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储蓄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22:31:57

居民储蓄

居民储蓄范文篇1

一、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高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我国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但收入结构严重失衡

在1978年至2002年的24年间,我国GDP平均每年增长9.4%(扣除价格因素),如此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一个较稳定的快速增长。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至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由343.3元增加到7703元,年均名义增长22.43%,实际增长6.68%,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由133.6元增加到2476元,年均名义增长18.53%,实际增长7.18%.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无疑为储蓄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然而必须看到,在收入正常增长的背后,也存在着收入结构严重失衡的问题。

1.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异。有关数据显示,到2002年末,占全国总人口39%的城镇居民,拥有82.3%的储蓄存款,城镇居民人均储蓄达到14241元;农村居民人均储蓄只有1969元,只相当于城镇居民的13.8%,我国储蓄存款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分布极不均衡。

2.不同地区居民收入的差异。我国幅员辽阔,国民经济呈现多层次、多元化发展态势。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以及经济落后地区之间的收入差异非常明显。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底,储蓄存款最多的5个省份(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和北京)占全国储蓄存款的40%,而储蓄存款最少的5个省份(西藏、青海、宁夏、海南和贵州)仅占全国储蓄存款的2%.这说明,我国储蓄存款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之间的分布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3.不同家庭收入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收入分配制度的不断变革,居民收入差距逐步增大。据最新调查测算,我国居民根据收入不同构成三个阶层:高收入阶层人口接近4500万,占城市人口的10%左右,他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20000元,恩格尔系数已降至15%以下,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中等收入阶层总人口在4.5亿左右,其人均可支配收入在6000至7000元之间;低收入阶层,总人口在7亿上下,他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2000元,其收入增长速度缓慢。

(二)我国居民消费倾向持续下降,消费总需求受到抑制

1990年至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由0.847下降到0.774,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由0.85下降到0.74,居民的消费支出年均增长仅为12.9%.

1.居民收入不均抑制了消费总需求。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从而消费倾向差距也在不断加大。据统计,2001年底,我国城镇居民最高收入户的消费倾向为0.695,中等收入户的消费倾向为0.813,最低收入户的消费倾向为0.957,中等收入比最高收入高11.8个百分点,最低收入比最高收入高26.2个百分点。“有钱的不消费,想消费的没有钱”,这种状况极大地抑制了居民消费总需求的持续增长。

2.居民收支预期的不确定性抑制了消费的增长。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1.28亿的城市居民通过临时工作或非正式工作谋生,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徙,这些人工作的不确定性将会更加严重。与此同时,中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又导致人们支出预期上升,具体来说:一是社会福利体系的改革。养老金的资金来源将从现收现付制转向基金制,从长期来看,基金制将会强制个人储蓄。同时,许多退休工人考虑到最坏的情况,可能储蓄了远远超过其未来所必需的资金,以试图弥补假想的退休金损失;二是医疗体制改革。以有偿医疗的方式取代免费医疗的方式也增强了居民的储蓄动机;三是教育体制改革。随着上世纪90年代政府部分地卸掉财政教育支出,鼓励国有中学和大学收取额外费用以补充财政教育支出的不足,学费标准已经跃升10倍有余,飞速上涨的教育费用推动了居民的教育储蓄。由此可见,居民对未来收入增长缺乏信心以及未来包括养老、教育、医疗等福利制度改革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居民谨慎动机的增强,从而抑制了消费,促进了储蓄迅猛增长。

3.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受阻,消费需求不能得到满足。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7%,进入比较富裕的发展阶段,农村居民则为47%,处于小康水平阶段。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都处于一个变化的过程中,其消费重点从千元、万元级向几万、十几万、几十万元级的消费品过渡。高档消费品使用时间长,价值高,其价格高出居民收入很多,需要较长时间的积蓄才能实现购买的愿望,从而导致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受到阻碍,消费需求因缺乏支付能力不能得到满足。

4.农村消费需求不足是我国居民消费增速缓慢的重要原因。2002年,我国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1%,但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仅为37%,并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由于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滞后导致农民的收入低下,只能满足基本生活性消费(Ca),享受性消费(Cb)极少。

(三)我国金融资产结构严重失衡,居民投资需求受到抑制

我国金融业近10年来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特别是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发展尤为迅速,但金融资产结构仍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现象。据统计,2002年,国内居民拥有的金融资产储蓄存款占68.8%、股票投资为7%、国债的投资为8.8%、基金的投资占5.4%、人寿保险占1.9%、其他投资占8.1%.金融资产结构的失衡,抑制了居民的投资需求,促进了储蓄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储蓄的增长又进一步抑制了投资的增长。

1.股市低迷,抑制了居民的间接投资。2002年我国股票市场继续延续了2001年的下跌态势,全年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通过发行、配售股票筹集资金仅为962亿元,比上年减少290亿元,年末境内上市公司(A、B股)市价总值38329亿元,比上年末下降11.9%.股票市场不景气是造成居民储蓄存款快速攀升的重要原因。2002年初以来,股市中转入储蓄的资金就达1万多亿。

2.金融工具较少,限制了居民的间接投资。在我国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匹配较好的投资产品明显不足,不少投资渠道不仅收益低,而且风险高;国债由于近两年发行利率波动较大,整体呈现逐步下滑趋势;保险、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品种不丰富,居民找不到相对稳健和具有投资价值的金融产品,只好把钱存人银行。

3.投融资制度不完善,限制了直接投资的规模。一是在投资领域行政性垄断依然非常严重,许多项目都要经过政府机构的层层审批,不仅降低了效率,还限制了市场化的投融资方式;二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融资活动依然高度依赖于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三是金融市场体系不够健全,特别是债券和货币市场的发育严重滞后,从国际上来看,美国债券市值相当于GDP的143%,日本为136%,欧盟15国为92%,而我国债券市值大约只有GDP的29%.这就造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路径过窄,储蓄难以向投资转化。

4.财政挤出效应明显,民间投资难以进入。我国连续6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对于维系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挤出效应又无情地侵蚀着宏观政策的整体作用。国家靠借钱投资,民间投资却启而不动,政策性的不明朗严重制约了民间资本的投入。目前,民间投资在将近30个产业领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准人限制,尤其在基础设施、大型制造业、金融保险通讯、科教卫生、旅游等社会服务业以及国有产权交易领域的准人限制较多,使民间投资者踌躇,不敢贸然跟进。与此同时,2002年中国引进吸收外商实际投资达527亿美元,跃居全球第一,外资在中国圈地设厂,我们的很多领域对民间投资却有颇多限制,这种对民营资本的非国民待遇大大抑制了民间投资的热情,从而限制了直接投资的规模。

(四)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居民手持现金减少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革命发展迅猛,我国银行业努力建设以金融电子化为依托的金融创新体系,逐步实现服务渠道电子化和经营运作网络化,改变了全社会的结算方式和支付手段,减少了居民手持现金。

1.国内商业银行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改变了居民的支付习惯。我国人世以来,商业银行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纷纷致力于金融创新。从近期商业银行推出的新产品来看,逐步呈现出系列化的银行金融新产品(指“三通”,即“一卡通”、“一网通”、“一机通”)、整合化的金融综合业务产品(指“金融超市”)和外延化的银行创新服务产品(指网上银行、手机移动银行、家居银行等)三大发展趋势。这些新产品依靠的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的快速发展,能更方便快捷而低成本地到达客户身边,从而改变了居民的支付方式,减少了居民手持现金。

2.通货紧缩导致实际利率偏高,居民手持现金减少。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逐月下降,1998年4月进入负增长区间,直至1999年4月降到最低水平。随着扩大内需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于2000年5月转入正增长,但到2001年底,物价继续下滑,再次进入负增长区间。虽然我国经过八次降息,名义利率已经很低,但实际利率由于物价偏低仍然较高,居民手持现金的意愿减低,从而推动了储蓄的持续增长。

二、结论和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目前的储蓄高增长主要是由于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消费和投资的增速缓慢、居民手持现金的逐步减少而引起;充分暴露出我国经济架构的严重失衡,将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隐患;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储蓄增长的势头,并积极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

(一)不要“逼”老百姓花钱,而要针对不同收入阶层,采取不同对策,引导居民消费

首先,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个人相对收入,在分配政策上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进行微观层面的改革和合适的福利体系改革,大力提高人们的收入预期;控制教育和医疗费用,降低人们的支出预期,减少公众的焦虑;积极发展消费信贷,尤其是助学贷款,减少人们为教育而储蓄的需要,让其“有钱花”。

其次,引导高收入居民向更高层次的消费过渡,努力提高其消费倾向,增加消费供给,让其“有地方花钱”,从而抑制储蓄倾向的进一步提高。

(二)不要“逼”老百姓投资,而要不断增加金融创新,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刺激居民投资

第一,提供多样化的金融工具,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引导居民储蓄资金的合理分流。

第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股票市场,规范上市公司的市场行为,逐步建立完善的、公开的信息披露制度,增强居民的投资信心。

居民储蓄范文篇2

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1978年以来居民储蓄与利率关系的考察,分析利率对我国居民储蓄的作用。

一、经典经济理论对储蓄利率弹性的见解

储蓄利率弹性指利率变化对储蓄变化的影响程度。我国经济界对储蓄和利率的关系有一个通俗的说法,即“利多多储,利少少储,无利不储,负利减储”。这种说法与西方古典经济学的观点是一致的。

按照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利率对于储蓄的作用是单一的、正方向的和十分有力的。所谓单一和正方向,是指利率对储蓄的作用只有一个,即利率的提高可以刺激储蓄、抑制消费;利率的降低则抑制储蓄,刺激消费。

现代经济理论对利率与储蓄的作用的解释与古典经济学有很大不同。现代经济理论提出,利率对储蓄的作用可能是双重的,既有正向作用,也有反向作用。正向作用同古典经济学的解释完全一样,指利率的变化对储蓄的作用方向一致;反向作用指利率的变化对储蓄的影响完全相反,当利率提高时,储蓄反而会下降。

现代经济理论似乎将古典经济学阐述得十分清晰的一个问题搅得含混不清了。当然,经济理论的争论探讨绝非空穴来风。现实经济生活的复杂性使理论探讨必须深入,并因此趋于复杂。

二、利率对储蓄单正向作用的理论说法从未得到完美的实证检验结果

经济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试图检验利率与储蓄之间的简单正向关系,实证检验的对象有发展中国家,如巴拉萨(Balassa,1989)等人的研究;也有发达国家,如莫迪里安尼(Modighani,1990)等人的研究。实证检验的结果十分不同。有人的研究发现利率对储蓄的影响是正的,储蓄的利率弹性在0.3—0.4之间;有人的研究结果则表明,利率对储蓄的影响是负的,或者是含混不清的。

我国经济界对此问题的实证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如谢平(1993)、徐燕(1992)。在徐燕的实证研究中,发现1978—1987年我国居民储蓄对实际利率变动敏感,实际利率变化会导致储蓄额同方向变化。也有一些研究认为利率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不大,如刘尚希(1992),张文中、田源(1990)。在张文中、田源的研究中,发现1979—1987年实际利率对居民储蓄的系数小于零但不显著,同期利率对城镇居民储蓄的系数则大于零。张文斌(1991)对同期居民储蓄的研究也发现实际利率对储蓄的影响较小,相关系数仅0.56,且为负相关。

本人在对1952—1992年期间我国居民储蓄行为的实证研究中,也发现储蓄倾向与利率之间的关系是不清晰的,其中1952—1978年利率与储蓄之间存在微弱的负效应,1979—1992年出现不显著的正效应(李焰,1999)。但自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环境又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且利率的变动更加频繁,储蓄与利率之间的关系是否也发生了变化,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对我国1978—1998年间利率对居民储蓄作用的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所需要的数据包括1978—1998年期间的实际利率和居民储蓄率。按照储蓄是收入扣除消费后所余部分的定义,居民储蓄可以从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扣除当期消费后得出。但困难的是,现有总量统计数据中无法直接找到符合定义的居民现期消费数据和可支配收入数据。为此,用两个办法近似得出居民储蓄额:

办法一:用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城乡居民家计调查资料,将生活费收入(城市)和纯收入(农村)扣除生活消费部分,得出当期按城、乡分别计算的人均储蓄。但这套数据是抽样调查得出的,并且其中城市居民的样本期间较短,只能从1981年开始。为此,本文研究选用第二套数据做为补充。

办法二:选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提供的数据(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1999)。该数据相对完整地提供了1978—1997年我国居民储蓄的情况,其计算方法与本人对1952—1992年期间我国居民储蓄实证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基本一致。

关于利率的数据,本文选用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做为名义利率。对于物价指数,选用商品零售物价指数,零售物价指数以上一年为100。

用两套数据检验利率与储蓄率的关系时,本文先采用以下两个模型:

1.S=a+bY+cr+df

2.s=a+by+cr+df

其中,S为居民储蓄率;Y为居民实际收入水平;y为居民实际收入增长率;r为名义

利率;f为通货膨胀率。

用两套数据对以上模型做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从检验结果中可以发现:

第一,居民绝对收入对储蓄率有影响,但影响远远低于收入增长率。尤其在总量分析中,绝对收入对储蓄率作用的显著性很低;

第二,居民收入增长对储蓄率的影响显著。与1952—1992年的分析结果(李焰,1999)比较,该显著性有明显提高。

第三,名义利率对储蓄率的影响为不确定。其中总量分析结果显示,名义利率的参数为0.00638,但显著性很低,T检验值为0.932(见表1第8行)。其它检验结果均为正,但系数均较低,不超过-0.024。与收入增长的系数比较,明显偏低(后者最低为0.177)。说明在影响储蓄率的诸多因素中,首要者为收入增长,利率并非重要的因素。

第四,通货膨胀对储蓄有影响,但总体上影响较弱,且不显著。表1对1978—1998年居民储蓄率与名义利率关系回归分析结果

1978—1998年行数收入增长y绝对收入Y名义利率r

总量数据(数据10.189-0.015

源自人民银行)2(4.05)(-2.479)

30.000000457-0.000893

4(0.286)(-0.1178)

城市居民人50.1842-0.00995

均数据6(2.0398)(-1.18)(-0.565)

70.00001590.00638

8(3.34)(0.932)

90.1646-0.024

农村居民10(2.46)(-2.997)

人均数据110.0000389-0.0105

12(2.99)(-1.97)

1978—1998年行数通涨率fAR(1)R[2]D.W

总量数据(数据1-0.024-0.864;0.9252.09

源自人民银行)2(-0.273)(16.298)

3-0.1730.83760.862.56

4(-1.441)(7.63)

城市居民人5-0.008010.6880.73920208

均数据6(4.84)

7-0.002040.26580.722.04

8(-1.3895)(0.88)

90.0014940.77980.761.973

农村居民10(1.148)(6.6)

人均数据110.00004740.4570.7351.97

12(0.039)(2.286)

为了考察名义利率与通胀率对储蓄率的综合影响,将实际利率做为自变量引入检验模型,有:S=a+bY+cr[,r]

S=a+by+cr[,r]

其中r[,r]为实际利率。实际利率=[(1+r)/(1+f)]-1。通货膨胀率f是以上一年为基数计算的。

对模型选用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如下:

表2对1978—1998年居民储蓄率与实际利率关系回归分析结果

行数YyR[,2]AR(1)AR(2)

城镇居民10.0000150.1630.358

2(2.66)(1.23)(1.31)

30.10080.2490.714

4(1.424)(2.098)(4.28)

农村居民50.0000460.111120.72-0.08

6(1.91)(0.84)(2.59)(-0.3)

70.216-0.2241.429-1.08

8(4.28)(-1.68)(7.76)(-4.96)

行数R[2]D.W.

城镇居民10.72.09

230.692.434

农村居民50.671.93

670.7161.538

从检验结果看,实际利率对储蓄的影响比名义利率提高,其中对城市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力明显提高,尤其是第3行将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及实际利率做为自变量进行检验,效果似乎很理想。但同期对农村居民的检验效果则不同。在第7行实际利率对储蓄率的影响甚至为负,第6行显著性不到1。

考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因素,对城市储蓄模型检验结果的相信程度需要打一定折扣。1995年以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速度加快,使城市居民为养老、失业、医疗、子女教育等项目积蓄的金额迅速增加,表现为储蓄率迅速上升。与此同时,1993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导致物价指数迅速下降,实际利率上升。结果,形成储蓄率与实际利率完全一致的变化趋势。必须指出,尽管这种一致的变化表现为二者间很强的相关性和回归效果,但仅仅是一种偶合。为了剔除制度变化对储蓄率变化的影响,本文将对城市居民储蓄率的检验期缩短至1995年。检验结果如下:

s=0.12+0.165Y+0.155r

(4.91)(1.73)(0.956)

R[2]=0.6

D.W.=2.04

(其中括弧内数据为T检验值。)

从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实际利率的系数由0.249降至0.155,显著性由2.098降至0.956。因此可以认为,当剔除制度性因素以后,实际利率对城市居民的影响力明显减弱。

总结以上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1.自1978年以来,收入增长对储蓄率的影响程度明显加强;

2.收入增长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明显大于利率;

3.利率对于储蓄率的影响不确定。从名义利率看,有微弱的负效应,从实际利率看,有不显著的正效应。我国居民储蓄的利率弹性依然很低。

四、对我国居民储蓄有低利率弹性的理论解释

1.基本分析思路

储蓄是以收入使用形态的方式表示的收入的一部分。储蓄也是延迟的消费。人们决定是否延迟消费,以及延迟多少消费,要视这样做所取得的效用。显然,延迟消费最终要符合效用最大化的原则。何谓效用最大化?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如使目前或较短的时间内享受最舒适的生活,这可能意味着较高的现期消费,形成当前低的储蓄率;或使未来享有最舒适的生活,这意味着增加延迟消费,表现为高的储蓄率;或者,使人的一生能够保证有一个平稳的消费水准,这可能意味着或高或低的储蓄(随收入水平变化)率。显然,对于大多数理智的、打算平稳渡过一生的人来说,最后一种理解是最普遍的。因此从一般的意义上说,为了保证一生中稳定的消费水准,人们的储蓄率可能会随当前的收入变化,也可能随预期未来的或预期一生的收入变化而变化。

储蓄率随当前收入(绝对收入水平)变化还是随预期永久收入或生命周期而变化,这是一个理论上处于争议的问题。一些研究指出,收入水平是一个重要的标尺。当收入水平很低,或处于贫困线以下时,绝对收入水平是影响储蓄率的主要因素。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对未来总是不乐观,储蓄以备不时之需是主要的动机。一旦收入下降,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从本来很低的消费中再挤出一块用于储蓄,以防后患。保持消费不变从而降低储蓄是不敢奢望的。但是,当收入水平提高,且在较长时间内持续提高时,人们对未来基本是看好的,或对自己谋取收入的能力充满信心。此时,有一时的收入下降,人们可能继续维持原消费水平,除非收入持续下降,以致人们对未来的信心动摇。因此,这时的储蓄率变化主要取决于预期未来收益或永久收入。在实证分析中,可以选择收入增长率做为永久收入的近似替代。

我在以前的研究中发现,1979年以前,我国居民的绝对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储蓄率的显著因素,1979年以后至1992年,收入增长因素的显著性有明显提高。本文对1978—1998年实证分析的结果则显示收入增长的显著性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们可以循着居民储蓄与消费服从永久收入或生命期收入假说的思路,考察利率对储蓄的作用。

2.利率对储蓄作用的传递渠道是财富

按照这样的思路,利率是否可以影响储蓄,关键看利率的变化是否影响了决定个人消费及储蓄行为的永久收入或生命期内的收入。利率变化可以改变的是个人财富的价值和财富的收益。显然,当利率变化以后,财富价值与财富收益因之发生的变化是相反的。利率的上升有财富价值下降和财富收益增加两个结果。财富价值的增加和财富收益增加,无不意味着个人更富有了。反之,则有收入减少的感觉。当某个确定方向的利率变动发生后,对个人收入的影响实际上是通过财富价值与财富收益两个反向变化相互抵销后形成的。如果两个变化抵销的结果是总收入减少了,那么,按照个人储蓄、消费均服从生命期总收入资源(或永久收入)的原则,人们会增加储蓄,以保证消费的稳定;反之,若总收入增加了,人们会减少储蓄。因为按照收入增加的状况,为保证生命期消费的稳定,必须储备的部分可以少些。

这样一来,利率变化对于储蓄的影响变得复杂了。在某个特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中,利率的上升会使财富价值下降幅度大于财富收益上升幅度,于是有储蓄的增加;在另外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利率上升可能会有财富价值下降幅度小于财富收益上升幅度,于是有储蓄的下降。但若二者变化的幅度相当,储蓄会不升也不降。于是,同样方向的利率变化可能产生三种结果(见图示1):附图{图}

图1利率对储蓄的作用通过财富渠道传递

以上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利率的变化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储蓄变动效果。接下来的问题是,究竟什么原因会使一定经济环境下的财富价值变动或大于、或小于、或等于财富收益变动?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国1952—1978年和1979—1997年间利率对储蓄的作用有微弱的负效应和正效应。

3.收入水平低、

资本市场不发达是目前制约利率对我国居民储蓄作用的主要障碍在以上的阐述中,我们对利率之于储蓄作用的渠道归纳为财富,将作用力的方向简化为财富价值与财富收益两个相反变化相比较的结果,但对作用力度尚未触及。其实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会很容易地发现,利率对储蓄作用的力度取决于三种悄况:第一,财富价值与财富收益顺应利率变化的幅度均很大,但二者势均力敌,以致于双方相抵后储蓄的利率弹性很弱;第二,财富价值与财富收益的变化一大一小,以致于出现明显的负效应或正效应,利率弹性很大;第三,财富价值与财富收益的变化均不大,二者相抵以后的力量——储蓄的利率弹性也很弱,表现为弱的负效应和正效应。在第一和第二种情况下财富价值与财富收益中至少有一个对利率的变化十分敏感,这表明利率之于储蓄作用的渠道基本是畅通的;在第三种情况下,财富价值与财富收益对利率变化均不敏感,表明利率作用的传递渠道有很大障碍,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利率对储蓄的作用。

本研究提出,导致利率对储蓄作用传递渠道障碍的原因,主要是一个国家的收入水平和资本市场发达程度。低的收入水平和不发达的资本市场环境下,财富价值和财富收益对利率的变化均不敏感,这决定了很弱的储蓄利率弹性。

收入水平低会从两个方面阻碍传递渠道。第一个方面是储蓄的积累——财富水平过低,使利率无论怎样变化,都不能导致财富价值或财富收益产生足够大的变化,诱惑人们改变消费以及储蓄行为。第二个方面是储蓄刚性。低收入水平下储蓄多用于购买大件、应付意外事件和婚丧嫁娶等明确目标,并且,低收入水平国家多存在信贷约束,这更增加了储蓄量的不可调整性。在储蓄刚性下,利率的降低很难使个人压缩这部分用于未来支付而储蓄的量;利率的提高也很难令居民从维持生存和温饱的消费部分中压缩一块用以增加储蓄。因此,在低收入国家,居民储蓄对利率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不敏感的,利率对储蓄的作用必然很低。

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同样会制约储蓄的利率弹性。资本市场不发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金融管制和金融压制过强,表现为:过严的利率与汇率管制、资本市场狭小、交易品种少、流动性低。利率管制使利率长期处于低水平,波动幅度小且频率低,这使财富收益的变化范围很小,即便利率有些微调整,人们也不会因此认为财富收益有大的改变。利率管制也抑制了市场的流动性。市场流动性低会产生两个效果。其一,人们不认为利率的变化会使所拥有财富的价值发生变化。譬如,农民住房世代为自己家庭所有,基本不存在市场交易,这使房主无从感受利率下降对住房价值提高的现实好处。这种情况也同样存在于城市,不过情况略微好些。流动性很低的金融资产中也存在相似的情况。因此,发达国家中由于降息而产生的财富效应,在市场不发达的国家是很难看到的。其二,低市场流动性会使人们持有的金融资产倾向于短期化,如人们更倾向于持有现金、活期存款等。资产期限结构短期化,使利率变化对财富价值的影响程度大大降低。

总之,无论利率管制,还是低市场流动性,均使得利率变化对于财富收益和财富价值的影响大大减弱,这也从根本上制约了利率对储蓄的影响力度,降低了储蓄的利率弹性。

我国自1978年以来,改革与开放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但是到目前为止,制度变革尚在进行中,人均收入水平距发达国家依然有一定距离。因此,以上分析中谈到的有关制约储蓄利率弹性的两个障碍依然存在。

按照人民银行的统计,1997年我国居民名义人均收入为1583元人民币,相当于191美元。这个数字比1979年人均收入224元人民币提高了6倍(李焰,1999),但与发展中国家中居于前茅者比较,依然有差距。居民储蓄中用于养儿、防老、购买大件、防意外事件等动机所占比重,依然在储蓄总额中占半数以上。纯食利部分储蓄比以前有大幅度提高,但依然不占大的比重。储蓄刚性依然存在。

1978年以来,居民财富积累随收入水平提高而迅速增加,但总体上还处于低水平。其中农村居民财富内容以不流动的房产为主,城市居民以金融资产为主。但金融资产中又以期限相对短的通货和银行存款为主。从全国平均水平看,1995年居民储蓄总额中48%为实物资产,并且主要是流动性差的住宅投资,52%为金融资产。在金融资产增量中,货币与银行存款净额(扣除借款)占总量的比重为91.8%。因此,我国居民财富的总体特征是,财富积累水平依然不高,财富中近半数依然是流动性很差的住宅与实物资产;金融资产多为中短期银行存款。这些特征决定了利率变化通过财富渠道传递到储蓄的作用力依然不大。

