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余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6:30:10

课余范文篇1

在这里,我主要谈一下怎样开展中学生课余文化娱乐活动。这些年,介绍如何学习的文章很多,而介绍如何活动的却凤毛麟角。笔者学生时代长期担任班委、团干部、学生会干部,参加工作后有长达五年的共青团工作经历,深知:中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娱乐活动,是启迪心灵、陶冶情操、培养志趣、创造成才不可缺少的方面。

在学校,尤其是农村半寄宿初中,学生每天除去上课、就餐、睡觉的时间以外,其余时间主要由自己来安排。处于成长阶段的初中生,已经开始接触社会生活,受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这与他们在课堂上学习的往往有一定的差异。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世界观尚未成熟,对社会生活的种种现象尚不能很好地把握。倘若学校对学生的课余生活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对学生加强教育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课余文化活动方式,使他们以学习为主,进行积极的、健康的人际交往,在文体娱乐活动中注意加强自身修养,克服各种不良倾向,则对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是难以产生积极作用的。

那么,如何搞好学生课余文化娱乐活动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首先,搞好文体活动。健康的校园文化,需要有活泼的文体活动作为丰满的血肉。鉴于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搞好教学,课余文体活动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爱好,坚持校内为主、生动活泼、持之以恒的原则。

文艺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在重大的节庆日,由学校党团组织、学生会、工会等部门联合举办的各种文艺演出,如:“五四”、“五一”、“六一”、“七一”、“十一”、“元旦”等节庆日的文艺晚会或“合唱比赛”、“演讲(朗诵)比赛”,都是许多学校学生活动所引用的主要活动方式。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个仅有三十余年建校历史、在校学生一千二百余名的农村初级中学,团委就根据自己学校的文化氛围,因地制宜组成合唱队、舞蹈队、业余器乐演奏等,参加镇上的文艺演出,取得良好效果。

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也是校园文化活动中最有活力的部分之一。除早操、课间操外,全天课程结束后或双休日,均是体育活动的黄金时间,这一时间的体育活动可谓是多彩、丰富的,有球类、棋类、跳绳、扑克等。此外,学校可在课余时间组织群体性的体育活动:如传统的春夏(秋冬)运动会,这是检阅广大同学平时锻炼水平的重要机会,学校往往都利用这种机会表彰体育锻炼的先进班级和个人,交流体育锻炼的经验。学生会也可组织小型多样的竞赛活动和传统赛事,尤其深受广大同学欢迎的球类活动。学校还可以在业余时间组织运动队,如篮球队、田径队,除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外,还可对学校群体活动起到指导和画龙点睛的作用。但令人遗憾的是,现在一些学校喊着大刀阔斧搞素质教育的口号,实际上却是不折不扣地进行着应试教育那一套,什么文体活动,他们早就置之脑后了。

其次,搞好文化宿舍活动。宿舍文化活动主要以宿舍及其周围场所为主要活动空间(规模较小的学校则只在宿舍区域),以校园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对生活有一半多时间是在宿舍度过的寄宿学生而言,宿舍的文化条件、文化活动开展得怎样,是直接影响到他们身心健康和思想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可惜这一问题在过去较长时间内没有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有些学校的宿舍文化活动别说流于形式,根本就没有。

近年来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式下,多年从事学生管理和德育工作的教师就深有体会,只有真正重视学生宿舍的文化活动建设,正确认识其育人方面的功能,深入到学生中去,走到学生宿舍中去,才能在管理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宿舍使来自不同地域的同学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庭。这个“家”是学生起居生活、休息娱乐乃至学习的场所。在这个群体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是宿舍文化活动的创造者和受益者。健康有益的宿舍文化活动离不开文娱活动、体育活动及其它有教育意义的集体活动,种类包罗万象。笔者曾经经历过这样一件奇事,有一年中秋节,我所教班级男生宿舍的7名男生由于想家,竟在宿舍里哭了一上午,闻讯赶到的班主任和我面对此情此景,万般感受堆积心头。

另外,一个发生在宿舍的普遍现象:每晚熄灯以后,各间宿舍的“卧谈会”就开始了,大家最基本的话题莫过于某某早恋啦以及一些小道消息、各类传闻,某老师讲课有没有风度等等,对时事、社会品头论足,任意指点,有的来自道听途说,有的仅仅是捕风捉影。在学生宿舍里经常看到这样一种废寝忘食的现象:两个人下棋,宿舍其他人分成两个参谋集团,给双方支招,输的不服,赢的不让,你来我往,不免日到中天。此外,乱接电源、打架斗殴、吸烟酗酒、、偷盗等违纪违法事件也都有不少发生在宿舍里,所有这些都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有的同学被称为“赌圣”、“相棋博士”,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他们的学习成绩直线下滑。还有的学生,为了考试及格,只好找“捷径”,结果,因考试作弊而受到纪律处分。因此,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抓住宿舍文化的影响力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已成趋势。

