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局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19:57:06

环境监测局

环境监测局范文篇1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水平

为使自己的思想尽快适应形势和工作的需要,我注意从提高自己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入手,一是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科学内涵,把握其精神实质并且用于指导实践。二是认真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准确掌握政策,确保依法行政、科学行政。三是认真学习了有关业务知识,及时消化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保证分管工作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自觉的在工作中用党的政策、纪律和国家的法令、法规来指导自己、约束自己。

二、认真履职,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服务政府决策,按时高质提供环境质量信息

环境监测是政府环境管理决策的基础。环境监测站坚持对所辖区域的空气、水、噪声等环境要素进行及时全面的监测分析,全年获取监测数据超过五千余个。

(二)服务环境监管,为守护环境安全保驾护航

1、及时服务环境执法监测。一是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我站调配监测力量,完成了监管区近20多家企业的污染监督监测,并及时出具了监测报告,为环境执法及时提供了依据。二是“三同时”项目监测。积极配合管理部门工作,完成建设项目的验收工作,并按要求编写监测报告,努力为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做好服务工作。三是投诉监测。积极参与、协助对污染信访案件的处理,为有关管理部门回复投诉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及时服务政策要求及各类应急处置。一是按照我局开展“三查”专项行动再排查及流域环境污染隐患排查的实施方案,我站连续三个月对十三家重点排污企业进行污水的采样及室内分析工作,累计向管理部门报出分析数据200多个。二是按照冀环办发[2013]214号和张环办[2013]129号《关于做好全省县级环境空气监测网建设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区作为第一期建设单位之一,任务重,工期紧,目前实施PM2。5监测仪器已经,到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三)服务企业和群众,开展优质高效服务

为了更好的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监测服务,今年以来我站本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办就办好”的准旨,进一步提高我站的对外办事效率。年初我们制定了本年度的工作计划并做了全面细致的工作分工,明确岗位职责,实行首问首办负责制,处处展现我们环保队伍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工作水平。

三、从严要求,筑牢廉政自律的防线

能自觉遵守中央、省、市出台的各项廉政制度,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能自觉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总之,本人能时时处处从严要求自己,真正把执行纪律规定化作自觉行动,做到了清正廉洁。在以身作责的同时加强对站里每位同志的严格管理,真正做到遵纪守法,无违纪违规现象发生。

一年来,在全面完成站内年度任务的基础上,结合计量认证复评审,我站各项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本人也有幸荣获区五一劳动工作者称号。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环境监测局范文篇2

*市环境监测中心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临时工作人员的公告*市环境监测中心成立于19*年,是*市环境保护局下属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属国家环境监测二级站,是从事环境监测与科研、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技术监督和技术服务的多功能公益性事业单位,是*市环境监测系统的网络中心、技术中心、信息中心和培训中心。监测中心通过了河北省计量认证和中国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ISO/IEC17025认可,主要承担*市水体、大气、生物、噪声、电磁波、放射性、机动车尾气等环境监测工作及各类型的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工作。因工作需要,特向社会公开招聘18名临时工作人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公开招聘岗位和条件(一)招聘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政治权利;2、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表现、工作作风、职业道德和品德修养;3、具有*市常住户口,身体健康;4、有较强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二)招聘岗位及具体条件1、实验室分析招聘实验室分析岗位工作人员9名。资格条件是:(1)30周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环境分析、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或相关专业。(2)掌握一定的实验室相关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室操作技能及经验。(3)了解国家和地方颁布的相关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4)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2、现场监测招聘现场监测岗位工作人员9名。资格条件是:(1)30周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所学专业为环境监测或相关专业。(2)掌握一定的水和废水、气和废气、噪声等样品采集和现场监测技术。(3)了解国家和地方颁布的相关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4)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二、公开招聘程序(一)招聘报名1、报名方式:现场报名。2、报名时间:20*年*月*日-*月*日(上午9:00-11:00,下午15:00-17:00),休息日除外。3、报名地点:*市体育南大街槐岭路32号,*市环境监测中心办公楼一层111房间。4、报名者请先登录*市环保局网站,下载《*市环境监测中心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临时工作人员报名表》进行填写。报名时须携带报名表、身份证、技术职称证、学历和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近期同底片2寸彩色免冠照片2张(照片背面注明本人姓名)。(二)资格审查报名结束后,根据招聘岗位条件,对报名者进行资格审查及简历评估,并确定参加笔试人员名单。(三)笔试和面试1、准考证领取:凭身份证7月1日到市环境监测中心办公楼111房间领取准考证2、笔试:笔试包括职业能力测验和相关专业知识测试。3、面试:主要考察应试者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先个人综合素质面试,后操作技能测试。4、考试说明:(1)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到低,按招聘岗位人数1:3的比例确定进入面试人选。(2)总成绩的计算方法。总成绩为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之和。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各按50%计入总成绩。(3)考试时间:笔试时间:7月3日上午9:00时至11:00时面试时间:7月12日至13日之间安排(具体时间另通知)5、考试范围(1)笔试:职业能力测验:行政诉讼法,环保方面法律法规,综合分析和写作能力。专业知识测验:实验室分析岗位--《化验员读本》。现场监测岗位--《环境监测》。(2)面试:个人综合素质:抽题作答和回答提问。操作技能测试:化验室分析或现场监测动手能力。(四)体检和考察1、依据总成绩高低顺序,按招聘岗位人数1:1确定体检对象,由招聘单位统一组织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体检费用应聘者负责。2、对体检合格的初步人选进行全面考察、核查档案。3、如拟招聘人选体检或考核不合格,按总成绩高低顺序依次替补人选。(五)确定聘用1、对考试、体检、考察合格者,经*市环境监测中心研究确定录用人员,报*市环境保护局批准,并在市环保局网站公示7个工作日,公示期满合格者按市人事局有关规定办理相关聘用手续。2、试用期1年。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者,正式聘用;考核不合格者,取消聘用资格。3、人员待遇:试用期680元/月。三、组织领导和监督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在*市环境保护局人事部门指导下,由*市环境监测中心组织实施,市环保局监察部门对招聘全过程进行监督。

环境监测局范文篇3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本和基础,是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调研就是要通过思想大解放,如何推进监测工作上新台阶。经过多年的努力,监测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有了明显进步,但和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所以,要通过解放思想,进一步明确环境监测工作思路,要抓住关键环节,实行重点突破;要出新招、要抓落实、要求实效、要见成果。

一、当前监测形势喜人,是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这两年,环境监测作为我市环保工作的技术支撑、监管基础和执法保障,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能力建设、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投入成倍增加。

