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特点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03:09:46

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范文篇1

一、德育方法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的整体性问题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德育方法的综合、整体效果,而应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德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及各德育方法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内部关系)。

1.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即德育方法分系统要与德育要素系统所包括的其他五个分系统——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理和德育评价横向贯通,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构成整体。德育方法不应游离于德育整体系统之外,而是发挥它在整体中、系统中的应有作用。例如,从德育方法与德育途径的关系看,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途径和方法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途径决定方法,德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德育途径。如课堂教学这条途径,决定了讲授法和说明法是基本方法;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锻炼法、考察参观法则是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改进也会影响途径的发展。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开辟了网络德育途径”[2]。同样,德育方法与其他分系统的关系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整个德育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而独特作用的发挥又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

2.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本身系统内部的关系,即各种方法的关系问题。国内有学者指出:“德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德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变动性,以及制约德育方法的诸多因素,决定了德育方法既是多种多样又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方法各有侧重,要各种方法巧妙的变换和组合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将使德育方法的整体效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出色地完成德育任务。”[3]因此,方法的整体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众所周知,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是可以适用于每个人及各种情形的。一种方法,可能完成多种任务,实现多个目标,适合多类内容。同样,多种方法可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实现同样的目标,适合同样的内容;而且,多种方法优选组合可能更好地作用于目标、任务及内容。因此,要根据不同主体、不同时空、不同情形,合理选择最合适的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进而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协同、整体作用,以便到达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1.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4类18法: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演讲法等;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法,小品表演法等;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2]。除此之外,还有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自我修养法等。需要指出的是,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在新时期的发展有所侧重。

2.德育方法的选择问题

方法的根本问题也是选择问题。要想取得德育的良好效果,必须学会在丰富多样的方法体系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此,科学而艺术地选择德育方法必然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视,也是作为一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方法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依据工作的出发点及不同情况和需要,灵活选择。具体到某种原则,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列举出许许多多,比如,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时代性、开放性、实效性等等,这些原则都有其合理性,对实际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但由于上述原则提出及排列的依据不是很清楚或一致,致使人们可以列举无数有关原则,从而使原则的指导价值打了折扣。鉴于此,我们试着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演绎出如下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使德育原则既有限,又有效,解决了前述问题。

笔者认为,原则的提出和排列要明确几个前提条件,第一,为谁的问题。方法不是目的,它要服务于目的,因此合目的性是根本。第二,如何为的问题。要想实现德育目的,必须按照事物发展的轨迹或者规律运作。第三,何时的问题。而规律的作用是在实际情形下发生的,这又离不开社会发展历史状况及时代特色的制约。第四,谁用的问题。方法毕竟是通过教师的选择才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的自身特点往往影响方法的选择,即教师应该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层次的原则视为一级原则,它还可以分别划分出二级、三级原则等。根据这种分析,我们认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原则(一级原则)问题可以表述为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发展)的原则、合乎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历史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和教师主导性原则。这些原则都可以具体到某一级教育,比如,对于当代初中学段的学生而言,则可具体为充分促进初中生品德提升的原则和遵循初中生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紧密结合时代要求的原则和适切教师风格特点的原则等。

三、德育方法的实践性

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陷入机械的、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生活实际与脱离时展的窠臼之中。因此,学生也无法有自己的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缺乏情感性。基于此,笔者认为,德育方法必须强调实践性,即重视德育与实践的结合,使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及引导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并在实践和生活中,强调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德育实效。

1.要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形成美好品德,在实践中展现美好言行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4],这已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据此,我们也可以认为德育根本上也是实践的。因此,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应凸显实践性,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德育的起点,是与学生的已有体会和经验密不可分的;德育的实效,是通过实践来加以提升、检验和展现的。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道理与已有经验相结合,然后内化为自觉的要求,随之产生高尚的情感,并在实践中外显为良好的精神面貌、优秀的意志品质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具体而言,学校除了强调德育与已有感受和体会相结合外,还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纳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活动的组织,学生的责任心、组织能力等等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2.德育方法的生活性——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并引领学生的未来生活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方法已成基本定式,模式为“约束—压服—控制”,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病态的压抑心理和专横型的品质,给师生制造心灵上的隔阂,甚至情绪上的对立,以至于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用。因此,传统的“管、卡、压”等措施不能做到发挥学生主体以及尊重学生的自主道德选择。所以,必须将生硬的道德灌输教育还原成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进行生活德育。

在生活德育中,德育首先要源于生活,即一定要寻求学生的最普遍的生活,要善于在普遍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充分挖掘教育价值,从而使德育工作可亲、可近、可信,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德育还应高于生活,要考虑到生活的未来性和发展性,积极引导学生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他人及成人的生活,再从这种感性发展到理性,形成道德的知、情、意,以便为未来生活中的角色及承担的任务和应具有的品性做储备。

3.内心体验——情感是德育加强与实践及生活联系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点

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要培养人的高尚品格,而高尚品格与人对道德的体认及感悟须臾不能分离。因此,要在实践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体验性教育,调动学生的同情心、责任心及良心,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使之在学生内心中留下美好、幸福的情感烙印,从而达到以情认知、以情促意、以情带行的境界。情感的积极介入,就可以改变过去空洞枯燥的说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发挥“陶冶”、“暗示”、“体验”等方法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和自我体验。进一步讲,“德育对象的情感对其德育接受意愿、接受程度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德育实效”[5]。

参考文献:

[1]孙少平.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99(12).

[2]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利小红.浅谈中学德育的实施方法[EB//OL]

基本特点范文篇2

关键词:矿产地质勘查;基本特点;研究

一、矿产地质勘查现状

一个国家想要持续健康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作为资源的重中之重矿产资源的勘察与开采就显得尤为重要。又因矿产资源的开采需要以矿产地质勘查结果为依据,因此规范化、合理化、有效化的落实地质矿产勘查工作至关重要。但在近些年我国频频开发矿产资源的情况下,地表矿产资源的开采基本殆尽,如若想要持续开采矿产资源,就需要矿产地质勘查人员进行深层次的矿产资源勘查,如此将大大加剧矿产地质勘查难度。的确,因近些年我国科技发展的带动,新型的地质勘查技术及设备不断被推出,将其科学、合理的应用于矿产地质勘查之中,可以大大提高矿产地质勘查的整体水平。但在实际的矿产地质勘查中,因地质勘查单位经费有限,因此地质勘查技术更新慢;因地质勘查灾害频频,容易威胁和影响地质勘查工作;因地质勘查设施精确度高或应用范围限制,难以有效的进行深层次地质勘查等等。[1]这使得现阶段矿产地质勘查有待提高。

二、矿产地质勘查基本特点分析

参考相关文献及自身工作经验总结,确定矿产地质勘查基本特点较多,具体表现为:(一)矿产地质勘查是商业性生产活动。之所以说矿产地质勘查属于商业性生产活动,主要是因为矿产地质勘查对象不同质的特性、产品抽象性所决定的。矿产地质勘查具有对象不同质的特性。因为地质勘查单位所落实的各项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并不在同一个区域执行,这使得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所面对的是具有独特的自身特点的地质区域,这就造成了矿产地质勘查的对象不同质,需要考虑地质区域实际情况,采用适合的地质勘查技术来展开地质勘查作业,最终获得重要的矿产信息。产品抽象性。相对于其他产品来说,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所创造的产品比较特殊,是一些数据信息和关于地下矿产资源的报告和研究说明,其主要的作用是为矿产资源开发提供参考。矿产资源产业链主要包括矿产地质勘查、矿产资源采集、矿产资源分选冶炼及产品加工出售。由此看来矿产地质勘查是矿产资源实现有效利用最基础的部分,做好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才能提高矿产资源的应用价值,使其创造较高的收益。所以,矿产地质勘查工作阶段所创造的产品是抽象的。[2](二)矿产地质勘查投入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特性。1.矿产地质勘查投入风险高。简单来说,矿产地质勘查是对已有的矿床进行勘察,确定矿点,并获取矿床相关信息,为更好的进行矿产资源开发奠定基础。但是矿产地质勘查一个由浅至深的认知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普查、初勘、详勘,进而确定是否有资源丰富的矿产,如若没有矿产资源,那么前期所投入的一切及所付出的努力都白费。而从以往矿产地质勘查情况来看,矿产地质勘查的效率较低,其中稀有矿床的开发成功率不到0.1%。因此,矿产地质勘查投入风险高。2.矿产地质勘查具有高收益性。通常情况下,矿产地质勘查的收益来源于矿产资源开发的收益和矿产地质勘查的数据信息。但就矿产资源开发就能够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很多企业都看重矿产资源的高回报率,即便矿产地质勘查成功率较低,依旧会很多企业为此投入大量资金来进行矿产地质勘查,掌握矿产相关信息。所以,矿产地质勘查具有高收益性。(三)矿产地质勘查的产出不均衡。近百年来的矿产资源开发,已经使地表矿产资源日渐枯竭。为了持续的进行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需要地质勘查单位进行深层次的矿产地质勘查,其难度较大不说,还很难找到矿点,这使得矿产地质勘查的产出不均衡。另外,矿产地质勘查资金投入、所勘察的地质区域不同、不同区域环境差异等方面均影响矿产地质勘查,也会使矿产地质勘查产出不平衡。(四)勘探权会受到限制,具有较强的战略性。勘探权的实施,意味着矿产开采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两个及两个以上企业不能同时对同一个区域进行勘探,因为可以勘探的区域已经被法律所认可,由某一勘探单位或企业授权,因此其他单位或企业对此进行勘探属于违法行为。为了良好的进行区域矿产地质勘查,首先要考虑勘探权的限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地质区域实际情况,进行战略性的分析与规划,制定区域矿产地质勘查计划,进而计划的、有目的的进行矿产地质勘查,才能为高质高效的完成矿产地质勘查创造条件。

三、结语

矿产地质勘查的基本特点较多,如矿产地质勘查是商业性生产活动、矿产地质勘查投入具有高风险和高回报特性、矿产地质勘查的产出不均衡、勘探权会受到限制,具有较强的战略性等。在了解矿产地质勘查的基本特征,统筹规划与分析,合理的规划设计矿产地质勘查方案,有计划、有目的、有序的展开地质勘查,获得准确的、真实的地质勘查结果,才能为矿产资源开采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叶俊,全晓艳.矿产地质勘查的基本特点研究[J].地球,2016(1):166.

