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08:31:31

基层党组织建设

基层党组织建设范文篇1

一、在党组织设置上创新。要针对基层党组织所处社会组织的不同类别、不同特点,积极创新党的组织设置,使党组织的设置与所有制形式、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党组织可大体分三块设置:一是以行政事业机构为单位设置党组织。二是农村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立党组织。也可打破原来以单一的行政村和乡镇企业为单位设置党组织的模式,以工业小区、农村专业协会和小城镇为依托,在本乡镇范围内组建跨行政村的工业小区、专业协会和社区党组织。并要适应农村工业和新经济组织发展的需要,把支部建在龙头企业和产业链上。三是城镇非机关部门以社区为单位,以企业、街道(小区)、协会为依托建立党组织。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特点,要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多方联建等方式,灵活设置党组织,并逐步建立健全党员管理网络和管理机制。去年,我们将47家置换企业、1093名关停破产改制企业党员就近移交社区或部分乡镇管理,新建党组织76个,有效解决了停破产企业过去“有党员无组织,有组织无活动”的问题。

二、在党员先进性的考核标准上创新。在党员先进性考核标准上要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对所有党员在以党章、党纪等规章制度进行教育和约束的同时,要根据其不同的身份、职业、岗位提出具体、明确的考核标准。对农村党员,我们提出了“七个带头”,即带头坚定信念,带头搞好学习,带头致富带富,带头履行义务,带头遵纪守法,带头维护稳定,带头倡导文明、破除封建迷信;对城镇非机关党员,则要求其坚持党性原则,带头搞好就业和帮扶他人就业,遵纪守法、文明经营、照章纳税以及带头参加社区文明创建等六个方面;对机关党员,要做到“五个带头”,即带头加强学习、增强党性,带头遵纪守法,带头改进作风、服务群众,带头廉洁自律,带头依法行政。

三、在党员教育管理上创新。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要坚持分类指导,不能千篇一律,搞“一刀切”。比如在活动内容上,对农村党员要进行新知识、新技能、新观念的教育培训,帮助其开阔视野,树立敢富、快富的信心和勇气,引导其带头勤劳致富奔小康;对机关党员,要围绕转变工作作风、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开展活动;对企业生产一线的党员,则围绕爱岗敬业、促进和提升企业效益开展活动。在活动形式上,在农村开展创经济大户、做致富带富党员活动;在机关部门开展争创人民满意公仆、优秀公务员活动;在社区和企业开展带头争做诚信守法经营者、技术能手和优秀社区居民活动等。要尽可能地将活动内容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坚持为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所需要,为党员所欢迎,为职工所拥护,为所有者、经营者所理解和支持。

近年来,我们结合实际,从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入手,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一些探索。

在思想建设方面,开展了四项活动。一是以保持党员先进性为主题的民主评议活动。二是以农村和城镇非机关部门党员为重点的培训教育活动。针对农村党员、城镇非机关部门党员的不同要求,整合县职业中专、农广校、党校等教育资源,分期分批开展培训,重点进行观念更新、就业能力、致富能力的培训教育。三是以在农村广泛开展以星级文明户、星级文明小区、星级文明村、小康示范村为主要内容的星级文明创建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为农村党员带头建设小康社会搭建了一个舞台。四是以争先创优为目标的“三级联创”活动。争取用3—5年时间,使80%以上村党组织和90%以上乡镇党委达到“五个好”标准,创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

