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十篇

时间:2023-11-24 17:59:06

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

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篇1

摘 要 学校体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全民树立终身体育观念的基础。在阳光体育运动广泛开展的大环境下,课外体育竞赛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也引起体育教育者的高度关注。对于大中学生来说,课外体育竞赛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校园活动,其不仅是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更是贯彻体育教育精髓的有益途径。但当前大中学生在参与课外体育竞赛时总是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本文将对其进行简略分析并提出几点应对建议。

关键词 阳光体育 课外体育竞赛 校园文化活动 制约因素 应对建议

2006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正式出台,其中明确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要广泛、深入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并将其与体育教学相结合,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课外体育竞赛便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大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竞赛能够培养其形成良好的体育兴趣、健康的体育意识、积极的体育态度、全面的综合素质以及良好的体育习惯。同时,也能帮助其在公平竞争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大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竞赛的现实需求

课余体育竞赛是正规的、简化的自定规则所进行的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智力和心理品质的相互比赛。[1]课余体育竞赛是体育课堂的延伸与补充,它有效地拓展了学校体育的功能,抓好课余体育竞赛不但可以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2]大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竞赛能够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和类型,二者的互相结合,将会大力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迈向全面发展。而课外竞赛体育的有效开展,必须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才能实现这些积极意义。

二、大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竞赛的制约因素

高校课外体育竞赛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活动过程,它可以有效地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乐观行为、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3]对于中学生来说,这种积极影响更加重要。

我国大部分高校和中学本身对课外体育竞赛缺乏重视。首先,学校受到中考、高考和就业难等问题的制约,普遍将重心放在文化课上,很少在校内或者联合本区学校开展体育竞赛。其次,以校长为代表的学校管理层对课外体育竞赛活动的不够重视,虽然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实际上总是有意占用体育时间来弥补文化课学习。

(二)课外体育竞赛比赛频率低,类型单一

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每四年一届,自1982年第一届召开后,至今已成功举办过九届。1993年,国家教委颁发《全国普通大、中学校学生体育竞赛暂行规定》,要求各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全校性运动会,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每三年一届。但这些规定的运动会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竞赛的需求,一来比赛频率低,竞技水平要求高,能参加的人寥寥无几;二来项目类型较单一,常常只有跑跳类和投掷类等常规项目。学生们喜爱的体育舞蹈、滑板、跆拳道等项目却很少组织比赛活动。

(三)学生参与课外体育竞赛的积极性不高

许多学生在学习、考试、升学和就业压力的影响下,主动放弃参加课外体育竞赛。这说明学生对参加体育竞赛活动的积极作用和意义认识不到位,所以无法激发兴趣。这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与配合来改变现状。

(四)体育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体育教师是组织与安排课外体育竞赛的主力军。但目前大学、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他们不仅要掌握充实的体育理论知识,还要具备高超的教学、管理和组织艺术,更需要持续学习以提高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提高个人综合品质。这样体育教师才能在体育教学和课外竞赛活动组织中更加得心应手。

(五)体育硬件设施不到位,经费短缺

据访问调查,大中学生普遍反映体育场地紧张、器材数量少等,硬件设施不到位导致学生参与课外体育竞赛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进而丧失兴趣。此外,学校在体育学科建设方面的经费非常紧张,所以很难再去投资课外体育竞赛,这也是其受到制约的重要因素。

三、应对当前现状建议

从上到下加强重视,培养学生树立参与意识,提高体育教师综合素质,完善设施建设。

扩展课外体育竞赛活动项目类型,增加举办频次,为学生创造条件。

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自己组织的课余体育竞赛。[4]

转变学校运营理念,盘活经费来源,增加课外体育竞赛活动的资金投入。

切实践行素质教育,减轻学生压力负担,将体育时间还给学生。

四、结语

实际上,大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竞赛面临的困惑远不止文中分析的那几点因素。但这是存在于当前大学和中学体育教育中的共性问题,单靠某一方面的努力是难以改变现状的。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共同转变思想,同时也需要社会对课外体育竞赛活动重视起来,配合学校为学生创造更多合适条件,一起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层次普及,并推动终身体育思想的传播与践履。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规划课题(编号:12YBB124)。

参考文献:

[1] 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02.

[2] 王正清.中学课余体育竞赛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意义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6):145.

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篇2

【关键词】大学阳光体育;大学课余体育

一、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现状分析

笔者在全国范围内针对40所大学进行调查研究中发现只有9所大学开展了相关的阳光体育活动,活动内容局限在长跑上,基本上接近八成的高校开展得阳光体育运动都流于形式,有的学校甚至有名无实。从学生对阳光体育活动的了解程度来看就知道高校阳光体育活动开展得有多薄弱,接近44%的学生根本不了解阳光体育活动的含义,这说明高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很不到位,并且没有进行及时的宣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阳光体育活动依然还处于形式化和条文化。阳光体育活动是高校课余体育活动的一种折射和体现,我们应该对掣肘高校阳光体育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高校鼓励大学生进行课余体育活动的出路进行分析。

二、大学生体育锻炼出路分析

第一,实施课程多元化改革,让技术教学成为课程改革的核心。技术教导和兴趣指引是体育教学的两大核心任务。体育传承的根本在于技术的教导,我们审核体育传承的效率和效果的标准就在于其技术是否得到有效的延续和发展,人们能不能以有效的方式参与到体育锻炼之中来。所以体育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教导大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锻炼方法和锻炼技术。体育在本质上是人类生命运动的一种形式,个体生命中任何运动都需要兴趣作为指引。大多数人从事体育运动都是一种兴奋情绪的纾解和一种紧张感觉的释放,其原则是追求快乐或者回避痛苦,所以激起大学生学习体育兴趣的症结就在于体育教学是否能够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的体验。

一些高校认为由于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过分强调技术教导而导致了学生学习体育兴趣的丧失,为了拯救体育教学受到冷落的现状,部分高校认为体育教学可以定位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上,追求所谓的快乐体育,忽视了技术的传授,这种思想认识是错误的。我们所说的阳关体育中淡化技术,是相对于严格的竞技化体育而言的,是指要降低对学生技术的难度和规格的要求,并不是要忽视对技术的传授。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课程设置、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如果单纯地为了兴趣而培养兴趣,那就会忽视技术的传授,这种教学方法本身就是在本末倒置。我国体育教学确实存在着内容过于竞技化、教学手段单一、中小学教学课程严重脱节的现象,这些弊端导致了进入大学的学生基本上都没有一项专门的运动技术,这为大学体育教学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困境,但是大学不应该就此放弃,而应该积极补救。近年来北京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通过积极的探索,站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的授课形式,多元化进行教学手段选择,在体育教学上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第二,要树立生命体育理念,培养健身的概念。体育运动和个体的生命健康相关性很高,生命的意义在运动,体育是对生命的一种终极守护。高校要改变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薄弱的意识,一方面要加强引导其进行体育锻炼,另一方面则要进行生命体育理念的灌输。生命体育就是让学生意识到在生命之中体育的力量和意义,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生动直观的案例来说明这一点,有效的教育就是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摆脱片面性的束缚,如果高校将体育教学变成简单身体活动的场所就大错特错了,教师应该贯彻体育对于生命有价值这个理念,让学生自动自觉参与到体育锻炼之中来。我国在非典之后兴起了全面健身的热潮,这正是人们意识到生命体育价值的重要体现。高校只有通过激发学生锻炼的意愿,才能让大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参与到体育锻炼之中来。

