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路径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12:51:04

技术路径

技术路径范文篇1

关键词:农业发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路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也朝着全新的方向发展,大部分农民逐渐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进而转变了农业的发展方式。现代农业促使我国农业朝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不仅提升了农作物种植效率,还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1)农业技术逐渐朝基层发展、推广,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农业从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朝着集约化、精细化方向转变。近年,我国农业经济不断上涨,并呈稳定发展状态,不仅如此,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在不断增加。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三农”问题依旧是当前农业发展重点,在整体上也并没有获得较大的突破。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农业属于关键点,采取何种措施提升农业经济成为当前的首要问题。

(2)农业技术逐渐朝着基层方向推进,其目的是为提升农业产业的综合生产力。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将科学技术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可提升粮食生产量,以此带动我国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促使农业朝着经济品牌化方向发展。农业技术属于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基础,农民只有掌握生产技术,才能够实现农业集约化生产,实现农业综合实力的提升。

2强化措施

2.1强化水利工程建设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农业占据着较大的比例,水利工程属于农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农业生产数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水利工程建设期间,需要解决水利工程中的水污染问题,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改良农田灌溉技术。在水利工程实施建设中,需要改善排水系统,强化蓄水系统,逐步提升排水系统的畅通性。不仅如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机械设备噪音,集中使用滴灌技术,避免农田出现大范围漫水现象。采取这类措施,也可有效节约水资源,并避免农田肥力下降。需要注意的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需要综合考虑农田水利生态环境的平衡性,强化农田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保护,确保水利工程附近生态环境的合理性,构建良好的食物链生存环境。

2.2提升人员综合素质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开展中,推广速度与推广质量取决于技术人员、推广人员的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这也是决定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效果的关键点,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前,需要制定专业考核机制,重视专业理论、实践操作考核。只有合格人员,才能够参与到下一步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中。下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需要强化专业技术与操作技能,不断增加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升专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业务水平,以此确保实际工作开展中,可更好地开展基层农业推广工作。政府部门可以组建专门的下乡队伍,强化农民培训,促使基层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有深刻的认知。

2.3加强技术投资力度

我国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发展中,不仅需要推广发展农业技术,还需要增加农业技术投资力度,确保资金可应用在专门的农业研制中,只有确保各类基础设备完善,技术人员才可以全身心开展农业技术研制工作。将研制的新技术运用在基层农业种植中,从整体出发,建设基层农业种植文化体系。只有确保农业种植技术与技术研发密切联系在一起,才能够促使农业朝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政府部门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强化基层农业技术投资力度,以此确保基层农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实现区域性经济水平的提升。

3结束语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农业也在不断转型,促使我国农业朝着集约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我国本身属于农业大国,因此人力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缺乏技术指导、技术资源,很难确保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有序开展。只有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才能实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推动我国农业经济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登川.基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路径分析[J].乡村科技,2017,22(14):24-25.

[2]李兴国.基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路径研究[J].南方农机,2017,48(6):63+89.

技术路径范文篇2

关键词:产教融合生态圈;新专业建设;云计算技术

一、构建产教融合生态圈,深化新专业建设的逻辑起点

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专业建设始终需要回答三个核心问题: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人到哪里去?即专业培养的人才定位、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及培养人才的出口。新专业目录中要求专业对接新技术岗位、对接新职业岗位、对接新业态岗位、对接市场化需求,面对新的技术、岗位和市场,新专业面对新的技术、新的岗位,专业建设没有以往的成功经验可借鉴,同时在师资、实践资源等方面都存在薄弱环节,为了能够全面培养学生,提高学生技能和整体素质,以适应新的职业岗位,其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必由之路。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依托专业,与对应相关产业的技术、服务与生产之间的协作,是基于校企双方为促进产业发展和人才供给水平的提升而开展的全方位的深度合作[2]。校企合作的模式不仅体现在学习与就业方面,更要重视教育链与产业链之间的合作[3]。因此,新专业建设中产教融合是多方互动的结果,包括专业与地方产业深度互动对接,专业的人才输入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形成了人才的有效供给,通过多方努力共同构建产教融合生态圈,其中高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主体,企业作为合作主体,政府通过政策等支持,共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培养符合产业发展的新技术人才,实现新专业的对接目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必须以双方利益需求为出发点才能真正融合,才具有可持续性。行业企业作为新技术人才的需求方,应充分发挥其在技术、市场等的优势,为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岗位指导、专业标准、实践平台等,从而获得符合行业企业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在新专业建设中应结合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针对性开展人才培养,提高人才输出的质量;政府在产教融合应充分利用资源、政策等优势积极推进产教双方的互补互动互促,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教融合生态圈。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云计算技术与应用新专业建设实施路径

(一)专业建设背景

作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培养机电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的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实施“双层次多方向+核心岗位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技术技能双层次人才培养,每个专业开设3个以上方向,培养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能力。专业方向中至少一个为新技术方向,同时拓展特色技能、复合技能等专业方向,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和职业技能等级能力课程模块,注重培养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新专业的建立并不是简单地增设一个专业方向,需要多方位的准备,包括发展规划、实践基地、师资储备等。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是2015年高职专业目录中新增的专业,学院在开设新专业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在分析传统专业和新技术专业关系的基础上,2016年率先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多方向人才模式下设立“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方向,经过三年的实践和储备,2019年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作为一个专业独立招生,2021专业更名为云计算技术应用。

(二)专业建设思路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新专业在建设中始终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产教融合的关键在于供需对接、资源转化、价值交换和利益共享,在于资源、平台与机制等要素的系统化,这样才能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贯通融合,共同推动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融入、融通、融合”是产教融合演化的三个层级,是一个逐步演化和递进的过程[4]。因此产教融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建设云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新专业中通过构建“1+1+X”产教融合生态圈寻找合适的融入点,即1个专业对接1个行业龙头企业及若干个龙头企业的生态伙伴,共同形成产教融合生态圈,整体设计如图1所示。行业龙头企业对新技术、新方向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市场份额大,产业生态圈完整,对人才的需求旺盛,对人才培养愿意投入。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选择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合作龙头企业,在新专业建设中通过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合作,借助企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和庞大的合作伙伴生态圈,解决新专业建设中产教融合的痛点和难点,利用华为ICT学院平台,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针对云计算技术签署了五年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从人才培养的入口到出口进行多方位合作,提升新专业的建设起点,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图2为云计算技术与应用新专业建设中产教融合的实施路径。供需的精准对接是产教融合的基础,新专业中通过走访、调研华为全球云计算中心、大量华为生态合作伙伴的基础上,与企业共同梳理区域对云计算人才的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使专业真正对接区域人才需求。分析所在区域企业对高职层次云计算岗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系统集成商中云计算相关产品售前、实施和售后工程师以及企事业单位中云计算实施和运维工程师,其中云计算实施、售后需要熟悉具体的软硬件产品,掌握产品基本问题的解决方法;运维工程师要确保企业数据中心和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转,更侧重网络和系统维护;售前工程师既需要一定的云计算专业知识,也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一个复合型岗位。职业教育不是简单地紧盯着企业,而是要将企业需求放在第一位。从产业需求、行业企业需求出发,将其与人才的需求集成起来,使学生在直接经验和知识获取的同时,学会比较、学会迁移,进而内化为应对未知问题的能力[5]。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中,一方面在对云计算技术分析后选用一些开源云技术作为教学基础,使培养的人才具有良好的迁移和可拓展性,另一方面融入华为云计算和华为存储认证,满足企业用人需求,通过专业培养学生获得企业生态圈认可的职业资格认证。华为云计算职业资格认证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分别为HCIA-CloudComputing、HCIP-CloudComputing和HCIE-CloudComputing,云计算技术与应用新专业在课程体系构建中融入云计算和存储初中级认证内容,其中云计算初级认证面向具备使用虚拟化技术协助进行云计算部署和运维能力的工程师,云计算中级认证面向具备大中型规模云计算环境运维能力的高级工程师,存储初级认证面向具备存储基础技术知识和产品基础运维管理能力的工程师。通过对云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专业对应岗位和职业能力的分析,以及对企业职业资格认证技能点的分析,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培养的需要具有良好IT技能,了解服务器、存储、网络、虚拟化等方向的技术要点,具有较系统的Linux操作系统知识和操作经验。因此专业基础核心是程序开发基础、数据库基础、计算机网络和Linux操作系统,核心专业课程包括“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网络存储技术”“云计算平台管理与应用”以及“自动化运维”,此外,通过“IT产品营销”等选修课培养学生的复合技能。在整个课程体系构建中既考虑为华为及其生态伙伴圈提供直接对接产教融合圈需求的云计算人才,也考虑人才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在专业人才的培养实施过程中,华为及其合作伙伴始终参与其中。其中师资和实践平台的建设是新专业实施的基础,通过合作共建师资和实践平台。利用华为生态大学资源,多位教师获得华为云技术职业资格认证,引入华为生态伙伴工程师做兼职教师开展职业规划引导和华为云计算综合实践教学,从大一新生入学的专业教育、大二云计算职业资格认证到大三云计算领域职业发展规划,产教融合圈中的生态伙伴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专业建设初期在实践平台缺乏的情况下,华为生态圈合作伙伴为学校免费提供远程云计算实践平台,解决了新专业建设资源问题,随着合作进一步深化,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与华为共建完成云计算和存储实训室,真正实现产教双方互补互动互促。其次,利用华为行业龙头影响力校企政合作每年组织人才联盟双选会,为人才的供需双方搭建有效通道,解决专业人才的出口以及企业的用人需求问题。

