的市场机制调节下,各市场主体之间也能形成一种相对合理的利益格局。然而,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轨迹告诉我们:自由放任经济下市场机制本身极易遭到破坏,随之而来的利益格局也容易受到扭曲。而且市场机制自身的局限也会引发矛盾,产生新的冲突。面对市场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对冲突加以平衡与协调的难题,现代经济法产生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就是依法调整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关系。然而,当今社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利益主体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各类利益冲突中,既有国家权力与个体权利之间的冲突,也有社会个体利益之间的冲突,还有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要想平衡好方方面面的利益,经济法需要找准自己的价值定位。如果经济法选择个体利益至上,这样做虽然会刺激个体对利益的追逐,提高经济效率,但却不利于冲突的解决,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此外,在法律层面上,这种做法还会使经济法难以独立于民商法,自身的独特价值难以显现。但是,如果经济法选择以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来协调利益关系,却容易造成国家权力对个体利益的侵害,进而影响了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同时,这还会使经济法很难摆脱行政法的案臼,难以成为真正独立的法律部门。在现实的需要面前,现代经济法最终选择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最高准则,来协调多种利益冲突。而经济法中所指的社会整体利益是与个人利益、团体利益和公共利益都相关的社会利益,是融个人利益、团体利益以及公共利益为一体的社会利益。在具体的调整过程中,经济法正视各经济主体的利益需求。对于个体的合法利益,经济法给予应有的尊重,只有在个体利益的实现有碍于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和社会整体效益的增加时,经济法才对个体权利的行使加以一定的限制。同样,对于国家利益,经济法的法律规范也仅仅是为了防止国家权力滥用,避免出现以国家利益之名弱化甚至虚化个体利益、社会整体利益的现象。除了防止个体利益和国家利益过度实现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冲击外,为实现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下的利益平衡,经济法还积极做出制度设计,主动追求社会整体利益的增长。正是在社会本位的价值基础上,经济法成为在法律体系中,能够从社会整体利益高度,对各类主体的意志、行为和利益进行平衡,实现社会协调发展的唯一法律部门。

1.2以对国家权力的平衡作为对利益冲突平衡与协调的重要前提

经济法是调整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现代民主政治国家及其政府为了修正市场缺陷、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可持续发展而履行各种现代经济管理职能时与各种市场主体发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正因为市场缺陷的客观存在,所以国家必须要对经济有所干预。然而,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当国家权力对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与经济发展自身的方向一致时,经济就会发展得比较快,反之,政治权力就会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并能引起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鉴于国家权力的特殊影响力,当政府与市场都置身于经济生活之中时,经济法在协调具体的利益冲突之前,首当其冲的就要平衡好政府的权力。具体而言,经济法需要做出以下努力:其一、经济法要界定好政府与市场在经济方面各自作用的领域,将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只停留在市场本身无法解决的领域,即市场存在缺陷的领域,切不可借干预经济之机破坏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更不能用政府替代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其二、即便在政府依法享有管理经济权力的领域内,经济法仍然要从权力行使的方式、行使的程序、不当行使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多方面进行精心的制度设计,严格规范政府权力的行使,保证其对经济发展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2经济法对利益冲突平衡与协调的具体途径

在上述两大前提下,经济法主要从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两方面着手,对利益冲突加以平衡与协调。

2.1营造良好的市场运行环境

2.1.1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市场经济的活力源泉和生命基础。在良好的竞争环境中,经营者凭借优质的服务、低廉的价格、过硬的产品质量去争夺市场份额,获取利润。这样一来,企业与企业间形成正常的利益关系,消费者的利益有了实现的基础,长此以往,国家的竞争力增强,社会的整体利益必然增加。所以说,公平、自由的竞争环境本身就利于协调利益关系,减少不必要的冲突。但在残酷的竞争法则面前,由于盈利动机的驱使,破坏竞争机制的行为会大量涌现。在市场没有足够力量去维护好重要但又脆弱的竞争机制时,在无法直接引导经营者正当竞争的情况下,经济法通过禁止性规范明确告之市场主体,法律既反对破坏公平竞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也反对破坏自由竞争的垄断行为。如此一来,经济法以反向禁止的方式来规制市场主体的行为,使偏离方向的经营者回到正常的竞争轨道上来,再通过市场良好的竞争环境本身去协调利益冲突。所以说,在经济运行的这一领域,经济法通过对市场主体权利义务的规范,以迂回的方式平衡与协调着利益冲突。

2.1,2营造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市场机制能够最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但是,由于市场机制以各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益作为经济活动的出发点,所以容易造成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短期,最终导致宏观经济不平衡,经济运行中的利益冲突增加。为此,政府需要进行宏观调控,将各市场主体的利益加以协调,统一到追求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轨道上来。在调控的过程中,为不破坏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经济法必须保证政府宏观调控的间接性。即政府不能通过权利义务法律规范直接规定市场主体的行为,而只能依法借助各种经济杠杆和经济政策先调节市场运行的外部环境,然后再引导市场主体根据环境的变化,为自身利益考虑自觉调整各自的经济行为。由此,经济法通过营造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为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协调、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平衡提供了可能。

此外,经济法在考虑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对利益冲突的影响时,还应特别注意代际间利益的平衡问题。为此,我们应时刻注意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宏观调控法立法与执法的全过程,以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在满足当代人利益需要的同时,又不致于对后代人利益的实现构成威胁。

2.2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道德

公平与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特征。与民商法所强调的形式上的公正有所不同,经济法所追求的是一种实质上的公正。为达此目的,经济法着重采取以下措施:

平衡与协调范文篇2

论文关键词:经济法利益冲突市场运行环境社会道德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状况在总体和谐的同时,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为使经济续顺利向前发展,实现更大程度上的社会和谐,国家有必要采取各种手段对利益冲突加以平衡和协调。而在这当中,经济法担负着自己独特的历史使命。

1经济法对利益冲突平衡与协调的两大前提

1.1以社会本位作为平衡与协调利益冲突的价值基础

市场机制是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率的最有效手段。与此同时,在正常的市场机制调节下,各市场主体之间也能形成一种相对合理的利益格局。然而,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轨迹告诉我们:自由放任经济下市场机制本身极易遭到破坏,随之而来的利益格局也容易受到扭曲。而且市场机制自身的局限也会引发矛盾,产生新的冲突。面对市场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对冲突加以平衡与协调的难题,现代经济法产生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就是依法调整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关系。然而,当今社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利益主体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各类利益冲突中,既有国家权力与个体权利之间的冲突,也有社会个体利益之间的冲突,还有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要想平衡好方方面面的利益,经济法需要找准自己的价值定位。如果经济法选择个体利益至上,这样做虽然会刺激个体对利益的追逐,提高经济效率,但却不利于冲突的解决,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此外,在法律层面上,这种做法还会使经济法难以独立于民商法,自身的独特价值难以显现。但是,如果经济法选择以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来协调利益关系,却容易造成国家权力对个体利益的侵害,进而影响了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同时,这还会使经济法很难摆脱行政法的案臼,难以成为真正独立的法律部门。在现实的需要面前,现代经济法最终选择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最高准则,来协调多种利益冲突。而经济法中所指的社会整体利益是与个人利益、团体利益和公共利益都相关的社会利益,是融个人利益、团体利益以及公共利益为一体的社会利益。在具体的调整过程中,经济法正视各经济主体的利益需求。对于个体的合法利益,经济法给予应有的尊重,只有在个体利益的实现有碍于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和社会整体效益的增加时,经济法才对个体权利的行使加以一定的限制。同样,对于国家利益,经济法的法律规范也仅仅是为了防止国家权力滥用,避免出现以国家利益之名弱化甚至虚化个体利益、社会整体利益的现象。除了防止个体利益和国家利益过度实现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冲击外,为实现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下的利益平衡,经济法还积极做出制度设计,主动追求社会整体利益的增长。正是在社会本位的价值基础上,经济法成为在法律体系中,能够从社会整体利益高度,对各类主体的意志、行为和利益进行平衡,实现社会协调发展的唯一法律部门。

1.2以对国家权力的平衡作为对利益冲突平衡与协调的重要前提

经济法是调整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现代民主政治国家及其政府为了修正市场缺陷、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可持续发展而履行各种现代经济管理职能时与各种市场主体发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正因为市场缺陷的客观存在,所以国家必须要对经济有所干预。然而,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当国家权力对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与经济发展自身的方向一致时,经济就会发展得比较快,反之,政治权力就会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并能引起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鉴于国家权力的特殊影响力,当政府与市场都置身于经济生活之中时,经济法在协调具体的利益冲突之前,首当其冲的就要平衡好政府的权力。具体而言,经济法需要做出以下努力:其一、经济法要界定好政府与市场在经济方面各自作用的领域,将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只停留在市场本身无法解决的领域,即市场存在缺陷的领域,切不可借干预经济之机破坏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更不能用政府替代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其二、即便在政府依法享有管理经济权力的领域内,经济法仍然要从权力行使的方式、行使的程序、不当行使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多方面进行精心的制度设计,严格规范政府权力的行使,保证其对经济发展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2经济法对利益冲突平衡与协调的具体途径

在上述两大前提下,经济法主要从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两方面着手,对利益冲突加以平衡与协调。

2.1营造良好的市场运行环境

2.1.1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市场经济的活力源泉和生命基础。在良好的竞争环境中,经营者凭借优质的服务、低廉的价格、过硬的产品质量去争夺市场份额,获取利润。这样一来,企业与企业间形成正常的利益关系,消费者的利益有了实现的基础,长此以往,国家的竞争力增强,社会的整体利益必然增加。所以说,公平、自由的竞争环境本身就利于协调利益关系,减少不必要的冲突。但在残酷的竞争法则面前,由于盈利动机的驱使,破坏竞争机制的行为会大量涌现。在市场没有足够力量去维护好重要但又脆弱的竞争机制时,在无法直接引导经营者正当竞争的情况下,经济法通过禁止性规范明确告之市场主体,法律既反对破坏公平竞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也反对破坏自由竞争的垄断行为。如此一来,经济法以反向禁止的方式来规制市场主体的行为,使偏离方向的经营者回到正常的竞争轨道上来,再通过市场良好的竞争环境本身去协调利益冲突。所以说,在经济运行的这一领域,经济法通过对市场主体权利义务的规范,以迂回的方式平衡与协调着利益冲突。