第三,发展和完善体育组织。高校应该鼓励学生成立各式各样的体育组织,因为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了解学生的体育兴趣差异和体育学习的差异性,能够将学生体育锻炼的自主性充分考虑进去,笔者认为体育组织是大学开展阳关体育、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最理想的状态。美国是阳光体育、课余体育开展得最为完善的国家,大学生课余的体育活动都是其学生自觉地组织的,各种体育俱乐部和社团非常盛行,学校相关的体育部门在恰当的时候给予辅导和指引,并给予运动场地和相应的资金的支持。高校体育教学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期安排来组织各式各样的体育组织和竞技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近年来,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已经在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这些组织在调动学生的体育锻炼和体育学习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高校体育组织的管理存在诸多漏洞,体育组织在开展相应的活动时缺乏相应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支持。很多高校将体育组织的开展只作为一种形式,为了转变这一现状,高校应该在学校层面成立体育部门、学生部门,为学生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并通过完善的评价机制、物质保障来引导体育组织做实事、做大事。

第四,要变革体育竞赛的运作机制。目前我国高校在课余体育活动之中大部分是通过举办体育比赛这种形式的,并积极引导各个院系来参加。但是目前依然存在着竞赛举办次数少、竞赛层次较低、评价机制不健全等缺陷,为了应对这种情况,高校可以通过引导体育部门进行承办,让教育处、学生会、学生体育组织积极参与到其中的实质性体育管理机构,最终形成多方合作和联动的体育活动管理机制。通过这一组织平台,做好各项赛事的规划、指导和监督,形成面向所有学生,不同层次、不同项目、层次多样的课余体育竞赛体系。积极拓宽竞赛的覆盖面,做到月月有安排,周周有赛事,天天有活动,把学生全面的调动到体育竞赛中来,力争使竞赛成为每一个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篇3

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竞赛都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学校体育观念中,我们将体育课教学作为学校体育的核心工作并将大部分时间、精力及物资都集中在这,而忽视了对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的关注,最终导致学校体育结构性失衡,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的作用不能被充分发挥出来,进而导致学校体育的作用发挥不够。所以,如何充分挖掘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的潜力,使其与体育教学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使学校体育发挥最大的功效,真正为学生现在及将来的身心健康负责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正是想要在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及运动竞赛之间寻找一种协调、创新的机制,让其均衡发展,发挥系统功效,促进学校体育快速、健康发展。

1 相关概念阐释

1.1 体育课

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主要使学生掌握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实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体育课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学校体育课程已成为直面人的生命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要手段和途径。

1.2 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以外的时间内,运动各种身体练习和多种方法,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多种形式内容的体育活动。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落实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课余体育竞赛

学校的课余体育竞赛指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的旨在丰富课余文化体育生活,增强体质、促进学生健康的各级各类体育比赛。包括班级赛、年级赛、校级赛、校际赛、各类选拔赛,以及参加地区和全国性比赛等。这些都是学校体育的有益补充。

2 高校体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1 体育课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吴晓阳的研究显示: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管理模式呈多元化状态,分层教学尚未大范围实施。发现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实施范围不广泛、分层方法欠佳、考核方法不完善、学生心理有负面影响、教学资源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兰自力等人的研究显示:开设“三自主”教学形式选项课的高校,情况各不相同。一些学校全面开展“三自主”教学形式选项课,一部分高校在一年级开设的是常规的体育基础课,在二年级开设“三自主”教学形式选项课;还有一部分学校,在大三、大四开设“三自主”教学形式选项课(大多为非限定性选修课)。在组织形式上,一些高校打破原有院系、班级建制,组成体育课堂;还有一些高校打破原有院系、年级、班级建制,组合新的体育课堂。调查发现,在自主选课 中,学生真正自主的大多数只能是在选择教师和项目这两方面。由于高校体育资源短缺等方面的原因,在自主选择上课时间方面,目前学生的自由度还较小。

吴润平的研究显示: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在教学方式上注重以人为本,实行师生互选。在教学内容上强调个性发展,课程类型齐全。在教学方法上坚持推陈出新,教学方法多样。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困境:亟须建设教学梯队;急需优化评 价体系;亟待补充教学硬件;急需固化质量成果。

石磊和刘晓的研究显示:大学体育教师队伍、场地设施严重不足;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匮乏;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李首一等人的研究显示:学生的技术、技能的熟练掌握和体质健康的提高,是体育课堂教学远不能达到的,只有把体育课“内、外”有机结合起来,集教、学、练、赛为一体,充分发挥学生创造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才能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2.2 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游茂林和刘良辉的研究显示:我国中部地区普通高校82.1%的大学生冬季会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虽然增强体质是他们首位锻炼动机,但是受气候恶劣、场地不足、学习压力大等因素的影响,活动强度较小、持续时间较短。雪地活动最受欢迎,与朋友结伴是主要活动形式。

李首一等人的研究显示:高校课外体育活动难于开展的原因主要有学校主管部门对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是说起来重要,实践做起来轻视,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对课外体育锻炼没有严格的管理规定。课外体育锻炼时间被其他课程占用。教师由于工酬矛盾不能很好地进行课外指导和管理。学业负担重和克服不了自身的惰性。

李晓武的研究显示:高校课外体育中存在教师指导、社团管理、学生自主、校际合作相结合的组织管理体系部分断裂的情况。班级体育活动异化为应付检查的形式主义;场馆成本维持异化为课外体育活动的屏障;课内外教学的一体化体系部分断裂;理论技术相结合异化为理论空白、技术含量低下的肢体活动;晨练异化为到场点名;内在动力异化为外在压力。

2.3 课余体育竞赛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李首一等人的研究显示:高校的课余体育竞赛普遍以“精英式”的形式出现。竞赛场上几乎就那么几十名学生,绝大多数学生被冷落,没有施展的场所。多数学校没有适合身体素质要求一般、参加人数多的集体娱乐项目等。在学校体育竞赛中存在着较大比例的制度不健全、组织松散、教师临场裁判不到位等情况。几乎没有一所大学制定了完善的俱乐部体育及校内体育竞赛管理规则制度。

