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源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13:29:58

客源范文篇1

关键词:南京;乡村旅游;客源市场;调查分析

乡村旅游在我国发展了已经近十年,在这近十年里,乡村旅游对乡村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

随着经济的繁荣,越来越多的人向往乡村[2],这些年也有很多的专家和学者对乡村旅游进行了很多的研究。通过在中国期刊网上的搜索发现:从2004年到现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与“乡村旅游”相关的文献共有225篇,其中在学校的学报上发表的有75篇,占到33.33%;在“旅游学刊”上发表的共有26篇,达到总量的11.56%。之前六年1997-2003年间发表的有关“旅游”方面的文章约有9000多篇,而有关“乡村旅游”的相关文章则只有60篇。在这60篇文章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以及相关旅游方面期刊上的文章则只有42篇,占所有旅游论文的0.46%。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现在乡村旅游已经被学者,专家们所看重,而所重视,并加以研究分析。可见乡村旅游在旅游行业中地位越来越重要了。然而在这些关于乡村旅游的文章中,都是一些先讲乡村旅游的定义,再从大的方面叙述乡村旅游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应当如何解决。没有做大量的实地的考察,调查。

由于政策的支持,经济的发展,加之乡村旅游理论的指导,南京的乡村旅游业有了较大起色。南京旅游资源非常地丰富,仅仅四A级的景区就有七个之多,一方面可以用丰富的旅游资源作为依托,另一方面南京的乡村旅游要想从蓬勃的旅游发展过程中分一杯羹,就要开发具有自身特色,能够吸引旅游者的乡村旅游资源,旅游开发的前提就要做好调查研究。

一、研究方法的概述

研究方法主要分为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又分为,问卷的调查、访谈式调查等。本人对南京乡村旅游客源市场进行问卷调查的目的,一方面是了解南京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的现状;二是对来南京乡村旅游客人的旅游消费行为进行分析,进而为南京乡村旅游今后的发展提供市场依据。

对于这两个方面的问题的研究,主要依赖市场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资料而展开分析。问卷的调查内容一共涉及游客基本情况及其它方面共15项内容,主要反映南京乡村旅游的客源的特征、分布、消费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采用对来南京乡村旅游的游客进行的抽样调查。调查地点是南京建邺区滨江公园的江心洲,时间是在三,四月份,共对在那儿游览的200名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了交流。

在做好调查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这200份的调查问卷进行简单的整理,再将问卷上的数据输入excel,并对数据进行编辑,整理,刷选,绘图的工作。在整理问卷的过程中主要运用excel的分析,整理数据的功能。在这些数据的采集,还有待提高和完善。

二、南京乡村旅游客源市场需求特征及分析

(一)年龄结构与特征分析

图1游客年龄结构图

从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南京乡村旅游年龄在45到64岁之间的占44%,64岁以上的占28%,两者之和达到72%(如图1所示),其是以中、老年人为主的结构特点,造成这一结果是由于南京乡村旅游主要的景点离南京近,都在郊区,出游的安全保障要求高,可进入性强,老年人受到身体、生理条件的限制小,而中年人由于工作的原因,没时间进行远距离的旅游,从而到南京郊区的乡村旅游的开发地去是一个很好的替代[3][4]。同时,到乡村去旅游,可以培养子女从小热爱自然,热爱环境,通过旅游业可以让孩子学到一些书本上学不到得知识[5]。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目前南京乡村的主要客源市场,应高度重视中老年人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非主要客源市场的开发也非常重要。

而年龄在24岁以下的占调查总数的6%,这个年龄段的来南京乡村旅游的游客为什么如此的少了,初步分析,青少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旅游者旅游方式的选择主要集中在“休闲度假”、“观光”和“游乐”等方面。超过半数的青少年希望享受休闲度假的旅游方式[3],而喜欢观光的旅游方式的青少年则比较少[5]。这就是乡村旅游的青少年少的原因!

而在旅游中,年龄结构中以青少年为主体,青少年游客占总出游人数的50%以上,中年为31%左右,老年比例是15%左右。

一般的旅游景点的开发的目标市场就是以中青年,造成这一结果,主要是由于景点景区为得游览受到身体、生理条件的限制,因此老年游客自然消费能力低,去旅游的人少,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对此有可望不可及之势,极大地影响着他们前往一般景点的心理的驱动力,没有或较低的需求欲望[4][6]。

由此可见乡村旅游旅游的开发,要吸引这样的年龄段的人来,就要求其可进入性强,受身体、生理条件的限制小、路程短的特点。

(二)地区结构与特征分析

旅游客源地结构受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之间的时空距离、旅游地吸引力、可达性和客源地出游力水平等因素综合影响[7]。

从调查结果看,南京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的分布以南京本城市的游客居多,其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南京的市区人口约有300万,二是南京经济程度较高,三是南京的乡村旅游开发的地点一般都在南京的近郊,非常的便利,而南京市外的到南京乡村旅游的游客比重极小,仅占调查总数的8%(如图2所示),而且几乎都是苏南的邻近城市的游客(都是顺带游览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苏南经济发展程度高,经济发展早,居民出游力较强。

图2游客来源地

而一般的景点的旅游客源市场的分布都是以国内游客占绝对优势,海外游客的比重很小,在海外游客中港澳台同胞比重较大,占80%左右。国内游客中,省内、邻省的近客较多,约占95%左右。表现在以500km以内的近距离为主旅游圈的范围内[4]。

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地区,居民出游率较强。而游客稀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经济欠发达,二是交通不方便[4][8]。

要利用南京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和铁路网,充分利用南京的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外地的顺带旅游的游客。

(三)职业结构分析

南京乡村旅游职业的主体为退休人员和企事业管理人员,两者占调查总数的60%,退休人员占总调查的36%(如图所示),他们可以到乡村去呼吸新鲜空气,寻找、追忆自己的童年时光,顺便采集新鲜的蔬菜等,陶冶自己的情操,感受农村的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并且退休的人员外出旅游时,十分注重物有所值[6]。

企事业管理人员占调查总数的24%,他们由于工作的原因,没时间进行远距离的旅游,从而到南京郊区的乡村旅游的开发地去是一个很好的替代。同时,通过乡村旅游使

图3职业结构

孩子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是城市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城市教育重视素质培养表现。通过乡村旅游的亲身经历,孩子们开始真正热爱自然、热爱家园;开始认识劳动、珍惜资源;开始理解落后、体会艰难;开始懂得传统、学会做人。因此,许多家长对乡村旅游的教育意义感受深刻。这种心理通过乡村旅游形式得以实现。当然,很多家长也在向孩子们展示城乡差别的同时灌输着“优越感”,但其目的还是刺激青少年珍惜现有环境、奋发学习、努力工作,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5]。

乡村旅游对生长在乡村的人们的吸引力很小[7]。是由于他们生长在那儿,天天接触到生产等,对他们没有吸引力,因此他们的去乡村旅游需求就比较低。

旅游的客源的职业分布为学生25%左右,农民5%左右,其他职业的人各有所占,比例相差不大!

学生和农民占到总客源的30%,其中学生主要是假日休闲旅游及避暑旅游,以及有些地区的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去附近的一些景点游览,和在游览中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等。

(四)组织形式

图4出游组织形式

在南京乡村旅游中,单位组织和家庭(34%)或亲友结伴(32%)占大多数,是占主导地位得主组织方式(如图4所示),主要是因为距离近,交通便捷,同时也便于单位的管理。而现在个人旅游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出游的比例也是不断上的,是因为个人旅游一般受到中青年得推崇,而乡村旅游得中对青年的吸引力是较小的,占总调查人数的12%,原因之一,就是距离短,其二,不够刺激。这样就不难理解个人旅游得形式较少的原因了。一直在组织人们出游的占主导地位的旅游社,在乡村旅游中扮演的角色并不是那么的重要,只有22%的比例,第一,南京乡村旅游吸引的是主要是南京市区的市民,第二,南京乡村旅游在南京的郊区,距离很近,这样旅游社的利润空间就小,这就是为什么旅游社的介入少的原因!

在景点的客源在组织方式上,以旅行社组织方式出游占到半壁市场,主要是因为有利润的空间,驱动旅游社的介入。另一个出游的方式就是个人旅游,随着人们的休息时间的加长,收入的增加,交通的便捷,人们想自己个人去旅游,特别是中青年,而不是跟在旅游社组织的团队里,像赶鸭子似的旅游。

(五)旅游动机

旅游活动层次可分为基本层次、提高层次和专门层次,其中基本层次表现为观光旅游;提高层次包括娱乐、购物旅游;而其它类型的旅游形式属于专门层次[4]。从南京乡村旅游的游客调查结果来看,主要动机是释放都市紧张生活、工作压力和采摘或购买新鲜农产品,分别占27%,31%。

图5旅游动机

释放都市紧张生活、工作压力和采摘或购买新鲜农产品这两者占调查人数的一半以上。(如图5所示)释放都市紧张生活、工作压力主要是企事业管理人员,他们平时工作压力大,去乡村旅游,能够接近大自然,陶冶心情,缓解工作上的压力,于此同时还可以带小孩一家人一起去游玩。

乡村旅游中采摘或购买新鲜农产品主要老年人,他们外出旅游时,十分注重物有所值。

这两种的旅游动机带来了乡村旅游的人均消费很低。人均消费在200元以下的占到71%(如图)。远低于旅游的平均消费350元[7]。

图6乡村旅游人均花费

相对于一般的旅游者去景点都是观光和度假,两者之和占出游人次的一半左右(如图6所示)。其一般的旅游的人均消费在350元。特别是度假,旅游者的消费都是非常的高的。

分析其一般旅游比乡村旅游花费高的原因,一是路程的花费,二是旅游者吃的花费,三是旅游者停留的时间长,坐宿的花费。四是旅游的动机的差异。

三、对南京乡村旅游开发的启示

(一)准确定位,找准目标市场

在前文南京旅游客源地结构中,我们已经知道,南京市区人口有三百万人口是南京乡村旅游的主要的目标市场,南京市民日益渴望摆脱快节奏、繁杂、喧嚣污染严重等大都市环境的需求,利用南京郊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及特殊的人文环境、地缘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发展了南京的乡村旅游,当然,这也是目前最普遍、最成熟、市场潜力大的一种乡村旅游类型。从目前南京市场运作的情况来看,南京的乡村旅游基本定位于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游憩的“后花园”,借助与城市截然迥异的田园、村落,开展以采摘、捕钓、品尝、观光等活动,吸引城市居民前来度假、休憩[9]。因此,南京的乡村旅游的客源的目标市场在南京的市区。

