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08:10:08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范文篇1

2000年修订后的《大纲》是《标准》制订的准备阶段的产物,同《标准》有一定联系。修订版的《大纲》相对过去的大纲有一定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学生的人文修养;2.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3.在汉语母语教育规律上有新的认识。如注重语言材料的感性把握,即注重语感;重视诵读等。这几个突破点仍然体现在课程标准中:1.更加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2.系统地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过去的语文重视的是学习结果,不重视隐性目标、人文精神、情感的体验、学习方法等;3.强调综合性、跨学科、跨领域学习,打破学科中心论,重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4.关注课程的现代意识,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这些突破,不仅体现在语文一门学科,而是各个学科的集体突破,是改革的目标。

语文界就语文的学科性质进行了大规模的讨论,对此,《标准》有了明确的表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与以往的《大纲》有明显的不同,这一认识在《标准》中有哪些体现?

从语文的功能看,“工具性”的表述强调的是实用功能。语言文字和语言文字构成的文章,不同于铁锤钢锯那样的工具,它们都具有人文的内涵。一个懂几种语言的人,在某个特定场合选择哪种语言表达思想是有深刻的人文背景的。当然,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清楚的。体现在《标准》上,一方面要抓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技能技巧,一方面要重视人文内涵。语言材料中有优秀的和糟粕的东西,我们要选择语言精彩和文化含量高的东西,两者可以是互不排斥的,也是可以统一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从这个角度来提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既体现在理念和总目标上,也体现在阶段目标上。如“阶段目标”一至二年级的“阅读”中,要求学生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撰写这一条目,我们一方面是了解现在孩子读书时的表现,同时我们也努力回忆童年时的读书情境,回想孩子在阅读中可能有的表现和行为。

在《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并贯彻到每一个阶段目标和“教学建议”中。这试图表达什么样的理念?

之所以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第一,为了打破“学科中心论”。如医院的分科,内科管内科的病人,外科管外科的病人,但假如与两科都有联系,又不明确分属内外科的病人,一时间可能就没人负责。所谓“综合性学习”,就是从素质教育这个大方向着眼,最终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写文章本身就有其他学科内容的渗透。第二,重视体验。这一块里的目标和其他部分不一样,几乎都不是追求某种“达成度”,重视过程,重视参与,希望通过学习过程,获得对探究方法的体验,培养个性、人格。通常在这方面花的力气很大,却不会马上见到效果,但很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这方面做的工作,在小学甚至初中可能见不到效果,但当学生到高中、大学或成人以后,就会见到成效。不要因为眼前看不到成效就不重视,在教育上不要急功近利。第三,培养课程资源意识。语文学科的课程资源是很丰富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要培养学生开发利用资源的意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都可以用作学习语文的资源。

所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的内容很丰富。如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结论通常不是教师告诉学生,要让学生自己去探求。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从当今社会发展看,要完成重要的事业,需要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中学生要学会与人合作,愿意与人合作。中国长期的小农经济造成过去的中国人不善于与人合作,从这个角度讲,中华民族更需要这个东西。这不仅是课程改革所倡导,其他的事业也需要,这也是整个国际社会的潮流。所谓“探究性学习”,不排斥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不排斥对前人的经验、基本技能的接受和继承。但在当前国际社会的激烈竞争中,对一个民族的发展来说,学会探究和创新则显得特别重要。

《标准》中没有强调“训练”二字,但实际上包含了训练的内容。之所以如此,是希望将“探究”和“训练”放在恰当的位置。从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学生的探究意识是最为缺乏的,也是最强调的。探究的学习方法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答案。尽管有时探究的结果并没有找到答案,但学生通过对一个问题的探究,培养出的这种意识和习惯是最大的收获。请

注意,探究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完成某一个课题、从事专项研究,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意识和能力,千万不要将其片面理解,以为提倡探究就是希望学生都像科学家一样去搞发明创造,去搞科研;探究式学习不是一项课外活动,是在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学习方式和态度;对于学生来讲,要人人参与,而不是个别优秀学生的专利;课堂上的探究式教学,也不是那种教师先设定一个答案,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钻入圈套的那种教学。

《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提到:“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化。”这种提法会对今后的高考命题有什么影响?

我希望将来会产生影响,但要有个过程。高考是全国统一考试,2001年全国有约450万学生参加高考,涉及面太广,改革一时可能跟不上。而《标准》是先在个别地区实验,根据情况逐步推广,改革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在“基本理念”的第二条中,强调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并明确指出:“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对此,应怎样理解?

在小学、初中阶段,语文学习应重视语言材料本身,即字、词、篇的积累。强调它的“实践性强”,意思不是不学习语文常识,而是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小学、初中阶段应以感性把握语言材料为主,而语文知识,需要时讲,不需要时不讲。讲什么,讲哪些都需要研究。外国学生问中国老师,汉语里什么时候用“了”,什么时候不用“了”?几个老师讲得出?中国人有几个是学好了用“了”的规则后,说话时才会使用“了”的?再有,作家写文章时,有几个会按修辞知识来造句?也不可能一边写一边考虑这一段用什么修辞手法,下一段用什么修辞格。语文修辞知识即使学会了也未必就写得好文章。设想将学生现在学的语法知识去考鲁迅、茅盾,他们能得多少分?

“背诵篇目建议”和“课外阅读建议”所本的原则和标准是什么?

“背诵篇目建议”所本的原则:第一,如果说现在学生学习语文有缺陷的话,最大的缺陷就是积累太少,学好语言,必须有丰厚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培养书面语语感的一个重线径就是诵读,这也是中华民族学习语文的优秀传统。有人认为诵读不重要,这是误解。诵读的作用起码有以下几方面:1.记住了优秀的语言材料。2.在头脑中储存起感性的语言模型。3.能够形成从大脑到发音器官甚至连视觉器官、听觉器官的良好的反应机制,否则口不应心。4.诵读的过程就是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受到文化和审美的熏陶。第二,关于量的多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做过这样的实验,大致是以学生的承受能力来测算的,再就是从古人选文的经验中得来的。通常的量是两百篇左右,《古文观止》就是这样。选文从分布上看从先秦到晚清,主要融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作品本身的思想性、艺术性。有些诗文学生背了不一定马上理解,但这是一个储存,特别是一些优秀作品,不可能一次性理解透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理解力增强了,会慢慢地理解。另外,《标准》中规定九年里共要背诵240篇(其中包括大量的短诗),《标准》中建议的有120篇(段),留出120篇(段)由教材编写者或教师推荐。

关于课外阅读。要学好语文,光在课堂上学是不够的,学生的语文水平和阅读能力需要在大量的阅读中长进。因此,《标准》中要放入“推荐作品”作为导向,具体推荐哪本书并不是最根本的出发点。而且,这里仅是阅读建议,并不是必读必背书目。至于要求的量是400万字,其实这个标准并不高,但考虑到地方差异、学校差异,不宜定得太高或太低。总体意思是要学生扩大阅读量。有人问,“阅读建议”中为什么没有当代作品?主要是考虑到当代作品的推荐要给教师留下更大的自由度。

《标准》是否借鉴了国外和港台地区的经验?

当然借鉴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制订时,国外的《标准》参考了几十种,其中美国比较多,美国一个州就有一个课程标准,还有加、英、法、德、日、韩、澳和港台地区等。目前,我们课程的理念与国外的差不多,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也差不多,特别是母语教育,有许多共同性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这个《标准》还有哪些地方有待完善和改进?

第一,目标制订还不是很有把握,合适与否还有待实验,各地情况不一,学生情况不一,差异很大。目标是否适合全体学生,我们尚不知。第二,《标准》在实施上怎样更有可操作性,还有待通过实验加以改进。因为现在有许多目标是带有前瞻性的,以前没有。处理前瞻性和继承性的关系有待探索。对于前瞻性与继承性的关系,我们不能脱落后。第三,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有待实践中不断完善。另外,对于《标准》的实施,最重要的问题是教师观念的转变和修养的提高,还有评价机制的转变。

顾振彪访谈录

时间:2001年11月21日上午

地点: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

《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作了新的表述,对此,能否谈谈您的看法。

20世纪90年代,对语文课程性质基本上有三种看法:坚持工具性,坚持人文性,坚持科学人文相融。三者没有完全达成共识,但观点已经相当接近。坚持工具性者,不否定人文性;坚持人文性者,不否定工具性。去年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就已经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漪老师认为,大纲对语文性质的阐述有突破性的进展。但也有同志认为这一表述不尽理想。现在课程标准又加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句,应该说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是至今为止最为恰当的,也是语文教学界绝大多数同行所认同的。

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在这里,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过去教学大纲已经提出了。“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却是这个课程标准新提出来的。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语文课程不仅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在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使学生得到发展;不仅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奠基,而且为一辈子做人奠基。由于种种原因,现在语文教学的多重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有的语文教学仅为应试而教,有的语文教学走上纯工具训练的羊肠小道,有的语文教学仅限于讲解课文内容,有的语文教学脱离生活。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不过最主要的弊病是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因此,课程标准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突出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课程标准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此,能谈谈您的认识吗?

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规定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把过程和方法列入教学目标,是过去教学大纲所没有的;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更是过去教学大纲所没有的。体现了课程标准新的导向,这就是:在着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的同时,特别注重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标准根据时代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例如,强调学会略读和浏览,要求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包括网上学习)的能力;突出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提出阅读、书写和写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又如,要求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努力吸收人类进步文化的营养。又如,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式;提倡独立阅读、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后造性阅读;鼓励自主写作、自由写作、有创意的表达;鼓励有独到的见解,鼓励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学习。这些新的要求,是课程标准在注重更新观念,借鉴国外课程理论,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样做,有力地增强了课程标准的现代意识,有利于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

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请您谈谈对这种学习方式的理解。

这是课程标准四条基本理念中的第三条,它作为一种精神贯穿于课程标准的始终。

第一,自主性。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近十年来,在美国兴起的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过程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作用中,包括了主体对知识客体的选择、分析、批判和创造。其实,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接受理论早已指出:作品意义和价值只有在读者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读者和作者共同创造的。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实际上,阅读也需要倾吐,可以说阅读是伴随着倾吐的吸收。犹如吃饭,吃饭自然是吸收,但必须分泌唾液、消化液,伴随着倾吐消化液才能吸收食物营养。由此看来,在语文教育中,毫无疑问,必须十分尊重学生这种自主性。

第二,合作性。按照建构主义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的观点,每个人都是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构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不同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课文、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外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就是这个意思。学生写同一篇作文,由于原有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不同,写出来的也不免千差万别。针对这种情况,特别需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都变得知识更加丰富,能力更加全面。不消说,除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外,还有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教师也是一个读者,他有自己的哈姆雷特和林黛玉;他写“下水”作文,述说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带有自己的个性色彩。教师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对学生有指导意义。