3 高校体育协同创新的对策

3.1 争取管理部门政策上的支持

高校体育改革需要校领导及相关管理部门的支持,只有争取到他们的支持,我们的体育改革才能放开手脚。首先,他们的观念首先要转变,从以体育课为重心的观念中转变出来,把课外体育活动和课外体育竞赛放在和体育课同等重要的位置。其次,体育管理的相关权利要适当下放,比如竞赛活动的审批权可以下放到各院系。体育课调课时间和地点的审批权也可下放到各院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体育课“三自主”才有可能成为现实。最后,校领导要是能亲身参与到学校体育的具体改革事宜中则更好,他们的积极加入将极大地调动老师们的参与热情,以为学生服务的原则更好地将学校体育办好。

3.2 加大学校场地设施的建设

场地设施是学校体育开展的基础条件,无论是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还是课余训练及竞赛都需要一定的场地设施。如果学校的场地设施有限,就会出现争抢场地的局面,以前我们的场地主要服务与体育教学,很多想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经常找不到合适的体育场地,他们的积极性逐渐的降低,最后对体育锻炼失去了兴趣。课余竞赛更是很难与体育课争抢体育场地。种种原因导致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竞赛的发展受阻。因此,若想促进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竞赛的大力发展,学校必须提供足够的场地设施,让学生想锻炼时就有场地,想比赛是就能较容易的找到合适的体育场地。

3.3 建立完善的学校体育管理机制

学校体育的管理应逐渐由人治转换到法制的轨道上来,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来保证学生能够参加足够的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竞赛。比如将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竞赛的参与程度作为学生学习成绩的一部分,制定不同项目参与情况的详细分值比例。学校可以规定在校生每天必须进行一个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这个体育锻炼可以是体育课、可以是课外体育活动,也可以是体育比赛。只要保证每天都能有一个小时的锻炼即可。长此以往,学校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及课余体育比赛才能够成为一体,共同为学生的身心健康负责。总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来选择自己参与学校体育的方式,学校及体育教师以服务者的身份提供必要的帮助,这样才能够逐渐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就真的能体现出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3.4 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的监督

制定制度是一方面,执行制度又是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够落到实处,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监督。正确记录学生所参加的各类课外体育活动和所进行的各类体育比赛,将其参加量合理地转化成课时或分值,连同体育课一起来衡量学生最终的任务完成情况。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体育老师要注意发展体育骨干分子,通过他们的协助来共同监督学生的体育活动。另外,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多成立体育俱乐部,通过体育俱乐部的自我管理来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活动。

3.5 学校体育管理上要注意区别对待

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别的,这些差别表现在他们之间有不同的性别、个性、爱好、年级、自身素质以及家庭条件等等。所以我们在对他们的管理上也应有所差别,首先是体育课的达标要求就应该有所区别,不同年级、不同水平、不同性别的学生应设定不同的目标,在目标设定上注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其次,不同年级、不同水平、不同性别的学生在体育比赛的要求上也要不同,以往的学校体育竞赛只是少数人的专利,现在我们要制造各类不同层级的体育比赛,本着重在参与的原则,只要你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比赛当中,无论成绩如何都可以算做完成一定的竞赛任务。只有这样,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够被充分的调动起来。

3.6 践行“互联网+体育”的新观念

学校应该创建网络辅助平台,通过互联网来记录和公布学校体育开展的详细情况及学生体育锻炼的完成情况。首先,这个平台应及时学校体育三个主要方面开展的详细情况,特别是各级各类体育比赛的基本情况,以便各院系及学生本人能够及时了解学校体育开展的情况,如体育社团及俱乐部的基本情况,体育比赛的时间及地点情况等,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及可能性。其次,学生周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应该及时登录到这个网络平台上,一方面能够加强自我监督,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他人监督的作用。第三,学校体育场地的使用情况要及时公布在网络平台上,以便学生能够根据场地使用情况来决定参与哪类体育活动。

3.7 完善学校体育管理的组织机构

改革后的学下体育管理模式越来越繁杂,因此需要我们建立更完善的学校体育管理组织机构,在原来校长负责制的学校体育管理机构基础上,根据新增的任务安排来相应地增减组织机构,并配备专业的体育管理人员,以此来保证学校体育的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比如,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服务和管理人员需要增加,体育竞赛的组织和裁判人员需要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监督和记录人员需要增加等等。

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篇4

关键词: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新体系;俱乐部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3-0082-05

Abstract:The text analysis the college sports clubs status deeply through literature, teaching experiment, survey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methods . Under the guidance of "people-oriented"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oncept , "Health First" and "lifetime sports" as the basic point of departure,through the teaching sports clubs,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and sports training, competition aspects comparative, analysis, summary and conclusion, it is said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clubs outside class teaching model is suitable for the reform of college sports courses a mode of instruction, it is the effective ways to train students to make up the establish lifelong and the habits of sports, it is als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ollege sports teaching.

Key words: University;physical courses;new system;Club

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课程必须站在时展的前沿,适应教育理念的更新,满足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目标、人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随着学校体育目标的进一步明确,“健康第一”的主导思想已经成为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的总体趋势。

特别是《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使高校体育改革进一步明确了方向。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即7号文件),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是整个学校体育教学的最后阶段,并且也是终身体育教育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是时展的需要,也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不断完善和提高的内在要求。本文通过大连理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20所高校调研,针对在校本科学生进行教学实验和课外体育活动实践及问卷调查,并运用比较分析、数理统计、效果测查等方法对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1 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构建

1.1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提出

在研究调查和教学实验中发现“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适合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教学模式。随着学校体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深,改革内容的不断扩展,“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活动模式在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和手段上逐步达到统一,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和趋于完善的体系。这种体系以“健康第一,育人为本”为教育理念,是学校体育所寻求的既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又能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科学的体育俱乐部模式。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指在“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观指导下,坚持“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以体育教学俱乐部为核心,结合课余体育活动(课外体育俱乐部等形式)、学生群众体育竞赛、运动队训练等课外体育活动形式,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目的的一种体育教学过程。

1.2 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的教学形式

显性课程(体育俱乐部教学):以《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以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为基本手段,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

隐性课程(课外体育活动、群体竞赛、运动队训练等):通过课外体育俱乐部,学生骨干、体育社会指导员培训,各种形式和层次的体育竞赛和运动队训练等手段,提高学生组织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的能力,壮大学生体育骨干的队伍。

在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教学模式中,体育教学俱乐部是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课余体育活动(课外体育俱乐部等形式)、学生群众体育竞赛、运动队训练等课外体育活动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 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情况的比较分析

体育教学俱乐部是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的目的,结合大学生对体育活动需求,以培养和建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掌握1一2项长期从事锻炼身体的技能和方法,充分发挥个人的体育才能、兴趣和爱好,为终身健康奠定基础的一种俱乐部形式。与传统的大学体育教学相比,体育教学俱乐部是由学生凭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的体育专项,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变,教学内容与形式灵活多样,学生个人的体育才能拥有了施展的空间。