(二)适度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

在问卷的调查中发现,外地的游客居然有16个人,占总的调查人数的8%。众所周知南京的旅游资源非常地丰富,就国家4A级的景区就有七个,每逢五一,十一长假,吸引来南京旅游的旅客不下百万之众,面对这么一个非常庞大的客源市场,应该引起开发商的注意和重视,要充分利用南京景区的丰富资源,吸引一部分的外地游客,顺带到南京开发的乡村旅游景点去游览,在准确定位南京乡村旅游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促进南京乡村旅游向深度和广度发展[10]。

(三)努力延长停留时间,提高旅游花费

在前文已经分析过了,南京乡村旅游的消费水平低于旅游的消费平均的水平,如何提高才能提高乡村旅游的消费了,简单来说就是让旅游者多消费,就是让旅游者在那儿停留的时间长一点。就要将乡村旅游的现在的旅游动机转化成——在度假中释放都市紧张生活、工作压力,享受乡村夜晚的景色与乡村的宁静。同时还要顾及到退休的人员的采摘与购买新鲜的蔬菜——主要通过增加蔬菜的品种和能够保持长时间内都有新鲜的蔬菜的采集等。当然,在开发的过程中不能背离乡村旅游自身所具有的特征[11]。

(四)积极宣传,与旅游社广泛合作

一个景点,不仅仅要有吸引旅游者的地方,还要有媒介的介绍。通过它,让旅游者知道。广告的宣传是必不可少的。还有一个在一般旅游中间扮演着重要的,举足轻重的角色——旅游社——旅游的组织者。南京乡村旅游,旅行社之所以介入的少,是因为利润的空间小。因此南京乡村旅游的开发商应与其合作,使旅行社的利润增大,来吸引旅行社推荐该乡村旅游的景点。

第一,可以与组团能力比较强的旅行社合作,给旅行社以较大优惠,让他帮着宣传以吸引客源,让其组织团队前来景区游玩,实现双赢的目的。

第二,与组织散客强的旅行社合作,在旅游黄金周的时候,外来南京旅游的人特别多,与旅行社合作,通过旅游社的介绍,可以让更多的非南京旅游者了解到南京的乡村旅游,在特色的吸引下,参加到南京的乡村旅游中去。

四、结语

2006年国家旅游局提出了“乡村旅游年”的口号,十?一五规划也把建设社会主义县农村作为下一阶段的重点,这对于乡村旅游的开发无疑是一个机遇,为确保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政府可以在乡村旅游经营者市场准放、税费减免、规范市场秩序、改造基础设施、疏通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实现无障碍旅游等方面建立配套的政策,健全非政府组织和建立乡村旅游协会等[12]。有效的利用国家的政策和法规,开发高品位的乡村旅游产品。在开发乡村旅游的同时,要考虑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能够吸引大量旅游者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3(18).

[2]B.JosephPineⅡ,JamesH.Gil.WelcometotheExperienceEconomy[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8(7).

[3]谢彦君.以旅游城市作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J].财经问题研究,1999(10).

[4]杨刚.关于南岳旅游文化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J].经济地理,2004(5).

[5]王朝辉,朱桃杏,黄成林.青少年学生旅游感知及行为[J].研究评价,2007(2).

[6]黄英.我国老年人出游条件与旅游行为探讨[J].成都大学学报,2006(22).

[7]陶卓民,胡静.旅游市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郭焕成,刘军萍,王云才.观光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0(3).

[9]吴必虎,唐俊雅,黄安民,等.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的行为研究[J].地理学报,1997(2).

[10]赵黎明,黄安民,张立明.旅游景区管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客源范文篇2

这种做法突出的是双方的金钱色彩而忽略了双方的感情色彩。现代酒店客源管理要求企业将重心转移到如何吸引更多的客源重复使用或购买酒店的服务产品。注重巩固酒店和更多顾客建立长期的交易关系,做为酒店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客源管理发展方向。

现代酒店在现实经营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很尖锐的问题,那就是这个酒店的客源,顾客购买酒店服务产品后,若感到满意,其有可能再次购买酒店的服务产品并且成为企业的忠实顾客和正面传播者,这就是酒店的口碑。若其感到不满意,那么其不可能再次购买酒店的服务产品。并且会成为酒店的负面传播者,他会继续寻找购买对象。也就是说,酒店的客源管理建立在相当大的满意顾客群体基础上,必须要有相当大的满意顾客群体,才有稳固的客源市场。得不到顾客认同的酒店,最终会失去客源群体,那么客源管理也就无从谈起。

事实证明顾客的高度满意率,不同程度的建立在酒店的各类有形优质服务产品上;建立在各类无形服务产品的高附加值上。所谓服务产品的高附加值,就是在提供服务产品的过程中各类顾客利益的追加。和各类顾客成本的节约程度。首先是各类顾客利益,其包括服务产品本身附加值,对于酒店来说,为巩固与顾客的关系,应努力为顾客提供更多,更好的利益,以附加值来增加酒店产品的价值,企业应该提供一百零一的满意,这额外的百分之一的满意,就是产品的附加值,其价值越高服务产品附加值越高。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应把顾客的一些超常需要当做增加价值的机会,而不是对正式工作的扰乱,在日常工作中,努力寻找提供附加值的机会。

当然,附加值的追加不等于是简单地削价或提供某些实际的物质利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追加附加值;第一物质利益的追加,可以通过某种特殊的物质来满足顾客的需要,第二财务利益的追加,相对来讲是指企业的某些忠诚顾客而言,支付相同的价格可以享受更多更好的服务产品,第三社交利益的追加,其多是通过专门服务,个性服务,癖好服务,超前服务等方式得以实现的。酒店为VIP客人建立客史档案据此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增加顾客的自豪感和荣誉感。社交利益的追加要求服务人员在工作时眼明,耳灵,手勤,脚快,心细,及时抓住各种机会追加社交利益。很明显,酒店在为顾客追加各种利益的同时,顾客在为酒店创造效益,这里面包括了顾客的终身价值和连带价值。

酒店在作好各种顾客利益追加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减少顾客消费总成本来增加顾客满意度,顾客消费总成本包括;第一、货币成本,顾客购买,消费酒店的产品所付出的货币总和。第二、时间成本。顾客在购买酒店的产品时所付出的时间代价。在时间就是金钱的现代社会中,酒店应重视节约顾客的时间成本。第三、体力成本,顾客在购买酒店的产品时所耗费的体力价值。第四、精神成本,顾客在购买酒店产品时所承受的心理代价,可以说是顾客的精神成本。酒店应尽量节省顾客的总成本,让顾客意识到自己购买的产品是最经济实惠的产品,从而获的最大的满意评价。

创造满意的顾客,首先要求酒店能按照顾客的共性需要提供共性服务,满足每一位顾客的基本需要。在此基础上酒店还要根据每一位顾客的不同需要,提供个性化,差异性服务产品。这些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可表现物质属性差异,服务差异,员工差异,区位差异,形象差异[如某些高档星级酒店的价值领先者的形象],这些产品的差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重要性:对顾客而言这种差异是关键的。第二、独特性:竟争对手是无法模仿的。第三、优越性:这种差异是富有时代特色的。第四、可沟通性:通过某些方式,酒店可以将自己的差异传递给目标顾客。第五、可承受性:符合顾客的购买能力。第六、可盈利性:对酒店而言,通过产品交换可获利。第七、领先性:这种差异是一种流行时尚的前奏,有很强的生命力。

客源范文篇3

这种做法突出的是双方的金钱色彩而忽略了双方的感情色彩。现代酒店客源管理要求企业将重心转移到如何吸引更多的客源重复使用或购买酒店的服务产品。注重巩固酒店和更多顾客建立长期的交易关系,做为酒店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客源

管理发展方向。

现代酒店在现实经营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很尖锐的问题,那就是这个酒店的客源,顾客购买酒店服务产品后,若感到满意,其有可能再次购买酒店的服务产品并且成为企业的忠实顾客和正面传播者,这就是酒店的口碑。若其感到不满意,那么其不可能再次购买酒店的服务产品。并且会成为酒店的负面传播者,他会继续寻找购买对象。也就是说,酒店的客源管理建立在相当大的满意顾客群体基础上,必须要有相当大的满意顾客群体,才有稳固的客源市场。得不到顾客认同的酒店,最终会失去客源群体,那么客源管理也就无从谈起。

事实证明顾客的高度满意率,不同程度的建立在酒店的各类有形优质服务产品上;建立在各类无形服务产品的高附加值上。所谓服务产品的高附加值,就是在提供服务产品的过程中各类顾客利益的追加。和各类顾客成本的节约程度。首先是各类顾客利益,其包括服务产品本身附加值,对于酒店来说,为巩固与顾客的关系,应努力为顾客提供更多,更好的利益,以附加值来增加酒店产品的价值,企业应该提供一百零一的满意,这额外的百分之一的满意,就是产品的附加值,其价值越高服务产品附加值越高。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应把顾客的一些超常需要当做增加价值的机会,而不是对正式工作的扰乱,在日常工作中,努力寻找提供附加值的机会。

当然,附加值的追加不等于是简单地削价或提供某些实际的物质利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追加附加值;第一物质利益的追加,可以通过某种特殊的物质来满足顾客的需要,第二财务利益的追加,相对来讲是指企业的某些忠诚顾客而言,支付相同的价格可以享受更多更好的服务产品,第三社交利益的追加,其多是通过专门服务,个性服务,癖好服务,超前服务等方式得以实现的。酒店为VIP客人建立客史档案据此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增加顾客的自豪感和荣誉感。社交利益的追加要求服务人员在工作时眼明,耳灵,手勤,脚快,心细,及时抓住各种机会追加社交利益。很明显,酒店在为顾客追加各种利益的同时,顾客在为酒店创造效益,这里面包括了顾客的终身价值和连带价值。