第三,探究性。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要求学生主动地学习,强调要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而不应消极地接受知识,要像数学家那样去思考数学,像历史学家那样去思考历史,亲自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语文的探究性学习,要把课文以及自然、社会、自我都作为查阅资料等等。探究性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学习。当然,重视探究性学习,并不意味着接受性学习不重要,也不意味着记忆、理解等层面的学习没有必要了。恰恰相反,接受性学习是探究性、创造性学习的前提。

课程标准倡导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对此,请谈谈您的看法。

第一,课程标准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反对离开教材思想内容的纯工具训练。第二,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不是靠教师的空泛分析或“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而是主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第三,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看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认为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也就是说,从阅读中学习阅读,从写作中学习写作,从口语交际中学习口语交际。语文知识既然只起辅助作用,就“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第四,重视开辟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应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第五,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据季羡林先生分析,西方的思维模式以分析为主,中国的思维模式以综合为主,因此西方语言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汉语是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在古代,研究汉语语法的书几乎没有。古代汉语“由于没有形态变化,一句之中,字与字的关系有时难以确定,可以有多种解释,灵活圆通,模糊性强。学习和理解这种语言,不能靠语法分析,而主要靠语感,靠个人的悟性”。现代汉语虽然仍然没有形态变化,但字与字之间的关系逐渐清楚,理解的灵活圆通性逐渐减少了。理解起来,靠语感的成分渐减,靠分析的成分渐增。不过现代汉语的综合性依然存在,因而模糊性依然存在,多义性依然存在。学习汉

语,还得重视语感。另外,在教学中国文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汉语言文字的特征,用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应该多诵读,让学生细细体会我国文学作品的音韵美。整体把握能力与现代汉语的综合性有关。我体会,整体把握似应指整句、整段、整部分直至整篇文章的整体把握。这与零敲碎打的分析是针锋相对的。那种搞繁琐的零碎的题海训练的做法显然应该尽快抛弃。当然,强调培养语感,强调整体把握,不是说不搞一点分析。问题是,这分析应该是科学的;局部分析要与整体把握紧密结合起来。

最后,应该指出,这个课题标准除了具有鲜明的理念和明晰的教学目标以外,框架是全新的。有些部分,例如评价建议,几乎是全新的尝试。

郑桂华访谈录

时间:2001年11月29日下午

地点:《语文学习》编辑部

作为一线教师,你觉得《标准》的公布对今后的语文教学有哪些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育出现两次大的改革: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一次是90年代后期。80年代的改革,主要成果体现在教学方法的探索,涌现了像钱梦龙、魏书生这样的语文教学专家。这一次主要是在教育观念上的变革。因此它的影响将更深远。90年代的改革是在这样两个背景下发生的。一是传统的语文教学受到了国内各界前所未有的质疑,信息社会的新形势、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全球一体化的新趋势,对语文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是形势逼人,不得不改。其实,《标准》中的一些提法,比如“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不少地方的中小学已经在做了,并取得了一些好经验。但是,老实说,这种探索一凭校长的兴趣,二凭教师的责任心,不能深入,发展也不平衡。新的《标准》适应了社会形势的发展,反映了教育界改革的呼声,可以说体现了最新的教育观念和教改成果。因此,《标准》的公布有利于解决这几年对语文学科性质的一些无意义的争执,把语文教育改革由局部的、分散的、各自为政的尝试,变成有观念引导、有法规可依的行动。这样一来,学校和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危机感就更强了。可以预见,未来几年,语文教育局面也将有一个大的改观。当然,最后成果的大小有赖于全国教育环境的实质性改善,教师教育素质的整体提高。

《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联系自己的教学,你怎样理解?

我认为所谓的师生平等,只是一种粗略的说法,或者说是比喻。实际情况则复杂得多师生关系有许多层面。如果从人格上看,说“师生可等”大体上是不错的。但是,从社会角色看,又是不可等的。教师是特殊的社会职业,社会赋予教师向学生灌输社会价值、传授社会法则、矫正成长偏差的责任和权利,课堂上的老师相对于学生而言,拥有相当大的话语霸权和知识霸权,学生很少有选择权和决定权,师生不可能平等。而从教育目的看,学生又是决定的一方是上帝,学生学不好可以有许多理由,老师教不好则没有任何理由,在这里,学生和老师又是不平等的。我理解,教师既做“引导者”,又“平等对话”的意思,主要是应该确立这样一个观念:尊重学生的学习利益和成长利益。否则,则“宽严皆误”,师生平等又有何益?当前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打着为学生的幌子损害学生利益,比如组织教学活动,包括一些公开课和大奖赛课程,都不是从学生出发的。而是比谁的教案设计得好比谁的时间卡得准,千方百计把学生思路引入教师预设的轨道。我最反感一些人为了学校和教师一时的利益而牺牲学生一生的利益。

《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你对此怎样理解?在实践中是怎样操作的?

实践性和综合性,是母语教学固有的特点,比如孔子和他的学生周游列国,就是一边生活,一切实践,一边学习,这是典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我想,新的课程标准专门强调这一点,应该有它的明显的针对性,即针对单纯地为学语文而学语文,单纯地学教材,单纯地学知识。新时期,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的人才不仅应该会读书,有知识,更重要的是会研究,学会终身学习,有合作性,有动手能力。这也是我国教育中比较欠缺的,因此,《标准》的有关论述也有很强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我们学校有一种说法:“语文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而不是老师教会的。”这就是尊重学生的自主地位,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巨大空间。比如备课,有一个大体的方向,至于课堂上学生的接受状态如何,会遇到什么意想不到的问题,具体流程细节,何时结束,都是自然的发展。同一篇课文,同一个教案,这个班与另一个班的上法、流程会有很大的差异,甚至完全不一样。我认为,在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还应该百花齐放,地区之间,学校之间,教师之间都应该有差异。另外,学段与学段也会有区别,我主张小学与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应该以“活动中学习”为主,高中阶段可以以“探究中学习”为主。在我的教学中,对初中生,我很注重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书写生活的能力,注重情景设计与活动设计,组织小组讨论与班级辩论,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高中应多给学生个体更多思考的空间与时间,课堂上提倡学生对教材对老师对同学质疑问难,交互影响,拓展和开掘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标准》提出一些新的理念,在课程目标上也有新的阐述,这无疑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你怎样理解?

课程标准范文篇2

技能提升和学历提升的需求是高职扩招生源主动寻求继续学习机会的主要因素,课程的实用性是高职扩招生源应考虑的首要因素,在构建课程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学习者职业发展和个体发展需求,在课程设置比例、教学目标、内容侧重等方面向促进技能习得的方向倾斜。成果导向理念遵循由学习成果决定教学内容的原则,通过对高职扩招生源学情的全面调研,把握扩招生源对于课程学习的具体需求和目标,根据学习者的需要,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发展规划,配合企业专家指导,形成可供学习者选择的、满足个人发展需求的、具有针对性的课程标准,指导扩招生源课程教学的开展。本研究基于成果导向理念,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外语外贸产业行业发展需求、企业典型岗位需求、商务英语高职扩招生源内在需求等因素,确定商务英语专业扩招生源人才培养目标。针对扩招生源就业面向岗位群的提炼专业人才培养面向的外语外贸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成果涵盖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再对任务成果相对性的知识、能力、素质分别进行同类合并和归纳,运用BLOOM教育目标分类动词,分类分层刻画专业预期学习成果,细化转化为教学标准模块,制定专业课程标准,确保专业课程标准精准对接岗位职业标准,支撑高职扩招生源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二、基于成果导向,分析行业发展需求、企业典型岗位需求,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典型工作任务是行业企业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工艺和规范集合,是从事特定行业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元素应精准对接行业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将职业领域范畴的技术、工艺和规范等要素转化为教育领域范畴的知识、能力、素质等要素。成果导向理念聚焦职业能力,强调通过职业教育学习者应掌握是从事特定行业职业技能,学习成果应该细化为具体的可达成的能力指标,每一个能力指标应有明确的要求,每个要求应有详细的课程对应。典型工作任务是职业能力的典型体现,围绕行业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提炼高职教育的核心能力,制订每一个核心能力相对应的明确要求,以此为基础“反向设计”课程标准,基于预期成果的需求确定教学标准涵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教学要素,确保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扩招生源专业课程标准精准对接外语外贸行业企业岗位职业标准,支撑高职扩招生源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本研究基于企业人才培养需求调研形成外贸业务员、外贸电商专员、外事文员商务英语专业扩招生源岗位群3个,外贸业务员岗位群涵盖外贸客户开发、核算外贸出口报价和书写发盘函、还盘函操作、缮制和审核签订进出口合同操作、出口托运、报检报关和投保操作等10个典型工作任务;外贸电商专员涵盖外贸电商选品、外贸电商文案写作、外贸电商数据分析、海外社交媒体营销、外贸电商销售策略等8个典型工作任务;外事文员涵盖国际票务预订、国际商务信函撰写、国际商务会展等10个典型工作任务。

三、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为专业预期学习成果

,“反向设计”课程标准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教学标准制订,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为专业预期学习成果,运用BLOOM教育目标分类动词,分类分层刻画专业预期学习成果,即毕业生应达到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要求,形成专业课程教学标准。BLOOM教育目标分类动词能有效地将学习成果进行分类,将学习成果进行细化分类成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模块。志与美的情感,基本无差错地在外贸电商平台上“运用”商务英语技能和商务技能“制订”跨境网络营销活动策略,提升产品转化率。这句对学习成果描述的句子运用了BLOOM教育目标分类动词中认知目标范畴的“展示”“运用”“制订”,学习成果描述清晰、准确。布鲁姆将教育目标领域分为认知范畴(CognitiveDomain)、技巧范畴(PsychomotorDomain)及态度范畴(AffectiveDomain),并分为不同的层次。布鲁姆将认知领域划分为记忆(低层次)、理解(低层次)、应用(低层次)、分析(高层次)、评价(高层次)、创造(高层次)六种层次。如能够展示对英语语言技能知识和商务技能基本知识的理解,并能识别和阐述其在国际商务服务和对外贸易中等领域的具体实践和应用。态度领域(AffectiveDomain)划分为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情意发展连续体。如能“展现”对党和国家历史的理解,在从事商务英语、国际商务服务、对外贸易服务领域等领域的相关学习、社会实践、实习与工作过程中能够展现对党、国家、社会、企业、社区、家庭及岗位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展现”在BLOOM教育目标分类动词中态度领域的涵义为“形成品格”,属于态度领域的高级范畴。动作技能领域教育目标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一共七个层次。如能够在用户需求调研和项目开发、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产品改良和新想法,“设计”商务英语专业职场实践的新方案。“设计”在BLOOM教育目标分类动词中动作技能领域的属于高级阶段中“独创”的范畴,适用于描述学习的最终成果。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标准构建运用BLOOM教育目标分类动词,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为专业预期学习成果,使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行为动词+操作对象,分类分层刻画毕业生应达到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如掌握各类外贸合同类型的履约流程(知识);能够分析和制定国际营销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分销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能力);遵守国家标准规定,养成严谨求实的精神(素质)。

