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04:48:15

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范文篇1

一、明确学科要求,是历史课进行人物教学的前提

历史人物是指在历史发展中有重大影响、起重大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的人物。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尽管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形态,过程错综复杂,但都离不开人的活动,每个时代、每个王朝、每个国家都要推出自己的代表人物。正是这些人物的所作所为加快或延缓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正确讲授和判别各个历史人物及他们从事的活动,是我们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行中学历史课本中介绍了中外历史上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科学家。课本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使不少历史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在教学中对历史人物“正确地、具体地、实事求是的给予叙述和评价,对历史上某些反面人物要进行分析和批判”,是我们历史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依据大纲要求,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图文系统,准确地讲述和评价课本中涉及的各类人物,激起学生强烈的爱憎感情,对学生进行理想及人生观教育。

二、充分利用课本,是历史课进行人物教学的途径

历史课中的人物教学,既不能用数理学科演绎推理的论证方法,也不能采用理化实验那样的手段,必须充分发掘课本中的图文因素,充分利用图画的形象直观性和文字的生动具体性等特点,去描述人物的神态、特征及其活动,使学生充分地感知教材,经过一定的心理活动,让历史人物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接近于历史的基本面貌。

a.描述图画,趣化人物形象。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涉及的历史人物众多,一些重要历史人物还附有图画。这些图画从各个不同侧面展示了重要人物的精神和品格,图文并茂,学生喜读易学,为教师进行历史人物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借助这类图画,对人物外貌和心理特征进行描述,使人物形象立体地再现在学生面前,在学生头脑里形成鲜明的印象。如讲《刘胡兰英勇就义》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边观察图边讲述,这位十六岁的年轻共产党员,穿着普通妇女朴素的上装,短头发迎风略吹向后,双目炯炯有神,面对敌人铡刀毫无惧色,对革命充满信心。这样,学生就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关于“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题词,受到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对历史人物的语言描述不同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为前提,结合历史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和具体史实进行,要实实在在,合情合理,不虚构,不篡改。

b.赏析引文,活化人物品格。为了使学生对历史人物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掌握人物的思想精髓,课本中或直接引用人物自己的言论、著述,或引用经典作家对该人物的褒贬之词,是我们讲述和评价历史人物的思想及性格特征的最好佐料。教师在教学中结合人物的活动,对这些引文进行富有感情的朗诵和赏析,对于展示人物的个性,表现人物的精神,就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讲秦末农民起义时引“帝王将相,宁有种乎?”讲谭嗣同殉难时引“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讲张自忠时引“为国家民族死亡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大有益处。

C.迁移概括,强化人物活动。每个历史人物都有一定的活动过程,或以时间推移为顺序,或以地域转换为线索,都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要客观地展现历史人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就必须对其历史活动进行阶段性揭示和评论。教科书中对历史人物的叙述呈点、线、面,散见在各个章节,有详有略,有主有次。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地掌握课本内容,了解人物活动,除描述图画,赏析引文外,还应根据教科书对于人物活动的叙述分阶段分方面进行综合归纳,围绕人物图像叙述人物活动,在叙述人物活动中再现人物图像,图文结合,相得益彰,或教师综合,或学生复述,在综述人物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的内化,完成历史人物教学的德育任务。

三、正确指导评价是历史课进行人物教学的重点

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复杂多样的,从纵的角度看,一生变化起伏,具有阶段性;从横向看,在同阶段,也可能有不同性质,不同方面的活动,具有多重性。在历史人物教学中,除采用多种方法讲授外,更为重要的是正确指导学生评价。在阶级社会里,评价历史人物主要是由他们的社会实践和思想主张所反映出来的社会关系、阶级关系,评说他们在当时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评价中培养学生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在历史人物评价中,通常采用下列方法进行评价:

a.功过评价法

凡需评价的历史人物,有些是具有两面性,即功过兼有,所以评价历史人物须从功与过两方面考虑。有的历史人物的功与过并存于同一时期的不同方面,有的则分别存在于不同时期,呈现前后变化。教学中要将其活动分解为几个方面,实事求是地进行评论,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例如:康熙皇帝是清朝杰出的君主,一方面重视农业生产,为巩固清朝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仍兴文字狱,压制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前者是进步的,适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后者是消极的,表现了清王朝的腐朽没落。

b.阶段评价法

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随历史的变化而变化,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也随着变化。或由好变坏,或由坏变好,好坏相间。评价跨越不同阶段的历史人物时,应引导学生应用阶段论,根据历史人物一生的主要活动,分为几个不同阶段,结合所处的历史时代和历史环境去评价其功过是非。例如:陈独秀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为阵地开展新文化运动;1920年,在中国建立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陈独秀对国民党右派一再妥协退让,对大革命的失败负有重大责任。在历史教学中用阶段评价法评价历史人物,既可避免对历史人物不分阶段,不分功过的一概否定或一概肯定的片面性做法,又可培养学生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C.分析评价法

列宁说“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在阶级社会里,人都是划分为阶级的,人们从事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宗教的活动,无一例外都代表其所属的阶级利益。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引导学生抓住历史人物的主要方面和主要倾向,并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揭示其阶级内容和阶级实质,既不能笼统地进行综合或加减抵消,也不能互相取代,以瑜掩瑕或以瑕掩瑜。例如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的罗斯福,当时虽然通过采取恢复银行信用,调整农业等措施使美国经济得到缓慢的恢复,但他毕竟是资产阶级政治代表,只是“稍微抑制一下个别最不受抑制的资本主义利润的代表者,稍微加强一下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由此,对其新政既不能评价过高,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引导学生用历史的、阶级的和逻辑的分析方法,全方位地立体地分析和考察历史人物的活动,给予客观的评价,通过评价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d.定性评价法

历史好比是个大舞台,历史人物好比舞台上的某个角色。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多方面的,社会的曲折发展变化,决定他们活动的复杂性,但这些活动有其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一定要抓住主要方面,给予总的评价定性,然后围绕这一定性对人物的活动的叙述具体化、形象化。如南宋时的岳飞,他的活动表现为多方面:写过诗词,忠于皇帝,还镇压过农民起义,但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矛盾分析,岳飞首先是一个抗金将领。如近代史上的龚自珍,课本在开头就用“是道光时候的思想家和诗人”一句定性评价,概括了他的一生。然后在课文中进行比较细致、全面地阐述。总之,对具体人物要具体分析,在功过之间,抓主要方面作定性评性,不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以上诸种方法,只是从某一特定角度确定的评价方法。其实在对每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中这几方面的因素都要予以考虑,进行综合运用。

四、开展课外活动,是历史课进行人物教学的补充

进行人物教学仅仅依靠历史课堂是不够的,还必须针对学生身心特点,有序地设计和开展课外活动,以丰富学生的历史人物知识,拓展学生视野,补充课堂教学不足。

a.举办历史人物图片展览

开学初就有准备地组织学生搜集有关历史人物图片,然后分阶段、分方面进行综合整理,并在图片上编写好人物活动的文字说明,然后通过办墙报等形式面向全班或全校展出。这样,不但密切地联系了课堂教学,加深了学生对课内所学人物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并且满足和发展了学生在历史人物学习中的兴趣。

b.撰写重要人物小传

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内容学完后,教师根据大纲要求选择重点人物,布置学生写人物小传,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要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还可以结合课外阅读补充一些有关内容。这样,学生既可进一步掌握教材内容,又培养了学生写作历史小论文的能力,为将来进行历史科学的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c.召开历史人物主题班会

