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18:48:05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应用范文篇1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应用软件;软件开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对社会经济发展等发挥重要作用。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是计算机技术的核心,计算机软件资源包括系统与应用软件。20世纪60年代前人们基于手工方式进行软件开发。随着商业化软件开发,软件设计者意识到要有规范文档保证程序设计运行,20世纪70年代开始认识到软件是包括开发使用等程序需要的文档。20世纪80年代国际标准化组织对软件工程进行界定,指出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程序功能方法及关联文档及在计算机运行所需数据。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是综合性强的工作,冗余功能存在为客户带来很大困扰。开发计算机应用软件需要考虑用户需求。

1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采用手工方式开发系统软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软件生产需求,出现了软件成本高、维护工作量大、开发周期长等问题[1]。1968年NATO学术会议首次提出软件工程的概念。软件工程学是研究如何利用当代科学技术指导软件开发,达到获得高质量软件产品目的的科学。软件工程学包括系统工程学、经济学等。软件工程发展经历了程序设计时代、软件工程时代等阶段。用软件工程方式生产软件类似于建筑工程生产产品,如软件产品生产经过定义开发维护阶段。软件开发工程中每步经历多次修改,如后期发现运行环境变化等。随着计算机应用日益普及,许多大规模软件项目不断提出[2]。软件开发发展到需要多人合作完成的系统工程,工作阶段发展出多个环节,人们开始探索开发技术与管理方法,设计新的开发平台。软件工程、网络技术等相继出现,各种功能强大的高级语言、全球性数据标准相继问世,为大型软件开发提供技术管理的保证。计算机软件与硬件同时出现,机器语言时代,仅少数人能使用计算机。20世纪60年代软件开发等同于编程,随着软件规模的扩大,软件开发人员与使用人员不是相同对象,以往软件开发方法与维护要求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使得软件开发技术得到相应发展。软件开发技术经历了过程化、结构化与面向对象技术阶段[3]。过程化技术阶段开发技术与高级语言同时出现,是人工计算手段的机器模拟。编程是具有专业知识的工程师。结构化技术在明确系统开发需求下技术可行,随着对问题理解度的加深,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系统需求更加普遍,往往引起系列其他开发阶段工作大量修改。面向对象技术是结构化技术的进步,许多结构化技术采用方法得到试用,如模块化思想,数据结构设计等。

2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中的问题

当前软件产业成为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人们提出各种不同的技术方法解决软件设计中面临的非功能性需求问题,计算机技术受到社会各领域的重视,软件开发不仅是计算机领域人员的专利,许多其他领域工作技术人员加入软件开发队伍[4]。大型应用软件开发队伍由计算机与应用领域专业人员组成,应用领域专业人员需要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文化基础知识,从事软件开发的工程专业人员,需要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不仅是了解计算机原理,必须经软件开发方面系统学习。计算机原理、数据结构、软件开发技术等是必须学习的内容。开发复杂的系统软件需要由多个技术管理人员组成,项目成败取决于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目前软件开发仍以手工制作为主要手段,软件工程具有投资高等特点,任何决策技术或管理等方面失误会导致系统失败。目前,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测试维护不到位、缺乏规范标准编码等。当前计算机应用软件比以往更加复杂,大型国企财务软件复杂度高,开发大中型应用软件前需重视系统设计分析。由于软件研发中不够重视软件需求分析,导致项目软件开发质量受到影响。软件测试是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重要环节,通过测试可以发现代码存在编程错误。维护工作是系统良好运行的保障,实际开发中经常发生软件测试工作不到位情况。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往往忽略标准化编码,类名定义在编码中要符合规则要求,需要运用特殊语法保障代码的可读性。实际软件开发中,由于不重视规范化编码加大了后期系统维护难度。

3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

计算机应用软件通常在计算机系统中运行,小型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工作简单,大型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需要多人配合,需定期对应用软件开发维护。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要遵循规范性、易维护等原则。规范性是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符合一般规律,评估对技术实现难度风险。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规范性体现在遵守软件使用喜欢。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中遵循少即是多的原则,要求使用简单的软件编辑语言,采用最佳软件结构设计,降低计算机在应用软件使用中承受负担。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包括:原型法和分层技术。软件生命周期涉及问题分析、用户需求分析、程序编写等。每个环节不可逆,如问题定义为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首步,要明确应用软件满足用户需求,制作具体操作规范。问题分析实现问题解决途径及根据技术水平等分析可行性。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需要分析用户需求确定软件实现功能。在满足用户需求基础上构建基本软件模型,最后测试编好软件功能,保证计算机软件正常运行。如电商行业需开发电商应用软件,要先调查企业需求,分析技术可行性,软件开发后期定期维护适应企业发展要求。计算机软件开发运用原型法根据系统需求,涉及系统会审等过程。原型法形态包括现有原型和工作原型。利用原有开发程序可满足部分计算机软件开发功能需求,开发软件需要结合功能需求,使分析软件保留部分特性;传统软件开发需要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用户给出概括性开发目标,但难以详细描述输出等问题,原型法可以保证软件开发效率,增加用户参与设计,避免二次开发。客户使用中对软件定期维护,有效处理软件运行中的问题,保证计算机软件正常运行。分层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分不同概念层级,使不同概念层级构成完整计算机系系统。随着时展结构设计快速发展,使计算机开发单层结构更加成熟。计算机软件开发对计算机需求存在缺陷,双层技术应用可缩短软件开发时间,由服务器与客户端组成,服务器归纳客户所需信息任务,应用双层技术可减少用户数量,用户数量过多导致频繁出错。自动型系统开发技术根据软件对用户需求反馈,让开发软件自动编辑,软件开发后需要进行调。提高了软件开发工作效率,促进软件技术的发展。

4结语

计算机应用软件对计算机运行起到重要作用,为人们现实生活带来很大便利。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不断发展,根据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通过对计算机应用软件功能分析,按照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规范执行,确保用户对计算机应用软件正常运行。计算机软件开发应充分结合软件功能选择相应技术,提高软件开发质量,未来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能设计简便的应用软件,推动我国信息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路云.计算机软件系统开发中的主要问题与应对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32):80-81.

[2]汪鹏程.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及应用[J].计算机与网络,2020(21):36.

[3]宋琳琳.浅谈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研究与趋势[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0(11):47-49.

[4]刘晨,王涛,张政.分层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应用分析[J].电子世界,2020(20):54-55.