四、通过矩阵映射明确课程标准对专业培养规格分解指标的支撑度

课程教学成果有效支撑专业教学成果的达成,专业规范是指导各课程标准制订的大纲。因此课程标准中的“知识”“能力”“素质”有效支撑专业规范中的“一级培养规格释义”,在成果导向框架下进一步分解细化为“二级分解指标点释义”及“能力素质”“权重”,确保课程标准指标点精准对接专业人才培养规范,如广科商英专业一级培养规格释义:能展示对商务英语专业、专业群和广泛的知识、技术、技能、工具的理解,并识别和阐述其具体实践和应用的领域。其对应的“二级分解指标点释义”分别为:能够展示对英语语言技能知识和商务技能基本知识的理解,并能识别和阐述其在国际商务服务和对外贸易中等领域的具体实践和应用;能够描述与商务英语专业业务和问题处理密切相关的专业群中其他专业的核心理论和方式方法,并识别和阐述其具体实践和应用的领域。课程标准通过矩阵映射明确课程教学成果对专业培养规格分解指标的支撑度,使用H(强)、M(中)、L(弱)明确商务英语专业每门专业(技能)课对培养规格达成支撑的强弱程度。从横向看映射矩阵,一门课程的H、M、L能相对聚焦某一项或两项培养规格二级分解指标点涵盖能力的培养,从纵向看映射矩阵,每一项培养规格有两门以上的课程支撑,确保课程标准有力支撑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构建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对专业培养规格支撑的映射矩阵,进一步细化课程教学内容对专业人才培养预期成果的支撑,确保培养目标的达成。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的课程矩阵映射明确了课程标准中涵盖的知识能力点对专业培养规格分解指标的支撑度,清楚地展示了课程对专业人才培养预期成果达成的支撑关系,通过课程矩阵映射可以分析课程对专业人才培养成果达成支撑的强弱关系,明确各门课程涵盖的知识能力点之间的纵向和横向的逻辑关系,有利于课程标准的持续优化,突显“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

五、基于成果导向将课程思政、1+X证书有机融入高职扩招生源商务英语课程标准

培养德技双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扩招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因此高职扩招生源的课程标准制订中应首先明确“立德树人”这一核心问题。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基于学习成果设计教学目标,基于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实施,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科学路径,能有效将“立德树人、三全育人”融入高职教育的全过程。本研究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结合扩招生源成长成才的需求,对学生的德行培养制定目标,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学习成果,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课程思政点,凸显思政元素在教学各个环节的作用,将爱国主义精神、工匠精神有机融入课教学重难点,贯彻教学全过程,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扩招生源培养成又红又专、重情重义、有国际视野、有责任担当、勇于创新的社会主义高素质外语外贸技能型人才。1+X证书制度旨在激励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基础上,积极获得拓展职业技术技能,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基于成果导向理念将“X”证书等级所的行业技能标准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成果,反向设计课程标准,将职业等级标准有机融入教学模块,课程标准做好“X”证书培训内容与教学内容一体化设计,将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能力等级证书、实用英语交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X”证书培训内容和教学内容融入教学的各个章节中,课程标准突出职业岗位技能等级要求,实现一体化教学。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标准构建,由学习成果决定教学内容,因此必须综合考虑课程思政元素,1+X证书技能等级要求、行业企业典型工作任务、高职扩招学情等元素,形成预期需达成的学习成果,指导高职扩招生源的教学实施。

结语

本文基于成果导向分析外语外贸企业行业发展需求、企业典型岗位需求,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为专业预期学习成果,“反向设计”课程标准,将课程思政、1+X证书有机融入课程标准,以期将高职扩招生源培养成为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提高对地方经济的服务能力,满足产业转型对高素质人才的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严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广告策划类课程实训体系的构建[J].当代职业教育,2010(12):48-52.

[2]熊美珍.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的建设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2(17):141-142.

[3]金洁.SAMRModel在英语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探索[J].科技资讯,2018,16(23):207-208.

[4]戴春平,刘小园.高职院校基于标准体系建设的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0(4):116-119.

课程标准范文篇3

1.努力追求高质量的语文教育水平,以适应时展和参与国际竞争。

义务教育是面向所有适龄学生的合格教育,必然关注对教育平等的追求:既希望给每一位公民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也希望有平等的教育结果(绝大多数人都得到充分发展)。然而,平等与卓越之间的统一,是一个两难问题。如同我国教育中的“减负和提高质量”“合作和竞争”等问题一样,很难两全其美。在新旧世纪之交,一些国家的母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标准“是对优秀的承诺”,而且,“是长久的承诺,不是一时的设想”,“是逆教育‘平庸潮流’而动的优秀潮流著标志”,是“具有挑战性”的决策(美国加州英语课程标准)。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掌握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参与广泛经济领域的竞争,使他们成为享有尊严和满意生活的公民”。

2.母语教学要培养负责的公民,帮助学生形成国家观念,具备应有的道德价值观。

尽管许多国家母语课程标准并未单列“思想道德教育目标”,但不能因此认为他们忽视这方面的要求。有的标准在序言里明确提出,语言学习“能丰富人的心灵,培养负责的公民,形成国家是一个集体的观念”(美国加州标准)。法语课程标准的宗旨之一是“使每个学生成为自觉、自治、负责任的公民”。每个国家的标准都强调语言学习与文化的关系。法国强调“给学生提供法国文化的要素”。从内容目标提供的资料(如作品清单)看,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如英、法、德)在十分重视本民族文化传承的同时,也相对关注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当然“西方文化中心”的倾向也十分明显。

体现在内容目标中的道德价值观,最为突出的是诸如“理解他人、认识自己、顺利交流、团队精神、追求真理,培养审美情趣、负责任、实事求是,学术诚实,慎下判断”等基本价值目标。如一些母语课程标准都强调“分清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分析资料的信度和效度”“为自己所谈所写负责”等,这些内容既具有道德价值意义,也具有认识价值意义。

3.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

如在美国密苏里州的《语言教育课程草案》的九项指导原则中,首先强调“语言学习是个人化的”“语言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因此提出“激发学生自身的兴趣和天赋,他们的语言技巧就能得到最好的拓展和开发”“语言的学习是在不同场景的实践中得到提高”“语言的积累体现为交流经验的发展”,等等。

在听说读写的具体要求中,“鼓励学生作出富有想像力的机智的反应”“对文学作品作出个人的反应”“理解文章含义,表达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能选择有特色的表达方式”“充满自信的听和说”(英国标准)。

而在美国各州的语言课程标准里,大都将“批判性的思考能力”“分析、判断、评价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各个年段的要求之中。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语言课程标准中,将“独立进行推理、独立进行交流、独立组织观点、独立运用语言规则”作为高水平的首要表现。

4.文学熏陶与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并重。

上述标准都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评价提出了详细要求。要求通过具有解释性、创造性的评价反应证明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要求从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角度阅读文学作品。在英、法、德各国的课程标准中,文学作品阅读量相当大。法国的课程标准强调“给文学作品以重要地位”“法国文学应该是首选对象”。英国的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儿童文学”,到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则详细地列出学生应该读的经典文学作品清单。

上述标准同样注重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强调“在任何领域的学习中,语言都是重要工具”,强调“为提出、分析、解决问题而听、说、读、写”。在美国各州的语言课程标准中,“问题学习”的要求最为突出,十分强调听说读写要看对象,要有目的,从而突出言语交际功能,满足更贴近生活的理解与表达要求,更注重对现代社会的信息的收集和处理。阅读量大,写作范围(题材、体裁)广也是一个共同特点。同时,国外标准对语言文字的规范性要求也十分具体。

5.在学习方式上,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和研究性的学习。

从课程目标上看,既注重为实践需要学习,也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围绕实际需要组织学习内容,以实际应用效果考察学力水平。

研究性学习在美国各州的语文标准中均有专门要求。如加州自3年级就有“研究技术”子项,“要求理解各种参考材料的结构与组织”。7年级要求“提出问题并评价问题,发展能引导调查和研究的观点,增加引用参考材料的可信度”。8年级要求“在所研究信息与原有观点之间获得有效平衡”。(实质是学习者和新信息之间的互为建构,是一种新的“理解”哲学观。)密苏里州自“学前班”起,要求“提出共同参与的研究内容”“就主题提出‘如何’和‘为什么’”。3至5年级要求就主题“对观点归类,至少从一种原始材料和二手材料中组织信息,提出认识”。宾州在3年级、5年级、8年级、11年级分别提出了“语言研究性学习的具体要求、实施步骤及方法指导”。这与他们在三个课程的学习方式中提倡“主题研究性学习”方式密切相关。美国中部六州将“收集和使用与研究目关的资料”作为8大总体要求之一,并详细制定了4个级别水平的具体目标。

6.强调语言学习必须与不同领域的内容相结合。

“语言是沟通各种学科的桥梁,学生必须学会在不同领域内进行有效的听说读写。所有的教师都必须适时适地传授和加强与学生语言交流的技巧。”(美国密苏里堪萨斯城英语课程标准)“在选择必读的文学和提供信息的作品以及布置作文时,地方教育董事会、学校和教师应该利用每一个机会把读写和其他核心课程联系起来,包括历史、社会科学、数学和科学。学生通过读写,探索他们自己的存在与他人存在的关系。”(加州标准序言)而德国的母语课程标准则分年级详细列出“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

7.引进先进技术加强语言学习。

加拿大安大略省提出“要掌握利用相关技术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技能”。

密苏里州的9大指导原则的第8条是“语言学习可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而得到加强”,因为“在今天的社会里,科学技术无所不在。科技使我们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快速和有效地进行交流。学生响应科技的发展,因为它融合了语言、画面、音响和动,它使所有学生都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信息”。

8.课程标准与评价紧密结合。

课程标准范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3-0015-03

从2005年9月我市进入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以来,我们越发感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的重要性。在原有课程体系下,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教师只要吃透教材就可以了,大可不必去钻研教学大纲;但在新课程体系之下,教师必须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只有首先理解了课程标准,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进行有效的教学。

如何从教学的角度研究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或者说,如何研究课程标准以服务于课堂教学?笔者试谈几点认识,就教于方家。

