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11:59:24

古建筑

古建筑范文篇1

关键词:岭南古建筑;传统建筑;文化价值

1文化背景

1.1自然环境特征。岭南是指五岭以南地区,包括了今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省部分地区,北依南岭,南靠南海。而在唐代以前,中原地区的居民对岭南地区的情况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再加上南岭重岩叠嶂的地理环境,岭南人难以跨越南岭进入中原地区,使岭南地区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地域。正是这种独特地理条件,使得岭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缓慢,但却有利于岭南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及民族文化的沉淀,从而孕育出在中华文化中独树一帜的岭南文化。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是形成岭南古建筑种类多样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岭南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南部,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气温高、雨水充沛、原始森林茂密且常受台风吹袭。在如此复杂的条件下,建筑需具备通风、隔热、防潮、防腐、防虫等多方面的功能。因此发展起来的岭南建筑,都非常注重建筑材料抵御自然灾害的功能。这体现了富有智慧的岭南人为了守护家园与自然灾害顽强斗争的精神。1.2人文环境特征。岭南先人属于百越民族,自秦代统一以后,岭南地区开始大规模地融入了以中原文化为主流的岭北汉文化。直至明代,由于朝廷的政治波动和地区的自然灾害,大量官员和厌倦动荡的中原人迁徙到岭南地区,因此带来多种外来建筑文化。而当时的岭南建筑文化较为落后,对于外来文化几乎是全盘接受,也间接的把不同的建筑文化融合在一起。从明清时期开始,岭南地区开始大兴土木,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而在这段时期里建造的建筑,开始融入北方特色文化,逐渐形成了岭南地区特有的建筑风格。一座座宏伟壮观的城市景观建筑相继被兴建,其中著名的岭南古建筑有镇海楼、振成楼、岭南第一楼等。在岭南地区,百越民族传统民俗众多,其最为突出的是迷信巫术、崇拜神灵。也正是这种民族风流,使得岭南庙宇建筑繁杂。移民种族群居,严格保持原有的宗族文化与血缘关系,使得宗祠建筑遍及城乡。岭南地区的本土建筑文化在与外来建筑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逐步形成反映岭南建筑风格的岭南建筑文化。

2发展历程

岭南古建筑的发展历经两个发展阶段。2.1第一阶段。此阶段中,岭南古建筑以明清的岭南书院和祠堂建筑为代表。岭南古建筑文化在这个时期已经极具地方特色,建筑的布局愈发成熟,建筑种类也逐渐多元化起来。其中以岭南建筑装饰精致著名,最具代表性之一的建筑是陈家祠,又称陈氏书院。陈家祠坐北朝南,整体布局以聚贤堂为核心,六院八廊犬牙交错,进深三进,大大小小共19座单体建筑青云巷相隔开且各自独立又联系紧密。而陈家祠还将不同风格的工艺品广泛采用在厅堂、偏间和厢房等建筑中作装饰物,反映了岭南居民的闲情逸致和生活追求。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大气磅礴,格局紧密联系,井井有条,享誉中外的陈家祠,无愧是岭南古建筑装饰艺术上的一朵奇葩。2.2第二阶段。该阶段的岭南古建筑以清代末期的西关大屋、镬耳屋和结合西方建筑文化的骑楼建筑为代表。这个时期的岭南古建筑已经初步融入现代建筑的风格,并在保留岭南古建筑文化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加入了适应岭南地区气候的建筑结构,例如青云巷、天井、满洲窗等。而这些符合建筑物理且极具岭南特色的建筑结构,在现代建筑中仍有广泛应用。以供富商巨贾居住的西关大屋为例,建筑沿中轴线大体上左右对称布置,高耸的外墙起到了遮阳的作用,避免了阳光的直接照射,室外设有青云巷,室内设有冷巷,此建筑结构符合伯努利定律和文氏效应,可以引入自然风。自然通风的问题得到了改善,而针对房屋过度密集设立的天井起到了良好的采光效果。室内装饰清幽典雅,如满洲窗,木雕花饰,槛窗等,极具岭南韵味。

3文化价值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而岭南文化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至今还有着广泛影响。岭南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也是一种民俗文化,它反映了岭南人民在生活中的智慧与追求。而岭南文化中最能展现出岭南地域特色的是岭南古建筑文化。岭南古建筑见证了南北两地建筑文化的交融,记录了古代岭南建筑的沧海桑田,它浓缩了古代岭南居民对外来人口的包容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种原生型的、多元化的文化,岭南古建筑文化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文化价值。园林艺术是岭南古建筑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岭南地域位于中国的东南边缘,常年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水碧山青,草木茂盛,常年都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岭南古建筑通过巧用建筑结构营造了空间上轻盈通透、广阔开放的感觉和构造了灵活多变、景观自然的空间组合。这些风格迥异、精彩纷呈的园林建筑是岭南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的瑰宝。岭南古建筑在装饰艺术方面有十分深厚的底蕴,有“雕刻装饰艺术宝库”的美誉。位于广东广州,具有“岭南建筑艺术明珠”之称的陈家祠,其石雕、镂雕在栏杆上的瓜果花鸟,佛山祖庙的木雕,广州汉墓出土的牌坊、亭子都展现出岭南古建筑装饰艺术的魅力。岭南古建筑的装饰融合了古代岭南地区传统的民间风俗和时代进步成果的特点,更加丰富了岭南建筑的美观和突出了岭南地方特色。时至今日,岭南古建筑雕刻依然被许多中外雕刻艺术家所称赞。岭南古建筑涵盖了自然影响和人类需求,还讲究居住环境的风水。岭南地区受道家思想影响,其古文化包涵“天人合一”和“师法自然”的特点。岭南古建筑为应对湿润的自然气候对建筑自身的影响而设计的结构,至今在建筑行业还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陈家祠的冷巷,高宽比大的设计使建筑内部辐射低、有利于自然通风等。岭南古代村落在选址上注重居住环境的风水,结合保暖、通风、采光等需要的居住条件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精神需求,造成岭南古建筑得天独厚的居住环境。岭南古建筑文化兼容外来文化。岭南地区自秦朝以后便频繁地与外来文化交融,而在南北文化冲击交流之中发展的岭南古建筑,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结合北方流民、官员南迁过程中带来北方先进的建筑技术,岭南地区孕育了竹筒屋、明字间、四点金,客家土楼等种类繁多的岭南传统民居建筑。这些岭南传统民居建筑都兼容了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与自身的传统文化充分糅合。在各种文化相互交融与影响下,岭南古建筑随着时代洪流不断发展与创新,成就了如今辉煌璀璨的岭南古建筑奇观。

4现状与冲击

4.1岭南古建筑的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审美也趋于多样化,岭南古建筑逐渐出现其弊端。岭南古建筑的一些独具特色的建筑元素在低层建筑中确实给人带来舒适的环境,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例如小天井、小天窗和小庭院等,但在现代居住建筑的运用中却难以展现其实用性。现代居住建筑大多采用公寓式的多层或者高层建筑,难以将岭南古建筑的特色建筑元素真正融入现代建筑中去。此外,现代居住建筑环境要求敞亮、凉快和安全,而传统的岭南古代居住环境主要追求遮阳和美观,因此室内开窗小,采光比较差,室内环境偏向于阴暗和潮湿,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且岭南人在建筑方面的技术与其他地区相比较为落后,再加上岭南古建筑的建筑材料大部分是木材,长期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霉腐烂,因此这些因素大大缩短了岭南古建筑的建筑使用寿命。4.2西方建筑文化对岭南古建筑文化的冲击。近年来,部分西方国家文化传入中国,其中包括西方建筑现代主义风格。西方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偏向于色彩华丽和装饰细节,建造的西式建筑往往庄严壮丽,符合人们对豪华的向往。渐渐地,习惯于方格子和白墙黑瓦等传统建筑设计的岭南人,审美开始趋于多样化,例如意大利罗马风格、文艺复兴风格或西班牙风格的西式建筑风格。因此,岭南地区城市住宅在设计中,考虑外来文化与传统岭南文化结合,出现讲究装饰细节以及形式处理的现代主义风格。现代主义风格在岭南地区不但风靡一时,而且长盛不衰,而这也造就了欧亚文化交融的南洋建筑。

5保护与传承

在福建的实地调研中,项目团队选择了位于龙岩市永定县洪坑村的永定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景区作为调研对象。在客运巴士的途中,项目团队看到了一些形单影只的客家土楼,这些无疑都是未被保护和利用起来的资源。在景区外,各种旅店和饭店林林总总,可以看出当地旅游产业是十分红火的,但是景区对于古建筑的维护力度和保护力度仍然不够。一些位于景区边缘的土楼破损十分严重,然而在破损的位置上并未做好维护处理。再者,在许多土楼里都有自称是楼主的人带旅客上楼参观拍照,收取一定的费用,其中包括最负盛名的振成楼和承启楼。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土楼里每一座木楼梯上都贴有“禁止上楼参观,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警示牌。每一座客家土楼都是灌注了几代人的心血一层一层地建造而成,距今已经有几百年历史,而频繁地承载过量荷载将会大大缩短古建筑的寿命。而许多“当地”导游只是将土楼的特点死记硬背,当问到材料和结构上问题的时候,他们都只是含糊其辞,土楼的文化价值并没有清晰地展现出来。作为最具特色的岭南古建筑之一的客家土楼,应该在古建筑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被合理地开发与利用,让优秀的岭南古建筑文化薪火相传。在实地考察中,土楼古建筑保护区确实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比如,政府经费投入不足、文物保护制度不完善、当地村民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滞后性等。以上几个问题不容小视,况且当今对古建筑的修复是一个难题,即使是一砖一瓦,破坏了再强行补上去,可能已经破坏了它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功能。政府的重视性与广大民众的保护意识都加强,这也许是最佳的保护与传承。

6结束语

岭南古建筑见证了岭南地区的历史变迁,而岭南古建筑文化反映了岭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岭南古建筑体现了岭南人民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艺术的追求,承载着岭南地区深厚的文化积淀。无论是客家土楼,还是祠堂骑楼,无不闪烁着岭南人民为了适应环境和保卫家园的智慧之光。岭南古建筑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如落窗装饰、屏风、挑檐、梁架、雕刻等巧夺天工的构件,都蕴含着浓郁的岭南民间艺术特色。岭南古建筑古色古香,风韵长存,在众多现代建筑中仍有着深刻影响和广泛应用。随着时展,岭南古建筑文化将在保留岭南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延续岭南古建筑的辉煌。

作者:蔡雄财,袁富贵,王瑞祥,李子琦 单位:广东白云学院

参考文献:

[1]邓其生.岭南古建筑文化特色[J].建筑学报,1993,(12):16-18.

[2]殷文清.浅析岭南建筑的发展[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0,(3):60-61.

[3]魏剑丹.西方建筑文化对国内城市住区岭南建筑风格的冲击[J].建筑设计管理,2010,27(4):30-32.