历史人物范文篇2

在历史研究中,人物评价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但数千年来,对于不少历史人物的评价,却从来都不曾有过一致,间或,还不乏空洞的责难和不切实际的翻案。近年来,影视文学作品对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更是引起诸多争议,影视创作者与史学家各执一词,在谁更真实地还原了历史人物面目的问题上,相互指责。笔者认为,虽然影视文学作品在历史人物的评价上存在一些问题,但其积极一面我们不应视而不见。影视文学作品贴近民众,再现历史的多元记忆我们评价历史人物的目的不仅包括以史为鉴的现实需要,也包括娱乐休闲的需要。现代人渴望了解历史、了解历史人物,包括古今中外各色人等,尤其是历史名人的生活状态。但对广大民众来说,乏味单一的学校教材、高深枯燥的学术著作,都难以成为满足他们求知心理的主要途径,他们需要一种更为生动直接的方式;而影视文学作品正是以鲜活的人物个性描写,跌宕起伏的情节设计,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在娱乐休闲的同时,向大众传播着历史知识。影视文学作品塑造的对象不再局限于上层人物,而是将视点转向非主流历史人物,诸如郎中、侠士、商贾,甚至乞丐,开拓了我们认识历史人物的视野,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逐渐成为民众认知历史的主渠道,其社会影响力远远超过潜心钻研的史学论著。而且,有扎实社会背景的影视文学作品往往还是正统史学的有力补充。譬如,当正统史学褒扬美国内战中的北方军队时,一部《飘》令民众对南北战争有了全新的认识:英雄林肯成了南方人调侃中如魔鬼一般的人物;南方的士兵成了保卫家园的热血青年;甚至忠心耿耿的黑人奴仆也让我们意外地发现,万恶的黑奴制度居然也有温情脉脉的一面,而那些顽固推行奴隶制的人虽然注定无法成为历史的英雄,但他们中间也有不失为慈父和好将军的。再如,在宣扬日本军国主义精神的影片《啊,海军》中,还有一些日本社会上层压迫普通民众的画面。这些描述和记忆反映了历史中的一些真实片断,对于我们了解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的国内局势不无帮助。如果我们把这些描述和记忆视为正统史学的补充资料,我们的价值观非但不会产生偏差,反而会更加全面。

虚构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在这个世界,我们需要理想、精神和个性张扬,否则生活将乏味许多。正如历史人物不可能个个都是“高、大、全”那样,我们也不可能强求历史题材的影视文学作品个个都既生动又真实。对于多元叙述甚至虚假叙述的容忍,正反映这个时代的宽容性。而且,这些“篡改”历史人物形象的叙述,或曰评价,折射了特定时代的历史特征,其本身也是一部值得研究的历史。随着时光推移,这些有意无意的炮制者本身也将成为历史人物,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将虚构的历史题材影视文学作品视为洪水猛兽。

影视文学作品中的历史人物不可能完全真实,这就如史学中的历史人物也不可能完全真实一样;尤其是当影视文学作品塑造的是知名历史人物时,为了突出个性,人物形象往往陷入单一化、脸谱化。在去年热播的历史剧《孝庄秘史》中,叱咤风云、奢靡荒淫的多尔衮被描绘成为情所困的痴情男子;孝庄则虽然对多尔衮深情款款,但为了丈夫、儿子、大清朝的利益,走上了与多尔衮明争暗斗的道路。这种人物形象虽缺少史实依据,但反映了当代人对历史风云人物情感追求的认同,而且故事的基本线索仍可以算是在史实基础上的合理发挥。如果《孝庄秘史》、《走向共和》、《康熙王朝》等电视剧还有史料做基础,那么在时下的一些影视文学作品中,历史人物已经完全脱离史实,引起了不少学者的愤怒。在《戏说乾隆》、《乾隆王朝》、《还珠格格》、《书剑恩仇录》、《铁齿铜牙纪晓岚》等电视剧中,分别展现了不同形象的乾隆皇帝。以那部被不少专家视为“垃圾”,但却倍受观众青睐的《还珠格格》为例,这部纯属戏说的电视剧,将乾隆刻画成慈祥的父亲、痴情的君主,竟然以仁义之心宽容了不学无术却又生性善良的假格格。这种刻画方式当然远离史实,不值得提倡,但却反映了当代人向往皇室童话的心态,满足了一些观众的享乐需求。此外,其续集虽然依旧受到媒介的吹捧,但在一些地区却惨遇“滑铁卢”,这也反映了区域差异导致的对人物形象的不同认知。如果深入探讨这些现象,将有助于我们了解现阶段的社会状况及普通民众的精神状态。再如商代的苏妲己,一提起她,人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狐狸精”、“红颜祸水”,以及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等负面词语。然而在林乃初所著的《妲己》一书中,“牝鸡司晨”的妲己却被歌颂成一个忠肝义胆、忍辱负重的侠女,与周武王等人还演绎出感人的爱情故事。从对妲己的不同评价,我们可以看到,正是由于现代人逐渐摆脱了封建礼教束缚,提倡男女平等,所以世人不再片面地将罪责推到女人身上。可以说,特定时代的人们往往会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寄托在历史人物身上,因此这种对历史人物的塑造虽然并不真实,但也能折射出那一时代的特点。

历史就像一具多棱镜,从不同的层面、角度阐释,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况且一些历史人物距今数千年,历史资料缺乏,很难还原人物的真实面目。在这种情况下,编剧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赋予历史人物现代气质,拉近历史人物与现代人的距离。应减少历史题材影视文学作品的负面影响由于观众不是历史学者,他们看完影视文学作品,往往容易接受其叙述,将剧情视为历史,并且容易接受融于其中的编导的价值观。因此,作为公众人物的编导,在设计历史人物尤其是历史名人的形象时要考虑到其作品的社会效应,不能凭自己的好恶随意加以编排,而应该在现有史料基础上进行合理演绎,人物性格应在符合史料记载的基础上展开;当然这里的史料应该是经过科学考证的。对于在评价上有分歧的人物,编剧当然可以任选一种叙述方式,但也不能不考虑哪一种叙述更具有正面的社会效应。如果编导纯粹凭籍自己的想象而不遵从史实,就不应打历史正剧的招牌,不妨效仿港剧,堂堂正正地在屏幕上打出“本剧纯属虚构”的字样;或者采用影射的手法,避开具体朝代、人物。这样既可以给编导更多的发挥个人想象力的空间,保持故事的生动性,也不至于使观众误把“戏说”当历史,落下篡改历史的恶名;而且略有历史常识的观众看到剧情时也能明白故事影射的是历史上的哪些人物。

当然,为了提高民众的审美观,引导正确的历史观,我认为影视文学作品在涉及评价历史人物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喧嚣的背后,应该留给历史一个属于它自己的空间,如果没有了真实的记述,将是人类永久的悲哀。虽然我们的叙述,无法与历史人物的原貌完全吻合,但我们至少应该避免媚俗与逢迎,使其尽量接近历史人物的原貌。其次,应该考虑到民众的感情与接受力,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不能没有尺度。我们可以说创作者有权以多元的方式思考问题,但不代表他有权不加选择地传播其作品。比如,影视文学作品不应将残酷的战争描绘成田园牧歌。再次,影视创作者与史学家都非高高在上的审判家,每个人对历史人物的认知都是有时代局限的,往往受到我们所处时代的环境、成见、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不能简单定性,与其单纯讨论他们是忠是奸,不如尝试理解前人,注重人物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思想与行为、个性品格与政治心态等的解释与分析,并以此来揭示时局变化,探索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历史人物范文篇3

