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2:15:19

基层党组织

基层党组织范文篇1

基层党组织发挥整合功能,就是根据社会环境变化的新要求,围绕服务群众凝聚民心,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共同利益为重点,通过引导、组织、协调、控制等环节,形成共同理想、引领共同目标、组织共同治理、动员共同创造、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基层党组织发挥整合功能有三个层次:一是党组织自身力量的整合。通过对组织资源的整合,更好地发挥组织优势,激发组织活力。二是对政府组织和群团力量的整合。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把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力量统一在服务群众的共同目标之内,统一在具体的工作部署之中,从而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方协同一致的工作格局。三是对各方社会力量的整合。主要是指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对驻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种新的社会和经济组织进行力量整合,实现共建共享。

在实施“聚合力工程”中,我们坚持改革创新,在服务群众凝聚民心、整合共同利益、推进基层民主、倡导先进文化、加强自身建设五个层面上,把整合功能渗透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努力使党的基层组织成为代表社会、服务社会、整合社会的主体。通过发挥整合功能,建立起整合辖区内各类资源和各方力量,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处理各类复杂矛盾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党组织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有效聚合各种服务力量,搭建服务平台、创新服务载体,为群众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服务;通过整合组织资源,优化组织设置,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二、把握工作着力点,增强基层党组织发挥整合功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紧紧围绕服务实现整合。服务群众是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职责。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基层党组织“拓宽党员服务群众渠道,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在实践中,我们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各项工作的着力点,确立了以人为本和互利互惠的服务理念,探索形成了“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党的工作为中心和大局服务”的大服务格局,拓展了服务的内容和领域;从转变政府职能入手,强化服务意识,整合体制内各类服务组织,以为民服务大厅和社区居民事务代办站为载体,有效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拉近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在农村实施党员联系户制度,开展医疗卡、助学卡、就业卡、服务卡、结对卡“五卡连民心”活动,努力满足群众在就业、医疗、教育、生活等方面的需求。

二是善于实现和维护不同群体的利益。面对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千家万户的具体利益需求,各级党组织逐步总结形成了“从需求出发、服务入手、利益贯穿、组织带动”的工作思路,始终把握住利益整合这个重点,主动寻求社区各方的利益共同点,通过沟通协调,形成共识和合力,充分整合利用社区资源,为实现各方关注的文化、安全、健康、环境等共同利益服务。

三是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社会整合。我们把构建新的组织体系、提升党组织的整合能力作为重要创新点,以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组织为目标,形成了包括社区党委、党支部、党小组、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在内的新的组织体系;按照“条块结合”的思路,努力探索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新形式,加强对“两新”组织党员的管理;以组织志愿者团体的形式,开展“小红帽”等系列活动,整合党内力量,充分发挥无职党员作用;在社区层面,加强对党员的分类管理,部分社区党委探索形成了“党委包支部、支部书记包院、支委包楼、党员包户”的长效机制,分别建立地缘型、楼组型、联合型、临时型党支部和党小组,保证党组织“横到边、纵到底”,将党员划分为谋划型、知识型、文体型、服务型四种类型,根据党员的特长为他们搭建平台,充分发挥他们服务群众的作用。通过这些举措,提高了基层党组织自身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实现社会整合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三、以完善工作机制为重点,为强化基层党组织整合功能提供保障

第一,以了解不同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的利益需求、促进协调发展为目的,建立和完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一是建立和完善基层党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建立和完善了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基层调研日”和定期联系社会单位、走访慰问群众制度,党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党员联系户制度等。二是在街道社区,普遍建立党员服务站、党员接待室、人大代表接待日、听证会制度等。三是创建了“民愿诉求接待室”、“诉求聆听室”、“社区恳谈会”、“政民互动网站”、“热线电话”等沟通平台,既拓宽了群众利益诉求的渠道,又化解了矛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第二,以实现、维护和发展好群众的利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为目的,建立和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一是在街道、社区分别建立党建工作协调指导委员会,把社区内各类力量凝聚起来,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共同发展的社会化服务机制。二是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协会的作用,探索形成了协会+支部的模式,整合基层单位、非公经济组织、群众利益,实现互利互惠的双向服务。三是针对社区管理的新特点,部分社区党组织形成了党支部、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企业“四位一体”的利益协调机制。

第三,以保持社会安定有序为目的,建立和完善利益冲突化解机制。一是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及时准确把握群众的思想动态,有效防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二是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建立责任明确、分工合理、程序规范的矛盾调查处理机制,提高基层党组织化解矛盾冲突的能力。三是充分发挥民间调解组织的作用,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四是建立以基层党组织和政府组织为主导的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机制。着力解决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涉法涉诉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基层党组织范文篇2

城乡党组织联建,就是根据城乡基层党组织的现状,引导综合实力强的城区居委会、企业、部门(单位)党组织与集体经济薄弱、管理相对落后的村党支部,跨区域、跨空间组建联合党组织。一般是1个城区党支部和农村2-4个村党支部成立一个联合党组织,联合党组织的书记由城区党支部书记担任,被联合的弱村党支部书记任副书记,原支部班子其他成员任委员。目前,全市已建起城乡联合党组织163个,加入联合党组织的村党支部367个,占全市村级党组织的39%。

(一)城乡联合党组织的设置模式。建立联合党组织遵循的原则是:“按需对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综合考虑城区居委会、企业、部门(单位)与村庄在产业上的相近性、优势上的互补性、资源上的共享性和功能上的带动性等因素,采取组织“定对”、自由“结对”等办法,推行村居联建、村企联建、部门村庄联建等形式。村居联建的党组织共有54个。密州街道后黄疃居委会与北朱解村、王家我乐村联合组建党总支后,帮助两个村的建筑队完善机制,规范管理,加快了建筑业的发展。村企联建的党组织共有58个。益欣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与昌城镇郑家河岔、小庄家河岔组建联合党总支后,较好地解决了两个村的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部门村庄联建的党组织共有51个。市农业局机关与石桥子镇都吉台村、徐家庄子村联建党总支后,定期聘请专家前来办班培训,派去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在良种、技术、施肥、营销等方面开展服务,帮助建起5000亩大葱、大姜和韭菜生产基地,为每个村每年增收1000多万元。

