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余体育竞赛特点十篇

时间:2023-12-29 17:45:22

课余体育竞赛特点

课余体育竞赛特点篇1

第十二章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

一、判断

1.开展课余体育竞赛可以及时检查和了解学校群体工作的开展情况,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体育交流。( )

2.学校运动会是学校规模的竞赛活动。其比赛的形式一般由多个运动项目组成,可以在不同时段进行。( )

3.单项比赛的组织根据起比赛规模、竞赛规则和技能的难易,可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 )

4.体育节是将体育竞赛、体育表演、体育文化知识讲座体育知识竞赛有机融合的活动。( )

5.体育节不仅涉及到体育运动实践,而且涉及体育文化知识,规模与层次也各不相同,应根据体育节内容特点、规模的大小组建相应的组织机构。( )

6.在制定年度竞赛日程计划表时,各竞赛的排列顺序,应以日期先后为准。( )

7. 竞赛规程应在赛前前几周,甚至更早发给各参赛单位,以便充分作好赛前准备,激励学生锻炼身体。( )

8.单循环是指所有参加比赛的队之间要轮流相遇一次,败者被淘汰,最后全胜的队为冠军。( )

9.轮换法是指在同一比赛时间内,参赛者按规定的轮换顺序依次进行不同项目的比赛,最后综合各项目的成绩来决定名次的一种方法。( )

10.个人名次一般是在各单位参赛的个人成绩和名次的基础上计算和评定的。( ) 1.T 2.F 3.T 4.T 5.T 6.T 7.T 8.F 9.T 10.F

二、填空题

1.课余体育竞赛有课余性、 、 、多样性等特点。

2.开展 可以即使检查和了解学校群体工作的开展情况,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体育交流。

3.校内体育竞赛根据比赛项目的多少又可以分为: 和 。

4.课余体育竞赛是充分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以 为目的,以 、游戏活动、

为内容,根据正规的、简化的或自定的规则所进行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智力和心理的相互比赛。

5.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计划一般包括: 和 两种。

6. 是对全校一学年的体育竞赛活动所作的全面规划和安排。

7. 是根据学校年度体育竞赛日程计划,开展某一项比赛的法制性文件,是指导课余体育竞赛工作的重要依据。

8.制定年度体育竞赛日程计划时,应考虑群众性 、 、简便性的几个方面。

9. 是指在比赛过程中,参赛者要按照一定的次序相互轮流进行一次比赛,最后综合全部比赛的胜负来决定名次的一种比赛方法。

10.学校课余体育运动竞赛的项目和时间要

课余体育竞赛特点篇2

关键词  体育  课余训练

          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训练作为中学课余体育活动的一项特殊组织形式与活动,在促进中学课余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热情,促进学生身体与心理健康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体育人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如今提倡青少年身心健康,我们如何更好的提高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训练水平,应该是我们中学体育老师深刻思索的问题。

          一、现阶段中学体育课余训练的困惑

          1、学生课业负担重,训练的系统性得不到保证,这是直接困扰体传校田径课余训练的最主要原因。

          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15—17岁)时期应是具有田径才能的运动员展露头脚的时期,也是运动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专项训练阶段。此阶段的训练时间,训练强度,训练量都将大大增加,唯有如此才能为运动员今后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基础。然而这时期正是高考制度下最为繁重的时期,文化学习和课余训练产生了激烈的矛盾。由于社会环境、升学就业压力迫使课余训练让步,运动训练时断时续,甚至是被迫中断课余训练。主动训练的系统性难以得到保证。

          2、地方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对青少年竞技体育运动不重视,是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课余训练发展的最深层原因。

          现如今,城乡的体育设施依然落后,全民的体质测试水平,特别是青少年体质依然下降。其根本上在于地方各级政府及教育的主管部门对体育不重视,更何况课余的体育训练了。田径运动是最为彰显人的能力与价值的一项运动,受众广,参与人数多。然而在现阶段中,青少年田径比赛随意更改,推迟,取消,特别是在教育系统内普遍存在的。没有形成规范合理、系统的田径比赛制度,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积极性大为挫伤。

          3、各运动项目对运动等级评定的不一致性导致田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课余训练中参训运动员的积极不高。

          在青少年体育竞赛中,球类项目比赛运动员技术等级评定是根据本次比赛的等级和球队所获的名次而定的,其标准是浮动的,有太多不确定因素。田径竞赛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是明文规定的,成绩是电子计时的,都是客观、准确的。懂体育的人都知道田径项目及其它计时项目运动员技术等级是较球类项目来说是最为可靠的。各项目对运动等级评定的不一致性,导致运动员在升学进入高校单招考试中的不公平,影响了田径运动员今后的发展。

          4、教练员工作负担重、专业性不强、训练效率低。

          现阶段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课余训练的教练员都由体育教师担任。由于既要完成好教学、教改任务,又要兼顾田径课余训练;既要上好体育课,提高广大学生身心健康,又要选好、训练好运动员,展现他们运动潜能,身心疲惫。另外田径课余训练和田径体育教学应属于不同专业领域的两个范畴,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科学,随着科技发展,科技在田径运动训练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二、提高与改进中学体育课余训练的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坚持“体教结合”,各部门协调配合,促进中学体体育传统学校田径训练发展。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课外体育训练和比赛,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主体性教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中学体传校田径课余训练实际上就是使具有田径特长的中学生运动员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形式与内容。“关注每一名学生发展”、“以生为本”是主体性教学的核心内容。各个部门只有真正认识到改进与提高中学体传校田径课余训练,不仅是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和学校体育发展需要,而且也是具有田径运动天赋学生运动员的内心需求。我们发扬体育部门在科技和经验方面的优势,坚持“体教结合”,通力协作,才能为中学体传校田径课余训练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与平台,为其健康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2、完善中学体传校田径课余训练规章制度,确保田径课余训练工作有效务实。

