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05:23:03

零售

零售范文篇1

关键词:国美;金融战略;资本结构;股利政策;融资策略

1国美发展历程

国美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经过1997—2003年间的持续性扩张成为全国连锁的家电零售企业。2004年,国美在港交所上市,并在之后的几年通过兼并以永乐为代表的一系列同质公司实现扩大市场占有率的计划,2011年开放线上市场。2016年国美公司更名为国美零售,同时明确了其整体家庭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商业定位。现今,国美是中国领先的家用电器和消费电子产品全渠道零售商。而对于国美选择在香港上市的计划,也许出于以下三方面的公司考量:首先,国美在港交所可以获得更准确的公司价值预估。一方面,香港市场处于国际市场的潮流之中,相较于大陆市场而言,香港市场内有更多了解家电零售行业的专业人士和相关公司,这不仅能够确保国美估值的准确性,还能引起熟悉行业的投资者的兴趣;另一方面,香港股市始终投放于全球大环境下进行评估,其测算的企业价值能够最大程度地反映目前公开的所有信息,也使得估算结果更有信服力;其次,香港具有更成熟的市场环境和更严格的监管体系。相对于大陆市场,香港的股票市场产生时间更早,市场体系更加清晰,这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发行者风险;最后,香港拥有更大的市场以及更充足的流动性,香港作为自由体系市场,并没有货币数量限制,国际游资可以自由进出,这为市场提供了更好的流动性。

2基本面分析

本文选取了国美所在的家电零售行业的五家可比公司:苏宁、格力、美的、飞科、海尔作为基准对照,对于国美的营运情况进行简要分析:近几年国美在存货方面表现不佳,究其原因是产品的销售性变现性不强,这也许也是国美频打价格战的原因。而对于家电零售行业,其应付账款主要源于类金融模式的短期融资,这种模式需要良好的品牌影响力与品牌信用作为凭证以实现上游赊购行为,而随着国美信用评级的下降和债务比率的增加,其类金融模式能力与行业其他公司相比差距较大。但国美的应收账款数据表现亮眼,或许由于国美并没有因为库存过多而选择和海尔等公司相类似的清库存赊销策略,使得自身的现金流量保持健康状态,也正是因为如此,国美的现金周期优于行业平均值,如表1所示。2.1资本结构。如图1、表2所示,从广维角度来看,国美的资本结构大致分为股权(普通股)以及债权(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细究而述,国美的债股比例呈现了债升股降的趋势,债务比率从2015年的5.04%跃升到2018年的66.27%,这样的融资结构调整带来了四点好处:第一,融资成本大大降低。理论上因为税盾效应,越高债务比率对应的融资成本就越低,但在2017年后,因为利润的由盈转亏,税盾效应便不复存在;第二,管理层收回部分公司控制权。公司股权不再被稀释,使得管理层能够按照本身规划更为顺利的实行,诸如建立美店等战略改革,而无须担心与股东的冲突而产生的成本;第三,资本结构得到优化。资本结构优化的广义概念是在公司内在价值升高的前提下,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逐年降低。随着国美价值的逐步提高,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也从2015年的10.20%下降到2018年的6.30%;第四,国美现今股价处于低位,在此时选择发债而不是发股的策略,是对于国美公司价值的保护。同时,融资结构的改变也带来了些许问题:一方面,国美违约风险陡然提高。大量的借债提高了国美的违约风险和破产成本,这使得信用评级从2017年的BB降至2019年的B+,无异于增加了未来借债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国美的资本灵活性受到重创。近三年来国美大额借债,其现有债务即将触及公司债务容量的临界值,未来公司的债务融资都将受到限制,但同时,国美的公司转型刚刚开始,2016年国美在提出上下游业务合并规划的基础上,还进行诸如家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并进行例如体验店等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国美都需要充沛的资本注入和自由现金流予以支持。两者综合来看,高比例的债务并不适合国美现有的发展模式。债务融资可以概括分为短期债务融资和长期债务融资,国美的短期债务近些年持上升势头,从2016年的4.8%跃至2018年的48.1%。从成本而言,根据流动性溢价理论,利率曲线总是呈上升趋势,所以大比重的短期债务的确能够减少融资成本。同时,短期债务具有借债门槛低,借债速度快的特点,更容易向公司提供资本流动性。然而,现有的债务比例分配也许并不完全符合国美公司的现状。第一,近些年国美的速动比率、流动比率、现金比率以及运营资本数据都较为疲软,利息保障系数甚至小于0,这都说明国美目前短期偿债能力不佳,这时如果国美依然不减少短期债务的比率,高比例的短期债务就会引发资金链断裂的可能,从而产生运营风险;同时,国美的资产负债比从2016年的66.06%升至2018年的81.25%,也从侧面揭示了国美长期偿债能力的萎靡;第二,短期借款原本能够提高资金的流动性,从而产生新的收益,但是,国美目前利用供应商货款和短期贷款来偿还长期贷款,一旦资金运转出现问题,偿债便受到极大影响从而引发流动性风险。总的来说,从资本结构的角度而言,国美急需快速减少债务比例。一方面,国美正处于缓慢的转型期,需要大量资本和时间来维持日常运营;另一方面,从资本获取的角度而言,首先,国美的资本回报率和股本回报率都低于资本成本和股本成本,以至于不能产生超额收益来补贴运营活动;其次,公司负债比例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高杠杆率便会产生违约风险从而引发小规模的财务困境,这也提高了公司的破产成本;如果向外融资,随着债务比率的增高,股权债权的成本都相应提高。同时长期短期偿债能力都表现不佳。2.2股利政策。国美在16年之前保持接近于40%的股息支付率,略高于行业平均值,从而吸引了一批热衷分红的稳健性投资者。在2017—2018年,因为企业转型,国美采取零股息政策,降低了国美股票对于原先投资者的吸引力。从表3中股东自由现金流和分红的对比可以发现,2015年,分红总计远高于股东自由现金流,说明国美支付了超额分红以吸引股东并提升公司影响力。但分红情况和公司情况并不吻合,一方面,当年度国美的资本回报率和股本回报率都低于资本成本和股本成本以至于没有产生超额收益;另一方面,作为低利润的零售行业,国美将价格战作为营销方向,本身就不是一个好的战略。综合而言,对于2015年的国美,建议减少分红而将现金投入于最佳项目。在2016—2018年,分红总计低于股东自由现金流,资本回报率和股本回报率也都低于资本成本和股本成本而仍然没有产生超额收益,此时的零股息政策是明智的,超额的现金流量建议用于已有项目的调整中。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分析,近些年国美不仅处于漫长的战略转型期,同时伴随着三个特点:第一,高收入,高成本,无利润或负利润。第二,内部融资少甚至为负,仍需要的高额外部融资支持。第三,自由现金流回收额低。这样的发展情况符合降低股利的背景需求。在2016年和2017年,国美都曾大量回购自由股票,在低股价时回购股票使得国美可以超低成本回收控制权,其次,回购行为也向市场释放了国美股价被低估的信号,以刺激股票需求,如图2所示,两次大型回购行为结束后,国美股价都获得了可见的提升;最后,国美也在利用回购行为创造接管壁垒,在市场中,低股价股票容易被做空,而对于当时的国美股票,在股票市场内投资者做空行为自然也比做多行为更加频繁,国美理应抓紧回购来实现反收购,如图2所示。如图3、图4所示,通过分析国美的融资策略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第一,从债股分析中可以发现,更大比例的资金来源于债务融资,从国美的现实情况分析,这种选择一方面是出于成本考虑,另一方面,国美现今股价被低估,股权融资不仅获得资金较少,而且会丧失公司控制权。第二,从债权内部比较,银行贷款比例低于发行债券筹得资金的比例。对于国美这种体量的公司,银行贷款成本更低,筹资速度更快,国美2016年提出“家生活”理念并推动全公司转型,短时间需要大量流动性强的资金以支撑,银行贷款自然是更好的选择。第三,国美融资来源较为单一。近几年来国美的筹资模式还仅限于普通的直接融资:普通股股权融资、债券融资以及以商业银行为金融中介的间接融资,并没有通过多重融资手段实现风险分担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控制。从国美的管理层架构以及商业框架的角度来看,这其中也许有个别方面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第一,在近几年中,国美的董事会成员名目变化较小,整个领导层长时间处于相同配置会大大降低公司决策的全局性和有效性。第二,现阶段国美使用的商业策略较为激进。从2016年开始,国美从横向试图将业务开展到家装等相关产业,纵向试图将市场从一二线城市下沉到四五线县镇,在自身账面已经不获利的情况下采用两种扩张同时进行的商业策略过于激进。第三,2016年国美选择发行5000百万普通股来完成对艺威发展有限公司的收购,而不是像往常选择用留存收益或者债务完成收购,这大大增加了收购成本。第四,国美所在的家电零售本身处于低利润行业,但近些年为了加强客户黏性,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国美与苏宁、京东频打价格战,这会影响公司的健康稳定增长态势,更会因为逐利厮杀而忽略了对产品品质的掌控,导致服务品质陡降而使自身品牌受损。