计算机应用范文篇2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问题;发展方向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涉及国农业、医疗、公安、教育等等行业,推动了各行业的迅速发展,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近年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融合,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计算机的推广和应用,也给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1我国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

我国计算机发展迅速,在农业科技、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都被广泛应用。

1.1农业科技领域

计算机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是农业数值计算、农业数据库、生物模拟、农业计算机专家系统等等。典型的如农业大数据应用云平台,是大数据时代与农业的结合,整合了相关农业影响因素数据,如气象数据、灾害数据、播种数据、涉农宏观经济数据等。再如一些发达国家研发的农业专家应用系统,就是将作物生产和系统管理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自动化处理,这一系统在农作物病害诊断、预测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在这些发达国家,计算机的应用给他们的农场管理、科研和生产带来了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效益。

1.2医疗系统领域

在医学领域中,计算机主要应用在基础医学研究、电子病历、医院信息系统、远程医疗、虚拟现实技术、临床决策等方面。通过成熟的医院信息一体化计算机管理系统,医院管理水平和各个部门的协作效率得到提高。借助于统一、安全、可观察的计算机医院专用管理系统,实现了多用户的资源共享,给医务人员的工作、学习带来了较大的便利。

1.3辅助教学领域

计算机在教育系统的应用致使教育呈现出现代化的特点。多媒体教学丰富了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模拟教学使教学实践更现实、更生动,提高了教学效率等;远程化教学使更多的学生受惠,提高了教学的普遍性等等。

1.4日常生活领域

计算机的应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化。很多用户通过计算机购物、上网页、玩网络游戏,还可以看最新动态,可以看电影,可以制作图形、图像,打印资料等,可见,信息网络使计算机的应用更加普及。

2计算机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计算机的应用无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是,计算机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滞后

发达国家信息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约为55%,而我国的比例仅19%,这与发达国家是有差距的。我国的电子工业、软件、数据库产业的信息化、产品化水平较差,服务社会的程度较落后。一些大型应用系统的软硬件生产主要依靠国外发达国家,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

2.2有关计算机应用的政策法规尚待完善

由于网络系统的开放,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多广泛,相关法律的完善和健全不是与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同步的,因此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基于计算机应用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善,基于信息化用于的电子商务发展所需要的市场环境也还未健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市场化进程。

2.3区域发展不平衡

目前计算机应用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和产业发展不平衡两个方面。经济较发达的省区,如珠三角、沿海地区信息产业发展较快,互联网用户约占人口总数的36%,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用户约占总企业用户的56%,这与经济较落后的西部地区是有很大差距的。目前计算机主要应用在通讯、数据库等高端产业,而在服务业、农业等方面的应用较为滞后。

2.4我国计算机应用水平整体偏低

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系统较少,国家的很多大型高端技术和软硬件都是依靠进口。另一方面,我国计算机的使用水平普遍较低,典型的如西部落后地区,有很多家庭还没有安装计算机,仅有较少的企业建立网站,开展网上业务,部分企业缺乏对计算机的足够重视,缺少专业的计算机人员。

3计算机发展方向

3.1向微型化方向发展

目前,由于家庭及个人对计算机需求的增加,由于具备体积小、功能强,可靠性高、携带方便、适用人群广泛等优势,微型化的计算机发展迅速。微型机的标志是运算部件集成在一起,相比与传统的计算机,其更加智能。今后,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集成的硬件会越来越多,掌上型和笔记本型等微型计算机功能会越来越多,价格也会越来越便宜。

3.2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是计算机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的趋势,它主要是通过模拟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代替人类去从事一些高难度、高危险的活动。

3.3向巨型化方向发展

巨型化是针对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精度来说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与微型化是计算机的两个发展趋势。得益于巨大的贮备容量,巨型计算机的计算速度能够达到每秒百亿次以上。在研究领域上,巨型计算机主要应用在军事和高端科技上。综上所述,计算机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应用越来越普遍,作用也越来越强大,它不仅仅使人们的生活更便捷,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而且加快了我国信息化的进程。在不久的将来,由于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将更加普遍,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更强大的作用。

作者:徐桂琴 单位:承德日报社

参考文献:

[1]韦延勋.论计算机应用与社会需求[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06):12~13.

[2]马忠锋.计算机应用的现状与计算机的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7):29~30.

[3]南海鸥.浅谈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07):23~24.

计算机应用范文篇3

中国计算机事业是由中国科学院成立的计算技术相关的四个研究所为标志而启蒙的。我国早期的计算机应用仅体现在石油、气象、军事和地质勘探等方面。直到我国自行研制出以亿次运算的“银河-I号”,从此打破了我国巨型机发展道路上尴尬的历史冰封,从此中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进步到了新纪元。近些年,我国在高性能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的研发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例如曙光4000A高性能计算机,它的运算峰值每秒可达10万亿次。直到20世纪70年代,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我国计算机技术才真正被应用到生活、生产、娱乐、服务、教育等领域。

2计算机应用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水平与世界顶级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我国上网的企业以及上网的普通家庭用户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说明我国对于信息产业的研发投入以及科普工作的实施力度不足,在居民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计算机应用软件涉及的范围依然有待开拓;目前在我国的一些重大工程以及重要行业当中,还都是沿用前期低配置的国外信息系统和软硬件,水平远远落后与当前发达国家的信息化水平。形成此种局面,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的研发资金和研发力度投入很大,更重视软件开发与创新,以及更重视人才培养和保留,所以发达国家研发出来的产品不管从技术方面考虑还是从理念方面考虑都更为先进。

3计算机应用的发展趋势

3.1多元化。在21世纪的今天,不管是从全球现状来看还是在国内现状来看,个人计算机已经的到全面普及。不仅如此,当前在生产和生活中,人类对于大型机、巨型机、中微型、小型机等不同型号和功能计算机的依赖程度和需求量在逐年上涨,人类要求其工作效率和工作精准度,甚至在创新水平上都要达到理想水平,因此当前科技水平范畴内,计算机应用早已形成了多元化趋势发展。不管是在军事、气象、天文、地质,还是在医学、教育,甚至是航天飞机和卫星轨道等领域,对巨型计算机尖端科技术也提出了更高和更精准的要求。相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人类会发现更多领域会需要用到计算机,并将使其投入到更加先进的理念当中。3.2智能化。目前的计算机已经能够代替人类进行部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使其工作效率更高,工作效果更精准。虽然当前水平相对于人的逻辑能力则显得笨拙,但计算机的智能功能已然在日趋提升,例如无人操控生产车间、智能机器人、电子追踪定位系统等,此类计算机的应用不但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更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为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了高效的保障,同时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又推进了一大步。3.3微型化。原始形态的计算机具有体积大、功耗大、速度慢等特点,不仅如此其还存在存储容量小、可靠性差、维护困难和价格昂贵等缺点,随着技术不断推新,当前的计算机已经充分弥补的原始形态的不足,并在应用方面更高一筹。21世纪的人类对计算机使用的方便性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手掌微型计算机和人类眼球内置微型计算机正在研发过程当中。相信在不就的未来,计算机的应用将会从形式、方法、概念等方面展现新的突破。3.4专业化。计算机的应用具备广泛化和专业化,其分布于工业、农业、科技、医疗、教育、军事、航空航天、服务、经济等社会各个角落,同时又有工控计算机、车载电脑、智能终端设备、医疗远程控制设备、高精度自动感应设备等具备特殊服务的功能。人类文明关键在于对生活和生产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我国计算机应用水平要不断改革和创新,一方面要加大对计算机技术的研发,掌控核心专利技术,另一方面要迎合人类不同阶段的要求,并不断缩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3.5网络化。由于计算机为载体的互联网在通信、交通、医疗、金融、教育等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以至于我们的家庭生活中都离不开互联网。目前我国网络发展也日益倾向于整合以对抗外来竞争,例如计算机网、通信网、有线电视网在向着三网合一的方向进行建设;国外的先进互联网设备也将逐步入驻中国。所以对未来计算机网络发展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必须将实现覆盖范围更广、同步加载更快、识别率更精准的优势,才能占据一席之地。