          完善的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课余训练的规章制度包括有:《田径课余训练考勤制度》、《田径课余训练备课制度》、《田径课余训练赛前集训制度》、《田径课余训练参赛制度》、《田径课余训练运动员补课制度》、《田径课余训练奖惩制度》等等。只要是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我们不怕订得细,细而不乱、细而不繁,因为这都是为促进田径课余训练发展的,都是为确保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只有在完善的中学体传校田径训练规章制度的保证下,生动活泼,科学有效的田径课余训练局面才能得以展开。

          3、减轻教练员工作负担,加强专业培养,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中学体育传统学校的领导应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核准该校田径课余训练教练员的工作量,在体育教学方面不能和其他教师同等对待。田径课余训练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与正常体育教学差距很大,运运员的肌肉类型,机能发展规律,素质敏感期,个性特点,运动技术的经济性等等都是体育教学中不曾深入了解的知识。更何况随着科技发展,田径训练的科学性不断向前发展。田径课余训练教练员固步自封,闭门造车是绝对不能的,必须加强专业培训,了解运动训练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和科学的训练方法,并且不断总结经验,整合原有的训练理论,研究探索适宜不同运动员,不同项目类型的科学的训练理论和方法,提高田径课余训练的有效性。

          4、加强对青少年体育竞赛管理,严格运动员竞赛参赛制度,确保竞赛的公平。

课余体育竞赛特点篇3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余体育训练;竞技体育

课余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终身体育有着相似或者相同的地方,但两者也存在一定的区别。作为体育教师,应该正确看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它们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同一性、互补性和依赖性、相互促进性。初中体育教学应该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科学化的训练为手段,培养出优秀的体育人才。

一、初中体育教师教学中的误区

1.传统体育强校,等于优异的比赛成绩

一些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保持一个传统的观点,他们认为学生参加比赛,拿出好的成绩,才能为学校争光,在众多学校中脱颖而出。因此,体育教师把课余体育训练当成一个重要的任务来完成,把一些重点都放在了参与课余训练的特长生身上。体育教师的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体育成绩的提高和体育技能的提高。别的学生由于没有体育方面的特长,而缺少教师的指导和关注,这样对于激发他们的体育潜能会产生不良影响。体育教师是全体学生的体育教师,而不仅仅是那些体育特长生的教师,教师的这种误区,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也违背了体育教学的公平性原则,这对体育教学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2.学生的比赛成绩等于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

一些体育教师的观念是比较传统的,他们认为学生的比赛成绩就等于自己的教学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体育成绩,而忽略了学生体育技能的提高。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过程中,他们开口说训练,闭口打比赛,认为只有竞技运动才是体育,只有比赛出了成绩,才能证明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比较高的,体育教师的这种心态是很难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

3.体育教学是分内工作,课余训练是分外工作

一些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教师的职责是上课,教给学生一些体育技能,让学生学习到有价值的体育知识,课余训练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是不该参与的。由于体育教师存在这种观念,因此他们在组织学生进行课余训练的时候,缺乏积极主动性,认为课余训练就是加班加点,所以在教学管理中存在一种应付的心态。体育教师应该改变这种心态,认识到体育教学和课外训练同等重要,能科学地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课余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终身体育的相关性

课余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终身体育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同一性、互动性和依赖性、相互促进性。

1.同一性

同一性表现在两者都需要搞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提高相似的运动水平。不管是哪一种教学模式,在训练中师生关系都是比较重要的,教师只有搞好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才能及时地了解学生在训练中的一些疑惑,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解答。学生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就可以真正学到有价值的体育知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训练水平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互动性与依赖性

互动性与依赖性表现在竞技体育终身体育的教学,通过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体育的基本实践能力,为课余体育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培养出优秀的体育人才。在体育教学中,课余体育训练如果失去了竞技体育终身体育,课余训练的人才选择就会出现一些困难,导致人才选择缺乏明确的目标指导。竞技体育终身体育如果失去了课余体育训练就难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影响学生的体育成绩。由此可见,课余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终身体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只有正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培养出合格的体育人才。

3.相互促进性

相互促进性主要表现在参与体育课余训练的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是比较强的,容易对其他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学生对体育产生一定的兴趣之后,才能在体育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这种积极性对于竞技体育终身体育教学也有着很大的帮助。教师就可以更好地利用这种相互促进性,通过体育课余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竞技能力,然后为竞技体育终身体育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

课余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终身体育并非是可有可无的,体育教师在协调二者关系的时候应该做到科学、合理、正确,教师应该用系统的观点制定出科学的体育教学策略,培养出优秀的体育

人才。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

课余体育竞赛特点篇4

西南交通大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积极探索构建了以机制为统领、课程为抓手、平台为支撑、项目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学校以机制建设为统领,积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一.顶层设计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管理体系。由校长牵头,整合校内管理、教学、科研和业务等部门资源,形成协同育人的格局,构建起了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管理体系,推动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体系结构。按照 “TMTE四位一体” (即:创新思维(Thought)、创新方法(Methodology)、创新工具(Tool)和创业实践(Entrepreneurship))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整体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实现了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课内与课外的互补融合、思维与方法的内在融合、教师教学指导与导师实践指导的互动融合、大众培养与精英化发展的双向融合等“五个融合”为特色的体系结构。