3结语

(1)从资本结构维度分析,国美近几年破产成本高于行业平均值,建议减少债务比率,同时控制短期债务的比例。可以尝试股权债券互换来缓和债务危机;出售部分低收益资产或运用现金或现金等价物进行债务置换;将门店资产证券化,因为门店资产证券化不会扩大负债规模,还能提高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并增加现金流,融资成本相对较小。(2)从股利政策的维度分析,国美的现行股利政策符合其生命周期规律,建议继续保持低股利或零股利政策;而国美现有股价处于低位,建议利用超额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来重新回购股票以回收控制权。(3)从融资战略的维度分析,国美现有的融资策略过于单一,建议尝试可转换债券等多元化筹资工具:现今国美存在负债压力,公司价值也被低估,如果发行可转换债券,既可以享有低票面利率的好处,也避免了因债权融资而造成负债压力后增加的风险。同时,由于股票处于低位的缘故,投资者并不会急于将债权转换,而这种延迟性的股权在现阶段并不会稀释公司的股权。

参考文献

[1]国美零售控股有限公司年度报表[Z].香港股票交易所,2015-2018.

[2]陈锦.国美电器资本运营分析[J].商,2016(23).

[3]刘慧坡,李季鹏.基于零售业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研究——以国美电器为例[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8(3).

[4]梅齐双.简析国美的营运资本管理[J].流通经济,2019(2).

[5]张彤.传统零售企业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策略研究——以国美为例[J].老区建设,2017(20).

零售范文篇2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零售业发展迅速,经历了百货商店革命、超级市场革命、连锁经营革命和由电子商务兴起的第四次零售革命[1]。当前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推动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有助于零售业搭建网络平台,实现业态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等。在2021年的两会上,有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利用‘互联网+’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深度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这表明在后疫情时代,市场需要迸发出更多的新型消费,零售业要加快数字化转型。在数字经济时代,零售业需要形成以全渠道为核心的业态模式,可以有效减少零售商的效率损失和管理困境[2]。而全渠道零售的关键在于全渠道协同,即全渠道的纵向与横向协同。但实现全渠道协同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对于全渠道协同的支撑体系建设缺少理论研究与实际探索;另一方面,从多维度实现全渠道商业模式存在着一定困难。基于此,本文对全渠道协同的支撑体系建设进行进一步研究,再从商业的四个环节及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四个维度构建零售业的全渠道商业模式,加快实现全渠道协同。

2.数字化零售下的全渠道协同模式发展现状

2.1数字化零售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电子商务不断发展,我国网络零售行业交易规模在不断扩大。新冠肺炎疫情给传统零售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阻碍,冲击了线下商场和实体店铺。在此状况下,数字化零售凭借其供应链的集成化、数字化和共享化获得迅速发展,虽然年增长率在逐渐降低,但2020年的网络零售行业交易规模已超过了120000亿元(见图1)。图12014年-2020年我国零售行业交易规模及其增长率数据来源: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库数字化零售的焦点在于推进线上与线下的深度融合,实现一体化。就当前发展现状而言,阿里巴巴和腾讯在数字化零售领域中起到了带头作用,二者在数字化零售上有着不同的产业布局思维,前者是用自己的资源来引领转型升级,而后者的核心是做连接,通过实现连接的最大化价值来达到智慧零售。

2.2零售业全渠道协同情况

当前,实体零售企业缺少经验,想要快速对产业链进行全渠道转型存在着难度较大、成本较高等问题,成功可能性较小。在全渠道协同方面,当前国内外全渠道实践的协同主要局限于横向协同,仅重点关注于渠道之间,即线上与线下的关系,强调渠道间组织结构和业务活动的协同[3]。但结合中国的实际,可以清楚地发现仅是关注渠道间的横向协同并不能促成全渠道系统的效率化运营[4]。商品零售及流通过程中要经过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传递,渠道间的协同不能仅表现为商品要素的一致性,还需要营销管理、物流管理及信息服务等零售活动在不同渠道间相互配合与协调,达到纵向协同。

