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维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20:09:27

价值维度

价值维度范文篇1

[摘要]传统公共行政理论是建立在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和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两分法基础上的,这种行政理论既主张价值祛除又迷信效率。但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以人的行为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不可能规避人的偏好和价值的影响。对这种悖论的突破与求解,就在于提倡在公共行政领域引入价值的维度。为此,新公共行政学和新公共服务理论都作了不同的尝试和努力。

[关健词]效率价值中立新公共行政新公共服务

一、价值中立与效率崇拜:传统公共行政的二元悖论

我们知道公共行政学诞生的标志是威尔逊于1887年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的《公共行政研究》一文。在这篇公认的行政学开山之作中,威尔逊提出了政治—行政两分法,从而奠定了传统公共行政的理论基石。这种主流的行政理论强调事实和价值的分离,主张在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中借鉴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试图建立一种价值中立的科学。这种行政理论关注“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对人及其价值观的存在视而不见,完全把公共行政视为独立于政治和社会之外的一种纯粹的技术领域和管理过程。

可以说,价值中立是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基本原则和理论基石,它承载了早期公共行政学家们追求一门公共行政科学的梦想——古立克的行政原则、西蒙的理性决策模型莫不如此。

在组织实践中对效率的过度迷信是一种时尚,而且效率也是管理者追求的最理想的目标。传统的官僚制行政理论也把效率视为公共行政价值的原点。正如法默尔所言,自一开始,公共行政就依赖于威尔逊的范式,将组织看作分析的基本单位,并关心的是在组织完善方面应用效率的尺度。古立克曾指出,在行政科学中(不论是公共组织还是私人组织的行政)最基本的“善”就是效率。奥斯特罗姆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效率作为“良好”行政的重要标准一直是美国公共行政主流思想持续的主题。可见,传统的公共行政理论崇尚效率优先,把效率作为衡量一个行政活动成败的关键标准和尺度。

在传统行政模式下,公共行政学被当作了是一门和自然科学一样的学科,完全可以通过客观的观察并以实证主义的方法来进行研究,这样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就完全把人的价值视为了“巫魅”,并把重点放到了对技术理论和工具理论无休止的探寻和追求上了。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所谓“科学”和完全被“理性”所支配的公共行政,“也不可能真正告别价值的纠缠,它在非价值化的过程中接受的是另一种价值——效率”。也就是说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虽然宣称价值中立,但它一直都是在效率价值优先的原则下展开的。既主张价值中立、价值祛除,同时又把效率和理性当作了价值考量的优先选择,这正是传统官僚制行政模式的内部矛盾与悖论所在

二、价值中立和价值祛除的荒谬

传统的公共行理性模型主张价值中立和价值祛除,通过实证科学的方法获取知识,从而忽略了人的行为的可变性以及个人的价值和目的对行为的影响等问题。实际上,公共行政学不可能完全消除价值因素的影响,因为公共行政的理论和时间决不仅仅技术或管理的问题,那种把行政作为单纯技术和价值中立的政策执行的做法是不妥的,在公共行行政中只强调有效率和经济也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下价值因素。因为公共行政是建立在价值与信念基础之上的,没有价值的指引,公共行政会失去方向性,甚至“误入歧途”,“价值才是公共行政的灵魂。

在公共行政研究和实践中必须关注价值因素,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

(1)公共行政学是一门关于人的行为的学科

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不同与自然科学关键就在于必须考虑人的因素。因为公共行政学是关于人以及人的行为的学科,而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蕴含着价值,无论是个体行为还是集体行动,而且越是集体行动,就越会突出价值问题。”所以,在公共行政的研究和实践中,价值中立和价值祛除是不符合实际的,而且在本质上也是不科学的。因此,只有在公共行政的研究中引入价值视角,才是真正的科学化的方向。

(2)公共行政的政治性和公共性

在现实的公共行政实践中,政治和行政并不是完全分离和经纬分明的。政治和社会是公共行政必须考虑的影响因素。公共行政作为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不能仅仅考虑技术和量化的方法,它还必须考虑公共生活,“促进公民社会所拥有的基本价值,如自由、秩序、正义、公民利益和公共利益等基本价值的实现”。三、倡导价值回归:对传统行政的突破及价值中立的挑战

认识到公共行政中价值中立的缺陷,一些学者提倡在公共行政研究和实践中引入价值因素。沃尔多曾指出,对组织效率的追求可能很容易以牺牲民主和公民对政府工作的参与为代价。罗伯特·达尔也认为,公共行政领域不同于其他领域,公共行政的体系是人的行为体系。因此,公共行政学不应当把价值因素排除在行政学的学科研究范围之外,它不仅要关注效率问题还要关注甚至更要关注伦理问题和政治价值。

要是谈到在公共行政的研究中倡导价值回归的“革命性”事件,我们不得不提到新公共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诞生于1968年的明诺布鲁克会议。新公共行政者们对传统的政治行政两分提出质疑和批判,他们认为纯粹的价值中立不仅在学术研究中不存在,而且会误导行政学的研究。他们倡导在公共行政的研究中应该将价值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与传统的公共行政理论对效率的重视不同,新公共行政学者们认为效率固然是公共行政的价值追求和目标之一,但绝对不是其核心价值,更不是惟一的价值准则和终极目标。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在于社会公平,在于促进公民社会所拥有的、以社会公平为核心的基本价值。

另外,还要提到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服务是一场基于公共利益、民主治理过程的理想和重新恢复的公民参与的运动。登哈特认为政府不应该像企业那样运作;它应该像一个民主政体那样运作。而公共行政最重要的性质和精髓就在于重新审视社会价值并确立自己最重要并且最有价值的使命——“为公民服务以增进共同的利益”。不同与官僚行政理论的X人假设和新公共管理的自利人假设。新公共服务理论采取了一种人本主义的取向,尤为关注人类的行为要素——例如人的尊严、归属感、服务以及共同理想和公共利益的公民意识等。这就肯定了团体规范、价值、组织文化、情感补偿以及心理需要和其他“非理性”需要在公共行政和公共组织中的重要作用。

可见,在公共行政中引入价值因素已经得到了公共行政学家越来越多的认可,也必将成为未来公共行政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康之.社会治理中的价值.国家行政学院报,2003,(5).

[2]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42.

[3]张康之.社会治理中的价值.国家行政学院报,2003,(5).

价值维度范文篇2

关键词:产品美学;设计创新;美学价值;创新维度

现代产品美学从现代设计开始以来,一直是学者和企业所关注的话题。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罗维为代表的设计师,通过产品美学设计来提升产品的商业价值,促进产品营销的现象也早已证明产品美学的价值。如今,消费者的审美品位和审美力都已提升[1],国家也正在实施创新战略,设计创新与美学的结合成为企业竞争的最大优势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因此,重新审视和界定产品美学价值及其设计创新维度,对社会、企业和消费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1产品美学价值的概念和内涵

1.1产品美学价值的概念。从哲学来讲,“美学”和“价值”都有着丰富的内涵,都诞生了多种观念和流派,然而一般学者很少正面直接谈论产品美学价值的概念,而是从产品美学、设计美学和技术美学等角度间接讨论其内涵。多数学者认为,“价值”属于主客体关系,它以主体为中心,以客体主体化为表现形式,以主体本性、需求和能力为尺度[3]。从价值角度来讲,产品美学价值必须以人为中心展开,即人是核心,是价值评价的标准[4],因此产品美学价值的属性必然要满足人的某种需求[5],而这种需求自然是围绕“人与美”的关系展开。持客观说的美学观念会认为美是独立于人类而客观存在的属性,它不因人的需求的改变而改变,但这种感念是片面的,不能包括所有美学研究对象,因为它排斥了价值论角度的考量[6]。在现实中,特别是商品经济中,美往往是功利的,因为“美”的显现离不开审美活动,且“美与关系俱生、俱变、俱衰、俱灭”[7]。工业产品作为一种因消费者而存在的物品,它的美自然不能独立存在。另外,从人类美学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美”至少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羊大”为美,说明美因为生活需要而存在;二是“羊人”为美,表现美的社会属性和对人精神信仰的价值;三是“女色”为美,体现出美具有诱惑性的本质[8]。作为一种价值存在现象,美对人的价值就是审美价值[3],这是人类劳动生产演进和需求扩大而必然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9]。从表现形式上看,它是一种虚构价值[10],也是人与现实价值关系中的一种区别于使用价值、科学价值的特殊精神价值[11];从功能价值角度上看,它是一种能够驱动审美主体心理情感的情感价值[8]。它的本质是产品客体与消费主体的价值关系,是一种满足主体审美需求的属性。总的来说,基于价值和美学的主流观念,可以认为产品美学价值是产品在一定条件下以物质为载体,带有一定功利性的以满足消费者审美需求为主要目的的无形属性。1.2产品美学价值的特征。从产品美学价值的概念来看,其主要特征有如下几点。1审美愉悦性。带来“愉悦”或者“快感”是一般美的事物给人的体验,产品如果不能提供给人美的享受,也就失去了美学价值,这是产品美学价值区别于产品其他价值的首要特征。产品美学价值的审美愉悦性不只体现在感官知觉的刺激上,还体现在情感的共鸣和反思的觉悟等精神愉悦中。2关系依附性。美学价值的无形属性和主客体价值关系,决定了产品对美学价值的依赖程度。产品美不美,具有多少价值是由消费对象决定的。不同消费者会因为观念、偏好等因素对同一价值对象给出不同的处理结果[6]。同时,作为产品价值中的一种价值,在实用功能为前提的产品中,如果产品功能设计得不合理,产品美学价值也就产生不了实际作用。3感官观照性。通过感性知觉而迅速地把握理性本质的心理过程即为观照。产品美不美,或者是否具有美学价值,消费者会在接触后的很短时间内作出判断,而使用价值则需要在较长时间的操作后作出反馈。不仅如此,美学价值的精神属性,也能为产品的使用价值起到承诺品质的作用[12]。4表现多样性。克莱夫•贝尔认为美是有意味的形式。对产品而言,一般形式构成所需要的材质、形态、色彩、图案及其组合方式,让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实现形式丰富多彩,有着“自由发展的空间”[13]。正因为如此,在技术成熟的产品设计和营销中,产品美学及其价值成为企业竞争的优势。5价值动态性。主客体关系决定产品美学价值的大小,审美边际效应使产品美学价值会随着市场和时间的变化而产生动态变化,正因为如此,企业在不断改进产品功能的同时,会对产品美学设计推陈出新,而“有计划的废止制”则加速了这种动态变化性。1.3产品美学价值的要素。1物质要素。产品的物质性,决定了产品的附属价值必须依托物质要素或者通过物质要素得以实现,产品的美学价值也不例外,因此,构成产品的材料、颜色、零部件是承载产品美学价值的首要因素。各物质要素的造型、质感、色泽、纹理及其组合方式,体现和决定了产品的美学形式,对产品美学价值起着直接的作用。2技术要素。对人工物品而言,美的实现方式离不开技术,哪怕是纯粹的艺术美学,也需要绘画技术。作为带有功利性的工业产品而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决定了产品形态语言表达的多样性,而且对产品功能的实现和体验设计起着决定性作用,这种决定性作用也左右了产品美学价值的现实意义。3符号要素。作为一种“合目的形式”,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是产品美学价值的本质要求。符号,作为某种意义的载体,一种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能够体现信息、情感、观念、文化等内容。符号所指称和代表的事物,能牵动人的精神意识,影响人的价值判断,因此,品牌产品的优势往往不在物质层面和技术层面,而在符号层面。

2产品美学价值的认知层次

人们对产品美学价值的认知是感知和思维等的认识过程,涉及感知觉、表象分析、记忆、想象与联想、情感与理解等多种要素,而且要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14]。对产品美学价值的认知过程,伴随着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审美心理过程。审美心理是复杂的过程,LederH等人以艺术作品为例,绘制的审美心理模型非常清晰、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过程。根据此认知模型,审美体验大致经历五个阶段:知觉分析阶段,基于形式的感官分析;内隐记忆整合阶段,原型对比和情感波动;外显分类阶段,了解风格和内容;认知操作阶段,艺术特性和自我相关解释;评价阶段,认知理解和情感满足。每个阶段由不同的审美要素构成,都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并且会受到诸如专业技能、先前经验等一些内外因素的影响,各阶段之间还会相互作用[15]。该认知模型反映了审美认知过程不是单一的线性思维过程,而是有着内在逻辑顺序和内外关联的综合分析过程,审美体验模型见图1[15]。根据一般审美体验和消费行为的过程,消费者对产品美学价值的认知和理解,主要建立在以下三个层面。1感知觉层。感官知觉是人类基于感觉器官,经过大脑综合分析得出的整体认识,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产品造型、大小、色泽、肌理、气味等形式,是感知觉层的基本因素,这些因素通过视觉、触觉、嗅觉等五感,触发人类的审美注意。如果感知觉不能感受到愉悦,甚至感受到负面效应,那产品美学就不能对接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对产品美学价值的认识过程就会终止或者留下负面的影响。2品位体验层。当感知觉判断获得通过后,根据一般消费行为,消费者会继续关注产品的细节和功能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大脑会联想和对比相关原型、经典作品,进行需求和期望的匹配分析,并在情绪和先前经验的作用下产生情感反应,对产品作出进一步的认知。3领悟判断层。在经过感知觉和品位体验后,消费者对产品就会形成基本的理性认识,初步确定价值关系。然而,在实际消费中,特别是后消费时代,除了产品本身的形式和功能外,消费者还看重品牌、身份、情感等产品所能给予消费者特殊意义的内涵,这也是富裕消费者思考和领悟的核心。产品美学价值的三个层次有着内在的逻辑形式,层次之间相互影响,也彼此独立。在现实消费行为中,消费者的决策受到偏好和经济能力等多因素,甚至矛盾因素的影响,产品美学价值的认知和接受过程可能更复杂。感性消费者凭感知觉就决定购买行为,理性消费者在综合三个层面的审美认知后才会作出最后的决策。商品展示形式、消费环境等因素,也会对产品美学价值的认知产生重要作用。