(三)专业建设成效

通过与华为公司合作构建“1+1+X”产教融合生态圈,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经过几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每年专业学生获得华为云计算职业资格证书比例均在60%以上,每届均有多位学生取得华为云计算HCIE最高级别的职业认证证书。专业学生在2019年华为中国区大学生ICT大赛东部赛区与本科生同组竞技中取得云计算一等奖。每年与华为生态伙伴合作开设华为云订单班,为产业输送云计算专业人才,专业负责人作为华为ICT人才联盟的理事,参与人才联盟的共建,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作为承办方在校内组织华为人才联盟双选会,使人才培养真正对接市场、对接岗位。

结语

随着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的动态调整,新专业不断涌现,在新专业的建设中只有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才能做到专业与产业、与岗位以及新技术等的真正对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需要在找准多方利用共同点的前提下寻找合适的切入点,通过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构建“1+1+X”产教融合生态圈,从融入融通开始逐步深化合作,在共同实施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在技术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进一步合作,真正实现融合。

参考文献:

[1]王万川,刘晓明,黄兴海,钱俊.产教融合发展的内涵和实践路径研究——以扬州软件信息产业为例[J].职业时空,2016,12(05):5-7.

[2]成永江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内涵与建设路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14):128-129.

[3]丁丽,方晓,王景兰.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河北职业教育,2021,5(01):81-85.

[4]刘志敏产教融合:从“融入”走向“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18(02):24-25.

技术路径范文篇3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技术创新;企业管理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进入新的稳定发展时期,在此期间我国企业将会抓住机遇进行技术创新,不断科学的扩大生产规模,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那么,企业将如何应对技术创新路上的各种困难,提高创新能力,值得深思。

1新常态下我国企业发展现状与技术创新的意义

1.1新常态下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至今经济产量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但我国企业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在管理、融资、生产上的困难,使本就技术水平落后的多数中小型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相较于中小型企业,资金雄厚、信息更新快、融资渠道多的大型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更容易取得成绩。这种现状很容易导致大型企业发展越来越快,小型企业被时代所弃的结局。

1.2新常态下我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意义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1)加快企业的生产速度。(2)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3)改变企业的经营模式。(4)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扩大企业规模。(5)提升我国整体企业的进步。(6)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7)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8)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企业不能对内外部环境做出准确判断

不少企业在进入新常态经济后,没有通过合理的分析理论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合理分析,导致企业对局势认识不清。在迫切要求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环境下,企业或在资金不足情况下盲目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或者没有技术创新的意识,其结果给企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2.2企业的融资方法与条件不足

企业想要创新生产技术,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技术的开发,还要能够承担技术创新失败的风险,所以新技术的创造需要充足的资金做保证。但我国多数企业属于中小型企业,现金流不足导致企业不能够进行技术创新或技术创新失败。在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时,多会选择向银行贷款,可很多企业因为信用低导致贷款失败。有些企业最后会选择借高利贷这条路,但其利息太高,非常容易导致企业不能按时还款而倒闭。

2.3企业害怕技术创新失败带来的经济损失

技术创新不仅成本高,对于规模小的企业来说失败的风险更大,一旦研究失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有些企业因为技术创新所需投入的成本过高,又没有自信技术创新能够成功,所以为了避免失败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只好放弃能增加企业竞争力的机会。

2.4技术创新人才与设施的缺乏

技术创新需要专业的技术开发人才与开发设施,没有技术开发人员就不会有新技术产生,设备不完善就不能辅助开发人员创造出经济性、实用性的新技术。但现实是多数企业没有专业的技术开发人才,开发所需设备不完善,导致企业技术创新的失败。我国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历史性任务,尤其是高等职业学校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但现今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仍不完善,由于资金不足、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法不恰当等原因,使专业技术开发人员产出量严重不足。

2.5信息更新速度慢,利用程度低

经济新常态下,各种事物(如财政政策、法制规范、新技术新产品产生等)更新越来越快,信息的更新速度与整合利用程度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发展。因为企业对市场、政府与顾客人群的信息反应迟钝,使信息更新速度慢以及信息利用率低导致有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错过了技术创新的最佳时机。

2.6市场的不稳定性

与经济的进步需要稳定的国际环境一样,企业的技术创新也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虽然经济进入到新的稳定时期,但并不代表市场的稳定,现如今市场中的违法行为仍然存在。加上各企业都想要抓住这个机遇,利用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发展,导致人人心里紧张,产生了浮躁心理,使企业不能对技术创新保持客观态度。

2.7法治环境不完善

我国虽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或政策来鼓励企业创新发展,但这些法律法规仍然不够完善。这些法律法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企业的进步,但由于法律的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大,并没有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8专业的技术开发人才产出量低

我国现在越来越注重对人才的培养,经过实施一系列措施,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逐渐增多,专业性的技术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这使得企业即使有足够的资金也聘请不到能够支持其技术创新的技术人员,专业人才的缺失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3新常态下企业技术创新可选择的途径