3.全渠道协同的支撑体系建设

3.1物流平台建设

全渠道协同需要强大的物流支撑,其中需要满足物流技术及设备的智能化和高端化、前置仓的布局以及库存的精准控制和配送的高质量和即时化[5]三大新需求。这些都是针对当前成本与效率难以平衡、仓储配送费用高、货仓不匹配等数字化零售业态下的物流问题所提出的。具体的物流平台运营策略要分三步来实施:①物流系统柔性化。当前用户对于物流服务的需求多呈“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6]的特点,物流系统柔性化可以使得平台灵活的组织安排物流工作,顺应当前的用户需求。②物流资源集成化。通过合作共享将仓储资源、库存资源、运输资源等资源集成,构建广覆盖的物流网络。通过资源的集成化,提高了物流平台的反应能力,在准确预测的基础上能够做出最优的配送安排,进而满足配送的高质量和即时化需求。③平台服务共享化。一方面,共享前置仓能够充分利用前置仓资源,减少货仓不匹配、仓储资源浪费等问题,进一步实现前置仓的布局以及库存的精准控制需求;另一方面,物流服务商可以和信息技术商等置换资源,共享货单信息与全渠道的库存信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物流与线上线下零售渠道的融合。

3.2流通供应链建设

流通供应链是指将品牌商、经销商、零售商、终端消费者以及物流服务商、信息技术服务商等连成的一个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为一体的功能网链结构[7]。在数字化零售中,流通供应链的运营模式发生了变化,由单渠道走向全渠道融合,多流通环节转变为少流通环节。这需要用数字化、共享化和扁平化三个特性来实现流通供应链的新运营模式。数字化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对“人—货—场”三要素进行数据采集,形成一个营销、服务、物流和零售数字化的数字体系,打通流通供应链运营中存在的数据壁垒,构造出一个高效、精确的数据库。共享化是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将消费者需求、支付、物流等数据开放共享,为零售商、制造商、消费者以及平台内各企业提供数据来源,有助于各渠道间的协同。扁平化则是减少供应链的流通环节,提高整个流通供应链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缩短供应链,实现从B2C向C2B和C2M运营模式转变[7]。

3.3渠道与触点的协同管理

所谓触点是指组织和最终用户之间的沟通[8],可分为直接触点与间接触点。前者包括销售团队、实体店铺、会展展览等;后者有广告媒体、电子邮件、网络平台等。这些触点基于交易性或关系性,会和消费者进行互动,零售商可通过对多个触点的高效和无缝集成[11]来实现全渠道零售。除了触点,可用渠道也是全渠道协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触点与消费者的互动效应作用于各渠道之中,才能实现客户价值。想进一步实现全渠道协同,就要对可用渠道与触点进行协同管理,将互动效应及客户价值实现利用最大化,在各个渠道间聚集、整合,进而优化所有渠道的客户体验和渠道绩效[9]。

4.全渠道商业模式构建

4.1商业的四个环节

从O2O的商业模式出发,要构建全渠道的商业模式,首先要建设好引流、转换、支付和客情管理四个商业关键环节。针对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与信息需求,企业要做好引流工作,可以利用广告媒体、网络平台等间接触点,也可以建设线下体验店、会展展览等直接触点,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增加顾客转换率。在消费者的购买过程中,企业需要利用渠道协同来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支付渠道,增加支付的便利性。最后,基于消费者的使用评价,企业要做好客情管理,利用全渠道的数据整合,在分析回购率、退款率、投诉率等衡量标准的基础上加强与消费者的交流,做好回访工作,并将消费者的综合意见与诉求提供给各渠道,进行全渠道调整与升级。

4.2四个维度

在建设好商业的四个关键环节后,还需从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四个维度来构建全渠道商业模式。这四个维度是流通过程中的四大组成部分,其中,商流是动机和目的,它对应的是商品的交易活动过程,当消费者具有购买欲望时,就会产生商流;资金流是条件,它对应的是支付过程,由于商品的购买渠道多样,资金流的实现方式也呈多样性;信息流是手段,它对应的是信息在全渠道传递的过程,不论是交易活动过程、支付过程还是货物运输过程,都需要信息流起传递作用;物流是终点,它对应的是货物运输过程。在构建零售业全渠道商业模式时,价值主张是零售企业给予商业伙伴和目标顾客的核心提供物[10],此价值主张要贯穿于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整个流通过程,同时,价值主张及价值服务的输出需要全渠道协同。首先,品牌商进行产品研发,利用自身较强的品牌效应和资源整合能力控制商品的生产和供应,通过整合下游的经销、批发、零售等环节来构建强大的销售网络[7]。然后,经销商通过自身处于供应链中间环节的地位,与上游的品牌商以及下游的零售终端进行交易往来,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最后,零售商作为零售终端,直面消费者,向其传递各渠道间的价值主张与价值服务,满足用户需求。品牌商—经销商—零售商这一流通过程实现了整个商业模式的商流和资金流,但还需要信息流和物流的支撑。信息技术服务商需围绕C端客户的多维度数据及信息技术来驱动整个流通供应链的运营管理[7],将客户的消费数据信息整合并共享在各渠道内,同时也采集各渠道的数据及渠道间的数据往来,形成一个高效的流通数据库。物流服务商起着运输及装卸等作用,要具备强大的物流基础设施、软硬件条件、技术创新和企业内外部资源整合能力[7]。基于此,就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零售企业全渠道模式。

5:结论:

零售范文篇3

表一:美国ABC统计的主要期刊的发行量单位:万份

年份订阅量零售量总发行量

199629953659836552

199730124661336738

199830335637236707

199931007620437212

200031868602437892

来源AveragescalculatedbytheMPAfromABCstatementseachyear

美国期刊零售发行的组织结构

美国期刊的零售发行是通过分级进行的。参与期刊零售经营的各类实体主要有:出版社、印刷厂、全国发行商、地区批发商、零售商。

目前美国期刊市场上活跃着800多个出版商共发行着3500余种杂志。杂志社主要负责期刊的编辑和出版。同时,很多刊社也承担自己刊物的订阅工作。在期刊的零售过程中,出版社协助各级商推动营销和发行工作,为他们提供期刊内容信息,以便组织各种针对性的宣传促销活动。

在美国市场上,除了极少数区域发行和都市发行的期刊直接自办零售或选择地区批发商外,几乎所有的期刊都要选择全国发行商作为期刊零售发行的全权。全国发行商的职能主要有3个:一是市场调查和营销推广,即与各地区批发商和零售商合作开展营销活动;二是信息的搜集和反馈,即报刊销售和退货数据的汇集,处理与反馈,为出版社提供发行数据信息;三是资金管理,负责与地区批发商结算销售款,及时与出版社结算。全国发行商在美国期刊零售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零售范文篇4