古建筑范文篇2

一、关于古建筑“真”“假”的认知

古建筑既是社会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符号的集合,又是各个历史时期人们智慧的结晶。如果历一史遗留建筑自建造之初就一直保留至今,并且从没有遭受过毁坏与修复,那么人们自然不会怀疑建筑的真假,建筑的真实性也被社会认同。古建筑“真”或“假”属于文化范畴,而文化又始终处于流变之中。随着人们接近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文化稳定性的程度已大大降低。从远古时代至今,变化的速度一直以一种恒定增加的速度发展着”J。作为见证历史的古建筑,其蕴含的文化符号与意义也不断发生改变。变化及其过程只是中性的,至于变化的好坏则是关联到文化解读,尤其是社会制度、文化习俗、法律、政治等方面的变化直接导致了人们的价值标准发生改变,“价值标准的改变决定并导致物的价值的相应变化”L5J。由于真假判断的价值标准是变化的,古建筑“真”与“假”的内涵也是变化着的,因此在价值理念上也就无从简单地判定古建筑的“真”或“假”。随着历史时空、社会条件的多样性和变换性,古建筑价值判断的“真”或“假”的定性就会联动转换。古代的“假”古建筑则可能成为今天的“真”古建筑,今天的“假”古建筑则可能成为未来的“真”古建筑,反之亦然。历史演变导致了建筑的物质形态和文化内涵被改变,建筑原初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意义在嬗变中被赋予新的符号意义。这样,对于社会动态变化之中的古建筑,也无从以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视角来考量其质变和量变,况且也无从确定古建筑量变和质变的基数:面积?高度?风格?时间?材质?如果修复了古建筑面积的50%以上,那么,这座古建筑是真还是假?49%以下呢?如果说存在了100年的建筑是真古,那么,存在99年的建筑是真还是假?……无论所谓的“真”古建筑、复古建筑还是仿古建筑,都无法以量变和质变来定性的。何况,也无从建立和考证古建筑真假判断的指标体系。古建筑是文化符号,根本性质在于其文化性,而文化是无法量化的。即使衡量,衡量的标准也是文化的,即衡量标准已被文化规则所预设。古建筑“真”或“假”是人赋予的,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塑造了人。因此,古建筑的真假就不是问题,问题是为何产生了古建筑的“真假”的激烈争论。古建筑拥有者作为利益主体关于古建筑“真”或“假”的认知,所对应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价值建构的关系,即主体需要与客体满足之间的关系,关系的紧密或疏远取决于古建筑之于市场价值主体的利益和价值。而这种利益和价值是人们作为认知主体所做的关于自我追求和生活诉求的评判,古建筑拥有者的价值评判与相关利益主体的论断,要么高度一致,要么泾渭分明,也许模棱两可。因为判断主体的认知“既有其观念和理性的维度(意识主体),也有其文化和历史的维度(历史载体),还有虚构和创造的维度(社会传承)”_6]。这样,主体的复合性和认知的多样性,判断主体的利益和目的的不同,就造成了古建筑的差异性和表现形式的多元化,也就不存在单质的、恒定的古建筑的“真”。若想使价值判断主体做到价值中立,“客观”评价自己所拥有的古建筑也有些勉强,人的价值观念总会附加于关联事物、事件和过程。对于古建筑状态与性质的认知,是价值判断主体相互妥协、实现均衡关系的结果,是人们根据各自的利益需求、价值观念所做出的有目的文化解构或建构。为了自身的利益,价值判断主体总会以自身利益为判断基点,去度量古建筑的功能、性质和价值。

二、被文化体系规制的古建筑功能

古建筑是否具备利益工具的要素取决于其功能转换,其建造之初被预设的文化意义与象征功能部分地决定了其存续与否,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和文化解读。古建筑的存续多是因其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被重新编码,从而获得重现甚至创造历史文化意义的机会;古建筑的衰微多是因其在历史演变中丧失文化符码,从而被主流文化或者局部集体文化所抛离。因为“真正构成生产要素的,是物品的一套用途而非物品本身。物品可以轻而易举地被取代,物品的使用方式却是极其复杂的文化积淀物”j。使用方式和使用目的更好地体现了古建筑的文化功能,或为了特定居住,或为了歌功颂德,或为了宗教信仰,等等。而古建筑在经过历史洗炼之后,能否继续保持其原有功能的同时,实现功能增加或转换也直接影响着认知主体的价值判断。嵩山少林寺是北魏时期建立的,原是一座寺庙而已,僧人的宗教活动场所。今天它成为“真”古建筑享誉世界。知名度、美誉度如此之高,创造的经济效益如此之好,以至于少林寺的宗教功能转变成了经济功能。于是,少林寺由“神圣”而“世俗”,由“寺庙”而“市庙”。根本上,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少林寺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产品,宗教文化功能转变成了文化资本,进而转变成了经济资本。少林寺调整了其内在功能,适应了社会文化的变迁,保持了其旺盛的生命力。“作为文化载体的建筑的兴废往往是文化的变迁的过程。某些传统的式微或最终消失是因为其整合社会功能难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而一些传统得以驻留的原因则往往在于他们失去了某些原有内涵的同时,新的形式、新的内容以及相应的文化功能在其中又得以发现与发明……”传统文化事项的内在因素即自身的社会功能决定着古建筑符号的消失或驻留,在社会整合功能既定的范围内,古建筑文化功能的施展空间、扩展能力影响着其价值认定。古建筑是由历史动态创造的,其功能也是不断演化的,其符号意义与文化内涵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如果古建筑原初意义缺乏与时俱进的要素,原初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地发挥,那么,古建筑在凝结历史元素的同时也失去了其原有的光彩,也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无论是外在性主流经济体系的胁迫,还是内在性功能变换的调适,古建筑的性质判定必然寓于文化时空体系之中。文化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文化的规制与意义会随之变化,使用或消费的物品价值自然随之变化,作为文化产品的古建筑“真”或“假”的价值判断也变幻莫测。同时,隅于历史背景、知识体系和观念束缚,人的思维结构也是限定的。即,文化规制了人的经济行为和价值取向。于是,社会文化网络关系的互动与置换导致了古建筑“真”或“假”的相互转换性。在古建筑维护、修复、复古、仿古的过程中,人们的价值准则具有差异性,也就导致对古建筑历史价值图解出现多样性。恰如文化枝蔓扩展方向的迥异,精神信仰与价值观的不同,导致对问题的认识不同。对古建筑进行“真”“假”性质的唯一性、恒定性的认知,实质上是用某一文化的标准来衡量“非我族类”的文化及文化产品,本身就是文化中心主义、文化进化论逻辑的体现。以单一性(或主流,或中心)文化标准的视角认识古建筑,必将导致狭隘的判断,陷入非此即彼、非真即假的二元对立价值模式。只有对古建筑进行多元论的认知和理解,才能够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古建筑,才意味着古建筑的文化价值、历史意义的丰富性,才意味着价值实现的可能性和多样性。在一个多样化的文化中,主流观点的胁迫性就很弱,当社会上只有一种主导态度存在时,人们的思想认识就趋向了一致,对古建筑真假的理解就会出现单质性认识。值得警醒的是,同一性的认知可能导致功能价值的实现路径单一化,多元化的阐释则必将促使古建筑功能获得价值实现的更多新空间和新领域。

三、“古”及古建筑拥有者的利益诉求

如果把古建筑放置于更宽广的领域和时空中进行整体性审视,其自身的文化属性与商品属性决定了它在现代话语体系中的位置。古建筑最重要的特性是“古”。在充斥着“现代”气息的社会中,“古”是稀缺资源;在商品经济体系里,“古”类产品供不应求,古建筑的市场价值逐步凸显。古建筑不只是文化符号的载体,还是重要的文化产品。古建筑的重要性就在于其时间的久远性与不可复制性,它在历史进程中拥有较高的社会信度和影响力。古建筑的“真确性”存在意味着正统性、标准、话语权力以及支配资源的合法化。古建筑的“真”就意味着真善美、是、正确等正面信息,“假”意味着假丑恶、否、错误等负面影响。争论真假古建筑只是手段和方式,不是最终目的。而争论“古”的重要目的就在于造成古建筑的时空区隔,与众不同,突出特点,以争取话语权力和经济权益,形成有利于古建筑拥有者的利益格局。古建筑市场上大量涌现的复古建筑、仿古建筑供过于求,显然威胁到“真”古建筑所有人的利益。古建筑的产权所有者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和经济收益,毫无疑问地会对自有的古建筑予以肯定,宣称其古建筑货“真”价实,并认为自己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和捍卫者。实际上,古建筑拥有者的经济诉求以及其他利益关联者的动机差异,就使主位和客位的认识不同,对于古建筑真或假的性质判断就难以厘清。标榜古建筑“真”的人,目的是为了在市场经济中争取古建筑商品的正当性,为了拥有古建筑存在标准的话语权、支配权、制定权,为了证明自身存在的社会合法性,以求获得市场认可与接纳,并从中获得利益补偿。在商品经济体系中,商品的稀缺性甚至唯一性直接影响着所有者物质利益的安全性和价值实现的可能性,标榜“真”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他者,并能够成为规则的制定者或参与者,以既定的传统文化符号建构符合其特定利益的自我一他者关系。

四、古建筑作为文化产品在现代经济体系中被建构

自我一他者的社会关系以及利益关系决定了价值主体的思维深度和认知程度,各种复杂的关系规制着古建筑“真”或“假”的认知和性质。人对问题认识或理解无法脱离现有的经济体系和社会价值观念,确切地审视和把握宏观条件将更加全面地认知古建筑。虽然经济嵌合于社会文化之中,但商品之间的利益关系已经取代并衡量社会关系,支配了整个社会,社会关系被物质化了。商品及拜金思想导致人们“把自己的劳动的社会性质,当作劳动产品自身的物质性质,当作这各种物品的社会的自然属性来反映,从而,也把生产者对社会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当作一种不是存在于生产者之间而是存在于客观界各种物品之间的社会关系来反映”J。如此以来,掌握重要物质、商品者就控制了话语权甚至“最终解释权”,支配了权力,制定了标准,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利益,与之不符者就被冠之于“假冒伪劣”的称号,以排除他人的权益,挤压他者经济利益空间。古建筑作为文化产品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其使用价值,在于经济文化体系的规则和社会关系的束缚。而且在于古建筑与其他物品的关系或差别所表达的时空区隔,以彰显其独特、稀缺和珍贵,物品之间的差别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社会权力主体之间的差别。同样的,真古建筑、复古建筑和仿古建筑的重要意义在于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在于其折射了经济利益关系和社会分层消费关系。市场法则、社会规制、风土人情等主导因素之间的互动网络,限定并决定了古建筑这一微小元素的经济地位与文化属性,进而限定了古建筑“真”或“假”的适用范围和有效期限。无论是“真”古建筑还是复古建筑、仿古建筑,都已经被作为商品被纳入了现代经济体系之中,都被利益主体及其社会关系决定了其价值量的大小。因为一种商品是处在相对价值形态上还是处在绝对价值形态上,完全要看它当时在价值表现中的位置而定。事实上,由于古建筑的移动便利性不强的特点,更多的时候处于相对价值形态的位置,被其他等价形态所衡量,其自身商品价值被表现的特性致使其失去了表达其他商品的决定权。具有文化产品意味的古建筑被经济利益关系和各种权力关系所制约,并在这种复杂的关系网络中被定位、被定价、被定性,被社会主流话语权所阐释。古建筑的“真”或“假”判断指标之一或许就是其是否具有文化价值与意义,以及该文化价值是否符合价值判断主体的审美标准,是否获得市场的高度认可。符合主流判断和标准的建筑则是被认为“真”,否则,就被批判为“假”,而边缘群体所拥有的古建筑价值并不能被表达,这是话语权的失衡,是主流文化和边缘文化博弈的失衡。文化属性的真假分析“总是陷于差异和权力的全球运动之中”_j。在古建筑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本、文化产品进入市场时,主流阶层又为边缘阶层筑起市场壁垒,甚至裁定某些边缘性古建筑为“假”。“之所以还存在所谓伪文化产品一说,那也只是表明在一种霸权建立之后,这些东西没有站在霸权文化所规定的位置上”_l”。社会主流支配者经常以传承“古”而自居,就是为了名正言顺地表明自己拥有合法权力,具有继承“传统”的正当性,为此而采取的一种更加起作用的方法是干脆重建,或者发明出另一些有利于自身的传统进行对抗。古建筑的真假之争,实际上也是古建筑拥有者在经济浪潮中争夺利益的一种方式,尤其是被边缘化的群体在其他发展条件既定的情况下,通过挖掘自身的文化传统获得自身的话语权利和权力,甚至可以积累发展的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传统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为现实的民族发展提供动力”Ll。强调古建筑的传统性和原真性,实质上是确保“真”古建筑拥有者的既得利益,限制“假”古建筑在市场竞争中的资本收益,进而确立合乎逻辑的经济道德和道德经济,确立有效的社会规范和“正常”的经济体系。古建筑在这样的社会经济体系中,通过其自身的文化性和历史性“以商品的形式投入到现行的经济运行过程中,通过介入到这个现代世界体系中去传达自己的话语,参与到新的话语建构中去,在规则的修改、制定中,发表自己的意见,使自身的文化在新的空间中获得更大的价值实现的可能”。如果丽江古城、大理古城、平遥古城没能参与到市场经济格局中发展文化旅游,那么,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提升程度就不一定像今天这么快。在现代话语支配体系中,认识市场经济关系、主流边缘关系的本质,才能深刻理解古建筑作为利益关系的工具性存在,才能深刻理解“新建筑复古,古建筑复活”现象的本质。