3.1企业方面

(1)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企业要加强企业内部人员的创新意识,以产生积极提高其技术创新的欲望。例如:企业要通过报纸、电视新闻、微博等工具关注国家经济形势的走向、财政政策的改变、政治制度的创新,以适应外部环境,增加企业创新意识;积极组织创造企业内部人才去国外进修的机会,以得到最新的行业信息,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通过给企业灌输技术创新的意义与技术创新成功的案例,提升企业对技术创新的兴趣。(2)提高企业的诚信度诚信度的大小关系到企业能否与相关企业合作、关系到企业能否向银行贷款,所以企业要提高对诚信度的重视,并积极改善企业诚信。例如:通过对企业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建立诚实讲信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外在形象更加诚实可靠;完善企业相关制度,严禁无辜取消合作的现象发生;积极推进企业安全质量生产,避免事故发生吞慢产品提交时期;对于借款要积极做到按时还款,对于需要延期的情况给予对方具有诚意的道歉和解释。(3)聘请技术创新人才,完善技术创新所需设备企业要从多个渠道积极聘请技术创新人才,并且完善技术创新所需设备。例如:通过企业所给的丰厚福利待遇、企业文化等吸引技术创新人才的加入;通过在高等院校招聘相关专业人才,并对其进行培养;根据要求购买技术创新需要的设备,对老旧设备进行修正,不能用的设备进行更新。(4)提升信息收集与整合能力为了提高企业的革新速度,要加强企业的信息收集能力与整合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技术创新所需资金。确定能够影响企业发展与生存的外界因素,如我国与美国、日本、欧盟等汇率、利息的变化,我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变化等,让专门的信息收集人员密切关注并分析其之后的发展行情,之后结合企业发展现状采取相应的行动。例如:我国政府新的国债政策,若企业有剩余资金则可以购买债券;若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企业则可以将资金主要用于投资。(5)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对企业制度进行改革,积极吸收先进管理理论与管理观念,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这样有助于促进企业经济生产,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创造内在环境。例如: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明确拥有相关权利的人具有等同重量的责任;对企业内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是管理人员能够灵活运用激励理论、绩效管理、需求理论等管理方法。

3.2政府方面

3.2.1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发展

政府应完善现有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规范,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企业发展。例如:(1)增加对技术创新企业的贷款额度;(2)减少技术创新企业的税收或税后利息率。

3.2.2对培养技术创新人才的支持

国家要鼓励院校技术创新人员的培养,可以通过向优秀的专业院校拨款,为期提供教学资金,以完善教学质量;为有才能的技术开发人员提供国外进修的机会。

3.2.3维护市场秩序

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监管力度。例如:(1)对市场规制一般法中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企业登记法等加大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并严格监督。(2)对市场规制特别法中的,金融市场监管进行完善,以加强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3.3社会方面

呼吁人们遵纪守法,积极提升人们主动学习专业知识与能力,以改善市场秩序、辅助专业人才的培养。例如:(1)增多对媒体对遵纪守法、维护市场秩序的事情的相关报道;(2)对专业技术创新人士与事迹进行表彰。

4结语

企业应深刻认识到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并积极为技术的创新创造稳定的市场环境、政治环境、制度环境,增强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以在新常态下完成企业的技术创新。

作者:周杨 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林富强.大数据时代我国新常态经济增长中技术创新的路径转型[J].商场现代化,2016(24).

技术路径范文篇4

关键词:林业;育苗技术;苗期管理

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引导下,我们国家的林业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非常良好的发展,所以林木种植范围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当然林业育苗技术在当今林业发展的进程中也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中国林业产业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在林业研究层面,通过很多有经验、有学识的科研人员不断探索与研究,林业育苗技术攻关取得了重大进展。当今社会下林业苗圃育苗新技术有效应用和推广却成为林业发展所面临的难点重点问题。

一、育苗技术提升路径分析

(一)采用容器育苗提升种苗质量。顾名思义,将苗圃所需基质放入容器中的技术就是容器育苗技术,是林业苗圃常用的技术。简易育苗技术可以减少环境因素对育苗的影响,有效缩短苗木出圃周期,苗木成活率较高,且该技术的苗木主要存放在容器中,因此在运输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集装箱育苗技术的集装箱大致可分为一次性集装箱和可再利用集装箱。其中,泥炭容器、无纺布容器以及蜂巢状纸营养杯均为一次性容器,被苗木根系吸收,因此种植时需要将容器与苗木一起种植到土壤中,不需要进行分离操作。可重复使用的容器包括塑料杯、塑料袋和用于根部控制的快速育苗容器。这些容器用于苗圃后,在种植过程中必须对容器进行剥离和种植。基质配置是容器育苗技术中的关键点,也是决定苗木成活的关键。培育苗木的基质一般由树木废弃物、土石炭等材料组成。在制作栽培基质时,要选择品质优良的材料,具有一定的保湿保温能力,有足够的肥力为苗木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二)利用现代技术采用工业化育苗。工业化苗圃上的生产主要采用组织技术培养,需创造无菌环境,提升育苗环境,提高种苗的成活率,将细胞、植物组织、器官等置于人工制作的培养基中进行合理有效的培养。组织培养技术的关键步骤是配置幼树的培养基,不同植物的生长发育习性不同,营养需求也不同。培养时只需要取一个树木的组织部位即可,将组织置于无菌无毒的状态,使用技术手段分化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再经过分化作为试管苗木,最终栽种在基质土壤中,集约化育苗。

二、苗期管理提升路径分析

(一)大力推行管理力度,提升苗期管理。林木育苗技术在林业产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容器育苗和产业化育苗技术有助于提高苗圃成活率,缩短栽培周期。同时,加强林木种苗和育苗管理技术势在必行,这对提高我国林业覆盖率,保持生态平衡稳定和发展大有裨益。加强苗圃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提高我国林木苗圃的整体水平,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管理上应加强育苗前的准备,注意育苗种子处理和播种,最大限度地保持苗床的润湿性。(二)更新育苗设备,保证良好的生长环境。随着林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林木育苗技术的研发和探索力度。传统的育苗方式不能保证幼苗的健康生长,在培养容器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高穿透力、便于分解的育苗容器。比如无纺布育苗容器可以进行非常明确的有效控制,管理进出水量,可以使幼苗在生长的过程中保持足够的水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育苗生长质量,提高林业育苗成活率。

三、结语

技术路径范文篇5

关键词:政策性税收、筹划、逻辑、技术路径

政策性税收筹划起点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税收制度的非均衡可理解为税收博弈的参与人对现行税制不满意状态,从供求关系看,是指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不一致的一种状态。政策性税收筹划实际上就是对税收制度非均衡的一种反应。

从政策性税收筹划的实践看,我国税收制度的非均衡主要表现为税收制度的需求缺口,即对新的税收制度需求的产生先于该制度实际供给的形成,从而造成税收制度有效供给的不足。税收制度的非均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源于税收政策实施中的统一性与行业执行特殊性的矛盾。因为现有的国家层面上的税法与各种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基于全国“一盘棋”的考虑,强调全局性、统一性、整体性。

但从现实的情况看,由于国民经济中各行各业存在巨大差异,使形式上公平的税收法律和政策在实施中出现结果上的不平等,压抑了行业生产的积极性,势必会影响到该经济主体的利益,导致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失去同其他同类企业竞争的公平性,从而导致效率损失。税收制度的非均衡必然意味着现行税制安排的净收益小于可供选择税制安排的净收益,而基于行业特殊性的对原有税法与税收政策的修正和部分的改进,正体现了税收制度由非均衡到均衡的运动,由于这种改进符合公平与合理的税收原则,国家的利益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因为行业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将大幅度增加,形成税收制度创新的潜在收益,导致新的潜在制度需求,从而构成政策性税收筹划的逻辑起点。