(二)城乡联合党组织职能定位。联合党组织实行属地管理,受所联合村的上级党(工)委直接领导。联建各方在党的组织上是一个整体,而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上有分有合,特别在涉及土地产权、集体积累和债权债务等敏感问题上,要尊重和维护好各方权益。联合党组织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协调联合各方开展党建工作;指导所联合涣散村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群团、合作经济、民间协会等组织,并开展工作;帮助所联合村搞好新农村规划、建设;统筹联合各方实现优势互补,加快经济发展。

(三)工作运行机制。重点建立了三项工作运行机制:一是领导协调机制。该项工作由市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总结交流情况,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健康发展;二是党内互助机制。用城市党组织所拥有的资源支持农村党建工作,用农村党组织建设的经验推动城市党的建设。定期组织联合各方党员干部开展联谊活动,加强交流学习;联合各方有计划地互派干部挂职锻炼,提升干部综合素质;组织城乡联合双方党员结对帮扶、共同提高;城市党组织每年帮助农村党支部解决若干个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管理考核机制。制订统一的党员教育管理办法,对联合各方党员实行一体化教育管理。每月一次对联建工作进行督查,督查结果向全市通报。每年两次对联合各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评议不合格者,安排专人重点帮促。每年两次对联建工作进行考核,对考核成绩特别突出的联合党组织书记,经济上重奖,政治上重用。目前,已有5名优秀村居联合党总支书记被选聘为街道副职。

诸城市探索建立的“城乡联合党组织”虽然时间不长,但已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大体有五个方面:

(一)带动了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提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关键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纳入联合的弱村党员干部多数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成立联合党组织后,通过组织他们到城区联合单位跟班学习、挂职锻炼,开展联谊活动、外出参观学习等,将城区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方法传授给村党员干部,使他们的领导水平、发展意识和群众观念明显提高。龙都街道高家屯村原是一个典型的管理混乱村,班子不团结,村务无人管。杨春居委会与其成立联合党总支后,将该村党员召集到居委会,进行现场培训,帮助该村健全完善了20余项工作制度,规范了议事和决策程序,党员干部的素质明显提高,在去年底进行的村“两委”换届中,原班子成员全部全票当选。同时,通过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联建,参与联合的先进居、企业、市直部门的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也得到有效提高,他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尤其是市直部门,普遍反映在联合的实践中培养锻炼了一批作风务实、技能过硬的机关干部。

(二)促进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通过推行城乡基层党组织联建,城区先进党组织找到了发挥更大作用的平台,其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得以向薄弱的农村基层组织渗透,有效提升了全市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他们按照“对症下药、分类指导”的原则,帮助所联合村着力解决班子不团结、不协调、不健全等问题,切实加强了后进村班子建设。到目前,共帮助调整落后村级班子138个,使这些村党组织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明显增强,村务管理落后、混乱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去年以来,各联合落后村先后修订完善了310多项规章制度,规范理顺了220多项工作程序,建立起村级民主管理长效机制,村党组织普遍得到党员群众的一致认同。

(三)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借助联合党组织这个平台,更好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是强居带动。充分发挥城区居委会的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优势,利用乡村闲置荒地和劳动力资源,用城区资本激活乡村资源,用乡村资源优势扩张城区资本优势,实现城乡产业融合、协调发展。密州街道五里堡居委会80%以上的户从事特种动物养殖,但受土地制约,一直局限于庭院养殖,既影响环境,又难成规模。而的转头山、前姜庄、后姜庄、管家庄等村的群众虽然也想搞养殖,但却缺资金、缺技术。成立联合党总支后,五里堡居委会租用这4个村的山岭荒地,规划建设了高标准特种动物养殖基地,建成后可吸纳养殖户450多个,带动周围4个村走上致富路;二是企业拉动。各村企联合党组织立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及时把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优势向农村转移,使农村借助企业优势破解发展难题,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市烟草公司组织乡镇烟站分别与11个烟叶生产专业村组建起联合党总支,带动发展起烟叶农场202个,总面积达到4.1万亩,使6万多名农民在家门口当起了工人,实现了增收致富;三是部门推动。参与联合的市乡部门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向联合村提供人才培训、技术指导、致富信息、村务管理等方面帮助,推动联合村经济快速发展。市经管局机关党支部与龙都街道西见屯等三个村党支部成立联合党总支后,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和联合村传统产业优势,帮助成立了一家规范的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实行贷款、育苗、供料、防疫、销售“五统一”服务,大大提高了蛋鸡养殖效益。目前,共发展社员230多户,年增加收入6000多万元。去年以来,通过城乡联合党组织这个平台,全市共有21个强居、28家企业向联合村投入资金5亿多元,帮助新上合作项目77个,达产后可创造9000余个就业岗位,参与联合的市乡部门共向联合村提供信息780多条,帮助新上项目57个,有力地促进了所联合村经济发展。

基层党组织范文篇3

今年初,**县从先教办、组织科等部门抽调专门人员,成立专题调研课题小组,深入基层实际,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问题展开调查,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有:1、乡镇机关党组织设置方面,(1)党组织设置过于小、过于分散。多数乡镇如党员数较少的扶贫办、文广站等都单独成立有党支部,不利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甚至一些申请入党的同志不知道该向哪个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2)党组织设置重叠。多数乡镇既成立有政府支部,又成立有党群支部,在乡镇一级,很容易造成各自为阵的局面,不利于工作开展;(3)党组织设置变化频繁。有的因人变换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责任心差,造成有的党员发展工作中对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入党转正未及时研究,甚至造成入党材料丢失;(4)党组织设置不协调,有的乡镇如畜牧站长担任农口支部书记,事实上不便领导如农技站等级别相同的站所,从而容易消弱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5)有的乡镇党委在调整组织设置时事前未与基层组织建设主管部门沟通,事后也未及时将相关问题报告组织部备案,造成县委领导不能及时和准确掌握情况;(6)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较为涣散。2、村级党支部(总支)设置方面,则存在党组织过大,党员不便集中的问题。(1)由于撤区并村后,村域面积增大,支部设置也过大,不便于组织生活的召开;(2)讨论吸收党员发展工作时,按照规定,赞成人数要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人数半数,而事实上经常召集不齐,不利于该项工作的开展;(3)基层党委在党组织设置上随意性过大,有的乡镇如两个村设立一个总支,设置较为混乱;(4)将要启动的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将主要以支部为单位,支部设置过大,很难完成和达到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