2.1,2营造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市场机制能够最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但是,由于市场机制以各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益作为经济活动的出发点,所以容易造成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短期,最终导致宏观经济不平衡,经济运行中的利益冲突增加。为此,政府需要进行宏观调控,将各市场主体的利益加以协调,统一到追求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轨道上来。在调控的过程中,为不破坏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经济法必须保证政府宏观调控的间接性。即政府不能通过权利义务法律规范直接规定市场主体的行为,而只能依法借助各种经济杠杆和经济政策先调节市场运行的外部环境,然后再引导市场主体根据环境的变化,为自身利益考虑自觉调整各自的经济行为。由此,经济法通过营造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为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协调、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平衡提供了可能。

此外,经济法在考虑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对利益冲突的影响时,还应特别注意代际间利益的平衡问题。为此,我们应时刻注意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宏观调控法立法与执法的全过程,以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在满足当代人利益需要的同时,又不致于对后代人利益的实现构成威胁。

2.2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道德

公平与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特征。与民商法所强调的形式上的公正有所不同,经济法所追求的是一种实质上的公正。为达此目的,经济法着重采取以下措施:

平衡与协调范文篇3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状况在总体和谐的同时,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为使经济续顺利向前发展,实现更大程度上的社会和谐,国家有必要采取各种手段对利益冲突加以平衡和协调。而在这当中,经济法担负着自己独特的历史使命。

论文关键词:经济法利益冲突市场运行环境社会道德

1经济法对利益冲突平衡与协调的两大前提

1.1以社会本位作为平衡与协调利益冲突的价值基础

市场机制是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率的最有效手段。与此同时,在正常的市场机制调节下,各市场主体之间也能形成一种相对合理的利益格局。然而,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轨迹告诉我们:自由放任经济下市场机制本身极易遭到破坏,随之而来的利益格局也容易受到扭曲。而且市场机制自身的局限也会引发矛盾,产生新的冲突。面对市场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对冲突加以平衡与协调的难题,现代经济法产生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就是依法调整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关系。然而,当今社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利益主体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各类利益冲突中,既有国家权力与个体权利之间的冲突,也有社会个体利益之间的冲突,还有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要想平衡好方方面面的利益,经济法需要找准自己的价值定位。如果经济法选择个体利益至上,这样做虽然会刺激个体对利益的追逐,提高经济效率,但却不利于冲突的解决,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此外,在法律层面上,这种做法还会使经济法难以独立于民商法,自身的独特价值难以显现。但是,如果经济法选择以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来协调利益关系,却容易造成国家权力对个体利益的侵害,进而影响了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同时,这还会使经济法很难摆脱行政法的案臼,难以成为真正独立的法律部门。在现实的需要面前,现代经济法最终选择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最高准则,来协调多种利益冲突。而经济法中所指的社会整体利益是与个人利益、团体利益和公共利益都相关的社会利益,是融个人利益、团体利益以及公共利益为一体的社会利益。在具体的调整过程中,经济法正视各经济主体的利益需求。对于个体的合法利益,经济法给予应有的尊重,只有在个体利益的实现有碍于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和社会整体效益的增加时,经济法才对个体权利的行使加以一定的限制。同样,对于国家利益,经济法的法律规范也仅仅是为了防止国家权力滥用,避免出现以国家利益之名弱化甚至虚化个体利益、社会整体利益的现象。除了防止个体利益和国家利益过度实现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冲击外,为实现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下的利益平衡,经济法还积极做出制度设计,主动追求社会整体利益的增长。正是在社会本位的价值基础上,经济法成为在法律体系中,能够从社会整体利益高度,对各类主体的意志、行为和利益进行平衡,实现社会协调发展的唯一法律部门。

1.2以对国家权力的平衡作为对利益冲突平衡与协调的重要前提

经济法是调整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现代民主政治国家及其政府为了修正市场缺陷、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可持续发展而履行各种现代经济管理职能时与各种市场主体发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正因为市场缺陷的客观存在,所以国家必须要对经济有所干预。然而,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当国家权力对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与经济发展自身的方向一致时,经济就会发展得比较快,反之,政治权力就会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并能引起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鉴于国家权力的特殊影响力,当政府与市场都置身于经济生活之中时,经济法在协调具体的利益冲突之前,首当其冲的就要平衡好政府的权力。具体而言,经济法需要做出以下努力:其一、经济法要界定好政府与市场在经济方面各自作用的领域,将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只停留在市场本身无法解决的领域,即市场存在缺陷的领域,切不可借干预经济之机破坏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更不能用政府替代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其二、即便在政府依法享有管理经济权力的领域内,经济法仍然要从权力行使的方式、行使的程序、不当行使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多方面进行精心的制度设计,严格规范政府权力的行使,保证其对经济发展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2经济法对利益冲突平衡与协调的具体途径

在上述两大前提下,经济法主要从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两方面着手,对利益冲突加以平衡与协调。

2.1营造良好的市场运行环境

2.1.1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市场经济的活力源泉和生命基础。在良好的竞争环境中,经营者凭借优质的服务、低廉的价格、过硬的产品质量去争夺市场份额,获取利润。这样一来,企业与企业间形成正常的利益关系,消费者的利益有了实现的基础,长此以往,国家的竞争力增强,社会的整体利益必然增加。所以说,公平、自由的竞争环境本身就利于协调利益关系,减少不必要的冲突。但在残酷的竞争法则面前,由于盈利动机的驱使,破坏竞争机制的行为会大量涌现。在市场没有足够力量去维护好重要但又脆弱的竞争机制时,在无法直接引导经营者正当竞争的情况下,经济法通过禁止性规范明确告之市场主体,法律既反对破坏公平竞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也反对破坏自由竞争的垄断行为。如此一来,经济法以反向禁止的方式来规制市场主体的行为,使偏离方向的经营者回到正常的竞争轨道上来,再通过市场良好的竞争环境本身去协调利益冲突。所以说,在经济运行的这一领域,经济法通过对市场主体权利义务的规范,以迂回的方式平衡与协调着利益冲突。

2.1,2营造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市场机制能够最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但是,由于市场机制以各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益作为经济活动的出发点,所以容易造成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短期,最终导致宏观经济不平衡,经济运行中的利益冲突增加。为此,政府需要进行宏观调控,将各市场主体的利益加以协调,统一到追求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轨道上来。在调控的过程中,为不破坏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经济法必须保证政府宏观调控的间接性。即政府不能通过权利义务法律规范直接规定市场主体的行为,而只能依法借助各种经济杠杆和经济政策先调节市场运行的外部环境,然后再引导市场主体根据环境的变化,为自身利益考虑自觉调整各自的经济行为。由此,经济法通过营造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为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协调、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平衡提供了可能。

此外,经济法在考虑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对利益冲突的影响时,还应特别注意代际间利益的平衡问题。为此,我们应时刻注意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宏观调控法立法与执法的全过程,以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在满足当代人利益需要的同时,又不致于对后代人利益的实现构成威胁。

2.2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道德

公平与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特征。与民商法所强调的形式上的公正有所不同,经济法所追求的是一种实质上的公正。为达此目的,经济法着重采取以下措施:

平衡与协调范文篇4

【摘要】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古典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中有关非均衡发展思想,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思想进行继承和发展。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推进了思想解放的进程,同时解决了人们思想上的一些误区,为我国经济发展思想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深层次思想和灵魂,是邓小平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的过程中,运用辩证思维思考中国问题,借鉴西方古典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中特定思想,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大变革历史条件和经济非均衡发展实践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对该思想的渊源、意义进行深入的探讨,可为目前宏观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可行性、科学性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使人们全面深入地理解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内涵。

一、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的渊源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主要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古典经济学中有关“非均衡发展”思想和发展经济学中“不平衡增长”理论的优秀成分,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一)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的论述为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借鉴

当代西方经济学中关于非均衡思想源于对新古典经济学中均衡思想的批判和否定。在经济学中,18世纪70年代,亚当·斯密关于市场机制不仅能够有效引导和操纵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而且可以使经济运行保持均衡的论述逐渐为西方学者所接受。一个世纪以后,瓦尔拉在1874年出版的《纯粹经济学要义》一书中创立了“一般均衡思想”,这种均衡也被称之为“瓦尔拉均衡”。根据这种理论,“西方经济学家们确信,只要市场是完善的,价格具有充分的弹性,市场就会自动出清,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供求均衡”(董正平,2001)。“瓦尔拉均衡”概念在西方经济学中长期被承认,并影响着宏观经济学研究。可是现实经济生活和瓦尔拉的设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均衡目标很难达到,非均衡已成为市场经济运行的常态,尤其是1929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人们清醒认识到瓦尔拉均衡是一个远离现实无法达到的目标。在这种背景下,非均衡思想逐步形成。经济学中的非均衡即“非瓦尔拉均衡”,非均衡是指不存在完“善的市场,不存在灵敏的价格体系的条件下所达到的均衡”(厉以宁,1994)。由于人们对瓦尔拉的批判,二战后,凯恩斯的宏观非均衡分析开始为西方学者所接受。凯恩斯认为国家干预的有形之手与市场调节的无形之手共同成为市场经济调节的手段。此后关于凯恩斯的宏观非均衡的研究促进了非均衡思想的发展。凯恩斯以后的一些经济学家,在非均衡研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帕廷金、克劳威尔、莱荣霍夫德、巴罗、格罗斯曼、马林沃德等人作出了突出贡献,进一步完善了“非瓦尔拉均衡”思想。客观地说,西方“非瓦尔拉均衡”思想对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中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不仅借鉴了西方古典经济学的一些优秀成果,而且吸收了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有益思想。不平衡增长理论作为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为邓小平相关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发展经济学先驱之一赫希曼在20世纪50年代针对当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和雷格那、纳克斯等人的平衡增长理论持有不同的看法,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该理论从发展战略方面分析了不发达国家经济结构、产业关联、区域间联系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不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的特殊形式。不平衡增长理论将经济看作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能动过程,并确认主导部门的存在。赫希曼认为增长应该是不平衡的。就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其增长过程也是不平衡的。在不同的增长率的产业部门之间,由于存在投入、产出的关系,某一部门的增长,常对其他部门产生一种压力,以诱导其他部门的增长。因此,经济增长的过程通常是,由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向其他部门传导。这种不平衡前进的方式较之平衡增长的好处是,给引导投资的决定带来相当可观的机会,并由此经济地利用了不发达国家稀缺的资源。发展是一条不平衡的链条,平衡恢复是压力、诱导和强制的结果,走向经济发展的道路布满着技术、设备、劳务和产品的瓶颈与短缺,必然是无序的。