一、刚性与弹性问题

国家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课程目标要求是刚性的,是国家对全体高中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全国范围内的最低目标。特别是历史(I)、历史(II)、历史(III)的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是不能打任何折扣的。课程目标是基础,经过细化、重组再转换成教学目标。反过来说,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始终围绕课程标准,同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及区域性的社会环境。这里,就有很大的弹性空间。

明晰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刚性与弹性关系,有助于我们合理地处理新课标教材。新课标教材是编写者依据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而编写的,因此,在正式通过的四个版本教材中,既有相同的内容,也有不同的设计。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认真地研究课程标准,而且也要认真地研究教材;不仅要研究课程标准对于教材的刚性要求,而且也要研究教材对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教材中体现课程目标的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对于非课程目标的内容则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处理。如人民版必修一教材“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课,除了按照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要求,写了“分封制和宗法制”之外,还编写了“‘王’的出现和‘帝’的传说”“夏商政治文化”和“礼乐秩序”等大量的非课程标准的内容。显然,本节课的重点在于通过对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学习与探究,去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但是,“分封制和宗法制”不是朝夕之间产生的,它有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因此,对于本课中的“‘王’的出现和‘帝’的传说”、“夏商政治文化”和“礼乐秩序”等内容,不能简单地从表象上视为非课程标准内容,而应当从事物的内在联系来判断,是否是课标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否是课标内容的拓展与延伸。当然,这类知识与主体内容有轻重之分,不可喧宾夺主。再如,“美国1787年宪法”,课标要求是:“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教材内容有“年轻美国的窘境”“制约权利、平衡利益的宪法”“从‘邦联’到‘联邦’”,“‘两党制的雏形”。从表象中看,似乎“两党制的雏形”不在课程标准的规定之内,但从“两党制”的本质与作用来说,显然,这是美国政治集团之间“制约权利、平衡利益”的重要手段,推开来说,也是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治制度。因此,在教学“美国1787年宪法”的时候,不应忽略对美国两党制的了解。

当然,教材只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资源之一。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及区域性因素,对非课程标准内容,甚至教材外的其他内容进行选择。应该说,在教材与课程标准之间,不存在超标与不超标的问题,而是适合与否的问题。

二、纵向与横向问题

“纵向”是指以时间为序考察历史,呈现历史事物的发展脉络。高中历史新课程突破了以往侧重于历史学科体系的设计思路,建构了模块加专题的新体系,这是新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三个必修模块中,共设计了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应该说,专题体例的设置,是对原有历史学科体系的一种扬弃。专题涉及的历史事物,包括典章制度、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等等;课程标准不是静止的,而是以时间为序,动态地加以考察,追根求源,呈现其发展过程。如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课程标准在必修一的专题一、三中共列出四个要点:(1)秦朝的形成;(2)从汉到元的演变;(3)明清时期的加强;(4)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但历史现象往往是十分复杂的,仅从一个角度或层面去认识,很难发现其规律、了解其全貌,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去认识。课程标准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对于许多重要的历史问题,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去阐述。这就是横向问题。如“孙中山与辛亥革命”,课程标准在五个模块中,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提出学习要求。

历史(I):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历史(II):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历史(III):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选修):(1)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说明其对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影响。(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比较其观点的异同。(3)说出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的史实,认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历史进步性和艰巨性。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其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对课程标准的解读,有助于我们把握各学习模块的教学重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包括三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它们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开来去理解。考虑到历史新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随意地脱离课程标准去补充教学内容。在必修一“辛亥革命”一课中,教师往往会补充有关“三民主义”的内容,这就是对课程标准缺乏整体把握的具体表现;更有甚者会把选修模块中的内容,移植到必修课中来讲,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其结果必然导致教学难度的上升和教学容量无限扩大,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对类似问题的横向把握,顺利推广新课程。

三、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需要强调的是,在新课程体系之下,知识方面的教学仍然十分重要,高中历史教学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的表述中,大量使用了“了解”“知道”“列举”“简述”“概述”“说出”等字眼,对学生需要掌握的历史知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说明高中历史教学仍需要做好历史知识的传授,不能脱离历史知识空谈学习能力,仍然需要做打好基础的工作。

新课程体系之下,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共识。关于能力要求,课程标准有明确表述,“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课程标准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新课程主要为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服务,而不是培养历史学家,因此,历史学科要注重培养学生一般意义上的学习能力。

课程标准范文篇5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较以前教学大纲有新的突破:一是更加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带来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二是系统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三个维度的目标。更加重视隐性目标、人文精神、情感的体验等。三是强调综合性、跨学科、跨领域学习,打破学科中心论,重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关注课程的现代意识,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突破无疑成为课程改革最引人注目的亮点。

1、课程目标的全面性

学生的身心应是一个和谐发展的整体,语文学习的每一个活动,都会引起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诸多方面的变化。课程标准正是从这一新的视角,将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这三方面整合,列为语文课程追求的目标,既体现了教学中应倡导的“以学定教,主体凸现”的学生主体性,又体现了认知与情意的统一、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在以往教学实践中,由于种种因素影响有相当多的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简直是在沉重压抑下度日,这是语文教育莫大的悲哀,而像于漪老师那样,适时自然地融入情感教育,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这正是课程标准所大力倡导的,也是极富创意的,现代教育学论认为,各门学科都必须摆脱唯知主义框框,力求做到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和谐统一。这正是课程标准力求达到的目标。

2、学习方式的多元性。

变单一、被动的语文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成为这次课程改革的最亮点。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不难看出“综合性学习”这一要求,第一,打破了“学科中心论”。最终是为了培养综合能力。第二,要重视体验。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对探究方法的体验,重视参与,培养个性和人格。第三,要培养课程资源意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都可成为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开发利用资源意识,学校语文教育工作者应重视潜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就是学习过程突现学生主体性。教师要激发、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探究学习方法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答案,它不是一项课外活动,是在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学习方式和态度。决不是那种教师先设定一个答案,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钻入圈套的那种教学,探究的目的不是要学生完成一个课题,发明创造出新的成果,而是培养他们的意识和能力。现代教育论认为,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因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

3、课程内容的开放性

打破学科中心论,强调综合性、跨学科、跨领域学习,重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是课程标准改革最大的突破点,大大拓展了语文学习的内容。课程标准强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的同时,更提出“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学生视野”,这是过去语文教学大纲从未涉及的领域,从而进一步拓宽了语文课程内容的空间。为改变长期以来分科教学形成的知识相隔断的局面,强化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构建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程体系,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

二、语文课程标准改革有诱人入胜的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改革,一改以往历次大修改只在行文表述上有一些变动,总停留在语文学科这一层面上的做法,顺应时展的需要,突出了课程改革应有的重点。

1、课程地位有新高度。

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作了新的表述,“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至今为止最为恰当的表述,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支撑课程有新理念。

课程标准以四大基本理念为支撑。其中最突出的是第三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这一理念贯穿于课程标准的始终。首先,强调自主性,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近年来,美国兴起的构建主义心理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毫无疑问,二者的主体是学生,必须十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其次,强调合作性。学生对课文及人物形象理解受多种因素影响,心得各异,体会不同。外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就是这个意思,这就特别需要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再次,强调探究性,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学生对学习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重在学习过程和方法培养,决不是追求学生探究的结论。探究中包含有训练,探究学习不排斥接受性学习。

课程标准还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强”的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并明确指出:“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这无疑也是一个引人注意的基本理念。

3、教育过程有新特点。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新特点。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是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反对离开教材思想内容的纯工具训练。二是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用丰富的人文内涵影响学生的精神领域,注重潜移默化。三是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母语运用水平。四是开辟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注重对潜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重视隐性教育。五是教学中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用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等。

4、对教师素质有新要求。

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工作,无疑是对语文教育工作提出的全新而具体的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开放意识,对学生、对教材、对评价尺度都要有开放意识。其次,是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我们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会自主学习。一个常年不读书、不看报、不思考的语文教师是不可能适应新要求的。再次,在更新自己知识的前提下,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实验,改革创新教学方法,这是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三、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有发人深思的难点

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有突破性进展,无疑是迄今为止最好的语文教学纲领性文件。但它仍有许多值得完善和改进的地方,需要理论工作者和语文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思考。

第一,目标制订无梯度。各地情况不一,学生差异很大,统一目标,不可能适合全体学生。对于同一地区、同一学校、同一班级学生也要分层施教,因材施教,因此,目标一元化,不利学生个性发展。

第二,实践操作高难度。课程标准怎样更有可操作性。它的实践性不强,因为很多目标是带前瞻性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有待实践中不断完善。要把先进的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去,还需要进行大量探索。

第三,师资培训加力度。《语文课程标准》只有文本的意义,而要转变为现实的功效,则有待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努力,语文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挑战,其次是已有教学习惯的挑战,再次是对自身文化积淀的挑战。面对现实,迎接挑战,归根结底要加强学习和培训,更新陈旧的知识、观念、习惯,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真正使课程标准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课程标准范文篇6

一、全面性原则

社会的发展都是公平的、普遍的,它不是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而是给每个人提供充分体现价值的机会,尽量挖掘人的潜能,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是提供了一个促进学生平等发展、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它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个学生和谐的发展,并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自由表现、全面发展的机会。

新课程标准中包含的全面性原则有以下几个含义:一是从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这一角度,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例如: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二是从每个学生角度考虑,新课程标准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为目的,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课程体系的全面性。虽然,旧的课程标准很注意全面性的,但由于人为的把课程分为主副之别,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新的标准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作了重大变革,不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强调了评价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功能。

二、整体性原则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用一种整体的观点来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将其视为课程的根本目标”,这里体现了一个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新的课程标准具有整体性。课程是学习目标落实到学生身上的中介。通过课程的实施,我们应当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所以,我们实施这一标准应当是完整的、全面的。二是新课程标准改革本身具有整体性。中学课程是一个有诸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整体,新课程标准顺利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协调了课程个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各要素互相配合,有机协调,使教育具有整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原则就是要求我们努力探索课程标准的整体结构极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合理的组织教育内容,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使教育任务得到全面落实并取得整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原则对我们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使学生的发展是个整体。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受到身体、认知、行为、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制约的,是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应该具有培育学生整体发展的观念。二是使学生的认知也是一个整体过程。知识的互相联系使它变成了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只有用整体的构思才能实现整体性的教育效果。三是要求我们发挥课程的综合作用。课程是有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及评价等要素构成的,我们不能只注重课程各部分的教育作用而忽视了各个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通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过程等的发挥课程的综合作用。