对策及建议:关于乡镇机关党组织设置建议,根据乡镇实际,乡镇党委可组建机关总支和教育支部(总支),机关总支下设3-5个支部。1、机关总支。总支书记建议由乡镇党务书记担任;机关总支下设2-4个支部。一是党政支部。含党委、人大、政府、纪委、武装部、党政办、妇联、团委、计生办、计生服务站、财政所、经发办、扶贫办、文广站、社会事务办、劳保所以及未列入以下支部管理的党员;二是农业党支部。含农技站、农机站、林业站、畜牧站、水工站、国土所、乡企办、粮管所、信用社;三是政法支部。含综治办、司法所、法庭、派出所,其中,派出所条件成熟的可以单独设立;四是卫生支部。主要含卫生部门。以上支部可由党员分管领导任支部书记,其中政法和卫生部门条件不成熟的可以不单独成立支部,党员纳入党政支部管理。2、教育支部(或总支)。含乡镇所有中小学中的党员,党员人数在50人以上的成立党总支,党总支以下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党支部。同时,为了进一步发挥离退休老党员的传、帮、带和监督作用,以及加强对离退休老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乡镇原则上不单独成立离退休支部,应将离退休党员的组织关系保留在原单位支部,如因居住地太远不便过组织生活的,可以将其组织关系转到居住地党组织,要多关心老同志,让他们感到退休不退化、离岗不离党,增强老同志的参政意识。

关于村级党组织设置建议,原则上党员人数在50人以上的村可设立总支,为便于广大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开展活动,总支下设立党支部,支部书记由居住在该地党员村干部或党员村民组长担任;党员人数在50人以下的村原则上只成立党支部,下设党小组,如因地域面积太大、党员居住过于分散等原因确需成立党总支的,须按有关程序报批

基层党组织范文篇4

1.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有人民的支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国共产党虽然取得了政权,但是我们党在执政后也面临着许多危险,而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终端”,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最直接的组织保证。在新时代,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有利于党员干部强化宗旨意识,满足百姓的多元化需求,从而获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提高党的公信力和向心力,使党在农村有强大的群众基础。2.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有利于密切干群关系。党的领导干部代表着党的形象,党员干部的形象好则党的形象好,反之,则党的形象坏。农村党员干部在思想观念上、工作方法上和生活方式上与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外来的党员干部虽然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思维较开放,但是对于农村工作了解还是不够。这就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工作水平。3.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有利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是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的法宝,也是破解党在新时期所面临问题的有力抓手。所以,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至关重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开展群众工作的战斗堡垒,是联通党群“最后一公里”的中枢。新时代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许多基层党组愿意为群众服务,但是联系群众不经常不主动,对于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则是被动应付、消极对待,这不利于群众工作的顺利开展,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念,使党群众关系、干群关系密切起来。

二、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然要求

1.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组织基础和战斗堡垒,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坚强有力的农村党组织是农村发展的关键。农村基层党组织通过强有力的组织建设,以农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点,以培育新型农民为目标,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的目标,为农村百姓提供各种服务。如在提高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水平上做好文章,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举办各种技能培班,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并积极引导和组织农业富余劳动力向外输出,转移发展,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2.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有利于农村法治建设。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法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的法律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村的法治建设仍很落后,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基层党组织要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的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确保新农村建设处于法治的轨道中。3.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有利于优化生态环境。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农村经济发展良好,而且农村的环境面貌也要优美。一段时期以来由于村民意识不强,资金匮乏等原因,农村环境不是很理想。脏乱差的环境不仅仅不利于百姓的生活,而且不利于经济发展。基层党组织通过宣传教育等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通过先进党员的示范作用使农民群众自觉参与到本村环境保护中,完善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助推农村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调整和改变,从而为农村生产生活创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

1.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有利于促进利益协调。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农民群众的要求不仅仅是吃饱穿暖的物质需求,而是多层次的多元化的诉求。农民也不再仅仅依靠土地实现的利益诉求,在此基础上价值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就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根据不同类别的诉求发挥服务功能,理顺其间的关系,促进有效的意见整合机制的形成,统筹兼顾作好决策,有效化解利益矛盾、解决利益冲突,避免个别利益矛盾转化为利益冲突。2.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有利于凝聚农村公共利益。随着农村社会市场化的发展和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加强,广大农民对于个人利益的追求逐步凸显。利益诉求的多元化致使不同利益主体的矛盾凸显。凝聚农村公共利益成为新时期推进农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凝聚农村公共利益上起着重要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适应新时展要求,按照“服务型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在实践中不断强化服务功能,为农村发展奠定好组织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勇.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的现实必然性[J].理论学习,2017(11).

[2]张霞,王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的思考[J].新长征,2017(07).

[3]王芮,舒永久.新形势下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J].黑河学刊,2013(01).

[4]李勇.用服务激活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动力[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8).