在作风建设方面,着重完善制度。从**年12月份开始,我们从县直单位抽调了418名党员干部下村任党支部书记,明确其工作职责和任务,即建强一个班子、发展一批党员、培育一批亮点、引进一个项目或一笔资金、确保一方稳定,同时帮助乡村搞好防汛抗灾等中心工作。下派支书通过帮办实事,扶贫帮困,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发展党员和抓村级班子建设,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参与经济工作,联系项目和驻村入户,改进了干部作风;通过法律宣传教育和依法调处矛盾纠纷,维护了农村稳定。对乡镇和县直部门单位实行分类排队和乡镇副职分类考核制度。**年以来,我们对乡镇和县直部门按工作情况评为一、二、三类,坚持奖优罚劣。对好的班子、干部进行了表彰,对差的班子、干部和不称职干部进行处理和调整。对乡镇副职分管工作按16条线,分别排出前5名和后5名,对前5名通报表彰,对后5名进行批评和诫勉,对3名排名落后、工作较差的实行就地免职。我们还实行县委文明建设千分制目标考核制度。对县直单位和乡镇在“三个文明”建设方面的工作量化考核。同时,建立民情热线网络制度。去年以来,我们将全体县级领导和200多个县直单位、乡镇主要负责人的手机号码和工作职责向社会公布,并建立了相应登记、交办、处理、反馈和督查制度,构成了干部监督网、社情民意网、法律服务网和致富咨询网,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干部转变作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层党组织建设范文篇2

一、认识决定成败

从政治和战略高度充分把握基层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是提高基层党建成效的前提。“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怎样认识基层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在地方和基层的一些领导同志思想上还并不一致,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抓基层党建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很不健全,或者即使有了制度,还仅仅停留在文件和口头上。在一些地方,基层党建已经成为一种形式上做得很好看,其实根本没有多少实效的花样文章。

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思想认识上,由于长期执政,由于基层党组织社会政治形态的变化,一些领导同志对于基层党组织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中的作用,对于基层党组织在党的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对于基层党组织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赢得群众拥护和信赖的政治使命,一句话,对于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属性和政治任务,逐渐丧失了应有的自觉和敏锐。党组织和生产组织的关系,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的关系如何把握,生产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的局限性是什么,特别是对党组织自身的优势和不可替代作用,并没有认识到位。久而久之,基层党组织到底应该是干什么的,能够干什么,这些基本问题反而模糊和迟钝了。二是工作上,由于经济挂帅,压力型的领导体制,各种硬性的经济发展指标数字考核,“一票否决制”的庸俗滥用,使得一些地方和部门,不管自身岗位工作性质是什么,一切围着经济转,一切围着招商引资转。党务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无形之中成了次要的、不容易见成效的工作,“怠慢”一下没什么。于是,配备了一些不能干、不愿干,也干不好的人去做党务工作。抓经济的是能人,抓党建的是庸人。这样一来,就挫伤了搞党建的同志的积极性。的确,在日常工作实践中,不抓基层党建,短时间是看不到危害的,基层党建是一个不容易立竿见影出政绩的工作。三是体制机制上,近年来,尽管地方和基层探索了不少基层党建新路子,创新了很多“模式”,并且,这些路子和模式的确值得认真地坚持实践下去。但是,由于认识不到位,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不足,这些体制和机制往往不同程度地成了“空转”、“虚转”的“花架子”,要么是流于形式,应付上级,要么是动力不足,运转不灵,收效甚微。

党的基层组织是政治组织,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为执政党固本强基的大工程。目前我们的确有必要从历史的经验和党建规律的层次上讲一步搞清楚制约基层党建的一些深层次的认识问题。首先,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势。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按照马列主义的建党原则,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体系,形成了以支部建在一线为主要特征的基层组织形态,这是我党的优势和力量所在,无论关键时刻还是平时,无论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市场经济时期,中国共产党要引导和赢得社会和群众,基层党组织从来都是最可倚仗的组织资源。基层党组织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是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我们必须记取。第二,历史告诉我们,抓基层党建,必须有上级党组织的强力推动,单凭基层群众的自发性,单靠基层党组织自身和组织内的党员努力,是不能真正建设好基层党组织的。当前在基层,建党和党建的任务都很重,既要按照新的实际科学设置党组织,又要推动基层党组织有效地开展工作,更加需要上级党组织在各个方面的领导和支持。基层组织建设,除了集中性的教育整顿活动以外,还必须建立健全上级党委和基层党组织的联动机制。目前实行的“三级联创”活动要结合实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真正成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第三,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人才匮乏。没有一支献身基层党建的人才队伍,没有一个党务工作者组织是不可想象的。这里的关键其实还是用人导向和机制。应该承认,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对基层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在使用上和搞经济工作的同志是有区别的。因此,有必要鼓励和引导优秀人才做基层党建工作,从而使执政党的组织基础更加坚实和牢靠。有“位”才能有“为”。明确并规范基层党组织在同级组织架构中的地位,是提高基层党建成效的基础。