古建筑范文篇3

1古建筑保护的基本原则

古建筑保护的基本原则是保持原状或现状、尽避少干预、符合所有物品内在要求原则及保护材料可逆性原则。

1.1保持原状原则.我国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就针对古建筑的整修提出“修旧如旧”的观点.这一观点自提出以来.一直被作为古建维修的重要纲领。“修旧如旧”的原则『1_。关键在这个“旧”字上。就是在对古代建筑的维修过程中,尽量保存那些含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成分,并使它们在维修前后不得有任何改变。即保持文物外貌特征。使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能完好存在。要做到“修旧如旧”。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1.1少干预的原则。我们要维修一座古建筑.是因为它存在着某些方面的危险,如地基、结构,或是材料。要维修,必然要加固地基,增强结构,更换材料。这些措施都是会对古建筑本身产生变化的.量变到质变。动的越多,“修旧如旧”就越难保持,这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要想“旧”,就要少干预,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条。

1.1.2尽量保存原始古建材料文物古迹的材料是历史信息的载体.是千百年来的历史与现代人以及未来人交流的媒介你可以从一块汉砖中读出汉代的制砖泥料、制坯工艺、烧成方法以及汉代人对这种建筑材料的工艺修饰;在用这些砖砌筑的墙上.你又可以看到汉代砌砖的方法.所用的砌缝材料以及这种砌体2000年来产生的变化.这是新换的材料无法作到的事情。

1.1.3继承和运用传统工艺。古建筑是古代工匠按照其当时当地的生产水平、工艺手段和审美观点制造出来的.因此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地方性。“修旧如旧”,就要运用传统工艺来对其进行修复。中国古代建筑所用的人工夯筑地基的办法是很科学和有效的.如灰土的配合比.每次夯层的厚度以及夯窝的位置、大小和间距.都是有一定规则的。而且各时代所用的夯锤大小及夯筑方法不尽相同故在进行保护时先要研究分析它们的建造工艺.然后采用相同的工艺进行修复。

1.2尽量少干预原则,是指最好对文物所处环境实施控制.把由环境因素引起文物材料老化变质的速度降到最低限度:其次.从文物本身材料的性质出发,人为采取措施,制止文物材料的损坏.使文物材料尽可能地保持稳定.尽可能不要直接在文物上采取保护措施。

1.3符合所有物品内在要求原则.是指文物的损坏部分应尽可能得到保护,使其不再转移.不应出现“保护性”损坏。

1.4所谓保持材料可逆。可理解为具有可再处理性[2J.即当前的保护不妨碍后人采取进一步的保护措施.且这些基本原则之间也需相互兼顾。文物保护科学的特点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有效地防止或减缓其在自然环境因素作用下损毁,故在保护文物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引进当代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等。

2古建筑保护中常用的化学技术手段。

2.1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电镜分析用来观察样品的表层和内部区域,以研究遗址或试样表层和内部形貌的差别。

2.2x—射线衍射分析:为了研究土遗址风化状况,对样品的表面和内部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以确定风化可能造成的表层和内部矿物成分的差别。

2.3傅立叶红外分析:土遗址表面发生风化时,伊利石、高岭石、蒙脱石与水的反应会出现大量一0H。为此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遗址或试样表层和内部进行分析。观察土遗址的-OH红外吸收峰的强弱。由此推测遗址土体内部分子间的脱水程度和其风化程度Pl。

2.4差热一热重分析:差热一热重分析(DTA—TGA)能够反映分子内脱水吸热峰的强弱.也能间接反映一OH官能团的相对数量.为风化程度的确认提供依据。

2.5超声波技术:通过测量在振源与接收器之间的超声波波速,就可以了解岩土的内部结构及强度变化.再辅之以波频分析.还可以探侧岩土的裂隙情况.从而对岩土风化情况作出准确评价。此外.通过比较岩土处理前后超声波波速及频率的变化。帮助我们评价保护处理的效果。

古建筑范文篇4

关键词:古建筑;高大空间;火灾探测

古建筑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保护好古建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由于古建筑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在火灾危险性、防火措施和消防管理等方面与一般的建筑有很大差异。然而许多珍贵的古建筑在消防管理方面处于松懈状态,无消防组织或消防组织不健全,缺乏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再者,室内没有消防水源也是一大问题,因此利用火灾探测技术早发现、早预防,将火灾隐患控制在早期阶段是一个极其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1古建筑对火灾探测的需求

与一般建筑的火灾消防系统的设计相同,古建筑的火灾消防系统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针对保护对象的特点,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同时,因为古建筑的特殊性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古建筑的唯一性和稀缺性,古建筑火灾安全不应单单以扑灭火灾为惟一目标,而是应该以最大限度保护古建筑、减少文物损失为首要目标。2)由于我国古建筑多采用木材结构,具备燃烧的充分条件,而且木材燃烧特性较好,一旦发生火灾,容易引起轰燃,难以扑救。因此古建筑的火灾安全必须从火灾防治的各个关键环节入手,有针对性地制定以防为主的安全对策,切实对文物古建筑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从技术上找到根本的解决方法。3)古建筑的结构裸露、室内装饰风格较92复杂,消防设备设施与古建筑本体连接方式应与其修缮设计相协调,避免破坏古建筑本体或对古建筑周边环境风貌造成较大影响。在满足系统需求和规范要求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减少设备的数量,减少因设备的安装、布线等必须进行的施工行为对古建筑的破坏,做到对古建筑本体的最小干预。

2项目特点及技术方案

2.1本项目的主要特点

本文选取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工程作为研究对象。由于该建筑特殊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背景,一直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国内外民众的普遍关注,解决其存在的火灾隐患问题也成为了重中之重。本文主要讨论了根据古建筑的不同空间选择合理的火灾探测系统的设计思路。该建筑为砖木结构建筑且同时具有净空高度高、跨度大的特点,室内大空间及室外场所一旦发生火灾,火焰和烟雾几乎可在大空间或室外场所不受限制地迅速扩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原有建筑部分区域设置火灾自动报警探测器,所有末端点位均引自园区消防值班室的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但是原有设备由于技术落后、灵敏度不高,容易误报,且大部分建筑房间内无火灾探测器,部分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存在线路陈旧、老化现象,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且相对于这种木结构古建筑,特别是本项目地处北方区域,平时还承担着展览工作,有着人员流动性大、春秋季多发沙尘天气及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需要通风空调系统长期运行等特点,原有设置的火灾报警探测器不够合理,不能尽早地发现火灾,进行有效的保护。