三、发展性原则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各方面更科学、更全面、更持久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因此以发展性为原则,既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通过各方面的改革,实现课程本身的发展。新标准的发展性原则体现在:首先课程注意了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实质是使学生更科学、更全面、更持久的发展。因此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普遍适应的、有无限张力和发展可能性的、可以持续地创造新知识的技能。其次,新课程本身具有发展性。课程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要求的必然反映,而社会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课程只有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实际作出相应的调整,才能成为有价值的课程。也就是说,课程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再次,学生本身具有发展性。不管是从生理方面还是从心理方面来看,学生本身是从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新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通过对课程内容计划的调整,通过对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选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的发展性还包括学生学习方法的发展性

另外,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显著特点,其目的是让学生“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以求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的发展。

课程标准范文篇7

一、《课程标准》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产物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是2001年7月正式颁布的,但它的颁布不是偶然的,有着广阔的改革背景和深厚的历史积淀。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课程标准》的出台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的问题,已经提了多年(80年代末90年代初),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并没有达到理想的境地,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距离我们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还没有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观念层面上和操作层面上的充分准备,还缺乏在这两个层面上对教师的明确的指导。1999年我国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举措,这次课程改革的成功将使素质教育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得到解决。这次课程改革第一个重要的工程就是推出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以解决实施素质教育的观念层面上和操作层面上的问题。这是课程改革的一个大前提,没有这个大前提后面的事情都无从做起。所以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的同时,《课程标准》的研制也就开始了。可见它是多么重要。其间经过多次修改并向各个方面的人士征求意见,包括教研员、一线教师、专家学者、中外企业的高层领导(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总经济师等),最后又请了7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文史学家、艺术家、教育专家进行了审议。这样才于2001年7月正式颁布。

2.《课程标准》的出台是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的必然结果。

自建国以来,语文教学的改革起起落落从来没有停止过。当然各个学科都在搞,但搞得最热闹,起伏最大问题又最多的是语文学科。特别是1978年吕叔湘先生对语文教学提出尖锐地批评以后的20多年以来,语文教学的改革之风长盛不衰。语文教学走过了辉煌而又令人迷惘、艰难而又充满希望的路程。在这一过程之中,虽然成绩与失误并存,共识与分歧同在,许多大家关切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但是在实践上,我们积累了许许多多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在理论上我们大大开阔了眼界,对当今世界的各种流派的语文教育理论我们都有了了解。特别是经过1997年开始的那场大讨论,我们对语文教育的认识丰富了许多,深刻了许多。因此,主观和客观上都要求对这几十年的实践与探索作出一个总结。而《课程标准》也就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这一历史的责任。实际上课程标准集中地反映了当前语文界对语文教育的反思和大多数人的共识。《课程标准》中的每一字句的背后都有着丰富的历史的积淀与沉思。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要学好课标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的,因为你必须了解每一字句后面所包含的历史过程,才能对这它的丰富内涵有深刻的理解。

二、学习《课程标准》应把握好几个要点

1.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

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在以前的大纲中有过几种不同的表述。

1956年大纲:一种重要的有力的工具。

1963年大纲: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

1978年大纲: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

1986年大纲: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

1992年大纲: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

1996年大纲: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

2000年大纲: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1年课标: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有力工具——基本工具——基础工具——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属于人类文化组成部分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就是近50年来的我们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发展的轨迹。

从以上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强调的是语文的工具性,工具性的烙印在我们的教学中是很深的。

1996年的高中大纲首次有了新的突破,在工具之前加上了“交际”二字作定语,这就对语文这一工具所特有的性质和功能有了一个更科学的界定。也就是说语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具,不是我们学习和工作中的诸如铅笔、钢笔、圆规、三角板等这类工具,而是人与人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这是其一。其二是特意指出了语文“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这就告诉我们语文不是一个什么没都有的空壳,它是反映人类社会的事、理、情、志,表现民族精神、民族情操、民族审美情趣等丰富的精神内容的。这里已经包含了语文是具有人文性的这样的一层意思,只不过还没有明确提出。它的局限性也就在这里,它还是从工具的角度来认识语文的。“载体”是什么,是传递或运载其他东西的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是什么?还是工具。所以这种表述还没有突破工具这一范畴。

尽管如此,还应该说1996年高中大纲的提法为《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界定,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因为它与课标的提法只有一步之遥了。

《课程标准》对语文的表述有三点新的发展:

其一,指出了语文不仅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它本身就是文化。这就对语文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二,为后面明确提出语文的人文性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其三,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使长期以来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有了一个结论。

1997年以来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是非常激烈的。大致有三种观点:

一是要摒弃工具性,独树人文性;

一是要坚持工具性,兼顾人文性;

一是要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课程标准》使二者统一了起来,应该说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突破。

刚才已经多次提到人文性这一概念了,到底应如何来理解呢?现在我们就专门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人文性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要说清它的来龙去脉,不是这一篇文章能完成的。我想我们用个化繁为简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说语文的人文性,不说一般意义的人文性。我认为所谓语文的人文性,就是说语文不能离开人而独立存在,语文离不开人的精神活动,人的精神活动也无法离开语文。这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其一,语文与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的认知无法分离;

其二,语文与人的思维无法分离(人要将自己意识中的东西加以反思,一定要将意识活动中的东西变成句子才行);

其三,语文与人的交际无法分离;

其四,语文与人所创造的文化无法分离。

如果离开了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的认知、人的思维、人的交际、人所创造的文化,语文会是什么呢?

总之,语文和人的精神活动无法分离。一方面是人的精神活动创造了语文,另一方面语文又在改造着发展着人的精神世界。这就是语文的人文性。

2.了解语文课程的作用

《课程标准》中说:“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这是历次大纲中都明确过的,强调语文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是这次课程标准的新发展。这种表述全面地说明了语文对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奠基作用。

这两个基础是由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所决定的。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过程,也是增长知识、提高认识,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启发想像、展开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促进人际沟通、社会交往,培养合作精神、健康个性和良好习惯的过程。所以,语文具有打下人生本色的奠基作用。

3.树立四个基本理念

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既是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又是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语文教学将要由于这一理念的提出而发生巨大的变革。

语文素养一词最早见于2000年版的初中、高中大纲,但是在这两大纲中只各出现一次,而且与“语文素质”“人文素养”“语文能力”并列使用,意义不明确,地位不突出。真正在语文教学思想上起革命性变化的,是2001年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它对语文素养的认识,在初中、高中新大纲的基础上大大推进了一步,那就是将语文素养视为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中的核心理念、第一理念。可以说,当今语文教学的许多新概念都是从语文素养这基本理念派生出来,或与它勾连的。可以说是语文素养的理念支撑着新的语文教学思想理论的基石,课标的指导思想一言以蔽之就是“语文素养论”。关于语文素养,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表述的: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语文素养是什么,它包含哪些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它与过去所提倡的“知识”“能力”“训练”等和现在的“积累”“感悟”“自主、合作、探究”等有什么关系等,这段文字并没有给我们做出明确的解释,专家们的说法也不尽相同。语文素养这一理念到底应该如何把握呢?

实际上它是一个由多层结构组成的,综合性强,包容量大,而且具有开放性的体系。有一种冰山理论比较形象地说明里这个问题,现在介绍给大家。这种理论认为构成语文素养的要素可以分为四个层面:

其一是外显的言语行为——听、说、读、写;其二是支持这些行为的知能因素——语文知识、言语技能、语文感悟、语文思维;其三是参与和支持这些行为的直接心理因素——语文学习动机、语文学习态度、语文行为意志、语文学习习惯;其四是言语行为的基础和背景——语言积累、知识视野、思想修养、审美情趣、智力水平、人格个性。

这四个层面组合在一起就像是一座冰山,露在外面的是听、说、读、写这四种言语行为,但这只是这座庞大的冰山的一角,支撑着这一角的是隐藏在海水下面的知能因素、心理因素和基础背景。

言语的主体在完成一项言语具体任务的过程中,主体对这项任务的具体感悟和思维水平是能否顺利完成这项任务的前提,主体是否具备与任务相关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是能否顺利完成这项任务的基础。可见,这第二个层面是直接支持着听、说、读、写行为的核心和关键,是这一层面的活动直接操纵着听说读写的外显行为。而言与主体对这项任务是否具有积极的态度和热烈的情感,能否调动起既有的认知结构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否有坚强的意志克服遇到的困难,则就与第三个层面的心理因素紧密相关了。第四个层面虽然对第一个层面的外显行为的实施不具有直接的操作性,但它却是整座冰山的依托,从更广更深的背景上支持着、影响着其他三个层面。实际上各个层面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不能理解为一种单向影响、单向作用的关系。

以上关于语文素养的理解给我们以下的启迪:

第一,语文教学应促进学生全面与和谐的发展。语文教师不能只看到语文教学浮出水面的表层行为,而应当指导学生深入广泛地打好隐匿在水下的基础,练好支配言语行为的“内功”。要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倾向,强调在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主动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再一次说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培育,不是语文教学的分外之事,可有可无的伴随之事,而是语文教学的份内之事,是多种因素综合、一体化的必然结果。

第二,语文素养的理念必然会促进语文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实践的深入改革。一门课程目的理念的变化,必然会带来课程实施过程和方法的更新。语文素养的各种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很难在以语文课本为中心、以语文课堂为中心、以语文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过程中实现。换言之,浮浅的池水,难以负载巨大的冰山。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要求语文课程的内容能够提出基于生活真实情境的语文问题,能够提供需要解决的具有一定复杂性的语文任务,并以此启动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的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还要求语文教学应该设计“重大任务或问题以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提供机会并支撑学习者同时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与调控。”总之,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应基于学科,超越学科,面向真实世界;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复杂社会”。

第三,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一定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界限。因此,需要各个学段的语文教师们协同一致、连续一贯的努力。语文课程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各门学科的学习基础,语文教养的形成和发展,必将促进学科课程的综合发展趋势,促进各科教师的联手合作与及时交流。

⑵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重视熏陶感染,尊重独特体验

语文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语文教学要重视熏陶感染。余秋雨先生说:“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很多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这实在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语文对学生道德情操的陶冶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是要靠在潜移默化中的熏陶、感染才能得以实现的。那种纯操作性、技术性的机械训练只能把本来充满美感和情趣的语文学习搞得味同嚼蜡,破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阅读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决定了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过去的我们往往追求对课文理解的统一,对问题答案的统一,统得太死,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极为不利。现在,应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尤其对于文学作品,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要允许甚至要提倡学生有自己独特的“哈姆雷特”和独特的“林黛玉”。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特体验,如何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如何推进学生发展自己的独特体验,将是我们的重要课题。