任何组织作用的发挥,都是以其在制度设计中的地位为前提。目前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是,由于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造成了基层党组织制度设计上和法律规定上的地位模糊,使之缺乏开展工作必要的权力和资源。

二、功能与时俱进

把整合基层群众利益和有效服务群众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任务,在服务群众中赢得群众,是检验基层党建成效的重要标准。在新的政治生态环境和制度空间下,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取向只能是由命令、指挥、控制向服务、关怀、协调转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从帮助、关怀、维护、服务的角度,想方设法使不同群体不同利益需求的群众都能实现和维护好自己的利益,尊重个人,承认差别,立足服务和协调,无疑是一种正确选择。

服务群众和协调利益都需要资源和能力。就目前来看,首先,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思想理念准备是不够的。头脑中的领导思想、控制思想比较多,工作方式方法上的居高临下、命令指挥色彩较浓,对领导就是服务,领导的效果要更多地依靠影响力和自身的形象来取得,认识并不充分。二是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的能力不足。群众工作在新的形势下必须走社会化的路子,必须靠融入群众、渗透群众、在和群众生产、生活、活动打成一片的过程中引导和影响群众。毕竟现在的群众已经大大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群众了,群众的利益分化了,群众的结构复杂而变动剧烈了,这就要求群众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更加努力。三是,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资源严重不足。“手里没有一把米,叫鸡都不来”,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开展活动总是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经费,总是要由有服务能力的人来做,这三个方面很显然是不足的。四是基层党组织联系和领导群众组织的能力不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传统的群众组织功能要回归,另一方面更多的社会组织在不断发育和成长起来。这就要求执政党的基层党组织自觉地肩负起引领群众组织的重任。比如,党组织如何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从而巩固党的阶级基础的立足点上建立和完善和工会的关系?从而引导和保证广大干部职工不断享受到改革的成果?这些都需要认真研究和实践。

但是,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基层党组织中就没有合适优秀人选怎么办?这个追问,实质上就是要求,如何保证基层党组织是由优秀分子组成的,如何保证基层党组织能够顺畅不断地把群众中的优秀分子及时吸收进来?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基层党组织仍然难以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和信赖。

为此,必须大胆探索支部发展党员的新形式,把上级党委、各级培训单位、人民群众的认可、党内民主选举等方面的资源优化配置起来的有效形式。一是优秀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产生机制。这一环节的主体首先是群众,群众最清楚周围哪个最优秀。基层党组织研究入党积极分子人选,要实行公示制,必须以民意为基础。二是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认证机制。这个环节的主体是上级党委和基层党校。上级党委和基层党校要把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当成一个重要任务,培训内容就是党员的条件。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不合格,就不能进入下一个程序,不能发展为预备党员。三是吸收党员的选举机制。这个环节的主体是基层支部的全体党员,支部全体党员必须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必须实事求是地对拟发展对象进行评议并记录在案。四是入党介绍人的跟踪培养和责任连带机制。入党介绍人不能推卸责任。五是不合格党员的经常化评议和淘汰机制。做党员不合格,未必做群众不合格。但是一定数量的不合格党员滞留在党内,势必降低党组织的形象和威信。因此,经常化地评议党员,并把评议结果向党内外公开,以形成不合格党员难以在党内立足的氛围,保持党组织的纯洁性,也是提高基层党组织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的重要一环。这样一来,一个基层民主和基层党内民主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双赢”局面就不难逐步形成,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就会逐步提高。