2.2解决方案

为提高报警的准确度,本次设计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进行升级改造,采用了技术先进、设备成熟和科技含量高的消防技术设备,确保在防火安全上做到万无一失。在所有房间及公共区域设置了更适合木结构古建的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改为早期火灾报警系统,将能更及时地发现火灾隐情。具体设计如下表所示。(1)古建筑的高大空间火灾探测选择该建筑大殿内空间高大,结构复杂,吊顶也为木质结构且具有彩画。考虑到可能发生火灾种类的多样性、火源位置的随机性以及室内通风条件的情况和对美观的影响,且因为点式火灾探测器为接触性被动式报警装置,依赖于烟气或热量的快速传递,故此空间不适宜设置点型火灾探测器。本次设计采用了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和反射式红外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两种探测器的复合探测方式,同时结合安防系统设置了双波段图像型火灾探测摄像机,可有效保证快速响应以及报警的准确度。反射式红外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安装简单、方便,发射部分、接收部分合二为一,其探测单元和反光板之间没有电气连接线。适合保护古建筑,有利于古建筑的美观。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通过吸气泵主动进行采样,可以在非常早的阶段发现火灾前兆。由于其是通过探测腔内的激光侦测技术进行探测,对被测粒子的发生源及大小无要求,可比传统的点式探测器的灵敏度高1000倍。并且其设备布管灵活、主动采样,可突破气流、气层屏障,不为环境的设施、高度和广度所限制。探测器通过隐藏的毛细管发挥探测作用,采样管路不带电,可明敷也可暗敷,较少破坏建筑的内在结构和外在美观。非常适合木结构的古建筑设置。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采样管路具备反吹装置,便于定期对管路进行清洁维护,保证设备运行畅顺,特别适用于春秋季多沙尘天气的北方地区。虽然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相比点式火灾探测器在灵敏度、适应性和抗干扰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但也有不足。每个点式火灾探测器都具有单独的地址,可准确判断火灾的具体位置,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在较大空间内无法探知火情的具体位置。为达到第一时间确定火情位置的目的,本项目设置了多台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主机,每台主机有四路采样管,减小每路采样管的探测范围,确保能够准确反映出发生火灾的具体位置。因该建筑的特殊性,安保级别极高,所设置的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在探测火灾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侦毒功能,即合用采样管和电源,在主机处增加侦毒模块。在发生灾害事件或生化恐怖袭击时,通过采样管对空气进行实时监测,快速判定有害气体源所在区域、有害物质类型和危害等级,提示安防人员做好相应防护并帮助决策者制定应急指挥处理方案,合理疏散人群,阻断有害气体传播,防止二次伤害。在建筑内以及闷顶和建筑外四周均设置具有可视图像早期火灾报警功能的摄像机作为消防探测的补充。双波段图像型火灾探测系统具有有防火、监控等功能,也可根据需求兼容摄像监控系统,可以节约成本,使整个消防监控系统更加简捷、互为一体。(2)主闷顶及侧闷顶的火灾探测选择主闷顶为木质结构,可进人,设有照明、摄像头等设备,此处火灾危害较大,同大殿一样采用能够早期快速报警的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同时设置双波段图像型火灾探测摄像机作为辅助。侧闷顶同样为木质结构,平时不进人,空间较小,火灾风险较小,此处没有风沙等易引起误报的因素,普通的点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已可以满足使用需求,且其与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相比经济优势较大,故在此处仅设置了点式感烟火灾探测器。(3)室外部分的火灾探测选择与现代建筑不同,木结构的古建筑在室外部分也有很大的火灾隐患,该建筑在室外回廊处原设计的烟感探测器经常误报,原因是本地区的风沙较大,起风灰尘多,极易引起误报,现设计在建筑室外回廊处的4个角上各增加1台双波段图像型火灾探测摄像机,可以准确直观地进行火情监视,解决误报多的问题。(4)变配电室的火灾探测选择变配电室是建筑供电的核心所在,若发生火灾,会造成很大危害,该处设置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同时在配电柜内设置火探管式感温自起动灭火装置,该装置是一种小型固定式自动气体灭火装置,是将火探管直接布置在易发生火灾的电子、电气设备内,置于靠近或在火源最可能发生处的上方,利用火探管对温度的敏感性,依靠沿火探管的诸多探测点进行探测。一旦发生火灾,在(170±10)℃的温度环境下几秒至十几秒钟内靠管内压力的作用,火94探管自动爆破形成喷射孔洞,将灭火介质通过火探管本身或喷嘴释放到被保护区域,从而达到自动探火、灭火的目的。该装置无须电源不受电磁干扰,探测反应时间快,报警灭火合一,可将火灾隐患扑灭在萌芽状态。(5)电缆沟的火灾探测选择在室外电缆沟设置同轴缆式可复位线型感温探测器,该探测器可方便地与火灾报警控制器配套使用,广泛应用于电缆廊道、油库等工业场合。可现场调节火、预警报温度阈值,具有报警自动恢复功能,且感温电缆采用同轴缆式结构,抗机械损伤、抗电磁干扰能力强。(6)低压配电线路火灾探测选择文物古建筑火灾的原因大致分为3个,即电气故障、违章作业和用火不慎,其中最为多发的原因就是电气故障。电气火灾一般初起于电气柜内部,当火蔓延到设备及电缆表面时,已形成较大火势,此时火势往往不容易被控制,扑灭电气火灾的最好时机已经错过了。通过合理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可以有效探测供电线路及供电设备故障,以便及时处理,避免电气火灾发生。尤其适用于文物古建这种不可再生的重要建筑。本项目在除消防动力外的其他电力、照明和插座配电箱的出线端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电气火灾监控器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其报警信息可在火灾报警控制器上显示,并与火灾报警等其他报警信息有明显区别。该建筑因地制宜采用了多个独立的消防探测系统,各系统独立运行又可整体联动,由若干个独立的小的系统联合成一个大的消防系统,且这个大的消防系统并不是各个小系统的简单组合,而是协调、统一地将各个小系统的技术信息集成到一个整体,从而实现了1+1>2的效果,更全面地发挥其保护作用。且消防系统与安防系统之间还有交叉联动,这种跨系统的运用,在节约成本、简化系统的同时,更强有力地保障了建筑的安全,也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3结束语

消防问题是古建筑保护的重点问题,合理选择火灾探测设备是解决消防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于具体项目的设计实践,针对建筑物内的各种不同环境可能存在的火灾隐患,为该建筑构建成一个全方位、立体的火灾消防安全系统,可以对不同因素引发的火灾作出快速、准确的响应。为各类古建筑防火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吴龙标,袁宏永.火灾探测与控制工程[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9.

[2]王建军.文物古建筑科学防火思维与对策[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33(11)1334-1336.

[3]肖方.古建筑防火任重道远[J].中国消防,2019(7):46-49.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GB50016—2014[S].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S].

古建筑范文篇5

关键词:古建筑群;消防规划;特殊性

1引言

中华民族有着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是世界上惟一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而不曾中断的国家。悠久的历史赋予了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构成了独特而灿烂的文明景观。它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迄今我国已有29处文物古迹、历史名城和自然景区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意大利、西班牙之后的第三大遗产国。还有100多个项目被列入遗产预备清单中,居全世界首位,已经成为遗产大国。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对待文物古建筑必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文物法》规定:“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制定专项的总体保护规划,文物保护工程应当依据批准的规划进行。”然而,目前的现实是,绝大多数的古建筑在消防方面均没有较完整的规划。以山西省为例,共有木制结构古建筑18118处,宋、元以前的地上木结构古建筑占全国的72.6%,其中部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19处。这么多的古建筑,除平遥古城的消防规划正在编制中外,其余的还没有一个做出消防规划。

当前,尽快科学、合理地对古建筑做出消防安全保护规划,将古建筑的消防专业规划纳入总体保护规划,已显得刻不容缓。

2古建筑群消防规划的特殊性

众所周知,消防规划主要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通道、消防给水、消防通讯、消防装备等内容。笔者通过对古建筑消防工程项目的审核,认为古建筑群的消防规划,不应套用一般消防规划中的常规做法,而应根据古建筑群特有的消防安全现状,把握好其消防规划的特殊性。

2.1建设小型适用型消防站

2.1.1消防站建设的迫切性

《消防法》规定:“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在山西,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在内的部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均未建立专职消防队。一旦发生火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扑救。1998年以来,山西省发生古建筑火灾21起,大多由于距离消防队较远,没有得到及时扑救,造成了较大的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553万元。珍贵文物的损失无法用数字估量。2003年3月,大同市广灵县文庙发生火灾。由于该县没有消防队,水源缺乏,导致文庙大殿付之一炬。有鉴于此,加快古建筑群消防站的规划和建设,非常重要和迫切。

2.1.2消防站的建设要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小型适用

古建筑群大多为毗连建造的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三、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耐火性能极差,火灾荷载大,防火间距严重不足,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会迅速蔓延扩大。

针对古建筑火灾的蔓延特点和当前消防警力紧张的实际,笔者以为,古建筑的消防站规划和建设要考虑:(1)不应套用《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中规定的消防站的布局以接到报警后5min消防队到达责任区边缘和保护面积为4—7km2的要求。应在不破坏古建筑群整体格局的前提下,将到达的时间减到最小。如在应县木塔修缮工程方案中,将消防站站址选在距木塔约1500m处,设计为消防队接到警报后5min到达木塔,责任区最大面积为4km2。笔者认为,这样的方案就不合理。国家之所以在当前警力相当紧缺的情况下,拟批准应县建公安消防站,主要是出于保护应县木塔的需要。所以,该消防站应以保护应县木塔为主,可以兼顾县城的火灾扑救需要。(2)可以建公安、企业专职、兼职等多种形式的消防站,人员数量也要切合实际。(3)消防站的建筑面积也不一定要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的规定,可因地制宜,不要建大而全的消防站,宜小型、适用。(4)消防站的建筑形式可不拘一格,不一定非是红色的大门和现代式样的建筑,可以设计为仿古建筑,与周围的古建筑群格调相协调。

2.2消防器材装备要立足古建筑火灾扑救的实际

2.2.1消防车辆配置应与消防通道相适应

古建筑群普遍存在消防通道不畅的问题。例如,平遥古城最窄的通道还不足1m。在消防车辆的配置上,除配置普通的消防车外,还要配置适合其街道通行的小型消防车。做规划时不能按照常规的思维,一定要让消防通道来满足消防车的通行要求,反而应该让消防车辆尽量适应古建筑群消防通道的需要。如,平遥古城和五台山风景区都购置了1辆小型水罐消防车,以适应当地实际。

对建于高山深谷之中,依山而建,道路崎岖坎坷,或建于城区,但设有门槛、台阶等而使消防车无法通行的古建筑群,其专、兼职消防队可以不配置消防车辆,应配置手抬机动泵、推车式灭火器等适用型的器材装备。

2.2.2消防器材的配置必须立足于减少火灾扑救时的水渍损失

古建筑群的消防水源严重缺乏,又有大量的壁画、彩绘、泥塑、文字资料等特别贵重的历史珍品。因此,扑救此类古建筑火灾时必须减少水渍损失,要研发和配置适合扑救古建筑火灾所需的水渍损失小、节水型的灭火装备和抢险救援器材,如高压脉冲水枪等,以达到既节约用水又减少损失的目的。

2.3消防供水要因地制宜

2.3.1建不同类型的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房

古建筑消防水源严重缺乏。山西省119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前一阶段的专项治理,目前也只有39处建有消防水源,仍无法满足火灾扑救的需要。部分有水源的古建筑群,如平遥古城,也存在消防管网覆盖区域小,供水管径小,供水压力、流量达不到灭火要求等问题。

制定消防规划时,在缺乏水源的地区,要结合古建筑群的地形特点,设不同类型的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房。在消防车能够到达的地方,应修建供消防车取水用的设施。灵石县王家大院、忻州的唐代建筑佛光寺结合古建筑依山而建的地形条件,在山坡的较高处修建了高位消防水池,建成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满足了灭火需要。

2.3.2消防给水管网的布置要满足灭火救援的实际

在一时还不可能建大量消防站的情况下,大部分古建筑距离消防队较远,或因地形等条件的限制,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在短时间内无法到达。因此,在室外消火栓的规划建设上也不应按照120m的间距和150m的保护半径布置。古建筑必须立足于自防自救,其间距应能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古建筑内为宜。如:三多堂在每个院落安装3个室外消火栓,代替室内消火栓。无法设置消火栓系统的,采用手抬机动泵串联远距离供水灭火。应县木塔将室内消火栓移至室外设置,称之为室内消火栓外置,并设有明显标志。五台山在室外消火栓处设置启泵按钮,以便火灾时使用。

2.4古建筑的开发利用和消防安全布局应合理

古建筑之间以及部分古建筑与其他建筑之间,普遍存在防火间距严重不足问题,特别是坐落在城区的古建筑尤为突出。如,太原的崇善寺,地处成片民居包围之中,有的已只有一墙之隔,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会形成火烧连营之势。

规划时要将古建筑群内的危险源逐步搬迁,影响古建筑消防安全的周边建筑,应下决心列入拆迁计划。如平遥古城内的工厂、学校等已列入规划予以分期迁出。大同市将与善化寺距离太近的民房拆除,使隐患得以消除。

古建筑群进行开发和利用也应有科学规划,应该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在相应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庙宇或者类似历史建筑,利用时应该参照它在古代时的使用功能,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成的利用方式。不能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就会带来安全隐患。“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遇真宫被出租并用做一家能容纳700人的武术学校。2003年1月19日,遇真宫主殿因照明线路敷设不规范并疏于管理发生大火,最有价值的主殿三间共236m2建筑全部化为灰烬,周边文物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2.5古建筑的消防技术保护应列入规划,但不应破坏其原貌