(二)装备明显改善。

(三)自动化程度提高。

(四)应急能力增强。

同时,水平稳步提升。

二、要正确认识当前监测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我市的环境监测工作基础较差,在技术人才、管理水平、宏观协调、规划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一是仪器装备与监测任务不适应。“小米加步枪”的格局没有明显改变。县级站有一些基本设备,只能够开展部分常规项目,而且设备缺、旧、老的问题突出。不少县级站监测能力低下,监测设备数量差距较大,不具备基本监测能力。市站作为我市监测主力,承担着最重的任务,虽然设备状况有所改变,但设备老化、配备档次低、数量不足、与其职能要求、承担任务、发展方向、奋斗目标衡量,差距较大。

二是综合能力与监测形势不适应。

三是队伍素质与监测要求不适应。

三、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机制,敢想敢干,把思想大解放落实到环境监测机制创新和发展上,全面推进环境监测上新台阶

当前,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减排任务十分繁重,环境监测十分艰巨,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面对以上问题和差距,我们必须调整工作目标、任务、思路,从思想上克服畏难情绪,从行动上克服等、靠、要思想,主动积极地想办法、转变观念、抓住关键、多出新招、务求实效。要紧紧围绕环保中心工作,树立为环境管理服务、为科学发展服务的意识,转变原有的单纯业务观念,在工作中体现全局性、科学性、超前性,从全局来把握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要注重人才培养,引进专业人才,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要以创新环境监测管理为抓手,以提高环境监测质量为突破口,以加强环境监测预警为重点,强化环境监测站的管理职能以及在全市环境监测的主导地位和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基础地位,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合力作用,全面提升整体监测能力,逐步建立我市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一句话,就是要建立体系、提高质量、提升能力。

(一)要放眼全国,敢想敢干,会想会干,争当全区环境监测排头兵

当前,环境保护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发展要求,监测也是一样,但我们的思想和意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思维方式上,总以为我们在是老大,有时连区中心站都需要我们支持,不敢也不善于提问题、出思路,尤其是抱着那一点业务不放,连多提点要求都不敢提,我们现在缺的就是敢想,很多工作还没想就觉得可能不行、可能领导不同意,不敢提问题、提思路、提要求;随之而来的就是不敢干,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不会想,也不会干。也就是说我们还不善于根据新形势的需要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服务于改革发展的意识不强,尤其是主动参与宏观决策的能力不强,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处于被动应付状态。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已经进入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主干线、主战场和大舞台。这就要求环保工作、监测工作必须提前介入,积极参与综合决策,为科学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同时,监测必须发挥基础性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克服阻碍思想解放的狭隘部门观、纯业务观,注重宏观,注重战略,注重全局,将环境监测作为现阶段环保工作宏观协调的前沿关口,作为环境监管、污染减排的的重要手段。

(二)建立机制,形成体系,参与宏观决策

1、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构建三个体系。

一是立足监控环境安全,构建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体系。

二是立足推动污染减排和环境质量的改善,构建自动监测网络体系,提高监测自动化水平。

三是立足突发事件处置,构建环境应急监测网络体系,提高应急监测水平。

积极组建全市应急监测网络。先要有机制、人员配备,完善各级应急监测预案,对主要污染物的应急预案,对污染隐患做到心中有数,对环境突发事件做到有备而战;建立应急监测专业队伍,对全市应急监测人员进行分类培训,开展应急监测实战演练,做到出动迅速、监测有效。加强应急监测能力,进一步配备水、气、危废环境应急监测现场装备、移动实验室及专家系统。

2、提高监测工作服务管理的意识,积极参与环保宏观决策

要强化监测与污染减排、环境监管的联动,实现监测成果共享。这里强调完善监测档案,特别是重点源、减排项目的监测档案,要统一起来。以监测为环境执法、污染减排、项目审批提供科学依据。

3、要整合资源,创新管理机制,提高质量,强化监测分析管理

建立环境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制度,建立了环境质量分析、会商、通报制度,坚持了月报、季报、年报和专题报告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对全市监测数据质量和污染形势进行分析评估,切实发挥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目前,我们人员的素质明显需要加强,对监测的分析应用上非常薄弱。就事论事多、综合分析少,现状摆的多、分析原因少,文字描述性多、规律探索少。就是“本来数量就不多,何况质量还不好”。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大力开展环境质量、污染状况的分析,提高综合分析能力与水平,认真探索、总结区域(流域)环境问题的变化特点及其规律,为环境决策服务。

(三)强化能力建设

监测是环保工作的基础,强化环境监测,队伍素质是关键。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要把着力点放在提高现有监测队伍的素质上,要加强学习,要走出去学习,提高素质,增强能力,建立学习型单位,通过加强培训、技术交流、现场练兵等方式,增强监测人员的实战能力。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培养一支思想好、作风硬、能战斗的监测队伍,为环保工作提供保障。

环境监测局范文篇4

新春佳节刚过,我们召开2009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的要求,认真分析环境监测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当前环境监测任务。下面,我讲五个方面的意见。

一、科学分析,准确把握环境监测工作形势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总书记在去年9月召开的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中,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并在最近的多次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为新时期的环保工作指明了方向。

环境保护的战略定位和部署十分明确。去年第四季度,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负面影响日益加重的严峻形势,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及时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总理指出既要把应对这场危机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机遇,又要当成推进环境保护事业的机遇,明确要求保持经济增长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副总理强调,要把扩大内需与改善民生、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抓好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为避免当前扩大内需中出现盲目投资的现象,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民主生活会强调指出,要进一步加强能源资源保障、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切实防范盲目投资冲动,严格按照项目审批和建设程序办事,坚决防止新一轮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新形势下环保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了认识,坚定了我们做好环保工作的信心。

环境监测工作大发展的机遇就在眼前、条件已经具备。当前,环境保护事业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事业越是快速发展,越离不开牢固的基础。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也越来越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总理明确要求要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准确预警各类突发环境事件。今年年初,副总理针对开展城乡统筹环境监测系统建设作出了重要批示,要求我们结合推进农村环保工作认真研究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明确了环境监测工作的努力方向。同时,中央把环境保护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方面,把环保能力建设作为新增投资的支持领域,把环保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环境监测工作夯基础、强实力、聚人才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环境监测系统喜事连连、捷报频传。一是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不断加强。两年来,在中央投资的带动下,环保能力建设资金超过150亿元。项目实施后,将建成污染源监控中心363个,新增3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信息传输系统和3个数据分析平台。二是环境监测有了“千里眼、顺风耳”。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去年成功发射升空并投入运行,标志着环境监测预警体系进入了从“平面”向“立体”发展的新阶段。三是环境监测机构建设实现新突破。国务院批准环境保护部设立环境监测司,理顺并强化环境监测管理和环境信息统一职责。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作为监测技术支持的国家队,既增加了人员编制,又喜迁新的办公大楼,为总站实现“技术立站、科学监测”的定位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