基本特点范文篇3

一、乡村“保护主义政治”的基本特点

在政治学中“保护主义”(clientelism,也有人称之为“庇护主义”)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术语,政治学家解释中国家政治化时常使用这一概念。它是指地位不平等的个人或团体之间为了利益交换而形成的非正式的权力关系,主要存在于规模较小的集体和原始社会里,在那里,地位较高的人(“保护人”)利用其权势和手中掌握的资源保护并施惠于地位较低的人(“被保护人”),而后者以追随和服从作为回报。[1]保护主义“虽渊源于传统社会,但它也是现代社会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只要个人拥有游离于国家制度或正式组织控制之外的资源分配权,”保护主义“关系就会在一定的范围内形成。

1949年以后,社会政治重建的目标是实现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在乡村里推行与社会重组就是建立这种控制机制的主要手段。和税率的提高使国家政权空前地深入村。旧日的国家政权、士绅(或地主)、农民之间的三角关系被新的国家政权与农民的双边关系取代了,不再有地主士绅周旋于农民和国家政权之间,和新税两者代表着国家权力大规模地深入他们生活的开始。[2]同时还推行了大规模的社会重组活动,一方面要打碎或改造落后的乡村宗法组织,另一方面要建立政权支配下的党的基层组织来管理乡村。乡村政治组织的建立打通了中央与基层的联系通道,国家权力延伸到了社会的最底层,乡村社会被整合为一体化政治体系的一部分。

国家整合乡村社会的制度化建设并不意味着乡村社会完全失去自主性,乡村社会从结构上看仍然摇摆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社会关系的传统痕迹依旧明显。正如VivienneShue所言,即使是高度的计划体制,中央也不可能将乡村所有的经济活动都纳入计划中去,如何发展乡村经济主要取决于地方干部对中央政策的理解,经济上的地方主义是客观存在的。[3]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制度因能力有限而为乡村政治保留了一定的自主空间,“保护主义”的社会关系与现代国家制度并存,各自保留其功能和价值取向。当“保护主义”关系网络趋向于追求个体利益时,国家制度整合社会的功能就被削弱。但那时“保护主义”的政治空间比较小,它在干部与农民之间建立的“保护与被保护”关系是松散的。改革后,基层干部获得了很大的政治经济自主权,因此乡村社会里的“保护─被保护”关系变得十分紧密。

“保护主义”的关系结构涉及到四组变量:“干部─农民”、“保护─被保护”、“权力─权利”以及“资源─机会”。干部和农民是“保护主义”关系网络的两大主体,他们分别对应于国家和社会。国家意志在乡村社会的贯彻执行主要通过干部实现,干部是国家制度建设与功能发挥的承载者。在干部与农民之间,“保护主义”体现的是“保护─被保护”的利益关系,这种利益关系之所以能形成主要与“权力─权利”以及“资源─机会”这两组变量有关。干部利用正式制度赋予的地位和影响力,行使支配他人的权力,其具体形式是干部掌握地方资源的分配权,农民由于在乡村社会里基本上处于从属地位,自身权利的维护难以通过正式制度得到实现,所以寻求制度外的保护是一种理性选择。特别地在当地社会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国家提供的机会无法满足农民的需要,围绕资源的分配在农民中间就出现了竞争关系,于是干部与农民之间不平等的利益交换就会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保护主义”并不具有市民社会意义上的功能。干部向农民提供的利益保护仅仅是基于个体之间的互惠,不论是“保护者”还是“被保护者”都不会以民间制度来对抗国家正式制度;相反,他们设法利用国家制度实现利益互换。因此,当利益互换在“保护者”和“被保护者”之间完成之后,他们实际上是国家制度的既得利益者。若乡村社会的变革有利于“保护者”的资源支配地位时,他们会积极地支持变革;若这种支配地位在改革中丧失或部分丧失,很显然,他们将阻碍改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村干部不但未因市场化而丧失对资源的控制权,反而借可支配资源总量扩大的机会巩固了自己的支配性地位。[4]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保护者”的干部虽然可能支持国家在乡村的经济改革政策,但这种支持是以“保护主义”政治的巩固为代价的,“保护─被保护”的关系网络逐渐复杂和牢固,利益关系日益趋于物质化。

在中国乡村社会里,“保护主义”关系网络是个封闭的结构,它建立的是一个涵盖少数人的利益群体。“被保护者”只有具备了“保护者”认同的“身份”,才可能获得“被保护”的地位。“保护主义”的“身份”取决于两点:一是文化身份,二是社会身份。前者主要通过家族来反映,具有先天性,家族的“差序格局”同样适用于“保护主义”关系网络的资格认定。乡村干部在遴选被保护对象时,优先考虑的是同宗同族的人,家族背景因此成为乡村“保护主义”政治关系建立的当然条件。

社会身份不具有先天性,它是保护者寻求“被保护者”的一个新标准。“保护主义政治”通常情况下并非只吸纳同宗同姓的被保护对象,它的逐利性特点决定了允许异姓他族背景的人进入“保护主义”关系网络。市场化过程中乡村出现了一些发家致富的能人,他们通过与干部的交往,建立了权力与资本的互换关系,他们经济上的优势由于权力的保护进一步扩大,这些人成为乡村社会“保护主义政治”的受惠者。尽管他们与“保护者”可能不具备同一宗族的身份符号,但他们凭借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社会影响力同样能获得较多的接近政治权力的机会。社会身份之所以能突破家族关系的限制进入“保护主义”关系网络,除了“保护者”的逐利动机外,乡村社会的日益商品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商品化不仅对“被保护者”有利,对“保护者”同样有利,随着进入“保护主义”关系网限制因素的减少,“保护者”和“被保护者”都有机会建立更多的互惠关系。

无论是文化身份还是社会身份,“保护主义”政治的封闭性结构都表明,这种关系网络是一种排他性社会交往结构,能形成“保护─被保护”关系的群体在乡村社会中只是少数。况且,即便进入了这个关系网络,并不意味着每个“被保护者”都能平等地实现利益满足。

“保护主义”是一种逐利型的个人政治,其目的是追求私利而不是公共利益,因此它不具有公共性。有人误把这里所讨论的“保护主义”理解为“地方保护主义”,其实两者间有很大的差异,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地方保护主义具有部分公共性的成份,而“保护主义”则纯属“私人”活动。掌握资源分配权的干部利用政治特权选择性地满足“被保护者”的利益要求,同时“被保护者”以利益作为回报,确立这种“保护─被保护”的关系。在逐利过程中,“保护者”主要追求物质利益和政治利益,物质利益最为常见,也是最基本的逐利动机,而政治利益则是一种新出现的动机。90年代,中国乡村普遍推行村民委员会的直接选举,农民的选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干部行为的手段,于是在干部与农民之间出现了新形式的“保护主义”,干部与农民在某些具体利益上达成默契,双方相互出让利益换取“保护”与“被保护”,而中介则是选票。可以肯定地说,村民委员会的选举不是阻碍了而是促进了“保护主义”在乡村的发展[5].这也是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为何不能很好地整合乡村社会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为什么改革后乡村“保护主义”进一步蔓延?

农村改革以来,“保护主义政治”愈演愈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市场化条件下“保护主义政治”的经济基础扩大了。在计划经济,乡村干部的权力主要是征粮、征兵、安排农业生产、管理集体生产资料、决定生产队的收益分配等。尽管干部拥有分配农产品和机会的特权,但干部可能为农民个人提供的保护毕竟有限,所以那时的“保护主义”关系松散且不稳定。而且由于政府对农民基本生存之外的剩余农产品严密控制,并限制个人间的自由交换,所以能被用于维持“保护与被保护”关系的资源总量相当有限。

Oi谈过“保护主义政治”存在的普遍条件,即商品稀缺、中央集权的分配制度以及不平等的接近稀缺商品和机会的分配权利;同时她也注意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干部的优势更加明显。[6]对此学术界曾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市场的形成分割了干部在计划经济下所掌握的资源,削弱了“保护主义政治”的基础,资源分配更多地通过市场而不是干部来完成。另一些学者则持相反的观点,他们通过实证发现,在市场条件下干部的优势并未丧失,他们的收入随着改革的深入不断地增加。[7]

农村改革之后,地方政府和基层干部在中央放权的过程中获得了大量支配资源的机会,同时,经济市场化又开创了许多新的机会,这样乡村干部手中所掌握的可支配资源总量比计划经济时代要大得多。随着农村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方面,干部对当地事务的控制范围也越来越大。他们的资源支配权主要体现在土地转让、提供就业机会和征收税费等方面。在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用地的转让开发可以带来巨大的收益,所以是乡村干部上下其手的主要活动领域。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干部往往通过控制集体、安排就业机会来建立“保护主义”关系。另外,干部对耕地、果园、林场、鱼塘的承包也握有一定的决定权,这些资源都是形成“保护主义政治”的基础。所以,市场经济的发展确实为乡村干部与农民之间建立“保护─被保护”关系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保护主义”关系较之计划经济时代变得更加牢固和稳定。

其次,村落里宗亲关系的复兴增加了“保护主义关系”的复杂性。“保护主义政治”的存在与宗族这个文化土壤是分不开的。1949年以后虽然宗族组织在革命和政治运动的压力下退隐了,但作为文化形态的宗法关系始终存在。时期,许多生产队基本上是同宗同姓的宗族成员,基层干部也同时代表着宗族群体。在这样的地方,所谓的大队党支部会议或生产队干部会议往往就是宗族会议。[8]80年代以来,乡村宗族制度摆脱了政治的束缚,获得了再生的社会空间,过去宗族组织发达的地区纷纷续写族谱、重建宗祠,试图恢复曾被“革命”了的宗族观念与宗族形态。

在长期相对封闭的乡村社会里,很多村民数代人未离开过祖居之地,人们的社会交往经常是以宗亲关系为中心的,交往范围与对象按房支的远近向外扩散出去,形成一个同心圆人际关系网络。如果村庄是同宗同姓的共同体,与掌握资源或机会的干部宗亲关系较远的村民,就可能希望通过“保护主义”关系来增加自己的利益。在多姓村庄里,家族力量对乡村政治关系的渗透和就更明显了,各家族势力的对比格局往往决定着村党支部与村委会里各方权力地位的高低,或各家族人在党政组织中的权力大小。[9]由于干部们都首先认同本宗族的人,而“保护─被保护”关系却可能跨族形成,结果“保护─被保护”关系也因此可能是多重交叉的,容易形成宗族间的摩擦甚至冲突。

