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结构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08:33:51

就业结构

就业结构范文篇1

关键词:就业结构;产业结构;结构偏离度

一、引言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河北省作为京津两地的部分产业转移地表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三地功能做了定位,规划纲要指出河北重在调整产业结构。同时河北省作为人口大省,民生问题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而优化就业结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的优化之间是有联系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通过改变就业的物质基础来改变其结构,另一方面通过对劳动力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来促进就业结构的优化;同时劳动力数量的变化与质量的提高会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河北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对于其经济健康发展、社会稳定、缩小与京津差异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推进河北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共同优化成为重要课题。

二、河北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本文利用河北省2000年-2016年三次产业发展与就业情况的数据,来分析其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于2001年-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1.河北省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衡量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通常用三次产业的GDP占当期该区域GDP的比重来表示。三次产业占比的变化代表了产业转移的情况,即产业结构的变化。数据显示,河北省第一产业比重从2000年的6.1%波动下降至2016年的5.9%,其中2010年比重最低,为3.1%。第二产业一直是河北省的主导产业,但其整体占比也呈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59.1%下降至2016年的35.2%,其中2013年下降幅度最大。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呈波动上升趋势,2000年为34.8%,2016年上升至58.9%,尤其是2013年以后占比逐年增加。2.河北省就业结构的变化本文分析的就业结构指不同部门的就业人数占总劳动就业人口的比重分布,反映产业之间就业比重的相互关系。就业结构的变动就是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部门间进行转移和流动。数据显示,河北省的三次产业就业比重趋于平均。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明显,从2000年的49.56%下降至2016年的32.68%,这与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发展联系密切。机械化的迅速发展解放了第一产业中的大量劳动力。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呈平稳上升趋势,其中第二产业就业比重2016年为34.08%,第三产业为33.24%。说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吸引了劳动力的大量进入,尤其是以现代物流、文化娱乐、科技研发、金融等为内容的第三产业对就业的贡献较为突出。

三、河北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衡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处平衡状态的主要指标,因此本文选用结构偏离度来分析河北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结构偏离度用如下方法计算:Di=PIi/PEi-1其中,Di表示第i产业的结构偏离度,PIi表示第i产业的产值比重,PEi表示第i产业的就业比重,i=1,2,3。当Di<0时,说明第i产业的产值比重小于就业比重,该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较低,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当Di=0时,第i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达到均衡;当Di>0时,说明第i产业产值比重大于就业比重,该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较高,可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图2000年-2016年河北省产业结构偏离度经过计算得到河北省2000年-2016年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参见上图。根据数据分析得出,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一直为负,说明河北省第一产业目前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偏离度为正,呈下降趋势且2016年趋近于0,说明河北省第二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在减弱,其产业与就业结构趋于均衡;第三产业偏离度为正且呈上升趋势,说明河北省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较高,未来对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总体来说,河北省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还没有达到均衡状态,就业结构暂时滞后于产业结构,特别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

四、河北省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原因分析

1.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未得到有效发挥。根据上图分析得知,河北省第三产业自2013年起发展迅速,截止目前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过半,河北省产业结构已处于“三二一”阶段。但由于发展过程中,科技人才相对匮乏,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不高,金融业、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仍大大落后于京津地区,使得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未充分发挥出来。2.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阻碍其向非农产业转移。当下河北省农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这导致第一产业中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知识、技能水平的限制而无法进入非农产业。已有学者研究显示,河北省农业人口中,文盲或半文盲占总人口比例为38%;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数的34%。可以看出大部分农业人口的文化素质处于较低水平,产业结构升级导致这部分农业人口向其他产业转移的难度加大,转移空间的缩小很容易导致其失业。3.城镇化水平偏低压缩就业转移空间。较高的城镇化水平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而河北省城镇化水平整体偏低,一方面导致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空间缩小,另一方面使城镇产业升级进程相对落后,导致城镇内部就业结构的优化进度相应较慢。

五、河北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就业吸纳能力。根据分析得出,河北省第一产业仍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而第三产业所具有的较强劳动力吸纳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参照发达地区,例如北京2016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经达到了80.2%。因此,河北省应继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应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延伸农业产业链;也可适度发展乡镇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大中城市产业转移,消化农村劳动力。同时积极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并推动技术创新步伐。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扶植保险、金融、科技、信息等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重视公共就业服务的发展,增强现有产业结构吸纳就业的能力。2.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者素质,应该一方面加强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普及,提高劳动者基本文化素养与职业技能水平;另一方面落实继续教育与在职培训,使劳动者技能水平能够适应产业的发展。3.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城市集聚效应。河北省应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利用京津冀地区内城市集聚的优势,特别是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产业转移,要加快城镇化步伐,还可通过完善区域内的就业交流机制来带动自身就业结构的优化。

参考文献:

[1]盛婉玉.论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优化的协调互动[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10-113.

[2]段禄峰.我国产业结构偏离度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6(06):122-125.

[3]刘福泉,孙锦,曹秀丽.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分析[J].经济导刊,2010(10):88-89.

就业结构范文篇2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结构偏离系数

1研究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由“二一三”模式变动到“三二一”模式,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下,就业结构也发生改变,完成了“一二三”到“三二一”模式的转变,这一结构性变动使劳动力资源配置更为有效,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我国就业结构的变动存在滞后性,无法满足当前经济转型过程中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倘若这种不协调性继续扩大,会使得国民收入减少、失业率上升、更严重的会影响正常经济秩序。政府必须抓住经济转型的机遇,积极引导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2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测度

选用结构偏离系数指标测算我国1978年到2016年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结构偏离系数越接近于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越好,反之,协调性越差。当前我国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最为严重,从1978年的-0.61扩大到2006年的-0.75,到2016年缓慢减小到-0.69,说明第一产业仍然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结构偏离系数为正值,说明第二产业仍然具有吸纳劳动力的作用,且数值基本呈现出逐年递减的态势,第二产业的不协调性在减弱;第三产业历年的结构偏离度均为正值,并逐渐趋向于零,说明第三产业正在不断吸纳劳动力,但吸纳效应不足,仍然存在不协调性。

3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展不协调的原因

3.1重视产业发展,忽视协调就业。1978年以前,我国一直以重工业为发展重心,而忽视了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轻工业的发展。改革初期,我国开始放宽对其它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但仍然存在较大程度的结构偏差,尤其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效率不足,导致了产业和就业结构发展不协调。3.2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转移存在阻碍。劳动力市场机制不完善,就业信息不对称,导致劳动力的供需不均衡,就业结构的变动就会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并且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流动人口在异地无法享受与当地户籍人口一致的医疗、教育资源,使得农村流动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生活,限制了劳动力在地区和产业之间的转移。3.3劳动力素质不高,无法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动。一些劳动力自身素质不高,就业观念落后,主动参加专业技术培训提升技能的意愿很低,难以从事技术性的工作。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以及人工智能对就业产生了挤出效应,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一些低素质劳动力与产业调整不相适应,很容易造成结构性失业,导致就业结构变动与产业结构变动不相适应。

4政策建议

就业结构范文篇3

1.1河北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从1985~2012年河北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变动情况来看,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在三次产业中占GDP比重最低,而且与二、三产业差距不断拉大;第二产业基本保持稳定,比重持续上升,始终是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不断上升,在河北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带动下,1988年,超越第一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由传统的“二、一、三”型到“二、三、一”型演进,标志着河北省的产业结构进入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阶段。2012年,河北省三大产业比重达到11.99∶52.68∶35.32。

1.2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结构分析

通过对河北省高等院校就业数据的统计调查,我们发现,河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也部分带动了大学生就业结构的转变。河北省大学生就业整体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的部分行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于第一产业的大学生比例较低,且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被认为是就业吸纳人数最多的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新兴行业,如金融保险业、信息软件业等,虽然在就业结构中所占比例最高,但第三产业整体吸纳就业的状况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第二产业中,制造业与建筑业及电力、燃气和水的供应业仍然处于产业发展的成长期,在大学生就业选择中持续增长。

2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分析

2.1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结构偏离度是分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处于协调状态的指标,反映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对称或均衡状况。计算公式为:结构偏离度=某产业占GDP的比重/该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1。通过公式可以看出: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接近于零时,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越均衡,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相协调;反之,偏离度绝对值越大,则意味着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越不均衡。

2.1.1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通过表1,我们发现2000~2011年第一产业的偏离度均为负数,且一直居高不下,2006年达到最高的-0.7,2001年最低也达到-0.66,12年间结构偏离度平均值是-0.67,说明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相对于该产业产值而言过多,存在大量劳动力剩余和隐性失业。具体到该产业吸纳大学生就业方面,因其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就业人员素质要求不高,即便目前科技兴农的政策正逐渐实施,但由于从事农业劳动在工作环境、心理预期、待遇等方面的差异,再加上结构偏离度为负数且绝对值较大,因此,第一产业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极其有限。

2.1.2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第二产业的偏离度均为正,且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但绝对值仍然较大。这说明,河北省的第二产业并未很好吸收第一产业的转移劳动力,从理论上讲,伴随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河北省第二产业完全有能力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但由于国有企业减员增效,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的比重增加,加之第二产业自身的技术含量较高,需要拥有一定职业技能的从业人员,从而增大了就业壁垒,导致第二产业不能很好地吸纳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但由于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很高,产业自身对劳动力需求还很大,待遇相对比较高,所以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仍然很大。

