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安置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22:34:04

就业安置

就业安置范文篇1

目前国家和地方为保障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解决运动员后顾之忧,建立并完善一系列运动员社会保障机制和就业培训制度。然而这些保障性举措在大多数运动员中却难以实现。随着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改革和国有企业改制后用人自主权的独立,通过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手段安置退役运动员将越来越困难,走市场化的路子,保证运动员队伍入口、出口的畅通是必然趋势。本课题的研究就是要试图解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庞大群体的就业问题,以实现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2意义和价值以及重点难点

中国体育能够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靠的是广大运动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但是他们中能够成为奥运冠军、体育明星的毕竟只是凤毛麟角,更多的运动员由于各种原因只能成为成功者的铺路石,成为金字塔的底座和基石。他们把青春都献给了训练场和赛场,退役时,大多已错过了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从地方的少年业余体校到国家队,读书与训练的矛盾似乎总是如影相随,成为体育界挥之不去的矛盾,不仅造成我国职业运动员出口淤塞现象,也直接影响后备人才贮备量。因此,在鼓励运动员努力提高竞技水平的同时,中国体育界还应该切实关注和把解决广大运动员的退役后的出口问题作为重要的工作,以维持和发展中国竞技体育“新陈代谢”的动态平衡。

3目前我国职业运动员安置工作存在的问题

运动员人数在1994-1998年期间,退役运动员的人数基本上在退和出两个方面趋于平衡,但是从1998年后,运动员退役的人数逐年增加,而就业人数却逐年减少,到2003年下降到最低点,仅仅有5名退役运动员被安置。由于体育管理层实行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对单位领导的考核主要是任职期间的成绩,相对而言,单位领导更注重运动员的成绩,退役运动员的安置问题长期进入不了他们的视野,没有作为突出问题加以研究解决。教练员对运动员的退役安置工作存在模糊认识,教练员的待遇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成绩,所以,教练员更重视运动员的训练,教练员有时明知运动员退役安置不容乐观,但仍急功近利,不顾及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发展。

4我国职业运动员就业安置解决对策

4.1重新修订退役运动员上大学标准和考试录用办法,把推荐运动员上大学作为退役运动员安置政策的一项重要补充

推荐退役运动员上大学,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自身的文化素质,为其步入社会、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运动员大学毕业后,按大学毕业生渠道就业,也缓解了退役运动员安置的压力。10年来,我省各优秀运动队退役运动员通过组织推荐、免试、自考进入各类大学接受正规全日制教育的有168名,占退役运动员安置总数的18.12%,是退役运动员安置的第二大渠道。各接收院校对招生有完全自主权,我们的运动员毫无办法,上学的权利无法得到保证。因此,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对我省退役运动员上大学条件进行重新修订,降低门槛,扩大范围,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退役运动员上大学并通过大学毕业渠道就业,对我省运动员队伍建设、推动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都有重大意义。

4.2积极创造条件,拓宽安置渠道,鼓励退役运动员自主择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体育社会化、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运动员走上市场是大势所趋,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也必须适应这个形势。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拓宽安置渠道,通过召开全省行业运动会、加大社区群众体育工作力度等措施不断扩大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程度,同时可针对社会岗位的需要,对退役运动员进行岗前培训,提高他们的相关技能,积极引导退役运动员从事基层体校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教师、体育经纪人等工作。也可利用自身优势,创办体育经营实体、从事个体私营。要教育运动员转变就业观念,从被动接受安排转变到主动适应社会需要,通过人才市场自主择业。对自主择业的退役运动员,可试行货币化安置办法,根据其运龄和比赛成绩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

4.3进一步密切与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大力支持

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牵扯到人事、劳动保障、教育、财政公安等诸多部门,没有他们的大力支持,再好的政策也落不到实处。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密切与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积极争取他们的理解和大力支持。包括借用多种形式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定期召开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会议或座谈会,表彰先进,交流经验,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等。

4.4要进一步加大对运动员选招、选调工作的领导

一是尽快修定关于选招、选调运动员的项目标准或成绩标准,严格按照标准选才,提高运动员选才工作的科学性,提高成才率,降低淘汰率,从源头上把好关口。二是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对虽然达不到选才标准但教练员认定是好苗子的运动员,由教练员写出书面报告,经专家组考察认可,并由教练员签订责任状后,方可入队。入队后应建立运动员成绩档案,定期考核,对完不成责任目标的,追究有关人员失察责任。

走市场化的道路,建立和国际接轨的运行机制,这是解决运动员退役出路难的关键。运动员退役后走向人才市场,按照社会需求,本着双向选择原则,自主选择职业。同时,国家不断完善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政策法规,包括放宽约束条件及给予相应优惠待遇;加强就业工作的组织和领导,降低就业过程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就业方针、政策的宣传,减少择业盲目性;顺应体制变化,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教育体系,拓宽就业市场渠道和就业网络建设,优化择业环境。让退役运动员融社会、入市场、抓机遇、求发展,尽可能发挥其自身优势,固本培源,为体育事业及其它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峰.关于我国退役运动员继续教育问题的思考[J].四川体育科学,2003,(4):12-13.

[2]王揖涛,李杰凯,郑凯.关于21世纪出我国竞技体育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对策的研究[J].学校体育,2002,(1):36-40.

[3]罗双平.职业生涯规划理论[J].职海观澜,2001,(3).

就业安置范文篇2

大家好!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忠斌书记在全县抗灾自救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为广大受灾群众和城乡待业人员开拓增收渠道,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按照市委统战部的统一部署和我县实际情况,举行这次“千户民企安置万人就业”活动。

今年我县遇到了历史罕见的旱灾,农民收入势必受到严重影响。民生问题高于一切,本着真心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县委县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组织抗灾自救,帮助农民开拓增收渠道,力求在粮食减产情况下农民不减收。这也是放眼未来,加速推进农民非农化,农村城镇化,培养新型农民,加快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化这一长期战略任务的重要举措。

近几年来,由市委统战部发起,会同市委宣传部、市工商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光彩事业促进会等多家单位,组织城区和外县(市、区)联动,每年都集中举办上千户民营用工企业参加,可一次性安排几万人就业的大型用工招聘活动,对促进民营经济、劳务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特别是去年的第五届“千户民企安置万人就业”*招聘会,到会的县内外用工企业达60家,在机械、服装、餐饮、饲养等20多个领域120个工种,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也由于各乡镇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主管领导亲自带队组团参加,共有近万名求职者参加应聘,当天达成意向协议1600份,可以说收效显著。

今天,第六届“千户民企安置万人就业”*招聘会又为县内外用工企业和城乡求职人员搭建了一个面对面直接洽谈的平台,供自主交流,双向选择,实现利益共享,合作共赢。在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拓宽下岗职工和城镇待业人员安置领域的同时,也为用工企业提供更多优秀人才,以充实企业力量,推动民营企业的经营发展。

就业安置范文篇3

大家好!