基层党组织建设范文篇3

一、高度重视加强农村和城市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基层,把更大的功夫下在基层,坚持把能不能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能不能随时掌握社情动态,积极主动化解矛盾纠纷,作为衡量基层党组织是否坚强有力的重要标准。要认真总结这些年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新的更加务实管用的模式和做法,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找准基层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以发展基层党内民主和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为重点,推进基层党组织设置创新、领导班子建设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和党员教育管理创新。在农村,推广支部+协会、支书(村干部)+信贷、党员+群众外出务工,在城市,社区全面实行“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即:知辖区住户基本情况,知家庭经济状况,知家庭成员政治表现,知家庭成员遵纪守法情况;居民就业清,重点人员清,流动人口清,贫困群体清;掌握辖区基本情况及社情动态,掌握辖区宗教管理状况,掌握辖区热点难点问题,掌握辖区各类积极分子发挥作用情况。在“两新”组织,广泛推广优秀党员干部任党建工作指导员,推荐优秀员工入党,推荐下岗职工党员再就业,推荐优秀党员进入管理层,大幅度提高组织覆盖面,积极探索党组织有效发挥作用的途径方法,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努力在转变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和发展途径上下真功夫。要着力实现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根本性、全局性转变,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着力改善民生,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坚定不移地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在加快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八大”基地建设中科学定位,紧紧跟进,全力引领。要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强化措施,加大教育培训工作力度,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现代农业、新型工业、优质服务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三、努力在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上下真功夫。

要拓展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途径,坚持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抓联系点、群众接待日等制度,完善党员干部与群众广交朋友和基层组织民主议事日等制度。全面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制,实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严格监督、科学考评制度,提高办事效率,方便群众办事。要按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能够做到、群众能够感受到的原则,广泛开展服务承诺活动,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尊重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将重大决策参与、党务事务监督、责任辖区管理、干部推荐选举、救济对象提名、帮扶慰问优先等权利交给党员。继续抓好农村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加大社区、“两新”组织党组织阵地建设力度,切实管好用好阵地。要切实整顿好软弱涣散基层组织。坚持哪个地方、哪个单位问题突出就整顿哪里,什么方式更为有效就采取什么方式。严密防范、严厉打击“三股势力”,绝不让他们的捣乱破坏活动得逞。要高度重视边远艰苦、社情复杂、经济发展滞后、基础工作薄弱地方基层组织建设。坚持抓点带面,坚持成片打造,注重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要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能力和水平。抓住思想、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切实履行基层党组织选拔、聘用、管理、培养、使用爱国宗教人士等职责,使爱国宗教人士真正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力量。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要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制定加强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意见,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社区事务公开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全面实行基层党务公开。健全完善基层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民主评议制度;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和处置不合格党员制度。

四、努力在创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上下真功夫。以“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为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思想作风建设。坚持正确用人导向,重德才、重实干、重实绩、重品行;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公信度;坚持着眼发展按岗位需要选拔干部,特别注意配强党组织书记,党务领导一专多能、业务领导一岗双责;坚持精简上层、充实基层,不断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坚持一线长才干、一线出人才,大力选拔优秀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或任职锻炼。深入研究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切实解决干部工作生活实际困难。深化“4211”工作机制,改进和完善南疆四地州公务员招录培训分配工作。实施基层公务员培训工程,加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基层干部“双语”培训。

基层党组织建设范文篇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方法和领导方式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具体表现为: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党员教育管理存在模糊认识,认为党务活动是一些形式上的东西,甚至存在“老好人”思想,对党员中存在的一些与党章相违背的现象不敢做坚决斗争;二是工作被动。认为在新形势下如何对党员开展教育管理是一个新课题,等上面有文件、有办法出台后再抓也不迟,缺乏主动性;三是个别基层党组织不能较好地执行各项制度。对党员思想情绪和行为缺乏了解,有些基层党组织只要求党员起模范带头作用,交任务,压担子,而对党员的关心支持不够;四是教育形式呆板,方法单一,宣读式教育多,针对性教育少,应付式教育多,主动性教育少,灌输式教育多,启发引导教育少,效果不明显。

我认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应注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环节:

——要选准支部“一把手”,这是做好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关键。“一把手”在支部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着统揽全局、组织协调和维护班子团结等作用。从支部班子建设的实践来看,凡是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强的支部班子,都有一个善于统揽全局、善于宏观决策、善于组织协调、善于调查研究的“一把手”,这样的“一把手”能够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胸怀宽广,容人容事。