由此,我们可看出不平衡是经济发展的动因。我们的目的必须是保持而不是消除不平衡。从国外经济学界对于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研究,邓小平认识到,根据中国的实际,无论经济增长还是经济波动,都必然受到经济的非均衡的制约。因此邓小平从中国落后的现状出发,制定出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非均衡思想为邓小平的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的确立提供了哲学基础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法。深入地研究这一思想内涵所依据的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法思想,是我们正确地贯彻和实施这一战略思想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邓小平辩证思想的需要。

平衡和不平衡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基本范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非均衡发展作为一个时期选择和运用的经济发展战略,则是邓小平在继承马列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的创造和发展。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平衡和不平衡的角度对许多经济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马克思研究了不同的生产部门、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各个资本集团之间的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正是在分析各个领域中大量存在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的基础上,马克思从哲学的角度对这个问题作了一个概括。他说:“平衡总是以有什么东西要平衡为前提,就是说,协调始终只是消除现存不协调的那个运动的结果”。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了平衡是以不平衡为前提的,不平衡是经常的,平衡是消除不平衡的结果。马克思关于平衡与不平衡的思想对于我们理解邓小平的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发展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战略有重大的启示作用。恩格斯在研究自然辩证法过程中从运动的角度对平衡与不平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指出,相对静止即平衡,一切平衡都是相对的和暂时的。同时他认为不平衡是绝对的,静止、平衡是相对的。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对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极为重视,并对此作过许多深刻的论述,极大地发展了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思想。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中国革命发展不平衡的理论,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他指出:“由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生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在《矛盾论》一文中,从哲学高度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作出了理论概括,系统地提出了矛盾发展不平衡的理论。他指出:“世界上没有绝对平衡发展的东西,我们必须反对平衡论,或均衡论。“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是革命政党正确的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该思想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并领导了中国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把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法应用于经济建设的研究中,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他指出:净是平衡,不打破平衡,那是不行的;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不平衡、矛盾、斗争、发展,是绝对的,平衡、静止、是相对的;所谓相对,就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经济的发展总是有进有退,平衡和不平衡不断转化,波浪式前进,不平衡发展。的这些论述,揭示了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从而揭示了经济的发展也是在平衡与不平衡中前进。

(三)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的内涵

应该说,在《邓小平文选》和邓小平的历次讲话中,以及党的重大方针中,并未出现“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字样。但深入研究,人们不难发现,诸多理论中所蕴涵的精神实质,却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邓小平在经济建设中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精华思想,立足于中国经济不发达的现实,反思历史,借鉴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特定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张。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上存在非均衡性。从空间上看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实行了由东向西的“台阶式”发展;从时间上看,经济目标的实现有先有后,实行了“三步走”渐进式发展;从产业结构发展来看,基础产业重点发展;从财富增长与分配形式上,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实行“先富带后富”。其次,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长期存在非均衡性,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制度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三,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面存在非均衡性,分配制度方面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最后,邓小平在1992年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中也渗透了非均衡思想,从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目的来看,要求通过一定时期的经济非均衡发展,达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的意义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是针对我国原有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具体国情,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而在诸多方面得以体现的。这一思想的形成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作为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华,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和的经济不平衡发展思想进入新的境界,达到新的高度,并在许多方面有所创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精华,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了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二,强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三步走”战略,基本实现现代化,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在搞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时,力争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第三,强调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允许其他经济成分的存在和发展,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先富帮助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第四,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形式,即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些原有设想,纠正了“一大二公”的观点,突破产权形式的单一性。第五,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分配制度,即突破了单一的分配方式,打破了平均主义,确立了共同富裕原则。公务员之家

(二)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推进了思想解放的进程

我国是一个封建思想和小生产意识影响较深的国家,“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根深蒂固。尤其是上世纪50~70年代,平均主义思想和当时“左”的思想奇妙地结合在一起,不但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成为人们的精神桎梏。由于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在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上,不顾当时中国的国情,盲目地追求一种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在分配制度上,人们长期以来把平均主义当成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导致了共同贫穷;在区域经济发展上,不顾全国各地的不同情况而追求全国一盘棋,导致整体经济效益下降。这种思想还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资源的极大浪费。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能使人们摆脱了原有的思想桎梏,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有了合理的认识,对目前的经济政策有了全新的理解。这给目前仍在开展的思想解放运动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思想解放的进程大大加快了,思想解放的领域也随之拓宽。

(三)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解决了人们思想上的一些误区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还不能实现“同步富裕”,目前所有制形式的不同必然导致分配制度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必然使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而一定时期内这种差距还会增大,并且这种差距还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这势必使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产生误解,进而对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产生担忧。而用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来分析目前的问题可消除人们不必要的担忧。邓小平明确指出:“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平衡与不平衡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两个方面,一定范围内不平衡不会阻碍发展,而且是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我们在先富后富问题上,利用差距,加快发展,以先富带动后富,这种途径不会导致贫富分化,而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四)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为我国经济发展思想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邓小平的经济非均衡思想从宏观方面论述了如何在目前形势下发展中国经济,并总结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作为一位当代最伟大的发展经济学家,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站在时代的高度上,运用辩证的思维,对中国的宏观经济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经济非均衡发展。对于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的研究不仅使我们掌握了该思想的具体内容,而且掌握了经济理论创新的方法,为我国经济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五)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实践依据

平衡与协调范文篇5

【摘要】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古典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中有关非均衡发展思想,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思想进行继承和发展。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推进了思想解放的进程,同时解决了人们思想上的一些误区,为我国经济发展思想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深层次思想和灵魂,是邓小平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的过程中,运用辩证思维思考中国问题,借鉴西方古典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中特定思想,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大变革历史条件和经济非均衡发展实践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对该思想的渊源、意义进行深入的探讨,可为目前宏观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可行性、科学性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使人们全面深入地理解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内涵。

一、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的渊源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主要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古典经济学中有关“非均衡发展”思想和发展经济学中“不平衡增长”理论的优秀成分,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一)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的论述为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借鉴

当代西方经济学中关于非均衡思想源于对新古典经济学中均衡思想的批判和否定。在经济学中,18世纪70年代,亚当·斯密关于市场机制不仅能够有效引导和操纵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而且可以使经济运行保持均衡的论述逐渐为西方学者所接受。一个世纪以后,瓦尔拉在1874年出版的《纯粹经济学要义》一书中创立了“一般均衡思想”,这种均衡也被称之为“瓦尔拉均衡”。根据这种理论,“西方经济学家们确信,只要市场是完善的,价格具有充分的弹性,市场就会自动出清,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供求均衡”(董正平,2001)。“瓦尔拉均衡”概念在西方经济学中长期被承认,并影响着宏观经济学研究。可是现实经济生活和瓦尔拉的设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均衡目标很难达到,非均衡已成为市场经济运行的常态,尤其是1929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人们清醒认识到瓦尔拉均衡是一个远离现实无法达到的目标。在这种背景下,非均衡思想逐步形成。经济学中的非均衡即“非瓦尔拉均衡”,非均衡是指不存在完“善的市场,不存在灵敏的价格体系的条件下所达到的均衡”(厉以宁,1994)。由于人们对瓦尔拉的批判,二战后,凯恩斯的宏观非均衡分析开始为西方学者所接受。凯恩斯认为国家干预的有形之手与市场调节的无形之手共同成为市场经济调节的手段。此后关于凯恩斯的宏观非均衡的研究促进了非均衡思想的发展。凯恩斯以后的一些经济学家,在非均衡研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帕廷金、克劳威尔、莱荣霍夫德、巴罗、格罗斯曼、马林沃德等人作出了突出贡献,进一步完善了“非瓦尔拉均衡”思想。客观地说,西方“非瓦尔拉均衡”思想对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中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不仅借鉴了西方古典经济学的一些优秀成果,而且吸收了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有益思想。不平衡增长理论作为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为邓小平相关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发展经济学先驱之一赫希曼在20世纪50年代针对当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和雷格那、纳克斯等人的平衡增长理论持有不同的看法,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该理论从发展战略方面分析了不发达国家经济结构、产业关联、区域间联系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不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的特殊形式。不平衡增长理论将经济看作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能动过程,并确认主导部门的存在。赫希曼认为增长应该是不平衡的。就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其增长过程也是不平衡的。在不同的增长率的产业部门之间,由于存在投入、产出的关系,某一部门的增长,常对其他部门产生一种压力,以诱导其他部门的增长。因此,经济增长的过程通常是,由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向其他部门传导。这种不平衡前进的方式较之平衡增长的好处是,给引导投资的决定带来相当可观的机会,并由此经济地利用了不发达国家稀缺的资源。发展是一条不平衡的链条,平衡恢复是压力、诱导和强制的结果,走向经济发展的道路布满着技术、设备、劳务和产品的瓶颈与短缺,必然是无序的。

由此,我们可看出不平衡是经济发展的动因。我们的目的必须是保持而不是消除不平衡。从国外经济学界对于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研究,邓小平认识到,根据中国的实际,无论经济增长还是经济波动,都必然受到经济的非均衡的制约。因此邓小平从中国落后的现状出发,制定出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非均衡思想为邓小平的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的确立提供了哲学基础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法。深入地研究这一思想内涵所依据的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法思想,是我们正确地贯彻和实施这一战略思想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邓小平辩证思想的需要。