金风送爽,天地清和。值此祖国六十华诞即将到来之际,我们也欣喜地迎来了市第六届“千户民企安置万人就业”招聘会的胜利召开。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对大会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奋发创业,积极扩大就业并亲临大会提供就业岗位的各界企业表示由衷的感谢!向踊跃应聘的各位求职人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向连日来为成功举办这届招聘会付出辛勤努力的各主办单位、承办单位以及各乡镇分管领导,致以诚挚的问候!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忠斌书记在全县抗灾自救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为广大受灾群众和城乡待业人员开拓增收渠道,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按照市委统战部的统一部署和我县实际情况,举行这次“千户民企安置万人就业”活动。

今年我县遇到了历史罕见的旱灾,农民收入势必受到严重影响。民生问题高于一切,本着真心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县委县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组织抗灾自救,帮助农民开拓增收渠道,力求在粮食减产情况下农民不减收。这也是放眼未来,加速推进农民非农化,农村城镇化,培养新型农民,加快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化这一长期战略任务的重要举措。

近几年来,由市委统战部发起,会同市委宣传部、市工商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光彩事业促进会等多家单位,组织城区和外县(市、区)联动,每年都集中举办上千户民营用工企业参加,可一次性安排几万人就业的大型用工招聘活动,对促进民营经济、劳务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特别是去年的第五届“千户民企安置万人就业”招聘会,到会的县内外用工企业达60家,在机械、服装、餐饮、饲养等20多个领域120个工种,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也由于各乡镇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主管领导亲自带队组团参加,共有近万名求职者参加应聘,当天达成意向协议1600份,可以说收效显著。

今天,第六届“千户民企安置万人就业”招聘会又为县内外用工企业和城乡求职人员搭建了一个面对面直接洽谈的平台,供自主交流,双向选择,实现利益共享,合作共赢。在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拓宽下岗职工和城镇待业人员安置领域的同时,也为用工企业提供更多优秀人才,以充实企业力量,推动民营企业的经营发展。

就业安置范文篇4

(一)就业情况

在劳动年龄范围内的被征地农民共有4177名,其中已就业3070人,仍有1107人没有实现就业,在已就业的3070人中,自主创业的181人;受聘于人的1723人,其中从事瓦工、木工、油漆、水电工作等459人;企业聘用318人;外出务工62人;临时就业786人(帮人看店、勤杂、保安、保洁、保姆等)。从上述就业情况来看,就业人员中绝大多数人工作随意性大、稳定性差,自身无技能,很容易再次失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二)人员情况

经调查,目前市新区共有被征地农民5775人,其中劳动力4177人,按照性别分:男2220人,女1957人;按照年龄状况分:16—40岁1947人,41--60岁2230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需求量加大,被征地农民将会越来越多。

(三)技能情况

根据调查,4177名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的3611人,高中文化程度464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的102人;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574人,其中持相关技能证书262人,未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3603人,其中有培训意向的89人。劳动力受教育普遍较少,职业技能低,就业竞争力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被征地农民就业压力大,转移就业培训任务繁重。培训的覆盖面小。因培训能力不足,只有部分的被征地农民有机会参加培训。部分被征地农民因需要交纳培训费用而不愿参加培训,即使参加培训,也是培训费用低廉的技术含量低的专业。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就影响了被征地农民的快速转移。

(二)被征地农民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严重影响着转移就业选择和求职成功率。男性就业多从事建筑、水利工程等重体力的技术要求相对不高的行业,而女性则多从事餐饮、保洁保绿等行业。

(三)被征地农民转移就业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不健全,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低。一是被征地农民市场和中介组织发育迟缓,信息服务网络和基础设施薄弱。二是劳务信息不畅,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低。大部分被征地农民向外转移以自发为主,盲目性和无序性较大,“马路市场”现象普遍。

(四)资金保障乏力,投入明显不足。尽管各级政府积极筹措资金,但相对于这一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投入明显不足。专项经费落实较困难。

三、被征地农民现状

(一)被征地农民角色转换难

在政府提出建设新工业园区的计划后,迅速进入论证实施阶段,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全面提速,园区建设和城市建设进入了超常规发展时期。城市加速扩张和工业园区等建设项目的大力实施,使得农民在短期内失去土地,无论政府还是农民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致使被征地农民在由农民意识转化为市民意识,由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行为转化为市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行为等方面出现了“无所适从”的现象。

(二)被征地农民就业难

由于农民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普遍较低。失去土地后,他们在社会上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也较差,就业成为被征地农民的突出问题。

(三)被征地农民进入城市难

一是集体资产的处理难。村改居后,原集体经济组织性质发生了变化,对原始集体资产的处理由于主体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债权、债务及合同变更等问题。另外还存在社会保障、就业政策上,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权利的问题等。

(四)被征地农民收入来源减少

部分农民依靠地方企业优势,从事苦力,如窑厂等,收入高;部分近郊农民从事经济效益较高的种养业;部分农民依赖于产权归属自己的房屋从事房屋租赁、仓储、批发零售、餐饮等经营活动,且房屋的增值效益明显。由于征地拆迁,农民的收入来源直接受到影响。

四、目前已开展工作

(一)深入调查摸底,科学制定配套文件

为了摸清我区农村劳动力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我们对辖区内的农民进行了三次地毯式调查摸底。对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进行分类汇总、装订成册,并录入计算机动态管理,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情况档案。制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区被征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

(二)加强阵地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在涉及的两个办事处设立劳动保障所的基础上,所属七个自然村各设立劳动保障工作站一个,做到职能、人员、编制和经费“四落实”。

(三)加大宣传引导,转变农民就业观念

从被征地农民思想观念入手,通过宣传教育转变小农意识和就业观念,促进尽快就业致富。一方面以免费培训、保

证就业等一系列承诺,充分调动农民就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采用多种宣传形式相结合,长期不间断地深入农户宣传。

