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20:20:46

国家电网

国家电网范文篇1

关键词:国家电网;企业文化;培训创新

在整个社会的运行过程中,国家电网自始至终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文化作为国家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企业发展和相关技术人才的培训,具有深远的意义。为了实现我国电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接下来的发展阶段中,采用立体化多层次的模式来对企业文化进行培训创新,成为越来越多电网企业发展前进的一条必由之路。

一、国家电网企业文化培训中的问题

企业文化始终是一家企业在经济社会和市场上运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的发展,对于企业来说,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国家电网企业纷纷把企业文化培训作为重点工作来进行。但在实际情况中,企业文化培训往往出现以下几种问题:(一)培训方式单一。当今社会的企业在对员工进行文化培训时,通常会选择一个固定的场合来进行。一般会借助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工具,选择字幕滚动和视频宣传的方式来展示现阶段的企业文化。采用这样的方式会在短期内使员工对企业文化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会使员工产生厌烦心理,甚至缺乏与同事进行互动的工作激情[1]。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也只是浮于表面,在实际运用中得不到预期的效果,从而使企业培训的目标难以实现。(二)内容简单枯燥。在向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的传输时,企业一般很少注重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同样的内容在进行多次的灌输后,非但不能加深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员工的技能因受到企业文化的局限而难以得到完全的展现。另外,企业文化内容本身也谈不上出彩,对企业形象等方面的描述过于简单直白,如此一来,就会导致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要领把握不当,以至于在工作岗位上出现失误。(三)员工意识淡薄。作为国家电网企业的员工,在对企业文化的掌握上谈不上全面,更不用说去做深入的了解。他们一般只把服装和标识的统一看做是企业文化的全部内容。在他们看来,了解并遵循了这些内容,就可以称得上掌握了本企业的文化。其实,类似的内容虽然也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但不过是一些形式上的内容,深入地理解了这些文化所蕴含的意义才是真正有必要的。除此之外,部分员工在对企业文化的认知上往往会出现偏差,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内的政治教育与宣传活动。尤其是近些年来国家电网企业将发展重点放在了经济建设上,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偏低。这样就导致了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越来越片面,甚至产生一种企业文化可有可无的错误思想。

二、培训创新与良性发展的方式途径

电网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它必须存在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任何企业的文化都不是一朝一夕在短时间内形成的,都是企业在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后才逐渐形成的。回顾我国电网企业的发展,在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统一管理以及之后的政府监督、技术革新时期后,逐步走上了一条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特色的道路。目前,我国电网企业正处于稳步前进的阶段,无数电网人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在历史的长河中进行了一番沉淀后,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形成了一套全面而又具体的“五统一”的企业文化体系[2]。这对企业的发展而言,是一种无形的宝贵财富,这就要求企业有关负责人顺应本企业的发展现状,积极主动地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相关培训,以实现企业文化的全面普及。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根据培训对象特征进行安排。即使是同一家电网企业的员工,也会因为文化水平的不同,生活经验的差别,而对企业文化出现不同层次的理解。对于这样的现状,企业应充分考虑员工自身的特点,进行培训内容的安排。那些文化程度较低的员工,在理解专业性较高的企业文化方面,相对来说就会比较困难,因此在对这群人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时,选择简单易懂的方式才是较为可取的。而对那些高水平的员工来说,一般就不需要考虑这方面的问题。不同岗位的员工,由于业务分工的差别,他们所接受的企业文化培训应该和他们所从事的具体工作是有着紧密联系。这样一来,在不同的部门便会衍生出各自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内部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与感染,加深他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从而把企业文化更好地运用在自己的工作中,并提高自己的工作积极性。(二)创新企业文化培训模式。传统的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宣传时,没有及时充分地考虑到员工的信息需求和接受能力,只注重文化内容而忽略了它所依附的形式。一般只是选择发放纸质文件或是在员工的工作场合贴大字报等类似单一而又枯燥的方式来进行。新时期的文化建设,更加注重员工的需求,在把握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的基础上,采用形式多样、让员工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完成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例如,陕西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企业文化培训室”的建立,将单一的企业文化培训变成文化产览形式[3]。在这样的培训室中,员工可以选择眼看、耳听甚至是用手触摸等不同的方式来感受企业文化。相对于以往被动接受的模式,这种新型的企业文化培训方式更容易被员工所接受,所产生的效果也会更加明显。(三)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在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时,不仅要重视内容和形式的与时俱进,相应的规章制度的建立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将企业文化建设归纳到一个完整的体系中,保证企业快速平稳地向前发展。及时的信息反馈机制和适当的奖惩机制的确立,对于员工提高工作积极性,保持高度责任心,都是很有意义的。

三、结语

企业文化贯穿企业的整个发展阶段,是一家企业区别于其它行业的独特之处。对于国家电网企业的员工来说,自觉接受企业文化的培训,不仅加深了对企业文化的理解程度,而且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也推动了电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李晓威 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达州供电公司培训分中心

参考文献:

[1]蒋念.针对国家电网企业文化培训创新与良性发展的研究[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6(7).

国家电网范文篇2

统一价值理念要求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基层供电企业员工忠于企业,将企业使命、宗旨和企业精神贯穿于公司的各个阶层、各个部门,以确保其思想上的一致性;统一发展战略,要求基层供电企业能够以提供优质的电网服务为目标,能保障供电系统的稳定性,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力求转变基层供电企业的发展方式;统一标准则要求企业各层级、各业务领域能够实行统一的管标准和技术标准,以确保有据可循;统一行为规范,则需要企业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员工准则,以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统一品牌则要制定基层供电企业标识,统一品牌战略、品牌管理和品牌传播。

2现阶段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在基层企业扎根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在基层企业的扎根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和解决,其问题主要有:一是企业领导者并未重视企业文化的作用,未能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错误地将文化与管理分剥开,当成“两张皮”;二是基层供电企业虽然明确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但是并未制定科学的方案,未能坚持长期性的工作,对企业自身的文化了解不足,以致难以将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有效的宣传于基层企业中,导致基层电力企业的员工对国家电网企业文化的认识不深,理解不透彻,未能在其工作中体现出企业文化的要求;三是基层供电企业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创新,缺乏创新意识,没有清楚地认识到企业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无法做到与时俱进。总而言之,在基层供电企业文化的建设方面,均有所欠缺,所制定的方案、重视的程度与其实际工作开展的状况不相符合。

