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05:55:42

历史教育

历史教育范文篇1

中图分类号:A841.6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287(2000)05-0021-04

历史教育,从来就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人类走向文明紧密相联的一种永恒的教育课题。的历史教育思想,是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有着既不同于传统历史教育思想,又不同于西方历史教育的特征,它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学习和研究的历史教育思想和实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需要。

人类历史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统治阶级就把历史教育作为培养训练本阶级的继承人以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重要手段。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者,非常重视历史教育。秦朝至汉朝初年,就设立了“掌通古今”的“博士”官。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博士专掌儒家经学传授,把孔子修的《春秋》和专门解说《春秋》的“三传”(即《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等史书奉为儒家主要经典之一,列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学校的必修课。唐朝时,史学和历史教学空前繁盛。廿四史中,有1/3成书于唐朝前期。“鉴古知今”,“循古训”,在中国士大夫中一直奉为公理。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的内容,是儒家学说的附庸。历史教育的目标,完全是培养忠于封建统治者的人才。

西方近代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中主张改革历史教育。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要让青少年读自己国家的历史,使祖国的辉煌业绩和著名人物的形象,保留在他们的心灵中,使之成为一个民主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中,资产阶级当权者于1893年下达的国家命令中规定:历史教学内容分为三步,第一、第二步均为革命本身的历史;第三步是各族概况及法国美术和工业史。

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诞生以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和政府就着手讨论和制定苏维埃教育计划。1920年10月,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指出:“只有用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我们需要用基本事实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1],列宁这里所讲的“知识”、“基本事实的知识”无疑包括历史知识。1920年底,列宁在评注一份关于教育工作的提纲时,这样写到:

在所有的职业技术学校里增设普通课程

附图{图}

列宁这里说的“职业技术学校”相当于我国的初中。列宁强调增设普通课程的设置,是“为了(使学校——笔者注)不变成培养手艺人的学校”,“避免过早地专业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把历史学科视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必不可少的知识素养,是列宁关于教育的一个重要思想。前苏联党和政府接受了列宁的意见。1920年以后历史学科一直被列为前苏联学校的重要课程之一。

在战争年代,就多次强调学习历史的重要性。1938年10月,他在党的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的报告中就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他还指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的一系列论述,给历史教学指明了方向。在老解放区的干部教育中,规定了要学习《社会发展史》、《中国现代史》等。在一般学校中,也规定了学习中国历史。在运动中,还规定学习《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和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这些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历史教学的滥觞。

是我国古代文化传统的杰出继承者,素以爱读书、爱学习著称于世。他读书广收博览,从经史子集到稗官小说,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他几乎无所不读。在对中国古籍的阅读中,尤其偏爱史学和古典文学。他从历史书中学文学,从文学书中学历史,并巧妙地将其精华运用到自己的著作中,以及革命事业的实践中。有人统计,已经公开出版的著作中,运用古代成语典故的就有2000余处,[3]这就构成了历史教育思想和实践的一大内容。具体地说,的历史教育思想和实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中国革命。历史教育思想和实践的重要目的,是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实现历史的超越。比如,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他通过总结历代农民战争经验,特别强调吸取黄巢、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因为没有建立根据地而失败的教训,坚决地批判了流寇主义,提出了建立工农武装割据,建立根据地的路线。

为了防止党内腐败现象的发生,利用历史上农民起义取得胜利后领袖人物发生腐化和宗派斗争而导致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告诫全党要时刻警惕腐败现象。1944年郭沫若发表了《甲申三百年祭》的历史文章,给予了高度重视。他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指出:“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全党同志对于这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为鉴戒。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4]建国前夕,告诫身边的卫士李银桥:“小心,不要中了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不要当李自成。”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牢记的告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干部教育。一向重视干部教育,他的历史教育实践,注重从才、德两个方面对干部进行教育。1958年,向罗瑞卿推荐读《吕蒙传》说:“吕蒙是行伍出身,没有文化,很感不便。后来孙权劝他读书,他接受了劝告,勤读苦读,以后当了东吴的统帅。我们现在的高级军官中,80%~90%都是行伍出身,参加革命后才学文化的,他们不可不读《周瑜鲁肃吕蒙合传》。”[6]赞赏吕蒙虽然年长仍然发奋读书的精神,对我军高级干部提出读书学习的要求,这对改善我军的文化结构,提高军事素质,都起到了推动作用。吕蒙虽然是一位历史人物,他的读书精神却有借鉴意义。

《南史》的《韦睿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睿雅有旷世之度,莅人以爱惠为本,所居必有政绩。将兵仁爱,士卒营幕未立,终不肯舍,井灶未成,亦不先食。”在这段话旁批注:“我党干部应学韦睿作风。”此类批注还有不少,如“躬自调查研究”,“干部需和”,“仁者必有勇”。[7]这些称赞韦睿的话,正是我党的干部应当学习的。

3.青年教育。注意用历史人物对青年进行教育。1951年秋天的一个晚上,会见几位在北京的湖南教育界人士时说,办学校要重视青年学生的体育锻炼。不要学《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和林黛玉。贾宝玉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连吃饭、穿衣都要丫头服待,这种不会劳动的公子哥儿,无论如何是不会革命的!林黛玉多愁善感,常常哭脸。她脆弱,她多病,只好住在潇湘馆,吐血、闹肺病,又怎么能革命呢?我们不需要这样的青年!我们今天需要的是有活力、有热情、有干劲的革命青年。

认为,青年是国家的精华,民族的至宝,是革命事业的未来和希望。他对青年的期望值很高。1958年5月8日下午,在北京怀仁堂讲“破除迷信”的问题,一连举出近40个古今、中外、历史、神话和现代人物,用以说明“自古以来,发明家、创立新学派的人,开始的时候都是年轻人,学问比较少的,被别人看不起的,被压迫的”,并以相对肯定的口吻设问:“这是不是个普遍(客观)规律?不能肯定,还要调查研究。但可以说,多数是如此。”对青年人的教育、信任和鼓舞,激励着全国青年在艰苦的革命道路上奋斗不息,勇往直前。

4.家庭教育。在与子女、亲属的团聚和谈话中,常常鼓励他们学好历史,热爱祖国。1947年9月12日,在《致》的信中指出:“你要看历史小说,明清两朝人写的笔记小说(明以前笔记不必多看)”。[8]意在要求对中国的历史,对中国的国情有所了解。的爱人刘松林读书时,有段时间历史学得不好,亲自为她开列了学习历史的书目,指点她从《资治通鉴》、《前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开始学起。的次子毛岸青是在原苏联读书的,常常嘱咐他多读些中国历史方面的书,多了解一些中国的国情。

不但对自己的子女教育十分严格,还运用《战国策》中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教育领导干部对子女应作长远之计,让他们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磨炼,在实际斗争中增长才干,不能让他们“恃无功之尊,无劳之俸”,“位尊而无功,俸厚而无劳”。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们不严格要求我们的子女,他们也会变质,可能搞资本主义复辟,无产阶级的财产和权利就会被资产阶级夺回去。”[7]目前,指出的这种危险性并不是不存在。天下为人父母者,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家庭教育上,是应该很好地向学习的。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5.爱国主义教育。继承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良传统,在他的讲话里、著作中用爱国主义的事迹、人物铸造民魂,激励人民的事例是很多的。1917年11月,举办湖南第一师范工人夜校时,亲自讲授历史。据《夜学日志首卷》记载:“历史常识出席,教历朝大势及上古事迹。”“教以历代之大势及近年关系最巨之事迹,所以粗养其历史的观念及爱国心。”[9]