基层党组织范文篇5

一、充分认识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近年来,全省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央、省委部署,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为目标,扎实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不断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经济成分和社会组织结构呈现多元化、新型化的发展趋势,农村党员从业状况呈现流动性、分散性的特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职能、作用和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的新情况,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提出了新要求。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和党建工作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对于扩大党的覆盖面,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对于转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对于巩固和扩大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进一步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于整合各类社会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党委要把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作为农村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

二、明确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党组织设置方式,逐步健全乡镇、村党组织为主体,产业链条、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领域党组织为骨干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创新活动内容,改进领导方式,完善推进格局,形成工作合力,努力为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着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员先进性,找准党组织设置与党的中心工作的结合点,更直接、更有效地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尊重党员民主权利和现实需求,为农村党员提高素质、全面发展、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促使他们更加便捷有效地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组织形式变革要求,根据本地产业特点、经济规模和党员分布等情况,灵活设置党的基层组织。

积极稳妥,适时推进。在坚持以行政村为主设置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的党组织设置方式。注意保持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稳定性,允许多种设置模式的党组织并存和发展。

统筹兼顾,讲求实效。以加强党的领导为目标,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为立足点,以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为着力点,把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与加强社区、企业、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实效性。

三、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

按照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组织作用、有利于扩大党组织覆盖面、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以经济关系和社会联系为纽带,以各种组织形式和产业链条为依托,探索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的党组织设置方式,健全完善农村党的基层组织体系。

根据党章规定和实际需要,生产经营范围集中、产业链条清晰、凝聚力和带动力较强的产业化组织、行业,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应建立党支部,具备条件的可组建党总支或党委;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可就近与相同或相关产业经营组织建立联合党组织。具体可采取以下党组织设置方式:

l.产业党组织。对已形成一定规模,在产、供、销等环节联系比较紧密的农业产业,可以依托产业建立党的组织。同时,根据产业内部分工和党员数量及分布,在产业链点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

2.行业协会党组织。各类行业协会可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把一定范围内从事种植、养殖、加工、运输、商贸等行业的会员党员组织起来,建立党的组织。

3.经济合作组织党组织。对从事农产品产、供、销服务,规模较大的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可把业务相近的合作户党员组织起来,建立党的组织。

4.龙头企业党组织。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联合生产基地和农户党员,形成“公司党委+基地支部+党员”的党组织设置方式。

5.示范服务基地党组织。在从业人员相对稳定、技术人员相对集中的示范服务基地建立党组织,更好地发挥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和发展新产业等作用。

6.经济园区党组织。在乡镇、村的农业园区或工业项目聚集区建立党组织,把园区内从事种植、养殖和加工的党员组织起来。也可根据园区内不同行业、项目规模及党员人数,分别建立党组织。

7.市场党组织。在一些规模较大的专业批发市场或农贸市场,可以依托市场管理机构,将在市场内固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党员组织起来,建立党的组织。

8.驻外党组织。外出党员相对集中的乡镇、村,可在外出务工党员集中地建立党组织,由乡镇、村党组织领导,也可委托党员务工所在地党组织领导。

9.外来流动人员党组织。在经济发展较快、外来务工党员较多的乡镇、村(居)建立党组织,负责接收、管理流动党员。

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村庄规模和村级党组织管理党员人数的变化,及时调整村级党组织设置。可以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党员群众的意愿,突破地域和行业界限,通过村村联合、村企联合、村居联合等方式,建立联合党组织,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具备成立党总支或党委条件的,应及时改建为党总支或党委。一般情况下,党员50人以上的村,或党员虽不足50人,但村属企业、单位或产业化组织较多的村,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以成立党总支。党员100人以上,经济发展具备一定规模的村,经县(市、区)党委批准,可以成立基层党委,隶属乡镇(街道)党(工)委领导。

四、严格标准,规范程序,积极推进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工作

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要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党组织设置的标准、条件和程序。

1.严格执行党组织设置的程序规定。调整农村党组织设置,要按照逐级审批的原则,认真履行呈报、审核和批复程序。跨区域设立或调整党组织的,要由为主一方所在地的上一级党组织审批。对行政村党委的设置,县(市、区)党委要认真审查,从严掌握。

2.合理确定党组织隶属关系。新建农村基层党组织,原则上以属地管理为主。行政村内的党组织,一般应由所在村党组织管理;具有一定规模、活动范围或党员管理跨行政村的新建党组织,可由乡镇(街道)党(工)委管理或指定党组织管理;规模较大、活动范围或党员管理跨乡镇(街道)的新建党组织,可由县(市、区)主管部门党组织归口管理,也可由县(市、区)党委与有关方面协商确定其隶属关系。

3.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按照有利于发挥党员特长、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个人自愿和组织安排相结合的原则,做好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对暂时不愿将组织关系转入新建党组织的党员,可将其组织关系保留在原行政村(居)党组织,向其所在的新建党组织转移临时党组织关系,接受村(居)党组织和新建党组织的双重管理。

基层党组织范文篇6

一、基层党组织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日益凸现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安危。切实解决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问题,对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特别重要。

1、基层党组织处理矛盾和问题有时间上的优势。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大都集中在基层、暴露在基层,维护稳定工作的重心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基层党组织处在第一线,能有效在第一时间调解矛盾纠纷,把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和不稳定因素及时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通过党组织带动乡镇维稳综治机构和村居治安调解队伍等基层组织建设,能有效整合各种综治力量,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2、基层党组织处理矛盾和问题有空间上的优势。基层有哪些矛盾和纠纷,基层组织最熟悉,情况最掌握,能够面对面地直接解决问题,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当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也是各种社会矛盾集中凸显的阶段,协调复杂的利益关系,化解利益纠纷,必须紧紧依靠基层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将矛盾解决在基层。

3、基层党组织处理矛盾和问题有政治上的优势。党的基层组织是党与群众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是党了解民情、社情的触角,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生活在群众之中,最能感受群众跳动的脉搏、共同的意愿和实践中的问题,并及时反映上去,有效化解和及时消除各项矛盾。

二、目前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相比,不相适应的是一些基层组织,在宗旨观念、工作方法、理想信念、廉政作风等等方面出现了一些偏差和问题,其表现为:

1、基层政权组织弱化。一些农村基层政权组织职能处于半瘫痪状态,对一些民间纠纷置若罔闻,制止不力,估计不足,任其发展,酿成事态;一些农民的矛盾纠纷无法排解,致使农村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失去作用,预防和控制突发事件的能力降低。个别地方干群关系不协调,激化矛盾,基层政权组织弱化,客观上助长了农村不安定因素。