课余范文篇2

近日,针对大学生课余时间活动这个话题。了解我校同学的课余活动状况,我展开了对我校大一大二各专业的200名学生的调查(其中大一:110人,大二:90人)这次调查,我采取了任意抽样问卷调查,主要调查了大学生课余活动的内容。现在,结合一项专项调查结果,对我校学生课余活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一、课余活动内容取向概况

根据一项专项调查,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参加课余活动方面存在内容上的不同取向。在给出课余活动的12个选项之后,大学生作出了如下的选择。

体育锻炼11%校系活动和工作13%聊天、社交19%课余学习21%阅读课外书刊报纸12.5%勤工助学5%上网、打游戏10%活动4%睡懒觉3%无所事事1%其他0.5%

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表现出有主次之分和多元化的特点。“课余学习”、“聊天、社交”、“阅读课外书刊报纸”、“体育锻炼”和“上网玩游戏”五项是大学课余时间参加的主要活动。而我校学生课余活动取向是以“课余学习”、“聊天、社交”、“体育锻炼”为主要活动。由于大学学习方式和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加之大学生活更加开放和丰富多彩,使得大学生的课余活动不再是传统的“三点一线”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取向。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的调查结论相比,“聊天、社交”成为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的第二位。我校学生也普遍承认用在这方面的时间不少。这表明,大学生已经意识到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社会性价值观的认可程度正在提高。

二、大学课余生活取向表现出年级和性别差异

各年级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水平、对大学生的适应性以及学习任务不同,在课余活动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专项调查表明,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的年级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各活动项目加权选择率的排序不同,“课余学习”被二、三年级学生排在第一位,被一年级学生排在第二位,而“聊天、社交”被一年级学生排在第一位,而在二、三年级学生那里却退居第三位;

课余范文篇3

关键词:健美操;业余训练;技术水平

一、钻研规则,把握方向

规则是运动竞赛必须根据的法则。它不仅是裁判员评分的客观标准,也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了技术发展方向。就石家庄市中、小学生健美操比赛规程来说,虽然规则条文很少,但却要求每一个教练掌握其根本,使动作编排与技术要求,既能按照条文上的去做,规定动作不可缺少,又要有所突破,走在发展的前列。但说到突破,规定动作就要上等级、难度动作要有特色、操化动作要显风格、音乐效果要有烘托作用。这样才会使整套健美操突出健和美的特点。

二、重视选材

健美操效果的好坏与运动员的表现力是分不开的,好的运动员是成功的基础,所以在选材的时候一定要细心观察,全面评估。作为健美操运动员,其体形和柔韧性是很重要的,但仅仅具备以上两个条件还不够,在选材的时候还应注意运动员的力量和表现力。因为健美操是力与美的结合,缺乏力量就根本谈不上“健”,更不用说“美”了。而表现力是整套健美操在场上表现时给评委和观众最为直接的表象。通过表现力才能渲染气氛,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在选材时应注重运动员的表现力。因为对于中学生来说柔韧性和力量是可以通过训练练上去的,而表现力却是比较难练的,它是长期的艺术熏陶和运动员的性格来决定的。有些运动员具有很好的体形,但是缺乏表现力,这样只能忍痛割爱,选择体型较好而富有表现力的运动员。

三、制订各类计划

计划是有步骤地实现目标、落实任务的主要条件。由于中学生学习任务比较繁重,除了假期中练习时间多一些以外,平时每周的训练时间只有2~3次,所以阶段计划、周计划和课时计划的制订与落实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每一个阶段训练的主要内容,要首先制订好,然后再根据阶段训练计划制订每周的任务、内容、训练次数、时间长短等。另外,中学健美操运动员个人身体素质差异性比较大,有的是柔韧性较差,有的是力量素质较差,还有的是耐力素质较差,针对这一情况,还要制订个人训练计划。作为教练员,在训练前有了这些计划才能保证训练具有较好的实效性。

四、狠抓体能,直接练习

健美操竞赛实质上是一种身体综合能力的竞争,柔韧素质、力量素质、协调性和耐力素质是提高健美操竞技水平的主要身体素质。但由于中学生学习任务比较繁重,训练时间少,不可能等几项素质全部上来之后再练动作。应采取狠抓体能、直接练习的训练方法,即抓住几个有特色的典型动作来进行直接练习。而耐力素质通常可以在准备活动中采用一套练习动作由简到难、练习次数多、练习时间长的准备操;也可采用两套动作连续完成,跑跳动作连续数组,俯卧撑、仰卧起坐和高踢腿循环数组练习的方法;还可采用原地定时问跳绳的方法。总之,尽可能利用成套动作中一些与提高某些身体素质密切相关的典型动作来直接练习,一举两得地提高身体素质和动作技术。