4结束语

计算机应用的发展趋势非常乐观,未来对计算机的应用率依然会大幅度上升。我国应该加大对计算机技术研究和资金的投入,培养创新人才,防止人才流失,进而促进计算机应用的全面发展,最终依靠计算机技术推动我国经济的增长。计算机技术己经正在不断的影响着人类的思维进化并将永久服务于人类的生活,虽然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在目前阶段来看,计算机技术还有很大的开发发展空间。我国要想摆脱生产大国的局面,更要抓住机遇,用于创新,掌控核心技术,才能在世界科技领域当中屹立不倒。

参考文献

[1]侯希来.计算机发展趋势及其展望[J].科技展望,2017,27(17):14.

[2]廉侃超.计算机发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探析[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7(06):50-53.

[3]冯丽萍,张华.浅谈计算机技术发展与应用[J].现代农业,2012(08):104.

[4]冯小坤,杨光,王晓峰.对可穿戴计算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J].科技信息,2011(29):90.

计算机应用范文篇4

1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整合的重要意义

我国目前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科技的改变尤为明显,其对于我国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国各行各业的企业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企业能否实现转型在市场中获得长足地位是我国所有企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此,我国企业必须以时代为导向,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风向标,着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改变信息的传统管理模式,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资源管理整合起来,从而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的资源配置效率。

1.1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可以使企业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信息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充分合理地利用信息资源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还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利润。我国企业应大力提升对信息资源整合的能力,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极大地提高信息资源的信息质量,促进企业做出合理而有效的决策。

1.2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可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信息管理上的应用是对传统信息处理方法的颠覆,在这个变化多端的社会中,企业信息管理效率的提高不仅可以提高企业随机应变的能力、帮助企业准确快速地做出合理有效的决策,还可以增加企业的发展机会、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从而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2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整合的优势分析

2.1促进公司员工信息管理利用观念的加强从目前来看,世界已进入了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信息对企业来说,是一笔无形的重要财富,一旦企业的重要信息遭到泄露、受到侵害,企业的发展和利益会受到严重毁坏。为此,企业务必要加强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管理,强化公司工作人员的信息管理观念,加大对信息工作人员的管理力度和培养力度,从源头控制重要信息的流出,时刻通过把握信息发展动态,从而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提高企业的声誉,保证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市场地位。

2.2规范公司信息管理应用平台信息管理应用平台作为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管理的纽带,在企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只有把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管理整合起来,才可以促进企业信息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企业可以通过培养信息管理人员的工作技术,规范信息管理的应用平台,大力开发企业在应用平台上的各种功能,以企业发展目标为风向标,促进信息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为企业提供具体有效的决策信息。

2.3提高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信息的大量重复是计算机应用技术运用在信息管理中常常出现的问题,阻碍了信息管理工作的健康有序运行。企业各层工作人员要努力对信息管理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加强对信息管理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保证信息来源的真实准确,从而提高信息的质量。

2.4促进新旧信息的循环往复企业新旧信息的循环往复是企业信息管理工作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对于企业维持平稳运行的状态至关重要。如果企业新旧信息循环不顺畅,不仅会影响企业高层工作人员的决策判断,还会对企业的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还可能造成企业的破产。企业必须要着力加强信息管理的力度,及时促进企业新旧信息的有序循环,充分发挥信息应有的价值功能,帮助企业做出合理的决策,促进企业的平稳运行。

3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建议

综上所述,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对于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计算机应用技术不仅可以扬长避短,还可以转变信息管理工作的传统模式,促进信息管理工作向高质量方向转变。

3.1强化信息管理意识公司员工的信息利用意识是企业信息管理工作的根本和核心,是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整合的关键。只有公司员工的信息管理意识得到不断加强,信息资源才能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企业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才会有所提升,促进后续工作的顺利展开。

3.2整合优化信息管理系统企业是否拥有一个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是企业能否在信息战中取胜的关键,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市场地位,必须通过整合优化信息管理系统,保障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从而帮助企业在信息战中获利。

3.3提高企业信息质量企业要着力提高信息的质量,保障信息的真实可靠,通过建立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系统来保障信息的安全,保护个人信息隐私,加强企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从根源上防止信息泄露给企业带来的危害。

3.4促进企业信息更替有序企业要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信息进行实时监管,对不同的信息进行有效地归类、区分,将虚假信息等低质量信息过滤出去,保留高质量信息,从而促进企业新旧信息的循环往复和更替有序。

4结束语

经研究分析,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管理作为两个独立的个体都在企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只有将两者有机地整合起来,才能将优势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实现双赢的效果,无论是对企业目前的发展状态还是对以后的发展前景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管理的整合是今后我国企业发展的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参考文献

[1]孙素萍.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4):135-136.

[2]陈亮.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4):130.

[3]邹群艳.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管理的整合[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04):23-24.

计算机应用范文篇5

关键词:高职扩招;学历继续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

为缓解疫情给我国带来的就业压力和部分高职院校的招生压力、提高现有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源利用率、提高未来劳动者的素质,近两年来,国家出台了面向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的高职院校扩招计划[1-5]。扩招生源之中,非应届生源所占比例将更大,社会生源的类型多样,社会经历各异、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给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职院校需要面向新经济发展、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结合广东“双十”产业集群,紧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人才需求,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培养规格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作为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试点专业,在高职扩招和学历教育中属于报考热门专业。因此,在扩招和学历继续教育[6-7]双重背景下,开展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和分析,丰富专业多元内涵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1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思路与方法

1.1调研思路

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技术技能型人才紧缺、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和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举措。为适应新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产业人才需求调研,根据行业企业对专业的人才岗位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制定人才培养规格,从而确定人才培养定位和构建课程体系,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的改革。

1.2调研方法

(1)调研对象: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对象包括代表性的企业(物联网公司、信息技术公司、软件公司)、同类学校、工信局、人才市场、职业资格鉴定部门等。(2)调研方法:主要以走访、座谈、研讨为主,以资料分析为辅,着重探讨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专业群建设、产教融合、专业建设等问题。(3)调研时间: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

2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2.1行业发展背景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技术进步过程中发展最快、渗透性最强、应用最广的关键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是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升级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新动力。信息产业持续高速增长,成为全球最具活力、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引领绿色发展、实现高端产业的重要支撑,深度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深化互联网在生产领域的融合应用。结合“广州制造2025”,推动基于网络化的工业设计创新,发展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定制、线上线下、柔性制造等新兴制造模式。依据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规划,主动适应广东地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等高端产业的发展。作为职业院校,必须了解市场、适应市场、依托市场和开发市场,才能培养出适应和满足计算机类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的人才。