(四)开展技能培训,提高被征地农民就业能力

一是积极开展岗前培训。以思想观念、法制和安全生产、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为三大重点开展就业前培训,促进被征地农民转变就业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树立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二是积极开展“四免”培训。根据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意向,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开展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所有培训实行“四免”,即:免培训费、免费、免午餐费、免技能证费。培训科目主要有电动缝纫、保结保绿、机械加工、汽车驾驶等。

(五)广开就业渠道,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

坚持以采取举办专场专场招聘会、支书送工、中介输送、企校联盟、挂钩帮扶、以工带工、引凤还巢、企业用工座谈会等10多种送工方式,扎实推进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工作,千方百计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将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指标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对办事处和村实行一票否决。

五、下一步对策和措施

(一)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

被征地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进厂务工难,从而在城区形成劳动就业结构性矛盾。要让素质较低的农民转变成产业工人,让农民转变为市民,就应该“给其面包不如给其猎枪”,以培训为切入点,让他们转变小农意识,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及市民观念,让其在思想观念、劳动技能上适应和跟上城市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农村社区化”。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农民进行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在城市中的赚钱本领。

拥有一技之长后进厂务工,这不仅是农民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服务企业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培训,让被征地农民能在“洗脚上田”后在城镇中立足,让更多的农民在城镇中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以加强就业培训为主,增强被征地农民自主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措施,既解除他们眼前的“生存之忧”,也解决今后的“就业之忧”。

政府加大培训投入,解决被征地农民缺乏就业技能之忧。征对被征地农民缺乏就业技能现状,政府加大培训资金投入,继续实行“四免”职业技能培训,即免费培训、免费就餐、免费接送,培训合格后免费办理技能证书。并推介就业不少于3次。对被征地农民培训的重点主要放在转变就业观念、规范职业行为和增强劳动技能三个方面。把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以保证培训后的就业率。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服务

(1)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发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尽可能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并通过各种渠道向被征地农民提供就业信息,为用人单位和被征地农民创造沟通和交流的机会。

(2)鼓励、引导和支持被征地农民走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之路。农民自主创办企业或开办个体工商业,享受城镇居民创办民营企业和城镇下岗失业职工自主创业同等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促进农民就业。

努力争取被征地农民就业再就业社保补贴、小额贷款等各项优惠政策,被征地农民《再就业优惠证》应发尽发。通过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被征地农民打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3)鼓励愿意从事种养业的农民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做贡献。在征地和拆迁的过程中为被征地农民规划留用地,或者采取转包、出租、转让等方式,在周边土地富足的乡镇划出部分“四荒地”、“河滩地”或耕地给被征地农民从事种养业。

(4)组织劳务输出,实施“走出去”战略,采取多种渠道和措施,建立比较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同时,通过“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等方式,与企业签订协议,将培训合格后的被征地农民直接输送到该企业就业。

就业安置范文篇5

关键词:城镇化;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制度经济学

城镇化是农业人口逐步向城市聚集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从而实现农民市民化、就业非农化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1]。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不断向扩张,建城区面积越来越大,城镇周边农村逐渐纳入到城镇范围内,与此同时,城郊农村的耕地也逐渐被城镇新建的各种建筑或基础设施所取代,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及生活保障来源,生计受到严重影响。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并使失地农民融入现代社会,是城镇化过程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2]。虽然根据现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失地农民可以得到一笔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土地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等科目在内的补偿款,但由于补偿款标准总体严重偏低,而且补偿款是一次性支付,根本不足以补偿农民失去土地带来的损失,无法满足失地农民长远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如果不对失地农民实行就业保障,使失地农民获得稳定的生活来源,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基于这一共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在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研究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劳动就业权是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政府有责任通过一些制度措施确保失地农民享受该项基本权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往往通过市场途径实现就业,政府不负责安排工作。但是,市场存在失灵之处,一些特殊人群由于自身素质和社会经济原因,无法通过市场途径顺利实现就业,这就需要政府以适度干预的方式来保障这些人群的就业权利。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是社会特殊弱势群体,他们的就业权利理应由政府通过适当的方式予以保障。

一、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失地现状与就业安置方式

(一)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失地现状

城镇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般道路,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对我国承接信息化、提升工业化、接轨国际化、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必将发挥着重要作用[3]。然而,伴随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失地农民的数量也与日俱增。有学者估计,1990年—2003年的13年间,全国失地农民的总数超过6500万人,而且每年以250万~300万的人数递增,2020年我国失地农民总数将达1亿人[4],预计到2030年我国失地农民将达到1.1亿人以上,其中有5000万以上的农民既失地又失业,而从动态来看,这一数字可能达到8000万人[5]。由于城市扩张而失去土地的农民,被迫城市化,他们虽然在空间上已经进入了城市,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并没有完全融入城市,仍然带有浓烈的农村色彩,使得这一群体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他们城里人不像城里人,农村人不像农村人,成为游走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边缘人”[6]。大部分失地农民文化程度低,并且缺乏非农职业技能,只能沦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人员”,依赖有限的征地补偿款勉强度日[7]。农民失去土地后,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长远生计受到严重影响,有限的征地补偿款很快便花光,之后生活就陷入了贫困境地,不少失地农民因此走上了上访的道路。据统计,目前全国1/3以上的群众上访都归因于土地问题,而其中60%左右的纠纷是直接由征地引起的,失地农民问题已经由发达地区局部的社会问题扩展为全国性的社会问题[8]。

(二)现行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方式

在计划经济年代,政府征用农民的土地,按政策的规定,需要把失地农民安置在国有企业就业,国家用行政手段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也由以行政手段“分配”为主,逐渐向以市场配置为主转变,无论是大中专毕业生,还是部队退役军人,抑或是国企下岗职工,基本上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实现就业,求职者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显然不可能通过行政手段,把失地农民强行安置进国有企业,因为企业拥有自主用人的权利,政府不能干预。目前,政府征用土地基本采用一次性经济补偿的方式[9],让失地农民自谋职业。政府给予失地农民的土地补偿款严重低于被征土地的实际市场价格,而政府却以远远高于土地补偿款的市场价格把所征用的土地向房地产开发商出售,从中攫取巨额利润。被征土地转让价格与补偿款之间的巨大差距,驱使城市政府热衷于经营土地,而失地农民的权益却严重受损。由于政府不再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因此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处于失业或者半就业状态,无地、无业、无保障的“三无农民”在城乡结合部表现得特别明显[5]。针对文化程度偏低、职业技能较差的失地农民普遍素质特点,为了促进失地农民尽快实现从从事农业生产转为从事城市非农职业,以获得稳定和持续的生活来源,有些地方政府对失地农民进行了培训,向他们提供就业信息,推荐工作岗位,但总体而言,效果不甚理想。有学者调查发现,失地农民在非农就业中,通过政府组织获取就业信息的比例非常低,只有8.04%;而参加过政府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班的比例更低,只有6.15%[9]。由于丧失了耕地,又无法在城市找到理想工作,不少失地农民赋闲在家,无所事事,一项调查发现,赋闲在家的富余劳动力,占调查户全部富余劳动力的68.5%[10]。

