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格局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18:27:56

历史格局

历史格局范文篇1

随着市场经济领域的全球化,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区域经济政治组织在主权国家平台上脱颖而出,欧盟在这方面展示了成功经验,取得了重大成就。我们通过对整个欧洲国家历史进程的反思,既可以看到欧洲走向统一的必然性,也能从欧盟的内部斗争和曲折发展中,看到旧欧洲秩序的影子。“利益至上”、“均势原则”的传统思想发挥的作用,严重障碍着真正统一的“大欧洲”的建立,而同样产生于近代,以合作代替对抗的“欧洲协调”却展现出强劲力量,使我们对欧洲的未来充满希望。

关键词:均势主权国家利益至上欧盟统一

绪论

“欧罗巴”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舞台上,有着不可替代的成就和特点,它对整个世界的文明进程有着直接的深刻影响,并且有时可以说是主导影响。它在近代以来的社会舞台上展现出来的先进性,无疑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方向。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欧洲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为了共同的利益,开始走上统一道路。

九十年代前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加快了这一进程。欧盟成立以后,它在强化市场统一的同时,正谋求政治经济的一体化,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的同一声音。这里,我试着从欧洲两千多年分分合合的历史变迁,谈谈今天欧盟统一下的欧洲格局思想。

本论

奥古斯都大帝的铁骑巡弋三洲,拿破仑军团横亘大陆,欧洲就如古罗马的大竞技场,有着暴力传统,人类文明史上最大规模的两次大战,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以它为核心。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在战争、流血、野心和独裁充斥的欧洲,却始终孕育着将区域文明导向统一的内在精神。

一、无边界的古欧洲,各种文明的杂糅哺育了同质的古典文明和基督教文明,塑就欧洲内在的统一精神。

从历史现象看,所有伟大的帝国文明都是建立在强大武力上的,在东征西讨中,奠定帝国辽阔疆域。既已建立,为巩固其秩序,统治者往往又借征服而来的政权和宗教之力将帝国的经济和文化推向一体化,古代欧洲也是这样。

古罗马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血腥战争,建立了囊括地中海为内湖的“大霸国”(1)。经过“三头同盟”和“后三头同盟”的个人独裁的临时结合体时代。屋大维作为帝国的开创者登上罗马帝国的宝座,延续一个世纪之久的罗马内战结束了。公元1-2世纪,除边疆外,帝国境内广大地区出现了长期所没有的“和平局面”(2)。在罗马力量的强化作用下,“从古代意义来讲,欧洲在公元前后就融成了一个整体”(3)。罗马帝国给它权力所及的地区烙上了深刻的印迹,每个民族都以大体相同方式接受了来自同一渊源的文化,屋大维及继承者,把同样的法律、宗教和行政思想带给了被他们称为“蛮族”的欧洲的各类原始民族。罗马人以强大的武力和文化,把欧洲建立为“无邻邦帝国”。

公元二世纪末起,游牧民族,特别是日耳曼人开始入侵,帝国的统一出现危机,以民族迁徙为形式出现的日耳曼部落集团以“汪达尔主义”为代表对奴隶制罗马帝国进行侵扰,以至征服。在征服基础上,罗马与日耳曼的两种制度、两大民族逐步结合起来。至此,在纷乱的欧洲,基督教只好以另一形式延续和维持欧洲文化的一体,欧洲由古典文明向基督教文明过渡。

法兰克人为代表的日耳曼人在侵吞罗马版图后,打破旧的帝国秩序,推动着欧洲封建化进程。与此同时,作为征服者的日耳曼人,为获得教会支持,使征服合法化,从克洛维到查理,皈依和接受了基督教的精神;教会成为新世界里最大的赢家,它得到世俗统治者捐赠的大量领地,成为最大的封建主;《圣经》也成为欧洲最高法律。但是,教会仍不满足,为建立罗马天主教为领袖的世界帝国,教皇不惜编造言,发动十字军东征,直接隶属于教皇的“神庙骑士团”、“医院骑士团”、“条顿骑士团”(4)力图再次以武力一统西方世界(5)。

同时,在中世纪欧洲,民族国家观念尚未确立,没有国家概念上的固定疆域,领土是国王的私有财产,恩格斯说过“欢乐的奥地利,你不用去打仗,赶快结婚去吧”。显然,在这一主导思想下的欧洲,疆域模糊而且混乱,便利了欧洲在世俗和精神分别统一于神圣罗马和罗马教皇,因此,从历史渊源来看,欧洲的政治和精神甚至经济生活方式的相似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近代欧洲,主权国家思想诞生后,从均势到霸权,从战争到协调,理性指导下的欧洲国际关系,成为欧洲国家相互联系的纽带。

十字军东征,培养了封建主的黩武性格,封建主的世俗欲望,在经济和军事的扩张中不断膨胀,伴随着他们的强大,基督教国走向分裂和衰落。文艺复兴也借古欧洲人的思想精萃力量冲击曾经囊括四方的基督国度;于是以建立民族国家为最终目的,摆脱罗马教皇约束的宗教改革在欧洲广泛开展起来。

宗教的民族化(6)的进程推动着近代民族国家形成,英、法、西班牙的国王们以摧毁封建贵族领主势力为代价,相继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虽然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还遥遥无期,但15世纪末的欧洲基本成了一个“由不同国家构成的”世界,而不再是一个一统天下的“基督教国度”。

随着主权民族国家产生,紧接着欧洲面临的是各主权国家的利益和意志的分歧,亚平宁再次成为新欧洲格局的缔造者,一种理性的近代政治秩序逐渐代替崩溃的基督教国来统治欧洲。

(一)主权国家理论的探索和实践;打破中世纪以来的联姻式的“国家家庭”,开创理性的国际关系。

15世纪中期,意大利形成了五个权力中心,北部的米兰,南部的那不勒斯,中部的教皇国、佛罗伦萨、威尼斯域邦,构成五级格局,形成微型多级世界;阴谋联盟、武装,退出同盟为手段的交往艺术,欧洲各主权国家纷纷效仿,到16世纪中叶,几乎所有西欧国家都相互派驻和接纳常驻使节,建立外交档案,众多常驻使节的存在和活动,加强了欧洲各国联系,把近代欧洲结织成一张国际关系网(7)。为维系近代欧洲国际体系,以主权国家为基础的近代国际法应运而生,如格老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它们在确认国家主权同时,让各国同样认同国际法地位。

(二)“利益至上“成为主权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永恒原则,外交革命后的国际关系,不再有传统敌人,只有利益。

“我们没有永久有盟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我们的利益才是永久不变的“,19世纪中期英国著名国务活动家和外交家巴麦尊如此评价国家间关系。这种违背传统结盟,透视出国家利益,在外交史称为外交革命,这也是欧洲理性思想在外交上的体现。

英法七年战争就是这样,这全欧洲性战争,战争的结盟与传统结盟相比,发生了深刻变化,奥地利要价太高,英国放弃了传统朋友,转而与普鲁士结盟。普鲁士三面环敌,迫使普鲁士愿意与英妥协,达成同盟。由此奥地利为抵制普鲁士,法国的外交目标是在欧洲孤立英国,当然就要寻找反普同盟,很快与奥地利签订和约,结为同盟,在军事同盟军形成了两个核心。七年英法战争,实质上也是欧洲列强外交冲突的结果(8)。

在欧洲近现代史上,英、法、荷、西班牙的霸权斗争,二战前期英法美的绥靖政策,从本质上讲,都是利益斗争。

(三)在务实外交中,近代欧洲多级世界,均势原则被广泛运用。

从十八世纪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到十九世纪的维也纳体系和二十世纪初的两大军事集团的最终形成,无疑都张扬手着均势原则,曾在一定程度上迎得暂时和平安定,但却付出牺牲小国的代价。

以争夺“遗产”为目的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战前,亲法力量上升。按“遗嘱”内容,路易十四的孙子可以继承王位,但不能继承法国王位,即西班牙与法国不能合并,如果法国拒绝这条件,就将王位转让给奥地利,以保持欧洲势力均势。路易十四接受了遗嘱,但又违反不能继承法国王位的规定,表明法国有意合并西班牙,法国的强大,造成了英、奥、荷三国不安,结成同盟,同法国战争(9)。

1814-1815年间,拿破仑帝国崩溃后,为达到欧洲的“长久和平”,俄、英、普、奥操纵下召开维也纳会议,经过激烈争吵,作出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按大国意志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在分割殖民地和领地时,体现了欧洲大国的“补偿原则”(10)。芬兰从瑞典划给俄国,将挪威划给瑞典进行“补偿”,丹麦失去扫地威,把德意志两小邦国荷尔斯秦因和不勒苏益格,它以大国意愿,以“补偿原则”,保持欧洲均势,英国为了在东、西欧大国间产生一种均势,甚至选择了德国和意大利分裂,使西欧、中欧形成缓冲地带。

(四)历经世界大战洗礼的欧洲,当每一战大战结束以后,欧洲的政客们试图以合作来代替对抗,此时就会出现“欧洲协调”(11)。路易十四以后的“英、法”为核心的大国协调,拿破仑战争后的神圣同盟体系,都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创始,也是本着这一目的建立的,但在近代欧洲,它不是主流。

三、欧盟使欧洲走向一体化,但在其统一思想的内部却透出欧洲过去历史进程特别是近代欧洲国际格局的特征。

(一)欧盟的主要历史沿革。

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间保证自己安全,提升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

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在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在巴黎签订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7年,又签订《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5年,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三个共同体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67年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1973年后,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告捷加入欧共体,成员扩大到12个,12国间建立起关税同盟,统一了外贸政策和创立欧洲货币体系,并建立了统一预算和政治合作制度,逐步成为欧洲国家经济、政治利益的代言人。

1991年,欧共体马斯特里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生效,欧洲联盟成立。其宗旨指出“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个性”。

此后,欧盟成员国同北向东不断扩大,1993年奥地利,瑞典、芬兰加入。1999年成功启动欧元这一欧洲统一货币。2002年,欧盟委员会公布了欧盟东扩的10国名单,到2004年,欧盟将成为一个拥有25个成员国,4.52亿人口的区域性多国联盟。

(二)欧盟的统一思想,既是欧洲历史传统相近性的现代化产物,更是经济、政治、利益趋同,市场一体化,世界全球化潮流的试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随着电信、新闻、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和推广,特别是因特网和计算机的平民化带来的信息革命,地球开始变小,文化通过各种媒介传到世界各地,交通工具的发达,人们已不满足狭小的国土空间,于是由于地缘原因和历史所沉淀下来的“大欧洲”思想,欧洲的居民有着近似的民族意识,生活思维方式和相同的本原文化,于是,在全球化的潮流中,它率先举起统一大旗。

更重要的是,当今世界,市场经济早已突破一国国界,要求在更广的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以获得最大发展。于是全球范围内的区域经济模式迅速兴起,欧盟的兴起最初就基于这一思想。

另外,两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列强,已丧失了十九世纪时的“光荣”,不管是世界霸主,还是资本主义世界霸主,都让位他人。但传统的心理,使一些欧洲大国积极筹促。希望重塑昔日国家的辉煌,至少保留昔日“大欧洲”的辉煌。近代以来的理性思维外交告诉他们,要与美国抗衡,就必须统一欧洲,建立一个比美国还要大的统一市场,必须统一政治外交思想,建立一个经济、政治、外交、内务甚至军事等方面全面联合的欧洲。

所以,欧盟的统一,除了地缘因素,历史文化传统因素外,现代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特别是交通和信息革命以及市场经济的国际化的共同产物。

(三)欧盟的统一思想内部,延用着欧洲历史进程特别是近代以来的欧洲国际格局思想,并影响着欧盟的未来。

第一,欧盟的统一思想,仍保留着主权民族国家和处理国家关系的传统方式。

欧盟的主导的一体化,是建立在民族国家基础之上的。现在对欧盟的统一思想有两种设想,一种是以英国为代表,将欧盟发展成为一种松散的“国家联盟”,主权仍归各成员国。一种以法、荷为代表,把欧洲发展成一个“联邦制欧洲国家”,弱化国家主权。但不管哪种都仍保留着欧洲近代初期产生的国家主权思想。并且从欧盟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出,欧盟仍以条约形式,即“欧洲国际法”方式维系各主权成员国,并以会议形式解决着欧盟内部和外部事物。

