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技巧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07:07:52

教学技巧

教学技巧范文篇1

【关键词】钢琴教学;演奏技巧;弹奏方法

在钢琴的教学中,钢琴演奏技巧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钢琴弹奏技法,培养学生正确的弹奏习惯,提高钢琴教学的质量。同时,学生熟练运用钢琴演奏技巧有助于学生熟练弹奏乐曲,在弹奏中领悟到乐曲的精髓,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一、演奏技巧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钢琴演奏技巧。钢琴演奏技巧包含触键、演奏姿势、力度、节奏等。其中触键在这些演奏技巧中最为重要,它对音色的影响也是最大的。触键的技巧主要有连奏法、断奏法、琶音、24个大小调音阶、远距离大跳、双音颤音、和弦等,这些演奏技巧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教学。第一阶段,身体放松训练。钢琴的演奏在身体放纵状态下,弹奏出的作品才会更具有活力和感染力。因此,身体放松训练在钢琴教学中是第一步。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身姿和手型,锻炼学生手指指尖的敏感度、手指的独立性以及手指与手指之间的配合度。第二阶段,不同演奏技巧的专项反复训练。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组织学生练习踏板训练、弹奏力度训练、节奏、分句等专项练习,让学生在这些大量的专项练习中掌握不同的触键方式,掌握不同曲目的弹奏方式,把握在演奏中指尖与琴键的关系。第三阶段,听觉和音感的训练。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去感受钢琴演奏中的自由和严格限制之间的节奏关系,训练学生的节奏感,通过指尖的技巧去体现节奏的律动。(二)演奏技巧训练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演奏技巧的训练是提高钢琴演奏能力的必经之路。有了娴熟的演奏技巧作为支撑,才能够将优美的钢琴旋律通过指尖表达出来;通过娴熟的演奏技巧,才能使得钢琴的演奏具有情感,富有感染力。在钢琴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要让学生认识到演奏技巧的掌握对钢琴学习的重要性。演奏技巧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基础弹奏技巧的训练。钢琴弹奏的方式主要有跳音奏法、非连音奏法、连音奏法。学生的钢琴弹奏水平由弹奏技巧决定,教会学生使用正确的弹奏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钢琴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师在对学生演奏技巧的教学上,要注意锻炼学生五个手指的独立性,避免在弹奏过程中,上一个音键还未没有放开,就开始下一个音键的弹奏。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从训练学生手指独立性和调节弹奏力量训练入手,让学生掌握弹奏过程中的力量转移。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手臂的力量去控制手指之间的移动,在掌握弹奏技巧的基础上,根据钢琴的音色变化,一个音弹奏完后,先运用手臂控制手指键底保持轻微的重量,再过渡到下一音色;在非连音弹奏中,教师需要教学生掌握好手臂、手指、指段的位置和姿势的运用技巧,根据非连音弹奏的发力点,不断练习;在跳音演奏技巧方面,音色的不同对弹奏要求也不同,教师要教会学生根据实际音色需求,灵活应用手臂、手腕、手指等部位的力量将跳音弹奏出来。2.音阶弹奏方法的训练。如果手指、手臂姿势的训练是基本功,那么音阶的弹奏则是钢琴弹奏技巧教学的核心。有质感的音阶表达可以使弹奏的乐曲更加顺畅并富有情感。在音阶弹奏训练中,教师要注意锻炼学生弹奏乐曲的连贯性,让上、下行弹奏切断保持自然和紧密。在钢琴弹奏的指法中,拇指较其他四指更加灵活,能够进行四个方位的活动。因此,在进行大串音乐弹奏时,拇指弹奏结束后,食指弹奏下一个节拍时,拇指应该做好弹奏下一键的准备,把拇指绕到食指后面,这样弹奏出来的乐曲会更加的自然、平稳。针对这些演奏技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重复训练,让学生养成弹奏习惯。3.乐感与节奏感的培养。钢琴的弹奏中,乐感和节奏感的培养意义重大。节奏感的培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钢琴学习中养成数拍子的习惯。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节拍器,锻炼学生在钢琴乐曲弹奏中对节奏感的体会,在长期的锻炼中,大部分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节奏感。音乐感的培养,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乐曲的节奏、拍子,在弹奏中,使弹奏速度与拍子保持一致,用心有感情地进行乐曲的弹奏。

二、演奏技巧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一)起落技巧。钢琴弹奏技巧中,起落技巧是学生初学阶段必须掌握的入门技巧。在乐曲的弹奏过程中,当音符连线是两个的时候,在弹奏时要注意先轻柔地落下手臂,进行下一节拍时再抬起。在不断的落下和抬起的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放松身体、放松腕部,用轻柔缓和的用力方式来练习。(二)掷与击的技巧。掷与击和自由落键在钢琴的弹奏中是应用频率最高的触键技巧。教师要教会学生利用手腕和指关节的甩动力量,让手指在手腕、指关节的共同力量下甩出。在这一弹奏技巧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锻炼手部的平稳性,从而保证弹奏的音质。(三)贴键演奏技巧。贴键弹奏技巧是钢琴弹奏中最为实用的技巧,贴键技巧对提高手指的演奏方法来说十分重要,并且贴键盘技巧除了在初学阶段十分重要之外,在弹奏的熟练程度逐渐加强时,也十分有用。在初学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抬高手指弹奏,以便于为后音的演奏做准备。但是当弹奏逐渐熟练时,高抬指会对弹奏的连续性产生影响,有碍钢琴演奏技能的进一步提升。在此时,教师就要着重训练学生在发音前就将手指贴在钢琴的琴键上,并快速下键。在对和弦进行弹奏时,和弦弹奏完毕后手指要依然停留在琴键上并且要保证手指的力度,通过掌握手指弹奏的力量来弥补和弦弹奏落键用力不均匀的问题。不会发生漏音、缺音的状况,将每个音符都准确地弹奏出来。(四)滚动演奏技巧。滚动演奏技巧属于放松式的弹奏技巧,手部内转是弹奏时候的关键所在。滚动技巧的掌握能够促进学生弹奏能力的提高。开展钢琴弹奏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纠正学生手指、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固定位置,将臂肘向上微抬进行弹奏。教师在钢琴弹奏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乐谱,细化滚动技巧的应用。例如,在处理乐谱的高音位置时,可以将掌心上翻,用4、5指来弹奏。滚动的演奏技巧可以将轴心固定在左手5指上,进行持续性的快速滚动。滚动技巧对手指灵活度的要求较高,教师要注意引导训练,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协调耳朵、大脑等多个部位,使钢琴弹奏富有生命力。