环境监测队伍在抗击自然灾害和保障重大事件环境安全中功不可没。近年来,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在重大事件中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尤其是过去的20*年很不寻常、很不平凡,也是环境监测系统大有作为、大显身手的一年。在应对松花江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中,环境监测系统的同志们千里大集结,义无反顾奔赴污染防控第一线,奋战在白雪皑皑、寒风刺骨的松花江上,克服重重困难,开展污染监测工作,及时、准确、有效的监测和预测,为中央领导同志决策提供了第一手信息,为最终取得松花江事件水污染防控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在抗击南方地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环境应急工作中,19个省(区、市)的监测站紧急行动,调集精兵强将迅速开展应急监测,及时准确报告环境质量,确保了环境安全。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环境应急斗争中,全国21个省(区、市)的数百名监测技术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抗震救灾一线,来不及掸一掸千里驰援的尘土,没时间想一想余震频频的危险,立即全身心投入环境应急监测,迅速在监测范围和监测项目上实现了“两个全覆盖”,为防止次生环境灾害,确保灾区饮用水源地水质和核与辐射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举世瞩目的*奥运会、残奥会举办期间,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放弃休假和欣赏精彩比赛的机会,每天坚持开展环境监测,报告奥运城市环境质量,为绿色奥运的成功举办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在污染减排攻坚战中,环境监测系统在加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同时,加大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力度,今年初首次向国务院报告了20*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对污染减排成效进行了校验。从地表水水质监测情况看,20*年地表水中高锰酸盐指数年平均浓度为5.7毫克/升,第一次达到III类水质标准,比上一年下降了12.3个百分点,比2005年下降了20.8个百分点;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情况看,20*年环保重点城市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90.5%,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48毫克/立方米,达到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比上一年下降了7.7个百分点,比2005年下降了15.8个百分点。实践证明,环境监测系统的同志们工作在环境保护的第一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队伍,是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靠得住的队伍。在此,我代表部领导班子向奋战在环境监测战线的近5万干部职工表示亲切慰问和衷心感谢!

二、准确判断,进一步明确环境监测工作定位

各级环保部门要认清形势,紧紧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做好环境监测行政管理和技术支撑的分离工作,让各级环保部门成为“管理的龙头”,各级监测站成为“技术的龙头”,努力推动环境监测工作定位转型。这一转型可以概括为坚持“一个统领”、建设“一个体系”,理顺“三个关系”和实现“三个说得清”。具体内容是,坚持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保护新道路统领环境监测事业发展;把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作为根本任务;把理顺“三个关系”作为工作着力点,即理顺环保系统和其他部门的关系,环保系统内部各部门的关系,环保监测系统上下级关系;把实现“三个说得清”作为工作目标,即真正说得清污染源状况、说得清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说得清潜在的环境风险。

建立完整和谐、科学高效的环境监测法规政策和行政管理制度,推进全国环境监测管理“一盘棋”。要加快环境监测法制建设。在环保法规、制度、办法的制(修)订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并明确环境监测的职责和任务,尽快出台有关环境监测法规,依法确立环境监测工作、监测数据、监测队伍的法律地位和性质,依法建立环境监测信息制度。要积极推进环境监测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各级环保部门对环境监测工作的管理和业务指导,理顺环境监测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技术支撑的运行机制。

培养业务精通、结构合理的环境监测人才队伍,推进全国环境监测队伍“一条龙”。要加强监测队伍建设,满足环境监管任务需求,科学合理地增加环境监测站的人员编制、调整人员结构。要重点加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科学设置业务机构,真正体现“中国”和“总站”的应有之意,使之成为国内领先、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权威机构,真正发挥技术权威和龙头作用。要培养环境监测领域的学术带头人。鼓励优秀人才结合环境监测事业发展和工作岗位的需要在不同的业务领域有所建树,促进人才建设的专业化。加强环境监测技术骨干的培养。既要统筹规划并形成持续的监测人员培训制度,又要集中力量培养一大批能满足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需要的、稳定的、富于创造力的各类环境监测业务管理和技术人员。要完善环境监测人才评价制度。建立有利于发现人才、留住人才和人才成长、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完善先进实用、种类齐全的环境监测网络,推进环境监测网络“一体化”。切实提升环境监测技术装备水平,使各级监测站初步达到与其职责相适应的常规环境监测能力、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根据环境监测技术发展趋势,结合专项监测任务,逐步完善并形成“点线面”与“海陆空”相结合的立体式现代环境监测技术装备能力,促进环境监测的现代化,确保环境监测尽快做到大范围、全天候监控与监视。

理顺三个关系,发挥全国环境监测力量的整体合力。一是理顺环保系统和其他部门的关系。协调好环保与建设、水利、农业、卫生、林业、气象等有关部门的关系,按照国务院“三定”的规定,统一环境监测信息的。二是理顺环保系统内部各个部门的关系。监测工作应由环境监测部门归口管理,改变以前多头指导,“同类任务多头下达、多类任务同时下达”的局面。三是理顺环保监测系统上下级关系。加强对监测系统的管理和技术指导,建立激励和考核机制,促进监测系统的科学发展。

三、实事求是,认真剖析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各级环保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当前还存在许多困扰环境监测事业健康发展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环保部门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环境监测工作的基础地位和重要支撑作用,对环境监测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把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来抓,甚至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遇事着急时要,没事不急时不要;事故应急时要,日常管理中不要”的错误思想。思想认识上的不到位,可能导致行动上的不一致,其结果会削弱领导和推进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动力。

工作机制不健全。环境监测管理模式多种多样,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和技术支持职责没有明确的界定,环境监测与环境执法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阳宗海水污染事件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环境监测存在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监测工作计划性不够强,存在“临时性任务经常布置、经常性任务临时布置”的现象,造成了监测资源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已有的监测计划执行得不够好,国家规定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要做到每月监测一次,一些地方擅自放宽监测频次,改为两个月一次。去年河南大沙河发现砷污染超标,肇事企业偷排高浓度含砷污水时,恰好是在当地环保部门漏测的月份,幸好水利部门监测到了并及时通报给我们,才没有酿成污染事件。这样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此外,环境质量监测方面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部门合作和信息共享机制,其它相关部门的环境监测力量和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监测能力严重滞后。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监测系统整体能力不断增强,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监测基础能力建设仍在起步阶段。一些地方环境监测手段落后,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和边境地区的监测能力与东中部的差距非常明显。去年第四季度,兰州市在开展饮用水源地水质全分析中,由于省、市两级环保部门不具备苯并芘和多氯联苯等有机物的监测分析能力,只能将有关任务委托给某大学和行业的实验室分析,苯并芘和多氯联苯指标的分析结果超标100多倍。接到报告后,部领导高度重视,连夜紧急研究对策措施,安排主管副部长带领工作组立即赶赴现场协助地方政府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并向国务院报告了有关信息。经过反复核实,断定是实验室分析结果出了问题,造成了数据的严重失真。这个教训太深刻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监测能力的严重滞后,真是让我们食无味、夜难寐啊。