2.2人才需求现状

(1)产业人才需求旺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5个产值规模10万亿元级的新支柱产业将在更广领域形成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长点,平均每年带动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智能装备制造将成为人才缺口最大的几个专业之一,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达到750万人。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950万人。(2)产业结构调整与人才需求变化。与传统简单的加工制造和重复性劳动对行业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不同,智能制造行业需要的技术人才更加严格,对技术研发人员知识技能的要求面更宽、程度更高,不仅需要懂工业、计算机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工业企业技术经验积累,更需要有数据建模的能力,能对机器设备和业务系统产生的工业大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将数据转化为指导设备和业务进行优化的应用服务。行业将需要有更强的信息理解能力、有一定创意的执行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掌握信息技术、工业技术、制造技术的高技能复合型专业人才。这些,都不是通过简单的短时间培训可得来的,高等职业教育完全可以在工业互联网时代更好地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培养出更多与市场接轨的人才。(3)产业人才需求和供给矛盾。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还需要大批熟练操作的技术工人。目前,我国技术工人文化素质和等级相对较低,技术工人年龄偏高,高级技工缺口2000万。目前,我国智能制造领域开发人员非常缺乏,一些基础性、实践性强工作需要高学历人员完成,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这说明第一线的职业型人才奇缺,那么这些人员可以通过高技能学历提升计划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提升学历,进行不脱产学习深造,适应岗位的需求和变化。

2.3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1)计算机应用专业现状。计算机应用技术日新月异,持续向全球化、高端化、新兴化、精细化、产业化发展,在“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世界超级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电子信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家和广东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核心技术的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作为重中之重发展。作为电子信息大省,广东省非常重视两化融合工作,部署建设了现代信息服务业专业园、公共服务云平台、物联网应用于传统行业的示范项目等重点项目,以推动全省电子信息产业由大到强的战略性跨越,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超大规模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群,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目前,广东正着力打造“数字政府”,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对计算机应用技术是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2)制造业转型升级造就了人才和培训的巨大需求。智能制造、工业数字化的实现形式和必经之路,它根植于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工业制造业等领域,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载体,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正在加速扩张,工业互联网应用中,融合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及新一代5G通信等新兴技术,工业互联网将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中国是全球制造业和产业发展的大国,随着产业政策逐渐落点,市场空间将有望加速。中国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在赋能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政府管理的前景巨大,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万亿市场。(3)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分析。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主题由“追求速度”逐步转变为“追求质量”,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电子信息行业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新的要求。同时对于计算机人才的规格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有较强的开发技能外,还需要能够快速适应新技术(如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了解客户潜在需求、熟悉应用领域行业知识等。与此同时,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专业人才的匮乏尤为突出,电子信息行业是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技术更新速度和客户需求结构变化速度较快,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行业经验要求较高。一般来说,一个合格的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期多在三年以上,而兼具硬件、软件知识的复合型计算机应用人才则更是难以获得。(4)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发展前景广阔。计算机应用人才市场需求大,到2025年,全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达950万人,面向一线的高技能人才更为匮乏。疫情之下,“广东省急需紧缺人才信息供求平台”数据显示,广东省急需紧缺人才需求量超过80万,其中互联网、人工智能、金融保险、生物制药、医疗卫生等领域人才缺口较大。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设置必将成为学生报考的热门专业。

2.4岗位职责要求

普通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要求不高。但对信息技术类企业来说,知识结构更新快,员工的专业知识需要持续提升。员工通过高技能提升计划或者学历继续教育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才能更好适应岗位的技能需要,通过学历提升和继续教育的学习弥补专业短板,加强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掌握。所以,面向在职员工的高技能提升计划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着重加强学生以上能力的培养。

3专业人才培养改革

3.1人才培养定位

专业面向IT行业信息技术类企业事业单位,采用在岗培养与学校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具有专业技术能力、信息服务素质和“工匠精神”;掌握计算机系统及工业控制外设、Web开发、数据库、物联网技术等相关知识[8-9];熟悉面向对象应用开发、嵌入式应用开发、数据库系统管理、Web应用开发等技能;能从事Web开发、数据库应用维护与管理、嵌入式系统开发测试与维护、物联网应用开发和测试、相关互联网产品营销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3.2毕业生就业面向岗位分析

通过对广州及周边地区信息技术类相关企业调研,高职扩招和学历教育背景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就业面向的企业及岗位如表1所示。

3.3专业岗位所需能力分析

通过对广州及周边地区信息技术类相关企业调研,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高职扩招和学历教育学员可从事职业岗位及所需能力如表2所示。

4结语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很多高职院校的老牌专业,在高职扩招和学历教育双重背景下,专业应该对接多元育人标准,专业设置能够紧跟数字经济时代行业、产业的变革步伐。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需求,以区域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依据,构建适合区域发展的多元人才培养改革方向,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和历史使命的担当。基于计算机相关岗位群和岗位能力需求,构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才能实现科学合理的高职扩招和学历教育人才培育方案,达到面向社会培养复合型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孟凡华.新一轮高职扩招要招在关键处[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18):1.

[2]付雪凌.变革与创新:扩招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应对[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01):23-32.

[3]马廷奇.高职院校扩招与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3):25-30.

[4]曾珠,柏文涌.扩招百万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发展机遇、要求、难点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9(21):5-12.

[5]马树超,郭文富.高职院校百万扩招的战略意义与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9(05):88-91.

[6]匡瑛,石伟平.论高职百万扩招的政策意图、内涵实质与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9(05):92-96.

[7]张艳超.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观分析[J].职教论坛,2019(09):111-115.

[8]阎丽欣.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析[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4):90-91.

计算机应用范文篇6

关键词:专业平台;信息化;课堂教学革命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三大任务之一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十四五教育信息化规划中指出,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持续深化网络空间学习全覆盖行动。引入“平台+教育”服务模式,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持系统,逐步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建成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202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到2025年,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信息系统实现优化整合,一体化水平大幅提升;数据实现“一数一源”,数据效能充分发挥。教育管理信息化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基础设施为基本要素,利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进程。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平台是基于网络开发的网络教学平台,集专业介绍、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技能大赛、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库、校企合作、成果展示于一体,以数字化形式展示整个专业建设成果,为师生提供方便、高效、快捷、开放、交互的学习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信息化教学空间,满足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对资源的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而且方便学生对学习资源的获取、处理和运用,让学生学习的过程更加的便捷,也有利于教师信息资源的储存,达到提高学生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专业平台开设了《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Illustrator图形设计》在线课程,形成了在线学习的信息化专业平台,充分发挥数字化资源优势,明显提升了教与学的效果。专业平台的应用与开发对于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信息化课堂教学革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专业平台总体功能介绍