五、未来我国居民储蓄利率弹性的变化趋势与利率作用方向

从未来看,目前制约我国利率对储蓄作用传递机制的一些因素将逐步消除。具体为: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使储蓄刚性弱化;财富积累增加,使财富收益与价值对利率变化敏感度提高;金融压抑过程逐步消除,其中,利率市场化使居民对利率→价值→收益变动的反应程度提高;资本市场发展将通过流动性提高和交易品种增加,提高财富效应。另外值得说明的是,随金融深化,信贷约束将逐步减弱,这会进一步消除储蓄刚性,扩大投资性储蓄在储蓄中的比重。因此,未来利率对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各相关因素的作用力将迅速提高。但必须强调,这并不意味着储蓄的利率弹性肯定提高。

到目前为止,我们又回到一般性的分析框架中,即不考虑由于制度、经济落后等因素导致利率弹性低的一般性分析。

按照一般性分析,利率对于影响储蓄的财富价值和财富收益可能都有很大的影响,或至少对其中之一有很大影响。假定在一定的财富水平下,如果利率对财富收益的影响既定,那么,利率对储蓄的影响最终取决于财富的期限构成。若财富期限构成主要为中长期,如主要是养老性积蓄、房产、长期投资的股票、债券等,则利率变化会大幅度影响财富价值。在财富收益水平既定下,一旦财富价值变化幅度超过财富收益变化幅度,就会形成利率对储蓄或强或弱的正向作用。但是,究竟哪些因素会影响财富期限结构的变化,因而影响利率对储蓄的作用力度与方向,是一个更加复杂的问题,在本文中不拟做进一步探讨。

到目前为止,可以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是,未来利率对于我国居民储蓄的传导渠道将逐渐畅通,无论财富价值还是财富收益,其适应利率的变化均将比以前更敏感。但对利率之于储蓄究竟会有怎样的总体作用力度和作用方向,还是无法作出清晰的判断。

六、政策建议

我国近年来数次下调利率以刺激消费需求的政策操作,显然是以利率对储蓄有显著正效应为依据的。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对这种做法提出了相反的意见,认为到目前为止,我国尚不存在利率对储蓄的显著正效应,以利率变动调节居民储蓄和消费的做法缺乏理论和实证检验的依据。而且,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利率政策对于调节储蓄和消费是否强有力是难以判断的。在这里,甚至不排除存在与利率调节目标相反的政策效果之可能(如存在利率的负效应)。因此,需要慎重考虑运用利率工具调节储蓄,从而调节消费需求的做法。近期政府推出征收利息所得税,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本质上同于利率变化的影响。因此,如果寄希望于此举可以降低储蓄,刺激消费,则又过于简单化了。

居民储蓄范文篇3

1978年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储蓄也出现高速增长的态势。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始终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这对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有着有利的一面,但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所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刺激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分流储蓄,但是居民储蓄依然持续增加。由于居民的储蓄存款直接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影响着货币的供给量,进而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宏观调控的力度和效果。因此,对我国居民存款储蓄问题的深入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有助于认清现状,做出合理的决策。

二、变量的选取及分析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时期,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因而,要分析各种因素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国情。1998年后,我国经济运行进入了一种新的体制约束状态,出现了明显的供给过剩,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与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投资、消费膨胀的内在动力明显不足;同时,由于我国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市场体制的控制力还有限,从而不能形成一种有效地传导机制。市场化改革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心理行为带来了很大影响,银行开始考虑贷款风险,投资者开始考虑投资回报,而消费者也开始考虑最佳的消费时机和预期收入。

这说明,我们的微观经济层面已生长出一种内在的约束机制,然而社会各个方面对这些积极的因素还很不适应,微观主体内在约束机制较强与宏观经济市场传导机制不畅之间的矛盾,导致了投资行为受阻、消费行为审慎和储蓄持续稳定增长。当前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居民对社会经济形势的预期、可选择的投资渠道、信贷消费的发展、利率因素的影响、“假性”存款的影响、消费领域的信用等级、高收入阶层消费状况、就业形势压力、体制改革、居民收入水平等。

笔者综合考虑,选取一部分变量进行研究,而且为了方便查找数据,只建立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存款模型进行研究,选用当年的收入增长率来考察收入因数对储蓄率的影响。用城镇居民的锗蓄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另外还选取了我国1981年到2009年各年的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一年期储蓄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作为解释变量。

三、模型及处理

基于以上数据,建立的模型是:Y=B1+p2Xl+B3X2+B4X3+B5X4+

B1度量了截距项,它表示在没有收入的时候人们也要花钱消费,储蓄率为负。

B2度量了当城镇:’人可支配收入率变动1%时,储蓄增长率的变动。

B3度量了当利率变动一个单位,其实也就是l%时,储蓄的增量的变动。

B4度量了当通货膨胀率变动一个单位,储蓄增量的变动。

B5度量了基尼系数对储蓄率的影响。这也是本文的重点变量。

U是随机误差项。对Y做回归利用e~ews最小二乘估计结果如下Y=一0.316951+0.280938X1+0.025289X2—0.423786X3+1.477997X4+u.

1.经济意义的检验

该模型可以通过初步的经济意义检验,系数的符号符合经济理论。

2.统计检验

显然通货膨胀率的系数通不过T检验,R2=0.832059,调整之后的R2值为0.804069,模型的拟合情况较好。F检验的值为29.72694,整个模型对储蓄率的增长影响是显著的。

3.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从F值可知此模型整体显著,但是分析各个变量后发现xl和x3不显著,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运用消除多重共线性的逐步回归方法我们可以得到要放弃x1和X3这两个变量,重新做回归分析得到:Y=p1+p3X2+B5X4+u从新模型的整体效果来看,R值和F值都很好,而且各个变量的t统计量也表明各个变量对储蓄率的增长都有显著影响。因此模型可设为Y=一0.263629+0.O2O638X2+1.1511522X4+u

4.异方差性检验

对新模型进行异方差性的检验,运用whhe检验,得到如下结果:由WhiIeHeteroskedasticityTest的结果P值可以看出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

5.相关性的检验

DW值为1.079257大于显著水平在0.01%上的O.882,表明存在自相关。从估计残差也判断出其模型是有自相关的。

6.序列相关性的修正来重新估计模型

建立模型e2=a*e2(一1)+e2(一2)+u估计上述结果可知其滞后二阶显著为0,从而可以判断其为一阶自相关。因此把残差模型修改为:e2=a*e2(-1)+u

7.最终结果

Y=一0.193532555+0.02123941533X2+1.233767206X4+[AR(1)=O.5691368307;AR(1):el=0.5691368307e(-1)+u.Y一0.193532555+0.02123941533X2+1.233767206X4+0.5691368307(Y(-1、-0.193532555+0.02123941533"X2(-1)+1.233767206X4(一1))+u

四、结论与建议

1.模型的实证分析

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率变化对居民的储蓄率变化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储蓄率对收入增长率的弹性为0.31478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居民的收入变化1%,储蓄率同方向变化0.314787%。利率变动对实际的储蓄率变动的影响并不是十分的重要,弹性仅为0.024487。这方面有很多的原因,其中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尤其是1998年以后,随着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改革,人们的储蓄倾向受预期的影响更大。这方面从人民银行数次通过降息来调整储蓄量,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也可以看出来。基尼系数对储蓄率的影响非常大,弹性达到了1.145280。这里可以看出,收入分配的均等程度对储蓄的影响非常明显。这是由于收入高的群体的储蓄倾向要明显的高于收入低的群体。

2.对宏观经济的政策建议

基于基尼系数对储蓄率的很大影响,国家应该重视对分配领域的调节,加大对低收入者的转移支付,切合我国实际的对税收领域进行改革,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

1)不要“逼”老百姓花钱,而要针对不同收入阶层,采取不同对策,引导居民消费。首先,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个人相对收入,在分配政策上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进行微观层面的改革和合适的福利体系改革,大力提高人们的收入预期;控制教育和医疗费用,降低人们的支出预期,减少公众的焦虑;积极发展消费信贷,尤其是助学贷款,减少人们为教育而储蓄的需要,让其“有钱花”。其次,引导高收入居民向更高层次的消费过渡,努力提高其消费倾向,增加消费供给,让其“有地方花钱”,从而抑制储蓄倾向的进一步提高。

居民储蓄范文篇4

全文有两条线索。其一,按照对“资金配置”概念的创新见解,剖析目前我国的资金宏观配置格局,重点研究资金融通渠道的效率及其相互之间的比较;其二,运用综合平衡理论工具,主要是采用居民储蓄视角来解析转轨时期的新的问题,并且在将综合平衡观念作为思想背景的情况下通过对资金配置问题的研究深化、细化综合平衡理论。

相应的,本文的理论创新主要有三方面:其一,从性质和数量上区分收入分配格局与资金配置格局,从而带来整个分析框架的变化;其二,改为以财政、金融部门为资金平衡研究切入口的传统作法,根据经济生活的现实情况,以居民储蓄为创新视角,作为研究资金配置问题和深化综合平衡理论的切入口;其三,通过各种有创新色彩的指标,研究并比较了我国间接金融、直接金融和财政部门的资金融通效率问题,由此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论文的导言部分从全社会资金的内涵和外延、对当前资金状况的判断和原因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宏观管理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几个方面比较系统的总结了集中于1995—1996年出现的相关研究成果,重点指出这些研究在概念从而统计口径的设计上、在研究起点和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其中非常引人注目的问题是对“资源配置”概念的理解。虽然已有研究一般可以把握资金配置在概念上的资源配置属性,但在对资金配置进行解析的时候,却基本以收入分配格局代替资金配置格局,而忽视了资金融通对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作用。这使本文找到了第一个突破口的可能位置。

第1章按照导言部分提供的线索,重点讨论全社会资金的概念,宏观资金配置的概念,并且在此基础上理清了可支配收入格局和资金配置格局以及两者之间性质上和数量上的差别,指出在目前宏观资金配置格局的状况下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似乎与已有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本文对宏观资金配置的定义为:宏观资金配置是资源配置层面上的概念,如果将投资主体分为政府、居民、企业、金融、国外五个部门,那么宏观资金配置格局就是指通过收入分配与资金融通活动形成的可用于消费与投资的资金在这五个部门的分配(一种比例关系)与使用。很明显,这个概念是不同于收入分配格局的,无论是最终分配格局或可支配收入格局,关键的差异是是否叠加了资金融通行为。概括地说,宏观资金配置格局与收入分配格局和可支配收入格局、资金融通有关。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等式示意如下:

收入分配格局+资金融通格局=资金配置格局

宏观资金配置格局与收入分配格局(本文选择可支配收入格局)数量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居民部门被认为“过高”的收入份额虽然在资金配置格局中依然比重较大,但其大量正净金融投资得以表现出实质性的意义,同时进一步显示出相对稳定的一面;企业部门在经历融资方式变化的困难之下,以居民部门为主的资金流出方适当的弥补了一部分资金不足,润滑了制度变迁的阻滞之处,其支配的社会财力一直稳定在30%以上,等等。

可以看到,在本文定义的资金配置格局成立的情况下,研究重点应当转移到对资金融通效率的研究上。

第1章的另外一项任务是在讨论居民部门收入份额的时候提出了对“制度稳定”的理解。参照综合平衡对“物价稳定”的理解,文章认为制度的基本稳定意味着制度变迁的可预测性,至少是大的方向的可预测性。这个概念成为贯穿全文的一个假设,一个思考的背景。

在对资金配置概念、格局等问题作出分析之后,第2章的任务是为资金配置研究提供?á??勰????