一、坚持唯物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正确揭示人民群众和领袖的关系

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历史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一切剥削阶级从唯心史观的基本立场出发,无一例外地都是英雄史观,认为英雄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只不过是陪衬。而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是人类历史的主人。“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身人民生气勃勃的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评价历史人物》,人民出版社,1975年12月版,第24页。)1956年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向来认为,归根结底地说来,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工人阶级必须依靠本阶级的群众力量和全体劳动人民的群众力量,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解放自己,同时解放全体劳动人民。人民群众的觉悟性、积极性、创造性愈是发展,工人阶级的事业就愈是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217-218页。)中国共产党员是人民群众利益和意志的忠实代表,它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与人民的关系如此密切,但还是要从根本上肯定“党没有超乎人民群众之上的权力,就是确认党没有向人民群众实行恩赐、包办、强迫命令的权力,就是确认党没有在人民群众头上称王称霸的权力”。(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57页。)党的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他们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学生与先生”的关系,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社会实践的具体履行者,任何人都不能自恃见多识广,鄙视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那种“说话态度生硬,架子摆得很大,以为这就是‘领导’,其实只能令人讨厌,脱离群众,使自己陷于孤立和困难的地步”。1950年他告诫西南党政领导说:“领导不是自封的,要看群众承认不承认,批准不批准。领导作风恶劣,群众就不会服从;领导犯了错误,群众就不批准”,不管你有多大能耐,只要“群众不跟你走,你就一事无成”。(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40-41页。)因此邓小平不止一次地强调,要坚持“历史是人民创造的”的基本观点,要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要尊重群众,发动群众,引导群众,组织群众,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愿意不愿意,人民答应不答应”为转移。战争年代,“敌我斗争的胜负,决定于人民”,(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234页。)决定于对人民利益的保护和适当的对敌斗争方法。“经验尤其证明:谁关心人民的问题,谁能帮助人民想办法去和敌人斗争,保护人民利益,谁就是人民爱戴的领袖”。(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234-235页。)和平建设时代,人民群众的最大愿望就是不断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因此,实现四个现代化就是党用以发动群众,提高人民积极性的一面旗帜。作为我党的精神支柱和理论结晶的思想同样体现了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不是同志一个人的创造,包括老一辈革命家都参与了思想的建立和发展”,但“主要是同志的思想”。(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45页。)

邓小平在充分肯定“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是人民”(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73页。)的同时,“从来没有否认杰出的个人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从来没有否认领袖人物对于政党的作用”。那么什么是领袖呢?他借用列宁的话说是“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的人们。但领袖不是官封和天生的,“是在群众斗争中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无产阶级的领袖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完全统一的,他们“不是在群众之上,而是在群众之中,不是在党之上,而是在党之中”。(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75页。)他们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模范,是服从党的组织,遵守党的纪律的模范。他们集中了群众智慧,代表了人民利益,是群众中的精英。革命领袖对历史发展起了加速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就指出:“没有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49页。),就是充分看到了像这样的杰出人物,由于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和卓越领导,大大缩短了中国革命的时间,迎来了革命的最终胜利。正因为如此,我们“丝毫不排斥人民对于杰出的个人的尊敬”。(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73页。)要弄清“群众领袖是最值得珍贵的,没有他们是不能支持最困难的斗争的”,党应“用最大努力去培养大大小小的群众领袖”(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235页。),“在群众面前应处处尊重群众领袖,帮助培养对群众领袖的信仰”。(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234页。)当然,“对于领袖的爱护——本质上是表现对于党的利益、阶级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的爱护,而不是对于个人的神化”。(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219页。)

但是领袖的作用不是无穷无尽的,“个人的作用归根到底是以一定的社会条件为转移的”。(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235页。)离开了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任何杰出个人将一事无成。“离开群众经验和群众意见的调查研究,那么,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235页。)邓小平指出:“过分夸大个人作用是不对的”(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3页。),因此必须“坚决执行中央反对把个人突出,反对对个人歌功颂德的方针”。(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235页。)对领袖的尊敬是正常的,但“不是迷信,不是把他当作神”(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72页。),不能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与英雄人物的杰出作用等同起来,变成历史的二元论,更不能把杰出人物的作用说得无穷大,变成实足的个人创造历史的英雄史观。坚持彻底的唯物史观,就必须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最终推动力的基本观点,在此前提下承认领袖和杰出人物的重要性,承认他们对历史的加速或阻碍作用。

二、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客观公正、恰如其分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

评点历史人物,是邓小平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马克思主义的博大胸怀,跳出感情圈子,坚持全面公正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得出正确的结论。其特点表现为:

一是评价历史人物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绝不盲从或轻率下结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创造历史,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603页)任何人都活动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对历史人物的功过、本质不能凭空想象,不能以今天的观点去理解以前的历史,否则得出的结论不会符合客观实际。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奋斗了终身,但“同志同任何别人一样,也有他的缺点和错误”,甚至有的错误还相当严重。那么,如何正确认识这个问题?除了个人应负的责任外,“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历史的复杂的背景。只有这样,我们才是公正地、科学地,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地对待历史,对待历史人物”。(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01页。)邓小平指出,红军时代中央革命根据地打,肃反扩大化,客观上是“环境的确紧张”,人们在提高警惕的同时,“脑子发热,分析不清”,主观上“也有个没有经验的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02页。),如果非用个人品质来解释是根本解释不通的。1957年反右扩大化,“”,庐山会议的错误“总的说来,我们还是经验不够,自然也有胜利之后不谨慎”。(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94页。)邓小平肯定地说,1957年“确实有一股势力、一股思潮是反社会主义的,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击这股思潮是必要的。我多次说过,那时候确实杀气腾腾,想要否定共产党领导,扭转社会主义的方向,不反击,我们就不能前进”,但“错误在于扩大化”。(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77页。)他自我批评道:“1957年反右派,我们是积极分子,反右派扩大化我就有责任,我是总书记呀”。(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77页。)1958年,“使生产遭到很大破坏,人民生活很困难”,“人民饭都吃不饱,更不要说别的了”(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7页。),但责任同样不在一人身上。1980年邓小平鲜明地指出:“1958年,我们头脑也热,在座的老同志恐怕头脑热的也不少”,刘少奇、和他没有反对,陈云没有说话。总之,左的错误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不熟悉造成的问题“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46页。),而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是不正确的。这个责任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我们这些人脑子都发热了。完全违背客观规律,企图一下子把经济搞上去。主观愿望违背客观规律,肯定要受损失。”“”是左倾思想亚性发展的结果。虽然在1962年进行纠正,但对教训总结不够,不久左倾思潮再度膨胀,终于导致了的爆发。“搞‘’,就本身的愿望来说是出于避免资本主义复辟的考虑”,但由于“对中国本身的实际情况作了错误的估计,首先把革命对象搞错了,导致了抓所谓‘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08页。),一大批久经考验的老同志被打倒。同时所犯错误还与制度不健全,封建主义遗毒没有完全肃清有关。邓小平曾经讲过:“制度是决定因素”。(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45页。)长期以来,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中,民主集中制,群众路线,党内民主作风等建设,虽取得过一定成绩,但远“没有制定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制度”(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97页。),“单单讲同志本人的错误不能解决问题,最主要的是一个制度问题”,“过去一些制度不好,把他推向了反面”。(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30页。)由于“一言党,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个人崇拜,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一类家长制现象,不断滋长”(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09页。),整个政治生活不那么健康,这样即使有不同意见也“难于反对”。(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33页。)这种不正常的组织制度、工作制度,使“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严重影响,以至对党和国家、对他个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44页。)