计算机应用专业平台模块分为专业介绍、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技能大赛、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库、校企合作、成果展示,如图1所示专业介绍:介绍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技能方向、培养目标、就业岗位、专业特色。人才培养:包括《计算机应用专业调研报告》及《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包括专任教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兼职教师。技能大赛:包括历届省级以上技能大赛获奖情况、校技能大赛方案、技能大赛报道及照片等。课程建设:包括《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Illustrator图形设计》2门在线课程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库:包括计算机应用专业国家共建共享教学资源课程:《Coreldraw》、《Flash动画制作》、《AutoCAD》、《美术设计基础》、《Illustrator》、《InDe-sign》、《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校企合作:包括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委员会章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章程、校外实训基地。成果展示:展示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云桌面实训室建设、理实一体校本教材、课堂教学比赛、“三教”改革成果等。

2专业平台管理功能介绍

计算机应用专业平台模块分为:资源中心,管理中心,栏目中心。资源中心主要是题库、素材等资源的维护,对用户上传资源的审核;管理中心主要是进行用户权限设置、系统字典配置等;栏目中心主要是对专业栏目的维护审核。计算机应用专业平台功能拓扑图如图2所示。

3系统架构

计算机应用专业平台技术架构主要是Jquery+Asp.netMVC+ADO.Net。系统解决方案采用多层结构,主要有数据访问层、业务层、通用层、UI层。UI层通过业务层接口调用业务层相关功能,业务层通过数据访问层接口调用数据访问层相关功能。通过接口隔离实现系统减少相关依赖,提高系统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系统架构如图3所示。

4应用技术架构

4.1软件架构

系统主要采用主流的B/S三层架构、.net(C#)开发语言来进行软件部署。软件架构要求具备开放性,提供完整规范的开发接口,能够满足主流平台和跨平台快速应用开发的需求。

4.2软件兼容能力

1)要求能够支持目前通用的各类操作系统环境,包括在正版WindowsServer2003/2008/2012操作系统平台上正常运行。2)支持微软SQLServer2008/2012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存储;数据库均采用通用关系数据库平台,允许异构环境下的数据共享,采用相关技术进行数据交换与呈现;在数据操作中大量采用数据视图存储过程;支持外部数据库,支持目前所有大型关系数据库。3)Web服务器支持MSIIS,NES,Apache等。4)语言支持:简体(GBK)、繁体(BIG5)、西文(ASCII)、国际统一码(Unicode),支持中西文混合检索。

4.3数据处理能力

1)要求提供分布式和跨平台的灵活配置方案,支持对关系型数据库的文本数据和大对象类型数据检索能力。2)能够对各种格式文档进行辅助加工和标引,并完成自动入库。包括RTF、MicrosoftWord、Excel、Powerpoint、PDF、HTML等格式文档。支持Text、RTF、HTML、XML、PDF、MicrosoftOffice等主流格式文件的转换、标引和入库,并具有开放结构,支持新的数据类型和文档格式。3)要求采用XML机制提供数据服务。4)性能要求:a)系统支持并发用户数不少于1000人;b)系统无故障运行时间大于5000小时;c)系统恢复时间:系统恢复时间小于4小时;d)因特殊原因导致的性能问题,最后性能的验收由用户的可接受度为标准。

5结束语

计算机应用范文篇7

【关键词】中职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创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已经是中等职业学校必开的一门基础公共课,是中职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面临入校新生计算机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教育又如此贴近生活,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和普极性。如果计算机基础教学还停留在照本宣科的阶段,势必打消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影响其计算机水平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中专的计算机教师,又该怎样上好计算机基础课,让课堂更具吸引力呢?我认为应该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之上,结合实际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创新。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提升计算机课讲授的新层次。经过几年教学的实践,现将有关个人观点总结如下:

一、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多设置“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

针对中专生以“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办学方针,中专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主要设置了office办公软件、Internet应用、多媒体应用等常见操作软件。这些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对于经常接触电脑的同学已经略知一二,但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之前,对知识的理解只是一知半解,知道的不够深入。如果我们再去重复基础性的理论知识,就有点“白痴”化的教学。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如何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进行的,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更容易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比如说讲授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排版时,按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不是孤立地介绍各部分的概念、作用和操作方法,而是将所有内容设计具体的任务,教师通过讲解如何设计图文并茂的板报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教学时,重点难点突出,而且授课顺序就是制作板报排版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顺理成章、轻松自然。如果每—节课都给学生下达—个具体任务,学生在思想就有—种必须完成任务的紧迫感,在自己去操作、尝试,去创造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体会到自己探索的成功感,从而充分激发起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但要注意的是在选择任务时要注意任务的难易程度,具体情况应该根据课程的进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当的布置任务。比如在初次讲解Photoshop的选择工具时,应先让学生选择背景比较单一的图像,使用魔棒工具选择对象相对而言比较容易操作,这样在掌握了一种选择工具之后,再对其他工具进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学习。既增强了学生学习软件的积极性,又增强了自信心,不会让学生因摸不着头脑而产生恐惧心理,放弃学习。至于任务的难易程度如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间和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提高。此外,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尽可能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实用性、可行性的任务,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

二、注意知识引申,给学生一点“小”惊喜

基于计算机基础课的特点,在授课之前,一些基础的知识学生已经了解。如果教师还按部就班的讲授课本上的知识,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怎样让课堂变得引人入胜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公备好课,在讲授好课本知识之外,穿插讲解软件使用的小技巧,提高上课的吸引力。

比方在讲解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2003时,我们平常所添加的按钮填充的是一种颜色,按钮的美观度和专业性不强。但如果给按钮设置一大一小两个渐变填充的按钮(注意渐变的颜色相同,但方向要反向),小按钮放在大按钮之上,这样一个精致、专业的按钮就做出来了。理论性不强,学生很容易上手,在讲授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要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软件解决问题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有紧密性和关联性,在掌握好基础知识之后,就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学习计算机基础课时,我们大多是按章节或模块进行授课。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很难想到同时应用多个软件,这就要求老师要多加引导,有意识的启发学生培养信息整合意识。比如在制作讲解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时,需要插入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但可能会出现图片不美观,音频、视频格式不能插入等情况,好多同学选择放弃。其实,学习过多媒体技术应用之后,这些问题很快就迎刃而解,如果图像需要截取,就用hypersnap软件;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美化和转化格式。音频、视频文件也用相应的软件进行格式的转换,那么这些多媒体素材就会任你所用。

四、给学生点自由空间,还你个“皆大欢喜”

中专学生正处青春期,他们思想活跃,喜欢接受新鲜的事物,喜欢上计算机课。但他们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目标不明确,有时候把握不住自己。认为上计算机课,就是听音乐、上网。

学生在网上看电影、聊天是因为他们对网络没有需求,不会利用网络资源,不知道怎么学习。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老师不必大动干戈,一棍子打死。我们可以利用下载QQ软件学会“下载”,利用“聊天”形式提高汉字录入速度,利用观看视频学会搜索,利用制作网页提高word技巧,利用保存来巩固windows操作,等等诸如此类地把枯躁、单调的学习内容建立在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中,事半功倍,效果显著。