2.5.1维持原貌、确保重点

大部分古建筑既有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又有相当大的火灾危险性。如何使它们免受火灾危害,也是消防规划的重要内容。所以,古建筑的消防技术保护措施必须列入消防规划,这是古建筑群的消防规划与一般的消防规划所不同的重要特点。应将古建筑按重要性分为不同类型的保护等级,有重点地分别采取不同的消防技术措施予以保护。

《文物法》规定:“文物保护工程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全面地保存、延续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所以,古建筑的消防技术保护原则应是在不破坏古建筑原貌的基础上,确保消防安全。

2.5.2古建筑内不宜设固定消防给水设施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部级保护单位的砖木结构和木结构建筑应设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但笔者认为这样的规定不切合实际,古建筑内不宜设固定消防给水设施。以山西应县木塔为例,该建筑始建于辽代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距今948年,高约67.3m,是现存塔身最高、年代最古老的木结构佛塔。其独特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工艺精湛的全木结构的建筑,如按建规的要求设置喷淋和消火栓系统,就会破坏其原有的价值,失去了保护的意义和初衷。在不宜设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的古建筑群,宜增加推车式灭火器的配置数量。

2.5.3古建筑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避雷设施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保护古建筑的有效措施,但消防技术规范恰恰没有规定古建筑要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998年4月4日凌晨,山西省临汾市尧庙广运殿发生特大火灾,火灾发生半小时后,值班室的人员还未发现,致使砖木结构的广运殿及殿内尧王等泥塑像9尊被烧毁,直接经济损失451.17万元。如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被及时发现,损失将会减到最小。

避雷设施也是预防古建筑火灾事故的有效手段,大多文物古建筑防雷设备不够完善,雷击事故时有发生。2004年4月26日,山西运城稷山大佛寺遭雷击发生火灾;2002年9月7日,应县木塔遭雷击,所幸未引发火灾事故。

2.5.4加强用火用电的规划

对部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主要建筑禁止设置电气线路。其它古建筑内不符合要求的电气线路,应严格按照电气安全技术规程要求做出改造规划。

加强古建筑周围居民的用火管理。确定为宗教活动的建筑,对点灯、烧纸、焚香的场所和方式均应做出规划,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2.6古建筑的消防管理措施要更加完善

目前,古建筑在消防安全管理上还存在产权不清,责任不明,安全保卫人员短缺,业务素质低,自防自救能力差,督促文物古建筑单位整改火灾隐患的手段单一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对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做出规划,予以完善,也是其不同于一般消防规划的重要特征。

2.6.1完善法规体系,明确消防安全责任

《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则》规定:“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由文物古建筑的管理和使用单位共同负责。”不仅如此,国家需要进一步完善古建筑消防管理的法规体系,明确各级政府、使用单位、管理单位、消防监督部门等各自的责任。

2.6.2古建筑的保护要立足自防自救

古建筑火灾蔓延迅速,其保护必须立足自防自救。要规划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特别是义务消防组织。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灭火预案,且要切实加强演练。

古建筑大多被城镇或乡村所包围,应和周边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联防机制。

2.6.3拓宽筹资渠道,加大消防投入

《文物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国家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随着财政收人增长而增加。国有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等的事业性收入,专门用于文物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挪用。”

对古建筑消防保护的经费要列出规划,安全投资渠道要多元化。对部级的文物保护单位,不一定非要当地政府投资,象山西这样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国家应予以资金上的倾斜和支持。同时,也可以允许民间资本参与古建筑消防保护,或从旅游收入中按比例提取资金等多渠道筹资,以保护全人类的共同遗产。

3结论“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1)必须将消防规划纳入古建筑群总体规划。古建筑的防火技术保护、开发利用、消防安全管理等也应作为规划的主要内容。

(2)古建筑群的消防规划编制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古建筑的特殊性和历史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

古建筑范文篇6

1古建筑数字化影像采集技术

1.1三维激光扫描(1)三维激光扫描具有非接触性,用于古建筑测绘,既能节省人力物力,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也能减小对文物的损害。对古建筑进行整体三维激光扫描,可最大限度地获取建筑空间及结构数据,为出具建筑图纸及修缮过程中提供翔实的三维数据,记录建筑原貌及修缮后数据并留档。通过扫描点云模型精确记录每一处破损、裂缝和空鼓的具体尺寸信息。通过不同时期的信息比对,还原建筑病害的发生情况,实现过程跟踪。通过长期监测可预测肉眼不易分辨的空鼓趋势,提前制订维修预案,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生面层意外脱落等病害的可能性。形成的点云模型可在计算机上随时查询并测量建筑各项设施的位置、尺寸等信息,便于分析现场情况,模拟生成预案。(2)分析数据控制点,配准(拼接)去噪,数据叠加,关联、比对、标记分析等,将分析后的数据结合BIM技术还原竣工后的建筑物,形成古建筑的修复数据字典。可将产生的三维影像模型与BIM模型拟合,形成具备实景条件的拟真数字化BIM模型,更直观地了解建筑本体信息。随时进行测量、计算、检索相应信息,判断建筑中砖的酥碱、破损程度并自动进行数据统计。1.2BIM数字化模型BIM技术是一种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整合建筑的数据化、信息化模型,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以便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古建筑数据信息以往主要通过图纸、文字、图片、影像的形式存档。但这些存档方式数据处理工作量大,信息表达抽象不精确且信息不宜查找。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可利用三维数字模型,集成古建筑各种特殊构件的相关数据信息,建立古建筑构件族库,形成在形态特征、构件、结构等方面与现实古建筑物逐一对应的“虚拟古建筑三维数字资产”,给古建筑物维护者和仿古建筑的建造者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更重要的是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数字资产。建立完整、准确的高精度可视化的三维数字古建筑资产模型,可给古建筑的构件(雀替、斗拱、石栏板、格栅、门窗、吻兽、走兽、滴水勾头、彩画、大木构件、石兽、家具、装饰摆设)设施等各类实体资产建立数字档案,实现对现状的准确记录。根据古建筑修缮的节奏、实际踏勘和设计单位的图纸资料建立本建筑高精度BIM模型。模型生成后可方便在虚拟环境下对修缮工程的各分项施工措施及方案进行深化、模拟,分析风险、优化方案,找到最佳的施工办法。应用BIM模型,可虚拟漫游建筑的不同位置,辅助建立网格化管理边界。1.3全景影像技术全景影像通过VR全景采集器对古建筑的各允许观测部位进行影像记录,拼合成一张全部场景的影像信息相片,使用播放器进行本地或网络播放,也可通过全景影像系统,在各影像采集点之间自由跳转。观看者可根据意愿随意拖动鼠标观看场景的任何角落,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可通过影像采集生成基于影像的三维模型,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AI自动比对。用户还可将录音资料、图纸资料、视频资料和文字资料等信息集成录入到相片内。传统相机拍摄受拍摄角度限制,且无法准确描述拍摄的定位,不能承载更多的数据信息,不利于数字信息之间产生关联,不能便捷查找。通过VR全景采集器对古建筑允许观测部位进行影像记录,可结合数字化信息平台加载时间、文本资料等更多的数据信息,具体描述拍摄的问题或记录,其影像为球形全景影像,临场感和真实度也高于普通的相机拍摄。1.4延时摄影技术延时摄影是以较低帧率拍下画面而用正常或较快的速率播放画面的摄影技术。在一段延时摄影视频中,物体或景物缓慢变化的过程被压缩到较短时间内,呈现出平时用肉眼无法察觉的奇异精彩景象。延时摄影也可被认为是与高速摄影相反的过程。延时摄影通常用于拍摄城市风光、自然风景、天文现象、城市生活、建筑制造、生物演变等题材。目前除相机外,手机、行车记录仪也有此功能。作为近年来施工过程记录的常见手段,延时摄影设备简单,安装方便,无需外接供电,记录文件本地存储不会外泄。单机拍摄角度可达112°,覆盖面积广,视频清晰,通过定时、间断地进行记录并以明显变化再现景物缓慢变化过程的手段,可将单个静止的相片串联起来,得到动态的视频。1.5常规影像记录拍摄照片与视频可对修缮工艺、工序、方法,效果形成的影像资料进行长期保存,直观记录修缮前、修缮中及修缮后的结果。对修缮重点部位的全程影像记录可确保施工留痕,实现全过程信息可追溯。通过照相机、DV摄像机和手持云台,可完整记录修缮过程中人员、材料、机具、技术方案、工艺、会议记录等信息,为修缮全过程信息追溯提供数据保证;照片视频可长期保存修缮工艺、工序、方法及效果形成的影像资料。拍摄照片时,对修缮工艺通过不同角度获取图像信息,保证修缮工艺的“全”和“广”;在拍摄视频时,通过环绕的视角获取修缮工艺视频信息,保证修缮工艺的“全”“广”“连续性”和“完整性”。

2数字资产数据标准规范

2.1三维点云命名标准(1)当日完成扫描命名:扫描古建筑名称+扫描建筑位置+扫描时间,例如“古建筑东配房2020.04.10”。(2)阶段性完成扫描命名:扫描古建筑名称+扫描建筑位置+扫描开始时间-扫描结束时间,例如“古建筑东配房2020.04.10-2020.04.20”。2.2BIM数字化模型命名标准(1)BIM模型命名:模型项目+模型位置+模型名称+模型时间,例如“古建筑东配房建筑模型2020.04.10”。(2)BIM族构件命名:模型项目+模型位置+模型构件+模型时间,例如“古建筑东配房斗拱模型2020.04.10”。2.3全景影像命名标准(1)原始数据命名:无需更改命名(禁止命名)。(2)合成后数据命名:修缮位置+施工方向+修缮工艺+采集时间,例如“古建筑东配房东侧墙面抹灰2020.04.10”。当同一位置存在多段视频时,可在统一命名的名称后加上(1)(2)。2.4延时摄影命名标准延时摄影命名为:修缮位置+修缮工艺+施工开始时间—施工结束时间,例如“古建筑东配房东侧墙面抹灰2020.04.10-2020.04.20”。2.5常规影像拍摄(1)照片命名:修缮位置+修缮工艺+拍摄日期,例如“古建筑东配房东侧墙面抹灰2020.04.10”。(2)视频命名:修缮位置+修缮工艺+拍摄日期,例如“古建筑东配房东侧墙面抹灰2020.04.10”。

3数字资产储存管理办法

为保证计算机保存的数字资产数据和信息的安全,需加强和规范计算机硬盘等储存介质的安全管理,保证任何时候数据均在2个以上的介质中保存(本地保存+硬盘备份)。每两周将备份硬盘与本地数据进行校验形成文件记录。硬盘存储数量达到80%即启动新硬盘,备份硬盘存档记录,每月查看一次备份硬盘数据是否可正常打开,并应形成记录。3.1三维点云储存路径移动硬盘—三维激光点云—三维激光扫描时间—三维激光点云模型。3.2BIM数字化模型储存路径移动硬盘—BIM数字化模型—BIM数字化模型建筑名称—BIM数字化模型。3.3全景影像储存路径照片原始数据:移动硬盘—原始数据—全景照片—拍摄日期全景相机型号。视频原始数据:移动硬盘—原始数据—全景视频—拍摄日期全景相机型号。合成照片数据:移动硬盘—全景合成照片—拍摄日期全景相机型号。合成视频数据:移动硬盘—全景合成视频—拍摄日期全景相机型号。3.4延时摄影储存路径照片:移动硬盘—影像资料—延时摄影照片—延时摄影名称+拍摄日期。视频:移动硬盘—影像资料—延时摄影视频—延时摄影名称+拍摄日期。3.5常规影像拍摄储存路径照片:移动硬盘—影像资料—日常拍摄记录—拍摄日期—相机照片/DV照片/手持云台照片。视频:移动硬盘—影像资料—日常拍摄记录—拍摄日期—相机视频/DV视频/手持云台视频。