——要在党员先进性考核标准上有所创新。要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对所有党员在以党章党纪等规章制度进行教育和约束的同时,要根据不同的身份和岗位提出具体明确的考核标准,把党员的先进性落实到各自的工作中,让考核的标准具体化,增强可操作性。要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特别是要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跟踪考核、动态管理。

——要积极探索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有效方法。民主生活会是各级支部解决自身存在问题,提高整体战斗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开好民主生活会,关键是提高会议质量。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民主生活会的主题和目标,是开好民主生活会的关键。应根据本单位阶段中心工作和支部班子存在的主要问题来确定。主题恰当,能引起支部成员和全体党员的重视与共鸣,有利于通过民主生活会来解决问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而进一步增强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要重视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各项工作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有力武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推进各项改革的新形势下,更加需要通过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充分调动全体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首先,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党员和群众的思想问题与实际困难相结合,切不可空洞式说教和走形式主义。其次,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解决问题的过程,敢于直面问题;积极解决,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基层党组织建设范文篇5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贯彻者、宣传者、执行者。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重大作用。

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党的农村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在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工作中如何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方面出现了两大问题:一是党员观念不新,对党的方针政策理解不够,思路不畅。二是老党员多,新党员少,党员素质不高。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因此在改革大潮中力不从心,必须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总结以往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经验,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紧紧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来进行。

一、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党的**大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并把“形成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的社会”作为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文化特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创建学习型农村社会,关键是要建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学习型组织,以此来促进农民学习,推动农村学习。要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学习保持长久不衰,学有成效。要做到:一要加强领导。县乡镇党委要把建设学习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加以重视,列入工作日程,年初布置,年终考核,总结经验教训。二要落实学习阵地。三要完善工作机制。四要健全师资队伍。当前要学习党的**届**全会精神,提高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搞好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

基层党组织建设范文篇6

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基本问题,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发展,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和推进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最终在基层落实,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因此,要把“*”的重要思想落到基层农村,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下面结合我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实践,谈谈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些体会和想法。

一、切实按照“*”的要求,增强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紧迫性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搞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加强党的建设具有极大推动作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必须坚持不懈的抓下去,一刻也不能放松。这几年来,我们都非常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先后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农村后进党支部的整顿工作和创建“五个好”村党支部的活动,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如原后进的回辉党支部经过三年整顿,各项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党支部一跃成为先进党支部,并在98年时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支部。原中间状态的桶井村党支部经过不断的加强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加强,各项工作成效显著,连续在99年和*年分别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省农村“五个好”党支部。这说明我镇党委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下了功夫的,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目前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发展还不平衡,农村基层组织的现状与党中央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与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还不很高,虽然初步解决了“有人管事”、“有钱办事”,但是管事的能力不够强,办事的水平不够高,甚至有个别村的工作还较为被动。二是农村中封建迷信、婚丧事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仍然存在。三是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一些党员党性观念不强,组织纪律性较差。四是工作制度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因此,我们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切实按照“*”的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

二、按照“*”的要求,切实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中央决定,在全国农村开展“*”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为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把“*”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农村基层,切实解决农村的突出问题,关键在党。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于建设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同志强调指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根据我镇的现状,我认为要建设好农村基层党组织,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建强班子。加强农村党支部班子建设,首先要选配好一个支部书记,要结合村级组织换届,把党支部班子,尤其是支部书记配好配强。要继续深入开展创建“五个好”村党支部活动,激励和推动中间状态的村党支部上水平。同时,要抓好村委会等其他村级组织的建设,形成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的整体合力。第二,要抓好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农业、农村工作状况,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的状况。因此,我们要用“*”重要思想武装农村基层干部,特别要增强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增强带领农村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本领,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增强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自觉性。第三,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说到底要靠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因此,我们要从本地实际和优势出发,按照所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子,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发展运输、加工、旅游等第三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兴农,努力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的生态观光农业,积极推进农村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四,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志关于“*”的论断,是我们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我们要按照“*”的要求,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深入开展创建文明镇、文明村和文明户活动,树立文明家风、村风和民风;深入开展“讲科学、破迷信、除陋习”活动,提高农村干部群众辨别美与丑、善与恶、进步与落后、文明与愚昧的能力,从而推进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同时,要加大对农村“脏乱差”环境进行大规模的整治,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提高农民生活环境质量。