三、结语

钢琴演奏技巧是钢琴中十分重要的一项系统性学习过程,在学习阶段,需要坚持进行练习才能够掌握其要领。当然,演奏技巧的掌握并不代表弹奏能力的提高,弹奏能力与音乐的感知力、欣赏力和创造力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钢琴的教学中,教师要将钢琴演奏技巧融入到钢琴曲目的弹奏教学中,避免单单教学技巧而导致教学内容的乏味,从而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钢琴的教学中,只有合理地运用音乐技法,充分地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蕴含情感及演奏方式,灵活转换演奏手法和技巧,才能使音乐作品获得内在的生命力,突出钢琴演奏的风格,充分发挥钢琴的音域、音色特点,使钢琴乐曲更具韵味,更加流畅,达到培养学生演奏能力的教学目标。

作者:张贤 单位: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李德方.关于钢琴演奏技巧的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7).

[2]梁敏和.钢琴弹奏技巧与音乐表现间的关联探究[J].音乐时空,2014(14).

[3]李玉冰.钢琴弹奏技巧与音乐表现间的关系[J].音乐大观,2013(12).

教学技巧范文篇2

1.非会计专业学生在对待事务的思维方面的特点:思维比较发散。

在思维方式方面,学生们的专业有所不同,因此在学生中,会有较大的差异。因为不同专业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并且专业教育训练也会不同,所以会产生了不一样的影响,学生们对事务的思维方式也就有着较大的差异。比如文秘专业、经管类专业,一般思维比较发散,对同一事物,没有固定的或统一的答案,可以运用多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因此,这些通常要求只重视分析过程,只要求合理的思路分析、清楚的表述、角度创新性等就行了,没有统一的答案。相反的是,会计专业课程,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会计处理方法必须符合这些法律法规,不能违背,不符合,就是违法的行为,所以会计处理业务,往往答案唯一,这与发散的思维就不一样了。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对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的教学就不能用与会计专业相同思维来进行教学,而应该针对他们的发散思维,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教学。

2.非会计专业在《基础会计》课程内容具有的的特点:

其课程是不成体系的比较的单一内容。会计知识本身具有一个完整体系,由会计的一系列课程构成的,包括《基础会计》、《成本会计》、《审计学》、《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一般只开设《基础会计》这一门课程,课程较单一,不成体系。因此在非会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就应该调整《基础会计》教学内容,体现本身专业的特点,从而实现该门课程的开设目的。在非会计专业开设《基础会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因为会计是一种商业语言,在企业的工作中,无论从事的什么样的专业工作,都或多或少会与会计存在联系,例如在企业管理活动中,激励员工的各种措施,分析客户的基本情况,员工出差及员工薪酬等等,都需要用到基本的会计知识,所以,要想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就要懂得一些会计的知识。所以,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内容,就应该主要包括填制原始凭证与会计凭证审核、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的阅读与对信息的利用、另外就是分析会计报表所需的知识等等,与以后工作有联系的内容,没有联系的内容可以不用教,而不象会计专业,全部内容都要教。

3.非会计专业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方面的特点。

非会计专业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方面有两个特点:一是教学课时比较少、而课程内容比较多。因为开设《基础会计》课程,能够对学生学习经济管理类的课程有帮助,所以在课程内容设置上,非会计专业的课程内容和会计专业的课程内容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变化。而在教学时间上,因为《基础会计》课程并不是非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所以教学课时一般要比会计专业少。二是教师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陈旧。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往往不是从工作的实际出发,而是照本宣科,告诉学生这些理论是什么,应该怎么做,而学生们很多人都没有社会实际工作经验,对经济活动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想象中。采用这种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讲解《基础会计》的一些专业术语以及基本理论,教学效果是不大理想的。

二、提高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质量的若干技巧

1.教学内容选择方面的技巧。

因为教学目标不同,会计专业和非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也有差异,所以要求在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中要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不同教学目标的需要。对专业学生来说,必须全盘掌握从原始凭证制作到报表分析的全部会计技术;非会计专业,要求就低得多了,他们没有必要掌握那么多知识,因为他们的工作涉及到的可能只是原始凭证、或者报表分析之类,当然他们还应该了解会计处理的大概过程,如从原始凭证填制审核,一直到报表编制的大概流程,而对于如何具体地编制出会计报表则并不需要掌握。但会计报表各项目的含义是必须要了解的。会计要素、定义、科目等基本知识,在教学中就必须讲解。而会计报表的数据具体是如何形成,就不需要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掌握。对于那些凭证过账、记账方法、错账更正技术、账务处理程序等知识,就可以略讲,或者不讲。相反,对于那些会计专业某些在《基础会计》中略讲的部分(因为可以在以后相关课程中讲授),如报表分析、会计核算原则,就应该重点讲。

2.教学语言方面的技巧:

采用适应非会计专业的语言表述。如果在教学中能用大家最直观和最熟悉的方法,指引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学习《基础会计》这门一门看似枯燥的学科,就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会计学这样的有技术性和理论性的学科,使学生们就能轻松地理解和掌握《基础会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术语,提高了教学效果。例如:用会计语言观来介绍会计:会计具有语言的沟通和交流的作用,是经济社会中的基础商业语言,是人类在商业交往中用到的基础语言工具,会计语言所要描述的内容是用货币表现的资金运动。用类比的手段来阐述会计专业术语更直观: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好比是会计语言的单词,会计的基本语法是全世界会计界通用的借贷记账法。会计分录就相当于会计语言的句子,企业的经济活动就可以用会计分录这样完整的“句子”来进行描述了。编制会计分录的过程,就象是翻译的过程,就是把企业的经济业务用会计学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这样的语言,形象的类比,最直观又最熟悉,学生们就能轻松地理解和掌握《基础会计》。