二、现行就业安置方式的制度经济学解释

当前各地对失地农民普遍采用的货币补偿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安置方式,看似简便易行,并且似乎也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际上按照2011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由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土地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所构成的征地补偿款中,“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只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安置补助费发放给被安置人员个人”。虽说征地补偿款四个组成部分之一的“土地补偿费”最终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转发给原土地承包者,但往往要截留一部分。这样,本来就非常低的征地补偿款,真正发放到失地农民手上就所剩无几了。当失地农民坐吃山空有限的补偿款之后,很快便会陷入生计无门的境地,由此常常引发与地方政府间的矛盾与冲突,对社会和谐稳定与城镇化进程造成不良影响。既然以数额有限的货币补助作为对失地农民进行就业安置的手段已经严重侵害了失地农民的权益,那为什么会成为地方政府解决就业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主流措施呢?这或许不能完全用“按法律法规执行”来解释。从制度经济学视角看,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集体所有的土地实际产权不清

政府之所以能以低价从农民手上获得土地,又以高价转让给开发商,是因为农地的集体所有属性,农民仅拥有土地的承包权和使用权,不能自由买卖土地。事实上,农地的集体所有属性存在产权不明晰或产权主体不明确的弊端。土地名义上归村集体所有,但能够代表村集体的往往是村干部,在经济利益驱使和上级行政压力双重力量作用下,村干部极有可能在未征得村民同意的情况下出让农地。政府征用土地之后,土地的所有权属性便发生了变化,从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政府再通过招、拍、挂的方式,把征用的土地高价出售给开发商,而政府则根据土地管理法的有关条款,给村集体一笔大大低于土地市场价格的土地补偿费。从经济学角度看,政府征用集体所有的土地之所以补偿标准低,是因为集体所有的土地不符合市场自由交易的条件,因此其价格无法通过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均衡来确定,只能由基于现行土地管理法有关征地补偿的相关规定,通过行政手段来定价。由于土地补偿费并不是直接给农民个人,而是先支付给村集体,再由村集体向原承包土地的农民发放,一些地方的村委因此出现截留土地补偿费的现象,造成农民拿到手的土地补偿费实际比政府给予的补偿数额还低。如此低的补偿费,只能让失地农民维持短期的基本生活,还不能指望用它来自谋职业,而用于创业则更显困难。

(二)政府安置就业的交易费用过高

地方政府虽然是就业责任的主体,承担着辖区促进就业的责任。但是,政府促进就业的工作重心更多的放在了解决城镇职工的就业问题上,而对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却缺乏具体的措施。究其原因,是因为解决城镇职工的就业问题有现存制度《失业保险条例》作为决策依据。《失业保险条例》的覆盖对象是城镇企事业单位的正式职工,不包括失地农民。尽管2011年开始实施的《社会保险法》扩大了失业保险条例的覆盖对象,在附则中规定“征收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足额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险费,按照国务院规定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但实际上,由于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和操作措施,有关失地农民的失业保险条文无法落到实处,失地农民仍然游离于失业保险制度之外。“经济制度的主要目标和作用在于节省交易成本”[11],由于没有专门针对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那么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通过协商沟通,联系众多愿意接收失地农民的企业,把数量庞大、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参差不齐的失地农民安置就业,必然产生相当高的交易费用,地方政府显然不愿意承担这个交易费用,因此普遍采用比较简便易行的做法,给予一笔征地补偿款,让失地农民自谋出路。

(三)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的均衡

尽管多数地方对于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采取给予一笔征地补偿款的方式,让失地农民自谋职业进行就业安置。但是也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劳务经济,拓展失地农民的就业空间,仍然会出台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政策措施,比如针对失地农民的自身特点制定专门的培训方案,聘请专业老师,对失地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失地农民的素质,促进失地农民尽快实现就业;城镇职业介绍服务窗口免费为失地农民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然而,由于长期农业生产养成的职业惯性,并非所有的失地农民都愿意参加技能培训和接受职业介绍;有些失地农民即使愿意参加培训,因为年龄和文化水平等原因未能获得用人单位的聘用,最终也可能放弃参加培训的打算。政府对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的制度供给,和失地农民对就业安置制度的需求最终达到一个均衡点,实现制度的均衡。制度均衡的结果,往往是政府对失地农民采取货币补偿的方式,让失地农民自谋职业。

(四)就业安置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从经济学角度看,路径依赖是指“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12]。也就是说,我们以往选择了某种路径,便习惯被长久地锁定在这一路径上,因为改变这一路径需要支付成本,因此,人们往往不愿意改变既定的路径。在GDP导向的绩效考核制度下,地方政府领导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刷新GDP数字,以谋求自身职务晋升的政绩资本,普遍热衷于搞城市扩张与建设的政绩工程,但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却不愿意投入过多,也不愿意变革与创新工作思路,因为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既要花费财政资金,又无法展现政府官员的政绩。由于地方政府主要官员流动性较强,一些主要官员在一个地方工作不到几年,甚至才一年半载,或者得到晋升,或者调整到其他地方或部门任职,因此他们往往追求短期政绩,而对于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措施,更愿意沿袭以往做法,使得失业农民的就业安置制度形成路径依赖和制度锁定。由于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办法已经形成制度惯性,过去采取一次性货币补偿的方式让失地农民自谋职业,新任官员也不愿意花费成本去实现制度的变迁,而是继续沿用低价货币补偿的方式。