基层党组织建设范文篇7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我们党的各项工作都要通过基层党组织来落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领导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农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责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保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与构建和谐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的要求相比还有不适应的地方。这就需要结合新情况新问题,以创新的精神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第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农村党员干部的头脑。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农村党员干部的头脑,增强农村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加强组织建设。搞好基层党组织建设首要的是解决好选人问题。必须以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特别是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和支部班子。要“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组织活动方式”。

第三,加强作风建设。应通过作风建设,使农村基层干部做到公道正派,务实廉洁,从而赢得农民群众的拥护,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第四,加强制度建设。要深化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推进党务公开,不断完善公开机制,规范公开内容和重点,努力推进民主监督,切实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基层党组织建设范文篇8

接随州市委组织部通知,为总结经验,表彰先进,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随州市委组织部决定在今年随州市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对近两年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项目进行表彰。近年来,我市以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为龙头,选准工作创新着力点,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推动了全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创新与发展,经部领导研究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评范围和申报名额

1、参评范围:近两年纳入市级“基层组织建设创新项目”管理的创新项目均可参评。

2、申报名额:各乡镇办事处至少上报1个创新项目(推荐表附后)。

二、评选条件和申报办法

获奖创新项目要求选项合理,活动经常,制度健全,创新效果明显,受到地(市)级以上新闻媒体的推介,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各乡镇办事处上报创新项目后,市委组织部将根据推荐情况对创新项目进行回访复核,然后确定我市申报对象。

三、有关要求

基层党组织建设范文篇9

一、农村社会权力结构变化

在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以后,我国农村形成了“乡政村治”的基本政治格局。所谓“乡政”,是指以乡这一级作为国家基层政权单位,代表国家,负责执行国家政务;所谓“村治”,是指以村这一级作为社会自治单位,代表农民,负责治理农村内部事务与“政社合一、高度集中”的体制相比较,村民自治后的农村权力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第一,乡镇政府同村委会的关系不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上下级关系,而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协助与合作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四条,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第二,村党支部与村委会之间虽然还是属于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是农村基层权力结构已经从一元化领导向二元权力模式转变。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村党支部处于领导核心地位,享有对村民自治的政治领导权;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治的组织机构,直接行使村务管理权。第三,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之外的其他因素,例如,大量出现的专业协会、老年人协会、红白理事会、禁赌协会等,在农村基层也扮演着相当重要角色,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公共权力体系的运行,对村党支部领导核心地位造成影响。事实上,在村民自治制度实行以后,党的领导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存在着被弱化、被排斥和被否定的现象。

二、村民自治制度安排的不周延性

由于在基层推广民主的现实条件,村民自治制度的安排应该是“于法周延,于事简单”。但是现行村民自治的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在许多关键的地方不清晰、不具体、不明确,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之间的不和谐状态。一是没有明确村党支部领导地位的实现途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上述条文虽然明确了村党支部享有对村民自治的领导权,村委会享有村民自治权,但对于什么是领导权、什么是自治权;领导权和自治权如何体现;发生争执相矛盾时又如何裁决等问题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二是没有明确农村“两委”之间的职权范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管理本村属于村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村党支部是农村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讨论决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领导和支持集体经济组织管理集体资产,协调利益关系。”由此可见,上述条文存在较多重叠交叉,造成农村“两委”权力边界模糊不清。三是村委会成员候选人任职资格条件过低。对村委会成员候选人只有年龄上的要求,即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四是村委会成员罢免程序复杂、繁琐。《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联名,可以要求罢免村委员会成员”,“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须经有选举权的村民过半数通过”。同时又规定“村民会议由村民委员会召集”,“由村民委员会召集村民代表会议”。这就使村委会占据了有利地位,难以形成权力制衡结构。此外,对于村党支部的领导机制、基层干部的激励机制以及村民自治的保障机制等一系列问题,缺乏明文规定。