二是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科学公正,力戒片面和主观臆断。邓小平说:“评价人物和历史,都要提倡全面的科学的观点,防止片面性和感情用事,这才符合马克思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09页。)春秋史笔的一大特点是“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个人好恶左右着对人物的评价,这是封建统治者的通病,无产阶级政党就不能这样做。邓小平在《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中说:“对同志的评价,原来讲要实事求是,以后加一个要恰如其分”。(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44-345页。)那么如何做到这二条呢?首先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既反对把说得一无是处的全盘否定论,又要反对坚持错误的“两个凡是”派。要看到“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探索更长的时间。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47页。),创立了我党的指导思想——思想。他在中国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威望,他的功劳永远是第一位的,一定“要把作为党的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99页。)1989年邓小平说:“对我的评价……有的把我的规格放在之上,这就不好了”。(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17页。)邓小平虽“三起三落”,中“吃过不少苦头”,但他却能不计个人恩怨得失,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大胸怀,坚决捍卫的历史地位,因为他看到“对同志的评价,对的阐述,不是仅仅涉及同志个人的问题,这同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整个历史是分不开的。要看到这个全局”。(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01-302页。)如果把的错误“写过头,给抹黑,也就是给我们党、我们国家抹黑,这是违背历史事实的”。(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01页。)邓小平认为,在高度肯定功绩的同时,“对于错误,包括同志的错误,一定要毫不客气地进行批评”。(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65页。)因为“领袖是人不是神”(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77-278页。),应当承认“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没有不犯错误的人,只是错误有大小轻重的区别”。邓小平不止一次地说过:“我就犯过错误”,能四六开就很满意了。“少奇同志和其他同志一样,也犯过一些错误”。(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49页。)“要求一个革命领袖没有缺点、错误,那不是马克思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45页。)虽然在他“一生的后期,特别在‘’中是犯了错误的,而且错误不小,给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带来许多不幸”(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02页。),对这些错误,“同志要负责任”(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53页。),但那是成绩面前的错误。其次,要分清功过是非谁占主导地位。邓小平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他说:“我们对的评价要非常客观,第一他是有功的,第二才是过”,同时“不能把过去的错误都算成是一个人的”(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07页。),更不能把、“”的反革命罪行与所犯错误相提并论。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犯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犯错误。”(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44页。)邓小平充满感情地说:“尽管过去有一段时间也犯错误,但他终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拿他的功和过来说,错误毕竟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杀的。从我们中国人民的感情来说,我们永远把他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65页。)总之,邓小平认为既要充分肯定的伟大功绩,又要指出他的缺点,这就从真正意义上“维护了同志作为一个伟大革命家在中国革命史和世界革命史上应当享有的崇高地位。”(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07页。)

三、坚持以史为鉴、着眼未来的基本态度,正确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古人去:“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总结历史,为的是开创未来。能否有一个正确的历史观,对正确分析革命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十分重要。1980年邓小平多次发表重要谈话,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而重要的指示,为《决议》顺利撰写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事实上,《决议》本身就是教育人民的良好历史教科书。它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评价了“”,评价了同志的功过是非,真正起到了“总结经验,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03页。)的作用。正是在邓小平的建议下,《决议》加上一篇话,专门“讲讲解放前党的历史,写党的六十年”。(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04页。)他认为:“要学点历史”尤其要改变“青年人不知道我们的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的状况。(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99页。)因此一定“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08页。),使他们懂得中国百年的屈辱史,懂得人民英勇反抗外国侵略者的不屈史,懂得中国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历史人物范文篇4

一、评述历史人物事迹的具体方法

评价历史人物需要用他们的具体言论、行为评述其是非功过。而阐述人物事迹时应当注意掌握适当方法。一般地说,评述人物事迹大体上采用分类法和分期法。

1.分类法即把历史人物一生重大事迹按类别归纳评述的方法,古代帝王事迹大多适用此法。一般可分为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经济(实行宽舒政策,发展生产)、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方面。如汉武帝的事迹可概括成:

①政治上:a、颁布推恩令,削夺大批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

②经济上: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开凿六辅渠、白渠,治理黄河。经济发展,国家富裕。

③民族关系上:a、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b、派张骞出使西域;c、派人在西南设郡县。

④文化上:在中央设太学,郡国设学校。

评述近代历史人物如林则徐、李鸿章、那拉氏、袁世凯等也可用此法。如林则徐事迹可分为禁烟、抗英、学习西方三大类。李鸿章活动也可分为三大类:

①参加洋务运动: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设立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创建北洋水师。

②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组建淮军,伙同戈登洋枪队进攻太平天国控制的苏州、常州。

③投降卖国:a、中法战争中奉行“未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事”政策,致使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损失惨重,战后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进一步打开了西南门户;b、甲午中日战争中,奉行“避战自保”方针,推行“保舰”政策,致使威海之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战后又订《马关条约》;c、1896年同沙俄订立《中俄密约》出卖东北主权。

世界近现代史人物也可用此法评述,如评析拿破仑可分为:

①政治野心家:a.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夺取法国政权;b.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②大资产阶级的代表:采取措施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略)。

③资产阶级军事家:a、发动带有反封建性的战争,多次打败反法同盟,防止了波旁王朝在法国复辟;b、对英、俄战争带有争夺世界殖民霸权和欧洲霸权的一面;c、对埃及、西班牙、葡萄牙的战争是侵略性战争。

2.分期法即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纳入各个历史时期加以叙述、评价的方法。近代史上人物大多适用此法。如孙中山的主要活动:

①辛亥革命前:a、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b、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c、制定革命纲领“三民主义”d、领导镇南关起义和黄花岗起义,冲击封建统治。

②辛亥革命中:a、1912年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b、《告各友邦书》承认不平等条约,不敢反帝;c、颁布《临时约法》。确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d、妥协退让,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使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③辛亥革命后坚持民主共和,反对专制复辟:a、1913年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b、1914年建立中华革命党,1915年发动护国运动;c、1917年发表《讨逆宣言》,反对张勋复辟;d、1917年秋发动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独裁统治;e、1919年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由于资产阶级局限性,孙中山没有广泛发动群众,而只依靠一派军阀打另一派军阀,屡次革命大多以失败告终。

④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a、在中共和苏联帮助下,决定改组国民党,与中共合作;b、1924年1月召开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c、1924年5月建立黄埔军校。

再如、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事迹,大的方面可分为中共创立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等阶段进行叙述。

二、评价历史人物涉及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

在历史人物的评价中,一般应注意这样几个观点:

1.决定历史发展的不是某个英雄人物而是人民群众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促进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任何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如果没有这种自耕农和城市贫民,单单资产阶级决不会把斗争进行到底,也决不会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试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具体史实分析这一观点。(解题思路:分析人民群众在英国革命中作用的表现,如支持新议会代表、保护议会、保卫首都、新模范军等。)

再如:陈寿《三国志》中桥玄曾这样评述曹操:“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试结合东汉末年有关史实评述这一观点。(解题思路:①分析东汉末年社会状况说明乱世需出英才;②曹操的主观努力使他得以统一北方,说明他确是“命世之才”;③以曹操力图统一而南征失败说明他的作用有限;④陈寿观点错在夸大了个人的作用。)

2.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人物作用的辩证关系的观点马克思曾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就是说历史发展有自己的必然规律,而个别英雄人物的出现只是历史发展的一定时期的产物。如恩格斯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若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试结合18世纪法国的具体史实分析恩格斯这一观点。(解题思路:①热月政变后法国政局动荡,资产阶级要求建立强有力政权保障利益;②拿破仑个人才能,发动政变夺权;③因此拿破仑上台是法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历史的需要。)