五、融合陶冶审美情趣

健美操是一项审美情趣很高的运动项目,其运动员优美,富于韵昧。在平时地训练中应注意培养和提高运动员对形体美、运动美、神态美、音乐美的感受力,陶冶其美的情操,使其受到审美教育。教练员可以让运动员欣赏著名健美操运动员表演时的形象,结合讲解,使运动员认识到匀称、健美的身材和优美的姿态的重要性,并且进一步加强学生姿态的训练,从而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同时教练员在做示范动作时要表现出优美姿态和饱满的情绪,使运动员在表演时能将自己内心的美,真切、自然地体现在外部神态上,配以合适的音乐,让运动员沉浸在音乐中,用动作来体现音乐,这样才能使动作富于表现力,体现动作与音乐的和谐美。

课余范文篇4

关键词:健美操;业余训练;技术水平

一、钻研规则,把握方向

规则是运动竞赛必须根据的法则。它不仅是裁判员评分的客观标准,也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了技术发展方向。就石家庄市中、小学生健美操比赛规程来说,虽然规则条文很少,但却要求每一个教练掌握其根本,使动作编排与技术要求,既能按照条文上的去做,规定动作不可缺少,又要有所突破,走在发展的前列。但说到突破,规定动作就要上等级、难度动作要有特色、操化动作要显风格、音乐效果要有烘托作用。这样才会使整套健美操突出健和美的特点。

二、重视选材

健美操效果的好坏与运动员的表现力是分不开的,好的运动员是成功的基础,所以在选材的时候一定要细心观察,全面评估。作为健美操运动员,其体形和柔韧性是很重要的,但仅仅具备以上两个条件还不够,在选材的时候还应注意运动员的力量和表现力。因为健美操是力与美的结合,缺乏力量就根本谈不上“健”,更不用说“美”了。而表现力是整套健美操在场上表现时给评委和观众最为直接的表象。通过表现力才能渲染气氛,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在选材时应注重运动员的表现力。因为对于中学生来说柔韧性和力量是可以通过训练练上去的,而表现力却是比较难练的,它是长期的艺术熏陶和运动员的性格来决定的。有些运动员具有很好的体形,但是缺乏表现力,这样只能忍痛割爱,选择体型较好而富有表现力的运动员。

三、制订各类计划

计划是有步骤地实现目标、落实任务的主要条件。由于中学生学习任务比较繁重,除了假期中练习时间多一些以外,平时每周的训练时间只有2~3次,所以阶段计划、周计划和课时计划的制订与落实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每一个阶段训练的主要内容,要首先制订好,然后再根据阶段训练计划制订每周的任务、内容、训练次数、时间长短等。另外,中学健美操运动员个人身体素质差异性比较大,有的是柔韧性较差,有的是力量素质较差,还有的是耐力素质较差,针对这一情况,还要制订个人训练计划。作为教练员,在训练前有了这些计划才能保证训练具有较好的实效性。

四、狠抓体能,直接练习

健美操竞赛实质上是一种身体综合能力的竞争,柔韧素质、力量素质、协调性和耐力素质是提高健美操竞技水平的主要身体素质。但由于中学生学习任务比较繁重,训练时间少,不可能等几项素质全部上来之后再练动作。应采取狠抓体能、直接练习的训练方法,即抓住几个有特色的典型动作来进行直接练习。而耐力素质通常可以在准备活动中采用一套练习动作由简到难、练习次数多、练习时间长的准备操;也可采用两套动作连续完成,跑跳动作连续数组,俯卧撑、仰卧起坐和高踢腿循环数组练习的方法;还可采用原地定时问跳绳的方法。总之,尽可能利用成套动作中一些与提高某些身体素质密切相关的典型动作来直接练习,一举两得地提高身体素质和动作技术。

五、融合陶冶审美情趣

健美操是一项审美情趣很高的运动项目,其运动员优美,富于韵昧。在平时地训练中应注意培养和提高运动员对形体美、运动美、神态美、音乐美的感受力,陶冶其美的情操,使其受到审美教育。教练员可以让运动员欣赏著名健美操运动员表演时的形象,结合讲解,使运动员认识到匀称、健美的身材和优美的姿态的重要性,并且进一步加强学生姿态的训练,从而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同时教练员在做示范动作时要表现出优美姿态和饱满的情绪,使运动员在表演时能将自己内心的美,真切、自然地体现在外部神态上,配以合适的音乐,让运动员沉浸在音乐中,用动作来体现音乐,这样才能使动作富于表现力,体现动作与音乐的和谐美。