3产品美学价值设计创新维度

3.1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维度划分。维度划分是一种结构化思维方式,以分层的形式了解事物的结构和内涵。关于产品美学设计的内容,可以以维度的形式进行分析。综合有关学者的研究和论述,关于产品美学的设计内容,可以概述为三种主要观点:一是持一维观的美学设计观念,这种观念认为,产品美学是外观形式的美,认为产品设计美学体现在材质、形态、色彩和纹理等方面,这是最传统也是目前支持人数众多的一种观点;二是持二维观的美学设计观念,这种观念认为,产品美学包含形式(造型美和功能(技术美,即“外在”美和“内在”美;三是持多维观的美学设计观念,这种观念以付黎明的形式美、技术功能美、社会美三个层次为代表[16]。美国诺曼所讲的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三个层次情感化设计观念[17],在现代设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审美本身离不开情感因素,诺曼的设计观念也深深影响着产品美学设计。根据以上论述,基于产品美学价值要素中的物质要素、技术要素和符号要素等三大要素,以及认知层次中的感知觉层、品位体验层和领悟判断层等三个层次,可以将产品美学价值分为三个维度,见图2。1造型感官美。造型感官美是指产品形态、色彩、质感等给人五官以直观的美感享受。这是产品美学价值的基础,也是企业设计创新的基础。苹果iMac等一些经典产品的历史传奇故事,告诉我们简单的形式创新足以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以苹果与三星为代表的企业之间的外观专利之争,昭示着造型也是企业设计创新必不可少的价值壁垒。2功能体验美。良好的体验同样是一种“美”的享受[18]。功能体验美是指在操作使用产品过程中感受到的良好体验。这是一般产品美学价值的核心,也是区别于一般艺术作品美学价值的关键因素。其设计原则要以体现人为中心,注重系统性思维,在操作界面、人机交互和技术保障等方面给用户以视觉美感和最舒适的功能体验。3形象内涵美。形象内涵是一种内在属性,是产品美学无形价值的体现,主要通过产品的符号要素或者说产品设计的符号性来表现。形象内涵美是指产品的品牌形象和符号指称给人美的享受,它重在满足符合消费价值取向的情感化和符号化的心理需求。产品设计的故事、文化内涵、包装和形象设计等因素,是产品形象内涵美的核心要素,也已经成为品牌企业十分注重的竞争优势。为了增加产品美学价值设计创新维度划分的可行性,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网络访谈的形式,对专业为工业设计或产品设计的人员进行了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反馈数据如下。调查对象及其企业概况。调查对象共十五人,均从事着或从事过产品设计,其中六人有九年设计工作经验,四人有五年设计工作经验,五人有一年设计工作经验;调查对象所从事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交通行业、3C产品行业、家用电器行业;有66.7%的调查对象的企业比较重视产品美学价值。产品美学价值重要性。在多选的情况下,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产品美学价值能够提升产品档次,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强在同类产品中的竞争力,树立产品的良好形象;超过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在3C产品、家用电器、玩具、办公用品、交通工具、日用产品等类型产品中,美学价值的重要性高达60%~80%,在服装鞋帽、珠宝首饰等类型产品中更是高达80%~100%。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46.7%的调查对象认为,在产品概念开发阶段就需要考虑美学,40%的调查对象认为,在详细设计阶段再进行考虑;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80%的调查对象认为,再研发期就需要考虑引入美学来提高竞争力,60%的调查对象认为,在成长期再进行考虑;60%的调查对象认为,产品美学设计创新需要工程技术的配合,46.7%的调查对象认为,市场营销部需要提供支持。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维度。调查对象对笔者提出的产品美学价值设计创新的三个维度划分方法比较认可,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维度调查反馈统计见表1。在功能体验维度的二级指标中,有认可度相对较低的指标,其主要原因是这些指标与科技结合得比较紧密,有些设计师认为将认可度相对较低的指标纳入美学范围存有争议。3.2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维度关系。产品美学设计的创新维度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虽然维度层次分明,但是也难以完全划清界限。各维度价值本身不存在上下高低之分,对于不同的消费者和不同的产品而言,可能会侧重或优先考虑某些维度的价值。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一般会综合各维度来衡量美学价值。从审美感知的角度来看,造型感官美是消费者最容易感知到的美,它是产品给人的第一印象;从实用审美力的角度来看,普通消费者可能最看重功能体验美,这是决定他们接受美学价值的关键维度;从符号消费的角度来看,形象内涵美是消费者身份和品位的象征,是富裕阶层和追求个性的消费者更看重的维度;从辨证发展的思维来看,产品各维度的美会受到区域文化、经济发展、价值导向等多因素的影响,同一产品的同一美学维度,会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认可程度。如果从价值的主客体关系来分析产品美学设计的维度,各维度的美的本质内涵有所不同。造型感官美的核心在产品本身的形式,是一种艺术美的体现。一件产品的造型美不美,在产品进入人的视野或者刚被接触就会形成基本判定,这其中主要是感性判断。功能体验美的核心在人与产品的交互,它的产生需要对产品进行体验,是在感知觉和行为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感性加理性的综合判断而形成。形象内涵美的核心则是人、产品和社会三者共同的作用,是企业文化、价值主张和品牌设计的综合表现,它离不开社会文化环境的支撑和消费者的价值认同。造型感官美和功能体验美是构成产品不可分割的两面,也是形象内涵美的共同基础,而形象内涵美通过观念意识又会影响消费者对造型感官美和功能体验美的审美期望与价值判断,见图3。

4结语

价值维度范文篇3

关键词:餐饮业顾客价值员工价值餐饮业服务制胜策略

一、餐饮企业发展战略

尽管人们对企业战略从各个不同的侧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是从更接近于企业战略的实践来看,企业战略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企业与顾客认知互动的过程,具有顾客中心性、认知互动性和战略过程性三个特征。企业战略定位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行为,而是一种顾客行为,是顾客在为企业定位,因此顾客价值是一个战略问题,本文将其纳入餐饮企业战略的范畴加以分析;此外,结合餐饮企业产品的无实体性、不可分割性、不可储存性等特点,由此决定了员工对于餐饮业的关键作用,尽管员工战略和餐饮业的人力战略有一定的重合之处,但是为了强调员工价值对餐饮业经营的重要性,本文将其单独列出来并上升到战略高度进行研究。

二、餐饮企业发展战略实施力的两个维度

(一)顾客价值维度

对餐饮业而言,“顾客即上帝,顾客至上,顾客就是‘衣食父母’”的理念已司空见惯。因此可以得出:餐饮业是顾客需求的集合体。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从饭店企业与顾客需求的逻辑关系来看,顾客是饭店企业存在的根本;二是从企业是价值活动的集合体的观点来看,对餐饮业而言,所谓的价值归根结底取决于顾客为饭店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所支付的价格。对于餐饮业来说,核心能力就是能够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即能否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是评判餐饮企业核心能力的终极标准。

(二)员工价值维度

尽管顾客是餐饮业生存发展的“衣食父母”,但是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顾客关注的不再仅仅是餐饮提供的有形产品,而是更加关注整体的消费环境。而在餐饮中,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就是处于一线的餐饮员工。

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詹姆斯•赫斯克特(JamesL.Heskett)等教授在研究总结了美国西南航空公司、英国航空公司、迪斯尼公司等世界知名大公司的成功经验后得出:企业的利润及其增长主要由顾客的忠诚(满意)来推动;顾客忠诚(满意)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受提供给顾客的价值影响;而顾客获得的价值是由忠诚(满意)的员工创造的;他们之间形成一个相因相果的循环“服务利润链”;此外,美国一家咨询公司研究发现,顾客转换供应商的原因,70%是由服务问题引起的;另外有资料显示,顾客由于对服务不满意而离开供应商,比由于价格或产品质量因素而离开供应商的可能性大五倍。而在餐饮业中,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就是处于一线的员工。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同顾客一样,员工也是餐饮业生命力的源泉,是餐饮业持续竞争力的保障,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餐饮业发展的关键。因为,只有优秀的员工才能提供优秀的服务。

餐饮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在餐饮业管理中,对外必须坚持“顾客至上”,对内则须坚持“员工第一”。因此,餐饮企业应当本着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信任人、帮助人、培养人、爱护人、激励人的原则,以激发员工的潜能,增进员工的忠诚。

三、基于价值维度的餐饮业服务制胜策略

(一)模型基本内涵

餐饮企业作为一个服务性企业,其成功经营高度依赖于其经营活动中的一个关键的阶段,即员工接触顾客并提供服务的那段时间,这个接触是如此重要以致于被人们称之为“关键的一刹那”,该模型的起点就是这“关键的一刹那”,它发生在员工与顾客之间,员工与顾客分别与两个制胜飞轮相关联。

一个成功的“关键的一刹那”就是一项好的服务,这样就能使顾客满意,反过来将使顾客以后经常光顾,很多的回头顾客又将使企业负担更多的顾客服务,这样就可能促使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通过这个方式,这个飞轮转的越来越快,顾客也获得了利益,最终企业也从中受益,同样,有些公司提供的服务质量差,会导致顾客不满,使得顾客不再光顾,这样使服务质量更差,也是飞轮停转的结果。这个过程中,双方都得到了损失,但是不同的是,顾客的损失只是暂时的,而公司失去了客户,将长期影响公司赢利。

与此同时,如果得到企业的内部整合和外部整合这两种支持的话,飞轮会转得更快,即通过公司内部整合,人力资源,信息技术,以及外部整合,市场营销,发展战略,这两个飞轮就会高速运转,其结果就是企业获得利润,即实现了股东利益。股东虽然不直接参与餐饮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但是对餐饮企业的发展却举足轻重,获得了利益的股东会进一步追加对顾客和员工的投资,使得顾客和员工更加满意、忠诚,这样就使得该服务飞轮持续不断的运转下去。该模型基于“多赢”思想,实现了顾客、员工、股东三方利益共赢。

(二)顾客方面

众所周知,服务在提供的开始阶段最关键,即“关键的一刹那”,这时,公司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由顾客来检验。成功的企业经营的一个基本方面不是在销售产品,而是在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1.顾客满意度。衡量满意度的方法是去耐心观察顾客的满意程度,还是抱怨,存在的问题是顾客长期不满或相当不满,没有爆发之前发觉不了,当发生这种情况时,一切都太晚了。事实上,研究表明,只有4%的不满意顾客会投诉,粗心的公司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顾客。顾客满意度至少在三个方面表述了朴素的商业概念:更高的消费水准,满意的顾客会消费的更多;保留率,满意的顾客依然忠实;口碑,满意的顾客是一个公司最好的拥护者,满意率对高消费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2.顾客保留率。商业的价值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顾客的光顾,开拓新客户的高昂成本只有客户同公司在业务上保持相当长时间后才能收回。顾客满意度表现的最重要的结果是说明了企业在保留顾客上的能力,然而顾客满意度并非是留住顾客的唯一要素,顾客没有流失有可能因为他们还没有找到其它的替代供应商,或者他们对其它公司提供的短期价格折扣和其促销方式不在乎等其他原因。

3.顾客参与。保留率是顾客参与的必要条件,是顾客制胜飞轮转动的下一个阶段,顾客参与是一种关注状态,它反映了二者之间的某种情感关系,顾客关心企业,企业关心顾客。尤其是在餐馆、旅店、航空公司等服务行业,顾客参与对其它顾客和公司员工常常是有帮助的。参与进来的顾客有一个共性就是他们很挑剔,他们已经习惯于享受高质量的服务,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而言,正是这些人的挑剔才促使企业不断进步。所有这些表明,一线员工最能够认识到顾客在关心什么。

(三)员工方面

从服务的关键的一刹那开始,在员工和顾客开始接触时,员工和顾客之间有一套类似的动作,如果一方对另一方微笑,另一方也同样会给对方以微笑,心情畅快的员工就会轻松而快乐的与顾客交易。

1.员工满意度。员工是主角,公司对员工管理不善,是不会取得成功的。餐饮企业应像重视客户那样重视员工。员工对服务理念的积极态度(满意的工作)是成功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但长久以来,人们有着一种错误的理念,即把“服务”和“使用仆人”联系在一起,把服务和地位低下联系起来。如果不制定保证员工满意的策略,那么一线员工就会制定自己的生存策略,他们会时常脱离一线工作,以躲避那些傲慢的面孔,对此,他们会采取一种极不正式和不在乎的态度,消极地应付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坏的口碑从员工口中开始流传,并且产生极大的破坏性。这时,改革应当从管理高层开始,如果高层管理人员不体现出服务是一种高尚的职业,那么公司其它员工产生相同的想法就不足为奇了。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使员工长期满意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除了工作出色使人愉悦之外,没有什么比使顾客感到满意更令员工开心了。看到顾客满意的微笑,能使人感到振奋,而愁容满面的顾客,却令人沮丧。公务员之家

2.员工保留率。顾客是留住员工最有效的、最积极的长远因素。对于优秀的员工来说,他们是公司极大的一笔财富,这些人有知识,工作效率高,熟悉内部网络,与顾客关系紧密。忠实顾客与公司之间的长期关系,至少有一部分是与忠实员工之间建立的。餐饮企业之所以要留住忠诚的、优秀的员工,最重要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他们比新员工服务得要周到,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公司收入的动力源,他们对顾客的忠实度影响很大。

3.员工参与。参与是员工热情参加企业各项事务,努力达到企业目标的能力。只有员工热情参与,才能表现真诚的笑容给顾客。

参考文献:

价值维度范文篇4

关键词:茶文化;英语文学;大学英语教学;价值维度;实施路径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其更多关注的是英语知识和技能上的教育,忽略了必要的人文素养教育,大学生自身的英语人文素养水平存在明显性不足,甚至在诸多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学教学更是被“边缘化”处理。在教学活动全面创新的今天,探究包容性与文化性的英语教学机制,就成为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新方向。

1茶文化体系的价值内涵分析

茶文化是以茶元素为基础,饮茶活动为途径,彰显多种文化内涵和精神理念的重要文化体系。通过对茶文化体系的本质内涵进行分析,我们看到其中所向我们展现的不仅是具体的文化素材,同时更是系统化的精神理念。尤其是茶文化机制中所展现的深厚物质属性和浓厚的精神理念与人文思维等等,都是现阶段我们充分应用茶文化的关键前提。1.1茶文化体系内涵分析。通过对当前茶文化体系的整体表现进行成熟认知,我们看到其中包含层次化、系统化的文化机制和多样化的物质素材。茶文化形成的基础是茶叶这一物质元素,从唐朝时期的茶文化初步形成,到今天世界性茶文化元素的成熟表达,其中所展现的都是茶文化自身的价值力和影响力。茶文化体系从出现到成熟,其中最终呈现的是茶文化的生动价值。1.2茶文化体系的教育价值。茶文化体系中包含了多样化的内涵要素,其中所能发挥的价值是多样化的,最重要的就是其中所表述的教育价值。在茶文化体系教育价值发挥与诠释时,其中所具有的精神理念和规范化的行为指引等等,都是该文化体系所包含的价值所在。茶文化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创新思维都能够成为当前我们具体创新教育体系的关键。1.3茶文化体系的人文素养启迪。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中,其不仅包含了丰富多样化的人文内涵,更重要的是其中所包含的文学素材更是能够成为启迪学生形成丰富人文素养的关键所在。人文素养是一种成熟、内涵化的素养理念,这些内容都能够在整个茶文化得以彰显和表达。如果能够将具体的茶文化元素应用到学生培养过程中,其将在丰富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真正启迪学生理解文化的内涵价值。