酒店在作好各种顾客利益追加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减少顾客消费总成本来增加顾客满意度,顾客消费总成本包括;第一、货币成本,顾客购买,消费酒店的产品所付出的货币总和。第二、时间成本。顾客在购买酒店的产品时所付出的时间代价。在时间就是金钱的现代社会中,酒店应重视节约顾客的时间成本。第三、体力成本事实证明顾客的高度满意率,不同程度的建立在酒店的各类有形优质服务产品上;建立在各类无形服务产品的高附加值上。所谓服务产品的高附加值,就是在提供服务产品的过程中各类顾客利益的追加。和各类顾客成本的节约程度。首先是各类顾客利益,其包括服务产品本身附加值,对于酒店来说,为巩固与顾客的关系,应努力为顾客提供更多,更好的利益,以附加值来增加酒店产品的价值,企业应该提供一百零一的满意,这额外的百分之一的满意,就是产品的附加值,其价值越高服务产品附加值越高。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应把顾客的一些超常需要当做增加价值的机会,而不是对正式工作的扰乱,在日常工作中,努力寻找提供附加值的机会。

当然,附加值的追加不等于是简单地削价或提供某些实际的物质利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追加附加值;第一物质利益的追加,可以通过某种特殊的物质来满足顾客的需要,第二财务利益的追加,相对来讲是指企业的某些忠诚顾客而言,支付相同的价格可以享受更多更好的服务产品,第三社交利益的追加,其多是通过专门服务,个性服务,癖好服务,超前服务等方式得以实现的。酒店为VIP客人建立客史档案据此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增加顾客的自豪感和荣誉感。社交利益的追加要求服务人员在工作时眼明,耳灵,手勤,脚快,心细,及时抓住各种机会追加社交利益。很明显,酒店在为顾客追加各种利益的同时,顾客在为酒店创造效益,这里面包括了顾客的终身价值和连带价值。

酒店在作好各种顾客利益追加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减少顾客消费总成本来增加顾客满意度,顾客消费总成本包括;第一、货币成本,顾客购买,消费酒店的产品所付出的货币总和。第二、时间成本。顾客在购买酒店的产品时所付出的时间代价。在时间就是金钱的现代社会中,酒店应重视节约顾客的时间成本。第三、体力成本,顾客在购买酒店的产品时所耗费的体力价值。第四、精神成本,顾客在购买酒店产品时所承受的心理代价,可以说是顾客的精神成本。酒店应尽量节省顾客的总成本,让顾客意识到自己购买的产品是最经济实惠的产品,从而获的最大的满意评价。

创造满意的顾客,首先要求酒店能按照顾客的共性需要提供共性服务,满足每一位顾客的基本需要。在此基础上酒店还要根据每一位顾客的不同需要,提供个性化,差异性服务产品。这些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可表现物质属性差异,服务差异,员工差异,区位差异,形象差异[如某些高档星级酒店的价值领先者的形象],这些产品的差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重要性:对顾客而言这种差异是关键的。第二、独特性:竟争对手是无法模仿的。第三、优越性:这种差异是富有时代特色的。第四、可沟通性:通过某些方式,酒店可以将自己的差异传递给目标顾客。第五、可承受性:符合顾客的购买能力。第六、可盈利性:对酒店而言,通过产品交换可获利。第七、领先性:这种差异是一种流行时尚的前奏,有很强的生命力。

总之,为造就满意的顾客,发挥顾客的引力效应,酒店应在任何时间都要有一种精品意识,将最优秀的产品奉献给顾客,在任何时间都坚持质量第一,尤其是做好各类逆境工作,不能因为任何意外因素而导致服务产品质量下降。

很明显,如果酒店无法确保服务产品的质量,客源管理就无从谈起。那么,服务产品优良的质量建立在那里呢?可以说优秀的客源管理建立在优良的服务产品上,经过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

第一、酒店的经营宏观环境,包括企业的建筑结构,外部形象与内部装修及整体建筑构造带给顾客的舒适程度,及各类综合服务设施也可以称为酒店的硬件设备,这一点可以称为生产优质服务产品的第一要素。

第二、酒店的经营微观环境,包括顾客的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微妙的感觉等等,顾客的这些感觉其中包含了顾客的高度期望值,也就是顾客的一种潜意识,他,她,都希望通过自己的购买行为获得超出期望值的高度满足。

第三、酒店的流动环境,包括企业内部各工种工作人员,当一个酒店的全体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岗位时,其无形中营造一种气氛[当然,这种气氛必须与宏观环境,微观环境相匹配]也可以称为氛围,顾客进入酒店后,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感受,无形中就会被这种氛围所感染,服务产品的质量越高顾客的满意度越高。

客源范文篇4

[关键词]旅游客源市场;石油工业文化;旅游产业结构;大庆

一、我国旅游客源市场的宏观环境分析

旅游行业属于富有弹性的消费行业,针对不同种类的旅游产品,即使消费者具有明确的旅游动机和足够的可支配收入,但由于旅游季节或气候的变化、消费者预期、国家扶持政策等因素的变动影响,消费者对于旅游产品的选择仍然存在较大的变动。就我国宏观旅游客源市场而言,70%以上的游客倾向于选择中短期的观光旅游或周末短途度假旅游。而远途旅游,作为一种伴随着城市化出现的新的旅游产品消费形式,目前尚未形成旅游消费的主流趋势。第三种是文化旅游,也是目前消费者需求弹性最大的旅游产品。由于消费者文化素养、文化水平、文化经历等因素的影响,旅游者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选择具显著差异。就我国旅游客源市场而言,由于客源平均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短期内对于具有特色文化的旅游产品的消费偏好与兴趣较难显著提升,因此目前我国客源市场对旅游产品的偏好仍将集中于中短途观光旅游和城市周边周末短途度假游。

二、大庆市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

为全面了解大庆市旅游客源市场具体状况,我们选择在大庆市主要城区(萨尔图区、龙凤区、让胡路区、大同区、红岗区)商业繁华地带以及旅游资源分布密集的林甸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等主要旅游景区,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以及随机访谈等方式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资料搜集。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大庆市旅游消费群体的个性特征、大庆市旅游消费市场的市场认知度和满意度,以及大庆市旅游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向等。在发放的3000份调查问卷中,筛选出有效问卷2870份,问卷有效率达95.6%。通过对问卷内容的分类整理,借助SPSS18.0数理分析软件对问卷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大庆市旅游客源市场的主要特征。(一)旅游客源的空间分布。客源主要以当地居民为主,占比69.70%;省内其他地区客源排名第二,占比21.5%;省外地区游客相对较少,仅占8.80%。(二)旅游客源的职业构成。旅游客源中学生群体所占比重位居第一,高达43%;国家企业人员、国家事业单位人员分别位列第二位、第三位,占比18%和15%;私营企业公司人员占比9%;个体、自由职业者、离退休人员及其他人员相对较少,平均占比3%。由此可见,学生构成大庆旅游客源市场的主体。出行方式主要以自由组团方式居多,普遍以学习、实践为目的,属于学习参与型游客;国家企业及事业单位人员多为单位组织考察或是出差、会议安排的公务、商务旅游,这一群体普遍文化层次较高,更注重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属于商务调查型游客;其他职业类型的游客则多以休闲观光为主,属于观光游览型游客。(三)旅游客源的文化程度。旅游消费者的平均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其中大专、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游客合计占比73.7%,而中专、高中文化程度占比19.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仅占6.8%。这一特征表明大庆目前的旅游客源的文化素养较好,体现了高学历人群对于石油化工行业的高科技和先进工业制造业等旅游产品的强烈喜好。(四)旅游客源的性别结构。男性占比65.9%,女性占比34.1%,性别比例约为2:1,远超过全国平均游客性别比的1.27:1。这一特征表明大庆市目前以石油工业为旅游市场主导品牌的旅游产品,对于男性旅游消费者的吸引力较高,而对女性消费者相对较低。(五)旅游客源的年龄结构。19岁至25岁年龄段的游客数量占比最高,高达40%;其次是18岁以下年龄段的游客,所占比例为24.4%;排名第三位的是26岁至35岁年龄段的游客,所占比例约为20%;而36岁至45岁年龄段占比约为15%;其余年龄段的游客数量相对较少,占比仅为10%以下。由此可见,大庆市目前游客的年龄集中于25岁及以下人群,表明大庆以弘扬红色石油工业文化为旅游主打品牌的工业旅游,作为旅游市场的新鲜事物,对于25岁及以下的年轻群体而言,他们求新、求异、求知的愿望强烈,导致其对这类品牌的探索欲望与接受能力相对较强。(六)旅游客源的渠道结构。旅游客源对大庆旅游市场的了解渠道主要集中在网络渠道,占比高达57.9%;报刊杂志和其他媒体渠道分别占比17.1%和11.6%;而亲朋好友推荐和广播电视渠道占比仅为10%以下。从受访者对大庆市旅游资源与线路的了解程度来看,7.8%的旅游者对其非常了解,28.7%的旅游客源对大庆市旅游资源与线路比较了解,40.6%的旅游客源不太了解,22.9%的旅游客源完全不了解。由此可知,对于大庆市旅游资源与线路,不太了解的客源群体数量显著多于了解群体的数量总和。(七)旅游客源的旅游目的。“学习实践”目的占比32.6%;“观光游览”目的占比29.3%;“参观考察”目的占比26.6%;“商务会议”目的占比9.7%,其他目的占比1.8%。由此可见,持有学习实践、观光游览、参观考察等旅游目的的旅游者占比较高,因此应在稳定这三种旅游目的客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商务会议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潜力。另外,在大庆市旅游客源的出行方式中,教育机构组织出游占比36.9%,旅行社组织出游占比27.3%,单位组织出游占比17.1%,而社会团体组织和亲友结伴出游方式采用较少,占比仅为11.8%和6.9%。(八)旅游客源的重游比率首次来大庆旅游的客源数量占比95.5%,第二次及以上重游的游客数量仅占4.5%,且重复游览游客的出游目的主要是公务需要,由此可见,大庆市旅游市场的重游率显著较低。另外,在大庆市旅游景点重游可能性的调查中,49.1%的旅游消费者表示比较不可能重游,28.9%的旅游消费者表示完全不可能重游,而选择一般可能性重游、比较可能重游、完全可能会再次重游的旅游消费者的比重分别低于10%,由此可知,大庆市旅游产品和线路的市场开发仍需要不断创新完善和提升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此外,旅游客源在旅游景点停留时间集中在3小时以内,其所占比重高达69.1%;而停留时间在3小时至5小时之间以及5小时以上的旅游消费者所占比重相对较少,分别占比21.3%和9.6%。与此同时,在旅游客源的消费水平调查中,100元以下消费人数占比66.7%,100元至-300元之间消费人数占比23.4%,300元以上消费人数占比9.9%。由此可见,大庆市目前旅游消费者在旅游景区内停留时间普遍偏短,且消费水平普遍偏低,这与大庆旅游景区目前开发程度尚浅的特征密切相关。在对大庆旅游客源最感兴趣的旅游项目调查中,石油工业历史、石油石化企业旅游项目占比排名第一,高达47%以上;而城市风光与风土人情旅游项目占比排名第二,为32%。在大庆旅游影响因素调查中,选择兴趣的旅游者所占比重最高,高达56.75%;选择交通、费用和旅游安全的消费者数量位居第二,分别为33.43%和29.88%;选择时间和选择综合服务设施的消费者数量位居第三,分别为24.31%和21.32%;选择旅游环境的消费者数量排名第四,所占比例为18.12%。由此可见,大庆市旅游市场目前对于旅游客源的吸引力更多还是集中于旅游消费者的兴趣因素,所以在旅游市场下一步完善开发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与旅游消费者的兴趣偏好相结合,提升旅游品牌的市场魅力。此外,从旅游消费者对大庆旅游产品的整体评价来看,持一般满意态度的旅游消费者数量最多,占比高达47.2%;持较不满意态度的旅游消费者数量占比位居第二,为21.4%;持基本满意态度的旅游消费者数量位居第三,为14.6%;持很不满意和很满意态度的旅游消费者数量较为相近,分别为8.9%何7.9%。在持不满意态度旅游消费者的意见反馈中,普遍认为大庆市目前旅游市场的产品形式与内容相对单一,旅游线路时间安排相对较短,旅游项目的体验性较弱,娱乐设施和旅游纪念品开发有待提升。