3.教学方法方面的技巧。

技巧之一:调整非会计专业的授课顺序,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和提高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应该以案例为起点,通过会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报表,引出相关的各个知识点,从而讲授这些非常重要的会计知识。以这样的授课顺序来讲解,学习目的很明确,在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方面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非常有帮助。选择这样的教学顺序,是因为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会计的要求不能太高,只需要能掌握可能与其以后职业生涯比较有关联的部分就行了,还有就是他们的是非会计专业人士,对基础会计课程的重视性不够,只有一开始就让他们感受到会计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让他们感到学习的兴趣,才能让他们认真学习下去,最终导致教学效果提高。

技巧之二:采取更能适应非会计专业思维方式的教学方法。

会计教学的传统方法,常用直接讲授的方式,有点枯燥。直接讲授的方式的好处有很多,因为讲授的知识比较系统,知识容量比较大,对自身专业要求有较多规定性的会计专业来说,好处更加明显。但是也有不少坏处,非会计专业学生,因为他们思维比较开放的,采用这种方式教学较易丧失他们的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就应该换一种教学方式,例如:选择案例教学、实地考察、实验模拟等灵活多变的方法,然后在活动中学习、指导应该掌握的知识点。而且,选择教学案例、进行实地考察等活动时,还应该尽量结合学生自身的专业,来学习指导。就象对市场营销的学生来说,学习会计就应该针对如何从会计资料出发获取与营销有关的资料这些方面来选择案例,而本身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学习会计就应该针对如何从会计数据中获取经营管理的资料这些方面来选择案例。用这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学,自身专业与会计专业的结合点就能够被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找到,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觉性。

技巧之三:善于利用直观的图形教学。

对于知识的学习,用表胜过文字,看图胜过用表。如果能在教学中能采用图形教学的方式的话,分析对比,使学生能更直观、形象地看到结果,很轻松就能掌握知识,收到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为例:“交易性金融资产”账户下应该增加两个二级明细科目,一个是“成本”科目,另一个是“公允价值变动”科目。当交易性金融资产有买进资产或卖出资产发生时,他们的账户关系,“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也就是这个账户的余额,“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下降的金额用“↓”箭头之间的差额(两对比标志线之间)表示,上升的金额用“↑”箭头之间的差额(两对比标志线之间)表示。当然,还应该注意,上升和下降额是相对的差额。假设没有再买进资产再卖出资产发生,也就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没有变化,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分析,因为这时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线与时间轴是一致。

教学技巧范文篇3

一、钢琴演奏技巧的概念范围

钢琴演奏技巧主要包括触键技巧、触键力度、节奏和演奏常识等,在具体的演奏中也包括连奏法、断奏法、琶音、远距离大跳等等。正确掌握钢琴演奏技巧能够让学生领悟到钢琴的魅力所在,更好地表现出乐曲的内在魅力。钢琴演奏技巧教学总体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们进行放松训练,避免紧张的肌肉影响乐曲生动和活力的表现”。[1]第二阶段为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专项弹奏练习,其中包括钢琴演奏时的踏板练习、弹奏力度练习、节奏和分句演奏等方面,提高学生在触键方式、指尖把握的力度,此阶段需要大量的时间反复练习才能达到效果。第三阶段钢琴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听觉和音乐训练,让学生明确钢琴演奏中的节奏,并运用熟练的技巧将节奏感表现出来。

二、钢琴教学中演奏技巧训练的重要性以及方法

为了更好地进行钢琴演奏,需要具备扎实的演奏功力,在熟能生巧的演奏前提下,将乐曲的韵律美表现出来,并用这种韵律美中富含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用钢琴演奏感染听众,让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可以说钢琴教学的基础就是演奏技巧的练习,所有的教学都需要围绕演奏技巧训练开始,让学生都能够认识到技巧对于钢琴演奏的重要性,同时在教学时也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基础进行训练计划的制定,只有做到针对性教学,才能提高学生对于钢琴演奏技巧学习的重视。具体的钢琴演奏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一)巩固学生的基础弹奏技巧。演奏技巧对于钢琴的表现力来说有着绝对的影响,所以基础训练非常重要,学生需要从跳音奏法、非连音奏法、连音奏法这三大主要方式入手多加练习。在进行连音演奏技巧教学时,教师应当让学生养成五个手指独立演奏的能力,避免上一个音还没放开就演奏下一个音,确保每个音符都是干净的。(二)让学生掌握音阶弹奏的方法。“演奏钢琴技巧当中非常基础的一个部分即音阶演奏,”[2]阶弹奏需要手指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并且表现出音阶之间的质感和顺畅。人的手部特征表现为在移动方向上存在差异,应当练习拇指四个方向的活动功能,演奏手法要更加自然而平稳,这就需要教师将音阶弹奏技巧渗透到每个学生的日常训练中,不断地重复练习,从而形成拇指音阶弹奏准备的习惯。(三)培养学生钢琴演奏的音乐感和节奏感。节奏是一首乐曲的框架,只有准确地把握节奏才能演奏出高质量的音乐作品。在钢琴演奏练习中,教师需要先让学生能够明确乐曲的节拍,然后让拍数和弹奏的速度保持一致,此时可以引用节拍器,让学生养成跟随节拍弹奏乐曲的习惯,进而形成节奏感。