1937年,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蓬勃兴起。为了争取每一个有良心的炎黄子孙参加民族解放斗争,写了《祭黄帝文》。他赞美这位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兴起过程的神话祖先:“中华民族,民族轩辕;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建此伟业,雄立东方。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5]并根据“世变沧桑,中更蹉跌,”的时代形势,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保卫民族主权的战斗誓言。

神话传说中的黄帝,因对华夏民族的统一和进步有着极大的贡献,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在《祭黄帝文》中,把对神话先祖的认同、赞美,同他的爱国主义激情和为民族解放而战的信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激发了民族生存发展的动力,提高了人们的进取精神。

“古为今用”是历史教育思想的主要方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援引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在的历史教育思想和实践中,引用古代思想家的言论有很多。比如,他引用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0]告诫全党要采取谦虚的态度,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他引用孟子的“取长补短”,[4]教育我们的党员和干部要以谦虚的态度,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他引用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4]并给予新的解释。从而阐明共产党人和每个革命者树立起为革命、为共产主义事业甘愿牺牲自己一切的献身精神。对古代思想家的言论信手拈来,涉笔成趣,这种援引不是原封不动的照抄照搬,而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分析和选择来说明马列主义的理论,并赋予其新的内容,使人感到亲切朴实,清新明快,易于被人民阅读和接受。

2.运用古典文学中的故事。历史教育思想实践中大量运用了包括古代神话、民间传说、文学作品、传统剧目中的故事。比如,他运用京剧《法门寺》里贾桂的故事,[11]批判某些人崇洋媚外的思想,号召人民提高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他借用《聊斋志异》中“狂生夜坐”的故事,[5]教育人民不要怕鬼,要同现实政治斗争中的敌人针锋相对。他运用《水浒传》里林冲等人被“逼上梁山”的故事,[11]说明要发动起对建设方针的研究探讨,就必须有一种相当的压力。将中国民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故事运用到自己的讲话和著作中,使千姿百态的历史人物栩栩如生,用这些故事去阐发革命道理,寓情于理,寓庄于谐,从而增强了他写文章和讲话的宣传效果。

3.使用古代的成语典故。古代语言中的成语富有生气,它集中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经验和智慧。简洁精炼的成语里,蕴涵着意味隽永的哲理。的讲话及其著作中使用的古代成语俯拾皆是。在使用中,他赋予古代成语新的意义,古语新用,从而使他的讲话和他写的文章更加新颖别致、情趣盎然。比如,他在党的七次代表大会上用“愚公移山”[4]来号召全党同志发扬“愚公精神”,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去争取胜利。他在《致蔡和森等》信中,运用“人心不知足,得陇又望蜀”[8]来说明历史上凡是专制主义者、帝国主义者、军国主义者,除非被推翻,是没有肯自己退出历史舞台的。他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用“叶公好龙”的典故,揭露之流口头上讲革命,实际上是畏惧革命、反对革命的丑恶面目。对成语典故的大量运用,使的讲话、著作形成了抑扬顿挫、起伏跌宕的独特风格,引人入胜,发人深省,从而起到了激励壮志,振聋发聩的重要作用。

1956年,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提出:“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12],“古为今用”是这一思想的高度概括。无论是在民主革命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很重视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吸取有益的营养,充分发挥“古为今用”的作用。难怪历史学家周谷城曾钦佩地赞叹:“‘古为今用’是没有人能企及的。”[7]

总之,历史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它对提高民族自尊心,促进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起了巨大的作用。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如何像那样,用历史教育来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激发人民的进取精神,加速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以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收稿日期:1999-10-13

【参考文献】

[1]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系.列宁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马济彬,蒲仁.著作引语成语典故辞典[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

[4]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陈晋.幻想与现实——与神话传说及其文化性格[J].思想论坛,1991,(3).

[6]滕纯.教育活动纪事[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7]张贻玖.读史[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

[8]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9]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10]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

历史教育范文篇2

一、高中阶段历史教学的特点及现状

相对于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及大学阶段的历史教育而言,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有其独到的特点,其基本特征是:(一)教学目标不同。高中阶段的教育目标主要是为高校输送合格的有培养前途的人材,同时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知识和一定劳动技能、一定思想道德素养的合格的劳动者;(二)教育对象不同。高中阶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思想活跃,很少保守;善于思索,提出质疑;接触多种传媒,信息较为广泛;具有相当程度的抽象思维能力,不满足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是什么,还要追根溯源,弄清为什么。(三)教育层次不同。高中阶段的教育,界于初中教育与大学教育两个层次之间,肩负着既普及又提高的双重任务。从传授历史知识的角度说,是初中所学知识的扩展和加深;从培养能力的角度看,是运用历史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其蕴含的思维能力要求,开拓和培养较高层次的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四)师资力量不同。从全国大多数地区来看,从事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师大多大学本科毕业,文化水平较高,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有多年教学实践的经验,这为搞好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提供了先决条件。当前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关键是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历史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从全国各省市的情况看,相当多数的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积极探索,总结出了许多好的经验,有力地促进了历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但是当前也较普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主要是: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教学观念和指导思想的束缚,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教材中有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教什么,“天然合理”;初高中两个阶段的历史教学脱节,初中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薄弱,需要在高中阶段(特别是高三)花费很大的功夫和气力进行补课,增加了高中阶段历史教学的难度;对教学大纲和教材中的历史理论、历史概念,在教学中没有予以充分的注意,使之成为教学中极为薄弱的环节;对考试的研究,热衷于收集所谓“信息”,没有从研究考试入手,研究教学,缺乏相应的对策,造成了历史教学在高考面前苍白无力;从教师的方面说,缺乏继续教育,较深层次的专业理论知识准备不足,缺少对当今史学研究新成果的消化吸收,知识老化陈旧。

二、对高中阶段历史教学的几点建议

为了改变历史教学滞后的被动局面,笔者认为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应着重抓好如下五个环节:

一是狠抓基础,正确处理识记与其他能力的关系。历史是一门知识性较强的科学。教与学的优劣,首先取决于对历史知识的识记。没有记忆就没有知识,而知识又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有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谈不上通过设计新情境,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揭示其本质。以鸦片战争为例,如果没有记住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经过以及《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就无法弄清中英这场战争为什么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而不发生在30年代或50年代,它对中英两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不同的影响,满清王朝的失败为什么具有历史的必然。以记忆促进思维,以思维带动记忆,二者是辩证的统一,均不可偏废。为此,我们要下功夫抓好打基础的工作,特别是从初中、高一、二年级起就要抓紧、抓扎实,这是教好、学好、考好的第一要素。

这里附带说几句,中学历史教材的编纂问题。现今的中学历史教材,它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吸收了国外及港台地区教材编写的优点,引入了史料,加入了插图,有宋体字与楷体字之分,改变了过去课本呆板,缺乏历史真实感,不能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弊端,使教材更注重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在形式上更生动活泼,体现了教材编纂的科学性、目标性、目的性、系统性以及心理学、美学的原则。同时,现行教材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更大地展示才华。只要教师肯下功夫把教材吃透,对其内容做到合理的取舍,就会正确处理好教材中大小字之别,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对于高考这一选拔性考试也能做到得心应手。