学校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一.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通识教育体系。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要求本科生必修2-6个学分的创新课程,根据工、理、管、文等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开设了18门创新创业类通识性课程。二.在全国率先开展创业专业教育。2010年,学校在全国范围内首先正式建立了创业工程双学位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机制。目前,已有35位同学选修了创业工程双学位,高年级的学生已在学习之余开始了创业活动,低年级的学生正在通过参加创业竞赛构筑创业梦想。三.构建专业化、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学校每年投入300万用于导师队伍建设,培养教师专门从事学校创新创业的教育和研究工作、创业工程(双学位)教学,并建立了校外“百人创业导师库”,入选导师达132位。学校聘请美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境内外教师来校集中授课,听课达450人次。

学校以平台建设为支撑,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实训。一.立足校内平台。依托学科特色和行业优势,学校打造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近4年来,学校先后投资300余万元,建设了一批高水平、辐射广、出成果的体现学校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的本科生创新教育基地,其中包括2000平米专用场地用于集创业工作室、创新创业成果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依托学校大学科技园的102家企业,于2010年成立了科技创业实习基地,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实训平台。组织包括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20多个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开展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活动,涉及39个本科专业,受益本科生达3000多名。二.拓展国内平台。目前,学校与政府创业园区已经在成都市的多个大学生创业园区和株洲机车研究所、成都铁路局、四方车辆厂等董事单位中近60家轨道交通领域龙头企业建立了学生创业实习基地。三.对接国际平台。2011年学校加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密西根大学发起的中华创新创业联盟(CEN); 2012年选拔学生团队赴美国密西根大学参加全球创业竞赛并获 “最佳社会价值奖”;在“2013 GlobalTiC 全球创业智慧奖竞赛暨全球创新创业论坛”中,学校大学生创业团队“锐度无人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获最佳商业创新奖,为中国参赛队伍(含台湾)中唯一获奖团队。

学校以实训项目为载体,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一.推动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作为教育部首批参与高校,学校获准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405项,教育部资助和学校配套经费累计达800余万元,超过1500名本科生直接参加了这些项目。二.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自2006年启动以来,目前已经开展到第8期,总计立项3000余项,累计投入资金400余万,超过15000名学生受益。三.开展科创竞赛。2012年,学校组织参加包括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四川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2012年国际青年创新大赛、第二届中国创业挑战赛(China Business Challenge)全球总决赛等30余个科创竞赛活动,形成了“全校科创”的浓厚氛围。自2009年以来,学校共获得各类学科竞赛部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94项、二等奖161项,省部级以上奖项1000余项,获奖级别和总数连续三年位居四川高校第一。四.开展SYB(Start your business)、KAB(know about business)创业培训。大学生科技园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导入SYB培训、KAB培训,已开展720人次培训。

课余体育竞赛特点篇5

关键词:现状;体质健康;体育锻炼

今年5月7日,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2012年江苏省学生体

质健康监测结果,公布结果显示江苏学生身体素质较2010年有

所增强,但仍然存在学生近视率高,女学生低体重、高中女生部分身体素质指标下降等问题。

一、体质测试结果很“汗颜”

这份监测结果涉及全省13个市的82所大中小学生,监测结果显示,全省大中小2012年在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等身体和生理机能指标方面都继续保持上升趋势。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杜伟介绍,与两年前相比,速度、上肢力量、耐力、下肢爆发力、柔韧性等学生身体素质指标有所提高。总体来看,在22项指标中,我省19项指标好于全国水平,不过肥胖、超重率、近视率三项比全国水平差。

学生体质健康最突出的问题仍是近视。杜伟处长介绍说,学生近视率仍处于高位水平。2012年,我省7~22岁学生的平均近视率为73.8%,比2010年的63.5%上升了10.3个百分点。仅有7~11岁年龄段(小学)学生的近视率没有增加,其他年龄段的近视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7~17年龄段(中小学)学生的平均近视率上升了3.4%,17岁达93.6%。18~22岁年龄段上升了26.5%。专家们认为,学生近视率高除了因为课业负担重外,电子信息化的生活方式成为重要因素。

2012年监测中,肥胖率首次出现下降,降幅为0.2%,但依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部分年龄段高出不少,比如17岁年龄段组我省男生肥胖率高出了近10%。同时,女生低体重率超过18%。超重学生、低体重学生都应该把健康放在第一位,要更加注重吃动平衡。

二、体质改善建议

1.家长应更新观念,重视孩子的健康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每一位的家长、师长都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健康人。体育不但有“强筋骨、强意志”的功效,而且也具有“增知识、调感情”等教育特长,是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活动的忽视对孩子的成长有些是不可逆转的,体育的参与更是青少年教育中不折不扣的特殊“功臣”。在我国,中小学的健康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心与重视,但是不少人还是认为,体质强不强没关系,只要孩子不生病就可以。对体育还是忽略不计,文化补习依然火热。一些中小学生的体育活动或放任自流,或严加管束,怕出事故而被禁止。这些都是严重妨碍中小学体育活动开展得不利因素。此为,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研究也十分薄弱,没引起更多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及专家、家

长的注意。因此,对中小学的生体育缺乏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全民健身,必须从基础做起,从娃娃抓起。为进一步搞好中小学生的体育教育事业,首先,要加强和培养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体育教育意识;其次,要根据中小学生体育教育的总目标,制定家庭阶段性的体育教育目标,采取切实可行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进一步搞好我国家庭的体育教育工作,为孩子的成长奠定牢固的

基础。

2.学校应帮助家庭联合搞好家庭体育

鉴于目前家庭体育教育,或者说是出了学校的门,孩子的体育也就结束,学校应该积极主动地鼓励家长在休息日同样也要保证孩子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规定一些日常能够参与的比如跳绳、踢毽、跑步等项目,从规定项目到项目完成的强度和目标,最好是家庭成员都参与的全民健身。