2英语文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价值维度分析

在2014年出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教育活动是整个教育机制的重要内容,其对大学生知识素养和能力应用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其中也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重发挥语言工具性和人文价值属性,从而创新英语教学。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整体实施来说,英语文学不仅是教学素材,更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所在。2.1人文价值与工具属性———大学英语教学的基础价值维度。对于英语教学来说,工具属性是英语基本技能的价值呈现,人文属性中则倡导展现学生自身价值,通过优化学生自身的全面素质培养体系,从而推动学生全面成长。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英语文学是引导和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素材和关键内容。针对当前英语教学状况看,英语文学的缺失和边缘化,已经成为影响学生人文素养全面提升的关键所在。2.2大学英语教学活动融入英语文学的人文价值。引导学生阅读英语文学作品,其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和优化自身的语感,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使得学生自身的多种语言技能得到有效提升,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通过集中展现整个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语言素材以及其中与语言相关的具体因素和内容,从而在提升学生自身对该文学作品内涵理解的同时,真正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言批判能力。同时,通过合理完善的英语文学教育活动,也让学生自身的语言理解与认知得以本质性提升。2.3创新英语文学的实施背景———重视工具价值、忽略人文价值。但是在长期以来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所关注的只是英语教学的工具价值维度,忽略了必要的人文价值,这从本质上看,正是不恰当的教学理念所造成的。因此,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必须突破具体的专业限制,选择合适的英语文学作品融入其中,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必要的人文素养,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也使得英语语言本身的人文价值得以集中呈现。

3融入茶文化和英语文学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实施路径分析

就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来说,其作为一种系统化、机制化的活动,想要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就必须充分注重从理论教育到实践体系,再到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乃至学生语言文化理念的合理引导与有效培养等多个视角,通过有计划、有目的融入适合大学英语教育的各项元素,从而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最佳效果。3.1挖掘茶文化和英语文学的文化素养———优化大学英语教学机制的文化内涵。在文化创新与教学机制全面改革的今天,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来说,积极融入实践元素,立足英语教学实际和学生培养实际,探索合适的教学体系,就成为全面推进大学英语教育的重要实施诉求。在这一过程中,其也让茶文化自身的整体效应实现最大化彰显与表达。结合茶文化体系的深厚内涵看,其中所诠释的人文内涵和文化思维,能够在丰富大学英语教学素材的同时,全面激发学生自身的语言应用能力,也是优化英语教育体系的核心所在。3.2以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价值和工具价值为基础———创新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大学英语教育活动创新实施的关键和基础在于构建完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因此,对于大学英语教育来说,更需要我们具体分析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机制,通过提升整个英语教学活动的人文内涵,从而推动整个教学活动的全面提升。当然,大学生之所以能够有效参与到整个英语活动之中,关键在于大学生自身具备创新的语言思维,以及必要的语言应用能力。结合大学英语活动的本质特色看,人文价值和工具属性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价值维度。因此,如何在选择合适元素的基础上,具体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多样价值维度,就至关重要。3.3选择与茶文化相关的英语文学作品———充实大学英语教学素材。要注重选择包容茶文化的英语文学作品丰富整个教学,通过内涵上的丰富与教学体系上的全面创新,从而实现英语教学的人文属性与工具属性的双重融合。比如,埃德蒙•沃勒(EdmundWaller)所创作的《OnTea》、纳厄姆•泰特(NahumTate)所创作的《APoemUponTea》,以及彼得•莫妥(PeterMotte)所创作的(APoeminPraiseofTea)等等散文诗歌中,不仅诠释了文学作品的优美创作手法,同时也展示了茶文化对英语文学的创作影响力。此外,还有诸多描述茶文化,诠释茶文化内涵的小说、诗歌的文学作品,这些都能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补充内容。在大学英语多维价值展现与培养时,我们也要充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人文反思,真正实现整个教学活动的最佳效果。

4结语

结合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创新实施的整体诉求来看,合理的教学方法、完善的教学内容,加上丰富完善的英语思维等等,都是推动高校英语教学全面创新的关键所在。在整个英语教学活动中,合理的文化元素与语言思维,正是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机制全面创新与发展的主要动力。通过选择以茶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英语文学元素,其将在全面丰富大学英语教学素材的前提下,彰显英语教学的人文价值。

参考文献

[1]ToniaCrawford;PeterRoger.Theinternationalistconsequencesofempoweringdiscourseininterculturalpatienteducation[J].PatientEducationandCounseling,2016,(06):211-212.

[2]尹祥凤;罗凌云;郑四海.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大学英语课程课外学习策略研究———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学与文化类大学英语通识课程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3):128-129.

价值维度范文篇5

关键词:消费主义;环境法;价值维度;和谐发展

一、消费主义制导的发展理念

就一般意义而言,发展是人类社会的特征。但人类社会现代意义上的发展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当代语境中的发展又是与国际社会中贫富悬殊以及后来的对于现代性发展理念的反思相联系的[1]。

工业革命在开辟出一个完全不同于中世纪文明的新时代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关于现代性发展的神话,现代性发展理念在没有批判的征程中可谓是一路凯歌。(注:现代性发展理念是惟经济效益是问的发展理念,实现经济增长是现代性发展理念的唯一目标。现代性发展理念认为凡是能够带来经济增长的办法都是可行合理的,经济增长是人类的福利,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基础,与其他社会因素相比,增长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有“经济奇迹之父”称号的德国经济学家路德维希·艾哈德对于现代性发展理念的表述最为典型。他认为经济上的成就是一切的基础,一切社会决策不能损害经济增长,间接损害也不行。他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发展经济,通过扩大市场需求和生产规模,扩大对自然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获取最大的经济增长。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当面对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二难问题时,现代性发展理念选择前者,抛弃后者。比如,科斯在谈及河流污染导致鱼类死亡时,他认为要解决的问题是鱼类损失的价值究竟是大于还是小于可能污染河流的产品的价值。他还认为要求工厂对排放烟尘造成的损害负赔偿责任或责令该厂搬出居民区的解决办法并不合适。西方经济学对发展至上的肯定与崇拜,从理论和实证问题分析上都给予了现代性发展理念支撑。前引观点分别参见路德维希·艾哈德来自竞争的繁荣[M]祝世康,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64、158、179R·科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1,179)这个时代以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标志,使人类拥有了叹为观止的物质力量和日新月异的知识财富,人类消费需求的满足一度成为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同义语。但是,就在人类尽情享受着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丰硕成果,陶醉于不断得到满足的消费需求的时候却发现,消费的急剧增长固然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资源的大量耗费和废弃物的大量排放。虽然人类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同时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消费活动给人类带来的灾祸似乎并不少于福祉的事实,前所未有地突出了人类消费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引发了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

对现代性发展理念进行深刻的透视,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现代性发展理念缘由于对消费的无批判性崇拜和追从,它在经济生活中的集中表现就是消费至上论或消费主义。毫不夸张地说,对消费主义的迷醉构成了现代性发展理念的灵魂,形成了在经济发展观上的盲目虚妄信念。所谓消费主义是指一种鼓吹在大众层面上追求欲望满足的消费价值观念,或者说是指超出实际经济能力甚至压抑基本需要的满足而去追求群体心理所推崇的消费水平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消费主义将欲望消费合理化,使欲望获得人的资格且成为人的标志。消费本来是满足人需要的活动,但是随着消费主义形成,特别是进入消费社会以来,消费活动本身却越来越同需要失去了必然的联系。(注:应当说,消费主义价值观曾经切实迎合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二战后,消费甚至被渲染为一种爱国责任,西方许多国家正是通过刺激和扩大人们的消费,帮助自己摆脱了经济萧条的困境,度过了一次大的经济危机,从而使资本主义经济转向繁荣,挽救了资本主义的命运。事实上,就笔者看来,这种消费价值观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人的自甘堕落,当一个国家的政府将刺激消费作为经济政策的目标,当消费被推崇为公民的爱国主义的义务与责任时,大众没有理由不为能亲身将其付诸实践而感到自豪,尤其是当这种实践确实还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超出人们基本需要的物质欲望和心理欲求的时候。由是,传统的以生产为中心的社会转变为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详情还可参阅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M]毕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2)消费不再是对需要的满足,而是越来越被人的欲望所支配,并成为支撑生产发展、保障经济增长的金科玉律和绝对有效手段。

由消费主义所制导的发展观,旨在通过鼓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人为地制造保持高效益经济增长的生产消费循环,这样理解的消费既是现代经济学的追求,又是人生意义的追求。一方面,在现代经济学看来,一切东西都是资源,一切东西都可以转化为商品,进而成为利润的载体。因而,当需要通过使商品满足人们欲望的方式来实现利润时,那么,商品的消亡就是必要的、合理的。而且,商品的消亡越快越好、越多越好。因为通过加快消费速度,就可以节约单位商品的流通时间;通过增加消费量,就可以提高单位流通时间的商品流通量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加快商品的流通,进而实现利润量的增值,实现经济的增长。“确保适度的经济增长,保持人们雇用、就业的机会,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是一种至上的命令。万一生产活动缓慢,经济停滞,连续发生企业破产和生产缩小的事态,就没有增进福利的希望”[2]。因此,在这样扩张性的经济学的盘算中,“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现代生产生活方式是最经济的、最合理的。作为这种生产生活方式的价值支撑的消费主义也是最合理的。另一方面,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体现为消费的质和量的角度来看,越能大量消费就越能体现人生意义和价值,“工业社会的价值观念是‘消费更多的物质是好事’的美学意识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欲望’的伦理观念的总和”[3],而大量消费需要大量生产,也必然要求大量废弃,由是在这样的价值观视野中,“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也是最有价值的了。因此,市场和生产者总是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刺激消费需求,并不断满足消费者无限膨胀的消费需求,从而保证生产空间的扩大和经济持续的增长。

现代法学秦鹏:论环境法发展观的价值维度——面向消费主义的批判与超越总之,消费主义从社会宏观的经济模式和个人微观的价值追求两个维度支持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然而,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建立在“自然资源是无限的”这一假设之上的,现代性发展理念忽视了一个生态学真理,那就是地球这个生态系统是有限的。现代性发展理念主张的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所导引的人类欲望将超越地球生态圈的承受限度,而大量废弃所造成的垃圾过剩将超越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转化限度。可见,今天所面临环境问题的两个重要方面——资源枯竭和废弃物过剩——是直接由这种经济模式造成的。对此,艾伦·杜宁曾指出:“迎合全球消费者社会的经济学对于人类共同的地球资源遭受损害应负最大份额的责任。”[4]同时,这种发展理念还使人类在消费过程中丢失了自我,成为依赖于物的人,人与人的关系物化而冲突。这种冲突不仅表现为代际不公,即因本代人挥霍过度地消费、滥用自然资源,占用了属于后代的资源,威胁后代的消费能力及生存权利,还表现为代内不公,即穷人和富人、穷国和富国之间的消费不公,消费中的贫富差距、两极分化现象还是造成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不稳定及国际恐怖主义肆虐的重要原因。

消费主义价值观是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节节胜利与科技革命的推动而深入人心的。这不仅使社会的精英阶层对“消费万能论”深信不疑,就是社会的普通大众也坚信消费促进增长论。消费主义如果只是个人生活方式的一种自由选择,那倒无可厚非,但消费主义却成为现代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活价值观念,并企图以裹挟一切之势,从全社会的人生意义和价值追寻的定位导向系统的高度来为消费社会的经济增长提供精神动力,其影响已关乎整个文明的发展方向[5]。事实上,这种消费价值观制导下的发展模式已经给全球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异化和生态环境的危机。

二、环境法发展观的理论解读

法治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法治社会的形成不仅依赖于法律制度的完善,而且依赖于法律思想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理性精神和文化意识。这种理性精神和文化意识是伴着历史实践的脚步由人们对生活秩序的理想设计并历经一定的变革过程而形成的。一种法治观念的变革,常常是法律革命或改革的先导[6]。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无数学者从自然科学、哲学、人类学、生态学、经济学、法学等多方面对西方几百年的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进行彻底的批判,并试图找到变革现代性发展理念的解决路径。法作为社会调控的主要手段,再次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从法学领域反思现代性发展理念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伴着各国对理想法治模式的艰难诉求,在多种思潮前赴后继涌来的当代世界,在人与生境冲突几近无法挽回的情势下,法治生态化己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尤其在人类步入生态经济社会的今天,亟待生态法律来调整人们在保护和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使之既符合生态规律,又符合社会经济规律,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7]。

环境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法律部门,正是在人类对生态法律终极诉求的过程中伴随着人与自然冲突日益加剧却难维持的情况下做出的理性反应。环境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坚持生态主义伦理主导的法治观即生态法治观。与传统法治观“只是一种即时的、非历史的价值观”[8]不同,生态法治下的法律受体或当事者不限于当代人类,它还包括未来主体或非人主体,他们都是非意识自觉或非现在主体,缺乏法律所要求的完全行为能力。这表明,在这样的法律关系中,人是主动的,而相对当事者或关系者却是被动的。如此之情形,必要求我们的法律需强化人方的责任、义务,要求人有利他的伦理关照和付出。这正好与人类意识自觉的主体概念相吻合。人类之性的自觉和智的能力都要求它在生态法治中具有守衡、和谐、中庸的观念,并依之立法、司法,只有这样,才足以形成有利于人自身、环境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共同秩序,才足以保障这种秩序中的公平、正义、合理原则的实现[9]。这充分彰显出生态主义是支撑整个生态法治大厦的基石。生态自然并非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相反,人类倒是由生态自然所创造,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必须与生态自然的存在方式相适应,人类社会的法律规范也必须与生态自然的运行法则相适应[10]。