但是,不可否认,我们在强调“时势造英雄”时,也必须让学生明白,当历史处于紧要关头时,个别英雄人物的决策和行动可以改变历史的航程,在历史的转折关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马克思主义一点也不否认卓越历史人物的作用,或者说,一点也不否认人们创造历史,……正是人们创造历史,但是只有当他们正确地认识他们所碰到现成条件时,只有当他们懂得怎样改变这些条件时,他们才能创造历史。”试结合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有关史实,评述同志在中国革命关键时刻的作用。(解题思路:作用表现于:①1927年“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②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理论;③长征途中提出改变去湘西,转向贵州进发的主张,遵义会议上努力纠正“左”倾错误,挽救了革命;④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⑤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使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历史发展规律和个人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人的活动总要受到规律的制约。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不仅个人而且人民群众也只能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如果违背规律则必将被历史遗弃。但有人认为“如果没有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狂妄野心,善良的欧洲人就不可能卷入那场可怕的令人胆颤心惊的战争。可见,人类历史的道路是由人们的动机、欲望和实现这种欲望和动机的努力决定的。”试结合有关史实评析这一观点。(解题思路:①观点错误;②分析“二战”起因说明爆发的必然性;③观点错在过分夸大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在强调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个人主观意志对历史发展的能动作用,有时甚至起扭转历史航向的作用,片面夸大规律的决定作用而否认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将会犯历史唯心主义“归诸于天命”的错误。如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是宋之为国,始终以和议而存,不和议而亡,盖其兵力本弱,而所值辽、金、元三朝皆当勃兴之运,天下所兴,非人力可争,以和保邦,犹不失图全之善策。”结合你对宋与辽、金、夏议和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这一观点。(解题思路①观点错误;②议和原因在于两宋政治腐败,无心抵抗;③宋朝兵力并不弱,曾多次击败辽、金、夏的进攻;④错误在于没有看到议和的本质原因,所谓“天下所兴,固非人力可争”是一种唯心史观,看不到本质,只能归于天命)

4.历史人物的阶级局限性观点历史人物是时代的产物,他们的活动必然受到时代制约。在阶级社会中,他们还要受到其所在阶级的局限,他们的主观愿望、实际行动都是他们阶级属性的集中反映,因此,不可避免地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在反对旧制度即封建制甚或奴隶制时表现出一定的革命性,但他们的资产阶级属性决定他们只会为资产阶级利益着想,而绝不会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如克伦威尔领导反封建斗争,但又实行独裁统治;华盛顿领导反殖民统治斗争,但又保留种族歧视弊端;罗伯斯庇尔完成反封建任务但没有满足农民无偿分配土地要求,且又限定工人最高工资等等,都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两面性,而这正是他们的阶级局限性。

历史人物范文篇5

关键词:历史人物有效性初中历史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不仅接触到各种史实,更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不少学生都对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将目光聚集到历史人物上,感受历史人物的独特人格,体会其品格特性,进而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有效性。

一、借助影视资料,对比辨析

不少学生都喜欢看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作品,但不少影视剧作品都对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和夸张,这便不能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历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播放影视片段,并让学生通过历史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历史人物有何不同。在指导学生学习《秦统一中国》一文时,笔者先展示影视剧作品《寻秦记》中的片段,让学生借助历史资料进行分析,说说历史中的秦始皇和影视剧中的秦始皇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快就发现两人的身份、性格等方面截然不同,虽然《寻秦记》尽可能尊重史实,但还是出现了不少虚构的成分。如有学生发现在《寻秦记》中的嬴政死了,而嬴政是由赵盘假扮的,但在真实的历史中并不存在赵盘这个人物。因两人身份不同,所以性格上也有着一定的差别。笔者继而让学生尝试阅读《史记》等资料,分析真正的秦始皇有怎样的特点。学生发现《史记》虽然肯定了秦始皇的功绩,但同时也认为其性格残酷,如“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通过对比分析,学生逐步发现,影视剧作品往往采用戏说的方式处理历史人物,因此,在观看历史剧时要学会分清楚哪些才是历史的真实信息。这样的学习能让学生认识到史料的重要性,并提高其历史实证的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并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二、链接网络资源,判断真伪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少学生都喜欢通过网络搜索各种资料,既提高了自己搜索资料的能力,也提高了学习历史的有效性。如在学习《三国鼎立》一文时,不少学生都对曹操这个人物十分感兴趣,笔者于是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寻找曹操的资料,了解这些史料中哪些是真实的,哪些值得商榷。学生首先通过网络搜索了解了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发现书中对曹操的贬义描写比较多,如曹操害死杨修等故事,展示出曹操是一个肚量狭小之人。但学生在网络上还搜索到了《三国志》,发现曹操统一了中国的北方,而且还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通过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等方法发展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学生发现自己读到了两个不同的曹操,于是尝试在网络上搜索地方志等资料,尝试对《三国志》中的内容进行辅证,发现曹操的确在北方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地方志中的内容和《三国志》中的内容相互符合。由此认识到《三国志》中的曹操可能是真实历史中的曹操,而《三国演义》中展现的曹操却经过了小说家的虚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某一个历史人物感兴趣的特点,鼓励学生围绕其展开历史资料的搜索,通过辨析提高其分析和判断能力,进而提高学习历史的综合能力。

三、补充多元材料,立体认知

教师围绕某个历史人物提供大量历史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分析,立体化了解历史人物,促使学生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进而形成唯物史观。如在学习《秦末农民大起义》一文时,不少学生都喜欢陈胜这个人物,认为其敢于起义,勇敢无畏。于是,笔者给学生展示多元资料,让其更立体地认识陈胜。学生首先通过阅读了解了《史记》中的相关资料,了解了陈胜的性格特点,发现《史记》中肯定了陈胜发动农民起义的积极意义,认为这次起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此外,学生还通过阅读了解了其他人对陈胜的看法,发现不同的作者对其评价有所不同,如洪迈认为陈胜之所以不能成事,是因为其性格上有着很大的缺陷:“若乃杀吴广,诛故人,寡恩忘旧,无帝王之度,此其所以败也。”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逐步认识到对同一个历史人物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如对陈胜来说,既要肯定其起义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也要看到其身上的缺点,通过这种方法才能更为辩证地认识该历史人物。通过补充多元材料的方式,能让学生对历史人物形成更为全面的认知,能明白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站在当时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而且还要抱着客观理性的态度,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分析该历史人物。

四、创编个性剧本,体验情感

初中生性格活泼好动,教师可组织其参加课本剧的编演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围绕某一个历史人物搜索各种历史资料,然后经过整合找到可以编成剧本的内容,将自己对该人物的情感融入到剧本的编写中。通过编演剧本的方式,能让学生与历史人物形成共鸣。如在学习《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一文时,不少学生对唐朝的历史很感兴趣,有的对唐朝的皇帝感兴趣,有的对安禄山、史思明感兴趣,有的对杨贵妃感兴趣,又或者对杜甫等唐朝的诗人感兴趣。笔者于是鼓励学生展开课本剧的编写活动,将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融入故事中。学生积极地投入表演,感受历史剧的魅力。笔者则引导学生应注意哪些历史故事展现的是真实的历史,哪些则可能是后人的杜撰,尝试在编演课本剧时进行调整,力求让课本剧的编写更符合真正的历史。在组织学生进行历史剧的编演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将自己对该人物的认识融入到剧中,编写出更能展现自己才能的剧本。

五、组织主题辩论,强化互动

在学习中,有不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看法不同,教师可针对这一特点组织学生展开主题辩论活动,互动讨论,各自寻找能支撑自己论点的证据。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就会逐渐变得更为客观,更加准确。如在学习《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文后,学生对汉武帝的功过有不同的看法。笔者便组织学生展开辩论活动,用充分的史料证明汉武帝的功过。如有学生提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样使得社会不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对当时的社会不利。”但也有同学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汉武帝的行为是站在当时的特定历史背景下不得已的决定。当时每一种学说都有自己的说法,这样社会就容易形成矛盾和对立,汉武帝这样做实际上是为了让社会变得更加稳定,是不得已的做法。”此外,学生还讨论了汉武帝大力开拓中国疆土的问题,探讨这是一种穷兵黩武的做法还是为了让中国的疆土更加宽阔。又讨论了汉武帝笃信长生不老,造成巫蛊之祸等问题,对汉武帝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思想的碰撞中,既丰富了学生自身的历史知识,也增强了其口语的表达能力。

总之,历史人物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对其足够重视,比如围绕历史人物设计一系列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该历史人物,进而更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徐焕彩.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中认识历史人物的教学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3).