学校也可以定期安排一些学校和家长互动的体育日,安排一些比如说有家长参与的趣味体育比赛、家庭挑战赛等等。

从调查得知,目前大部分学校都比较重视学校正规的课余竞赛,把学校正规的课余比赛作为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从而推动学校体育的普及与提高,这是值得肯定的。因此,完全可以把非正规课余竞赛作为我国学校体育课和正规课余体育竞赛的延续。它的宗旨是“人人参与,人人关注,人人体验竞赛,人人受到体育教育”为最终目的,是推动素质教育和促使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素质,养成终身体育最关键的一环。因而多种形式和层次地开展课外体育项目竞赛不仅是改革现有竞赛体制的有效途径也是家庭体育、终身体育的补充。当然社区也可以举行这样以家庭为单位的体育比赛,增加所有家庭成员的体育参与热情。比如在我国普及率较高的篮球,可以试着这样来带动。可以以年级、班级、体育协会、俱乐部的竞赛,可以根据自身家庭特点,举办小型多样的系级、班级、俱乐部的篮球竞赛,设定不同的竞赛内容,如全场篮球赛、四人制赛、三人篮球和两人对抗赛、投篮、运球等单项技术比赛,趣味篮球活动赛等项目,做到人人参与竞赛,人人体验竞赛的格式。同时,为了吸引大多数学生和家庭成员参加各种课余篮球竞赛,满足不同篮球兴趣和能力的学生和家庭参加课外篮球活动,定期举办形式各异的讲座,裁判培训班等。还可以是加强指导、宣传、鼓动、监督学生自组织课余篮球竞赛的开展。因此我国的全民健身体育只有把正规的、非正规的、自组织课余体育竞赛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对于无论哪种体育项目水平、何种项目方面特长的学生来说,都有用“武”之地,都能一展风采,使人人受到体育的熏陶,培养体育的兴趣,养成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关注体育的热情。

课余体育竞赛特点篇6

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进而推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夯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础,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发〔2011〕8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青少年体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任务目标

(一)总体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优化整合体育、教育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向青少年开放,推动青少年健身和竞赛活动的广泛开展,建立和完善青少年健康体质监测、监督和管理体制,逐步形成符合实际、功能完备、覆盖城乡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培养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体育工作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为建设体育强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任务目标。各县(市)、区政府制定青少年体育工作发展规划,用3-5年时间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明显提高全市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体教结合,办好少儿竞技体校,构建全市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使业余体育训练规模和竞技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1.学校体育。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力争合格率达90%以上。积极创建部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到2015年,争取省级和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分别达到100所和300所。举办好全市青少年运动会、中小学生运动会,组建较为完备的市级学生体育代表队及各梯次队伍,参赛成绩保持全省前列。坚持以田径项目为基础,促进球类、重竞技及其它项目的均衡发展,实现全市学校“校校有特色、班班有活动、人人有特长”的目标。

2.青少年体育训练。积极创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市级多数训练单位和县级少儿竞技体校达到创建标准,总数保持全省前列。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和管理。整合青少年体育训练资源,优化结构,形成以市级训练单位为龙头,以县(市)、区各级各类体育学校、特色体育学校、业余训练网点学校为基础,布局合理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体育教师、教练员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输送、参赛、奖励等制度,形成有利于出成绩、出人才的良性运行机制。

3.青少年体育竞赛。进一步完善市青少年运动会的组织和管理,积极推进赛制改革创新,科学设置运动项目和级别,充分发挥市青少年运动会的杠杆带动作用。开展好单项年度体育比赛,加大青少年体育比赛投入,改善参赛条件,提高办赛水平,搭建增强青少年体质、强化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平台。积极承办省以上青少年体育比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竞赛品牌。市及县(市)、区和各类学校每年举办春、秋季青少年运动会。

二、强化政策措施,推动青少年体育工作深入开展

(一)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坚持以课程为中心、面向全体、全员参与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将其纳入学校日常管理,使课内课外相结合、集体个体相结合、兴趣技能相结合、规范特色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组织开展体育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全体学生参加的体育活动和竞赛,鼓励学生课余时间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努力营造“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的体育氛围。要创新学生体育活动模式,突出普及性、趣味性、合作性、参与性,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逐步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2项以上的体育运动技能。建立完善阳光体育运动技能指导性标准体系,引导学生科学锻炼、自主发展。要因地制宜地组织广大农村学生开展体育锻炼,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支持残疾青少年体育锻炼活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平台,形成科学有效的监督、考核体系,强化过程性管理和分析使用,科学指导学校体育工作。各类学校要把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列入工作计划,纳入发展性评价,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二)加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标准化建设,推动各类体育场馆向青少年开放。各县(市)、区政府在规划建设公共体育设施时,要与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统筹安排、综合利用。要认真执行《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和《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试行)》,进一步加大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加大对学校体育器材的投入,重点建设一批面积达标、数量足够、符合标准的各类体育运动场地,着力解决学校无田径场或场地过小、足篮排和乒乓球场地不足等问题,满足青少年体育锻炼需要。到2012年,全市中小学运动场地基本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加强学校体育设施的综合利用,确保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师生开放。积极推动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免费或优惠向周边学校和青少年学生开放。

(三)开展好全市中小学生体育竞赛。从2011年起,先期开展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田径、游泳、网球、武术8个项目的比赛。从2012年起,我市所设其它项目的比赛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启动,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班级联赛制度,推动课外活动和学校业余体育训练的开展,努力形成有利于发现培养人才、符合青少年实际、充满活力的竞赛管理机制。