表一:美国ABC统计的主要期刊的发行量单位:万份

年份订阅量零售量总发行量

199629953659836552

199730124661336738

199830335637236707

199931007620437212

200031868602437892

来源AveragescalculatedbytheMPAfromABCstatementseachyear

美国期刊零售发行的组织结构

美国期刊的零售发行是通过分级进行的。参与期刊零售经营的各类实体主要有:出版社、印刷厂、全国发行商、地区批发商、零售商。

目前美国期刊市场上活跃着800多个出版商共发行着3500余种杂志。杂志社主要负责期刊的编辑和出版。同时,很多刊社也承担自己刊物的订阅工作。在期刊的零售过程中,出版社协助各级商推动营销和发行工作,为他们提供期刊内容信息,以便组织各种针对性的宣传促销活动。

在美国市场上,除了极少数区域发行和都市发行的期刊直接自办零售或选择地区批发商外,几乎所有的期刊都要选择全国发行商作为期刊零售发行的全权。全国发行商的职能主要有3个:一是市场调查和营销推广,即与各地区批发商和零售商合作开展营销活动;二是信息的搜集和反馈,即报刊销售和退货数据的汇集,处理与反馈,为出版社提供发行数据信息;三是资金管理,负责与地区批发商结算销售款,及时与出版社结算。全国发行商在美国期刊零售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零售范文篇5

2007年11月10日,家乐福重庆沙坪坝店在店庆促销活动中发生群众踩踏恶性事件,造成3人死亡,31人受伤的严重后果,教训极其深刻。为进一步规范我省商业零售企业促销行为,防止此类恶性事件发生,根据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零售企业促销工作的紧急通知》(内部明电部委号3372)精神,现紧急通知如下:

一、加大对零售企业促销行为监管的力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商务部等五部门颁布的《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年第18号令,以下简称《办法》)和省经贸委等六部门下发的《关于贯彻商务部等五部委〈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浙经贸商发展〔2007〕9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文件精神,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规范零售商促销行为。要确定一批大中型零售企业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对单店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的零售商,各市、县(区)商贸流通主管部门要按《办法》规定落实备案制度,加强跟踪、指导和监督;要建立零售企业信用档案,对零售企业不良的促销行为进行记录,并向社会公布。

二、引导零售企业依法促销、安全促销。商业零售企业要依法开展促销活动,加强促销活动的组织管理,牢固树立经营安全意识,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完善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不组织容易造成人群聚集、人身伤害、秩序混乱的限时限量促销活动,特别是不准开展粮、油、盐、肉、蛋等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限时限量促销活动,消除安全隐患。大型超市、便利店、折扣店、仓储会员店等应参照《超市购物环境》标准(SB/T10400-**)的要求,对店铺进行安全环境设计和改造,保证消费者安全便捷购物。

三、开展零售企业促销行为的专项检查。各地商贸流通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会同价格、公安、税务、工商等部门,根据《办法》和《实施意见》的有关要求,对本地区零售企业促销活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请各市按照附件提纲要求,汇总辖区内各县(市)的检查情况,于2007年11月28日前将检查情况书面报我委商业改革发展处。

附件

上报材料提纲

一、本地区贯彻落实《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的具体做法、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制订实施细则情况及实施效果。

二、本地区零售企业开展促销活动的情况,包括促销活动的主要方式,促销活动的宣传内容是否清晰、真实,有否采用虚构原价打折或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误导消费者,是否制订了促销活动安全预案及应急机制,有无发生人身财产安全事故,零售企业促销备案情况。

三、本地区(企业)促销的主要形式,供应商、消费者对此的反映。诚信促销的典型案例,做法和经验。

四、不规范促销的典型案例(存在的问题;对其他商业零售企业的影响;消费者投诉)及查处情况。

五、本地区可否允许零售企业采取购物返券的形式进行促销;购物返券促销的情况,包括返券幅度、返券可使用的范围、返券使用日期、消费者的反映等。

零售范文篇6

(1)欺诈性价格促销仍很普遍:中小城市零售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仍以“价格战”为主旋律进行促销。为了将价格战坚持下去,又保证赢利,零售商常利用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采用欺诈性定价,故意抬高标价,然后以“特价优待”,“酬宾大减价”的名义促销;或者在商品上标明实行“限定价”,即在某一特定时间内以某一优惠的价格出售商品,过时则恢复原价。但实际上该价格本身并无任何优惠成份,超过期限后商品的价格也不恢复或上调。欺诈性价格促销行为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2)返券促销备受推崇。中小城市超市和商场类零售商多采取抽奖返券活动进行促销。各商场对返券的使用经常设置不同限制:限在不同时间、不同品牌、不同楼层使用,或不同类商品返券数额不同,或返券与打折不能同时享受等等,“化妆品和床单只收券不返券、衣服如果打折就不能返券、茶具不参加任何活动但可以累计积分……”诸如此类的条条框框令消费者感到迷茫;除了不少品牌柜台拒收返券不参加活动外,很多可以用券购买的商品价格标的都十分有“技巧”,都必须再补三五十元现金才能拿到商品,使消费者难以取舍,而时限要求又迫使消费者赶紧将券花掉,买些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陷入循环购物怪圈。返券促销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3)消费者售后服务难以保障。在促销行为中,很多零售商打出所谓“特价产品”、“打折商品”等招牌吸引消费者。几乎所有的打折商品在购物小票上都会注明“打折商品,概不退换”的字样,该特价产品往往是库存或积压商品,本身多存在质量问题。零售商以“特价”和“打折”为诱饵,剥夺了享受商品“三包”等应有的权利。

(4)知识产权侵权泛滥,同业零售商损害严重:由于市场竞争的非规范性,缺乏知识产权的保护,零售终端促销雷同与抄袭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你买四送一,我就买五送一;你让利,我就酬宾;你放礼花,我就放飞艇。一项有创意的促销措施,很快就会被其他零售业模仿甚至全盘照抄,如某个商店率先实施了会员卡消费积分的方式,仅仅是几个月后,几乎所有的超市都采用了此促销的方式。这种情况造成不少勇于创新的企业经常面临着所获得的创新收益弥补不了创新成本,但“借鉴者”却有收益的局面;模仿和抄袭严重侵犯了创新零售商的正当权益,扰乱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5)文化价值误导时有发生。经常发生在中小城市零售业演出、展览等促销方式中。如某商店促销时聘请特型演员,伴随着《东方红》乐曲,“”向群众握手,并祝贺该商场开业,严重抵毁了领袖形象;某零售业用“日本鬼子”道具吸引顾客,引起轩然大波;在表演中表演者身着不雅服装吸引消费者驻足,以上这些,对社会势必产生负面影响。