2.1.3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第三产业的偏离度,从2000年的0.39下降到2011年的0.14,虽然其间个别年份略有上升,但总体的下降趋势是明显的。这表明,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日趋均衡,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强,且在未来仍有继续接纳劳动力的能力,对大学生就业也会产生持续的促进作用。

2.2产业就业弹性分析

结构偏离度指标只能大致反映三次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具体的吸纳能力则需通过就业弹性来分析。就业弹性是指从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主要用来衡量经济增长对就业人口的吸纳能力。通常,就业弹性是由就业弹性系数具体反映的。计算公式为:就业弹性系数P=就业人数增长率/该产业GDP增长率。通过公式可以看出,当P>0时,就业弹性越高,意味着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就越大,反之,则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就越低;当P<0时,通常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发挥“挤出”效应,即使经济保持高增长,也无法增强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且面临劳动力流出的情况;当P=0时,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没有拉动作用。

2.2.1第一产业就业弹性分析

河北省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除了2000年以外,均为负值,考虑到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所占比率,再与第一产业经济增长速度对比,可以发现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其经济增长并未带动就业增加。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产业从业人员的技术性要求提高,一方面该产业原有劳动力会继续向其他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空间吸纳掌握了农业科学技术的大学毕业生。

2.2.2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分析

河北省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在2000年后均为正值,且上下波动,表明第二产业拉动就业的效果较好,但波动较大,这与第二产业中小企业的发展不稳定有关。河北省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争做工业强省,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第二产业就业弹性为正,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河北省工业企业数目增加和企业吸纳大量人员的结果,同时也是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的主要方向的。随着工产核心地位的确立,要引进更多高素质人才,所以第二产业会吸纳更多的大学毕业生。

2.2.3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分析

河北省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虽为正值,但受第三产业自身结构层次不高的影响,其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还不稳定,相比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的平均值更高,说明第三产业升级促进就业的能力最强,而且从河北省的整个第三产业的产值增幅上看,第三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拉动就业潜力,加上该产业中的金融、信息等服务行业技术含量高、待遇优厚,因此对吸引大学生就业有很强的优势。

3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3.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缩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偏差

①尽管传统农业吸引大学生就业能力有限,但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仍有可能促进大学生进入第一产业。一方面要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加大对现代农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扶持力度,制定有效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提高参加“三支一扶”毕业生的待遇,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②第二产业的复兴不但有利于经济快速增长,而且对大学生就业也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对于第二产业,应将新型工业化作为主要发展方向,釆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利用第二产业中的钢铁产业、装备制造业、建筑建材、食品医药等行业现阶段较好的就业弹性和增长趋势,发挥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③通过对河北省产业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的分析,我们发现,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相比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将最终扮演吸纳劳动力的主要动力。因此,短期内适当调整政府支出比例,向第三产业倾斜,将有效带动大学生就业。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河北省第三产业目前发展水平不高,新兴服务业发展不充分,须进一步调整产业内部结构,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3.2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科学设置学科专业

随着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就业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对于高等院校而言,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以就业为导向,专业设置不仅需考虑学科自身内在逻辑发展,而且要参照社会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需求,使专业结构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升级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设置学科专业时,主动适应产业转型的趋势,在专业设置和培养人数上要随产业结构升级而调整,提高大学生专业就业适应度,引导学生了解产业结构变化对专业知识的新要求,使学生及时掌握适应经济发展的就业技能。

3.3加强大学生专业技能,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

就业结构范文篇4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协调性

一、相关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较早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两者的关系进行研究,早在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提出“配第—克拉克定理”,揭示了产业结构演变与劳动力的变动规律,即伴随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逐步转移[1];随后,库茨涅茨在配第和克拉克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库茨涅茨定理,即产业结构变化会受到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他认为经济不发达国家要加强非农产业的发展,来缩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2];钱纳里等对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换基本同步,而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转换要快于就业结构的转换[3];刘易斯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并存,经济表现出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发展中国家就业具有其独特性[4];卡尔兹等指出,技术进步使劳动市场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低技能劳动力就业越来越困难,其失业率上升[5];Geogre主要研究了资本积累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影响[6];Young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对制造业就业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7]。国内学者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产业结构的演进机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等方面,如汤光华、舒元等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8],张车伟、蔡眆对中国就业弹性的演变及趋势做了研究[9],夏长杰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偏差[10],徐光平、景建军对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关关系做了实证研究[11],张少红等对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的关系做了研究[12-14],张文玺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非均衡发展做了研究[15]。综上所述,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是经济研究的重点领域,国内外学者倾入大量心血对此进行研究,且研究成果丰硕。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战略调整期,推动创新驱动和打造新增长源成为各国新的合作重点。我国已进入改革深水区和经济结构重组阶段,经济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加快,产业发展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越发重要,与此同时,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在不断的提高,就业领域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因此,对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关系的梳理和两者协调性进行系统研究,非常有必要,这也是文章需要重点研究的领域。

二、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过程分析

(一)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分析

1.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方向演变,符合产业结构演变一般规律。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50.2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636462.7亿元,增长了173.4倍,年均增长率为9.31%(按不变价格计算)。与此同时,中国产业结构也不断进行优化调整,1978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7.9∶47.6∶24.5,2014年产业结构比重演变为9.2∶42.6∶48.2(见图1),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较快,共下降18.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增长快速,共增加23.7个百分点。根据国内有关学者的研究[16],可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到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阶段(1978-1991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阶段(1992-2014年)。图1中国产业结构演进过程(1978-2014年)第一阶段(1978-1991年):改革开放到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及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台,使得中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经济得到跳跃式的发展。从经济总量上看,三次产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从1978年的1018.4亿元、1736.0亿元和895.8亿元,增加到1991年的5288.6亿元、9055.8亿元和7551.2亿元,增幅分别为419.3%、421.6%和743.0%;从产业结构演变上看,产业结构由“二一三”演变到“二三一”,产业结构比重则从1978年的27.9∶47.6∶24.5演变到1991年的24.2∶41.4∶34.5,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下降3.7个百分点和6.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则提高9.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总变动值为19.8,年均变动1.52。第二阶段(1992-2014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阶段。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正式确立,以及随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战略和政策的实施,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与此同时,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也使中国经济发生深刻变化,给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从经济总量上看,中国GDP总量从1992年的27068.3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636462.7亿元,共增加609394.4亿元,增长了22.5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从1992年的5800.0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58331.6亿元,共增加52531.6亿元,增长了9.1倍;第二产业增加值从1992年的11640.4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271392.4亿元,共增加259752.0亿元,增长了22.3倍;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992年的9627.9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306738.7亿元,共增加297110.8亿元,增长了30.8倍。从产业结构演变上看,产业结构由“二三一”阶段(1992-2011年)演变到“三二一”阶段(2012-2014年),产业结构比重由1992年的21.4∶43.0∶35.6演变到2014年的9.2∶42.6∶48.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迅速,减少12.2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5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下降,减少仅0.4个百分点,且第二产业表现出较明显的波动特征;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最大,增加12.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57个百分点。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特征演变,整个演变过程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迅速,且已经下降到较低的水平,从长远发展看,第一产业比重还将下降,但下降速度会较为缓慢,第二、三产业在经济增长中占主导地位,且第三产业增长潜力巨大,从2012年开始,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比重。2.中国产业结构演变与国际理论标准模式比较国外学者钱纳里、赛尔奎因、库兹涅茨以及艾金同等借助多国资料,分别对人均GDP和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总结出几种代表性的国际理论标准模式,本文选用钱纳里和赛尔奎因模式,作为国际理论标准模式进行研究。钱纳里和赛尔奎因通过对多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参考周叔莲、郭克莎(2000)的相关分析,得出了不同收入水平下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见表1)。在赛尔奎因和钱纳里产业结构标准模式中,人均GDP(美元)是以1980年为基期计算的,以1980年为基期,2010年中国物价共上涨了4.895倍(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978年为100,1980年为109.5,2010年为536.1),2010年中国人均GDP为30567元,去除物价上涨因素,相当于1980年的6244.5元,按照当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1.5:1,折合成美元为4163美元。对照表1,接近于产业结构标准模式中人均GDP4000美元,与其相对应的产业结构为9.7:45.6:44.7,而2010年中国产业结构水平为9.6:46.2:44.2。与国际标准模式对比,中国产业结构基本接近于国际标准的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比重低于标准模式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高于标准模式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低于标准模式0.5个百分点,说明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符合国际理论标准模式。