课余范文篇5

1.研究对象。本文选取了贵阳市开阳县30所农村中学的80位体育教师、200名参加课余训练的学生为研究对象。2.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本次调查涉及学校、教师和学生方面的内容。发放体育教师问卷80份,回收80份,有效问卷80份,有效率100%。发放学生问卷200份,回收195份,有效问卷186份,有效率93%。(2)数理统计法利用SPSS系统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1.学校对课余体育训练的重视程度、激励机制及体育设施调查表明,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体育工作的稳步发展,多数学校对课余体育训练的重视程度得到了加强,能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部分学校因受环境条件和经济的制约,对课余体育训练既不重视,又无相应措施,并且对体育设施、器材的投入甚少。2.体育教师对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目的、必要性及项目设置情况从调查结果看,多数教师把为校争荣誉,创“品牌”作为课余体育训练的主要目标。在项目设置上,90%以上的体育教师立足于投掷、耐久跑等项目,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孩子耐力素质好、力量强,利于容易出成绩。3.体育教师的地位、学历、职称和教师科研能力的调查通过调查,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社会观念有所改变,但总的来看不太乐观。其原因,一是各级学校对体育学科的理解、认识不深,重视程度不够,在评职、评先、评优中政策倾向有失平衡;二是社会上仍存在偏见;三是部分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差,教学态度不端正。必然给学校体育工作、课余体育训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中级职称占67.5%,仍有20%以上的教师无,科研能力不高。4.对课余体育训练计划,周训练次数及训练周期性调查调查显示,75%的农村中学课余训练周训练次数多在4—5次左右,说明农村课余体育训练的时间能得到保证。95%的体育教师有课余训练有计划。而所开展的课余训练90%均以短期集训为主,能长年坚持训练的学校为数不多。可见短期集训形式是农村中学课余训练的主要形式和手段。5.课余体育训练的管理、选材和学生参训情况调查调查显示,有95%以上的农村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的管理,缺乏系统性、科学性,教师的随意性大。在运动员的选拨上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凭经验、主观意断来进行选材。通过访谈,多数学生是自愿参加课余体育训练,其目的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考学校和增强体质。6.处理“训”与“学”关系和班主任、科任教师支持情况从调查显示的结果看,91.4%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能较好地处理“学”与“训”的关系;有21.5%班主任认为课余体育训练会对文化学习造成很大的冲击,持反对意见,因此,加强与班主任、科任教师的联系和沟通,争取得到支持,对课余体育训练至关重要。

三、对策

课余范文篇6

一、课余竞赛具有其他教学活动所不具备的优势

大型的春秋季全校田径运动会固然重要,然而它费时费力,停课和诸多安全方面的要求使得它有一定的局限性。课余竞赛就像大海中的“鱼雷艇”与“航空母舰”同时存在一样,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活动所不能替代的。

(1)课余比赛给学生的学习生活注入了活力。“压断板凳不如提高效率”。由于课余比赛小型多样,参与的人数多,而且竞赛没有过多的心理负担,可以说是轻松愉快地争相参加,互帮互学。

(2)课余比赛能使较少的体育教师在发挥“画龙点睛”作用的同时收到“群龙欢腾”的良好效果。因为再“重点”的学校都不可能有专职的课外活动课老师,而体育的普及在于广泛开展活动,课余竞赛的示范性就是最好的教师。同时,由于是课余竞赛,同学们比较能够放得开,所以能充分展示自己,使我们能发现体育“苗子”,为体育工作的进一步提高拓宽了视野。

(3)课余竞赛不受季节、场地的限制,真正实现了因时因地制宜。陕西省城固县宝山初中(以下简称“我校”)常年开展体操、武术、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垒球比赛,冬季我们还举行拔河比赛、30×200米接力比赛、跳绳比赛、踢毽子比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为校园增添了活力,更使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二、“认真、有恒”是开展课余竞赛的关键

认真,首先是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每学期学校都要给各班排课余竞赛日程表,都要有翔实可行的计划。同时要持之以恒,予以落实,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它比写在备课本上还要重要。其次,要充分发挥团队组织的作用。我校团委和学生会是课余比赛的领头人,他们的文体委员在活动中成长,成了独当一面的优秀学生干部,他们有的被评为“三好学生”,有的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学校的激励措施使我们的课余竞赛常抓不懈,收效卓著。最后,教师要带头。我校各处室不断开展各种体育比赛,由副校长领头组建了校教工篮球队,经常在校内外比赛,给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有恒,是指每位体育教师在抓课余竞赛中都要倾其全力,有始有终。一方面要说服领导,统筹安排;另一方面要身体力行,场场到位,进行必要的指导,对竞赛结束后的小结、讲评,体育老师更要坚持到底,不能可有可无,视为儿戏。有恒还表现在要学会“弹钢琴”,张弛有度,一段时间内一个年级只能举行一种类型的比赛,不可多而无序,造成混乱,冲击教学。

课余范文篇7

关键词:中职学校;课余时间;体育锻炼

中职院校重点培养专业性的人才,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专业性也很强,从而为我国培养出更多具有专业素养的学生。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下降,这源于学生对自身身体素质的锻炼有限,同时也没有很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而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不仅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让学生对压力进行舒缓,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意义,同时也为培养全能型人才提供了可能。