②学习的主要途径是实践

课标中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就指出了实践是母语学习基本规律和方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有一种先天的语言学习机制,只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实践这种语言(听、说、读、写),这种先天的机制就会越来越发达,就会形成语感,从而在操作层面上掌握语言的运用。语文能力从根本上说是参加语文实践“习得”的产物。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的不时依靠语文知识体系的掌握,而是依赖于实践中丰富具体的语言感受,这种感受通过积淀化入主体的认知图式,从而形成语文能力。因此,语文的学习离不开语文的实践,离开了语文实践的语文学习是不可思议的。语文实践从广义上说,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课堂上的读、写、听、说的实践,一是突破了教科书和课堂的范围与生活各个领域联系更为密切的读、写、听、说的实践。第一个层面是教师和学生所熟悉的,我们每天的教学都在进行这样的实践。但是语文的学习仅仅依靠这种实践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种囿于教科书的实践有它的局限性。其中最根本的一点是这种实践不能提供真实的交际情境,也难以进行真正的交际活动。而语文能力获得,不仅仅要求主体的亲历性,即学习的主体必须真实参与言语过程,或者说学生必须有真实发生过的言语内化的心理过程;而且还要求环境的真实性,语文教学必须为主体的“真实的”言语活动提供同样真实的言语环境。没有真实的言语环境,也就不可能有真实的言语交际活动;没有真实的言语交际活动,也就谈不上言语主体的言语感受的积淀和言语能力的养成。因此,能否设计好于学生的学习实际紧密结合的课内课外的语文实践,教学能否取得成功和实效的关键。

③关照汉语的特点

A.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形体优美;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读音有四声之分,富于音韵美;造词功能强大。

B.词汇丰富,近义词、反义词可选的余地极大,量词和语气词很多。

C.词形变化极少,词序和虚词对表意十分重要,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D.语篇所包含的信息量大,意义灵活,重在意会和整体感悟,给人以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E.修辞手段十分丰富,有150多种。有许多是汉语所特有的,如,对偶、顶针、回文、拆词等。

汉语的上述特点启示我们,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因为,这一特点使得语法规则的强制性相对较小而语言组合的灵活性较大。表达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经验,依靠语感。而在阅读中;感悟的意义则更大。语感的培养,必须通过多读。多读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只有大量阅读语言材料,才能充分了解语词的“分布”,才能学习更多的表达式,才能更好地比较和区别各种表达式的表达意义,才能了解不同表达式的不同语境。古人提倡“读万卷书”,其中就有这样的目标。二是反复地读名篇佳作。只有反复地诵读,才能更好地体悟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并反过来体悟某些表达式的特殊意义和特殊价值,才能从语音、词汇、语法的不同角度综合地体悟语言运用的奥妙和规律。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中也应当包含这样一个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当前,特别应当提倡朗读。要读得书声琅琅,读得痛快淋漓,读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一个从来不懂得享受朗读的学生,不会是语文水平很高的学生;一所听不到书声的学校,更不可能是好学校。

上述特点还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当重视虚词。如果说语文教学还应当让学生学一点语法的话,那么虚词便是其中的主要内容。这是因为,一方面,词序的把握在相当程度上靠语感,而虚词的使用则理性得多。另一方面,虚词,特别是连词在书面语中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日常口语。只有学好虚词,才能自如地运用书面语,并提高口语的水平。而且,虚词的使用与思维的发展关系密切。当然,虚词的教学也应当是动态的,结合语用实际的。比如副词“才”,可以以“那一年,他才四十二岁”为例。这句话表达了对焦裕禄同志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让学生去掉“才”试试,立刻变得冷冰冰的;再换一个“已经”试试,更糟糕,好像嫌他活得长了。这样学生就能生动地领悟到恰当使用虚词的重要。

新编的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有很多地方是注意体现汉语言文字的特点的。教材中的识字部分有不少是采用了韵语识字的方法,而且句子都是对偶的。例如人教版的一年级下册的识字部分共有8课,课文全部用韵语编写,或三言,或四言,或七言,或杂言。有的课文还整篇由对偶句组成。这些识字课文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有节奏,有韵律,学生可以感受到汉语音韵美、对称美,而且所表现的内容也充满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学生在学会了汉字的同时,也会受到美好意境、美好感情的熏陶感染。如《识字3》:“云对雾,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花对草,蝶对蜂。蓝天对碧野,万紫对千红。桃对李,柳对杨。山青对水秀,鸟语对花香。”课文以大自然的24种景物组成了六组对偶句,这六组对偶句则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若干幅优美的画面。读课文,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了众多的景物,而且能够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不仅认识了生字,而且在朗读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对偶句的节奏和韵律,积累对汉语的特点的感性认识。

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形式问题,它是与人的精神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在方式、方法的后面有着深刻的人文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要在学习方式上有一个根本性的变革。这就是要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以使学生有一个与他们自身的发展行适应的广阔的空间。建立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要花大力气进行摸索的,切忌将其简单化、形式化。

就拿合作学习来说,有的老师以为只要在上课的时候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多进行几次讨论就算是基本落实了。其实并非这么简单。这其中有许多问题是值得研究的。

①怎样分组?

课堂上,我们常见的合作学习形式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前后桌的4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座位的编排一般是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男女生搭配而成的。那么,这样的分组是否合适?合作学习的分组有没有什么讲究?

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异质分组,即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学习成绩、能力方面的差异。另外还可以考虑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和性格、脾气等的差异。由于每个小组都是异质的,所以就连带产生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同质性,这就是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总之,合作学习的分组技术不同于以往的能力分组或兴趣分组——这些都是同质分组。

合作学习为什么强调异质分组呢?这是因为同质分组已被实践证明是弊多利少,它容易养成学生盲目自信或过度自卑的心理,而异质分组的最大好处恐怕就在于让学生懂得,每一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人的智能、个性、才干是多样的,只有既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既知己又知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团队学习成效。

②合作小组的人数,多少为宜?

国外研究一般建议4-6人,根据我国大班教学的实际,也可以考虑将7-8名学生分为一组。一般而言,2人配对、4人相邻合作学习,对空间场地的变化要求不是很高,较容易实现。6人分组可以采取马蹄形排座,8人分组可以采用双人双排课桌前后相邻,等等。

③有没有基本的规则?

不能想当然地认为,组建了合作小组后,学生围坐在一起,进行简单的议论,就会出现合作的效应。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还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比如,小组内应该有一定的分工,每一位学生都要被指定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组织者、激励者、检查者、协调者、报告者、操作者等,而且应该轮流担任,实现小组角色的互赖,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再如,学生在讨论前一定要有独立思考,否则,就容易出现“搭便车”的情况,等等。

④教师要如何调控?

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在此,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重点要做的是精心设计,全程把握(分析学生、设置目标、选择任务、匹配策略、展开过程、评估结果)。但是,要使合作学习能始终卓有成效,仅仅依靠教师事先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比如说:

A.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

B.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反复说明任务的内容及操作程序。

C.小组讨论的声音过大,教师可以抽取小组中的一人做噪音监督员,或让这组学生的位置互相移近一点。如果小组讨论接下来声音小多了,教师应及时返回去表扬。

D.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虽然小组出现问题的原因和方式都不会相同,但教师如果事先在准备阶段做出问题预测,并采取一些相应措施,也能避免临时的手忙脚乱。

E.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如果是真正完成了任务,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备用活动:帮助其他组完成任务或可以自由活动,前提是不能影响他人。

F.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

除了这些,还可能出现别的情况,比如说学生不愿意参加小组活动、学生经常缺席,等等。当然,这些头疼的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教师应有耐心和爱心,经常鼓励和帮助这些学生,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被人尊重的滋味,然后慢慢引导他们加入小组学习。

⑤学习的内容需要不需要选择?

这个问题很重要。不需要也不可能所有的课堂学习内容都采用合作学习方式。一般来说,较简单的认知学习任务,只需要个人独立自学或开展全班教学即可。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任务,可以采用不同的合作学习方式。全班教学、小组学习与个人独立学习是三种基本课堂组织方式,其作用难以互相取代,应该依据教学任务、教学主体与教学环境条件等因素恰当地选择匹配。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也不要把这三种学习方式看得很神秘,认为高不可攀。比如,许多老师总觉得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似乎还比较好进行,探究式学习就不知怎样下手。其实,只要选好了恰当的切入点,探究式学习并不难开展。有一位老师在教学生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时,考虑到学生对“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炼字的名句比较熟悉,可能会兴趣不高。于是他另辟蹊径,他说,如果写着首诗的作者不是王安石而是其他的人,那么不同的作者有着不同的遭遇、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情趣,要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是不是只有用“绿”字才好?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思维一下子打开了,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如果作者是一位顽皮的小姑娘,用“戏”字就更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如果是一对恋人隔江相望,用“吻”字更能表现人物的心情;如果是一个思乡心切的游子,则用“到”字更能体现作者的心态。以往人们是把“春风又绿江南岸”作为炼字的典范来学习的,自然认为“绿”是最恰当的。但是角度一变,问题就有了,可研究的东西就来了。学生的这个设想人物身份和选择新字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一点也不神秘。

⑷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课标专辟一节来谈这个问题,是以往的教学大纲从来没有过的。这应该归功于对语文课程资源意识的觉醒和对母语教育特点的审视。开放的课程体系便先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课程的资源是开放的。语文课程是学习母语的课程。学习母语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即满耳皆汉语,满眼皆汉字,处于汉语、汉字和民族文化的海洋之中。这就使得学习语文,既有优越的条件——无与伦比的语言环境,又有丰厚的语言、文化资源。语文课程又是与现实生活有着天然联系的课程。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日常生活……凡现实生活中有的且适合语文课程的,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关键在于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要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校内的,如校园景观、图书馆、广播站、校园网;当地的,如自然的、社会的、人文的课程资源;当时的,如节日、纪念日、刚刚发生的鲜活的重要事件和有价值的社会现实。把它们有计划地、及时地引进到语文教育、教学之中,可以大大加强语文课程和时代的联系,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可以使语文课程内容成为源远流长的一泓活水,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比如,中国近代史的风云变幻与天津是紧密相关的。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在天津留下了可以追寻的遗迹。再比如近年来天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是旧貌变新颜。这些我们可以加以开发利用,形成有特色的地方课程资源。

其二,课程的形式是开放的。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以外,我们要善于利用本地的自然的和人文的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观察、调查、获取信息,学习语文。一定要改变把学生禁锢在小小的课堂里、日复一日地重复单调枯燥的教学的状况,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自由读写课,课外识字交流与展示,语文知识与能力竞赛,谈天说地,新闻会,故事会,朗诵会,讨论会,演课本剧,办手抄报,编习作集。

其三,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开放的。并不局限于课前的教学设计,而是根据上课过程中的情况,临时创造一些与学生的实际联系的更为紧密的内容与情景。例如有位老师在教《乌鸦喝水》时,学生把盛水的瓶子不小心打破了,很紧张。教师不仅没有批评学生,反而说:“大家想一想,这位同学打破了瓶子对你学这篇课文有没有什么启发?”课堂立刻活跃了起来。同学们都说:“这位同学帮乌鸦找到了一种新的喝水方法。”老师说:“对呀,他是用打破瓶子的方法来告诉我们一种新的喝水方法。我们一起来谢谢他!”学生的恐慌被消除了,课堂的学习内容丰富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犹如有位老师在教《小雨沙沙》一课时,突然下起了小雨,教师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听雨、赏雨、沐雨,读雨、品雨,突如其来的“干扰”反而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学变得更有情趣。