(6)亲情卡促销中商业贿赂严重:为了把消费者吸引到自己的市场中,中小城市具有一定规模的超市普遍采用亲情卡、会员卡。并且零售商以高额回扣为诱饵,使企事业单位将亲情卡作为奖金或工资的代币券发放,不但违反了金融秩序,也严重侵犯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另外,亲情卡由于其隐蔽性强,使用方便在贿赂手段中而备受青睐,也成为滋生腐败行为的温床,败坏了社会风气。

(7)偷税漏税现象多见:零售商利用打折、返券、附赠、有奖销售、会员卡等各种方式,通过种种手段避税、偷税、漏税,给国家税收造成了损失。

(8)公共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北京、山西等已经出台地方性法规,禁止对价格敏感度较高、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必需品和日用品进行不合理的节日促销。但中小城市零售业促销中食用油、鸡蛋等生活必需品限时限量促销仍时有发生,加上防范措施不力,经常造成人员集聚拥堵和市场秩序的混乱,极易引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

2中小城市零售业促销存在问题的原因

(1)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而竞争的本质是逐利性。在逐利的驱使下,使竞争的过程和结果原离合理、正常的轨道。在零售业促销中,如何促成交易、吸引消费人群是获得利益的前提。由于不同的零售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不同,有些零售商可能产生投机心理,从事不正当促销活动。

(2)现行法律法规不完善:对于零售业促销的规制,散见于《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价格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等法律中,但相关规定大多是原则性规定,操作性差,对促销活动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也没有相应的规制;而专门针对零售业促销的法规是五部委联合颁布的《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由于层级不高,职能监管部门过多,违规处罚细则不明、规范条款过粗等一系列原因,导致在实施过程中有一些困难另外;近几年尽管出台了一些零星地方法规,但数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由于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体系,也为零售商进行不正当促销提供了可乘之机。

(3)市场管理不善。关于零售业促销的市场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规定的行政执法主体众多,导致在实施监管中出现“多头监管、头头难管”的局面。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相互插手,利益均沾;遇到棘手的事,则相互推诿,都不负责,导致一些企业的不良营销活动得不到及时治理;部分管理人员政治思想及业务素质不高,执法不严,营私舞弊等,助长了不良促销行为的扩展。

(4)零售业人员素质不高。零售业对营销人员的能力要求是多方面的,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又要求有丰富的社会、历史、经济及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然而现阶段,在中小城市零售业中(尤其是便利店),员工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店长一级达到大专以上水平的也特别少。零售业经营理念落后,管理水平低下,还是惯用以前老的经营方式。认为营销就是把已有的产品“推”、“销”出去,因此不惜采取违背法律及道德规范的手段开展营销活动。

(5)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一方面消费者缺乏必要的商品及营销方面的知识,对企业不良促销行为缺乏鉴别力。另一方面由于消费者纠纷救济机制尚不健全,加上消费者自身缺乏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面对损害自身利益的营销行为,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一般很少与商家真较劲。既不投诉,又不诉诸舆论,更不能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利益。[NextPage]3规制中小城市零售业促销的建议

(1)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从立法层级上,尽快从法规上升到法律,将关于促销的零星地方法规整合,并借鉴国外的相关立法,对零售业促销进行全面的界定;完善配套体系,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实施细则,增强市场监管的操作性;加大对不正当促销的惩戒力度;完善促销引发的纠纷的救济机制。

(2)强化市场监管的力度。在中小城市建立市场管理协查委员会,由工商、物价、税务等政府各相关部门抽派人员促成;建立大型促销申报备案制度,以便随时掌握并跟踪经营者的促销情况;建立长期而有效的常规检查制度,及时纠正、惩罚商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及细则、条例的促销行为。

(3)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机制。行业协会作为经营者的自治组织,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不可或缺,通过行业协会采取诸如进行定期培训、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逐步提高零售业人员的素质;在法治的框架内,引导和规范零售企业依法开展促销活动,弘扬良好诚信的经营道德,增强公平竞争意识;在政府与经营者之间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

(4)加强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新闻媒体利用大众传媒的舆论力量,向广大消费者宣传消费、促销及相关法律方面的知识,进行消费教育,引导正确的消费观念,并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促销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参考文献

[1]计宏亮.我国零售业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31-33.

[2]段蕾.由“打折返券”现象引发的思考[J].价格与市场,2007,(1):31-32.

[3]张倩.制约我国零售企业营销创新的因素分析[J].特区经济,2007,(2):254-255.

零售范文篇7

一、过度竞争性产业政府规制的行为目标

规制是指政府对企业或私人经济活动进行的直接的、强制性的规定和限制。目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那么从政府方面讲,在当前放松对行业控制的大环境下,过度竞争性产业是否有必要进行规制?或者说政府可能已采取了某些规制措施,但其理论依据是什么?政府为什么会采用某些规制措施,而不采用另一些措施?实际上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要基于政府规制行为的分析。下面将分析我国零售业存在的配尔兹曼均衡,并且说明该模型对零售行业规制的意义。

配尔兹曼规制模型是西方规制理论中比较著名的模型之一。该模型主要假设立法者(规制者)会选择使其政治支持或选票最大化的政策作为其规制的目标。根据配尔兹曼规制的立法模型,决策者作出规制的约束条件是使他所期望的选票数最大化。他的目标函数取决于利益集团财富水平的“大多数生产函数(majority-generatingfunction)”。利益集团可以是消费者和企业。选择的规制政策,不仅要满足选票数的最大化,还要使政治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企业利润与消费者盈余之间相互转移的边际替代率,从而达到一种均衡。

然而,配尔兹曼规制模型毕竟是建立在西方政府规制的基础上的,究竟对中国的政府规制是否适用?我国不少学者研究认为配尔兹曼规制模型在中国并不存在。理由如下:

第一,我国政府在经济管理中承担着三种角色,一是社会管理者,二是市场管理者,三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和生产者。在很多行业中,行使规制职能的政府部门大都曾经或仍直接拥有或完全拥有被规制行业的企业。政府是几乎所有的自然垄断行业、公共企业及大部分竞争性领域中大企业的所有者。政府部门既是规制的制定者,又是具体业务的实际经营者。

第二,政企同盟的存在。规制者通常由原来行业主管部门转化而来,与行业内的部分或全部企业有上下级的行政隶属关系,这常常使我国规制者与企业结成利益一致的政企同盟,有的甚至是政企合一,严重破坏公平竞争的秩序,使规制效果也大打折扣。