一、中职学校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

在对中职学校课余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的过程中,采用了调查问卷等形式来对学生的身体情况进行了解。在漳州工业学校、漳州财贸学校、漳州第二职业学校这三所学校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还是有一定的体育锻炼意识的,这部分的学生占到了学生总数的52%,这52%的学生锻炼的目的是为了可以更好地提升身体素质。而27%的学生则认为,在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可以与其他学生进行沟通,同时也可以拉近彼此的感情。而还有小部分的学生则认为,锻炼是没有必要的。通过以上调查可以发现,学生对锻炼的看法不一,同时锻炼的目的也有本质的区别。在对学生体育锻炼的事件进行调查的过程中,选择了200名学生为调查的主体进行调查,这200名学生中,锻炼时间在一个小时以上的仅占15%,而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占30%,30分钟以下的学生占总人数的40%,而从来不进行锻炼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5%。由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时间集中在30分钟左右,学生的锻炼时间较短,锻炼的强度也有待提高。另外在对学生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反映体育锻炼的形式比较单一,没有很感兴趣的体育锻炼项目也成为了学生不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在课余时间内更喜欢进行休闲娱乐,而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也没有形成,这也是学生锻炼强度和意识不高的原因之一。

二、提高中职学校课余体育锻炼质量的途径

在提高中职学校课余体育锻炼质量的过程中,首先要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这一问题,结合学生的想法以及身体素质进行全面的完善,鼓励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培养更多全能型的人才。

(一)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自发进行体育锻炼。在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学生的锻炼意识十分重要。强制性的体育锻炼学生更会选择进行敷衍,同时也会对体育锻炼产生抵触的心理,这对提高中职学校课余体育锻炼质量来说有着一定的消极影响。所以在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发进行体育锻炼,明确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学校要鼓励学生进行自发的锻炼,同时在课余时间内可以适当进行督促和监督,从而培养学生锻炼的习惯,鼓励学生走出宿舍,进行自发的身体素质提升。在进行锻炼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课上教学进行一定的宣传,鼓励学生进行课余的锻炼,在日常教学中加入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锻炼意识,明确身体锻炼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完成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另外在中职院校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通过日常的教学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锻炼,明确锻炼的意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在体育教学中也可以对内容进行丰富,结合当下学生的兴趣,开展特色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通过日常的教学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形成锻炼意识,进一步引导学生自发进行课余体育锻炼。

(二)完善学校内部设施建设,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锻炼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只有学生自发进行锻炼,锻炼的质量和效率才会有一定的提升。所以在鼓励学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要明确锻炼的主体,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锻炼是什么,同时完善学校内部的体育设施建设,鼓励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体育设施的建设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体育锻炼气氛,在这样的体育锻炼气氛中,学生可以更容易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和积极性,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学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频率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完善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体育设施的建设应该结合学校的情况进行,在进行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定的调查来了解学生喜欢什么类型的体育运动,尽可能丰富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建立相应的体育馆,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内到体育馆等场地进行自发的体育锻炼。体育设施的建设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以及学校的资金运转情况进行,而政府也应该予以相应的支持,完善学校内部的设施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余的体育锻炼。

(三)组织体育锻炼活动,吸引学生进行参与。培养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的兴趣,还可以通过组织一定集体性的锻炼活动来完成。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时常关注学生的身体状态,同时可以组织一定的体育锻炼活动,通过日常的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提高学生锻炼的效率。例如在学校可以举行一些类似于马拉松的比赛,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人格的培养进行提升。通过这样的比赛和活动,可以吸引很多学生进行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也完成了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活动的开展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趣味性,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地吸引学生参与进来。活动的内容可以多样化,同时也可以适当进行奖励设置,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各样的活动当中来,鼓励学生将日常学习与课余体育锻炼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完善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另外在多次举行这样的活动和比赛之后,学生可以形成相应的锻炼意识,通过日常的锻炼来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学校也可以通过一些例子来鼓励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提升,明确身体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完成对自身未来的规划,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进行多重锻炼。体育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课余锻炼的意识,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心理建设,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可以适当缓解压力,保持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在未来工作和学习中,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完成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共同提升。

三、结语

中职学校为我国发展培养了许多专业性的人才,但是现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偏差,不利于学生未来对职业的规划,同时身体素质的提升需要在日常进行,要在日常学习中和课余实践中完成对学生锻炼意识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进行自发锻炼的意识,提高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更好地进行未来规划,加强对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作者:石毅 林毅军 单位:漳州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刘建新.中职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的几点认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8

[2]李慧.中职学校体育社团对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5,25

[3]吴亚荣.福州市中职学生利用社区体育资源调查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6,14