政策性税收筹划的逻辑路径

政策性税收筹划的过程是税收制度由非均衡走向均衡的过程。税收制度的非均衡表明了潜在收益的存在,而这种潜在收益在现存制度中是无法获取的。只有通过改变原有的税收制度安排,选择和建立一种新的均衡基础上的制度安排才能获得潜在收益。税收制度由非均衡到均衡的轨迹就是政策性税收筹划的逻辑路径。

这一逻辑路径的主要思想是,现行税收制度的非均衡是政策性税收筹划的出发点,政府和税务部门应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纳税人对税制的接受程度,不断地调整税收制度供给以满足税收制度需求,从而实现税收制度由非均衡到均衡的运动。

需要指出的是,在税收制度创新过程中,参与税收制度创新的主体地位不同。政府作为税收制度的供给者,会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税制设计和政策选择。同时,特大型企业集团作为税收制度的需求者,有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有利于自己利益的税收制度的动机。反映双方利益最大化税收制度的均衡既不单方面取决于税收制度的供给,也不单方面取决于税收制度的需求,而是由该制度的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然而,由于国家追求税收政策全局性、统一性、整体性的目标导向和信息的不完备性,国家追求潜在收益的积极性相对微弱,相比之下,处于市场竞争的企业在生存本能的驱使下对这种潜在收益的追求要强烈和持久。因此,税收制度主体是企业,而国家只不过是名义的税收制度的供给者而已。

政策性税收筹划反映了特大型企业集团对更合理的税收制度的需求,承认了上述特大型企业集团在税收制度形成和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即这些大型企业集团不是被动地接受国家既有的税收制度,作为市场竞争和国民经济建设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它还是我国税收制度创新的主体。从近年来政策性税收筹划的实践看,我国的石油、钢铁、电力等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在税收制度创新中发挥了主体性作用。

政策性税收筹划的技术路线

由于政策性税收筹划是对国家税法制度的筹划,它要改变不合理的、与行业特征不适应的税收政策,与一般性税收筹划相比,政策性税收筹划要艰难得多。根据上述政策性税收筹划的逻辑路径,政策性税收筹划的技术路线如下:

深入研究税收理论和税收制度。进行政策性税收筹划的企业首先要深入研究税收理论和税收制度,准确把握税收理论的前沿和税收制度演进的规律。国家税收政策代表着国家的利益取向,税收制度的改革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只有准确把握税制完善的方向,才能为政策性税收筹划营建成功平台。深入研究国家现有税收制度的非均衡性。国家税收制度的设计均是从全局和宏观角度出发,而国民经济的各行业却是具体的、特殊的。只有善于敏锐地发现并深入研究国家现有的税收政策对行业生产的非均衡性,才能提出合理的税收制度改革的建议。

提出政策性税收筹划的理论依据。作为一种特殊的对国家税收政策的筹划,不能将政策性税收筹划片面地理解为向国家“要政策”,政策性税收筹划要遵循“有理”的原则。我国石油企业在进行石油增值税筹划时就提出石油全生产过程理论作为其筹划依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加强与国家税务机关的交流与沟通,形成税制改革的基本意见。企业要向国家税务机关如实地反映情况,强调现有的税收制度由于对行业生产的不适应性,最终会损害国家利益,从而提出兼顾企业和国家双方利益格局的税收制度改革方向。

形成具体的国家税收修正政策的实施细则。作为政策性税收筹划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在国家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形成既体现国家利益,又反映行业特殊性的具体的国家税收修正政策的实施细则。实施细则的制定和颁布标志着政策性税收筹划的完成。

与一般性的技术层面上的税收筹划不同,政策性税收筹划是高层次的筹划,它是在对自身生产特点和产业特征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改变不合理的、与行业特征不适应的税收政策,其实质是国家税制的改革与创新。显然,这一特征决定了政策性税收筹划的使用范围。一般而言,政策性税收筹划只适应于我国特大型企业集团,这类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具有税收制度博弈的实力。企业进行政策性税收筹划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竞争力,而且可以丰富我国税收筹划的理论。

参考文献:

技术路径范文篇6

关键词:新时期;技术创新;路径

习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众所周知的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综合国力日益提升,但是仍然面对较为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大力发展林业不仅是要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更重要的是要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建设和谐稳定的生态环境。因此,剖析新时期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且妥善加以解决十分有必要。

1当前我国林业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1.1技术意识不强,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我国林业发展地区的人民仍然在使用传统的经营方式,没有认识到在新时期需要采用科学技术来养护和管理林地,甚至较为偏远地区的人民对新技术持有怀疑的态度。政府部门更多关注的是当地工业发展的现状,很少采取宣传手段扭转群众的思想。同时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一方面体现在资金投入上,对于新技术的引进和更新不及时,导致传统林业发展模式仍然存在;另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对乱砍滥伐行为的监督和惩罚方面,政府对待这种行为多是进行批评教育,实质性的制裁手段还是不够到位[1]。1.2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创新能力不足。我国林业发展采用的新技术大多从国外引进,经常是处于被动接受和效仿的阶段。因此,林业在大学中也属于冷门学科,很少会有学生真正喜欢,并且大多数院校学生在毕业后不会从事林业生产和技术创新行业,更多从事收入高社会需求量大的行业。这就导致我国林业在发展中后备人才相当匮乏,吸收外国先进技术之后不能有效运用,二次创新更是难上加难。林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是我国林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1.3发展水平较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脱节。在林业经济中引入科技创新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但是在实际发展中。我国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互脱节,主要表现在林业产业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产出的经济产品的附加值较低,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较小,缺乏市场竞争力,并且是进一步进行林业投资动力不足。

2新时期林业技术创新的路径

2.1转变创新发展思想,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新时期实现林业技术创新,首先要转变创新发展思路,要认识到林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作为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大投入力度,比如说适当提高林业发展预算,这部分资金可以作为基金,用来奖励那些为林业技术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2]。再比如说,政府可以制定更加严密的制度,约束那些破坏林业发展的不法分子。只有这样,才能在制度和资金上保障林业的发展和进步。2.2重视林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培养林业技术创新人才需要从以下3个方面努力:第一,作为林业发展行业来说,在能力范围内为技术性人才提供较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免除他们进行技术创新的后顾之忧。这也是吸引高校毕业生从事林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二,高校加大教育培养力度,在教学中注意转变学生的思想,让学生认识到进行林业技术研究是一项为国为民的大事和好事。第三,加大培训力度,定期培训工作人员,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术创新能力。2.3大力推广林业新技术,转变林业增收体制。[3]在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后,要进行大力的推广和创新,要充分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利用。在进行技术推广时,要多多和同行业的先进企业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的林业发展理念,创新林业发展技术。在进行林业发展和创新时,要研究如何增加林业产品的附加值,只有不断生产绿色健康的林业产品,发掘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够提高林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理念,林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在新时期实现林业的技术创新需要很长的一段路,需要林业相关政府部门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林业投入者的发展理念,同时增加资金预算,给林业行业更多的资金支持。林业企业也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同时对新技术进行二次开发,争取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

参考文献

1赵群.新时期林业技术创新的发展与战略[J].赤子(上中旬),2015(4)

2杨媛媛,张刚.新时期林业发展技术创新问题研究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7(3)