3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的分析

3.1 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

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是当前高校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一个新兴的发展潜力巨大的组织形式。课外体育俱乐部的活动开展对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具有良好效果,是体育课和各种课内体育教学俱乐部所达不到的。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也成为学生受益面最大、组织影响程度较深、发展最为迅速、发展潜力巨大的群众性体育组织形式。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组织有不同类型和方式,其中包括各种单项体育俱乐部以及各种具有课外体育俱乐部性质的社团和群众性体育组织。

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和体育教学俱乐部虽然在组织形式、学生参与形式、组织管理形式以及时间和场地安排上并不完全一样,但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改善学生健康状况,增强学生体质,完善学校体育工作,更好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自我体育”观念的形成,培养和发展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为体育教学服务,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2 课外体育活动的选择

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在课外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以增强体质、愉悦身心、提高运动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活动。除了课外体育俱乐部外还包括早操、课间操、课余体育活动等内容。课外体育活动有序、健康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把课堂上学得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地提高和巩固,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课外体育活动相对体育课堂教学而言,更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大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总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其主要形式有3种:第一、与同学和朋友一起活动(80.74%);第二、参加学校、院、系、班级体育活动(49.02%),第三、参加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18.85%)。这三种主要的活动形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如何把它们结合起来是高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好坏的关键。

4 高校运动训练和竞赛情况的分析

4.1 高校运动训练

在当今高校中,学校运动队主要存在这两种形式:一种是一般水平的运动队,另外一种是高水平运动队。(如图4)两种形式的运动队在训练对象、主要功能等方面存在这一定的差别。

各高校体育部门和教育职能部门应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实行在行政上的分工协作,在资源上的优势互补,形式上的灵活多样的课外运动训练体系。在广泛开展社区、学校、群众性体育竞赛的基础上发展高校竞技运动,实现课外体育俱乐部发掘、培养,学校单独招生,与专业队建立合作办学等多种层次和模式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和谐体系。

4.2 高校体育竞赛

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基本内涵指的是:“课余体育竞赛是指运用多种运动项目、游戏活动,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各种体育竞赛活动的总称。它是正规的、简化的自定规则所进行的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智力和心理品质的相互比赛。”通过参加课余体育竞赛,可以促进学生对体育技术和知识的渴求以及对体育运动技术技能的有效整合,促进学生对体育技术的深刻理解。另外通过课余体育竞赛的开展,还可以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交往,使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运动习惯,而且在体育运动中培养了良好的团队精神、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作风。

高校体育竞赛应从以下几个层面开展:第一个层面以校级竞赛活动为龙头,保证参与面和调动全校大学生的积极性,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竞赛活动中。第二个层面是以院、系、班级、体育协会、俱乐部的竞赛为依托,举办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设定不同的竞赛项目,争取做到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体育竞赛活动中。第三层加强对学生组织课余体育竞赛的指导、鼓励和监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各种各样的课余体育竞赛,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5 结论

5.1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今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方向,它不但能保证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也对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建立终身体育意识有着积极的作用。

5.2 体育教学俱乐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校现状的体育俱乐部开展模式。普通高校的领导应认识到开展体育教学俱乐部的重要意义,在体育俱乐部的制度规划、师资队伍、场馆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加大支持的力度。

5.3 鼓励学校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形式的健身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和教师的思想认识;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把体育教学俱乐部和课外体育俱乐部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课外体育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学校体育的健身功能。

5.4 各高校应把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放在适当位置,利用高校自身的综合优势,充分发挥课余训练和竞赛的积极功能,以促进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开展,保证学校整个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 2002.

[2]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S]. 2007.

[3] 查有良.教育模式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4] 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5] 刘志敏.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4):505-507.

[6] 陈小蓉.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1:(2):64-66.

[7] 赵臣文,付奕.建立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教学体制的思考.华北工学院学报[J],2002,(2):95-98.

[8] 刘志敏,凌青东,石磊.小康社会的高校体育――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3,(4):69-72.

[9] 阁宝成,颜天民.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反思和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06,(6):67-68.

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篇5

随着教育界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逐渐重视,关于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也层出不穷。研究普遍对创新力培养的重要性予以肯定,并对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现状进行调查: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普遍智力水平较高,但对创新的倾向性不强。

诸多研究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方式进行研究,并指出阻碍学生创新力发展的障碍。大部分研究认为,导致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的原因是教育制度与教育方式:社会对学历的追捧,对“证书”的看重,导致许多学生将大量的课余时间花在了课外培训班的课程与纷繁的“过级”考试中;由于高校持续扩招,致使许多老师教学工作量增加,没有精力去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由于大部分高校仍采取书面考试的传统考试方法,导致学生无法摆脱“死读书”的学习习惯;而教师创新精神的缺乏则直接导致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仍占主流,使得实践课程也变成了“验证历史数据”的实践,丧失了实践课原本存在的意义,扼杀了学生的创新倾向。在现有研究,大多针对高校教育制度与培养方式提出的意见,而少有提出学生课外活动对促进学生创新力培养的作用。本文旨在探索高校学生课外活动的培养机会,在共青团组织的学生课外活动中搭建学生创新力培养平台,扩大创新能力培养的覆盖面,寓教于“娱”,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提高创新能力。

一、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利用状况

大学教育中,学生的课程安排并不如义务教育般紧凑,各个年级的学生都有大量的课余时间。多所高校的课表显示,大部分学生每周的课程安排约在18~26小时之间,除去日常生活所需时间,每名学生每周约有40余小时的课余时间。

据调查,学生安排课余时间主要有几种途径:参加学生组织活动、自习、其他娱乐。课余时间选择自习的学生为少数,大部分学生的课余时间消耗在娱乐与学生活动之中,其中尤以娱乐休闲比重最大。将学生的课余时间从繁杂的娱乐休闲活动“拯救”出来,吸引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中去,不仅可以更好指导学生实现时间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更能够在实践中锻炼创新能力,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补充。

调查数据显示,大一、大二的学生群体,参加学生组织活动的时间较多,对活动的关注度也最高;大三的学生虽然课程繁重,但这个群体是组织学生活动的主体,并对学生活动的组办过程有较大兴趣;大四的学生因准备考研、实习等原因,剩余课余时间较少,对课外活动的关注度也随之下降。同时,一个有意思的数据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大四的学生对学生活动的评价却在四个年级的群体中处于前列,他们虽然不再将更多的时间花在课外活动中,但普遍认为课外活动的意义较高。根据对毕业生、校友的回访,被访者普遍表示学生时代参与课外活动的经历对帮助就业、缩短职场适应期、培养创新思维、锻炼领导能力有益处。