三、农村环境深刻变化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农民阶级内部开始出现社会分层,逐渐分化出农业劳动者、农民工、雇工、农民知识分子、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农村基层组织管理者等八大社会阶层。(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70页至第173页)由于农村经济转型和社会结构变迁,标志着党在农村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一是对村党支部领导核心地位的影响。表现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出现了拉票贿选争当村干部的现象,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黑恶势力控制村政的问题。二是对党员队伍建设的影响。一部分年轻人不愿意入党,农村党员队伍老化、村级组织后继乏人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农村党员流动性增强给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实际困难;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载体和舞台也发生了变化。三是思想意识多元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农民价值取向由单一趋向多元,加大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四是利益主体多元化对利益整合能力的影响。职业的不同带来利益主体的收入分化与利益诉求的不同,引发了一系列内部矛盾,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五是政治参与形式多样化对发展民主政治能力的影响。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不同阶层政治参与的要求、动机和形式不尽相同,迫切需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四、农村党组织自身建设状况

党的地位和任务的变化,党所处环境的变化,以及党员队伍的变化,对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现阶段农村党的建设的整个系统工程,与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要求并不完全适应。在思想建设上,表现为宣传思想工作针对性不够,和谐文化建设力度不大,引领社会思潮能力不强。在组织建设上,表现为党组织设置形式与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趋势不适应,村级组织贯彻执行政策能力与党的农村工作任务不适应,一些地方村党支部、农村党员自身能力与先进性、代表性要求不适应。在作风建设上,表现为少数农村党员干部作风飘浮,有些镇村干部忙于应酬应付、重形式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在制度建设上,表现为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工作运行机制不健全,部分村党支部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没有根本转变,有些村干部依法依规办事意识和能力不强。在反腐倡廉建设上,表现为农村基层干部贪污腐化问题时有发生,村务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腐败现象有向农村基层滋生蔓延之势。

基层党组织建设范文篇10

报如下:

一、城区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城区共有基层党工委11个,目前。党委10个,党总支19个,党支部361个,党员7475名。近年来,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形势从总体上来讲是好的呈现出不断加强和改进的趋势,特别近两年来,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通过实施“党建网联工程”全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出现了新气象,发生了新变化,党员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建设“四宜”城区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有不适应的地方,需要用改革的精神,发展的办法去研究解决。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部分基层党组织紧贴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不强。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同经济和业务工作割裂开来,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业务工作上,忽视了支部书记的责任,对支部建设和党员管理不热心,存在党建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现象,致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脱节,党建的龙头带动作用不强;二是有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对经济和业务工作不够熟悉,对大局缺乏了解,找不到基层党的建设紧贴中心、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三是有的尽管能够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同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但在实际工作中开拓进取、迎难而进的劲头不足,工作成效不明显。

二)少数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两委”委员平均岗位报酬为8123.5元;社区主干平均岗位报酬11400元,两委”委员平均岗位报酬9600元,明显低于在岗职工平均岗位报酬水平,同时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机制也未建立健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村、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少数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不高。部分农村干部“双带”能力不强,责任意识淡化,群众威信不高,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办法不多,当前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形势下,村级组织必须思考“干什么”怎么干”课题,村干部必须成为“复合型”市场型”民主型”干部,但目前,村级党组织和村干部还没有实现这种角色的根本转变,突出表现在工作职能、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上,没有把工作重心定位到研究市场、招商引资、发展项目上来,同时,部分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本领不强,不善于或不会运用民主和法治的方法来解决群众工作中的问题,缺乏解决群众问题的能力,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比较薄弱。党员队伍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年轻党员比例较小,党员队伍年龄老化。这个问题在农村、社区和企业中表现尤为明显,农村青年大多数外出务工,发展年轻党员较难;部分改制和停产企业多年来未输入年轻力量,发展党员后继乏人;近两年新发展的26名大学生村(社区)干部党员中有17名因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招录后流出城区;而离退休回村、回社区党员逐年增多,从而造成了党员队伍年龄结构老化。截止年底,全区1763名农村党员中,55岁以上739名,占41.9%35岁以下党员426名,仅占24.1%;全区2582名社区党员中,55岁以上1057名,占40.9%35岁以下党员773名,仅