二是把握精髓。列宁在《辩证法的要素》一文中把对立统一法则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在《矛盾论》一文中指出:“把握住这个核心,就把握住了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由此说开去,在历史教学中也有一个教给学生如何把握某些历史问题的核心和精髓问题。只要把握了这个金钥匙,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讲述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这一专题,主要把握住: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者,具有狭隘、保守、自私和分散性,无法克服自身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弱点。这种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却不能提出高远的社会理想,不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代表自己的利益。诚如列宁所说,在历史上,有过暂时的劳动者专政,却不曾有过巩固的劳动者政权。中国古代单纯的农民战争,其结局不是被封建统治者所镇压,就是像刘邦、朱元璋领导的斗争那样,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农民斗争总以英雄史诗开篇,以悲剧而终结,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明朝未年,李自成这位来自被压迫者的真正英雄,领导的大起义是如此;1851年,农民知识分子洪秀全发动的金田大起义也是如此,尽管他们都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规模巨大,波澜壮阔,成就了扫荡封建王朝的宏伟事业。但是,这两支一度所向披靡的队伍,因为沉沦于对胜利的过分陶醉,骄傲自满,不具有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生活腐化,宗派斗争,不再体恤民情和维护内部团结,终于变得不堪一击而归于溃灭。他们的事业成为一出英雄的悲剧。

又如,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专题,要着重把握: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以汉民族为主体,融合其它少数民族而形成的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伟大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之间出现过分裂、割据、战争和掠杀,但民族间的友好交往、融合团结始终是历史的主流。每一次大的民族融合交流,都曾伴随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诞生,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做出了贡献。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特别是生活在边疆地区的各民族,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以《匈奴与秦汉的和战》为例,西汉初期汉高祖刘邦之所以只能采取和亲政策,主要是因中原几经战乱,社会经济残破,国力极度空虚,社会秩序极不稳定,刚建立的汉王朝面临休养生息、恢复社会秩序的巨大任务。地方“异姓诸王”的存在,中央集权尚未确立,无力抗拒匈奴的不断侵扰,只好采取消极的防御政策。尽管西汉王朝委曲求全地嫁公主、赠财物、开放“关市”,甚至以长城为界,也未能乞求到和平安宁,匈奴依然南下,越过长城,攻城屠邑,掳掠如故。这是为什么?地处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拥有先进的文化、众多的人口、丰富的物质财富,为生活在漠北高原、生存物质条件差的匈奴族梦寐以求。游牧民族善射猎,在军事上占有优势,漫长的边界,也为匈奴骑兵进行大规模的侵扰以有利的条件。汉武帝及其以后对匈奴反击战的胜利,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于,保卫了汉朝北方和边境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保证了西汉的稳定统治,开了北方地方政权接受中原中央政权领导之先河,促成了塞北和中原的统一;有效地开发边疆地区,使匈奴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加速其向封建制转化;打通了古丝绸之路,西域50余“国”重又归汉,复设西域都护府,维系中原王朝同西域各族的友好关系,促进东西方科技文化的交流。

再如:学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专题时,着重把握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发展、嬗变及其衰亡。教材对此问题,在中央集权制兴起(秦王朝建立)到瓦解(清王朝覆灭)这一漫长历史时期中,从不同角度,用各种事实给以充分说明,做了详尽系统、分阶段的论述。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具有三个鲜明的基本特征:帝位终身制、世袭制,皇帝“总揽威权,柄不借下”;地方官吏由中央委派,地方听从中央政府的政令,受制中央政府;封建官僚凡事奉命行事,只对皇帝或上级个人效忠。由秦始皇创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选择了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不管后来的封建王朝对其做了哪些变改(三公九卿制、宰相制、行省制、六部制等),其基本原则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多少兴革除弊,挽救政治危机的变法与改革,不论其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紧紧围绕加强、巩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个根本性问题而展开的。

三是纵横联系。历史是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主要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纷纭多变、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之间彼此都不是孤立的,具有一定的某种必然的联系。如恩格斯所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虑自然界和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在教学中只有纵向贯通,横向联系,揭示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外在关联,方能认识历史发展的本质及总趋势。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又是一个整体。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我们要从整体出发,把中国或世界上的某一国家作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来考查。研究中外关系的发展史,特别是19世纪中后期,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的革命、改革、对外政策,及其双边或多边关系;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各种政治力量的斗争日趋激烈,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世界从两极向多极化发展,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只有从世界历史的整体来考察,才能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从近些年来历史科的高考实践来看,“大跨度、高概括”的纵横向联系的高考试题,还占有相当的比例,这种趋势今后仍将存在。普遍联系是一切事物、现象的客观本性。历史教学中要注意应用“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这一原理来指导教学实践。

专题串讲形成系统。试举下题为例,“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在不同历史阶段采取了哪些政策?其结果如何?”教材中对每个时期党的土地政策做了横断面的分述。土地革命时期,党制定出“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政策,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党为争取一切可能的抗日力量,适应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了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承认地主的地权,不消灭封建剥削。这项政策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发展了农业生产,又有利地团结各阶层一致抗战,为赢得抗战胜利起了重大作用。解放战争时期,党颁布了《土地法大纲》及后来的《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在解放区实行,从政治上经济上巩固了解放区,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参加和支援战争。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完成,农民成为国家和土地的主人,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的国情及各个时期不同的革命任务和对象,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土地革命路线、方针和政策,领导亿万农民逐步铲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作上述纵向贯通的总结,形成专题系统,就从总体上把握了这一问题的全貌。另外,如中国古代的赋税问题、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问题等等。

对比分析找出规律。有些历史现象本身并无直接关系,但通过比较、归纳,可以得出新的认识,取得规律性的认识(请注意,不是所有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可以作简单的类比)。如“联系史实对比分析中国古代‘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的相似之处。试说明它对于我们当今的四化建设有何借鉴意义?”“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生产发展,社会安定,国家富裕的繁盛时期。西汉与唐王朝都是在农民大起义推翻前代王朝后建立的封建王朝。封建统治者注意吸取秦、隋二世而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采取了实行与民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发展社会生产力;担倡节俭,减轻刑罚,保持社会稳定;广揽人材,重视知识分子,招贤纳谏等重要措施,从而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发展时期。上述这些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是注重历史理论和历史概念。刘péng@①在《历史学科的教育与测量》一文中,对重视历史理论和历史概念的运用及考查,做了十分透彻的论述。笔者认为,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注重历史理论的教学,不是做纯哲学、政治的理论阐述,诸如什么是生产力及其要素,什么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相互关系等。首先,在于用唯物史观的理论观点,分析历史现象,解释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例如,结合史实评价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教学中在列数有关秦始皇的活动和事实后,就要运用“奴隶们创造历史,还是英雄们创造历史”,“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不能摆脱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必然规律的支配,只能起着加速或延缓历史进程的作用等观点,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分析,进而做出科学正确的评价。那么如何评价秦始皇?即他是封建地主阶段的杰出代表,积极进行统一战争,先后灭掉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创建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他推行的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修筑长城,北御匈奴,南征百越,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但他统治残暴,焚书坑儒,赋役繁重,刑罚严酷,激化了社会的阶级矛盾,导致了秦朝的衰亡。

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运用辩证法及历史唯物论对历史问题,进行多角度、立体式的分析,引导学生把握住历史现象形成的因素、发生的原因、事件的性质、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和历史作用,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现象的最本质的联系。如对党的遵义会议就可以从政治、军事、思想、领导集体及个人作用等多角度总结历史经验,阐述其重大的历史意义。