根据学生的时间利用情况以及参与课外活动的现状,在学生组织活动中增添培养学生创新力培养项目是将学生兴趣与创新力培养的较好途径。

二、在课外活动中建立培养学生创新力的新途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群体正在初步从封闭的象牙塔中走出,逐渐了解社会需求以及时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锻炼领导能力、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近两年来,在大学校园中形形的培训班广告中,异军突起的一支“队伍”就是各类创新能力培养培训班,然而这些培训课程大多仍由所谓的“讲师”照本宣科,且不论课程质量如何,仅缺乏实践过程这一块短板,足以宣布“课程”的失败。以学生课外活动为载体培养创新力,最大的优势就是其丰富的实践平台,可以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完善创新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热情。

1.以竞赛为龙头,培育创新精神

由主办的“挑战杯”系列大学生科技竞赛已连续举办了十余年,竞赛从最初的精英型竞赛慢慢转变为大众型的竞赛,比赛的领域也从科技型逐渐扩大到科技、管理、社会等多个领域,从学术类竞赛扩展到创业计划竞赛。随着竞赛内涵的扩展,随着“挑战杯”竞赛的品牌化发展,“挑战杯”竞赛的影响力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心中,成为屹立不倒的课外活动品牌,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苗圃。

笔者梳理了近年来所在学校的“挑战杯”竞赛获奖情况,发现大多数获得部级、市级奖励的作者都是“校园名人”,他们不仅在学习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更身披多项荣誉光环,在学生组织、志愿服务中表现均可圈可点。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在参加“挑战杯”竞赛的过程中得到了显著提高。

历年来获奖的“挑战杯”竞赛作品无不包含以下要素:独特的选题、专业的指导、优秀的团队。在作品制作之前,更重要,也是更耗费时间的程序是选题。学生大多以小组的形式参赛,每小组3~5人,作品的制作周期较长,文科学术研究类作品至少耗时2~3月,社会调查类作品耗时6~12个月,科技类作品由于需要实验支持,制作时间可能更长。在漫长的作品制作过程中,团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全新的工作思路,均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合作能力多有裨益。

除“挑战杯”科技类竞赛外,近年来兴起的“MM”百万青年创业大赛,各学科、专业的市级、全国级竞赛皆为良好的平台,能够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热情。

2.以实践为手段,在创新中融入社会

实践是大学生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学生开始融入社会的重要平台。大学生在校内的课外活动中能够锻炼组织能力与执行能力,这种途径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纵观大学校园中学生活动的特征,学生执行能力锻炼机会丰富,但创新方面稍显不足。从重点高校到普通高校,从校级活动到学院级活动,无论平台如何变化,总躲不过一个“抄”字。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的获取易如反掌,借鉴之风越来越盛行,导致学生创新力缺乏。如何在课外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力,是新时期共青团指导青年学生发展的重要课题。

通过多样化的奖评机制,鼓励学生开拓思维,举办创新活动。鼓励学生举办创新性活动,评奖范围扩大到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多个领域,对学生欢迎的、创新性的活动进行扶持,通过发放学生活动经费奖励,评比优秀学生干部等方式,鼓励学生举办有创新性的活动。

建立宽松的创业环境,鼓励学生创业。在大学校园内开拓小型创业基地,免费为学生提供小型创业场所,鼓励学生根据学校特色创业。笔者所在的学校早年间开创了小型创业实训基地,为同学们提供格子铺等微小摊位,后期又开办了创业基地,提供简单的经营场所。在宽松的创业鼓励条件下,学生们陆续开创了创意校园地图制作、校园风景明信片、校园风格T恤印制作、校园风格写真拍摄等多个小型创业工作室。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充分拓展了创新思维,率先踏出了融入社会的步伐。

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篇6

“教体连系”是在新的前史前提下增强黉舍体育任务、促进青少年课余练习、推进本质教育,为国度培育高本质劳动者和优异体育后备人才的一项主要行动,是整合教育、体育资本,施行人才培育计谋的主要办法,表现了教育、体育事业最基本的培育目的。各级教育、体育行政主管部分要充沛看法“教体连系”的主要意义,改变观念、一致看法、深化治理体系体例和运转机制变革,具体进步学生的身体本质和体育后备人才的培育质量,创始我市“教体连系”任务新场面。

二、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开展观为指点,以“资本共享、特征共建、责任共担、义务共尽、效果共用”为准则,以“一致思维、标准操作、协作协商、优势互补、完成双赢”为目标,具体推进本质教育,加速优异体育后备人才培育,促进教育和体育事业的一起开展。

三、目的义务

结实树立“安康第一”的理念,具体施行《国度学生体质安康规范》,把加强学生体质作为黉舍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树立健全黉舍体育任务机制,充沛包管黉舍体育课和学生体育运动;普遍展开“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积极履行以“五进校园”(体育组织进校园,体育设备进校园,体育项目进校园,体育步队进校园,体育竞赛进校园)、“三有”创立(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运动,校校有体育特征)、“三走”运动(走向操场,走进大天然,走到阳光下)为内容的“五三三”方案。争夺用3年工夫,使我市中小学生能做到天天磨炼一小时,力争使我市90%以上中小学生到达《国度学生体质安康规范》规则的要求。积极展开青少年体育竞赛,在普及的根底上,进步学生体育竞技活动程度。充沛发扬传统项目黉舍、市业余体校、业余练习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人才培育功用,积极创立体育特征黉舍和在县城黉舍设立体育专长班,让有体育专长的学生都能在县城黉舍读训。经过5年的起劲,在现有根底上,力争创立1所国度级体育传统项目黉舍,3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黉舍,2所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0所市级体育传统项目黉舍,为在省表里严重竞赛中发明优异成果,积极培育和培养优异体育后备人才。

四、组织指导

成立由市当局主管副市长任组长、相关指导任副组长、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和市财务局担任报酬成员的“市‘教体连系’任务指导组”,按期召开联席会议,研讨处理“教体连系”任务中的主要问题,制订有关政策和施行方法,担任指点和组织协调“教体连系”中的各项任务。各县市区也要成立响应的组织,担任当地“教体连系”任务的详细施行。

各县市区教体局要把青少年体质安康和业余练习任务归入中长时间开展规划及年度方案,一致摆设,仔细贯彻施行。各相关单元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亲密共同,为推进我市“教体连系”发明优越的任务情况。

五、政策办法

(一)变革和完美青少年竞赛治理体系体例。充沛发扬各级各类青少年竞赛杠杆效果,树立新的充溢生机,有利于发现人才、培育人才的机制。在效果共用的准则下,树立健全我市青少年竞赛治理准则,根据黉舍体育场地设备的完美和学生需求状况,将合适中小学生参加、普及率较高的活动项目逐渐归入市中小学生活动会,不时扩展规划。各县市区每年要召开一届系列中小学生活动会,举行田径、篮球、乒乓球、功夫等单项体育竞赛。在一致前提下,优先吸纳体育特征黉舍、体育专长班、体育传统项目黉舍的活动员参与县级以上教育、体育部分组织的竞赛。市教育、体育部分要一起组队参与省以上中学生活动会和全省各类青少年体育竞赛。