三、大庆市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对策

客源范文篇5

关键词:旅游客源市场时间强度指数地理集中指数青岛

旅游客源市场是指旅游者借助交通工具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移动形成的客流。研究旅游客源市场的流向、流量及其变化规律、旅游者行为和消费特征,对于旅游地规划建设方向、规模、等级及其与客源地间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论证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有关旅游客源市场的时空分布是通过旅游市场调查所获得数据,依据时间强度指数、地理集中指数等指标,分析旅游者的地理来源和强度(保继刚,2009)。

青岛市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的海滨旅游胜地,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秀丽的山海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风格迥异的多国建筑、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和五彩缤纷的节庆活动。青岛旅游业已经形成了“行、游、住、食、购、娱”综合配套与国际接轨的规范化服务体系。全市共有旅行社361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6家;星级饭店146家,其中五星级6家,四星级21家,可接待外国游客的客房万余间。青岛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秩序不断改善。青岛旅游餐饮和旅游商品更趋特色化,已评选出“十大特色小吃”和“十大旅游特色商品”。“十五”期间,青岛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9575万人次,年均递增13.75%,比“九五”期间年均增幅多4.73个百分点,平均增速提高52.44%;国内旅游累计收入776.57亿元,年均递增20.2%,比“九五”期间年均增幅多6.9个百分点,平均增速提高51.88%(数据来源于青岛市旅游业“十一五规划”文本)。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旅游产品结构的单一、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产业整体素质较低、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等。

青岛城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时空结构分析

(一)时间(季节)强度指数

时间(季节)指数法是根据时间序列中的数据资料所呈现的季节变动规律性,对预测目标未来状况作出预测的方法。掌握了季节变动规律,就可以利用它来对淡旺季的季节性旅游产品进行市场需求量的预测(保继刚,2009)。其计算方式为:

收集历年(通常至少有三年)各月或各季的统计资料(观察值)。

求出各年同月或同季观察值的平均数(用A=[(2)+(3)+(4)]/3表示)。

求历年间所有月份或季度的平均值(用B=[(2)+(3)+(4)]/3表示)。

计算各月或各季度的季节指数(用S=A/B表示)。

一年4个季度的季度指数之和为400%,每个季度季节指数平均数为100%。季节变动表现为各季的季节指数围绕着100%上下波动,表明各季销售量与全年平均数的相对关系。如某种商品第一季度的季节指数为125%,这表明该商品第一季度的销售量通常高于年平均数25%,属旺季,若第三季度的季节指数为73%,则表明该商品第三季度的销售量通常低于年平均数27%,属淡季。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略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受其影响,旅游产业在一年中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现以2007年、2008年、2009年来青岛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人数来进行定量分析青岛的时间强度指数(见表1)。

通过计算结果显示,青岛的淡季是第Ⅰ季度和Ⅳ季度,旺季为Ⅱ季度和Ⅲ季度,最高时间强度指数为Ⅲ季度,其值为146.9%,高出年平均数46.9%。最低时间强度指数为Ⅰ季度,其值为为63.26%,低于年平均数36.74%。因此,有效地提高青岛城市第Ⅰ季度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数量成为了发展青岛旅游业的难点。

(二)地理集中指数

集中化指数是一个描述地理要素分布集中化程度的指数,用于定量研究国内游客地域分布的集中程度(保继刚,2009)。地理集中指数G的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G为客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Xi为第i个客源地的游客数量;T为旅游地接待游客总量;n为客源地总数。G值越接近100,说明游客来源越集中;G值越小,则客源越分散。对任何旅游地而言,G值适中为妥。因为G值很大,说明客源市场过于集中,旅游经营稳定性差。G值很小,说明客源市场过于分散,不利于主要客源地确定,给旅游宣传,旅游服务带来困难,进而影响其旅游效益。G值为最大值100时,Xi表示其客源地只有一个;G值为最小值0时,说明其客源地区域个数趋于无穷大。

据资料显示,青岛城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广泛,遍布全国各地,现以2008年来青的全国各地旅游人数为例进行说明,2008年来青岛的国内旅游总人数为3389.53万人次,分布于全国22个主要省、自治区、直辖市(见表2)。

根据公式(1)计算G=41.86,说明青岛城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地理集中指数非常好,处于稳定状态。因此,依据所得数据,可将其客源地分为核心客源市场(市场份额大于20%);一级客源市场(市场份额大于2%);二级客源市场(市场份额小于2%)。

核心客源市场,主要集中于山东及周边地区。由于山东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公民带薪假期的增加,占全部来青国内游客比重达38.7%。山东客源地由于距离较近和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双休日出游来青的山东游客有较快的增长,山东客源、交通方便,散客和双休日出游者比例较高、自流量大、自然增长较快,同时具有滞留时间短、较少依赖旅行社、旅游花费较少的特点。依托省内和周边旅游资源和发达的公路网,发挥青岛作为省内主要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的优势,发展区域合作和省内及周边地区跨地域的旅游,将是开发省内旅游市场潜力,带动全省旅游发展的关键。

一级客源市场,主要分布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大中城市客源占青岛国内游客总量的51.55%。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及周边地区、辽东半岛、长江三角洲、江苏等省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客源比较集中,消费水平在国内游客中较高,与青岛城市距离适中,经济联系比较密切,已成为青岛的主要旅游客源地和国内旅游的传统市场。但其中散客旅游占有较高比例,公务商务客人较多。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团体北上的游客有上升的趋势,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经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旅游者的比例(21.79%)和旅游者消费水平(人均花费1102.36元)居于所有来青岛的国内游客首位,是国内旅游的高端市场,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地区。

二级客源市场,主要分布于华南、华中、西北、西南地区的大中城市。以上四个地区共占青岛国内游客总量的13.66%,客源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以公务和散客为主。其中华南、西北、西南地区在地理上距离青岛城市较远,长距离国内旅游的费用较高,经济发展状况都是主要的市场制约因素。但豫、陕、晋、冀等中西部地区,在空间距离上离青岛较近,在旅游资源上与青岛城市有较强的差异和互补性,随着中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带来的经济发展,来青旅游客源有着较大的增长潜力。来自这些地区的游客主要以观光和团体游客为主,消费水平总体较低,停留天数较短;随着国家开发西部、西部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来自中西部内陆地区的游客消费水平将会有质的提高。今天的低消费游客,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中等消费的回头客。积极发展与中西部地区的旅游合作,为低消费的游客提供良好的城市环境和服务,将会拉动青岛旅游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结论

总之,青岛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应在保持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和自然风貌的前提下,合理开发、科学利用旅游资源,一方面应继续发挥观光旅游产品的优势,进一步优化结构,提升档次,另一方面应大力发展度假旅游产品和专项旅游产品,力创在国际上富有影响力的更多精品。力争把青岛建设成为旅游环境优美舒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旅游产品独具特色、产业带动作用突出、管理服务高效文明,集观光、度假、商务、会展、文化、体育于一体的国内外著名海滨旅游城市。

降低旅游产品价格。针对青岛冬季旅游市场冷淡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在酒店、旅行社、景区、商场等旅游所涵盖的“吃、住、行、游、购、娱”六方面做出大幅度让利,加大对青岛本地居民和周边居民的宣传,使其青岛城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淡季不淡”。

加大旅游产品创新。青岛冬季旅游发展项目上,应该以运动休闲与温泉旅游为主导,深入挖掘温泉、滑雪、购物、游乐、演艺等适合冬季旅游的资源。2010年青岛市旅游局以“好客山东贺年会”为契机,集中推出了五项大型主题活动,包括市北区天幕城“激情成就梦想-青岛万人贺年啤酒会”、市南区劈柴院“百年老街新年灯火节暨劈柴院火锅节(千人共享火锅宴)”、城阳区宝龙城市广场“2010个家庭迎新游园会”、城阳区工艺品城“2010对中韩情侣迎新会”、崂山区极地海洋世界“极地动物迎新年”等。

积极发展会展旅游。会展旅游是一种新兴的专项旅游形式,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而且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特定的人际交流需求,从而具有诸多常规旅游产品所没有的优越性。青岛的冬季应抓住时机,加强同全球性行业协会以及各大国际组织的联系,构建全球宣传网络,利用国际传媒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推介宣传工作。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旅游地理学(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青岛市旅游业”十一五规划”文本[M],2006

客源范文篇6

关键词:崀山;邵阳;客源市场;开发

一、崀山旅游资源

(一)崀山概况

崀山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罕见的大型丹霞地貌景区,地处湘西南边陲,东与南岳相望,南和桂林毗邻,北同武陵源呼应。相对于周边景区,崀山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经济比较落后。

(二)旅游资源介绍

崀山景区面积108km2,由五大景区构成,景点达77余处。其资源丰富,特色鲜明,规模较大,拥有丰富的丹霞地貌景观。与凤凰古城、张家界相比,景点更具原生态,是湖南继武陵源之后的又一颗璀璨明珠。