2、宗旨观念和理想信念淡化。一些基层组织和一些党员干部不是把自己作为“公仆”,而是把自己作为“公父”、“公爷”,不了解也不去了解、不关心也不去关心、不解决也不愿解决群众的困难和疾苦;一些基层的党员干部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西方资产阶段腐朽思想的侵袭,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淡漠,不愿去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去化解各项矛盾。

3、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有些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不会做群众工作,也不会处理复杂的社会矛盾,结果遇到问题,或不闻不问,任其发展,致使酿成事件乱子;或简单从事,随意动用专政手段,不顾群众的承受能力,激化矛盾,使群众性事件多有发生,致使人民群众的逆反抵触情绪增强。

4、基层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农村基层调解组织,虽然都有专职的治保主任,但大多是身兼数职,精力有限;也有的因为身体能力等原因,工作效力较差,普遍存在待遇较低,工作没有积极性,对不稳定因素缺乏预见性,不能防患于未然。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思考

1、配强支部书记,提高基层党组织维护稳定的战斗力。基层组织要成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核心在于班子,关键在于支部书记。要配强支部书记作为村级组织建设的“一号工程”,从优秀大中专学生、复转军人、科技致富带头人中配强“一把手”。要积极推行村支部书记“双重”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目标考评制度。要及时调整基层组织设置,对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要抓紧进行整顿;对党组织领导班子不健全的,要抓紧调整充实,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2、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党员队伍维护稳定的能力。要突出农村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大力加强法律法规及稳定工作知识培训,帮助基层干部提高依法管理村务的能力。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基层党政领导和基层组织的干部进行经常性政策水平和工作方法的教育培训,教会他们解决复杂矛盾的方式、方法和措施,着力提高基层组织领导处理复杂问题的水平。教会他们掌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提高基层组织疏导群众情绪的能力。

基层党组织范文篇7

一、加强班子建设,提高村党组织的领导能力

坚持把最优秀的人才选进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在选拔标准上,要求村党组织成员特别是党组织书记,必须具备“四有”标准:有政治头脑、有致富本领、有政策水平、有群众基础。在选拔方式上,全面推行“两推一选”,通过党员推荐、群众推荐,选拔群众满意的优秀人才进班子。同时,实施了选才引才工程,通过“海推”、“选调”、“回派”等措施,一大批致富带富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党员担任了村干部。目前,全市村党组织书记及村“两委”成员中具备“四有”标准的分别占到*.2%和*5.6%,党员致富能手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的占26%。

积极培育“想发展、谋发展、敢发展、会发展”的村级干部。整合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利用大中专院校、农广校、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及其他各类涉农培训资源和社会资源,重点抓好对村党组织书记的教育培训。认真落实培训计划,市级财政、党费每年拿出100万元用于农村干部培训,市里每年举办强村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各区(市)对村党组织书记全部实行上调一级培训,镇党委负责村“两委”成员的全员轮训。累计把1.2万多名党员培养成了致富能手,把1.7万多名致富能手培养成了党员,把3200多名致富能手中的党员培养成了村干部。

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的激励机制。坚持从政治上关心,推荐了一批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目前有416名村党组织书记当选为区(市)级以上党代表,375名当选为区(市)级以上人大代表,122名当选为区(市)级以上政协委员。定期评选表彰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每年仅*市表彰的村党组织和村党组织书记就有40余个。坚持从待遇上关心,建立了村党组织书记离任生活保障制度,全市共投入1400多万元,为7400多名村“两委”成员办理了基本养老保险;投入1300多万元,为*200多名离任村干部发放补贴,切实解决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

二、创新党组织建设方式,不断增强村党组织的活力

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为实现农村的共同发展、和谐发展,探索建立了“强村+弱村”、“强企+弱村”的联合型党组织375个,实现了以强带弱,联动发展。适应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快速发展的需要,探索把党组织建在农村专业协会和产业链上,建立“支部+协会”的拉动型党组织297个,增强了村党组织发展经济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引导基层党组织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扩大党组织活动的开放性,拓展党组织活动空间,广泛吸纳群众参与,实现党群互动。为解决发展党员不公开、不规范的问题,规定入党积极分子和拟发展对象均由党员和群众代表推荐,并进行公示;拟发展对象确定、预备党员接收和预备党员转正均实行党员票决;发展过程实行所属村党组织、镇(街道)党委和区市委组织部三级审查,确保了发展党员的质量。

三、扩大群众基础,提高村党组织的凝聚力

建立听取民意新机制。为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宗旨意识,定期开展“爱民、为民、富民、安民”教育活动,切实解决少数干部不密切联系群众、不关心群众疾苦的问题。为及时了解群众意愿和需求,定期组织基层干部走访入户,听取群众意见,倾听群众呼声,做到问情于民,问意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为扩大听取民意的范围,每年开展一次“市民月”活动,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电话、网络、书信等多种方式,广泛搜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对涉及到基层党建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责成相关单位,认真落实,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建立服务群众新机制。为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大力推行了为民服务制,建立了以区(市)为民服务大厅为龙头、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为主体、村(社区)点为补充的三级服务网络,成立了以村干部为主体的6000多人的农村员队伍,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

建立群众评判新机制。坚持把基层组织建设成效的评判权交给群众,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每年组织开展“民评民、民评官、民评政”为主要内容的“三评”活动,组织村民代表评议村“两委”干部,村“两委”干部评议镇(街道)领导班子,村民评议村级事务。为进一步增强群众评判的广泛性、代表性,还建立了电话民意调查制度,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为民办实事情况、社会治安状况等进行评议,调查评议结果作为*市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坚持统筹推进,努力增强村党组织的整体功能

提高村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制定下发了后进村班子治理整顿工作意见,要求农村市区每年按倒排3%的比例确定后进村,采取派驻工作组、下派工作队等办法,着力从加强村级班子、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化解农村矛盾、健全保障机制等方面入手,集中开展治理整顿。