就消费领域而言,环境法正是基于这一点,承认消费问题不仅仅是反映人与人之间或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还是反映了人与生态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作为生态自然界中的一个物种,并不能超乎生态自然法则之上,人类在生态自然中的各种活动必须受到生态自然法则的约束。人类的所有消费活动都是以生态自然为基础的,人不过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普通一分子,他与自然万物密切关联构成了一个鲜活的有机整体。人类在行使自己消费权利的时候,应当受到合理的限制。如果我们把“己欲立而立人”这一道德金律推广或应用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去,那就意味着人希望自然怎样待他,人也应当怎样对待自然。而环境法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通过对包括社会主体消费行为在内的行为干预和调整,促使人类重新省察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诚如庞德所言,法律的使命在于“通过经验来发现并通过理性来发展调整关系和安排行为的各种方式,使其在最小的阻力和浪费的情况下给以整个利益方案以最大的效果”。[11]具体来说,作为一种以生态主义价值观为基础的法律规范,其不仅要实现人类由“征服自然”向“保护自然”的转变,而且要实现由“我保护自然”向“自然保护我”的转变。也就是说,环境法以维护人类和生态的共同利益为己任,强调对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的重建要求,力图消除人类消费活动中所带来的种种对立和不协调,从而在消费活动中培养出社会公众自觉的生态法治意识。

环境法走出消费主义的狭隘伦理观,将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作为最高的道德命令,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是人类应当追求的终极价值。环境法所坚持的生态主义价值观认为,人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存在于满足需要的消费之中,在更加广阔的范围之内,还存在于与自然总体进化的关联之中。消费主义尽管以感官为支配,满足了人的情绪、欲望和快感,但却排遣良知、觉悟和信仰,终是无法摆脱人类贪婪与物质的强大张力,使人的欲望无度地膨胀,并无视周遭生境的困窘,对自然的戕害几近无法挽回。长期以来,在对待人与自然、人类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时,人们已经习惯了不顾一切地追逐消费欲望的满足,把人类欲望的满足当作是人类处理自身与自然生态环境关系的根本价值尺度。其实,正是由于人类把自己与自然对立起来,把人作为衡量万物的尺度而一味地对自然加以索取和破坏,才导致了自然环境的极度恶化。消费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在于,它本身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它没有认识到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事物在本质上是互相联系的,“生态和社会领域共属于一个不可分割的领域,自然界的组织无论如何都是与人类的组织联系在一起的”[12],人类消费行为的选择自由被自然界整体动态结构的极限所束缚,必须保持在自然系统的价值范围之内。虽然把消费问题的肇因仅仅归结为人类中心主义有些简单化,但地球上所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和对自然资源的肆意掠夺又无不与人类的消费活动息息相关。“错误在于人类社会——在于社会用来赢得、分配和使用那种由人类劳动从这个星球上的各种资源所摄取来的财富的方式”[13]。

应当指出的是,环境法在强调生态平衡、环境保护时,并不是为了遏止消费和经济增长。面对当前全球性的生态灾难,一方面要看到“贪婪和短视”的危害,看到环境法所主张的合理消费观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还应当看到,贫穷就是最大的污染,停止发展就意味着倒退,它将带来比发展所造成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恶果。尽管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环境,造成了自身生存环境的巨大威胁,但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人类就必须要消费,人与自然界就不可避免地相互作用,并必然引起一系列或好或坏的变化。在对待生态危机的问题上,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有停止发展、回归自然才是惟一的出路。环境法坚持整体有机的生态思维,从其调整和规制的内容就可以看出,环境法是引导社会公众塑造健康文明、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生活方式,是限制奢侈过度消费鼓励适度理性消费,是强化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社会责任的法律规范。环境法承认人与自然关系的互动和整体性,不是要求社会公众单向片面地为生态平衡而放弃消费活动和生活水平的增长。环境法主要满足人的正常需求,对正常需要之外的欲求满足有选择地进行,使之更多地在生态主义维度上获得实现。它坚持生态主义的整体有机思维,并不否认人类的生存权,也不让人的消费行为逾越生态承受能力,更不危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安全,甚至不否定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一定程度上的控制。它只是把人类的物质欲望、社会的经济增长、对自然的影响限制在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范围之内。

所以,笔者认为,环境法是一种限欲的法律,它有关人的欲望的关键词是限制和升华。基于生态思维,并不是人的任何消费欲求都应该满足,人若想作为一个“类”平安而无害地生活在生态圈中,就必须适当地限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由习惯于通过物质消费来满足欲求的“商品动物”升华为灵性的存在。对于这种以限制为关键词的制度,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曾在探讨资本主义文化危机时进行过阐释:“我们正在探索一种语言,它的关键词看来是‘限制’。对发展的限制,对环境开发的限制,对军备的限制,对生物界横加干涉的限制。”[14]受限制的不仅仅是人的征服欲、占有欲、享受欲,更包括人以为自己能够开拓无限的自大与高傲。这就要求人在消费活动中虔诚而谦卑地对待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法是和谐性法律、限制性法律而非遏止性法律,是制度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环境法将和谐性理念贯穿于整个法律规范之中,它是站在和谐的角度上反对消费主义,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因此,和谐发展观与现代性发展理念,或那些传统的谋生性发展观、增长性发展观有着根本的区别,无论从应然或实然的角度,环境法所坚持和主导的发展理念就是协调共生的和谐发展理念。

三、环境法发展观的三维价值

基于当代世界的现实,笔者鲜明地指出,当代世界生态灾难社会异化的根源不是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本身,而是现代性发展理念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安排。笔者认为,环境法所坚持的和谐发展理念启示我们,只有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重价值维度上全面评价包括消费方式在内的发展模式,才能从理论和实践上真正超越消费主义,也才能超越现代性发展理念和非科学的发展观。

(一)人与自然的价值维度

近代以前,西方和中国的自然观有些接近,那就是将自然自身理解为有意义的,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就蕴含着充分的意义,这与我们今天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所理解的没有自身意义的自然是有明确区别的。我们今天的现实,是发源于西方的资本主义和科学技术成为支配世界命运的东西,尤其是科学技术,作为理智主义思维方式在当今的最高成就,已经被接受为现代世界观的基础,接受它就意味着接受一种将自然看作对象的思维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人和原始人的区别就在于原始人没有技术,必须生活于自然的环境中,而现代人却以拥有技术而自以为成为世界的主人。为生存和生活的需要,原始人对他们的生存环境的认识达到了令现代人难以置信的程度,非洲的布什人居住在地球上最贫瘠的地区,食物和水都极度匮乏,气候也很严酷,在他们的生存条件下,现代人可能是无法忍受活不下去的,但是这些人仍然幸存地活着,因为他们有着对自然的一种难以置信的精湛了解[15]。与此相反,现代人却对他们的环境知之甚少。现代人不必从太阳那里得到所需的热,也不必在阳光强烈时躲避它,现代人可以靠技术制造出来的空调取暖和避暑。

于是在技术的作用下,现代人被诱入了一种致命的错觉,通过他们的各种机器,现代人已经可以离开那个祖祖辈辈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中解脱出来了。为了满足人类日益膨胀的消费欲望,科学技术成为一种最为有效的手段。近代以来,人类生产了许多为我们提供了生活方便的东西,满足了我们需求欲望的东西,包括我们最为之庆贺的技术上的成就,如汽车、化肥、喷气式飞机等等,甚至就是现代工业本身,从消费得以满足的角度来看,人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但从生态环境的角度上看,人类又都是失败者。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消费欲望的扩张,使传统的人与自然之间亲密的存在关联成为不可能的了。

传统发展观鼓吹在大众生活层面上进行高消费的价值观念、文化态度或生活方式,它主张通过加速从生产到消费的周期循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是这种发展观却在相当程度上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挥霍浪费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这种价值观念立足于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的事实,想当然地以为地球资源是无限的,人类可以无限制地任意利用,完全忽视了自然价值和生态伦理对人类的重要性。尤其在法律方面,它仍然全神贯注于个体“人”的权利,特别是无限制的追求财产和开发土地的权利[16]。从自然观角度看,传统发展观对自然的错误观点实际上来源于人类中心主义及其所派生的科学主义和技术统治主义。人类中心主义视自然界为可以任意肆虐、征服的对象,而把人类自己视为地位至高无上、能完全主宰自然界的主人。科学主义和技术统治主义则乐观地相信基于科学技术能够在征服大自然的基础上建立起物质文明的王国,能够绝对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人类社会可以永远地一路凯歌勇往直前。“如果我们相信自然除了为我们所用就没有什么价值,我们就很容易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自然。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的欲望,也没有什么能要求我们的关注超越人类的利益。”[17]当这些思想在消费层面衍生出消费主义的时候,出现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出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尖锐对立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其实,在应然层面和本真意义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全面、多维、健康、和谐的,当代此种关系的异化就在于上述全面健康的关系被传统发展观的逻辑泯没了,而且消费主义的形成和传播无疑使此种情形雪上加霜。环境法站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维度上,限制人类对自然的掠夺性消费,着力恢复人与自然全面健康、和谐共生的关系。环境法借鉴中国先人“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和价值追求,限制人类的贪欲和功利心,反对今日社会无处不在、为刺激人类欲望而无所不用其极的消费主义。“如果人类希望生态系统能够继续容纳他们,则必须保证他们赖以成为一个能生存下来的物种的生态条件的普适性。”[18]作为一种对自身有明确意识的存在,人类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并非仅仅是为了生理生命延续的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也并非仅仅是消费者与消费对象的消费关系。环境法所反映出来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极力倡导一种与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和发展模式,体现了对和谐自然平衡的追求。

同时,环境法所坚持的生态主义,肯定人内在于自然之中,和自然有着共同的命运,认为尊重和保护自然就是尊重和保护人类自己,而且人类有责任和义务维护自己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环境法中的制度和规范无不是否定人类主体性的过分张扬,要求人类在包括消费活动在内的各种经济活动中遵守其所应遵守的界限,限制人类感性欲望或理性能力的肆意流溢和宣泄,避免人自身成为生理欲望或其他单一维度的异化物,改变人们无限地满足自己消费欲望的行为,使自然得到切实有效地维护,保持人类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关系。

(二)人与社会的价值维度

人是社会的动物,而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人与人的关系实际上也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因为所有人类活动都取决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人是生活在一起的。“人生活在一起”意味着这是一种离开人类社会就无法想象的行动;生活是人类独有的特权,它依赖于他人的在场[19]。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是一种以社群方式生存的动物,而且是一种离开了社会就不可以独立的动物,“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20]。这表明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人而言,存在就意味着与他者共存,他的实存就是与社会的共处。

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辩证而复杂的,一方面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另一方面两者之间又是一种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关系。因为社会往往容易成为类似于霍布斯所说的“利维坦”怪物,以所谓的普遍意志凌驾于每一个个体的人之上[21]。“从逻辑上说,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这是社会中的两极,是所有文明社会任何时候都面临的矛盾,它们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实际构成了历史的运动。”[22]德国法学家柯勒(也译科勒)指出,法律原则必须符合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的交错这一文明生活的主要杠杆的运动趋向[23]。所谓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的交错,就笔者所理解的语境而言,也就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了避免个人与社会的冲突,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得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就有待于制度的安排。正如哈耶克所说:“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人类是否由自私的动机所左右,而在于要找到一套制度,从而使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选择和决定其普遍行为的动机,尽可能地为满足他人的需要贡献力量。”[24]纵观人类千年法律史,法律的演化发展也确实无时无刻不印证这一点。

人类在近代初期,从古代对自然的敬畏与中世纪对神灵的崇拜中找回了人性的价值与自尊。近代法治刚刚确立了人的崇高地位,人类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对物的占有,以满足自身的消费欲求。征服自然的苦战使人的消费欲望不断得以满足,但也使人的身影和生活淹没在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单纯发展经济一味满足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是不利于人自身发展的,现代社会高度的工业文明和消费的满足不等于人的真正进步。相反,人类在单纯追求物质财富的过程中,无限制地对自然进行掠夺,人成为消费的奴隶,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类中心论,造成人“单向度”的片面发展,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不合作,并最终导致日益严重的生态灾难。美国环境科学家诺曼·迈尔顿的论述更加具体直观:“只有与地球和平相处,我们才能在地球上获得和平——而只有通过人们间的和平相处,才能做到与地球的和平相处。”[25]

环境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进行的制度安排。环境法认为人是一种多层面、多维度、复杂、丰富的存在,人类的活动绝对不能被化约为消费这么一种单一的活动,绝对不能以这样一种单一的物质性活动抹煞人类丰富多彩的精神性活动,也不能将其中抽绎出的原则神圣化,并将其作为指导人类其他活动的标准、规范或作为解释人类其他活动意义的依据。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就在于人类消费取得本体地位,成为支配人类活动和人际交往的全部内容。现代社会中人们应有的亲情、友谊、爱情等情感生活和伦理观念要么被商品化,要么被消费逻辑支配、影响,已经淡化、变质。因此,要改变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就必须限制消费逻辑的适用范围。通过环境法律制度的规范,约束和规制人的消费行为,创造公平、公正、正义的社会秩序,使社会主体意识到生态伦理和德性对消费生活的意义和不可或缺性,恢复醇厚而美好、健康而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得人类社会步入一个持续、和平、健康而秩序的发展轨道。

在协调人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关系过程中,环境法本身也能够得到完善与发展。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英格尔斯说:“那些先进的制度要获得成功,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依赖运用它们的人的现代人格、现代品质。无论哪个国家,只有它的人民的心理、态度和行为,都能与各种现代形式的经济发展同步前进,相互配合,这个国家的现代化才真正能够得以实现。”[26]“在当代世界的情况下,个人的现代素质并不是一种奢侈,而是一种必需。它们不是派生与制度现代化过程的边际收益,而是这些制度得以长期成功运转的先决条件。现代人素质在国民之中的广为散布,不是发展过程的附带产物,而是国家发展本身的基本内容。”[27]

(三)人与自我的价值维度

应该指出,人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每个人只是自顾自地满足自己的需要,还在于能够满足他人、满足社会秩序的需要。但是,传统发展观认为经济增长了,个人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就能够自发地形成合理的社会秩序。尽管传统发展观也是基于对人类本性的考察,但是在传统发展观那里,人类本性却产生了巨大分裂和尖锐矛盾,致使人性中自然本性的本我部分得以弘扬和伸张,而创造价值和生产意义的超我部分受到削弱和压抑。(注: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其中,本我是人格的原始侧面,它包括一切本能的冲动和欲望,是人心理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自我是人格的理智侧面,处于意识层之中,代表理性和常识;超我则不同,它是把外部世界人们的价值选择、道德倾向以及行为准则内化而成的心理部分。一个人人格内部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它们相互交织,处于不断的冲突之中。健康的人格,自我起着主要作用,它控制着本我和超我,使他们的要求同外界保持着和谐的关系。详情可参见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M]林尘,张唤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这种发展观所引导的人的发展导致了严重的人的失落,人的全部意义就都浓缩于现实的消费的满足,淹没于对物的极端追求之中,人与自我和谐的丰富性内容被消融在消费的纯粹释放里,“人本身越来越成为贪婪的被动的消费者,物品不是用来为人服务,相反,人却成了物品的奴仆”[28],人成为如马尔库塞所说的被消费品所控制而缺乏对自己实际需要进行反思和批判能力的“单向度”的人[29]。