3在基层供电企业文化建设中落实国家电网企业文化的有效措施

3.1基层供电企业要有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

将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扎根于基层企业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难度比较大。在长效工作的建设中,可采用现代的工程管理理念,在领导小组中设立管理小组,并设置专门的管理负责人,以严格按照所指定的发展方案来开展工作;在制定年度工作目标的时候,在基层供电企业中要将国家电网企业文化工作纳入其中,以设计出科学而合理的落实方案。另外,企业文化工作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等资源都要提前做好预算,以为其工作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

3.2加强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的宣传工作

基层供电企业要加大对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的宣传和教育,让每一位员工都充分了解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的内涵,通过各种形式和载体进行企业文化的导入,开展以企业文化为主题的座谈会,加强新员工和老员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其感受到自己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加强法治教育,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引导员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员工开展政治学习,采用多样化的宣传手段,丰富企业文化的内容,以使企业文化感染到企业员工,形成一种深刻的记忆。在企业内网开设企业文化专栏和论坛,让企业员工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向其传达一些与企业文化思想一致的小短文,营造深厚的文化氛围。

3.3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为使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能扎根于基层电力企业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企业中,员工是各项工作的实施主体,是发扬企业文化的主体。为此,必须注重对企业员工的关心和思想引导,使其能体会到自己在公司中的主体地位,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培养员工的合作精神,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应当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工作,加强企业员工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深入了解员工的想法和意见,并根据员工合理的意见和要求制定更为准确的企业决策。与此同时,企业还可以引导员工制定具有可实行性的职业发展规划,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来有效整合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促进员工成长成才,从而实现对企业、对社会的价值。

4结语

国家电网范文篇3

第一条为坚持依法治企,使国家电网公司规章制度与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审核、、备案工作程序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质量,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电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本部各部门制定、修改和废止各种规章制度。

第三条规章制度指公司各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或根据电网公司实际,以国家电网公司名义起草颁发的有关公司投资、建设、生产、经营、管理等规范性文件。包括规定、措施、办法、制度及相关指导意见等。

第四条规章灼度按适用范围,分为公司本部适用的规章制度和公司系统各有关单位适用的业务管理规章灼度。

第五条规章灼度的编制工作要按照起草、修改、审核、签发、备案程序办理。

第六条规章制度的编制工作应当遵守下列原则:

(一)坚持贯彻党与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保持一致的原则;

(二)坚持实事求是从公司实际出发的原则;

(三)坚持政企分开,有利于公司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原则;

(四)坚持公司规章制度衔接一致,互不冲突原则。

第二章编制规划和年度计划

第七条公司各部门制定、修改、废止规章制度应有形成制度体系的整体规划,每年应有年度具体规章制度的实施工作计划。

第八条规划、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规章制度的名称;

(二)编制目的;

(三)主要内容;

(四)起草或承办部门;

(五)审核和的部门;

(六)进度安排和的时间等。

第九条各有关部门应认真组织实施编制规划和年度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可根据需要作适当的调整。

第三章起草

第十条公司各部门根据制定的规章制度年度计划,组织规章制度草案的起草工作。规章制度的内容涉及两个部门及以上业务工作范围的,应组织相关部门联合参加起草。

起草工作必须明确起草承办单位、参加单位、完成的时间等。

第十一条除技术规程规范外,规章制度格式可根据内容多少分章(节)、条、款、项、目结构表达,内容单一的也可直接以条的方式表达。

第十二条规章制度中章、节、条的序号用中文数字依次表述;款不编序号;项的序号用中文数字加括号依次表述;目的序号用阿拉伯数字依次表述。

第十三条规章制度的文字表达应当条理清楚、结构严谨、用词准确、文字简明、标点符号正确。

第十四条规章制度的草案应对起草目的、适用范围、主管部门、具体规范、解释部门和施行日期等作出明确的规定。

第十五条新起草的规章制度必须注意与公司现行的有关规章制度相衔接。对同一事项,如果作出与其它有关规定不一致的规定,要在上报时说明理由并注明按何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起草规章制度,承办部门在前应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意见不一致时,要进行充分协商,经协商仍未取得一致意见的,在报送规章制度草案时应予说明情况和理由。

第十七条新的规章制度代替原有规章制度应在草案中写明自本规章制度生效后原规定废止的内容。

第四章规章制度的报送与审核

第十八条规章制度起草完成后,经承办部门负责人签字及有关部门会签后,由承办单位负责将草案送法律事务部审查并会签。再由承办单位报送公司分管领导签发后。

第十九条对于业务范围涉及公司全局性工作,须报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审批的重要规章制度草案,由承办单位提出意见并送法律事务部和总经理工作部审查会签后,由总经理工作部负责安排。

法律事务部或总经理工作部认为是重要的规章制度草案,也可向承办单位建议上报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讨论。

第二十条需经总经理办公会议讨论的重要规章制度草案,由承办人将规章制度草案并附关于制订该规章制度的简要说明或相关背景材料,按需要数量送总经理工作部。

第二十一条本章所称“重要的规章制度”是指涉及公司发展、稳定、安全等全局性规章制度或社会影响较大的规章制度。

第二十二条法律事务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规章制度草案进行审查:

(一)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三)是否与现行规章相冲突、重复;

(四)格式是否符合规范化要求;

(五)是否存在实施后的法律风险;

(六)其他应当符合的条件。

第五章公布与备案

第二十三条经总经理办公会议审核(批)的规章制度,由总经理工作部统一编号后送总经理签署并以公司文或总经理令形式。重要的规章制度可以由承办部门在《中国电力报》或信息中心国家电网公司内部主页上公布。

第二十四条其他规章制度,除必要报请总经理签发的以外,根据公司领导职责分工由分管领导签发后以公司文件形式。

第二十五条经公司领导签发的规章制度,应注明生效时间,以“自之日起执行”或“现予,自某年某月某日起施行”。

第二十六条自规章制度后10日内,承办单位送法律事务部一份备案。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已生效规章制度的修改工作适用本办法规定的程序。