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着眼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从2004年开始在全市开展了市级机关和党政干部帮扶经济欠发达镇村工作,每年从*市市级机关选派*0余名处级以上干部到贫困镇村挂职,就加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进行帮扶。五年来,共援助或引进资金2亿多元,引进较大项目61个,新建标准公路1*0多公里,改建整修学校22处,援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32处。

基层党组织范文篇8

为了进一步理顺县属有关基层党组织的隶属关系,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央、省、市委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县机构改革实际,现将有关基层党组织隶属关系明确或重新明确如下:

一、党组织关系在**的县部门单位党委、党组由县委直接领导。

二、县委、县政府有关工作机构、部门管理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的机关党组织:县纪委(监察局)、县委政法委、县委办、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县人大办、县政府办、县政协办、县委处理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妇女联合会、县史志档案局、共青团**县委、县工商业联合会、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县信访局、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县发展计划和物价局、县统计局、县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人事局、县农村能源办公室、县旅游局、县政务公开全程中心、县规划管理局、县烟叶办公室、县项目工程建设办公室、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委老干部局、县委党校、**日报社、县总工会、县残疾人联合会、县科学技术协会、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国土资源局、县环境保护局、县计划生育局、县科学技术局、湖南长沙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管理局、县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县重点工程建设办公室、县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县地方税务局、县石油公司、县盐业公司、县药品监督管理局、县技术监督局、县烟草专卖局、县新华书店、县气象局,由中共**县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统一管理。

三、中共**县市场服务中心总支委员会由中共**县玉潭镇委员会领导。

四、原由县直机关工委直接领导的中共湖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分校支部委员会,归口中共**县农业局委员会领导。中共**县人民医院委员会归口中共**县卫生局委员会领导。

基层党组织范文篇9

自“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支部积极打造良好学习氛围,强化基层党组织学习理念。树立牢固的、终身的学习理念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核心,通过加强宣传教育、统一思想,帮助高校教工党员特别是一线党员教师树立牢固的学习理念,充分调动教工党员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深入贯彻“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积极开展爱学、好学、乐学的典型案例宣讲活动,强化教工党员对“两学一做”活动中学习党章和系列讲话精神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意识和学习习惯。要在高校基层党组织中打造良好的学习风气,支委以身作则,发挥带头作用,带头广泛阅读、带头钻研新课题、带头积极学习新知识,始终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来进行严格的自我要求,在教工党员们面前树立一个勤奋好学的好榜样,带动教工党员们积极学习、热爱学习。同时在教工党员们中树立“学用结合”的理念,在理念中学习,在实践中总结,“学用结合”把知识学得更透、用得更活,让知识真正成为“拿出来就能用”的宝贵财富。从实际应用上着手定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使学习更有方向,在实际应用中检验学习成果,发现不足,使学习真正能做到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从而做一名真正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2强化制度建设,明确激励措施

在“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强化制度建设,确保党组织全体成员重视学习、善于学习。要保证教工党员学习的热情与可持续,则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机制,从“人管人”转变为“制度管人”,让教工党员在有效的制度管理及制度激励下,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从“需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形成自主学习自主进步的良好风气。建立目标管理制度,支部教工党员每人制定学习周目标、月目标、季目标及年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坚定不移实施学习计划,让学习更系统有效。在党支部会议上对周目标、月目标完成较好的同志提出表扬,向年目标完成较好的同志颁发“学习之星”荣誉证书,对未能按时完成目标的同志实施惩罚措施,多次未完成目标的同志要求进行书面检讨,通过制定有效的措施,奖勤罚懒,鼓励大家积极完成学习目标。建立“一对一负责制”,支部委员担当负责人,每人负责督促一名普通教工党员完成学习计划,要督促其认真完成学习目标,并在学习过程中提供帮助,帮助纠正其不良学习习惯,错误的学习方法,相互讨论,交换想法,共同进步。将学习制度的践行结果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当中,作为检验做合格党员的重要指标,强化督促效力。

3丰富活动种类,提升学习趣味性

在“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教工党员学习积极性。要促使党组织保持活跃、热烈的学习氛围,通过开展讨论交流或系列竞赛,最大程度地激发教工党员们的学习积极性。定期开展学习座谈会,每位支部党员对自己一段时期以来的学习进度、成就、心得以及科研进度进展总结分享,并对自己在学习当中的优、缺点进行分析。以分享心得为重点,发现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积极开展讨论,在讨论中传授优秀经验,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加强团队之间的磨合力,通过学习活动增强相互间的凝聚力,推进党组织的建设。开展读书交流会活动,每月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活动,每位支部党员分享自己近期研读的文献,并畅谈心得体会,通过这样的交流,扩大党支部成员们的知识储备,了解更多更新的学术资讯。党支部负责人带头发动自身与学校资源,多为支部党员提供参加各种学习、培训、交流以及座谈的机会,涵盖学术研究、文化艺术等多方面,提供“自助菜单”供支部党员自助选择,帮助党支部成员全面发展。让支部党员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各个领域的杰出人才,了解一些新颖独到的见地,获取新的知识,进一步带动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建立党支部网络资源库,发挥团队优势,将优质的视频、文本资料集中起来供大家学习,相互交流,拓展兴趣面,拓宽学习途径。

4加强领导,强化学习型支部党建组织保障

在“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强化基层党组织组织领导,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想要取得实效,必须加强组织领导,上下齐心、团结奋进。以党支部委员为主要成员成立学习型支部创建领导小组,党支部书记主抓创建工作,其他支部委员根据分工负责各项创建具体工作实施。制定学习型党支部年度创建计划,制定党支部年度学术成果目标及各支部成员年度学习目标,制定具体支部年度学习计划,明确监督措施。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等重要思想的学习领会,汲取营养,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中心指导思想。常态化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定期温习党章、党规,在学习、生活中严格以优秀党员的标准进行自我要求,多项举措强化党组织的建设。以有坚强有力的党组织为基础,大力推进学习型党支部建设,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主抓手大力推进学术研究,以学术研究为载体,积极实践“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积极实现学习型党支部建设。