(二)中国就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分析

1.中国就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伴随经济结构的重组优化、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和城镇化的稳妥推进,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提高快速,劳动力市场体系不断成熟,中国就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优化(见图2)。从就业人口总量上看,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最大,总量变化略微下降,就业人员从1978年的28318万人下降到2014年的22790万人,第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潜力巨大,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总量从1978年的6945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23099万人,共增加16154万人,年均增长448.7万人,第三产业就业总量从1978年的4890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31364万人,共增加26474万人,年均增长735.4万人;从就业总量的增长速度上看(见图3),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增长速度最小,且2003年以后均为负增长率,年均增长率为-0.53%,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增长速度较快,除第二产业少数年份增长率为负值外,增长率均为正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46%和5.36%;从就业结构变化上看,就业结构从1978年的70.5∶17.3∶12.2变化到2014年的29.5∶29.9∶40.6,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较快,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2014年的29.5%,共减少41.0个百分点,年均下降1.1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增长较快,分别从1978年的17.3%和12.2%增加到2014年的29.9%和40.6%,增加12.6和28.4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34和0.79个百分点。图2中国就业结构演进过程(1978-2014年)图3中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增长速度(1978-2014年)2.中国就业结构演变与国际理论标准模式对比分析同样,运用塞尔奎因和钱纳里就业结构标准模式,作为研究就业结构国际理论标准模式。2010年中国人均GDP为30567元,去除物价上涨因素,相当于1980年的6244.5元,折合成美元为4163美元,对照郭克莎(1999)的研究(见表2),相当于就业结构标准模式中人均GDP4000美元,其所对应的就业结构应为24.2∶32.6∶43.2,而2010年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36.7∶28.7∶34.6,与标准模式相对比,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出标准模式14.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低于标准模式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低于标准模式8.6个百分点。从就业结构比重变化过程看,在标准模式中,人均GDP从300美元增加到4000美元,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从74.9∶9.2∶15.9变化到24.2∶32.6∶43.2,第一产业下降5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23.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27.3个百分点。1980年中国人均GDP为464元,按照当年汇率计算相当于309美元,2010年中国人均GDP相当于1980年的4163美元,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则从1980年的68.7∶18.2∶13.1演变到2010年的36.7∶28.7∶34.6,第一产业下降32.0个百分点,下降值小于标准模式18.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10.5个百分点,增加值小于标准模式1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21.5个百分点,增加值小于标准模式5.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中国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偏高,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速度缓慢,这也给中国就业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要注重加快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尤其是要向第三产业快速转移。从总体上看,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与赛尔奎因和钱纳里标准模式还不协调,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又明显偏低,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缓慢。中国就业结构的这一特征正好验证了赛尔奎因和钱纳里标准模式理论,发展中国家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同步,就业结构变动要慢于产业结构演变。

三、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

从上文的分析研究可以得出:与国际理论标准模式相对比,中国产业结构水平基本接近于标准模式,与标准模式协调性较好,而中国就业结构则与标准模式不协调特征较为明显。为对两者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有更深的认识,本文选用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和比较劳动生产率等指标来进行研究。

(一)结构偏离度分析

结构偏离度是反映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程度的指标,公式为: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构成比重/就业的产业构成比重-1。若结构偏离度等于零,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达到均衡状态;若结构偏离度为正,即产业比重高于就业比重,表明该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有外部劳动力不断转移进来,反之则有劳动力不断转移出去。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大,反映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演变和就业人口的转移越不协调[17]。产业结构总偏离度等于各产业的结构偏离度绝对值的总和。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和总偏离度情况如表3所示。(1)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一直保持负值,且绝对值呈现扩大趋势。从整个过程看,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处于大于0.5的水平,绝对值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最大为0.75,且2000年以后,绝对值都在0.70以上,较大的负偏离度说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小于就业比重,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去。(2)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均为正值,整体较第三产业偏高,且总体呈下降趋势。偏离度从1978年的1.75下降到2014年的0.42,下降较大,尤其从2003年以后呈快速下降趋势,表明第二产业结构快于就业结构的这种不协调性,已经明显得到改善,这主要与加入WTO以后,中国第二产业的战略转型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关系。(3)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总体上表现为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1.01下降到2014年的0.19,且从2006年以后基本保持在0.2~0.3较低的位置,表明第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较好,这主要得益于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强、就业渠道多样化、就业进入壁垒较低的特征。(4)产业结构总偏离度呈下降趋势,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协调现象改善明显。总偏离度从1978年的3.37下降到2014年的1.30,共下降2.07,表明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由原来的不同步、不协调逐步向协调同步转变。

(二)就业弹性分析

就业弹性是反映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强弱的指标,即某一时期内就业数量变化率与产值变化率的比值。比值为正值且数值越大,就业弹性越高,经济增长拉动就业作用越大;比值为负值且绝对值越大,对就业产生的“挤压效应”就越大。中国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和总弹性变化情况如表4所示。(1)就业总弹性分析。就业总弹性均为正值,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产生持续的拉动作用,但是拉动幅度不是很大,1978-2014年经济平均每增加1个百分点,仅拉动就业增长0.154个百分点。从就业总弹性的变化趋势看,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就业总弹性都在0.1以下且不断下降,近年来保持在较低的水平。(2)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分析。第一产业就业弹性总体上由正值变为负值,1978-1991年就业弹性为负值,表明这一阶段经济增长会促进就业增长,而从1992年以后(除少数年份外),就业弹性表现为负值,经济增长反而带来就业数量的减少,第一产业发展对就业带来了“挤出效应”,2003-2014年经济平均每加1个百分点会导致就业数量减少0.47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就业弹性总体上为正值(除第二产业个别年份为负值外),1978-2014年经济平均每增加1个百分点分别拉动就业人口数量增加0.287和0.480个百分点,表明第二、三产业发展拉动就业效果显著,且发展空间和潜力非常大。

(三)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比较劳动生产率,即某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与该产业就业劳动力比重的比值。若该比值小于1,则该产业的劳动力会转移到其他产业部门,反之劳动力则会从别的产业部门转移进来,当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接近于1时,将会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1978-2014年中国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发展过程如表5所示。(1)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呈现总体下降的特征,且数值都在0.50以下,表明第一产业劳动力向外转移渠道不畅,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未转移。(2)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都大于1,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2.75下降到2014年的1.42,表明第二产业发展协调性越来越好,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强。(3)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均大于1,呈现逐步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2.01下降到2014年的1.19,且同一时段的值都要小于第二产业,说明第三产业发展协调性最好,尤其是2006年以后,比较劳动生产率基本保持小于1.30,2014年为1.19,接近于均衡水平值1,第三产业发展的协调性很好。四、结论与建议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符合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的规律,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较快,下降幅度最大,2009年以后一直保持在个位数的水平,且下降速度变得平缓,第二、三产业发展快速,2014年第二、三产业产值总和占到整个GDP的90.8%,主导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理论标准模式对比,中国产业结构基本接近标准模式,产业结构演变符合国际理论标准模式;中国就业结构演变特征明显,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较快,年均下降1.1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增长较快,年均分别增长0.34个百分点和0.79个百分点,2014年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已经超过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与国际理论标准模式相对比,中国就业结构还不协调,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偏高,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偏低,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缓慢。从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可知:第一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最差,产业发展与就业转换协调性不好,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没有转移;第二产业发展协调性总体较好,对吸纳劳动力就业发挥积极作用,但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空间还很大;第三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最好,对劳动力吸收能力较强,成为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主渠道,产业结构转变和就业结构转换逐步趋于同步。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产业结构高级化演变特征更加明显,就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优化,第一产业比重已经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产业发展要注重挖掘新优势,更加注重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处理好剩余劳动力的内部消化和外部转移;第二、三产业主导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产业发展应以结构转型升级和发展质量提升为重点,尤其是第三产业要提升发展速度,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作者:景建军 单位:山东行政学院

参考文献:

[1]克拉克.经济进步的条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0.

[2]库茨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3]H•钱纳里,S•鲁滨逊,M•赛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56-104.

[4]ARTHRULW.Economicdevelopmentwithunlimitedsup-pliesoflabor[J].ManchesterSchool,1999(22):139-191.

[5]KATZ,LAWRENCEF,MURPHYKM.Changesinrelativewages,1963-1987:supplyanddemandfactors[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92(13):124-127.

[6]CHOWG.CapitalformationandeconomicgrowthinChina[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93(8):79-84.

[7]YOUNGA.Goldintobasemetals:productivegrowthin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duringthereformperiod[D].NBERWorkingPaper,2000.

[8]汤光华,舒元.经济增长与就业协调论[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6):26-28.

[9]张车伟,蔡眆.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2(5):22-30.

[10]夏杰长.我国劳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J].中国工业经济,2000(1):36-40.

[11]徐光平,景建军.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水平的关联效应分析[J].东岳论丛,2015(7):130-134.

[12]张少红.论区域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调整[J].东岳论丛,2004(2):170-173.

[13]孔进,孔宪香.人力资本积累与产业结构可持续调整的关系研究[J].东岳论丛,2007(4):79-81.

[14]周海银.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J].东岳论丛,2014(9):95-99.

[15]张文玺.山东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非均衡发展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26-31.