1、特有的自然景观。崀山拥有丹霞之魂八角寨,栩栩如生的骆驼峰,幽深雅致的紫霞洞,清澈明净的扶夷江,鬼斧神工的牛鼻寨等五大景区。还有象形丹霞绝景如将军岩、天生桥、辣椒峰、天一巷、象鼻石、鲸鱼闹海,神秘的风神洞等景观。汇丹霞、碧岭、奇峰、幽谷、神洞、秀水于一地,集雄、险、奇、秀、幽、旷为一体。

2、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崀山风景名胜区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历史内蕴博大精深,文明积淀悠远深厚。这里有10万年前的古动物化石,4500年前的新石器文化遗址—白面古寨,历代农民起义的古城堡遗址,岳飞招安杨再兴的神龙庵遗址,晚清重臣的宗祠和墓葬——清代两广总督刘长佑、南洋通商大臣刘坤—的墓地。还有香火鼎盛的古刹名寺,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众多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古建筑、文化艺术和美食文化。

二、崀山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分析

(一)客源市场特征

1、客源地理分布以省内客源市场为主体。随着崀山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和旅游市场的不断开拓,旅游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崀山客源市场地理特征主要以省内游客为主,省外游客比重较少,入境游客缺乏。(1)省内游客以邵阳为主体。据调查统计,崀山客源市场中,省内客源市场占94.6%,其中邵阳占46.9%,长沙占22.4%,永州占10.3%,株州占6.9%,湘潭占5.9%。崀山省内客源市场主要以邵阳为最大的客源市场。新宁县隶属邵阳市,邵阳市是省内较大的城市,有雄厚的工农业基础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市民生活水平较高,旅游需求量大,距离崀山142km,有直达的公路,交通方便,居民的出游率较高。(2)省外客源比重偏低,入境客源市场尚未起步。省外客源比重偏低,其客源市场仅占总量的5.4%,其中广东客源量占1.8%,广西占1.4%,北京占0.9%,其他少量游客来自山东、山西、上海、青海、福建等地区。海外客源市场游客量仅有百分之零点几,入境客源市场尚未起步。主要由于新宁县地处偏僻,其境内还没有铁路和航空等交通设施。

2、对过境游客依赖性较大。新宁旅游业的主要客源市场长期过分依赖桂林和邵阳两地。一部分为过境游客,据调查,约20%的游客是路过湖南去桂林旅游的。另一部分为商务游客,约有46.9%是外地来邵阳的各类商务、会议和其他公务的外地游客和少量的当地游客。只有33.1%的游客是专程来崀山游览观光的。

(二)崀山客源市场存在的问题

1、崀山游客总量增长迟缓。长期以来,来崀山旅游的主要是去桂林的过境游客和来邵阳的商务游客,一直以这两地的旅游者为主要客源地,游客的重游率又比较低,崀山游客量的平均增长率只有9.5%。而张家界自1982年开发以来,游客量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入境游客不断增加。

2、目标客源市场潜力不足。崀山主要的旅游客源市场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三倍,城镇人口旅游发生率高。但是城镇人口总数少,只有1994.09万人,出游人数有限,规模小。农村人口有3621.18万人,人数多却收入低,潜在的农村旅游者,由于受经济限制,很难外出旅游。根据游客人口特征分析得出,来崀山旅游的农民只有1.8%,崀山客源市场开发没有把握好农村这个大的群体,目标市场狭窄。

3、客源结构失衡。省外和入境游客比例太低,男女比例相差很大,消费水平处在中等偏低,高收入游客较少,行政单位人员居多数,企业、学生占一部分,其他职业的很少,客源结构严重失衡。

三、崀山客源市场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区位劣势,可进入性差

新宁县地处湘西南边陲,在五岭和雪峰山的包围之中,交通线的建设有较大困难,到目前为止,仅有级别较低的省级公路连通外界,没有铁路和航空运输,对外交通较为困难。同时,新宁县在区位上处在欠发达地区的空间中心,距大中城市的空间距离都在100km以上,时距在4小时以上,是一个远离客源地的旅游目的地。因而崀山的旅游资源虽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但客源组织颇有难度。

(二)旅游接待能力和接待设施等级低

截至2005年,新宁县拥有旅行社六家,规模较小,且无国际旅行社。拥有三星级宾馆两家,二星级宾馆两家,一星级宾馆三家,县城招待所十五家,共1344个床位;家庭旅馆四十家,共808个床位。景区招待所一家,共148张床位,家庭旅馆四十九家,共1291张床位。但是整个新宁崀山旅游接待设施的等级较低,主要以低档为主。同时由于旅游相关产业不发达,没有形成产业链条,满足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的高品位消费场所不多,旅游六要素发展不平衡,食无特色,购无产品。

(三)屏蔽现象严重,品牌建设难度大

旅游屏蔽现象是指在旅游资源较集中的区域,由于周边的资源以及交通占优势,人们一般就不会去交通不便的地区旅游。新宁县周边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东与五岳之一的南岳相望,南和国际都市桂林毗邻,北同世界著名的旅游地武陵源呼应。四周的旅游资源独具吸引力,且都是品牌产品,世界著名。而且这些旅游资源属于大城市,有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等,交通便利。崀山从区位,交通,品牌等方面,更不具优势,受周边知名景区影响,屏蔽现象严重。

(四)对外宣传不够,知名度不高

张家界市武陵源风景区一直是湖南的旅游窗口和龙头,而对崀山——全国最大的丹霞地貌风景区,则宣传投入不足,知名度不高,让人感到是一颗“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明珠。大诗人艾青亲睹美景后喟然叹曰:“桂林山水甲天下,崀山风景赛桂林”。然而时至今天,知道崀山有艾青题诗的不多,可见,名人效应宣传不够。

(五)旅游人才缺乏,服务水平低

新宁目前的经济实力和管理者的才识,尚未认识到充分利用相关人才及引进旅游高级管理人才的重大意义。而且新宁的旅游管理者和旅游从业人员中很少受过系统的高层次专业训练,而且干部流动性较强。新宁县从事旅游业的管理人员不是专业人员。导游人员都是中专及高中文凭,素质不高,旅游人才缺乏,管理水平低。

四、崀山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构想与对策

(一)旅游客源目标市场开发构想

1、目标市场细分。崀山的主要客源市场以省内为主,且周边地区占大部分。一级客源市场主要定位在附近地区;广州有少量游客,省内部分地区也有潜在的游客,可以定位在二级客源市场;根据新宁目前的交通状况,三级客源市场需定位在省外部分地区。

2、旅游产品定位。目前,崀山旅游产品主要以游览观光为主,休闲度假为辅,文化底韵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而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选择由单纯地观光旅游,转向娱乐、健身、商务等多样化项目,同时对产品中的参与性活动的要求也大大增加。因此,旅游产品开发应该更多地增加能让旅游者参与的活动设施。

(二)崀山旅游目标市场开发对策

1、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旅游地可进入性。对县内,紧抓国家对县、乡公路改建这一历史机遇,实行国家地方“两个投入”,全面对以崀山为核心的各景区交通设施进行改造,实现各景区交通网畅通;对县外,积极致力于改建新宁至广西资源县的公路,新宁至邵阳市的公路,拓宽公路交通网。同时,抓住洛湛铁路建设的机遇,尽力连接永州县及周边市县。

2、搞好旅游设施建设,增强接待能力。搞好旅游设施的建设,建设规模要适度,各种服务设施要适量,要兼有适应于不同层次消费的高、中、低档的设施和服务,使游客进得来,住得下,吃得好,玩得高兴,走得愉快,给人一种留连往返的感受。

3、走“联合”协作之路,改善屏蔽现象。新宁县周边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周边资源优势,考虑旅游业发展的区域性、空间性、时序性和约束性等特点,按照营造大环境,着眼大区域,发展大旅游的思想,同周边资源联合,走区域协作之路,不断开发新的产品路线。例如:邵阳—武岗—绥宁—城步—新宁;邵阳—新宁—桂林等组合线路,形成以点带线,点线结合,线线联网的旅游格局,使黄金旅游线路连线并网,实现旅游线路在空间上的拓展,时间上的延伸和文化内涵的增强,实现旅游资源优势互补和旅游客源共享。

4、实施品牌策略,创丹霞主题形象。根据崀山的资源特色,可将其品牌定位为“丹霞之魂”、“中国崀山”。崀山宣传应突出“一个形象,一个口号,一个节日”,即丹崖碧水形象,“崀山梦幻丹霞”口号和崀山旅游节。宣传重点是对外进行形象的渗透,这是因为先入为主的形象导入容易让游客产生良好的旅游地形象感知,形成内部形象驱动力,并使其形象阶梯阻碍大大降低。

5、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水平。要给广大游客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就必须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旅行社要定期对导游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质量,搞好旅游配套服务,开发和生产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

6、发展生态旅游,走可持续旅游之路。在发展崀山生态旅游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应对旅游景区环境的影响进行监测、评价、科学确定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承载力,根据生态旅游的季节、空间差异性特征对游客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分流,避免在旅游高峰期超负荷运转;(2)必要的旅游接待设施可规划在风景区外,实施“山上游,山下住”的策略。(3)倡导文明旅游,崀山气候温热,风化强烈,加之红色砂砾岩固结程度较差,岩石硬度小,易受风化,应严禁游客在崖壁上人工斧凿和雕刻;(4)严禁在风景区就近采石、取土、伐树,以保护景区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

崀山的客源发展潜力大,只要改善交通,加强崀山旅游的可进入性;采取区域协作整体营销,分层次,分阶段营销等多种营销方式;加强旅游宣传促销,进行产品联合包装,拓展营销渠道;重点针对一级客源市场,适当选取二级客源市场,个别考虑三级客源市场,提高市场知名度,拓展市场占有率,对目标市场进行划分,各家旅行社在自己的市场上做好促销工作,崀山旅游客源市场必将有一个大幅度的增长。

参考文献:

1、许春晓.湖南新宁丹霞旅游区开发初步研究[J].湘潭师范院校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

客源范文篇7

[关键词]高校教师旅游消费行为旅游市场开发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教师作为文化素质较高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强烈的外出旅游愿望。截至2005年,全国高等学校共有1778所,教职员工多达147万余人。目前,高校教师旅游市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旅游业者对高校教师的旅游需求缺乏深入认识。一些学者对高校旅游市场和高校教师家庭文化消费现状进行初步的研究和实证分析(彭丹,2005年,陈同庆、李凡,2007年),但针对目前国内高校教师旅游消费行为的调查研究少之又少,对广州高校教师旅游消费行为的相关研究更是处于空白.本文在对广州大学生城十所高校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对广州市高校教师旅游消费行为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高校教师这一旅游客源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奠定基础。