四、遵循规律,选择策略

在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指导下,落实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还必须要遵循语文的学习规律,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所遵循的规律从大的方面说主要有两条。一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一是母语学习的规律。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是:记忆力与年龄成反比,理解力与年龄成正比。母语学习的规律是:母语的掌握主要靠习得。从这两条规律出发,有许多的教学策略可选择,但是最主要的有以下四种。

1.但求多记,不求甚解

人从幼儿学习语言起,都是在生活中反复接触某些词句,从而获得印象,并把他们记忆在脑海里;在接触与记忆的过程中,由不了解到有所了解,并逐步加深理解;以后又在自己的应用中逐步比较全面深入地理解与掌握,甚至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这中间记忆是首要的一环,它是学好语言的基础记住了才能对它进一步理解,才有利于需要时的应用。连记都没记住,一切就都落空了。比如你接触了“望洋兴叹”这个词语,当时虽然理解了,但没记住,那么这个词语还不属于你,到需要用时,你是想不起来的。反过来,如果你对这个词语当时虽然不大理解,但是记住了,以后又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接触它,那么你就逐步理解并会运用它了。

冰心曾说过:“积累词语,像银行折子一样,存得越多,支取才会越多。”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词语、句子、诗词、文章),应该是语文教学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因为这一时期的孩子们记忆是强项,只要把该装的装进了脑子,即使理解的不深,甚至全不理解,也没关系,以后随着知识和阅历的增加就会逐步理解。例如,孟浩然的《春晓》一诗,两三岁的孩子背这首诗,可能只觉得很有节奏,很好听,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也许全不知道。上小学的孩子读这首诗,可能知道是在写一个人春天的早晨睡了一个懒觉,被鸟叫吵醒。这个年龄的孩子有了睡懒觉的经验,可能也关心过鸟叫。所以他们对一、二两句的体会比较鲜明,对后面又是风又是雨则可能不大清楚了。中学的孩子读这首诗,有了学习的紧张,也有了来自各各方面的压力,也许有人会感叹诗人闲适的生活和自由的心灵;生活在都市烟尘中的孩子,也许有人会悠然产生对大自然的向往。

总之,他们的理解是和自身的经验相关的。在他们记忆力最强的时候,不让他们在头脑中尽多地储存文质兼美语言材料,而过分地追求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是得不偿失的。但求多记,不求甚解,追求的是语文教学的远期效益,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逐渐显现出来。我们切不可犯鼠目寸光的毛病。人教版的教材学了不少古诗,只要求朗读背诵,没提其他的要求,是恰当的。

⑵先学使用,后明道理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重要的是能够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不是能够用什么理论去分析语言文字。他们所要掌握的主要是程序性的知识,而不是陈述性的知识。在他们所学的课文中虽然包含着许多有关语法、修辞、文体、写作、逻辑等方面的法则、原理,但一般地来说,这些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不重要的。一是这些法则、理论是从大量的语言现象中归纳、抽象出来的,而他们所积累的语言材料,所接触的语言现象还是十分有限的,让他们理解掌握这些理论并非易事,弄不好就会破坏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二是这些理论大多是陈述性的知识,对于分析静态的语言现象是有用的,但对于他们运用语言文字并不能直接产生作用。因此,语文的学习千万不能像学习数理化一样,先讲公式、定理、定律,然后再做习题。一定要把学会使用放在优先的地位,道理可讲一些,但要恰到好处,不可本末倒置。1987年中学大力推行新语法,结果效果很不理想,不得不做出调整,大加删减,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⑶发展书面,带动口语

中小学的语文教育是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两个方面的,那么这两者应以何者为重呢?实际上儿童在学龄前就已经基本掌握了口语,这是一个人的语言发展的低级阶段。因为口头语词汇量较少,冗词较多,随意性大,不够严谨,句子结构简单,很少用复句,难以将复杂的意思表达得准确严密。局限在口头语言的环境,语言是很难再有大的发展提高的。而书面语词汇丰富,简洁、凝练、高雅,语序严格,句式和句子结构多种多样,能够恰当地表达复杂的意思。所以一个人要想使语言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要学习书面语言,或者说必须要经受书面语言的熏陶,否则很难登堂入室。因此学习书面语才是一个人语言发展的高级阶段。学生进学校是来干什么的呢?是学书面语的,是经受书面语的熏陶的。书面语发展了,也会促进口头语的提高。课程标准虽然增加了口语交际的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书面语地位的降低,文言文的数量要求有了增加就很能说明问题。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头脑。在教学中要尽快引导学生完成从口语学习向书面语学习的过渡,培养起良好的书面语的学习习惯,为终身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⑷加强诵读,培养语感

《课程标准》中说:“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这次出台的课标多次强调了要培养良好的语感,实际上语感也是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撑。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没有语感论也就没有新课标。而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是什么呢?是诵读。诵读便于言语本身的记忆,能够将文章的语言转化为读者自己的语言,形成语感,丰富词汇和规则,发展自己的语言;能体会能使诵读者被文章的内容和情感所打动,获得情感体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汉语言的音律美和意境美也只有通过诵读才能有深刻的体会。专家们一般认为诵读有如下的作用:

积累优秀的语言材料;

在头脑中储存起感性的语言模型;

形成从大脑发音器官、视觉器官、听觉器官的良好的反应机制;

课程标准范文篇8

新中国成立53年来,我国先后进行了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每一次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凸现出来:教育理念滞后、课程结构单一、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普遍,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证明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分哪几个实施阶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200年6月是研制阶段,200年到2004年是实验阶段,2004年到2005年是推广阶段。2001年,全国有27个省、市、自治区的38个实验区进行实验,贯彻新的课程标准,使用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到2002年,各个地级市都要有一个实验区,占人学学生人数的10%-15%。到2003年,将有30%的学生进入实验区,到2005年,全国所有的一、三、七年级(指初一)的学生都将进入实验,使用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对新的一轮的基础教育课改革,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次改革不是哪个人要改,哪个专家要改,而是不改不行了。基础教育的改革要适度超前才行。

3.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为什么要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将悄然隐退,取而代之的是国家课程标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原有的教学大纲已不足以完整地体现课程的变化,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完整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表现形式。国家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都是全新的,蕴含着素质教育的观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全新意义上的“教学大纲”。

4.《语文课程标准》是在什么情况下制订的?它体现了哪些新的教育观念?

中小学语文教育历来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在系统总结了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吸收了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研究的新成果,分析了语文教育的现状及时展对语文教育的新要求的基础上,重新构建的语文教育的目标新体系。

据专家介绍,《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四个基本理念:一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挖掘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三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些基本观念贯穿于整个课程目标、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教师只有深入学习领会其内涵,才能在教学中自觉贯彻落实。

5.“课程标准”与现行的“教学大纲”有哪些区别?

“课程标准”与现行的“教学大纲”的区别:(1)“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规定了国家对未来国民各方面素质的基础要求,而不是过多地规定通过怎样的过程达到这一要求。(2)“教学大纲”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课标”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3)“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部分,按照学习领域或主题组织学习内容,突破了学科中心,精选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4)“教学大纲”更多地强调教师的教,“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学,对每一个阶段学生发展需达到的目标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做了详尽的规定。(5)“课程标准”中的“课程评价”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过程,提出了多元化评价建议,尤其是在过程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方式方法上有许多新颖、活泼、可操作的创新之处。(6)“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者、教师教学及学生评价留下了创造空间。

6.《语文课程标准》是如何关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关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表现在:课程理念,凸现语文综合素质;课程体系,着眼于开放、创新;课程目标,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课程内容,提倡新、活、宽;课程实施,重视探究,加强实践;课程评价,重在激励、反馈。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化为基础教育的中心任务,实际上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培养目标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7.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性质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学科性质定位的变化,结束了有关语文课程性质的长期争论。以往教学大纲对语文的定性更多立足于语言的角度,《语文课程标准》兼顾语言与文化的层面,阐释了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体,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

8.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9.《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如何理解“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的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把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的首位。什么是人文素养?良好的人文素养表现在:(1)爱国主义感情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不断吸收民族文化智慧。(3)具备开阔的视野,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语文教育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养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正确的科学态度,最重要的是要有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精神。科学的思想方法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对人的认识和实践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10.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在给语文学科定性时,除了继续突出语文的交际工具性质之外,更强调语文的人文性质,语文的内涵进一步拓展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过去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质转向重视语文的双重(工具性和人文性)性质。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仅一个“工具性”或“人文性”是无法概括语文这一复杂学科的本质属性,而且“工具性”和“人文性”本身又是处于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关系之中。说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绝对不是排斥它的科学精神;说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也绝不是削弱它的人文精神,不存在限制这一个,张扬另一个的问题。

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推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11.《语文课程标准》多处提及“语文素养”问题,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一理念是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产物。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什么是语文素养?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12.《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的表述中,为什么将“语言文字”改为“语文”?

以往的《教学大纲》对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的表述是这样说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句话在《课程标准》里改成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虽然只是将“语言文字”改成“语文”,但其内涵不一样了。“语言文字”主要是就这一套负载信息的符号系统而言的,“语文”就不同了。它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既要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13.《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如何理解其内涵?

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它的内涵。一是语文是民族的根,也是学生做人的本。语文教育即母语教育,让学生热爱祖国的语文就是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就是要通过教“语文”培育现代的中国人。二是一切学习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人的学习过程是认知与情感协同发展、互相促进的过程。语文充满形象与情感,让学生热爱祖国的语文,他们求知的渴望、钻研的精神、学习的劲头也就越强烈,效率也就越高。

14.如何认识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

语文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具体地说,即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植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培养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科学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简略地说,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即;求知、练能、启智、传情、审美。

15.《语文课程标准》通篇不提“训练”二字,作为指导性文字的“课程标准”,为什么要淡化“训练”?