就业结构范文篇5

论文摘要:本文从提高产(行)业的增加值总量来提升就业水平的角度而言,第三产业优于第二产业;建筑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行业具有很强的就业发展潜力;而制造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三个就业的支柱行业尽管就业潜力有限,但应巩固、维持其目前的就业规模。

从产业结构角度研究就业问题,最终会归结为对不同行业的吸纳就业能力研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关联问题,导致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就业吸纳能力一有的行业增加投入可直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有的行业增加投入,虽然给本行业直接创造的就业机会不多,由于它会直接或间接消耗其他行业的产品,会导致其他行业或部门从业人员增加。

关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已有文献大多支持产业结构变动对于我国就业的显著影响。通过这些学者的文献研究发现,之所以研究结论产生较大的差异,除了所采用研究方法和所选取的研究数据不同之外,还可能是由于学者们更多地是从三次产业的角度分析产业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揭示了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扩大就业措施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促进就业结构良性发展的建议,但细化到产业中各个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的分析则很少。产业中的各个行业均有很强的“异质性”和“动态性”,而这对其就业吸纳能力具有重大影响,基于产业层面的总量分析所得出的政策建议并非适用于每个行业,部分行业最终的就业状况甚至会与政策期望相悖(王孝成,于津平,2010)。

此外,以往为数不多的针对行业就业吸纳能力的研究往往以该行业全部从业人员而非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就业状况作为研究对象。由于农业的在就业中的“蓄水池”作用,乡村就业人员群体绝大多数在家里还承包土地,因此,如果回家务农就不算失业,充其量是就业不足(蔡防,2007);但绝大多数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失业则属于“显性失业”,对社会稳定的冲击更大。近年来,绝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应届大学生均涌向城镇寻找工作,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所占总就业人员的比重逐年上升,2009年年底已达36%。据预测,在2020年之前,城镇劳动年龄人口一直会保持较大的增长压力(张车伟等,2005)。同时,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单位人员就业的影响更为直接;且由于其主要代表城镇正规就业,故统计数据更为准确。因此,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更有现实意义。

一、我国近年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

通过对我国近年各产(行)业的增加值结构、城镇单位人员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明了我国各产(行)业未来的调整方向,也可以了解基于行业细分的我国城镇单位人员的整体就业状况,并找出吸纳就业较多的重点行业。

1.我国近年各产业的增加值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其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演变历程。

(1)产业层面。从2009年度的各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来看,我国的第一产业仅占一成左右;在剩下的近90%的份额中,第二、三产业几乎各占一半,前者高出后者约3个百分点。从变动趋势来看,自2004年始,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逐年下降。此外,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7年来均是小幅变动,显示出很强的稳定性。但两者的比重差自2006年达到7年的峰值(高约7个百分点)后不断缩小,至2009年,两者比重差已缩小为不到3个百分点,后者已俨然形成一种迎头赶上的趋势。

(2)行业层面。近7年(或5年)间,各行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呈现出如下特征:

分行业来看,变化幅度不大的是(2个)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基本属于持续下降的是(7个)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教育,住宿和餐饮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基本属于持续上升的是(6个)建筑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采矿业、房地产业尽管分别在2007年、2008年有所回落,但总的趋势还是上升的。

2.我国近年各产业的就业结构。根据历年《年鉴》,2003年以前,尽管披露了“按行业分就业人数”,所统计的就业口径由原先的全口径缩小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鉴于此,本文将研究对象界定为“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为行文方便,以下以“就业人数”称谓之而不再特别注明。

(1)产业层面。从2009年度的各产业就业人员的所占比重来看,我国的第一产业仅占不足3%;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7年来均是小幅变动,显示出较强的稳定性;但两者的就业比重差自2007年达到7年来的最小值(7.4个百分点)后不断扩大,至2009年,两者差已扩大为约9个百分点,显示出第三产业越来越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

(2)行业层面。近7年间,各行业就业人数所占比重呈现出如下特征:

总体上,我国就业人员的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且非常稳定,近7年来,70%的就业人员分布在制造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采矿业(2006年之前是批发和零售业)六大行业中。

变化幅度不大的是:采矿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制造业。

基本属于持续下降的是: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教育。

基本属于持续上升的是: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建筑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二、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性分析

分析产(行)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性,探究前者的变化对后者是否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程度,进而揭示其就业吸纳能力的首要前提是确定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其次,是否扶持某产(行)业的发展以有效促进就业还需在两者存在正相关的基础上判定其是否与我国未来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相符。

在上述两个前提的约束下,考虑到某个产(行)业无论在增加值规模还是在就业人员总量方面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张,均存在投入的边际效用递减问题,故从增加值角度出发,某个产(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实际上由其就业的“存量吸纳能力”与“增量(边际)吸纳能力”两部分构成。前者指某年度该产(行)业创造单位增加值所需要的就业人数,可用“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指标来反映。该指标实质上是一个以绝对数量反映产(行)业劳动密集程度的指标,与所属产(行)业的自身特性密切相关。后者指该产(行)业某年度新增增加值比例所引致的新增(或减)的就业比例,实质上就是“就业弹性”的概念。

1.相关性分析。产业层面,三次产业的增加值与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六年来呈高度相关关系,并均通过了检验。其中,第一产业是负相关关系;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为正相关关系;总体上来说,GDP的增长能拉动城镇单位人员的就业。

行业层面,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的增加值与就业人数的六年来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并均通过了检验;批发和零售业则呈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因此该行业的增加值规模扩大对提升就业水平无益;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没有通过检验,说明其相关性较差,难以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2.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分析。金碚等(2010)在研究中使用了劳动生产率的倒数一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来衡量不同产(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的大小。本文也采用该指标来计算某产(行)业创造每亿元增加值所需要的就业人员数。该指标并非像就业弹性系数那样是两个“增量”比率指标之间的比值,而是某一年度增加值与就业人数两个“存量”数量指标之间的比值,能更直观、全面地反映其就业的“存量吸纳能力”。

根据计算,无论从总体状况、产业层面还是行业层面,近年来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均呈现出持续下降趋势,唯一的区别就是下降的幅度不同--按增加值不变价格计算,第一、二、三次产业的该指标在2008年分别比2005年下降了约20%、25%、27%,这充分说明近年来科技与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了各行业的劳动效率与生产力水平;同时,资本深化对于劳动力的“挤出效应”大于“补偿效应”。此外,从该指标历年的数值来看,第三产业明显具备比第二、第一产业更强的就业“存量吸纳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第二产业始终比第三产业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并且两者的劳动生产率之差近年来有逐渐拉大的趋势。这意味着第二产业的劳动报酬相对较高,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不愿意向第三产业转移,富余的第一产业劳动力在转移的时候,也会优先考虑第二产业,因为其回报率较高。

行业层面来看:教育,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4个行业的该指标值很高;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4个行业的该指标值较高;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采矿业等6个行业的该指标值较小;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等5个行业的该指标值很小。从中可以看出,具有很高就业“存量吸纳能力”的4个行业均属第三产业;具有较高就业“存量吸纳能力”的4个行业中除建筑业外,其余3个也属第三产业;这从行业层面进一步验证了第三产业明显具备比第二产业更强的就业“存量吸纳能力”。

结合相关性分析的结论,尽管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的增加值与就业人数六年来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但其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无论以当年价格计算还是以不变价格计算都处于较低水平,低于第三产业平均水平,故其“存量吸纳能力”较低,其增加值的增加对就业的贡献非常有限。

3.就业弹性分析。就业弹性系数是经常用来计算某产业(或行业)的增长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一个指标。许多学者用该指标来计算各产(行)业就业吸纳能力。、但是在给定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就业弹性的变化才能主要归功于相对于经济结构的就业结构的变化(张车伟,20);而我国近年来各行业的技术进步的作用非常明显。此外,弹性是两个增长率之问的比率,就业弹性高并不说明就业更加充分;反之,就业弹性低也不意味着失业更加严重(张车伟,2002)。因此,丁守海(2009)、蔡昉(2004)等学者均指出了该方法存在固有缺陷。尽管如此,本文认为一段时期内的就业弹性变动趋势仍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某产(行)业的增加值增加对城镇单位人员就业的“增量吸纳能力”,故仍引入了该指标来评估各产(行)业增加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性。

教育,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8个具有很高或较高就业“存量吸纳能力”;但除建筑业外,无法获取其余7个行业基于不变价格的增加值时间序列数据,因而无法比较准确地进行相关性分析。因此,本文对上述8个行业进行就业弹性分析,一方面是对7个未进行相关性分析行业的深入分析,另一方面是对建筑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再次进行验证。此外,尽管制造业的就业“存量吸纳能力”较低,但由于其无论在增加值比重方面还是在就业比重方面均在所有19个行业中位居首位,出于重要性原则,本文也将其纳入就业弹性分析之中。

由表1可见,产业层面,第二产业除了2008年外,其余年份就业弹性系数均为正且呈现一种不规则的变动趋势: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近五年来一直为正且呈现一种逐年递增的趋势。此外,2008年之前,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均高于同年度的第三产业;之后,后者高于前者。这表明,第二、三产业的增加值的增长能够拉动本产业的城镇单位就业增长,但拉动的力度并不一样--近两年来第三产业的拉动力度要高于同期的第二产业。

在行业层面,从第二产业来看,(1)制造业的就业弹性系数明显地逐年下降,表明其增加值增长对就业的拉动力度越来越小,加之其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较低,缺乏就业潜力。这表明,就目前而言,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因素降低了其增加值增长的就业空间。但另一方面,考虑到无论在增加值方面还是就业方面,制造业都在规模上位居首位,更重要的是,它是其他行业发展的基础,属于典型的支柱产业,因此,从保持就业水平而言,该行业不应被削弱。

(2)建筑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各年度始终为正且平均而言在第二产业的4个行业中值最高且高于第三产业中14个行业中的10个,其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也较高。同时,无论增加值比重还是就业比重,建筑业近年来均呈现持续上升的状况,说明其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此外,该行业属于资本密集、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显著,劳动就业规模的扩大有助于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提高产业竞争力。还有,除了对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有就业推动作用外,对就业人数更多的农民工队伍以及其它相关产业就业的推动力度更大,故通过提升其增加值的方式增加就业的潜力巨大。

从第三产业来看,(1)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个行业既具备很高的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也拥有平均而言较高的就业弹性系数;此外,上述两个行业近年的就业比重也在持续上升,因此,具有很强的就业增长潜力;尤其是后者,目前就业比重很小,就业发展空间较大。