第二,欧盟成员国仍崇尚“利益至上”原则。可以说欧盟的统一思想内部,演绎的是利益的统一和对立。

在经济市场的统一上,欧盟取得的成就可以说是惊人的。10年来,统一的大市场使欧盟国民收入增加了8770亿欧元,创造了250万个就业机会,年经济增长率增加1.8个百分点(12)。随着欧洲一体化深入以及东扩的即将实现,它的GDP将占世界总产值的1/3,经济总量会超过美国(13)。但是,大欧盟的各成员国之间的矛盾也不断激化,其根本原因就是利益之争。

英国与大陆国家从来就是若即若离,欧盟(欧共体)成立之初,英国出于观望当中,直到后来,实属大势所趋,看到其中利益的确不小时,才加入欧共体,但为了自身利益,到现在,英国仍未加入欧元区。

在去年欧盟赫尔辛基首脑会议上,英国首相布莱尔与法国总理若斯藩,为法国对英国牛肉的禁令闹得沸沸扬扬,一个“直接警告”,一个“视若没见”,让人似乎又看到昔日的英法世仇,其实这正是利益至上的真实写照。

经济尚如此,政治、外交更是如此。

第三,在政治、外交上,“均势”原则仍然沿用于欧盟内外事务。

在利益为本的核心思想指导下,长久以来欧洲列国奉行的“均势原则”并没有因为欧洲走向统一而寿终正寝。相反于里于外都得到了运用,并且它让欧盟的未来变得模糊起来。从欧盟内部看,英、法、德三国关系主宰着近代以来的欧洲。在欧洲的统一进程中,法国和德国是欧洲联合的核心原动力。但在两德统一问题上,英、法政府都对统一后的德国怀有戒心,曾一度打算阻碍德国统一。无独有偶,在今年的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中,英国又走到了法、德对立面,与美国为伍,使欧盟在国际舞台上“一个声音”的形象落空。同时,在处理整个欧盟与其他大国问题上,这种传统的“均势”思想仍得到运用。比如,欧盟不希望俄罗斯强大,但也不希望俄罗斯衰败(14),在欧盟看来,俄罗斯经济崩溃,社会动荡,首先殃及的是欧洲各国,也不利于欧盟与美国抗衡地位的确立。

第四,在近代外交上出现过的“欧洲协调”,欧盟正担负着把它推向全世界的任务。

今年的对伊战争,欧盟虽然有提出为维持欧洲内部和外部安全,建立一支欧洲的军队的设想,但在外交活动中,欧盟充分地展示着的是以合作代替对抗“欧洲协调”。这可以说是较二战结束以前的最大进步,也是近几十年来欧洲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持续和平发展的重要原因。欧盟本身可以说就是消除欧洲内部对抗变为积极合作的产物。从产生至今,虽矛盾重重,有时甚至举步维艰,但谈判代替对抗,对话代替对立,总是在向前发展。毕竟,欧盟各国在文化、传统、法律方面还是存在差异,欧盟要建立单一市场,就必须以协调观念消除传统对抗思想,这一点,在欧盟东扩中表现得很明显。

欧盟的哥本哈根标准使中东欧入盟国家产生报怨,认为条件过于苛刻,同时,欧盟成员国内也因自身利益出现了反对东扩的声音。但是我们看到,从前期接触,到1993年欧盟向中东欧国家扩大的合法化,从2000年开始的入盟谈判到2002年欧盟轮值主席丹麦首相拉斯穆森宣布波兰等十国于2004年5月1日成为欧盟正式成员国,无疑“协调”取得了巨大成功。

除此这外,欧盟在外交上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政治合作,1993年以来,欧洲理事会在外交上有70次共同立场,涉及了巴尔干半岛到东帝汶,从核不扩散到打击恐怖主义,同期,还有50次采取了共同行动,包括在非洲和其他地区排雷和因巴尔干和中东发生危机地区派遣特使等(15)。这除了表明欧盟的“一个声音”口号,也表明它的协调机制正在完善和发挥作用。

在国际舞台上,欧盟将和平、合作推广全世界,除加强与美国经济合作关系,也积极致力于巴尔干和中东的和平与稳定,并且与地中海12国签署了《巴塞罗那宣言》,其旨是要建立一个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的地区,并促进民众间的相互了解。除双边关系外,欧盟与国际组织和地区性国际组织发展广泛的多边关系,使身处世界特殊地区的国家也能有效参与全球事务。

结论

可以看出,现代欧洲的统一思想仍延续着近代的欧洲传统,坚持着理性的国际关系及原则。欧盟的统一欧洲过程中,来自主权国家利益,均势原则思想仍普遍存在,障碍着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博尔克斯泰因甚至断言,即使仅仅在经济运作上,欧盟也许永远无法建成象美国那样真正的单一市场。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欧盟的统一思想中,“欧洲协调”正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为世界的全球化提供着宝贵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上中古史》上册,230页;

(2)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上中古史》上册,254页;

(3)计秋枫的《略论近代欧洲国际体系的建立与演变》;

(4)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上中古史》下册,54页;

(5)转引李方正《国际关系史》讲义;

(6)计秋枫《略论近代欧洲国际体系建立与演变》;

(7)计秋枫《略论代欧洲国际体系建立与演变》

(8)李方正《国际关系史》讲义;

(9)李方正《国际关系史》讲义;

(10)李方正《国际关系史》讲义;

(11)计秋枫《略论近代欧洲国际体系建立与演变》;

(12)田帆《欧盟单一市场之路》;

(13)胡荣花《欧盟东扩与欧美贸易关系》;

历史格局范文篇2

“欧罗巴”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舞台上,有着不可替代的成就和特点,它对整个世界的文明进程有着直接的深刻影响,并且有时可以说是主导影响。它在近代以来的社会舞台上展现出来的先进性,无疑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方向。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欧洲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为了共同的利益,开始走上统一道路。

九十年代前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加快了这一进程。欧盟成立以后,它在强化市场统一的同时,正谋求政治经济的一体化,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的同一声音。这里,我试着从欧洲两千多年分分合合的历史变迁,谈谈今天欧盟统一下的欧洲格局思想。

本论

奥古斯都大帝的铁骑巡弋三洲,拿破仑军团横亘大陆,欧洲就如古罗马的大竞技场,有着暴力传统,人类文明史上最大规模的两次大战,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以它为核心。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在战争、流血、野心和独裁充斥的欧洲,却始终孕育着将区域文明导向统一的内在精神。

一、无边界的古欧洲,各种文明的杂糅哺育了同质的古典文明和基督教文明,塑就欧洲内在的统一精神。

从历史现象看,所有伟大的帝国文明都是建立在强大武力上的,在东征西讨中,奠定帝国辽阔疆域。既已建立,为巩固其秩序,统治者往往又借征服而来的政权和宗教之力将帝国的经济和文化推向一体化,古代欧洲也是这样。

古罗马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血腥战争,建立了囊括地中海为内湖的“大霸国”(1)。经过“三头同盟”和“后三头同盟”的个人独裁的临时结合体时代。屋大维作为帝国的开创者登上罗马帝国的宝座,延续一个世纪之久的罗马内战结束了。公元1-2世纪,除边疆外,帝国境内广大地区出现了长期所没有的“和平局面”(2)。在罗马力量的强化作用下,“从古代意义来讲,欧洲在公元前后就融成了一个整体”(3)。罗马帝国给它权力所及的地区烙上了深刻的印迹,每个民族都以大体相同方式接受了来自同一渊源的文化,屋大维及继承者,把同样的法律、宗教和行政思想带给了被他们称为“蛮族”的欧洲的各类原始民族。罗马人以强大的武力和文化,把欧洲建立为“无邻邦帝国”。

公元二世纪末起,游牧民族,特别是日耳曼人开始入侵,帝国的统一出现危机,以民族迁徙为形式出现的日耳曼部落集团以“汪达尔主义”为代表对奴隶制罗马帝国进行侵扰,以至征服。在征服基础上,罗马与日耳曼的两种制度、两大民族逐步结合起来。至此,在纷乱的欧洲,基督教只好以另一形式延续和维持欧洲文化的一体,欧洲由古典文明向基督教文明过渡。

法兰克人为代表的日耳曼人在侵吞罗马版图后,打破旧的帝国秩序,推动着欧洲封建化进程。与此同时,作为征服者的日耳曼人,为获得教会支持,使征服合法化,从克洛维到查理,皈依和接受了基督教的精神;教会成为新世界里最大的赢家,它得到世俗统治者捐赠的大量领地,成为最大的封建主;《圣经》也成为欧洲最高法律。但是,教会仍不满足,为建立罗马天主教为领袖的世界帝国,教皇不惜编造言,发动十字军东征,直接隶属于教皇的“神庙骑士团”、“医院骑士团”、“条顿骑士团”(4)力图再次以武力一统西方世界(5)。

同时,在中世纪欧洲,民族国家观念尚未确立,没有国家概念上的固定疆域,领土是国王的私有财产,恩格斯说过“欢乐的奥地利,你不用去打仗,赶快结婚去吧”。显然,在这一主导思想下的欧洲,疆域模糊而且混乱,便利了欧洲在世俗和精神分别统一于神圣罗马和罗马教皇,因此,从历史渊源来看,欧洲的政治和精神甚至经济生活方式的相似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近代欧洲,主权国家思想诞生后,从均势到霸权,从战争到协调,理性指导下的欧洲国际关系,成为欧洲国家相互联系的纽带。

十字军东征,培养了封建主的黩武性格,封建主的世俗欲望,在经济和军事的扩张中不断膨胀,伴随着他们的强大,基督教国走向分裂和衰落。文艺复兴也借古欧洲人的思想精萃力量冲击曾经囊括四方的基督国度;于是以建立民族国家为最终目的,摆脱罗马教皇约束的宗教改革在欧洲广泛开展起来。

宗教的民族化(6)的进程推动着近代民族国家形成,英、法、西班牙的国王们以摧毁封建贵族领主势力为代价,相继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虽然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还遥遥无期,但15世纪末的欧洲基本成了一个“由不同国家构成的”世界,而不再是一个一统天下的“基督教国度”。

随着主权民族国家产生,紧接着欧洲面临的是各主权国家的利益和意志的分歧,亚平宁再次成为新欧洲格局的缔造者,一种理性的近代政治秩序逐渐代替崩溃的基督教国来统治欧洲。

(一)主权国家理论的探索和实践;打破中世纪以来的联姻式的“国家家庭”,开创理性的国际关系。

15世纪中期,意大利形成了五个权力中心,北部的米兰,南部的那不勒斯,中部的教皇国、佛罗伦萨、威尼斯域邦,构成五级格局,形成微型多级世界;阴谋联盟、武装,退出同盟为手段的交往艺术,欧洲各主权国家纷纷效仿,到16世纪中叶,几乎所有西欧国家都相互派驻和接纳常驻使节,建立外交档案,众多常驻使节的存在和活动,加强了欧洲各国联系,把近代欧洲结织成一张国际关系网(7)。为维系近代欧洲国际体系,以主权国家为基础的近代国际法应运而生,如格老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它们在确认国家主权同时,让各国同样认同国际法地位。

(二)“利益至上“成为主权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永恒原则,外交革命后的国际关系,不再有传统敌人,只有利益。

“我们没有永久有盟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我们的利益才是永久不变的“,19世纪中期英国著名国务活动家和外交家巴麦尊如此评价国家间关系。这种违背传统结盟,透视出国家利益,在外交史称为外交革命,这也是欧洲理性思想在外交上的体现。

英法七年战争就是这样,这全欧洲性战争,战争的结盟与传统结盟相比,发生了深刻变化,奥地利要价太高,英国放弃了传统朋友,转而与普鲁士结盟。普鲁士三面环敌,迫使普鲁士愿意与英妥协,达成同盟。由此奥地利为抵制普鲁士,法国的外交目标是在欧洲孤立英国,当然就要寻找反普同盟,很快与奥地利签订和约,结为同盟,在军事同盟军形成了两个核心。七年英法战争,实质上也是欧洲列强外交冲突的结果(8)。

在欧洲近现代史上,英、法、荷、西班牙的霸权斗争,二战前期英法美的绥靖政策,从本质上讲,都是利益斗争。

(三)在务实外交中,近代欧洲多级世界,均势原则被广泛运用。

从十八世纪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到十九世纪的维也纳体系和二十世纪初的两大军事集团的最终形成,无疑都张扬手着均势原则,曾在一定程度上迎得暂时和平安定,但却付出牺牲小国的代价。