五、教师精讲,学生多练

计算机应用范文篇8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始料不及,Internet的辉煌令世人惊叹不已。有史以来,从来就没有一种技术能象计算机技术这样日新月异;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唯有今天的Internet深刻地改变着整个世界。信息社会概念新颖的服务意识,获取信息同时又提供信息的互助观念,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的业界思想,自由软件公开源程序代码的业界潮流,敢于挣脱旧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条条框框又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是计算机业界和Internet所独有的,也是计算机和Internet改变世界的精髓。我们认为,协作网不单纯是一个技术学术交流组织,它不同于其它学术团体,而是融入了信息社会全新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顺应信息社会的世界潮流,是对传统计算机应用概念的一种新的诠释,是信息社会计算机与专业应用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模式。

1过去的启示

从八十年代开始,水利水电系统内各单位相继成立了计算机处室,以此来开展本单位的计算机应用工作。时至今日,一些单位的计算机处室相继解散,总院也没有再保留计算机处。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过去的那套开展计算机应用工作的思路和管理办法是否符合计算机技术的特点?是否适应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问题出在哪里?应该进行怎样的改革?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

多年以来,我们对于开展计算机应用工作的习惯做法是采用科技项目的管理方式,即投入一部分经费,进行一些专业软件的开发。这种管理方式在计算机应用初期有其优越性,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管理模式越来越与现实不相适应,其原因就是对“软件”这一计算机应用的核心部件不理解,或者说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软件就象一个人一样,要经历出生、成长、成熟到死亡的各个阶段,称为软件的生命周期。在软件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包括系统分析阶段、开发阶段、应用与推广阶段和维护与完善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只占整个生命周期的很小一部分,而后两个阶段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即互相推动发展的过程。我们传统的工作方式的弊病主要表现在:一是只对软件开发阶段进行管理,也就是说只关心软件的出生,不关心软件的成长,致使一些软件开发出来,由于得不到发展而夭折;二是计算机应用工作独立于各专业处,造成开发与专业应用严重脱节,更谈不上推广应用。这些恐怕就是专业软件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也是计算机应用推广工作的困难所在。

各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工作的关键在于开发和使用针对性很强的专业性应用软件。这种应用软件不同于其他科技产品,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领导的重视,单位的财力,计算机支撑软件平台的选择,使用人员的素质等等。因此,计算机应用工作的内容决不是仅仅对软件开发阶段进行管理,还涉及到很多社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对专业需求进行调查,对开发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又要对开发出的软件进行市场宣传、推广和服务,以及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等等。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仅带来专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更带来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因此,会在不同程度上与现行的技术与管理模式发生冲突,产生矛盾,所以要进行广泛探讨,并考虑进行相应的改革。

2协作网的由来

工程地质勘测的计算机应用工作多年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行业中处于落后的状态,这是我们一直非常关注的问题。1995年初,我们开始尝试由专业处自己来抓这项工作(早在70年代电力行业就已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并且卓有成效)。我们对水利水电各勘测单位的软件开发情况及开发人员状况作了一个调查,对反馈的信息进行了分析整理,并对几个勘测单位进行了实地考查。通过调查研究,我们感到勘测专业由于交流甚少,应用软件大多处于低水平的重复开发状况,造成人员和资金的浪费。因此打破各单位之间的封闭,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是当时急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在199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网学术大会上,我们首次提出了成立协作网的倡议,希望通过协作网这一组织形式来实现互相交流和推动计算机应用工作的开展。这一倡议得到了与会代表的肯定,大家认为这项工作十分必要、非常及时。接着在同年的11月份,我们在武汉召开了第二次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参加这次会议的主要是勘测专业的软件开发人员和使用人员。大家充分讨论了协作网对行业计算机应用工作和专业应用软件发展的意义,一致拥护组建协作网。1996年初,协作网筹建组正式成立,开始了我们这三年多来的筹建工作。

3协作网的管理意义和实际效果

协作网运作实际上有其独特的管理意义。我们所说的“管理”具有自己的特色,既有行业管理的内涵,也包括协作网具体运作的方式,是打破旧的管理模式的一种尝试。协作网没有现成的管理模式可供使用,我们只有借鉴别人的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我们搜集外系统的相关计算机应用的先进成果,把它引入水利水电勘测行业,并把行业内的计算机应用经验进行推广和交流,以此来推动勘测行业计算机应用工作的进步。我们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通过《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网刊的出版,来团结全体网员,达到交流与合作的目的,实践证明效果是好的。网刊既是网员们交流的场所,又是我们进行计算机应用工作舆论宣传的工具。借鉴计算机业界的新观念、新思想和几年来的实践与摸索,我们逐步形成了对本行业计算机应用工作的管理思路,通过与网员的交流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我们的主要观点包括:

(1)抓标准软件、基础软件的开发,这是软件发展的根基。只有具备了开发层次比较高,应用、维护、拓展都比较好的标准软件和基础软件,才能使专业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有序、高速发展,这个道理就象盖高楼大厦必须要有牢固的地基一样。

(2)对软件不搞鉴定。计算机业界早就不再进行所谓的软件鉴定。因为软件开发出来,自身难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大量的应用测试,不断进行修正和完善。而我们行业的软件起步较晚,需完善的地方很多。如果不广泛地进行交流和应用,由用户来发现问题和进行评价,形式上的鉴定只能是纸上谈兵。

(3)积极倡导各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交流促发展,大力倡导自由软件这一时代潮流的产物。当今计算机界对自由软件Linux的推崇,正说明自由软件在计算机界具有特殊的生命力。自由软件精神对专业软件的发展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4)协作网是一个自愿联合组织,她所体现的是信息社会的精神。工业社会强调的是竞争,最终导致分裂和封闭;而信息社会强调的是合作与互助,强调的是团队精神。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加速了社会的信息化进程,现在,网络上的交流完全不分国界,没有地域的限制,网络将自己的触角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网络生活每天都在创造奇迹。求医、求学、求助、求职…,从中我们看到了人类互助的愿望借助网络这一桥梁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网络实现了人们过去想做而做不到的事。协作网正是顺应了这一时代潮流,把所有关心专业软件发展的人,包括软件开发人员、使用人员、部门领导、大学教授以及软件开发商等等联系在一起,通过信息的广泛交流,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互助互补,这也是通过协作网进行管理的意义。

(5)在运作机制上,采取自愿入网的原则,而不使用行政手段。因为没有大量的经费作后盾,我们必须靠优质的服务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来赢得网员们的支持。协作网是为了把所有关心专业软件发展的人联系在一起,因此网员并不局限于本系统的单位和个人,这也体现了协作网的开放意识。

(6)在Internet上建立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主页,使得信息的交换更为自由快捷,软件交流更为方便灵活。主页吸引了更多的计算机应用爱好者,拓展了交流范围,并起到了宣传作用,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手段进行交流是我们始终追求的目标。