4数字资产可视化信息平台

数字资产可视化信息平台,可将分散、不规范与实体脱节的数据进行平台管理,实现数据集中存储、自动格式化并与实体建立联系,可在空间和时间的维度上进行信息检索。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数据集中储存、自动数据格式化、数据与实体直接关联、以时间和空间分类检索。通过三维激光扫描、BIM数字化模型、VR全景影像拍摄、影像采集等技术方法,建立古建筑文化遗产完整、准确的高精度可视化三维数字资产模型,对各类实体资产建立数字档案,实现准确记录。记录施工范围内的作业面图像、视频等可视化数据,对施工现场可视化数据实现100%的档案管理。目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多图像三维建模技术和摄影测量技术,已全面用于以古建筑为代表的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上述技术的介入也使精准保真地记录文物的“形”“色”信息成为可能。古建筑物三维BIM模型的建立解决了二维图纸意图表达抽象、信息表述不完整等问题,而利用可视化信息平台,集成古建筑不同格式的模型、图纸、表格、文字等信息,不但能极大地解决模型文件存储归档、信息统一管理的问题,且能将古建筑的各类形态、构件种类和建造工艺以虚拟现实的形式呈现。在平台中每个建筑的实体(斗拱、翼角等)均有对应的“构件对象”,每个“构件对象”可挂接相对应的构件残损信息、修缮做法、材料材质、造价等数据信息。平台打通了信息存储孤岛,使任何每个“构件对象”相关的信息均记录下来,建立数据库,方便查询使用,为古建筑项目的修缮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以BIM与三维点云技术为基础,引入大数据、智能化、计算法则等高科技技术为辅助,融合领域经验与技术,形成综合能力,实现古建筑文化遗产数据标准化,设备自主参数化可调数字模拟建立工具与几何属性协调标准化;通过BIM模型与点云模型的叠加生成具备准确测量古建筑细部实体的资产档案。全景影像系统可在每个影像采集点之间自由跳转,通过规范格式数据将录音资料、图纸资料、视频资料、文字资料等信息集成录入系统。通过点击具体部位的标示即可方便地查询检索该部位工艺做法及技术文档。通过影像采集可生成基于影像的三维模型,并可以对其中的内容进行AI自动比对,根据需要对装置构建进行标号及记录。建立围绕古建筑文化遗产的数字资产数据录入、维护、查询的系统。实现数据标准化采集、存储、查询。完整的记录包括音频、视频、图像、文字、图纸等资料,为修缮过程提供数据保证,实现数据留存100%覆盖,形成的多种形式的数据(视频、图片、模型、文档等)信息数据庞大,数据的存储和查询、数据协议等问题突出。通过数据集中存储、自动格式化并与实体建立联系,从空间和时间的维度进行信息检索等多种技术手段,解决了工程数据区域化信息共享、数据应用和数据查找等要求。将古建筑文化遗产产生的数字化数据全部集于数字资产平台上,实现数据标准化采集、存储、查询,保证数字资产数据录入、维护与查询,形成古建筑最完整的数字资产平台,最终形成一套古建修缮与保护的全周期、数字资产可视化的信息平台。

参考文献

[1]石力文,侯妙乐,胡云岗,等.基于点云数据与BIM的古建筑三维信息表达方法研究[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3(7):46–52.

[2]李雪.基于古建筑保护修缮需求的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

古建筑范文篇7

关键词:潇贺古道古建筑艺术特色

潇贺古道在历史上是岭南地区和中原地区进行交流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海陆丝绸之路的主要对接点,因此,这一地区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潇贺古道的沿线地区散落着很多传统村落,这些村落中保存有上百年历史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在岭南地区象征着当地民族文化的发展历史,记录了岭南地区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一、封阳的历史文化背景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封阳县的名字是根据“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的阴阳学知识和地理学原理形成的,当时县城的中心位置是贺江的北面,所以被称作封阳县。这一地区有着良好的地理环境,交通十分发达,和南粤之间的贸易往来相对频繁,是人们研究潇贺古道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从汉武帝统治时期到今天,该地历经数千年文化的积累和沉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封阳文化,这对于岭南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封阳现存的代表性古建筑

当前,封阳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建筑有仁义镇的静安庄、祉洞古寨的柳氏宗祠等,这些建筑风格具有十分显著的岭南特色。但由于年代比较久远,很多建筑未能得到及时修缮,当前一些古建筑已经逐渐破败。所以,在此背景下对封阳古建筑进行及时挖掘,是一项重要且迫切的工作。

三、封阳古建筑的文化艺术表现

潇贺古道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对接渠道,给当时湘、粤等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具有积极的影响。1.建筑选址中对道家文化的表现。南岭走廊是费孝通提出的三大民族走廊之一。道家文化对南岭走廊的影响是比较早的,也是比较深刻的。潇贺古道处于南岭走廊的中间部分,所以这一地区的文化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比较大。在封阳县现存的部分古建筑物中,仍然可以看出道教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建筑选址上,道教文化的影响尤为深远。不管是黎家大院还是陶少波故居,都采用了坐北朝南的建筑形式,具体来说,是按照八卦方位和阴阳五行学说对建筑进行选址。2.建筑布局中对儒家文化的表现。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儒家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封阳地区的建筑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父子有亲,君臣有义”这种传承下来的儒家思想在古建筑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如,古建筑中的轴对称、前后左右秩序就是对儒家文化的重要传承。铺门镇的黎家大院主要将南北作为轴线,严格根据中轴对称的思想进行建造,在建筑中表达出尊卑有序的等级思想。又如,仁义镇静安庄的建筑布局格外讲究,人需要经过主屋的三个大门才能顺利进入大厅,通过大厅的侧门到达长辈的房屋,这一设计方式和布局手段也反映出尊卑有序的儒家文化。3.建筑装饰中对福祉文化的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福祉文化在封阳古建筑中也有重要的体现,福祉文化中所演变出来的图案更是我国传统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潇贺古道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多民族和多语言特点,文化更呈现出多种表达形态,这也意味着该地区有着丰富的福祉文化的表达方式。

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脚步不断加快,古建筑的保存在此背景下变得尤为重要。古建筑虽然距离当今社会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但其中却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潇贺古道作为重要的古建筑集中地区,更应该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环节。当前,潇贺古道沿线仍然保留了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古民居、古宗祠和古戏台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演变过程。因此,笔者希望相关研究人员能充分重视这一地区的古建筑,从而更好地推进古建筑保护工作。课题项目:2015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一带一路’视域下潇贺古道广西陆段古村落建筑文化研究”;立项批准号:15CMZ005。

参考文献:

[1]陈怡宁.立足岭南文化艺术促进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研究——以部分广州陈家祠古建筑木雕作品为例.艺术教育,2014(5).

[2]姜继兴.烟台市福建会馆古建筑文化艺术的瑰宝.城乡建设,2009(2).

古建筑范文篇8

[关键词]武威;凉州;古建筑

“远游武威郡,遥望姑臧城。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武威,古称姑臧、雍凉,又称凉州,西汉河西四郡之一,为五凉古都、西夏陪都,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历史文化极为深厚。作为历史变迁的见证者,武威古建筑地域特色显著,保护它们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在建筑实地考察,并结合非建筑类文物进行论证,调查访问相关研究人员及附近居民,查阅武威地区的地方志以及政治、文化、经济、佛教、军事、民俗等各类文献并进行汇总、筛选,搜集整理资料,结合调查结果,对武威地区古建筑的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提出保护、开发、利用的建议。

一、保护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武威文庙——陇右学宫之冠

武威文庙位于凉州区崇文街。由儒学院、孔庙、文昌宫三部分组成。据碑载:初建于明正统年间,后经清和民国时期的修葺扩建,乃至形成今天的规模。文庙从东至西对称分布为三组,依次为文昌宫,主体建筑是桂籍殿;孔庙,以大成殿为中心;儒学院,即当时的“凉州府学”,明伦堂是其中心。现存单体建筑四十余座,多为砖木结构,建在砖包石制台基之上。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布局对称,古柏参天,碑石林立。为全国仅见的庙学合一、儒道合一及庙观学齐备的古建筑,素有“陇右学宫之冠”之美誉。总的来看,孔庙和文昌宫保存较为完好,不幸的是,在1927年武威7.7级大地震中,儒学院部分的明代建筑明伦堂、存诚斋和敬德斋已毁损无存。上世纪八十年代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文庙的墙体、大殿、门楼、厢房均有所修复,现存建筑多为该次维修后的状态。在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关注中做了较大的保护修复工作,文庙因此好于其他建筑遗迹,但是还存在以下令人担忧的问题:一是文庙中一些建筑没有任何的防护措施,经过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后显得更加残破。大部分建筑梁柱呈现裂缝,墙体歪斜,彩绘脱落,红漆斑驳,部分瓦当脱落,部分匾额风化严重(见图1)。二是因排水网路老化失修,导致积水倒灌,腐蚀建筑,地表潮湿,地基下陷,墙体出现裂缝,如桂籍殿西侧外墙就曾因此倒塌。三是一些石阶和石刻常年暴露,没有任何的保护和修复措施,而石碑等文物也因保护措施不当,致使字迹花纹模糊不清。

(二)鸠摩罗什塔——翻译大师“薪灭形碎,唯舌不坏”之舌舍利塔

罗什塔最早建于后凉,唐贞观年间曾大力扩建,唐以降至元,因诸多政治因素凉州与汉文化长期隔绝,使罗什寺失去了早期的历史面目,明、清数次修葺。1927年大地震中罗什塔被摇倒,只残存半截塔身。1934年在原址上重修罗什塔,八角十二层,高三十二米,以条形青色方砖及石条砌成,塔中有红木木质悬梯。第三、五、八层均没门,顶部是葫芦形的铜质宝瓶,最上层东西各有小佛龛,龛内有佛像。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比曾出土过马踏飞燕这样国宝级文物的雷台汉墓,罗什塔的保护就落后了很多。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曾做过少数的修护,在塔的加固了石砖墙,用以保护塔的地基,之后很少修护,在很长一段时间罗什寺仅仅是一座供奉舌舍利的古塔。八十年代前后,古塔周围演变成政府机关办公地点。二十世纪末期对罗什寺重新规划和设计。后因缺乏保护,古塔塔身青砖风化严重,塔基和地面出现裂缝,多处下沉。近些年在塔设计护栏进一步保护地基,省文物局也曾组织完成现场测绘和古塔维修。今天,罗什塔焕然一新,只不过修复痕迹略过明显。通过修缮前后对比可以看出,古塔四周石砖墙被彻底拆除,地基也用青砖覆盖,违背了古建筑维修的可识别性和最小干预性原则。新修建的水泥护栏和台基也与古塔不协调。重修后的寺院色彩鲜艳,用料和工艺极为现代化,古塔很难与之融为一体,造成视觉上的割裂,缺乏历史沧桑和古朴庄严之感(见图2)。