多数党内组织生活仍以读报纸、学文件为主,占29.9%;二是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比较薄弱。教育方面。与工作实际结合不紧,远程教育网等现代教育手段未能有效利用,活动形式单一枯燥,不少单位还经常因为工作忙或人员外出不易集中而减少活动次数,组织生活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和随意性,个别支部仅在每年“七一”组织一次活动,还有部分支部,为了保证参会率采取发放5-50元“书报补贴”误工费”办法,但“”制度的执行依然困难。管理方面,对那些不自觉履行党员义务、不自觉参加党内生活、不主动交纳党费的党员缺乏严格有效的组织处理措施,大部分的流动党员都是外出前或返乡后一次性交纳全年党费,个别党员甚至几年联系不上。监督方面,党内监督的方式方法都比较软弱,调研中发现,太西街道太西社区有1名10年无法联系、未参加组织生活、未交党费的党员,党支部一直未采取组织处理措施,这些现象的存在反映出在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方面的有很多缺失。三是党员先进性体现不够明显。受市场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党员政治热情、荣誉观念淡漠,再加上支部工作同中心工作缺乏有机融合与渗透,致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在服务群众和经营管理中充分体现出来。特别是接管的改制企业党员,存在人户分离较多、流动就业较多、不满情绪较多的三多”现象,导致这部分党员联系不方便、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对社区党组织不认同等问题,很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五)部分基层党组织工作运行不顺畅。因身兼数职,既管党务又管政务,存在岗位职责不清、任务分工不明,抓不住党建工作重点,甚至忽略了党务工作。二是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不自觉。有的正副书记集体领导观念不够强,遇事喜欢个人说了算,不想发挥成员的作用,甚至担心发扬民主不利于集中;三是党建考核机制不完善,多数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因指标较为笼统,难以量化,且缺乏及时有效的监控措施和制约手段,导致党建工作的考核操作性不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责任制的全面落实。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区正处于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当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的作用更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围绕中心工作。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贯彻到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一是要抓好政治教育,增强先锋意识。要从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要系统地学习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树好大局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党组织在安排布署工作的时侯,要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和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层层落实工作责任,注重发挥党建的龙头带动作用,切实把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要求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之中。三是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推动“党建网联工程”实施,发挥网格优势,创新组织设置,加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组建党组织的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二)立足夯实基础。以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为契机,进一步选强配齐支部领导班子,切实加强基层党务培训,不断提高支委会的整体素质和领导水平,切实提高社区、农村干部的政治待遇、工资待遇等,解除他后顾之忧,调动他干事创业的热情,把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二是要着力发展集体经济。要结合实际,找准突破点,依托现有的经济条件和优势,做活工农结合文章,拉长产业链;通过广泛招商用活外来资源,盘活闲置资源,拉动项目建设;利用自然条件优势,构建集旅游观光、购物消费、娱乐休闲为一体的产业带,带动旅游沿线村的经济发展;三是抓好活动阵地建设。要加大区财政投入力度,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和共建单位扶持,多方筹措资金解决社区活动场所问题,改善社区办公条件。同时,要落实党组织活动经费,建立党建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的新机制,提高党组织自主活动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着眼发展需求。通过组织培训、示范点建设、大学生村官“一帮一”等形式,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综合能力,改进工作作风。一是要加强思想建设,使基层党组织班子每位成员牢记党的根本宗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市场经济的摔打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二是要加强作风建设,使每位成员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坚持“从群众中来,群众中去”真抓实干,吃苦耐劳;三是要加强能力建设,要本着“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定期举办各种培训班,对党员干部进行政策法规、市场营销、现代技术、产业调整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培养他适应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参观考察,实地培训,现场学习,培养开放意识和开拓精神,提高带民致富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