人才队伍十分紧缺。全国环境监测队伍的人才结构不尽合理,高层次的领军人才缺乏,技术骨干流失严重,监测分析技术人员不足。基层监测站尤其是县级环境监测站技术人才更是严重匮乏。有的地方购买了先进的监测仪器设备,由于缺少行家里手,设备有了却转不起来,慢慢地竟然成了“聋子的耳朵”。再过三年、五年,这些设备必将成为一堆“废铜烂铁”,既造成了国家财产的极大浪费,又严重制约了监测事业的长远发展。

资金保障不够充足。目前,国控网监测运行经费尚未能按标准补足,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运行经费尚未制度化,监测仪器设备动态更新机制尚未建立,专项监测经费严重缺乏,经常出现“光给任务不给钱”的现象,导致部分监测站用相当大的精力搞创收,“纵向不够横向凑”,“堤内不足堤外补”,制约了正常监测工作的有序开展。特别是基层监测业务用房紧张。譬如,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环保部门独立设置后,既无业务用房,又无经费来源,为正常开展工作,只好在公园的公共厕所上盖了两间房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区县级环保机构监测和监察业务用房(含实验室)人均仅7平方米和2平方米。

监测数据亟待科学规范。由于能力、人员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加上一些地方领导的行政干预,导致个别地方监测数据不够科学规范。要认真汲取去年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来的监测问题,监测不到位或监测方法跟不上,势必导致监管缺失,造成重大的社会问题。环保系统也存在这方面的隐患,该监测的没有安排,已经开展的监测,监测项目又不全面,有的监测方法不合适,有的监测数据代表性不强。一旦出现由于监测造成环境监管缺失的重大问题,我们将难以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广大人民群众交代。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不回避问题、不讳言困难,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不断推进环境监测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抓住机遇,努力开创环境监测工作新局面

环境监测系统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努力推进环境监测工作整体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一)要把扩大内需作为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大好机遇。中央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途径,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项目是中央新增投资支持的重点。今明两年,全国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投入将达到9000多亿元,其中中央投资支持环保能力建设资金将达50多亿元。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大力强化监测基础能力,为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奠定扎实的能力基础。要抓紧做好环境监测项目的储备,条件成熟的要尽快立项审批,尽快改变目前监测条件简陋、能力不足、设备老化、应急手段落后的局面。

(二)要把污染减排“*”建设作为加强环境监测的重要突破口。建立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作出的重要部署。统计、监测和考核“*”是相互关联、互为依托、各有侧重的有机整体,监测体系是基础,主要是针对排污企业的;统计体系是核心,主要是针对各省(区、市)的;考核体系是手段,主要是针对上下级考核的。要齐头并进加快推进“*”建设,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目前,国家考核体系建设进展较快,作用发挥得比较好,地方监测体系和统计体系建设进展相对较慢,作用发挥得不够理想,难以通过主要企业污染物排放量和生活污染排放量来合理确定各省、市、县的排污总量。今年,国家将对地方“*”建设情况进行考核,并实行问责。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地方各级政府要对本地区“*”建设负总责,并且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各级环保部门要高度重视监测和统计体系建设,要向同级人民政府反映“*”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快协调推进“*”建设,属于环保部门的任务一定要不折不扣完成,属于其它部门的任务,要经常性保持沟通,存在的困难要及时向政府报告并提出建议。同时,要继续通过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来校验污染减排的成效,为深入推进污染减排工作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

(三)要把农村环境监测作为新时期环境监测的重要方面。*全会掀开了我国农村发展改革的崭新篇章,也带来了农村环保事业发展的难得机遇。目前,农村环境家底不清是制约农村环保工作全面开展的突出问题。加强农村环境保护,首先需要做好农村环境监测等基础工作。要统筹城乡环境监测工作,把农村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监测的新领域,切实做好环境监测“下乡”,加快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为农村环保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要抓紧编制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方案,启动“*”农村环境质量调查工作。对已经列入中央农村环保资金“以奖促治”的村镇要全面开展环境质量监测;对于矛盾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村镇,要针对突出环境问题,开展专项环境监测,逐步摸清农村环境家底。要加强农村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县级监测站是环境监测的基层,搞农村监测离不开县级监测站。目前,全国县级监测站能力很差,难以适应农村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必须下大气力逐步加强县级监测站建设,保证县级监测站具备基本的环境质量监测能力和基本的污染源监测能力,夯实农村环境监测基础。

(四)要把环境管理需求作为环境监测的主攻方向。环境监测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保障环境管理需求,努力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监督执法提供有效证据,为环境科研提供翔实数据,为社会公众提供准确信息。当前,要全面加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为污染减排工作服务;要深化环境质量监测,客观反映环境质量状况,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要强化环保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近岸海域、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等监督性监测工作,为日常环境执法监督提供依据;要高度重视应急监测工作,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提供数据支持,预警监测要实现超前预知,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工作上变被动为主动。

(五)要把数据质量保证作为环境监测的永恒主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是监测工作的“生命线”,必须时刻把监测数据质量摆在监测工作的突出位置,确保监测数据科学性、规范性和公信力。各级环保部门领导要关心监测数据,但不要制造监测数据。各级监测站领导要对监测数据审核把关,但不能修改监测数据。要坚持三级审核,严肃查处监测工作中弄虚作假、修改数据、不审核数据和谎报瞒报的失职渎职行为。各级环保部门和每一名监测工作者都应自觉成为环境监测科学的尊重者和捍卫者,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维护监测数据的法定权威。各级环境监测站要尽快实现定位转型,聚精会神抓业务、一心一意钻技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监测规范和分析方法的要求,做到测得出、测得准、说得清,以准确可靠的分析判断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技术水平。

五、真抓实干,着力抓好当前的几项工作

当前,各级环保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坚持实事求是、科学监测,坚持与时俱进、科学管理,以法规制度为基石、以规划计划为先导、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数据质量为生命、以人才队伍为根本,努力提高环境监测工作水平。当前,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对监测工作的领导。各级环保部门要高度重视环境监测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监测,分管领导要重点抓,党组和班子要定期听取监测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主动解决监测工作中的难题,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没有管理,技术可能迷失方向;没有技术,管理必将失去支撑。地方各级环保部门要结合机构改革,切实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科学的环保决策立足于科学的环境监测。在日常环境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都要充分使用监测数据,切实提高管理与决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防止出现“管理与监测两张皮”的现象。在环境质量监测方面,要发挥其他部门监测队伍的作用,形成监测合力,建立环境监测统一战线,实现和谐监测的良好局面。

(二)加快推进监测法制建设。要尽快制定监测法规,确保监测工作依法开展、监测管理依法行政、监测数据合法有效、监测信息依法公开、监测工作职能法定。目前,经过全系统上下的共同努力,在国务院法制办的大力支持下,《环境监测管理条例》已列入国务院2009年立法计划,要争取早日出台。抓紧完善监测管理制度,搞好监测顶层设计,启动编制国家环境监测事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规章制度,使监测工作有章可循。