再次,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归纳讲授一些历史概念,诸如“氏族公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半封建半殖民地”、“洋务运动”、“社会主义阵营”、“冷战”、“雅尔塔体系”等等,弥补当前我们所用的教材没有对历史概念做出系统完整的解释的缺憾,同时提高教学的理论深度,进一步增强学生记忆历史基础知识和历史思维的能力。

五是贯穿鲜明而深邃的主题。《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要通过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现代史的教育,使人们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了解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精神和业绩,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中必须始终贯穿的鲜明而深邃的主题。

在教学活动中贯穿这一鲜明主题,不能仅满足于制作图表,史实讲述得形象生动,观看电影电视,参观历史遗迹及风景胜地等这些具体活动培养的朴素的情感,而要把这种朴素的情感升华到理性高度,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做,在历史教学中包含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就起点高,理论深刻,政治思想性强,情感内涵浓烈。

从高考的视角来看,历史学科的考试,要给情感因素的测量评价以适当的地位。但它又不同于政治学科及其他学科,而是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寓意深刻的政治思想教育内容,蕴含在历史学科的试题之中。

如:概述中国共产党的“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历史功绩,这三次会议解决的问题给了我们什么启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这三次会议,都克服和纠正了党的“左”右倾错误,制定了正确的指导方针或政治路线,形成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历史的经验表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有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如果党的领导为“左”右倾错误所统治,革命和建设同样会遭受挫折和失败。此题政治性强,突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教育深刻,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总结历史经验,更加坚定党的领导的信念。

又如,在讲述“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时,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马列主义、思想与一切科学真理一样,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历史实践反复证明了它的颠朴不破的真理性,但是它并没有穷尽一切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没有解决人类认识的一切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开放的体系,必将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化,经历着一个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列宁、等都有论述。诚如1994年高考问答题的第43题。

历史教育范文篇3

你好!

我叫XXX,是东北师大历史系教育专业2001届应届毕业生,同所有毕业生一样,我怀着一颗热切的心,企盼在毕业之前找到适合我发展的空间,企盼早日绽放自己的才华。

现代市场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贵校能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浪潮浪击水,击节而进,必得益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一名即将踏入社会的学生,我坚信:只要给我一个机会,我一定能证明你我的选择都是正确的。因为在我走过的人生旅途,已经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创新,学会了成功。

几载寒窗苦读,收获颇多。大学四年,我认真学习专业课并广泛阅读与专业知识有关的文史哲书籍。英语和计算机是21世纪的通行证,因而我也努力学习并一次性通过国家英语四级和国家英语六级考试,而且不断地提高英语的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在计算机方面,大学二年级通过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并掌握了基本的操作能力,能熟练运用OFFICE、POWERPOINT、AUTHORWARE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在学习之余,我还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在全国名校——师大附中的教育实习,使我更深地理解了为人师表的含义,掌握了作为一名优秀人民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教学技能。相信我,一定能胜任这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

经年苦读,呕心沥血,唯愿学有所成;深思熟虑,百折不悔,矢志于教育事业。毛遂自荐,求展鲲鹏之志;慧眼识才,诚谢知遇之恩。

此致

历史教育范文篇4

一、社会泛政治化思潮

社会的泛政治化属于政治社会化的范畴,政治社会化的行为本身在整合国家认同、贯彻政治决策和维系社会的稳定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泛政治化非政治社会化,只是政治社会化的一个结果。我们可以把社会的泛政治化作为政治社会化的谱系下的结果而独立于社会政治化之外。社会泛政治化从历史的角度看,它在政权更迭之际起着推助政治嬗变和影响社会成员对政治制度认可的作用,但是它也容易束缚非主流思想,压制社会活力,不利于社会的政治发展,造成人们对社会问题不能做出实质的理解和处理,使社会功能难以正常发挥,甚至带来政治冷漠。

二、历史教育泛政治化的现实表现

在一些同志的思维定势中历史教育重政治而轻历史,把历史教育混同于政治问题。有学者就认为,“历史教育就是把一定历史事实真实地还原出来,从历史中学到知识与教训”;著名教育学者孙喜亭先生也指出,历史教育的实质是形成学生一定的政治观点、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即一个人的社会特质。在这类界说中,都把“人生观”放在了“历史教育”内容的最后位置上,从而判定历史教育不是“事实”最主要、至少也可说不是其最重要的内容。“历史教育”主要是“育政”而非“育史”。这种认识,实际上也反映了人们对历史教育的一种共同误解,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上述认识反映到历史教育的实践中,就出现了有人早已尖锐批评过的“历史教育完全政治化的倾向”。建国以来,我国的历史教育不时被送上政治运动的舞台,以致“历史教育”经常被“窄化”为政治教育甚至是政治运动,从而忽视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日常社会生活和学校历史教育过程中,人们也往往持一种政治的立场和尺度来认识道德问题,把一些本来纯属历史教育与评价的事情,当作政治问题来解决。或者干脆从功利主义的立场出发,把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当成其政治上晋升的手段。历史教育泛政治化,丧失了历史在本体意义上的独立价值和真实经验。首先,它伤害了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教育。由于泛政治化取向,使得在具体实施历史教育时,人们对政治问题过分敏感而对事实问题却麻木不仁,不能正确地看待事情的本质。德育工作关注的焦点仅是如何适应政治形势的变化,而不是基本道德规范的养成。整个社会因此形成一种对于道德问题的普遍“麻木”现象,人们对于各种不理智现象普遍采取一种熟视无睹的态度。这就很不利于形成一种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国民基础思想环境。其次,历史教育泛政治化,也影响了政治思想工作的顺利开展。政治是一个带有很强权威性的领域,使得人们无法对它掉以轻心。而当政治影响全面地向社会生活进行强制性的渗透时,出于对切身利益的关注与忧虑,人们就会十分敏感和谨慎地对待政治问题。建国以来的历次政治运动,无不波及到千千万万的普通群众。在历次政治运动中,总有一些人假借政治之名而行其恶,这都使人对政治问题普遍产生了逆反心理。时至今日,老一代中仍有不少人是“谈政色变”,年轻一代则普遍缺乏真正的政治热忱和积极的参与意识。这就使社会和学校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困难重重,这些状况与历史教育的过分政治化有着直接关系。

三、泛政治化史学教育对社会管理产生的影响和后果

1.政治全能主义的阴霾全能主义政治是20世纪中国政治的一个明显特色。全能主义是指“政治机构的权力可以随时地、无限制地侵入和控制社会每一个阶层和每一个领域的指导思想。全能主义政治指的是以这个指导思想为基础的政治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党和国家的一体性和政治中心的一元性、政治权力的无限性和政治执行的高效性、政治动员的广泛性和政治参与的空泛性。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政治权力对社会生活的侵入和控制开始变得越来越小,虽然全能主义政治的影响仍然存在,但国家已没有也不可能再像改革开放前那样对社会生活无限干预了。但是在人们的定式思维框架中,政治与社会依旧是一体两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政治问题只有政治途径解决的逻辑下,为了解决政治上的压力与危机,政治又诉求于社会的支持与配合,于是发生的许多经常性的动员式的政治活动又使得社会带有浓厚的政治气息。