再次,乡、村干部之间的互惠关系纵容了保护主义政治的发展。乡、村的制度架构是由乡党委和乡政府分别对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实施控制。相当多的实证研究表明,现实中这种控制的有效性常常依托于乡干部与村干部之间的私人关系,乡干部往往利用与村干部的“私人感情”来保证乡政府政策的贯彻与实施,结果乡干部与村干部之间的关系普遍发展成一种私人关系。维持这样的私人关系就需要双方经常性地利用公共资源作利益交换,最终结果是私人关系普遍演变为利益关系,这种互惠关系促进了“保护主义政治”的蔓延。

乡干部与村干部之间的互惠关系经常建立在两种利益基础之上,其一是经济利益,另一种是政治利益,两者之间又互为前提。由于乡─村制度的上下级关系,村干部的政治前途往往取决于乡干部的认同程度,因此乡干部拥有相当大的控制村干部的权力,而村干部则对乡干部有政治上的依附。正因为如此,许多乡干部发展与村干部的私人关系网络、为村干部提供支持和保护时,会要求村干部提供一定的利益回报,而村干部也乐于用馈赠来维系自己的社会资本。于是,在乡─村干部的互惠关系中,乡干部以政治支持换取经济利益,村干部则以经济利益换取政治保护。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互惠关系在乡村社会相当普遍,一些村干部利用自己的权力将土地甚至房产赠予乡干部,以换取乡干部的庇护,特别是依靠与乡干部的“保护主义”关系卫护自己的腐败行为。[10]

三、“保护主义”的后果

“保护主义政治”属于盛行于传统的制度结构,当代乡村社会“保护主义政治”的扩张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型制度的功能,阻碍了后者的良性。由于“保护主义”是一种私利性关系,当“保护主义”政治关系替代现代型制度时,它削弱了现代型制度在乡村社会的主导地位,让善于利用“保护主义政治”的乡村“能人”替代村民自治制度的制度性权威,令后者虚化。

1949年以后,国家通过操纵一系列政治运动和发展基层政治组织,逐步取消了传统的社会权威的生存空间,从而建立了由国家全盘控制乡村社会活动的制度架构。改革开放之后,国家权力不再全面控制乡村的社会经济活动,乡村社会就地出现了去政治化(depoliticized)过程,民间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会阶层重构、民俗文化重建等相继活跃起来。在这样的基础上,本来村民自治制度的推行有助于建立民主选举产生的制度化权威,实行村民的自我管理。然而,“保护主义政治”的蔓延削弱了这种制度化建设的进程。

“保护主义政治”造成了合法的制度化权威的边缘化,“保护者”以国家权力行使者的名义向“被保护者”提供排他性服务,从中获取经济政治回报,进而扩大“保护者”为了私人目的支配他人的能力。这种公共资源的支配占有方式破坏了国家权威的公共性和公正性特征,只向少数“被保护者”提供非公共性服务,激励了“保护者”的逐利动机和营私行为。随着以利益为中心的“保护主义”关系网络逐渐弥散于广大的乡村社会,村民自治制度被逐步边缘化,乡政府的公共功能被严重削弱,公共权力在国家权威的名义下沦为少数人追求私人利益的工具,构成了社会冲突的温床。在最近广东乡村发生的几次恶性官民冲突事件中,肇事原因之一就是乡村“保护主义政治”为加剧冲突和制造矛盾提供了动力。乡村“保护主义政治”的蔓延是乡村政治经济正常发展的障碍,应当引起更多的关注。

「注释」

[1]参见《布莱克维尔学百科全书》中“保护主义”辞条,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0-131页。

[2]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73页。

[3]VivienneShue,ReachoftheState,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88,p.61.

[4]白威廉、麦谊生对此有实证,参见笔者的“政治与市场:双重转型”,载边燕杰主编的《市场转型与分层──美国社会学者中国》,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556页。

[5]出处同上。

[6]参见JeanC.Oi,StateandPeasantinContemporaryChina,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9.

[7]相关争论参见倪志伟的“市场转型:国家社会主义由再分配到市场”和白威廉、麦谊生合著的“政治与市场:双重转型”,载边燕杰主编的《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第183-217页、第553-573页。

[8]何清涟,“当代中国宗法组织的复兴”,载刘青峰、关小春编《90年代中国农村状况:机会与困境》,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7页。

基本特点范文篇4

关键词:矿产资源;开发;地质勘查;分析

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工作进程的发展和我国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进,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大了,相应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开展也逐步深入,许多新型技术和设备被研发出来广泛的应用到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中,但是,和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需求相比,却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和距离,所以,我国的地质勘查工作还需要更大程度的资源勘查和开发以及更加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

1、我国矿产资质勘查发展背景

矿产资源地质勘查技术在我国应用的较为广泛的技术,尤其是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由于地质勘查需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由于存在像气候条件、地质水文条件变化等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得地质勘查工作变得更为困难,再加上以往的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工作主要由国家承担执行的,所开发出来的资源也归国家所有,这样的经营模式从根本上淡化了对勘查成本的控制和研究,勘查技术等不到有力的提升,制约了我国地质勘查技术的发展和研究进程。但随着地质勘查、矿产资源的开发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地质勘查的工作逐步的走向了商业化,随着市场经济的自我完善和改进,这一情况有了改变。

2、地质勘查特性分析

2.1地质勘查定义特性。(1)对象不同质特性目前的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具有着对象不同质特性,简单的说,就是在所有的矿产资源区块中,没有生产情况、地质情况等完全相同的矿产资源产地。矿产资源的勘查需要在不同的地区进行地质勘查,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因为每一块矿区的实际情况都是不同的,具有其独特的特性,所以,地质勘查工作的进行需要通过各种假设才能证实。(2)抽象性地质勘查资源开发是商业性的生产活动,所以,其开发的矿产资源具有抽象性,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地质勘查,不同于其他有事物生产出来的产品,地质勘查主要是指对于一些地下矿产资源的研究性报告和说明的数据信息,是后续资源开发和开采的主要依据,是作为参考指导工具存在的,它不是指已经开采出来的矿产资源,如果是没有经过地质勘查的矿床,没有相应的研究性报告和说明,那么该矿床仍属于自然物,不为产品,没有使用价值。地质勘查是通过对自然界中可能存在的矿物进行勘查定点,做量化分析的工作,通过数据的采集归纳和分析处理,形成对矿床的认知。2.2效益不确定性。(1)持续投入性在自然界中寻找矿产资源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矿床的寻找具有着很大的隐秘性,要找到矿床,大量资金的投入是其前提和根本保障。此外,所以,矿产地质勘查具有着工作周期长的特点,甚至有的大型矿场还需要几代人的付出和探索才能开发。这就意味着矿产地质勘查的长周期性和投入大量资金决定了其存在的持续投入性。(2)高风险高回报性根据矿产地质勘查的持续投入性可知,地质勘查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维持地质勘查的运转,所以,地质勘察有着很高的风险性,因为一旦资金链不足,无法支撑矿产资源接下来的勘查工作,那将意味着以往的投入都将打水漂。通常的情况下,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的认知过程都是由浅入深的,矿床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因为没有办法准确的知道那一块地区有矿床,比不是靠勘查人员凭空臆想或者光靠理论数据就能找到的,需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勘查,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有可能会经历多次失败,才有可能发现矿床。地质勘查经历一开始的发现矿点,到普查、收集数据、初次勘查、到最后的详细勘查的过程后,会有将近百分之90的矿点被排除淘汰,而真正能够发现矿床并且具有经济效益的成功率只有百分之1左右。然而,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又有着高收益性,发现一个矿床带来的经济效益往往是之前投入的许多倍,其投入产出比是很高的,能够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3)矿产资源产出不均衡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勘查时各个产区地质情况、水文情况等等因素的不同使得勘查变得复杂引起的。同样的,由于地质情况等情况的不同,其造成的矿产资源的产出也是不均衡的,从全球的矿产资源来看,由于各地的勘查技术和勘查条件的不同,再加上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导致找矿存在地域的差异性,进而引起产出不均衡性。如小的矿床投入低,但是资源小,经济效益自然也就小,大的矿床投入量则十分大,而由于地形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一样规模的矿床可能投入的资金和时间又是不一样的,这种差异引起的产出不均衡的也会进一步的导致勘查资源的效益不确定性现象的出现。2.3勘查技术特性。(1)勘查成果的低流动性因为矿产资源资质勘查有着投入资金大、工作周期漫长和高持续性等的特点,在对待勘查矿点的认知过程往往也需要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有的甚至需要几代人才能发现有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要想有一个好的勘查成果是十分不容易的。而且,由于矿产资源开采工作者和矿床的勘查工作者之间存在着各种利益冲突,例如像承包方将勘查信息做商品卖出或者泄露,就为让勘查工作者多年的勘查工作所做的付诸东流,变得毫无意义了,这样做就限制了勘查工作的开展,所以勘查成果具有着较低的流动性。(2)勘查的非充分性由于地域差别、地质条件差别、矿产资源类型差别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地区在探矿权分配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这样就会致使探矿权有可能出现单一化的现象,即是产权垄断现象,这和地质勘查的非充分性有关,地质勘查的勘查工作,必须经过区域地方许可才能进行,没有授权不能勘查和开采。

3、结论

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地质勘查的准确性,但是,勘查工作仍然是一份十分艰难的工作,仍存在如上述的很多问题需要去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只有对地质勘查的一切基本的特点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够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革和完善,以推进我国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林鹏波,浅议矿产地质勘查的基本特点[J]《江西建材》2015年第11期.