(三)加强监测基础能力建设。目前,要继续推进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按照全面加强省级站、重点加强地市级站、逐步完善县级站的建设思路,力争实现《国家环境保护“*”规划》提出的“到2010年,我国80%的县级环境监测站要达到建设标准”的目标要求。各省级环境监测站和113个国家环保重点城市环境监测站均应具备饮用水源地水质全分析能力。要继续加强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使之能够迅速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故。要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的储备工作,以项目实施促进能力建设,提升监测水平。

(四)加强监测人才队伍建设。监测系统是环保系统中重要的人才基地。人才旺,事业兴。要高度重视环境监测人才队伍建设。各级环保部门要严把监测人员入口关,保障监测机构有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落实监测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大力开展监测技术培训,适时组织国家环境监测技术大比武,不断提升监测技术水平。公生明,廉生威。当前监测系统的“话语权”、“裁判权”越来越大,相应地反腐倡廉的压力也在加大,必须进一步加强监测系统行风建设,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在监测系统树立“科学监测、诚信监测”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家珍惜政治生命、珍惜平凡生活、珍惜家庭亲情、珍惜荣誉名声,兢兢业业、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推动环境监测事业健康发展。

环境监测局范文篇5

一、准确把握生态文明本质,充分认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1、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本质。生态文明是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生态文明不只是生态、环境领域一项重大研究课题,而是人类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平衡、步入良性循环的理论与实践,是人类社会跨入一个新的时代标志。就本质和含义而言,生态文明是当代知识经济、生态经济和人力资本经济相互融通构成的整体文明,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文明,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公众幸福指数不断上升的文明。

2、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林业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做好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两大类。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根据各生态系统的植被分布情况,又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泛、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中占有首要地位。地球陆地面积约为1.49亿平方公里,森林面积约为0.5亿平方公里,约占陆地面积的32.6%。森林生态系统占有巨大空间,其地上部分林冠可高达数十米至上百米;地下部分根系可深入土壤数米至数十米。无论从森林生态系统所占的面积,或是地理分布状况、群落组成和结构特点,都远远超过农田和草原,在自然界中有不可缺少及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最高的生物总量和最高的单位面积生物量,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中总生物量约为1.8万亿吨,其中森林生物总量达1.6万亿吨,约占陆地生物总量的90%,陆地表面约1/3被森林覆盖,其每公顷生物总重量干重达100—400吨,约为农田或草原的20~100倍,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生产者,为人类和多种生物提供了最多的生存、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质和栖息环境,对人类和各种生态系统有着巨大的影响。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严峻性

××是西部欠发达省份,自然条件严酷、气候恶劣,生态系统比较脆弱,森林资源十分珍贵。主要表现为荒漠化威胁有增无减、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森林和草原植被破坏有禁不止、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当前生态恶化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生态环境建设中边治理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问题仍很突出;生态环境整体功能在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总体来说,我省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一是荒漠化沙化形势逼人。全省沙化土地面积为1203.4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8.26%,范围涉及8个市州24个县区。1994年第一次沙化普查,××省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0.9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4%,1999年××省监测荒漠化土地为17.8万km2,沙化土地面积为11.1万km2,比上一个监测期增加0.2万km2,年均增长0.35%,2004年监测××省监测荒漠化土地为19.4万km2,

比上一个监测期增加1.6万km2,

年均增长1.7%,沙化土地面积为12.0万km2,比上一个监测期增加0.9万km2,年均增长1.6%,出现“沙进人退”的现象;二是森林质量不高,覆盖率低且分布不均。全省林地面积虽然由802万公顷增长到981万公顷,净增17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也由9.9%增加到13.4%,净增3.5个百分点,但增加森林面积以次生林、灌木林地为主,林分质量不高。且主要分布在白龙江、小陇山、洮河、祁连山、子午岭、关山、西秦岭、康南、大夏河、马御山10个林区,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

70%。三是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源丧失,生物资源破坏严重。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我国占189种。四是生态功能继续衰退,水源涵养功能退化,调洪蓄水功能下降,防沙治沙功能减弱,沙尘暴危害严重,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三、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全面掌握、正确认识××生态环境监测监督工作现状

(一)、监测队伍参差不齐。目前全省林业监测资质的单位70多家,甲级单位2家,乙级21家,丙级27家、丁级20家,专业技术人员1051多人,资质级别不同,要求标准不一。监测队伍参差不齐,专业水平不高。除甲级单位外,其他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多数单位难以独立完成监测任务。

(二)、林业工程项目管理分散,科学指导林业建设不够,生态监测监督工作滞后。现代生态文明科学的显著特点,是集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其它自然、人文学科之大成,成为一门多学科相互联结的大跨度、复合型、融为一体的交叉学科。生态环境监测是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和环境管理,提高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作为全省依法对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的单位,要切实履行法律的职能,积极有效监测土地荒漠化、沙化和森林资源消长、变化情况,为政府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依据,努力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但在履行工作职能过程中,因职能不明确,存在项目管理分散问题。一是全省各项林业生态工程作业设计存在部分作业设计不规范,影响工程质量。二是全省部分林业建设工程任务的下达、工程质量管理、质量的监理、完成任务的检查验收和检查验收,没有形成明确有效的互相监督的机制,不能确保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质量。三是重点公益林数据库、图形库的数据管理与更新,责权利不明晰,没有发挥出数据库的作用,影响科学发展。四是森林资源、荒漠化等监测技术成果、数据在使用、和报送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前,程序不够完善,数据口径不统一。处室之间存在职能交叉,加之一些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监测职能没有落实到实处,影响我省生态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的质量,影响全省林业生态建设的科学发展,影响我局为政府提供决策和服务的水平。

(三)、省直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目前呈现出环保、农业、水利、林业、气象、国土等部门都涉及,各自为阵,各行其是,互不勾通,监测标准不一,数据不能共享,是单一的业务性专项监测,造成监测数据单一,保存分散,没有形成技术优势,造成数据精度低,缺乏科学性、严密性和连续性。

(四)、资金投入不足,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经费不足,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础建设差。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投入不足,欠债过多,留下了巨额生态赤字,加之我省是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资金扶持投入不足,影响我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