三、钢琴演奏技巧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将起落演奏技巧融入在教学中。作为钢琴入门的必须掌握技巧,钢琴演奏时需要学习起落弹奏,当音符连线为两个时,即为音符的落下和提起,手臂在落下时动作要轻柔,手腕和身体都要放松,确保弹奏动作的轻柔和缓和。(二)掷、击与自由落键的演奏技巧。“钢琴音色对对于演奏来说极其重要,在进行钢琴表演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琴键的变化来实现钢琴音色的变化。”[3]触键技巧是一种混合技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掷的力量是如何协同作用的,感受肩膀、手臂、手腕的共同作用,同时又能放松自己的身体,避免肌肉的紧张。这也需要学生能够增强手臂活动的灵活性,总之这是对钢琴演奏的基本要求,只有保持一个恰到好处的紧张状态,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手指灵敏程度和力度。(三)贴键演奏技巧的教学。贴键演奏实用性很强,能够提高学生的手指灵活程度,抬高手指也需要一定的练习,不能让手指的过度太高影响乐曲演奏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贴键练习要求学生在弹奏该音符之前就将手指放在钢琴的琴键上,并迅速按下,当弹奏结束后手指仍然要放在该键位上,减少力量不均和落音、缺音的现象。在训练该演奏技巧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钢琴演奏中,将音符作为情感表达的桥梁,将乐曲中的情感传递给听众。

四、结语

钢琴演奏技巧的提高需要系统化的长期训练,如果仅仅把技巧训练当作一种机械式的枯燥联系,学生常常会丧失钢琴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采用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将技巧训练和演奏融合在一起,增强钢琴演奏技巧的趣味性。只有注重技巧的演奏,才能更好地将乐曲中的情感传递出去,让钢琴展现出乐曲的韵味,凸显钢琴的音域和音色特点,让乐曲能够走到听众心中,激起情感上的共鸣,带给听众们以审美上的感受。

[参考文献]

[1]马娜.浅谈高校钢琴教学中的演奏呼吸[J].黄河之声,2016,06:22.

[2]沈璐.论钢琴演奏技巧训练与情感表达[J].当代音乐,2017,22:70-71.

教学技巧范文篇4

关键词:初中生;说明文写作;教学;技巧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写作能力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如果说记叙文是以情感人,议论文又以理服人,那说明文则是以知明人。以情感人往往有情节,以理服人往往有事实,这都是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到的素材。而以知明人则相对较难,因此,最好不采用集中教授的方式,而采用感受、实践、归纳的方式。

认知心理学认为,写作内容知识就是言语信息,它的本性属于陈述性知识的范畴,是指有关人所知道的事物状况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能够被人陈述和描述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写作内容知识主要有主题知识和读者知识构成,而写作主题知识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决定作者是否“有米下锅”、“有物可言”。作者知道的东西越多,写出来的东西越好。写作内容当然来自生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欲“炊”必先有“米”,然后才能表现出“巧妇”之“巧”。这几句俗语道出了内容与技巧的关系。可以设想,教师要求学生写说明文而学生对说明对象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就没办法写。

同其他文体的文章一样,说明文写作也需要先解决写作内容的问题,至于写作技巧,当有了内容后才能考虑。这就要求教师在命题上充分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获得说明文的写作内容。

首先,写作内容可以从“制造事件”入手,使说明文的写作具有“情节性”,以使学生获得真实感受。只是说明文写作内容的获得,要比其他文体更艰难。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说明文写作指导上应尝试“先动手做,后动手写”的技巧。动手做,是获得说明文写作内容的有效途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亲手制作某种模型(如桥梁、车、房屋等),然后将设计原理、所用材料、制作过程写出来。还可以结合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有关知识,制作教具或动植物标本,然后将制作过程写出来;还可以写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写作水平,还可以加深对其他学科知识系统的认识。第二类,结合劳动技术可制作手工艺品,如制作布贴画、烹饪菜肴、使用缝纫机、维修家电等,将有关步骤如实地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然后加工润色。第三类,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印刷厂,了解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的印刷过程;如对某种建筑物或自然景物进行观察,按顺序记录下建筑物的结构形态特点或自然景物的主要特征。严格地说,动手做不属于语文课的任务。但是,当教师指导学生描写景物的时候,不是也要求学生对景物进行观察吗?写调查报告不是也要求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先调查研究后形成文字吗?先动手制作,然后再写制作的过程,恰恰是激发学生说明文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这也是“语文综合活动”的一种形式。写作要调动多种器官综合工作,“纸上得来终觉浅”,动手制作是亲身实践活动,是获得“真知”的前提。这一点布鲁纳的发现也可以给我们启迪,“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教师指导学生自行发现与自行组织知识的方法,有助于学习后的长时记忆,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活动,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和提升,学生养成自动自发的学习习惯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之后,有助于将来独立的求知与研究,所以,强调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而不是急于告诉他们学习的结果,这也是“动手做”的道理所在。

其次,成文的演练需要先说话后作文。说话是口语交际的一种形式,学生在课堂上向全体学生介绍自己制作的“作品”就是一种“有声语言”的文本。它与教师的询问、评价语言形式对话;其他学生即使没有参与对话,但思维在“对话”。先说话后作文,就是强调把口语表达和文字表达结合起来。把一件事说明白了,才可能写明白;人对事物的感知总是从简单到复杂,说话比较简单,写成文章就比较复杂;说总比写快,先动口说,说的内容有偏差,“改口”比改文章容易;说得好现场就能获得好评,感受成就感的周期短,反馈及时;先说就能把作文思路先演练一通,写的时候心里就有底。作文则是书面语言的文本、有声语言文本在先,书面语言文本在后,有利于“我手写我口”,形成语言生活化、朴实、自然的风格。这也是一种“语文综合活动”。

再次,从“动手做”获得写作内容,从“动口说”获得写作演练,接下来自然要涉及到写作技巧。如果教师在学生没有获得写作内容之前就一股脑地把写作技巧告诉学生,学生很快就能得到这些知识,但是,因为没有亲身实践,没有发现,没有尝试主动解决问题,只能被动接受这些知识,那么这些知识就很难转化为能力。