(2)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两个行业有较高的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且就业弹性系数近年来较高。同时,上述两个行业近年来无论是增加值比重还是就业比重均持续上升,属新兴的第三产业,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此外两者目前就业比重较低。因此,其具有较强的就业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

(3)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两个行业具备很高的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且就业比重位居第三产业中的前两位,但就业弹性系数不高且其近年来的就业比重变动趋势要么是持续下降,要么是比较稳定。因此,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尽管其就业增长潜力有限,但仍要维持就业规模。

(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尽管有较高的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但就业弹性系数要么为负,要么为很小的正值,且增加值比重、就业比重近年来持续下降,故通过提升其增加值的方式增加就业难度较大。

就业结构范文篇6

作为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省份,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在保持每年各产业部门都能够快速增长的前提下,江苏省始终坚持对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升级提升明显。如下图所示,1979年至1989年,江苏省的产业结构序列为“二、一、三”。从1990年开始,江苏省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首次超过农业,产业结构序列为“二、三、一”。此后,第三产业占地区GDP的比重一直在不断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则一直在下降。2005年江苏省第二产业总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6.6%,是江苏历史上第二产业占比所能达到的最大值,此后就开始逐步下降。随着江苏省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逐步淘汰一批落后产能企业,工业占GDP比重逐步降低。2015年江苏省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8.6%,第二产业的比重为45.7%,第三产业总值首次超越第二产业。从2015年以后,江苏省的产业结构序列就变成“三、二、一”,达到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标准。江苏省的产业结构升级取得巨大成功,经济转型取得重大突破,产业结构整体布局更加优化更加合理,江苏省的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

2江苏省就业结构发展概况

产业结构的变动必定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动,而就业结构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图(本图按当年价格计)资料来源:《江苏省统计年鉴》(1978—2016)。的变动也会影响产业经济的发展。如下表所示,1978年江苏省三次从业人员的总人数为2777.72万人,2015年从业总人数为4758.5万人,40年左右的时间增长了近2000万人。但是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变动情况较大,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1990年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为2389.25万人,占比为56.6%,在社会从业人数占比达到历史高值。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及其占比在持续增长,但最近几年增长速度明显放缓,2015年第二产业从业人数达到2046.16万人,占比为43.0%。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及其占比也在持续增长,2015年第三产业从业人数达到1836.78万人,占比为38.6%。截至2015年第二产业的从业人数始终高于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

3江苏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不协调性

从整体上看,江苏省的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从业人员就业结构比例日趋合理。但是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进行对比会发现,两者之间依旧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协调性。第一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在不断下降,然而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依然较高。2015年第一产业总值占地区GDP比重为5.7%,而当年第一产业的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竟然高达18.4%。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占比偏高,这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推动全省就业人口比例向更合理更优化的方向发展。近年来,尽管江苏第三产业发展迅速,2015年第三产业总值已经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江苏经济增长最大贡献力量和最主要来源。但是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一直都达到总体从业人员的40%水平,第二产业始终都是吸纳社会人口就业最多的经济部门。第三产业的产业门类多,能够吸纳大量劳动力,本该成为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经济部门,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尽管2015年第三产业的产值占GDP比重达48%,但就业人口比例只有38.6%,第三产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这说明江苏省不仅需要继续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促进服务业经济产值不断增长,更要注重优化服务业的就业人口比例,拓宽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就业渠道,推动江苏第三产业更均衡更全面地发展。

4政策建议

4.1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劳动者素质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推动作用。当前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村劳动力人口过剩,农村劳动者人均产出效率低。因此,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劳动者素质,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村过剩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缩小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比,也有助于提升农业的产出增加值。4.2优化工业结构,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江苏作为工业强省应不断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增加资本密集型企业的投入,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淘汰落后产能。要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就要逐步控制和降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发展,从而合理控制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进而为优化就业结构创造条件。4.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第三产业是吸纳社会人员就业的主要途径。江苏省的第三产业总值占地区GDP比重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三产业吸收就业人口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因此,江苏省应该不断推动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尤其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挖掘服务业吸纳就业的潜力。

作者:唐军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就业结构范文篇7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偏离度;劳动生产率

诸多研究和文献表明: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持着相关性,两者的协调互动也是产业结构优化与有效促进就业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性视角,利用第二、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张家港市2008—2013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轨迹及其存在的问题。

1张家港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基本情况

1.12008—2013年张家港市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2008年以来,张家港市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二、三产业的GDP比重从2008年的62.62∶36.20调整到2013年的55.6∶43.00,一产比重变动幅度较小且一直保持在1.5以内,二产比重逐年递减,三产比重持续上升。二、三产业比重此消彼长符合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也是张家港多年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努力结果。

1.22008—2013年张家港市就业结构变动情况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张家港从业总人数稳步增加。2013年全市二、三产业(包括法人单位和有证照个体户)从业人数为99.31万人,比2008年增加9.79万人,其中二产64.28万人,增加7.27万人,三产35.03万人,增加2.52万人。第一产业由于不属于经济普查范围,根据年度核算数据2008年、2013年分别为5.38万人、4.66万人。从业人员的三次产业结构从2008年的5.67∶60.08∶34.25调整为2013年的4.48∶61.83∶33.69。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在总量和比重上均有所减少;第二产业从业人数总量和比重均有所增长,吸纳就业的主力作用更加突出;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在总量有所增加的同时比重微降。

2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特征

为进一步分析两者之间的变动关系,文章引入结构偏离度和相对劳动生产率指标进行考察。结构偏离度用公式表示为: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就业的产业构成百分比-1。结构偏离度大于零(正偏离)的产业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性,相反,结构负偏离的产业则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性。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大,表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越不对称。相对劳动生产率用公式表示为:相对劳动生产率=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就业的产业构成百分比。表示每1%的劳动人口创造出的产值比重。相对劳动生产率越大,表明该产业劳动生产率越高。

2.1张家港市结构偏离度和相对劳动生产率变动情况

从结构偏离度看(见下表),第一产业呈现连续的结构负偏离,从业人数产业内持续饱和,偏离度绝对值有不断减小趋势,但幅度不大;第二产业在2008年、2009年表现为结构正偏离,偏离度绝对值趋于0,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相对协调。而从2010年开始到2013年期间,结构偏离度均为负数且绝对值逐年增大,产业内从业人数呈现缓慢过剩趋势;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保持正偏离状态,偏离度绝对值逐年增大,侧面反映出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减少的同时创造出更大比重的产值。整体上看,第三产业结构的正偏离也说明张家港第三产业仍有接纳第一、第二产业向其转型升级的空间。从相对劳动生产率看(见下表),整体上,无论是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较,三次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都明显地呈现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说明2008—2013年,张家港市每1%的第三产业人员创造出比二、三产业相应更多的社会财富。从各产业的历史数据还可以发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在不断提升,而第二产业却在逐年下降,在经济效益层面上就表现为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处于不断下滑状态。

2.2产业内部各行业结构偏离度和劳动生产率差异比较

为深入对比分析社会经济内部差异,利用2008年和2013年两次经济普查数据(非经普年份缺少分行业从业人数的详细资料)测算三次产业内部分行业结构偏离度和相对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内:工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就业趋于饱和,相对劳动生产率有所下降。2008年以来,随着张家港市工业经济的增长,不断吸纳就业人员,但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慢于从业人员的增长速度,导致相对劳动生产率的下降。第三产业内: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随着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从业人员比2008年激增181.29%,导致结构偏离度由正转负,由于劳动密集型传统物流业态向现代物流业态转型升级步伐缓慢,大量从业人员的涌入导致相对劳动生产率大幅下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法人单位数增加78家,增长42.2%,法人单位从业人数增加356人,结构偏离度保持相对较高的正偏离,相对劳动生产率有所提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是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服务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快速增长,从业人员增长24.06%,结构偏离度保持正偏离,伴有微弱下降,相对劳动生产率低于房地产业高于第三产业平均水平。

3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的原因分析

3.1经济结构偏重,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缓慢

近年来张家港市三次产业发展虽然呈一产、二产比重下降,三产比重提高的良好态势,但和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结构仍然偏重。偏重的产业结构使得第二产业仍然是吸纳就业的主力。2013年第二产业从业人数比2008年增长12.76%,高出第三产业5.01个百分点。受2008年年底的国家经济刺激政策影响,以钢铁为代表的张家港市传统重工业产值不断攀升,而规上工业产值利润率从2008年的5.13%下降到2013年的2.34%,其间2012年达到0.19%的最低谷。2012年钢材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产能过剩加剧给冶金行业转型升级带来更严峻的挑战。

3.2行业间资金或技术壁垒差别大,结构偏离度差异明显

从分行业相对劳动生产率不难发现,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的行业(如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其结构偏离度呈高度正偏离,企业经济效益好,从业人员有流入的空间,但新企业要进入这些行业,往往面临较高的资金或技术壁垒,同时劳动力受专业技能限制也很难从其他行业向此类行业自由流动。相对于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市场进入壁垒低,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不高,相对劳动生产率较低,结构偏离度的差距明显拉开。

3.3劳动力素质影响从业人员行业间流动,劳动力水平有待提升

第二次经济普查(2008年)数据显示,张家港市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19.90%,比苏州平均水平低1.57个百分点,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49.92%,高出5.33个百分点;从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看,张家港市就业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占14.51%,比苏州平均水平低2.79个百分点,初中以下学历的占67.24%,高出5.08个百分点。受教育程度对就业人员整体素质的影响不言而喻,就业人口素质偏低严重影响产业结构调整期间从业人员在行业间的快速流动。