平衡和不平衡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基本范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非均衡发展作为一个时期选择和运用的经济发展战略,则是邓小平在继承马列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的创造和发展。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平衡和不平衡的角度对许多经济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马克思研究了不同的生产部门、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各个资本集团之间的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正是在分析各个领域中大量存在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的基础上,马克思从哲学的角度对这个问题作了一个概括。他说:“平衡总是以有什么东西要平衡为前提,就是说,协调始终只是消除现存不协调的那个运动的结果”。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了平衡是以不平衡为前提的,不平衡是经常的,平衡是消除不平衡的结果。马克思关于平衡与不平衡的思想对于我们理解邓小平的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发展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战略有重大的启示作用。恩格斯在研究自然辩证法过程中从运动的角度对平衡与不平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指出,相对静止即平衡,一切平衡都是相对的和暂时的。同时他认为不平衡是绝对的,静止、平衡是相对的。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对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极为重视,并对此作过许多深刻的论述,极大地发展了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思想。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中国革命发展不平衡的理论,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他指出:“由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生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在《矛盾论》一文中,从哲学高度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作出了理论概括,系统地提出了矛盾发展不平衡的理论。他指出:“世界上没有绝对平衡发展的东西,我们必须反对平衡论,或均衡论。“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是革命政党正确的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该思想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并领导了中国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把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法应用于经济建设的研究中,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他指出:净是平衡,不打破平衡,那是不行的;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不平衡、矛盾、斗争、发展,是绝对的,平衡、静止、是相对的;所谓相对,就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经济的发展总是有进有退,平衡和不平衡不断转化,波浪式前进,不平衡发展。的这些论述,揭示了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从而揭示了经济的发展也是在平衡与不平衡中前进。

(三)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的内涵

应该说,在《邓小平文选》和邓小平的历次讲话中,以及党的重大方针中,并未出现“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字样。但深入研究,人们不难发现,诸多理论中所蕴涵的精神实质,却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邓小平在经济建设中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精华思想,立足于中国经济不发达的现实,反思历史,借鉴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特定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张。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上存在非均衡性。从空间上看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实行了由东向西的“台阶式”发展;从时间上看,经济目标的实现有先有后,实行了“三步走”渐进式发展;从产业结构发展来看,基础产业重点发展;从财富增长与分配形式上,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实行“先富带后富”。其次,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长期存在非均衡性,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制度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三,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面存在非均衡性,分配制度方面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最后,邓小平在1992年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中也渗透了非均衡思想,从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目的来看,要求通过一定时期的经济非均衡发展,达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的意义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是针对我国原有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具体国情,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而在诸多方面得以体现的。这一思想的形成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作为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华,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和的经济不平衡发展思想进入新的境界,达到新的高度,并在许多方面有所创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精华,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了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二,强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三步走”战略,基本实现现代化,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在搞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时,力争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第三,强调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允许其他经济成分的存在和发展,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先富帮助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第四,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形式,即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些原有设想,纠正了“一大二公”的观点,突破产权形式的单一性。第五,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分配制度,即突破了单一的分配方式,打破了平均主义,确立了共同富裕原则。

(二)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推进了思想解放的进程

我国是一个封建思想和小生产意识影响较深的国家,“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根深蒂固。尤其是上世纪50~70年代,平均主义思想和当时“左”的思想奇妙地结合在一起,不但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成为人们的精神桎梏。由于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在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上,不顾当时中国的国情,盲目地追求一种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在分配制度上,人们长期以来把平均主义当成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导致了共同贫穷;在区域经济发展上,不顾全国各地的不同情况而追求全国一盘棋,导致整体经济效益下降。这种思想还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资源的极大浪费。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能使人们摆脱了原有的思想桎梏,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有了合理的认识,对目前的经济政策有了全新的理解。这给目前仍在开展的思想解放运动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思想解放的进程大大加快了,思想解放的领域也随之拓宽。

(三)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解决了人们思想上的一些误区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还不能实现“同步富裕”,目前所有制形式的不同必然导致分配制度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必然使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而一定时期内这种差距还会增大,并且这种差距还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这势必使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产生误解,进而对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产生担忧。而用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来分析目前的问题可消除人们不必要的担忧。邓小平明确指出:“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平衡与不平衡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两个方面,一定范围内不平衡不会阻碍发展,而且是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我们在先富后富问题上,利用差距,加快发展,以先富带动后富,这种途径不会导致贫富分化,而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公务员之家

(四)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为我国经济发展思想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邓小平的经济非均衡思想从宏观方面论述了如何在目前形势下发展中国经济,并总结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作为一位当代最伟大的发展经济学家,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站在时代的高度上,运用辩证的思维,对中国的宏观经济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经济非均衡发展。对于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的研究不仅使我们掌握了该思想的具体内容,而且掌握了经济理论创新的方法,为我国经济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五)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实践依据

平衡与协调范文篇6

(一)经济法中的利益“平衡”

在不同领域.“平衡”的涵义是有所区别的.任法学中我们所追求的平衡是社会锌种利益的平衡,是当其发生冲突时.要对各种利益进行比较和选择.做用评价的活动。平衡作为一个法学范畴.较多地见丁法理学和民商法学的论著中。人们在阐述与法律的正文性和公平性有关的问题时.常常使用这个范畴在较少涉及公共权力和国家利益的私法领域.使川“平衡”范畴比较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因为私法所渊整的是一种既平等又对等的权利义务关系,“平衡”较之“正义”、“公平”等范畴更为具体和形象。而界于公法和私法之问的经济法来说.其调整主体中还包括管理与被管理的不平等主体关系.这样.引入利益平衡慨念似乎让人难以置信但是,笔者认为.经济法叶,的利益平衡是站在宏观角度.运用理性思维审视社会利益.尤其是以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发展为核心的相对和谐、平衡的状态.这种状态要求通过各种利益的平衡达到闻家经济在运行的过程中快速、稳步前进的目的。

笔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认识经济法的“平衡”范畴第一.平衡是从理论角度出发,是对经济法律戈系主体的权利义务状态以及经济法捌整内容上的利益平衡即经济法律主体与同家之问、经济法主体相互之问权利、义务的平衡以及经济法对于宏观调整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平衡。等二,平衡主要从立法、司法和执法角度出发.认为经济法的利益平衡要落实到立法、司法和执法的全过程.可将利益平衡作为实现经济法最优状态的一种方法在立法领域.立法者可以通过综合的分析.平衡配置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若立法中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得不到合理、平衡的配置.难以通过法律的解释和通川达到平衡但父键是如何把握合理平衡配置权利义务的“度”.这是一个有待实践中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运作良好的法律状态(法律天系主体的权利义务状态)对于一个谋求公正、和潴的社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正如亚里斯多德所说的.法应是使事物合乎正义的一个中道的权衡.维持事物的平衡是法律的本质所在。平衡应是法律的最优化状态.也应是经济法的最优化状态.经济法对平衡的追随意义深远而重大。

(二)经济法利益平衡的意义

“利益平衡”范畴从私法领域进人经济法领域.并不是一个范畴借用的问题。利益平衡对经济法有着极其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经济法自身的发展及其对礼会进步、国家发展、个人利益得到满足的积极作用正是通过利益平衡得以实现的。

首先.经济法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运用利益平衡的理念.为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综合运用各种手段防止“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状态的出现.为每个订亍场竞争主体自由竞争以实现个体利益的最大化提供了有力保障经济法对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经济法通过直接作用于个体的利益的过程.以促进个体利益的最大限度实现.以此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最优。同时.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与平衡也将促进个体利益的最大化、普遍化和持续化,最终达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双赢”局面..其次.经济法的利益平衡在于它不是仅仅致力于经济利益成果最大化,还同时注重宏观经济利益、长远经济利益以及社会福利、人文和自然环境的.人的自由和自身价值等诸多利益的平衡协调。在利益的语境中.经济法对利益的追求是通过对当前发展的合理调节与限制.保存和创造未来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条件.既满足肖代人的需要,不对后代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使得个体利益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个体长远利益的最大化。

再次.经济法的制度设计中表现出对经济弱者具体人格的特殊倾向性保护.要求国家通过经济法律规范对不平等的收人和财产实行直接干预.利用社会财富的目标再分配和对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予以一-一定补偿或救济.以此平衡经济弱者与强者的利益分配.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经济法的利益平衡表现出经济法为了纠正社会不公而采取的种种积极措施或手段经济法通过对市场经济运行中礼会经济利益的平衡.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例如:在财政方面,罔家要加大对不发达地区、行业、群体的支持力度:在社会保障方面,建设更为有效和覆盖面广的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法律.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等。

二、经济法的利益平衡点

(一)经济法利益平衡点的找寻就是一个利益平衡的过程

利益是人的需求及其满足.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和动力而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在利益主体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必定出现利益矛盾甚至利益冲突.为了不让人类在无休止的利益抗衡中停滞不前.甚至毁灭.必将有外力对这种激烈的对抗状态进行悯整.委此重任的就是法律,法律的天然使命就是时各种冲突的利益进行协调和平衡对经济立法而言.经济立法必须兼颐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的协调,经济法从建立之初就以平衡协渊市场经济主体的利益与社会整体利镒为己任,在权衡个人利益、阁家利益、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成熟与发展。利益平衡在实质上反映了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公正和适当的分配.经济法的利益平衡也反映着其对个人、国家、社会权利、义务分配的适度性与合理性一而这种适度性与合理性的把握是经济法利益平衡面对的难题.怎样找寻分配利益的平衡点需要经济法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摸索。诚然.在法学领域找寻平衡点并非易事.但是.不能因其是难垦之地就放弃对它的研究与利刚.其对经济法乃至整个法学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人们对利盗的不断追求是世界发展变化的动力.整个世界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经济法埘利益的凋整与平衡必须顺应这种不断的变化.其对利益的平衡必然处于动的状态.从宏观的角度出发.经济法利益平衡点也同样是一个动态的运动点的集合。经济法追求利益平衡的过程实质上足找寻利益平衡点的过程..由于理想的平衡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对这种状况的不断追求就是经济法不断完善的过程。

(二)经济法:利益平衡表达

经济法是以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为价值取向.平衡个人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经济法对个人、国家、社会利益的平衡协调体现在其对市场自身调节和政府干预的适度性、合理性的配置上。其理论基础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正因为经济法是渊节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产物.其对利益平衡的追求最终可以落脚到对政府一市场平衡的追求政府与市场的相互作用是当今世界各困讨论发展的核心问题.正确协凋、处理二者的关系是经济法利益平衡的前提和基础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的历史就是人与稀缺资源之问的矛盾史。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导致了社会的尖锐对立..为解决此矛盾衍生出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和手段.一种是以具仃强制力的政府为核心的命令型机制.另一种是平等主体自发交易而形成的市场机制。在决定经济体制运行模式的支配力量时,政府与市场之间的选择十分复杂.