在此基础上,可以把这种先个别后一般的程序认知能力进行迁移。当说明对象不需要亲手制作,而是一个具体事物,则通过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把从前的自我设计与选材、制作转换为别人的设计、选材、制作。虽然不是自己的操作,可是自己操作过,明白其中缘故,自然说的清楚明白。甚至可以把这种能力迁移到不是具体事物,而是抽象事理的说明对象上来。有了对说明对象特征的认识,又要进一步让别人明白,就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使用一定的手段进行说明。这些就是写作技巧的策略性知识。从逻辑上讲,这是归纳推理,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许多程序性的知识不能直接转化为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写作只是不能直接转化为写作能力。许多教师通过先讲解写作知识,再根据这些知识进行写作训练,导致学生无法写出好文章。其实,如此教学,教师自己也不能根据自己的讲解的写作只是写出令自己满意的文章,又何必强求学生。但是,写作技巧知识如果是在亲身实践中悟出的,这种知识就会内化为自己的积淀,存储在自己的大脑中,自动支配自己的相关写作活动。

教学技巧范文篇5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技巧;研究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逐步实施的过程中,历史教材语言越来越简洁,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相对比过去,初中历史教师就会发现,历史教学越来越好教。同时学生也逐渐产生出一种好学的心理。但是事实上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历史教师还是没有认识到当前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教师没有利用好课堂学习时间。基于此,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认清教学方法中的不足,并积极探寻有效的教学技巧,灵活应用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现出丰富的历史教学内容。

一、运用信息信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内容丰富,其中涵盖的信息也非常多,上下五千年,纵横世界各地。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促使初中历史教学信息量更加丰富,继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历史信息有更深的认识,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信息。初中历史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方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搜集到更多的信息,信息可以是关于人物介绍、历史事件回放,还可以补充背景信息。教师利用现代手段将搜集的信息为己所用,有效增强教学氛围的活跃性。同时,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还可以合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强化自主设计,合理性。在教学课件上尽可能自己设计,并加以应用所搜集到的资料,通过教学软件进行编辑。当然,教师还可以对成品可见进行改造,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将不适合的信息删除掉,促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教师在使用课件的时候应当注意频率。一堂课使用多少次课件,使用的时间等等都需要精心的设计。唯有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信息,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更好的激发出来,继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于教学中。

二、恰当渗透思想情感教育

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强化其思想情感教育非常重要,同时也是初中学生成长的必要。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将思想情感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职责,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落实到教学实践。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青少年的思想发展非常快,但是在思潮辨析能力方面并没有极大的提高。而初中生正处于叛逆阶段,教师强化思想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在讲解《宁为战死鬼,不为亡国奴》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与民族责任感入手,技法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增强学生的心灵震撼,并对日本的罪行产生愤慨。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时候还需要向学生说明此次事件的经过,这样学生就会对日本产生仇恨的情绪。随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为什么区区小日本能够这么侵略我国?这说明什么?在学生讨论后,就会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并表示这仅仅是历史,同时肯定历史不会重演。促使学生努力学习,承担强大民族的责任。学生在接受该课学习后,爱国主义情感随之产生,思想渗透教育就会获得极大的成功。从这就可以看出,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不应当仅仅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而应当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思想情感教育。促使学生对历史保持正确的认识,同时促进自身的成长,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三、开展专题教学活动

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课程教学不应当仅仅是简单的教师讲解,学生听的方式。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当兼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重视情境的创造。促使学生能够在专题教学活动中理解,受到教育,提高认识。初中历史教师需要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专题教学活动。如《钢铁长城》教学,教师针对这一专题进行分析研究。在课堂上播放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所取得进步,并将最新的战机与导弹、激光制导武器等讲解给学生,拓宽学生的眼界,促使学生对军队建设有正确的认识。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专题讨论。让学生自主搜集相关的资料。并将自己的感受大胆的说出来。采用专题教学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而学生在搜集资料和观看演示过程的时候,就会获得更多的资料信息,随后就会产生出自豪之情。在这样双重的影响下,学生就会对保家卫国产生信心。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胸中满满是豪情。实践证明,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采用专题教学活动的模式,对学生学习具有积极性的作用,促使学生迅速掌握与之相关的知识,并更好学习历史。四、结语总而言之,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抓住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初中阶段学生成长特点,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活动。初中历史教师掌握教学技巧,可以明显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常梅.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方法探究[J].才智.2013,17(07):499-550.

教学技巧范文篇6

一、要让学生有备而来

传统的语言点教学的弊端在于“莫名其妙”。为了不让学生在语言点学习中有“莫名其妙”的感觉,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预习教材,通过预习来发现语言点,也即通常所说的重点、难点。这样待到上课时就有备而来,并不会觉得教师是在灌输知识点,反倒觉得“英雄所见略同”。这正是我们期待的效果:学生有了成就感———我发现的问题老师也发现了,同时对教师也大为佩服———我未发现的问题,老师却发现了。学生有了积极的心态,必然会产生语言点学习的兴趣。

二、要让学生乐此不疲

当学生产生对语言点学习的兴趣的时候,教师要因势利导。倘若教师不讲究方法,仍采用“填鸭式”教学法,学生的兴趣会稍纵即逝。所以教师的授课艺术显得非常重要。

1.要有张有弛语言点教学最忌“全面开花”,一则浪费时间,二则分散学生注意力。中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若教师将所有的语言点不加取舍地全部搬给学生,学生必将厌倦。教师必须精心备课,弄清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是次重点,哪些是高频考点,这样讲解语言点,就有张有弛,学生不致于过分紧张或过分松懈。

2.要有声有色讲解语言点时,如果教学语言单一、枯燥,学生也必然会觉得索然无味。因此,在英语课堂上,如果把讲解语言点与适当补充与其相关的知识、幽默笑话、英美习语、谚语及词语典故相结合的话,不仅可以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扩大其知识面,开阔其视野。例如,hang和1ie的过去式,过去分词都有两种,有些学生经常张冠李戴,教师不妨用一句有趣的话来概括“规则的不规则,不规则的倒规则”———hang和1ie的规则意思是“挂”和“躺”,但过去式,过去分词却是不规则的;hang和lie的不规则意思是“绞死”和“撒谎”,但过去式、过去分词都是规则的。这样的讲解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又如,教师在讲解boycott词义时,向学生介绍boycott本是一人名,然后介绍Boycott的故事,学生兴趣盎然,也容易记住。