4推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4.1逐步削减产业、行业间行政壁垒,充分发挥市场引导产业转型作用

在当前经济体制下,行政指令对市场运行的过多干预将严重影响市场机制本身的自我调节机能。2008年以来出台的经济刺激政策虽然短期内缓解了因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带来的隐忧,但长期来看,它进一步延迟了产业转型时机。

4.2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引导劳动力向高附加值中小企业转移

从影响相对劳动生产率的角度看,张家港市吸纳就业人口较多的行业多属于传统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工业或服务业,这些企业正面临转型升级压力,饱和的从业人员面临向行业外流出的选择。中小企业具有建设周期短、对市场变化反应快等特点,加上经营范围广、行业齐全,具有较强的吸纳就业能力,此外,中小企业还是成长最快的科技创新力量,但中小企业资金薄弱,筹资能力差,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差,因此政府在税收、融资等环节应给中小企业特别是新兴产业中的中小企业更多扶持政策,让其在吸纳就业和促进创新上发挥更大优势。

4.3加强就业指导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人力资源在行业间的流动性

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的前提。张家港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调整就业结构,完善就业促进体系,加强城镇职工与农村劳动力职业素质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展望未来,政府部门在引进“领军人才”的同时更要兼顾整体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为劳动力高效、有序流动以顺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做出更多努力。

作者:徐春雨 单位:张家港市统计局

参考文献:

就业结构范文篇8

论文摘要:本文从提高产(行)业的增加值总量来提升就业水平的角度而言,第三产业优于第二产业;建筑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行业具有很强的就业发展潜力;而制造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三个就业的支柱行业尽管就业潜力有限,但应巩固、维持其目前的就业规模。

从产业结构角度研究就业问题,最终会归结为对不同行业的吸纳就业能力研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关联问题,导致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就业吸纳能力一有的行业增加投入可直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有的行业增加投入,虽然给本行业直接创造的就业机会不多,由于它会直接或间接消耗其他行业的产品,会导致其他行业或部门从业人员增加。

关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已有文献大多支持产业结构变动对于我国就业的显著影响。通过这些学者的文献研究发现,之所以研究结论产生较大的差异,除了所采用研究方法和所选取的研究数据不同之外,还可能是由于学者们更多地是从三次产业的角度分析产业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揭示了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扩大就业措施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促进就业结构良性发展的建议,但细化到产业中各个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的分析则很少。产业中的各个行业均有很强的“异质性”和“动态性”,而这对其就业吸纳能力具有重大影响,基于产业层面的总量分析所得出的政策建议并非适用于每个行业,部分行业最终的就业状况甚至会与政策期望相悖(王孝成,于津平,2010)。

此外,以往为数不多的针对行业就业吸纳能力的研究往往以该行业全部从业人员而非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就业状况作为研究对象。由于农业的在就业中的“蓄水池”作用,乡村就业人员群体绝大多数在家里还承包土地,因此,如果回家务农就不算失业,充其量是就业不足(蔡防,2007);但绝大多数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失业则属于“显性失业”,对社会稳定的冲击更大。近年来,绝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应届大学生均涌向城镇寻找工作,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所占总就业人员的比重逐年上升,2009年年底已达36%。据预测,在2020年之前,城镇劳动年龄人口一直会保持较大的增长压力(张车伟等,2005)。同时,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单位人员就业的影响更为直接;且由于其主要代表城镇正规就业,故统计数据更为准确。因此,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更有现实意义。

一、我国近年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

通过对我国近年各产(行)业的增加值结构、城镇单位人员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明了我国各产(行)业未来的调整方向,也可以了解基于行业细分的我国城镇单位人员的整体就业状况,并找出吸纳就业较多的重点行业。

1.我国近年各产业的增加值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其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演变历程。

(1)产业层面。从2009年度的各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来看,我国的第一产业仅占一成左右;在剩下的近90%的份额中,第二、三产业几乎各占一半,前者高出后者约3个百分点。从变动趋势来看,自2004年始,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逐年下降。此外,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7年来均是小幅变动,显示出很强的稳定性。但两者的比重差自2006年达到7年的峰值(高约7个百分点)后不断缩小,至2009年,两者比重差已缩小为不到3个百分点,后者已俨然形成一种迎头赶上的趋势。

(2)行业层面。近7年(或5年)间,各行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呈现出如下特征:

分行业来看,变化幅度不大的是(2个)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基本属于持续下降的是(7个)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教育,住宿和餐饮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基本属于持续上升的是(6个)建筑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采矿业、房地产业尽管分别在2007年、2008年有所回落,但总的趋势还是上升的。

2.我国近年各产业的就业结构。根据历年《年鉴》,2003年以前,尽管披露了“按行业分就业人数”,所统计的就业口径由原先的全口径缩小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鉴于此,本文将研究对象界定为“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为行文方便,以下以“就业人数”称谓之而不再特别注明。

(1)产业层面。从2009年度的各产业就业人员的所占比重来看,我国的第一产业仅占不足3%;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7年来均是小幅变动,显示出较强的稳定性;但两者的就业比重差自2007年达到7年来的最小值(7.4个百分点)后不断扩大,至2009年,两者差已扩大为约9个百分点,显示出第三产业越来越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

(2)行业层面。近7年间,各行业就业人数所占比重呈现出如下特征:

总体上,我国就业人员的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且非常稳定,近7年来,70%的就业人员分布在制造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采矿业(2006年之前是批发和零售业)六大行业中。

变化幅度不大的是:采矿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制造业。

基本属于持续下降的是: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教育。

基本属于持续上升的是: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建筑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二、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性分析

分析产(行)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性,探究前者的变化对后者是否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程度,进而揭示其就业吸纳能力的首要前提是确定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其次,是否扶持某产(行)业的发展以有效促进就业还需在两者存在正相关的基础上判定其是否与我国未来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相符。

在上述两个前提的约束下,考虑到某个产(行)业无论在增加值规模还是在就业人员总量方面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张,均存在投入的边际效用递减问题,故从增加值角度出发,某个产(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实际上由其就业的“存量吸纳能力”与“增量(边际)吸纳能力”两部分构成。前者指某年度该产(行)业创造单位增加值所需要的就业人数,可用“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指标来反映。该指标实质上是一个以绝对数量反映产(行)业劳动密集程度的指标,与所属产(行)业的自身特性密切相关。后者指该产(行)业某年度新增增加值比例所引致的新增(或减)的就业比例,实质上就是“就业弹性”的概念。

1.相关性分析。产业层面,三次产业的增加值与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六年来呈高度相关关系,并均通过了检验。其中,第一产业是负相关关系;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为正相关关系;总体上来说,GDP的增长能拉动城镇单位人员的就业。

行业层面,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的增加值与就业人数的六年来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并均通过了检验;批发和零售业则呈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因此该行业的增加值规模扩大对提升就业水平无益;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没有通过检验,说明其相关性较差,难以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2.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分析。金碚等(2010)在研究中使用了劳动生产率的倒数一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来衡量不同产(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的大小。本文也采用该指标来计算某产(行)业创造每亿元增加值所需要的就业人员数。该指标并非像就业弹性系数那样是两个“增量”比率指标之间的比值,而是某一年度增加值与就业人数两个“存量”数量指标之间的比值,能更直观、全面地反映其就业的“存量吸纳能力”。

根据计算,无论从总体状况、产业层面还是行业层面,近年来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均呈现出持续下降趋势,唯一的区别就是下降的幅度不同--按增加值不变价格计算,第一、二、三次产业的该指标在2008年分别比2005年下降了约20%、25%、27%,这充分说明近年来科技与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了各行业的劳动效率与生产力水平;同时,资本深化对于劳动力的“挤出效应”大于“补偿效应”。此外,从该指标历年的数值来看,第三产业明显具备比第二、第一产业更强的就业“存量吸纳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第二产业始终比第三产业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并且两者的劳动生产率之差近年来有逐渐拉大的趋势。这意味着第二产业的劳动报酬相对较高,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不愿意向第三产业转移,富余的第一产业劳动力在转移的时候,也会优先考虑第二产业,因为其回报率较高。

行业层面来看:教育,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4个行业的该指标值很高;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4个行业的该指标值较高;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采矿业等6个行业的该指标值较小;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等5个行业的该指标值很小。从中可以看出,具有很高就业“存量吸纳能力”的4个行业均属第三产业;具有较高就业“存量吸纳能力”的4个行业中除建筑业外,其余3个也属第三产业;这从行业层面进一步验证了第三产业明显具备比第二产业更强的就业“存量吸纳能力”。

结合相关性分析的结论,尽管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的增加值与就业人数六年来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但其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无论以当年价格计算还是以不变价格计算都处于较低水平,低于第三产业平均水平,故其“存量吸纳能力”较低,其增加值的增加对就业的贡献非常有限。

3.就业弹性分析。就业弹性系数是经常用来计算某产业(或行业)的增长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一个指标。许多学者用该指标来计算各产(行)业就业吸纳能力。、但是在给定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就业弹性的变化才能主要归功于相对于经济结构的就业结构的变化(张车伟,20);而我国近年来各行业的技术进步的作用非常明显。此外,弹性是两个增长率之问的比率,就业弹性高并不说明就业更加充分;反之,就业弹性低也不意味着失业更加严重(张车伟,2002)。因此,丁守海(2009)、蔡昉(2004)等学者均指出了该方法存在固有缺陷。尽管如此,本文认为一段时期内的就业弹性变动趋势仍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某产(行)业的增加值增加对城镇单位人员就业的“增量吸纳能力”,故仍引入了该指标来评估各产(行)业增加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性。