2.理论建构的悖论在近代以来中国的政治场中,不断出现一个理论继承和发展了另外一个理论的周期性替代。拉卡托斯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纲领,它落后于事实而不能有效地预见事实,所以将外来理论不断本土化而不断进行理论上的创新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是一个继承性的新理论的迅速更迭会逐渐动摇其所属理论体系以往的独占和主导地位,“对于旧的继承下来的象征符号,人们会由于太熟悉而反应迟钝;对于新的令人激动的象征符号,人们会由于太陌生而反应迟钝。”每一种应时而发的新理论都面临这种困境,每种理论既要承担其整个理论体系的维护,又要努力使自身获得社会认同。这种单个理论对整个理论体系的延续性和连续性的成功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的泛政治化,造成了“政治因语言而迷失,公众人物发现很难用政治语言说清楚自己关心的问题”。

3.思维方式的非理性在被誉为中国民主政治参与的新纪元的2009年中,一系列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也从另一个角度显示了一些人容易情绪化的非理性思维方式。在这种网络“广场政治”中,参与过程中的弗洛姆式的“逃避自由”的盲从倾向和掺杂着混乱情绪的发泄与非理性思想的泛滥,造成了政治谣言、政治牢骚、政治狂热的非理性政治行为在参与过程中淋漓尽致地表现,这些问题充分显示了中国一些人思维方式的不足。社会生活中政治性的“暴力话语”由来已久,正是这些非理性参与的存在,直接规限了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水平的整体落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和赢得眼球效应的需要,一些媒体也往往迎合情绪化的受众市场,利用民众的泛政治化心理。这使媒体民众在冲动的泛政治化的思维方式中越陷越深,如湖南卫视的“超级女生”因被主流媒体认为低俗而遭到舆论大举挞伐。

四、当前历史教育改革的建议

借鉴国外高校历史教育经验,新时期历史教育内容应当在传统与现实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应当将社会需求与人自身发展的要求有机结合。应当使历史观养成与个性塑造和谐统一。应当在民族价值观与人类普遍的历史价值之间架起桥梁。为此,应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历史教育范文篇5

教育是喜欢苦衷业,为培育高本质的下一代,自己时辰从实际身心安康,依据学生的特性特点去点拔指导,关于单个差生,应用课间屡次倾谈,鼓舞其确立准确的进修立场,积极面临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骄傲自大起劲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经过实际生涯中的模范,让学生树立盲目地从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开展本人的观念,树立高尚弘远的幻想。

作为教初二前史课的教师,清楚本人对教材的陌生,故在课前做到仔细备课,多方面去汇集相关进行材料。为进步每节课的进行结果,教育质量,自己除注重研讨教材,掌握好根底、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育,如:投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影、幻灯、漫画、灌音等多样方式。经过培育学生进修政治的兴致,调动学生进修的积极性、自动性,进步教室的教育质量,按时完成教育义务。

经过一学期起劲,能制订好温习方案,并能仔细备好温习课,培育好尖子生,进步中等生,协助差生。但因为本学期讲课工夫较短,温习内容较多,温习比初中历史教学总结拟匆促,还觉察很大一局部学生承受才能较差,进修盲目性不高。加上自己对教材陌生,还要到广州进修本科,无暇顾及六个班面积较广的差生,致使本学期教育成果未达所想。

在今后的教育任务中,要不时总结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经历,力图进步本人的教育程度,还要多下功夫增强对单个差生的指点,置信一切问题都邑水到渠成,我也置信有耕作总会有收成!学科总结本学期,我顺应新期间教育任务的要求,仔细初中历史教学总结进修***总书记关于教育任务的讲话。从各方面严厉要求本人,积极向老教员讨教,连系本校的实践前提和学生的实践状况,勤勤恳恳,脚踏实地,使教育任务有方案,有组织,有步调地展开。容身目前,放眼将来,为使往后的任务获得更大的提高,现对本学期教育任务作出总结,但愿能发扬长处,克制缺乏,总结查验经验,继往开来,以促进经验任务更上一层楼。

一、初中历史教学总结仔细备课,不单备学生并且备教材备教法,依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践,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育办法,并对教育进程的顺序实时间布置都作了具体的记载,仔细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沛的预备,并制造各类利于吸引学生留意力的风趣教具,课后实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育跋文,并仔细按汇集每课书的常识要点,归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结成集。

二、加强上课技艺,进步教育质量,使解说明晰化,层次化,精确化,层次化,精确化,感情化,活泼化,做到线索明晰,条理清楚,言简意赅,深化浅出。在教室上特殊留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师生交流,充沛表现学生的主效果,让学生学得轻易,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学得轻松,学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得兴奋;留意精讲精练,在教室上教师讲得尽量少,学活泼口入手动脑尽量多;还在每一堂课上都充沛思索每一个条理的学生进修需乞降进修才能,让各个条理的学生都获得进步。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目前学生遍及反映喜好上语文课,就连以前极厌恶语文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谦虚讨教其他教师。在教育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进修上都积极寻求其他教师的定见,进修他们的办法,还,多听教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进修他人的长处,克制本人的缺乏,并经常约请其他教师来听课,寻求他们的定见,改良任务。

四、真修改功课:安插功课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条理性。为了做到这点,我经常到各大书店去汇集材料,对各类辅佐材料进行挑选,力图每一次演习都起到最大的结果。还对学生的功课修改实时、仔细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剖析并记载学生的功课状况,将他们在功课进程呈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状况实时改良教育办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指点任务,留意分层教初中历史教学总结育。在课后,为分歧条理的学生进行响应的指点,以知足分歧条理的学生的需求,防止了一刀切的毛病,还加大了后进生的指点力度。对后进生的指点,并不限于进修常识性的指点,初中历史教学总结更主要的是进修思维的指点,要进步后进生的成果,起首要处理他们心结,让他们认识到进修的主要性和需要性,使之对进修萌生兴致。要经过各类路子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和长进心,让他们认识到进修并不是一项义务,也不是一件苦楚的工作。而是充溢乐趣的。然后盲目的把身心投放到进修中去。如许,后进生的转化,就由本来的简略粗犷、强迫进修转化到盲目的求知上来。使进修成为他们自我认识力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度一局部。在此根底上,再教给他们进修的办法,进步他们的技艺。并仔细仔细地做好查漏补缺任务。后进生凡间存在良多常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进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任务时,要特殊留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进修的常识断层增补完好,如许,他们就会学得轻松,提高也快,兴致和求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知欲也会随之添加。

六、积极推进本质教育。当前的测验形式依然比拟传统,这决议了教员的教育形式要逗留在应试教育的条理上,为此,我在教育任务中留意了学生才能的培育,把传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受常识、技艺和开展智力、才能连系起来,在常识层面上注入了思维感情教育的要素,发扬学生的立异认识和立异才能。让学生的各类本质都获得有用的开展和培育。

七、狠抓学风。我所教的三个班,学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生比拟喜欢该科,上课的时分比拟仔细,大局部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仔细完成功课。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由于怕班主任指摘,进修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教师,功课也由于怕分数低而找他人的来抄,如许就严峻影响了成果的进步。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倡导一种仔细、务实的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学风,严峻批判剽窃功课的行为。与此还,为了进步同窗的进修积极性,展开了进修竞赛运动,在学生中鼓起一种你追我赶的进修习尚。固然大局部同窗对该课很感兴致,进修干劲也浓,只是差生面太大了,后进生根底太差,测验成果都很差,有些同窗是常常不合格,我找来差生,调查缘由,有些是不感兴致,我就跟他们讲进修语文的主要性,跟他们讲一些风趣的语文故事,进步他们的兴致;有些是没有起劲去学,我提出批判今后再加以鼓舞,并为他们定下进修目的,不时催促他们,协助他们;一些学生根底太差,抱着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破罐子破摔的立场,或过火自卑,测验怯场等,我就协助他们找出合适本人的进初中历史教学总结修办法,剖析缘由,鼓舞他们不关键怕掉败,要给本人决心,而且要在平常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初中历史教学总结么。还,一有提高,即便很小,我也实时地表彰他们。经由一个学期,绝大局部的同窗都养成了好学苦练的习气,构成了优越的学风。