以争夺“遗产”为目的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战前,亲法力量上升。按“遗嘱”内容,路易十四的孙子可以继承王位,但不能继承法国王位,即西班牙与法国不能合并,如果法国拒绝这条件,就将王位转让给奥地利,以保持欧洲势力均势。路易十四接受了遗嘱,但又违反不能继承法国王位的规定,表明法国有意合并西班牙,法国的强大,造成了英、奥、荷三国不安,结成同盟,同法国战争(9)。

1814-1815年间,拿破仑帝国崩溃后,为达到欧洲的“长久和平”,俄、英、普、奥操纵下召开维也纳会议,经过激烈争吵,作出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按大国意志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在分割殖民地和领地时,体现了欧洲大国的“补偿原则”(10)。芬兰从瑞典划给俄国,将挪威划给瑞典进行“补偿”,丹麦失去扫地威,把德意志两小邦国荷尔斯秦因和不勒苏益格,它以大国意愿,以“补偿原则”,保持欧洲均势,英国为了在东、西欧大国间产生一种均势,甚至选择了德国和意大利分裂,使西欧、中欧形成缓冲地带。

(四)历经世界大战洗礼的欧洲,当每一战大战结束以后,欧洲的政客们试图以合作来代替对抗,此时就会出现“欧洲协调”(11)。路易十四以后的“英、法”为核心的大国协调,拿破仑战争后的神圣同盟体系,都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创始,也是本着这一目的建立的,但在近代欧洲,它不是主流。

三、欧盟使欧洲走向一体化,但在其统一思想的内部却透出欧洲过去历史进程特别是近代欧洲国际格局的特征。

(一)欧盟的主要历史沿革。

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间保证自己安全,提升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

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在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在巴黎签订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7年,又签订《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5年,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三个共同体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67年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1973年后,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告捷加入欧共体,成员扩大到12个,12国间建立起关税同盟,统一了外贸政策和创立欧洲货币体系,并建立了统一预算和政治合作制度,逐步成为欧洲国家经济、政治利益的代言人。

1991年,欧共体马斯特里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生效,欧洲联盟成立。其宗旨指出“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个性”。

此后,欧盟成员国同北向东不断扩大,1993年奥地利,瑞典、芬兰加入。1999年成功启动欧元这一欧洲统一货币。2002年,欧盟委员会公布了欧盟东扩的10国名单,到2004年,欧盟将成为一个拥有25个成员国,4.52亿人口的区域性多国联盟。

(二)欧盟的统一思想,既是欧洲历史传统相近性的现代化产物,更是经济、政治、利益趋同,市场一体化,世界全球化潮流的试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随着电信、新闻、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和推广,特别是因特网和计算机的平民化带来的信息革命,地球开始变小,文化通过各种媒介传到世界各地,交通工具的发达,人们已不满足狭小的国土空间,于是由于地缘原因和历史所沉淀下来的“大欧洲”思想,欧洲的居民有着近似的民族意识,生活思维方式和相同的本原文化,于是,在全球化的潮流中,它率先举起统一大旗。

更重要的是,当今世界,市场经济早已突破一国国界,要求在更广的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以获得最大发展。于是全球范围内的区域经济模式迅速兴起,欧盟的兴起最初就基于这一思想。

另外,两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列强,已丧失了十九世纪时的“光荣”,不管是世界霸主,还是资本主义世界霸主,都让位他人。但传统的心理,使一些欧洲大国积极筹促。希望重塑昔日国家的辉煌,至少保留昔日“大欧洲”的辉煌。近代以来的理性思维外交告诉他们,要与美国抗衡,就必须统一欧洲,建立一个比美国还要大的统一市场,必须统一政治外交思想,建立一个经济、政治、外交、内务甚至军事等方面全面联合的欧洲。

所以,欧盟的统一,除了地缘因素,历史文化传统因素外,现代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特别是交通和信息革命以及市场经济的国际化的共同产物。

(三)欧盟的统一思想内部,延用着欧洲历史进程特别是近代以来的欧洲国际格局思想,并影响着欧盟的未来。

第一,欧盟的统一思想,仍保留着主权民族国家和处理国家关系的传统方式。

欧盟的主导的一体化,是建立在民族国家基础之上的。现在对欧盟的统一思想有两种设想,一种是以英国为代表,将欧盟发展成为一种松散的“国家联盟”,主权仍归各成员国。一种以法、荷为代表,把欧洲发展成一个“联邦制欧洲国家”,弱化国家主权。但不管哪种都仍保留着欧洲近代初期产生的国家主权思想。并且从欧盟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出,欧盟仍以条约形式,即“欧洲国际法”方式维系各主权成员国,并以会议形式解决着欧盟内部和外部事物。

第二,欧盟成员国仍崇尚“利益至上”原则。可以说欧盟的统一思想内部,演绎的是利益的统一和对立。

在经济市场的统一上,欧盟取得的成就可以说是惊人的。10年来,统一的大市场使欧盟国民收入增加了8770亿欧元,创造了250万个就业机会,年经济增长率增加1.8个百分点(12)。随着欧洲一体化深入以及东扩的即将实现,它的GDP将占世界总产值的1/3,经济总量会超过美国(13)。但是,大欧盟的各成员国之间的矛盾也不断激化,其根本原因就是利益之争。

英国与大陆国家从来就是若即若离,欧盟(欧共体)成立之初,英国出于观望当中,直到后来,实属大势所趋,看到其中利益的确不小时,才加入欧共体,但为了自身利益,到现在,英国仍未加入欧元区。

在去年欧盟赫尔辛基首脑会议上,英国首相布莱尔与法国总理若斯藩,为法国对英国牛肉的禁令闹得沸沸扬扬,一个“直接警告”,一个“视若没见”,让人似乎又看到昔日的英法世仇,其实这正是利益至上的真实写照。

经济尚如此,政治、外交更是如此。

第三,在政治、外交上,“均势”原则仍然沿用于欧盟内外事务。

在利益为本的核心思想指导下,长久以来欧洲列国奉行的“均势原则”并没有因为欧洲走向统一而寿终正寝。相反于里于外都得到了运用,并且它让欧盟的未来变得模糊起来。从欧盟内部看,英、法、德三国关系主宰着近代以来的欧洲。在欧洲的统一进程中,法国和德国是欧洲联合的核心原动力。但在两德统一问题上,英、法政府都对统一后的德国怀有戒心,曾一度打算阻碍德国统一。无独有偶,在今年的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中,英国又走到了法、德对立面,与美国为伍,使欧盟在国际舞台上“一个声音”的形象落空。同时,在处理整个欧盟与其他大国问题上,这种传统的“均势”思想仍得到运用。比如,欧盟不希望俄罗斯强大,但也不希望俄罗斯衰败(14),在欧盟看来,俄罗斯经济崩溃,社会动荡,首先殃及的是欧洲各国,也不利于欧盟与美国抗衡地位的确立。

第四,在近代外交上出现过的“欧洲协调”,欧盟正担负着把它推向全世界的任务。

今年的对伊战争,欧盟虽然有提出为维持欧洲内部和外部安全,建立一支欧洲的军队的设想,但在外交活动中,欧盟充分地展示着的是以合作代替对抗“欧洲协调”。这可以说是较二战结束以前的最大进步,也是近几十年来欧洲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持续和平发展的重要原因。欧盟本身可以说就是消除欧洲内部对抗变为积极合作的产物。从产生至今,虽矛盾重重,有时甚至举步维艰,但谈判代替对抗,对话代替对立,总是在向前发展。毕竟,欧盟各国在文化、传统、法律方面还是存在差异,欧盟要建立单一市场,就必须以协调观念消除传统对抗思想,这一点,在欧盟东扩中表现得很明显。

欧盟的哥本哈根标准使中东欧入盟国家产生报怨,认为条件过于苛刻,同时,欧盟成员国内也因自身利益出现了反对东扩的声音。但是我们看到,从前期接触,到1993年欧盟向中东欧国家扩大的合法化,从2000年开始的入盟谈判到2002年欧盟轮值主席丹麦首相拉斯穆森宣布波兰等十国于2004年5月1日成为欧盟正式成员国,无疑“协调”取得了巨大成功。

除此这外,欧盟在外交上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政治合作,1993年以来,欧洲理事会在外交上有70次共同立场,涉及了巴尔干半岛到东帝汶,从核不扩散到打击恐怖主义,同期,还有50次采取了共同行动,包括在非洲和其他地区排雷和因巴尔干和中东发生危机地区派遣特使等(15)。这除了表明欧盟的“一个声音”口号,也表明它的协调机制正在完善和发挥作用。

在国际舞台上,欧盟将和平、合作推广全世界,除加强与美国经济合作关系,也积极致力于巴尔干和中东的和平与稳定,并且与地中海12国签署了《巴塞罗那宣言》,其旨是要建立一个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的地区,并促进民众间的相互了解。除双边关系外,欧盟与国际组织和地区性国际组织发展广泛的多边关系,使身处世界特殊地区的国家也能有效参与全球事务。

结论

可以看出,现代欧洲的统一思想仍延续着近代的欧洲传统,坚持着理性的国际关系及原则。欧盟的统一欧洲过程中,来自主权国家利益,均势原则思想仍普遍存在,障碍着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博尔克斯泰因甚至断言,即使仅仅在经济运作上,欧盟也许永远无法建成象美国那样真正的单一市场。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欧盟的统一思想中,“欧洲协调”正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为世界的全球化提供着宝贵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上中古史》上册,230页;

(2)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上中古史》上册,254页;

(3)计秋枫的《略论近代欧洲国际体系的建立与演变》;

(4)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上中古史》下册,54页;

(5)转引李方正《国际关系史》讲义;

(6)计秋枫《略论近代欧洲国际体系建立与演变》;

(7)计秋枫《略论代欧洲国际体系建立与演变》

(8)李方正《国际关系史》讲义;

(9)李方正《国际关系史》讲义;

(10)李方正《国际关系史》讲义;

(11)计秋枫《略论近代欧洲国际体系建立与演变》;

(12)田帆《欧盟单一市场之路》;

(13)胡荣花《欧盟东扩与欧美贸易关系》;

历史格局范文篇3

随着市场经济领域的全球化,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区域经济政治组织在主权国家平台上脱颖而出,欧盟在这方面展示了成功经验,取得了重大成就。我们通过对整个欧洲国家历史进程的反思,既可以看到欧洲走向统一的必然性,也能从欧盟的内部斗争和曲折发展中,看到旧欧洲秩序的影子。“利益至上”、“均势原则”的传统思想发挥的作用,严重障碍着真正统一的“大欧洲”的建立,而同样产生于近代,以合作代替对抗的“欧洲协调”却展现出强劲力量,使我们对欧洲的未来充满希望。

关键词:均势主权国家利益至上欧盟统一

绪论

“欧罗巴”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舞台上,有着不可替代的成就和特点,它对整个世界的文明进程有着直接的深刻影响,并且有时可以说是主导影响。它在近代以来的社会舞台上展现出来的先进性,无疑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方向。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欧洲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为了共同的利益,开始走上统一道路。

九十年代前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加快了这一进程。欧盟成立以后,它在强化市场统一的同时,正谋求政治经济的一体化,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的同一声音。这里,我试着从欧洲两千多年分分合合的历史变迁,谈谈今天欧盟统一下的欧洲格局思想。

本论

奥古斯都大帝的铁骑巡弋三洲,拿破仑军团横亘大陆,欧洲就如古罗马的大竞技场,有着暴力传统,人类文明史上最大规模的两次大战,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以它为核心。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在战争、流血、野心和独裁充斥的欧洲,却始终孕育着将区域文明导向统一的内在精神。

一、无边界的古欧洲,各种文明的杂糅哺育了同质的古典文明和基督教文明,塑就欧洲内在的统一精神。

从历史现象看,所有伟大的帝国文明都是建立在强大武力上的,在东征西讨中,奠定帝国辽阔疆域。既已建立,为巩固其秩序,统治者往往又借征服而来的政权和宗教之力将帝国的经济和文化推向一体化,古代欧洲也是这样。