第三,政府规制缺乏社会监督。我国各垄断行业缺少社会监督组织。在缺乏社会监督情况下,政府部门更容易侵害消费者利益,制定有利于生产部门的政策。

第四,在我国的受规制市场上,虽然企业和消费者的目标不变(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消费者剩余最大化),但立法者和规制者却不用追求选票数的最大化;在很多行业中,企业和消费者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政府,能够充分表达自身利益,进行合理博弈的独立、成熟、强大的企业主体和消费者主体尚未形成,这就在客观上为政府规制机构漠视企业和消费者利益、操纵规制过程或滥用规制权力提供了可乘之机。

从以上可以得出:我国学者研究认为配尔兹曼的规制模型在中国不存在,主要原因在于中西政府规制的不同,尤其是我国还没有形成象西方那样至少四个相互独立的实体,即:决定产业规制的立法性机构、规制的行政性执行机构、受规制的对象(企业)以及强大的消费者主体。在我国立法者和规制者追求的目标几乎与受规制的对象(企业)一致即利润和税收最大化,政府和企业成为同盟者。在此情况下,找不到使政府、企业和消费者都满意的均衡点。

然而,我们经过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处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经济生活中存在很多不规范现象,配尔兹曼规制模型在我国多数行业还不适合,但是在零售业是存在的,零售业初步具备实施配尔兹曼规制模型要求的条件。原因在于:其一,零售业属于放开搞活的行业,国家对该行业控制较松,国有资本比例又相对较小,企业的自主性较强,政府和企业基本不存在同盟的关系;其二,进入2000年后,我国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有了很大提高,消费者和企业的经济纠纷大都出现在零售领域,具有独立利益的消费者群体正在逐步壮大;其三,立法制度的公开化和规制过程的公开化正在使各种利益集团(消费者群体和产销商集团)有了影响规制立法和规制机构的渠道,比如:价格变动的公开听证会等。因此,我们得到结论:运用配尔兹曼规制模型可以对我国零售业进行规制。

根据配尔兹曼规制模型(见下图),假设我国政府规制的目标函数为政府形象函数,记为G(P,π(P)),其中P为价格,π(P)为产业利润。配尔兹曼通过分析得出:政府形象一方面而来自消费者利益集团,表现为P下降,消费者得到实惠,更加拥护政府;另一方面而来自受规制产业,表现为P的上升,π(P)的增加,产业的增长,政府财政收入增加,政府业绩提高等。政府会选择使政府形象最优或得到改善的政策。因此政府既不会选择完全偏向于产业利润最大化的价格PM,也不会选择完全偏向于消费者的产业利润为零时的竞争性价格P0,而是选择介于两者之间的使其形象最优的价格P*。

在上图中,纵轴π为利润,横轴P为价格,分别代表厂商和消费者的偏好,EAF曲线表示厂商利润随价格变化的函数,消费者剩余与价格成反比。而追求选票最大化的规制者,在厂商和消费者之间寻求价格转移。G0、G1、G2、G3分别代表政府形象不同水平的四条无差异曲线,G3>G2>G1>G0。在C点上,厂商利润为零,对应价格是P0,意味着完全竞争的产业;在A点上厂商利润最大,对应价格是PM,也就是完全垄断的产业。如果管制价格选在A或C点,会使厂商或消费者某一方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因此,一个规范的政治均衡在B点得到,在这一点上,管制者使自己的边际替代率(利益变化带来的选票的变化)等于无差异曲线G2与利润曲线EAF切点的斜率。G3虽然是代表政府更高形象水平的价格和利润组合,但这是理想化的组合,因为G3与EAF曲线不存在交汇点,现实中是达不到的。G2才代表能实现政府最优形象的价格利润组合。根据配尔兹曼模型,最有可能受到政府规制的产业是那些非规制均衡价格在P0和PM附近的产业。显然过度性竞争产业的非规制均衡价格P0与规制均衡的最优价格P*,政府在过度竞争性产业的形象水平G0与政府最优形象G2存在不小的差距,有很大的改善空间。这实际上为政府对这类产业进行规制提供了巨大的驱动力,过度竞争性产业必然会受到规制,从政府规制部门角度讲也应受到规制。规制的目标是使形象曲线由G0向最优形象G2靠拢。当然,对过度竞争性产业的规制,主要得益的是受规制的产业利益集团,而非消费者群体。政府规制部门满足的是产业利润偏好,而非消费者利益偏好。

二、配尔兹曼规制模型的运用

当前我国零售业存在过度竞争,表现为零售企业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低,企业缺乏竞争力的状况,国家有必要通过产业政策加以纠正。长期以来,国家对零售业的发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产业政策缺位。实现零售产业规制目标的基本途径有两条,即促进竞争或限制竞争,这在产业政策中较为典型的表现形式是反垄断政策和鼓励兼并、联合等生成大企业的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政府而言,究竟采用何种政策达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标,是一个两难选择。

从完全竞争和垄断这两种市场结构的比较出发,认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企业都将在平均成本最低处(上图中的C处)进行生产,从而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价格定在平均成本最低处(对应的价格P0),消费者得到最大实惠;在垄断条件下,由于市场进入壁垒的存在,价格持续地维持在高于平均成本的水平上(若不存在政府价格限制,价格一般选在利润最大处A对应的价格PM),资源不能得到最优配置。这样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政府规制的目标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兼并、联合,取得较高的利润;另一方面,要保护消费者利益,取得良好的政府形象。按照规制经济学理论,经济规制制度的设计应以社会福利损失最小,应充分考虑资源配置及企业内部经济效率的改善与提高等为目标。

那么,政府会把有效规制点放在那里呢?现在我们来定义有效规制:记G1为采用了某种规制措施后的政府形象水平,则任何满足G1>G0的规制均是有效的。

零售范文篇8

第二条零售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的促销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零售商是指依法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直接向消费者销售商品的企业及其分支机构、个体工商户。

第四条零售商开展促销活动应当遵循合法、公平、诚信信用的原则,遵守商业道德,不得开展违反社会公德的促销活动,不得扰乱市场竞争秩序和社会公共秩序,不得侵害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零售商开展促销活动应当具备相应的安全设备和管理措施,确保消防安全通道的畅通。对开业、节庆、店庆等规模较大的促销活动,零售商应当制定安全应急预案,保证良好的购物秩序,防止因促销活动造成交通拥堵、秩序混乱、疾病传播、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第六条零售商促销活动的广告和其他宣传,其内容应当真实、合法、清晰、易懂、不得使用含糊、易引起误解的语言、文字、图片或影像。不得以保留最终解释权为由,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零售商开展促销活动,应当在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明示促销内容,促销内容应当包括促销原因、促销方式、促销规则、促销期限、促销商品的范围,以及相关限制性条件等、