(四)加强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建设。各县(市)、区教育、体育部门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重点解决农村学校体育师资队伍薄弱问题。加大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培训力度,在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特长、爱好和需要,从中培养一批优秀业余训练教练员、裁判员和全民健身辅导员。体育部门要发挥资源优势,定期安排优秀教练员、裁判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到各级各类学校指导运动训练、体育竞赛和特色体育项目推广,指导、帮助学校体育教师提高训练水平。教育部门要采取措施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对长期从事青少年训练工作、潜心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各类体育教师,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培训学习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五)大力推进体教结合。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原则,以深化业余训练制度改革、探索体教结合后备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切入点,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层次分明的业余训练网络。各类学校要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余体育训练,及时发现并有重点地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体育部门要开展好青少年体质监测和选材工作,教育部门要支持、配合做好优秀体育特长生的就学、训练等工作。按照“尊重传统、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统筹协调”的原则,加强省、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业余训练网点学校建设,逐步形成小学、初中、高中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训练体系。

(六)加强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教育部门要做好体校学生的文化教育工作。各级体校要保证运动员接受义务教育,不断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并将运动员文化学习纳入教练员考核体系。教练员应科学安排训练时间,在抓好训练工作的同时,关心并督促运动员抓好文化学习,切实保障运动员文化学习时间。体校学生升学实行文化课成绩和体育专项成绩综合评价录取。

(七)加强少儿竞技体校建设,不断改善青少年体育训练条件。各县(市)、区要结合本辖区所开展项目的特点,以师资力量雄厚、综合实力强的中小学校为依托,由体育、教育部门共同办学,坚持学训并重的办学理念,加快少儿竞技体校建设。少儿竞技体校小学、初中阶段要按照《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管理办法》和《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设置标准(试行)》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序列,享受同级学校同等政策。到2012年底,全面建成县(市)、区两集中(学习、训练)、三集中(学习、训练、住宿)少儿竞技体校。

(八)积极创建并管理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青少年体育户外营地。各县(市)、区要积极开发现有体育场馆、学校、体校、公共体育设施资源,为广大青少年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提供课外体育活动场所。积极创建形式多样的体育俱乐部,组织会员开展丰富多彩、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活动,广泛吸纳青少年参加体育健身活动。

(九)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激励机制。教育部门要保证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所需经费投入,体育部门要加大对业余训练网点学校在经费和器材上的扶持力度。按照省运会周期,市教育局和市体育局共同举办全市业余训练网点评选活动,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业余训练网点学校和体育教师、业余训练教练员、全民健身辅导员,按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课余体育竞赛特点篇7

中小学课余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体育运动训练网络体系中最基础层,它肩负着给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和为上级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双重任务,对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实现《奥运争光计划》,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转型和独生子女的普及,目前中小学校体育课余训练中的各种矛盾有的已较为突出,影响并制约着中小学课余运动训练健康、可持续发展。其主要表现:一是学训矛盾突出。由于目前应试教育仍然影响着广大的中小学、社会、家长,人们往往以升学率来评价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习惯势力的影响下,中小学业余运动员的学业负担日益加重,多数运动员学生的课余训练时间无法保证,训练质量大幅下降。二是家长择校上学,没有好学校上,或进不了好的班级,就不让自己的孩子参加学校体育训练。三是个别学生的升学、就业出路难以得到政策支持和保障,特别是初中阶段的运动员经过几年训练,专业成绩够不到向较高层次的运动队输送条件,而文化课成绩相对其他同学又无优势,有的甚至文化素养十分平泛,升学就业的出路就很难解决。四是体育训练的硬件设施陈旧,体育经费投入不足,特别是经济能力相对薄弱的农村基层中小学校训练所需的设施更是难以保证。五是目前大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很少受过系统的高水平专业训练,对科学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了解甚少,有的训练手段和方法甚至是错误的,这对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有一定制约性,而且十分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因此,如何更好地整合县市各级少体校专业教练的训练资源和中小学文化课教学的优势,解决好基层中小学课余运动训练学生的学训问题和学校体育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从事中小学课余运动训练教师和中小学校管理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 体教结合训练模式的实施与效果

我校作为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近年来在推进教体结合、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人才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与尝试。虽然由于历史原因,我校的体育训练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有所欠缺,但在上级各级体育、教育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充分发挥现有教育教学资源,依托艺体特色教育,先后与苏州市少体校建立了女子手球训练基地和篮球训练合作伙伴机制(我校是吴江市第一家实施“市队校办”的农村基层学校,为吴江的“教体结合”模式区域性推进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与吴江市体育局少体校组建田径运动训练基地,以及与盛泽周边地区的小学和各体育俱乐部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做好中小学运动员的教育和训练的衔接工作。体教结合的实施,对我校课余运动训练的改革起着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也为我校课余运动训练和竞赛取得优良的成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更为体育特长生的可持续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近年来我校课余运动训练坚持走体教结合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例如学校女子篮球队自2002年以来,已连续八年获吴江市中学生女子篮球赛冠军和苏州市中学生比赛的七连冠、近三年在江苏省阳光体育运动联赛县市组篮球比赛分获冠、亚军;学校田径运动队在吴江市比赛中连续十年保持在团体总分前四名,其中取得过两连冠,并且每年有多名队员参加省市比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培养出了毛晓燕等一批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学校女子手球队代表苏州市参加2005年江苏省比赛获第三名和2006年第十六届运动会比赛中第四名;学校乒乓球队近三年在吴江市比赛中也一直保持在前三甲水平。竞技运动水平不断提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伴随着学生竞技成绩的不断提高和师生健康成长的同时,学校体育教育和体育文化也得到了健康和谐的发展,并得到上级教育、体育主管部门的认可和表彰。例如:2003年我校被吴江市教育局、体育局授予“吴江市学校体育业余训练先进集体”和“吴江市少年儿童体育业余训练网络试点学校”;2004年学校被苏州市体育局、教育局、卫生局授予“苏州市贯彻体育卫生两个条例先进集体”和“苏州市体育达标先进集体”称号;2005年分别被苏州市和吴江市教育局、体育局授予“贯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先进学校”。 2006年获“苏州市全民健身月暨省第四个‘全民健身日’、市第五个‘体育健身日’活动先进单位”和吴江市中小学开展‘冬季三项’锻炼活动先进学校”;2007年被苏州市教育局授予“体育教育先进学校”称号,并获“苏州市青少年业余训练先进学校”、“吴江市青少年业余训练先进学校”、“吴江市三级体育项目传统校”考评一等奖,同年我校设计并实施的阳光体育活动方案获苏州市教育局组织的“苏州市中小学文体活动方案”评比一等奖;2008年获“江苏省体育项目传统学校”和“苏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学校”;2009年我校再次获得“苏州市青少年业余训练先进学校”、“吴江市冬季三项活动先进学校”、“吴江市三级体育传统学校考核一等奖”;2010年4月获“吴江市体育工作先进学校”等荣誉。