二十世纪末,人们针对语文教育存在的忽视学生的文学素养、悟性、灵气和创造力的培养等诸多问题提出了批评。当然,造成语文教学的种种失误,并不都是“训练”的错,但是不可否认,由于种种原因,原本为培养学生能力的“训练”逐渐演变成单纯的“题海战术”,再加上大量死板的、质量低劣的“标准化的试题”占去了学生多数宝贵的时间,并严重束缚了他们的思维,影响了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指导性文字的“课标”,淡化“训练”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了。当然,淡化“训练”,不等于不要训练,尤其是小学和初中,是打基础的阶段,这就要踏踏实实地进行必要的语文基础训练。

16.《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并强调“l—2年级要多认少写”,这是为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多从少写”是符合学龄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状况的。儿童识字负担重,不是重在“识”上,而是重在“写”上。小学生手部的肌肉还不够发达,字写得既慢又很吃力,相对来说,多识少写就要轻松得多。实际上,一年级上册教材用这样的方法共安排了306个生字(其中要求认识的138个,要求写的只有168个),比过去第一册的识字量几乎增加了一倍。

17.《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有哪些新的策略?

这次课程改革,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提倡学生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的速度有了量化指标,并要求学生学会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

18.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哪些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教师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取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19.在语文教育大讨论中,作文教学中的问题成为社会议论的热点,此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哪些改革的举措?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鼓励想象和幻想,鼓励有创意地表达。小学淡化文体,提倡多写观察日记、生活笔记、书信和随感。重在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在具体要求上,不再从中心、条理等方面提出过高的要求,而是注重培养初步的、实用的书面表达能力。初中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20.《语文课程标准》为什么要积极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21世纪的学生应当“学会合作”,而语文学习,对中小学学生来说,更需要一种群体的合作精神。由于他们的阅历、视野、方法的种种不足,在文献资料方面更需要相互补充。这对合作学习提出了必然的要求。只有同学相互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才能共同搜集信息,查阅资料,才能相互讨论、各抒己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虚心好学的品质;培养帮助他人、共同进步的精神。通过合作学习,发挥群体优势,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改善,小组的学习形式得到强化,学生间互动交流的频率更高,因而研究的气氛更强烈。

21.《语文课程标准》为什么要倡导“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就是对学习材料、学习问题的探索研究、探寻追究。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求知;探究性学习是突出学生语文实践的学习,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实践中提高语文素质,强化能力的培养;探究性学习是有效地连接课内外阅读的学习,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宽学生的视野,借助语文的工具,展现语文能力;探究性学习是合作探讨共同提高的学习;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与创造精神的学习。

22.《语文课程标准》为什么要强调“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的一种综合课程。这种课程是以某种程度的学科的学习作为基本条件,并且强调学科间的联系。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重在学习过程,重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并运用于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综合性学习”是指“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23.《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如何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旨在解决语文教学中长期采用灌输式所带来的缺憾。灌输式语文教学中师生双方一方是主体,一方是客体,作为客体的信息接受者只有被动地接受、理解主体发出的信息。而“对话”不同于灌输信息传递的单向性和非对称性,它具有多向性和对称性,在对话中双方都是主体。在对话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是一种灌输与被管束的关系,也不是任何一方的任意阐释,而是一种平等的双向的交流关系。师生进行对话,应注意保持对话双方的平等意识,应给学生充分的独立体验的时间,要教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24.《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评价方面有哪些突破?

教学评价是语文教学改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评价方面有了显著突破。此次课程改革,强调要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把语文教育长远的隐性的效果放到重要位置考虑。要处理好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口试与笔试、单项与综合评价、自评与他评的关系。评价改革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应从学生发展的根本目的来评价教与学的质量。

25.和《语文课程标准》配套的实验教科书是如何体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课程标准的精神的?

2001年,语文出版社根据新颁布的课程标准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融工具性与人文性为一体,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教育部评审专家对这套教材的评价是:体例清晰,给人简洁明快之感。选文精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注意题材、体裁、风格多样化,可读性强,适合学生学习。注意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内在联系;课文后的练习设计具有启发性,设计新颖灵巧,注重激活学生思维,也颇重视语言训练;“综合学习”的语言、内容面向社会,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有一定特色;“口语交际”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古代诗文的内容、难易度和背诵量均为适度。

26.《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一册有哪些新的创意?

一年级语文教科书创意新体现在:科学、易教、开放。其特点有:(1)开篇见文,为接受母语教育的儿童提供平实亲切、优美而富有童趣的语文教材,有助于儿童语文能力的发展。(2)汉语拼音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本册教材把汉语拼音合理分散到六个单元中学习。分散教学有利于避免集中学习汉语拼音的枯燥,适当降低汉语拼音教学的难度。在编排上,又采取音、图、文、字结合的方法,即为每组拼音设计了完整的故事场景,同时配合情景图编写了富有儿童情趣的文化内涵的儿歌。(3)本册教材采取随课文识字的方法识字。教材充分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识字写字分两条线走,先认后写,多认少写。(4)本册教材的课文选文根据儿童生活的线索组元,八个单元暗含八个主题。选文富有童趣,儿童乐学爱读。(5)练习体现“精练、有趣、开放”的特色,每篇课文后设1-2个练习题,以对课文的阅读、背诵为重点,充分重视语文学科特殊的学习方法及结果,帮助儿童积累语言材料。

27.教师如何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和使用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因为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而且所载的信息是有限的。同时,教材本身也从来只能传递正确的、有结论的事实,没有形成结论或有争论的开放性的问题从不在教材中露面。因此,教师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28.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从不同的角度强调,语文知识的教学和训练不能代替语文实践和实践中的经验积累。“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呢?首先是由于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再者,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29.语文课程资源包括哪几部分?

课程资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广泛地利用这些资源,其实质就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

课程标准范文篇9

【摘要】校企合作共建课程是深度合作、推动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由于缺少相应的课程标准作为指导性文件,课程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根据高职教育的特性,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提出校企合作课程标准制定的原则,并以学校会计专业真账实训课程为例,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开展课程标准的具体建设与实践。

【关键词】校企合作;课程标准建设;高职会计专业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需要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推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而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就是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都着重提出促进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会计行业相关岗位需要较强的实操经历,且涉及财务信息的保密和财产资金的安全,这些特性容易导致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停留于表面、产教融合比较肤浅。学校与昆明正通财务有限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存在合作深度不够、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尤其是缺少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作为指导性文件来规范课程教学,保障教学效果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标准是规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基础,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高职教育有着明显的职业性和市场就业导向性,高职课程标准应结合行业标准、突出职业能力、明确企业人才需求,实现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工作要求对接。要全面加强合作,解决校企合作共建课程中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应协同合作,建设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培养企业所需人才为目标的课程标准,保证学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毕业就能就业。

一校企合作课程标准制定的原则

1

课程标准范文篇10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课程的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设计、教学实施建议、课程考核方案等方面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与传统的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在课程学习目标、课程内容设计、能力训练项目、教学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更加详细和明确。市场营销是企业的基本职能之一,是通过市场促进交换,为社会带来价值增值的活动过程。主要是企业营销人员针对目标市场开展的市场调查、预测、市场细分、销售等活动。2000年,管理学家JameHoyt和FaizulHuq首次把市场营销理念应用在物流研究上。他们认为,供应链关系中的组织结构及其变化相当重要,因为其直接影响了对第三方物流的“购”和“买”的决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外对于物流企业营销的研究主要从深度营销的角度出发,集中在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产品、客户需求、技术需求及整合客户关系上。

二、物流市场营销课程标准的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物流管理相关专业已制定了物流市场营销的课程标准。在课程定位方面,有的将物流市场营销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有的将其作为重点课程;在设计思路方面,有的从物流营销岗位职责入手确定课程内容,有的从物流营销工作流程出发设计课程内容;在课程目标方面,都主张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物流市场营销岗位的工作能力和职业技能;在教学内容和学时的分配上,大多是根据物流市场营销实际工作内容和流程来确定教学内容,并分配相应的学时。也有部分课程标准按照市场营销理论的4P或6P理论来确定教学内容。从国内物流市场营销课程标准的研究现状来看,虽然能够结合物流营销岗位的工作要求制定学习目标,根据岗位工作内容和流程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情景,初步实现了工学结合,但总体上来看,许多课程标准的制定没有紧密联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没有深入剖析物流市场营销岗位与普通营销岗位的区别,没有制定出具有物流行业企业特色的课程标准。因此,建议在深入分析物流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特点后,比较物流市场营销岗位与普通营销岗位的异同点,以物流市场营销岗位实际工作要求、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和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依据,制定基于物流市场营销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使其不同于普通的市场营销课程标准,具备物流企业特色和物流市场营销岗位工作的特点。

三、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物流市场营销》课程标准设计

1.课程定位

“物流市场营销”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职高专学生特点,结合本专业“知识+素质+能力”的教学目标要求,通过系统学习,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以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使学生具备细分和选择物流目标市场、制定物流营销策略和营销战略方案等实战技能。本课程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设计指导思想

对物流企业的营销策划员、揽货员、业务员等岗位进行调研,了解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由物流企业专家和学校专业负责人共同分析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技术技能,按照技术和素质的要求,结合岗位应完成的工作任务,设计课程学习领域,并结合物流师职业资格技能鉴定标准,细分学习情境,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三者的统一。课程的学习领域分为营销基础认知、物流市场分析、目标市场选择、营销手段策略制定、营销战略策划等五大模块。在课程教学中,学生扮演物流营销岗位工作人员,教师通过情境教学、项目教学,利用各种营销工具和方法,让学生在物流营销各个学习情境中进行实战演练,从而锻炼学生的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此外,本课程将建立网络学习互动平台,平台内容包括课程标准、电子课件和教材、能力训练区、互动答疑、实训视频等,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学习和互动交流。这些体现了课程开发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3.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营销基础认知、物流市场分析、目标市场选择、营销手段策略制定等模块的系统学习,掌握物流市场营销理论知识,了解营销对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意义。(2)能力目标。一是会使用物流市场营销各种实战工具和工作技巧;二是能应用物流市场营销分析方法;三是会制定物流市场营销调研方案;四是能制定物流市场营销4P方案。(3)素质目标。一是能自主进行学习,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二是能较好地进行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善于与人交流和沟通;三是具备物流营销职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四是通过团队合作锻炼,能够迅速融入集体,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4.教学实施建议

鉴于物流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建议在教学中根据现代物流企业和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依据物流市场营销岗位工作任务设计教学内容,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根据教学情境采用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实地调研法等教学方法,以工作任务为引导开展课程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边操作、边讲解、边指导,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形成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5.课程考核方案

课程考核以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课程的学习目标,注重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将能力和素质考核放在首位,同时辅以知识考核,力求能客观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具体考核时,从项目考核和期末考试两个方面进行,项目考核总分占总成绩的5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汇总得出本课程的整体成绩。项目考核从5个能力训练项目开展,其中各个项目的分值分别为:营销基础认知10%,物流市场分析调查与预测20%,目标市场选择策略20%,物流营销手段策略20%,综合性项目30%。每个项目通过学生平时在项目实训情况和课堂表现来考核,着重考核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根据每次提交的实训报告或作业完成质量来评分。

6.教学设计特色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