八、获得了较好的成果。本学期,期末测验学生的三率状况优越。存在的缺乏是,学生的常识构造还不是很完好,常识系统还存在良多真空的局部。这些都有待今后改良教员小我任务总结本学期的光阴就如许曩昔了,回忆一学期的任务,想说的真是太多了。人民教员这一职业长短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常辛劳的,担负着教育任务、教科研任务及学生治理等多项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的义务。下面我从五个方面临本学期教育任务状况作如下总结。

一、思维方面:自己能积极参与政治进修,关怀国度大事,反对以同志为中心的党中心的准确指导,对峙四项根本准则,反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恪守劳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动规律,连合同志,热心协助同志;教育目标明白,立场正直,研究营业,勤劳耐劳;班主任任务仔细担任,关怀学生,保护学生,为人师表,有贡献精力。

二、教育方面

历史教育范文篇6

论文关键词:历史情境教育实践性客观性学术性

历史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历史一学不仅记载和解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和其规律性,还积淀着人类的知识和经验,承载着人类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历史教育有助于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及观察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育部有关在全国高校设置历史学课程的规定是十分必要的。

所谓历史情景教育是一种直观性教育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某种特定的历史情景,使个体与其所依存的物理和社会文化历史情景相互作用,培养发展个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在探索历史真相的同时,能够在心理上产生情绪共鸣,提升受教育者的鉴别能力、决策水平、推理意识。之所以在教学中推广历史情景教育是由其自身的特性决定的。

首先,实践性与自我教育相统一

一般来说,现有的历史教育模式基本以教师灌输个人的研究成果、学术观点为主,学生仅仅以被动接受者的角色出现。这不仅扼杀了受教育者的创造性,而且助长了懒惰习气,.造成其思维僵化、死板,难以应对社会角色的转变。这值是历史工作者长期以来被称为“老古董”的症结所在。为此,《高等教育法》提出高等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再者,高等教育只有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模式才能取得成效。大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合理性、灵活性强,不满足于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现成答案,对事物有很强的置疑性,喜欢在不同的知识和实践领域进行思考,探究现象的本质及原因。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至关重要。而历史情景教育以实践为手段,在教学中用口述式或者利用虚拟教材,创设历史事件的背景,由学生对事件的发展方向、缘由、后果做合理的解释。一系列的亲历所为,既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思维,也能提高其.实践能力。

同时,加强大学生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单一的课堂教育、说服教育的效果显然是杯水车薪。只有自我教育方是授人以渔的正确引导方式。而且,大学生的逆反心理较重,自控能力又有所加强,因此利用实践性的探索活动,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理应有水到渠成之效。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是由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教育途径。“德育的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来实现”。[1]实践出真知,历史情景教育使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在思维层次上能充分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而且在心理层次上也必然会有巨大的震撼,充分理解“说着容易,做着难”的意境,从而与历史人物产生强烈共鸣。再通过对照鉴别正一面人物与负面典型,在学生的思想矛盾斗争中,转化为行为表示,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与一般的说理感化相比,这种自我教育的效果更明显更持久。重要的是,大学生是最终要跨出学校步人社会的,教师不可能紧随其右,自我教育的意识却可伴其一生。

其次,客观性与思维多元化并存

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大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许多理论和学术流派。这些理论学术派别常常互为矛盾或互不相干,各自从不同视角解释同一问题,这就需要因势利导,发展学生的辨别思维能力。何况历史专业的大学生其就业的趋势以教师为主,而“教师的专业化知识,不仅仅要求绝对忠于客观现实,而且要尽力做到理论简洁,解释有力,概念文雅,逻辑严密”。[2]专注于对历史事件、人物进行盖棺论定的教学方法,不可避免会使学生产生思维定势,极易对事物的认识发生狭隘性与片面性。历史情景教育正是通过让学生多方收集资料,掌握足够丰富的感性资料,在此基础上,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抽丝剥茧式的论证过程,从而得出结论。由于其定性研究是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之上,故而其公正、客观性显然要高于盲从他人观点。

为了达到客观性,学生的思维角度必然要多样化,需要从一般原理原则出发,运用理论来分析,综合事实材料,从事物的对立统一中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也即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是指根据问题提供的信息,不依常规,寻求变化,探求多种答案思维”。[3]历史专业研究没有确定的答案,对于历史人物、事件的揭示,只能是无限的接近,而不是等于。而且历史事件是错综复杂环境下的产物,并非简单的事实累计,研究者只有基于前人研究的成果,多角度、多层次深人地调查分析,才能更为客观、公正地给与历史现象以评价,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懂得宽容他人,特别是对那些不为传统和习俗所认同的一些行为和现象,能够较为客观、全面、批判地对待。

再次,学术性与职业性兼容

大学研究活动的实质尤其彰显了学术性,反之,学.术性又成为大学的灵魂。正如弗莱克斯纳所言:“大学本质上是做学问的场所,它致力于知识的保存,系统化知识的增加和大学生的培养。”[4]“通过高深专门知识的教与学活动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通过研究活动,保持高校教育的学术水平并使研究成果和新进展可以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进而,通过教学活动得以传播和深化,形成高深的理论。”[5]学术性是大学教学与研究活动过程中永恒的主题。作为传统学科,历史教育尤其要站在学术前沿,以保持其优势。当代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理论思维能力有了较大发展,他们喜欢独立思考,能对自己的思考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价,这就需要培养大学生投入到较深层次知识的学习与创新中去。历史情景教育正是以学术研究为目的.,由学生自主创造,继往开来,推动学科发展,使其前瞻性、超前性充分呈现。

历史教育范文篇7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满足个体所需的一种积极的内在动力。只有诱导出学生的学习动机,他们才能够对所需的知识有乐趣。而审美教育更要在兴趣的前提条件下来实施,所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是我们历史教师首先实施的一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的发展。富有诗意的创造开始于美的幻想,美使知觉更加敏锐,更能唤醒创造性的思维。”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审美教育去感动学生,用那些具体而鲜明的美敲打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从而激发他们美的效应,促进知识学习和情操陶冶。比如,我们在教学中,自霍去病的那种“匈奴未灭,何以家还”至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雄心;“天下兴亡、匹无有责”的报国赤诚之心,到“甘愿为变法而喋血”的壮美情怀;特别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历经磨难,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建立起来的伟大新中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不朽篇章。伟大的历史仁人无不表现出来那种高尚而壮美的道德情操,这些都可以对学生进行最好的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从教材中寻找美的元素

教材的编者是根据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要体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的功能”而选材的。因此,教材的每个章节知识点都潜移默化地体现着审美教育的内涵。我们在教学中要时刻把握审美教育教学,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中审美教育的资源,挖掘出那些蕴含在教材中的丰富审美教育的元素。历史记录着人类生活过程,给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瑰宝,比如“先河的诗经楚辞,汉魏之文苑、晋之清淡、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戏曲,明清的小说,还有那些著名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都雅之人物、事迹,无不于智育之中蕴含美育之元素。”那里就是美的所在,就是美的摇篮,就是美的宝库。我们教学中就是要把它挖掘出来,交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深深地感受着美的益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教材教学的拓展,充分利用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为我们的审美教学服务。也可以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组织历史专题讲座、参观访问、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片等。这些丰富多彩的历史教学活动更加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审美教育。