历史人物范文篇6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历史人物;评价原则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方式不仅会反映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程度、思考问题的角度与方法,也是学生历史价值观的一种直观体现。在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评价历史人物是课程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给学生渗透更多历史人物的评价原则,这不仅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引导,也会让学生明白如何更为理性客观地看待问题,这才是学生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中应当习得的素养。

一、唯物史观的渗透原则

在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时,首先需要遵循的便是唯物主义史观,要将历史人物放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中去进行综合认识与评判,并且要结合相关的时代背景来全面理解与认识一个历史人物。不少学生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采取的方法及自身的思维理念都较为狭隘,会简单地从一件事情上来判定一个人,或者是以别人的一些角度与观点来理解一个人物。这些都不是唯物史观的体现形式,这种片面、单一地看待历史人物的方式,是教师在平时的知识教学中应当让学生改善的一个方面,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唯物史观来全面综合地认识一个历史人物,尤其是要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以及社会环境下认识一个历史人物,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才会更为公允。用唯物史观原则评价历史人物,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社会作用,认清历史人物的本质。例如,和思想是那个时代的丰碑,它的产生有历史的必然性。但在充分肯定丰功伟绩的同时,也应看到他在晚年的历史过错;在讴歌思想光芒的同时,也要承认思想的产生、丰富和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的历史实践,它是集体智慧结晶的这一历史结论。只有结合唯物主义史观,才能够全面而综合地评价一个人物以及他的功过,这也是需要学生记住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评价原则。

二、结合历史背景的评价原则

在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必须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以及历史环境来对这个人物加以评价,这也是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另一个需要遵守的原则。不少学生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都会忽略历史背景因素,而简单地用当下的或者并不是那个历史背景下的一些准则去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这种方式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并不可取,甚至会带来对于很多历史人物的误判。因而教师在给予学生教学引导时,要让学生意识到这个问题,只有结合历史背景去评价历史人物,才是更为可取的。例如,对秦始皇的评价就一定要考虑到当时的社会政治条件。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然而,他焚书坑儒、残暴统治,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又表现出其可憎一面。如果不考虑当时的历史条件,人们很容易把他的残暴统治与他的政治过错联系起来,并归结为单纯的个人问题。只有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分析,才会发现,秦统一六国后,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和社会局限性日益突出,统治阶级日趋腐败,国家权力又过分集中的历史真相。结合历史背景去认识一个人物,才能够对于历史人物有更为全面而客观的衡量,这也是评价历史人物时的一个重要原则。

三、一分为二的评价原则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另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原则便是一分为二的原则,教师要引导学生客观而公正地看待一个历史人物,要看到一个历史人物的功与过、对与错、优点与不足,这才是全面认识一个历史人物应当有的出发点。不少学生在看待历史人物时,要不就是放大历史人物的优点而掩盖其过错,将一个历史人物神化;要么就是凸显该人物的过错与问题而掩盖其功绩,将一个历史人物抹黑。这些都是不合理的,只有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才是更加全面地对一个历史人物进行评判。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原则去评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克伦威尔,他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建立了资产阶级专政,处死暴君查理一世,成立英吉利共和国。当革命处于危急时刻,他能够依靠人民群众力量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而当革命成功后,他却镇压掘地派运动,出兵远征爱尔兰,开始与人民为敌,又充分显示出他资产阶级反人民的一面。只有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才能够全面认识一个历史人物,这也是评价历史人物时更可取的一种方式。

四、结语

在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并且掌握一些重要的评价原则。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以唯物史观作引导来认识与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并在评价历史人物时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去展开。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这样才能够更为准确、客观和全面地评判一个历史人物。

参考文献:

[1]杨历春.初中历史人物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2]林兴龙.论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5.

历史人物范文篇7

关键词:历史人物;小学历史教学;作用

历史学科中包含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在小学历史教学期间,教师为了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将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有机联系在一起进行讲解,教师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成败进行分析,然后进行启迪和教育,并为学生实施品德和情感教育。历史与其他学科有一定的区别,体现了教书与育人,所以在小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将历史人物应用在小学历史教学中,能够实现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

1历史人物与小学历史教学的联系

对于历史知识而言,其主要包含历史现象、历史原因、经过和人物等构成,而其中人物、时间和地点是历史现象的三要素,所以小学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应该围绕历史人物进行教学,进而有助于学生学习到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掌握丰富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然后提升小学历史教师效果。在小学历史教学期间,教师应该将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历史事件中穿插相关人物,进而对历史事件能够有正确的分析,达到教师提及相关历史人物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对历史事件有深刻的理解,并通过一定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掌握有关教训和意义。教师在运用历史人物进行小学历史教学时,应该以人带动物的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同时,使得历史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另外,学生能够利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和分析。众所周知,历史现象是人通过实践活动而产生的,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讲,历史是人民群众所创造的,而且人民群众的力量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此外,在一定程度上,历史人物对历史教学有较大的作用。对于历史人物而言,其既能推动社会的发展,而且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总之,历史人物能够加速或者缓慢历史事件的进程,所以在小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如果未能恰当的运用历史人物进行讲解,那么,在分析相关历史事件期间,应该将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得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知识的最佳方法。因此,历史人物与小学历史教学有着密切联系。

2历史人物在小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2.1有利于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某小学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不仅将完成教学任务作为教学目标,而且将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品质作为目标。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小学历史教师在教学期间,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借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课程,能够学习到丰富的历史知识,并对中华民族传统有深刻认知。因此,在小学历史教学时,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有利于学生形成优良品质。我国拥有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出现了很多伟大的军事家、思想家和政治家等,甚至是很多的革命英雄和伟人,那么,历史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解有关历史人物,学生学习历史人物的优良品德,然后对我国的光荣传统有一定认知,并产生爱国主义情怀,达到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1]。例如,在“炸碉堡”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介绍该历史事件的历史人物,1929年出生于河北省怀来县,在抗日战争期间,当过儿童团团长,1945年和1947年分别参加八路军和中国共产党,曾多次立下大功。1948年,在河北承德市隆化县的隆化战斗中,在六连担任主攻,国民党军队机枪封锁他们前进道路,众多战友被敌人的机枪打倒,在桥底下看了看桥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敌人的暗堡被炸毁,为革命开辟了前进道路。教师结合历史人物展开历史教学,有利于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2]。

2.2提升学生刻苦学习精神:在小学历史教学期间,教师结合历史人物进行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学生结合历史人物,可以逐渐培养学习刻苦学习精神。在小学历史教学时,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丰富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借助于历史人物认真学习其高尚的品格和精神,然后将严谨治学的态度用于自身学习中。例如,在讲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过程中,教师结合着历史人物进行讲解,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期间,曾穿草鞋、身背药篓踏遍江苏、河南、江西和湖北等地,越过名山大川,采集相关药材,对药材进行深入研究,最终一丝不苟、不怕挫折和刻苦的精神撰写了《本草纲目》,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3]。因此,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人物的历史事件,能够实现提升其刻苦学习的精神。

2.3有助于对学生进行高尚品德教育:小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向社会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所以在小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发挥历史人物的作用,通过将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从而对学生进行高尚品德教育,使得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得到提升。在历史的继承和发展过程中,有无数的爱国将领和英雄发挥了巨大作用,比如,梁启超在中,对革命付出了一定贡献,而且内心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志豪情。学生通过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能够形成高尚品德。总之,历史人物在小学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实施素质教育有一定意义[4]。

3结束语

在小学历史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发挥历史人物的作用,将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有机结合在一起,结合历史人物分析历史事件,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并且教师对学生有效实施品德和刻苦精神等教育,小学历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作者:吴冬玮 单位: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南苑学校

参考文献:

[1]贺小飞.历史人物在小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11):113-113,116.