国家电网范文篇4

我国有着多年国家电网建设的经验,通过观察发现电网建设存在以下特点:①国家电网建设存在高空露天作业的情况。考虑电力的安全性、传送性和稳定性,一般送电线路都是需要建设在较高的地方,因此在建设时,施工人员需要利用各种机械设备到高处作业。另外,电网还要在露天的环境下进行作业,因而会受到不同气候、环境、天气的影响和危害。②虽然如今各种建设设施发展得较为迅速,但还是有一些特殊的地理地势是机械设备无法操作,此时就需要施工人员单纯依靠体力,然而人力有时尽,不能完善保障建设的安全性,因而会导致事故发生。③在进行电网建设时,需要利用到不同的施工方式,而且还要保证在有效期限内完成进度。此时如果出现管理不当,衔接出现问题,就会很容易出现问题,从而造成伤害出现。④由于电网建设施工的环境是不断移动或变化的,因此如果不小心就会出现事故。电网铁塔的建设,电气的安装等,都会使施工现场完全变样,而且不同设施的建设需要涉及不同的施工技术,从而随着施工的变化,相关的隐患也会相应增长。⑤电网建设安全不仅仅是施工单位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投资方的资金问题,地理环境的问题,设计图纸的问题等都会影响电网建设的安全问题。我国目前采用的方式是分包作业,将整个工程分做工程、专业、劳务等,这种方式较为经济,成本较低。而且我国民工的数量不断增多,电网建设的民工也相应增多。然而分包的方式,使施工人员的整体管理较为不方便。

2国家电网建设发生事故的原因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电网建设是一项较为危险,且极易发生事故的工程。随着我国相关单位加强管理,出现的事故越来越少,然而在电网建设中依然还是会有事故发生,通过研究可知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建设管理问题

在进行任何工程的建设,必须要有健全的管理措施,在能够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如果管理单位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或管理时出现松散的情况,都会使电网建设出现问题。如管理单位制定了虽然安全施工、管理措施等规则,然而规则的要求却很模糊,而且惩罚或管理力度很弱。另外,管理单位要对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的培养,不然会出现管理人员依照自己的自由意志,只注重加强建设速度,忽略施工质量的问题。

2.2监理履职不当

如今的监理单位存在很严重的错误观点,如即使电网建设出现问题,那也只是施工单位的问题,与监理单位无关。因此监理单位经常在监理时只关注电网建设的质量和进度,而对安全问题不管不顾。有些监理单位甚至不注重对监理人员的培训,导致监理人员对相应的规则规范完全不了解。

2.3施工责任问题

有的企业在进行电网建设工程分包时,为了牟取私利或降低成本,将工程分包给没有施工条件和资质的施工单位,这些单位因为技术不过关,最终会给电网建设造成一定的危害。

2.4施工人员安全意识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给人们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因此很多民工在进行电网建设时,为了能够赚到钱而常常不考虑安全问题。另外,相关单位也很少对施工人员或民工进行相关的安全知识培训,从而造成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不注重自身安全的问题。

2.5管理方式落后问题

虽然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较快,但在电网建设中,还是不能完善地将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运用到管理中,以至于管理措施不能够得到有效的进步。

3加强国家电网建设安全的措施

3.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电网建设是一项比较危险的建设工程,因此需要各个单位和部门的配合,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将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从而促进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①要将安全责任细化,落实到各个部门和人员,以往相关企业制定的安全责任制度主要是针对领导和相关单位,而对于单位中的不同岗位、班组和人员并没有明确的责任问题。②对于造成事故的相关部门和人员,要采用严格的处理方式,不能让相关人员存在侥幸心理。另外,要注重检查相关人员的责任落实情况。③要想单位人员能够有较高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必须先让各单位负责人具备相应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因此要让单位负责人认清自己的使命,完善做好自己的工作。

3.2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虽然现在很多施工技术都需要考虑机械设备来完成,但施工主体依然是施工人员,因此要注意施工人员安全文化的培养。在进行电网施工时,首先要考虑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加强安全文化的熏陶。相关单位应该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教育和培训,并通过安全设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另外,相关单位还应该通过法律的途径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从而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同时,为了全方位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问题,应该加强安全警示的设置,并通过设立警示教育室,向施工人员展示如果出现事故造成后果的图片。

3.3注重施工技能培训

目前有很多施工人员都是民工,普遍不懂得专业的技术,因此在施工时会出现问题。施工单位应该注重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过岗位竞争的方式促进施工人员加强学习。在培训时要根据不同施工技术的特点,分别对不同施工岗位的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以促进培训的实用性。

3.4注重加强管理力度

目前我国常见的管理方式还是通过严格监督的方式,因此在管理时需要根据安全防范的规章制度进行定期检查,并对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等进行安全评估,从而找出电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整改。在电网建设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施工人员应该注重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4结束语

国家电网范文篇5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所管理的范围涉及全国26个省市,经营业务除了电力主业外还涉及到金融、制造、矿山、房地产、物流、服务等多个领域,法人数量和层级多,在财务管理和核算方面,产权层级多、管理链条长、利益主体和会计核算主体多,各单位所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种类不同,在组织结构、业务流程、账户设置、会计核算、会计政策等方面各自为政,千差万别,从而导致财务数据质量不高,可比性不强。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各单位所执行的会计政策不一致、会计科目不统一、成本标准等不同,导致财务信息不准确、财务质量下降,加之各单位财务数据和信息需要层层汇总和上报,也影响到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这种粗放的、分权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化公司的管理需要。

二、国家电网公司会计核算改革的必然性分析

基于国家电网公司规模非常庞大,产业链条很长,造成责、权、利不明晰等,使企业长期缺乏整体的财务控制,从而制约了公司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样让集团优势很难最大限度地发挥,这样延缓了企业内部机制更新和管理创新的步伐。

1.公司自身积累为实现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变革奠定了基础

经过多年的积累,集团化运作水平不断提升。在资金管理方面,资金归集比率持续提高,货币资金存量大幅下降。同时,大力开展直接融资,将集团规模优势和资信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积极推进产业、金融等资产重组整合,打造产业和金融发展平台。

2.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统一智能电网战略目标实现的需要

国家电网公司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优化能源结构等要求出发,确定了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战略目标。当前,国家电网公司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努力提升经营业绩等诸多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实现集团战略目标还很远。因此,确保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从粗放式、分权式逐渐向精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最终推动公司创新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这些都要求公司在集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模式上进行重新定位,不断创新发展和变革。