(三)白塔寺——“凉州会盟”之地

白塔寺,藏语称戛珠巴第寺,意东部幻化寺。乔高才让在《重修凉州白塔志》一文中提到“武威白塔寺始建年代不详,无从具体考证,西夏时期修复,那么建寺时间应该在宋初潘罗支政权之前”。据史料记载,原白塔寺巍峨宏大,雕梁画栋,作为藏传佛教寺院堪称“凉州佛城”,元时冠绝凉州。现场保留下来的只有倒塌后的7米高灵骨塔基座、殿基、几座小型墓塔和萨班铜像等,其中塔基为土心砖表结构,土心呈十字折角形,外部砖饰为明代补修。基座下有两层方形台基,黄土夯筑,边长26.75米。萨班灵骨塔仿西藏噶当觉顿式灵塔而建造,根据发掘物推断,白塔寺的其他建筑应为青瓦或琉璃瓦覆面的砖木结构。1998年对白塔寺遗迹作调查并试掘,1999年对塔基作全面发掘,并试掘部分殿基,21世纪初加固复原灵骨塔。然而,受自然条件影响,日积月累,萨班灵骨塔塔基这一珍贵的文物遗迹和“佛城”遗址可能逐步消失。

(四)海葬寺——梵宫之冠

海葬寺,又称清化禅寺,藏语称香尖措代。据灵均台碑推测,始建年代约为东晋太宁初年。寺内山门、大殿、天王殿、无量殿等保存完整,大都为清代所建,建筑材料主要为木材、砖瓦,结构方式以木构架为主。后院为仅存的古三台之一的灵均台,筑于东晋,高约20米,上有重檐歇山式无量殿,面阔五间,为海葬寺最早的明代建筑,殿宇宏伟,佛像庄严,为藏传佛教寺院代表之一。自1986年开放以来,经过各界的不断努力,寺内曾筹集资金修建了排水管道,然而水患威胁依然未解。2013年7月下旬,连降暴雨,寺院排水不畅,雨水数次侵袭殿基,毁损了灵钧台台基。台基外耕地亦多次遭寺院积水侵害。海葬寺目前最急迫的问题为灵钧台遭受风吹雨蚀,台基受损,土层脱落,出现裂缝,院内则青砖凸起,墙上的裂缝手指可伸入。更令人痛心的是,八十年代以后寺中的古侧柏遭伐,幸存者所剩无几,后因干旱枯死,九十年代后基本绝迹,这些曾见证了武威古老历史的参天大树如今仅存残枝空干(见图3)。

二、对武威古建筑保护的建议

1927年武威遭受大地震,城中多处建筑毁坏,古迹损失惨重,“”中部分古迹也遭破坏。在选取的四处古建筑遗迹中,总的来看,文庙与海葬寺保存相对完好,而罗什塔与白塔寺残存少量遗迹,在原址处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建复原,目前所见基本为现代修建的仿古建筑。对于这些古建筑,要以史实为依据,遵循修旧如旧原则,恢复原有规模和体制,尽量还原建筑风貌。

(一)现代科技的合理应用

第一,运用新材料保护武威地区古建筑。建议在文庙和海葬寺出现裂缝的墙壁和腐朽的木构件上利用环氧树脂加固处理,阻止进一步大范围的损坏。文庙主要建筑大成殿内支柱宜采用铁箍加固,用以支撑墙壁,防止其倒塌,再外饰红漆。积水对文庙和海葬寺建筑影响较大,建议水泥铺地,加固台基,以防墙壁和地基浸蚀。建议合理利用纳米材料、特玛粒和甲壳素等化学防腐材料,将其加入油漆涂层中,涂布匾额、墙壁,这对文庙、海葬寺的木构件将具有良好的防护能力。第二,运用新技术保护武威地区古建筑。建议采用经纬仪、全站仪、三维摄影扫描等新测绘技术对古建筑进行全面的测绘分析,确定其尺寸,建立数字模型,使维修更精准,也为后续维修储存翔实数据。对于损坏严重的古建筑,如罗什塔寺,建议采取做旧工艺,使其在颜色、质地、装饰等方面更接近历史原貌。

(二)自然因素方面的重点防护

武威地处西北,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太阳辐射强,降雨较集中,风沙天气频仍。恶劣的气候不利于古建筑的长期保存。对于雷击、洪水、地震、火灾这类突发性并对建筑具有毁灭性打击的破坏因素需要提前预测、防范。如罗什塔,应连接闪器和接地装置,从而从根本上防范雷击灾害。

(三)人为因素方面的积极管理

第一,多方面解决资金缺乏的问题。武威地区各级政府给予一定政策倾斜,从其他经济行业的营业收入或政府财政收入中提取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古迹保护专款。对于开发规模较大,等级较高的古建筑文化资源,如白塔寺,建议积极申报国家专项资金项目以用于保护和开发。第二,提高古建筑的社会综合利用。建议在文庙开设国学讲堂,罗什塔寺可以播映法师事迹,白塔寺以舞台剧目的形式重现凉州会盟等,让古建筑文化更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第三,提高保护工作者的专业素质。目前武威地区古建筑保护与修缮人才较缺乏。建议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做好现有工作者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第四,积极引导游客文明游览。建议文物管理部门充分发挥网络直播、自媒体等新媒体优势,举办与古建筑相关的灯谜、戏曲、调查问卷等主题活动,不断提高游客的参与意识和保护意识,主动防范古建筑受损。

三、结语

历史车轮滚滚,昔日辉煌不再。在古建筑保护方面,作为一座经济比较落后的西部城市,武威既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又要主动提升造血功能,深入研究五凉文化,西夏文化,边塞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等,逐步形成完善成熟的学术系统。同时,为了将旅游产业作为新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支柱,就必须做好历史遗迹的保护工作,这也是打造武威历史文化名城品牌的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杨瑞.武威文庙及其保护开发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4.

[2]范文玲.武威文庙建筑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3]乔高才让.《重修凉州白塔志》碑文考略[J].中国藏学,1993(4):144~150.

[4]索文清.古城凉州白塔寺[J].中国西藏(中文版),2005(5):22~23.

[5]李超.山西南部全国重点文物古建筑保护规划中保护方法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1.

[6]罗哲文.古建筑维修原则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兼谈文物建筑保护维修的中国特色问题[J].古建园林技术,2007(3):29~33.

[7]王啸.西北丝绸之路旅游的文化价值及其开发[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4.

古建筑范文篇9

关键词:缺失;断层;分析

1中国古建筑的特征

建筑是一种文化,是随着朝代政治制度和民俗习惯而演变的一种文化遗产。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种类繁多,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各朝代金碧辉煌的宫殿、绵延万里的长城、曲折多变的各式园林等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佼佼者,皇宫彰显了权利与信仰,长城见证了古代人民抵御入侵者的血和汗,而各式的园林则体现了古代人民对优雅、恬淡生活的追求。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河的一类艺术,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变革,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1框架式结构

由于中国古代建筑多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框架式结构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建筑结构。斗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特殊的构件,斗是斗形垫木块,栱是弓形短木,它们逐层纵横交错叠加成一组上大下小的托架,安置在柱头上用以承托梁架的荷载和向外挑出的屋檐。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简化,将梁直接放在柱上,致使斗拱的结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变成了几乎是纯粹的装饰品。在古代,对木材的选择也很有讲究,不同地区选用不同的木材,大多数都以樟木和楠木居多,而宫廷等显赫府邸多用金丝楠木。金丝楠木也成为权力和富裕的象征。

1.2装饰独特

变化多样的装修与装饰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又一大特点,凡一切建筑部位或构件,都要美化,所选用的形象、色彩因部位与构件性质不同而有别。如故宫太和殿,太和殿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拱,室内外梁枋上饰以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成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殿内金砖铺地,明间设宝座,宝座两侧排列6根直径1.00m的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

1.3庭院式组庭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现在已为数不多的北京四合院,北京的四合院之所以有名,还在于它的构成有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中国住宅建筑大部分是内院式住宅,南方地区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这种住宅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四合院的布局形式有严格的方向性,常为南北向,只有少数建筑群因受地形地势限制采取变通形式,也有由于宗教信仰或风水思想的影响而变异方向的。方正严整的布局思想,主要是源于中国古代黄河中游的地理位置与儒学中正思想的影响。

2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消逝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一座座现代建筑崛地而起,然而在这种现象下,大量的古建筑文化却在我们城市的开发建设过程中消失了,其实并不是只有现在才这样,我们历史上就是如此。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种破坏欲,对历史遗产的不珍惜,甚至是故意的破坏。中国古建筑和其他一切历史文物一样,其价值就在于它的历史遗留性,不可能再生产、再建造,一经破坏就无法挽回。但古建筑在历经岁月沧桑的保存过程中,由于人为和自然力的破坏,使得我国古建筑遭受损害、破坏的程度极大。虽说,相关部门花了很大力度对古建筑翻新、重建,但是部分工程却走着一种徒劳之路。呈现给我们的只是现代的油漆、现代的殿堂以及现代的钟鼓楼,难见始建时的痕迹。在中国历史上就普遍存在对古代建筑肆意毁坏的现象,中国历史经历了无数朝代和种族,而每一次的改朝换代就意味着对以前的文化和建筑予以摧毁,再重新建造属于自己朝代的建筑。例如秦朝的咸阳城、阿房宫,汉朝的未央宫、长乐宫,大明宫等等,都是因为改朝换代而人为摧毁。其次改朝换代必须经历战争,每一次战争都意味着杀戮和打砸烧灼,这也很大程度的毁坏了中国古代建筑,其中抗日战争和两次国共内战以毁坏主要建筑物和公路为主对对方进行打击。所以说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正在一点点的消逝。

3中国建筑文化出现断层

由于古建筑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新的建筑体系又无法短时间内形成,建筑师只能凭自己的灵感去建造各式建筑,或者是对西方建筑的一味模仿,造成了中国建筑文化的断层。在当今社会,不论是从原料、工艺或是环保,都存有不合适时宜的现状,北方的四合院需要占到一定的面积,在当今人口迅速发展下,四合院的存在已无法满足需要,而南方的天井围合院落在采光、通风等方面也无法满足现代生活要求。而主观原因则是由于国内的富人们对于古建筑文化的不自信,没有如对中国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那样强烈的自信心。现在我国的各个城市建筑,不仅没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在建筑风格上杂乱无章,简直是一锅锅的大杂烩。即使是在传统建筑保护的最好的北京,这种风格也已经被严重破坏了。这不仅让我们这些保护和传承传统特色的人感到心痛,而且让那些追求西方化的人心痛。只不过我们比后者更多了许多忧愁和悲愤罢了!同时,中国建筑文化出现另外一个问题,有些地方或者政府试图挽救古建筑文化,可惜弄巧成拙。在损坏的古建筑基础上进行整改、修缮,结果是既不像古建筑,又没有当时代特色。更有甚者,直接仿刻古建筑,这是对古建筑文化的亵渎,有一种东施效颦的感觉。

4中国当代建筑文化的重建

建筑是一个国家表面而深层次的文化体现,特别是城市建筑。在面临古代建筑文化缺失和中国建筑文化断层的窘迫际遇下,中国当代建筑文化急需一场彻底的重建。中国杰出的建筑师在中国优秀建筑师论坛中讨论了“中国当代建筑共同体和范式重建”,他们也一直认为中国建筑文化急需改变和重建。