三、 分析与讨论

我校体教结合模式取得成功的基础在于学校领导具有正确的办学理念和政策引领,全体教职员工同心协力。多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教书育人,坚持走体教结合课余训练之路,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1. 领导重视,职责分明

在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抓好学校体育竞赛和课余运动训练中,苏州市体育局、少体校和吴江市教育局、体育局有关领导以及我校历任校领导都十分重视体教结合开展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关注学校运动队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并从运动队的内部管理到器材场地的配置,经费的落实,教练员的选配等工作,分工明确、职责分明。正因为有了良好的科学化运行和管理机制,才使我校各运动队始终保持在较高的运动竞技水平。

2. 坚持“体教结合”,促进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

坚持不懈地抓好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是中小学课余运动训练得到健康发展的保障,更是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一个既关心学生体育成绩,又能十分重视学生文化学习和思想品德的体育老师(教练),家长才放心把自己的子女交给你训练,这是消除学生家长怕参加运动训练耽误学习的顾虑,更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保证。我校长期以来坚持对运动员进行全面教育,全校师生共同关心他们的文化学习,日常生活,促进他们的个性健康发展,并建立一整套科学和严格的管理制度,通过班主任、文化课老师和教练员齐抓共管,全员育人,实现体校与学校优势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为运动员可持续发展作了不懈努力。

3. 完善相关激励制度,为课余运动训练保驾护航

学校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有限的场地资源,制定和完善的各项相关的考核和奖励制度,扎扎实实搞好各项目体育运动队建设,在学校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为运动队的训练和各项训练经费投入大开绿灯,有力地提高和激发体育教师业余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课余运动训练的有效实施保驾护航,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4. 坚持以体育科研为先导,以科学的训练手段来提高体育运动训练成绩

学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聘请市少体校专业教练员和加强培养校本化资深教练相结合模式,以体育科研为先导,不断提高课余运动训练的科学性。体育组老师每年都有多篇科研成果在各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发表,大大提升了学校课余体育运动训练的科学性。目前我校体育教研组(课余训练教练组)除四名专聘的少体校教练外,还有六名业余教练员,其中两名具有高级职称,并拥有一名市体育名教师、学科带头人。

四、 结论

1. 中小学课余运动训练走“体教结合”模式,能将体育与教育两者更好地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达到义务共尽、资源共用、优势互补、成果共享,从而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普通中小学和少体校有限优质教育、训练资源,达到学生、学校、社会各方多赢的教育目标。盛泽二中体教结合个案的成功实施,为我市体教结合区域性推进提供了模式和范例,有力地促进我镇乃至全市课余运动训练的蓬勃发展。

2. 中小学课余运动训练走“教体结合”模式,能较好的解决学与训的矛盾,培养全面发展并具有体育特长的人才,能较好的解决运动员的升学和退役后的出路问题,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因此,体教结合充分体现了教、体两家最根本的培养目标,是教育、体育改革的大方向。同时也是新时期中小学体育课余运动训练中,确保运动员在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中既取得良好的文化学习成绩,又能培养出具有攀登竞技运动高峰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使学校、体校、学生、家长多方满意,达到各方多赢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中小学课余训练模式。

五、 问题与建议

1. 学校体育应坚定体教结合办学方向,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积极高效地开展课余训练工作,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本校实际的富有特色的课余训练之路。

2.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以“体教结合工作方针”为指导,以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和后备人才培养为目标,强化体教结合的意识,进一步整合资源,提高中小学课余运动训练水平,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3. 正确处理好各种矛盾,特别要正确处理好“学”、“训”矛盾,努力解决文化课学习与运动训练时间分配上的矛盾,并积极引导教练员正确处理好学习成绩与运动成绩、比赛成绩与输送后备人才培养的关系,主动关心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和思想道德建设。

4. 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培养和提高教练员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师德师风,提高管理水平,并以创建市级先进教研组为契机,加强校本培训的力度,努力打造一支思想过硬、技术一流的教练员队伍。

5. 进一步加大各中小学的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和管理力度,充实体育教学与训练管理人员,提高体教结合办学层次,做到点面结合,区域推进,为我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输送创造更有利条件。

6. 坚持体教结合中小学一体化办学,做好中小学课余训练的无缝衔接,促进课余运动训练效益的最大化和中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魏冰等.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产生原因及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 2002.1