在人与自我的维度上,消费主义应该说是肢解了人全面发展的丰富性和完整性。特别是以消费主义主导的发展观,可以说是一种以单纯刺激经济增长为目标、忽视经济与环境、社会诸方面协调发展的发展观,是导致出现种种异化现象、背离人与自我归依的发展观。“一个完整的自我代表着本我与超我的平衡。一旦打破这种平衡,要么超我压抑本性,扭曲人格……;要么就是本我压抑超我破坏社会秩序”[30]。消费主义从多方面制造了人的欲望,人的存在就是为了消费,就是为了占有,消费和占有成了生命最根本的规定,不消费不占有就意味着人生的虚无。欲望的外显使人们购买商品已不再是为了满足生活实际所需,消费是出于追赶时尚、提前享受、显示身份、炫耀阔气、满足虚荣等欲望,成为了一种对商品象征意义的符号消费。在这种符号消费中,作为消费品的商品的价值出现了“增值”,即除了原本具有的使用价值之外,它又被厂商附加上体现时尚、地位、身份等象征性内容的符号价值,且后者在价值上通常远远大于前者。

尽管我们不能否定一些商品的符号价值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仍然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如含有特定文化意义的高档礼品在社会交往中就常常是必要的,但一般而言,就商家出于单纯营利动机而人为制造严重背离商品使用价值、突出某种象征意义的物质商品,并利用广告宣传等手段来诱导人们追求虚假需要的现象而言,这样的消费在性质上完全不同于旨在满足大众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传统物质消费,而成了异化消费。由于异化消费是以制造物质生活的虚假需求为前提的,这就导致人的需要的异化,它一般体现为人们对物质财富自觉不自觉难以抑制的贪欲,而非对人的欲望适度、均衡的节制,大规模的虚假需求不仅要造成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制造大量污染环境的垃圾,还诱导人们把物质需要当作人的发展的基本需要,客观上妨碍了人与自我的和谐,导致人在发展的诸方面出现异化。

人类发展的根本目标在于以人为主体实现全面自由的发展,即使人的主体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但当今世界巨大的物质文明一方面为人的生存提供了很多便利,另一方面也遮蔽了人的真实生存。在现代消费社会,消费主义及由之带来的享乐主义所主导的价值观已经完全导致了人与商品、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异化。一切商品本来是服务于人的,是人们制造出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异己物,但消费社会倡导的人对商品的过分追求,对高科技工具的过度依赖,反而使人本身被商品所控制,甚至成了商品的奴隶。人作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主体,本应追求的不受物质条件限制的高尚精神目标消失不见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蜕变为一种贪得无厌的物质占有欲,甚至隐私权、人格、良心等精神价值方面的重要内容对某些人来说也变成了商品。人的存在成为感官欲望的无限放纵,肉体的解放以牺牲、泯灭精神为代价。这样的发展实际上已经脱离了人健康发展的需要,最终使人找不到自我的真迹。

四、结束语

由上可见,文明的进化使个人自由背离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消费主义对个人欲望的极大刺激与满足,并不是个人自由彻底解放后的狂欢,而是意义世界坍塌后感性杂多和低层次欲望冲突、沸腾的尴尬,毫无秩序的背后并没有自由,也没有幸福和希望,有的是焦躁、撕裂、痛苦和绝望。自由从字义上说,是摆脱束缚,不被障碍,自主行为,不受控制。这一字义已经隐喻着,自由以限制为前提。“个人的自由必须限制在这样一个界限上,就是必须不使自己成为他人的妨碍”[31],而制度规定的空间就是对自由的限制。

环境法正是从限制人的自由入手,从恢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本真的角度,通过对社会主体包括消费行为在内的各种经济行为的约束和规制来达到对传统发展观的修正,并进而实现对于和谐发展理念的终极关切。面对消费社会人的沉沦,环境法着力拯救人的形象,力图把“人为物役”的异化倾向,把“人是消费机器”、“人是物质的奴隶”等堕落的非正常形态恢复到人的自我面目。因此,环境法规定的空间必然存在对消费自由的限制,其对良好消费模式的塑造过程,也是对现代人形象的塑造过程。

总之,基于前述价值维度作为洞察的进路来解读环境法发展观的意义,我们可以发现环境法绝非只是国家蓄意强加在个人身上的“戒律”,其更为重要的乃是协调个人自由、群体自由与自然生态、社会秩序相互和谐的关键手段。笔者以为,环境法倡导的和谐发展理念,也并不仅仅局限于一种社会发展理论,而是在建构一种新的哲学、新的文化和新的生活方式,实现人类过一种简约、真实、有节制、有德性的幸福生活,并最终达致身心合一、物我两契、人际和谐温馨、社会公平正义的理想境界。当然,这种本真生存的主体必然是全面发展、内外和谐的本真的人,而造就这种本真人的首要任务就是在实践中让人的消费自由处于环境法律制度的限制与调整之中。

参考文献:

[1]何怀远.发展观的价值维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30.

[2]原田尚彦.环境法[M].于敏,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

[3]堺屋太一.知识价值革命[M].金泰相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132.

[4]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M].毕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28.

[5]杨志华,卢风.消费主义批判[J].唐都学刊,2004(6):54.

[6]王人博,程燎原.法治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190-197.

[7]曹明德.生态法新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0.

[8]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59-161.

[9]江山.人际同构法哲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200.

[10]刘文燕,刘滨.生态法学的基本结构[J].现代法学,1998(6):103.

[11]罗斯柯·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71.

[12]弗·卡普拉,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M].石音,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68.

[13]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M].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41.

[14]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402.

[15]陈鸿清.生存的忧患[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62.

[16]托马斯·贝里.伟大的事业:人类未来之路[M].曹静,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132.

[17]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刘耳,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197.

[18]FriedrichSchmit-Bleek.人类需要多大的世界:MIS——生态经济的有效尺度[M].吴晓东,翁端,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

[19]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M].竺乾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8.

[2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70.

[21]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44.

[22]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111.

[23]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03.

[24]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贾湛,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13.

[25]诺曼·迈尔顿.最终的安全:政治稳定的环境基础[M].王正平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67.

[26]阿列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6.

[27]阿列克斯·英格尔斯、戴卫·斯密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M].顾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445.

[28]埃利希·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M].张燕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174.

[29]赫伯特·马尔库塞.单面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左晓斯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10.

价值维度范文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物质性;精神性;实践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对中国的思想文化、政治秩序和社会发展进程产生过深远影响,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及维系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当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进程中,我们仍有必要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发掘它的当前价值意蕴。

一、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能促进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创造的能促进社会生产力进步,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效应。人们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特别是对生产力所发生的作用,只能是一种以政治为中介的作用,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用。“以往在效率源泉问题的研究中,通常只看重经济因素与技术因素而忽略非经济因素与非技术因素,只注意利益的影响而不注意社会责任感与公共目标的作用,只强调物的价值实现而忽视人的价值实现。”[1](第50页)这显然是十分片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其根本任务就是要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即人的思想水平、道德面貌、劳动态度以及事业心、责任感、敬业精神等,不仅直接影响生产力及其要素的作用方式和人自身的发展状况,而且还决定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性质和方向,影响人的智力和体力发挥的程度,影响劳动者技术水平、劳动能力和创造性的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价值的创造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对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价值。

这一命题的确立是基于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生产力,归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而思想政治教育则归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根据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起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而且,从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主要的因素劳动者来看,劳动者是指有一定体力和智力的人,是首要的生产力,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发展。此外,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来看,生产力由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构成。其中,人的因素是生产力最活跃、最具潜能的主导性因素,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我们应该从思想政治教育对生产力主要因素劳动者的作用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着眼点首先在于培养人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激发和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加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还体现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认识到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的必要性,从而使人们投入到变革生产关系的实践中去,最终使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的:“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第9页)马克思这里所说的理论说服人,讲的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用;而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促进物质生产力的发展。

展开来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对物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保证价值。这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思想前提,它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导向和调节的作用。首先,它保证我国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产生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其次,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我国经济基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定向导航作用正是体现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保值上。再次,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正常运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着强有力的国家宏观调控和强大的政治优势的市场经济,这个政治优势既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又是使经济沿着正确方向有序运行的有力保证。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对生产力发展的环境营造价值。毋庸置疑,任何社会形态的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都要受到思想意识的支配,而思想意识又有先进与后进之分,那么要促使物质生产及经济建设的提高和发展,就必须破除落后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之一,就在于扫除精神障碍,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具体地说,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使人们全面地、辩证地看待生产力的发展问题,使人们的眼光从片面的、狭隘的纯经济增长的旧框框中解放出来,代之以全面的、系统的和发展的观念,为经济的全面进步提供总的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

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也出物质生产力”的新观念,要求我们在思想认识上应该注意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简单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发展生产力,搞“空头政治”;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同发展生产力对立起来,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和生产力发展的“两张皮”现象。应当承认,思想政治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就其工作性质而言是有本质区别的,而且,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生产力与物质生产部门产生生产力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但不能据此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经济工作简单地分割开来。相反,我们要看到思想政治教育

产生生产力的长效性和持续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生产力发展价值的潜在性。

一言以蔽之,思想政治教育对物质生产力的作用是间接的,同时又是客观存在的。在物质生产力的诸因素中,人是主体性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从本质上说,它就是提高劳动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工作,就是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工作。虽然这种工作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它可以通过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间接地创造物质财富,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道德精神资源的开发价值

道德精神资源作为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人的情感、意志、观念、信仰等各种主体性因素。而道德精神资源的开发就是要通过引导人们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激发人的上进心和积极性,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并最终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道德精神资源的开发程度不仅关系到个人,也关系到组织乃至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水平。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与精神都富有,才能成为一个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3](第1版)

当前,在开发道德精神资源上,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面对新的精神环境生态,开发人的道德精神资源,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势在必行。

从宏观层面看,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凸现其人文道德关怀价值。以人为本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念和思维原点。强调尊重人的道德存在价值、道德需求价值和道德发展价值,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道德发展理论的重要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精神资源开发价值明确指向以人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高度结合的必然结果。

就微观层面讲,思想政治教育者以理服人,从而满足人的内在道德精神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植根于生命体的内在道德精神需要,人的这种内在道德精神需要是通过与思想政治教育接触的外化过程而表征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道德自律精神,它的价值创造要靠人的内在道德精神需要来保证,这种保证使人的内在道德精神需要获得自我要求水平和社会规定范畴上的提升。随着道德社会化的发展,人的生理需求会向道德精神需求自觉过渡。换言之,人类社会越是进步,就越是需要物质需求与道德精神需求的匹配和融合。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精神资源开发价值的体现。

当今条件下,受教育者是有思想、有情感、有精神需求的活生生的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现代化传

媒,引导现代人的道德精神走向。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使命就是关心他们的道德精神生活,关怀他们的道德精神发展,关注他们的道德生命的自由成长。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创造的着眼点就是在观念层面上引导中国实现传统道德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为其与世界现代道德文明相融合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在此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者鼓励人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锻炼中,运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去分析社会问题及自身面临的实际问题,从而自觉把正确的个体意识外化为良好的个人道德行为,从而形成稳定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精神资源的开发价值“可以被当作一种道德上的确定性”[4](第27页)。

三、和谐社会的构建价值

从哲学上说,和谐是协调一致的统一,是对立统一的高层境界。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体间行动关联及其模式化结构的最佳状态,这种状态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两个方面,但主要是指社会关系的和谐,而社会关系的和谐,其实质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即人际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不仅包括人与人的和谐,即适当处理利益关系,合理分配社会利益,使每个人各得其所,各得其利,还包括人与政治关系的和谐、人与经济关系的和谐、人与文化关系的和谐等等。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主要是通过社会政治的整合、人际关系的改善及利益矛盾的协调而实现的。从政治功能来看,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和谐社会的构建价值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的宣传和灌输,统一社会成员的思想,从而增强社会凝聚力而实现的。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特殊的育人功能,能够培育人们的合作意识,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法律素质,帮助人们遵守各种调节人际关系的社会规范、行为准则,从而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倡导诚信友爱、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再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沟通、说服、宣传等方式引导人们正确看待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必要性,形成只有深化改革才能更好发展的共识,使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能够从全局角度、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克服人们的心理偏差和模糊认识,从而使利益矛盾得到适当缓和乃至最终解决。

在当今知识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大小,直接关系到我国精神生产力的进步、社会主义三大文明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等重大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大的当前价值。具体来讲,思想政治教育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人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益活动和利益关系。在现代社会,除了用法律维系利益关系的公平与和谐,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缓和各种利益矛盾与冲突,消除矛盾激化的潜在因素,从而达成谅解、形成共识、理顺情绪、凝聚力量、协调行动,形成谅解宽容、和睦相处、友爱向善的人际关系,构筑良好的人际环境。只有人际关系融洽,才能实现社会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最需要关注的是利益与道德的冲突问题。道德与利益之间,既有内在的结合点,又存在一定的张力。就个体层面而言,如何协调好利与义,统一好个人的权利与义务;在社会层面,如何在现代化过程中,既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大力发展生产力,注重经济效益,又从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出发,维护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等,这些都是新时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当前价值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将正视人的利益和提升人的境界结合起来,将发展先进生产力和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以科学的价值追求为实践指向,以“善”的行为规范为基本形式,为人们的思想道德和行为选择提供价值支撑和价值导向,从而增强社会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使全社会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合力。

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第56页)马克思的这段话至少给我们讨论思想政治教育当前价值的生成作出这样的启示: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品格,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实践中生成,实践是其价值的真正源泉。

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品格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依据客观实践的发展而变化自身的内容与形式。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与时俱进中产生和发展的,也必须在与时俱进中创造并实现其价值。

生活是伦理道德的生长点和作用点,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很大程度上是主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及在解决一系列道德冲突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前价值还体现在其生活化上。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直面现实生活的挑战,走开放式教育的发展道路。借此,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精神中最深刻的东西成为可以观照和领会的对象”[5](第297页)。

[参考文献]