[2]李常学.小学历史知识渗透性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历史人物范文篇8

【正文】

众所周知,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历史观,即使是相同的阶级,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历史问题的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历史观为指导,正确分析、揭示了人民群众和革命领袖的血肉关系,提出了评价革命领袖功过是非的客观公正、恰如其分原则和正确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基本方法,从而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革命和建设发挥了重大指导作用。笔者不揣浅陋,主要围绕邓小平关于评价历史人物和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方法作一探讨。

一、坚持唯物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正确揭示人民群众和领袖的关系

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历史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一切剥削阶级从唯心史观的基本立场出发,无一例外地都是英雄史观,认为英雄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只不过是陪衬。而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是人类历史的主人。“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身人民生气勃勃的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评价历史人物》,人民出版社,1975年12月版,第24页。)1956年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向来认为,归根结底地说来,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工人阶级必须依靠本阶级的群众力量和全体劳动人民的群众力量,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解放自己,同时解放全体劳动人民。人民群众的觉悟性、积极性、创造性愈是发展,工人阶级的事业就愈是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217-218页。)中国共产党员是人民群众利益和意志的忠实代表,它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与人民的关系如此密切,但还是要从根本上肯定“党没有超乎人民群众之上的权力,就是确认党没有向人民群众实行恩赐、包办、强迫命令的权力,就是确认党没有在人民群众头上称王称霸的权力”。(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57页。)党的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他们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学生与先生”的关系,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社会实践的具体履行者,任何人都不能自恃见多识广,鄙视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那种“说话态度生硬,架子摆得很大,以为这就是‘领导’,其实只能令人讨厌,脱离群众,使自己陷于孤立和困难的地步”。1950年他告诫西南党政领导说:“领导不是自封的,要看群众承认不承认,批准不批准。领导作风恶劣,群众就不会服从;领导犯了错误,群众就不批准”,不管你有多大能耐,只要“群众不跟你走,你就一事无成”。(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40-41页。)因此邓小平不止一次地强调,要坚持“历史是人民创造的”的基本观点,要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要尊重群众,发动群众,引导群众,组织群众,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愿意不愿意,人民答应不答应”为转移。战争年代,“敌我斗争的胜负,决定于人民”,(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234页。)决定于对人民利益的保护和适当的对敌斗争方法。“经验尤其证明:谁关心人民的问题,谁能帮助人民想办法去和敌人斗争,保护人民利益,谁就是人民爱戴的领袖”。(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234-235页。)和平建设时代,人民群众的最大愿望就是不断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因此,实现四个现代化就是党用以发动群众,提高人民积极性的一面旗帜。作为我党的精神支柱和理论结晶的思想同样体现了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不是同志一个人的创造,包括老一辈革命家都参与了思想的建立和发展”,但“主要是同志的思想”。(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45页。)

邓小平在充分肯定“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是人民”(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73页。)的同时,“从来没有否认杰出的个人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从来没有否认领袖人物对于政党的作用”。那么什么是领袖呢?他借用列宁的话说是“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的人们。但领袖不是官封和天生的,“是在群众斗争中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无产阶级的领袖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完全统一的,他们“不是在群众之上,而是在群众之中,不是在党之上,而是在党之中”。(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75页。)他们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模范,是服从党的组织,遵守党的纪律的模范。他们集中了群众智慧,代表了人民利益,是群众中的精英。革命领袖对历史发展起了加速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就指出:“没有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49页。),就是充分看到了像这样的杰出人物,由于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和卓越领导,大大缩短了中国革命的时间,迎来了革命的最终胜利。正因为如此,我们“丝毫不排斥人民对于杰出的个人的尊敬”。(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73页。)要弄清“群众领袖是最值得珍贵的,没有他们是不能支持最困难的斗争的”,党应“用最大努力去培养大大小小的群众领袖”(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235页。),“在群众面前应处处尊重群众领袖,帮助培养对群众领袖的信仰”。(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234页。)当然,“对于领袖的爱护——本质上是表现对于党的利益、阶级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的爱护,而不是对于个人的神化”。(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219页。)

但是领袖的作用不是无穷无尽的,“个人的作用归根到底是以一定的社会条件为转移的”。(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235页。)离开了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任何杰出个人将一事无成。“离开群众经验和群众意见的调查研究,那么,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235页。)邓小平指出:“过分夸大个人作用是不对的”(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3页。),因此必须“坚决执行中央反对把个人突出,反对对个人歌功颂德的方针”。(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235页。)对领袖的尊敬是正常的,但“不是迷信,不是把他当作神”(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72页。),不能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与英雄人物的杰出作用等同起来,变成历史的二元论,更不能把杰出人物的作用说得无穷大,变成实足的个人创造历史的英雄史观。坚持彻底的唯物史观,就必须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最终推动力的基本观点,在此前提下承认领袖和杰出人物的重要性,承认他们对历史的加速或阻碍作用。

二、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客观公正、恰如其分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

评点历史人物,是邓小平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马克思主义的博大胸怀,跳出感情圈子,坚持全面公正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得出正确的结论。其特点表现为:

历史人物范文篇9

对历史人物,应根据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的推动或阻碍作用,对人民有利还是有害而予以肯定或否定,这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只有明确标准,才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

二、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前提

1.严格的历史性

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列宁全集》第20卷第401页)。这就是说,评价历史人物时一定要把人物放在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下来进行,决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些错误倾向:①用今天的标准去苛求古人,如认为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的观点是反动的等等;②对历史人物的局限性估计不足,不妥当地拔高、颂扬古人,把古人现代化;③把古人与今人简单类比,牵强附会。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一定要提醒学生,使他们认识到历史背景的重要性,以历史背景、时代特征为突破口,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

2.科学的阶级性

一般来讲,历史人物是生活在阶级社会之中的,因此,对历史人物还应进行科学的阶级性的分析。这就要求评价历史人物时,既要看历史人物的出身,更要看历史人物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对哪个阶级有利,同时还应注意历史人物的复杂性。绝不能简单化,唯成分论,一刀切。如对封建统冶阶级中的历史人物全盘否定,对农民阶级中的历史人物完全肯定(这是中学生评价人物时最容易犯的错误)。要避免这种错误,教师就应向学生讲清两点:①阶级是不会改变的,但个人是可以转变的。列宁说“阶级是各不相同的”,但“个别人可以从一个阶级自由地转到另一个阶级”(《列宁全集》第24卷第55页)。例如,佃农出身的朱元璋在元末农民战争中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后来他领导这支队伍,推翻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建立了明朝,做了皇帝。朱元璋本人也就由农民阶级转化为地主阶级了。②相同阶级出身的人可以走完全不同的政治道路。例如,郑芝龙曾拥立过南明唐王政权,后来又投降了清军,而他的儿子郑成功却在东南沿海继续坚持抗清斗争。再如,宋庆龄和宋美龄(有关的电视剧中学生是很熟悉的)政治道路也不相同。“她兄弟三人、姐妹三人就出了她一个革命的,不能因为她妹妹是的妻子就要打倒她”(《选集》下卷第452页)。

3.充分的全面性

“评价人物和历史,都要提倡全面的科学的观点,防止片面性和感情用事,这才符合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文选第208页)。因此,评价历史人物要用矛盾的眼光看待历史人物,要重视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等(张文玲同志在文中对此作了精辟的论说)。下面,笔者再补充两点。①评价历史人物应注意其个性特点,如品质、气节、修养、性格等。因为在相似的历史条件下,地位相近的历史人物,他们的表现和作用并不完全相同。如,同是封建帝王,隋炀帝气度狭隘,对一些才能突出的诗人也要杀之而后快;唐太宗则胸怀宽广,善于纳谏。再如,左宗棠和李鸿章,都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都是清朝政府的大员,但在收复新疆问题上两人观点截然对立。当然,个性特点并不是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主要标准是看历史人物对历史所起的作用。例如,武则天虽然大肆杀戮李唐宗室,招收男宠,但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因此,郭沫若才会对其给予“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高度评价。②应注意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历史人物行动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往往并不一致。如,秦始皇建立郡县制为的是使他的统治“传之万世”,但客观上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二千年之政,秦政也”(《谭嗣同全集·仁学》)。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为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解除匈奴的威胁,却加强了民族间的联系,开辟了丝绸之路。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只有以客观效果为主要依据,同时结合主观动机,才能对人物进行辩证的全面的分析。如果只强调效果,忽略动机,对学生就起不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评价历史人物的两种基本方法