基本特点范文篇5

内容上的自然经济观点,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传统经济思想始终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看成是最理想的经济生活模式。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经济思想的基本观点产生和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尽管地主阶级内部当时存在着各种不相同的学派,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作为他们理想社会的经济基础。儒家思想后来发展为封建正统思想的主体。儒家创始人之一———孟轲曾这样描绘儒家的社会经济主张:“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孟子•尽心上》)这是一个典型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的图画。西汉后期召开的盐铁会议上,以封建正统思想标榜的文学贤良则认为社会经济生活的模式应该是“千室之邑,百乘之家,陶冶工商,四民之求足以相更。故农民不离畦亩,而足乎田器,工人不斩伐而足乎陶冶,不耕田而足乎粟米。百姓各得其便,而上无事焉”。(《盐铁论•水旱》)这里虽然有手工业者,也有商人,但仅限于百乘之家,千室之邑的范围内,而绝不同外界交换:“远方之物不交,而昆山之玉不至”(《盐铁论•通有》),“道路罕行,市朝生草”。(《盐铁论•力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是其基本主张。东晋时期的陶渊明甚至把世外桃源看成是最理想的社会:“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耕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称道的太平盛世,无非是“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史记•平准书》)以及“频致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通典•食货七》)这种农业自然经济的繁荣景象。直至到了近代的许多思想家,包括一些进步思想家,也仍然主张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如龚自珍的“农宗”思想,就主张一宗百亩之田,其中十亩之地为住宅,十亩之田出租税,十亩之田养佃户,十亩之田种经济作物,三十亩自家人口食用,余三十亩所产用来交换手工业品。要求人们“皆不得以澹泉货,百家之城,有货百两;十家之市,有泉十绳,裁取流通而已,则衣食之权重,则泉货之权不重。”(《农宗》)虽然不主张彻底取消货币,但仍然主张“衣食之权重”的农村自然经济。甚至革命农民,并且是近代革命农民,也把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经济看成自己的理想国。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就主张:“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家鸡,二母彘,无失其时。”“凡二十五家中陶冶木石等匠俱用伍长及伍卒为之,农隙治事。”完全是一幅古老的自然经济图景。第二,传统经济思想的自然经济观点的表现,是它的轻商、贱商和抑商原则。重农抑商一直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康有为曾指出中国封建经济思想的这一特点。他说:“吾国古者首去渔猎,则以农立国,是故分田制禄之经,重农贵粟之论,布满经史。”(《请励工艺奖创新折》)这里说的确是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的实际情况。早在战国,封建制度产生时起,地主阶级思想家就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农业是富国富民的本业,而工商业则是末业。要富国强兵必须重本抑末。国家必须在政治上、经济上、财政上大力推行重农政策,而打击或限制工商业的发展。比如,商鞅变法就规定:百姓“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史记•商君列传》)“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商君书•外内》)通过这种办法,使“民不得无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同上)。西汉时期,国家规定“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商人子弟,“不得仕宦为吏”(《史记•平准书》),在政治上压抑商人的地位。西晋王朝规定:“侩卖者,皆当着巾,白帖额,题所侩卖者及姓名,一足着白履,一足着黑履。”(《太平御览》卷八二八),对商人公然进行人身侮辱。直到近代,这种仇视商品货币经济,贱视工商业者的传统观念,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直到19世纪70-80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已有相当发展的条件下,地主阶级顽固派还在鼓吹只有“重农抑商”、“务本知俭”才能使中国富强的观点,反对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的“振工商以求富”的主张,仍然认为“自来天下之大计,未有舍本而可以图富者。”(曾廉:《纺砖楼记》)。在中国历史上,既使那些重视工商业的思想家,也都难于摆脱传统的农本工商末观点。重农抑商思想和政策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了2000年之久,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一条基本原则。封建传统经济思想维护自然经济的特点是不奇怪的,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1)农业是封建经济最主要的部门,封建农业本来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以,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自然经济观点实际上是封建自然经济基础在经济思想上的反映。(2)商品货币经济对自然经济有瓦解作用,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和封建剥削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地主阶级思想家自然要竭力赞美、维护农业自然经济,而敌视、打击商品货币经济。

也就是说,地主阶级的阶级利益决定了封建经济思想必然维护自然经济,而敌视商品货币经济。

二、观察问题的国家本位主义立场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对各种经济问题的看法,总是以国家为本位,从国家的角度,从国家的立场,从国家的利益出发。有的学者在比较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和西方经济思想时,称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为国家经济学观点,就反映了传统经济思想的这一特点。中国历代思想家经济思想的中心点都是密切联系如何治理国家问题的,如认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管子•治国》)以个人为本位,从个人角度谈论经济问题的,不是没有,但为数很少。古希腊色诺芬的《经济论》专门论述私人奴隶主怎样管理好自己的家庭经济,而同时期中国的商鞅、孟轲以及其他许多思想家的经济思想著作,研究的则都是如何富国富民问题。由于观察问题主要持国家本位主义立场,因而形成了传统经济思想如下两个重要特征:第一,在政治与经济关系问题上,总是强调政治的首要地位。国家政权是政治中最本质的东西。从国家立场观察问题,自然也就是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它要求处理一切经济问题,都从地主阶级的政治利益出发,认为政治上的安危比经济上的贫富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传统思想的这一特点,集中表现在贵义贱利思想在中国经济思想史的长期统治上。中国古代所谓义,不仅是个道德规范,它实质上是一个表示封建政治原则和思想道德原则的范畴。利,则主要指物质经济利益。中国经济思想史上长期存在的义利之辩,实质是封建政治、思想、道德原则和物质经济利益的关系问题,简言之,也可以说是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在这个基本问题上,地主阶级传统经济思想一直坚持贵义贱利原则,即要求把义放在首位,谋利、求利必须符合义的原则,服从地主阶级的政治利益和道德原则,要求统治者“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上》)“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所以,“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四书•大学》)必须“见利思义”,当义和利发生矛盾时,不能见利忘义,而必须毫不犹豫地舍利取义。由于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封建士大夫都以安贫乐道为荣,而以置身经济事务为耻。“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四书•大学》)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封建的义,是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在,贵义贱利原则,实质是维护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原则,它只关心地主阶级的既得利益,至于社会经济、社会生产是否能得到发展,则是次要问题。正是这种贵义贱利思想,造成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轻视生产,鄙薄经济事务的坏风气。第二,关于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理论,成为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由于观察问题的国家本位立场,所以历代思想家总是从国家角度出发,从封建经济的全局出发来谈论经济问题。他们谈论最多的,主要是义利关系即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农工商关系即国民经济各部门关系问题,以及国家财政问题、土地问题等,至于个人、家庭、单个生产单位如何处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问题,则很少有人论及。所以,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可以说是宏观经济学思想,而不是微观经济学思想,它主要是关于封建经济全局、或国民经济总图景的理论,这是传统经济思想国家本位主义立场的必然结果。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国家本位主义立场产生的原因,首先与中国封建中央集权制的统治有关。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为了镇压农民的反抗,地主阶级建立了强大的国家机器。“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就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这和西欧封建制度很不相同,西欧国家是封建领主制,一块土地经济上的所有者,同时也是政治上的统治者。中国则不然。封建地主对农民可以进行经济上的榨取,而政治上的统治,则主要是通过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来实行。在地主和农民的关系中,封建国家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通过封建国家,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就不允许有大的变动,任何一个关系封建经济全局的问题都不可能得到解决。中国封建专制国家在封建政治和经济生活中这种决定性的作用表现得十分突出,十分明显。历代地主阶级思想家都十分清楚这一点,这就是为什么封建思想家考虑经济问题往往从国家立场出发的重要原因。中国封建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与传统经济思想的国家本位主义立场这一特点也有关系。由于封建国家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要干一番事业,要改造社会,实现自己的抱负,必须做官,然后才有可能。中国封建知识分子走的是一条学而优则仕的道路,追求的目标是读书做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他们平时学习,研究的是治国平天下之道,游说诸侯王公也好,参加科举考试也好,靠的也是治国平天下之道,做官执政以后,用的也是治国平天下之道。所以,封建知识分子一生学的、说的、做的都是天下国家的大事,否则他们就没有出路。所以,他们不谈问题则已,一谈问题就必然从国家立场出发,政治问题如此,经济问题也如此,这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观察问题的国家本位主义特点形成的主观社会原因。

三、理论发展上的停滞与僵化

封建传统经济思想的这一特点,首先是指封建传统经济思想自从成为统治思想以后,它的基本观点2000年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2000年前的封建思想家提出的观点,甚至在2000年后的地主阶级思想家嘴里,说的几乎完全一样,论点论据都很少区别。如,关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的贵义贱利原则,关于农工商关系的重本抑末思想,关于消费的崇俭黜奢原则等等,2000年间一直为封建正统经济思想家们所反复咀嚼。封建正统经济思想的发展史,可以说是封建正统经济思想原则的不断老调重弹的历史,几百年、上千年,甚至2000年间,很少新意,很少发展,很少有什么新观点。传统经济思想停滞僵化的又一个表现,是它的基本原则,基本观点的宗教化、教条化。封建传统经济思想的基本原则,主要出于封建“圣人”之口,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推崇,抬高,它们逐渐成为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成为人们必须遵从的绝对真理,取得了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人们谈论经济问题,国家制定经济政策,都

必须遵循它的基本原则,否则就是离经叛道、非圣诬法。久而久之,传统经济思想原则就变成了宗教教条,成为封建思想家观察、认识一切经济问题的出发点。这些教条不容人们怀疑,人们分析一切经济问题必须无条件地以它们为指导,为依据。纵观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思想史,从其主导方面来说,实际上是封建正统经济思想教条长期统治和专制的历史。封建传统经济思想这种保守化,教条化的特点形成的原因,从客观上讲,是由封建经济基础的状况决定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发展一直停滞不前,极为缓慢,封建生产方式,封建经济基础两千年间几乎没有变化。经济基础的停滞、僵化,决定了上层建筑,特别是作为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的封建经济思想的停滞和僵化。在一个千百年间几乎没有多大变化的经济生活环境里,很难设想人们的经济思想会有什么巨大的变更和飞跃。从主观上讲,维护僵化停滞的封建经济基础,以及作为这种经济基础的反映的传统经济思想原则,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所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资产阶级社会的特征时曾指出:“资产阶级除非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反之,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一切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封建经济关系的任何带有根本性质的变动,都会危及封建剥削阶级的既得利益。所以封建统治阶级总是要利用传统的思想观念,来维护传统的生产方式,借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对于一切不利于保护封建经济基础,和封建正统经济思想原则不同的异端经济思想,他们总是极力予以压制、排斥、打击,而对那些有利于地主阶级利益的传统思想原则,他们则要作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一代一代地尽力鼓吹和宣传。这是造成封建传统经济思想原则保守化、教条化倾向的重要原因。中国传统经济思想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上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思想,但不是唯一的经济思想。虽然中国长期的封建时代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非常缓慢,但毕竟还是在发展着,变化着,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后期,这种发展和变化还是相当迅速的。这种变化反映到经济思想上来,就是在中国经济思想发展史的各个阶段上,都有与传统思想相对立的反传统的思想。这些反传统思想虽然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不占主导地位,但它的内容却反映了各个历史时代的新变化,有许多新鲜的、进步的、有生气的东西。一部中国经济思想史,不仅是封建正统思想形成、统治和衰落的历史,同时也是反正统思想同封建正统思想、进步思想同保守思想不断斗争的历史。研究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特点及传统经济思想与反传统思想之间的矛盾斗争,对于我们认识封建经济思想的本质,揭示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发展规律,对于肃清封建经济思想的流毒和影响,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基本特点范文篇6