因为,两者各有其内在的机理和发生作用的方式,一般认为.政府与市场各自的必要性源自于对方的不足和缺陷.两者都未达到尽善尽美.所以.现实中两者需要结合使用实践证明.纯粹的市场经济和单纯的计‘划经济并不存在于现实之中政府与市场各有优劣.市场如果没有政府的保护和干预.提供基础性的秩序和公共设施.不可能独立发挥其资源配嚣的作用。但政府作为一种权力机制.又往往有扩大其功能的倾向.从而使市场机制受到伤害。这样.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中形成了一个悖论幸运的是.现代市场经济冈家都已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借助于自主、权威和稳定的法律机制,以完备的法律体系为基础.通过不同法律部门的共同作用.保障现实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经济法的利益平衡实质就是对自由市场的限制和政府干预的尺度的平衡.经济法用一个全新的、辨证的视角认知、构造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其不拘泥于非此即彼的纠缠和争辩.而是在尊重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寻求适合的法律控制机制.试图兴政府之力、去权力之恶,有效地将两种资源配置手段结合起来.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经济法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寻求平衡点.使国家之手和市场之手齐举并用.形成不同的协调状态。

经济法中利益平衡原则和机制总是针对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的。这是由于利益平衡作为平衡的范畴,它也总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科技、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环境中,一定时期经济法中利益平衡在价值取向上相对来说有所侧重。尽管利益平衡在不同的经济法中表现不一.在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它作为建构经济法律制度框架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机制是毋庸质疑的。

三、利益平衡:经济法的价值目标

(一)经济法的公平、效率与平衡协调

法律的价值目标是社会价值系统中的子系统,一般包括公平、自由、平等、安全、效益和秩序等内容。笔者认为.对于经济法来说,利益平衡(平衡协调)相较于公平、效率、可持续发展等更被经济法所青睐,应是经济法价值的侧重点。经济法通过努力实现社会整体经济效益、经济秩序、经济安全的现实要求,其指导思想或者说价值日标之所在就是利益平衡,经济法的利益平衡这一法益目标对传统公平、效率价值具有冲击性。

1.经济法中的公平与效率价值。经济法一直致力于寻找公平与效率价值整合的适度性。对经济法来说.重视效率.发展经济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经济法的任务不仅仅是提高个别地区.个别主体的效率和财富,而更多关注的是社会整体财富的增加建立在不同公平、效率观上的法律及其所保障的公平.效率或追求公平、效率的取向是大相径庭的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公平、效率价值区别就很明显就民商法而言.其是以个人主义为指导、以抽象的人格平等为假设条件、以等价有偿为原则建立的公平、效率体系民商法效益着眼于增加个别交易的效率.提高其经济效能.强调保护交易主体对市场的充分利用。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是民商法的基本要求.认为无数个体交易的市场累积,就是社会整体经济效益的增进:个人利益的实现程度,就是民商法对效益价值的评价标准。而经济法效益则强调对社会总体效益的追求.它要求个人经济行为与社会总体经济发展合拍.认为个人利益的实现程度并不重要,倒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有特殊意义。通过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来实现对个别利益的一般保护民商法注重保护个人经济理性.而经济法则要实现社会经济理性。

民商法中的公平价值强调机会公平.在法律上规定按照统一无差别原则对待一切经济主体.给每个经济主体以同等待遇.它强调利益与负担分配在特定交易相关者之间的对称性。这种公平观承认市场主体起点的不平等的合理性:只要这种不平等不是市场外因素造成的。民商法对公平价值的评价所取的参照系总是个别化的.它总是通过具体分配过程中对社会公平的维护.而无法将泛化的非特定的不平等的评价纳人自己的评价体系本质上民商法公平是一种个人公平.其对社会的贫富差距、社会公共产品的提供、不协调发展等问题无能为力。而经济法却赋予公平以更丰富的含义.对公平的关怀更趋实质,使其存经济生活中得以更有效的实现。

基于人道主义和社会福利的观念.经济法将结果公平引入到自己的价值取向中.在认同分配差距经济意义上的合理性的同时.更兼顾社会意义上的合理性.体现出法律不同于经济学的人文关怀特性。经济法还注重长远发展将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引入其价值取向,认为对同一代人来说.每个人都公平的、平等的享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都享有公平分配和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得为谋求私利而任意破坏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并且在当代人追求其自身合法利益时.不能对后代人的利益构成威胁。这尤其体现在资源分配和利用上的代际平衡.体现了当代人为后代人代为保管、保存地球资源的观念。

综上所述.经济法的公平、效率价值打破了传统民商法观念中的公平、价值取向。经济法以个别经济活动与社会总体经济的对比效果为参照系来评价公平、效率的实现,因此,经济法的公平、效率价值是对公平、效率价值的平衡协调.平衡协调的价值理念应是传统公平、效率价值在经济法价值中的提升。

2.平衡协调是对经济法公平、效率价值的提升公平、效率被认为是法的基本价值.对于经济法来说,其同样也是经济法追求的价值目标.但是.经济法所追求的价值是对二者的平衡协调,可以说经济法的平衡协调是传统公平、效率价值的升级.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新价值取向。

尽管公平一直被视为法律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但在宏观经济的调控中.利益的分配可能并不主要考虑公平的目标.而且公平是一种主观性非常强的标准.在某些情况下.以公平为目标进行利益分配时.可能很难取得共识,也很难把握。例如,在征收个人所得税时,很难说主要是以公平为目标。根据经济情况的不同、纳税能力不等的纳税人.其税收负担也是不同的如果说这是一种考虑社会利益的结果公平,不如说这是对利益的平衡协调.此外.效率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结果,虽然具有客观性.但在有些情况下,利益的分配同样不会或不主要考虑效率的要求例如.价格法中对生产者与消费者间利益的分配不是以效率为主要目标的。甚至价格法的利益分配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不利于生产效率提高的它不是确保经营者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而是考虑经营活动对社会整体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促进。

平衡协调作为经济利益分配的价值目标.不仅能够超越公平与效率的局限.而且完全可以包括这两个目标的要求以利益平衡为经济法的价值目标。可以解决公平、效率在立法、司法、执法过程中孰清孰重的纷争问题:利益平衡关注个人、国家、社会诸方利益的整合.强调整个社会利益关系的合理状态,而不仅仅局限于具体个体间的利益分配的公平与效率:利益平衡要求经济利益达到整体协调与和谐.这种利益整体上的和谐与协调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保持相适应的必要条件.与经济法的宏观调控功能在思想与精神上是一致的。

(二)经济法利益平衡价值的现实性体现

1利益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利益平衡价值取向是经济法保障经济上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基础.经济法的利益平衡价值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有着天然的一致性与统一性。可持续发展强调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发展战略.这种理念使得可持续发展理论本身具有更高层次上的社会本质性特征.它所强调的社会本质的范围较为广泛与高层次.它是以全球、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范围.其所强调的社会本位观念也突破了现实时间范畴.最大限度地为人类未来发展留下空间。在一定意义上.经济法利益平衡价值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微观上的体现和实践。

经济法中宏观调控法.其主要任务是规范国家宏观调控行为.保障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为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提供一个规范、可预期的制度背景和框架宏观调控法是国家进行资源配置,协调各部门、地区和行业利益,调控和引导国民经济运行,规范宏观调控权力和程序的重要法律,它能否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合理配置资源,协调好社会各方局部与整体、近期和长远利益.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亦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控法也当然的以利益平衡为其价值目标.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法的利益平衡价值理念充满着社会化精神.它以社会为本位.追求着社会总体效益和社会总体经济发展.协调平衡各方利益冲突。经济法从社会经济总体角度出发,协调、平衡经济个体与社会总体、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之间的矛盾冲突.为实现经济上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代表了人类未来的发展模式和方向.同样代表了中国经济法追求的法制理想。只有赋予中国经济法更为深刻、长远的使命.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模式,才能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i方面的良性协调发展。

2利益平衡与和谐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的至上理念.是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美好的社会生活状态伴随着社会发展和制度变迁.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人类追求的崇高的社会理想。人们在不断追求公平、正义和自由的进程中.不断平衡社会不公平、不平等和不自由.不断协调各种利益冲突以达到各种利益的相互协调和平衡。在现代社会,人类个体、群体之间及相互问互相依赖协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基础.实现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已成为人类得以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系统内各要素辨证运动的结果.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应然趋势。

和谐社会不是一个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而是一个能够容纳利益冲突.能够用制度化解冲突.使利益大体均衡的社会.是平衡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一个有效平衡协调社会各种矛盾冲突的社会,是行为文明、规范、制度化的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就我国现阶段发展而言,就必须对体现社会生产关系的利益关系进行平衡协调。

平衡与协调范文篇7

【摘要】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古典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中有关非均衡发展思想,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思想进行继承和发展。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推进了思想解放的进程,同时解决了人们思想上的一些误区,为我国经济发展思想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深层次思想和灵魂,是邓小平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的过程中,运用辩证思维思考中国问题,借鉴西方古典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中特定思想,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大变革历史条件和经济非均衡发展实践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对该思想的渊源、意义进行深入的探讨,可为目前宏观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可行性、科学性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使人们全面深入地理解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内涵。

一、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的渊源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主要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古典经济学中有关“非均衡发展”思想和发展经济学中“不平衡增长”理论的优秀成分,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一)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的论述为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借鉴

当代西方经济学中关于非均衡思想源于对新古典经济学中均衡思想的批判和否定。在经济学中,18世纪70年代,亚当·斯密关于市场机制不仅能够有效引导和操纵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而且可以使经济运行保持均衡的论述逐渐为西方学者所接受。一个世纪以后,瓦尔拉在1874年出版的《纯粹经济学要义》一书中创立了“一般均衡思想”,这种均衡也被称之为“瓦尔拉均衡”。根据这种理论,“西方经济学家们确信,只要市场是完善的,价格具有充分的弹性,市场就会自动出清,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供求均衡”(董正平,2001)。“瓦尔拉均衡”概念在西方经济学中长期被承认,并影响着宏观经济学研究。可是现实经济生活和瓦尔拉的设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均衡目标很难达到,非均衡已成为市场经济运行的常态,尤其是1929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人们清醒认识到瓦尔拉均衡是一个远离现实无法达到的目标。在这种背景下,非均衡思想逐步形成。经济学中的非均衡即“非瓦尔拉均衡”,非均衡是指不存在完