三、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的制度创新建议

保障失地农民就业权利,促进失地农民实现就业,不仅是解决失地农民长远生计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城镇化进程顺利推进的必要保障。如果仅仅是城镇建城区不断扩张,农村土地逐渐纳入到城区的范围,而农民失去土地之后被迫变为“城里人”却没有较为稳定的非农职业,缺乏稳定生活来源,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而是城市扩张对农民生存权益的剥夺。对失地农民进行妥善的就业安置,对于缩小失地农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地方政府不能把给予微薄的征地补偿款当作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手段,从而甩掉对失地农民进行就业安置的包袱。为了有效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必须转变观念,对多项制度进行变革与创新。

(一)改革对地方官员以GDP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制度

地方政府之所以倾向简单地以货币补偿的方式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即使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发动各方面的社会力量,把失地农民安置在各类企业或社区公益组织就业,却不能彰显其政绩。而征用农村土地出售给开发商,不仅能够给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收入,而且通过开发地产、兴建基础设施,进行招商引资,还能创造出新的GDP,从而能够以此向上级展示自己的政绩,以获得职务上的晋升。因此,地方政府热衷于征用农地、经营城市,而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却热情不足。所以,要转变地方政府的施政观念,重视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首先要变革对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制度,要彻底改变唯GDP至上的政绩考核导向,而应该把民生工程的实施及成效当作考核的重要指标,特别是把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作为民生工程中的专项考核指标予以突出,并提高该指标的分值权重。

(二)制定专门针对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政策法规

按照现行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征地农民的安置补偿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及附属物和青苗补偿。这种征地补偿费本身已经大大低于土地改变用途之后的市场价格,安置补助费只是仅仅占其中一小部分,这说明安置补助费是相当低的,对于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根本无济于事。《社会保险法》虽然规定,要把“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但由于失业保险制度主要是对企事业单位职员制定的,参保单位和个人按规定须按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失业保险费,而失地农民既没有雇主,个人也没有缴纳失业保险费,因此要把他们纳入失业保险制度,实践中不具有可操作性。为此,应该出台专门针对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政策法规,如《失地农民就业保障条例》或《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条例》。在《失业保险条例》中,明确规定失业农民失业保险费的缴纳办法,包括出资主体和缴费标准。由于失业农民没有雇主,且失业保险费本身并不高,建议从征地的增值收益中提取,由政府缴纳,失地农民不必缴纳失业保险费。失地农民享受的失业保险待遇参照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待遇标准。

(三)尽快落实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的政策取向

众所周知,征地过程中,之所以时常发生失地农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纠纷,甚至发生群体性事件或上访事件,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征地补偿标准太低,与征用改变用途之后的土地价格存在巨大差距。有限的补偿款最多只能维持几年的生活,当征地补偿款用完之后,如果没有收入来源,失地农民将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然而,在市场化就业机制日臻完善的今天,再由政府统一对失地农民进行就业安置,显然不符合现实制度环境,并且将产生无法估计的巨大交易费用。另外,制度供给也不一定完全符合制度需求,作为制度供给主体的政府即使出台以行政手段进行就业安置的政策措施,也不一定为所有失地农民所接受,一些失地农民或许根本不需要政府安置就业,而是倾向于自己创业。因此,自主择业应当是失业农民实现就业的主要途径,政府不必包办。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失业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权益,就要彻底改革现行的征地补偿制度,大幅度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尽快落实中央最近提出的“实行农村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13]的政策取向。当然,政府在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之后,并不表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就放手不管了,而是要充分发挥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对失地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供用工信息,进行就业指导,推荐就业岗位,在此基础上,让失地农民自主择业。对于有意创业的失业农民,政府应该积极扶持,免费提供创业培训,并在工商、税务、金融、卫生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

作者:周毕芬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永友,徐楠.个体特征、制度性因素与失地农民市民化———基于浙江省富阳等地调查数据的实证考察[J].管理世界,2011,(1):62-70.

[2]林民书,李文溥,林枫.城郊被动型城市化农民就业问题研究———厦门禾山镇农民非农化问题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2,(9):75-80.

[3]郭金云,江伟娜.促进失地农民自主创业的对策研究———基于创业过程的一般模型分析[J].农村经济,2010,(2):106-109.

[4]张士杰,杨昌辉.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安置问题研究[J].江淮论坛,2013,(4):22-26.

[5]翟年祥,项光勤.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的制约因素及其政策支持[J].中国行政管理,2012,(2):50-53.

[6]郑风田,孙瑾.从生存到发展———论我国失地农民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J].经济学家,2006,(1):54-61.

[7]易虹,刘晓芳.被动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安置现状调查———以厦门“金包银”工程为例[J].城市问题,2012,(6):72-76.

[8]李飞,钟涨宝.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失地农民职业获得———基于江苏省扬州市两个失地农民社区的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2010,(6):11-21.

[9]许庆.关于促进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的政策建议[J].科学发展,2013,(2):24-27.

[10]高君,汪清.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0,(1):65-70.

[11][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9.

就业安置范文篇6

一、依托主渠道安置下岗失业人员

社区紧紧依靠市、区、街道三级劳动保障部门,先后组织下岗失业人员2100人次参加用工洽谈会,帮扶就业560人;每天查收市、区公布的就业信息,及时在社区内,累计安置340人。

二、发动全民创业

社区积极向下岗失业人员宣传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自谋职业、自主创业。2006年,昌邑区委、区政府提出,一个部门或一名领导干部要包保、扶持一名下岗失业人员创办中小企业,进而实现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社区利用这一机会,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为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寻找包保对象。下岗失业人员王宝华在区城建局长的帮扶下,开办了汽车修配厂,不仅实现了自己创业,还解决了社区8个人的就业问题。与此同时,社区还创新开展了党员创业工程,重点扶持下岗失业人员中的党员创业,带领更多的人就业。例如,社区一名党员组织了一批有技术的下岗人员、残疾人成立了一支便民服务队,从事家电维修、自行车修理、水暖、木工、保洁等项目,安置就业21人。截止到目前,社区为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760人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把43人介绍到街道兴办的早、夜市场摆摊,并按规定减免税费;帮助26人开办了自己的小企业并享受到了税收减免政策,其中5人获得小额担保贷款。

三、利用周边资源优势促进就业

社区充分发挥辖区企业多、商业网点多的优势,加强与驻街、驻社区企业沟通联系,在第一时间掌握用工信息,主动向企业推荐务工人员。先后为吉林晨鸣纸业公司、亿兴木业公司、吉林大街加油站、宏强汽修厂、路通饭店等输送187人,既解决了企业用工需要,又安置了下岗失业人员。