[1]厉以宁:《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1997年5月2日。

价值维度范文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物质性;精神性;实践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对中国的思想文化、政治秩序和社会发展进程产生过深远影响,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及维系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当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进程中,我们仍有必要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发掘它的当前价值意蕴。

一、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能促进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创造的能促进社会生产力进步,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效应。人们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特别是对生产力所发生的作用,只能是一种以政治为中介的作用,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用。“以往在效率源泉问题的研究中,通常只看重经济因素与技术因素而忽略非经济因素与非技术因素,只注意利益的影响而不注意社会责任感与公共目标的作用,只强调物的价值实现而忽视人的价值实现。”这显然是十分片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其根本任务就是要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即人的思想水平、道德面貌、劳动态度以及事业心、责任感、敬业精神等,不仅直接影响生产力及其要素的作用方式和人自身的发展状况,而且还决定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性质和方向,影响人的智力和体力发挥的程度,影响劳动者技术水平、劳动能力和创造性的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价值的创造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对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价值。

这一命题的确立是基于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生产力,归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而思想政治教育则归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根据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起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而且,从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主要的因素劳动者来看,劳动者是指有一定体力和智力的人,是首要的生产力,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发展。此外,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来看,生产力由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构成。其中,人的因素是生产力最活跃、最具潜能的主导性因素,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我们应该从思想政治教育对生产力主要因素劳动者的作用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着眼点首先在于培养人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激发和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加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还体现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认识到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的必要性,从而使人们投入到变革生产关系的实践中去,最终使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的:“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马克思这里所说的理论说服人,讲的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用;而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促进物质生产力的发展。

展开来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对物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保证价值。这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思想前提,它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导向和调节的作用。首先,它保证我国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产生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其次,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我国经济基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定向导航作用正是体现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保值上。再次,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正常运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着强有力的国家宏观调控和强大的政治优势的市场经济,这个政治优势既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又是使经济沿着正确方向有序运行的有力保证。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对生产力发展的环境营造价值。毋庸置疑,任何社会形态的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都要受到思想意识的支配,而思想意识又有先进与后进之分,那么要促使物质生产及经济建设的提高和发展,就必须破除落后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之一,就在于扫除精神障碍,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具体地说,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使人们全面地、辩证地看待生产力的发展问题,使人们的眼光从片面的、狭隘的纯经济增长的旧框框中解放出来,代之以全面的、系统的和发展的观念,为经济的全面进步提供总的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

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也出物质生产力”的新观念,要求我们在思想认识上应该注意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简单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发展生产力,搞“空头政治”;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同发展生产力对立起来,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和生产力发展的“两张皮”现象。应当承认,思想政治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就其工作性质而言是有本质区别的,而且,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生产力与物质生产部门产生生产力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但不能据此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经济工作简单地分割开来。相反,我们要看到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生产力的长效性和持续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生产力发展价值的潜在性。

一言以蔽之,思想政治教育对物质生产力的作用是间接的,同时又是客观存在的。在物质生产力的诸因素中,人是主体性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从本质上说,它就是提高劳动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工作,就是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工作。虽然这种工作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它可以通过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间接地创造物质财富,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道德精神资源的开发价值

道德精神资源作为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人的情感、意志、观念、信仰等各种主体性因素。而道德精神资源的开发就是要通过引导人们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激发人的上进心和积极性,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并最终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道德精神资源的开发程度不仅关系到个人,也关系到组织乃至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水平。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与精神都富有,才能成为一个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

当前,在开发道德精神资源上,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面对新的精神环境生态,开发人的道德精神资源,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势在必行。

从宏观层面看,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凸现其人文道德关怀价值。以人为本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念和思维原点。强调尊重人的道德存在价值、道德需求价值和道德发展价值,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道德发展理论的重要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精神资源开发价值明确指向以人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高度结合的必然结果。

就微观层面讲,思想政治教育者以理服人,从而满足人的内在道德精神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植根于生命体的内在道德精神需要,人的这种内在道德精神需要是通过与思想政治教育接触的外化过程而表征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道德自律精神,它的价值创造要靠人的内在道德精神需要来保证,这种保证使人的内在道德精神需要获得自我要求水平和社会规定范畴上的提升。随着道德社会化的发展,人的生理需求会向道德精神需求自觉过渡。换言之,人类社会越是进步,就越是需要物质需求与道德精神需求的匹配和融合。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精神资源开发价值的体现。

当今条件下,受教育者是有思想、有情感、有精神需求的活生生的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现代化传媒,引导现代人的道德精神走向。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使命就是关心他们的道德精神生活,关怀他们的道德精神发展,关注他们的道德生命的自由成长。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创造的着眼点就是在观念层面上引导中国实现传统道德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为其与世界现代道德文明相融合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在此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者鼓励人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锻炼中,运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去分析社会问题及自身面临的实际问题,从而自觉把正确的个体意识外化为良好的个人道德行为,从而形成稳定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精神资源的开发价值“可以被当作一种道德上的确定性”。

三、和谐社会的构建价值

从哲学上说,和谐是协调一致的统一,是对立统一的高层境界。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体间行动关联及其模式化结构的最佳状态,这种状态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两个方面,但主要是指社会关系的和谐,而社会关系的和谐,其实质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即人际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不仅包括人与人的和谐,即适当处理利益关系,合理分配社会利益,使每个人各得其所,各得其利,还包括人与政治关系的和谐、人与经济关系的和谐、人与文化关系的和谐等等。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主要是通过社会政治的整合、人际关系的改善及利益矛盾的协调而实现的。从政治功能来看,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和谐社会的构建价值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的宣传和灌输,统一社会成员的思想,从而增强社会凝聚力而实现的。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特殊的育人功能,能够培育人们的合作意识,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法律素质,帮助人们遵守各种调节人际关系的社会规范、行为准则,从而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倡导诚信友爱、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再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沟通、说服、宣传等方式引导人们正确看待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必要性,形成只有深化改革才能更好发展的共识,使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能够从全局角度、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克服人们的心理偏差和模糊认识,从而使利益矛盾得到适当缓和乃至最终解决。

在当今知识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大小,直接关系到我国精神生产力的进步、社会主义三大文明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等重大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大的当前价值。具体来讲,思想政治教育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人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益活动和利益关系。在现代社会,除了用法律维系利益关系的公平与和谐,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缓和各种利益矛盾与冲突,消除矛盾激化的潜在因素,从而达成谅解、形成共识、理顺情绪、凝聚力量、协调行动,形成谅解宽容、和睦相处、友爱向善的人际关系,构筑良好的人际环境。只有人际关系融洽,才能实现社会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最需要关注的是利益与道德的冲突问题。道德与利益之间,既有内在的结合点,又存在一定的张力。就个体层面而言,如何协调好利与义,统一好个人的权利与义务;在社会层面,如何在现代化过程中,既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大力发展生产力,注重经济效益,又从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出发,维护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等,这些都是新时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当前价值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将正视人的利益和提升人的境界结合起来,将发展先进生产力和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以科学的价值追求为实践指向,以“善”的行为规范为基本形式,为人们的思想道德和行为选择提供价值支撑和价值导向,从而增强社会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使全社会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合力。

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的这段话至少给我们讨论思想政治教育当前价值的生成作出这样的启示: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品格,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实践中生成,实践是其价值的真正源泉。

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品格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依据客观实践的发展而变化自身的内容与形式。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与时俱进中产生和发展的,也必须在与时俱进中创造并实现其价值。

生活是伦理道德的生长点和作用点,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很大程度上是主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及在解决一系列道德冲突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前价值还体现在其生活化上。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直面现实生活的挑战,走开放式教育的发展道路。借此,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精神中最深刻的东西成为可以观照和领会的对象”。

[参考文献]

[1]厉以宁:《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1997年5月2日。

价值维度范文篇8

【摘要】厘清雇主品牌内涵和本质,将有利于雇主品牌建设实践。笔者首先归纳了雇主品牌内涵、内容维度等方面的国内外文献,提出了雇主品牌的定义以及维度结构模型;随后,提出了在雇主品牌实践中雇主品牌与其它变量相互影响的一些现象;最后对雇主品牌研究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基于雇员视角的雇主品牌研究的综合模型。

【关键词】雇主品牌;内容维度;影响作用;综合模型

自雇主品牌概念提出以来,已成为商界流行的话题,各大机构(如《财富》、翰威特、中华英才网等)评选最佳雇主尤为引人注目。要认清雇主品牌的内涵和本质,有必要认清雇主的内涵。根据国际通行的解释,雇主是指一个组织中,使雇员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且向雇员支付工资报酬的法人和自然人。在“雇主品牌”研究范畴中的“雇主”应该有更丰富的内涵,应指在具体劳动关系中与劳动者相对应的另一方,

1雇主品牌的内涵研究

1.1雇主品牌定义:雇主品牌(EmployerBrand)这一概念源于经典的品牌理论,反映雇主与目标雇员(TargetEmployee)(即现有雇员与潜在人才)之间的关系。Ambler&Barrow(1996)首次提及雇主品牌概念,并将其定义为:“雇主品牌是由雇佣关系所提供的功能的、经济的和心理的利益的集合,这种集合使雇主体现差异化。”

之后,众多学者试图对雇主品牌的概念进行准确定义,但迄今为止,雇主品牌仍未有一个统一公认的定义。笔者按照定义雇主品牌的角度和重点的不同,将以往学者的定义整理归纳如下:

(1)从雇佣价值承诺视角的定义:这类学者认为,雇主品牌是雇主向雇员和潜在人才传递雇佣价值的一种差异化承诺,雇佣价值的丰富性以及雇主传递和履行雇佣价值承诺的效能决定了其在雇员和潜在人才心目中的身份和地位。如翰威特公司(2000)认为:雇主品牌就是一种雇主的允诺,是关于员工加入公司后能体验到的工作文化、环境和机会等。DaveLefkou(2001)认为:雇主品牌是一种承诺,雇主传递该承诺的能力决定了其在潜在人才心中的身份,后者从很大程度上会因为这种定义而决定是否加入该企业,而现有雇员将根据他们的期望是否达到而决定自己的去留。

(2)从品牌学关系视角的定义:这类学者认为,雇主品牌是反映雇主与雇员和潜在人才之间的一种情感关系。雇员和潜在人才对雇佣价值信息的体验感知,在心目中形成差异化的雇主形象或个性。如WillRuch(2001)认为:雇主品牌是企业在其雇员和潜在人才心中的形象或个性。并解释到,“正如知名的消费者品牌能够使人产生信任、接受甚至购买意愿一样,雇主品牌既能使现有雇员产生自豪感和满意感,又能使求职者产生进一步了解企业的欲望。”

(3)从“战略-工具”视角的定义:这类学者认为,雇主品牌是企业引才和留才的一种新型“营销”工具,是企业在人才市场上的新型战略—即从品牌的视角“包装”雇主,提升雇主形象,赢得企业人才竞争优势。如国际知名的雇主品牌研究机构优瑞萨姆(Universum)认为雇主品牌是将企业作为对雇员和潜在人才来说都具有吸引力的产品来开发和进行市场营销的工具。

(4)从品牌学综合视角的定义:这类学者,基于对品牌属性的理解提出雇主品牌的定义。如朱勇国等(2008)从“符号”、“关系”、“资源”三个维度入手,给雇主品牌下了一个三维度的定义。符号维度:雇主品牌是体现差别性雇佣承诺的象征和记号;关系维度:雇主品牌是能够提升企业形象的雇佣体验;资源维度:雇主品牌是能给企业增值的管理促进工具。

众多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从不同的视角给出了雇主品牌的定义。而经典的品牌学理论认为,品牌是产品与消费者的一种关系。因此,笔者认为,雇主品牌本质上是一种关系,对雇主品牌定义如下:

作为雇主的企业向雇员和潜在人才承诺由雇佣行为提供的功能性、发展性、象征性和体验性等雇佣价值组合,雇员和潜在人才经过品牌沟通、传播和雇佣体验等过程后,形成对雇主的心理感知的总和。

1.2“内部品牌”与“外部品牌”:

目前多数学者都认为雇主品牌包括“内部品牌”和“外部品牌”(AnnZuo,2001;钟孟光,2003;盛艳,2006;丁雪峰等,2007)。“外部品牌”是在潜在人才心中树立最佳工作地形象,以吸引其到企业工作;“内部品牌”是指企业通过提供雇佣价值、兑现承诺,在雇员心中树立独特的雇主形象和个性。但是,笔者认为根据目标受众对象的空间位置而将雇主品牌划分为“内部品牌”和“外部品牌”两个部分有欠妥之处,因为雇主品牌的形成大致要经过“雇主对外承诺雇佣价值-目标受众对象对雇佣价值信息的感知和体验-目标受众对象对雇主品牌认可与忠诚”这一过程,经过长期的循环和积累,便成为雇主品牌。因此,“外部品牌”是“内部品牌”的前提,“内部品牌”又会影响“外部品牌”的形象,而简单的将二者割裂开,容易忽视二者之间的内部机理和影响作用。

1.3雇主品牌内容维度:由于雇主品牌定义的不统一,以及各学者的研究目的、所选雇主的性质不同,所以各自选择不同的划分标准对雇主品牌的维度结构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1)国外研究:Ambler&Barrow(1996)认为,雇主品牌包括功能、经济和心理利益三个维度,功能利益是指雇主向雇员提供有利于职业发展或其他活动的机会,经济利益是指雇主向雇员提供的薪酬,而心理利益是指雇员在工作中产生的归属、方向和目标等方面的感受和体验。CorporateLeadershipCouncil(2001)在研究中,提出雇主品牌的五维度模型:薪酬福利、工作环境、工作生活平衡、企业文化与环境、产品品牌实力。荷兰国际知名排名公司CRF将雇主品牌分为薪资与福利、晋升与发展空间、企业文化、培训与学习、工作环境、创新六个维度进行研究(丁雪峰等,2007)。翰威特咨询公司通过从雇员的匹配度、雇员敬业度、敬业度驱动因素进行调研分析后,总结出雇主品牌的五个组成部分:人才形象、老板或者CEO形象、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环境、公民形象(李佳王乐,2007)。Lievens&Highhouse(2003)将雇主品牌形象分为功能性、象征性特征两个维度,功能性特征是从实在的、现实的角度描述工作或组织,如薪水、晋升、福利、工作性质等,象征性特征是从主观的无形的角度描述工作或组织,五个维度,诚挚、创新、能力、声望、健壮。他们通过研究学生和银行职员样本发现,雇主品牌形象的象征性特征比功能性特征(工作和组织)更为重要。