3.要有明有暗语言点的讲解不能和盘托出,有时要“故弄玄虚”。这实际上就是要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否则教师只能唱“独角戏”。例如“Therebeingvariouspointsofview,itisverydifficulttomakeadecision.”教师故意将“therebeing”改成“thereare”,然后引发学生讨论,进而增强对“therebeing”的理解,最后引出独立主格结构。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对这一难点既有了感性认识又有了理性认识。虽然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但“真理是越争越明的”。

三、要让学生终生难忘

教学技巧范文篇7

一、读写听看记结合

会听不会写,会写不会读,会读不知其意是学生在记忆词汇时遇到的较为普遍的问题,这往往与词汇记忆方式有关。很多学生在学习和记忆单词时往往只采用读、写、听、看、记五方面中的二至三种结合的方式,这是词汇记忆不全面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词汇教学时应引导学生采取嘴读、手写、耳听、眼看、心记相结合的方式来记忆单词,从而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二、词以类分

将词汇分类教学,如天气类、心情类、人体特征类、动物类等,可以让学生对一个类别的词汇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如天气类(weather):sunny,cloudy,rainy,windy,foggy,rain,shower等;心情类(feeling),又可分为心情好的:happy,joy,cheerful,glad,pleasure,thrill,satisfied等,以及心情不好的:angry,annoyed,drowsy,boring,tired,dull等。还可将形近的分为一类,如light,right,fight,night,might,sight,tight等,这样可以快速记住很多构词类似的词汇,从而提高词汇记忆效率和拓宽词汇量。

三、词根词缀法

英语词汇不全是没有规律的,很多词汇是由相同的词根或者前后词缀衍生出来的,通过记忆一个词根、一个前缀或者一个后缀可以记住很多词汇。例如,词根“log,logue”的意思是“说话”,如apologize,dialogue等;前缀“ex-”有“前面的、前任的”意思,记住了这个意思就能很好的理解ex-wife,ex-president等词汇;后缀“-able”的意思是“能……的”,如unable,capable,eatable,suitable等。

四、联想法

英语词汇如果只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记忆往往会适得其反,因此在词汇教学中,通过对一个单词从音、形等方面进行有趣的联想,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的记住单词。如chaos是“混沌,混乱”的意思,将该词分解chao和s,用拼音念出来就是吵(chao)死(s)啦,就是“混乱”;再如dragon(龙),将该词分解成drag和on两个字母组合,意为长长的龙尾,拖拉(drag)在(on)地上。因此,词汇的联想记忆能提高学生对词汇学习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图解法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图表教学词汇,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看到一个词汇所表示的意思,而不是由乏味的字母组成的词汇。例如,可以画一只手表,通过手表就可以学到o’clock,hourhand,minutehand,secondhand,quarter等词汇。这使学生的单词记忆更深刻、更牢固。六、举一反三法单纯的词汇教学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增强学生互动便是最好的兴趣调动方式。例如在课堂上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比赛,通过对一个单词的近义词、反义词、词组、形近词等进行举一反三来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如rise的近义词有raise,arise,goup等;反义词有fall,drop,descend,decline等;词组有ontherise,riseup,risefrom等;形近词有rose,reuse等。举一反三法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拓展其词汇量。

总之,作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寻求适合学生的单词记忆方法和创新的词汇教学技巧,旨在激发学生记忆词汇的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词汇记忆方式,从而引导学生有效的运用老师教授的词汇记忆方法循序渐进的在词汇学习中不断进步,才能使词汇记忆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姜琪 单位:辽宁省盘锦市体育运动学校

参考文献:

[1]袁秀珍.浅谈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与技巧[J].学周刊,2010(6):43-44.

教学技巧范文篇8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技巧

初中历史教师应改变传统刻板的授课方式,改变单一向学生灌输知识点的教学模式,对初中历史课堂进行改进,革新教学理念,探究教学技巧,才能达到新课标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要分析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制定具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计划,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赋予历史问题以新的生命力,使课堂教学的主题更加鲜明,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的掌握知识,学以致用。

1组织历史知识竞赛

初中历史教师应抓住中学阶段,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历史知识主题竞赛,教师设定相关主题,让学生事先做好准备,如鸦片战争,学生就应搜集与鸦片战争相关的资料,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战争的过程以及该战争对我国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等。在竞赛中教师提问与鸦片战争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抢答,或设定辩论题目,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对表现出色的一方教师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对竞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讲解。通过这种竞赛方式,学生能够在较长的准备过程中对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资料的搜集,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探究精神,对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具有重要意义。

2重视情感教学

首先,教师应注意到,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对事物的思考侧重于感性思考,所以,教师授课时应赋予历史人物和事件以情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教师需要把枯燥抽象的知识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再现出来,加以适当的渲染,达到更鲜明的效果。例如,在讲火烧圆明园这一内容时,教师在课前应搜集大量的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对课文内容加以补充,并且在真实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加入自身的情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圆明园被破坏的惨烈景象,认清当时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财物的丑恶嘴脸,加深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印象,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理解;其次,教师要善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用心教学,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使情感教学真正得到落实,提升教学质量。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步,网络充斥在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学生对新生事物具有独特的敏感性,网络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网络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将这些资源与初中历史结合起来将对历史教学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课前,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充分收集与课本相关的知识内容,扩充学生的知识量;课上,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利用音频和视频同时刺激学生的感官,营造出生动的课堂效果。例如,在讲香港和澳门回归这一内容时,教师在课堂再现港澳回归的场景,再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场面,配合响亮的国歌,使学生燃起浓厚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将情感教学和知识教学相结合,达到了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和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教学目的。4增加社会实践教学历史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历史教学应以学生的认知程度为基础、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好的感悟历史。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参加本市具有历史意义的博物馆、纪念馆和历史遗迹等,在假期还可以组织同学进行历史文化之旅,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有机会更为真切的感受历史,引发思考。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向长辈请教,如在讲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一内容时,学生就可以通过向祖父、祖母以及父母询问他们年轻时生活各个方面的状况,对比现在的生活状况,总结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社会的变迁。在类似的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研究,增加了历史的真实性,更容易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达到了更好的学习效果。