技术路径范文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技术创新

在当前全球变暖越演越烈的情况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了各个国家的主要经济发展方式,以此来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同时也是对人体健康的保护。低碳环境带来的不仅是低污染生产,还能够减少排放,避免大量污染环境的物质排入到水流、土地、大气中,进一步对被人体吸收,导致大量疾病的滋生。因此,应当加大低碳经济的发展力度,并且对其中的技术经济范式以及发展路径要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低碳经济与低碳技术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上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该发展的模式核心内容主要是在当前市场相关机制的基础上来进行制度的创新以及制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使得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能够不断地提高技术效能、减少资源使用,同时研究出可再生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相应技术,使得绝大部分工业生产都能够走向低排放、低能耗的生产模式。而有着低排放、低能效效能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必然会伴随着新的节能技术、增效技术、减排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只有在大量新型技术的带动下,并以创新的低碳技术作为指引,才能够不断推动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

二、目前我国低碳技术发展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企业在低碳技术研发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成功,有些低碳产品甚至达到了中世界先进水平,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新能源行业。比如,截止到2015年我国已经有82台超超临界机组在网运行,在世界范围内也处于领先地位。除此之外,在世界范围内,我国风力发电机组增长量也处于领先地位,2013年,风电机组增长量已经高于1600万千瓦;2015年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10000万千瓦,同比增长1474万千瓦,增长率达到了25%。除此之外,我国是世界范围内出口光伏组件最多的国家,全球有接近40%的光伏产品来自于我国。此外,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占世界总产量的70%,约95%的太阳能热水器的核心技术为中国公司持有;中国企业生产出了全球首款单次充电可行驶400公里、并可容纳5位乘客的纯电动轿车;中国水泥余热发电效率世界领先,已开始向国外出口技术和设备。由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战略研究组编制的《中国至2050年能源科技发展路线图》指出我国近期低碳经济与新能源产业最重要的发展领域为:清洁煤技术、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新能源规模发电等。中国在低碳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中国的低碳技术发展仍然令人担忧。因为我们的技术仍以中低端为主。

1.风力发电技术虽然是中国发展最快的新能源行业,已具有1.5MW以下风机的整机生产能力,但是一些核心零部件,如轴承、变流器、控制系统、齿轮箱等的生产技术难关却迟迟未能攻克。

2.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一直是一大技术难题,其中重要原因是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水平较低,没有先进的电网调控和调度技术。3.在发展清洁煤技术方面,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IGCC)相关项目刚刚启动,关键部件尚不能国产。在中国,常规火电站的投资约为每千瓦5000元人民币,而IGCC示范电站高达每千瓦1万余元,比常规火电站高出1倍多。

三、我国低碳经济下的技术创新路径选择

我国是一个人口数量众多的国家,人口数量位居全球第一,但是经济发展的速度却并不符合人口需求,生态环境也较为薄弱,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目前我国还处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时期,面临着减小贫富差距、大力发展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等多个不同层面的重要工作同时发展,这导致我国要推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得更加困难。也正是由于我国的国情较为特殊,因此我们不能照搬国外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应当从国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吸取能为我国所用的精华,从我国所特有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1.对低碳技术研发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不断完善我国的低碳技术开发政策,加强相关的政策以及制度,并且对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企业,予以大量的资金支持。①部分新型的能源技术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极其难以攻克的问题,而如果仅仅只依靠企业独立进行研发,必然是极其困难的,因此,政府必须要帮助企业在一方面加强与国际先进能源技术的合作以及交流,从而为我国新型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②国家应当在涉及到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上,加大对低碳建设的力度,例如智能电网等,大量低碳技术应用在基础建设上,能够为国家节省资源和资金,减少排放。③国家应当扶助进行尖端领域的技术研究工作,使得我国的低碳技术能够不断的进步,不仅快速与国际尖端技术接轨,未来还要努力超越国际平均水平,例如在风力发电机上的相关核心技术等。④严格制定相应的低碳技术制度,以及战略规划,引导低碳技术的正确发展,避免盲目发展的现象出现,同时,低碳技术的发展方向应当由国家来予以规划;⑤国家建立起相应的低碳经济发展扶持基金会,以此来帮助我国企业低碳技术的发展。

2.从企业发展角度来说,企业需要进行低碳技术方面的创新,如若不然,企业将在低碳经济发展大趋势下失去市场竞争力。首先,企业应该转变营销理念以及传统的盈利模式,在制定短期目标的同时,还需要制定长期目标,总体大方向应该是发展低碳技术,通过低碳技术的应用,以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真正的实现发展模式与技术平衡;其次,企业需要与政府、机构以及其他企业加强交流沟通,展开密切合作,以此分散低碳技术研发期间可能会出现的各项风险。由于低碳技术本身并不成熟,有很多低碳技术还只是停留在概念阶段,企业研发过程中需要承受非常大人力、物力等压力,如果企业单打独斗显然成功的可能性并不高,所以企业需要与政府、科学研究机构等展开合作,以此规避风险;最后,可以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现如今,技术发展也逐渐实现了全球化,我国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技术贸易来着获得先进低碳技术,而后再依据我国国情消化吸收,与此同时国家还应该做好专利产权保护工作。

3.对于科研机构来说,应该密切关注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与企业进行合作,以此得到研发资金。科研机构低碳技术研发的重点应该放在以下几方面:提升煤炭资源的利用率;核电技术、输配电技术以及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的大力研发,真正的促进我国低碳技术发展,融入到各行各业中。另外,科研机构还需要做好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即必须将研发成功的低碳技术推入到市场中,真正的将技术转变为生产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低碳技术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生产技术发展的主流,这也是生产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在当前低碳经济模式发展的潮流中,我国应当加快与国际水平接轨的速度,扩大低碳生产技术在我国生产行业的覆盖范围,将更多技术应用到生产中,促使低碳经济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作者:候雪雁 单位:大庆市红岗区伟业社区

参考文献:

[1]王国栋,杨志.低碳经济[M].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技术路径范文篇8

1.1技术保护措施的概念。至于技术保护措施,可从与权利管理信息、纯粹技术性手段的比较中获得概念性认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68条第1款规定,所谓版权法意义上的技术保护措施是指权利人通过网络传播而采取的有效防止自己版权作品任意被复制、浏览、运行、改编等所采用的一种技术、装置或者部件。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技术保护措施与权利管理信息有着本质区别,尽管对于此前两个极易混淆的版权法术语,随着《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的公之于众,现已是泾渭分明。根据《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68条第2款对权利管理信息概念的界定①,可以看出,诸如数字水印、数字指纹等可归属于权利管理信息范畴。“例如,不惟如此,技术保护措施同样有别于纯粹技术性手段,其区别主要在于两者的目的不同。一般而言,技术保护措施旨在保护版权客体本身不被不法侵犯,除此目的之外为权利人所嵌入的技术性手段方属后者。相应的,在现行版权法理论和实践中,纯粹技术性手段因与版权法保护客体的关联性不强,故而后者则无必要纳入版权法意义上的技术保护措施体系。1.2技术保护措施的类型。从上述《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关于技术保护措施的定义角度看,技术保护措施必须具备“有效性”构成要件,“有效性”意味着承载着特定功能的技术本身,不会被一般人所轻易破解、规避。相反的是,在技术保护措施受著作权法所保护的情况下,如果技术保护措施缺乏“有效性”,一般人稍事学习即能规避或破解的话,那么社会公众即可能遭罹过多的法律风险。由此不难评测,一方面,技术保护措施本身无存在价值或合理性;另一方面,从技术保护措施反规避规制的成本——效益分析角度看,也是得不偿失的,亦即无效的技术保护措施受版权法失却应有的正当性。在确保技术保护措施“有效性”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根据技术保护措施的功能之不同,将技术保护措施划分为接触控制措施和版权保护措施两种不同类型。接触控制措施即是通过登录密码或口令等方式防止用户接触作品。版权保护措施是指通过技术手段限制用户实施受著作权“专有权利”控制的行为,如复制或者通过网络传播等。按照技术保护措施的功能区分不同类型的意义在于,规避不同的类型的技术保护措施的责任形式可能有所不同。具体来说,规避接触控制措施只是为著作权侵权行为提供了前提条件,在著作权人对相关作品未尽充分的信息披露义务时,规避接触控制措施有可能受潜在使用者或消费者的知情权所保护或其他著作权权利限制制度的约束;而规避版权保护措施则是实质意义上的直接侵权行为,自当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技术保护措施规避行为刑法规制路径评析