4.1建筑学向公众推广

把真正的建筑学向公众推广,让大家知道什么才是目前比较健康的建筑学,而不是某一种风格,同时让公众指出缺陷,提供建议,给设计者出谋划策,营造良好建筑行业环境。公众也是由个体构成的,甲方、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官员也是来自于公众,所以他代表的权利也需要通过某一种意愿来实施,这个意愿也受到深层价值观的影响,是有这个文明价值观在规范的。

4.2保护传统建筑

传统建筑业是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一部分,重建当代中国建筑文化也应当保护古建筑,古建筑文化属于当代中国建筑文化。保护传统建筑的关键是处理好传统建筑与周围现代建筑的关系,这是在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中最容易遇到的问题之一。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历史内涵深厚,而要把这种无形的精髓融入有形的建筑设计之中,就需要建筑设计师对层次的把握。这种追求,是对传统修养的灵活的掌握,也是设计理念创新的基础。

4.3合理借鉴西方建筑风格

中国当代建筑共同体的建造是要融合中西文化的,建筑师虽然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但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很多共通点,这就是共同体。西方建筑师在设计和建筑上给中国带来的正面冲击力,中国可以适当学习。这样可以对我们建筑的行业、对文明的发展有所推动。

5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进行着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中国传统建筑携带着大量历史信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内涵深厚。要把这种无形的精髓融入到有形的建筑设计之中,了解建筑的内涵并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

作者:李琼 单位:山西省文物技术中心

参考文献

[1]本刊特约评论员.复兴中华建筑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古建园林技术,2012(04):3-7,30.

[2]赵红.古建筑档案文化价值的开发利用[J].兰台世界,2012(S1):78-79.

古建筑范文篇10

关键词:古建筑群;火灾风险;研究方法

目前,火灾风险分析方法有很多,基本上可分为定性分析法、半定量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对于定量分析应当以基于数据统计方法的事故概率计算和基于火灾动力学的火灾后果计算为基础。一般情况下,国内外火灾风险评估仍以定性分析和半定量分析为主。适用于火灾风险评估的半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美国国家标准局火灾研究中心和公共健康事务局合作开发的NFPA101M火灾安全评估系统,瑞士的SIA8l法、瑞典的火灾风险指数法、古斯塔夫法等。古斯塔夫法把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为对建筑物本身的破坏及对建筑物内部人员和财产损失两方面,两者的共同损害程度决定了建筑物的综合危险度。本文以故宫古建筑群作为待评估建筑,基于故宫消防安全管理现状,提出建立“故宫古斯塔夫火灾风险评估体系”的设想。

1国内外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研究动态

1.1国外研究动态。1.1.1相关规范。目前,世界各个国家都对古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古建筑的保护,使其免于火灾是各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在欧洲,国际建筑研究与文献委员会已经确定了七项高度优先的计划,其中之一的指导性文件就是关于古建筑消防安全工程的方法。在希腊的萨洛尼卡举办了有关于“古建筑消防的国际会议”;英国爱丁堡举行了“古建筑的防火会议”;波兰华沙举行了“第三届古建筑消防的国际研讨会”。瑞典在近一百年间里几乎每年都有一座教堂被烧毁。MagnusDavidson通过对大量教堂火灾中灭火系统发挥的效能,总结出了木结构教堂灭火系统装配的经验和教训[1]。在火灾安全评估方面,AlexanderCopping参与开发了一套火灾安全评估程序,此套程序专门用于英国的教堂管理者对自己的财产进行火灾安全评估,从而作为获得基金支持的凭证[2]。对于公共场所内的消防设施管理,多赛特消防局建议将教堂内的所有消防器具全部移走,为的是让人们能够迅速撤离火场,而不是去冒险扑救火灾[3]。(2)美国研究人员则对2007版的NFPA914古建筑消防规范进行重新修订,新版中提供了关于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的新的办法[4]。1.1.2研究内容。国外在古建筑防火研究有以下几方面:①主要侧重于材料阻燃技术、消防设备、报警、人员安全疏散等;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计算机数值分析方法,建立古建筑火灾模型,针对古建筑物在火灾过程的各个方面;③古建筑物内外部消防设施的设置与联动动作;④火灾情况下人员的反应和行为等进行动态模拟,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古建筑物火场的温度变化、压力上升情况、火灾气体浓度等参数,估算出火灾的发生、发展对人员和财产的危害程度,从而对古建筑物安全做出风险评估,这种研究方式已成为对古建筑防火保护的趋势[5]。1.2国内研究动态。1.2.1相关法规。从1985年11月《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起,目前中国已签署了保护世界遗产的全部公约,这其中包括:“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研讨会”;“《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协调会”;2004年的“全国古建筑消防安全研讨会”。随着几次会议的顺利召开,标志着国内对古建筑安全保护问题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从此中国古建筑的安全保护工作也开始了新局面。1.2.2研究内容。(1)北京市消防局及消防研究所联合设计了鼓楼内部的自动报警灭火系统,使得鼓楼成为第一个安装自动化报警以及消防设施的大型古建筑。(2)王原华通过现场调查,对天津蓟县独乐寺防火改造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具体的防火改造方案,使得独乐寺防火技术有了很大提高[6]。张译江、覃文清等人结合我国木结构和木石结构古建筑的结构特点及发生火灾的原因,提出了防火保护策略的评价方法[7]。由于我国古建筑多为木质结构,火灾隐患众多,国内学者从古建筑的结构、布局出发,全面分析了古建筑火灾的危险因素和起火原因,并提出了很多具体解决措施,建立了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基本框架,一些学者则用计算机模拟方法,构建古建筑火灾数学模型,对典型火灾场景开展了火灾过程计算机模拟研究,在古建筑材料防火方面,也有相关方向的研究,即针对古建筑木质构件特点,研究制备了透明阻燃图层,发展了木制构件三防一体化技术。

2故宫古建筑群火灾风险及评估意义

2.1火灾风险。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宫古建筑群,旧称紫禁城。建成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1)由于故宫建筑的木质结构给其带来较大的消防安全隐患,加之故宫博物院内文物珍藏量大,因此火灾成了威胁故宫安全的最大威胁。客观评估故宫的消防安全现状,科学分析其火灾危险性和火灾危害度并提出改进方法与措施,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2)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常年干燥少雨雪,大多数古建筑年久失修存在火灾隐患,故宫古建筑的消防工作形势不容乐观。据史料记载,故宫在历史上共发生近百起火灾,造成的损失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目前,故宫的防火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对故宫的火灾特点和防火对策进行研究,采取必要消防安全措施,已成为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3)古建筑物的火灾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其火灾的发生、发展不仅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国民素质等因素有关外,还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在不同的历史经济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通过大力提高科技水平、管理规则、教育宣传的手段等因素来提高古建筑的综合抵御火灾能力,最大程度避免或减轻古建筑火灾损失是可行的。2.2评估意义。对故宫古建筑群进行火灾风险评估有以下意义:①提升故宫古建筑的综合抵御火灾能力。不仅要防止火灾的发生、发展以及减少火灾造成的不良影响,还包括对古建筑群的火灾检测、防护、救援、人员疏散等或方面工作;②故宫古建筑的防火能力,是对一个城市的科技水平、经济能力和政府的综合管理能力的体现。目前,针对古建筑群的火灾风险因素分析主要依靠主观判断,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撑,对古建筑群的防火能力分析不足,选择适用于古建筑群消防安全风险评价方法,选择合理的评价要素,建立科学的故宫古建筑安全评价体系,这对于进一步制定古建筑群火灾防范及应急管理措施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由于古建筑群具有宫殿密集度大,内部火灾荷载大,古文物集中,因此研究古建筑群的综合抵御火灾能力是现代城市管理的一项重要工程。对故宫古建筑群的火灾形势和安全管理现状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有助于更加准确、客观的识别故宫的火灾风险与隐患,为故宫消防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以达到最大限度的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

3故宫古建筑群火灾评估内容及方法

由于故宫博物院建筑群整体上为砖木结构建造,内部的器具、文物、字画等遍及个个殿堂和楼阁,使得故宫古建筑的火灾荷载很大,大大提高了发生火灾的可能性。3.1风险评估内容。(1)关于故宫古建筑群风险评估需要解决的问题有:①如何开展故宫古建筑的火灾风险和防火能力评价;②如何对故宫古建筑的火灾致灾因子进行分析;③如何优化故宫古建筑的防火能力。(2)针对故宫古建筑的火灾风险和防火能力评价分析,充分利用安全经济学、消防燃烧学、管理学、建筑学等方法和原理,建立一套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火灾风险评价、防火能力评价及优化的方法,达到故宫古建筑消防安全目的。基于消防安全评价相关理论,结合故宫古建筑的火灾风险和防火能力实际情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研究:①通过对故宫古建筑的火灾数据分析,运用古斯塔夫分析法,分析火灾致灾因子;确定故宫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的要素,并进行风险评价,研究降低火灾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②通过对故宫古建筑防火能力评价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故宫防火能力优化方法。古斯塔夫火灾风险评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有助于客观评价故宫的消防安全现状,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故宫的火灾危险性,有助于研究故宫的火灾危险随外界条件的变化情况,从而提出改进其火灾风险的方法与对策。结合故宫古建筑整体消防安全现状,确定可接受的火灾风险;从而为故宫火灾预警机制的建立提供参考和依据。3.2风险评估方法。从故宫古建筑群整体布局和消防现状的入手,针对故宫消防安全管理现状,结合实地调查,以现有成果为基础,提出建立“故宫古斯塔夫火灾风险评估体系”的设想,初步建立起“故宫古斯塔夫火灾风险评估”框架体系,构建如图1所示的研究路线。3.3研究技术路线。(1)以火灾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调研,确定可选择故宫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方法框架,并构建本文所采用的故宫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方法。(2)应用古斯塔夫法,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方式,提出的故宫古建筑火灾风险值,并提出改进故宫防火能力措施。(3)以消防安全目标实现为基础,以及结合安全经济学、管理学分析确定故宫古建筑火灾风险、防火能力评价要素以及优化方法。(4)通过总结与展望,为古建筑群的防火能力评价及火灾防控、灾害应急方法提供进一步的建议,以提高消防部门防御火灾能力。

4结束语

本文在研究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方法的基础上,以故宫古建筑群为例,提出了运用古斯塔夫火灾风险评估方法进行风险评估的设想和研究路线,为日后进一步对故宫等古建筑进行火灾风险评估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Linsley,SusanC.Fireassay:Cananageoldmethodsurvivenewagescrutiny[J].PreciousMet,1994(18):383-99.

[2]李汝敏,郭欢.加拿大木结构建筑及消防设计[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3(5):204-205.

[3]王伟军.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方法综述[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8.07:477-478.

[4]张泽江,覃文清,兰彬,等.古建筑防火保护研究现状[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7(2):52-54.

[5]刘天生.国内木构古建筑消防安全策略分析—古建筑消防评估技术初探[D].上海:同济大学,2006.

[6]王厚华,刘希臣.古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中火灾场景的设置[J].重庆大学学报,2009(9):1093-1097.