古罗马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血腥战争,建立了囊括地中海为内湖的“大霸国”(1)。经过“三头同盟”和“后三头同盟”的个人独裁的临时结合体时代。屋大维作为帝国的开创者登上罗马帝国的宝座,延续一个世纪之久的罗马内战结束了。公元1-2世纪,除边疆外,帝国境内广大地区出现了长期所没有的“和平局面”(2)。在罗马力量的强化作用下,“从古代意义来讲,欧洲在公元前后就融成了一个整体”(3)。罗马帝国给它权力所及的地区烙上了深刻的印迹,每个民族都以大体相同方式接受了来自同一渊源的文化,屋大维及继承者,把同样的法律、宗教和行政思想带给了被他们称为“蛮族”的欧洲的各类原始民族。罗马人以强大的武力和文化,把欧洲建立为“无邻邦帝国”。

公元二世纪末起,游牧民族,特别是日耳曼人开始入侵,帝国的统一出现危机,以民族迁徙为形式出现的日耳曼部落集团以“汪达尔主义”为代表对奴隶制罗马帝国进行侵扰,以至征服。在征服基础上,罗马与日耳曼的两种制度、两大民族逐步结合起来。至此,在纷乱的欧洲,基督教只好以另一形式延续和维持欧洲文化的一体,欧洲由古典文明向基督教文明过渡。

法兰克人为代表的日耳曼人在侵吞罗马版图后,打破旧的帝国秩序,推动着欧洲封建化进程。与此同时,作为征服者的日耳曼人,为获得教会支持,使征服合法化,从克洛维到查理,皈依和接受了基督教的精神;教会成为新世界里最大的赢家,它得到世俗统治者捐赠的大量领地,成为最大的封建主;《圣经》也成为欧洲最高法律。但是,教会仍不满足,为建立罗马天主教为领袖的世界帝国,教皇不惜编造言,发动十字军东征,直接隶属于教皇的“神庙骑士团”、“医院骑士团”、“条顿骑士团”(4)力图再次以武力一统西方世界(5)。

同时,在中世纪欧洲,民族国家观念尚未确立,没有国家概念上的固定疆域,领土是国王的私有财产,恩格斯说过“欢乐的奥地利,你不用去打仗,赶快结婚去吧”。显然,在这一主导思想下的欧洲,疆域模糊而且混乱,便利了欧洲在世俗和精神分别统一于神圣罗马和罗马教皇,因此,从历史渊源来看,欧洲的政治和精神甚至经济生活方式的相似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近代欧洲,主权国家思想诞生后,从均势到霸权,从战争到协调,理性指导下的欧洲国际关系,成为欧洲国家相互联系的纽带。

十字军东征,培养了封建主的黩武性格,封建主的世俗欲望,在经济和军事的扩张中不断膨胀,伴随着他们的强大,基督教国走向分裂和衰落。文艺复兴也借古欧洲人的思想精萃力量冲击曾经囊括四方的基督国度;于是以建立民族国家为最终目的,摆脱罗马教皇约束的宗教改革在欧洲广泛开展起来。

宗教的民族化(6)的进程推动着近代民族国家形成,英、法、西班牙的国王们以摧毁封建贵族领主势力为代价,相继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虽然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还遥遥无期,但15世纪末的欧洲基本成了一个“由不同国家构成的”世界,而不再是一个一统天下的“基督教国度”。

随着主权民族国家产生,紧接着欧洲面临的是各主权国家的利益和意志的分歧,亚平宁再次成为新欧洲格局的缔造者,一种理性的近代政治秩序逐渐代替崩溃的基督教国来统治欧洲。

(一)主权国家理论的探索和实践;打破中世纪以来的联姻式的“国家家庭”,开创理性的国际关系。

15世纪中期,意大利形成了五个权力中心,北部的米兰,南部的那不勒斯,中部的教皇国、佛罗伦萨、威尼斯域邦,构成五级格局,形成微型多级世界;阴谋联盟、武装,退出同盟为手段的交往艺术,欧洲各主权国家纷纷效仿,到16世纪中叶,几乎所有西欧国家都相互派驻和接纳常驻使节,建立外交档案,众多常驻使节的存在和活动,加强了欧洲各国联系,把近代欧洲结织成一张国际关系网(7)。为维系近代欧洲国际体系,以主权国家为基础的近代国际法应运而生,如格老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它们在确认国家主权同时,让各国同样认同国际法地位。

(二)“利益至上“成为主权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永恒原则,外交革命后的国际关系,不再有传统敌人,只有利益。

“我们没有永久有盟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我们的利益才是永久不变的“,19世纪中期英国著名国务活动家和外交家巴麦尊如此评价国家间关系。这种违背传统结盟,透视出国家利益,在外交史称为外交革命,这也是欧洲理性思想在外交上的体现。

英法七年战争就是这样,这全欧洲性战争,战争的结盟与传统结盟相比,发生了深刻变化,奥地利要价太高,英国放弃了传统朋友,转而与普鲁士结盟。普鲁士三面环敌,迫使普鲁士愿意与英妥协,达成同盟。由此奥地利为抵制普鲁士,法国的外交目标是在欧洲孤立英国,当然就要寻找反普同盟,很快与奥地利签订和约,结为同盟,在军事同盟军形成了两个核心。七年英法战争,实质上也是欧洲列强外交冲突的结果(8)。

在欧洲近现代史上,英、法、荷、西班牙的霸权斗争,二战前期英法美的绥靖政策,从本质上讲,都是利益斗争。

(三)在务实外交中,近代欧洲多级世界,均势原则被广泛运用。

从十八世纪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到十九世纪的维也纳体系和二十世纪初的两大军事集团的最终形成,无疑都张扬手着均势原则,曾在一定程度上迎得暂时和平安定,但却付出牺牲小国的代价。

以争夺“遗产”为目的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战前,亲法力量上升。按“遗嘱”内容,路易十四的孙子可以继承王位,但不能继承法国王位,即西班牙与法国不能合并,如果法国拒绝这条件,就将王位转让给奥地利,以保持欧洲势力均势。路易十四接受了遗嘱,但又违反不能继承法国王位的规定,表明法国有意合并西班牙,法国的强大,造成了英、奥、荷三国不安,结成同盟,同法国战争(9)。

1814-1815年间,拿破仑帝国崩溃后,为达到欧洲的“长久和平”,俄、英、普、奥操纵下召开维也纳会议,经过激烈争吵,作出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按大国意志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在分割殖民地和领地时,体现了欧洲大国的“补偿原则”(10)。芬兰从瑞典划给俄国,将挪威划给瑞典进行“补偿”,丹麦失去扫地威,把德意志两小邦国荷尔斯秦因和不勒苏益格,它以大国意愿,以“补偿原则”,保持欧洲均势,英国为了在东、西欧大国间产生一种均势,甚至选择了德国和意大利分裂,使西欧、中欧形成缓冲地带。

(四)历经世界大战洗礼的欧洲,当每一战大战结束以后,欧洲的政客们试图以合作来代替对抗,此时就会出现“欧洲协调”(11)。路易十四以后的“英、法”为核心的大国协调,拿破仑战争后的神圣同盟体系,都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创始,也是本着这一目的建立的,但在近代欧洲,它不是主流。

三、欧盟使欧洲走向一体化,但在其统一思想的内部却透出欧洲过去历史进程特别是近代欧洲国际格局的特征。

(一)欧盟的主要历史沿革。

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间保证自己安全,提升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

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在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在巴黎签订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7年,又签订《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5年,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三个共同体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67年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1973年后,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告捷加入欧共体,成员扩大到12个,12国间建立起关税同盟,统一了外贸政策和创立欧洲货币体系,并建立了统一预算和政治合作制度,逐步成为欧洲国家经济、政治利益的代言人。

1991年,欧共体马斯特里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生效,欧洲联盟成立。其宗旨指出“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个性”。

此后,欧盟成员国同北向东不断扩大,1993年奥地利,瑞典、芬兰加入。1999年成功启动欧元这一欧洲统一货币。2002年,欧盟委员会公布了欧盟东扩的10国名单,到2004年,欧盟将成为一个拥有25个成员国,4.52亿人口的区域性多国联盟。

(二)欧盟的统一思想,既是欧洲历史传统相近性的现代化产物,更是经济、政治、利益趋同,市场一体化,世界全球化潮流的试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随着电信、新闻、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和推广,特别是因特网和计算机的平民化带来的信息革命,地球开始变小,文化通过各种媒介传到世界各地,交通工具的发达,人们已不满足狭小的国土空间,于是由于地缘原因和历史所沉淀下来的“大欧洲”思想,欧洲的居民有着近似的民族意识,生活思维方式和相同的本原文化,于是,在全球化的潮流中,它率先举起统一大旗。

更重要的是,当今世界,市场经济早已突破一国国界,要求在更广的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以获得最大发展。于是全球范围内的区域经济模式迅速兴起,欧盟的兴起最初就基于这一思想。

另外,两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列强,已丧失了十九世纪时的“光荣”,不管是世界霸主,还是资本主义世界霸主,都让位他人。但传统的心理,使一些欧洲大国积极筹促。希望重塑昔日国家的辉煌,至少保留昔日“大欧洲”的辉煌。近代以来的理性思维外交告诉他们,要与美国抗衡,就必须统一欧洲,建立一个比美国还要大的统一市场,必须统一政治外交思想,建立一个经济、政治、外交、内务甚至军事等方面全面联合的欧洲。

所以,欧盟的统一,除了地缘因素,历史文化传统因素外,现代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特别是交通和信息革命以及市场经济的国际化的共同产物。

(三)欧盟的统一思想内部,延用着欧洲历史进程特别是近代以来的欧洲国际格局思想,并影响着欧盟的未来。

第一,欧盟的统一思想,仍保留着主权民族国家和处理国家关系的传统方式。

欧盟的主导的一体化,是建立在民族国家基础之上的。现在对欧盟的统一思想有两种设想,一种是以英国为代表,将欧盟发展成为一种松散的“国家联盟”,主权仍归各成员国。一种以法、荷为代表,把欧洲发展成一个“联邦制欧洲国家”,弱化国家主权。但不管哪种都仍保留着欧洲近代初期产生的国家主权思想。并且从欧盟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出,欧盟仍以条约形式,即“欧洲国际法”方式维系各主权成员国,并以会议形式解决着欧盟内部和外部事物。

第二,欧盟成员国仍崇尚“利益至上”原则。可以说欧盟的统一思想内部,演绎的是利益的统一和对立。

在经济市场的统一上,欧盟取得的成就可以说是惊人的。10年来,统一的大市场使欧盟国民收入增加了8770亿欧元,创造了250万个就业机会,年经济增长率增加1.8个百分点(12)。随着欧洲一体化深入以及东扩的即将实现,它的GDP将占世界总产值的1/3,经济总量会超过美国(13)。但是,大欧盟的各成员国之间的矛盾也不断激化,其根本原因就是利益之争。

英国与大陆国家从来就是若即若离,欧盟(欧共体)成立之初,英国出于观望当中,直到后来,实属大势所趋,看到其中利益的确不小时,才加入欧共体,但为了自身利益,到现在,英国仍未加入欧元区。

在去年欧盟赫尔辛基首脑会议上,英国首相布莱尔与法国总理若斯藩,为法国对英国牛肉的禁令闹得沸沸扬扬,一个“直接警告”,一个“视若没见”,让人似乎又看到昔日的英法世仇,其实这正是利益至上的真实写照。

经济尚如此,政治、外交更是如此。

第三,在政治、外交上,“均势”原则仍然沿用于欧盟内外事务。

在利益为本的核心思想指导下,长久以来欧洲列国奉行的“均势原则”并没有因为欧洲走向统一而寿终正寝。相反于里于外都得到了运用,并且它让欧盟的未来变得模糊起来。从欧盟内部看,英、法、德三国关系主宰着近代以来的欧洲。在欧洲的统一进程中,法国和德国是欧洲联合的核心原动力。但在两德统一问题上,英、法政府都对统一后的德国怀有戒心,曾一度打算阻碍德国统一。无独有偶,在今年的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中,英国又走到了法、德对立面,与美国为伍,使欧盟在国际舞台上“一个声音”的形象落空。同时,在处理整个欧盟与其他大国问题上,这种传统的“均势”思想仍得到运用。比如,欧盟不希望俄罗斯强大,但也不希望俄罗斯衰败(14),在欧盟看来,俄罗斯经济崩溃,社会动荡,首先殃及的是欧洲各国,也不利于欧盟与美国抗衡地位的确立。