一、对历史基本理论的考查已延伸至选择题

近年高考对历史基本理论的考查向试题全面渗透,已从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的考查,扩展到选择题的考查。从近年的高考试卷看,在选择题中,出现了一些考查理论思维能力的试题。这类试题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题干给出历史事实,选项为历史概念、历史结论。这类题主要考查考生能否抓住事物的本质,将历史事实上升到理论高度去认识。如:

1996年第8题,“清初奖励垦荒、宣布原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和实行‘摊丁入亩’,它们的共同作用是”(调整生产关系)。此题考查考生能否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历史现象和本质的能力。

1998年第21题,“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这一措施”(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此题考查考生能否将史实上升到有关社会革命实质的理论高度去认识,即首先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领域的任务,然后再进行选择。

这类试题,引导学生从理论高度分析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

第二类,题干给出历史概念或结论,选项则为历史事实。这类题通过考生对史实依据的选择,测试考生对历史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如:

1998年第23题,“1640年英国新议会的召开是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议会提出了掌握政权的要求)。此题通过考生对这一历史结论的最佳史实支撑点的选择,考查考生能否把握资产阶级革命的本质特征。

1999年第27题,“《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其中包括:‘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化的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等等。得出这些结论所依据的事实包括”(资本原始积累、资产阶级革命、海外扩张、工业革命)。此题通过考生确认备选项提供的史实,考查考生是否真正理解了题干中所提供的“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的理论观点。

这类试题,引导学生用史实说明论点,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

第三类,题干与选项均为历史事实,但二者之间却隐含着某种辩证的关系。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能否运用唯物辩证法对历史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如:

1995年第26题,“促使派与集团决裂,同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的原因有”(国民党撕毁政协决议,发动全面内战;非法召开‘国民大会’,制定伪宪法;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国统区反蒋斗争高涨)。此题是从因果关系的角度,考查考生能否全面分析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

1997年第16题,“造成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多种因素中,主要的是”(“”、化和“反右倾”的后果)。此题考查考生能否把握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即一般情况下,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此基础上,再找出体现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的选项。

这类试题,引导学生把唯物辩证法切实转化为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论和认识论。

从以上例题可以看出,近年的高考试卷对一些选择题的命题,所给题干只是明确限定试题的指向,题干与选项之间往往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解题的过程,往往是史论结合分析问题的过程。解题的关键,往往是运用什么理论观点为指导,确定选择的标准,随之才可建立史与论的最佳关系,正确地阐释历史。这样的命题方式,无疑开拓了选择题对历史基本理论的测试功能。

二、重点是对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和唯物史观的理解与运用

从对历史基本理论考查的内容看,近年的高考历史试题所涉及的,主要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和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从1992年—1999年的高考试题看,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考查考生对历史发展进行因果联系的分析。这种分析必然涉及到原因和结果这一基本范畴。近年高考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对不同类型的因果联系的分析。

1.一因多果。

1995年第28题,“在中,上海‘一月革命’对全国造成的直接影响有”(各省市掀起夺权高潮、各地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武斗事件普遍发生)。1997年第32题,“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了‘新政’,结果”(清政府仍处在困难之中、增加了人民的捐税负担)。这类试题,主要是考查考生能否从不同层面去分析其结果。

2.一果多因。

近年高考试卷中,这类试题出现得较多,命题者要求考生在众多的原因中,能够分析出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等。

1994年新科目组第5题,“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1998年第9题,“《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1996年第12题,“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1999年第3题,“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1992年第7题,“1941年英军再次进攻虎门,守军抵抗失败,炮台失陷,其直接原因是……”

1999年第16题“1939年,国民政府政策重心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1995年第7题,“清政府对义和团由剿到抚是为了”(控制和利用义和团,属主观原因)。

1994年新科目组第23题,“袁世凯得以复辟帝制是因为”(他拥有最高地位和独裁权力,属主观原因。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支持、尊孔复古的思想逆流泛滥、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力量涣散,属客观原因)。

3.同因异果。

1995年材料解析题第38题,要求学生依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认识三大发明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1997年材料解析题第46题,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分析西进运动的作用。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能否认识到,相同一个原因可以导致结果迥异的历史现象。

4.同果异因。

1992年第34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经济衰退,其主要原因,法国不同于英国的有……”1998年第44题,“凯末尔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1920年下半年进入高潮,其原因有……”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能否认识到,历史现象的原因迥然不同,但导致的结果却殊途同归。

5.互为因果。

1996年25题,“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该题体现了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之间互为因果关系。1997年材料解析题第44题,根据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李shēng@①的治国方针、措施和后果。该题体现了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为因果关系。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能否认识原因和结果可以彼此促进,互为因果。

第二类,考查考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这种分析必然运用到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必然性和偶然性等理论范畴的知识。

1.共性和个性。

1997年第5题,“《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互相矛盾)。该题要求考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二者的个性,即不同点。1999年第29题,“1848年巴黎工人六月起义和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都属于……”该题要求考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二者的共性,即相同点。

2.形式和内容。

1992年第23题“下列各项中,哪些是《天工开物》的内容……”该题主要考查考生是否掌握此书的主要内容。1995年第32题,“十月革命后,丘吉尔曾组织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苏俄;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他主张‘给俄国和俄国人一切可能的援助’;1946年3月,他又发表了铁幕演说。这些表明……”该题考查考生能否认识不同形式下的共同本质内容。

3.现象和本质。

1995年第9题,“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在于要不要……”该题考查考生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1997年第17题,“1975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的实质是……”该题考查对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实质的理解。

4.必然性和偶然性。

1994年新科目组第21题,“夏启以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阶级对立的产物)。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具有必然性,而以夏启为开端则有偶然性。但夏启的出现,加速了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实施。1996年第26题,“隋炀帝得以统一全国的原因有”(北方各民族的融合、北方各族基本完成封建化、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发展、隋炀帝杨坚的决策正确)。以上诸项原因使隋朝的统一具有必然性,统一由隋炀帝实现,则有偶然性。但隋炀帝的出现加速了统一的实现。

第三类,考查考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正确的评价论断,对社会发展规律进行理性揭示。这些思维过程,必须运用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国家和革命,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等理论范畴的知识。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998年问答题第49题(“独立战争”一题),考查对生产力是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决定国家政权的性质和形式的理解。

1995年第27题,“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考查先进的生产关系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1996年第31题,“清朝前期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具体表现在……”考查考生对落后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阻碍作用的理解。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995年第25题,“近代中国各派军阀的共同点”之一是“以分散性封建地主经济为基础”。考查对经济对政治的决定性影响的理解。

1996年问答题第47题,要求学生指出“经济发达,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繁荣”是唐朝文化繁荣的原因。考查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影响。

1997年第31题,“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考查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

1998年材料解析题第47题,考查战后日本教育、科技等文化史内容,是从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角度发问的。考查了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

3.阶级、国家、革命。

1994年问答题第41题“墨子题”第2问,要求考生从时代背景和阶级属性之中,分析墨子思想主张产生的社会根源。考查阶级分析的方法。

1994年第21题,“夏启以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考查有关国家起源的观点。

1998年第25题,“巴黎公社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主要表现在……”考查对国家本质的分析。

1997年第19题,“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下列各项最能表现这一性质的是……”考查社会革命的实质。

1995年第14题,“法国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是……”考查社会革命的根源问题。

1997年第21题,“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最重要的成果是……”考查社会革命的作用问题。

4.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999年第14题,“陈独秀被称为‘的总司令’,主要是因为他……”考查对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分析。

1994年第29题,“本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第三世界联合反霸斗争的突出表现有……”考查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的观点。

三、对历史基本理论,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史学研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高考对史论结合赋予特殊的含义:史,就是考生已掌握的史实和试题中提供的各种材料;论,则是考生已掌握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和原理。1995年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首次在文字表达能力中,规定了“史论结合”的要求,并在当年的试卷中清楚地体现出来。

例如,材料解析题第39题,关于继昌隆缫丝厂问题即如此。第1问要求根据材料概括提炼出该厂生产经营的重要情况,属“史”的范畴。第2问要求考生根据所列出的情况,引出应有的结论,属“论”的范围。再如问答题第42题,中国现代农村的变革,设计了3问,其中第2问“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及结果”,考查考生归纳、概括和评析能力,要求史论结合,在阐释中渗透立场与观点(主要是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观点)。这一问是答题的重心所在。第3问是要求以理论高度引伸出一些应有的认识,也属“论”的范围。

1998年修订后的《考试说明》,将“史论结合”单列出来,并归入历史阐释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高考命题将继续坚持,并逐步增强对运用历史理论分析问题能力考查的力度。要求学生做到,在正确的理论观点指导下,对史实进行科学的分析,并把理论观点有机地融入历史评论之中。

1998年的高考历史试卷对史论结合作了最恰当的运用。从问答题看,设问和做答都是围绕史论结合的运用展开的。例如第48题,命题者以中学教材为依托,首先在试题中指出明清时期出现的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命题者以此作为设问的出发点,向考生提出两个问题。第1问,“概述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偏重史实。第2问,“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偏重史论。试题的立意在于通过对明清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的比较和分析,考查考生能否从明清时期的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入手,分析这两种文化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在该题的参考答案中,要求考生务必将这种分析上升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即“上述文化现象正是当时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来认识,并赋1分的分值,使这一理论成为试题答案的有机构成。再如第49题考查了生产力是决定因素这一原理,要求考生运用这一理论,分析、认识阐释北美、拉美不同的历史现象,这种能力要求,也是通过史论结合运作的。这对今后的高中历史教学和高考复习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随着高考历史理论思维考查力度的加强,注重历史基本理论的教学也就日益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系统地逐步对教材中蕴含的历史基本理论作深入浅出地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强化运用历史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训练。这样才能适应高考历史注重对历史基本理论考查的趋向,才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分析的科学的历史理性思维定势,也才能使历史教学具有灵魂。