(二)增强体育专长生的培育及高程度活动队的建立任务。一是制订体育专长生的招生登科方法。鼓舞当地重点初中、高中优先登科在省、市、县竞赛中获得优异成果的高程度活动员,登科文明分数,应按本地教育部分规则的文明分数线的70%的分数登科。十分优异的体育人才,可以破格登科。二是对在各类赛事中获得优异成果的应届初中卒业生,中考时恰当加分。三是体育特征黉舍、体育传统项目黉舍每年招收体育专长生的比例,准则上不少于昔时招生方案的5%;四是答应体育专长黉舍、体育专长班、体育传统项目黉舍跨区域招收体育专长生。五是各县市区重点中学,应积极发明前提,连系我市重点体育活动项目标设置状况和本县所展开的重点体育项目,招收体育专长生,组建体育特征班或单项活动队。六是环绕市竞技体育重点项目,积极鼓舞有前提的各类黉舍开设田径、乒乓球、篮球、排球、足球、功夫等专项体育课。教育、体育部分要为黉舍展开业余练习供应教练员、场地和器材等方面的支撑。

(三)立异和完美投入保证机制。各级财务部分要加大对“教体连系”任务的投入力度,为“教体连系”任务供应强有力的物质保证,以包管黉舍体育任务的正常展开。各县级教体局每年依据黉舍体育任务的实践需求,把黉舍体育经费归入年度教体经费内予以妥帖布置。对“教体连系”的特征黉舍、体育专长班、体育传统项目黉舍应重点赐与经费搀扶。各黉舍、各练习单元对上级主管部分赐与的特定专项经费,必需用于器材添置、服装装备、活动员、教练员的练习津贴及获得成果的奖金发放等,做到专款专用,标准运用。市教育局、体育局每年对该项经费运用状况,进行专项反省。

(四)增强体育教员、教练员步队建立。仔细贯彻执行国度和省教育、体育部分的相关文件精力,接纳实在办法,加大装备各级各类黉舍体育教员的任务力度,要求全市各中小学都要装备体育教员,对承当课余练习义务的黉舍要按比例装备有较高练习程度的体育教员或教练员。黉舍应将课余练习计入体育教员的课时任务量。县市区教体局每年应举行体育教员培训班,起劲进步教育和专项练习才能,积极鼓舞体育教员发现、培育、保送活动员苗子。

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篇7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两个条例,实施《体育课程标准》,全面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体质健康标准》为重点深化体育课堂,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出操、集队、集会纪律的训练,做好田径队的选材与训练工作,切实提高田径队员体能、运动技能、竞赛能力和心理素质;以德育教育为核心,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注重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注意加强提高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增强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树立集体主义荣誉感,培养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个性,提高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能力,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激烈竞争奠定基础。

我们要用全部智慧和精力将校园建设得更合理更健康。

二、工作任务及要求

1、继续积极推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加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和课外文体活动“2+1项目”工程建设,促进我校学生每天活动一小时时间的落实。

2、抓好“两课两操”,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两课两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两课两操”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好坏和健康况状的好坏。因此,首先要求每位体育教师都要树立抓好“两课两操”的思想观念;其次要求体育教师认真钻研体育教材,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做到写好学期计划、授课教案,多花时间备课,不打无准备之仗,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第三是配合学校抓好课间操、眼保健操工作,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营造良好校风、学风;第四是认真组织课外活动,要求学校保证学生课外活动时间,教师认真安排好课外活动内容、积极发放体育器材、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器材,督促学校保障每生每天有一小时足够活动时间和注重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3、抓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执行工作。

建立检查、评估制度,对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及时测试,以督促学生体育学习,提高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力争使全校学生的体育达标率保持在90%以上。注重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确保达标率、优秀率稳步提高,切实提高我校学生身体素质。及时收集、整理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按时上报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网。

4、抓紧抓好业余运动队训练,有效提高运动技能和竞赛水平。

运动队的业余训练是提高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和技能的基本手段。业余训练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能使运动员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能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和提高学校知名度,能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竞赛能有效发展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和胜不骄、败不馁的个性,竞赛能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竞赛能展现运动员的体育才能。因此,必须抓紧抓好运动队的训练。以前我校田径队参加市比赛得分总是个位数,这学期,我们要狠抓,争取由中游队进入前四名。

5、加强教研组活动,规范体育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成立体育教研组,组织体育老师学习《体育课程标准》,钻研教材,交流教学经验,并使之制度化、经常化,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体育教师努力改进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使体育教学步入正轨,在授课中注意加强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篇8

中小学课余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体育运动训练网络体系中最基础层,它肩负着给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和为上级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双重任务,对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实现《奥运争光计划》,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转型和独生子女的普及,目前中小学校体育课余训练中的各种矛盾有的已较为突出,影响并制约着中小学课余运动训练健康、可持续发展。其主要表现:一是学训矛盾突出。由于目前应试教育仍然影响着广大的中小学、社会、家长,人们往往以升学率来评价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习惯势力的影响下,中小学业余运动员的学业负担日益加重,多数运动员学生的课余训练时间无法保证,训练质量大幅下降。二是家长择校上学,没有好学校上,或进不了好的班级,就不让自己的孩子参加学校体育训练。三是个别学生的升学、就业出路难以得到政策支持和保障,特别是初中阶段的运动员经过几年训练,专业成绩够不到向较高层次的运动队输送条件,而文化课成绩相对其他同学又无优势,有的甚至文化素养十分平泛,升学就业的出路就很难解决。四是体育训练的硬件设施陈旧,体育经费投入不足,特别是经济能力相对薄弱的农村基层中小学校训练所需的设施更是难以保证。五是目前大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很少受过系统的高水平专业训练,对科学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了解甚少,有的训练手段和方法甚至是错误的,这对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有一定制约性,而且十分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因此,如何更好地整合县市各级少体校专业教练的训练资源和中小学文化课教学的优势,解决好基层中小学课余运动训练学生的学训问题和学校体育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从事中小学课余运动训练教师和中小学校管理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 体教结合训练模式的实施与效果