对不参加促销活动的柜台或商品,应当明示,并不得宣称全场促销;明示例外商品、含有限制性条件、附加条件的促销规则时,其文字、图片应当醒目明确。

零售商开展促销活动后在明示期限内不得变更促销内容,因不可抗力而导致的变更除外。

第八条零售商开展促销活动,其促销商品(包括有奖销售的奖品、赠品)应当依法纳税。

第九条零售商开展促销活动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价格管理档案,如实、准确、完整记录促销活动前、促销活动中的价格资料,妥善保存并依法接受监督检查。

第十条零售商开展促销活动应当明码标价,价签价目齐全、标价内容真实明确、字迹清晰、货签对位、标识醒目。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明示的费用。

第十一条零售商开展促销活动,不得利用虚构原价打折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购买商品。

第十二条零售商开展促销活动,不得降低促销商品(包括有奖销售的奖品、赠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不得将质量不合格的物品作为奖品、赠品。

第十三条零售商开展有奖销售活动,应当展示奖品、赠品,不得以虚构的奖品、赠品价值额或含糊的语言文字误导消费者。

第十四条零售商开展限时促销活动的,应当保证商品在促销时段内的充足供应。

零售商开展限量促销活动的,应当明示促销商品的具体数量。连锁企业所属多家店铺同时开展限量促销活动的,应当明示各店铺促销商品的具体数量。限量促销的,促销商品售完后应即时明示。

第十五条零售商开展积分优惠卡促销活动的,应当事先明示获得积分的方式、积分有效时间、可以获得的购物优惠等相关内容。

消费者办理积分优惠卡后,零售商不得变更已明示的前款事项;增加消费者的权益的变更除外。

第十六条零售商不得虚构清仓、拆迁、停业、歇业、转行等事由开展促销活动。

第十七条消费者要求提供促销商品发票或购物凭证的,零售商应当即时开具,并不得要求消费者负担额外的费用。

第十八条零售商不得以促销为由拒绝退换货或者为消费者退换货设置障碍。

第十九条鼓励行业协会建立商业信用档案,加强自律,引导零售商开展合法、公平、诚实信用的促销活动。

第二十条单店营业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的零售商,以新店开业、节庆、店庆等名义开展促销活动,应当在促销活动结束后十五日内,将其明示的促销内容,向经营场所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含县级)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各地商务、价格、税务、工商等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促销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对涉嫌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查处。

第二十二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向上述单位举报,相关单位接到举报后,应当依法予以查处。

第二十三条零售商违反本办法规定,法律法规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规定的,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可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可处一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予以公告。

第二十四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规范促销行为的有关规定。

零售范文篇9

一、“信贷工厂”含义及发展现状

(一)含义。“信贷工厂”模式又叫淡马锡模式,是指银行做信贷业务时,像工厂流水线、标准化制造产品一样进行批量处理,该模式主要适用于零售信贷业务。在“信贷工厂”模式下,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区域群体、市场群体等,创新研发出标准化信贷产品,并将业务流程划分为多道程序,从客户营销,到受理调查、审查审批、贷款发放、贷后管理以及清收等,均采取流水线作业、标准化管理。该模式通过对零售信贷业务进行批量营销,提高客户金融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了零售信贷业务的规模效益。(二)发展现状。国内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和杭州银行等都采用了“信贷工厂”模式。其中,建设银行2007年10月引进淡马锡“信贷工厂”业务模式,在镇江分行试点开展,“镇江模式”成功后,在全国推广,主要采用的是准事业部制的组织框架。中国银行设立专门服务小企业的部门和人员,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围绕“产品、流程、人才”等三大核心要素,通过“营销、管理、风控”三个环节进行流程化、规范化管理,在全国推行“信贷工厂”模式。

二、给银行内部审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信贷工厂”模式推动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创新和变革,为审计转型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内部审计最大的难题在于提取的数据信息不全,获取有价值的数据信息更难,数据分析主要靠简单的模型和人工电脑筛选,落后的手段无法充分了解和准确评价被审计单位。“信贷工厂”模式可以集中获取数据,实现对海量数据的智能化与多元化分析,从复杂的数字数据中发现审计线索,实现向联网审计、动态监控模式转变。(二)挑战。“信贷工厂”模式,改变了传统的零售信贷业务经营和管理模式,给银行内部审计也带来了巨大挑战。1.审计目标面临挑战。传统零售信贷业务审计目标往往局限于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状况和一般合规性审计。主要是通过比照现行规章制度,检查零售信贷业务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有效性,业务操作的合规性,从而发现存在的风险隐患,保证零售信贷业务规范经营、稳健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在评价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方面显现不足,特别是在“信贷工厂”模式下,零售信贷业务经营方式日趋复杂,传统的审计目标无法提供有建设意义的审计信息,已难以满足提升银行竞争力的要求。2.审计手段面临挑战。传统的零售信贷业务审计方法是抽样与全面审计相结合,通过零售信贷业务简单数据模型和计算机辅助分析,评价零售信贷业务资产质量状况、区域风险状况等,从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高风险区域确定为审计对象和审计重点,进而对抽样单位实施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程序,最终确定零售信贷业务的内部控制管理和风险状况。审计方法主要依靠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和简单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来抽取样本,随意性较强,针对性较弱。“信贷工厂”模式实现了零售信贷业务审批数量的快速增长,经营业务系统产生巨大的业务量,常用的抽样与全面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方法面临严峻挑战。3.审计技术面临挑战。在“信贷工厂”模式下,内部审计所面对的审计数据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受技术力量限制,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开发明显滞后于审计业务的发展32中国内部审计20177需求,虽然商业银行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了一些审计管理软件,这些审计软件在信息处理、数据查询、资源共享方面都有所进步,但商业银行“信贷工厂”模式,这样一个大型规模项目,对审计数据分析、问题判断、内部控制弊端以及联网实时监控和跟踪核查监督提出了更高的需求。4.审计职能面临挑战。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往往是事后审计,查错纠弊在“为业务服务、为业务发展提供评价、咨询功能”等方面体现不足。在“信贷工厂”模式下,零售信贷业务审批的快速化和操作的流程化,使得风险管控难度增大,业务风险更加隐蔽,产生的系统性危害更大。如何实现事前、事中审计,做到防范重于查处,传统的审计职能面临挑战。5.审计重点面临挑战。在“信贷工厂”模式下,零售信贷业务呈现新的特点。一是实现了产品设计、客户准入、业务流程的电子化、标准化和流程化;二是将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控制规则嵌入到业务管理控制系统中自动执行;三是合作第三方作用变得更加重要。这些使得审计重点将发生转移。