基本特点范文篇7

论文摘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付出了大量的、艰辛的劳动,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得不到正确的评价。因此对教师劳动进行辩证的科学的认识、公正的评价,对教育教学的推动和科学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主体、对象、任务、过程、效果等五个方面谈谈对教师劳动的基本特点的认识。

人的活动(包括一切社会劳动)的一般结构关系是“主体——活动——客体(对象)”。活动通常又可以有任务、过程、结果(或成果、效果)等方面。据此,笔者将从主体、对象、任务、过程、效果等五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教师劳动的基本特点。

一、教师劳动的主体特征

教师劳动是一种角色劳动,作为主体的教师是一种角色,所谓主体特征也就是指它的角色特征,主要有:

1.教师是一种具有独特社会地位的职业角色

教师是一种极为平凡的“普通劳动者”角色,但是,在人类文明的传承过程中,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在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教师都有其特殊的重要作用。教师担负着传递历史和现实的人类文明成果的任务,递续工作目的是在“创造”继承和发展人类文明的新一代创造者。

2.教师是一种具有专业特点的社会角色

教师这种职业角色,必须具有特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必须经过特定的专业训练和专业实践才能胜任。教师角色的这种专业特点,体现在师范专业性和“学科专业性”方面;师范专业性首先就表现为掌握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专业知识,社会活动规范知识;其次,师范专业性还表现在传授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即“传道、授业”,传授的关键又在“内化”,即要转化为学生心理上的东西(知识能力,品质等),这就必须要具备教育能力,学科专业性也表现为“掌握”和“传授”两个方面,但范围只指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传授”。

3.教师是一种具有综合职能的社会角色

教师是一种对应学生又具有综合职能的独立角色,这种综合职能表现为它集合了多种其它社会角色的职能。其基本职能是“传道”、“授业”,在这种职能活动中,包括有领导者、管理者的职能,严父慈母的职能,知识讲解员的职能,“个性模特儿”的职能,身心保健医生的职能,体育教练、艺术指导以至于公安人员的某些职能等等。无疑,这些角色职能在教师的活动中极为有机的综合为教师角色的一种整体的独立职能。

教师这种多重角色特征,反映了作为教师的特有难度,教师角色冲突,不仅表现为角色转换冲突,多重角色冲突,角色个性的冲突,还包括了教师角色本身内部的冲突。

4.教师是一种具有个人个性示范作用的社会角色

当教师在讲授科学专业知识的“授业”活动时,自身知识的渊博精深与否就作为学生的样板而影响学生;尤其在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这种“传道”活动时,自身的个性更将作为样板影响学生。显然只有在教师的个性与其所传授的一切相一致的时候,这种示范才是积极的,才能以难以计量的力量来增大所传授内容的作用,并丰富这些内容;否则,后果将完全相反,正所谓“身教重于言传”。

二、教师劳动的对象特征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学生,其主要特征有以下两点。

1.教师劳动的对象,既是“教”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

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劳动中,学生是劳动的客体,是受教育者。但与其他以“物”为对象的劳动不同,教师劳动的这个客体对象同时又是主体,教师把教育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必须有赖于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又是作为主体的主动一方。

教师劳动的对象作为主体,就在于学生不是以消极被动的状态来接受教师这一主体的影响的,而是带着他的主观偏颇性积极主动地或能动地对待教师的影响的。接受不接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持有某种“主动权”,教师只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使他接受影响。否则,学生将以另一方向的消极性来拒绝教师的影响,学生这种主体性的消极表现并不必然地表现为清楚意识到的对立或拒绝。对学习的意义认识不清,对学习内容缺乏好感,对教学方式方法不适应,已有知识基础不足等等,都将作为主体的表现而反映在学习活动中。

2.教师劳动的对象与教师具有“主体与主体”的关系

教师劳动的对象还具有一种辩证意义上的以教师为客体的主体性,也是我们常说的教学相长。

学生许多优秀的品质可以教育学生,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可以启发教师,学生可以使教师“教然后知困”,学生的意见、批评,可以教育提高教师水平。但是,这并不否定师生关系在教师劳动中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基本性质。

三、教师劳动的任务特点

教师劳动的任务特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劳动的心理学意义:教师劳动的每一项任务都在于从劳动对象即学生的心理上去实现它,去造就一个个完美的个性,去塑造一个个高尚的灵魂,而不是从外部去“雕琢”对象,正是基于这个特征,人们赞美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教师劳动任务的全面观点,首先是全面发展每个学生的德、智、体、美诸方面。教师的劳动虽有分工,但都负有全面发展学生上述各个方面的任务;其次是全面发展学生各种类型个性。用一个模式来固化学生的个性既做不到,强做则反而有害;第三是全面教好每一个学生,对于少数学生即使“毛病”累累,教师也不能抛弃他,相反,更要加倍努力予以教育,要全面教好每位学生。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好的教育环境,一定能使每位学生成人、成才。

四、教师劳动过程的特点

1.教师劳动过程的智力性质

教师劳动的过程,是一个运用智力的过程。

教师劳动的这种性质决定,教师劳动的对象是人,是人的心理,其产品则是完美的个性和优秀的人才。如就体力、脑力劳动的一般区别来看,体力劳动的过程,其程序、进度、成效,一般比较易于受意志努力的调控,而脑力劳动则相对地比较难于受意志努力的调控。

教师脑力劳动的性质,也不同于其他形式的脑力劳动。如科技人员的劳动,其过程一般是止于物性对象的“精神产品”的形成;文学艺术家的劳动,其对象虽然是社会的,但其“精神产品”的转化一般也不属于劳动过程的直接范围。而教师劳动的过程正是转化过程,教师的脑力劳动和其他科技人员的脑力劳动也是一种角色分工。作为教师,就必须有能力实现“传授”,有能力实现“转化”,这就意味着教师劳动有着较其他专业能力劳动不同的要求,老师不仅要掌握其专业角色劳动的知识能力,同时还要有传授这一切的知识能力。

2.教师劳动过程的个体形式

劳动的脑力性质决定了教师劳动的个体形式。显然,从教师掌握历史或现实的精神劳动成果的学习活动到备课、讲课、辅导、批阅作业及思想教育的“传道”活动,都首先是头脑中的内部活动,而这只能是个体的。但劳动的个体形式丝毫不意味着教师劳动是彼此毫不相关的,一位教师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低效将深刻地影响着所有教师活动的成效;前一年级的教育教学水平也会影响后一年级,关键在于,教师劳动的协同是极为有机的。

3.教师劳动形式的创造性

这里的创造性是一种角色规定的特征,是指“必须”创造,而不是说凡担任教师角色的个人就必然会创造。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根本在于这一角色活动并无确定的规范、程式或方法可以到处套用。第一,学生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第二,教育内容千变万化;第三,环境条件千变万化;第四,教师个人条件,尤其是知识技能也千差万别、时时变化;教师个人必然会形成一整套体现其个性特征的教育教学方法,老师就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去创造性的教学,教师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范围当然要一致,但他必须根据教学对象重新安排、重新处理,将教学内容变成自己的东西,通过自己的理解、构建,然后才能科学地、创造性地传授给学生。

教师劳动的这种创造性既是一种科学性创造,也是一种艺术性创造。创造的科学性在于他是按照特定的对象条件和特殊的教学形式从新的角度、新的水平上揭示客观规律;创造的艺术性在于通过生动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手段重现形象,即重现教学内容中的知识体系、物质属性、事物形象。在这里,教师则是特殊的演员。同时,在教育中敏锐的应变机智,又极富艺术灵感,喻人以理基础上的动人以情,也是艺术功效。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并不否定教师劳动过程中有一般的或普遍的规律存在,关键是要在创造性的劳动中根据具体的对象,内容、环境、条件等等来灵活地运用这些规律。既不能离开一般规律,又不能机械硬套,这就是“教有法而无定法”。4.教师劳动过程机动的时空条件

教师的劳动在时间、空间上是有严格限定的。上课、下课必须按时进行,教学进度必须完成,课前的备课和课后的作业批改、学习指导也都有时间限定;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场所,如教室、实验室、运动场等也有严格的规定。但另一方面,教师劳动的时空条件又很机动,如备课1小时、2小时,批改作业用1小时、2小时,时间的机动带来空间的机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家内家外、手机短信、电子邮件、QQ聊天,无处不是教师工作的场所。

5.教师劳动的过程靠自觉的劳动态度

教师的自觉劳动是指从事这一劳动必须自觉,教师劳动之所以有这一特点,是由于其脑力性质,个体方式,灵活的规程及其时空条件,因而就难以从外部来控制其整个过程。这样,教师劳动的态度:干与不干、多做少做、努力与不努力、应付地干或创造性地干,都主要取决于教师本人是否自觉,取决于教师是否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观念,学习掌握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五、教师劳动的效果特征

教师劳动的成效主要是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水平。老师写了多少页的教案、批改了多少作业、上了多少节课,开了多少次会,这只能说明做了多少工作,进行了什么活动,但并不能反映出其对社会的贡献,而社会的需要从根本上说恰恰是其实际的贡献。

1.教师劳动的成果是集体的

教师的劳动是个体形式,但受更为深刻而有机的内在协同关系的影响,反映在教师的劳动效果上,其成果为集体的。对于任何一个学生的成长来说,任何一个老师的劳动都只是浇了有限的一滴水,培了有限的一把土,而且相对于整个社会、家庭等外部环境的影响来说,所有学校教师劳动的影响作用是有限的,但是,集体并不抽象,它是个体的有机总和,在成果上,也是各个教师不同大小、不同深浅作用的有机总和。

2.教师劳动效果的获得是不确定的

一般来说,如果教师本身德才兼备,扎实地掌握了教育科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有着渊博的专业知识,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那么在积极努力的前提下,其劳动效果的获得就比较有把握,但是,即使如此,其效果的获得仍然是相对的,不确定的。根本的原因是教师劳动效果并不取决于主体一方,同时还取决于既是客体又是主体的对象(学生)一方,而后一方面的因素又是作为主体的教师一方所不能完全控制的。一个学生的成长,会受到遗传、家庭、社会、学校多方面的消极或积极因素的制约,外部因素的作用又要受到学生自身生理、心理规律的制约,而且,学生在一个教师的教育下可谓“来去匆匆”,这样,教师的教学效果自然是不确定的了。

3.教师劳动的效果是长期的、多样的

教师劳动的效果体现在学生的德才水平,这样的效果有个体效果和社会效果,它们都是长期才能显示。这样的效果难以立竿见影,不是讲几节课、谈几次话就能获得的。因此,不能仅据一两节课的检查或一个阶段的考试来论定;也不能仅据一个阶段的学生纪律表现来论定,这些检查结果都只具有临时的、局部的意义,而只有在具有相当稳定的结果的时候,才是一种教学效果的表现,而这又只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才能显示。尤为重要的是,从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来看,教师的劳动效果必须表现为一定的社会效果,就是说,要看学生在参加社会活动、社会实践后,作为社会成员能为社会作出怎样的贡献,有怎样的社会价值,才能定论教师劳动的真正效果。“学生产品”的质量,固然在“制造”时可以鉴定,但更重要的是在“使用”时的鉴定,这是一个更为长期的过程,有的学生在校时是高才生,在以后的社会劳动中却平平庸庸。显然,真正的效果是在后期,这就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4.教师劳动效果的测定是难于精确的

教师劳动的成果测定在于学生的质量,这就有其特殊性、复杂性和困难,关键是难于定量,难于量化。而一般的质量鉴定,却都离不开量化手段,但是这不能完全否定目前用于测定学生质量,也用于测定教师劳动效果的一切量化手段的相继作用。问题是要认识到这些手段的作用是相对的,有时甚至是不准确的。

总之,上述五个方面的教师劳动特点是相互关联、综合作用的。认识到教师劳动的这些基本特点,我们才能科学地、辩证地、长期坚持不懈地实施教育教学;才能科学地管理和评价教育工作以及教师的劳动效果。

参考文献:

[1]禇宏启.中国教育管理评论(第二卷)[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7):6-8.