三、增添美的教学环境

营造优美的教学环境氛围会增添学生的审美教育程度,可以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贯穿到教学中来。没有审美的能力,或许那些野蛮贫穷而落后的原始的遗址废墟,在学生的眼里则成了毫无光彩,暗淡无光的东西。这就正像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说的“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我们要挖掘那些教学中能让学生感受到美的事物。比如讲中国古代史时,将那些搜集到的古代文物遗址彩图展示给学生,那棱角分明的石器充满智慧;那精工雕琢的玉器光亮剔透;那古朴典雅的瓷器如冰如玉;那紫里透红的铜器折射着韧气;那红砖金瓦的建筑神圣壮观。学生立刻感悟到了其中优美的意境。我们还可以从网上寻找有关的图片打印出来给学生鉴赏。因为网络也是一座无穷的宝藏,它既能成为历史教师的好帮手了,更能让学生直观体会到历史中的美。

历史教育范文篇8

抗日战争时期,党内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还严重地束缚全党,加上抗战以来发展的70余万新党员,绝大多数出身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缺乏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很容易受到错误思想和作风的侵蚀,影响了党的先进性的发挥。1941年5月,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开始在党的高级干部中开展整风。1942年2月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标志着以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在全党广泛展开。全党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通过阅读文件,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自我反省,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明辨了是非,提高了思想觉悟,增强了党性,改进了工作,实现了思想、政治、组织上的统一。1943年9月,整风转入党的高级干部讨论党的历史问题、总结经验的阶段。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至此,历时4年的整风运动胜利结束。

是我党建设史上第一次全党范围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活动,它端正了全党的思想路线,提高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它创造了一种自我教育的好形式,对推动党员教育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在的审干阶段,由于对敌情估计,缺乏调查研究和分别对待,出现过“抢救运动”这样的极左错误。

第二次:整党使党的干部中的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得到有效的纠正,实现了党对解放战争和的领导

1946年7月全面内战爆发。为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我党于1947年7月决定在各根据地广泛开展。当时党的状况虽已有270万党员,但来不及开展大规模党员教育,党内存在较严重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的问题。为了实现党对战争和的领导,中央决定结合进行整党。整党的基本内容是:通过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和三整(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影响和官僚主义作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整党的基本方针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说服教育为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整党的基本方法是:开门整党。在整党开始后,短时间内曾出现过“左“的偏向,中央很快发现,并及时对错误进行了纠正。各解放区的整党工作从1947年冬开始到1948年秋结束,取得了巨大成效。经过这次整党,在思想上,肃清了非无产阶级思想;在组织上,使党的基层组织掌握在真正优秀的共产党员手中;在作风上,干部中的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得到有效的纠正。

第三次:建国初期的整风整党,纯洁了党的组织,改进了党的作风,提高了党的战斗力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成为掌握全国政权的执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出现了思想作风不纯、以功臣自居的骄傲自满情绪以及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作风盛行等诸多新问题。为此,1950年6月,党中央决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整风的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目的是克服骄傲自满、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方法是整风运动和党的各项工作密切结合,一边工作,一边整风。1951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用3年时间,对基层党组织有计划、有准备、有领导地进行一次普遍整顿的决定。到1953年,整党取得了好的效果。通过整党,提高了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纯洁了党的组织,改进了党的作风,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了党的战斗力。

第四次:十二大至十三大期间的全面整党,为新时期党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党的十二大针对在党的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余毒和作风不纯等问题,决定从1983年下半年起,用3年时间分期分批对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整顿。1983年10月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指出这次整党的目的,就是要正确地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执行党的纪律,揭露和解决党内存在的思想、作风、组织严重不纯的问题,实现党风根本好转,提高全党的思想水平和工作水平,更加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努力把党建设成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任务是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推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这次整党于1987年春结束。经过整党,全党思想、作风、纪律、组织四方面都比整党前有很大进步,同时积累了一些正确处理党内矛盾问题的经验,为新时期党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需要指出的是,在这次整党中,有的单位没能很好完成任务,走了过场,影响和损害了整党的形象。

第五次:十五大后开展的“三讲”教育,进展总体顺利,基本达到了中央的要求

历史教育范文篇9

一、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对国内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视。尽管美国没有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但它在公民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历史教育等名义下却从事了大量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P71)美国从独立战争至今,在2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其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非常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托马斯•潘恩、托乌斯•杰斐逊等通过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使人们树立独立自主的民族精神和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独立战争后,美国重点进行“美国化”教育和对外扩张的宣传,大力培养“新的民族感情”。1830年以后又不断涌现了“废奴主义思想”。南北战争结束以后,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主要是宣扬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美德”,调和国内日益紧张的阶级矛盾;同时为其对外扩张提供借口。一战结束后,美国普遍推行“好公民”教育活动,对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这些活动中,许多教育界人士提出反对把道德教育作为单独的科目,“强调教师的职责是培养举止端庄、助人为乐的人,而不仅是教一些美德”。[2]这种重“行”轻“知”的道德教育后来基本上成为美国道德教育的主流。二战爆发以来,美国加强了军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陆军把“宣传与教育”课程列入各部队每周训练计划之中,并在战争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二战结束以后,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进行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形成科学理论。其中影响至今的理论主要有:价值澄清理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政治社会化理论等。第二“,更加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3]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渗入各种课程之中,而且渗入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中。至此,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基本形成,趋向稳定。

(二)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等方面。“美国政府对待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的政策是截然不同的,对后两者的政策比较宽松,但在政治教育方面却十分严格。”[1](P71)在政治教育方面有很多严格的规定:“对资本主义及其优越性的教育、反共产主义教育、公民教育、国民精神教育这四个方面做到了一以贯之,毫不动摇,从不含糊。”[4]“特别是把美国的宪法和《独立宣言》作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最高经典进行传播和灌输”,[5]“大力宣扬美国的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和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念”。

(三)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两种形式来实现,通过校内外实践活动,完成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采用显著课程、隐蔽课程和教育者的示范作用,采用政党和教会的社会组织及大众媒介的途径来进行。并且,美国的宗教从一开始就和政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他们竭力为美国的独立打上神圣的宗教色彩,说成是“上帝的安排”。宗教在美国的社会生活中的影响非常大,美国政府通过遍布全国的宗教团体和广泛的宗教活动,把民众的宗教信仰巧妙地转化为对政府的顺从。实际上,“美国民众信仰的‘上帝’只不过是对美国社会、国家的信仰,实质上就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仰”。

二、英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英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英国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公民教育、宗教教育、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等四个方面,但英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被称作“公民教育”。1990年,英国前国家课程委员会将公民教育作为5个交叉课程的主题之一正式纳入国家课程。“公民教育的目的是在发展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应具备的技能、价值观和态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获得并理解公民的基本知识。”[1](P72)2000年9月,英国新的中小学国家课程确立,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已经正式作为英国中小学基础课程之一。中世纪以来,英国长期受基督教控制,其道德教育完全由宗教教育代行,到20世纪中叶才有所改变。英国公立学校的宗教教育是非教派性的宗教教育,也就是只讲授基督(下转第68页)教各教派统一接受的教义。“由于传统的宗教教育强调宗教信仰,要求学生接受宗教信条,它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生活的发展。”[4]因而,近些年来教会已经在某些问题和教义上作出修改以适应现代社会,“宗教教育的重心也逐渐从着重‘宗教’到着重‘教育’”。[1](P73)虽然宗教教育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带有强制性了,但由于英国是一个受宗教影响深远的国家,20世纪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又使英国民众更需要宗教的安慰,因此官方仍然把宗教作为今天学校的一门课程。同时,伴随着“英国德育世俗化”[6]的呼吁,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英国许多学校开设了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大多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二)英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途径