我校作为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近年来在推进教体结合、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人才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与尝试。虽然由于历史原因,我校的体育训练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有所欠缺,但在上级各级体育、教育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充分发挥现有教育教学资源,依托艺体特色教育,先后与苏州市少体校建立了女子手球训练基地和篮球训练合作伙伴机制(我校是吴江市第一家实施“市队校办”的农村基层学校,为吴江的“教体结合”模式区域性推进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与吴江市体育局少体校组建田径运动训练基地,以及与盛泽周边地区的小学和各体育俱乐部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做好中小学运动员的教育和训练的衔接工作。体教结合的实施,对我校课余运动训练的改革起着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也为我校课余运动训练和竞赛取得优良的成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更为体育特长生的可持续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近年来我校课余运动训练坚持走体教结合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例如学校女子篮球队自2002年以来,已连续八年获吴江市中学生女子篮球赛冠军和苏州市中学生比赛的七连冠、近三年在江苏省阳光体育运动联赛县市组篮球比赛分获冠、亚军;学校田径运动队在吴江市比赛中连续十年保持在团体总分前四名,其中取得过两连冠,并且每年有多名队员参加省市比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培养出了毛晓燕等一批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学校女子手球队代表苏州市参加2005年江苏省比赛获第三名和2006年第十六届运动会比赛中第四名;学校乒乓球队近三年在吴江市比赛中也一直保持在前三甲水平。竞技运动水平不断提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伴随着学生竞技成绩的不断提高和师生健康成长的同时,学校体育教育和体育文化也得到了健康和谐的发展,并得到上级教育、体育主管部门的认可和表彰。例如:2003年我校被吴江市教育局、体育局授予“吴江市学校体育业余训练先进集体”和“吴江市少年儿童体育业余训练网络试点学校”;2004年学校被苏州市体育局、教育局、卫生局授予“苏州市贯彻体育卫生两个条例先进集体”和“苏州市体育达标先进集体”称号;2005年分别被苏州市和吴江市教育局、体育局授予“贯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先进学校”。 2006年获“苏州市全民健身月暨省第四个‘全民健身日’、市第五个‘体育健身日’活动先进单位”和吴江市中小学开展‘冬季三项’锻炼活动先进学校”;2007年被苏州市教育局授予“体育教育先进学校”称号,并获“苏州市青少年业余训练先进学校”、“吴江市青少年业余训练先进学校”、“吴江市三级体育项目传统校”考评一等奖,同年我校设计并实施的阳光体育活动方案获苏州市教育局组织的“苏州市中小学文体活动方案”评比一等奖;2008年获“江苏省体育项目传统学校”和“苏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学校”;2009年我校再次获得“苏州市青少年业余训练先进学校”、“吴江市冬季三项活动先进学校”、“吴江市三级体育传统学校考核一等奖”;2010年4月获“吴江市体育工作先进学校”等荣誉。

三、 分析与讨论

我校体教结合模式取得成功的基础在于学校领导具有正确的办学理念和政策引领,全体教职员工同心协力。多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教书育人,坚持走体教结合课余训练之路,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1. 领导重视,职责分明

在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抓好学校体育竞赛和课余运动训练中,苏州市体育局、少体校和吴江市教育局、体育局有关领导以及我校历任校领导都十分重视体教结合开展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关注学校运动队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并从运动队的内部管理到器材场地的配置,经费的落实,教练员的选配等工作,分工明确、职责分明。正因为有了良好的科学化运行和管理机制,才使我校各运动队始终保持在较高的运动竞技水平。

2. 坚持“体教结合”,促进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

坚持不懈地抓好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是中小学课余运动训练得到健康发展的保障,更是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一个既关心学生体育成绩,又能十分重视学生文化学习和思想品德的体育老师(教练),家长才放心把自己的子女交给你训练,这是消除学生家长怕参加运动训练耽误学习的顾虑,更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保证。我校长期以来坚持对运动员进行全面教育,全校师生共同关心他们的文化学习,日常生活,促进他们的个性健康发展,并建立一整套科学和严格的管理制度,通过班主任、文化课老师和教练员齐抓共管,全员育人,实现体校与学校优势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为运动员可持续发展作了不懈努力。

3. 完善相关激励制度,为课余运动训练保驾护航

学校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有限的场地资源,制定和完善的各项相关的考核和奖励制度,扎扎实实搞好各项目体育运动队建设,在学校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为运动队的训练和各项训练经费投入大开绿灯,有力地提高和激发体育教师业余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课余运动训练的有效实施保驾护航,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4. 坚持以体育科研为先导,以科学的训练手段来提高体育运动训练成绩

学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聘请市少体校专业教练员和加强培养校本化资深教练相结合模式,以体育科研为先导,不断提高课余运动训练的科学性。体育组老师每年都有多篇科研成果在各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发表,大大提升了学校课余体育运动训练的科学性。目前我校体育教研组(课余训练教练组)除四名专聘的少体校教练外,还有六名业余教练员,其中两名具有高级职称,并拥有一名市体育名教师、学科带头人。

四、 结论

1. 中小学课余运动训练走“体教结合”模式,能将体育与教育两者更好地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达到义务共尽、资源共用、优势互补、成果共享,从而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普通中小学和少体校有限优质教育、训练资源,达到学生、学校、社会各方多赢的教育目标。盛泽二中体教结合个案的成功实施,为我市体教结合区域性推进提供了模式和范例,有力地促进我镇乃至全市课余运动训练的蓬勃发展。

2. 中小学课余运动训练走“教体结合”模式,能较好的解决学与训的矛盾,培养全面发展并具有体育特长的人才,能较好的解决运动员的升学和退役后的出路问题,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因此,体教结合充分体现了教、体两家最根本的培养目标,是教育、体育改革的大方向。同时也是新时期中小学体育课余运动训练中,确保运动员在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中既取得良好的文化学习成绩,又能培养出具有攀登竞技运动高峰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使学校、体校、学生、家长多方满意,达到各方多赢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中小学课余训练模式。

五、 问题与建议

1. 学校体育应坚定体教结合办学方向,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积极高效地开展课余训练工作,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本校实际的富有特色的课余训练之路。

2.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以“体教结合工作方针”为指导,以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和后备人才培养为目标,强化体教结合的意识,进一步整合资源,提高中小学课余运动训练水平,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3. 正确处理好各种矛盾,特别要正确处理好“学”、“训”矛盾,努力解决文化课学习与运动训练时间分配上的矛盾,并积极引导教练员正确处理好学习成绩与运动成绩、比赛成绩与输送后备人才培养的关系,主动关心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和思想道德建设。

4. 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培养和提高教练员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师德师风,提高管理水平,并以创建市级先进教研组为契机,加强校本培训的力度,努力打造一支思想过硬、技术一流的教练员队伍。

5. 进一步加大各中小学的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和管理力度,充实体育教学与训练管理人员,提高体教结合办学层次,做到点面结合,区域推进,为我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输送创造更有利条件。

6. 坚持体教结合中小学一体化办学,做好中小学课余训练的无缝衔接,促进课余运动训练效益的最大化和中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魏冰等.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产生原因及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 2002.1

[2] 杨在淮、俞继英.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与可持续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1

[3] 彭学增.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J].广西高教研究,1999.4

[4] 游赛英、孙荣光等.“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1

[5] 胡鹤雄、杨定刚.区域推进“体教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EB].体育教师自助网,2008.6