[2]段淑芝.论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和管理[J].教育研究,2006,(7).

[3]周向东.谈谈对老师工作的认识[J].素质教育,2007,(1).

基本特点范文篇8

论文摘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付出了大量的、艰辛的劳动,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得不到正确的评价。因此对教师劳动进行辩证的科学的认识、公正的评价,对教育教学的推动和科学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主体、对象、任务、过程、效果等五个方面谈谈对教师劳动的基本特点的认识。

人的活动(包括一切社会劳动)的一般结构关系是“主体——活动——客体(对象)”。活动通常又可以有任务、过程、结果(或成果、效果)等方面。据此,笔者将从主体、对象、任务、过程、效果等五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教师劳动的基本特点。

一、教师劳动的主体特征

教师劳动是一种角色劳动,作为主体的教师是一种角色,所谓主体特征也就是指它的角色特征,主要有:

1.教师是一种具有独特社会地位的职业角色

教师是一种极为平凡的“普通劳动者”角色,但是,在人类文明的传承过程中,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在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教师都有其特殊的重要作用。教师担负着传递历史和现实的人类文明成果的任务,递续工作目的是在“创造”继承和发展人类文明的新一代创造者。

2.教师是一种具有专业特点的社会角色

教师这种职业角色,必须具有特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必须经过特定的专业训练和专业实践才能胜任。教师角色的这种专业特点,体现在师范专业性和“学科专业性”方面;师范专业性首先就表现为掌握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专业知识,社会活动规范知识;其次,师范专业性还表现在传授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即“传道、授业”,传授的关键又在“内化”,即要转化为学生心理上的东西(知识能力,品质等),这就必须要具备教育能力,学科专业性也表现为“掌握”和“传授”两个方面,但范围只指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传授”。

3.教师是一种具有综合职能的社会角色

教师是一种对应学生又具有综合职能的独立角色,这种综合职能表现为它集合了多种其它社会角色的职能。其基本职能是“传道”、“授业”,在这种职能活动中,包括有领导者、管理者的职能,严父慈母的职能,知识讲解员的职能,“个性模特儿”的职能,身心保健医生的职能,体育教练、艺术指导以至于公安人员的某些职能等等。无疑,这些角色职能在教师的活动中极为有机的综合为教师角色的一种整体的独立职能。

教师这种多重角色特征,反映了作为教师的特有难度,教师角色冲突,不仅表现为角色转换冲突,多重角色冲突,角色个性的冲突,还包括了教师角色本身内部的冲突。

4.教师是一种具有个人个性示范作用的社会角色

当教师在讲授科学专业知识的“授业”活动时,自身知识的渊博精深与否就作为学生的样板而影响学生;尤其在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这种“传道”活动时,自身的个性更将作为样板影响学生。显然只有在教师的个性与其所传授的一切相一致的时候,这种示范才是积极的,才能以难以计量的力量来增大所传授内容的作用,并丰富这些内容;否则,后果将完全相反,正所谓“身教重于言传”。

二、教师劳动的对象特征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学生,其主要特征有以下两点。

1.教师劳动的对象,既是“教”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

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劳动中,学生是劳动的客体,是受教育者。但与其他以“物”为对象的劳动不同,教师劳动的这个客体对象同时又是主体,教师把教育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必须有赖于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又是作为主体的主动一方。

教师劳动的对象作为主体,就在于学生不是以消极被动的状态来接受教师这一主体的影响的,而是带着他的主观偏颇性积极主动地或能动地对待教师的影响的。接受不接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持有某种“主动权”,教师只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使他接受影响。否则,学生将以另一方向的消极性来拒绝教师的影响,学生这种主体性的消极表现并不必然地表现为清楚意识到的对立或拒绝。对学习的意义认识不清,对学习内容缺乏好感,对教学方式方法不适应,已有知识基础不足等等,都将作为主体的表现而反映在学习活动中。

2.教师劳动的对象与教师具有“主体与主体”的关系

教师劳动的对象还具有一种辩证意义上的以教师为客体的主体性,也是我们常说的教学相长。

学生许多优秀的品质可以教育学生,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可以启发教师,学生可以使教师“教然后知困”,学生的意见、批评,可以教育提高教师水平。但是,这并不否定师生关系在教师劳动中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基本性质。

三、教师劳动的任务特点

教师劳动的任务特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劳动的心理学意义:教师劳动的每一项任务都在于从劳动对象即学生的心理上去实现它,去造就一个个完美的个性,去塑造一个个高尚的灵魂,而不是从外部去“雕琢”对象,正是基于这个特征,人们赞美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教师劳动任务的全面观点,首先是全面发展每个学生的德、智、体、美诸方面。教师的劳动虽有分工,但都负有全面发展学生上述各个方面的任务;其次是全面发展学生各种类型个性。用一个模式来固化学生的个性既做不到,强做则反而有害;第三是全面教好每一个学生,对于少数学生即使“毛病”累累,教师也不能抛弃他,相反,更要加倍努力予以教育,要全面教好每位学生。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好的教育环境,一定能使每位学生成人、成才。

四、教师劳动过程的特点

1.教师劳动过程的智力性质

教师劳动的过程,是一个运用智力的过程。

教师劳动的这种性质决定,教师劳动的对象是人,是人的心理,其产品则是完美的个性和优秀的人才。如就体力、脑力劳动的一般区别来看,体力劳动的过程,其程序、进度、成效,一般比较易于受意志努力的调控,而脑力劳动则相对地比较难于受意志努力的调控。

教师脑力劳动的性质,也不同于其他形式的脑力劳动。如科技人员的劳动,其过程一般是止于物性对象的“精神产品”的形成;文学艺术家的劳动,其对象虽然是社会的,但其“精神产品”的转化一般也不属于劳动过程的直接范围。而教师劳动的过程正是转化过程,教师的脑力劳动和其他科技人员的脑力劳动也是一种角色分工。作为教师,就必须有能力实现“传授”,有能力实现“转化”,这就意味着教师劳动有着较其他专业能力劳动不同的要求,老师不仅要掌握其专业角色劳动的知识能力,同时还要有传授这一切的知识能力。

2.教师劳动过程的个体形式

劳动的脑力性质决定了教师劳动的个体形式。显然,从教师掌握历史或现实的精神劳动成果的学习活动到备课、讲课、辅导、批阅作业及思想教育的“传道”活动,都首先是头脑中的内部活动,而这只能是个体的。但劳动的个体形式丝毫不意味着教师劳动是彼此毫不相关的,一位教师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低效将深刻地影响着所有教师活动的成效;前一年级的教育教学水平也会影响后一年级,关键在于,教师劳动的协同是极为有机的。

3.教师劳动形式的创造性

这里的创造性是一种角色规定的特征,是指“必须”创造,而不是说凡担任教师角色的个人就必然会创造。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根本在于这一角色活动并无确定的规范、程式或方法可以到处套用。第一,学生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第二,教育内容千变万化;第三,环境条件千变万化;第四,教师个人条件,尤其是知识技能也千差万别、时时变化;教师个人必然会形成一整套体现其个性特征的教育教学方法,老师就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去创造性的教学,教师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范围当然要一致,但他必须根据教学对象重新安排、重新处理,将教学内容变成自己的东西,通过自己的理解、构建,然后才能科学地、创造性地传授给学生。

教师劳动的这种创造性既是一种科学性创造,也是一种艺术性创造。创造的科学性在于他是按照特定的对象条件和特殊的教学形式从新的角度、新的水平上揭示客观规律;创造的艺术性在于通过生动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手段重现形象,即重现教学内容中的知识体系、物质属性、事物形象。在这里,教师则是特殊的演员。同时,在教育中敏锐的应变机智,又极富艺术灵感,喻人以理基础上的动人以情,也是艺术功效。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并不否定教师劳动过程中有一般的或普遍的规律存在,关键是要在创造性的劳动中根据具体的对象,内容、环境、条件等等来灵活地运用这些规律。既不能离开一般规律,又不能机械硬套,这就是“教有法而无定法”。4.教师劳动过程机动的时空条件

教师的劳动在时间、空间上是有严格限定的。上课、下课必须按时进行,教学进度必须完成,课前的备课和课后的作业批改、学习指导也都有时间限定;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场所,如教室、实验室、运动场等也有严格的规定。但另一方面,教师劳动的时空条件又很机动,如备课1小时、2小时,批改作业用1小时、2小时,时间的机动带来空间的机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家内家外、手机短信、电子邮件、QQ聊天,无处不是教师工作的场所。

5.教师劳动的过程靠自觉的劳动态度

教师的自觉劳动是指从事这一劳动必须自觉,教师劳动之所以有这一特点,是由于其脑力性质,个体方式,灵活的规程及其时空条件,因而就难以从外部来控制其整个过程。这样,教师劳动的态度:干与不干、多做少做、努力与不努力、应付地干或创造性地干,都主要取决于教师本人是否自觉,取决于教师是否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观念,学习掌握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五、教师劳动的效果特征