3.公司做大做强需要加快实施全公司会计集中核算管理

国家电网公司与国内外一流企业相比,在管理水平上仍存在一定差距,但这些都需要在发展的同时通过完善机制、健全组织结构、投资人加强对集团管控等方面来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是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共同选择,全球500强企业中80%以上建立了财务集中管理体系。

三、对国家电网会计核算体系改革的几点设想

1.国家电网公司内部拨款和基建业务处理方法设计目前,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部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拨付资金主要分三种情况,即经营性资金拨款、投资性资金拨款和其他资金拨款(如代付款项)。为了有效管理,可以在所属市、县电网公司的银行存款科目支出账户明细科目中设置台账(费用、投资和其他拨款台账)进行管理和控制。2.国家电网公司资金集中管理及控制流程设计一个企业的资金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等,它的首要特点是普遍可接受性,即可以有效地立即用来购买商品、偿还债务。因此,现金是企业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现金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现金使用效率,力求使现金在满足交易性需要条件下,减少现金持有量,为集团公司系统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创造条件。

四、结束语

国家电网范文篇6

关键词:电网;调控一体化;电力

现阶段,受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以及电网建设程度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的变电运行主要有传统模式、集控站模式以及集中控制模式这三种。集中控制模式是通过设置专门的集控中心来负责具体的监控和调度工作,集中控制模式还可以细分为调控一体化和调度与集控分离两种模式。集中控制模式与前两种模式相比,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因此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它能够更好的对不断增加的变电站进行有效监控,能够满足电网快速发展的需求。本文主要对于调控一体化的模式展开探讨。

1电网电力调控一体化的必要性

为了对电网电力进行更加高效的调控,以便更好地应对电网电力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采取更有效的紧急调控应对措施,有必要通过调控一体化的模式对于电网进行统一的管理。在国家电网电力的变电监控和电网调度工作中进行调控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进行精益化管理提升工作效率。电力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电网电力出现故障而无法及时进行故障排除、确保电网迅速恢复就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给社会生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在电网电力调控中工作效率是至关重要的。在国家电网电力进行调控一体化模式的建设可以实现电网电力的精益化管理,即提升调控管理工作的精确性和精简度,从而相关环节的工作效率能够大幅度提升。精确性主要是指在电网电力出现故障的时候,通过调控一体化系统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故障的判断,得出的故障结论的精确度得以有效提高,使故障的分析更加科学。精简度主要是指调控一体化模式能够在最大限度上缩减故障处理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有效的将整个流程进行精简,从而在电网电力出事异常和事故时,调度中心可以在第一时间参与故障性质的判断,提高了反应的速度。在整个过程中,对于故障判断的准确性的提升,调度中心可以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反应,对于提升电网设备操作效率有巨大的帮助。在调度中心值班的调度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正确的指令传达给监控员,电网电力设备监控人员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故障的排查,分析其具体原因,同时及时通过遥控操作对于故障发生点进行有效的隔离,将故障清除。1.2实现集约化运行。调控一体化模式可以有效的将监控和调度工作结合起来,实现监控和调度的同步进行,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的效率,还可以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从而实现集约化的运作。调控一体化意味着所需的值班人员的数量可以大幅度缩减,人员的精简是实现资源节约的关键之一。同时,调控一体化将监控和调动中心建在一起意味着二者可以共用一些设施和资源,从而实现了电力监控设备建设中费用的大幅度降低。集约化运行管理可以使电网的结构布局得到有效的优化,在资源的投入和使用上也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同时,调控一体化模式还实现了多岗合一,在减员的情况下保障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2实现电网电力调控一体化建设的策略

电网电力调控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它不仅是简单地进行机构的合并和人员的重组,而是一项涉及到技术应用、人员培训、管理策略等各方面的工作,通过各个层面上的调整实现变电站少人甚至是无人值班的目的。2.1在人员配置上进行重组和优化。调控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是电网电力管理上的重大变革,其建设不仅需要在相关的硬件设施上进行大量的投入,还学要为其正常运转配置相应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在应用的过程中,调控一体化系统对于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仅仅依靠原有的调度知识是难以满足新的调控模式的需要的。调控一体化模式应用的不断深入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具备电网监控、电网异常处理、电气设备等方面的知识,因此,根据调控一体化的具体要求,进行人员培训和重组就尤为重要。为了使相关人员的知识得到及时的补充和更新,就必须根据技术需要进行定期的人员培训。通过现场学习来提升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同时,参与培训的人员必须从实践出发形成规范的书面报告,把自己通过培训所学到的知识以及感悟,写下来并提交,以提高培训学习的效果。通过培训学习,提高监控以及调度人员对于调控一体化模式的认识,形成相应的业务能力,能够更好地熟悉新的系统和设备,掌握遥控操作的要点,以适应调控一体化模式下的工作。另外,还要对现有的监控和调度人员进行重组,实现人员的优化配置。以电网设备的具体需求来确定工作人员数量,通过合理的人员配置确保每天都有专职人员进行设备的检修。同时保持岗位人员之间的沟通畅通,确保信息的有效传递。2.2进行关键技术环节的建设。调控一体化模式是一次大规模的技术升级,因此在电网电力建设调控一体化系统的过程中需要解决一些关键的技术环节,才能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远程的监控与调度。这些关键的技术是实现国家电网电力调控一体化的技术基础。一是通信手段的建设。安全高效的通信手段是实现调控一体化的重要保障,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通信保障,集中控制和统一调度才有可能实现,在发现故障后,信息和指令才能在各环节之间快速的传递,确保“上传下达”的高效。通过加强电网通信的建设,构建光纤环网通信网络来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提高调控一体化通信的可靠性,为整个系统的正常和高效运转提供强大的通信支持。二是电网装备的建设。电网一、二次装备的建设,构建完备的综合自动化保护以及提高开关机构的可靠性才能确保远程控制得以有效进行。如果电网装备不够精良,设备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安全隐患很有可能就会演变成安全事故,给电网的安全运转造成不利的影响。三是智能预警和预控建设。在调控一体化的模式下,调度业务会出现高度集中的倾向,这就要求能够利用自动化系统来实现自动的电网安全隐患预警,如果电网中在线路以及开关设备等方面出现过负荷的现象,在主变、开关以及刀闸等方面出现温度过高,相关的自动化预警系统必须能够自动作出预警。智能化、自动化预警是弥补人员不足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调控一体化所要达到的目标。四是在线监测建设。在线监测技术能够实现对于电网运行状况的实施监控,这项技术在调控一体化模式变电站撤离人员实现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尤为重要。通过构建SF6气体监测以及在线测温等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对于电网设备运行状况的及时而准确的掌握。五是智能监控建设。由于在人员上进行了最大限度上的缩编,监控人员所面对的信息量会出现大幅度的增加,为了更好地满足调控一体化模式下的集中监控要求,就必须实现智能监控。利用EMS系统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分类,可以通过系统的智能功能以信息的紧急程度为依据划分级别,并按等级的要求提供给调度人员,从而实现有效的监控。在建设智能监控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合理的变电站监控信息分类规范,对于监控中心的EMS系统进行应用的拓展。2.3进行管理模式的建设。电网电力从传统模式转变为调控一体化模式必然意味着在管理上出现巨大的变化,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变是电网电力调控一体化模式建设的重要环节,为其发展和建设提供重要的管理支撑。一方面,要在职能和分工上进行重新的划分,理清各个部门的关系。从管理上来说,必须重新构建能够适合调控一体化工作需要的调控中心,并在人员的配置和职能的划分上进行重新安排,把集控运行人员及职能并入到调控中心,而运行维护操作队则可以纳入到变电部门的管理中。从业务流程上看,在初期可以构建起三级管理模式进行过渡,即由调度、集控和操作队组成,三个部分的业务均用一套相同的技术支持系统。在最后构建起二级管理模式,即由调度集控和操作队组成,从而实现管理链条的缩减,达到优化人员和资源配置的目的。另一方面,构建起完善的适合调控一体化需求管理模式的技术支持系统将各部分的业务衔接起来,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也应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建立起包括集控、调度、无功优化以及视频监控等系统的调控技术支持系统,进行初步的系统整合及提升。第二步,建立起涵盖电能量、配电网、生产信息、应急指挥等系统的生产技术支持系统,从而为管理和生产提供强大的技术系统支持。