2.1技术保护措施规避行为刑法规制之必要性。学界关于我国规避技术保护措施的行为纳入刑法规制的论证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1)规避技术保护措施行为危及著作权人的财产权。无论是规避实行行为,还是规避准备行为(帮助行为),皆对著作权人的财产权造成极大损害。技术保护措施是著作权人应对数字网络技术背景下著作权保护的不得已之举,一旦遭遇他人的规避,著作权人即难以有效控制其所享有的受著作权法所保护的各项专有权利。这如同行为人配置了一把解锁钥匙,随时可以进入著作权人的门户,如入无人之境地恣意损害著作权人的财产权或其他专有权利。2)附属刑事责任条款的虚置化无法惩治规避技术保护措施行为。虽然我国目前在《著作权法》第48条、《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24条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18条均有规定规避技术保护措施的附属刑事责任条款的内容,但都只是一种提示性规定,并没有提出如何在刑法上适用的具体要求。再如,还有论者认为:“我国已通过附属刑法规范为技术措施规避行为设定了刑事责任,但因没有具体罪刑规定而尚存刑法适用上的漏洞。”[2]很显然,在论者看来,其结果是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关于规避技术保护措施行为的附属刑事责任条款成为一纸空文。3)相关法条适用不适格或存在滥用刑罚风险。尽管《刑法》第285条规定的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以及提供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罪,但仍无法代替《著作权法》中对技术措施的保护[3]。以《刑法》第225条第四项规定的兜底条款惩治某些规避技术保护措施的行为,同样存在扩大解释、滥用刑罚、侵犯社会公众利益的风险[4]。4)基于风险刑法理论防控技术风险之考虑。总的来说,论者通常依据风险社会视野下风险刑法理论,认为在现代风险社会,技术风险等风险无处不在,刑法有必要及时提前回应、防控风险。例如,将结果犯直接前置改为行为犯,将实害犯直接前置改为危险犯。据此,针对规避技术保护措施行为的技术风险,有必要提前设置预警机制,将规避预备或帮助违法行为犯罪化。2.2技术保护措施规避行为刑法规制之评析。我国技术保护措施规避行为规制现状我国《著作权法》第48条规定了四种侵权行为可被纳入刑法规制体系,但单纯的规避技术保护措施的行为显然不是犯罪行为,只可能承担民事或行政责任。《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24条亦有类似规定。《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是行政法规,《著作权法》是法律,后者的效力位阶高于前者。从法秩序统一性角度看,单纯的故意避开或者破坏著作权人为保护其软件著作权而采取的技术措施的行为同样不是犯罪行为,只能科以民事或行政责任。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18条规定的规避技术保护措施责任条款,亦与此同理。因此,我国应将独立的规避技术保护措施纳入刑法规制轨道,这是因为:其一,附属刑事责任条款虚置是刑法独立性的具体体现。如论者所言,在某种意义上,附属刑事责任条款只是一种提示性注意规定。注意规定旨在提示行政执法者某种违法行为可能涉嫌犯罪,如若达至追诉标准即需依法移交。对于某种违法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只能依据刑法条文进行独立评价。如后文所述,《刑法》第217条有关侵犯著作权犯罪行为方式是一种限缩型规制立法模式,内含刑事立法者的意图,且并未违反刑法谦抑性原则。其二,将规避技术保护措施行为视为风险社会中的技术风险值得商榷。在现代风险社会,暴恐、环境危害、技术等风险无处不在,风险一旦发生将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亦即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挽回的重大生命、健康和财产威胁或实害结果。为避免风险的发生,风险规制前置化有其存在的正当性。在某种意义上,规避技术保护措施的确是一种技术风险,但这是否是风险社会意义上的“技术风险”?在我们看来,答案是否定的。从技术风险发生所危及的对象看,风险社会意义上的“技术风险”指向的对象应是特定社会族群、多数不特定社会公众或全人类,例如,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的技术风险,私自研发针对特定社会群体的基因武器技术风险,私自研发核武器启动密码破解技术风险,等等不一而足。比较不难发现,规避技术保护措施技术指向的对象仅是著作权人,相对其他非著作权人而言仅是小众,故而并不属于风险社会意义上的“技术风险”。2.3技术保护措施规避行为刑法规制之展望。技术保护措施是版权法适应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进步的产物,在本质上看,这是通过“技术”回应“技术”变迁的不得已选择,其正当性已经不容置疑。就此而言,我们亦可反其道而行之,建构“以技术规制技术”的版权法保护体系。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技术规制与刑法规制存在某种此消彼长的偏好选择和路径依赖。一旦步入刑法规制轨道,即可能形成路径依赖,从而弱化技术规制或研发的动力。进而从长远来看,技术保护措施规避行为应否或如何纳入刑法规制体系,则必须慎重考虑以下基本要求或注意事项。其一,要正视网络环境下社会公共利益消损的事实。技术保护措施是版权法适应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进步的产物,在本质上看来,是通过“技术”回应“技术”变迁的不得已选择,其正当性已经不容置疑。由与版权有关的国际或区域性条约(公约)以及各国或地区的内国法将技术保护措施纳入规制体系可见一斑。但是,随着技术保护措施的不断扩张和发展,技术保护措施与版权法其他制度的冲突不应忽视。例如,在技术保护措施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权利用尽原则能否适用于数字作品的网络传播问题。权利用尽原则(exhaustiondoctrine),是指版权人的发行权随着作品复制件所有权的转移而用尽,不能再干涉复制件所有权转移之后的出售、出租、出借或赠与等行为。一般而言,权利用尽原则针对的仅是附着于有形载体(图书、光盘或磁带等)之上的发行权。然而,在数字出版环境下,技术保护措施的广泛应用,使得传统版权法意义上的权利用尽原则一时难以嵌入数字出版的问题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换言之,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导致既有版权利益平衡机制的失衡——权利使用者或消费者的权利相对缩减或消灭。既如此,在技术保护措施背景下,权利用尽原则应否适用于数字版权?对此欧盟《信息社会的著作权与邻接权绿皮书》(1995)认为,数字作品网络传输是一种无形的服务,不是作品有形复制件本身,故而权利用尽原则不得适用。当然,权利用尽原则亦可适用于通过数字传输得到的作品,此类作品通过制作磁盘复制件而发行。这是美国《知识产权与全国信息基础设施白皮书》(1995)中的基本立场。显而易见,其意蕴同样在于:权利用尽原则只能适用于传统版权作品的发行,而不能适用于数字作品的网络传输。应当承认的是,尽管传统有形作品复制发行与数字作品的网络传播有着显著差异,但技术进步理应是增进版权权利人、使用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而不是相反,否则技术进步的应用价值就会大打折扣甚或归零。不惟如此,在某种意义上,版权制度的发展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地打破既有利益平衡并重塑新的利益平衡的过程。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种动态利益平衡实现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立法扩大版权权利客体或权能的保护范围,即技术进步诱致版权制度变迁。而在数字、网络等技术背景下,通过技术创新解决技术进步带来的部分问题,即技术进步促进技术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通过改进技术保护措施,一定程度上保障权利用尽原则的适度运用。由此单从技术层面而言,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权利用尽原则并不当然一概不能适用于数字作品的网络传播。其二,要受技术中立原则的制约。版权法意义上的技术中立原则(technologyneutralityprinciple),也叫“实质性非侵权用途”原则,通常作为著作权间接侵权责任的限制条款。一般而言,技术中立原则首次确立于1984年“环球电影诉索尼案”中,其精义在于:只要一项技术构成实质性非侵权使用,无论这种技术是否被用于合法或其他有争议的目的,技术服务提供者无需对用户实施的或可能实施的侵权行为承担责任;即便技术服务提供者明知其提供的技术存在被用于侵权之可能,亦不能据此推定技术服务提供者故意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由此,当某项技术规避措施的技术有其他合法用途时,间接规避行为应否纳入刑法规制体系就值得重新深入思考。其三,要考虑是否差异化规制规避不同的技术保护措施以及不同的规避技术保护措施行为类型。此外,还要考虑除著作权法之外的其他法律的制约,例如前文所述的使用者或消费者的知情权。