第四,在近代外交上出现过的“欧洲协调”,欧盟正担负着把它推向全世界的任务。

今年的对伊战争,欧盟虽然有提出为维持欧洲内部和外部安全,建立一支欧洲的军队的设想,但在外交活动中,欧盟充分地展示着的是以合作代替对抗“欧洲协调”。这可以说是较二战结束以前的最大进步,也是近几十年来欧洲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持续和平发展的重要原因。欧盟本身可以说就是消除欧洲内部对抗变为积极合作的产物。从产生至今,虽矛盾重重,有时甚至举步维艰,但谈判代替对抗,对话代替对立,总是在向前发展。毕竟,欧盟各国在文化、传统、法律方面还是存在差异,欧盟要建立单一市场,就必须以协调观念消除传统对抗思想,这一点,在欧盟东扩中表现得很明显。

欧盟的哥本哈根标准使中东欧入盟国家产生报怨,认为条件过于苛刻,同时,欧盟成员国内也因自身利益出现了反对东扩的声音。但是我们看到,从前期接触,到1993年欧盟向中东欧国家扩大的合法化,从2000年开始的入盟谈判到2002年欧盟轮值主席丹麦首相拉斯穆森宣布波兰等十国于2004年5月1日成为欧盟正式成员国,无疑“协调”取得了巨大成功。

除此这外,欧盟在外交上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政治合作,1993年以来,欧洲理事会在外交上有70次共同立场,涉及了巴尔干半岛到东帝汶,从核不扩散到打击恐怖主义,同期,还有50次采取了共同行动,包括在非洲和其他地区排雷和因巴尔干和中东发生危机地区派遣特使等(15)。这除了表明欧盟的“一个声音”口号,也表明它的协调机制正在完善和发挥作用。

在国际舞台上,欧盟将和平、合作推广全世界,除加强与美国经济合作关系,也积极致力于巴尔干和中东的和平与稳定,并且与地中海12国签署了《巴塞罗那宣言》,其旨是要建立一个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的地区,并促进民众间的相互了解。除双边关系外,欧盟与国际组织和地区性国际组织发展广泛的多边关系,使身处世界特殊地区的国家也能有效参与全球事务。

结论

可以看出,现代欧洲的统一思想仍延续着近代的欧洲传统,坚持着理性的国际关系及原则。欧盟的统一欧洲过程中,来自主权国家利益,均势原则思想仍普遍存在,障碍着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博尔克斯泰因甚至断言,即使仅仅在经济运作上,欧盟也许永远无法建成象美国那样真正的单一市场。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欧盟的统一思想中,“欧洲协调”正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为世界的全球化提供着宝贵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上中古史》上册,230页;

(2)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上中古史》上册,254页;

(3)计秋枫的《略论近代欧洲国际体系的建立与演变》;

(4)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上中古史》下册,54页;

(5)转引李方正《国际关系史》讲义;

(6)计秋枫《略论近代欧洲国际体系建立与演变》;

(7)计秋枫《略论代欧洲国际体系建立与演变》

(8)李方正《国际关系史》讲义;

(9)李方正《国际关系史》讲义;

(10)李方正《国际关系史》讲义;

(11)计秋枫《略论近代欧洲国际体系建立与演变》;

(12)田帆《欧盟单一市场之路》;

(13)胡荣花《欧盟东扩与欧美贸易关系》;

(14)文汇报《俄罗斯拉紧欧盟的手》,2000年11月2日;

历史格局范文篇4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体系;行政建制;战争军事;交通商贸

1概述

山西省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古代民族冲突与融合的重要发生地、是世界重大贸易往来的重要连通地,留下了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全面而深入地观察这些文化遗产,从其文化特点、所处空间、产生时间、变化轨迹等方面综合分析,会发现省域范围内同一遗产类型常常表达着不同文化内涵,而其空间分布又与其他遗产类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数量众多、种类繁多的文化遗产中,拨开遗产本身厚重历史信息量的迷雾,从遗产的空间分布中追寻历史的轨迹,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山西省历史文化遗产的成因和相互关联,也有利于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建立中魅力国土的营造,在即将广泛开展的山西省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中充分体现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本文从行政建制、战争军事、交通商贸、重要资源四个方面解析其对全省文化遗产体系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和遗产空间分布特点。

2行政建制主导下的功能型遗产空间分布特点

2.1城镇建设南起北扩逐步完善空间结构

山西因东界太行、西南黄河、北部长城的阻隔而自成一域,行政区划范围一向变动较小,也因山河天险易守难攻,是不管朝代如何更替都极其重要的地域。春秋战国时期,山西省域范围内的部落都邑,主要集中在距离周王朝政治中心较近的晋南地区。其选址除考虑对自然环境条件的依赖,最主要的建设因素则是行政建制设置的需求,同时考虑战略防御和生活生产资源对政权中心城市的供给。秦汉时期,与匈奴对峙冲突的频发和戍边需求的增加促使晋北地区大量筑城,白登之围后,汉朝对匈奴防守为主,在晋北修筑了大量防御城市,如平城、武州(今左云存有汉城遗址)、崞县(今浑源存有汉古崞县遗址)等。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权大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政权频繁更替和国家分裂也导致筑城活动增多,这一时期建设的城池保留至今的仍有长治古城、平定古城、朔州古城3处。隋唐时期国力强盛,行政建制逐渐稳定。唐太宗时期实行道、州(府)、县三级等级体系[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大量聚集,加之防卫需求,城市多有扩大,出现城套城的城池形态。今天仍可在新绛、长治城中寻得双城痕迹。明代山西既是朝廷抗击北方元政权残余势力的战场,又是汉蒙民族之间进行互市的场所。许多历史城市在这一时期定型,城市体系更为完善。晋北形成了防御型城镇群,晋中出现了富甲一方的商贸型城市,晋南出现了新的中心城市运城。从先秦王城遗址,到魏晋都城、隋唐州城,再到明清商贸城镇,不同时期统治政权在山西省域范围内的行政建制设置,都对当时的城镇结构和现在的文化遗存产生着深远影响,由南向北,全省城镇空间结构逐步完善。2.2城镇发展功能基础衍生不同文化类型晋南地区土地肥沃,耕作条件好,诞生了最早的农耕文明和众多聚邑,也由于农耕文明对民众精神寄托的影响产生了独特的文化遗存类型。晋南地区普遍留存供奉后土、稷王、东岳等山川土地农田神灵的庙宇,体现出区域民众对主导原始农业、自然山水的神灵崇拜的传统思想。摘录运城市省级以上文保单位中此类型建筑如表1所示。秦汉时期北方城邑的设置大多赋予了军事防御的职能,南北城邑职能的分化,也伴随着精神信仰不同的发展方向。东汉末年,张陵创立道教、佛教兴盛于中国,儒学、佛教、道教一直在融合与冲突中发展。十六国时期,入主山西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推崇儒学和佛教的结合,以取得汉族士人的支持和百姓的合作。北魏中后期,孝文帝提倡佛教义理之学,是儒学和佛教在政治层面上的一次结合,大致在空间上表现为北重佛南重道。摘录运城市和大同市省级以上文保单位中信仰类建筑如表2所示。

3战争军事需求下的专有型遗产空间分布特点

3.1全域城乡建设贯彻战争思维

秦汉至隋唐,国家政治中心在西安、洛阳等地,五代以后各朝首都主要在开封、北京等地,除少数政权南移,山西始终位于首都的临近地区,是国家中枢的重要屏障;同时也是匈奴以降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汉民族的交汇交融地,历代都有着频繁的政治冲突和经济交往,所以历代王朝都特别重视山西地区,屯兵储粮、强化管理,作为其军事防御的前沿要地,平城第一锁钥、晋阳第二,皆失,则中原危。故而,省域范围内城镇村堡建设都深受军事防御思想的影响,在其选址的防御考虑、空间的闭合性,以及区域配合等方面均有体现。

3.2晋北集中产生军事文化遗产

明代防御西北部元朝草原旧势力以及后起鞑靼、瓦剌部成为了北方战争的主要任务。明太祖时期,设山西都指挥使司,驻太原,领九卫;设山西行都指挥使司,驻大同,领十二卫。明成祖时期,明政府在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一线上先后设置了辽东、宣府、大同、榆林、宁夏、甘肃、蓟州、太原、固原九个军镇,称“九边”[2],山西地区,以大同为核心,修内外两重长城,设内外三关,将整个晋北地区变为一个巨大的战略防御区,这一时期的晋北地区,卫、所、堡、寨林立,成网状军事战略结构防御着山西以外的游牧民族。国土安全建立的可靠防御,也为贸易交流安全提供了一定保障,所以防御功能最重要的关口往往也是商贸流通最重要的出入口,晋北、冀北地区成为北出长城最便捷的区域,以杀虎口为例,清代人口最多时居民5000户,加上外地商人、驻军,一度超过5万人。

3.3小结

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山川优势使之成为天然的战场,遍布全省的各种物资资源又使之成为一个后天的便利战场,在历代朝政开疆拓土的博弈中占有重要地位,无数战争一遍遍抹平前人留下的军事智慧,又构筑新的攻防体系,虽然留存物质遗产不及其他类型数量多,但在山西社会文明、文化经济发展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战争军事对山西历史文化遗产体系的影响可概括为:地位突出、毁建频繁、自成体系。

4交通商贸推动下的线网型遗产空间分布特点

4.1陆路商贸交通产生线性遗产城镇

山西比较成规模的战道体系有两处,长城战道和太行八陉。长城最初的功能是为了阻断交通,建起人为的分界线,然而,伴随着长城的建成和使用,新的交通体系也诞生了,战争时服务战区需要,和平时服务长城内外的商贸互通。太行八陉是在南北绵延400余千米的太行山脉中形成的八条东西向孔道,如此难得的天险之隙,自然会成为军事防御的重要节点和资源流动的重要交通。经过历代经营,各陉的险要位置都设置了关隘,便于攻守防御。每条陉道都因在不同时期承担过重要军事职能而留下丰富的军事文化遗产,也因在和平时期承担着山西与华北平原物资互贸的职能而留下丰富的商业文化遗产。战道交通体系上历史文化遗产,兼具战争与商贸双重特征,也因战事未知,遗产类型大多规模偏小。山西省域范围内,因地理位置重要,很早就形成完备的官道交通体系,其中京陕驿道和晋豫驿道对省域历史文化遗产的线型带动最为突出。京陕驿道的雏形最初形成与春秋时期,到唐代,太原和长安之间联系频繁,京陕驿道成为贯通山西南北的重要通道。这条道路连通山西东部、从中部贯穿晋中盆地和临汾运城盆地,沿线众多政治、军事、商贸重城镇,至今都是山西省重要的文化经济线路。晋豫驿道成熟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后,因官员冬居洛阳、夏居平城,频繁往来于两京之间,形成当时重要的官用驿道,沿途留下众多同时期的石窟及摩崖造像。万里茶道是明清两代山西商人对国内国际产生重要商贸影响的一条商道。万里茶道始于福建崇安,穿太行陉从河南进入山西境内,经泽州、高平、长子、屯留、沁县、祁县、太谷、徐沟、太原、阳曲、忻州、崞县、代州,出雁门关、过山阴,与怀仁黄花梁分东西两路,东路经大同、天镇到达张家口,西路经左云、右玉出杀虎口至归化城。伴随着茶路的成熟,票号业应运而生,清代中后期形成了太谷、平遥、祁县、介休等全国性的商贸重镇。

4.2水路商贸交通发育点状遗产城镇

山西可用做交通的水系主要是黄河和汾河,漕运、商运、或百姓出行。历代都沿黄河设置码头,有防御型的军事渡口、有商业运输型的商业渡口、也有大型枢纽型渡口,依托渡口,大多有商贸型城镇产生,如巡检司渡繁荣了河曲,并与合河关共同组成晋西重要军事防御地;碛口渡繁荣了碛口镇;蒲津渡繁荣了蒲州。汾河上发展起来的城镇,代表则属新绛。

4.3小结

交通传递行为,行为带来变革,变革促进发展,山西交通,尤其因商贸流通兴起的交通,多从民间自发形成,相关文化遗产类型历经漫长岁月逐渐形成,并与社会生活高度融合,传承状态相对稳固,且常出现同一线路上距离虽远类型相关的文化现象。交通商贸对山西历史文化遗产体系的影响可概括为:自下而上、线性相关、文化融合。