四、为服务我省林业科学发展,全面履行生态环境监测监督职能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依法行政,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开发建设中,必须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坚决禁止和取缔各种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非法活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制定《生态环境监测监督保护条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环境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逐步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切实加强对水、土地、森林、草原和矿产等重要自然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要加大对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加强对重点流域、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监督管理,努力使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二)、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切实负起生态环境监管职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我省的开发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严格管理和保护生态环境,是关系环境安全和生存发展的长远大计。因此,必须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认真行使监督管理职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强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与监督工作。首先是各有关部门都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全省生态环境监管保护工作。要利用全球环境基金-××省综合生态管理系统信息中心设在我局,利用以gis为平台建立的全省生态系统和土地退化数据库信息的有利条件,做好国家地方纵向互动,与计划、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国土资源等13个部门横向联通,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规划和管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特别是做好生态恶化重点区域生态的治理和恢复,遏制土地荒漠化加剧的趋势;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流域规划,保证生态用水,严禁对现有草场、植被的破坏;抓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建立一批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城市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生态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其次是要细化处室和厅直各单位的职能,合理分工,相互监督,确保林业生态建设的科学发展。并借鉴兄弟省区(如宁夏、xx、江西等)的经验,由监测监督单位组织依法负责全省各项林业生态工程作业设计审核、工程监理和年度计划任务核查,对审核、监理、核查结果经计财、工程管理部门和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局会签后,向省厅提交工程建设验收报告,作为拨付工程建设资金和调整建设任务的依据。

(三)、加大科研支持能力,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生态环境保护是有着显著社会效益的公益性事业,要确保对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到位,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持能力。同时,以建立的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脆弱保护区、生态旅游区为依托,结合森林资源监测和荒漠化监测网点,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监督体系。

要加强生态环境的监控能力建设,逐步建成全省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站,确立和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采用遥感等高新技术,建立生态环境灾害预警系统和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加强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预报。

环境监测局范文篇6

科学的发展观相对于传统的发展观,是宏观经济管理指导思想的一次飞跃。实现这种认识上的飞跃实属不易,但更难的是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各项政策法规中和工作行动上。下面对如何在行动上落实科学发展观谈几点体会:

一、建立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制定科学的业绩考核办法。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要让各级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管理经济社会,而要做到这一点,没有按照科学的发展观建立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是不行的。说到底,政府是由各单位、各部门组成的,落实到单位特别是政府职能机构,就是要对工作的成效按照科学的发展观制定科学的业绩考核办法。

二、需要全方位的创新并且敢于创新。落实科学的发展观需要全方位的创新,这包括了方方面面,从创新内容看,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创新,还包括了理论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从创新主体看,不仅要求企业创新,政府机关、学校、事业单位、军队、各社会团体都要创新。从创新形式上看,不仅鼓励原始创新,还鼓励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也就是鼓励学习型创新。这一点对于创新来说十分重要,特别是在我国许多方面还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现实情况下,更应将学习型创新与原创型创新相结合,凡是能拿来的一定要拿来,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拿不来的和外国没有的要组织自主创新。这样做可以提高创新效率,少走弯路。

三、从细小处促进和谐,讲究效益的科学性。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由计划经济和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改革,使政府和企业由过去长期只重生产不重效益的计划经济思维转向以追求效益为中心的市场经济思维,应当说是一大进步,但如果只追求效益而不考虑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就迷失了发展的方向。

四、正确认识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因为从经济发展的规律看,各地区之间存在区位差异、自然差异、资源差异、市场差异和经济基础差异,在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可能是均衡的,必然有快有慢,有高有低,城乡之间的发展差异也是必然的,市场经济就是通过这种发展的差异引导人口的流向,一步步实现城市化的。经济发展慢的地区人口会向发展快的地区流动,从而使自己的人均经济水平与发展快的地区的差距有所缩小。

五、巧用经济杠杆去衡量、去比较。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了市场经济体系,但仍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特别是许多由政府定价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不能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如土地、矿产资源、水、能源等,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对投资的误导。针对存在的这种问题,我们必须要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显然,用价格手段来抑制需求、减少浪费比任何宣传教育都更有效,但必须认识到,价格杠杆既有抑制需求的一面,也有刺激生产的一面。对有些产品可以单纯使用价格杠杆进行调控,而对一些特殊产品则应将价格杠杆与税收杠杆和行政、法律手段配合使用才能达到目的。

环境监测局范文篇7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下列环境监测活动的管理:

(一)环境质量监测;

(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

(三)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

(四)为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价等环境管理活动提供监测数据的其他环境监测活动。

第三条环境监测工作是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的法定职责。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应当按照数据准确、代表性强、方法科学、传输及时的要求,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体系,为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跟踪污染源变化情况,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事件等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第四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监测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制定并组织实施环境监测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二)组建直属环境监测机构,并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机构建设标准组织实施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三)建立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审核和检查制度;

(四)组织编制环境监测报告,环境监测信息;

(五)依法组建环境监测网络,建立网络管理制度,组织网络运行管理;

(六)组织开展环境监测科学技术研究、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适时组建直属跨界环境监测机构。

第五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具体承担下列主要环境监测技术支持工作:

(一)开展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

(二)承担环境监测网建设和运行,收集、管理环境监测数据,开展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价,编制环境监测报告;

(三)负责环境监测人员的技术培训;

(四)开展环境监测领域科学研究,承担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方法研究以及国际合作和交流;

(五)承担环境保护部门委托的其他环境监测技术支持工作。

第六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依法制定统一的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对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并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备案。

第七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统一本行政区域的环境污染事故、环境质量状况等环境监测信息。

有关部门间环境监测结果不一致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报经同级人民政府协调后统一。

环境监测信息未经依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公布或者透露。

属于保密范围的环境监测数据、资料、成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保密的规定进行管理。

第八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依据本办法取得的环境监测数据,应当作为环境统计、排污申报核定、排污费征收、环境执法、目标责任考核等环境管理的依据。

第九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按照环境监测的代表性分别负责组织建设部级、省级、市级、县级环境监测网,并分别委托所属环境监测机构负责运行。

第十条环境监测网由各环境监测要素的点位(断面)组成。

环境监测点位(断面)的设置、变更、运行,应当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关规定执行。

各大水系或者区域的点位(断面),属于部级环境监测网。

第十一条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按照其所属的环境保护部门级别,分为部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

上级环境监测机构应当加强对下级环境监测机构的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

第十二条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应当具备与所从事的环境监测业务相适应的能力和条件,并按照经批准的环境保护规划规定的要求和时限,逐步达到国家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标准。

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从事环境监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统一组织的环境监测岗位考试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监测质量进行审核和检查。

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应当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环境监测,并建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对环境监测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并对监测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建立环境监测数据库,对环境监测数据实行信息化管理,加强环境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储存,并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要求定期将监测数据逐级报上一级环境保护部门。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当逐步建立环境监测数据信息共享制度。

第十五条环境监测工作,应当使用统一标志。

环境监测人员佩戴环境监测标志,环境监测站点设立环境监测标志,环境监测车辆印制环境监测标志,环境监测报告附具环境监测标志。

环境监测统一标志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

第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毁、盗窃环境监测设施。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协调有关部门,将环境监测网建设投资、运行经费等环境监测工作所需经费全额纳入同级财政年度经费预算。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环境监测机构及环境监测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一)未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从事环境监测活动的;