--------------------------------------------------------------------------------

橢橢???瘲

--------------------------------------------------------------------------------

??誏???l?屠屠屠屠T岴??鏗ò巜巜巜巜巜巜巜巜鋞[1]鋠鋠鋠鋠鋠鋠$铉?雩8錄?巜巜巜巜巜錄同时,获得进一步发展、完善综合平衡理论——主要是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理论的机会。

在建立一个理论框架的过程中,文章通过两个流程图和一个指标体系,首先重新整理了一遍研究内容。借助一个理论框架的图示,正式提出本文的理论框架:居民储蓄视角的资金配置问题研究框架。文中指出:

1.本项研究必须建立在对各部门资金流动尤其是居民部门资金流动的研究基础之上。因此本文的实证分析的起点是对居民部门储蓄行为、储蓄结构的分析;

2.在获得居民部门储蓄结构的基础资料之后,可以对其进行实证或至少是统计分析,以取得居民部门资产选择行为的趋势性规律。这是分析其他部门资金流动的基础。对于财政和间接金融部门,重要的是把握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的状况,并且把研究重点放在资金融通效率上;

3.框架中的研究重点为居民部门资金决策情况;间接金融部门、直接金融部门和财政部门的资金融通效率;企业部门资金使用效率中与资金融通渠道相关的部分等等;

4.储蓄—投资转化的顺畅与否是资金配置是否有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是本文运用综合平衡方法考察资金配置问题的重要方面。

第2章还在附录里讨论了资金配置机制的评价机制问题,以便于在关注效率的时候对效率的地位加以确定。

论文导言到第2章的内容是全文的核心,是之后的分析得以成立的基础。也正是在这一部分,既完成了概念体系上的多少带有“突破”性质的进展,又提供了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同时有可能成为今后同类研究的参考。

从第3章开始,论文进入统计分析的阶段。按照理论框架的要求,分析应当从居民储蓄开始。通过对居民部门储蓄存量结构与流量结构的讨论,结合对中国制度变迁若干方面的把握,论文主要得到下面的结论:

1.居民部门储蓄结构变动的主要依据是资产的增殖动机,另外还受到如谨慎动机等方面的影响;

2.居民部门储蓄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的结果基本可以支持居民金融资产证券化的结论和实物资产比重与增幅超过金融资产比重与增幅的可能性;

3.居民部门储蓄结构的变动趋势为微观经济调整,主要是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较为适宜的环境,同时为“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提供了较好环境,但也为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影响居民部门资产选择行为的若干因素主要有:证券投资基金的设立会影响到居民部门证券投资的范围和比重;消费热点的出现,如住房、汽车等,与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可能扩大居民部门的金融负债和实物资产累积;宏观经济状况的好坏影响居民部门倾向投资的比重,等等。

趋势往往需要通过国家比较得到证实和深化。经过对美国、日本、韩国、印尼居民储蓄结构的一系列资料整理工作,本文得以对居民储蓄结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讨论。这一部分的论述还结合了对“金融风暴”的关注。国际比较回答了以下四个问题: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增量比重与经济发展水平有怎样的关系;债券与股票作为证券化资产在居民储蓄结构中的共同意义与差异;金融工具尤其是居民部门金融负债的发展情况与金融资产、实物资产累积之间的关系;自由资本流动与居民资产选择行为的关系。

1.按照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金融资产存量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但是没有排除实物资产累积速度的同比或更快速增长的可能性。而美国和日本居民储蓄结构显示的(或隐含的)是实物资产增长规模大于金融资产增长规模,虽然我们在不具备存量资料的时候尚不能判断前者的增速是否快于后者。这一观察结果构成一种悖论式的假设。从我国情况看,这种情况的出现在具体经济体中是可以现实的存在的,但尚难称之为“趋势”或律。相反,印尼及韩国则处在金融资产迅速增长而实物资产累积速度较慢的经济发展阶段,但不排除,对该两国更进一步的了解可能会发现新的与我国类似的情况。是否可以作出这样的解释,即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居民部门资产累积形式会从金融资产转移到实物资产上来。这种解释与一些一般理论是有冲突的,比如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规定),经济社会化规律等等。

2.金融资产证券化的趋势或格局是金融深化的一种表现,它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提高资金运营效率,降低金融系统风险等方面。然而,以股票为主的证券化进程或以债券为主的证券化进程在经济意义上是有区别的。一般而言,股票是浮动收益的所有权证书,债券是固定收益的债权证书,前者对投资者而言风险较大,后者对发行者而言约束较硬。从我国的情况看,债券市场的发展主要受到企业信用水平的制约而只能局限于国债的发行与流通,且规模有限,对于居民部门持有而言,似乎只有国债是既令国家或金融当局放心又让投资者安心的债券种类。但从金融系统风险的角度看,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应当协同发展,以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来说,普遍受到资本市场单一化的负面影响,外资撤离股票市场之后只有逃离东道国,而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逆向波动的规律没有能够为这些国家的金融稳定起到任何可观测到的作用。另一点是债券市场的开放程度问题。应该承认,韩国在开放债券市场的时机选择上是很令人钦佩的。单纯发展证券市场中的某一类,恐怕长期来看是不足取的。

3.居民部门金融负债的增长主要联系居民部门实物资产的增长和净金融资产的相对萎缩,同时金融负债的增长是金融资产增长的结果,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美国居民金融负债增量在若干年份高于金融资产增量,同时与实物资产增长存在紧密的联系。前文曾谈及,一般来说,可以把金融资产、实物资产、金融负债之间的联系用简图表示为:“金融资产增长”→“金融工具变化,发展消费信贷、按揭等的可能”→“金融负债增加”→“实物资产增加”,当然,不能排除金融资产存量转化为实物资产、金融负债增量转化为金融资产的可能。但是,对于什么是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可能没有一个统一的内在规律,各国国情会在其中起一个关键作用。比如中国,居民部门金融负债增长恐怕还在民族习惯上面临基础性的障碍。

4.对资本流动的各类管制根本上源于经济发展战略方面的考虑,一般认为资本不足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而经济发展战略中对资本流动管制的规律就是为了改善这一不足。经济发达国家在取得经济优势之后倡导全面的资本流动自由化,一方面在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方面提供了富余资本,一方面为富余资本提供了出路,使得发达国家GNP构成中国外收入大幅增加。自由资本流动对居民部门而言,提供了自由资产选择的保障,对此特定部门而言是有利的,但对于经济欠发达国家,投资机会的风险——收益比可能会使一部分国内储蓄以资本自由流动为条件外流,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储蓄——投资缺口。然而,自由资本流动终究应当被视为发展目标,至少从资源利用效率的角度看应当如此。

综上所述,居民储蓄结构的国际比较对我国的启示有:

1.注重对实物资产累积的研究,加强对实物资产累积的监测与调控,这里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加强宏观调控中消费导向的力度和作用,二是发展以按揭为主的居民部门金融负债,配套培育消费热点;

2.继续推进股票市场的规范建设,大力发展国债流通市场,扶持企业债券市场,构筑一个较为完整的资本市场体系;

3.坚持对外开放政策,不因一时的经济问题或周边地区的金融动荡而停滞了自己有计划的长期国策,人民币兑换步伐当坚定而谨慎的迈向资本项目,汇率制度当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市场化(比如扩大外资银行的参与程度)。

第4章以第3章有关居民储蓄的结论为视角,研究间接金融部门、直接金融部门和财政部门的资金流动问题。本章把直接金融部门、财政部门资金流动问题同间接金融部门资金流动放在一起进行讨论是为了更好的体现部门间的比较和综合平衡的思想背景。通过对第3章提供的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本章将研究重点集中在居民部门储蓄的范围里,也即对占GDP比重21%左右的资金在股票、国债、储蓄存款中的配置进行讨论。

第4章首先讨论间接金融部门主要是存款货币银行体系的资金流动问题。在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的分析说明之后,讨论了同业拆借市场效率(及其与信贷市场效率之间的关系),金融机构效率包括盈利水平、资产流动性、储蓄—投资转化等问题。其中对同业拆借市场的市场有效性分析成为今后分析直接金融部门时一项统一的工具。对间接金融部门效率的总体评价是:

1.储蓄—投资转化率体现间接金融部门的宏观金融效率指标处在下降的过程中,表现为存贷比率的下降。但这一趋势恐怕不是间接金融部门自身所能改变的;

2.金融市场效率和金融机构效率处在提高的趋势之中,同时应该还有较大的空间;

3.间接金融部门效率提高的障碍是整个经济的信用水平下降,资金价格决定的政策刚性,行业管制和经营管制依然严格,手段依然有浓厚的行政色彩。

直接金融部门资金流动分析从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资金来源始,运用市场有效性假说从总体上讨论了我国资本市场的资金融通效率问题并得出弱式有效的基本结论。之后重点考察了股票筹资的行业结构与资金使用效率。直接金融部门资金流动问题研究的主要结论是:

1.我国股票市场从建立至今不到10年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其根本一点表现在市场融资效率多少有所提高,其不足恐怕还需要时间来予以弥补;

2.证券市场与间接金融部门一样,尚不能在资金融通的环节为资金使用提供足够的约束;

3.股票市场中不同行业的企业融资份额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市场认可的融资份额表现在配股为代表的后续融资份额中,这一份额的构成与上市公司行业结构的差异体现了政策导向与投资者选择之间的矛盾;

4.总的来看,股票市场是有很大发展前途的融资方式,它的有效发展有赖于产业发展(或维持)方面的政策与投资者的市场化选择之间达成更好的协调。

对国债问题的讨论是本文较有特色的一个部分。首先,文章讨论了国债的经济意义,并通过对1982—1996年国债发行与建设性支出和还本付息支出之间的相关分析,对1999年和2000年国债发行规模作出估算;其次,通过本文第3章对居民储蓄结构的讨论取得需求角度的国债规模的数量界限。当对两组预测数作出比较时,可以非常方便的发现需求量远大于计划发行量。虽然本文的估算可能是不很确切的,但对于达到说明财政部门的融资空间与其目前应当承担的责任和实际承担的责任之间的不对称的目的应该还是有意义的。

第4章附录说明了市场有效性假说及其在中国的运用。

经过导言到第4章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第5章试图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结合前文,本文的主要政策意义体现在:

1.积极推进直接金融的发展,扩大股市规模。调整上市公司行业结构,顺应配股筹资中体现出的对公用事业类股票的青睐,增加基础设施融资规模。在扩大股市规模的问题上,还可以重点发展配股筹资的方式,重点考虑上市公司的二次融资。

2.培育、发展企业债市场是我国直接金融发展的当务之急。可以考虑首先将企业债的发行试点集中于上市公司,以相对规范的企业承受压力,同时享受资金运作的收益,或者在新募集公司发行股票之间先发行可转换债券。这些举措的目的是取得企业债运行的经验,以完成推进之前的尝试。

3.国债的发展是不可忽视的。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化解不良资产压力的主体仍然是间接金融部门自身,主要着力点是避免新的不良资产的产生。

在第5章里,有关融资渠道选择问题的讨论既是顺理成章的,又是对全文的深化和对研究方向的指示,因此是全文真正的结论和进一步研究的真正起点,同时也提示了本文的“未完成”的性质:

1.从总体上看,间接金融部门与直接金融部门都正在经历效率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间接金融部门出现了利润水平下降的情况(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在第4章有解释),同时其在储蓄—投资转化过程中的地位由于经济环境的影响而有所下降;直接金融部门目前在资金融通格局中所占比重依然较小,也抑制了效率的提高。在讨论直接金融部门效率时,我们考虑了该融资渠道在提供资金使用约束方面的作用(上市公司效益指标与非上市公司效益指标的比较),结论是约束不明显,而由于没有直接的间接金融部门作为融资渠道所提供的资金使用约束的资料,我们没有在讨论间接金融部门效率时直接涉及,但通过对国营企业效益状况的一般性了解,我们至少不能肯定这种约束机制的有效存在。

从这个角度,当需要为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发展提供意见的时候,可以发现:

(1)从融资机制本身的效率来说,两者都存在提高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同时在债权约束、股权约束孰硬孰软的问题上,目前不能判断何者更有优势,只是间接金融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长,规模较大,直接金融在我国发展(恢复)较晚,规模尚小而已。所以,对融资机制的研究如果不能很密切的结合国情,而仅仅从某种理想化的角度讨论一个真空中的运行,恐怕意义不大,而这可能正是一段时间以来在此问题上虽时见文章却常常不留痕迹的原因;

(2)制约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发展的共同因素其实相当明显也相当客观,也即居民部门作为目前唯一的资金盈余部门的资产选择行为。这使我们得以多从资金供给方考虑问题,以便在金融工具供给方面多作文章。融资渠道之间恐怕没有什么先天的优势与劣势,其运行机制可能在不同国家之间表现不同的形式,所以在不同融资渠道的规模、效率的区别上,一种竞争是必要的,是应该存在的。

2.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献的简单引用,文章发现,在讨论直接金融、间接金融的份额等问题时,效率只能是一项指标,虽然这一指标可能非常重要。在最新的研究成果中,信息披露与信息监管成为或许是最重要的指标,而效率退而成为衡量银行业或金融市场成熟程度的指标。在缺乏恰当的数据以构造指标的情况下,对我国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信息披露与信息监管水平的直接判断往往缺乏根据。然而,对于我国目前转轨时期的融资渠道效率状况,既然成熟是难以被认同的评价,那么可能的结论将是:

(1)除了效率高低形成的融资渠道发展问题上的取舍之外,其所提供的资金约束情况是非常重要的考察指标。对于我国目前的融资渠道效率状况而言,确实只能通过共同发展过程中的竞争逐渐澄清发展重点,即便直接金融在成熟之后能够占据间接金融的份额,目前对直接金融发展的重视也只是出于居民部门资产选择行为的考察,并非依据直接金融在我国的某种特殊优势;

(2)发展间接金融的重点应该置于监管方面,而有效监管的另一个方面必须由有效内部管理为保证。有效内部管理的前提是经营决策的科学化和自主权。内部管理可以促成资金融通活动的安全与效益;

(3)发展直接金融的重点同样在监管,问题是这并非全部。在直接金融部门效率提高的背后,必然存在金融市场化的问题。对我国来说,其具体含义主要是指对上市公司的选择是继续按现行方式进行,或者按二次筹资的格局调整行政政策的扶持方面,还是真正把选择权交到资金盈余方手中。

3.第5章突出强调的是,财政应当把自身置于整个储蓄—投资转化过程中安排其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在前面讨论过的国债规模界限的基础上,参照间接金融部门的储蓄—投资转化差额和直接金融部门存在的部分资金退出生产领域的情况,有可能在充分利用国内储蓄的同时改变财政部门目前正在逐渐走出的困境,同时为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总结,文章最后坦率的指出了自身的不足。这些不足表现在:

1.居民储蓄结构变动是本文的重点内容之一,但在储蓄行为分析上有一些具体问题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不令人满意而只能放弃。间接金融部门金融创新活动对居民储蓄结构变动从而对其他中介部门资金来源的影响应当在今后着力研究;

2.国外部门资金流动对国内资金配置状况的影响是本文应该涉及而没有涉及的内容。作为资金配置问题的研究,本来确实应当按照居民、企业、金融、财政、国外等部门的顺序逐个进行,但这样的工作恐怕不是一篇论文所能完成的;

3.本文对国债规模界限的讨论是初步的,只是从居民储蓄的角度提供了一条思路,而文中的一些试算只是一种举例式的工作。在对国债问题的进一步讨论中,国债的适度规模问题、国债发行与流通制度的改革措施等等可以成为重点和方向;

4.对企业债的讨论只在居民储蓄结构的国际比较部分浅尝辄止。虽然这样做的原因是可以被读者所理解的,但作为今后研究(以及政策上的开发)的重点对象应当是没有疑问的;

居民储蓄范文篇5

关键词: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因素

居民储蓄存款增长情况的变化

2004年第3季度末,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15458.7亿元,增加额从2003年第3季度以来出现了连续下降的势头(2004年第1季度除外),由2003年第3季度的3214.03亿元持续下降到2004年第3季度的1666.27亿元;同比增长率也由2003年第3季度的19.22%连续下降到2004年第3季度的14.44%。中国人民银行在2004年10月公布上调存款利率,虽然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和同比增长率在2004年第4季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但是,如果这种势头继续保持下去,2004年将是维系了近10年高速增长的居民储蓄的拐点。本文利用了1999年1季度至2004年第4季度的季度数据,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做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居民储蓄-[飞诺网]

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和储蓄率表现出几乎完全一致的走势,即1999年第3季度至2002年第2季度一直稳定上升,2002年第3季度略有下降后又恢复上升,2003年3季度2004年第3季度以较大速度下滑;各年1季度数据相比较,储蓄存款增加额和储蓄率从2000年至2004年均稳步上升。根据储蓄率的定义(储蓄率等于储蓄存款增加额与可支配总收入的比),当收入不变时,储蓄率随储蓄存款增加额的变化而变化,即两者同步变化并表现出一致的走势;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居民收入是不断提高的,只有当存款增加额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而加速增加时,储蓄率才会表现出与储蓄存款增加额一致的走势,所以我国居民的平均储蓄倾向是不断上升的。每年1季度的储蓄率远大于其他3个季度,这进一步验证了上述观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加速增加,平均储蓄倾向是不断上升的。这一期间,1998年12月、1999年6月和2002年2月,三次降低存款利率,但上述两个指标并没有因利率下调而下降;相反,2004年10月上调利率时,两个指标均大幅度上涨。这一反差说明我国居民存款对名义利率下调的利率弹性小,而对名义利率上调的弹性大,即我国居民储蓄意愿非常强烈。综上所述,收入是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储蓄存款增长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动直接受到可支配收入和储蓄率的影响,而储蓄率的变化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通货膨胀率以及通货膨胀预期造成实际利率的变化,居民消费支出、房地产投资、金融投资收益及渠道的变化。

居民可支配收入。我国居民的平均边际消费倾向是缓慢下降的,所以,个人可支配收入越大,储蓄存款增加越多;反之也成立。实际利率。我国居民存款对名义利率下调的利率弹性小,而对名义利率上调的弹性大;而样本期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我国名义利率是下降的且在调整以前名义利率是不变的,所以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居民存款变化受到名义利率变化的影响很小,主要受到通货膨胀引起的实际利率变化的影响。居民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对储蓄存款的影响比较微妙:当居民的收入不变时,消费支出增加了,可以用来储蓄的资金自然会减少;另一方面,居民消费支出也受到收入的影响,所以,把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支出同时引进回归方程时,会引起复共线性;最后,居民消费支出还受到通货膨胀及其预期的影响。总而言之,把居民消费支出引进方程时,要十分谨慎。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示居民消费支出。房地产投资。由于房地产固有的保值增值性,土地的不可再生性,以及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尤其是当前居民对通货膨胀预期越强烈的情况下,房地产越来越成为更多居民的投资渠道之一。居民储蓄存款主要来源于人们的闲置资金,在房地产投资不断升温的情况下,储蓄存款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本文采用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来衡量房地产投资对储蓄存款的影响。金融投资渠道及收益。一方面,我国居民的金融投资意识越来越强;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可供居民选择的投资渠道越来越多,如股票、国债以及多种多样的基金等金融资产不断进入居民的资产组合之中。本文选取相应期间股票指数和国债指数平均收益率(简称指数收益率)来反映金融投资对储蓄存款的影响。综上所述,得到如下回归模型:Y=a0+a1X1+a2X2+a3X3+a4X4+a5X5+μ(1)

其中:Y表示因变量即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增加额,X1、X2、X3、X4、X5依次表示居民可支配收入(亿元)、消费支出(亿元)、实际利率、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元)、股票指数和国债指数平均收益率。模型(1)中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可能存在线性相关,为了消除线性相关对回归结果的影响,建立如下模型:Z1=a0+a2Z2+a3X3+a4X4+a5X5+μ(2)

其中Z1、Z2分别表示储蓄率和消费率,消费率定义为居民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比;其他变量同模型(1)。

回归结果及分析

结果显示,模型(1)和模型(2)均不存在自回归,所有变量的回归系数没有发生方向性的变化;只有模型(1)中指数收益率的P值达到0.2,比模型(2)的显著性水平差一些;总的来说,两者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回归结果的可信度较高。模型(1)的拟合优度达到0.91,比模型(2)好很多;模型(1)中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两个变量不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所以以模型1为主对结果进行分析。

常数项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表现为-3448.76亿元,表明我国居民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每季度负储蓄3448.76亿元,因而可理解为每季度的基本支出;可支配收入的回归系数为0.86,说明在满足基本支出后,每增加1元收入可使储蓄增加0.83元,可支配收入是储蓄存款增加的重要因素;消费支出的回归系数为-0.50,说明每增加1元的消费使储蓄减少0.50元,消费支出是储蓄存款减少的重要因素;实际利率的回归系数达到392,每提高1%的实际利率使储蓄存款增加392亿元,说明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对我国居民存款消费决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房地产价格指数显著为负具有很强的经济意义,表明2003年下半年以来的通货膨胀预期和商品房涨价预期对储蓄存款分流至房地产产生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预期房价上涨1元,可以使全国储蓄存款减少4.25亿元;指数收益率的回归系数虽然不显著,但仍然为负,所以上一季度股票市场走势和国债市场走势较好时,证券市场对储蓄存款产生了一定的分流;相反,则储蓄存款发生回流。总而言之,投资渠道和方式的增加对存款变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产投资的重要来源,高储蓄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居民对社会经济稳定、金融健康具有信心的表现。在目前通货膨胀预期加大和实际负利率的形势下,势必减少存款的持续增长;而储蓄分流过快,将会进一步增强居民对通货膨胀预期,损害对社会经济稳定和金融健康发展的信心。所以中国人民银行利用利率政策调控消费、房地产投资从而使储蓄按照适当的速度增长是十分必要的。

居民储蓄范文篇6

关键词:现收现付制;基金积累制;统账结合制;储蓄;养老保险

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是养老保险筹资的两种基本模式。现收现付制的理论依据是代际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代人的社会保障待遇(主要指养老金)可以由同时期正在工作的下一代人缴费支付,即用在职劳动者的供款以支付退休人员在老年期的待遇,社会保障可以实现横向平衡。这种制度在实行初期因支出规模小而负担较轻,但随后通常会因人口老龄化和人均寿命延长而负担较重。完全基金积累制的理论依据是个人收入纵向平衡理论,该理论认为:劳动者退休后享受社会保障待遇所需费用总和可与其工作时投保形成的基金积累总和保持平衡。在操作上,通过设立个人账户,记录其缴费及基金收益,劳动者必须按工资的一定比例按时向自己的个人账户存钱并获取基金收益,实质上是一种强制储蓄。如果不考虑政府补助,与个人储蓄没有差别,其特点是强调长期平衡,不受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影响,能形成基金积累。智利是率先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与人口老龄化的关系成为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外比较流行的观点是:现收现付制度容易受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影响,在一个趋于老龄化的社会里,现收现付制会出现支付危机,而基金制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根据国际惯例,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7%以上的社会被称为老龄社会或老年型人口国家。中国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为0.88亿,已达到总人口比例的7%。根据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研究预测,2000年至2028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从不足1亿增加到超过2亿。2028年至2038年将迎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在这10年间,65岁及以上人口将由2亿增加到超过3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到来,以及未富先老的现实,使得我国“先天积累不足”的养老支付系统面临危机,在这一背景下,许多经济学家主张放弃现收现付制而转向基金积累制。在国际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浪潮中,1997年我国确定的养老保险模式为“统账结合”的混合模式,该模式规定城镇企业和职工共同的养老金缴纳应占职工工资总额的28%,其中的11%进入个人账户,用于在职职工养老金的积累;17%进行代际转移,用于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的统筹支付,该体制实质上就是部分基金积累制。

在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研究上,学者多集中于养老金制度及政策研究,对养老金的经济影响的定量研究屈指可数,具体到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影响的实证分析更是凤毛麟角。

一、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历程

从1984年开始,广东、江苏、辽宁、四川等省的部分市县开始试行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突破了“单位保险”的围栏,养老保险的社会性得以恢复。1986年劳动合同制工人按本人标准工资的3%缴纳养老保险费,这是中国社会保险史上第一次建立个人缴费制度,由此改变了养老保险完全由企业和国家负担的惯例。199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作出了较为原则性的规定,明确了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费用由国家、企业和职工三方负担的原则,职工个人缴费确定为本人工资的3%。1995年,国务院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这是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构建新的养老保险制度框架的标志,明确提出了个人账户与社会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统一了全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根据这个“决定”,职工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由职工工资的11%构成,其中8%由职工个人缴费(4%起步,每两年提高1个百分点,逐步到位),3%由企业缴费划入。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基础养老金由统筹账户支付,相当于职工退休时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20%,以后缴费每满一年增加一定比例的基础养老金,总体水平控制在30%左右,个人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积累额除以退休职工平均余命月数(120)。此外,养老金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职工工资的增长进行调节。在制度设计上,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账户是彼此独立的,分别支付不同的养老金。然而,实际的运行却并非如此,在基金紧张的情况下,统筹基金可以向个人账户透支,由此造成了个人账户“空账”运行,职工的利益难以得到保证。针对这种情况,从2001年开始在辽宁进行试点,推行分账运行。2005年12月颁布《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与1997年的《决定》比较,便可发现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办法有了实质的变化,即由原来的固定除数120变为了可变的“计发月数”。这意味着提前退休必然导致月养老金的减少。

二、两种制度对储蓄影响的文献回顾

(一)现收现付制对个人储蓄的影响

在某些条件下,现收现付制这种社会保障制度有可能减少个人储蓄,这称为社会保险对个人储蓄的“挤出效应”。最先明确提出这一点的是费尔德斯坦通过假定整个工作期内的储蓄都是为了退休期间的消费为目的,费尔德斯坦应用一个排除私人自愿的代际转移(即预防性储蓄)的“扩展的生命周期模型”证明:社会保障通过两个相反的力量影响个人储蓄。一个力量是,人们既然可以从公共养老金计划中获得养老金收益,就可以减少为了退休期的消费而在工作时积累财富的需要,这叫做“资产替代效应”;另一个力量是,因为与财富审查有关的社会保险可以增加储蓄,因而可能诱使人们提前退休。提前退休意味着工作期的缩短和退休期的延长。这反过来又要求人们有一个比较高的储蓄率,这叫做“退休效应”。个人储蓄的净效应取决于这两个方向相反的效应的力量对比。如果资产替代效应大于退休效应,个人储蓄将减少;如果退休效应强于资产替代效应,则个人储蓄可能增加。费尔德斯坦应用1929-1971年(除1941-1946年)期间美国的总指标进行参数估计的结果支持社会保障大大地减少私人储蓄的结论。几乎所有的估计值意味着在没有社会保障的条件下,私人储蓄将至少比现在高50%甚至到100%。

巴罗根据“中性理论”指出,社会保障有可能为个人的代际转移支付所补偿,这可能会抵消一部分挤出效应;进一步地,假设不同的人都具有相同的偏好、工作能力、禀赋、税负以及社会保障缴费率,那么退休年龄就不会因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引入而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存在遗产动机,社会保障对于个人储蓄的挤出效应应该是零。

在另外一些主要的论著中,达拜认为生命周期储蓄对于私人储蓄行为仅仅提供部分的解释,通过引入费尔德斯坦的社会保障财富变量,他扩展了他早期应用的持久收入消费函数,他认为实际的效用应比费尔德斯坦所估计的要小。

雷默尔和莱斯诺伊指出费尔德斯坦模型构建的一个主要缺陷是他对那些将有资格成为各种不同社会保障收益享有者人数的估计,特别是他的模型的计算程序存在着众多缺陷:(1)给定制度内人口的就业现状,模型没有随着确定收益的条件概率的变化而作出调整;(2)忽视了女性参加工作的比例的重大变化;(3)没有包括当前领取福利金的女性。