5重要资源支持下的稳固型遗产空间分布特点

5.1生活资源是遗产丰富化的基底

晋南地区由于农田水利发达,自古就是王朝重要的粮食供应区;晋北地区从明代开始屯田供应军需,逐渐发展了稳定的农业,从而支持了其他历史文化遗产的形成。公元前2700年,山西地区的森林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3%,大面积的森林起到了涵养水源、减缓黄土风化和水土流失的作用,使土壤中保留了大量矿物质和有机质,为农业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同时,也为古代建筑业发展、城市扩张提供了建筑材料。西汉中叶,龙门—碣石农牧分界线正式提出,山西农牧经济“南农北猎、南农北牧”的格局形成并持续保持。农田、林地、草场等生活资源的分布决定了社会经济生活的上演地,生产生活方式又奠定了区域文化基底的差异和表现形式的不同,是至今山西南北各类文化差异的原初动因之一。

5.2生产资源是遗产特色化的支撑

盐、煤、铁是山西蕴含丰富的生产型资源,在不同时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产生了众多相关历史文化遗产。从新石器时代始,山西的第一大资源就是“解盐”。运城盐池,古属解州,盛产池盐,历代都是皇家特贡。盐池的兴衰也一直是带动晋南地区城镇建设、商路通衢的重要因素。蒲津渡的扩建与消亡、蒲州故城的衰败、运城市的兴建都与盐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山西蕴藏煤矿丰富,汉代,煤炭就被广泛用于冶炼[3];明清,晋煤开始运销至陕西、河南和内蒙古一带。煤炭还作为一种主要燃料助推了其他手工业的发展,其中就有历史悠久的冶铁业。山西省博物院藏太原市义井出土的春秋时期的铁凿、铁斧、铁刀各一把,说明山西冶铁业生产至少开始于此。唐代蒲津渡铁牛、北宋晋祠铁人代表了当时冶铁工艺之高超。铁资源的运用,支持了兵器需求,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诞生了铁器制作的手工工业,对山西历史诸多方面的进步都有重要的意义。

5.3小结

自然资源的演变相对于人类社会是漫长的,一代人或者几代人对资源的依赖性变化不大,生活资源、生产资源都会缓慢地塑造一域社会形态和文化遗存的类型,并通过对自然变化的适应和对资源的延续利用实现文化的传承。重要资源对山西历史文化遗产体系的影响可概括为:屯田减林、沧海桑田、资源延续。

6结语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各级各类文物、工业遗产、各级各类非遗,以及没有列入任何名录的相关文化遗产,都是组成历史文化遗产体系的内容。通过提炼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山西省历史文化遗产体系,可以建立全省文化发展在时间纵轴和空间横轴上立体展开的图景和脉络,可以清晰梳理全省文化现象形成的内在动因和外在影响力作用,找出省内不同区域文化遗产的差异和关联,更扎实地做好基础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杨茂林.山西文明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65,719.

[2]李海林.明代大同镇边防体系研究[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3:24-28.

历史格局范文篇5

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再认识

我国学术界一般公认,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是在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上确定的。当时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三位领导人通过讨论交流,在重大国际问题上达成一致,通过建立雅尔塔体制来规范战后的世界秩序。冷战爆发以后,美苏两国战时形成的合作同盟关系宣告破裂,从此世界进入了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和争夺势力范围斗争的两极体制,所以雅尔塔体制是美苏两极争霸体制一时成为共识。

随着九十年代初苏联的分崩离析,许多国内学者断定雅尔塔体制终结,国际关系格局实现了和平条件下的转型,新的格局究竟是什么,众说纷纭,但断言雅尔塔体制终结,学术界的声音是比较一致的。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笔者以为,从表面上看,美苏两极争夺世界势力范围是雅尔塔体制的主要特征,但实质上,雅尔塔体制应该是美国倡导的、谋求美国在和平条件下实现对世界霸权的一种国际关系格局。正如,19世纪维也纳体系表面上看来是均势体系,但实质上是长达百年的英国霸权统治。事实上,雅尔塔体制自从1945年形成以来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加强,它不可能随着苏联的垮台而终结。准确地说,九十年代初结束的是苏联向美国世界霸权进行挑战的这样一种局面,美国少了一个阻碍它通向世界霸主的一个巨大绊脚石。如果我们有了这样的认识,那么就不会对冷战后世界和平前景产生盲目乐观,同时,对美国强化冷战时期的两大军事组织北约和日美安全条约的做法,对美国不断挤压俄罗斯、妖魔化中国、武力干预巴尔干地区事务的战略,也不会感到惊讶。这些全部是美国谋取世界霸权战略的组成部分,同冷战时期美国的全球战略是一脉相承的。

历史上每个时代都有霸权国家,各领风骚数十年。葡萄牙、荷兰、英国都是各自时代的世界霸主。作为霸权国必须符合几个条件:1)霸权国的地理位置应该是在具备充分安全保障的全岛或半岛和;2)拥有世界半数以上的海军力量;3)具备经济创新能力为主导的经济实力;4)国内政治稳定和开放,国内问题不会干扰其外交领导作用。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在本世纪初已经具备霸权国的客观条件,但没有得到国民的认同。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在国家力量增长的同时,充当世界霸主的意识也开始觉醒。从战后初期世界力量的对比关系来看,美国的综合国力空前地强大,它的经济实力占整个世界的一半,它的国家利益几乎包括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它的军事力量和情报网络遍及全球。当时几个主要强国如苏联、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中国基本上处在维持温饱阶段,根本无法挑战美国。然而,当时美国的霸权意识刚刚形成,霸权战略不够成熟,它对世界的控制主要通过外交、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多种手段实现,而不是赤裸裸地依赖武力征服。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美国霸权统治下的世界和平,这是当时美国政治领导人的战略构想。苏联并没有构成在综合国力上能够同美国抗衡的另一个力量极,它至多扮演了挑战国的角色。战后四十多年来,苏联在几次同美国发生军事对抗时总是退避三舍,如朝鲜战争、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在最后关头总是寻求同美国的妥协。战后使真正美国力量遭受重创的国家是中国、越南、朝鲜等亚洲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是为了保家卫国,在迫不得已的情况才与美国交战的,并非向美国确立的国际体系进行挑战。而美国的失败在于它的高傲自大,对武力的盲目崇拜,以及对亚洲国家人民捍卫国家主权意志的低估。

历史格局范文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翻转课堂;实际应用

1如何将“翻转课堂”落实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去

就目前我国教育事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来看,将翻转课堂落实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去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而如何将其落实到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去,笔者主要以人教版高三历史复习课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这一内容为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研究。第一,重视课前设计环节课前设计环节设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效果,所以在讲课前做好课前设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课前设计环节工作的开展需要从明确课前教学任务和做好课前任务资源包提供工作两个基本方面着手。在落实《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的课前设计工作时,教师需要明确教学任务:利用翻转课堂让学生主动探究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相关知识,即课前学生能够利用微视频等设备简单掌握内容,明确学习的重点;课堂中,学生能够相互交流,能够合作展示;课后,学生能够在思维上有所延续,并能够吸收和内化所学习到的知识。而对于课前任务资源包教师主要是以以下四点为基本,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知识,并且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即一是,以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为主要标准,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课前学习导案和学习任务单;二是能够依照课程标准和课前导案的反馈情况明确学习重点,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并适当的进行拓展和延伸;三是能够设计出视频脚本,并能够明确视频的选题、性质和呈现方式;四是设计配套的PPT,内容一定的有启发性、悬念性;五是采用CamtasiaStudio录屏软件录制微视频。在此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两极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发展》、《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三个部分的内容录制成微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第二,严格课堂操作环节在做好课堂设计工作之后,就需要教师能够严格的按照课前设计的环节来进行课堂内容的讲授。而在课堂操作环节需要涵盖确定问题、学生合作学习并且进行成果交流、反馈评价三个基本的环节。而对于《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此内容的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二战后世界形成了怎样的政治格局,这一政治格局的形成的原因、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微视频、课件、连接等内容来帮助学生学习和探究。第三,做好课后内化延伸工作课后内化延伸工作的展开也是确保翻转课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落到实处的关键内容之一。在学习《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诸如这样一个问题来引起学生对世界的政治格局做进一步的思考,并对其有进一步的认识。如时政视频乌克兰危机导入并提问乌克兰危机谁之过?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推荐诸如《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这样的课外书来供学生对世界政治格局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2将“翻转课堂”落实到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由上述分析可知,将翻转课堂落实到高中历史的教育教学中去是是一个比较系统的过程,所以,在落实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注意以下几个基本点:即一是能够掌握每节课的重点和特点,在有重点的的应用翻转课堂,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成为视频播放课或者PPT演示课;二是要认识到PPT等多媒体设备只是辅助课堂教学的一种工具,翻转课堂的重点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教师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探究和分析相关的知识;三是在翻转课堂的的落实过程中个,需要教师认清自己的角色,不是完全的退居二线,也不是一味的给学生布置任务,而是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引导和帮助学生探究和研究所学习的内容,在对所学习的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的同时能确保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

3结语

总之,翻转课堂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有效的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对于学生学习技能的提高,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翻转课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又是一个比较系统和专业的过程,因此,作为一线教师,一定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确保翻转课堂这一全新的教学方式能够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促进我国的高中历史教学事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作者:张丽丽 单位:大同市左云县高级中学校

参考文献

历史格局范文篇7

1背景与意义

嘉兴于2011年1月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取得成功,以其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底蕴、突出的红色文化基因闻名于世。因此,有必要对嘉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价值进行研究:首先,响应国家经济发展政策方针,发挥路径探索价值,为国家的转型发展贡献嘉兴力量;其次,将名城保护工作与城市发展有机结合,剖析名城文化传承价值,为水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供嘉兴经验;第三,对名城风貌类型和历史遗存进行梳理归纳,展现名城遗产存续的价值,使遗产保护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最后,对名城空间格局和嘉兴城镇体系网络进行分析,彰显名城空间格局延续的价值,为城市空间肌理保护和高效城镇体系网络构建提供依据。

2嘉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价值和特点

2.1路径探索价值:创新基因,世代传承,革新求变,开拓性强

2.1.1勤本务实,敢为人先改革开放以来,嘉兴人抓住机遇,艰苦创业,村镇企业取得了非凡的成功,嘉兴商品远销海外。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嘉兴制造业面对不确定的挑战和机遇时,他们大胆革新,引进先进技术,率先打响转型升级之战,在毛衫纺织、紧固件制造、箱包、皮草、集成吊顶、光伏和家电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2.1.2深化改革,创新求变嘉兴一直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前列。改革的国家经济建设、社会治理进入新时代,浙江省成为国家政策先行先试的重要试点省份,嘉兴在试点国家政策的同时,创新求变,不断在体制机制、政策革新、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方面作出新的贡献。

2.2文化传承价值:文化多元,和谐共生,广纳人才,包容性强

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嘉兴的人类文明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以前,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历史2500多年。嘉兴城市营建的历史有1700多年,自古就是繁华富庶之地,是典型的多元文化融合的江南水乡历史文化名城。2.2.1水乡文化,细腻委婉,源远流长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嘉兴人崇文好学,“好读书,虽三家之村必储经籍”“文贤人物之盛前后相望”。历史上,嘉兴的农业、手工业技术水平高,文化兼具海派文化经世数用、务实求真的特点,传统文化种类齐全,居民文化生活丰富。2.2.2红色文化,蓬勃豪迈,世代传承红色文化对于嘉兴,对于中国大地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欲知大道,史可为鉴,中国共产党诞生已经百年,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砥砺前行。将红色文化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2.2.3运河文化,福祚绵长,奔腾不息古城左杭右苏、南北通衢,漕运发达,彰显运河文化。沿京杭大运河嘉兴段,保留着诸多古运河遗迹,有的时至今日依然发挥着作用,比如:南湖、长安闸、长虹桥、分水墩等运河水利工程遗产,王江泾、嘉兴、石门、崇福、长安等运河聚落和景观环境。2.2.4文人之域,人才济济,名家辈出经济发达、环境宜居,历史上是畿辅要地,近现代教育起步较早,人才济济,名家辈出。历代人才荟萃,政治家、军事家、学者、文学家、艺术家如繁星满天,留存大量名人故居、墓园、工作地点、活动场所等,有“近现代名人一半在浙江,浙江的一半在嘉兴”之说。