“善的市场,不存在灵敏的价格体系的条件下所达到的均衡”(厉以宁,1994)。由于人们对瓦尔拉的批判,二战后,凯恩斯的宏观非均衡分析开始为西方学者所接受。凯恩斯认为国家干预的有形之手与市场调节的无形之手共同成为市场经济调节的手段。此后关于凯恩斯的宏观非均衡的研究促进了非均衡思想的发展。凯恩斯以后的一些经济学家,在非均衡研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帕廷金、克劳威尔、莱荣霍夫德、巴罗、格罗斯曼、马林沃德等人作出了突出贡献,进一步完善了“非瓦尔拉均衡”思想。客观地说,西方“非瓦尔拉均衡”思想对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中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不仅借鉴了西方古典经济学的一些优秀成果,而且吸收了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有益思想。不平衡增长理论作为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为邓小平相关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发展经济学先驱之一赫希曼在20世纪50年代针对当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和雷格那、纳克斯等人的平衡增长理论持有不同的看法,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该理论从发展战略方面分析了不发达国家经济结构、产业关联、区域间联系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不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的特殊形式。不平衡增长理论将经济看作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能动过程,并确认主导部门的存在。赫希曼认为增长应该是不平衡的。就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其增长过程也是不平衡的。在不同的增长率的产业部门之间,由于存在投入、产出的关系,某一部门的增长,常对其他部门产生一种压力,以诱导其他部门的增长。因此,经济增长的过程通常是,由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向其他部门传导。这种不平衡前进的方式较之平衡增长的好处是,给引导投资的决定带来相当可观的机会,并由此经济地利用了不发达国家稀缺的资源。发展是一条不平衡的链条,平衡恢复是压力、诱导和强制的结果,走向经济发展的道路布满着技术、设备、劳务和产品的瓶颈与短缺,必然是无序的。

由此,我们可看出不平衡是经济发展的动因。我们的目的必须是保持而不是消除不平衡。从国外经济学界对于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研究,邓小平认识到,根据中国的实际,无论经济增长还是经济波动,都必然受到经济的非均衡的制约。因此邓小平从中国落后的现状出发,制定出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非均衡思想为邓小平的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的确立提供了哲学基础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法。深入地研究这一思想内涵所依据的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法思想,是我们正确地贯彻和实施这一战略思想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邓小平辩证思想的需要。

平衡和不平衡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基本范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非均衡发展作为一个时期选择和运用的经济发展战略,则是邓小平在继承马列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的创造和发展。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平衡和不平衡的角度对许多经济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马克思研究了不同的生产部门、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各个资本集团之间的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正是在分析各个领域中大量存在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的基础上,马克思从哲学的角度对这个问题作了一个概括。他说:“平衡总是以有什么东西要平衡为前提,就是说,协调始终只是消除现存不协调的那个运动的结果”。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了平衡是以不平衡为前提的,不平衡是经常的,平衡是消除不平衡的结果。马克思关于平衡与不平衡的思想对于我们理解邓小平的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发展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战略有重大的启示作用。恩格斯在研究自然辩证法过程中从运动的角度对平衡与不平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指出,相对静止即平衡,一切平衡都是相对的和暂时的。同时他认为不平衡是绝对的,静止、平衡是相对的。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对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极为重视,并对此作过许多深刻的论述,极大地发展了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思想。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中国革命发展不平衡的理论,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他指出:“由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生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在《矛盾论》一文中,从哲学高度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作出了理论概括,系统地提出了矛盾发展不平衡的理论。他指出:“世界上没有绝对平衡发展的东西,我们必须反对平衡论,或均衡论。“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是革命政党正确的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该思想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并领导了中国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把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法应用于经济建设的研究中,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他指出:净是平衡,不打破平衡,那是不行的;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不平衡、矛盾、斗争、发展,是绝对的,平衡、静止、是相对的;所谓相对,就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经济的发展总是有进有退,平衡和不平衡不断转化,波浪式前进,不平衡发展。的这些论述,揭示了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从而揭示了经济的发展也是在平衡与不平衡中前进。

(三)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的内涵

应该说,在《邓小平文选》和邓小平的历次讲话中,以及党的重大方针中,并未出现“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字样。但深入研究,人们不难发现,诸多理论中

所蕴涵的精神实质,却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邓小平在经济建设中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精华思想,立足于中国经济不发达的现实,反思历史,借鉴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特定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张。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上存在非均衡性。从空间上看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实行了由东向西的“台阶式”发展;从时间上看,经济目标的实现有先有后,实行了“三步走”渐进式发展;从产业结构发展来看,基础产业重点发展;从财富增长与分配形式上,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实行“先富带后富”。其次,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长期存在非均衡性,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制度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三,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面存在非均衡性,分配制度方面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最后,邓小平在1992年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中也渗透了非均衡思想,从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目的来看,要求通过一定时期的经济非均衡发展,达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的意义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是针对我国原有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具体国情,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而在诸多方面得以体现的。这一思想的形成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作为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华,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和的经济不平衡发展思想进入新的境界,达到新的高度,并在许多方面有所创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精华,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了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二,强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三步走”战略,基本实现现代化,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在搞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时,力争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第三,强调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允许其他经济成分的存在和发展,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先富帮助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第四,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形式,即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些原有设想,纠正了“一大二公”的观点,突破产权形式的单一性。第五,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分配制度,即突破了单一的分配方式,打破了平均主义,确立了共同富裕原则。

(二)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推进了思想解放的进程

我国是一个封建思想和小生产意识影响较深的国家,“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根深蒂固。尤其是上世纪50~70年代,平均主义思想和当时“左”的思想奇妙地结合在一起,不但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成为人们的精神桎梏。由于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在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上,不顾当时中国的国情,盲目地追求一种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在分配制度上,人们长期以来把平均主义当成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导致了共同贫穷;在区域经济发展上,不顾全国各地的不同情况而追求全国一盘棋,导致整体经济效益下降。这种思想还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资源的极大浪费。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能使人们摆脱了原有的思想桎梏,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有了合理的认识,对目前的经济政策有了全新的理解。这给目前仍在开展的思想解放运动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思想解放的进程大大加快了,思想解放的领域也随之拓宽。

(三)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解决了人们思想上的一些误区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还不能实现“同步富裕”,目前所有制形式的不同必然导致分配制度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必然使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而一定时期内这种差距还会增大,并且这种差距还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这势必使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产生误解,进而对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产生担忧。而用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来分析目前的问题可消除人们不必要的担忧。邓小平明确指出:“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平衡与不平衡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两个方面,一定范围内不平衡不会阻碍发展,而且是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我们在先富后富问题上,利用差距,加快发展,以先富带动后富,这种途径不会导致贫富分化,而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四)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为我国经济发展思想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邓小平的经济非均衡思想从宏观方面论述了如何在目前形势下发展中国经济,并总结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作为一位当代最伟大的发展经济学家,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站在时代的高度上,运用辩证的思维,对中国的宏观经济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经济非均衡发展。对于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的研究不仅使我们掌握了该思想的具体内容,而且掌握了经济理论创新的方法,为我国经济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五)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实践依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大胆地贯彻实施了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的均衡与非均衡的辩证关系,并灵活利用这种辩证关系,采取了积极的经济政策,以不均衡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手段,进而向共同富裕、均衡的目标进步,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近二十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从表面上看1979年到1997年的20年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这一速度不仅使我们引以为荣,也令全世界称奇。这一速度使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短缺经济悄然逝去,人民生活水平

明显提高。实践证明,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不仅在过去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在未来的经济建设中该思想还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该思想对党的第三代集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创造性地运用了邓小平的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制订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方针政策。首先,运用非均衡的思

平衡与协调范文篇8

【摘要】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古典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中有关非均衡发展思想,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思想进行继承和发展。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推进了思想解放的进程,同时解决了人们思想上的一些误区,为我国经济发展思想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深层次思想和灵魂,是邓小平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的过程中,运用辩证思维思考中国问题,借鉴西方古典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中特定思想,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大变革历史条件和经济非均衡发展实践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对该思想的渊源、意义进行深入的探讨,可为目前宏观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可行性、科学性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使人们全面深入地理解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内涵。

一、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的渊源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主要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古典经济学中有关“非均衡发展”思想和发展经济学中“不平衡增长”理论的优秀成分,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一)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的论述为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借鉴

当代西方经济学中关于非均衡思想源于对新古典经济学中均衡思想的批判和否定。在经济学中,18世纪70年代,亚当·斯密关于市场机制不仅能够有效引导和操纵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而且可以使经济运行保持均衡的论述逐渐为西方学者所接受。一个世纪以后,瓦尔拉在1874年出版的《纯粹经济学要义》一书中创立了“一般均衡思想”,这种均衡也被称之为“瓦尔拉均衡”。根据这种理论,“西方经济学家们确信,只要市场是完善的,价格具有充分的弹性,市场就会自动出清,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供求均衡”(董正平,2001)。“瓦尔拉均衡”概念在西方经济学中长期被承认,并影响着宏观经济学研究。可是现实经济生活和瓦尔拉的设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均衡目标很难达到,非均衡已成为市场经济运行的常态,尤其是1929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人们清醒认识到瓦尔拉均衡是一个远离现实无法达到的目标。在这种背景下,非均衡思想逐步形成。经济学中的非均衡即“非瓦尔拉均衡”,非均衡是指不存在完