英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途径包括其它课程教育、集体礼拜、社会活动以及大众传播等方面。英国课程委员会的文件曾指出:应试图引导学校对精神和道德发展的理解,并阐明这些标准并不仅仅是用于宗教教育和集会,而且还包括其它课程的每一领域以及学校生活的所有方面。“1996年的教育法继续要求所有学生每天都应参加集体礼拜活动,活动应全部或主要与基督教特征有关。”[1](P73)集体礼拜通常经过仔细准备,由圣经故事或其他故事改编的剧本常被引入活动之中。有时集体礼拜活动则围绕着“诚实“”思考每一天“”新学年新开始”之类取自日常活动的主题展开。英国学校的社会活动一般有两种,即社会政治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英国大多数的青少年会参与到各种社会活动中去。“通过这些社会活动,使在校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社会群体人们的需要,增加他们对于社会结构和进程的认识,有利于他们的个人与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发展。”[7]英国学校之外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借助于大众传媒形式。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1985年7月的一次谈话中表示:“新闻机构成员要把占领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需求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而不是把职业的需求放在首位;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记者进行工作,就是直接参与国家的政治活动和意识形态活动。”[8]按照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观点,“新闻记者首先应是官方政治道德信息的传播者,他们的工作首先是代表官方进行大众的思想政治宣传和教育”。

三、前苏联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前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直至1991年苏联解体,在七十多年岁月中,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但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形成了丰富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列宁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观点、原则、方针及内容的论述,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列宁提出的‘渗透’教学法,至今还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遵循的重要原则。”[9]此外,苏联的许多教育家如克鲁普斯卡娅、加里宁、苏霍姆林斯基等人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都留下了许多独到的论述,其主要内容包括了要坚持马列主义为指导、要重视爱国主义教育、要发挥团体组织的作用。因而,前苏联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突出的作用。同时,对东欧其它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二)前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前苏联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针和原则是以列宁的思想和遗训为依据的。苏联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针是在理论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依据,科学地总结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的实际经验;在实践上有目的地把共产主义思想灌输到群众的意识中去。苏联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列宁主义原则,是根据列宁的思想提出来的,表现的是对教育内容和形式所要求的性质。

(三)前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前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主要有宣传工作、文化艺术工作、群众团体、组织的教育工作。其方法是采取综合教育的方法。这是一种在考虑到不同群体劳动者各自特点的情况下,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手段和方法密切配合,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工作效果的方法。苏联思想政治教育在具体开展时,主要是从社会教育的角度来进行的,其教育内容包括苏维埃政权建立时列宁提出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共产主义劳动道德等教育内容,以后又逐步增加了法制教育、经济教育、美育、体育、环保教育等内容,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

四、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日本把充实、强化道德教育置于教育改革的前沿。1982年中曾根上台后把国际国家视为他任期内的最大任务,认为实现“国际国家日本”是日本“制定并推行一切世界政策的出发点”。在国际事务中不仅要增加“作为经济大国的份量”,而且要增加“作为政治大国的份量”,“在国际政治领域中作出符合国情国力的贡献”。这种新国家主义是日本统治者在新的形势下用以加强保守统治、统一民族思想,以便为达到新的目标创造相应的政治条件的思想工具。究其性质,它与战前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不同,但也不是不要日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国际主义,而是以爱国心为内涵,国际化为外延。具体表现在“强化国家观念,宣扬天皇的精神权威,灌输国际意识”[10]等三个方面。这种被视为与科学技术教育并列的道德教育,贯穿着新国家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为日本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历史教育范文篇10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研究;德育教育

一、研究背景

历史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历史学科包罗了浩瀚的历史事件、人文社会以及人物认知等,对于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学习历史学科,能够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对于历史形成正确的认知,让学生能够以史为鉴,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感悟。而德育教育可以说是所有学科的教育本质,德育针对学生的政治、道德以及法律和心理健康进行教育,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将历史教学和德育教育相结合,不仅利于学生的学习,还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1)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就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初中学生往往喜欢模仿一些优秀的人物,这一时期他们也会产生自己崇拜的偶像,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学好历史知识,了解相关的历史人物,对于英雄人物产生崇拜,从而使学生能够把一些优秀的历史人物当作他们的偶像,学习这些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历史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对于历史人物形成正确的认知。(2)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当前对于教师的要求也不仅仅是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还需要通过教学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德育教育就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够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深入的认知,能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现状

(1)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人才的选拔方式仍然是以考试考核为主,因此许多学校的历史课安排时,主要考虑的是学生的成绩以及学生的升学率,甚至可以说把分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并不关心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学科的内容,在教学中也很少涉及到德育教育,这就使得历史这一门人文科学丧失了自己应有的德育功能。(2)德育教育和历史学科结合不够。许多老师进行德育教育多数都是进行空泛的说教,不能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而是将自己的德育课变为说教课,也不注意学科的独特性,每一位老师的德育教学都一样。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厌倦情绪,一些历史老师更是将一些道德观念牵强的与历史事件相联系,而陷入无尽的说教中,学生体会不到德育教育的真谛,反而会产生厌烦这门学科的情绪。(3)历史课中的德育教育与生活脱轨。多数的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课上的教学一般都是灌输式的形式,并不考虑学生能否真正吸收和掌握。有的教师并不善于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即使生活中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值得拿到课上来分享的例子,教师并不知如何从这些例子中寻找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没有把握好教学的契机,忽视了对于日常生活细节的观察,影响学生的思考和成长。

四、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教学策略

(1)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地认识到历史教学和德育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意义,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当单纯的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融历史教学中有许多历史人物值得在课堂上和学生共同分析和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分析他们身上可贵的品质,这样就能够有效的传授了知识,也进行了德育教育的渗透。三岁让梨的孔融,卧薪尝胆的勾践,闻鸡起舞的祖狄,这些历史人物的许多品质都值得学生们学习。(2)在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课堂教学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开展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就需要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将历史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和互动,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内容向学生提问,让学生一起来思考问题,然后在小组内探讨自己对于历史问题的一些看法,在学生讨论过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发言大胆的说明自己的看法,在学生发言之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看法进行总结。(3)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将生活内容和历史教学相联系,渗透德育教育。当前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是00后,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公主或者小皇帝,在平时也没有受过委屈,没有形成艰苦奋斗的意识,因此教师就需要结合历史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德育教育。例如文景之治时期的汉景帝、汉文帝,他们虽然身为九五之尊,但仍然以身作则,提倡勤俭节约,和农民一起下地收割,吃的也是粗茶淡饭。虽然当前我国经济水平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升,但是教师还是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国家和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然需要不懈奋斗。

五、总结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历史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

参考文献

[1]曲生铎.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J].神州,2017(8):127.

[2]周逸珺.德育发扬,历史学习——探究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扬德育教育功能[J].好家长,2017(6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