3结语

总之,在国家电网电力应用调控一体化模式是一次重要的管理和技术升级,其可以实现电网电力的更有效控制。为此,必须对于调控一体化模式有充分的认识,提出相应的建设策略和措施。

参考文献

[1]赵亮,钱玉春.适应集约化管理的地区电网调度集控一体化建设思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14).

[2]赵凯,赵璐.国家电网电力应用调控一体化建设策略探索[J].科技风,2018(21).

国家电网范文篇7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国家电网公司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顺利投产了,这是国家电网公司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电网建设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750千伏示范工程作为国家电网建设的关键性工程,对于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核心的坚强国家电网,提高电网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全面实施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国家电网公司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是目前国内电压等级最高、世界上相同电压等级海拔最高的输变电工程,也是我国第一次自主设计、自主建设、自主设备制造、自主运行管理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输变电工程。工程多项关键技术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工程装备技术水平达到国际一流水准;工程设备国产化率达90%以上。750千伏示范工程的顺利投产,标志着我国电网建设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标志着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标志着我国电网发展揭开了崭新的一页。750千伏示范工程的成功实践,是国家电网公司“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企业精神的集中体现。建设坚强的国家电网,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伟大事业。宏伟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优秀的企业精神,优秀的企业精神也必将支撑和推动着宏伟的电网事业发展。“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体现了国家电网公司党组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关系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的国有重点能源供应企业,作为建设和运营国家电网的责任主体,在加快电网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肩负着重大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在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建设中,从公司党组到奋战在一线的广大干部员工发扬了顽强拼博、敢为人先的精神,敢于向着中国最高电压等级进军,敢于攀登世界电网技术的高峰,取得750千伏输变电多项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为我国特高压电网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努力超越、追求卓越”,展示了国家电网公司实践“四个服务”宗旨的坚定决心。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社会发展,是国家电网公司的基本定位和发展宗旨。750千伏示范工程的顺利投产,对于加快建设坚强的国家电网,实现更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推进能源集约化开发和高效率利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充分发挥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优势,推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服务,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努力超越、追求卓越”,是推进国家电网公司“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建设坚强电网、实现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关键在于把握机遇。在750千伏示范工程建设中,国家电网公司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更高境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750千伏示范工程为契机,为发展百万伏级特高压电网积累宝贵的经验,努力向着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建设国际一流企业的目标迈进。“努力超越、追求卓越”,展现了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和广大干部职工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精神品格。钢铁般的事业,需要钢铁般的人和钢铁般的意志来完成。在750千伏示范工程的科研、规划、设计、施工、调试等工作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国家电网公司广大干部员工敢于挑战自我、勇于承担责任和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坚决落实公司党组“务期必成、务求必胜”的指示,识大体、顾大局,顶烈日、冒严寒,克服各种困难,确保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确保工程进度,努力实现建设国际一流工程的目标。优秀的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结晶、企业奋进的号角、企业发展的旗帜。在建设坚强国家电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征程中,我们相信,国家电网公司在“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企业精神的推动下,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国家电网范文篇8

1总体架构

1.1业务架构

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优化提升实践在二期建设的基础上,除包含人力资源九大核心业务(人力资源计划管理、招聘管理、劳动组织、员工管理、薪酬与人工成本、企业负责人绩效与薪酬、教育培训专家人才、福利保障、政策文献)外,增加了网络大学、考试平台等。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优化提升实践业务架构视图如图1所示。在业务管理模式上,采用由总部搭建统一平台的方式,将各业务领域在统一平台进行横向集成,并通过纵向贯通的方式实现总部与各单位的数据交互。人力资源计划管理、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企业负责人薪酬、招聘管理、政策文献、考试平台、网络大学、劳动定员和人力资源统计业务应用采用一级部署模式,组织管理、员工管理、薪酬管理、教育培训管理、福利保障管理、劳动计划分析、辅助决策业务应用采用二级部署模式。