(2)国内研究:杨茜(2006)认为雇主品牌包括功能性价值、象征性价值、体验性价值三个方面,功能性价值包括物质性利益、雇员个体和知识的成长,物质性利益通常与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等物质因素有关,如薪酬、劳保福利、工作环境、地理位置等,象征性价值包括企业声誉和消费者品牌形象,体验性价值包括关系与合作、信任与自主、认可与自我实现、创新与挑战、全面沟通、企业对雇员的忠诚、公平等7个方面。中华英才网(2008)从大学生视角提出雇主品牌CBCD模型,包括薪酬福利(Compensation)、品牌实力(Brand)、公司文化(Culture)、职业发展(Development)四个维度,薪酬福利维度包括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解决户口、良好的工作条件与环境、弹性工作时间等,品牌实力维度包括企业知名度与影响力、产品的创新水平和市场前景、企业领导人的胆识和魅力、企业在校园的声誉、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产品或服务品牌等,公司文化维度包括稳定的雇佣关系、组织文化、只招募最优秀的人才、和谐雇员关系等,职业发展维度包括培训发展机会、晋升的空间、用人理念、国际化氛围等。赵书松,张要民和周二华(2008)以博士为研究样本对我国高校雇主品牌的要素和结构进行了研究,认为高校雇主品牌由报酬系统、社会影响力、价值主张三维度构成,报酬系统包括培训发展机会、工作条件与环境、弹性工作时间、晋升空间、解决户口与住房等,社会影响力包括知名度与美誉度、科研实力与成果、教师身份社会认同度等,价值主张包括人才培养模式、用人理念、管理政策和制度、发展战略和目标等。(3)雇主品牌内容维度结构模型:目前来看,雇主品牌的维度结构尚未形成公论,除功能性价值、发展性价值等维度看法较为一致以外,体验性价值和象征性价值维度争议颇大,特别是各维度的要素也不尽统一。另外,产品品牌实力、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等是否为雇主品牌的内容要素之一,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在此,笔者根据上述文献分析,提出雇主品牌的四维度结构模型,包括功能性价值、发展性价值、象征性价值、体验性价值四个维度。

功能性价值维度体现雇主提供的全面薪酬、工作硬软环境方面的雇佣价值。工作和家庭生活是人们生存的两大关系,职场人员对工作-生活平衡要素逐步重视;另外,除薪酬福利水平之外,薪酬福利制度也是影响雇员对雇主评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笔者认为雇主品牌功能性价值维度应包括: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良好的工作条件与环境、弹性工作时间、工作-生活平衡、公平的薪酬福利制度、稳定的雇佣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良好的工作氛围等八项要素;

发展性价值维度体现雇主提供的为雇员职业发展和成长方面的雇佣价值。目标人才除注重雇主提供的实实在在发展机会外,对良好的人才理念、人才制度、人员管理制度的感知也会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对知识性雇员来说,因此笔者认为,雇主品牌发展性价值维度包括:培训发展机会、良好的晋升空间、优秀的人才理念、良好的人才制度(选用育留)、人员管理制度等五项要素。

体验性价值维度体现雇员所获得的各种心理体验价值。Levering(1984)提出了“利弗林的优秀工作场所模型”,该模型揭示了优秀工作场所的共同点,即一种高水准、高质量的内部关系,内部关系的特征包括信任、自信心、乐趣三方面,其中信任又包括相信、个人尊重和公正。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层次包括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五个方面,故创新性、成就性、成长性、归属性体验也会成为满足目标人才需要以及他们评价雇主的重要因素,因此笔者认为雇主品牌体验性价值维度包括:公平性体验、信任性体验、创新性体验、成就性体验、成长性体验、归属性体验、乐趣性体验等七项要素。

象征性价值维度体现雇员所获得的象征性荣誉价值。已经有学者证实雇主品牌象征性价值在吸引雇员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Lievens&Highhouse,2003;Lievens,2007)。企业形象品牌与产品(服务)品牌是否为雇主品牌内容要素之一,目前仍然是一大争议。笔者认为目标受众对象对企业形象品牌和产品(服务)品牌的感知会直接影响其对作为雇主的企业的评价,影响其“面子”,故它应为雇主品牌象征性价值的一个要素。另外,以往文献都把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作为雇主品牌要素之一,但笔者认为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包含内容较为广泛,而雇主品牌反映的是雇主与雇员和潜在人才之间的关系,笔者将雇主品牌范畴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界定在企业维护雇员权益这一方面。最后,工作和组织的社会地位也是职场人员看重要素之一,比如高校教师、政府公务员往往都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因此,笔者认为雇主品牌象征性价值维度包括: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产品(服务)品牌形象、企业领导人的魅力、企业在人力资源市场的声誉、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雇员权益方面)、工作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等六项要素。

2雇主品牌影响作用研究

目前,雇主品牌的研究多集中在应用性领域,而讨论雇主品牌影响作用的文献还较少,只是在招聘研究领域和雇主品牌实践中发现了一些现象。学者发现,雇主品牌印象可以正向预测潜在人才的入职意愿(Gatewoodetal,1993),也会正向影响潜在申请者对招聘官行为、面试工作和组织属性的感知(Turbanetal,1998)。反过来,招聘工作也会影响雇主品牌印象的形成(Taylor&Bergmann,1987)。AmblerandBarrow(1996)发现,雇主品牌与雇佣环境相关。Kristin&Surinder(2005)发现,雇主品牌强化并改变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巧妙调节着雇主品牌与雇主忠诚度之间的关系。另外,优秀的雇主品牌企业往往有较好的财务绩效。翰威特中国在最佳雇主评选活动中发现,与其他参选公司相比,最佳雇主的关键不同之处在于:雇员的敬业度水平高,它衡量了雇员对公司的热情、投入以及承诺的程度(林迎星,2008)。雇主品牌较好的企业其雇员流失率远远低于一般企业(Ritson,2002;伏绍宏,2006;孟跃,2007)。Barrow&Mosley(2005)在《雇主品牌》一书中认为雇主品牌有助于理顺和加强劳资关系,同时还反映着员工与客户对企业文化的体验与认同。CIPD(2008)通过调查得出,雇主品牌建设的目标包括:契合组织远景或价值观、改进招聘绩效、在人才市场上赢得竞争优势、增加雇员满意度、改进生产力、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等。这些现象说明雇主品牌与雇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工作绩效、劳资关系以及企业绩效都存在着影响关系。

目前看来,规范的学术性研究较少,以咨询公司所进行的实践性研究为主;探讨雇主品牌对雇员个体层面、组织层面的影响机理的研究还较少。因此按照规范的学术研究范式,研究证实雇主品牌的影响作用和发掘影响机理就变得十分有意义。

3雇主影响作用综合模型

首先,各雇主品牌研究的定义不尽相同,对其维度结构的研究还较少,而且认识差异较大。究其原因,一是对雇主品牌的本质没有厘清;二是雇主品牌作为组织层面的变量,其包含的内容过于广泛;三是不同类型的组织其雇主品牌内容结构也有所差异;四是研究视角不同,如从现有雇员视角、潜在人才视角。笔者认为,未来应该先从不同的行业、不同文化环境、不同类型组织、不同研究视角分别研究雇主品牌内容维度,而后再根据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雇主品牌维度和结构。雇主品牌内涵和维度结构的厘清,将有助于雇主品牌建设实践,有助于企业准确设计雇佣价值主张(EVP,EmploymentValueProposition),以便向目标群体传播独特的雇佣价值组合。

其次,目前关于雇主品牌与组织层面、雇员层面以及社会层面各变量间关系的研究寥寥无几。因此,研究雇主品牌与企业绩效、企业文化、企业战略、组织身份等前因变量,以及雇员满意度、组织承诺感、工作投入、雇员工作绩效、组织绩效等结果变量间关系,将变得十分有必要。另外,除了单独研究各变量间的关系外,构建一个研究雇主品牌变量关系的综合模型,将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笔者综合上述学者对雇主品牌与其他相关变量关系的探索成果,构建了一个基于雇员视角的雇主品牌研究的综合模型。

在该模型中,将目标受众对象对雇佣价值(功能性价值、发展性价值、体验性价值、象征性价值)的感知影响雇主品牌的形成和“品牌质量”;雇主品牌形成之后,会影响雇员的工作态度(包括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组织承诺两个变量);根据以往雇员工作态度研究表明,雇员工作态度影响雇员工作绩效,如任务绩效、周边绩效等,最后会影响组织的绩效(包括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而雇员的个人特征又可以作为干涉变量,对雇主品牌的形成、雇员的工作态度以及雇员绩效都产生影响作用。

价值维度范文篇9

摘要:本研究以2×2×2的混合设计,采用问卷测量方法检验不同被试问合作意识的认知差异。被试来自两个群体:青年组包括133名大学生;老年组包括110名40一60岁的各业人士。结果验证了实验假设,发现人们对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的认知存在差异。在能力维度上,人们认为具有竞争意识的人能力更强;在个性维度上,具有合作意识的人比具有竞争意识的人更加顺从。人们的工作价值观与他们对他人的评价存在显著相关。

一、引言

在现今社会中,合作关系成为工作中人际关系的主体。如何促进员工之间的合作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是许多管理者面临的难题之一。影响合作行为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人格因素和情境因素。Kelley&Stahelski(1970)认为存在两种稳定的个体类型,可以被描述为合作与竞争人格(cooperativeandcompetitivepersonalities),更确切地说,指在合作与竞争维度上存在稳定的人格差异。我们可以通过某些途径了解这两种类型的个体对外部世界的不同看法,比如,具有合作和竞争人格的个体对“合作者”和“竞争者”可能具有不同的评价。两种类型的人在社会交往中的不同经验会导致这种认知上的差异。

对于合作问题的研究,两难对策问题是其中的一个重点。Kelley和Stahelski(1970)发现,当合作性与竞争性的被试相遇时,合作者会被竞争者行为同化,表现出竞争性行为。合作者和竞争者对他人是合作性的还是竞争性的观点不同,合作者认为他人是异质性的,有些人是合作性的,有些人则是竞争性的;而竞争者认为他人是同质性的,都是竞争性的。VanLange和KittyVisserEJ扩展了Kelley和Stahelski(1970)关于行为同化的研究,认为非合作性同伴会导致较低水平的合作行为和相互依赖感;同时社会价值定向对合作行为及相互依赖感产生影响。Chatman&Barsade(1995)采用模拟技术研究了人格与组织文化对合作行为的影响,发现个体在不同的组织文化中有不同的行为表现:高合作倾向的个体在集体主义文化下表现出最高的合作行为;合作个体对组织文化(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更敏感,在不同文化中他们的合作行为比个人主义者表现出更大的差异。而Sermat&Gregovich(1966)的研究结果表明,合作者会被竞争程序同化,但当遇到合作程序时,他们很容易又表现出合作行为。这种“弹回”现象(rebound)说明,合作者在面对竞争同伴时所表现出来的竞争性行为只是暂时的,当同伴变得他们一致时,他们很容易又重新主张建立一种合作性关系。尽管合作者的行为向竞争者同化,但他们主观意识上仍然是合作的,说明合作者是暂时的行为改变,而不是改变了自己对人际关系的基本定向。

我国近年来对合作问题的研究强调合作行为的测量与分析,且样本大多局限于儿童,主要研究情境因素对合作行为的影响。例如李晓东等人对6D9岁儿童的合作与竞争行为的实验研究;郑建成等人研究系列协作游戏对幼儿协作行为的影响。谢晓非等人从价值观对合作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价值观对个体行为的确能够产生影响。

笔者认为,合作意识是合作人格的有机成份,意识能够指导个体对外部情境作出反应,同时又在与外部世界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对个体行为进行反馈,从而在意识中形成新的经验。合作意识也应该是合作概念的一部分,目前已有的研究缺乏对于合作概念本质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拟对合作概念,即合作意识的认知成份进行探索性研究。本研究采用投射技术(Projectivetechnique)的原理。投射技术是一种对行为的无意识或隐藏内容尤为敏感的工具;它允许甚至鼓励被试作广泛和千差万别的回答,并能在被试对测验目的最少觉察的情况下引发内容丰富的反应资料。由于作者对合作意识的研究是探索性的,因此采用投射技术的方法,希望获得个体对合作概念的真实理解。从个体对具有强烈合作或竞争意识的人,在人格、能力和道德维度评价上的差异,投射出个体自身的人格特征,反映个体的合作意识状况。我们选用了两个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职业作为评价对象,通过对评价对象的评价来反映人们自身对合作与竞争的认知特征,反映人们深层次的人格和价值观方面的信息。

二、方法

2.1实验设计

2×2×2混合设计:(1)两个评价对象一幼儿教师和推销员(组内);(2)两种实验条件一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组间);(3)评价对象的性别:男、女(组间)。本实验要求被试对两个既定对象进行评价。为了掩饰实验的真正目的,问卷被称为“想象力测验”。

2.2被试

青年组:133名18—23岁的北京大学的本科生,70名男生,63名女生;老年组:110名40—60岁的中、老年人,大多数为已退休人员,52名男性,58名女性。

2.3实验材料

(1)想象力问卷。该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其评价项目主要选自王登峰、杨国枢等编制的中国人人格问卷,并经过初测筛选最终认定。项目内容包括能力、个性和品德三个方面,项目由正反两个形容词组成,被试采用7点量表作答。

(2)工作价值观量[引。黄敏儿博士修订的美国Super教授编制的工作价值观量表(1990)。

2.4实验程序

青年组问卷在北大校内发放了140份,收回合格问卷133份;老年组问卷是通过本市同学的家长及其单位同事及邻居等渠道收集,发放问卷121份,收回合格问卷110份。

三、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采用SPSS10.0软件包与EQS5.3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1总样本在评价项目上的认知差异

总样本在两个主要的项目,即“能干一无能”和“顺从一叛逆”,对合作性评价对象与竞争性评价对象的评价主效应显著。人们的认知差异主要集中在能力与个性维度上,在能力维度上,人们倾向于认为具有强烈竞争意识的人比具有合作意识的人能力更强(合作=2.18,竞争=1.90,F(1,268)=7.165,P=0.008);在个性维度上,人们认为具有合作意识的人更顺从,而具有竞争意识的人叛逆性更强(合作=3.66,竞争=3.94,F(1,269)=4.084,P=0.044)。该结果说明了一个总体的轮廓,人们对合作者与竞争者的认知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反过来也必然提供了评价者本身的信息。