通过这三年多的努力,协作网的工作得到了各方的肯定,确立了在全国工程地质界的位置,为水利水电行业赢得了很好的声誉。不论是工程地质界的老前辈,还是新一代年轻的地质工作者都高度评价了这项工作对专业学科进步与发展的意义。

从实际效果来看,信息交流的结果同时带动了专业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工作。一些软件开发较好的单位通过协作网大力宣传他们的软件,赢得了更多的用户,从而带动了软件的完善与推广工作;许多过去计算机应用工作比较落后的勘测院通过引进软件、学习外单位的先进经验,提高了自己的应用水平,在工作中尝到了甜头;一些计算机爱好者通过交流经验,交流自由软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一些勘测部门的领导对计算机有了更深的认识;大学教授们也找到了发挥自己特长的空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网刊中的一些介绍软件使用经验的文章解决了许多单位的具体应用问题…。这些都充分显示出信息的作用是威力无穷的,这是过去计划体制下用多少钱也无法办到的.而我们抓住了信息这一环节,真正改变了计算机应用工作的管理模式,使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应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

协作网的另一实际效果还在于她发挥了很好的宣传鼓动作用。她的凝聚力表现在将过去分散的个体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她的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倡导合作的思想极大地调动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使人才的创造热情有了发挥的空间。人们逐渐抛弃了过去封闭的意识,开始意识到合作的意义,开始走出个人的圈子,进行更广泛的交流,纷纷拿出自己多年的成果与大家共同分享。网员们的支持、理解和热情,使我们对这项工作的前景充满信心。

协作网的工作效果为我们展示出现代管理的深层次意义,这也是我们行业管理部门进行改革的一大课题。在过去计划体制下,所谓管理多是针对人财物的管理,实际上只有“管”,而没有“理”。而在计划体制逐步削弱的今天,管理部门逐渐丧失了人财物支配权的情况下,是不是就不再需要进行行业管理?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管理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是管理的内容、管理的方式有所不同,管理对事物的发展始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今的改革大潮中,我们是做时代的弄潮儿?还是被社会所淘汰?如果我们总是抱着固有的旧观念不思进取,必然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前,我们正处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发展时期,新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给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极大的冲击,信息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信息服务将是新时期行业管理工作的一个主要内容。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以新的姿态来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协作网将始终不渝地坚持全新的理念,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持、为基层提供信息服务,尽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4协作网的发展前景

计算机应用范文篇9

关键词:大数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所涉及的信息数量与分类会影响到信息的收集渠道,以之前结构性探究进行假设,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实现整合渠道与信息管理的拓展。以此,使信息管理工作人员得到良好互联网体验,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简单来说,在信息管理过程中,要对多方面的信息进行考虑。主要是由于通过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够得出相应的外部信息资源,也能够保证内部信息完善性。

1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管理整合的特点

信息管理工作能够应用到各行业中,包括教育、医学等行业。全面管理企业信息,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使用到企业信息管理中,能够提高信息管理工作效率。在教育与办公信息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技术效果良好,在高校图书馆中使用能够整合书籍信息,缩短检索图书的时间,使书籍与资料的信息管理效率得到提高,并且提高检索成功率与精准率。学生在借阅图书时,只要将借阅关键词和书名输入到计算机中,就能够精准且快速地寻找目标书籍,其特点为高效、快速。如果数据信息资源要求高,在信息管理中整合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够实现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信息管理效率与工作质量,并且降低纤细管理工作难度,便于信息管理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在各领域、行业中使用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的特点就是高效、精准,信息管理工作比较复杂、繁琐。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使用到信息管理中,能够使信息管理工作错误率得到降低,还能够提高信息管理工作的效率与精准度,实现信息管理工作持续发展。要求工作人员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知识,对计算机进行操控,缩短搜索信息资料的时间,提高信息管理工作的效率。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管理结合能够有效实现工作,降低工作的繁琐度。

2应用技术

2.1中文数字处理。西方国家发明电子计算机,最开始并没有使用中文,而且无法适应中文处理系统。我国一直在对此方面进行研究,并且能够开展中文处理。利用多年的研发,我国已经实现了此目标。中文信息处理是指如果在电子计算机中出现中文相关问题,可以通过中文处理文字的原理、方法、技术,以此使电子计算机处理拼音和汉字。此技术的内容比较多,比如汉字识别、输入、检索等,我国中文处理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创建了自身体系,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另外,中文数字处理技术也在持续发展,促进了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使用。2.2计算机图形处理。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使用的过程中,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基础技术,此技术发展比较迅速,能够对生活中的真实物品与想象的物品进行描绘。目前,已经将全新的技术添加到计算机图形技术中,包括造型技术、色彩技术、真实感图形技术等。此技术能够处理信息,更加直观地表现信息,在信息资源整理中进行使用。2.3多媒体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能够通过电子计算机整合计算机所接触的声音、文字和图像,包括视频音频剪接、多媒体通信、多媒体应用等。广播电视为人类对信息处理大飞跃,多媒体技术发明能够实现计算机和人类友好发展,便于人和人的交流,增加信息传播内容与种类。2.4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能够对图像进行合并、修复,通过多年的发展,处理系统也逐渐发展为三维处理基础,在我国各行业领域中使用,比如通信图像传输、文字与图表、航空遥感图像等,此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使用基础。2.5智能桌面虚拟化。企业信息管理工作能够实现多台电脑终端通过统一客户端软件方式在企业内容服务器中登录,此时启动远程桌面托管,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利用终端显示器得到一台终端电脑桌面图像资料,还能够利用自动搜索软件实现终端电脑操作者键盘和鼠标发生输入信号的收集和整理,最终得到分析报告。使用远程桌面托管能够避免日常办公过程中主要文档被篡改,使企业管理效率与水平得到提高。另外,远程虚拟应用程序能够通过电脑终端的浏览器和Http等协议创建安全连接,实现不同电脑终端数据信息和图像资料的传输。企业管理人员在远程虚拟应用程序电脑终端是否能够管理应用程序,和远程虚拟应用程序具体设计内容相关,企业以实际需求自主设置。企业管理人员无法时刻在电脑前,在需要企业信息资料时,要利用远程托管将虚拟桌面方式和电脑终端创建连接,服务器作为桥梁,通过虚拟桌面设计独立运行操作系统,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与笔记本访问服务器之后,和虚拟机创建良好共享关系,从而得到共享资源。另外,此方式还能够得到企业办公场所中电脑终端存储信息,并且通过流式传送方式使信息传输到正在使用设备中,满足在家办公需求。