5建立灵活多样的“两学一做”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章学习平台

在“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建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微信群与QQ群,广泛收集党章党规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的解读论述文章,为支部党员提供一个便利的学习平台,让支部党员对党的基本理论的学习更系统更全面,同时便于将平时碎片化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来,增加了学时长。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积极组织参与各类党章、党规及党风廉洁考试,提高支部党员的学习热情,加深支部党员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同时,互联网平台也为支部党员们互相交流、学习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全天候的平台,让大家更乐于学习、讨论,学习热情得到充分激发。互联网的充分利用,为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章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平台,让学习变得更加便捷、自由,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对支部教工党员积极学习党的基本理论与党章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6加强红色教育,夯实学习型支部建设思想基础

在“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通过组织支部党员学习红色文化,强化党员的思想教育。组织教工党员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参观学习,通过参观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井冈山革命烈士博物馆、黄洋界哨口,重走挑粮小道,听党史专家和老红军后代解析井冈山精神等,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的艰苦历程,加深对井冈山精神的理解,将艰苦奋斗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运用到学习和科研工作当中,不怕艰难困苦,努力做出成绩,为我国医药事业添砖加瓦。组织教工党员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指挥部旧址、叶挺指挥部旧址等革命旧址,瞻仰革命先辈遗迹,学习领会八一精神,强化教工党员们的党性,提高思想认识,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夯实思想基础。

7结论

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以来,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工第四支部在加强党组织建设的同时,为基层支部党员积极热情投入学习、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的激励措施、趣味性和强有力制度的组织保障,实现党建与学习“两相促”,是“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高校基层党建活动取得成功的又一典型案例。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是我党先进理念在学习、科研中实践成功的例证,是对党建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探索,也是打造高校坚强有力的学习、科研队伍的新路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光元.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工作指导.2017.09(275):33-35.

[2]屈林岩.论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能力建设[J].求索.2016.05:68-72.

[3]兰陈妍.基于“两学一做”视角的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思考[J].教育观察.2017.09(397):12-14.

[4]李广松,李华,谢芝馨,徐振珍,李万佳.新形势下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7,(02):52-54.

基层党组织范文篇10

一、**州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的特点

(一)着眼于增强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积极创新党员干部选拔培训方式。是按照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原则,全面推行了“两推一选”、“公推公选”的办法,真正把强人、能人选拔到村级领导班子中,特别是选好配强了村(社)党支部书记,切实解决了“有人办事”的问题。二是建立了村(社)党支部书记和村(社)委会主任培训机制。选派村(社)支部书记和村(社)委会主任到上海、苏州、杨陵等地学习考察,选派村(社)支部书记赴我省海东、海南、海北等地区进行短期挂职锻炼,切实提高了广大基层干部的素质。三是大力实施大学生村干部志愿者计划,有计划地培训、选聘了130名大学生村干部志愿者到村工作,有效改善了农村牧区基层干部队伍结构。

(二)着眼于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积极创造新党员教育管理办法。一是确保新发展党员质量,建立了发展党员公示制和票决制,制订了发展党员规划,切实保证了新发展党员的质量。二是积极探索党员分类管理的方法和途径。对在职党员采取以岗评责,根据每个党员岗位性质的不同,让其立足岗位创优。对无职党员采取设岗定责,让其无职变有责,在责任岗上“活”起来,全州85%以上的农牧区觉员参加了设岗定责活动。三是加强了流动党员的管理。采取建立外出流动党员党支部、设立流动党员管理站、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等方法,切实加强了流动党员的管理,全州农牧区《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发放率达到了100%。

(三)着眼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创新党建活动载体。一是广泛推行和落实了党员承诺制。全州农牧区95%以上的党员都做出了为群众办一两件实事的承诺,并得到了落实。二是组织开展了党员“五个一”活动,即按照一人一责的要求,每个党员分别选择带动一户农牧民增收致富,帮助一户农牧民脱贫解困,促成一户农牧民移风易俗,包促一户农牧民美化家园,推动一户农牧民积极参与村务管理,充分发挥了党员在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开展了“进千家门、知千家事、解千家难”的服务千户活动,把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为民办实事上。四是落实党内关爱制度。着眼于营造党组织内部团结互助、奋发向上的良好和谐氛围,积极动员各方面力量,按照“组织拨、企业助、党员捐”的形式,筹集资金设立**州党内关爱基金,不断改善农牧区党员的生产生活条件。

(四)着眼于扩大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积极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创新组织设置方式,按“产业”、“行业”、“协会”等建立党组织,改变了单一的属地管理的组织设置模式。坚持以农牧业产业为纽带,以地域为补充,依托龙头企业、产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及时调整农村牧区党组织设置,积极探索把党组织建立在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产业链、专业协会或联合体上,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

(五)着眼于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内容。立足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实际,把“三培双带”、“素质工程”,派驻组织员、机关党支部和村(社)党支部一对一互动、农牧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融入到“三级联创”活动中,不断丰富了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建立了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深化了“三培双带”活动,组织开展了“321”工程,即在5年内培养3000名致富能人、2000名能人党员、1000名能人村级后备干部,推动了“三级联创”活动的深入开展。建立了机关党支部和农村牧区党支部一对一互动制度。组织开晨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群体建设活动。

(六)着眼于推进农牧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积极创新村级管理方式。建立推行村级“说事”制度,让村民定期到“两委会”反映困难、问题、矛盾和纠纷,由村“两委会”干部和联点村干部负责接待,与群众零距离“说事”,及时解决实际困难,为广大群众提供解决问题的渠道和平台,制定了与之相关的“理事”、“议事”、“干事”、“评事”、“查事”五项配套制度。主要是把群众所思、所盼、所想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归纳整理,明确责任,采取分类办理、分级负责、上下联动、整体配合的办法,分轻重缓急加以解决;坚持集体议定、民主决策的原则,小事及时议、难事重点议、大事必须议;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分解给相关干部去落实,根据干部办理、办结情况,每年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对干部履行职责、为民办事的情况,由群众监督检查,组织部门审议评定,并将评定结果作为联点村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七)着眼于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积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制,制定下发了《组织(指导)员指导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党建工作联系会议制度》等,与各地组织部门签订了《党建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了基层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形成了州委统一领导、州委组织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二是加大了农村牧区基层党建工作宣传力度,创办了《**党建》期刊,开通“**党建”网站,充分运用报刊、电视、网站等媒体,总结、宣传、推广基层党建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营造了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州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党组织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强。具体表现为: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复合型人才较少,发展经济、执行政策、依法办事、解决矛盾和为民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不强。有的思想观念落后,在群众中缺乏威信;有的虽有一定的敬业精神,但文化素质偏低,驾驭工作全局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不强,工作成效不明显;有的求稳怕乱、固步自封,工作被动应付,缺乏创新的胆识和魄力。