1.分阶段评价对历史人物可根据其一生活动的主要阶段进行评价。如梁启超,中学历史课本主要介绍了三个阶段的活动情况:①维新变法时期:宣传变法,参与变法,应肯定;②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坚持保皇立场,反对革命,应否定;③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发表文章,反对袁世凯称帝,应肯定。

2.分方面评价对历史人物也可以根据其一生活动的不同方面进行评价。如唐太宗,我们可以从政治(三省六部制)、经济(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思想文化(科举制,设立国家史馆和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民族关系(文成公主进藏)、对外关系(派使者到天竺学习熬糖法)等方面,对其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总结,做出正确的评价。

四、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应灵活操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操作。既可以根据讲课的进度评价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也可以把历史人物的评价作为专题进行系统的讲解。不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遵循一个根本目的:历史人物的评价要服从、服务于中学历史教学,“要让学生通过评价人物了解一个时代”(张文玲同志文),决不能为了人物而人物,任意增加课本中没有提到的人物和材料,而且,在讲解时不必逐个评价,而是将历史人物分为类别(如政治家、思想家等),每一类别重点评价一二个历史人物作为示例就可以了。这样,既能节省教师的时间,也能让学生有“人”可评。

2.应强调用词的准确性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中学生最普遍的毛病就是用词不当。如认为唐太宗是个“好人”、“君子”、“谦虚的人”,认为岳飞抵抗了金的“侵略”,是“中华民族的英雄”等等。要纠正这种错误,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熟记课文,如课文中对岳飞的评价是“南宋最杰出的抗金将领”,另一方面还要将教材讲深讲透,告诉学生,宋金之间的战争是中华民族内部的战争,这种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的区别,而没有侵略和被侵略的关系。“至于各族人民共同承认的民族英雄,那要在维护国家统一,抵御外来侵略的历史条件下才能出现”(翦伯赞《关于处理中国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

历史人物范文篇10

对历史人物,应根据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的推动或阻碍作用,对人民有利还是有害而予以肯定或否定,这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只有明确标准,才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

二、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前提

1.严格的历史性

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列宁全集》第20卷第401页)。这就是说,评价历史人物时一定要把人物放在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下来进行,决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些错误倾向:①用今天的标准去苛求古人,如认为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的观点是反动的等等;②对历史人物的局限性估计不足,不妥当地拔高、颂扬古人,把古人现代化;③把古人与今人简单类比,牵强附会。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一定要提醒学生,使他们认识到历史背景的重要性,以历史背景、时代特征为突破口,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

2.科学的阶级性

一般来讲,历史人物是生活在阶级社会之中的,因此,对历史人物还应进行科学的阶级性的分析。这就要求评价历史人物时,既要看历史人物的出身,更要看历史人物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对哪个阶级有利,同时还应注意历史人物的复杂性。绝不能简单化,唯成分论,一刀切。如对封建统冶阶级中的历史人物全盘否定,对农民阶级中的历史人物完全肯定(这是中学生评价人物时最容易犯的错误)。要避免这种错误,教师就应向学生讲清两点:①阶级是不会改变的,但个人是可以转变的。列宁说“阶级是各不相同的”,但“个别人可以从一个阶级自由地转到另一个阶级”(《列宁全集》第24卷第55页)。例如,佃农出身的朱元璋在元末农民战争中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后来他领导这支队伍,推翻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建立了明朝,做了皇帝。朱元璋本人也就由农民阶级转化为地主阶级了。②相同阶级出身的人可以走完全不同的政治道路。例如,郑芝龙曾拥立过南明唐王政权,后来又投降了清军,而他的儿子郑成功却在东南沿海继续坚持抗清斗争。再如,宋庆龄和宋美龄(有关的电视剧中学生是很熟悉的)政治道路也不相同。“她兄弟三人、姐妹三人就出了她一个革命的,不能因为她妹妹是的妻子就要打倒她”(《选集》下卷第452页)。

3.充分的全面性

“评价人物和历史,都要提倡全面的科学的观点,防止片面性和感情用事,这才符合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文选第208页)。因此,评价历史人物要用矛盾的眼光看待历史人物,要重视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等(张文玲同志在文中对此作了精辟的论说)。下面,笔者再补充两点。①评价历史人物应注意其个性特点,如品质、气节、修养、性格等。因为在相似的历史条件下,地位相近的历史人物,他们的表现和作用并不完全相同。如,同是封建帝王,隋炀帝气度狭隘,对一些才能突出的诗人也要杀之而后快;唐太宗则胸怀宽广,善于纳谏。再如,左宗棠和李鸿章,都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都是清朝政府的大员,但在收复新疆问题上两人观点截然对立。当然,个性特点并不是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主要标准是看历史人物对历史所起的作用。例如,武则天虽然大肆杀戮李唐宗室,招收男宠,但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因此,郭沫若才会对其给予“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高度评价。②应注意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历史人物行动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往往并不一致。如,秦始皇建立郡县制为的是使他的统治“传之万世”,但客观上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二千年之政,秦政也”(《谭嗣同全集·仁学》)。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为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解除匈奴的威胁,却加强了民族间的联系,开辟了丝绸之路。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只有以客观效果为主要依据,同时结合主观动机,才能对人物进行辩证的全面的分析。如果只强调效果,忽略动机,对学生就起不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评价历史人物的两种基本方法

1.分阶段评价对历史人物可根据其一生活动的主要阶段进行评价。如梁启超,中学历史课本主要介绍了三个阶段的活动情况:①维新变法时期:宣传变法,参与变法,应肯定;②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坚持保皇立场,反对革命,应否定;③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发表文章,反对袁世凯称帝,应肯定。

2.分方面评价对历史人物也可以根据其一生活动的不同方面进行评价。如唐太宗,我们可以从政治(三省六部制)、经济(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思想文化(科举制,设立国家史馆和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民族关系(文成公主进藏)、对外关系(派使者到天竺学习熬糖法)等方面,对其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总结,做出正确的评价。

四、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应灵活操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操作。既可以根据讲课的进度评价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也可以把历史人物的评价作为专题进行系统的讲解。不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遵循一个根本目的:历史人物的评价要服从、服务于中学历史教学,“要让学生通过评价人物了解一个时代”(张文玲同志文),决不能为了人物而人物,任意增加课本中没有提到的人物和材料,而且,在讲解时不必逐个评价,而是将历史人物分为类别(如政治家、思想家等),每一类别重点评价一二个历史人物作为示例就可以了。这样,既能节省教师的时间,也能让学生有“人”可评。

2.应强调用词的准确性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中学生最普遍的毛病就是用词不当。如认为唐太宗是个“好人”、“君子”、“谦虚的人”,认为岳飞抵抗了金的“侵略”,是“中华民族的英雄”等等。要纠正这种错误,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熟记课文,如课文中对岳飞的评价是“南宋最杰出的抗金将领”,另一方面还要将教材讲深讲透,告诉学生,宋金之间的战争是中华民族内部的战争,这种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的区别,而没有侵略和被侵略的关系。“至于各族人民共同承认的民族英雄,那要在维护国家统一,抵御外来侵略的历史条件下才能出现”(翦伯赞《关于处理中国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