2.3遗产存续价值:风貌多样,遗存丰富,历史序列感强

历史城区风貌多样,在历史上既是州府城市、运河城市,又是近代工业兴盛的轻工业城市,因此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历史遗存比较丰富,历史遗迹呈现的城市风貌时间序列感很强。2.3.1多种风貌类型并存,江南韵味浓厚历史城区风貌类型可以概括为六种:江南传统建筑风貌,与江南传统建筑风貌相协调的建筑风貌、民国风貌,与民国风貌相协调的建筑风貌,现代建筑风貌和其他一般建筑风貌。传统民居“宅院幽深”“粉墙黛瓦”,近代建筑收到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东西交融,别具一格,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出现较为典型的仿苏式建筑、大跨度工业建筑和现代主义风格建筑。2.3.2历史遗存种类丰富,城市底蕴深厚历史遗存种类丰富,资源点多。有3处历史街区,2处历史地段(图2),36处文保单位和若干历史建筑(表1),其中全国文保单位5处,省级文保单位8处,市级文保单位23处。此外,工业遗产16处,包括4处文保单位和12处文保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传统文化传承度高。嘉兴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部级15项,省级62项,市级140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6人,省级39人,市级99人。

2.4空间格局延续价值:格局完整,特色鲜明,城镇网络体系性强

典型的水网城市,全市水面积率7.8%,位居全国第一。依水而建,傍河而居,漕运系统发达,水陆网络格局至今保存完整,而且均质化、网络化的传统城镇体系结构和空间格局特色鲜明。2.4.1城水格局,保存完整,水陆共融,城水相依城水格局“一环八射,城湖相拥”。独具特色的“运河傍城、市河环城、八水注城”的水乡城市,环城河全长6.6㎞,西北段长2.6㎞,历史上兼作大运河主航道,连接八水,形成“四进四出”的格局(图3)。2.4.2府县同城,四门通衢,子城居中,布局灵动以子城为中心,内外双重城垣,府衙同城的古代州府城市格局风貌。目前,留有承载古代“府、县”体制行政职能的子城(嘉兴府)和嘉兴县、秀水县衙署丁字街,是六朝至明清江南城市发展演变的现存实证(图4)。

结语

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增强文化自信,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充分认识到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主体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的重要性。因此,与嘉兴同类型的江南水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需要妥善解决好文化特色、资源禀赋和城市活力三方面问题。首先,历史城区尚未形成较强的文化品牌,吸引力不强,特色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传统街巷肌理和风貌亟待保护。其次,历史城区内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保护点众多,但大多规模较小,布局分散,不成体系,活化利用难度较大,文化资源禀赋有待充分挖掘。第三,历史城区活力不足,吸引力不断下降,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不均匀,配置标准较低,难以满足市民需求,导致人口密度、人口结构不合理。

参考文献:

[1]山西日报.不负韶华乘势而上——在山西省考察重要讲话激荡干部群众奋斗豪情[EB/OL].(2020-05-13)[2021-01-04].cpc.people.com.cn/n1/2020/0513/c419242-31707889.html.

[2]兰伟杰,胡敏,赵中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的回顾、特征与展望[J].城市规划学刊,2019(02):30-35.

[3]阮仪三,邵甬,林林.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价值及保护[J].城市规划汇刊,2002(01):1-4+79-84.

[4]张杰,陶金,霍晓卫.历史文化名城遗产保护价值评估——意愿价值评估法在喀什老城中的运用[J].国际城市规划,2013,28(03):106-110.

[5]常青.过去的未来:关于建成遗产问题的批判性认知与实践[J].建筑学报,2018(04):8-12.

[6]杨波.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综合价值评价研究—以榆林为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7]刘晖,梁励韵.基于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规划——以佛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例[J].价值工程,2012,31(28):314-316.

[8]李昊,刘珈毓.厚度+活态:从历史静物走向共生遗产——西安明城区保护规划策略[J].科技导报,2019,37(08):61-67.

历史格局范文篇8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布局模式;城市发展

1城市概况

沈阳城市发展历史悠久,是清朝文化的发祥地。沈阳注重城市文化底蕴,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的保护,促进了历史文化积淀与现代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提高了文化软实力。发展过程中,突出前清文化、民国文化和工业文化三大文化内涵,构建历史文化名城格局,形成了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村、文物古迹及古树名木四部分的保护体系。加强对民族和地域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利用,推进沈阳博物馆、新乐遗址博物馆、盛京皇城及锡伯族家庙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整合中山路欧风街和老北市民俗文化元素等一批文化街区,改造建设了西塔、满融两大朝鲜族文化特色区域,保护发展锡伯族文化,全面塑造了一批代表城市特色的文化品牌。沈阳是我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代表性城市,其城市发展规划将传统与现展融合,寻找一条适合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布局之路,促进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2现存问题

2.1开发性破坏较为严重。城市在现代化的名义下进行着剧烈的改造,大规模的高楼大厦取代了古街老巷,特别是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把一些具有历史韵味的街道的一部分或全部拆除,在城区的一些街道大力兴建现代化高楼,一些文物单位被高层建筑物包围而失去了原有的文化生态环境,破坏了古城的历史格局和原有的空间尺度。城市中的历史保护区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体现着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包含着众多的历史信息,是名城中的重点保护对象。但许多名城由于不断地改造、侵蚀保护区,许多历史保护区被挤占,规划确定的保护区范围不断缩小,或被全部拆除。2.2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我国的文化古城保护立法体系采用国家立法与地方立法相结合的方式,国家制定全国性保护法律及其法规性文件,地方在立法权限范围内制定地方性法规、法规性文件。在文物、历史文化保护区及历史文化名城这三个保护层次中,文物保护法律体系相对完善,名城与保护区目前仅有少量的法规性文件,缺乏与对应的法律、法规。由于无法可依,缺少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强制手段,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很难做到依法行政,难以追究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也使保护工作的开展显得力不从心。

3沈阳城市价值

3.1历史价值。沈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72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和2300多年的城市建设史,先后经历了战国、辽、后金(清初)、民国和建国初等多个重要发展时期,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公元前300年,沈阳开始作为东北地区的边塞重镇。一直延续发展至明末,建成以沈阳中卫为核心,由堡、墩、台等组成的防御体系,并在辽代建成具有完整城市形态的沈州城。1625年,沈阳成为后金的都城,进而发展成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发祥地和陪都。清朝末期,在殖民主义入侵的过程中,地方势力逐步兴起,沈阳又成为奉系军阀的首府和抗日战争的最前沿,发生了日俄战争、东北易帜、九一八事变、辽沈战役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解放之后,沈阳迅速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被誉为“共和国工业长子”和“东方鲁尔”,创造了数百个工业第一。3.2文化价值。(1)具有清朝文化的代表性城市。以1625年后金迁都沈阳为标志,开创了“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辉煌发展历程。此后,皇太极在这里将女真族改为满族,建立了大清王朝,并完成盛京都城的建设。由此,沈阳的古代文化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了以满族文化为主,汉族、蒙古族、藏族等关内外各民族及宗教文化融合发展的清前文化。到清朝迁都北京后,沈阳的清前文化逐步演变成当时中华文化发展的主体。(2)体现东北地区多民族和多元文化交融的典型城市。72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沈阳地区主要是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土著民族。到战国以前,主要分布着肃慎、东胡等游猎民族。后随着中原汉族、契丹、女真、蒙古、日本、朝鲜等民族的交替进入,多民族、多宗教融合发展的人文环境逐渐形成。沈阳具有多元文化特征的历史建筑和文化包容性的历史遗迹等,如古人类文化遗址——新乐遗址,古墓葬、烽火台遗址;清朝留下的故宫和陵园昭陵、福陵建筑文化;外表华丽的殖民主义近代商业建筑群体;奉系高官们相继建造的官邸、公馆;多元并存的宗教文化载体;中西结合的近代工业及民用建筑,如沈阳车站、沈阳东北大学等。

4沈阳名城空间布局模式

4.1“拼贴式”空间布局特色。沈阳历史城区脉络清晰、完整,反映了清前、清中期、晚清、民国及新中国时期各历史阶段的发展历程,其独特的清朝陪都皇城、满铁附属地、商埠地、近代工业区并存的板块拼贴式空间格局,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近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4.2廓圆城方的都城空间格局特色。清朝初期改造沈阳城建设的盛京城采用《周礼•考工记》中的王城建设模式,具有独特的空间格局,体现了皇权集中以及“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的中国古代都城建设思想。整体表现为“外圆内方、四塔四寺、八门八关、井字格局、宫殿居中、前朝后市”的独特都城格局。4.3方格网加放射路网的城市空间格局特色。满铁附属地的建设在空间与功能组织上独立于清朝改建形成的盛京城之外,具有完整的城市功能,采取了“巴洛克”式的城市空间布局。整体表现为放射加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以火车站为中心,向东放射3条道路,加上平行铁路方向的道路。方格网道路系统采用小街坊路网,使每个街区临街面增多,便于商业上的开发运作。同时,安置了大量公用、民用与居住建筑,居住方式与建筑风格均保留鲜明的日本传统特色。4.4城、水、山交融的空间格局特色。沈阳地处东北地区“白山黑水”的边缘,丘陵山地和平原的交汇地带,东部、南部是长白山和千山山脉,西部是下辽河平原,北部是内蒙古科尔沁沙漠。长白山余脉哈达岭由东北渗入城中,浑河、蒲河及“环城水系”等河流从城市内部及周边流过。城市建设选址位于浑河与蒲河之间,被山体与水系环绕,连同清末至建国初期逐步建设的“环城水系”,共同构成以“山水盛京”为特征的独特自然山水环境。这种东靠山区、西是平原、南临浑河的城市选址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山水“形胜”理念的同时,又有自身的特征,体现了北方游猎民族的生活特色。

5结语

历史文化名城既是遗产整体格局和风貌集中展现的区域、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合体,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通过深入研究沈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围绕名城内涵确定各项保护内容,以空间为载体,在强化对历史文化名城格局与风貌整体保护的同时,也要将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紧密结合到一起,突出保护主题与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性。整合这些散落在城市中的各项历史文化资源,注重结合实地现状的空间布局,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者:周晓琳 苑泽锴 刘笑 单位:1.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2.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历史格局范文篇9

关键词:文化景观;历史街区;空间传承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历史的主要承载体,具备文物的特性,需要保持其原真性,因此希望它“不变”;但作为城市街区,它有必须完全融入城市,与城市共生长,否则街区就会死亡而使保护无从谈起,这样它又必须不断地改变。究竟什么要“不变”、什么要“改变”呢?

1文化景观的空间构成

1.1城市格局

格局的特色往往反映一个城市的规划思想。我国不少城市格局构图方正,主次轴线分明,但也有很多因地势变通、灵活的实例,形成别具一格的景观特色。历史街区是一个城市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整体布局方式与它所在城市的布局形式相对应,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街区的街区布局形式是这个城市传统城市格局的缩影。

1.2传统街巷

传统街巷是历史街区文化景观中的重要内容,对历史街区的空间布局的影响最为广泛而深刻。历史街区的街巷空间是较为封闭、内向的,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将历史街区内部各个要素在空间上形成相互联系的整体,并协调和有效地发挥城市的诸多功能。例如,街巷在承担交通运输任务的同时,也是组织市井生活空间的主要场所。

1.3空间节点

(1)广场。广场是街区中主要用来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场所,属于公共开放空间。中国古代城市广场的概念较弱,一般城市没有专门建设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广场,广场的功能往往是依附于其他的功能,如依附于庙宇、宗祠等宗教建筑进行祭拜等宗教活动;定期的集市贸易或经常性的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戏台前提供给人们看戏的空地等等。现在历史街区中留存至今的也多是这一类的庙宇、宗祠和商业性的集市广场。如南京夫子庙广场、山西灵石静升镇文庙广场等。

(2)交通节点。通常是指街巷道路的交叉点。由于传统街区多是在自发的情况下逐渐形成,街巷常常弯折成曲尺形,或是和缓的曲线形。道路的交叉点不是简单的十字形,而多是风车形、丁字形、人字形等相互交错的一种形式,节点的空间景观丰富多变,有些也兼具景观节点的效果。

(3)院落节点。指建筑或围墙围合成的半私密空间,院落节点是外部空间序列的终端。历史街区文化景观中的院落节点空间是与人们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地方,也是历史街区文化景观关注的焦点。

(4)点缀性景观节点。通常指以标志性景观如古井、名木、牌坊、雕塑、碑刻等存在的节点,是历史街区文化景观的重要标志点,人们在这里可以交往、进行信息的传达。

2文化景观的空间传承

对于历史街区文化景观的传承包括显性景观及隐性景观的传承。显性文化景观是以一定的物质或空间存在,是人们日常可以触及的,因此人们对它们也比较熟知。隐性文化景观是以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要素等为主,有些以一定的物质载体体现其内容,可有些是无形的,体现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一个脉络。本文侧重从显性要素对文化景观的空间传承展开论述。