(二)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不多。具体表现为:由于受地理环境、交通条件、资源状况、农民自身素质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滞后。一些村虽有集体经济,但规模小、基础薄。村级集体经济的匮乏,使村党组织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无力为群众致富提供服务。由于没有集体经济积累,仅*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难以提高村干部工资报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甚明显。具体表现为:农村牧区年老党员比例大、文化素质低,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弱等问题存在,特别是大量青壮年农牧民外出务工经商,在村务农的多是老人和妇女,基层党组织中青年及文化水平较高的党员比例过小。加上一些地方村党组织自身“吐故纳新”机制不活,没能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又跟不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或得不到充分发挥,部分农村牧区青年尤其是优秀青年要求入党的积极性不高。

(四)村级组织的运行机制不活。具体表现为:有的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没有很好体现,与村委会没能很好协调工作;有的党支部对村级经济组织、群众组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充分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各方面工作的积极性:有的党支部忽视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建设,没有真正建立起一套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议事决策、村务管理、民主监督和目标考核等制度。

三、**州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的对策和建议

(一)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适应能力。一是根据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把党组织设在产业链上,一般以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为依托,联合产业链中的不同单位或个体共同组建党组织;或以生产基地为依托,基地范围内有关农牧户共同组建党组织;或以协会、产业化组织以及乡镇农技服务站等服务单位、服务组织为依托,服务范围内有关单位和农牧户共建党组织。二是采取村村联合,以强带弱或以大带小,对邻近的经济发展规模大小不等的村,在自愿的基础上共建党组织。三是以党员活动区域为依托,建立流动党员临时党组织。要明确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的管理责任,实行双重管理;同一地区外出党员跨向相对集中的,要成立外派党组织或党支部,由流出地党组织领导,所在地党组织协助管理;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要成立专门的外来人员临时党组织,由所在地党组织领导。

(二)改进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健全基层组织自我运行机制。一是创新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解决以“制”办事的问题。要进一步规范党支部权力运作,实行民主管理,提高科学决策水平。要强化党支部的领导地位。继续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切实把村党支部建设好,要从法律上、组织上、思想上、制度上确立村党支部在村级各个组织和各项事务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强化党组织在村民自治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巩固党在农牧区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基础。二是完善村“两委”班子协调配合的工作体制,正确处理村党组织与村委会的关系。要积极推行“两委”班子成员交任职、党政兼职,精简职数,提高效率。要建立村“两委”班子联席会制度。明确在村级组织中,村党组织处于领导核心位置,农村牧区党支部书记是村级班子的“一把手”,是村里各项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村委会等其他村级组织必须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围绕自身职能,依法照章开展工作。对村内重大问题,未经“两委”班子联席会研究,不得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讨论决定。要建立健全党组织与村委会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村委会向党支部请示汇报制度和党支部定期向村委会通报制度等。三是规范重大事务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程序。不断完善以财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务公开制度,严格规范“一事一议”,积极推行村务听证会制度,让农牧民群众广泛参与讨论和决定村里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加强农牧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大力推行农牧区党支部“两推一选”和“公推公选”,增强党支部班子的群众基础;探索并推广党员代表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民主理财、民主管理等方面的经验,落实好有效的议事制度,切实保障党员和群众的民主权利。

(三)配好配强基层党组织,切实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创新选人用人机制。要借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好的做法,改革完善农牧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选拔任用方式,进一步拓宽用人视野,改进选人方法,大力推行“两推一选”、村委会直选、公开选拔,拓宽选用范围,把那些责任心强、办事公道、致富有方、廉洁正派的优秀人才选拔为党支部书记。提倡村党支部书记通过民主选举担任村委会主任,鼓励村党支部成员与村委会成员交*任职,依法对村委会成员候选人的条件提出要求,切实把好村委会成员的“入口关”。二是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公推公选”的办法,选拔和培养村级后备干部。特别是要注意把回乡青年、退伍军人、致富能手、专业大户、外出务工经商的能人中的党员作为村级后备干部的主要来源,及早进行重点培养,认真解决好一些地方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三是实施农牧区基层干部“素质工程”。认真落实干部培训分级管理、分级培训责任制。根据村级干部的年龄、文化等特点和实际需要,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合理确定培训内容.落实培训经费,在抓好政治理论等常规性培训的同时,加强农牧业实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和有关法律知识的培训,增强农牧区基层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村干部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省内相关地区考察学习、挂职锻炼,使基层干部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提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四是完善激励机制。提高村干部的工资待遇,建立村干部奖励基金,为他们办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对抓村级党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党支部书记,可通过村民评议、上级考核,将其选拔到乡镇党委、政府担任领导干部,也可以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公务员名额从在职的优秀村支书和村主任中招考。另外,还可以结合各地实际将村“两委”的工作划分为班子建设、经济发展、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及社会事务等几块,通过双向选择定岗定责,明确目标任务,对村干部定期进行述职评议,实行年度目标考核和绩效评定,其结果与村干部的政治、工资待遇直接挂钩。五是加强阵地建设。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一室多用”综合效能,使之成为村级组织议事、组织党员群众学习和开展活动的政治活动中心、对农村党员群众进行培训的教育培训中心、开展各项服务、便民为民的服务中心、以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的文化活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