参考文献

[1]张富强,王影航.论版权技术保护措施的刑法保护[J].中国出版,2015(6):46-51.

[2]杨彩霞.规避著作权技术措施行为刑法规制的比较与思考[J].政治与法律,2012(12):52-61.

[3]贺志军.论我国技术措施规避行为之刑法规制[J].法学论坛,2009(3):108-112.

[4]王燕玲.论规避技术保护措施之刑事制裁[J].知识产权,2013(5):70-74.

技术路径范文篇9

关键词:自动驾驶;技术难题;定位;感知;决策

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代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汽车产业在经历了一段辉煌的发展时期,传统汽车迎来了衰退期。为了寻求新的突破点,在与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下,研发了自动驾驶技术,即在无人驾驶的状态下,汽车可自动完成驾驶功能。目前,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在车道偏离系统和防前撞系统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在定位、预测、决策、控制等方面还不够完善,致使自动驾驶技术还无法真正实现商业化的量产。以自动驾驶技术中的定位为例,汽车需要对自身定位及周围环境相对位置有一定的认知功能,这是汽车自动驾驶技术中较难解决的技术问题。汽车定位会受到城市动态性质的影响,如道路施工、道路封闭、新标志及道路标志缺失等,这些都是动态的不确定因素,所以为汽车定位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解决自动驾驶技术的难题,还需要攻克技术难关,才能够推动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1存在的问题

1.1感知系统存在的问题

感知技术是汽车自动驾驶技术重要组成部分,自动驾驶主要是依靠车辆配置的传感器来获取自身及周围环境的信息。但是在现阶段的传感系统中,车载激光雷达是提升传感技术的重要设备,但是可靠的车规级系统和高投入是其面临的主要挑战。与传统的视觉传感器相比,车载激光雷达在汽车自动驾驶中的投入还需要经过不断的创新和改善。

1.2定位技术不够精准

定位是汽车自动驾驶技术中的主要难点,定位技术不仅是对车辆自身的定位,还要对车辆行驶过程中周围环境的相对位置有一定感知,这种定位技术其实也包括了感知技术,通过传感系统辅助车辆定位。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通过传感系统获取周围环境及道路情况,然后通过一定的算法对感知信息进行决策,最后将决策信息传递给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执行命令来完成自动驾驶。但是在定位和感知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到车辆定位和感知系统的信息获取及判断功能。例如,在城市施工道路中,出现道路封闭或增加新的标志,在乡村道路行驶中,出现道路狭窄的会车、急转弯、标志的缺失等,这些都是车辆行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是人为无法控制和预测的,具有很强的动态性,所以对车辆定位和感知增加了很大的技术难度。一旦车辆定位和感知功能达不到理想状态,则车辆就无法保证自动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而就无法实现商业化的量产,对自动驾驶汽车产业的发展就会产生一定的阻碍。

1.3决策系统缺乏灵敏性

决策系统是汽车自动驾驶技术中较为核心的组成部分,其主要是依靠定位和感知系统获取的信息,做出综合判断,向各控制系统发出指令。决策系统相当于人的大脑,需要对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计算,然后经过系统性的规划形成指令,而且还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决策才能保证车辆自动驾驶的安全性。例如,车辆行驶过程中前方道路上出现未知属性的杂物后,如果是驾驶员操作,驾驶员会根据物体的大小、重量和密度等进行风险计算,然后对停止、转弯或者驶过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出综合判断,大多数驾驶员都能够做出正确的抉择。对于自动驾驶技术而言,在面对杂物时,需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识别、分类、了解物品、开过、避开或停止。但是在此过程中,自动驾驶中的决策系统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决策。对于杂物的属性判断,会增加决策系统的难度,因为这不仅需要定位系统和感知系统的技术支持,同时还需要决策系统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计算和预测,才能够最终做出正确的决策[1]。

2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优化路径

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优化,可以从车辆自身、驾驶技术和公路智能化这几个方向展开。只有因时制宜,采取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拓宽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发展道路,才能迎来长久的发展。本研究从优化感知技术、优化定位技术、优化决策系统、强化安全驾驶提醒和紧急停靠服务、外观设计作特殊识别、公路的智能化改造等6个方面展开讨论。

2.1优化感知技术

不断提升传感和判断系统,是降低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事故的关键技术。在垂直腔表面激光发生器底层技术的基础上,可开发出纯固态的视觉扫描,有效提升车载激光雷达的应用水平。随着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自动驾驶汽车的传感技术还会不断提升。车载激光雷达成本高是制约汽车自动驾驶技术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导致自动驾驶汽车无法达到“亲民”的普及化。为了促进车载激光雷达能够被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技术中,汽车制造企业及零部件制造企业应该进一步完善产业链的融合,通过合作、互助等方式共同研发车载激光雷达技术,以此来降低研发和制造费用[2]。

2.2优化定位技术

定位是汽车自动驾驶技术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可从以下两方面对自动驾驶定位技术进行优化分析。2.2.1基于视觉的SLAM定位技术这一定位技术主要是通过视觉传感器来获取周围环境的实时图像,然后将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结合起来实现定位。这种定位技术不完全依靠事先录制好的地图,对于历史数据的依赖性不强,所以会避免因为地图出错而产生的风险。VSLAM定位技术的实现主要是在自动驾驶的车辆上配备单目、双目、RGBD传感器,通过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的传感器来实时获取周围的图像。自动驾驶汽车在一个未知环境的未知地点出发,车辆在运动的过程中,通过视觉传感器来观测和定位自身的位置、姿态和运动轨迹,然后根据自身的位置进行增量式的地图构建,这种方式能够将地图构建和定位同时进行,二者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地图能够为定位提供更精准的参考,而定位又会进一步扩建地图。相对于利用激光雷达建立的虚拟高精地图而言,这种定位技术更在意传感器获取的现实物理数据,车辆不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还能够随时学习,以及与其他车辆进行分享[3]。2.2.2通过激光雷达或GPS预先制作的高精地图进行定位激光雷达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定位传感器,可以提供车辆本身与周围环境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信息。这种定位方式主要是依赖于车辆中预先记录好的3D高分辨率地图,这些地图都是车辆配备的雷达预先捕获的。车辆在自动驾驶过程中利用自身配备的激光雷达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然后与预先制作的高精地图进行比对,以此来判断周围的环境是否发生改变,车辆会在地图覆盖范围内行驶。这种定位技术需要对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和计算,所以对数据处理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还需要对高精地图实时更新,才能够保证车辆雷达获取的环境信息与高精地图的信息保持同步[4]。