1.2应用架构

基于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二期的建设成果,结合业务需求,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架构拓展为13个应用模块,包括人力资源计划管理、劳动组织管理、员工管理、招聘管理、教育培训管理、薪酬管理、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福利保障管理、劳动统计分析、数据直报、全员绩效和辅助决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优化提升实践应用架构如图2所示。SG-ERP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已有应用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并对全员绩效应用进行规划。其中劳动组织模块新增了组织机构管理、岗位管理、定员测算、定员评估、劳务派遣公司管理等应用;员工管理模块新增了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划入、代管县成建制划转至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等应用;薪酬管理模块新增了工资管理、人工成本管理、企业年金等应用;教育培训模块新增了专项计划储备库、专家人才选拔、网络大学等应用;招聘管理模块新增了接收函管理、入职管理、报到管理等应用,其中电子招聘平台新增了在线测评、信息校验、招聘计划、招聘过程、招聘审批等应用,执行监控管理中新增对社会招聘人员、系统外调入人员及复转军人的应用;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模块新增了年度决算值管理等应用,其中目标值管理中新增了国家电网公司目标值及国资委目标值管理等应用,月度填报中新增了各单位责任部门月度完成情况填报及各单位人资部汇总确认等应用;企业负责人薪酬中新增了年度薪酬兑现、短信管理、待办管理、副职基本薪金管理等应用;福利保障模块新增了福利数据定期上报、福利项目库管理等应用;辅助决策模块中新增了标准化指标分析及实用化指标分析等应用。

1.3数据架构

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优化提升实践的数据架构完全遵从SG-ERP的数据架构,属于SG-ERP中归纳的12个数据主题域中的1个主题域,根据业务的扩展,在本期建设中人力资源管理应用概念数据模型视图将增加福利保障子主题域,有效地补充SG-ERP人力资源应用的数据架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优化提升实践数据架构(概念数据模型)如图3所示。人力资源数据主题域包含人力资源计划、组织、员工、薪酬、培训、定员、企业负责人薪酬、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绩效、专家人才、福利保障、用工等。如图3的概念数据模型所示,以员工的人员基本信息为基础与其他主题域中的数据属性相关联。SG-ERP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按照业务模块划分,分为一级或者二级部署模式,数据流转设计按照模块分别进行设计,薪酬管理模块数据流转情况如图4所示。数据流转涉及到总部HR一级部署系统、人资管控辅助决策模块、总部ERPHR系统和各单位ERPHR系统。总部ERPHR系统将产生的工资项对应关系、薪酬汇总信息、人工成本信息、薪酬信息、组织、人事信息传输给人资管控辅助决策模块,总部HR一级部署系统将薪酬核算结果信息、人工成本信息传输给人资管控辅助决策模块用于薪酬数据分析;总部ERPHR系统将工资项分类信息下发给各单位ERPHR系统,各单位ERPHR系统将业务处理之后产生的工资项对应关系信息反馈给总部ERPHR系统,同时将薪酬汇总信息、薪酬转存信息上报总部ERPHR系统。

1.4技术架构

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优化提升实践的整体技术架构将完全依照二期建设总体规划的路线进行建设,同时遵循国家电网公司总体架构[3-4]和整体技术路线。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优化提升实践的技术架构实现了ERP-HR模块和管控模块在界面、功能和数据3个层面的融合,保障了总部和各级单位之间业务数据、共享数据的纵向贯通和跨系统的业务流程的实现。1)各单位通过ERPHR模块进行日常业务管理,并与财务、基建等其他模块实现集成;2)ERPHR模块中的业务数据通过接口输出至数据中心,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为用户决策提供可靠数据支撑;3)通过工作流平台的应用,实现各单位与总部之间的业务流转和审批;4)通过企业服务总线(ESB)[5]的应用,实现总部与各单位之间快速数据交换;5)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各单位报表数据的上传汇总,纵向贯通;6)通过主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对各单位人力资源系统配置规范的监控;7)通过界面融合,人力资源相关业务功能模块集成在统一的用户界面上,各模块间实现单点登录。招聘管理、教育培训(网络大学与在线考试)、福利项目、劳动定员、人资管控(一级部署改造)、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人力资源指标采取一级部署模式,人事管理、组织管理、教育培训管理(原二期内容完善)、薪酬管理属于完善功能,将继续沿用二期部署模式。

2部署方案

根据SG-ERP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现状分析,SG-ERP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采取一级部署与二级部署混和的部署模式。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优化提升实践部署架构如图5所示。总部部署环境由内网生产环境、外网生产环境、内网开发、测试、培训环境及外网测试培训环境4个部分组成。总部内网生产环境的应用服务器包含基础业务、辅助决策、负责人薪酬3个独立的应用服务器,总部Sotower环境、企业大学应用服务器、培训课程流媒体服务器、劳动定员应用服务器、管控一级部署及考试应用服务器分别由2台、6台、10台、2台、6台和2台服务器集群组成,采用F5进行负载均衡。总部ERP应用采用互备方式部署,总部内网生产环境的数据库服务器包含数据中心、辅助决策2台独立的数据库服务器,总部Sotower、管控一级部署、考试、劳动定员及企业大学分别由2台服务器集群组成。总部外网生产环境由2台招聘服务器集群组成,采用F5进行负载均衡。总部内网测试环境包含SAP、Sotower开发机、Sotower测试机、Sotower培训机、直属单位集中环境测试机、在线考试测试服务器、企业大学测试服务器等7台服务器。总部外网测试环境包含1台招聘测试机。总部内外网生产环境及总部内外网测试环境之前分别用防火墙及隔离设备进行隔离。各单位生产环境包含1台Sotower服务器及采用互备方式部署的ERP应用服务器。

3应用集成方案

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信息化工作规划明确把“三集五大”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是“三集”(即人、财、物集约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完善提升二期的建设,已经构建形成了“横向集成,纵向贯通”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涵盖了人力资源九大核心业务。从总体技术架构来看,人力资源各业务模块通过SG-UAP进行了界面的融合开发。为更好地适应“五大”的调整,人力资源部门开展了大量“五大”人资信息调整工作,并把与外部业务模块的业务集成作为本次重点建设内容。外部系统如财务管理系统、基建管理系统、保密工作信息管理系统、统一权限平台系统、人才评价系统、E-Learning、绩效管理系统等均存在人力资源的组织、岗位、员工等信息数据集成需求。考虑此类数据接口需求的数据范围、频率的相似性等特点以及人力资源基础数据ERP做为权威数据源等情况,此类人力资源基本信息的需求采用统一的技术方案,即基于标准的、开放的国家电网公司公共数据模型,通过通用的数据接口,实现各业务应用系统间数据的共享与交换。人资系统对外集成数据通过2个渠道实现:基础组织架构和人员信息通过主数据平台对外分发,人资对外共享的业务数据通过数据中心实现集成。目标系统如需获取人资的业务数据,首先应使用人资系统通过主数据平台分发的主数据,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使用数据中心共享的人资业务数据。为保证数据安全性,在数据中心为不同的目标系统设置不同的数据视图,各视图固化了各系统取数需求所对应的取数逻辑,且过滤掉人资业务部门设置的不对外公开的敏感数据,如公司领导信息。