课余范文篇8

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成为了小学生能否担起重任的关键因素。小学生的课外生活,1相关背景二十一世纪新一代的青少年是新一代的中坚力量。学校重视,家长更重视。因为它不光涉及到学生成绩好坏,而且还关系到全面成长。如果小学生的生活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舞台,那么课余生活就是这个舞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现在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安排不合理。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中,有许多青少年由于没有合理安排课余时间,而是沉迷于看电视、打电脑游戏等等。如何安排、利用好课余时间,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小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便今后能正确、合理地引导同学们开展课余生活,2调查目的为了能让校园的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课余生活和他一些想法。并为同学们课余时间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小组的成员觉得有必要进行这次调查。此次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要寻求有益小学生成长的课余生活,使小学生过得既充实又丰富。

第二部分实践概况简介

时间:年月—月

地点:

人员:队长

队员

问卷调查为辅调查形式:实地走访为主。

第三部分调查分析

解到有关宁国市的小学生课余生活情况,1根据实地走访。主要是城乡差别,具体分析如下:

①做家庭作业、读课外书、看电视成为小学生课余生活的主流

读课外书,城乡小学生课余生活的主流有所不同。城区。做作业,看电视成为小学生课余生活主;而在农村乡镇,做作业,看电视,做家务成为小学生课余生活主流。

尽管他渴望参加一些课外班,城乡课外班有别。参与调查的城区小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参加学习书法、绘画、音乐、英语等课外班活动。对农村小学生而言。但由于农村乡镇缺乏各类机构举办的课外班,所以他几乎都没有机会参加。

②小学生渴求丰富多彩、压力小的课余生活

城区小学生觉得自己现在课余生活很丰富,小学生对自己课余生活的看法和态度怎样呢?调查中发现。感到满意的占大多数。农村乡镇,只有38%小学生觉得自己的课余生活很丰富,感到满意;57%小学生却觉得一般;5%小学生觉得枯燥,不满意。究其原因,走访了部分学生、家长,调查发现,之所以农村乡镇小学生占一半多的人对自己的课余生活只是较满意,因为农村孩子缺少课外书读,没有自己爱好的兴趣活动班可上,可供学生活动的社区环境也较差,还要做较多的家务活等。

自由,小学生希望拥有怎样的课余生活呢?城区孩子普遍希望他课余生活少点压力:无压力。有很多课外书让我看。有趣,丰富,没有烦恼的课余生活。父母要我参加了3项课外活动,根本没有休息时间,希望能自己支配课外时间。希望拥有不增加学习压力,又能娱乐的课余生活。农村孩子普遍希望课余生活丰富一些:希望参加课外活动”希望能参加体育活动。看电视,读课外书,做家务活”有足够的时间写作业,玩耍。

得出以下结论:2根据问卷调查统计。

课间生活中,①目前。大部分的小学生还是以做游戏为主,而男生的比例大于女生;而排在第二位的看书中,由下图可以看出女生的比例远远大于男生。由此可见,女生在学习主动性上好于男孩子,并且相对于男生,女孩子更喜欢安静的做事。

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反映老师有拖堂或占用下课时间的现象,②根据问卷上数据显示。表明此种现象在小学中还是比较普遍存在而且,由下图可以看出,大多数认为老师这种拖堂的行为对他学习是没有帮助的问卷填写时甚至有很多同学明确表示很厌恶这种行为。对此,可以知道,其实用拖堂来上课并不能起到多少作用,厌倦的情绪反而会影响同学们上课的情绪和对这些老师的态度。

数据显示,③在调查过程中。男生中有64.71%人参加了补习班,相比这个数据,有50%人参加了或者参加过兴趣班。而在女生中,这两者相差不大,几乎持平。其中,参加补习班的学生中,只有一半的学生表示对补习班感兴趣,而参加兴趣班的同学,则较多的对兴趣班感兴趣,女生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④显然。绝大多数同学还是比较喜欢劳逸结合这种学习方式的有自己那个年级的特点,也有努力学习的愿望和意向。

第四部分结束语

课余范文篇9

1、课余体育在现代教育和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课余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延伸和补充,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形式。课余体育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活跃身心、提高运动技术能力和水平、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作为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形式和内容,课余体育在当代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1课余体育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其主动性、丰富性、娱乐性氛围

青少年学生最富于朝气和活力,对生活充满着美好的憧憬,他们不但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需要娱乐,需要友谊,需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需要情感和精力的宜泄,而课余体育活动正是满足青少年学生这些精神与心理需要的最好方式之一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课余体育活动,充分利用体育运动的交往性、娱乐性、互助性、竞争性的功能,发挥课余体育的内在与外化效应,丰富校园文化,体现多样性,创造出紧张严肃与生动活泼相统一的文化氛围,从而满足学生生理、心理多方面的精神情感需要.通过课余体育活动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使校园文化产生更加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到课余体育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将他们剩余的精力得到有效的、正常的释放,达到既锻炼身体,又陶冶情操的目的。