二、高校教师旅游消费的形成

1.充裕的闲暇时间

根据目前我国高校法定或学校规定的假期安排,每年寒暑假有将近70天的时间,周末有60天的时间,以及“十一”黄金周假期等。高校教师与其他人群相比,其闲暇时间比较多。

2.相对较高的经济收入

目前国内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就国内和其他行业比较,工资收入较高,且收入也比较稳定.在对大学城十所高校教师的人均月收入调查中,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教师占32%,4000~5000元的占36%,3000~4000元的占29%,2000~3000元以下的占3%.相对较高和稳定的薪金收入水平,使教师具有在较大的旅游消费潜力。

3.较高的文化背景

在对大学城十所高校教师的学历结构调查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42%,硕士学位的教师占45%,大学本科占11%,大专占2%.教师的高文化素质形成了教师的相对较强旅游消费需求和特殊的旅游消费倾向。

三、调查方法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岛,可容纳大学生18万人~20万人,总人口达35万人~40万人(包括村镇人口),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大学城目前已入驻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星海音乐学院等十所高校。

本文以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为基础,选取100位年龄在25岁以上的教师,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分别从不同职称、年龄层次和收入层次等方面对高校教师旅游消费水平、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等方面进行分类探察;其次通过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的形式从高校教师的旅游时间选择、旅游动机、旅游目的地的偏好、信息的获取途径等方面,探讨高校教师旅游消费行为的一般特点。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每份问卷包含20个问题。调查收回问卷99份,其中有效问卷93份,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授、副教授)为26份,讲师为50份,行政人员为17份;男性53份,女性40份。

四、广州高校教师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本文着重从高校旅游者的个性特征、旅游动机等旅游者行为的角度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

1.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旅游目的地选择自然风景区的最多,占了总人数的54.6%,表明高校教师希望与大自然接触,欣赏自然景色,享受大自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人文历史古迹和民族风情区,分别占总人数的17.89%和12.15%,表明部分高校教师希望能了解异地的民俗民风;在休闲放松方面,有9.2%的教师摆脱日常工作科研压力,放松自己。

2.旅游信息的获得

关于旅游地点信息的获取,42.23%的高校教师认为获取旅游信息最佳途径为媒体,因为这样的信息可靠,准确。13.21%的高校教师认为获取旅游信息的途径是通过相关书籍,而通过旅行社了解旅游地点的占11.84%,经朋友推荐而了解旅游地点的占7.36%。

3.旅游消费方式选择

在选择旅游消费方式上,更多的高校教师选择自助游(结伴同行),占61.27%;其次是选择个人游的,占14.21%;而只有8.36%的高校老师选择跟旅游团。在旅伴的选择上,大部分人选择跟家人一起去旅游(占60%%),这可能是高校老师旅游的一大特点。

五、开发广州高校教师旅游市场的建议

1.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注重历史文化景点与自然风光景点的有机结合

旅游企业应该对高校教师市场给予高度的重视,针对教师这一群体推出特殊的产品和服务。旅行社或其他旅游企业可以利用寒暑假和十一黄金周推出各种中长途旅游线路,旅游景点以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社会风情为主。

2.积极响应国家假日改革办法,积极开发广州旅游文化资源,增加短线出游

广州是一座具有2219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高校教师青睐于历史、人文景观,这样就要求旅游企业一方面要注重短线游的开发,另一方面又要注重针对广州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3.高校教师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及服务水平要求较高

高校教师对旅游过程中接触的服务人员的素质较为敏感,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旅游目的地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另外,考虑到高校老师的消费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要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旅行社和导游人员都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才能提高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满意度,并促进旅行社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红勇:高等院校旅游客源市场浅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6):86-90

客源范文篇8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河南安阳市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共回收问卷382份,回收率达95.50%。其中有效问卷370份,占96.86%。在本次调查中,受访在校大学生男生125人,占样本总数的33.78%;女生人数245人,占样本总数的66.22%。

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对旅游的态度及出游次数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回答“您喜欢旅游吗”时选择“喜欢”的有219人,占样本总数的59.19%;选择“非常喜欢”的有100人,占样本总数的27.03%(见图1)。以上二者占样本总数的86.22%。而当回答“您每年外出旅游的次数”时,选择“一次以下(含一次)”的有216人,占样本总数的58.38%;选择“二次”的有100人,占样本总数的27.03%(见图2)。同时,占样本总数55.95%的人经常会有外出旅游的计划,40.00%的人偶尔会有出游的计划。

上述调查反映了在校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出游愿望,而却很少实现出游愿望。出游愿望与出游次数明显的不协调。

(二)在校大学生旅游消费情况

调查显示,在回答“每月可支配的费用”时,其中有198人选择“300元以下”,占样本总数的53.51%;有143人选择“300-500元”,占样本总数的38.65%;仅有29人选择“500元以上”,仅占7.84%。据此可以将在校大学生每月生活费用分为高、中、低三个标准。其中以中、低标准最多,占92.16%。可见处于中、低标准的在校大学生具有较大的市场开拓潜力。

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花费较低。在回答“外出旅游花费的可接受范围”时,其中有197人选择“200元以下”,占样本总数的53.24%;有135人选择“200-300元”,占样本总数的36.49%;有38人选择“300元以上”,仅占样本总数的10.27%。

在校大学生经济上不能自立。其中有240人的外出花费主要来源于家庭给的生活费用,占样本总数的64.87%;有85人的外出花费主要来源于自己打工、兼职所得,占样本总数的22.97%;有45人的外出花费来源于其他途径(奖学金等),占样本总数的12.16%。

以上三方面均说明在校大学生属于低消费群体,经济条件与其他旅游客源市场相比较差,消费水平与其他客源市场相比较低。

(三)在校大学生出游时段的选择

调查显示,以往出游时段的选择以寒暑假为主,占样本总数的56.76%。寒暑假假期时间较长,在校大学生能够回家和家人团聚,能够和家人一起外出旅游,因此出游率较高。另外,寒暑假期间在校大学生可以打工,在学期开始前外出旅游,使身心得到放松。

(四)在校大学生出游目的地、旅游景观类型的选择

调查显示,对待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占样本总数53.51%的198人偏向于外地;选择市区的有65人,占样本总数的17.57%;选择市郊的有107人,占样本总数的28.92%(见图3)。对于旅游景观类型的选择上,有42人选择“历史文化古迹”,占样本总数的11.35%;有280人选择“自然山水风光”,占样本总数的75.68%;有48人选择“探险式的远足”,占样本总数的12.97%(见图4)。

以上两方面说明,自然旅游资源在在校大学生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中应该占据重要地位。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倾向反映出了在校大学生的旅游动机与需求。

调查结果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关系密切程度的一种统计方法,常用于了解两类现象发展变化的方向和大小方面是否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这种关系是用概率来统计的,如果该概率大小合适,偶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可能成立的。通常寻找的相关性概率值低于0.05,意味着统计结果的偶然性越低于这个概率,数据统计意义越大。而回归分析是一种从事物因果关系出发进行预测的方法,根据统计资料求得因果关系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越大,因果关系越密切。通过相关系数就可确定回归方程,预测今后事物发展的趋势。本文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旅游意愿、旅游次数、可支配费用和可接受费用四个主要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

由相关分析可知,旅游意愿、旅游次数、可支配费用与可接受费用之间显著相关(P<0.01),可支配费用与可接受费用之间相关最高,基本接近1。为了进一步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旅游次数为因变量y,旅游意愿为自变量x1,可支配费用为x2,可接受费用为x3,采用stepwise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由结果可知,进入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共2个,标准化回归方程为:Y=0.168x1+0.795x3,因此,旅游意愿和可接受费用能有效预测旅游次数。这是根据本次调查数据得出的大学生出游次数的回归方程,虽然影响大学生出游次数的因子还有很多,而且限于本次调查的空间范围的局限性,这个模型的解释功能也是有限的,但是它阐明了影响大学生出游次数的两个最重要的因子—旅游意愿和可支配费用,解释了这种行为的客观存在,而且也验证了与可支配费用相比,可自由支配的费用才是影响大学生出游的最直接的因子。

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整体呈现出旅游动机较强、旅游审美水平较高、闲暇时间较多和潜力巨大等特点。这些都应该成为认识这个细分市场的关注点。同时,这个市场中有一对矛盾特别突出,即旅游动机和出游次数的矛盾,其主要原因是可自由支配的费用太低。表面上看,似乎这个市场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但是从长远来看,他们是未来旅游消费的主体,所以无论从旅游企业还是政府来讲,都应该对这个市场引起足够的重视。旅游企业可以提前培育强有力的潜在市场占有率,政府在培育大学生旅游观念和行为中,一是丰富了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二是培育了国内旅游消费的市场,第三也是实行全民旅游计划的重要一环。

因此,旅行社应当针对大学生市场独有的特点,采用薄利多销、推出淡季学生团等设计原则开发可行的旅游产品,如修学旅游、体育旅游、探险旅游等。

另外,从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高等院校方面来看,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社会对大学生能力要求不断提高,校内教育在某些方面的难作为越来越明显。而外出旅游不失为补充校内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大学生旅游作为公益事业,政府应当给予相关旅游服务企业在投资、经营、用工等方面以优惠政策。同时,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高校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督工作,使在校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拓、发展过程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徐凌.论校园旅游—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个新课题[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2.张勤.校企合作,开展高校体验旅游[J].旅游研究与实践,2000(1)

客源范文篇9

1研究目的地空间结构的意义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在单个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结构研究方面已有较多成果,比如:陆林[2](1996)以安徽黄山、九华山和齐云山为例,阐述了山岳风景区旅游者的空间行为,并应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中国黄山与美国黄石公园旅游者空间行为的共性和个性。而张捷、都金康、周寅康等[3](1999)以九寨沟及比较风景区为例,用游客距离衰减曲线和多种距离累计曲线揭示了观光旅游地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整体特征和空间距离分异特征。另外的一些类似研究还包括潘勇[4](1998)对上海市区居民旅游强度、频度分析及旅游行为模式;朱同林[5](1998)对九华山旅游者的人口学特征;孙玉贞、马耀峰等[6](1998)对昆明市亚太地区主要旅游客源特征;邓明艳[7](2000)对成都旅游市场时空分布模式等。