教育,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8个具有很高或较高就业“存量吸纳能力”;但除建筑业外,无法获取其余7个行业基于不变价格的增加值时间序列数据,因而无法比较准确地进行相关性分析。因此,本文对上述8个行业进行就业弹性分析,一方面是对7个未进行相关性分析行业的深入分析,另一方面是对建筑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再次进行验证。此外,尽管制造业的就业“存量吸纳能力”较低,但由于其无论在增加值比重方面还是在就业比重方面均在所有19个行业中位居首位,出于重要性原则,本文也将其纳入就业弹性分析之中。

由表1可见,产业层面,第二产业除了2008年外,其余年份就业弹性系数均为正且呈现一种不规则的变动趋势: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近五年来一直为正且呈现一种逐年递增的趋势。此外,2008年之前,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均高于同年度的第三产业;之后,后者高于前者。这表明,第二、三产业的增加值的增长能够拉动本产业的城镇单位就业增长,但拉动的力度并不一样--近两年来第三产业的拉动力度要高于同期的第二产业。

在行业层面,从第二产业来看,(1)制造业的就业弹性系数明显地逐年下降,表明其增加值增长对就业的拉动力度越来越小,加之其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较低,缺乏就业潜力。这表明,就目前而言,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因素降低了其增加值增长的就业空间。但另一方面,考虑到无论在增加值方面还是就业方面,制造业都在规模上位居首位,更重要的是,它是其他行业发展的基础,属于典型的支柱产业,因此,从保持就业水平而言,该行业不应被削弱。

(2)建筑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各年度始终为正且平均而言在第二产业的4个行业中值最高且高于第三产业中14个行业中的10个,其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也较高。同时,无论增加值比重还是就业比重,建筑业近年来均呈现持续上升的状况,说明其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此外,该行业属于资本密集、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显著,劳动就业规模的扩大有助于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提高产业竞争力。还有,除了对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有就业推动作用外,对就业人数更多的农民工队伍以及其它相关产业就业的推动力度更大,故通过提升其增加值的方式增加就业的潜力巨大。

从第三产业来看,(1)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个行业既具备很高的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也拥有平均而言较高的就业弹性系数;此外,上述两个行业近年的就业比重也在持续上升,因此,具有很强的就业增长潜力;尤其是后者,目前就业比重很小,就业发展空间较大。

(2)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两个行业有较高的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且就业弹性系数近年来较高。同时,上述两个行业近年来无论是增加值比重还是就业比重均持续上升,属新兴的第三产业,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此外两者目前就业比重较低。因此,其具有较强的就业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

(3)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两个行业具备很高的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且就业比重位居第三产业中的前两位,但就业弹性系数不高且其近年来的就业比重变动趋势要么是持续下降,要么是比较稳定。因此,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尽管其就业增长潜力有限,但仍要维持就业规模。

(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尽管有较高的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但就业弹性系数要么为负,要么为很小的正值,且增加值比重、就业比重近年来持续下降,故通过提升其增加值的方式增加就业难度较大。

就业结构范文篇9

关键词:产业结构;模式;就业

近几年河北省经济发展迅速。作为农业大省,我省经济在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被广泛关注。《河北经济年鉴———2014》显示,河北省1978—2013年,第一产业的产值总体比重下降,第二产业产值增长了约14669亿元,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增长了约10000亿元。从总体增速看,第二产业占居首位,第三产业位列第二。

一、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

从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阶段来看,主要分为了三个阶段:一是自1978年开始,全国农业发展迅速,河北省也不例外,第一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第二产业开始下降,第三产业出现增长趋势;二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一产业开始下降,第二产业增速较快,第三产业继续增长;三是市场经济活跃,人们对于服务业的要求日益增长,第一产业继续下降,第二产业平稳增长,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根据河北经济年鉴数据显示和阶段调整来看,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相一致的,然而,我省农业内部结构不太合理、科技水平较低,整体农产品竞争力不高;工业发展缓慢,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没有得到规模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仍处于落后于第二产业的状况,缺乏规范性的行业规范,有些行业甚至管理混乱,导致顾客的不信任度上升。就目前看,我省三大产业与国际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排序结构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随着全国高校的扩招,河北省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连续几年超过30万,到2015年已经达到了35.11万。然而就业增长率却没有与经济增长相匹配,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也没有起到对就业拉动的应有力量。最近五年河北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总体来看是比较稳定的,创业与考研数量逐年递增,大学生的就业重心发生变化,由原来优先考虑到一线城市、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大型国企转变为了到地县城市、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知识密集型产业雇佣的大学生得到了快速增长,而劳动密集型产业雇佣大学生的数量逐年下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构基本上开始走向“三、二、一”的模式,从事第三产业的数量越来越多。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数量逐年递增,据有关数据调研,创业项目中从事第三产业的占幅较大。近几年河北省就业指标都略有增长,然而连续增长的毕业生数量和结构性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尤其突出表现在近几年出现的“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怪象。河北省各级部门、各大高校为了缓解就业难,每年都会举办多场多种规模甚至分专业的招聘会,参会的企事业单位众多,招聘岗位数量少则几千、多则几万。然而真正在招聘会签约的数量却不是十分乐观,很多单位表示招不到合适的职员,有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待遇要求过高、有些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而大学生们则表示中意的单位要求高、竞争激烈,有些还要求相关工作经历;还有些非技术行业的单位门槛很低、待遇较低,有些甚至不需要学历。不过就我省的就业指标进行调研发现,大学生们都表示毕业前如果还没有中意的工作,也会降低标准就业,积累一定的经验后再考虑择业问题。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显示初次就业的不稳定性,跳槽的频繁出现也是就业难和招工难的另一种表现。受到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形势不景气的影响,这种情况可能会长期存在。根据有关数据调研,目前互联网和高科技制造业对于人员需求很大,但是往往都要求有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根据对某高校管理类2011届、2012届、2013届三届毕业生代表的追踪调研,得出如下几点:第一,一次就业率平均高于90%;第二,一年的职业变动平均为37%;第三,除去升研和公务员的毕业生,从事行业排序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只有非常少量的大学生从事农业管理,从事服务业的居多;第四,职业变动跨区域的较多、跨行业的较少。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大学生一次就业率比较平稳,然而一年内的职业稳定性较差,发现他们一次就业的就业行业、就业地域和二次择业的就业行业、就业地域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就业情况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并没有完全匹配,而是出现了滞后性。

三、优化二者之间关系的对策建议

目前河北省处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产业排序结构模式,就业结构的发展比较平稳。但是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度最强,吸纳能力也最强,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弱。河北省在今后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应该制定三大产业的整体发展规划,继续推进三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稳固农业,发展科技工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进行协调发展,进一步实现两者之间的相互带动和推动作用。

1.继续稳定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和农业科技化的进程。政府加大对农业的帮扶,改变主要依靠劳动力的传统农业,继续推进机械化农业,用技术将更多的农民解放,促进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实施科技农业,发展具有特色的种植业,调整内部的结构,适当降低种植业的比重,提高畜牧业比重;对进城农民工组织技术培训,逐步改革户籍制度,完善子女入学、廉租房申购制度。从衣食住行上解决农民工进城的后顾之忧,真正让他们融入到城市生活中。

2.继续保持工业的增长,注重提高效率和质量,提高第二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借助工业4.0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培育高新技术行业,发展智能工业,促进第二产业整体发展。就目前河北省的经济情况来看,第二产业对于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并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在今后的发展中,工业应注重创新,提高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做精做强重点企业,使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协调发展,充分释放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潜力。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之成为吸纳劳动力的重要力量。政府应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支持,转变传统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发展特色服务业,发展连锁企业,增强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形成一批区域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服务业聚集区,着力提高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行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应逐步培育壮大旅游业的就业吸纳能力。网络的发达,催生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应整合物流行业,提高物流业对人才的接受能力。

4.高校应结合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趋势,适应社会的发展,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到相关企业进行考察学习,邀请优秀企业家参与教学计划的修改,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注重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取向,实现学校与社会的零接轨。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应注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开设有针对性的创业课程,由校内有相关专业背景的老师或聘请校外企业家担任授课教师,开设有针对性的创业课程;学校还可以在校园内搭建创业孵化园,为创业者提供场地,鼓励大学生参加国家、省等组织的创业大赛,通过创业增加就业吸纳力。

作者:薛倩 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晓嘉.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1).

[2]周兵,冉启秀.产业结构演变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8(7).

[3]王芳.江西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4(1).

[4]韩风朝.以结构调整促进就业扩张———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问题与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1).

[5]程俊杰,白建明.东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和谐度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09(2).