三、零售信贷业务审计发展趋势

零售范文篇10

关键词:零售业竞争战略管理创新本土优势

自1992年开始,跨国零售企业开始进入中国零售市场,那时就有人惊呼:狼来了。中国加入WTO后,为保护本国弱小的零售厂商,我国政府对零售业实行逐步开放的政策,给了中国零售业一个过渡期,也借此机会让中国零售厂商招兵买马,强壮自己。我国零售市场已经全面对外资开放,目前,如何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这是摆在我国零售商面前的一个大难题。

借鉴跨国零售巨头管理经验

企业规模化,经营连锁化

发达国家连锁经营占整个商业销售的60%以上,而美国占到了80%。零售业走向规模化和连锁化已成为必然的趋势。通过规模化和连锁经营,企业可以获得很多对供应商的议价优势,管理成本,物流成本的优势,运作效率的优势等。我国的零售企业大都规模较小,虽然近年来我国零售企业的规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宁为鸡口,无为牛后”的落后思想仍然存在于很多经营者的脑中,导致我国零售业规模化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摆在本土零售商面前的两个选择是:在同一个细分市场上,要么联合起来作强作大,要么被狼吃掉。我国的零售连锁化在最近几年得到了比较快速的发展,连锁化是零售业发展的一个趋势,但是同时要强调的是连锁的发展必须与企业的资源实力相对称,否则,很容易出现销售额增加,盈利反而减少的情况。

管理、用人之道

管理是中国零售企业在竞争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企业富有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来源在于员工的积极性,而我国一些零售企业的用人观念,比如重学历轻能力,任人唯亲等思想,埋没了有能力的人才,抑制了员工的积极性。在管理和用人方面,一些跨国零售企业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顿建立了一套很有效的激励机制,沃尔玛的工资水平比同行业的都低,但是沃尔玛的员工工作很有热情,沃尔玛依靠对员工承诺的利润分享金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国外的管理和用人经验,切实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

运用信息化构筑物流和配送优势

中国社会物流成本约占GDP的17%—20%,而发达国家仅占10%。尽管从世界水平上看,中国的分销商各自的毛利水平都较低,但因为产品常常要经过三四道中间环节才能交付到消费者手中,渠道的总体成本就变得非常高;众多的经销商和多重流通环节还为由渠道挑起的价格战创造了条件,从而造成了行业整体利润水平的下降。我国零售业平均费用水平为14%,而沃尔玛的整体费用水平为6.2%。中国零售业在信息建设和物流配送方面落后于跨国零售巨头一大步,导致整个价值链反应迟钝,2003年很多零售超市出现缺货的现象,而且物流配送成本高,不能获得价格优势,在竞争中处于被动的不利地位。

强化自己的品牌形象

从广义上说,零售业是服务业中的一种,零售业的价值就是创造服务,开拓新的服务领域,增加新的服务项目。大型零售超市和购物中心开创了一站式购物的服务内容,为顾客提供了便利的购物场所,这本身就是创造服务的一种方式。我国零售企业应该学习跨国零售巨头的服务意识,真正的从顾客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需要并切实落实到行动上而不仅仅是形式主义和短期行为。

我国零售企业的对策分析

发挥民族文化优势,采用文化战略取胜

相对于跨国零售商来说,本土零售商更熟悉本国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和习惯爱好,因此可以利用这个优势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利用民众对本国习俗和文化的深厚感情,在文化诉求、店堂环境、产品特色、促销方式、顾客服务方面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商业文化,强化顾客忠诚,一旦培养起高度忠诚的顾客群,外国零售商要想把这部分顾客吸引过去就不是很容易了。

利用差异化定位和业态的不同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

波特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什么是战略》一文指出了三个定位战略,其中之一就是企业可以通过定位的差异化,形成自己的特色,在战略层面上获得成功的机会。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在同一个目标市场上,小个子肯定竞争不过大个子。但是小个子有小个子的好处,诸如灵活和专业化等,因此小个子可以换一个方式,将自己定位在与大个子不同的目标市场上,扬长避短,以特色和差异化应对跨国零售巨鳄的竞争。

再造业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

在产品质量和设计趋同的时代,通过业务流程再造(BPR,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提高运营效率是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流程再造是建立在对价值链充分认识和重新整合的基础上的,对不提供价值的环节彻底摒弃,力争提高流程中每一环节的工作绩效,将运营业中被割裂的过程重新联结起来,使其成为一个连续,互动的流程,让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加贴近顾客,实现成本和效率的整体优化,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我国的零售企业普遍存在流程冗长,效率低下的问题,流程再造可以缩短和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实现精简化和效率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结合传统管理哲学与现代管理科学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包含了许多优秀的管理哲学和用人思想。孙子早在战国时代就指出了创新的重要性,在用人方面,孙子提出了至关重要的选将标准:智、信、仁、勇、严,他还提出了领导者要善于授权的思想。我国零售企业应该积极吸收传统管理精华,将之与现代先进管理理念结合起来,运用并创造先进的、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管理技术,提高零售企业的管理效率。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扩大区位影响

中国的零售市场是最近10年才对外资开放的,在跨国零售集团进入中国以前,中国各大城市的黄金地段已经基本被本土零售商占据。本土零售业在这些黄金地段“先入为主”,占据了区位优势,已经培养了一大批忠诚顾客,形成了成熟的商业氛围,人气指数很高。已经进驻这些商圈的本国零售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形成区位战略,并将利用区位优势形成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扩大到其他没有处于区位优势的连锁店。

争取供应商的支持

由于本土零售商和供应商已经有了多年的合作,对供应商的情况比较了解,很多本土零售商手中掌握了一批有实力、信誉好、供货及时的供应商,并与之建立了良好的供销关系,有力的保证了货源和供货的及时,减少了缺货的风险。跨国零售商初来乍到,需要时间了解供应商,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关系更不是一时就可以做到的。我国零售商恰好可以抓紧时间利用这个优势,与供应商建立牢固的长期合作关系,获得供应商在信息、货源、促销、价格等各方面的支持。

对外开放为中国带来了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入WTO让中国与世界接轨,这些加速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跨国零售企业由于起步比我国早,同时受他们所在国家发达零售业的影响,自身实力比较强大,在竞争和发展中取得了很多优秀的零售管理经验。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我国零售企业应该摆正心态,虚心向跨国零售企业学习,要善于运用本土优势,在竞争中取得胜利。

参考资料:

1.[美]Michael·Levy,Barton·A·Weitz著,郭武文、王千红译,零售学精要,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吕一林,美国沃尔玛——世界零售第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