4结语

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优化提升实践共维护采集公司全口径约153万人员的主集信息和31个子集的相关信息,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大部分核心业务,完成多业务应用集成,全面支撑业务融合发展,建设了集约、柔性的一体化信息平台。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优化提升实践基于新的管理需求,在现有系统建设基础上进行完善,深化集成与应用,实现了信息化的持续提升。系统将在国家电网公司总部、26家省(市)公司、25家直属产业单位及其下属单位进行实施推广,通过系统的开发和实施,将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工作标准等集约化管理要求通过信息系统统一部署,促使业务流程统一,并最终促使管理模式更加精细化。通过系统建设,将促进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规范化、业务流程化、专业协同化、功能实用化,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由传统的管理方式向更高效、更科学的管理方式转变,适应现代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作者:王奔任远张健马月珠单位: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第二篇

1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际上一些较大的软件公司的不断努力,一些较大的国际跨国企业和较大的国有大型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加深,需要各方面的人才进入企业,但是,如何管理好这些人,如何把一个人当成资源开发,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问题。这个问题阻碍着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应通过国家和企业的共同努力,让企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各项管理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和个人企业都在使用自己开发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这样做方便管理,可以科学地调阅人力资源,让人力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力,使企业员工人尽其才。本文结合国家电网公司的具体情况,运用阶梯式管理方法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情况,并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实际情况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根据人员的不同属性和每个人的不同特点,结合国家电网公司的实际情况,在工作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决策能力。国家电网公司在“十二五”期间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全面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建立了全公司统一的人力资源基础信息管理规范。通过人力资源管控模块实现了覆盖公司总部、网省公司、地市公司、县公司层面154万人的全口径人员信息管理;通过成熟套装模块,实现了人力资源基础业务管理;通过辅助决策模块为公司由传统人事管理阶段向人力资源管理阶段过渡提供了有效的管控手段和决策支持手段。

2系统的主要模块

该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管理模块构成:系统管理模块、组织机构管理模块、岗位管理模块、人员信息管理模块、劳动统计管理模块、福利管理模块、综合查询、教育培训和企业薪酬。图1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示意图在该系统中,主要有三个层次的业务需求,分别是:①表示层,就是直接反映给用户看的界面;②业务逻辑层,就是在后台编写程序等信息;③数据访问层,就是用户界面调取数据存放的地方。采用分层结构的最大优点是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得到很好的扩展,可以根据需求随时增加服务器,直接套用程序的应用层和数据库模块就可以进行工作,大大减少了工作量。使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人较多,一个小问题就可能会引起系统不必要的堵车。根据蝴蝶效应,系统的延迟将会放大成千上万倍,因此,在设计整个系统的过程中,要将系统的各数据服务器放在每个地市级单位,公司总部只需要利用调阅和查询功能就可以掌握地市级单位的情况(国家电网公司属于省部级单位,各省网公司属于地市级单位,各个供电局属于县团级单位)。

3小结

通过对国家电网公司的人力资源部进行调研,并结合国家电网公司的具体特点、需求和实际业务流程,设计、开发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写了这篇文章,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笔者认识到,国家电网公司是个国家型的庞然大物,里面人员众多,利用该系统进行有效管理是十分必要的,现就此问题简要谈谈本人拙见。

3.1统一调配

在该系统的实现过程中,没有烦琐的数据上报环节,但是,为了实现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调配管理,特意增加了多个报表上报单元,以此来实现该系统的统一上报功能。

3.2精细化管理

因为国家电网公司较大,在人员管理上无法实现精细化管理,所以,只能在该系统中设计人员信息查询功能,基本实现了精细化管理。但是由于人员太多,该功能对整体管理来说还是杯水车薪。

3.3工作程序烦琐

进入国家电网公司工作程序相对烦琐。基于国家电网公司的管理模式,下级单位需要招聘人员必须经过上级单位的认可、审批,每年上级单位都对下级单位的人员招聘数量和人员招聘计划进行统一管理,所以,造成了下级单位用工必须经过上级单位,而下级单位的人员调配也无法通过上级单位的同意,从而形成了一个位置好多人竞争的局面。但是,往往在上级单位同意的情况下也无法进行科学的管理。

3.4管理办法落后

国家电网范文篇9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国家电网;财务管理;互联网

在大数据时代下所研发的新技术同时融合了互联网与智能化特点,在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中应用带来极大的便利,特别是电网企业。大数据技术分析可以有效优化财务管理机制,完善员工绩效考核系统,进一步实现企业改革与创新。另外,大数据时代下也提出一些财务管理新要求,为了能够防范财务管理风险,对相关问题进行有效防控,运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非常关键,切实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促进财务管理体系创新,利用财务管理实现电网企业长期发展。

一、公司财务管理创新背景

首先,为了适应输配电价改革以及政府监管监督的相关要求。我国正式开启输配电价改革之后,国家发改委也针对输配电价成本监审、电价监管提出一些新要求,即必须要按期披露投资、运行、成本、电价执行等。在这一背景下,财政部门颁布了针对电网经营行业的产品成本核算制度,从2019年1月1日开始划分小成本核算单元,立足于电压等级与成本属性等多个维度开展业务。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公司目前所采用的以会计科目为核心的单维价值信息记录与披露方式需要创新,才能够满足新环境下政府部门提出的监督监管要求,通过财务管理模式的调整建立与公司管理实际情况相符的多维度业财信息记录和披露体系。其次,满足电网业务创新发展要求,加快实现业财共建共享。新形势下电网企业内部精益管理越发深入,业务创新发展、数据价值挖掘呈现出更多的需求,特别是跨部门流程以及跨专业数据共享这两个方面。然而数据“反复抽取、重复存储”等问题的存在,使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受到限制,需要利用业务管理、价值记录连接与分析将其解决,建立业财共建共享以及深度融合的管理体系,使价值流、业务流有效衔接,通过业财信息的智能分析构建价值反映、业务管理、定价支持、资源统筹管理于一体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财务管理精益化、智能化。