就业结构范文篇10

(一)市场供需视角下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

大学生就业难与技工荒并存是第一类结构性矛盾。对于大学生来说,供给总量已经过大,从我国现有的结构和职位空缺性质来看,供求矛盾已经十分突出。【1】出现“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局面,其根本原因是就业市场供需之间的结构性不平衡。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往往快于高校培养专业的人才速度,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2】而很多高校却没能及时甚至提前预判好劳动力对人才的需求,因此也没能打好这个时间差。麦肯锡2004年的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培养的160万年轻工程师中只有10%能够满足跨国公司对人才的实用技能与语言技能的要求,此外据麦可思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无论是本科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其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3】市场需求和实际就业能力之间的差异或不匹配,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重要表现。

(二)学科结构视角下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

学科结构问题,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专业结构性失业的程度在我国比较严重,并且近两年失业集中在少数专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是因为学科结构、专业设置的不合理,会直接导致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学校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和知识,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习惯的培养也不够及时有效等。造成毕业生的月收入低、专业相关度低、离职率高、职业和行业的转换率高、职场磨合期长等等问题。据麦可思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表明,2012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69%,高职高专为62%,其中,毕业生中有60%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其中本科这一比例为43%,高职高专为38%。【4】

(三)自身期望视角下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

当前大学生自身期望值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错位,在就业观念上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较高,追求待遇、相互攀比等现象。很多毕业生对就业地域、行业发展空间、薪资水平、人职匹配等要求较高,把一些偏远地区单位、基层单位、中小企业直招之门外,表现为“想去的单位去不了,可以去的单位又不想去”的尴尬情况。据麦可思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表明,2012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主要集中在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包括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占24.1%;泛渤海区域(包括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内蒙古、山西)占24.9%;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占20.8%。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地也主要集中在这三个区域。城市类型中,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有17%在直辖市就业,29%在副省级城市就业,54%在地级及以下城市就业。【5】

二、解决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对策

(一)毕业生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升就业“原动力”

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与其个人的能力、文化素质以及就业观念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毕业生的个人核心能力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的核心。因此,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最关键的就是要提高毕业生个人的核心能力,这就需要毕业生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的基础上,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1.正确定位,合理规划

很多毕业生毕业之后,直接拿着自己的简历和相关证书去面试求职,几年之内换掉多次工作,这是没有做好正确自我定位的后果,不管是应届毕业生还是已经在职拼搏的人士,都应该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大学毕业生,通过对自身合理的定位,进行职业规划,不仅可以做到了解自我,更能够找到自身的发展方向。在校大学生应正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评价自己的智慧,确认自己的性格,找出自己的特点,发现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优势,衡量自己的差距,正确设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制定行动计划的具体措施,并时时审视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对自己的设计进行评估和修订并调整自己的前进步伐。【6】

2.转变观念,调整心态

由于受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和家长对上大学的就业期望值过高,毕业后不愿从事基层工作,一心想做“白领”,盲目追求高工资、大单位,挤在大城市、大企业,从而大学生求职出现了“三多三少”的现象,即东部多,西部少;城市多,农村少;大企业多,私企少。【7】毕业生个人要改变思维定势,积极调整就业心态。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认识正确的就业形势,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积极调整就业心态。在社会每个行业之中,总会有一个适合个人发展的地方。做到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需求的关系,要有到艰苦地方就业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主动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在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同时,为国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主动磨练,增强适应能力

很多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差。大学生在校期间,在完善加强自身知识结构的同时,更应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加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要借助社会实践的平台,利用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及各类科技竞赛,最大程度地锻炼自己的身心承受能力、管理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从而逐步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使自己能够较快地走上工作岗位,适应岗位要求。

(二)政府加强就业保障建设,优化就业“软环境”

促进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共同责任,纯粹利用市场来解决大学生就业是存有问题的,仅仅依靠个人努力或市场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介入。因而,政府作为民生的维护者,它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1.研究落实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相关政策

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首先要政策先行。政府部门尤其要加强研究制定提高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从政策落实上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政策效应的含金量,把各项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扶持政策,通过具体有效的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落实到人头。例如抓紧落实大学生在创业项目、创业资金扶持的优惠政策,对民营企业给予一定形式的税收减免,从而鼓励民营企业吸引更多大学生来企业就业以及扩大公共部门对大学生的需求等。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近几年,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但是其中一些政策只是方向上的指导,操作性较差。其中一些政策在执行中缺乏执行力,部门与部门之间协调不够。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的同时也应加强监督力度,切实落实好政府作为“监督者”的责任,切实为大学生创造健康自由的择业环境。

2.培育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创造良好环境

在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上,政府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政府要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进行培育与调控,将各种社会资源合理整合,统一协调人力资源市场,消除日趋突出的供需矛盾,增强就业服务功能,取消阻碍就业的政策性障碍,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8】此外,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维护就业公平、公正,为毕业生创造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尽量规避不公平现象,强化对劳动就业的监管,消除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就业市场的公平性。创造并维护劳动就业市场的公平与公正应当是对大学生就业的最大支持与最好保护。

(三)高校加强就业能力培养,提高就业“硬实力”

人才培养是解决毕业生就业,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如果说人才培养质量跟不上,政府、高校部门举办的招聘次数再多,参会企业规模再大,毕业生的就业及就业质量问题也是解决不好的。因此高校的培养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最重要一环。

1.加强高校专业课程设置,适应社会需求导向

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从高等教育体系内部来看,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是主要原因。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专业结构性失业的程度在我国比较严重,并且近两年失业集中在少数专业的趋势加强。教学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能力和知识,忽视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习惯的教育等问题,会直接造成毕业生的月收入低、专业相关度低、离职率高、职业和行业的转换率高、职场磨合期长,进一步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应该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跟市场动态,认真研究和密切关注社会需求的发展趋势和动向,根据社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方向,根据社会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和培养过程。此外,高校还应根据高校毕业生的岗位流向和职业特点,进行专业改革,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为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建立系统化、全程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如果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可以解决大学生在就业中的硬实力,那么职业指导课程则是提升大学生的软实力。就业指导除了帮助学生获取就业的信息外,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就业心理。【9】在当前时期,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程度,结合专业教育和行业发展,帮助大学生提高职业规划意识和求职技能,努力使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实现“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要求。近年来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高、职业吻合度低,这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定位有很大关系,要培养学生立足自身就业能力实际,着眼长远职业发展。在就业指导中,尊重学生不同群体的差异,实施分类指导与服务,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实现学校毕业生高层次就业人数、升学人数、出国人数、参与创业人数的稳定增长。

3.建立并完善就业状况对高等教育的反馈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杜玉波副部长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中指出,推动内涵发展,促进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与就业良性互动。要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完善并落实就业状况对高等教育的反馈机制。要“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完善并落实就业状况对高等教育的反馈机制。”【10】这是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因此,高校及时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用人单位需求情况,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跟踪反馈评价机制,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全面、客观挖掘相关就业数据,与社会需求充分对接,以毕业生就业质量为切入点、以科学的调查技术和现代化信息手段为支撑、以第三方机构的独立调查为保障,通过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用人单位调研、毕业校友访谈等途径,积极构建学科专业和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逐步形成就业和招生、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

(四)用人单位实施人才留驻工程,提升就业“归属感”

从经济学角度看,大学生是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商品,用人单位则是人才的需求者和最终消费者。【11】用人单位所给予大学生的工作福利保障的稳定性和发展空间的拓展性,工作岗位的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工作报酬等也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1.规范用工行为,为大学生提供健康有序的用工保障

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劳动用工制度的需要。当前,有很多中小型企业的用人单位给大学生的工资待遇是比很多大中型企业高的多,甚至要比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的待遇都要好。但是,很多企业不能很好地处理好在设计大学生一些切实利益方面相关问题,大学毕业生的转正定级、档案管理、医疗社会保险以及社会福利等方面缺少一定规范。导致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经常发生纠纷,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因此用人单位应规范用工行为,为大学生提高健康有序的用工保障,消除大学生的发展顾虑。

2.优化工作环境,为大学生解决后顾之忧

在企业发展的同时,通过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福利待遇、拓展发展空间、加强员工的培训学习等方面制订出一些政策,让员工在享受这些政策的同时更能够做到安心工作。这样不仅有利于为企业创造和谐的就业环境,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实度,更能够积极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激情。同时,更有利于处理好双方的劳资关系,促进企业和员工自身的和谐发展。比如,有些企业通过为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提供廉租住房、适当改善毕业生的福利,加强毕业生的社会保障,从而解决毕业生职业吻合度低、离职率高等问题。

(五)家庭和亲朋加强情感支持,提供就业“支持力”

子女有一个理想的工作,是父母最大的期望。学生父母的教育水平、社会地位以及家庭背景等都会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因此,要重视发挥家庭情感对子女就业工作的支持力,发挥家庭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

1.转变对成功的观念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才。很多时候,家长们的操心最终过了头,反而无意中成为了孩子就业路上的阻力。有的家长自己的人生观不正确,却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把孩子当作工具,一味要求孩子达到自己要求的目标,喜欢叫子女做官、进国企,不希望下基层去中小企业。全然不顾孩子的感觉,造成孩子与家长的对立,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因此有不少专家呼吁,在子女就业问题上,家长观念亦须转变,作为父母,对子女的就业可以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但不应阻止孩子的就业选择。

2.家庭的情感支持

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最大靠山。有研究指出,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上亲朋好友的作用变得非常显著,作用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子女的就业过程中,家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丰富的阅历和人脉关系,完全有能力对子女的就业起着辅助的作用。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这时候的情感支撑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孩子的就业父母要给予百分之百的支持与理解。父母在子女就业过程中应根据子女的实际情况,要多给予他们一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要多听听子女的想法,选择工作要根据子女的兴趣爱好以及综合能力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