[2] 杨在淮、俞继英.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与可持续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1

[3] 彭学增.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J].广西高教研究,1999.4

[4] 游赛英、孙荣光等.“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1

[5] 胡鹤雄、杨定刚.区域推进“体教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EB].体育教师自助网,2008.6

[6] 王索芳.小学课余训练“体教结合”研究[EB].省略/ReadNews.asp?NewsID=680 2007.1

课余体育竞赛特点篇8

关键词:海南省高校 足球运动 课余训练 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黄振洲(1968-),男,海南海口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基金项目:2008年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资助项目《海南省高师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需求关系研究》,课题号Hjsk2008-63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4-0158-01

海南建省特别是进入21世纪,海南省高校足球运动课余训练和比赛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足球运动在全省高校得到极大的普及和提高。但是,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海南省高校足球运动水平一直处于全国高校中下游水平。因此本文针对我省高校足球课余训练,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内在原因,提出对策。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参加“2007-2008年度李宁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暨2008年海南省大学生男子足球赛”的十一队伍。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22份(主、助理教练),回收有效问卷20份,有效率90.9。

(3)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运用SPSS for Windows 11.0版对有效问卷做常规数据统计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海南省高校足球运动课余训练的现状分析

(1)海南省高校足球运动课余训练教练员的基本情况现状(见表1)

从表1可见,海南高校足球教练员的基本知识水平已经达到较高的程度;海南高校足球教练员执教年限都相对较短;职称的分布不合理。

(2)海南省高校足球运动课余训练组队和训练模式

组队状况

我省高校足球队队员全都是业余的,在组队方式上也各不相同:(1)以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组队;(2)以特招生组队;(3)以高考正常录取方式组队.

训练模式

我省各高校投入的体育经费有限(见表2、表3),在训练模式存在明显区别,主要有下列三种:(1)常年集训模式(占18):每周一至周五训练由早上、下午等课余时间组成,训练系统。(2)赛前训练模式(占27%):此类模式的学校在我省占大多数,由于经费不足,组队时间大多是一年。(3)临时组队训练模式(占55%):为完成任务进行短期组队集训。

(3)海南省高校足球运动课余训练队伍及经费现状

海南省高校足球运动队伍训练经费来源(见表2 n=11)

从表2的调查显示,目前海南省高校足球运动课余训练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的投入;表3显示出各种形式经费的投入也捉襟见肘。

(4)海南省高校足球竞赛的现状

我省高校足球竞赛自建省开展至今已有十几年时间,每年只有教育厅举行的省大学生足球联赛;联赛初期只有五所大学参加,后逐渐发展到现在的十一支队伍;赛制多采用分组循环法,平均每支队伍只有四场比赛。

(5)海南省高校足球场地情况现状分析

足球训练的场地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没有专用训练场地,训练经常与田径等项目冲突,场地不足也是制约我省高校足球运动发展的因素之一。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海南各高校足球课余训练队教练员是一支学历较高,文化素质较好的队伍;但执教的年限较短;职称分布不平衡。

2)海南各高校足球课余训练队基本没有专业运动员;各高校没有形成稳定的运动员培养、输送的渠道,不利于海南高校足球运动持续稳定发展。

3)海南各高校足球课余训练队经费投入较少不能满足提高运动成绩和参加比赛的需要。

4)海南省高校足球竞赛体制有待加强。

2、建议

1)主管部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为全省各高校的教练员们举办教练员培训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逐步建立各高校足球教练员聘任管理制度。

2)各高校应开拓思路,加强与全国各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合作,使我省高校足球队伍有稳定的吸收运动员的渠道,提高竞争实力。

3)各高校应充分发挥高校自身的训练资源,合理调配,在现有的足球训练条件下,按照足球训练发展的规律,建立起符合我省高校实际的系统的足球训练体系。

参考文献:

[1]丁玲娣,陈彩香.谈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技体制模式改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2).

课余体育竞赛特点篇9

关键词:大学生 课余体育活动 现状

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时代要求他们不但要有坚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还应该具备强健的体魄。因此,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调动多数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惯。通过对当前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现状的分析,为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健康素质提供参考性建议。

一、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活动现状

1.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活动形式

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形式较多,如“自我锻炼”、“和朋友、同学一起动”为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近几年各高校纷纷成立了体育俱乐部协会,但由于高校体育俱乐部还处在初建和尝试段,俱乐部或协会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等都还不全,加之宣传力度不够,客观条件限制,如经费来少、场地器材有限、专业指导人员缺乏等,使得众的学生不了解俱乐部的性质和作用。因此,大学选择参加俱乐部或协会活动的人数较少,仅为参课外体育活动人数的13.33%。显然俱乐部或协的活动在现阶段还不能成为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主要形式。

2.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时间

男生习惯下午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人数最多,占有锻炼习惯人数的50.5%;习惯于早上参加锻炼人数最少,占有锻炼习惯人数的5.3%。女生习惯晚上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最多,占有锻炼习惯人数的46.7%。在选择锻炼习惯时间上男女学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女生由于体育基础差,怕难为情,同时白天占不到场地也是多数女生习惯晚上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男生比较喜欢群体性的活动,尤其是比赛形式的活动,下午活动的人数比较多,很容易组成比赛形式的活动。