就业安置范文篇7

一、全街安置就业和技能培训工作的现状

万新街所辖12个建制村,5个城市公司,7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万余人,劳动力资源15000人,其中农业劳动力资源8000余人,近13000人实现企业安置就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农村城市化后,必然会导致全街农民完全失地,而土地作为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实际上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这种职业的依托,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民以食为本,以业为基”,因此引导农民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并实现充分就业是农民失地后关注的首要问题。

1.失地农民就业不充分现象比较普遍。不充分就业是指有就业愿望和能力的劳动年龄段男子和妇女不能充分得到有报酬的、自由选择的、生产性就业的就业水平。不充分就业不同于失业,不是完全失去工作岗位,而是劳动力利用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饱满,是劳动力资源利用不充分的表现。据相关部门统计,全街现有闲置劳动力资源2000人左右。

2.失地农民的就业渠道少、缺乏稳定性,收入水平低。据调查,全街失地农民的就业渠道主要是通过“招工安置”或“自谋职业”在本地企业务工,开店经商或从事个体经营。这种工作表面上看似稳定,但是一方面这类具有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勇气、技能与资金支持的失地农民数量比较少;另一方面,这些农民有的会随着企业转制、技术进步以及企业用工制度的市场化,由于自身缺乏知识技能而面临下岗与失业;再有一部分农民选择外出做建筑工人、跑运输、搞装修、干零活、摆地摊、装卸等短期的临时性的工作。大部分失地农民就业后的收入水平普遍不高,由于失地农民综合就业能力相对较低,可供选择的就业岗位比较局限,再加上培训力度不够等原因,大多失地农民从事的职业收入都比较低,普遍在千元以内,而且收入还相当不稳定。

3.农民掌握的技能少,层次低,满足不了企业的用工需求。根据调查,全街只有近2000人参加过职业技能相关培训,其中大部分都是初级职业技能培训证书,只能从事简单的技术操作。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科技企业蓬勃发展,而目前全街闲置劳动力中文化程度大都在初中以下,高中及以上学历所占比重相对较少,大部分又是年轻人,其中一大部分人由于年龄较大、身体不好,缺乏相应的就业技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歧视而很难找到工作。

二、影响农民安置就业和参加培训的原因

1.择业观念落后。受传统思想影响,农民失地后择业观念落后,尤其年龄较大者对土地有着血浓于水般的深厚感情。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使他们养成了保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观念,不愿意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不愿意改变过去延续多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还有很多村民借助城乡接合部的地理位置优势,依靠出租房屋等形式获取收入,不愿意付出辛苦参加工作。很多人不能适应征地后的诸多变化,不能面向市场主动出击。即使就业,也不愿意远离家乡,到陌生或者艰苦的地方创业,造成在就业竞争中的失利。

2.现有企业安置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体制转型,国有企业改革和高校的不断扩招,下岗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等新增劳动力激增。再加上我市“工业东移”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多企业被搬迁异地安置,部分企业由于市场竞争力不强,被逐渐淘汰,这给原本已经形势严峻的劳动力市场带来巨大的压力。控制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国家的诸多经济政策在促进就业的同时,也在制约着城镇吸纳富余劳动力的能力,从而影响失地农民在城镇的再就业。再有从业者劳动合同签订难度大。虽然新的劳动合同法已经颁布实施,但从业者的相关意识并不强,大部分从业者已经因为城中村改造征地或其他原因本身已经参保,从业者从某种程度上默认了用工单位不签合同、不上保险、工资包干的做法,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往往直接导致劳动关系不稳定,损害从业者的正当合法权益。

3.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差,导致技能培训工作效果差。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的现象,对培训的技能知识理解差,掌握不牢固,熟练操作更无从谈起,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同时还存在高层次培训与企业高层次用工需求不符,存在企业需要的人才我们没有,而我们有的劳动力资源掌握的技能层次低,不符合用工单位的需求之间的矛盾,还欠缺较高层次的技能培训项目,这也大大影响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三、解决农民就业和培训问题的几点建议

解决农民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渠道。因此解决农民失地后就业问题的关键还要从完善城中村改造相关政策着手,并结合补偿安置工作的完善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加大对农民就业技能的培训力度,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全方位地促进农民就业,打造真正的“薪金”农民。

1.完善城中村改造的相关政策,抓紧制定出符合农民利益的就业安置政策。在土地出让、招商引资时,将就业安置作为征地的前提条件。本着“谁征地谁安置,谁开发谁负责”的原则,上级政府与征地单位签订提供一定数量或比例就业岗位的协议,吸纳适龄失地农民就业。除此之外,实施城中村改造后形成了大量新社区,新型社区服务业就业空间巨大,可招纳失地农民作为保洁工、保安员等参与社区服务与管理。探索多种安置方式的同时,将就业安置作为重点,保障农民失地后获得相应的就业机会。为保证农民失地不失业,各级政府应将农民的就业安置作为征地安置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努力为打造“薪金”农民提供政策支持。

2.加强文化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转变其就业观念,提高失地农民自身就业能力。培训要坚持“面向市场、突出重点、因人而异、提高质量”的方针,推动“市场引导就业、培训促进就业”机制的形成。在组织培训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也就是要提高培训的效果。通过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制定培训方案,确定培训内容,提高劳动力供求的匹配度。特别要以市场的需求和农民的需求来定培训项目,对失地农民实行“菜单式”和“计单式”培训。以竞争定培训机构,例如对就业技能培训机构实行面向全社会的招标制,以此来提高培训的质量。以补贴促进农民的积极参与,可以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就业安置范文篇8

关键词:职业运动员就业安置解决对策

1前言

目前国家和地方为保障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解决运动员后顾之忧,建立并完善一系列运动员社会保障机制和就业培训制度。然而这些保障性举措在大多数运动员中却难以实现。随着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改革和国有企业改制后用人自主权的独立,通过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手段安置退役运动员将越来越困难,走市场化的路子,保证运动员队伍入口、出口的畅通是必然趋势。本课题的研究就是要试图解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庞大群体的就业问题,以实现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2意义和价值以及重点难点

中国体育能够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靠的是广大运动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但是他们中能够成为奥运冠军、体育明星的毕竟只是凤毛麟角,更多的运动员由于各种原因只能成为成功者的铺路石,成为金字塔的底座和基石。他们把青春都献给了训练场和赛场,退役时,大多已错过了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从地方的少年业余体校到国家队,读书与训练的矛盾似乎总是如影相随,成为体育界挥之不去的矛盾,不仅造成我国职业运动员出口淤塞现象,也直接影响后备人才贮备量。因此,在鼓励运动员努力提高竞技水平的同时,中国体育界还应该切实关注和把解决广大运动员的退役后的出口问题作为重要的工作,以维持和发展中国竞技体育“新陈代谢”的动态平衡。