在国外,也有一些关于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的空间分析和测定文献,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需求预测及其数学模型的构造;旅游者目的地选择模型;以及游客流空间结构的研究。在旅游空间模型方面,Wilson[8](1967)对游客空间分布模型的统计理论进行了研究。Miossec[9](1976)和Gormsen[10](1981)从空间结构和空间动力学角度观察了目的地旅游演变过程,并将旅游者的行为和类型同旅游者的地理分布模型结合起来考虑;Lundgren[11](1973)和Britton[12](1980)建立了关于游客空间分布和旅游业的核心—边缘理论模型(core-peripherymodel),他们强调了边缘地区对核心地区的依赖。MitchellandLovingood[13](1976)从空间关系角度论述了城市公共游憩问题。

在前苏联,地理学家们建立了地域游憩系统的概念,来描述旅游空间结构模式(普列奥布拉曾斯基等[14],1982)。日本学者对旅游空间结构亦曾加以注意,除野信道[15](1985)在其《观光社会经济学》一书中即曾专辟一章“观光之空间构造”讨论旅游空间结构,但其客源市场主要以国外游客作为样本群。

1.2研究意义

英国学者Mitchell.L.S[16](1985)在《旅游地理学:综述与展望》中,就已经预测了美国、加拿大两国旅游地理学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是空间关系的研究将会逐步代替描述性研究(转自李山,中国部级风景名胜区空间结构研究,1999)。日本学者石井英也[17](1988)在《空间时代观光旅游地理学的课题》一文中也提到,日本传统观光旅游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是以城市为中心的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从实践意义上讲,研究4A级旅游区(点)的空间结构及其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在探索目的地与客源地的关系,其结果不仅可以为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的客源市场预测以及定位提供依据,还可以为其他景区的“旅游标准化”建设、新景区开发的市场定位提供参考标准,为我国旅游业步入正轨化、规范化,为旅游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技术以及理论上的保障;从理论上讲,本文虽属应用研究,但通过一定标准的样本群,定量研究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问题,可以弥补我国在此方面研究的不足,为以后的旅游地理学空间结构研究发展提供基础。

另外,本研究对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以及以后将要制定的关于旅游城市的评优标准、各种旅游示范区的评定标准,提供了由实践检验获得的论证和建议。

2中国国家4A级旅游区(点)的空间结构分析

2.1国家4A级旅游区(点)空间分布类型的测定

一般说来,我们可以从地图上直观的了解某个模型的分布状况,是聚集的,均匀的或随机的,但这几种情况常常会同时呈现出来。“一个能较为准确并客观地确定布点格局情况的方法就是最近邻分析法”[18]。

国家4A级旅游区(点)在宏观上呈点状分布,因此可以根据点状要素空间分布类型进行测定。最邻近距离是表示点状事物在地理空间中相互邻近程度的地理指标。测出每个点与其最邻近点之间的距离r,取这些距离的平均值r,即表示邻近程度的平均最邻近距离(简称最邻近距离)。当区域中的点状分布为随机型(Poisson分布型)时,其理论上的最邻近距离可用公式表示为:

r[,E]=1/2(n/A)[1/2]=1/2D[1/2](1)其中r[,E]为理论最邻近距离,A为区域面积,n为点数,D为点密度。在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凝聚分布三种点状分布类型中,均匀分布的最邻近距离最大,随机分布次之,凝聚分布最小。

最邻近点指数R定义为实际最邻近距离与理论最邻近距离之比:

R=r[,1]/r[,E]=2(D[,r1])[1/2](2)

当R为1时,说明点状分布为随机型;当R>1时,点状要素趋于均匀分布;当R<1时,点状要素趋于凝聚分布。

表14A级景区在八大分区中的集中分布与均匀分布对比表

Tab.1TheContrastofthecentralizationdistributionandequalitydistributionwith4Atourareasineightzones

附图

根据公式(1),计算出国家4A级旅游区(点)理想随机分布的最邻近距离(中国领土面积按960万平方公里计)。r[,E]=1/2(n/A)[1/2]=1/2(187/9,600,000)[1/2]≈113(公里)

根据计算机测量,得到各4A级旅游区(点)与其最邻近的4A级旅游区(点)之间的实际最邻近直线距离值(i=1-137)(位于同一个城市及城市郊区的4A级旅游区(点)归视为1,得到实际计算点数为137个),由公式(2)求取平均最邻近距离为74.29公里,小于113公里。

因此,国家4A级旅游区(点)的分布属于凝聚型。

2.2国家4A级旅游区(点)在区域空间分布类型的测定

基尼系数(Gini)可以用于刻划空间要素的分布,也可以对两个空间要素的分布进行对比,是地理学中用来描述离散区域空间分布的重要方法。理论上,基民系数介于0和1之间,越大表明集中程度越高。

现将4A级景区在全国八个地理分区分布的个数,进行基尼系数分析,从而判断其在全国大的地理分区中分布均匀情况。

八个地理分区分别是东北区(东北三省)、华北区(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华中区(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华南区(南部沿海三省一区)、西南区(西南三省)、青藏区(青海、西藏)、蒙甘宁区(北部内陆两区一省)、新疆区。

H=-∑P[,i]logP[,i]=1.7801

(P=0.0107,0.0428,…,0.2888)

H[,m]=logN=2.0794(N=8)

G[,ini]=H/H[,m]=0.8561

C=1-G[,ini]=0.1439

所以,基尼系数(G)是0.8561,分布均匀度(C)为0.1439。结果表明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在八大地理分区中呈集中分布,且分布的均匀度很低。

3中国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与客源市场的空间关系

3.1与客源市场的不均衡指数和地理联系率

用不均衡指数和地理联系率可以反映旅游区(点)分布(作为旅游目的地)与人口(作为客源市场)分布之间的均衡、配合程度。根据国家旅游局与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合作,在全国范围开展的国内旅游调查结果表明,2000年我国居民的国内旅游中,城镇居民出游人数为3.29亿人次,出游花费为678.56元/人次;农民国内旅游人次数为4.15亿人次,出游人均花费226.50元/人次。虽然从总值上看,农民旅游的人次多于城镇居民,但城镇居民出游人次率为104.37%,农民出游率为43.99%,我国的国内旅游仍然可以看作以城镇居民为主。因此,在本次研究中,仍把城镇作为主要的旅游客源市场。

现将《中国城市年鉴》[20](2000)中667个城市的分省统计非农业人口数,分别设为P[,1],P[,2],…,P[,31],相对应各省中的4A级旅游区(点)的个数为N[,1],N[,2],…,N[,31],将分省人口数和旅游区(点)的个数换算成百分比,即:

P‘[,i]=P[,i]/∑P[,i]×100%(3)

N‘[,i]=N[,i]/∑N[,i]×100%(4)P‘[,i]为第i个省非农业人口占全国非农业人口的百分比,N‘[,i]为第i个省内国家4A级旅游区(点)数占187家旅游区(点)的百分比。根据不均衡指数定义:

I[,d]=1/100∑│N‘[,i]-P‘[,i]│(n=31)(5)

得到不均衡指数为0.4426。理论上,不均衡指数介于0到2之间,不均衡指数越大,表示旅游区(点)分布的不均衡性越大,与城市非农业人口在地域上分布的配合程度越低。

根据地理联系率定义:

G=100-1/2∑│N‘[,i]-P‘[,i]│(n=31)(6)

得到地理联系率为77.87。理论上地理联系率介于0-100之间,它与不均衡指数相反,越大则均衡度越高。

以上一组数据表明,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与城市非农业人口在地域上的分布配合较高,反映了4A级旅游区(点)与客源市场(城市)之间的相距程度呈较高水平。

3.2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与城市间的“廊道”分析

3.2.1分析方法

旅游者的出游或发生空间位移,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李山在部级风景名胜区的空间结构的研究中指出,这种制约因素“…从力学的角度可简单表述为客源地‘推力’(旅游者的‘出游力’)、目的地的‘拉力’(目的地的‘吸引力’)和客源地与目的地间的‘阻力’(可达性)。

廊道(Corridor)是景观生态学中用来解释景观结构模式的基本要素之一(景观结构模式包括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质Matrix),这种模式为比较、判别空间要素的结构和功能关系提供了“一种通俗、简明和可操作的语言”[19]。该语言对于城乡规划师在规划设计、空间结构以及模型分析方法中是可以共通使用的。本研究中,主要应用该原理定量的研究城市与旅游区(点)之间的数目、空间关系。城市作为旅游区(点)的主要客源地,是研究中的重要对象。在此,客源地(O=Origin)主要指城市,目的地(D=Destination)是国家4A级旅游区(点)。从宏观角度看,城市和各个旅游区(点)可以抽象为点状要素,而它们之间的交通要素可以抽角为线。城市作为对旅游活动的活化“激素”,可以视为“斑块”,国家4A级旅游区(点)作为城市旅游的活化对象,可视为“基质”,而城市与4A级旅游区(点)之间的交通就是“斑块”与“基质”之间的“廊道”。通过定量计算“廊道”的长度,可以从中发现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与中等城市之间的距离关系,从而得到这些旅游区(点)在中等城市的地域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廊道”具有多种形式,如铁路、公路、航线、水路等。本研究中将城市与4A级旅游区(点)的交通距离,作为度量其空间结构的尺度,其中的交通方式主要以铁路、公路为主,有个别旅游区(点)使用水路(如重庆奉节、丰都、巫山小三峡等),计算时由海里折合为公里数。计算方法如图1所示。

附图

图1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计算方法示意图

Fig.1Thesketchmapofthedistancecalculationbetweennational4Atourareasandthecitiesover200thousandspopulation

国家4A级旅游区(点)A和距其最邻近的各种规模的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的城市C之间的距离为S[,1]+S[,2]。

我国的城市划分标准是人口在2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20-50万是“中等城市”,50-200万的为“大城市”,200万以上为“特大城市”。该标准中的城市人口是指行政区范围的人口,包括了城市中、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和非农人口。本研究中,针对国内主要出游客源为非农业人口,以及为了问题的简化,选择了302个非农人口在20万以上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城市年鉴》(2000)统计,1999年我国非农业人口在2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上海、武汉、广州、重庆、成都、西安共13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共24个,50万人口以上的有49个,20万人口以上的有216个。

3.2.2分析结果

在187家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中,本身位于20万以上非农业人口城市的4A级旅游区(点)共有83个。具体分布如表2。