3. 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管理

课余体育与学校管理,两者似乎是相距甚远的概念体系,因为管理论中的“组织”、“控制”等概念具有较强的“强迫”、“强制”色彩。而课余体育的自主选择、参与、灵活和娱乐性等特性决定课余体育是一种自主、随意的活动,课余体育原则似乎无需管理。然而,从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角度看,学校的教育功能和管理功能,不允许对学生课余体育放任自流,需要一定意义和层次上的管理。由此,我们总结出我国高校课余体育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计划管理型:学校的体育职能部门每年都有计划、有目标,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其计划难以实施,效果不理想;②强化管理型:以出勤率的变化作为衡量管理成效的惟一标准,全校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统一内容,学生在此管理中被动地接受;③随意管理型:体育职能的目标和任务不明确,计划措施无力,缺乏必要的制度保证,无管理行为,无引导组织,学生凭兴趣自由活动,缺乏必要的指挥、组织和引导。

二、加强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基本途径及其对策

1.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现在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一个办学理念就是“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建立在深刻认识高等教育本质基础之上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以时代精神培养、升华人的主体精神,增强人的自立、自强、自信、自觉、自尊的独立意识和责任心,并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社会、事业和人生。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目的在于唤醒人的主体意识,激发人的智慧,提高人的综合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教与学和谐统一起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建立起良好的感情,从而促进学生乐于投身于体育活动中,逐渐养成坚持课余体育活动的习惯。

2.加强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组织和引导

大学生的体育观念正在逐步转变,终身体育思想得到加强,娱乐、休闲体育逐步取代竞技体育将成为高校体育的热点。学校应加强对课余体育活动的引导工作,形成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声势,使课余体育活动成为人人享有、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社会活动。运用学校体育传媒,推广、传播体育知识,创建浓郁的体育氛围,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关注程度,通过宣传我国体育健儿在国内外体育比赛中克服困难、为国争光的事迹,激发我校学生的体育意识,强化校园体育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强大的舆论导向,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健身意识,使他们真正认识到体育活动对他们的深层次影响。

3. 以多样性和自主性为指导思想开展课余体育活动

从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角度来看,高校课余体育的管理,在时间安排和地点选择上,要尊重广大学生各自的特点。例如:有的喜欢早上跑步,有的选择在睡前,有的喜欢在田径场,有的喜欢在林荫道上,另外也有的在树林,在湖边等,形式多样。而要有的放矢开展课余体育活动需要有关部门的配合。此外,对于运动项目的选择、实际方法的操作,管理者应尽可能提供多种多样、形式各异的活动内容和方法,以满足学生不同的爱好和需要。现代大学生已经不再满足于跑步、健身了。网球、羽毛球、体育舞蹈、游泳,这些寓娱乐于体育之中的项目在高校已经悄然兴起。同时,场地、器材以及各种运动信息,管理者应尽可能地提供,以保证更多的学生在不同的条件下有锻炼的机会。

4.举办体育节,促进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

举办体育节,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竞赛活动,可以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发挥特长,提高运动能力,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生活,培养学生锻炼兴趣、习惯。改革校园竞赛活动,每年应有计划地举行一次体育节,把校运会办成竞赛、健身、娱乐、育人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节,俱乐部所开展的项目可列为比赛项目,使具有各种特长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由于举办体育节的竞赛项目多,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观看体育项目的自由,引导学生由产生运动兴趣逐渐形成运动习惯,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形成全民健身的氛围,带动校内体育锻炼的全面开展,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课余体育竞赛特点篇10

【关键词】新时期;中学体育;时代特点;教育探讨

中学体育的教学目标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拼搏进取、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学校应多举办生动有趣的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学校每年应至少举行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开展的体育活动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因此,学校在开展课外活动时,应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热情。

1.中学体育教学应结合课外活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因为课外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其表现形式更多样,更能激发学习的学习热情,对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方面,其效果要比体育教学中的项目更好,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另外课外活动其比赛形式比较丰富,竞赛项目比较多样,另外其举办地点和时间比较随意,不拘泥于一时一地,因此课外好动的举办更加容易。所以,学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为了兼具趣味性、娱乐性、多样性和考核性,应该在更多的融合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培养自身拼搏精神。

《全民健身计划》对我国的体育进行了具体的指示,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培养学生坚毅不拔、拼搏奋斗的体育精神,为培养新时期的体育接班人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就要彻底摒弃传统的以单一竞技项目为教学内容的体育教学模式,树立竞赛观念,在一年中要有某一季或某几天为竞赛时间的观念,贯彻落实终身体育教育的理念,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校要有选择性的把竞技项目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充分展现体育课的趣味性和娱乐性,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

2.中学体育教学应点燃学生兴趣

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的最大特点是该活动集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和竞技性为一体,这要求学校在组织此类活动时要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选择科学有效、简单有趣的方式进行竞赛,并且要让学生在集体项目中学习到团结、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达到体育教学健身育人的最终目标。由于这类内容生动有趣的体育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的青睐,因此体育教学中应多安排相关内容,满足学生对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的需求,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恒久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其身体素质的目的。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更多的是利用“达标”、体育课考核、体育毕业升学考试等形式来胁迫学生学习体育技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但是,这种项目并非竞赛项目,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安排体育教学内容时应该与竞赛相结合,因为竞赛需要选手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中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将体育课与竞赛完美结合,既可以达到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又可以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比赛可以是学校内的各个班级之间的竞争,还可以是不同学校之间的竞争,加强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这种比赛活动应与每个同学的体育考核相联系,不仅能有效增强学生自己参与的热情,还能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而且给学生提供了提高自我、展现自我的良好平台,利用这种机会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能够放松身心,缓解压力,使其能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3.中学体育教学应注意卫生保健

体育文化的构建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时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基础知识的教育,不仅如此,还要注意与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相结合,这是学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完成的重要教学任务,然而,现有的体育教学内容中并没有将卫生保健知识考虑进去,也没有借助体育活动向大家普及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

4.中学体育教学改革需要提升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