1.2课余体育活动有助于冲破传统校园文化的封闭,突出开放性教育理念

校园文化应适度保护一般社会文化的超然性,体现必须性,但也要加大其对社会的开放性,需要加强与社会文化的交流和沟通,而课余体育活动正是加强这种开放性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通过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以体育为内容、形式、载体的广泛交流和接触,可以增进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与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汲取社会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从而弥补校园文化单纯性的不足;其次,体育运动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民族的、传统的、区域的、环境的情感认知可以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培养社会交往能力、个性张扬和自我表现力、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1.3课余体育有助于弘扬校园文化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课余体育为学生个体体育运动才能的发挥和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学生有机会发挥体育运动的特长和爱好,在运动技能和专项特长方面弥补课堂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分数衡量、评价个人学习能力与成绩为唯一尺度的不足;另外,体育运动又一重要特征就是鼓励和要求精神和竞技水平不断的创新,因为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保证学生在体育竞赛的激烈竞争中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由于体育的竞争性、获得性、公平公正性使得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始终有一个终极目标在支撑着自己的信念,那就是“努力创新、挑战自我、战胜对手、成为强者”.正是这种体育本身固有的精神,激励着学生不断战胜各种困难,超越自我,超越对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新的“纪录”.“鼓励创新”是体育运动的文化特质,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也是现代教育所追求的文化内涵。

2、学校课余体育新走向一体育杜会化

2.1树立全新的课余体育时空观,实现课余体育社会化

传统的高校体育在学科设置、专项选修、个人能力的发展与提高等诸方面制约着学生个性的发展和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长期以来,人们总习惯于把课余体育活动看作是学校围墙内的体育,将学生的课余体育在内容和形式上局限于校园活动范围内,使课余体育与社会体育、家庭体育、生活体育截然分开,人为地造成彼此之间在目标、内容、形式上的脱节.随着现代体育发展的进一步大众化、社会化,课余体育在观念上己经冲破了学校的时空界限,正逐步向家庭和社会扩展.与从前相比。课余体育的内容、形式、规模水平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这就要求课余体育在观念上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将娱乐体育、保健体育、生活体育、单位体育、竞技体育等一同纳人课余体育活动体系,走出校园课余体育的囿限,大力发展与社会体育的横向联系,打破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界限,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校课余体育活动,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发展。

2.2加强学校课余体育的科学化管理

加强对课余体育的科学化管理,必须严格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有关的体育法令、法规,使课余体育活动逐步实现科学化、制度化、正规化。学校要建立由分管校长、体育部(室)领导、校学生会体育部组织等组成的学校课余体育活动领导组织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对学校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规划、组织、协调、督导,及时解决课余体育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健全以体育专业教师为主,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学生体育骨干为辅的课余体育管理队伍,对课余体育活动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

2.3争取社会支持,为开展课余体育活动提供物质保障

近年来,国家为发展社会体育制定了许多重要措施和规划,如《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和城区体育场馆要面向社会开放的有关法令,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现代社会要发展课余体育,并跟上体育社会化的步伐,必须有大量的资金投人,学校体育和课余体育的发展仅靠国家有限的教育专项经费投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动员全社会来关心、帮助、支持学校体育事业,借助社会力量,为学校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物质和经费上的保障,实现学校课余体育经费和物质保证的社会化。学生社团自发组织的拉赞助冠名的系与系之间、校与校间的大学生篮球、足球联赛就是一种成功的范例。

3、实现学校体育社会化的主要途径

3.1加大宜传力度,引导学生树立体育消费观念和健康第一的思想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作为一种精神生活必需品已越来越受到学生们的认可。一方面,高校是学生受教育的最后阶段,对提高学生素质、促进社会体育健康蓬勃发展有着重大的责任。同时,高校具有一支素质高、业务精,受过良好训练和具有较强指导能力的专业体育教师队伍,在培养学生良好体育行为、习惯和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念等方面起着重大作用。另一方面,在学校体育领域随着大众体育的推广,媒体不断向人们传播科学健身的手段、方法,学生的体育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处于“自娱”和“自我”的主体意识阶段,不少学生自购器材,积极投资参加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花钱买健康”、“科学锻炼换健康”等体育消费观念愈来愈多地被学生所接受。

3.2培养高素质的学校课余体育指导员

《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颁布以来,伴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一期工程的完成,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要求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有资料表明,目前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仅有10余万人,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人员区域分布极不均衡,专业人员缺口较大.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各种形式培养一批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广博的体育专业知识、综合业务能力强、精力充沛和身体健康的骨干体育指导员.建立由学生自己管理、自由参加的群众性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如在部分高校出现的各单项体育协会,就是一种学校课余体育较好的组织形式,他们在推动学校体育和课余体育社会化发展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课余范文篇10

关键词:高校;健美操;课余训练;现状;可持续发展;对策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的不断革新,健美操课程逐渐出现在学生的视野当中,并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健美操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魄,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但在高校健美操课余训练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需要及时对其调整并完善,以提高健美操课余训练的实际成效。因此,详细分析高校健美操课余训练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很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