教师劳动的成效主要是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水平。老师写了多少页的教案、批改了多少作业、上了多少节课,开了多少次会,这只能说明做了多少工作,进行了什么活动,但并不能反映出其对社会的贡献,而社会的需要从根本上说恰恰是其实际的贡献。

1.教师劳动的成果是集体的

教师的劳动是个体形式,但受更为深刻而有机的内在协同关系的影响,反映在教师的劳动效果上,其成果为集体的。对于任何一个学生的成长来说,任何一个老师的劳动都只是浇了有限的一滴水,培了有限的一把土,而且相对于整个社会、家庭等外部环境的影响来说,所有学校教师劳动的影响作用是有限的,但是,集体并不抽象,它是个体的有机总和,在成果上,也是各个教师不同大小、不同深浅作用的有机总和。

2.教师劳动效果的获得是不确定的

一般来说,如果教师本身德才兼备,扎实地掌握了教育科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有着渊博的专业知识,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那么在积极努力的前提下,其劳动效果的获得就比较有把握,但是,即使如此,其效果的获得仍然是相对的,不确定的。根本的原因是教师劳动效果并不取决于主体一方,同时还取决于既是客体又是主体的对象(学生)一方,而后一方面的因素又是作为主体的教师一方所不能完全控制的。一个学生的成长,会受到遗传、家庭、社会、学校多方面的消极或积极因素的制约,外部因素的作用又要受到学生自身生理、心理规律的制约,而且,学生在一个教师的教育下可谓“来去匆匆”,这样,教师的教学效果自然是不确定的了。

3.教师劳动的效果是长期的、多样的

教师劳动的效果体现在学生的德才水平,这样的效果有个体效果和社会效果,它们都是长期才能显示。这样的效果难以立竿见影,不是讲几节课、谈几次话就能获得的。因此,不能仅据一两节课的检查或一个阶段的考试来论定;也不能仅据一个阶段的学生纪律表现来论定,这些检查结果都只具有临时的、局部的意义,而只有在具有相当稳定的结果的时候,才是一种教学效果的表现,而这又只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才能显示。尤为重要的是,从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来看,教师的劳动效果必须表现为一定的社会效果,就是说,要看学生在参加社会活动、社会实践后,作为社会成员能为社会作出怎样的贡献,有怎样的社会价值,才能定论教师劳动的真正效果。“学生产品”的质量,固然在“制造”时可以鉴定,但更重要的是在“使用”时的鉴定,这是一个更为长期的过程,有的学生在校时是高才生,在以后的社会劳动中却平平庸庸。显然,真正的效果是在后期,这就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4.教师劳动效果的测定是难于精确的

教师劳动的成果测定在于学生的质量,这就有其特殊性、复杂性和困难,关键是难于定量,难于量化。而一般的质量鉴定,却都离不开量化手段,但是这不能完全否定目前用于测定学生质量,也用于测定教师劳动效果的一切量化手段的相继作用。问题是要认识到这些手段的作用是相对的,有时甚至是不准确的。

总之,上述五个方面的教师劳动特点是相互关联、综合作用的。认识到教师劳动的这些基本特点,我们才能科学地、辩证地、长期坚持不懈地实施教育教学;才能科学地管理和评价教育工作以及教师的劳动效果。

参考文献:

[1]禇宏启.中国教育管理评论(第二卷)[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7):6-8.

[2]段淑芝.论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和管理[J].教育研究,2006,(7).

[3]周向东.谈谈对老师工作的认识[J].素质教育,2007,(1).

基本特点范文篇9

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更是如此。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对竞争而言,不创新,即失败(死亡)。要使企业能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不断创新。优秀企业与后进企业的差距,关键在于创新能力的差距。尤其是在信息化背景下,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并升华成一种社会主题,所以,创新成了企业的生命源泉。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使企业经营环境一夕数变。为了在严酷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企业必须适应外界变化的环境。在剧烈变动的时代,成功者往往是那些敢于大胆创新,不畏风险的人。敢于大胆创新的人也就是在思维模式上能迅速改变的人。

知识经济的兴起,使知识上升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知识成了重要的资源,“智能资本”成了最重要的资本,在知识基础上形成科技实力成了最重要的竞争力。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旺,企业的发达和个人的发展,无不依赖于对知识的掌握和创造性的应用,知识已成为时展的主流。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由此,核心人才成就企业的命运。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的实践表明,占全部人员10%至20%左右的核心人才是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源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企业核心人才,因此,核心人才管理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

企业的发展需要理念的不断创新,时展的要求促使我们要不断更新观念,新时代的企业自上而下,每个毛孔都充满着创新,通过自身主体创新,使企业自强不息,不断发展。倡导“自主创新”是关乎国家发展强盛之大计,已成为上下之共识。

二、人本文化

所谓人本文化是指企业内外一切活动都应该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主张企业经营必须以人为中心,人是社会的中心,也是企业的中心。人是最宝贵的财富,是创造一切人间奇迹的源泉。无论是科学发展观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大原则中的第一条原则,就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总之,以人为本已经成为我国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所以,企业文化也必须体现这一核心价值观。

人本文化体现在企业内部员工的地位上,传统管理模式下,企业雇佣雇员,雇员没有选择工作的权利,处于从属地位。而在人本管理中,将人放在管理的中心地位,从员工的要求出发,对员工进行管理,从企业占主导地位发展到员工占主导地位。所以说,人本企业文化就是确立人在经营中的主体地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成为核心生产要素,而拥有知识的人自然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导。在企业人力资源聘用中,人才选择企业,企业渴求人才的时代已经来临。企业的价值准则、精神道德、经营管理、行为规范等是依靠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才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只有广大员工认可的企业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尊重和重视人的因素在企业发展的作用,这样的企业文化才是广大员工的文化。

三、学习文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的新形势下,崇尚知识将成为新时代的基本素质和要求,这必然使企业要求更加全面、适应能力更强的人才。对此,通过培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开发新的企业资源和市场,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当前,企业组织的学习是要求终身学习,学习的目标是不断提升人生价值,增强学习能力,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对人知识能力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因此。这种学习必须是体现工作、学习的一体化,即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学习本身就是工作的一部分。这种学习强调学习要有创新成果,学习后必须要有新行动。这种学习的方法,一方面企业文化要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鼓励主动学习的行为;另一方面要注重企业的培训机制。通过学习培训,员工能获得时代要求的新知识,从而提高工作能力,创造更多的财富;而企业能够从中获得更高的效益,从而实现双赢的结果。

四、团队合作文化

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滔滔江水,滴水聚之。这说明人多智慧广,个人只有融入到一个出色的团队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一个能不断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广阔空间的团队才能更有活力,取得更大的成绩和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而一个人的学识、精力有限,只能向专而深的方面发展,成为专门人才,不能向深而博的方面发展,成为通才。每一件事,每件产品均由多人共同协作完成。所以,在社会分工方面,个人性逐渐消失,整体性逐渐突出,提倡“合作、合作、再合作”,换句话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有人曾经把团队比喻成水桶,把团队成员比喻成木板,水桶的贮水量取决于水桶最低的那块木板的高度。由此可知,团队效能取决于最矮的“木板”,即其效能是每个成员之间的乘积关系,而非加减关系。只有团队合作,才能将分散在每个人头脑中的知识、经验和信息,整合成巨大的知识的推动力,从而提高团队的决策智商,提高团队效率,更好地发挥成员的才能。

五、竞合文化

在新形势下,竞争与合作关系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只有让人活,自己才能活;合作高于竞争。

新形势下,商场非战场,而是生态系统。传统的旧观念认为:商场就是战场,是竞争中的企业、企业各部门等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新形势下的新观念认为:商场是生态系统,商业由各种共生关系组成,其目的在于开发市场,建立共生互惠关系,即企业的经营使人人受惠,同时与其他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从表面上看,市场竞争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实际上,随着竞争的全球化,市场竞争无国界和无企业界限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市场竞争实质上已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较量,而是企业价值链上各相关企业组成的系统之间的竞争。即价值链与价值链之间的竞争。因此,企业的竞争优势并不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系统的是否具有优势,而是取决于企业价值链是否具有整体优势。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树立合作竞争的观念,加强与价值链上各成员企业协同经营的意识,共同营造具有竞争优势的价值链。

基本特点范文篇10

关键词:宪法宪法原则宪法原则的特征

宪法是国家权力的委托书,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原则是人们对宪法制度、宪法价值、宪法规律认识的集中表现。为了能够合理地调整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人们就产生了宪法观念和宪法价值,在长期的宪政实践中,从思想上和制度上确定了人们建立政治国家,赋予国家机关权力的同时又防范国家权力对公民权利的侵害,通过立宪来制定分权制衡为特征的民主制度来实现的。

一、宪法原则的基本内容

宪法原则的内容和范围在宪法理论研究中有不同的观点.其中:人们主权原则和基本人权原则是被公认不可或缺的两大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是一切宪法原则的逻辑起点.确立了人民在宪政国家的本体地位,解决了国家权力来源问题,说明了国家权力来源于民、受制于民、服务于民的政治理念。宪法里有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这一对基本矛盾,公民权利是目的性内容.国家权力是手段性内容,以公民权利为终极价值目标。

二、宪法原则的特征

宪法原则是确立宪法制定认知宪法:规律中所体现的宪法价值,它是宪法的规则的“边界”。它是宪法原则规范性和价值性的抽象,具有很强的确定性和稳定性,我们可以从其“实然性”、“应然性”和“实践性”等多角度来观察和研究。

(1)实然性。从“实然”的角度研究宪法原则的特征就是是从事实的角度观察宪法原则特征所指引的宪法价值判断,从事实层面来看:①本源性。宪法原则不仅是所有法律设立的基础和形式宪法是否合理的最终判断标准,而且是一个国家制定宪法、实施宪法以及判断一个国家是否为宪政国家的终极依据.并以此基础所生成的民主、法治和人权制度的根基。②抽象性。宪法抽象性侧重维护宪法形式和精神内容,它是宪法稳定性的前提.它一般不预先设定具体的事实状态,具体的权利和义务,也没有明确法律后果,它是从广泛的社会现实和社会关系中抽象出来的纲领性规则,大多数宪法原则蕴含于宪法规则之中,是人们抽象思维的结果。③政策性。我国的政权组织原则是“议行合一”.国家权力统一于共产党的领导。在宪法实践中.特别是修宪过程中显示其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