但费尔德斯坦随后又反驳,认为即使修改了那个计算程序上的错误,在1972年以前,美国社会保障对于个人储蓄的负面影响也要在44%左右,对私人储蓄的影响占了34%左右。并且,费尔德斯坦于1995年用新的时间序列方法估计1974年那篇著名文章的结论,他在1974年文章的基础上再加上21年的数据,并修正了最初的社会保障财富变量,得出的最终结论是每1美元社会保障财富减少2-3美分私人储蓄,总的来说,参数值意味着社会保障计划现在总共减少私人储蓄60%。

挤出效应的实质在于,一个公共养老金计划向个人提供了在退休之后有一定养老金收入索取权的制度化保证,这就使得个人有条件减少他在工作期间为了退休之后的生活而积累的一部分个人储蓄。意味着个人储蓄的目的只是在于把工作时的收入转移到退休之后消费之用。

(二)基金制养老金制度对个人储蓄的影响

基金制融资方式的社会保险制度对个人储蓄行为的影响比现收现付制要复杂。戴维斯(Davis,1995)[12]利用生命周期理论讨论过养老基金对于个人生命期储蓄的影响。首先,由于养老金承诺的非流动性和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个人储蓄不会随着养老金收益的增加而一对一的增加;其次,流动性约束的存在限制了个人自由借债的能力,意味着个人在其一生中需要较高借入的那些时间内,并不能按照其整个生命期的消费计划进行消费,这样,强制储蓄(如养老金基金的缴费)既不会因为借债也不会因为减少个人自愿储蓄而减少;第三,在一个增长的经济中,工人可能希望提前退休,这也会使他增加工作期的储蓄;第四,如果从当前消费转向未来消费的替代效应超过了可以减少储蓄的收入效应,那么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也会为提高个人的总储蓄而提供激励。假定一个供款基准制的基金制养老金计划,作为一个对个人的部分收入进行延迟支付的机制,它强制工作期的个人进行储蓄。假定个人的生命期收入和生命期的消费倾向一定,则这种强制储蓄也可能减少个人的自愿储蓄。因为强制性储蓄和自愿储蓄之间同样具有替代效应,所以,它对总的个人生命期储蓄会有什么影响,首先也就取决于强制性储蓄和自愿储蓄之间边际替代率的大小。如果边际替代率是1,则强制储蓄对个人的生命期储蓄就不会有所影响,但如果边际替代率不等于1,则强制储蓄也要减少个人自愿储蓄。戴维斯(Davis)在分析了12个OECD(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简称OECD)国家、智利和新加坡的养老金基金以后,并没有发现养老金基金对于个人储蓄的规律性影响,因此,他的结论是,基金制养老金计划对个人储蓄的影响要依各个经济的具体状况而定。

世界银行通过美国职业年金方案、澳大利亚的职业年金方案和智利、新加坡的例证,认为积累制有增加居民储蓄,促成资本形成的潜力,而现收现付制计划则没有这种潜力。到目前为止,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对个人储蓄的影响由于研究方法的不用,选用指标的不同,各国经济状况的不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三、中国统账结合制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

本文假设每个人生存两期——青年期和老年期,个人的目标是追求效用最大化,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政府保证养老金收支平衡。在此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关于中国现收现付制与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的一般均衡模型,比较两种体制对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

(一)现收现付制下的一般均衡模型

1.企业:利润最大化。

2.政府:财政收支平衡。在模型中,我们只考虑与养老保险制度有关的各项政府收入与支出,至于政府的其他收入与支出,假设它们相互平衡,收支相等,在模型中不予以考虑。在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经济中,政府的职能主要有两点:一是按规定向处于工作期的劳动者收取相当于缴费工资一定比例的养老保险费;二是将收取的养老保险费按规定以养老金的形式向老年人进行分配。由于现收现付制“以支定收”的代际转移经济可以实现横向平衡,当期收取的养老保险费全部用作当期的养老金,在理论上对政府的财政平衡没有影响,所以,在现收现付制经济的模型中不考虑政府部门。根据上面的假设,解出现收现付制下期劳动者的储蓄及每单位有效劳动的资本量:公务员之家

(二)统账结合制经济的一般均衡分析

目前,中国正在推行一种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在此制度下,处于工作期的劳动者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支付当期老年人的养老金;另一部分用于个人账户积累。劳动者退休后可以领取的养老保险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社会统筹养老金,来源于同期处于工作期的劳动者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另一部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来源于个人账户的缴费积累。养老保障体制的转轨,使原来现收现付体制的隐性债务显性化,显性化的部分称为转轨成本,政府要履行在现收现付体制下已经向社会成员所做出的养老金承诺,也就是说,要负责解决转轨成本的融资问题。

在模型中,假设从现收现付制向统账结合制转变的转轨成本为**,在保证政府养老金收支平衡的条件下,它等于转轨期在现收现付体制下预期要支付的养老金减去统账结合制中社会统筹的部分:

从以上的分析与数据可以看出,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由现收现付制向统账结合制转变的过程中,由于养老金缴费方式的不同,由于转轨成本的存在,会导致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减少11.77%,可支配收入的减少导致消费减少6.02%,储蓄减少25%。本文采用提高缴费率与政府发行国债两种方式来弥补转轨成本,弥补的比例各占50%

四、结论

本文针对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了一个两期的动态生命周期模拟模型,通过劳动者效用最大化对消费的影响,消费对储蓄的影响,对中国养老保险体制变革过程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进行了模拟量化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制度变迁使城镇居民的储蓄有25%的减少。

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制度因其具有再分配效应和较低的风险性,成为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主导模式,因不能应对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支付威胁而倍受责难;而基金积累制养老保险制度却因智利等国家养老金私有化改革取得的成绩倍受青睐。但是,当具体分析这种制度对我国储蓄的影响时,却发现在我国养老保险体制变迁过程中,采用的统账结合制(部分基金积累制)会对城镇居民储蓄产生负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正处于养老保险制度的转轨时期,转轨成本的存在使养老金的收支难以平衡,不管是提高缴费率还是发行政府债券都会使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减少,在保证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最优消费条件下,可支配收入的减少会导致消费的减少也会导致储蓄的减少,但对储蓄的影响较大。

参考文献:

[1]高建伟,邱苑华.现收现付制与部分积累制的缴费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2(8):82-85.

居民储蓄范文篇7

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1978年以来居民储蓄与利率关系的考察,分析利率对我国居民储蓄的作用。

一、经典经济理论对储蓄利率弹性的见解

储蓄利率弹性指利率变化对储蓄变化的影响程度。我国经济界对储蓄和利率的关系有一个通俗的说法,即“利多多储,利少少储,无利不储,负利减储”。这种说法与西方古典经济学的观点是一致的。

按照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利率对于储蓄的作用是单一的、正方向的和十分有力的。所谓单一和正方向,是指利率对储蓄的作用只有一个,即利率的提高可以刺激储蓄、抑制消费;利率的降低则抑制储蓄,刺激消费。

现代经济理论对利率与储蓄的作用的解释与古典经济学有很大不同。现代经济理论提出,利率对储蓄的作用可能是双重的,既有正向作用,也有反向作用。正向作用同古典经济学的解释完全一样,指利率的变化对储蓄的作用方向一致;反向作用指利率的变化对储蓄的影响完全相反,当利率提高时,储蓄反而会下降。

现代经济理论似乎将古典经济学阐述得十分清晰的一个问题搅得含混不清了。当然,经济理论的争论探讨绝非空穴来风。现实经济生活的复杂性使理论探讨必须深入,并因此趋于复杂。

二、利率对储蓄单正向作用的理论说法从未得到完美的实证检验结果

经济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试图检验利率与储蓄之间的简单正向关系,实证检验的对象有发展中国家,如巴拉萨(Balassa,1989)等人的研究;也有发达国家,如莫迪里安尼(Modighani,1990)等人的研究。实证检验的结果十分不同。有人的研究发现利率对储蓄的影响是正的,储蓄的利率弹性在0.3—0.4之间;有人的研究结果则表明,利率对储蓄的影响是负的,或者是含混不清的。

我国经济界对此问题的实证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如谢平(1993)、徐燕(1992)。在徐燕的实证研究中,发现1978—1987年我国居民储蓄对实际利率变动敏感,实际利率变化会导致储蓄额同方向变化。也有一些研究认为利率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不大,如刘尚希(1992),张文中、田源(1990)。在张文中、田源的研究中,发现1979—1987年实际利率对居民储蓄的系数小于零但不显著,同期利率对城镇居民储蓄的系数则大于零。张文斌(1991)对同期居民储蓄的研究也发现实际利率对储蓄的影响较小,相关系数仅0.56,且为负相关。

本人在对1952—1992年期间我国居民储蓄行为的实证研究中,也发现储蓄倾向与利率之间的关系是不清晰的,其中1952—1978年利率与储蓄之间存在微弱的负效应,1979—1992年出现不显著的正效应(李焰,1999)。但自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环境又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且利率的变动更加频繁,储蓄与利率之间的关系是否也发生了变化,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对我国1978—1998年间利率对居民储蓄作用的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所需要的数据包括1978—1998年期间的实际利率和居民储蓄率。按照储蓄是收入扣除消费后所余部分的定义,居民储蓄可以从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扣除当期消费后得出。但困难的是,现有总量统计数据中无法直接找到符合定义的居民现期消费数据和可支配收入数据。为此,用两个办法近似得出居民储蓄额:

办法一:用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城乡居民家计调查资料,将生活费收入(城市)和纯收入(农村)扣除生活消费部分,得出当期按城、乡分别计算的人均储蓄。但这套数据是抽样调查得出的,并且其中城市居民的样本期间较短,只能从1981年开始。为此,本文研究选用第二套数据做为补充。

办法二:选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提供的数据(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1999)。该数据相对完整地提供了1978—1997年我国居民储蓄的情况,其计算方法与本人对1952—1992年期间我国居民储蓄实证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基本一致。

关于利率的数据,本文选用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做为名义利率。对于物价指数,选用商品零售物价指数,零售物价指数以上一年为100。

用两套数据检验利率与储蓄率的关系时,本文先采用以下两个模型:

1.S=a+bY+cr+df

2.s=a+by+cr+df

其中,S为居民储蓄率;Y为居民实际收入水平;y为居民实际收入增长率;r为名义利率;f为通货膨胀率。

用两套数据对以上模型做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从检验结果中可以发现:

第一,居民绝对收入对储蓄率有影响,但影响远远低于收入增长率。尤其在总量分析中,绝对收入对储蓄率作用的显著性很低;

第二,居民收入增长对储蓄率的影响显著。与1952—1992年的分析结果(李焰,1999)比较,该显著性有明显提高。

第三,名义利率对储蓄率的影响为不确定。其中总量分析结果显示,名义利率的参数为0.00638,但显著性很低,T检验值为0.932(见表1第8行)。其它检验结果均为正,但系数均较低,不超过-0.024。与收入增长的系数比较,明显偏低(后者最低为0.177)。说明在影响储蓄率的诸多因素中,首要者为收入增长,利率并非重要的因素。

第四,通货膨胀对储蓄有影响,但总体上影响较弱,且不显著。表1对1978—1998年居民储蓄率与名义利率关系回归分析结果

1978—1998年行数收入增长y绝对收入Y名义利率r

总量数据(数据10.189-0.015

源自人民银行)2(4.05)(-2.479)

30.000000457-0.000893

4(0.286)(-0.1178)

城市居民人50.1842-0.00995

均数据6(2.0398)(-1.18)(-0.565)

70.00001590.00638

8(3.34)(0.932)

90.1646-0.024

农村居民10(2.46)(-2.997)

人均数据110.0000389-0.0105

12(2.99)(-1.97)

1978—1998年行数通涨率fAR(1)R[2]D.W

总量数据(数据1-0.024-0.8640.9252.09

源自人民银行)2(-0.273)(16.298)

3-0.1730.83760.862.56

4(-1.441)(7.63)

城市居民人5-0.008010.6880.73920208

均数据6(4.84)

7-0.002040.26580.722.04

8(-1.3895)(0.88)

90.0014940.77980.761.973

农村居民10(1.148)(6.6)

人均数据110.00004740.4570.7351.97

12(0.039)(2.286)

为了考察名义利率与通胀率对储蓄率的综合影响,将实际利率做为自变量引入检验模型,有:

S=a+bY+cr[,r]

S=a+by+cr[,r]

其中r[,r]为实际利率。实际利率=[(1+r)/(1+f)]-1。通货膨胀率f是以上一年为基数计算的。

对模型选用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如下:

表2对1978—1998年居民储蓄率与实际利率关系回归分析结果

行数YyR[,2]AR(1)AR(2)

城镇居民10.0000150.1630.358

2(2.66)(1.23)(1.31)

30.10080.2490.714

4(1.424)(2.098)(4.28)

农村居民50.0000460.111120.72-0.08

6(1.91)(0.84)(2.59)(-0.3)

70.216-0.2241.429-1.08

8(4.28)(-1.68)(7.76)(-4.96)

行数R[2]D.W.