二、公司财务管理现状

基于目前电网企业发展现状,发现目前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财务信息的反映渠道比较单一,业务与价值信息反映机制不配套,致使企业在运营期间业务数据的体系化不足,对财务信息的正常应用带来影响;第二,立足于电网企业内部实际情况,内部精益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业务创新、开发数据价值的要求也更高,为了真正实现跨部门流程贯通以及跨专业数据共享,企业开展大范围改革创新不可避免。但是因为信息系统不统一,数据口径不一致等问题,这对财务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阻碍。

三、公司财务管理思路

(一)提高财务信息精准性。立足于财务信息自动精准性,电网企业需要以“会计科目”梳理为起点,针对“端到端”的业务场景与程序进行梳理,深入分析与设计所有价值记录点记录模式与规则,在“会计科目+管理维度”这一核心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完善且具有开放性、共享性的多维价值财务信息反映机制。(二)扩大财务管理体系覆盖面。所创建的多维精益反映体系需要覆盖电网企业价值信息归集、展示的所有需求,在体系创建环节管理维度信息需要从业务源端开始自动获取。所有单位要联合验证,以电网核心业务开支为中心,所有业务场景进行穿行验证,以此来了解是否存在数据标准不统一、目标不协同或者流程不贯通等问题。随后按照信息断点、管理通点形成的原因,结合业财核心开支种类展开讨论,制定多种业务方案,保证财务管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财务信息加工。以数据自动获取为前提,按照信息加工形式、用户种类确定信息频道化输出规则,以此提高财务信息获取、加工、展示的效率。

四、公司财务管理创新建议

(一)融合数据与财务信息资源。电网企业在改革创新期间,应用ERP系统应用改善了信息隔绝状态,使企业内部所有资源实现统一管理。但是就该形式本身进行分析,其所获得的效果只是属于一种形式,电网企业在数据、信息资源价值方面存在的壁垒并没有真正打破[1]。比如一些财务数据分别存在于各个系统终端数据库内,真正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电网企业在参与市场经营时不断流失[2]。所以,电网企业在创新财务管理模式时,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思维,搭建大数据平台,加快电网企业财务数据、信息资源的运行效率,为电网资源调配、财务管理等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借助大数据实现云端资源共享。除此之外,在电网企业内构建大数据平台以及管理机构,全方位筛选所有财务数据,有选择性的进行储存与运用,通过大数据开发电网企业内部财务信息价值,以此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二)组建综合素质高的财务管理队伍。进入信息与科技时代之后,电网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转移到人才方面。葫芦岛供电公司企业内部财务管理部门作为维系运营的核心,应该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培训的重视,培养出一批专业素质高、综合实俩强的财务管理人员。在大数据时代下所有财务管理人员思维必须要快速转变,适应新工作要求,推动电网企业发展。那么在财务管理人员培训时,便可以发挥出大数据技术资源、财务信息的特点,应用专业技术与信息科技,以此提高财务管理团队的综合水平。另外,作为财务管理人员,要善于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便捷的交流工具,在电网企业内部建立QQ群或微信群,一方面可以实现财务信息资源共享,另一方面也方便各个部门之间工作交流,讨论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财务管理视野范围得到拓展,在企业发展的新形势下不断完善财务管理模式,创心管理思维,组建结构完善、综合实力强的葫芦岛供电公司财务管理团队[3]。(三)加大内部控制力度防控财务风险。首先,结合电网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执行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完善,使工作岗位职责更加细化,按照既定规范标准促进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展开,为所有工作岗位上的财务人员明确其所需要承担的权利、义务,根据上级有关部门下发的文件优化财务管理档案,并且以此为依据加强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划性,通过强有力的监督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为了积极防控财务风险,电网企业要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提前发现风险并且发出预警,最大程度的降低财务风险带来的影响。参与工作过程中要学会区分不同类型的工作,按照工作重心的不同构建针对性的管理思路,并且通过对应的规范标准进行检查,使所有工作岗位的规范原则更加完善,适当引入岗位轮休制度,使各个岗位之间能够彼此监督,降低工作上的失误。其次,健全内部会计评价规范机制。定期组织会计制度实施结果考评,按照最终考评结果优化内部审计制度、开展内部审核活动[4]。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内部审核活动要有监督管理举措作为保障,而且制定的所有制度规范落必须要在实际活动当中执行,以此体现制度、规范的真正价值。再次,对比、统计电网企业资产负债、财务杠杆指数以及资产流动等相关情况时,期间要深入分析企业承担的财务风险,制定针对性的错误抑制风险带来的损失,降低损失率,优化财务管理方案。最后,定期组织财务管理小组会议,针对每个月、季度的运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期间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如果会对生产目标造成影响,则要及时分析原因、制定完善的策略方案将其解决,为今后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电网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面临更多要求,为了紧跟市场发展趋势,需要根据输配电价改革规范积极创新。财务管理作为企业运营的核心工作,对其进行创新一方面可以完善管理制度,切实解决新环境下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有利于加强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在行业内占据有利位置。

参考文献:

[1]沈琦.输配电价改革对电网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纳税,2019,13(26):120.

[2]云南电网公司工会举办工会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素质提升培训班[J].中国工会财会,2019(09):35.

[3]张秀珍.经济新常态下提高电网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策略探讨[J].时代金融,2019(12):36-37.

国家电网范文篇10

通知指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是在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传达、学习、贯彻好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

通知要求各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大意义,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安排部署,切实抓紧抓好,确保全会精神落到实处。要通过全面深入的学习,准确理解和把握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统一到公司党组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

通知强调,各单位党组(党委)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抓紧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学习贯彻措施。要坚持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各级党组(党委)中心组至少组织两次集中学习讨论,党组(党委)中心组成员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深入思考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各单位要采取集中轮训、举办研讨班、组织报告会、座谈会以及分散自学等多种形式,尽快把全会精神传达到每一位党员、每一名员工,把全会精神纳入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和员工培训。各单位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带头思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中央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要加强内部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信息报送和对外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公司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做法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