表2位于不同等级城市中的4A级旅游区(点)的个数

Tab.2Thenumbersofthenational4Atourareaslocatedindifferentcitygrades

城市规模(非农

业人口:万人)20-5050-100100-200200以上

4A级旅游区

(点)的个数16161536

根据吴必虎、唐俊雅、黄安民等(1997)对中国城市居民的出游空间进行的研究表明,“中国城市居民旅游和休闲出游市场随距离增加而衰减,其中80%的出游市场集中在距城市500公里以内的范围内”[21]。因此可以认为,国家4A级旅游区(点)的客源市场约80%集中在距景点500公里以内的地区范围内。在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中,有9家(云南的丽江玉龙雪山旅游度假区、中科院林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西藏博物馆、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林芝巴松措旅游区、甘肃的嘉峪关文物景区,青海的格尔木昆仑旅游区)在500公里范围内没有非农业人口在20万以上的城市。因此,在本次统计中没有将其计算在内。

表3131个旅游区(点)与其周边最近邻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城市之间的平均交通距离

Tab.3Thecomparisonofaveragetrafficdistancebetween131tourareasanddifferentsizeofcitiesover200thousandspopulation

城市规模(非农业

人口:万人)20-5050-100100-200200以上

平均交通距离

(公里)115.95350.73389.92447.89

4结论

从国家旅游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22]可以看到,由于本次评级制定标准的目的是促进全国各旅游区(点)的质量、管理水平,评价标准相应的就多为旅游区(点)建设的“硬件”条件评比,比如,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的依据有:“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景观质量评价体系”,并要求参考“游客意见评价体系”。“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包括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通讯、旅游购物、综合管理、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等、八个评价项目。“景观质量评价体系”包括资源要素价值与景观市场价值两大评价项目。因此,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旅游区(点)由于依附于城市或位于城市周边,“硬件”条件较好,而获得了4A称号。一些部级风景名胜区,由于位置偏远、交通不够便捷、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在此次评价中落选。对此,从以上的各项定量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好的应证:

首先,通过空间分布类型和均衡度分析,国家4A级旅游区(点)在全国范围、全国八大地理分区范围两种尺度的分布测量中都呈不均匀分布(凝聚分布);和全国667个城市的非农业人口分布配合度很好,表明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与城市之间在地域上的分布关系联系紧密;

其次,在分析各旅游区(点)与最邻近的不同规模的城市之间的距离过程中发现,距离国家4A级旅游区(点)最近的城市规模有大有小(见表3),虽然总的趋势是规模越大的城市与旅游区(点)之间的平均距离越大,但规模在50-100万人口的城市与规模在100-200万人口的城市与旅游区(点)之间的平均距离有相似性,与2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之间的距离差距也不大。与20-50万的城市距离明显低于50万以上的,因此,从另一方面说,由于20-50万非农人口的城市数量多,分布密集,它们与各旅游区(点)之间的平均距离得到了大大的缩短;

另外,根据各个旅游区(点)在全国的分布状况看,每个省的首批4A级旅游区(点)或者以该省的主要交通(铁路交通或公路交通)干道为轴线呈线状分布(如江苏、陕西、贵州等),或者以省会城市为中心成组团形分布(如浙江、四川、广东、西藏、新疆等)。这也说明城市会对旅游区(点)的基础设施、管理水平的高低造成影响;各个旅游区(点)的交通便捷程度是该次评价的重要标准。从总体上讲,在187家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中,就有83家位于中等以上的城市中(见表2),比例占到了44.38%,已经说明了这次的质量评定标准的参考指数有一定的特殊规律性。可以推断,依赖或靠近于城市的旅游区(点),由于在交通、卫生、管理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先天”优势,其服务、环境质量以及管理水平更易达标。因此,在本次评价结果中,有很多都是现代的城市人文景观旅游区(点)。也不难推断,很多没有入选的著名景区比如自然资源更为丰富、国内外比较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在基础设施、旅游服务等“硬件”标准上尚有较大欠缺,国家4A级旅游区(点)的评价对这些旅游区(点)的“硬件”建设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关于批准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点)并颁发证书和标牌的决定[J].旅游调研,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2001,(1):54.

[2]陆林.山岳风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兼论黄山与美国黄石公园之比较[J].地理学报,1996,51(4):315-321.

[3]张捷,都金康,周寅康,等.自然观光旅游地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研究:以九寨沟及比较景区为例[J].地理学报,1999,54(4):357-364.

[4]潘勇.上海市区居民旅游强度、频度分析及旅游行为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硕士论文,1998.

客源范文篇10

1.1陕粤两省入境旅游市场概况

陕西省地处我国西北,旅游资源丰富,广东是我国入境旅游的口岸城市,两省均是我国重要的入境旅游目的地.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汇总统计,从2001-2011年的11年间,陕西省共接待入境游客1363万人次;广东省共接待入境游客23708.48万人次.11年间,旅游外汇收入陕西从2001年的3.09亿美元到2011年的12.95亿美元,增长419%.广东从2001年的44.84亿美元到2011年的139.06亿美元,增长310%.总体来看,两省在过去11年间接待入境游客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均呈增长态势,陕西增长速度大于广东.但陕西接待入境游客人数从2001年不足广东的6%到2011年仍不足广东的9%.外汇收入从2001年不足广东的7%到2011年仍不足10%.两省差距悬殊.

1.2数据来源

文中数据来源于2002-2012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以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香港、澳门、台湾等16个入境客源国(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并进行分析.

1.3研究方法

1.3.1Excel分析利用Excel分析陕粤两省入境港澳台和外国人客源市场结构变化.1.3.2位序度模型位序度模型是用于研究某一旅游目的地长时间序列各主要客源国的位序变化情况,可以全面了解某一客源市场在目的地客源市场中的地位.计算某一旅游目的地的位序度,首先对第t年的各客源市场进行排序,然后按排序(排名越靠前赋值越大)进行赋值得第t年第i个市场的位序值Xti,最后把时间序列内的所有赋值相加得到该旅游目的地的位序度P=∑t=1nXti.式中:Xti为第i个市场第t年的位序值.1.3.3竞争态模型客源市场竞争态是孙根年提出的客源市场分析模型[18-19],它是各客源市场在市场占有率(αi)和市场增长率(βi)双指标共同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记为Ω(αi,βi),其模型为:αi=è÷Xti/∑t=1nXti×100%;βi=Xti-Xt-1iXt-1i×100%.式中:Xti为第i个市场第t年的旅游统计量.如果以α=p,β=q为界,可以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划分为明星市场、金牛市场、幼童市场和瘦狗市场4种类型(图1).确定p,q的常用方法是:将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的平均值分别确定为p,q,再结合竞争态坐标图的分布特征,对平均值进行修正,以保证竞争态划分均衡.客源市场竞争态模型能反映客源市场当前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2结果与分析

2.1陕粤两省入境客源市场构成

通过对2001-2011年11年的数据分析,陕西接待入境游客中外国人比例明显高于港澳台.11年间,陕西接待入境外国人人数占接待入境客源总数的76%.陕西接待入境旅游游客呈明显的“倒二八”结构.广东接待入境游客中外国人比例明显低于港澳台,11年间,广东接待入境外国人人数占接待入境客源总数的23%.广东接待入境旅游游客呈典型的“二八”结构.陕西接待的13个外国人客源市场中,美国、日本和韩国占据前三,其总和达55%.广东接待的13个外国人客源市场中,日本、美国和韩国占据前三,其总和达62%.日本是广东最重要的客源国之一,其比例高达35%.

2.2陕粤两省入境旅游客源国位序度对比对

2001-2011年陕、粤两省入境旅游客源国位序进行整理,排列顺序,对排第1的赋分值1,第2赋分值0.9,依次类推第10赋分值0.1,对排第11,12和13的客源国做统一处理赋分值0.整理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通过对表1、表2位序度结果对比,绘制图2.从图2可以看出,除日、美、韩在两省排序都较靠前,俄、菲排序靠后,澳居中外,其余各国排序差别较大.旅陕的英、法、德、加分别排第4,5,6和8,排名靠前,但在旅粤客源国中分别排第7,10,9和11.旅陕的马、新、泰分别排第9,10和11,排名靠后,但在旅粤中分别排第3,5和6,排名靠前,两省差异显著.

2.3陕粤两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竞争态对比

以陕、粤两省16个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场2001-2011年的演变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绘制客源国市场竞争态散点图(图3,其余图略),对散点图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图4、图5(图4和图5在进行趋势框图(线)的划分的时候有意避开2003和2008年,以确保趋势框图(线)更客观真实).从图4可以看出,陕西的入境旅游客源明星市场从研究初期的日、韩、泰、美、英、法、德演变为港、澳、台.在这10年间,日、韩2003和2004年沦为金牛市场,2006年后彻底沦为瘦狗市场并一直保持至今.美、英、法、德这些欧美国家也经历了从明星市场到瘦狗市场的过程,但这些国家的衰退进程较慢.相反,港澳台则从研究初期的瘦狗市场慢慢演变为明星市场.在这10年中,陕西入境客源市场竞争态主要处于金牛市场和瘦狗市场.从图5可以看出,广东的入境旅游客源明星市场从研究初期的日、美、菲、台到研究末期演变为没有明星市场,日本和台湾市场从初期的明星市场演变为瘦狗市场.韩国和菲律宾市场变化较剧烈,10年间经历了从瘦狗到幼童又到明星再到金牛又到瘦狗的剧烈摆动.与此相反,香港、澳门经历了从瘦狗市场到明星市场的华丽转身,但在研究末期的2011年市场增长率有所下降演变为金牛市场.在这10年中,广东入境客源市场竞争态变化复杂,经历了2002—2003年以幼童和瘦狗为主到2004—2007年以明星和金牛为主,最后到2008—2011年以金牛和瘦狗为主的市场变化过程.

3结论与对策

3.1结论

1)陕西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呈现典型的“倒二八”结构,广东呈“二八”结构.2)陕、粤两省入境旅游客源国位序度对比分析表明,两省在入境客源市场存在较大差异.陕西更受欧美游客偏爱,广东更受亚洲游客偏爱.3)陕西经历了从研究初期的日、韩、泰、美、英、法、德明星市场被香港、澳门、台湾取代的过程.这10年间陕西的主要客源市场形态变化不大,主要集中在金牛市场和瘦狗市场.相反,广东市场变化较剧烈,各客源市场变化起伏较大,明星市场从日本和台湾逐步演变为香港和澳门,但港澳近期又有所回落.广东市场竞争态从研究初期的以幼童和瘦狗为主到明星和金牛为主最后到以金牛和瘦狗为主.

3.2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