城镇居民10.72.09

2

30.692.43

4

农村居民50.671.93

6

70.7161.53

8

从检验结果看,实际利率对储蓄的影响比名义利率提高,其中对城市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力明显提高,尤其是第3行将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及实际利率做为自变量进行检验,效果似乎很理想。但同期对农村居民的检验效果则不同。在第7行实际利率对储蓄率的影响甚至为负,第6行显著性不到1。

考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因素,对城市储蓄模型检验结果的相信程度需要打一定折扣。1995年以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速度加快,使城市居民为养老、失业、医疗、子女教育等项目积蓄的金额迅速增加,表现为储蓄率迅速上升。与此同时,1993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导致物价指数迅速下降,实际利率上升。结果,形成储蓄率与实际利率完全一致的变化趋势。必须指出,尽管这种一致的变化表现为二者间很强的相关性和回归效果,但仅仅是一种偶合。为了剔除制度变化对储蓄率变化的影响,本文将对城市居民储蓄率的检验期缩短至1995年。检验结果如下:

s=0.12+0.165Y+0.155r

(4.91)(1.73)(0.956)

R[2]=0.6

D.W.=2.04

(其中括弧内数据为T检验值。)

从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实际利率的系数由0.249降至0.155,显著性由2.098降至0.956。因此可以认为,当剔除制度性因素以后,实际利率对城市居民的影响力明显减弱。

总结以上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1.自1978年以来,收入增长对储蓄率的影响程度明显加强;

2.收入增长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明显大于利率;

3.利率对于储蓄率的影响不确定。从名义利率看,有微弱的负效应,从实际利率看,有不显著的正效应。我国居民储蓄的利率弹性依然很低。

四、对我国居民储蓄有低利率弹性的理论解释

1.基本分析思路

储蓄是以收入使用形态的方式表示的收入的一部分。储蓄也是延迟的消费。人们决定是否延迟消费,以及延迟多少消费,要视这样做所取得的效用。显然,延迟消费最终要符合效用最大化的原则。何谓效用最大化?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如使目前或较短的时间内享受最舒适的生活,这可能意味着较高的现期消费,形成当前低的储蓄率;或使未来享有最舒适的生活,这意味着增加延迟消费,表现为高的储蓄率;或者,使人的一生能够保证有一个平稳的消费水准,这可能意味着或高或低的储蓄(随收入水平变化)率。显然,对于大多数理智的、打算平稳渡过一生的人来说,最后一种理解是最普遍的。因此从一般的意义上说,为了保证一生中稳定的消费水准,人们的储蓄率可能会随当前的收入变化,也可能随预期未来的或预期一生的收入变化而变化。

储蓄率随当前收入(绝对收入水平)变化还是随预期永久收入或生命周期而变化,这是一个理论上处于争议的问题。一些研究指出,收入水平是一个重要的标尺。当收入水平很低,或处于贫困线以下时,绝对收入水平是影响储蓄率的主要因素。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对未来总是不乐观,储蓄以备不时之需是主要的动机。一旦收入下降,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从本来很低的消费中再挤出一块用于储蓄,以防后患。保持消费不变从而降低储蓄是不敢奢望的。但是,当收入水平提高,且在较长时间内持续提高时,人们对未来基本是看好的,或对自己谋取收入的能力充满信心。此时,有一时的收入下降,人们可能继续维持原消费水平,除非收入持续下降,以致人们对未来的信心动摇。因此,这时的储蓄率变化主要取决于预期未来收益或永久收入。在实证分析中,可以选择收入增长率做为永久收入的近似替代。

我在以前的研究中发现,1979年以前,我国居民的绝对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储蓄率的显著因素,1979年以后至1992年,收入增长因素的显著性有明显提高。本文对1978—1998年实证分析的结果则显示收入增长的显著性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们可以循着居民储蓄与消费服从永久收入或生命期收入假说的思路,考察利率对储蓄的作用。

2.利率对储蓄作用的传递渠道是财富

按照这样的思路,利率是否可以影响储蓄,关键看利率的变化是否影响了决定个人消费及储蓄行为的永久收入或生命期内的收入。利率变化可以改变的是个人财富的价值和财富的收益。显然,当利率变化以后,财富价值与财富收益因之发生的变化是相反的。利率的上升有财富价值下降和财富收益增加两个结果。财富价值的增加和财富收益增加,无不意味着个人更富有了。反之,则有收入减少的感觉。当某个确定方向的利率变动发生后,对个人收入的影响实际上是通过财富价值与财富收益两个反向变化相互抵销后形成的。如果两个变化抵销的结果是总收入减少了,那么,按照个人储蓄、消费均服从生命期总收入资源(或永久收入)的原则,人们会增加储蓄,以保证消费的稳定;反之,若总收入增加了,人们会减少储蓄。因为按照收入增加的状况,为保证生命期消费的稳定,必须储备的部分可以少些。

这样一来,利率变化对于储蓄的影响变得复杂了。在某个特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中,利率的上升会使财富价值下降幅度大于财富收益上升幅度,于是有储蓄的增加;在另外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利率上升可能会有财富价值下降幅度小于财富收益上升幅度,于是有储蓄的下降。但若二者变化的幅度相当,储蓄会不升也不降。于是,同样方向的利率变化可能产生三种结果(见图示1):

附图{图}

图1利率对储蓄的作用通过财富渠道传递

以上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利率的变化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储蓄变动效果。接下来的问题是,究竟什么原因会使一定经济环境下的财富价值变动或大于、或小于、或等于财富收益变动?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国1952—1978年和1979—1997年间利率对储蓄的作用有微弱的负效应和正效应。

3.收入水平低、资本市场不发达是目前制约利率对我国居民储蓄作用的主要障碍

在以上的阐述中,我们对利率之于储蓄作用的渠道归纳为财富,将作用力的方向简化为财富价值与财富收益两个相反变化相比较的结果,但对作用力度尚未触及。其实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会很容易地发现,利率对储蓄作用的力度取决于三种悄况:第一,财富价值与财富收益顺应利率变化的幅度均很大,但二者势均力敌,以致于双方相抵后储蓄的利率弹性很弱;第二,财富价值与财富收益的变化一大一小,以致于出现明显的负效应或正效应,利率弹性很大;第三,财富价值与财富收益的变化均不大,二者相抵以后的力量——储蓄的利率弹性也很弱,表现为弱的负效应和正效应。在第一和第二种情况下财富价值与财富收益中至少有一个对利率的变化十分敏感,这表明利率之于储蓄作用的渠道基本是畅通的;在第三种情况下,财富价值与财富收益对利率变化均不敏感,表明利率作用的传递渠道有很大障碍,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利率对储蓄的作用。

本研究提出,导致利率对储蓄作用传递渠道障碍的原因,主要是一个国家的收入水平和资本市场发达程度。低的收入水平和不发达的资本市场环境下,财富价值和财富收益对利率的变化均不敏感,这决定了很弱的储蓄利率弹性。

收入水平低会从两个方面阻碍传递渠道。第一个方面是储蓄的积累——财富水平过低,使利率无论怎样变化,都不能导致财富价值或财富收益产生足够大的变化,诱惑人们改变消费以及储蓄行为。第二个方面是储蓄刚性。低收入水平下储蓄多用于购买大件、应付意外事件和婚丧嫁娶等明确目标,并且,低收入水平国家多存在信贷约束,这更增加了储蓄量的不可调整性。在储蓄刚性下,利率的降低很难使个人压缩这部分用于未来支付而储蓄的量;利率的提高也很难令居民从维持生存和温饱的消费部分中压缩一块用以增加储蓄。因此,在低收入国家,居民储蓄对利率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不敏感的,利率对储蓄的作用必然很低。

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同样会制约储蓄的利率弹性。资本市场不发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金融管制和金融压制过强,表现为:过严的利率与汇率管制、资本市场狭小、交易品种少、流动性低。利率管制使利率长期处于低水平,波动幅度小且频率低,这使财富收益的变化范围很小,即便利率有些微调整,人们也不会因此认为财富收益有大的改变。利率管制也抑制了市场的流动性。市场流动性低会产生两个效果。其一,人们不认为利率的变化会使所拥有财富的价值发生变化。譬如,农民住房世代为自己家庭所有,基本不存在市场交易,这使房主无从感受利率下降对住房价值提高的现实好处。这种情况也同样存在于城市,不过情况略微好些。流动性很低的金融资产中也存在相似的情况。因此,发达国家中由于降息而产生的财富效应,在市场不发达的国家是很难看到的。其二,低市场流动性会使人们持有的金融资产倾向于短期化,如人们更倾向于持有现金、活期存款等。资产期限结构短期化,使利率变化对财富价值的影响程度大大降低。

总之,无论利率管制,还是低市场流动性,均使得利率变化对于财富收益和财富价值的影响大大减弱,这也从根本上制约了利率对储蓄的影响力度,降低了储蓄的利率弹性。

我国自1978年以来,改革与开放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但是到目前为止,制度变革尚在进行中,人均收入水平距发达国家依然有一定距离。因此,以上分析中谈到的有关制约储蓄利率弹性的两个障碍依然存在。

按照人民银行的统计,1997年我国居民名义人均收入为1583元人民币,相当于191美元。这个数字比1979年人均收入224元人民币提高了6倍(李焰,1999),但与发展中国家中居于前茅者比较,依然有差距。居民储蓄中用于养儿、防老、购买大件、防意外事件等动机所占比重,依然在储蓄总额中占半数以上。纯食利部分储蓄比以前有大幅度提高,但依然不占大的比重。储蓄刚性依然存在。

1978年以来,居民财富积累随收入水平提高而迅速增加,但总体上还处于低水平。其中农村居民财富内容以不流动的房产为主,城市居民以金融资产为主。但金融资产中又以期限相对短的通货和银行存款为主。从全国平均水平看,1995年居民储蓄总额中48%为实物资产,并且主要是流动性差的住宅投资,52%为金融资产。在金融资产增量中,货币与银行存款净额(扣除借款)占总量的比重为91.8%。因此,我国居民财富的总体特征是,财富积累水平依然不高,财富中近半数依然是流动性很差的住宅与实物资产;金融资产多为中短期银行存款。这些特征决定了利率变化通过财富渠道传递到储蓄的作用力依然不大。

五、未来我国居民储蓄利率弹性的变化趋势与利率作用方向

从未来看,目前制约我国利率对储蓄作用传递机制的一些因素将逐步消除。具体为: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使储蓄刚性弱化;财富积累增加,使财富收益与价值对利率变化敏感度提高;金融压抑过程逐步消除,其中,利率市场化使居民对利率→价值→收益变动的反应程度提高;资本市场发展将通过流动性提高和交易品种增加,提高财富效应。另外值得说明的是,随金融深化,信贷约束将逐步减弱,这会进一步消除储蓄刚性,扩大投资性储蓄在储蓄中的比重。因此,未来利率对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各相关因素的作用力将迅速提高。但必须强调,这并不意味着储蓄的利率弹性肯定提高。

到目前为止,我们又回到一般性的分析框架中,即不考虑由于制度、经济落后等因素导致利率弹性低的一般性分析。

按照一般性分析,利率对于影响储蓄的财富价值和财富收益可能都有很大的影响,或至少对其中之一有很大影响。假定在一定的财富水平下,如果利率对财富收益的影响既定,那么,利率对储蓄的影响最终取决于财富的期限构成。若财富期限构成主要为中长期,如主要是养老性积蓄、房产、长期投资的股票、债券等,则利率变化会大幅度影响财富价值。在财富收益水平既定下,一旦财富价值变化幅度超过财富收益变化幅度,就会形成利率对储蓄或强或弱的正向作用。但是,究竟哪些因素会影响财富期限结构的变化,因而影响利率对储蓄的作用力度与方向,是一个更加复杂的问题,在本文中不拟做进一步探讨。

到目前为止,可以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是,未来利率对于我国居民储蓄的传导渠道将逐渐畅通,无论财富价值还是财富收益,其适应利率的变化均将比以前更敏感。但对利率之于储蓄究竟会有怎样的总体作用力度和作用方向,还是无法作出清晰的判断。

六、政策建议

我国近年来数次下调利率以刺激消费需求的政策操作,显然是以利率对储蓄有显著正效应为依据的。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对这种做法提出了相反的意见,认为到目前为止,我国尚不存在利率对储蓄的显著正效应,以利率变动调节居民储蓄和消费的做法缺乏理论和实证检验的依据。而且,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利率政策对于调节储蓄和消费是否强有力是难以判断的。在这里,甚至不排除存在与利率调节目标相反的政策效果之可能(如存在利率的负效应)。因此,需要慎重考虑运用利率工具调节储蓄,从而调节消费需求的做法。近期政府推出征收利息所得税,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本质上同于利率变化的影响。因此,如果寄希望于此举可以降低储蓄,刺激消费,则又过于简单化了。