(二)拒报或者两次以上不按照规定的时限报送环境监测数据的;

(三)伪造、篡改环境监测数据的;

(四)擅自对外公布环境监测信息的。

第十九条排污者拒绝、阻挠环境监测工作人员进行环境监测活动或者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损毁、盗窃环境监测设施的,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移送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排污者必须按照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的要求和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开展排污状况自我监测。

排污者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并经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检查符合国家规定的能力要求和技术条件的,其监测数据作为核定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的依据。

不具备环境监测能力的排污者,应当委托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或者经省级环境保护部门认定的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监测;接受委托的环境监测机构所从事的监测活动,所需经费由委托方承担,收费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经省级环境保护部门认定的环境监测机构,是指非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的、从事环境监测业务的机构,可以自愿向所在地省级环境保护部门申请证明其具备相适应的环境监测业务能力认定,经认定合格者,即为经省级环境保护部门认定的环境监测机构。

环境监测局范文篇8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下列环境监测活动的管理:

(一)环境质量监测;

(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

(三)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

(四)为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价等环境管理活动提供监测数据的其他环境监测活动。

第三条环境监测工作是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的法定职责。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应当按照数据准确、代表性强、方法科学、传输及时的要求,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体系,为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跟踪污染源变化情况,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事件等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第四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监测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制定并组织实施环境监测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二)组建直属环境监测机构,并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机构建设标准组织实施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三)建立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审核和检查制度;

(四)组织编制环境监测报告,环境监测信息;

(五)依法组建环境监测网络,建立网络管理制度,组织网络运行管理;

(六)组织开展环境监测科学技术研究、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适时组建直属跨界环境监测机构。

第五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具体承担下列主要环境监测技术支持工作:

(一)开展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

(二)承担环境监测网建设和运行,收集、管理环境监测数据,开展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价,编制环境监测报告;

(三)负责环境监测人员的技术培训;

(四)开展环境监测领域科学研究,承担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方法研究以及国际合作和交流;

(五)承担环境保护部门委托的其他环境监测技术支持工作。

第六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依法制定统一的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对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并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备案。

第七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统一本行政区域的环境污染事故、环境质量状况等环境监测信息。

有关部门间环境监测结果不一致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报经同级人民政府协调后统一。

环境监测信息未经依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公布或者透露。

属于保密范围的环境监测数据、资料、成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保密的规定进行管理。

第八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依据本办法取得的环境监测数据,应当作为环境统计、排污申报核定、排污费征收、环境执法、目标责任考核等环境管理的依据。

第九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按照环境监测的代表性分别负责组织建设部级、省级、市级、县级环境监测网,并分别委托所属环境监测机构负责运行。

第十条环境监测网由各环境监测要素的点位(断面)组成。

环境监测点位(断面)的设置、变更、运行,应当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关规定执行。

各大水系或者区域的点位(断面),属于部级环境监测网。

第十一条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按照其所属的环境保护部门级别,分为部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

上级环境监测机构应当加强对下级环境监测机构的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

第十二条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应当具备与所从事的环境监测业务相适应的能力和条件,并按照经批准的环境保护规划规定的要求和时限,逐步达到国家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标准。

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从事环境监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统一组织的环境监测岗位考试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监测质量进行审核和检查。

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应当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环境监测,并建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对环境监测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并对监测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建立环境监测数据库,对环境监测数据实行信息化管理,加强环境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储存,并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要求定期将监测数据逐级报上一级环境保护部门。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当逐步建立环境监测数据信息共享制度。

第十五条环境监测工作,应当使用统一标志。

环境监测人员佩戴环境监测标志,环境监测站点设立环境监测标志,环境监测车辆印制环境监测标志,环境监测报告附具环境监测标志。

环境监测统一标志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

第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毁、盗窃环境监测设施。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协调有关部门,将环境监测网建设投资、运行经费等环境监测工作所需经费全额纳入同级财政年度经费预算。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环境监测机构及环境监测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一)未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从事环境监测活动的;

(二)拒报或者两次以上不按照规定的时限报送环境监测数据的;

(三)伪造、篡改环境监测数据的;

(四)擅自对外公布环境监测信息的。

第十九条排污者拒绝、阻挠环境监测工作人员进行环境监测活动或者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损毁、盗窃环境监测设施的,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移送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排污者必须按照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的要求和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开展排污状况自我监测。

排污者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并经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检查符合国家规定的能力要求和技术条件的,其监测数据作为核定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的依据。

不具备环境监测能力的排污者,应当委托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或者经省级环境保护部门认定的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监测;接受委托的环境监测机构所从事的监测活动,所需经费由委托方承担,收费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经省级环境保护部门认定的环境监测机构,是指非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的、从事环境监测业务的机构,可以自愿向所在地省级环境保护部门申请证明其具备相适应的环境监测业务能力认定,经认定合格者,即为经省级环境保护部门认定的环境监测机构。

经省级环境保护部门认定的环境监测机构应当接受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的监督检查。

环境监测局范文篇9

(一)加快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实施工作。市环境监测站要按照国家提前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的要求,在2013年六月底前,全面开展空气自动监测,并向社会公布各项污染物实时浓度值和AQI指数。

(二)进一步完善全市环境监测信息和预警预报系统。开展环境监测信息实时和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完善联网平台的预警预报、数据审核、图集制作等重要功能,提高环境监测信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市环境监测站和各县市监测站要按照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加强对所有水质、空气自动监测站仪器设备的维护和巡检,严格质控措施,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加强环境监测信息公开。认真落实省环保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环保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编制环境状况公报及各类环境监测报告,及时向社会公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地表水水质等环境质量信息。重点开展地表水和环境空气质量的实时,定期向社会公布污染企业监督性监测结果,依法督促企业公开自行监测信息。当环境质量出现异常或者显著变化时,及时环境质量预警信息。

(四)深入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和地表水全分析工作。城区5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每月开展一次水质(61项)监测,8个县市区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每季度开展一次水质(61项)监测,全年完成一次水质(109项)全分析工作。在全市选择有代表性的92个行政村开展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调查和(64项)普查监测。各县市区选择1-2个有代表性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水质(64项)调查监测。围绕国家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的新要求,市环境监测站要尽快形成地表水109项全分析的工作能力。

(五)加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各县市区要严格按照《市环保局关于印发<“十二五”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和运行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有关要求,严格执行我市有关工作规定,加强污染源自动在线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定期开展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定期对外监督性监测结果和超标排放企业名单。各县市区环保局、市环境监测支队、市环境监测站要按照《市环保局关于督促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开展自行监测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向社会监测结果,保证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有效率不低于75%(数据传输有效率=有效性审核通过率×数据传输率),企业自行监测结果公布率不低于80%,监督性监测结果公布率不低于95%。