2.1城市肌理的传承

在我国城市的历史街区中,城市肌理对城市建筑有着极大的控制力,无论建筑的解决方式多么出色,都无法克服它们所在地城市肌理的限制,它是建筑在城市空间深层结构上的形态依据。要传承城市肌理的价值形态,首先要理解中国传统城市空间或场所空间的内在秩序,这种秩序是一种连续的、积极的、包容性的空间。中国的城市强调中轴线和左右对称,这是同其社会组织结构相适应的;城市主要靠封闭的外墙与院落形成城市空间,这些都是其历史发展的城市文脉所延续下来的。

2.2城市轴线的传承

城市轴线可有实轴和虚轴之分。实轴通常以建筑的空间序列组织来表现,虚轴通常以道路系统(交通轴线)或绿化系统(生态轴线)的形式来组织。轴对称的设计思想是我国自周代以来至清代长期延续的设计模式,大到城市设计、各个街区,小至院落建筑都依照这一规则:即将主要建筑物安排在一条笔直的中轴线上,左右取得均衡对称,而轴线上的建筑依地位而高低起伏,呈现出雄伟肃穆的气势。我国许多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都是对称式,以钟楼、鼓楼的连线或者牌坊的序列为轴线,城市由此延伸发展,街道或者与其平行,或者与其垂直,整个城市沿轴线左右对称,形成规则平稳的布局。保留下来的不仅有北京、西安等文明古都,还有平遥、兴城等历史悠久的小镇。

2.3城市天际线的传承

天际线即空间的天际轮廓线,是城市总体形象的轮廓。在城市特色的构筑过程中,城市轮廓是城市空间形态最集中、最典型的代表,它有最典型的建筑群构成。

历史街区的天际线往往是城市特征的重要标识。是在城市宏观层面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的主要语素之一,因此在历史街区中要强调对历史街区天际线的有效保护,对形成该天际线的整个地区的建设和环境改变都要采取审慎的态度,实施一定的建设规划控制。由于我国历史街区大多是较为低矮平缓的天际线,由此在现代城市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城市天际线传承的难度可想而知。主要通过以下3种途径的“建设规划控制”。

2.3.1高度控制

具有典型特征的历史性天际线,往往有著名建筑物优美的轮廓成为构图的最突出主导因素,对新建设的高度的控制,防止其高度超出主要建筑,形成喧宾夺主的态势,是最有效的防止破坏历史性天际线的措施。对于低矮建筑群体中的新建筑高度同样给予控制,防止其高度突破原有建筑群形成轮廓线,破坏历史性天际线的基本态势。

图1的两张照片都摄于江南水乡古镇南浔。形成一对比景观特色。(a)图中,建筑层高控制在两层以内,坡顶屋面高低起伏,富有层次。(b)图中。一突兀的马赛克贴面高层建筑打破了整体轮廓线的塑造,不符合传统的视觉心理。

2.3.2视线控制

对历史性天际线的识别一般均具有某一个或几个最佳的视点。在这些视点方向上形成了该城市著名的、独特的天际线,并带给人们以一定的方向感和认同感等心理意义。历史街区的城市天际线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和独特的景观构成。因此,必须在以这些视点为基准的视线通廊内控制新建设的高度、体量等,保证视廊通畅。

2.3.3对新地标建筑的控制

对有可能成为新地标的建筑对其视距、高度、体量、材料、色彩等采取审慎控制。

2.4街巷空间的保护

街巷空间是历史街区居民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物质载体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街巷的家庭化使用,使得街巷空间充满了多色彩、多情调的公共生活,同时也使历史街区的环境体现出一种场所精神。保护历史街区文化景观不仅仅是延续原有的物质环境。同时也包含着对于社会网络和生活网络的延续。转贴中国论文联盟-历史街区内部的街巷格局常常具有该地段乃至整个城市的个性。在我国,坊、街、巷、路网格局从古沿续至今,但不同的地区又有着不同的特征。同为江南城市,苏州以前河后街、河路相间的街巷格局为特征。而扬州的居住地段道路格局是以方格框为骨架,鱼骨式街巷为主脉,在鱼刺两侧为尽端式的巷子。这几种街道格局是与封建经济的社会、封建家庭的统治以及厅堂式民居布局密切相关的,同时也是不同的生活方式形成的历史风貌的重要体现。

苏州桐芳巷小区的改造设计(图2)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语汇。如传统的建筑形式与细节,并不是完全的仿古建筑,但坡屋顶、白粉墙、花窗、庭院、风火墙等,都带有明显的传统文化印记的符号。这是一种“有形”的景观视觉控制。除了建筑风貌的重塑,还有哪些保持城市传统街区的完整记忆、增强城市的特色及个性的规划思路呢?桐芳巷保留了原有的街区格局与空间尺度。在建造新建筑的同时力求延续原有的空间氛围,使居民有乡情可寻。内向围合的总体布局不仅仅体现在每一个院落中,整个街坊的4个沿街面布置较高的商业公建,而在内核布置居民住宅,形成大街繁华、小巷幽静的氛围。邻里空间、内向围合、树木、墙等都是景观空间设计的元素。

2.5历史建筑及历史特色要素的传承

历史格局范文篇10

博平镇是山东省政府确定的首批“省级中心镇”之一和“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之一,同时又是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千年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遗留了丰富的文物古迹,见证了博平的兴衰荣辱。博平还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滨临徒骇河,外有护城河,内有南、北、东三大莲池,阡陌纵横、水系发达,有江北水乡的美誉。

2博平特色

2.1古镇布局

古博平县城作为一座千年城池,其规划布局具有鲜明的特色,博平县志中曾有记载:“博平自古是宝地,汉朝就设博平县。历史悠久文脉深,距今已有数千年。东西南北四城楼,城内城外庙堂多。文庙武庙城隍庙,县署学塾带书院。东门外有东岳庙,圣母行宫在西关。楼台亭阁遍城池,雄伟古楼在中间。”(1)总体布局。博平城四周筑有城墙,城墙挖有护城河。城池设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城内五街,城外四关。城中心设一古楼,在楼下环视,四门尽收眼底。(2)水系与景观。城池滨临徒骇河,护城河与徒骇河相联通,城内有义井、龙井、甘泉井、清泉四处水源供应城池内居民日常用水。古博平有远近闻名的“博平八景”,其中“旭阳岳岚”、“莲池秋月”位于城池当中。(3)重要建筑。县衙、文庙、儒学堂、城隍庙等建筑占据城池的中心地位,采用四合院为主的院落式住宅形式,遵循轴线对称式的格局布置,一般中心列正殿,左右列东西庑。

2.2古镇文化

博平民间文化丰富,特色鲜明,主要有孔子孔子周游列国在博平渡河留下的儒家文化,村妇“舍儿保侄”成功退兵的义举留下的忠义文化,以风格朴拙豪放的博平剪纸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因物产丰富、美食独特而产生的美食文化等。

2.3古镇保护面临的威胁

博平镇虽然历史文化内涵深厚,但由于久经变迁,历史文化遗存、建筑物已很少,护城河正在遭受填埋,一些历史事件的遗址已经被现代建筑占据。仅有部分道路留存了过去古镇的肌理,村庄的民居建筑平面布局相对规整,整体立面轮廓以一、二层低层坡屋顶建筑为主体,总体剪影较为平直敦厚,具有华北地区人居聚落的典型形态。新近的城镇建设与房产开发改变这种传统格局与肌理的要求愈发强烈,古镇的文化也由于其载体的消失殆尽也正面临着无以传承的局面。

3规划应对

规划在积极保护现有建筑及遗存的同时,以保护、弘扬历史文化作为本次保护规划的核心,深究历史之源、文化之魂,“以虚补实,以实载虚”,赋予新的城镇建设以传统文化的魂魄和传统建筑的风格,实施文化传承、格局修复、功能更新三大策略。

3.1恢复水乡格局,营造生态古镇

充分利用水系资源,联通护城河,串联南、北、东三大莲池,恢复甘泉、清泉、龙井三大泉井,保留其它分散的坑塘、支渠等小水体,形成“珍珠项链”式的联通分布的水体有机格局,构筑活水古镇,通过各种形式的小桥,联通护城河两岸空间,充分体现江北水乡的特征。以水为脉络,串联各处公园绿地与街头绿地,构建网络化的绿地系统,形成具备生态田园特色的镇区布局形态,营造魅力水乡古镇。

3.2恢复格局,空间延续,重现古镇情景

梳理水乡空间、古镇肌理等各个特定空间,通过恢复历史节点还原历史空间,通过保留老街老屋留存现有肌理,通过开发植入新建筑适应未来需要,以整体的城市设计全面呈现过去、现在、未来不同时期的空间。(1)保留“田”字形城镇空间布局。作为古镇的生活交往中心,书院街和鼓楼路至今还延续着原初的交通、市集等功能,在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继续担当着重要角色。以书院街和东西大街为主轴的十字街以护城河构成的马蹄形水系,作为古镇水路生活交往中心,汇集交通、商贸、集会等功能,将古镇划分为“田”字形布局。(2)采用棋盘式小尺度街巷。重建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形成古镇的主要出入口与空间意象。在改造与新建中特别保留纵横交错的街巷,保持当年相互垂直的走向与功能,形成了古镇以十字街为骨架的小尺度方格网街的肌理格局。(3)采用以合院民居为母体的平直规正的建筑肌理。新建民居保留传统建筑样式,以三合、四合院落为主,形成具有宗族特色的社区和平直规正的建筑肌理。(4)恢复部分遗址风貌。恢复部分遗址风貌,通过部分城墙、民俗街、城隍庙、南戏楼等的重建,重现古镇日常生活景象。确定旭阳岳岚、莲池秋月2个重要景观节点,通过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多个层面进行规划建设引导,再现“旭阳岳岚、莲池秋月”的博平八景盛况。

3.3文化传承

深入发掘博平镇的历史文化与传统风俗,构建博平镇儒家文化、忠义文化、民俗文化、商贾文化、美食文化等丰富的文化体系,并找出以上文化对应的具体载体及其分布,再结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对以上文化与载体进行针对性的保护、恢复与传承,将镇区打造成为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古镇。

3.4有机更新功能,再造活力古镇

挖掘历史特色功能,强化现有功能业态,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植入亲水、历史、体验休闲、民俗特色等新兴功能,通过古镇文化游、生态田园游、休闲度假游展现绿色生态、水乡古镇特色;通过发展特色餐饮、旅游住宿、旅游购物,完善旅游服务职能。依托旅游项目开发聚集人气,通过配套服务业、旅游地产开发实现开发效益,有效恢复古镇的活力。在古镇的入口处布置旅游接待中心,集管理、接待、停车、售票、餐饮等功能为一体;部分恢复城墙等构筑物,打造古镇历史与文化的展示设施;沿护城河设置酒馆、饭店、酿酒作坊、美食店铺、咖啡厅,打造滨水“美食街”;利用莲池打造水体公园,围绕水体公园布置文化娱乐、养老养生、体育休闲等设施;以博平历史典故为历史背景创建影视基地,同时配套酒店、娱乐等设施;以特色手工作坊为依托,发展剪纸工坊、画坊、诗社等民俗创意设施;重塑关帝庙等会馆、以及戏楼、茶楼,重现博平繁华的商业景象。

4总体规划

规划在功能定位、古镇布局、空间结构、建筑形体等方面大胆创新,通过南北向的历史发展轴将南门、牌坊、南莲池、钟鼓楼等古镇历史节点串联成一个历史空间景观体系,构建古镇历史文化的空间;通过东西向空间发展轴结合现代生活方式打造城市影像空间,还原古镇肌理。运用老护城河打造滨水休闲带,把居民和游客的活动引向水边,成为城市生活的延伸;结合水系及桥梁打造水乡特色,形成完整的步行系统。规划将商业、娱乐、旅游和居住等功能有机组合,互相促进,从而增强镇区活力和吸引力。

5结束语

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与现代的城市建设开发并不矛盾,优秀的规划设计应能将总结提炼出传统文化的精华,将其在古镇建设中有效传承下来,成为古镇的灵魂;将历史遗存有机结合进当代的城镇建设开发,成为城镇中独特的亮点与名片;将传统建筑的样式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实现现代与历史的交相辉映,最终实现古镇的发展与复兴。

作者:王勇 单位: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