“善的市场,不存在灵敏的价格体系的条件下所达到的均衡”(厉以宁,1994)。由于人们对瓦尔拉的批判,二战后,凯恩斯的宏观非均衡分析开始为西方学者所接受。凯恩斯认为国家干预的有形之手与市场调节的无形之手共同成为市场经济调节的手段。此后关于凯恩斯的宏观非均衡的研究促进了非均衡思想的发展。凯恩斯以后的一些经济学家,在非均衡研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帕廷金、克劳威尔、莱荣霍夫德、巴罗、格罗斯曼、马林沃德等人作出了突出贡献,进一步完善了“非瓦尔拉均衡”思想。客观地说,西方“非瓦尔拉均衡”思想对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中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不仅借鉴了西方古典经济学的一些优秀成果,而且吸收了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有益思想。不平衡增长理论作为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为邓小平相关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发展经济学先驱之一赫希曼在20世纪50年代针对当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和雷格那、纳克斯等人的平衡增长理论持有不同的看法,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该理论从发展战略方面分析了不发达国家经济结构、产业关联、区域间联系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不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的特殊形式。不平衡增长理论将经济看作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能动过程,并确认主导部门的存在。赫希曼认为增长应该是不平衡的。就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其增长过程也是不平衡的。在不同的增长率的产业部门之间,由于存在投入、产出的关系,某一部门的增长,常对其他部门产生一种压力,以诱导其他部门的增长。因此,经济增长的过程通常是,由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向其他部门传导。这种不平衡前进的方式较之平衡增长的好处是,给引导投资的决定带来相当可观的机会,并由此经济地利用了不发达国家稀缺的资源。发展是一条不平衡的链条,平衡恢复是压力、诱导和强制的结果,走向经济发展的道路布满着技术、设备、劳务和产品的瓶颈与短缺,必然是无序的。

由此,我们可看出不平衡是经济发展的动因。我们的目的必须是保持而不是消除不平衡。从国外经济学界对于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研究,邓小平认识到,根据中国的实际,无论经济增长还是经济波动,都必然受到经济的非均衡的制约。因此邓小平从中国落后的现状出发,制定出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非均衡思想为邓小平的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的确立提供了哲学基础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法。深入地研究这一思想内涵所依据的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法思想,是我们正确地贯彻和实施这一战略思想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邓小平辩证思想的需要。

平衡和不平衡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基本范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非均衡发展作为一个时期选择和运用的经济发展战略,则是邓小平在继承马列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的创造和发展。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平衡和不平衡的角度对许多经济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马克思研究了不同的生产部门、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各个资本集团之间的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正是在分析各个领域中大量存在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的基础上,马克思从哲学的角度对这个问题作了一个概括。他说:“平衡总是以有什么东西要平衡为前提,就是说,协调始终只是消除现存不协调的那个运动的结果”。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了平衡是以不平衡为前提的,不平衡是经常的,平衡是消除不平衡的结果。马克思关于平衡与不平衡的思想对于我们理解邓小平的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发展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战略有重大的启示作用。恩格斯在研究自然辩证法过程中从运动的角度对平衡与不平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指出,相对静止即平衡,一切平衡都是相对的和暂时的。同时他认为不平衡是绝对的,静止、平衡是相对的。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对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极为重视,并对此作过许多深刻的论述,极大地发展了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思想。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中国革命发展不平衡的理论,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他指出:“由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生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在《矛盾论》一文中,从哲学高度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作出了理论概括,系统地提出了矛盾发展不平衡的理论。他指出:“世界上没有绝对平衡发展的东西,我们必须反对平衡论,或均衡论。“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是革命政党正确的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该思想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并领导了中国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把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法应用于经济建设的研究中,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他指出:净是平衡,不打破平衡,那是不行的;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不平衡、矛盾、斗争、发展,是绝对的,平衡、静止、是相对的;所谓相对,就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经济的发展总是有进有退,平衡和不平衡不断转化,波浪式前进,不平衡发展。的这些论述,揭示了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从而揭示了经济的发展也是在平衡与不平衡中前进。(三)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的内涵

应该说,在《邓小平文选》和邓小平的历次讲话中,以及党的重大方针中,并未出现“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字样。但深入研究,人们不难发现,诸多理论中

所蕴涵的精神实质,却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邓小平在经济建设中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精华思想,立足于中国经济不发达的现实,反思历史,借鉴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特定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张。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上存在非均衡性。从空间上看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实行了由东向西的“台阶式”发展;从时间上看,经济目标的实现有先有后,实行了“三步走”渐进式发展;从产业结构发展来看,基础产业重点发展;从财富增长与分配形式上,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实行“先富带后富”。其次,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长期存在非均衡性,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制度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三,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面存在非均衡性,分配制度方面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最后,邓小平在1992年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中也渗透了非均衡思想,从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目的来看,要求通过一定时期的经济非均衡发展,达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的意义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是针对我国原有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具体国情,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而在诸多方面得以体现的。这一思想的形成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作为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华,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和的经济不平衡发展思想进入新的境界,达到新的高度,并在许多方面有所创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精华,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了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二,强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三步走”战略,基本实现现代化,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在搞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时,力争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第三,强调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允许其他经济成分的存在和发展,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先富帮助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第四,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形式,即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些原有设想,纠正了“一大二公”的观点,突破产权形式的单一性。第五,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分配制度,即突破了单一的分配方式,打破了平均主义,确立了共同富裕原则。

(二)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推进了思想解放的进程

我国是一个封建思想和小生产意识影响较深的国家,“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根深蒂固。尤其是上世纪50~70年代,平均主义思想和当时“左”的思想奇妙地结合在一起,不但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成为人们的精神桎梏。由于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在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上,不顾当时中国的国情,盲目地追求一种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在分配制度上,人们长期以来把平均主义当成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导致了共同贫穷;在区域经济发展上,不顾全国各地的不同情况而追求全国一盘棋,导致整体经济效益下降。这种思想还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资源的极大浪费。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能使人们摆脱了原有的思想桎梏,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有了合理的认识,对目前的经济政策有了全新的理解。这给目前仍在开展的思想解放运动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思想解放的进程大大加快了,思想解放的领域也随之拓宽。

(三)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解决了人们思想上的一些误区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还不能实现“同步富裕”,目前所有制形式的不同必然导致分配制度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必然使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而一定时期内这种差距还会增大,并且这种差距还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这势必使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产生误解,进而对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产生担忧。而用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来分析目前的问题可消除人们不必要的担忧。邓小平明确指出:“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平衡与不平衡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两个方面,一定范围内不平衡不会阻碍发展,而且是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我们在先富后富问题上,利用差距,加快发展,以先富带动后富,这种途径不会导致贫富分化,而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四)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为我国经济发展思想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邓小平的经济非均衡思想从宏观方面论述了如何在目前形势下发展中国经济,并总结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作为一位当代最伟大的发展经济学家,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站在时代的高度上,运用辩证的思维,对中国的宏观经济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经济非均衡发展。对于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的研究不仅使我们掌握了该思想的具体内容,而且掌握了经济理论创新的方法,为我国经济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五)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实践依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大胆地贯彻实施了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的均衡与非均衡的辩证关系,并灵活利用这种辩证关系,采取了积极的经济政策,以不均衡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手段,进而向共同富裕、均衡的目标进步,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近二十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从表面上看1979年到1997年的20年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这一速度不仅使我们引以为荣,也令全世界称奇。这一速度使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短缺经济悄然逝去,人民生活水平

明显提高。实践证明,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不仅在过去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在未来的经济建设中该思想还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该思想对党的第三代集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创造性地运用了邓小平的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制订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方针政策。首先,运用非均衡的思

平衡与协调范文篇9

一、统筹兼顾的协调发展哲学底蕴

在“统筹兼顾”中,“统”指的是统揽、总揽,就是宏观调控,适时适当地干预;“筹”指的是筹划、协调;“兼顾”则强调,既要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又要兼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解决好方方面面的矛盾。要求我们在管理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发展战略,执行发展政策,采取发展措施时,做到总揽全局、全面规划、兼顾各方、协调发展。其一,统筹兼顾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唯物辩证法认为,现实的事物,一般都是由多种矛盾构成的。在多种矛盾中,存在着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结的。一方面,主要矛盾规定和制约着非主要矛盾,不首先抓住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也不容易解决好;另一方面,非主要矛盾又影响和制约着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的解决,有利于推动主要矛盾的解决。而且,随着条件的变化和发展过程、发展阶段的推移,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抓住主要矛盾,又必须注意掌握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共同发展。在当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其二,统筹兼顾是唯物史观的具体体现。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众多方面、诸多要素组成的统一的整体,这些众多方面和诸多要素不是截然分开、各自独立的,而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系统,在相互影响、相互交错运动中,彼此发生相互作用,共同向前发展的。这就要求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中,统筹全面发展,做到全面考虑、全面兼顾、全面规划,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整体推进,全面进步;统筹协调发展,做到周密计划、平衡统一、合理安排、比例适当,实现从非均衡型发展不断走向均衡发展;统筹可持续发展,做到瞻前顾后、从长计议,保持发展后劲,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久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统筹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协调好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满足不同阶层人群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

二、动态平衡的协调发展哲学底蕴

其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在与其他事物的普遍联系之中,一事物离开与他事物的联系,就谈不上存在,更谈不上发展。从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事物的发展必然在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之中的辩证发展,因此,只有兼顾其他方面,协调平衡好各方面的关系,事物才能健康发展,否则,就是畸形的、单一突进的发展,就会导致事物的停顿和倒退。而这种协调平衡也是动态的,是从不平衡走向平衡,然后,又走向不平衡,再走向平衡,这样循环往复的促使事物向前发展。其二,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要在社会基本矛盾的层次上实现和促进动态平衡协调发展,就必须科学地理解和把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我们不能脱离不平衡来看待平衡,不能把协调直接等同于平衡。不平衡的存在是平衡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如果只有平衡,没有不平衡,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就不能发展了,就固定了。”[1]因此,不包含非平衡在内的平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协调发展就是包含不平衡在内的平衡。另一方面,我们不能脱离平衡来看待不平衡,借口不平衡的绝对性而否认相对平衡,进而否认协调。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总是平衡了又不平衡,必须注意的是,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必须有一个合理的限度,不能随意扩张。一旦条件具备,就必须及时跟进,力求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在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的过程中,虽然允许在短时期某一方面问题可重点把握、适度超前,但这种重点把握和适度超前必须保持在一定的幅度之内,每一方面的发展都不可能离开其他方面的条件而过度超前。一旦某个方面出现过度超前发展的情况,引起与其他方面发展上的严重失衡,必然最终影响社会发展的全局。因此,要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始终注意和解决好社会发展的协调与平衡问题。只有保持社会发展的动态平衡,才能使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实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整体跃迁。