(六)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在全市五县一市四区开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各县市区环保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在辖区组织开展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自查,完成考核断面(点位)的日常监测工作,按时上报考核数据及数据审核报告。进一步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和协调,保障考核工作经费,争取转移支付资金的10%投入生态环境保护。

二、组织实施各类环境监测工作

(七)开展环境质量常规监测。市环境监测站和各县市环保局要按照《2013年市环境监测方案》要求,组织做好国控、省控和市控环境质量监测网环境空气、地表水、噪声、降水等常规监测工作,科学制定地方环境监测方案,充分保障监测质量,客观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八)开展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市环境监测站和各县市环保局要对本辖区国控企业开展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定期向社会监督性监测结果;加强监督性监测质量抽测工作,切实保障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有效性,全面推动企业开展自行监测并对公众公布自行监测结果。

(九)开展各项专项监测。一是开展重金属监测工作。市环境监测站和各县市环保局要按照环保部《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环境监测工作的意见》要求,对列入国家和省重点监控的重金属排放企业定期进行监督性监测。按照《2013年省环境监测方案》要求,开展郧县重金属污染防控区地表水重金属专项监测工作。二是推进农村环境监测工作。市监测站要选择3个整治村庄(不再选择2009-2012年监测的村庄),开展饮用水源地、地表水水质监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及时上报监测数据。三是推进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市环境监测站选择3个大型蔬菜基地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四是组织做好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加大应急监测技术培训,完善应急监测程序和预案,确保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科学开展应急监测。建立健全全市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污染物的应急监测档案库。各级环境监测站要组织开展应急监测演练活动。

(十)组织开展环境质量预警预报工作。市环境监测站、市环境监测站要强化环境风险评估和预测预警,按照《省环境质量预警预报实施办法(试行)》,加强对环境质量例行监测数据和自动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特别是在灰霾天气多发季节,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密切关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做好环境空气质量预警预报工作,努力说清潜在的环境风险。

三、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监督考核

(十一)开展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依据《2013年市环境监测方案》的要求,对市环境监测站和各县市环境监测站进行考核,将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各县市环保局年度环境监测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

(十二)开展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监督检查。根据省环保厅《关于印发〈省环境监测工作质量专项检查工作方案(2012-2013年)〉的通知》(鄂环发[2012]39号)要求,全市将继续开展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监督检查,重点检查空气、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的数据质量和质量管理情况,发现伪造、篡改监测数据的行为将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十三)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督考核。加强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应用,强化环境质量管理,做好环境质量会商工作,对环境空气质量按新标准进行预评估。向地方政府通报突出的环境质量问题和超标的重点污染源、污水处理厂名单。

(十四)加强对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监督检查。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监督和技术指导工作,清理历年未执行完毕项目,组织对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到位情况以及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各地要加强对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加强监测基础工作

(十五)加快推进各级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根据省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有关工作要求和进度安排,市环境监测站要在今年达到国家二级站的建设标准。市、郧县环境监测站要在今年达到国家三级站的建设标准。

环境监测局范文篇10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下列环境监测活动的管理:

(一)环境质量监测;

(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

(三)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

(四)为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价等环境管理活动提供监测数据的其他环境监测活动。

第三条环境监测工作是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的法定职责。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应当按照数据准确、代表性强、方法科学、传输及时的要求,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体系,为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跟踪污染源变化情况,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事件等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第四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监测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制定并组织实施环境监测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二)组建直属环境监测机构,并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机构建设标准组织实施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三)建立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审核和检查制度;

(四)组织编制环境监测报告,环境监测信息;

(五)依法组建环境监测网络,建立网络管理制度,组织网络运行管理;

(六)组织开展环境监测科学技术研究、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适时组建直属跨界环境监测机构。

第五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具体承担下列主要环境监测技术支持工作:

(一)开展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

(二)承担环境监测网建设和运行,收集、管理环境监测数据,开展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价,编制环境监测报告;

(三)负责环境监测人员的技术培训;

(四)开展环境监测领域科学研究,承担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方法研究以及国际合作和交流;

(五)承担环境保护部门委托的其他环境监测技术支持工作。

第六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依法制定统一的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对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并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备案。

第七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统一本行政区域的环境污染事故、环境质量状况等环境监测信息。

有关部门间环境监测结果不一致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报经同级人民政府协调后统一。

环境监测信息未经依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公布或者透露。

属于保密范围的环境监测数据、资料、成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保密的规定进行管理。

第八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依据本办法取得的环境监测数据,应当作为环境统计、排污申报核定、排污费征收、环境执法、目标责任考核等环境管理的依据。

第九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按照环境监测的代表性分别负责组织建设部级、省级、市级、县级环境监测网,并分别委托所属环境监测机构负责运行。

第十条环境监测网由各环境监测要素的点位(断面)组成。

环境监测点位(断面)的设置、变更、运行,应当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关规定执行。

各大水系或者区域的点位(断面),属于部级环境监测网。

第十一条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按照其所属的环境保护部门级别,分为部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

上级环境监测机构应当加强对下级环境监测机构的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

第十二条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应当具备与所从事的环境监测业务相适应的能力和条件,并按照经批准的环境保护规划规定的要求和时限,逐步达到国家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标准。

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从事环境监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统一组织的环境监测岗位考试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监测质量进行审核和检查。

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应当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环境监测,并建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对环境监测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并对监测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建立环境监测数据库,对环境监测数据实行信息化管理,加强环境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储存,并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要求定期将监测数据逐级报上一级环境保护部门。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当逐步建立环境监测数据信息共享制度。

第十五条环境监测工作,应当使用统一标志。

环境监测人员佩戴环境监测标志,环境监测站点设立环境监测标志,环境监测车辆印制环境监测标志,环境监测报告附具环境监测标志。

环境监测统一标志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

第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毁、盗窃环境监测设施。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协调有关部门,将环境监测网建设投资、运行经费等环境监测工作所需经费全额纳入同级财政年度经费预算。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环境监测机构及环境监测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一)未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从事环境监测活动的;

(二)拒报或者两次以上不按照规定的时限报送环境监测数据的;

(三)伪造、篡改环境监测数据的;

(四)擅自对外公布环境监测信息的。

第十九条排污者拒绝、阻挠环境监测工作人员进行环境监测活动或者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损毁、盗窃环境监测设施的,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移送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排污者必须按照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的要求和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开展排污状况自我监测。

排污者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并经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检查符合国家规定的能力要求和技术条件的,其监测数据作为核定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的依据。

不具备环境监测能力的排污者,应当委托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或者经省级环境保护部门认定的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监测;接受委托的环境监测机构所从事的监测活动,所需经费由委托方承担,收费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经省级环境保护部门认定的环境监测机构,是指非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的、从事环境监测业务的机构,可以自愿向所在地省级环境保护部门申请证明其具备相适应的环境监测业务能力认定,经认定合格者,即为经省级环境保护部门认定的环境监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