3目前我国职业运动员安置工作存在的问题

运动员人数在1994-1998年期间,退役运动员的人数基本上在退和出两个方面趋于平衡,但是从1998年后,运动员退役的人数逐年增加,而就业人数却逐年减少,到2003年下降到最低点,仅仅有5名退役运动员被安置。由于体育管理层实行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对单位领导的考核主要是任职期间的成绩,相对而言,单位领导更注重运动员的成绩,退役运动员的安置问题长期进入不了他们的视野,没有作为突出问题加以研究解决。教练员对运动员的退役安置工作存在模糊认识,教练员的待遇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成绩,所以,教练员更重视运动员的训练,教练员有时明知运动员退役安置不容乐观,但仍急功近利,不顾及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发展。

4我国职业运动员就业安置解决对策

4.1重新修订退役运动员上大学标准和考试录用办法,把推荐运动员上大学作为退役运动员安置政策的一项重要补充

推荐退役运动员上大学,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自身的文化素质,为其步入社会、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运动员大学毕业后,按大学毕业生渠道就业,也缓解了退役运动员安置的压力。10年来,我省各优秀运动队退役运动员通过组织推荐、免试、自考进入各类大学接受正规全日制教育的有168名,占退役运动员安置总数的18.12%,是退役运动员安置的第二大渠道。各接收院校对招生有完全自主权,我们的运动员毫无办法,上学的权利无法得到保证。因此,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对我省退役运动员上大学条件进行重新修订,降低门槛,扩大范围,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退役运动员上大学并通过大学毕业渠道就业,对我省运动员队伍建设、推动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都有重大意义。

4.2积极创造条件,拓宽安置渠道,鼓励退役运动员自主择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体育社会化、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运动员走上市场是大势所趋,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也必须适应这个形势。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拓宽安置渠道,通过召开全省行业运动会、加大社区群众体育工作力度等措施不断扩大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程度,同时可针对社会岗位的需要,对退役运动员进行岗前培训,提高他们的相关技能,积极引导退役运动员从事基层体校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教师、体育经纪人等工作。也可利用自身优势,创办体育经营实体、从事个体私营。要教育运动员转变就业观念,从被动接受安排转变到主动适应社会需要,通过人才市场自主择业。对自主择业的退役运动员,可试行货币化安置办法,根据其运龄和比赛成绩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

4.3进一步密切与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大力支持

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牵扯到人事、劳动保障、教育、财政公安等诸多部门,没有他们的大力支持,再好的政策也落不到实处。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密切与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积极争取他们的理解和大力支持。包括借用多种形式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定期召开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会议或座谈会,表彰先进,交流经验,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等。

4.4要进一步加大对运动员选招、选调工作的领导

一是尽快修定关于选招、选调运动员的项目标准或成绩标准,严格按照标准选才,提高运动员选才工作的科学性,提高成才率,降低淘汰率,从源头上把好关口。二是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对虽然达不到选才标准但教练员认定是好苗子的运动员,由教练员写出书面报告,经专家组考察认可,并由教练员签订责任状后,方可入队。入队后应建立运动员成绩档案,定期考核,对完不成责任目标的,追究有关人员失察责任。

走市场化的道路,建立和国际接轨的运行机制,这是解决运动员退役出路难的关键。运动员退役后走向人才市场,按照社会需求,本着双向选择原则,自主选择职业。同时,国家不断完善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政策法规,包括放宽约束条件及给予相应优惠待遇;加强就业工作的组织和领导,降低就业过程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就业方针、政策的宣传,减少择业盲目性;顺应体制变化,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教育体系,拓宽就业市场渠道和就业网络建设,优化择业环境。让退役运动员融社会、入市场、抓机遇、求发展,尽可能发挥其自身优势,固本培源,为体育事业及其它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峰.关于我国退役运动员继续教育问题的思考[J].四川体育科学,2003,(4):12-13.

[2]王揖涛,李杰凯,郑凯.关于21世纪出我国竞技体育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对策的研究[J].学校体育,2002,(1):36-40.

[3]罗双平.职业生涯规划理论[J].职海观澜,2001,(3).

就业安置范文篇9

自有人类,就有残疾人。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从一定层面上讲,残疾人的付出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残疾人是特殊而困难的群体,国家和社会应对残疾人给予保护和扶助。给残疾人这个社会弱势群体特殊的扶持和帮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同志指出:“残疾人事业是崇高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有人的尊严和权利,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实施,使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走进了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有的迈进了教育、科技、卫生等机构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与健全人一起工作,共同为社会做出贡献。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实践,提高了社会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认识,改变了残疾人不能就业或只能在福利企业就业的观念,增强了用人单位的法制意识和各社会责任,残疾人择业的范围日益扩大,就业层次逐步提高。按比例就业工作不仅直接安置并稳定了大量的残疾人就业,而且为整个残疾人就业工作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残疾人就业工作,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的开展。我国《宪法》第二章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残疾人保障法》第三十条规定:“国家推动各单位吸收残疾人就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做好组织、指导工作。机关、团体、企事业组织、城乡经济组织,应当按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选择适当的工种和岗位。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具体比例。”《劳动法》第十四条规定:“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退出现役的军人的就业,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四川省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办法》、《四川省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实施意见》都规定了“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它经济组织,应按不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1.5%的比例安置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安置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应当缴纳残疾人劳动就业保障金。”《XX市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办法》、《XX市按比例安置城镇残疾人就业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对我市残疾人就业作了更详细的规定,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的重视与关怀。

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做好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作

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好职责,切实做好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作。

(一)进一步抓好基础工作,开展职业培训,提高残疾人素质

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和生产技术,是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残疾人就业的重要条件。市政府有关部门,要重视残疾人的职业培训工作,将残疾人的职业培训纳入整体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计划,加强领导,大力支持,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政府各有关部门所办的职业培训机构,应将残疾人纳入培训计划随班培训,可根据市场需要和残疾人的具体情况单独开设培训班;残疾人职业培训机构应具备特殊的培训和条件,为在普通培训机构中难以接受培训的残疾人提供培训;其它培训机构也应接收残疾人参加培训。