4总结

初中阶段的教育对学生知识的积累和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初中历史教学更是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应得到学校和教师的充分重视。初中历史教师也要分析当前的历史课堂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历史教学与时展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正,对学生取得的进步加以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初中历史课的教学质量。

作者:贾红英 单位:吉林省大安市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江艳梅.分析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打造初中历史的高效课堂[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1)

[2]李社利.五环节教学法———历史高效课堂模式的建构[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教学技巧范文篇9

高职教育突出教育的实用性,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运用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就明确指出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阅读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把机械阅读转变为获得实用性的阅读能力。但是,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

1.教师不重视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

2.教师重视内容,忽视阅读策略的训练

3.重视教师课堂讲解,轻视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中的“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传统做法致使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阅读过程,没有亲自体验阅读过程显而易见,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阅读教学的目的——即最终要使学生获得阅读理解能力被忽视而只注重了语言点的释义、讲解。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许多误区,而最致命的误区是将阅读看作是一种语言过程,而不是思维过程,没有认识到文字是有形的思维。成功的阅读要经过两种知识处理过程。一种以语言输入为基础另一种以读者原有的知识结构机基础。因此,材料本身的难易程度并不仅是简单的取决于句法和词汇,学生没进行语言交际(阅读获取信息,调用知识库的知识),不能亲自经历阅读心理活动的阅读教学,无疑是失败的教学。试想在教室里学游泳,在模型里学驾驶飞机,怎样体会在水中求生,在空中怕坠落的感受?

二、卡罗尔模式对阅读教学的影响

语言心理学家认为,阅读是一种把语言符号通过心理认知转换成思维符号的过程。在我们研究阅读教学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英语阅读理解的过程。

卡罗尔模式中感觉记忆、工作记忆、永久记忆以及信息加工的控制过程表现了人类认知功能的普遍特征:外来信息以原始的和未加工的形态暂存于感觉记忆,同时永久记忆或人脑知识网络中的相关内容被激活(activated)和调出来辨认外来信息;被辨认的与认知活动有关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

当新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时,一部分信息消失,一部分信息和永久记忆中的信息重新组合。对外来信息的辨认、加工和获取需动用人脑中原有的信息,同时也受到认知活动的目的、计划、策略等方面因素的监控和影响。

根据卡罗尔模式,阅读过程是一个颇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表层和深层两个层次。表层上阅读是一种感觉上的接受过程,包括熟练地眼动与口动,但其深层的方面则是一种智力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掌握、并引申了书面材料的意义。学习者对外来视觉信号的处理首先受到学习目标的监控(获取篇章信息还是辨认语言形式等),往往是目标的监控决定了各种信息的取舍和处理方式。其次,学习者在辨认、理解视觉信号输入时,无疑需要调用自己知识网络(非直观信息)中两个方面的知识:1.语言知识(linguisticknowledge),词汇、句子结构、话语结构等;2.对世界的认识(worldknowledge),有关阅读内容的文化背景、科技等各方面的知识。这两种知识缺一不可,离开了其中一项,阅读无从谈起。阅读效果取决于学习者的主观因素和现存的各种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针对学生理解的主观性,应要求学生克服片面的理解,提高更深入地理解,阅读的效果才能保障。

三、运用语言心理学,提高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水平

(一)教师要明确阅读理解的实质及特点

阅读,作为一种语言活动,是从文字中提取信息的过程。从认知心理过程看,从书写符号中提取意义就是人这个信息加工系统在进行信息加工。阅读理解实质上就是对书面材料的信息加工。任何一级水平的信息加工得结果都可以影响所有其他水平的信息加工。

(二)教师要熟悉阅读材料的特点

阅读理解的特点首先是阅读材料的可视性和组织性。读者借助视觉,对各种信息信号进行快速扫描,符号转换,心理认知和信息加工。因此,视觉是阅读活动中信息传输的隧道。阅读材料的另一特点是民族特质和内容对读者的任意性。

无论用哪种语言书写的文章,都必然负载着使用该语言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风俗、宗教的背景信息。英语阅读理解自然要求读者要具备一定的英美等国的民族文化常识。从另一方面看,一篇文章虽有章节,段落之分,有标题,副标题及标点,但作者要表达什么主题,选用什么素材,采用哪种写作手法,使用多大词汇量和多大难度,这一切对读者来说都是未知的,因而,阅读材料对读者又具有任意性和抽象性。

(三)教师要明确阅读理解教学活动的顺序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首先应该明确阅读理解教学活动的顺序是:

1.确立阅读目的,激活学生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带着目的进行阅读,采取相适应的方法技巧。

2.鼓励学生积极(思维)阅读,引导学生调用记忆中所有有用的知识,分析利用文字中有用的线索去克服文字和知识两方面的障碍,最终达到读懂。

3.强调利用语篇线索。

(四)高职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

针对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阅读理解教学活动顺序,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根据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激活学生的认知结构

根据卡罗尔的模式,在阅读教学中,学习者对外来视觉信号的处理往往是目标的监控决定了各种信息的取舍和处理方式。而根据阅读目的,可以把阅读分成七种类型:(1)理解性阅读;(2)积累性阅读;(3)考察性阅读;(4)复习式阅读;(5)鉴赏性阅读;(6)娱乐性阅读;(7)批判性阅读。高职英语阅读主要属于第(1)种类型——理解性阅读。所谓理解就是学生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起一种逻辑联系,理解就是有效阅读的必要条件。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同。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在导入(导读)这个教学环节,必须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激活学生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理解材料。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调用记忆中所有有用的知识,分析利用文字中有用的线索去克服文字和知识两方面的障碍,最终达到读懂。常用的方法很多,如:多媒体视听导入;可用实物、图片、简笔画、照片、幻灯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利用背景知识导入;设置情景,布置任务导入;把握学生认知,设计生活化提问导入。比如,针对动漫专业学生的特点,可以用flash动画的效果引导学生去阅读。