1我国高校健美操运动课余训练现状

分析我国高校健美操运动课余训练的现状,要从五个方面入手:第一,训练形式;第二,训练次数;第三,训练场地;第四,经费情况;第五,高校健美操参赛情况。1.1训练形式。从目前来看,我国高校健美操运动课余训练的形式大体分为三种:一是以半年为一个训练周期;二是以一年为一个训练周期;三是以两到四个月为一个训练周期,课程安排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课余时间来计划的。其中,学生在参加健美操运动课余训练时,大多都热衷于两到四个月的短期训练周期,比例甚至达到一半之多。但从高校自身的状况来看,由于缺少充足的训练经费,为了尽可能的减少训练费用,高校便在临近赛点,大概两个月左右开始组队并招聘队员,进行健美操训练。1.2训练次数。在运动中,只有利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训练,才能获取优异的成绩。健美操训练不但要求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身体素养,还要求在训练过程中必须坚持不懈,具备一定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不能半途而废。但从高校自身的状况来看,多数高校的健美操课余训练都是以两个月为一个训练周期,表明运动员只有两个月左右的训练时间,要想获取优异的成绩,就必须付出多倍的努力,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不管是长期训练还是短期训练,在参赛之前每个高校都会组织运动员进行加练,从而增加他们的运动负荷,这对提高健美操运动的整体水平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的。1.3训练场地。只有具备完善的训练场地和设施,健美操运动才能训练出一定的水平。但从我国高校的现状来看,有一些高校选择在田径塑胶跑道上进行训练、有一些高校选择在租赁训练场地进行训练、有一些高校选择在操场上进行训练、有一些高校选择在其他部门的活动场地进行训练,由此看来,多数高校的健美操训练场地都不够正规,不仅影响了健美操运动的训练水平,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高校的训练经费。1.4经费情况。由于我国宏观教育经费比较紧缺,多数高校都存在训练经费不足的现象。从目前来看,我国高校健美操运动课余训练的经费出处主要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借助高校单列的训练竞赛经费来支撑;二是依靠体育训练活动经费来维持。还有一些高校认为健美操课余训练是没有必要的,甚至完全忽视这项运动。1.5高校健美操参赛情况。很多高校都没有组织过学生参加健美操比赛,近些年来,一些高校开始意识到健美操运动的重要性,参加健美操比赛的比例和人数日益增多。虽然越来越多的学生都参加了健美操比赛,但是,参赛的水平和质量却止步不前。除此之外,高校健美操参赛的团队还分为专业队和普通队,与专业队相比,普通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质量成效差、动作不标准、临场经验少、专项能力低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高校健美操课余训练的发展。

2提高我国高校健美操课余训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我国高校健美操课余训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教与学相结合;第二,制定高校健美操训练目标;第三,组织学生参加更多的高校健美操竞赛;第四,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2.1教与学相结合。要使健美操课余训练更好的发展,高校必须将教学与竞技健美操运动相结合,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关的解决措施。除此之外,各大高校还必须做到成果共享、资源共享以及优势互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与竞技健美操运动相结合的目标。2.2制定高校健美操训练目标。目前,我国政府非常注重健美操运动,并大力支持高校发展健美操课程。同时,我国还制定了大学体育训练的相关规范,要求健美操的课余训练必须让学生达到心理、生理、运动等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目标。高校应该在健美操课余训练的过程中根据这个目标对学生进行高效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我国高校健美操课余训练的可持续发展。2.3组织学生参加更多的高校健美操竞赛。学生只有积极参加运动竞赛,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所以,高校应该组织学生参加更多的高校健美操竞赛。通过比赛,不仅能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经验,还能强化他们的心理素质,同时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使他们更加喜爱运动、热爱生活。教师还应该处理好比赛与训练的关系,让学生适应高强度的训练模式,提高学生连续比赛的能力,促进我国高校健美操课余训练的可持续发展。2.4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高校健美操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健美操的整体质量。所以,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随着健美操运动的迅猛发展,教师应该不断充实自己,以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一方面,高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活动;另一方面,高校还应该不断引入专业人才,以提升高校健美操课余训练的整体水平,促进我国高校健美操课余训练的可持续发展。

3结语

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健美操运动课余训练的现状,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教与学相结合,制定高校健美操训练目标,组织学生参加更多的高校健美操竞赛,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高校健美操课余训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池建.论竞技体育与高等教育的结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02):149-150.

[2]刘海元.构建我国大学竞技体育发展目标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03):95-98.

[3]岳冀阳,王玉瑾.影响我国高校篮球运动开展的主客观因素分析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05):78-80.

[4]孟国正,许瑞勋.我国普通高校竞技排球队现状与发展对策的调查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2005,33(02):97-100.

[5]杨新生,胡玉芹.影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技水平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2,20(03):61-62.

[6]贺京周,诸杰,严春辉.构建现代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体系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23(01):100-101.

[7]何惠民.对CUBA男篮得分能力的研究与分析[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01):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