三、和谐统一的协调发展哲学底蕴

其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定。尽管唯物辩证法认为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但是,“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质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这就是说,矛盾着的双方或系统中的要素只有处在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匹配、相互促进的关系中,才存在着通过相互排斥而实现发展的可能性。斗争性的存在是以同一性为前提的,同一性是在斗争性中获得规定和发展的。它们之间必须保持绝对的斗争性(非统一)和相对的同一性的和谐,也就是必须使矛盾的诸方面或系统的诸要素之间保持和谐的统一。其二,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唯物史观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系统中各种要素的协同作用,要素之间只有保持优化组合,才能够维持社会系统的和谐统一和良性互动,从而达到一种有序的稳定和谐结构来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的协调发展,就是要求达到社会诸要素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这样才能求得最佳的群体发展效应,进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中,每个要素都具有特定的作用,但是任何一种要素都不可能替代其他要素,某一要素的发展都不应以牺牲另一要素的发展为代价。因此,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内,社会各种要素的发展应当是和谐统一的,这是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并不是一种经济、政治、文化之间僵死、静态的和谐统一,而是一种动态的、发展中的和谐统一。体现在对社会协调发展的规划与指导上,就是要分清轻重缓急、孰先孰后,而不是平均对待、齐头并进。这是因为,虽然社会发展要求各个领域发展的协调与和谐,但是这些领域的发展任务不可能全面铺开、同时到位,就会出现发展过程中的相对不协调、不和谐、不统一,当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之逐步走向协调和谐统一。

平衡与协调范文篇10

一、社会的发展需要动力与平衡两种机制。

一个社会,能否快速和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它有没有通过一定的制度和体制表现出来的良好的社会运行机制。这种机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动力机制,一个是平衡机制。动力机制,提供和传输着社会运动、发展、变化的能源和能量亦即动力;平衡机制,维护和保持着社会各部分及各种力量之间的协调、稳定和平衡。

社会需要动力。在一定的动力作用下。社会的每个成员或群体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从事以生产劳动为主的社会活动,创造日益增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整个社会才能不断发展进步。社会也需要平衡,每个成员或群体都按照一定的规范各处其位,各得其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有序和稳定的状态。

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没有动力机制,社会就会像一潭死水或一台没有马达的机器,陷于僵化、停滞的状态;没有平衡机制,社会又会像一堆杂乱无章的零件或一匹脱缰狂奔的野马,陷于混乱、动荡的状态。一个社会的成熟程度,不仅要看这两大机制是否各自都具有良好的性质和功能,而且关键是要看这两种机制能否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配合,协调稳定地发挥其总体的功能。

动力机制的社会表现和衡量尺度,主要是效率。在经济领域,主要表现为劳动生产率。在社会层面,表现为有没有活力。作为社会整体,则集中体现在发展上。平衡机制,在经济领域的主要表现,是资源配置的结构比例和财富分配上的公平公正。在人的社会关系上,主要表现为平等。在社会层面,表现为是否和谐。作为社会整体,则集中表现为有序和稳定。效率与公平,是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面临的一对重要矛盾,它的背后,其实就是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关系问题。

二、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把动力推动的发展与发展过程中的平衡结合起来。

党中央要求我们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基本内涵是什么?精神实质在哪里?归结起来就是两句话。一句是:继续坚持发展;另一句是:同时又要做到又快又好地发展。这两句话,往深层次说,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动力与平衡的关系。第一句话是要继续激发动力,焕发活力,从而保持发展的势头;第二句话则是,在发展过程中应注意各方面的平衡,不要顾此失彼,造成大的失衡现象。

从第一句来说,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继续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都需要加以关注,都需要认真解决。但基础,还是要靠发展。只有保持经济持续较快的发展,我们才有更好的物质基础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才有更大的财力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给予扶持,才能逐步缓解就业人口不断增加的巨大压力,才能处理好涉及利益关系的各种社会矛盾。所以,根本上,还是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所有这一切,都需要社会具有强大的动力和活力,社会的每个部分、每个成员、每个单位都能以高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去从事劳动、从事经营、从事创造。如果没有这样的动力和活力,任何发展都不能实现,任何平衡都是没有基础的、不能持久的。

从第二句来说,我们要求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发展,不是只为少数人的发展,不是畸轻畸重不协调的发展,不是竭泽而渔难以持续的发展,不是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发展,而是科学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一句话,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又快又好的发展。所以,我们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尤其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属。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的发展,才是我们真正坚持和需要的发展。

所有这一切,其实都是要注意社会的平衡,处理好经济与社会、经济与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区域、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等等,做到统筹兼顾,各得其所。不要畸轻畸重,不要让相互之间的差距和矛盾过于扩大。如果失去平衡,就有可能翻车。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也是要处理好动力与平衡的关系。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身就是讲平衡。和谐就是平衡。平衡才能和谐。

但平衡有不同类型的平衡。在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平衡;而停滞僵化、死气沉沉,也是一种平衡。过去,在计划经济的旧体制下,不讲物质利益,不尊重人的主体能动性,一切经济和社会活动都由政府统一安排。平衡似乎平衡,但社会系统缺乏内在的动力。整个社会缺乏创造的活力,发展的速度受到影响。改革开放之后,我们一个突出的做法是:放开搞活。其实质,就是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通过物质利益的驱动作用,把人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是形成一种机制,通过市场来使创造的价值得以实现,并获得自己应有的利益。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的运行机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整个社会的活力大大增加。人们生产、经营、创业、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大大提高。其成就,有目共睹,世所公认。

但当我们致力于建设动力机制的时候,也逐渐发现,现实生活中,平衡机制上的问题又正在突出地表现出来。如,市场经济秩序比较混乱,假冒伪劣现象严重,贫富差距、地区差别逐渐拉大,人民内部矛盾更趋复杂,等等。正是针对这类情况,我们党及时地提出科学发展观,同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就和谐讲和谐,就和谐建和谐。和谐、平衡,只是社会一个方面的状态。对于一个健康的社会来说,还有动力、活力这更为重要的一面。在计划经济年代,我们社会表面上是很和谐、很稳定的。但最大的缺陷,是把人管死了、管懒了,社会缺少了动力和活力,因而,社会发展难以持久,社会稳定和平衡也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稳定和平衡。这样的教训记忆犹新,我们决不能轻易忘记。

所以,总书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要求,既是着眼于保持和谐的,又是着眼于保持活力的,贯穿了活力与和谐相统一的精神。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本上就是要形成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相互协调、有机统一的社会运行机制。做到两种机制的协调和平衡。缺了动力不行,缺了平衡也不行。表现在社会层面,没有活力不行,没有和谐也不行。只有坚持活力与和谐的统一,才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防止这样那样的偏向。

从激发活力来说。十六大提出“和谐”概念时,就兼顾了活力的要求,指出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注重激发社会活力”。要全面贯彻十六大提出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力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社会各方面人群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总书记还把“充满活力”直接纳入了和谐社会的范畴。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活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支持人们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

从保持和谐来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五个“统筹”,贯穿其中的重要思想,就是要努力实现整个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等利益关系,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妥善解决各种利益矛盾等等。做好了这一切,社会就能呈现比较和谐的局面。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不同方面的人们、包括理论界,对改革评价、收入分配、区域差距、效率公平等等问题,有很多不同的意见,甚至发生了比较激烈的争论。之所以会有这些分歧和争论,其实基本的原因是,有些人只注意到动力及在此基础上的发展,而对平衡和稳定问题重视不够;另外一些人则只注意到平衡以及现实中的很多不平衡现象,而忽视了动力和活力。如果要减少分歧,最好是双方都向对面看一看。看重动力和发展的同志,应该想一想车子开快的时候怎么防止翻车;看重平衡的同志,应该想一想怎么使社会保持动力和活力。如果都能从整体上全面认识和把握动力与平衡的关系,对中国问题的认识可能就比较全面了。

四、建立和完善动力与平衡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运行机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上是要将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既有协调平衡、又有强劲动力、两者融为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运行机制。虽然世界上并没有绝对完美的东西,动力和平衡两种机制也不可能有那种静止的、绝对的完美结合,但不断地朝着这样的方向努力,应该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首先,我们要努力建设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机制。这种机制,应该是一种综合性的动力机制。

第一,它应该以人的物质利益为中心,以适当的分配形式,把社会成员的物质利益与其经济行为及其社会价值联系起来,通过物质利益的驱动,增强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同时,又高度重视人的精神状态、精神境界的能动作用,不断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做到物质动力与精神动力的统一。第二,它应该既充分发挥人的自身内在的自觉动力,又辅之以外部的教育、管理、纪律、法规的约束乃至生存竞争的压力,做到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的统一。

第三,它应该既充分发挥社会每一个成员的个体动力,又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国家、集体、社会的整体动力,使它们在不同层次上发挥不同的作用,做到个体动力与整体动力的统一。

第四,它应该既注意利用由当前利益体现的短期动力,又充分挖掘和强调具有根本性、持续性的长远动力,做到短期动力与长远动力的统一。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机制,既不能像传统体制那样只强调精神和国家的力量而忽视个人物质利益的作用,也不能像资本主义那样把个人的物质利益乃至金钱作为唯一的动力,而要把各种机制的长处结合起来,努力动员和利用社会全部领域、全部主体、全部层面上的力量资源,构建一个新的综合性、系统化、立体的、统一的动力系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平衡机制也要在原有的机制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和改造。最大的任务,是要从传统的计划经济的轨道转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上,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构建起新的经济乃至社会的平衡状态。这样的平衡机制:

第一,最大的特点应该是与动力机制紧密结合在一起,在保持强劲动力的前提下实现平衡,在讲求效率的同时保障平等、公平,在调动千百万人积极性的同时保障每个人的利益和全社会的稳定。

第二,它既不象资本主义那样自由放任、盲目无序、在试错基础上趋向平衡,也不象传统的高度集中体制,以行政手段勉强实现主观色彩浓厚的平衡,而是要在客观条件基础上发挥主观指导作用,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平衡。

第三,在手段上,它既发挥国家和社会的宏观调节作用,又利用个体成员的自我调适及相互间的调谐制约作用,既发挥法律、法规和行政干预的硬性强制作用,又利用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的软性约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