居民储蓄范文篇8

一、五年来居民储蓄存款现状

(一)总体规模日益壮大

按照户籍人口计算,2002年,全区金融机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50.2亿元,人均储蓄余额为3.0万元;此后一路飚升:2003年为3.9万元/人、2004年为4.4万元/人,2005年为5.1万元/人,到今年上半年人均储蓄余额上升至5.6万元/人。

(二)储蓄结构变化明显

居民储蓄存款高成长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定期储蓄存款的居高不下。虽然近年来储蓄利率较低,国家又征收利息税,但是仍未能让居民的“储蓄热情”减退,定期储蓄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从2002年至今年上半年,比重始终保持在70%以上,其中2002年达到最高值78.6%,2005年跌至70.8%,到今年上半年又回升至73.1%。

(三)发展速度十分迅猛

从2002年到今年上半年,我区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平均增幅为21.8%,其中2002年与2003年增幅更是达到了30%以上。储蓄存款的高速增长不仅高于同期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且也高于同期职工年平均工资、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水平。从2002年到今年上半年,我区的增加值年均增长为19.1%,同期职工年均工资增长为11.6%,同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为8.3%,均明显低于储蓄平均增速。

二、导致居民储蓄高增长的因素

(一)居民收入增加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无疑成为储蓄快速增长的重要源泉。从2002年到2005年,我区的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由18012元增加到24597元,三年内增长了36.6%;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由7452元提高到9601元,三年内增长了28.8%。然而随着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储蓄存款的数额也在扩大。据最近一次我区农村居民金融服务需求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低收入家庭的储蓄存款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的19.3%;中等收入占比为29.4%;高收入占比为37.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低收入家庭对居民储蓄的贡献是有限的,居民储蓄主要来自于中、高收入家庭;但是中、高收入居民家庭的生活消费已经饱和,又缺乏投资渠道,生活节余资金被大量沉积在银行,这是造成居民储蓄攀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投资渠道单一

当前,可供居民选择的投资项目主要有:属于金融产品的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中小型实业企业,某些可能增值的收藏品等。但是国库券受发放额度的限制,容纳资金有限;股市变化风云莫测,居民已经望而却步;企业债券是企业直接融资的最好形式,但没有真正形成市场。因而,目前居民投资渠道十分狭窄,只好选择储蓄这一安全而又灵活的投资方式。因此尽管利率较低,如1万元的一年期定期存款,按照2.25%的利率计算,扣除20%的利息税后,一年的利息收入只有180元,但储蓄仍成为居民理财的首选。

(三)为了消费升级积累资金

近年来由于收入的提高和住房、汽车消费信贷的开展,不少居民家庭购买了商品房和汽车。看似居民手里的钱多了,但从总体来看,这仍然是少数。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购房支出由2005年的5.5%上升至6.1%。从2005年城镇居民家计调查和2005年农村居民家计调查数据显示: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汽车6辆,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汽车7辆。以居民现在的收入水平,对万元级及数十万元级以上的消费必须有一个前期的积累过程,这个积累过程就体现在居民储蓄的增加。

居民储蓄范文篇9

【关键词】居民储蓄存款利率居民可支配收入储蓄分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储蓄存款量也不断的增加。在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中,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经历了几个显著的增长阶段。(1)改革开放近十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30%以上,这一阶段是增长最快的时期。(2)1989—1996年,进入第二个增长高峰期,存款余额年增长率达31.6%。(3)1998—2000年,增长率开始一路下滑,甚至出现了负值,其主要原因是股市火爆促进了储蓄的分流,更多的资金从银行流入了股市。(4)2003—2006年,居民储蓄存款冲破了几个大关:03年9月首破10万亿元,05年超过了14万亿元,06年2月,12月份分别突破15万亿元和16万亿元。

一、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现阶段的特征

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每年都在以较大的比率增长,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一)居民储蓄意愿继续增高,但是居民储蓄动机有所变化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05,06,07年不同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我国现阶段居民储蓄意愿仍然较高。其中主要原因主要有几点:一是利率调整,06—07年期间,央行共6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利率的上调促使了居民的储蓄动机。二是物价上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05年,06年,07年调查数据显示,当期居民物价满意指数分别为-8.2,-9.1,-15.9,三年相比居民当期物价满意指数是以下降的趋势变化的。

(二)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率开始下降,出现回落

投资渠道匮乏,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不完善是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特别是06年开始,受金融产品多样化和债券,基金等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影响,居民储蓄存款开始高位回落,根据中国人民银行06年第四季的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选择支出用于购买股票和基金你的人数达到18%,选择“储蓄存款”为最主要金融资产的居民人数为68.5%,比上季度和去年同期下降分别下降了2.4和3.6个百分点,比中国人民银行历次调查平均水平(67.2)低了1.4个百分点。

二、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高居不下的原因分析

余额总量大,增长速度快是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最基本的特征。而且在来一段时间内很可

能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储蓄在经济学中被定义为:收入中没有被消费的部分(即储蓄等于收入减去消费)。储蓄作为居民个人投资的一个部分,受收入和消费的直接影响。所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高居不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高增长

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是居民储蓄的基本前提。这些年来我国居民储蓄的高速增长尽管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主要原因还是经济的高增长所带来的城乡居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

(二)物价上涨,居民消费支出增长比低于可支配收入增长比

储蓄是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一部分,所以消费支出也是影响居民储蓄的一个直接因素。居民的消费意愿可以由居民对当期的物价满意度来评价。物价上涨幅度越大,居民对物价的满意指数会相对下降,消费意愿也会下降。近年来,我国物价持续上涨,尤其是食品类涨幅最大。

(三)利率的影响

利率的提高促进了居民储蓄存款的增加。在居民储蓄存款中,除了如“防老,防病,防灾,防失业和意外事故”等预防性动机的储蓄存款以外,还有一部分是以获取利息为动机的储蓄存款。在金融产品不发达的情况下,将资金存入银行生息是普通居民首选的一种投资方式,特别是对于经济更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所以当银行提高存款利率时,就会促进居民的储蓄意愿。

三、分流储蓄,促进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扩大居民消费,促进消费支出的增加

消费支出是影响居民储蓄的重要因素,要使储蓄分流,必然要使储蓄更多的转化为消费。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率低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主要是因为我国现阶段消费结构不合理和消费环境的不完善。应该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满足不同收入水平阶段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扩张消费信贷,引导储蓄分流。

(二)进一步发展我国金融市场,增加投资途径

金融市场发展落后,投资途径少,才使我国居民处于被动储蓄。把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目前我国金融产品结构不合理,没有呈现风险结构的多元化,产品风险较高,低风险产品单一。面对国内的金融市场,要让巨额的居民储蓄分流出银行体系,最为重要的就是让金融创新有其发展空间,让金融创新不断进入前台,让居民有更多更好的投资选择空间,促进这些金融产品朝着有利于民众投资的方向发展。

(三)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

中央机构要充分的利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使物价,利率,汇率等保持稳定,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2]广东省统计局城调队.广东省居民储蓄高增长的特点及存在问题与建议.中国统计信息网,2004.

[3]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06年度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M].2006.

[4]韩国栋.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变化成因分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

[5]我国居民储蓄增减历程.新华网,2007-6-14.

居民储蓄范文篇10

关键词: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因素

居民储蓄存款增长情况的变化

2004年第3季度末,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15458.7亿元,增加额从2003年第3季度以来出现了连续下降的势头(2004年第1季度除外),由2003年第3季度的3214.03亿元持续下降到2004年第3季度的1666.27亿元;同比增长率也由2003年第3季度的19.22%连续下降到2004年第3季度的14.44%。中国人民银行在2004年10月公布上调存款利率,虽然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和同比增长率在2004年第4季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但是,如果这种势头继续保持下去,2004年将是维系了近10年高速增长的居民储蓄的拐点。本文利用了1999年1季度至2004年第4季度的季度数据,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做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居民储蓄-[飞诺网]

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和储蓄率表现出几乎完全一致的走势,即1999年第3季度至2002年第2季度一直稳定上升,2002年第3季度略有下降后又恢复上升,2003年3季度2004年第3季度以较大速度下滑;各年1季度数据相比较,储蓄存款增加额和储蓄率从2000年至2004年均稳步上升。根据储蓄率的定义(储蓄率等于储蓄存款增加额与可支配总收入的比),当收入不变时,储蓄率随储蓄存款增加额的变化而变化,即两者同步变化并表现出一致的走势;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居民收入是不断提高的,只有当存款增加额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而加速增加时,储蓄率才会表现出与储蓄存款增加额一致的走势,所以我国居民的平均储蓄倾向是不断上升的。每年1季度的储蓄率远大于其他3个季度,这进一步验证了上述观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加速增加,平均储蓄倾向是不断上升的。这一期间,1998年12月、1999年6月和2002年2月,三次降低存款利率,但上述两个指标并没有因利率下调而下降;相反,2004年10月上调利率时,两个指标均大幅度上涨。这一反差说明我国居民存款对名义利率下调的利率弹性小,而对名义利率上调的弹性大,即我国居民储蓄意愿非常强烈。综上所述,收入是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储蓄存款增长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动直接受到可支配收入和储蓄率的影响,而储蓄率的变化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通货膨胀率以及通货膨胀预期造成实际利率的变化,居民消费支出、房地产投资、金融投资收益及渠道的变化。

居民可支配收入。我国居民的平均边际消费倾向是缓慢下降的,所以,个人可支配收入越大,储蓄存款增加越多;反之也成立。实际利率。我国居民存款对名义利率下调的利率弹性小,而对名义利率上调的弹性大;而样本期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我国名义利率是下降的且在调整以前名义利率是不变的,所以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居民存款变化受到名义利率变化的影响很小,主要受到通货膨胀引起的实际利率变化的影响。居民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对储蓄存款的影响比较微妙:当居民的收入不变时,消费支出增加了,可以用来储蓄的资金自然会减少;另一方面,居民消费支出也受到收入的影响,所以,把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支出同时引进回归方程时,会引起复共线性;最后,居民消费支出还受到通货膨胀及其预期的影响。总而言之,把居民消费支出引进方程时,要十分谨慎。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示居民消费支出。房地产投资。由于房地产固有的保值增值性,土地的不可再生性,以及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尤其是当前居民对通货膨胀预期越强烈的情况下,房地产越来越成为更多居民的投资渠道之一。居民储蓄存款主要来源于人们的闲置资金,在房地产投资不断升温的情况下,储蓄存款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本文采用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来衡量房地产投资对储蓄存款的影响。金融投资渠道及收益。一方面,我国居民的金融投资意识越来越强;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可供居民选择的投资渠道越来越多,如股票、国债以及多种多样的基金等金融资产不断进入居民的资产组合之中。本文选取相应期间股票指数和国债指数平均收益率(简称指数收益率)来反映金融投资对储蓄存款的影响。综上所述,得到如下回归模型:Y=a0+a1X1+a2X2+a3X3+a4X4+a5X5+μ(1)

其中:Y表示因变量即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增加额,X1、X2、X3、X4、X5依次表示居民可支配收入(亿元)、消费支出(亿元)、实际利率、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元)、股票指数和国债指数平均收益率。模型(1)中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可能存在线性相关,为了消除线性相关对回归结果的影响,建立如下模型:Z1=a0+a2Z2+a3X3+a4X4+a5X5+μ(2)

其中Z1、Z2分别表示储蓄率和消费率,消费率定义为居民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比;其他变量同模型(1)。

回归结果及分析

结果显示,模型(1)和模型(2)均不存在自回归,所有变量的回归系数没有发生方向性的变化;只有模型(1)中指数收益率的P值达到0.2,比模型(2)的显著性水平差一些;总的来说,两者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回归结果的可信度较高。模型(1)的拟合优度达到0.91,比模型(2)好很多;模型(1)中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两个变量不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所以以模型1为主对结果进行分析。

常数项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表现为-3448.76亿元,表明我国居民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每季度负储蓄3448.76亿元,因而可理解为每季度的基本支出;可支配收入的回归系数为0.86,说明在满足基本支出后,每增加1元收入可使储蓄增加0.83元,可支配收入是储蓄存款增加的重要因素;消费支出的回归系数为-0.50,说明每增加1元的消费使储蓄减少0.50元,消费支出是储蓄存款减少的重要因素;实际利率的回归系数达到392,每提高1%的实际利率使储蓄存款增加392亿元,说明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对我国居民存款消费决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房地产价格指数显著为负具有很强的经济意义,表明2003年下半年以来的通货膨胀预期和商品房涨价预期对储蓄存款分流至房地产产生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预期房价上涨1元,可以使全国储蓄存款减少4.25亿元;指数收益率的回归系数虽然不显著,但仍然为负,所以上一季度股票市场走势和国债市场走势较好时,证券市场对储蓄存款产生了一定的分流;相反,则储蓄存款发生回流。总而言之,投资渠道和方式的增加对存款变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产投资的重要来源,高储蓄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居民对社会经济稳定、金融健康具有信心的表现。在目前通货膨胀预期加大和实际负利率的形势下,势必减少存款的持续增长;而储蓄分流过快,将会进一步增强居民对通货膨胀预期,损害对社会经济稳定和金融健康发展的信心。所以中国人民银行利用利率政策调控消费、房地产投资从而使储蓄按照适当的速度增长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