2.3优化决策系统

对于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在决策系统方面的技术难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解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定位技术、感知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提升,为决策系统的升级提供更多助力,在决策判断方面会更加成熟,决策的结果会更加准确,为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对于识别和分类而言,虽然存在一定的挑战,但是可利用在现实世界中经过识别大量物体训练的神经网络来实现,经过大量的物体识别,神经网络会将这些物体的特征进行记忆,同时还可以通过关联等方式进行学习和识别。识别对于决策系统的判断非常关键,而且识别的时间越早,对于后续决策的操作就越有利,可以为后续操作留出更多时间进行判断[5]。为了进一步强化识别和分类技术,除了日常训练外,还应该对不经常遇到的物体进行分类,不断完善数据库,为物体的识别和分类提供更多参考依据。在识别和分类之后,还需要对物体的具体状态进行了解,这就需要通过传感器技术的信息融合来实现,然后建立完整的物体图片信息。例如,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车辆前方遇到障碍物,在识别出为桶型物体后,则需要了解这一桶型物体是由什么材质制作的,是空的还是满的,如果行驶过去,是否会有其他因素对桶型物体的运行轨迹造成干扰,如果撞击之后可能对车辆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经过一系列的判断后,才能够做出最终的决策。关于这些问题,可以借鉴行人轨迹预测建模技术来完善,经过科学的判断后,做出正确的决策判断[6]。

2.4强化安全驾驶提醒和紧急停靠

目前,自动驾驶技术还不够成熟,驾驶员不能完全依赖机器智能。这一现实情况对汽车设计提出了安全诉求。除了传统汽车的气囊弹出和紧急停靠外,设计者还应考虑对紧急情况下操作响应方面做出优化。例如,当汽车控制系统长时间无操作时,汽车安全系统可通过唤醒技术改变操作,设置定时或自定义弹出提醒,温馨提示驾驶员是否需要选择就近安全区域停靠。这一设计对于高速长途驾驶或疲劳驾驶是非常有益的改进。

2.5外观设计作特殊识别

自动驾驶技术是未来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在技术还不够成熟的当下,无法大量投入市场,而市场又确实存在自动驾驶需求。除了优化自动驾驶技术本身,还可通过为配备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改变外观来实现,对开启自动驾驶模式的汽车提供个性化的外观,设置业内统一认可的标志,这样可以使周边驾驶人员迅速注意到此类车辆,从人为角度自主规避风险,减少违法、违章等驾驶行为的出现。这也是一项能极大降低自动驾驶汽车事故的措施。

2.6公路的智能化改造

以往的研究较侧重自动驾驶技术自身的改进。事实上,一项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其应用场景的实时改进也是相当重要的。自动驾驶技术对公路的各项设置也相当依赖。公路的智能化改造如能适应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环境,也能极大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具体来说,可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特点,为其提供特殊的公路智能化路线规划、交通环境监测和公路信息实施分享服务,从客观环境与自主技术等多方面展开优化,为自动驾驶汽车保驾护航。

3结语

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里程碑,是推动汽车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动力。在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下,自动驾驶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由于自动驾驶技术还处于研发的初始阶段,还有很多技术不够成熟,无法真正保证汽车驾驶的安全性,所以导致自动驾驶汽车还无法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有些因素通过现有的技术是无法判断和预测的,这就对汽车自动驾驶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存在安全隐患。为了促进汽车自动驾驶技术水平的提升,应继续加强对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以促进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诗序,贺朝阳,关宏志,等.自动驾驶环境下考虑停车需求的交通均衡模型[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8(4):104-111.

[2]连齐才,李涵,石小林,等.基于面板数据Mixedlogit模型的自动驾驶选择行为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0(7):46-52.

[3]张名芳,李慢,陈子凡,等.人机混驾环境下无信号交叉口自动驾驶汽车左转运动规划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21,34(7):67-78.

[4]化祖旭,张文海.基于贝塞尔曲线的自动驾驶汽车避障路径规划[J].汽车文摘,2021(7):46-49.

[5]范贤波,彭育辉,钟聪.基于自适应MPC的自动驾驶汽车轨迹跟踪控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9(4):500-507.

技术路径范文篇10

农业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的一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农业经济相关制度,推广农业技术十分重要。1.1地方政府不够重视。部分相对落后的农村人口流失问题严重,区县等基层政府部分办事人员素质偏低和办事能力较弱,难以针对具体农业发展问题结合出科学的、正确的处理方式[1]。再加上很多当地政府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农业技术推广这一问题,且多急功近利,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发展。1.2农业推广队伍能力不足。现今,年轻的大学生多数会主动选择考研、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或者进企业。愿意推广农业技术实现乡村振兴的大学生少之又少,年轻的研究生主动选择农业推广技术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在这种环境下导致农业推广人员平均水平不高。另外,应届研究生、大学生在农业技术的推广上具备的实践能力欠缺,很难把在学习的知识科学的、完整的与农村实际问题相结合。1.3留守农民素质较低。当代农村,大部分年轻群体会选择进城里务工或者上学,进入城市上学的年轻人群毕业后就留在城里工作安家,留在农村的大多都是年龄较大、知识文化较低的人群,再加上受其老旧思想的影响,很多现代化的设备他们难以理解和使用,使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受到很大的沟通障碍。1.4部门之间缺乏合作意识。农业推广过程中,工作模式需要与时俱进,老旧的工作模式会影响农业推广的工作质量。而有些打着“创新”确不切实际的工作模式不但不能推动农业技术的推广,还会造成农业经济的损失。各个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也极其重要,农业技术推广中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虽然职能不同,但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各部门沟通若存在障碍会严重影响农业技术的推广。

2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策略

2.1完善农业推广体系。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在农业推广过程中的重要性,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制度,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结合当地农村发展水平制定符合当地农村发展的法律法规,在推广中注重推广方式的合理化,实事求是,以免造成制定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制度对农业技术推广造成不利影响。2.2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农业经济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功不可没。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对农业经济具有推动作用,而农业推广人才的培养是推动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引进高文化、高素质的人才,为农村引入新鲜血液,注重培养人才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定期考察其对工作方法方式的掌握程度,并制定一系列的奖惩制度带动人才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人员总体知识水平,优化和健全管理模式,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2.3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工作环境。科技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改善农民生活,为人民服务,把技术的新方法、新方案手把手的教会农民,让农民能够学以致用,能够真正的领会到科技带来的便利和效益,教会他们符合当地农村实情的农业运营方式,实现农业技术推广的最大化,实现农村实际社会生产力提升的最大化[2]。2.4多渠道吸引外界参与支持农村发展。农业的发展光靠农业推广是不够的,还应该吸引事业单位、企业、组织或个体参与到农业推广上来,不断的增强对外界的影响力,带动农业技术的传递,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3-4]。

3结语

近年来,我国在农业科研上取得巨大成就,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从整体上、功能上、结构上等多个维度实事求是分析和解决问题,不断探索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更好的开展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

参考文献:

[1]任登川.基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路径分析[J].乡村科技,2017(14):24-25.

[2]王倩.我国农业推广的现状、对策及前景[J].农家参谋,2017(18):228.

[3]张思繁,李萌,杨萌萌.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及改善对策[J].南方农机,2017,48(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