3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管理的整合

3.1信息收集渠道拓展。信息来源可靠性和信息真实度具有密切关系,网络信息资源比较繁杂且丰富,针对所收集的信息是否可靠判断较为困难。所以,就要使信息收集渠道得到拓展。比如,针对某信息,要通过不同渠道得到有价值资源,实现搜集信息的对比分析,剔除造假信息,利用分析不同来源信息差异性对信息特征进行明确。所以,工作人员在信息收集过程中使用多种方式收集资料,比如电子收集、问卷调查等。3.2创建完善管理系统。信息管理为获得信息的整合与处理,使信息精准性得到提高,提供企业决策参考。在此过程中,信息资源有为重要。所以,各企业要和实际情况结合创建有效信息管理系统,并且通过专业人员全权处理。在工作过程中相应管理人员要筛选收集的信息,去除低质量信息,保存有价值信息资源,使其进行整理和分类,在企业管理系统中收录,方便后期的查阅。通过管理方式方面,管理系统主要目的就是管理多媒体、文字等信息,使系统能够稳定地运行,在管理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保持高度责任心,尽职尽责地进行工作,降低失误率,使管理效果得到提高。3.3提高信息质量。因为整合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管理之后会出现雷同信息,管理人员要从大量信息中筛选,能够使工作效率得到降低,还会使管理人员劳动强度增加。为了避免出现此种情况,信息管理人员要创建完整数据库,优化信息资源,及时处理重复信息,并且收录新出现信息,使信息质量得到增强,保证相关人员能够收集有价值信息资源。在管理过程中要使管理效率得到提高,使计算机计算在管理各方面中使用,对不同内容创建相应数据库,管理人员根据标准实现操作,保证信息质量可靠、真实,促进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3.4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使用先进计算机运算手段使信息处理能力得到提高,深度挖掘数据信息价值,在大数据环境下充分展现信息技术应用价值。(1)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创建有效数据收集和控制分析机制,使数据信息处置预判性与实时性得到提高,对信息处理效率与质量进行保证。(2)对信息资源处理手段进行丰富,以数据信息类型使用针对性的处理方法。升级计算机系统,对数据信息算法进行优化,重视先进计算机管理技术的使用,使信息挖掘需求得到满足。(3)使专业信息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得到加强,使信息技术人员大数据意识得到提高,实现信息检索人员思维方法的优化,对技术人才队伍扩充,以此提供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保证。

4结语

在计算机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应用大量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作用明显。目前,此技术使用范围广泛,所以影响力度大。现代计算机应用技术也使用了大量的其他技术,包括多媒体、中文数字处理等技术,此技术能够将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相互结合,对于企业管理也具有一定作用,提高信息管理意识、丰富信息库等。所以,企业使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够促进企业管理工作顺利地开展,对各信息管理的高效性进行保证。

参考文献

[1]罗耀祖,孙红军.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途径探索[J].信息与电脑,2018,403(09):202-203.

[2]侯聪聪.大数据环境下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探讨[J].电脑迷,2018,000(007):52.

[3]郑纬.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J].数码设计:下,2019,000(009):8.

计算机应用范文篇10

1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整合的特点和作用

近年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庞大的信息数据,特别是计算机的日渐普及,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一方面,计算机技术能够减轻工作的复杂度,使得原本复杂的日常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稳定的开展;另一方面,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信息管理使得效果更佳良好。计算机应用技术使得信息管理整合更加简便化,特别是多种类软件的研发与创新,使得用户在处理信息的方式上更加简便,甚至在处理疑难复杂的问题上比人工处理更加精确。比如,我国研发的天河二号连续多年问鼎全球第一,覆盖超大级数据处理、分析、运算、逻辑推理、理性分析等。此外,人工智能的发展更是将数据处理的人性化推向了新的高点。百度研发的小度机器人则依托强大的人工智能,集成了自然语言处理、对话系统、语音视觉等技术,从而实现了机器能够很自然流畅地与用户进行信息、服务、情感等多方面的交流。计算机应用技术使得信息管理整合更加协同化。信息的来源千头万绪,计算机应用技术将每个信息来源连接成信息网络,在实现信息互通的基础上,将不同信息模块进行整合协同,将单一信息整合成综合信息,将单项的应用功能集成在一起,综合利用各类信息推进工作的协同开展。计算机应用技术使得信息管理整合更加安全化。计算机使得信息传递电子化、网络化,稍有不慎就可能泄露大量的秘密,且传递过程中的隐蔽性也较强。随着市场经济日趋激烈的竞争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绝大部分秘密保护要求必须具备很高的安全性,计算机应用技术也将信息传递安全作为重点工作内容。

2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整合的有效途径

2.1增强信息管理者的信息管理意识。计算应用技术进行信息管理整合区别于传统的信息管理,且身处信息化的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非常激烈,特别是大数据时代,信息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此,一方面要加强信息管理的意识,包括信息的搜集、处理、传递,加强信息捕捉的能力,为工作开展汇聚起较为庞大、有利的数据支撑;另一方面,只有信息管理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信息管理意识,才能积极主动有效地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有效融合。信息管理者要彻底转变自身传统的管理理念,加强自身学习,研究更多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创新网络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将更多方面包括财务、人力、安全、物力等进行整合,有效应用到日常信息管理中。信息管理的工作人员要主动将计算机与信息管理进行整合,立足市场竞争第一时间掌握一线信息,为增强企业整理信息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的经营、应变能力做出积极贡献。当然,这都离不开管理者对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管理整合的认知与投入,要不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为信息管理工作的高校顺利开展创造条件,以促进其长期健康稳定发展。2.2建立健全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要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有效整合的目标,关键的环节就是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并持续根据实际需求更新。一套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包括组织体系、策略体系、技术体系、运作体系。组织体系包括了组织建立、人员配备、管理制度建设、日常运作流程管理及人员管理等方面,正如上文提到,信息管理者要统筹计算机网络的稳定与安全、信息管理的有效性及发展方向等;一线信息管理人员要具备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特别是要加强数据库的建立,在增加信息资源的同时,更加方便地利用。策略体系就是要提供信息管理人员的信息管理意识和技术水平,完善各种信息管理策略和机制,并利用多种安全技术措施和信息安全管理实现对网络的多层保护,防范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技术体系是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要加强对信息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将用户信息实现检测、保护、响应、恢复等。由此,在保证信息资源本身的前提下,需要建立在坚实的信息素养上,保证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和稳定性。2.3优化信息的库存和质量。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否与信息管理有效融合,关键在于管理系统的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和信息质量是否得到保障,而这都受系统库存信息的影响。为此,要想更好地发挥信息的作用,必须保证一定的信息库存。由此,要第一时间更新、补充库存信息,并不断优化和持续积累。优化库存时必须与实际工作、用户实际需求相结合,信息管理者要保持与用户的沟通,及时了解用户的意见建议,对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保持重视。要不断丰富扩展收集信息的方式、途径、手段,并注意剔除那些毫无价值和意义的信息,使库存信息利用可以达到最优。在目前的信息应用中,特别是信息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信息反复的状况,极有可能出现一些相似或者相同的信息资料,为此,在信息管理整合之前要加强对现有嘻嘻的分析、筛选、分类,确保信息质量。

3结语

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不断融合,不仅顺应了时展需求,更是在促进信息管理效率、简化管理程序,进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信息管理者要根据时展及时更新信息管理理念,全面促进信息管理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于会丰,张连鹏.浅谈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6):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