“能干一无能”与智力发挥价值正相关,与监督关系价值和利他价值负相关;“顺从一叛逆”与多数工作价值观呈正相关,特别与智力发挥价值和生活方式价值相关显著。

3.2性别对认知的影响

性别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被试自身的性别和评价对象的性别。

男女被试对具有强烈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的评价对象在成功一失败项目上有显著交互作用。男性被试认为具有合作意识的人更成功。而女性被试认为具有竞争意识的人更成功。男性被试对合作者和竞争者的评价无差异;女性被试对合作者与竞争者的评价在能干一无能项目上差异显著(竞争者=1.72,合作者=2.18,F=12.076,P=0.001),即认为竞争者比合作者更加能干。

对具有强烈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的男性评价对象,人们评价无显著差异。对于女性评价对象,人们的评价在5个项目上差异显著,这5个项目反映了被试对女性合作者与竞争者个性特点的认知差异。

3.3年龄对认知的影响

青年组对合作者与竞争者的认知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和个性维度上。老年组则认为合作者与竞争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道德维度上。

3.4EQs拟合检验

本研究问卷设计分为三个维度,品德(Q3,7,9,15)、个性(Q1,4,8,12,13)和能力(Q2,5,6,10,11,14)。利用EQS检验的结果表明,考虑到卡方值受样本规模影响较大,我们重点考虑模型的拟合优度:CFI=0.995,GFI:0.958,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15.90%CONFIDENCEINTERVALOFRMSEA为(0.000,0.035),说明我们提出的模型在统计上是可以接受的。

四、讨论

4.1合作意识的认知差异

被试在两个项目:即“能干的一无能的”与“顺从的一叛逆的”上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存在显著差异。人们对高竞争意识的人在能力维度上的评价好于高合作意识的人,这与我们的实验预期是一致的。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人们不采取合作行为可能是认为与人合作是一种示弱的表现,也就是说,人们在能力维度上通常给具有高合作意识的人以较低的评价,这可能是在工作中难以引导合作行为的原因之一。另外,人们认为具有高合作意识的人比较顺从,而高竞争意识的人叛逆性较高。这一点和我们通常的看法也是吻合的,一个个性随和的人更可能具有高合作倾向,在工作与生活中表现出较多的合作行为。

本研究对价值观的测量是针对被试本人的,项目测量是针对评价对象的,两者之间的相关反映出个体价值观对合作意识的影响。数据结果表明“能干一无能”项目与智力发挥价值呈正相关;智力发挥价值指对于需要思考以及有机会了解工作本身运作原理及规律的工作价值,比如,工作中能不断解决新的问题,能有心理上的挑战。“能干一无能”项目与智力发挥价值间的相关表明,智力发挥价值越高的个体越注重能力特征,因此,会在对他人的能力评价中投射出来。另一方面,“能干一无能”项目与监督关系价值和利他价值呈负相关。监督关系价值指能在一个体贴下级、与之相处融洽的主管手下工作的价值观,即希望有一个公正、通情达理且体贴下级的主管,该价值与能力项目的负相关,也正好投射出被试本身对能力的知觉,能力高的人可能并不太在乎主管是否体贴。利他价值指对于能造福他人的工作价值,比如能够使他人幸福,能够帮助他人。该价值与能力项目间的负相关表现出能力维度的负面性,人们对能力的注重同时伴随着在利他、情感等方面的牺牲。另外,顺从一叛逆项目与多数工作价值观均呈正相关,主要包括:智力发挥价值、生活方式价值和成就价值等。

4.2性别和年龄对认知的影响

性别的影响在本实验中表现在两个方面:评价对象的性别和被试的性别。被试评价具有强烈竞争意识的女性比合作意识的女性更勤劳、能干,更加独立、叛逆和坚持不懈。通常人们认为,如果一个女性的竞争意识较强,那表明她的依赖性较低,能力较强,她需要付出比男性更多的辛苦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人们对具有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的女性,其评价出现了显著差异,而且表现为对具有竞争意识的女性有更高的评价。相反,对于男性评价对象,其评价的差异不显著。

关于被试自身的性别,女性被试对于竞争者和合作者在能力维度上存在认知差异,认为竞争者比合作者更加能干。而男性被试对合作者与竞争者的评价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现象可能是因为女性在社会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因此对竞争的压力感受更为深切,从而也更崇尚竞争者的能力。这并不表示女性在工作中会以竞争者的姿态出现,但至少说明女性相对于男性而言,更敏感于竞争者与合作者的区别。

年龄的影响表现在,青年人对合作者与竞争者的认知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和个性维度上;老年组的差异则主要表现在道德和个性维度。而且青年组的评价普遍低于老年组的评价。青年人是即将进入社会竞争的大学生,生存的压力非常巨大,这可能导致他们比较看重能力维度,即将面临的社会竞争使得他们对竞争者在能力维度上评价偏高。而经历了风雨洗礼的老年人则更看重道德维度,这体现了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慨。它的喻义是深刻的,也就是说,道德维度最终会成为人们判断是非的重要指标。当然,本研究中,两个年龄组的被试基本属于两代人,其经历的时代不同,世界观中必然融人了各自时代的影响,因而对合作意识的看法会有所差异。

4.3职业对认知的影响

职业(幼儿教师和推销员)与合作和竞争意识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这一点与实验预期有差异。竞争性不强的幼儿教师与竞争性很高的推销员职业,在合作与竞争意识上并没有与职业产生交互作用。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实际上,每一个职业都是如此,因此,各个职业之间在竞争性的差异上不再明显。但对于这一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4实验方法的讨论

本研究在实验方法上的特点之一,是采取投射技术,从被试对目标对象的评价中了解其本身的状况。由于投射技术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问卷缺乏方便而有效的效标,因此无法对实验结果进行效度检验,而只能通过数据结果来分析问卷设计的合理性。

另外,MANOVA的分析结果中,问卷的15个项目中有两个项目:健谈一寡言与爱幻想的一讲求实际的,在所有的主效应检验与差异比较中都不显著,也就是说,这两个项目的区分度不大,应考虑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去掉这两个项目。此次调查的样本主体是18—23岁的青年组和40—60岁的老年组,25—40岁的中年群体没有涉及,而这一群体正是青年组与老年组的过渡阶段,他们才是现今社会中工作的主力军,探查他们对于合作概念的理解,对我们研究工作情境中的合作行为,可能更具实践意义。

五、结论

价值维度范文篇10

论文摘要:目的调查低年资护士的职业价值观现状,找出相关影响因素,为培养社会需要的护理人才、稳定护理队伍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和自行设计的护士职业价值观影响因素问卷对344名低年资护士进行调查,并对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年资护士职业价值观各条目的均分值为3.023-3.919;不同医院等级、科室、第1学历、劳动关系等方面职业价值观维度比较在一些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职业规划、分层次使用、自主学习时间、收入与付出相符度等因素是影响低年资护士职业价值观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低年资护士的职业价值观总体中立偏积极,其职业价值观受较多因素的影响,有关部门应从多方面人手,促其形成积极的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是人对社会职业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它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是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职业需要、职业评价、职业动机、职业意愿、职业态度、职业理想等内容。低年资护士处于工作初期,刚刚完成了学校教育,在学校、课堂形成的理想价值观和日常工作实践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虽然低年资护士初步具有了自己的护理职业价值观,然而现实工作中,专业和组织方面的因素不断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如时间压力、角色的限制、人手短缺、工作超负荷等。由于专业和组织因素限制了低年资护士价值观的落实,无论士气、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方面都受到了影响,导致职业倦怠现象较为普遍,离职倾向较高。因此,有必要探讨低年资护士的职业价值观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培养社会需要的护理人才、稳定护理队伍提供借鉴。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8年11月随机抽取扬州市1所三级医院,4所二级医院的低年资护士(本研究将工作年限镇3年的护士定义为低年资护士)344人为研究对象,其中三级医院173人,占50.3%,二级医院171人,占49.70r6。调查护士年龄19}-28岁,平均(22.262士1.697)岁,其中女性343名,男性1名。

1.2方法

调查工具:①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采用Dr.DarleneWeis等2004年编制的NPVS一R(NursingProfessionalValuesScale一R)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国内研究者已对该量表进行了本土化研究,可以用于测量国内护士职业价值观。该量表分为照顾提供,行动主义,责任、自由、安全,信任4个维度,26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LinkerrS点计分,均是正向计分,从“不重要,有点重要,重要,非常重要,最重要”分别是1一S分,得分越高,职业价值观越积极。②护士职业价值观影响因素问卷。自行设计,从影响职业价值观的因素(包括家庭、医院、社会)人手,针对低年资护士这一群体进行问卷的设计研究,并邀请护理专家对问卷进行效度测定,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订。然后运用问卷进行预调查,测量问卷的信度。预调查显示护士职业价值观影响因素问卷的Cronbach’sa值为0.919。根据预调查结果进行问卷修订,最终形成问卷。

调查方法: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说明填表要求。发出问卷363份,回收有效问卷344份,回收有效率94.8%。

统计学方法:资料采用统计描述、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全部数据运用SPSS1S.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

2.1低年资护士职业价值观的测评结果

分别计算出每一条目的得分均数,得出护士职业价值观26个条目的均数排序(见表1)。

计算出每一维度的均数,发现维度4“信任”的均数最高,为3.786士0.109,其次为维度1“照顾提供,’(3.637士0.236)。维度2“行动主义”均数最低,为3.40410.226。

2.2低年资护士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单因素分析

将低年资护士职业价值观各维度按医院等级、目前所在科室、是否是独生子女、婚姻状况、来源、父母的文化程度、第1学历、职称、劳动关系进行分组比较。研究发现,不同婚姻状态、来源、父母的文化程度、取得第1学历的学制、工作年限和是否是独生子女职业价值观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医院等级职业价值观维度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医院等级护理人员职业价值观维度1“照顾提供”比较,二级医院171例,“照顾提供”维度评分为3.661土0.928;三级医院173例,“照顾提供”维度评分为3.44210.75602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余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不同科室职业价值观维度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科室护理人员职业价值观维度2“行动主义”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2。其余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不同第1学历职业价值观维度比较:中专132例、大专139例、本科73例不同第1学历护理人员职业价值观维度4“信任”评分分别为3.902士0.750,3.950士0.716和3.625士0.680。结

果显示,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余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不同最后学历职业价值观维度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最后学历护理人员职业价值观维度4"信任”比较,中专121例、大专142例、本科81例评分分别为3.909士0.764,3.930士0.711和3.679士0.68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余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职称职业价值观维度比较:护士274例、护师70例的职业价值观“信任”维度评分分别为3.91210.736和3.671士0.67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余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不同劳动关系职业价值观维度比较:①在编人员61例和编外人员283例的职业价值观维度1“照顾提供”评分分别为3.705士0.823和3.481士0.745,差异具有显著性(尸<0.05),其余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在编人员61例和编外人员283例的职业价值观维度3“责任、自由、安全”评分分别为3.934士0.704和3.661士0.72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余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低年资护士职业价值观的多因素分析

以护士职业价值观均分为因变量,以护士职业价值观影响因素问卷条目作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对护士职业价值观均分有影响的因素,结果见表3。

3讨论

3.1低年资护士总体职业价值观分析

本次调查显示,扬州市二级、三级医院低年资护士的职业价值观总体中立偏积极,各条目的均分值为3.023—3.919,4个维度的均分值为3.404—3.786。“保持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是本次调查对象对护士职业价值观认同度最高的条目,这是因为护理工作是护士与患者为了医疗护理的共同目标而发生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保持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前提,也是保障护理工作顺利开展、满足患者健康需求的前提。所以调查对象对“保持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价值观呈现出较高的认同。但调查对象对“参与同事之间的互相测评活动”这一条目认同度最低,这是因为大多数护士认为护理人员日常护理工作的主要实质内容是给患者提供健康照顾,而认为“参与同事之间的互相测评活动”并不是其主要工作内容。本次调查对象是低年资护士,均不是护理管理者,极少有意识、有机会参与同事之间的评估活动。所以调查对象对“参与同事之间的互相测评活动”价值观呈现出较低的认同。同事之间的评估活动是同事之间相互沟通、交流,消除隔阂、屏障,互相帮助提高的一个平台,而本次调查对象认同度低,值得护理管理者及护理教育者重视。

3.2低年资护士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单因素分析

不同婚姻状态、来源、父母的文化程度、取得第1学历的学制、工作年限和是否是独生子女职业价值观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医院等级、科室、第1学历、最后学历、职称、劳动关系职业价值观维度比较在一些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护理管理者应更注重对三级医院、急诊科、输液室、本科学历、护师职称、编外护士的干预,使其稳定专业思想。

3.3影响低年资护士职业价值观的多因素分析

个体因素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表10显示,对未来是否有职业规划是影响低年资护士职业价值观的重要因素,且呈正相关。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能使护士个人发展目标与医院发展目标相联系并协调一致,培养护士的组织归属感,促进护士的自我实现。此次调查显示,仅6.98%的低年资护士对未来有职业规划,提示护理管理者应引导低年资护士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医院因素对职业价值观影响:表10显示分层次使用、自主学习时间、收人与付出相符度、发挥潜能是影响低年资护士职业价值观的重要因素,且呈正相关,提示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将有利于其职业价值观的稳定。①分层次使用。根据资历的高低(学历、职称)使用护士后能使护士的自我成就感增强,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提高。职业价值观测评中,仅13.95%低年资护士认为医院能根据资历的高低(学历、职称)使用护士,提示医院应分层次使用护士。②自主学习时间。护理工作需要不断充实新知识,低年资护士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求知需要更强,如果自主学习时间太少,将会导致求知需要受挫,其它需要的满足也会受挫。本次测评显示,仅13.95%低年资护士认为自主学习时间多,提示护理管理者应给予低年资护士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③收人与付出相符、发挥潜能。Zysberg等研究认为个体职业选择的主要动机是生存需要和自我实现,而本次调查仅57.55%低年资护士认为收人与付出相符,9.89%护士认为从事护理工作能发挥自身潜能和实现工作上的期望。低年资护士认为护理职业不能满足其自我实现需要,这必将影响其职业价值观。

社会因素对职业价值观影响:表10显示杰出人物宣传是影响低年资护士职业价值观的重要因素,且呈正相关。本次调查仅21.8%低年资护士认为社会对护理专业方面的杰出人物的宣传到位,提示社会应加强这方面的宣传。

3.4建议

逐步开展护士职业生涯规划:护理管理者应尝试将职业生涯规划纳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根据护士的能力、兴趣、需求、个性特点等制定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和路径,以此激励低年资护士的专业成长与发展,稳定其职业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