[6] 王索芳.小学课余训练“体教结合”研究[EB].省略/ReadNews.asp?NewsID=680 2007.1

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篇9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实现“以德育教育为首,以艺术教育为特色,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的办学目标。以学生《体质健康》为重点深化体育课堂、体训队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出操、集队、集会纪律,做好出操、集队、集会常规训练,做好田径队、篮球队的选材与训练工作,切实提高体训队员体能、运动技能、竞赛能力和心理素质;以德育教育为核心,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注重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注意加强提高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增强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树立集体主义荣誉感,培养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个性,提高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能力,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激烈竞争奠定基础。

二、工作任务及要求

1、抓好“两课两操一活动”,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两课两操一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两课两操一活动”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好坏和健康况状的好坏。因此,首先要求每位体育教师都要树立抓好“两课两操一活动”的思想观念;其次要求体育教师认真钻研体育教材,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做到写好学期计划、授课教案,多花时间备课,不打无准备之仗,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第三是配合学校抓好早操、眼保健操工作,加强两操纪律,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树立远大理想,营造良好校风、学风;第四是认真组织课外活动,要求每一位体育教师在值周期间保证课外活动时间、认真安排好课外活动内容、积极发放体育器材、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器材,督促学校保障每生每天有一小时足够活动时间和注重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2、抓好《体质健康》工作,注重新教材的培训学习,注重领会新教材中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注重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确保达标率、优秀率稳步提高,切实提高我校学生身体素质。

推行《体质健康》工作是我县刚进行的体育教学改革,目前我校已按上级部门要求配备相关器材,但是对新教材内容的了解是初步的,对新教材中所体现出的推行素质教育意义还不够深入,更谈不上对新教材的研究,更缺乏新教材的教学经念。因此,本学期体育工作的重心放在注重新教材的培训学习,注重领会新教材中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注重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探索适合我校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和探索适合我校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之路。

3、抓紧抓好业余运动队训练,有效提高运动技能和竞赛水平。

长期坚持运动队的业余训练是我校的基本办学宗旨,也是提高我校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兴趣和技能的基本手段。业余训练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能使运动员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能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能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竞赛能有效发展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和胜不娇、败不妥的个性,竞赛能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竞赛能展现运动员的体育才能。因此,必须抓紧抓好运动队的训练。

三、具体工作安排及要求

1、期初召开体育教师会议,讨论分工体训队教练人员和讨论如何开展本学期体育教研活动及对本学期体育的其他工作作安排。

男篮一队 教练:

女篮一队 教练:

田径队 教练:

男篮二队 教练:

女篮二队 教练:

2、篮球一队要在第四周前选拔好运动员,并组队开始训练。

3、田径队也要尽快物色好运动员,尽快组队进行训练。

4、篮球二队要在第六周以前组队训练。

5、期初进行新教材和新广播操培训。

6、十月中旬进行新广播操比赛。

7、学校第十三届田径运动会决定在十一月中旬举行。田径队教练要负责拟好竞赛规程发送到各班,并组织有关人员编排,保证按期举行运动会。

8、期中组织体育教师利用电脑、电脑网络、电视进行体育观摩学习。

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篇10

关键词:中小学 课外体育锻炼 组织 管理

我国启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这一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阳光体育的抓手作用,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这种形式逐渐显现出不足之处,体育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要求有更多的组织形式与之相适应。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课堂教学的最好补充,充分利用好课外体育锻炼,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

一、 课外体育锻炼的特点

1.健身性

健身性是学校利用课余体育锻炼的本质特点。在这里的健身性是指体育活动是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质,有益于身心健康。

2.娱乐性

娱乐性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可以而且应该得到快乐的心理体验。学生的体育锻炼是一种课余的、自愿参与的体育活动,非强迫性的体育活动。娱乐性是学生参加这种活动的必要条件,否则,他们就很难持久地进行这类活动。

3.全体性

课余体育应是体育教学课的延伸,当然也应该是全体学生参与的活动。

4.主动性

主动性是指学生在体育的深刻理解后表现出来的积极参与、持之以恒的特点。

5.灵活性

灵活性指体育活动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的特点。在追求健身目标上,一个人对运动形式的选择是可以多样的。

6.艺术性

当前,艺术,特别是音乐、造型和舞蹈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的学校体育锻炼中。实践证明,体育活动中配以音乐,不仅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陶冶身心,使人的身体更健康。这种特点对学生有着极大的益处与吸引力。

二、组织与管理

1.“两操”

坚持开展“两操”活动。早操和课间操是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重点内容。通过“两操”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和集体观念,并起到增强体质和调节学生身心的作用,这对培养学生动静结合,接受自然力锻炼,消除脑力疲劳,提高学习效率起着积极作用,对造就校园严肃、紧张、活泼的良好学习环境十分重要。

课间操组织形式的改革。课间操的组织形式应围绕课间操的目标,根据季节、气候、学生人数、学校场地设施等情况,采用合操、分操、任意操、课间体育活动、课间跑步等各种组合形式。夏季以合操为主,采用单操轮换模式用音乐和操型变化调控;春、秋两季合操与分组活动相结合;冬季以分组活动为主,增大活动量。

2.业余运动队训练

加强专项运动队的训练,在开展群众性课外活动的基础上,应集中挑选在某一专项上有特长的学生组成运动队,并加以科学的训练,以提高本项运动技术水平,更好地促进群众性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同时也为各班培养一批体育活动骨干,以促进各班级体育活动的开展。

学校领导既要重视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又要重视体育特长生的学习。班主任、任课教师和体育教师要对体育特长生齐抓共管,综合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

每学期开始、期中、期末召开联席会,班主任、任课教师、体育教师分别介绍思想表现、学习情况、训练情况,做到对每个体育特长生的各项情况心中有数,便于齐抓共管。分管校领导也参加联席会,便于掌握情况,协调工作,以进行综合管理。

3.体育竞赛

举行各类体育竞赛,通过举办全校性的体育竞赛,可以调动全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检阅学生的体育活动技术水平,通过竞赛,学生的组织纪律、班级之间的团结也得到了加强,集体主义精神得到了增强,而且各班的体育骨干也在竞赛中锻炼了组织能力,从而带出一批体育活动的骨干力量。实践证明,每次竞赛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举办各种形式的竞赛,可以促进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和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

学校群众体育竞赛内容与形式的选择,应根据种地不同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民族习俗、状况和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特点,综合考虑科学性、实效性、趣味性、有恒性和适用性而又不泛竞争性等要求,逐步形成具有本校本地区特色的竞赛体系,形成本校的传统制度。

4.俱乐部

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和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打破原来的班级分组,实施年纪分组开放和实施一些普及性和兴趣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采用单项俱乐部制,是课外体育锻炼的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各俱乐部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负责,为学生提供选择自己的练习手段、练习强度、练习伙伴,创造自主练习的氛围。聘请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进行辅导,帮助学生培养自发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充分理解参加体育活动的必要性,结合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态度,并获得人际关系需要的满足,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5.体育节

竞赛是推动体育活动开展的有力手段,特别是当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提高之后,渴望竞赛的欲望将会更加强烈,这就需要为他们提供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