政府各部门及企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要切实抓好本部门、本系统、本单位的在岗与转岗残疾职工的职业培训,并为其在培训期间的学习、生活提供保障。农村残疾人可以以乡(镇)为单位,开展适合农村残疾人就业的职业培训活动。

(二)千方百计安置残疾人就业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作为残疾人就业的工作重点,切实加强领导,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根据《XX市按比例安置城镇残疾人就业实施意见》的规定:XX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外地驻攀机构、企业(含外商、港澳台商的合资、合作、独资、私营企业)以及城乡集体、民营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都要按职工总数1.5%的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

各单位应优先安置本单位残疾人就业。对有一定特长的残疾人,每年毕业回XX市的大、中专学生,要想尽一切办法进行安置,并选择适合的工作岗位。残疾人被录用后,用人单位必须与残疾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或办理录用手续,支付合理的劳动报酬,不得虐待和岐视残疾人。

(三)依法收取残疾人劳动就业保障金

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是以安置残疾人就业为主,收取保障金为辅。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作为一种经济手段,一方面用来调整社会各单位的吸收残疾人就业的行为,同时,也为开展残疾人工作提供了物质条件。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政府性基金,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基金。未达到安置残疾人就业比例的单位,必须按年度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市财政局、市地税局要依法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收缴实行分级管理的原则,中央、省、市所属单位由市残疾人服务中心收取,县(区)所属单位由县(区)残疾人服务机构收取。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收取办法是:财政拨款单位的残疾就业保障金由财政部门代扣。企业和其它经济组织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由地税局代收。

收到保障金后,一定要按照国家、省上的有关规定严格管理和使用,用这些钱多为残疾人办实事,要取之于社会,用之于残疾人。要对社会、对残疾人有一个负责的、明白的交待。

三、几点要求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各级残联要把残疾人劳动就业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编印成册,分发到各单位,对按比例就业工作一时难以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的部门或领导,多上门宣传讲解有关法规、政策、做耐心细致的工作,我相信,我们各单位的领导都会大力支持的。

新闻单位要广泛宣传残疾人保障法,宣传残疾人事业和我市残疾人现状,困难和问题,把残疾人这个弱势群体的疾苦向全社会讲明白,把按比例安置残疾人的方针、政策、目的、意义公诸于众,让大家都来改善残疾人就业状况,形成一个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各级残联要把残疾人劳动就业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编印成册,分发到各单位,对按比例就业工作一时难以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的部门或领导,多上门宣传讲解有关法规、政策、做耐心细致的工作,我相信,我们各单位的领导都会大力支持的。

(二)进一步健全、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为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提供硬件依托。

各级残联要学习先进地方的经验,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把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工作做得更好。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是为残疾人就业提供服务的专门机构,是劳动就业服务体系的组成部门,在同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市、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重视和支持残疾人就业服务,按照残疾人就业“十五”计划纲要的要求,结合残疾人就业工作,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建设,为残疾人劳动就业的开展提供必要物质条件。

(三)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切实将残疾人劳动就业纳入政府计划,统筹安排。

就业安置范文篇10

一、招聘对象及条件

具有本县城镇户口,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

1、持《就业失业登记证》的“4050”下岗失业人员(女性年满40周岁、男性年满50周岁的下岗失业人员);

2、就业确有困难的零就业家庭成员(夫妻双方下岗、无一人就业且无一子女就业的困难家庭);

3、长期失业人员(失业一年以上就业确有困难的长期失业人员);

4、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城镇复退军人、两劳(劳改、劳教)刑释解教人员;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

二、公益性岗位的申报与调配

凡开发公益性岗位的用人单位,如果出现岗位空缺情况,必须填写《公益性岗位空岗申报表》,向就业机构及其主管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行申报审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根据掌握的岗位需求信息,建立公益性岗位信息档案。公益性岗位的数量、类型等发生变化的,有关单位必须填写《公益性岗位调整情况表》,及时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进行申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就业人员进行统一调配。

三、招聘程序

公益性岗位人员的招聘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就业机构及其主管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实施。

1、公开报名

有劳动能力和就业需求且符合公益性岗位安置条件的人员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申请并填写报名登记表。

2、资格审查

根据报名人员提供的相关资料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行资格审查,凡发现报名者不符合公益性岗位安置条件,则取消其资格。

3、面试考核

通过面试和调查走访等形式全面了解符合条件人员情况。

4、集体研究

根据资格审查和面试考核情况,集体研究决定公益性岗位的安置人员。

5、双向选择

研究决定的公益性岗位安置人员根据各单位的空缺岗位选择自己的岗位,空岗单位根据需要选择自己所用人员。

四、待遇

1、签订劳动合同。凡被聘用人员均与用人单位签订为期三年的《公益性岗位劳动合同》。合同期满,根据政策规定劳动关系自然终止。对有创业意愿的,县劳动就业中心可按政策规定提供相应公共就业服务。

2、工资待遇。聘用期间被聘用人员的工资由用人单位按照不低于我县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县人社局将参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给予补贴,如遇省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按照省政府调整规定执行。

3、社会保险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标准按单位为公益性岗位人员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给予补贴,不包括个人缴费部分,以及企业

(单位)和个人应缴纳的其他社会保险费。

4、工龄计算。被聘用人员在聘用期间的工作时间计算工龄。合同期内或期满考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工龄合并计算。

5、管理考核。被聘用人员由用人单位按照公益性岗位的相关政策和合同权限管理、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依法解除劳动关系。在合同期间解除劳动关系或非用人单位原因个人主动放弃岗位的,不再提供就业援助。

五、公益性岗位的管理

1、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由用人单位按合同权限管理。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要自觉遵守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劳动合同期内经用人单位考核不能胜任本岗位工作的,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为其调整其它公益性岗位。二次被退回者,不再作为就业困难对象安置。就业人员在从业期间自动离职的,以后不得再享受政府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待遇;

2、用人单位将在岗的公益性岗位人员,调整至不属于原招收的公益性岗位工种范畴之内的,不得再享受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

3、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按单位进行备案管理,就业机构应建立基础档案及台账,做到一人一档,并将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的起始时间等情况在其《就业创业登记证》上予以记载;

4、对公益性岗位人员,建立定期检查制度。人社部门和财政部门联合检查,对出现弄虚作假、人岗分离、把就业资金挪作他用的单位,一经查实,将追究单位领导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