2.根据阅读心理,引导学生运用相应的阅读策略进行阅读

语言学家Barrett(1972)将阅读理解的过程分为5个步骤完成:(1)词组、句型的分析理解过程;(2)信息的再组成过程;(3)推理判断过程;(4)知识库里调用已有知识过程;(5)对思想的同化吸收过程。呈现了阅读的思维过程,着重对原文作者意图的理解和思想的感悟。在这5个步骤中,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就非常的有必要。教会学生在阅读时如何运用略读跳读两种快速阅读方法获取信息的能力,鼓励学生利用预测、联想、类推和运用语言规则猜出文章的意思,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

心理学家们指出,适度水平的焦虑,即一定得紧迫感会有助于阅读。但若使紧张达到高峰,阅读任务则无法完成。

因此,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英努力让学生保持在喜悦的心境中去阅读,这时,学生的机体和心智会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从而抵消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焦虑感。为提高阅读速度,可以采取随机方法来确定阅读训练的内容,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和练习。

3.重视语境在交际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丰富和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

语境是语言赖以生存的环境。语言意义的理解、表达以及语言功能的实现都需要通过语境。语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对信息的认知和处理。语言的社会性决定了文化习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语言意义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理解。背景知识的缺乏会造成阅读理解的障碍。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频繁、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阅读理解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解码过程,而是一种解码过程与意义在构建的结合。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要理解话语所表达的主题。然而主题并不是直接体现于话语的表层结构,因而在理解句意时也不仅要用语言本身的知识,还要运用客观世界及社会文化背景知识阅读者才能有效地获取信息。

4.了解语篇篇章结构,培养高效的阅读能力

教学技巧范文篇10

钢琴被视为乐器中的“王者”,钢琴曲演奏动作优雅、旋律动听,能够很好地展示乐曲中饱含的情感,以及体现一个音乐人的素养。近现代,许多知名音乐家都非常专注于钢琴演奏。提起钢琴家,一大串耳熟能详的著名音乐家名字呼之欲出,如贝多芬、肖邦、克莱德曼、李斯特等,著名的钢琴曲目如《水边的阿迪丽娜》《梦中的婚礼》《致爱丽丝》等。或许听过钢琴曲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当钢琴演奏声起,一种音乐的极致享受,就如同水银泻地般浸润整个人的身心,让人轻松下来,伴随着钢琴曲的节奏,或急或缓,或深沉,或浪漫。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拥有越来越多的钢琴教师,但是他们对于钢琴教育的思考却并不深入,这就导致他们的教学艺术和技巧受到限制。

笔者在参与兰州大学2017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中美高等教育钢琴课程设置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8LZUJBWZY075)和兰州大学2018年教学研究项目“美国高校钢琴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研究”(项目编号:2018046)课题研究过程中,系统阅读了《钢琴教学探微》一书,读罢深受启发。《钢琴教学探微》一书是一本对于钢琴新手学习非常有帮助的指导书,它是一位钢琴教师对个人教学经验的全面总结和梳理,全书共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是“钢琴教学札记”,全面论述了钢琴教学的各种细节问题,看起来似乎有些杂乱,但是实际上都是钢琴教学一些基本问题,全都是围绕钢琴教学工作开展而进行探讨和论述的,包括坐姿、指法、教师修养、演奏技巧等,上篇也是全书的精髓所在,共有45份札记。中篇是“钢琴曲目参考资料”,作者收集了一些适合练习和演奏的钢琴曲目,并且做了必要的训练分析指导,钢琴学习者可以按照要求训练。下篇是“钢琴教学使用小手册”,主要是一些钢琴知识的介绍,如适合学生用的钢琴知识小手册和一些钢琴作品作曲家的介绍等,这些知识有利于学习钢琴的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钢琴演奏。

《钢琴教学探微》一书认为,钢琴学习需要讲究一定的技艺,任何一名钢琴演奏艺术家都经过了长期的刻苦训练,他们对于钢琴弹奏的每个动作都烂熟于心,对于钢琴音色把握都妙到毫巅,没有对于钢琴的一种热爱和痴狂,是难以成就钢琴演奏艺术的。学习钢琴最重要的是爱,一种对于钢琴艺术的热爱,没有热爱,就无法深入钢琴演奏的灵魂。的确,演奏技艺可以通过反复训练而获得,但是真正的钢琴学习则是来自心灵和情感的共鸣和协奏。不过,钢琴演奏技艺是基础,优秀的钢琴家一定不仅在指法坐姿方面有着严格的训练,而且在演奏技巧方面也娴熟而生动。当他们的指尖放在钢琴上面的时候,所有的琴键就变成了一个个听话的小精灵,按照演奏者的要求和想法自由跳跃,演奏出他们心中所要表达的音乐情感。认真对待学生,判断一名学生是否具有钢琴演奏的天赋,如果有,就通过技艺的训练,让这些天赋得到发挥,这是一名钢琴教师的职责。真正的钢琴艺术,一定是上升到了文化的层次。对于钢琴学习者而言,不懂钢琴文化,那就只是一个机械的弹奏者,琴键的跳动是没有灵魂和生命力的。每一首钢琴作品,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每一个钢琴家,都有自己的性格,都有自己的情感。作为钢琴学习者,最好能够了解每一首经典钢琴曲背后的故事,并且通过冥思静想的方式去感悟作者作曲时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学习钢琴曲,需要一种癫狂的状况,热爱、坚持,不断地在简单的技艺重复中,获得那一丝丝的快感,一点点提升。在学习钢琴的人中,实际上是可以分为两类的,一类是普通的钢琴爱好者,他们抱着比较轻松的心态来学习钢琴,他们并不带有任何的功利目的,也不追求极致的演奏技巧,更多是一种心灵的放松和情感的体验;一类是专业的演奏者,他们不管有没有天赋,都要求进行专业的技能训练,并且会设定发展的标准,部分天赋较高的,可能会成为优秀的钢琴演奏者甚至名家,部分天赋较差的,也可能会转为从事钢琴相关职业。

总而言之,要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钢琴教师,就一定要认真总结和梳理钢琴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然后对其进行梳理,将这些经验传授给学生,或者与同行交流,推动钢琴教学事业发展。

作者:王蕾 单位:兰州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